No.2249 俱舍論第一卷抄上 問題 問。真諦三藏所譯俱舍論中。有幾謬耶。 問。佛涅槃後六百年。造婆沙論歟。 問。造婆沙論五百羅漢。可通六種姓耶。 問。大毘婆沙論梵本。唯有十萬頌歟。 問。今論中。唯明諸法無我義歟。 問。光法師意。今論造頌時。可有破我品耶。 問。頌文云。對法藏論我當說爾者。實法師歸敬發起二序中。如何釋之耶。 問。阿毘曇心論中。可有發起序耶。 問。雜心論中。可有歸敬序耶。 問。阿毘曇心論中。可歸敬佛三德耶。 問。光法師意。今論中。不歸敬僧寶故。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諸言所表謂佛世尊爾者。光法師意。今此佛世尊者。為唯限釋迦一佛。為當可通一切諸佛耶。 問。寶法師意。不染無知可緣虛空非擇滅耶。 問。寶法師心。不染無知可緣滅道二諦耶。 問。光法師所引今論餘處文。云何圓德有四種爾者。其中一切定障斷者。為唯限定障斷。為當可通根障等斷耶。 問。光法師釋畢竟斷相云。通得擇滅及非擇滅爾者。今此非擇滅者。為唯限定障上非擇滅。為當可通煩惱障上非擇滅耶。 問。光法師意。并習斷可有別體耶。 問。光法師意。非兼正通論義意。斷德通非擇滅義可有耶。 問。不染無知可通見所斷耶。 問。染污無知體。唯限無明一惑歟。 問。光法師釋不染無知體。引十一師異說爾者。第十古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意。以未成佛位。一切有漏無染惠。悉可為不染無知體耶。 問。寶法師意。習氣不通相續身云義。引正理論何文證之耶。 問。光法師意。不染無知。唯限無覆無記歟。 問。光法師意。邪行相智可通善耶。 問。佛果位。可成就不染無知耶。 問。菩薩斷不染無知。得非擇滅。為唯限金剛心位。為當可通前位耶。 問。三類智邊世俗智。本來可得非擇滅耶。 問。三類智邊世俗智所依身。與見道所依身可同耶。 問。二乘通力。可緣他三千界事耶。 問。離如來教力。出離生死類可有耶。 問。寶法師意。隨行對法。唯限為俱有因法歟。 問。光法師意。隨行對法攝得之釋。寶法師如何破之耶。 問。光法師作隨行對法攝不攝得云二解釋。爾者。不攝得云釋。可正釋耶。 問。光法師意。隨行對法中。可攝淨惠耶。 問。婆沙論中。釋喜無量體云。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爾者。寶法師心隨轉中。可攝喜受耶。 問。隨行對法中。可攝心王耶。 問。光法師意。別相念住。總相念住。可通生得惠耶。 問。光法師述煖等四善根修惠。總別念住思惠。五停心觀聞惠畢云。且依一相爾者。今此一相者。為依觀門一相。為當依未離欲染一相歟。 問。聞惠無間。可起煖善根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律儀先捨。後斷善根爾者。今此律儀者。即後斷善根所發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相異熟業。或云唯思所成。云通聞思所成二說。爾者。能通思所成云說。正義歟。 問。光法師意。色界聞惠。可發表業耶。 問。光法師意。發智品類兩論相望時。造時前後如何釋之耶。 問。佛涅槃後。二百年中。造品類足論歟。 問。光法師意。能對所對。俱可名對法耶。 問。寶法師引真諦三藏說。明以無漏惠。望涅槃果。為趣向至得對。非如實相知對第四句分別。爾者。趣向至得對。限無間道耶。 問。寶法師引真諦三藏說。明以無漏惠望涅槃果。為趣向至得對。非如實相知對等四句分別。爾者。四諦智中。各可有此四句耶。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一剎那頃於隨眠滅。身作證惠不見彼滅。惠見被滅身不作證等四句分別。爾者。得不還果時。可有此四句耶。 問。以無漏惠根。可名甚深阿毘達磨耶。 問。以滅盡定退。可名甚深阿毘達摩耶。 問。頌文云因此傳佛說對法爾者。今此傳言。表不信義歟。 俱舍論第一卷抄(上)      問。真諦三藏所譯俱舍論中。有幾謬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略舉二三。付之見光法師解釋。舉舊俱舍論謬云。現法非得先哲同疑。常非果因前賢莫辨若爾唯舉二事之謬。何釋略舉二三哉。 答。現法非得與常非因果為二。常非因果之中。開果與因為三。云略舉二三歟。或又文面雖舉二事。為顯猶有謬事。舉此等二三云意歟。 問。佛涅槃後六百年。造婆沙論歟。 答。四百年中。造婆沙論也。兩方。若六百年中造之者。婆沙論中六百年中不造婆沙論。若依之爾者。嘉祥大師釋六百年間。有五百羅漢。是旃延弟子於天竺共造婆沙釋。八犍度。妙樂大師判釋迦滅後六百餘年。北天竺國五百應真。共撰集於世尊所說。任此等定判。佛涅槃後六百年中。造婆沙論如何。 答。見婆沙論奧文云。三藏法師玄奘譯斯論訖。說二頌言。佛涅槃後四百年。迦膩色迦王瞻部。召集五百應真士。迦濕彌羅釋三藏。其中對法毘婆沙。具獲本文今譯託。願此等潤諸含識。速登圓寂妙菩提佛涅槃後。四百年中。五百阿羅漢造婆沙論云事。此文甚分明也。故婆沙抄中。述如來滅後。第四百年。造婆沙論之旨也但於嘉祥妙樂兩大師解釋者。彼依舊婆沙論文歟。故勘舊婆沙論序云。 問。造婆沙論五百阿羅漢。可通六種姓耶。 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通六種姓者。 人師解釋中。唯可限第六種姓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復次有說異師甚多。所述之義。邪正相分。若根無利鈍者。何義有邪正哉。 答。此事暗依難定。且可存二義也。一義意云。造婆沙論五百阿羅漢。唯可限第六種姓也。故圓暉法師明造論緣起云。於無學內定滿六通。智圓四辨。內閑三藏。外達五明。方堪結集。故以簡留淨達法師釋(婆沙抄一本)云。更復宣告。唯無學住。猶是太多。告唯不動性者住。猶多後告若能博通三藏。具解十八部。諸知韋陀書者住任此等解釋。造婆沙論五百阿羅漢。唯限第六種姓之旨炳然也。但於婆沙論中。復次有說異師甚多。所述之義邪正相分云難者。第六種姓之內。其根亦可有勝劣歟。如彼婆沙論(百五十二)中述。無學聖者。所起滅盡定。有九品不同云。始得不動種姓。所起為上下。餘本得不種動種姓。所起為上中。波羅蜜多聲聞。所起為上上也。一義意云。造婆沙論五百阿羅漢。可通六種姓也。以道理思之。五百阿羅漢其類既繁多也。種姓廣可通利鈍。何唯限利根一類哉。即以其義有邪正。可知其根有利鈍也。但於人師解釋者。圓暉法師并淨達法師定判歟。彼且顯一會之勝事。更可非再往之解釋也。 問。大毘婆沙論梵本。唯有十萬頌歟。答。今二百卷大毘婆沙論梵本。唯有十萬頌也。兩方若唯有十萬頌者。大毘婆沙者。梵語此翻廣說。何唯限十萬頌哉。若依之爾者。圓暉法師解釋中。大毘婆沙論梵本。唯有十萬頌如何。 答。佛涅槃後四百年中。迦膩色迦王。召集王百阿羅漢於濕彌羅國。釋素怛覽。毘奈耶。阿毘達磨三藏。各有十萬頌。總而論之。有三十萬頌。其中釋素怛覽藏十萬頌。釋毘奈耶藏十萬頌。唯有梵本。更無翻譯。釋阿毘達磨藏十萬頌。遍覺三藏得其梵本。譯之為二百卷大毘婆沙論。故就今現行大毘婆沙論梵本云。唯可有十萬頌也。故頌疏序云。於是五百聖眾。初集十萬頌。釋素怛覽藏。次造十萬頌。釋毘奈耶藏。後造十萬頌。釋阿毘達磨藏。即大毘婆沙是也婆沙抄(一本)云。今所譯者。即十萬頌本。翻成二百卷。故名大毘婆沙今現行二百卷大毘婆沙論梵本。唯有十萬頌云事此等解釋甚分明也。 尋云。釋素怛覽藏十萬頌。釋毘奈耶藏十萬頌。立大毘婆沙論稱歟。 答。釋素怛覽藏十萬頌。釋毘奈耶十萬頌。前後三藏不翻譯故。立不立大毘婆沙論稱暗以難測。但元瑜疏云。次造十萬頌毘奈耶毘婆沙論婆沙抄(一本)云。在迦濕彌羅國。一夏之中。造一切有部三藏婆沙□如是三種毘婆沙論。凡有二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備釋三藏任此等解釋。釋素怛覽藏十萬頌。釋毘奈耶藏十萬頌。立毘婆沙論稱歟。 問今論中唯明諸法無我義歟。進云。光法師釋云。如俱舍論等解諸法無我。此即是舉一以明三付之披今論文。述有漏無漏法等。唯明諸法無我之義何釋舉一以明三哉。如彼五蘊論唯解諸行無常之義。涅槃論唯釋涅槃寂靜之義。例彼思之。今論中。唯明諸法無我之義可云哉。 答。今論中總釋一部綱要。云有漏無漏法等。舉有為無為一切諸法。述唯有諸法之旨。故就一部大綱論之。唯明諸法無我之義。故云舉一。其中擇滅謂離繫隨繫事各別者。明涅槃寂靜之義。又諸有為法謂色等五蘊等者。解諸行無常之旨。故云以明三也。五蘊論中如其名言。唯解諸行無常之義。涅槃論中如其名言。唯釋涅槃寂靜之義。故彼兩論云。此即是偏釋一法印也。重意云。今論中正宗廣明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三種法印故。云以明三法印。五蘊論中。雖兼明諸行無常之義。正宗唯釋涅槃寂靜之義。故云偏釋一法印也。 尋云。見光法師解釋云。此論一部總有九品。釋佛經中諸法無我。前八品明諸法事。雖亦明理。從多分說。或非正明。後一品釋無我理。雖亦明事。從多分說。或非正明如此釋者。前八品中不明無我理歟。 答。前八品中。隨其所應。廣明有漏無漏諸法。說唯有諸法裹。無我理顯。故前八品中明無我理可云也光法師釋。任其文面。前八品中。廣明有漏無漏諸法。故云前八品明諸法事。破我品中。專說無我理故。云後一品釋無我理也。 問。光法師意。今論造頌時。可有破我品耶。 答。今論造頌之時。無破我品也。兩方。若有破我品者。寶法師解釋中。述今論造釋之時。破我品加之旨。以知。造頌之時。無破我品云事。光法師意。其義可同。若依之爾者。諸法無我者。今論宗趣也。造頌之時。尤可有破我品哉。 答。准圓暉法師破我一品無別正頌故此不論之釋。破我品無世親菩薩所造之本頌明知。造頌之時。無破我品云事。是以見寶法師解釋。云。此論一部總有九品。前之八品述自宗義。釋本頌文。所以先明。後之一品造釋時加。破外執故。所以後明今論造頌之時。無破我品云事。此釋炳然也。光法師解釋中。雖無分明定判。准寶法師解釋。可思之歟。但於諸法無我者。今論宗趣也。造頌之時。可有破我品云難者。前八品中。明諸法體無我之義自亦顯。故雖無破我品。更無其苦也。 問。頌文云。對法藏論我當說爾者寶法師意。歸敬發起二序中。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意。釋歸敬序也。付之既述對法藏論我當說。尤可云發起序也。是以光法師釋云。前三明歸敬序。第四句明發起序如何。 答。寶法師意。以初三行頌。為釋六百行根本頌之序。其中述初之一頌明歸敬序。次之二頌明發起序。自諸一切種諸冥滅。至對法藏論我當說。一行頌為歸敬序。自淨惠隨行名對法。至因此傳佛說對法。二行頌為發起序也。初一行頌為歸敬序之中。諸一切種諸冥滅。拔眾生出生死泥者。所讚所歸敬。敬禮如是如理師者。正申敬禮。對法藏論我當說者。述歸敬意也。故寶法師釋云。頌中有三。前兩句讚所歸敬。次之一句正申敬禮。後之一句述歸敬意此釋意為造對法藏論。今歸敬世尊。故對法藏法論我當說者。述歸敬世尊之由也。故以此文屬歸敬序其論者何。謂對法藏論。已下之論文明發起序。舉昔論名體。釋今論名體。述說論之意。明先說之人。發起本頌有漏無漏一切法故也。故寶法師釋云。論其論者何已下。第二明發起序。舉論各體發起本頌一切法故但於光法師解釋者。兩師所存其意名別也。彼此相違不可和會之。 問。阿毘曇心論中。可有發起序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或有歸敬而無發起。如阿毘曇心論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阿毘曇心論所說。云。若知法法相。正覺開惠眼。亦為他顯現。是今我當說既有所發起之言。何釋而無發起哉。 答。或有歸敬。而無發起如阿毘曇心論者。不限光法師解釋。寶法師亦述此旨。兩師一同之釋。定有所據歟。即勘阿毘曇心論文。云。前頂禮最勝離惱慈哀顏。亦敬順教眾無著應真僧此文既有歸敬之言。更無發起之文。故兩師定判。尤順依憑論說哉。但於若知法法相正覺開惠眼等之文者。界品之中。上有長行多文。後問前說法相。應當知此法云何。以今偈頌答之。故此偈頌尤可正宗攝。何為發起序哉。重意云。前頂禮最勝等之文。若知法法相等之說。同雖有界品之中。前頂禮最勝等之文。未說正宗法門之前有之。故為之歸敬序。若知法法相等之說。正宗法門之後有之。故不為發起序也。何況阿毘曇心論中。每說一法門。多有今當說之言。豈可以此等文為發起序哉。 問。雜心論中有歸敬序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或有發起而無歸敬。如雜心論。 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雜心論所說。云。頂禮前最勝。離惱安教尊。所說悉具足。羅漢見真諦既有歸敬之言。何釋而為歸敬哉。 答。或有發起而無歸敬。如雜心論者。不限光法師解釋。寶法師定判。亦同之。兩師一同之釋。定有所據歟。即勘雜心論序品文。或云我今處中說廣說義莊嚴或云我達摩多羅說彼未曾說或云顯示三寶真實功德。方造論端故說是論處處既有發起之言。更無最敬之文。故兩師定判。尤順依憑論說哉。但於頂禮最勝離惱安教尊等之文者。是界品初正宗段之文也。何可為歸敬序哉。 重難云。今論界品云諸一切種諸冥滅。拔眾生出生死泥。敬禮如是如理師。阿毘曇心論界品云前頂禮最勝。離惱慈哀顏。亦敬順教眾。無著應真僧。既為歸敬序。至雜心論界品之文。何不為歸敬序哉。 答。自本無序品之論中。正宗之初置歸敬之言。為之歸敬序。如今論并阿毘曇心論界品初文。為歸敬序也。有序品之論中。序品無歸敬之言。正宗之初。有歸敬之文。只可云歸敬之言。更不可為歸敬序也。 重難去。見雜心論序品文。云。敬禮尊法勝。所說我頂受序品之中。既有歸敬之言。何不為歸敬序哉。 答。歸敬序者。名歸敬佛。故光法師釋云。歸敬謂歸敬世尊而今文歸敬我師法勝論師。非歸敬佛之言。故不為歸敬序也。 問。阿毘曇心論中。可歸敬佛三德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或說三寶不言三德。如阿毘曇心論。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阿毘曇心論文。云前頂禮最勝離惱慈哀顏最勝離惱者。顯智斷二德。慈哀顏者。明思德。依之。法勝阿毘曇心論中云。復次世尊於一切法。於一切種。而得自在。故名最勝。離熱者。離燒義也。謂煩惱熱。能燒身心。世尊離彼。故名離熱。此是自己智斷成就次說饒益言者。世尊言說。能饒益一切眾生。饒益者。謂安隱也。安隱饒益一義異名此釋明以今文相配佛三德。何判不言三德哉。 答。阿毘曇心論前頂禮最勝。離惱慈哀顏。亦敬順教眾。無著應真僧之文。雖說歸依三寶之旨。別不明佛三德相。故或說三寶。不言三德。如阿毘曇心論之釋。尤順依憑論說哉。但於最勝離惱者。顯智斷二德。慈哀顏者。明恩德云難者。歸敬佛德之文。自相配智斷恩三德事。更非所遮。只任文相之顯。就三寶門歸敬。云敬歸三寶。寄三德邊歸敬云歸敬三德也。阿毘曇心論文。雖無三德之分別。歸敬其三寶之中。歸敬佛寶之文。自相配智斷恩三德。故法勝阿毘曇心論中。入三德釋之。何亦為相違哉。 問。光法師意。今論中不歸敬僧寶故。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時四向四果說之為僧。世親菩薩一阿僧祇向滿。智惠勝彼。故不歸敬付之世親菩薩。信居凡地。所起智惠是世俗智也。望四向四果無漏智之時。何云智惠勝彼哉。是以世親菩哉薩造。攝大乘論中。云學無學僧僧居道果勝一切所餘僧故我至誠身語思。頻修無倒歸命禮。歸敬僧寶見如何。 答。有漏無漏二智相對。實雖有漏智劣。無漏智勝。由種姓勝劣。判智惠明昧之時。菩薩種姓。所起智品。遙超聲聞所起智分。豈不云智惠勝彼所。但於世親菩薩所造。攝大乘論中。歸敬僧寶云難者。光法師會之云。僧者謂眾。大乘菩薩。容有眾多。同時入聖名僧歸敬。此宗菩薩一得入三十四心。不名為僧。故不歸敬解釋先會通之。後學更不可劬勞哉。 問。論文云諸言所表謂佛世尊爾者。光法師意。今此佛世尊者。為唯限釋迦一佛。為當可通一切諸佛耶。答云。此事雖有學者異義。且可存唯限釋迦一佛云義也。兩方若唯限釋迦一佛者。智斷恩三德者。一切諸佛同具足。既舉三德。致歸敬。何唯限釋迦一佛哉。是以寶法師云此事。言諸顯一切諸佛。諸具三德。皆歸敬禮。故圓暉法師釋諸者謂諸佛。光法師意。何不存此理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今欲造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之論文云。若偏歸敬釋迦牟尼。恐彼生謗。故置諸言。息其異論如今解釋者。唯可限釋迦一佛見如何。 答。頌置諸言。甚有委曲。論主若任本意。言唯歸敬釋迦一佛者。諸外道輩。可生謗故為息其異論。置廣諸言。顯無有朋黨以德召人之旨。云諸一切種諸冥滅。拔眾生出生死泥。敬禮如是如理師之時。諸外道輩。皆存我師亦具三德故。此歸敬言。即攝我師恩。不生謗也。外道自師。寶不具三德故。以德召人之言。即被簡畢。一切諸佛皆具三德故。以德召人之言。雖可攝之。釋尊是當時教主故。論主本意唯歸敬釋迦一佛也。故光法師釋此事。初說諸言。顯無朋黨。以德召人。諸有三德。我即歸敬。以諸外道各謂自師是一切智。若偏歸敬釋迦牟尼。恐彼生謗。故置諸言。息其異論。或恐佛化根淺有情。權作彼師。引入正法。故置諸言若偏歸敬釋迦牟尼之文論主本意。唯歸敬釋迦一佛云事炳然也。若亦歸敬諸佛者。諸言有何所痛。可煩釋或恐佛化根淺有情等哉。實唯歸敬釋迦一佛文。置諸言故痛之。釋迦一佛為化根淺諸有情類。現種種形。權作彼師引入正法。故置諸言釋也。唯限釋迦一佛之旨。此釋亦分明也。加之正見論文偈頌。云諸一切種諸冥滅等。以德召人之言。廣可歸敬一切諸佛見。長行之初。總標頌意。云今欲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超諸聖眾。故先讚德。方申敬禮。唯歸敬釋迦自師見。偈頌長行聊似相違。故光法師釋長行今文。竊會其相違云。論主今欲造俱舍論。雖復以德召人。本意為顯釋迦自師德體尊高超諸二乘菩薩聖眾故。先讚德方申敬禮文意云。以德召人之文。其言雖廣。論主造今論初明歸敬序之本意。唯歸敬釋迦自師德體尊高以德召人之處。置雖言。會通之。為顯自師之文。稱本意賞翫之。論主唯歸敬釋迦一佛之事。今此定判。尤明鏡也。如此聊簡。光法師一段解釋之時。智斷恩三德者。一切諸佛同具之。舉三德致歸敬之文。不可限釋迦一佛云難。自被會畢。但於寶法師。圓暉法師解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可和會之。 重難云。見光法師解釋前後。上釋偈頌諸言云。初說諸言顯無朋黨以德召人。諸有三德。我即歸敬下解諸言所表。謂佛世尊之論文。云以德召人。餘人無德。諸言雖總。還表世尊此等解釋意。述諸有三德之者。論主皆歸敬之旨。故諸言所表。謂佛世尊者。廣可通一切諸佛見。何云唯限釋迦一佛哉。 答。光法師若偏歸敬釋迦牟尼。恐彼生謗之解釋本意。為顯釋加自師德體尊高之定判。唯限釋迦一佛之旨分明也。何及疑殆哉。 但於光法師諸有三德。我即歸敬之釋。以德召人餘無德之文者。述以德召人之志許也。非云諸有三德之者。皆悉歸敬之。就中諸言雖總者。會通諸言之廣。還表世尊者。唯表釋迦一佛云也。若爾還為答之潤色。更不可為違文哉。 問。寶法師意。不染無知可緣虛空非擇滅耶。 答。可緣虛空非擇滅也。兩方若緣虛空非擇滅者。寶法師意。不染無知唯限無覆無記定。而無覆無記心勢力微劣也。何可緣虛空非擇滅哉。是以見婆沙論文。云。虛空非擇滅三界修所斷善識所緣明知。不染無知不緣虛空非擇滅云事。若依之爾者。寶法師解釋中。不染無知可緣虛空非擇滅。見如何。 答。寶法師意。不染無知可緣虛空非擇滅也即見彼師定判。上述染心不緣二無為故。不云一切畢。下云不染無知緣一切品類皆盡。故言一切解釋前後無諍。不染無知可緣虛空非擇滅見。但於無覆無記心勢力微劣不可緣虛空非擇滅云難者。寶法師意。許有自性無記心心所故。不染無知體。通取自性無記劣惠。故自性無記所攝。不染無知之中。可有緣虛空非擇滅之類也。次於婆沙論虛空非擇滅三界修所斷善識所緣云文者。婆沙論意。無覆無記心。唯限異熟。威儀。工巧。通果四無記故。唯修所斷善識。緣虛空非擇滅。無覆無記心不緣云也。寶法師意。婆沙論等說之外。許有自性無記心心所。故無覆無記心。亦緣虛空非擇滅云也。婆沙論中。雖述無覆無記心不緣上界之旨。寶法師。餘處解釋中。云餘無覆無記亦緣於上即是例證也。   重難云。寶法師意。設雖許有自性無記心心所。彼無記心勢力。亦可微劣。何可緣虛空非擇滅哉。自性無記心。勝異熟等四無記心。緣虛空非擇滅云事。證據在何處哉何況見寶法師解釋。述不染無知。無覆無記劣惠為體通四無記。不染無知體。唯限異熟等四無記劣惠。不通自性無記劣惠見。何云自性無記所攝。不染無知這中。有緣虛空非擇滅之類哉。加之。見寶法師處處解釋。或云。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或述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以借識之類為自性無記體。若爾彼師意。不染無知體。設雖取自性無記劣惠。彼既借識之類也。更不可緣虛空非擇滅哉次見寶法師餘解釋引婆沙論邪行相智。緣虛空非擇滅名云文畢。云准此不染無知不是染善此釋意。存邪行相智之外。無不染無知。不染無知。不通善染污之旨。釋成見。若爾不染無知。既限邪行相智。何可緣虛空非擇滅哉。若會云邪行相智。雖不緣虛空非擇滅。有餘不染無知。緣虛空非擇滅者。邪行相智。雖限無覆無記。有餘不染無知。可通善。何依此文成。准此不染無知。不是染善哉次寶法師。餘處餘無覆無記。亦緣於上之釋。非例證。寶法師意。存威儀無記緣上界歟。何可定自性無記心緣上界哉。何況有餘無覆無記不緣於上之本。旁不落居歟。 答。寶法師意。許有自性無記心心所。專同德光論師義也。而光法師。述德光論師義云。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鈍自性無記。心心所法為體。非四無記攝。通於三界。恒成過未就此釋案其意。異熟無記心。唯有法俱得。威儀工巧二無記心。串習之類。雖有三世得。不患習者。亦無前後得。自性無記心。既云恒成過未。知勝異熟。威儀工巧。三無記心。有三世得云事。通果無記心。禪定所生果。其體雖勝。隨其所應。緣五塵境。全無緣虛空非擇滅。亦緣上界之儀。故自性無記心。勝異熟。威儀。工巧。三無記心。異通果心相。皆虛空非擇滅。亦緣上界存也。 次寶法師意。許有自性無記心心所。故不染無知體。通取自性無記劣惠事必然也。故見彼師定判。上釋不染無知體。引諸師異說云。第一師云。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鈍異熟心心所法為體。第二師云。以未成佛來。鈍四無記心心所法為體。第三西方德光論師云。以未成佛來。鈍自性無記心心所法為體。第四師云。以未成佛來。鈍眾同分為體下破此等異說云。正理。婆沙。分明唯無記惠為體性。因何前三師說兼心心所。第四師取眾同分耶此能破釋意。專破不染無知體。廣取心心所等之邊。不破德光論師。不染無知體。取自性無記。云義。爰知寶法師意。不染無知體。通取自性無記劣惠云事。但於通四無記之釋者。且就通途相論之歟。 次寶法師處處解釋中。以借識之類。為自性無記體事。就其相顯。且舉一類也。就實通論之時。同德光論師義。廣亙三界。有自性無記心心所可云也。 次寶法師餘處准此不染無知。不是染善之釋意。婆沙論中。邪行相智。為不染無知體。既云無覆無記。故不染無知。唯可限無覆無記。不染無知。若通善者。邪行相智。何不通善哉。以邪行相智。不通善染污。可准知不染無知。不通善染污云事。釋成也。邪行相智之相。如杌起人想。及於人起杌想。於虛空非擇滅名。起二無為想。故緣彼名。不緣其體也。邪行相如此。故雖不緣虛空非擇滅。有餘自性無記所接不染無知。緣虛空非擇滅事。何可背此釋哉。 次威儀無記心。不緣上界云事。云文云理。不可疑之。故婆沙論(八十七)云。問。威儀路識。能緣何法。答。欲界者。唯緣欲界五部法。色界者。唯緣欲色五部法設雖寶法師意。更不可背婆沙論說哉。但不緣於上之本。不□一段起盡。其故今論餘處中。釋生在欲界。計大梵王。或為有情。或為常住云。對法者言。此二非見。是邪智攝寶法師釋此文。今此邪智者。是不染污邪行相智。非疑等貪等煩惱相應邪智。彼不緣上故。可餘無覆無記邪智。彼緣上故釋成也。故亦緣於上之本。尤□解釋本旨。以之可為正本。不緣於上之本。全不可為依用也。 問。寶法師意。不染無知。可緣滅道二諦耶。 答。可緣滅道二諦也。兩方。若緣滅道二諦者。不染無知所緣者。是味勢熟等境也。何可緣滅道二諦哉。若依之爾者。見寶法師解釋。云不染無知緣一切品類皆盡。故言一切一切之言是廣。豈不通滅道二諦哉。 答。寶法師意。不染無知體。通取自性無記劣惠。故自性無記所攝。不染無知之中。可有緣滅道二諦之類也。不染無知。緣一切品類皆盡。故言一切之釋。即可為其潤色也。但於不染無知。緣味勢熟等境。不可緣滅道二諦云難者。不染無知者。廣緣一切諸法。不能如實覺之劣惠為體。故自性無記所攝劣惠之中。何無緣滅道二諦。不能如實覺之類哉。寶法師意。許有自性無記心心所。故無覆無記心中。可有緣虛空非擇滅。亦緣上界之類見。緣滅道二諦。准彼可思之。 問。光法師所引。今論餘處(二十七)文。云斷圓德有四種爾者。其中一切定障斷者。為唯限定障斷。為當可通根障等斷耶。答。可通根障等斷也。兩方。若通根障等斷者。既云一切定障斷。任其名言。不可通根障等斷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可通根障等斷見如何。 答。今論餘處文。明如來斷圓德相。故一切定障斷者。廣可通一切不染無知非擇滅也。故文唯雖述一切定障斷。實義可通障根等斷也故光法師餘處釋云。此中亦應別說斷根障等言。斷定障影顯可知。以類同故。或略不說。 問。光法師釋畢竟斷相云。通得擇滅及非擇滅爾者。今此非擇滅者。為唯限定障上非擇滅。為當可通煩惱障上非擇滅耶。 答。唯限定障上非擇滅也。兩方。若唯限定障上非擇滅者。見光法師解釋。云即前二障。斷已不退。名畢竟斷若煩惱斷已。不退之邊。名畢竟斷者。畢竟斷體。何不通順惱障上非擇滅哉。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前後。上述若一切煩惱障斷得擇滅。若不染無知定障斷。得非擇滅畢。下云通得擇滅及非擇滅文相起盡無諍。非擇滅者。唯可限定障上非擇滅見如何。 答。勘光法師解釋始末。引俱舍論第二十七卷。斷圓德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畢竟斷。四并習斷之文畢云。准彼論文。若一切煩惱障斷得擇滅。若不染無知。定障斷得非擇滅。即前二障。斷已不退。名畢竟斷。通得擇及非擇滅之言。指上煩惱障上擇滅。定障上非擇滅之言旨。解釋實分明也。但於煩惱障斷已。不退之邊。名畢竟斷可通煩惱障上非擇滅云難者。通論之者。雖煩惱障上得非擇滅。定障上得擇滅。煩惱障斷者。自性斷。擇滅為體。定障斷者。不生斷。非擇滅為體。故今得畢竟斷之稱。唯取斷煩惱障得擇滅斷定璋得非擇滅之邊也。 問。光法師意。并習斷。可有別體耶。答。可有別體也。兩方。若無別體者。并習斷者。四種斷圓德隨一也。尤可有別體哉。是以見光法師定判。云有是習氣。而非無知。謂無知俱生心心所法若習氣有別體者。并習斷豈無別體哉。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餘處解釋。云。或云習氣無有別體。但習無時。說名為斷。斷無別體解釋無諍。并習斷無別體見如何。 答。光法師意。并習斷可有別體也。其旨即如一方疑難。加之。光法師釋。并習斷相云。如來不但斷彼煩惱。并彼煩惱習氣。亦斷得非擇滅。此簡利根二乘。又解并習斷者。不但斷煩惱障定障。并二障習氣亦斷此釋意。習氣之上所得。非擇滅為并習斷體。故并習斷有別體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為簡古師意於心所中別有一體。名為習氣云義。故云或云習氣無有別體也。即見光法師今解釋。出不染無知體。有十一師異說之中。敘第十古師說云。於心所中。別有一體。名為習氣。是不染無知。習氣無知。體無寬狹。如染無知。別有無明餘處解釋。竊簡此師義。無名習氣別體心所重意云。光法師意。不染無知。并無知俱生心心所法。總名習氣。不許獨名習氣。別體心所。故為簡古師於心所中。別有一體名為習氣云義。云或云習氣無有別體。非云習氣者是無體法也。但習無時。說名為斷。斷無別體者。以習氣無名斷。非如斷煩惱得擇滅各斷。故云斷無別體也。非遮習氣之上。所得非擇滅。名并習斷之邊歟。 問。光法師意。非兼正通論義意。斷德通非擇滅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光法師判斷德體。雖作三解釋。非兼正通論之釋意。斷德唯以擇滅為體。不通非擇滅見。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上云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畢。下述或正斷德。唯是擇滅。若據兼說。通非擇滅。明知。通於二滅之上文。非兼正通論之義意云事如何。 答。光法師判斷德體。作三解釋云。斷德從強。擇滅為體。若據其兼。通非擇滅。故不相違。又解斷德唯以擇滅為體。然有定障等。擇滅不顯。定障等若無。擇滅即顯。能顯斷故。名斷圓德。又解彼文四斷皆是擇滅。若煩惱斷。是自性斷緣縛斷。若定障斷。并習斷。是緣縛斷。若畢竟斷。通自性斷緣縛斷此三解釋之中。第二第三釋意。同存斷德唯以擇滅為體。故非兼正通論云初釋意。斷德通非擇滅這義。不可有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彼處唯作兼正通論。斷德通非擇滅之一釋。不作餘二釋也。唯具文云。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或正斷德。唯是擇滅。若據兼說。通非擇滅。此文斷德據正及兼。故通二滅。前明斷德。據正以論。故唯擇滅聊簡此釋云。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者。是總標之言。或正斷德等。以下別顯其相非別釋也。如此之例。處處有之。且出一例證者。勘光法師餘處解釋云。今解不然。生上三定。起下諸識若起下身識。唯是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眼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成是似威儀心是威儀心者。總標之言。或是緣威儀心等以下。別顯其相。非別釋也。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等之釋。准例可思之。 問。不染無知可通見所斷耶。答。不通見所斷也。兩方。若通見所斷者。今論疏中。廣雖明不染無知相。不云通見所斷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云不染無知。能障理事二種真見如此釋者。不染無知有迷理之義見。何不通見所斷哉。 答。見今論餘處文。云不染非六生。色定非見斷而不染無知不通不善有覆無記。故非見所斷法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光法師不染無知。能障理事二種身見之釋者。不染無知。不能了知理事實義故。障理事二種。身見云也。非如彼見所斷煩惱。迷非常苦空無我等之理。起常樂淨我等之執。故不通見所斷也。 問。染污無知體。唯限無明一惑歟。答。唯限無明一惑也。兩方。若唯限無明一惑者。無知者。覆實義障真見之義也。而五部煩惱。悉是染污性。十種隨眠。皆於境不悟。立染污無知之稱。何唯限無明一惑哉。是以見光法師解釋。云所以不言餘煩惱者。無明通與諸惑相應。若說無明亦顯餘惑加之披圓暉法師定判。標諸冥者。是染污無知畢。云冥者即是見修所斷。一切煩惱任此等文理。染污無知體。可通諸惑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染污無知體。述以無明為體。唯可限無明一惑見如何。 答。無知者。名於境不悟之義。其體專當無明一惑行相。故染污無知體。唯可限無明一惑也。是以見光法師解釋。或云問染污無知以何為體。解云以無明為體。或出古師於心所中。別有一體。名為習氣。是不染無知云義之倒證。云如染無知別有無明何況勘寶法師解釋。云染污無明為體圓暉法師定判全亦同之。加之披今論餘處文。云此中癡者。所謂愚癡。即是無明無智無顯此文意無明。即是無知體性見。任此等文理染污無知體。唯限無明一惑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十種隨眠。皆具於境不恒之義。可名染污無知云難者。餘煩惱具於境不悟之義。由與無明相應故。正立染污無知之稱。唯限無明一惑也。次於光法師所以不方餘煩惱者等之釋者。論中云諸一切種諸冥滅。說佛斷染污無知。不云斷餘煩惱故。為通此伏難。如此云也。所以不言餘煩惱者。牒伏難意也。豈牒以無明為體之自釋會之哉。無明通與諸惑相應等者。無明通與一切煩惱相應故。斷無明畢。悉被斷餘煩惱。故若說斷無明。亦顯被斷餘煩惱之義即見寶法師解釋云。問世尊實斷一切煩惱并及習氣。如何但說滅二無知。答但顯無知。即兼顯餘無知。通與一切煩惱習相應故。無知即是一切煩惱習氣本故。無斷無知留餘煩惱及習氣故。所以但說斷二無知此釋廣雖就染污不染二無知致問答。就其染污無知。釋成之邊。其旨全同光法師解釋意。故准寶法師今釋。可思光法師釋意也。次於圓暉法師。冥者即是見所斷。一切煩惱之釋者。就剋性體論之者。染污無知體。雖唯限無明一惑。由餘煩惱與無明相應故。亦作不了行相。以何知之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出無慚行相轉非無慚之類云。謂無慚相應法。作無慚行相轉准此文思之。由餘煩惱與無明相應。故亦作不了行相云事必然也。依引義邊。染污無知。助伴體。廣取餘煩惱故。就助伴體。云冥者即是見修所斷一切煩惱也。 問。光法師釋不染無知體。引十一師異說。爾者。第十古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雖復遍與三性相應。然其體是無覆無記付之其性既無覆無記也。何云與三性心相應哉。何況第十古師者。源出正理論說。而見正理論文全不言其體是無覆無記遍與三性心相應故。 答。光法師所引正理論經中。述此師義云。有古師說習氣相言。有不染污心所差別。染不染法。數習所引。非一切智相續現行。令心心所不自在轉。是名習氣既云有不染污心所差別。非染污法見。而善無記中。探取其體之時。善法不順能障之義。又與不善法相違。全不可有相應之義。無記法專順能障之義。其性中庸。不違善不善法。可有相應之義。故釋然其體是無覆無記。尤順其文理也。又述非一切智相續現行。令心心所不自在轉。光法師釋此文云。未成佛來。一切心品。恒相續生。令所俱心不自在轉此釋意云。此古師意。為不染無知體。習氣心所未成佛來。一切心品。恒相應起。令所俱心不自在轉加之正理論(二十八)中。破此古師義云。又一一念。彼心心所。差別而生。應念念中各有別別無知法起光法師釋此文云。若謂此法不違一切。於念念中。常相應者。所相應品。有差別故。應有差別。由彼差別。令相應品別異而生以此能破之文勢。思彼所起之義意。今此習氣心所。未成佛來。一切心品。其性隨順。不相違背。常相應俱起。令所相應心品。念念障之此等正理論文意。此古師義。存善心現起之時。為不染無知體。不染污習氣心所。常相應俱起之旨見。若爾雖復遍與三性相應之釋。深探彼古師義意也。 問。光法師意。以未成佛位。一切有漏無染惠。悉可為不染無知體耶。答。可有非不染無知體之類也。兩方。若悉為不染無知體者。有漏無染惠。種類萬差。於所緣境。可有悟不悟不同。何以一切有漏無染惠。悉可為不染無知體哉。何況□等四善根。是殊勝惠也。寧可立不染無知稱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云。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所有一切有漏無染劣惠為體未成佛來者。簡已成佛。所有一切。有漏無染。劣惠為體者。對佛果位勝惠指因位有漏諸惠。皆名劣惠也。明知。以未成佛來。一切有漏無染惠。悉為不染無知體云事如何。 答。未成佛位。一切有漏無染惠。種類非一准。可有非不染無知體之類也。即疑難中。所被出□等四善根等是其類也。加之今論述若離擇法。定無餘能滅諸惑勝方便。對法者。是煩惱能治也。豈可為不染無知體哉。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八)云。或諸有情有煩惱位。所有無染心。及相續。由諸煩惱間雜所熏。有能順生煩惱氣分。故諸無染心。及眷屬。似彼行相差別而生。由數習力相繼而起故。離過身中。仍名有習元無瑜法師釋此文云。以諸無染心。及相續身中。有諸煩惱熏成氣分。是無明多者。善心現行。亦多闍昧隨順無明。餘例亦爾。以此習氣。名此無知。此體是何。以未成佛來。一切有漏善無記法。順無明故。違遍知故。皆名無知(文光疏引之)此釋意。有漏無染惠中。隨順無明闍昧之類。名不染無知見。准此等定判思之。對法者。煩惱能治也。不染無知者。有漏無染惠中。煩惱間雜。所熏氣分。隨順無明。相似無明行相之類也體性既各別行相亦乖違明知。得對法稱有漏諸惠。不為不染無知體。為不染無知體之劣惠。不得對法稱云事。若爾聞思修加行勝惠。并生得惠中。受持讀誦三藏十二分教之類。生無漏惠之方便。得對法稱。故不可為不染無知體。隨順無明。闍昧劣惠。專備於境不悟之義。故以之可為不染無知體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者。標起不染無知之位分。所有一切者。指所有一切不染無知。全非云一切諸惠。有漏者簡無漏。無染者簡染污。劣惠者簡勝惠也既於諸惠之中。次第簡之。文言無諍。不染無知體。唯限有漏無染劣惠。不通有漏勝惠見。光法師今解釋。如此聊簡之時。還為答之潤色。更不可有相違。 重難云。□等四善根。非不染無知體云事。不可然見光法師解釋。述不染無知得非擇滅。舉不染無知三十四念。亦定不行。何故不於見道初位。得非擇滅之問。若□等四善根。非不染無知體者。菩薩□等四善根位已後。一座成覺。無有出觀。於□善根初位。可得不染無知。非擇滅可問也而既不爾問。明知。□等四善根。為不染無知體云事。 答。見今論餘處文。明定生善法捨緣云等言。為顯捨眾同分。捨少分殊勝善根光法師釋此文云。殊勝善根。謂□等四□等四善根。既名殊勝善根。非不染無知體云事。更不可疑之。何況不染無知者。煩惱習氣。隨順相似無明行相。正理論以彼行相差別而生之文。其旨分明也。故七方便等。加行勝惠。非不染無知體云事。道理亦必然也。 但於光法師問詞者。□等四善根。雖非不染無知體。且就聖位。致此問歟。見寶法師解釋。述不染無知得非擇滅。舉五停心位。慶得不生之問。准彼思之。光法師意。可致此問也。 尋云無覆無記惠。悉為不染無知體歟。 答。無覆無記惠。其體皆微劣。相順無明。闍昧多故悉可為不染無知體也﹒ 疑云。通果無記。是禪定所生果也。寧可為不染無知體哉若不染無知。通通果無記者。斷變化心攝不染無知之時。可捨所依定。若爾今論餘處中。出定生善法捨緣之時。何不舉此位哉設雖不染無知通四無記。一切四無記惠。何悉為不染無知體哉。是以見寶法師解釋。述不染無知通威儀工巧變化云。所以知。通威儀工巧習氣相應劣惠。名不染無知。二乘齊足越坑。迦□起舞。是威儀習氣。畢陵伽喚河神為小婢等。是工巧習氣故知。定能三種無記。通變化者。有似貪瞋等起變化者。然未見文皆是習氣。故知。亦通變化此釋既別出為不染無知體。威儀工巧變化之類。明知。一切威儀工巧通果惠。非悉為不染無知體云事。 答。通果無記惠。雖禪定所生果。其性微劣闍昧之類。故可為不染無知體也。是以光法師。破第二師義之處。不難不染無知通鈍四無記之邊。述不染無知通善故之段。唯約無色無學。付應名為佛過。若不染無知不通通果無記者。色界威儀心。無有前後得。故依身色界無學聖者。異熟威儀二無記心。不現前位不成就不染無知故。亦容有應名為佛過。何唯限無色無學哉。明知。不染無知。通通果無記云事。寶法師釋不染無知體通局云。不染無知。無覆無記劣慧為體。通四無記任此等解釋。不染無知。通通無記云事。尤分明也。 但斷變化心攝不染無知之時。雖必捨所依。定非全捨。淨定故。定生善法捨緣之中。不舉之也。准光法師餘處。離染非全。略而不論之釋可思之也。 次於寶法師解釋者。為顯不染無知。通威儀工巧變化三無記之相。且出一類施也。更非許彼三無記慧中。非不染無知體之類歟。 問。寶法師意習氣不通相續身云義。引正理論何文證之耶。進云。寶法師引正理論。是故即於味勢熟等不勤求解慧。與異相法俱為因。引生後同類慧等之文證之也。付之正理論今文。雖說不染無知相。未分別習氣通局。何引此文。證習氣不通相續身云義哉。何況見正理論次下文。云或諸有情。有煩惱位。所有無染心。及相續。明述習氣通相續身之旨。依之光法師。引元瑜法師釋云。此意總以無染有漏。若心若身。順煩惱者。似煩惱故名為習氣如何。 答。寶法師意習氣不通相續身云事。依正理論(二十八)一段現文。故見寶法師所引正理論。或云故即於彼味等境中。數習於解無堪能智。此所引劣智。名不染無知。即此俱生心心所法。總名習氣。理定應然此文意不染無知。俱生心心所法。總名習氣。故不通相續身見。或云然於已斷見所斷位。通染不染心相續中。有餘順生煩惱習性。是見所斷煩惱氣分。於中染者。說名類性。金剛道斷。皆不現行。若不染者。名見所斷煩惱習氣。亦彼道斷。由根差別。有行不行寶法師解此文。判准此論文類性既非是身習氣。故知心所。成習氣唯限心心所。不通相續身之旨。或云。若於已斷修所斷位。唯於不染心相續中。有餘順生煩惱習性。是修所斷。煩惱氣分。名修所斷煩惱習氣。是有漏故。無學已斷。隨根勝劣。有行不行此文意。不染污心心所。名修所斷煩惱習氣。故習氣唯限心心所。不通相續身云事。亦分明也。故寶法師。引此等文畢。述准此故知。正理二說唯心心所。以為習氣。即彼相應慧。名不染無知。習氣唯限心心所。不通相續身之義。所結成也。但於正理論所有無染心。及相續之文者。寶法師會此文云。後釋以無染心及與相續由諸煩惱間雜所熏。有能順生煩惱氣分。由此為因引生習氣。是心心所。不取於身。元瑜師以此文證。兼取其身。以為習氣者誤也。所以定知。不通於身此釋意云。由諸煩惱間雜所薰順生煩惱氣分。無染心心所法。相續現起。名為習氣非所依身名為相續問。光法師意。不染無知。唯限無覆無記歟進云。光法師作或云通善無覆無記。或云不通於善之二釋畢。判雖有兩解意謂前勝也。付之不染無知者。數習煩惱之氣分。染心所熏之劣慧也。能覆實義。專障真見。何以白品善慧。可為闍無知哉。是以婆沙論中。明邪行相智相云。此是欲界修所斷中。無覆無記邪行相智見正理論餘處所說。或云有劣無知。無覆無記性。能障解脫。是解脫障體或云我所承稟。諸大論師。咸言。練根皆為遮見修所斷惑力。所引發無覆無記無知現行任今此婆沙正理兩論之文。不染無知。唯可限無覆無記見。若爾不染無知。通善無覆無記之釋。豈不背此等文理哉。 答。光法師初釋意。不染無知。種類萬差。於障法力用有勝劣不同。故通善無覆無記即光法師釋不染無知通善。故云若通於善。無色無學。恒成就故。可不名佛若唯無記。無色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在前。不成就故。應名為佛。以此而言。故亦通善若唯限無覆無記者。寧可通應名為佛過哉。加之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即於彼味勢等境中。數習於解無堪能為智。此所引劣智。名不染無知。即俱生心心所法。總名習氣。理定應然或諸有情。有煩惱位。所有無染心。及相續。由諸煩惱間雜所熏。有能順生煩惱氣分。故諸無染心。及眷屬。似彼行相。差別而生。由數習力相繼而起。故離過身中。仍名有習氣。一切智者。永斷不行既云所有無染心及相續。唯簡染污。故習氣體。可通善無覆無記見。習氣體若通善者。習氣俱生劣慧。為不染無知體。故不染無知通善云事。亦必然也。故元瑜法師。釋此文云。以未成佛來。一切有漏善。無記法。順無明故。違遍知故。皆名無知不染無知。通善云事。此悉亦分明也。但於婆沙正理兩論之文者。此釋亦分明也。但於婆沙正理兩論之文者。光法師作二解釋。會通之云。婆沙但解邪行相智非實知故。名之為邪。故言無記。正理出解脫障體。及根障體。故言無記。今者總出一切不染無知體性。故亦通善。或無知有二。一者是善障法力劣。二者無記障法力勝。婆沙。正理。據勝而說。故言無記。今言通善。亦據劣明光法師既會通此兩論說。後學何可致劬勞哉。   重難云。無知者。名於境不悟之義。如云以諸無知能覆實義。及障真見故說名冥也。而善有漏惠。名為正見。何於正見。立無知稱哉。 次佛與二乘。相對之時。種姓勝劣遙替。智慧明昧甚異。佛永對法不染無知。更無起之。無色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前位。設雖暫不成就不染無知。後念必可起之。何以故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前位。齊佛付應名為佛過哉。 次會婆沙正理兩論之文。二解釋俱不可然。先就初釋難思。此釋意。定障根障體。唯限無覆無記云歟。若爾。准應名為佛過思之。生無色界惠解脫聖者。異熟生心。不現前位。不成就定障。故應我俱解脫聖者。生無色界。時解脫聖者。此等相例之疑。如何可遁之哉。 次就第二釋亦有疑。此釋意。劣邪行相智。通善云歟。若爾善有漏惠。得正見稱。更不可名邪行相智。故見婆沙論文。述邪行相智相。舉或云無覆無記。或云亦通染污之二說畢。云由此前說於理為善。謂是欲界修所斷中。無覆無記邪行相智任此等文理。邪行相智。唯可限無覆無記。何云此釋意邪行相智通善哉。 答。善有漏劣惠。不如實知味勢熟等境。故雖立無知稱。於所知分。非邪知故。亦得正見名。有何相違哉。 次見論文。云諸一切種諸冥滅。不成就二無知名佛。故無色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前位。設雖暫時。不成就二無知之當。與佛不異故。付應名為佛過也。故婆沙論(九十三)中。約譬喻者意。無實成就性云義。付失云。謂諸異生不染污心。現在前位。應成無學。下成就三界一切煩惱故。諸無學者。起有漏心。現在前位。應成異生。不成就一切學無學法故光法師不成就故。應名為佛之釋。源起自此文歟。但佛與二乘。相對之時。種姓勝劣。智慧明昧等事。非初所論。今且就不成就二無知之義邊齊等。付應名為佛過也。 次聊簡光法師初釋意。可有二義。一義意云。此釋意。定障根障體。唯可限無覆無記。但於應名俱解脫聖者。應史不時解脫聖者之例難者。述俱由得滅定。得滅盡定者。名俱解脫聖者。故生無色界。惠解脫聖者。異熟生心。不現前位。雖不成就定障。不可名俱解脫聖者判。復不時解脫。利根阿羅漢。名不時解脫聖者。故生無色界。時解脫聖者。異熟生心。不現前位。雖不成就根障。不可名不時解脫聖者也。 一義意云。此釋意。定障根障體。亦可通善。但正理出解脫障體。及根障體。故言無記者。問意任正理論現文。定障根障體。無覆無記定置致難。故且關難意。定定障根障體。無覆無記置不染無知。不限定障。故定障根障之外。餘不染無知。可通善故。不善無知。通善釋也重意云。初釋意就定障根障之外。餘不染無知通善之旨釋。第二釋意。還就定障根障體。亦能善之相顯也。二釋各述邊邊義門。實不相違歟。 次第二釋意。邪行相智。唯可限無覆無記。其文理如疑難之趣。但婆沙。正理。據勝而說。故言無記。今言通善。亦據劣明者。婆沙論意。就障法力勝邪行相智。唯無覆無記論之。故雖述無覆無記。邪行相智。今廣就餘障法力劣。不染無知談之。故不染無知通善云也。正理論中。明障法力勝定障根障相故。雖述無覆無記之旨。今廣就障法力劣不染無知論之。故定障根障之中。障法力劣之類。定障根障之外。餘障法力劣不染無知。可通善故。總相而言。不染無知通善也。 問。光法師意。邪行相智。可通善邪。答。不通善也。兩方。若通善者。 問。佛果位可成就不染無知耶。答。不成就不染無知也。兩方。成就不染無知者。不染無知者。於境不悟之迷障也。佛果位。更不可成就之。是以見光法師解釋。述不染無知通善故云。若唯無記。無色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在前。不成就故。應名為佛此釋無諍。佛果位不成就不染無知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不染無知相。出體云有漏無染劣惠為體。定性判通善無覆無記。而見今論餘處文。出善法捨緣。或云捨定生善法由易地退等。或述捨欲非色善由根斷上生。全無舉成佛捨。若不云佛果位捨不染無知者。豈不成就之哉。何況光法師釋。三乘差別云。不染無知。雖復三乘同斷緣縛。二乘相行。佛不現行既云佛不現行。不云佛不成就。明知。佛果位成就不染無知。云事如何。 答。佛果者。出障圓明之極位。無知者。於境不悟之迷障也。佛果位不成就不染無知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是以見光法師解釋。述不染無知三性分別云。不染無知。通善無覆無記。既云不染。明非不善有覆無記若通於善。無色無學。恒成就故。可不名佛。若唯無記。無色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在前。不成就故。應名為佛。以此而言。故亦通善若佛果位成就不染無知者。豈可依不成就這故付應名為佛之過哉。次上段出他師過非之中。破第一師義云。若不染無知。異熟無記。心心所法。為體性者。二乘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在前。非成就故。應名為佛。若言以必起故不名佛者。後起成時。可不名佛。未起不成。應名為佛。若言有習氣故不名佛者。是即由彼。不名為佛。何開異熟心心所法。故說非理破第二師義云。若不染無知。以四無記心等為體者。欲色二界。無覆無記。不現在前。容成過未。無色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在前。非過未。應名為佛。故亦非理。若言以必起故。有習氣故。不名為佛者。准前徵破。故亦非理破他師義之時。非成就故。應名為佛之過。故佛果位不成就不染無知云事。亦分明也。加之明斷分位云應知。此論據證不生。名之為斷。且說未來。若據不成名之為斷。亦通過去任此等文理。佛果位。不成就不染無知云事。頗以勿論也。更不可疑之。但於今論餘處文。出善法捨緣之中。不舉這云難者。不染無知。通善性者。唯取生得善惠之中。隨順煩惱似彼行相之劣惠。故非色善中之少分也。故捨緣中。不舉此類。更有何過哉。准光法師餘處離染非全略而不論之釋。可會之也。或亦成佛位。捨不染無知。登無上覺王位之別緣力故捨之。善等捨緣者。是談通滿之義。更不論別緣捨。故不舉之云義意可有也。次於光法師佛不現行這釋者。緣縛斷者。不斷其自性。斷彼能緣縛用。為顯此義。述已斷之後。猶成就現行之旨也。而成就之者。不必現行。現行之者。必成就故。以斷已之後猶現在前。顯緣縛斷相也。今論餘處中曰。以諸善法非自性斷。斷已有容現在前故。即顯此意也。 問。菩薩斷不染無知。得非擇滅。為唯限金剛心位。為當可通前位耶。答云。此事雖有學者異義。且可存通前位云義也。兩方。若唯限金剛心位者。不染無知體。廣互善無記性。亦通定障根障。其種類相分千品。緣闕位。可非一准。設雖三阿僧祇之間。何無分得非擇滅之義哉。是以見光法師解釋。云此不染無知。若菩薩三無數劫。隨位漸斷。至金剛喻定。方總斷盡既云三無數劫。隨位漸斷。不限金剛心云事。甚分明也。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定判。問菩薩斷不染無知。得非擇滅。於何位得。答至金剛喻定。方總斷盡。復非擇滅。任此問答起盡。菩薩斷不染無知。得非擇滅。唯限金剛心位加之會見道所斷染污無知之例難。述得非擇滅。但據闕緣。勝緣闕時。方得波滅。至金剛喻三摩地時。不染無知勝緣力闕。故於此位。得非擇滅。若於前位。不染無知勝緣未闕者。何可得非擇滅哉。 答。不染無知斷位者。古來難義。先哲未決也。二義是非。輒雖難定且依一義意。可存不限金剛心位。通前位云義也。其故菩薩三行。無數劫之間數學王明之教久修六度之於彼彼境界。漸得如實覺。若得永對法如實覺者。豈不證不染無知非擇滅哉。是以見光法師解釋。明不染無知斷分位云。此不染無知。若菩薩三無數劫。隨位漸斷。至金剛喻定。方總斷盡。若二乘等。雖有分斷。而非斷盡應知。此中所言斷者。畢竟不生。得非擇滅。名之為斷。非據擇滅。若據滅三乘同斷。即無差別。見寶法師解釋。明不染無知斷差別云。二不生斷。謂於彼彼位。得畢竟不生。二乘分斷。佛全斷故述不染無知斷分位云。於中有二。一分斷二全斷。分斷者隨彼彼位。畢竟不生。爾時名斷。如根定障等。全斷者。菩薩至金剛心。爾時總得一切不染無知非擇滅故。爾時斷盡任此等解釋。菩薩斷不染無知。得非擇滅。不限金剛心位。通前位之事。實分明也。加之光法師釋圓德中。畢竟斷相云。即前二障斷已。不退名畢竟斷。通得擇滅及非擇滅。此簡異鈍根畢竟斷者。既名煩惱障斷得擇滅。不染無知。斷得非擇滅。斷已不退之義。若利根二乘。不具此斷者。豈唯簡鈍根一類哉。寶法師釋云獨覺雖滅諸冥。以染無知畢竟斷故。非一切種。所以者何之論文云解脫人。是利根者。惑定二障。悉已永斷。如何說非一切種智耶若俱解脫。利根二乘。不得定障非擇滅者。寧齊佛一切種冥滅。致所以者何之徵問哉。此等解釋意。利根二乘。分得不染無知非擇滅若利根二乘。分得不染無知擇滅者。菩薩金剛心已前位。分得不染無知非擇滅之事。亦必然也。但於光法師問答者。存分斷義之時。難會者。只有此釋。今會此釋。異義雖區分。且存一義意者。頌文諸一切種冥滅者。述佛斷一切不染無知盡。得非擇滅之旨。故上雖明不染無知。漸斷斷盡之義。未正顯一切種冥滅位。故問菩薩斷不染無知。得非擇滅於何位得。立歸頌文。正問一切種冥滅位也。答此問至金剛喻定方總斷盡。得非擇滅者指金剛心位是其斷不染無知盡。得非擇滅。一切種冥滅位答也。雖有前位分斷不染無知。得非擇滅之義。非論文今所明故。唯舉總斷盡位也。次於得非擇滅。但據闕緣等之釋者。此亦指斷不染無知盡位。顯彼勝緣總闕之義也。次實論之。菩薩三無數劫之間。久修福智資糧。漸得永對法如實覺。故分亦雖有不染無知勝緣闕義。今亦就彼勝緣總闕。唯舉金剛心位也。更不遮於前位中分有此義歟。 重難云。光法師此不染無知。若菩薩三無數劫隨位漸斷之釋。述不成斷相也。應知。此中所言斷者等者立歸論文。標不染無知斷者。非擇滅之旨。非釋上隨位漸斷等之斷言。何為前位分斷之證據哉。 答論中明不染無知斷。就非擇滅斷論之。故光法師指論文。標第四明斷分位者也。鄰之云此不染無知菩薩三無數劫。隨位漸斷等。述非擇滅斷位云事。炳然也。豈可非釋上所標置。不成斷相哉。應知此中。所言斷者等者。上所明三乘差別不染無知斷者。是畢竟不生非擇滅斷疑難之旨。全不□解釋起盡故。 問。三類智邊世俗智。本來可得非擇滅耶。 答。本來不得非擇滅也。兩方。若本來得非擇滅者。光法師解釋中。至見道三類智位。得非擇滅見。若依之爾者。見今論餘處文云。此世俗智。是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若此世俗智。本來不生法者。本來何不得非擇滅哉。是以前論中云。如三類智邊世俗智等。非擇滅法。本來有得。無有非得。以彼本來定不生故如何。 答。三類智邊世俗智。雖本來不生法。至見道三類智位。勝緣方闕故。彼位得非擇滅。本來不得之也。故見光法師解釋云。得非擇滅。但據闕緣。勝緣闕時。方得彼滅。至金剛喻三摩地時。不染無知。勝緣方闕。故於此位。得非擇滅。如現觀邊世俗智等。雖復體性畢竟不生。於前位中。亦不出觀。然至三諦現觀後邊。勝緣闕故。得非擇滅。故正理論(七十四)解三現觀邊世俗智云。謂於爾時起得自在。餘緣障故。體不現前此釋意云。見道位中。不出觀故。三類智邊。世俗智。雖本來不生法。三類智位起自在。故其體若容現起者。此位容現起。故前位中。勝緣未闕。三類智位。見道依身現起故。此被障欲智依力永不現起故此位俗智勝緣方闕。得非擇滅也。欲智勝緣者。俗智依身也。餘緣障故。體不現前者。見道依身被障。俗智依身。永不現前但於今論餘處。此世俗智。是不生法之文者。三類智邊世俗智。本來不生法云事。自本非所諍。故更非違文。次於婆沙論本來有得。無有非得之文者。是一師不正義也。更不可依用之。 問。三類智邊。世俗智所依身。與見道所依身可同耶。答。可各別也。兩方。若同者。俗智與見道。有漏無漏既別也。彼所依身豈同哉。若依之爾者。見寶法師解釋。云其勝緣者。正理論云。謂彼所依身。與見道同。在見道時。無容得起。出現觀時。所依已滅。既闕勝依。故不得起如此釋者。三類智邊世俗智所依身。與見道所依身。可同見如何。 答。三類智邊世俗智所依身。與見道所依身。其體可各別也。故見婆沙論(三十六)文。云。問若不現前。云何說此依隨信隨法行身。答。彼身有二種。一是見道所依。二是現觀邊世俗智所依。見道於見道所依身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現觀世俗智。於彼身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現觀邊世俗智。於現觀邊世俗智所依身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見道於彼身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任此文三類智邊世俗智所依身。與見道所依身。其體各別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寶法師彼所依身。與見道同之釋者。同隨位行隨法行依身俱三類智位。容現起故。云彼所依身。興見道同也。非云三類智邊世俗智所依身。與見道所依身其體同歟。 問二乘通力。可緣他三千界事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緣他三千界事者。二乘通力作用狹劣也。何可緣他三千界事哉。是以。見今論文。當卷云。聲聞獨覺雖滅諸冥以染無知畢竟斷故。非一切種。所以者何。由於佛法極遠時處。及諸義類無邊差別。不染無知未猶斷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極遠時謂八萬劫外時。極遠處謂三千大千世界外處寶法師并泰法師亦同之。餘處(二十七)偈頌。結聲聞麟喻佛二三千無數。長行云即此五通於世界境。作用廣狹。諸聖不同。謂大聲聞麟喻大覺若極作意。如次能於二千三千無數世界任此定判。二乘通力。不緣他三千界事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述求度人相云。舍利子等。觀知此人。八萬劫來。未種解脫分善引智論說云。舍利弗即時。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常作鴿身而三千界壞劫之時。彼求度人。并鴿鳥。定可生他三千界。若二乘通力。不知他三千界事者。何云八萬劫來。未種解脫分善。釋八萬大劫。常作鴿身哉。 答。此事依難思。學者存異義。或一義云。二乘通力。可緣他三千界事也。所謂二乘所得通中。神境。天眼。天耳。他心。四通。唯緣現在法。而現在有鐵圍山障隔故。今此四通雖不緣他三千界事。過去未來。無鐵圍山障隔。故宿住死生二通。可緣他三千界事也。故寶法師由於佛法極遠時處之論文云。二乘宿住不能觀和八萬劫前。死生智通。不能觀知八方劫後。天眼天耳神境智通。不能見聞往三千外案此釋意。二乘通力。不緣他三千界事者。就唯緣現在法通論之。宿住死生二通。可緣也三千界事加之勘神泰法師餘處(二十七)解釋。云。現在鐵圍山障隔故。凡夫二乘知境別。過未無出障隔故。凡夫二乘同知八萬此釋意。既述現在鐵圍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天眼所見境界。有遠近別。過去未來無鐵圍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宿生死二通。同知八萬事。無有差異之旨。故知。過去未來。無鐵圍山障隔故。二乘宿住死生二通。可緣他三千界事云事。存此義之時。舍利弗知求人八萬劫來。未種解脫分善。并知鴿鳥八萬大劫。常作鴿身。云二文尤為證據。但於當卷由於佛法極遠時處等之文。餘處聲聞麟喻佛。二三千無數等之說者。二乘神境天眼天耳他心四通。全不知他三千界事。宿住死生二通。不知住他三千界有情。過去未來事故。聲聞通力。知二千界事。獨覺通力。知三千界事云也。非云不知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所更等他三千界事。更無相違也。 重難云。二乘宿住通。知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所更他三千界事者。亦可知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所更上地事歟。若爾。不背自下地為境之理哉。 答。五依四意。自下地為境者。性相之所定也。上地事總非五通境界故。三乘聖者。同無知之。故雖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更上地事。二乘宿住通。更不可知之。他三千界事。是五通境界故。二乘宿住通。可知住此三千界有情。曾所更他三千界事也。 或一義云。二乘通力。作用狹劣。故不可緣他三千界事。云事。今論當處解釋。餘處定判。其旨分明也。即如一方疑難之中出之。何況見正理論餘處(七十六)文。同今論說。偈頌結聲聞麟喻佛二三千無數。長行云。即是五通於世界境。作用廣狹。諸聖不同。謂大聲聞麟喻大覺若極作意。如次能於二千三千無數世界顯宗論(三十七)全亦同之。加之勘婆沙論(百五十)處處之文。或云。聲聞天眼。不作加行。見小千界。若作加行。見中千界。獨覺天眼。不作加行。見中千界。若作加行。見大千界。世尊天眼。不作加行見大千界。若作加行。能見無量無邊世界。如天眼通天耳通等亦然或(百八十六)明神境通相云。聲聞不作意極小千世界。作意極中千世界獨覺不作意極中世界。作意極大千世界。佛不作意極大千世界。作意能極無邊世界。如神境通。四通亦爾任此等定判二乘通力。不緣他三千界事云事。亦炳然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此三千界壞畢。求度人并鴿鳥。生他三千界之時。彼他三千界事。可比知之也。所謂求度人。於此三千界。八萬劫來。未種解脫分善。鴿鳥於此三千界。八萬劫來。常作鴿身。故生他三千界之間。亦可如此。比知之也。見婆沙論文。評家意。會契經世尊。於過去諸宿住事。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種種相狀。及所言說。皆能憶知之文云。然佛不以宿住隨念智。憶知無色界。諸宿住事。但以比智。知無色界諸宿住事此文頗為今義潤色歟。 問。離如來教力。出離生死類。可有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出離生死。尤可由如來教力。若可出離生死若依之爾者。見今論餘處(二十一)文。述殖順解脫分善根云。有餘師言。亦遇獨覺婆沙論中明此事云。有餘師說。雖無佛法。若遇獨覺。亦能種此善根加之勘正理論餘處(六十一)。云。有佛出世。若無佛時。俱能種殖順解脫分任此等論說。離如來教力。出離生死之類可有何況麟喻獨覺者。最上利根人也。出離生死。何可由教力哉。依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明獨覺名言。上述初雖發心由其教力。後將入聖。獨悟道故。得獨覺名畢。下判若麟角喻。唯獨悟道相起盡無諍。麟喻獨覺初發心不由教力如何。 答。出離生死。必可由如來教力。離如來教力。更不可有出離生死之類。是以見論文。云能方便說如理正教。從生死泥拔眾生出。不由威力與願神通光法師釋此文云。但由正教。拔濟有情令出生死。不由輪王等威力。不由天神等與願。不由示現神通。令出生死。此三但能暫時拔濟。非能究竟令出生死但於今論餘處有餘師言亦遇獨覺之文。婆沙論有餘師說雖無佛法等之說者。同可不正義。寧依用之哉。今論遇遇佛出世。殖此善根。婆沙論佛出世時。要有佛法。方能種故。初師說可正義也。次正理論。有佛出世。若無佛時等之文者。有佛出世者。指親見佛出世之時。若無佛時者。指佛滅度後。遇佛教法之時也。是則當今論遇佛出世。殖此善根之文。故寶法師餘處(二十三)釋今論遇佛出世。殖此善根之文。述准此論餘時不能種殖。遇佛出世者。或親見佛。或遇教法。知生死可厭。知涅槃可欣。故能種殖解脫分也畢。引正理論。有佛出世。若無佛時。俱能種殖順解脫分之文。明知。若無佛時者。指佛滅度後。遇佛教法之時云事。重意云。正理論。若無佛時之文。今論云。遇佛出世。殖此善根之內事。不當有餘師言。亦遇獨覺之文。正理論中。總不舉此有餘師說也。如此得正理論文意之時。還為證據。全無相違。次於光法師餘處。若麟角喻。唯角悟道之釋者。凡於初發心。可有二位分。一初殖順解脫分善根位。二初殖順解脫分善根已後。順決擇分善根次前位也。麟角獨覺。初殖順解脫分善根位。雖由教力。初殖順解脫分善根已後。順決擇分已前。發心不由教力故。就今此第二發心。別種性部行獨覺。云雖初發心由其教力。麟喻獨覺。云若麟角只是唯獨悟道也。勘今論餘處文云。又能憶念過去所聞諸佛所宣聖教理故。麟喻獨覺初發心。由教力云事。亦分明也。 問。寶法師意。隨行對法。唯限為俱有因法。歟。進云。寶法師解釋意。隨行對法。唯限為俱有因法付之得與所得。雖不為俱有因。既有性相隨順之義。隨行對法中。何不接得哉。是以光法師。釋隨行對法云。淨惠眷屬。即惠相應俱有及得。名曰隨行如何。 答。見寶法師解釋。云。問。得為隨行不。答。得非隨行。故正理出眷屬對法體中。不言得故。婆沙第三解得非世第一法。中云。得與彼法。不相隨行。又俱有因中云。以得或前或後。所以非俱有因。故知。雖有得起與法俱時。非隨行隨轉也。有人云隨轉有二。一俱有因。故名隨轉。二相隨順。故名隨轉。隨行亦有二。一俱有因。故名隨行。二相隨順。故名隨行。若諸論中。說得為隨行隨轉。據相順說。若諸論中。說得非隨行隨轉。據非俱有因說。彈曰。既不見文。豈得斟酌有何文證而為此釋。詳其言義。得非隨行。亦非隨轉隨轉隨行。皆是定俱起義。非不定偏俱起名曰隨行。如欲界心起時。無隨轉色。起彼心時。雖定有色。非心隨轉。得既或前或後。非俱有因。有何文證。云定是隨轉。雖許得與所得名為隨順。義亦無違。隨順非是行轉義也。無文說相隨順名隨行故隨行對法。唯限為俱有因法云事。引證據立道理之旨。破他師成自義之趣此釋委悉也。其意可思之。但於光法師。俱有及得。名曰隨行之釋者。是初釋也。第二釋云。准彼引文。得非隨行。與寶法師釋。其意同之。何舉相遠一釋為疑哉。 重難云。見品類足論文。明約四無量隨心轉。非受相應等四句中。出俱非句云。或非隨心轉。非受相應。謂除無量所接隨心轉心不相應行。諸餘無量所接心不相應行如此文者。四無量體。取得若爾豈非隨行中接得哉。 答。品類論文意。四無量助伴體取得也。非云隨行接得。何為相違哉。 問。光法師意。隨行對法。接得云釋。寶法師如何破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彈曰。既不見文。豈得斟酌。有何文證。而為此釋付之隨行法中。接得云事。設雖無文證其義。有道理者。何可破此釋哉。何況見論餘文述後三界通見所斷云。八十八隨眠。及彼俱有法。并隨行得。皆見所斷此文既文并隨行得。何破既不見文哉。 答。依文成義者。釋家定習也。而隨行法中接得云事。諸論定判無其證故責有何文證。而此釋也。但于今論餘處并隨行得之文者。寶法師釋此文云。并隨行得者。謂是隨眠上得并隨行心心所法上得。非是說得為隨行也任此釋意。非以得名隨行。何惡得文意。備疑難哉。 問。光法師作隨行對法。接不接得云二解釋。爾者不接得云釋。可正釋耶。答。可正釋也。兩方。若正釋者。披光法師解釋。隨行對法不接惠云釋。非正釋相例思之。隨行對法。不接得云釋。可非正釋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雖作隨行對法。接不接得之二釋。無判正不。知可正釋云事如何。 答。見光法師解釋。問。相應俱有。俱有因故。可名隨行。得非俱有因。如何說隨行。答此問。雖作或云隨順名隨。非要成因。隨行對法攝得。或云。准彼引文。得非隨行。隨行對法不接得之二釋。無判正不。若隨行對法不攝得云釋。非正釋者。寧不判雖有兩解前解為勝哉。爰知。隨行對法。不接得云釋。順婆沙論得與彼法不同一果。不相隨行。性相離不和合。或前或後。得與所得。有時相離云文。故可正釋云事。但於又解隨行不接於惠之釋。為不正釋云例難者。隨行對法不接惠云釋。不存彼此展轉。互隨行故之理。亦違婆沙論出喜無量體之文。正理顯宗兩論解。釋相雜念住之釋故判雖有兩解前為勝。以今此釋。為不正釋也。彼此義門大異。何為相例之難哉。 問。光法師意。隨行對法中。可接淨惠耶進云。光法師作或云接惠。或云不攝惠之二釋畢。判雖有兩解。前解為勝也。付之隨行對法者。隨淨惠行之義也。隨行對法中。何可攝淨惠哉。若隨行對法中。攝淨惠者。以誰為主。隨誰行。可名隨行哉。是以披今論餘處文。心隨轉法中。不攝心王依之寶法師意。隨行對法中。不接淨惠釋。光法師定判。不可然如何。 答。光法師初釋意。立彼此展轉互隨行故之道理。引婆沙論云喜無量相應隨轉通四蘊五蘊之文。正理顯宗兩論。云相雜念住接惠之說。為證據。隨行對法中接淨惠釋也。故光法師釋云。亦接於惠。淨惠及眷屬。皆名隨行。彼此展轉互隨行故。故婆沙八十一出喜無量體云。喜者以喜根為自性。若兼取相應隨轉。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又正理顯宗。三念住中。解相雜念住。皆言接惠。以三念住中。唯相雜住能斷或故。至念住中。當具引釋立道理引文證。解釋所成如此。但於今論餘處文。心隨轉法中。不接心王云難者。名心隨轉法。既置心言。云心云心隨轉。其體各別。更無以隨轉法。亦名心之義故心隨轉法中。不接心王。尤有其謂。今以無漏淨惠。名自性對法。以喜受為喜無量體之時。就隨行對法。論之相應俱有法。亦名對法。就眷屬體云之。相應隨轉法。亦名喜無量。故依彼此展轉。互隨行故之義。望隨行對法。重論隨行。故以淨惠。名隨行對法。依互相隨轉之義。以喜受名喜無量隨轉之意。可有也。次於寶法師解釋者。以淨惠名自性對法。望彼立隨行對法。故隨行對法中。不接淨惠釋也。兩師所存。自本各別也。彼此相違。始不可疑之。 重難云。見今論文。云。淨惠眷屬。名曰隨行文言無諍。淨惠之眷屬。名隨行對法見。何釋隨行對法中。接淨惠哉。 次婆沙論文。更非證據。喜以喜根。為自性。若兼取相應隨轉。則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者。喜受自體上。兼加相應隨轉。云四蘊五蘊為自性也。更非相應隨轉之中取喜受。何為證據哉。 次正理顯宗兩論之文亦非證據。相雜者。更相交雜之義。隨行者。隨淨惠行之名也。設雖相雜念住體取惠。隨行對法中。更不可接淨惠。是以。寶法師難光法師釋云。彼論兩文名義不同。此云隨行。能隨所隨別。彼云相雜。互相雜也。因何將相雜文。證隨行耶。 答。今論淨惠眷屬。名曰隨行之文。非相違。今文意淨惠與眷屬。俱名隨行對法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淨惠及眷屬。皆名隨行非云淨惠之眷屬。名為隨行對法。何為違文哉。次引婆沙論文。為證據。可有深由。彼論中會品類足論。云何喜無量。謂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之文云。復次彼論。總說五蘊。為喜無量自性。雖喜受與受不相應而餘心心所法。與受相應。故作是說。亦不違理此文意依互相隨轉這義。喜無量相應隨轉之中。接喜受之故。次上若兼取相應隨轉則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云文意。相應隨轉之中。可攝喜受得意引此文。為證據也。次引正理顯宗兩論之文。為證據亦有其由。相雜念住者。對自性念住。以隨行法。為其體也而正理顯宗兩論之中。相雜念住。接惠見故。引彼說為證據也。 重難云。婆沙論中。會品類足論。云何喜無量。謂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之文。舉二師異說。復次彼論總說五蘊等者。第二師義也。初師云。彼文應說謂喜及喜相應想行識。不應言受。而言受者。是誦者謬此師意。喜無量相應隨轉之中。不接喜受見。若依此師意者。若兼取相應隨轉。則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之意。相應隨轉之中。不可攝喜受。何引此文。為證據哉。次光法師隨行對法中。攝惠不攝惠之二釋。源依婆沙論。今二師說見。何自判前解為勝哉。 答。婆沙論今二師說。其意遂不相違。於喜無量體。有剋性體。有助伴體。若就剋性體云之者。第二師意。可釋而言受者。是誦者謬。若助伴體論之者。初師意可會而餘心心所法與受想應。而初師意。且就剋性體釋之。第二師意。且就助伴體會之許也。實二師意。互可許二門。故依何師意之時。相應隨轉之中。可攝喜受也。故婆沙論次下段。述喜無量根相應云喜全不與受根相應。若兼說彼相應隨轉。則喜亦與喜根相應。不及異說。即此意也。光法師深得彼論意。引四蘊五蘊為自性之文。為相應隨轉之中。攝喜受之證也。次光法師第二釋意云。又解隨行不攝於惠。不存彼此展轉互隨行故之理。婆沙論初師意。就助伴體云之。可許而餘心心所法與受相應之義。故彼此所存。其意相異。故光法師第二釋意。遂可違而餘心心所法與受相應之理。故自判為不正釋也。 問。婆沙論中。釋喜無量體云。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爾者。寶法師意。隨轉中。可攝喜受耶。進云。寶法師釋云。隨轉非喜根付之依寶法師解釋見。品類足論文。出喜無量體云。謂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此文無諍喜無量隨轉之中。攝喜受見。依之婆沙論(八十一)中。釋此文云。復次彼論總說五蘊。為喜無在性。雖喜受與受不相應。而餘心心所與受相應。故作是說。亦不違理若爾。隨轉非喜根之釋豈不背婆沙論文哉。 答寶法師意。自性對法。唯以淨惠為體。隨行對法。以淨惠之眷屬相應俱有等法為體。不攝淨惠。喜無量唯以喜受為體。若兼取相應隨轉。同時心心所等法為體。不攝喜受得意故。釋隨轉非喜根也。故寶法師釋云。今詳此文。惠非隨行。何者彼文以喜根為自性。如此論對法以淨惠為自性。若兼取相應隨轉。即四蘊五蘊性者。如此論若兼取隨轉即五蘊性。彼文出喜根無量體。隨轉非喜根。准知。此論隨轉亦非取惠此釋意。婆沙論中云。喜以喜根為自性。若兼取相應隨轉。則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者。喜受自體之上。兼加相應隨轉。云四蘊五蘊為自性也。隨轉之中。非攝喜受但於品類足論謂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之文者。任婆沙論二師說。可會之。若依初師意者。可云受言謬也。故婆沙論云。彼文應說謂喜及喜相應想行識不應言受。而言受者。是誦者謬若依第二師。復次彼論。總說五蘊等之文意有者。喜無量助伴體。兼取相應之義。故云喜相應有喜無量與喜受相應之義。故云喜相應受想行識也。然而喜受自體。自性非隨轉。同時心心所。隨轉非自性。更無喜受自性亦為隨轉之義。故釋隨轉非喜根。全無相違也。 尋云。寶法師意。與光法師第二釋意同歟。 答。隨行對法中。不攝淨惠之義邊。彼此雖同。寶法師意。釋隨非喜根。喜無量隨轉之中。簡喜受光法師第二釋意。云婆沙論據互相隨轉。喜無量隨轉之中。攝喜受之義邊相替也問。隨行對法中。可攝心王耶。答。可攝心王也。兩方。若攝心王者。心王者。心品之中上主也。隨行對法中。何可攝之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述淨惠及眷屬。皆名隨行。彼此殿轉互隨行故。淨惠及相應俱有法。皆名隨行對法見。設雖心王。豈不名隨行對法哉。 答。隨行對法中。可攝心王也。心王與心所。一聚相應法。互為俱有因。隨行對法中。何不攝心王哉。故光法師問云。相應俱有俱有因故。可名隨行。得非俱有因。如何說隨行此問意。無諍與諍惠。為俱有因法皆名隨行對法。見。而心王與淨惠。既互為俱有因。名隨行對法。更不可疑之。但於心王者。心品之中上方也。隨行對法中。不可攝之云難者。雖心王者心品之中上主也。以淨惠名自性對法之時。心王既一聚相應法。有隨淨惠行之義。故名隨行對法。更有何疑哉。 重難云。勘今論餘處文云。除得餘隨行。亦是遍行攝。遍行隨眠并隨行法。為遍行體見。而婆沙論中云。為止彼執。顯無明見。有是遍行。有非遍行。餘三一向非遍行。愛慢心王三種。一向非遍行見。若隨行中。取心王者。遍行隨眠相應心王。何非遍行哉。 答。除得餘隨行。亦是遍行攝之理。遍行隨眠相應心王。可為遍行體也。但於婆沙論中。心王一向。非遍行云文者。心王遍行隨眠之隨行故。亦雖遍行攝。非遍行隨眠故就剋性體作論之時。云一向非邊行也。 問。光法師意。別相念住。總相念住。可通生得惠耶。 問。光法師述□等四善根修惠。總別念住思惠。五停心觀聞惠畢。云且依一相爾者。今此一相者。為依觀門一相。為當依未離欲染一相歟。答。可依觀門一相也。兩方。若依觀門一相者。見光法師餘處(二十三)解釋。引正理論(六十一)總相念住思所成攝之文畢云。此中且據未離欲染故。言總相思惠所攝准餘處定判。思今解釋意。可云未離欲染一相哉。若依之爾者。今解釋前後依觀門一相見如何。 答。見光法師解釋。云。修惠謂□等四善根。思惠謂總別念住。聞惠謂五停心觀。生得惠謂能受持三藏教法。且依一相。明四種惠漸觀位。前後次第。未是盡理。若據共相別相及五停位。皆通修思聞惠顯一相義云明四種惠漸入觀位前後次第。明盡理相。判共相別相及五停位。皆通修思聞惠。依觀門一相云事。解釋前後甚分明也。何況述總別前念住思惠。五停心觀聞惠。不可依未離欲染。已離欲染。且依一相者。不依未離欲染一相云事。亦炳然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總相念住思所成攝者。且依未離欲染說。若已離欲染者。總相念住修所成攝更不論三賢四善根三惠分別。全異當卷解釋意也。 問。聞惠無間可起□善根耶。答。可起□善根也。兩方。若起□善根者。聞惠是勢力微劣也。何可引起殊勝□善根哉。是以見正理論餘處文云。若有先離欲界染者。依色界攝修所成惠。厭患生死。欣樂涅槃。多厭行俱作意次第能引異類善根生。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善根生婆沙論中述色界定修。所成行相。無間引起□善根畢。問已離欲染者可爾。未離欲染者云何。答之云。欲界亦有似彼作意。思所成行相攝。有厭離。有渴仰。有惡賊。有思慕。未離欲染者。此作意無間引起煖任此等論文。聞惠無間不起□善根見。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云。若據盡理。共相別相。及五停位皆通修惠思惠聞惠總相念住。通聞惠者。聞惠無間。寧不起□善根哉。加之。辰旦人師。解釋中云。若從聞惠無間。得初剎那□。或有捨惡戒此釋無諍間惠無間起□善根見如何。 答。□善根是見道所加行。初起難故。雖聞惠無間不引起之。後起易故。聞惠無間可引起之也。正理婆沙兩論。且就初起□善根論之。於後起□善根者。聞惠無間亦引起之。更非所遮。但於光法師解釋者。總相念住。通聞思修三惠者。初後起通論也。初修觀門之間。雖通聞惠。後純熟位。正引起初剎那□善根。唯限思惠修惠。不通聞惠也。次於辰旦人師解釋者。是婆沙抄定判也。聞惠無間起初剎那□善根云事。背文理故。不可依用之。 重難云。勘今論餘處文。云。此中五種作意。無間聖道現前。除生所得。聖道繫屬加行心故。聞惠無間生聖道見。若生聖道者。何不生初剎那□善根哉。 答。聞惠無間生聖道者。就後純熟位論之也。光法師餘處釋此文。會婆沙論云欲界唯思所成無間聖道現在前。不說聞惠無間聖道現在前之相違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婆沙約初修次第起者說。此論等通約純熟位說。故不相違若爾。初起□善根。聞惠無間不起之。後起□善根。聞惠無間可起之云義。以此解釋。為其潤色。今何為例難哉。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四十二)中云。律儀先捨。後斷善根爾者。今此律儀者。即後斷善根所發歟。答。非後斷善根所發也。兩方。若後斷善根所發者。今此律儀者。加行善心所發也。何云後斷善根所發哉。若依之爾者。既云律儀先捨。後斷善根。如文相者。以能發善根擴所發律儀相望。論斷捨時先後見如何。 答。若加行善心。及彼所發律儀。斷善根加行位。同時捨之。若生得善心。及彼所發律儀。斷善根根本位。同時捨之也。故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應說不定。所以者何。隨彼彼類心。起彼彼律儀。彼心捨時。彼律儀隨捨而任所斷欲生得之理。後斷善根者。生得善心也。其所先捨之律儀者。是加行善心所發。非所後斷之生得善心所發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若從加行善心生者。律儀先捨。後斷善根捨生得善心所發律儀之位。次下文別明之。故正理論云。若從生得善心生者。隨斷何品。能生善根。所生律儀。爾時便捨。捨能等起。彼隨捨故論說既分明也。學者何疑之哉。但於律儀先捨。後斷善根之文相。能發善根。及所發律儀相望。論斷捨時先後見難者。今文只述斷善根位。捨諸律儀之相。更非能發善根。及彼所發律儀相望。論所斷捨時先後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相異熟業。或云唯思所成。或云通聞思所成二說。爾者。通聞思所成云說。正義歟。答不正義也。 兩方。若正義者。披光法師餘處解釋。相異熟業。通聞思所成云義。可不正義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引婆沙論今二說畢云。以此文證故。知。聞思能發身語若不正義者。何引之為聞思二惠發身語業之證耶。 答。相異熟業。是欲界中。殊勝善業故。唯限思所成。不通聞所成云義。可正義也。故見今論餘處文偈頌結佛思思所成。長行云是思所成。非聞修類披正理論餘處(四十四)文。云。感妙相業。唯思所成。非修所成。不定界故。所感異熟。此所繫故。非聞所成。彼羸劣故。亦非生得。加行起故顯宗論(二十四)。全亦同之。雜心論云。問。相報業為何等性。答有漏業增上意業。又是思惠性。非聞惠以劣故。非修惠欲界不定故廣勘此等諸論之文。相異熟業。唯限思所成不通聞所成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婆沙論今二說畢。婆沙論無評家。諸論既同前即以前師為正以相異熟業。唯思所成非聞非修云初師說。為正義判也。聞所成善。是羸劣故。相異熟業。通聞所成云第二師說。雖為不正義。全非聞所成善發身語業云邊為不正義。故光法師引婆沙論(百七十七)問。相異熟業。以何為自性。為身業。為語業。為意業耶。答。三業為自性之文。并問。相異熟業。為聞所成。思所成。修所成耶。答。唯思所成非聞非修。所以者何。此業勝故。非聞所成。欲界繫故。非修所成。有說此業通聞思所成。但非修所成之文畢。擇以此文證故知。聞思能發身語也。重意云。婆沙論中。述相異熟業通身語意三業畢。亦有通聞思所成云說。故證聞思二惠。能發身語二業之旨也。更不顧相異熟業通聞所成之邊。為不正義歟。 問。光法師意。色界聞惠。可發表業耶。答。可發表業也。兩方。若發表業者。定地散惠。勢力微劣也。何可發表業哉。是以。見古德所引。婆沙論文。出初靜慮善心無隨轉戒之類云五起表善心。六聞所成惠相應善心聞所成惠相應善心之外。別舉起表善心。明知。色界聞惠。不發表業之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判聞思能發勝身語業。總無有簡別。何可簡色界聞惠哉。 答。欲界聞惠。能發表業云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諸律儀果有。從加行善心所生之文。婆沙論(百七十七)相異熟業通聞思所成之說。其旨分明也。而欲色二界雖異同是聞惠也。欲界聞惠。能發表業者。色界聞惠。何不發表業哉。但於古德所引婆沙論文者。光法師難古德義云。命終是生得。別說生得能發業。何妨聞惠外別說聞惠能發業。若言命終心劣。不能發業。所以別說生得發業心。何防聞惠不發業者。說聞惠心能發業者。亦發業心攝故。非定證。況有明文。以此故知。古諸非理解釋既悉委會之。後學何可致劬勞哉。 重難云。命終心發業心。雖同生得善心。其體異故。各別舉之。其理尤可然。聞所所成惠相應善心之言廣故。遍可攝初靜慮一切聞所善心。何此外別可說聞所成發業心哉次見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百二十二)文云。復有說者。欲界生得能發業心。慇重猛利故。所發表能發無表。色界生得能發業心。并慇生猛利。故所發表不一能發表准此文思之。欲界生得悉能發業心。慇重猛利故。發表能發無表者。色界聞惠。猶可勝之。若許發表業者。彼所發表。何不發無表哉。 答婆沙論中。上舉聞所成惠相應善心。下出起表善心者。此難實可然。而上舉起表善心。下出聞所成惠相應善心。故知。上所舉起表善心之中。攝聞惠發業心。下聞所成惠相應善心者。出不發業聞惠心也。次色界聞惠望界欲生得惠。互可有勝劣。若依順定心之邊云之者。色界聞惠勝。欲界生得惠劣。故色界聞惠。無間生無漏心。欲界生得惠。無間不生無漏心。若順散善之邊論之者。欲界生得惠勝。色界聞惠劣。故欲界生得惠所發表無表。色界聞惠所發表。不發無表也。 問。光法師意。發智品類。兩論相望時。造時前後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佛涅槃後至三百年初。筏蘇密多羅造品類足論。至三百年末。迦陀衍尼子造 發智論也。 付之定發智品類。兩論造時前後。可任婆沙論所說。而見婆沙論(四十五)文。釋發智論中。說異生性。不說異法。品類足論。說異生法不說異生性云。此論已說異生性。故品類足論。不重說之。此論未說異生法。故品類足論。說異生法。此顯彼論在此後造如此文者。發智論先造。品類足論後造見如何。 答。發智品類。兩論造時先後者。婆沙論二說也。故婆沙論中。問。誰造此論。答之舉二師說之中。初師意云。佛世尊造。第二師意云。尊者迦多衍尼子造。若依初師意者。發智論先造。品類足論後造。若依第二師意乾。品類足論先造發智論後造也。佛說云師意。發智論先造。品類足論後造云事。勿論也。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云師意。品類足論先造。發智論後造云也。以此意。思第四十五卷文。此論已說異生性。故品類足論不重說之。此論未說異生法。故品類足論說異生法。此顯彼論在此後造者。當發智論。佛世尊造云。初師意也。有作是說。彼論已說異生法。故此不重說。彼論未說異生性。故此論說之。此顯彼論在此前造者。當發智論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云。第二師意也。一論之中。兩處各有二師異說。尤可得意合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佛涅槃後至三百年初。筏蘇密多羅。造品類足論。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云事。不限光法師解釋。實法師。圓暉法師。三台妙藥大師(疏記一本)等。同述此旨。此等定判。專雖順發智論非佛說云師意。佛說云師前。亦無相違。依受持演說廣令流布之邊。亦名尊者者迦多衍尼子造。故如婆沙論中。云由彼尊者。受持演說。廣令流布。是故此論。名稱歸彼。然是佛說也。或亦光法師等解釋。准依發智論非佛說云師意云義可有也。 尋云。婆沙抄中。釋此顯彼論在此後造之論文。儲一箇問答云。問。佛滅二百年中。造品類足。三百年內始造發智。如何會釋。解云。若約始終究竟造論。發智在後造。若約一部之內一章一牒。別云造者。亦有發智一章在品類足前造。故不相違也此釋巧妙也。何存別義哉。 答。婆沙抄今解釋。旁難依用。若發智論。說異生性之一章。雖品類足論之前造之。造一部論託事。品類足論之後者。初師意何可云此論未說異生法。故品類足論。說異生法哉。以何知後所造託。發智論中。不說異生法。品類足論中。說異生法哉。加之第二師意。亦存發智論。說異生性之一章。品類足論之前造之者。何可云彼論未說異生性。故此論說之哉。婆沙抄今會釋。甚以難信。更不可依用之歟。 問。佛涅槃後二百年中。造品類足論歟。 答。三百年初造品類足論也。兩方。若二百年中。造品類足論者。見光法師解釋。云。佛涅槃後至三百年初。筏蘇密多羅造品類足論解釋無諍。二百年中。不造之見。 若依之爾者。元瑜法師。解釋中云。第二百年尊者筏蘇密坦羅。造品類足論。婆沙抄中。述佛滅二百年中。造品類足。任此等定判。佛涅槃手二百年中。造品類足論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佛涅槃後至三百年初。筏蘇密多羅。造品類足論云事。不限光法師定判。諸師舉所釋也。寶法師釋云。佛般涅槃後至三百年初。筏蘇密多羅。造品類足論六千頌圓暉法師釋云。佛涅槃後至三百年初尊者世友造品類足論妙樂大師釋云。五品類足佛滅後三百年世友造任此等定判佛涅槃至三百年初。尊者世友造品類足論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元瑜疏并婆沙抄解釋者。依相傳不同。及人師民釋。何強通會之哉。強和會之者。佛涅槃後二百年末。造始品類足論。三百年初。造託之歟。若如此得意者。諸師定判。更非相違也。 問。光法師意。能對所對。俱可名對法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能所俱名對法付之見今論文。偈頌云。淨惠隨行名對法。長行述此能對向。或能對觀。故稱對法。唯以能對名對法見。何釋能所俱名對法哉。 答。光法師釋今論釋此名者。能持自相。故名為法。若勝義法。唯是涅槃。若法相法。通四聖諦。此能對向或能對觀。故稱對法之文云。應知。此中能對對勝。且與對名。以實而言。亦名為對是所對故。或各舉一邊。影略互顯。或據依主。謂法之對故。能對名對。所對名法若據有財。持業。能所俱名對法。以此准知。四謗名理對法。涅槃名果對法。頌本偏舉能對。所以不說理果。長行通據能所。所以亦言理果。或可影顯立道理會論文。成能對所對。俱名對法之旨。此釋委悉也。其意易知之。 尋云。據有財釋。能對所對俱名對法方何。 答。能對名對法。所對有之所對名對法。能對有之。能對名對法。 問。寶法師引真諦三藏說。明以無漏惠。望涅槃果。為趣向至得對。非如實相知對。等四句分別。爾者趣向至得對。唯限無間道歟。答。正限無間道。兼通加行道也。兩方。若唯限無間道者。以道理思之趣向至得對之義。何不通加行道哉。是以泰法師解釋中。趣向至得對可通加行道。若依之爾者。見寶法師解釋。引真諦三藏說。述趣向至得對相。唯出無間道。無舉加行道。以知。趣向至得對。唯限無間道云事如何。 答。無漏惠。趣解脫道中。名趣向至得對。故近趣解脫道。是無間道故。就近論之。趣向至得對。唯限無間道也。故見寶法師解釋。述真諦三藏意。無漏惠緣苦集道三諦。無間道位。為趣向至得諦對。非如實相知對之句。無漏惠緣滅諦。加行解脫勝進道位。為如實相知對。非趣向至得諦對之句。無漏惠緣滅諦。無間道位為俱句。無漏惠緣苦集道三諦。加行解脫勝進道位為俱非句故趣向至得對。唯限無間道但加行道亦有遠趣解脫道之義。故遠近合論之時。趣向至得對。可通加行無間二道也。故泰法師引真諦三藏義云。修道無學道中。以無礙攝方便。以解脫攝勝進若爾。寶法師。泰法師。引真諦三藏說。各述邊邊義門。遂非致相違哉。 問。寶法師引真諦三藏說。明以無漏惠望涅槃果。為趣向至得對。非如實相知對等四句分別。爾者四諦知中。各可有四句耶。 答。四諦智中。各有二句也。兩方。若四諦智中。各有此四句者。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中。名不具此四句。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四諦智種類。非一准。何各不具此四句哉。 答。案寶法師所引。真諦三藏解釋意。無間道趣解脫道。名趣向至得對。無漏惠緣滅諦理。名如實相知對。故無漏惠緣苦集道三諦無間道位。為趣向至得對非如實相知對。非趣向至得對之句。無漏惠緣滅諦無間道位為俱句。無漏惠緣苦集道三諦加行解脫勝進道位為俱非句也故四諦智中。各有二句。不具四句也。故寶法師釋云。真諦法師以無漏惠望其涅槃。觀向不同。以為四句。無間道趣解脫道。名為趣向至得對。趣解脫道中。得擇滅故。名為至得。惠心緣滅理。名如實相知對諸道不同。以為四句。有是趣向至得對。非如實相知對者。謂無漏惠觀三諦無間道時。有如實相知對。非趣向至得對。謂緣滅諦。加行勝進解脫道時。有是如實相知對。亦是趣向至得對。謂緣滅諦無間道時。俱非者謂緣三諦餘三道時。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二十三)中。明一剎那頃。於隨眠滅身作證惠不見彼滅。惠見彼滅身。身不作證等四句分別。爾者得不還果時可有此四句耶。答可有此四句也。 兩方。若有此四句者。見寶法師所引。婆沙論文。雖述以滅法智。得一來果時。一剎那頃。有此四句之旨。不云得不還果時。有此四名。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以性相思之。得不還果時。何無此四句哉。 答。超越證一來果聖者。以滅法智。得不還果時。一剎那頃可有此四句也。所謂於隨眠滅。身作證。惠不見彼滅者。色無色界。見所斷諸隨眠滅。惠見彼滅。身不作證者。欲界修所斷前六品。諸隨眠滅。身作證。惠亦見彼滅者。欲界見所斷。及修所斷後三品。諸隨眠滅。身不作證。惠亦不見彼滅者。色無色界。修所斷諸隨眠滅也。但於婆沙論中。述一剎那頃有此四句。不舉得不還果時云難者。且就次第證者分別其相。故不云得不還果時。有此四句也。 問。以無漏惠根。可名甚深阿毘達磨耶。 答。可名甚深阿毘達磨也。兩方。若名甚深阿毘達磨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出甚深阿毘達磨體。或云謂空無我及如實覺。或述謂滅定退及如實覺。任此等論文。以無漏惠根。不名甚深阿毘達磨見若依之爾者無漏惠既勝義阿毘達磨體也。何不名甚深阿毘達磨哉。 答。見今論文云惠謂擇法。淨謂無漏。淨惠眷屬名曰隨行。如是總說無漏五蘊名為對法。此則勝義阿毘達磨。以無漏惠根。既稱勝義阿毘達磨。尤可名甚深阿毘達磨也。故披婆沙論說。或云。問。阿毘達磨自性云何答。無漏惠根以為自性或云。如契經說此藥叉天於長夜中。其心質直。無有諂誑。諸有所問。皆為了知。不為嬈亂。我以甚深阿毘達磨。恣彼意問。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無漏惠根。又契經說。此筏蹉氏及善賢外道并梵壽婆羅門。皆於長夜。其性質直。無諂無誑。諸有所問。皆為了知不為繞亂。我以甚深阿毘達磨。恣彼意問。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無漏惠任此等論判。以無漏惠根。名甚深阿毘達磨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者。以無漏惠根。為甚深阿毘達磨體。是其本義也。更雖非所諍。諸契經中。隨別別意趣。作種種異說也。故婆沙論中。舉或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空無我及如實覺。或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滅定退及如實覺。或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因緣性及如實覺等多異說畢云。雖此等經中隨別意趣。作種種異說。然阿毘達磨勝義自性唯無漏惠根。 問。以滅盡定退。可名甚深阿毘達磨耶。 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滅定退及如實付之滅盡定退者。就有漏□淺法論之。何名甚深阿毘達磨哉。 答。案婆沙論(百五十三)意。舍利子說滅盡定有退。鄔陀夷云滅定無退。再三即述違逆之言。即至佛所。復作如上違逆之言。爾時佛呵鄔陀夷云。汝是愚人盲無惠眼。云何與上座苾芻。論甚深阿毘達磨思此文意。滅盡定有退。生色界中。由串習力。能數入出滅盡定者。彼鄔陀夷所不開悟。甚深道理。故以愚人所不開悟。甚深道理名甚深阿毘達磨之時。以鄔陀夷所不開悟滅盡定退名甚深阿毘達磨故光法師釋云。又解諸法甚深道理。皆名為理。故婆沙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滅定退。及如實覺等。如彼廣說。尋解釋所引。勘婆沙論文云。又如佛告鄔陀夷言。汝是愚夫盲無惠目。云何乃與上坐苾芻。共論甚深阿毘達磨。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滅定退及如實覺。 問。頌文云因此傳佛說對法爾者。今此傳言。表不信義歟。答。表不信義也。兩方。若表不信義者。披今論文。云。離說對法。弟子不能於諸法相如理簡擇如此文者。離佛說對法。弟子不得擇法見。明知。迦多衍尼子等。傳佛說對法得擇法故能滅諸惑云事。何況判法正理。在牟尼者。今論餘處定判也。豈不信佛說對法哉。若依之爾者。長行中釋今傳言云。毘婆沙論傳說如此光法師寶法師受此文。表不信這旨釋成如何。 答。今此傳言。表不信之義也。今論頌文處處多置傳說傳師許之言。併表不信之義。今云因此傳佛說對法。即表不信之義也。長行中。釋毘婆沙師傳說如此。其意在斯。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論主意明經部。於本所學。心生疑惑。所以於此俱舍頌文。往往置斯傳說之言。顯非親聞也寶法師釋此文云。言傳說者。顯已不信泰法師釋此文云。論主不皆信諸阿毘達磨師所說悉得佛意故。言毘婆沙師所傳。若傳之有謬。則失不在我。論主後破毘婆沙執故。先置此言也正理論云。經主稱傳。顯已不信顯宗論改頌云。為寂大師說對法任此等定判。今此傳言。表不信之義云事。實分明也。但於今論離說對法弟子不能等之文者。即述然佛世尊處處散說阿毘達磨。大德迦多衍尼子等。諸大聲聞結集安置之意也而論主意。存發智論等。非結集佛處處散說。偏是迦多衍尼子等自造故。不信此義也。正理論中。云阿毘達磨是佛所說。何緣不信。傳聞尊者迦多衍尼子等造故。即述此意也。次於今論餘處判正理。在牟尼之文者只述判法正理。唯在世尊及諸如來大聖弟子之旨。全非云發智論等結集佛說。何為相違哉。 重難云。今論云然佛世尊。處處散說。阿毘達磨。大德迦多衍尼子等。諸大聲聞。結集安置。猶如大德法救。所集無常品等鄔陀南頌。當婆沙論中。發智論非佛說云師義。是以。寶法師引婆沙論中。發智論佛說非佛說云二師說畢。判此論即是第二釋也。今論所述。即是婆沙論二說中。第二發智論非佛說云義也。釋。若爾。云毘婆沙師傳說如此。不信發智論非佛說云義之旨。分明也。而頌文云傳佛說對法。定知。相傳佛說對法。得擇滅諸惑之意也。尤可相傳之傳。何云不信之傳哉。 答。今論然佛世尊處處散說等之文。當婆沙論二說中發智論非佛說云師義云事。如疑難之趣。更非所諍也。然佛世尊處處散說者。釋頌佛說之言。阿毘達磨者。釋頌對法之言。毘婆沙師傳說如此者。釋頌傳之言也。今此發智論非佛說云師意云。結集佛處處散說故。尋源是佛說也。而論主意存發智論等。非結集佛處處散說偏是迦多衍尼子等以自語造故。不信婆沙論第二師發智論非佛說云義也。論主意。不信婆沙初師發智佛說云義。理在不疑。故不及舉此義置傳說之言。表不信之由也。 重尋云。本頌因此傳佛說對法之言中。含發智論佛說云師義歟。 答。長行釋頌之中。唯舉發智論非佛說云師義。不述發智論佛說云義意。明知。本頌因此傳佛說對法之言中。不含發智論佛說云師義也。 重難云。既云傳佛說對法。豈不含發智論佛說云師義哉。 何況。正理論中。就經主義。問。阿毘達磨是佛所說。何緣不信。答。傳聞。尊者迦多衍尼子等造故。既述迦多衍尼子等造故。不信佛說云義之旨。明知。不信發智論佛說云師義云事。若不信發智論非佛說云師義者。何云傳聞尊者迦多衍尼子等造故哉。發智論非佛說云師意。存迦多衍尼子造故也。 答。正理論中。難經主義云。此皆不然。諸大聲聞隨佛聖教而結集故。以今此難破之文。思論主不信之義。不信發智論非佛說迦多衍尼子結集佛處處散說。云師義見。若不信之義。非此師說者。難破之文。何云諸大聲聞隨佛聖教而結集故哉。爰知。今論因此傳佛說對法之言中。唯舉發智論佛說云師義云事。但於既云傳佛說法。可含發智論佛說云師義云難者。發智論非佛說云師意云。結集佛處處散說故。尋源是佛說。故云傳佛說對法也。同說甚難信故。唯舉此一師說。置傳說之言。表不信之義也。次於正理論傳聞尊者迦多衍尼子等造故之交文者。經主意存發智論等非結集佛處處散說。偏是迦多衍尼子等自造故。不信發智論結集佛處處散說云師義婆沙論中。發智論非佛說云師意。述迦多衍尼子結集佛說之旨故。論主意。不信此師義也。 弘長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於東大寺知足院別所之草庵抄之畢去年四月十二日初記錄當卷之論義此春今日聊終其抄出之微功問端數多依餘百條結集之次分為兩帖而已捧此所生惠業奉資春日大明神之法樂依此修學功勞必遂上生都率天之望稽古之勤佛哀愍神納受迴向之志親為先□不漏矣。 俱舍論第一卷抄上 右筆東大寺別當華嚴宗末□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一)(夏□四十九) 俱舍論第一卷抄下        問題 問。佛涅槃後。一千年中造雜心歟。 問。雜心論中。釋有漏名云。若增諸煩惱。是聖說有漏爾者正義耶。 問。光法師釋虛空。但以無礙無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論文作二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意。斷煩惱證擇滅。為離能繫邊得之。為當離所繫邊得之歟。 問。煩惱上四相。與同時煩惱可被繫縛耶。 問。光法師意。於見所斷惑。判同部異品縛強弱。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意。於見所斷惑判同異品縛強弱。作二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意。有漏法中。斷同部同品縛位。不證擇滅義可有耶。 問。於他身見惑。可得緣縛斷無為耶。 問。光法師釋擇謂簡擇。即惠差別論文云。無染異染。名惠差別。爾者。今此無染惠者。可通有漏惠耶。 問。光法師釋得滅異前。名非擇滅論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寶法師引婆沙論說云。虛空與四大等。近增緣爾者。今此近增上緣者。作有力增上緣歟。 問。所依根緣闕時。於能依識。可得非擇滅耶。 問。光法師意。有為法永不生。唯由緣闕歟。 問。所得法得非擇滅時。於能得得。必得非擇滅歟。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如契經說。言依有三無四無五爾者。今此無四無五者。唯就有為法論之歟。 問。正理論意。言依不通無為云義別。品類足論。何文證之耶。 問。無為法遠近二法所攝歟。 問。光法師解釋中。明言依相。引婆沙論二師異說爾者今論心。同何師說耶。 問。光法師依正理論意。有漏法名見處。故如何釋之耶。 問。譬喻者意。意識可緣眼等五根耶。 問。雲煙塵霧影光明闍八色。可實有色耶。 問。長短極微可有別體耶。 問。空一顯色二十種色外歟。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此空一顯色。即是彼青黃赤白爾者。離影光明闍外。可有別體耶。 問。光法師引正理論一說意。唯顯無形句中。唯說影光明闍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今此師說。可正義耶。 問。婆沙論意。空界色可無顯無形色耶。 問。光法師意。無執受大種為因聲中。可有有情名聲耶。 問。寶法師引入阿毘達磨論說云。化語聲名有情名聲爾者。正義歟。 問。寶法師意。能化人。可成就離質化人語聲耶。 問。口外語聲可名業耶。 問。雜心論意。有執受無執受大種合生聲歟。 問。輕重極微。可有別體耶。 問。頌文亂心無心等爾者。光法師依正理論意。如何釋亂不亂心相耶。 問。無表中。可有唯一剎那類耶。 問。光法師意現在世。可有獨住極微耶。 問。過未二世。可有獨住極微耶。 問。經部守意。可界處實有耶。 問。光法師答行解行相為約何者說名能緣問。作五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尊者法救意。可許無表色耶。 問。薩婆多宗意。有為法體生滅耶。 問。頌文云。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爾者。光法師意。今此二說。其意可同耶。 問。光法師釋八萬四千法蘊量。舉三毒等分四人。爾者。等分言。唯限末後一人歟。 問。論中明五解脫處相。爾者。以幾法名解脫處耶。 問。光法師意。六界中。識界可攝命根耶。 問。尊者法救意。可許心王別體耶。 問。尊重覺天意。可許心所別體耶。 問。欲界容三界相攝。攝十八界時。可有多少不同耶。 問。心俱生心俱滅法相攝十八界時。可有多少不同耶。 俱舍論第一卷抄下 問。佛涅槃後一千年中。造雜心論歟。答。六百年中。造雜心論也。兩方。若一千所中造之者。光法師解釋中。一千年中。不造之見。若依之爾者。見嘉祥大師定判云。千年之間。有達多羅以婆沙太博四卷極略更撰三百五十偈足四卷合六百偈名為雜心也如此釋者。一千年中。造雜心論見如何。 答。披諸師解釋。尋雜心說時。光法師釋云。佛涅槃後五百年中。土火羅縛蠍國法勝論師。造阿毘曇心論中。隨生解有漏。至六百年達磨多羅(此云法救)以生義有過如滅道諦。諸漏雖生而非有漏。改為隨增。即無有過故今論主。亦同彼悉寶法師釋云。佛涅槃後五百年中。土火羅縛國法勝論師造阿毘曇心論中云。若生諸煩惱。是聖說有漏。至六百年。達磨多羅造雜阿毘曇心論。以生名濫改云。若增諸煩惱。是聖說有漏。此正其文。不正其義任此等定判。佛涅槃後六百年中。達磨多羅造雜心論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喜祥大師解釋者。相傳不同歟可勘依憑本說也。 問。雜心論中。釋有漏名云。若增諸煩惱。是聖說有漏爾者。可正義耶。答。可正義也。兩方。若正義者。見寶法師解釋云。至六百年達磨多羅造雜阿毘曇心論。以生名濫改云。若增諸煩惱。是聖說有漏。此正其文。不正其義如此釋者。可非正義見。若依之爾者。若增諸煩惱。是聖說有漏。由隨增義。釋有漏名。尤可正義哉。 答。雜心論。若增諸煩惱。是聖說有漏之文。改同今論於彼漏隨增故。說名有有漏之意。尤可正義也。故光法師釋云。佛涅槃後五百年中。土火羅縛竭國法勝論師。造阿毘曇心論中隨生解有漏。至六百年達磨多羅(此云法救)以生義有過。如滅道諦。諸漏雖生而非有漏。改為隨增。即無有過。故今論主。亦同彼釋泰法師釋云。所以除道餘有為。是有漏者何。以諸惑漏於餘有為中。等皆隨增故。故雜心論若增諸煩惱。是聖說有漏但此等解釋。雜心論。若增諸煩惱。是聖說有漏之文。可正義云事。分明也。但於實法師不正其義之釋者。正義意。貪等煩惱緣境之時。互相增長之中。得有漏名。唯由境能增煩惱之門。不望煩惱能增境之邊。故寶法師引正論(四十九)如何隨於相應法。及所緣境。有隨增義等之文畢云。准此故知。若集與漏。更互相增雖漏與境更相增。然取增漏。名為有漏。不取增境。以此正釋境能煩惱名有漏故而雜心論今論。煩惱能增境。境能增煩惱二門之由何義門。得有漏名云事。委不分別故。且云不正其義也。偏述不正釋歟。 問。光法師釋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論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此中解虛空。而言空界色付之。依第二解意。見今論現文。標於略所說。三無為中云。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文相起盡。無諍明虛空無為見。是以。寶法師云。色於中行者。釋虛空相也。泰法師釋虛空無為。若爾。光法師第二釋意。背今論所說。違諸師定判哉。 答。見光法師第二釋云。又解。虛空既無方所。不可得言色於中行。而言行者。於空界色中行。空界復由虛空得有此釋意云。虛空無為。無有在此在彼方所。故不可云色於中行。故今云虛空。指空界色也但於於略所說三無為中之論文者。第二釋意。會此疑云。此中解虛空。而言空界色者。以□顯細此釋意云。論文明三無為相故說虛空無為云事。必然也。而虛空無為。微細難顯故。以□空界色。顯細虛空無為勘婆沙論(七十五)文云。有處問虛空。而答以空界。如品類足。作如是言。云何虛空謂有虛空無障無礙。色於中行周遍增長。 問。何故問虛空。而答以空界。答。虛空微細難可顯說。空界相□。易可開示。以□顯細。故作是說光法師第二解。源起自此婆沙論文歟。次於寶法師并泰法師解釋者。光法師初悉意。同存此旨也。光法師非獨不許此義。今以婆沙論文為潤色別亦作一釋許也。何為相違哉。 問。光法師意。斷煩惱證擇滅。為離能繫邊得之。為當離所繫邊得之歟。進云。光法師釋。雖斷能縛。所縛解脫。證得擇滅。離所繫邊。得擇滅也。付之斷煩惱證擇滅者。斷能繫迷執之義也。尤可離能繫邊得之哉。何況證得擇滅。不過自性緣縛二斷而斷煩惱。證擇滅名自性斷。定可離能繫邊得之。若離所繫邊得之者。與緣縛斷。何差異哉。是以見今論餘處文云。自相續中。煩惱等斷。由得斷故。他相續中。諸煩惱等。及一切色。不染法斷。由能緣彼自相續中所有諸惑究竟斷故對緣縛斷云由得斷故。離能繫邊。得擇滅云事分明也。依之寶法師意。任此等文理。自性斷無為。離能繫邊。得之釋。 答。光法師意斷煩惱證擇滅離所繫邊得之釋。有深由也。今論中。述於彼漏隨增故。說名有漏。煩惱被繫縛名之有漏。故斷有漏者。由離能縛所縛解脫之義也。而以能繫望能繫。自體不名有漏。何離能繫邊。得擇滅哉以所繫望能繫。得名有漏。故若自性斷。若緣縛斷。俱斷有漏之義。故由離能縛所縛解脫之時。離所繫邊。得擇滅也。光法師深得此道理。自性斷無為離所繫邊得之釋也。故今論云。擇滅即以離繫為性。諸有漏法。遠離繫縛。證得解脫。名為擇滅光法師釋此文云。雖斷能縛解脫證得擇滅。然能縛惑。有強有弱。立五縛強弱。離所繫邊。證得擇滅之旨釋成。深□道理。亦任論文也。加之。今論云。隨繫事各別。謂隨繫事量。離繫事亦爾正理論云。由是定應許離繫事。隨繫事量。不違正理顯宗論文全亦同之。婆沙論云。應作是說。隨有漏法。有爾所體。擇滅亦爾。隨所繫事。體有爾所。離繫亦有爾所體故若離能繫邊。得擇滅者。此等諸論中。何述隨所繫事體有離繫事量之旨哉。何況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諸有漏法。無始時來。煩惱所繫。不得解脫。若斷煩惱。彼離繫故。便得解脫。如人被縛後解脫時。人名解脫。非謂繩等。既於所繫。證得解脫。故外物中。亦得解脫此文既引如人被縛後解脫時之譬委成。既於所繫。證得解脫之旨。離所繫邊。得擇滅云事。尤分明也。誰可疑之哉。但於自性斷者。斷能繫迷執故。離能繫邊。可得擇滅云難者。自性斷者。斷繫迷執。自體不成就之義云事更非所諍。於其不成就煩惱。彼此相望之時。有能繫所繫二邊之中。離所繫邊。得擇滅。云許也。何可背自性斷之義哉。次於離所繫邊得擇滅者。與緣縛斷。不可有差異云難者。離所繫邊。得擇滅事。自性緣縛二斷。雖無差異。自性斷者。斷品品煩惱位得之。斷已更不成就。緣縛斷者。斷第九品煩惱位得之。斷已猶容現前。是豈非其差異哉。次於今論餘處文者。自性斷者。斷已不成就之義。故雖述由得斷故。離所繫邊。得擇滅事。全無相違。次於寶法師釋者。兩師所存。其意各別也。不可劬勞之。 重難云。自性斷者。名煩惱自體斷已不成就之義。其煩惱自體不成就者。由斷能繫迷執故。即由此門。可得擇滅。離所繫邊。無自體不成就之義。何由此門得擇滅哉。 答。於諸煩惱彼此相望之時。有能繫所繫二邊之中。由斷能繫自體邊。不成就之。由離所繫邊。得擇滅事。文理能成立。更有何相違哉。 次能治道品現起。正斷能繫迷執。更不向所繫邊。定知。離能繫迷執邊。可得擇滅。何離所繫邊得之哉。 答。能治道品現起。斷能繫迷執。如彼無我觀門現起。對治我見。由此門故不成就我見自體。非由此門故。得擇滅。此我見上有常見繫縛。由離此繫縛故。得擇滅也。重意云。自體不成就之義。由斷我見能繫。得擇滅之門。由離常見所縛也。餘貪等煩惱自體。不成就之義。得擇滅之門。准之可思之。 次。對所緣斷。名自性斷。故自性斷者。離能繫自性邊。可得擇滅。若離所繫邊得之者。自性斷亦可名所緣斷哉。 答。緣縛斷者。唯離所繫縛。得無為故。名所緣縛。無自體不成就之義故。不名自性斷。自性斷者。得擇滅者。同雖由離所繫邊。有自體不成就之義故。名自性斷。不名所緣斷也。 次。自性斷無為。離所繫邊得之者。以第九品惑自性斷。望善憂根等緣縛斷之時。可差異哉。彼此同全離能繫惑位得擇滅。斷已不成就故也。 答。第九品惑自性斷者。由自體被斷故。有不成就之義。善憂根等。非由斷繫縛故。不成就之。只是其體□品法。隨順欲界煩惱故全斷欲界煩惱盡位。與彼煩惱同時捨之也。 次。於諸論中隨所繫事體有離繫事量之文者。全非證據。餘師意。隨見修所斷能繫煩惱數量。定擇滅數量故。正義意異之。述隨所繫事量。有擇滅數量之旨也更非云離所繫邊得擇滅。故寶法師會諸論今說云。且如所引。隨繫事量。無為亦爾者。此明擇滅數量。不明斷證。以婆沙異師。計擇滅無為同能繫事量。故對法師說如所繫事量。又對正量部立唯一無為。故作是說。非明染污法。是所緣斷。 答。諸論中隨所繫事體。有離繫事量之文。尤為證據。若離能繫邊。得擇滅者。隨能繫惑體定擇滅數量。而隨所繫事體。定擇滅數量離所繫邊。得擇滅云事。炳然也。寶法師會通諸論所說之旨。恐難信用歟。 次。於婆沙論諸有漏法無始時來等之文者。亦非證據。有餘師意。云外物中無擇滅可得。唯斷能繫諸煩惱縛。得擇滅故。為破彼說述所繫外物中。亦得擇滅之旨也。全非云自性斷八無為。離所繫邊得之。故寶法師會此文云。諸有漏法。無始時來。乃至如人被縛得解脫時。人名解脫。非謂繩等者。此以異師執斷外法而於能繫法上得於解脫。非所縛外法上得。故作是說。非是不許有自性斷作是說也。 答。婆沙論。諸有漏法。無始時來等之文。是為規模證據。破有餘師意云外物中無擇滅可得。諸有漏法。離所繫邊。得擇滅故。於外法中。亦得擇滅諸有漏法之言既廣。豈可簡諸煩惱哉。寶法師會通此文之趣。甚不順文意也。 問。煩惱上四相。與同時煩惱。可被繫縛耶。 答。可被縛也。兩方。若被繫縛者。披本論末論所說。尋隨眠增廢立。唯限相應所緣二縛。全無立俱有縛。而以四相。望同時煩惱之時。非相慶法。故不可為相應縛。不緣同時四相。故不可為所緣縛。若二縛俱無者。何可被繫縛哉。是以。見品類足論文。於見滅道所斷心不相應行。有漏緣隨眠隨增婆沙論(八十六)所說。其旨亦同之。若與同時煩惱被繫縛者。寧可簡無漏緣隨眠哉。加之。披光法師云。得與四相。除相應縛有餘四縛若縛俱有法者。更不可限四縛哉。若依之爾者。以煩惱上四相望同時煩惱之時。極相鄰近法也。豈不施縛用哉。何況於相應心心所。既施縛用。與同時四相。何無此義故。 答。以煩惱上四相。望同時煩惱之時。極相鄰近法故。尤可被繫縛也。是以。寶法師餘處引正理論(四十九)亦令隨行生等成染之文畢云。准主論文。亦令生等成染。亦令隨增俱有淨影大師釋遍使遍緣寬狹云。使則通縛。一切外境。及縛相應共有之法。故名為寬任此等定判。煩惱上四相。與同時煩惱。被繫縛云事實分明也。但於諸論中唯明相應所緣二縛云難者。相應心心所所緣縛。普通一切有漏法。今此二縛。其義廣故。諸論中。唯明相應所緣二縛。不論俱有縛也。然而縛俱有四相。其理為必然。故委探其實義。寶法師云。亦令隨增俱有。淨影大師釋及縛相應共有之法也。次於品類足論文者。故論自本。唯約相應所緣二縛。明隨眠隨增故。生等四相。非相應法。故無相應隨增。無漏緣隨眠緣無漏法。故無所緣隨增。故於見滅道所斷心不相應行。唯有漏緣隨眠增云也。以實論之。無漏緣隨眠。亦可隨增也。婆沙論文會通同之。次於光法師解釋者。是亦任諸論說。唯約相應所緣二縛。論五縛強弱相。故云有餘四縛也。 重難云。見光法師解釋。破德光論師。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鈍自性無記心心所法為體。非四無記攝。通於三界。恒成過未云義云。若不染無知。以自性無記心等為體。通三界中。恒成過未者。雖無不成之過。然與識身足論十四相違。彼解十二心中。生無色界。異熟生心。不現在前。不成就無覆無記心。既違此說。故亦非理准此能破定判思之。若有俱有縛者。可違品類足論。見滅道所斷。心不相應行。唯有漏緣隨眠增云文。豈不為痛哉。若會云彼相應所緣二縛論之者。德光論師。亦會可云識身足論。生無色界異熟生心不現前。不成就無覆無記心者。唯就四無記心論之也若爾。光法師今能破不成哉。 答。光法師意。不許自性無記心故。以識身足論說。為違文難之。可許俱有縛故。會品類足論文。不令致相違也。彼此大異。更非相例歟。 尋云。煩惱上法俱得。與同時煩惱。可繫縛耶。 答。彼法俱法。極相鄰所法故。亦可被繫縛也。 問。光法師意。於見所斷惑。判同部異品縛強弱。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所以同部同品異品。俱可說強。付之。判繫縛強弱。可任惑品親□。由能治離合。何定所斷功能哉。是以。異生斷惑之時。雖不斷同部異品縛。證得擇滅。若同部異品縛強者。寧可證擇滅哉何況。於修所斷惑。以同部異品縛為弱判。准修惑思見惑。繫縛強弱。其義可同如何。 答。定惑品強弱。尤可由能治離合。而見所斷惑。其性猛利。九品相望。縛用強勝。故於見道位。必九品頓斷也。但於異生斷惑之時。雖不斷同部異品縛。證得擇滅。云難者。有漏斷道。非真對治。非極相違。故同部異品惑。不起能障強用故。雖不斷同部異品縛。證擇滅也。雖證擇滅。非真證滅。故品類足論中。以擇滅無為。不名異生法也。次於修所斷惑。以同部異品縛為弱云例難者。迷或惑品。縛用弱故。不可准例見所斷惑。故光法師。釋其差異云。若斷初品染相應法由斷相應縛同部同品縛。證得無為。以斷強故。爾時雖為同部異品餘八品縛。以劣弱故。亦證無為不同見道見道九品一品斷故。所以同部同品異品。俱可說強。修道九品別斷。所以同部異品。說名為弱。 問。光法師意。於見所斷惑。判同部異品縛強弱。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或可見道同部異品。亦名為弱付之。見道為真對法道。既九品頓斷。定知。同部異品縛強云事。異生所起斷惑道。非真對治。何由彼定同部異品縛弱哉。何況。若以異生九品別斷。為其所以者。異生五部合斷故。以異部同品縛。可為強歟如何。 答。異生斷惑。九品別斷證擇滅。故知。同部異品縛弱也。若於見所斷惑。同部異品縛強者。異生五部合斷。九品別斷之時。於見所斷惑。寧可證擇滅哉。故光法師釋成此旨云或可見道同部異品。亦名為弱。如諸異生五部雜斷。隨斷前品。猶為未斷見惑之所繫縛。以劣弱故。亦證擇滅。以此而言。故知是弱解釋所成。尤有其謂哉。但於見道為真對治道九品頓斷云難者。見道是初得聖道。勢力強勝。故頓斷九品惑。更不由所治惑強弱也。次於異生九品別斷。為其所以者。異部同品縛。可為強云難者。異部同品惑。雖不及論縛用強弱。異生以六行智觀。五部合斷。故由能治道力斷之。如彼滅道所斷。及修所斷惑。雖不繫縛他部所斷法。五部合斷位。一念斷之也。 問。光法師意。有漏法中。斷同部同品縛位不證擇滅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 兩方。若此義者。既斷同部同品縛位也。寧可有不證擇滅之義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全不云有此義哉。若依之爾者。同部同品縛。種類非一准。何強可簡此義哉。依之披光法師解釋。有漏法中。斷同部異品縛位。不證擇滅之義。可有見。相例可同如何。 答。見光法師解釋云。餘有漏法。亦有九品。擬儀相當。故說同品異品。斷餘有漏法時。由斷同部同品異品縛。以斷強故。證得無為。異部同品先已斷故。設不斷彼。亦證擇滅。以縛劣故此釋意。斷前八品。修惑位。於前八品善及無覆無記法。雖斷同部同品縛。未斷第九品修惑故。依由此乃至緣彼煩惱餘一品在。斷義不成。善法爾時未離繫故之理。不證擇滅也。故有漏法中。斷同部同品縛位。不證擇滅之類可有也。 重難云。光法師。既釋由斷同部同品異品縛。以斷強故。證得無為。如解釋者。於有漏法。斷同部同品縛位。必可證擇滅見如何。 答。斷前八品修惑位。於前八品善及無覆無記法。雖斷同部同品縛。未斷同部異品第九品修惑。故不證擇滅。斷第九品修惑位。於彼前八品善及無覆無記法。由斷同部同品縛。同部異品縛。故證擇滅也。重意云。無不斷同部同品縛。證擇滅之義。由斷同部同品縛。同部異品縛。證擇滅故。云由斷同部同品異品縛。以斷強故。證得無為也。 問。於他身見惑。可得緣縛斷無為耶。答。可得緣縛斷無為也。兩方。若得緣縛斷無為者。緣縛斷無為者。斷修惑第九品位。所證之也。而修惑無緣見惑之義。彼位於他身見惑。何得緣縛斷無為哉。若依之爾者。今論餘處中。述得緣縛斷無為之。他相續中。諸煩惱等。及一切色。不染法斷。由能緣彼。自相續中。所有諸惑。究竟斷故此文無諍。於他身見惑。得緣斷無為見如何。 答。於他身見惑。可得緣縛斷無為也。凡見所斷。修所斷不同。專依迷理迷事差別。今論餘處文云。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見此所斷。餘名修所斷。即述此意也。而以他身見惑。望自身之時。非迷理迷事。偏同色法。不染污法。何可名見所斷哉。何況。斷此地煩惱之時。悉可斷此地一切有漏法。寧殘他身見惑哉。既無迷理之義故。定非見所斷。豈非緣縛斷哉。但於修惑。不緣見惑云難者。修惑不緣見惑者。迷事或是非遍行故。不緣他部云也。他身見惑。緣縛斷故。望自身之時。既修所斷。是自部法也。豈不緣之哉。是以。寶法師餘處。釋今論有餘師說。於自見解。取捨位中。起憎嫌故。見諦所斷。貪等生時。緣自相續見為境故之文云。若生見斷嗔。應知餘師說通生修道嗔。亦緣他相續修惑緣他身見惑云事。此釋亦分明也。故修惑盡處。第九解脫道位。於他身見惑。得緣縛斷無為可有何相違哉。 重難云。寶法師餘處。通生修道嗔。亦緣他相續之釋。更非證據。正理論餘處中。即述此事云。於他所起違見生嗔。如執我徒。憎無我見顯宗論文。全亦同之。緣他所起正見生嗔煩惱之旨。既分明也。准知寶法師釋意。述修所斷嗔煩惱緣他相續正見生之旨也。全非云修所斷嗔煩惱緣他相續五見等生。何為證據哉。 次見發智論文云。有身見結。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有身見。順下分結。有身見邊執見亦爾。戒禁取結。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戒禁取及戒禁取身繫下分結。戒禁取亦爾。疑結見所斷有漏緣。及疑相應無漏緣無明隨眠隨增。疑順下分結。疑隨眠疑結亦爾若修惑緣他身見惑者。有身見結等。所隨增隨眠中。何不舉修惑哉。 答。寶法師餘處通生修道嗔。亦緣他相續之釋。修所斷嗔煩惱。緣他相續五見等。亦緣他相續修所斷正見正理論等文。且出一類也。依此文。不可定修惑不緣他身五見等哉。 次。於發智論。有身見結等。所隨增隨眠中。不舉修惑之文者。以有身見結等。望自身之時。唯見所斷法故。就之論隨眠隨增故。不舉修惑也。若以他身有身見等。望自身之時。是修所斷法故。修惑豈不隨增自部法哉。 問。光法師釋擇謂簡擇。即惠差別論文云。無染異染。名惠差別爾者。今此無染惠者。可通有漏惠耶。答可通有漏惠也。 兩方。若通有漏惠者。有漏惠是劣品也。何可名擇法哉。何況。見論次下文云。各別簡擇四聖諦故而有漏惠無觀四諦證得擇滅之義。何可通有漏惠哉。若依之爾者。無染之言既廣。何不通有漏惠哉。 答。光法師釋擇。謂簡擇即惠差別之論文云。謂無漏惠異有漏惠。名惠差別。或無染異染。名惠差別上既云謂無漏惠異有漏惠名惠差別畢。異之述或無染異染。名惠差別。無諍無染惠者。可通有漏惠也。但於論次下各別簡擇四聖諦故之文者。無染惠中。無漏惠。各別簡擇四諦證得擇滅故。指彼云各別簡擇四聖諦故也非云一切無染惠。皆簡擇證得擇滅。何為相違哉。 尋云。此釋意。無染惠中。可攝無覆無記惠耶。答云。無染異染之時。無染惠中。可攝無覆無記惠歟。但無覆無記惠。無簡擇四諦。證得擇滅之義云難。准有漏善惠。可會通之也。 問。光法師釋得滅異前名非擇滅論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前滅是善。後滅無記。故云異前名非擇滅付之。為曉初釋意。見論文前後。上云各別簡擇四聖諦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下述得滅異前名非擇力。便由闕緣故。云得滅異前見。若爾。光法師第二釋意豈不背論文始末哉。 答。光法師初釋意。得滅異前。名非擇滅之文。明二滅體異故。釋前滅是善。後滅無記。得不因擇。但由闕緣之文。顯二滅名異。故述此釋名也也。故初釋具文。云前滅是善。後滅無記。故云異前名非擇滅此結體也。由擇故得名為擇滅。得不因擇。但由闕緣名非擇滅此釋名也但疑難之趣。即第二釋意也。二解釋意。自本各別也。何以彼難此哉。 問。寶法師引婆沙論說。云虛空與四大等近增上緣爾者。今此近增上緣歟。答。不作有增上緣也。兩方。若作有力增上緣者。婆沙論今文。明虛空無為。而虛空無為無作用。何云作有力增上緣哉。若依之爾者。既云近增上緣。尤可作有力增上緣也如何。 答。虛空無為。無有作用故設與空界色。設與四大種。作近增上緣者。只依無障礙義。全非作有力增上緣。故云作近增上緣也。故寶法師會婆沙論今文云。虛空無礙。大種有礙。故名為近。非謂有力名為近也。 尋云。見婆沙論文云。虛空無為。無有作用。色此能與種種空界。作近增上緣。彼種種空界。能與種種大種。作近增上緣。彼種種大種能與有對造色等。作近增上緣。彼有對造色。能與心心所法。作近增上緣。若無虛空如是展轉。因果次第。皆不成立。勿年此失。是故虛空。體相實有。不應撥無寶法師當卷兩處引此文。上段即如婆沙論本說引之。而下段引婆沙云虛空與四大等近增上緣。豈不背婆沙論現文哉。 答。虛空無為。與空界色作近增上緣者。與空界色。能造大種。作近增上緣之義。必可為必然。故探其文意。引虛空與四大等近增上緣歟。 問。所依根緣闕時。能依識可得非擇滅耶。 答。可得非擇滅也。兩方。若得非擇滅者。見今論文云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色聲香味觸等謝。緣彼境界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由彼不能緣過去境。緣不具故。得非擇滅。雖述所緣境緣闕之時。於能緣識得非擇滅之旨。未云所依根緣闕之時。於能依識得非擇滅以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所緣境緣闕之時。於能緣識。既得非擇滅。准彼思之。所依根緣闕之時。於能依識。何不得非擇滅哉。 答。所依根緣闕之時。於能依識可得非擇滅也。故見今論餘處文云。心心所法。如於所緣處事剎那三皆決定。於所依亦有如是決定耶。應言亦有如是決定光法師釋此文云。應言於所依六根。亦有如是三種決定。處定者。謂眼識及相應法於眼處定。以依眼故。不依耳等。雖亦依意今據別依。顯法差別事定者。就處定中。復有男女天人等眼不同。或異熟長養等眼別。眼識及相應法。應依此事定不依餘事名事定。剎那定者。復就事中剎那剎那定。謂眼識及相應法。應於此剎那不於餘剎那任今此定判。能依識。望所依根。有處事剎那三定見。若能依識。望所依根。有處事剎那三定者。所依根緣闕之時。於能依識得非擇滅云事。亦必然也。且出一位。顯其相者。一眼根與緣青色眼識及緣黃色眼識。俱容為所依有之。而緣青色眼識起。以此眼根為所依。緣青色畢。緣青色眼識。與此眼識并所緣青色。俱落謝過去。故容緣黃色眼識。所依眼根闕。未來永不生之義定。故得非擇滅也。但於今論中不述此義云難者。所緣境緣闕之時。於能緣識得非擇滅。其義顯故。且明此一邊也。委悉論之。所依根緣闕之時。於能依識。得非擇滅可云也。故正理論云。如眼與意專一色時。於所餘色及一切聲香味觸等。念念滅中。對彼小分意處法處。得非擇滅。以五識身及與一切意識身等。於已滅境。終不能生。緣俱境故。由彼生用。繫屬同時所依緣故顯宗論文其意同之。此兩論中。既云由彼生用。繫屬同時所依緣故。所依根緣闕之時。於能依識。得非擇滅云事。炳然者歟。 問。光法師意。有為法永不生。唯由緣闕歟。 進云。光法師釋云。非唯緣闕令法不生。此法不生。亦由滅故付之。於未來法。具生緣之類即生。生緣闕者。永不生。定知。有為法。永不生。唯可由緣闕何可借非擇滅力哉。是以。見論文云。得不因擇但由闕緣若借非擇滅力者。寧可置但言哉。依之。寶法師釋此文云。准此論文。但由闕緣即是更無餘力何況。無為法。無有作用。豈可礙未來法生哉。 答。於未來法生緣闕時。得非擇滅故。後雖遇同類緣。永不生也。故有為法。永不生。必由緣闕。兼可借非擇滅力也。是以。光法師。問法不生時。但由闕緣。何關此滅。答之引顯宗論非唯緣闕。便永不生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謂若先緣闕。彼法可不生。後遇同類緣。何障令不起之文畢云。彼論意說。非唯緣闕。令法不生。此法不生。亦由滅故顯宗論中。既云後遇同類緣何障令不起。故光法師依此文。判此法不生亦由滅。故兼借非擇滅力云事。解釋源起自論說。何獨疑光法師定判哉。但於今論得不因擇但由闕緣之文者。於未來法。生緣闕時。得非擇滅。如擇力所得滅。故但由闕緣云也。全非云有為法永不生。但由闕緣。何為相違哉。次寶法師此論文。但由闕緣。即是更無餘力之釋者。任但由闕緣之論文。有為法永不生。但由闕緣。不由非擇滅力云也。兩師所存。其意各別也。何始可疑之哉。次於無為法無有作用。不可礙未來法生云難者。無為法本來不生不滅。違有為生滅故。得違此生滅非擇滅。彼未來法。永不生也。更非非擇滅有礙生用。或又非擇滅德礙未來全不生。全非非擇滅施礙生作用云義可有也。故光法師釋此事云。此法本欲礙法不生。若法不生。便即起得送與行者。故名得滅。 重難云。有為法生時。必可有處事剎那三定。若此剎那緣闕者。後時更不可起。若後時可起者。不可有剎那定。何云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哉。 次。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者。其同類緣者。緣哉若生緣者。不可云前時緣闕。故寶法師難此文云。後遇同類緣。為是生緣。為非生緣。若後有生緣。前非闕緣。若後非生緣。如何得生。由無生緣。永不生何闕滅力此難尤可然。如何會通之哉。 次見今論文云。永礙當生。得非擇滅。謂永礙未來法生。得生得滅異前名非擇滅。得不因擇。但由闕緣如此文者。於未來法。永不生之義定事。但緣闕。不由非擇滅力云事。 次。非擇滅無礙生用云用難思。今論云永礙當生。得非擇滅。謂能永礙未來法生正理論云。若法能礙彼法生用。此法離惠。定礙彼法。令住未來永不生故。得非擇滅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此非擇滅。唯於未來不生法得。所以者何。此滅本欲遮有為法。令永不生。若法不生。此得便起任此等諸論所說。非擇滅可有礙生用見。 答。光法師意。由非擇滅力。有為法永不生之義定故。有剎那定也。若不爾者。後遇同類緣之時。可生故。不可有剎那定。有剎那定故。知由非擇滅力。未來法永不生之義定云事。 次。由非擇滅力。後雖遇同類緣。彼法不生云事。可有深旨。且出一類者。此剎那緣白色。眼識容起。緣青色眼識容起。其中緣白色眼識起畢。青色空落謝過去。容緣彼青色眼識。所緣緣闕故。未來不生之義定。得非擇滅。若容緣彼青色眼識。雖留未來。不得非擇滅者。後時同類青色。現在前位。何不起哉。是則容緣彼青色眼識。得非擇滅故。後時同類青色。現在前位。永不起也。後遇同類緣。彼復應生故之理。其意在之歟。寶法師微被恐似不存此深意。 次。於未來法。初不生之義定事。但由緣闕。由其緣闕得非擇滅畢。被礙彼非擇滅力。後永不生之義定。故尋其源但由緣闕。故初後永不生之義定。故尋其源但由緣闕。故初後不生之義。合論之云永礙當生得非擇滅得不因擇。但由闕緣也。 次。無為法無作用者。性相之所定也。故非擇滅。雖無礙生用。由此非擇滅力。彼所得法。永不生之義定也。今論正理婆沙之文。述由非擇滅力彼法永生之旨許也。全非云非擇滅有礙生用歟。 問。所得法得非擇滅時。於能得得。必得非擇滅歟。答。於彼法俱得。必可得非擇滅也。兩方。若於能得得。必得非擇滅者。所得法。能能得得。種類非一准。所得法。得非擇滅之時。於能得得。何必得非擇滅哉。 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釋正理論如眼與意專一色時。於所餘色及一切聲香味觸等。念念滅中。對彼少分意處法處。得非擇滅之文云。意及法處者。意是諸識。法處者。心所及四相等等言豈非等能得得哉。 答。所得法。得非擇滅之時。於彼法俱得。必可得非擇滅。故寶法師。及四相等言。可等法俱得也若爾。今解釋。有何疑哉。 重難云。見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百五十八)云。二有所得法。唯有前得。如三類智邊世俗智等。有說此等亦有俱得。此初師意。三類智邊世俗智。無法俱得見。若爾。三類智邊世俗智。得非擇滅之時。於能得得。不可得非擇滅哉。 答。初師意。實雖存三類智邊世俗智。有法俱得。且就現起云唯有法前得也。三類智邊世俗智。得非擇滅之時。於彼法俱得。可得非擇滅也。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如契經說。言依有三。無四無五爾者。今此無四無五者。唯就有為法論之歟。答。可有二義也。 兩方若唯就有為法論之者。既舉無四無五之兩類。不唯就有為法論之見。若依之爾者。寶法師引正理論今文畢。成唯有為法名言依之旨。知唯就有為法論之云事如何。 見。婆沙論文云。問。契經但說有三種言依。於義已足。何故復說無第四第五。答。無第四者。遮第四世。恐有執有第四世故。無第五者。遮無第五者。遮無為法。恐執無為是言依故任此婆沙論文。契經中無第四者。遮就有為法有第四世之執。無第五遮者。遮約無為法名為言依之執也。正理論中。雖不釋顯今契經文。准婆沙論說。可思之歟。有人云。見正理論文云。如契經說。言依有三。無四無五。由此善通品類足論。彼說言依。五蘊所攝既引契經。言依有三。無四無五之文畢。同品類足論。言依五蘊攝之說。明知。無四無五。簡無為法之言歟。故光法師釋云。正理為破言依亦通無為者執故。偏引彼五蘊文也。 問。正理論意。言依不通無為云義。引品類足論何文證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正理為破言依亦通無為者執故。偏引彼五蘊文也。付之。言依既通五蘊。故品類足論中。說言依五蘊攝也。非為遮能無為之義說五蘊攝。是以。見品類足論文。雖說非異生法法。及不共異生法五蘊攝。亦通無為。爰知。正理論中。引品類足論言依五蘊攝之文。只為顯言依具攝一切有為諸法之義。非簡無為之故。光法師何釋正理為破言依亦通無為者執故。偏引彼五蘊文也哉。 答。今論云。若不爾者。應違品類足論所說。彼說言依十八界攝正理論云。由此善通品類足論。彼說言依。五蘊所攝光法師。問何故兩論引文不同。會其相違。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此論為遮唯執言依名為體者故。偏引彼十八界文。正理為破言依亦通無為者執故。偏引彼五蘊文也。各引一邊。□無違害此釋意云。今論為遮言依唯名為體云執。引十八界攝之文。正理論為破言依亦通無為云執。引五蘊攝之文。是則以蘊不攝無為之理。一往為其由許也。更非盡理之釋。自本不庶亙五蘊通通無為之法。有五蘊攝之言。品類足論中。非異生法法及不共異生法。雖有五蘊攝之言。亦通無為。更非相違也。 問。無為法。遠所二法所攝歟。答。近法攝也。兩方。若遠所二法所攝者。見今論文云。去來名遠。現在名近如此文者。無為法非遠所二法所攝見。若依之爾者。見品類足論中。無為法。遠近二法所攝見如何答。見品類足論文云。遠法云何。謂過未來法。近法云何。謂現在及無為法無為法近法所說云事。此文炳然也。就此文案其理。擇滅無為。同有漏法數量。非擇滅無為。同有為法數量。虛空無為。由無障故。色於中行。法望現在法□遠故。名為近法。過去法已作用。未來法未作用。望現在法尤□故。名為遠法也。但於今論去來名遠現在名近文者。彼就色法。論遠所相故。不云無為名近也。 重難云。見品類足論文云。近法十八界中。二處五蘊攝既云五蘊攝。何通無為哉。是以。光法師第二釋意。述正理論中。引品類足論言依五蘊攝之文云。正理為破言依亦通無為者執故。偏引彼五蘊文也此釋意。既云引品類足論言依五蘊攝之文破言依通無為云執。准彼思此。云近法五蘊攝。知不通無為云事。 答。品類足論之習。亙五蘊通無為之法。就有為邊。述五蘊攝事。處處定判也。始不可疑之。如彼雖說非異生法及不共異生法五蘊攝。亦通無為也。就中品類足論文。遠法云九智知除滅智。近法云十智知無除滅智。近法通無為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光法師第二釋意云引言依五蘊攝之文破言依通無為之執著。以蘊不攝無為之理。一住為其由許也。更非盡理之談歟。 問。光法師解釋中。明言依相。引婆沙論二師異說。爾者。今論意。同何師說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或同前師。或同後師。皆無有妨付或同前師之釋不可然。見今論文。云如是言依。具攝一切有為諸法畢。引品類足論所說。述言依十八界攝之旨。婆沙論初師意云。言依一界一處。一蘊所攝若爾其義既異。何釋或同前師哉。是以。寶法師釋此事云。此論同於後說如何。 答。見品類足論文云。三世三言依事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攝言依十八界攝者。既出品類足論說故。設雖婆沙論何師意。更不可背此文。而婆沙論初師意言依一界一處一蘊攝者。言依與轉依。各別作論之意也。此師意。會品類足論文云。彼論應說言依一界一處一蘊所攝。而言十八界十二處所攝者。依展轉因。故作是說。謂語依名轉。名依義轉。義是言展轉依義中具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故。說者聽者。皆為義。是故。彼論依展轉因。說言依自性初師意。言依與展轉依。合名言依之時。言依十八界攝云事。自本所許。故今論中。述言依十八界攝之旨。全不可違婆沙論初師說。故光法師或同前師之義。更有何相違哉。但於寶法師解釋者。今論中。不分別言依與展轉依。只述言依十八界攝之旨。故任文相之顯釋此論同於後說歟。 問。光法師依正理論意。有漏法名見處故。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依正理論四門廢立。一一切種。二一切時。三無差別。四堅執不動付四義中。無差別義。不可然。五見體性各別。行相亦異。何可有無差別義哉。是以。光法師釋無明不具無差別義云。以有獨頭相應差別。故言非無差別相例可同如何。 答。寶法師釋正理論而彼諸見相無差別之文云。不與自相煩惱及非隨眠相應故相無差別此釋意云。五見同是共相煩惱。唯迷理起。不迷事起。不與自相煩惱及非隨眠忿等隨惑相應。故有無差別義也獨頭無明。雖是共相煩惱相應無明之中。有與自相煩惱及忿等隨惑相應之類。故不具無差別義也。 問。譬喻者意。意識可緣眼等五根耶。答。不緣眼等五根也。兩方。若緣眼等五根者。別師異計非一准。何可定緣眼等五根哉。是以。婆沙論中。不緣之見。若依之爾者。見震旦人師解釋云。此論中譬喻宗。意識不緣五識境。唯緣十三如解釋者。譬喻者意。意識可緣眼等五根見如何。 答。披婆沙論(八十七)說尋譬喻義云。又說六識唯緣外境。不緣內根。亦不緣識任此文。彼師意。意識不緣眼等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人師意識不緣五識境。唯緣十三之釋者。是婆沙抄定判也。既背婆沙論說。更不可依用之。 重難云。譬喻者意云。意識不緣眼等五根者。彼師意。存眼等五根。全無能緣識歟。若無能緣識者。爭可知有眼等五根云事哉。 問。雲煙塵霧影光明闍八色可實有色耶。 答。可實有色也。兩方。若實有色者。見今論文云。顯色有四。青黃赤白。餘顯是此四色差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青等四種。是正顯色。雲等八種。是此差別任此等文。雲等八色。青等四色之上假立。不可有別體見。若依之爾者。二十種色中。別既立之。定知。是實有色云事如何。 答。廣勘俱舍。婆沙。正理。顯宗等諸論說。顯色列十二種之中。青黃赤白四色之處。別舉雲煙塵霧影光明闍八色。故實有色云事。是炳然也。便於今論餘顯是此四色差別之文。正理論雲等八種。是此差別之說者。光法師問答此疑云。問光等八色是四差別。寧非是假。解云。論其本色。但是青黃赤白四種。於此四中。隨義差別。立餘八名。各有實體。而是非假此釋意云。論其本色。唯是青黃赤白四色。餘雲煙塵霧影光明闍八色。皆雖此四色之差別。立雲等八色名畢。不見本為青等四色之邊。偏為雲等八色實體。故青等四色之外。別有雲等八色實體重難云。經部宗意云。受想思實有。餘心所法。思上假立。實無餘觸等心所。思上假立故。假立法無有實體。例彼思之。雲等八色。是青等四色差別。彼四色上假立之者。何可有實體哉。 答。經部宗意。思心所上假立餘觸等心所之時。猶談思心所分位之義。故思心所有實體。餘觸等心所。是假上法。無有實體也。雲等八色。青等四色差別云事。異此義門。雲等八色。本雖青等四色。別名雲等八色之上。全不與青等四色之外。別有雲等八色實體云也。 問。長短極微。可有別體耶。進云。光法師釋云。長短極微各有別體。付之。長短是相待法。於一法其義可不定。豈就各別極微。論長短實體哉。是以。光法師釋此事云。形長見短見長長短二色。相形不定之旨。此釋尤分明也。何況。見今論餘卷文云。然無極微。名為長等。故即多物如是安布差別相中。假立長等披正理論餘處文云。豈不已說。即形極微。如是安布。眼識所得。積集差別。假立長等加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云。五相待有。謂此彼岸長短事等。或云。應知極微是最細色。不可斷截破壞貫穿非長非短任此等論說。更不可云長短極微各有別體哉。 答。薩婆多宗意。廣談諸法實有之旨。二十種色中長短二色。定可實有。若自本無長短差別極微者。眾微聚集。長短二色。豈有別體哉。是以。見婆沙論文云。若一極微非長等形者。眾微聚集。亦應非長等形光法師長短極微。各有別體。相雜而住之定判。專順此等文理也。但於形長見短。形短見長之釋者。於一色聚。各別有長短極微。相雜而住之中。相形餘長色聚之時。見此色聚中。短色極微。不見長色極微。相形餘知色聚之時。見此色聚中。長極微。不見短色極微。若亦俱時相形長短色聚之時。□見此色聚中長短二色全非一色由相形長短不定也。次今論餘卷。差別相中。假立長等之文者。光法師餘處釋此文云。經部復難若爾。此文述經部宗計。非有部實義何為疑難哉。次於正理論餘處積集差別假立長等之文者。長短極微。各別體之義。自宗本所談。專雖存此旨。為會通經部難。別顯假立長短也。故光法師餘處引此文畢云。准正理救意云。假長等意識所知。非五識了次於婆沙論應知極微是最細色非長非短之文者。光法師會此文云。婆沙論據別一微。是最細分。更不可折。非眼所見。言非長等。此論據見已去有實體類故。成長等故。故名長等次於婆沙論五相待有謂此彼岸長短事等之文者。就假立長短論之也。故光法師釋云。若泛明長短。亦能假實。若二十種色中。長短相對。以實剋實。若通約諸假聚相對辨長短。即以假對假。故婆沙第九。解諸有中。第三師云。五相待有謂此彼岸長短事等光法師既會通此等論文。後學更不可劬勞哉。 重難云。相形餘色聚之時。此色聚中。長色極微。相雜而住者。何不見之哉。相形餘短色聚之時。此色聚中。短色極微。相雜而住者。何不見之哉。 答。相形餘長色聚之時。此色聚中。短色極微。施作用故見之。雖長色極微相雜而住。不施作用故。不見之也。相形餘短色聚之時。此色聚中。長色極微。施作用故見之。雖色極微相雜而住。不施作用故不見之也。 重難云。見光法師第二釋云。又解可量已去名長。不可量者名短。世間形長。說為短者。於彼長中。假說為短。如於重中假說為輕此悉意長短極微無有別體見如何。 答。長短極微。各有別體。相雜而住之理。第二釋意同亦所存也。而初釋意云。形長色見短色極微。形短色見長色極微。第二釋意異之。可量色聚。長色極微。施作用故。名之長也。不可量色聚。短色極微。施作用故名之短色以實論之。長短極微。各有別體。相雜而住。成其可量色聚。長短極微。各有別體。相雜而住。成其不可量色聚也。 問。空一顯色。二十種色外歟。答。可二十種色之內也。兩方。若二十種色外者。見光法師解釋。判此空界色以明為體。述空一顯色以明色為體之旨。定知。空一顯色二十種色之內云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云。有餘師說。空一顯色。第二十一婆沙論中。或云。有說色處有二十一。謂前二十及空一顯色或(七十五)云。復有說。此有二十一。謂前二十種。加空一顯色任此等論說。空一顯色。可二十種色之外見如何。 答。空界色以影光明闍四色為體。空一顯色以空界色中明色為體故二十種色之內云事。炳然也。故見光法師解釋。或云。問。空一顯色以何為體云。以空界色為體。故正理論第一云。有說色有二十一種。空一顯色第二十一。此即空界色之差別或云。問。空一顯色即是空界色。是光影明闍。未知空一顯色。於光影明闍中以何為體。解云。若據一即以光影時闇為體若據別相。即四色不定。一顯色是空界色者。此空界色以明為體既云此即空界色之差別。亦述此空界色以明為體。故空一顯色二十種之內云事。誰可疑之哉。但於今論等中。有餘師意。二十種色之外。別舉空一顯色云難者。光法師釋云。由斯理證。定知是明。故此明色。即是青黃赤白差別。若作斯釋。空一顯色。餘師所說。正義無違。然別說者。為顯差別。又解。是不正義。以別說故。雖說空一顯色。是空界色。然別有體。正理不破。前解為勝初釋意云。空一顯色。是空界色之一分。明色為體此明色即青黃赤白四色差別。二十種色之內故雖餘師所說正義意無違然二十種色之外。別說為第二十一者。為顯差別光法師自判正理。破前解為勝。以初解為正釋。故任然別說者為顯差別之文。可會通今論等中。二十種色之外。別舉空一顯色之說也。空一顯色。二十種色之外。別有其體。云第二釋既為不正釋。故正釋意。空一顯色。二一種色之內云事。甚分明者歟。 重難云。見光法師解釋云。若依識身十一。婆沙十三。正理三十四。第一句中。更加空一顯色。此非正義。以別說故。或是正義。空一顯色。若據本色青等色攝。若據末色明色所攝。□如前解。然別說者。為顯差別初釋意。識身足論十一。婆沙論十三。正理論三十四中。有顯無形之類。青黃赤白。影光明闍之外。舉空一顯色之文。云此非正義。若爾。此釋意。空一顯色。可二十種色之外見如何。 答。初釋意。空一顯色。二十種色之外。別有其體云故。准次上正理不破。前解為勝之決判思之。定可不正釋。以或是正義云第二釋。可為正釋也。但於此處不判二釋正不者。上段既判正不畢。故此處讓上。略不判正不也。有何由至此處。此釋忽可為正釋哉。其道理甚不可得故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此空一顯色。即是彼青黃赤白爾者離影光明闍外。可有別體耶。答。光法師述此事作二解釋。若依初釋意者。離影光明闍之外。可有別體也。若依第二釋意者。離影光明闍之外。不可有別體也。兩方。若有別體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青等四種是正顯色。雲等八種。是此差別如此文者。離影光明闍之外。無離質青黃赤白見。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問准論文。此空界色。以光影光明闍為體。如何乃說青黃赤白。答若妙高四邊。離質青等亦是空界。問答起盡無諍。離影光明闍之外。可有離質青黃赤白見如何。 答。先聊簡光法師一段解釋。次可會申今疑問也。見光法師解釋。初舉問難云。問若以空界色為體者。何故識身足論第十一云空一顯色。此即如彼青黃赤白。准彼論文。即以青黃赤白為體此問意云。空一顯色若以空界色為體者。可違識身足論。空一顯色。此即如彼青黃赤白之文意。空一顯色即以青黃赤白四色為體見故次答此問作二解釋。初釋云。解云。彼論言如彼青黃赤白者。謂妙高山四邊空中各現一色。名空界色。如之言似。此空一顯色。似彼青黃赤白。非即是也此釋意云。四州空中。所現空一顯色。須彌山四寶錟故。是明色攝。非青黃赤白四色攝。識身足論。此即如彼青黃赤白之如言似義也。空一顯色。似彼青黃赤白故。云如非即是也此釋意。四州空中所現空一顯色是明色攝。非青等四色攝。故青等四色中。無離質之類云也。下段引正理論三十四有一說意。第一准顯無形句中。唯說影光明闍之師義云。此師意說。青黃赤白無有離形。俱句所攝。非初句攝。此即意別准下釋趣。思上文意。此初釋意。以正理論此師說存正義。以此文為證據。青等四色中。無離形之類。故空一顯色是明色攝。非青等四色攝依此釋意。會今論中。第一有顯無形句。影光明闍之外。舉青黃赤白之文者。可云生顯智強勝故。影光明闍之外。別舉青等四色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理實無有離形青等。而言青等有顯無形。據生顯智偏強勝說。如雜染絹雖亦有形。以顯雜生。生顯智強。故初句攝(初釋旨趣概如此)第二釋云。或可如之言。是此空一顯色。即是彼青黃赤白此釋意云。四州空中。所現空一顯色。即是青黃赤白色攝。故識身足論。此即如彼青黃赤白之如言是義也此釋意。四州空中。所現空一顯色。即是青等四色攝。故青等四色中。有離質之類云也(第二釋意其趣如此)次就此第二釋重舉問難云。問准諸論文。此空界色。以光影明闍為體。如何乃說青黃赤白第二釋意云。空一顯色。即是青等四色攝云故。就此釋致今疑也。次答此問。亦用二釋。初釋云。解云青黃赤白。有其二類。若即質青等。非空界色。若妙高四邊。離質青等。亦是空界此釋意云。即質青等四色。非空界色。妙高山四邊。空中所現。空一顯色中。有離質青等四色攝之類。亦有明色攝之類此釋意。空一顯色中。離影光明闍之外。有離質青等四色攝之類云也(初釋旨大概如此)第二釋云。又解。此空界色。雖以光影明闍為體。然彼光影明闍。若據正顯。隨其所應。亦是青黃赤白所攝。故正理云。青等四種。是正顯色。雲等八種。是此差別(已上論文)若言青等。據本以說。若言光等。據末以說。各據一義。□不相違此釋意云。空一顯色。若據本云之。青等四色攝。若據末論之明色攝故。四州空中。所現離質青等四色。據末云之。即是明色攝。故離影光明闍之外。無離質青等四色。故空界色。或云影光明闍之外。無離質青等四色。故空界色。或云影光明闍為體。或云青等四色為體。各據一義。□不相違。(為言第二釋意其趣如此)今論義者。就此二釋中。初釋意疑之也。成初釋意。會其疑者。見今論文。述於色處中。顯形二色相對四句分別云。或有色處有顯無形。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闍。出第一有顯無形句。影光明闍之外。舉青黃赤白。故離影光明闍之外。可有離質青等四色。故以此文為證據。空一顯色中。離影光明闍之外。有離質青等四色之旨釋成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作二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四洲空中所現顯色青黃赤白。唯顯無形。或可天中青黃赤白四種寶地。如光明等有顯無形。故初句攝。若作此解。形俱顯色。及顯新生。皆俱句攝此第二釋意。當離影光明闍之外。有離質青等四色初釋意也。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青等四種是正顯色。雲等八種是此差別之文者。從多分說也。離影光明闍之外。自有離質青等四色云事。更非所遮歟。 重難云。見光法師定判。釋識身十一。婆沙十三。正理三十四。第一唯顯無形句中。更加空一顯色之文云。或是正義。空一顯色。若據本色青等色攝。若據末色。明色所攝。□如前解。然別說者。為顯差別如此釋者。離明色之外。無離質青等四色如何。 答。此且依上第二釋意。述第一唯顯無形句中。更加空一顯色。正義無違之旨也。若依初釋意者可云空一顯色。是青黃赤白。及明色攝。故正義無違也。 重難云。空一顯色。其相可一准。若離明色之外。離質青等四色為體者。何云亦有明色攝之類哉。 答。空一顯色。其相可了准。若離明色之外。離質青等四色。攝之類。或有明色攝之類也。 又尋云。離影光明闍之外。無離質青等四色云。第二釋意。如何可會論中第一有顯無形句。影光明闍之外。舉青黃赤白之文哉。 答。依第二釋意。會此文者。離影光明闍之外。雖無離質青等四色。即質青等四色中。有生顯智強勝之類故。影光明闍之外。別舉青黃赤白可云也。 私云。離影光明闍之處。離質青等四色有無事。本抄委細被記之。可引見之。 問。光法師引正理論一說意。唯顯無形句中。唯說影光明闍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今此師說。可正義耶。答。可正義也。 兩方。若正義者。見光法師初釋云。此師意說。青黃赤白。無有離形。俱句所攝。非初句攝。此即意別而次上解釋中云。四洲空中所現顯色青黃赤白。唯顯無形准次上釋。思此師意。定知。非正義之事。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第二釋云。此非正義。諸論皆說青黃赤白。初句攝故第二釋意。既云此非正義。初釋意異之。尤可云正義哉。 答。見光法師一段上文。大段作二解釋。初釋意云。四洲空中所現空一顯色。須彌山四實錟故。是明色攝。非青黃赤白四色攝。識身足論。此即如彼青黃赤白之如方似義也第二釋意云。四州空中所現空一顯色。即是青黃赤白四色攝。故識身足論此即如彼青黃赤白之如言是義也而此師意說。青黃赤白無有離形。俱句攝非初句收。此即意別之釋。述如言似義也云初釋意。依此釋意者。以正理論。唯顯無形句中。唯說影光明闍之師義。可為正義也。但此釋意。會今論。或有色處有顯無形。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闍之文者。任理實無有離形青等。而言青等有顯無形。據生顯智偏強勝說。如新染絹雖亦有形以顯雜生。生顯智強。故初句攝之釋。可會通之也。又解。四州空中所現顯色青黃赤白。唯顯無形句中。唯說影光明闍之師義。可為不正義也。一段前後。處處之中。多述各別釋意。何以彼此解釋相違。致其疑哉。□□師云。光法師此師意說。青黃赤白無離形。俱句所攝。非初句收。此即意別之釋意。以今論中所顯無形句。舉青黃赤白影光明闍之文。可云不正義也尤雖可依用此義。今且存別義畢。 問。婆沙論意。空界可無顯無形色耶。答。正義意。可非無顯無形色也。兩方。若無顯無形色者。空界色以影光明闍四色為體何云無顯無形色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七十五)云。或有色無顯無形。謂除前相。即空界色或(百二十二)云。顯形俱不可了者。謂空界色任此等文。空界色。可無顯無形色見如何。 答。說一切有部意。空界色以影光明闍四色為體定。而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有顯無形色中。舉影光明闍。故空界色。是有顯無形色云事。甚炳然也。故見婆沙論一處文云。如是諸色或有顯故可知。非形故。謂青黃赤百影光明闍。及空一顯色。或有形故可知。非顯故。謂身表業。或有顯形故可知。謂餘十二種色。若非顯形故可知者。無表任此文。色處中。無無顯無形之類云事。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或有色無顯無形謂除前相。即空界色之文者。此述有說意。即可不正義也。故光明師釋云。若依婆沙論十五。有一說。空界色第四句。此非正義。諸論皆說。顯色攝故寶法師釋云。婆沙七十五。一師云。二十色內八有顯無形。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闍。餘十二色。有顯有形。此師意說。有形必有顯。自有顯無形。有一師四句。與此論同。第四句取空界色。非形非顯以恒被明闍覆故。此之四句。非是正義。正義空界。明闍為體。理合是顯非形婆沙論。顯形俱不了者。謂空界色之文。准此等非形婆沙論顯形俱不了者。誼空界色之文。准此等釋思之。同可不正義也。 重難云。識身足論中云。無顯無形者。謂若諸色無顯無形。可有無顯無形色見。豈非空界色哉。 答。見識身足論文云。有顯無形者。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闍。空一顯色。有顯無形色中。既列空一顯色。故空界色。是有顯無形色。非無形色云事。分明也。但於無形者謂若諸色無顯無形之文者。識身足論意。就十一種色。述有顯無形等四句分別故。指五根四境及無表色。為無顯無形色也。故光法師釋云。若依識身十一意說。說五根四境及無表色。為第四句。故彼論云。無顯無形者。謂若諸色。無顯無形。識身論意。據十一種色。四句分別。此於正義。亦不相違。 又尋云。婆沙論有說意。空界色無顯無形者。以何為體哉。若以影光明闍為體者。定可有顯無形。何云無顯無形哉。 答。婆沙論一師意。雖空界色影光明闍為體。異十二顯色之中。影光明闍。彼影光明被覆障不明了故。云無顯無形歟。 問。光法師意。無執受大種煙聲中。可有有情名聲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無執受中。得有有情名聲付之。既以無執受大種為因。何可有有情名聲哉。是以。見今論文。當卷云有情名聲。謂語表業。餘處述散依。等流性。有受異大生。散無表能造大種。是有執受異畢。判餘義皆與散無表同。表業能造大種同散無表能造大種。明知。語表業能造大種。是有執受云事。若爾。無執受中。得有有情名聲之釋。豈不背今論餘處定判哉。 答。光法師意。無執受大種為因聲中。有有情名聲云事。源任婆沙五事兩論所說。故光法師引婆沙論聲處有八種。謂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此各有二。謂有情名聲。非有情名聲之文畢。問無執受中。如何得有有情名聲。答之引入阿毘達磨論。聲有二種。謂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為因有差別故後聲中化語聲。名有情名聲。餘聲名非有情名聲之文畢云。彼論既說。後無執受聲中。化語聲是有情名聲。明知。無執受中。得有有情名聲無執受大種為因聲中。有有情名聲云事。引婆沙五事兩論所說釋成之旨。炳然也。但於無執受大種為因。不可名有情名聲云難者。化人語聲。故雖無執受大種為因。名令起有詮表。故亦名有情名聲。有何相違哉。次於今論餘處。餘義皆與散無表同之文者。光法師以婆沙論中。化語是業云。初師說為正云釋意。會此文云。若作前解。釋後證言同散無表者。據非化語業。若據化語業。即用無執受大種為因既有會通解釋。何背餘處論文哉。 問。寶法師引入阿毘達磨論說云。化語聲名有情名聲爾者。正義歟。答。寶法師釋。然非正義也。兩方。若正義者。寶法師引婆沙論聲處有八種。諸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此各有二。有情名聲非有情名聲之文畢云。。此師與八阿毘達磨意同。然非正義。如解釋者。入阿毘達磨論今文非正義見。若依之爾者。寶法師會今論等與入阿毘達磨論相違云。各依一義故不同也既云各依一義。知。入阿毘達磨論。化語聲名有情名聲之文。與今論等說。遂不相違。亦可正義。 答。寶法師意。存有情名聲。必有執受大種所造。故入阿毘達磨論中。化語聲。名有情名聲之文。非正義得意也。其故見今論文。當卷云有情名聲。謂語表業。餘處述散依等流性。受異大生。散無能造大種。是有執受定畢。判餘義皆與散無表同。表業能造大種同散無表能造大種。故語表業。能造大種。是有執受云事。分明也。加之。正理論云。此聲八種。謂有執受。或無執受大種為因。及有情數。非有情數。差別有四。有執受大種為因聲。即是有情數聲見。故准此今論。正理兩論之文思之。婆沙論云。聲處有八種。謂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此各有二。謂有情名聲。非有情名聲。入阿毘達磨論云。聲有二種。謂有執受及無執受在種為因有差別故後聲中。化語聲。名有情名。餘聲名非有情名。無執受大種為因聲中。有有情名聲云義。非正義故寶法師引今文畢云。此師與入阿毘達磨意同。然非正義。正理此兩文。不用此義也。但於寶法師。各依一義。故不同也之釋者。述彼兩說意。不同之由許也。不云□不相違者。何為疑難哉。重意云。今論并正理論意述化人語聲。無能得得故。非有情名聲之旨。婆沙論一師。并入阿毘達磨論意。存化人語聲。由有情心發故。名有情名聲之義。故云各依一義也。今此二義之中。化人語聲。無能得得故。非有情名聲云義。寶法師存應道理故化人語聲。由有情心發。名有情名聲云義。非正義判也。 問。寶法師意。能化人可成就離質化人語聲耶。進云。寶法師釋既非有情無得得也。不成就之云也。付之。化語聲。名有情名聲者。於入阿毘達磨論說。能化人何不成就之哉。是以。婆沙論(百三十二)中。出成就欲色界繫所造色之類云。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此文無諍。能化人。可成就化人語聲見。設雖離質化人語聲。寧不成就之哉。依之。光法師引此文畢云。以此准知。成就化語加之。廣勘婆沙論一部之始末。未見能化人不成就化人語聲云文。寶法師解釋。依憑在何處哉。 答。寶法師意。離質化人語聲。非有情數法。故化人不成就之云也。故勘寶法師處處解釋。當卷云。問既非是業。有得得不。答。既非有情無得得也。問。如何得知化聲無得。答。一准正理論云。非執受大種為因聲。與非有情數聲。無寬狹故。化人同許非執受故。故知。不成就也。二准婆沙評家義。及此論下文。色界身作欲界化。所化香味。如莊嚴具。尚不成就。如何離質化語。得成就耶餘處或云。化人語等。既無有得。故知非業或引光法師。婆沙既言。若生色界作欲界。發欲界語。成就欲界大種。及所造色不別簡。明知。異界化。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若即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或可。若即身化。即成就。若離身化。即不成就。婆沙言成就者。據即身化。雖有兩解。前解為勝之釋畢云。今詳二釋。前解為非。若別化人。有成就得。不應道理。諸有為法。住現在世。有成就得。必是有情。說別化人。為有情法。不應理故。住現在世。色觸二境。若是有情。住散心位。無非執受諸化人語聲。應是執受大種所發。又婆沙評家云。自身化。如莊嚴具。而不成就。況異身化。而成就也。以此證知。前解為異此等解釋中。能化人。不成就離質化人語聲之旨。立道理引證據。委悉釋成之。其意炳然也。但於入阿毘達磨論。化語聲。名有情名聲之文者。寶法師釋。此師異入阿毘達磨意同。然非正義不依用之也。次於婆沙論。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心發欲界語。故作是說。非謂此是離質化人所發語也。所以得知。身生色界。作欲界化。一說不化香味。一說化而不成就。如莊嚴具。離質化人語既更□遠身莊嚴具。如何說語有成就義。餘如前說次於光法師以此准知。成就化語之釋者。兩師所存。其意各別。故寶法師意。不依用此釋也。故寶法師破此釋云。此不成證通異解故。前引文證。化人無得文。是決定。此文容有兩釋。故不成證次於婆沙論一部中。無能化人語聲之文云難者。寶法師會此疑云。此不在疑。故不別說。即是人總不成就。無情法中此已說故。故不別說。如不別說一樹一石等名不成就。又如說髮毛爪等非執受者。非有情數。無得得故。此物親於離質化人。尚不成就。如何離質化語。須更別說處處之文。一一之疑。寶法師即會通之。後學更不可劬勞歟。 問。口外語聲。可名業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口內者。是語亦業。出口者。是語非業付之。設雖口外語業。何不名業哉何況。 光法師初釋意。述化語是業之旨。以婆沙論。有作是說。彼是語業。由心發故。云前師義為正判。而化人所發語。定可口外聲。此釋意。豈非口外語聲名業哉。 答。口外語業。非業云事。非光法師私解釋。源依正理論文。故見光法師解釋云。又問。語皆業不。解云。口內者。是語亦業。出口者。是語非業。故正理六十。解發語風中云。此居口內名語亦業。流出外時。但名為語。又以此文。亦可證有離質聲也尋解釋所引。勘正理論文。一字無替所引之言。顯意論文全亦同之。就此文案其意。口外語聲。非有情數法。故不名業也。但於光法師化語是業云釋者。若依此釋意。會正理論文者。就非化語論之可云也。重意云。約口內外。分別是業非業。就自身語釋之。所謂口內語聲。是有執受大種因聲。有情數法故名為業。以口內語聲為緣。別所發生。口外語聲。是無執受大種因聲。非情數法故。不名業也。如寶法師餘處釋。准此出身非出入息。非有情故也。化人語聲。實是口外語聲也。然而化主口內語故。屬化主口內分且云業名許也。約化人口內口外。不分別是業非業歟。 問。雜心論意。有執受無執受大種合生聲歟。 進云。光法師敘雜心論師義云。許內外兩具四大合住一聲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雜心論所說。未見有執受無執受大種合生一聲之文。光法師解釋依憑。在何處哉。何況。見法救所造論說。述語手等聲有執受大種為因。風林等聲無執受大種為因之旨。若爾。光法師今解釋。有違文無證據哉。 答。勘雜心論文。於聲入出因受四大聲。因不受四大聲。因俱聲。三類之中云。因俱聲者。謂擊鼓吹貝。因緣發聲有執受無執受大種合生一聲云事。此文既分明也。故光法師釋有說有聲通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為因。如手鼓等合所生聲之論文云。此敘雜心論師義。許內外兩具四大合生一聲名因俱聲。既得依憑於雜心論說。故解釋指。更無其過。雜心論中。無有執受無執受大種合生一聲之文云疑。恐不見雜心論今文歟。何況。以今此有說。釋雜心論師義。不限光法師解釋。寶法師亦釋此雜心師說。兩師一同之定判。何有所謬哉。但於法救所造論說者。是五事論說歟。雜心五事兩論。同人所造云事。甚以難測。設亦雖同人所造。語手等聲。有執受大種為因。風林等聲。無執受大種為因云事。諸論一同之定判也。雜心論意。即可存此理。故今疑難之趣。旁非相違歟。 問。輕重極微可有別體耶。答。可有別體也。兩方。若有別體者。見論文述於色界中有重觸云。彼界衣服別不可稱。聚則可稱如此文者。不可有別體見。若依之爾者。長短極微。既有別體。輕重極微。寧無別體哉。 答。薩婆多宗意。廣談諸法實有之旨。十一種觸中。輕重二觸。定可有別體也。故見今論文云。觸有十一。謂四大種。滑性□性重性輕性及冷飢渴光法師釋此文云。滑等四種。顯別有體。不同經部。故各言性法蘊第十亦此論。然婆沙十三。七所造觸。皆有性字。言性者。據體性說。一切諸法。皆有自性故任此等文理。輕重極微。各有別體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今論彼界衣服別不可稱聚則可稱之文者。雖一衣服。輕重極微。相雜而住。多具衣服。輕重極微。相雜而住。一依別住之時。輕觸極微。施作用。多衣積聚之時。重觸極微。施作用。故如此云也。 問。頌文云亂心無心等爾者。光法師依正理論意。如何釋亂不亂心相耶。進云。光法師云。若依正理。不善無記。名亂心。善心名不亂。釋稍不同付之。以道理思之。望不善無表之時。以善心名亂心。以不善心可名不亂心也。依之今論意。即存此旨。正理論意。何偏可定不善心名亂心。善心名不亂心哉。是以。寶法師正理論。同今論說之旨。釋成如何。 答。見正理論文云。不善無記名亂心。餘心名不亂光法師若依正理。不善無記名亂心。善心名不亂心之釋。既任正理論說。何致疑殆哉。但於望不善無表之時。以善心名亂心。以不善心。可名不亂心。云難者。今論意。云亂心者。謂此餘心。存此義門。即與無表其性相違。名為亂心。其性不相違。名不亂心也。故光法師釋今論文云。以三性心。望善惡無表。明亂不亂。若異性相望名亂。以異性故。若同性相望。名不亂以同性故。謂此善無表。餘不善無記。名為亂心。即以自善心。名不亂。謂此不善無表。餘善無記。名為亂心。即以自不善心。名不亂心。是即善不善心。通亂不亂。無記唯名亂。自無無表故正理論意異之。不善無記心。不與見相應故。名為亂心。善心是與正見相應故。名為亂心也。次於寶法師解釋者。以正理論文。強欲令同今論意。故會之云正理論云。不善無記名亂心。餘心名不亂者。就善無表說也也。然而正理論中。唯就善無表。明亂心相。既非盡理。故光法師解釋。能順正理論說也。 問。無表中。可有唯一剎那類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入阿毘達磨論云。亦有無表唯一剎那付之。今論中。說無表相似相續說名隨流如此文者。無表中。不可有唯一剎那之類見如何。 答。正理論中。難今論相似相續。說名隨流之文云。非初剎那可名相續。而有大過之失。是故。決定初念無表。不入所說相中光法師俄俱舍師救云。言相續者。或以前續後如初無表。或以後續前。如後無表。或續前續後。如中間無表。故初及後。皆名相續。設有無表唯一剎那。相續類故。亦名相續。如乳如薪故。入阿毘達磨云。亦有無表唯一剎那。依總種類。故說相續解釋既會疑難之文。末不更不可致劬勞歟。 尋云。何無表中。有唯一剎那之類哉。 答。別解脫靜慮無漏三種表中。難有唯一剎那之類歟。處中無表。勢力微劣。捨緣是多。其中可有唯一剎那之類歟。但別解脫戒得戒。次念捨緣出來有唯一剎那之類。何強遮之哉。又一念間。入有漏定。入無漏定。即出定事。以何文理。全不許之哉。故別解脫靜慮。無漏三種無表中。此類有無。頗以難測。處中無表中。決定可有唯一剎那之類歟。 問。光法師意。現在世可有獨住極微耶。 進云。光法師引正理論云。有說亦有獨住極微付之。八事俱生隨一不減者。薩婆多宗之性相也。何云現在世有獨住極微哉。 答。見今論文云無一極微各處而住。眾微聚集。變礙義成。現在世無獨住極微定。正理論初說。其意亦同之。故正理論云。無一極微獨住積集住故。變礙義成而今光法師所引之文者。彼論第二有說義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有說亦有獨住極微。然能變礙而不發識。依緣要積集故。如立極微。雖無方分亦無觸對。而許極微有礙有對有障用。故應知變礙義孌亦如是此義意。實違八事俱生隨一不減之理故。可云不正義也。例如今餘處中。云有說在色唯化二處之義。違欲界八微必不相離之理。故判不正義也。 問。過未二世。可有獨住極微耶。答。不可有獨住極微也。兩方。若有獨住極微者。設雖過未二世。不可有眾微離散之義。若許此義者。寧同外道宗計也。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今論過去未來應不名色之文云。現在眾微為礙義可成。過未眾微散應不名為色如此釋者。過未二世。可有獨住極微見如何。 答。任有部宗義。案極微相狀。於未來世眾微離散。至現在世。初令聚集。過去落謝。還亦獨住云事。其道理甚不可得。故過未二世。不可有獨住極微云事。必然也。但於光法師過未眾微散應不名為色之釋者。現在正作用位。變礙之義是顯。故云眾微集。過未已當作用位。變礙之義不顯。故云眾微散也。非云過未二世。實有獨住極微歟。 問。經部宗意。可界處實有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然經部師處假界實付之。十二處者。六根六境也。十八界中。既有六根六境。彼若實有者。此何假立哉。依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經部宗義云。現十二處八處實有。四處少分實有。少分實無如何。 答。光法師當卷定判。餘處解釋。廢立是異。旨趣亦別也。當卷釋意。就三科廢立。論其假實義之時。十八界廢立。各別開立色心自性施設之。故為實義門。十二處廢立。合十八界中六識界。施設之。故為假立門。五蘊廢立。隨其所應。合十八界十二處。施設之故。亦為假立門也。故光法師釋云。經部所立。蘊處。是假唯界是實然經部師處假界實之釋。即述此意也。餘處釋意。就十二處法體。明其假實。故云八處實有四處少分實有少分實無也。若爾。兩處解釋。各述一門歟。 問。光法師答行解行相為約何者說名能緣。問。作五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據行相說非據行解付之。行相者。名心心所對境之時。心心所上所緣境影像顯現。寧約之立能緣稱哉。行解者。名心心所緣慮作用差別。專望之可名能緣也。何釋據行相說。非據行解哉。 答。見光法師初釋云。據行相說。非據行解。謂彼心等對境之時。有影像現。據此義邊。名為能緣。境名所緣。以心心所緣境之時。非如燈焰舒光至境。亦非如鉗桿取彼物。據影現義。名能所緣據行相。名能緣之旨。解釋意頗炳然也。但於據行解可名能緣云難者。光法師自問意也。即答此問云。行解或正或邪。於境不定。行相理定。故約此明此釋意云。何解者。心心所緣慮作用差別故。對境之時。或正任境。或邪不境。其義不定故。由之不立能緣稱。行相者。心心所對所緣境之時。心心所上所緣境。影像顯現之義。故緣色之時。色影像顯現。緣之時。心影像顯現。其相決然。無不定故約之專能緣名。   問。尊者法救意。可許無表色耶。答不許無表色有實體也。兩方。許無表色者。見寶法師解釋。云此師不說有對色如此釋者。不許無表色若依之爾者。法處所攝色者。源出阿含經說。設雖尊者法救意。何可違經說哉。是以。光法師釋大德法救。復作是言。五根所取。名□色。所餘名細色之論文云。五根所取五境名□色。所餘五根無表名細色此釋無諍。可許無表色見。加之。披法救所造論。尋彼師所立義。雜心論云。十種謂色入及無作假色。是分別色陰。牟尼之所說五事論云。律義所攝無表。復有四種任此等論說。許無表色云事。炳然也如何。 答。尊者法救意。存無表色。是假立法。無有實體也。故見寶法師解釋。上引婆沙論(七十四)故此尊者法救亦言。諸所有色。皆五識身所依所緣。如何是色非五識身所依所緣之文畢。下釋今論大德法救復作是言。五根所取名□色。所餘名細色之文云。此師不說有無對色。如前引婆沙文。五根所取。名□色者。即是五境名□。所餘名細者。即是五根非無表也加之。勘婆沙論文云。尊者法救。說離大種別有造色。說心所法非即是心。然說色中。二非實有。謂所造觸。及法處色。立蘊處界。如對法宗任此等定判。尊者法救意。不許無表色有實體云事。尤分明也。但於阿含經說者。尊者法救意。雖不許無表色有實體。談假立義邊故。全無相違。次於光法師所餘五根無表名細色之釋者。是亦就假立義邊。細色之中。舉無表色也。非云實有色許之。何為違文哉。次於雜心五事兩論所說者。彼亦就假立分際談也。何況。雜心論既云無作假色。還為答之潤色歟。就中婆沙論中所舉法救。與雜心論主法救。定可為別人。時代遙隔。義通釋異故也。若爾。雜論論文。旁非疑難五事論說。准可思之。 問。薩婆多宗意。有為法體可生滅耶。答。雖有二義。暫可存生滅云義也。兩方。若生滅者。薩婆多宗意。述三世實有之義。若有為法體生滅者。何可談三世實有之旨哉。是以。見婆沙論處處文。或(三十一)我說諸因。以作用為果。非以實體為果。又說諸果以作用為因。非以實體為因。諸法實體。恒無轉變。非因果故或(三十九)云。若依自體轉變說者。應言諸行無有轉變。以彼自體無改易故任此等論文。有為法體。三世恒有。無有生滅轉變之義歟。加之。見光法師餘處解釋。或釋是能生長彼作用義之論文云。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但能生長彼作用義或釋法若有此應是有為之論文。此宗諸法。體皆本有。四相於法。但望用說。非據體論寶法師餘處解釋中云。心心所法。先有體性。由十二處。令行世取果。名為作用圓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依薩婆多宗。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但生其用耳有為法體。不生滅云事。此等解釋。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立有為名由法體生滅之義。若法體不生滅者。與無為法。有何差別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云。體非常故。用亦非常如何。 答。有為法體生滅有無者。上古明匠猶未決。下愚末學輒雖定。深思道理。廣勘諸文可存有為法體生滅云義也。其故立有為名。由造作遷流之義。若法體不生滅者。豈名有為哉。與無為法。有何差異耶。是以。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三十九)答諸有為法。生時為體是生法故生。為與生相。合故生耶之問云。應作是說。體是生法故生。答者有為法滅時。為體是無常法故滅。為與無常相合故滅耶之問。應作是說。體是無常法故滅畢。評家指此說云。應知此中初說為善或(百八十三)釋發智論。諸生何世攝。答未來。諸滅何世攝。答。現在之文云。復次為止執有為法。唯轉變隱顯。而無體生滅。今說未來生。現在滅故。即顯有為法非但轉變而實有生滅。故作斯論有為法體生滅云事。論文尤分明也。加之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釋若許作用異法體者。可有此失。然無有異故。不應言有此過失之論文云。體非常故。用亦非常有為法體生滅云事。此釋亦分明也。第一餘處之中。或釋此有為法。亦名世路。已行正行當行性故。或為無常。所吞食故之論文云。無常四相。是能吞食。諸有為法。是所吞食。此所吞食。是可破壞。故名世。是無常所依。故名路。即世名路持業釋也若有為法體。不生滅者。何云諸有為法是所吞食哉。或第二釋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之論文云。又解。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所緣有對者。名心心所託自所緣境界現起。若心心所法體不生滅者。寧有礙體之義哉。何況。圓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謂相法體。令是有為若許相法體者。豈不云生滅哉。准此等文理。有為法體生滅云事。誰可疑之哉。但於薩婆宗意談三世實有之旨云難者。是實難義也。云法體恒有。談其性非常。倩案其意。尤以難思。經部師難許體恒有。說性非常。如是義言。所未曾有。即此意也。誠會之者。有為法體。遷流三世之時。其性實雖生滅。不如其用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云三世體恒有也。次於婆沙論諸實體恒有轉變之文者。云我說作用。以為因果(光取今文意所引之言也)作用雖為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於其體者。無此義故。如此云也對我說作用。以為因果。云諸法實體。恒無轉變。此旨自炳然也。光法師。法體先有體性之釋。圓暉法師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之釋。會通亦同云。有為法體。雖遷流三世。不如其用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諸師同述法體先有之旨也。非謂其法體實不生滅歟。次於婆沙論應言諸行無有轉變之文者。色。色自性。不轉心。心。心自性。不轉色。故如此云也。以生自體無改易故之文。此旨實分明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處處文。或答若未來世。無同類因及遍行因。過現乃有。則應無因而有因。亦應無果而有果。如是便壞三世有宗之問云。若許亦無失。約位非體。以和合作用。位果非體。然位與體。非即非離。體雖恒有。而位非恒故同類因。及遍行因。本無今有。亦無有失(三十一)或釋發智論云何無常滅。答諸行散壞破沒已退之文云。諸有為法。自性恒有。由生相故。有作用起。由滅相故。無復作用。名為散壞破沒已退體雖恒有。而位非恒之文。諸有為法。自性恒有之言。有為法體。不生滅見。 加之南寺護命僧正研神章中舉或云有為法體生滅或云有為法體不生滅或云有為法體不滅之二傳畢。自述本義云。今述本聞不必當用。有為法體無生滅。恒在不斷。是此本義代至像末。人失本義。不可得悲也先德決判。誰不依用哉。 答。有為法體生滅云事。道理證文。前重成之畢。重勘諸師解釋。嘉祥大師十二門論下疏。或答有為法體是生故生。為與生合故生之問云。體是生。但要由生相顯發。如闍中雖有瓶。要須燈顯發。不說燈生。彼亦如是或答法體本無生滅。而假四相生耶云問。法體本有生滅性。但假四相。發動之耳。 問。頌文云。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爾者。光法師意。今此二說。其意可同耶。答。其意可不同也。兩方。若其意者。既云彼體語或名。亦述此色行蘊攝。今此二說。其意豈可同也。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云。若約逗機說法。以聲為體。若據詮法。以名句文為體如此釋者。今此二說。其意不相違見如何。 答。述佛教體。諸師意異。或依逗機說法之邊。云以聲為體。或依詮法顯宗之門。云以名句為體。故見光法師解釋云。此中教體。兩說不同。自古諸德出教體。或有以聲為體。或有以名句文為體。或具合二種。若約逗機說法。以聲為體。若據詮法。以名句文為體所以諸論。於教體中。皆有兩說不同。今依新譯婆沙。以此論初說為正。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乃是語業。為是名等。答。應作是說。語業為體。有說佛教名等等為體○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婆沙論中。既舉二師異說。評家意判。存語業為體之義。今此二說。其意若同者。何判二說正不出評家實義哉。故知。今此二說。其意是異云事。而依光法師今解釋。致二說意不相違云疑。難勢之趣。還不得其意者歟。 問。光法師釋八萬四千法蘊量。舉三毒等分四人。爾者。等分言。唯限末後一人歟。答。可通前三人也。兩方。若唯限末後一人者。見光法師解釋。上舉多貪多嗔等五類。下出三毒等分四人。若等分之言。唯限末後一人者。上下之文。所列其差異難辨哉。 答依之爾者。既云三毒等分四人。等分之言。何可通前三人哉。 答。光法師意。三毒等分四人者。約貪瞋癡三毒。或貪瞋癡三毒。或貪嗔等分非癡。或瞋癡等分非貪。或貪等分非嗔。或貪嗔癡等分之四人也。若三毒偏增。為前三類。三毒等分為第四類者。其三毒偏增三類。與上所舉。多貪多嗔多癡三類有何差異哉。爰知。下所列三毒等分四人者。名貪嗔等分。嗔癡等分。貪癡等分。貪嗔癡等分四人云事。若爾。等分之言可通前三人也。 問。論中明五解脫處相。爾者。以幾法名解脫處耶。進云。集異門足論云。此中七法名解脫處付之。五解脫處者。源出長阿含經說。而彼經中。全無七法名解脫處之文。論家定判。豈不背經文哉。何況。今論中。明五解脫處相云。五解脫處。惠為性故。此法處攝。若兼助伴。即此聲意法處所攝若爾。就剋性體論之者。唯限惠一法。望助伴體云之者。可十二處中。三處所攝。七法名解脫處云事。甚難思哉。抑今此正法者。何等法耶。 答。見集異門足論文云。解脫處者。此中何謂解脫處耶。答。此中七法名解脫處。一者正了知法。二者正了知義。三者欣。四者喜。五者輕安。六者樂。七者定此中第一正了知法。第二正了知義者。惠心所即剋性體法也。第三欣者。欣心所。第四喜者。喜受。第五輕安心所。第六樂者樂受。第七定者定心所也。助伴體中。就有勝作用。且舉此五法歟。但於長阿含經中。無今此七法名解脫處之文云難者。 問。光法師意。六界中識界可攝命根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既攝命根付之。心法非心法既異。何釋識界攝命根哉。何況。光法師自釋有為法中但標六界云。色心二種。諸部極成。是故偏說。心所有法。不相應行。即非極成若爾。極成非極成亦別。寧云識界攝命根哉。 答。光法師釋今論由許六界是諸有情所依故。如是諸界。從續生心。至命終心。恒持生故。諸無漏法。則不如是之文。舉問難云。入無心定。識即不行。云何乃言恒持生故答此問難。作四解釋之中。第三釋云。又解。色法中強。偏說四大。亦攝所造。無色中強。心法為勝。亦攝餘法。既攝命根。故言恒持生也此釋意云。色法之中。四大種強勝故。說地等四界。攝所造色。無色法中。心法強勝故。說識界。攝餘無色法。既攝命根故。云恒持生也但於心法非心法既異。識界不可攝命根云難者。心法非心雖異。同無色法故。識界攝命根。可有何過哉。次於極成非極成亦別。識界不可攝命根云難者。就文舉地等六界。不出心所并不相應行判極成非極成不同也。其中識界攝命根事。更非所遮歟。 問。尊者法救意。可許心王別體耶。答。可許心王別體也。兩方。若許心王別體者。婆沙論中。明世第一法體云。尊者法救。作如是言。諸心心所。是思差別。故世第一法。以思為自性如此文者。心王是思主所上假立。不可有別體見。是以。震旦人師。釋此文云。若依此計。唯有心所。無別心王若依之爾者。色心二種。是諸部極成法也。設雖尊者法救意。何不許心王別體哉。 答。尊者法救意。可許心王別體也。故見光法師解釋。述立地等六界故云。四大及空五法中色法攝。識是心法攝。色心二種諸部極成。是故偏說。心所有法不相應行。即非極成。如覺天說心所是假。經部說不相應行是假。是故不說思此釋意。諸師意。必可許心王別體見。若尊者法救意不許心王別體者。可云如法救說心王是假。豈定色心二種。諸部極成哉。何況。見婆沙論文云。尊者法救說離大種。別有造色。說心所法非即是心此文意。異尊者覺天云心所即是心之差別。存諸心所皆心王上假立。尊者法救云。諸心所皆心王上假立。心王之外。許思心所別體若爾。尊者法救意。許心王別體云事。此文亦分別也。但於婆沙論。諸心心所。是思差別之文者。是可言總意別。心心所中。諸心所是思差別。思上假立非云心王亦思差別。思上假立。故慈恩大師釋法救說。心所體即是思。不云心王體即是思。即此意歟。次於人師唯有心所。無別心王之釋者。是婆沙抄□判也。不可依用之。 去寬喜元年十二月之候。於當寺東南院。被行俱舍三十講之時。宗性初案立此論義。對定覺法師疑之。頗雖為小事。以珍用之畢。 問。尊者覺天意。可許心所別體耶。答。不許心所別體也。兩方。若許心所別體者。光法師釋心所非極成云。如覺天說。心所是假此釋無諍。不許心所別體見。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云。尊者覺天。作如是說。相應隨眠。令相應心。於所緣境悉謬不了若尊者覺天意。不許心所別體者。何可有隨眠與心相應之義哉。 答。尊者覺天意。不許心所別體也。即不限光法師當卷。如覺天說。心所是假之釋。見餘處定判云。若依成實論訶利代摩及覺天計。無有心所。但有心王。心分位殊假立心所何況。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明世第一法體云。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諸心心所體。即是心故。世第一法。以心為自性或云。覺天所說。色唯大種。心所即心。彼作是說。造色即是大種差別。心所即是心之差別或(百四十二)出二十二根體云。尊者覺天。作如是說。名二十二實體唯一。所謂意根。彼作是說。諸有為法有二自性。一大種。二心。離大種無所造色。離心無心所。諸色皆是大種差別。無色皆是心之差別加之。清涼大師引唯識論。或執離心無別心所之文畢云。釋曰。此即經部覺天所計。以經言士夫六界染淨由心。無心所故。雖於蘊中亦有心所。但於識上分位假立。無別實有慈恩大師釋此文云。述曰此第四計。即是經部覺天等執。覺天所執。亦依經故。經說三法和合名觸。乃至廣說。又說士夫六界。染淨由心。故無心所。彼說唯有受及想行信思等心。更無餘法。隨心功用。立心所名。亦恐違至教。故無心所說撲揚大師釋云。若經部師自有二釋。一譬喻師。唯心無所。同覺天計任此等定判。尊者覺天意。不計心所別體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相應隨眠令相應心之文者。剋實性論之。心王之外。雖無心所別體。就假立云之。談貪嗔等煩惱故。許心王與彼煩惱相應云義邊歟。 問。欲恚害三界相攝十八界時。可有多少不同耶。答。若就剋性體云之。不可有多少不同。若就助伴體論之。可有其不同也。兩方。若有多少不同者。披光法師解釋。舉欲恚害無欲無恚無害六界畢云。此六是心所法。皆是法界攝如此攝者。不可有多少不同見。若依之爾者。品類足論中。欲恚害三界相攝十八界之時。可有多少不同見如何。 答。若就剋性體云之。欲界以貪為性。恚界以瞋為性。害界以害為性。故同是法界攝。不可有多少不同。故光法師釋云。欲以貪為性。恚以瞋為性。害以害為性此六是心所法。皆是法界攝若就助伴體。論之。欲恚害三界。同可取相應心心所。及彼等起身語業。并彼等起心不相應行。而欲恚二界能與六識相應故。六識界。意界。色界。聲界。法界。十界攝也。害界唯與意識相應故。意界。意識界。色界。聲界。法界。五界攝也。故今此三界相攝十八界之時。可有十界五界不同也。故見品類足論兩處文。或云。欲界云何。謂欲貪及欲貪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欲界。恚界云何。謂瞋及瞋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恚界。害界云何。謂害及害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害界或云。欲界十界四處五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三識識。欲界有漏緣隨眠增。恚界亦爾。害界五界四處五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三識識。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增。 問。心俱生法。心俱滅法。相攝十八界時可有多少不同耶。答。可有多少不同也。 兩方。若有多少不同者。云心俱生法。云心俱滅法。其名雖異。其體可同。相攝十八界之時。何可有多少不同哉。是以。今此二法相攝五蘊之時。無有多少不同。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品類足論中。心俱生法。心俱滅法。相攝十八界之時。可有多少不同見如何。 答。見品類足論兩處文。或云。心俱生法云何。謂心俱生十一處少分除意處心俱滅法云何。謂心俱滅十處少分除聲意處或云。心俱生法。十一界十一處四蘊攝。九智知除滅智。六識識。一切隨眠隨增心俱滅法。十界十處四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五識識。一切隨眠隨增任此兩處論文。心俱生法中。取聲界。心俱滅法中。除聲界故。今此二法。相攝十八界之時。有十一界十界不同也。推其文意。初受生位。有一類聲。與心俱生之後。其心雖相續。其聲有間斷故。以聲界唯名心俱生法。不云心俱滅法也。於五蘊例難者。五蘊廢立。五根五境及無表色合立色蘊。故今此二法。攝五蘊之時。同唯除識蘊。餘四蘊攝。無有多少不同也(寫本云)弘長二月二十九日於東大寺。 知足院別所之草菴抄之畢去年四月十二日初記錄當卷之論義此春今日聊終其抄出之微功問端數多餘百條光陰空移及兩年懈怠之至深可悲之者歟但去去年秋七月二十日不圖被補東大寺別當職之間去年一迴勿忙無隙就中中夏下旬初參禁裹最勝講證義七月二日亦勤法勝寺御八講證義暮秋之始。上皇之臨幸忘寢食窮冬之半拜堂之經營費身心仍天性□荒彌以後賢後學之輩可垂賢察焉抑捧此所生惠業奉資。 春日大明神之法樂依此修學善根必遂上生兜率天之願望晝夜朝暮常禮慈尊聖容造次顛沛親聞補處說法以滅多生曠劫我執法執之迷以開三無差別唯識唯心之悟道遂慈尊下生閻浮迴來東大笠置今生止住之處見古跡尋訪同法善友當世結契之族報其舊恩豫受慈尊加被明知二親師範之宿緣恣頂大聖化導廣度六道輪迴之群類殊別先師覺遍僧正之告別也期再覲於逍遙苑之月前門弟實弘法師早世也一緣於龍花樹之露底乃至功德所及利益不限矣。 右筆東大寺別當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一)(夏□四十九) 俱舍論第一卷抄下 俱舍論第二卷抄上      問題 問。論文云。十八界中。色界有見。以可示現此彼差別爾者。言說為能示現體歟。 問。光法師釋。有見義。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以何法名見耶。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論文。作幾解釋耶。 問。光法師釋有色義。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婆沙論意。以狹問寬。可有如是答義耶。 問。論中述經部宗義云。是處心欲生。他礙令不起。應知是有對無對此相違爾者。雜心論文。同今此經部宗義歟。 問。光法師意。天眼天耳二根。為自性無記。為當通果無記歟。 問。散無能造大種。為自性無記。為當威儀無記歟。 問。有情數香味觸。可有等流性類歟。 問。光法師意。心心所中。可通自性無記類歟。 問。初靜慮攝身識。可通善性歟。 問。等起善。可通表無表業歟。 問。光法師依婆沙論意。可立自性等四種善歟。 問。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可名等起無記歟。 問。光法師意。聲界可通威儀無記歟。 問。十八界中唯欲界繫法。唯限香味二境。鼻舌二識歟。 問。大眾部意。色無色界。十八界悉可有歟。 問。欲界觸界中。可有非段食類歟。 問。論中述有餘師說云。有殊勝觸。攝益於身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歟。 問。論中述有餘師說云。有殊勝觸。攝益於身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明色界有鼻舌二根無香味二境云。以六根愛依內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起爾者。今此愛者。可味定耶。 問。今論意。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故。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以行相庶外門轉故爾者。寶法師意。外門轉故者。五識與尋伺相應者歟。 問。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歟。 問。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名無分別歟。 問。意識相應散惠。悉為計度分別體歟。 問。定中惠可名計度分別耶。 問。隨念分別。唯緣過去境歟。 問。散位念名隨念分別。為順尋故。為當順惠故歟。 問。能執受心。可通第六識耶。 問。光法師作現在眼等五根。識不依時。或名有執受或不名有執受之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色界鼻舌二根。可通有執受耶。 問。定道二戒。能造大種。可名有執受耶。 問。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現在有情數無執受所造色。可為異熟因耶。 問。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為唯限異熟生。為當可通所長養耶。 問。品類足論意。除身表業。於餘眼等九處判則有執受無執受相。與今論意同歟。 問。品類足論說。諸表業是無執受。今論餘處處。表業屬身。是有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品類足論說。諸表業。是無執受。今論餘處處。表業屬身。是有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品類足論中。說諸表業。是無執受。爾者。寶法師可許此說耶。 問。光法師釋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論文之攝五根為所依處攝扶根四境為依處爾者。今此扶根因境者。各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歟。 問。論中引入胎經說云。彼經復說六觸處故爾者。光法師意。所依六根為證歟。 問。論中引入胎經說云。彼經復說六觸處故爾者。寶法師意。今此六觸處者。如何釋之歟。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有作是說。四處能斷。四處所斷。有餘師說。堅性是能斷。四處是所斷文。對今論說。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明能長養緣云。飲食資助睡眠等持爾者。寶法師意。舉幾緣釋耶。 問。異熟色根。離長養色根住可有耶。 問。異熟長養眼根可共發一念眼識耶。 問。光法師所此婆沙論中。明長養眼離異熟生眼云。如從無眼得天眼者爾者。無眼人。得天眼者。可通未至□羅奢佉位耶。 問。非情數法。唯限等流性歟。 問。善惡色聲。可通所長養耶。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歟。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現在世。可有獨住異熟大種耶。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歟。 問。光法師釋從諸大種緣擊發聲論文。作二解釋中。第二釋意云。據緣生邊。說聲第三爾者。異熟大種擊發聲時。不相離長養大種。共擊發之歟。 問。正理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餘師說。聲非異熟。如何異熟大種所生。故應許聲屬第四傳。或第五傳。故非異熟光法師約此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今論文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爾者。光法師意。破何師義耶。 問。正理論文云。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等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今論文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爾者。寶法師意。破何師義耶。 問。寶法師。依正理論意。可許聲屬第四傳第五傳義耶。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五傳故爾者。寶法師依今此第五傳義意。可許長養大種造聲界義耶。 問。寶法師意。長養大種。能造聲界歟。 問。寶法師依理論意。無表色能造大種。可許獨住義耶。 問。婆沙論意。聲通異熟者。可有何過耶。 俱舍論第二卷抄上 問。論文云。十八界中。色界有見。以可示現此彼差別爾者。言說為能示現體歟。答。言說為能示現體也。兩方。若言說為能示現體者。光法師釋以可示現此彼差別之論文云。謂此色界。以可示現在此在彼差別不同。有能示現此彼言說。故名有見如此釋者。色界為能示現體。言說為所示現體若依之爾者。言說示現在此在彼差別。尤可為能示現體也如何。 答。正理論。并婆沙論二處文。釋有見義。各舉三師異說。其中正理論第二師云。二者此色可有示現。故名有見。可示在此在彼別故。如有所緣婆沙論第七十五卷初師。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能現所現。及可示現在此在彼。是有見義。與此相違。是無見義婆沙論第百二十八卷第師云。或復見得。是能顯示。色處相□。可相顯示在此在彼相狀差別。所顯示色。有能顯示。故名有見。如是有名等正理論并婆沙論二處中所舉。此師意。與今論說旨趣是同。即其意云。言說能顯示色界在此在彼相狀差別。故言說為能示現體。色界為所示現體。言說能示現故名見。色界有此言說。故名有見故光法師釋云。婆沙七十五及一百二十八亦有三說。皆同正理。第二說以言說為見。能現現故寶法師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畢云。此論但取第二。以可示現此彼差別但於光法師謂此色界以可示現等之釋者。惡讀文點為疑難歟。即見彼釋。可讀謂此色界。以可示現在此在彼差別不同。有能示現此彼言說。故名有見。此即言說名見。准餘無見也。如此讀文點之時。言說能示現故。名見之義既顯。與以言說為見。能示現故之釋符合也。 重難云。光法師釋有色義。引正理論三師異說之中。第二師云。有說色者謂能示現在此在彼言。此有彼言。故名有色。此文意色界為能示現體。言說為所示現體若爾釋有見義。第二師說其意不同如何。答。此亦惡讀文點。為疑難歟。即可讀有說。色者謂能示現在此彼言。此有彼言故名有色也。如此讀文點之時。正理論中。釋有見有色義。第二師說。其意是同。言說為能示現體。色界為所示現體之旨分明也。 問。光法師釋有見義。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以何法有名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以言說為見付之見今論并正理論等文。明十八界中。是見非見門。以觀照推度二義名見。而言說無此二義。何可名見哉。 答。正理論文釋有見義。舉三師異說。其中第二師云。此色可有示現。故名有見。可示在此在彼別故。如有所緣此師意云。言說能顯示色界在此在彼相狀差別故。能示現故。言說名見。色界有此言說。故名有見故光法師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畢云。第二說以言說為見。能示現故。但於今論并正理論等文。以觀照推度二義名見云難者。彼以眼根及身見等五染污見。世間有學無學正見名見意也。若廣論見義者。能示現義。順見義故。言說名見。有何相違哉。如彼正理。婆沙兩論第三師意。以影像名見。亦無觀照推度二義也。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若境界有對。據礙取境用。若所緣有對。據礙取果用付之論文。雖述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未云礙取境用名境界有對。何釋若境界有對據礙取境用哉。何況。彼同分眼。無起取境用。更不可名境界有對。次礙取果用。名所緣有對者。一切有為法。皆起取果用。所緣有對亦不可限心心所哉。 答。見今論文。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之中。初釋云。境界有對若於彼色等境。此眼耳等有見聞取境功能。即說彼色等。為此眼等境。功能所託名為境界。如人於彼有勝功能。便說彼為我之境界。此約有能。非要起用。故彼同分仍名有對。所緣有對。謂心心所。其性羸劣。非境不生。猶如羸人非杖不起。執所緣境。方起至現現。謂起彼取果用故。彼所緣於心等。名為所緣。此約有緣。其用得起。無緣不起。皆名有對。非必起者。故未來心等。亦名有對。若境界有對。據礙取境用。若所緣有對。據礙取果用。如彼同分眼。雖不對境。取果之用。任運得生。然彼眼等非所緣有對。故知。礙取境用。名境界有對。礙取果用。名所緣有對此釋意。境界有對者。若於彼色聲香等境。此眼耳等根。有見聞等取境功能。即說彼色等。為此眼等境。其功能所託。名為境界有對。此約有功能。非要起用。故彼同分眼。仍名境界有對。論文明境界有對。云此有功能。即此意也。所緣有對者。謂心心所法。其性羸劣。不託境無起。必執所緣。境界現前位。起取果用故。此心心所法。託所緣境起取果用。名為所緣有對。論文述所緣有對。云執彼而起。即此意也。此釋大綱。其意在之。但若境界有對。據礙取境用。若所緣有對。據礙取果用者。意云。眼等根起同類因等取果用。不必對境界。故據礙取果用。不名境界有對對境界時。必起取境用。故據礙取境用。名為境界有對。心心所法託所緣境方現前位。必起取果用。故據礙取果用。名為所緣有對如彼同分眼。雖不對境。取果之用。任運得生者。彼同分眼。雖不對境。取果用任運起故。據礙取果用。不名境界有對然彼眼等非所緣有對者。意云。彼同分眼不對境起取果用。非所緣有對。故心心所法。對境起取果用。名為所緣有對故知。礙取境用。名境界有對。礙取果用。名所緣有對者。結釋二種有對差異也。若如此料簡一從解釋之時。彼同分眼不可名境界有對云難。并所緣有對。不可限心心所法云疑。自被會通了。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付之論文雖述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未云礙法體現起。名所緣有對。何釋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哉。何況見光法師餘處解釋。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但能生長彼作用義今云礙體。豈不違餘處定判哉。 答。見今論文。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如彼同分眼體。雖恒有無見色能。不名境界有對。以此准知。境界約用。所緣據體此釋意云。論文述所緣有對。云執彼而起。心心所法體。至現在世。必由所緣境力。故云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也。眼等根體。至現在世所取境界。或有或無不定。故據礙體義邊。不名境界有對。起見色等用。必由境界力。故云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也。論文明境界有對云。此有功能。託境界有見等功能。名為境界有對。彼同分眼無見色功能。故不名境界有對。以此准知。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心心所法體。至現在世。雖必由所緣境力。彼法體自本未來有之。故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之釋。何有相違哉。 重難云。見今論文。以境界有對。望障礙有對。作四句分別之中。第三俱句。舉眼等五根。若彼同分眼等根。非境界有對者。障礙有對非境界有對句中。何亦不出之哉。 答。眼根念念相續現起之中。耳等餘識。方現在前。不與眼識為所依位。名彼同分眼。無自來未可為彼同分眼之一類。故障礙有對非境界有對句中。不舉之也。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地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礙取境用名境界有對。礙緣境用。名所緣有對付之云取境用。名緣境用。是只根識行相也。前二釋意。可許此義。何以之為別解釋哉。 答。光法師釋。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之論文。作三解釋之中。第三釋意云。六根六識及心心所法。起取境用。名境界有對。心心所法。起緣境用。名所緣有對前二釋意。未述此旨。故以之為別解釋。尤有其理歟。 尋云。此釋意。彼同分眼名境界有對歟。答問。光法師釋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論文。作幾解釋耶。答。作三解釋也。進云。寶法師釋云。有人有四解付之。光法師釋。今此論文。作三解釋。若爾。寶法師解釋。甚似難思如何。 答。光法師釋今此論文。并置又解之方。作三解釋云事分明也。更不可疑之。但寶法師釋意。為難破光法師釋。以三解釋。分成四解釋也。所謂初釋內。此約有能。非要起用等者。彼同分眼有取境功能故。名為境界有對若境界有對。據礙取境用等者。彼同分眼不起取境用故。不名境界有對如此得意。有四解云也。是只不許光法師釋之上。責為難破之四解釋得意成也。寶法師意。非謂有人實作四解釋歟。 問。光法師釋有色義。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有說。色者謂能示現現此彼言。此有彼言。故名有色。付之。見正理論次上文。釋有見義云。二者此色可有示現。故名有見。可示在此在彼別。故如有所緣若爾。有見有色之義。豈非相濫哉。 答。有見有色其門各別。言有見者。唯限色界。言有色者。雖互五根五境十界得有色稱。專有色界。故光法師就第二師義。問於十色中。色界可說有示現言。餘九不爾如何可說有示現言。如何言色。答之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餘九相從說故。隨色可得說在此在彼此釋意。五根五境雖名有色。有色稱之源。專就色界論之。故釋有見有色之義。雖同述有在此在彼言說之旨。寬狹既異。何可相濫哉。如彼心心所中。雖具境界所緣二種有對之義。所緣有對。必託所緣境故。限心心所。境界有對。就取境功能談。故通五根。色界之中。雖具有見有色之義。有見之門。唯限色界。有色之邊。可能餘眼等九界也。 問。婆沙論意。以狹問寬時。可有如是答義耶。答。不可有如是答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光法師釋云。若以狹問寬。順前句答爰知。不可有如是答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披發智論文云。設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種耶。答如是此文無諍以狹問寬之時。有如是答義如何。 答。廣勘發智論文。亦伺婆沙論說。以狹問寬這時。儲順前句答。不可有如是答義故光法師釋云。依毘婆沙。若以寬問狹。順後句答。若以狹問寬。順前句答。若互有寬狹。四句分別。若寬狹相似。如是答泰法師釋云。依毘婆沙。若以寬問狹。順後句答。以狹問寬。順前句答。若亦有寬狹。四句分別。若寬狹相似。答曰如是寶法師釋云。以寬問狹。順後句答。若是所緣有對。定是境界有對故順後句答等相。諸師定判。其義如此。且得當卷論疏釋。顯其相者。若以寬問狹。順後句答者。如問若法境界有對。亦所緣有對耶。答謂若所緣有對。定是境界有對。有雖境界有對。而非所緣有對。謂眼等五根也。若以狹問寬。順前句答者。如問若意識所依性者。亦意識等無間緣耶。答謂是意識所依性者。定是意識等無間緣。有是意識等無間緣。非與意識為所依性。謂無間滅心所法界也。若互有寬狹。四句分別。若其相如常。若寬狹相似如是答者。如問若成就現在大種。彼現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現在所造色。彼現在大種耶答如是也。故以狹問寬之時。不可有如是答義云事。文理甚分明也。但於發智論文者。全不應疑歟。如是答者。寬狹相似。二法相對。互問之時。前問答如是。後問答如是。名之如是答。如發智論十三次上文。云若成就大種彼無覆無記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也。而發智論次下文。云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色耶者。以寬問狹也。故答之。云有成就大種非善不善色。謂處卵□。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翻之以狹望寬。問設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種耶。答如是。非如是答。就以狹望寬之一邊。答如是。可如是答云疑。未得其意。就中今問答。以寬問狹之中。後問答也。約此一邊何舉為疑哉。見同卷下文。就以狹望寬之一邊答如是事。其例稍多。皆可疑之歟。恐全不辨順前句答。順後句答。如是答相。致此疑問也。 重難云。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色耶者。以寬問狹。故順後句答。可云諸成就善不善色。彼定成就大種。有成就大種。非善不善色也。而答之云有成就大種。非善不善色等。問設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種耶。答如是。尤似難思哉。 答。若所對法。唯舉一物。以寬問狹之時。必儲順後句答。故發智論次上文云。若成就大種。彼不善色耶。答諸成就不善色。彼定成就大種。有成就大種非不善色。謂處卵□及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律儀不律儀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婆沙論(百二十八)中述此文云。謂若成就不善色者。定在欲界。無在欲界不成大種。必有身故。由此得為順後句答若所對法出多種類。以寬問狹之時。有多義門。故先分別之。後以狹問寬。答如是也。故今文中。先分別成就大種。非善不善色。成就大種。亦善色非不善色。成就大種。亦不善色非善色。成就大種。亦善不善色。多義門畢。復問設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種耶。答如是也。 問。論中述經部宗義云。是處心欲生。他礙令不起。應知是有對。無對此相違爾者雜心論文。同今此經部宗義歟。進云。光法師釋云。雜心四句文。同經部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雜心論所說。明三種有對。述四句分別。文相大同今論等說。光法師指何文。釋雜心論四句文同經部耶。 答。見雜心論文。說境界有對相云。如彼經等說。若觀陸則不觀水。如是廣說以此文合今論。論中云。故施設論作如是言。有眼於水有礙非陸。如魚等眼。舉四句中。第一句也。即當雜心論若觀陸則不觀水之文。而雜心論今文意云。不觀水於水有礙故。異有部觀水於水有礙之說。同經部是處心欲生。他礙令不起之義。故釋雜心四句文同經部。梵本不然。譯者謬矣也。 重難云。光法師者。震旦人師也。定可不見梵本。何釋梵本不然。譯者謬矣哉。 答。俱舍。正理婆沙(七十六)雜心等諸論中。同引施設足論一文。而雜心一論所引施設足論文。異今論等諸論中所引施設足論文。故知。雜心論所引之文譯者謬也。 問。光法師意。天眼天耳二根。為自性無記。為當通果無記歟。答。雖有學者二義且可存通果無記云義也。兩方。若自性無記者。天眼天耳二根。是禪定所生法也。何非通果無記哉。是以。婆沙論(三十二)中。出擇滅涅槃。是通達果。故名通達之例證云。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為通如此文者。天眼天耳二根。可通果無記。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以眼等五根。香味觸無記八界分別異熟威儀工巧通果自性五種無記云。通果者。謂香味觸。通果無記中。無舉天眼天耳二根。述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自性無記類。總出長養五根。而天眼天耳二根既長養攝也。定知。可自性無記云事如何。 答。天眼天耳二根。是禪定所生果。天眼天耳二通所依根故。可名通果無記也。故見光法師餘處(二十七)定判。引婆沙論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為通之文作三解釋之中。第二釋云。或是通果所依根故。亦名為通加之。品類足論中。明得作證所應證法云。謂一切善法及依定所證。無覆無記天眼天耳婆沙論文。述得作證者。謂諸善法。通果無記。指天眼天耳二根。名通果無記。任此等文理。天眼天耳二根。通果無記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是非盡理釋歟。其故變化大種。雖所長養。攝通果無記也。長養觸偏名自性無記。未盡其理。散無表能造大種。雖自性無記等流性攝也。自性無記類。不出等流觸。亦有所殘。准之推知。通果無記中。不舉天眼天耳二根。自性無記類。總云長養五根。同非盡理談歟。若盡理言之者。威儀工巧者。謂香味觸。通果者。謂天眼天耳二根及香味觸。自性者。謂除天眼天耳二根。餘長養五根香味觸。并等流觸。及外香味觸可云也。而香味觸通威儀工巧通果三類故。云威儀工巧通果者。謂香味觸。略不舉限通果無記一類。天眼天耳二根。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同自性無記故。述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略不出限觸一類散無表能造大種也。如此料簡。會通之時。光法師解釋。全無相違歟。 尋云。變化大種所長養攝者。在何處文哉。 答。勘婆沙論(百二十七)文云。問。此四大種品類有幾。答。品類有四。謂異熟生。長養。等流。變化。有餘師說。品類有三。謂異熟生。長養。等流。其變化者。長養所攝。復有說者。品類有二。謂異熟生。及長養。變化大種入長養中。等流攝入異熟長養。評曰。於前三說。中說為善。有四大種。非二攝故評家意。變化大種。所長養攝云事。此文甚明鏡也。 尋云。散無表能造大種。自性無記攝者。見何處文哉。 答。雖無分別定判。道理必然也。委細之旨。如別記之。 問。散無表能造大種。為自性無記。為當威儀無記歟。答。雖有學者二義。且可有自性無記云義也。兩方。若自性無記者。見光法師解釋。以眼等五根香味觸無記八界。分別異熟威儀工巧通果自性五種無記云。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自性無記觸唯舉長養類。若散無表能造大種。自性無記者。何不通等流觸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散無表能造大種。尤可自性無記也如何。 答。散無表能造大種。可自性無記也。若威儀無記者。初苦法忍隨轉戒。能造大種。可有一剎那過故也。眼等五根。色等五境。能造大種。不與彼為同類因。婆沙論(百三十一)中云。然四大種。有十一種。謂眼處所依。乃至法處所依。眼處所依與眼處所依為因增上。與餘處所依但一增上。乃至法處所依與法處所故為因增上。與餘所依但一增上。十二處中。同處能造大種。與同處能造大種為同類因。不與別處能造大種為同類因判。故定共戒能造大種。不與彼為同類因。初苦法忍隨轉戒。能造大種。欲界繫故。若散無表能造大種。威儀無記者。不可與彼為同類因。色法勢力微劣。威儀無記。不與自性無記為同類因故。而婆沙論(百三十一)中云。問。同趣同地。處所差別。展轉相望。為有因不。有說。無因此不應理。應有大種是剎那故。謂五淨居。所有大種。無始生死。曾未起故。大種有無一剎那類定。爰知。散無表能造大種。初苦法忍隨轉戒。能造大種。同是自性無記。與彼為同類因云事。但於光法師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之釋者。是非盡理釋歟。其故變化大種。雖所長養攝。通果無記也。長養觸無所簡。自性無記類中出之。未盡其理。准彼思之。散無表能造大種。雖自性無記。自性無記等流性法。唯限觸一類故。列自性無記類之中。略不舉等流觸歟。 問。有情數香味觸。可有等流性類耶。答。可有等流性類也。兩方。若有等流性類者。思有情數香味觸相。異熟長養之外。更不可有等流性類。是以眼等五根。異熟長養之外。無有等流性類。有情數香味觸。相例可同。加之見光法師解釋。出自性無記體云。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若有情數香味觸中。有等流性類者。何不舉之耶。若依之爾者。有情數香味觸。種類非一處。寧無等流性類哉。隨披寶法師解釋。可有此類如何。 答。有情數香味觸。可有等流性類也。故見寶法師解釋云。香味觸三。有情數者。亦有異熟長養無記。業俱者。是等流性有情數香味觸。有等流性類云事。此釋尤分明也。加之披光法師定判。以眼等五根香味觸無記八界。分別異熟威儀工巧通果自性。五種無記云。異熟者通八種。謂異熟五根香味觸。威儀工巧通果者。謂香味觸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異熟長養香味觸外。可有威儀工巧香味觸今此威儀工巧香味觸者。身表業俱生香味觸。即等流性攝。故有情數香味觸。有等流性類云事。此釋亦炳然也。但於眼等五根例難者。眼等五根異熟長養之外。無別體故。無有等流性類。有情數香味觸異熟長養之外。有別體故。亦有等流性類也。次於光法師解釋者。無記表業。俱生香味觸。威儀工巧二無記攝之善惡表業俱生香味觸。唯威儀無記攝之行住坐臥表色俱生。其體無記故。威儀無記攝之也。故三性表業俱生香味觸等流性攝。隨其所應。威儀工巧香味觸故。出自性無記體之時。唯舉長養香味觸。不出有情數等流香味觸解釋。既有其謂。疑難全不可來哉。 重難云。散無表能造大種。等流性攝也。自性無記類中。何不舉等流觸哉。 答。自性無記類中。長養互香味觸故。一具舉之。等流唯限觸境故。略不出之歟。 問。光法師意。心心所中。可許自性無記類耶。進云。光法師意。心心所中。無自性無記釋也付之。心心所法是廣。何無自性無記之類哉。是以。色不相應中。可有自性無記之類相例可同。何況。依身在上三靜慮。泛借起耳識及發語心。可自性無記之類。不可云異熟無記。異熟生心。他地不起故。不可云威儀無記。聲非威儀體故。不可云工巧無記。工巧上界無故。不可云通果無記。泛借起類故。若非自性無記者。可云何無記哉。依之寶法師意。心心所中。許自性無記之類如何。 答。廣勘有部依憑。本末諸論定判。說廣心相。但讀二十心。不論自性無記。故光法師意。任諸論所說。心心所中。無自性無記釋也。故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解七心界三性分別云。由異熟等攝心盡故。所以不通自性述法界三性分別云。於心所中。異熟等四。攝無記盡故。自性無記不攝心所法餘處云。於心所中。無別心所。是自性無記但於色不相應中。有自性無記之類云例難者。心心所中。無異熟等四無記所不攝者故。不許自性無記之類。色不相應中。有異熟等四無記所不攝者故。別出自性無記之類也。故光法師舉眼等五界。香味觸三界。自性無記之類云。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明法界中不相應自性無記之類云。自性無記者有十法。謂得非得。四相名句文同分。於不相應中。異熟等四所不攝者。謂餘無記。皆自性攝釋色聲二界自性無記之類云。自性者皆通色聲。異熟等四所不攝者。皆名自性無記次於依身在上三靜慮。泛借起耳識及發語心。可自性無記之類云難者。俱是威儀無記。可非自性無記。即起緣似三類威儀心中。可似威儀心攝也。故光法師八處(二十八)解釋中。引泰法師釋畢云。今解不然。生上三定。起下諸識。若起下身識。唯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眼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耳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唯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發業心。若泛爾發身語業者。是威儀心。是威儀心尚得通緣十二處能發語業。理亦應得文意顯也。次於寶法師意。心心所中。許自性無記之類云難者。彼明德光論師義。心心所中。許自性無記之類也。如當鄭云。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餘處判。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是人師異釋也。不可知會之。 問。初靜慮攝身識可通善性耶。答。可通善性也。兩方。若通善性者。見光法師定判。釋身識通善云。若修行者。觀段食等。深生厭離心。能起善三識而色界中。無有段食。初定攝身識。豈可通善性哉。若依之爾者。論中雖述七心界通善之旨。未簡初靜慮攝身識爰知。初靜慮攝身識。通善性云事如何。 答。初靜慮攝身識。可能善性也。故婆沙論中。出初靜慮善心。無隨轉戒之類云。一善眼識。二善耳識。三善身識。四死時善心。五起表善心。六聞所成惠相應善心初靜慮攝身識。通善性云事。此文甚分明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見問答具文云。問眼耳意識及與意根。皆通三性。鼻舌身識不善無記。此並可知。鼻舌身識起善云何。問互鼻舌身三識通善相故。答之云。若泛爾起者。三識非善。若修行者。觀段食等。深生厭離心。能起善三識也。若別就初靜慮攝身識。論通善相者。初靜慮天眾觀衣服等。深生厭離心。能起善身識可云也。問等起善可通表無表業耶。答。可通表無表業也。兩方。若通表無表業者。光法師明四種善云。三等起善。謂無表。得。四相。二定若等起善通表無表業者。何唯舉無表哉。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文述等起色業等。可能表無表業如何。 答。善表無表業。俱是自性善。及相應善。所等起法故。等起善。相應善。無表業云事。道理必然也。是以見今論餘處文云。等起善者。謂身語業。不相應行。以是自性及相應善所等起故。如良樂汗所引生乳謂身語業之言是廣。何不通表無表業哉。寶法師釋此文云。謂身語表。及無表業。四相得等。由二善所等起故。成善性也等起善。通表無表業云事。此釋亦分明也。但於光法師三等起善。謂無表之釋者。牒法界若是無貪等性。相應。等起擇滅名善。若貪等性。相應。等起名為不善。餘名無記之論文。別約法界所攝法中。明四種善故。唯舉無表。不出表業也。光法師釋此文云。此即別明法界。於法界中。善有四種。即此意也。泛明等起善相之時。非簡表業。今此疑問。全非論義歟。 問。光法師依婆沙論意。可立自性等四種善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此論下文。及毘婆沙善不善。各說四種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婆沙論所說。破犢子部意。世第一法唯以信等五根為性。□□□□問。彼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餘善法自性是何。若謂彼是不善無記。雜五根故。亦名善者。如是五根與彼相雜。何故不名不善無記。然信等五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一起一住。一滅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如此能破文者。一切善心心所。總名自性善。不可立相應善等見。依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為自性善。明知。說四種善者。述異師義婆沙論正義家意。不立自性等四種善云事。此釋分明也。若爾光法師今解釋。非只背婆沙論所說。豈不致相違於自定判哉。 答。勘婆沙論(百四十四)文云。氣尊者曰。由四緣故。說名為善。一自性故。二相應故。三等起故。四勝義故。自性善者。有說。是慚愧。有說。是三善根。相應善者。是彼相應心心所法。等起善者。是彼所起身語業。心不相應行。勝義善者。謂涅槃安隱故名善。分別論者。作如是言。自性善者。謂智。相應善者。謂彼相應識。等起善者。謂彼所起身語業。勝義善者。謂涅槃。由四緣故。說名不善。一自性故。二相應故。三等起故。四勝義故。自性不善者。有說。是無慚愧。以一向不善。遍不善心故。有說。是三不善根。以具五義故。相應不善者。謂彼木了應心心所法。等起不善者。謂彼所起語業。心不相應行。勝義不善者。謂生死不安隱故。名不善。分別論者。作如是說。自性不善者。謂癡。相應不善者。謂彼相應識。等起不善者。謂彼所起身語業。勝義不善者。謂生死一論前後文。更不破此義。故知。正義家意。依用此說云事。但於婆沙論文者。光法師餘處釋。今論之四種善等之文。引此婆沙論說。會其相違。作三解釋云。解云。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為自性善。明知。說四種善者。述異師義。又解。安惠菩薩俱舍釋中解。據實而言。皆是自性善。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隨義勝劣。建立異名。善中最強勝者。名勝義善。次強者立自性。次劣者立相應。最劣者名等起。不善隨義亦立四種。故婆沙一百四十四。三性。分別二十二根。有一師云。亦說有四種善不善。與此論同。然不見破。又解。婆沙前文。但破異師立五根為自性善。不破立無貪等為自性善。故故彼前後。亦不相違准此三解釋意。可會通婆沙論前後文相違也。此三釋中。若依第二第三釋意者。婆沙論正義家意。可立四種善等故光法師。此論下文。及毘婆沙善不善。各說四種之釋。尤所符合也。若依初釋意者。婆沙論正義家意。設雖不立四種善等。異師義中。既說四種善等故。毘婆沙論善不善。各說四種之釋。全無相違也。 老眼早覺。冬夜未曙之程。倩顧宿罪。閑忍往事之。次此論義者。去寬喜二年窮冬之候。於東大寺東南院。被行俱舍三十講之時。聖禪法師對良忠法師疑問之由。憶念之間。聖禪擬講之許。相尋此疑旨趣之處。彼注送狀云。 問。婆沙論意。可立自性善等四種善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毘婆沙善不善。各說四種付之體性同善也。何自性善處。可立相應善哉。是以婆沙論中。破唯以信等五根為自性善之義云。然信等五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如此文者。自性善外。不立餘善如何。 答。慚愧等五種所治。無慚無怕及貪嗔癡三不善根。是自性不善。故以能治慚愧及無貪無嗔無癡三善根。立自性善也。光法師餘處此五強勝。名為自性。餘非強勝。不名自性之釋。即此意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光法師餘處作三解釋會之。初釋意。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為自性善。明知。說四種善者。述異師義准婆沙論能破文故。立四種善者。異師義也第二釋意云。安惠菩薩俱舍釋中解。據實而言。皆是自性善。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隨義勝劣。建立異名。如婆沙論。能破文雖實皆是自性善。隨義勝劣。建立四種善第三釋意云。婆沙前文。但破異師立五根為自性善。不破立無貪等為自性善故。彼前後亦不相違故諸難勢全非相違。 問。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可名等起無記耶。答。不名等起無記也。兩方。若名等起無記者。見今論餘處文。善心不善心所起身語業。雖名等起善。等起不善無記心所起身語業。未名等起無記。明知。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不名等起無記云事。若依之爾者。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也。尤可名等起無記。是以光法師釋色界聲界無記云。若無記心力等起身語表業是無記如此釋者。無記心所起身語業。名等起無記如何。 答。披今論餘處文。述勝義。善解脫。自性。慚愧根相應彼相應。等起。色業等。翻此名不善。勝無記二常。善及不善。雖立勝義自性相應等起四種。無記唯限勝義一類。不立自性相應等起三種。故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不名等起無記也。但於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也。尤可名等起無記云難者。光法師餘處問答此事云。問何故善不善有四種。無記唯一。解云。分心所中。無別心所。是自性無記。由無自性。不立相應。由不立自性相應。亦不立等起此釋意云。無心所是自性無記。故不立自性無記。無自性無記故。不立相應無記。無自性及相應無記故。亦不立等起無記次於光法師若無記心力等起身語表攝是無記之釋者。無記心亦能等起身語表業故。彼所起身語表業是無記之旨釋許也。非謂以之立等起無記。何可為難執哉。 問。光法師意。聲界可通威儀無記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威儀工巧通果自性者。皆通色聲付之聲界者。是間斷法。更非行住坐臥體。何可通威儀無記哉。是以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以聲非威儀故。不緣聲若爾光法師今解釋。非只背道理。豈不違自釋哉。 答。凡於聲界。有二義門。若由威儀心所發故。從能發心。名威儀無記。故見光法師解釋。或云異熟。威儀。工巧者。謂七心界。或述威儀。工巧。通果。自性者。皆通色聲。即由此門也。若非行住坐臥威儀體故。非威儀無記。故見今論餘處文云。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光法師釋此文云。或云聲非威儀。故威儀心不緣。或述。若威儀路加行。不但在意識。亦通四識。緣四境故。以聲非威儀故不緣聲。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眼鼻舌身四識。是威儀路。加行非起威儀路。意識是威儀路。加行亦是起威儀路。亦由此門也。婆沙論(百二十六)中。云威儀路者。謂色香味觸四處為體。即此意也。今此二門。自本各別。兩處解釋。唯顯一邊實互許之。何為相違哉。重勘光法師餘處(二十八)解釋云。又空法師章。解威儀五蘊中云。色聚有五。謂五塵。問若起威儀具有五塵。何故婆沙俱舍并說。唯有四塵除聲。解云。行住坐臥名威儀。聲非威儀正體。所以二論說無。今據威儀心發聲義。所以說有。(已上文空解)光法師雖引空法師。今問答全無難破之。定知依用之云事。若爾會通之旨。既出彼定判。後學這輩。更勿致異論矣。 問。十八界中。唯欲界繫法。唯限香味二境鼻舌二識歟。答。唯限此四界也。兩方。若限此四界者。見品類足論文云。唯欲界繫法。欲界一切隨眠隨增唯欲界繫法。唯限此四界者。可欲界遍行修所斷隨眠隨增。更不可云欲界一切隨眠隨增哉。若依之爾者。以性相思之。唯欲界繫法。唯可限此四界也如何。 答。任今論。欲界繫十八。色界繫十四。除香味二識之文。十八界中。唯欲界繫法。唯限香味二境鼻舌二識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異求之。故寶法師釋云。欲界繫法。被欲界貪等繫縛。名欲界繫。即鼻舌香味四界全品類足論云。唯欲界繫法。四界二處。非蘊攝但於類足論唯欲界繫法界一切隨眠隨增之文者。欲界一切隨眠。唯欲界法許隨增。色無色界繫法不隨增。故云爾也。全非相違。 問。大眾部意。色無色界。十八界悉可有耶。 答。悉可有也。兩方。若悉有者。無色界者。無色法之稱也。設雖大眾部意。何云無色界五根五境悉有哉。是以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或述彼部義云。由彼色微故名無色若無色界五根五境悉有者。豈云由彼色微哉。或舉有部能破云。身語既無。律儀寧有。又無大種。何有造色若彼部意許無色界有身語大種者。更不可今能破來哉。加之重明有部能破云。色無色界。應有段食。彼部意。上二界中。無有段食若有香味者。寧無段食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云。若依宗輪論。大眾部等。色無色界。具六識身既云具六識身。定知。亦有所依六根。所緣六境云事如何。 答。大眾部意。色無色界十八界悉可有也。即依光法師。若依宗輪論。大眾部等。色無色界。具六識身之釋。正見宗輪論文。述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云。色無色界具六識身慈恩大師釋此文云。三界之中。許皆有色。微細根大。於彼得有。故無色界。具六識身。以義准知。上界亦有。香味二境。但少異故。略而不舉。既爾。彼緣自香味境。此雖不說。上界亦有香味有香味境。故有無色界具十八界。此中略不言。亦有根等。故披泰法師餘處(二十八)定判。釋今論此因不成許有色故之文云。大眾部等說。六識十八界。通三界故任此等解釋。大眾部意。色無色界十八界悉有云事。分明也。但於無色界者無色法之稱云難者。今論餘處(二十八)中。述大眾部等意。會此疑云。由彼色微。故名無色慈恩大師(寧輪論述記)有細無□色故。名無色界之釋。亦此意也。次於無色界五根五境悉有者。不可云由彼色微云難者。大眾部意。無色界中。五根五境。雖悉具之。其體是微妙。非□劣根境故。云彼界色微也。次於身語既無律儀寧有等之文者。有部意。縱許大眾部計牒破之云。彼部意。縱無色界唯有身語律儀。無餘色云者。身語既無。律儀寧有。又無以造大種。何有所造身語律儀哉破也。是只一往。縱許破之。更非謂彼部實義。無色界中。唯有身語律儀。無餘色歟。次於色無色界應有段食之文者。大眾部意。三界之中。雖有香味。欲界香味□劣法故。是段食性。上界香味微妙境故。非段食性也。如彼有部意。欲色界中。雖有觸境。欲界觸境。是段食性。色界觸境。非段食性也。 問。欲界觸界中。可有非段食類耶。答。可有非段食類也。兩方。若有非段食類者。披今論文當卷云。若爾。觸界於彼應無。如香味境。段食性故。欲界觸界段食性定。餘處十述唯欲界繫香味觸三。一切皆為段食自體。加之勘正理論餘處文判。謂唯欲界香味觸三。一切皆為段食自體。顯宗論說全亦同之。任此等論說。欲界觸界中。不可有非段食類若依之爾者。欲界觸界中。無非段食類者。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之時。豈無於色界。成就段食之過哉。 答。欲界觸中。可有非段食類也。故見光法師餘處(二十七)解釋。問異界化色觸皆成就不。答之云。解云。皆成就。如婆沙一百三十二云。引婆沙論一段文畢云。婆沙既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成就欲界大種及所造色不別簡。明知。異界化。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而生色界。不成就段食故。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之時。所成就欲界化觸界可非段食類也。但於今論當卷。及餘處文。并正理。顯宗兩論說者。且就欲界非化觸界論之也。或任婆沙論(百二十九)於中三事。是段食。體即十一。觸及香味處之文。段食自體。既通十一種故。云一切皆為段食自體歟。 尋云。欲界非化觸界中。可有非段食類耶。 答。元瑜法師作有無二釋歟。故述文記云。問。色界成身及宮殿。許有非搏食性觸。欲界成身及居處。有非捕食性觸。答。理亦應有。問。若觸成身及宮殿。觸有非搏食。香味成身宮殿。香味非搏食。答。香味必由食受感。所以皆搏食。觸不必從食。□所以非搏食。如諸根及色聲非食。造彼四大亦應非食。亦可。欲界一切觸。皆可吞煙有資身義。從食受生。皆是食性。應更詳審今此二釋。就法界非化觸界論之歟。若爾。二釋中。且可存欲界非化觸界中。無非段食類後釋也。 難云見今論餘處文。明段食相云。可成段別而飲噉故而欲界非化觸界中。衣服宮殿等。能造大種。既無段別飲噉之業。可非段食性。何云欲界非化觸界。皆段食性哉。 答。今論餘處可成段別而飲噉故之文。從多分說也。故見彼次下文云。光影炎涼。如何成食。傳說此語。從多為論。又雖非飲噉。而能持身。亦細食所攝。如塗洗等光法師釋此文云。言段食者。毘婆沙師傳說。此飲噉言。從多為論如藥塗身及洗浴等。雖非飲噉。而能持身。亦細食攝。色界雖有能攝益觸。以畢竟無分段飲噉。故非段食准此釋思之。欲界中衣服宮殿等。能造大種。有外持身之義。故可段食攝也。 問。論中述有餘師說云。有殊勝觸。攝益於身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答。光法師釋云。有殊勝觸。即色界大種付之有漏法者。繫地各別也。何有色界大種益欲界依身之義哉。何況。下地身根。不能取上地觸境。既非受用境。豈蒙彼益哉。 答。見今論文起盡。明色界無香味。有非段食觸云。有餘師說。住此依彼靜慮等至見色聞聲。輕安俱起。有殊勝觸。攝益於身。是故此三生彼靜慮。猶相隨逐。香味不爾。故在彼無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之中。初釋云。謂住此欲界。依彼四靜慮。始起等至。起天眼見上界色。起天耳聞上界聲。輕安謂大善地法中輕安。定中用勝。故別標名。觸與輕安。同時故言俱起。有殊勝觸即色界大種。欲界身雖不能取上界觸。以觸身中行故。能攝益身。身在欲界既能見彼地色。聞彼地聲。起彼地觸。是故此三生彼靜慮。猶相隨逐。香味不爾。故在彼無此釋意云。住欲界中依四靜慮現起等至。起天眼。見色界色。起天耳聞色界聲。現起等至之時。與彼定相應輕安心所俱起。色界大種。來在心中。名殊勝觸。欲界身根。雖不能取色界觸境。以彼色界觸。欲界身中行故。能攝益欲界依身。在欲界中。既能見彼色界色。聞彼色界聲。起彼色界觸故。此色聲觸三。生彼色界。猶相隨逐。香味不爾故。在彼色界無但於色界大眾。不可益欲界依身云肄。并下地身根不能取上地觸境云難者。光法師欲界身。雖不能取上界觸。以觸身中行故。能攝益身之釋。先所會通之也。 問。論中述有餘師說云。有殊勝觸。攝益於身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所引輕安是欲界益欲界身故付之見論文起盡。明色界無香味。有非段食觸云。有餘師說。住此彼依靜慮等至。見色聞輕俱起有殊勝觸。攝益於身。是故此三生彼靜慮。猶相隨逐。香味不爾。故在彼無。住欲界中。依四靜慮。現起等至。起天眼見色界色。起天耳聞色界聲。與彼等至俱起。色界大種。來在身中故。此色聲觸三。生彼色界。猶相隨逐之旨顯也。若欲界觸者。何可成色界有非段食觸之義哉。例如欲界雖有香味。色界無之如何。 答。披今現文。尋殊勝觸體。上標往此依彼靜慮等至。下說有殊勝觸。攝益於身。思文相次第。明有殊勝觸。攝益欲界身而色界觸。不能攝益欲界身故。云有殊勝觸。尤可指欲界觸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輕安謂身輕安。即細滑觸。或是輕觸。與二通同時故。言俱起能攝益身。雖色及聲通欲色界。所引輕安。唯是欲界。益欲界身故元瑜法師(述文記三)釋正理論有殊勝觸。攝益於身之文。其意同之。既有同意之定判。可知。此釋順文理云事。但於若欲界觸者。不可成色界有非段食觸之義云難者。光法師會此疑云。以於欲界三各相隨故。生色界亦具三種此釋意云。住欲界中。欲色界聲及欲界觸三種相隨故。生色界亦具彼界色聲觸三種次於欲界。雖有香味。色界無之云例難者。由依四靜慮。現起等至。起天眼天耳。二通之力。無香味攝益欲界身之義故。全不可為相例難。 問論中明色界有鼻舌二根。無香味二境云。以六根愛依內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起爾者今此愛者。可味定耶。答。可味定也。兩方。若味定者。味定緣過去淨定。今此愛緣依身所緣既異。何云味定哉。若依之爾者。任光法師。由得上定。起上界愛之釋。今此愛者。依身在欲界。所起色界愛也。豈非味定哉。 答。論中述論主正解云。如是說者。鼻舌二根。於彼非無。但無香味。以六根愛依內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起光法師釋此文云。鼻舌彼有。但無香味。以六根愛。依內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起。由得上定。起上界愛。愛上界身。故生色界。得有鼻舌任此釋。今此愛者。依身在欲界所起色界愛故。味定云事。必然也。但於味定緣過去淨定。今此愛緣依身云難者。今論餘處(二十八)文說味定相云。此無間滅。彼味定生。緣過去淨深生味者。從多分論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一)中。問愛相應定。能緣三世。何故唯說緣過去耶。答之雖有四師異說。初師說云。有說此依多分而說。謂有情類。法爾多緣曾所愛順境。生愛味故。評家嘆之云。評曰。應知初說為善。此中入出皆依味定。而作論故准此文。味定廣緣三世。亦緣味定故緣依身等。全非相違也。 問。今論意。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故。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以行相□。外門轉故付之外門轉故因不可然。欲界及初靜慮內門意識雖非外門轉。與尋伺恒相應。以外門轉故因。何可成五識與尋伺恒相應義哉。是以正理論中。難此四云。現見意識內門轉時。亦常與彼共相應故爾者。外門轉故因。有義如何。 答。光法師會正理論難。作俱舍師救云。一行相□是通因。二外門轉故是別因。五識具二。內門意識。雖無外門轉。而有行相□。故有尋伺。上地外門意識。雖有外門轉。而無行相□。故無尋伺此釋意云。以行相□者。廣互五識意識之通因。外門轉故者。唯限五識之別因。故欲界及初靜慮內門意識。雖非外門轉。有行相□通因。故與尋伺恒相應。第二靜慮以上外門意識。雖有外門轉。無行相□通因。故不與尋伺相應也重意云。外門轉故因。自本唯限五識之別因。非互意識之通因。故欲界及初靜慮內門意識。與尋伺恒相應。第二靜慮以上外門意識。不與尋伺相應云難者。不可來也。 問。論文云。以行相□。外門轉故爾者。寶法師意。外門轉故者。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故歟。進云。寶法師釋云。故知。外門非是因也付之依寶法師解釋。披今論現文云。眼等五識者。有尋有伺。由與尋伺恒共相應。以行相□。外門轉故文想起盡。無諍外門轉故者。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故是以正理論中。難今論外門轉故因云。現見意識內門轉時。亦常與彼共相應故何用外門。為因簡別依之光法師。述俱舍師救。會二外門轉故是別因。圓暉法師釋一行相□。二外門轉。由此二因故。眼等識與尋伺俱。若爾寶法師解釋。豈不背此等定判哉。 答。寶法師釋。以行相□外門轉故之論文。引正理論難。俱舍師救畢云。評曰。有無尋伺。即既俱由行相□。何假外門內門。外門無尋伺。內門有尋伺故。故知。外門非是因也。今詳以五識唯行相□故。恒與尋伺相應唯外門轉。顯義決定故說唯言者。顯五識唯尋伺相應所以。故不至上地此釋意云。以行相□故。可為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正因。外門轉法。不必與尋伺相應故。外門轉故。非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正因。以外門轉故。成行相□義。傳顯五識與尋伺恒相應義決定也寶法師意。存正理論難破之趣。故作此釋也。若如此得之時。今論定判。亦無相違。但於正理論文者。就今論文言欲顯其非者。彼論定習故。依外門轉故之文。且致此難歟。次於光法師。圓暉法師解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可和會也。 問。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歟。答。可無尋唯伺地攝。兩方。若無尋唯伺地攝者。今論中雖述靜慮中世間無尋唯伺。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未云彼地攝哉。何況披今論餘處文云。迦濕彌羅國諸大論師。皆言色界處。但有十六。彼謂即於梵輔天處。有高臺閣。名大梵天。一主所居。非有別地。如尊所座四眾圍繞光法師釋此文云。今此國師二俱不立。由無別地。故唯十六若初靜慮地外。無別中間禪攝地者。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是有尋伺地攝。更不可云無尋唯伺地攝。加之見品類足論文。以有尋伺等三地。分別十八界。十二處。五蘊等云。無尋唯伺地。三界二處五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一識識。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若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者。寧可云三界二處攝一識識哉。若依之爾者。既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定可無尋唯伺地攝。例如初靜慮眼等五根并色觸等。有尋有伺地攝如何。 答。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有尋有伺地外。別可無尋唯伺地攝也。故見婆沙論(九十八)文。大梵依靜慮中間心命終結生若有散心中間禪攝者。何無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無唯伺地攝哉。加之婆沙論(百三十四)中。釋發智論見諦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所成就色界繫身語業色何大種所造答色界繫之文云。此依種類總相而說。若別說者。應言未至地大種所造既云有四大種未至地攝。例亦可有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云事。必然也。故准此等論文思之。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定可無尋唯伺地攝也。但於今論餘處一主所居非有別也文。并光法師由無別地故唯十六之釋者。設雖大梵天主所居非有別地。有尋有伺等。三地既異。故有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更不可有相違。次於品類足論文者。彼論中。明有尋有伺等三地廢立云。有尋有伺地云何。謂欲界梵世。及一分無漏法。無尋唯伺地云何。謂修靜慮中間得梵大梵及一分無漏法。無尋無伺地云何。謂一切極光淨。一切遍淨。一切廣果。一切無色。及一分無漏法如文意有尋有伺地。及無尋無伺地。廣取彼地所有一切法。無尋唯伺地。唯取中間禪定善諸門分別之時。無尋唯伺地。就其定善論之。故云三界二處攝一識識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也。以實在足論意。可許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也。 重難云。品類足論意。實許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者。何唯就中間禪定善論之哉。 答。初靜慮及中間禪同一繫縛地。色不相應散善。無覆無記。染污心等。無有勝劣差異故不約此明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不同。約其定善。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既有勝劣差異。故據其顯相。無尋唯伺地體。唯取中間禪定善也。若就實義。具出其體者。有尋有伺地之外。可有無尋唯伺地地攝。眼等五根并色觸散善無覆無記見惑等也。 尋云。無尋唯伺地。有見惑云事。見何處文耶。 答。勘發智論文。云三結九十八隨眠。幾有尋有伺。幾無尋唯伺。幾無尋無伺。答三結三種。九十八隨眠中。欲界三十六。有尋有伺。色界三十一。三種無色界三十一。無尋無伺婆沙論(五十二)中。釋此文云。答。三結三種。謂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云何有尋有伺。謂在欲界及初靜慮。云何無尋唯伺。謂在靜慮中間。云何無尋無伺。謂在上三靜慮及四無色。餘廣說如本論加之婆沙論(八十七)云。問。若諸隨眠無尋唯伺。彼於無尋唯伺法。為所緣縛耶。答。應作四句。有諸隨眠無尋唯伺。而於無尋唯伺法非所緣縛。謂諸隨眠無尋唯伺而已斷。設未斷而他界緣惑。他地緣惑。自界他界緣惑。自地餘法緣惑。無漏緣。有諸隨眠無尋唯伺。亦於無尋唯伺法。為所緣縛。謂諸隨眠無尋唯伺。是有漏緣。緣彼未斷任此等論判。無尋唯伺地。有見惑云事。甚分明也。就之會通品類足論文之趣。准前可知之。 問。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名無分別歟。答。可有二義門也。兩方。若名無分別者。見今論文。述說五無分別。由計度隨念。唯以五識。名無分別。明知。意識中無無分別類云事。若依之爾者。以五識名無分別。三分別中。唯有一種分別故也。而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三分別中。唯與一種分別相應。何不名無分別哉。 答。若五識意識相望論之者。意識能分別諸境故。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從總種類。可名有分別也。故見正理論文云。豈不意識有唯一種分別相應。由依意識總類具三。說有分別顯宗論文全亦同之。但於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唯與一種分別相應。如五識可名無分別云難者。五識自本其性羸劣。無強分別。故從多分。名無分別。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雖唯與隨念一種分別相應。分別諸境。力用強勝。非如五識。唯與自性分別相應故。可名有分別也。若散心定心相望云之者。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唯與隨念分別相應。無有餘二分別。故可名無分別也。故婆沙論(七十二)云。且在定者。皆無分別。不在定者。容有分別。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定中意識。不與計度分別相應故。名無分別云事。此分明也。 問。意識相應散惠。悉為計度分別體歟。 答。悉可為計度分別體也。兩方。若悉為計度分別體者。意識相應散惠。種類非一准。何悉為計度分別體哉。是以婆沙論(七十二)中。明意識通有分別無分別相云。且在定者。皆無分別。不在定者。容有分別。既言容有。知有非計度分別之類云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述以意地散惠。意識相應惠。悉為計度分別體如何。 答。意識相應散惠。於所緣境。如此如是計度而轉。似順尋。故悉為計度分別體也。故今論云。散謂非定。意識相應散惠。名為計度分別正理論云。散言簡定。意識相應散惠。名為計度分別。定中不能計度境。故非定中惠能於所緣如此如是計度而轉。故於此中。簡定取散顯宗論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云。三推度分別。謂意地不定惠。雜心論云。分別思惟者。意地不定惠也。任此等論判。計度分別體。雖簡定中惠。意識相應散惠中。更無所遮。爰知悉為計度分別體云事。何況婆沙論(七十二)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之說。光法師散惠計度。又順尋強之釋。意識相應散惠。悉為計度分別體之旨。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不在定者容有分別之文者。今此文意。具有三分別。名有分別。而第二靜慮以上不定意識。唯與隨念計度二分別。俱無有自性分別。故可名無分別也。故為簡之。置容有言歟。已上相傳義也。 愚推云。對定中意識。不與計度分別俱故。皆名無分別。將成不定意識必與計度分別俱故。名有分別之時。其不定意識之中。或具有三分別。或唯有隨念計度二分別。若三若二有定故為顯其不定。云容有分別也。自性分別有無。雖是不定。必與隨念計度二分別俱故。不定意識。悉名有分別也。若為顯不定意識之中。有無分別之類。置容有言者。結文何云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哉。此文意。無諍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不定意識。悉名有分別云也。重難云。就婆沙論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之文難思。若為顯不定意識名有分別。可云隨念計度。遍與不定意識俱起。何唯舉計度分別。不出隨念分別哉。 答。定中亦有隨念分別故。為成不定意識名有分別。就唯有散位。且舉計度分別歟。若盡理云之者。可出不定隨念分別也。故正理論中。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相云。應知。此中且辨計度及與不定隨念分別遍諸地故。約此二種。 問。定中惠可名計度分別耶。進云。今論疏中。不名計度分別釋也。付之定中惠。明了知所緣境。何不名計度分別哉。何況定中惠。推度故名見。而計度推度。名異義同者。光法師定判也。既有推度之義。定知。可名計度分別云事如何。 答。見今論文偈頌。云。以意地散惠。長行述散謂非定。意識相應散惠。名為計度分別。定中惠不名計度分別云事。分明也。光法師釋此文云。所以計度散非定者。婆沙四十二解釋定中惠非計度分別。云雖亦有惠。而非推度分別。若推度時。便出定故。又正理云。定中不能計度境。故非定中惠。能於所緣。如此如是計度而縛。故於此中簡定取散何況次下文。重明定中惠。不名計度分別。多重問答云。問。惠順彼尋。尋通定散。惠亦應通。何故計度唯散非定。解云。散惠計度。又順尋強。定伏。順尋非強。問。依定發惠。定應順惠。如何伏惠。令不順尋。解云。簡擇諦等。實定順惠。若順尋邊。定即制伏。問中尋起。定不能伏如何。能伏順尋惠耶。解云。尋是自性分別。有體即名分別。惠似順他起。勢力易除引婆沙正理兩論所說。儲定散相望。多重問答。成定中惠不名計度分別之旨。解釋既為委悉。學者深可沈思。加之正理論云。應知。此中且辨計度及與不定隨念分別遍諸地故婆沙論(七十二)云。前五識身。唯無分別。第六識身。或有分別。或無分別。且在定者。皆無分別。不在定者。容有分別。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任此等論判。定中惠不名計度分別云事。亦炳然也。但於定中惠明了知所緣境何不名計度分別哉云難者。定中惠。是現量智。明了知所緣境無籌度比知之義。故不名計度分別也。今疑難之趣。未得其意歟。於定中惠。推度故名見任計度推度名異義同之釋。可名計度分別云難者。見者推求猛利之義。廣通定散。計度者分別籌度之稱。唯限散位。而婆沙論中云。欲界五識身。唯有一種自性分別。雖亦有念。而非隨念分別。不能憶念故。雖亦有惠。而非推度分別。不能推度故。全非由推求猛利之義。名推度分別。此以計度。呼為推度。故光法師引此文。對今論說。會計度推度名異義同也。非謂計度推度之義一切皆同。何為相違哉。 問。隨念分別。唯緣過去境歟。答。廣緣三世境也。兩方。若唯緣過去境者。意識相應念。所緣是廣。何唯緣過去境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引婆沙論(四十二)欲界五識身。唯有一種自性分別。雖亦有念。而非隨念分別。不能憶念故之文云。准婆沙文。隨所更事。名為隨念如此釋者。隨念分別。唯緣過去境如何。 答。今論中述隨念分別相云。若定散。意識相應諸念。名為隨念分別正理顯宗兩論文。全亦同之。婆沙論(四十二)云。隨念分別。謂意識相應念雜心論云。隨憶思惟者。意地念也任此等論判。若定若散。意識相應所念心所。皆為隨念分別體。故隨念分別。廣緣三世境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光法師。准婆沙文。隨所更事。名為隨念之釋者。立隨念分別稱。由隨念曾所更事。或隨境念二故。故光法師釋云。隨念曾更。或隨增念。名隨念分別兩婆沙論。雖亦有念。而非隨念分別。不能憶念故之文。隨念曾更。或隨境念。二故之中。且由隨念曾更之邊。立隨念分別稱非立隨念分別稱。唯由此一故。隨念分別。廣緣三世境。全無相違也。 問。散位念。名隨念分別。為順尋故。為當順惠故歟。答。順尋故名隨念分別也。 兩方。若順尋故。名隨念分別者。披光法師釋。云。夫念作用。多順於惠。散惠用勝。名為分別。故念順彼。名為分別如此釋者。散位念順惠故。名隨念分別若依之爾者。惠念自性。雖非分別。順自性分別尋故。得分別名也。定知。散位念。順尋故名隨念分別云事。例如散位惠順尋故。名計度分別如何。 答。散位念順尋故。名隨念分別也。故光法師問答云。問。尋性分別此事可然。於餘心所。何故念惠。名為分別。非餘心所。解云。餘心所法。非似順尋。唯二似順。故不說餘。故正理云。夫分別者。推求行相。故說尋為自性分別。簡擇明記行似順尋。故分別名。亦通惠念今此光法師釋。正理論文。意地散惠。名計度分別。定散諸念。名隨念分別。俱順尋故云事。甚分別也。但於光法師。故念順彼。名為分別之釋者。見解釋起盡。答若爾念於定強。應不通散之問。夫念作用。多順於惠者。述念作用順惠義。散惠用勝。名為分別者。顯散惠順尋義勝故。名為計度分別云。故念順彼名為分別者。散念順散惠。尋勝故。名為隨念分別故散位念名隨念分別。遂所歸者。順尋義故。全非相違歟。 問。能執受心。可通第六識耶。答。可通第六識也。兩方。若通第六識者。見今論文。釋有執受義云。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而第六識無攝無根。為所依處之義。何可為能執受體哉。是以。光法師釋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名有執受之論文云。眼在五根。若入無心。或起意識。即無識執受此釋無諍能執受心。唯可限五識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損益展轉。更相隨故之論文云。謂心心所。起憂苦損。依處亦損。起喜樂益。依處亦益既述起憂喜二受依處有損益之旨。明知。能執受心通第六識云事如何。 答。能執受心。可有親□。能執受心云之者。可通第六識也。光法師謂。心心所起憂苦損。依處亦損。起喜樂益。依處亦益之釋。此旨誠分明也。何況勘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云。散地無表所依大種有執受者。散心果故。以有愛心執為現在內自體故此文意。能執受心。通第六識加之婆沙論(百三十八)云。若生色界七處少分。是有執受。三處全。七處少分。是無執受色界鼻舌二根無有鼻舌二識為所依義。若執受體嫌第六識者。寧可通有執受哉。任此等定判。能執受心。通第六識云事必然也。但於第六識無攝五根為所依處之義云難者。第六識雖無攝五根為所依處之義。由第六識力。依身有損益故。能執受義。可通第六識也。次於光法師或起意識。即為識執受之釋者。見今論文。云。有執受者。此言何義。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無依處。名有執受。就親能執受心。以五識為能執受體。故且任論現文。第六識現前位。無識執受若就實通論者。能執受心。亦通第六識。故釋次下損益展轉更相隨故之論文。述能執受體。通憂喜二受之旨也。 問。光法師作現在眼等五根。識不依時。或名有執受。或不名有執受。云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色界鼻舌二根可通有執受耶。 答。可通有執受也。兩言。若通有執受者。第二釋意云。而言執受。據識起時。以執受義。作用顯故。通依識起位。所依五根。名有執受而色界鼻舌二根。全無發能依識之義。何可通有執受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色界鼻舌二根。可通有執受如何。 答。見婆沙論(百三十八)文云。若生色界。七處少分。是有執受。三處全。七處少分。是無執受色界鼻舌二根。能有執受云事。此文分明也。設雖光法師第二釋意。更不可背婆沙論說。但於光法師第二釋意。能依識起位。所依五根名有執受等云難者。正見彼釋。云。又解。現在五根。五識不起時。非是執受。而言執受。據識起時。以執受義。作用顯故。如定道大種雖不離身亦是現在。名無執受。五根亦爾此釋意云。以五識為能執受體之時。能依五識。不現前位。所依五根。非有執受然而泛論之者。能執受體。通第六識。故色界鼻舌二根。由意識能執受。可名有執受也。 問。定道二戒。能造大種。可名有執受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名無執受。付之披今論所說。有執受相云。色香味觸。住現在世不離五根。名有執受而定道二戒。能造大種。既有住現在世。不離五根之義。何不名有執受哉。 答。定道二戒。能造大種。名無執受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故見今論餘處文。偈頌結定生依長養。無受無異大。長行述定生無表差別有二。謂諸靜慮無漏律儀。此二俱依定所長養無受。無異大種所生。定道二戒。能造大種。是無執受定。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是無執受故。正理三十五云。所依大種無執受者。定心果故必無愛心執此大種以為現在內自體故。又此大種無有其餘執受相。故名無執受顯宗論文。全亦同之。諸論一同之說。誰可異求之哉。但於既有住現在世。不離五根之義。可名有執受。云難者。定道二戒。能造大種。雖有住現在世不離五根之義。是定心果。必無愛心執此大種。以為現在內自體。故名無執受也。准正理論文。可會通之。加之。光法師當卷釋云。如定道大種。雖不離身亦是現在。名無執受。五根亦爾若作前解。通彼文言。定道大種。入定有。出定即無。名無執受此釋意云。若依現在五根。識不起時。非是執受云。第二釋意者。定道二戒能造大種雖不離心亦是現在。名無執受。為其例證。若依現在五根。識不依時。亦名執受。執受類故云。初釋意者。會通可云。眼等五根。相續不斷。心心所法。攝為依處。故識不依時。執受類故。名有執受。定道二戒。能造大種。入定雖有。出定即無。有間斷義。心心所法。不為依處故。雖不離身亦是現在。異有執受相故。名無執受演祕中云。如定道戒能造大種。雖不離身亦是現在而無執受。五根亦爾。前師釋云。定道大種。在定即有。出定即無。名無執受。五根相續。與彼不同之釋。其意同之。正理論(三十五)餘處文云。又此大種。無有其餘。執受相故。名無執受即此意歟。 去弘長元年中夏之候。當今於五條大宮新內裹。初被行最勝講之時。東大寺定緣得業對與福寺之實寬律師。述演祕釋疑。此論義宗性初參。證義者之間。親列其座。聊加其詞了。 問。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現在有情數無執受所造色。可為異熟因耶。答。若依光法師一釋意者。可有此義也。兩方。若為異熟因者。婆沙論中。述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現在有情數無執受所造色為因云。因者謂同類因如此文者。不為異熟因。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名有執受之論文。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云。現在五根。識不起時。非是執受若依此釋意之時。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現在無執受眼等五根。豈不為異熟因哉。 答。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七十一)云。復次眼唯有執受。色不定或(文)或(百四十三)云。有說若唯是有執受者。立根。若非及不定者。不立(文)任此等文。現在眼等五根唯有執受法。故婆沙論(百三十七)中云。謂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有執受所造色為因增上。因者二因。謂同類異熟。欲界身語表無表業。及色界身語無表業。感現在眼等五根。云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有執受所造色。為異熟因。不云與無執受所造色。為異熟因也。但光法師第二釋意云。現在眼等五根。能依識不起時。非有執受。故若依此釋意者。望彼同分眼等五根。雖可有過去有情數所造與現在有情數無執受所造色。為異熟因之義。其彼同分眼等五根。能依識可依被餘緣障不起許也。自未來識不依眼等定類無。故婆沙論中。不云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現在有情數無執受所造色為異熟因也。 問。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為唯限異熟生。為當可通所長養耶。答。可通所長養也兩方。若唯限異熟生者。見品類足論文。自體所攝九處我有執受。而自體所攝九處是廣。何不通所長養哉。何況。光法師解釋中。述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可通等流性若許通等流性者。寧可嫌所長養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明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如此文者。彼論意。有執受法。唯可限異熟生如何。 答。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通不通等流性者。依光法師。身表業有執無執受二解釋可定之。通所長養云事。不可異求之歟。其故無異熟生色法。離所長養色法住。故異熟生眼等九處。與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之時。不相離所長養。眼等九處與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之義必然。故有執受法。不限異熟生。亦通所長養云事。道理先勿論也。故見品類足論(十五)文云。云何有執受。謂自體所攝眼處乃至色耳鼻舌香味身觸處亦爾(文)而自體所攝眼等九處。不限異熟生。既通所長養。故有執受法不限異熟生。亦通所長養之旨。此文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一往定判也。即彼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意。舉四師說云。品類足說。一剎那九處少分名有執受。識身足說。一剎那五蘊少分名有執受。有說品類足識身論說。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愛。有說。二論說。一剎那有根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有說。二論說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是名差別。今此四師說。更非相違義。各舉一邊門。以顯兩論意。故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云師意。全不遮有執受法通所表養也。 問。品類足論意。除身表業。於餘眼等九處判有執受無執受相。與今論意同歟。答。與今論意同也。兩方。若與今論意同者。婆沙論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今論意。有執受法通所長養思。今此寶狹相。豈非兩論意異哉。 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明身表業有執受無執受相。以品類足論說。對今論文。雖作論意各別云釋。於眼等九處。未云兩論意各別。以知。兩論意同云事如何。 答。異熟長養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并異熟長養色香味觸住現在世。不離五根名有執受。餘名無執受云事。諸論一同之說。諸師共許之義。故除身表業。於餘眼等九處。判有執受無執受相。品類。俱舍。兩論意。可同也。但於婆沙論文者。一往定判也。即彼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意。舉四師說云。品類足說一剎那九處少分名執受。識身論說。一剎那五蘊少分名有執受。有說。品類足。識身論說。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有說。二論說。一剎那有根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有說。二論說。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是名差別。今此四師說。更非相違義。雖且舉一門。實可通餘邊。故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云師意。全不遮有執受法通所長養也。 問。有執受法可通五蘊耶。答。唯限色蘊也。兩方。若通五蘊者。前八界及聲無執受。餘二者。性相之所定也。有執法寧可通五蘊哉。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百三十八)文。云。此中說。內身所攝五蘊。名有執受。初契經說。續眾同分有情數五蘊有執受(乃至)識身論說。一剎那五蘊少分名有執受(文)此文無諍有執受法。通五蘊(見)如何。 答。有執受法者。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眼等五根。扶根四境。故唯限色蘊。更不可通餘四蘊也。故見今論文。云。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名有執受。過去未來名無執受。色香味觸住現在世。不離五根。名有執受。若住現在。非不離根。過去未來。名無執受(文)正理論(四)說顯宗論(三)文。其言雖少異。其意全是同。加之婆沙論(百三十八)云。若生欲界。九處少分是有執受。三處全。九處少分。是無執受。三處謂聲處意處法處。若生色界。七處少分。是有執受。三處全。七處少分。是無執受。三處如前說(文)雜心論云。餘二者五內界。現在是受。起斷等知故。過去未來是不受。心法不住故。色香味觸。若現在及不離根是受。如心心法。根中止住。彼中亦爾。不離根故(文)任此等文理。有執受法。唯局色蘊中。眼等五根。色等四境。不通餘受等四蘊事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發智論(十四)云。有執受是何義。答此增語所顯。非隨自體法(文)隨自體法通內身五蘊。故釋此中說。內身所攝五蘊。名有執受。初契經云。有執受苦蘊。便引生眾苦。謂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文)有情數五蘊引生生等四苦故。釋初契經說。續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名有執受。識身足論(三)云。慈緣執受識蘊□□□□無量五蘊和合。有情數釋。識身論說。一剎那五蘊少分名有執受也。此等經論所說。皆合能執受所執受。名有執受。故有執受法。廣通五蘊(為言)非謂所執受法通受等四蘊。經論之文。全無相違也。 問。品類足論說。諸表業是無執受。今論餘處云。表業屬身是有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論意各別(文)付之品類足論。是薩婆多宗本論也。今論意何可背本論誠說哉。何況見品類足論文云。云何有執受。謂自體所攝眼處(乃至)色耳鼻舌香味身觸處亦爾(文)身表業。豈非自體所攝色處哉。加之婆沙論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文)而依內起表。已顯有情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也。定知。品類足論意。身表業是有執受云事如何。 答。品類足論中。明五學處。諸門分別云。幾有色等者。一切是有色。幾有見等者。一有見四應分別。謂苦表是有見。若無表是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若表是有對。若無表是無對(乃至)幾有執受等者。一切無執受。一切表無表業。皆無執受(見)披今論(十三)餘處文。偈頌云。表唯等流性。屬身有執受。長行述應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屬身是有執受。身表業依是有執受。定。故任二論所說相替。作論意各別解釋也。光法師餘處(十三)亦作二解釋。初釋云。解云。論者意異。難為會釋。即同當卷論意各別初釋意也。但於今論意不可背本論誠說云難身。論主以理立其宗義。不必本論為定理也。次於品類足論自體所攝色處名有執受文者。就不離五根之色處論之。身表業心發故。非不離五根之色處。故彼論中說無執受也。次於婆沙論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之文者。眼等五根住現在世。色香味觸住現在世。不離五根。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為言)雖身表業有情數攝。非不離五根之色處。故彼論意。名無執受也。 重難云。今論意云。身表業是有執受者。化人所發身表業。寧可有執受哉。 答。今論餘處文云。屬身有執受。據非化身表業論之。化人所發身表業。無有屬身義。更不可名有執受也。 問。品類足說。諸表業是無執受。今論餘處云。表業屬身是有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或有品類據表暫起。猶如客寄各無執受。此論業品據多時起得與根合名有執受(文)付之定有執受無執受相。不可據多時起暫時起。品類足論(十)中。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更不云據暫時起。今論餘處(十三)文。述屬身有執受。亦不見據多時起。何據暫起相續。會通二論相違哉。何況若據暫起。名無執受者。散無表能造大種可名無執受也。加之婆沙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文)思表唯等流性之理。設雖多時起身表業。不可名有執受(見)如何。 答。披今論餘處(十三)文。偈頌結表唯等流性。屬身有執受。長行述應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屬身是有執受。身表業是有執受。判正理(三十五)顯宗(十八)兩論文。全亦同之。諸論一同之說。豈可背品類足論意哉。得此道理。勘彼論文(十五)云。云何有執受。謂自體所攝眼處(乃至)色耳鼻舌味身觸處亦爾(文)身表業既自體所攝色處也。定可有執受。何況婆沙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文)任光法師餘處(十三)依內起表已顯有情之釋。身表業是有情數法。故亦可有執受(見)准此等文理。品類足論意。存身表業是有執受之義云事炳然也。而彼論中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文)此文甚為難思。依之。光法師以此文對今論和會之云。品類足論據表暫起。說無執受。今論業品據表多時起。名有執受也。據暫起相續。會二論相違。不局當卷解釋。亦出餘處定判。故見光法師餘處(十三)第二釋云。又解品類表業據暫起在身。猶如客寄。心心所法非能執受。故云表業是無執受。俱舍等論。據多時起相續在身。心心所法。能執受故。故云表業是有執受。各據一義。亦不相違(文)此釋意云。身表業依心發故。暫起在身。猶如客寄。無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之義。故品類足論。說無執受。多時現起。相續在身。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能執受故。今論等文名有執受。各據一義。亦不相違(為言)但於苦據暫起名無執受者。散無表能造大種。可名無執受云難者。要期受持。根本成位。現在一念。大種能造。初後念無表故。更無暫起多時起異。名有執受。身表業中。既有暫起多時起不同。故暫起名無執受。多時起名有執受也。次於婆沙論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之文者。一往定判也。彼論中依品類識身兩論意。述有執受法體。雖有四師說。更非相違義。故第四有說。二論說。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云師意。可許所長養及等流法通有執受。故表唯等流性之理。全無所背也。 問。品類足論中。說諸表業是無執受。爾者。寶法師可許此說耶。答。不許之也。兩方。若不許之者。品類足論。是薩婆多宗本論也。寶法師何不許彼論說哉。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餘處(十三)解釋中。不許之如何。 答。見寶法師餘處(十三)定判云。品類足云。諸表業是無執受者。多是傳家錯耳。若不爾者。婆沙及諸論等。即應合會釋也(文)此釋意云。本論所說。有疑之文。末論引之。必致會通。而婆沙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文)身表業既有情數法也。定可有執受。何況應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屬身有執受者。不限今論所判。正理(三十五)顯宗(十八)兩論之文。全亦同之。若有品類足論中。說諸表業。是無執受之文者。此等諸論意。存身表業是有執受之時。何不引之會通哉。爰知。品類足論中。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之文。是相傳家錯(為言)加之見彼論文(十五)云。云何有執受。謂自體所攝眼處(乃至)色耳鼻香舌味身觸處亦爾身表業是自體所攝色處也。豈不名有執受哉。若爾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之文。是相傳家錯云事。自所被推知也。 重難云。品類足中。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之文。定可任梵本。何輒釋傳家錯哉。 次婆沙論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准表唯等流性之理品類足論意。存所表業是無執受若爾。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顯彼論實義也。更不可云傳家錯哉。答。 問。光法師釋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論文云。攝五根為所依處。攝扶根四境為依處爾者。今此扶根四境者。各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歟。答。不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也。兩方。若各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者。見今論文。雖述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未云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哉。若依之爾者。六根六識相望之時。所依各別。依處亦異。攝扶根四境。為依處者。可各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也。如何。 答。勘婆沙論(二十七)云。有作是說。若生欲界。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如眼識耳鼻知褒應知。鼻舌識應知。亦爾。若身識現在前。此識以身及無意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若意識現在前。此識心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為身根及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為依非所依此文意。眼識現在前位。以身根所攝色香味觸等為依故知。攝扶根四境為依處者。不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也。 問。論中引入胎經說云。彼經復說六觸處故爾者。光法師意。取所依六根為證歟。 進云。光法師釋云。此中引意。取能依觸。非所依處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案論文起盡。為證能造四大種外有所造眼等五根。引此經文若爾任六觸處故之言。可云取所依根為證。何釋取能依觸非所依處哉。是以泰法師釋此文云。彼入胎經復說六根為六觸。故知。四大之外。別有眼等五根。述取所依根為證之旨。若爾。光法師釋。有疑如何。 答。披論文前後。尋所引旨趣。云。尊者覺天作如是說。十種色處。唯大種性。尊者覺天意。存能造四大種外無所造色云義。故入胎經中。唯說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名為士夫之文。似順彼師義。故論主通之云。入胎經中。唯說六界。為士夫者。為顯能成士夫本事。非唯爾所。彼經復說六觸處故。又諸心所應非有故此文意云。入胎經中。唯說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為士夫者。為顯此六。初受生時。體用強勝。能成士夫根本事故。實非唯此六界。亦可有所造色及心所法。彼經雖說六觸。亦有餘心所法。彼經雖說六界。亦可有餘所造色。若言彼經說六界。即無餘所造色。彼經亦說六觸。應無餘心所法故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雖說六觸。然更有餘心所法。經雖說六界。何妨有餘所造色。若言說六界即無餘造色。經亦說六觸。應無餘心所此釋意。取能依觸。心所為證之旨。分明也。若取所依根為證者。釋彼經復說六觸處故之文。云。又諸心所應非有故。故文言不連續。義理難成立。故釋此中引意。取能依觸非所依處。能順論文始終也。泰法師解釋。似忘引證本意。且不可依用之。 問。論中引入胎經說云。彼經復說六觸處故爾者寶法師意。今此六觸處者。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彼經亦說色等六觸處故付之與觸為所依。名之六觸處。色等六境非觸所依。何可名六觸處哉。是以。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云。眼等六處。作觸所依義。名六觸處若爾。寶法師解釋。豈不背婆沙論說哉。 答。尊者覺天意。存能造四大種外。無所造色云義。故入胎經中。唯說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名為士夫之文。似順彼師嘖義。故論主通之為證。今此六界之外。有所造色及心所法。引彼經中。說六觸處之文。故色等六境中。有所造色及心所法。故六觸處者。名色等六得意也。故寶法師釋此文云。彼經說六界者。謂四大空識為成士夫本事。士夫非唯爾許。亦更有六境及心所故。所以得知。彼經亦說色等六觸處故但於色等六境非觸所依何可名六觸處哉云難者。色等六境。雖非觸所依。為觸所緣。境引起彼故。名六觸處。非無其故歟。眼等六根。名六觸處。云事。自本所許。更不遮之。故光法師引婆沙論文。全非相違也。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百三十三)有作是說。。四處能斫。四處所斷。有餘師說。堅性是能斷四處。是所斷文。對今論說。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說四能斷。據不相離。說堅性能斷剋體以論。各據一義。理并無違付之。今論文云。謂唯外四界。能斫及所斫。婆沙論第二師意說。堅性是能斷。其義既異。何可和會之哉。何況見論文述能燒所稱體。偈頌置諍言。長行雖舉二說。明能斫體。唯出一義。爰知。偏存色等四界為能斫體之義云事。若爾對婆沙論第二師說。更不可釋各據一義。理并無違如何。 答。光法師能斫所斫體。引婆沙論二師異說。對今論文。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意。述今論說不違婆沙論第二師義之旨。和會之趣。尤有其謂。問難之勢。全非深疑凡彼此二文。其言雖異。探其實義。作和會釋者。論家人師。處處定習也。至今此釋。何強為難。就中見論文。云。能燒所稱。有異諍論。謂或有說。能燒所稱體亦同前。唯外四界。或復有說。唯有火界。可名能燒。所稱唯重。二師所說。其旨雖異。光法師和會之云。能燒所稱。有二諍論。前約世俗不相離說。故言四界。後約勝義剋體以論。唯火界能燒。所稱唯重。各據一義。理亦無違准此釋思之。今論中。云色香味觸成斧薪等。此即名為能斫所斫。婆沙論第二師意。述堅性是能斷。和會之作各據一義。理并無違之釋。更有何疑哉。 問。論中明能長養緣云。飲食資助睡眠等持爾者。寶法師意。舉幾緣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依此論有三。一飲食。二睡眠。三等持。付之論文既云飲食資助睡眠等持。定可舉四種緣。依之光法師。釋此文云。一飲食。二資助。謂塗油等。三睡眠。四等持謂定如何。 答。寶法師意。論文云飲食資助。指飲食即云資助。得意故。唯舉此三緣歟。但於光法師一飲食。二資助。謂塗油等之釋者。任今論現文也。既為別師定判。更不可和會之。 問。異熟色根。離長養色根住可有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異熟色劣。無異熟生離所長養。付之異熟色根。其類是廣。何無離長養色根住之義哉。何況色界有情。初受生位。不可有能長養四緣。定知。彼位異熟色根。離長養色根住云事如何。 答。異熟色根微劣。必與長養色根。所護持故。無獨住義也。故今論云。長養相續。常能護持異熟相續。猶如外廓防援內城光法師釋此文云。異熟色劣。無異熟生離所長養。故恒長養護持異熟寶法師釋此文云。異熟必有長養加之正理論云。應知此中長養相續。常能護持異熟相續。猶如外廓防援內城。無異熟生離所長養婆沙論云。無異熟生眼離長養眼。如人重人。如墉重墉。長養防護異熟亦爾任此等定判。無異熟色根離長養色根住之義云事。甚分明也。但於色界有情。初受生位。不可有能長養四緣云難者。有色身位。必用資助。故色界有情。初受生位。可有資助緣也。故泰法師。問答此事云。問。識支一念身根初起如何。得有長養身根。答。一念根起。即有微風鼓擊。為眾具緣。故有長養身根而起。故下文言外四大為因。故得有聲。若初受報。無風擊者云何。迦延言欲色界眾生。定成就聲。 重難云。見寶法師解釋。云。依此論有三。一飲食。二睡眠。三等持。能長養緣中。全無舉資助。若依此師意者。色界有情。初受生位。更不可有能長養緣哉。答。資助一緣。可有多類之中。飲食者。且舉一類也。設雖寶法師意。飲食之外。可有資助緣也。 問。異熟長養眼根。可共發一念眼識耶。 答。可共發一念眼識也。兩方。若共發一念眼識者。異熟長養眼根。既各別也。何可共發一念眼識哉。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明心心所於所依根有事定云異熟長養等眼別此釋無諍異郭長養眼根。可發各別眼識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云。異熟色劣無異熟生離所長養。若異熟眼根。必與長養眼根相雜住者。寧不共發一念眼識哉。 答。異熟色根微劣。必與長養色根。所護持故。無異熟眼根離長養眼根住。故異熟眼發眼識時。不相離長養眼根。必共發之也。故今論云。長養相續常能護持異熟相續。猶如外熟防援內城光法師釋此文云。異熟色劣。無異熟生離所長養故。恒長養護持長養色勝。有離異熟生。如無眼耳修得眼耳。故婆沙云。無異熟生眼離長養眼。如人重如人墉重墉長養防護異熟亦爾。然有長養眼離異熟生眼。如從無眼。得天眼者。寶法師釋此文云。異熟必有長養。自有長養而無異熟。如阿那律天眼。其阿那律肉眼先失。准正理。云。有所長養離異熟生。如修所得天眼天耳。准此。身在欲界修得天眼耳等。皆是唯長養也。無同地異熟故。即依今此光寶二師所引。正勘婆沙正理兩論現文。婆沙論云。問。頗唯有長養眼。無異熟生。或唯有異熟生眼。無長養耶。答。無異熟生眼離長養眼。如人重人。如墉重墉。長養防護異熟亦爾。然有長養眼離異熟生眼。如從無眼。得天眼者正理論云。應知。此中長養相續。常能護持異熟相續。猶如外郭防援內城。無異熟生離所長養。有所長養離異熟生。如修所行天眼天耳任此等定判。無異熟眼根離長養眼根住之旨。甚分明也。若異熟眼根。必與長養眼根被防護。共發一念眼識。亦必然也。故正理論云。異熟生眼離所長養。不能為依發生眼識。故生一識。是二功能加之見今論文云。眼根極微。有時一切皆是同分正理顯宗兩論之文。全亦同之。若無異熟長養眼根。共發一念眼識者。何可有有時一切皆是同分之義哉。異熟長養眼根。共發一念眼識云事。旁不可異求之。但於光法師餘處異熟長養等眼別之釋者。異熟眼根發眼識時。長養眼根。雖必共發之。長養眼根。發眼識時。異熟眼根。不必共發之。如彼起天眼通之時。生得眼根住彼同分也。故婆沙論(百五十)云。問。若爾天眼生得眼。二俱見色。云何不錯亂耶。答。天眼起時。生得眼住彼同分。故無有過。譬如餘識現在前時。雖不見色。而眼不斷。此亦如是。問。何故不俱見耶。答。以一身中無二識俱起。爾時識依天眼。不依生得眼故若爾。既有長養眼根。獨發眼識故。明心心所於所依根有事定云異熟長養等眼別。全無相違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長養眼離異熟生眼云。如從無眼得天眼者爾者。無眼人得天眼者。可通未至□羅奢佉位耶。答。不通未至□羅奢法位也。兩方。若通未至□羅奢佉位者。未至□羅奢佉位者。是胎中也。更不可得殊勝天眼通。是以見婆沙論(二十四)文。舉受支位云。此位或能令不相似有支相續若於胎中得天眼通者。受支以前位。何無不相似有支現起之義哉。若依之爾者。披發智論文。出成就此類眼根。非此類身根之句云。謂生欲界不得眼根。設得已失。得色界眼婆沙論(百四十九)中。釋此文云。不得眼根者。謂未至□羅奢佉位等此文無諍眼人得天眼者可通未至□羅奢佉位如何。 答。胎中是微劣位。無離染義。故無眼人。得天眼者。不可通未至□羅奢佉位。其旨即如一方疑難。何況見婆沙論(百二十二)文。述非成就現在善身表。亦非此無表之句云。謂處卵□及住胎藏中若於胎中。有離染義者。豈不成就現在善身無表哉。此文意於胎中。不離染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不得眼根者。謂未至□羅奢佉位等之文者。會通此文。可有二義。或一義云。不得眼根者。意出未至□羅奢佉位。及生盲者。等言即等生盲者也。得色界眼者。謂由善習靜慮力故。色界眼根。依欲界身得。而不得彼界身根。無成就他界身故者。上等言所等生盲者。由善習靜慮力故。得色界眼根非謂未至□羅奢佉位即得天眼。何為相違哉或一義云。不得眼根者從未至□羅奢佉位。等不得眼根生盲者也所謂為是設得已失者。謂已得眼根。或自然壞。或遇緣壞。故失之類。從未至□羅奢佉位。等不得眼根生旨者。名不得眼根云也。是則為顯受生以來。不得眼根之義舉不得眼根之始云。未至□羅奢佉位等。非謂此位即得天眼也。 重難云。見光法師餘處定判。釋然此胎子乘宿所為順後受業。所趣難了之論文云。然此胎子乘宿所為順後受業。於三界五趣所趣難了泰法師餘處釋此論文云。然此胎子宿乘所為順後受業。三界五趣所趣難了若胎中死子生上二界者。寧無離染義哉加之婆沙論(百四十四)中出無學聖者。不成就男女二根之類云。及生欲界。或本不得。或已得而失若於胎中。不得無學果者。何可有男女二根。本來不得之義哉。答。於胎中不離染云事。道理如前。重成之也。但於光法師餘處於三界五趣所趣難了之釋者。正可云欲界五趣所趣難了。三界五趣者。言總意別也。泰法師釋會通同之。次於婆沙論。及生欲界或本不得之文者。有學位中。漸命終人。失男女二根之後。得無學果。望今所明無學果。云或本不得也。非謂胎中得無學果。婆沙論今文。更非相違哉。 問。非情數法。唯限等流性歟。答。唯限等流性也。兩方。若唯局等流性者。見光法師解釋。雖述非情數法。不通所長養之旨。未云唯限等流性。何嫌餘類哉。何況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非情數法。不限等流性。若依之爾者。以五類門。廣攝諸法盡。非情數法。唯可限等流性哉。 答。非情數法。非前業所感。故不可通異熟生。非無為法。故不可通不實事。同類因生故。不可通一剎那云事。其義必然。不及疑之。不通所長養。故光寶二師。委問答之。即光法師釋云。問。長養通非情不。解云。不通。難云。如穀麥等。雖無飲食。睡眠。等持所益。而有糞等資助所益。如何長養。不通非情。解云。若泛言長養。亦通非情。糞水等緣。能長養故。此中言長養者。唯是有情勝緣所益。外法非情。非勝緣益。不名長養寶法師釋云。問。外無情物。何故不說有長養耶。如穀麥等。答。長養對異熟說。內不異熟。說有長養。外無異熟。不說長養義。力能防異熟故。問。若有異熟。即說長養。心心所等亦有。異熟因何。不說有長養耶。答。色法可說長瘦令肥。心法無形。如何長養。就別義說。亦有長養任此等解釋。亦不通所長養故非情數法。唯限等流性云事。文理分明也。位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說者。正見彼論文云。復有餘師此中異說。謂一切皆有實事。有實相故。除無為法。皆一剎那。速謝滅故。除初無漏心及助伴。餘有為法。皆是等流。十色少分。是所長養。十七少分。是異熟生。由此眼等五內色根。各有二種。謂所長養及異熟生。雖有餘三。而無別性義雜亂故。所以不說。餘皆准此。聲界有二。五識亦然。意意識三。色等亦爾。法界有四。除所長養以今此有餘師說。致其疑歟。此師意云。雖一切法。有實相故。皆有實事。除無為法。速謝滅故皆一剎那。然五類廢立。義無雜亂故猶存內五有熟養。聲無異熟生等之理。眼等五根。有所長養異熟生二。雖有餘等流性及有實事一剎那三。無別體性義雜亂故。所以不說。有此三類。餘法通局相。皆准此可思爰知。此師意。談其義勢許也。非謂非情數法。實通有實事及一剎那歟。 問。善惡色聲。可通所長養耶。答。不通所長養也。兩方。若通所長養者。披今論餘處文。述表唯等流性善惡色聲不通所長養。若依之爾者。今論中。或云。聲有等流及所長養。或判餘謂餘四色香味觸。皆通三種。有異熟生。有所長養。有等流性。廣明色聲通所長養之旨。設雖善惡色聲。何不通所長養哉。 答。善惡色聲者。身語表業也。故今論云。色界聲界。若善不善心力。等起身語表。攝是善不善。餘是無記而見今論餘處文。偈頌結表唯等流性。長行云應知有表唯是等流。身語表業。唯限等流性也。光法師釋此文。述身語表業不通所長養故云。無別勝緣故。非所長養此釋意云。身語表業。偏由能發心力起。彼能發心。既非能長養。故所發身語表業。非所長養但於今論色聲通所長養之文者。一依身中。相續不斷。無記色聲。非身語表業之類。不由別能發心力起。只是身中長養大種所發故。云色聲有所長養也。非謂善惡色聲通所長養。何舉今文。致疑難哉。 尋云。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義釋。爾者。初釋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歟。進云。光法師初釋云。若相擊時。即便生聲。異熟大種能造聲界釋也。付之聲界既非異熟。異熟大種。何能造之哉。長養等流大種。如次可造長養等流聲。異熟大種。寧造何等聲哉。是以。論文說聲屬第三傳義。云從諸大種。緣擊發聲如次文者。異熟大種。唯有緣擊發聲義。不造聲界何況光法師述俱舍師破第三傳義云。大種造色。理實無定。此異熟大種所發之聲。既非異熟為是何等。若是長養。理應用彼長養大造。若是等流。理應用彼等流大造。有何所以異熟大造如何。 答。論中舉聲屬第三傳義故雖由彼生。而非異熟。謂從諸大種。緣擊發聲業為第一傳。從業生大種。為第二傳。從業所生大種生聲。為第三傳。故光法師初釋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得意也。即釋異熟大種能造聲界云。先有異熟大種獨住。若相擊時。即便生聲。不相擊時。但有大種此釋意云。先有異熟大種獨住。若相擊時。此大種便能造聲界異熟大種。可有相擊能造二義故也。但於聲界既非異熟。異熟大種。不可造之云難者。能造所造。其義無定。如彼無記大種能造善不善聲。有執受大種能造無執受聲等也。故正理論中。破第五傳義云。此說非理。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從有執受。發無執受從身境界發耳境界。如是若從異熟大種。發非異熟。有何相違。是故。彼說定為非理次於從諸大種。緣擊發聲之論文者。先有異熟大種獨住。若相擊時。能造聲界故述異熟大種。緣擊發聲之旨也。全非簡能造之義。何為相違哉。次出俱舍師破第三傳義之釋者。論主意存第五傳義。破第三傳義。故俱舍師致此難破也。若存第三傳義之家。會通之趣。准前可思。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現在世。可有獨住異熟大種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先有異熟大種獨住。 付之四大種者。是能造性。現在必可有所造色。何判先有異熟大種獨住哉。是以。彼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三十二)云。若成就現在大種。彼現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現在所造色。彼現在大種耶。答。如是。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或(百二十八)云。若成就大種彼所造色耶。答。諸成就大種。彼成就所造也任此等文。現在世無獨異熟大種如何。 答。論中舉聲屬第三傳義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雖由彼生。而非異熟。謂從彼業生諸大種。從諸大種。緣擊發聲此師意云。業為第一傳。從業生大種。為第二傳。從業生大種發聲。為第三傳也。光法師就此師義。作二解釋。其中初釋云。先有異熟大種獨住。若相擊時。即便生聲。不相擊時。但有大種此釋意云。異熟生法。無有問斷。聲隨欲生。有問斷故。既有異熟大種獨住。若相擊時。即發生聲。不相擊時。但有異熟大種獨住乘此解釋。問。若爾。應有現在大種無所造色。答之云。許亦無失。引正理論第二十卷。解四大種所造色。非俱有因中云。謂有成就諸所造色。非四大種。或有成就能造大種非所造色之文為證云。准彼論文。故知。亦有成能造大。非所造色文意顯也。但於婆沙論。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之文者。光法師即引此文。問難之。作二解釋。會通之。初釋云。論意各別。無勞會釋。第二釋云或亦不相違。婆沙從多分說。若不爾者。如受戒時初念懸造未來世戒。豈得成彼未來戒耶也。次於婆沙論諸成就大種。彼成就所造色之文者。無成就大種全不成就所造色之類。故云爾也。非謂成就大種。必成就此大種果所造色故次下文云。有成就所造色。非大種。謂諸聖者。生無色界。舉成就所造色。全不成就大種之類。即此意也。 重難云。見光法師餘處定判。釋唯欲界繫。初剎那後所有無表。從過大生之論文。作三解釋之中。一具四大造諸念無表。即於此時。別有一具四大。造彼後念諸無表色云。第二釋意。會婆沙論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之文云。從多分說故。據造有對故。若言通無表者。論說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豈有第二念現在所造無表。有間時能造大因。以此知。據有對說此釋意。無諍有對色。能造大種。無獨住義若爾。與今解釋。豈不相違也。答。欲界無表。能造大種。許有獨住之釋中。聲界能造大種。獨住有無可有二意也。餘處從多分說故之釋。同當卷。婆沙從多分說之意。聲界能造大種許有獨住。據造有對故之釋。聲界能造大種。不許獨住也。從多分說故。據造有對故者。各別解釋也。何以據造有對故之釋。混雜從多分說之義哉。 重難云。現在有對色。能造大種。必可有現在所造色。有獨住異熟大種云事。猶未散疑懷。若無分明證據者。甚以難信哉。答。勘泰法師釋。云。一具四大種。唯造一極微。故知。聲屬第三傳。造聲異熟四大。更不造餘異熟色香味觸。未發聲時。此異熟四大。任運恒起。而無造色。故發智云有成就四大不成就色也。若言聲異熟四大。更生餘四大發聲者。便有無窮過。若擊長養等流四大。別發聲者。自屬第四第五傳也現在世。有獨住異熟大種云事。此釋尤炳然也。光法師初釋。源從此起歟。觀同意解釋可為其潤色也。 重難云。泰法師釋。還招不審。披發智文或云。若成就大種。彼所造色耶。答諸成就大種。彼定成就所造色。有成就所造色非大種。謂諸聖者。生無色界或云。若成就現在大種。非現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現在所造色。彼現在大種耶。答如是任此等文。雖說成就大種。定成就所造色之旨。未見有成就四大。不成就造色之文。泰法師所引。其說在何處哉。答。泰法師釋。實有其疑。發智論中。全無所引之文。何況見光法師釋。云。撿尋婆沙上下論文。全無此說。有成就能造大種。非所造色發智論若有此文者。婆沙論何無此說哉。推之云。發智是展轉書寫之謬歟。可云正理也。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歟。進云。光法師第二釋云據緣生邊說聲第三。異熟大種不造聲界釋也。付之見今論文。說聲屬第三傳義云。謂從彼業生諸大種。從諸大種。緣擊發聲。業為第一傳。從業生大種。為第二傳。從業所生大種生聲為第三傳。爰知。異熟大種。能造聲界云事。若異熟大種不造聲所。長養等流大種。能造聲界者。與第四傳第五傳義。有何差異哉。 答。見光法師第二釋云。又解云。現在無有異熟大種。無所造色。前引婆沙。極分明故。既言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故知。無有現大獨住。既言以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故知。無有現所造色獨住此釋意云。婆沙論(百三十三)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之文。現在無諸大種獨住云事。甚分明也。若異熟大種能造聲界者。異熟生法。無有間斷。聲隨欲生。有間斷故。現在可有異熟大種獨住。而現在無諸大種獨住。故知。異熟大種不造聲界光法師即就此釋。自起問難云。問。若言此聲無先獨住異熟大造。是何大種。若謂此大種。聲有即有。聲無即無。應異熟色斷已更續。有違宗過。若謂即以造身根等異熟大造。一四大種。造二有對色。還有違宗。若謂造身根等。異熟大種為緣。擊發生聲。據緣義邊。說大第二。次復聲起。說聲第三。以實此聲隨其所應。長養等流大種所造。若作此解。雖無有失。何異第四第五傳家。既非用彼異熟大種何須別說第三傳耶思此問難意。業為第一傳從業生造身根等異熟大種。為第二傳從此異熟大種。為緣擊發生聲。為第三傳。理實此聲隨其所應長養等流大種所造。異熟大種。不造之故。故無異熟色斷已更續過。亦無一四大種造二有對色。過云也。但於異熟大種不造聲界。長養等流大種。能造聲界者。與第四傳第五傳義有何差異哉云難者。光法師。何異第四第五傳家之今問難。即此意也。自答此問云。解云。異熟大種。雖非親能造彼聲界。據緣生邊。說聲第三。亦無有失此釋意云。造身根等。異熟大種。雖非親能造彼聲界。據為緣擊發生聲之義邊。說聲為第三傳也此釋意。專依從諸大種。緣擊發聲之論文歟。理實此聲長養等流所造之方。雖同第四傳第二傳義。第四傳第五傳義。偏約能造大種生聲論之。不談望異熟大種為緣擊發生聲。說聲為第三傳之旨。故據緣生邊說聲。第三之釋意。異第四傳第五傳義也。 重難云。正理論中。救第三傳義云。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從有執受。發無執受。從身境界。發耳境界。如是若從異熟大種。發非異熟。有何相違。如此文者。第三傳義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依之光法師。述俱舍師破第三傳義云。大種造色。理實無定。此異熟大種。所發之聲。既非異熟。為是何等。若是長養。理應用彼長養大造。若是等流。理應用彼等流大造。有何所以。異熟大造。所破義意。存異熟大種。能造聲界定。致此難破。若所破義意云。異熟大種。唯有相擊發聲之義。不造聲界。長養等流大種能造聲界者。俱舍師今難破是立已成。更不可為能破哉。答。大種生聲。有擊發能造二義。故正理論。如是若從異熟大種。發非異熟之文。可含此二義。故光法師二釋意。何不可違正理論文也。 次於俱舍師破第三傳義之釋者。且就異熟大種能造聲界云初釋意。致此難破。故所破能破其義符順也。 私云。據緣生邊。說聲第三之釋意。未辨其深旨。造身根等。異熟大種所擊發聲。隨其所應。長養等流大種所造者。其能造長養等流大種。於此所造聲。亦有擊發哉。如此之事。頗為不審。而宗性自去七月上旬之比。依相似發心。遁栖息於本寺之月。忍祖師遺跡。卜閑居於當山之風之間。未對明師。據此愚矇。仍以書札。相尋聖禪擬講之處。彼返狀云。光法師第二解意。不許獨住異熟大種。異熟大種相續不斷法故。此相續異熟大種。可有相擊不相擊二時不同。若相擊時。雖為緣生聲。無獨住義故。不能造聲。長養等流大種。有間斷故。隨其所應與聲俱起。可能造之。其能造長養等流大種。與異熟大種。共可相擊發聲。其中異熟大種。相擊雖為□能作因發聲。不為生等五因。長養等流大種。親擊發聲。可為生等五因也。重意云。異熟大種。不間斷法。聲問斷法故。若不間斷異熟大種。造間斷聲者。聲未發時。彼異熟大種。可獨住故。不許獨住異熟大種這釋意。造身根等異熟大種。相擊雖為□緣發聲。一四大種不造多有對色。故不造聲界云也。所存之旨。如此而已。 弘長二年中冬十日於海住山十輪院記之。 沙門釋宗性 問。光法師。釋從諸大種緣擊發聲論文。作二解釋中。第二釋意云。據緣生邊說聲第三爾者。異熟大種。擊發聲時。不相離長養大種。共擊發之歟。答。共擊發之也兩方。若共擊發之者。異熟長養二類大種。既各別也。何可共擊發一聲哉。若異熟長養大種共擊發一聲者。以何故可名異熟大種所擊發生哉。何況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異熟長養眼根可發各別眼識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異熟長養大種相雜不離。異熟大種。擊發聲時。不相離長養大種。豈不共擊發之哉。 答。異熟長養大種。相雜住故。異熟大種。擊發聲時。不相離長養大種。定可共擊發之。如彼異熟眼根。發眼識時。不相離長養眼根。共發此一念眼識。但於異熟長養大種。共擊發一聲者。以何故可名異熟大種所擊發聲哉。云難者。以實云之。異熟長養大種。雖共擊發一聲。為成聲屬第三傳義。望異熟大種所擊發邊。名異熟大種所擊發聲也。次於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異熟長養眼根。可發各別眼識云例難者。起天眼通之時。長養眼根。獨發眼識。異熟眼根。不發眼識故。明心心所於所依根有事定。云異熟長養等眼別也。全非遮異熟眼根。發眼識時。不相離長養眼根。共發此一念眼識故。更不可為相例之難。 重難云。若異熟長養大種。共擊發一聲者。二類大種相望。寧不為俱有因哉。答。二法同為同類等一因之時。得一等流等果。故所為俱有因也。而異熟長養大種。雖共擊發一聲同為能作因。得一增上果故。不可為俱有因。若同得一增上果同一果故。為俱有因云者。眼等五根。色等五境。為所依所緣。共發眼等五識之時。五根五境。豈可為俱有因哉。爰知。同一果故。為俱有因者。就二法同為同類等一因。得一等流等果論之云事。 問。正理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餘師說。聲非異熟。如何。異熟大種所生故。應許聲屬第四傳。或第五傳。故非異熟光法師約此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此師別為一解付之聲有等流及所長養者。性相之所定也。明知。長養大種造長養聲。等流大種造等流聲云事。若爾。第五傳師意。實亦可許第四傳義。何釋別為一解哉。 答。光法師。作二解釋中。初釋意。即存疑難趣。故光法師。釋聲屬第五傳義云。此師意說。長養大種造長養聲。等流四大。造等流聲。故許說有第四第五傳。聲非異熟。故非異熟大造。故不許有第三傳也。故正理述第二師解。云有餘師說。聲非異熟如何異熟大種所造故。應許聲屬第四傳或第五傳故非異熟。謂從業生異熟大種。從此傳生長養大種。此復傳生等流大種。長養大種。發長養聲。等流大種發等流聲初釋所存。其旨如此。而第二釋意云。見今論文。舉聲屬第五傳義云。有說。聲屬第五傳故。雖由彼生。而非異熟。謂彼業生異熟大種。從此傳生長養大種。此復傳生等流大種。此乃生聲。唯述等流大種生聲之理。不云長養大種生聲。故正理論。長養大種發長養聲之文。今論說。外別為一解。 重難云。長養聲定可長養大種所造。今論所說。第五傳義意。何不許長養大種生聲哉。 答。第二傳義意。聲界非異熟。故非異熟大種所造云許也。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云事。光法師二釋意。同可許之。而第二釋意。以實云之。長養大種。雖造長養聲。立第五傳義之日。且隱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之門。顯談等流大種造等流聲之邊也。故光法師釋從此傳生長養大種之論文云。從此異熟邊。復有造身根等。長養大種。為第三傳既造身根等。長養大種故。非聲界能造之理。炳然也。加之婆沙論(百十八)中。明聲非異熟云。復有說者。聲屬第五傳。謂初業生異熟大種。異熟大種生長養大種。長養大種生等流大種。從此等流大種生聲。聲屬第五。故非異熟果此文亦述等流大種聲之旨。不云長養大種生聲也。而正理論中云。故應許聲屬第四傳。判長養大種發長養聲。顯許第四傳義。明說長養大種發長養聲。故對今論。此復傳生等流大種此乃生聲之文釋。又解此師別為一解也。 重難云。光法師第二釋意。今論所說。第五傳義意。實許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云者。與初釋意。有何差異哉。答。第五傳義意。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云事。光法師二釋意。雖同許之。而釋意云。理亦應許有第四傳。而不說者。略而不說。或可影顯。或長養聲。雖於一處而有間絕。若據一身諸支節中。輪環不絕。說非異熟。其理稍隱。故不說之。若等流轉。有全間斷。說非異熟。於理稍顯。偏約此明。論文亦可說有第四傳義第二釋意。以實云之。長養大種。雖造長養聲。立第五傳義之家。正不顯說第四傳相云也。 重難云。第二釋意。今論所說。第五傳義意。實許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云者。有何故論文不說此旨哉。答。立第五傳義之源。為成聲非異熟也。而長養聲。一依身中。相續不斷。非異熟義。頗以難顯。等流聲界一依身中。有全間斷。非異熟義。其相甚明。故偏約此說。聲非異熟義。不云長養大種造聲也。寄或長養聲雖於一處而有間絕等之釋意可思之歟。 問。今論文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爾者。光法師意。破何師義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此論雖有兩說。論主意。存後師破初師云付之。依光法師釋。披今論現文。舉第三傳第五傳二師說畢。致此難破明知。二師說俱破之云事。依之寶法師釋云。俱舍破兩師。故於第二說後破也。若爾光法師解釋。似不順論文如何。 答。見今論能破文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若受如聲。便違正理既以異熟身識相應受。緣業所生大種起。雖第三傳傳。而是異熟。為所例致難破故。思能破意趣。破第三傳義之旨。甚分明也。故光法師釋此云。此論雖有兩說。論主意。存後師。破初師云若說此聲從業所生大種生起屬第三傳故。非異熟者。身識相應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謂業為第一傳。異熟大種為第二傳。由此大種生身受。為第三傳。身受同聲。俱第三傳。應非異熟。若受如聲非異熟者。便違正理。以宗說受通異熟故泰法師釋此文云。論主破前第三傳。若爾。身識相應受。緣業所生異熟大種。觸入生故。身受亦是第三傳。故應非異熟。若身識相應受。如聲非異熟。便違薩婆多正理也兩師定判。其意是同。定知。深探論主所存云事。何況正理論中。舉第三傳義云。雖由業感。而非異熟以聲起在第三傳故。謂從彼業生諸大種。從諸大種。緣擊發聲畢。乘之致若爾身受因業所生大種發故。應非異熟之難。救之云。此難不然。非諸身受皆因大種。及因業生。大種所發。亦非一切皆是異熟。然諸身受。亦非業所生大種。而得生故。謂身受起。要假身觸身識等緣。由此亦緣外大種起。非要待業所感大生。於理無違。故通異熟。還即成第三傳義。故元瑜法師釋正理問難文云。身受亦依異熟大種所發。屬第三傳。應非異熟。謂有身受由覺異熟生大種境故發以正理難答。按俱舍能破云。第三傳義云事。亦炳然也。加之光法師引正理論救。述俱舍師破畢云。初師既破。後師還立泰法師引正理。論全文畢云。世親論主破第三傳。存第五傳。正理論師救第三傳。成立第四第五。總立聲屬第三第四第五傳諸師一同之釋。誰可畢求之哉。但於今論中。舉第三傳第五傳二師說畢。致此難破云難者。一相先舉二師異說。還破初師。存後師義。有何相違哉。次於寶法師解釋者。既背此等文理。存光法師釋之時。更不可依用之。 重難云。就今論文有疑。異熟等五根。色香味觸四境。業所生大種所造雖第三傳。而是異熟。以之為例難。可破第三傳義。何煩以異熟身識相應受緣業所生大種起。為例難破之哉。答。元瑜(述文記五)法師。釋正理論。若爾身受因業所生大種發故。應非異熟之文。問答此事云。問。此中何故不舉眼等為難。解云。眼等相續起義非例。聲身受間斷。故舉為難准此釋可思之。就中雖可異熟眼等五根。色等四境。亦為所例身識相應受。以為所例。其難既足。何可悉舉之致難破哉。 問。正理論文云。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正理論救第三傳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正理論現文。上述聲屬第五傳義云。有餘師說。聲非異熟。如何異熟大種所生。長養大種發長養聲。等流大種發等流聲。下乘此師義。難此說非理。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從有執受。發無執受。從身境界發耳境界。如是若從異熟大種。發非異熟。有何相違。是故彼說定為非理。文相起盡。無諍破第五傳義依之寶法師釋云。正理破後師若爾。光法師釋尤似難思如何。 答。第三傳家。難成立者。異熟大種。發非異熟聲之義也。故第五傳家。不許此義。異熟大種。不能發聲。長養大種。發長養聲。等流大種發等流聲而正理論中。難此義云。此說非理。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從有執受。發無執受。從身境界發耳境界。如是若從異熟大種。發非異熟。有何相違是故彼說。定為非理。述異熟大種。發非異熟聲。無其相違之旨。故還為成立第三傳義。故光法師得此深意云。又正理論救第三傳云。引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等之文也。重意云。翻光法師既破初師。後師還立之釋思之。後師既破。初師還立。故以正理論中。破第五傳義之文釋救第三傳。尤有其謂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正理論今文。破第五傳義。得其面之旨。光法師意。自本所存。故寶法師釋。全非相違也。 問。今論文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爾者。寶法師意。破何師義耶。進云。寶法師釋去。俱舍破兩師付之依寶法師釋。思能破文意。以異熟身識相應受。緣業所生大種起。雖第三傳。而是異熟為所例破聲屬第三傳。故非異熟之義何釋兼破第五傳義哉。是以光法師釋云。此論雖有兩說。論主意存後師。破初師云。若爾。寶法師師釋。甚以難思如何。 答。見今論文。舉第三傳第五傳二師說畢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若受如聲便違正理既述二師說畢。致此難破。故任論文相順云。俱舍破兩師也。故披寶法師解釋。或云。又詳論意。正理破後師。俱舍破兩師。正理存前師故。於前師後破。俱舍破兩師故。於第二說後破也。及身受之難。正破前師。亦兼後師。欲存聲異熟故或云。又證緣擊發非是造義故知。第二師義。違婆沙正義。由此正理論破而不立。第一師義。不違婆沙。論主意不許故。兩師同破。許聲是異熟生故按此等解釋旨趣。論主意。存聲通異熟。故第五傳義。兼為所破然而正破第三傳義。故以異熟身識相應受。緣業所生大種起雖第三傳。而是異熟。為所例致難破。全非相違。但於光法師解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可知會之。 重難見今論文。偈頌結聲無異熟生。長行述聲有等流及所長養。無異熟生。所以者何。隨欲轉故。俱無置傳說之言。明知。論主意。即存此義云事。寶法師得何證據。釋論主意。存聲通異熟之義哉。 答。今論中。明聲無異熟生義。雖不置傳說之言。若爾身受等之難。第三傳第五傳二師義俱破之得意故論主意。存聲通異熟之義准知也。若有論主意。存聲通異熟之文者。光法師何釋此論雖有兩說論主意。存後師哉。 問。寶法師依正理論意。可許聲屬第四傳第五傳義耶。答。可許第四傳第五傳義也。兩方。若許之者。見寶法師定判。正理破後師以知不許第四傳第五傳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寶法師解釋中。述正理論意云。異熟長養等流大種。皆能發聲。非唯異熟如此釋者。可許第四傳第五傳義如何。 答。正理論意。會今論。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若受如聲便違正理之難。存第三傳義。故述異熟大種發非異熟聲。遁其例難之旨成立第三傳義。畢之上可許第四傳第五傳義也。故寶法師云。然正理論意。異熟長養等流大種。皆能發聲。非唯異熟。泰法師釋正理論師救第三傳。成立第四第五。總立聲屬第三第四第五傳。即此意也。但於正理破後師之釋者。不許第三傳義。唯存第四傳第五傳邊之家。正理論師。今破不許之專存第三傳義之上。兼可許第四第五傳邊也。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五傳故爾者。寶法師依今此第五傳義意可許長養大種造聲界耶。答。可許長養大種造聲界義也。兩方。若許此義者。論中舉聲屬第五傳義云。謂彼業生異熟大種。從此傳生長養大種。此復傳生等流大種。此乃生聲如此文者。長養大種。不造聲界何況寶法師難第五傳義。或引婆沙論(百二十七)評家總說此聲一切身支大種所造現見此等舉身掉動故之文云。准此論文。既舉身掉動。因何異熟長養。不掉動耶。若亦掉動。因何相擊。不生聲耶。要須傳生等流大種或引婆沙論應作是說。生欲色界。有情身中四大種。在一身內。有相擊者便發生聲。不相擊者。即無聲起。雖一身中。必有聲界。非諸身分皆遍發聲之文云。准此因何。異熟長養。無相擊時。要須傳生等流大種第五傳義意。許長養大種造聲界義者。豈可致此難哉。若依之爾者。長養聲定可長養大種所造。設雖第五傳義意。何不許長養大種造聲界義哉。 答。第五傳義意。兼許第四傳邊。故可云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也。故正理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餘師說。聲非異熟如何。異熟大種所生故。應許聲屬第四傳或第五傳。故非異熟。謂從業生異熟大種。從此傳生長養大種。此復傳生等流大種。長養大種發長養聲。等流大種發等流聲寶法師意。寧可背正理論說哉。凡寶法師意。聲屬第三傳第五傳者。是相擊發聲之義非能造所造之門存也。故見寶法師解釋。或云然正理論意。異熟長養等流大種。皆能發聲。非唯異熟。此是擊發生聲非是造義。諸德多將此論存後師釋。及擊發生以為造者。□不得論意。若謂後師為正。因何異熟大種。相擊不發於聲。唯等流大種。擊發生聲或云。又證緣擊發聲。非是造義。故知。第二師義。違婆沙正義。由此正理論。破而不立。第一師義。不違婆沙。論主意不許故。兩師是破。許聲是異熟生故。又諸德多說聲屬第三傳異熟大種。造長養等流聲。此亦非理。若以造義。名為第三者。造餘異熟色等。亦是從業生大種。大種造色等。亦是第三。應非異熟。又若異熟大種。能造聲者。此造聲大種。若如餘異熟色相續在身。即聲無而有大種即違婆沙一百三十二云。若成就現在大種。彼現成所造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現在所造色。彼現在大種耶。答。如是設成就現在所造色。彼現在大種耶。答。如是。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已上論文)若聲無而有大種。此即大種無其果也。若此異熟大種。隨聲有無。此即如聲間斷。應非異熟按此等解釋意。聲屬第三傳第五傳者。是相擊發聲之義。非能造所造之門。故依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之文。任如聲間斷。應非異熟之理。第三傳義等者。異熟大種不造聲界。據擊發邊。說聲第三故重結釋云。准上道理。一切聲皆無異熟大種造也。長養大種造等流色。道定共戒。定長養大造故。長養四大造長養聲。等流四大造等流聲無文證。二互相造故。一切業聲。皆是等流。等流大造。非餘造故既云長養四大造長養聲。故第五傳義意。許長養大種造聲界義云事。必然也。但於今論等流大種此乃生聲之文者。且顯第五傳相。非簡第四傳邊。次於寶法師二段解釋者。據相擊發聲邊。施設第三傳第五傳義。得意之時。第五傳義意。何不許異熟長養大種擊發生聲哉難也。非約能造所造之門致此難破。疑難之趣。不辨釋意歟。 問。寶法師意。長養大種。能造聲界歟。答。能造聲界也。兩方。若能造聲界者。寶法師餘處(二十二)解釋中。引正理論擊異熟生長養大種。引等流性風大種生。鼓動齒唇。舌齶差別。由此勢力。引起未來顯名句文造色自性之文云。准上論文。異熟大種長養大種。唯是擊鼓。不是造聲。唯等流大種造業聲如此釋者。長養大種不造聲界若依之爾者。長養聲。定可長養大種所造。設雖寶法師意。何不存此義哉。 答。聲界既通所長養。故長養大種。能造長養云事。道理必然也。故正理論中。明聲屬第五傳義云。長養大種。發長養聲。等流大種。發等流聲寶法師意寧可背正理論說哉。何況見寶法師解釋。云。長養大種造等流色。道定共戒。定長養大種造故。長養四大造長養聲。等流四大造等流聲。無文證。二互相造。故一切業聲。皆是等流。等流大造。非餘造故寶法師意存長養大種能造聲界之義云事。此釋亦分明也。但於寶法師餘處解釋者。長養大種能造聲界者。唯造長養聲。無造等流聲。而正理論文云。發語風者。謂有別風。是欲為先。展轉所引發。語心起所令增盛。生後臍處。流轉衝喉。擊異熟生長養大種。引等流性風大種生。述語表業聲。是等流性故。異熟長養大種。雖相擊發不能造之。唯等流大種。能造此聲之旨。故寶法師引此文。釋准上論文。異熟大種。長養大種。唯是擊鼓。不是造聲。唯等流大種造業體也。此釋既順文理。何浪致其疑哉。 去仁治元年窮冬之候。於東大寺尊勝院被行俱會三十講之時。良忠法師對聖禪法師。致此問難。此事頗雖非指不審。思出往事之次。右筆記之而已。 問。寶法師依正理論意。無表色能造大種。可許獨住義耶。答。不許獨住義也。兩方。若許獨住義者。寶法師餘處十三解釋中。依正理論說。無表色能造大種。無獨住義之旨釋成。若依之爾者。披寶法師解釋。就有人所引正理論第二十卷。謂有成就諸所造色。非四大種。或有成就能造大種非所造色之文。問。若成就造無表業大種。而不成就無表色者。豈非現在大種無果耶。答。據無對色說。不據有對造色說。若不爾者。即違現在大種必有果也。造色必有因。四大必有果同世者。據有對色。如此釋者。正理論意。無表色。能造大種。可許獨住義如何。 答。勘寶法師餘處解釋。引正理論。謂欲界所繫初念無表。與能生大種。俱時而生。此大種生已。能為一切未來自相續無表生因之文為證。述准此即是此前能生初念無表。大種能乃一切未來自相續無表色生因。無表生因即是造義。如光法師初釋。成欲界初後念無表。一四大種所造之旨。故無表色能造大種無所造色。獨住之義。不許之也。但於寶法師此據無對色說。不據有對造色說之釋者。欲界初後念無表。一四大種所造故。以實云之。無表色能造大種。雖無所造色。獨住之義。初念無表現在前位。以彼能造大種。望其所造未來無表。見之有成就能造大種。非所造色之義。故正理論。或有成就能造大種。非所造色之文。據無對造色說會也。故光法師餘處欲界初後念無。一四大種所造之初釋意。會正理論。今文云。言有成能造非所造色者。此據初念造後無表。初念定成彼能造大。故言有成就能造大種。爾時雖造未來無表。由未成故。故言非所造色寶法師當卷解釋。准之可思也。 問婆沙論意。聲通異熟者。可有何過耶。 進云。婆沙論云。應離三界染時方斷。 付之無色界中。無有聲界。設雖聲通異熟。何有應離三界染時方斷之義哉。是以。眼等色觸二境。雖通異熟。全無離三界染時。方斷之義。如何。 答。見婆沙論文。述諸聲非異熟果。有九箇異說之中。第六有說云。復有說者。離初靜慮染時。語表便斷。若是異熟者。應離三界染時方斷此釋意云。離初靜慮染時。一切語表。皆斷盡之。於上三靜盧。所起語表。隨能發心初靜慮攝故。離初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緣縛斷故。方斷之也。而異熟生法。無有生他地容現在前義故。聲若道異熟者。於上三靜慮所起語表。即上三靜慮攝。離欲色二界染時。應方斷之三界者。一點判也。可云二界而已。是則禪那院珍海已講之義趣也。彼婆沙論抄出中。被記此旨可引見之。 (寫本云)   弘長二年(壬戌)極月五日(申時)於海住山十輪院抄之了去後七月二十二日始此清書至窮冬天今日今時終其微功論義之數依過百條結集之次分之兩帖少僧宗性不圖離別本寺不期移住當山以降自秋初乃冬季長夜之眠彌深臨老衰添耄氣長日之勤悉怠就中羊腸風冷白雪常降龜首水結紫毫稍滯然而被引多年餘執記錄俱舍問端捧此所生惠業奉資。春日大明神之法樂依此修學善因必遂上生兜率天之願望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 (年齡六十一)(夏□四十九) 大永二年極月二十六日依為每月講□論義連之書寫功了為當座闕處據之任愚筆時時染墨間定有訛謬可繁多加後見人為佛法傳持令直之每每不厭□辱畜一札事偏寄微學拙者志也仰者垂哀納。 南無三世覺母大聖文殊師利菩薩 法師。與定。(生年二十五) 俱舍論第二卷抄上 俱舍論第二卷抄下      問題 問。寶法師意。三性表業俱生香味觸。俱等流性攝歟。 問。一剎那法。唯限現在苦法忍歟。 問。上品苦法忍。現在前位。可得修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耶。 問。論中明得眼不得識句云。謂生欲界漸得眼根光法師釋不舉生盲及漸捨眼人。從欲界歿。還生欲界故。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明得眼不得識句云。謂生欲界漸得眼根光法師釋不舉生盲及漸捨眼人。還生欲界故。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雜心論意。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歟。 問。雜心論意。變化心處。別許發業通果心歟。 問。光法師意。二十心相生。唯就意識論之歟。 問。光法師意。依身在下地。可起上地聞惠耶。 問。正理論意。依身在下地。可起上地聞惠耶。 問。光法師釋生上三靜慮。天眼天耳二通。不現前位。成就不成就彼二通相。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生上三靜慮。天眼天耳二通。不現前位。成就不成就彼二通相。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生上三靜慮。天眼天耳二通。不現前位。成就不成就彼二通相。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寶法師意。天眼天耳二通。為自性無記。為當通果無記歟。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說。明相續內外相。爾者。可有離質自身歟。 問。論文云。我執依止故。似說心為我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我執可通無漏心耶。 問。現在心所以別性。意根為所依歟。 問。正理論中。明說心為我。我恒於自境。自在行故爾者。光法師引此文。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明十八界同分彼同分相。爾者。立同分稱唯限現在歟。 問。光法師意。舊俱舍論中。罽賓國師。名西方師歟。 問。論中明彼同分眼云。西方諸師。說有五種。謂不生法。復開為二。一有識屬二無識屬爾者。光法師如何破之耶。 問。論文云。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說彼同分眼。但有四種爾者。從婆沙會前。有此義歟。 問。一有情眼根。見五境時。望餘有情。可名同分耶。 問。光法師釋香味觸共境相。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異生性。唯限無覆無記。有何故耶。 問。異生性。若見所斷者。可有何過耶。 問。論文云。前及此色定非見斷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今此前者。指不染污法。及非六生法歟。 問。見所斷惑中。可有別緣色聲等境類耶。 問。尊者法救意。眼見識見二義中。存何義耶。 問。尊者妙音意。耳識相應惠聞聲歟。 問。光法師答此頌何故但破識耶問。作四解釋。爾者。初釋意。今論中唯破識見家歟。 問。無覆無記眼識。與幾心所相應耶。 問。光法師意。不共無明相應惠。不名見故。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及諸餘法非見應知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以何法為諸餘法耶。 問。論中釋見義。舉決度反明利觀照二義。爾者。寶法師意。對雜心論所說。觀視。決定。堅受。深入四義。如何相攝之耶。 問。寶法師引諸師異說。明眼見識見等相。爾者。依犢子部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明識見家義云。毘婆沙中。亦作是說。若眼所得眼識所受。說名所見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眼識所受文。如何釋之耶。 問。論主意。眼見識見二師中。明何義耶。 問。耳根可取離質聲耶。 問。論中明極微相觸不相觸義。舉四師異說。爾者。光法師依婆沙論意。有幾師說判耶。 問。論文云。若異此者。是諸極微。應有間隙光法師釋此文。作四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若異此者。是諸極微。應有間隙。光法師釋此文。作四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經部宗意。意識可緣現在境耶。 問。依身在初靜盧人。以第三靜慮天眼。可見上地色耶。 問。下地耳根。可聞上地聲耶。 問。眼識後起無覆無記分別意識。為唯限異熟生為當可通威儀心耶。 問。眼識後起分別意識。可能第三生已後耶。 俱舍論第二卷抄下 問。寶法師意三性表業。俱生香味觸。俱等流性攝歟。答。俱可等流性攝也。兩方。若俱等流性攝者。披寶法師解釋云。無記業俱者是等流性若善惡表業。俱生香味觸。等流性攝者。何唯云無記業俱者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三性表業俱色俱可等流攝相例可同如何。 答。見今論餘處文。偈頌結表唯等流性。長行述應知有表唯是等流。三性表業唯等流性攝故。俱生香味觸。同可等流性攝云事。道理必然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且就同性業。唯云無記歟。即見次上釋云。色有情數者。有異熟生及所長養。三性業俱唯有等流性。色通三性。故三性業俱舉之云唯有等流性也。准知。香味觸唯依無記。故且就同性業。云無記業俱者是等流性歟。 問。一剎那法。唯限現在苦法忍歟。答。唯限現在苦法忍也。兩方。若唯限現在苦法忍者。未來苦法忍。亦非同類因生。一剎那法。何唯限現在苦法忍哉。是以。品類足論中。明非心為因法云。及諸餘異生。定當入正性離性者。未來初無漏心此文無諍。一剎那法。不限現在苦法忍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釋一剎那法云。此說正現行。亦非等流者既云正現行。明知。唯限現在苦法忍云事如何。 答。見今論文。明一剎那法云。謂初無漏苦法忍品非等流故。名一剎那。此說究竟非等流者光法師釋此文云。初苦忍言。顯取現忍。故正理云。此說正現行亦非等流者。一剎那法。唯限現在苦法忍所定也。即述一剎那法。唯限現在苦法忍。不取未來故。云現在苦忍非是等流。其義決定。未來苦忍。雖在凡位非是等流。若至聖位住不生者。即是現忍等流果故。非是剎那。其義不定此釋意顯也。就之重問云。如上忍現行。未來下忍。住不生法。非等流攝。應是剎那如何但取現忍此問意云。上品苦法忍。現在前位。不與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為同類因。亦不修彼故。彼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非等流攝。應是一剎那法。何唯取現在苦法忍哉即答此問云。苦忍名一剎那。由具二義。一者現行。二非等流。如不生下忍。雖非等流。而闕現行。如苦法智。雖有現行。闕非等流。如不生上忍。二義並闕。餘隨所應。准此通釋此釋意云。上品苦法忍。現在前位。不與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為同類因。亦不修彼故。彼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雖非等流攝。若下品苦法忍現在前者。容與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為同類因。亦容修彼故。彼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由非等流義。猶不決定。唯以現在苦法忍。為一剎那法也但於品類足論文者。婆沙論舉未來可有同類因云疑之中。引此文為難。即會之雖有二師異說。且初師說云。彼唯說畢竟非心為因法。雖彼未入正性離生者。諸無漏心。皆非心為因。然彼苦入正性離生。唯有初無漏心。是非心為因法。餘心無不以心為因此文意云。雖未入正性離生位。諸無漏心。皆非心為因。若至初苦法忍位。唯現在苦法忍。是非心為因法。故指始終究竟可為非心為因法云及諸餘異生。定當入正性離生者。未來初無漏心也故此文意。亦指入正性離生位。可現行初無漏心。名非心為因法。故一剎那法。唯限現在苦法忍云釋。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世第一法現在前位。生相苦法忍非等流義。既今決定。一剎那法。何不通未來生相位哉。 答。准光法師未來苦忍。雖在凡位非是等流。若至聖位。住不生者。即是現忍等流果故。非是剎那其義不定之釋。可會此疑也。所謂剋性論之。彼生相苦法。非等流義。雖令決定。總見未來苦法忍者。等流非等流。其義不定故。唯以現在苦法忍。為非等流法也。 尋云。上品苦法忍。現在前位。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五類門中。何類可攝之耶。 答。上品苦法忍現在前位。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雖無等流義。若下品苦法忍現在前者。容為等流法故。五類門中。可等流攝之也。 問。上品苦法忍。現在前位。可得修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耶。答。不得修未來不生下品法忍也。兩方。若得修之者。見光法師解釋云。如不生下忍。雖非等流。而闕現行若得修之者。何云非等流哉。若依之爾者。一相續身中。可有三品苦法忍。上品苦法忍現在前位。寧不得修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哉。例如依上地見道現在前位。得修未來不生依下地見道如何。 答。上品苦法忍現在前位。不得修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也。其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云若現在道與彼為因者。可說彼為得修。現在道與過去無因義。故過去道名得非修(百五十八)云。評曰。應說此為彼因。彼是此果。一相續攝。非劣道故。如是乃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修未來無量金剛喻定。此現在定與所修為因。彼是此果此等文意。諸無漏道現在前位。得修以現起道為同類因。與彼道為等流果。未來道品定。而任唯等勝為果之理。上品苦法忍現在前位。不與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為同類因。故不得修彼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也。何況若上品苦法忍現在前位。得修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者。彼苦法忍上法前得。容與苦法忍為同類因。故彼苦法忍。應是等流攝。光法師何釋如不生下忍雖非等。流而闕現行哉。故不得修之云事。文理旁必然也。但准光法師餘處(二十六)所引正理論(七十三)或諸種姓。各有九品成一。九品必不成餘故。前後言無相違。釋之文。一相續身中。雖有九品苦法忍。上品苦法忍。現在前位。不與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為同類因。故不得修彼未來不生下品苦法忍。更有何疑哉。次於依上地見道。現在前位得修未來不生。依下地見道云例難者。見今論餘處文述道展轉九地唯等勝為果諸無漏道。不繫法故。九地聖道展轉相望。互為同類因。全非相例難也。 問。論中明得眼不得識句云。謂生欲界。漸得眼根光法師釋不舉生盲及漸捨眼人。從欲界沒還生欲界故。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解釋云。以生欲界等不定故。約漸得眼說。 付之既置生盲等言。簡別餘人。彼從欲界。沒還生欲界。中有初心。得眼不得識。其義決定。可有何不定哉。是以。見今論文。從二三四靜慮地。沒生欲界時。為得識不得眼句。從無色界。沒生欲界時。為眼識俱得句。若如此釋者。第二第三句。亦可有不定義哉。 答。見光法師解釋云。雖有生盲及漸捨眼等。欲界沒還生欲界等。名得眼不得識。若從二定已上。生欲界等。中有初心。即名得識不得眼。若無色沒生欲界等即眼識俱得。以生欲界等不定故。約漸得眼說此釋意云。生盲及漸捨眼等人。從欲界沒還生欲界等。中有初心。得眼不得識。其義雖決定。從二三四靜慮地沒生欲界等。中有初心。為得識不得眼句。從無色界沒生欲界等。中有初心。為眼識俱得句。故總見欲界中有初心。有此不定。可濫餘句故。得眼不得識句中。唯舉胎卵濕生漸得眼根之類。無有不定。不濫餘句。不出生盲及漸捨眼等人。從欲界沒還生欲界等。中有初心。有不定義。可濫餘句但於第二第三句。亦可有不定義云難者。得識不得眼之類。生欲界中。唯有一類眼識俱得之類。唯限從無色界沒生欲界等之一類。故雖有不定義。舉之也。得眼不得識類。生欲界中。有二類故。且舉無不定不出有不定。 問。論中明得眼不得識句云。謂生欲界漸得眼根光法師釋不舉生盲及漸捨眼人。從欲界沒還生欲界故。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漸得眼言。亦攝此等付之生盲及漸捨眼人。從欲界沒還生欲界。中有初心。頓得眼根。何釋漸得眼言。亦攝此等哉。 答。生盲及漸捨眼等人。從欲界沒還生欲界之時。得眼根有二時也。所謂生欲界中有初心。及受胎卵濕生之文。復漸得眼根位也。故今此人。中有初心。雖頓得眼根。受胎卵濕生之。亦有漸得眼根之義。故漸得眼言。攝此等類非謂中有初心。頓得眼根。漸得眼言攝之。今疑問之趣。恐背解釋意歟。 問。雜心論意。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歟。 答。雖有學者二義。且可存通果無記。云義也。兩方。若威儀無記者。雜心論中。色界威儀心。無間。不生方便善心定。若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者。彼威儀心無間寧不生方便善心哉。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云。雜心論主達摩多羅造對法藏論中說。天眼耳通。是威儀無記此釋無諍雜心論意。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如何。 答。天眼天耳二通。是禪定前生法故。設雖雜心論意。何不名通果無記哉。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雜心說。異生性應知即是非得少分。如變化心是通果少分。雜心略舉一邊。非為盡理此釋意云。雜心論中。明非得說異生性。應知是舉非得少分。如彼論中明通果心云變化心。是舉通果心少分如此釋者。彼論意。通果心者。不限變化心。可取天眼天耳二通見。何況。雜心論中。述二十心相生云。威儀心生七。色界威儀心無間。生自界生得穢污報生威儀。欲界二穢污。無色界染污。七心不生方便善心若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者。色界威儀心無間。豈不生自界方便善心哉。爰知。彼論意。存天眼天耳二通通果無記云事。但於光法師解釋者。非光法師自義。云彼論意。存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引古德釋顯其非也。所謂雜心論中。無分明定判故。有古德意。謂彼論意。存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故光法師引古德釋重重難破之也。 重難云。披光法師解釋前後。問。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可無記。答。解云。雜心論主。達摩多羅造。對法藏論中說。天眼耳通。是威儀無記。工巧唯欲。不通上界。異熟上異地起。變化唯意。既非餘三。明知。二通定是威儀。思此問。答意。光法師自義謂造心論意。存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徵嘖彼論說也。引古德釋。難破彼義云事。解釋中焉處見哉。 是以。雜心論披處處之文。或云。無記有四種。報生。威儀。工巧。變化心或云。不隱沒無記四種。報生。威儀。工巧。變化心或云。無記有四種。報生。威儀。工巧。變化心任此等文。列通果心云變化心。明知。天眼天耳二通。是威儀無記。非通果無記云事何況。勘雜心論文云。方便得者。謂天眼天耳智。此無記性故。不入淨無漏味相應。是故。得彼三種禪時。不得作方便已。乃現在前大乘義章(六通義二十)云。何故天眼天耳二通。唯方便得。毘曇宣說。眼耳二通。體是無記。定外作用。不與定俱。斷離下欲。得上定時。不得此通。以是義故。非離欲。得定之後。別修方便。方始得之。以是義故。唯方便得若天眼天耳二通。通果無記者。如變化心。可通離欲得。何釋唯方便得哉加之大乘義章中述毘曇意。或云。六威儀心。謂行住座臥見聞等心。或就欲界中方便善心。問。何故不生上地威儀。答。身在欲界。雖起初禪眼耳等識。彼所生識。必依上地眼耳等根。上地之根。必依上地淨禪而生。不依下地善心生。故此等解釋。無諍毘曇心。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是豈非依雜心論說哉。 但光法師餘處。雜心說。異生性等之釋。為證據事。不可然。此釋意云。雜心論中。明非得說異生性。應知是舉非得少分。如舊譯諸論中。明通果心云變化心。是舉通果心少分非謂雜心中。明通果心。云變化心。是舉通果心少分。何為證據哉。 次雜心論。色界威儀心。無間不生方便善心。云文。為證據事。亦難審定。珍海已講(義章要三)會此文云。論云。威儀心不生加行善者。據汎爾威儀心耳此義聊有潤色。光法師初釋意。會今論中。舉得識不得眼句云謂生二三四靜慮地。眼識現起之文云。論不說成。據泛借說雜心論文准之可會也。 答。光法師解釋。引古德釋云事。非無所據。即見光法師餘處定判。敘古德釋云。又言。身在欲界。起天眼通。從天眼通。卻入定時。若無生得善心。便不能生加行善心。以諸論說除變化心。不許餘無覆無記心生加行善心。若不許起上地生得善者。天眼體。是無覆無記。云何能生加行善心。以此准知。身在下界起上界生得善心此古德意。存雜心論中說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故釋天眼通無問不生加行善心也。光法師今解釋。敘此古德釋意云。雜心論主。達摩多羅造。對法論中說。天眼耳通是威儀無記也。若雜心論說。□□□□□破之哉。次雜心論處處文。明要心云。□□□□□□通果心少分。光法師餘處。如變化心。是通果少分之釋。即述此旨也。彼論意。不存天眼天耳二通。是威儀無記。非通果無記。次雜心論。方便得者。謂天眼天耳智之文非相違。彼意雖存天眼天耳二通通果無記。依得淨定之力。為見色聞聲。後修加行。起彼二通故之方便得也。大乘義章。唯方便得之釋。會通同之。次大乘義章。六威儀心。謂行住坐臥見聞等心之釋。不為痛。見聞等心者。指汎爾起眼耳身三識等也。不可取天眼天耳二通。何故不生上地威儀等之問答。實以難思。然而珍海已講(義章要三)會此文云。然四緣義文者。顯是禪果非威儀也。故欲界方便善。不生上威儀也次光法師餘處。雜心說異生性等之釋。尤為此義證據。既為雜心論中。明廣非得。說狹異生性之例證。明知。彼論意。明廣攝二通等。通果心喚狹變化心名云事。次雜心論威儀心生七之文。亦為此義。規模證據。二十心相生之盡理之談也。何唯就泛爾起威儀心論之哉。光法師引此文。難破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云義。設雖有明匠通釋。實是難會之證文也。 重難云。光法師解釋。引古德釋云事。猶難思。見寶法師定判云。問。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無記。解云。雜心論云。達摩多羅造。對法藏論中說。天眼耳通是威儀無記此釋豈定引古德義哉次披大眾義章文(十五十四化心義)見變化心二種。一離欲得。凡夫二乘斷欲界結。得初禪時。頓得初禪二種化心。一當地化。二下地化。如是次第。乃至斷彼三禪結時。頓得四禪五種化心。當地中一下地中四○二者生得明天眼天耳二通云。唯方便得若二通變化。同通果無記者。何二通唯方便得。變化心通離欲得哉。今此差異。甚所難辨也次雜心論。色界威儀心。無間不生方便善心云文。據泛爾起威儀心云事。亦有潤色。即勘彼論文。云。謂威儀心樂習威儀故。是故次第不起方便善心若天眼天耳二通。威儀無記者。可云專樂見色聞聲。故不生方便善心。寧釋樂習威儀故。不起方便善心哉次雜心論主。達摩多羅造。對法藏論中說者。指雜心論歟。為當引別論歟。答寶法師定判。引載光法師解釋。亦破彼難破之旨。故引古德釋云事。更無相違也。 問。雜心論意。變化心外。別許發業通果心歟。答。此事難測。且可有許不許二義也。兩方。若別許發業通果心者。勘難心論一部始末。未見變化心外。別說發業通果心之文。爰知。變化心外。不別許之云事。 若依之爾者。設雖雜心論意。化人發業之外。豈無能發心哉。 答。見雜心論處處之文。或云。無記有四種。報生。威儀工巧。變化或云。欲界不隱沒無記心四種。報生。威儀。工巧。變化心或云。無記有四種。報生。威儀。工巧。變化心任此等文。明通果心。云變化心外。不別說發業通果心也。但於化人發業之時。豈無能發心哉云難者。且以二義。可會通之。或雜心論意。存變化心即發表業歟。以何知之者。見今論餘處文云。有餘師言上三靜慮。亦有無覆無記表業。無善無染泰法師釋此文云。有餘師言。上三靜慮。亦有無覆無記變化語表業。無善無染如此釋者。此有餘師意。意存變化心即發表業而寶法師釋此有餘師義云。此是雜心師釋。故雜心論意。存變化即發表業云事。自所推知也。或亦准光法師餘處雜心說。異生性應知即是非得少分。如變化心是通果少分。雜心略舉一邊。非為盡理之釋。明通果心云變化心。且舉通果心少分。盡理之文。變化心外。可出發業通果心也。 問。光法師意。二十心相生。唯就意識論之歟。答。廣通意識五識論之也。兩方。若唯就意識論之者。廣明諸心相生之時。何唯就意識論之。是以。光法師解釋中。二十心相生。廣通意識五識論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文。明二十心相生云。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既云唯是意識。明知。唯就意識論之云事如何。 答。就二十心。明其相生之時。廣通意識五識。普可分別。云何唯就意識論之哉。故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破雜心論主達摩多羅造。對法藏論中說。天眼天耳通是威儀無記云義云。此解不然。違理教發故。如下論云色界威儀心。二十心中。從五心生。謂自界五。除通果心。能生七心。謂自界四。除加行通果。欲界二。染污無色界一染污。若言二通威儀心者。應生加行善心。如變化心。由定引起。與定相生。不與餘心相生。二通亦爾。既由定引起。還應與定相生。不生餘心。若說威儀能生於定。此即不然。違論文故。威儀定不能生加行若二十心相生唯就意識論之者。設雖天眼天耳二通。是威儀無記。何可違色界威儀心。無間不生加行善心云論文哉。餘處(二十八)難泰法師然眼耳身識雖非化心。無記是化心類。定地繫故。總名禪果心云義云。泰法師。若將修得天眼天耳二識是化心類。同名通果。容有此理。若將泛爾起眼耳身識。名通果心。良謂不然。准諸論。二十心中。名通果心。良謂不然。准諸論。二十心中。通果心唯與定心相生。豈有從上起下三識皆入定耶若二十心相生。唯就意識論之者。依二十心中通果心。唯與定心相生之論文。更不可難豈有從上起下三識。皆入定耶哉。任此等解釋。二十心相生。廣就意識五識論之云事。尤分明也。但於今論餘處如是三心。唯是意識之文者。光法師釋此文云。夫通果心有二。一五識中通果。即天眼天耳通。二意識通果。即變化心。及發業通果心。此中且據第二通果心。故言唯是意識。若據二通亦在五識○若威儀路心。唯意識者。據起威儀心說。若威儀路加行。不但在意識。亦通四識。緣四境故○若工巧處心。唯意識者。據起工巧處心說。若工巧處加行。不但在意識。亦通緣五境故任此解釋。可會通之也。 問。光法師意。依身在下地。可起上地聞惠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亦不能起異地聞惠付之眾生種類分萬差。心品現起非一准。設雖聞惠善心。何無他地現起之義哉。是以披婆沙論述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加行是義云。謂若此間出自共相善。修習者。生彼便得如此文者。依身在欲界。修習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加之婆沙論(七十三)中。明眼識後起分別意識云。善及染污分別意識生。自下地容現在前。非生上地辰旦人師。引此文云。以此文證身在下地亦能起上地聞惠任此等定判。依身在欲界。起上地聞惠云事。甚分明也如何。 答。異地聞惠起不起者。先哲未決。古來難義也。然而且依一義意。可存婆沙論中。有異地聞惠起不起。二師異說。光法師成不起一說之義也。依此義意。料簡諸文者。見光法師當卷解釋。云。身在下地。非能起上生得善心。不起異地生得善心。正理有文。如下當引。亦不能起異地聞惠。此惠由彼生得導引。既不能起生得善心。故聞惠心。亦不能起。不起異地聞惠善心。婆沙有文。亦如下引不起異地生得善心。正理有文如下當引者。讓光法師第七卷疏。所引正理論無容起彼生善心。生在此間。不能令彼起現前故之文。此惠由彼生得導引者。述婆沙論應作是說。若於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讀誦。究竟流布。是生得惠。依此發生聞所成惠之文意。不起異地聞惠善心。婆沙有文。亦如下引者。指光法師第二十六卷疏所引婆沙論二文也。即披彼第二十六卷疏文。初引婆沙論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可言加行得。可言生得。云何可言加行得。謂若此於自共相。善修習者。生彼便得。若不爾者。生彼不得。云何可言生得。謂雖此間善修習已。若未生彼終不能得。生彼方得。彼聞所成非我行相。必依此間所修加行。生彼得故之文云。婆沙既解。色界聞惠非我行相。若加行得者。生彼便得。若生得者。亦言生彼方得。明知。身在下地。不得起上聞惠。若先已得。如何論言生彼便得。古德皆言。身在欲界。修習色界聞惠。非我觀生。彼即得者。不然。若言先得。何須復言生彼即得疑難之趣。當此古德義意。若言先得。何須復言生彼即得者。顯此古德義。非成依身在欲界。不起色界聞惠之旨也。次引婆沙論若生初靜慮。起初靜慮非我行相。不定者。亦得緣一切法。定者。唯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起上三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若生第二靜慮。起第二靜慮非我行相。不定者。能緣一切法。定者。唯緣從第二靜慮乃至有頂。起第三第四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從第二靜慮乃至有頂。若生第三第四靜慮。如理應說之文云。婆沙既言。身生此地。起此地非我觀。分定不定。若起上地非我觀。唯約定心。緣自上地。不言不定。以此故知。身生下地。不起上地聞惠非我觀。聞惠非我。既不得起。所餘聞惠。准皆不起光法師依婆沙論一師說意。成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聞惠之旨。立理引文。其意如此。加之。泰法師引婆沙論今文云。若依此文。身生下地。不得起上地聞惠。若依婆沙文。引婆沙論今文。證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聞惠之旨。其意亦同光法師釋。兩師一同之釋。定有源由歟。但對若依此文。身生下地。不得起上地聞惠述。若依婆沙。故知。婆沙論中。亦有依身在下地。起上地聞惠云師義云事。依之勘婆沙論。第七十二三兩卷中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之文。其證雖甚多。且出一兩文者。或(七十二)云。若諸異生○即彼若生欲界○即彼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以初靜慮眼。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不退法者。欲界二種。初靜慮唯善見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不退法者。欲界初靜慮各唯善或(七十三)云。若諸聖者○即彼若生欲界○即彼已離初靜慮。未離第二靜慮染。以初靜慮眼。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不退法者。欲界二種初靜慮唯善。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唯善初靜慮○不退法者唯善此等文。既云依身在欲界。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不退法異生聖者。以初靜慮眼。見欲界及初靜慮色。後起初靜慮善分別意識。故依身在欲界。起上慮善計聞惠之旨。甚分明也。今此初靜地度分別意識者。可聞所成善心故也。遂至下文。述善及染污分別意識。生自下地。容現在前。非生上地。依身在下地。起上地聞惠云事。誰可疑之哉。婆沙抄中。引此文云。以此文。證身在下地。亦能起上地聞惠。若唯第四十二卷文。如納異中金剛定。又不許下地起上地聞惠。若爾時。違此文。勘定此釋意。婆沙論中。有異地聞惠起不起二師異說若爾。婆沙論文。前後相違。各述一師說意。不可和會之歟。 重難云。婆沙論中。有異地聞惠起不起二師異說者。光法師可述其旨。何唯成不起一說意哉。次婆沙論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之文。可通定善。更非起異地聞惠之證據哉。 答。婆沙論中雖有異地聞惠起不起二師異說。今論意。存不起異地聞惠云師義故勘今論餘處文。明十二心相生云。欲界善心無間生九。謂自界四。色界二心。於入定時。及續生位。如其次第。生善染心。出欲界善心。無問生色界善心位。唯舉入定時。若起異地聞惠者。何唯限入定時哉。爰知。今論意。存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聞惠云師義云事。故光法師製今論疏。處處數成不起異地聞惠之旨。餘處解釋中云。必不能起異地散善。故不別說。亦此意也。何況披婆沙論處處之文。多順不起異地聞惠云義。所謂或云。然滅道法智能斷色無色界結者。唯生欲界。非生色無色界。所以者何。入於法智方便心。唯欲界繫。生上二界者。捨此心。必不起故或(百十三)云。生欲界者○若起色界善心及彼地無漏正見俱生心。由十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彼地盡智無生智俱生心。由九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依身在欲界。起色界聞惠者。入於法智散心。寧不通色界哉。依身在欲界。何亦無色界三善業俱生思。究竟轉之義哉。此等論文。不起異地聞惠見歟。故光法師。不顧起異地聞惠云一處說。當卷之中。餘處之釋。數述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聞惠之旨也。次婆沙論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之文。唯就散心論之也。故婆沙論(七十二)云。問。此六識身幾有分別。幾無分別。答。前五識身。唯無分別。第六識身。或有分別。或無分別。且在定者。皆無分別。不在定者。容有分別。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此中且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正理論云。應知此中且辨計度及與不定隨念分別。遍諸地故。約此二種任此當論文。眼識後起分別意識。唯就散心論之云事。甚分明也。 重難云。光法師假設得起聞惠。亦不能生。以威儀心。不能生加行善心故之釋。可起異地聞惠見。何云光法師釋偏不起異地聞惠之旨哉。 答。此釋顯假令事。非許起異地聞惠也。 去承久三年愚僧於東大寺東南院。勤仕世親講講之時。問者藏圓法師。疑此論義。憶念其座講答之趣。記其梗概耳。別有相承義。委細問答等。如彼本抄載之。 問。正理論意。依身在下地。可起上地聞惠耶。答此事難測。且可有起不起二義也。兩言。若起上地聞惠者。披光法師解釋云。不起異地生得善心。正理有文如下當引。亦不能起異地聞惠。此惠由彼生得導引。既不能起生得善心。故聞惠心。亦不能起文相起盡諍。正理論意。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聞惠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云。又上地分別。應唯善非無記。前已說因故此文既述依身在下地。起上地善分別意識之旨。明知。起異地聞惠云事。加之辰旦人師釋正理論無容起彼生得善心。生在此間。不能令彼起現前故云文云。當知。下地起上散善。便聞惠攝如何。 答。依此首難定。且可載學者二義也。一義云。正理論意。依身在下地。可起上地聞惠也。其趣即如一方疑難。何況勘正理論文云。若諸異生生在欲界○已離初定貪。未離二定貪。以二靜慮眼。見欲界色時。此色唯是無覆無記。眼識所識○於此復起初定分別○不退法者。則唯有善○以二靜慮眼。見初定色時。此色唯是無覆無記。眼識所識○於此復起初定分別○不退法者。則唯是善此文既云依身在欲界。已離初靜慮貪。未離第二靜慮貪。不退法異生。以第二靜慮眼。見欲界及初定色。後起初靜慮善分別意識。故依身在欲界。起上地聞惠之旨。甚分明也。但於光師解釋者。正理有文如下當引者。但為證不起異地生得善心也。亦不能起異地聞惠。以下依別文理。證成不起異地聞惠之旨。故全非相違歟。 問。光法師釋生上三靜慮。天眼天耳二通。不現前位。成就不成就後二通相。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生上三定。成下二通。 付之五識是勢力微劣法也。他地現起之時。何可有三世得哉。是以。今論中舉得識不得眼句。謂生二三四靜慮地。眼識現起若成就彼二通者。生上三靜慮眼識現起位。不可云得眼識。何況披婆沙論文。述生上三靜慮。成就眼耳三識云。唯無記者。時有現前。即便成就。若不現前。則不成就。以五識身性羸劣故。他地現起勢不堅強。此文無諍生上三靜慮。天眼天耳二通。不現前位。不成就彼二通加之泰師。引遍學三藏釋云。二通初禪繫。依初禪地。發自地通。三世成就此中據身生上地。起下地二通。故唯有法俱得寶法師引此釋依用之。若爾光法師初釋意。非只背俱舍婆沙兩論之文。寧不違遍覺三藏稟承之釋哉。 答。見光法師初釋云。解云生上三定。或下二通。是通果故。如成化心此釋意云。天眼天耳二通。及變化心。同是通果無記。勢力強盛故。設雖他地現起。必可有三世得。如彼生上地。下地變化心。不現前位。成就被變化心。生上三靜慮。天眼天耳二通。不現前位。成就彼二通故披今論餘處文。偈頌云無記得俱起。除二通變化長行述謂眼耳通惠。及能變化心。勢力強故。加行差別。所成辨故。雖是無覆無記性收而有前後及俱起得。若工巧處。及威儀路。極數習者。得亦許爾。天眼天耳二通。及變化心。無所簡悉有三世得若於二通三世得有無不定者。何不如威儀工巧心分別之哉。何況今論餘處中。云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婆沙論(百三十一)文。述離染得者。謂初靜慮所引發者。離欲界染時得第四靜慮所引發者。離第三靜慮染時得。五通有離染得云事分明也。若生上三靜慮所起天眼天耳二通。無前後得者。豈可離下地染時得之哉。若爾。光法師初釋意。專順此等文理者歟。但於五識是勢力微劣法故。他地現起。不可有三世得云難者。天眼天耳二通。雖是五識攝。禪定所生果。勢力強盛法故。他地現起。亦有三世得也。次於今論謂生二三四靜慮地眼識現起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論不說成。據泛借說婆沙論以五識身性羸劣故等之文。准此釋可會通也。次於泰法所引遍覺三藏釋者。光法師作三解釋之中。第二釋意。即存此稟承說也。凡相傳儀。外迴邪意樂作別解釋。人師當習歟。至今此釋。何強疑之哉。 重難云。就初釋意。猶不可然今論定判。不限謂生二三四靜慮地現起之文。以眼界望眼識界。述得并成就四句分別之中。生上三靜慮。眼識不現前位。不成就眼識之旨。處處所見也。正理顯宗之說。大同今論判。婆沙雜心之文。亦明此廢立。若生上三靜慮。天眼天耳二通。不現前位。成就彼二通者。寧不違此等諸論所說哉。 次婆沙論以五識身性羸劣故等之文。據泛借說云會通亦有疑。准次下。若意識中。變化心等。設生他地。勢亦堅強。故不現前。亦得成就之文思之。五識身類無所簡。他地現起勢不堅故。生上三靜慮不現前位。不成就之明知。生上三靜慮。天眼天耳二通。不現前位。不成就彼二通云事。 答。光法師會今論謂生二三四靜慮地。眼識現起之文釋論不說成。據泛借說之文。由不限今論一段定判。正理顯宗之說。婆沙雜心之文。同可會據泛借說也。設雖有眾多之文。會通之旨。不可替歟。次婆沙論以五識身性羸劣故等之文。亦就泛借起眼耳身三識論之云。今此文中。不明生上三靜慮。所起天眼天耳二通。三世得有無相。若意識中變化心等之等言。等取發業通果心及相應心。所立義可存也。 問。光法師釋上三靜慮。天眼天耳二通。不現前位。成就不成就彼二通。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耳。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生上三定。不成下二通付之天眼天耳二通。禪定所生果。勢力強盛法也。設雖生上三靜慮。彼二通不現前位。何不成就哉。是以。披今論餘處文。述無記得俱起。除二通化。天眼天耳二通。可有三世得加之五通有離染得者。諸論一同所說也。若天眼天耳二通。無前後得者。豈可有離染得義哉。 答。見光法師第二云。又解。生上三定。不成下二通。通果有二。一在意識。其力強盛。生上成下。如變化心。二在五識。其力稍劣。不能成下。若繫屬自地。依自地發者。即有三世得。如善習自地。威儀工巧有三世得此釋意云。意識通果。其力強盛。他地現起有三世得。故生上成下。如變化心等。五識通果。其力稍劣。他地現起。唯有法俱得。故生上三靜慮。彼二通不現前位。不成就之。依初靜慮所發二通。繫屬自地。故有三世得。彼二通不現前位。亦成就之故見今論文。舉得眼界非眼識句。云及無色沒。生二三四靜慮地時若成就彼二通者。從無色界沒。生上三靜慮時。寧不得眼識哉。出得眼識。非眼界句。云謂生二三四靜慮地。眼識現起。及從彼沒。生下地時若成就彼二通者。生上三靜慮。眼識現起。及從上三靜慮沒。生下地時。豈可得眼識哉。述成就眼界非眼識句云。謂生二三四靜慮地。眼識不起。明成就眼界亦眼識句云。若生二三四靜慮地正見色時生上三靜慮。眼識不現前位。不成就眼識云事。此等文亦分明也。正理論文。顯宗論說。亦以同之。加之婆沙論(七十三)中。舉成就眼界。不成就眼識界句云。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不現在前出成就眼界。亦成就眼識界句云。或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現在前述成就色界。不成就眼識界句云。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不現在前舉眼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界句云。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現在前。或從彼沒。生欲界及初靜慮述色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識界句云。謂無色界沒。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明眼識界不成就得成就。非色界句云。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現在前。或後彼沒。生欲界及初靜慮(文如此證文前後猶多。恐繁不抄。可引之見。)雜心論中。舉眼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識界句云。謂無色界沒。生第二第三第四禪出眼識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界句云。謂上三禪地沒。生欲界及初禪若即位。彼眼識現在前述色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識界句云。無色界沒。生上三禪中。明眼識界不成就得成就。非色界句云。即彼三禪沒。生欲界及初禪若即住。彼眼識現在前任此等論諸說。生上三靜慮。眼識不現前位。不成就眼識若生上三靜慮。所起天眼天耳二通。有三世得者。何無眼識不現前位。成就眼識之義哉。何況婆沙論中。釋發智論眼耳身識界。梵世以下。及生上三靜慮。現在前成就。不現在前。及無色界。不成就之文云。若生第二靜慮已上。唯無記者時。有現前即便成就。若不現前。則不成就。以五識身性羸劣故。他地現起。勢不堅強。若意識中變化心等。設生他地。勢亦堅強故。不現前亦得成就此文意云。若泛借起眼耳身三識。若天眼天耳二通。五識身類性羸劣故。他地現起。唯有法俱得。其體不現前位。不成就之。若意識中。變化心等。勢力堅強。故他地現起。有三世得。其體不現前位。亦得成就就中。見泰法師釋云。奘法師釋云。二通初禪繫。依初禪地。發自地通。三世成就。如善習自地。威儀工巧三世得下文言二通變化三世得者。據初禪二通說。此中據身生上地起下地二通故。唯有法俱得。如身生上地。借下三識及威儀心非是善習。唯法俱得。化心在意地。不類二通也若爾。光法師第二釋意。既得證據於有部言者論之說。亦稟相傳於遍覺三藏之釋。專順文理。旁可依憑者歟。但於天眼天耳二通。禪定所生果。勢力強盛法云難者。彼二通。雖是禪定所生果。五識其性羸劣。他地現起。唯有法俱得。故生上三靜慮。不現前位。不成就之也。次於今論餘處。無記得俱起。除二通變化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諸論說二通三世得者。據初定二通說。若生上三定。起下異地二通。唯有法俱。如泛借下三識及威儀心。非是善習。唯法俱得。此論言不成下。據此以說次於諸論中說。五通有離染得之文者。就依身在欲界及初靜慮之人之天眼天耳二通有離染得也。 尋云。第三釋意。依身在初靜慮。依上三靜慮。所發天眼天耳二通。有三世得歟。次今此人生上三靜慮時。可成就彼二通耶。 答云。此事有二義。或一義云。依身在初靜慮。依上三靜慮所發。天眼天耳二通。唯可有法俱得。依他地發。勢力羸劣故。無前後得也。故光法師釋云。若繫屬自地。依自地發者。即有三世得。如善習自地。威儀工巧有三世得此釋既云若繫屬自地。依自地發者。即有三世得。故知。依上三靜慮。所發二通。唯有法俱得也。次今此人。生上三靜慮時。雖成就所依定。不可成就能依二通。彼二通無前後得。不現在前位。不成就故也。或一義云。依身在初靜慮。依上三靜慮。所發天眼天耳二通。可有三世得。彼二通繫屬自地法故。雖依上三靜慮發。在自地現起。勢力強盛故也。次今此人將生上三靜慮之時。命終心位。由易地故。捨彼二通。故生上三靜慮時。雖成就所依定。不可成就能緣二通也。就後義疑云。光法師若繫屬自地。依自地發者。即有三世得之釋。依身在初靜慮。依上三靜慮。所發二通。不可有前後得。若依身在初靜慮。設雖何靜慮。所發二通。有三世得者。依自地發者之言。豈非無用哉。就中見此釋所依憑泰法師所引遍覺三藏釋云。二通初禪繫。依初禪地發自地通。三世成就如何。 答。 問。光法師釋生上三靜慮。天眼天耳二通。不現前位。成就不成就彼二通相。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生上三定。下地二通。或成不成。若串習者即成。若不串習者不成。以不定故。不說成也付之。廣披有部依憑諸論定判。未見通果心有串習不串習者云文。光法師解釋。證據在何處哉。 答。實勘有部依憑諸論定判。雖無通果心有串習不串習者。云文。見今論文當卷。以眼界望眼識界。作得并成□□□□□□等問答。寶法師意。天眼天耳二通。可自性無記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天眼天耳二通。是禪定所生果故。設雖寶法師意。可名通果無記也。故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七十三)云問。何緣生在後三靜慮。不引欲界眼等諸識令現在前。而但引起初靜慮識○或有說者。欲界眼等識。非修果非通果。故依上地根。不得現起。初靜慮等識。是修果是通果。故依上地根。亦得現起或(八十七)云。問。通果無記識。能緣何法。答。欲界者。能緣欲界修所斷法。色界者。唯緣欲色界修所斷法云色通果心緣欲界修所斷法。豈非指天眼天耳二通哉。或云謂生欲界及初靜慮。隨其所應。成就染污或善三識。諸無記中。有串習者。亦恒成就。如勝威儀工巧通果或(九十五)云。此中五識相應惠有三種。一善。二染污。三無覆無記○無覆無記者。謂異熟生。亦有少分威儀路。工巧處。及通果心俱生思此等文意。盛許五識通果無記。明知。天眼天耳二通。通果無記云事。寶法師意。定不可背婆沙論說。是以。廣披寶法師俱舍一部解釋。未見破光法師天眼天耳二通通果無記之釋。若存二通自性無記之義者。何不破之哉。何況伺寶法師餘處定判。或釋今論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之文云。此說通果心唯意識。據化心說若不許五識通果無記者。寧可會據化心說哉。或引正理論若生第二靜慮以上。起初靜慮三識身時。諸有未離自地染者。彼從自地善染無記作意無間。三識現前三識無間還生自地三種作意。諸有已離自地染者。除染作意。唯善無記作意無間三識現前。三識無間。亦唯起此二種作意。之文云。准此借識非通晨也。此釋意云。生上三靜慮所起初靜慮。眼耳身三識。與上三靜慮善染無記三種作意相生。非通果無記還知。天眼天耳二通。唯與定相生。可通果無記云事。但於寶法師當卷并餘處問答者。為成泛爾起耳識。及發語表心。非威儀無記之義。述四無記心攝心不盡之旨。全非謂天眼天耳二通能自性無記也。故當卷云。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耳識非威儀。上地無工巧。變化唯意識餘處(二十八)云。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耳識非威儀非威儀無記。上地無工巧。非工巧無記。變化唯在意。非變化無記。異熟非異地起。非異熟無記。以此故知。唯是自性案此等釋意專欲成泛爾耳識及發語表心。非威儀無記之旨也。若任文言執之云借識之類皆自性無記者。依身在上地。起下地威儀心之義難有。而見實法師餘處(二十二)定判。釋唯自上地心之所緣。非下地威儀通果心境故之論文云。准此論文身生上地。唯得起下地威儀通果心。然此中說是意識。不說三識。說觀自故。借下識起上地威儀通果。但緣所發業事。及所化事。不緣上地風也。無覆無記心。總不緣上地息。此釋既云依身在上地。起下地威儀心故借識類中。有威儀心云事分明也。爰知。云借識之類非四攝也。述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偏為成泛爾起耳識及發語表心。是自性無記。非威儀無記之義盡理之文。泛爾起眼識身識。并發身表心通威儀無記。天眼天耳二通。可通果無記也。 重難云。婆沙論中。雖許五識通果無記。寶法師意何必用哉。如彼許自性無記心心所。不依用婆沙論等說故也。次寶法師餘處據化心說之釋。非證據。見解釋全文云。准此論文威儀工巧通果三心。唯是意識。非是五識。婆沙云。是威儀工巧者。說加行也。此說通果心唯意識。據化心說。明諸心相生亦唯意識上云。威儀工巧通果三。唯是意識非是五識。就其三心體。顯唯是意識。不通五識之旨。下述明諸心相生。亦唯意識。亦言所表諸心相生。亦就意識論之爰知。通果心體。唯限意識。諸心相生。唯就意識。論之云事。但據化心說者。變化是意識。故云爾也。非許五識通果無記。會唯是意識者。據化心說。次准此借識非通果也之釋。亦非潤色。生上三靜慮。所起初靜慮眼耳身三識。與上三靜慮善染無記三種作意相生故。非通果無記云許也。全非謂天眼天耳二通。唯與定相生。通果無記。何為許五識通果無記之潤色哉。次會通寶法師當卷問答之旨不可然。披解釋前後。上問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無記。答之先舉雜心論主。達摩多羅。天眼耳通。是威儀無記云儀。敘有人此解不然違理教故。如下論云。色界威儀心。二十心中從五心生。謂自界五。除通果心者云破。難之云。其通果心。唯是意識不通五識故。此論意心云。欲界無覆無記分為四心。乃至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即言唯是意識。故知。定遮五識。婆沙亦同慶撿。云其通果心。定唯意識。更無異端。成通果心。唯限意識。不通五識之旨。下出自義云。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耳非威儀。上地無工巧。變化唯意識。故結借識之類。非四無記心攝。誰向此釋。存二通果無記云義哉。次會通餘處問答之趣。亦不明。見解釋始末。上問生上三定。起下地眼耳二通。是何無記。答之。先舉有人泛借起。眼耳身三識。威儀無記云義。破之畢。下出自義云。以此故知。四無記心。攝心不盡。□無記色。攝色不盡。何妨四無記亦攝心不盡就之重問。既言四無記攝無記心不盡。未知借識是何無記。答。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成借識之類。自性無記。次下釋者借識之類。非四無記心攝之由云。變化唯在意。非變化無記若天眼天耳二通。通果無記。非自性無記。泛借起眼耳三識。自性無記。非四無記心攝者。何不簡彼二通哉。二通是五識攝。唯在意言中。不可攝之故也爰知。寶法師意。通果心唯限意識。不通五識。借識之類。不除二通。悉自性無記云事。 答。婆沙論者。五百阿羅漢之所造。一切部之本論也。俱舍源出自彼。諸師舉依憑之。寶法師爭不依用說五識通果無記之文哉。是以見寶法師解釋述二十心中。說威儀工巧唯是意識。會婆沙論說云。然婆沙說四識五識有威儀工巧心。此就威儀工巧加行中說為威儀工巧。如殺加行亦名殺生寶法師。若不依用婆沙論說者。豈可會通之哉。但如彼許自性無記心心所。婆沙論說之上。添自義也。全非不依用之。次寶法師餘處據化心說之釋。尤為義證據。還如是三心唯是意識之論文云。此說通果心唯意識。據化心說。會唯是意識之言云事。甚分明也。如次上文述威儀工巧唯是意識。非是五識之旨。會婆沙論說云。婆沙云。是威儀工巧者。唯加行也。但明諸心相生。亦唯意識者。亦變化心。唯限意識。明諸心相生。亦唯就意識論之亦言。更有何疑殆哉。次准此借識非通果也之釋。亦為此義潤色。此釋意。依正理論中。生上三靜慮所起初靜慮。眼耳身三識。與上三靜慮善染無記三種作意相生文。證泛借起眼耳身三識非通果無記故。天眼天耳二通唯與定相生。有何故可非通果無記哉。准之還知。二通通果無記云事也。次會通寶法師當卷問答之旨。義勢同前。問。言實云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無記。雖問二通其志廣問借識之類。欲成泛爾起耳識等。自性無記。四無記心。攝心不盡之義也。但其通果心唯是意識。不通五識者。就變化心論之。為證此事。引今論。廣心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之文。而此文寶法師自釋擇化心說。故非變化心。述唯是意識云事。炳然也。其通果心。定唯意識之文。無異論之釋。其意同之。次會通餘處問答之趣。亦以同前會。問。言不異當卷解釋。其志廣問。借識之類也。以何知之者。答此問。出有人泛借起眼耳身三識威儀無記云義。問意若限二通者。答中何舉三識哉。何況寶法師。難此有人義。明發語表心。非威儀無記之理破之。爰知。今問廣問借識之類云事。若爾答之。云。何妨四無記。亦攝心不盡。判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專欲成泛爾起耳識。及發語表心。非威儀無記之義。成泛爾起耳識。及發語表心。非威儀無記畢。四無記心。攝心不盡之旨。即顯故也。但變化唯在意。非變化無記者。且舉意識通果無記簡之。不必簡通果無記種類盡歟。 重難云。見識身足論文。出無記眼識。無記為因。非善及不善為因之類云。謂威儀路工巧處眼識及梵世所繫染污眼識若天眼通通果無記者。何不舉通果心哉。 答。盡理云之。無記眼識。無記為因。非善及不善為因類中。可列通果心。天眼通相應識。即可此類也。但識身足中。出此類。不舉通果心。且略之也。何求別由哉。彼論次下文。出無記意識。無記為因。非善及不善為因之類云。謂威儀路工巧處意識及色無色所繫染污意識。不舉通果心。亦略之也。 尋云。泛借起眼識身識中。可有自性無記類耶。答。成四無記心。攝心不盡之旨者。泛借起眼身識中。可有自性無記類。更非所遮也。 尋云。發身表心中。可有自性無記類耶。 答。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明相續內外相。爾者可有離質自身耶。答。可有離質自身也。 兩方。若有離質自身者。既自身寧可離本質哉。是以見寶法師餘處一解釋云。二准婆沙評家義。及此論下文。色界身作欲界化所化香味。如莊嚴具。尚不成就。如何離質語得成就耶若有離質自身者。何不成就離質化語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可有離質自身如何。 答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問。異界化色觸皆成就不。解云。皆成就。如婆沙一百三十二云。有成就欲界繫大種。亦色界繫大種。謂生欲界。色界大種現在前。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又云。有成就欲界繫大種。亦色界繫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又云。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大種。謂生欲界。色界大種現在前。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又云。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婆沙既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成就欲界大種及所造色。文不別簡。明知。異界化。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若即身化。若離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此釋意。自身化。他身化。即身化。離身化。各別論之推其意云。自身上化作種種形。名自身化。他有情及木石等上化作種種形。并通惠成滿位。無所依託化作種種形。皆名他身化。若自身上。若他身上。附著身作化事。名即身化。若自身上。若他身上。不附著身。作化事。名離身化也。故自身上。不附著身如籠張涓著自身上作化事。可名離質自身化也。如此得意之時。既云自身。不可離本質之疑。自被會畢。但於寶法師餘處解釋者。光法師意云。成就離質化語故。寶法師定判。既異此意。不及和會也。 問。論文云。我執依止故。假說心為我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我執可通無漏心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二者取執。謂一切心。於境自在執取前境。皆名我執。我執通無漏心付之廣勘諸經論說。無漏心不帶我執何釋我執通無漏心哉。是以。見今論次下文為證說心為我。引契經由善調伏我。智者得生天之文。并應善調伏心心調能引樂之說。既云調伏心。明知。我執唯限有漏心云事如何。 答。見今論文。釋六根六識十二名內。云我依名內外謂此餘就之問我體既無。內外何有。答之。云我執依止故。假說心為我此文意。以一切心。皆名我執依止云事。甚依難思。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其中第三釋云。又解。我執有二。一者迷執。謂即我見。但緣有漏。二者取執。謂一切心。於境自在。執取前境。皆名我執。二執所緣。雖通諸法。心強勝故。偏名依止。故於此心。假說為我。此解依止遍通諸心。可無妨矣此釋意云。一切心品。於境自在。執我取前境。皆名我執。故依此門論之。我執通無漏心若爾。非謂迷執通無漏心。諸經論說。何為相違哉。但於今論所引。契經二文者。依我執止之義以心名我之時。有漏心是本故。且出之許也。於境自在執取前境故立我執稱之時。更非遮我執通無漏心歟。 問。現在心所。以別性意根。為所依歟。答。可為所依也。兩方。若為所依者。披光法師解釋。明心所不名內云。雖諸心所依彼心王。同一生等。不名內者。異類相望。非所依故。不名為親如此釋者。現在心所。唯以同性意根。為所依若依之爾者現在心王。何不以彼意根為所依哉。 答。現在心王。既以別性意根為所依。同時相應心所。同以彼意根。為所依之義。必然也。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謂心心所五義平等相似。故說相應。一所依平等。謂必同所依根。意識及相應法有一種依。謂無間滅意根。五識及相應法。各有二種依。一同時依正根。二無間滅意根。隨應皆是所依平等此釋意六識及相應心所。同以同性別性無間滅意根。為所依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光法師。異類相望。非所依故之釋者。心王與同性別性心心所。但為所依故異類相望。有所依義。故名為內。心所雖與同時相應。同性心心所為所依。不與異時同性別性心心所為所依。故異類相望。無所依義。故不名內此釋非無所據。源依正理論文。故正理論云。又諸心所雖復與心一生住等。而心望心。獨名為內。非心所者。同異類心。展轉相望。為所依性。皆不捨故。諸心所法。異類望心。必定捨離能依性故。謂若善心染污及無記心為所依性。皆不捨離染污無記心亦如是。若善心所望彼染污及無記心。捨能依性。染污無記望餘亦爾。故心望心為所依性。無相簡隔。得名為內。心所望心。為能依性。有相簡隔。不得內名。又諸心望同類心。為能依性。或多或少。心為所依。則不如是。由此內名在心非所此文意。心所不與別性心心所為所依。故不名內之旨。炳然也。若爾。異類相望。非所依故之釋。全非謂現在心所。不以別性意根為所依。何舉今釋。猥致此疑哉。 問。正理論中。明說心為我。我恒於自境。自在行故爾者。光法師引此文。如何釋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若作俱舍師破。不異我前第三解也付之。光法師第三釋意云。心是我執所緣故。從能緣名我。正理論意。釋約心自體。恒於自境。自在行故名我。彼此二文。義門遙異。更不可難。不異我前第三解也。是以。寶法師難光法師今解釋。云。今祥。前第三解與正理師其意全別。如何是同何況正理論說。設雖不異我解何可有其過哉。 答。見正理論文。云。若爾。何緣說心為我。恒於自境。自在。行故。我謂於自境。常自在行。心曾無有時不行自境。故一切心。皆名為我此文意。不異光法師第三解。二者取執。謂一切心。於境自在執取前境。皆名我執之釋。故光法師作俱舍師破云。不異我前三解也。解釋尤有其謂哉。但於光法師第三悉意。從能緣名我。正理論意。約心體名我云難者。光法師第三釋意云。二執所緣。雖通諸法。心強勝故。偏名依止之名。雖從能緣述謂一切心。於境自在。執取前境。皆名我執。我執之稱。約心自體故。更無異正理論說也。如此得意之時。寶法師解釋。還有其疑者哉。次於正理說設雖不異我解何可有其過哉云難者。正理論師破今論我執依止故假說心為我之文畢。成自義云。恒於自境。自在行故。故不異我前第三解。得今論文意。何為別義舉之哉破也。 問。論中明入界同分彼同分相。爾者。立同分稱。唯限現在歟。進云。論疏中通三世付之於作自業。立同分稱。唯限現在。不可通過未。例如立有執受稱唯限現在如何。 答。披者諸定判。尋十八界同分相。今論云。此中眼界於有見色。已正當見。名同分眼。如是廣說乃至意界各於自境。應說自用正理論云。且同分眼。說有三種。謂於色界。已正當見○如眼耳鼻舌身亦然。各於自境。應說自用。意界同分。說有三種。謂於所緣。已正當分○色界同分。說有三種。謂眼所見己正當滅○廣說乃至觸界亦爾。各對自根。應說自用。眼等六識。依生不生。立二分故。如意界說顯宗論說一宗無替。婆沙論(七十一)中委明此。本其文雖繁。其意同之。即述意界彼同分相云。及彼同分者。謂未來畢竟不生。意界無有過去現在。意界是彼同分。心心所法。必託所緣。方能起故。由未來當生意界亦必是同分任此等諸論文意。同分稱。廣通三世云事。其分明也。但於立有執受稱。唯限現在云例難者。光法師自問答也。即問過未曾當用。皆說名同分。過未曾當覺。皆應名執受。答之作二解釋云。有執受義。異體相有。要假相依。方成有義。故唯現在。同分據有作用。用非離體。故約曾當皆名同分。又解。分是類義。可以遍收同類。執受非類。所以唯局現在解釋先顯其差異。學者何勞比例難。 問。光法師意。舊俱舍論中。罽賓國師名。西方師歟。進云。光法師釋云。然舊俱舍云。是西方師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舊俱舍論文云。罽賓國師說。非等分眼有四種四方諸師。說有五種。罽賓國師之外。別舉西方師義。明知。罽賓國師。是各別師云事如何。 答。光法師釋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說彼同分眼但有四種西方諸師。說有五種之論文云。迦濕彌邏。迦云惡。濕彌邏云名。舊罽賓訛也。然舊俱舍。云是西方師。翻者謬也。西方諸師。即是迦濕彌羅國西方。健馱羅國。彼亦多有說一切有部師此釋意。舊俱舍論中。罽家國師。名西方師見。若爾令此解釋既替現行舊俱舍論說推之。光法師所覽本中。有此文歟。 或一義云。勘舊俱舍論餘處三文云。罽賓國毘婆沙師說。先入無心定。後得盡智披今論餘處文云。西方師說。菩薩學位。先起此定。後得菩提任今此新舊二論說。舊俱舍論云。罽賓國毘婆沙師說。今論云。西方師說。故罽賓國師。即西方師光法師解釋。若依此文歟。 重難云。此義料簡。舊俱舍論文之旨。甚不可然。見彼論具文云。罽賓國毘婆沙師說。先入無定心。後得盡智是義不然此文意云。罽賓國毘婆沙師意。西方諸師。先入無心定。後得盡智者。是義不然非謂罽賓國毘婆沙師意。存先入無心定。後得盡智。罽賓國毘婆沙師。能破西方諸師義之人也。能破所破。定是別人云事。炳然也。若爾此文還為難者潤色。更非答之證據哉。 問。論中明彼同分眼云。西方諸師。說有五種。謂不生法。復開為二。一有識屬。二無識屬爾者光法師如何破之耶。進云。光法師破云。彼於不生。開為二者。此解不然若猶不生。有根無識。生中亦有。何獨不生。生既不開。不生如何別立。此即違理。付之可生眼根中。有識屬者。是同分。無識屬者。彼同分也。若爾。可生眼根中。不可有有識屬彼同分。何破可生彼同分眼根中可開二類哉。 答。迦濕彌羅國師意。一切眼根。皆有識屬。若過生緣眼識現起。即是同分。若餘識起。眼識不生。名彼同分。無識屬者。識都不可依之義也。寧有眼識根中。非眼識所依之類哉。以此道理思之。一切眼根。皆有識屬。更不可無有識屬類。故寶法師釋云。薩婆多師釋。是正義。不許有識不與根合泰法師釋云。若依正義。一切眼。皆有識屬應依故。無識屬。不正義也而西方師意云。不生眼根中。有或可與識合。或本來不與識合之二類故。若許爾者。可生彼同分眼根中。可有或雖有可與識合之義。餘緣被障。眼識不起。故不見色。或本來不與識合故。不見色之二類。若可生彼同分眼根中。無此二類者。不生眼根中。亦不可別立之破也。元瑜法師解釋。亦同光法師定判。諸師一同難破。即存此意歟。若爾。可生眼根中。有識屬者。是同分。無識屬者。彼同分云難。甚不可然哉。 問。論文云。迦濕爾羅國毘婆沙師說。彼同分眼。但有四種爾者從婆沙會前有此義歟。答從婆沙會之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從婆沙會前。有此義者。披光法師解釋。判造婆沙時。既取四種為正。婆沙會時初有此義若依之爾者。彼同分眼。但有四種者。是有部本義也。從婆沙會之前。何無此義哉。是以。健陀羅國師意。彼同分眼。但有四種者。從婆沙會之前。有此義相例可同如何。 答。迦濕彌羅國師意。彼同分眼。但有四種者。從婆沙會之前。可有此義也。故勘識身足論文。云何彼同分眼處。謂彼同分眼處。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云何過去彼同分眼處。謂諸眼處不見色已滅。云何未來彼同分眼處。謂諸眼處。或在未來。定不當生。或有當生不見色當滅。云何現在彼同分眼處。謂諸眼處不見色今滅而識身足論者。釋尊涅槃之後。一百年中所造。故從婆沙會之前。有此義云事。炳然也。但於光法師造婆沙時。既取四種為正之釋者。正見解釋前後之文。婆沙(七十一)云。舊此國師。說有五種。西方諸師。說有四種今此國師。說有四種。西方諸師。說有五種。造婆沙時。既取四種為正。明知。說五非理。此即文證此釋云。從未造婆沙論之前。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意。雖說彼同分眼。但有四種。造婆沙論之時。決判今此國師說有四種。西方諸師。說有五種二義邪正。今此國師說有四種取為正義若未造婆沙論之前。此國不說彼同分眼。但有四種者。造婆沙論之時。何定兩國師義之是非哉。爰知。從未造婆沙論之前。有此義云也。 問。一有情眼根。見色境時。望餘有情。可名同分耶。進云。今論云。眼若於一是同分。於餘一切亦同分付之一有情眼根。見色境時。望此見色有情。可名同分望餘有情。更不可立同分稱。是以。於色境者。望此見色有情。名同分。望餘不名色有情。名彼同分。相例可如何。 答。光法師釋眼若於一是同分。於餘一切亦同分。彼同分。亦如是之論文云。根是不共。一人之根。必無多人同用此眼。而得見色。故根不共。五境容有多人受用。故名為共。由不共故。一起用時。名為同分。所餘一切不起用者。望此眼亦同分。彼同分亦爾。由色共故。於此色等。起見等者名同分。不見等者。名彼同分此釋意云。六根是不共法。故一有情眼。見色之時。必無餘有情同用此眼根。見色之義。故望餘若見色若不見色有情。此見色有情眼根。亦名同分。五境容有多人共受用法故。望此見色有情。名為同分。望餘不見色有情。名彼同分寶法師。泰法師釋。其意同之。正理論顯示論文。其趣無替。加之見婆沙論(七十一)文云。諸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同分眼。於餘有情。亦名同分。諸不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彼同分眼。於餘有情。亦名彼同分任此等定判。一有情眼根。見色境時。望餘有情。亦名同分云事。文理甚分明也。但於色境例難者。會通之旨。已顯光法師解釋重勘婆沙論(七十一)文。會此例難云。容一色界多有情見。無一眼界二有情用故。謂有色界一有情見。容二三四乃至百千有情亦見。是共見故。諸有見者。此色界。於彼名同分。諸不見者。此色界。於彼名彼同分。無一眼界二有情用。況多有情。是不共故。諸用此眼。能見色者。此眼於彼名同分。諸餘有情眼若見色。若不見色此眼於彼亦名有作用眼。既是不共。於一切時。相恒定故。 重難云。一有情眼根。見色境時。以此眼根。望餘若見色。若不見色有情。亦名同分云事。其義實可然。不及重難之。但光法師。所餘一切不起用者。望此眼亦同分之釋。餘不見色有情眼根。望此見色有情眼根。亦同分婆沙論(七十一)諸餘有情眼。若見色若不見色。此眼於彼亦名有作用眼之文。餘若見色若不見色有情眼根。望此見色有情眼根。亦名有作用眼見。若爾。此等定判。甚似難思。既餘有情不見色眼根也。更不可名同眼。又不可云有作用眼哉。 答。餘不見情情眼根。望此見色有情眼根。亦名同分之義。假不事有事也。但光法師釋意云。望所餘一切不見色者。此見色有情眼根。亦名同分婆沙論文料簡同之。望諸餘有情眼。若見色若不見色。此見色有情眼根。亦名有作用眼此眼者。指此見色有情眼根。於彼者。指餘若見色若不見色有情。亦名有作用眼者。指此見色有情眼根也。光法師釋。婆沙論文。如此得意之時。全無相違歟。 問。光法師釋香味觸共境相。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猶如兩人鼻舌身三。根各相著。同嗅中間香。同覺中間味。同覺中間觸。故名為共付之兩人受用香味觸時。各可取別香味觸。於一極微。寧可有兩人共受用義哉。是以。今論中云皆有可生鼻等識義。約容有義。釋共境相如何。 答。見今論文。述香味觸三界共境相云。雖有是理。而容有共。所以者何。香等三界。於一及餘。皆有可生鼻等識義。眼等不然。故如色說。約容有義。明共境相。故光法師解此文雖及異釋。何釋意。約容有義。釋共境相。是必然也。即於光法師一段解釋。可料簡之。初釋云。色聲二境有多有情同共見聞。故名為共。香味觸三雖於一人根正合時。餘不能取。若在未來。根未合時。於一及餘。皆有可生鼻等識義。容有共取。眼等不然。故如色說此釋意云。一人鼻舌身三根。若在未來。根未合時。於一及餘。香味觸有生鼻舌身三識容共取義。故約容有義。名為共境第二釋云。又解猶如兩人鼻舌身三根各相著。同嗅中間香。同嘗中間味。同覺中間觸。故名為共。根即不爾。無有兩人共用一根此釋意云。兩人鼻舌身三根若在未來。根未合時。於中間。一香味觸有容共取義故。約容有義。名為共境約容有義。釋共境相。第一第二釋。其大概雖同。初釋意。以一人鼻舌身三根。望多香味觸共境相。第二釋意。以兩人鼻舌身三根。望一香味觸。釋共境相。是其二釋差異也。次文云或一類香味觸。能發多識。故名為共。相即不爾。無一類根兩人共用發識。根各別故者。此非別釋。第二釋中。上唯望能取根。釋共境相。未及能發多識之義。此兼添能發多識多義。釋顯共境相許也。就之舉問難云。問如正理第六云。聲如色說。是共境故。香味觸三。如內界說非共境故。然諸世間。依假名想。有言我等同嗅此香。同嘗此味。同覺此觸。雜心意。同正理說。香味觸。第一義如眼說。俗數如色說。此論豈不與彼相違此問意顯也。答之作二解釋。初釋云。解云。此論約外香味觸。未取之時。在未來世。容有多人共受用義故如色說。雜心正理。據正取時。餘不能取。說非共境故如內界。各據一義。亦不相違此釋意。今論意。香味觸三界在未來世時。容有多人共受義故。為共境之旨分明也。准此釋。思上第二釋意。約容有義。釋共境相云事。可知之。第二釋云。又解。論意名別。雜心正理。唯取身中內香味觸。不能取外。外但為緣。引發於內。此論意說。不但取內香味觸。亦能取外此釋意云。雜心論云。耳鼻舌身意。聲香味觸。亦如是第一義如眼說。俗數如色說。正理論云。聲如色說。是共境故。香味觸三。如內界說。非共境故。然諸世間。依假名想。有言我等同嗅此香。同嘗此味。同覺此觸。唯取身中內香味觸。不能取外香味觸。故云非共境。今論云。如色界聲香味觸應知亦爾。不但取內香味觸。亦能取外香味觸。故名為共境故。論意各別婆沙論(七十一)中。有二師異說。初師云。或有欲令唯嗅嘗覺。各自身中諸香味觸。第二師云。復有欲令亦嗅嘗覺他及情諸香味觸故光法師引此文云。雜心正理同婆沙前師。此論同婆沙後師也。若依各據一義。亦不相違之初釋意者。今論意。與雜心正理兩論意。不相違故。云若依前解。雜心正理亦同婆沙後師也。但婆沙雖有兩說。然無評家。且以後師為正。以攝法盡故。若外香味觸。非三根取。應法處取。既法處中。無香等三。明知。後師為正之釋意。婆沙論二說之中。以後師為正判。故若依論意各別之第二釋意者。雜心正理兩論意。同婆沙論。不正義說。可得意也。 重難云。或一類香味觸。能發多識。故名為共云釋意。一種類香味觸中。非容有義。實於一分發識。亦於餘分發識。故為共境。眼於根無此義。故為不共釋也。何云非別釋哉。以之思次上猶如兩人鼻舌身三。根各相著等之釋意。約一香味觸。非容有義。就鼻舌身三根取。釋共境相。可得意也。此釋意約容有義。名為共境云事。文言為見哉。 答。共境者。於一香味觸。二根同取之義也。若於一種類中。各別香味觸發識者。何可云共境哉。鼻舌身三種。正取境時。唯取一香味觸故。全無義故。何釋意。約容有義。名為共境。 問。異生性。唯限無覆無記。有何故耶。進云。今論云。已離欲者。斷善根者。於成就故付之異生性。設雖通三性。已離欲者。成就善無覆無記。異生性。斷善根者。可成就不善無覆無記。異生性。若爾。以今此故。何可成異生性。唯限無覆無記之義哉例如大地法心所及得四相等。雖通三性。已離欲者。斷善根者。猶成就之如何。 答。異生性。若通善染污者。已離欲染位。捨欲界染污。異生性不成就之。斷善根位捨善。異生性可不成就。而未離欲染位。不斷善根時。所成就。異生性。雖已離欲染位。斷善根時。定無所捨。猶成就故。以今此故。或異生性。唯限無覆無記之義也。故光法師釋其異生性是不染污無記性攝。已離欲者。斷善根者。猶成就故之論文云。其異生性。是不染污無記性攝。緣縛斷故已離欲者猶成就故。明知。非染污。斷善根者。猶成就故。明知非善寶法師。泰法師釋。隨述此旨。正理論婆沙論(四十五)文。同說此趣。其言雖繁。其意在之。但於大地法心所及得四相等例難者。此等諸法。有分捨故。已離欲染位。斷善根時。善染污中隨其所應。一類雖捨。一類成就。異生性者。世第一法。正現在前。若法智忍。在生相位。一時頓捨。無分捨義故。更不可以彼例此歟。 問。異生性。若見所斷者。可有何過耶。進云。今論云。若法忍位。應是異生付之異生性者。世第一法位捨之。設雖見所斷。何可有應是異生過哉。是以。異生性。雖修所斷。全無應是異生過如何。 答。見所斷者。唯染污法。自性斷故。斷對治無間道現在前位所斷惑障。猶成就之。其時正斷捨故。異生性若見所斷者。若法忍位。可成就彼性。故付應是異性過也。故光法師釋此異生性。若見所斷。若法忍位。應是異生之論文云。此異生性。若見所斷。苦法忍位。既成彼性。應是異生。爾時若成。即有一人名凡聖過。成聖法故名聖。成凡性故名凡。與理相違。故非見斷寶法師釋此文云。若忍斷者。必無間道。猶成或得。若忍斷異生性。忍現起時。應成異生。則應聖者亦是異生泰法師釋此文云。此異生性。若見所斷者。若法忍位。猶成就故。應是異生。如苦下十使。是見所斷法。若法忍位。猶成就加之正理論云。既不染法。非見所斷。應忍所斷。若忍所斷。忍正起時。猶應成就。則應聖者。亦是異生婆沙論(四十五)云。若異生性。是見所斷。應此位中。未捨彼性。則具縛者。住苦法智忍時。應成就異生性。見所斷法。具成就故。住此位者。應名聖者。亦名異生。便成雜亂。故異生性。非見所斷任此等定判。異生性。若見所斷者。可有苦法忍位。應是異過云事。可思之。但於異生性者。世第一法位捨之。設雖見所斷。何可有應是異生過哉云難者。未得其意。見所斷法。必自性斷。自性斷法。定斷捨同時也。而乍許世第一法位。捨異生性。異生性可見所斷之疑。豈不背性相之所定哉。次於異生性雖修所斷。全無應是異生過云例難者。世第一法。正現在前。苦法智忍。在生相位。一時頓捨三界異生性畢。至修道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各於第九無間道時。證緣縛斷無為故。異生性雖修道所斷。前位已離。不成就故。無應是異生過也。緣縛斷法。不必成就。非如自性斷法。斷對治無間道位。必與或得俱故。不可為相例異難歟。 尋云。世第一法。正現在前。苦法智忍。在生相位。一時頓捨三界生性云事。何處見哉。答。勘婆沙論第四十五卷文。或云。何故異生性。非見所斷耶。答。見所斷法皆染污。異生性不染污故。諸染污法。隨部隨品漸漸斷之。得不成就。諸異生性。苦法智忍。一時頓捨。隨地第九無間道力。一時頓斷。故非染污。又世第一法正滅。若法智忍正生。爾時捨三界異生性。得彼不成就性。非於爾時見所斷法。而有捨故或云。依如是義故。有問言。頗有法一時捨。九時斷耶。答。有。謂異生性。一時捨者。謂苦法智忍生時。九時斷者。謂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各於第九無間道時世第一法正現在前。苦法智忍在生相位。一時頓捨三界異生性云事。此等定判。其旨分明歟。 問。論文云。前及此色。定非見斷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今此前者。指不染污法及非六生法歟。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前非六及此色。定非見斷付之依第二釋意。披今論之文。上述不染污法。非六生法。非見所斷之旨畢。下云前及此色。定非見斷。文言無諍。今此前言。可指不染法非六生法是以。寶法師釋此文云。總結三種非見所斷所以泰法師釋此文云。此三斷法。非迷諦理親發起。故不同見斷如何。 答。見今論一段之文。上明異生性非見所斷。委成不染污法。非見所斷云旨畢。下云六謂意處。異此而生。名非六生。是從眼等五根生義。即五識等。色謂一切身語業等。鄰之結釋前及此色。定非見斷。所以者何。非迷諦理親發起故。故第二釋意。今此前言。唯指次上文。所舉非六生法。非迷諦理者。述彼非六生法。非見所斷之故得意也。故見光法師第二釋云。又解。前非六及此色。定非見斷。五識非迷諦理。色非見惑親發起。故不染非見斷。前已別解故但於疑難之趣者。是光法師初釋意也。寶法師。泰法師。即存此旨歟。自本二解釋。其意各別也。何以初釋意。難第二釋哉。 問。見所斷惑中。可有別緣色聲等境類哉。答。可有別緣色聲等境之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述非六生法。非見所斷云。緣色等境。外門轉故而見所斷惑。是內門轉。可總緣境。何有別緣色聲等境之類哉。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百三十九)說。見所斷惑中。可有別緣色聲等境之類如何。答。見所斷惑。是內門轉。迷理起故。行相之所向。雖可總緣境。自亦可有別緣色聲等境之類也。故婆沙論(百三十九)中。明欲界三十六意近行緣界地相云。十八通緣欲色界繫今此十八者。喜憂捨色聲觸九意近行中。各人耽嗜依出離依差別故成十八也。而欲界耽嗜依喜憂捨色聲觸意近行緣色界繫者。他界緣遍行隨眼故。見所斷惑中。有別緣色聲等境之類云事。炳然也。但於光法師所此顯宗論。緣色等境。外門轉故之文者。眼等五識。緣色等五境。外門轉故。非見所斷云許也。見所斷惑。雖內門轉。自亦有別緣色聲等境之類。全非所遮歟。如彼品類足論云。緣無所緣法。一切隨眠隨增。婆沙論云。問。頗有於一蘊執我我所耶。答。有。見所斷惑。有別緣類云事。亦分明也。更不可疑之。 問。尊者法救意。眼見識見二義中。存何義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尊者法救眼識見付之依光法師解釋。勘法救所造論雜心論文。云自分眼見色。非彼眼識見。非惠。非和合。不見障色故。五事論中。述若眼識見。諸識但以了別為相。非見為相。豈能見色。成見義破識見家。加之清涼大法師(演五十一)釋法救論師耳聞非識如聞既爾。見等亦述若爾。光法師解釋。豈不背法救所造兩論說哉。 答。見婆沙論文云。謂或有執眼識見色。如尊者法救寶法師釋云。尊者法救眼識見圓暉法師釋云。謂尊者法救許眼識見惠苑法師(刊定記二)釋云。法救論師。識聞非耳。成實同此若爾。光法師尊者法救眼識見之釋。源依婆沙論說。諸師定判。隨亦同之。既有依憑。何獨疑之哉但於雜依五事兩論文者。存識見義。法救者。釋尊涅槃之後。四百年中出世。四種薩婆多之其一也。雜心論主法救者。任光法師餘處一解釋。至六百年以出來世時代遙隔。彼此別人云事。必然也。所存義異。何可劬營哉。五事論說。准可思之。次於清涼大師解釋者。即述雜心論主法救義也。故演義鈔(五十一)云。薩婆多宗。自有二義。一法救論師。耳聞非識。謂雖自分識依根方聞。然聞體是根。非是於識。如聞既爾。見等亦然。故雜心云。自分眼見色。非彼眼識見。非惠非和合。不見障外色故既引雜心論說。證眼見義。明知。法救論師立眼見義者。雜心論主法救云事。 重難云。彼此法救。設雖別人。雜心論主法救意。定以四種薩婆多法救義。可為依憑。故雜心論云。此達摩多羅。以古昔達摩多羅為尊者妙樂大師(疏記三末)釋云。此達摩多羅。是雜心論主。婆沙有法救論師。是雜心論主所承。從師為名任此等定判。雜心論主法救意。不可背四種薩婆多法救義哉。 答。雜心論主法救意。以婆沙會四種薩婆多法救義。為依憑故。雖稱尊者。自亦可中有其義相替也。例如雖俱舍論自婆沙論出。俱舍論說違婆沙論正義家意其事非一。彼此前後。二人法救。所存義異。何可為痛哉。 尋云。難心論主法救。造五事論歟。答。勘元瑜法師(述文記八)解釋云。然雜心論主達摩多羅所造五事毘婆沙中如此釋者。雜心論主法救。同造五事論歟。 問。尊者妙音意。耳識相應惠聞聲歟。答。彼師意云。耳識相應惠聞聲也。兩方。若耳識相應惠聞聲者。光法師。所引五事論中。雜眼識相應惠見色之義云。若與眼識。相應惠見。應許耳識相應惠聞。彼既非聞。此云何見如此文者。彼師意。不云耳識相應惠聞聲若依之爾者。既云眼識相應惠見色。定知。耳識相應惠聞聲云事如何。 答。尊者妙音意。存耳識相應惠聞聲也。故見婆沙論文云。或復有執眼識相應惠見色。如尊者妙音光法師釋云。尊者妙音。眼識相應惠見寶法師釋云。尊者妙音。眼識相應惠見任此等定判。既云彼師意執。眼識相應見色。准知。耳識相應惠聞聲云事。必然也。何況清涼大師(演祕抄五十一)述法救論師耳聞非識之義畢云。如聞既爾。見等亦然見色聞聲。其體可同之旨。此釋亦分明也。但於光法師所引五事論文者。彼師意。雖存耳識相應惠聞聲。法體本來惠。無聞相故。依自義意定置耳識相應惠非聞以之為例。難眼識相應惠見色云義也。故婆沙論中。難尊者妙音意。眼識相應惠見色云義云。若眼識相應惠見色者。耳識相應惠。亦應聞聲。然惠無聞相。故不應理准此婆沙論說。可會五事論文也。 問。光法師答此頌何故但破識耶問。作四解釋。爾者。初釋意。今論中唯破識見家義歟。進云。光法師初釋意。唯破識見家義釋也。付之披今論文。尋能破相。云五事識俱生惠。非見不度故。亦破眼識相應惠見義何釋唯破識見家義哉。 答。見光法師解釋始末。問如婆沙五事雜心論等。皆破識惠和合。此頌何故但破識耶。答之作四解釋之中。初釋意云。隨作論者意樂破故。問難之旨。唯破識見家義釋也。此釋意云。披今論文。偈頌結眼見色同分。非彼能依識。傳說不能觀被障諸色故。長行隨述頌意云。不爾。眼識定非能見。所以者何。傳說不能觀障色故。現見壁等所障諸色。則不能觀。若識見者。識無對故。壁等不礙。應見障色。專破識見家義。故任文相顯。唯破識見家義但於五識俱生惠非見不度故之文者。五識俱生惠。是無分別。不能決度故。由無決度能之門。不名見云許也。不破眼識相應惠。無見色義故。初釋意。以此文不見破眼識相應惠見義也。 問。有覆無記眼識。與幾心所相應耶。答。可與十九心所相應也。進云。光法師所引五事論云。有覆無記眼識與十八種心所相應付之有覆無記眼識者。初靜慮貪煩惱相應眼識也。定可與大地法十。大煩惱地法六。尋伺二。貪一種。十九心所相應若爾。與十八種心所相應云事。此中除何類哉。答。有覆無記眼識。可與十九心所相應也。其旨即如疑難之趣。故雜心論中。述初靜慮心品俱生云。愛慢疑俱生十九而有覆無記眼識者。初靜慮愛俱生眼識故。與十九心所相應云事。此文甚分明也。但於光法師所引五事論文者。有覆無記眼識相應聚中。貪煩惱。是獨頭起故。一聚中本。決定有之。餘十八心所即隨從末也。其隨從末。隨獨頭起本起故。且不論獨頭本。貪煩惱決定有之。就隨從末。云與十八種心所相應也。 重難云。見五事論文云。不善眼識。與二十一心所所相應此文。既舉獨頭起本貪嗔隨一。云與二十一心所相應。有覆無記眼識。相應心所中。由獨頭起本。除貪煩惱云事。甚以難思如何。 答。有覆無記眼識相應聚中。獨頭起本唯限貪。其義決定。理在絕言。故且除之。不善眼識相應聚中。獨頭起本。互貪嗔二惑。其義不定故。舉彼隨一。云與二十一心相應也。 問。光法師意。不共無明相應惠不名見。故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其過尤重。過二煩惱付之。設雖不共無明。勢力強勝。何可過二煩惱力用哉。是以。見光法師餘處(二十六)解釋。述忍與疑得。即不名智。忍與疑得。俱名為見故云。疑有相應無明。助疑得有力能違忍。獨頭無明。無惑助忍。與彼得俱。可說名為見。若言亦有相應無明。今言助者。據別剎那如此釋者。不共無明。無相應無明助故。力用不及二煩惱。若爾者過二煩惱之釋。豈非前後相違哉。 答。不共無明。遲記愚癡。增盛法故。障推度之力用強勝。過餘貪等隨一并彼相應無明。二煩惱障推度之力用。故釋不共無明相應惠。雖復唯為一惑損覆。其過尤重。過二煩惱也。勘婆沙論(九十五)文云。問。若爾。不共無明相應惠。應是見唯一煩惱起故。答。彼無明二種。一見所斷不共無明。覆障尤重。過二煩惱。二修所斷。不共無明。與自力起纏垢相應。彼獨立故。能覆損惠。如貪嗔等。故彼相應惠。如貪等相應。亦不名見見雜心論說云。疑愛恚慢無明相應惠非見。何以故。二使覆故。無明相應惠。雖無二使。一能損覆。非餘煩惱。何以故。非觀察方便故。其過尤重。過二煩惱之釋。源依此等論判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疑煩惱是猶豫。不決增盛法故。障決斷之力用強勝。過餘貪等隨一并彼相應無明二煩惱。障決之力用。如彼不共無明。障推度之力用強勝。過二煩惱。即疑一惑障決斷之力用。與不共無明一惑。障推度之分用。彼此相望。其力齊等。而疑煩惱。有相應無明助故。障決斷之力用。猶勝不共無明障推度之力用。故忍與疑得。俱忍不名智。忍與不共無明得。俱忍名為見。若言獨頭無明。亦有相應無明助者。今言助者。據別頭起煩惱。同時有相應無明助論之。即如疑煩惱有相應無明助。名為助也。 重難云。不共無明。無惑助故。忍與彼得。俱忍名為見者。不共無明相應惠。何不名見哉。答。相應心品。甚以親近。為障礙之力用強勝故。不共無明相應惠。不名見。俱起得等。稍是□遠。為障礙之力用羸劣故。忍與不共無明得。俱忍名為見也。 問。論文云。及諸餘法。非見應知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以何法為諸餘法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或可此文別簡法界付之依第二釋意。見今論定判。上述眼根。及法界中五。染污見。世間正見。有學正見。無學正見。八種名見之旨畢。下云及諸餘法。非見應知。文言無諍。簡十六界全。法界少分非見也。何釋別簡法界哉。是以。泰法師釋此文云。及諸餘十六界全。法界少分。非見應知如何。 答。見今論文一段。上云眼全是見故。餘耳等十六界。全非見云事既顯。下述法界中身見等八種惠名見之旨畢云。准此所餘染無染惠。於法界中。簡所餘染及無染惠非見畢。乘之。云及諸餘法。非見應知。故第二釋意。於法界中。亦簡所餘法非見得意也。故見光法師第二釋云。或可此文別簡法界。於法界中。准此前義所餘染惠。所餘無染惠。及諸餘法界非見。應知。乘前解惠。有此文故但於疑難之趣者。是光法師初釋意也。泰法師即存此旨歟。自本二解釋。其意各別也。何以初釋意。難第二解哉。 問。論中釋見義。舉決度及明利觀照二義。爾者。寶法師意。對雜心論所說。觀視。決定。堅受。深入四義。如何相攝之耶。進云。寶法師。今論決定。攝雜心論決定堅受二義。今論明利觀照。攝雜心論深入觀視二義釋也付之今論決度者。推度之名。雜心論決定堅受者。無癡難捨之稱也。何決度義。攝決定堅受二義哉。今論明利觀照者。眼根名見故。雜心論觀視深入者。心品作用也寧明利觀照義。攝觀視深入二義哉。 答。正見寶法師解釋云。雜心有四義。一觀視者。惠性故。二決定者。無癡故。三堅受者。難捨故。四深入者。洞境故。通八種見。皆具上四義。此論決度名見。略舉二義。決是決定。度是自度。即堅受也。定中雖無計度有餘義故。亦名見也。眼根雖無決定二義。而有明利觀照二義。故亦名見。明利即義當雜心深入。觀照即義當雜心觀視此釋意云。今論決度。名見之中。決者決定義故。攝雜心論決定。決定者。決了無癡義故。度者推度義故。攝雜心論堅受。堅受者。堅牢難捨義故。今論明利觀照。名見之中。明利者。明達義故。攝雜心論深入。深入者。猛利洞境義故。觀照者。照境義故。攝雜心論觀視。觀視者。能見所緣義故若爾。以今論決度明利觀照二義。攝雜心論觀視決定堅受深入四義。其相能符順。其疑何為難哉。但於今論明利觀照者。眼根名見故。雜心論觀視深入者。心品作用也。不可相攝云難者。今論中。且釋眼根名見故。雖述以能別觀照諸色。故亦名見。理實於惠。亦可有明利觀照故名見之義也。故光法師釋云。應知。此中見有二種。一者觀照名見。所謂眼根。雖惠亦名觀照。此中且以眼名觀照任此釋。於惠既有明利觀照之義。故雜心論深入觀視二義。雖心品作用。今論明利觀照之義攝之。全無所背也。 問。寶法師引諸師異說。明眼見識見等相。爾者。依犢子部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又說犢子部心心所和合見付之依寶法師解釋。披婆沙論所說云。或復有執。一眼見色。如犢子部犢子部意。存眼見義依之光法師釋如犢子部。兩眼互見。非俱時見。處隔越故。速疾轉故。謂俱時見若爾。寶法師解釋。依憑在何處哉。 答。犢子部意存一眼并眼識同時。心心所法和合見義也。其中眼識同時心心所法和合。見色之邊。同譬喻者義。故婆沙論中。別不出之。一眼色云事。異諸師義。故舉此一方。云如犢子部也。故寶法師釋於見色時。為一眼見。為二眼見之論文云。犢子部計。兩眼互見。非同時見。處隔趣故。速疾轉故。謂同時見寶法師解釋前後述犢子部義。或云心心所和合見。或釋兩眼互見。一師定判。不可相違。故准兩處釋思之。犢子部存一眼并眼識同時心心所和合見義若如此得意者。寶法師解釋。不背婆沙論說。光法師釋歟。 重難云。犢子部意。一眼見色者。婆沙論說。既分明故。自本非所疑。眼識是時。心心所法和合。見色云事。若無證據者。其義難成哉。 答。見光法師解釋云。若依經部中上座部。大同犢子部。故正理第七云。由此亦遮上座所說。彼作是言。二眼於境。別復起用。見則分明。或復一眼有閉壞時。一眼雖開。無相替代。彼所生識。唯依一門。速疾轉故。見不明了經部中上座計者。即當譬喻者義。譬喻者意。存眼識同時心心所法和合見義。而以此義之大同犢子故。犢子部意。存眼識同時心心所法和合見義歟。所被推知也。寶法師解釋。若存此趣歟。  弘長二年之秋八月十三日夜。於海住山草菴。迴此愚推了。 問。論中明識見家義云。毘婆沙中。亦作是說。若眼所得。眼識所受。說名所見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眼識所受文。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眼識所受。同文故來付之尊者法救等意。存識見義。故引眼識所受之文。可證識見義。何釋同文故來哉。 答。見光法師初釋云。識見家言。何但我作斯解。毘婆沙中。亦作是說。若眼所得。說名所見。明知。眼名能見。眼識所受。同文故來。此即證眼名能見。不名能識今此釋意。能□論文。即披論文前後。深思引證旨趣。識見家意。會若爾。眼根識所依故。應名能識之難。述無如是失。世間同許眼識是見。由彼生時。說能見色。不言識色。為證眼根說名能見。不名能識。引毘婆沙中若眼所得。眼識所受說名所見之文。故若眼所得。說名所見之文。正是證據。眼識所受之言。同文故來見故。論中引此文了云。是故但說眼名能見。不名能識。結成眼名能見。不名能識之旨也。此即證眼名能見不名能識之釋。尤順此文者歟。但於引眼識所受之文。可證識見義。何釋同文故來哉難者。眼識見義。本來所存故。上引契經。梵志當知。以眼為門。唯為見色之文證之也。今對眼見家。欲成眼名能見。不名能識。故若眼所得。說名所見之文。取為證據。眼識所受之言。同文故來初釋意存此趣歟。 問。論主意。眼見識見二師中。朋何義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論主意朋識見。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今論現文。偈頌結眼見色同分。非彼能依識。成眼見義。破識見家。長行舉眼見二師異說。互述難答。未定邪正。光法師得何文理。釋論主意。朋識見哉。 答。披論文前後。尋論主所存。偈頌結傳說不能觀被障諸色故。長行隨明頌意云。傳說不能觀障色故。現見壁等所障諸色。則不能觀。若識見者。識無對故。壁等不礙。應見障色。於眼見師難識見義之文。豈傳說語。依之。正理論云。然經主意。不忍彼因。故於頌中。標傳說語顯宗論改頌云。眼見色同分。非識見因故。識類無別故。不觀障色故任此等定判。論主意不信眼見家。朋識見義云事。分明也。但於眼見色同分。非彼能依識之文者。眼見義。是有部正義。故偈頌文。賞翫此義。雖破識見家。論主以理為宗。非以婆沙評家為量。故長行中。成識見義朋之也。次於條行互述難答。未定邪正云難者。長行中。實舉眼見識見二師異說。雖互述難答。不決判邪正。至其終文。成識見義云。無如是失。世間同許眼識是見。由彼生時。說能見色。不言識色。毘婆沙中。亦作是說。若眼所得。眼識所受。說名所見。是故但說眼名能見。不名能識。唯識現前。說能識色。譬如說日名能作晝會通名能識之難。引毘婆沙論之證。論主意。不朋識見義者。何可會難引證哉。故光法師釋。上來雖復明眼見識見兩家異諍。看其文勢。論主意。朋識見。尤順今論一段之文也。 重難云。披光法師解釋。云或可以和合計。分同經部。論主意朋故。不別破論主意朋經部和合見義見。若爾。論主意。朋識見之釋。豈非前後相違哉。 答。眼見識見二義之中。論主意。雖且朋識見義。遂存經部根境識和合見義。故光法師一段。兩處之釋。全非前後相違也。 重難云。見今論餘處文。述識見義云。有餘師說。能導養身。非眼等用。是識增上。識了方能避於險難。受段食故。見色等用。亦非異識。故不共事。於眼等根。不可立為別增上用。故非由此眼等成根寶法師釋此文云。述曇無德建立根也。真諦云。經部惠暉疏釋其意同之。何況探玄記云。成實識同成實論師者。經部別師也。以聞思見其義可同。加之弘決中。釋此觀眼識能見之文云。此依經部附近少乘。故云識見任此等定判。經部宗意。存識見義若爾。論主意。實朋此義也。何云遂存經部根境識和合見義哉。 答。見今論文。舉眼見識見二家諍論了云。經部諸師。有作是說。如何共聚。楂掣虛空。眼識等緣。生於眼識。此等於見。孰為能所。唯法因果。實無作用。為順世情。假與言說。眼名能見。識名能了。智者於中不應卦著。如世尊說。方域言詞。不應堅執。世俗名想。不應同求經部宗意。眼根色境眼識和合。假名為見云事。此文炳然也。論主意。若不存此義者。何舉眼見識見二家評論了。終出此義哉。故光法師答此論何故不具說三之問。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經部計。眼無實作用。說名為見。根境識三和合之時。假名眼見。非實眼見。又無實像色。論主意朋經部。不言眼見。不言像現但於寶法師等解釋者。識見家。是雖尊者法救并大眾部等義。若經部末計中。亦有立此義之人歟。諸師定判。全非所痛。識見家。設雖何師何部義。眼見識見二義之中。論主意朋識見義。故見今論餘處文。偈頌結傳說五於四。四根於二種。長行述毘婆沙師傳說如此。眼見家義。置傳說言。標不信旨。次云有餘師說。能導養身。非眼等用。是識增上。舉識見義。專依用之。故光法師論主意。朋識見之釋。亦順今論餘處之文也。然而論主意。通存經部根境識和合見義云事。當卷論文并光法師釋。尤明鏡歟。 尋云。光法師。以和合計。分同經部之釋。其意如何。 答。譬喻者意。眼識同時心心所法和合名見。經部宗意。眼根色境眼識和合名見。故今此二師義。其意實雖異。和合名見之邊。彼此是同。故云分同歟。 問。耳根可取離質聲耶。答。可取離質聲也。兩言。若取離質聲者。見光法師解釋云。若依勝論外道。六根皆取至境耳無光故。聲來入耳。故先見擊鍾。後聞聲故。彼計有離質聲若耳根取離質聲者。豈不同勝論外道宗義哉。加之正理論中。破有說耳能取於至境云義云。手纔執鈴。聲頓息故。若聲相續。來人耳中聞。然執鈴時。現見一切鈴聲相息。都不可聞。不可息餘。餘亦隨息。不聞餘故。餘亦不聞如此文者。耳根不取離質聲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可有離質聲耳根既取不至境。何不取離質聲哉。 答。見光法師餘處解釋。引正理論此居口內名語亦業流出外時但名為語之文了云。又以此文。亦可證有離質聲也此釋意云。在口內聲。名依質聲出口外聲。名離質聲而耳根既取出口外聲。故取離質聲云事。必然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勝論宗意云。聲離本質。相續傳生。來入耳中。至境聞之。故破之不許也。更非遮出口外離質聲。不至境取之。何為相違。正理論文。准之可會。 問。論中明極微相觸不相觸義。舉四師異說。爾者。光法師。依婆沙論意。有幾師說判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婆沙一百三十二。亦有四解。同此論付之。依光法師定判。見婆沙論所說。唯舉三師說。無有四師義。 若爾。婆沙一百三十二。亦有四解之釋。甚似難思如何。 答。見今論文。問。又諸極微為相觸不。答之舉四師異說。所謂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說。不相觸者。第一師也。又和合色許有分故。相觸無失。由許此理。毘婆沙文義善成立。故彼問言。計得觸物。為是觸為因故生。為非觸為固故生。諸非觸物。為問亦爾。彼就此理。為不定答。有時是觸為因。生於非觸。謂和合物正離散時。有時非觸為因生於是觸。謂離散物正和合時。有時是觸為因生於是觸。謂和合物復和全時。有時非觸為因生於非觸。謂向遊塵同類相續者。第二師也。尊者世友說。諸極微相觸義。應住至後念者。第三師也。然大德說。一切極微不相觸。但由無間假立觸名者。第四師也。而勘婆沙論(百三十二)文。應作是說。極微互不相觸者。即當今論第一師說。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若諸極微。互相觸者。彼應得住至後剎那者。即當今論第三師說。大德說言。實不相觸。但於合集無間生中。隨世俗諦假名相觸者。即當今論第四師說。問。諸是觸物。為是為因故生。為非觸為因故生。諸非觸物為非觸為因故生。為是觸為因故生。答。有時是觸為因生於非觸。謂和合物。正離散時有時非觸為因。生於是觸。謂離散物正和合時。有時是觸為因生於是觸。謂和合物。復和合時。有時非觸為因。生於非觸。謂向遊塵同類相續者。即當今論第二師說。若爾。婆沙論文。與今論說。前後雖相替。四說俱有之。故光法師釋。婆沙一百三十二。亦有四解。同此論。尤順婆沙論說也。 重難云。婆沙論。問諸是觸物為是觸為因故生等之文。乘大德法救義。被此問答也。何為別師義哉。答。今論第二師意。與大德法救說。其義勢大同。故今論中。述第二師義。引婆沙論此問答文。婆沙論中。乘大德法救義。致此問答也文。然而此問答趣。專順今論第二師異。故准今論說。推婆沙論意。以此問答。可為別師義得意也。光法師解釋。若存此旨歟。 重難云。今論第二師義。與大德法救說。其意若同者。何為別義哉。答。今論答二師意。與大德法救說。思其義勢。大概雖同委云之者。第二師意云。和合聚色。有方分故。雖許相續。於諸極微。假不與相觸名。大德法救意云。以實論之。極微最細。無方分別。雖不相觸。但由無間。極相鄰近。於極微上。假立相觸名以之可為其差異歟。 問。論文云。若異此者。是諸極微應有間隙光法師釋此文作四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一破前第三師付之。披今論現文。尋第三師義。雖述尊者世友說。諸極微相觸。即應住至後念。未云諸極微中間。可有空隙。是諸極微應有間隙之文。何釋破第三尊者世友義耶。 答。見光法師初釋云。此即初文。所以先破第三家。論主意。謂大德極微無間最相鄰近。將世友說中間稍遠故言。若異此大德說者。是諸極微。應有間隙。中間既空。誰障其行。不得前進相逼近耶。若各別住。中間有空。即不相礙。如何許為障礙有對此釋意云。按今論尊者世友說。諸極微相觸。即應住至後念之文意。諸極微中間。可有空障當。故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未來極微散住。若言相觸。如二極微。初念至現。中間空隙。纔欲相觸。便謝過去。若度此空。應至後念。以度一微。名一剎那。雖有空隙。不容一微。欲相觸時。還至後念。若至後念。還應是常准此釋思之。彼師義意。諸極微中間。可有空隙之理。必然也。見伏若異此者。是諸極微。應有間隙。中間既空。誰障其行。許為有對之文。破世友義寶法師釋此文云。亦是兼破第三師也。兩師一同之釋。定探彼師義意歟。 問。論文云。若異此者。是諸極微。應有間隙光法師釋此文作四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此文破婆沙中異說付之。見今論現文。明極微相觸不相觸義。有四師異說之中。述然大德說。一切極微。實不相觸。但由無間。假立觸名。此大德意。應可愛樂。論主意。許取第四大德法救義。難破前三師說。而尊者世友意。存諸極微。中間有空隙之旨。故破彼師義云。是諸極微。應有間隙也。何釋破婆沙中異說哉。 答。見光法師第二釋云。又解。此文破婆沙中異說。不破世友。以世友解言無違故為婆沙異說中。有空障故。今非彼此釋意云。婆沙論(百三十二)中。間。大種等聚中。有間隙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有間隙。寧不相離。間隙若無。可不成一。答之有二師異師之中。初師說云。有說此有間隙。空界於中。相雜住故此說意。明許大種等聚中。有間隙故。今論若異此者。是諸極微。應有間隙。中間既空。誰障其行。許為有對之文。破婆沙論此師說也。今論云。尊者世友說。諸極微相觸。即應住至後念。婆沙論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若諸極微互相觸者。彼應得住至後剎那。此兩論中。述尊者世友義。不云諸極微中間有空隙。其言無是大德法救義。故不破世友解。 問。經部宗意云。識可緣現在境耶。 問。依身在初靜慮入。以第三靜慮天眼。可見上地色耶。答。若以色境望彼天眼。論自上下地者。以第三靜慮天眼。不可見上地色也。進云。今論中云。見上地色也。付之。五依四靜慮。自下地為境者。性相之所定也。以第三靜慮天眼。何可見上地色哉。是以。依身在初靜慮人。以第二靜慮天眼。不見上地色。加之。依身在欲界人。以第三靜慮天眼。無見上地色。相例可同如何。 答。眼根色境。相望之時。以下地眼根。不見上地色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故見今論文云。色識望眼。等下非上。下眼不能見上地色故正理論云。色識望眼。等下非上。下地眼根串見□色。於上細色。無見功能顯宗論文。全亦同之。任此等論說。依身在初靜慮人。以第三靜慮天眼。不見上地色云事。炳然也。但於進釋者。今論生初靜慮若以三四靜慮地眼。見自地色。或下上色如理應思之文也。此文意以色境望依身。論自上下地。故云見上地色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以三四靜慮地眼。見自地色或下上色者。以色望身說自下上。謂身生初定。以三四定眼。見初定色名自。見欲界色名下。見二定已上色名上。若以色望眼。但有自下。不得言上。以下地眼。不見上色故。 問。下地耳根。可聞上地聲耶。答。不聞上地聲也。兩方。若聞上地聲者。上地聲。是微細也。何可下地耳根聞之哉。是以。見今論文。述色識非上眼畢云。如眼耳亦然若下地耳根。聞上聲者。豈不背此文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下地耳根。可聞上地聲如何。 答。耳根聲境。相望之時。下地耳根。不聞上地聲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故見今論文云。廣說耳界。應知如眼。謂耳不下於身。聲識非上耳正理論文顯宗論說。全亦同之。任此等論說。下地耳根。不聞上地聲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說者。彼論中。問。若生欲界。依初靜慮。發天耳通。能聞上三靜慮。諸天語表聲不。答之有二師異說之中。舉初師義云。有說不聞。以處違故。或微細故故此師意。非今難趣。述第二師之有說。若極作意者。亦能聞。以是同地法故以此師說。致今疑歟。若爾上三靜慮。諸天語表聲。由初靜慮心發故。即初靜慮所攝也。故依初靜慮。所發天耳通。聞上靜慮語表聲。初靜慮耳根。即聞初靜慮聲故。今非下地耳根。聞上地聲也。 問。眼識後起無覆無記分別意識。為唯限異熟生。為當可通威儀心耶。答。可通異熟威儀二心也。兩方。若唯限異熟生者。無覆無記分別意識。種類非一准。何不通威儀心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七十三)文云。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唯生自地。容現在前。由此必定繫屬生故披生理論說云。非生餘地。能起餘地無覆無記分別現在。此亦必定繫屬生故婆沙正理兩論文既云繫屬生故。明知。唯限異熟生云事。依之。元瑜法師(述文記六)釋正理論今文云。過去所見色分別者。唯異熟生無記。於餘地不得起。故繫屬生。按此亦證緣過去分別。唯異熟生如何。 答。眼識後起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可通異熟威儀二心也。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引疑難中。所令出婆沙正理兩論之文了云。解云。婆沙正理意說。五識引起意識地中。三種分別。緣前過去五識所緣色等五境。夫生餘地。起餘地無覆無記。所謂變化心三識身及發業心。若化心唯緣現事。若三識性。非分別。又唯緣現。若發業心緣所發業。此等非是緣過去五識曾所緣境。分別意識。所以婆沙正理說。無記分別。唯自地能起不能起餘地此釋意。偏簡變化心三識身及發業心。故餘無覆無記心。緣過去五識曾所緣境。皆可名分別意識明知。通異熟威儀二心云事。何況婆沙抄中釋無覆無記分別意識相。問。四無記中。何無記心。答。解通異熟威儀無記。通異熟威儀二心之旨。此釋亦分明也。但於婆沙正理兩論繫屬生故之文者。緣過去五識曾所緣境。無覆無記分別意識中。無他地現起之義故。云繫屬生故也。何由今此故。定唯限異熟生哉。次於元瑜法師解釋者。非只不順道理。亦背光法師定判。且不可依用之。 問。眼識後起分別意識。可通第三生已後耶。答。可能第三生已後也。兩方。若通第三生已後者。見正理論文。依身在欲界。已離欲界貪。未離初定貪。不退法異生。以欲界及初靜慮眼。見欲界色。後唯起欲界善及無覆無記分別意識。以初靜慮眼。見初靜慮色。後唯起欲界善分別意識若通第三生已後者。此不起欲界染污分別意識哉。婆沙論說。其意同之。依之辰旦人師(婆沙抄四末)釋婆沙論文云。言此後者。約第二生。名為後也。不通第三生已後判。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眼識後起分別意識。可通第三生已後如何。 答。眼識後起分別意識。可通第三生已後也。故正理論云。非此中意唯說一生所起分別。若說一生。則生上地。應定無有下地分別。即此生中。彼三分別。無容得有現在前故。又上地分別。應唯善非無記。前已說因故。通說餘生皆得具有婆沙論(七十三)云。眼識後起分別意識。非唯一生。設經多生。緣所見色。亦得起故若眼識後起分別意識。不通第三生已後者。寧可云設經多生哉。任光法師餘處。依聲明法。言三已去。方說為多之釋。三已去事。置多言故也。重勘婆沙論第七十三卷一段之文。眼識後起分別意識。通第三生已後云事。其證雖多。且出一文者。彼論云。若諸異生生初靜慮○即彼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眠染○即彼以第二靜慮眼。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三種。前二靜慮二種。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及第二靜慮各二種。初靜慮三種。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及初靜慮各二種。第二靜慮三種此文既云依身在初靜慮。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異生。以第二靜慮眼。見欲界色後起○欲界善及染污無覆無記三種分別意識。見初靜慮及第二靜慮色。後起欲界善及染污二種分別意識。故眼識後起分別意識。通第三生已後云事必然也。其故依身在初靜慮。已離初靜慮染人。故不可有從初靜慮。生欲界義。從已離染地。不下生者。性相之所定故也。若不生欲界者。亦不可起欲界分別意識故第三生已後生欲界時。可起欲界二種三種分別意識之理。勿論故也。但於正理論文者。依身在欲界。有入聖得果之義故。此生即可入聖得果之類。名不退法異生。故依身在欲界。已離欲界貪。未離初定貪。不退法異生。以欲界及初靜慮眼。見欲界色。以初靜慮眼。見初靜慮色。後盡未來際。永不可起欲界染污分別意識也。故元瑜法師(述文記八)會此疑云。若欲令通多生者。應言不退。謂永不退。便成聖果依身在初靜慮無入聖得果之義。故婆沙論中。依身在初靜慮。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異生。以第二靜慮眼。見欲界及前二靜慮色。後約第三生已後。起欲界分別意識云也。婆沙抄解釋不辨此深旨。既背婆沙論文。全不可依用之。 尋云。眼識後起分別意識。通第三生已後者。婆沙論中。猶有所見哉。答。重勘婆沙論第七十三卷文云。若諸異生生。初靜慮○即彼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以初靜慮眼。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眼識分別。廣說如前。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二種眼識。所起分別。如前應知於彼色起眼識分別。廣說如前者。指上未離初靜慮染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二種眼識。除識除染污。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三種。初靜慮二種之文。於彼色起二種眼識所起分別。如前應知者。指上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二種。初靜慮三種之文。故依身在初靜慮。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異生。以初靜慮眼。見欲界及初靜慮色。後起欲界分別意識。見初靜慮色。後亦起初靜慮染污分別意識者。是皆第三生已後。可起之後。已離染地。不下生故。依身在初靜慮。不退起煩惱故也。若爾。此等論文。眼識後起分別意識。通第三生已後云事甚分明也。 弘長二年(壬戌)極月五日(申時)於海住山十輪院抄之了去後七月二十二日始清書之此窮冬天今日今時終結集之隙駟之影空馳雖送百餘日之光陰拾螢之勤稍怠纔記百餘條之論議愚鈍之至後學察之方今宗性官職自亞先師之古跡年齒已過列士之昔夢前途更期何事後年亦曆幾程五更枕上遁世之思頻催一點燈下蟄居之志尤切依之去初秋天上旬九日忽辭西郊清涼寺之朝露早翫??原海住山之夜月以降願樂所專雖可修大乘之觀行妄執無晴猶記錄少宗之間端哀哉悲哉不可不痛於戲捧此抄出意業奉資。春日大明神之法樂依此修學微功必遂上生兜率天之宿望現當二世之間併蒙權現冥助龍花三會之曉速悟唯心深理厭其往事尋訪笠置當山今生經行處處之砌鑒其薰契濟度二親九族同法知識各各之輩殊別覺遍僧正之唱□也遂再會於逍遙生死之秋雲實弘法師之告訣也結一緣於雞足山之春風乃至有緣無緣利益等布自界他界迴向普及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一)(夏□四十九)   (寫本云) 于時文明十七年(乙巳)二月上旬之比加修復奉書縫了心中志後學可哀之。 三論末葉英憲(二十三) 俱舍論第二卷抄下 俱舍論第三卷抄      問題 問。雜心論行品中。可說二十二根相耶。 問。光法師意扇搋無形人歟。 問。中有末後念。必起染污心歟。 問。寶法師意。了自境增上等三行頌。誰人義判耶。 問。寶法師意。心所依此別等一行頌。述有宗義歟。 問。寶法師依正理論意。述還滅得體。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未知當知根。及喜覺支通相應根。二十二根中。有幾根耶。 問。寶法師意。二乘聖者。第十六心次念。必果道相續歟。 問。尊者法救意。若樂憂喜信進念惠八根。可有別體耶。 問。已知根可通有漏耶。 問。論文云。謂阿羅漢成就神通爾者。今此阿羅漢者。可通惠解脫俱解脫耶。 問。論中明留壽行相云。時彼能感富異熟業。則皆轉招壽異熟果。先世業歟。 問。光法師依婆沙論正義家意。可許順現業感眾同分義耶。 問。寶法師意。非業非異熟根。有幾種耶。 問。經部宗意。於無色界。起善染污心時。所假立命根。為是異熟法。為當非異熟法歟。 問。光法師意。不由邊際定力。延命根義可有耶。 問。由定力延一劫壽命義可有耶。 問。雜心論意。是異熟喜根。無間可生他地心耶。 問。光法師。以威工巧心。望五受根。明相應不相應義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以變化心。望五受根。明相應不相應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下三靜慮根本地。可有捨受耶。 問。論中明二十二根三性門云。唯善後八根光法師釋。本頌先說信等八根。故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憂根與身邊二見相應歟。 問。歡行轉心所。與慼行轉心所相應義可有耶。 問。苦根唯緣不善法歟。 問。憂根可緣上二界耶。 問。經部宗意。第四靜慮可有樂受耶。 問。經部宗意。可立有尋有伺等三地耶。 問。婆沙論中。明二十二根三斷門云。如意根亦爾爾者。亦爾言。可攝喜樂二根耶。 問。光法師釋正理論。遮無染心能續生。故文云。或經部計。異熟心受生爾者。所受生異熟生心。可通引滿二果耶。 問。欲界生有。初受生位。可有初得信等五根義耶。 問。光法師意。中有位可有二形類耶。 問。光法師意。非劫初時。中有位。可有無形類耶。 問。欲界歿。生上二界時。頓命終者。可有八根滅義耶。 問。論文云於離繫得。能為引因依自性故爾者引因道者唯限無間道歟。 問。雜心論意。次第證不還果聖者。可有喜根證義耶。 問。無學聖者。修練根位。以喜根為無間道。以捨根為解脫道義可有耶。 問。樂根證不還果聖者。可退所得果耶。 問。喜根證不還果聖者。可退所得果耶。 問。迦濕彌羅國師意。成就憂根人。五受根俱過未定成就根歟。 問。成就憂根人。可有現在定不成就根耶。 問。光法師意。無形人。可有入聖義耶。 問。正理論意。無形人。可有入聖義耶。 問。光法師釋。無形人具足戒得不得相。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寶法師意。斷善根人。不續善前。可作二形人耶。 問。婆沙論意。斷善根者。不續善生地獄時。受二形身類可有耶。 問。欲界可有眼根斷道耶。 問。類智現前位。必可成就樂根滅耶。 問。未離欲染聖者。見修道位。可成就喜根斷道耶。 問。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可成就憂根斷道耶。 問。從無想天沒時。可有信等五根滅義耶。 問。根為緣生根非根根。非根為緣生根非根時。兩類所生根。其數可是耶。 問。根為緣唯生根非根時。所生根。唯限九根歟。 俱舍論第三卷抄 問。雜心論行品中。可說二十二根相耶。 答。不說二十二根相也。兩方。若說二十二根相者。正勘雜心論行品。不說二十二根相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今論根品云。雜心名行品而今論根品中。既說二十二根相。知雜心論行品中。亦說二十二根相云事如何。 答。見光法師解釋。云。界品明諸法體。根品明諸法用而雜心論行品中。明諸法用者。設雖不說二十二根相。以彼論行品。對判今論根品。可有何疑哉。何況彼論行品中。明心品定俱生。色法定俱生。有為四相。六因四緣等相。皆是今論根品中。所說法門。故光法師。釋雜心名行品。正理名差別品。何故此論名根耶。尤符順兩論現文哉故。寶法師釋云。此論名根品。雜心名行品。正理名差別品。然雜心合此論根品世品。總名行品但於論根本中。既說二十二根相。雜心論行品中。可說二十二根相。云難者。彼論廢立。大異今論說相。委勘彼論一部始末。修多羅品中。廣說二十二根相。雜品中。雖明二十二根極多極少成就相。彼兩品中所說法門。與今論根品所說法門。多分相替故。以今論根品。不對判彼論修多羅品及雜品也。 問。光法師意。扇搋無形人歟。答。扉搋不限無形也。進云。光法師釋云。扉搋唯無根付之。依光法師定判。披婆沙論所說。或問。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更可受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身不。或(百二十四)問。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受近住律儀。得律儀不。處處之文。扇搋之外。別列無形。明知。扇搋即非無形人云事。依之光法師餘處(二十三)解釋中。判此四善根。唯依男女。不依扇搋半擇無形二形。扇搋無形名別舉之哉。 答。扇搋中。有全無根。有分無根。有本性者。有損壞者。故不限無形。可通有根也。故寶法師釋云。扇搋中。有全無根。有分無根諸經論中。有說扇搋是無根者。全無少無。同名無故准此釋思光法師意。扇搋唯無根者。含全無分無。云唯無根也。其中本性全無根者。即名無形。故扇搋寬。無形是狹。有此寬狹差異故。婆沙論處處之文。并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扇搋之外。別列無形。更非相違也。 重難云。若。扇搋寬。無形狹故。扇搋之外。別無無形者。今論餘處中。偈頌結二黃門二形。長行述於三洲內。復除扇搋及半擇迦。具二形者。扇搋之中。即攝無形。無簡殘類。光法師何引婆沙論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受近住律儀得律儀不等之文畢。問此論何故不說無形。答此論不說。略而不論哉。其所略者。何等類哉。次光法師。言扇搋等成就者。據非丈夫男根。無志氣者。云釋意。扇搋可成就非丈夫男根豈不背扇搋唯無根之釋哉。 答。扇搋寬通全無根分無根。無形狹限全無根。故扇搋之外。雖無無形扇搋。無形既有寬狹差異。故婆沙論處處之文。搋之外。別列無形。而今論餘處中云。二黃門二形扇搋之外。別不舉無形。故光法師判此論不說略而不論。此論略而不論。無形一重釋也。非云扇搋之外。有別類無形歟。次光法師扇搋唯無根之釋意。含全無根分無根。云唯無根。而光法師次下。引婆沙論或有成就男根。而不名丈夫。如扇搋半擇迦等文作三解釋之中。初釋云。解云男根有二。一丈夫男根。二非丈夫男根。言扇搋等不成者。據丈夫男根。有志氣者。言扇搋等成就者。據非丈夫男根。無志氣者第二釋云。又解男根有二。一具足成。謂有勢力。能離欲等。二不具足成。謂無勢力。不能離欲等。言不成者。據初說。言成者。據第二說此第一第二釋意。存扇搋中分無根類。成就非丈夫男根。第三釋云。又解從多分說雖扇搋不成男根。以半擇二形成就男根。彼言扇搋者。同文故來此第三釋意。扇搋之中。分無根類。猶不成就非丈夫男根故光法師前後之釋。全無所背也。 問。中有末後念必起染污心歟。答。不必起染污心也。兩方。若必起染污心者。披今論餘處文。雖述應知中有初續剎那。亦必染污。猶如生有。不云中有末後念必起染污心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意根二者。謂能續後有之論文云。謂中有末心。與愛等俱。能續生有故。名能續後有如此釋者。中有末後念。必起染污心如何。 答。中有末後念。不必起染污心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五十四)云。生無相天幾根滅。答。八謂眼耳舌身命意捨根。問。此說從何處生無想天耶。答。此說從無相中有。生無相生有。問。爾時亦有信等五根現在前滅。何故不說。答。此文應作是說。或八或十三。中有最後心。無記者八。善者十三。而不作是說者。應知此義有餘。有作是說。此中但依滅位。生位皆有者。說信等五根。唯滅位有。非生位有。是故不說此文既云。此說從無想中有生無相生有。無相天中有末後念。信等五根。現在前之旨炳然也。或(百九十二十九)釋發智論諸捨欲有相續之文云。謂欲界命終。還生欲界。從死有往中有時。捨欲有者。謂欲界死有。欲有相續者。謂欲界中有。○若從中有往生有時。捨欲有者。謂欲界中有。欲有相續者。謂欲界生有○問若住欲界無覆無記心命終者。住中有時。不成就死有。住生有時。不成就中有。可名為捨。若住善或染心。而命終者。往中有時。成就死有。住生有時。成就中有。云何名捨。有說。此中但依住無覆無記心命終者說。是故無過此文亦述欲界命終。還生欲界之者。住生有時。不成就中有。若中有末後念不起無覆無記心者。豈不成就中有哉。任此等論判。中有末後念。不必起染污心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光法師謂中有末心。與愛等俱之釋者。就當受胎卵二生之者。中有末後念。與愛恚心俱云也。更不遮當受濕化二生之者。中有末後念。起善及無覆無記心。何為相違哉。 問。寶法師意。了自境增上等三行頌。誰人義判耶。進云。寶法師釋云。述曇無德建立根也。真諦云。經部也付之。依寶法師釋。披今論現文云。有餘師說。能導養身。非眼等用。是識增上。述識見家義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有餘識見等家。作如是說何況。今論習。本頌之中。偏載有宗義。無舉餘部說。若爾。寶法師以今此三行頌。何判經部宗義哉。 答。識見家義。專雖尊者法救說。經部宗中。亦談此旨。故泰法師釋云。第二了自境增上。下三行頌。述曇無德部建立十二十根惠暉法師釋此事云。識見師真諦師云。是經部師也諸師一同之釋。定有深意歟。但於今論文者。經部宗中。有存識見義之師。故是識增上之言。全非相違。次於光法師釋者。有部宗中。識見等家。作如是說與寶法師其趣可異歟。次於今論之習。本頌之中。偏載有宗義。無舉餘部說云難者。尋論主本意所志。雖舉經部宗義。有宗義中。亦有其說。本頌之中。載之無過也。如彼云此上十七處(二十八)述後色起後心。其志雖存經部宗義。有宗義中。同許其言。故本頌結之人不為奇也。 重難云。披今論餘處文。上舉眼見識見二師義畢。下破此兩家云。經部諸師有作是說。如何共聚楂掣虛空。眼色等緣。生於眼識。此等於見。孰為能所。唯法因果。實無作用。為順世情。假與言說。眼名能見。識名能了。智者於中。不應封著此文無諍。經部宗意。不存識見義若爾。經部宗中。有存識見義之師云事。證據在何處哉。 答。經部宗本義。存根境識和合見之義。故雖破眼見識見家說。傍亦可有立識見義之師也。故弘決中。釋止觀眼識能見之文云。眼識能見等者。此依經部附近小乘。故云識見加之。探玄記云。成實識聞。刊定記判二法救論師。識聞非耳。成實同此。成實論意。存識聞義而成實論師者。是經部別師也。以聞思見。定知。經部宗中。有立識見義之師歟。 問。寶法師意。心所依此別等一行頌。述有宗義歟。進云。寶法師釋云。第三一頌述曇無德重說根相付之。披一部始未。尋八品前後。本頌結有宗義。長行時朋經部說。定知。今一行頌。可述有宗義也。何況。顯宗論中。載此一行頌。若非有宗義者。彼論中。何可有此頌哉。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述自宗答。即說一切有部泰法師釋此文云。世親論主。建立二十二根如何。 答。為□寶法師釋。委案論文起盡。標有餘師說。能導養身。非眼等用。是識增上。舉了自境增上等三行頌。寶法師釋此文云。第二述曇無德建立根也。真諦云經部也而論中難此了自境增上等義云。若增上故。立為根者。無明等性。應立為根。無明等因。於行等果。各各別有增上用故答此難云。如是等事。不應立根。由所許根如是相。結心所依此別等一行頌故。寶法師第三論主為曇無德建立根也。所任論文由來也。但於本頌偏結有宗義云難者。尋論主本意。雖朋經部義。有宗義中。亦有其說。本頌中載之無過也。如彼云此上十七處。述後(二十八)色起從心。所志雖存經部宗義。有宗義中。亦有其說故。本頌結之。人。不為奇也。次於顯宗論。載此一行頌云難者。有宗義中。同談此旨故。彼論中有此偈頌。全非相違。次於光法師并泰法師釋者。人師異釋。不可必和會歟。 問。寶法師依正理論意。述還滅得體。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即非擇滅得也付之。依寶法師今釋。披正理論現文云。生死止息。是還滅義。即是六處。畢竟斷滅。此得所依。謂信等五。以是。一切善根生長。最勝因故。還滅得體。可擇滅得是以。光法師釋。正理論意。約涅槃得明。圓暉法師判生死止息。名為還滅。取涅槃得。為還滅體。若爾。寶法師第二釋意。甚似難思如何。 答。寶法師引正理論今文。還滅得體。作二解釋。其中初釋意云。此得者。是擇滅得也。其意即如光法師并圓暉法師釋。但第二釋意。正理論文。解還滅義。云即是六處畢竟斷滅故。釋或是六處不生。即非擇滅得也。亦非無其謂歟。 問。未知當知根及喜覺支。通相應根。二十二根中。有幾根耶。進云。婆沙論云八根付之。任性相思此事。未知當知根及喜覺支。通相應根。二十二根中。可意信等五根六根。加何根云八根哉。 答。未知當知根及喜覺支。通相應根。二十二根中。可意信等五根六根也。其旨即如疑難之趣。但於進文者。披婆沙論說。以未知當知根相應。對喜覺支相應。作四句分別中。出第三句云。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亦喜。謂未知當知根所攝。喜相應法。此法是何。謂餘八根。及彼相應諸非根心所法謂餘八根者。未知當知根。以九根為體之中。除喜根。餘意樂捨信等五根八根也。以實論之。雖亦可除樂捨二根。次上文以未知當知根相應。對念覺支相應。作四句分別中。出第三俱句云。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亦念。謂未知當知根所攝。今相應法。此法是何。謂餘八根及彼相應諸非根心所法。除念根。餘意樂喜捨信等四根八根。為俱句體。故乘此言。便未知當知根相應。及喜覺支相應。相對俱句中。亦云謂餘八根也。 重難云。未知當知根。以意樂喜捨信等五根九根為體。故未知當知根。望未知當知根。可有相應義。故見婆沙論(百五十四)文云。未知當知根。與未知當知根九根少分相應。與未知當知根相應者。此根九法為性。一一除自與餘相應。皆名此根。此根相應九根少分相應者。謂意樂喜捨信等五根而今出未知當知根及喜覺支。通相應根之中。何不舉未知當知根哉。 答。泛論之者。未知當知根。望未知當知根。可有相應義。婆沙論說。其旨即分明也。但今文意。以未知當知根。望餘根。論相應義故。出未知當知根及喜覺支。通相應根之中。不舉未知當知根也。 問。寶法師意。二乘聖者。第十六心次念。必果道相續歟。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必果道相續者。二乘聖者。種類非一准。第十六心次念。何必可果道相續哉。若依之爾者。寶法師解釋中。二乘聖者。第十六心次念。必可果道相續如何。 答。寶法師引婆沙論(百四十三)謂初剎那。雖與七智相似。後諸剎那。皆與彼異。從多分說。悉名已知根。一類性故之文。作二解釋。初釋云。准此論文。前七智唯一剎那。道類智二乘。必有多念此釋意云。聲聞緣覺。第十六心以後。必果道攝。道類智多念相續第二釋云。或聲聞眾出。必有多念此釋意云。聲聞及部行獨覺。第十六心以後。必果道攝。道類智多念相續。麟喻獨覺。第十六心次念。必起勝果道。故無果道相續多念現起之義。 重難云。披寶法師餘處(二十一)解釋。引婆沙論部行喻者。如聲聞說。麟解喻者。如菩薩說之文畢云。此與正理不同。正理同聲聞。不同菩薩。無超越道故。論意各別。不應和會如此釋者。婆沙論意。麟喻獨覺如菩薩。三十四念成覺之故。第十六心次念。必可起非想地能治道若爾。與道類智二乘。必有多念之今釋。豈不相違哉。 答。道類智二乘。必有多念之今釋。可當餘處(二十一)必若欲釋應云。麟喻獨覺。有其二類。一猛利根。二少鈍於上。猛利根者。如菩薩說。少劣上者。起次第道之釋意歟。或聲聞眾出。必有多念之今釋。可當餘處論意各別之釋意也。 巳上一義之趣如此 私云。麟喻獨覺入聖以後。一百六十心。成覺之釋意。不可有果道攝道類智多念相續之義。以此道理。推今釋意。二乘必有多念者。聲聞并部行獨覺。第十六心以後。必果道攝。道類智多念相續或聲聞眾出。必有多念者。聲聞眾出。第十六心以後。必果道攝。道類智多念相續眾出者。指聲聞非部行獨覺歟。 問。尊者法救意。苦樂憂喜信進念惠八根。可有別體耶。答。可有二義邊也。兩方。若有別體者。婆沙論中云。尊者法救作如是言。諸心心所。是思差別若諸心所。皆思上假立者。若樂憂喜信進念惠八根。更不可別體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四十二)文。述尊者法救義云。名二十二。實體十四。二十二根中。除女男命捨定三無漏根。餘十四根。可有別體如何。 答。尊者法救意云。諸心心所是思差別。存諸心所皆思上假立故。談此義邊者。若樂憂喜信進念惠八根。思心所上假立之。不可有別體也。但於婆沙論實體十四之文者。女男二根。是身根少分。故身根之外。無有別體。命根是不相應行蘊所攝。故無有別體。捨根是離苦樂受。無別不苦不樂受。故無有別體。定根是心一境性。名為定故。離心外無有別體。三無漏根。是意樂喜捨信等五根九根。約見修無學三道位。立其名故。此九根外無有別體。故女男命捨定三無漏根八根。無有別體。苦樂憂喜信進念惠八眼。思心所分位假立之故。從所依思心所。亦有別體之義邊可有也。如彼經部宗意。雖談受想思實有之旨。大乘師對彼師。立觸別有體量之時。以愛心所。為共同喻也。故慈恩大師。唯識本疏中。釋此事云。經部計。愛亦是實有。思分位故。不同假觸准此釋可思之也。重意云。女男命捨定三無漏八根。不及思心所。分位假立之故。如彼根境識三和合名觸。不及假立分故。名假觸。全無有別體之義邊也。 問。已知根可通有漏耶。進云。今論云。唯無漏後付三之。修道既通有漏。己知根何唯限無漏哉。 答。唯無漏後三者。性相之所定也。後學之輩。更不可異求之。何況。思其道理。已知而知。名已知根。世俗智是相似觀解。實無已知而知之義。何立已知根稱哉。但於修道既通有漏已知根何唯限無漏哉云難者。修道位中以世俗智。斷諸煩惱。證中間二果故。通有漏云也。故見今論餘處(二十二)文云。見道應知。唯是無漏。修道通二依此義門。雖述修道亦通有漏。真實修道。唯限無漏。故已知根。不通有漏。其義符順者歟。 問。論文云。謂阿羅漢成就神通爾者。今此阿羅漢者。可通惠解脫俱解脫耶。進云。光法師釋云。顯俱解脫。簡惠解脫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今論定判。說入邊際定延壽人相。雖述謂阿羅漢成就神通。無簡惠解脫。加之廣勘婆沙論說。未見人邊際定延促壽人。唯限俱解脫云文。光法師解釋依憑在何處哉。何況。泰法師釋成就神通之論文云。成就六神通成就六神通。寧可限俱解脫哉。 答。見今論文云。如本論說。云何苾芻留多壽行。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光法師釋成就神通之文云。二解脫勝成就神通。顯俱解脫。簡惠解脫此釋竊依今論處文。并任正理論餘處說也。故披今論餘處(二十九)文。明由二緣故。修八解脫等功德云。二為於定得勝自在故。能引起無諍等德。及聖神通。由此使能轉變諸事。起留捨等種種作用勘正理論餘處說。問行者何為修解脫等。答為於等至得自在故。既得自在。便能引發無諍等德。及聖神通。由此便能轉變諸境。起留捨等種種事業。顯宗論文。全亦同之。此等文意。由修習八解脫等力。引發依邊際定所得。無諍願智等功德。及聖神通。由此能起延促壽等種種事業云。故准此餘處釋。思今當卷文。謂阿羅漢成就神通者。唯限俱解脫云事必然也。故寶法師釋此文云。成就神通簡惠解脫但於泰法師釋者。受成就神通之論文。釋成就六神通。甚難依用歟。然而判二解脫勝。即俱解脫人。成就六神通方有此能。簡異惠解脫人。限俱解脫。簡惠解脫之趣。其大綱。同光法師等釋意。故強無所背歟。 重難云。今論餘處中。明得滅盡定。云聖由加行得。除佛之外。所餘聖者。唯加行得見。而婆沙論(百七十九)中。述二乘聖者。得願智無諍智云。如是說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准此兩論文思之。不得滅盡定。得願智無諍智之類可有可云引發依邊際定。所得無諍願智等功德之人必俱解脫哉。 答。今論餘處中。明得滅盡定。云聖由加行得者。麟喻獨覺初盡智位得滅盡定。故雖離染得。部行獨覺及聲聞乘。得滅盡定加行得故。以二乘離染得不定。除佛之外。所餘聖者。由加行得云也。故光法師餘處(二十七)釋除佛所餘一切聖者。所說六種。唯加行得。非離染得。非皆得故之論文云。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准此釋可思之。婆沙論中。述二乘聖者得願智無諍智云。如是說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者。聲聞有學位。得八解脫人。初盡智位。得無諍願智等功德。麟喻獨覺最上利根人故。初盡智位。得滅盡定及無諍願智等功德。故若決定可得者。初盡智位。由離染得故婆沙論(百七十)中。述六十五等至極多極少成就相云。佛定成就五十七。獨覺中部行者。如欲界聲聞。麟角喻者如佛任此等文理。不得滅盡定。引發依邊際定所得。無諍等功德之類。更不可許之。故光法師顯俱解脫。簡惠解脫之釋。有深由也。 問。論中明留多壽行相云。時彼能感富異熟業。則皆轉招壽異熟果爾者。光法師意。今此富異熟業者。先世業歟。進云。光法師釋云。此則現業感現命果付之。命根是有情本也。輒不可現在業所感。是以。披婆沙論說。或(三十二)。以命根眾同分。俱是牽引業果。或(百四十三)說。命眾同分名遍任持。正理論餘文。述要業牽引命眾同分。今論餘處中。判能引唯三。除順現受。任此等文。現在業不感現在命根依之。寶法師釋。由施命緣。能引過去招富之業。感壽果也。成先世業感現在命根之旨。何況。論中。明捨多壽行相云。時彼能感壽異熟。業則皆轉招富異熟果若促壽時。壽業先世業者。延壽時。富業亦可非現在業。加之勘婆沙論(百二十六)文云。謂由布施邊際定力。轉富異熟業。招壽異熟果若布施時。無貪相應思。正感現在命根者。如何以布施。還可為轉業緣哉。次若轉富業。感壽果者。今此布施時。無貪相應思。富壽二果中。於何果起取果用哉。若於壽果。起取果用者。不可云轉富業。若於富果。起取果用者。感壽果時。可不取果而與果。寧不背能為彼種故。名取果之理哉。 答。留多壽行者。利根俱解脫阿羅漢。先世業所感命眾同分中。有同分長命根短者。為延命根。修布施行。入邊際定。從定起已。心念品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慇懃發願。欣求之時。布施時無貪相應思。由邊際定力。答。誓願思。感現在命根也。故今論云。如本論說。云何苾芻留多壽行。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於僧眾。若於別人。以諸命緣衣□等物。隨分布施。施已發願。即入第四邊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感富異熟業。則皆轉招壽異熟果。案此文意。上云以諸命緣衣□等物。隨分布施。施已發願。下述時彼能感富異熟業。則皆轉招壽異熟果。明轉此布施業。即感現在壽異熟果依之。光法師釋此文或云。此家意說。以布施時。無念相應思。正能感現異熟命根。以邊際定等。為緣能轉富業令感壽果。此即現業感現命果。或判此論既言轉招壽果。以此故知。現容感命。以今論文。為證現在業感現在命根之旨釋成也。何況。今論中。明命壽差別云。有餘師說。先世業果。名為壽行。現世業果。名為命行光法師釋此文云。第二師解。先世業果名壽行。現在布施業果名命行泰法師釋此文云。有餘師說。先世業果。名為壽行。羅漢延命。現起業果。名為命行此等釋意。現在布施業。即感現在命根加之。婆沙論(百二十六)中。問所留壽行。正由誰引。為由施力。為定力耶。答之舉評家義云。如是說者。俱由二種。雖多行施。若不入定。彼終不能引壽果故。雖數入足。若不行施。彼終不能引壽果故。然施力能引定力。今決定。由此故言俱由二種既云然施力能引。現在布施業。感現在命根云事。亦分明也。但於命根是有情本也。輒不可云現在業所感云難者。命根雖有情本。是別報故。現在業。感現成命根也。故光法師釋云。同分是總。命根是別。同分非現感命根容現感。次於婆沙論以命根眾同分。俱是牽引業果之文者。光法師會此文云。引業非唯感總同分。亦能兼感別命根故正理論餘處。要業牽引命眾同分之文。會通同之。次於婆沙論命眾同分名遍任持之文者。光法師會此文云。任持有二。同分是總遍任持。命根是別遍任持次於今論餘處能引唯三。除順現受之文者。就感眾同分總報論之也。即具文云能引唯三。除順現受。現身同分。先業引故。不云命根先業引故還是現在業。感現在命根云釋證據也。故光法師引此文畢云。彼文既不云命根。故知。現業不感同分。容感命根若爾何以講答潤色之文浪為問難疑滯之端哉。次於寶法師由施命緣。能引過去等之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及和會之。泰法師作二釋云。然命根由現報業延命。故通現報。不由現報業。延眾同分故。眾同分非現報業感也。又釋由施定願力。轉過去富業感命故。命非現業果也其中光法師意。明轉現在富業感現在命根之釋。寶法師意。存轉過去不定富業。感現在命根之義。其旨趣各異。不可劬勞歟。次於若促壽時。壽業先世業者。延壽時。富業亦可非現在業云難者。促壽行時。捨本所感壽果。故尤轉先世業。可今感富異熟果。今時布施邊際定。唯為轉業緣許也。延壽行時。延本所無壽果。故專修現在業。可延之故。布施時。無貪相應思。感現在壽異熟果云也。次於婆沙論。謂由布施邊際定力。轉富異熟業。招壽異熟果之文者。布施業。廣通身語及能發思富業者。唯限布施俱生無貪相應思。故彼身語及能發布施思。與邊際定力合轉布施俱生無貪相應思業。令感壽異熟果。故以布施。為轉業緣。全無相違也。次於布施時。無貪相應思富壽二果中。於何果。起取果用哉云疑者。見今論餘處文。述身語及能發。此招大富果。布施業感富果定。故於富果。起取果用也。然而由布施業邊際定等力。轉當業令感壽果。故於壽果可起與果用也。如彼動業於天等果。起取果用。於人等果。起與果用。就其業體見之。起取果用。起與果用。故不可背能為彼種故名取果。正與彼力故名與果之理歟。 重難云。光法師引業非唯感總同分。亦能兼感別命根故之釋難思。若命根眾同分一引業所感者。寧可有同分長。命根短之義哉。 次光法師任持有二。同分是總。遍任持。命根是別。遍任持之釋有疑。遍非遍者。即可總別義。於遍任持中。何論總別不同哉。 次光法師彼文。既不云命根。故知。現業不感同分。容感命根之釋不明。既判現身同分先業引故。設雖不云命根。同是引業的感。其義定可等。引此文為現在業感。現在命根之證據。誰可信用之哉。 次布施時。無貪相應思。感壽異熟果者。入邊際定。及願轉富業感壽果。頗似無用。 次延壽行時行布施。為得富果歟。為當為得壽果歟。若為得富果者。為得富果行布施畢。有何所以。忽願轉招壽果哉。何況。今論云以諸命緣衣□等物隨分布施。婆沙論(百二十六)說以衣以□。或以隨一沙門命緣眾具布施。為感壽果。以衣□等命緣眾具行布施加之。婆沙論(百二十六)云。為留壽行。以衣□等。施僧別人為感壽果行布施云事。此文亦分明也。若亦為感壽果者。以彼布施時。無貪相應思。豈可名富業哉。 答。命根眾同分。雖一引業所感。所感命根眾同分各別。故有長短不同。更可有何過哉。 問。光法師依婆沙論正義家意。可許順現業感眾同分義耶。答。不許之也。兩方。若許之者。光法師雖及異釋。第一正釋意。述順現業不感眾分之旨。若婆沙論正義家意。許此義者。光法師豈可作此釋哉。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說。舉評家義中。云諸有欲令有順現受業引眾同分此文無諍。可許此義如何。 答。光法師解眾同分現感不現感命根眾同分總報別報義。雖作六釋自判。雖作六解。初解稍微。非但多順論文。亦於理為善。以第一同分是總。命根是別。同分非現感。命根容現感云釋。為所存實義。而此釋意。引婆沙論(百十四)或有說者。二業能引眾同分果。亦能滿眾同分果。謂順次生受業。順後次受業。二能滿眾同分果。不能引眾同分果。謂順現法受業。順不定受業。復有說者。三能引眾同分果。亦能滿眾同分果。謂除順現法受。一能滿眾同分果。不能引眾同分果。謂順現法受。復有欲令順現法受業。亦能引眾同分果。若作是說。此四種業。一切皆能引眾同分果。及滿眾同分果之文(取意引之)畢云。婆沙雖無評家。且以第二師為正。以餘。論文於四業中。皆不說現感同分故此釋既利判且以第二師為正。故順現業感眾同分云師說。非正義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諸有欲令順現受業引眾同分之文者。不足為疑。即披一段現文。委尋二義正不解。天帝釋於佛前所說。大仙應當知。我即於此座。還得天壽命。唯願尊憶持之頌。問天帝爾時有死生不。答之初述應作是說。彼無死生云義。此師說中。舉諸有欲令順現受業引眾同分。彼作是說。天帝即於聽法座上。更新引得命等八根。諸有欲令順現受業不能引得眾同分者。彼作是說。天帝即於聽法座上。除五衰相身位如本。由引理趣故。無死生云二說。次於有餘師說。時天帝釋亦有死生云義畢。遂判正不云。如是說者。彼無死生故。二說中初說為善。經死生者。身心變故此文意。天帝釋爾時無死生云初師說為善判許也。非云彼初師說中所舉順現受以業引眾同分云義為善。何以此文。猥致今疑哉。 問。寶法師意。非業異熟根。有幾種耶。 進云。寶法師釋云。九根非業非異熟付之。以道理思之非業異熟根。唯可限三無漏根。何釋九根非業非異熟哉。 答。寶法師九法。非業非異熟之釋。非私定判。引本論說故披寶法師解釋。引尊者法勝說。此命根亦非異熟。故彼論說有十三根。皆通二種云義畢破之云。此違本論。一根非業是異熟。九根非業非異熟。十二不定既引本論說。定有深意歟。何況。案釋旨趣。非無其理。業者。名身語意三業。異熟者。是異熟無記法。故憂根信等五根三無漏根。非身語意三業。故云非業非異熟無記法故。云非異熟也。故以今此九根。云非業非異熟。更可有何疑哉。 尋云。引本論說者。何本論說哉。答。 問。經部宗意。於無色界。起善染污心時。所假立命根。為是異熟法。為當非異熟法歟。 答。非異熟法也。兩方。若是異熟法者。既善染污心上。所假立命根也。更不可云是異熟法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依經部宗意。釋邊際定所引命根云。故此命根非是異熟。所餘一切皆是異熟如此文者。於無色界。起善染污心時。所假立命根。是異熟法如何。 答。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又正理難經部云。若處無業所引。異熟內五色處。於彼或時無業所引第六意處。謂於長時起染污識。或善有漏及無漏識。相續位中無業所引異熟勢分。說何為壽。正理難意。於無色界。無內五處。或起餘心。又無異熟意處。異熟勢分。於彼既無。說何為壽。俱舍師解云。若依異熟立者。是異熟。若依餘立者。非是異熟。雖依彼立。非隨彼法判性。如名句等依善惡聲准正理論。於無色界。無內五處或起餘心等之難意。任俱舍師。若依餘立者。非是異熟等之答趣。於無色界。起善染污心時。所假立命根。非是異熟法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今論所餘一切皆是異熟之文者。除邊際定。所引命根。所餘一切異熟勢分。所假立命根。皆是異熟法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所餘一切異熟勢分。假建立者。皆是異熟此釋意。即顯非異熟法。非異熟法也。若得此意。當卷論文。還為答之潤色。全非疑難之論哉。 尋云。若爾。於無色界。起善染污心時。所假立命根。五類門中耶。 答。等流義寬故。可等流性也。非異熟法。所假立故。非異熟生。無能長養緣故。非所長養。有為法故。非有實事。同類因生故。非一剎那也。 問。光法師意。不由邊際定力。延命根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今論中。述留多壽行相云。即入第四邊際意。無舉餘緣。知不由邊際定力。延命根之義。無之云事。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又解。二定不損壽命。是故別說。如人應受百年命根。至年五十。入彼二定。設經千年。方始出定。不食段食。還更受餘五十年命此釋無諍。不由邊際定力。延命根之義。可有如何。 答。入二無心定之間。不損命根故。於彼定中。雖經多年。其間命根別業所感也。如人應受百年壽命。其中間入二無心定。除入定間。壽命之外。出定之後。還更應受本百年中。所殘壽命盡故。由二無心定力。延命根之義可有也。光法師餘處解釋。即顯此意也。但於今論中。述留多壽行相云。即入第四邊際靜慮。無舉餘緣云難者。彼明由定力。出定之後。延命根故。唯於邊際定力。不舉餘處也。 問。由定力。延一劫壽命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設雖定力難思。爭可延一劫壽命哉。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云。又為成立先自稱言我善修行四神足故。欲住一劫。或一劫餘。如心所期。則便能住此文無諍。由定力延一劫壽命之義可有如何。 答。欲界善業。無感一劫壽果。總眾同分不通現業所感。設別世尊定力。自在更不可延一劫壽命。但於今論欲住一劫或一劫餘如心所期則便能住之文者。述假令義勢許也。非云實有此事歟。 問。雜心論意。是異熟喜根。無間可生他地心耶。答。可生他地心也。兩方。若生他地心者。是異熟喜根。其性羸劣也。更不可生他地心哉。若依之爾者。披雜心論文。非異熟喜根無間可生他地心相例可同。如何。 答。雜心論意。是異熟喜根。無間可生他地心也。即第二靜慮。是異熟喜根。無間可生初靜慮眼耳身三識也。退見寶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云。若生第二靜慮以上。起初靜慮三識身時。諸有未離自地染者。彼從自地善染無記作意。無間三識現前。三識無間。還生自地三種作意。諸有已離自地染者。除染作意。唯善無記作意無間三識現前。三識無間。亦唯起此二種作意婆沙論說。其意同之。此等論中。既述第二靜慮善染無記三種心。無間起初靜慮眼耳身三識之旨。其無記心中。何可簡異熟生心哉。雜心論意。亦可存此理歟。 此論義者。去正治二年俱舍三十講。貞禪大僧都問增玄擬講(于時兩人俱非成業)之疑也。論義旨趣。云。勘今論餘處欲界及下三靜慮無捨受異熟云師意。會中間定業應無異熟之難云。有餘師說。業能感根本地中樂根異熟。有說此業不感受果光法師釋此文。引雜心論業品問。下地何故。無不苦不樂報耶。答。有說下地□。而彼受細。故下地不寂靜。而彼受寂靜故之文畢云。雜心意。同二說如此釋者。雜心論意。同欲界及下三靜慮無捨受異熟云師義若爾從欲界及下三靜慮。生上界地。命終心位所起異熟生心。不與喜根相應者。可與何根相應哉。 會此疑云。雜心論意。可破欲界及下三靜慮。有捨受異熟。云義也。即彼論中。明二十心相生云。報生威儀八。欲界報生心。無間生色無色界穢污心云故。任死生唯捨受之理。欲界有捨受異熟云事。分明也。光法師餘處釋今論。若說欲界有捨異熟。彼說欲界入涅槃心。亦具威儀異熟無記。若說欲界無捨異熟。彼說欲界入涅槃心。但有威儀。而無異熟之文云。於二說中。初說為正。如二十心相生中。欲界異熟生心。能生上二界染污心。即是欲界異熟生心。捨受相應。命終於上二界染心受生。以受生命終心。定捨受故。以此明知。欲界定有捨受異熟准此釋意思之。雜心論中。解阿羅漢入涅槃心。雖舉欲界及下三靜慮捨受異熟有無二說。述二十心相生之報生威儀八故。彼論意。下地有捨受異熟云師說。存正義可云也。但於光法師餘處。雜心意同二說之釋者。引雜心論。欲界及下三靜慮無捨受異熟云一說。同今論下地無捨受異熟。云義中。二說釋許也。非謂雜心論意。存下地無捨受異熟云義。有何相違哉。 此事當卷三十講。近代明德。所問用故。疑問之趣。聊雖記錄。是為餘處論義之問委悉難答。併省略之。 問。光法師意。以威儀工巧心。望五受根。明相應不相應義。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耳。進云。光法師釋。意及捨受。若威儀工巧處。非異熟。唯捨根相應云也。 付之。依光法師釋。披今論現文。述意及四受。若善染污。若威儀路。及工巧處。并能變化。隨其所應。亦非異熟。餘皆異熟。威儀工巧心。可通苦樂喜捨四根相應。若爾。初釋意。依何文理。判唯捨根相應哉。 答。見光法師初釋云。意及捨受。若威儀路及工巧處。非異熟。問。何故不通苦樂喜根。答。婆沙一百四十四解苦根通三性中云。云何無記。謂無記作意。相應苦根。此復云何。謂異熟生(已上論文)婆沙。苦根。四無記中。但言異熟。不言餘三。明知。苦根不通威儀工巧。若根既不通威儀工巧。准知。樂根亦不通彼。喜根有二。一者分別。二者任運。若分別強者。唯同憂根。不通無記。若任運者。四無記中。唯是異熟。不通餘三。以此准知。但是威儀工巧處心。唯是捨根。不通苦樂喜根初釋意。引證文立道理。成威儀工巧心。唯捨根相應之旨。其趣在之。但於今論。意及四受。若善染污等之文者。既置隨其所應之言。故威儀工巧心。唯限意及捨根相應。全無所背也。 重難云。勘品類足論文。或舉意根非善非善為因之類云。謂除善異熟生意根。諸餘無記不善意根。樂喜捨根亦爾此文意。樂喜捨根。不限異熟無記或出苦根非不善非不善為因之類云。謂除異熟生苦根。諸餘無記及善苦根此文意。苦根不限異熟無記若爾。威儀工巧心。可通苦樂喜捨四根相應。唯捨根相應云初釋。豈不違品類足論說哉。答。光法師初釋意。就起威儀心。起工巧處。唯捨根相應云也。品類足論文。據威儀路加行心。緣威儀路心。似威儀路心。工巧處加行心。緣工巧處心。似工巧處心論之。故廣通苦樂喜捨四根相應也。所望各別。更非相違歟。 重難云。若爾。光法師初釋意。與第三釋意。有何差別哉。答。約今論若威儀路及工巧處之文。初釋意云。唯限起威儀心。起工巧處心。第三釋意。存兼通加行緣似。威儀工巧心。是其兩釋差異也。 重難云。光法師初釋證據所引婆沙論。云何無記。謂無記作意相應苦根。此復云何。謂異熟生之文。就起威儀心。起工巧處心。不通苦根相應云者。彼論次上文。述意根無覆無記云。無覆無記者。謂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通果俱生作意相應意根。如意根捨根喜根樂根。隨應亦爾此文意。起威儀心。起工巧心。可通喜樂相應若爾。初釋意。寧不背此文哉。答。婆沙論今文。有隨應言故。威儀。工巧。異熟。通果。四無記心。隨其所應。通喜樂捨根相應即如今論。意及四受。若善染污。若威儀路。及工巧處。并能變化。隨其所應。亦非異熟。餘皆異熟之文。非云四無記心。皆通喜樂捨根相應。不足為疑歟。若如此疑者。今文意。存通果心。通喜樂相應得意歟。甚不可然事也。 問。光法師以變化心。望五受根。明相應不相應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意喜樂捨。若能變化非異熟付之。變化心者。是微劣心品。喜樂二根。亦強勝行相也。彼此即無相順之義。豈可相應哉。是以。見今論餘處文。述成就十八意近行相。若生色界。唯成欲界一捨法近行。謂通果心俱若變化心。通喜樂相應者。何不成就喜法意近行哉。何況。今論中云樂根異生。生第四定及無色界。定不成就。喜根異生。生三四定及無色界。定不成就。若變化心。通喜樂相應者。可有異生生第四定成就樂根。生三四定成就喜根之義哉。加之。婆沙論(八十九)中。明諸心相生云。要欲界捨根。等無間。能生色界心等故若變化心。通喜樂相應者。欲界喜根。等無間。寧不生色界心哉。 答。變化心者。廣通欲色二界。可互近分根本。若不通喜樂相應者。下三靜慮根本地中。可無變化心。故變化心通喜樂相應。下三靜慮根本地中。亦可有之第二釋。所存大種有此事歟。但於變化心者。是微劣心品。喜樂二根。亦強勝行相云難者。變化心者。既禪定所生果也。何必微劣心品哉。通喜樂相應。全不可有所背。次於今論餘處。若生色界。唯成欲界等之文者。光法師會文云。捨是中庸。起時稍稍易。生上可言成下。喜樂非是中庸。起時稍難。生上不能成下。故但言捨。不言喜樂。以實餘時。亦有成就此釋意云。捨是中庸起時稍易。故下地變化心。上地為所依。唯與捨根相應故。生上地成就下地捨根相應變化心。喜樂非是中庸。起時稍難。故下地變化心。上地為所依中。無喜樂相應之類。故生上地成就下地通果心。但言捨相應不言喜樂相應。以實云之。初二靜慮變化心。自地為所依與喜根相應。第三靜慮變化心。自地為所依。與樂根相應。故於自下地。亦成就喜樂相應變化心以實餘時。亦有成就之釋。其意在之。下地變化。上地為所依中。無喜樂相應之類故。可有異生生第四定。成就樂根。生三四定。成就喜根之義云難。更不可來也。次於婆沙論。要欲界捨根。等無間。能生色界心等故之文者。此義意。欲界變化心中。無喜根相應之類故。此文頗不足為疑歟。 重難云。見光法師解釋始末。變化心唯捨相應云初釋意。引諸論解十八意近行中。皆云。若生色界唯成欲界一捨法近行。謂通果心俱之文為證判。以此故知。不通喜樂。而第二釋意。存變化心通喜樂。相應之時。問。若通喜樂。意近行中。生上成下。何故不言。文相起盡。無諍指初釋為證。若生色界唯成欲界等之文。致此問難也。答此問云。捨是中庸。起時稍易。生上可言成下等。欲界變化心中。與捨根相應。是中庸故。生上成下。與喜根相應。非中庸故。生上不成下云也。變化心通喜相應者。唯限初二靜慮變化心。自在為所依云事。甚違問答首尾哉。次捨是中庸。起時稍易。等之釋意。由中庸非中庸不同。有成就不成就差異釋成也。若下地變化心。上地為所依中。無喜樂相應之類故。生上地不成就下地喜樂相應變化心者。直可云。爾何煩釋捨是中庸。起時稍易等哉。次有何所以。欲界變化心中。無喜根相應之類哉。 答。勘婆沙論(百三十九)文述生初二三四靜慮成就下地意近行。同唯舉捨意近行。爰知。變化心。唯捨相應云初釋意。引若生色界唯成欲界一捨法近行謂通果心俱之文為證。且引文初也。意廣取生初二三四靜慮。成就下地意近行。唯舉捨意近行之文。為其證據。若不爾者。何引此文。證據化心。不通樂根相應之旨哉。故第二釋意。問若通喜樂意近行中。生上成下何故不言。探初釋為證之意趣。生初二三四靜慮。成就下地意近行。何故言捨不言喜樂。哉問也。答此問云。捨是中庸等。生初二三四靜慮。成就下地意近行。唯限捨意近行。不通喜樂之旨顯也。非云欲界變化心中。有喜根相應之類。次捨中是庸。起時稍易。等之釋意。捨是中庸。起時稍易。故有下地捨根相應變化心。上地為所依之義。故生上地可成就下地捨根相應化心。喜樂非是中庸。起時稍難。故無下地喜樂相應變化心。上地為所依之義。故生上地。不成就下地喜樂相應變化心。故諸論解十八意近行中。生上地成就下地意近行。但言捨不言喜樂會也。中庸變化心。上地為所依。非中庸變化心。上地不為所依。故云捨是中庸等。即成上地為所依。不為所依之義門也。何為別事哉。次此義意。下地變化心。上地為所依。唯限捨根相應云故。欲界變化心中。無喜根相應之類。 已上相傳義趣。大概如此。委細問答。併讓本抄而已。 尋云。變化心。通喜樂相應云釋意。有證文哉。 答。光法師釋二釋意。無分明證文歟。只依今論意及四受。若善染污。若威儀路。及工巧處。并能變化。隨其所應。亦非異熟。餘皆異熟之文。作此釋也。品類足論中。舉意根非善非善為因之類云。謂除善異熟生意根。諸餘無記。不善意根。樂喜捨根亦爾此文意。喜樂二根。不限異熟無記然而不云通果無記歟。婆沙論(百四十四)中。或云。無覆無記有四。謂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及變化等通果心。如意根樂喜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惠根亦爾。然有差別。謂信等五根。除染無記。餘隨所應或(百四十四)云。無覆無記者。謂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通果。俱生作意相應意根。如意根捨根喜根樂根。隨應亦爾此等文意。同今論說。有隨應言故。非變化心通喜樂相應云釋證據歟。有人以此等文。為其證據。恐難依用之。 問。下三靜慮根本地。可有捨受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准正理。婆沙。根本地中。無有捨受付之。設雖下三靜慮根本地。何無捨受哉。是以。今論餘處(二十二)文。述持息念依地云。有說。根本下三靜慮中。亦有捨受婆沙論(百三十九)中。明得意近行云。離第二靜慮染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三靜慮及彼近分六第三靜慮根本地。無捨受者。寧云得第三靜慮近行哉。 答。見正理論餘處文云。非明利識有死生義。以死生時。必昧劣故。由此故說。下三靜慮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以根本地無捨受故勘婆沙論(九十八)說云。梵輔梵眾。依未至地心。命終結生。大梵依靜慮中間心。命終結生。所以者何。命終結生心。唯捨受相應。捨受唯在初靜慮近分地。非根本地故光法師餘處引正正理婆沙兩論文畢云。又准正理婆沙。根本地中無有捨受光法師今解釋中。云又准正理婆沙。根本地中。無有捨受。引文如下。即指第十卷眾釋也。准正理婆沙兩論定判。述下三靜慮根本地。無有捨受之旨。餘處當卷之釋。其意如此。但於今論餘處。有說根本下三靜慮中。亦有捨受之文者。光法師釋此文云。此非正義次於婆沙論得第三靜慮及彼近分六之文者。乘言便說也。婆沙論次上文云。離欲界染○第九無間道時。得初靜慮及彼眷屬十二○離初靜慮染○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二靜慮及彼近分十二乘此言便云。離第二靜慮染○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三靜慮及彼近分六出。披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九十三)舉學八支捨緣。云得果轉根或退捨故。乘此言便。出(九十四)十無學支捨緣。亦云得果轉根或退捨故或明未知當敵根相應。亦念覺支相應法云謂餘八根。乘此言便。述未知當知根相應。亦喜覺支相應法。同云謂餘八根以實論之。十無學支捨緣無得果捨。未知當知根相應亦喜覺支相應根。唯限六根。然而乘言便。說例證如此。准彼思之。云得第三靜慮及彼分六。乘言便說。非存第三靜慮根本地有六捨意近行歟。   已上貞禪大僧都義也。聖禪擬講傳存此義。 或一義云。得第三靜慮者。得第三靜慮根本地果意近行舉因顯果也。   已上乘信僧都并義海得業義也。 問。論中明二十二根三性門云。唯善後八根光法師釋。本頌先說信等八根。故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乘前先問善。是故先說。 付之。幾善等問是長行也。而本頌先結。長行後製。若爾。今故不可然如何。 答。說三性法之次第。必列善不善無記。故先可問幾善耶也。故本頌先說信等八根事。乘前先問善故釋也。但雖本頌先結。長行後製。先可問善之義。是必然故。如此釋也。如彼云善等於善等初有四二三等。說三性法之次第。必列善不善無記事。聖教中。自本所定也。後學輩。始不可疑歟。 問。憂根與身邊二見相應歟。答。不相應也。兩方。若相應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憂根不與身邊二見相應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文。述憂根與欲界一切隨眠相應之旨。一切之言是廣。何可簡身邊二見哉。 答。憂根唯根善及不善。身邊二見。有覆無記法故。憂根不與身邊二見相應云事。道理先必然也。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四十四)中。述憂根非無記云。憂根且非有覆無記。由與欲界有身見邊執見不相應故但於婆沙論文者。實似難會。然而任愚推試會之云。正見婆沙論(八十六)說。牒釋發智論憂根欲界一切隨眠隨增之文云。憂根欲界一切隨眠隨增者。憂根唯欲界。通五部及一切隨眠相應故。有爾所隨眠增此文意云。憂根與無漏緣一切隨眠相應故。憂根欲界一切隨眠隨增重意云。無漏緣隨眠。有相應隨增。無所緣隨增故。若欲界無漏緣隨眠中。有不與憂根相應之類者。欲界隨眠中。容有憂根不隨增之隨眠而欲界滅道所斷。邪見疑無明。無漏緣一切隨眠。皆與憂根相應故。發智論文。云憂根欲界一切隨眠隨增也總而言之。欲界隨眠中。貪慢身見邊見見取戒禁取。雖不與憂根相應。緣憂根故。約憂根有所緣隨增也。 問。歡行轉心所與慼行轉心。相應義可有耶。 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歡慼行相既異。何可有相應義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歡行轉心所與慼行轉心所。亦不相應若依之爾者。尋伺□細相替。沈悼行相遙異。彼此尚許相應之義。歡慼行相。相例可同如何。 答。歡行轉心所。慼行轉心所。行相水火異。故更不有相應之義。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四十四)中。明憂根非無記云。憂且非有覆無記。由與欲界有身見邊執見不相應故。所以者何。行相異故。彼二見歡行相轉。憂根慼行相轉。互相違法。不相應勘光法師餘處(二十九)所引正理論(七十九)文。述悲無量依地云。此勝解作意。理應違所。有歡慼處中行相別故。悲既慼行相傳非喜樂相應。勿二行相俱時轉故任此等文。歡行轉心所與慼行轉心所。不相應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尋伺沈掉等例難者。彼雖□細相替行相亦異。非如歡慼互相違。故全非相例之疑難也。 問。苦根唯緣不善法歟。答。廣可緣三性法也。兩方。若唯緣不善法者。鼻舌身三識相應苦根。豈可緣不善法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又彼無有不善法故之論文云。無不善法故。無苦境如此釋者。苦根唯可緣不善法如何。 答。苦根廣可緣三性法也。所謂眼耳二識相應苦根。廣緣三性法。鼻舌身三識相應苦根。唯緣無記法。故苦根所緣。廣通三性法。不限不善法云事。必然也。但於光法師無不善法云事。必然也。但於光法師無不善法。故無苦境之釋者。苦根以不善法。為所緣境。是其本故。若無不善法之處。亦無有苦根有不善法故。有苦根之上。兼緣善無記法。更非所遮也。 問。憂根可緣上二界耶。答。可緣上二界也。兩方。若緣上二界者。上二界無有惱害事。憂根。何可緣之哉。是以。光法師釋又彼定無惱害事故之論文云。無惱害事故無憂境如此釋者。憂根不緣上二界若依之爾者。欲界邪見疑無明。既上緣惑也。彼相應憂根。寧不緣上二界哉。 答。善憂根并欲界上緣惑中。邪見疑無明相應憂根。可緣上二界也。故見今論餘處文。釋十八意近行緣境相。偈頌結欲緣欲十八。色十二上三。長行述欲界所繫具有十八。緣欲界境。其數亦然。緣色界境。唯有十二。除香味六。彼無境故。緣無色境。唯得有三。彼無色等五所緣故。正理論(二十九)文。顯宗論說。偈頌長行。全亦同之。何況。披正理論。次下段文云。所緣定者。欲緣欲境具三十六。緣色界境。唯二十四。除緣香味二依各六。緣無色境。唯有六種。謂法近行二依各三顯宗論說。亦同此文。加之勘婆沙論(百三十九)說。上明十八意近行緣境相云。欲界繫十八中。六唯緣欲界繫。謂緣香味喜憂捨近行。九通緣欲色界繫。謂緣色聲觸喜憂捨近行三通緣三界繫及不繫。謂緣法喜憂捨近行下說三十六師句緣境相云。欲界三十六中。十二唯緣欲界繫。十八通緣欲色界。六通緣三界及不繫任此等諸論說。善及不善憂根。緣上二界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光法師無惱害事故無憂境之釋者。憂根以惱害事。為所緣境。是其本故。若無惱害事之處。亦無有憂根有惱害事故。有憂根上。兼緣無惱害事上二界。更非所遮也。 問。經部宗意。第四靜慮可有樂受耶。答。可有樂受也。兩方。若有樂受者。披今論餘處文。依經部宗意。明十二緣起體云。或有於樂非苦樂受。發生色愛光法師釋此文云。或有於色界初二三定樂。第四非苦樂受。發生色界受泰法師釋此文云。或於三定樂。及四定非苦樂受。發生色愛加之今論餘處(二十八)中。依經部宗意。述三靜慮支相云。由此可說。依初五支。滅二三四。立第二等光法師解此文云。由此可說。依初五支。滅尋伺二。立第二定。滅尋伺喜三。立第三定。滅尋伺喜樂四。立第四定寶法師并泰法師釋。其意同之。任此等定判。經部宗意。第四靜慮無有樂受。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今解釋中云。若依經部。若樂隨身。至四定。憂喜隨心至有頂。彼宗意說。有身即有苦樂。有心即有憂喜如何。 答。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五十二)舉譬喻者義云。彼作是說。欲界初靜慮一切善。染無覆無記。及靜慮中間。乃至有頂染污心等。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善及無覆無記心等。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乃至有頂善及無覆無記心等名無尋無伺地或(百四十五)云。譬喻者言。始從欲界。乃至有頂。皆有善染無記三法。一切地染法。皆名有尋有伺。唯善無記有三地別准尋伺依地。思五受界繫。經部宗意。若約染污受論之者。苦樂隨身至四定。憂喜隨心。至有頂。光法師當卷解釋。即顯此意也。若就善及無記受云之者。欲界具有五受。初靜慮有喜樂捨三受。第二靜慮有喜捨二受。第三靜慮有樂捨二受。第四靜慮以上。唯有捨受。今論等餘處定判。亦存此旨也。若爾。當卷之釋。餘處之文。各據一門。更非相違歟。 私云。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云。或有執樂苦二受。隨所依身。從欲界乃至第四靜慮。皆有喜憂二受。所依心。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有或(百四十五)云復有說言。樂根苦根。五地可得。謂欲界四靜慮。彼說有身。皆有苦樂。○或復說。喜根憂根。九地可得。謂從欲界乃至有頂。彼說有心皆憂喜。三界九地。皆有心故。憂喜亦有此等文既云。或有執。述復有說言。明知。有部宗中。亦有此義也。   問。經部宗意。可立有尋有伺等三地耶。 答。可有二義邊也兩方。若立有尋有同等三地者。披今論餘處文。論主難毘婆沙師云。又□細性相待。而立界地品別。上下相形。乃至有頂。應有尋伺光法師釋此文云。論主餘經部計。為難。故婆沙五十二云。或有執。從欲界乃至有頂。皆有尋伺。如譬喻者。此釋無諍經部宗意。不立有尋有伺等三地若依之爾者。有尋有伺等三地。癈立源出自契經說。經部宗意尤可立此三地。是以。今論餘處中。依經部宗意。述立靜慮支相。或(二十八)云。由此可說。依初五支滅二三四。立第二等光法師釋此文云。由此可說。依初五支。滅尋伺二立第二定或云(二十八)此定遠離尋伺鼓動。相續清淨轉名為內等淨光法師解此文云。此第二定。能遠離彼尋伺鼓動。定體相續。清淨寂靜。轉名為內等淨任此等定判。經部宗意。立有尋有伺等三地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五十二)舉譬喻者義云。彼作是說。欲界初靜慮。一切善染無覆無記。及靜慮中間乃至有頂。染污心等。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善及無覆無記心等。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乃至有頂。善及無覆無記心等。名無尋無伺地或云。譬喻者言。始從欲界乃至有頂。皆有善染無記三法。一切地染法。皆有名有尋有伺。唯善無記。有三地別准此等文思之。經部宗意。若約染污心品論之者。始從欲界乃至有頂。皆有尋伺故。不可立有尋有伺等三地。今論餘處。乃至有頂。應有尋伺之文。并光法師所引。婆沙論說。即顯此意也。若就善及無覆無記心品立之者。可立有尋有伺等三地。今論餘處云。立靜慮支之文。并光法師釋。亦述此旨也。若爾兩方之難。各據一門。彼此之釋。更非相違歟。 問。婆沙論(百四十四)中。明二十二根三斷門云。如意根亦爾爾者。亦爾言可攝喜樂二根耶。答。不攝喜樂二根也。兩方。若攝喜樂二根者。披婆沙論文。今此亦爾之言。不攝喜樂二根。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云。意三受通三。喜樂二根。通見修非三斷。既同意根。如意根。亦爾之言。何不攝喜樂二根哉。是以。婆沙論中。述二十二根三性門。及有異熟無異熟門。如意根亦爾之言。攝喜樂二根。相例可同如何。 答。九十八隨眠中。意捨二根。遍與一切隨眠相應。喜根與見所斷五十二隨眠相應。謂欲界二十四隨眠。除嗔疑八。色界二十八隨眠除疑四也。與修所斷六隨眠相應。謂欲色界貪慢無明六隨眠也。故總與見修所斷五十八隨眠相應。樂根與見所斷二十八隨眠相應。謂第三靜慮二十八隨眠也。與修所斷五隨眠相應。謂欲界貪無明。色界貪慢無明五隨眠也。故總與見修所斷三十三隨眠相應。非如意捨二根。遍與九十八隨眠相應。非如意捨二根。遍與九十八隨眠相應。故如意根亦爾之言。唯攝捨根。不攝喜樂二根也。但於今論意三受通三之文者。總論之者。意喜樂捨四根。通見修非三斷故。雖說意三受通三。別云之者。意捨二根。遍與九十八隨眠相應。喜樂二根。有不相應之隨眠。故婆沙論中。明二十二根三斷門。如意根亦爾之言。唯攝捨根。不攝喜樂二根也。次於婆沙論中述二十二根三性門及有異熟無異熟門。如意根亦爾之言。攝喜樂二根云例難者。喜樂二根。通三性。^8□有異熟無異熟。大同意根。故如意根亦爾之言。攝喜樂二根。全無其過。聊有所替。置隨應言。兼遮其疑也。 問。光法師釋正理論。遮無染心能續生故文云。或經部計。異熟心受生爾者。所受生異熟生心。可通引滿二果耶。答。不通引滿二果也。兩方。若通引滿二果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不通引滿二果。若依之爾者。異熟生心。種類非一准。設雖所受生異熟生心。何不通引滿二果哉。 答。見今論餘處述經部宗義云。由引業力。識相續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憑附中有。馳赴所生。結生有身。名行緣識。若作此釋。善順契經。分別識支。通於六識光法師釋此文云既言引業。明知。行支是引業非滿業。由彼過去引業力故。六識相續。流轉如火焰行相續不斷。往彼彼趣。此之六識相續不斷。憑附中有。馳赴所生處。續生有身。名行緣識。此識通於中生二有。生有雖唯意識。於中有位。通起六識。若作此釋。善順契經。分別識支。通於六識泰法師釋此文云由引業務力。識相續流中生二有。名行緣識。若作此釋。善順契經。分別識支通於六識。於中有位。起六識故任此等定判。經部過意。行支體。唯限引業。不通滿業。彼行支所感異熟生識。為識支體。故云或經部計異熟心受生。唯限引業果。不通滿業果也。   問。欲界生有。初受生位。可有初得信等五根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中有初念。初可得信等五根。欲界生有。初受生位。何可有此義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彼位信等五根得不得相云。若自地沒。還生自地。彼皆不得此文無諍欲界生有。初受生位。定無初得信等五根之義。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或述胎卵濕三生。初受生位。得根義云。苦樂憂喜信等五根。初受生位。雖亦成就。非異熟故。此亦不說或明中生有初受生得根相云。意及五受信等五根。於中生有初受生位。雖亦有得。非異熟故。不名為得任此等定判。欲界生有。初受生位。可有初得信等五根之義何況。婆沙論(三十五)中。說轉身續善位分云。若由因力斷善根者。地獄死時方續。若由緣力斷善根者。地獄生時能續續生時續善根。可指生有初受生位哉。加之。伺論家所說。尋胎卵濕三生。初受生位得根義。正理論云。爾時亦得。信等五根。非異熟故。此中不說雜心論云。餘根亦得。而不說非報故准此兩論文。欲界生有初受生位。可有初得信等五根之義。云事。甚分明也如何。 答。上二界沒。還生欲界。中有初念。初得信等五根故。欲界生有初受生位。全無初得信等五根之義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四十七)中。乘解化生初位得六七八根。問餘無色根。爾時亦得。謂意五受信等五根。此中何故不說。答之舉一師說云。有說爾時一切得者。此中則說。餘無色根。雖有得者。而非一切。是故不說。謂上地沒。生下地時。雖得彼根。若自地沒。還生自地。彼皆不得。是故不說從欲界沒。還生欲界。中有初念。尚無初得信等五根之義。況於欲界生有初受生位哉。但於光法師苦樂憂喜信等五根。初受生位。雖亦成就等之釋者。光法師釋初得異熟根相云。是異熟根。體現在前。剎那新成。即名為得。非先不成方名為得。與前解得。義稍不同。先念成就。亦名為得。故欲界生有。初受生位。雖無初得信等五根。有成就義故。云雖亦成就。非異熟故。此亦不說也。次於光法師意及五受信等五根。於中生有初受生位等之釋者。見解釋一段。上標應知此中。四生初。得異熟根者。通據中生二有初念。出初得異熟根位畢。下云意及五受信等五根於中生有初受生位。總舉彼位分許也。雖亦有得者。中生二有初念之中。意指中有初念。有初得意及五受信等五根之義非云欲界生有初受生位有此故。全無所背也。次於婆沙論若由緣力斷善根者。地獄生時。能續之文者。生時者。是中有。將生時非生有。初受生位也。故見今論餘處文云。言將生位。謂中有中次於正理論爾時亦得信等五根之文者。勘顯宗論說云。爾時得信等五根。非異熟故。此中不說。此因化說。不辨三生此文意云。當受胎卵濕三生之者。中有初念。初得信等五根屬當生有。云爾時亦得信等五根也。實據彼中有初念而說。不辨胎卵濕三生初受生位。初得信等五根元瑜法師(述文記七)問答此中云。問。此文遮化生。約三生說。中有必是化生。此中不應說三生。生有初起。豈有初得意捨信等耶。解云。此中明得二異熟根。本據三生。初得而說。此最初故。就中料簡。兼述化生。非謂三生初得意等今此解釋意。亦同顯宗論說歟。雜心論。餘根亦得。而不說非報故之文。准之可會也。 問。光法師意。中有位。可有二形類耶。答。可有二形類也。兩方。若有二形類者。二形者。非男非女也。何於父母。起愛恚心哉。是以。見今論餘處文云。必無中有非男非女。以中有身必具根故。披正理論餘處(二十四)說述無欲中有非男非女。以中有身不闕根故。任此等文。無中有位非男非女之類云事。分明也。加之光法師釋二形化生。唯是生有。初念不通中有。以中有身女男定故畢。引下論必無中有非男非女等之文。此釋無諍。中有位。無二形類定。若依之爾者。發智論中。說中有位極多成就十九根之旨。若中有位。無二形類者。寧有極多成就十九根之義哉。 答。此一業引故。如當本有形者。性相之所定也。本有既有二形類。中有何可簡之哉。是以。勘發智論處處之文。或明二十二根極多極少成就相云。中有極多十九婆沙論(百五十)中。釋此文云。十九者。謂二形者。除三無漏根或舉無想天沒。生欲界時。中有初念。所現前根云。或八或九或十。無形八。一形九。二形十婆沙論(百五十四)中。釋此文云。無形八。謂眼耳鼻舌身命意捨根。一形九加男女根隨二。二形十。加男女根或出欲界沒。生欲界時。中有初念。所現前根云。或八或九或十。無形人。一形九。二形十色界沒。生欲界時。中有初念。所現前根。及無色界沒。生欲界時。中有初念。所現前根。其類亦同之。婆沙論(百五十五)中。釋此文云。無形八。謂眼耳鼻身命意捨根。一形九。謂前八加一形。二形十。謂前九復加一形准此等文理。中有位有二形類云事。甚炳然也。但於二形者。非男非女也。何於父母起愛恚哉云難者。當受濕化二生之者。中有位。於父母不起愛恚心故。彼中有位。有二形類。更無所背也。次於今論必無中有非男非女等之文。正理論無欲中有非男非女等之說者。就當受胎卵二生之者論之也。故今論。結如是且說胎卵二生。正理論判此說欲界胎卵二生。其意在之。次於光法師二形化生。唯是生有初念。不通中有等之釋者。既述故下論云。必無中有非男非女。以中有身必具根故。以今此文。為其證據。故准所引證文。思解釋本旨。不通中有。不通當受胎卵二生之者中有全不遮當受濕化二生之者。中有位有二形類。何為相違哉。 重難云。今論餘處。如是且說胎卵二生之文。倒心趣欲境之義。限胎卵二生非云必無中有非男非女之義。限胎卵二生。寧為證據哉。正理論。此說欲界胎卵二生之釋。准之可思。何況。今論化生初位。得六七八若二形者。初得八根之文。廣可通當受四生之者中有。光法師受此文。釋以中有身女男定故畢。引必無中有非男非女等之文為證。明知。此文意。當受四生之者。中有位。無非男非女之類云也。若爾光法師不通中有之釋。當受四生之者。中有位。無二形類若當受濕化二生之者。中有位有二形類者。何混云不通中有哉。 答。倒心趣欲境者。中有位。男於母起愛。於父起恚。女於父起愛。於母起恚。欲趣生有之義也。是則由以中有身必具根故之理。起此倒心故。指倒心趣欲境之義云。如是且說胎卵二生。即指必無中有非男非女之義也。何為各別事致疑哉。次今論化生初位得六七八之文。實可通當受四生之者中有。及四生中化生生有也。其中化生生有。有二形類。無其濫故。云二形化生。唯是生有初念。中有不定。當受濕化二生之者中有位。雖有二形類。當受胎卵二生之者中有位。唯有男或女。無二形類。故為顯此義。釋以中有身女男定故畢。引今論餘處就胎卵二生云必無中有非男非女。以中有身必具根故之文也。爰知。不通中有。以中有身女男定故者。不通當受胎卵二生之者。中有彼 女男定故文言雖難釋。意在之歟。 問。光法師意。非劫初時。中有位可有無形類耶。答。可有無形類也。兩方。若有無形類者。無形者。非男非女也。何於父母起愛恚心哉。是以。見今論處文云。必無中有非男非女。以中有身必具根故。披正理論餘處(二十四)說。述無欲中有非女非男。以中有身不闕根故。任此等文。中有位無非男非女之類云事。分明也。加之婆沙論(百五十)中。釋中有位極少成就十三根云除一形若中有位有無形類者。寧於極少。成就根。可舉男女隨一哉。若依之爾者。勘發智論文。中有位有無形類如何。 答。此一業引故。如當本有形者。性相之所定也。本有既有無形類。中有何可簡之哉。何況。勘婆沙論文云。欲界中有。彼亦不定。當受卵胎二類生者住中有位。有女男根。至卵胎中。方有不具。若不爾者。應無當受卵胎生義此文無諍。當受濕化二生之者。中有位。可有無形類而劫初時。全無有受濕生之者。明知。當受濕生之者。中有位。有無形類者。非劫初時云事。加之披發智論處處之文。或舉無相天沒。生欲界時。中有初念。所現前根云。或八或九或十。無形八。一形九。二形十。婆沙論(百五十四)中釋此文云。無形八。謂眼耳鼻舌身命意捨根。一形九。加男婦根隨一。二形十。謂加男女根或出欲界沒。生欲界時。中有初念。所現前根云。或八或九或十。無形八。一形九。二形十色界沒。生欲界時。中有初念。所現前根。及無色界沒。生欲界時。中有初念。所現前根。其類亦同之。婆沙論(百五十五)中。釋此文云。無形八。謂眼耳鼻舌身命意捨根。一形九。謂前八加一形。二形十。謂前九復加一形此等文中云中有位有二形類。既非劫初時。劫初時無二形類故也。准知。述中有位無形類。非劫初時。亦有此類云事。但於無形者。非男非女也。何於父母起愛恚心哉云難者。當受濕化二生之者。中有位。於父母不起愛恚心故。彼中有位。有無形類。更無所背也。次於今論必無中有非男非女等之文。正理論無欲中有非女非男等之說者。就當受胎卵二生之者論之也。故今論結如是且說胎卵二生。正理論判此說欲界胎卵二生。其意在之。全不遮當受濕化二生之者。中有位有無形類。何為相違哉。次於婆沙論中釋中有位極少成就十三根。除一形之文者。中有位極少成就十三根者。是斷善根者故。必成就男女二根隨一云也。故見婆沙論具文。釋發智論中有極多十九。極少十三之文云。十三者。謂斷善者。除一形。信等五。三無漏根中有位不斷善根之類中。雖不成就男女二根。彼可成就信等五根。故不為極少成就者也。 重難云。業通疾具根者。今論餘處定判也。中有位何可有不具男女二根之類哉。 何況。婆沙論中。破有作是說。若此命終。受中有者。中有形狀。即如此身之義云。又色界沒。生欲界者。所受中有。應非女男若中有位。有無形類者。豈可致應非女男之難破哉次今論。必無中有非男非女等之文。就當受胎卵二生之者論之者。無形二形。其義可同。若爾。光法師依此文。偏釋二形化生。唯是生有初念。不通中有。不云無形化生。唯是生有初念。不通中有。有何深由哉。次中有位極少成就之類。舉斷善根者故。除一形者。斷善根者。極少成就八根。何述極少成就十三根哉。 答。業通疾具根者。一切中有位。必具根等五根非就男女二根論之。故長行釋此頌意云。一切中有。皆具五根婆沙論中。問中有諸根為具不具。答之有二師異說中。指一切中有。皆具諸根。初受異熟。必圓妙故。故初師說云。此中初說。於理為善。謂中有位。於六處門。遍求生處。根必無闕。此說眼等。非女男根。色界中有。無彼根故。欲界中有。彼亦不定。當受卵胎二類生者。住中有位。有女男根。至卵胎中方有不具。若不爾者。應無當受卵胎生義准此等文。諸中有位。具諸根者。唯就眼等五根論之。非說男女二根云事分明也。次於婆沙論所受中有。應非男女之難破者。見彼論文。破中有形狀。如前生身云師義。若色界沒。生欲界者。所受中有。如色界身者。諸色界沒。生欲界者。中有依身。皆容無女男根。故應非婦男非遮欲界諸中有位有無形類。不足為疑歟。次光法師不云無形化生。唯是生有初念。不通中有事。劫初中。有決定無形。故且不釋無形化生。不通中有之旨歟。次斷善根者。極少成就八根者。是漸命終者。及在地獄。已失六色根者也。故婆沙論(百五十)中。釋發智論斷善根者。極少十三。極少八之文云。八者。謂身命意及五受根。即漸命終。及在地獄。已失六色根者而中有位。無命終者。無失六色根者。故斷善根。在中有位。更無極少成就八根之類也。 問。欲界沒。生上二界時。頓命終者可有八根滅義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披發智論文。述欲界沒。生上二界時。頓命終者。或九根。或十四根滅之旨。不可有八根滅義。若依之爾者。頓命終者。種類非一准。何無八根滅義哉。 答。生盲及已得眼根而失人。住無覆無記心。頓命終生上二界時。可有耳鼻舌身命意捨女男根隨一八根滅義也。但於發智論文者。諸根不闕。頓命終者。生上二界。住無覆無記心。眼耳鼻舌身命意捨女男根隨一九根滅。住善心於前九根。加信等五根。十四根滅云也不遮生盲等人。住無覆無記心。頓命終上二界時。有八根滅義。更非指疑也。 問。論文云。於離繫得。能為引因依因性故。爾者。引因道者。唯限無間道歟。答。唯限無間道也。兩方。若唯限無間道者。離繫得能引道。種類萬差也。何唯限無間道哉。何況。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所得離繫得。隨無間道判性類者。豈不見道修道雜亂。學無學道混濫哉。加之。披婆沙論(百五十八)文。以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修所所斷染時。所得無漏離繫得道。類智品攝若隨無間道。判性類者。寧非法智品攝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五十八)中。判離繫得性類云。擇滅得隨能證道。性類差別。以諸擇滅自無作用。但由道力求證。彼時引彼得故此文意由道作用。引起離繫得。名能證道。故能證引因道。唯限無見道如何。 答。引因道者。現起斷對治無間道。與離繫得為同類因。引起離繫得。是其本故。唯限能證無問道也。故光法師釋於離繫得。能為引因依因性故之論文云。若依未知根在無間道。能斷惑邊。望離繫得。能為引因性。故引因謂同類因。能引彼離繫得起。為等流士用果既云在無間道。能斷惑邊。望離繫得。能為引因性。故成唯限無間道之旨。亦判引因謂同類因。能引彼離繫得起。為等流士用果。不可通解脫道。解脫道與離繫得同時。不與離繫得為同類因故也。是以。披今論餘處文云。若有學道所引擇滅得即有學。若無學道。所引擇滅得即無學以所引言思之。引因道者。唯限無間道光法師釋此文云。若有學道所引擇滅得即有學。隨能證道。是有學故。若無學道轉根時。所引擇滅得即無學。隨能證道是無學故無學得果位。引因現起無間道。是有學攝。故不舉之。唯出引因現起無間道同無學攝轉根時。明知。引因道者。唯限無間道也。何況。光法師餘處(二十一)所引。正理論中云。若據住此。能證離繫。因無間道。若據住此。正證離繫。因解脫道能證道者。即引因道。故引因道。唯限無間道云事。此文亦分明也。加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遮唯無間道。能斷隨眠。唯解脫道。能證彼滅云執云。為遮彼意。顯無間道。能證彼滅云執云。為遮彼意。顯無間道。能斷煩惱。隔煩惱得。 令不續故。亦能證滅。引離繫得。令正起故。諸解脫道。唯名證滅。與離繫得俱現前故或釋發智論諸結法智斷彼結滅法智作證之文云。謂隨法智。為無間道。斷爾所結。此無間道。即能證彼爾所滅故釋諸結類智斷彼結滅類智作證之文。准之可思或(百五十七)明有漏離繫得界繫云。擇滅者。謂欲界下三靜慮五蘊擇滅。彼世俗道類得。皆色界繫。以下地擇滅有漏得。皆上地近分攝故若引因道。不限無間道者。下地法上擇滅有漏得。豈不通上地根本地攝哉。或(百五十八)述欲界見修所斷法。無漏離繫得。唯未至定攝議云。評曰。此中初說為善。諸離繫得。必由斷對治力不引起故。若引因道。廣通解脫道者。寧可定必由斷對治力所引起故哉。但於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所得離繫得者。現起無間解脫二道。見道修道相替。有學無學分別時。不隨現起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道類智位未來。修擬無間道。修道攝道品。初盡智位未來。修擬無間道無學道攝道品。故隨彼未來所修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故無見修無學三道雜亂之過。亦不背隨引因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之理也。次於婆沙論以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時。所得無漏離繫得。類智品攝之文者。以實云之。彼無漏離繫得。可法智品攝。故婆沙論云。若類智品攝。亦不應理。彼斷及得。法智所證故但評曰。此中初說為善。以類智品是彼不共決定對治故者。論彼離繫得正性類。雖是法智品攝。由類智不共決定對治義邊。類智品中。且攝屬之實是法智品攝故。專順隨現起能證引因無問道。判離繫得性類之義也。 重難云。勘婆沙論(百五十八)文云。苦類智忍。四得俱生。三通得。一離繫得。苦類智忍。與彼四得。互不為因。苦法智忍。為四得因。若法智為三得因。除苦法智忍得。以加行善法。勝非劣因故。有為法得。隨法勝劣故如如此文者。苦法智與苦類忍俱生。欲界見苦所斷煩惱上離繫得。為同類因若引因道。唯限無間道。隨彼判離繫得性類者。欲界見苦所斷煩惱上離繫得。隨苦法忍可判性類。苦法智。何與彼為同類因哉。例如苦法智不與苦類忍俱生。苦法忍得。為同類因。次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隨未來所修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云事。甚難思。光法師既釋引因謂同類因以未來所修道。不可名引因。未來無同類因故也。何況婆沙論(六十六)中。述有漏道。證中間二果。名沙門果。舉尊者僧伽筏蘇說云。以世俗道。離欲染時。亦修未來諸無漏道。所得二果。是彼果故。亦得建立沙門果名正義家破之云。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未來聖道。未有作用。如何於彼。此得果名若以未來所修道為引因。以離繫得為其果者。可同僧伽筏蘇義勢。豈不蒙婆沙論正義家難破哉加之無間道。是向道攝。故得果位。必捨之。若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未來修無間道攝道品者。寧無向果雜亂之過哉。就中得果位。未來修無間道攝道品云事。論家定判。人師解釋中。未見其證據。若無分明依憑者。誰可信用之哉。次以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時。所得無漏離繫得。實法智品攝者。評家可嘆後說為善。何判初說為善哉。 答。隨無間道。雖判離繫得性類。離繫得者。解脫道位。始現起故。其品類與解脫道同。不可云隨無間道判其性類。故品類自解脫道物。品類分齊。既與解脫道同故。苦法智與。苦類忍俱生。欲界見苦所斷煩惱上離繫得為同類因也。有為法得。隨法勝劣故。苦法智不與苦類忍俱生。苦法忍得。為同類因。其理可然。更非相例歟。次。現起無間道。與離繫得。為同類因。引起彼離繫得。是其引因本。故光法師釋引因謂同類因也。雖然修容起能證引因用。未來斷對治道之時。由彼所修未來斷對治道力。引起離繫得故。雖正不起能證引因用。以彼未來所修斷對治道。亦名能證引因道也。故光法師餘處釋各二離繫得之義云無漏道斷惑。雖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斷惑。雖亦能引無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隨二道判性。但隨自道。彼能證道。雖復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擇滅得起故。各隨自能證道判以未來所修斷對治道。為能證引因。得離繫得之旨。此釋炳然也。 次。於婆沙論中。破尊者僧伽蘇說之文者。僧伽筏蘇意。未來所修無漏道。實以中間二果為果云故。正義家破之云。未來聖道。未有作用。如何於彼。此得果名也。今以未來所修斷對治道。為引因者。由修彼道力得。容為彼所引果離繫得。故以彼為能證引因道。判離繫得性類非云彼未來所修斷對治道。正起引因用。以離繫得為果。異僧伽筏蘇意也。次。無間道。是向道攝故。得果位必捨之者。長途所定也。不可異求之。今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隨現起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者。可有大過。故未來修擬無間道果道攝道品。隨彼未來所修果道攝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故。向果二道。全不雜亂也。次。得果位。未來修擬無間道果道攝道品云事。人師釋中。粗有所見。泰法師餘處(二十一)釋云。今言一味者。是一類義。理實而得果之時。修過恒沙。四法四類。對治智故。得隨治道。亦過恒沙法類得也。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十七)釋云。言定體者。須陀洹果。聖德為體。聖德不同。汎論有三。一是果體。依如毘曇。行修分別。唯第十六道比智心。是其果體。得修分別。通攝見諦十六聖心。悉為果體任此等定判。得果位。未來修果道攝無間道之旨分明也。今論餘和文云。集斷得八智。頓修十六行。即此意歟。次。以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時。能證引因現起無間。是法智故。彼所引離繫得。可法智品攝之理。必然也。然而由類智是不共決定對治故。以彼法智。所引離繫得。類智品中。且可攝屬之義門。傍亦有之。法智品攝。云。後師說意。不存此義門。故評家雖判初說為善。理實而言。彼離繫得。可法智品攝也。 問。雜心論意。次第證不還果聖者。可有喜根證義耶。答。可有喜根證義也。兩方。若有善根證義者。披雜心論文。述若次第得斯陀含果。世俗道七。謂意捨及倍等五根。無漏道八。前七及已知根畢云。次第得阿那含果亦如是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四)引雜心論說。釋阿那含果云。次第之人。但有八根。信等五根意根捨根及與已知根。無舉喜根。任此等定判。彼論意。次第證不還果聖者。不可有喜根證義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設雖雜心論意。次第證不還果聖者中。何無喜根證義哉。 答。雜心論意。次第證不還果聖者中。第九解脫道位。入初靜慮根本地之類。可有喜根證義也。故今論云。又次第證不還果者。若於第九解脫道中。入根本地。依世間道。由八根得。彼無間道。捨受相應。解脫道中。復有喜受。此二相資得第三果。於離繫得。二因如前。依出世道。由九根得。八根如前。已知第九。無間解脫。此俱有故正理論中。明不還果云。次第證者。若於第九解脫道中。入根本地。依世間道。由八根得。喜為第八。依出世道。由九根得。已知第九顯宗論說。全亦同之。准此等文。次第證不還果聖者。有喜根證義云事。有宗依憑。諸論之中。一同談之。至雜心論。寧不存此性相哉。但於雜心論次第得阿那含果亦如是之文者。次第證不還果聖者。第九解脫道位。多分起未至定故。從多分說。更不遮少分入根本地有喜根證義也。以何知之者。勘發智論文。問幾根得不還果。答若從一來果得不還果者。世俗道七。無漏道八。婆沙論(百四十七)中。牒釋此文云。若從一來果得不還果者。世俗道七。無漏道八。七及八如一來說。此依多分。若入根本。或八或九准發智論文。可會雜心論說也。淨影大師解釋。會通亦同之。 問。無學聖者。修練根位。以喜根。為無間道。以捨根為解脫道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轉入異受。其義甚難。得勝種姓位。何有此義哉。是以。光法師釋實得第四。唯由九根之論文云。應知。此據從向得果。唯論初得。故說九根三受隨一。不據轉根。若據轉根。應說八根三受隨一如此釋者。無學聖者。修練根。無間解脫道位。不轉入異受云事。分明也。何況。光法師述得無學果。無間解脫道位。不轉入異受之旨。相例可有。 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說。用樂遲苦速二通行。可修練根若爾。無學聖者。修練根位。何無以喜根為無間道。以捨根為解脫道之義哉。答。聖者種類分萬差。心品現起非一准。無學聖者。修練根位。以喜根為無間道。以捨根為解脫道之義。可有也。即勘婆沙論(九十三)文云。或復有用。樂遲通行。及喜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鈍根者。依初靜慮等。及依未至定等。隨其所應。八正性離生。得果練根。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此文無諍。修練根位。以初靜慮根本地喜根。為無間道。以未至定及中間禪捨根。為解脫道之義。可有見。此文既無置簡別之言。此義寧不通無學聖者哉。但於光法師若據轉根。應說八根。三受隨一之釋者。對得無學果位。加已知根由九根得。無學聖者。修練根位。除已知根。由八根更不遮無學聖者。修練根第九無間解脫道位。轉入異受。由九根得之義也。次於得無學果。無間解脫道位。不轉入異受云例難者。得無學果解脫道。是息求位。不欣樂異受。故不轉入異受。無學聖者。修練根位。除欣求勝種姓。故可轉入異受也。准光法師。解脫道是盡智。盡智是息求。故不能入之釋。可思之。 重難云。見婆沙論(九十三)文。不舉用苦遲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若有無學聖者。修練根無間解脫道位。轉入異受者。何無以未至定及中間禪捨根。為無間道。以初靜慮根本地喜根。為解脫之義哉。答。無學聖者。修練根位。以未至定及中間禪捨為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以初靜慮根本地喜根為第九解脫道之義可有也。但於婆沙論中。不舉用苦遲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云難者。既出用樂遲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畢。可准知用苦遲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義。故略不舉之也。 問。樂根證不還果聖者。可退所得果耶。 進云。今論云。以無樂根證不還果。而於後時得有退義。付之。論退不退義尤可任種姓利鈍。設雖樂根證不還果聖者。其姓若鈍根者。豈不退所得果哉。是以。喜根證捨根證不還果聖者。退所得果。以樂根修練根。證不還果之人。亦退所得種姓。相例可同如何。 答。樂根證不還果聖者者。已離第二靜慮染。依第三靜慮。入見道。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之類。故定是超越證人也。而超越證人。必無退故。不退所得果云事。道理炳然也。故光法師釋以無樂根證不還果而於後時得有退義之論文云。以樂證果。必是超越。夫超越人。必無退義正理論云。次第無容樂根得。故超越無容有退失故顯宗論文。全亦同之。超越證人。必不退果。非無其由。故光法師釋非先離欲超證第三。有還退義。此離欲界。二道所得。極堅牢故之論文云。非先離欲界超越。證第三果有還退義。此離欲不還果。二道所得。極堅牢故。一先以世間道得。二後以出世道得。此顯超越不還不退也此釋意云。先於凡位。斷欲界九品煩惱。至不還果位分。云世間道得。後入見道。至道類智位。證不樘果。名出世道得。既是世間出世。二道所得。極堅牢果。故不還之超越證人。雖其姓鈍根。永不退所得果也。但於喜根證捨根證不還果聖者。退所得果云例難者。次第論人。斷欲界煩惱。第九解脫道位。入根本地。以喜根證不還果。依未至定。以捨根證不還果。故退所得果也。光法師。若次第者。以喜根證。即容有退之釋。即顯此意也。次於以樂根修練根。證不還果之人。亦退所得種九云例難者。彼練根所得不還果。非世間出世二道所得。故有種姓退也。彼此相例。更非齊等歟。 問。喜根證不還果聖者。可退所得果耶。 答。可退所得果也。兩方。若退所得果者。樂根證不還果聖者。既不還所得果。喜根證不還果聖者。相例可同。是以。婆沙論(百四十七)中。述以喜樂得無退義故。喜根證不還果聖者。不退所得果若依之爾者。喜根證不還果聖者。既通次第證。何不退所得果哉。 答。泛論之者。喜根證不還果聖者。實通次第超越二類。其次第證人。斷欲界煩惱。第九解脫道位。入根本定。以喜根證不還果之中。退所得果之類可有也。是以。光法師釋。云若次第者。以喜根證。即容有退但於樂根證不還果聖者。不退所得果云例難者。彼唯限超越證類。故不退所得果。全非相例。次於婆沙論。以喜樂得無退義故之文者。以無間道為能證。以解脫道為正證者。性相之所定也。而次第證喜根證不還者。是正證非能證。故今文且就喜根為能證道。超越證不還論之。故同樂根證不還者。是正證非能證。故今文且就喜根為能證道。超越證不還之。故同樂根證不還。不退所得果云也。 問。迦濕彌羅國師意。成就憂根人。五受根俱之未定成就根歟。進云。發智論云。定成就過去未來四。除一受根也。付之成就憂根人。五受根俱。過去未來。定成就之。何唯限四受根哉。是以。健馱羅國師意。成就憂根人。五受根俱。過未定成就根判如何。 答。勘發智論文云。若成就憂根。彼定不成就過去未來八。三世一。定成就過去未來四。三世二。現二。餘不定婆沙論(百五十六)中。釋此文云。過未四者。謂四受。三世二者。謂意一受。現二者。謂身命。餘不定如前說。健馱羅國說。此文應言過未成五。謂五受。三世成一。謂意受名不定故。迦濕彌羅說。名雖不定以數定故。應如前說此文意云。成就憂根者。必有一受現在前故。五受根中。名雖不定。以數定故。迦濕彌羅國師意。以一受根。為三世定成就根。以餘四受根。為過未定成就根也。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五十六)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名雖不定而數則定。必有一受現在前。故此中說數。不說名之文。其意亦在之。但於健馱羅國師義者。五受根中。名雖不定。於現在世。必有一受。總為唯過未二世。定成就根。頗不□實義也。 問。成就憂根人。可有現在定不成就根耶。答。可有現在定不成就根也。兩方。若有現在定不成就根者。發智論中。明成就憂根者相。離出過未定不成就。及三世定不成就根。不舉現在定不成就根。知無此類云事。若依之爾者。既有現在定成就。相翻思之。何無現在定不成就根哉。 答。出發智論全文。抄婆沙論具文。今朋疑難之趣。可成會通之旨也。即勘發智論文云。若成就憂根。彼定不成就過去未來八三世一。定成就過去未來四。三世二。現在二。餘不定婆沙論(百五十六)中。釋此文云。若成就憂根。彼定不成就過去未來八。三世一。過未八者。謂命等。三世一者。謂具知。定成就過去未來四。三世二。現在二。過未四者。謂四受。三世二者。謂意一受。現二者。謂身命。餘不定如前說。健馱羅國說。此文應言過未成五。謂五受。三世成一。謂意。受名不定故。迦濕彌羅說。名雖不定。以數定故。應如前說就今文。有此疑也。會之云。成就憂根者。必有一受現在前。故五受根中。名雖不定。以數定故。迦濕彌羅說國師意。以一受根。為三世定成就根之時。餘四受根。現在定不成就之義。必然也。但於發智論中。不舉現在定不成就根云難者。以一受根。為三世定成就根畢。餘四受根。現在定不成就之義。不言自顯。故論文雖別不舉之。以實云之。餘四受根。可為現在定不成就根也。 問。光法師意。無形人。可有入聖義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所以無形能入聖者。付之。伺有宗論說。尋無形入聖。今論云。本性損壞。扇搋半擇。及二形人亦無律儀得果離染諸清淨法。正理論判言。一形者。無有二形及與無形。得聖法故。任此等論文。無形人。不入聖見。是以。念法師等古德意。無形人。不入聖釋如何。 答。見今論文。偈頌結初無漏十三。長行釋若成未知根。定成就十三。謂身命意苦樂喜捨等五根及未知根。成就未知當知根人。定成就根中。不舉男女二根隨一。正理論文。顯宗論說。偈頌長行。亦以同之。何況。發智論云。若成就未知當知根。彼定成就十三婆沙論(百五十六)中。釋此文成就十三者。謂身命意四受除憂。信等五。未知當知根若見道位。必成就男女二根隨一者。此等諸論中。豈不云成就未知當知根定成就十四□加之。披光法師定判。破他師釋。引婆沙論(百五十六)中出成就未知當知根時。定成就根。云三世七者。謂意一受信等五。過未三者。謂三受。未現一者。謂未知當知。現二者。謂身命之文畢云。彼論。既言三世定成一受。雖名不定。以數定故。標數說之。男女二根。於見道中。既隨成一。行故不說述今正解云。於見道中。男女二根。或有或無。若有者。隨成就一。若無者。據從下漸捨男女根說。所以無形能入聖者。漸命終位。深心猛利。厭生死故。能入見道。故婆沙百五十解隨信行極少成十三根。言十三根者。身命意四受信等五根一無漏根。即離欲染漸命終位。入見道者。婆沙意說。漸命終位。捨男女根。無眼等四。能入見道。此存不疑。故知。漸命終。言說男女。或可。婆沙一無漏根言。顯不成餘二無漏根。離欲染言。顯不成憂。漸命終位。入見道言。顯捨男女及眼等四。以此故知。漸捨男女。能入見道任此等文理。無形人。有入聖義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今論本性損壞扇搋半擇等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彼文既不遮漸捨入見道。何妨無形能入見道。彼言不得入者。據本性損壞扇搋半擇說次於正理論無有二形及與無形得聖法故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作二解釋云。正理云。無有無形得聖法者。此據本性損壞扇搋半擇無形者說。或可。正理言中有失。以此論解極多中不云無形故。此論云女男二根。隨除一種。以諸聖者無二形故次於念法師等釋者。光法師破之云。念法師若說男女二根。於見道中。雖定成一。以名不定。故不說者。此是西方義。若必成一者。迦濕羅國義。說數定故。應有十四。然說十三。故說非理。良由未見新婆沙也若爾。彼此難勢之趣。光法師先皆會通之。後學之輩。更不可劬勞歟。 重難云。勘舊俱舍論文云。偈曰。未知欲知根與十三根相應。釋曰。何者為十三。謂意命身根女男根隨一。及三受根。信等五根。未知欲知根為第十三此文明述成就未知當知根。定成就男女二根隨一之旨。若無形人有入聖義者。何云成就未知當知根。定成就男女二根隨一哉次。光法師若必成一者。迦濕羅國義。說數定故。應有十四之釋。亦難思。唯成就命意捨。各定成就三之上文。案初無漏十三之下意。就名論之見。既云極少八無善。成受身命意。愚生無色界。成善命意捨。就數定論之者。可云成就命意捨。各定成就八故也。若成就命意捨。各定成就三之文。就名論之者。初無漏十三之文。同可就名論之。寧判說數定故。應有十四哉。若爾。念法師釋。似順今論文。 答。舊俱舍論文。是可譯者謬。違諸論說。亦背道理故也。故光法師師釋云。成未知根。必在欲界。故身及苦。亦說定成。舊俱舍不說苦根。男女隨一者。譯家謬矣次就數名異說出□者。一時定成就其隨一根。其名不定之時。迦濕彌羅國師意。以數定故。云定成就。西方師意。名不定故。可為定成就□。□□命意捨三根之類中。或俱成就五受根。成就信等五根。或成就五受根。不成就信等五根。或成就信等五根。不成就四受根等。其位各別。其數不定故。就數定論定成就相之義。意成就命意捨三根。以四受根及信等五根。不為定成就根也。故發智論中。就數定明定成就相云。若成就命根。彼定成就三。餘不定。意根捨根亦爾准知。今論文云。成就命意捨。名定成就三。述初無漏十三。亦就數定論之云事。念法師就名判定成就相之釋。不辨此深理。故光法師。既難破之。誰可依用之哉。 問。正理論意。無形人。可有入聖義耶。答。可有入聖義也。兩方。若有入聖義者。見正理論文或云。言一形者。無有二形及與無形得聖法。故正簡無形入聖之義。或述漸命終位傳說深心厭生死故。能入見道。無形入聖之義。置傳說言。明知。自所存不許此義云事。是以。古德引此文畢云。正理稱傳。顯已不信。故知。男女定隨成一。 若依之爾者。無形人。有入聖義者。源出發智論說。正理論意。寧不許此義哉。 答。見發智論處處之文。或明二十二根極多極少成就相云。隨信行極多十九。極少十三。隨法行亦爾婆沙論(百五十)釋此文云。十三者。身命意。四受。信等五。一無漏根。即已離欲染。漸命終位。入見道者或述二十二根定成就定不成就相云。若成就未知當知根。彼定成就十三婆沙論(百五十六)中。釋此文云。成就十三者。謂身命意。四受除憂。信等五。未知當知根□□此發智論文□□□□人。有入聖義云事。甚分明也。正理論意。豈不許本論說哉。但於無有二形及與無形得聖法故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正理云無有無形得聖法者。此據本性損壞。扇搋半擇無形者說次於漸命終位傳說深心等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或可。正理敘古相傳。何必不信。既無別破。不可執斯傳字以作指南次於古德。正理稱傳顯已不信等之釋者。既背光法師釋意。更不可依用之。 重難云。光法師。或可。正理敘古相傳等之釋。是第二釋也。初釋云。正理稱傳。自是不信本宗之義。非我過也。撿尋婆沙論文。全無傳說之語此釋意。正理論意。不許漸命終位。無形入聖之義見如何。 答。光法師。正理稱傳。自是不信等釋意。古師意以正理論傳說之言。為不許漸命終位。無形入聖之證故。乘古師意存不信傳。若正理論師意。不信漸命終位。無形入聖之義者。自是不信本宗之義。可彼師過。全非我過。更不可用正理論說是則乘古師。為非古師義。作一往釋也。非云正理論實意。不許漸命終位無形入聖之義。以實論之。如第二釋。是相傳傳非不信傳可云也。光法師意。以第二或可。正理敘古相傳等之釋。可為所存正釋也。 問。光法師。釋無形人具足戒得不得相。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得受具戒付之無形人者。卑劣依身也。何可得具足戒耶。是以。今論云本性損壞。扇搋半擇。及二形人亦無律儀。得果。離染。諸清淨法。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中。問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受近住律儀。得律儀不。答應言不得。所以者何。彼所依身。志性羸劣。非律儀器。無形人近住律儀。尚不得之。況於具足戒哉。 答。光法師初釋意。非無由來。所謂依若成未知根。定成就十三。謂身命意。若樂喜捨。信等五根。及未知根之論文。判所以無形能入聖者。終命終位。深心猛利。厭生死故。能入見道。成漸命終位。無形入聖之義畢。乘之。問漸死無形得入聖者。亦可漸死無形得受具戒。答。得受具戒。如入見道心猛利故。此釋意。云漸命終位。隨其所應。捨男女根之人。深心猛利。厭生死故。能入見道。准之亦可得具足戒初釋所存。其意在之歟。何況。寶法師。問漸命漸者。無形得戒以不。答。亦得戒無失。泰法師。問漸終厭生死。無形入見道。亦可漸終厭生死。無形得受戒。答例釋得亦無失。任此等定判。漸命終位。無形人得具足戒云事。甚分明也。但於無形人者。卑劣依身也。何可得具足戒哉云難者。無形人卑劣依身者。據本性損壞。無形漸命終位。隨其所應。捨男女根之人。其依身不必卑劣。寧不得具足戒哉。故寶法師釋云。漸命終者。性猶未轉。何不得戒。又漸捨命者。命眾同分。本男女根依漸捨故。無非是無根所依眾同分。如何即全不得戒。即漸命終者。如入無心。亦得於戒。又緣具故次於今論本性損壞扇搋半擇等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言無根不得戒者。據本性損壞扇搋半擇說婆沙論說。准之。可會也。 問。寶法師意。斷善根人。不續善前。可作二形人耶。答。不作二形人也。兩方。若作二形人者。見今論文云本性損壞扇搋半擇及二形人無不律儀無問斷善諸雜染法。顯二形人不斷善根之旨。知。斷善根人。不續善前。不作二形人云事。若依之爾者。寶法師解釋中。述二十二根極多極少成就相云。斷善者。極少成八。極多十四若斷善根人。不續善前。不作二形人者。何有極多成就十四根之義哉。 答。披今論餘處文。或云如是斷善。依何類身。唯男女身。志意定。或判諸見行者。惡阿世耶。極堅深故。由斯理趣。非扇搋等能斷善根。愛行類故。根姓猛利人。能斷善根定。與二形人二依。貪欲極增上故。不善意樂。甚為羸劣。爭起上品邪見。可能斷善根哉。若斷善根人。當容作二形者。根姓相違故。必先可續善。不續善前。全不作二形人也。故。勘發智論文。明二十二根極多極少成就相云。斷善根者。極多十三婆沙論(百五十)中釋此文云。十三者。謂除一形。及信等五。三無漏根若斷善根人。不續善前。作二形人者。寧云謂除一形哉。加之。見婆沙論(百五十六)文云。若成就男女二根。彼定成就十五根。謂男女身命意五受信等五根。□□斷善根人不續善前。□二形人□□□□□□□□□□。重可舉信等五根哉。見此等文斷善根人。不續善前。不作二形人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寶法師極多十四之釋者。斷善根者。總所成就根。極多眼等五根女男命意五受根十四根非云一時成就此十四根。何為難義哉。若於一時所成就根者。此十四根中。除男女隨一。極多成就十三根。可云也。此旨既出婆沙論說。寶法師意。更不可背彼論說哉。 重難云。寶法師釋。就斷善根人。總所成就根。云極多十四者。可云隨信行人。極多成就二十根。何判隨信行極多十九哉。 次。披發智論文。明二十二根極多極少成就相云。邪定聚極多十九婆沙論(百五十)中。釋此文云。十九者。如地獄極多說而地獄極多成就十九根者。除三無漏根。餘十九根也。明知。造五無間業畢。作二形人云事。准例思之。斷善根畢。不續善前可作二形人也。 答。案寶法師極多十四之釋意。就今論。極少八。無善。成受身命意。愚生無色界。成善命意捨之義。異生生無色界。唯成就信等五根命意捨八根。更無自此增之義。對之斷善根人。雖極少成就五受根。身命意八根總所成就。極多眼等五根。女男命意五受根十四根也隨信行極多十九者。異今論極多極少。成就廢立。彼引婆沙論說。非舉總所成就根。故全非相例。故寶法師云。婆沙一百五十。隨信行極多十九。極少三。十九者除一形二形有無漏根。即未離欲染。住見道者次於發智論邪定聚極多十九之文者造五無間業之時。起□□猛利心故。二形人。雖不造之。造五無間業畢之後。其心亦可為羸劣故。作二形人也後時其心。甚為羸劣。雖起追悔心。身語二業造罪畢不捨之。成就彼業。故邪定聚。而作二形人也。斷善根。是意業罪故。若當容作二形者。必先其心為羸劣。可續善故。不續善前。不作二形人也。 問。婆沙論意。斷善根者。不續善生地獄時。受二形身類可有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發智論中。說二十二根極多極少成就相云。斷善根者。極多十三若有受二形身之類者。何無極多成就十四根之義哉。若依之爾見。見婆沙論文。或明地獄極多成就八根云。八者謂身命意及五受根。即失六色根。已斷善者。或(百五一)釋斷善根者。極多成就八根。述及在地獄已失六色根色。任此等文。既云失六色根。知可有受二形身之類也如何。 答。斷善根者。不續善前。不作二形人云事。文理如次前論。答中記之。設雖生地獄不續善前。爭可受二形身哉。但於婆沙論二處之文者。總舉斷善根者。在地獄中。所失根也。所謂男失眼等四根及男根。女失眼等四根及女根。故男女合論失六色根云也。非云一相續身。失六色根。何為違文哉。 問。欲界可有眼根斷道耶。答。可有眼根斷道也。兩方。若有眼根斷道者。欲界是散地也。何可有眼根斷道哉。見以。見婆沙論(九十二)文。出不成就根斷道者云。若聖者在見修道。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未離欲染。在見修道。諸聖者說若欲界有眼根斷道者。未離欲染聖者。寧不就斷道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九十一)中舉眼根斷道緣識。為所緣縛亦相應縛隨眠云。謂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既述欲界遍行修所斷隨眠。於眼根斷道緣識。為所緣相應二縛。明知。欲界有眼根斷道云事如何。 答。披婆沙論一段之文。出眼根斷道緣識。為相應縛非所緣縛隨眠云。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欲色界他界他地緣遍行隨眠。以欲界中他界緣遍行隨眠。取為相應縛。非所緣縛之句。舉眼根斷道緣識。為所緣縛亦相應縛隨眠云。謂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以欲界中自界緣遍行。及修所斷隨眠為俱句也。若欲界無眼根斷道者。欲界中自界緣遍行。及修所斷隨眠。於眼根斷道緣識。爭可為所緣相應二縛哉。爰知。欲界有眼根斷道云事。便於欲界是散地也。何可有眼根斷道哉云難者。欲界實散地。故雖無眼根無間解脫等斷道之稱。通加行道故。欲界可有眼根加行伏斷道也。故婆沙中。釋□□云。是故。光法師抄云。欲界中。有欲界眼根伏斷道也□□解釋亦有潤色。即勘婆沙論(九十二)文云。不成就樂根斷道者應言在第三靜慮。未起加行道此文意。已起加行道。爰知。成就樂根斷道見。故加行道攝之旨。炳然也。次於婆沙論出不成就眼根斷道者云。如未離欲染在見修道諸聚者說之文者。此以一地全斷道。名斷道門也。其意聊異。不可一准歟。 重難云。婆沙抄中。解此事雖作二解指。又有解云。及修所斷者。唯說色無色界。若遍行或通三界。有云釋判若作是說。於義無妨。為所存義見。今何存初釋意哉。 答。婆沙抄有解意。甚難信用。其故見婆沙論文。上標三界遍行。下云及修所斷隨眠。豈唯限色無色界修所斷隨眠哉。何況。眼根斷道緣識。為相應縛非所緣縛之句中。舉欲界中他界緣遍行隨眠故。為所緣縛亦相應縛之句中。所出欲界遍行隨眠者。無諍自界緣十一遍行隨眠。俱取之也。若爾。不緣上界事。與修所斷隨眠無替。與欲界遍行隨眠。於眼根斷道緣識。為所緣相應二縛許置。但簡欲界修所斷隨眠。道理寧可然哉。就中欲界身邊二見。於彼斷道緣識。如何可為二縛哉。加之。此俱句中。不取欲界修所斷隨眠者。為所緣縛非相應縛之句中。何不舉欲界修所斷隨眠哉。倩案此解釋意。旁背婆沙論說。故婆沙抄中。作此釋畢。自判云而失論上下體例有解意。既違此等文理。故後學更不可依用之問。類智現前位。必可成就樂根滅耶。 問。未離欲染聖者。見修道位。可成就喜根斷道耶。 問。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可成就憂根斷道耶。 已上三條論義。第二十卷之處。先年比已記錄畢。 問。從無想天沒時。可有信等五根滅義耶。 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信等五根滅義者。發智論中云。無想天沒幾根滅。答。八。唯限眼耳鼻舌身命意捨八根。明知。無信等五根滅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百五十四)文。生無想天時。可有信等五根滅義見。以生時思死位。其義可同如何。 答。從無想天沒。命終心位。容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心故。可有信等五根滅義也。故婆沙論(百五十四)中。明出無想想。五部所斷通局云。有餘師言。唯修所斷。問。此文所說。當云何通。答。此文應言彼想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焉。不作是說者。有何意耶。當知此中兼說和合。彼有命終時心通於五部。非但說。出無想心。以命終心是前眷屬故此兼說此文意。從無無想天沒。命終心位。容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心見。既起善心可有信等五根滅義云事。炳然也。但於發智論無想天沒。幾根滅答八之文者。准婆沙論問答。可會通之也。故婆沙論(百五十四)中釋發智論。次上生無想天。幾根滅。答八之文。致問答云。問。此說從何處生無想天耶。答。此說從無想中有。生無想生有。問。爾時亦有信等五根現在前滅。何故不說。答。此文應作是說。或八或十三。中有最後心。無記者八。善者十三。而不作是說者。應知。此義有餘。有作是說。此中但依滅位生位。皆有者說。信等五根。唯滅位有。非生位有。是故不說發智論中。無想天沒時。所滅根。不舉信等五根。准此問答。可思之也。 重難云。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五十四)云。生無想天者。有說。彼天盡眾同分。善心不起。有說彼天善心雖起。而非修所依。故無修義或(百五十四)云。生無想天者。有說生彼於一切時。不起善心。有說生彼雖起善心。而非修所依此兩處中。初師說意。述生無想天者。盡從同分。善心不起之旨。今此師說。定不正義。何云彼命終心位。有善心現起之義哉。 答。發智論中。說出無想想云。彼想當言善為無記耶。答。或善或無記無想天中。善心現起云事。此文既分明也。爰知。婆沙論處處二說中。初師彼天盡眾同分。善心不起云說。是不正義。第二師說。可為正義也。 問。根為緣生根非根。根非根為緣。生根非根時。兩類所生根。其數可同耶。進云。婆沙論(百四十六)中。有十四根九根不同見。付之。以道理思此事。今此兩類所生根。其數尤可同。是以。根為緣生根非根。非根為所緣。生根非根時。兩類所生根。其數是同。加之。根為緣唯生根非根。根非根為緣。唯生根非根時。兩類所生根。其數亦無異。彼此相例。其義可同如何。 答。且任婆沙論現文。出其根體者。根為緣生根非根時。所生根者。眼根為所依。生意苦樂捨信等五根九根。非根為所緣。生意樂喜憂捨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三根。彼此合論者。是十四根也。根非根為緣。生根非根時。所生根者。眼根為所依。色境為所緣生意苦樂捨信等五根九根。故兩類所生根。可有十四根九根不同也。但於例難者。根為緣生根非根時。所生根者。即十四根也。如上出之。非根為緣生根非根。所生根者。色境為所緣。生意五受根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四根。故兩類所生根。同十四根。無其不同。次根為緣唯生根非根時。所生根者。眼根為所依。生意苦樂捨信等五根九根。根非根為緣。唯生根非時。所生根者。眼根為所依。色境為所緣。生意苦樂捨信等五根九根。故兩類所生根。同九根。亦無其不同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一段之文。根為緣生根非根時。舉眼根為所依。眼根為所緣之二緣故。彼此合論。其所生根者。□意五受根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四根。非根為緣生根。非根時。含色境為眼識所緣。為意識所緣之二義故。其所生根。亦出意五受根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四根。與根非根為緣。生根非根時。唯舉眼根為所依。不出眼根為所緣。唯舉眼識緣色境。不出意識緣色境。故其所生根。唯列意苦樂捨信等五根九根。尤似難思。根非根為緣生根為緣生根非根之句中。可舉意識以眼根。色境為所緣。生意樂喜憂捨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三根故。彼此合論。其所生根者。可有意五受根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四根。若爾。根為緣生根非根。及根非根為緣。生根非根時。兩類所生相。同是意五受根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四根。不可有十四根九根不同。婆沙論說。如何可會之哉。 答。委悉論之者。根非根為緣生根非根之句中。舉意識以眼根色境為所緣。生意樂喜憂捨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三根也。故根為緣生根非根。及根非根為緣。生根非根時。兩類所生根。同是意五受根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四根。其數不可有多少不同。然與眼識以眼根為所依。以色境為所緣時。根非根為緣之義。既滿足。故婆沙論中。且舉此一類。略不出眼根所緣故。為緣之邊也。婆沙論次下文。述根非為緣生根。及根非為緣生非根。并根非根為緣唯生根非根之句。唯舉眼根為所緣。色境為所緣。生意樂喜憂捨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三根之義。准之可會通也。   此論義者。去弘長寺無年最勝講(當代始也)東大寺定緣得業對興福寺實寬律師疑之其時宗性初加證義者座。以此趣令成敗畢。 問。根為緣唯生根非根時。所生根唯限九根歟。答。不限九根也。兩方。若唯限九根者。披婆沙論(百四十六)說根為緣生根非根時。所生根。不限九根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四十六)中。舉今此句。唯出意苦樂捨信等五根九根如何。 答。根為緣唯生根非根時。所生根。不可根九根。所謂眼根為所依。生意苦樂捨信等五根九根。眼根為所緣。生意樂喜憂捨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三根。故彼此合論者。可有十四根也。故婆沙論中。根為緣生根非根時。所生根。列此十四根。根為緣唯生根非根時所生根。更不可替之也。但於婆沙論中。舉今此句。唯出意苦樂捨信等五根九根云難者。是婆沙論前後之上述根為緣生根非根之句。既舉眼根為所依。眼根為所緣之兩類所生根。合出意五受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四根畢。故下明根為緣唯生根非根之句。且舉眼根為所依之門。讓上略下。論眼根為所緣之邊。故所生根。唯出意苦樂捨信等五根九根也。委悉云之者。可載眼根為所緣之義。故所生根。可有意樂喜憂捨信等五根三無漏根十三根。加眼根為所依時。所生苦根總可有十四根也。 (寫本云)弘長三年(癸亥)七月十五日(午時)於海住山十輪院抄之畢去五月十日始清書之今初秋半候遂結集之前後首尾送六月十五日之光陰大小新古記五十三條之論義後覺之輩可察其志方今宗性去年之秋七月九日依不慮子細初移住此地以降離本寺早曆兩年遁世路既餘一迴為常禮祖師上人之遺跡故所卜當山寂寞之閑居也仰願我山本尊觀自在尊施大悲之引攝伏乞佛法擁護春日權現照無二無三之誠心終焉之暮必導兜率內院龍花之朝速援唯心法門預慈尊教化受冥眾加被六道輪迴之間尋訪往昔之恩愛三途劇苦之底濟度宿生之朋友於戲此山者觀音利有情之靈砌也無妨于求菩提道今朝者自速修孝行之良辰也有便于報已魂恩微功不空自他同得益迴向無限親□共開悟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一)(夏□滿五十) 明德二年(辛未)正月十一日於尊勝院書寫之畢。 華嚴末葉。經範之。 永正五(戊辰)九月二十七日自雲順房令相傳了喜悅無極以今生值遇之緣力備未來得悟之資糧兼者悲母出離生死祈者也乃至法界平等利益矣。 三論沙門。英算。(生年三十)。 俱舍論第三卷抄 俱舍論第四卷抄上      問題 問。論文云。今應思擇。一切有為。如相不同。生亦各異。為有諸法決定俱生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為一箇問歟。 問。論文云。謂一切法。略有五品爾者。今此色心等五品法外可有餘法歟。 問。頌文云。欲微聚無聲爾者。立微聚名。為唯限八事俱生。為當可通九事十事等歟。 問。正理論意。立微聚名。為唯限八事俱生。為當可通九事十事等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發智言成就。據一身中相續不斷爾者。一相續身中。等流聲不間斷歟。 問。寶法師意。四大種不相擊。發聲義可有歟。 問。念法師意。一相續身中。恒成就聲歟。 問。泰法師意。一相續身中。一切四大種。皆遍發聲歟。 問。正理論意。四大種體增者。為有多體故名體增。為當增強故名體增歟。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正理論師。以世親論主造勝義諦論中。敘用增家。破遂不認此解爾者。為世親論主破用增義。為當正理論師破用增義歟。 問。婆沙論中。可有四大種用增義耶。 問。寶法師意。四大種體增用增義。俱盡理說歟。 問。微聚中。擊發電炎。由何法歟。 問。光法師意。色界微聚。可有五事俱生義耶。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說。明心所諸地法相爾者。大煩惱地法中。不說惛沈故。如何釋之耶。 問。經部宗中。可有計十大地法心所實有義耶。 問。論中明輕安心所云。如何可立此為覺支爾者。於餘覺支可有身心差別耶。 問。光法師述經部宗義云。由入定故。身中即有輕安風起。能引覺支心輕安故爾者。今此能引所引。可同時歟。 問。正理論意。以欣厭心所。可立大善地法耶。 問。善心現前位。必可起欣厭隨一耶。 問。寶法師意。惡作心所。為唯自力起。為當可通隨從起耶。 問。寶法師意。睡眠心所。為自力起。為當隨從起。 問。本論所說。十大煩惱地法中。必亂以何為體耶。 問。本論所說。十大煩惱地法中。無明望十隨眠中無明時。其體可同耶。 問。光法師意。依幾義建立少煩惱地法耶。 問。寶法師意。以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心所。不立小煩惱地法故。如何釋之耶。 問。貪嗔二惑。可俱起耶。 問。小煩惱地法。十種心所。聖者悉起之歟。 問。小煩惱地法。十種心所。北州悉起之歟。 問。小煩惱地法心所中。歡行轉煩惱等流。不與歡行轉受相應類可有耶。 問。大善地法心所。為自力起。為當隨從起歟。 問。光法師意。睡眠心所。為自力起。為當隨從起歟。 問。光法師明睡眠心所自力隨從相。作四解釋。爾者。第二釋意。睡眠心所。與不共無明相應歟。 問。今論意。不共無明。唯限見所斷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然此惡作。通善不善。不通無記。隨憂行故。離欲貪者。不成就故爾者。離欲貪者。不成就故者。釋上隨憂行故行歟。 問。惡作心所。唯與憂根相應歟。 問。雜心論意。無記惡作。與憂根相應歟。 俱舍論第四卷抄上 問。論文云。今應思擇。一切有為。如相不同。生亦各異。為有諸法決定俱生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為一箇問歟。 答。為一箇問也。兩方。若為一箇問者。光法師述第二釋意云。又解總為一問初釋意。為一箇問者。與第二釋。有何差異哉。 若依之爾者。今文意。問有為諸法決定俱生之義。設雖初釋意。更不可為二箇問如何。 答。今文意。唯問有為諸法決定俱生之一事故。初釋意。不可為二箇問。故論中。答此問云。有定俱生以答文。思問意唯一箇問。無二箇問云事。炳然也。頗不可及異釋歟。但於二釋義意者。初釋意云。今應思擇。一切有為。如相不同。生亦各異者。總標一切有為諸法。體相不同。生時亦各各別異而生之旨。為有諸法決定俱生者。正是問言至此處始置為有之言故也。第二釋意云。今應思擇以下之文。皆為問言也。一切有為諸法如體相不同。其生亦各異。於此異體別生有為法中。為有諸法決定俱生重意云。以又解總為一問之總言思之。初釋意。有非問言之文云事自問歟。故初釋意。雖為一箇問。與第二釋。其意相替也。 重難云。泰法釋此文云。一問今應思擇。一切有為。如體相不同。生亦異別生耶。為有諸法決定俱生此釋意。為二箇問光法師初釋意。可同之歟。 答。泰法師。今釋文言。雖似為二箇問。彼實可為一箇問也。亦各異別生耶者。為顯有為諸法決定俱生之言也。何可為別問哉。 問。論文云。謂一切法。略有五品爾者。今此色心等五品法外可有餘法耶。答。不可有餘法也。兩方。若有餘法者。今論所說。色心等五品法者。即七十五種法也。此外更有何等法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或引正理入阿毘達磨婆沙論(二十八百九十六八。百四十三)等說畢云。准上諸論。欣厭定有。或引婆沙論處處(四十五。七十五)文畢。述准上婆沙文。別說有怖。若許欣厭及怖心所者。今此色心等五品外。寧非有餘法哉。 答。披今論文。既說謂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應。五無為。一切之言是廣。豈可有所殘餘法哉。但於欣厭心所者。光法師釋此事云。准上諸論。欣厭定有。然此論中。不別說者。以非恒起。或非並生故。不說為大善地法此釋意云。准正理入阿毘達磨婆沙等諸論說。善心所中。欣厭定有。然此論文。明大善地法。唯列信等十法。不說欣厭者。以非恒起。或非並生故也。理實而言。即可大善地法所攝次於怖心所者。光法師自問答云。問准上婆沙文。別說有怖。何故此論不說。解云。此論據顯。故於不定。但說八種。不說怖也。或可等中亦攝。或可論意各別此三釋中。依初二釋意者。今論意。怖心所。是不定地法所攝依第三釋意者。今論意。總不說怖心所云歟。若爾。何釋意不定地法外。不可有怖心所也。次七十五種法外。可有餘法。即欣厭及怖心所等是也。七十五種法者。就□為本法論之。故此外有餘法。全非所痛也。 問。頌文云。欲微聚無聲爾立微聚名。為唯限八事俱生。為當可通九事十事等耶。 答。此事雖為上古未決。且可存唯限八事俱生之義也。兩方。若唯限八事俱生者。見今論文。偈頌云。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十事有餘根初標微聚名言。定可通九事十事。若唯限八事者。有何相濫。可云無聲無根哉。長行或說無聲有根諸極微聚。此俱生事。或九。或十。諸極微聚之言。指九事十事。或述於前諸聚。若有聲生。如次數增。九。十。十一。於前諸聚之文。通九事十事十一事。或云若依體說。八九十等。便為太少。由諸微聚。必有形色有多極微。共積集故。立微聚名。亦亙九事十事等是以。光法師或釋欲微聚無聲等之頌文云。微聚是假。假必依實。實有多少不同若不通九事十事等者。寧可有多少不同哉。或破古德身中遍能發聲。其聲微少。論說無聲。無粗顯聲之義云。此解不然。微聚據體。不論少大如今能破者。可通九事十事等聞。何況。勘舊俱舍論文云。若有根鄰虛無聲。即九物俱生。或十物俱生舊譯鄰虛者。新譯微聚也。鄰虛既通九物十物。微聚豈限八事俱生哉。若依之爾者。今論文云。色聚極細。立微聚名。光法師判言微聚者。顯細少聚。明知。立微聚名。唯限八事俱生云事如何。 答。披今論文云。色聚極細。立微聚名。為顯更無細於此者。此在欲界無聲無根八事俱生。隨一不減既述色聚極細。立微聚名。以九事十事。不可云色聚極細又結八事俱生隨一不減。唯限八事俱生之旨。分明也。光法師釋此文。或云。於欲界中色聚極細無聲無根。外山河等。猶八俱生。隨一不減。立微聚名。為顯更無細於此者。言微聚者。顯細少聚。謂色聚中。極細少聚。名為微聚。即微是聚也。非是極微名為微聚。或云。應知。微有二種。一色聚微。即極少八事。俱生不可減也。此論據斯說據色聚微。立微聚名。唯限八事俱生。不通九事十事故雖古來未斷。且所存今義也。但於欲微聚無聲等之頌文者。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訓之時。全不可為難。次於今論無聲有根諸根微聚等之文者。據極微聚之義。九事十事等。名為微聚。故就此門。云或九或十也。諸極微聚之言。據極微聚論之云事。炳然也。於無諸聚。若有聲生等之文。若依體說。八九十等。等之說。會通之趣准之可思。次於光法師微聚是假。假必依實等之釋者。按解釋前後。初標一切諸色。略有二種一是極微聚。即五根五境。二非極微聚。即無表色。次釋此中且辨極微聚也畢云微聚是假。假必依實。實有多少不同。是即約假聚明有實義也。文相起盡。無諍據極微聚。名為微聚其極微聚中。有八事九事十事等多少不同故。云實有多少不同也。非云色聚微中。實有多少不同更有何相違哉微聚據體不論小大之釋。准此義勢。可會通之。次於舊俱舍論若有根鄰虛無聲即九物俱生等之文者。舊譯之習。以極微。亦云鄰虛也。故今論餘處文云。極微字剎那。舊俱會論中云鄰虛字剎那。若爾。鄰虛之言。何唯限微聚哉。凡舊譯之言。於事不定。以彼為證據難取其信歟。 重難云。今論中。云色聚極細立微聚名。據色聚微。立微聚名。正理論云。此中且辨極微聚色。據極微聚。立微聚名。故光法師釋云。應知。微有二種。一色聚微即極少八事俱生。不可減也。此論據斯說。二極微微。即色極少。更不可分。正理據此說准此等定判思之。今論諸文。同據色聚微。可立微聚名也。而無聲有根。諸極微聚等之文。據極微聚。立微聚名云會通。頗似不辨兩論設哉。 答。今論中。專明色法俱生故。述極微聚之義云事。一段大綱。是必然也。光法師。微聚是假。假必依實。實有多少不同之釋。其意在之。但至色聚極細。立微聚名等之文。說色聚微之廢立云許也。故無聲有限極微聚等之文。據極微聚。立微聚名之會通。敢無其過歟。 問正理論意立微聚名為唯限八事俱生。為當可通九事十事等耶。答。雖有學者異端。且可存唯限八事俱生之義也。兩方。若唯限八事俱生者。正理論意。據極微聚。立微聚名。九事十事等。寧無極微聚之義哉。是以。寶法師引正理論色之極少。更無分故等之文畢云。准此論文。微是極微聚。是八九微等此釋無諍。彼論意立微聚名。可通九事十事若依之爾者。披正理論文云。如是眾微展轉和合。定不離者。說為微聚九事十事等。更非定不離者。明知。立微聚名。唯限八事俱生云事如何。 答。見正理論文。述如是眾微。展轉和合。定不離者。說為微聚。此在欲界無聲無根八事俱生隨一不減。定不離者立微聚名。故唯限八事俱生。不通九事十事等也。身根眼等餘根。既非定不離者。豈可立微聚名哉。但於正理論意。據極微聚。立微聚名。九事十事等。寧無極微聚之義哉。云難者。彼論總標文云。有色二。一是極微聚。二非極微聚○此中且辨極微聚色。雖專據極微聚義說。其中定不離者。立微聚名。故唯限八事俱生。不通九事十事等也。然而據極微聚。立微聚名云門。通九事十事等之義邊強不可遮之歟。於寶法師釋者。勘彼師疏。作二釋云。極微非聚。微是七微聚。色之中微聚最細。此文亦顯色等極微。自類聚集。成其微聚又釋。同正理。正理論云。色之極少。更無分故。立極少名。如一剎那名時極少。更不可折為半剎那。如是眾微展轉和合。定不離者。說為微聚。准此論文。微是極微聚。是八九微等。二釋之中。後釋為善初釋意云。微聚之微言。目微塵。即是色等。自類七極微聚集。名為微聚若自他極微合論立微聚名者。唯限八事俱生可云也。第二釋意云。同正理論說。微聚之微言。目極微今此極微聚集。名為微聚之時。色等自類極微不限七極微。通八九微等若自他極微合論立微聚名者。亦唯限八事俱生可云也。重意云。聚是八九微等者。舉自類極微數。非指八事九事等之八九微等。有何相違哉(已上相傳義趣也)覺澄阿闍梨云。正理論意。據極微聚名立微聚名故。九事十事等極微之聚。故名微聚。其義必然也。故寶法師引正理論色之極少。更無分故。立極少名。如一剎那名時極少。更不可折為半剎那。如是眾微展轉和合。定不離者。說為微聚之文畢云。准此論文。微是極微聚。是八九微等自嘆此釋。判二釋之中。後釋為善。立微聚名。通九事十事等旨。甚分明也。但於正理論如是眾微展轉和合。定不離者。說為微聚之文者。有身根微。九事定不相離。有餘根聚。十事定不相離散。定不離者。雖名微聚通九事十事等。全非所痛也。 問寶法師意。四大種。不相擊發聲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若四大種。不相擊者。何可發聲哉。是以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有相擊者。便發生聲。若依之爾者。披寶法師餘處。解釋云。造定道戒大種。相擊發聲。非此所明。或可彼大種不自相擊發聲。婆沙亦許有四大不相擊發聲如此釋者。四大種不相擊發聲之義可有如何。答。四大種。發聲不發聲。是由相擊。不相擊義。若不相擊者。寧可發聲哉。故見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云應作是說。生欲色界。有情身中。多四大種。在一身內。有相擊者。便發生聲。不相擊者。即無聲起。雖一身中。必有聲界。非諸身分皆遍發聲四大種不相擊。不發聲云事。此文甚分明也。但於寶法師餘處釋者。作定道二戒能造大種或發聲。或不發聲之二釋中。第二釋意。定道二戒。能造大種微細寂靜故。不相擊發聲全非云雖不相擊。而亦發聲。重意云婆沙論亦許有四大不相擊發聲者。不相擊不發聲意也。即可訓婆沙亦許有四大不相擊發聲也。惡讀文點。舉此疑歟。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發智言成。據一身中相續不斷爾者。一相續身中。等流聲不間斷歟。答。等流聲可間斷也。兩方。若不間斷者。披光法師餘處解釋。一相續身中。等流聲可間斷若依之爾者。等流聲是廣何一相續身中。可間斷哉。是以。一相續身中。長養聲。無有間斷相例可同如何。 答。見今論餘處文。定表唯等流性。等流聲者。語表業也。而由能發心發語表業故。發不發時別。一相續身中。可有間斷。長養聲者。諸支節中。輪環不絕故。據一相續身論之。無有間斷也。故光寶師餘處釋云。或長養聲。雖於一處而有間斷。若據一身。諸支節中。輪環不絕。說非異熟。其理稍隱。故不說之。若等流聲。有全間斷。說非異熟。於理稍顯。依此明准餘處定判。思當卷解釋。據一身中。相續不斷者。是長養聲。非等流聲也。 問。念法師意。一相續身中。恒成就聲歟。 進云。光法師。述念法師意云。明知。此聲非恒成就付之。念法師意。一切四大種。不必有聲者。顯一切四大種。不必發聲之義。全無許一相續身中。不成就聲之時。更不可云非恒成就。是以。勘發智論文云。身色聲觸界。欲界色界成就念法師寧不見此文哉。依之披寶法師定判云。念法師既講迦延。豈不知發智云誰成就聲持。答曰欲色界。又豈不知無想十入。念法師言。以非是一切四大恒有聲。故不必有聲。非謂一身全無聲也若爾。光法師。何得念法師意。釋明知。此聲非恒成就哉。 答。見光法師解釋云。問。舊婆沙一師云。一切四大。必不離色聲。一切欲界色。必不離香味。又一師云。一切四大。不必有色聲。一切欲界色。不必有香味。又於此二說。何者為正。此論復同何說。念法師解云。兩師并非正義。各取少分。方可為正。應言。一切四大。不離色。不必有聲。一切欲界色。必不離香味。故雜心云。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身根九。餘八。謂是有香味地。念法師意。以雜心不說有聲。明知。此聲非恒成就推此釋意云。念法師。一切四大。不必有聲之方幽玄。彼師所存之旨未顯。若一相續身中。一切四大種。不必發聲故。云不必有聲者。此即是。若一相續身中。非恒成就聲故。云不必有聲者。此即非。如引雜心論。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身根九。餘八。謂是有香地之文為證。一相續身中。此聲非恒成就釋(見為言)是則猶預念法師義。顯其是非。念法師意。存一相續身中。非恒成就聲之義。不定判也。次下念法師解。兩師俱是不正。名取少分。應言。一切四大。必不離色。不必有聲。一切欲界色。必不離香味。此即是。若言非恒成就聲。此即非。以諸論說聲定成就故之釋。此趣分明歟。既置若言之詞。故知。設若言非恒成就聲者。其義即非也上段之中。雖不述許彼師義之邊。以下釋思上文。必然可有縱許言也。一段解釋。如此得意之時。諸篇難勢。皆以被遮者歟。或一義云。光法師念法師解畢云。念法師意。以雜心不說有聲。明知。此聲非恒成就。泰法師解云。念法師若作此釋此大謬也案此釋意云。念法師既一切四大。必不離色。不必有聲。引雜心論。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身根九。餘八。謂是有香地之文為證。故一切四大。不必有聲者。顯一相續身中。非恒成就聲之義故述彼師義。判明知。此聲非恒成就。引泰法師釋。為其潤色也。但於發智論身色聲觸色欲色界成就之文者。念法師。雖見此文。背彼所說。惡得其意歟。或又發智論今文。從多分說。可會歟。如婆沙論(九十)中云。尊者覺天。作如是說。非欲色界恒成就聲。此本論文。依多分說也。次於寶法師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及和合之。 重難云。雜心論。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等之文。據身一分不發聲處云爾也。如今論中云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等。念法師。何引雜心論今文。證一相續身中。非恒成就聲之義哉。 答。今論中。上標欲微聚無根有八事。下云有身根九事。十事有餘根。故一相續身中。雖恒成就聲。據身一分不發聲處。述八事九事等俱生云事。自明也。雜心論文。不置無聲之言。只云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身根九。餘八。故總就一相續身。明八事九事等俱生若一相續身中。必成就聲。不間斷者。就一相續身。辨色法定俱生之時。豈不云有聲哉。而念法師為證一切四大。不必有聲之義。引雜心論今文。光法師釋念法師意。以雜心不說有聲。明知。此聲非恒成就也。 問。泰法師意。一相續身中。一切四大種。皆遍發聲歟。答。不必發聲也。兩方。若皆遍發聲者。大種合離。必生聲界云義。婆沙論評家所不許也。泰法師意何可存此義哉。若依之爾者。披泰法師解釋云。迦旃延云。誰成就聲持。答曰。欲色界。又雜心云。無想眾生十入性。故知。婆沙初師。一切四大。必不離色聲。一切欲界色。必不離香味。是正義也此釋意。無諍一相續身中。一切四大種。皆遍發聲依之光法師難泰法師今釋云。若言初師為正。一切四大。必不離色聲。此即非。只可定不離色。何得必不離聲以能破言。思所破義。一相續身中。一切四大種。皆遍發聲云事。亦分明也。如何。 答。泰法師意。存一相續身中。一切四大種。不必發聲云義也。故見泰法師解釋。或引正理論此若有聲。即成九事。而不說者。顯因大種相擊故生非如色等恒時有故之文畢。自問答云。若言身中常有聲者。何故正理論。云顯因大種相擊故生。非如色等恒時有故。答。外大常棠觸內大。故言大種相擊故生。色等四塵。不由棠觸相擊。任運恒有。故別說也或引婆沙論(九十)身色聲觸界。欲色界成就。無色界不成就者。問。身色觸界可爾。聲界云何。恒時成就。有作是說。大種合離。必生聲界。有情若在欲色界中。大種恒有。故常發聲。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若四大種。必恒生聲。此所生聲。何大種造。若即此造。應多有對色一四大種生。若說餘造。餘四大種。復必生聲。如是展轉。有無窮過。應作是說。生欲色界。有情身中。多四大種。在一身內。有相擊者。便發生聲。不相擊者。即無聲起。雖一身中。必有聲界非諸身分。皆遍發聲之文。成一相續身中。一切四大種。不必發聲之旨。准此等定判思之。泰法師意。任正理論文。并婆沙論評家說。存一相續身中。雖恒成就聲。一切四大種。不必發聲之義云事。炳然也。但於泰法師。舊婆沙論。初師說為正義云釋。并光法師難此釋之言者。泰法師意。一切四大。必不離聲者。顯一相續身中。恒成就聲之義。一切四大。不必有聲者。述一相續身中。非恒成就之旨得意。故念法師云應言一切四大。不必有聲。破此大謬也。引迦延云。誰成就聲持。答曰。欲色界之文并雜心論無想眾生上八十性。除香味入云說為證。故知。婆沙初師。一切四大。必不離色聲。一切欲界色。必不離香味。是正義也釋也。是則乍存一相續身中。一切四大種。不必發聲之理。惡得舊婆沙論二師說意。初師一切四大。必不離色聲之說。判為正義。故光法師徵之。云泰法師解。若言定成就聲。此即是。若言初師為正。一切四大。必不離色聲。此即非。只可定不離色。何得必不離聲也。重意云。泰法師意。存一切四大種。不必發聲之理故。雖不違婆沙論評家義。以舊婆沙論。初師一切四大。必不離色聲之說。判為正義。故前後之釋。忽致相違。所存之趣。頗難審定。故光法師。徵難之也。 重難云。泰法師意。存一相續身中。一切四大種。不必發聲之義者。何以舊婆沙論。初師一切四大。必不離色聲之說。判為正義哉。 答。泰法師意。一相續身內。一切四大種中。必有發聲之類。故云一切四大。必不離聲。惡得意也。故光法師釋云。泰法師意說。聲既恒成明知。一切四大。必不離聲不存一相續身內。一一四大種。皆遍發聲之義。故以此初師說。判為正義歟。私云。見光法師釋云。問舊婆沙一師云。一切四大。必不離色聲。一切欲界色。必不離香味。又一師云。一切四大。不必有色聲。一切欲界色。不必有香味今此本文頗為不審之間。弘長第三之曆。黃鍾中旬之候。於海住山十輪院勘訪東大寺尊勝院及當山經藏安置舊婆沙論之處。一部六二卷中。全無此文。第四十五卷之半程。說十一切處諸門分別訖。當新譯婆沙論第八十五卷。其次即明法比等八智作論。相當新譯婆沙論第百五卷之末。推之現行舊婆沙論中。此中間文。令脫落歟。今法師。泰法師。寶法師。俱引舊婆沙論二師。其言全同光法師所引之文。定知。舊婆沙論中。實有此文云事。 問。正理論意。四大種體增者。為有多體故名體增。為當體增強故。名體增歟。答。有多體故。名體增也。兩方。若有多體故。多體增者。多體大種。展轉相望。如何可造一極微哉。若依之爾者。與用增義可無差別哉。 答。既云體增。有多體故。名體增云事。必然也。若依增強義者。只是用境義也。自非用者。就何物。可論增強義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此不相違。以酢與水。觸微雖等而味不同。酢味微多。水味微少。故酢味勝。還由體增。於諸聚中。有味等物體增強故。謂是用增。良藥毒等。緣起理門。有差別故。體類如是。由此雖少。而能伏多。非異體類有別用生。故執用境。是為邪計但於多體大種。展轉相望。如何可造一極微哉云難者。地大種多極微。與餘三大種多極微。為俱有因。可造一極微也。更不可自類相望。為俱有因造之。故婆沙論(十六)中。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四大種體若有偏增。若無偏增。地為三俱有因。三為地俱有因。所以者何。地不觀地生所造色。以一切法。不觀自性及同類體。為他因故。乃至風大種亦爾。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正理論師。以世親論主。造勝義諦論中。敘用增家。破遂不認此解爾者。為世尊論主破用增義。為當正理論師破用增義歟。答世親論主破用增義也。兩方。若世親論主破用增義者。披光法師解釋云。今說用增甚為正計勝義諦論。同為世親論主所造。更不可破用增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次下釋。引婆沙論。四大種體增用增二師說畢云。是即用增。是自宗義。豈不能救。便破自宗以下釋趣。思上文意。世親論主破用增義如何。 答。勘正理論餘處文云。論主自論。有處說言。此是彼宗。所有過失。彼宗謂彼毘婆沙師言。諸聚中一切大種體。雖等而或有聚作用偏增。如心心所。又如所覺團中鹽味元瑜法師釋此文云。謂世親論主。所造勝義諦論中。述薩婆多宗言。地等聚四大體均。隨其用增唯彼相顯。如心心所各一用增。又如團中鹽味偏勝。便設難言。若一切聚四大體均。於大柄中。水如何有。江河水內。火於何住。既違現量。如何體均。論主釋言。此是彼薩婆多宗。所有過失依此釋意。聊簡正理論文云。經主自論。有處說言者。指勝義諦說。此是彼宗所有過失者。勝義諦論中。述毘婆沙上大種用增家義。破此是彼薩婆多宗。所有過失也。彼宗謂彼毘婆沙師言。諸聚中一切大種。體雖等有而或有聚作用偏增。如心心所。又如所覺團中鹽味者。舉所破毘沙師用增家義也。而光法師取此文意云。又難云。正理論師。以世親論主造勝義諦論中。敘用增家破。遂不認此解。然婆沙一百三十一說。四大種或說體增。或說用增。然無評家。俱舍同用增。正理同體增。是即用增。是自宗義。豈不能救。故便破自宗者。世親論主。勝義諦論中。敘毘婆沙師。四大種用增家義。破之。用增家義。既薩婆多宗義。故正理論師。專可救之。然不能救。便存自宗義。其理豈可然哉難也。重意云。敘用增家破。遂不認此解者。世親論主。勝義諦論中。敘用增家義破之。正理論師不能救之。遂不認此用增家解但於光法師今說用增。甚為正計之釋者。世親論主。俱舍論中。述用增義。故云爾也。勝義諦論。雖同世親論主所造。彼論中。破用增家義更非所遮歟。 問。婆沙論中。可有四大種用增義耶。答。可有用增義也。兩方。若有用增義者。披正理論餘處文云。若謂善釋阿毘達磨諸大論師。彼無此說。彼說大種由體故增婆沙論中。有四大種用增義者。何云彼無此說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評曰。應作是說。四大種體。若有偏增。若無偏增既云四大種體。若無偏增。知。四大種用增義云事如何。 答。勘婆沙論(百三十一)文。問。四大種體。有增減不。答之或云。應言大種體。有增減。或述有說大種體無增減。雖舉四大種體增用增二說。無判邪正。故光法師釋云。然婆沙一百三十一說。四大種或說體增。或說用增。然無評家寶法師釋云。婆沙一百三十一有其兩說。一云體增。二云用增任此等定判。婆沙論中。有四大種用增之說云事。分明也。但於正理論餘處文者。以善釋之言思之。婆沙論正義家中。無四大種用增義故元瑜法師釋此文云。諸善釋者。皆說大種由體增故重意云。婆沙論中。雖不判四大種增用增二說邪正。正理論師。存體增義。故婆沙論。四大種用增師說。非正義得意。如此釋歟。 問寶法師意。四大種體增用增義。俱盡理說歟。進云。寶法師釋云。然詳體增用增。未為盡理付之今論之中。明用增旨。正理論文。述體增義。兩論師所存。定可盡理說。寶法師何判體增用增。未為盡理哉。 答。見寶法師釋云。然詳體增用增。未為盡理。如若干水具有六味。如有六人。同食此水。先覺不同。何者體增。何者用增。故知。法性隨緣不定。非唯體用此釋意。如彼水中。具有六味。六人一時。同飲此水。或先覺甘。或先覺辛等。不由體增。不由用增。是則法性爾。隨緣不定故也。故體增師。用增家義。尋其實事。俱非盡理但於今論之中。明用增旨。正理論文。述體增義之難者。各且顯一邊之相。何必為盡理之談哉。 問。水聚中。擊發電炎。由何法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由極冷故。擊於電炎付之。冷炎是水火相翻法也。由水聚極冷。寧可擊發電炎哉。是以。見光法師次上釋云。如水聚中。由極冷故。變成凍雪如何。 答。諸法生起因緣非一。法性法爾難思難測。如彼極冷井水便暖。誰辨其由哉。何況。任八事俱生。隨一不減之理。彼水聚中。有火大種故。雲中水極冷之時。因緣令然。擊發電炎。何強疑之哉。故光法師釋云。又如將欲下雨。空中水聚。由極冷故。擊出電炎。名煖相起。又如極冷井水便暖寶法師釋云。如冬水中。由極冷故。有暖等相。及由先觸極冷故。後觸次冷。覺中暖泰法師釋云。又如水聚中。由極冷故。有暖相起。雖不相離。而有冷用增者。如雲中水。由冷相擊。則出電。電即火大也但於光法師如水聚中。由極冷故。變凍雪之釋者。水聚之中。由極冷故。雖成凍雪。如雲中水。由極冷故。亦有擊發電炎之義。更不可遮之歟。 問。光法師意。色界微聚。可有五事俱生義耶。答。可有五事俱生義也。兩方。若有五事俱生義者。披今論文云。前說色界。香味並無。故彼無聲。有六七八如此文者。色界微聚。不可有五事俱生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色界微聚。可有五事俱生義如何。 答。見光法師餘處(二十七)解釋云。又如色界眼根。八微不相離。然有身生欲界。得色天眼。但得眼根及四大。不得身色觸。即有相離時。何妨欲界香味。亦有相離時任此釋。色界微聚。有五事俱生義事分明也。但於今論。故彼無聲有六七八之文者就依身在色界。所俱生微聚。論之也。兩處定判。全非相違。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說。明心所諸地法相。爾者。大煩惱地法中。不說惛沈故。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順等持故。過失輕故。付之。等持惛沈。善染遙異。惛沈何可有順等持之義哉。何況。若如今故者。大不善地法。及大有覆無記地法中。不可取惛沈。加之。惛沈順等持故。大煩惱地法中。不取之者。掉舉順惠故。大煩惱地法中。亦不可取之。彼此相例。其義可同如何。 答。大煩惱地法者。名謂法恒染污心有之義故。專可取過重心所。而惛沈行相。闍昧遲鈍。順等持故。過失輕故。婆沙論意。大煩惱地法中。不立之也。光法師又說。大煩惱地法十。同此論下文。開合為異。然婆沙不說惛沈者。順等持故。過失輕故之釋。其意在之。但於若如今故者。大不善地法。及大有覆無記地法中。不可取惛沈云難者。法門廢立。隨時不定。或惛沈順等持故。不別立之。如順上分結。及大煩惱地法等也。或惛沈掉舉。如次障惠障定故。俱標顯之。如五蓋及大不善地法。大有覆無記地法等也。各據邊邊義門。不必一准定之歟。次於掉舉順惠故。大煩惱地法中。亦不可取之云例難者。掉舉粗動。非只不順等持。亦不順惠。故其過尤重。不如惛沈。順等持故。過失稍輕也。故今論文。述法救釋云。有作是言。應說在此。而不說者。順等持故。彼謂諸有惛沈行者。速發等持。非掉舉行婆沙論中。問惛沈掉舉。俱通三界。俱遍六識。俱通五部。并與一切染污心俱。何緣掉舉。立順上分。非惛沈耶。答之云。以彼掉舉。為過猛利。過重過多。故佛立為順上分結。亦由此故。立十煩惱。大地法中。又由此故。外國所誦。品類足論說。云何結法。謂九結及順上分結中掉舉。又由此故。雜蘊已說。云何不共無明隨眠。云何不共掉舉纏。又由此故。施設論說。異生欲貪隨眠起明有五法起。一欲貪隨眠。二欲貪隨眠隨生。有誦。欲貪隨眠增益。三無明隨眠。四無明隨眼隨生。有誦。無明隨眠增益。五掉舉惛沈。不爾故不立為順上分結。復次以掉舉纏。行相明利。所作捷速。擾亂五支四支定惠故。佛立為順上分結。惛沈行相。闇昧遲鈍。與定相似。能隨順定。故惛沈者。能速發定。故不立為順上分結任此等論說。惛沈隨順等持。故過輕。掉舉擾亂定惠。故過重之旨。分明也。光法師釋順等持故。過失輕故。既得文理之證。能遁相例之難者歟。 問。經部宗中。可有計十大地法心所實有義耶。 問。論中明輕安心所云。如何可立此為覺支爾者。於餘覺支。可有身心差別耶。 答。可有身心差別也。兩方。若有身心差別者。論疏中唯約輕安覺支。問答 身心差別。以知。於餘覺支。不可有身心差別云事。若依之爾者。輕安覺支。既有身心差別。於餘覺支。其義可同。何況擇法精進等。有與六識相應之類。何不論身心差別哉。 答。於餘覺支。可有身心法差別也故見今論文云。復如何說此為覺支。能順覺支。故無有失。以身輕安。能引覺支心輕安故依能順覺支之義。輕安覺支。顯示身心差別。准例思之。於餘覺支。寧不論身心差別哉。但於論疏中。唯約輕安覺支問答身心差別之難者。經部宗意異有宗義。云輕安風觸故且就輕安覺支。問答身心差別也。更非遮於覺支有身心差別歟。 問。光法師述經部宗義云。由入定故。身中即有輕安風起能引覺支心輕安故爾者。今此能引所引。可同時耶。答。可非同時也。兩方。若同時者。經部宗意。無許同時因果。若能引所引。同時者。豈非許同時因果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此即同時說名能引。由斯相順。故名覺支。能引所引。可同時如何。 答。經部宗意。不許同時因果。故能引所引。可非同時云事。必然也。但於光法師。此即同時說名能引之釋者。就無間俱。立同時稱也。有宗意。五識相應。身輕安。能引意識相應。無漏覺支。心輕安者。先起五識。次起生得惠。次起聞惠。次起思惠。次起修惠。後方入聖起無漏覺支心輕安。故能引五識相應身輕安。所引意識相應無漏覺支心輕安。中間相隔。時分既遠。故對此義經部宗意。身中輕安風觸。能引無漏覺支心輕安者。能引身中輕安風觸。所引無漏覺支心輕安。鄰次相生故。就無間起且云同時。理實而言可有前後也。 問。正理論意。以欣厭心所。可立大善地法耶。答。不立大善地法也。兩方。若立大善地法者。欣厭心所。無有遍善心義。寧可立大善地法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釋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之頌文云。說二及言。兼攝欣厭。欣厭心所。大善地法攝如何。 答。大善地法者。依唯遍善心之義立之。故今論中。明大善地法云。謂法恒於諸善心有正理顯宗兩論之文。全亦同之。重見今論文。釋大善地法義云。如是諸法。唯遍善心光法師釋勤唯遍善心之頌文云。今依此論。一義廢立大善地法十。謂唯遍善心。大地法十。雖遍善心。而非唯善心。餘心所法。非唯善心。亦非遍善心。故皆不名大善地法而欣厭心所。不并起故。闕遍善心義。設雖正理論意。何可立大善地法哉但於正理論說二及言兼攝欣厭之文者。以欣厭二法。判屬五品心所之時。雖缺遍善心義。唯與善心相應故。攝信及不放逸。二根及不害。二及言。大善地法中。且可類攝之若實立大善地法者。豈不直表其名方哉。故正理論云。此二行相。更互相違。故一心中。無容并起。是故此中。不正顯說大善地法。性不成就故光法師釋云。若依正理。於善法中。更說欣厭。彼論意言。頌說二及言。兼攝欣厭。厭謂厭背。如緣苦集。欣謂欣向。如緣滅道。此二互起。必於一心。不得俱生。雖唯是善非遍善心。故大善地不法中。不別標顯。 問。善心現前位。必可起欣厭隨一耶。答。必可起之也。兩方。若必起之者。善心現前位。非一准。何必右起欣厭隨一哉。是以。勘元瑜法師處處之釋或云或時直爾。無求背心。是二種。皆非現有。或述所以生上不起緣滅道者。乘厭生欣。由厭無欣亦不起。善心現前位。不必起欣厭隨一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雖判或非并生。未簡隨一定有哉。 答。善心現前位。必可起欣厭隨一也。凡案善心相。不可離欣善厭惡之二義。故必可起欣厭隨一云事。道理炳然也。故見正理論說。釋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之頌文云。說二及言。兼攝欣厭若不必起欣厭隨一者。何可攝二及言哉。入阿毘達磨論云。欣謂欣向。於還滅品。見功德已。令心欣慕。隨順修善。心有此故。欣樂涅槃。與此相應。名欣作意。厭謂厭患。於流轉品見過失已。令心厭離隨順離染。心有此故。厭惡生死。與此相應。名厭作意婆沙論中。或(二十八)云。評曰有別法。名厭非惠。非無貪。是心所法。與心相應。此說在復有所餘。如是類。諸心所法。與心相應。然見蘊。說苦集忍智。名能厭者。由彼忍智。與厭相應。說名能厭非厭自性或(百九十六)云。評曰應說。厭體性異。非無貪。非惠。別有心所法。名厭。與心相應。此即攝在復有所餘心所法中(百四十三)云。問。欣厭何故。不立根耶。答。於散位中。此用雖勝。於定善位。用不分明。根用必於兩位中勝。而於定位。明了增強。故彼二法。無有根義光法師引此等文畢。准上諸論。欣厭定有。然此論中。不別說者。以非恒起。或非并生。故不說為大善地法寶法師引此等文畢云。然諸小論。多不說者。以非恒起。不遍善心。不說以為大善地法加之。披光法師餘處解釋。或述二十二根廢立云。欣厭二法。散強定劣。非兩位勝。又非並起。故不立根或(二十八)明十八靜慮支廢立云。精進等七。恒與心俱。尚不別立。何況。欣厭定不俱起。而立為支任此等定判。雖簡欣厭并生。無遮隨一現起。明知。善心現前位。必可起欣厭隨一云事。但於元瑜法師處處之釋者。有宗諸論之說。無其證據。光寶兩師之釋。致其相違。存欣厭隨一定有之義之時。且不可依用之。 問。寶法師意。惡作心所。為唯自力起。為當可通隨從起耶。答唯自力起。不通隨從起也。兩方。若唯自力起者。見寶法師解釋云。二惡作。善及不共。俱起通二。不善。自力。善。即共起既云既共起。定知。通隨從起云事。若依之爾者。寶法師出自力起。非相應起句之中。舉悔心所如何。 答。思惡作心所行相。唯自力起。不通隨從起可云也。故披今論餘處(二十一)文。偈頌結餘及煩惱垢。自在故唯修。長行述餘嫉慳悔忿覆并垢自在起唯修所斷。正理論(五十四)文。顯宗論(二十七)說。偈頌長行。一字無替。正理論同卷上文云。悔自在起。非唯不善顯宗論說。全亦同之。雜心論云。悔雖獨立。而不離二。善不善故。婆沙論(五十)云。睡眠惡作。雖亦獨立。而不離二光法師釋云。第二句自力非隨從。有十五法。謂小煩惱地十。及惡作貪嗔慢疑泰法師釋云。二自力非相應。有十五。謂少惑十地外愛恚慢疑悔任此等定判。惡作心所。唯自力起。不通隨從起云事。分明也。設雖寶法師。何可背諸論諸師一同所談哉。何況。勘寶法師解釋。當卷或云有自力起。非相應起。有十六法。謂小惑十。不定中六。謂貪嗔慢悔睡眠及疑。或判惡作一種。雖唯修斷。唯意地起。以非唯與無明相應。雖別類起。不名為小。餘處(三十一)釋悔通善惡。唯自力起。屢成惡作心所。唯自力起。不通隨從起之旨。誰可異求之哉。但於寶法師。不善自力。善即共起之釋者。泛寶法師疏。今一段有異本不同。或一本云。即不定中。總有四例。一貪嗔慢疑。唯自力起。二惡作善及不共俱起。三睡眠。有時亦容與一切心品俱起。四尋伺。定與欲界一切心品俱起此釋意云。不定地法。心所之中。總有四例。一貪嗔慢疑。唯自力起。二惡作雖亦唯自力起。自貪嗔慢疑寬。與善心品及不共無明俱起。三睡眠。自惡作寬。有時亦與一切三性心品俱起。四尋伺。自睡眠寬。定與一切三性心品俱起自狹向寬。顯有四類不同也。或一本。二惡作。善及不共俱起之下。有通二不善自力善即共起之十字。聊簡此文云。不善心所中。與貪等忿等相應。為隨從起。非自力起。不與貪等忿等相應。為自力起。非隨從起。而不善惡作。不與貪等忿等相應。故云不善自力也。善心所中。雖無如貪等自力起類。亦無如無慚等隨從起類。然善惡作。非如尋伺。定與一切善心品相應。不與喜樂二根等相應。故唯自力起。非隨從起。雖自力起。非隨從起。有時遍與善二十二心所俱起。故異不善。云善即共起也。通二者。通自力共起二義退檢多本。無此十字。無此十字之本。亦無指論義。用以此本可為正歟。 重難云。就無此十安之本。非無其疑。若不善惡作與不共無明俱起者。不共無明。既為獨頭起惑與彼俱起惡作。定可隨從起次今論意。述不共無明。唯限見所斷之旨。何云惡作與不共無明俱起哉。 答。不善惡作。與不共無明。俱起之時。惡作心所。唯自力起。非隨從起。與彼俱起。不共無明。是隨從起。非自力起可云也。次與不善惡作。俱起無明。以實云之。雖非不共無明。不與貪等本惑俱起故且與不共名也。問。寶法師意。睡眠心所。為自力起。為當隨從起歟。答。可隨從起。非自力起也。兩方。若自力起者。今論中云。睡眠遍不違若自力起者。何可有遍不違之義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五十)文。明纏非結云。睡眠惡作。雖亦獨立。而不離二。寶法師出自力起。非相應起句之中。舉睡眠心所如何答。睡眠心所。是隨從起非自力起云事。今論當卷定判。餘處(二十一)解釋。正理(五十四)顯宗(二十七)之說。婆沙(三十七)雜心之文。次上文論義之答。具記其文畢設。雖寶法師意。寧可背此等論判哉。何況。勘寶法師處處判。當卷述睡眠心所不立少煩惱地法云。睡眠一種。雖唯意地闕三義故。不名為少既云闕各別現行義。定知。非自力起也。餘處中。或解二唯不善。自在起故。謂唯此二。兩義具足。餘皆不然。故唯立二之論文云。餘二皆無。謂睡眠掉舉惛沈或(二十一)釋且纏中。無慚等五。通見修斷。由此通與二部煩惱相應起故。隨與見此諦所斷相應。即說名為見此諦所斷之論文云。謂無慚無愧。惛沈。掉舉。睡眠。此五通與見修所斷煩惱相應故。通見修斷也任此等釋。寶法師意。實存睡眠心所。隨從起義但於婆沙論睡眠惡作。雖亦獨立。而不離二之文者。寶法師釋云。其睡眠所以是自力起者。由於眠位起貪嗔等及諸善心。此是貪等善等。隨眠而起。非是睡眠隨貪等起。故婆沙(五十)云。睡眠惡作雖亦獨立。而不離二。不立結中此釋意云。睡眠位中。餘心所隨睡眠起故。據此義邊。三性睡眠。皆名獨立。婆沙論文。即顯此意。寶法師出自力起。非相應起句之中。舉睡眠心所。亦據此門也。然而貪等煩惱。不隨睡眠力成不善等性故。理實而言。貪等煩惱。是自力起。非隨從起。睡眠心所。是隨從起。非自力起可云也。寶法師重釋貪等煩惱。唯自力起。不通隨從故云。又雖隨眠起性。不隨彼成不善等。故不別說准此釋意推之。與唯自力起。貪等煩惱相應。所起睡眠心所。唯隨從起。不可通自力起云事。道理必然歟。 問。本論所說。十大煩惱地法中。心亂以何為體耶。進云。今論云。染污等持。名為心亂。付之。等持是心一境性法也。心亂不可以等持為體。是以。無明不以惠為體。不信不以信為體。相例可同如何。 答。見今論文。引本論所說。十大煩惱地法畢云。染污等持。名為心亂正理論(十一)云。非理作意失念心亂不正知邪勝解。前已說。在大地法中。故此地法中。雖有而不說。如於大善地法。不說無癡善根。唯諸染心。恒有此六顯宗論說其意同之。今此兩論中。述心亂體前已說。為大地法之旨。豈非指三摩地心所哉。加之。婆沙論(四十三)云。心亂即彼三摩地任此等論判。必亂以染污等持為體云事。其分明也。但於等持是心一境性法也。心亂不可以等持為體云難者。三摩地心所。一剎那中。雖一境恒住。多剎那間。於境轉易故。剎那相續。其義不同。一體之上。得立等持及與心亂之二名也。故光法師餘處(二十六)釋云。如三摩地一剎那中。於境恒住。有時若與掉舉相應。令多剎那於境轉易。說名為亂次於無明不以惠為體之例難者。三摩地心所。多剎那間。雖於增散動。一剎那中。一境恒住。不散動故得等持名。無明隨眠。剎那相續。皆無知故不得惠名也。光法師餘處(二十六)問答此事云問。散動定能除。散動定為體。智惠遣無明。無明惠為體解云。約相續位。說定散動。若約剎那。定亦不散。無明不爾。相續剎那。皆無知故。故體非惠不信不以信為體之例難准之可會之。 問。本論所說十大煩惱地法中無明。望十隨眠中無明時。其體可同耶。進云。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中。其體不同。付之。依恒唯染心之義。廢立大煩惱地法。以彼中無明望十隨眠中無明。其體定可同。何判不同哉。抑其體不同者。以何為體哉。 答。披正理論(十一)文釋。本論所說。十大煩惱地法中。不舉惛沈。有三師說之中。第二師云。有言。彼論說無明名。唯因惛沈。相相似故。無明法是。大遍行故。是以地法。不說而成此師意云。本論中。明大煩惱地法心所。舉不信。懈怠。放逸。掉舉。無明。妄念不正知。心亂。非理作意。邪勝解。十種。不列惛沈事。其中無明者。即喚惛沈。惛沈行相。相似無明。故於惛沈。與無明名。十隨眠中。無明是遍行惑。與一切染心相應故。可為大煩惱地法之義。不可待言。故不說而成故寶法師引此文畢云。准上論文。此云本論十煩惱地。說無明者。即是惛沈。惛沈相似無明。所以不說無明者。無明與一切染心相應。不說而成故。 問。光法師意。依幾義建立小煩惱地法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今依此論。一義廢立少煩惱地法十付之。依光法師釋。披今論現文云。如是類法。唯修所斷。意識地起。無名相應。各別現行。故名為小煩惱地法此文無爭可有多義是以。泰法師釋。今依俱舍。以三義建立。一如是類法。唯修所斷。二意識地起。三無明相應。名別現行。具斯三義。名為小煩惱地法。圓暉法師述一唯修所斷。二意識地起。與無明相應。三各另現行。具此三義故。獨得名小煩惱地也。寶法師。判一唯修所斷。二唯意識地起。三唯無明相應。四各別現行。若爾。光法師釋。似背論文如何。 答。伺一段論文。尋五品廢立。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前四品法。皆以一義。廢立之。至第五小煩惱地法。豈以多義廢立之哉。故光法師釋云。今依此論。各以一義廢立大地法等。此今論能非開人解。西方號為聰明論也。信不虛言是以。今論中云謂法少分染污心俱。唯以一義。廢立小煩惱地法但於今論如是類法。唯修所斷等之文者。重顯謂法少分染污心俱之意也。故光法師釋云。今依此論一義廢立小煩惱地法十。謂唯修所斷。意癡相應此識意云。謂法少分染污心俱者。顯唯修所斷。意癡相應之一義。即依此一義。廢立小煩惱地法次於泰法師等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可和會之。 問。寶法師意。以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心所。不立小煩惱地法故。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雖復唯與無明相應。闕三義故。不得名少付之。以性相思之。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心所。亦與貪等煩惱相應。何判有唯無明相應一義哉。可云闕四義故。不得名少也。如何。 答。寶法師意。以唯修所斷。唯意識地起。唯無明相應。名別現行之四義。建立小煩惱地法之時。大煩惱地法。無明。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舉。六法。大不善地法。無慚。無愧二法。全無唯修所斷。唯意識地起。各別現行之三義故。就全闕云闕三義故也。此等心所。時有與獨頭無明相應之義。故不闕唯無明相應一義。覺澄阿闍梨云。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有唯無明相應之義者。非簡與貪等煩惱相應之門。為顯唯染污義。云雖復唯與無明相應也。是以。次下文。述惡作一種。雖唯修所斷。唯意地起。以非唯與無明相應雖別頭起。不名為少。惡作雖不與貪等煩惱相應。遍善法故。云以非唯與無明相應也。若爾。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有唯無明相應之義之釋。無其過歟。 重難云。寶法師釋。猶不可然。大煩惱地法中。無明爭可有唯無明相應之義哉。答。若依前義會此疑者。就除無明餘五大煩惱地法心所。有唯無明相應之義云也。若依後義會此疑者。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有唯無明相應之義者。顯唯染污義故。於無明可有此義也。 重難云。就前義亦有疑。若大煩惱地法中。無明無唯無明相應之義者。唯修所斷。唯意識地起。唯無明相應。各別現行之四義。俱可闕之。而寶法師次上釋云。尋伺雖遍染心。闕四義故。不名為小煩惱地法遍染污心所。闕今四義之類。何唯出尋伺二法。不舉無明哉。 答。彼舉遍染污心所。闕今此四義之類。故唯出尋伺二法也。無明唯染污心所。故次下別釋四義闕具也。 問。貪嗔二惑可俱起耶。答。不俱起也。 兩方若俱起者。貪嗔二惑。行相相違。更不可有俱起義哉。若依之爾者。見圓暉法師解釋。明由唯修所斷。意識地起。與無明相應。各別現行三義。廢立小煩惱地法云。且如受等十大地法。癡等六大煩惱法。及無慚愧二。不定中貪尋伺睡眠此等諸法。三義俱闕若貪二惑。不俱起者。何闕各別現行之義哉。 答。貪嗔二惑。行相相違法故。不俱起者。性相之所定也。始不可疑之。故見光法師餘處(十六)解釋云。善法相順故。三法並生。惡多相違。故貪嗔不并但於圓暉法師釋者。今各別現行者。忿等十惑。相望論之。故於貪嗔二惑。雖是各別現行。非忿等十忿。各別現行。故云三義俱闕歟。 問。小煩惱地法。十種心所。聖者悉起之歟。 答。悉可起之也。兩方。若悉起之者。光法師餘處(二十一)所引正理論(五十四)中。解諂誑云。傳聞此唯異生所起。非諸聖者。亦可現行如此文者。諂誑心所。聖者不起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十九)文。明聖者未斷不起類之中。無出小煩惱地法十種心所。爰知。聖者悉可起之云事如何。 答。小煩惱地法。十種心所。聖者悉可起之也。故見今論餘處(十九)文。明聖者未斷不起類偈頌。結慢類等我慢。惡作中不善。聖者而不起。見疑所增故。長行述等方為顯殺等諸纏。無有愛全。有愛一分。此慢類等我慢惡悔。是見及疑親所增長。雖修所斷而由見疑背已折故。聖不能起。謂慢類我慢。有身見所增。殺生等纏。邪見所增。諸無有愛。斷見所增。有愛一分。常見所增。不善惡作。見疑所增。故聖身中。皆定不起。無別小煩惱地法十種心所。正理論(四十七)文其意同之。顯宗論中。舉聖者未斷不起類畢云。餘非見疑。親所增故。聖既成就。容可現行准此等文思之。聖者未斷不起類中。不出小煩惱地法十種心所故。定知。餘非見疑。親所增故之內。可攝忿等十隨煩惱也。若爾。小煩惱地法。十種心所。聖者悉可起之云事。炳然也。但於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者。就初靜慮諂誑論之也。故勘正理論現文云。寧知梵世有諂誑耶。以大梵王匿已情事。現相諂誑惑馬勝苾芻。傳聞此唯異生所起等。非諸聖者。亦可現前(文)此文既案。問答初靜慮有諂誑。云傳聞此唯異生所起等。故就初靜慮諂誑。顯聖者不起之旨依之。元瑜法師釋此文云。有言。唯大梵王。忌自稱譽。然諸聖者。不為大梵。故雖成就。而不現行。猶成就者。地法有故案此釋意。不遮欲界諂誑。聖者起之也。 重難云。聖者已斷見惑。見惑等流小煩惱地法心所。不可起之。例如慢類我慢。身見所增。殺生等纏。邪見所增。諸無有愛。斷見所增。有愛一分。常見所增。不善惡作疑所增。故聖者雖未斷。不起之如何。 答。見惑等流。隨煩惱中。親隨順見惑。其過重者。不起之。如不善惡作等也。不親順見惑。其過輕者。聖者起之。如惱等也。何以見惑等流。皆可未斷不起哉。 問。小煩惱地法。十種心所。北洲悉起之歟。 答。不悉起之歟。兩方。若悉起之者。披正理論餘處文。北洲可有不起之燈。若依之得。三洲悉起之。北洲相例可同如何。 答。見正理論餘處(五十四)文云。令心不喜。說名為嫉。此異於嗔。有別法體故。有釋。嫉不耐他榮。謂此於他諸與盛事。專求方便。破壞為先。令心焦熱。故名不善。是嗔隨眠等流果故。專心為欲損壞他故。正隨憂根而現行故。唯欲界繫。非色無色。欲界諸處。皆通現成。唯除此洲。成而不現此文意云。嫉心所者。不耐他榮。於他與盛事。專求其方便。欲損壞他。為其行相。而北洲無有自他計著故。雖成就嫉心所。而不現行若依元瑜法師釋意者。不起慳心所可云也。故元瑜法師釋此文云。 問。小煩惱地法心所中。歡行轉煩惱等流。不與歡行轉受相應類可有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此類者。既歡行轉。煩惱等流也。何不與歡行轉受相應哉。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二十一)文。可有此類如何。 答。見今論餘處文云。餘四見慢與喜相應。以歡行轉唯意地故。見取是歡行轉煩惱也。而今論餘處(二十一)文。偈頌結惱從見取起。長行述惱是見取等流。光法師當卷釋云。惱是見取等流。翻見取為正見。寶法師全亦同之。依此等定判。惱是見取等流。故歡行轉煩惱等流也。任諸隨煩惱中。嫉悔忿及惱害恨憂俱起之理。惱與憂根相應。慼行轉故。不與歡行轉受相應之故。小煩惱地法心所中。歡行轉煩惱等流。不與歡行轉受相應之類者。即是惱心所也。但於既歡行轉煩惱等流也。何不與歡行轉受相應哉云難者。勘今論餘處(二十一)文云惱謂堅執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諫誨。惱捨如理事。堅執不如理事。相順見取。捨勝執劣。為最勝故。雖以惱為見取等流。惱與憂根相應。慼行轉故。不與歡行轉受相應也。 問。大善地法心所。為自力起。為當隨從起歟。進云。光法師釋云。隨從非自力付之。善心所中。無別自力起類。對何法可名隨從起哉。是以。披光法師餘處(十三)解釋云。於心所中。無別心所是自性無記。由無自性。不立相應。由不立自性相應。亦不立等起相例可同。如何。 答。一聚相應法中。以心王為其主。而大善地法心所。隨心王起故。無別自力起相。故光法師。釋隨從非自力。尤有其謂。故見寶法師。泰法師釋。同述相應起非自力起之旨。諸師一同定判。誰可疑之哉。但於光法師餘處釋者。彼於心所中。由無自性無記。故不立相應無記。由不立自性相應無記。故亦不立等起無記此大善地法心所。隨心王起。故無別自力起相。故為隨從起非自力起之類。全不可蒙相例之難也。 重難云。勘寶法師釋云。非相應起。非自力起。謂有一法即是心王泰法師釋。其意同之。如此等釋者。心王非自力起。非隨從起心王若非自力起者。何云大善地法心所。隨心王起。故為隨起哉。何況。若由此故者。一切心所。隨心王起。皆可名隨從起也。如何。 答。自力起。隨從起者。於心所分別之。心王是其主。故望何物。可論自力起隨從起相哉。寶法師等釋。專□道理。但大善地法心所。隨心王起。故無別自力起相應。故雖名隨從起。非云心王即自力起。貪嗔慢疑惡作及小煩惱地法十心所。雖隨心王起。獨頭起惑。故釋自力起。非隨從地也。 問。光法師意。睡眠心所為自力起。為當隨從起歟。答。可隨從起非自力起也。兩方。若自力起者。見今論文。說睡眠遍不違。定知隨從起云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明纏非結云。睡眠惡作雖亦獨立。而不離二既云。獨立。寧非自力起哉。 答。睡眠心所。其性羸劣。隨他力起。依他力成善等性故。分別自力隨從之時。定可隨從起非自力起也。故今論中。釋睡眠遍不違之本頌云。應知。睡眠與前所說一切心品。皆不相違。通善不善無記性故若自力起者。何可有遍不違之義哉。何況。披今論餘處(二十一)文。偈頌結纏無慚愧眠。惛掉見修斷。餘及煩惱垢。自在故唯修。長行述且十纏中無慚等五。通見修斷。由此通與二部煩惱相應起故。隨與見此諦所斷相應。即說名為見此諦所斷。餘嫉慳悔忿覆并垢。自在起故。唯修所斷。唯與修斷他力無明。共相應故。名自在起。睡眠心所等。名相應等。餘嫉慳悔等。稱自在起。正理論(五十四)文。顯宗論(二十七)說。其言少異。其意大同。加之。勘正理論餘處(五十四)文云。何故纏中。嫉慳二種。建立為結。非餘纏耶。若立八纏。應作是釋。二唯不善。自力起故。謂唯此二。兩義具足。餘六無一。具兩義者。無慚無愧。雖唯不善。非自在起。悔自在起。非唯不善。餘兩皆無光法師餘處(二十一)釋餘兩皆無之文云。餘睡眠惛沈掉舉。兩義皆無顯宗論文。全同正理。雜心論云。眠亦與餘使相應。故不獨立。善不善無記。故不離二婆沙論(三十七)評家意。成夢中善不善業。不能引眾同分故。云眠時但能造圓滿業。非牽引業。隨他力轉。性昧劣故。然得欲界五蘊異熟泰法師釋云。一相應非自力。有二十九。謂通九除惠。善十大或五除無明。不善大地二。地外尋伺及眠任此等定判。睡眠心所是隨從起非自力起云事。甚分明也。光法師意。豈不存此理哉。但於婆沙論睡眠惡作。雖亦獨立。而不離二之文者。光法師。當卷會此文。作四釋云。解云。婆沙據睡眠不與貪等忿等相應。與善無記心。相應。名獨立。如無明不與貪等忿等相應。名不共無明。今立四句中。睡眠非自力者。據無別自力起相如尋伺等。故初句攝。又解。婆沙此師意說。一切睡眠。皆名獨立。此貪等皆名隨從。以於睡位起故。若作斯解。第二句攝。又解。睡通二種。若與貪等相應。名隨從。若與善地覆無記心相應。名自力。婆沙但言雖亦獨立。不言不通隨從。若作斯解。即第三句攝。又解。是餘師義。不必須通第十卷疏釋然諸結生唯煩惱力。非由自力現起纏垢之論文云。問。纏中睡眠。為是自力。為是隨從。解云。是隨從。理實此位。亦無睡眠。而不別簡者。若自力纏垢。初結生位。定非現起。故此別簡。其隨從纏。即非決定。若無慚。無愧。惛沈。掉舉。此位相應。若睡眠。不相應。以結生位非睡眠故。以隨從纏性不定故。文不別簡。又解。睡眠是自力纏。若作斯解。即自力纏中。已簡故。婆沙五十。簡纏非結中有一復次云。睡眠惡作。雖亦獨立。而不離二(已上論文)或說自力。或說隨從。兩釋無違。并會婆沙。如心所中。已具分別第二十一卷疏以婆沙論今文。望正理論。餘兩皆無之說。問准婆沙睡眠亦是自力起。何故正理云非自力。答之云。解云。婆沙餘師義。非與正理同。說八說十。既各不同。知異說。又解。睡眠若與餘惑相應。非自力起。正理據此說。若與善無覆心相應。是自力起。婆沙據此說。各據一義。并不相違光法師處處之解釋中。會婆沙論今文。作多異釋。其旨如此。後學之輩。深可思之。 重難云。光法師當卷四釋。俱有其疑。先初釋不可然。婆沙論中。睡眠惡作。雖亦獨立。而不離二者。明纏非結之所以也。而纏結者。唯限染污。不通善及無覆無記。何釋與善無記心相應。名獨立哉。 次第二釋亦難思。貪等煩惱。是自力起惑也。更不可云隨從起。若覺悟位。自力起。睡眠位。隨從起者。貪等煩惱。可通自力隨從。唯自力起。非隨從起之句中。舉之不及簡別。豈非大疑哉。 次第三釋亦不明。今論云睡眠遍不違。婆沙論。判隨他力轉。性昧劣故。不限染污一類。廣通三性睡眠論之今分別。若與貪等相應。名隨從。若與善無覆無記心相應。名自力。寧不背此等論主哉。何況。若與善無覆無記心相應。名自力者。第一第三釋。差異頗難辨。 次第四釋。似自由。披婆沙論文。尋一段前後。委述於十纏中。唯立嫉慳。為結非餘云所以。至睡眠獨立之文。輒不可下餘師不正義。 次光法師第十卷。并第二十一二釋。相當今四釋中何釋意哉。答。光法師初釋意云。睡眠之中。若不與貪等忿等相應。與善及無覆無記心相應。不隨貪等忿等起。故名獨立。如無明不與貪等忿等相應。名不共無明。婆沙論說。即據此意。若與貪等忿等相應。隨彼力起。無別自力起相。如尋伺等。故為隨從起非自力起。今四句分別。亦據此門但婆沙論中。明彼纏類通善及無覆無記非結。既就三性。云而不離二。於雖亦獨立之義。何可簡善及無覆無記哉。 第二釋意。睡眠位中。餘心所起故。可有睡眠為主。餘心所為伴之義門。據此義門。三性睡眠。皆名獨立。貪等煩惱。皆名隨從。婆沙論文。即顯此旨也。然而論實義者。貪等煩惱。不依睡眠力起。不依睡眠力成不善等性。睡眠心所。依貪等力起。依貪等力成不善等性。故貪等煩惱。是自力起。非隨從起。睡眠心所。是隨從起。非自力起可云也。 第三釋釋云。會睡眠獨立之文。其趣雖與初釋意同。初釋意。唯限隨從為面屬初句攝。第三釋意。通自力隨從為面。屬第三句攝。是其兩釋之差異也。但此釋意。就實而談之時。可存三性睡眠。俱名隨從之門。故今論。睡眠遍不違之文。婆沙論隨他力轉。性昧劣故之說。全非相違也。 第四釋意云。睡眠獨立之義。背評家隨他力轉。性昧劣故之文。故下餘師不正義。尤有其謂也。 次光法師第十卷二釋。如次當今第一第二釋意也。第二十一卷初釋。當今司第四釋意彼第二釋。當今第一釋或三釋意也。 問。光法師明睡眠心所。自力隨從相。作四解釋。爾者。第二釋意。睡眠心所。與不共無明相應歟。答。可與不共無明相應也。 兩方。若相應者。第二釋意。述一切睡眠。皆名獨立。而不共無明。獨頭起惑。全無隨他起義。何可相應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睡眠遍不違若睡眠心所。不與不共無明相應者。豈不背遍不違之理哉。 答。光法師第二釋意。睡眠心所。與不共無明。相應可云也。故今論中釋睡眠遍不違之本頌云。應知。睡眠與前所說一切心品。皆不相違。通善不善無記性。故若睡眠心所。不與不共無明相應者。寧可定一切心品。皆不相違哉。加之。勘識身足論文云。於見苦所斷。不共無明。隨眠相應。不善意識。有一結一縛一隨眠。若覺悟位。五隨煩惱纏。當言相應。若睡眠位。增第六眠(文後四部所斷其文亦同之)睡眠心所。與不共無明相應云事。此文甚分明也。第二釋意。更不可違本論說哉。但於不共無明。獨頭起惑。全無隨他起義。何可相應哉云難者。若如此疑者。貪等本惑。忿等隨惑。自力起睡位。總不現起可云歟。唯限不共無明一惑。被舉此疑。未得其意者歟。退案此釋意云。睡眠位中。餘心所起故。可有睡眠為主。餘心所為伴之義門。據此義門。睡眠心所。且云獨立。餘貪等惑。皆名隨從也。然而貪等煩惱。不依睡眠力起。故設雖此釋意。理實而言。貪等煩惱。是自力起。非隨從起。睡眠心所。是隨從起。非自力起。故睡眠心所。與獨頭起不共無明。相應無過也。 問。今論意。不共無明。唯限見所斷歟。進云。光法師判。此論同婆沙前師。不共無明。唯限見所斷釋也。付之。依光法師釋。披今論現文。問何等名為不共心品。答謂此心品。唯有無明。無有所餘貪煩惱等。若貪煩惱等之等言。等餘九隨眠者。不共無明。何不通修所斷哉。何況。見正理論(十一)文。偈頌雖結於不善不共見俱唯二十。至長行中。存不共無明。通修所斷之旨。准正理說。思今論意。其義可同。加之。識身足論中。處處屢有於修所斷不共無明之言。今論意。寧可背本論說哉。 答。勘婆沙論(三十八)文。云應作是說。如是無明。唯見所斷。述有作是說。不共無明。五部皆有。舉不共無明。或唯限見所斷。或亦通修所斷之二師異說。其中今論意。存唯限見所斷云義也。故偈頌云於不善不共見俱唯二十。長行述若於不善不共心品。必有二十心所俱生。謂十大地法。六大煩惱地法。二大不善地法。并二不定。謂尋與伺。不善不共無明心品。必有二十心所俱生云故。不共無明。唯限見所斷之旨。分明也。思其道理。自力而起。非餘隨眠相應起者。名為不共無明。忿等并惡作相應。修所斷無明。雖有不與隨眠相應起義。由忿等并惡作力起。非自力起。故不名不共無明也。故光法師引婆沙論二說意畢云。此論同婆沙前師。正理同婆沙後說。各據一義。釋不共名。并無違害。應知。諸論不共無明。若說唯見所斷。據前師說。若言通見修所斷者。據後師說寶法師引婆沙論二說意畢云。准此論文。第二師釋。不與隨眠相應起故。名為不共。此中俱起。依前師說唯是見道任此等定判。今論意。不共無明。唯限見所斷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今論無有所餘貪煩惱等之等言者。可等取餘貪等九隨眠。忿等十隨惑惡作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謂此心品。唯有無明。無有所餘貪等本惑忿等少惑。及惡作等。故名不共。自力起故。若作斯解。不共無明。唯見所斷。若貪等忿等。惡作相應無明。皆是相應不名不共。他力起故次於正理論文者。於不善不共見俱。唯二十之頌文。雖不替今論說。彼論意。唯二十言。屬不善故不共無明。非唯二十。與忿等及惡作相應之故。以長行文。思偈頒意。其言雖同。其趣大異也。故正理論云。頌言唯者。是簡別義。謂唯見俱定有二十。表不共品中。容有惡作等次於識身足論於修所斷不共無明之文者。見婆沙論說。不共無明。唯見所斷云師意。會此文云。彼文應作是說。彼是修所斷。隨眠不相應無明相應心。不應說言彼是修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今論意。准婆沙論文。可會通識身足論說也。 重難云。今論意。依何文理。存不共無明。唯見所斷云義哉(是一)。次正理論中初云。若於不善不共心品。有二十種心所俱生。雖與今論所說全同。至下文。明不共無明與惡作等相應。通修所斷之旨。今論文言。是不異也。何定存不共無明。唯見所斷云義哉(是二)。 答。婆沙論。不共無明。唯見所斷云師意。專以發智論云何不共無明隨眠。答諸無明於苦不了。於集滅道不了之文為證據。立其道理。云修所斷無明。容有隨眠不相應者。而不名不共。所以者何。他力起故。謂若無明。自力而起。非餘隨睡相應起者。名為不共。修所斷無明。雖有不與隨眠相應起者。而非自力所起。是忿恨等力所起故。不名不共此義既得文理之證。定知。可正義也。故婆沙論中。此師義置應作是說之言。今論意。存不共無明唯見所斷之義。依此等文理歟。次正理論中。初雖述不善不共心品。有二十種心所俱生之旨。至下文云。表不共品中。容有惡作等。成不共無明與惡作等相應。通修所斷之義。今論文云。必有二十必所俱生。非只置心有之言。至下段不云不共無明與惡作等相應。通修所斷。故與正理論意異云事。炳然也。 尋云。見識身足論文云。於修所斷。不共無明。隨眠相應。不善意識。有一結一縛一隨眠。若覺悟位。五隨煩惱纏。當言相應。若睡眠位。增第六眠。今此五隨煩惱纏者。無明惛沈掉舉無慚無愧也。何不出忿等隨一哉答。修所斷。不共無明者。雖是忿等及惡作相應無明。彼忿等及惡作。非定俱起法。故不舉之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然此惡作。通善不善。不通無記。隨憂行故。離欲貪者。不成就故爾者。離欲貪者。不成就故者。釋上隨憂行故歟。答。不釋上隨憂行故也。 兩方。若釋上隨憂行故者。諸無覆無記法。離欲貪時。不捨之故。以離欲貪者。不成就故。顯惡作不通無記之義也。更不可釋上隨憂行故。若依之爾者。設雖惡作通善不善。不隨憂行者。何可定離欲捨法哉。是以。光法師處處解釋中。舉離欲捨法。唯出憂根。明知。惡作心所。不隨憂行者。可非離欲捨法。故離欲貪者。不成就故者。無諍釋上隨憂行故云事如何。 答。見光法師正理論文。上標然此惡作通善不善不通無記畢。下云隨憂行故。離欲貪者。不成就故。置二故字。任文相起盡。述惡作心所。限善不善不通無記之二故見。離欲貪者。不成就故者。非釋上隨憂行故歟。但於設雖惡作。通善水善。不隨憂行者。何可定離欲捨法哉云難者。惡作心所。相似憂根。極粗品故。是離欲捨也。不可關憂根相應故許歟。如彼欲界疑煩惱。雖與憂根相應。非離欲捨也。 問。惡作心所。唯與憂根相應歟。答。不可限憂根相應也。兩方。若唯與憂根相應者。惡作心所。種類是廣何無捨根相應之類哉。若依之爾者。思惡作心所。行相等。與憂根相似。更不可有餘根相應之義。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然此惡作。通善不善不通無記。隨憂行故。惡作心所。唯與憂根相應如何。 答。惡作心所行相。應甚順憂根故。初起之時。雖必與憂根相應。相續斷位。亦可與捨根相應也。故見今論餘處(二十一)文。述諸隨煩惱中。嫉悔忿及惱害恨憂俱起等畢云。此上所說。諸隨煩惱。一切皆與捨受相應。相續斷時。皆住捨故。惡作等諸隨煩惱。相續斷時。必與捨受相應定。准不善惡作。推知善惡作。相續斷時。皆住捨故之理。不可替故。善不善惡作心所。同可有捨根相應之義也。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就惡作心所。初起之時。云隨憂行故也。全非遮相續斷位。亦與捨根相應歟。 問。雜心論意。無記惡作。與憂根相應歟。 答。不相應也。兩方。若相應者。憂成根是強。思起法也。彼論意。設雖存惡作通無記。何可與憂根相應哉。若依之爾者。披泰法師解釋。引正理論。有執。惡作亦通無記。憂如喜根。非唯有記。此相應品。便有十三心所俱起之文畢云。外方諸師。欲令憂通三性故。執惡作與無記憂俱。然雜心論。悔增三品。是外國師義如此釋者。彼論意。無記惡作。與憂根相應如何。 答。雜心論中。於追悔者。或云通善不善及無覆無記。或云唯限善不善不通無記之二師說有之。故雜心論。云。悔眠俱即增者。心追變名為悔。是善不善無記心品是境悔。餘如前說。當知。悔三種。善不善及不隱沒無記非餘。自力。故毘婆沙者。不欲令悔有無記。以悔捷利故大乘義章(二三有為義)云。依如毘曇。悔通善惡。白淨無記。不通穢污。次以為狹。毘婆沙說。悔唯有二謂善不善。不通無記。以捷利故於憂根者。唯限善不善。不通無記定。故雜心論云。憂根一向有報。彼善不善有漏故。現在方便生。故非報生。非威儀。非工巧。非學習法故。亦非無漏。從煩惱生故大乘義章(四二根義)云。五受根者。毘曇法中。憂通善惡。不通無記。論自釋言。方便生故。非報無記。非習學法。是故。非威儀工巧變化無記。餘通三性准此等定判思之。追悔通無覆無記云師意。憂根唯限善不善。不通無記存。故無記追悔。不與憂根相應云也。加之。勘大乘義章處處之文。或(二三有為義)云。依如毘曇。無慚無愧嗔忿恨害惱嫉慳覆及與眼數。此之十一。唯在欲界。覺觀諂誑。上極初禪。高極三禪。餘通三界。追悔通上二界或(六十纏義)云。若依毘曇。無慚無愧睡掉及悔。通在六識。餘五在意。追悔通與五識相應述。此通上二界。及與五識相應。追悔其性。是可無覆無記。故不與憂根相應云事。亦炳然也。何況。撿雜心論第八卷文。或云。欲界四者。謂男根婦根苦根憂根欲界繫。或云。憂根未離欲。必成就。離欲不成就。憂根不通上二界判。或云。謂憂根見斷及修斷。或云。苦根五識身相應。故非見斷。從煩惱生故。非不斷。憂根不與五識相應若爾。通上二界。及與五識相應。追悔不與憂根相應之理。旁勿論也。但於泰法師釋者。正理論。有執惡作。亦通無記云意義。與雜心論。追悔通無覆無記云師說。其惡作通無記之邊是同。故引合之云。然雜心論悔增三品。是外國師義也。全非謂雜心論意。無記追悔與憂根相應歟。 (寫本云)弘長四年(甲子)正月十日(申時)於海住山十輪院抄之畢去年初秋之末始此抄出今歲孟春之半終其微功居諸推移首尾及二百日論議數多問答餘七十條之間結集之次分為兩帖方今宗性離本寺而幾許日雖忍南都之夜月住勝地兩三箇年久馴東山之朝雲為之夢中之歡樂為之老後之思出仰願當山本尊觀自在尊伏乞佛法擁護春日權現佛神垂哀愍必施臨終正念上生內院之引接宿願得成就速預龍華三會聞法悟解之巨益而已。 權大僧宗性(六十三夏五十一) 享祿三年(庚寅)極月日寫功畢。右為磨諸法鏡書當卷兩帖拙志愚應尊神知見給。 與定(露命三十三) 俱舍論第四卷抄上 俱舍論第四卷抄下       問題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馬勝苾芻為問。四大種無餘滅位。誓多林沒。往六欲天。乃至梵世爾者。今此運身者。定內歟 問。馬勝苾芻。可知四大種無餘滅位耶。 問。馬勝苾芻。運身後。可作化事耶。 問。無色界可有緣補特伽羅愛敬耶。 問。論中敘經部宗義云。乃至有頂應有尋伺爾者。與婆沙論所說。譬喻者義同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非一切慢。要方他起。無始時來。數習力故。依自相續。慢亦現行爾者。依自相續慢者。唯限我慢增上慢邪慢三慢歟。 問。無色界七慢。俱可起之耶。 問。婆沙論意。依自相續慢。引契經何文證之耶。 問。有宗意。心心所上所現影像。為能緣用。為當所緣用歟。 問。今論意。受苾芻戒時。可捨勤策同分耶。 問。品類足論文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總名心不相應行爾者。光法師意。所餘心不相應行者。唯限非得歟。 問。光法師釋成就不成就相云。據得非得。流至現在相續已生爾者。初念得非得。可有相續義耶。 問。正理論文云。先未得得。說名有為獲爾者。寶法師意。先未得得者。唯限從未來得得歟。 問。光法師意。可有唯有非得無得法耶。 問。光法師意。已生法上法俱得。在未來義可有耶。 問。寶法師意。法前法後法俱三得。其體可各別耶。 問。三類智邊世俗智。可有法後得耶。 問。道類忍。可有法後得耶。 問。光法師明現在道類忍有法前得。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現在道類忍。實可有法前得耶。 問。金剛喻定。可有法後得耶。 問。隨能證道。判離繫得性類歟。 問。論文云。若工巧處。及威儀路。極數習者。得亦許爾爾者。述餘師義歟。 問。威儀路。四塵能造大種。可有前後得耶。 問。色界威儀心。可有前後得耶。 問。正理論意。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可有前後得耶。 問。雜心論意。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可有前後得耶。 問。光法師意。初靜慮善身語表。可發無表耶。 問。於定共戒。法前法俱二得。現前位。必可有法後得耶。 問。非得可通異熟生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出唯有法前非得法云。謂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爾者。今此畢竟不生法者。通一切未來不生法歟。 問。不時解脫聖者。所起盡理。可有法後非得耶。 問。光法師為證所不得法中。無唯有法後非得句。引婆沙論何文耶。 問。婆沙論文。明所不得法中。無唯有法後非得句。非無始來。恒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爾者。寶法師意。可許此義耶。 問。寶法師意。一類有情中。可有永不證三乘菩提者耶。 問。光法師意。異生位。可成就非異生法耶。 問。論中明本法大得小得俱起相。爾者。第三剎那。幾法俱起耶。 俱舍論第四卷抄下 問。光法師解釋中。馬勝苾芻為問四大種無餘滅位。誓多林沒。往六欲天。乃至梵世爾者。今此運身者。定內歟。答可定外也。兩方。若定內者。定內有行動者。其心寧不散亂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馬勝苾芻運身云。諸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餘。為欲知故。入勝等持。即以定心。於誓多林沒。於四大王眾天出。從定而起。問彼天從解釋無諍。今此運身。可定內如何。 答。今此運身者。可定外歟。思其道理。定中既微細。寂靜也。若有運身者。豈不出定哉。是以。光法師述馬勝苾芻運身。至初靜慮。作彼地化。云應知運身。及化神境通果勘今論餘處(二十七)文云神體。謂等持。境。二。謂行化。行三。意勢佛。運身勝解通。運身者。出定之後。神境通果准此等文理。馬勝苾芻運身者。可定外云事。炳然也。但於光法師釋者。出定之後。雖有運身。依禪定力。令運身故。云即以定心也。非謂定內即有運身。至彼天畢。欲發問處。彼此依身。大小不同。能問所問。儀不相應。故為化作別大依身。問四大種無餘滅位。在彼天中。亦入等持。依彼定力。出定之後。化作別大依身。問。四大種無餘滅位。故云從定而起。問彼天眾也。非謂定內運身。至彼天畢。初從定起。問彼天眾。重意云。婆沙論(百二十九)中。明此因緣。唯舉初入定。後出定許。略不說中間。出定入定事。委悉而言。入勝等持。發神境通。依彼通力。出定之後。運身往至四大王眾天等。在彼彼天中。亦入勝等持。發神境通。依彼通力。出定之後。化作別大依身。對四大王眾天等。問四大種無餘滅位可云也。理實言之。初為運身。後為化身。數數入定。數數出定。文唯舉初後。有略中間也。光法師任論現文。取要引載之。故亦不及委悉釋歟。 問。馬勝苾芻。可知四大種無餘滅位耶。 答。可知也。兩方。若知之者。光法師解釋中。述馬勝苾芻運身相云。諸四大種。當知。何位盡滅無餘。為欲知故。入勝等持。即以定心。於誓多林沒。於四大王眾天出從定而起。問彼天眾此釋無諍。馬勝苾芻。不知四大種無餘滅位若依之爾者。馬勝苾芻者。大阿羅漢也。何不知四大種無餘滅哉。 答。見婆沙論(百二十九)云。如佛昔。在室羅筏。住誓多林。時有苾芻名曰馬勝。是阿羅漢。獨於靜室。作是思惟。諸四大種。何處永滅馬勝苾芻。既阿羅漢果聖者也。豈不知四大種無餘滅位哉。但於光法師為欲知故。入勝等持等之釋者。為顯初靜慮有諂誑。示不知相。致此問也。凡光法師今解釋。略引載婆沙論說。非私定判也。故述此運身起問相畢云。略述如是。廣如婆沙一百二十九說。 問。馬勝苾芻運身後。可作化事耶。答。運身後。可作化事也。兩方。若運身後作化事者。必入所依定之後。可作化事。定中未起化事。馬勝依身。何可依對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馬勝苾芻。運身後。可作化事如何。 答。馬勝苾芻。為問四大種。無餘滅位。入勝等持。發神境通。依彼通力。出定之後。運身往至四大王眾天等。至彼彼天畢。欲發問之處。彼此依身。大小不同。能問所問。儀不相應。故為化作別大依身。問四大種無餘滅位。在彼彼天中。亦入勝等持。發神境通。依彼通力。出定之後。化作別大依身。對四大王眾天等。問四大種無餘滅位。故運身後。可作化事云事。必然也。故光法師釋云。馬勝運身。至彼初定。作彼地化。大梵故得執手相牽。若不別化。欲界色粗。執便不得。但於定中未起化事馬勝依身。何可依對哉云難者。馬勝苾芻。依神境通力。出定之後。以此本依身。往六欲天乃至梵世。故運身後。亦入勝等持。發神境通。依彼通力。作自身化。有何所背哉。運身依身。即本依身。更非化身存之。化身致今疑者。問難之趣。頗可落居歟。 問。無色界可有緣補特伽羅愛敬耶。進云。今論云。如是愛敬。欲色界有。無色界無。付之。無色界既有緣法愛敬。何無緣補特伽羅愛敬耶。何況。無色界雖無自他彼此相貌。七慢俱起之。相例可同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愛敬有二。謂緣於法。補特伽羅。緣法愛敬。通三界有。此中意。說緣補特伽羅者。故欲色有。無色界無光法師釋此文云。若據緣法愛敬。實通三界。此中意說。補特伽羅故。不通無色。以欲色界有色身故。有尊卑故。相貌顯故。可得相望有愛有敬。無色不爾。故在彼無寶法師釋此文云。無色界中。無色身故。不能緣他起敬愛也。不緣下佛世尊等。故無有敬任此等定判。無色界有緣法愛敬。無緣補特伽羅愛敬之理。炳然也。但於無色界雖無自他彼此相貌七慢俱起之例難者。煩惱品類。無始時來。數習力故。上二界中。雖無校量種性等義。生彼七慢俱現起之也。故婆沙論(四十三)云。評曰。應作是說。非卑慢等。要比度他勝劣而起。無始時來。數習力故。雖生上界。亦有現行。是故三界皆具七慢善品心所。無有無始時來。數習力義。故無色界無色身故。無尊卑故。無相貌故。不起緣補特伽羅愛敬也。 問。論中敘經部宗義云。乃至有頂。應有尋伺爾者。與婆沙論所說。譬喻者義同歟。 答。可同也。兩方。若同者。今論乃至有頂。應有尋伺之義。粗細相對。假立尋伺寧與譬喻者義同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此文。引婆沙論所說譬喻者義。明知。彼此其義。可同云事如何。 答。光法師釋今論。又粗細性相待而立界地品別上下相形乃至有頂應有尋伺之文云。論主敘經部計為難。故婆沙五十二云。或有執從欲界乃至有頂。皆有尋伺。如譬喻者思此釋意。今論乃至有頂。應有尋伺與婆沙論所說。譬喻者義同云事。炳然也。但於今論乃至有頂。應有尋伺之義。粗細相對。假立尋伺寧與譬喻者義同哉云難者。勘婆沙論(五十二)文云。謂或有執。從欲界乃至有頂。皆有尋伺。如譬喻者。彼何故作此執。依契經故。謂契經說。心粗性名尋心細性名伺。然粗細性從欲界乃至有頂。皆可得。故知三界皆有尋伺。譬喻者意。引契經心粗性名尋。心細性名伺之文。粗細相對。假立尋伺。故從欲界乃至有頂。皆有尋伺云事。與今論所敘。經部宗義。全無相替。疑難之旨。未得其意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四十三)中。述評家義云。非一切慢要方他起。無始時來。數習力故。依自相續。慢亦現行爾者。依自相續慢者。唯限我慢。增上慢。邪慢三慢歟。答。可通七慢也。兩方。若唯限我慢等三慢者。披婆沙論前後之文。可通七慢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引婆沙論今文畢云。慢。過慢。慢過慢。卑慢。此四方他。我慢。增上慢。邪慢。依自相續起如此文者。依自相續者。唯限我慢。增上慢。邪慢三慢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婆沙論中云。依自相續。慢亦現行者。可通七慢也。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應知七慢。皆通三界。故婆沙四十三云。評曰應作是說。非卑慢等要比度他勝劣而起。無始時來。數習力故。雖生上界。亦有現行。是故三界。皆具七慢此文意云。非卑慢等。要方他起。無始時來。數習力故。生上界中。七慢俱依自相續起。是故三界。皆具七慢。但於光法師釋者。就七慢顯相。且分別方他依自相續差異許也。以實而言。雖方他慢。數習力故。依自相續。可現起也。光法師釋方他起慢之中。雖舉卑慢。婆沙論文云非卑慢等要比度他勝劣而起。故判方他慢。數習力故。依自相續現起之旨。炳然也。 問。無色界七慢俱可起之耶。答。七慢俱可起之也。兩方。若七慢俱起之者無先色界無有校量自他種性。色力財位智等之義。何七慢俱可起之哉。例如無色無有緣補特伽羅愛敬。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應知七慢。皆通三界如何。 答。無色界七慢。俱可起之也。故披光法師餘處(十九)解釋云。應知七慢皆通三界。婆沙四十三云。評曰。應作是說。非卑慢等要比度他勝劣而起。無始時來。數習力故。雖生上界。亦有現行。是故三界。皆具七慢但於無色界無有校量自他種姓。色力財位智等之義。何七慢俱可起之哉云難者。無色界中。無色身故。無尊卑故。無相貌故。雖無校量自他種姓。色力財位智等之義。無始時來。數習力故。依自相續。七慢俱可現起也。故光法師釋云。方他之言從多分說。故婆沙(四十三)云。評曰應作是說。非一切慢要方他起。無始時來。數習力故。依自相續。慢亦現行次於無色界無有緣補伽羅愛敬之例難者。三界流轉之凡夫。五道輪迴之有情。於煩惱者。無始時來。數串習之。於善心者。雖適現起。非如惑品。故無自他彼引相對之處。不起對他善。故無有緣補伽羅愛敬也。例如無色界中。煩惱雖有別緣色法之類。善心無身念住也重難云。光法師引婆沙論。非一切慢要方他起。無始時來。數習力故。依自相續慢亦現行之文畢云。慢過慢。慢過慢。卑慢。此四方他。我慢。增上慢。邪慢。依自續起如此釋者。依自相續。慢亦現行者。唯限我慢增上慢邪慢三慢何云無色界。依自相續七慢俱現起哉。 答。依自相續。慢亦現行者。可通七慢也。是故。三界皆具七慢之下文。此旨分明故也。但於光法師釋者。就七慢顯相。且分別方他依自相續差異許也。以實而言。雖方他慢。數習力故。依自相續。可現起也。 貞禪大僧都云。光法師。今釋且致一往分別也。就實論之。七慢俱方他起。亦依自相續可起。故無色界。依自相續。七慢俱現起。更無所背也。 問。婆沙論意。依自相續慢。引契經何文證之耶。進云。婆沙論(四十三)云。如契經言。尊者無滅。往詣尊者舍利子所。作如是言。我有天眼。清淨過人。觀千世界。不多用力付之。既云清淨過人。定可言他慢。何引今經文。為依自相續慢之證據哉。何況。尊者無滅者。是阿羅漢果聖者也。寧可起慢煩惱哉。 答。方他慢者。正對他人。校量自他種姓。色力財位智等所起慢也。而尊者無滅云我有天眼。清淨過人。不對他人。故引此文為依自相續慢之證據也。但於過人之言者。就總有情。雖稱過人。非對別人。校量自他天眼勝劣分齊之義。故名依自相續慢。更無相違也。次於尊者無滅者。是阿羅漢果聖者也。寧可起慢煩惱哉云難者。實以難思。且試推之。若夫退阿羅漢果。起慢煩惱歟。或亦雖非起慢煩惱。以云清淨過人之當。准例依自相續慢相。可如此哉云歟。   已上相傳義也。 愚案云。我有天眼。清淨過人者。非云對他人過。彼天眼殊勝。過人眼故。天眼總名。云過人也故。 問。有宗意。心心所上。所現影像。為能緣用。為當所緣用歟。答。可能緣用也。兩方。若能緣用者。披光法師餘處(一末)解釋云。若依大乘。此行相當相分。此相分是境攝。隨變色等。即色等中攝而大乘相分。既所緣用也。有人立量云。心心所上所現影像。可非能緣用。許境相貌故。如青黃等色此量付何過。可成影像能緣用義哉。若依之爾者。影像不離心體。尤可能緣用。是以。光法師解釋中。心心所上所現影像。可能緣用如何。 答。有宗意。心心所上。所現影像者。謂心心所法。其之體明淨。對前境時。其心心所上。法爾任運。前境相貌。皆悉顯現。如清池明鏡。眾像顯現名影像。故是能緣用。非所緣用也。故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云。謂心心所法。其體明淨。隨對何境。法爾前境皆悉現。於心心所上。此所現者。名為行相。即由此現帶境義邊。似前境邊。說為能緣。此行相。無有別體。不離心等。即心等攝。非是所緣。猶如明鏡對眾色相。皆現鏡面。此所現像。而非所照。然約像現。說鏡能照。此亦應然。言行相者。謂有境界像貌。故名行相餘處(一末)或云。言行相者。謂心心所。其體清淨。但對前境。不由作意。法爾任運。影像顯現。如清池明鏡眾像皆現或云。問。行解行相。為約何者說名能緣。解云。據行相說非據行解。謂彼心等對境之時。有影像現。據此義邊。名為能緣。境名所緣。以心心所緣境時。非如燈焰舒光至境。亦非如鉗桿取彼物。據影現義。名能所緣或云。問。如善心心所法。緣不善色時。有影像現。如何行相同彼體耶。解云。雖所緣色是其不善以此影像不離能緣。故亦是善。如鏡中火似火非真影像亦爾似彼不善。而非不善。如善既爾。不善無記。准善應知何況。勘今論處餘處文云。如是行相。以惠為體正理(七十四)顯宗(三十五)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婆沙論中。述正義意云。評曰。應作是說。言行相者。自性是惠依之泰法師。今解釋云。今依薩婆多。影像相非蘊界處攝。亦非所緣云。然心心所。同取惠所現影像相。名行相同。如下智品中說任此等定判。心心所上。所現影像。是能緣用。非所緣用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有宗意。影像者。心心所上。所現所緣。前增像故。當大乘所立。心心所相分云也。大乘意。談相分是心內境。不離心故。雖所緣境。為能緣心用。有宗意。心存在境外。境在心外。故心心所上。所現影像。唯屬能緣心用。更非所緣境言次於有人所立此量者。有宗意。定心心所上。所現影像。是能緣用故。立心心所上。所現影像。可非能緣用之時。可有自教相違過也。 問。今論意受苾芻戒時。可捨勤策同分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受大戒時。不捨十戒。而捨勤策同分付之。由得勤策十戒。得勤策同分。而受苾芻戒之時。不捨勤策十戒。何可捨勤微同分哉。 答。光法師會正理論若依戒得。破僧之時。戒既不捨。如何捨彼和合同分難。敘俱舍解云。諸法不定。何必因彼同捨。如因十戒。得勤策同分。受大戒時。不捨十戒。而捨勤策同分。以得苾芻眾同分故受苾芻之時。捨勤策同分云事。此釋炳然也。但於受苾芻之時。不捨勤策十戒。何可捨勤策同分哉云難者。諸法捨緣。極不定故。不必因彼而得。與彼同捨。戒品增進位無捨前所得戒故。受苾芻戒之時。雖不捨勤策十戒。受苾芻戒得苾芻眾同分之後。猶不捨勤策同分者。應有一人亦名苾芻亦名勤策之過。故受苾芻戒。得苾芻眾同分之時。捨勤策同分也。故光法師。敘俱舍師反詰云。若不捨者。即應一人亦名苾芻亦名勤策。 問。品類足論又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總名心不相應行爾者。光法師意。所餘心不相應行者。唯限非得歟。 答。唯根非得也。兩方。若唯限非得者。復有所餘如是類法之言是廣。何唯限非得哉。是以。披泰法師餘處(十八)解釋云。十四不相應行。攝不相應不盡故。亦有所餘言。其僧不和全性。非十四攝。是所餘不相應行。令毘婆沙師存此義也如此釋者所餘心不相應行者不限非得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所餘心不相應行者。唯限非得如何。 答。勘品類足論文。明心不相應行。舉得。無想定。滅定。無想事。命根。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生。老。住。無常性。名身。句身。文身。十三類畢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總名心不相應行。思其所餘心不相應行體。尤當非得一類。故光法師。述品類足說。依事處得。約法別說。應知即是得中攝也。不說非得。即是復有所餘不相應攝。即是此論非得所取。品類足論所說。所餘心不相應行者。即是今論所列非得所收之旨。釋成也。但於泰法師餘處釋者。頗難依用之。其故光法師意釋。破僧不和合。即是非得攝。存破僧之時。不和合性。十四不相應中。非得攝故。所餘心不相應行體十四不相應行外無之。而泰法師意異之。云其僧不和合性。非十四攝。是所餘不相應行故。不可及劬勞也。 重難云。品類足論。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之文。唯限非得云事。猶不可然。若唯限非得者。直可喚非得。名言何煩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哉。如是類法之言。無諍可有多類是以。次上文舉受想思觸 作意欲勝解念定惠信勤尋伺放逸不放逸等心所畢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總名心所法。指欣厭怖多類心所。故撿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二十八)云。評曰有別法名厭。非惠非無貪。是心所法。與心所法與心相應。此說在。復有所餘如是類諸心所法。與心相應或(百九十六)云。評曰。應說厭性異非無貪非惠。別有心所法名厭。與心相應。此即攝在復有所餘心所中或(七十五)云。評曰。應作是說。此所起中。應別說怖。所以者何。有別心所。與心相應。是怖自性。此即攝在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心所法內。非諸煩惱而為唯說非得一法。云復有所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甚難思(是一)加之。寶法師難光法師釋云。自云。品類足論。不說非得。說有十三同俱舍論。又云。彼論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法蘊足論第一同品類足論。彼論既言所餘如是類法。焉知准有非得。此論不說更無正理不彈俱舍。六足言有所餘。正理說有和合。餘文皆通兩解。正理更無異論。教既分明。理須依釋。故知。十四之外。更有不相應行此釋意。明所餘心不相應行者。不限非得。通和合性判。 答。光法師意。依今論說之時。存十四不相應外。更無餘不相應。故品類足論中。舉得等十三類不相應畢。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唯限非得云事。解釋所定。尤有其謂也。但於如是類。疑問之趣。實以難遁。然而且試會之云。凡於非得。或名異生性。或名退自性。或名不和合性。有多種類。故為總攝此等種類。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四十五)云。云何異生性。答。若於聖法。聖暖。聖見。聖忍。聖欲。聖惠。諸非得。已非得。當非得。是謂異生性或(六十)云。問。退以何法為自性耶○評曰。退自性者。是不成就。無覆無記。即是非得。心不相應行蘊所攝。即在復有所餘如是類法。心不相應中攝或云。問。僧破以何為自性。答。以不和合。無覆無記。不相應行為自性。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即餘處說。復有所餘如是種類不相應行准此文思之。雖非得一法。有多種類故。為總攝之。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也。何可替總攝欣厭怖多類心所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哉。次於寶法師釋者。彼師意。不和合性。非得所攝。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之言。攝之云義邊。同光法師釋意。故餘處(十八)釋云。問。僧破以何為自性。答。以不和合。無覆無記不相應行為自性。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即餘處說。復有所餘如是種類不相應行。准此論文。不和合性。即是非得。無別體也今此定判。其義可然而當卷釋意。令今論意同正理論說。十四不相應。外立和合性存故。異光法師釋意。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之言。攝和合性云也。故當卷釋云。今案。此論心不相應。但有十四。若依正理。加和合性。故正理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諦光師以二說不同。廣為問答。此論雖不別說和合。亦不述無。正理釋此論頌言等和合。故和。不是兩論相違。若謂不說即是無者。此論頌中。不說怖等。應無其怖。怖等既不定無。和合寧知非有。今詳。此論只是略而不論。非是所明之外。更無心所。心所既爾。和合應同。不依論文信自胸襟。問答往還。徒煩紙墨倩案。兩處釋意。可有縱奪二門。餘處不和合性。非得所攝。十四不相應外。無別體之釋。既順文理。專可賞翫。當卷令今論意。同正理論所說。不云和合性。是眾同分攝。十四不相應外有別體。復有所餘不相應行攝之云釋。全無依憑。恐難信用歟。 重難云。就泰法師餘處釋。旁有其疑見正理論文。釋相名身等類之等言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十四不相應外。雖立和合性。無舉不和合性。故當卷釋云。故正理論第十二卷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此云等者。頌舉名身。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不和合性非得中攝。故不別說今此釋任文引正理論說。其意同光法師釋。而餘處(十八)釋云。其僧不和合性。非十四攝。是所餘不相應行。令毘婆沙師存此義也。正理論師。亦存此義。列十四不相應。後頌中言等。長行釋云。等者是不和合性定不和合性。非十四不相應攝。引正理論文云。等者是不和合性。非只背本說。亦相違自釋哉一次不和合性。非得為體。故翻之和合性。應得為體云疑。一往且可然。故當卷釋云。問。不和合性。既是非得。翻不和合立和合。和合應是得所收。答。諸法不必相翻立。如以凡翻於聖。凡性是非得不可以聖所於凡。聖性即是得而餘處(十八)釋云。問。和合既是得。不和合應是不得。答。諸法不必相翻而立。如凡夫性是不得。聖性非是得判。和合性以得為體。述不和合性。非非得攝之旨。不□道理。亦違自釋哉。 問。光法師釋成就不成就相云。據得非得。流至現在相續已去爾者。初念得非得。可有相續義耶。答。不可有相續義也。兩方。若有相續義者。相續者。後念續前念之義也。而初念得非得。既無續前念得非得之義。何可有相續義哉。若依之爾者。流至現在相續已去之言。無所簡別。設雖初念得非得。寧不論相續義哉。 答。見品類足論文云。相續法云何。謂若法以滅法為先。或已生。或正性。此復云何。謂過去現在及未來。現前正起法。如是後去。與前法相續。是名相續法此文意。述後念續前念。名相續法之旨。而光法師成與不成。據得非得流至現在相續已去之釋意。一類法得非得。初至現在世。相續已去論成就不成就義非云初念得非得。即有相續義也。重意云。一類法得非得。初至生相位。未來不定。無後念得非得定續。前念得非得之義。故不立相續稱。一類得非得初至現在位。後念生相得非得定續前念現在得非得故。一類得非得初至現在世已去。即與相續稱。故云流至現在相續已去。一類得非得。初至現在位。非彼得得自有相續義也。 問。正理論文云。先未得得。說名為獲爾者。寶法師意。先未得得者。唯限眾來未得得歟。進云。寶法師意。先未得得者。通已失還得得釋也。付之。依寶法師釋。披正理論(十二)文。述先未得得。說名為獲。先已得得。說名成就。從來未得得名獲。先已得得名成就之旨。分明也。是以。光法師解此文云。正理論意。但據從來未得。今時創得名獲○若已曾得。設令因退。今時重得。但名成就。以重得故若爾。寶法師釋。豈不背正理論文哉。 答。正理論。先未得得。說名為獲。先已得得。說名成就之文。其言幽玄。其趣難測。故光寶二師。解之意異。即寶法師釋此文云。今詳正理文雖少異。其義亦同。先未得得。說名為獲者。有二種。一曾未來得。如無漏道等。二得已失。如生上地生下地等。先未得得。說名為獲者。即是於二位。初得至生相時。先已得得。說名成就者。有二。一無始已來。恒成就者。二初得已後。第二念失。皆名先已得得此釋意云。說名為獲者。若從來未得得。若已失還得得。初至生相位。名先未得得。得體初至生相位。先時得體無故。名先未得得。非簡已失還得得。云先未得得也。先已得得。說名成就者。若從來未得得。若已失還得得。至現在世。名先已得得。生相位已得得。名先已得得。非簡從來未得得。云先已得得也。第二念去者。得體至現在世。望生相位。名第二念也。寶法師料簡正理論今文。其意如此。但於光法師釋者。任正理論現文作釋也。其意云。從來未得得。若在生相位。若至現在世名獲。已失還得得。若在生相位。若至現在世名成就此義大異生在相位名得。至現在世名成就之常途廢立。故結釋云。正理若作斯解。與得捨成就不成就四句相違。或可。得獲成就本唯一物。隨作論者寬狹異門。莊嚴於義。不可皆使例同寶法師意。欲令正理論今文同常途義相故。若從來未得得。若已失還得得。在生相位名獲。至現在世。名成就釋也。既為人師異釋。不及和會之歟。 重難云。就寶法師釋。疑難未被會。獲與成就。其義縱雖許之。不獲不成就。其相猶不可然。若翻獲與成就。論不獲得不成就者。若從來未得法非得。若先得後捨法非得。在生相位。名不獲。至現在世。名不成就可云也。而寶法師釋。應知非得與此相違者。非得有二種。一無一無始已來。曾未得者。名為不獲。通其前後。名為不獲。二謂已得後捨。於初念生相。名為不獲。第二念去名不成就。從來未得法非得。若在生相位。若至現在世。同名不獲。先得後捨法非得。在生相位。名不獲。至現在世。名不成就云事。彼此參差。甚難信用。何況。正理論中。全不見先得後捨法非得。在生相位。不獲之旨哉。 答。彼此實參差。解釋尤難思。但勘正理論文云。故說異生性名不獲。聖法從來未得法非得。若在生相位。若至現在世。同名不獲云事。彼論中自所見也。故寶法師通其前後。名為不獲之釋。非無依憑歟。對之先得後捨法非得。雖名不成就。不遮彼生相位。名為不獲之義邊也。 尋云。寶法師。文雖少異。其義亦同之釋。其意如何。答。以正理論文。對今論說。文言雖少異。得體在生相立名獲。至現在世。名成就之義是同。 重難云。正理論意。從來未得法非得。若在生相位。若至現在世。同名不獲云者。異今論意。非得唯在生相位。名不獲之義。何云其義亦同哉。答。從多分云爾也。寶法師釋。旁以難會。閑可案之。元瑜釋意。同光法師釋所詮不如此等歟。 問。光法師意可有唯有非得無得法耶。 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在此類者。得非得者。是相翻法也。何可有此類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不可有此類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餘處定判引婆沙論由此義准。亦有異生決定不入正性離性。此則名為無涅槃法。既無涅槃法。名非心為因之文畢云。若無涅槃法。無初無漏心與涅槃為證得了因。名非心為因如此釋者。決定不入正性離性之者。未來無漏心。唯有非得無得法可云也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決定無有成就虛空。故於虛空。不言有得。以得無故。非得亦無。宗明得非得相翻而立故。諸有得者。亦有非得。義准可知。故不別釋光法師此文云。以理而言。諸有得者。亦有非得。義准可知。故於前文。但解二滅得。不別釋二滅非得此等釋意云。有得法。必有非得。有非得法。必有得故不可有唯有非得無得法也。但於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文并自解釋者。決定不入正性離性之者。未來無漏心。雖永不現起。必容有得。故不可云唯有非得無得法也。 問。光法師意。已生法上。法俱得在未來義可有之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已生法上。法俱得也。何可有在未來之義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述過去現在法上。前得後得。在未來之旨。法俱得相例可同如何。 答。法俱得者。名與所得法俱生得。既已生法上。法俱得也。更不可有在未來之義。故光法師述過去法○有現在未來得。皆是法後。據世橫望。雖皆法後。若據起用前後。未來亦有彼法前得○現在法○有未來得者。唯法後。據世橫望。雖唯法後。若據起用前後。未來亦有彼法前得。過去現在法上。未來得者。是法後得。或法前得。無法俱得定。但於過去現在法上。前得後得。在未來之例難者。法前得法後得。不與所得法俱。故已生法。法前得法後得。在未來也。全非相例歟。 問。寶法師意。法前法後法俱三得。其體可各別耶。答。寶法師意。今此三得體。一非各別釋也。兩方。若三得體一者。法前法後法俱三得其時既別也。何云其體是一哉。是以。見婆沙論(百五十八)文。或明所得法。有六種。出有俱得無前得後得。有前得無俱得後得等不同。若三得體一者。爭可有此等句數哉。或判三類智邊世俗得亦有俱得。既許現起得外。有別俱得。三得體別之旨。分明也。何況。婆沙論評家意。述世第一法。得不為體云。若彼俱起。若後起得。一切皆非世第一法。種類同故。若三得體一者。豈可云種類同或。加之。寶法師釋道類忍有前得俱得云。若現在者。若未來者。皆容有二得云現在道類忍有法前得。定可指未來得。爰知。從未來世三得其體各別云事。若依之爾者。寶法師當卷定判并餘處解釋中。法前法後法俱三得。其體是一如何。 答。勘寶法師解釋。當卷中。或述過去世法。於未來無法前得云。得無決定。隨起說前後故或明三得體不定云。前後俱得。若言決定。如何論言。或前或後。亦不可言總同類說。於此類中。有定俱者。應須簡故。故知。言有法前法俱。皆是不定。據容有說非得准此餘處解得與所得。非定俱行。或前或後。或俱生故之論文云。故知。即俱生得可或前或後。准此亦令前得可後。後得可前。前後之得。亦可法俱案此等釋意。專依今論餘處得與所得非定俱行等之文。釋成三得體一之旨也。但於三得其時。既別。其體可一云難者。隨其所應雖起用時別。在未來時。三得體一故。時別體一。不背法類也。次於婆沙論所得法。有俱得無前得後得等之文者。在未來世中。雖其體不定。隨所得法。起前後俱三得用故。就現起相。分前後俱。論三得有無。全非相違也。次於婆沙論三類智邊世俗智亦有俱得云文者。於未來得。有容為前得俱得之義故。云有俱得非謂從未來世其體決定是俱得也。次於婆沙論種類同故之文者就現起得。云俱得後得種類同故。更不遮未來得體不定義邊也。次於寶法師現在道類忍有法前得云釋者。於現起法俱得。有容為法前得之義故。云皆容有二得。故寶法師釋云。如道類忍。唯有法前法俱得。以不定故非許現在法俱得之外。有別體法前得此釋還順三得體一之意也。 問。三類智邊世俗智。可有法後得耶。答。不可有法後得也。兩方。若有法後得者。三類智邊世俗智是畢竟不生法也。寧可有法後得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五十八)中。述三類智邊世俗智。無法後得若依之爾者。三類智邊世俗智。至見道三類智邊位。得非擇滅。明知。前位容有可生義云事。若有可生義者。何無法後得哉。何況。披婆沙論文。三類智邊世俗智。有法俱得判。若許有法俱得者。豈可可簡法後得耶。答。三類智邊世俗智。是本來畢竟不生法。永無現起義。故無法後得云事。道理必然也。故見光法師引婆沙論(百五十八)文。述所得法有六種不同云。二有所得法。唯有前得。如三類智邊世俗智等。有說。此等亦有俱得初師意。約其起用。云唯有前得。第二師意。有情數法。必有法俱得故。云亦有俱得。今此二師說。更非相違義。望邊邊門。出添之也。然而此世俗智。是未來定不生法。無法後得之義。本來定故。二師說意。何不云有法後得也。但於三類智邊世俗智。至見道三類智邊位。得非擇滅云難者。此世俗智未來畢竟不生法故。前位雖無可生之義。至見道中。三類智位。勝緣闕故。得非擇滅也。故光法師餘處一釋云。如現觀邊世俗智等。雖復體性畢竟不生。於前位中。亦不出觀。然至三諦現觀後邊。勝緣闕故。得非擇滅。思此釋意。此世俗智。於前位中。畢竟不生之義既定。何可有法後得哉。次於婆沙論三類智邊世俗智。有法俱得云文者。有情數法。必有法俱得。故此世俗智。雖不現起。有法俱得法前法後二得。由用起不起。論其有無故。此世俗智。永不現起。無法後得也。 重難云。有為法中。最強盛者。有法前得。次強勝者。有法後得無法前得。最贏劣者。唯有法俱得無有前後得。而三類智邊世俗智。既有法前得。何無法後得哉。次見光法師解釋。問現在道類忍如何得有法前得耶。答之作三解中。第三釋云。又解。現在道類忍。約世而言。唯有法俱得。而無法前得。由此現忍有未來法前得。故亦名有法前得。此未來得。約世橫望。實在現忍後。而名法前得。不可法後得者。以此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忍前。以能得得約容起用說前後俱也。由斯現忍亦有前得准此釋思之。三類智邊世俗智。尤可在未來法後得也。(是二) 答。有為法中。約起用有無。所論前後得具不具也。而三類智邊世俗智。是畢竟不生法。故雖勢力強盛有法前得更不可有法後得也次現在道類忍。有未來法前得者。若不現前者。容法前得起。故約容有義。未來世中。有法前得三類智邊世俗智。假無容現前之義。故未來世中。無法後得也。 問。道類忍。可有法後得耶。答。不可有法後得也。兩方。若有法後得者。得果位。必無成就向道。道類忍。何可有法後得起義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道類忍。無法後得。若依之爾者。有為法中。最強盛者。有法前得。次強勝者。有法後得無法前得。最羸劣者。唯有法俱無有前得後得。而道類忍。既有法前得寧無法後得哉。何況。現在道類忍。雖無法後得。未來道類忍。可有法後得。例如婆沙論文述三類智邊世俗智。有法俱得。光法師釋。云現在道類忍。有法前得如何。 答。道類智是初證得沙門果位。更無成就向道之義。故道類忍。無法後得云事。道理必然也。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五十八)文。明所得法有六種不同云。四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如道類智忍等若道類忍。有法後得者。豈可論六種不同哉。是以。寶法師釋云。四唯有俱得及法前得如道類忍等。即此剎那時捨故圓暉法師釋云。謂道類忍是向道攝至道類智。是果道攝。得果道中。捨向道故。故道類忍。無法後得道類忍無法後得之旨。此等定判。亦分明也。但於道類忍。既有法前得。寧無法後得哉云難者。若道類忍。有法後得現起位分者。實可有法後得。而次念所起。道類智。是得果位。必捨道類忍故。無法後得。現起之分位故。雖勢力強盛。有法前得。無法後得也。次於未來道類忍可有法後得云難者。道類忍。定無現起之後。容被成就之義。故未來道類忍。亦無法後得也。次於婆沙論三類智邊世俗智。有法俱得之文者。有情數法。必有法俱得。故三類智邊世俗智。雖畢竟不生法。可有法俱得。於前後得者。隨所得法相。有無不定。不必具之。道類忍既云法後得現起位分故。從本以來。無法後得也。次於光法師。現在道類忍。有法前得之釋者。若不現前者。容法前得起。故約容有義。未來世中。有法前得釋也。道類忍假無容法後得起之義故。未來世中何可有法後得哉。 問。光法師明現在道類忍。有法前得。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現在道類忍。實可有法前得耶。答。初釋意。雖許現在道類忍。實有法前得之義邊。釋面不言有法前得也。兩方。若實有法前得者。光法師述初釋意云。現在道類忍。雖復唯有法俱得唯有法俱得之言。豈不簡法前得哉。若依之爾者。明現在道類忍有法前得之三釋也。定知。初釋意。現在道類忍。實可有法前得。云事如何。 答。光法師三解釋。從顯向隱。自粗至細。述邊邊義門。遂不相違。故初釋意。就實通論之時。可謂現在道類忍有未來法前得。然而釋面旨趣各別。即出彼釋。可成其意也。故見光法師釋。問現在道類忍。如何得有法前得耶。答之作三釋云。解云。現在道類忍雖復唯有法俱得。未來道類忍。亦有法前得。約忍種類說故。言有法前。以所得法據種類說故。又解。現在道類忍。今雖唯有法俱得。若不現前。即有法前得。約容有。說言有法前。又解。現在道類忍。約世而言。唯有法俱得。而無法前得。由此現忍有未來前得故。亦名有法前得。此未來得。約世橫望。實在現忍後。而名法前得。不名法後得者。以此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忍前。以能得得。約容起用。說前後俱也。由斯現忍。亦有前後初釋意云。就正起用論之者。現在道類忍。雖唯有法俱得。無法前得。未來道類忍。有法前得故。約種類現在道類忍。有法前得成第二釋意云。就正起用談之者。現在道類忍。雖唯有法俱得。無法前得。若不現前者。即容法前得起。故約容有義。現在道類忍。有法前得第三釋意云。約世言之者。現在道類忍。雖唯有法俱得。無法前得。就實細論之時。約容起用。辨前後者。現在道類忍。實有未來法前得是顯邊邊義門。更非相違三釋也。 問。金剛喻定。可有法後得耶。答。可有法後得也。兩方。若有法後得者。得果位。必無成就向道。金剛喻定。何可有法後得哉。例如道類忍無法後得。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明所得法有六種不同中。唯有俱得前得法。無舉金剛喻定。爰知可有法後得云事如何。 答。得阿羅漢果位。雖必捨金剛喻定。鈍根阿羅漢果聖者。退所得果。住有學位之後。還欲得阿羅漢果。起金剛喻定之時。現起金剛喻定。雖未曾得法。先所捨金剛喻定。其時還得之。故金剛喻定。有法後得云事。道理必然也。故勘識身足論(十二)文。述現在學心有八向中云。非已了別今了別當了別者。謂先不退阿羅漢果。住阿羅漢果。無間道中。得阿羅漢果。從阿羅漢果。決定當退○已了別今了別當了別者。謂先已退阿羅漢果。住阿羅漢果。無間道中。得阿羅漢果。從阿羅漢果決定當退此文既明現在學心。今了別當了別義。云住阿羅漢果。無間道中。得阿羅漢果。從阿羅漢果。決定當退。約現在金剛喻定。退阿羅漢果之後。有當了別義云。故有法後得。當亦成就之旨。甚分明也。但於道類忍無法後得例難者。初得沙門果。永無有退故全不可為相例難也。 問。隨能證道。判離繫得性類歟。 問。論文云。若工巧處。及威儀路。極數習者得。亦許爾爾者。述餘師義歟。答。是述正義意。非舉餘師義也。兩方。若述餘師義者。論文不云有餘師說。光法師等。無釋餘師別義。爰知。非述餘師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見舊俱舍論文云。工巧處無記。及別威儀無記。極所數習。有餘師。欲此至得同三世如何。 答。工巧心。及欲界威儀心。極數習者。有三世得者。諸論一同之定判。薩婆多宗之正義也。故正理論云。又威儀路。四蘊之得。多分世斷。及剎那斷。唯除諸佛馬勝苾芻及餘善習威儀路者。若工巧處。四蘊之得。亦多世斷。及剎那斷。除毘濕縛羯磨天神及餘善習工巧處者顯宗論文全亦同之。婆沙論解欲界中云。威儀路四蘊中。善串習者。如佛馬勝及餘有情所善串習。并工巧處四蘊中。善串習者。如佛妙業天子及餘有情所善串習。彼得亦皆世雜剎那雜。謂在三世。各有三世得故雜心論云。威儀四蘊。多以世斷及剎那斷得。若彼善修者。三世得。工巧亦如是任此等諸論說。工巧心。是欲界威儀心。極數習者。有三世得之旨。甚分明也。定知。正義家意。非餘師義云事。但於舊俱舍論有餘師欲之言者。是譯者之謬歟。新譯今論。既無有餘師說之文。推之可為舊譯之謬也。 問。威儀路四塵能造大種。可有前後得耶。 答。不可有前後得也。兩方。若有前後得者。能造大種。其性微劣也。何可有前後得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若工巧處及威儀路極數習者。得亦許爾准此文思之。彼能造大種。有串習類者。寧無前後得哉。 答。威儀路四有造大種。勢力微劣。故唯有俱得。無前後得也。彼威儀路。能依四蘊。極數習者。有三世得。不串習者。尚無前後得。況於彼能造大種色法勢力微劣哉。故光法師釋云。除上別簡有三世得。自餘一切異熟五蘊。及威儀路。工巧處。通果色蘊。及威儀路工巧處四蘊一分。并自性無記色行一分。唯有法俱得。寶法師釋云。有覆無記色。尚無前後得。況無覆無記色婆沙論解欲界中云。無覆無記一切色蘊異熟生四蘊。及威儀路。工巧處。多分四蘊彼得世不雜剎那不雜。若在過去得亦過去。若在未來得亦未來。若在現在得亦現在任此等定判。威儀路四塵能造大種。唯有俱得。無前後得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今論若工巧處及威儀路等之文者。心望色強。又是能發。故能依威儀心。極數習者。有三世得。色望心劣。又是所發。故所依威儀路。四塵之中。若能造大種。若所造色法。雖數習者不可有前後得也。 問。色界威儀心。可有前後得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明知。色界威儀四蘊無三世得付之。設雖色界威儀心。有串習類者。何無前後得哉。依之見婆沙論(九十)文。述生欲界及初靜慮。成就眼耳身三識。云諸無記中。有串習者。亦恒成就。如勝威儀工巧通果。明生第二靜慮已上。無記三識。若不現前。則不成就。說以五識身性羸劣故。他地現起勢不堅強。披光法師餘處解釋。成依自地發眼耳二通有三世得。云如善習自地威儀工巧。有三世得。例生上三靜慮所起眼耳二通。唯有法俱得。釋如泛借下三識。及威儀心。非是善習。唯法俱得。任此等定判。生初靜慮所起威儀心。可有前後得加之。識身足論(十二)中。舉現在色界。無覆無記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句云。謂色界生長趣無色界諸不還者。住最後無覆無記心既云色界無覆無記命終心。有已了別義。豈非彼界威儀心有法前得哉。 答。色界是定地。粗動威儀心。不串習故。無前後得也。故見光法師解釋。問色界威儀路四蘊。有三世得不。答之云。解云。彼界非極串習。無三世得。引婆沙論(百五十七)解欲界中。云威儀路四蘊中。善串習者。如佛馬勝及餘有情所善串習并工巧處四蘊中。善串習者。如佛妙業天子及餘有情所善串習。彼得亦皆世雜。剎那雜。謂在三世。各有三世得故。解色界中云。一切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蘊。及威儀路異熟生四蘊。彼得世不雜。剎那不雜。隨在彼世。即唯有彼世得故之文畢。准婆沙論文。於欲界中。即別簡威儀工巧。極串習者有三世得。於色界中。即不別簡威儀有三世得。明知。色界威儀四蘊。無三世得寶法師引此文畢云。准此故知。色界二無記心無前後得光寶二師。同引婆沙論說。釋成色界威儀心。無前後得之旨。其意如此。但於婆沙論文者。上雖標謂生欲界及初靜慮。下置隨其所應之言。隨應論之。故諸無記中。有串習者。亦恒成就。如勝威儀工巧者。舉欲界威儀工巧心也。若執謂生欲界及初靜慮之言。亙欲界及初靜慮心得意者。豈生初靜慮起工巧心哉。爰知。隨其所應。可配欲界及初靜慮心云事。以五識身性羸劣故。他地現起。勢不堅強者。對自地所起三識通善染污。即恒成就。以五識身性羸劣故。他地現起。唯限無覆無記心。勢不堅強。故無前後得。若不現前。則不成就非謂云爾故生初靜慮。所起三識身。勢力堅強。有前後得也。次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指善串習欲界威儀工巧心。有三世得。云如善習自地威儀工巧有三世得也。初靜慮威儀心。無論串習不串習義。以如善習自地威儀之文。何可云生初靜慮所起威儀心哉。次於識身足論文者。彼論意。就十二心。分別已了別等之義。故云現在色界無覆無記心之時。彼界異熟威儀通果三無記心。同被呼之。其中通果無記心。有法前得。有已了別義。故出現在色界無覆無記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句云。謂色界生長。趣無色界。諸不還者。住最後無覆無記心也。彼命終位。正所現起威儀心。非有已了別義。故全無相違歟。 問。正理論意。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可有前後得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前後得者。披光法師解釋云。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所以有不成就如此釋者。彼論意。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不可有前後得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定判中。明得心多少云。正理二十。雖不改頌。長行意。同識身若正理論意。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無前後得者。寧可云長行意同識身哉。 答。此事雖有相承祕說。且可存正理論意。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有前後得云義也。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顯宗十一。亦同識身。故顯宗改頌云。三界染如次。得七六二種。色善二學三。二無餘自得○正理二十。雖不改頌長行意。同識身依今此所引勘顯宗論(十一)說。偈頌結三界染如次。得七六二種。色善二學三。二無餘自得。長行或云界退還時。得自界四。從上界沒。還生欲界之時。得自界無覆無記心判。若不串習者。彼二無記心。無前後得者。豈可界退還時得之哉。或云色界善心。正現前位。十二心內。容得二心。謂自善心無覆無記。由昇進故。若有學心。正現前位。十二心內。容得三心。謂有學心。即色無覆并無色善。色界善心。及有學心。現在前位。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若不串習者。彼二無記心。無前後得者。以色界善心及有學心。離欲界染。第九解脫道位。初得欲界通果心。何不云色界善心。及有學心。現在前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哉。准此顯宗論明文。可知正理論實義也。何況。撿正理論(二十)或一本文。或述界退還時。除自無覆。定得自界善等三心畢云。理亦應言得自無覆。以本論說。成不善心欲無覆心定成就。故或述色界善心。正現前位。十二心內。容得三心。謂自善心及欲色界無覆無記。由昇進故畢云。理實不得欲無覆心。以於先時定成就故。或述若有學心。正現前位。十二心內。容得四心謂有學心。及欲色界無覆無記并無色善畢云。理亦不得欲無覆心。義如先辨。任此等文。正理論意。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有前後得云事。甚分明也。光法師正理二十。雖不改頌。長行意同識身之釋。即指此本一段長行之文歟。但於光法師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等之釋者。披正理論當卷文云。又威儀路四蘊之得。多分世斷。及剎那斷。唯除諸佛馬勝苾芻及餘善習威儀路者。若工巧處四蘊之得。亦多世斷。及剎那斷。除毘濕縛羯磨天神及餘善習工巧處者顯宗論文。全亦同之。此偏載婆沙。雜心。今論等常途義勢。雖非顯眾賢論師本意。且就現文。云正理亦據不串習者歟。 問。雜心論意。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處。可有前後得耶。答。不可有前後得也。兩方。若有前後得者。披光法師解釋云。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所以有不成就如此釋者。彼論意。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不可有前後得。若依之爾者。今論餘處中。難雜心師說。云於善心中應言得七正理論師代雜心師義。救此難云。理亦應得欲界善心。謂以正見。續諸善本。雖加欲善。除無覆心。經主不應難令得七光法師釋此文云。彼論同識身。離欲染。不得欲界若雜心意。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無前後得者。寧可云同識身哉。 答。勘雜心論文。或明得心多少云。善心得六種者。善心中。明六心。欲界不隱沒無記。色界善不隱沒無記。無色界善及學無學。此亦通說非一時得若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有前後得者。從上界沒。還生欲界之時。可得欲界不隱沒無記心。何云善心現前位得之哉。或云。威儀四蘊。多以世斷及剎那斷得。若彼善修者。三世得工巧亦如是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無前後得之旨。此文亦炳然也。故光法師雜心。亦據不串習者之釋。妙□彼論說者歟。加之泰法師釋云。若依雜心及俱舍。從上界沒。生欲界時。皆不得欲界不隱沒無記心。與識身論相違。善作論主者。立義別也。亦可。雜心俱舍。據欲界不極數習威儀工巧者。命終生上界後。退生欲界初心。不得欲界不隱沒無記心也元瑜法師餘處釋云。今意二解。後代論師。於識身文。不善思擇。代習此解相傳不改。便為指定。不更推求。是故法勝尊者。法上所師。世親菩薩。眾賢論主。皆作此釋。識身文。一切威儀。及工巧處心。皆有三世得。故生欲界。此心定成。於欲界還位。欲染心中。應言定得欲界無覆若爾。任雜心論現文。准諸人師定判。彼論意。不串習者。欲界威儀工巧心。無前後得云事。甚分明也。誰可疑之哉。但於光法師餘處。彼論同識身等之釋者。正理論師。代雜心師說。以自所存。理亦應言得自無覆。以本論說。成不善心欲無覆心定成就故之意。救世親論主於善心中應言得七之難。故彼論者。雖指雜心論。寄自義同識身云也。 問。光法師意。初靜慮善身語表。可發無表耶。答。不可發無表也。兩方。若發無表者。婆沙論中。色界表業。不發無表。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述有覆無記身語表色。唯有俱得。無前後得。云而亦不能發無表故而准光法師初定善身語表。亦唯有俱得後得之釋思之。初靜慮善身語表色。有法後得者。何不發無表哉。 答。勘婆沙論(百二十二)文云。。此中所說。決定義者。欲界必無隨心轉無表。色界必無依表發無表任此文。初釋靜慮善身語表。不發無表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今論文并光法師釋者。見今論具文云。謂諸有覆無記表色。得亦如前。但有俱起。雖有上品。而亦不能發無表。故勢力微劣。由此定無法前後得此文意云。有覆無記身語表色。不發無表故勢微劣。唯有俱得。無前後得初靜慮善身語表。不發無表故。總相而言。雖勢力微劣。其勢力強。自有覆無記。身語表色。有法後得。更非所遮。故光法師初定善身語表。亦唯有俱得後得之釋。亦無相違也。 問。於定共戒。法前法俱二得。現前位。必可有法後得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必有法後得者。於定共戒其類區分。法前法俱二得。現前位。何必可有法後得哉。是以。披正理論(三十六)餘處文。於定共戒。法前法俱二得。現前位。不必有法後得若依之爾者。得靜慮律儀。恒成就過未者。性相之所定也。於定共戒。法前法俱二得。現前位。必可有法後得哉。 答。光法師餘處(十四)釋今論諸有獲得靜慮律儀。乃至未捨。恒成過未。餘生所失。過去定律儀。今初剎那必還得彼故之文。作從思惠入暖善根。初剎那位。得不得無始所失過去定共戒之二釋。初釋云。解云。從思惠入暖初一剎那亦修異類故。亦得彼無始所失定第二念後。唯修同類。從多分說不修異類如釋意任得靜慮律儀。恒成就過未之理。會要同分者方能修故之文也。若依此釋意者。於定共戒。法前法俱二得。現前位。必可有法後得也。第二釋云。又解。據福分說。初得定時。必成過未。若約決擇分。初得定時。不成過去。故正理三十六云。諸有獲得靜慮律儀。乃至未捨。恒成過未。前生所失過去定律儀。今初剎那。必還得彼。故此中應作簡別而說。以順決擇分所攝定律儀。初剎那中。不成過去餘生所得命終時捨。未生無容重得彼故此釋意。任要同今者方能修故之理。會得律儀恒成就過未文也。若依此釋意者。於定共戒。法前法俱二得。現前位。不必有法後得也。  此二釋意。深可思之。此事依為餘處論議委悉難答。併以省略。至第十四卷之處。可記錄之。 問。非得可通異熟生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隨等流性付之。非得隨所依。判性類者。性相之所定也。其所依中。命根唯限異熟生。眾同分亦通異熟生。隨所依判性類之時。非得可通異熟生也。是以。光法師明非得三性門。釋一切非得。無覆無記。以諸非得。皆隨所依命眾同分。無記性故畢。引婆沙論(百五十八)彼定不隨所不得法以相違故。又不隨道。非道所求故。但依命根眾同分轉故。隨所依性類差別之文。任此解釋。非得隨命根。判性類若隨命根。判性類者。非得寧不通異熟生哉。 答。披今論餘處文。偈頌結非得定等流。長行述非得二定。唯是等流唯言為明非異熟等。正理(十四)顯宗兩論之文。全亦同之。依之。光法師釋非得二定。於五類中。唯是等流。從同類因生故。非業滅故。非異熟。元瑜法師判一切非得。皆無覆無記性。以諸非得皆隨所依。非作意起。如界同分等流性攝。准此等定判。非得唯限等流性。不通異熟生云事。甚分明也。但於非得所依中命根。唯限異熟生。眾同分亦通異熟生。隨所依判性類之時。非得可通異熟生云難者。非得所依。雖通命根眾同分。等流義遍。異熟義狹。故判非得性類。唯隨等流同分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五十八)云。隨等流以義遍故。異熟非遍。故不隨立次於光法師釋并所引婆沙論文者。判非得性類。雖唯隨等流同分。於其所依中且舉具命根也。非謂隨彼命根判其性類。解釋論說。有何相違哉。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五十八)中。出唯有法前非得法云。謂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爾者今此畢竟不生法者。通一切未來不生法歟。 答。光法師意。唯限三類智邊世俗智。不通一切未來不生法也。兩方。若通一切未來不生法者。光法師釋此文云。畢竟不生法。謂三類智邊世俗智等如此釋者。不通一切未來不生法若依之爾者。文不置簡別之言。云謂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廣可通一切未來不生法也。如彼由所緣闕。五識身等。得非擇滅。豈非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哉。是以。披寶法師解釋云。言畢竟不生者。簡暫不生法也。如眼識等闕緣不生故。亦得畢竟不生。得非擇滅光法師意。其義可同如何。 答。解婆沙論今文。光寶二師。其意各別。光法師釋意云。設雖得非擇滅法。非本來畢竟不生法。其種類中。有現起法。不限法前非得。未來亦可有法後非得。故舉唯有法前非得法。云謂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唯可限三類智邊世俗智故光法師釋此文云。畢竟不生法。謂三類智邊世俗智等。此法既畢竟不生。所以唯有法前非得圓暉法師引婆沙論文。釋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者。謂是三類智邊所修俗智也。其意同之。但於由所緣闕。五識身等。得非擇滅。豈非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哉。云難者。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識等五境。落謝過去。容緣彼境界五識身等。由所緣闕。留未來世。得非擇滅。全非本來畢竟不生法。若彼色等境。不落謝過去。能緣五識。容現起法。故約容有義。未來世中。亦可有法後非得也。故婆沙論(百五十八)云。二有所不得法。通有法前法後非得。謂諸餘有情數法之中。可攝此等法也。次於寶法師釋者。其意異之。寶法師意云。法前法後。非得就現起定。其體。在未來時。法前法後。其義未定。若未來法。得非擇滅。永不生者。現起非得。有法前故。唯有法前非得。若未來法。遇緣現前。落謝過去。現起非得非得亦有法後。故總論之。通有法前法後非得也。故唯有法前非得法。不限三類智邊世俗智。廣通一切未來不生法人師異釋。不可和會之也。 重難云。見泰法師所引婆沙論文云。一有所不得法。唯有法前非得。謂一切未來定不生法勘現行本。多如此文。光法師所引。一有所不得法。唯有法前非得。謂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之文。其言雖替。其意可同。例如云未捨必起彼類盡故。述先不成時。必起非得故。文言大替。義道全同。若爾。既云謂一切未來定不生法。明知。不限三類智邊世俗智。廣可通一切未來不生法云事。光法師釋。猶似難思。答。光法師意。謂一切未來定不生法之本。與謂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之文。其意是同。唯限三類智邊世俗智。可得意也。其種類中。有現起法。生不生義。容不定故。設雖後時緣闕不生義定得非擇滅。未來世中。本來可有法後非得。故舉有法前非得非云謂一切未來定不生法。唯限三類智邊世俗智。不通一切未來不生法可云也。如彼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色等五境。落謝過去。容緣彼境界五識身等。由所緣闕。留未來世。得非擇滅等。生不生義。本來未定。何可名未來定不生法哉。故云未來定不生法。與謂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之文。其意是同。唯限三類智邊世俗智。不通一切未來不生法但於一切之言者。可通一切三類智邊世俗智故全非相違歟。 問。不時解脫聖者。所起盡智。可有法後非得耶。答。不可有法後得也。兩方。若有法後非得者。不時解脫聖者。所起盡智。更無捨緣。何可有法後非得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列唯有法前非得法中。雖舉無生智。無出盡智。爰知。不時解脫聖者。所起盡智。可有法後非得云事如何。 答。不時解脫聖者。一起盡智之後。永無不成就義。故不可有法後非得之理必然也。但於光法師列唯有法前非得法中。雖舉無生智。無出盡智云難者。無生智。唯不時解脫聖者。起之故。起無生智之後。永無不成就義。故光法師。釋此無生智等。一得不退故。亦無有法後非得也。盡智時解脫不時解脫聖者。俱起之故。不時解脫聖者。所起盡智。雖無法後非得。時解脫聖者。所起盡智。或退失時。或練根位。可有法後非得。故總見盡智一類。通有法前法後非得。故列唯有法前非得法中。不出盡智。尤可其謂。何致其疑哉。 問。光法師為證所不得法中。無唯有法後非得句。引婆沙論何文耶。進云。光法師引婆沙論非無始來。恒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之文證之也。付之。依光法師所引。披婆沙論所說云。非無始來。恒成就披。先不成時。必起非得故泰法師所引即如今現文。若爾。光法師所引之文。二句異彼論說。十六十七字致其相違。豈非大疑哉。次云未捨必起彼類盡故。述先不成時必起非得故。其意如何可同哉。 答。光法師為證所不得法中。無唯有法後非得句。引婆沙論亦無唯有彼法後非得非無始來恒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之文畢。問。如斷有頂見惑。必無有退。已入過去者。豈非唯有法後非得。答之作三釋云。解云。所不得法。約法種類。說有非得。有頂見惑。種類眾多。已入過去。雖復但有法後非得。在未來者。即有法前非得。故彼有頂過去見惑。不可得說唯有法後非得。又解。過去見惑。今雖但有法後非得。脫不現前。即有法前非得。約容有說言有法前。又解。過去見惑。約世而言唯有法後非得。而無法前非得。由彼過去惑。有未來法前非得故。亦名有法前非得。此未來一類非得。約世橫望。實在過去惑後。而名法前非得。不名法後非得者。以此非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法前。由彼非得。約容起用辨前後也。由斯過去惑。亦有法前非得。此中三解。應知。准前道類忍說初釋意云。有頂過去見惑。雖唯有法後非得。無法前非得。彼未來見惑。有法前非得。故約種類。彼過去見惑。有見法前非得。成不可得說唯有法後非得第二釋意云。有頂過去見惑。雖唯有法後非得。無法前非得。若不現前者。即容法前非得起。故約容有義。彼過去見惑有法前非得第三釋意云。有頂過去見惑。約世而言。雖唯有法後非得。無法前非得。約容起用。辨前後者。彼過去見惑。實有未來法前非得但於光法師所引之文。二句異彼論說。十六十七字致其相違云難者。遍覺三藏。蒙寶法師難。初改婆沙論文。所不得法中。加唯有法後非得句。以為四句。長安流行多本是也。寶法師釋。即顯此旨。次改四句。本如翻釋。初唯三句釋無唯有法後非得句。云非無始來恒成就彼先不成時必起非得故。泰法師所引本是也。後亦改此文。云非無始來恒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光法師。寶法師。圓暉法師等。所引本是也。婆沙論有多異本。故疑難被出之文。當其一本。人師各別。其時流行之本。故二句相替。十六十七字有其不同也。准製疏之時代。推改文之前後。其次第可如此歟。次未捨必起彼類盡故之本意。非無始來。恒成就有頂見惑。未斷捨位。必起彼見惑盡令入過去。故斷捨自過去見惑時。未來見惑。同被斷捨。法前非得起。故約其種類。過去見惑。不許唯有法後非得(為言)先不成時。必起非得故。之本意云。非無始來。恒成就有頂見惑。彼先起見惑。不成就時。必起法後非得故。未來見惑。同不成就。法前非得起故。約其種類。過去見惑。不說唯有法後非得故云未捨必起彼類盡故。述先不成時。必起非得故。其言雖異。其趣是同也。 重難云。未捨必起彼類盡故之本。其意實顯也。即訓之云非無始來。恒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先不成時。必起非得故之本。如何可訓之哉。如今料簡者。先不成時之時字。其義似不符順(是一)。次。勘世流布婆沙論。多本云不成時。必起非得故所不得法中。加唯有法後非得句。以為四句之本。并未捨必起彼類盡故之本。近代之間。何處有之哉。(是二)次見大宋高僧傳云。奘初譯婆沙論畢。寶有疑情。以非想見惑請益之。奘別以十六字。入乎論中以遮難辭。寶白奘曰。此二句四句。為梵本有無。奘曰。吾以義意。觸情作耳。寶曰。師豈宜以凡語。加聖言量乎。奘曰。斯言不行。我知之矣今所云。二句四句者。指何文哉。(是三) 答。先不成時。必起非得故之文意無替未捨必起彼類盡故之會通。即訓之云。非無始來。恒成就彼先不成時。必起非得故遁難之志。兩本是同也。但先不成時之時字。全無所背。過去見惑不成就。起法後非得時。即未來見惑同不成就。起法前非得云故。今此時字。尤有其由也。次世流布婆沙論中。多有所不得法。加唯有法後非得句。以為四句之本歟。披珍海已講婆沙論抄出云。亦無唯有彼後非得。非無始來。恒成就彼。先不成時。必起非得故。或本論無此文。直云唯法後非得者。非想地見惑也寶法師俱舍疏云。新婆沙論。今有二本。現行。可考之(文已上珍抄)或抄出云。石山寺舍那院本。加唯有法後非得句。以為四句。件本以東南院未軸本。此校之。彼東南院本。去治承四年南都炎上之時。燒失畢勘策源律師相傳本云。所不得法。則有四種。一有所不得。唯有法前非得。謂一切未來定不生法。及入無餘涅槃時。最後剎那諸蘊。二有所不得法。唯有法後非得。謂諸餘有情數法。四有非得。可與法俱以法現在前時。是所得者。必有得故。非所得者。無得非得故我朝之中。近代之間。所不得法。則有四種之本。既多傳來流行。況於異朝哉。況於上代哉。寶法師。釋見今長安多本流行。猶作四句。何強疑之哉。次。未捨必起彼類盡故之本。非只為光法師。寶法師。圓暉法師所引。輔正記中牒疏記及婆沙一十六字。置進退在人何關聖旨之文云。非無始來恒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者。此十六字。為遮非想見惑難破云。謂唐三藏譯婆沙畢。寶法師以非想見惑難三藏言。合唯有法後非得。其難意者。非想見惑。無始來無法前非得。見道斷已。畢竟不退。於過去見惑。理合唯有法後非得。何故無耶。三藏於婆沙。加十六字。為通此難唐朝諸師。舉引此文。定知。其時流布。專在此本云事。故見唐本文云。亦無唯有彼後非得。非無始來。恒成就彼示捨必起彼類盡故。次於大宋高僧傳二句四句言者。實以難思。然而既以非無始來恒成就彼等十六字。為二句四句故。推之八字為一句者。二句也。四字為一句者。四句。故含此二義云二句四句歟。 私云。伺諸師定判。案解釋旨趣。雖見婆沙論中有三本不同。度度改文。極為難信。而今弘長三年八月十日尋訪婆沙論多本。披覽所不得一段之處。東大寺尊勝院。知足院。并笠置寺護法所。及當山經藏安置之本云。先不成時。必起非得故笠置寺彌勒堂經藏安置之唐本云。未捨必起彼類盡故策源律師相傳本云。所不得法。則有四種親感得三箇異本。知實有數度改文歟。 問。婆沙論文。明所不得法中。無唯有法後非得句云。非無始來恒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爾者。寶法師意。可許此義耶。 答。不許此義也。兩方。若許此義者。寶法師引此文畢。由不得婆沙意故。由未盡理如此釋者。寶法師意。不許此義。 若依之爾者。披圓暉法師解釋云。唐三藏為通有頂過去見惑。應有唯法後非得云難。於婆沙加一十六安文(取意)是既遍覺三藏所加之言也。寶法師。何不許此義哉。何況。今此十六字。所述之趣。專有道理。尤可許之也。如何。 答。寶法師意不許非無始來恒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之會通也。其故今此文顯意云。斷有頂見惑之時。彼過去見惑。雖唯有法後非得。未來見惑。有法前非得。故約其種類。過去見惑。不說唯有法後非得(為言)故光法師作三釋中。初釋云。所不得法。約法種類。說有非得。有頂見惑。種類眾多。已入過去。雖復但有法後非得。在未來者。即有法前非得。故有頂過去見惑。不可得說唯有法後非得而寶法師引婆沙論今文畢。難之云。然此文是被難之後。重改婆沙。然此不順得中六句。應云。以不定故。容有二種非得。以非想地過去見道煩惱於過去世中。煩惱未起之前。皆容入聖。若未起時。即斷見惑。即此煩惱。即有法前非得。由此說過去煩惱。不得名為唯法後非得。若作此釋。即順得中六句。即同自餘。通二非得。由不得此意。被將過去見惑唯法後非得。難應成四句。通難不得。遂改婆沙。以為四句。見今長安多本流行猶作四句。於後數年。重改論文。唯有三句。遂加文遮難云。非無始來等一十六字。通此妨難。由不得婆沙意故。由未盡故理此難意云。按婆沙論中。於所得法。分別六種之文意。現在道類忍。雖無法前得起。道類忍。若不現前者。容法前得起。故無簡別。以道類忍為唯有俱得前得句。現在未來。別解脫戒。雖無法後得起。此別解脫戒。至過去世。容法後得起。故無簡別。以別解脫戒。為唯有俱得後得句。是則未來無有前後。諸法現起。不定故也。准此理思之。若彼有頂過去見惑。不起之前。入聖道者。容法前非得起。故由此不定故。彼過去見惑。不說唯有法後非得也。然今文意。不說此旨。只約種類。未來見惑。有法前非得故。過去見惑。不說唯有法後非得。云故由不得婆沙意故。由未盡理但於覺三藏所加之言也。寶法師何不許此義哉云難者。雖遍覺三藏所加之言。自本舉應唯有法後非得句。云難之上。會通之起猶非盡理云。 俱舍論第四卷抄下 俱舍論第五卷抄上      問題 問。論文云。本論說此。名眾同分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今此眾同分者有情同分歟。 問。光法師解釋中。引正理論云。何異熟。謂地獄等。及卵生等趣生同分等爾者。為證無差別同分體多義。引此文歟。 問。從人趣死。還生人趣時。得捨同分義可有耶。 問。有宗意。非情法上。可立同分耶。 問。有宗意。同分上可立同分耶。 問。依身在欲界。可起上二界同分耶。 問。勝論宗意。實德業三句外。可有和合別句別體耶。 問。勝論宗意。異句義可轉德業上耶。 問。論文云。誰之異熟。謂無想定爾者。光法師意。婆沙論多異說中同何師義判耶。 問。光法師釋誰之異熟。謂無想定論文。引婆沙論多異說。爾者。除評家義外。餘師說悉不正義歟。 問。正理論意。於無想天起心品。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歟。 問。尊者妙音意。於無想天。起心品。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歟。 問。尊者妙音意。於無想天。染污心與善及無覆無記心可為等無間緣耶。 問。出無想異熟心。可通五部所斷耶。 問。婆沙論中。舉出無想異熟心。或通五部所斷。或唯修所斷云二師說。爾者。唯修所斷云師意。發智論出無想想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云文。如何會釋之耶。 問。從無想天沒。生欲界命終心。可通善及無覆無記耶。 問。正理論意。無想異熟。可等無間緣生耶。 問。論中明從無想天沒。必生欲界云。從彼沒已。必生欲界。非餘處所先修定行。勢力盡故必定應有生天業爾者。今此文舉二師義歟。 問。論文云。從彼沒已。必生欲界爾者。於今此欲界依身。可有入聖義耶。 問。從無想天沒。可生北洲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謂諸外道。將修無想。或起邪見(乃至)或起戒取爾者。今此戒禁取者。可苦諦所斷耶。 問。光法師意。從無想天沒。生欲界時。由將修無想定加行位造業力。不由餘生順後業故。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將修無想定加行位。造欲界順後業爾者。其中善業。通後起位造之歟。 問。無想天中。多有情可居在耶。 問。論文云。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必定應有生天之業爾者。今此生天之業者。唯限後業歟。 問。論文云。如應生彼北俱盧洲爾者。唯從人三洲。生北洲歟。 問。論文云。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必定應有生天之業爾者。生北洲人。可造不善順生業耶。 問。出無想天。可起眼耳心三識及發表心耶。 問。有宗意。無想定。可有退失義耶。 問。論文云。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傳說現身。必還能起爾者。今此傳說者。傳說婆沙論評家義歟。 問。論文云。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傳說現身。必還能起爾者。今此退失。定異熟果。可現前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舉無想定唯限順生受。或通不定受云二說。爾者。唯限順生受云說。為正義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無想定通不定受云義云。成此定者。亦容得入正性離生爾者。今此師意。入聖後受無想定異熟果義可有耶。 問。正理論意。內法異生。初念無想定義可有耶。 問。無想天可有中有耶。 俱舍論第五卷抄上   問。論文云。本論說此名眾同分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今此眾同分者。有情同分歟。答可法同分也。兩方。若有情同分者。第二釋意。判又解眾多法相似因名眾同分。定知。可法同分云事。 若依之爾者。案論文前後。述謂諸有情展轉類等畢。云本論說此名眾同分。文言無諍指有情同分。名眾同分見。何況。次下段云復有法同分。謂隨蘊處界。別舉法同分哉。 答。本論說此名眾同分之言汎可含有情同分。及法同分。同分之言。既亙有情同分及法同分。眾同分者。同分異名故也。何況。思光法師或可頌文亦攝法同分。言有情者。簡異非情之釋意。同分有情等之頌文。可攝法同分見。准知謂諸有情展轉類等之長行文。亦可有攝法同分。故指之云本論說此名眾同分。何可簡法同分哉。但於復有法同分。謂隨蘊處界之文者。凡明同分。有總釋別釋之二段。謂諸有情展轉類等。本論說此名眾同分者。是總釋段也。此同分言。可含有情同分及法同分。復有法同分。謂隨蘊處界者。是別釋段也。全不遮總釋之段說法分。故本論說此名眾同分之言。含有情同分及法同分。得意之上。作三解釋。隨應分別之也。初釋云。多體類等。名為眾同。分是別義者。通有情同分及法同分。當上云即分同故名同分持業釋也。之釋意也。第二釋云。又解。眾多法相似因名眾同分者。約法同分論之。當上云同之分故。名為同分。依主釋也之釋意也。第三釋云。又解。眾多有情展轉同因名眾同分者。約有情同分釋之。同當同之分故。名為同分依主釋也之釋意也。若第二釋。約有情同分論之得意者。第二第三釋。有何差異哉。爰知。第二釋。約法同分解之。第三釋。約有情同分明之也。論眾一段之文。如此聊簡之時。何解釋意。不違論說也。已上相承義趣也。   愚推云。 問。光法師解釋中。引正理論(十四)云何異熟。謂地獄等。及卵生等趣生同分等文爾者。為證無差別同分體多義引此文歟。 答。非為證無差別同分體多之義引此文也。兩方。若為證無差別同分體多義。引此文者。正理論今文。說趣生等。有差別同分相。何引此文。證無差別同分體多之義哉。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述或體各多如所依法畢。引此文。任文相起盡。為證無差別同分體多之義。引之見。是以。撲楊大師(演秘二)作無差別同分體一體多之二釋畢。判後說有憑前無文也。引此文為體多之釋證據如何。 答。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云何異熟。謂地獄等及卵生等。趣生同分。云何等流。謂界地處種姓族類沙門梵志學無學等。所有同分。有餘師說。諸同分中。先業所引生。是異熟同分。現在加行起。是等流同分。專說異熟等流等。有差別同分相。故非為證無差別同分體之義。引此文云事勿論也。但於述或體各多。如所依法畢。引此文云難者。今論中。無差別同分體一體多之相。分明不見。故光法師雖作或云體一。或云體多之二釋。何釋之下。無引證據也。引正理論今文事。泛為顯諸同分中。異熟等流等。種類是多。非為證上義引之。若為證上義引之者。可云故正理云。而云又正理十四云。置又言。上釋之外。顯別義之旨。炳然也。次於撲楊大師後說有憑前無文也之釋者。光法師作無差別同分。體一體多之二釋。體一之釋下。無引論說。體多之釋下。引正理論今文。故文相連續。似引體多之釋證據。故撲楊大師。竊指光法師疏釋後說有憑前無文也歟。聖光法師意。云之者。非為證無差別同分體多之義引此文可云也。 同。從人趣死。還生人趣時。得捨同分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今論中。於有死生不捨不得同分句云。謂是處死還生是處。舉有死生亦捨亦得同文句。述謂是趣死。生餘趣等。婆沙論文。於死此生彼不得眾同分句云。如地獄死。還生地獄。乃至夭死。還生天等。舉死此生彼。亦捨亦得眾同分句。述謂地獄等死生異趣等。任此等論說。從人趣死。還生人趣之時。不得捨同分見。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從人趣死。還生人趣。中有初念。何無得捨同分之義哉。 答。今論中。明有差別同分云。謂諸有情界地趣生光法師釋此文云。謂諸有情中。三界九地。五趣四生解正理論云。何異熟謂地獄等。及卵生等。趣生同分之文云。若論五趣及胎卵濕生。皆不攝中有准此等釋。趣同分。及胎卵濕三生同分中。不攝中有同分。故知。從人趣死。還生人趣。中有初念。捨趣同分。得中有同分。隨其所應。捨胎卵濕三生同分。得化生同分云事。但於今論中。出有死生不捨不得同分句云。謂是處死。還生是處之文者。從人趣死還生人趣之時。不得捨人趣同分故云爾也。故泰法師釋此文云第一句者。謂是人趣處生死還人趣處。是有死有生。不捨不得人趣同分也婆沙論文。會通同之。餘趣之中。於是處生是處之時。得捨不捨同分之相。准之可思。 問。有宗意。非情法上。可立同分耶。進云。論疏中。不立之也。付之。非情法上。既有自類互相似義。何不立同分哉。是以。契經中。非情法上可立同分見。如何。 答。有宗意。非情法上。不立同分也。故光法師。釋今論同分有情等之頌文。或云。有情簡異非情。舉所依法也或云。或可。頌文亦攝法同分。言有情者。簡異非情但疑問之趣。是今論非情同分難意也。故今論云。又何因不許有無情同分。諸穀麥豆金鐵菴羅半娜婆等。亦有自類。互相似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救此難云。由彼草等。無有展轉業用。樂欲互相似故。於彼不說別有同分此文意云。有情有展轉業用。樂欲互相似義。故立同分。非情無此義。故不立同分(為言)重意云。有情非只有彼此同類。展轉互相似義。亦有展轉業用。樂欲互相似義。故立同分。非情唯有彼此同類展轉互相似義。闕無展轉業用。樂欲互相似義。故展轉相似之義。疏遠不如有情。故非情法上。不立同分(為言)但契經中。非情法上。立同分者。是何契經說哉。任正理論。如是同分。世尊唯依諸有情說。非草木等。故契經言。此天同分。此人同分。乃至廣說之契經中說。唯依有情。立同文見。若爾。契經中非情法上。立同分云文。頗難有歟。設有此文者。非情法上。有彼此同類。展轉互相似義。故且立同分云歟。理實論之。可說非情法上。不立同分也。 問。有宗意。同分上。可立同分耶。進云。論疏中。不立之也。付之。能同同分相望。其體名異。若同分上。不立同分者。何可起無別覺施設哉。例如得上立小得。相上亦小相如何。 答。若同分上。更有同分者。展轉應有無窮過。故同分之上。不立同分也。但疑問之趣。是今論別有同分難意也。故今論云。又諸同分。展轉差別。如何於彼。更無同分。而起無別覺施設耶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十二)中。救此難云。由諸同分。是同類事等因性故。即為同類展轉。相似覺施設因。如眼耳等由大種造。方成色性。大種雖無餘大種造。而色性成此文意云。同分令同諸法。等因性故。同分之上。雖不立同分。於同分起無別能緣覺惠。起無別施設名言。如彼大種造眼耳等色。能造法故。大種之上。雖不立大種。大種即色性成但於得上立小得。相上立小相云難者。成有情專由能得之得。成有為偏由能相之相。離此之外。無成有情。成有為之義。故大得之上立小得。大相之上立小相也。 問。依身在欲界。可起上二界同分耶。答。可起上二界同分也。兩方若起上二界同分者。是三界有情總報也。更不可有他界現起之義。是以。非得同分。判性類。無有他界現起之義。同分例可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明不相應行不立等無間緣云。同分三界。可俱現前如解釋者。依身在欲界。可起上二界同分見如何。 答。依身在欲界。可起上二界不同分也。即起所同上二界法之時。可起能同法同分故也。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或云。同分三界。可俱現前。或判同分。亦有多體。出三界中。可俱現前。即顯此意也。但於同分者。是三界有情總報也。更不可有他界現起之義云難者。依身在欲界。起上二界同分者。是法同分。非有情同分。故此難不可來。次於非得隨同分。判性類。無有他界現起之義云難者。非得隨同分。判性類者。隨所依有情同分。判性類故。亦無他界現起之義也。故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百五十八)中。述判非得性類云。但依命根眾同分轉故。隨所依性類差別。 尋。生無色界。可起色界法同分耶。答。生無色界。不起所同色界法。故不起能同法同分也。疑云。生無色界。起無漏四靜慮之時。豈不起彼能同法同分哉。答。同分唯是有漏法故。不可隨所同無漏法定地繫。如云有漏自地依。無漏隨生處。可隨生處定地繫故。生無色界。起無漏四靜慮之時。彼能同法同分。可無色界繫。 問。勝論宗意。實德業三句外。可有和合句別體耶。答。無和合句別體也。兩方。若無和合句別體者。勝論宗意。立六句法門。若實德業三句之外。無和合句別體者。六句法門。難成立哉。是以。慈恩大師(四明疏下)述復有一常能和合性。光法師釋六句。唯論有體之法。任此等定判。實德業三句之外。可有和合句別體見。若依之爾者。勝論宗意。和合句義非能有。所有實德業三句之外。何可有別體哉。 答。勝論宗意。和合句義。以所和合實德業三為其體。故三句之外。無別體也。故淄洲大師(略纂)云。和合句者。無別名體。圓測法師判和合句者。能令實等不離相屬。即用此法。為其自性。明知。實德業三句之外。無和合句別體云事。但於苦實德業三句之外。無和合句別體者。六句法門難成立哉云難者。和合句義。與所和合實德業三句。不即不離也。所謂能所別故不即也。體性一故不離也。既有能所別論之門故。六句法門。何不成立哉。次於慈恩大師復有一常能和合性之釋者。能所別論之時。計有一常和合句別體。故非相違。次於光法師六句唯論有體之法之釋者。和合句義與所和合法。不即不離。異十句中無說句義。全無體。故云有體之法也。委細之旨。如子嵨二卷私記下。并明本抄第十一。可見之。   和合句別體有無事。 子嵨記云。 今云。先德二義之中。且可存三句外。無別體云傳。略纂和合句義。無別名體釋。西明即用此法。為其自性釋。以為證矣。此意云。實德業三句和合不相離之功能。以為其體。更非有別實法。能和合彼。 問。若爾。何立別句乎。答。實法上可談之功能。必開立別名。是內外宗義也。大乘不相應等皆此類也。經部觸數。三和成觸故。雖無別體。猶依佛語。開為一心所。別名觸門假為能和合法。勝宗和合句亦爾。所以可云不即不離。如子嵨釋。 問。勝宗須屬法體之物。實為別體。三句不無為大有等也。和合句。何非別性哉。答。於三句。有總別二種性。所謂有性及同異性也。此外豈又有餘性乎。故不為別體歟。 問。既云一常和合性。實等為體可多。如大乘生住等隨法異。又德等無常也。所依既不一向常。無常上假。即可無常。而既云常。知。有別體云事。答。三句及九實等。雖別體和合不離之義。總是一性也。故不各別。如大有性不隨實等多。又既總性也。豈隨法常無常相分哉。已上明本鈔(十二)問答也。 問。勝論宗意。異句義可轉德業上耶。進云。光法師釋。唯在實上。令實別異。不轉德業上見。付之。德句義中。有色香味觸等不同。業句義中。有取捨屈申等差別。異句義何不轉彼上哉。是以。同句義。通轉實德業上見。相例可同。何況。光法師明六句十句相攝。述十句中第五異句義。六句中第五同異句攝之旨。而六句中。同異句。既亙實德業上十句義。寧不轉德業上哉。 問。論文云。誰之異熟。謂無想定爾者。光法師意。婆沙論多異說中。同何師義判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此論同婆沙評家。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婆沙論(百二十八)現文。有五異說之中。第四有說之外。皆述無想異熟。唯無想定感之旨。若爾。以何得知。今論意。唯同婆沙論評家義云事。依之。寶法師判此論云。誰之異熟。謂無想定。准此論文。唯與第四說別。前三師說。及評家義。皆說無想是無想定果。唯第四說通有心果。今論意同婆沙論前三師說及評家義釋見如何。 答。光法師今解釋。尤可見深意。所謂勘婆沙論。初師云。或有說者。無想定感無想及色異熟。命根眾同分。是彼有心靜慮異熟。所餘諸蘊。是俱異熟今論不云無想定感色異熟。故不可同此說。第二師云。復有說者。無想定感無想及色異熟。命根是彼有心靜慮異熟。所餘諸蘊。是俱異熟今論中當卷。不云無想定感色異熟。餘處述二無心定。雖有異熟而無勢力引眾同分。以與諸業非俱有故。無想定不感眾同分定。故不可同此說。第三師云。復有說者。無想定滅無想異熟。所餘諸蘊。是俱異熟此師意。爾許無想定感眾同分故。今論意。不可同此說。第四師云。復有說者。若有心時。亦感無心諸蘊異熟。若無心時。亦感有心諸蘊異熟今論意。無想異熟。唯無想定感。不通有心定感。眾同分唯有心定感。不通無想定感云。故不可同此說。而當卷誰之異熟。謂無想定之文。餘處二無心定。得不能引餘通之說。不違婆沙論評家。應作是說。無想異熟。唯無想定感。一切命根及眾同分。眼等色根。皆業所感。餘蘊俱感之義。故光法師釋此論同婆沙評家深探俱舍婆沙兩論文玄旨者歟。但於寶法師唯與第四說別之釋者。且對誰之異熱。謂無想定之一文。作一往釋歟。 問。光法師釋誰之異熟。謂無想定論文。引婆沙論多異說。爾者。除評家義外。餘師說。悉不正義歟。答。悉不正義也。兩方。若悉不正義者。披泰法師解釋云。若依婆沙評家五說之中。許取第二說。今俱舍論。問誰之異熟。答謂無想定。同婆沙第二師說。評家所存如此釋者。餘師說中。可有正義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習。除評家義之外。餘師說。悉不正義也如何。 答。勘婆沙論(百十八)文。問。無想定感何異熟。答。此問上舉四有說畢。下別出評家義。其四師說。皆與評家義異也。明知。前四師說。悉不正義云事。但於泰法師。若依婆沙論評家五說之中。評取第二說之釋者。難思。婆沙論評家意。云應作是說。無想異熟。唯無想定感。一切命根及眾同分。眼等色根。皆業所感。餘蘊俱感。一切命根及眾同分。眼等五根。皆唯業所感定。而第二師意。云復有說者。無想定感無想及色異熟。命根是彼有心靜慮異熟。所餘諸蘊。是俱異熟。眾同分通無想定所感見。其義既與評家意異。寧判五說之中評取第二說哉。就中命根若有心定果者。眾同分何通無想定所感哉。旁思其道理。第二師說。定可不正義也。若爾。泰法師釋頗難依用歟。 問。正理論意。於無相天起心品。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歟。答。不限受生命終二剎那也。兩方。若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者。於無想天。談多時有想之旨。源出婆沙論(百五十四)說。專為有宗本義。正理論意。何不存此義哉。是以。正理論中。於無想天起心品。不限受生命終二剎那見。若依之爾者。披正理論餘處(二十一)文。釋本有不名中有云。謂或容有生有無間死有現前非起本有光法師餘處引此文云。正理所說。即妙音義也而婆沙論(百五十四)中。尊者妙音。意於無想天起心品。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判。正理論意。既同彼師說。明知。唯限彼二剎那云事如何。 答。見正理論(十二)一段之文。或云。以生無想有情。天中多時有心。謂入無想前。及出無想後。然無心位。時極長故。名無想天或云。彼以宿業等無間緣。為任持食謂由宿業。引眾同分及命根等。由續生心。及無間入無想果心牽引資助顯宗論兩處之文。全亦同之。任此等文。於無想天。起心品。不限受生命終二剎那云事分明也。但於正理論餘處文。并光法師餘處釋者。正理論意。雖存於無想天多時有想之旨。一處之文。成中有名不濫本有。云謂或容有生無間死有現前非起本有。且述尊者妙音義也非舉自義者。寧為相違哉。 重難云。於無想天起心品。設雖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五百大劫之間。受無想異熟果。是本有也。何云非起本有哉。答。非起本有者。不起本有心(為言)不遮五百大劫之間。受無異熟果。注本有位也。 問。尊者妙音意。於無想天起心品。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歟。答。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也。兩方。若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者。披婆沙論文。述尊者妙音。亦作是說。彼謗涅槃及聖者故。從彼命終。定生惡趣。無想天命終心位。起無漏緣惑見。而出無想想。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者。出發智論說。明知。出無想心之後。命終心起云事。若爾。於無想天起心品。不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尊者妙音意。於無想天起心品。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判如何。 答。尊者妙音意於無想天起心品。唯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也。故婆沙論(百五十四)云。頗有處唯二剎那有心。謂結生及命終時耶。答。應說無尊者妙音說有謂即無想天。頗有處結生心為等無間緣。命終心起耶。答。應說無尊者妙音說有。謂即無想天光法師餘處引正理論。或容有生有無間死有現前非起本有之文畢云。正理所說。即妙音義也任婆沙論文。准光法師釋。尊者妙音意。於無想天起心品。唯限受生命終二剎那之旨分明也。但於婆沙論。尊者妙音。亦作是說等之文者。從無想天沒。定生惡趣中云事。同次上有說義。故云尊者妙音。亦作是說。依身在欲界。將修無想定加行位。起謗滅道欲界邪見。造惡趣業。故云彼謗涅槃及聖者故。由彼業力。從無想天沒。定生惡趣中。故云從彼命終。定生惡趣也。如光法師釋。謂諸外道。將修無想。或起邪見。謗釋種涅槃。或起見取。計彼為□□。或起戒取計彼為道。如是等。或為惡趣因也。重思其理。依身在上界地。不起下界地或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尊者妙音意。何云無想天。命終心位。起謗滅道欲界邪見。造惡趣業起。從無想天沒。定生惡趣中哉。故推之。彼之涅槃及聖者故者。述依身在欲界。將修無想定加行位事。可得意也。何況。見婆沙論(百五十四)文云。頗有處結生心。為四緣命終心起耶。答。應說無。尊者妙音說有。謂即無想天此文出尊者妙音義。云無想天命終心。結生心。為所緣緣故。無想天命終心位。不起無漏緣惑云事。亦炳然也。若彼命終心位。不起無漏緣惑者。云出無想心。即命終心。更不可違發智論出無想想。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云文也。 重難云。披婆沙論(百五十四)一段之文。上云。有說求無想者。執無想定。為真道。彼異熟為涅槃。乃至生彼天中。此執隨逐。彼後從無想出將命終時。見當生相。便作是念。定無涅槃。若實有者。我已證得。於今何故。生相現前。由謗涅槃及聖道故。從彼處沒。生惡趣中。述有說意。無想天命終心位。起謗滅道邪見故。由彼惑力。生惡趣中之旨畢。鄰之次下云。尊者妙音。亦作是說。彼謗涅槃及聖者故。從彼命終。定生惡趣。文相起盡。無諍妙音師意。同有說義。無想天命終心位。起謗滅道邪見故。由彼惑力。定生惡趣云也。若爾。尊者妙音意云。出無想心。即命終心。故彼命終心位。不起無漏緣惑云事。豈不背婆沙論前後之文哉。 答。尊者妙音意。無想天命終心位。不起無漏緣惑云事。其文理如先重出成也。但於婆沙論一段之文者。有說意。實如疑難之趣。無想天命終心位。起謗滅道無漏緣耶見故。由彼惑力。生惡趣中(為言)此師意。可談無想天。多時有想故。出無想心之後。命終心位。起無漏緣惑。全無所背。尊者妙音意云。無想天唯有受生命終二剎那心。出無想心。即命終心故。命終心位。不起無漏緣惑云也。故從無想天沒。定生惡趣中云義邊。同有說意。故指彼云尊者妙音。亦作是說也。至起謗滅道無漏緣邪見之時分。非亦有說意妙音意。依身在欲界。將修無想定加行位。起謗滅道欲界邪見。為惡趣因故。從無想天沒。定生惡趣中云也。故妙音意。異有說義也。 重難云。有說意。於無想天命終心位。起謗滅道無漏緣邪見者。欲界邪見歟。為當色界邪見歟。若欲界邪見者。於無想天。不可起之。若色界邪見者。何為惡趣因哉。 答。此事頗難測。且可存二義也。或可云欲界邪見。為惡趣因故也。但於若欲界邪見者。於無想天不可起之云難者。此有說意。依身在上界。起下界煩惱(為言)淨影大師(大乘章十三)釋。從彼上地。退生下時。要先退起下地味定。然後受生。退時已得。非生始得。故無生得。即以此師義。為依憑也。 或可云色界邪見。於無想天。起之故之。但於若色界邪見者。何為惡趣因哉云難者。今此色界邪見。雖不感惡趣果。以□邪見為近增上緣。將修無想定加行位。所起欲界煩惱。惡趣果也。故惠竿法師(雜心論疏九)釋雜心論九若以此威儀。入無想正受。即以此威儀。入無想儀。從彼起已謗涅槃。乘後報業生欲界。彼報業盡。不起餘業故之文云。從彼起已謗涅槃者。是生欲界近增上緣。是人昔時計無想故。以為涅槃常住無為故。從彼起見無常故。所以生謗。以生謗故。即令欲界後報業熟。退生欲界。更亦不能起所餘業。 問。尊者妙音意。於無想天。染污心與善及無覆無記心。可為等無間緣耶。答。不為等無間緣也。兩方。若為等無間緣者。婆沙論中。舉尊者妙音義。雖述於無想天。結生心與命終心。為等無間緣。未云染污心與善及無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哉。若依之爾者。心品相生。隨時不定出無想天。何不染污心與善及無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哉。 答。見婆沙論(百五十四)文云。頗有處唯二剎那有心。謂結生及命終時耶。答應說無。尊者妙音說有。謂即無想天頗有處結生心為等無間緣。命終心起耶。答。應說無。尊者妙音說有。謂即無想天。頗有處結生心。為四緣命終心起耶。答。應說無尊者妙音說有。謂即無想天任此□□尊者妙音意。於無想天。唯有結生命終二剎那心。彼結生心。為四緣命終心起云故。彼命終心。定可染污心。若彼命終心。非染污心者。以結生心。不可為因緣故也。爰知。於無想天。命終心。同結生心。唯染污心云事。若爾。於無想天。唯染污心與染污心。為等無間緣。不與善及無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也。但於心品相生。隨時不定。於無想天。何不染污心。與善及無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哉云難者。尊者妙音意。於無想天。無善及無覆無記心現起之義。故心品相生。更非不定也。 重難云。婆沙論中。述尊者妙音義。無想天結生心為四緣。命終心起云文。旁有疑。凡命終位。善及染污無主心。隨應現起者。諸論一同之談也。至無想天命終心。唯限染污心。以結生心。必為因緣云事。甚難信哉。次。無想天命終心。不限結生心。廣可緣餘法也。何定唯以結生心。為所緣緣哉。何況。推婆沙論(百五十四)尊者妙音。亦作是說。彼謗涅槃及聖者。故。從彼命終。定生惡趣之文意。妙音意。無想天。命終心位。起謗滅道無漏緣邪見故。從彼命終。定生惡趣云也。如此文者。彼命終心。不緣結生心見如何。 答。婆沙論中。於尊者妙音義。於無想天。結生心為四緣命終心起云故。異餘處無想天命終心。唯限染污心歟。次命終位善及染污無覆無記心。隨應現起云通途相。不可難之。次。妙音意。於無想天結生心。為等無間緣。命終心起云故。彼命終心。還緣經生心歟。若有不緣結生心之類者。寧判結生心為四緣命終心起歟。次。婆沙論。尊者妙音亦作是說等之文。非云無想天命終心位。起謗滅道。無漏緣邪見。其旨次上論義之處記之畢。 問出無想異熟心。可通五部所斷耶。進云。光法師釋云。通五部所斷付之五百大劫。無心異熟。無間難起迷理惑。何可通五部所斷哉。是以。見發智論文云。過去法等無間生二心若出無想異熟心。通五部所斷者。寧不生六部心哉。 答。勘婆沙論處處之文。舉出無想異熟心。或通五部所斷。或唯修所斷云二師說。通五部所斷之師意。順發智論(一五)出無想想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云文。若唯修所斷者。應言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故也。唯修所斷云師意。順發智論。過去法等無間生二心云文。若通五部所斷者。應言生六心故也。前師會後文。後師會前文而或(八十九)云。評曰。此二說中。前說為善。或(百五十四)判評曰。應知前說者好。無別道理。遮餘心故。兩處同以出無想異熟心。通五部所斷云師義為正也。故光法師釋。又准婆沙評家。出無想心。通生得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通五部所斷。尤□婆沙論說也。但於五百大劫無心異熟無間難起迷理惑云難者。出無想異熟心。隨應可通五部所斷。以何道理。遮迷理惑哉。次於發智論過去法等無間生二心云文者。婆沙論中。處處會之(八十九)一處舉三義云。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此中但說。出無想滅定心。加行功用力所引故。出無想異熟心。非加行功用力所引起。故此不說。復次此中但說。唯是善心。出無相異熟心。或善或染或無記。故此不說(文百五十四)一處出一說云。彼文應言。過去法為等無間生六心。謂色界五。無色界一。而不作是說者。有何意耶。當知彼文但依二無心定出心而說。不說無想。所以者何。二無心定加行功用作意而起。無想不爾。 問。婆沙論中。舉出無想異熟心。或通五部所斷。或唯修所斷云二師說。爾者。唯修所斷云師意。發智論(十五)出無想想。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云文。如何會之耶。進云。婆沙論(百五十四)中。會此文云。彼有命終時心。通於五部。非但說出無想心付之。依婆沙論會通。披發智論現文。既云出無想想。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何會兼說命終心哉。是以。見婆沙論(八十九)一處文。出無想異熟心。唯修所斷云師意。會此文云。然遮無漏緣故。說有漏緣隨眠隨增若爾。自說豈不相違哉。 答。發智論中。雖述出無想想。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彼命終心。是出無想異熟心之眷屬。故兼說命終時心。通於五部會也。故婆沙論云。此文應言。彼想邑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而不作是說者。有何意耶。當知此中。兼說和合。彼有命終時心。通於五部。非但說出無想心。以命終心。是前眷屬故。此兼說會通之趣。非無其謂歟。但於婆沙論。然遮無漏緣故說有漏緣隨眠隨增之文者。出無想異熟心。唯修所斷云一師說中。會發智論。出無想想。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云文有二義也。何可為相違。 問。從無想天沒。生欲界命終心。可通善及無覆無記耶。答。可通善及無覆無記也。兩方。若通善及無覆無記者。生無想天之有情。執無想異熟。是真解脫。涅槃心想還生位。於所執涅槃。可起撥無見。若爾。彼命終心。唯限染污。不可通善及無覆無記哉。若依之爾者。從無想天沒。生欲界之類非一准彼命終心。何不通善及無覆無記哉。 答。從無想天沒。生欲界命終心。可通善及無覆無記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八十九)出無想異熟心。通色界五部所斷之師意。發智論(六)過去法等無間生二心云文。云復次此中但說。唯是善心。出無想異熟心。或善。或染。或無記。故此不說或(百五十四)釋發智論(十五)彼想當言善為無記耶答或善或無記之文云。善謂生得善。無記謂有覆無記。無覆無記依之。光法師釋云。又准婆沙評家。出無想心。通生得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通五部所斷出無想異熟心。既通善及染污無覆無記。彼命終心。豈唯限染污哉。何況。披婆沙論文。釋發智論(十五)生無想天幾根滅。答八之文。致問答云。問。此說從何處生無想天耶。答。此說從無想中有。生無想生有。問。爾時。亦有信等五根。現在前滅。何故不說答。此文應作是說。或八或十三。中有最後心。無記者八。善者十三。而不作是說者。應知此義有餘。有作是說。此中但依滅位生位皆有者。說信等五根。唯滅位有。非生位有。是故不說此文既述生無想天。中有。末後心通。善之旨。准知。從無想天沒。生欲界。中有末後心。亦可通善及無覆無記也。若爾。從無想天沒。生欲界命終心。寧不通善及無覆無記哉。但於生無想天之有情。執無想異熟。是真解脫。涅槃心想還生位。於所執涅槃可起撥無見云難者出無想異熟心。後有心位分。多念相續。非一一念偏可起撥無見。彼命終心。通善及無覆無記。有何所遮哉。 問。正理論意。無想異熟。可等無間緣生耶。答。可等無間緣生也。兩方。若等無間緣生者。無想異熟。是異熟因所生法也。定可非等無間緣生是以。勘品類足論文。出心為等無間法。不舉無想異熟。明非心為等無間法。述除心為等無間不相應行。諸餘心不相應行。婆沙論(十一)中釋此文云。無想異熟。是異熟因力所引起。任運而轉。非入彼心。勢力所引。故不名心等無間法既云非入彼心勢力所引。非等無間緣生云事。炳焉也。正理論意。寧可違自宗本論說哉加之。光法師釋正理論。彼以宿業等無間緣。為任持食之文。云其無想事。雖不從彼等無間緣生此文無諍。無想異熟。非等無間緣生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正理論意。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判如何。 答。正理論意。無想異熟。可等無間緣生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正理論豈不無想亦三緣生。是心心所等無間故。亦應說為心等無間緣。但非心等加行引生。故於此中。廢而不說。或此無想。但聲所顯。非如二定相對立故之文畢文。正理既說無想異熟。同二無心。是等無間但於無想異熟。是因所生法也。定可非等無間緣生云難者。設雖異熟因所生法。何可遮等無間緣生義哉。例如異熟心心所法等無間緣生也。次於品類足論文者。可任婆沙論。無相異熟。是異熟因。力所引起。任運而轉。非入彼心勢力所引故。不名心等無間法之會通也。此文意之理實而言。無想異熟。雖是等無間緣生。不限心等加行引生。由異熟因力所此起故。不說心等無間法(為言)正理論。但非心等加行引生故。於此中廢而不說之文。其意亦同之。次於光法師其無想事。雖不從彼等無間緣生之釋者。正理論。彼以宿業等無間緣。為任持食之文意。云入無想異熟心與出無異熟心。為等無間緣不云入無想異熟心。與無想異熟為等無間緣。故光法師。述此文意。無想異熟。雖不從等無間緣生。然由彼入無想異熟心為牽引資助。無想異熟體方得起(為言)全不遮無想異熟寶等無間緣生義邊。若實非等無間緣生者。何以下文。云然由彼力牽引資助。體方得起哉。重意云。見婆沙論文云。等無間緣食者。謂入無想觸意思識為等無間緣。能引無想。出心心所。令必當起。不永斷故准此婆沙論說。思正理論。彼以宿業等無間緣。為任持食之文意。入無想異熟心。與出無想異熟心。為等無間緣(為言)故得此文意。釋其無想事。雖不從彼等無間緣生也。非不存無想異熟。實等無間緣生義邊。更無相違也。 重難云。正理論餘處亦應說為心等無間。但非心等加行引生。故於此中。廢而不說之文意。無想異熟。非等無間緣生見。何云正理論意。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哉。 答。正理論今文意云。以實言之。雖應說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不限心等加行引生。由異熟因力所引起。故於此中。廢而不說等無間緣生(為言)標亦應說為心等無間緣故於此中。廢而不說。即顯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之旨也。若此文意。存無想異熟。非等無間緣生者。光法師豈引此文畢。釋正理既說無想異熟同二無心。是等無間哉。 問。論中從無想天沒。必生欲界云。從彼沒。已必生欲界。非餘處所先修定行。勢力盡故(乃至)必定有生天之業爾者。今此文。舉二師義歟。答舉二師義也。兩方。若舉二師義者。論文不置有說之言。何云舉二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並寶法師解釋中。舉二師義見如何。 答。披婆沙論文。述從無想天沒。定生欲界故。有多異師說之中。初師云。由異熟因勢力爾者。隨異熟因所有勢力。唯令如是異熟起故第三師云。有說。若造無想天順次生受業者。法爾亦造欲界順後次受業如造北俱蘆洲。順次生業者。法爾亦造欲界天順後次受業准此婆沙文。思今俱舍意。先修定行勢力盡故。於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盡便墮者。初師說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初師解若諸有情應生彼處。必有欲界順後受業。如應生彼北俱蘆洲必定應有生天之業者。第二師說也。故寶法師釋此文云。第二釋也但於論文不置有說之言云難者。今論現文。雖無有說之言。云先修定行勢力盡故。判必有欲界順後受業。其義旨趣。相替之上。婆沙論中。既為別師義。故今論文。隨彼舉別師義得意。更有可疑哉。 問。論文從彼沒已。必生欲界爾者。於今此欲界依身。可有入聖義耶。答。可有入聖義也。兩方。若有入聖義者。見光法師解釋云。謂諸外道將修無想。或起邪見。謗釋種涅槃。或起見取。計彼為真或起戒取。計彼為道如此釋者。生無想天之類。是諸外道也。從彼天沒。生欲界之後。於彼依身。爭可有入聖義哉。若依之爾者。從無想天沒。生欲界之人。種類是廣。於彼依身。何無入聖義哉。是以。從此洲沒。生欲天之者。於彼依身無遮入聖義。相例可同如何。 答。從無想天沒。生欲界之人。於今此欲界依身。可有入聖義也。故光法師餘處(十七)釋此三障中。煩惱與業二障皆重。以有此者。第二生內。又不可治之論文云。若異熟障。此生受已。生第二生。容可入聖。可救療故。故名為輕但於光法師謂諸地修無想等之釋者。將修無想定加行位。是外法異生雖起謗滅邪見等。從無想天沒。生欲界之後。迴心作內法異生。可有入聖義。故光法師釋。更非想違也。 問。從無想天沒。可生北洲耶。答。可生北洲也。兩方。若生北洲者。披光法師解釋。判謂外道將修無相。外法異生生無想天見。若外法異生。生無想天者。如何修無我觀。可生北洲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云從彼沒已。必生欲界。無簡北洲如何。 答。從無想天沒。可生北洲也。故婆沙論(百五十四)中。舉評家義云。如是說者。定生欲界。處所不定。或生惡趣。或天或人光法師述五趣不定之旨。引此文為證據。若爾。人趣之中。既無所簡。定知。從無想天。可生北洲云事。但於光法師謂諸外道將修無想之釋者。內法異生位。修無我觀。造北洲順後業畢。後遇邪師。聞說邪教作外法異生。修無想定。生無想天之類。由先所造順後業力。從無想天沒。生北洲事。有何所遮哉。 重難云。作光法師。餘生雖有順後受業。加行中。造勢力強故。乘彼受生之釋。由將修無想定加行位造業。可生欲界也。而將修無想定加行位。是外法異生。可非內法異生。如何修無我觀。造北洲順後業哉。答內法異生位。修無我觀。造北洲順後業之人。後作外法異生。將修無想定加行位。亦造或起生得或聞或思之善業故。由彼此業。可生北洲也。由引滿多類業。可受以北洲一生異熟果。何唯限無我觀一業哉。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謂諸外道將修無想。或起邪見(乃至)或起戒取爾者。今此戒禁取者。可苦諦所斷耶。答。苦諦所斷也。兩方。若苦所斷者。見光法師解釋云。或起戒取計彼為道既非道計道戒禁取也。寧非道諦所斷哉。若依之爾者。今此戒禁取。迷粗果處起之定。可苦諦所斷如何。 答。今此戒禁取者。執無想定。為出離道。專迷粗顯果相起故。尤可苦諦所斷也。故寶法師釋云。又起戒取。非因計因。執無想定。能得涅槃何況。光法師餘處(十九)所引婆沙論(百九十九)云。二執謗道諦邪見等為道。此親違道。於因果相。不別迷執。故見道時。方能永斷。執謗道諦邪見等為道之戒禁取。道謗所斷釋而執無想定。為出離道之戒禁取。無執謗道謗邪見等為道之義。非道謗所斷云事。亦炳然也。但於光法師或起戒取。計彼為道之釋者。非道計道戒禁取中。迷粗顯果相起之類。是苦諦所斷也。故光法師餘處(十九)所引婆沙論(百九十九)中釋非道非計道戒禁取云。一執有漏戒等為道。此迷粗顯果相起故。見苦諦時。便能永斷若爾。依或起戒取。計彼為道之釋。何疑可道諦所斷哉。 重難云。勘婆沙論(五十二)文云。復次此戒禁取。唯有二種。謂內道所起差別。內道起者。見苦所斷。外道起者。見道所斷。復次此戒禁取。唯有二種。謂非因計因。及非道計道。非因計因者。見苦所斷。非道計道者。見道所斷而令此戒禁取者。是外道所起。亦非道計道之類也。任外道起者。見道所斷(乃至)非道計道者。見道所斷之文。定可道諦所斷如何。答。此文一往相配也。更非盡理之談歟。 問。光法師意。從無想天沒。生欲界時。由將修無想定。加行位。造業力。不由餘生順後業。故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餘生雖有順後受業。加行中造勢力強故。乘彼受生付之。順後業者。名決定應受業。若有餘生順後業者。由彼業力。可受欲界生。設雖彼加行位。造業力強勝。寧可轉餘生所造順後業哉。若有順後業中不感果之類者。何不許時定報不定業哉。 答。光法師今解釋。任若諸有情。應生彼處。必有欲界順後受業之論文也。無想天有情。從彼沒已。必生欲界者。將修無想定加行位。必造欲界順後業。乘彼業力。必受欲界生。故云必有欲界順後受業。餘生所造欲界順後業中。設雖有此生容感果之類。彼順業有無不定。不必有。故。不可云必有。故必有欲界順後受業之論文。指將修無想定加行位。所造欲界順後業(為言)重意云。餘生所造。欲界順後業中。此生容感果之類。與將修無想定加行中造業同。於此生雖必感果。彼順後業有無不定。故非以彼為本。定從彼沒。已。必生欲界。將修無想定加行位。必造欲界順後業故。乘彼勢力強盛業力。必受欲界生云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將修無想定加行位。造欲界順後業爾者。其中善業。通後起位起之歟。進云。光法師釋云。或善亦通後起位造。付之。業由隨眠方得生長。離隨眠業。無感有能者。今論餘處(十九)所定也。而後起位。是離染時也。既無煩惱助潤。何可造欲界善順後業哉。是以。見正理論(四十五)餘處文云。雖離染者。亦造善業。而無勢力。能招後有如何。 答。光法師或善亦通後起位造之釋意。修無想定後起位。造欲界第三生善業故。從無想天沒。定受欲界滿果(為言)離染位所造業故。雖滿業非引業。勢力強盛故。專乘彼業力。受欲界生也。但於今論餘處。業由隨眠方得生長。等之文。正理論餘處。雖離染者。亦造善業等之釋者。就引果談也。故寶法師引正理論今文畢云。上言有者。並據引果非云離染位所造業。總不感異熟果。全無相違。 問。無想天中。多有情可居在耶。答唯一有情。可居在也。兩方。若多有情居在者。寶法師餘處解釋中。述色界立十六天為正云。梵王無想。皆唯一故。地無別故如此釋者。無想天中。唯一有情可居在見。若依之爾者。修無想定之人。種類非一准。無想天中。多有情可居在也。是以。今論文云。若諸有情應生彼處。光法師判謂諸外道將修無想。既置諸言。知。有多類云事如何。答。無想天中。唯一有情。可居在也。其故披今論文云。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謂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名無想天。如梵輔天中。有高勝處。名大梵天。故同大梵天中。梵王一人居在。無相天中。唯一有情居在。可云也。寶法師餘處。梵王無想。皆唯一故。地無別故之釋。此旨實分明也。但於修無想定之人。種類非一准。云難者。或前後生無想天。或容生他界無想天。故修無想定之人。有多種類。便無所背。次於今論。若諸有情應生彼處之釋。光法師。謂諸外道。將修無想之釋者。此亦約前後生。就自他界。置諸言。無其過也。例如諸經論中云諸大梵王何為相違哉。 問。論文云。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必定應有生天之業爾者。今此生天之業者。唯限順後業歟。答。唯限順後業也。兩方。若唯限順後業者。眾生造業。非一准。何唯限順後業哉。是以。元瑜法師(述文記九)釋正理論(十二)今文云。或即於彼起順生業若依之爾者。述如應生彼此俱盧洲。置應生之言。例必定應有生天之業。唯限順後業見如何。 答。就兩方疑難。案一段論文。上云若諸有情應生彼處。必有欲界順後受業。成諸有情應生無想天。必有欲界順後業之旨畢。下出其例證。述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必定應有生天之業。如將生北洲。必有生天之業云。故唯限順後業云事。分明也。既云如應生彼北俱盧洲。未生北洲之時事也。爭可有生天順生業哉。故光法師釋此文云。如生北洲。必有生天順後受業泰法師釋此文云。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必定應有生六欲天後報之業婆沙論(百五十四)云。如造北俱盧洲順次生業者。法爾亦造欲界天順後次受業任此等文理。必定應有生天之業者。唯限順後業之義。必然也。但於元瑜法師。或即於彼起順生業之釋者。若背論文旨趣者。不可依用之。若強會通之者。指順後業。云必定應有生天之業。論文本旨也。更不可諍之。此上從北洲沒。定生欲天故。於北洲必造欲天順生業。生天以前。所造業故。被云必定應有生天之業之義勢。可有云也。是即論文之外。作別剩釋歟。故勘元瑜法師解釋。云北俱盧洲定生天故。有生天業。或先所造。順後受業。順後業為本畢云。或即於彼起順生業。定有業義。同非順後相似。顯別義門見也。 問。論文云。如應生彼北俱盧洲。爾者。唯從人三洲。生此洲歟。答。不限人三洲也。 兩方。若唯從人三洲。生北洲者。眾生造業感果。其相可不定。豈無從餘處。生北洲之類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生北洲業因云。亦於人中。修無我觀如此釋者。唯從人三洲。可生北洲見如何。 答。思生北洲業因。不限順生業。可通順後及不定業也。若爾於人三洲。修無我觀。造北洲順後。或不定業畢。生餘處所之後。由彼順後。或不定業力。生北洲事。有何所遮哉。出光法師亦於人中。修無我觀之釋。舉唯從人三洲。可生北流云疑。其趣未落居歟。何況。以無我觀定生北洲業因者。於欲天中。修無我觀。從彼沒已。生北洲事。寧不許之哉。 問。論文云。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必定應有生天之業爾者。生北洲人。可造不善順生業耶。答。可造不善順生業也。兩方。若造不善順生業者。既云必定應有生天之業。保可造不善順生業哉。是以。見光法師解釋。當卷消今此文云。將生北洲。業純淨故。彼沒生天餘處(十三)明生天業云。若諸天等。造純淨業。故所感果。內外俱妙任此等定判。生天業是純淨業也。不可通不善業。加之婆沙論中。述五趣造業相云。北狗盧洲能造四種善業。三種不善業。除順次生受若依之爾者。於欲天中。容受不善業異熟果。生北洲人。豈不造不善順生業哉。 答。披今論餘處(十六)文云。欲善業果。必定應為惡業果雜。以欲界中惡勝善故。受欲界善業異熟果之時。不善業異熟果。必所雜受也。而定北洲命盡。生欲界天。從北洲沒。生欲界天受。善順後業。引果之時。不善順生業滿果。寧不雜受哉。故今論餘處(十五)中判諸處造四種。地獄善除現。不簡生北洲人。造不善順生業也。但於今論必定應有生天之業之文者。造北洲業之人。法爾必造欲界天順後業故。雖述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必定應有生天之業。於欲天中。容受不善滿業異熟果故。生北洲人。造不善順生滿業。有何所遮哉。次於光法師當卷。將生北洲。業純淨故之釋。餘處若諸天等造純淨業之釋者。以天上業。對人等業之日。天上是善勝惡劣之處故。天上業且名純淨業也。光法師餘處。造天善業雖亦起惑。善勝惡劣故。得純名之釋。即顯此意也。次於婆沙論除順次生受之文者。生北洲人。所造業中。不善順後。不定二業。通五趣業故。隨其所應。引業滿業。俱造之。不善順生業。是欲天業故。唯造滿業。不造引業。為表此義。云除順次生受也。非云不造不善順生滿業。婆沙論文。全無相違。 重難云。生此洲人。不造不善順生引業。故除順次生受云者。何云造順現業哉。順現業唯限滿業。不通引業故也。 答。順生順後不定三業。通引業滿業之中。生北洲人。於不善順後。不定二業者。引業滿業俱造之。於不善順正業者唯造滿業。不造引業。故混云造不善順生業者。可有造引業歟。云疑。故云除順次生受也。順現業自本。唯限滿業。不通引業。無相濫云造順現業也。 問。於無想天。可起眼耳身三識及發表心耶。答。可起之也。兩方。若起之者。見婆沙論(百九十一)文云。彼無想天。有心位。必不起不同分心故若起眼耳身三識衣發心者。寧云不起不同分心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能招無想有情天中。五蘊異熟之論文云。初生後沒。有心心所故具五蘊若爾。初生後沒。多時有想位。何不起眼耳身三識及發表心哉。 答。今論中云生死位中。多時有想。言無想者。由彼有情中間長時想不起故。光法師解此文。述眾生於彼生死位中。多時有想。然言無想者。由彼有情。生後死前。中間五百大劫。長時想不起故。從多分說。故名無想。於無想天。初生之後。將死之前。多時之間。既有心想。尤可起眼耳身三識及發表心也。若不起之者。如何生彼能見聞觸。及起表業哉。故可起三識身及發表心云事。道理實必然也。但於婆沙論必不起不同分心故之文者。見一段上文。以他界心及無漏心。名不同分心也。故婆沙論云。若生欲界。以欲界心。為同分心。與彼命根眾同分。為同分故。以色無色及無漏心。為不同分心。不與彼命根眾同分為同分故。若生色界。以色界心。為同分心。以欲無色界及無漏心。為不同分心。若生無色界。以無色界心。為同分心。以無漏心。為不同分心此文明起自界心。為同分心。起他界心。為不同分心。故起一界中下地眼耳身三識及發表心。屬同分心。不可名不同分心。故於無想天。雖起三識身及發表心。更不可違不起不同心之文也。 重難云。勘婆沙論一段下文。釋發智論頗有有五行耶。答有。謂欲界有情。及色界有想天。住同分心。若無想天。不得無想之文云。彼必有自地現在五行故此文既云無想天有情。不得無想異熟位。必有自地現在五行。明知。於無想天。不起自界他地心云事。答。於無想天。起眼耳身三識及發表心位。有色有五行。故有自界五行位。總云有自地現在五行也。重意云。起他界心。為不同分心之時。起同分心。雖他地心。名自地心也。 問。有宗意。無想定。可有退失義耶。答。可有退失義也。兩方。若有退失義者於無想定。唯順生受。非順現後。及不定受者。諸論一同之說也。若有退失義者。保不通順後及不定受哉。是以。婆沙論(百五十二)中。問。此無想定。有退轉不。答。此無退轉。雜心論文。述無想正受者(乃至)不退轉。若依之爾者。披今論說。判若起此定。後雖退失。於無想定。許退失義如何。 答。無想定者。唯是異生所起定地。而異生位。種姓未定。第六種姓。猶有起惑退禪定。修無想定之人。何無起惑退此定之義哉是以。今論云。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傳說現身。必還能起以傳說言。思退失文。舉有宗義云事。炳然也。但於若有退失義者。何不通順後及不定受哉云難者。修無想定之人。雖有起惑暫退之義。此定勢力猛利。現身必還起之。順次定生無想天故。唯限順生受。不通順後及不定愛也。唯順生受非順現後及不定受。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傳說現身必還能起。當生無想有情天中。故得此定。必不能入正性離生之論文。其意如此。次於婆沙論此無退轉之文者。起無想定之後。極厭此定。入聖得果類不現行。應言退失無想定也。故婆沙論(百五十二)云。聖雖成就。而不現行。彼依現行。名異生定。是故。尊者妙音。說曰。得此定補特伽羅。有能入正性離生者。應言退失此定。於彼極厭。不現行故而於無想定者。雖有起惑暫退之義。此定勢力猛利。必還起之。不能入聖得果。不通不定受故。云此無退轉也。婆沙論(百五十二)非順不定受者。不可退轉故之文。即顯此意也。雜心論。不退之說。會通之趣。亦可同之。 重難云。有宗意。許無想定有退失義者。與婆沙論(百五十二)所載。譬喻者說。有何差異哉。 答。有宗意。無想定有退失義者。唯是暫退。更非永退。譬喻者意。許修無想定之人。入聖得果。通不定受。有永退義。故與有宗意。其義遙果也。 重難云。正理論(十二)中。無想定通不定受見。若爾。有宗意。寧非許永退義哉。答。正理論中。無相定通不定受者。是一師不定義意也。全非彼論所存正義。故光法師釋之。又一說云。一類諸師。作此定執。謂順生受。及不定受此釋意。一類諸師。作此定執之言。屬此師說。故是一師。不正義意。非彼論所存正正義云事。炳然也。 問。論文云。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傳說現身。必還能起爾者。今此傳說者。傳說婆沙論評家義歟。答。傳說婆沙論評家義也。兩方。若傳說婆沙論評家義者。今論中云。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婆沙論(百五十二)評家意。判此無退轉。基儀既各別。何可傳說婆沙論評家義哉。若依之爾者。今論并婆沙論(百五十二)評家意。同述記無想定。後不能入見道之旨。明知。今論傳說之言。傳說婆沙論評家義也。如何。 答。論主意。起無想定。為順生受畢。設雖起惑暫退之。必還得此定故。不能入見道。不通不定受。順次定生無想天中云也。不信現身必還能起云義。故置傳說之言也。故今論傳說之言。傳說婆沙論評家。退無想定之人。現身必還能起云義可云也。但於今論中云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婆沙論評家意。判此無退轉。其義既各別。何可傳說婆沙論評家義哉云難者。婆沙論中。云此無退轉。偏簡起無相定之人。能入見道云義也。非遮起惑暫退之義。於無想定。有起惑暫退之義云事。婆沙論評家意。自本許之。論主意。隨亦信之。故其義無異也。若起此定。後雖退失之處。不置傳說之言。現身必還能起之文首。始安傳說之言。其意在之歟。 重難云。婆沙論中。何處見退無想定之人。現身必還能起之旨哉。答。婆沙論中。釋無想定名異生定云。聖雖成就。而不現行。彼依現行。名異生定若無退無想定之人。現身必還能起之義者。入聖之後。何必成就無想定哉。故退無想定之人。現身必還能起云事。此文自所見也。 覺澄阿闍梨云。見元瑜釋云。俱舍論中。經主不取如是正釋。於前師解。起不信心。言此定退。傳說必起。得此定者。必不人聖。於此不信。可謂聰明准此釋思之。今論意。存無想定通不定受云義。不信婆沙論唯順生受之說。置傳說之言也。 問。論文云。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傳說現身必還能起爾者。今此退失定異熟果。可現前耶。答。可現前也。兩方。若現前者。既退失定也。彼異熟果。何可現前哉。若依之爾者。今此退失定還起之者。彼異熟果定可現前也如何。 答。今論中。釋無想定。述唯順生受。非順現後及不定受。若起此定。後雖退失。傳說現身必還能起。當生無想有情天中。故得此定。必不能入正性離生。修無想定之人。雖有起惑暫退之。此定勢力猛利。現身必還起之。順次生定受無想天異熟果云故。彼退失定異熟果可現前之事。炳然也。若彼退失定異熟果。不現前者。何可定唯順生受哉。但於既退失定也。彼異熟果。何可現前哉云難者。設雖退即定還得之者。彼異熟寧不現前哉。今疑難之處。頗不得其意者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舉無想定唯限順生受惑。通不定受云二說。爾者唯限順生受云說。為正義歟。答爾也。兩方。若唯限順生受云說為正義者。披正理論文云。又許此定通此法。外法異生。所得非聖若許內法異生修無想定者。何無入聖得果通不定受之義哉。是以。彼論中。上雖舉今二說。下對滅盡定。判其不同云。前無想定。能順生受及不定受。今滅盡定通順生後及不定受以下一文。思上二說。無想定通不定受云說。為正義之旨分明也。若依之爾者。唯順生受之說。本頌既載之。定知。正義云事如何。 答。顯宗論中。不改頌云善唯順生受光法師引正理論。又云。一說云。一類諸師。作此定執。謂順生受及不定受。一類諸師。作此定執之言。開通不定受云說故。唯限順生受云說。是正義。通不定受云說。一類諸師不正義云事。炳然也。但於正理論。又許此定通是此法等之文者。述無想定通不定受云不正義一說意也。唯限順生受云正義意。內法異生。不起無想定所定也。何舉別師說。致其疑哉。次於正理論前無想定能順生受及不定受之文者。無想定通不定受云說。雖不正義。一類師說。既有此義故。含攝彼說。云及不定受也。不云依正義意。通不定受。亦非相違哉。   重難云。見正理論(十二)文云。唯順生受。非順現後及不定受。一類諸師。作此定執。理順生受及不定受。所以者何。成此定者。亦容得入正性離生。入已必無現起此定。由約現行。說無想定。名異生定。非約成就案此文意。指唯順生受非順現後及不定受之說。結一類諸師。作此定執。次云理順生受及不定受。通不定受云說。為盡理義。爰知。彼論意。通不定受之說。為所存實義云事。是以。元瑜法師釋此文云。一類諸師。言唯生受。我如理釋通生不定。謂諸外道。得此定已。迴心入聖。聖通生已。必不更起。約非聖所行。名異生定。非據成就。若入聖道。必不受果。故通不定此釋意。無諍通不定受云說。為彼論正義見如何。 答。一類諸師。作此定執者。是標下義之言也。更可非結上說之文。故光法師所引。能順彼論文體。何況。思道理。唯順生受非順現後及不定受之義。源出婆沙論(百五十二)說。專為有宗本義。不可降一類諸師說。故一類諸師。作此定執之言。開理順生受及不定之□尤□文理也。但於理順生受及不定受之理言者。彼一類師。謂盡理義。故依彼師意。置理言歟。何被拘此一字。忽可定正義哉。就中光法師所引本云。謂順生受及不定受。無有理字。若以彼本為正者。此疑頗無用也。次於元瑜法師釋者。別師異釋也。存此等道理之時。且不可依用之。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無想定通不定受云義云。成此定者。亦容得入正性離生爾者。今此師意。入聖後受無想定異熟果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無想定既名異生定入聖之後。何可有受彼異熟果之義哉。若依之爾者。今此師意。許入聖之後。成就無想定可受彼異熟果也。是以。披婆沙論說云。是故。尊者妙音。說曰。得此定補特伽羅。有能入正性離生者。應言退失此定於彼厭。不現行故。命終生於第四靜慮於彼處所有容受故如此文者。無想定通不定受云義意。入聖之後。受無想定異熟果之義可有見。准婆沙論今說思之。正理論此師意。其義可同如何。 答。修無想定。於無想天。受五蘊異熟果者。諸論一同之談也。而聖者不生無想天。故設雖無想定通不定受云義意。入聖之後。不可受無想定異熟果云事。必然也。即見正理論文。述此師義云。一類諸師。作此定執。理順生受及不定受。所以者何。成此定者。亦容得入正性離生。入已必無現起比定。由約現行。說無想定。名異生定。非約成就此文意云。修無想定之人。迴心人聖之後。永不受無想定異熟果。故無想定。通時報俱不受(為言)故元瑜法師釋此文云。我如理釋通生不定。謂諸外道。將此定已。迴心入聖。聖道生已。必不更起。約非聖所行。名異生定。非據成就。若入聖道。必不受果。故通不定若入聖道。必不受果。故通不定之言。此旨其分明也。但於今此師意。許入聖之後。成就無想定。可受彼異熟果也云難者。無想定通不定受。故入聖之後。雖成就之。聖者無記無想定。不生無想天。故永不受彼異熟果也。次於婆沙論命終生於第四靜慮於彼處。所有容受故之文者。尊者妙音意。成得無想定補特伽羅。有入正性離生者。應言退失無想定之道理。若不退失無想定者。入聖之後。命終生第四靜慮容受無想定異熟果。故亦應退失無想定也(為言)重意云。修無想定之人。雖迴心入聖。猶不退失無想定者。命終生第四靜慮。容受無想定異熟果之過可有云事也。而今此人。必應退失無想定故。入聖之後。永不受無想定異熟果也。 問。正理論意。內法異生。初起無想定。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內法異生無執無想異熟是真解脫涅槃。由何初起無想定之義可有哉。若依之爾者。見正理論文云。又許此定通是此法。外法異生所得非聖既許內法異生。得無想定。寧無初起彼定之義哉。 答。彼正理論文。偈頌結後意求脫。長行判彼執無想是真解脫。執無想定。為出離道。為證無想。而修此定。外法異生之中。執無想異熟是真解脫涅槃。無想定是真出離道之人。為證彼解脫涅槃。初起此無想定也。而內法異生不執無想異熟是真解脫涅槃。無想定是真出離道。故初起無想定之義。難有歟。但於正理論又許此定通是此法等之文者。述無想定通不定受云義意也。此義意。許修無想定之人。迴心入聖得果故。迴心為內法異生之時。起無想定云。此法異生得無想定也。重意云。外法異生位。執無想異熟是真解脫涅槃。無想定是真出離道。初起無想定。之人。迴心為內法異生之後。雖不作如前之執。由串習力。亦起無想定。此法異生起無想定(為言)非云內法異生初起無想定也。 問。無想天可有中夭耶。 (寫本云)文永二年(乙丑)後四月十五日(酉時)於海住山十輪院抄之畢去年窮冬下旬之候始此卷抄今歲孟夏閏月之半終其微功問端過七十條白麻餘一百枚之間結集之次分為兩帖方今宗性忘寢忘食勵修學於觀音寺之朝風聚文義探淳粹於罽賓國之夜月觀自在菩薩知見懇誠。 春日大明神哀愍此深志兜率雲上垂引攝於內院之砌龍華露底開惠解唯心之理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四)(夏□五十二) 俱舍論第五卷抄上 俱舍論第五卷抄(下) 問題 問。微微心位。必緣滅盡定歟。 問。今論意。微微心位。未來必修心心所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舉入滅盡定時。或滅未來心心所法。或通滅未來現在心心所法云二說。爾者。二說俱正義歟。 問。論文云。此滅盡定。唯聖者得爾者。異生不起滅盡定故如何釋之耶。 問。麟喻獨覺得滅盡定。為加行得。為當離繫染得歟。問。佛身所起功德中。可有未曾得類耶。 問。論主意。可存菩薩三十四念成覺義耶。 問。正理論意。滅盡定出心。可通識無邊處耶。 問。身證不還果聖者。約離染得。可有十種不同耶。 問。婆沙論中。述如是說者義云。此滅盡定。有十一種爾者。今此十一種中。可舉本得不動種姓所起滅盡定耶。 問。有學位所得滅盡定。俱解脫聖者。所得滅盡定。其體可同耶。 問。離非想非非想處一品染者。於具縛者所起滅盡定可有得亦在身義耶。 問。聲聞種姓。無學聖者。所起滅盡定。可有九品不同耶。 問。起滅盡定時。必伏非想非非想處煩惱歟。 問。光法師釋起無想定處。引婆沙論三師說。爾者。今論意。可同第二師說耶。 問。雜心論意。依身在色界。可起無想定耶。 問。依身在色界。起滅盡定者。唯限信解類歟。 問。論文云。尊者世友問論中說爾者。今此世友者。四種婆多中世友歟。 問。經部宗意。善心現起位。受想可俱起耶。 問。論主意。可存命根實有義耶。 問。光法師釋今論謂三界業所引同分等文。引理論由業所引六處并依等文。爾者。相違二說歟。 問。依身在欲界。入滅盡定人。過七晝夜。後出定時。必命終歟。 問。論中解發智論隨相續轉一起便住文云。彼言何義若所依身可損害。故壽隨損害(乃至)是名第二一起便住爾者。寶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出俱非害類。引婆沙論住最後有。補特伽羅。所作未辨爾者。住最後有。補特伽羅者。可通異生聖者耶。 問。有宗意。住異滅三相同時起作用耶。 問。光法師明有為四相。引婆沙論二師說。爾者。初師意。合生相現在。名一剎那歟。 問。光法師明有為四相。引婆沙論二師說。畢云。又是一解(云云)爾者。今此一解意。異上二師說歟。 問。今論意。二無心定入心。起等無間緣取果用。可通過去耶。 問。論中引有頌云。方獸地光言金剛眼天水(等文)顯何事耶。 問。光法師引今論餘處。法無礙解。通依五地云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名等隨語繫隨身中。云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意。詞無礙解。唯緣自地言詞歟。 問。光法師引今論餘處。法無礙解。依五地云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名等隨語繫。隨身繫中。如何釋之耶。 問。法無礙解。唯緣無覆無記法歟。 問。光法師明發業通果心所緣。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發業通果心。可緣名等及心等耶。 問。光法師明發業通果心所緣。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發業通果心。緣身語二業時。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香味等歟。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非緣七種法故名緣法爾者。今此七種法者。唯限法處攝歟。 問。光法師釋異熟同分相。會俱舍正理兩論相違云。正理據五趣四生異熟同分。橫望以論。此論據引一生總眾同分堅望以說爾者。正理論意。堅望所說。通中生二有。一生總眾同分者。趣生同分歟。 問。家家聖者。三緣中受生緣上同分。異熟同分歟。 俱舍論第五卷抄下   問。微微心位。必緣滅盡定歟。答。不必緣滅盡定也。兩方。若必緣滅盡定者。想心微細心位。不必緣滅盡定。微微心位。例亦可同。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云。微微現在前時。法念住現在修若不必緣滅盡定者。何可限法念住哉。加之。披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入心緣彼滅定。寂靜方能入故。故唯有漏出心。不必及緣滅定。故通二種此釋無諍。微微心位。必緣滅盡定如何。 答。光法師。引婆沙論(百五十二)如是說者。隨滅爾所心心所法即有爾所物現前。為此定體之文畢云。評家意。更有欣厭心所。隨其所應與心相應。而非起故。與前家不同寶法師引此文畢云。此與第三師別者。評家兼取欣厭。第三唯二十一。故不同也加之。勘清涼大師解釋(演義抄三上)云。俱舍頌云滅盡定亦爾為靜住有頂。謂滅盡定。以二十二物為體。謂能修定前。有二十一心所及心王一故。言二十一心所者。謂大地十。大善地十。欣厭隨一。為滅定故。有二十二物。不相應行替處。名為滅定。隨滅爾許心心所法。為定體任此等釋。微微心位。欣厭心所。隨應現起見。其中欣心所。現起之時。雖緣滅盡定。厭心所現起之位。緣受想等心所。不可緣滅盡定。云滅受想定稱即此意也。但於婆沙論微微現在前時法念住現在修之文者。雖不緣滅盡定。總緣受想等心所。不別緣一法。故云法念住現在修。全無相違。次於光法師餘處。入心緣彼滅定。寂靜等之釋者。微微心位。厭受想等心所。欣滅盡定。不過此二。厭受想等心所之時。雖不緣滅盡定。此猶欣滅盡定故。厭受想等心所也。故對出定心。廣緣餘法。云入心緣彼滅定寂靜等也。不遮緣受想等心所厭之之義邊。有何所背哉。 問。今論意。微微心位。未來必修心心所歟。答。未來必修心心所也。兩方。若未來必修心心所者。微之心位。心心所修不修。可非一准。何未來必修之哉。若依之爾者。微微心。既未曾得善心也。設雖今論意。寧可有未來不修心心所之義哉。 答。婆沙論(百五十三)中。述微微唯未曾得。微微心是未曾得勝品功德。故未來可修心心所也。故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七)云。起入滅盡定。微微心時。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或云微微現在前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三。除身念住思今論意。同可存此旨。是以。見今論(二十六)餘處文云。無學未來。鈍九利十。除微微心。此於未來。唯修俗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臨入滅定心。名微微心。此心羸劣。現未唯俗。不修無漏正理論餘處文。全同今論說。故寶法師釋云。此論及正理。皆言微微心。未來唯修有漏任此等定判。微微心位。未來必修心心所云事。諸論一同之所說也。獨限今論。何可疑之哉。 重難云。如來初盡智位。悉得所有一切功德。故微微心。定可曾得法。豈有未來修哉。婆沙論中云微微唯未曾得。所難思也。答。如來微微心。實雖曾得法。勝曾得功德故。可有未來修也。准光法師餘處(二十七)得勝曾得。名未曾得之釋。可思之也。如來微微心。是勝曾得法。可得未曾得名。故婆沙論文。亦無相違也。 重難云。若爾光法師餘處。論意各別之釋意。今論意。勝曾得法。無未來修見。依此釋意之時。今論意。如來微微心。何可有未來修哉。問題標今論意。即為疑此釋也。答。論意各別之釋意。今論意。實雖曾得法勝。曾法與未曾得名。許未來修。婆沙論意。勝曾得法。雖不與未曾得名。乍曾得法。有未來修(為言)此釋意。非謂今論意。勝曾得法無未來修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舉入滅盡定時。或滅未來心心所法。或通滅未來現在心心所法云二說。爾者。二說俱正義歟。進云。光法師釋。云前為正付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雖舉二說。無判正不。隨亦通未來現在心心所法云義。尤□道理。何判前解為正哉。是以。光法師餘處(十七)解釋中。明殺生罪。引婆沙論(百十八)或殺未來蘊非過去現在。或殺現在未來蘊。但非過去云二說畢云。然無評家。前據體斷名殺。後兼斷用亦殺現在義並無違。滅盡定滅心心所法。相例可同如何。 答。披婆沙論文。思二義正不。述初師說云。應作是說。滅於未來。置應作是說之言。出第二師義云。有說。通滅未來現在。構有說故。二說正不。既炳然也。故光法師引此二說畢。判正不云不解為正。不言有說故但於光法師餘處然無評家等之釋者。殺生罪者。能殺之人。所殺有情。現在相並有故。斷用義殺現在蘊云說。是正義也。滅盡定者。能滅之定。所滅心心所。現在不相並。故通滅現在心心所法云說。非正義也。 問。論文云。此滅盡定。唯聖者得爾者。異生不起滅盡定。故如何釋之耶。進云。論中釋此事。出三故云。非異生能起。怖畏斷滅故。唯聖道力所能起。故現法涅槃勝解。入故。付之。三故俱不可然。先初故有疑。異生既起斷見及無學有愛等。無有怖畏斷滅之義。何云怖畏斷滅故不起之哉。加之。異生於欲色界。現修無色定。設雖起滅盡定。寧可有怖畏斷滅之義哉。 次。第二故難思。無想滅盡二定。俱是無心定也。而無想定不由聖道力得之。滅盡定例可亦同。何況。滅盡定入心。是有漏非無漏。不可云由聖道力得之哉。次。第三故不明。見光法師餘處定判。釋五現法涅槃論中。第五現法涅槃論云。能見諸欲。尋伺喜入出息。皆有過去。彼作是念。此我清淨解脫。出離一切災橫。謂現安住第四靜慮。爾時名得現法涅槃此等執見。異生爾所起也。豈非作涅槃勝解哉。 答。初故靜慮者。滅盡定者。有非想非非想處彼地之中。無有色法。若滅心品者。應斷滅色心故。異生作怖畏。不起之云也。故光法師釋初故意云。此滅盡定。在於有頂。彼無有色。復斷滅心。恐成斷滅。而生怖畏。故不能起但異生起斷見及無有愛等。并於欲色界。現修無色定之時。令無斷滅色心之義何可為疑哉。次。第二故意者。滅盡之得。聖道之力起之。不得聖道之人。更無起之故。云唯聖道力所能起故。非謂以無漏為入心也。但無想定唯異生所起定故。由邪見見取戒禁取等力起之。頗不足為相例之難歟。次。第三故意者。於滅盡定。作現法涅槃勝解。是真非顛倒。豈以五現法涅槃論等。染污顛倒見。致其疑哉。 問。麟喻獨覺。得滅盡定。為加行得。為當離染得歟。答。可離染得也。兩方。若加行得者。佛得滅盡定。既離染得也。麟喻獨覺。可同之。是以。勘慈恩大師處處(法苑義林章四。瑜伽論略纂五)解釋。佛文麟喻獨覺得。滅盡定。離染得判。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當卷明得滅盡定。述聖由加行得成佛得非前。世尊之外。可加行得見。餘處(二十九)指今說云。第八解脫。如先已辨。以即是前。滅盡定故光法師釋此文云。佛唯離染得。餘皆加行得泰法師釋此文云。唯佛一人。是離染得。餘皆加行得此等定判。無諍麟喻獨覺。得滅盡定。是加行得云事如何。 答。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人故。得滅盡定。尤可離染得也。故婆沙論(百七十)中。明六十五等至。極少極多成就相云。佛定成就五十七(乃至)麟角喻者如佛若麟喻獨覺。初盡智位。不得滅盡定者。何云定成就五十七等至哉。加之。光法師餘處解今論如本論說。云何苾芻。留多壽行。謂阿羅漢。成就神通之文云。二解脫勝。成就神通。顯俱解脫。簡惠解脫如此釋者。不得滅盡定人。不可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見。而麟喻獨覺。初盡智位。無諍願智四無礙解。決定可得者也。爰知。可得滅盡定云事。但於今論兩處之文。并光現兩釋者。麟喻獨覺。初盡智位。得滅盡定。故雖離染得。總見二乘之時。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云佛唯離染得。餘皆加行得。述唯佛一人。是離染得。餘皆加行得也。故今見論餘處(二十七)文。說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六種功德。云除佛所餘一切聖者。所說六種。唯加行得。非離染得。非皆得故光法師釋此文。引合婆沙論中明願智無諍智云如是說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之文。會其相違云。婆沙通。據少分故說二乘。亦有離染得。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准今定判之趣。可會此等之釋也。 重難云。婆沙論中。出捨見至名。得俱解脫名之類。唯舉諸佛。若麟喻獨覺。初盡智位。得滅盡定者。捨見至名。得俱解脫名之類。不可限諸佛哉(是一)加之婆沙論(百四十三)中問。若如是者。三乘無學。皆是具知。何故世尊。獨名為佛。答之云。有說若盡智時。二障俱斷。心得解脫。謂煩惱障。及解脫障。說名為佛。聲聞獨覺。或先脫煩惱障。後解脫障。或先脫解脫障。後煩惱障。無俱脫者。故不名佛若麟喻獨覺。初盡智位。得滅盡定可者。何無二障俱脫之義哉。 答。婆沙論兩處之文。同准光法師餘處。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之釋。可會之也。 問。佛身所起功德中。可有未曾得類耶。 答。無未曾得類也。兩方。若有未曾得類者。披今論文云。佛無一德由加行得(乃至)故佛眾德。皆離染得爰知。佛身所起功德中。無未曾得類云事。若依之爾者。見圓暉法師餘處(二十六)解釋云。佛亦於道。得修習修。俱不盡故若得修習修不盡者。可有未曾得功德現前義哉。何況。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四十一)云謂佛若起無漏心。或未曾得世俗心。一切有情無能知者。或(九十九)述如來無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俱非他心智。現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所取境。此等論判。無諍佛身所起功德中。有未曾得類見如何。 答。諸佛世尊。初盡智位。頓得所有一切功德故。佛身所起功德中。無未曾得類也。故今論云。佛無一德由加行得。暫起欲樂。現在前時。一切圓德。隨樂而起。故佛眾德。皆離染得正理論(十二)云。由菩薩時。永離一切煩惱染故。令佛身中功德得起。故說如來所有功德皆離染得顯宗論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中。或云。世尊現起初盡智時。已具得修一切功德。今若更修。前應未得。若爾。前位功德未滿。初成佛時。應非究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或(百六十三)云。則盡智時。應不具得。一切功德。云何得名所作究竟任此等文理。佛身所起功德中。無未曾得類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圓暉法師。餘處佛亦於通。得修習修。俱不盡故之釋者。就餘乘功德論之也。次於婆沙論兩處之文者。約勝曾得功德。立未曾得名也。准光法師餘處(二十六)得勝曾得。名未曾得之釋。可會之也。 問。論主意。可存菩薩三十四念成覺義耶。答。可存菩薩三十四念成覺義也。兩方。若存菩薩三十四念成覺義者。見今論文云。傳說菩薩三十四念得菩提故既置傳說之言。明知。不存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菩薩三十四念成覺者。常途之所談也。設雖論主意。何不存此義哉。 答。論主意。就無漏心論之者。菩薩三十四念成覺云義可存也。但於今論傳說之言者。有宗意。以菩薩三十四念。得菩提故。菩薩學位。不起滅盡定云。故論主意。明西方師。菩薩三十四念。中間從見道出。起非想非非想處有漏心。入滅盡定云義。置傳說之言也。故光法師釋若許彼說。便順尊者鄔波□多理目足論。如彼論說。當言如來起滅定。後生盡智之論文云。論主意。朋西方師說。故作斯釋。 問。正理論意。滅盡定出心。可通識無邊處耶。答。不通識無邊處也。兩方。若通識無邊處者。滅盡定出心。不通識無邊處者。有宗一同之性相也。設雖正理論意。何可背此理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十二)中。解契經出滅定時。當解三觸。謂不動觸。無所有觸。及無相觸之文云。有餘師說。識處空處心相應觸。名不動觸如此文者。滅盡定出心。可通識無邊處見如何。 答。正理論意。滅盡定出心。不可通識無邊處見。正理論餘處(八十)文。偈頌結由自地淨心。及下無漏出。長行述從滅定出。或起有頂淨定心。或即能起無所有處無漏。滅盡定出心。不通識無邊處定。顯宗論(四十)說。全亦同之。但於正理論識處空處心相應觸。名不動觸之文者。泛舉出滅盡定之後。逆次所起心品也。全非謂滅盡定無間。所起出心。通識無邊處。故正理論(十二)中。釋契經不動無處有無相之三觸畢云。從滅定起心。通有漏無漏滅定起時。或逆次第。入諸等至。或逆超越入諸等至。容有如是起滅定心。現在前故今此不動等三觸者。出滅盡定之後。或逆次第。或逆超越。入諸等至。所起心品云事。此文炳然也。何況。正理論文。既云識處空處心相應觸名不動。而滅盡定無間。不起空無邊處心品之理。勿論也。准知。舉識無邊處。亦非滅盡定無間。所起心品云事。若執此文致其疑者。可疑滅盡定出心通空識二無邊處耶。乍此出文。唯疑識處之言。不疑空處之言。疑問之趣。頗不落居歟。加之婆沙論(百五十三)中。解今此出滅定時。不動第三觸相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是不動觸此文既同正理論說。閣此婆沙論文。偏就正理論。舉疑問事。更無其由哉。 重難云。元瑜法師(述文記九)釋正理論。有餘師說。識處空處。心相應觸。名不動觸之文云。又釋。此師非正宗。是異部師。許從滅定入空處等。故作是釋案此釋意。正理論今文。就滅盡定無間所起出心。通識無邊處。空無邊處釋見如何。 答。不動等三觸者。出滅盡定之後。逆次逆超。所起心品云事。不限正理論。滅定起時。或逆次第。入諸等至。或逆超越。入諸等至等之文。勘婆沙論(百五十三)說。釋今此不動等三觸畢云。由此理趣餘五有想定應知亦爾謂空無邊處及四靜慮此文無諍。遠論出心見。若爾。元瑜法師。又釋此師非正宗義等之釋。恐難依用歟。 問。身證不還聖者約離染得。可有十種不同耶。答。可有十種不同也。兩方。若有十種不同者。以道理思之。難有十種不同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身證不還果聖者。約離染時。可有十種不同見如何。 答。婆沙論(三十四)中。說身證不還果聖者種類云。或應說九。謂離染故。即非想非非想處具縛。及離一品乃至八品染為九。經有說者。此應說十。謂即前九加離第九無間道時。為彼第十案此文意。身證不還果聖者中。非想地具縛者。為一類。離非想地一品乃至八品染者。各為一類。離非想地第九品染無間道位為一類。故約離染時。有十種不同也。 問。婆沙論(百五十二)中。述如是說者義云。此滅盡定。有十一種爾者。今此十一種中。可舉本得不動種姓所起滅盡定耶。答。舉之也。 兩方。若舉之者。披婆沙論文。未舉本得不動種姓所起滅盡定。若依之爾者。既出練根所得不動種姓所起滅盡定。何不舉本得不動種姓所起滅盡定哉。 答。見婆沙論文云。如是說者。此滅盡定。有十一種。謂具縛者所起。離上上品者所起。乃至離下下品者所起。時解脫阿羅漢。練根得不動者所起案此文意。離下下品者所起之中。無學位。退法種姓并思法等四種姓本得練根得二類。及第六種姓本得之類。皆可有故。不舉本得不動種姓所起滅盡定云難。不可來也。 重難云。婆沙論文。猶似難思。具縛者乃至離下品者所起之中。不開本得練根得二類滅盡定者。離下下品者所起之中。同可合論之。何別舉時解脫阿羅漢練根得不動者所起滅盡定哉(是一)次。第六種姓之中。本得之外。別舉練根得者所起滅盡定者。約思法等四種姓本得之外。別可出練根得者所起滅盡定。有何由。思法等四種姓合論之。第六種姓別開之哉。 答。有學位。二道所得。一道所得。第六種姓人。勝劣不等故。具縛并離前八品者所起滅盡定。合論本得練根得二類。無學位。二道所得。一道所得。第六種姓人。勝劣遙異故。離下下品者所起滅盡定。別開本得練根得二類也。准光法師餘處(二十五)又於無學。二聖所道。學乃一凡。不可為例之釋。可思之。次。思法等四種姓。是鈍種姓。或進趣勝種姓。或退住劣種姓。或進或退種姓。未定故。不及別開本得練根得二類。第六種姓。是利種姓。不進不退種姓。決定故。本得之外。別舉時解脫阿羅漢。練根得不動者。所起滅盡定也。 愚推云。勘婆沙論一段之文。約離染不同。出滅定種類故。或有四種(此有二說)或有九種。或有十種云。多有說義有之。評家意。此外加時解脫阿羅漢縛根不動之別一類。云有十一種也。一段施設。無別委曲歟。若就六種姓等。分別之者。可有多義門。今非其門故。強不可劬勞歟。 問。有學位所得滅盡定。俱解脫聖者。所得滅盡定。其體可同耶。答。其體可別也。兩方。若其體同者。有學無學。其位既異。所得滅定。其體豈同哉。是以。有學無學。所得無漏道等。其體各別也。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初盡智位得俱解脫稱之類可有見。爰知。有學位。所得滅盡定。俱解脫聖者。所得滅盡定。其體可同云事如何。 答。婆沙論正義家意。有學位所得滅盡定。俱解脫聖者所得滅盡定。其體各別可云也。故婆沙論(百五十二)中。上述如是說者。此滅盡定。有十一種。謂具縛者所起。離上上品者所起。乃至離下下品者所起。時解脫阿羅漢練根得不動者所起畢下云有說此十一種。其體各異。隨位所起種類別故但於初盡智位。得俱解脫稱之類可有見云難者。身證不還果聖者。初盡智位。證無學果之後。未起滅盡定之前。由有學位所得滅盡定力。得俱解脫稱故。指有學位所得滅盡定。即名俱解脫聖所得之義邊。不可遮之。今就有學位所得滅盡定。俱解脫聖者初所得滅盡定論之者。其體各別云事。頗勿論也。 問。離非想非非想處一品染者。於具縛者所起滅盡定。可有得亦在身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婆沙論中。不可有此義見。若依之爾者。離非想非非想處一品染者。成就具縛者所起滅盡定。何無得亦在身義哉。 答。此依身所現起之功德。云得亦在身也。而離非想非非想處一品染者。唯起一品斷所屬滅盡定故。以之名得亦在身。於具縛者所起滅盡定者。雖成就之。不現起故。被云得而不在身。全無得亦在身義也。故婆沙論(百五十二)云。有具縛時。起滅盡定。即彼進斷一品染時。復起滅盡定。彼於爾時。先所起者。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今所起者。得亦亦在身。成就亦現前。即彼乃至從時解脫。練根得不動。彼於爾時。前諸位中。所起滅盡定。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今不動位。所起滅定。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由此應知。體類各別但於成就具縛者所起滅盡定。何無得亦在身義哉云難者。雖成就。不現起之功德。名得而不在身。故以唯成就義許。可有得亦在身義云難。恐似不辨一論廢立歟。 問。聲聞種姓。無學聖者。所起滅盡定。可有九品不同耶。答。可有九品不同也。兩方。若有九品不同者。披今論餘處(二十五)文述七聲聞二佛差別由九根。於聲聞種姓。無學聖者。唯限七類。彼所起滅盡定。何可有九品不同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聲聞種姓。無學聖者。所起滅盡定。可有九品不同見如何。 答。聲聞種姓。無學聖者中。有種種差別故。分別其品類非一品也。若就粗相論之者。可有六種姓。如云阿羅漢有六。謂退至不動。若第六種姓中。分練根得。非練根得兩種者。可有七聲聞。如云七聲聞二佛。差別由九根。若委細分別之者。前五種姓。為前五類第六種姓中。可分四類。所謂至無學位。練根作第六種姓之者。有學位。練根作第六種姓。後證無學位果之者。從異生位作第六種姓。後證無學果之者。并波羅蜜多聲聞也。以此四類如次。中上上下上中。上上之四類。可有九根不同。故於彼所起滅盡定。可有九品不同也。故婆沙論(百五十二)中。明滅盡定有多差別云。無學位中。退法種姓所起為下下。乃至始得不動種姓所起為上下。餘本得不動種姓起。為上中。波羅蜜多聞聲所起為上上。 重難云。婆沙論文云。始得不動種姓所起為上下。是可至無學位。練根作第六種姓之類。何云有學位練根作第六種姓後證無學果之者哉。 答。始得本得之名。隨相對可不定。對從異生位。作第六種姓後證無學果之類。以有學位練根作第六種姓。後證無學果之者。云始得不動種姓。有何所背哉。 問。起滅盡定時。必伏非想非非想處煩惱歟。答。必伏非想非非想處煩惱也。兩方。若必伏非想非非想處煩惱者。具縛并一品斷等位。所起滅盡定。其體既異。不可必伏未斷煩惱。是以。婆沙論(百五十四)中。出退阿羅漢果。非滅定句云。及先學位。起滅定已。得阿羅漢果。起上位結退若起滅盡定時。必伏非想非非想處煩惱者。起上位結。退阿羅漢果位。何不退滅盡定哉。若依之爾者。披正理論餘處文。起滅盡定時。必可伏非想非非想處煩惱見如何。 答。起滅盡定時。必可伏非想非非想處煩惱也。故見正理論餘處(八十)文云。謂有頂貪。若斷未斷。要應總伏。方入此定。故雖自地。而名超越但於具縛并一品斷等位。所起滅盡定。其體既異。不可必伏未斷煩惱云離者。雖具縛并一品斷等位。所起滅盡定。其體各別。滅盡定。是殊勝功德故。必伏非想非非想處煩惱之後。可起之也。次於婆沙論起上位結退之文者。就正斷惑論之者。有學位。起滅盡定人。得阿羅漢果之後。起下位結。退果兼退滅盡定。起上位結。退果不退滅盡定。故出退阿羅漢果。不退滅盡定之句。舉起上位結退之類也。起已伏煩惱。異實退故。總伏非想非非想處煩惱。雖入滅盡定。起此已伏煩惱之時。不退滅盡定也。重意云。諸聖者。有聖道之助故。起已伏煩惱之時。不退已伏位所起功德也。例如伏欲界煩惱。雖得未至定。聖者重生欲界。起已伏煩惱位。不捨未至定也婆沙論第百二十一卷中。有可潤色事可見之。 問。光法師釋起無想定處。引婆沙論三師說。爾者。今論意。可同第二師說耶。進云。光法師。判於三說中。後二無違。同第二師說釋見。付之。披婆沙論說。尋第二師義。不許第四靜慮起無想定。而勘今論餘處文。釋七識住中不取第四靜慮。云第四靜慮心恒求出。謂諸異生求入無想。第四靜慮起無想定見。若爾。今論意。既與第二師說異。何釋於三說中。後二無違哉。 答。婆沙論(百五十二)中。明起無想定處。舉三師異說云。有作是說。唯欲界起。欲界心猛。有說力故。有餘師說。通欲界三靜慮起。由念曾修。加行勢力。亦能現起。除無想天。勿果與因。極相通故。彼沒定當生欲界故而見今論文。偈頌結二定依欲色。長行述言二定者。謂無想定。及滅盡定。此二俱依欲色二界。而得現起。依欲色二界。起無想定云。故婆沙論三師說中。與於欲界下三靜慮起云第二師說。說欲界四靜慮起云第三師說。無違釋尤順俱舍婆沙兩論說也。但於今論餘處。謂諸異生求入無想之文者。光法師釋此文云。求入無想。謂求入無想天。或求入無想定同第二師說之方。可云求入無想天。同第三師說。之方可云求入無想定也。解釋自本存二邊。更不可違第二師說歟。 演秘六云。准有宗義。順正理論第十二設通欲色起。色界之中。而有兩釋。一云唯下三靜慮。非在第四。勿因與果極相鄰通。有說。亦在第四靜慮。除無想天。已生彼天受彼果故。俱舍論同。婆沙一百五十二有三說別。有說。唯欲人心猛利。有說力故。後之二說。同順正理色界二義。雜心論說同婆沙論初師所明。 私云。案此釋意。引正理論二說畢云。俱舍論同引婆沙論三說畢。述後之二說。同順正理色界二義。爰知。俱舍論意。同婆沙論後二師說云事。若爾。與光法師於三說中。後二無違。前說非正。如下別破之釋。其意是同歟。 隨管見之所及。染筆於龜首之春水。迴微功之所積。懸志於雞足之朝雲。願任多年慇懃之本望。必預三會聽法之巨益耳。 文永二年(乙丑)二月二十三日(申時)於海住山十輪院記之。法印宗性。 問。雜心論意。依身在色界。可起無想定耶。 答。此事雖難測。且不起無想定可云也。 兩方。若起無想定者。雜心論中。明起無想定云。從欲界起非餘。此根利故如此文者。依身在色界。不起無想定見。若依之爾者。披發智論(十九)文出色有有想天非五行句云。謂色界有想天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俱舍。正理(十二)顯宗論中。同引此文。為依色界身起二無心定之證據。若雜心論意。依身在色界。不起無想定云者。豈不背發智論今文哉。加之。勘泰法師解釋云。若依上座部。身在色界。不得修無想定雜心論意。寧朋上座部義哉。 答。雜心論意。存依身在色界。不起無想定歟。彼論從欲界起。非此根利故之文。此旨分明故也。依之。撲揚大師(演秘六)引婆沙論三師說畢云。雜心論心。同婆沙論初師所明而婆沙論初師意云。有作是說。唯欲界起。欲界心猛。有說力故。不許依身在色界起無想定。故雜心論意。同存此義云事。撲揚定判。亦炳然也。但於發智論文者。雜心論。專以阿毘曇心論。為依憑故。背發智論說。強非所痛歟。次。於泰法師釋者。雖釋上座部意。依身在色界。不起無想定。不云有部之中。都無此義。何為相違哉。婆沙論初師既云唯界起。明知。有部之中。有此別師云事。何況。光法師。判若有自部諸師。不許亦依色界起無想定。便違發智論所說。元瑜法師解正理論文。述唯第三說。不通色界。亦是自部異部。有違教過。依身在色界不起無想定者。有別之中。別師說見。若非有部之中別師者。背發智論文。不可為違教過故也。泰法師釋。不足為疑者歟。 問。依身在色界。起滅盡定者。唯限信解類歟。答。不限信解類也。兩方。若唯限信解類者。設雖見至人。何無此義哉。若依之爾者。滅定人中者。今論定判也。見至人。寧生色界。起滅盡定哉。 答。依身在色界。起滅盡定者。可通信解見至二類也所謂信解人。於人中。初起滅盡定畢。退起色界惑之。後。修練根作見至之類。生色界可起滅盡定。故依身在色界。起滅盡定者。可通見至類也。 問。論文云。尊者世友問論中說爾者。世友者。四種薩婆多中世友歟。進云。光法師釋云。經部異師尊者世友所造問論中說付之。既云尊者。定可四種薩婆多中世友。是以。論次下文云尊者妙音說此非理。是四種薩婆多中。妙音也。上所舉尊者世友。何云經部世友哉。何況。披業成就論文云。若毘婆沙五百羅漢和合眾中。婆修多大德說言。若何等人。滅定無心。彼得此過。我滅三昧。是有心故此文無諍。今此婆修蜜多者。四種薩婆多中。世友見如何。 答。論中答今二定中。心久時斷。如何於後心復得生之問。述尊者世友問論中說。若執滅定全無有心。可有此過。我說。滅定猶有細心。故無此失。尊者世友所造問論意。滅定中。有細心故。心久時斷。後心得生。無有其過(為言)而見婆沙論(百五十二)文云。由此尊者世友說言。云何滅盡定。謂已離無所有處染。止息想作意為先。心心所法滅。是名滅盡定。四種薩婆多中世友意。滅盡定中。全滅心心所法。無微細心定。爰知。滅盡定中。猶有細心云世友者是經部世友。非四種薩婆多中世友云事。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部異師尊者世友所造問論中說(乃至)印度國名。世友者非一。此是非婆沙會中世友寶法師釋此文云。敘異計通難也若四種薩婆多中世友者。寧云敘異計哉。加之。慈恩大師釋云。俱舍云尊者世友問論中說。此即經部異師諸師一同之所判。定依遍覺三藏之相承歟。但於既云尊者世友。定可四種薩婆多中世友云難者。設雖經部世友。其德尊高者。立尊者名。有何相違哉。次於論次下。尊者妙音說。此非理之文者。舉四種薩婆多中妙音義。破經部所造論說。立破次第無所背也。次。於業成就論若毘婆沙五百羅漢等之文者。業成就論者。是遍覺三藏所譯。成業論同本異譯也。勘彼成業論文云。如尊者世友所造問論中言。若執滅定今無有心。可有此過。我說。滅定猶有細心。故無此失。全無若毘婆沙五百羅漢等之言。推之業成就論中譯者。自謂婆沙會中世友加此言歟。 問。經部宗意。善心現起位。受想可俱起耶。 答。可俱起也。兩方。若俱起者。見光法師解釋云。識想受三。唯無記性。思心已云。方始通三明知。善心現起位。受想不俱起云事。若依之爾者。設雖經部宗意。何不許大地法心所哉。若許之者。善心現起位。受想可俱起也如何。 答。光法師餘處(二十)解釋中。述經部宗義云。受想思實有心所法。思上假立實無既許受想思。其體實有。大地法攝善心。現起位受想。必可俱起也。但於光法師識想受三唯無想性之釋者。解正理論(十三)譬喻論者。作如是言。滅盡定中。唯識受想。以定無有無心有情之文。作今釋故。此明經部本師譬喻論者計。非敘二十部中經部宗義也。而譬喻論者意。立唯心無所之義。心王之外。不許心所別體故。不及論善心現起位受想俱起相。無記心王之上。立識想受三名。三性心王之上。立思名(為言)若爾。此師意。善心現起位。不立識想受名可云也。故光法師釋云。彼宗所執。唯一心王隨用差別。立種種名。無別心所。但心緣境。第一剎那初了名識。第二剎那取像名想。第三剎那領納名受。第四已去造作名思。諸餘心所。皆思差別重意云。譬喻論者。如來滅後一百年中出世。□量部宗如來滅後四百年中出世。出世時代遙隔。所立宗義亦異故。慈恩大師釋云。日出論者。即經部本師。佛去也後。一百年中。北天竺刃翅羅國。有鳩摩邏多。此方童音。造九百論○亦名譬喻師。或為此師造喻鬘論。集諸奇事。名譬喻師。經部之種族。經部以此所說為宗。當時猶未有經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任此釋。譬喻諸論者。與經部宗各別云事炳然也。何依光法師師今釋。混疑經部宗義哉。或一義云。經部宗意。善心現起位。受想必可俱起也。但於光法師識想受三唯無記性之釋者。約受想可有行前未不同。唯無記性者。云行受想也。行未受想。可通三性故。與善心可俱起也。 問。論主意。可存命根實有義耶。答。不存命根實有之義也。兩方。若存命根實有義者。光法師釋既爾此壽應業能持。隨業所引。相續轉故之論文云。論主意朋經部故。今轉計。前後相違論主意。朋經部者。何可存命根實有之義哉。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云。有別實物。能持暖識名為壽體。是說為善光法師釋此文云。論主印取說一切有部任此等定判。論主意。存命根實有之義見如何。 答。論主意。朋經部。謂三界業所引同分住時。勢分。說為壽體之說。存命根假立之義也。此旨不限光法師當卷。論主意。朋經部。故今轉計。前後相違之釋。論疏餘卷中。處處同述此趣。所謂勘今論餘處文。或敘經部說云應如是說。彼阿羅漢。由此自在三摩地力。轉去曾得宿業所生。諸根大種住時勢分。引取未曾定力所起。諸根大種住時勢分。故此命根非是異熟。所餘一切皆是異熟光法師釋此文云。論主意朋經部故。言應如是說或難。有部義云。是則還同心相續難。或心心所唯互相依光法師釋此文云。如是所難方便欲明同分命根。非實有體或舉經部義云。故經部師說。無色界心等相續。無別有依光法師釋此文云。引說同已准此等論疏之釋。論主意。朋經部命根假立之義云事。甚分明也。加之。正理論餘處(二十一)中。引今論則還是同心相續難。或心心所唯互相依之文畢云。經主定於阿毘達摩。無所承稟謬述。此言或由自心增厭。對法矯作是說。或亂正宗。誰有妙通以正理難。思論主意。朋經部義之旨。亦炳然也。但於今論有別實物能持燸識等之文者。論主意。實雖朋經部命根假立之義。結歸本宗故云爾也。光法師。論主印取說一切有部之釋。即顯此意也。 重難云。寶法師引正理論於此但應徵經主意。若處無業所引異熟內五色處。於彼或時無業所引第六意識處。謂於長時起染污識或善有漏及無漏識。相續位中。無業所引異熟勢分。說何為壽等之文畢云。准上論文。正理破經部義。論主既下。不存經部之義。不勞更釋。故下文云。別有實物。是說為善。有人雖作俱舍師釋。未為當理此釋無諍。論主意。不朋經部宗。存命根實有之義見如何。 答。寶法師今釋。實難會通之。此疑之為難義。只起自此釋。依之。學者之中。寶法師意。異光法師釋。論主意。存命根實有之義。得意之人有之。此義□今釋。尤雖似可然。廣勘今論處處之文。朋經部義。存命根假立之旨見。故寶法師解釋。且顯結歸本宗之義。可會通歟。 問。光法師釋今論謂三界業所引同分等文。引正理論由業所引六處并依等文。爾者。相違二說歟。答。非相違二說也。兩方。若相違二說者。光法師。解兩論今文。非相違二說釋見。若依之爾者。今論云。謂三界業所引同分住時勢分。說為壽體。於同分上。假立命根。正理論(十三)述由業所引。六處并依住時勢分相續。決定隨應住時。爾所時住故。此勢分說為壽體。六處及扶根上。假立命根。若爾。其義既異。何非相違二說哉。是以。撲揚大師(演秘二)判經部命根而有兩說。一正理說。依六處立。二俱舍說。依眾同分。相違二說之旨。此釋炳然也如何。 答。俱舍正理兩論之文。同朋經部命根根假立之相。定知。非相違二說云事。但於兩論所載。其義既異云難者。光法師會其相違云。同分無體。還依六處及依上立。此論據假依假。正理據假依實。故不相違。但於撲揚大師命根為有兩說之釋者。就兩論現文。作一解釋歟。 問。依身在欲界。入滅盡定人。過七晝夜。後出定時。必命終歟。答。必可命終也。兩方。若必命終者。披光法師解釋云。如人應受百年命根。至年五十。入彼二定。設經五十年。方始出定。不食段食還更受餘五十年命爰知。依身在欲界。入滅盡定人。過七晝夜。後出定時。不必命終云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依身在欲界。入滅盡定人。過七晝夜。後出定時。必可命終見如何。 答。依身在欲界。入滅盡定人。過七晝夜。後出定時。段食盡故。必可命終也。故見婆沙論(百五十三)文云。欲界有情。諸根大種。由段食住。若久在定。即在定時。身雖無損。後出定時。身便散壞。故住此定。但應少時。極久不得過七晝夜。段食盡故。引曾有苾芻入滅盡定。或經三月。或經半月。後出定時。即便命終。二箇往時畢結釋云。由此故知。生於欲界。若久在即在定時。身雖無損。後出定時。身便散壞。故住此定。但應少時。極久不得過七晝夜此文意云。生欲界。入滅盡定人。過七晝夜。後出定時。段食勢力盡。即可命終。故住滅盡定。極久不得過七晝夜。必當出定(為言)但於光法師如人應受百年命根等之釋者。依身在欲界。入滅盡定人。不過七晝夜之前。出定之時。由滅盡定力。入定之間。不損命根。故出定之後。還更應彼所殘餘命根故為顯此義。假令指年數。如人應受百年命根。至年五十。入滅盡定。力入定之間。不損命根。故還更應受所殘五十年命根云也。非謂實有生欲界人。五十年間。入滅盡定。出入定之後。受所殘餘五十年命根之類歟。 重難云。依身在欲界。住滅盡定間。不過七晝夜。必當出定者。何有住滅盡定。或經三月。或經半月。後出定時。即便命終之類哉。 答。如彼或誓行捷稚時。出滅盡定。或經三月後。初打捷稚。或誓大雨止時。出滅盡定。經半月後。其雨方止。立別誓願之人中。不圖可有過七晝夜。後出滅盡定。段食盡故。即便命終之類也。故婆沙論(百五十三)云。曾聞於一僧伽藍中。有一苾芻。得滅盡定。食時將至。著衣持缽詣食堂中。是日打捷稚少晚。彼苾芻以精勤故。便作是念。我何為空過。此時不修於善。遂不觀後際。即立誓願。入於滅定(乃至)打捷稚當出時。僧伽藍有難事起。諸苾芻等散往他處。經於三月。難事方解苾芻還集僧伽藍中。纔打捷稚。彼苾芻從定而出。即便命終。復有一苾芻。得滅盡定。而常乞食。於日初分。著衣持缽。方欲詣村遇天大雨。恐壞衣色。少肖時停住。即作是念。我何為空過。此是不修於善。遂不觀後際。即立誓願。入於滅定。乃至雨止當出。有說。爾時雨經半月。有說。一月其雨方止。彼從定出。即便命終不立如此別誓之人。住滅盡定。不過七晝夜之前。必當出定也。故婆沙論(百五十三)問答云。問。若有苾芻。不立誓願。入滅盡定。云何當出。答。法爾應出。如有心定。又彼苾芻。或欲飲食。或欲便利。以彼在定。雖不為損。出即致患。故由此因應出定。 問。論中解發智論(十五)隨相續轉。一起便住文云。彼言何義。若所依身。可損害故。壽隨損害(乃至)是名第二一起便住爾者。寶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論主釋發智論。或是發智論自釋付或是發智論自釋之釋有疑。依今此解釋。案論文起盡。上引發智論隨相續一起便住之文畢。下問彼言何義。答若所依身。可損害故。壽隨損害。是名第一隨相續轉。若所依身。不可損害。如起而住。是名第二一起便住。文相次第明。述論主自義見。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論主答。泰法師解此文。判論主釋。何況。披發智論說。全無若所依身可損害故壽隨損害等之文。若爾。發智論自釋云事。甚似難思如何。 答。推寶法師或是發智論自釋之釋意。異初釋云論主釋發智論。毘婆沙釋發智論文(為言)毘婆沙師釋自部本論文故。云發智論自釋也。非云發智論中。正有此釋。故發智論中。全無此文云難。不可來歟。退勘婆沙論文云。有說色身。名為相續。謂生欲界。不住無想滅盡等至。壽隨色身。相續而轉。所以者何。若身平和。壽則無夭。若身損壞。壽則中夭此文既述隨身損壞。壽有中夭。名為隨相續轉之旨。故准此娑沙論有說義。思今論若所依身。可損害故。壽隨損害。是名第一隨相續轉等之文意。毘婆沙師說。非論主自義被得意也。寶法師釋第二釋意。若存此趣歟。但於光法師泰法師釋者。寶法師論主釋。發智論之初釋。即同此等釋意也。今就第二釋問答之二釋。自本其意各別也。何違初釋意為疑哉。 重難云。見今論次下文云。迦濕羅國毘婆沙師言。初顯有障。後顯無障由此決定有非時死。毘婆沙師釋別出之。明知。若所依身。可損害故。壽隨損害等之上文。是論主自義。非毘婆沙師說云事。 答。勘發智論文云若欲界有情。不住無想滅盡等至。當言隨相續轉。若住無想滅盡等至。及色無色界有情。當言一起便往。遮譬喻者不許非時命終之義。顯有宗意。有非時命終也。故婆沙論(百五十一)中。解此文云。問。何故作此論答。欲止他宗。顯已義故。謂譬喻者。不許有非時命終。所以者何。如契經說。壽終不可救。由此故知。無非時死。為止彼意。顯有非時命終。故作斯論由此義故。由此決定有非時死之說。故云毘婆沙師言也。非謂云爾故若所依身。可損害故。壽隨損害。等之次上文。非毘婆沙師釋歟。 問。光法師出俱非害類。引婆沙論。住最後有。補特伽羅。所作未辨文。爾者。住最後有。補特伽羅者。可通異生聖者耶。答。可通異生聖者也。兩方。若通異生聖者者。既云住最後有。補特伽羅。所作未辨。所作未辨位。唯可限異生也。若依之爾者。婆沙論文。光法師釋。更無所簡別。何不通異生聖者哉。 答。披婆沙論一段之文。述不為自害。亦不他害之類。上云最後有菩薩。舉菩薩最後畢。下云住最後有補特伽羅。所作未辨。出二乘中依此身。定得無學果之類也。故見光法師定判。釋今論所載俱非害者畢云此且毘標。非皆遍舉。出今論不舉之類。引婆沙論。住最後有。補特伽羅。所作未辨之文。而今中既舉最後身菩薩故。明知。婆沙論。住最後有。補特伽羅者。非是菩薩。唯取二乘云事。若爾二乘人中。依此身定得無學果之類。亦通異生聖者。推之婆沙論。住最後有。補特伽羅。所作未辨之文。定可通異生聖者也。但於所作未辨位。唯可限異生也云難者。依此身定得無學果之人。未得無學果之前。凡位聖位。俱云所作未辨。有何所肖哉。此難之趣。恐不落居歟。尋云。以二乘名最後有補特伽羅。何處見哉。答。光法師餘處(十一)及最後有之論文云。謂依此身。定得無學。名最後有。若未證果。必無中處此釋意。最後有之言。通二乘見也。 問。有宗意。住異滅三相。同時起作用歟。 答。同時起作用也。兩方。若同時起作用者。住異滅三相。其體既別。何同時起作用哉。是以。今論中。述有宗義云。諸說住等用不同時。光法師釋此文。判用不同時。前後別起。加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三十九)中。三體雖同時。用有前後任此等定判。住異滅三相。別時起作用見。若依之爾者。住異滅三相。於現在世。同時起用者。有宗之所定也如何。 答。有宗意。住異滅三相。同時起作用也。故光法師釋云。應知。此宗生相未來起用。住異滅三於現在世。同時起用但於今論諸說住等用不同時之文者。於現在世一剎那頃。義分住異滅三相作用。故云用不同時。更非實有前後。品類足論中。說非正滅法云。謂除現在。現前正滅法。諸餘現在於現在世。分別正滅法非正滅法。即顯此意也。婆沙論文會通同之。 退勘光法師餘所定判解。俱有相應。於法滅位。方興作用。由此二因。令俱生果有作用故之論文云。住異雖亦同時。滅相義。當在後。故偏言滅先日記錄此趣。只守明師之相承。今時披見此釋。重散愚昧不審。其兩方疑難。此一文被會者歟。 文永二年(乙丑)後四月三日(酉時)於海住山十輪院書添之。法印宗性。 問。光法師明有為四相。引婆沙論(三十九)二師說。爾者。初師意。合生相現在。名一剎那歟。答合生相現在。名一剎那也。兩方。若合生相現在。名一剎那者。生相現在。二世各別。何合二世。名一剎那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引婆沙論初師說云。體雖同時。用有前後。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名一剎那此文無諍。合生相現在。名一剎那見如何。 答。案光法師解釋起盡。述應知此宗生相未來起用。住異滅三於現在世。同時起用。雖復俱依一法上立。所望不同。作用各別畢。就之。問時之極促名一剎那。用既別世。何名剎那。答之。引婆沙論二師說。一說云。體雖同時。用有先後。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名一剎那者。生相未來起用。住異滅三相。現在起用。故實雖二念。約作用究竟。合生相現在二世。名一剎那(為言)又一說云。或生滅位。非一剎那。然一剎那具有三體。故說三相同一剎那者。起生滅作用。雖非一剎那。一剎那間。具有其體。故約體說生滅同一剎那(為言)故光法師引婆沙論二師說畢云。前家約用。後家約同時。具有三體。各據一義。然無評家第二師說。還思初師意。合生相現在二世。名一剎那之旨。炳然也。但於生相現在。二世各別。何合二世。名一剎那哉云難者。今此一剎那者。異一念名一剎那之常廢立。約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合生相現在二世。名一剎那也。 問。光法師明有為四相。引婆沙論二說畢云。又足一解爾者。今此一解意。異上二師說歟。答。不異上二師說也。兩方。若異上二師說者。光法師引婆沙論二師說畢云。又足一解云。如文相者。釋成上二說意。非別義見。若依之爾者。既置又言。尤可別義哉。 答。見光法師釋云。又足一解云。生用起時。名一剎那。現在三相用。復名一剎那。此約用起時促。解也此釋意云。上所引婆沙論第二師意。雖述然一剎那具有三體故。說三相同一剎那。未顯一剎那之分齊。是不足也。故今明一剎那之分齊。足其不足。更非別一解也。重意云。既云生用起時名一剎那。現在三相用時。復名一剎那。成生相與現在三相。各別剎那之旨。豈為釋一剎那頃。具有生住異滅四相故之別一解哉。爰知。非前二師說之外別解云事。但於又言者。雖非別一解釋。繼上義意。故置又言。有何所背哉。 已上相承趣也。 愚推云。 問。今論意。二無心定入心。起等無間緣取果用。可通過去了耶。答。可通過去也。兩方。若通過去者。今論中。無說二無心定入心。起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知唯限現在云事。何況。若於過去。起取果用者。豈不招三世雜亂過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今論意。二無心定人心。起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見如何。 答。勘光法師餘處解釋。引正理論(十九)謂入定心。居現在位。頓取諸定及出心果。亦與最初剎那定果。滅入過去。隨後諸定。及出定心。一一生時。與果非取。先已取故之文。并婆沙論(百九十四)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無有等無間緣異時取果。異時與果。若此時取果。即此時與果故之說畢云。今俱舍論意。同婆沙評家。不同正理任此定判。今論意。二無心定入心。起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可云也。但於今論中。無說二無心定入心起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云難者。實以難思。然而且存一義云。光法師釋之習。今論無分明說之時。同婆沙論評家義釋也。何況。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婆沙論意。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之道理云。若婆沙意。過去既得起與果用。何故不得起取果用而今論餘處文云。二因於正生。餘二緣相違。而興於作用。於過去起與果用。無所痛名為作用。正理論(二十)意。異之。或云非過去時。可有作用。此言作用意顯功能。或述由不共故。自果生時。作用雖無。而於自果。與功能上。立作用名。假不許於過去。起作用。故知。今論意。於過去可起取果用。被得意也。故光法師餘處釋。今論意。同婆沙論評家漸取漸與之義。非無其由歟。但於過去起取果用者。豈不招三世雜亂過哉云難者。光法師餘處會此疑云。初取果者。過去亦起。 重難云。披今論餘處文云二定但由三。餘由二緣生。無想異熟。非等無間緣生見。若爾入無想異熟心。與出無想異熟心。於過去。初可起等無間緣取果用。若爾初取果者。立現在世之會通難成哉。 答。二無心定入心。與初剎那所入定。於現在必起等無間緣取果用。故就之云。初取果者。立現在世也。但無想異熟。非等無間緣生云事。輒難定之。設雖非等無間緣生。入無相異熟心。於現在必可起因緣等取果用。故等無間緣取果用。於過去雖初起之。更不可有三世雜亂過。故寶法師餘處釋云。取果名現在者。據因緣等說。不據等無間緣等。 問。論中引有頌云。方獸地光言金剛眼天水(等文)顯何事耶。答。於方獸地光言金剛眼天水九種義。智者立一瞿聲云。此文意也付之九種義既別。何立一瞿一聲哉。 答。論中所引方獸地光言金剛眼天水。於斯九種義。智者立瞿聲之頌文。實以難思。然而且推之。九種義雖異。名義相應故。立一瞿聲歟。故至相寺大師釋(三十要問答下)云。若名與義相應。名既不定。義亦應爾。西方有以一瞿名。目於九義。謂言方地光牛金剛眼天水。以一瞿名。目此九義。名與義定相應者。天因之時。地應隨名。與天相應。餘亦如是准此釋可思之。 問。光法師引今論餘處。法無礙解。通依五地云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名等隨語繫隨身繫中。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初釋意。隨語繫判也。付之。定法無礙解依地。可隨所緣名等繫地。若名等隨語繫者。法無礙解。何可依五地哉。是以。披今論餘處(二十七)文云。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以於上地無名等故泰法師釋此文云。以於無色上地。無名等故思此等釋意。名等隨身繫。通有欲界及四靜慮。故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見。何況。次下論文云。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欲界初靜慮。以於上地無尋伺故。隨所緣言詞繫地。定能緣詞無礙解依地。准例法無礙解。其義可同。加之。光法師餘處(二十七)解釋中。引婆沙論。紗無礙解在二地。在五地。在七地云三師說畢云。初說據名隨語繫。故說法無礙解但依二地。後二說據名隨身繫。說法無礙解通依上地若爾。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者。名等隨語繫義云。初釋意。非只背今論說。亦相違自定判哉。 答。光法師初釋意。能緣法無礙解。雖通五地。所緣名等。隨能發語。欲界初靜慮。二地所繫(為言)據能緣心。通於王地。理實名等。隨語二地之釋。即述此意也。次於今論餘處以於上地無名等故之文者。明法無礙解。通依欲界及四靜慮五地。無色上地。無有名等。不能別緣下地名等。故法無礙解。不依四無無色地云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以於上地。無名等故。彼不別緣下名等。故非許上三靜慮有名等。何可定名等隨身繫義哉。泰法師釋。會通同之。次於詞無礙解例難者。緣言詞雖要緣自地。言詞為本。故隨所緣言詞繫地。定能緣詞無礙解依地也。以緣言詞難故。要自在心緣之釋其意在之。緣名等自緣言詞易故。法無礙解依自地。無名等上三靜慮別緣下地名等也。次於光法師餘處。據名隨身繫訖法無礙解通依上地之釋者。述當卷第二釋意也。既為各別解釋。更不可及會通歟。 重難云。名等言詞。是俱起和合法也。何約所緣。分難易。於依他。論通局哉。何況。正理論餘處(七十六)中。釋詞無礙解。唯依二地云。謂此意言。尋詞二法。能發語故。相不寂靜。自性粗動。上無此故。寂靜微細。詞無礙解。緣外言詞。亦不寂靜。兼動類攝。是故此解上地中。無初靜慮中。亦有尋伺故。於定內。亦有此解。由此極成。但依二地如此文者。詞無礙解。唯依二地。全不由緣。言詞難故見如何。 答。名等有詮表故緣易。言詞無詮表故。緣結難也。故婆沙論(百八十)中。明四無礙解緣三世相云。法辨二無礙解緣三世。詞無礙解。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者緣未來不生者緣三世思此文意。法無礙解。緣名等易故。通緣三世。詞無礙。言詞難故。唯緣自世云也。法詞二無礙解。所緣難易。以之可知。次於正理論文者。詞無礙解緣外。言不寂靜難故。唯依欲界及初靜慮二地(為言)非云緣言詞易者。有何所背哉。 問。光法師意。詞無礙解。唯緣自地言詞歟。 答。可緣自下地言詞也。進云。光法師釋云。以緣言詞難故。要自地心緣付之。依光法師釋。見婆沙論(百六十九)緣自地及下地等至中。舉詞無礙解所依。若爾。光法師今解釋。豈不違婆沙論論所說哉。 答。初靜慮。詞無礙解。通緣欲界及初靜慮言詞。故詞無礙解。可緣自地及下地言詞也。故婆沙論云。七等至緣自地及下地。謂法詞二無礙解。五通所依但於光法師以緣言詞難。故要自地心緣之釋者。緣言詞難。要緣自地。言詞為本。故有言詞地為詞無礙解依地。第二靜慮以上。自在無言詞故。詞無礙解。不緣彼地(為言)光法師餘處(二十七)解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欲界初靜慮以上地無尋詞故之論文云。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依欲界初本靜慮。以於上地無尋詞故。定無言詞。以緣詞難。唯自地故。其意亦同之。同有言詞地中。緣自地言詞為本。兼緣下地言詞之義邊。更非所遮。故光法師全釋。不背婆沙論說也。 問。光法師引今論餘處(二十七)法無礙解。通依五地云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名等隨語繫。隨身繫中。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下文言法無礙解通五地者。此是隨身繫家付之。法無礙者。名無退智緣能詮名等。設雖名等隨語繫。法無硬解。何不依五地哉。何況。見婆沙論文。緣自地及下地等至中。舉法無礙解所依。若法無礙解。緣自下地者。寧不云名等隨語繫哉。依之。寶法師意。存法無礙解。雖通五地。所緣名等隨語繫義如何。 答。光法師第二釋意。緣名等難。要緣自地名等為本。故隨所緣名等繫地。定能緣法無礙解依也。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指婆沙論(百八十)法無礙解通在五地。在七地云二師說云。後二說據名隨身繫說。法無礙解。通依上地。以依法難。要依自地智。緣自地法。即述此意釋。但於婆沙論緣自地及下地等至中。舉法無礙解所依之文者。緣名等難故。雖要緣自地。名等為本兼緣下地名等故。法無礙解所依。緣自地及下地云文。全非相違也。次於寶法師釋者。別異釋也。不足為疑歟。 重難云。勘婆沙論文。問上三靜慮。為有名不。答之云。有說。無有說有。而不可說。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寧說無不應說有。而不可說。以無用婆沙論評家意。既不許上三靜慮有名等之義。何云法無礙解依上三靜慮緣自地名等哉。 答。婆沙論今文。名等隨語繫云師義中。有說意。上三靜慮。有名等云故。評家破而不許也。名等隨身繫云師意。上三靜慮。有名等勿論也。評家更不可破之。而光法師第二釋意。今論下文。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者。名等隨身繫義判故。云法無礙解依上三靜慮。緣自地名等。不可違婆沙論評家意也。 問。法無礙解。唯緣無覆無記法歟。答。唯緣無覆無記法也。兩方。若唯緣無覆無記法者。法無礙解所緣可廣。何唯限無覆無記法哉是以。見識身足論(十一)文。欲色界繫。縱所斷心。唯緣無覆無記法之類中。不舉法無礙解相應心。若法無礙解。唯緣無覆無記法者。何不舉之哉。若依之爾者。法無礙解。緣名等。明知。唯緣無覆無記法云事如何。 答。見今論文餘處(二十七)云。謂無退智緣能詮法名句文身。立為第一。法無礙解。唯緣名等定。當卷述又名身等唯是等流。又唯無覆無記性攝。名等唯限無覆無記法無礙解。唯緣無覆無記法云事。炳然也。但於識身足論文者。不舉盡也。鼻舌身三識身。及無相無相三摩地相應心一類。唯緣無覆無記法故舉之。四無礙解中。法無礙解。雖唯緣無覆無記法。餘三無礙解。非唯緣無覆無記法。故總見四無礙解一類。有此相濫故。唯緣無覆無記法之類中。且不舉之歟。如彼通果無記心中。變化心及發業心。雖唯緣無覆無記法。天眼天耳二通。非唯緣無覆無記法。故總見通果無記心一類。有此相濫。故准緣無覆無記法之類中。不舉變化心及發業通果心也。 重難云。勘光法師餘處(十三)解釋。述身語表業。隨心地繫。非隨身地繫云。論主評取前家。隨心地繫。心是親強。身是疏弱。故諸色業隨心判性。若諸色業。隨身地繫。此色業性。應亦隨身。身謂命根眾同分等。體是無記。色業皆應隨身是無記性。不通善染。便成大過由此故知。隨心地繫。前說為善思此釋意。隨彼定繫地者可隨彼判性類見。若爾名等隨語繫義為正云釋意。可隨能發語判名等性類。而能發語。既通善等三性。所發名等。何唯限無覆無記哉。若雖隨能發語。定名等繫地。不隨能發語判名等性類者。此諸色業。皆應隨身是無記性。不通善染之能破難成。爰知。名等隨語繫義。為正云釋意。隨能發語。所發名等。可通善等三也如何。 答。名等隨語繫義。為正云義意。語得業稱。必由與名俱生。有詮表故。語業望名。極親近故。隨能發語。定所發名等繫地也。故光法師釋云。以語親能發名身等故初釋意。由此道理。雖名等隨語繫義為正。能發心。專欲發業故。隨能發心。判所發身語二業性類。故身語二業。通善等三性。即語業中。隨能發心。成虛誑語不虛難語等。故通善不善也。能發心不欲發名故不隨能發心判名等性類。名等只詮表物體許。不成善不善性。故唯限無覆無記也。准今論餘處(十三)。此作者心。本欲起業之人。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能發心望所發身語二業。甚親強故。隨能發心。定所發身語二業繫地。判性類也。故隨心此諸色業。皆應隨身是無記性。不通善染之例難。為不正義也。問。光法師明發業通果心所緣。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發業通果心。可緣名等及心等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既得緣名亦緣心等付之。發業通果心者。為發身語二業也。唯可緣所發業。何緣名等及心等哉。是以。變化心唯緣所化四境定。何況。披今論餘處文云。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此文無諍。通果心唯緣色等五境。不緣名等及心等見。如之。婆沙論(八十七)中出通果心所緣云。欲界者。唯緣欲界修所斷法。色界者。唯緣欲色界修所斷法若通果心緣心等者。寧不緣見所斷法哉。加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或(十九)解無覆無記邪智緣大梵名云。應知此是四無記中。威儀工巧異熟三心。但非通唯緣色故。或(二十)釋欲界無覆無記識緣見苦所攝法。述謂異熟生威儀路工巧處。非通果心唯緣色故若通果心。緣名等及心等者。豈不違自定判哉。 答。光法師既得緣名亦緣心等之初釋意。立道理依證文也。所謂語業者。由與名俱生。方有詮表。離名之聲。永不得業名故。發業通果心。緣化人所發語業之時。兼緣名等(為言)但第二通果心。能緣化人發語名等者。即顯此理也。見婆沙論(百三十九)文。明生初靜慮。成熟欲界意近行。有三師說之中。第三師云。有說彼成就六。謂六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此文明述通界心別緣色等六境之旨。故發業通果心。可緣名等(為言)法分別行亦容此故者。即指此文也。既許緣名等。故亦可緣化人所發身語二業。同時剎那等起心等得意也。既緣名亦緣心等之釋。其意在之。重意云。發業通果心所攝因等起。緣化人所發未來身語二業之時。緣語業俱生名等及身語二業同時剎那等起心等(為言)但於變化心例難者。變化心。不緣非所化境故。唯緣所化四境也。次於今論餘處威儀路等三無覆心等之文者通果心之為本。所緣所化事。及所發業故。緣色等五境云也。緣所發業之時。兼緣名等及心等之義。更非所遮。次於婆沙論通果心唯緣欲色界修所斷法云文者。發業通果心。緣心等云釋意。因等起心緣所發未來業之時總緣業同時剎那等起心等云故。雖許緣心等。不緣見所斷心等也。次於光法師餘處(十九二十。)兩處。唯緣色故之釋者。述當處若發業通果心。但緣身語二業之第二釋意也。 重難云。婆沙論第三師意。通果心通六捨意近行者。通果心。總緣色等境故通雜緣法。捨意近行云也。何以此文。為通果心別緣法境之證據哉。就中光法師餘處判於三說中。初說為正。第三師說。非正義見。豈以不正義為證據。作既得緣名亦緣心等之釋哉。 答。婆沙論第三師。既許通果心。別緣色等五境。寧無別緣法境之義哉。何況。第二釋會意此文云。而言通法分別行者。據總緣說。故名緣法。非緣七種法故名緣法爰知。初釋意。通果心通法捨意近行者。有別緣法境之類得意。取其緣法境之邊。為證據也。次。光法師判於三說中。初說為正。以第三師說。為不正義事。不許通果心。別緣六境之義故也。全非降緣法境之邊。重意云。不許通果心別緣六境。云義故。以第三師說。雖為不正義。通果心緣法境云事。自此第三師說得意出。以之為證據作發業通果心。緣名等及心等云釋也(為言)。 尋云。勘婆沙論文云。善等者。謂善不善無記心。各與三種心。展轉相緣。唯除不善異熟。以彼唯在五識身故。餘無覆無記心。有展轉相緣義發業通果心。緣心等云釋意。以此文。可為證據耶。 答。以此文不可為證據。唯除不善異熟者。五識決定不緣心等故。偏除之也。以彼唯在五識身故者。即述此意也。意識之中。雖有不緣心等之類。多緣心等故。不除之歟。何可備發業通果心。緣心等之證據哉。 問。光法師明發業通果心所緣。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發業通果心。緣身語二業時。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香味等歟。答兼可緣之也。兩方。若兼緣之者。光法師述第二釋意云。若發業通果心。但緣身語二業此釋無諍。不緣能造大種及俱起香味等見。若依之爾者。能造大種及俱起香味等。是極相親近法也。發業通果心。緣身語二業之時。尤兼可緣之哉。 答。發業通果心。緣身語二業之時。兼可緣能造大種及俱起香味等也。故光法師餘處引婆沙論若生初靜慮成就欲界一。法捨意近行。即果心俱。總緣色等。為境起故(略言引之)之文畢云。此初師意說。縱緣身語業。亦兼緣能造觸。或緣身業。兼緣香味觸。緣語業兼緣色香味觸。故但名法捨意近行光法師意。以此師說判正為故。設雖第二釋意。業通果心。緣身語二業之時。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香味等可云也。但於但緣身語二業之但言者。初釋云既得緣名亦緣心等故。第二釋異之云不解不緣名等。若化心但緣四境。若發業通果心。但緣身語二業。不緣俱起名等。剎那等起心等。但緣身語二業(為言)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香味等之義邊。更非所遮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非緣七種法故名緣法爾者。今此七種法者。唯限法處攝歟。答。不限法處攝也。兩方。若唯限法處攝者。光法師餘處定判中。法分別行所緣。不限法處攝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文云。即此所說。受想行蘊及無表色三種無為。如是七法。於處門中。立為法處於界門中。立為法界准此文思之。今此七種法者。唯可法處攝也如何。 答。光法師。發業通果心緣名等云初釋意。以婆沙論(百三十九)第三師。通果心通六捨意近行云文為證據。法分別行亦容此故者。即顯此意也。而若發業通果心。但緣身語二業。云第二釋意。會之云。而言通法分別行者。據總緣說。故名緣法。非緣七種法故名緣法者。通果心通法捨意近行者。總緣色等境故。名法捨意近行。是雜緣法捨意近行也。非緣眼等六處及法處七種法。故名法捨意近行(為言)故今此七種法者。眼等六處及法處攝。不限法處許也。但於今論餘處如是七法於處門中立為法處之文者。當卷所舉七種法者。是不雜緣法捨意近行所緣七種法也。法處中有受想行蘊及無表色三種無為之七種法。非今所論。不足為疑歟。 問。光法師釋異熟同分相。會俱舍正理兩論相違云。正理據五趣四生異熟同分。橫望以論。此論據引一生總眾同分。堅望以說爾者。正理論意。堅望怕說。通中生二有。一生總眾同分者。趣生同分歟。答。非趣生同分也。兩方。若趣生同分者。趣生同分。其相既別。以通中生二有。一生總眾同分。何云趣生同分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十四)中。述云何異熟。謂地獄及卵生等。趣生同分。一切異熟同分。皆趣生同分攝見。爰知。通中生二有。一生總眾同分者。趣生同分攝云事如何。 答。堅望所說。通中生二有。一生總眾同分者。非趣同分。中有生有。趣非趣異故。非生同分。中有化生。生有胎卵濕異故。今此總眾同分者。非趣生同分也。光法師此論。據引一生總眾同分。堅望以說。故通中生二有。非是四生中生也之釋。即顯此意也。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何異熟。謂地獄等等之文者。一切異熟同分。不過趣生同分。故云爾也。通中生二有。一生總眾同分者。是天同分。人同分等。非趣生同分。故正理論說。全無相違也。 問。家家聖者。三緣中受生緣生同分。異熟同分歟。答。可異熟同分也。兩方。若異熟同分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十四)中釋等流同分云。學無學等。所有同分以知。等流同分云事。若依之爾者。彼受生緣者。名三二生。彼上同分。何非異熟同分哉。 答。家家聖者。三緣中受生緣者。名三二生。故彼上同分。定可異熟同分。是以。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十四)文。云云何異熟。謂地獄等及卵生等趣生同分。無所簡別。以生同分。名異熟同分也。但於正理論學無學等所有同分之文者。約有學聖者有多類同分。異熟因所生趣生同分。是異熟同分。捨異生同分。得有學同分。是等流同分。故學無學等所有同分。名等流同分者。就捨異生同分。所得同分。論之也。非遮三二生等上同分。是異熟同分。有何所背哉。 (寫本云)文永二年(乙丑)後四月十九日(申時)於海住山十輪院抄之畢去年窮冬下旬之比始此卷抄今歲孟夏閏月之候終其微功前後一百餘日送春迎夏問端七十三條聚文探義不顧愚鈍之性憖記難答之詞為之今生涯之思出宛之當來世之勝因當山本尊觀音薩埵知見此勤佛法擁護春日權現哀愍此志施冥助於一期終焉之暮成就上生內院之宿願垂引攝於三會說法之曉證得中道唯心之妙理乃至有緣無緣迴向不限自界他界濟度無漏(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四)(夏□五十二) 天文二年(亥巳)為八幡宮每月五日講問出題問以他筆寫之者也。五月十一日。 三論末學英訓(五十八) 俱舍論第五卷抄下 俱舍論第六卷抄上      問題 問。光法師。能作因得名。作依主釋云。謂能作是親因今此親因者。指能作因中親因歟。為當以餘五因。名親因歟。 問。論主意。可許六因耶。 問。頌文云。除自餘能作能作因除自體故。光法師如何釋耶。 問。頌文云俱有互為果今此互為果義。為論主始所立。為當有宗古義歟。 問。地大種與地大種。可為俱因耶。 問。婆沙論評家意。四大種體增義歟。 問。光法師釋十隨轉中一果。不取俱生展轉士用果。取同時造作得者爾者。餘同時造作得者。俱有因造作歟。 問。正理論中。釋十隨轉一果云。俱攝士用及離繫果寶法師意。今此士用果者。可通有為士用果耶。 問。心王與心隨轉上隨相可為俱有因耶。 問。光法師舉八對非俱有因法畢云。彼隨相等。望本法等。橫望而言。非能同取一果一異熟及一等流故爾者。堅望之時。可取一果等耶。 問。寶法師意隨相與本法。同取後一果。可名同一果耶。 問。初無漏思以業可為俱有因耶。 問。論中釋無覆無記同類因。舉四師說。爾者。初師意。四大意處展轉相望。互可為同類因耶。 問。論中釋無覆無記同類因。舉四師說。爾者。光法師意。何義為正義耶。 問。光法師釋中。十位同類因相初釋意。此論當婆沙一師義爾者。此論意後位已生法與前位不生法。可為同類因耶。 問。正理論中。釋十位同類因相云。有餘師言。羯刺藍位。與能位為同類因爾者。寶法師對此論。如何釋之耶。 問。今論中。證前生善根與後相似生未生善根。為同類因義。引發智論何文耶。 問。光法師釋無時非因難。引婆沙論七說。爾者。依評家意。如何會此難耶。 問。正理論中。通無時非因難。舉三因作論。六因作論二說。爾者。寶法師意。以何說為正義耶。 問。寶法師釋無時非因難。引正理論能為因。後無時非因文。爾者。可云婆沙論評家義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解非心為因法。舉二師說。爾者。初師意。非心為因法者。不以心唯為同類因義歟。為當不以心為五因義歟。 問。決定當入正性離生。初無漏心。悉名非心為因法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解非心為因法。舉二說。爾者。初師意。辨有涅槃法無涅槃法二異生義可有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解非心為因法。舉二師所說。爾者。第一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婆沙論中。解品類足論所說非心為因法。舉二師所說。爾者。寶法師。依第二師說時。無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歟。 問。舊婆沙論中。解品類足論非心為因法。舉二師所說。爾者。第二師意。以無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歟。 問。無色界可有非心為因法耶。 問。異熟四相。與等流同分。可為同類因耶。 問。九上緣惑可為遍行因邪。   俱舍論第六卷本義抄上   問。光法師。能作因得名。作依主釋云。謂能作是親因今此親因者。指能作因中親因歟。為當以餘五因。名親因歟。答。以餘五因。名親因也。兩方。若指餘五因者。既釋能作因得名。云謂能作因是親因。何可就餘五因論之哉。若依之爾者。餘五因既親因。能作是親因尤可指彼哉。 答。光法師於能作因得名。作依主釋之時。云謂能作是親因。尤可指餘五因也。此釋意云。能作之號。名餘五親因。於此親因。有不障礙疏義故。能作之因。名能作因云也。若指能作因之中親因。云能作是親因者。於能作親因難有依主釋義哉。此釋意。約一切能作因。有依主釋云也。彼遍行因得名。不作依主釋云事。與遍行惑為因之時。二分雖有依主釋義。亦與非遍行惑為因故。偏難名遍行之因云也。故光法師即釋此事云。遍與五部染法為因。故名遍行。行行即因名遍行因持業釋。不得言遍行之因。以亦通與非遍為因故(云云)准之思之。能作因得名。作依主釋之時。唯約一類能作疏因。不可作依主釋也。 重難云。光法師第七卷疏云。又解能作中。既有親疏。而得說言能作之因。增上之中。亦有親疏。亦可說增上之緣(云云)此釋無諍。於能作因中。論親因疏因見如何。 答。此釋意云。於能作因。就親因疏因。作依主釋。如於增上緣約親緣疏緣。可作依主釋(為言)非謂能作因中。分親因更非相違也。 一義云。述謂能作是親因。餘不障者是疏因。約能作因中。分親因疏因也。此釋意云。於能作因得名。作持業釋。是本義也。此上約疏能作因一類。亦可有依主釋云也。光法師第七卷疏釋。即此義證據也。但此義意。會遍行因不作依主釋。者遍行隨眠中一類。與非遍行隨眠不為因之類故。混難云遍行之因也。能作因中。約疏能作因一類。可云能作之因。故就此類作依主釋也。 問。論主意。可許六因耶。答。不許也。兩方。若云許之者。頌文云許因唯六種。長行述對法諸師。許因唯有如是六種。偈頌長行。同置許言。豈非顯不信之義哉。若依之爾者。披論文前後。未見破六因之文哉。是以。寶法師引此亦有餘同類因等。是故俱有因義。得成之論文云。論主許有部俱有因義也(云云)俱有因既許之。餘因何不許之哉。何況。六因正出大乘論說。論主尤可許之哉如何。 答。六因是非經說。故論主意。不許之也。故見本論文。偈頌云許因唯六種。長行述對法諸師許因唯有如是六種。偈頌長行。同置許言。是顯不信之義也。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許因唯六。簡異諸宗。寶法師釋。此文云。此以四緣有經文說。六因無經文故。故云對法諸師許因唯有六種。此明無增減也(云云)圓暉法師釋云。經部等宗。不許六因。無經說故。許有四緣。有經說故。然有部宗中。迦多演尼子大阿羅漢。靜室思惟言。有六因經。是諸天傳來。非餘部許。故論云對法諸師許因唯有如是六種論主意。不許六因云事。此等定判。最分明哉。何況。當卷論文。云而諸世間。種等芽等。極成因果。相生事中。未見如斯同時因果。餘卷論文。云仁難許爾。契經中不許此二互為因果。論主意。不許同時因果見。若不許同時因果者。不可有俱有相應二因事。亦必然也。不立俱有相應二因者。餘因亦不許之哉。加之。廣勘諸論說。婆沙論云。然此六因。非契經說。但說有四緣性。謂因緣性廣說(乃至)增上緣性。今欲以因分別緣故。說此六因(云云)寶法師引正理論。如是六因。非佛所說。如何本論自立此名。定無大師所不說義。阿毘達磨。輒有所說。經中現無。由隱沒故。自相可得有之文畢云。准此論文。六因四緣。是小乘義。四緣有文。六因無文。以無正經文故。言對法諸師。許因唯有如是六種任此等定判。全無一經。明說六因之說歟。故論主意。朋經部宗義。不許六因也。但於寶法師。論主許有部俱有因義也之解釋者。論主意。實雖。不許俱有因。本宗義故。一往亦許俱有因之門有之。寶法師解釋。即顯此意也。次於大乘論中。亦說六因之難。更寶法師雖釋大乘對法論。亦有六因。能作因有二十因。未委釋其相。退撿對法論文。第四卷未次第釋能作因。俱有因。相應因。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相。其名雖同俱舍等說。其義全異有宗所談。彼論依憑。又不知何經說。故寶法師釋。云未知大乘十因六因及四緣義。出何經文。若爾。論主意。何必可依用哉。何況。彼述大乘義門。既非小乘所談。故疑難之旨。旁無其過歟。 重難云。婆沙。正理。一說意。述六因諸經處處散說之旨。設雖散說。若出經說者。論主意何不許之哉。次今論之許言。若顯不信之義者。顯宗論何不改頌云許因唯六種哉。 答。見婆沙正理所引經文。未正列六因之名。薩婆多師設雖備六因證據。餘部不可必依用之。彼是名見為根。信證智相應之文。何必說相應因哉。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俱起。受想思之文。何必說俱有因哉(餘因證文准之可思)故以此等經文。為六因證據事。甚以????也。論主意。不可依用之歟。次於顯宗論頌。可改許言云難者。論主為顯不信之義。雖置許言。泛爾之許言。互自他共。強不違何之言。顯宗論頌。不改許言也。非如傳說言偏顯不信之義。故非強疑歟。 問。頌文云除自餘能作能作因除自體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自於自體。恒為障礙。故自望自。非能作因付之一切諸法。恒不失自性。若自體障自體者。何可有可生之義哉。何況。諸法自性。恒不失其性。更不可云障自體哉。 答。自於自體。恒為障礙之理。實似難思。元瑜疏云。即自於自。恒為障礙。謂彼自體障礙自體。不令改轉故。即障因。惠暉疏云。以自體恒障自體。如一念眼識現在。第二眼識同時。如何得生。以相障故。自體不為自體為能作因也兩師同雖述自體障自體之旨。難得其意。暫任常談。思此事。刀自不切刀。指自不觸指等之理。是自體障自體之義也。故元瑜疏釋正理論。謂無障義是能作因。自於自體。恒為障礙之文云。又解。如刀能割為用。若有障礙。便不能割。更不自割。明知自礙。割他之障。或有或無。割自之障。曾無暫捨。如是諸法。自於自體。無成因用。故言恒障之。正理論云。有餘師說。自於自體。不見有用。故非因緣。猶如指端刀刃眼等婆沙論云。復次若自性於自性。為能作因。便違世間諸現見事。謂指端不自觸。眼不自見。刀不自割。諸有力人。不能自負。如是一切(云云)准此等說。又可思其意也。 私云。述自體望自體。非能作因事。正理論舉四異說。婆沙論有八復次。可引見之。 問。頌文云俱有互為果今此互為果義。為論主始所立。為當有宗古義歟。答。可云有宗古義也。兩方。若云論主始所立者。光法師釋法與隨相。非互為果。然法與隨相。為俱有因之論文云。論主出說一切有部師過圓暉法師解釋同之。若爾。互為果義。是有宗古義云事。解釋最分明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以同一果義。釋俱有因。未正舉互為果義。知非有宗義云事。是以。正理論中。互為果義付過失。遂在同一果義見。顯宗論中。改頌結俱有一果法。互為果義。若有宗古義者何正理論難之。顯宗論改頌哉。加之見光法師解釋前後。上舉俱舍師救。非同一果義。成互為果義。下引入阿毘達磨論諸有為法。更互為果。或同一果。名俱有因之文云。述俱舍師釋云。彼論後造。言互為果學我世親阿闍梨也一段解釋。無諍互為果義。可論主始成立見如何。 答。以互為果義。釋俱有因云事。可云有宗古義也。其故凡六因者。獨出有部一宗義。設雖互為果義。何非有宗古義哉。是以。論文云。法與隨相。非互為果。然法與隨相。為俱有因。非隨相於法光法師釋此文云。論主出說一切有部師過圓暉法師釋此文云。此文是論主出有宗以互為果。釋俱有因有過也此等解釋。無諍互為果義。是有宗古義見。何況。寶法師解釋中。舉互為果同一果二義畢云。順正理師。以違婆沙故。從一果。入阿毘達磨。將不違理。遍舉二因。此論略故。但舉其一此論略故但舉其一之言。無諍互為果同一果二義。俱有宗本義見。加之。正理顯宗兩論中。雙舉互為果同一果二義。若非有宗義者。何二義俱可舉之哉。就不中正理論明相應俱有二因差別。有餘師說。由互為果義。立俱有因若論主始所立者。可云經主義。更不可云有餘師說哉。顯宗論述相應俱有二因差別。不置有餘師說之言。云由互為果。立俱有因(云云)若非有宗古義者。彼論直載之哉。加之。雜心論中。偈頌云當知共有因展轉為因果。長行云若一時起展轉為果。是共有因。或云有對造色非展轉果故非共有因俱舍以前論藏中。更舉互為果義。非論主始所立云事。誰可疑之哉。但於婆沙論中不舉互為果云難者。設雖有宗古義。何必婆沙論中。可舉盡之哉。有宗古義中。婆沙論文。不舉之事。例證非無歟。次於正理論破互為果義。顯宗論改頌云難者。設雖有宗古義非所存義之時。正理論破之。顯宗論改頌。亦有何疑哉。雖有宗古義。顯宗論改頌事。彼如云三界染心中。得六六二種。色善二學三。二無餘自得。述此上十七處。名色界於中。初二二三三。第四靜慮八等也。次於光法師一段解釋者。有宗二義之中。俱舍論偏明互為果一義。故付之俱舍師偏成互為果義。亦述學我世親阿闍梨也也。云爾者。非謂互為果義。論主始案立也。 重難云。以互為果義。釋俱有因者。有宗古義云事。暫可許之。但以光法師圓暉法師釋。為證據事。不可然。彼凡論主不許同時因果。故論主於有宗所立俱有因。出過云事也。差別互為果同一果二義。非謂互為果義付過。何為證據哉。 答。此事實爾也。只備一往證據哉。 問。地大種與地大種。可為俱有因耶。答。不可為俱有因也。兩方。若為俱有因者。婆沙論并正理論中。地大種與地大種。不為俱有因見。若依之爾者。多種地大種極微。造一所造色之時。地大種何不為俱有因乎。 答。婆沙論(十六)云。應作是說。四大種體。若有偏增。若無偏增。地為三俱有因。三為地俱有因。所以者何。地不觀地生所造色。以一切法不知自性及同類體為他因故。乃至風大種亦爾正理論(十五)云。如四大種更互相望。為俱有因。雖有體增體不增者。而更一一更互為因。自體不應待自體故。亦不應待自類體。故一一大種。唯待餘三。要四大種。異類種集。方有功能。生造色故此等文意云。地大種藉餘三大種力。餘三大種藉地大種力。造一所造色。四大種相望互為俱有因云也。如堅等物。有同時設雖有多種地大種極微造之。無有地大種極微藉地大種極微力。造一所造色之義。故地大種極微。望地大種極微之時。闕同一果之義。故不為俱有因事云也。餘三大種自燈相望。不可為俱有因事。准之可知。若如此得意之時。難勢自被遮乎。 問。婆沙論評家意。存四大種體增義歟。 答。婆沙論中。有四大種體增用增二說。不舉評家義也。兩方。若云存體增義者。婆沙論中。雖舉四大種體增用增二說。未判正否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今解釋中。引婆沙論評家義云。四大種體。若有偏增如解釋者。婆沙論評家意存四大種體增義見如何。 答。見婆沙論文。云應言大種體有增減。云有說大種體無增減。雖體增用增二說。更無判正不。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然婆沙(一百三十一)說。四大種。或說體增。或說用增。然無評家。俱舍同用增。正理同體增但於光法師今所引文者。正見婆沙論(十六)文云。評曰應作是說。四大種體。若有偏增。若無偏增。地為三俱有因。三為地俱有因若有偏增者。當體增義。若無偏增者。當用增義也。若如是得意之時。評家意。非唯存用增義也。 一義云。見婆沙論次上文。云有欲令四大種體有偏增者。彼作是說。地大種與四大種。為俱有因。四大種與地大種。為俱有因。所以者何。地大種有多體於中一與多。為俱有因。多與一為俱有因。故乃至風大種亦爾。許地大種與地大種。為俱有因之義。評家破比師義。設四大種體。若有偏增。若無偏增。地大種與地大種。不可為俱有因云也。若爾。若有偏增。若無偏增之言。遂指前二師說也。不自義云若有偏增。若無偏增。更非疑也。 問。光法師釋十隨轉中一果。不取俱生展轉士用果。取餘同時造作得者爾者。餘同時造作得者。俱有因造作歟。答。可通俱有因造作也。兩方。若云非俱有因造作者。更釋俱有因相。明知。心隨轉義之中。一果所取同時造作得者也。尤可云俱有因造作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上舉俱有相應因同時造作展轉士用果畢。下云餘同時造作得者。文言起盡。無諍非俱有因造作見如何。 答。光法師釋取餘同時造作得者事。述隨轉法同時取一果之義也。故若俱有因造作。若餘能作因造作。是時取一果之時。可云同時造作得者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上不說俱有相應因同時展轉士用果者。只是除互為果義也。不自體以自體為果故。無同一果義故也。若除自體。受想等心所。以思等心所。同為一果見之時。尤可有同一果義。若有俱時同取一果之義者。又可云同果造作得者也。故云所餘同時造作得者。可通俱有因造作也。重意云。俱有因所造之中。互為果之邊。一果之言。不可取之。今此十隨轉中。言一果者。不說俱生展轉士用果。以自非自體士用果。故非一果義者。即述此意也。同一果之邊。一果之言。可取之。取餘同時作得者者。即顯此意也。故取餘同時作得者。者俱有因所造歟。亦全非俱有因所造歟。云疑答之時。通俱有因造作可答也。但此外非俱有因所造。亦有餘同時造作得者事。更非所遮也。故惠暉疏云。及餘同時造作得者。即是同時心心所造作得。散無表色。同時心王心所。共取無表色果此釋意云。以散無表色。望彼剎那等起心心所。名同時造作得者也。故云取餘同時造作得者。亦通能作因造作事。可許之也。 重難云。就惠暉疏釋難思。以散無表色。望剎那等起心心所之時。剎那等起心心所。更無有力用。寧可云同時造作得可用果哉。述異心無心亦恒轉故散無表現起之時。有入無心定之義見。若必依心心所勢力。散無表色轉者。豈可有入無盡定之義哉。爰知。散無表色。不必以心心所。為隨轉所依云事。若爾。以散無表色。望剎那等起心心所之時。難云同時造作得者哉。 答。惠暉疏釋。實以難思。然而以剎那等起心心所。望散無表色之時。聊有其力用故。云有同時造作之義歟。 尋云。元瑜疏出此同時造作得者體。如四大種所造有對色等此釋甚難思。四大種是非心隨轉法。釋心隨轉義之一果之言。豈可攝之哉。 答。元瑜釋意。釋心隨轉義之中。一果之言。不攝四大種。為顯同時造作得者相。如四大種共生一所造色。云餘同時造作得者(為言)是則出此類許也。非指其體。置如言即顯此意也。 問。正理論(十五)中。釋十隨轉中一果云。但攝士用及離繫果寶法師意。今此士用果者。可通有為士用果耶。答。以實義云之。可含有為士用果。但文面不取之也。兩方。若攝有為士用果者。寶法師解釋中。引光法師正理論所說士用果言。攝一果士用果盡云義畢云。今許正理說士用果者。以離繫果不攝不生士用果盡。非是欲攝餘有為法無間隔越士用果也如解釋者。今士用果。定唯攝不生士用果。不攝有為士用果見。若依之爾者。見正理論所說。今此士用果言。雖簡俱有相應因同時展轉士用果。可攝餘俱生無間等士用果見如何。 答。以實義云之。正理論釋十隨轉中一果云。但攝士用及離繫果之中。士用果內廣。可含有為十用果也。即俱生士用果中。取除俱生展轉士用果之外。餘同時造作因者。無間士用果中。取除同性無間之外。餘異性無間。隔越士用果中。取除異熟果之外。餘隔越遠士用果。及取不生擇滅士用果也。其道理光法師解釋也。但於寶法師定判者。淮婆沙文。得正理意也。所謂婆沙論中。云一果者。謂離繫果。一果之中。不取士用果事。恐濫俱生展轉士用果故。一果之中。唯舉離繫果也。准之正理論意。一果之中舉士用果。唯限無為士用果。不取有濫之有為士用果(為言)是則付文面所舉也。又如此得意故。不用光法師釋也。以實云之。婆沙論意。一果之中。遂可含有為士用果。故正理意。准彼可思之也。 問。心王與心隨轉法上隨相。可為俱有因耶。答。不可為俱有因也。兩方。若云為俱有因者。見論文。心王極少與五十八法。為俱有因而是五十八法中。無舉心隨轉法隨相。知。心王與彼不為俱有因云事。若依之爾者。見論文出八對非俱有因法。云隨心轉法隨相於心。雖述心隨轉法上隨相與心王不為俱有因。未云心王與彼不為俱有因哉。若互為不為俱有因者。可云隨心轉法。隨相心王展轉相對哉。 答。論文云。此中心王極少。猶與五十八法。為俱有因。心王與心髓轉法上隨相。不為俱有因云事。尤分明也。光法師即釋其故云。心王望九十八法。極少猶與五十八法。為俱有因。謂大地法及彼四十本相。心八本隨。名五十八法。除大地法上四十隨相。以隔遠故。力不及彼。非俱有因但於隨心轉法隨相於心之論文者。上云謂隨相各於本法。隨相與彼本法。不為俱有因之旨明畢。此上隨心轉法上隨相與心王。不為俱有因云添也。許心王與心隨轉法上隨相。為俱有因之義邊非云隨心轉法隨相於心也。 有人云。心王之上四本相。名心隨轉法。而心王與彼上隨相。為俱有因故。云隨心轉法隨相於心。不云各互相對也。 難云。心王望心王上相之重。謂諸隨相各於本法之句更顯畢。重難云。隨心轉法隨相。於心之時。更不可有心王望心王之上隨相論之云義也。 問。光法師舉八對非俱有因法畢云。彼隨相等。望本法等。橫望而言。非能同取一果一異熟一等流故爾者。堅望之時。可取一果等耶。答。同可取一果一異熟及等流也。兩方。若不取之者。解釋更意置簡別言。述橫望而言。明知。堅望之時。可取一果等云事。若依之爾者。案八對非俱有因法相。設雖豎望。更不可取一果等哉。 答。橫望而言者。如本法之上並安之四隨相等。以此四隨相。望本法并此四隨相。各互相望等。云橫望而言也。如此見之時。不能同取一果一異熟及一等流故。云橫而言非能同取一果一異熟及一等流故也。於餘非俱有因法。論橫望之義。准之可知之。翻之思之。以本法之上小生。望彼大生。以心隨轉法上小生。望彼大生。以有對無對造色。各望彼上四相等。可云豎望也。如此見之時。同可取一果一異熟及一等流。故為簡此義邊。故橫望之時。不取一果等也。 問。寶法師意。隨相與本法。同取後一果。可名同一果耶。進云。寶法師不名同一果釋也。付之。隨相與本法。同取後一果。尤可名同一果哉。是以。光法師難異時同一果云。如本法與大相。同得後一果。更爾隨相望於本法。應名俱有因如此釋者。隨相與本法。同取後一果。可名同一果見如何。 答。寶法師八對。非俱有因法。縱橫望縱豎望都無同一果義得意故。前四對法。彼此相望。亦無同一果義(為言)故隨相與本法。同取後一果。非同一果義釋也。其意云。彼此之法。雖同取後一果互不與力取之。不名同一果。猶兩人共證擇滅無為。其果雖是一物。不名同一果云也。但光法師意。 問。初無漏思以業可為俱有因耶。答。可為俱有因也。兩方。若不為俱有因者。以性相思之。初無漏思以隨轉身語二業。可為俱有因也。若依之爾者。品類足論於非業為因法之中。舉初無漏思如何。 答。心隨轉法。展轉相望。互為俱有因者。諸論一同之性相也。故初無漏思。以隨心轉身語二業。為俱有因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品類足論文者。暫出本論一段之文。可料簡之。所謂見本論文。出業法云謂身語業及思。廣舉三業。述業為所緣法。云謂三識身及相應法。出三識身等准此等文。業法中廣取身語二業云事。尤分明也。但業俱有法。并隨業轉法中。同置除思之言。無取思業。以之思之。廣論業法之時。雖亙三業。思是業本故。以思為業之伴之門。大忌之也。故業俱有法。并隨業轉法中。不取思也。准知。自法體業不見。以業為因之法中。不取思也。自法體業不見。以業為因之時。其體是業之伴聞故。以初無漏思。云非業為因法也。自本非遮出業類之時。兼取身語二業之義邊。故一段論文。全非相違也。 一義云。發智論中。廣述俱有因相。不云隨心轉身業語業與心為俱有因。婆沙論(第十六)會之有三師說。寶法師所引正理論(十五)會之出多故。所詮會通之趣。無由發智論之文面。不云隨心轉身業語業與心為俱有因也。准此發智論文。思彼品類足論意。實雖初無漏思以隨心轉身語二業為俱有因。文面不云故。以初無漏思。云非業為因法也。 私云。此義雖似有所據。實非文意。說二義之中。可存前義也。就前義猶有深意也。所謂品類足論意。思是業之本故。同時相望之時。以思見業之伴之門。大忌也。故業俱有法中。無取思。即以思是非業俱有法定。而俱有因之習。有俱有法不為俱有因。無非俱有法為俱有因。故今論云。諸由俱有因故成因。彼必俱有。或有俱有。非由俱有因故成因故若爾。乍云思是非業俱有法。如何亦可云思以業為俱有因哉。此條道理實不可得也。故品類足論今文。尤有深意也。 問。論中釋無覆無記同類因。舉四師說。爾者。初師意。四大意處展轉相望。互可為同類因耶。答。互不為同類因也。兩方。若云互為同類因者。四大意處。其性疏遠也。設雖初師意。不可云互為同類因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引婆沙論四大意處。展轉相望。不言有同類因之文為證據。以第四說為正判。若初師意。不云四大意處展轉相望。互為同類因者。何可成初師不正義之旨哉。 答。四大與意處。其性甚疏遠。故初師意。不可云互為同類因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婆沙論不云四大意處展轉相望。有同類因故。以之准例。無記色蘊與無記四蘊。展轉相望。不為同類因云義。是正證也。故光法師釋云。無記四蘊大既望意處。展轉相望。不言有同類因。以此准知。無記色蘊望無記四蘊。展轉相望。非同類因者為正云爾故非謂初師意。四大意處。展轉相望。為同類因也。 重難云。寶法師。述初師為正之旨。不云一切無記色蘊為無記四蘊。展轉相望。為同類因。無記心品。發無記色業之時。能發心品。所發色業。展轉為同類因云也。若爾。光法師引婆沙論不云四大意處。展轉相望。為同類四之文為證。成初師不正義之旨。猶以難思哉。答。 問。論中釋無覆無記同類因。舉四師說。爾者。光法師意。何義為正耶。進云光法師第四說為正釋也。付之。善染污五蘊。各展轉相望。為同類因定。准而思之。無記五蘊。展轉相望。為同類因云初師義。尤可為正義哉。何況。見論文初師無置有說之言。至第四說。置有餘師說之言。何以有說為正義。以本義為不正義哉。加之。婆沙論中。四大望法處中四相。為同類因(見)若爾。無記色蘊望無記行蘊之時。為同類因云事。婆沙論說。既分明也。寧以無記四蘊與無記四蘊。展轉相望。不為同類因云第四說。為正判哉。是以。寶法師釋述初師為正之義如何。 答。光法師釋。第四說為正事。源依婆沙論文。所謂婆沙論中。實意處。展轉相望。不言有同類因。故無記色蘊與無記四蘊。展轉相望。不為同類因云義。為正釋也。次光法師引婆沙論此文畢云。無記四大。既望意處。展轉相望。不言有同類因。以此准知。無記色蘊。望無記四蘊。展轉相望。非同類因者為正。但於以善染污五蘊。各展轉相望。為同類因。作例難者。無覆無記。勢力劣故。異類相望。不為同類因。善染污五蘊。勢力強盛故。展轉相望。互為同類因也。更非相例。次於第四說置有餘師說之言云難者。正義置有餘師說之言。其例非一。如云餘說下亦有由中招異熟等也。次於婆沙論四大望四相。為同類因之文者。光法師會此文。作二釋云。此論中云無記色蘊。望無記四蘊。展轉相望。非同類者。望心心所說。非望四相。以色蘊。望行蘊中。四相展轉相望。定為同類因。此在不疑。又解從多分說。雖無記色蘊望無記行蘊中四相。得作同類因。若無記受想識三。及行蘊中除四相餘法。即非同類因。從多分說故。言無記色蘊望無記四蘊。非同類因。此中總望四蘊作法文意顯也次於寶法師解釋者。人師解釋。不必一准。不可劬勞也。 問。光法師釋中。十位同類因相初釋意。此論當婆沙一師不正義爾者。此論意。後位已生法與前位不生。可為同類因耶。 答。可為同類因也。兩方。若為同類因者。後位已生法。與前位不生法。為同類因者。婆沙評家義也。而今論更同婆沙不正義意。何不許此義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後位已生法與前不生法。何不為同類因哉。 答。光法師初釋意。今論意後位已生法。與前位不生法。可為同類因也。其道理必然也。何不許此義哉。但與婆沙評家義異事者。此論及婆沙一師意。前位不生法。不取此身分故。述此身因相之時。不論與彼為同類因之義邊也。婆沙評家前位不生法。取此身分故。明與彼為同類因之義邊也。重意云。前位不生法。取不取此身分事。二論意異也。與彼為同類因云義邊。彼此全同也。故寶法師釋云。此論與婆沙不同者。此論此身。唯據生說。婆沙此身兼不生說准此釋可思之也。 問。正理論中。釋十位同類因相云。有餘師言。羯刺藍位。能與十位為同類因爾者。寶法師對此論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與此論前說。義同類也。付之正理論今說。此身頞部曇等九位。一一皆與此身及餘未來身羯刺藍等前位。不可為同類因而今論述若對餘身同類十位。一一皆與十位為因。此身頞部曇等九位。與未來身羯刺藍等前位。為同類因見。彼引所存。其義既異。何判此師與此論前說義同哉。次今論無有二說。前說後說云事。亦難思哉。 答。寶法師解釋。甚以難思。然而暫任愚案。先料簡此論。次料簡正理文。先料簡此論者。准正理文。此論有二說得意也。又一身中。羯刺藍位。能與十位為同類因。頞部曇第九位。一一皆除前位。與餘為因者。是前師說也。此師意。此身頞部曇等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羯刺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云也。即當婆沙論第五有說。或復有說。色法雖有同類因。在此身亦在餘身。相似為因。亦不相似。而與此身前位非因。如此身羯刺藍位。與此身羯刺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羯刺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此身頞部曇位。與此身頞部曇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羯刺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與此身羯刺藍位。作緣非因。乃至此身老位與此身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羯刺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與此身前諸位。作緣非因云義也。若對餘身同類。十位一一。皆與十位為因者。是第二師說也此師意云。此身對餘過去身。過去十位。與此身及餘未來身十位。為同類因。此身對餘未來身。此身十位與此身及餘未來身十位。為同類因云也。即當婆沙評家。應作是說。餘身十位。一一皆與餘身十位及此身十位。為同類因。此身十位。一一皆與此身十位及餘身十位。為同類因。後位已生法。與前位不生法。亦為同類因故云義也。故寶法師釋若對餘身等之文云。異身者。謂過去身。同類者。謂根境同類。一一與十位為因者。謂後位生法與前位不生為因。婆沙十八評家云。應作是說。餘身十位一一皆與餘身十位及此身十位。為同類因。此身十位。一一皆與此身十位及餘身十位。為同類因。後位已生法。與前位不生法。亦為同類因。故此論與婆沙不同者。此論此身。唯據生說。婆沙此身兼不生說(云云)此論與婆沙不同者。此論前師與婆沙評家。相對如是云也。 次料簡正理論者。若就位說。有餘師言。羯刺藍位。能與十位。為同類因。頞部曇等九位。一一皆除前位。與除為同類因。後位望前。但有緣義者。是前師說也。此師說云。頞部曇等九位。一一與此身及餘未來身羯刺藍等前位。不為同類因云也。故正理論。自難此師義云。若爾。最初羯刺藍色。應無有因。最後老色。應無有果。故理不然即當婆沙論第四有說。復有說者。色法雖有同類因。在此身亦在餘身。相似為因。亦不相似。而與前位。非同類因。如此身羯刺藍位。與此身羯刺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羯刺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此身頞部曇位。與此身頞部曇位乃至老位。為是類因。亦與餘身頞部曇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與羯刺藍位作緣非因。乃至此身老位與此身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老位。為同類因。與前諸位。作緣非因云義也。若爾者。今論初師與正理論初師。其意實異。而寶法師釋此師與此論前說義同事。寶法師自餘正理論。難此師之文云。就一身中。據生者。說何得疑難。前位無因。後位無果若如此得意之時。與今論前說可同之也。後有師言。前生十位。一一皆與後生十位。各同自類色為同類因者。是第二師說也。其意。即同今論若對餘身等之文。又云當婆沙評家義也。故寶法師引此文畢云。同此論後說若爾。寶法師解釋。強無其過歟。 重難云。此論有二師說云事。猶不可然。若對餘身等之文。此身頞部曇等九位。若對餘身未來身一一。與十位為同類因云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對餘未來身同類。十位一一。皆與十位為因此釋順論文哉。 次正理師。此身頞部曇等後位。與餘身羯刺藍等前位。不為同類因云事。分明也。即今婆沙論第四有說意。何會之。強判此師與論前說義同哉。 次寶法師。此論與婆沙不同者。此論此身唯據生說。婆沙此身兼不生說之解釋。此論前師說。與婆沙評家義。會爾歟如何。 答。寶法師解釋。實似不順文言。不如光法師釋歟。然而料簡之趣如前。但此論與婆沙。不同者。此論此身。唯據生說。婆沙此身兼不生說之解釋。此論前師。與婆沙評家。非會合之。此論此身取生。不取不生。婆沙此身取生不生故。不同云也。 問。今論中。證前生善根與後相似生未生善根。為同類因義。引發智論何文耶。進云。論云如發智論說。云何同類因。謂前生善根。與後生善根。及彼相應法。身界同類因故成因。如是過去與餘二世。過去現在與未來等。皆應廣說付之。上云善根與未來現在二世善根。為同類因之時。過去善根與未來善根。為同類因之邊更聞畢。下云過去現在善根與未來善根。為同類因。重舉過去善根。豈非重言無用哉。唯可云現在善根與未來善根為同類因也。是以。正見發智論文云。云何同類因。答。前生善根與彼生自界善根。及相應法。為同類因過去善根與未來現在自界善根及相應法。為同類因。現在善根與未來自界善根及相應法。為同類因依之。婆沙論中。如本論文牒之。正理論(一六)云若如前說通攝。本論所說。前生與後生法及說過去為現未因。現在但為未來因義。重無舉過去善根。若爾。俱舍論所說引之文。非只有重言無用之過。亦違本論現文哉。 答。今論所引之文。尤似難思。案其實義。即可如發智論現文。婆沙論牒之。正理論引之。實無替發智論現文也。但今論引彼論文。重置過去之言事。聊有其由歟。其故上云過去善根與未來現在善根為同類因之時。現在為同類因之法。過去落謝。如此歟聞。實於過去起同類因與果用之義未聞。故現在善根與未來善根。為同類因之時。過去善根。其時與生相法。起同類因與果用之義顯。本論文之外。重添過去之言。云過去現在與未來等也。 問。光法師釋無時非因難。引婆沙論七說。爾者。依評家意。如何會此難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未來雖無。而彼意說。能為因彼無時非因。或約正生位。定能為因。依此密說。無時非因付之。初釋難思。正見婆沙論評家義云依最後位。密作是答。謂若法於此位。定能作同類因。或遍行因。從是以後。無時非因。故作是說。唯約正生位。會此難見。即當今論有謂未來正生位。法定能與彼為同類因。是故彼文依最後位。密作是答。無時非因之義意。若爾。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之初會通。豈不背婆沙論評家之會通哉。次今此二釋。其差異如何。 答。婆沙論評家義。實唯約正生位會之。光法師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之初釋。尤似難思。但正理論中。六因作論師意。會此難。未來雖無。而此意說。能為因後。無時非因。又此未來。亦定應有。謂有為法於正生時。定能為因。殄諸障故。依此密說。無時非因光法師二釋。即依正理論二說作之也。非無依憑歟。但於二釋差異者。初釋意云。正生現在。為同類因之後。無時非同類因。故云無時非因(為言)第二釋意云。至未來正生位。定入現在可為同類因之義。決定故。約生相位。亦有同類因成。即云無時非因(為言)云爾者。非謂未來正生位。正為同類因。是其二釋差異也。 泰法師述正理論二師差異云。前釋約未來一切時。能現在為因後。無時非因。今釋重於正生時定能至現在前為因故。與前釋異其意。即同今義之趣歟。 問。正理論(十六)中。通無時非因難。舉三因作論。六因作論二說。爾者。寶法師意。以何說為正義耶。進云。寶法師釋正理自釋。與此論。同。皆取婆沙第三說為正。三因作論師義。為正判也。付之三因作論。密說是今論論義。六因作論師說。專婆沙評家義也。而正理論師。故違此論。定可存六因作論義。何以三因密說。為正義判哉。依之見正理論說。雖舉二說。未判正不。寶法師得何文理。判三因作因義為正哉。 答。見正理論一段之文。釋無時非因難。先云此依俱有相應異熟通三世因。密意說故。初述三因作論師義。次云有餘師釋雖此通依六因作論。而無有失。後舉六因作論義。置有餘師釋之言。三因作論說。為本義之旨。論文實分明也。何況。婆沙論評家意。正為同類因。雖入現在畢後。依定能為因云義。自生相位。強設同類因義。而正理論師意。於未來世。假施設同類因事。更不許之見。故就六因作論說。雖會世親論主所付之難。其難遂難遁。故正理論師本意。存三因作論義。為正義釋也。故寶法師引正理論一段之文畢云。准上正理。雖有此救未能遁難。在未來時。因緣二義。俱未來故。何得獨因答云無時非因。正理自釋。與此論同皆取婆沙第三說為正(云云)文意顯也。 問。寶法師釋無時非因難。引正理論能為因。後無時非因文。爾者。可云婆沙論評家義耶。答。寶法師解釋。尤似難思。然而暫存一義者。今文非婆沙評家義可云也。 兩方。若非評家義者。正理論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之文。是六因作論義也。尤可云婆沙論評家義哉。是以。寶法師引婆沙論六因作論說。自判此說為正畢云。謂已作因無時非不作因。故如正理釋。云能為因後無時非因故若爾。正理論今文。述婆沙論評家義云事。一段解釋。尤分明哉。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釋今論有謂未來正生位法。定能與彼為同類因。是故。彼文依最後位。密作是答。無時非因之文云。敘婆沙異說也(云云)爰知。於正生時。定能為因之義。是婆沙論評家義。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之說。非婆沙論評家義云事。加之。寶法師引正理論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之文畢。准下正理云是餘師釋。非是評家之義如今解釋者。正理論今文。非婆沙論評家義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正理論師述六因作論師義之中。并舉云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云於正生時。定能為因之二義。故正理論云。有餘師釋。雖此通依六因作論。而無有失。未來更無同類遍行。如何可說無時非因。未來雖無。而此意說。能為因彼無時非因。又此未來定應有。謂有為法於正生時。定能為因。殄評諸障故。依此密說。無時非因婆沙論家意。會此難云。依最後位。密作是答。謂若法於此位。定能作同類因。或遍行因。後是以後。無時非因。故作是說。同正理論後義。於正生時。定能為因云文。以之思之。正理論今二說。雖俱六因作論師之中異義。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之義。是正理論師自義。於正生時。定能為因之義。是婆沙論評家義也。故元瑜疏釋此文之時。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之義。云此是論主意。於正生時。定能為因之義。云此是婆沙釋寶法師准下正理云是餘師釋。非是評家之義之解釋。即述此意也。但於寶法師述婆沙論評家意引合正理論今文者。六因作論之義邊。是同故。自釋謂已作因無時非因故。亦引合正理論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之文也。 重難云。婆沙論不正義中。更無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之義。寶法師何判是餘師釋哉。 答。此難尤難會通。但愚案云。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之文。次下所引正理論文。云有餘師釋之下有之。故正理論餘師釋。非婆沙論評家義云也。准下正理云是餘師釋。此旨自明也。非云婆沙論中餘師釋。何致劬勞哉。 尋云。寶法師釋有謂未來正生位法之論文。云敘婆沙異說也。此敘婆沙論中異說歟。答對俱舍婆沙云異說也。非謂婆沙論中異說。若就婆沙論云之。即當評家義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或當正義家六因作論准此釋可思之。 重難云。正理論所存義。名評家義事。非常廢立。此義頗信用哉。答。可思之。 又案云。正理論依婆沙評家云。從是以後。無時非因之文。作能為因後。無時非因之失也。若爾。正理論今文。可婆沙論評家義也。 難云。婆沙論評家。云從是以後。無時非因者。就未來生相位論之。云於最後位。密作是答。就未來最後生相位。明此義故也。而正理論云能為因後。無時非因者。約現在實為同類因論之。若爾。其言雖相似。其義實各別。以正理論今文。實同婆沙論評家義事。甚以難信用哉。何況。若以正理論今文。實同婆沙論評家義者。亦可背元瑜法師解釋哉。答。可思之。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解非心為因法。舉二師所說。爾者。初師意。非心為因法者。不以心唯為同類因義歟。為當不以心為五因義歟。答。不以心為五因。故名非心為因法也。兩方。若不唯為同類義者。因言更無簡別。何可限同類一因哉。是以。光法師釋染污眼識難之因言云。因謂因緣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正解婆沙論云。前解心因。因是因緣。即同類因。無餘四因如何。 答。非心為因法者。不限不以心為同類因。不以心為因之義也。本論一段之文。就四緣各分別之。故非心為因法者。非以心為因緣云事也。而因緣者。五因為性。不限同類因云事。更不可疑之。何況。品類足論中。解非心為因法云。三蘊攝之(為言)若唯就同類因。論心為因非心為因者。苦法忍只五蘊皆可非心因為因法。何云三蘊攝哉。但於即同類因。無餘四因之解釋者。婆沙前師意云。彼唯說畢竟非心為因法。雖彼未入正性離生者。諸無漏心。皆非心為因。然彼若入正性離生。唯有初無漏心。是非心為因法。餘心無不以為因。除初無漏心是心為因法(為言)今此心為因者。即限同類因。無餘四因。非標非心為因云即同類因。無餘四因。何為疑哉。重意云。今難未來可有同類因。大所疑者。非云初無漏心。心非心為地之文。是疑除未來初無漏心。餘未來無漏心云心為因之處。故就此所疑之文。釋前解心因因是因緣。即同類因無餘四因。尤有深意也。 問。決定當入正性離生。初無漏心。悉名非心為因法歟。答。唯限可生一類。可名非心為因法也。兩方。若悉名非心為因法者。未來初無漏心是廣。何悉可名非心以因法哉。是以。五類門時。論一剎那法。唯限現在一念例可同。若依之爾者。見本論所說。無簡別。言決定當入正性離生。初無漏心。名非心為因法知悉可名非心因為法云事。 答。未來約無漏心種類是廣之中。唯取可生一類。可名非心為因法。其不生之類。以現起初無漏心。可為同類因。故可名心為因法也婆沙論中。釋本論今文云。彼唯說畢竟非心為因法不生之類。遂有心為因之義。豈取之可名畢竟非心為因法哉。重意云。初無漏心。在遠未來之時。何類可生。何類不生云事。是雖不定。一類可生。餘皆不生之義。是定故。其可生一類。是非心為因法。所定置也。但於品類足論文無簡別之言云難者。文實雖無簡別之言。意限可生一類也。所謂諸餘異生。定當入正性離生者。未來初無漏心。非心為因法者。唯取可生一類初無漏心。名非心為因法。云諸餘心心為因之中。可攝未來不生初無漏心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解非心為因法。舉二師所說。爾者。初師意。辨有涅槃法無涅槃法二種異生義可有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第二師意。既辨二種異生。初師意。亦辨二種異生者。前後兩師。豈無差異哉。若依之爾者。見正理論所說。述彼師義云。彼文亦辨同類因義亦言無諍。辨二種異生之義可有見如何。 答。婆沙論初師意。云彼唯說畢竟非心為因法。雖彼未入正性離生者。諸無漏心。皆非心為因。然彼若入正性離生。唯有初無漏心。是非心為因法。餘心無不以心為因。心為因。非心為因。只就同類因論之。更不可有辨二種異生之義也。但於正理論云彼文亦辨同類因義。亦言者同意就同類因難之。初師意。會云不約同類因外心為因而非心為因。而第二師意。如問定置。亦約同類因。外心為因非心為因。無相違會也。此義意。亦言可問定也。元瑜疏中。雖有釋其旨甚有煩。不知今料簡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解非心為因法。舉二師所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 進云。婆沙論云。彼不辨同類因義。何者。唯辨二種異生付之。依今第二師意。正見品類足論文述心為因法。除已入當入二類初無漏心。於非心為因法。舉已入當入二類初無漏心。明知。無漏聖道之中。以心為同類因。名心為因法。不以心為同類因。名非心為因法云事。何判彼文不辨同類因義哉。次辨二種異生云事。亦不明。見第二師說。云即無涅槃法名非心為因而品類足論文。已入當入二類初無漏心。名非心為因法。何背本論所說。云無涅槃法名非心為因哉。 答。品類足論文。決定當入正性離生者。未來初無漏心。名非心為因法。諸餘未來無漏心。名非心為因法事。就同類因論之云事。論文必然也。第二師意。何不存此理哉。但彼文不辨同類因義者。就同類因論之時。未來無漏法。皆可名非心為因法。而今不依此門。為顯有決定當入正性離生者如已入之類。初無漏心。名非心為因。諸餘無漏心。名心為因云也。云有決定當入正性離生者之時。又有決定不入正性離生者云事自顯故。辨二種異生云也。但此義意。心為因非心為因。本含同類因義并與涅槃。為證得了因之二義。故本論文之外。約證得了因之義邊。有涅槃法。名心為因。無涅槃法。非心為因云。添也。 問。婆沙論中。解品類足論所說。非心為因法。舉二師所說。爾者。寶法師依第二師說時。無槃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歟進云。寶法師有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釋也。 付之。依寶法師解釋。披婆沙論第二師說。云即無涅槃法名非心為因若爾。寶法師解釋。豈不背婆沙論所說哉。 答。見品類足論文。云已入當入二類初無漏心。名非心為因法。故有般涅槃法。名非心為因云事。本論文。更分明也。第二師意。豈可背本論說哉。是以。正理論中。述此師義之時。全不云涅槃法。是非心為因法。寶法師存此等文理。引正理論文畢云。准上論文。有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決定當入正性離生。名有涅槃法。故亦名非心為因法故但於婆沙論即無涅槃法。名非心為因之文者。自會之云。今評。此文應是抄寫者誤。應云有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若作此文。即與舊婆沙同。亦順上論文(云云)寶法師解釋。大概在之。重意云。婆沙論第二師意。本餘論決定當入正性離生者。初無漏心之外。諸餘未來無漏心。是心為因法云文。極難會故。為顯有決定當入正性離生者。如已入正性離生之類。初無漏心。云非心為因法。諸餘無漏心。云心為因法。會許也。云爾故。全非有涅槃法無涅槃法二類如次充心為因非心為因得心也。如此得意之時。所詮婆沙論即無涅槃法。名非心為因之文。極難會通。故是抄寫誤釋也。若爾。寶法師解釋之旨。亦有其謂者歟。 問。舊婆沙中。解品類足論非心為因法。舉二師所說。爾者。第二師意。以無般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歟。答。以無般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也。兩方。若以無般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者。寶法師引正理論所說。釋有般涅槃名非心為因法畢云。若作此解。文即舊婆沙同如解釋者。舊婆沙意。以有般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若依之爾者。正披舊婆沙論文。以無般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如何。 答。舊婆沙論解非心為因法。第二師意。云此中說不能得涅槃者。言是非心因。以無般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云事。文言分明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寶法師文。即舊婆沙同之解釋者。寶法師意。成有般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之旨畢。新婆沙即無涅槃法。名非心為因之文。會抄寫者誤之時。釋成其誤所以。與舊婆沙此中說不能得涅槃者言是非心因之文同。故新婆沙即無涅槃法。非心為因法之文。誤知證之。重意云。舊婆沙文。其誤是多。而新婆沙今文。與舊婆沙所說同。故誤知云也。次下文。云亦順上論文。成新婆沙抄寫者誤之旨也。次上文。即舊婆沙同之釋。其意可同之。 問。無色界可有非心為因法耶。答。可有也。兩方。若有者。見光法師解釋。以無記四蘊。望無記色蘊。為不為同類因事云。諸論中有四說見。未云無記四蘊相望不為同類因。而無色界。唯有四蘊。展轉相望之時。皆可為同類因。何可有非心為因法哉。 若依之爾者。見品類足論文。出非心為因法。所隨增隨眠。云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如論文者。無色界可有非心為因法如何。 答。品類足論中。出非心為因法所隨增隨眠之時。更云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取無色界隨眠故。彼界有非心為因法云事。論文尤分明也。更不可疑之。出其體者。無色界法上。等流同分。及非得。并彼上得四相等。是可非心為因法也。以何知之者。婆沙論云。頗有根非因善根非因不善根。非因無記根。彼根非無因耶。答。有謂無緣根。即命等八根。以色不相應行為因。此非三性根為因。而以色心不相應行為三因。謂俱有同類異熟准此文。異熟生心心所與命根。不為同類因加之。婆沙論(百四十六)二十二根。四緣分別之時。以諸有所緣根。望命根唯舉異熟一因。無舉同類因。准命根思之。等流同分等。以異熟生心心所。不為同類因云事。自明也。故任此等文理。知無色界有非心為因法也。於無記四蘊。展轉相望。互為同類因云難者。無記四蘊。展轉相望之時。雖互為同類因。不云悉皆為同類因。有何相違哉。 問。異熟四相。與等流同分。可為同類因耶。 答。不可為同類因也。兩方。若為同類因者。異熟等流既別。四相同分是異也。更不可為同類因哉。是以。婆沙論(百三十一)中。異熟長養大種。互不為同類因若依之爾者。同是無記法。俱行蘊攝也。何不為同類因哉。依之見論文。異熟四相與等流同相。為同類因如何。 答。婆沙論處處中。異熟生心心所望命根。不為同類因准之思之。異熟四相。與等流同分。不為同類因可云也。思其道理。心心所及四相等。其力是強。雖不似色不相應法。無記之類。其力猶劣。故與異熟法。不為同類因歟。但於論中說異熟四相與等流四相。為同類因云難者。論中云。無覆無記總有四種。謂異熟生。威儀路。工巧處。化心俱品。隨其次第。能與四三二一為因。異熟無記。與威儀無記等。為同類因云文指歟。 此論議之意趣。遂疑無色界非心為因法事歟。若爾准彼論義答。可思之也。 問。九上緣惑。可為遍行因耶。答。可為遍行因也。兩方。若不為遍行因者。更遍行隨眠也。何不為遍行因哉。是以。餘卷論云。於中除二見。餘九能上緣。十一遍行隨眠中除二種。餘九種名九上緣惑。尤可為遍地因哉。若依之爾者。識身足論中。於過去不善眼識。及過去欲界繫見若所斷心為因非所隨增等。四句分別之時。出俱非句中云。若所餘緣。若他隨眠。若不同界遍行隨眠而若不同界遍行隨眠。謂自地九上緣隨眠者。是光法師今解釋也。明知。九上緣惑。不為遍行因云事。何況。彼論文出第四句體云。謂諸隨眠在此心後。同類遍行。即彼隨眠。若不緣此。設緣已斷光法師釋此文。云若餘心後同類。遍行不緣。及緣已斷。此等已攝同類遍行因盡。知次下文所舉不同界遍行隨眠者。是非遍行因云事。加之九上緣惑。為遍行因者。兩單句中。何不舉之哉。 答。九上緣惑。可為遍行因也。是既遍行隨眠也。何不為遍行因哉。是以。婆沙論及今論中。遍行隨眠。對遍行因。四句分別之時。遍行隨眠。非遍行因之句云。謂未來遍行隨眠。遍行隨眠亦遍行因之句。謂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加之。婆沙論中。或出遍行因體。引發智論前生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等之文。或問遍行因以何為自性。答一切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諸法。此等文中。豈可簡九上緣惑哉。何況。識身足論中。於不善眼識十五種隨眠。為因為緣九上緣惑。云為遍行因事。此等所說。尤分明也。但於識身足論文者。付心後九上緣惑論之也。即上在此心後之言。可貫通下若不同界遍行隨眠之處也。次於光法師此等已攝同類遍行因盡之解釋者。暫就自界緣惑論之也。次於九上緣惑。為遍行因。單句可攝之云難者。心前九上緣惑。實為因非所隨增之第一句中。可攝之。然而自本。兩單俱三句暫就自界緣惑。施設之故。心前九上緣惑。第一句中文。正不列之也。 重難云。在此心後之言。貫通若所餘緣若他隨眠之處歟。答。在此心後之言。不可貫通若所餘緣若他隨眠之處。所增故也。上所標置之言。隨其所應。就其要須。有貫通之不同。強有何相違。如事例證非一歟。 (寫本云) 寶治二年二月四日(未時)於東大寺尊勝院中堂東廊抄此卷之問答畢而依為大帖分為兩帖後覽之輩可察其志而已。 右筆尊勝院院主權大僧宗都宗性。 (年齡四十七夏□三十五) 應永三十二年七月十七日書寫畢。 大法師延海。 俱舍論第六卷本義抄上 俱舍論第六卷抄下        問題 問。正理論意。依上地聖道。與依下地聖道。可為同類因耶。 問。無生智與盡智。可為同類因耶。 問。正理論意。見修無學三道。互可為同類因耶。 問。婆沙論意。見修無學三道。互可為同類因耶。 問。今論意。退學無學果後。練根成見至類可有耶。 問。婆沙論中。見道道法智位。有知同類因。不知彼所緣等。四句不同爾者。知彼所緣。不知同類因句體。如何釋之耶。 問。婆沙論中。相應因遍行因相對作四句時。俱非句中。可舉無為法耶。 問。等流大種與長養大種。可為同類因耶。 問。與自地染污法。可為遍行因耶。 問。論文云。一切染污法。見所斷為因爾者。施設足論。聖人離欲退最初已起染污思。唯不善為因云文。如何會之耶。 問。婆沙論中。難一切染污法見所斷法為因義。引離欲退染污思。唯以不善為因云文。爾者。何論文耶。 問。已斷遍行因。可起與果用耶。 問。佛獨覺所起。上二界有漏善業。於凡身可起異熟因取果用耶。 問。今論意。欲界繫身語二業可為引業耶。 問。婆沙論意。欲界繫身語二業。可為引業耶。 問。正理論意。五無間業。身語二業可為體歟。 問。正理論意。感觸處時。定感色處歟。 問。寶法師解釋中。明十二處定感。引婆沙論二師說。爾者。初師意。與今論同歟。 問。光法師釋有一世業三世異熟。無三世業一異熟論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寶法師意。相應因。取異時士用果義可有耶。 問。頌文云有為增上果今此有為者。標增上果體歟。問。論文云。亦應如是說。能作因非定有果。故此不說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今論意。能作因取果用。可通過去耶。 問。論中明善同類因取果與果相對四句分別相。出與果非取果名云。謂續善根時。最初所得得爾者。限過去最後所捨一剎那善得歟。 問。無覆無記同類因。與果非取果類可有耶。   俱舍論第六卷抄下   問。正理論意。依上地聖道。與依下地聖道。可為同類因耶。答。可為同類因也。兩方。若為同類因者。同類因名等勝為果之義。依上地聖道。與依下地聖道。何可為同類因哉。是以。見正理論所說。述於依自上有。於依下地無依上地聖道。與依下地聖道。不為同類因見。若依之爾者。依上地聖道。與依下地聖道。不為同類因者。依上地證果之人。依下地始起未曾得聖道之時。可有一剎那之義哉。 答。正理論意。依上地聖道。與依下地聖道。可為同類因也。所謂依上地。證不還果之人。依下地起未曾得聖道之時。上地見道。與下地修道。可為同類因。依上地證阿羅漢果之人。依下地。起未曾得聖道之時。隨其所應。上地見道修道。與下地無學道。可為同類因也。是以。寶法師今解釋云。就此依中。上地見道與下地修道。及無學道為因。故知。地疏。於位上地見道。與下地修道無學道為同類因云事。今解釋。尤分明也哉。何況。若不許此義者。初苦法忍之外。豈無一剎那法哉。正理論意云。唯初無漏五蘊剎那。無同類因生起。餘有為法。無知如是事。初苦法忍之外。不許一剎那法故也。但於於依自上有。於依下地無之文者。暫就同姓同位。依上地所修聖道。與依下地所修聖道。不為同類因云也。非盡理談。何為相違哉。此事婆沙論。俱舍論意。可同之也。 問。無生智與盡智。可為同類因耶。答。可為同類因也。兩方。若為同類因者。同類因名等勝為果之義。無生智與盡智。何可為同類因哉。是以。見今論文云諸無生智唯與等類。為同類因。更無勝故(云云)此文無諍。無生智與盡智。不為同類因見。加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或彼盡智非無生智為因。故生不名因圓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見修無學三道。互為同類因見。准而思之。無生智與盡智。何不為同類因哉。 答。無學勝進道位。九智十智。隨應現修者。出餘卷論疏之定判。若爾。已生無生智。與已生不生盡智。尤可為同類同也。故正理論云。謂有盡智非無生智為因。故生無無生智不以盡智為因故起謂有盡智非無生智為因。故生者指初盡智也。翻之思之。有盡智以無生智為因。故生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可背等勝為果之義云難者。同是第六種姓。無學所得。盡智無生智也。何可有勝劣差異哉。次於今論文者。暫據一相漸次進修之相。云唯與等類為同類因也。以實云之。無生智與盡智。為同類因之義可有也。次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無生智必以盡智。為同類因。盡智之中。有以無生智不為同類因之類。故如此云也。 問。正理論意。見修學無學三道。互可為同類因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若依正理論意。三道展轉為因付之同類因名等勝為果之義。若修道與見道。為同類因。無學道與見修道。為同類因者。豈不背等勝為果之義哉。是以。發智論(十四)中。已知根與未知當知根。不為因。具知根與未知當知根。及已知根。不為因見。設雖正理論意。豈可背本論所說哉。 答。光法師釋此事云。若依正理論意。三道展轉為因。如前生鈍修道亦與未來不生利見道。為同類因。前生鈍無學道。亦與未來不生利見修道。為同類因。或從無學。退至學位。轉根亦與已起利修道為因。言與三二一。為同類因者。且據現起次第而說立理會文之旨。解釋實分明也。即見正理論文云。前生鈍根種姓修道。與自相續未來決定不生利根種姓見道。為同類因。何理為據。一切有情。各別相續法。爾安立六種種姓。無學望前應知亦爾。然有差別。謂有前生無學聖道。於自相續後生修道。為同類因。無學退已。於修道中。可有轉生利根義故見修無學。三道展轉。互為同類因之旨。論文實委悉也。道理尤可然哉。但於本論所說者。正理論會之云。此文但說已起作用作相續轉。諸無漏根。如說有用世第一法文意顯也。 問。婆沙論意。見修無學三道。互可為同類因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互為同類因者。同類因名等勝為果之義。若修道與見道。為同類因。無學道與見修道為同類因者。豈不背等勝為果之義哉。是以。廣披婆沙論處處之文。見修無學三道。互不可為同類因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鈍根修道無學道。與利根見道修道。何不為同類因哉。是以。正理論意。述見修無學三道。互為同類因之旨。以正理說。思婆沙意。尤可許此義哉。 答。光法師述見修無學三道因之相。以今論對正理論意。作或云同或云論意各別之二釋。若依今論同正理論之初釋意者。婆沙論意。實許見修無學三道展轉。互為同類因之義可云也。光法師述正理論意云。若依正理論意。三道展轉為因。如前生鈍修道。亦與未來不生利見道。為同類因。前生鈍學道。亦與未來不生利見修道。為同類因。或從無學退至學位轉根。亦與已起利修道為因設雖婆沙論意。何不存此道理哉。可背等勝為果之理云難。亦自被遮畢。但於婆沙論處處之文。述三道互不為同類因之旨云難者。光法師會今論文云。言與三二一。為同類因者。且據現起次第而說准今解釋。可會婆沙論處處之文也。 若。依論意各別云第二釋意者。婆沙論意。全不許見修無學三道展轉。互為同類因之義可云也。故發智論(十四)云已知根與未知當知根。為所緣增上。具知根與未知當知根。已知根為所緣增上。不云為因。婆沙論(百四十六)稟之。同釋成此旨。加之。廣檢婆沙論一部之文。或(百二十五)云。復次有見道修道無學道。此中見道與見道為因。亦與修道無學為因。修道與修道為因。亦與無學道為因。非見道以彼劣故。無學道唯與無學道為因。非見修道。以彼劣故。或云頗有業無無學果耶。答無或(百五十八)云。已生盡智與未生盡智為因。亦與後已生未生一切無學道為因。不與一切學道為因又(百六十五)云。已知根品與未知當知根品為二緣。除因等無間。除因者。後生於前生非因故。具知根品與未知當知根品及已知根品。為二緣。除因等無間(文取意)此等處處之文。見修無學三道。互不為同類因之旨。尤分明也。故寶法師釋云。正理論巨細而論。俱舍論等順其本論若爾源自發智本論說起。婆沙論意。不許見修無學三道展轉互為同類因云義也。但於鈍根修道無學道與利根見道修道。可為同類因云難者。鈍根修道無學道。猶勝利根見道修道歟。故婆沙抄云。問鈍無學道。望利學道。為同類因。如正理說。何故此論云頗有業無學學果耶答無耶。解云。無學勝學利故。論意各異正理婆沙論意各別之旨。此釋亦分明也。 問。今論意。退無學果後。練根成見至類可有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無此義者。光法師今解釋中。述正理論意云或從無學。退至學位。轉根亦與已起利修道為因了。下作此論同正理論意云釋。知今論意同許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見今論餘卷文。述果退中間。不命終故云。退已須臾必還得故如此文者。退無學果。未還得之前。不可有練根之義如何。 答。正理論云。謂有前生無學道於自相續後生修道。為同類因。無學退已於修道中。可有轉生利根義故光法師述此文意。云或從無學退至學位轉根亦與已起利修道為因畢。下作今論同正理論意云釋。如解釋者者。今論意。許此義云事。最分明也。何況。見婆沙論文或(第六二十)云。有作是說。退者不定。不自在故。起諸煩惱。或速能斷。還復本位。或經久時。方得本果。謂以欲界聞思惠力。引起修惠。聖道現前。轉信勝解。或見至根。然復起阿羅漢果。故彼退已。遲速不定或(第十七)云。識身論說。復云何通。如彼說有過去無學心。是已了。非今了。非當了。謂時解脫阿羅漢。退阿羅漢果。作信勝解彼練根作見至已。還得阿羅漢果。彼時解脫道所攝無學心。是已成就。非今成就。非當成就此等處處之文。退無學果之後。練根成見至之類可有云事。尤分明也。今論意。豈可背婆沙論說哉。但於退已須臾心還得故之論文者。彼述退果之後速疾還得之旨許也。更非遮彼中間修練根之義歟。 重難云。婆沙論(三十二)云。信勝解者。若決定依信勝解道。得無學果。於見至道。得非擇滅如此文者。退無學果之後。練根成見至之類。不可有見如何。答。此文就依信勝解道。得無學果。決定不退無學果之一類。如此云也。 問。婆沙論中。見道道法智位。有知同類因。不知彼所緣等。四句不同爾者。知彼所緣。不知同類因句體。如何釋之耶。進云。婆沙論云。謂知未來四法智品付之道法智無緣苦集滅三諦。何之知苦集滅三法智所緣哉。出此句體之時。唯可舉未來道法智哉。是以。出知同類因不知彼所緣句云。謂爾時知過去緣苦集滅三法智品。舉知同類因亦知彼所緣句云。謂知過去道法忍品如何。 答。道法智現前位。過去道法忍。與現在道法智。為同類因。而過去道法忍。緣未來四法智品故。以未來四法智品。名同類因之所緣。而現在道法智。緣未來四法智品。故知同類因之所緣云也。未來無有同類因。故不知同類因云也。非謂知未來四法智品所緣。故更非相違也。 重難云。知彼所緣者。知同類因之所緣云事也。不知同類因者。即不知為其能緣同類因云事也。而知同類因之所緣。云同類因云。過去道法忍。不知同類因云同類因。別物指未來四法智品云事難思。就中就為同類因之法。論知不知相也。未來都無有同類因。不及云不知同類因哉。答。可思之。 一義勘婆沙抄云。論云知彼所緣。不知同類因者。謂知未來四法智品者。謂道法智不知自體故。名不知同類因。即此道法智。緣未來四法忍及法智。故名知彼所緣此釋意云。現在道法智。緣未來四法智品。為同類因故名同類因。此現在道法智。緣未來四法智品。故以未來四法智品。名同類因之所緣。而現在道法智。緣未來四法智品。故知同類因之所緣云也。現在道法智。與未來四法智品。為同類因。故雖名同類因。自體不知自體。故不知同類因云也。 重難云。道法智位。作此四句之時。以自體望未來四法智品。名同類因。為知彼所緣不知同類因句云事難思哉。答。可思之。 別尋云。道類智位。亦可有此四句。何唯出道法智位哉。答。暫出一位也。道類智位。實可有此義也。准道法智位。作此四句。易知之。 問。婆沙論中。相應因遍行因相對作四句時。俱非句中。可舉無為法耶。進云。婆沙論文。不舉之也。付之。無為法既非相應因亦非遍行因。俱非句中。尤可舉之哉。是以。相應因同類因相對作四句之時。俱非句中舉無為法哉。 答。相應因遍行因相對。作四句之時。俱非句中。可取無為法事。必然也。但現文不舉之事。實似難思。然而倩見一段文。上相應因同類因相對作四句之時。俱非句中。既舉無為法畢。次下相應因遍行因相對作四句之時。就有為法。前相應因同類因相對四句所替也。分齊許出之。其無為法為俱非句事。同前相應因同類因相對四句。故今略不舉之也。相應因異熟因相對作四句之時。俱非句中。不舉無為法事。准之可知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次下文云。同類因異熟因相對作四句之時。俱非句中。舉無為法。若無為法。為俱非句事同前。故不舉之云者。今文何亦舉無為法哉。答。見彼中間文。相應因能作因等相對。多作順後句畢。始亦同類因異熟因相對之時。有四句故。俱非句中。亦舉無為法歟。 問。等流大種與長養大種。可為同類因耶。 答。互可為同類因也。兩方。若為同類因者。等流長養其性遙異也。更不可為同類因哉。是以。婆沙論(百三十一)中。異熟大種。與長養大種。不為同類因見。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三十七)中。有執受大種。無執受大種。互可為同類因如何。 答。婆沙論中。法處所攝色。能造大種。唯與法處所攝色。能造大種。為同類因。而若散無表所依大種。與初苦法忍隨轉戒能造大種。不為同類因者。可有一剎那大種。故等流大種。與真養大種可為同類同事。必然也但於等流長養其性相替云難者。等流長養。其性雖異。同是自性無記。故等流大種與長養大種。可為同類因也。次於異熟長養大種。互不為同類因云例難者。彼異熟無記。自性無記。其性異故。互不為同類因也。 重難云。光法師第二卷疏出自性無記類云。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若散無表所依大種。是自性無記者。自性無記中。何不舉等流觸哉。答。此釋非是盡理之談。自性無記中。不舉盡等流香味觸也。勘婆沙論(百二十七)云。問此四大種品類有幾答品類有四。謂異熟生長養等流變化。有餘師說。品類有三。謂異熟生長養等流。其變化者。長養所攝。復有說者。品類有二。謂異熟生及長養。變化大種。入長養中。等流攝入異熟長養。評曰。於前三說。中說為善。有四大種非二攝故如此文者。所變化境能造大種。通果無記。亦長養所攝見。若爾長養觸中。既非自性無記之類有之。而今長養香味觸。混云自性無記事。亦非盡理之談。爰知。光法師今解釋。只就其大概論之。不心盡理之談云事重難云。 問。與自部染污法。可為遍行因耶。答。可為遍行因也。付之。遍行因者。唯可與他部染污法為因也。若與自部染污法為因者。與同類因。有何差別哉。是以。發智論中。說遍行因相。不云與自部染污法為遍行因哉。依之婆沙論中。云於自部非遍行因如何。 答。遍行因者。廣與自地五部染污法為因之義。故與自部染污法。最可為遍行因也。是以。今論云。此與染法。為通因故。同類因外。更別建立。亦為餘部染法因故。由此勢力。餘部煩惱。及彼眷屬。亦生長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同類因。唯與自部為因。此遍行因。不但與自部染污法為因。亦為作部染污法為因故。所以同類因外。建立遍行因但於與自部為遍行因。與同類因。有何差異。云難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唯生自部。二因何別。無遍行因唯生自部。謂遍行法。正現前時。俱時方有力。取五部果文意遍行因。俱時與五部為因。同類因。唯與自部為因。故一法同時並雖起。同類遍行二因。取果用。更無混亂云也。次於發智論文者。婆沙論會此文有三師說暫於一師義者。彼論云。謂於自部有遍行因。不說自成。故不須說。若於他部有遍行因。其義不成。是故說次於婆沙論所說者。彼一師別義也。不可及會通矣。 問。論文云。一切染污心。見所斷為因爾者施設足論聖人離欲退最初已起染污思。唯不善為因云文。如何會之耶。進云。論云。依未斷因。密作是說。見所斷法。雖是此因。而由已斷。故廢不說付之。既離欲退位也。有何未斷法。與彼最初已起染污思。可為未斷因哉。何況。若夫就未斷因云之。設雖非離欲退位。可有唯不善為因之義。唯出離欲退最初起染污思。其理亦難思哉。 答。會依未斷因密作是說事。不限今論文也。正理論云。依未斷因。密作是說。此染污思因。雖具有不善無記。而無記因。先已永斷。聖人退位。見所斷惑。皆已斷故。一切見道。必無退故。欲界染無記。皆見所斷。故唯不善因退故成就。說為未斷。是故無失婆沙論云。彼依未斷因說。故不相違。謂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種因。一已斷。二未斷。彼論但依未斷因說但於有何未斷法為因云難者。離欲退最初已起染污思相應煩惱。與彼染污思。可起俱有相應因。取果與果用。故以俱有相應因。可名未斷因也。俱有相應因。名未斷因云事。源出識身足論文。故彼論云。何等未斷因。謂此俱有相應等法學者最可翫之。次於付未斷因云之雖非離欲退位。可有唯不善因義云難者。婆沙論委問答此事云。問。聖者先未離欲染時。彼染污思亦以不善為因。何故彼論說後退時。答。爾時彼思先不成就。今得成就。先無縛今有縛。先死今生。是故偏說。問。後起染污思。亦以不善為因。何故論但說初起。答。爾時彼得先斷今續。先無用今有用。先死今生。是故偏說元瑜疏釋此事云。為明諸或已斷始生故說最初實論一切任此等論家人師家判。可思之。 尋云。聖人離欲退位。過去所斷煩惱。今退成就故。最初已起染污思。以彼可為同類因。未斷因。何不通同類因哉。答。今此離欲退位。彼所退過去煩惱。與此最初已起染污思。不起同類因取果與果用。故以彼不可為未斷因也。同類因取果用離染已前。過去世已起之畢。同類因與果用與生相法起之。而煩惱現前位名退故。離欲退位。又不起與果用也。故彼離欲退位。今所退得過去煩惱無起同類因取果與果用。故未斷因。不可通同類因也。 問。婆沙論中。難一切染污法見所斷法為因義。引離欲退染污思唯以不善為因云文。爾者何論文乎。進云。婆沙論云識身論說付之。正撿識身足論。未見此文。所引之文。依憑在何哉。是以。今論并正理論中。云施設足論說。引比文哉。 答。施設足論。三藏未翻譯。今文有無。暗以難知。然而今論。云若爾云何通施設足論說。正理論云若爾應違施設足論。引此文。以知。施設足論正有此文云事。但於婆沙論文者。云識身論說。若誦者誤歟。可云施設足論也。 重難云。舊婆沙論云復與識身論文相違。同引此文。若爾。新舊兩譯。同云識身足論說。引此文。輒不可云誦者誤哉。答。 問。已斷遍行因。可起與果用耶。答。可起之也。兩方。若起之者。其體既已斷也。何可有引後果之義哉。依之。婆沙論云。復次前位。於自身中。能取果與果。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復能取果與果如此文者。已斷遍行因。不能與果用是以。震旦人師。云若已斷者無取與能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已斷遍行因。可起與果用如何。 答。已斷遍行因。可起與果用也。其故未斷位。既起取果用畢。其體設雖成已斷。彼果至生相之時。豈不起與果用哉。是以舊婆沙論中。或云。復次本作因時。於自身能取果與果。今雖為因。不能取果與果。唯除已取果者此文已取果者。已斷之後。可起與果用或云復次本作因時。能於自身。取依果報果。與依果報果。今雖為因。不能取依果報果此文云未斷位。取果與果。已斷位不取果。無簡與果用。加之。正理論云。謂未斷位。於自身中。能為遍因。取果與果。後已斷位。雖能為因。不能取果。唯除先時已取果者。今有與義已斷遍行因。起與果用云事。此文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會之有二義。一義云。今文論已斷未斷之差異故。離未斷位之外。已斷許。不起取果與果用云也。非遮未斷位取果者。已斷之後。與果之義也。 一義云。未斷位。云於自身中。能取果與果。已斷位云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復能取果與果。是則對云未斷因。自身起取與用。已斷因。自身不成就。故於自身不起取與用。異未斷因云也。重意云。於自身有取與用起不起之不同。為已斷未斷之差異也。非遮自身不成就。起與果用之義邊也。 問。佛獨覺所起。上二界有漏善業。於凡身可起異熟因取果用耶。答。可起之也。 兩方。若起之者。佛獨覺所起。善業是殊勝也。於凡身。難起取果用哉。若依之爾者。佛獨覺聖身。色無色界無之。尤於凡身。可起異熟因取果用哉。 答。佛獨覺所起上二界有漏善業。唯於凡身。可起異熟因取果用也。全於聖身。不可起之。其故佛獨覺。先時異生位。數數生上二界故。彼凡身種類多。止未來緣闕不生在之。佛獨覺聖身。唯限欲界。更無通上二界。故佛獨覺所起上二界有漏善業。唯於未來不生。凡身可起異熟因取果用。更於聖身。不可起異熟因取果用也。 重難云。佛獨覺所起上二界有漏善業。於凡身起異熟因取果用云者。可違婆沙論評家義。所謂見婆沙論文。述佛獨覺所得現觀邊世俗智受異熟身之中。舉凡身聖身之二義了。評家破之云。評曰。彼俱不應作如是說。應作是說。現觀邊世俗智。是有漏有記故。說有異熟。而無曾受及當受義。故不應責受異熟身若云凡身起異熟因取果用者。可同婆沙論不正義意哉。 答。今此文。就現觀邊世俗智。緣闕不生。起取果用之善業論。故評家云。而無曾受及當受義。故不應責受異熟身。破凡身受異熟云義也。而現在前起取果用。佛觸覺所起上二界善業。於凡身起異熟因取果用云事。評家更不可破之。故今婆沙文。更非相違也。 尋云。聲聞所起上二界有漏善業。於何身。起異熟因取果用哉。答。聲聞可生上二界。故於聖身。決定可起異熟因取果用。亦於上二界。緣闕不生。凡身在之。兼於凡身。可起異熟因取果用也。 問。今論意。欲界繫身語二業。可為引業耶。 進云。光法師作二釋初釋意云。不為引業。第二釋意云。為引業也。付之。二釋俱有疑。先就初釋不可然。身語二業既業體也。何不為引業哉。是以。廣撿今論一部之始末云。欲界繫身語二業。不為引業哉。何況。契經云。殺生業道。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生那落迦。本論云。破僧妄語其罪最大。能取無間獄中劫壽異熟。此等經說并論文。無諍身語二業。可為引業加之。見今論餘卷文。或云四善容俱作。引同分唯三。俱時業能感三生眾同分若身語二業。不為引業者。何可有俱時業感三生眾同分之義哉。加之或云二無心定得不能引餘通。不為引業之類中。無舉欲界繫身語二業哉。 次就第二釋。亦不可然。欲界繫身語二業。勢力微劣也。何可為引業哉。是以。契經云。劣界思所引故加之身語表業。既有眾多極微。何可有一極微感命眾同分餘極微不感命同分之義哉。若同時共感之云者。可有有對造色展轉為俱有因之過。若次第感之云者。同是一心所起也。何各別可引生後命根眾同分哉。依之正理論云。非心隨轉身語二業。定不能引命眾同分如何。 答。初釋意云。此論文無別說。意同正理。以今論同正理論意也。故正理論云。非心隨轉身語二業定不能引命眾同分。引劣界思所引故之經文為文證。以一心所起身語表業眾多極微難感命根眾同分之道理。為理證。欲界繫身語二業。不為引業云也。但於契經并本論所說者。正理論會云。此說所起顯能起思。廉易了故。無相違失。 次於四善容俱作引同分唯三之論文者。光法師會云。彼文但顯四業中生後不定容感同分現不能感。不言一剎那一時能感三種同分。故下論云。幾業能引眾同分耶。能引唯三。除順現受。現身同分。先業引故次於二無心定得不能引餘通之論文者。光法師又會云。言通感者。容通感彼。不言一切皆悉能感。若隨轉身語業。即能感。若欲界身語業。即不能感若爾。諸文會通解釋既委細也。私不可劬勞矣。 第二釋意云。又解。此論不同正理。欲界身語業。亦能感命眾同分。欲界繫身語二業。為引業云也。故婆沙論(第百五十六)云。頗有根非因。善根非因。不善根非因。無記根非無因耶。答。有謂無緣根。即命等八根。以色心不相應行為因。此非三性根為因。而以色心不相應行為三因。謂俱有同類異熟此文無諍。欲界繫身語二業。為引業感命根若爾。今論意。可同婆沙論意也。但於劣界所引故之文者。暫付本業。云思所引也。更非遮身語二業為引業之義哉。次於一心所起身語表業。眾多極微感命根眾同分。可有過云難者。是正理論所付之過也。光法師即釋此事云。於其業中。眾多極微。隨其所應。或有唯感引果。或有唯感滿果。或有一分感引。一分感滿。若言同一心起不許別感引果。滿果同一心起。何者感色。何者感香等。雖同一心起。即有感色等不同。何妨同一心起感引滿前後別文意顯也。次於正理論所說者。彼婆沙論等之外。別立此義。故今論意。異彼也。故光法師云。若作此解。與正理論異寶法師引正理論一段之文云。准此論文相。婆沙等論文外。更立此義正理論師意。既背婆沙論所說。違正理論說事。更不可為痛哉。 問。婆沙論意。欲界繫身語二業。可為引業耶。答。彼論意。可為引業也。兩方。 問。正理論意。五無間業。身語二業為體歟。 答。爾也。兩方。若身語二業為體者。非心隨轉色業。勢力微劣也。何為無間業體哉。依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經言劣界思所引故如解釋者。五無間業。思業可為體也。若依之爾者。見正理論餘處文。云此五無間中。四身一語業。五無間業。身語二業為體如何。 答。正理論意。五無間業。身語二業。可為體也。品類足論中。於定法。舉五無間業及學無學法畢。三科相攝之時。云定法五界四處五蘊攝五無間業身語二業。為體之旨。此文實分明也。設雖正理論意。更不可背本論說哉。何況。正見正理論所說第三十四卷中。上難經部宗意。三業皆思為體云義。云復有理證。業不唯思。謂纔起思欲。為殺父等。則應已得無間罪等故。下述自宗義云。以對法宗身語二業。成無間等。要由惡思。若無惡思。此業不起故。身罪業。待惡思成(乃至)又對法宗由因等起思有善等差別性故。所起身語善等性成。可言必待思差別故。身業方成無間罪等第四十三卷中。上問五無間業其體是何。次出經部義。云且上座言。三業為體。身業語業。一一獨能招異熟果。理難成故畢。自難之云今許意業為無間體。便應暫起欲造逆思。即成無間。下標然我所宗決定義者。云此五無間中。四身一語業。三殺一誑語一殺生加行此等現文。五無間業。身語二業。為體之旨。尤分明也。但至非心隨轉色業勢力微劣云難者。身語二業。設雖勢力微劣。彼思業所作究竟。成重罪事。依身語二業力。唯起思業。未及身語二業之時。修懺悔等。彼業改轉。如斷善邪見。通不定業也。以身語犯其過畢。所作究竟。更無改轉之義。故身語二業。正為無間決定業體也。然而此無間業。要由能發思力。離能發思力。無間業不成。故能發思。正為引業。劣界思所引故之經文。又非相違也。 重難云。見正理論文。或云造多逆人。唯一能引。餘助滿故。或云如造多逆先引後滿。五無間業。可通引業而正理論意。定非心隨轉身語二業。定不能引命眾同分。欲界繫身語二業。不為引業若爾。五無間業。既通引業。非思業為體哉。答。五無間業體。雖不取思業。彼能發思為引業。云造多逆人。唯一能引。餘助滿故也。逆罪能發思。亦名逆罪也。 問。正理論意。感觸處時。定感色處歟。 進云。正理論中。不定感色處付之。感觸處之時。定與色處。俱可定感色處哉。是以。見正理論文云。若感身處。定感四處。謂身色處觸處法處。感身處之時。定感色處例可同如何。 答。凡十二處定感之廢立。依具同性業感。體必俱有之一義也。而感觸處之時。定雖與身處色處俱。觸處與身處色處。是別業感。故感觸處之時。不定感身色二處云也。故光法師釋此事云。雖感觸時定身色俱。容別業感故。感觸處非定能感彼九處也。九處者。眼等五處意處色香味處是也。正理論文云。若感觸處。應知亦爾。謂觸與法。同存此意見。但於彼論意感身之時。定感色處云例難者。色處定與身處俱故。有體必俱有之義。身處是生本故。與色處亦有同性業感之邊。故感身處之時。定感色處云也。觸處定與色處俱故。雖有體必俱有之義。觸處是非生本。故與色處。無同性業感之義。不云感觸處之時。定感色處也故光法師釋此事云。正理據感身定感色者。以色定與身俱。通欲色界故。云感身時。亦定感色。若爾。感色應亦感身不爾身處是生本故。感身亦感色。同業感故。色非生本故。感色非定感身。容別業感故文意顯也。 問。寶法師解釋中。明十二處定感。引婆沙論二師說。爾者。初師意。與今論同歟。答。可同也。進云寶法師釋云。然所錄婆沙初說。感觸與此論不同付之披兩論所說。見感觸處之文。今論云若感意處定感二處。謂意與法。若感觸處應知亦爾。婆沙論初師云得觸處業。亦受二處異熟。謂觸處法處若爾。兩論所說既同。何判婆沙初說感觸與此論不同哉。是以。光法師釋云。俱舍為正。同婆沙初師說故如何。 答。述十二處定感相。婆沙論初師意。與今論意。其義全同。光法師解釋即述其實義也。感觸處之文。亦更無異。即如疑難被出難也。但至進釋者。寶法師向婆沙論文字脫落之本。作此釋也。所謂婆沙論正文云。得觸處業。亦受二處異熟。謂觸處法處。得身處業。受三處異熟。謂身處觸處法處對婆沙論本說見之。得觸處業之下。受三處異熟之上。中間脫落亦受二處異熟。謂觸處法處。得身處業之十五文字也。何況。如寶法師所引論文者。不述感身處業。定感餘處之相。是大疑也。爰知。今十五文字脫落云事。更不可疑之。若爾。暫見此文字脫落之一本。釋然所錄婆沙初說。感觸與此論不同。應更詳撿也。故上云然所錄婆沙。下亦云應更詳撿。寶法師即自疑之凡引誤錯之本。就脫落之文。暫作一往解釋事。諸師之常習也。至于此釋。強不可劬勞者歟。 問。光法師釋有一世業三世異熟。無三世業一世異熟論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世約大三世付之若就大三世云之。三生所造業。一世感果之義可有之。何云無三世業一世異熟哉。 答。光法師世約大三世云釋意。就引業論之也。所謂一世。造順生順後等三引業。三生各別。感果之義。可有故。云有一切業三世異熟也。無三生所造引業一世感果之義故。云無三世業一世異熟也。故寶法師釋此文云。就大三世明也。如一切造業。可三世受。無三世造業同一世受據引說也文意顯也。 問。寶法師意。相應因。取異時士用果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此論婆沙正理顯宗及光法師等釋意。相應因唯取同時士用果設雖寶法師意。更不可有取異時士用果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寶法師今解釋云。取等無間緣士用果者。皆是相應因。是相應者。皆同取無間士用果如解釋者。相應因可取異時士用果如何。 答。相應因。唯取同時士用果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即寶法師釋俱有相應得士用果。非越士體有別士用。即此所得名士用果。之論文云。相應俱有之法。有力用故。名為士用。士用之果。名士用果。非越士體有別士用。即此士用得。名士用果此釋意。相應因。唯取同時士用果但於寶法師相應因。取無間士用果云釋者。等無間緣就心心所立之。相應因付心心所論之。故取等無間緣士用果之物。必取相應因同時士用果。取相應因同時士用果之物。亦取等無間緣士用果。唯有阿羅漢最後心。取相應因士用果。不取等無間緣士用果云也。非謂相應因正取等無間緣士用果。更非相違也。故寶法師正釋此事云。准此論文。取等無間緣士用果。皆是相應因。是相應者。皆同取無間士用果。不同俱有因。然有無等無間緣士用果得成相應。如羅漢後心釋意。此旨分明也。 問。頌文云有為增上果今此有為者。標增上果體歟。答。爾也。兩方。若標增上果體者。長行釋此頌意云。謂有為法除前已生。是餘有為之增上果文言無諍。非標增上果體若依之爾者。上云除前有為法。下標有為增上果。正指增上果體如何。 答。案頌文意。上云除前有為法。嫌前已生有為諸法非增上果。下重云有為增上果。除前已生有為法之外。餘有為法是增上果體云也。故圓暉法師釋此文云。重言有為者。是除前外。諸餘有為。此餘有為。或與因俱。或在因後。名增上果重案其意。凡此中專欲顯彼果體。故有為言。尤可指增上果體也。若有為言。不指果體。以因云有為者。未顯果體唯限有為。豈今文之本意哉。但於是餘有為之增上果之論文者。是餘有為之有為言。非指有為增上果之有為言。委顯增上果相其因有為。有為之增上果云也。委云之。以有為為因。其體有為。是增上果(為言)長行標因有為云有為之增上果。偈頌指果體有為。云有為增上果也。即訓長行文云。諸有為法。除前生。是餘有為之增上果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於有為法中。除前已生有為法。以前非後果故。是餘若俱。若後有為。名增上果文意顯也。 問。論文云。亦應如是說。能作因非定有果。故此不說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謂無為法。及未來法付之無為法無因果。故非定有果云事。其義可然。未來法望未來之時。為能作困增上果。如云未於未果三也。何以未來法。云非定有果哉。是以。寶法師云無為無果所以不說。泰法師判然以無為不能取果。非定有果。故此不說。爾者。光法師解釋。難思如何。   答。以未來法之時。雖為能作因為增上果。於未來世。不起取果用。故云非定有果也。重意云。今文云五因取果。唯於現在。定非過去。彼已取故。亦非未來。彼無用故。亦應如是說。能作因非定有果。故此不說。就取果用之起不起。定其果之有無。故未來法。雖為能作因。不起取果用。云非定有果也。故光法師釋云亦應如是說。能作因現在取果。而不說者。以能作因非定有增上果故。此頌中不說。謂無為法及未來法。雖是能作因。而不能取增上果故就取果用之起不起。論其果之有無云事。解釋實分明也。 重難云。若爾。俱有相應異熟三因。雖通未來。彼於未來。不起取果用。可云非定有果乎。答。俱有相應異熟三因。通未來者。其法體通未來云也。非云於未來正為因。暫出一類。顯其意者。善不善法。可成異熟因。以彼善不善法體有未來。異熟因宛置未來也。然而未來全無前後故。非云正為異熟因異熟果。俱有相應二因。在未來云事。准之可思。能作因在未來者。於未來世。實為能作因也。不障礙之義。實在未來故也。如云無為法。實為能作因也。故付實因云之。於未來世。實雖為能作因。不能起取果用故。云非定有果也。俱有相應異熟三因。於未來世。實不為因。故非相例也。 問。今論意。能作因取果用。可通過去耶。 進云。光法師引婆沙論能作因。有作是說。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有餘師說。此能作因。過去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云二說了。此論或同婆沙前師。或同婆沙後師云二釋。作也。付之。同婆沙後師云釋不可然。能作因是無障礙因。取果用。能為彼種之義也。若爾。法現在前之時。有何所障礙。於現在世。不起取果用。遙於過去世。可起之哉。是以。見今論文。上表五因取果唯於現在。下述亦應如是說。能作因。非定有果。能作因取果用。唯限現在之旨。論文實分明哉依正理論云。然有作因。能取果者。定唯現在。與通過現何況。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其取果用。若依正理。唯在現在。若依婆沙。雖亦通過去。唯等無間緣無多差別故。此不說。增上緣取果用。唯限現在能作因。其義可同。加之。第三約作用。立世最為善者。今論餘處定判也。若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者。豈無三世雜亂之過哉。 答云。此事雖有異熟暫存一義者。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者。是婆沙論評家義也。而能作因是廣。以一切法為體故。等無間緣體。即能作因攝之門有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婆沙初師約體明因緣攝五。能作攝三。即此意也。故指彼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即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云也。是以。泰法師云。毘婆沙師有說。等無間緣能作因攝。故能作因。取果與果。俱通過現婆沙抄云。等無間緣。有能作因。故入過去。亦取果也指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即云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之旨。此等解釋。尤以明鏡也。加之見婆沙論文。述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云無有等無間緣異時取果異時與果。若此時取果。即此時與果故。明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云此能作因過去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多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若取果時。即能與果。兩處論文。其言大同。爰知。指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即為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云事。何況。光法師會亦應如是說能作因之論文云。言能作因同五因。現在取果者。從多分說若夫能作因。實於過去。數數起取果用者。現在起取果用少分。過去起取果用多分成。豈可云現在取果用者。從多分說哉。任此等文理思之。實就能作因取果用云之。唯可限現在也。如此得意之時諸難自被會畢。就中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增上緣取果用。唯限現在云事。還為答潤色哉。但於正理論文者。彼不許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故能作因取果用。唯限現在云也。論意各別。何備疑難哉。 重難云。六因四緣。作用各別者。是光法師餘處解釋也。何指等無間緣取果用。即云能作因取果用哉。何況。見餘卷論文。云因緣五因性。云增上即能作。等無間緣非能作因攝見。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此論意。同婆沙論等無間緣及所緣緣非因所攝云師義釋。若爾。指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即為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云事。豈不背此等定判哉。加之。能作因取果用。實限現在者。指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為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事。有何要須哉。加之正理論中。破然毘婆沙有如是說。其能作因。取果與果。俱通過現云師云。理不應然。法居現在。亦如同類遍行二因。總取未來。為自果故此難意。實能作因取果用不可通過去。如同類遍行二因。取果用不通過去云也。隨又元瑜疏釋此文云。謂顯能作如同類等。總取未來。非如等無間緣。唯以一念為所引也此釋。亦不通過去云非如等無間緣。翻而思之。通過去云如等無間緣也。若指等無間緣取果用。即名能作因取果用者。豈可云非如等無間緣哉。加之。若能作因體。攝等無間緣故。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云者。增上緣取果用。亦可通過去。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若據法體。亦攝前三緣。以體相雜故。就體云之。增上緣亦攝等無間緣故也。 答。凡約四因四緣相攝。或有約體以明之門。或有據用相似之門。若約用以明之時。能作因。等無間緣。作用各別。故假不可有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云義。若約體以論之日。能作因體是廣。等無間緣。亦名能作因之門可有故。以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亦為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事。何強可辨之哉。但云因緣五因性。云增上即能作。據用相似以論之光法師若婆沙第二師。及此論據用相似。以辨相攝云。餘卷解釋。即此意也。故就其文。顯此論意同婆沙論第二師。等無間緣。及所緣緣非因所攝。云義釋也。以實云之。約體明相攝之時。能作因體可攝等無間緣故。餘卷論文。并光法師解釋。更無相違也。次於正理論文者有義意。以等是緣取果用通過去。雖即名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正理論師意。設雖何法。於過去起取果用云事。都不許之。故如同類遍行二因。必於現在。可起取果用破也。次於元瑜解釋者。若有難思者。何必可依用哉。次於增上緣取果用可通過去云難者。泛論之者。能作因體寬。攝餘五因。增上緣體寬。攝餘三緣之門可有之。然而諸論中。能作因。攝餘五因。唯是能作因。增上緣攝餘三緣。唯是增上緣之廢立。都無之故。以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即為增上緣取果用通過去之義門。不可有也。婆沙論中。能作因攝餘三緣之廢立有之。故以等間緣取果用通過去。即為能作因取果用通過去之義邊。可許之也。彼此遙異。更非相例。 問。論中明善同類因取果與果相對四句分別相。出與果非取果句云。謂續善根時。最初所得得爾者。限過去最後所捨一剎那善得歟。進云。光法師作二釋。初釋意云。過去最後所捨一剎那善得。第二釋意云。廣取過去所有善得也。付之二釋俱有疑。先就初釋。不可然。續善根時。彼果至生相位。前位多剎那善得。皆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何唯限過去最後所捨善得哉。是以。婆沙論中。出此句體云。謂續善根時。即住過去所捨善得如此文者。廣可取過去所有善得見。 次就第二釋。亦不可然。見今論文。出此句體云。應說爾時續者前得限斷善根位。最後一剎那善得之旨。論又實分明也。是以。正理論難今論。述可取前位多剎那善得之旨。知今論意。唯取過去最後所捨一剎那善得云事如何。 答。初釋意專所任論現文也。見今論文前後。出取果非與果第一句。云謂斷善根時。最後所捨得。舉與果非取果第二句。云謂續善根時。最初所得得。應說爾時續者前得文相前後無諍。唯可限過去最後所捨一剎那善得見。是以。正理論難今論云。經主於此謬作是言。應說爾時續者前得。今詳。彼說理不應然。所以者何。非唯斷位最後所捨得與今續時初得等流果。以於斷位先已滅得亦與續時得等流故。如何前位。多剎那得為同類因。皆取今得。而於今時。但說最後一剎那得與今昨果。是故。應如本文為善以正理論難破之趣。思今論意。唯取過去最後所捨一剎那善得之旨。亦分明也。故光法師釋云。謂續善根時。最初所得過去最後所捨得。彼得今時果至生相。正與彼力名與。由昔已取。不名取。論主恐取續時過去諸初得。故今釋言應說爾時續者前得。謂前過去最後所捨得但於過去所有善得。皆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云難者。是正理論難今論之趣也。光法師即會之云。若作俱舍師救。世親論主意說。若法從赤未與者。此中說之。過去諸得。雖於續時皆悉與果。以前諸念。皆曾與果。俱句攝故。是故不說最後所捨一剎那得。今續善時。最初與果。故偏說之。又續善時。過去餘善。亦能與果。何獨說得。既別說得。明知。唯取最後一念文意。過去所有諸得。望今果見之。雖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望別別果見之。以前念念已起與果用了故。以之為俱句也。斷善根位。所捨最後一剎那善得。從來未起與果用。今續善根時。初起與果用。故以之為起與果用不起取果用之位也(為言)次於婆沙論文者。云謂續善根時。即住過去。所捨善得。其言雖似廣。其意唯過去最後所捨一剎那善得也。 第二釋意云。任正理論難今論之道理。亦婆沙論。廣可取過去所有諸善得見。故廣取過去所有善得釋也。但於應說爾時續者前得之論文者。光法師釋云。又解。論主云應言爾時續者前得。謂前過去所有善得。皆名最初所得得。誰言唯取最後所捨得。此所捨得通於三世。非彼一切皆能與果。故以前言。簡取過去。故婆沙十八云。有時與果非取果。謂相續善根時。即住過去。所捨善得(已上論文)文意顯也。次於正理論難今論者。付應說爾時續者前得之文言難之。以實云之。今論意。自本不限過去最後所捨一剎那善得也。 問。無覆無記同類因與果非取果類可有耶。 進云。論文云謂與果時必亦取果無此義見。付之。無覆無記同類因種類非一准。何無與果非取果之類哉。是以。有覆無記同類因與果非取果之類有之見。例可同如何。 答。 (寫本云) 寶治二年二月四日(未時)於東大寺尊勝院中堂東廓抄之畢俱舍論第六卷者為去年俱舍三十講之當處之間為聽聞加一見之次或訪明匠或加愚案為開初心初學之惠解聊記一問一答之綱要有其謬之處後學必直之焉仰願以此稽古習學之微功必為彌勒值遇之業因矣。 右筆尊勝院主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四十七夏□) 俱舍論第六卷抄下 俱舍論第七卷抄上         問題 問。光法師意。六因四緣。作用可別耶。 問。光法師意。生等五因相攝四緣時。作因。緣攝。增上緣攝二釋。爾者。何釋為正耶。 問。無漏戒能造大種。與所造戒。可為因緣耶。 問。通果心所依定。與通果心。可為因緣耶。問。初靜慮三釋中。俱可有等無間緣非等。無間緣法耶。 問。眼識無間生眼識義可有耶。 問。非定起意識於六識身耶。 問。除命根。外。可有一體不相應行耶。 問。經部意。如來可有散心歟。 問。今論意。二無心定入心。起等無間緣取果。用可通過去耶。 問。異熟長養眼。各別發識歟。 問。光法師意。眼根與多眼識。為通因事。引今論第一卷何文證之耶。 問。眼等五根。望色等五境。可具處事剎那。三定耶。 問。一念眼根。唯發一眼識。非多眼識所依。者。可有何過耶。 問。光法師意。識所依剎那定。可通生相已前耶。 問。寶法師意。世第一法苦法忍相望。所依剎那定義。約何位論之耶。 問。婆沙論意。心心所如所緣有三定。於所依。有三定者。引品類足論何文難之耶。 問。論文俱有諸法未嘗為所緣今此不為所緣俱有法中。可攝隨轉色。并同時得耶。 問。光法師意。起增上緣與取果用。唯限增上果生相位耶。 問。正理論意。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歟。 問。光法師意。生等五因。因緣增上緣中何攝耶。 問。防定方便心者。唯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善心歟。 問。正理論意。受生與命終心。為等無間義可有之耶。 問。尊者妙音意。無想天。唯可有二剎那心耶。 問。初靜慮不共無明。無間起欲界善心義可有耶。 問。光法師意。二十心相生。唯就意識論之歟。 問。光法師意。聲境可通威儀無記耶。 問。光法師今解釋中。釋工巧處心。工巧之處故名工巧處。工巧處之心故名工巧處心(云云)釋意約意識可有工巧處加行緣工巧緣工巧處起工巧處四義耶。 問。無覆無記心。望三性心時。不相緣心。可有多種耶。 問。寶法師意。生上三靜慮。若起借識類。悉自性無記歟。 問。二十心相生。唯依下地有捨受異熟說意論之歟。   俱舍論第七卷抄上   問。光法師意。六因四緣作用可別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六因四緣作用各別。付之。俱有等五因望因緣。其用是同。能作因望增上緣。其義亦同。等無間緣所緣緣望有力能作因。差別難辨。何云。六因四緣作用各別哉。是以。今論云因緣五因性。述增上即能作。婆沙論(十六)說謂前五因是因緣。能作因是餘三緣。六因四緣作用無別加之。寶法師判作用既一故知無異。六因四緣作用無別之旨釋成如何。 答。因是親生之用。緣亦疏助之義。故六因門中歷法取能生用。四緣門時。隨應顯生長義。義門既異。作用各別也。故正理論云。是故不見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有因攝義。此與因別。理不待言。唯初後二緣。應辨與因別。此既有別餘之二緣。緣義等故。亦應有別。故有總辨緣因異言。謂因能生。緣能長養。猶如生長二母差別顯宗論(十一)云。且等無間及所緣緣。既非因攝。故知。餘二義亦有殊。緣義等故。與因皆別。故有總辨因緣異言。因謂能生。緣能長養。猶如生長二母差別(乃至)此總意顯因親緣疏。故因緣中。親疏數廣良以。一法現前對望多果之時。乃有無量無邊作用。故各有因用緣用親疏之差降也。故光法師六因四緣作用各別之解釋。尤盡文理哉。但於今論文者。光法師會云。若謂六因四緣作用各別。互不相攝。然說因緣攝五因。增上緣攝能作因者。據用相似。以明相攝也。其等無間。及所緣緣。不似因故。故因不攝次於婆沙論文者。光法師釋云。婆沙初師約體以明。因緣攝五。能作攝三。若據能體寬。實攝四緣。增上體寬能攝六因。所以但言能作攝三。增上攝一者。此師意說。六因四緣相對明攝。且據一相體悉□即結。故說因緣攝五。能作攝三。為能作因外。有餘五因。增上緣外。有餘三緣。明其相攝。故不別說能作攝四。增上攝六次寶法師解釋者。人師異釋。其義非一。存光法師解釋意之時。不可及會釋也。 問。光法師意。生等五因。相攝四緣時。作因緣攝。增上緣攝二釋。爾者。何釋為正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前解為正付之。依解釋見論文。俱舍論云。因緣五因性。云增上即能作。婆沙論云謂前五因是因緣。能作因是餘三緣而生等五因。既能作因所攝也。尤可云增上緣攝哉。 答。見光法師解釋前後。上作是生等五因是因緣攝云釋了。解云。生等五因。是因緣攝故。婆沙十七通無時非因難。正義家云。應說彼依六因作論。因名所表。通六因故。解云。彼文據因緣為問答。既正義解。因緣具說六因。明知。因緣亦攝能作因中。生等五因。又婆沙一百三十一云。大種與所造色。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謂生因。依因。立因。持因。養因。增上謂不礙生。及唯無障。解云。彼文據四緣。為問答。因者即是緣中因緣以此明知生等五因。因緣攝下判正不之處云。問。前解生等五因。是因緣攝。後解是增上緣攝。何者為正。解云。婆沙五事既無評文。兩說不同。誰能輒定。又解。前解為正。婆沙釋造色中。前解即言應作是說。後解即云有餘師言。又通無時非因難中正義家云。應說彼依六因作論。以此故知。前解為正重見下文釋大於所造能為五因之論文云。生等五因名因緣。兩釋如前。或四緣中因緣攝。婆沙且說十因為因緣。准此文。非是增上緣。古德解。大望所造因增上者。或言因者。是俱有因。或說同類因。或說俱有同類因。亦不應理。婆沙及此論。皆說生等五因是因緣。又發智據四緣作論故。因是因緣。舊人不悟生等五因是因緣攝。所以種種異解生等五因。是因緣攝之旨。引證據立道理之趣。三處定判。既為委悉。不及學者聊簡歟。但於俱舍婆沙兩論所說者。光法師釋云。問。若據此解。因緣亦攝能作少分。能作亦攝因緣少分。何故此論婆沙明相攝中不說。解云。理實亦攝。而不說者。以非全攝。略而不說任今問答。可會通之也。 問。無漏戒能造大種。與所造戒可為因緣耶。答。不可為因緣也。兩方。若為因緣者。有漏無漏法。其性既別也。何可為因緣哉。若依之爾者。生等五因。是因緣攝者。是光法師今解釋也。而無漏戒能造大種。望所造戒之時。既具生等五因。尤可為因緣也如何。 答。有漏無漏法。其性各別。故全不可為因緣云事。文理必然也。故品類足論云有漏為因法云何。謂有漏法。有漏為因法中。唯出有漏法。無舉無漏法。婆沙論述諍初靜慮。與無漏初靜慮有為因緣不漏法非無漏因故此等論文。有漏法與無漏法。不為因緣之旨。亦分明也。故無漏戒能造大種。與所造戒。不為因緣之事。更不可疑之。但於無漏戒能造大種。與所造戒。具生等五因云難者。光法師生等五因。是因緣攝云攝意。能造大種望有漏色法為生等五因。是因緣攝云也無漏戒能造大種。望所造戒。為生等五因。是可增上緣攝也。故元瑜疏云。三藏意解。四大望聲得為因緣。如婆沙四大蘊中釋因者五因。西方釋者。應有四大望無漏色為因緣過。便言因者。望同性造色。非異性。是即於能作因中。四大望同性造色。生等因是因緣義。 問。通果心所依定。與通果心可為因緣耶。 答。不為因緣也。兩方。若為因緣者。通果心所依定。望通果心之時。五因俱無之。何可為因緣哉。若依之爾者。識身足論出無記意識無記為因。非善為因。非不善為因之類。唯舉威儀路工巧處意識。無出通果心。加之婆沙論出法是初靜慮果。彼法非初靜慮為因之類。雖舉初靜慮果欲界通果心品。無出初靜慮果。初靜慮通果心品。如此等論判。通果心所依定。與通果心可為因緣見如何。 答。通果心所依定。望通果心之時。五因既無之。何可為因緣哉。光法師一解意。雖述生等五因。是因緣攝之旨。彼以能造大種。望所造色論之。未見心心所立生等五因之文。以此等道理思之。通果心所依定。望通果心之時。不為因緣云事。是必然也。但於識身足論并婆沙論文者。略不舉之歟。 問。初靜慮三天中。俱可有等無間緣非等無間緣法耶。答。俱有之。兩方。若三天俱有此類者。今彼論文。出等無間非等無間緣。唯舉阿羅漢最後一剎那心心所法。若爾者。大梵天難有此類哉。若依之爾者。見品類足論文。初靜慮無所簡。可有等無間非等無間緣法見如何。 答。若就位論之。未來現前正起心心所法。是等無間非等無間緣法。故亙初靜慮三天。俱可有此類也。是以。品類足論出初靜慮中。是等無間非等無間緣之類云。謂未來現前正起心心所法此文無所簡。亙初靜慮三天。俱可有此類云事。是必然也。若就畢竟等無間非等無間緣法論之。阿羅漢最後一剎那心心所法。即此類。故初靜慮三天中。除大梵天餘二處。可有此類也。今論已生心心所法中。出等無間非等無間緣之類。故唯舉阿羅漢最後一剎那心心所法也。若爾者。兩論所說。更非相違。 尋云。見品類足論。四無色地中。等無間非等無間緣法中。舉阿羅漢最後心心所法。四靜慮中。等無間非等無間緣法中。不舉阿羅漢最後心心所。有何故哉。 答。品類足論之習。四靜慮唯取善故。其中等無間非等無間緣之句。唯取未來現在正起心心所法。不出過去現在阿羅漢命終時心心所。四無色體廣。取善無記故。其中等無間非等無間緣之句。不限未來現前正起心心所法。兼舉過去現在阿羅漢命終時心心所法也。易知之。 問。眼識無間生眼識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淨影大師大乘義章(第五)依毘曇意。云五識一念無思量性婆沙抄(第七末)云若古德文備法師等。依雜心第一卷。五識唯一念加之。八犍度論(第二十一)云。苦根彼苦根因。增上無緣無次第任此等人師解釋。論家定判。眼識無間生眼識之義。不可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今解釋中。眼識無間可生眼識見如何。 答。眼識無間生眼識之義。可有也。故光法師釋云。問。六識展轉相望。皆得作等無間不。答。皆得。故五事論云。眼識無間非定起意識。於六識身。容隨起一種。若眼識無間。定起意識者。則苦根不應為苦根等無間。苦根唯在五識身故。若爾便違根蘊處說。如說苦根與苦根。為因等無間增上。然一眼識了別色已。無間引起分別意識。故作是言。眼識先識。眼受已。意識隨識加之。婆沙論(百三十一)云。此中眼識。與眼識為因等無間增上。非所緣○等無間者。謂眼識等無間。眼識現在前重舉一箇問答云。問。眼等五識。展轉無間現在前不。答。諸瑜伽師說。眼等五識展轉無間。不現在前。皆從意識無間生。故阿毘達磨諸論師言。眼等五識展轉。皆得無間而起若不爾者。違根蘊說。如彼說苦根與苦根。為因等無間增上非所緣即撿發智論根蘊。文云。苦根與苦根。為因等無間增上。非所緣眼識無間。生眼識之旨此等定判。實分明也。但於大乘義章釋者。五識唯緣現在境故。多念相續。重緣一境之義。無之故。五識無悔云也。泛非云五識無多念相續之義。全非相違也。次於婆沙抄釋者。解釋背實義者。不必依用之。次於八犍度論文者。既違同本異譯發智論文者。是譯者謬歟。 問。除命根外。可有一體不相應行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類者。約十四不相應行。思體一體多相。除命根外。難有體一之類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體一不相應行。與體一不相應行俱起知除命根外。可有體一不相應行云事如何。 答。除命根之外。可有體一不相應行也。光法師今疏釋不相應行不立等無間緣云。或有體一唯一界起。不通多界。與一俱起。與多俱起。皆成雜亂。相望非等。故不可立等無間緣或有體一。唯一界起。不通多界者。指命根也。與一俱起者。與名句文身俱起云也。名句文身。有多體者。約多化人一時發語云也。故光法師釋云。名句文身。亦有多體。隨其所應。於一界中。可俱起現前。如多化人一時發語其外句文身。是可體一故。命根與名句文身俱起云。或有體一。唯一界起。不通多果。與一俱起也。故除命根之外。有體一不相應行云事。其義必然也。 問。經部意。如來可有散心耶。進云。光法師作二解釋。初釋意云。如來無不定心。第二釋意云。亦許如來有散心付初釋不可然。如來備眾德。何無散心哉。是以。正理論述如世尊說。諸佛德用。不可思議。同今論說哉。何況。宗輪論出經部宗計之中。未云如來散心耶如何。 答。今論述世尊知未來世此法。無間此法應生之所以云。故如經部諸師所言。世尊舉意。遍知諸法。非此非占。此說為善。如世尊說。諸佛德用。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光法師釋此文云。此論云舉意遍知者。經部有兩解。一云。如來無不定心。舉意遍知者。皆由定故能知此釋意。舉意遍知者。世尊唯以定心。遍知諸法云也。世尊無有散心。唯以定心遍知諸法。以之還可為如來德用也。但於正理論文者。文言雖同今論。其意可別也。所謂今論意。述如來唯以定心。遍知諸法之所以。云如世尊說。諸佛德用。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正理論意。述如來以散心。遍知諸法。無謬之所以云。如世尊說。諸佛德用。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也。故光法師釋云。若依說一切有部宗。佛亦有散心。即是散心。遍知無謬次於宗輪論文。不說此旨云難者。宗輪論中。述諸部大綱。非一一之義。悉舉盡之。何為疑難哉。 問。今論意。二無心定入心。起等無間緣取果用。可通過去耶。進云。光法師釋今俱舍論意。同婆沙評家。不同正理。起取果用通過去釋也。付之。撿今論文。未見二無心定入心。起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云文。何釋同婆沙評家意哉。何況。若於過去。起取果用者。豈不招三世雜亂過哉。 答。如疑難未見今論意。二無心定入心。起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云文。但推引事。聊得潤色。所謂光法師成婆沙論意。起等無間緣取果用通過去云道理云。若婆沙意。過去既得起與果用。何故不得起取果用。於過去既起與果用故。於過去亦可起取果用成也。而俱舍論意云二因於正滅。三因於正生。餘二緣相違。而興於作用。於過去起與果用。名作用故。於過去。亦起取果作用之義。可許之聞也。故今論意。同婆沙論評家意。二無心定入心。起等無間緣。取果用可通過去云也正理論意。於過去起取果用云事。全不許之。故於過去。起與果用。只名功能。不名作用。故正理論中。或云非過去時。可有作用。此意言作用意顯功能。或云由不共故。自果生時。作用雖無。而於自果功能上。立作用名。假於過去。起作用云事。不許之也。今論意異之。於過去起與果用。咸名作用。故於過去。起取果作用可許之聞故。今論意。同婆沙評家。漸取漸與之義釋也。但於過去。起取果用。可有三世雜亂之難者。光法師會之云。初取果者。立現在世。後取果者。過去亦起何況。二無心定入心。現起既起因緣等取果用。故設雖等無間緣取果用。於過去起之。更不可有三世雜亂過也。故寶法師釋云。取果名現在者。據因緣等說。不據無間緣等。 問。異熟長養眼。各別發識歟。答。異熟眼。必共長養眼發識。長養眼離異熟眼。獨發識之義可有也。兩方。若各別發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云。異熟色劣。無異熟生離所長養若爾。異熟長養眼。何可有各別發識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今解釋中。釋眼識所依事定相云。就處定中。復有男女天人等眼不同。或異熟長養等眼別如解釋者。異熟長養眼各別可發識如何。 答。光法師餘處解釋云。異熟色劣。無異熟生離所長養。故恒長養護持異熟。長養色勝。有離異熟。生如無眼耳修得眼耳。故婆沙(十三)云無異熟生眼離長養眼如人重人。如壚重壚。長養防護異熟亦爾。然有長養眼離異熟生眼。如從無眼得天眼者以此釋意思之。無異熟眼離長養眼。故異熟眼發識之時。長養眼必共發之。不可有異熟獨發識之義。依此義邊。必共發之云意。可有也。故正理論(第五)云。又言不見二所依者。應見為依。發生眼識。及相應法。是二所依。不應唯說。異熟生眼。為識生依。非所長養。勿彼天眼。不能為依。發生眼識。成過失故。異熟生眼。離所長養。不能為依。發生眼識。故生一識。是二功能異熟眼。獨不發識云事。此文實分明也。若依無眼者得天眼之類者。長養眼離異熟眼。獨發識之義有之。故依此義邊。各別發之云門可有也。光法師異熟長養等眼別之今解釋。即述此意也。各談邊邊之義門。更非相違也。 問光法師意。眼根與多眼識。為通因事。引今論第一卷何文證之耶。進云。光法師引如眼識意專一色時等之文。證之也。付之。眼根與根識。專一色時。緣餘色聲香味觸等。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云時。未見眼根通與多眼識。為所依之義。何引今文。證此義哉。 答。根境識三。剎那剎那。一具一具。次第現前。云者。眼根見色境之時。應無眼識得非擇滅之義。而今文既云眼根與眼識專一色時。餘色境等。過去落謝。可緣彼色境。眼識得非擇滅。故眼根通與多眼識。為所依之義。顯然也。重意云。眼識與色境。能緣所緣。其義決定。眼根通與多眼識。可為所依之義有之故。其中一類。眼識現起。緣此色境畢。此眼根可。取餘色。過去落謝。此眼根為所依。可緣彼色境。眼識住未來世。畢竟不生。得非擇滅云故。眼根通與多眼識。可為所依云事。此文實分明也。故光法師釋云。又此論第一說。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色聲香味觸等謝。緣彼境界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不能緣過去境。緣不具故。得非擇滅。以此故知。一剎那眼。容與多識為依。若言根境識三。剎那剎那。一具有現前眼見色時。於此時中。應無眼識得非擇滅。即與前文相違。 問。眼等五根。望色等五境。可具處事剎那三定耶。答。可具之也。兩方。若具之者。光法師今解釋。云一剎那眼根通與多眼識。為所依若爾。一剎那眼根所見色境。其類既眾多也。豈可具事定剎那定哉。若依之爾者。有宗意。一切諸法性相各定。五根取五境之時。尤可具處事剎那三定也。是以。意根取法境。即具三定。眼等五識。緣色等五境。亦具三定哉。例可同如何。 答。眼等五根。望色等五境。可具處事剎那三定也。所謂眼根唯取色處。不取聲處等。是名處定。就色處中。欲界眼根。唯取欲界色處。不取色界色處。初靜慮眼根。唯取欲界初靜慮色處。不取二禪已上色處。是名事定。於事定中。剎那剎那。各別取之。其義決定。若應於此剎那起則起。若其緣闕。永即不起。是名剎那定也。若如此得意之時。設雖一剎那眼根。通與多眼識為所依。眼根望色境之時。可具處事剎那三定也。 重難云。若如今義者。第四靜慮眼根。爭可有事定之義哉。答。第四靜慮眼根。廣雖取欲界四靜慮色處。第三靜慮已下眼根。各隨其所應。不取上地色處。故第四靜慮眼根異之。亦具事定之義邊可有也。例如。異熟眼根發識之時。長養必雖共發識。長養眼根。獨發識之義有之故。異熟長養眼根。各別發識名事定等也。 問。一念眼根。唯發一眼識。非多眼識所依者。可有何過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即有眼長命短過也。付之。設雖有眾多眼根。所感命根。時分現起。餘眼根住未來不生。得非擇滅者。何可有眼長命短過哉。 答。感十年命根十年眼根之人。一命根一眼根。剎那剎那次第可現起。而眼根有眾多種類。一念眼根。唯發一眼識。不與多眼識為所依者。若於房內。十年緣會。此眼根即十年見房內色。假令若於房外。十年緣會。彼眼根即十年。亦可見房外色。若爾。可有眼長命短過也。 問。光法師意。意識所依剎那定可通生相已前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至生相已云。方名剎那定。付之。五識所依剎那定。既通生相已前。意識所依剎那定。何限生相已去哉。何況。意識所依處事二定。亦通生相己前。至剎那定。寧不通生相以前哉。加之婆沙論中。明心心所依定義。會品類足論。云何有俱有法。答一切有漏法。及有漏俱生無漏法之文之時。所依剎那定義。不簡生相已前哉。 答。五識所依。雖有二類。就別依五根論之時。眼等五識。與眼等五根。能依所依。剎那剎那。其義決定。於未來世。前後雖未定。能依所依之義。同時異時。其體既定。故五識所依剎那定。通生相已前也。意識以前念意根為所依。而生相以前。前後未定。通與多種識。可為所依之義有之。故意識所依剎那定。不通生相已前也。故光法師釋云。應知。此中五識及相應法。於所依所緣三定。皆通三世。若意識及相應法。於所緣三定。及於所依處事二定。皆通三世。於所緣剎那定。至生相已去。方名剎那定。但於意識所依處事二定。通生相已前云難者。意識定以意處為所依。不以眼根等為所依。名之處定。三界三性三學等意識各別。此心之後可生彼心等。云事定故。以此意處。定為所依。不定餘意處為所依。名之事定。此義自生相。已前既定。故意識所依處事二。定通生相已前也。意識至生相。以現在意根。為所依以後。所依剎那定之義顯。故意識所依剎那定。不通生相已前也。次於婆沙論文者。未論生相已去之通局。疑難之旨。強不可為痛。何況。意識所依剎那定。雖限生相已去。五識所依三定。并意識所依處事二定。廣通遠未來故。文無所簡。尤有其謂哉。 重難云。自遠未來。世第一法無間。定生苦法忍。乃至金剛喻定無間。定生盡智云事既定。此等豈非意識所依剎那之義哉。 答。自遠未來。雖世第一法無間。可生苦法忍云事既定。其所依世第一法。有無量種類。能依苦法忍。有無量種類。在遠未來之時。何世第一為所依何。苦法忍可起云事不定故。生相已前。無所依剎那定之義也。故婆沙論(十一)云。未來無有等無間緣。問。若爾者。何故世第一法無間。唯生苦法忍。不生乃至盡無生智耶。答。此名數定。非事相定。所以者何。苦法忍在六地。未知何地者當生。三根相應。未知何根相應者當生。有四行相當生。無量剎那。未知何剎那當生。故乃至住增上忍時。苦法智忍。唯於三事定。謂地定。根定。行相定。於二事皆定文意顯也。光法師至生相已云。方名剎那定之釋。尤順此婆沙論文哉。 問。寶法師意。世第一法苦法忍相望。所依剎那定義。約何位論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至增上忍方剎那定。付之意識所依剎那定。約生相已去論之。而增上忍現在前位。所依世第一法。雖至生相。能依苦法忍。未至生相。何可有剎那定之義哉。 答。寶法師至增上忍。方剎那定之釋意。能依苦法忍。猶在生相已前。其體雖未定。所依世第一法。既至生相。其體既定。故約所依心品定位。論意識所依剎那定也。故寶法師釋云。如世第一法與苦法忍。忍位已前。是事相定。非剎那定。有多苦法忍。未定前後。至增上忍。方剎那定。此顯世第一法。定在一切苦法忍前。以至生相。世第一法。決定在前故又云。意根處定者。謂唯依意。不依餘根。事定者。謂世第一法。唯與苦法忍為依。金剛喻定。唯與盡智為依。剎那定者。謂多剎那。世第一法。於忍位前。無剎那定。至增上忍。有剎那定此等釋意云。增上忍現在前位。能依苦法忍。猶在生相已前。其體雖未定。所依世第一法。既至生相。與苦法忍。可為所依之義定畢。故約此位。論意識所依剎那定相也。但至生相已去。方名剎那定者。光法師解釋意也。所依意根至現在。能依意識。至生相已去。所依能依。其體既定。故約此位已去。論意識所依剎那定相也寶法師意。又可許此義邊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十一)文云。乃至住增上忍時。苦法智忍。唯於三事定。謂地定根定行相定。於二事猶不定。謂剎那不定。等無間緣不定。若住世第一法時。於五事皆定如此文者。增上忍位。於苦法忍。無剎那定之義如何。 答。婆沙論今文。約能依所依心品決定位。論剎那定之義。故於增上忍位。苦法忍體性不定名剎那不定也。寶法師意。自本非存此義門。但至增上忍。方剎那定之釋意。今明所依剎那定之義。故不顧能依心品其體不定之邊。只約所依心品定位。論所依剎那定之義云有也。 問。婆沙論意。心心所如所緣有三定。於所依有三定者。引品類足論何文難之耶。 進云。婆沙論(十二)中。引品類足論。云何有俱有法。答一切有漏法。及有漏法俱生無漏法云文難之也。付之品類足論中。雖有此文。全無違心心所所依定之義。何引此文。難心心所所依定之義哉。 答。於心心所。有所依定者。約三世有所依定之義也。而品類足論中。出有漏俱生法。云有漏法俱生無漏法。唯出現在無漏法。以命根眾同分等。為所依。不出過去未來無漏法。故過去未來無漏法。以命根眾同分等。不為所依見。故引此文。心心所。可無所依定之義難也。重意云。現在無漏法。以命根眾同分等。為所依。雖非心心所所依定之門。此文意。過去未來都無所依之義故心心所有所依定者。可違此文云也。故婆沙抄云難意既云俱生無漏法。故知。但取現在無漏。不取過未一切無漏。故知。三世中。有時有依。如現在世。有時無依。如過未。故知。心等所依不定今解釋此旨實分明也。加之。婆沙抄中。會此文有二說之中。初師云。彼文應作是說。云何有俱有法。答一切有為法。而不作是說者。此文顯示聖道。不說無用聖道。故不相違有漏法俱生無漏法者。唯說現在無漏法云事。今論文亦分明也。 問。論文云俱有諸法未嘗為所緣今此不為所緣。俱有法中。可攝隨轉色并同時得耶。答。定心俱有法。必可攝隨轉色。於同時得。可有攝不攝二意也。兩方。若不攝之者。隨轉色。并同時得。是心心所。極相鄰近也。俱有法中。何不攝之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總緣非我觀。不為所緣。俱有法中。不舉隨轉色。及同時得哉。 答。心心所不緣自隨轉色事必然故。出定心俱有法之時。必可取隨轉色也。故婆沙論云問何等名為俱有諸法。答此隨導色及此隨轉不相應行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俱有法中。不舉隨轉色。云難者今論意云。唯聞思所成。總緣非我觀。不通修惠云故。出聞思非我觀俱有法故不舉隨轉色也。故婆沙論云。問。欲色二界非我行相。何者緣法多耶。答。色界非我行相。若不定者。所緣法與欲界等。若定者。則所緣法。少於欲界。謂不能緣自隨轉色。欲界非我所行相。無隨轉色故。能緣一切色故。有說言。有身念住緣一切色。無有受心法念住緣一切受心法次俱有法中。同時得。攝不攝事。光法師餘處作二釋。初釋意云俱有法唯攝四相。第二釋意云亦攝同時得也。故光法師釋云。俱有謂俗智同時四相。故雜心雜品云。亦不緣共。同一果故。或可此論言俱有法。亦攝於得。以得亦是極相鄰近故。雜心論說同一果者。不相應中。且據雜說。或論意各別初釋意以雜心論為證據。不攝同時得也。第二釋意。以極相鄰近為道理。亦攝同時得云也。但初釋意。雜心論(第九云)亦不緣共有。同一果故(第十一卷亦述此旨)故俱有法中。不攝同時得云許也。非云心心所緣同時得也。 重難云。不為所緣。俱有法中。不攝同時得云初釋意。以同時得。猶不為所緣云事難思。若爾。俗智除自品之言。豈無不簡盡之過哉。 答。同時得極相鄰近法故。不緣之云事。二釋意俱可存之。但初釋意。雜心論文。俱有法取同一果法故俱有法中。不取同時得。云許也。云爾故非云緣之。論疏中。不緣俱有法者。就大旨述之歟。實非俱有法中。與同時心心所。不為所緣法可有也。 問。光法師意。起增上緣與果用。唯限增上果生相位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唯增上緣通生滅位。興與果用付之。增上緣是名。名於生不障礙之義。唯與生相法可起與果用也。若通滅法起與果用者。豈無於一法再起與果用之過哉。 答。增上緣是依無障礙之義立之故。通與果用生滅。法起與果用也。故論云。唯增上緣。於一切位。皆無障住。故彼作用。隨無障位一切無遮光法師釋此文云。四緣之中。唯增上緣。通生滅位。興與果用。故言於一切位。皆無障住故。其增上緣通生滅位興與果。法生滅位。皆無障住。故彼作用。隨無障位。一切無遮增上緣通與生滅法。起與果用之旨論疏文。實分明也。重思其意。同類遍行異熟三因。與正生法。起與果用之時。依無障之義。與彼法亦可起增上緣與果用。相應俱有二因。正滅法起與果用之時。依無障礙之義。與彼法亦可起增上緣與果用。故增上緣通與生滅法起與果用云也。非與一法再於生滅二位起與果用。故與一法再可起與果用之疑。全不可來也。 問。正理論意。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歟。答。等無間緣生也。兩方。若等無間緣生者。無想異熟。是異熟因力所引起也。何云等無間緣生哉。是以。光法師餘處解中。述正理論意云。其無想事。雖不從彼等無間緣生如解釋者。無想異熟。不等無間緣生。若依之爾者。正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或此無想但聲所顯。非如二定相對。立故如何。 答。正理論意。無想異熟是心心所。等無間緣起故。等無間緣生云也。是以。光法師引正理論。豈不無想亦三緣生。是心心所等無間故。亦應說為心等無間。但非心等加行引生故。於此中。廢而不說。或此無想。但聲所顯。非如二定相對立故云文畢云。正理既說無想異熟。同二無心。是等無間。准知彼體亦有多物正理論現文云。光法師定判。彼論意。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之旨分明也。但於其無想異熟事。雖不從彼等無間緣生之釋者。無想異熟。實雖等無間緣生。非心等加行引生故。云二定但由三。餘由二緣生。文面顯不云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也。而正理論文云彼以宿業等無間緣為任持食。文面顯云無想異熟等無間緣歟。聞之處會從無想異熟雖非等無間緣生。宿業并續生心。及入無想果心。牽引資助。無想異熟方得。故以彼宿業並續心。及入無想果心。為任持食。無想有情住云也。為遮實為等無間緣生之義。非云其無想事雖不從彼等無間緣生也。 重難云。正理論亦應說為心等無間。但非心等加行引生故。於此中廢而不說之初師意。無想異熟。非等無間緣生何云正理論意。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哉。答。正理論初師云。無相異熟實為等無間緣生。故雖可說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非心等加行引生故。廢不說等無間緣生(為言)廢而不說云言。許實為等無間緣生義邊之旨分明也。故正理論二師。俱云無想異熟等無間緣生也。 尋云。餘處正理論云。彼以宿業等無間緣。為任持食者。不何法與何法為等無間緣云哉。答。彼文意云。續生心與入無想果心。為等無間緣。或入無想果心。與出無想果心。為等無間緣。為任持食。無想有情住云也。此旨見元瑜釋。故彼疏云。外云謂續生心等無間力引生。彼地無想前心名等無間緣。以彼為食。若無彼者不生彼天。無想之體。無容得起。亦可以彼出無想心等無間緣為食資助力故此釋意云。等無間等緣。云相有二釋也。 問。光法師意。生等五因。因緣增上緣中何攝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生等五因。名因緣兩釋如前。或四緣中因緣攝付之。見疏上文。作生等五因或云因緣攝。或云增上緣攝之二釋。何兩釋如前之外。或四緣中因緣攝哉。 答。兩釋如前者。指上生等五因。或云因緣攝。或云增上緣攝之二釋。此外云或四緣中因緣攝者。上問前解生等五因。是因緣攝。後解是增上緣攝。何者為正。又解意。斷前解為正云文指也。故上指兩釋如前之外。雖非別釋。指重斷正不之處文。云或四緣中因緣攝也。 問。防定方便心者。唯上地染污無間生下地善心歟。答。多分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善心也。兩方。若唯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善心者。心品相生。其義不定也。何唯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善心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今解釋防定方便心者。唯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善心如何。 答。防定方便心者。為自地煩惱。所逼惱之時。答先願力上地染法心無間生下地善心名也。故隨多分任大綱云之者。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善心也。是以。今論述色界染污心。無間生欲界善心。云彼染污定。所逼惱時。從彼染心。生於下善。為依下善防彼退故光法師釋此文云。問身在下界。起上染心。復起下善心。能妨上定。未知身在下界。起上幾惑。答云。若據從或起定心。隨其所應。從上界惑。從入下界善心。色界三十一。皆入欲界善心。無色界三十一。皆容入色界善心圓暉法師釋云。二色界染心生欲界善。謂入定者。作如是願。我寧起下地善心。不起上地染污。由此願故。彼染污定。所逼惱時。從彼染定生於下善心。為防退故。是則色染。生欲界善也加之光法師釋防定方便心相云。二防定方便心者。四心能作防定加行心。謂色無色界二染污心。隨其所應。能生下地善心。即欲界加行善生得善。色界加行善。無色界加行善。應知唯防定心。上染污心後。生下善心。餘必不生寶法師釋防定方便心相云。四防定心者。欲界生得。加行善從色染心後生。色界防定加行善心。從無色染後生正理論釋色界染污心無間生欲界善心云。彼初靜慮染定惱時。從彼染心。生於欲善。求依下善為防退或云。若爾者。染心不應無間生加行善。染著境界。違背善故。勢力劣故。無斯過失。厭患煩惱。數數現明。作是思惟。設何方便。令無義聚止息不行。便如實知起過失境。能生功德。脫我當起煩惱現前。尋復覺知。起善防護。由斯願力。能起加行。無始時來。數習染故。勢力不劣。故染無間。生加行善顯宗論(十一)文。兩處全同也。雜心論(第十)述色界染污心無間生欲界善心。云穢污者。謂初禪地煩惱所惱。即依欲界善心防護故。何況餘卷論文云。從染等至。生自淨染。并生次下一地淨定。謂為自地煩惱所逼。於下淨定。亦生尊重。故有從染生次下淨。若於染淨。能正了知。可能從染轉生下淨。非諸染污能正了知。如何彼能從染生淨。先願力故。謂先願言。寧得下淨。不須上染。先願勢力。隨相續轉。故後從染生下淨定。如先立願方趣睡眠。至所期時。便能覺寤正理(第七十八)說云。若於染淨。能正了知。可能從染轉生下淨。是則此淨還從淨生。以正了知是淨攝故。非諸染污能正了知。如何彼能從染生淨。先願力故。謂先願言寧得下淨。不須上染。先願勢力。隨相續轉故。後從染生下淨定。如先立願方趣睡眠至所期時。能便覺悟顯宗論(第三十九)說全同此義也。婆沙論(第百十五)釋味相應第二靜慮。與淨初靜慮。為等無間緣云。此中與淨初靜慮。為等無間者。謂瑜伽師。第二靜慮。淨定無間起諸煩惱其心熱惱如為火燒。遂即歸投淨初靜慮。故契經說。寧起厭作意俱初靜慮。不起劣作意俱第二靜慮。此等論家人師之釋。併防定方便心者。上地染污心無間可生下地善心故論家之說。人師之釋。現文所述。唯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善。名防定方便心也。然泛論此義。上地善心無間生下地善心。亦名防定方便心事。強不可遮之也。故淨影大師大乘義章(第二)云。三於下法防過。次第如依上地方便善心。及穢污心起下地中生得善等此釋意上地加行善心。無間生下地善心。亦名防定方便心之旨。分明歟。 一義云。防定方便心者。唯上地染污心無間。可生下地善心也。其文理如前也。此義意。上地善心無間生下地善心。都不名防定方便心云也。即不依用淨影大師解釋也。 問。正理論意。受生心與命終心。為等無間緣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不許此義者。光法師今解釋中。引正理論所說云謂或容有生有無間死有現前非起本有論文無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受生有事。為續本有也。何可有不起本有死有現起之義哉。是以。婆沙論評家意。不許此義如何。 答。正理論意。受生心。與命終心為等無間緣義。不可許之也。見婆沙論文。評家意不許此義。妙音師意。無想天有此義而見正理論文(十二)云由續生心及無間入無想果心。無情天受生命終。二心之外可有餘心明知。彼意受生心。與命終心為等無間緣之義。不許之云事。但於生有無間死有現前之論文者。光法師會之云正理論所說。即妙音義也。無勞會釋此釋意。彼正理論師。暫依妙音師義。會本有可名中有云例難。謂或容有生有無間死有現前非起本有也。正理論師自義。非云有生有無間死有現前義。故更非相違也。 問。尊者妙音意。無想天唯可有二剎那心也。答。爾也。兩方。若唯有二剎那心者。婆沙論中。出有說意。述無想有情將命終時。由謗涅槃及聖道。故從彼處沒。生惡趣中之旨乎。云尊者妙音。亦作是說。彼謗涅槃及聖者。故從彼命終。定生惡趣而出無想異熟心。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者。出發智論所說。設雖妙音師意。更不可背發智所說。知出無想異熟心之後。別有命終位起謗滅道諦無漏緣邪見云事。若爾。無想天唯不可限結生命終二剎那心哉。 答。妙音師意。無想天唯有結生命終二剎那心可云也故光法師引婆沙論(百五十四)云頗有處唯二剎那有心。謂結生及命終時耶。答。應言無。尊者妙音說有。謂即無想天彼師意。無想天唯有結生命終二剎那心云事。婆沙論今文。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彼謗涅槃及聖者故之文者。妙音師意。非云無想有情命終心位。起此謗滅道諦無漏緣邪見。欲入無想定前加行位。起此撥無滅道諦邪見。故以彼為因。無想有情。必生惡趣云也。彼如謂諸外道。將修無想。或起邪見。謗釋種涅槃。或起見取。計彼為真。或起戒取。計彼為道。如是等或為惡趣因也。重意云。依彼撥無滅道謗邪見力。生惡趣云事。尊者妙音。亦是說也。非云起彼邪見之時分亦同有說意。所謂有說意。存無想天多時有想之旨。故出無想異熟心之後。起此邪見。以之為近增上緣。生惡趣云也。妙音師意。將修無想定前加行位。起此邪見。以彼為業因。定生惡趣云也。何況。婆沙論云頗有處結生心為四緣。命終心起耶。答。應說無。尊者妙音說有。謂即無想天如此文者。無想有情命終心。以結生心為所緣緣若爾者。彼命終位。不起撥無滅道諦無漏緣邪見云事。此文亦分明也。以此等文理思之。將修無想定。前加行位。起此撥無滅道諦邪見云事必然也。 問。初靜慮不共無明無間起欲界善心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初靜慮不共無明無間。轍難生欲界善心哉。若依之爾者。論疏中述初靜慮染污心無間生欲界善心之旨。未嫌。不共無明哉。 答。光法師問。未知身在下界起上界惑。答之。引婆沙論(五十三)云住欲界。不死不生。若異生色無色界六十二隨眠。隨一現在前。若聖者色無色界修所斷六隨眠隨一現在前(取意)之文畢。云准彼論文。身在下界凡聖皆起上惑。起上惑時。皆與定心相出入。若據從惑起防定心。隨其所應。從上界惑後入下界善心。色界三十一。皆入欲界善心。無色界三十一。皆容入色界善心。此文不言無明者。以必有故。不說而成此釋既無所簡。云色界三十一皆入欲界善心。故初靜慮不共無明無間生欲界善心云義可有也。 重難云。不共無明是行相遲鈍也。難生欲界善心哉。何況。光法師釋婆沙論愛見疑慢上靜慮者之文。云此文不言無明者。以必有故。不說而成如此釋者。色無色界三十一隨眠中。唯取相應無明。不取不共無明如何。答。 問。光法師意。二十心相生。唯就意識論之歟。答廣亙意識五識論之也。兩方。若亙意識五識論之者。見論文。云威儀路等三無記處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論文無諍。二十心相生。唯就意識論之若依之爾者。就三界諸心。廣明相生之時。何唯約意識論之哉。 答。云此事光實兩師。其意是異也。若依光法師意者。二十心相生。廣亙意識五識論之云也。以道理思之。廣約三界諸心。明其相生之時。普曆意識五識。可分別之故也。是以。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第二卷疏。破雜心論主。天眼耳通。是威儀。無記云義云。此解不然。違理教故。如下論云色界威儀心二十心中。從五心生。謂自界五。除通果心。能生七心。謂自界四除加行通果。欲界二染污。無色界一染污。若言二通。威儀心者。應生加行善心。如變化心由定引起。與定相生。不與餘心相生二通亦爾。既由定引起。還應與定相生。不生餘心。若說威儀能生定。此即不然。違論文故。威儀定不能生加行此能破意。二十心相生。兼就五識就之云事分明也。第二十八卷疏難泰法師意。眼耳身識化心無記類云義云。泰法師若將修得天眼天耳二識是化心類。同名通果。容有此理。若將汎爾起眼身識。名通果心良理不然。准諸論二十心中之通果心。唯與定心相生。豈有起下三識皆入定耶若二十心相生。唯就意識論之者。豈可有此能破哉。但於如是三心唯是意識之論文者。光法師會之云。此中且據變化心及發業果心。起威儀路心。起工巧處心說。故云唯意識也(文取意)。 問。光法師意。聲境可通威儀無記耶。答。可有二義邊也。兩方。若通威儀無記者。光法師今解釋云。聲非威儀。故威儀心不緣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威儀工巧通果自性者。皆通色聲如何。 答。光法師意。於聲境或不名威儀無記。或名威儀無記之二邊義門可有也。若依行住座臥名為威儀之門。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異識婆沙論(第百十六)云。威儀路者。謂色香味觸四處為體聲境非威儀正體云事。此等論判實分明也。是以。光法師或云聲非威儀故。威儀心不緣。或云若威儀路加行。不但在意識。亦通四識。緣四境故。以聲非威儀故不緣聲。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眼鼻舌身四識。是威儀路加行。非起威儀路。意識是威儀路加行。亦是起威儀路此等定判。依行住坐臥名為威儀之義邊。故聲境不通威儀無記云也。若依威儀心發語業之門。以所發語業從能發心。名威儀無記也。故光法師餘處(第二卷)解釋中。或云威儀工巧通果自性者皆通色聲或(第二十八卷)云。若泛爾發身語業者。是威儀心。威儀心尚得通緣十二處。能發語業。理亦應得。又空法師章解威儀五蘊中云。色聚有五。謂五塵。問。若說威儀具有五塵。何故婆沙俱舍并說唯有四塵除聲。解云。行住座臥名威儀。聲非威儀正體。所以二論說無。今據威儀心發聲義。所以說有此等解釋。威儀心所發語業名威儀無記。故聲境通威儀無記云也。 問。光法師今解釋中。釋工巧處心。工巧之處故。名工巧處。工巧處之心故。名工巧處心云。釋意。約意識可有工巧處加行緣工巧處起工巧處四義耶。答。可具四義也。兩方。若具四義者。光法師述工之巧處故名工巧處。之心故名工巧處心云釋意云。意識是工巧處加行。能起工巧處。緣工巧處。名工巧處心如解釋者。不具今四義。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尤可具今四義哉。是以。光法師威儀之路故名威儀路。威儀路之心故名威儀路心云釋意。約意識可具威儀路加行。緣威儀。緣威儀路。起威儀路之四義例可同如何。 答。光法師釋威儀路之心得名。述威儀之路故名威儀路。威儀路之心故名威儀路心云釋意云。意識是威儀路加行。及緣威儀。緣威儀路。能起威儀路。名威儀路心准此釋思之。工巧之處故名工巧處。工巧處之心故名工巧處心云釋意。約意識可具工巧處加行。緣工巧。緣工巧處。起工巧處之四義也。但今解釋不舉緣工巧處事。略不舉之歟。以實云之四義俱可具之也。 問。無覆無記心。望三性心時。不相緣心。可有多種耶。答。可有多種也。兩方。若有多種者。婆沙論中。唯可有一種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化事發業通果心。并天眼天耳二通。五識異熟威儀工巧心。望三性之時。無相緣之義故。可有多種哉。是以。光法師今解釋中。可有多種如何。 答。無覆無記心。望三性心之時。不相緣心。實可有多種。即如被出疑難化事業發通果心。天眼天耳二通。五識異熟威儀工巧心等。望三性心之時。全無相緣之義故可有多種云事。是必然也。但於婆沙論中。唯舉一種云難者。婆沙論云唯除不善異熟之文歟。具出彼文致會通者。彼論云。善等者。謂善不善無記心。各與三種心展轉相緣。唯緣不善異熟。以唯在五識身故。全無覆無記心。有展轉相緣義此文正所除。唯雖舉不善異熟。述除不善異熟故云以彼唯在五識身故。故以此故思之。天眼天耳二通。五識威儀工巧。可除之云事。自顯畢。餘無覆無記心。有展轉相緣義者。餘意識無覆無記心中。可有展轉相緣之類云也。非云餘無覆無記心悉有展轉相緣之義。彼中攝化事發業通果心。更非疑也。 問。寶法師意。生上三靜慮。若起借識類。悉自性無記歟。答。非自性無記之類可有也。兩方。若悉自性無記者。設雖寶法師意。何云借識之類。悉自性無記哉。彼天眼天耳二通。是可通果無記。泛爾起三識身等。可通威儀無記哉。若依之爾者。披寶法師餘處定判或云應方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或述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此等解釋。無諍借識之類。悉自性無記如何。 答。寶法師意。生上三靜慮所起借識之類中。天眼天耳二通。是可通果無記。泛爾起眼識。并發身表心。可通威儀無記也。先天眼天耳二通。是通果無記云意者。既禪定所生果也。尤可名通果無記也。是以。婆沙論(九十五)中出五識相應惠。無覆無記之類。舉通果心俱生惠。設雖寶法師意。豈不存此等文理哉。何況。寶法師釋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之論文云。此說通果心唯意識據化心說若不許五識通果心者。何可會據化心說哉。但於寶法師餘卷兩處之釋者。為成泛爾起耳識并發語表心。非威儀無記之義。云借識之類。非四攝也。述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也。故見具文。專成耳識非威儀無記之旨。所謂第二卷疏云。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耳識非威儀。上地無工巧。變化唯意識故第二十八卷疏云。問。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無記。有人云。唯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以威儀心。皆謂不然。耳識不可是威儀心。發語表業亦不可說是威儀心。違多論故(乃至)以此知。四無記心。攝心不盡。既無記色。攝色不盡何防四無記亦攝心不盡。問。既言四無記攝心不盡。未知借識是何無記。答。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耳識非威儀。非威儀無記。上地無工巧。非工巧無記。變化唯在意。非變化無記。異熟非異地起。非異熟無記。以此故知。唯是自性此等解釋。專所成只是耳識。并發語表心。非威儀無記之義也。非云天眼天耳二通。是自性無記也。若如此得意之時。泛借起眼識。身識并發身表心。可通威儀無記也。何況。寶法師釋唯自上地心之所緣。非下地威儀通果心境故之論文云。准此論文。身起上生上地唯得起下地威儀通果心。然此威儀說是意識不說三識。說觀息故。借下識起上地威儀通果。但緣所發業事及所化事等。不緣上地風也。無覆無記心。總不緣上地息彼師意。借識之類。悉自性無記云者。豈可有生上地起下地威儀心之義哉。爰知。借識之義有威儀無記之類云事分明也。若爾借識之類。非四攝也之釋。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之文。不可如言而執也。 重難云。第二卷疏。問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無記。先舉雜心論主天眼天耳通是威儀無記之義。重重破之畢。遂出自義。云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可四攝也第二十八卷。問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無記。先舉有人威儀無記云義。重重破之畢。重問既言四無記攝無記心不盡。未知借識是何無記。答之云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兩處解釋。既所問生上三靜慮所起天眼天耳二通體性也。答之云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述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天眼天耳二通。是自性無記云事。解釋實分明也。何況。第二卷其通果心。唯是意識不通五識。故此論廣心云。欲界無覆無記分為四心(乃至)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既言唯是意識。故知。定遮五識。婆沙亦同。應撿不許五識通果之旨。此釋實分明也。加之第二十八卷疏。上述此借識是自性無記畢。下出非四無記攝之由。云變化唯在意非變化無記若二通是通果無記。所餘借識。是自性無記。非四無記云者。何舉五識通果。不簡之哉。於二通。是五識攝故。以唯在意識之道理。更不可簡二通。爰知。通果無記。唯限意識借識之類。不攝二通。悉自性無記云事。今文不簡五識通果事。甚以難思哉。 答。兩處解釋問詞。實雖舉所借起天眼天耳二通。其意舉二通威儀無記之義破之歟。為成耳識非威儀無記之義。致此問也。就中今此問詞。唯雖舉天眼天耳二通。意廣問借識之類其故答此問。舉有人意威儀無記之義。若問意。偏問天眼天耳二通者。答中豈可出有人泛借起三識身威儀無記之義哉。何況。寶法師難此義出發語心。成非威儀無記之義。明知。今問廣問借識之類云事。答之出四無記心攝心不盡之旨。作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之釋。只偏為成耳識非威儀無記之義也。成耳識非威儀無記之義畢。四無記心攝心不盡之義。即顯故也。但於其通果心。唯是意識。不通五識之釋者。彼就化心論之也。以何知之者。次下引此論廣心中云威儀路等三無覆心(乃至)如是三心唯是意識之文為證。而此文寶法師。自會據化心說故也。次於述變化唯在意。非變化無記。不簡五識通果云難者。暫舉意識通果之一類簡之。不必簡盡之歟。 尋云。泛借起眼識身識中。可有自性無起之類耶。答。成四無記心攝心不盡之旨畢。泛借起眼識身識中。有自性無記之類事。更非所遮也。 尋云。發身表心中。可有自性無記之類耶。答。 問。二十心相生。唯依下地有捨受異熟一說意論之歟。答。爾也。兩方。若唯依彼一說意者。二十心相生。俱舍婆沙正理雜心等論說其旨異。而正理雜心兩論。專述下地無捨受異熟之旨。若爾。今此相生不可唯依彼一說意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二十心相生。唯依下地有捨受異熟云一說意論也如何。 答。廣披諸論說。尋二十心相生相。俱舍正理兩論云異熟威儀無間生八。謂自界六。除加行善與通果心。及色無色有覆無覆。婆沙論云。欲界威儀路心無間生八心。謂欲界六除加行善及通果心。色無色界各一有覆無記(乃至)如欲界威儀路心。欲界異熟生心亦爾雜心論(第十)云。報生威儀八者。欲界報生及威儀次第生八心。自界六。除方便善心及變化心。色無色界穢污心此等諸論。同述欲界異熟生心無間生色無色界有覆無記心之旨。若下地無捨受異熟者。豈可有此義耶。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此事云。於二說中。初說為正。如二十心相生中。欲界異熟生心。能生上二界染污心。即是欲界異熟生心。捨受相應命終。於上二界染心受生。以受生命終心。定捨受故。以此明知。欲界定有捨受異熟。又此論下云。有說下亦有。由中招異熟。又許此三業非前後熟故。又婆沙異熟因中。亦有文說下地有捨異熟。不能具引。以此故知。三定已下。有捨受異熟為正但於正理雜心二論。專述下地無捨受異熟之旨云難者。正理論(第三十)云。若說欲界捨受異熟。入涅槃心。通二無記。若說欲界無捨異熟。入涅槃心。但威儀路雜心論(第九)云。有說。欲界下地有不苦不樂者。彼說欲界乃至第四禪報生。及威儀心般涅槃。無色界唯報生非威儀。色非分故。有說。欲令下地無不苦不樂報者。彼說欲界乃至第三禪唯住威儀心般涅槃。餘如上說正理雜心二論。同舉下地捨受異熟有無之二說。未判正不。何云彼兩論唯存下地無捨受異熟之義哉。若爾。彼兩論亦依下地有捨受異熟之義意。辨二十心相生。更有何疑哉。 重難云。正理論中。破此論所引。又許此三業非前後熟故意。豈非下地無捨受異熟之旨哉。次光法師云又雜心業品云。問。下地何故無不苦不樂報耶。答。有說下地粗。而彼受細故。下地不寂靜。而彼受寂靜故。雜心意同二說。雜心論意。存下地無捨受異熟之義判。爰知。正理雜心兩論意。偏存下地無捨受異熟之義云事。 答。正理論師。故欲違俱舍論故引本論說三界業俱時受果之文。雖破今論所引三受業。俱時受果之證。未云正存下地無捨受異熟之義哉。何況。彼論亦依下地有捨受異熟之義意通品。類足論文云。無違彼失。無定言故。謂彼不言唯順樂受。然下雖有順非二業。而由少故彼文不顯爰知。彼論意。付下地捨受異熟有無之二說。各會違文許也。非偏存下地無捨受異熟之義也。次於光法師所引雜心者。彼雜心論業品暫舉下地無捨受異熟之說意。故光法師引之。判雜心意同二說也。非云彼論意。偏存下地無捨受異熟之義也。 俱舍論第七卷抄上 俱舍論第七卷抄下         問題 問。色界喜根等無間生欲界染污捨俱心義可有乎。 問。正理論意。前三解脫。可通真實作意乎。 問。今論意持息念。可通勝解作意乎。 問。婆沙論評家意。欲界善心與未至定初靜慮相生如來所起欲界心品相生同之歟。 問。上地下地近分地心。互可相生乎。 問。依二禪已上。入見道人。聖道無間起共相作意義可有乎。 問。聖道出心唯限曾得善根歟。 問。正理論中。明聖道入出作意。舉三入三出。共入三出。共入共出三師釋。爾者。共入三出。第二師義為正歟。 問。異生所起順決擇分善根唯可限暖等四善根乎。 問。共相作意。唯限順決擇分善根乎。 問。依初靜慮證阿羅漢果人。出觀心可通欲界乎。 問。婆沙論意。聞慧無間生無漏道義可有乎。 問。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無覆無記心義可有乎。 問。論中釋欲界染污心現前位得善心。云由疑續善及界退還寶法師意。得至現在名得歟。 問。他地心無間退煩惱義可有乎。 問。今論意。明得心多少。付決定可得心論之歟。 問。以無漏道。欲斷第四靜慮煩惱。加行道位得修無色界善心義可有耶。 問。正理論意。以無漏道離上七地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可修上邊有漏道乎。 問。今論意。色界無覆無記心現在前時。有目可可得義乎。 問。顯宗論意。欲界無覆無記心。可有自可得義乎。 問。光法師解釋中。付明得心多少。且正理論意。同識身足論事。如何釋之乎。 問。今論意。欲界威儀工巧心不串習類。可有三世得歟。 問。光法師釋欲界威儀工巧心三世得有無。俱舍識身相對作三解釋。爾者論意各別釋意。識身足論意。欲界一切威儀工巧心皆可有三世得歟。 問。正理論中。付明欲界染污心現前位得心相。且界退還位。必可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乎。 問。婆沙論中。欲界威儀工巧心。悉有三世得義可有乎。 問。雜心論意。色界染污心現前位。得欲色界無覆無記心。可限界退還位乎。 問。世親論主。難雜心師善心中得六義。云於善心中應言得七正理論師。如何救之乎。 問。世親論主。難雜心師善心中得六義。云於善心中應言得七光法師意。正理論救如何釋之歟。 問。雜心論意。可說正見讀善乎。 問。雜心論意。欲界威儀工巧心。悉可有三世得歟。 俱舍論第七卷抄下   問。色界喜根等無間生欲界染污捨俱心義可有歟。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以道理思之難有此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雖述色界喜根等無間不生欲界。染污喜俱心。未云不生染污捨俱心哉。 答。色界心等無間生欲界染污心事。唯限自色界沒。還生欲界之位也。而定死生唯捨受。故色界喜根等無間生欲界染污心之義。全無之也。故設雖染污捨俱心。更不可生之。但於論文唯簡欲界染污喜俱心云難者。暫就喜根論之歟。住喜根唯能引自地煩惱故之論文。色界喜根等無間不生欲界染污捨俱心云事。亦分明也。 尋云。婆沙論云。此中有說。色界喜根等無間生欲界善無記心。欲界喜根等無間不生色界善無記心。要欲界捨根等無間能生色界心等故此文述別師義歟。 答云。此事有二義。先明一義意者。可云別師義也。前師意。雖不遮色界喜根等無間生欲界善無記心。且付染污心為論(為言)後師意。廣付三性心。通論之也。雖云別師。強非相違之二義歟。 問。正理論意。前三解脫。可通真實作意歟。答。不可能真實作意者。兩方。若通真實作意者。見正理論今文。舉勝解作意之中出有色解脫。知前三解脫。不通真實作意云事。若依之爾者。披餘卷定判。尋前三解脫相。正理論云。觀未成滿。但得名為勝解作意。後成滿時。離染果故。引聖道故。亦得名為真實作意顯宗論云。緣少思多。名假勝解。引聖道故。亦名真實任此等論文。前三解脫可通真實作意見如何。 答。正理論意。前三解脫。唯可限勝解作意也。故光法師釋今論三勝解作意。謂不淨觀。及四無量。有色解脫。勝處遍處。如是等觀。相應作意之文云。解脫之中。通其假實。言有色解脫。標前三解脫。唯假相故。無色解脫。通於假實。故言有色而正理論云云何名為勝解作意。謂不淨觀。及四無量。有色解脫。勝處遍處。如是等觀。相應作意。標有色解脫。全同今論文。爰知。正理論意。前三解脫。唯限勝解作意云事。加之。見正理論下卷(八十)文云。此於所緣既如實轉。如何說是勝解作意。由勝解力此於境生。故說此為勝解作意。即由此故。得解脫名。勝解解脫。義相鄰故。或於少事。由勝解力。漸漸增益觀名勝解作意此文亦前三解脫。唯限勝解作意之旨分明也。但於亦得名為真實作意之論文者。前三解脫。實雖限勝解作意。依離染果故。引聖道故之義。亦可與真實作意之稱云一義門也。非云其體實通真實作意歟。顯宗論引聖道故。亦名真實之文。會通同之。 問。今論意。持息念可通勝解作意耶。進云。光法師作二釋云。持息念有二。一假相謂加行。二真實謂根本。此論據根本婆沙據加行。各據一義。並不相違。又解。論意各別。此論加行根本。皆是真實。婆沙及此論餘師。加行通假。根本是實付之二釋俱有疑。先就初釋不可然。見今論下文。廣破餘師義。成持息念真實作意之旨。何云加行通勝解作意哉。次就第二釋。亦不可然。見婆沙論文。勝解作意中。舉持息念。何云加行根本皆是真實乎。 答。當卷論文。勝解作意中。不舉持息念。今論下文。說持息念相。偈頌云二得真外無。長行述唯與真實作意相應。正理論下文。舉二說云。此唯真實作意相應。有說。亦通勝解作意婆沙論文。舉勝解作意中。出持息念。光法師會此相違。處處作二釋。當卷初釋。餘卷第二釋。其意同之。當卷初釋。如上抄之。餘卷第二釋云。又解。前師唯據根本。故唯真實。後師據加行。故通勝解但此釋意。此論餘師云有餘師說。息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持息念根本。亦唯勝解作意云故。論主破之云此不應理。此念真實作意俱故也。當卷第二釋。餘卷初釋。其意同之。當卷第二釋。如上抄之。餘卷初釋。云此論同正理前師。雜心婆沙。同正理後說。此即意各別也但此釋意。此論餘師意。根本唯雖真實作意。加行亦通勝解作意云故。論主破之(為言)故光法師釋此不應理此念真實作意俱故之論文。會論主破。餘師此念真實作意俱故。非是假想。何能遠至風輪等耶。謂以此故知。真實為正。正理論云。經主於此斥彼師言。此念真實作意俱起。不應念息至風輪等。彼言息念根本。雖與真實作意俱。中間有餘勝解作意相應起者為令真實作意速成故。於中間起斯假想。雖爾無有出息念失。以息念加行意樂不歇故。俱舍師云。此念加行亦真實。故諸論中。言通假想。皆非正義文意顯也。 重難云。就光法師當卷初釋。餘卷第二釋。猶不明。正理論述此論餘師義。云彼言息念根本雖與真實作意俱如此文者。餘師意。持息念根本。唯真實作意何云餘師意。根本亦唯勝解作意。云故論主破之哉。依之光法師釋。今論能破之文云。此念加行亦真實。故破餘師。云加行通假是處見如何。 答。當卷解釋。依初釋意。無述餘師所破。尤以難思而依此釋意之時。餘師意。根本亦唯勝解作意云故論主破之可得意也。不然者。此論能破難成哉。但於正理論文者。餘師意。雖存根本亦唯勝解作意。正理論師寄自義替彼師。救論主難。故述根本真實作意之旨歟。次於光法師解釋者。釋能破論文之時。暫述論意各別之一義意歟。 尋云。光法師二解釋中。何釋為正哉。答。既作二釋。無判是非。故正不難定也。 或義云。此論加行根本。皆是真實云上四卷第二釋。可為正也。餘卷釋能破論文云。謂以此故知。真實為正。述俱舍師釋云。此念加行亦真實。故諸論中。言通假想。皆非正義此等解釋意。此師加行根本。皆是真實。云釋為正如何。 問。婆沙論(七十二)評家意。欲界善心與未至定初靜慮相生如來所起欲界心品相生同之歟。答。可同之也。兩方。若同之者。如來所起欲界心品。勢力強盛也。何唯與未至定初靜慮可相生哉。是以。婆沙論(第百九十一)云佛將入涅槃時。第四靜慮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云云)明知。如來所起欲界善心相生不限未至定初靜慮云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述欲界善心與色界善心相生。雖有四師之異說。無分三之差異。明知。如來所起欲界心品相生。亦同之云事如何。 答。婆沙論評家意。欲界善心與未至定初靜慮相生者。如來所起欲界心品相生亦可同之也。是以。婆沙論(第百六十五)云。問。何故不能超入第四。答。過殑伽沙數諸佛世尊。及聖弟子超入諸定法皆如是。故不應問以之思之。如來所起心品相生。更不替二乘也。但於婆沙論佛將入涅槃時。第四靜慮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云文者。彼述妙音異說。非評家正義。故不可及會通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第七十二卷。雖述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欲界善心無間有未至定。或初靜慮。或靜慮中間。或第二靜慮現在前。彼四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第百九十一卷云尊者妙音說曰。佛將入涅槃時。第四靜慮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如來所說欲界心品相生。不限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第二靜慮四地以之思之。評家意云應作是說。欲界善心無間有未至定或初靜慮現在前。彼二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彼無間勢力唯能至此故。唯就二乘論之也。如來所起欲界心品相生。不可限未至定初靜慮也。 答。評家意。欲界善心與未至定初靜慮相生者。亙三乘同論之也。但第七十二卷出妙音異說之時。略未舉如來欲界第四靜慮相生歟。以之評家意。欲界善心與未至定初靜慮相生者。唯就二乘論之不可云也。 問。上地下地近分地心。互可相生耶。答。互可相生也。兩方。若互相生者。近分地心。是微劣也。上地下地互難相生哉。是以。婆沙論中。出不入第二靜慮。離第二靜慮染之依地。唯舉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三地。若有上地下地近分地心互相生之義者。第二靜慮近分地心。無間生第三靜慮近分地心。離第二靜慮染之義。何無之哉。 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上地近分地心無間生下地近分地心見。若許此義者。何無相生之義乎。 答。上地下地近分地心。互相生之義。可有也。是以。婆沙論云。有說。佛將般涅槃時。從第四靜慮起。入第三靜慮近分。從第三靜慮近分起。入第二靜慮近分。從第二靜慮近分起。入初靜慮近分。從初靜慮近分起。欲界善心現在前。欲界善心無間欲界無覆無記心現在前。即住此心而般涅槃此文雖述如來事。心品相生。三乘不可替。故二乘等。上地近分地心。無間生下地近分地心之義。可有也。若許此義者。下地近分地心無間生上地近分地心事。亦必然也。何況。見婆沙論文。一師意。第二靜慮以上。近分地心無間次上地根本地心。現前之義許之。難起根本地心。猶起之。易起近分地心。何不起之哉。爰知。下地近分地心起次上地根本地心事難故。雖有起不起之異說。下地近分地心。生次上地近分地心事易故。不可及異說事也。但於婆沙論文者。雖有第二靜慮近分地心無間生第三靜慮近分地心之義。彼第二靜慮根本地心現前之後。可生之也。不起第二靜慮根本地心之前。第二靜慮近分地心無間不生第三靜慮近分地故不入第二靜慮之人。離第二靜慮染之依地。不舉第三靜慮近分地也。一段廢立。深可思之。 問。依二禪已上入見道人。聖道無間起共相作意義可有乎。答。不可有此義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今論中。難共入共了之師義。云非於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今文無諍不許此義。 若依之爾者。異生位。廣可起四善根之外餘順決擇決善根。若爾。今此人聖道無間。何不起彼曾得順決擇分所攝共相作意哉。是以。依未至等三地。入見道人。聖道無間。起共相作意之義可有見如何。 答。依二禪以上入見道人。聖道無間起其相作意之義。不可有也。是以。今論難共入共出之師義云。若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證入正性離生。聖道無間。起何作意。非起欲界共相作意。以極遠故。非於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非諸聖者順決擇分可復現前。非得果已可重發生加行道故正理論說。其意同之。光法師釋此文云。若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遠故。非能起欲共相。如是共相作意。若是定地。即是決擇分收。得聖果已。無容起彼決擇分善。若非定地欲界所收。依二定等。既不能起欲界共相。理即起餘二種作意。雖於彼地過去曾修共相作意殊勝善根。經生捨故。今生起者。決擇分收任此等定判。依二禪已上。入見道人。聖道無間不起共相作意云事。尤分明也。但於異生位廣起四善根之外餘順決擇分善根。云難者。異生位雖起四善根之外餘順決擇分善根。非聖道加行之類。皆非共相作意。作共相觀門之善。又是聖道加行。入聖道已。後重不起之故。更非相違也。次於未等三地之例難者。彼聖道無間起欲界共相作意故。亦無其疑也。論疏之釋。其旨分明歟。 一義云。依二禪已上。入見道人。聖道無間。生共相作意之義。可有也。以何知之者。婆沙論云。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於初靜慮。順勝進分。順決擇分。往沒時捨。還生時不得(云云)取意。是既依身初靜慮人所起順決擇分善根故。可非聖道加行。是亦順決擇分善根故。可通共相作意也。第二靜慮等。其義同之也。若爾依身於第二靜慮已上。起非聖道加行順決擇分善根之人。還生欲界。入見道之後。聖道出心。何不起彼非聖道加行。曾得順決擇分所攝共相作意哉。但於今論文者。一師義。必定共入共出故。若於二禪已上不起非聖道加行。順決擇分善根之人。聖道出心。可無難也。重意云。一師意。必定共入共出故。暫就不起共相作意之一類致此難也。依二禪已上。入見道人之中。聖道無間起共相作意之類。自有之事。更非所遮也。 問。聖道出心。唯限曾得善根歟。答。泛云之。可通曾得未曾得也。兩方。若限曾得者。聖道出心是廣。何不通未曾得哉。是以。見餘卷論文云。勝進九十。隨應現修。未來隨應。修九修十。無學第二念後。諸勝進道。起世俗智之時。可有未來修見。知聖道出心。不限曾得善根云事。若依之爾者。披當卷論疏定判。聖道出心。唯可限曾得善根如何。 答。若就初入聖道出心云之。起易起之善根。故唯可限曾得善根也。故論文難共入共出之師義云。非於彼地已有曾得共相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寶法師釋云。夫出聖道於曾得心出。不於未曾得心出也。於欲界有曾得共相作意。可從彼出。於色界中。無異四善別有曾得共相作意。出聖道也。此等定判。就初入聖道出心論之。故唯可曾得善根之旨釋成也。若就修道無學道出心云之。其位容預故。可通未曾得善根也。故第二十六卷論疏之文。還為此義之潤色也。存此通局之時。諸文更非相違也。 問。正理論中。明聖道入出作意。舉三入三出。共入三出。共入共了。三師義。爾者。共入三出。第二師義為正歟。答。三入三出云初師義。可為正也。若就見道云之。共入三出云。第二師義。亦可為正也。兩方。若第二師義為正者。初師義既當婆沙論評家義。以彼義尤可為正也。是以。見正理論所說。未見第二師義為正之文哉。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釋云。正理論中。取第二者。出見道心故如解釋者。正理論意。共入三出云。第二師義為正如何。 答。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謂三種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三種現在前三入三出云初師義。既當婆沙論評家義。俱舍正理。同以此義。可為正也。故光法師釋云。此論三說。初師為正。當婆沙十一評家義。故第二師義。據見道共入三出。亦可為正。然於修道無學道中。唯言共入三出。故亦非善。然此論文但破第三師唯共相出但於寶法師解釋者。據見道云之。共入三出之義。亦可為正云也。故彼疏釋云。婆沙十一評家。評取初師義者。通說一切聖道。若取初入。亦唯共相。正理論中。取第二者。出見道心故文意顯也。 重難云。故云正理論中取第二者。其意猶難思乎。答。正理論中。付共入三出之師義。會不淨觀俱行修念等覺分之經文。云由不淨觀調伏心已。方能引生共相作意從此無間聖道現前。依此展轉。密意而說。故無有過既云故無有過。故正理論中。取第二說云歟。 問。異生所起順決擇分善根。唯可限煖等四善根乎。答。不可限煖等四善根也。兩方。若不限煖等四善根者。順決擇分之稱。專名順聖道。尤可限煖等四善根哉。是以。今論難共入共出之師義云。非於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光法師釋此文云。雖於彼地過去曾修共相作意殊意善根。經生捨故。今生起者。決擇分收任此等定判。異生所起順決擇分善根。唯可限煖等四善根。若依之爾者。異生所起順決擇分善根。種類可非一准。何唯限煖等四善根哉。是以。廣披論疏定判。不可限煖等四善根如何。 答。異生所起順決擇分善根。種類實可廣何唯限煖等四善根哉。是以。婆沙論云。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於初靜慮順勝進分。順決擇分。往沒時捨。還生時不得(云云。取意)依身於色界所成順決擇分善根者。非煖等四根云事。是炳然也。加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今准此論及正理論。唯煖等四。順決擇分名殊勝善根命終捨。餘順決擇分。非是殊勝。命終不捨異生所起順決擇分善根。不限慮等四善根云事。今此定判。亦分明也。但於當卷論疏之文者。異生慮等四善根之前。雖起餘順決擇分善根。入聖依身唯從煖善根起之。不起餘順決擇分善根。故就今生成就順決擇分善根。今文煖等四善根之外。無餘曾得順決擇分善根云事。故光法師問答此事云。問。於彼地中。何不能成煖前諸位。共相作意。解云。今生入聖。此身唯起煖等。入聖不起前位共相作意。設有起者。加行攝故。亦不能起。 問。共相作意。唯限順決擇分善根歟。答。隨共相作意之觀門。可有通局二義邊也。 兩方。若不限順決擇分善根者。共相作意專順聖道之加行相也。尤可限順決擇分善根哉。是以。今論難共入共出之師義。云非於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此釋無諍共相作意。唯可限順決擇分善根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云。問。若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相不。答。若先善根習者得。不爾者不得。生餘地亦爾此文既云得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之時。得總緣非我行相。而還生時。不得順勝進分順決擇分者。亦出婆沙論所說。依此等論文思之。共相作意。不限順決擇分善根云事。亦分明也如何。 答。約共相作意。其類非一。若約十六行相云之。唯可限順決擇分善根也。其故十六行相。是順聖道之觀門。輒不作之。故唯限順決擇分善根。不通餘三分定也。是以。婆沙論述四分定相。唯約順決擇分。云此分或作聖行相。或作餘行相。而向聖道趣於解脫。約餘三分定。作聖行相。不云也。當卷論疏之釋。述唯順決擇分作共相作意之旨。亦此意也。若約總緣非我行相等云之。可通順住分也。然而聖道無間不起順住分。故當卷論疏之文。不論彼總緣非我行相等相也。重見今論定判云若謂有別共相作意。順決擇分俱時已修。由繁屬彼是彼類故。如觀諸行皆是非常。觀一切法皆是非我涅槃寂靜。聖道無間引彼現前。如觀一切法皆是非我。故云別共相作意。故次上文。云非於彼地有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就十六行相作意論之云事。自分明也。 尋云。總緣非我行相。不可限順住分。廣可通順勝進分順決擇分。若許爾者。亦可為聖道出心。今文何云無曾得共相作意。可為聖道出心之類哉。答。 尋云。光法師云煖前諸位共相作意者。十六行相共相作意歟。為當總緣共相作意歟。若如前者。總相念住位。云彼居法念位。總觀四所緣。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故云煖前諸位共相作意。可指彼總緣共相作意哉。若如後者。任餘處正理論所說。光法師解釋。總相念住。前加行位。聞思二慧。作十六行相見。若爾煖善根已前諸位中。修慧作十六行相之類。何無之哉。 問。依初靜證阿羅漢果人。出觀心可通欲界乎。進云。今論云後出觀心。唯自非餘地。不通欲界心見。付之。依初靜慮證阿羅漢果之人。於定不自在之類。出觀心何不通欲界哉。是以。依未至定證阿羅漢果之人。出觀心通欲界可同如何。 答。今論云。若依未至定得阿羅漢果。後出觀心。或即彼地。或是欲界依無所有處。得阿羅漢果。後出觀心。或即彼地。若是有頂。或依餘地得阿羅漢果。後出觀心。唯自非餘地婆沙論云。若依未至定。得阿羅漢果。彼或以欲界心出聖道。或以未至定心出聖道。若依無所有處得阿羅漢果。彼或以無處有處心出聖道。或以非想非非想處心出聖道。若依餘地。得阿羅漢果。彼唯以自地心出聖道俱舍婆沙。二論所說。無諍依初靜慮證阿羅漢果之人。出觀心唯可限自地見。但於定不得自在之人。出觀心可通欲界云難者。依初靜慮證阿羅漢果之人。出觀心起初靜慮甚易起。欲界心還可難。故設定不得自在之人。初靜慮心出。不欲界心出也。不如未至地欲界總相鄰近故。依彼地證阿羅漢果之人。定不得自在之類。欲界心出也。或又依初靜慮證阿羅漢果之人。皆定得自在故。出觀心唯限自地。不通餘地也。故光法師釋云。若依中間餘地。得阿羅漢果。後出觀心。唯起自地。非餘地心。皆於彼地。得自在故。所以即彼地心出。無異地心出文意顯也。 重難云。光法師釋云。問。若依第二定等。得阿羅漢果。後出觀心。何故不或即彼地。或起下地。解云。若欲界散心是強。眾生無始多生其中。數數串習。起時即易。有依未至定不得自在者。容起欲界觀散心。上二界定。及與散心。有情無始。不多生彼。初無學後。異地相生。起時即難。當地即易。故依二定等。得無學果。後出觀心。唯依自地不依下地定及散心今此解釋。越問第二定等。不問初定。知依初靜慮證阿羅漢果之人。出觀心通欲界之類。可有云事如何。 答。依初靜慮證阿羅漢果之人。出觀心雖唯限自地。依未至定證阿羅漢果之人。出觀心通欲界之類有之。故初靜慮中。以有此濫故。暫置不及問答之。依第二靜慮乃至識無邊處。證阿羅漢果之人。出觀心無其濫。唯限自地故。不問初靜慮。越付第二靜慮等問之歟。 問。婆沙論意。聞惠無間生無漏道義可有乎。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婆沙論文云欲界唯思所成。無間聖道現在前(乃至)色界唯修所成無間聖道現在前此文無諍。聞惠無間。不生無漏道見。加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正理婆沙文。雖述思無間起煖善根之旨。未云聞慧無間生煖善根。若聞慧無間。不生煖善根者。爭又可生勝品無漏道哉。若依之爾者。俱舍論文云此中五種作意無間聖道現在。除生所得。聞慧無間可生無漏道見。婆沙論意可同如何。 答。光法師會俱舍婆沙二論相違云。婆沙據鈍根者說。此論等通約利根者說。又解。婆沙約初修次第起者說。此論等通約約熟位說。故不相違任今此解釋婆沙論意。依利根者。約約熟位云之。聞慧無間生無漏道之義。可有也。但於唯思所成無間聖道現在前之文者。據鈍根者。約初修次第起者說。故更非相違也。次於聞慧無間不生煖善根云例難者。彼亦初入煖善根事極難故。勝品思慧無間可入煖善根。故不云聞慧無間起煖善根也。純熟位聞慧無間起事。更非所遮也。 重難云。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無間生無漏。住分定等無間不生無漏見。而聞慧望彼住分定等。勝劣遙異也。何可生無漏哉。 答。就總品類見之。住分定等勝。聞慧劣事。是必然也。但彼不云其品類劣不生無漏。四分定之廢立。自本就有漏修慧分之。生無漏。名順決擇分。順上地。名順勝進分。順自地名順住分。順下地名進分。故順住分等無間不生無漏云也。聞慧是雖散善。其中亦有生無漏之類。有何所遮哉。 問。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無覆無記心義可有乎。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論疏中述諸心相生。未云有此義乎。若依之爾者。婆沙正理兩論中。可有此義如何。 答。生二禪已上。未離自地煩惱之人。彼染污心無間。借起初禪三識身故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無覆無記心之義。可有也。故正理論(二十)云。若生第二靜慮以上。起初靜慮三識身時。諸有未離自地染者。彼從自地善染無記作意。無間三識現前。三識無間還生自地三種作意。諸有已離自地染者。除染作意。唯善無記作意無間三識現前。三識無間亦唯起此二種作意。婆沙論(十一)云。問。若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起初靜慮諸識身時。幾心無間入幾心出耶。答。隨所生地。若未離染者。三種心無間彼諸識身現在前。後諸識身無間三種心現在前。謂善染污無覆無記。若已離染者。二種心無間彼諸識身現在前。彼諸識身無間二種心現在前。謂除染污上地染污心無間生下地無覆無記心之旨。正理并婆沙。兩論所說。實以分明哉。但於論疏中述諸心相生未明此義云難者。論中云。色界有覆無記無間生九。自界五。除通果心故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自界威儀心云事分明也。何云諸心相生未明此義乎。 問。論中釋欲界染污心現前位得善心。云由疑續善及界退還寶法師意。得至現在名得歟。答。寶法師意。欲界染污心現前位。善得至現在名得也。進云。寶法師釋云欲界善心得已至生相名之為得付之。十二心得心多少者。約現在得論之。何云生相得哉。是以。光法師釋云先不成就今得成就說名為得寶法師解釋難思如何。 答。凡十二心得心多少者。約現在得論之也。若就生相得論之者。色界善心現前位得學心。有學心現前位得無學心。可云也。何云色界善三學四乎。是以。光法師釋云。此中意說。於十二心中。先不成就。今得成就。說名為得寶法師釋云。此言得者。謂先不。成今得成圓暉法師釋云。此言得者。今時成就名為得也十二心得心多少。就現在得論之云事。此等解釋。亦分明也。就中界退還位。得欲界善心者。生得善得。至現在名得事。是必然也。准之思之。一具文所說。列疑心續善者。疑心現前位。生得善得。至現在名得之旨。自所顯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實思難者。然而暫存一義者。□□□□法體俱時得。至生相云也。□□法前得至生相位也。重意云。寶法師釋由疑續善及界退還之論文。作欲界善心得已至生相名之為得之釋與界退還位。得欲界善心者。就現在得論之。必定者。約疑心續善位。獨付生相得論之哉。爰知。今解釋亙疑心讀善并界退還兩位。就與所得法體俱時得論之云事。 重難云。寶法師解釋。無諍就法前得論之何論與所得法俱時得起位哉。爰知。疑心續善位善得。在生相云事。何況。光法師餘處釋若異類心所起得等。云何成善。此義應思之論文云。如疑心續善於染心後。能引善得及四相起既云於染心後能引善得。知疑心現在前位。善得不至現在云事。 答。疑心現前位。善得不至現在者。既無續善之義。何名疑心續善哉。疑心之後。正見現前位。善得至現在者。與正見續善有何差異哉。以之思之。寶法師解釋。設雖難遁。只任前重之趣。可會通之也。但於光法師於善心後。能引善得之釋者。述若異類心所起得等之難意。疑心續善之後。所起善得及四相。依疑心起故。云何成善(為言)云爾故。全非云無同時善得也。 一義云。於疑心續善有二位。疑無之時。善得至生相。疑有之時。善得至現在也。寶法師今解釋。付疑無之位。述欲界善得已至生相云義有之。 一義云。寶法師意。就十二心得心多少。唯於疑心續善位。約生相得論之。餘位皆就現在得論之云義有之。 就此等異義。可有重重之難答。別紙抄之可見之。 問。他地心無間退煩惱義可有乎。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無此義者。煩惱之退緣分千品。心品之現起非一准。何無他地心無間退煩惱之義乎。是以。見婆沙論說。出色界意根等無間生欲界五部心。云。如續生或退等時如論文者。他地心無間可退煩惱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唯自地心無間可退煩惱見如何答。他地心無間不退起煩惱者。性相之所定也。故光法師引婆沙論六十一云。何等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者。若畢竟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起彼地纏。現前故。退者即彼地善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若未畢竟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起彼地纏。現在前故。退者即彼地。或善心或染污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乃至初靜慮應知亦爾。若畢竟離欲界染。起欲界纏故。退者即欲界。或善心或無覆無記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若未畢竟離欲界染。起欲界纏故。退者即欲界。或善心或染污心。或無覆無記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唯自地心無間退起煩惱云事。此文實分明也。但於如續生或退等時之文者尤以難思。會此事雖有多義。暫存一義意者。未離色界染。色界意根等無間。具生欲界五部心。□□續生時。舉退時事。欲退欲界□□時。先起欲界修斷心故。生修所斷一部心事。□□□也。無□□□□等無間生色界五部心之類。舉續生退等之二時。准之可思之。 重難云。既出色界意根等無間緣生欲界五部心之類。云或退等時。何云舉生修所斷一部心類乎。若如此義者。可舉通果心也。而未離色界染。色界意根等無間。生欲界五部心之類。云或退等時舉退時。無舉通果心。已離色界染。色界意根等無間生欲界修所斷一部心之類。云謂欲界修所斷心即通果心等。舉通果心無舉退時。知退時實生五部心云事。 答。未離色界染。色界意根等無間生欲界五部心之類中。舉續生時。實可生五部心。出退時事。欲界舉盡生欲界心之種類故。生修所斷一部心之位。舉也。但於可舉通果云難者。或退等之等言。即可等通果心也。已離色界染。色界意根等無間生欲界修所斷心之類。云通果心等。可等退時也。若如此得意之時。前後之文。全非相違矣。 問。今論意明心多少。付決定可得心論之歟。答。付決定可得心論之也。兩方。若付決定可得心論之者。頌文述色善三學四。色界善心。及有學心現前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而於欲界威儀工巧。若有三世得。不可得之。若無三世得可得之。故非決定可得心云事炳然哉。若依之爾者。欲界染污心現前位。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事不定□也。若爾者。依決定可得心。可論之如何。 答。今論意。明得心多少。就決定可得心論之也。其故光法師解釋。云此論據不心串習者說。或從多分說。故言不成就欲界無覆。今論意。雖存威儀工巧心。串習之類。有三世得之旨。後廢立偏付不串習之一類。論得心多少見。付其不串習之一類見之。色善三學四之理。都無不定之義。故就決定可得心論之云事必然也。重意云。若合威儀工巧心串習不串習之二類。論得心多少者。色善三學四之義。實可不定。而今唯就不串習之一類。明得心多少故。色善三學四之義全無不定之事云事。 問。以無漏道。欲斷第四靜慮煩惱。加行道位。得修無色界善心義可有乎。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九無間道前八解脫道位。猶難得修無色界善心。加行道位。何可有得修之義乎。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第百六十)中。謂諸聖者以世俗道。離第四靜慮染。若空無邊處近分為加行若空無邊處近分有第四靜慮能治加行道者。今此位何無得修無色界善心之義乎。 答。光法師今解釋中。上表若以聖道離色界染得無色界善心了。下自問何時得彼無色界善心。答之作二解釋。初釋意云。若以聖道。離第四定染。第九解脫道時。得無色界善心。第二釋意云。若以聖道。離第四定染。初無間道時。即得無色空處近分善心。雖作云第九解脫道時。云初無間道時之二釋。不云加行道位。得無色界善心。知加行道位。無此義云事。加之。見婆沙論(第百六十)文。或云謂無漏道離第四靜慮染。九無間九解脫道時。彼心與未來所修無色界道諸得俱起。不云彼加行道位。無色界道諸得俱起。或云依未至定。乃至第四靜慮。離下三無色染者。除加行道。依色界六地無漏。離下三無色染之人無色界道諸得俱起位。除加位道明知。無漏加行道位。不得修上地近分善心云事。但於空處近分可有第四靜慮能治加行道云難者。空處近分雖有欲斷第四靜慮煩惱加行者。有漏法繫地堅牢。未離下地染之時。輒不修之。故無漏加行道位。不得修上地近分有漏道也。 問。正理論意。以無漏道。離上七地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可修上邊有漏道乎。 答。可有修不修二義也。兩方。若不修之者。上地近分地。既有同治有漏道。何不修上哉。是以。見正理論今文。釋學心現前位得無色界善心云。若以聖道。離色界染。得無色善。此中離言。非究竟離。以於色染。未全離時。無色善心。已可得故如此文者。九無間前人解脫道位。可修上邊有漏道若依之爾者。撿正理論餘處(七十四)文云。雖下聖道斷煩惱時。諸上地邊有能同治。然由有漏繫地堅牢。未離下時。未能修彼此文無諍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不修上邊有道如何。 答。見顯宗論處處之文。第三十二卷作二解云。以無漏道。離上七地前八品。不修上邊世俗道。故唯有無漏一離繫得。離第九品方可具二。或應許得離繫道而修。或應斷染時。許依下修上第三十六卷舉二說云。雖下聖道斷煩惱時。諸上地邊有能同治。然由有漏繫地堅牢。未離下染未能修彼。有說亦修彼。起彼斷得故。委論之有三解。大云之出二說也。以顯宗思正理。應可有此二意。當處論文。當顯宗後說。餘卷論文。當顯宗前說也。當處餘處正理之文。各述一義。何為相違哉。 重難云。先法師餘處。會正理論第七十四卷文云。正理論說自是彼計非所許。故無勞會釋如此釋者。正理論意。偏可存離第九品方可具二之一義意見。今何云以於色界染未全離時。無色善心已可得故哉。答。顯宗論既作三解。故正理論。同可有三意云事。是必然也。但於正理論說自是彼計之釋者。第七十四卷文。唯述一義故。暫就之如此云也。 尋云。正理論今文云。有說全離色界染時。得無色界根本地善此有說意。當離第九品方可具二之義歟。答。離第九品方可具二者。以無漏道離第九品染。解脫道位。修上地近分能治道云也。此有說意。就得根本地善心位論之。故異離第九品方可具二之義故。即為破之義也。故正理論自破此義云。若爾應說。亦得學心。離欲染時。亦得色善。是則應說學心得五。 尋云。顯宗論已有三解。光法師今何云顯宗亦有兩解哉。答。云三解。云兩說。開合不同。強非相違也。況彼論第三十六卷。舉二說故。今云顯宗亦有兩解。可指彼文也。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指彼文云顯宗亦有兩說也。 問。今論意。色界無覆無記心。現在前時。可有自可得義乎。進云。論文云餘皆自可得。可有此義付之。得色界善染污心之時。先得色界無覆無記心故。彼體現在前位。更無自新得之義。何云自可得之類哉。是以。正理論難今論云。色無覆心。正現前位。都無所得。前已得故。不應說言皆自可得如何。 答。今論意。色界無覆無記心。現在前位。實雖無自新得之義。無兼得他之義。故自可得之類中攝之。云餘皆自可得也。重意云。今論意。不顧自新得義之有無。只以無兼得他之義。總云自可得也。正理論意。如疑難之趣。無自新得之義故。難色無覆心正現前位。都無所得。前已得故。不應說言皆自可得也。故元瑜疏。釋正理論今文云。此即論主。彈經主過。頌中說餘皆自可得。既有皆言。即一切得。既非一切。故知言失既云言失。明知。二論旨趣。實無相違也。 問。顯宗論意。欲界無覆無記心。可有自可得義乎。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無此義者。正理論中。欲界無覆無記心。可有自可得之義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引顯宗論。云二謂欲色無覆無記。此二心中。都無所得如何。 答。見顯宗論文。偈頌云三界染如次得七六二種。長行述界退還時。得自界四。自上界沒。還生欲界之時。先得欲界無覆無記心。故欲界無覆無記心現前位。無自新得之義。無自可得之義云也。故彼論中。偈傾云二無餘自得。長行述二謂欲心無覆無記。此二心中。都無所得。欲色界無覆無記心。無自可得之義云也。但於正理論所說者。欲界無覆無記心。自可得有無。依威儀工巧心串習不串習之義故。暫如俱舍論置之。色界無覆無記心。無自可得之義事必然。故先舉之歟。 尋云。俱舍論云餘皆自可得。顯宗論云二無餘自得。其意遙異。寶法師何判此亦大意同俱舍。然別標二無記為異哉。次光法師釋云正理二十雖不改頌。長行意同識身若爾。正理長行中。何不述欲界無覆無記心非自可得之乎。 答。俱舍論顯無兼得他之義。故云餘皆自可得。顯宗論正理論。論得心有無。故云二無餘自得。云然別標二無記為異也。然而俱舍論意。不云色界無覆無記心實有自可得之義。故云此亦大意同俱舍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付明得心多少。且正理論意。同識身足論事。如何釋之乎。進云。光法師釋。云正理二十雖不改頌長行意同識身。付之。見正理論長行之文。未見同識身足論之文。何云長行意同識身哉。 答。見春日并醍醐移渡正理論文。偈頌如俱舍論。雖述三界染心中。得六六二種。色善三學四。餘皆自可得。至長行述欲界染心現前位。得六心了。云理亦應言得自無覆。以本論說成不善心欲無覆心定成就。故述色界善心現前位。得三心了。云理實不得欲無覆無心。以於先時定成就故述有學心現前位。得四心了。云理亦不得欲無覆心義如先辨此等長行之文。自上界沒。還生欲界之時。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云。故正理論意。可同識身足論見。故光法師依今本釋正理二十雖不改頌長行意同識身。專順正理論文也。 問。今論意。欲界威儀工巧心不串習類。可有三世得乎。進云。光法師釋若非串習殊勝者。即不成就。無三世得云也。付之。威儀工巧心。是勢力強盛心加行所生法也。設雖不串習之類。何無三世得哉。是以。見識身足論文。或問若成就不善心。亦成就欲界繫無覆無記心耶。答。若成就不善心定成就欲界繫無覆無記心。或成就不善心時。定成就心有四心之中。可取欲界無覆無記心見。如此等論文者。不論串習不串習。皆可有三世得見。若今論意。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者。豈不違本論定成就之說乎。 答。光法師今解釋中。會此相違作三解釋。初釋云。論意各別。無勞會釋。豈以本文。破我俱舍。論主非以本論為量第二釋云。彼此二論。亦不相違。多有情中。威儀工巧。有串習者。有不串習者。識身等論。據串習勝者說。故言定成欲界無覆。此論據不串習者說。或從多分說。故言不成就欲界無覆。各據一邊。並不違害第三釋云。二論亦不相違。一一有情。各有眾多威儀工巧。於眾多中。若串習者。即成就。故不串習者。不成就。識身足論文。據串習者。故言定成欲界無覆。此論據不串習者。故言不成欲界無覆准今此三解釋。可會其相違也。 重難云。光法師三解釋。俱有疑。先就初釋不可然。識身足論是旨有宗根本之論藏也。設雖今論意。輒不可違彼論說哉。何況。光法師今解釋中。述顯宗正理意同識身足之旨。而顯宗正理兩論意。威儀工巧心。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若爾。識身足論意。不串習之類。不可有三世得。何云論意各別乎。 答。初釋意。俱舍論意。以理為宗故。不如依用本論所說云也。豈以本文。破我俱舍。論主非以本論為量之釋。即此意也。但光法師。顯宗正理意。同識身云事。彼論意。唯就串習之一類。論得心多少。故以此義邊分同識身故。顯宗正理意。同識身云也。非云識身足論意。威儀工巧心不串習這類。無三世得也。 次就第二釋不可然。若識身足論意。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者。豈可云定成就乎。 答。唯就串習之一類論之。故云定成就無其失也。 次就第三釋不可然。不串習之人。界退還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者。何云色善三學四哉。答。就人云之。實雖不串習之人。界退還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就其威儀工巧心體見之。不串習心體。色界善心并有學心現前位。有先不成就。今得成就之義。故云色善三學四。全無其過也。 尋云。光法師第四卷疏中。何唯作二釋。不作三釋乎。 答。見第四卷釋。問難意云。若威儀路工巧處不串習者。無前後得者。何識身足論云成就欲界善心不善心。定成就欲界無覆無記心哉問。若付心體論串習不串習者。豈可違定成就之說哉。故知。就人體設問之旨。分明也。隨問設答故。彼處不作就心體論串習不串習今第三釋也。 問。光法師釋欲界威儀工巧心三世得有無。俱舍識身相對作三解釋。爾者論意各別釋意。識身足論意。欲界一切威儀工巧心。皆可有三世得乎。答。皆可有三世得也。兩方。若皆有三世得者。披餘處正理論文。約威儀工巧心。分串習不串習之二類。論三世得有無見。而光法師今解釋云正理論同論身知識身足論意。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事。若依之爾者。思論意各別之釋意。識身足論意。欲界一切威儀工巧心。皆有三世得可云也如何。 答。光法師今釋。述論意各別之釋意云。若識身足論意。以威儀工巧雖是無記勢力強故。定成三世既云勢力強。故知欲界一切威儀工巧心。皆可有三世得也。是以。元瑜疏云。識身文一切威儀及工巧處心。皆有三世得。故生欲界。此心定成此釋亦彼論意。欲界一切威儀工巧心。悉有三世得見。何況。論意各別之釋意。述此論意云。若此論等意。威儀如佛世尊馬勝苾芻及餘善習者。工巧如毘濕傳羯磨天及餘善習者。即定成就。若非串習殊勝者。即不成就若識身足論意。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者。何可有論意各別之義哉。加之。見餘處解釋。問中述不串習者無三世得可違識身足論之旨答不云論意各別難為會釋彼論意。不串習之類。亦有三世得云事。今問答意。亦分別也。但於光法師正理意同識身云釋者。正理論。約威儀工巧心。分串習不串習之二類。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義邊。雖同今論。不同識身足論。得心多少之時。唯約串習之一類。自上界沒。還生欲界之時。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云故。以此義邊。分同識身。故云正理意同識身也。更非謂識身足論意。約威儀工巧心。分串習不串習之二類。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也。 問。正理論中。付明欲界染污心現前位得心相。且界退還位。必可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乎。答。不必得之也。兩方。若必得之者。威儀工巧心。不串習者。界退還位。何可得之事。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云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所以有不成就。正理論意。威儀工巧心。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今解釋。云顯宗十一亦同識身(乃至)正理二十。雖不改頌。長行意。同識身正理論意。若同識身足論者。界退還位。必可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乎。 答。正理論意。自上界沒。還生欲界之時。約威儀工巧心。善串習者可得之。不串習者不可得之。故見餘處正理論文云。又威儀路四蘊之得。多分世斷。及剎那斷。唯除諸佛。佛馬勝苾芻。及餘善習威儀路者。若工巧處四蘊之得。亦多世斷。及剎那斷。除毘濕傳羯磨天神及餘善習工巧處者。顯宗論說。全同此文。爰知。正理顯宗兩論意。威儀工巧心。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事。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云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所以有不成就。正理論意。同今論也。但於光法師顯宗十一亦同識身(乃至)正理二十雖不改頌。長行意。同識身之釋者。正理顯宗兩論意。威儀工巧心。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事。雖同今論。不同識身。明十二心得心多少之時。唯約串習之一類論之。故顯宗論改頌。云三界染如次得七六二種。色善二學三。二無餘自得。正理論或一本云理亦應言得自無覆。以本論說成不善心欲無覆心。定成就故也。就其串習之一類見之。界退還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云義邊。分同識身。故光法師云顯宗正理論意同識身也。非云正理論意。論威儀工巧心三世得有無。全同識身也。重意云。識身足論意云。欲界一切威儀工巧心。不簡串習不串習。悉有三世得。正理顯宗兩論意。欲界威儀工巧心。有串習不串習之二類。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故。以此義邊見之。正理顯宗兩論意。同今論不同識身也。光法師餘處云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所以有不成就之釋。即此意也。而顯宗正理兩論中。論得心多少之時。唯就串習之一類。界退還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云義邊。分同識身。故光法師當卷云顯宗十一亦同識身(乃至)正理二十雖不改頌。長行意同識身之釋。即此意也。 尋云。當卷論意各別之釋意。正理顯宗。屬此論之方歟。為當屬識身之方歟。答。云此事有二義。先存一義意者。正理顯宗。可屬此論之方也。其故見餘處解釋。云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所以有不成就。正理既屬此論之方畢。至當卷解釋。豈以正理顯宗。屬識身之方哉。何況。當卷作論意各別之釋之時。云若識身論意。識身之方無置等言。云若此論等意。此論之方置等言。可等取正理顯宗等見也。 疑云。當處論意各別之釋意。正理顯宗屬識身之方云事。不可然。見光法師解釋前後問難之言。既云顯宗十一亦同識身(乃至)正理二十雖不改頌。長行意同識身。此論既違識身等文。如何會釋。正理顯宗屬識身之方乎。答之作論意各別之釋。正理顯宗屬識身之方云事。甚分明也。何況。見正理論文。云理亦應言得自無覆。以本論說成不善心。欲無覆心定成就故。專以識身足論定成就之文為證據答。爾正理識身。必可一方也。而正理顯宗與識身論意各別云事。三方不可然乎。 答光法師餘解釋。實以難思。但試會之者。正理顯宗意。唯就威儀工巧心串習之一類。論得心多少。故界退還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云事。分同識身。故問誰之時。顯宗正理暫同識身也。然而就實通論。作論意各別之釋之日。識身意。云一切威儀工巧心有三世得。正理顯宗意。約威儀工巧心。分串習不串習之二類。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故。正理顯宗亦同此論之方也。次元瑜疏云。今意二解。後代論師。於識身文。不善思擇。代習此解。相傳不改。便為指定。不更推求。是故法勝尊者。法上所師。世親菩薩。眾賢論主。皆依此釋識身文。一切威儀。及工巧處心。皆有三世得。故生欲界。此心定成。於欲界還位。欲染心中應言定得欲界無覆此釋意。雜心俱舍正理。同可一方見也。次於正理論引識身之文為證之難者。正理論意。威儀工巧心。串習之類。有三世得云邊。分同識身意。故引彼論文為證計也。非云一切同識身也。故元瑜疏云。問。威儀路工巧處四蘊一分有三世得是正義不。若是。頌中何不說。若非此中何不破。解云。此是正義。故識身足論云。成就欲界善心。不善隱沒無記心。皆云定成就。欲界不隱沒無記心。若生欲界。等入上定。二無記心。無法前得。云何定成耶。頌中不云說者含故彼得心中當更分別此釋意為證一分威儀工巧心。有三世得之義。引識身足論定成就之文也。正理論引本論文為證事。准之可思也。 一義云。當卷論意各別之釋意。正理顯宗。可屬識身之方也。其文理如今難勢之趣也。但俱舍正理。論意各別云意。約威儀工巧心。分串習不串習之二類。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事。俱舍正理。其意雖同。俱舍唯付不串習之一類。論得心多少。正理顯宗。唯付串習之一類。論得心多少。故俱舍正理。論意各別。正理顯宗屬識身之方也(為言)。 難云。若爾餘處釋中。何云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所以有不成就。正理屬此論之方哉。次當卷解釋。識身之方。不置等言。此論之方。置等言事。亦難思乎。 答。第四卷處。俱舍正理。兩論意同。並論威儀工巧心。串習不串習之二類故。正理屬此論之方也。第七卷處。俱舍唯約不串習之一類。正理顯宗。唯約串習之一類。故論意各別。正理顯宗屬識身之方也。兩處解釋之相違。其意在之。次當卷解釋。置不置等言事。如此之文體。可隨時宜。強非一定之證哉。何況。問難之言。既云此論既違識身等文。如何會釋。識身之下。置等言等取顯宗正理。故答中識身足方。略不置等言也。婆沙雜心。同此論意。故若此論等意之等言。可等取婆沙雜心也。何況。作第一釋之時。云識身等論。據串習勝者說故言定成欲界無覆。識身足方置等言。此意非等取顯宗正理哉。第二釋意。正理顯宗。屬識身之方初釋意。其義可同也。 一義云。正理論意。實存欲界一切威儀工巧心。皆有三世得云義。故界退還位。必可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也。是以。顯宗論改頌云。三界染如次。得六六二種。色善三學一。二無餘自得。理論或一本云理亦應言得自無覆。以本論說成不善心。欲無覆心定成就故。述界退還位。必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之旨故。欲界一切威儀工巧心。不論串習不串習。悉有三世得見。故光法師釋顯宗十一亦同識身(乃至)正理二十雖不改頌。長行意。同識身。顯宗正理兩論意。實同識身足論之旨。尤分明也。故當處論意各別之釋意。顯宗正理可屬識身之方也。但於光法師餘處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之釋者。是隨文一往之釋也。餘卷正理論文云。又威儀路四蘊之得。多分世斷及剎那斷。唯除諸佛馬勝苾芻及餘善習威儀路者。若工巧處四蘊之得。亦多世斷及剎那斷。除毘濕傳羯磨天神。及餘善習工巧處者。約威儀工巧心。分串習不串習之二類。論三世得有無事。非述眾賢論之自義。引載俱舍婆沙之義也。顯宗論文。其意同之雖非眾賢論師之自義。就其現文。釋此論正理雜心亦據不串習者。所以有不成就也。如此得意之。諸文更非相違。 重難云。餘處正理論文。述眾賢之自義見。何云引載俱舍婆沙之義哉。是以。元瑜疏云此是正義何況。顯宗論中。何可載非所存之義哉。 答。正理論中。雖非眾賢之自義。先舉俱舍婆沙常途之義事。何強疑之哉。是以。彼論述得心多少之時。先如俱舍論述之了。別加理亦應言得自無覆等之言。爰知。彼論意。強非破俱舍婆沙等之常義。只任識身足論所說。暫存別義計也。故餘處正理論文。先述俱舍婆沙等之常義事。何可疑之哉。元瑜師依為俱舍婆沙等之常義。云此是正義也。次顯宗論中。他部之義猶舉之如云。然譬喻者說。唯有心無別心所。心想俱時。行相差別。不可得故(乃至)又於心所多諍論故。謂或有說心所唯三。或復有說。心所唯四。或說有十。或說十四。故唯有識隨位而流。說有多種心心所別也。況舉自部之中。非所存之義事。何亦疑之哉。 問。婆沙論中。欲界威儀工巧心。悉有三世得義可有哉。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云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所以有不成就如解釋者。婆沙論意。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爰知。彼論中。欲界威儀工巧心。悉有三世得云義無之云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一師意。欲界命終生初靜慮之時。捨無記五蘊此師意。欲界威儀工巧心。悉有三世得如何。 答。見婆沙論處處之文。大有二師說。一師意云。欲界威儀工巧心串習不串習者。俱無三世得。故界退還位。俱不得之。一師意云。欲界威儀工巧心。不串習者。無三世得。故界退還位不得之。串習者有三世得。故界退還位。得之也。更無不串習者。有三世得界退還位得之云義也。退檢婆沙論一部前後之文。即此旨見。所謂彼論第百五十七云。此中欲界○無覆無記。一切色蘊。異熟生四蘊。及威儀工巧處多分四蘊彼得世不雜剎那不雜。若在過去得亦過去。若在未來得亦未來。若在現在得亦現在。威儀路四蘊中。善串習者。如佛馬勝及餘有情所善串習。并工巧處四蘊中。善串習者。如佛妙業天子及餘有情所善串習。彼得亦皆世雜剎那雜。謂在三世各有三世得故此文意不串習者。無三世得。串習者有三世得云事分明也。即同俱舍正理顯宗雜心說也。同論第百五十九云。不善心生。無記得。起者。謂非想非非想處沒生欲界。以不善心結生時。彼心與七地見修所斷。及欲界見所斷無記四蘊。修所斷無記色行二蘊諸得俱起。有說亦與欲界修所斷無記心心所諸得俱起。謂善串習威儀路工巧處四蘊初師意。串習不串習者。俱無三世得。故界退還位。同不得之云義也。是俱舍等之解義也。第二師意。不串習者。無三世得。故界退還位不得之。串習者有三世得。故界退還位得之云義也。即同俱舍等意也。同論第百八十六中。就發智論文云無色界沒生欲界時。善染污法。曾得得。異熟法未曾得得。不舉威儀路工巧處。有一箇問答云。問。威儀路工巧處四蘊串習者。亦應得何故不說。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無覆無記法中。多分不得。謂異熟生通果全。及餘少分故。雖少得而亦不說。有餘師說。串習者亦不得。以羸劣故初師第二師意。同不串習者。無三世得。故界退還位不得之。串習者有三世得。故界退還位。得之云義也。即問俱舍等意也。第三師意。串習不串習者。俱無三世得。故界退還位。同不得之云義也。是俱舍等之外義也。婆沙論中。若有不串習者有三世得。界退還位。得之云義者。何須致串習者亦應得。何故不說之問哉。爰知。婆沙論中。都無不串習者。有三世得。界退還位得之云義也。處處之文。如此得意之上。彼論第百九十三卷中。欲界命終生初靜慮之時。捨無記二蘊云師意。串習不串習者。俱無三世得云義也。捨無記五蘊云師意。串習者有三世得云義也。非云不串習者捨無記五蘊也。即見同卷次下文云。色界命終生欲界者。並無色界命終生欲界者。所得蘊數。初師云得無記二蘊。第二師云得無記五蘊之文有之。是則初師意串習不串習者。俱無三世得。故界退還位。全不得之云義也。是俱舍等之外義也。第二師意。不串習者無三世得。故起退還位。雖不得之。串習者有三世得。故退還位得之云也。即問俱舍等意也。准上可思之。 問。雜心論意。色界染污心現前位。得欲色界無覆無記心。可限界退還位乎。答。可限界退還位也。兩方若不限界退還位者。今論意。色界染污心。現在前位。得欲色界無覆無記。唯限界退還位見。雜心論意。其意可同之。若依之爾者。正見雜心論文。云界及地來還時。欲是界得七心。界退還位之外地退還位。可有得心之義 如何。 答。十二心得心多少門者。先全不成今初得之名得也。故光法師釋云。此中意說。於十二心中。先不成就。今得成就。說名為得。後雖新得自種類心。不名為得。先已得故以之思之。色界染污心現前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可限界退還位也。地退還位自本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心故。不可云得之故也。是以今論云由界退還得欲界一無覆無記及色界三。色界染污心現前位。得欲色界無覆無記心。唯限界退還位見。今論雜心得心之廢立。據重據單之義門。聊雖相替。全不成就初得名得事。其義無異。故知。雜心論意。色界染污心現前位。得欲色界無覆無記心。唯可限界退還位也。何況。正見雜心論文。長行雖述界及地來還時。欲色界得七心。子注云上界沒還生色界時得欲界化無記心。及色界三心。不云地退還位得欲色界無覆無記心也。但於界及地來還時之文者。實以難思。但存一義者。界退還位。得心之外。實雖不可有地退還位得心之義。乘阿毘曇心論界及地來還時之文勢。置及言也。非別物置及言事。人師釋中。有可別云也。 重難云。阿毘曇心論偈頌云。穢污心得十。長行述界及地來還時。三界善穢污。及無記此心一切得。染污心現前位。得無色界善心云故。界退還位之外。出地退還位。其義尤可爾。雜心論意。不云染污心現前位得無色界善心。故與阿毘曇心論。其義遙異也。而雜心論乍改阿毘曇心論染污心現前位得無色界善心之義。猶云界及地來還時欲色界得七心。地退還位有得心之義云事。猶依用阿毘曇心論說如何。 答。古譯經論之習。其文勢甚雜亂。故雜心論意。實雖阿毘曇心論意。不云染污心現前位得無色界善心。亦不云地退還位得欲色界無覆無記心等。然而譯者乘阿毘曇心論之文勢猥置界及地來還時之言也。 問。世親論主。難雜心師善心中得六義云。於善心中。應言得七正理論師如何救之乎。進云。正理論云。然學無學同無漏故。總說一心。言六無失。付之雜心論中。立十二心。學無學心。各別列之。何如此判哉。 答。法勝阿毘曇心論中。云十一心。欲界善。不善。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色界三。除不善。無色界三亦如是。及無漏。合學無學心只列無漏心。立十一心了。述善心必得六。其六心中。舉欲界善心。而雜心論主。開學無學心。乍立十二心。移法勝阿毘曇心論文。頌云善心得六種。然亦除欲界善心。開學無學心。為六種心。故世親論主致於善心中應言得七之難也。故正理論師救此難就其本宗義。會然學無學同無漏故總說一心言六無失。尤似有其由來。故泰法師釋云。俱舍云有餘於此總說頌言者。餘說有十一心師。總說此頌。難心論主。以此頌云十二心。故世親論主。言於善心中應言得七。正理論云如經主難應言得七。然學無學同無漏故。總說一心言六無失。解云。餘師心有十一言六無失。雜心論主心有十二言六有失元瑜疏釋此事云。然此實是無漏所造本意。應約十一心說。然毘曇中。誤作十二心解。世親尊者意。亦如是由見有妨。彈為失。自今時論主還取本宗約十一心釋便無過故先述意方列頌文此等解釋。其旨分明也。 問。世親論主難雜心師善心中得六義云。於善心中。應言得七光法師意。正理論救如何釋之乎。進云。光法師釋。正理救云。理亦應得欲界善心。謂以正見。續諸善本。雖加欲善。除無覆心。經主不應雜令得七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正理論所說。云然學無學同無漏故。總說一心。言六無失依之泰法師寶法師。如正理論文引之如何。 答。正理論有異本不同。故諸師所覽各有不同歟。泰法師寶法師所引。并元瑜疏所牒之本。如見行本。有然學無學同無漏故總說一心言六無失之文。光法師所說本有理亦應得欲界善心。謂以正見續諸善本。雖加欲善。除無覆心。經主不應難令得七之文歟。是以或抄云。檢近來所傳來大宋國正理本。正如光法師所引之文也可檢之。 問。雜心論意。可說正見續善乎。答。不說之也。兩方。若說之者披雜心論所說。尋得心多少。述善心得六種。全不舉正見續善哉。若依之爾者。世親論主難雜心師善心中得六之義云。於善心中。應言得七。謂由正見續善根時。欲界善心起位名得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救今此雜云。理亦應得欲界善心。謂以正見續諸善本。雖加欲善。除無覆心。經主不應難令得七以正理救。意雜心思。說正見續善云事。尤分明也。 答。雜心論中。述得心多少。偈頌云善心得六種。長行云善心中得六心。欲界不隱沒無記。色界善不隱沒無記。無色界善。及學無學。不說正見續善云事。論文實分明也。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就正理論自義。救世親論主之難也。雜心論中。不舉正見續善。出欲界無覆無記心。然而正理論師。任自義替雜心師意。救世親論主之難。故加正見續善除欲界無覆無記心。可云善心中得六會也。非云雜心論中舉正見續善除欲界無覆無記心。全非相違也。 問。雜心論意。欲界威儀工巧心。悉可有三世得乎。答。不必有三世得也。兩方。若悉有三世得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云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所以有不成就如解釋者。雜心論意。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見。若依之爾者。世親論主難雜心師善心中得六之義。云於善心中應言得七正理論師。救此難云。雖加欲善。除無覆心。經主不應難令得七光法師釋此文云。彼論同識身。離欲染不得欲界無覆如解釋者。雜心論同識身足論見。若同識身者。欲界威儀工巧心。悉可有三世得哉。 答。雜心論意。欲界威儀工巧心。不串習之類。不有三世得。串習之類。可有三世得也。故雜心論云。威儀四陰。多以世斷及剎那斷。若彼善修者三世得。工巧亦如是加之彼論中。述得心多少云。善心得六種者。善心中得六心。欲界不隱沒無記。色界善不隱沒無記。無色界善。及學無學。此亦通說。非一時得此文又善心現前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云。故自上界沒還生欲界之時。不得欲界無覆無記心見。任此等論文。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事。分明也。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云此論正理婆沙雜心。亦據不串習者。所以有不成就泰法師餘處解釋云。若依雜心及俱舍。從上界沒生欲界時。皆不得欲界不隱沒無記心。與識身論於違。善作論主者立義別也。亦可。雜心俱舍。據欲界不極數習威儀工巧者。命終生上界後退生欲界初心不得欲界不隱沒無記心也元瑜疏云。今意二解。後代論師於識身文。不善思擇。代習此解。相傳不改。便為指定。不更推求。是故法勝尊者。法上所師。世親菩薩眾賢論主。皆作此釋。識身文一切威儀及工巧處心。皆有三世得。故生欲界。此心定成此等諸師解釋。亦雜心論意。不串習之類。無三世得云事分明也。故知。雜心論意。同今論正理婆沙。不同識身也。但於光法師彼論同識身。離欲染不得欲界無覆之釋者。約威儀工巧心串習之一類。論得心多少之時。分可同識身故。如此云也。或又彼論者。指正理論云一義意可有也。 俱舍論第七卷抄下 俱舍論第八卷抄上      問題 問。他化自在天可化聲塵耶。 問。光法師釋南贍部洲。名云或從林立號。或以果標名爾者。此洲南邊有贍部樹歟。 問。論受道勝劣時。東州勝西州劣歟。 問。外法異生。可生北州耶。 問。聖者可成就北州蘊處界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明第三靜慮天立淨名。爾者以何法名淨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無熱天名云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爾者。今此上中品障者。指上中二品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無熱名。作三解釋。爾者第二解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中。釋色究竟天名。作三解釋。爾者。第三解意如何。 問。異生所起天眼通。可見五淨居天事耶。 問。頌文云。此上十七處爾者。為有宗義。為當經部宗義歟。 問。無想天。多有情可居在耶。 問。無色界中。可有方處耶。 問。無色界中。可有自界他界不同耶。 問。四無色處。可立三天不同耶。 問。光法師釋命終即於是處生故。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是處中有起故論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命終即於是處生故。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是處中有起故論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有說意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時。在第四靜慮中有現在前爾者評家如何破之耶。 問。論主意。可存眾同分命根實有義耶。 問。正理論意。眼等六識現在前位。依非所依不相應行。唯限七種歟。 問。論文云欲所屬界說名欲界爾者。可有依主釋義耶。 問。論文云所言色者是變礙義爾者。寶法師意。是變礙義者。可通十一種色耶。 問。有宗意。於有情界。可有窮盡耶。 問。論中明世界安立。云當言傍住爾者有宗義歟。 問。論中明世界安立。云有說亦有上下二方爾者有宗義歟。 問。論文云。有說。亦有上下二方爾者依初靜慮所發神通。可至上下二方梵世耶。 問。離一界通障時。可離餘界通障耶。 問。千世界有幾梵王耶。 問。婆沙論評家意。阿素洛何趣攝耶。 問。五趣體可通善染污耶。 問。論中明五趣相云體非中有爾者引法蘊足論何文證此義耶。 問。論文云。有說。趣體亦通善染爾者論主意。可許此義耶。 問。大眾部。五趣體唯限善染污歟。 問。死有現前。必本有無間歟。 俱舍論第八卷抄上   問。他化自在天可化聲境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化聲境者。聲境是間斷法。變化心無化之。設雖天上化用。輒不可化之。是以。見今論餘處(二十七)文。述餘生得等能變化心。通善不善無記性攝。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能為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除聲。天龍等生得化。亦不化聲境。定至他化自在天。何可化之哉。若依之爾者。圓暉法師釋樂變化天相。云於五欲境。自變化故以樂變化天。思他化自在天。尤可云化聲境也如何。 答。見光法師餘處定判。引集異門足論諸下劣天子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諸妙欲境。令高勝天子於中受用之文畢。作三解釋云。彼由業力。令他化作。非由化心。不可為例。或可從多分說。以實而言。聲由繫發。不可言化。以間斷故。或聲不離所化。色香味觸四境。相從說故。亦名為化依初釋意者。可云他化自在天化聲境也。業力難思故。由高勝天子之業力。令下劣天子化作聲境。非由能化心力化之。設生得化。設業得化。由能化心力不可化聲。必由相擊發。有間斷故也。不可為例之釋。其意在之。非由化心歟。依第二釋意者。他化自在天。不可化聲境。聲由相擊發。不可言化。以間斷故也。集異門足論文。從多分說聲境。聲雖非所化。五境之中。化作四境故。從多分說。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諸妙欲境也(為言)依第三釋意者。他化自在天。不可化聲境。其旨如第二釋。集異門足論文相從而說。雖有四境。離聲全無聲。離四境故。相從四境化作聲境說也(為言)。 尋云。光法師第十一卷疏中。引集異門足論今文畢云。准集異門。聲亦可化今三釋中。當初釋意歟。 答。彼只述集異門足論文而許也。故今三釋中。何釋不可相違歟。 問。光法師釋南贍部洲名。云或從林立號。或以果標名(云云)爾者。此洲南邊有贍部樹歟。答。此洲北邊有贍部樹也。兩方。若此洲南邊有贍部樹者。披今論餘處文。此洲北邊有贍部樹見。若依之爾者。圓暉法師釋南贍部洲名。云此洲南邊有贍部樹如何。 答。見今論餘處(十一)文。云此贍部洲。從中向北。三處各有三重黑山。有大雪山。在黑山北。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無熱惱○於此池側。有贍部林樹。形高大其果甘美。作此林故。名贍州。或依此果以立洲號正理(三十一)顯宗(十六)餘處之文。其言少異。其意是同。此等論說。此洲北邊。有贍部樹云事炳然也。但於圓暉法師此洲南邊有贍部樹之釋者。實似難思。且於二義可會通之。一義云。此釋意。述此洲名南贍部洲之由。故此洲須彌山南邊。有贍部樹故。名南贍部洲(為言)非謂贍部樹在所有此洲南邊也一義云。此洲之中。北邊南邊處處可有贍部樹也。故勘圓暉法師解釋餘處(十一)云。於此池側。有贍部林樹。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贍部洲。或依此果。以立洲號。任今論文。明北邊有贍部樹。當卷云。此洲南邊有贍部樹。指南邊有贍部樹也。故清涼大師釋云。若立世阿毘曇云。樹在此洲之南(云云)。 清涼大師若立世阿毘曇云。樹在此洲之南之釋。花嚴宗枝葉抄第三委問答之可見彼抄也。 問。論受道勝劣。東洲勝。西洲劣歟。答。 問。外法異生。可生北洲耶。答。可生北洲也。兩方。若生北洲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述應知將生北俱盧洲。欲界天業。亦於人中修無我觀加行時造。以無我觀。為北洲業因。而外法異生者。著我人也。不修無我觀。何可生北洲哉。若依之爾者。北洲是異熟障。亦異生法也。外法異生。豈不生彼哉。 答。外法異生非一准。造業感果萬差。故可有生北洲之類也。但於以無我觀。為北洲業因云。准婆沙抄一云。此身在欲界有情。起無我行後。由惡友力起我見而便命終。由先數習力故生時即得之釋。思之先為內法異生之時。修無我觀。造北洲業因畢。後遇惡友為外法異生之人。由先所修無我觀業因。可生北洲。故全無所背也。 問。聖者可成就北洲蘊處界耶。答。可成就北洲蘊處界也。兩方。若成就北洲蘊處界者。北洲是唯凡非聖之所居也。聖者更不可成就彼蘊處界。是以。品類足論中。出異生法體。舉北俱盧洲人蘊界處。若聖者成就之乾。何可名異生法哉。若依之爾者。廣勘論疏定判。無明北洲蘊處界之捨時。爰知。聖者成就彼蘊處界云事如何。 答。將入聖時。無捨北洲業煩惱故。聖者可成就北洲蘊處界之理必然也。但於品類足論中。出異生法體。舉此俱盧洲人蘊處界云難者。婆沙論中會此疑云。諸異生法。聖者多無。設有少者。不名聖法。以聖者於彼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故。唯異生於彼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現前故。名異生法(云云)。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明第三靜慮天立淨名。爾者以何法名淨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一)云。意地受樂。說名為淨(云云)付之意地樂受。既通染污。何立淨名哉。 答。意地樂受。說名為淨者。第三靜慮異熟樂受。說名為淨(為言)非謂意地染污樂受名淨歟。今論中述第四識住云。第三靜慮由異熟想故言想一。光法師釋此異熟樂。曾無厭時。故名想一。第三靜慮名為想一。由異熟見。准而思之。第三靜慮天立淨名由異熟樂可得意也。 重難云。唯於善法可立淨名。異熟樂受。是無覆無記法也。何立淨名哉。 答。善法及無覆無記法。名為淨法也。故勘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問。如邪見生有身見。雖性不同。同是染故。名等流果。善生無覆。雖性不同同是淨故。應是等流果。解云。染法易同故得為果。淨法難同依故不為果。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無熱天名。云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爾者。今此上中品障者。指上中二品歟。答。非指上中二品。兩方。若指上中二品者。一天中。可除一品障。更不可亙上中二品。若依之爾者。上中品障之言。無諍指上中二品如何。 答。五品雜修靜慮者。唯就上品中分別之也。所謂一上下品無煩惱天業因。二上中品無熱天業因。三上上品善現天業因。四上勝品善見天業因。五上極品色究竟天業因也。婆沙論云。雜修靜慮是勝功德。非下中品所攝。唯有上下上中上上上勝上極故唯有五准婆沙論文。思正理說。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者。以五品中上中品雜修靜慮為無熱天業因。故云伏除上中品障也。圓暉法師五無熱天已得雜修上中品。定能善伏除上中品障之釋。其意同之。故云上中品障。指五品中上中一品。非謂亙三品中上中二品也。上中品障之言。無諍可指上中二品云難。恐未辨此旨歟。 重難云。勘婆沙論文云。問。雜修靜慮有幾品耶。答有五。一下品。二中品。三上品。四上勝圓滿品。五上極圓滿品如此文者。雜修靜慮可通三品中下中二品見。何云五品雜修靜慮者。唯就上品中分別之哉(是一)次正理論(二十一)次下文。釋善現天名云已得上品雜修靜慮。果德易彰。故名善現若就五品雜修靜慮論之者。可云已得上上品雜修靜慮。唯云上品。寧不背一段廢立哉(是二)。 答。婆沙論中云一下品。二中品。三上品。雖上品中之下中上。且略上言。只云下品中品上品也。第四云上勝。第五云上極。故唯就上品中分別之云事炳然也。但第四第五置上言事。只云勝。只云極者。難知上中之勝。上中之極故。於彼必加上言也。 次於正理論已得上品雜修靜慮之文者。此亦於上上品。且略上言也。准婆沙論文可會之。 問。光法師引正理論中。釋無熱天名。作三解釋。爾者第二解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正理論云。或令下生煩惱名熱。此初遠離得無熱名付之於無煩天中。已遠離下生煩惱。何云至無熱天初遠離下生煩惱哉。 答。於無煩天中。初離下生煩惱故。無遠離之義。無熱天是五淨居天中第二天。更令遠離下生煩惱。故云此初遠離得無熱名也。如彼解脫道不名遠分對治。勝進道名為遠分對治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色究竟天名。作三解釋。爾者第三解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一)云有言色者。是積集色。至彼後邊。名色究竟(云云)付之色究竟天中。積集非積集色。俱至後邊。何唯云積集色至彼後邊哉。 答。非積集色者。是無表色也。而生無色界聖者。成就道共無表故。唯云積集色至彼後邊歟。 問。異生所起天眼通。可見淨居天事耶。 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見五淨居天事者。五淨居天者。唯聖非凡之處也。異生起天眼通。寧可見彼天事哉。是以。光法師餘處(二十七)所引婆沙論中。述宿住通憶知五淨居天事云。雖未曾見五淨居事。而曾聞故。亦能憶知(云云)若異生所起天眼通。見五淨居天事者。豈無曾見之義哉。加之披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五十)問。依第四靜慮所引天眼極能見何繫色。答。乃至廣果繫。或(百八十六)明神境通所至處。云依第四靜慮發者。能至廣果或色究竟。判如神境通。四通亦爾。能至廣果或色究竟之言。如次顯異生聖者不同見。何況異生所起他心通。既不知五淨居天。心心所天眼通。例亦可同哉。若依之爾者。第四靜慮八天。同一繫縛地也。設雖異生所起天眼通。何不見淨居天事哉。就中自下地為境之理。唯簡上地境。於同一繫縛地中。更不可有不見之處如何。 答。此事雖為古來未決。且可存異生所起天眼通見五淨居天事云義也。其故第四靜慮八天雖別同一繫縛地。故異生所起第四靜慮天眼通。可見五淨居天事也。故婆沙論(百五十)所引施設足論中。第四靜慮有八天處。謂無雲福生廣果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問。如是八天互相見不。答。彼互相見。皆以同一繫故(云云)但於五淨居天者。唯聖非凡之處也云難者。異生設雖不生彼天。於下天中。見彼天事有何所遮哉。次於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雖未曾見五淨居事之文者。未曾生五淨居天見彼天事(為言)光法師餘處宿住通憶淨居天者。雖不生彼。昔曾聞說。今時能憶之定判。婆沙論。若爾此智應不憶知五淨居事。無始時來。未生彼故之問言。此旨尤分明也。重意云。無始時來。未生彼故之問言。互異生聖者問之。雖未曾見五淨居事之答文。隨亦互異生聖者可答之。若如文執之者。聖者於下天中。起第四靜慮天眼通。豈不見五淨居天事哉。爰知。雖未曾見五淨居事者。未曾生五淨居天見彼天事(為言)次於婆沙論乃至廣果繫之文者。且就凡聖共居處云爾也。若依此文異生所起天眼通。不見五淨居天事云者。文無簡別之言。聖者所起天眼通之境界寧可限廣果繫哉。次於婆沙論能至廣果或色究竟之文者。此亦且就凡聖生處。顯其不同也。是則一往分別。更非盡理之談歟。次於他心通例難者。於勝地根位其未來世不知者。性相之所定。故異生所起他心通。不知五淨居天心心所也。色身等異之故。異生所起天眼通。見五淨居天事。全不可為相例之難歟。 重難云。於下天中。起天眼通。見五淨居天事。婆沙論所說。曾見曾聞中何攝耶。 答。且可云曾聞歟。未生彼天故也。 已上相承義也。 問。頌文云。此上十七處(云云)爾者為有宗義。為當經部宗義歟。答。或云有宗義。或云經部宗義。或云互有宗經部宗義之三義可有也。兩方。若有宗義者。今論文云。迦濕彌羅國諸大論師皆色界處但有十六。婆沙論(九十八)中。述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初靜慮地唯有二處。明知。今此十七天說。非有宗義云事。何況。正理論師破今此十七天義云。何理中天倍增於下。然其上處半勝於中。顯宗論(十二)中。改此上十七處等之頌文。結此上十六處名色界。於中初二二三三第四靜慮八。若有宗義者。豈破彼義。改頌文哉。加之圓暉法師釋。於色界中。立十七天。依經部宗也。若薩婆多宗。唯立十六天。除大梵天。惠暉法師判有部要依同分方立天處大梵居獨一文。無別處。故不立大梵及無相天也。任此等解釋。此上十七處者。非有宗義之旨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披一論之始末。尋二部宗義。本頌專載有宗義。長行屢舉經部計。既本頌所結。此上十七天說也。寧非有宗義哉。 答。此事學者異義。雖非一准。且存一義意者。可云有宗義也。其故勘圓暉法師頌疏序云。于時世親至本國已講毘婆沙。若一日講。便造一偈。攝一日中所講之義。刻赤銅葉。書寫此偈。如是次第。成六百頌。攝大婆沙。其義周盡任此解釋。六百行本頌。併述有宗義云事炳然也。何況。彼序次下文云。悟入知非告眾人曰。此頌非是專弘我宗。頌置傳說之言。似相調耳。如其不信。請釋即知若本頌文直載經部宗義者。悟入尊者。何依傳說之言。初知相調哉。以此等道理思之。此上十七處頌文述有宗義可云也。故光法師釋云。論主頌中述西方師義。說有十七。故婆沙云。西方師說。色界十七。後師師意。以大梵王壽量處等異餘二天。故於初定。別立三天。故婆沙(九十八)云。西方諸師。作如是說。初靜慮地處別有三。一梵眾天處。二梵輔天處。三大梵天處。此處即是靜慮中間(云云)此釋既云論主頌中述西方師義說有十七。不云經部宗義。故知。西方薩婆多師義也。以何知之者。光法師餘處釋今論西方諸師說有五種。謂不生法。復開為二之文云。西方諸師即是迦濕彌羅國西健馱羅國。彼亦多有說一切有部師。(云云)元瑜法師餘處(述文記九)述正理論(十二)西方師說菩薩學位先起此定後得菩提之文云。此乾陀衛國薩婆多師。作如是解案此等釋意。今論等中。以健馱羅國薩婆多師名西方師見。故准知。今本頌中所述西方師義者。健馱羅國薩婆多師義也。加之雜心論中。偈頌結色界或十六。長行云有欲令十七如前十六及大梵。而彼論是尊者法救所造。偏載有宗義。何處舉經部宗義哉。任此等文理。今此十七天義。述有宗義云事分明也。但於今論迦濕彌羅國諸大論師等之文者。迦濕彌羅諸師。設雖但立十六天義。論主意明健馱羅國薩婆多師。立十七天義故。今本頌中述此義也。學有宗義。不限迦濕彌羅國者。今論之文。全非相違。婆沙論說。會通同之。次於正理論師破今此十七天義云難者。十七天義。雖為有宗義。非正理論師所存義。故破此說也。寶法師引正理論要依同分。立天處名。非一梵王可名同分。雖壽量等與餘不同。然由一身。不成同分故。與梵輔合立一天。高下雖殊。然地無別。少光天等。與此相違。故彼不應引之為例之文畢云。准此論文。正理亦以十六為正。梵王無想。皆唯一故。地無別故(云云)次於顯宗論中改頌文云難者。雖為有宗義。非所存之時改頌文也。如彼顯宗論餘處(十一)中。改三界染心中得六六二種色善三學四餘皆自可得之頌文。云三界染如次得七六二種色善二學三二無餘自得也。次於圓暉法師於色界中。立十七天。依經部宗也等之釋者。本頌之文所述。十七天義。雖為有宗義。經部宗意。亦立今十七天義。故以其義勢相同。且云依經部宗也歟。或又圓暉法師意。以西方師經部師得意故。異光法師等釋。如此判歟。若薩婆多宗。唯立十六天。除大梵天者。十六天義。有宗本國義故云爾也。若如釋得意者。十六天義之外。皆非有宗義可云歟。若爾阿毘曇心論。并法勝阿毘曇心中。云色界說十七。述除大梵天。加無想天。十七天義。豈非有宗義哉。彼若有宗義者。加大梵天。除無想天十七天義。何非有宗義哉。惠暉法師。不立大梵及無想天也之釋。准之可會也。 重難云。六百行本頌。併述有宗義云事不可然。廣披今論處處之文。當卷云像實有不成光法師釋此文云。於此頌中。既破像實。明知。論主以經部義破餘處之中。或云感劫生天等為一梵福量光法師釋此文云。此即初師是經部。或是大眾部。或是當部異師圓暉法師此文云。或經部。或大眾部。軌範師也泰法師長行以於餘師有伽陀言有信正見人修十勝行者便為生梵福感劫天樂故之文云。引餘部頌證前餘部義或(二十八)云後色起從心(云云)光法師釋長行此從心生。非從色起。謂昔所起色異熟因熏習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色。從彼心生之文云。論主以經部義答。正釋頌文。後色起從心(云云)寶法師釋此文云。經部答也(云云)泰法師釋此文云。次依經部答。從心生不同薩婆多。從昔欲色界色起(云云)圓暉法師釋此文云。此是論主依經部釋也。此等本頌之文。盛載經部宗義。何云六百行本頌併述有宗義哉。或(二十九)云。迦濕彌羅議理成。我多依彼釋對法。少有貶量為我失(云云)光法師釋長行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議。阿毘達磨。理善成立。我多依彼。釋對法宗。少有貶量為我過失之文云。我多依彼釋對法宗。於中時以經部義宗。少有貶量為我過失泰法師釋此文云。我多依彼毘婆沙師評家義。釋彼發智及六足對法之宗。然於其中薩婆多宗。不盡理者。以經部義。少有貶量。為我過失(云云)准此等處處定判思之。本頌之中。直述經部義云事炳然也(是一)。 次。西方師者。可名經部師也。故寶法師餘處釋今論西方師說。菩薩學位。先起此定後得菩提之文云。述異部也(云云)圓暉法師餘處解此文是經部宗泰法師餘處釋今論外國諸師作如是說。若中間起不同類心此有何過之文云。乾陀衛國在罽賓國西故。前云西方沙門。即西方沙門。是罽賓國外。故此中言外國諸師外國諸師者。迦濕彌羅國外印度國。異部諸師也。而此釋意。西方沙門此中言外國諸師判故。西方師者。非薩婆多師見。爰知。是經部師云事(是二)。 答。論主意。屢明經部宗義。故採其實意。本頌之文。密雖有志經部宗義。有宗之中有其義勢。頌文之面顯載之故。將此本頌使人齊往迦濕彌羅國之時。淺學之者。披之謂弘我宗。悟入尊者見之。怪傳說言也。若本頌文。直述經部宗義者。豈可有此義哉。但於當卷像實有不成之頌文者。大眾部意。成無中有之義。取質像喻。故為破此義云爾也。有部經部相對立破。非述經部宗義。故無其過也。 次。於餘處感劫生天等為一梵福量之頌文者。有宗之中。亦有此義也。故光法師一釋意云。或是當部異師也。今此三釋非相違釋歟。 次。於餘處後色起從心之頌文者。有宗意。從無色界沒。將下生時。由無色界中。順色生心勢力。引欲色界色生云故。後色起從心之旨。有宗意亦存之。故顯宗論中。不改此頌文也。長行謂昔所起色異熟因熏習在心功能今熟之文。述經部宗義。故諸師解此文之時。雖釋經部義。頌文之面。不違有宗義。故亦無背也。 次於餘處迦濕羅義理成等之頌文者。六百行本頌。專雖述有部宗義。長行之中。屢明經部宗義。故云我多依彼釋。對法少有貶量為我失。全無相違也。 次。於西方師者可名經部師云難者。光法師元瑜法師意。以健馱羅國薩婆多師。名西方師釋。尤□文理也。故見顯宗論餘處之文云。西方師說。菩薩學位。先起此定。後得菩提若非有宗義者。彼論中。何載此義哉。但於寶法師。圓暉法師。泰法師釋者。存光法師等釋之日。且不可劬勞之。 問。無想天中。多有情可居在耶。 第五卷抄記錄之畢。 問。無色界中。可有方處耶。進云。今論云。無色界中。都無有處。以無色法。無有方所(云云)付之。既云空無邊處等豈無方處哉。是以。光法師釋今此處言云。處是有情生長處故如解釋者。可云無色界有方處也。何況。披今論文云。謂於是處得彼定者。命終即於是處生故。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是處。中有起故(云云)既云是處生故。亦述是處中有起故。明知。無色界有方處云事。加之。惠暉法師釋此文云。以無色法名無處。不是都無所處(云云)此釋意。無色界有方處之旨。分明也如何。 答。若色界天上。別有無色界天者。可云無色界有方處。而色界天上。別無無色界天。故云無色界中。無有方處也。故見今論文。本頌結無色界無處。由生有四種。長行云無色界中都無有處。以無色法。無有方所。過去未來。無表無色。不住方所理決然故。正理論說。其文全同。顯宗論釋。其意不異。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然無色界。無有方處(云云)任此等文理。無色界中。無有方處云事炳然也。但於空無邊等之處言者。以眾同分及與命根名處。非方處名處也。故光法師釋但異熟生差別有四之論文云但由同分。今異熟生。有勝劣故。差別有四。此釋意。以眾同分及與命根為生本故。名生之旨分明也。退勘今論餘處(十七)文云。依我所宗。應作是說。但由一業引一生。此一生言。顯一同分。以得同分。方說名生。以眾同分名生。命根亦同。引業所感故可得生名之理必然也。故眾同分及命根名生亦名處也。次於光法師處是有情生長處故之釋者。無色界中。無方處者。無別色處云意也。雖無色處。亦是有情之果報故。云有情生長處。可有何相違哉。次於今論謂於是處得彼定者等之文者。彼顯無色界中無方處義之文也。何還為難哉。光法師作二解釋。委述成之。其二釋旨趣至下可知之。次於惠暉法師不是都無所處之釋者。就得定命終之處云爾也。同光法師初釋意歟。非謂無色界中有方處也。 問。無色界中。可有自界他界不同耶。答。不可有自界他界不同也。兩方。若有自界他界不同也。無色界中。無有方處。何可論自界他界不同哉。若。依之爾者。披一段論文。尋三界安立。或問如是三界。唯有一耶。答三界無邊。如虛空量。或述若有離一欲界貪時。諸欲界貪。皆得滅離。離色無色。應知亦爾。無色界中。可有自界他界不同見如何。 答。無色界中。無方處故。不可有自界他界不同云事。道理必然也。但於三界邊如虛空量之論文者。只顯三界無邊之義許也。全非無色界中。論自界他界不同。次於離色無色。應知亦爾之論文者。欲色二界有方處故。可云離一欲色界貪時。諸欲色界貪。皆得滅離。無色界中無方處故。離無色界貪時。諸無色界貪。亦皆得滅離(為言)非謂無色界中。有一多不同也。 問。四無色處。可立三天不同耶。進云。四無色處。不立三天不同也。付之。凡隨行者。修因可有果報。不同四無色處。何不立三天不同哉。例如四靜慮地立三天不同如何。 答。無色界無方所故。於欲色界中。受彼異熟果也。故依定勝劣。雖論四無色處。不同無方處。故一處中。不立三天不同也。但於四靜慮地立三天不同云例難者。彼有方處故。一地中立三天不同。更不可為相例之難也。 問。光法師釋命終即於是處生故。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是處中有起故論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言是處者。於欲色界。隨其所應。得彼定處(云云)付之。是處之言。指得彼定之處者。於無色界。還成有方處。是以。見婆沙論(六十八)一段之文。或云。欲界沒生無色界者。無色界生有不在欲界死處起或色界沒生無色界者。無色界生有不依色故。不可說彼在色界起(云云)若命終即於是處生故之文。指得無色定之處者。從欲色界沒。生無色界者。無色界生有。豈不欲色界得彼定之處起哉。何況。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若欲色界沒。生無色界。及無色沒。生無色界者。彼無色界沒。生欲色界時。彼二中有即當生處而現在前若得無色定之處。彼中有起者。寧不違婆沙論評家說哉。加之婆沙論中。出非在欲界死生之類云。無色界沒。生色界異生(云云)若從欲界沒。生無色界。從無色界沒。無色界之時。得無色定之處。彼中有起者。何非在欲界死生哉。 答。光法師初釋意。任今論現文也。即彼論文上標謂於是處得彼定者。下云命終即於是處生故。述即於是處中有起故。是處之言。無諍可指上謂於是處之是處見。故光法師初釋云。既言是處受生。是處中有現前。明知。無色無別方處。若有別處應往受生。彼處中有現前(云云)廣勘諸師解釋。寶法師釋此文云。又得四定。欲界九處。色界十六處。差別不同。若生無色。皆於欲色命終處生。故知離二界中。更無別處。從彼四天處沒。生下界時。即於前生死處。中有現前傳識。故知。不從別處來也泰法師釋此文云。謂於是欲色界中。隨何處得彼定者。命終即於是前死處。生無色界故。復從無色界沒。生欲色時。即於是欲色界死處中有起故。故知。無色界無方處。若作此釋。甚順此文圓暉法師釋此文云。即於修定處命終。受無色界生。後時從無色沒。生欲色界時。還即於過去修得定處。中有起故。明知。無色界無方所也此等解釋。皆同光法師初釋意。誰不依用之哉。何況。見當卷論下文。難異師義云。若爾無色亦應非趣。即於死處而受生故(云云)以此文思命終即是於是處生故之上說。得定之處即受無色界生之旨分明也。故光法師初釋意。既順一論前後之文。亦同諸師定判之趣。尤可為指南之異義也。但於是處之言。指得彼定之處者。於無色界。還成有方處云難者。光法師自問答也。即會此疑云。言是處者。謂得無色定處非言無色別有方處。如眼識依眼根。根有方所。識無方所。由斯理趣可言中有傳識受生次於婆沙論不在欲界死處起故之文。并不可說彼在色界起之文者。將會此文可有三義。一義云。從欲界沒。生色界者。色界生有。以色界色為所依故在色界起。不在欲界死處而起云事炳然也。從欲界沒。生無色界。并從色界沒。生無色界者。無色界生有。不以色為所依。故在欲色界得定命終之處。雖受無色界生。就其果報見之。無色界生有故。云不有欲界死處起。故云不可說彼在色界起也。不依色故者。顯得定命終之處受無色界生之義。故光法師初釋意。不違婆沙論文也一義云。從欲界沒。生色界者。同有色地。以色為所依。故欲界分齊之內色界中有初起之時可云色界中有。欲界死處起也。從欲界沒。生無色界。并從色界沒。生無色界者。無色界生有。不以色為所依。亦異中有為生方便。故不在欲色界死處而起(為言)然而不出欲色界中。得定命終之處。受無色界生云事。諸論極成之理。故光法師初釋意。不違婆沙論說也一義云。婆沙論不在欲界死處起故等之文。述評家在當生處中有現前云義意。故與光法師初釋。可相違也。故第二釋意。引此文為證據也。不可說彼在色界起之文。其意同之。次於婆沙論評家。彼二中有。即當生處。而現在前之文者。光法師問若如後解可順婆沙評家。若如前解。豈不相違。解之云。論主以理為宗。非以婆沙評家為量。何勞通釋(云云)次於婆沙論中。出非在欲界死生之類云。無色界沒。生色界異生之文者。從欲界沒。生無色界。從無色沒。生色界者。云其過去得無色定。命終之處。雖為欲界分齊之內。論其果報。無色界死有。故云非在欲界死也。准婆沙論。欲界沒生無色界者。無色界生有。不在欲界死處起故之文。可思之也。 重難云。從欲界沒。生無色界。從無色界沒。生色界者。彼中有可色界當生處起。何遠至過去。於欲界中。得無色定命終之處起哉。 答。從欲界沒。生無色界。從無色界沒。生色界者。彼中有色界當生處起者。婆沙論評家義也。故第二釋意。存此旨也。初釋意異之。過去得無色定。命終之處。彼中有起云故。同婆沙論第二有餘師說。若從彼沒生無色界。即在彼方處。中有現在前云義也。故泰法師釋云。若作前身死處中有現。釋俱舍文者。同婆沙第二師釋。為評家所非也重意云。初釋意任今論現文。同婆沙論第二師意。第二釋意。依婆沙論評家義。二釋意自本各別也。混不可難之。 問。光法師釋命終即於是處生故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是處中有起故論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言是處生者。顯無方所(乃至)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應所生處中有起故付之。依光法師第二釋。案今論文起盡。上標謂於是處得彼定者。下云命終即於是處生故。述即於是處中有起故。文言前後。無諍指得無色定之處見。何況。披當卷論下文。難異師義云。若爾無色亦應非趣。即於死處。而受生故以下文思上說。得定命終之處。即受無色界生。之旨分明也。加之。從欲色界沒。生無色界之時。無色界生有。不欲色界死處起者。寧可何處起哉。次即於是處中有起故之論文。指當生處者。無有傳識受生之義。何用中有哉。 答。光法師第二釋意。專成無色界中。無有方處之理。亦任婆沙論評家說也。若得無色定之處。即受無色界生云者。於無色界中。還似有方處。故命終即於是處生故之文。顯無方處。即於是處中有起故之說。指當生處所得意也。故光法師第二釋云。又解言是處生者。顯無方處。非言是處別有方所。如言空處。故婆沙六十八云。欲界沒生無色界者。無色界生有不在欲界死處起故(已上論文)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應所生處。中有起故。故婆沙六十八云○應作是說。若欲色界沒。生無色界。及無色沒。生無色界者。彼無色界沒。生欲色界時。彼二中有。即當生處。而現在前(云云)立道理引證文。此釋所存。其趣如此。但於上標謂於是處得彼定者。下云命終即於是處生故。述即於是處中有起故云難者。是處之言。雖同上文。其意各別。或顯無方處。或指當生處。有何相違哉。次於當卷論下段即於死處而受故之文者。第二釋意。命終即於是處生故之文。顯無方處。非指欲色界中得定命終之處云許也。受其無色界生。不離欲色界中得定命終之處云事。此釋意亦所存故。即於死處而受生故之文。全無背。又從色沒。生無色界之時。無色界生有。不欲色界死處起者。寧可何處起哉云疑。更不可來也。次於即於是處中有起故之論文。指當生處者。無有傳識受生之義。何用中有哉云難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六十九)問答也。即彼論中。會此難云。彼先已造感中有業。雖無往來。亦受中有。業力所引。必應起故光法師又作一解云。欲色四生。要由中有。而生方便。隨染受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有說意。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時。在第四靜慮中有現在前爾者。評家如何破之耶。進云。評家破此說云。若無色界。有方處者。可作是說。然無色界。無有方處。何緣遠至第四靜慮付之。若無色界有方處者。即於彼處。中有容現在前可難也。何如此破哉。 答。有說意。雖存無色界無方處。無色界果報。鄰第四靜慮故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之時。在第四靜慮。中有現在前云也。評家破此說意云。若無色界。有方處鄰第四靜慮其上有之者。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之時。在第四靜慮。中有容現在前。然無色界。無方處故。欲色二界之中。隨其所應。於當生處。中有容現在。婆沙何處遠至第四靜慮中有容現在前哉(為言)難破之趣。尤有其謂也。 問。論主意。可存眾同分命根實有義耶。 第五卷抄記錄之畢。 問。正理論意。眼等六識。現在前位。依非所依不相應行。唯限七種歟。答。唯限七種也。 兩方。若唯限七種者。正理論(二十一)中。出眼等六識現在前位依非所依不相應行云。同分命根得等生等(云云)得等之等言。豈非等餘類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可限七種也。是以。披婆沙論文。今此不相應行。可限七種見如何。 答。眼等六識現在前位。依非所依不相應行。唯可限同分命根得及四相之七種也。所餘非得。無想異熟無想定滅盡定名身句身文身之七種。望眼等六識。甚疏遠故。不可為依也。故婆沙論(二十七)云。若生欲界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眼根所依大種。身根及身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俱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如眼識。耳鼻舌識應知亦爾。若身識現在前。此識以身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若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命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設雖正理論意。更不可背婆沙論說哉。但於正理論得等之等言者。得中有法前法後法俱三得不同故。置等言也。生等之前。既云得等不等餘類云事炳然也。抑婆沙論中。亦有等言。何不疑之哉。 重難云。元瑜法師。 問。論文云。欲所屬界說名欲界。爾者。可有依主釋義耶。答。可有依主釋義也。兩方。若有依主釋義者。見論下文云。又欲之界。名為欲界光法師釋彼文云。第二解約依主釋。此界是欲之界。故名欲界若欲所屬界說名欲界之初解意。有依主釋義者。與第二解有何差異哉。若依之爾者。既云欲所屬界說名欲界。尤可有依主釋義也如何。 答。欲所屬界說名欲界之初解意。欲是能屬。界是所屬。能屬所屬。其體各別。二法合論。名欲界故。可有依主釋義云事必然也。但於與第二解有何差異哉云難者。二解意雖同有依主釋義。初解意第六轉聲。第二解意第七轉聲。故有其差異也。故惠暉法師釋云。貪心名欲境。非是欲能生欲。故名欲色界。色勝不能生欲。不名欲。蘊名界欲屬此五蘊。或界能生欲名欲界。無色界准此釋。無色即四蘊。無色即屬四蘊法第六轉聲。若欲之界。即第七轉聲也。(云云) 問。論文云。所言色者。是變礙義爾者。寶法師意。是變礙義者。可通十一種色耶。進云。寶法師釋云。色有二種。言變礙者。通十一色付之無表色者。無變礙義。何通十一色哉。是以。光法師釋。所言色者。是變礙義。即十種色。泰法師判。所言色者。是變壞義。十種色也。寶法師獨云通十一色。寧不背道理哉。 答。見論文述無色界中色非有義云。所言色者。是變礙義。或是現義(云云)而無色界中。一切色法悉非有故。若以十種色。云是變礙義。以色處色。云或示現義者。無色界中。成不簡無表色。故寶法師釋。色有二種。言變礙者。通十一色。言示現者。謂色處色。尤有其謂也。但於無表色者無變礙義云難者。從所依大種有變礙義變礙色中。攝無表色也。准今論餘處。眼識等五。所依不定。或有變礙謂眼等根。或無變礙謂無間無表。所依則不如是。故前所難定為不齊。變礙名色理。得成就之釋。可思之也。次於光法師泰法師釋者。無表色體無變礙義。故據其體。云十種色也。 問。有宗意。於有情界可有窮盡耶。進云。今論云。而不窮盡。猶若虛空(云云)付之。三世諸佛。廣施濟度六道有情。豈不窮盡哉。是以。光法師餘處。釋總發別解脫戒之義云。境雖有滅戒體無虧。婆沙論中述有義。判應作是說。律儀境界。雖有多少。而律儀體。前後無異。俱從一切有情境處。發總得故。若許有情界有減義者。定知。遂可有窮盡之期云事如何。 答。三界無邊。如虛空量。故三世諸佛。雖施濟度六道有情。更不窮盡也。故今論云。三界無邊如虛空量。故雖無有始起有情。無量無邊佛。出於世一一化度無數有情。令證無餘般涅槃界。而不窮盡。猶若虛空(云云)正理論(二十一)文。全亦同之。顯宗論(十二)說。其意無替。但於光法師餘處境雖有滅。戒體無虧之釋。婆沙論評家。律儀境界。雖有多少之文者。證三乘聖果之者。遂入無餘涅槃故。於有情界雖有減義。三界有情無邊際故。無有窮盡之期也。 問。論中明世界安立云。當言傍生爾者有宗義歟。答。有宗義也。兩方。若有宗義者。披今論餘處(十二)文。述餘世界無佛出世云。勿薄伽梵功能有礙。唯一世尊普於十方。能教化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說一切有部解(云云)如此釋者。有宗意。許上下二方見。以知。無上下二方云說。餘部義正事。 若依之爾者。正理婆沙等論說中。同載此義。寧非有宗義哉。 答。今論所述當言傍住之義。可云有宗正義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說一切有部答。說有八方世界傍住(云云)泰法師釋此文云。初述薩婆多計。當言八方。傍生無邊正理(二十一)顯宗(十二)兩論之說。全同今論文。雜心論云。復有欲令周遍傍立界若非有宗義者。豈此等論中載之哉。加之婆沙論(百九十三)中。述有餘師說鄰次傍布畢會陀羅達多所說下方世界無邊上方世界無邊之文云。彼應作是說。下方欲界無邊上方色界無邊(云云)既云應作是說。有宗正義意云事。亦炳然也。但於今論餘處普於十方能教化故之文者。實雖八方。為顯世尊教化至廣且云十方也。如彼法華經中。十六王子成道實雖八方。說今現在十方各得成正覺也。 問。論中明世界安立云。有說亦有上下二方爾者。有宗義歟。答。有宗義也。兩方。若有宗義者。論中引餘部經說。為此師證據。以知。非有宗義云事。是以。泰法師釋此文云。真諦師云。是法護部計。有說八方同薩婆多。亦立有上下二方故。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十二)文。述有宗意云。唯一世尊普於十方。能教化故如此文者。許上下二方之說。可云有宗義也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有說亦有上下二方。餘部經中說十方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有說亦有上下二方。餘法密部經中。說十方故寶法師釋此文云。第二說也。法密部中經等。亦說有十方故(云云)任此等定判。有說亦有上下二方者。是有宗義。故對之以法密部稱餘部見。正理(二十一)顯宗(十二)兩論之說。全同今論文。加之。婆沙論(百九十三)云。此中有說上下重累雜心論云。有說從下次第上此等論中。既云有說。故有宗一說云事。亦分明也。但於論中引餘部經說。為此師證據云難者。引證文之習。不必限當部經說。餘部經中之言。還為此義潤色哉。次於泰法師真諦云。是法護部計之釋者。法密部意。亦許上下二方。故如此釋也。非謂云爾故。今論有說亦有上下二方之文。即載法密部義歟。 問。論文云。有說亦有上下二方爾者依初靜慮所發神通。可至上下二方梵世耶。 答。不至上下二方梵世也。兩方。若至上下二方梵世者。依初靜慮所發神通。無至第二靜慮以上。若許至上下二方梵世者。寧不至上三靜慮哉。若依之爾者。離欲界染。依初靜慮所發神通也。何不至上下二方梵哉。 答。任五依四靜慮自下地為境之性相。依初靜慮所發神通。無至第二靜慮以上。而世界累云師意。依初靜慮所發神通。至上下二方梵世者。可過上三靜慮。故不可至上下二方梵世也。故婆沙論(百九十三)中。上下重累云師意。會云何施設遍離彼染。云何神通能遍至彼之難云。若有離一欲界染時。即名離一切欲界染。以相同故。然依初定所發神通但能至一欲界梵世非餘。以處別故此文意云。以相同故。離一欲界染時。即離一切欲界染。以處別故。依初靜慮所發神通。但至自所生一欲界梵世。不至餘上方下方欲界梵世(為言)但於離欲界染。依初靜慮所發神通也。何不至上下二方梵世哉云難者。上方梵世。隔此界上三靜慮。下方梵世隔下方上方三靜慮。故雖同依初靜慮所發神通。不至上下二方梵世也。 問。離一界通障時。可離餘果通障耶。答。可離餘果通障也。兩方。若離餘界通障者。通障是難斷法也。離一界通障之時。何輒離餘界通障哉。何況。二乘通力。不及他三千界。未離餘界通障故也。若離一界通障之時離餘界通障者。二乘通力。豈不及他三千界哉。若依之爾者。論中述若有離一欲界貪時。諸欲界貪。皆得滅離。離色無色。應知亦爾。離一切界煩惱之時。可離餘界煩惱見。以煩惱思通障。其義可同如何。 答。離一界通障之時。隨其所應可離障自所知分齊餘界通障也。所謂聲聞通力。知二千界事。麟喻獨覺通力。知三千界事。故聲聞離一界通障之時。離障二千界內事餘界通障。麟喻獨覺離一界通障之時。可離障三千界內事餘界通障也。但於通障是難斷法也云難者。設雖通障。是難斷法。所障分齊。其相同故。離一界通障之時。可離障自所知分齊餘界通障也。次於若離一界通障之時離餘界通障者二乘通力豈不及他三千界哉云難者。二乘聖者。離一界通障之時。離餘界通障者。離障自所知分齊餘界通障也。非謂離餘界一切通障。全無所背歟。 問。干世界中有幾梵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千世界中有一梵王付之。依光法師釋。披婆沙論文。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大千界中。在俱胝大梵(云云)若大千界有俱胝梵王者。千世界中。可有十梵王哉。 答云。此事有學者異義。或一義云。見今論文。述依初靜慮起通惠時。所發神通。但能往至自所生界梵世非餘所。餘通惠應知亦爾。大梵王通力。可至自所生千世界中見。其通力所及不可有別大梵王。故依此文光法師釋作千世界中有一梵王。梵王通為千世界主之釋也。是則同婆沙論有作是說。小千界中。有一大梵之義也。論主以理為宗。非以婆沙論評家為量。故背評家大千界中。有俱胝大梵云義。更非所痛也。 或一義云。婆沙論評家意。雖述大千界中有俱胝大梵。不云小千界中有幾大梵。推之小千界中。中千界中。大梵王數。可不定歟。以何知之者。婆沙論復有說者意云。中千界中。有千大梵千千獨梵俱胝梵眾者。可云大千界中有千千大梵百俱胝獨梵千俱梵眾也。而云大千界中有十千大梵俱胝獨梵百俱胝梵眾。其數一一不符合也。准此文思之。大千界中。雖有俱胝大梵。小千界。中千界中。大梵王數。可不定也。即小千界中。隨其所應。可有或一二三乃至或十二十大梵王歟。其中光法師。且就極少。釋千界中有一梵王歟。 問。婆沙論評家意。阿素洛何趣攝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七十二)○如是說者。是鬼趣攝付之阿素洛是與諸天交親。與諸天鬥戰。定知天趣攝。可非鬼趣攝。何況。威德殊勝覆日月輪。若非天趣攝者。豈可有此義哉。是以。見婆沙論所引契經云。帝釋語毘摩質怛羅阿素洛王言。汝本是此處天阿素洛天趣攝云事。此文甚分明也如何。 答。阿素洛者。其性諂曲憍慢。無入正性離生。若天趣攝者。寧無入聖得果之義哉。故正理論(二十一)云。諦現觀中無堪能故。似非人故。多諂曲故。定非天趣。是鬼趣攝婆沙論評家意。深存此理。判鬼趣攝也。但於與諸天交親云難者。婆沙論(百七十一)中。會此難云。諸天貪美色故不為族姓。如設足阿素洛女。端正無比。是故帝釋納以為妻。亦如大樹緊捺洛王女。名為奪意。端正無雙。雖是傍生趣攝。而蘇迷王太子。蘇達那菩薩。求聘為妻。此亦如是正理論(二十一)中。同述此旨。次於與諸天鬥諍難者。婆沙論中。會此難云。亦有劣者與勝者共諍。如取與主鬥狗與人鬥(云云)正理論中。會此難云。且相違諍非證天因。曾聞有人共羅剎鬥。又聞羅剎與彌猴鬥。曼馱多王破阿素洛。如斯等事。其類寔多(云云)次於威德殊勝覆日月輪云難者。正理論(二十一)中。會此難云。威德殊勝。亦非證因。會聞曼馱多王威德勝於天故。難陀等雖是傍生。然其威德自在勝諸天眾。故阿素洛。唯是鬼趣攝次於婆沙論所引契經汝本是此處天之文者。婆沙論(百七十三)中。即會此文云。帝釋應言。汝本是此處鬼。而言天者。以尊敬婦公故作此愛語。又令設足聞生歡喜正理論中。同述此旨畢。又云。又彼本住妙高山頂為天所逼。退就下居。言本是天。亦無有失。又彼傲慢自謂是天。數與諸天與師相伐。釋天為止。巧慰令欣。應時處言。設虛無過任此等論判。成鬼趣攝之義。可會疑難之趣也。 問。五趣體可通善染污耶。進云。今論云。五趣體唯無覆無記不通善染污也。付之。於五趣中。既成就善染污法。其體何唯限無覆無記哉。是以。三界體廣通善染污。五趣體例亦可同何況披品類足論文云。五趣一切隨眠隨增若唯限無覆無記者。寧可一切隨眠隨增哉。 答。五趣體若通善染污者。可有趣雜亂過。故唯限無覆無記。故見今論一段之文。述五趣體唯無覆無記。若異此者。趣應相雜。於一趣中。具有五趣業煩惱故畢。引七有經五趣有。外別說業有之文成立。故趣唯是無覆無記。其理極成。引迦濕彌羅國。所誦契經。尊者舍利子言。異熟起已名捺落迦。除五蘊法。彼捺落迦。都不可得之文結釋。故趣唯是無覆無記。正理論中。云言趣體唯攝無覆無記者。唯異熟生為趣體故畢。引七有經說。并舍利子言為證釋。成趣體唯攝異熟無記非善染污。其理極成之旨。其趣大同。今論定判。顯宗(十二)說。亦以同之。加之婆沙論(百七十二)中。述評家義云。評曰應說趣體唯是無覆無記。云何知然。如契經中尊者舍利子作是言○異熟起已名那落迦。除此五蘊。彼那落迦都不可得。乃至天趣說亦如是。由此故知。趣體唯是無覆無記任此等文理。五趣體唯限無覆無記云事。甚炳然也。但於三界體廣通善染污云例難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七十二)中云。然由煩惱界有差別。由異熟蘊趣有差別。是故趣體唯是異熟。由煩惱繫縛。論三界差別故。三界體雖通善染污。無界雜亂過也。次於品類足論五趣一切隨眠隨增之文者。今論中會此文云。彼說五趣續生心中。容有五部一切煩惱。趣及入心總說為趣。無相違失。譬如村落及村落邊。總名村落正理論(二十一)文。顯宗論(十二)說。其意同之。婆沙論中會此文。舉二師說。初師云。彼文應說。四趣是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天趣是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而不作此說者。當知是誦者錯謬。第二師說同今論等會通之旨也。 重難云。五趣體若通善染污者。可有趣雜亂過云事不可然。見婆沙論(百七十二)文。有說趣體通三種云師意。會趣雜亂過云。若以成就則有雜亂。若以現行則無雜亂。謂地獄趣於地獄趣業煩惱成就亦現行。於乃至他化自在天業煩惱成就不現行。乃至他化自在天於他化自在天業煩惱成就亦現行。乃至地獄趣業煩惱成就不現行。是故諸趣無雜亂過准此會通之趣思之。五趣體雖通善染污。不可有趣雜亂過哉。(是一)。 次。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然由煩惱界有差別等之會通。亦有疑。於三界中。雖成就他界業煩惱。由繫縛論三界差別故。無界雜亂過者。於五趣中雖成就他趣業煩惱。望異熟果。論五趣差別故。無趣雜亂過可云哉。(是二)。 次。今論。趣及入心。總說為趣之會通。亦難思。品類足論中。明五趣體云。生彼有情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以五趣續生染污心。更不取趣體哉。(是三)。 次。婆沙論(二十)中述評家義云。彼人若能精勤修道成阿羅漢。更能引取地獄苦事。人身中受此業。不能引眾同分。引眾同分業不可寄受。故阿羅漢果聖者。於人中寄受地獄異熟果見。若爾五趣體。設雖限異熟無記。豈遁趣雜亂過哉。(是四)。 次披今論餘處(十五)文云。欲界中餘趣處業。由別緣力異趣處受於欲天中等。應受之業。由別緣力。於人中等受異熟果之時。五趣體雖說異熟無記。可有趣雜亂過也。(是五)。 答。婆沙論有說意。約現行會趣雜亂過。未得其意。於他化自在天等。造地獄等業之時。可起彼業能潤煩惱故設雖約現行。爭可遁趣雜亂過哉。故正理論(二十一)云。業若趣體。趣應相雜。於一趣身中有多種業故。若趣因業。即是趣者。人有地獄業惑現前。彼應是百人亦是地獄。亦不應說。地獄趣體。雖現在而非異熟。如是則有大過失。故謂異熟果。正現在前應非地獄無差別故顯宗論(十二)云。若善染法。是趣體者。趣應雜亂。一趣身中。多趣惑業。皆可現起。及成就故案此文理。五趣體若通善染污者。約現行可有趣雜亂過之旨分明也。 次。五趣體雖通善染污。望異熟果。論五趣差別故。無趣雜亂過云事。亦不可然。五趣業煩惱。從異熟果論之時。設雖有五趣差別。離異熟果無五趣差別故。五趣體若通善染污者。可有趣雜亂過也。煩惱繫縛三界各別故。由煩惱繫縛論三界差別之時。三界體雖通善染污。全無界雜亂過也。 次。品類足論。生彼有情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之文出正趣體。故云爾也。廣取五趣眷屬體者。通續生染污心可為必然故。今論彼說五趣續生心中等之會通。更無所背也。就中諸論一同。致此會通。何依彼論一處之文。強疑之哉。 次。阿羅漢果聖者。於人中寄受地獄異熟果事。是由勝定重修別緣力也。故婆沙論(二十一)中。述尊者世友說云。謂若證得阿羅漢果。殊勝定惠。重修身故。能為此事由此別緣力之一事不可痛趣雜亂過也。 次。今論餘處。謂欲界中餘趣處業等之文。非相違。於欲天中等。應感異熟果之業。由別緣力。於人中等。受異熟果之時。即轉為人等。異熟果受之說。無趣雜亂過也。動業之稱。寧非由之哉。 問。論中明五趣相云。體非中有(云云)爾者引法蘊足論何文。證此義耶。進云。論中引法蘊足論。眼界云何。謂四大種所造淨色。是眼根眼處眼界地獄傍生鬼人天趣修成中有之文證之也。付之。眼根眼處眼界。雖皆是眼。各別說之。設雖五趣眼中攝中有眼。何可妨各別說之哉。 答。見法蘊足論文。說眼根相云。謂四大種所造淨色。或地獄傍生。或鬼界。或天。或人。或中有。及修所成五趣眼。外舉吉有眼。故五趣體。不攝中有之旨。甚分明也。故今論中引此文。證五趣體不攝中有之義。尤有其謂也。正理(二十一)顯宗(十二)兩論之中。同引此文證今義也。但於眼根眼處眼界。雖皆是眼各別說之云難者。二十二根門。十二處門。十八界門。其廢立異故。雖同是眼。各別說之也。若五趣中。攝中有者。有何故五趣眼外舉中有眼哉。 問。論文云。有說。趣體亦通善染爾者論主意。可許此義耶。答。可許此義也。兩方。若許此義者。五趣體通善染污者。趣雜亂過難遁哉。若依之爾者。見論文述有說趣體亦通善染畢。會七有經文。通舍利子言。明知。論主意。評五趣通善染污之義云事如何。 答。披論文前後。思此說用不。雖述有說趣體亦通善染。全無破此義。剩會七有經中。五趣有外別說業有之文云。然七有經簡業有者。非別說故定非彼攝。如五濁中煩惱與見別說為濁。非別說故。彼見定非煩惱所攝。如是業有。雖亦是趣。為顯趣因。是故別說又通迦濕彌羅國所誦契經之文云。然彼尊者舍利子言。異熟起已。名地獄者。說異熟起方名地獄。非說地獄唯是異熟。然復說言。除五蘊法。彼那落迦不可得者。為遮實有能往諸趣補特伽羅。故作是說。非遮餘蘊。故作是言論主意。若不許五趣體通善染污云義者。何可致此等會通哉。何況見正理(二十一)文云。然經主言。非別說故。定非彼攝。如五濁中煩惱與見別說為濁。非別說故。彼見定非煩惱所攝。如是業有。雖亦是趣。為顯趣因。所以別說。故有說趣體兼善染。以今此會通判經主義。引合有說趣體兼善染污云義。明知。論主意。許五趣體通善染污云事。但於趣雜亂過難遁云難者。於一趣中。雖成就現行。五趣業煩惱望彼異熟果。論五趣差別。故不可有趣雜亂過也。 問。大眾部意。五趣體唯限善染污歟。答。唯限善染污也。兩方。若唯限善染污者。光法師釋有說趣體亦通善染之論文云。有大眾部等說趣體亦通善染寶法師釋此文云。此述大眾部等計也若爾亦通善染之言。無諍可通無覆無記見。若依之爾者。大眾部意。不許無心法思五趣體。豈不限善染污哉。 答。宗輪論中。述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云無記法慈恩大師(宗輪論述記中)釋此文云。隨一一境所望不同。善惡業感。各有異故。善感名善。惡感名惡故無無記任此等定判。大眾部意。不許無記法。故五趣體唯限善染污云事必然也。但於論疏亦通善染之言者。有宗意。異熟生法。無覆無記。為五趣體。并善惡業及煩惱等。非五趣體定。大眾部意。皆為五趣體。故云亦通善染也。重意云。有宗意云。異熟生法。無覆無記。大眾部意。從能感業名善惡故理實而言五趣體。雖不通無覆無記對有宗意云無覆無記法。今為五趣體云亦通善染也。 問。死有現前。必本有無間歟。答。不必本有無間也。兩方。若必本有無間者。正理論(二十一)中。釋無本有名中有過云。在中有地生死中間。容有不起本有者。故謂或容有生有無間。死有現前。非起本有如此文者。死有現前。不必本有無間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文云。本有謂死前(云云)明知。死有現前。必本有無間云事如何。 答。死有現前。不必本有無間。彼中般涅槃聖者。中有無間。死有現前故也。但於今論餘處本有謂死前之文者。從多分說也。非遮少分有此義歟。 重難云。中有等四有廢立。就生死流轉可施設之。中般涅槃聖者。不可云死有現前哉。 答。案今論餘處。雖說死有通三性心。然入涅槃。唯二無記之文意。入涅槃心。可死有攝見。加之勘正理論(二十一)文云。又必應然。除在中有般涅槃者。無住中有。不至生有。而命終故。若別業果。應同所餘別異業果。以何因故。諸受中有。必復至生。若餘有情。在中有位。生有等業。亦已與果。何不同彼中般有情。未至生處。中有便死既云不至生有而命終故。亦述未至生處中有便死。中般涅槃聖者。中有無間。死有現前之旨。分明也。寶法師餘處引正理論云。一切中有唯除中般。自餘中有。無不至生有。而命終者。取此文意引之歟。 尋云。正理論謂或容有生有無間。死有現前。非起本有之文。都不起本有云歟。 答。光法師餘處引此文畢云。正理所說。即妙音義也。勞會釋。述妙音師義釋也。彼師意云。無想天唯有結生及命終二剎那心。故就心品相生論之。生有無間。死有現前(為言)總而言之。五百大劫之間。無想異熟現前。豈非起本有哉。 (寫本云)   文永六所(已巳)正月二十日(午時)於東大寺知足院草庵當卷明思抄欲結集一帖之處頗依為大帖書分論義問題於別紙造成上下二帖畢以記錄此明思抄之微功併奉仰春日大明神之冥助上生內院者晝夜所祈也遂素懷於閉眼之暮空值遇慈尊者寤寐所欣也待玄應於知足之朝雲遂使迦葉出定之砌禮拜付屬之化儀龍花說法之庭悟入唯心之深者乃至有緣無緣之眾生自界他界之群類一善所及萬邦同剎而已。   應永十二年(已酉)九月二十一日書寫了。   三論宗末學憲祐。 俱舍論第八卷抄上 俱舍論第八卷抄下       問題 問。論中明身異想異識住云。如人一分天爾者一分天者。唯限欲界天歟。 問。論中明身異想一識住云。如梵眾天。謂卻初起。是第二識住爾者。初靜慮三天相望論身異義歟。 問。論中答梵眾何處。曾見梵王問。舉三師說。爾者。論主正義意。如何釋之耶。 問。正理論中。明身一想異識住。解契經極光天中。有時諸天同共集會其身有異。光明並同文。舉二師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以識蘊可為七識住體耶。 問。論中述第四靜慮不立識住云。謂諸異生求入無想爾者。今此說可為正義耶。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上代師資相承說云。若處具有見修所斷及無斷識立識住名此義意。會以有頂天例欲界人天應名識住之難。作二解釋。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上代師資相承云。若處具有見修所斷及無斷識立識住名此義意。會以有頂天例欲界人天應名識住之難。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寶法師意。九有情居可經說耶。 問。論中述立四識住云。識所依著名識住故爾者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義可有耶。 問。立四識住。必由同時相望歟。 問。入無想滅盡二定位。色行二蘊。可為識住體耶。 問。今論意。由所依所著義立四識住。爾者正理論意。許此義歟。 問。論文云。餘契經言。於識食中。有喜有染。有喜染故。識住其中。識所乘御爾者。唯緣識蘊。生喜染義可有耶。 問。七識住中。可許中有耶。 問。四識住中。可許中有耶。 問。胎卵等四生人俱可入聖耶。 問。寶法師意。卵生人可作輪王耶。 問。光法師意。鬼趣不受卵濕二生。故如何釋之耶。 問。正理論意。一具四大種所造色。必可為俱有因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判四生多少。舉二師異說。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大眾部意。可許中有耶。 問。上座部意。可許中有耶。 問。論主意。可存像色實有義耶。 問。有宗意。可存像色實有義耶。 問。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歟。 問。今論所引嗢陀南伽陀中云。總集眾聖賢。四靜慮各十爾者。光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可舉現般聖者耶。 問。今論所引嗢陀南伽陀中云。總集眾聖賢。四靜慮各十爾者。光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可舉阿羅漢果聖者耶。 問。光法師依宗輪論意。經部宗出世時代。如何釋之耶。 當卷二十九條。上下合六十三條。 俱舍論第八卷抄下   問。論中明身異想異識住云。如人一分天爾者。一分天者。唯限欲界天歟。進云。今論云。一分天者。謂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付之為□今論文。披婆沙論說。或(百三十七)云一分天。謂欲界天。或(百七十三)述初識住唯欲界繫故。但依未至定滅。任此等文。一分天者。唯限欲界天之旨分明也。加之見品類足論文云。初識住七智知。除類滅道智若一分天言通色界天者。初識住能智中。何可除類智哉。 答。廣披諸論意。尋第二識住相。品類足論云。謂有色有情。身異想一。如梵眾天。劫初時是第二識住婆沙論(百三十七)云。有色有情。身異想一。如梵眾天。謂彼初起。是第二識住此等本論中。明第二識住。但取初靜慮劫初起時。故初靜慮除劫初起。後時可初識住云事自明也。故今論中。述初識住。云一分天者。謂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道理尤可然也。正理論文。顯宗論說。全亦同之。諸論一同之說。誰可疑之哉。但於婆沙論一分天。謂欲界天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一分天言。理通初定。以初定天一分初識住攝。一分第二識住攝。以不定故。是故不言。欲界六天。全初識住。以決定故。故彼論說。即彼論解第二識住。但取初定劫初起時。不取後時。故不相違次於婆沙論初識住。唯欲界繫故。但依未至定滅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又言初識住未至定滅者。據全分說。初定一分。以與第二識住合斷。非全分故。故略不言次於品類足論初論住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品類足文。初識住。亦應言類智品。還據全說。不約小分此等處處違文。光法師悉會通之。後學更不可致劬勞歟。 問。論中明身異想一識住。如梵眾天。謂劫初起。是第二識住爾者。初靜慮三天相望論身異義歟。 答。當處相望論身異義也。兩方。若三天相望論身異義者。第二靜慮三天相望。其身可異。何云身一哉。是以。光法師述梵輔梵眾當處相望身亦有異。初靜慮中。當處相望。論身異義判。若依之爾者。論中明第二識住身異義云。大梵王身。其量高廣。容貌威德。言語光明。衣冠等事。一一皆與梵眾不同。故名身異如此文者。初靜慮三天相望論身異義如何。 答。於初靜慮明身異義。當處相望。論其相也。故光法師釋有色有情。身一想異。如極光淨天。是第三識住之論文云。言身一者。無異因感。其身是同。故言身一。若望同地三天。上下相望。其身亦異。而言身一。當處相望。故正理二十二云。彼天中無有表業等為因所感差別身形。故言身一。即形顯等。同處諸天相無別義第二靜慮名為身一。即是當處相望論之。准彼思之。於初靜慮。名為身異。當處相望論之云事必然也。但於今論大梵王身其量高廣等之文者。光法師會此文云。言身異者。梵王梵眾其身各異故名身異。此文且以大梵對梵眾。明身異梵輔梵眾當處相望。身亦有異。故顯宗十二云。言身異者。初靜慮中。有表無表尋伺。多識為因感身。有差別故。 重難云。自本當處相望。論身一異者。設雖一往。何論中以大梵王。望梵眾明身異義哉。是以。於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異天相望。假不論身一異哉。 答。梵王梵眾。王臣相雜。一處而住。故異天相望。旦論身異義也。第二靜慮第三靜慮。全無此義。故假不明三天相望論身一異之義也。故惠暉法師釋之。以梵輔與大梵同一地攝。臣主相依。勝劣有殊。故言身異。二定三定各別地。無背臣主。自地論之。即名不別也。 問。論中答梵眾何處曾見梵王問。舉三師說。爾者。論主正義意。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是故梵眾即住自天憶念此生前所受事付之披今論所引契經文云。我等曾見如是有情。長壽久住。乃至起願。如何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於彼正起此心願時。我等便生彼同分內任此經文。梵眾未下生前。曾見梵王。知其心願見。是以。正理論中。述此義意云。復能了達眾下生前。獨有梵王。及心所願如何。 答。正理論中。委明此義意云。應說梵眾即住自天。曾見梵王。極光淨沒。初受生時。曾見彼故。謂諸梵眾。初下生時。見大梵王威光赫烈。雖懷敬慕欲往親承。威神所逼。未果前詣。於茲荏苒。還致多時。後勵專誠。預近瞻仰到已皆作是念言。我等曾見。乃至廣說。謂彼近見大梵王時。便能憶知先所見事。復能了達眾下生前獨有梵王。及心所願此文意。謂諸梵眾從極光淨天沒。初生梵眾天之時。見大梵五威光赫烈。雖懷敬慕欲往親承。威神所逼。不果其志。遂經多時。後勵專誠。新近瞻仰之時。便能憶知初受生時。先所見事。契經中說曾見梵王了。後起宿住通了達梵眾事。下生前大梵王獨居。起當令諸有情生我同分內內心願(為言)非謂在極光淨天之時。曾見梵王了達心願。故契經我等曾見。如是有情長壽久住。乃至起願之文。正理論復能了達眾下生前。獨有梵王及心所願之說。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見圓暉法師釋云。謂大梵王。於劫初時獨一而住。更無侍衛。遂發願言。云何當今諸餘有情生我同分。時極光淨天。見已悲愍。從處彼沒。生為梵眾此釋無爭。在極光淨天。曾見梵王。知其所願如何。 答。諸梵眾極光淨天之時。見大梵王獨一而住。知起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內內心願更非所疑。今所論者。契經中云。梵眾曾見梵王。知起此心願者。指住自天見知之也(為言)故圓暉法師釋。更無所背也。 問。正理論中。明身一想異識住。解契經極光天中。有時諸天。同共集會。其身有異。光明並同文。舉二師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正理論(二十二)有說梵眾名極光天付之。極光淨天者。第二靜慮天云事。經論通滿之說。大小常途之談也。何云梵眾名極光淨哉。 答。以極光淨天。名身一想異識住者。諸經諸論之說是同。大乘小乘之義無替。故正理論(二十二)云。有色有情。身一想異如極光淨天。是第三識住○彼天中無有表業等所感差別身形。故言身一。即形顯等。同處諸天相無別義而契經云極光天中。其身有異之文。致相違故。會之有二說中。第二師有說。梵眾名極光淨天。有妙光明勝下天故此師意云。既說其身有異。故當初靜慮天。可非第二靜慮極光淨天。爰知。初靜慮梵眾天中。有妙光明。勝下欲界諸天光明。故且與極光淨名(為言)。 問。以識蘊可為七識住體耶。答。可為七識住體。付之識所樂住。名七識住。而以識望識之時。不可有樂住之義。何可以識蘊為七識住體哉。是以。今論中云四識住當知四蘊。任當知四蘊唯自地以識蘊不為四識住體如何。 答。今論中明七識住相云。謂彼所繫五蘊四蘊如其所應。是名識住光法師釋此文云。若欲色所繫五蘊為體。若無色所繫四蘊為體。如其所應。有情數法。識於其中樂住著。故是名識住寶法師釋此文云。謂欲色界繫五蘊為所住。三無色中四蘊為識所住。此中說識於處總樂住故。兼取識也。非如四識住唯四蘊也正理論(二十二)云。謂彼所繫五蘊四蘊。識於其中。未住著故顯宗論(十二)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百三十七)中。釋初識住相。識住謂彼所繫色受想行識解無色界識住相云。識住者。謂彼所繫。受想行識。雜心論云。方便思惟空入。空正受故○說空處入。空處入。成就者。得成就彼地四蘊是名第五識住任此等定判。以識蘊為七識住體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以識望識之時。不可有樂住之義之難者。於生處所攝異熟五蘊。不別分析。總生喜染之時。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故識樂住識之義可有也。故光法師釋雖有是說。而於生處所攝五蘊中。不別分析。總生喜染之論文云。於契經中。雖有此說。而於生處所攝五蘊中。不別分析。總生喜染。緣識義邊。名識食。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次於以識住蘊不為四識住體之例難者。立七識住。由與識為因為果。展轉相資。識隨樂住之義前後念識相望之時。有此義故。以識立為七識住體。立四識住。由與識俱行親近和合。能為助伴之義。以識望識無此義。故以識不為四住體也。故光法師解又法與識可俱時生為識良田。可立識住。識蘊不爾。故非識住論文。釋四蘊與識可俱時生為識良田。可立識住。無識與識俱時而生。故識望識非是識住畢。引婆沙論(百七十七)云。謂若有法識所乘御。與識俱行。親近和合。立四識住。識望於識。無如是事。故不立在四識住中。若法與識為因為果。展轉相資。立七識住。識望於識。有如是事。是故立在七識住中正理論(二十二)云。若法與識互為因果。識樂隨轉。立七識住。若法與識可俱時生能為助伴。立四識住。故所承師。咸作是說。由所化者稟性不同故。說七四識住差別顯宗論(十二)說。其意同也。 問。論中述第四靜慮不立識住云。謂諸異生求入無想爾者。今此說。可為正義耶。 答。可為正義也。兩方。若為正義者。寶法師釋此文云。准此論文。豈可第四靜慮三天異生。皆悉愛慕無想異熟處耶。應非正義如此釋意。可不正義若依之爾者。此義既□道理。何可為不正義哉。 答。第四靜慮心恒求出。謂諸異生。求入無想者。不限今論意。正理(二十二)顯宗(十二)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百三十七)云。第四靜慮。樂遷動故。識不安住。謂諸異生。或樂入無色。或樂入無想雜心論云。餘第四禪。或求無色。或求淨居。或求無想。故識不樂住此等諸論之中。同述第四靜慮異生。求入無想之旨。豈併為不正義哉。何況案道理。第四靜慮外法異生。豈無求入無想之義哉。旁思此事。以今此謂諸異生求入無想之說。可為正義也。但於寶法師應非正義之釋者。第四靜慮內法異生。不可進樂無想異熟。故就彼類。且作一往釋歟。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中。述上代師資相承說云。若處具有見修所斷及無漏識。立識住名此義意。會以有頂天例欲界人天應名識住之難。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正理論云。欲界無定。可就所依說有無漏。然有頂天是定地攝。應依自性說彼有無。由自性無。故非識住付之於欲界中。雖無無漏識。有起無漏識之所依身。故立識住者。北洲有情。無起無漏識。不可立識住哉。 答。北洲有情。不起無漏識。故於彼洲中雖無起無漏識之所依身。同是人趣攝故。以少從多。立為識住也。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十)中。述上代師資相承說云。若處具有見修所斷及無識。立識住名此義意。會以有頂天例欲界人天。應名識住之難。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正理論云。或非有頂補特伽羅。一所依中。具三種識。欲界善處。補特伽羅。一所依中。容具三識。故不應以有頂為例付之。一所依身中。不具見修所斷及無漏三種識。故於有頂天。不立識住者。於下三靜慮。亦不可立識住。異生不具無漏識。聖者不具見所斷識故也如何。 答。此師意。若處具有見修所斷及無漏識。立識住名之時。下三靜慮。互有見修所斷及無漏三種識。故可立識住之義。必然也。今就欲界無無漏識。難豈不欲界人及六天無無漏識。應非識住。若言能作無漏所依。則有頂天應名識住之時。答此難以欲界人天。望有頂天。明其差異。有頂天有情。一所依身中。都無具見修所斷及無漏三種識之類。故不立識住。欲界人天有情。一所依身中。容有具此三種識之類。故立為識住也(為言)重意云。就其地中無無漏識之處。具此三種識之時。所依身有無沙汰。所出來也。下三靜慮自本其處有此三種識。故不中為疑也。 問。寶法師意。九有情居可經說耶。進云。寶法師釋云。九有情居非經所說付之七識住既是經說也。九有情居。何非經說哉。是以。見婆沙論(百三十七)文云。九有情居者。如契經說若爾者。九有情居。非經所說之釋。豈不違此文哉。 答。披今論前後文。上明七識住。云契經中說。有色有情身異想異。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識住。述契經中說七識住畢。云如是分別七識住已。因茲復說九有情居。因契經中說七識住。論家加有頂無想二天有情為九有情居下解四識住云前所引經說七識住。復有餘經說四識住。亦顯四識住餘契經所說。明知。九有情居非契經說云事。加之。正理論(二十二)中。明七識住云此七生處。是識住體。若廣分別。應隨契經。述九有情居。云如是解釋七識住已。因茲復辨九有情居。解四識住云因七識住已辨有情居。餘契經中。復說四識住顯宗論(十二)文。全亦同之。此等論判。其意大同今論所說。故寶法師。九有情居非經所說。因釋經中說七識住。故便釋也之釋。非無依憑歟。但於婆沙論九有情居者。如契經說之文者。寶法師定判。向今論文所釋也。非謂契經中總不說九有情居。全無相違也。 或人會婆沙論九有情居者如契經說之文云。契經中。雖不別說九有情居。七識住既契經說。故因七識住所釋。出九有情居。亦云契經說歟。 私難此義云。勘婆沙論(百三十九)說云。謂契經說四識住七識住九有情居如此文者。契經中說。七識住外別說九有情居。 文永五年(戊辰)中冬一日(申時)於東大寺知足院草菴。勘大乘義章。第八云。九眾生居。如經中說存寶法師定判之日。會此解釋。准前趣可思之。 問。論中述立四識住云。識所依著。名識住故爾者。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與識同時受想二蘊。是極相鄰近法也。何可有為所著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立四識住云。此自地自身。有漏四蘊。是識所依是識所著如此釋者。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義可有如何。 答。披今論餘處(二十六)文。云俗智除自品。總緣一切法。心品現起之時。不緣同時相應法。故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義。全不可有也。但於光法師釋者。由所依所著之義。總以色等四蘊。立四識住之時。所依之義。廣互同時色等四蘊。所著之義。狹限同時色行二蘊。故引合之。云此自地自身。有漏四蘊。是識所依是識所著也。非謂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境也。 問。立四識住。必由同時相望歟。答。必由同時相望也。兩方。若必由同時相望者。光法師釋由所依所著義。立四識住云。所著謂識所著境。通俱不俱。引識起故此釋無爭。立四識住。不必由同時相望。若依之爾者。勘泰法師釋。云由識住據同時相依住如何。 答。與識同時色等四蘊。與識親近。和合由藉。能為助伴。立四識住故。必由同時相望云事。道理必然也。若通由前後相望者。何不以識立識住哉。故今論云。又法與識可俱時生為識良田。可立識住。識蘊不爾。故非識住光法師解此文。釋四蘊與識可俱時生為識良田。可立識住。無識與識俱時而生。故識望識非是識住了。引婆沙論(百三十七)謂若有法識所乘御。與識俱行。親近和合。立四識住。識望於識。無如是事。故不立在四識住中之文。成立四識住。必由同時相望之旨。寶法師釋此文云。明四種法必俱時也。識與識無俱時理。故非識住泰法師釋此文云。以此文證。四識住據同時相依住。七識住據前後相緣住也加之。見正理論(三十二)一段之文。或云。現在色等。附近於識。與識俱生。名識隨住。定無有識俱生。故不應言識隨識住或云。我所稟宗。作如是說。若法與識可俱時生。識所乘御。如人船理。此法可說識住非餘或云。若法與識可俱時生。能為助伴。立四識住顯宗論說。大亦同之。任此等定判。立四識住。必由同時相望之旨。甚分明也。但於光法師所著謂識所著境。通俱不俱之釋者。立四識住。專雖由與識俱行。親近和合之義。識所著境。與識為助伴。令引識起。通三世故。為顯此義。云通俱不俱也。非謂立四識住通由異時相望歟。 重難云。立四識住。必由是時相望云事。猶難思。勘正理論(十二七)文云。今謂世尊所說識所住。唯色等四。不言識者。由但色等於三時中與續有識為助伴故。謂唯色等。與識俱生。過未亦能為識助伴。令續有識生死馳流。識則不爾。故非識住。且眼等根。及俱色等。與俱生識。為所依依。已滅未生。但為識境。是故色蘊。於三時中。望續有識。能為助伴。現在受等。與識俱生。為俱有因。一分與識。同緣一境。有助伴用。已滅未生。但為識境。是故受等。亦於三時。望續有識。能為助伴顯宗論(十二)說。全亦同之。此文意。過未色等四蘊。與現在識為所緣境。故望現在識。名四識住如何。 答。此文意。述立四識住之門。色等四蘊。名為識住。識蘊不名識住之由。現在色蘊。與俱生識。為所依依。有助伴用。現在受等三蘊。與俱生識為俱有因。助伴用。過未色等四蘊。與現在識。為所緣境。有助伴用。故色等四蘊。於過去現在未來三時中。望續有識。能為助伴。過未識蘊。為現在識境。故望續有識。雖少有助伴用。二識不俱起。故於現在中。全無助伴用。故色等四蘊。立為識住。識蘊不立為識住也(為言)故正理論(二十二)次下文云。識雖過未。望續有識。少有助伴。而俱生中。全無助力。不俱起故。色等望識。具二助能。識唯去來。故非識住顯宗論(十二)說。全亦同之。此等文意。非謂過未色等四蘊。望現在識。名四識住。何為立四識住。不必由同時相望云難哉。 重難云。若爾。由何故過未色等四蘊。名四識住哉。 答。過未色等四蘊。與現在色等四蘊。由種類同故。亦名四識住也。故正理論(二十二)云。自身色等。雖在未來。與識疏遠。而於現在。與續有識。極相親近。由種類同。亦名識住。如現在世異心無心兩位。自身色行二蘊顯宗論(十二)說。全以同之。 問入無相滅盡二定位。色行二蘊。可為識住體歟。答。可為識住體也。兩方。若為識住體者二無心定位。識無現起。彼位色行二蘊。何可為識住體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云。或無心時。現在二蘊。亦名識住如何。 答。入無想滅盡二定位。被障彼二定力。雖識不現起。若二定不現起者。識起可住。故彼位色行二蘊。同識住相故。可為識住體。故光法師釋云。設起異地心。或無心時。現在二蘊。亦名識住。同識住相故。謂同分識。餘緣闕故不生。非此不能生也此釋亦非無其依憑。正理論(二十二)云。謂如現起不同分心。及無心位。色行二蘊。雖非現在同分識依。而不失於二識住相。住彼相故。設於爾時。起同分識。定能為住。餘緣礙故。識暫不生。非彼爾時無識住相婆沙論(百三十七)云。問。生欲界。起色無色無漏心。現在前。現在二蘊。是識住不。答。應言是識住。問。無同分識。於中心住。云何名識住。答。得識住相故。謂同分識。餘緣故不生。非此不能生。故亦名識住。如泉池側置象馬魚師子等口。以為注道。水不行時。非此為障。水若行者。為作所依。雖水不行。亦名注道。彼亦如是。 問。今論意。由所依所著義。立四識住。爾者。正理論意。許此意歟。進云。正理論中。不許此義付之今論中。由所依所著義。立四識住。既存深理趣。正理論意。何不許此義哉。何況。正理論意。由所依依義。立識住與所依所著義。有何差異哉。 答。今論意。由所依義立四識住者。識與色等四蘊。親由藉義也。即以色等四蘊。為識所依之義。故正理論師破之。受等三蘊。心識可為所依。識以受等三蘊。不可為所依云也。故正理論(二十二)云。非於俱起受等蘊中有識所依。彼依識故住。若所依識不依彼。如何可說彼為識住寶法師釋此文云。若以所依義。釋識住者。識不依彼受等法。故如何受等。是識住耶由所著義。立四識住者。為識所緣之義也。即為識所緣境。令引識起之義故。正理論師破之。與識俱生。受等三蘊。非識所緣。由所著義。不可立四識住云也。故正理論(二十二)云。又非所緣。同一境故。俱生受等。非所取故寶法師釋此文云。二所緣義。以受等法。復非所緣。如此中破正理論中。破今論說之趣頗雖委細。大概如此。但正理論意。由所依之義。立識住者。就初識住云爾也。所謂隨色住者。色蘊之中。眼等五根為所依。色等五境。但為依。故合之云所依依也。故正理論(二十二)云。且眼等根。及俱色等。與俱生識為所依依與今論所依義。其意遙別也。 問。論文云。餘契經言。於識食中。有喜有染。有喜染故。識住其中。識所乘御爾者。唯緣識蘊生喜染義可有耶。進云。論文云。不別分析。總生喜染。無此義付之。意識廣緣總別諸境。可有唯緣識蘊別生喜染之義。何釋不別分析總生喜染哉。 答。契經中說。於識食中。有喜染故。識住識食中。又說七識住五蘊為體之意。於生處所攝異熟五蘊中。不別分析。總生喜染之時。緣識義邊。名為識食。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也(為言)故光法師釋雖有是說而於生處所攝蘊中不別分析總生喜染之論文。於契經中。雖有是說。而於生處所攝五蘊中。不別分析。總生喜染。緣識義邊名識食。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但於意識廣緣總別諸境。可有唯緣蘊別生喜染之義之難者。且就契經中說識住識食中。并說七識住五蘊為體之廢立。云不別分析。總生喜染也。總而云之。意識廣緣總別諸境故。唯緣過未識蘊。別生喜染之義邊。更非所遮。故疑難之趣。亦無相違也。 重難云。論中非只述總生喜染。即亦簡非獨說識。光法師釋此文云。非獨說識別生喜染名為所住任此定判。不可有唯緣識蘊別生喜染之義如何。答。此文就契經說相。如此釋也。理實云之。意識唯緣過未識蘊。別生喜染之類可有也。 又尋云。意識唯緣過未識蘊。別生喜染之類。七識住中。可攝之耶。答。契經中明七識住。雖說意識總緣生處所攝異熟五蘊樂住之旨。盡理談之。意識唯緣過未識蘊。別生喜染之類。七識住中。可攝之也。 問。七識住中。可攝中有耶。答。不攝中有也。兩方。若攝中有者。中有無有樂住之義。七識住中。不可攝之。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以七識住。望四識住。作四句時。出四識住非七種住之句。云謂諸惡處。第四靜慮。及有頂中。除識餘蘊。無舉中有。若七識住中。不攝中有者。今此句中。何不舉中有哉。 答。今論中。明七識住相云。復說若處餘處有情。心樂來止。若至於此。不更求出。說名識住正理(二十二)顯宗(十二)兩論之說。全同今論文。加之婆沙論(百三十七)云。有說。若處識所樂住。立為識住雜心論云。若識於彼樂住。故說識住中有是生方便。故諸有情。無心樂住。又至中有。速樂生有。心恒求出。故七識住中。不攝中有也。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三十七)中。以七識住。望九有情居。明相續云九攝七。九有情居攝七識住判。而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文。既言生已名有情居。知有情居不攝中有。又諸中有。非久所居。故諸有情。不樂安住。又必應爾。由本論說。為顯生處。立有情居。九有情居。不攝中有定。若七識住中。攝中有者。豈無七識住非九有情居之類哉。但於今論中出四識住非七識住之句。無舉中有之難者。今論等中。於七識住四識住。不論中有攝不攝。故且就現文所舉。七識住四識住體。作四句故。四識住非七識住之句中。不舉中有也。是則非盡理之談歟。 重難云。光法師引婆沙論(百二十)四生自性。唯限異熟。亦通長養之二說了云。婆沙二說。前說為正。以四生五趣相攝中。云四生攝五趣。非五趣攝四生不攝者何。所謂中有。若不爾者。應更說言不攝長養。若言五趣亦通長養。無斯過者。此救不然。婆沙正義。五趣體性。唯是異熟若如此相攝之文者。非盡理之談者。何以今此四生五趣相攝之文。為證據。四生自性。唯限異熟。不通長養之說。判為正哉。 答。明五趣體。述有情非中有之旨者。諸論一同之說。實盡理之談。故以今論所引施設足論。四生攝五趣。非五趣攝四生。不攝者何。所謂中有云文為證據。四生自性。唯限異熟不通長養之說。判為正也。今論等中。釋七識住四識住相。不論中有攝不攝。故以七識住望四識住作四句之文。非盡理之談云也。 問。四識住中。可攝中有耶。答。可攝中有也。兩方。若攝中有者。見光法師所此正理論(二十二)文。云既言生已名有情居故知有情居不攝中有。九有情居。不攝中有定。而婆沙論(百三十七)中。以四識住望九有情居。作四句時。出四識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云謂地獄傍生鬼界無想天所不攝廣果色受想行。無舉中有四蘊。光法師釋。其意同之。若四識住中。攝中有者。今此句中。何不舉中有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述四識住當知四蘊唯自他。無簡中有。以知。可攝之云事如何。 答。今論中。明四識住相云謂隨次第有漏四蘊。又此唯在自地非餘。識所依著名識住故。由識所依所著之義。立四識住。而以中有四蘊。望識蘊之時。既有所依所著之義。故四識住中。尤可攝中有四蘊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中。云又自地中。唯有情數。唯自相續。立為識住。非非情數他相續中識。隨樂住如自相續。釋四識住體。委悉簡法之中。不出中有四蘊也。但於婆沙論中。出四識住非九有情居之句。無舉中有四蘊之難者。婆沙論中。於四識住七識住九有情居不論中有攝不攝。故且就現文所舉四識住九有情居體作四句。故四識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中。不舉中有四蘊也。是則非盡理之談歟。 重難云。婆沙論中。實於四識住七識住九有情居。不論中有攝不攝。故今會通之趣。且可許之。光法師引正理論說。述九有情居不攝中有之旨了。四識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中。何不舉中有四蘊哉。 答。光法師且任婆沙論文。以九有情居。望四蘊住。作四句故。四識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中。不舉中有四蘊也。 尋云。見圓暉法師釋。以七識住望四識住。作四句時。出四識住非七識住之句云。謂三惡趣。第四靜慮。及有頂天。中有受等四蘊。以四蘊故。是四識住。惡趣等故。非七識住如此釋者。四識住非七識住之句中。舉中有四蘊如何。 答。及有頂天。中有受等四蘊者。移今論及有頂中除識餘蘊之文故。可訓及有頂天中。有受等四蘊也。中有不可得意。論文無舉中有。移之圓暉釋。不可舉中有故也。 問。胎卵等四生人。俱可入聖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云。此四生人。皆可得聖付之。卵濕生類性。多愚癡也。何可入聖哉。是以。見婆沙論(百八十六)說。正性定聚二生少分。謂胎生化生若四生人。俱入聖者。正定聚寧不通卵濕二生哉。 答。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云。此四生人。皆可得聖。得聖無受卵濕二生以聖皆欣殊勝智見。卵濕生類。性多愚癡顯宗論(十二)說。全亦同之。婆沙論(百二十)云。四生有情。皆受生已。容得聖法。得聖法已。必更不受卵濕二生任此等論判。四生之人。俱可入聖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卵濕生類。性多愚癡也之難者。卵濕二生。專是傍生類所受生故。性多愚癡者。從彼而說也。人趣之中。希受卵濕二生。是非分事。其性聰慧。非愚癡故。可入聖也。故袒在理論此四生人。皆可得聖等之文了云。今詳人卵濕生。不多愚癡。作金輪王。及能得聖。此從多分次於婆沙論正性定聚二生少分。謂胎生化生之文者。入聖之後。不受卵濕二生。故云爾也。更非相違。 問。寶法師意。卵生人可作輪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作金輪王付之見今論等文。不云卵生人作輪王。寶法師得何證據。釋卵生人作金輪王哉。何況。今論餘處中。明入胎等知不知相。述及卵恒無知。卵生之者。入胎等三位。皆恒無正知定。而准前三種入胎。謂輪王二佛之理。輪王是入位正知人也。若許卵生人作金輪王者。何判及卵恒無知哉。 答。寶法師引正理論(二十二)此四生人。皆可得聖。得聖無受卵濕二生。以聖皆欣殊勝智見。卵濕生類。性多愚癡之文云。今詳。人卵濕生。不多愚癡。作金輪王及能得聖。此從多分卵生人作輪王云事。此釋甚分明也。凡案道理。卵濕二生。專是傍生類。所受生故。雖性多愚癡。人趣之中。希受卵濕二生。是非分事。其性聰慧。非愚癡故。諸論之中。許入聖義。至作輪王。何可疑之哉。何況。曼馱多王。雖為濕生。作金輪王。卵生人作金輪王。准彼可知之。但於今論餘處及卵恒無知之文者。就性多愚癡。傍生類所受卵生云爾也。非遮人趣所受卵生之中。有入胎正知之類歟。 問。光法師意。鬼趣不受卵濕二生。故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之云。卵濕生類。性多愚癡鬼多點慧。故非卵濕付之。世羅鄔波世羅。雖卵生證阿羅漢果。曼馱多王雖濕生。為金輪王。此等之類。其性非愚癡。何釋卵濕生類。性多愚癡哉。 答。卵濕二生等。是傍生類所受生故。性多愚癡也。鬼多點惠非愚癡故。不受卵濕二生釋。尤有其謂。恐非指疑歟。但於世羅鄔波世羅。雖卵生證阿羅漢果。曼馱多王雖濕生。為輪王云難者。人趣之中。希受卵濕二生。是非分事。故還聰慧非愚癡也。何等傍生類。性多愚癡。為疑難哉。 問。正理論意。一具四大種所造色。必可為俱有因耶。答。不必為俱有因也。兩方。若必為俱有因者。披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文云。毘婆沙師說。化生者。造色多故。死無遺形。大種多者。死非頓滅。即由此義可以證知一四大種生多造色若許一具四大種。生多有對色造色者。彼有對造色。不可為俱有因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二十二)所引正理論中。述七支相望展轉力生。同一果故。唯從一具四大種生。散此相違。故依異大。散無表七支相望。不為俱有因。故非一具四大種所造。爰知。一具四大種所造色。必可為俱有因云事如何。 答。正理論意。一具四大種所造色。不必為俱有因也。光法師餘處。別解脫戒。初後念無表。一具四大種所造云釋意。由時別故。雖不為俱有因。其性無礙。不殺生戒等。同一種類無表故。一具四大種所造也。故光法師餘處(十三)釋之云。以無礙故。可言造多。由時別故。非互果故。非俱有因正理論意。何不存此義哉何況。見正理論餘處(三十五)文。云唯欲界繫。初剎那後。所有無表。從過大生。謂欲界所繫。初念無表。與能生大種。俱時而生。此大種生已能為一切未未來自相續無表生因此與初剎那無表。俱滅已第二念等無表生時。一切皆是前過去大所造此過大種為後後念無表所依。能引發故。專順別解脫戒初後念無表。一具四大種所造云釋。故寶法師餘處(十三)引此文了云。准此即是此前能生初念無表大種。能為一切未來自相續無表色生因。無表生因即是造義故正理論意。一具四大種所造無表色中。有不為俱有因之類云事炳色也。但於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七支相望。展轉力生。同一果故等之文者。定生無表。雖七支各別。同一果法。為俱有因。故一具四大種所造也。散無表非只七支各別。不為俱有因故。非一具四大種所造(為言)全不遮不殺生戒等。同一種類無表。雖不為俱有因。一具四大種所造歟。抑於光法師引正理論一四大種。生多造色之文者。且述婆沙論不正義意也。以實云之。正理論意。不存此義歟。 重難云。光法師引正理論此文云正理論雖作此說。非婆沙正義。故婆沙一百二十七云。引合婆沙一段之文畢云。婆沙評家。既取前師一四大種。但造一色。故知。造色多者。殛無遺形。是不正義寶法師引正理婆沙兩論之文了云。今詳。正理不以婆沙評家為正。若作俱舍師破。汝難此釋。違婆沙正義也任此等解釋。正理論意。存一具四大種造多有對色之義如何。 答。一具四大種造多有對色者。所造有對色。何不為俱有因哉。若許為俱有因者。便可違對法宗義。故雖正理論意。實不可許此義也。但於光寶兩師之釋者。且就正理論現文云爾歟(已上相承義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判四生多少。舉二師異說。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有說。濕生現見多故付之五趣之中。三趣少分。及二趣全。一切中有。皆是化生也。於四生內。論其多少之時。尤可云化生多也。是以。披今論文云。於四生內。何者最多。唯化生婆沙論(百二十)中。述評家義云。如是說者。化生最廣此等之說。既□道理。濕生最多之師義。豈不背文理哉。 答。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初師說云。有說濕生現見多故。設有肉等聚。廣無邊下越三輪。上過五淨。容遍其量。頓變為蟲。是故濕生多餘三種。此師意。就四生本有。論其多少之時。以肉聚無邊頓變為蟲之義。且云濕生多也。若合中有云之者。此師意。可云化生多。本有濕生之者。中有化生故也。若爾。與今論說。并婆沙論評家義。遂無相違歟。故寶法師會正理論二說云。今評。若通中有。即化生多。若說本有。即濕生多。兩說無違。 問。大眾部意。可許中有耶。答。本宗末計。其義相替歟。兩方。若許中有者。光法師釋有餘部說。從死至生。處容間絕。故無中有之論文云。准宗輪論。大眾部等說無中有寶法師。圓暉法師。解此文同大眾部等計之旨。明知。大眾部意。不許中有云事。 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有說趣體亦通善染之論文云。大眾部等說而論中此義云。若爾。中有亦應是趣。有說意。通此難云。不爾趣義不相應故。趣謂所往。不可說中有是所往。即於死處。而受生故准此難答思之。大眾部意可許中有如何。 答。於大眾部中。本末宗義。其意相替歟。若就本宗同義云之者。不可許中有。故宗輪論中。明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云都無中有慈恩大師釋此文云。設遠時處。死此生彼。既無中間。隔前滅。後即生故。今不說別有中有故光寶圓暉等諸師。當卷之內處處之中。數述大眾部等說無中有之旨。最□宗輪論說也。若就末宗異義論之者。可有許中有之義。故宗輪論中。舉此四部末宗異義了云。諸如是等。末宗所執。展轉差別。有無量門末宗中有無量異義其異義中。豈無許中有之類哉。故淄洲大師破要集大眾等四部。都無中有釋云。其大眾等論文。不說定無中有。而云菩薩入胎作白象形。准此即似立於中有。故要集說。無其准定准此解釋。推今論說云趣謂所往。不可說言中有是所往。即於死處。而受生故。依末宗義。致此會通歟。若爾。當卷上下之文。述大眾部本末宗義。故非相違也。 問。上座部意。可許中有耶。答。本宗末計其義相替也。兩方。若許中有者。泰法師釋有餘部說。從死至生處容間絕。故無中有之論文云。有餘上座部師等說。從死至生處容間絕。故無中有。此釋無諍。上座部意。不許中有若依之爾者。宗輪論中。述本上座部。本宗同義。舉謂諸菩薩。猶是異生等八義畢云。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而有部意。既談中有。同彼上座部。豈不許中有哉。 答。慈恩大師釋唯識論有義生時。亦有轉識。彼中有必起潤生煩惱故之文云。上座部勘有無中有無何得說言中有必起潤生煩惱耶。本計無中有。末計有故而遍覺三藏。普遇諸部之學者。研其宗義。慈恩大師親入三藏之門室。稟其相傳。解釋之所定。誰不為指南哉。定知。泰法師述上座部意。不許中有之旨。就彼部本計。云爾者。但於宗輪論。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之文者。聊簡彼論一段之文。上明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云唯欲色界定有中有了。下判末宗異義其類無邊。其末宗異義。無邊之中。定可有不許中有之義。而次下文舉。雪山部本宗同義八義之外。同說一切有部本末宗義故□□□□□中。末宗不許中有之義哉。故宗輪論文。全無相違也(此事為法相宗論義可見彼抄也)。 尋云。有部之中。有不許中有之義云事。有正所見哉。答。 問。論主意。可存像色實有義耶。進云。今論云像實有不成。不存像色實有之義也付之。像色是眼根所見。眼識所緣也。何非實有哉。若非實有者。五識豈緣非現量法哉。若亦像色非實有故。還見本質色者。本質色非眼根所對。眼識所緣。如何可還見之哉。 答。見今論文。本頌結像實有不成。長行以鏡像同處。二像同處。影光同處。近遠別見之四故。破像色實有之義也。所謂云於一處鏡色及像。並見現前。二色不應同處並。有依異大故者。第一約鏡像同處破之。又陜水上。兩岸色形。同處一時。俱現二像。居兩岸者。互見分明。曾無一處並見二色。不應謂此二色俱生者。第二約二像同處破之。又影與光。未嘗同處。然曾見鏡懸置影中。光像顯然。現於鏡面。不應於此謂二並生者。第三約影光同處破之。或言一處無二並者。鏡面月像。謂之為二。近遠別思。如觀井水。若有並生。如何別見者。第四約近遠別見破之也以此四故。破實有像色體。依鏡等緣。從本質生云義了。結成故知。諸像於理實無。論主意。不存像色實有之義云事。甚分明也。故光法師釋云。於此頌中。既破像實明知。論主以經部義破。雖復意破異部無中有。亦兼顯說一切有部像色非實泰法師釋云。今論主依大乘及經部破。二色不應同處並有。依異大因。故果色不并有。但有鏡色。無像色也但於像色是眼根所見。眼識所緣也云難者。眼根正所見。眼識正所緣。是本質色。非像色故。不可違眼識緣現量境之理。故今論中述經部義。云然諸因緣。和合勢力。令如是見。以諸法性功能差別難可思議。此文意云。本質鏡等。因緣和合之勢力故。雖謂有像色現令如是見。像色是非有。似有現故。非實見之。實見之時。還見本質。以諸法性。功能差別。難思議故。雖向像色。還見本量也(為言)。 問。有宗意。可存像色實有義耶。進云。顯宗論。像既可見。故知實有付之由本質鏡等。同緣和合勢力。於鏡面等。非有似有。像色現也。何云實有色哉。若云像色寶有者。論主所付。鏡像同處。二像同處。影光同處。近遠別見之四難。如何可會之哉。何況。見正理論餘處(三十四)文。述故像定應唯顯為體。像色唯顯色攝。非形色攝定。若像色實有者。寧非形色攝哉。加之。勘寶法師餘處(一末)解釋云。像色非二十種攝既非二十種攝。知假立色云事如何。 答。像色是眼根所見。眼識所緣。現量境界。故有宗意。存實有色也。故顯宗論(十三)中。問復如何知像體實有。答之云。由像不越實有相故。謂若不越眼等識境。皆是實有。後當成立。像既可見。故知實有。又像有時而可得故。此若無者。應一切時定不可得。或時常可得。若謂有時可不可得由所得緣合不合者。是則應如餘有為法於緣合位。實有義也。又像能遮餘色生故謂像能礙餘像色生。於自所居。障餘生故。又無分別識所緣故。謂五識身所緣境界。實有極成。然像既通眼識所得。故知實有。若法隨具如前相者。當知。彼法實有極成。此像既然。故知實有婆沙論中。問水鏡等中所有影像。為是實有。非實有耶。答之云。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此是實有。是眼所見。眼識所緣。色處攝故。如是緣水鏡等。及人面等。有影像生。非不實有。所生影像。能為所緣。生覺念故任此等文理。有宗意。存像色實有之義云事。甚分明也。但於論主所付之四難者。顯宗論(十三)中。一一會之。先會鏡像同處之難云。此非定因。同處壁光俱可取故。雖壁光色異大為依。而於一時同處可取。不可亦撥在壁光無。由此例如。鏡像俱有。故故所說。非遣像因此文意云。雖壁與光色。異大種為依。於一時中。同處可取。俱實有也。雖鏡與像色。同處俱有。不可云像色是非實有。(為言)又云。又鏡像色。俱有對故。必不同處。如何乃說一處鏡像並見現前。若言處異不可得者。如壁光色處。雖不同而可同取。謂彼像色。極清妙故。不能掩蔽所餘諸色。由鏡與像最極相鄰。起增上慢。謂同處取。如雲母等與所隔色。若極相鄰。使謂同處。又如光壁雖處有殊。以極相鄰謂為同處此文意云。鏡與像色。俱有對法故。必非同處。而像色極清妙。不能掩蔽所餘諸色。故鏡與像色。極相鄰近。便謂同處。實非同處(為言)次會二像同處之難云。此亦非是證。像無因緣和合差別如是見故。謂一水上。非一像生。清妙處鄰。不相掩蔽。見緣合者。則能見之。若闕見緣。則不能見。若都無像。所見是何。應同餘處都無見理。如於一處壽畫為文。向光背光。有見不見。豈不同見。則無有體此文意云。水上像色。極清妙故。雖處鄰近。不相掩蔽。見緣合者。同時能見之。不見緣合。則不能見之。極鄰近故。謂為同處。實非同處(為言)次會影光同處之難云。此亦非理。非所許故。謂懸二鏡。置影光中。所現二像。非實光影。如色彼觸不可得故。若爾。明了所見是何。謂隨壁等光影二質。於二鏡面。有不相違光影像起。非光影色。如有情像體非有情。故光影像。體非光影。雖同處現。而不相違此文意云。鏡中所現。光影二像。非實光影。故雖同處現。而不相違(為言)次會近遠別見之難云。亦非證因。二像生故所以者何。空界。月像。同依鏡等。而發生故。謂空界色。與彼月輪。次第安布。近遠差別。是見依像處差別因。空界與月輪。於鏡等上。各能生像。由所生像與質相同故。見與依處似差別此文意云。空界色與月輪。同於鏡色。現影像時。彼所現影像。與本質相同故。本質遠者。影像遠見。本質近者。影像近見也(為言)彼論頌中。云由謂如是得遮上二難。云非光二像生遮下二難也。正理論等。述其意雖同之。彼論文廣。顯宗論說約故。抄之略彼也。次於正理論餘處。故像定應唯顯為體之文者。眼根所見故。可顯色攝。觸不能了。非形色攝也。次於寶法師餘處。像色非二十種攝之釋者。二十種色者。就本質色論之。故云爾也。設雖非二十種色攝。何定非實有色哉。如彼空一顯色。非二十種色攝。是實有色也。 重難云。勘寶法師餘處釋云。或即彼本色攝。青等像即入青等攝。不可將其本色顯難於像色。障光生等。釋影色故。形顯分者。差別說像色。即是顯收。若從本質。亦通形攝。此明像故。不可以本形為難如此釋者。像色可通形色攝豈不違正理論說哉。 答。若以影像色。從本質色者。可二十種色攝。即可云顯色像顯色攝。形色影像形色攝也。寶法師若從本質。亦通形攝之釋。述此意也。若本質色。與影像色。別說之時。亦影像色。是顯色攝。非形色攝。故不可違正理論說。故寶法師餘處釋云。正理有文。言顯色者。像本別說。 問。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歟。答。通感三品異熟果也。兩方。若通感三品異熟果者。上三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如次感三品異熟果。無有通感之義。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准例可同。何況。披光法師解釋云。或造上品因。生大梵處。或造中品因。生梵輔處。或造上品因。生梵眾處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一)中云。即梵輔天上品繫業。招大梵果任此等定判。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如次感三品異熟果。不許通感之義若依之爾者。勘婆沙論說。述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之旨如何。 答。初靜慮善業。感無別異異熟果。故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也。故婆沙論(二十)云。復次有三品善引初靜慮無別異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初靜慮。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無別異善法異熟果。今論餘處(二十八)中。明中間靜慮云。此定能招大梵處果。多修習者。為大梵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多修習。為大梵王。不多修習。便為梵輔。同一處故泰法師釋此文云。此定能招大梵王果。多修習者。為大梵王。若不多修。便為梵輔此等釋意。初靜慮上品善業。感梵輔天異熟果。故初靜慮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云事必然也。但於上三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如次感三品異熟果。無有通感之義云例難者。上三靜慮善業。感有別異異熟果。故上中下三品善業。如次感三品異熟果。全無通感之義也。故婆沙論(二十)中問答此事云。問。何故初靜慮三品善業。受無別異異熟果。上三靜慮三品善業。受有別異異熟果耶。答。初靜慮中。有眾有主。雜亂而住。上三靜慮無此事。故有餘師說。初靜慮中。有尋有伺。有諸識身。及起自他身語表業。上三靜慮無此事故。此文意顯也。次於光法師解釋者。以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一相配釋三品異熟果也。理實論之。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可云也。寶法師所引正理論文。准之可會歟。 重尋云。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者。通引滿二果歟。 答。可通引滿二果也。故見婆沙論(二十)文。云有三品善引初靜慮無別異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初靜慮者。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引業中。由隨一引業。生初靜慮三天中何天受彼引果(為言)故引業感無別異異熟果之旨分明也。下云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無別異善法異熟果者。由上中下三品中隨一引業。生初靜慮三天中何天已。並受三品何果云也。故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者。通引滿二果論之也。 問。今論所引嗢柁南伽他中云。總集眾聖賢。四靜慮各十爾者。光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可舉現般聖者耶。進云。光法師意。舉現般聖得也。付之。現般聖者之依身在欲界。不可云四靜慮攝。又得八禪定。由何可分地地不同哉。是以。寶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不舉現般聖者如何。 答。光法師意。於四靜慮十賢聖中。舉現般聖者。實雖難思。且推其意云。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證不還果之人。生初靜慮。中有等位容般涅槃之者。在欲界未生初靜慮之時。隨其所應。可云初靜慮攝。中般。生般。無行般。有行般。上流般聖者也。准而思之。現身容般涅槃之者。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位。可云初靜慮攝現般聖者也。乃至第四靜慮。亦以如此。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證不還果之人。生第四靜慮中有等位。容般涅槃之者。在欲界未至第四靜慮之時。隨其所應。可云第四靜慮攝。中般。生般。無行般。有行般。上流般聖者也。准而思之。現身容般涅槃之者。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位。可云第四靜慮攝。現般聖者也。故現般聖者。雖依身在欲界又得八禪定。隨證不還果之時。離染不同可云初靜慮攝(乃至)第四靜慮攝也。光法師釋。其趣在之。泰法師。圓暉法師釋。其旨同歟。但於寶法師釋者。彼云生上界者。聖有八人。謂七善士趣。及阿羅漢。就其依身。論四靜慮攝之義。故不舉現般聖者也。是則光寶兩師定判。其意各別也。 問。今論所引嗢柁南伽陀中云。總集眾聖賢。四靜慮各十爾者。光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可舉阿羅漢果聖者耶。進云。光法師意。不舉阿羅漢果聖者也。付之。阿羅漢者。是聖者極果也。十賢聖中。何不舉之哉。是以寶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舉阿羅漢果聖者如何。 答。光法師意。於四靜慮。各有十賢聖者。賢聖之中。得彼地定。未離彼地染人。云彼地攝賢聖也。而阿羅漢果聖者之中。無未離彼地染之義。故不取之也。泰法師。圓暉法師釋。今此十賢聖中。不舉阿羅漢果聖者。其意同之歟。但於寶法師釋者。彼云生上界者。聖有八人。謂七善士趣。及阿羅漢。就其依身論之。故生初靜慮。證阿羅漢果。云初靜慮攝。乃至生第四靜慮。證阿羅漢果。云第四靜慮攝也。是則光寶兩師定判。其意各別歟。 問。光法師依宗輪論意。經部出世時代。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異部宗輪論意云。佛滅後○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中。復流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付之。婆沙論中。釋發智論。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之文云。或說。此是經部所說。謂經部師亦為遮遣分別論者。如前所執故作是言。世第一法。五根為性。非唯爾所而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二萬五千頌若爾。三百年中所造發智論。已載經部師說。明知。經部宗出世。非第四百年初云事如何。 答。定諸部出世之時代。專可任宗輪論說。而披宗輪論文云。佛薄伽梵。般涅槃後○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光法師所引之文。既無背本說。誰可疑之哉。何況。寶法師釋云。佛涅槃後。一百年為初。四百年為後。本末分成二十部。廣如宗輪論說述四百年為後。寧非指經部宗出世哉。但於婆沙論。或說。此是經部所說等之文者。如來般涅槃後。至第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之時。經部宗雖未出世。至第四百年初。經部宗出世為遮遣分別論者。信等五根。唯是無漏。一切異生。悉不成就之執故。說世第一法信等五根為性之旨。相當發智論有作是說之義。故四百年中。五百阿羅漢。造婆沙論之日。指發智論今說。云經部所說也。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之時。非經部宗已出世歟。 又愚案云。三百年末。經部宗義。漸出世歟。故見嘉袢大師處處之釋。或云佛二月十五日涅槃。四月十五日結集三藏。界內有千人名上座部。辦外萬餘人。名大眾部。爾時但有二部名字。以執義未異故。至一百十六年分為二部。乃至三百年有二十部或云。三百年中。從薩婆多部又出一部。名說經部。謂五陰從此世世度至後世。得治道乃滅亦名說經部。謂唯經藏為正。餘二皆成經耳任此等解釋。三百年末。所造發智論中。載經部師說。全非相違歟。但於宗輪論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之文者。就經部宗義具調云爾歟。 又愚案云。至四百年中。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歟。故見嘉祥大師處處之釋。或云佛滅後三百五十年。迦旃延解佛毘曇。作八犍度或云三者佛滅度後三百餘年。有三明六通大阿羅漢。姓迦旃延。造八犍度。凡二十卷。偉來此士准此定判。發智論中。載四百年初出世經部師說。更無所背歟。但於光法師餘處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之釋者。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始發智論故云爾歟。 雖有此等愚推之旨。初答之趣。是相承義也可存之。 (寫本云) 文永六年(已巳)正月九日(午時)於東大寺知足院草菴抄之畢去春三月五日始此卷抄今年青陽初月終其微功問端雖為六十三條光陰徒移三百箇日懈怠之至悲而有餘但去年中春暮春之候被召。後鳥羽。後白川兩院聖忌御八講同五月上旬下旬之比參勤。仙洞禁闕兩最勝講證義之間此勤暫雖中絕其志今已遂之以仰春日權現之冥助以憑彌勒慈尊之引攝殊別宗專法師離苦得脫祈願不空遷生處於鵝王九品之蓮宿緣無朽契再會於龍花三會之月乃至法界眾生平等利益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八夏□五十六) 弘治二年(丙辰)五月五日為來三十講當處條八幡宮十日每月講用意寫置之一交畢。 與定(處命五十九)。 俱舍論第八卷抄下 俱舍論第九卷抄上       問題 問。光法師釋當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狀如何論文。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判之耶。 問。頌文云如當本有形爾者。說中有滿果可云耶。 問。感同分業。兼感命根可云耶。 問。論文云欲中有量。雖如小兒年五六歲。而根明利爾者。明人趣中有可云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有餘師說。欲界中有。皆如本有。感年時量爾者。正義可云耶。 問。論文云并中有如感年時爾者。唯限後有中有歟。 問。有宗意。夢中所見事者。為顛倒妄想。為真實境界歟。 問。論中付中有身問趣異趣見不見等義。舉二師異說。爾者。光法師意。以何師說為正義判耶。 問。今論述一切通中。業通最疾。婆沙論云神境通力行勢力通迷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判之耶。 問。今論述一切通中業通最疾。婆沙論云神境通力行勢通述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判之耶。 問。今論述一切通中業通最疾。婆沙論云神境通力行勢通迷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判之耶。 問。於中有位。必具眼等五根可云耶。 問。論中明中有位時。舉四師異說。爾者。以何師說為正義判耶。 問。有宗意。中有同分。必一業所感可云耶。 問。有宗意。於中有形狀。有可轉義可云耶。 問。於中有位。有二形類可云耶。 問。於欲界中。有有無形類可云耶。 問。中有鼻根取不至境可云耶。 問。於中有位。造異身定業可云耶。 問。於羯刺藍位。造異身定業可云耶。 問。住無覆無記心命終人。從欲界生欲界時。於中有末後念。起覆無記心可云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三言結生者。結謂結續。即不斷義爾者。今此結生者。為指中有初念。為當指。生有初念可云耶。 問。頌文云。前三種入胎。謂輪王二佛爾者。於輪王二佛中。有末心及生有初念。起倒心可云耶。 問。論中付明四種入胎。且輪王知入時所以如何判之耶。 問。論中明四種入胎云。順結頌法。故逆說四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婆沙論意。以鈍根羅漢。及不還果聖者。攝四攝入胎可云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中有說第四入胎。是第三阿僧祇耶。乃至第一入胎。是此前菩薩爾者正義可云耶。 問。論文云。然此胎子乘宿所為順後受業。所趣難了爾者。今此所趣難了言。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俱舍論第九卷抄上 俱舍論第九卷抄下      問題 問。頌文云。如是諸緣起爾者。於三際如何廢立之耶。 問。頌文云。如是諸緣起。十二支三際前後際各二。中八據圓滿爾者。為唯約欲界論之。為當廣約三界論之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十二緣起相。且無明支體者。為唯限無明及相應俱有等法。為當廣通眼等五根命根眾同分等可云耶。 問。頌文云。宿惑位無明爾者。發業潤生兩惑中。何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十二緣起相。且以現在愛以二支。望過去無明一支時。其體全同。開合為異可云耶。 問。以識生二支前中有位。攝分位緣起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胎內五位相。且缽羅奢佉。直為名色支攝為當六處支攝可云耶。 問。愛支唯限一念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十二緣起相。且有支者。為唯局引業。為當通滿業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十二緣起相。且無明愛取三支。唯限染污性可云耶。 問。論中付說四種緣起相。且剎那緣起相。如何說之耶。 問。識身足論中。說剎那緣起可云耶。 問。論文云。復有說者。剎那連縛。如品類足。俱遍有為爾者正義可云耶。 問。光法師述連縛緣起相。作二解釋。爾者。其二釋意。如何判之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分位緣起。謂三生中。十二五蘊無間相續爾者。三生中過未二生者。為唯限現在前後一生。為當通過去無始未來無窮生可云耶。 問。寶法師意。連縛緣起。通非情可云耶。 問。以過去業名有支。以現在業。名行支可云耶。 問。論文云。有餘釋言。餘契經說。非理作意。為無明因等爾者。論主許此說可云耶。 問。以無漏心現前位。攝分位緣起可云耶。 問。以威儀工巧通果三無記心現前位。攝分位緣起可云耶。 問。以他界他地有漏諸蘊。攝自界自地分位緣起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十二緣起相。且有支唯限一念可云耶。 問。尊者望滿意。約分位緣起。緣起緣已生相對。明四句分別相爾者。以未來羅漢最後心攝第四句可云耶。 問。尊者望滿意。分位緣起者。為唯約異熟因果論之。為當兼約同類遍行等餘因果論之可云耶。 問。正義意。許尊者望滿。緣起緣已生四句分別說可云耶。 問。正義意。分位緣起者。為唯約異熟因果論之。為當約同類遍行等餘因果論之可云耶。 問。經部宗意。十二緣起。悉不以五蘊為體可云耶。 問。經部宗意。色無色界受支。如次以五受三受為體可云耶。 問。論文云。有說。緣起是無為法。以契經言。如來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性常住爾者。說一切有部異師說歟。   俱舍論第九卷抄下   問頌文云。如是諸緣起爾者於三際如何廢立之耶。進云。頌文云。十二支三際。前後際各二。中八據圓滿。付之。於中際既立八支。准知於前後兩際各亦可立八支。豈非二十四支哉。若於前後際各立二支者。於中際宜立四支。何非八支哉。三際十二之廢立未得其意。如何。 答。前際是因非果故。約惑業兩門立無明行二支。後際是果非因故。約始終兩門立生老二支也。中際翻前際故以立果。於果有識名色六處觸受之差別故以立五果。招後際故以立因。於因有愛取有之差別故。以立三因也。若爾。談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二果。以明三際十二之廢立。實有深所以者哉。若夫於過去開果。於未來開因。其義不便。況招無窮過。爭得為教門談故。有輪無初之道理耶。如此得意之時。可立二十四支立八支之難。自被遮畢。但於現未有果。不同於過。現有因差異者。現在之果其相分明故開五支。未來之果其相微隱故開二支也。故光法師云。現在名色等四。用勝故相顯現故各立一支。未來老死雖復相顯。望現四支相稱難知。總標老故現在之愛取與過去之無明寬狹宜知者歟。又云。中際相顯廣說果因。前後准知所以略說三世兩重之因果中。前後之四支無疑者歟。 尋云。何以中際初念名識支。以後際初念名生支耶。 答。光法師釋云。現在識勝。標以識名。未來生勝。從生立稱可思之。 問。頌文云。如是諸緣起。十二支三際。前後際各二。中八據圓滿爾者。為唯約欲界論之。為當廣約三界論之可云耶。答。唯約欲界論之可云也。兩方。若唯約欲界論之者。凡分位緣起之談者。顯相續不斷之義。何限欲界之有情。不通上界有情耶。是以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或述。有作是說。此經但說欲界三生。不說上界化生。亦無有失。應作是說。此經通說三界四生。謂化生者初受生時。雖具諸根而未猛利。後漸增長方便得猛利。未猛利時諸剎那頃名識支。第二剎那以後名名色支。至猛利位名六處支。是故此經無不應失。或云。有作是說。欲界具十二支。色界有十一支一除名色。無色界有十支除名色六處。色界應作是說。識緣六處彼無未起四根時故無色界應言識緣觸。彼無有色及五根故評曰應作是說。三界皆具十二有支。問。色界生時諸根頓起。云何有名色位。無色界無色無五根。云何有名色六處位耶色界五根雖定頓起。而生未久根不猛利。爾時但是名色支攝。無色界雖無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處。意處緣觸。是故三界緣具十二亙三界具十二云事。評家之說既明鏡也。設雖今論。意何可違彼論之說耶。若依之爾者。正見今論之文云。此中意說。補特伽羅歷一切位名圓滿者。非諸中夭及色無色。但據欲界補特伽羅。大緣起經說具有故。彼說。佛告阿難陀言。識若不入胎。得增廣大不。不也世尊。乃至廣說具十二支事。唯限欲界。不通色無色之旨。論說定分明也。如何。 答。此是兩論之異說也。更不可學者會通。故光法師釋云。准婆沙前後文評家。俱說上界皆具十二。云何此論乃言不具。解云。此論非婆沙評家為量。取婆沙前師義。此即論意各別。 問。當處付明十二緣起相。且無明支體者。為唯限無明及相應俱有等法。為當廣通眼等五根命根眾同分等可云耶。 答。廣以無明俱時五蘊為體可云也。兩方。若唯限無明及相應俱有等法者。光法師解釋中。廣以色等五蘊為體。若依之爾者。披今論之所說宿惑位無明長行。述於宿生中諸煩惱位至今果熟總謂無明。彼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現行故。唯限無明品類。不通眼等五根命根眾同分等歟被得。若夫通眼等五根命根眾同分等者。尤可云。色不相應等既不爾。如何。 答。凡立十二緣起之由來者。外道計云。我我所合成有有情。內有士夫。我是常住也。外有我所眼等。是無常也然而常住我被持故相續不斷也。與彼被受用故轉變差別也。則總名之有情相續(云云取要)爰佛法家不許者。內尋士夫我。是不可得也。故為之無。既無有能受用我。何得以眼等為所受用耶。只於色受想行識五蘊。諸法和合之上。假立我名。假立有情名。然有業煩惱力用之時。令此五蘊相續。其力用斷位之時。諸蘊則壞。而三乘賢聖遍厭生死過患故。除此業煩惱則入無餘。具縛異生多迷五欲妙境故。起三業諸惑久漂有為。故愚夫忘有情相續。謂有情相續。謂有情常住。為令知之。為令厭之。佛出世說大緣起經。於過去遠遠未來永永。輪轉無際相不斷之生死。略作三世兩重之因果。暫顯十二緣起之相生。故彼偈頌上說。無我唯諸蘊。煩惱業所為。由中有相續。入胎如燈焰。如引次第增。相續由惑業。更趣於餘世。故有輪無初。下云。如是諸緣起。十二支三際。前後際各二。中八據圓滿故十二緣起之廢立。以分位為本。既取位位作相續故。分分皆以五蘊為體。然立名者從勝故非疑。下頌文云傳許約位說。從勝立支名。則此意也。若夫唯約無明品類唯三業品類談者。無明獨不行。三業獨不起。爭得顯相續不斷之義。若強依名疑之者。名色老死以何為體可云耶。故光法師釋云。於無始宿生中諸發業煩惱位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謂無明。彼五蘊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五蘊現行故。以無明勝從勝立名文意顯也。如此成之時。偈頌長行更非違文。況正見長行之文。云諸煩惱位云至今果熟云總謂無明。云俱時行故。云彼現行故。豈非廣顯五蘊耶。何況至下文云。如說王行。非無導從。王俱勝故總謂王行何為怪哉。光法師釋云。以前況可知。 尋云。論文何故云彼與無明俱時行故之外。重云。由無明力彼現行故耶。答案此事。俱時行故者。顯以無明同時諸蘊名無明支云義。彼現行故者。顯依前念無明力後念諸蘊現行故。亦名無明支云義被得。 問。頌文云。宿惑位無明爾者發業潤生兩惑中。何可云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發業煩惱者。正披今論文。雖述宿惑位無明。未分發業潤生別。以何為由忽可關發業煩惱耶。若夫以發業煩惱名無明者。潤生煩惱可非無明支。寧可不置簡別之言。總標宿惑位無明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於宿生中諸煩惱位至今果熟總謂無明云論文云。於無始宿生中諸發業煩惱位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謂無明准今此釋。宿惑位無明云無明者。是發業煩惱。非潤生煩惱被得。如何。 答。如前重成也。可有二意也。所謂凡今宗意。於見修二惑。皆有潤生之功。如餘處論判中述。諸煩惱中無一煩惱於結生中無潤功能。發業惑唯限修惑不通見惑。如餘處論中云。又發表心唯修所斷。見所斷惑內門轉故。若爾。宿生所起煩惱中。何無有見惑哉。定知。云宿生位無明中。非發業惑而潤生之類有之云事。然而今者以助宿業令感現在五果之煩惱名發業。以助現在五果而生之煩惱為潤生故。以宿生所起煩惱偏名發業。以現在五果位所起煩惱唯名潤生。既宿生現世俱起見修二惑。豈過去無潤生。現在無發業耶。然宿惑皆助宿業故。名之發業。現惑亦助五果故。名之潤生。如此心得之時。兩方之難勢各為二義之潤色。何足設會通哉。 尋云。宿惑非。何故偏稱無明耶答。光法餘處解釋中云。無明通與諸惑相應。若說無明亦顯餘惑可思之。 問。當處付明十二緣起相。且以現在愛取二支望過去無明一支時。其體全同開合為異可云耶。答。兩方。若其體全同開合為異者。凡無明支者以宿生所起之諸惑為體。愛支以現在貪煩惱為體。取支以現在貪煩惱或四取為體。既無明其體是廣。愛取其體是狹。何可云其體全同開合為異耶。 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述現在名色等四用各勝故相顯現故。名立一支。未來老死雖復相顯。望現四支相稍難知。總標老死。以現在名色等之四支望未來老死之一支之時。其體全同開合為異無明愛取相例可同。如何。 答。□於無明行二支者。取無始已來宿生所起之惑業為體故。廣通一切煩惱與福等三業於愛取有三支者。且據現在人趣胎生圓滿之類談之故。以貪煩惱為愛支。以貪或四取為取支。以馳求增廣橫牽引業為有支。既過去二因之建立與現在三因之施設。其義遙異也。更不可准例。何可云其體全同云開合為異耶。但於現在名色等之四果與未來老死之一果。其體全同開合為異之例難者。誠牒光法師今釋之時。一往雖似其體全同開合為異。於未來無窮之生死。建立老死之一支故。其中必可有三界五道四生二有等之果。何可必與現在四支是同哉。相稍難知之言。潛顯此意者歟。況於行支既舉福等三業。於老死寧可簡上二界天趣化生等之果耶。若爾現在之四支與未來之一支。其體全同開合為異之例難。似未知深義老死是廣。四支是狹是也。 問。以識生二支前中有位攝緣起可云耶。答。可攝之也。兩方。若攝之者。廣伺諸論之施設。未見以彼二種中有攝緣起之文。隨而正披今論之定判及光法師之解釋。全不云攝之哉。定知。不攝之云事。 若依之爾者。凡談三世兩重之因果者。為顯相續不斷之輪轉也。若夫以彼中有攝緣起者。三世之輪轉恐止。有情之相續宜絕。況大聖之善巧空壞。論家之法相將破。寧可不攝之耶。 答。此事誠難思。夫欲以識支之前之中有攝行支。過現二生各別也。欲以生支之前之中有攝有支。現未兩生亦異也。加之欲以彼二種之中有攝識生二支。難攝多念於一念。如何可成之哉。倩案之。淨達法師婆沙抄中。以中有名方便識支事有之歟。以彼為依憑。以識支之前之中有還攝識支。以生支之前之中有還攝生支可云也。但於難攝多念於一念云難者。既云方便識支。何可濫根本之一念耶。宜云方便生死。豈不為根本之眷屬耶。婆沙抄釋可考之。 問。當處付明胎內五位相。且缽羅奢佉者。為名色支攝。為當六處支攝可云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名色攝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云何六處。謂已起四色根。六處已滿。即缽羅奢佉位。眼等諸根未能與觸作所依止。是六處位如此文者。是六處之攝非名色之攝若依之爾者。同上解釋中。引婆沙論文云。中間五位。謂羯刺藍頞部曇閉尸。健南缽羅奢佉。是名色位缽羅奢佉是名色之攝非六處之攝云事。甚炳然也。如何。 答。一論兩處之相違。不可不和會。則迴愚案云。今論上文引金口之偈頌云。最初羯刺藍。次生頞部曇。從此生閉尸。閉尸生健南。次缽羅奢佉。後髮毛爪等。及色根形相。漸次而轉增准此說。於缽羅奢佉位造多時被得。若爾。以六處未滿之初位則為名色支之攝。以六處已滿之後位亦為六後支之攝可云也。如此得意之時。兩文更□相違。何足為疑耶。問。愛支唯限一念可云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限一念者。正披論文偈頌。說貪資具婬愛。長行云。貪妙資具婬愛現行未廣追求。此位名愛論判無諍可通多念被得。依之光法師釋此文云。十六十七已去。貪妙資具及婬愛現行簡前位。未廣追簡後。此中間位所有五蘊。總名為愛。此位愛勝故則標名。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如何別立愛取二支。毘婆沙師許初念愛以愛聲說。即此相續增廣熾盛。立以取名。相續取境轉堅猛故准此今此文。愛支唯限一念如何。 答。此事誠似難思。然而任愚意存一義者。凡案分位緣起之相。如識生二支自元以結生一念成其義故。唯限一念不通多念於其業十支者。就多念顯其相故。約一剎那之義不可有之。是以頌文說貪資具婬愛。長行述貪妙資具婬愛現行未廣追求若非多念者。寧可有如此之義相耶。故光法師任文據義。判十六十七已去被得。何可疑之耶。但於光法師所引之正理論之文者。非謂必初一念是愛支也只貪煩惱多時經歷相續現起之中。初位不增廣不熾盛故。名之愛支不名取支。論云未廣追求則此意也。後位為增廣為熾盛故。名之取支。論述周遍馳求則此謂也。舊云初念取一念。以致此疑歟。全不爾。若如此者。光法師何不釋爾哉。既不釋爾定知如上斷簡得其意云事。或云愛支唯限一念也。其旨如一方之難勢。立義會難翻前可思也。 重難云。二義俱難思。且就前義。光法師解釋中云。愛取別者。初起名愛。相續熾盛立以取名此釋意不違正理文故引正理證之。若爾。初念者初一念云意歟被得。若爾者。光法師則可釋其旨。既不爾。明知唯限一念不通多念云事。如何。答。此難尤可然。但如前會之無相違。仍猶准前義可得其意也。 問。當處付明十二緣起相。且有支者為唯限引業。為當通滿業可云耶。答。可通滿業也。兩方。若限引業者。凡現在所造業悉攝在有支中。有支若限引業不通滿業者。當果隨可限引果不通滿果。寧可有中生本死等相縝之義耶。既許現在未來中有生有相續不斷之義。定知於未來有滿果云事。若未來有滿果者。現在可有滿業云事必然也。若現在有滿業者。有支通滿業云事。誰可疑之耶。何況未來所建立之生老死之果者。是滿果非引果。豈非現在有支之所感哉。是以過去二因之中。行支未云限引業哉。現在三因之中有支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披今論之定判偈頌。說有謂正能造牽當有果業。長行云。因馳求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此位名有光法師釋此文云。又漸長大因取馳求勝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此業生位所有五蘊。總名為有。業名為有。是能有故。此從業勝標以有名。乃至准此文。有支已前多造滿業未多造牽引業如何。 答。此事誠以難思。然而任愚意成一義者。於有支攝滿業可云也。其旨則如一方難勢。但於論文并光法師之解釋者。為極難不通。退案之。凡分位緣起之廢立者。於一位約勝法標名立義。而於有支位者。專造引業疏其滿業。況於滿業者。前位多造之故。於有支位不必造之。設雖造之對引業是劣也。故從強據勝顯引業隱滿業。餘支之廢立皆以如此。今何可必標劣耶。論文及解釋併顯此意者歟。重意云。一位中業勝故以業標名。中引業勝故。以引業標名(為言)就中光法師結釋述。准此文。有支已前多造滿業不多造牽引業。翻而思之。於有支位多造引業不多造滿業之義。顯之被得。可思之。 尋云。有之名何標業之名耶。答。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云○能有當果故立有名。有有二種。謂業異熟。今於此中唯限業有又尋云。有支限一念歟。答。可通多念也。可感順生順後等多生命根眾同分故。可思之。 問。當處付明十二緣起相。且無明愛取三支唯限染污性可云耶。答。廣可通三性也。兩方。若限染污性者。見光法師之解釋。十二支悉以當位五蘊為體之旨釋成。設雖無明愛取三支。何可取唯染污性耶若依之爾者。十二支中別以染污標其名。定知於無明。愛取三支者。唯限染污性歟被得。如何。 答。披光法師解釋云○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謂無明○此中間位所有五蘊。總名為愛○此中間位所有五蘊。總名為取三支既通五蘊。明知亦亙無記染污二性云事。三支既經歷多時。於其間若起善心所有之者。隨應可通三性云事亦必然也。但於以染污標三支之名云難者。光法師釋云○以無明勝從勝立名○此位愛勝故別標名○此位取勝故別標名豈不爾哉。 重難云。勘婆沙論之說云。有作是說。五染污謂無明。識愛取及生。餘通染污不染污准此文。前三支及識生二支限染污性如何。 答。此是不正義也。何可依用之哉。以何知者。披一具之文云。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染污幾不染污。有作是說。五染污謂無明識愛取及生。餘通染污不染污。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中說分位緣起故。應作是說。一切皆通染污不染污。前所說五支中。心心所法唯是染污。餘通染污不染污。有作是說。識生二支心心所法。定是染污。餘皆不定。 問。論中付說四種緣起相。且剎那緣起相如何說之耶。進云。論中云。謂剎那頃由貪行殺具十二支等付之稽今此論判。披餘處偈頌云。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明知知殺業唯由嗔究竟不由貪。盜業唯由貪究竟不由嗔云事。何今為成剎那緣起。忽可成殺業由貪究竟之義哉。若強成此義者。豈不招前後相違之過哉。加之於一剎那無二心生故。立識支之時。六處支忽闕。立六處之時。識支方聞。寧可得具十二支哉。何況此宗生相未來起用。住異滅三於現在前同時起用者。光法師餘處之明判也。若爾。立生支之時。現在諸支難成。立現在諸支之時。生支亦難成。豈談剎那緣起之本意哉。 答。凡殺盜二罪俱由異不異二心而成。其如殺由嗔而成。盜由貪而成。是不異心究竟之門也。其如殺由貪而成。盜由嗔而成。是異心究竟之門也。如餘處論判中述三俱轉者。謂以嗔心於屬他生俱時殺盜。若爾。所說偷盜業道由貪究竟理應不成。依不異心所作究竟故。作如是決判。應知光法師釋之作二解釋。恐繁略之。餘處十業道三根究竟者。談不異心之相故爾也。當處剎那緣起者。論異心之相故爾也。既各據一義也。何足為疑耶就中今談剎那緣起之時。若不舉貪者。愛支可闕故別標之嗔非支之數故不標之。又舉殺業者。色業之第一故也。更非謂無由貪行盜之義。豈為疑之端耶。如此成之時。招前後相違之過之難勢。兼被遮了。但於識支六處支之闕不闕者。光法師釋此事云。五有色根說為六處。雖數有少。如名色釋。或由彼力能滿六故。故正理云。有色諸根說為六處。又解。意在名根。眼等五根○說為六處。意雖過去五在現在。從多分說名六處。或可。現識望後名意。若爾。受蘊望彼色亦名名色。何故不說。解云。名色二種各有別法充名色體。意於現在更無別法。故說識為意。六處對餘境解釋既委悉也。何可及學者之劬勞耶。次於生支餘支之有無者。光法師又釋云。問。生在未來。老死現在。是則時別。云何剎那具有十二。解云。此據四相作用究竟名一剎那故具十二。又解。生相不據作用。但體現前說有生支。此說剎那緣起。唯約有情有漏此亦委細也。何可異求耶。 問。識身足論中說剎那緣起可云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說之者。勘婆沙論之說云。雖有此理。而此中說時分緣起。依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蘊。非剎那頃有十二支。然識身足復作是說(乃至)彼論雖說多心相續十二有支而不同此。以彼所說十二有支多是別法或同時起○依婆沙論所說。亦識身足論意不說剎那緣起被得。若依之爾者。正披識身足論之說云。於可愛事由無知故知故便生貪等此中無知即是無明。貪即是行。了別事相即是其識。識俱四蘊即是名色。名色依根即是六處和合即是其觸。此中領納即是其受。受生欣喜即是其愛。增廣即名為取。能生後有業即名有。依現起即名為生。諸蘊成就即名為老。諸蘊棄捨即名為死此文無諍明剎那緣起若非剎那者。標今此緣起相之時。何可必於可愛事由無知故便生貪等哉。加之釋識名色二支之時。寧可判了別事相即是其識。識俱四蘊即是名色哉。於分位緣起等者。一位具五蘊故也。加之今論中述剎那緣起之相云。謂剎那頃由貪行殺具十二支。癡謂無明。思即是行。於諸境事了別名識。識俱三蘊總稱名色。住名色根說為六處。六處對餘和合有觸。領觸名受。貪即是愛。與此相應諸纏名取。所起身語二業名有。如是諸法起即名生。熟變為老。滅壞名死文言少雖異其義更無替。何況見雜心論之說云。一剎那頃一切有支現在前故說剎那。如身論說。於莊嚴事無知故起貪。無知者如是無明。貪者是行。於事知者是識。識共起四蘊是名色。名色建立諸根是六入。六入所著是觸。觸隨覺是受。受所喜樂是愛愛俱生纏是取。受當來生業是。未來陰起是生。陰熟故是老。捨陰是死違摩多羅既引身論之說剎那緣起。豈非識身足論中施設云耶。 答。此事依難測。前重雖出二義。稽難勢重案之。暫可存識身足論中說剎那緣起云義也。其旨如一方之疑難。退案道理。俱舍婆沙正理顯宗等之末論舉談四種緣起。是併任本論誠說之所以歟被得。還知。本論中定可說剎那緣起云事。而識身足論既為提婆設摩之所造。將為六足論之隨一。豈不說今此緣起哉。況於婆沙有文哉。何況於雜心論之說是分明哉。位於婆沙論文一說者。凡披婆沙論二十三卷有二師異說。初師云。設摩達多說曰。一剎那頃有十二支。如起貪心害眾生命。此相應癡是無明。此相應思是行。此相應心是識。起有表業必有俱時名色。諸相共起伴助。即是名色及與六處。此相應觸是觸。此相應受是受。貪即是愛。即此相應諸纏是取。所起身語二業是有。如是諸法能起即是生。熟變是老。滅壞是死。嗔癡殺有十一支。無愛支故第二師云。雖有此理。而此中說時分緣起。依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蘊。非剎那頃有十二支。然識身論復作是說。於可愛境由無知故起貪著時。此中無知是無明(乃至)滅壞是死。內熱是愁。哀泣是悲。五識相應不平安等受是苦。意識相應不平等受是憂。心憔是惱。乃至廣說。 重起問答云。前說後說有何差別。答。前說是一心。後說是多心。前說是剎那。後說是相續。是謂差別。彼論雖說多心相續十二有支而不同此。以彼所說十二有支多是別法或同時起。此論所說十二有支皆具五蘊時分各異然所以二師相分者。於識身足論文有委曲故也。則彼論云。於可愛事由無知故便生貪等。此中無知即是無明。貪即時行。了別事相即是其識。識俱四蘊即是名色。名色依根即是六處。和合即是觸。此中領納即是其受。生欣喜即是其愛。增廣即名為取。能生後有業即名有。諸蘊現起即名為生。諸蘊成就即名為老。諸蘊棄捨即名為死。於內熱惱即名為愁。發言惡嗟即名為歎。五識相應不平安受說名為苦。意識相應不平等安受說名為憂。其心熱惱擾惱燋惱說名據惱。等起謂生。言如是者。示現了開發增語能生起故說名積集。謂至極究竟圓滿。大苦蘊者。大災猛大苦大惱顯大世分眾苦聚。又諸無明未斷未知為因為說諸行生起。謂隨福行隨非福行隨不動行。如是諸行未斷未知為因為緣諸識生起。或往善趣或橫惡趣。如是諸識未斷未知為因為緣名色起。或在此世或在後世。如是名色未斷未知為因為緣六處生起。或有圓滿或不圓滿。六處和合故有其觸。隨觸領納故有其受。受生欣喜故有其愛。即愛增益說名為取。能感後有業名為有。諸蘊現起說名為生。諸蘊成就說名為老。諸蘊棄捨說名為死。於熱惱說名為愁。發言惡嗟說名為歎。五識相應不平安受說名為苦。意識相應不平安受說名為憂。其心熱惱擾惱燋惱說名擾惱。等起謂生。言如是者。示現顯了開發增語能生故說名積集純謂至極究竟圓滿。大苦蘊者。大災大橫大苦大惱順大世分苦蘊聚從於可愛呈由無知故至順大世分眾苦聚者。明剎那緣起。從又諸無明未斷未知至大世分苦蘊聚者。明分位緣起。初師取初文為證明剎那緣起。第二師取後文為證明分位緣起也。又就初文有二段。諸蘊棄捨說名為死以上正明剎那緣起。於內熱惱即名為愁以下。准分位緣起之老死支。於剎那緣起之老死支。亦可有愁歎苦憂惱等之義之旨顯也。更非謂約實事有其相有其義。勿以為怪。以何知者。至結文云順大世分眾苦故故也。或四種緣起中。分位緣起是其本也。其中既說愁歎苦憂惱等之相故。剎那緣起中亦說之。是則如云乘言便故也。可思之。是以俱舍婆沙等中說剎那之中。更無說愁歎苦憂惱等事故。說分位緣起之中。自有說愁歎憂惱事故可思之。又諸論中說剎那緣起分位緣起之文。皆符合識身足論之今文明知。彼論並說二種緣起云事。若夫不以識身足論之上文為剎那緣起者。方可名何緣起哉。依之婆沙論下問答之中述。彼論雖說多心相續十二有支而不同此。以彼所說十二有支多是別法或同時起之或同時起之言。豈非說剎那緣起哉。遂至下判此論所說十二有支皆具五蘊時分各異。顯發智論中唯說分位緣起不說剎那緣起歟被得。若爾。對明說剎那緣起之識身足論舉今此疑。對發智不舉此□還招其不審者歟。凡於識身足論之初文明剎那之證□是多。恐繁略之。學者宜留心見之。又婆沙論之說以同□中初師之結文云。嗔癡殺有十一支。無愛支故此是結□貪行殺之義也。第二師對之述。雖有此理。而此中說時分緣起(乃至)非剎那頃有十二支。然識身足論復作是說等。頗違理背文。仍以第二師暫可處不正義歟被得。不可有相違。 重難云。識身足論中明分位緣起畢結文云。順大世分苦蘊聚於三世中順何世哉(是一)初文明緣起畢。同結順大世分眾苦聚。若爾。上所說之順大世之言。同下所說之順大世之言。何以彼為證成剎那緣起之義哉。答。此難尤可爾。但上剎那緣起之時云。順大世。是准分位緣起例分位緣起(為言)下分位緣起之時云順大世。是准過去例現在(為言)譬如。因明疏中云言同意別故無諸過也。可思之。此疑者貞禪大僧都祇短抄中被載之間。定有深所以歟。仍同舉之。今所引之諸文悉如此彼抄被引之於義者。卻不被記之。但進釋中云。非說剎那緣起(云云)。 第二重難云。付之。文相起盡無爭說剎那緣起依之雜心論中(云云)以上。 問。論文云。復有說者。剎那連縛。如品類足。俱遍有為爾者正義可云耶。答。兩方。若正義者。凡四種緣起中。以分位為其本。顯有情三際輪轉無窮之義故也。而分位緣起既限有情有漏。不通非情無漏。剎那連縛相倒可同。何況本末兩論中說剎那緣起。皆限有情有漏不通非情無漏連縛緣起准例可等。是以前師意。剎那連縛俱限有情有漏明知。後師意非正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此師既依品類足論意成俱遍有為之義。何可諍云不正義哉。依之光法師全不判正不云不正義。以知。是正義云事。答。今此第二師意。是正義非不正義可云也。其旨則如一方之難勢。但於疑難者。自本為別師之義。何可以初師意難之耶。 重難云。無漏棄背生死。何於彼立緣起可云耶。況於無漏法者。無明愛取之三支決定不可有也。寧可成十二支耶。答。此難尤可然。但會之可有二義也。所謂一義云。設雖於無明愛取三支闕之。以餘九支廢立之。可有何失哉。例如今論意。於欲界中際不圓滿之類。及於色無色界自本不圓滿隨應立緣起也。一義云。翻無明而立明支。翻愛而立無貪。翻取支而或立增上愛為支。或以相應心所隨應為取支。何無其謂哉可思之。 尋云。前師意說連縛緣起歟。答。說之也。光法師釋云。剎那不同故敘異說。連縛意同故不別解意云。於剎那緣起者。初師云限有情有漏。第二師云通非情無漏。故前後二師之說是不同也。於連縛緣起者。第二師雖始云出之。是同剎那緣起通非情無漏也。還知。初師意亦說連縛緣起。然通非情無漏。故其意與第二師是同故不別解也(為言)云事。 重意云。初師意。剎那連縛二種緣起中。剎那緣起唯限有情有漏不通非情無漏。連縛緣起不限有情有漏。廣通非情無漏之義存之。第二師。剎那連縛俱不限有情有漏。同通非情無漏之義存之。故於剎那者前後異說相分。於連縛者無異義故。初師無別述。是則讓其義於第二師故也(為言)可思之。 問。光法師述連縛緣起相作二解釋。爾者。其二釋意如何判之哉。進云。光法師釋云。無間名連。相接為縛。或鄰次名連。相屬名縛付之。無間鄰次其義是同。相接相屬不異。寧可為二釋哉。答。無間者以遮詮釋連之義。鄰次者以表詮釋連之義。接者是續之義也。相者前念能令後念續。後念還能續前念之義顯也。是則縛多物令不離之義成之也。屬者是者攝之義也。以前念攝後念。以後念攝前念。名之相屬。此是前後兩念至親近故不離名之縛(為言)其義各別也。何不為二釋哉。 尋云。次文云。故正理云。連縛緣起謂同異類因果無間相屬而起二釋俱證之歟。唯證第二釋歟。答。並證二釋可云也。則以無間之言證二釋。以相屬之言證第二釋之旨。可得其意也。自餘准知可證之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分位緣起謂三生中十二五蘊無間續爾者。三生中過未二生者。為唯限現在前後一生。為當過去無始未來無窮生可云耶。答。兩方。若限現在前後一生者。披光法師上解釋。述無明行二支之相云。於無始宿生中諸發業煩惱位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謂無明(乃至)於無始宿生中福非福不動等業位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得行名過去之生既及無始。未來之生何非無窮哉。今論意以如此。正理論豈不然耶。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引今此正理論之說為證云。此約生及不定業煩惱說明知過未二生者唯限現在前後之一生不通無始無窮生云事。若通過去遠遠未來永永之生者。行有二支豈限順生不定之二業。無通順後業之義哉。 答。此事誠為難義。不可不審定。仍試迴愚案云。自本談過未二生之時。或云取過去無始未來無窮之生之義有之。或云取現在前後之一生之義有之歟。故光法師釋上宿惑位無明宿諸業名行等之一段文之時。判於無始宿生中諸發業煩惱(乃至)總謂無明。述於無始宿生中福非福不動等業(乃至)總得行名。釋下十二支所有五蘊皆分位攝之文之時云。此約前後十二支位所有五蘊無間相續。名為分位。此約生及不定業煩惱說。 重意云。上論文雖無無始之言。光法師自別加無始之言。下論文雖無無間相續之言。光法師自別加之。明知。於上下兩文各據一義成之云事。就中今論兩處俱不云無間相續故。正理論師故加此言歟被得。光法師則釋下文之時。引正理為證成取現在前後之一生為過未二生之義。如此得意之時。一往文理能成歟。不可有相違。若准下文者。過去無明與現在愛。取開合為異。又現在名色四支與未來老死一支亦爾也。可思之。 此事者。上疑現在名色四支與未來老死一支之同異之時。粗雖顯其旨。今違上之文出來之間。重難之。但今舉兩義上成一義況論義之作精是異故。不可有繁重之過者歟。 問。寶法師意。連續緣起通非情可云耶。 答。可通非情。兩方。若通非情者。為定定寶法師意。正披今論誠說。上述十二支位所有五蘊皆分位攝畢下云。即此懸遠相續無始說名遠續而分位緣起既限有情。遠續緣起寧可通非情哉。依之見光法師之定判云。即此分位緣起隔遠相續名為遠續(乃至)分位遠續唯是有情有漏設雖寶法師意。更不可背論判之施設者歟。若依之爾者。寶法師解釋中云。今評遠續連縛二種緣起別者。遠續唯隔越。連縛唯無間遠續是異熟因。若兼無情。亦遠同類因。若有情亦遍行因。連續定非異熟因。通同類遍行及能作。除相應俱有異熟因。異熟因非連續故。相應俱有非前後故。不名相續如解釋者。可通非情被得。如何。 答。寶法師既連續遠續二種相對論差異之時。唯談六因之具不具。更不云情非情之通局。而連縛緣起既通非情。遠續緣起豈限有情哉。況正述若兼無情亦遠同類因。其旨彌必然也。但於論文之起盡者雖難思。推此師意。光法師任論文成限有情之旨故。為違彼釋故顯通非情之義。是則許隔越同類因故爾也。若存此義之時。會論文者。於有情談遠續緣起。是其本故。云即此懸遠也。更非謂云爾故遮通非情之義。何無其謂哉次於光法師之解釋者為人師之異釋。不及設會通者歟。 尋云。光法師何故乍許連縛緣起通非情。不許遠續緣起通非情之義哉。就中遠續連縛之不同者。隔越鄰次之時分許歟聞如何答。有情名相續。非情名非相續所以然者。有情具業煩惱故。無始以來無有間斷故名相續。非情不具業煩惱故。只花實芽莖等無間續生之程。似有相續之義。然而若一念有不續之義。則枯椊不續。故名非相續。若爾。於非情者。雖許鄰次緣起立連縛之名。無許隔越緣起立遠之稱被得。准知。於非情者。雖許鄰次之同類因。不許隔越之同類因故。遠續緣起不通非情之旨成之歟。難云。若爾者。光法師意。於非情有一剎那之義許之歟。豈不違諸論一同之定判哉。答。 問。以過去業名有支。以現在業。名行支可云耶。進云。論疏中不云爾也。付之。凡過去所造業正感現有有現果。豈不立有支之名耶。現在所造業既為意亦為身語。何當體受稱不名行支哉。 答。光法師釋此事云。有謂能有未來世果。即是業性。此位業勝故標有名。現業創求當果勝故。標以有名。過業非是創求故。當體受稱准此釋。於過去業有有現果之義。於現業有有當果之義。若爾。俱可與行之名同。可立有之稱。雖然過去業無創求當果之義故。不約能有門名有。而當體受稱。現在業有創求當果之義故。不當體受稱。約能有門立名被得豈不然耶。 重難云。據創求之義立有之名。據不創求之義。當體受稱云事。猶難得其意。如何。 答。此難尤可然。但案此事可有深意。所謂光法師上解釋所引顯宗論中云。有有二種。一業有。二異熟有而論頌文云。有謂正能造牽當有果業定知。是引業引果非滿業滿果云事。若爾現業中雖可攝滿業。以引業為本故。今立有之名。不當體受稱。過業中雖可攝引業。以滿業為本故。當體受稱。不與有之名。以何知者。現在五果既為滿果。過去業豈非滿業耶。若據此義者。未來二果雖為滿果。生滅之名宜通引果。有始終故。若爾。生老死之名只顯生滅也。若顯生滅者。不可遮引果云事必然也。況生之言專顯引果。如云此一生言顯一同分。爰知生之言先雖顯生有一念。兼潛示引果也。光法師今解釋中。述有謂能有未來世果。即是業性。此位業勝故標有名。專顯此意也。源存此義也。上談創求不創求之差云添之也。乞勿執枝葉忘根本矣。光法師今以過去業釋不創求。明知。以過去無始之生為一生。全非唯取現在前一生為過去一生云事。以今疑之次決上來之義也。可思之。 問。論文云。有餘釋言。餘契經說。非理作意為無明因等爾者。論主許此說可云耶。 進云。論疏中論主破之不許之付之。凡今此說者古世親意也。而論主是為法師之門人。何不許之耶。寧可破之耶。加之。正理論師猶不破之今論主豈不依用之哉。答。論主以理為宗。非以婆沙評家為量者。光法師處處之明判也。准知設雖論主為彼門人。彼師若成違理義之時。宜可破之。更不可許之云事。其旨必然也。但於正理論師不破之云難者。披光法師一段之解釋。云此下敘異說。古世親解。是後世親祖師。即是難心初卷子注中云和須般豆。是說一切有部中異師。此中已破故正理不非不可有相違。 問。以無漏心現前位攝分位緣起可云耶。答。兩方若攝分位緣起者。凡三世兩重之緣起者。約異熟因果以論之也。而無漏心者非異熟因非異熟果。何可有攝分位緣起之義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之中云。分位遠續唯是有情有漏若以無漏現前位攝分位緣起者。分位緣起豈不通無漏耶。 若依之爾者。凡分位緣起者為顯相續不斷義也。若以無漏心現前位不為分位緣起之攝者。有非分位攝之有情無間相續義忽可壞耶。依之尊者望滿意。以無漏心成就之人攝分位緣起之中如何。 答。案此事可有委細之料簡也。所謂尋有為無漏之相。無漏非過去二因非現在五果。非現在三因非未來兩果。故全不可有以無漏法施設分位緣起之義。據此意故。光法師述分位遠續唯是有情有漏。不云通無漏也。若於被剋愛支之位。若於被剋取支之位。若於被剋有支之位。宿習開發聖道現前之人有之者。則論應名愛支位三人。名取支位之人。名有支位之人。可云也。何據無漏心現前不立愛支取支等之稱耶。例如中有位斷惑證果之人名中般涅槃聖者也。重意云。非被剋愛支之時分。必念念恒時起貪心。非被剋取支之時必念念恒時起取心。非被剋有支之時分必念念恒時造牽引業。只如此分位此法勝故。從此法立支之名云許也。是以光法師釋云。四歲五歲已去。十四十五以來○此中間位所有五蘊。總名為受。受用勝故別標受名又云。十六十七已去。食妙資具及婬愛現行○此中間位所有五蘊。總名為愛。此位愛勝故別標名又云。年漸長大。為得種種上妙境界。周遍馳求不辭勞倦○此中間位所有五蘊。總名為取。此位取勝故別標名又云。又漸長大。因取馳求勝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此業生位所有五蘊。總名為有。業名為有。是能有故。此位業勝。標以有名若爾。設雖不云以無漏法為緣起體。以之攝緣起以為緣起攝云事。何可強遮之哉。若失強不攝緣起者。三乘聖者無不處緣起中。若不以所起無漏心攝緣起者。受想識三蘊及色行二蘊少分是無漏也。緣起體唯是色行二蘊少分可是。寧可得云所有五蘊總名為受云所有五蘊總名為愛。云所有五蘊總名為取。云所有五蘊總名有為有耶。何況。光法師釋彼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現行故之論文云。於無始宿生中諸發業煩惱位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謂無明。彼五蘊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五蘊現行故。以無明勝從勝立名准此文。經生聖者過去曾起無漏五蘊。由無明力現行故。是可無明攝被得。爰知。雖非以無漏法正施設分位緣起之作法。以無漏心攝緣起中以為緣起攝事。更不可遮之云事。若不爾者。諸文忽致相違。道理亦致牟盾。可思之如此成之時。兩方之難勢還為□答之潤色者歟。 重難云。論文云彼與無明俱時行故。云由無明力彼現行故者。約有漏五蘊可云爾。何可關無漏五蘊哉。良以。無漏心與無明俱時行之義不可有也。二心一念不並故。又由無明力無漏心現行之義不可有也。乖角二法故。次若以無漏攝緣起者。無漏則云緣起體。何乍云攝緣起非緣起體之旨成之哉。答。凡分位緣起之廢立者。談有情相續之因緣故。正以異熟因異熟果為其體。是有情之本故也。然而非異熟因果之外。無餘因果之相。然餘因果彼因果之上談之故。以餘因果攝異熟因果之中以立其名。更非所遮者哉。如此之廢立者。聖教通備之施設。諸部一同之談旨也。何可始疑之耶。夫欲取之體者非異熟因果。如何可成之耶。欲不取之體者。有情相續方斷有。何要須哉。不如只為之攝不為之體被得。例如以煖等善根之得望煖善根之時。是疏故不為之善根體。有便故為之善根攝。次有無明故有行支。有行支故有五果。有五果故無漏心轉無漏現行。豈不由無明力哉。又無明得現行故。有漏色行二蘊現行。有漏色行二蘊現行故。無漏五蘊現行。豈不云無漏五蘊與無明俱時現行哉。何不舉彼與無明俱時行故之論文為難哉。 問。以威儀工巧通果三無記心現前位。攝分位緣起可云耶。答。可攝分位緣起也。兩方。若攝之者。凡分位緣起之廢立。約異熟因果論之也。而威儀工巧等三心全非異熟因非異熟果。何可攝在分位緣起之中耶。若強攝之者。寧可順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兩果之施設哉。若依之爾者。凡有情之為有情。無不攝在今此緣起。設雖威儀工巧等三無記心現前之位。何不攝之可云哉。 答。光法師釋云。四歲五歲已去。十四十五以來○此中間位所有五蘊。總名為受。受用勝故別標受名○十六十七已去○此位中間所有五蘊。總名為愛。此位愛勝故別標名○年漸長大○此中間位所有五蘊。總名為取○又漸長大○此業生位所有五蘊。總名為有。業名為有。是能有故。是能有故此位業勝。標以有名准此等解釋。位位所起之五蘊。設雖非異熟因異熟果之攝皆悉攝。彼位位隨應以得位之稱被得。重意云以異熟因果為本。餘三性因果攝之屬之。彼四五歲。十二三歲。十六七歲。年漸長大之言。可思之。若以所標之名定其體者。一二年之間。念念寧起受哉。念念寧起愛哉。念念寧起取耶。念念寧造引業哉。如此成之時。分位緣起之廢立能成。難勢之趣自被遮也。 以前之疑中委細記之。准彼可思之。 問。以他界他地有漏諸蘊攝自界自地分位緣起可云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攝之者。凡分位緣起之廢立者。約異熟因果以施設之。如云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兩果。而他界地之有漏法非自界地之因果攝。何以彼攝此可云耶。若夫強攝之者。然由煩惱界有差別之性相忽招相違。然由有漏繫地堅牢之軌則似致矣盾。若依之爾者。於愛取有等之諸位。若有入定得通離染得果等之人者。何不以彼諸心攝愛取有之分位哉。何況披今論之上文。上述但據欲界特伽羅大緣起經說具有故畢下云。於宿生中福等業位至今果熟總得行名光法師釋此文云。於無始宿生中。福非福不動等業位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得行名。以業感果勝故別標既於欲界行支正攝不動業行支以如此餘支亦准例。明知。以他界他地之有漏諸蘊攝自界自地之分位緣起云事如何。 答。如前重成之。可有二義也。一義云。前疑之中以無漏五蘊攝分位緣起之旨成之畢。今疑併准彼可思之仍文義今略之一義云。無漏五蘊非繫地法故。還屬欲界地之分位緣起云事。頗不道理。有漏五蘊是繫地法故。難以他界地之所屬攝自界地之緣起哉。例如云有漏自地依。無漏隨生處但會難者。起他界他地心之時。唯色行二蘊猶存故。緣起之相續更無別。何可違有情之輪轉心。次云所有五蘊者。約不起他界他地心之人論之或約多分論之。或念念具五蘊故云所有。更非謂一念必具五蘊。或五蘊者總相云之也。若約一念者。以色行之存在猶名五蘊也。是五蘊之所攝故也。例如六處之隨一生之時名具六處。次於不動業之難者。彼他界他地之行支故別。若彼界地緣起之攝。何可攝此界地之緣起哉。然光法師加福非福二業烈不動業者。廣舉無始所造之業故烈之也。更非謂欲界地行支故烈之。何為難勢哉。或福等三業之所攝故烈之。或乘言便故爾也。可有何失耶。 尋云。二無心定如何。 答。可有二義也。如上。 問。當處付明十二緣起相。且有支唯限一念云耶。答。不可限一念也。兩方。若限一念者。光法師解釋中云。又漸長大。因取馳求勝故。積集能牽引當有果業。此業生位所有五蘊。總名為有。業名為有。是能有故。此位業勝。標以有名准今此釋。可通多念歟被得。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引正理論分位緣起謂三生中十二五蘊無間相續之文為誠證。釋成行有二支是順生業非順後業之旨。而見今論之前後。餘處結一業引一生。多業能圓滿。當卷云。有謂正能造牽當有果業准此生諸文思之。有支唯局一念不通多念被得。若夫通多念者。有支豈不通順後業哉。 答。有支一念多念事。雖未窺先賢所存。可通多念之條。理在絕言之謂也。其旨如一方之難勢。重成其趣者。設雖疊分位於三生。設雖結引業於剎那。考有支之造時。宜經歷於多時也。所謂自十六七歲乃至二十四五歲。名之愛支位。自二十五六歲乃至三十四五歲。為之取支位。自三十五六歲乃至四五十歲五六十歲云之有支位歟被得。光法師判。十六七已去(乃至)總名為愛○年漸長大(乃至)總名為取○又漸長大(乃至)總名為有故也。若爾。自三十五六歲(乃至)五六十歲。或由妻子眷屬等至種種之奔波。或亦家業相承等運時時之妄念。此等惡業何不取果用於當來之同分哉。或由教緣師命等切切行施戒等。或由生得聞思惠數數知苦樂等。此等善業豈不絕感有身於人天之總報哉。此中若隨應一念結引業者。餘宜滿業如餘處之解釋中。述初是引業。後是滿業。判唯一能引餘助滿故。凡今此分位者。有情之心品堅牢而微性通體故堪結引業。以前分位未如此故。不能造引業云許也。何得意於一一念皆為引業。何得意於三性五蘊皆爾也。致如此之難勢哉。光法師述有支已前多造滿業。未多造牽引業之意在斯者歟。此旨前前疑之中多顯之。何可始疑哉。故如此得意之時。難勢自被遮者歟。況有支通滿業之義之前。彌不可限一念。其旨□論也。又老死通多生之義之前。有支可通順後業云事必然也。寧可限一念哉。可思之。 問。尊者望滿意。約分位緣起。緣起緣已生相對明四句分別相爾者。以未來羅漢最後心攝第四句可云耶。答。可攝之也。 兩方。若攝第四句者。今論述第四句者諸無為法。婆沙論判有非緣起法亦非緣已生。謂無為法。依之光法師釋云。第四句非是緣起亦非緣已生。謂諸無為法。不能為因取諸果故。體是亦可云故不從因起非緣已生依此等之諸文。云以未來羅漢之後心攝第四句若依之爾者。凡羅漢之後心者。異熟威儀二無記心是也。而未來故非同類因。非染污故非遍行因。非善惡故非異熟因。分位緣起故非俱有相應因。誰可云緣起法哉。然而是非過現二世。豈為緣已生哉。若爾。非緣已生非緣起。寧可不攝第四句哉。 答。可以未來羅漢之最後心攝非緣起非緣已生之句也。其旨如一方之疑難。但於俱舍婆沙兩論及光法師解釋者不云攝之云難者。無為法既非三世攝故。是為非緣起非緣已生之句。仍就顯露。且舉無為法不出彼後心也。若總理論之者。宜答如之者歟。以何知者。於緣已生非緣起之句之中。舉過現羅漢之後心准知。彼未來後心非緣起非緣已生被得。其理必然也。   尋云。今此師說正義歟。 答。既不以緣已生置未來。定知。非正義云事。正義意為因之邊名緣起為果之邊名緣已生故。可思之。 問。尊者望滿意。分位緣起者為唯約異熟因果論為當兼約同類遍行等餘因果論之可云耶。答。不限異熟因果。可約餘因果論之也。兩方。若限異熟因果者。云無明緣行之時。以無明望行支。更非異熟因。以行支望無明。全非異熟果。云識緣名色之時。以識支望名色。更非異熟因。以名色望識支。全非異熟果(乃至)生緣老死。隨應亦復如。此以知。兼約同類遍行等餘因果論之云事。若爾。設雖今此師意。何限異熟因果可云耶。若依之爾者。彼師意。緣起緣已生相對。致四句分別之中。於緣已生非緣起句之時。舉過去現在羅漢後心。以之思之。唯約異熟因果立分位緣起被得。若夫約同類遍行等業因論之者。雖羅漢後心非異熟遍行之二因。與未來諸無記心起同類因取百用。豈不為緣起法哉。既為非緣起法。測知。不約餘因果論之云事。如何。 答。彼師意。分位緣起者。專約異熟因果談之。兼約同類遍行等餘因果論之可云也。其旨如一方之難勢。但於難勢者。凡分位緣起者。談相續無間之因果也而羅漢最後臨入涅槃二無記心之次念。無有相續現起心故。以之所為非緣起法也。今此二無記心雖與遠未來諸無記心。隨應起同類因取果用。是遠續緣起之攝。非分位緣起之攝何為難勢之端哉。 問。正義意許尊者望滿緣起緣已生四句分別說可云耶。答。不可許之也。兩方。若許之者。彼師意既於未來不立緣已生。正義意寧可許之哉。若依之爾者。彼所說既□道理。正義意尤可許之也。 答。見論文偈頌。結此中意正說。因起果已生。長行云。諸支因分說名緣起。由此為緣能起果故。諸支果分說緣已生。由此皆從緣所生故。如是一切二義俱成。諸支皆因果性故(乃至)謂若觀此名緣已生。非即觀斯復名緣起。猶如因果父子等名此文意既顯。以一支望前名緣已生。望後名緣起。然一一支皆具緣起緣已生之二義之旨成之。始自無明終至老死。名緣起名緣已生云事。更不可疑之。若爾。設雖未來法。望前之時為緣已生云事亦必然。此是過現法之種類故也。正義意如此。而望滿意不存此等義門。寧可許之哉。 問。正義意。分位緣起者。為唯約異熟因果論之。為當約同類遍行等餘因果論之可云耶。答。總約異熟因果論之。別約同類。遍行等餘因果論之可云也。 以前就□者。望滿說粗記此事畢。准彼可得其意也。仍不委之。 問。經部宗意。十二緣起悉不以五蘊為體可云耶。答。悉非以五蘊為體可云也。 兩言。若悉不以五蘊為體者。凡十二緣起之廢立者。前位次第與後位為因。後位次第與前位為果。如云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有緣生生緣老死。是則三世流轉十二相續之謂也。豈非取位位五蘊為其體而從勝立名哉。若夫無明行二支唯以行蘊為體。識支唯以識蘊為等者。彼同時餘蘊據何得相續流轉耶。何況如名色六處生老死等未標別名。寧可不通五蘊耶。是以有宗意。十二支悉以五蘊為體定。加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豈不可說為餘慢等之論文云。經部諸師不信無明別有實體若爾。無明既無體也。餘四蘊非無明體。以何為無明支。與行支為緣之義可成之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經部諸師作如是問。此中所說為述已情為是經義。若是經義。不然。所以者何。亦前所說分位緣起十二五蘊為十二支違背契經(乃至)故前所說分位緣起。經義相違之論文云。此是決擇。此即述經部難分位緣五蘊為體。經中既說無明等四以三際無智等為體。故知。非以五蘊為體。此即違經。經了義故論判無爭經部師意存十二支悉非五蘊為體之義如何。 答。云十二支悉以五蘊為體。云悉不以五蘊為體者。是有部經部之諍也。然光法師釋云。經部立理通釋結成已義。雖於諸十二位皆有五蘊。非即用彼五蘊為體。相由籍者方立違。然隨此因有無彼果定有無者。可立此因法為彼果法支。如何阿羅漢雖有五蘊而無有行。隨福行非福行不動行。乃至或有五蘊而無愛等。故知。非由五蘊力故立十二支。汝若方無學五蘊由無無明等故不立支者。是即正由無明等力立支。不由五蘊力立。是故緣起經義即如文所說。或如我所說。唯用無明等為體解釋既明著也。學者何劬勞哉。但於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有緣生生緣老死之施設者。凡前前後後之相續者。是疏助之緣果。非真實之因果。其云緣不云因。豈無深致耶。其真實因果者。以過去二因望現在五果。以現在三因望未來兩果是也。而於過去世起無明行二支之時。雖非無色受想識四蘊。彼四蘊非現在五果之因。何可為彼二支之攝哉。於現在世識等五果生之時。雖非無惑業現起。非過去二因之果。寧可為今五果之攝耶。於現在三因未來兩果之時。各各不具五蘊。准例可知悉歟。如此得意之時。自餘之難勢隨而被遮畢。次於有部宗之例難者。既及對論。何以彼義可難此義哉。不足設會通。次於無明無體之難者。彼宗意。無明無體者。慢等煩惱不知諸法故。即以彼名無明故。所述無明無別體之旨也。非謂之爾故。於無明總無其體。何來為難熱哉。重意云。過去所起慢等諸煩惱即無明也。豈不為現在五果之因哉。 問。經部宗意。色無色界受支。如次以五受三受為為體可云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如次以五受三受體者。凡色無色界者。其處勝妙。其心微細也。宜於色界建立三受。於無色界建立一受。設雖經部宗意。何不辨五識意識之差異。可不存身受心受之不同耶。依之今論中述彼部意或判。依此便生樂等三受。從此三受引生三愛。謂由苦逼有於樂受發生欲愛。或有於樂非苦樂受發生色愛。或有唯於非苦樂受生無色愛。或云。為自受樂非苦樂故。造作身等各三種業。謂為自身受當樂故造諸福業。受當來樂非苦樂故造不動業。受現樂故造非福業。如是名為無明緣行光法師釋前文判。從此三引生三愛。謂由欲界苦逼惱惱故。有於樂受發生欲界愛。或有於色界初二三定樂第四非苦樂受發生色界愛。或有唯於無色界非苦樂受發生無色界愛。述後文云。眾生為自受樂及非苦樂故。造作身語意各三種福非福不動業。謂為自身受欲界當樂故造諸福業。為受當來色界下三定樂及四定以上非苦樂故造不動業。為受欲界現在世中五欲樂故造作殺等諸非福業。如是名為由無明為緣能起於行。 若依之爾者。勘光法師餘處之解釋云。若依經部。若樂隨身至四定。憂喜隨心至有頂。彼宗意說。有身即有苦樂。心即有憂喜退披成實論之說云。苦樂在身。隨所得身乃至四禪。餘三在心。隨所得必乃至有頂而成實多依經部者。出光法師餘處之定判。誰可疑之耶。加之淨影大師解釋中。述成實論意云。苦總四禪。憂至非想(乃至)樂在欲界。喜至非想若爾。約十二支論受支體之時。於色界者通五受。於無色者亙三受云事。論判解釋其旨甚炳然也。如何。 答。此事頗為難義。如何可會之哉。然光法師兩處之定判既致??楯。實在深所以歟。倩案之。彼部意。於三界談五受。有粗細之不同歟。若約粗論之者。憂苦二受唯局欲界。喜樂二受通在欲色。捨受一者廣亙三界也。若就細云之者。苦樂捨三受在欲界二界。憂喜捨三受通欲色無色可云也。思而可知也。故淨影大師大乘義章中云。憂根苦根。○成實大乘粗在欲界。論其細者。苦總四禪憂至非想。故經說言。苦樂隨至於四禪。憂喜隨心至有頂也。喜根樂根○成實大乘粗同毘曇。論其細者。樂在欲色。喜至非想准高祖之定判可思光法師之解釋也。不可有相違。 尋云。就大乘義章釋。且成實大乘者。成實即大乘歟。成實與大乘歟。答。貞禪大僧都祇短抄中被記之。可見彼也。 問。論文云。有說。緣起是無為法。以契經言。如來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性常住爾者。說一切有部異師說歟。答。或云當部之中之異師說。或云餘部之說之二義可有之也。兩方。若當部之中異師說者。光法師釋今此論文云。准宗輪論。是大眾部等計若依之爾者。此說既出本論婆沙之說。豈非當部之異師說哉。 答。光法師問俱舍論之今文作二釋。其釋云。准宗輪論。是大眾部計。又婆沙二十三呼為分別論者初釋意。今論云有說者。直引大眾部之說載之被得。若爾。是餘部之有說。非當部之異師(為言)第二釋意。今論云有說者。是引婆沙會分別論者之說載之被得。則當部之異說。非他部之異說(為言)。 重意云。婆沙會五百羅漢者。悉有宗之門人。不交他部之學者。其中分別論者意自同大眾部之計歟。可思也。 尋云。今此分別論者意同尊者滿說歟。 答。不爾。今分別論者意同大乘有佛無佛性相常然之說。大眾部之計多以如此。尊者望滿意以無為法攝云非緣起非緣已生之第四句云許也。其義既不同大眾部之計。是以論疏中雖述非正義之旨。全不云餘部之說者哉。 慶永十二年九月二日夜。於東大寺普門院書寫功已。凡厥書寫之功不虛。而光亡後滅之有緣。遂開悟於梵行已立之臺。鑽仰之力無朽。而有宗經部之疑開辨通釋於決擇談論之庭。願以善根餘薰。普及沙界群萌而已。 右筆華嚴宗相傳清熏(年齡二十九□呼□悲)。 俱舍論第九卷抄下 俱舍論第十上卷抄上     問題 問。寶法師意。明無明十二處攝歟。 問。論中釋無明體。舉多異說。爾者。論主正解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主意。可存無明實有義耶。 問。論文云。如是惡慧。應名無明爾者。舉經部師義歟。 問。光法師釋如何不許諸染污慧。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為能染論文云。經部救意爾者。經部宗意。善慧種子。間雜染污慧。名能染義可有耶。 問。論文云。有執煩惱皆是無明爾者。論主意。可許此義耶。 問。論中引契經說云。諸所有見爾者寶法師意。今此見者。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豈不可說為餘慢等爾者寶法師意。今此等如何釋之耶。 問。名色者。唯限五蘊攝歟。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非色即是受等四蘊文。爾者。為證今論又類似名義引之歟。 問。光法師述現在意識。及現在觸。望未來法境為異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今此果者。增上果攝歟。 問。經部宗意。六識界。可通彼同分耶。 問。論中釋意近行名。舉二師說。爾者。傳說言可互初二說耶。 問。第三靜慮樂受可立意近行耶。 問。論中述第三靜慮樂受不立意近行舉二故。爾者。第二故如何釋之耶。 問。不雜緣捨法意近行。可斷煩惱耶。 問。斷惑加行道位。可有憂意近行現前義耶。 問。憂意近行。可緣上二界耶。 問。論中明空無邊處近分地意近行。舉四意近行一意近行二說。爾者。光法師意。何說為止耶。 問。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可修緣第四靜慮心耶。 問。光法師意。無覆無記意近行。可緣同界上地耶。 問。正理論意。依身在下地。起上地無覆無記意近行。下緣下地境耶。 問。光法師釋意近行起不起相。無記意近行。通起上下地者。通果心爾者。通果心言。可攝天眼天耳二通耶。 問。變化心唯緣現在歟。 問。發業通果心。唯緣現在歟。 問。光法師意。通果無記心。唯與捨受相應歟。 問。正理論中。明意近行不通無漏。舉三師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生初靜慮成就欲界意近行。舉三師說。爾者。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正意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生初靜慮成就欲界意近行。舉三師說。爾者。第三師意。變化心總緣所化境歟。 問。寶法師依今論意生色界。成就欲界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可為正義耶。 問。寶法師意。變化心必總緣所化境歟。 問。寶法師意。化事發業通果心外可有餘意識通果耶。 問。論中述有說義云。唯雜染者。是意近行爾者。光法師如何釋其故耶。 問。論中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知法亦爾爾者。心恒住捨者。捨受名捨歟。 問。六恒住法。為唯限意識相應念慧。為當通五識相應慧歟。 問。六恒住法。以何為體耶。 問。阿羅漢果聖者。初起善眼識。現在前位。過去現在可成就恒住耶。 問。六恒住法。為唯限有漏。為當通無漏歟。 問。六恒住法。可通四無色地耶。 問。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其體可同耶。 俱舍論第十卷抄上   問。寶法師意明無明十二處攝歟。第。十二處攝也。兩方。若十二處攝者。寶法師釋無明何義。謂體非明。若爾無明應是眼等等之論文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如此釋者。明無明非眼等六根。色等六境攝。若依之爾者。以性相思之。明無明寧非法處攝哉。 答。明者無漏慧。無明者愚痴。故十二處中。法處攝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寶法師眼等六根。色等六境之釋者。其體非明。非無明。法通眼等六根。色等六境故。若體非明法名無明者。眼等六根。色等六境。應名無明難也。更非遮法處一分有明有無明歟。何況。正勘寶法師解釋云。若體非明。名曰無明。眼等六根。色等六境。除無漏明。並體非明。應名無明既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除無漏明。故無漏明者。十二處攝之旨。甚分明也。何隱一具文致其疑哉。 問。論中釋無明體。舉多異說。爾者。論主正解意。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明所治無明付之貪等煩惱。皆明所治故。以明所治義。難顯無明別體哉。 答。泛論之者。貪等煩惱。雖為明所治。明無明是敵對相翻法。以明所治無明為本故。云明所治無明之時。能顯無明別體也。 問。論主意可存無明實有義耶。答。不存無明實有之義也。兩方。若存無明實有義者。論主意。專明經部宗義。何可許無明別體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論主意。不存無明實有之義見。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一段定判。釋為顯有體義不濫餘之論文云。前二有過。論主正解。顯無明有體。無非有過。解誰復能遮自所分別。然異慧類。別有無明。如食異心。此說為善之論文。述論主非經部師許取說一切有部。任此等解釋。論主意。存無明實有之義云事炳然也。加之。顯宗論(十四)中。難惡慧為無明體云義。引契經無明染慧。令不清淨之文畢云。經主於此假作救言論主意。若不存無明實有之義者。寧可判假作救言哉。 答。論主意。明經部宗計不存無明實有之義也。故光法師意釋不可說為餘慢等論文云。經部諸師。不信無明另有實體。論主意。明經部故作斯難但於光法師。前二有過。論主正解等之釋者。云謂體非明。云應謂明無。云明所治無明。之三義中。明所治無明之義。不蒙若爾無明應是眼等之難。及若爾無明體應非有之難。故且云論主正解。為顯無明有體。無非有過義。不濫餘眼等無眼等失也。非謂論主意。實存此義歟次於光法師論主非經部師等之釋者。論主實雖明經部無明假立之義。結歸本宗故。云評取說一切有部也。准今論餘處有別實物。能持煖識。名為壽體。是說為善之文。光法師受此文。判論主評取說一切有部之釋。可思之也。次於顯宗論經主。於此假作救言之說者。論主如何不許諸染污慧。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為能染之救意。為顯不葉經文旨趣。降之嘲云假作救言也。顯宗論云。此救不然全非論主意實存無明實有之義。故云假設救也。抑正理論(二十八)中。亦有此文。故舉顯宗論說為疑。未得其意哉。 問論文云。如是惡慧。應名無明爾者。舉經部師義歟。答。非經部師義也。兩方。若經部師義者。論中雖舉此異說。未云經部師義哉。何況。顯宗論中。亦舉此說。知非經部師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披論文前後。案問答部盡。上難此義。引契經無明染慧。令不清淨。之文。下救此難云。如何不許諸染污慧。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為能染文。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部救意此釋無諍。惡慧為無明體者。經部師義如何。 答。經部宗意。存無明假立之旨。故不云惡慧為無明體也。故光法師釋如是惡慧。應名無明之論文云。此敘異計若經部師義者。何不云爾哉。但於光法師經部救意之釋者。論主意。明經部宗無明假立之義故。或云無明別有體。或云惡慧為無明體之二義。俱雖不許之。今此二義之中。無明別有實體者。有部義故。專不許之。且許惡慧為無明體云義一往救之也。實非存此義。例如經部宗意。眼見識見合見三義之中。遂存和合見義。故雖破眼見識見二義。眼見識見二義之中。且明識見義也。 問。光法師釋如何不許諸染污慧。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為能染論文云。經部救意爾者。經部宗意。善慧種子。間雜染慧污名能染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光法師釋此文雖作多解釋。未言善慧種子。間雜染污慧名能染哉。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種子現行間雜之時。何無善慧種子間雜染污慧名能染義哉。 答。披論文前後。案難答起盡。如何不許諸染污慧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為能染者。惡慧為無明體云義。救契經無明染慧令不清淨之文也。此救意云。惡慧無明能染慧者。染污慧種子間雜善慧。令不清淨。或現行染污慧前後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惡慧無明能染慧(為言)文意以能間雜。即名能染也。若善慧種子。間雜染污慧。名能染者。善慧種子。不可有能染之義。若以善慧種子為能間雜。以染污慧為能染者。亦非能間雜即名能染。故無善慧種子。及現行。為能間雜。亦名能染之義也。今此疑問。非指論義歟。 問。論文云。有執煩惱。皆是無明爾者。論主意可許此義耶。進云。論文云亦此亦應同前理遮遣。不許此義也。付之今此所明無明者。十二緣起支中無明也。通貪等餘煩惱云義。即葉道理。論主意。何不計此義哉。 答。論中正顯此義過非云。若諸煩惱。皆是無明。於結等中。不應別說難破之趣。甚炳然也。但於今此所明無明者。十二緣起支中無明也。通貪等餘煩惱云義。既葉道理云難者。十二緣起支中無明。其體唯自無明一惑見也。見今論餘處文。述傳許約位說。從勝言支名。於愚惑位。無明勝故。立無明支名也。更非以貪等餘惑名無明。例如王行雖有臣從。王獨勝故。總說王行。非謂云爾故於臣從立王名也。愚惑位立無明支名。其義同之疑難之旨。頗不可然哉。 問。論中引契經說云。諸所有見爾者。寶法師意。今此見者。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諸所有見。謂五見也付之依寶法師解釋。披今論所引經文前後。諸所有見之外。別列諸我我所執。明知。諸所有見者。五見中除身見餘四見云事。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諸所有見。謂五見中除身見。是餘四見如何。 答。諸所有見之言無所簡。故寶法師釋謂五見也。尤順文相也。但於諸所有見之外。列諸我我所執云難者。寶法師會此疑云。正理論云。以過重故。故重說也寶法師即次下引正理論。然於此中勝者。別說我我所執。是諸見根故。於見中別顯二種之文畢云。此諸言流至見所理含攝一切見盡。以我我所。諸見根本勝故重說之文意顯也。法華經中。歎富樓那德云。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處說法人中。亦為第一之人。聊可為今准例歟。次於光法師。謂五見中。除身見。是餘四見之釋者。此釋所存。如疑難趣也。人師意。即別不可必一准歟。 尋云。正理論中。述重說我我所執之旨者。光法師釋。寧不背之哉。 答。正理論中。正不云重說我我所執。只云然於此中勝者。別說我我所執。是諸見根故。於見中別顯二種故。光法師我我所執。諸見根本故。別說之以為一類。非重說之得意。能順正理論說也。 問。論文云。豈不可說為餘慢等爾者。寶法師意。今此等言。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等謂等取疑恚二惑付之。依寶法師解釋。案今論文起盡云。豈不可說為餘慢等。七慢之中。我慢前舉。故舉慢等取餘過慢。等五慢見。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豈不可說為餘六慢。慢等等取過慢等五加之。披正理論(二十八)文云為攝疑恚。說隨眠言。契經隨眠之言。既攝疑恚二惑畢。慢等等言。何可等取疑恚二惑哉。 答。勘寶法師釋始終云。貪見我慢。以經別說。不可說為貪見我慢。餘慢疑恚。經既不說。寧知不是餘慢等也。等謂等取疑恚二惑。此是異師意也○今祥正理。此釋自是一家之別。無決定證。知如說隨眠如何。即知定攝疑恚不攝無明。言諸遍流。即謂我慢攝餘六餘若謂我慢攝餘慢者。應但言慢。經不應以我慢標。別如說其愛。若謂以我慢勝別標。我名故知。諸我不攝餘慢。如我我所見。此見言下。不攝四見。進退推尋。不能通釋論主之難按此釋意云。祥正理此釋自是一家之別。無決定證。不信正理論說。自作別釋。我慢之言。唯限我慢一種。隨眠之言。攝無明得意。故餘慢者。指我慢外餘六慢。等言等取疑恚二惑。豈不為類性哉(為言)故泰法師釋此文云。豈不可說為餘六慢及瞋疑等但於光法師釋者。且任正理論為攝疑恚說隨眠言之文。釋慢等等取過慢等五也。兩師定判。其意是異。各存邊邊道理。何可必一准哉。次於正理論為攝疑恚說隨眠言之文者。寶法師意。自本正理論說之外作別釋。故違正理論文。更不為痛也。 問。名色者。唯限五蘊攝歟。答。可通五蘊及無為法也。兩方。若唯限五蘊攝者。名色種類非一准。何唯限五蘊攝哉。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名色者。不限五蘊攝。 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色如先辨今唯辨名之論文云。色如先辯。謂前界品色蘊中辨。今唯辨名。前文雖亦辯餘四蘊。未說為名。故今分別如此釋者。名色者。唯限五蘊攝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廣論名色體性之時。名通非色四蘊及三無為法也。諸法名在非色分中。三無為法同非色法故。名為名也。故光法師餘處釋唯邪見一名色處起之論文云。色蘊是色。餘四蘊及擇滅是名。邪見不緣虛空非擇滅。此中不說是名。所攝言。非色法□□者。婆沙云。諸法有二分。謂色非色。名在非色分中。故總非說色分為名但於光法師釋者。今論疏文所談。名色者。十二支中名色支。故唯就五蘊分別其體。不云通無為法。尤有其謂也。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非色即是受等四蘊文。爾者。為證又類似名義引之歟。答爾也。兩方。若為證又類似名義引之者。婆沙論中。雖說非色即是受等四蘊。未述又類似名之旨。何可為其證據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又類似名之論文。引婆沙論。此文明知。為證今義引之云事如何。 答。今論中明無色四蘊標立名稱。述一解意云。又類似名光法師釋此文云。四蘊與名同無色法。流類似名。故標名稱。故婆沙十五解四蘊名名所以云。答佛於有為。總立二分。謂色非色。色是色蘊。非色即是受等四蘊。非色聚中。有能顯了一切法名。故非色聚。總說為名此釋意。為證又類似名之義。引婆沙論此文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中未述又類似名之旨云難者。又類似名者。四蘊與不同無色法。流類似名。故於四蘊。總立名稱(為言)婆沙論說。其意是同。故光法師引合此說。顯又類似名之義。全非所背也。故寶法師解又類似名之論文。引婆沙論此文。其意亦同之。 問。光法師述現在意識及現在觸。望未來法境為果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今此果者。增上果攝歟。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現在意識及現在觸果。望未來法境。亦是增上果付之見今論餘處文。明五果相云除前有為增上果。於增上果。無果前因後之義定。而現在意識及現在觸。望未來法境。果前因後也。何釋亦是增上果哉。 答。光法師第二釋意。存得果名不可過五果。故以未來法境為因。以現在意識及現在觸為果。可增上果攝(為言)但於今論餘處除前有為法有為增上果之文者。就取果與果增上果云爾也。故光法師釋云。凡增上果有二。一取果與果增上果。此必無在因前也。二非是取果與果增上果。此果容在因前。我今據此說也。 問。經部宗意。六識界可通彼同分耶。答。可通彼同分也。兩方。若通彼同分者。經部宗意。談過未無體之旨。若爾。現在世必可託境。何可通彼同分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經部宗意。六識界可通彼同分如何。 答。見今論文。經部師救有部難云。有餘救言。非諸眼色皆諸眼識因。非諸眼識皆諸眼色果非因果者。別說為三。因果所收。總立為觸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部師救。據彼同分根境識故。別說為三。若據同分根境識。三因果所收。總立為觸泰法師釋此文云。有餘經部救言。非諸彼同分眼色。皆諸眼識因。非諸彼同分眼識。皆諸眼色果。若彼同分根境識非因果者。別說為三。若同分根境識。因果所收。總立為觸任此等定判。准眼識思餘識。經部宗意。六識界彼同分云事。甚分明也。但於經部宗意談過未無體之旨云難者。經部宗意。雖談過未無實體。許曾有當有之義邊。故未來當有眼識。通彼同分也。所謂前念眼根與色境合。以之為所依所緣。後念眼識現起。名為同分。前念眼根不與色境合。後念眼識不起故。此未來不生眼識。名彼同分(為言)耳等餘識。准之可思。故寶法師釋云。今詳此釋。若未來實有。此義可然。若法現在。即無斯理。雖復有處無識。無有識不依處。識生必託根境起故。此似是未來。彼同分不生與根合識也。是不正義。 問。論中釋意近行名。舉二師說。爾者。傳說言。可互初二說耶。答。可互初二說也。 兩方。若亙初二說者。今論文初師說。始置傳說言。明知。唯限初說云事。若依之爾者。泰法師引婆沙論三釋畢云。此俱舍論但述初二復次。所以言傳說也此釋無諍。傳說言可互初二說如何。 答。今論中釋意近行名。舉二師說云。傳說喜等。意為近緣。於諸境中。數遊行故。有說。喜等能為近緣。令意於境數遊行故初說意云。喜等以意為近緣。第二說意云。喜等與意為近緣。今此二師。俱許同時因果之義。故論主意。不信此二說。置傳說言也泰法師釋。即存此意歟。但於初師說始置傳說言云難者。初師說。始置傳說言。即可貫通第二說也。 重難云。論主意。存何義不信今此二說哉(是一)次勘正理論說云。喜等有力能為近緣令意於增數遊行。故若說喜等意為近緣於境數行名意近。則應想等亦得此名。與意相應。由意行故存今論第二師義。難初師說若爾。准正理論說。推今論意。唯不信初師說。置傳說言可云也。 答。論主意。明今論下段所載。有說。如是諸意近行。毘婆沙師。隨義而立○唯雜染者與意相牽。數行所緣。是意近行云義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此下敘異說。或是經部師說寶法師釋此文云。第三論主。假為異說。破有部也任此等解釋。論主意。明下有說義是故不信上二師說。置傳說言也次。今論文置傳說言。論主意。明經部說。不信有宗義之時事也。正理論中。設雖存第二師義。難初師說。今論傳說之言。全不可依彼歟。 問。第三靜慮樂受可立意近行耶。進云。今論疏中。不立意近行也。付之。第三靜慮樂受。既意識相應也。何不立意近行哉。例如喜憂捨三受立意近行如何。 答。此疑者。是今論等問答也。故今論云。第三靜慮意地樂根意近行中。何故不攝。傳說。初界意識相應無樂根故。又無所對苦根所攝意近行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毘婆沙師傳說。於三界中。若欲界有者。上界亦立。以初欲界意識相應無樂根故。所以上界亦不別立。又無樂根所對苦根意近行故。所以不立樂意近行正理論(二十九)云。第三靜慮有意地樂。亦應攝在意近行中。此責不然。初界無故。又凝滯故。謂欲界中。無意地樂。第三靜慮雖有不立。又彼地樂。凝滯於境。近行於境。數有推移。不滯一緣。方名行故。又無所對苦根所攝意近行故。若爾。應無捨意近行。無所對故。不爾憂喜即捨對故。第三靜慮意地樂根。無自根本地捨地為對故。然無近分等無捨等近行失。以於初界中有同地所對故。或復容有不容有故。謂意捨等。容有同地所敵對法。意樂定無同地敵對。故無有失顯宗(十五)說。全亦同之。婆沙論(百三十九)云。問第三靜慮有漏樂根。唯在意識。何故不說。答初非分故。後亦不立。有說。彼非全故。謂無全地有漏樂根在意識者。是故不立。有說。彼樂受。雖與意識相應。而非捷利。意近行必捷利。分別轉故。又所對苦。非近行故。此亦不立。 問。論中述第三靜慮樂受不立意近行舉二故。爾者。第二故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又無所對苦根所攝意近行故。付之。意近行者。喜等意為近緣。於諸境中。數遊行義也。於樂受既有此義。設雖無所對苦意近行何不立意近行哉。是以。正理論中。難此解云。若爾。應無捨意近行。無所對故如何。 答云。意近行名。實依喜等意為近緣於諸境中數遊行故。喜等能為近緣。令意於境數遊行故也。於樂受雖有此義。又無所對若意近行故。不立意近行(為言)故光法師釋又無所對苦根所攝意近行故之論文云。又無樂根所對苦根意近行故所以不立樂意近行但於正理論苦爾應無捨意近行無所對故之難者。又無所對苦根所攝意近行故者。是有守義也。故婆沙論(百三十九)云。又所對苦非近行故。此亦不立正理論意。即存此義。故且雖舉此難。遂會之云。不爾憂喜即捨對故也。 問。不雜緣捨法意近行可斷煩惱耶。答。可斷煩惱也。兩方。若斷煩惱者。正理論(二十九)云。唯有雜緣。諸捨近行。能正離染以意近行。但有漏故。婆沙論(百三十九)中。問幾意近行能離染耶。答一謂雜緣捨法意近行。能為無間道故。任此等論判。不雜捨法意近行。不斷煩惱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披寶法師解釋。不雜緣法念住斷惑見。不緣皆捨法意近行。相例可同如何。 答。依上三無色近分地。斷次下地煩惱之時。次下地中無色等五境故。不雜緣捨法意近行。現前可斷煩惱之理。必色也。但於正理婆沙兩論之文者。依上在無色近分地斷次下地煩惱之時。不緣色等五境故。以實而言。雖不雜緣捨法意近行相前。若有色等五境者。容雜皆之。故雜緣捨法意近行中。且攝屬之也。婆沙論(百六十九)中。述六十五等至緣自上下地相云。十等至。唯緣自地。謂八味相應。及空識無邊處遍處。唯緣自地等至之中。不舉非想非非想處。淨定及解脫。若有上地者。容緣之故也。以之可為今准例歟。 問。或論藏意。雜緣不雜緣法意近行現前位俱可有離染義耶。進云。論家定判中。一類離染。一類不離染付之所治煩惱是萬差。能斷道品非一准。雜緣不雜緣法意近行現前位。俱可有離染義哉。是以。雜緣法念住現前位。同許離染義。雜緣不雜緣法證淨現前位。俱有離染義。彼此相例。其義可同如何。 去嘉祿元年最勝講。宗性對延曆寺宗緣大僧都。用此論義乎。所存之旨。委悉難之。講答之趣頗不分明。然間證義者。園城寺顯尊法印云。疑問尤可然。會通實難道。 問。斷惑加行道位。可有憂意近行現前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斷惑加行道位也。何可有憂意近行現前義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百三十九)文問幾意近行能離染耶。答一謂雜緣捨法意近行。能為無間道故。若解脫道。通有雜緣喜法意近行畢云加行勝進亦通所餘所餘意近行者。豈非指憂意近行哉。 答。憂意近行。是離欲捨法故。斷惑加行道位。全不可有現前義也。但於婆沙論。加行勝進。亦通所餘之文者。對無間解脫道。為雜緣法意近行。加行勝進道。通不雜緣法意近行。云通所餘意近行也。 重難云。斷下三無色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不雜緣法意近行現前。故指不雜緣法意近行。不可云所餘意近行哉。 答。斷下三無色煩惱。無間解脫道位。實雖不雜緣法意近行現前。婆沙論一段之文。以斷惑無間解脫道。總為雜緣法意近行。故對之加行勝進道。通不雜緣法意近行。云通所餘意近行也。 貞禪大僧都云。斷惑加行勝進道位。容有別緣色等六境之義。故不限法意近行。亦通所餘色等意近行云也。 問。憂意近行。可緣上二界耶。 第三卷抄記錄之畢 問。論中明空無邊處近分地意近行。舉四意近行。一意近行二說。爾者。光法師意。何說為正耶。進云。光法師判前說為正。四意近行義為正也。付之。空無邊處近分地心。緣第四靜慮之時。尤可總緣之。何判別緣色聲觸法四境云義為正哉。是以。光法師意婆沙論通果心。總緣別緣畢說中。總緣義為正判。以彼思之。其義可同如何。 答。光法師前說為正之決判。源依婆沙論說也。故光法師釋云空處近分二說不同前說為正。故婆沙一百三十九云。若許別緣下者。則有四捨意近行。謂色聲觸法。若許總緣下者。則唯有一。則有四捨意近行。如是說者。應說有四但於空無邊處近分地心。緣第四靜慮之時。尤可總緣之云難者。無間道位。實雖總緣第四靜慮。諸有漏法。加行道位。容有別緣色聲觸法四境之義。故四意近行之師說為正也。次於光法師意。婆沙論通果心。總緣別緣異說中。總緣義為正之例難者。通果心。依禪定力生。或總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或緣所發身業之時。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色香味觸。或緣所發語業之時。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色香味觸。更不欲別緣之。故總緣云師說為正也。彼此義門遙異。不可為相例難歟。 問。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可修緣第四靜慮心耶。答。可修之也。兩方。若修之者。現起道既不緣第四靜慮。未來亦不可修緣第四靜慮心。是以。披光法師餘處(二十四)所引正理論(六十六)文。述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六行相所緣云。皆緣空處乃至有頂如此文者。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不修緣第四靜慮心見。若依之爾者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修空無邊處近分地心者。何不修緣第四靜慮心哉。依之。婆沙論中明離染位得意近行云。離第四靜慮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一切無間解脫道言。無簡第九解脫道。明知。彼解脫道時。修緣第四靜慮靜慮近行云事如何。 答。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不可修緣第四靜慮心。彼第九解脫道位。必入空無邊處根本地。而任根本善。無色不緣下有漏之性相現起道。既不緣第四靜慮故。未來亦不修緣第四靜慮心也。故婆沙論中。述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時。修念住云。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三。除身念住若彼位修緣第四靜慮心者。寧不修身念住哉。但於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修空無邊處近分地心者。何不修緣第四靜慮心哉云難者。彼第九解脫道位。雖修空無邊處近分地心。不修緣下地心也。故寶法師餘處(二十四)引婆沙論問何故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靜慮所攝粗等行相。通緣三界無色所攝粗等行相。唯緣無色界耶。答靜慮地中。有遍緣智。能緣自地下地上地。無色地中。無遍緣智。唯緣自上不緣下地之問答畢云。故無色不修緣下地行相例如依根本地入見道人。未來雖修未至地。聖道根本非欲斷對治故。唯修上二界能治道。不修欲界能治道也。次於婆沙論離第四靜慮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云文者。案婆沙論一段文意。今此得者。所現起得。在生相得。俱名得故。第九解脫道時。容現起道品得第九無間道時。在生相故。離次下地深。第九無間隨時。各得次上地根本近分意近行畢。故於第九解脫道時。不明得靜近行之義也。故見婆沙論次上之文。始自離欲界染。終至離第三靜慮染。皆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時。述得意近行之義。無學第九解脫道時。鄰之次下云。離第四靜慮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亦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時論之也。全不可通第九解脫道。何以此文。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時。得四意近行得意為疑哉。 重難云。會通婆沙論文之旨。猶不可然。離第四靜慮染。第九無間道時。四意近行得在生相者。第九解脫道時。彼得容現起。豈非第九解脫道時修四意近行哉。 答。離第四靜慮染。第九無間道時。得四意近行者。色聲觸三意近行得。唯限現起。不在生相。法意近行得。通現起生相。故合之云得四意近行也。第九解脫道時。唯法意近行得。容現起故。婆沙論文。全無相違也。 問。光法師意。無覆無記意近行。可緣同界上地耶。答。不緣同界上地也。兩方。若緣同界上地者。無覆無記意近行。勢力微劣也。設雖同界。難緣上地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唯能緣自下地若依之爾者。初靜慮無覆無記。非意近行。必緣同界上地。相例可同如何。 答。披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述若無記緣自下非緣上力劣故畢。引婆沙論(七十三)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唯能緣自下地之文。餘處(二十)云。無記力劣。下緣上難故。不緣上界。上緣下易故。能緣下界任此等定判。初靜慮無覆無記意近行。不緣同界上地之旨。甚分明也。但於初靜慮無覆無記非意近行心緣同界上地云例難者。依身在第三靜慮之人。為見聞觸自地色等。借起初意眼耳身三識之時。緣同界上地也。光法師餘處(二十)雖緣上地。由同界故。所以得緣。欲色界別。下不緣上之釋。其意在之。 問。正理論意。依身在下地。起上地無覆無記意近行。可緣下地境耶。答。可緣下地境也。兩方。若緣下地境者。光法師今解釋中。依正理論意。云無記近行。身在下地。即不能起上地緣下。故不別說。餘處(二十)定判。述正理不說據身在下。不能起上無覆無記緣下見苦所斷。各據一義。故不相違。欲見集斷及修所斷各五識緣。准釋應知。思此等釋意彼論意。依身在下地。起上地無覆無記意近行。不緣下地境。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餘處(二十七)所引正理論(七十六)文云。應作是說。四意中。有定相應勝無記惠。能引自地勝大種果。此惠現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今現在前。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勝記慧為體定。若爾。依身在下地起上地無覆無記意近行。可緣下地境也如何。 答。正理論意。存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體故。依身在下地起上地天眼天耳二通。相應意近行緣下地色聲二境也。其旨即如一方疑難之趣。但於光法師今解釋者。見一段起盡。引婆沙論。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唯能緣自下地之文畢。就之問若無記能緣下者。何故正理二十九。解近行中。別標色善能緣欲界。不言無記。解之云以善近行。身在下地。身在上地。俱能起彼地善緣下欲界。是故別說。無記近行。身在下地。即不能起上地緣下。故不別說。此釋意。以正理論初二靜慮唯有十二○善緣欲界亦具十二○三四靜慮唯六。謂捨緣欲界境。善亦具六之文。對婆沙論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唯能緣自下地之說。令問答故。就婆沙正理兩論。一同所談。無覆無記意近行。云無記近行身在下地。即不能起上地緣下。故不別說也。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體者。唯正理論說。非婆沙論意。故今問答中。不記之也。次於光法師餘處。欲見集斷。及修所斷各五識緣。准釋應知之釋者。顯欲界修所斷法。同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之旨許也不可為疑難歟。 問。光法師釋意近行起不起相。無記意近行。通起上下地者通果心爾者。通果心言。可攝天眼天耳二通耶。答不可攝天眼天耳二通也。兩方。若攝天眼天耳二通者。見光法師解釋。不云攝天眼天耳二通。知不攝之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說釋意近行相。而正理論意。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體定。若爾。通果心言。可不攝天眼天耳二通哉。 答。見光法師一段解釋。引婆沙正理兩論之說。問答分別三性意近行。緣自上下地并起自上下地相。故今此所明意近行者。彼兩論一同所談意近行也。而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體者。唯正理論說。非婆沙論意。故今一段中不論之也。 重難云。披光法師定判云。今言無覆無記近行通起上下。據意識中所有無覆無記近行說。故不相違既云據意識中所有無覆無記近行說。依正理論意之時。寧不攝天眼天耳二通相應意近行哉。 答。此亦就婆沙正理兩論一同所談。無覆無記意近行。置所有言。故非指疑歟。 問。變化心唯緣現在歟。答。唯緣現在也兩方。若唯緣現在者。披今論餘處文。本頌結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長行述初習業者。由多化心。方能化生一化事。習成滿者。由此一化心。隨欲化生多少化事。若初習業位。多變化心。化作一所化事者。初念變化心。豈不緣未來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釋云。若化心唯緣現事如何。 答。此事雖有學者異義。任光法師。若化心唯緣現事之釋。且可存變化心唯緣現在云義也。退勘光法師餘處(二十七)解釋。引婆沙論(百二十二)評家義云。如是說者。諸所化事。由道化作。亦由化心。謂神境通道無間而滅。化心與所化俱時而起。雖俱時起。而能化心唯是道果。諸所化事。是前道果。及化心果若初習業位變化心。與所化事俱時起者。寧閣現在所變化事。緣未來所變化事哉。爰知。變化心唯緣現在。不緣未來云事。但於今論餘處本頌長行之文者。初習業位。多變化心。各化作象馬等一類所化事。後成滿位一變化心。隨應化作象馬等多類所化事(為言)以何知之者。見婆沙論(百三十五)文云。若初起通者。一心一化。若通滿者。一心多化准此婆沙論說。聊簡今論文也。 重難云。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者。初習學位。多念變化心。化作一所化事。後成滿位。與此相違。一念變化心。化作多所化事云也。若初習業位。一念變化心。各化作一所變化事者。何云成滿此相違哉。答。初習業位。一念變化心。化作一化事。後成滿位。一念變化心。化作多所化事。故以後成滿位。望初習業位。論相違義。有何所背哉。 重難云。變化心。唯緣現在云義意。會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之文。或有初習業位變化心於象馬等一類依身分分化作緣之義。或有初習業位變化心緣所依木石云義。彼等義有何過今存不葉文相之義哉。答。分分化作之義違婆沙論(百三十五)謂初起通者。一心但能作一類物。若通惠滿者。一心能作象等四事之文。緣所依木石云義。背光法師餘處(二十二)所引。泰法師。然通果心唯緣自地所變化事之釋。故捨彼等義。所存此義也。 變化心緣未來者。相承義也。然而恐繁重省略之。第二十七卷抄可記錄之也。問。發業通果心。唯緣現在歟。答可緣現在未來也。兩方。若唯緣現在者。光法師雖述若化心唯緣現事。不云發業通果心唯緣現在。明知。發業通果心。不唯緣現在云事。若依之爾者。變化心唯緣現在發業通果心。相例可同如何。 答。發身語表業。必由因等起心。故通果心。欲令所化有情發身語表之業之時。必先起因等起心。故為因等起發業通果心。緣未來身語表業也。光法師不云發業通果心唯緣現在。即存此旨也。何況。光法師餘處。既得緣名。亦緣心等之釋意。發業通果心。緣未來身語表業剎那等起心(為言)元瑜法師(述文記六)云。發業心緣當起業。發業通果心。皆未來身語表業云事。亦分明也。但於變化心唯緣現在云例難者。所化色香味觸四境無間斷法。能變化之稍易故。定前心欲化象等。入禪定畢。後出定時。能變化心。與所化事。俱時而起。故變化心。緣彼俱時所變化事。不緣未來所變化事也。身語表業。有間斷法。能發業心。發之尤難故。定前心欲令所化有情發身語表業雖入禪定。後出定時。必先起因等起心。發身語表業。故為因等起發業通果心。現在前位。無有所發身語表業。不緣現在緣未來身語表業也。 問。光法師意。通果無記心。唯與捨受相應歟。 答三卷抄記錄之畢 問。正理論中。明意近行不通無漏。舉三師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正理論(二十九)云。有說。近行有情皆有。無漏不然。故非近行付之。憂受是離欲捨法。喜受亦生第三靜慮以上不成就之。彼雖無有情皆有之義。既立意近行。何云無漏受非有情皆有。故不立意近行哉。 答。欲界有情。無始以來。無不成就憂喜二受。彼離欲界染位捨憂受。生第三靜慮以上之時。不成就喜受後時事也。非一類全不成就之。無漏聖道異之。諸有情類。無始以來。未入正性離生之前。不成就之。故非諸有情類皆有無漏受。故無漏受不立意近行(為言)。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三十九)中。明生初靜慮成就欲界意近行。舉三師說。爾者。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正義歟。答。非正義也。兩方。若正義者。光法師今解釋中。引婆沙論三師說畢云。於三說中。初說為正爰知。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第二師說。非正義云事。若依之爾者。生初靜慮成就欲界色聲法三意近行云師意。深存道理。何非正義哉。是以。披光法師餘處解釋云。若化心。但緣四境。若發業通果心。但緣身語二業。而言通法分別門者。據總緣說。故名緣法。非緣七種法故名緣法既云但緣身語二業。又述通法分別行。准此釋思之。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可正義如何。 答。見光法師今解釋。引婆沙論三師說畢云。於三說中。初說為正。一同此論正理。二不言有說。此即初師意說。縱緣身語業。亦兼緣能造觸。或緣身業。兼緣香味觸。緣語業兼緣色香味觸。故但名法捨意近行此釋意。成初說為正之道理之時。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第二師說。非正義之旨。自所顯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初釋意云即得緣名。亦緣心等。故第二釋意異之。成發業通果心。不緣名等心等之義。云若發業通果心。但緣身語二業也。全不遮緣身業時。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香味觸。緣語業時。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色香味觸之義邊也。次於而言通法分別行者之通言者。初釋意。婆沙論第三師。通果心色等六意近行俱云義意。通果心可緣法境故以之為證。述發業通果心緣名等之旨。法分別行。亦容此故者。即指此文也。非謂此釋意通色聲法三意近行。故無相違。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三十九)中。明生初靜靜成就欲界意近行。舉三師說。爾者。第三師意。變化心必總緣所化境歟。答。可有別緣所化境義也。兩方。若必總緣所化境者。第三師意云。生初靜慮成就欲界六意近行。定知。變化心中。可有別緣所化境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所化境者。四處二處性也。變化心必可總緣之。是以。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述第二師說云。若緣所變化事。以總緣法故。即有緣法捨意近行第三師意。其義可同如何。 答。光法師引婆沙論三師說畢。判於三說中初說為正。雖不許第三師說。依第三師意。變化心中有別緣所化境義也。故婆沙論下文。明生第三靜慮成就第二靜慮近行。述今此第三師說云。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觸法捨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而第二靜慮無發業心故。變化心中。有別緣所化境義云事必然也。但於所化境者四處二處性也變化心必可總緣之云難者。此師意云。此心容有總別緣。故變化心中。有別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義存也。次於婆沙論若緣所變化事以總緣故之文者。第二第三師其義既各故。何以彼師說難此師義哉。 重難云。勘光法師餘處(二十七)解釋。難泰法師以婆沙論第三師說為證。變化心即化六處之義云。今解不然。別有通果心發語。化心不能發語。寬狹如前說。法師未委。通果心寬。變化心狹。謂諸通果心。皆是化心。故作斯釋准此能破之趣思之。第三師意云。通果心有別緣義。發業心中。有此義爰知。此師意。變化心中。不許別緣所化境義云如何。 答。婆沙論第三師意。變化心中。別緣所化境云分明證文。前重出之畢。何重疑之哉。但光法師能破意。泰法師婆沙論第三師說惡得意。不辨發業通果心發語。存變化心化聲為證。故難之別有通果心發語。變化心不能發語。泰法師未知。通果心寬。變化心狹。謂諸通果心。皆變化心。作此謬釋破也。非謂云爾故別緣色香味觸四境通果心。即發業心全無相違也。 問。寶法師依今論意。生色界成就欲界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可為正義耶。答。可為正義也。兩方。若□□義者。見今論文云。若生色界。唯成欲界一捨法近行。謂通果心俱若今論意。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為正義者。何唯舉一捨法近行之一說哉。若依之爾者。寶法師意。述婆沙論三師說俱正義之者。設雖今論意。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寧非正義哉。 答。披寶法師解釋。引婆沙論(百三十九)三師同說畢云。今詳。三解據義各別。不相違也。第一師據化事心。唯法捨近行。此心不唯緣一境故。第二師說。據化事心及發身語業心。唯緣色聲故。第三師說。通六近行。通取化事發業及餘通果心。亦容別緣六境界故。有人云。初師為正。初師意。發業心亦兼緣能造觸故者非也。若能造觸。亦心緣起善惡二業。例亦應然。應同所造通其善惡此釋既述婆沙論三師說。非相違義。俱可義之旨畢。破光法師初說為正之釋。明知。自義意。存三師說俱正義云事。若爾准婆沙說。思今論意。生色界。成就欲界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可為正義也。但唯舉一捨法近行之一說事。據變化心論之也。寶法師第一師據化事心。唯法捨近行。此心不唯緣一境故之釋。即顯此趣歟。 尋云。寶法師若能造觸。亦心緣起善惡二業。例亦應同所造通其善惡之釋。其意如何。 答。此釋意。難光法師發業通果心緣身語業時。亦兼緣能造觸云釋。若發業通果心緣造四大種者。能造四大種同善惡二業。可通善惡二性。若通善惡二性者。可違以作者心本欲起業非四大種。故不成例之理(為言)。 問。寶法師意。變化心必總緣所化境歟。答。可有別緣所化境義也。兩方。若必總緣所化境者。寶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三十九)中。述第三師說云。有說彼成就六。謂六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定知。變化心中。可有別緣所化境義云事。若依之爾者。緣境故。判第三師說通六近行。通取化寶法師釋婆沙論三師說。非相違義。云第一師據化事心。唯法捨近行。此心不唯事發業及餘通果心。等容別緣六境界故。變化心必總緣所化境。餘通果心。有別緣義如何。 答。寶法師引婆沙論三師說畢云。今詳三義。據義各別。不相違也。釋成三師說俱正義之旨而婆沙論下文。明生第三靜慮成就第二靜慮意近行述今此第三師說云。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觸法捨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第二靜慮通果心。許別緣義。豈非變化心哉。故變化心中。有別緣所化境義云事必然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實似難思。然而試存一義云。變化心中。可有二類。若據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云之者。必總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故。唯法意近和行地。第一師據化事心。唯法捨近行。此心不唯緣一境故者。即顯此意也。若據第二念以去與所化事俱心論之者。可有別緣所化色香味觸義也。以此第二念以去。與所化事俱心。望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且名餘通果心。雖釋及餘通果心。亦容別緣六境界故。理實而言。變化心攝故。變化心中。有別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義可云也。 問。寶法師意。化事發業通果心外。可有餘意識通果耶。答。可有餘意識通果也。 兩方。若有餘意識通果者。任性相決判。案通果心類。化事發業之外。何可有餘意識通果哉。是以。廣披諸論所說。尋通果心種類。化事發業之外。無舉餘意識通果。知無此類云事。若依之爾者。勘寶法師解釋云。通取化事發業及餘通果心。亦容別緣六境界故。此釋無諍。化事發業通果心外。可有餘意議通果見如何。 答。理實而言。化事發業通果心外。不可有餘意識通果。其旨即如一方疑難也。但於寶法師通取化事發業及餘通果心之釋者。實雖難思。且任相承義。聊簡之者。婆沙論(百三十九)中。述生初靜慮成就欲界意近行。舉三師說云。成就欲界一。謂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總緣色等為境起故。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聲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若緣所起身表。即有緣色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起語表。即有緣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變化事以總緣故。即有緣法捨意近行。有說。彼成就六謂六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寶法師引此文畢云。今詳。三解據義各別。不相違也。第一師據化事心。唯法捨近行。此心不唯緣一境故。第二師說。據化事心及發身語業心。唯緣色聲故。第三師說。通六近行。通取化事發業及餘通果心。亦容別緣六境界故此釋意云。婆沙論三師說。非相違義。初師意。唯據變化心論之。變化心總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故。云唯成就法意近行。第二師意。變化心外。兼據發業通果心論之。發業通果心中。發身表業。別緣色境。發語表業。別緣聲境故。并變化心。總緣所化四境法意近行。云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第三師意。變化心中。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必總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故。限法意近行。發業通果心。別緣所發身語二業故。□聲二意近行。通取化事發業者即指之也。及餘通果心者。第二念以後。與所化事俱心。容別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故。并化事發業通果心。云成就六意近行也。理實而言。第二念以後。與所化事俱心。雖是變化心攝。望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且云餘通果心也。 重難云。變化心中。第二念以後。與所化事俱心。不正化作所化事。故且名餘通果心者。發業心中。第二念以後。與所發業俱心。不正發身語業。故亦可名餘通果心。發業心中。何無餘通果心哉(是一)次。婆沙論第三師意。成就六意近行云中。法意近行者。是雜緣法意近行。通果心中。無別緣法境之類者。寧不違亦容別緣六境界故之釋哉。(是二)。 答。發業心中。第二念以後。與所發業俱心。雖不正發身語業。與所發業。為剎那等起故。混雜云發業心外餘通果心歟。次。法境非所化事。非所發業。故通果心。不能緣之也。故寶法師餘處(二十二)釋今論唯自上地心之所緣非下地威儀通果心境故之文云。借下識起上地威儀通果。但緣所發業事及所化事。不緣上地風也此釋意。通果心唯緣所化事及所發業見。但於亦容別緣六境界故之釋者。前五意近行。別緣色等五境。法意近行所緣法。雖不出彼五境之外。隨其所應總合緣義。異前五意近行別緣五境。故亦云別緣。全無所背也。 問。論中述有說義。云唯雜染者是意近行。爾者。光法師如何釋其故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近行唯染。與意相牽。數行所緣。 付之善及無覆無記心。亦有與意相牽數行所緣之義。今故不明如何。 答。近行唯染。與意相牽。數行所緣者。非光法師私解釋。源出今論說。故今論云。唯雜染者。與意相牽。數行所緣。是意近行但於善及無覆無記心。亦有與意相牽數行所緣之義云難者。此師意。存唯雜染者。名意近行事。染污喜憂捨三受。與意相牽。染著所緣故。名意近行(為言)善及無覆無記受。雖有與意相牽之義。不染著所緣。故名意近行也。故見今論次下文。問云何與意相牽數行。答之云。或愛或憎或不擇捨為對治彼說六恒住光法師釋此文云。由喜與愛俱。憂與憎俱。捨與癡俱。捨言癡俱。從強多分。此三與意相牽數行所緣。名意近行。此文且據三毒。餘惑亦與喜憂捨俱。與意相牽數行所緣。 問。論中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知法亦爾爾者。心恒住捨者。捨受名捨歟。進云。光法師釋云。心恒住捨。捨謂行捨。付之。不喜不憂。心恒住捨之文。專可捨受名捨有何深由。釋捨謂行捨哉。 答。光法師今解釋。源依集異門足論說也。故光法師釋云。心恒住捨。捨謂行捨。故集異門足論十五。解六恒住中云。問此中捨者。何所謂耶。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性。任運住性。應知此中說名為捨。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緣色聲香味觸法境。捨受名捨。今此義中應知。意說。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性。任運住捨性。行捨名捨(已上論文)集異門足論中解恒安住捨之文。雖有行捨名捨。捨受名捨之異說正義意。行捨之旨分明也。故光法師。心恒住捨謂行捨之釋。引此文為證據也。退案其意。彼論次上文。說六恒住相云。一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耳鼻舌身意恒住可准知)即云具念正知。恒安住捨故。定可善心所中行捨。若捨受名捨者。寧云具正念知哉。但於不喜不憂。心恒住捨之文。專可捨受名捨見云難者。遮不喜不憂表心恒住捨一往見之。雖似捨受。行捨離沈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性。任運住性。非偏強喜非偏強憂。故於行捨。云不喜不憂。全無所背也。 問。六恒住法。為唯限意識相應念慧。為當通五識相應念慧歟。答。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師說。可為正義也。兩方。若唯限意識相應念慧者。見婆沙論所引施設足論文。阿羅漢得盡智已。最初起善眼識。現在前位。現在成就一恒住若六恒住法。唯限意識相應念慧者。眼識現在前位。寧現在成就一恒住哉。加之。光法師所引集異門足論中云。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緣色聲香味觸法境。捨受名捨此文無諍六恒住法廣通五識相應念慧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等。定知。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事如何。 答。六恒住法。唯限意識相應念慧。廣通五識相應念慧云事。集異門足論(十五)并婆沙論(三十六)中。雖有二師異說。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師說。可為正義也。其故契經之文。諸論之中。說六恒住法。皆云眼見色已等。故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之旨分明也。故婆沙論(三十六)云。復有說者。六恒住法。亦唯意地。以說眼見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故何況。不喜不憂之言。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事炳然也。若通五識相應念慧者。何不云不樂不苦哉。加之。勘婆次下文。明六恒住法依地。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通在三界十一地有。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四靜慮四無色。意識念慧。遍諸地故思此文意。六恒住依地分別。就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師說論之見。明知。以此師說。為評家義也。但於婆沙論所引施設論阿羅漢善眼識現在前位現在成就一恒住云文者。六恒住法。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師意。會此文云。當知此是恒住加行。非恒住體故不相違次於光法師所引集異門足論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等之文者。彼不正義意也。不可劬勞之。 問。六恒住法。以何為體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具念正知六恒住體。付之。依光法師釋。披今論現文。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力乃至知法亦爾文相無諍憂喜是所對法。行捨即為能對治六恒體住加之集異門足論(十五)中。說六恒住法云。今此義中。應知意說。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性任運住性。行捨名捨如此文者。六恒住法。行捨為體之旨分明也如何。 答。六恒住法。念慧為體也。故光法師釋今論具念正知之文云。具念正知。六恒住體故。婆沙三十六云。問六恒住法。以何為自性。答以念慧為自性。若兼取相應俱有。則四蘊五蘊為自性正勘所引本說云。問六恒住法。以何為自性。答以念慧為自性。云何知然。如契經說。諸阿羅漢。心善解脫。具六恒住。云何為六。謂眼見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若兼取相應俱有。則四蘊五蘊為自性六恒住法念慧為體云事。光法師釋。婆沙論說。甚炳然也。但於今論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等之文者。緣色等六境已。不喜不憂行捨相應正念正知。為六恒住體(為言)還是答之證文也。何為疑難之端哉。次於集異足論行捨名捨之文者。見彼論文。解恒安住捨之。 問。阿羅漢果聖者。初起善眼識現在前位。過去現在可成就恒住耶。答。婆沙論所引施設足論中。有二誦本也。兩方。若過去現在成就恒住者。阿羅漢果聖者。初起善眼識。現在善位也。過去不可成就恒住。加之。見今論文。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知法亦爾而阿羅漢果聖者。初起善眼識現在前位。全無眼見色已之義。寧現在成就恒住哉。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所引施設足論文。阿羅漢果聖者。初起善眼識。眼在前位。過去現在成就恒住判如何。 答。婆沙論所引施設足論文。有二誦本故。婆沙論(三十六)引施設足論云。彼阿羅漢得盡智已。若最初起善眼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一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若起善耳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二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乃至若起善意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未來六現在一。此誦者意云。阿羅漢果聖者。初所起盡智。并相應正念。即為六恒住法體。故初起善眼識在前位。成就過去一恒住云也。成就現在一恒住者。若依六恒住法通五識相應念慧云師意者。眼根見色位。同時眼識相應念慧。雖為六恒住體以義次第。且云眼見色已等歟。若依六恒住法眼意識相應念慧云師意者。彼師會此文云。當知此是恒住加行。非恒住體。故不相違婆沙論次下文云。復有誦言。若最初起善眼識現在前。彼過去無。但成就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若起善耳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一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乃至若起善意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五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若復起善意識。或餘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未來六現在一此誦者意云。阿羅漢果聖者。得盡智後。約初起善眼識現在前已來。論六恒住法成就不成就相。故云彼過去無也。二誦者意。其趣如此歟。 問。六恒住法為唯限有漏。為當通無漏歟。 答。可通無漏也。兩方。若唯限有漏者。六恒住法者。緣色等六境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其念正知之義也。阿羅漢果聖者。所起無漏念慧。既有此義。何不為六恒住法哉。若依之爾者。廣披婆沙正理等論說。未見六恒住法通無漏□文。爰知。唯限有漏云事如何。 答。見今論文。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知法亦爾此義不可限有漏。故六恒住法。可通無漏也。加之婆沙論(三十六)中。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一切阿羅漢。皆有此六。云何知然。此六恒住。皆以漏盡清淨身中念慧為體。諸阿羅漢。無不成就此念慧故此文全不簡無漏念慧哉。何況婆沙論(四十四)中。釋根律儀體云。復次念慧有二種。一世間善。二出世間善。世間善者。名念慧。出世間善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一學。二無學。學者名念慧。無學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一鈍根種姓。二利根種性。鈍根種姓名念慧。利根種姓各根律儀此文無諍。根律儀通無漏見。而根律儀六恒住法。同以無學身中正念正知為體。故六恒住法。亦通無漏云事炳然也。但於廣披婆沙正理等論說。未見六恒住法通無漏云文云難者。六恒住法。通無漏之旨。設雖無分別定判。以根律儀既通無漏。可准知之也。 問。六恒住法。可通四無色地耶。答。可通四無色地也。兩方。若通四無色地者。六恒住法者。緣色等六境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之義也。更不可通四無色地。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六恒住法。通四無色地見如何。 答。婆沙論(三十六)中。明六恒住法依地。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通在三界十一地有。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四靜慮四無色。意識念慧遍諸地故六恒住法。通四無色地云事。此文甚分明也。但於六恒住法者。緣色等六境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之義也。更不可通四無色地云難者。欲會此疑。且存二義。或一義云。依身在欲色二界。阿羅漢果聖者。以欲色二界心。隨其所應。緣色等六境已。後時所起四無色地心。有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之義。故六恒住法。通四無色地云也。重意云。四無色地心。雖不具緣色等六境。欲色二界心。緣色等六境已。後時所起四無色地。不喜不憂。行捨相應正念正知。名六恒住法(為言)。 或一義云。四無色地有。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之第六恒住故。六恒住法之隨一。在四無色地。云六恒住法在四無色地也。非謂四無色地地具有六恒住法。如彼婆沙論評家意。述無色界具有十二支云。無色界雖無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處緣觸。是故三界。皆具十二。六恒住法。在四無色地云事。以之可為潤色也。 問。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其體可同耶。 答。其體可同也。兩方。若其體同者。披婆沙論文。有餘師說。根律儀以六恒住法為自性云義。評家意不許之若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其體是同者。評家意何不許之哉。若依之爾者。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同以無學身中正念正知為體。定知。其體可同云事如何。 答。此事雖難測。且可存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其體是同云義也。其故披諸論所說。尋六恒住體。今論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知法亦爾婆沙論(三十六)云。如尋經說諸阿羅漢。心善解脫。具六恒住。云何為六。謂眼見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集異門足論云。六恒住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二耳聞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三鼻嗅香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四舌嘗味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五身覺觸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六意了法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而見光法師餘處(十四)引正理論文。明眼等六根律儀云。故契經說。眼見色已。不喜不憂。恒安住捨。正知正念。如是乃至意了法已准此等論判。任所引經文。六恒住法。六根律儀所說。文言是同。所述義道不異。故六恒住法。六根律儀。同以無學聖者身中。意識相應有漏無漏正念正知為體可云也。但於婆沙論有餘師說。根律儀以六恒住法為自性云義。評家意。不許之云釋者。婆沙論初師意。根律儀以正念正知。為自性者。根律儀以無學聖者身中。意識相應有漏有無漏正念正知為體云也。此師意。六恒住法。同以無學聖者身中。意識相應有漏無漏正念正知為體存故。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其體是同(為言)第三有餘師意異之。許六恒住法以六識相應念慧為體。根律儀以此六識相應六恒住法為自性云。故評家意不許之云。此諸說中。初說為善。經說念慧能護根故也。 (寫本云) 文永五年(戊辰)二月五日(酉時)於東大寺知足院草菴抄之畢去年青陽之初月始此卷抄此春時正之良辰終其微功懈怠之至悲而有餘但今日者彌勒慈尊利有緣群生之日遍覺三藏遂兜率上生之朝也依之受持三歸八齊之戒品勤修滅罪生善之良因相當此日結集此抄機緣既純熟感應定速疾者歟然則迴此清淨修學之慧業偏祈宗專法師之得脫逍遙園風前遂再會而談往事龍華樹露底結一緣而尋舊跡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七夏臘五十五) 俱舍論第十卷抄上 俱舍論第十卷抄下 問題 問。以有漏道。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可修緣欲界心耶。 問。論中引三十六師句經說證何義耶。 問。不成就欲界善意近行人。可有成就欲界出離依意近行義耶。 問。斷善根時。可有捨無覆無記意近行義耶。 問。見所斷意近行中。可有別緣色等五境義耶。 問。論中明生有唯染義云。由何煩惱。自地諸惑爾者。光法師意。如何釋諸惑言耶。 問。欲界疑煩惱瞋煩惱。非相續斷位。可有捨受相應義耶。 問。結生位。自力起纏垢可現起耶。 問。光法師意。睡眠心所。為自力起為當隨從起歟。 問。欲界觸境中。可有非段食類耶。 問。思食唯限意識相應思歟。 問。意業唯限意識相應思歟。 問。識食可通五識耶。 問。鈍根阿羅漢。起結生結。可得永對治斷耶。 問。非中有位起結現前。非生有位。生結現前義可有耶。 問。生有唯限一念歟。 問。無色界。生般。有行般。無行般聖者。可有已斷起結。未斷生結義耶。 問。中般涅槃聖者。起結少分可得永不行斷耶。 問。據永不行斷。可有已斷起結。已斷生結義耶。 問。於觸思識三食。斷遍知時。兼所斷遍知法三食相望。其數可同耶。 問。論中證思食益現身。引集異門足論說。爾者。如何引之耶。 問。論中明思識二食能引起當有云。思食引已。從業所熏識種子力後有得起光法師釋此文。約有部經部義。作二解釋。爾者。何釋為正耶。 問。論中解契經所說贍部林異生。舉四師說。爾者。論主意。何說為正耶。 問。論文云。由後世尊除彼異生。還將外道。對預流向爾者。離欲外道并預流向聖者。俱居贍部林歟。 問。下三靜慮根本地可有捨受耶。 問。命終位。唯起自他心歟。 問。論文云。非在定心有死生義。界地別故。加行生故。能攝益故爾者。光法師意。能攝益故者。簡命終受生二位歟。 問。光法師意。可起異地散善耶。 問。論中明阿羅漢入涅槃心。舉欲界捨受異熟有無二說。爾者。光法師意何說為正耶。 問。無覆無記命終心。唯限異熟威儀二心歟。 問。論中。述已得順解脫分者。非正定聚云。彼後或隨邪定聚故(等文)爾者。寶法師意。此文有幾釋判耶。 問。中忍位。可有命終受生義耶。 問。斷善邪見。可立邪定聚耶。 問。邪定聚。唯限一趣依身歟。 問。無為法。正定聚等。三聚中何攝耶。 問。寶法師意。世第一法位。可捨見邪性耶。 俱舍論第十卷抄下 問。以有漏道。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可修緣欲界心耶。答。可修緣欲界心也。兩方。若修緣欲界心者。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可修同對治道。何修緣欲界心哉。是以披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云。離初定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緣初靜慮。八解脫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緣初二定。靜等三行。緣第二定○離二靜慮三靜慮染。隨其所應。皆准前說顯宗論(三十二)說。全同此文。婆沙論中。亦述此旨。任此等文。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不修緣欲界心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得六意近行判。若不修緣欲界心者。何可得香味意近行哉。 答。以有漏道。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可修緣欲界心也。故勘婆沙論(百三十九)文云。離初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二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二靜慮及彼近分□□離第二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三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三靜慮及彼近分六。○離第三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四靜慮起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四靜慮及彼起分六。此文既云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得香味意近行。修緣欲界心云事。甚分明也。但於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可修同對治道。何修緣欲界心哉云難者。以有漏道。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專雖修同對治道。傍亦修緣欲界心。非同對治道也。次於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等文者。以有漏道。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修緣欲界心者。非粗等六行相攝。亦非非常等十六行相攝。修不被云何行相心品緣欲界境也。自本不云以粗等行相緣欲界。故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等說。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以有漏道。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有何故修緣欲界心。非同對治道哉。依之勘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六十六)文云。此中異生離欲界染。凡無間道。粗等三行。隨一現前各未來修粗等三行。八解脫道。靜等三行。隨一現前。各未來修粗等六行。○如是乃至離無所有染。無間解脫。所修應知。若諸聖者。以世俗道○離初定染。九無間道粗等三行。隨一現前。各於未來。修十九行。謂粗等三及唯無漏十六聖行○八解脫道。靜等三行。隨一現前。各未來修二十二行。謂前十九加靜等三○如是乃至。離無所有染。無間解脫道。所修應知顯宗論(三十二)說。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六十四)云。諸異生者。離欲染時。九無間中。修三行相。謂苦粗障。八解脫道中。修六行相。謂苦粗及靜妙離○如是乃至。離無所有處染。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即諸聖者。離初靜慮染時。九無間道中。修十九行相。謂粗等三。靜等三。及唯無漏十六聖行相○如是乃至離無所有處染。其所應當知亦爾此等文無諍。異生聖者。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唯修同對治道。不修非同對治道如何。 答。異生聖者。依上三靜慮近分地。離下三靜慮染。九無間道前八解脫道位。相繫屬故。各修自近分地。諸功德中。有緣欲界心。故雖非同對治道。亦修之也。但。於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等文者。就粗等六行相及非常等十六行相。顯其現在未來所修分齊也。非粗等六行相攝。亦非非常等十六行相攝。心品緣欲界境相繫屬故。傍亦修之。更非所遮也。 此論義。雖有相承之旨。恐繁省略之。別可記錄也。 問。論中引三十六師句經說。證何義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復證近行唯是雜染。付之。依光法師師。披今論現文。引三十六師句經說。雖明耽嗜依。出離依差別。全無述意近行唯雜染義。光法師何釋為證近行唯雜染義。引此文哉。何況。見正理論說。雖破意近行唯雜染義。猶引三十六行句經說。加之婆沙論(百三十九)并顯宗論(十五)中。雖同引今經。亦談意近行通三性之旨。若爾。光法師定判。尤似難思如何。 答。就論文起盡。案所引旨趣。上述唯雜染者。與意相牽。數行所緣。是意近行之師義畢。先引六恒住經說為證。次引三十六師句經說之志。彼經中辨耽嗜依出離依差別。明所對治能對治不同。故為證意近行唯染義。引此經文見也。故光法師釋今論。又即喜等為三十六師句謂為耽嗜出離依別此句差別大師說故之文云。復證近行唯是雜染。又即喜憂捨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謂為耽嗜依有十八。此是近行。是所對治。出離依有十八。此非近行。是能對治。二種不同。成三十六。既二別說。故知。唯染是意近行。此句差別。是佛大師所說法。故名為師句寶法師釋論又即喜等至謂諸善受引證。其意同之歟。但於今論中。引三十六師句經說。雖明耽嗜依出離依差別。全無述意近行唯雜染義云難者。今論中實雖無意近行唯雜染之文。言就嗜依差別之經說。耽嗜依十八是所對治。即意近行。出離依十八。是能對治。非意近行得意。為意近行唯雜染證也。次於正理論等說者。彼正理顯宗婆沙等諸論中。引三十六師句經說。初十八意近行。由耽嗜依出離依差別。施設三十六意近行。專順彼經文。亦葉其實義也。今論中。引彼經文。證出離依十八非意近行之義。雖似難思。光法師解釋中。亦非無其由也。 問。不成就欲界善意近行人。可有成就欲界出離依意近行義耶。答。可有此義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光法師解釋云。出離依者。謂諸善受受與出離善法為依故而既不成就欲界善意近行。何可有成就欲界出離依意近行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不成就欲界善意近行人。可有成就欲界出離依意近行義如何。 答。婆沙論(百三十九)中。述成就耽嗜依。出離依意近行云。生初靜慮○成就六。謂六出離依捨。有說。成就三。謂色聲法出離依捨。有說。成就六。謂六出離依捨任此文。不成就欲界善意近行人。成就欲界出離依意近行云事分明也。但於既不成就欲界善意近行。何可有成就欲界出離依意近行義哉云難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三十九)中云。順善品者。出離依攝。無覆無記受中。順善品者。名出離依意近行。故生初靜慮。所成就欲界通果無記心。俱意近行。順所依禪定故。名出離依靜慮近行也。生初靜慮人故。雖不成就欲界善意近行。成就欲界通果心俱無覆無記。出離依意近行也。生上三靜慮。成就欲界通果心俱無覆無記出離依意近行。准之可思也。 問。斷善根時。可有捨無覆無記意近行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既云斷善根。何可有捨無覆無記意近行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三十九)中。述成就耽嗜依出離依意近行。云生欲界若斷善根。彼成就欲界十八。斷善根人。成就欲界耽嗜依十八意近行定。而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無覆無記意近行中。順善品者。出離依攝判。若斷善根時。不捨順善品無覆無記意近行者。寧不成就欲界出離依出離依意近行哉。 答。斷善根時。唯捨欲界善法者。諸論一同之所談。故不可有捨無覆無記意近行義云事必然也。但於婆沙論生欲界若斷善根。彼成就欲界十八之文者。成就順善品無覆無記出離依意近行者。成就彼所順善意近行之上事也。斷善根者。不成就彼所順為出離依本善意近行。故成就順彼善品串習威儀工巧六相應出離依意近行之義邊。不論之也。 問。見所斷意近行中。有別緣色等五境義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所斷意近行迷共相理。全不可別緣色等五境。是以。披今論餘處(二十七)文。述無諍智不緣見所斷惑云。諸無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境故既云總緣境。故知。不別緣色等五境云事。若依之爾者。見所斷意近行非一准。何無別緣色等五境之義哉隨勘正理婆沙等論說。可有此義如何。 答。見所斷意近行中。可有別緣色等五境之義也。故正理論(二十九)中。明三十六意近行緣界地云。欲境具三十六緣色界境。唯二十四。除緣香味二依各六顯宗論(十五)說。全亦同之。婆沙論(百三十九)云。欲界三十六中。十二唯緣欲界繫。十八通緣欲色界繫任此等文欲界染污喜憂捨色聲觸意近行。緣色界境之旨分明也。而欲界染污喜憂捨色聲觸意近行。緣色界境者。是九上緣惑相應意近行。故見所斷意近行中。有別緣色聲觸三境之義云事。亦必然也。若有別緣色聲觸三境之義者。別緣香味二境。可准知之。但於見所斷意近行迷共相理。全不可別緣色等五境云難者。見所斷惑。迷非常苦空非我等共相理。作常樂淨我等執。故尤可總緣苦諦等之惑也。故多分雖總緣苦諦等。其中自有別緣色等五境之義。更非所遮歟。次於今論餘處。內起隨應總緣境故之文者。從多分說也。 重難云。正理。顯宗。婆沙等諸論中。欲界染污喜憂捨色聲觸意近行。緣色界境者。未來世中。容有此義。故說能緣。不說現起也如彼未來不生見道通四念住。以何得知欲界現在染污喜憂捨色聲觸意近行中。有色界境之類哉。 答。染污心者。無始串習故。未來世中。能緣用之程物無不現起也。故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有緣一極微。起薩迦耶見。云有餘師意。會此應是正見非薩迦耶見之難云。此約所緣故說。有非約現起故說。有評家破之云。彼說非理。所以者何。如何此見能住所緣。而不能起。是故前說於理為勝或(十八)無色界。亦有他界緣遍行隨眠云。有說意云。然能緣定非現起定。評家破之云。彼不應作是說。既無上界可緣。如何有能緣定。是故。說無於理為善准此等之文思之。品類足論云。緣無所緣法○一切隨眠隨增。婆沙論(百三十六)述如本論說○緣無緣法。是一切隨眠隨增。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中。可有別緣得及四相道共戒等之義現起隨眠中。有此類可得意也。但於未來不生見道通四念住云難者。無漏道等非無始串習法。故不足為例難歟。 問。論中明生有唯染義云。由何煩惱自地諸惑爾者光法師意。如何釋諸惑言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諸惑顯是本惑付之結生位。本惑隨惑俱起之諸惑之言。何唯限本惑哉。是以。見論文。云非由自力現起纏垢。雖簡自力起纏垢。全無遮隨惑。何況。光法師自釋無慚無愧。惛沈掉舉隨惑亦潤生有之旨。一段前後之定判。寧不致相違哉。 答結生位雖身心昧劣。諸本惑由數習現行力勝故。任運現起。諸隨惑由數習現行力劣。非不思擇而得現前。故不能起之也。故正理論(三十)云。諸煩惱中。無一類惱於結生位無潤功能。然諸結生。唯煩惱力。非由纏垢所以者何。以自力行。悔覆纏等。要由思擇。方現起故。然此位中。身心昧劣。要任運惑。方可現行。唯有隨眠。數習力勝。故諸煩惱。能數現行。於結生時。任運現起。諸纏及垢。數習力劣。非不思擇而得現前。是故結生。非諸纏垢顯宗論(十五)說。全亦同之。光法師。諸惑顯是本惑。謂此地本惑。皆容現起染污生有之釋。即顯此意。也。但於結生位本惑隨惑俱起之云難者。結生位所起隨惑者。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也。此四本惑相應隨惑故。結生位本惑現起被引起非自力起。故云諸惑顯是本惑之時。相應隨惑。亦能助潤之義所顯也。論中述非由自力現起纏垢。雖簡自力起纏垢。不遮隨從纏。其意在之。光法師。然諸結生。唯本惑力。并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以是本惑相應纏故。亦能助潤之釋。此旨分明也。何以此釋。還為其疑哉。 問。欲界疑煩惱。瞋煩惱。非相續斷位。可有捨受相應義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可有此義者。今此二煩惱其性慼行轉也。非相續斷位。不可有捨受相應義。是以。今論餘處(二十一)中。明欲界諸煩惱五受根相應義云。以諸隨眠相續斷位。勢力衰歇。必住捨受如此釋者。欲界疑煩惱。非相續斷位。更不可有捨受相應義。若依之爾者。披寶法師解釋云。若生欲界。即三十六色。無色界各三十一。皆能結生。不簡上緣無漏緣等准此釋思之。從欲界生欲界中有。未後念起善及無覆記心人。生有位起疑煩惱瞋煩惱者。非相續斷位。可有捨受相應義哉。加之從上界生欲界中有初念起疑惱瞋煩惱者。此亦非相續斷位。可有捨受相應義也如何。 答。欲界疑煩惱瞋煩惱。非相續斷位。可有捨受相應義也。其旨即如一方疑難之趣。但於今此二煩惱其性慼行轉也。非相續斷位。不可有捨受相應義云難者。疑煩惱瞋煩惱與捨受相應位。雖亦慼行轉。微劣行相。隨順中容。非如與憂受相應。慼行轉故。乍慼行轉與捨受相應。全無所背也。次於今論餘處。勢力衰歇。必住捨受之文者。彼述一切捨相應之理。就通相談之也。故彼其文云。就通相說。受相應者。一切皆與捨受相應。以諸隨眠相續斷位。勢力衰歇。必住捨受非遮生有等位所起疑煩惱瞋煩惱。雖無相續斷義。亦與捨受相應。更無相違也。 問。結生位自力起纏垢可現起耶。進云。今論云。非由自力現起纏垢付之。結生位。諸煩惱施潤生能自力起纏垢。何不現起哉。是以。見婆沙論文云。行緣識亦有二種。一與悔俱。二不與悔俱既云識支與悔俱。明知。結生位。自力起纏垢現起云事如何。 答。結生位。身心昧劣。故自力起纏垢。不現起也。故今論云。故對法者。咸作是言。諸煩惱中。無一煩惱於結生位無潤功能。然諸結生。唯煩惱力。非由自力現起纏垢光法師釋此文云。非由自力纏垢可能現起。性羸劣故。要由思擇。方現在前。初結生位。身心昧劣。故非現起。自力纏者。謂慳嫉忿覆悔。自力垢者。謂六垢泰法師引正理論諸煩惱中。無一煩惱於結生位無潤功能。然諸結生。唯煩惱力。非由纏垢。所以者何。以自力行悔覆纏等。要由思擇。方現起故。然此位中。身心昧劣。要任運惑。方可現行。唯有隨眠。數習力勝。故諸煩惱。能數現行。於結生時。任運現起。諸纏及垢。數習力劣。非不思擇而得現前。是故結生。非諸纏垢之文畢云。雖此生有位中心身昧劣。一由前身數起。二若數起惑前將命終時。近起現行引發力故。至生有時。煩惱現起顯宗論說。如正理文。任此等定判。結生位自力起纏垢。不現起之旨分明也。但於婆沙論識支與悔俱云文者。中有位方便識支攝故。彼位悔心所現起故云爾也。故婆沙抄(二本)中。釋此文云。若中有總名識支。與悔俱者。悔是纏垢中有中。起無慚無愧沈掉等。若准此文。識支有二。一方便識支。二正識支。 問。光法師意。睡眠心所。為自力起。為當隨從起歟。 第四卷抄記錄之畢 問。欲界觸境中。可有非段食類耶。 第二卷抄記錄之畢 問。思食唯限意識相應思歟。答。唯限意識相應思也。兩方。若唯唯限意識相應思者。見今論文。出思食體云。思謂意業而意業不限意識相應思。明知。思食廣通六識相應思云事。何況觸食廣通六識相應觸。思食例亦可同。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思食唯限意識相應思判如何。 答。有漏思心所。分別籌度。要屬希聖順愛現行。如見懸砂囊。而得存濟名。為思食體唯限意識相應思也。故正理論云。非一切思皆是思食。要屬希聖。順愛現行。意識相應。乃名為食。故飢饉世。愚癡小兒。懸砂囊而得存濟。又世現見。由有希望力便增長。希望若絕。力便衰微。所為退敗。然契經說。意思食者。顯此唯與意識相應寶法師指此文云。又正理說。思食唯與意識相應任此等定判。思食體唯限意識相應思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今論思謂意業之文者。思食意識相應意業為體。故云思謂意業也。非謂一切意業為體。全無相違。次觸食廣通六識相應觸云例難者。根境增三□□所生有漏諸觸。於心心所。能為資益。故名觸食。而六識相應觸。同有此義。故觸食體廣通六識相應觸云事。見何處為例難哉。 尋云。觸食廣通六識相應觸云事。見何處為例難哉。答。勘今論處處之文。或述色非食。云有時見色生喜樂者。緣色觸生。是食非色。眼識相應觸名觸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此是觸食非色是食或出觸食體。云觸謂三和所生諸觸。無所簡別。故觸食體。廣通六識相應觸見。故依此等文意。為例難也。 問。意業唯限意識相應思歟。答。可通六識相應思也。兩方。若限意識相應思者。五識相應思。亦有造作義。何不名意業哉。是以。婆沙論中。意業通六識相應思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出思食體云。思謂意業而思食唯限意識相應思。明知。意業不能五識相應思云事。何況。光法師餘處。釋意業相云。由等起立意業。意謂意識業即謂思意業唯限意識相應思之旨。此釋分明也如何。 答。六識相應思。同有造作義。故意業體可通六識相應思也。故寶法師餘處(十三)引正理論(三十四)且必不攝依眼觸等所起諸思。以彼諸思非前所說思惟作事二思攝故之文畢云。准此五識相應思。是意業。此五識相應思。非是起思惟思。亦非動作思故。云云作其轉計略而不述。婆沙論(四十二)中。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此中總說一切意業。若能牽引眾同分者。若能圓滿眾同分者。若有漏者。若無漏者。若在意地。若在五識。皆說名思。一切皆有造作相故加之勘品類足論文。或云業法云何。謂身語業及思。非業法云何。謂除身語業諸餘色。除思諸餘行蘊。身三蘊全并無為法此文無諍。思中無非意業之類見。或云。業相應法云何。謂若法與思相應。此復云何。謂一切心心所法除思。業不相應法云何。謂若法思不相應。此復云何。謂色及思心不相應行無為此文出業相應法取除思。諸餘一切心心所法。無簡五識業。不相應法中。不舉五識。若五識相應思。非意業者。以五識。何不名業不相應法哉。任此等文理。意業體通六識相應思云事炳然也。但於今論思謂意業之文者。意業廣通六識相應思中無相違。次於光法師餘處意謂意識業。即謂思之釋者。論文一段。明意業為能等起。身語業所為等起之旨。故據與身語業為能等起意業。云意謂意識也。不與身語業為能等起意業。通五識相應思。更非所遮也。 問。識食可通五識耶。答。可通五識也。 兩方。若通五識者。思食唯限意識相應思。識食何可通五識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出識食體。云識謂識蘊。無簡五識。爰知。識食廣通五識云事如何。 答。有漏心王了別境界。能任持身。故名識食。而了別境義。不限意識。欲識食體。廣通五識也。故正理論中。釋識食體。云識謂了境。無所簡別。廣取六識見。顯宗論(十五)說。全亦同之。加之。品類足論云。識食七界一處一蘊攝婆沙論(百二十九)中。明四食三科相攝云。蘊界處攝者。是十一界五處三蘊少分所攝。十一界者。謂七心界及香味觸法界此等之文。出識食體所。七心界故。謂食體廣通六識云事。甚分明也。但於思食唯限意識相應思云例難者。如見懸砂囊。而得存濟名思食故。唯限意識相應思也。義門既各別。更不可相例歟。 問。鈍根阿羅漢起結生結生。可得永對治斷耶。答。可得永對治斷也。兩方。若得永對治斷者。光法師釋得永對治斷云。得擇滅。不退名永而鈍根阿羅漢退起所斷惑更不可云得永對治斷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出已斷起結。已斷生結。第三句體云。諸阿羅漢諸阿羅漢之言。可通鈍根阿羅漢如何。 答。鈍根阿羅漢起結生可得永對治斷也。起結者。潤中有及感中有業之惑。生結者。潤生有及感生有業之惑也。而任一切從果退必得。不命終之理。鈍根阿羅漢雖退起所斷惑。不可潤中有。及感中有業。不可潤生有及感生有業。故於起結生結。可得永對治斷也。故今論中。出已斷起結已斷生結第三句體。云諸阿羅漢。無簡鈍根之類。光法師釋此文云。已斷起結已斷生結。謂阿羅漢斷三界貪。不受中有。故起結已斷。不受生有故生結已斷。此中言斷。據永治說。此釋意。一切阿羅漢。據永對治斷。已斷起結。已斷生結云事。亦分明也。但於光法師得擇滅不退名永之釋者。鈍根阿羅漢。所退起或。不名起結生結。故於起結生結。得永對治斷。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光法師初釋意云。潤中有惑名起結。潤生有惑。名生結。生結者。不限潤生有一念之惑若爾。鈍根阿羅漢所退起惑。既潤本有。何不名生結哉。答。光法師初釋意。起結生結。不限潤中有生有初念之惑者。起潤彼初念惑之上。可通後念云也。而證阿羅漢果之後。不起潤中有生有初念惑。故鈍根阿羅漢所退起惑。不名起結生結也。 重難云。鈍根阿羅漢退惑之時。設雖現起惑。不名起結生結。退得過未起結生結之義必然也。寧云鈍根阿羅漢。起結生結。得擇滅不退哉。答。鈍根阿羅漢。退起惑之時。雖退得過未起結生結。永不起結生結。故云起結得永對治斷。更無所背也。 問。非中有位。起結現前。非生有位。生結現前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既名起結生結。定知。中有生有位。可現前也。是以。披光法師解釋。云潤中有惑名起結。潤生有惑名生結。述潤中有初念惑名起結潤生有初念惑名生結。加之光法師明已斷起結。已斷生結之義云。不受中有故。起結已斷。不受生有故。生結已斷此釋意。中有生有位。所起之惑。如次名為起結生結之旨分明也。若依之爾者。勘正理論餘處文。非中有生有位。起結生結現前之義可有如何。 答。見正理論餘處文云。若第二斷。唯是生結。於欲色界。未離貪者。二時容有起結現前。謂住本有發滿業時。及住中有續中有時思此文意。住本有位造惑。中有滿業之時。能潤之惑。并住中有位。潤中有惑名起結。故住本有位起結現前之義可有也。但於既名起結生結。定知。中有生有位。可現前也云難者。雖本有位現前之惑。潤感中有業故名起結也。次於光法師解釋者。云潤中有惑名起結。述潤中有初念惑名起結。判不受中有故起結已斷。皆是潤中有惑。名起結云許也。非謂唯中有位。現前之惑。名為起結。全無相違歟。非生有位。生結現前之義。准之可知。 門。生有唯限一念歟。答。唯限一念也。 兩方。若唯限一念者。披光法師釋云。潤生有初念惑名生結如此釋者。生有可通多念若依之爾者。生有唯限一念者。諸論一同之說性相必然之理如何。 答。生有唯限一念者。實是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異求之。故今論餘處云。二者生有。謂於諸趣結生剎那正理論(三十)中。或云。食持生有。故說令安。意顯生有。唯一念故或云。於前所說。中等四有。死生二有。唯一剎那但於光法師潤生有初念惑名生結之釋者。初釋意。潤生有惑名生結者。且就生有之言。合通本有之一廢立。兼潤本有惑名生結(為言)如彼往色無色界。生已不久般涅槃者。名為生般。第二釋意異之。云潤生有初念惑名生結也。非謂建立四有之時。生有通多念。全不違性相也。 問。無色界生般有行般無行般聖者。可有已斷起結未斷生結義耶。答。可有此義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今論云。離二界貪。諸上流者。為第一句。光法師釋。已斷起結未斷生結。謂離欲色二界貪諸無色上流者。若無色界生般有行般無行般聖者。有已斷已結。未斷生結之義者。何唯舉無色界上流聖者哉。 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無色界生般有行般無行般聖者。尤可有已斷起結未斷生結之義也如何。 答。無色界中。無有中有故。無色界生般有行般無行般聖者。可有已斷起結。未斷生結之義云事。其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論疏中。出此類唯舉無色上流聖者云難者。上流聖者。經多生死。已斷起結。未斷生結之義。甚顯故且舉之也。理實而言。已斷起結。未斷生結之類中。可舉無色界生般有行般無行般聖者也。 問。中般涅槃聖得。起結少分。可得永不行斷耶。答。可得永不行斷也。兩方。若得永不行斷者。見正理論餘處(二十一)文。云此中初斷。謂起結全。生結少分。於色界貪。得永離故。於無色貪。未永斷故。永離色界貪之聖者。雖述起結全。生結少分。得永對治斷之旨。不云中般涅槃聖者。起結少分。得永不行斷。知不得之云事。若依之爾者。中般涅槃聖者。雖起所應生地結。定不可起色界餘地。及欲界起結少分。何不得永不行斷哉。 答。中般涅槃聖者。色界之中。所不應生地之起結。并欲界起結。永不可起之。故起結少分。尤可得永不行斷也。但於正理論餘處文不云中般涅槃聖者。起結少分。得永不行斷。云難者。諸上流聖者。永離欲色二界貪之時。於起結全。得永對治斷。隨於其地生結。亦得永對治斷。故云起結全。生結少分。得永對治斷也。中般涅槃聖者。於生結得永不行斷者。不至生有位之前。入般涅槃故也。被引生結。得永不行斷。非於起結得永不行斷。故不云生結全。起結少分。得永不行斷也。 問。據永不行斷。可有已斷起結。已斷生結義耶。進云。光法師解釋中。可有此義。 付之。依光法師釋。披今論現文。述諸阿羅漢。為第三句。已斷起結。已斷生結之第三句。據永對治斷論之。據永不行斷。可有此義云事。豈不背論文哉。 答。光法師釋今論諸阿羅漢為第三句之文云。第三句已斷起結。已斷生結。謂阿羅漢斷三界貪。不受中有。故起結已斷。不受生有。故生結已斷。此中言斷。據永治說。雖有於此身。定成無學者。約不現行。生起二結。亦名為斷。此中且據永對治說此釋意云。以理思之。如彼極七返有聖者。第七生等。今生必可證無學果之類。據永不行斷。雖可有已斷起結。已斷生結之義。論文中。出此第三句。且據永對治斷說(為言)自本論文之外。別顯此義。何致背論文云疑哉。 問。於觸思識三食。斷遍知時。兼所斷遍知法三食相望。其數可同耶。進云。正理論中。二食斷遍知時。兼所斷遍知法。舉三類。一食斷遍知時。兼所斷遍知法舉二類也。 付之。以觸思識三食有漏通三界之性相思之。於觸思識三食。斷遍知時者。斷非想非非想處第九品惑位也。其時兼所斷遍知法。其數可同。何有二類三類之不同哉。 答。此事不限正理論說。婆沙論中。有此廢立。然而且就進。見正理論文云。若於觸食。斷遍知時。亦斷遍知樂等三受。若於思食。斷遍知時。亦斷遍知欲等三愛。若於識食。斷遍知時。亦斷遍知名色二有。於觸思二食。斷遍知時。兼所斷遍知法。如其次第舉樂等三受。欲等三愛。於識食斷遍知時。兼所斷遍知法。舉名色二有。故為今進歟。思此文意。若於觸食斷遍知時。亦斷遍知樂等三受者觸能引受。受是觸所領果。以觸為緣生故也。正理論云。觸能引受是所領故婆沙論云。若於觸食已斷遍知者。便於三受。亦斷遍知諸受。以觸為緣生故。如經言觸緣受若於思食斷遍知時。亦斷遍知欲等三愛者。若依正理論意。由思業力令欲等三愛增廣故也。故正理論云。希望思力。令愛增廣。由思欣樂虛妄樂故若依正理論意。由欲等三愛力引起思業故也。如云業由隨眠眼方得生長。故婆沙論云。若於思食已斷遍知者。便於三愛。亦斷遍知。以彼三愛是起因故。如契經說。業為因故生愛為因起故若於識食斷遍知時。亦斷遍知名色二有者。識支結生。生長名色支故也。故正理論云。識能生起名色有牙名色由識而生長故婆沙論云。若於識食已斷遍知者。則於名色。亦斷遍知。以識是彼名色緣故。如契經說。識緣名色但於疑難之趣者。理實而言。於觸思識三食。斷遍知時者。斷非想非非想處第九品惑位故。此等諸法一念同時。雖皆斷盡。且隨相順法。假作一往釋歟。 問。論中證思食益現身。引集異門足論說。爾者如何引之耶。進云。今論云。集異門足說。大海中有大眾生。登岸生卵。埋於砂內。還入海中。母若常思。卵便不壞。如其失念。卵即敗亡。付之為曉今論所引之說。正見集異門足論文云。若彼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壞。若彼諸卵。不思念母。即便腐壞婆沙論中引集異門足論說云。彼在卵□憶念母故。身不爛壞。謂憶念母。先孚燸時。所有觸故。若忘其母。身便爛壞。若爾。今論所引之言。非只背集異門足論本說。亦相違婆沙論所引之文哉。 答。集異門足論中。有異本不同歟。今論所引之文。是謬之本也。故即難之云。此不應然。違食義故。豈他思食。能持自身。理實應言。卵常思母。得不爛壞。忘則命終寶法師釋此文云。此是論主正本文也而□釋意。上所引集異門足論文違本說背道理。故下能破言。云論主□本文也。婆沙論(百三十)中破有餘師說。若母憶念卵中子者。卵則不壞。母若忘之。彼卵便壞云義云。此不應理。所以者何。勿以他食能持自命。是故前說於理為善。其能破意。亦同今論。故以集異門足論現文。可為實義。今論引之文。并婆沙論。有餘師說。依謬本故。既為所破義。不可劬勞之。 尋云。集異門足論。梵本有異本不同歟。 答。集異門足論。梵本雖無異本不同。誦者之中。有謬誦故。今論文載彼誦歟。如彼此國尊者誦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西方尊者誦二十七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六應分別。述阿羅漢行盡智已。最初起善。眼識現在前位。成就六恒住法。或誦成就過去一未來六現在一。或誦過去無。但成就未來六現在一等也。 問。論中明二思識二食。能引起當有云。思食引已。從業所熏識種子力。後有得起光法師釋此文。約有部經部義。作二解釋。爾者。何釋為正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述經部釋。此解似勝付之。今文更無違有宗義。何判述經部釋此解似勝哉。何況見顯宗論(十五)文云。業既引已。受潤識種。能令當有名色身起准顯宗說。思今論意。述有宗義云事炳然也如何。 答。今論思食引已。從業所熏識種子力。後有得起之文雖強不違有宗之義。熏之文字。種子之言。專順經部義。故初釋痛之。會熏之言資。釋識起取果功能名為種子。不如又解意直得論文故。判述經部釋此解似勝。思食引已。從業所熏識種子力。後有得起。或從業所熏識種子力識得現行。後有得起也。泰法師解此文云。此就經部釋其意亦同之。但於顯宗論文者。全非相違。今論中。雖載經部義。其現文不違有宗意。故顯宗論說。大同今論。有何所背哉。 問。論中解契經所說贍部林異生。舉四師說。爾者。論主意何說為正耶。進云。論主意。以後身菩薩名贍部林異生云說。為正判也。付之。後身菩薩。今生必證佛果。施福定可無量。對離欲外仙。何說勝彼百倍哉。是以論中破近佛菩薩名贍部林異生之義云。理亦不然。施彼獲福勝施俱胝阿羅漢故後身菩薩。名贍部林異生之義。寧不蒙此難破哉。何況。婆沙論(百三十)中。引契經說。以贍部林異生。對預流果。明施福多少云。此獲施福果大於彼若後身菩薩。名贍部林異生者。施後身菩薩福。豈劣於施預流果聖者福哉。 答。最後身菩薩。決定在贍部洲。故名贍部林異生。道理尤可然。故今論云。後身菩薩。居贍部林。名彼異生。此說應理。爾時菩薩。同離欲仙故。對彼仙校量歎勝光法師釋此文云。論主自釋。住最後身釋迦菩薩。居贍部林。名彼異生。此說應理泰法師。并寶法師釋。其意同之。但於後身菩薩今生必證佛果施福定可無量。對離欲外仙。何說勝彼百倍哉云難者。今論中會之云。雖施菩薩福勝無邊。乘前校量。且言勝百。理亦應爾次於今論理亦不然。施彼獲福勝施俱胝阿羅漢故之難破者。近佛地菩薩。非必在贍部洲。故全無可名贍部林異生之義。故如此破也。最後身菩薩。決定在贍部洲。故專有可名贍部林異生之理。故會乘前校量且言勝百也。寶法師。論主自評取此釋。與第二釋近佛菩薩有何別者。近佛菩薩。非決定在贍部洲中。後身菩薩。決定即在贍部洲中。然前有難。彼獲施福。勝施俱胝阿羅漢故之解釋。即遮此例難也。次於婆沙論。此獲施福果。大於彼之文者。依今論意云之。婆沙論所引契經中。對預流果。校量施福勝劣。贍部林異生者。是贍部林中。對修道諸異生類。或離欲外道。非後身菩薩。故施贍部林異生福劣。施預流果聖者福勝也。故光法師解此疑云。贍部林中有餘修道諸異生類。非唯菩薩名為異生。婆沙引經言異生者。非是菩薩。是餘異生。雖復同解一處經文。引校量經。即有不同。又解。婆沙引經將贍部林中異生。對預流果者。即是林中離欲外道。以彼外道是異生故。非是菩薩異生。兩論引經雖復對預流向對果不同。外道異生。而無差別。 重難云。光法師二解釋。俱不可然。先就初釋難思。贍部林中。有餘修道諸異生類者。順決擇分異生歟。為當非順決擇分餘異生歟。若順決擇分異生者。今此二解釋。俱以婆沙論所引契經文。會同論主後身菩薩名贍部林異生云義也。而論主意。不許順決擇分異生居贍部林中。何以順決擇分異生。名贍部林異生哉。何況。今論中。順決擇分異生。名贍部林異生之義。光法師釋。當婆沙一百三十評家義。今論意。以此贍部林異生。不對預流向。定婆沙論所引契經文。以贍部林異生。對預流果。校量施福勝劣若對順流果。贍部林異生。云順決擇分異生者。豈不致相違哉。若□□順決擇分餘異生者。婆沙論評家意。順決擇分異生。名贍部林異生。寧可非順決擇分餘異生哉。次。就第二釋。亦有疑。婆沙評家意。順決擇分異生。名贍部林異生。不云外道。名彼異生離欲外仙。名彼異生者。不正義意也。釋即是林中。離欲外道。背評家義當不正義意也哉。 答。今此二釋之旨趣者。今論意。後身菩薩。名贍部林異生之時。婆沙論所引契經中。以贍部林異生。對預流果。校量施福勝劣。彼異生劣。預流果勝云文。致相違故。依今論意。會婆沙論所引契經文也。非依婆沙論意釋之。不可定順決擇分異生。對預流果。校量施福勝劣之時。劣於預流果之程異生也。即與離欲外仙。齊等異生也。自本不依婆沙論意。背評家義。當不正義意。更非所痛也。 又尋云。今論所引契經與婆沙論所引契經一經歟。為當各別經歟。 答。兩論同引校量經故可云一經歟。雖同一經。梵語貪多義故。造論之人。於梵本經。得其意各別。引其文不同也。故光法師釋云。雖復同解一處經文。引校量經。即有不同。 重難云。今論云。由彼世尊除彼異生。還將外道。對預流向。校量勝劣婆沙論(百三十)云。此經復言。若以飲食布施贍部林中異生。復以飲食。施一預流。此獲施福果大於彼兩論所引經文既別。何云一經哉。是以。光法師釋云。既有兩種不同。明知。引經各異。非是一文寶法師釋云。婆沙一百三十引經與此即有小異。引經雖別。大意皆同。然釋贍部洲異生有異泰法師釋云。彼所引經。還持異生。對預流果。校量勝劣。此所引經。除彼異生。還將外道。對預流向。校量勝劣。故知。此論所引經。非婆沙所引經也任此等釋。兩論所引契經之文。非一經說如何。答。理實而言。兩論雖同引校量經。隨造論人意。引替一經文。故兩論所引經文相替。更非可疑也。光法師釋非是一文。寶法師判引經雖別。其意在之歟。泰法師釋。准之可會也。或又泰法師。故知。此論所引經。非婆沙所引經也之釋。其言既分明也。兩論所引各別經文得意歟。 又疑云。准寶法師近佛菩薩。非決定在贍部洲中之難意思之。修道諸異生類。不必在贍部林中。何名贍部林異生哉。答。泛論修道諸異生類。雖不必在贍部林中。指云贍部林中有餘修道諸異生類故。無有其難。近佛地菩薩。廣在餘處。不云贍部林中所佛菩薩。故蒙近佛菩薩。非決定在贍部洲中之難破也。 又尋云。光法師非唯菩薩名為異生之釋。婆沙論所引契經意。許後身菩薩。亦名贍部林異生之義歟。答。此釋意。依今論意。會婆沙論所引經文之時。對預流果。校量施福勝劣。贍部林異生者。贍部林中。有餘修道諸異生類。今論所引經文。非唯後有菩薩。名為贍部林異生(為言)若婆沙論所引經意。兼許後有菩薩名贍部林異生之義者。豈劣於預流果聖者哉。 又尋云。婆沙論評家意。順決擇分異生。名贍部林異生之時。可會今論所引除贍部林異生。還將外道對預流向。校量施福勝劣之經文哉。答。婆沙是本論故。今論意可會婆沙論所引經文。今論是末論故。婆沙論意。不可會今論所引經文歟。 問。論文云。由後世尊除彼異生。還將外道。對預流向爾者。離欲外道。并預流向聖者。俱居贍部林歟。答。離欲外道。可居贍部林。預流向聖者。不可必居贍部林也。 兩方。若俱居贍部林者校量福勝劣。更不可依同處哉。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離欲外道。居贍部林對彼預流向聖得。例亦可同如何。 答。離欲外道與後身菩薩。其德懸隔。雖非可校量施福勝劣。同在贍部林故。今論所引契經之中。彼此相對。校量之也。故今論云。爾時菩薩同離欲仙故對彼仙校量歎勝。光法師解此文。釋爾時菩薩同離欲仙。居贍部林也。云爾故。對離欲外道。校量施福勝劣。預流向聖得。同居贍部林。不可得意也。 問。下三靜慮根本地。可有捨受耶。 第三卷抄記錄之畢 問。命終位。唯起自地心歟。進云。光法師釋云。夫死生心。必起當地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識身足論文。出現在欲界繫。無覆無記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之句云。謂欲界色界生長。趣無色界。諸不還者。住最後無覆無記心如此文者。依身在色界不還果聖者。命終位起欲界無覆無記心如何。 答。若命終位起他界地心者。是他界地命終。可非自地命終。故唯起自地心。不起他界他心也。故今論云。非在定心有死生義。界地別故光法師釋此文云。非在定心有死生義。一界地別故。夫死生心。必起當地。若起異界地。有死生者。便是他界地死生。非是自界地死生寶法師釋此文云。界地別者。謂身在欲界等。入上界地定等。不可異地而命終受生泰法師釋此文。非在定心有死生義。一界地別故。若異界地心。有死生者。便是他地死生。非自地也正理論云。雖說在意識得有死生。而非在定心有死生理。非界地別有死生故顯宗論說。全亦同之。任此等文理。命終位唯起自地心。不起他界他心云事心云事炳然也。但於識身足論文者。尤為難會。且推之誦者謬誦添色界二字歎。若又展轉書寫之間謬書添色界二字歟。理實可云。識欲界生長。趣無色界諸不還者。住最後無覆無記心也。以何知之者。勘識身足論下文。或出現在色界繫善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之句云。謂色界生長。趣無色界諸不還者。住最後善心或出現在色界繫無覆無記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之句云。謂色界生長。趣無色界諸不還者。住最後無覆無記心若識身足論意。許命終位。起他界地心之義者。此等文何不舉欲界生長之類哉。明知上文出現在欲界繫。無覆無記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之句。舉色界生長之類。色界二定謬剩云事。 尋云。識身足論。今一段中。文字謬剩事。有例證哉。答。識身足論上文。出過去欲界繫善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之句云。謂欲界生長。趣色無色界諸不還者。住最後善心命終位。設雖起無覆無記心。過去欲界繫善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而云善心。善字謬剩也。以之可為今例證歟。 或一義云。色界之言。乘言便歟。上文出過去欲界繫。無覆無記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之句云。謂欲界色界生長。趣無色界諸不還者。住最後心乘此言便。下文出現在欲界繫。無覆無記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之句云。謂欲界色界生長。趣無色界諸不還者歟。例如婆沙論中。一無學支捨緣。舉得果位。未知當知根。及喜覺支通相應句云謂餘八根也。 重難云。見識身足論文。過去欲界繫無覆無記心。分別已了別今了別等義畢。次舉欲界繫未曾得無覆無記心。分別已了別等義。其後舉現在欲界繫無覆無記心。分別已別等義。既隔未曾得無覆無記心。何云乘過去欲界繫無覆無記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之言便。現在欲界繫無覆無記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之句。置色界之言哉。 答。乘言便之習。不必依鄰次歟。 問。論文云。非在定心有死生義。界地別故。加行生故。能攝益故爾者。光法師意。能攝益故者。簡命終受生二位歟。進云。光法師釋意。簡命終受生二位見。付之。受生位者。攝益時也。以能攝益故。何由可簡受生位哉。是以。正理論中。云又在定心能攝益故。必由損害。方有命終。諸在定心。非染污故。必由染污。方得受生。以能攝益故。唯簡命終位如何。 答。見今論文。述非在定心有死生義。舉界地別故。加行生故。能攝益故之三故。文相起盡。三故俱簡命終受生二位之旨。炳然也。初二故既簡命終受生二位。至第三故。寧唯簡命終一位哉。故光法師釋此文。三能攝益故。夫死生心。是微劣故。不能攝益寶法師釋此文別以三因證在定心無死生也。任此等定判。能攝益故。簡命終受生二位云事。亦分明也。但於受生位者攝益事也云難者。受生位微劣故。無攝益義也。次於正理論文者。就實通論受生位。無能攝益義故。以能攝益故。雖可簡命終受生二位。別舉非染污故。簡受生位。故且以能攝益故。簡命終位云也。 問。光法師意。可起異地散善耶。 第二卷抄記錄之畢 問。論中明阿羅漢入涅槃心。舉欲界捨受異熟有無二說。爾者。光法師意。何說為正耶。 進云。光法師判於二說中初說為正。欲界有捨受異熟云義為正也。付之。依光法師正不。披今論上下文。當卷雖舉二說。無判正不。餘處(十五)本頌。結餘說下亦有。由中招異熟。長行述有餘師說。下諸地中。亦有第三類非二業。由中定業招異熟故。下地有捨受異熟云義。為有餘師說。明知。非正義云事。加之婆沙論中。引發智論說云。云何順不苦不樂受業。謂廣果繫善業。及無色界繫善業見品類足論文。或云。順不苦不樂受業云何。謂第四悉地繫善業。及無色界繫善業或云。順不苦不樂業。一界一處二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無色界遍行。及修行所斷隨眠隨增任此等定判。下地無捨受異熟之旨。甚分明也。光法師何以違本論文之師說。為正義哉。 答。廣披有宗依憑諸論所說。委尋下地捨受異熟有無。今論餘處明二十心相生云。異熟威儀無間生八。謂自界六。除加行善與通果心。及色無色有覆無記正理顯宗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婆沙論云。欲界威儀路心無間生八心。謂欲界六。除加行善及通果心。色無色界。各有覆無記心○如欲界威儀路心。欲界異熟生心亦爾雜心論云。報生威儀八者。欲界報生及威儀。次第生八心。自界六。除方便善心。及變化心色無色界穢污心此等諸論中。同述欲界異熟生心無間生色無色界有覆無記心。是則欲界命終心。生色無色界結生心也。而任死生唯捨受之理。欲界有捨受異熟云事必然也。加之。婆沙論云。但由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傍生鬼趣中。既生彼已。受善不善法。異熟色。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善法異熟色者。四處謂色香味觸。心心所法者。樂喜捨受。及相應法○但由善引眾同分業。生欲界人天中。既生彼已。受善不善法異熟色。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善法異熟色者。九處除聲。心心所法者。樂喜捨受。及相應法此文亦欲界有捨受異熟之旨。不可異求之。故勘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云。於二說中。初說為正。如二十心相生中。欲界異熟生心。能生上二界染污心。即是欲界異熟生心。捨受相應命終。於上二界染心受生。以受生命終心。定捨受故。以此明知。欲界定有捨受異熟。又此論下文云。有說下亦有。由中招異熟。又許此三業非前後熟故。又婆沙。異熟因中。又有文說下地有捨異熟。不能具引。以此故知。三定已下。有捨異熟為正下地有捨受異熟師義。為正之趣。此等定判。頗以委悉者歟。但於今論餘處。餘說下亦有由中招異熟之文者。中間定業。可感捨受異熟云事。文理炳然之上。亦順諸論所說二十心相生之文。故雖有餘師說判為正義也。次於婆沙論所引發智論說者。婆沙論中。即會此文云。此中但顯順不苦不樂受業異熟最後邊際。謂第四靜慮○是有色地邊。無色界是三界邊。復有說者。此中但顯此受異熟不共田器。誰是此受異熟不共田器。謂第四靜慮及無色界。復有說者。下地雖有此受異熟。然為餘受所覆相不明了。不久相續。徒廣異上。更無餘受。唯有此受。明了相續。是故遍說次於品類足論文者。正理論中。會此文云。然下雖有順非二業。而由少故。彼文不顯。 問。無覆無記命終心。唯限異熟威儀二心歟。 答。唯限異熟威儀二心也。兩方。若唯限異熟威儀二心者。披識身足論文。出現在欲界繫無覆無記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之句云。謂欲界色界生長。趣無色界諸不還者。住最後無覆無記心。如此文者。依身在色界。不還果聖者。命終位趣欲界通果無記心若依之爾者。今論疏中。述入涅槃心。唯限異熟威儀二無記心之旨。無覆無記命終心。其義可同。加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無覆無記命終心。唯舉異熟威儀二心如何。 答。工巧通果二無記心。勢力強盛法。命終勝劣位。不現起故。無覆無記命終心。唯限異熟威儀二心也。故光法師餘處釋云。十二心能作命終心。謂欲界生得善不善。有覆威儀異熟。色界生得善。有覆威儀異熟。無色界生得善有覆異熟任今此定判。無覆無記命終心。唯限異熟威儀二心云事。分明也。但於識身足論文者。尤為難會。然而以二義致會通之趣。如次上論義之處記之。 問。論中述已得順解脫分者。非正定聚云。彼後或墮邪定聚故等爾者。寶法師意。此文有幾釋判耶。進云。寶法師釋云。此有四釋(云云)付之。依寶法師釋。報今論現文云。彼後或墮邪定聚故。又得涅槃時未定故。非如預流者極七返有等。又彼未能捨邪性故不名正定此文無諍。可有三釋見。是以。光法師意。成此旨哉。 答。寶法師意。以又得涅槃時未定故。非如預流者極七返有等之文為二釋也。故寶法師釋云。二得涅槃時未定故。三非如預流極七返有等此釋旨趣。雖不分明推之。又得涅槃時未定故者。述順解脫分之遠時。非正定聚之旨。非如預流者極七返有等者。明暖頂以上之近時。非正定聚之義。得意為二釋歟。但於光法師釋者。非如預流者極七返有等者。頌又得涅槃時未定故之義。非別故存也。故光法師釋云。至下中忍。雖不墮邪定聚。彼得涅槃時未定故。非如預流者極七返有等論文之中。置三故字。光法師釋。專順文相歟。兩師定判。各有所存。其趣自本各別也。不可以彼難之。 問。中忍位。可有命終受生義耶。答。可有命終生義也。兩方。若有命終受生義者。中忍位既作減行減緣之行相。速可至增上忍世第一法位。更不可有命終受生義。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忍世第一法不名正定聚云。至下中忍。雖不墮邪定聚。彼得涅槃時未定故。非如預流者極七返有等。至增上忍世第一法。雖得涅槃時有定限。以彼未能捨異生邪所依性故。不名正定若中忍位。無命終受生義者。得涅槃時。何無定限哉。 答。中忍位。可有命終受生義也。若無此義者。中忍以後。得涅槃時。可有定限。光法師寧釋至下中忍雖不隨邪定聚。彼得涅槃時未定故。非如預流者極七返有等哉。何況。寶法師餘處。釋今論等言為顯捨眾同分。亦捨少分殊勝善根之文云。然四善根。雖皆殊勝。然唯前三有命終捨。世第一法及增上忍無命終捨。定入聖故泰法師餘處釋今論餘位亦有極七返生。然非決定。是故不說之文云。乃至中忍受無量生。是故不說任此此等定判。中忍位有命終受生義云事。亦分明也。但於中忍位既作減行減緣之行相。速可至增上忍世第一法位云難者。中忍位實雖減行相減所緣。壽命長短。甚不定故。其中間有命終受生義。全無所背也。 問。斷善邪見。可立邪定聚耶。進云。論疏中。不立邪定聚也。付之。斷善邪見者。最重惑障也。何不立邪定聚哉。是以。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中云。斷善邪見。破僧妄語。當知定招無間異熟既云定招無間異熟。尤可立邪定聚也。例如破僧妄語立邪定聚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正邪不定聚。聖造無間餘。五無間業立邪定聚也。長行即述其故云。定謂無間。造無間者必墮地獄。故名邪定正理論中。明趣業見三邪性體云。即是惡趣。五無間業。五不正見。如次為體顯宗論說。全亦同之。婆沙論云。邪性定聚。謂威熟五無間業雜心論云。無間業說邪定。定趣地獄故思此等文意。五無間業順次生。必感地獄異熟果。故立邪定聚。斷善邪見。現身之中。若不續善根順次生。雖必感無間地獄異熟果。若續善根引起順決擇分善根。亦入正性離性。乃至證得阿羅漢果之人。不感無間地獄異熟果。故不立邪定聚也。以何知之者。婆沙論中。問若現法中續善根者。彼現身能入正性離生不。評家意。答此問云。應作是說。彼能引起順決擇分。亦後能入正性離生。乃至能得阿羅漢果。如唱羯吒婆羅門等斷善根已。尊者舍利子。為其說法。令續善根。漸得見謗乃至究竟。如毘奈耶中廣說斷善根人。續善根後。入聖得果。有不感無間地獄異熟果之類云事。此文炳然也但於斷善邪見者。最重惑障也。何不立邪定聚哉云難者斷善邪見。實雖最重惑障。無必墮地獄之義。故不立邪定聚也。次於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者。斷善根人。不續善根。入聖得果。必感無間地獄異熟果。與破僧妄語其義同。故云斷善邪見破僧妄語當知定招無間異熟也。非遮續善根者。入聖得果。不感無間地獄異熟果義。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勘婆沙論文云。且依施設足論說。彼於現法中。不能續善根。決定地獄中生時。感死時。方能續善。如彼論說。若蟻卵無悔心。應說。是人斷三界善。彼於現法。不能續善根。定於地獄中生時。或死時。方能續善如此文者。斷善根人。於現身中。無續善義見。若爾。斷善邪見。順次生必可感無間地獄異熟果。何不立邪定聚哉(是一)次斷善根人中。有不感地獄異熟果之類者。造五無間業人中。亦可有此義哉(是二)次斷善根邪見。通不定受者。亦通順後受歟(是三)。 答。婆沙論中。即通施設足論說云。彼說現法不能續者。即是所說有斷善根。亦造無間惑。由因力斷善根等任婆沙論會通。案施設足論意。非謂斷善根人。一切皆於現身之中無續善義更無所背也。次斷善邪見。意識相應惑障。其罪最雖甚重。無起加行果究竟義。故續善根。入聖得果。可有不感無間地獄異熟果義也五無間業。身語罪障。起加行果究竟畢。成決定業。故後時雖起追悔善心。現身不能入得果必感地獄異熟果也。次斷善邪見。通不定受者。時報俱不定。永不感彼異熟果也。感無間地獄異熟果之程順次生必感之故。不通順後受也。如彼正理論一師意。云無想定。雖通不定受。不通順後受。准例彼可思之。 問。邪定聚唯限一趣依身歟。答。婆沙論所引本論中。有限一趣依身。通二趣依身云異義也。兩方。若唯限一趣依身者。邪定聚義門非一准。何唯限一趣依身哉。是以。正定聚不限一趣依身。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文。邪定聚唯限一趣依身判如何。 答。婆沙論中。依集異門足論說。成就五無間業。名邪定聚。故唯限人趣依身。依施設足論說。五無間業。若彼因彼果。彼等流彼異熟。及成就彼法補特伽羅。名邪定聚故。亦通人及地獄二趣依身也。故婆沙論云。邪性定聚。謂成就五無間業○趣者邪性定聚。一趣少分。謂人○此依集異門說。若依施設。邪性定聚語。五無間業。若彼因彼果。彼等流彼異熟。及成就彼法初特伽羅○趣者邪性定聚。二趣少分。謂地獄及人正勘集異門足論說云。云何邪性定聚。答五無間業此集異門足論。施設足論。二說相替故。有邪定聚。唯限一趣依身。亦通二趣依身之二意也。存此二邊義門之時。兩方疑難。自被會通者歟。 問。無為法。正定聚等三聚中何攝耶。進云。光法師所引集異門足論。明不定聚中。舉無為法也。付之。不定聚者。名待善緣成正定聚。待惡緣成邪定聚。諸無為法。既無此義。何可名不定聚哉。 答。得無漏聖道者。定得涅槃。故名正定聚。造五無間業者。如隨地獄故。名邪定聚。諸無為法。無有定得涅槃之義。亦無必墮地獄之義。故名不定聚也。故光法師所引集異門足論第四云。云何不定聚。答。除五無間業。餘有漏法及無為婆沙論云。不定聚。謂唯成熟餘有漏法及無為。但於諸無為法。無待善緣成正定聚。待惡緣成邪定聚。之義云難者。諸無為法。雖無待善惡二緣成正成邪之義。亦無正定被云正定聚。邪定被云邪定聚之義。故名不定聚也。故品類足論中云。定法云何。謂五無間業。及學無學法。非定法云何。謂除五無間業。諸餘有漏及無為法。以無為法。名非定法。即存此意歟。 問。寶法師意。世第一法位。可捨見邪性耶。答。可有捨不捨二義邊也。兩方。若捨見邪性者。披寶法師解釋云。住增上忍。及第一時。時少不說及未捨見邪性故此釋無諍世第一法位。不捨見邪性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世第一法位。捨業趣見三邪性判如何。 答。若就正捨云之者。世第一法位。異生性不成就。得在生相。為見邪性所依。異生性捨之。故能依見邪性。亦捨之可云也。故婆沙論中。釋發智論世第一法捨邪之文云。捨邪性者。謂此心心所法。能捨三種邪性。一業邪性。二趣邪性。三見邪性。○由三緣故。此位名捨。一由不作故名捨。謂業邪性。二由不往故名捨。謂趣邪性。三由不行故名捨。謂見邪性。問。增上忍時。三緣已具。何故此位。乃說捨耶。答。今破彼依故說捨彼。問。何謂彼依。答。無覆無異生性是。謂諸涅槃依異生性。言諸有情令於生死。受諸苦故。如師子王依止無覆無記。窟穴能容種種傍生等類。世第一法能捨彼依異生性故。說名捨彼世和一法位。捨彼所依異生性故。捨能依見邪性云事。此文分明也。若就已捨論之者。世第一法位。異生性成就得現在前。為見邪性所依異生性猶成就之。故能依見邪性。不捨之可云也。故光法師釋云。至增上忍世第一法雖得涅槃。時有定限。以彼未能捨異生邪所依性故。不名正定泰法師釋云。世第一法時。雖決定由成就異生邪所依性。以彼未能不成就捨邪定。故不名正定。此等釋意。世第一法位。猶成就見邪性所依異生性。故不名正聚云故。不捨能依見邪性(為言)寶法師住增上忍。及第一時。時少不說。及未捨見邪性故之釋。即述此趣歟。若依此等釋意者。苦法忍位。異生性不成就。得現在前。初不成就彼所依異生性時。捨能依見邪性可云也若爾。婆沙論文。寶法師釋。名顯一邊義門。更非相違定判歟。(寫本云) 文永五年(戊辰)二月十日(午時)於東大寺知足院草菴抄之畢自去年正月十七日始此卷抄至今年二月十日朝終其微功問端纔為七十六帖光陰久送四百七日緩怠之至難而有餘但去年七月八日之侯止住高山寺聖跡傳受解脫門義一部同九月上旬中旬之頃參籠御裳濯靈地轉讀大般若經六百卷之間此勤雖中絕其志今遂之以仰春日權現之冥助以憑彌勒慈尊之引攝殊別宗專法師離苦得脫期再會於龍華之月乃至法界眾生平等利益施濟度於□龜海之浪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七夏臘五十五) 俱舍論第十卷抄下 俱舍論十一卷抄      問題 問。論文云。許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安立形量不同爾者。論主可許此義耶。 問。婆沙論中。云三輪廣量。舉二師異說。爾者。寶法師意。三輪廣量齊等云義為正義歟。 問。唯此世界南贍部洲有金剛座歟。 問。此洲南邊有贍部林樹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無間地獄名云。依異熟果說名無間爾者。無間地獄眾生。一一身量。各二萬踰繕那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無間地獄名。舉三師異說。爾者。評家意許前二說歟。 問。論中付說捺落迦安立相。且八捺落迦為重累。為當傍布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捺落迦安立。有三師異說中。初有說意。上七捺落迦。高下量齊等歟。 問。論中付明十六增名。且光法師意。有幾師說耶。 問。眾生遇琰魔王斷罪中有位歟。 問。寶法師意。東洲日沒。南洲日中。西洲日出同時歟。 問。論中云。雨際第二月。後九夜漸增。寒第四亦然。夜減畫翻此爾者。晝夜有增減故。如何釋之耶。 問。泰法師意。晝夜停等後。論晝夜增減云義。光法師可許之耶。 問。婆沙論中云。復至羯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停等爾者。羯栗底迦月者。當此方二月歟。 問。頌文云。近日自影覆。故見月輪缺爾者。光法師意。今此文說晝夜增減相歟。 問。頌文云。此上有色天。住依空宮殿爾者。夜摩天已上。無雲天已下。諸天可有雲地耶。 問。他化自在天。可化聲境耶。 問。論中釋第一樂生相云。謂彼安住離生喜樂爾者。今此樂者。樂受樂歟。 問。論中釋色究竟天名。舉二師說。爾者。第二師意。無色界可有色法耶。 問。非神通力。非依他力。以欲界身。至色界義可有耶。 問。人於梵天見梵天色。唯限天眼歟。 問。依身色界人。以色界自身。可來欲界耶。   問。論中付明空居天依處量。且寶法師意。有幾師說耶。 問。二禪已上。三千界攝歟。 問。欲界天身量。次第一一增歟。 問。論中付明諸天身量倍倍增相。且無雲天減三踰繕那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第四靜慮諸天中。福愛天者。無雲天異名歟。 問。論文云。無間地獄。壽一中劫爾者。一增一減為一中劫歟。 問。論文云。無間地獄。壽一中劫爾者。一增一減為一中劫歟。 問。無想天。可有中夭耶。 問。北洲傍生定壽千歲歟。 問。光法師意。決定於今生。可證無學果。聲聞緣覺。可有中夭耶。 問。光法師。釋俱非容中說慈定滅定等。不中夭中。不說之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地獄可有中夭耶。 問。造破僧罪墮無間地獄者。可有中夭耶。 問。光法師釋俱非容中。說慈定滅定等不中夭中不說之。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釋迦牟尼當住劫第一劫出世爾者。稟承實義歟。 俱舍論第十一卷抄 問。論文云。許此三千世界如是安立形量不同爾者。論主可許此義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許此義者。光法師釋此文云。毘婆沙師許此案立如解釋者。論主不許此義。若依之爾者。今論者。源出自迦濕彌羅之說。何不朋毘婆沙師之義哉。 答。此事難測。暫可存二義也。或於許字者。不必標不信之義。故論主許此義可云也。或又三輪廣厚之量等。論主所存異之。故為顯不信之義量許字歟。 問。婆沙論中云。三輪廣量舉二師異說。爾者。寶法師意。三輪廣量齊等云義為正義歟。進云。寶法師釋云。今詳前之二說。前說為善。三輪廣量齊等云義為正義付之。婆沙論中。雖舉二師異說。全無判正不。寶法師何忽判正不哉。何況。三輪廣量不齊等者。今論定判也。寶法師解釋。豈不背今輪所說哉。 答。見婆沙論(百三十三)文。上述風輪相云廣則無數畢。次述水輪相云。有說。廣量與風輪等。有言。狹小分百俱胝。百俱胝輪。其量皆等。謂徑十二億三千四百半次述金輪相云。有說。金輪廣如水量。有師。復說。少廣水輪寶法師引今一段文畢。判正不云。今詳前之二說前說為善。既同一雨水。以成水輪。於中何要分水金別。又三輪相依。風輪既等大千。水金因何即小此釋意云。婆沙論中。云水金二輪廣量各舉二師說。雖不判正不。以道理思之。水金二輪者。同一雨水。凝結不凝結之差異也。其廣量不可有差異。故水金二輪。廣量定可齊等故。有說金輪廣如水量云。前師說為善。又風水金三輪相依。而住其廣量。亦不可有差異。故水輪廣量與風輪等云前師說。為善云也。重意云。前之二說。前說為善者。風水相對二師說中之前說。水金相對二師說中之前說。指兩處前說。云前說為善也。論家自雖不判正不。以道理順違。判異說正不事。是人師常習也。強不可為疑歟。但於背今論文云難者。寶法師意。今論意。實存三輪廣量齊等云義得意也。風輪一大三千界總所依器故。云其量廣無數。各別四天下。將成水金二輪即起故。從能依四天下。暫雖說此水金輪廣徑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以實論之。水金二輪廣量與風輪同可無數也。彼今論中。述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功德加行得離染得相。云除佛所餘一切聖者。所說六種。唯加行事。非離染得。非皆得故。唯佛於此亦離染得之文。光法師意。不同婆沙論有說佛離染得聲聞獨覺加行得云義。同評家聲聞獨覺亦有離染得云義得意不依金輪顯文也。寶法師意。今論意。實存三輪廣量齊等之義得意。例之可思也。 重難云。見寶法師解釋云。准此論釋。風水之中。取其後說。水金之內。即取前師此釋意。今論意同婆沙論風水相對二師說中。風輪量廣。水輪量狹云第二師。水金相對二師說中。有說金輪廣如水量。云前師說云也。何云寶法師意。今論意。實存三輪廣量齊等之義得意哉。 答。疑難之旨。尤以可然。但寶法師今解釋。只任今論顯文。云風水之中。取其後說。水金之內。即取前師也。全非盡理之釋。其故婆沙論云。有說金輪廣如水量之義。水金二輪廣量。同遍一大三千界。與風輪廣量等云義也。與此水金輪廣徑十二叉三千四百半之文。其意可異。然而暫以水金二輪廣量同云。當云水金之內即取前師也。以之思之。今解釋。是隨文一往之釋。非就實再論之義歟。以實論之。今論意。存三輪廣量齊等云義可得意也。 問。唯此世界南贍部洲有金剛座歟。答。爾也。兩方。若唯此界南贍部洲有金剛座者。世界安立彼此可同。唯此世界南贍部洲有金剛座哉。是以。或經中云。是則三千界一一界中有百億(乃至)其四洲中。南贍部一一各有金剛座此文無諍。餘世界南贍部洲有金剛座見。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述唯此洲中有金剛座。唯此世界南贍部洲有金剛座見如何。 答。金剛座者。一切菩薩。將登正覺。所坐之座也。而有宗意。談十方世界唯有一佛之旨。故唯此世界。南贍部洲。有金剛座也。餘世界中。既無佛出 世。何可有為登正覺座之金剛座哉。故今論云。唯此洲中。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上。起金剛喻定。以無餘依及餘處所有堅固力能持此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菩薩最後所依身。能持此定。及金剛座處。能持此定以無餘依身及餘處所。有堅固力能持此定。此定力大。餘依餘處。不能持也餘世界中。既無菩薩最後所依身。所持金剛喻定。何可有持此定之金剛座哉。無所持金剛喻定有能持金剛座云事。道理豈可然哉。但於一經說者。是心地觀經說也。彼大乘經說十方世界多佛出世之旨。故三千大千世界。一一四天下中。南贍部洲。各有金剛座云也。既非當部依憑。更不可劬勞也。 問。此洲南邊有贍部林樹歟。答。任今論等文。此洲北邊有贍部林樹也。兩方。若此洲南邊。有贍部林樹者。今論中。此洲北邊有贍部林樹見。若依之爾者。圓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此洲南邊有贍部樹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此北九黑山雪香醉山內無熱池。縱廣五十踰繕那此洲北邊有無熱池見。而次下文云。於此池側。有贍部林樹。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贍部洲。或依此果。以立洲號正理論文。全同今論。任此等論判。此洲北邊有贍部林樹可云也。但於圓暉法師餘處解釋者。實似難思。暫出二義可會通之。或可讀文點。所謂可讀此洲南邊有贍部樹也。此文釋南贍部洲之名故。專顯此洲須彌山南邊之相也。或勘清涼大師解釋云。若立世阿毘曇云。樹在此洲之南圓暉法師今解釋。五依立世阿毘曇論意。如此釋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無間地獄名云。依異熟果。說名無間爾者。無間地獄眾生。一一身量。各遍二萬踰繕那歟。進云。光法師釋云。非是一一身形皆遍彼處付之無間地獄者。是惡業甚重眾生之生處也。隨彼眾生一一身量。各遍二萬踰繕那哉。是以。正見。婆沙論文云。依異熟果說名無間。以諸有情造大惡業。生彼地獄。得廣大身。一一身形。悉皆廣大。遍彼多處中無間隔。故名無間此文無諍。無間地獄眾生一一身量。各可遍二萬踰繕那見。加之。辰旦人師解釋中云。五形無間。其身棄滿八萬由句。一人多人。同處其中。不相障礙。皆悉遍滿。業不思議也。何況。若隨生多少。遍彼處所者。隨生多少。眾生身量。亦隨時可有增減如何。 答。眾生依身。皆是有對障礙法。故無間地獄一一眾生身量。各二萬踰繕那者。無間地獄之中。爭可容受哉。故光法師引婆沙論今之畢云。遍彼多處者。非是一一身形皆遍彼處。隨生多少。遍彼處所如此得文意之時。婆沙論說。全非相違。次於辰旦人師解釋者。是道暹師涅槃經疏定判也。此釋既不□道理。不可依用之。次於無間地獄眾生身量。隨時可有增減云難者。無間地獄之習。法爾必然之理。隨墮彼眾生多少可遍二萬踰繕那。故眾生身量隨時有增減事。何強不可為痛哉。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無間地獄名。舉三師異說。爾者。評家意許前二說歟。 答。可許之也。兩方。若許之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舉三師異說畢。別出評家義。知評家意。三師說俱不許之云事。若依之爾者。評家意云生餘地獄多。生無間者少。唯破第三師說。不破前二師說。若不許之者。尤可破之哉。 答。婆沙論中。釋無間地獄名。總有三師異說之中。初二說云。或名無間。雖亦有間。假說無間。有說彼處恒受苦受。無喜樂間。故名無間此二師說。無指過故。評家意可許之也。第三師云。有說。眾多有情。造作惡業。相續生彼。滿彼處所。故名無間此師意。生餘地獄有情少。生無間地獄有情多云事。背道理故。評家意。唯破此師說也。故婆沙論云。評曰。不應作是說。生餘地獄多。生無間者少。所以者何。以造作增長上品身語意惡業者。乃至彼處。有情造作增長上品惡業。生彼處者少。造作增長中下品惡業。餘地獄者多。如造作增長上品善業。生有頂者少。造作增長中下品善業生餘處者多。故應作是說。由造作增長增上不善業。生彼所得身形廣大。一一有情。據多處所中無間隙。故名無間第三師意云生無間地獄有情眾多。滿彼處所。不云生彼有情。身形廣大彼處所。故唯此師義為所破也。 問。論中付說捺落迦安立相。且八捺落迦為重累。為當傍布歟。進云。今論中舉二師說。故論云。七捺落迦在無間上。重累而住(乃至)有說此七在無間傍付之。二說俱不可然。先就重累師說難思。述此下過二萬無間。深廣同贍部洲下主無間地獄底四萬踰繕那也。而於最底二萬踰繕那。安立無間地獄。於餘二萬踰繕那。如何可安立餘七地獄及炎魔王宮哉次。就傍有師說不明。見論文云。唯此洲中有金剛座而金剛座地獄不相妨者。又光法師解釋也。地獄設雖近南邊。寧可建立十六地獄及十六增等哉。 答。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述地獄安立。舉重累傍布二師說之中。先於重累師。亦出二師說。初師云。有說從此洲下。四萬踰繕那。至無間地獄底。無間地獄縱廣高下。各二萬踰繕那。次上一萬九千踰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乃至)此七地獄一一縱廣萬踰繕那此師意云。四萬踰繕那中。二萬踰繕那。縱廣高下。無間地獄之分齊也。其上一萬九千踰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其縱廣量。各一萬踰繕那也。雖不說高下量。推之各當二千七百十四踰繕那餘歟。第二師云。有說。從此洲下。四萬踰繕那。至無間地獄。此無間地獄。縱廣高下。各二萬踰繕那。次上有三萬五千踰繕那。安立餘七地獄。一一縱廣高下各五千踰繕那此師意云。六萬踰繕那中。二萬踰繕那縱廣高下。無間地獄分齊也。其上三萬五千踰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其縱廣高下量。各五千踰繕那也。五七三十五。其數尤易知也。 次。傍布師云。有說。無間地獄在於中央。餘七地獄周匝圍遶如今洛圍遶大城此師意云。無間地獄。在其中央。餘七地獄。周匝圍遶。安立之也。而任光法師明知金剛座近北諸地獄等在王都下稍近南邊。不相妨也之解釋。於此洲中。金剛座近北邊。諸地獄等近南邊故。八地獄等。雖傍布安立。與金剛座。不相障礙也。重意云。第八外海廣量三億二萬二千踰繕那也。南北廣量二分之者。各十六萬一千踰繕那也。其北方設雖有金剛座。其南方十六萬一千踰繕那中。無間地獄廣量二萬踰繕那。餘七地獄廣量。各一萬踰繕那。合九萬踰繕那。地獄並八寒地獄等可安立之。故傍布師義。全無違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捺落迦安立。有三師異說中。初有說意。上七捺落迦。高下量齊等歟。答。可齊等也。兩方。若齊等者。罪業之果。既有輕重。高下之量。何必齊等哉。若依之爾者。第二有說意。上七捺落加。高下量齊等見。初有說意。其義可同如何。 答。初有說意。可云上七地獄高下量齊等也。此師意云。無間地獄之上。一萬九千踰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故餘七地獄高下量。各當二千七百十四踰繕那餘也。婆沙論中。述此師意。雖說此七大地獄一一縱廣萬踰繕那。不云高下量分齊然而一萬九千踰繕那七分之者。各當二千七百十四踰繕那餘也。 問。論中付明十六增名。且光法師意。有幾師說邪。進云。光法師意。有三師說見。 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今論文云。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說名增。本地獄中。適被害已。重遭害故。有說。有情從地獄出。更遭此苦。故說為增此文無諍。有二師說見。是以。寶法師釋此文云。詳其論意。只是兩釋。不是三解。有人謂是三解誤也加之。泰法師並遁麟法師解釋中。論解增名。有二師說見。若爾。光法師解釋。豈不背論文哉。 答。見今論文。既結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說名增。明知。本地獄中。適被害已。重遭害故者。是別師義云事。故光法師釋云所言增者。第一解云。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說名增。第二解云。本地獄中。適被害已。重遭害故。故名為增。第三解云。有說。有情從地獄出已。數更遭此苦。故說為增。此約出本地獄已。數數受苦名增故。與第二不同初師意云。受苦增盛。過本地獄。故名為增。第二師意云。本地獄中。被刑害已。亦於彼處。重受苦故。望本地獄。說名為增。第三師意云。出本地獄之後。經歷十六諸處。數數受苦。故名為增(為言)正理論文。舉四師說之中。此十六中。受苦增劇。過本地獄。故說為增者。同當今論初師說也。或於此中。受種種苦。故具多類。故說為增者。當今論第三師說也。或地獄中。適受苦已。重遭此苦。故說為增者。當今論第二師說也。正理論中。既置或言為別師。准正理論思今論意。云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說名增。云本地獄中適被害已重遭害故。各別師義云事。實分明也。光法師解釋。深探論實意者歟。但於寶法師。泰法師。並遁麟法師解釋者。淺向論顯文。有二師說云歟。是既人師意各別。不可及會通哉。 問。眾生遇閻魔王斷罪中有位歟。答。可非中有位也。兩方。若中有位者。眾生遇閻魔王斷罪。於彼處始定生處。或還本處者。於經論並傳記等說。而有宗意。當來中有現前之後。全無轉生餘趣。或還本處之義。爰知。眾生閻魔王斷罪。非中有位云事。何況。今論云。同淨天眼見。中有位。輒無相見。如傳記等說者。於閻魔王宮。諸人互相見以此等文理思之。中有位已前。遇閻魔王斷罪云事。若依之爾者。遇五百踰繕那。有閻魔王國者。今論定判也。若不至彼處者。爭可遇閻魔王斷罪哉。定知。中有位至閻魔王宮。遇斷罪云事如何。 答。眾生於何位。遇閻魔王斷罪云事今論等中。無分明定判。故末學輒難測歟。但倩案道理。粗勘諸文。今生本有之終。遇閻魔王斷罪歟。人受病患。將入死門之時。五識漸云。第六意識獨留。是時病人。第六意識影像。閻魔王前顯現。如月宿水面。病人之質。閻魔王前顯現也。其時閻魔王隨罪福之輕重。定善惡之生處。非業盡死之者。自冥途被還者。即此時也。故眾生遇閻魔王斷罪。可云今生本有之終也。大乘經等中。此皆自所見歟。但閻魔王呵嘖罪人。名斷罪者。是可當生本有位。探玄記解釋。即述此旨也。 委細之處。探玄記第六卷抄中。記錄之畢。有宗論說。顯□明之間。併所省略也。 問。寶法師意。東洲日沒。南洲日中。西洲日出同時歟。答。可同時也。兩方。若同時者。寶法師釋今論北洲夜半。東洲日沒。南洲日中。西洲山出之文云。非全盡理如解釋者。寶法師意。不許此義見。若依之爾者。從半日沒中日出四洲等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寶法師意。何不許此義哉。 答。今論云。北洲夜半。東洲日沒。南洲日中。西洲日出。此四時等。餘例應知正理論云。若俱盧夜半。則贍部日中。勝身日沒。中貨日出。若牛貨日中。則勝身夜半。贍部日沒。俱盧日出設雖寶法師意。豈可背此等論判哉。但於寶法師非全盡理之解釋者。若就日光照用之分齊云之文者。南洲日中之時。東洲見日沒。西洲見日出之義是必然也。而今論文。若就日輪在所論之者。東洲日沒之時。日輪可在妙高山東南角。南洲日中之時。日輪可在妙高山正南方。西洲日出之時。日輪可在妙高山西南角。若爾。四洲四時等義。其理未盡疑也。故寶法師釋云。北洲夜半。東洲日沒。南洲日中。西洲日中者。此據一時而論。非全盡理。若不爾者北洲夜半。南洲日中理。且可然。東洲日沒。當妙高山東南角。南洲日中。當妙高山正南。西方日出。當妙高山西南。豈全定也若就日光照用之分齊論之時。北洲夜半。東洲日沒。南洲日中。西洲日出。此四時等之義。寶法師意。自本所許之也。 問。論中云。雨際第二月。後九夜漸增。寒第四亦然。夜減盡翻此爾者。晝夜有增減故。如何釋之耶。進云。論云日行此洲。向南向北。如其次第。夜增。晝增付之。日輪向南之時。去須彌山漸遠日輪行度可久。何云夜增哉。日輪向北之時。去須彌山漸近。日輪行度不幾何云盡增哉。 答。南贍部洲。北廣南狹。日出此洲之後。人見日光。故日自南路出之時。其路近故。晝減夜增。日自北路出之時。其路遠故。晝增夜減也。如南洲日輪行度有多路。餘三洲例之亦可有多路也。 或抄云。自本眼人根可見之分齊有之故。日輪向南之時。去此洲事漸遠。人見日輪行度不久故晝減夜增也。日輪向北之時。去此洲事漸近。人見日輪行度可久故。晝增夜減也(云云)。 問。泰法師意。晝夜停等後。論晝夜增減云義。光法師可許之耶。進云。光法師意。不許此義見。付之。晝夜停等之後。論晝夜增減云事。其義既□道理。光法師何不許之哉。是以。見今論餘處文云。此晝夜有時增有時減有時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意云。時長名增。時短名減(乃至)春分秋分。晝夜停等。晝夜停等之後。論晝夜增減見。若爾。光法師今解釋。豈不招自相違哉。 答。泰法師意。自八月九日。夜漸增晝漸減。自二月九日。夜漸減晝漸增云。故夏至日已去。雖夜漸增晝漸減。八月九日已前晝猶長於夜。故為之晝增夜減之時。冬至日已云。雖晝漸增夜漸減。二月九日已前夜猶長於晝。故為之夜增晝減之時也。而今論云。日行此洲向南向北。如其次第。夜增晝增。日行此洲向南之時。為之夜增之時。向北之時。為之晝增之時也。泰法師意。夏至日已去。秋分日已前。日向南行。猶為晝增之時。冬至日已去。春分日已前。日向北行。猶為夜增之時。故違此論文破也。故光法師釋云。准此論文日向南夜增如何。從冬至日已云去。日向北說夜增。准此論文。日向北晝增如何。從夏至日已去。日向南說晝增加之婆沙論(百三十六)云。至磨伽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八。晝十二。從此以後。夜減晝增。各一臘縛(乃至)至室羅筏拏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二。晝十八。從此以後。晝減夜增。各一臘縛此文意。亦夜極長以後。說夜減晝增。晝極長以後。說晝減夜增。故泰法師解釋。亦背此文也。故光法師引婆沙論今文畢云以此文證准知。夜極長已去。說晝增夜減。晝極長已去。說夜增晝減。若說秋分已去。夜增晝減。春分已去。晝增夜減。即與此文相違。故泰法師釋意背俱舍婆沙兩論說。故光法師。破之不許尤有其謂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此晝夜有時增有時減有時等之論文。正明年量之文。非。專說晝夜增減之段。故於此文及兩釋也。當卷論文偈頌云。雨際第二月。後九夜漸增。寒第四亦然。夜減晝翻。此長行述日行此洲。向南北。如其次第。夜增晝增。正明晝夜增減事。俱舍一部三十軸中。只在當卷此文。故偏任論文。不及異釋也。 重難云。光法師引婆沙論文為證據。破泰法師釋事。不可然。見婆沙論文云。晝夜停位。各有十五。謂羯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各十五。牟眸栗多從此以後。晝減夜增。各一臘縛(乃至)吠舍依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各十五。從此以後。夜減晝增。各一臘縛此文晝夜停等之後。說晝夜增減。若爾。泰法師解釋。既順此文。何引婆沙論文。偏破之哉。 答。見婆沙論文。說夜減晝增之時文有二段也。至磨伽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八晝十二從此以後。夜減晝增。各一臘縛者。論其時分齊。雖夜長晝短。夜次第役晝次第延。故為夜減晝增之時也。至伏舍依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各十五。從此後。夜減晝增。各一臘縛者。論其時分齊。實亦夜短盡長。故短而促為夜減。長而延為晝增也。重意云。十一月八日以後。為晝增者。短而延為增。二月八以後。為晝增者。長而延為增也。為顯晝增有此二門。婆沙論中。二段說之。夜減二門。准之可知。全非謂十一月八日以後。二月八日以前。假為晝減夜增之時也。若如泰法師解釋者。五月八日以後。八月八日已前。可為夜減晝增之時。而見婆沙論次下文云。至室羅筏拏月白半第八日。夜有十二晝十八。從此以後。盡減夜增。各一臘縛。五月八日以後。八月八日以前。為晝減夜增之時。都不為夜減晝增之時。故泰法師解釋。甚背婆沙論今文也。晝減夜增二段之文。翻之可思也。 問。婆沙論中云。復至羯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停等爾者。羯栗底迦月者。當此方二月歟。進云。寶法師釋云。當此方八月八日。西方八月二十三日附之見婆沙論文云。謂佛於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中夜。而般涅槃而釋尊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者。出諸經論說。知羯栗底迦月者。當此方二月云事如何。 答。見婆沙論文云。謂羯栗底迦月白半第八日。晝夜各十五。牟呼栗多從此以後。晝減夜增。各一臘縛是既當秋分日。故寶法師釋此方八月八日。尤□論文也。但於婆沙論。謂佛於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中夜。而般涅槃之文者。有宗意。釋尊八月八日。入涅槃云也。故婆沙中云。羯栗底迦月云。迦栗底迦月。同當此方八月也。寶法師餘處。羯迦雖異。語是同也。故知。定是八月八日之解釋。即顯此意也。若依此意者。諸經論中。釋尊二月十五日入涅槃云文。可會機感有異。見聞不同也。故淨影有大師。釋涅槃經。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之文云。依阿含經。如來八月八日涅槃。此經下文。亦有此相。故下文言。須跋陀羅。竟安居己。當至我所。是故我昔告魔婆旬。過三月已。吾當涅槃。今言二月十五日者。當是見聞不同故爾或又依寶法師意者。諸經論中。錯八月為二月也。故寶法師餘處釋云。錯八月為二月四月者。以迦栗底是八月卯星之名。二月又是建卯地之月。星地詮別。卯名同也。若知迦栗迦是酉地之卯。翻為八月。若謂迦栗底迦震地之卯。翻為二月四月。由此轉法輪等日。有二四八不同。般涅槃日八四二月之異。詳多教理度五比丘。八月為定。會涅槃日。如別章釋。 涅槃經一云。序品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以佛神通力。出大音聲。 義記一本云。二月十五日者。出聲時也。重減日臨晨朝出聲。後夜當滅。去滅不遙。故日臨也。此說化滅。以為涅槃。又復息化。歸於真寂。亦名涅槃。問曰。何故此時涅槃。下經自釋依阿含經。如來八月八日涅槃。此經下文。亦有此相。故下文言。須跋陀羅。竟安居已。當至我所。是故我昔。告魔波旬。過三月已。吾當涅槃。今言二月十五日者。當是見聞不同故爾。 涅槃經二十三云(高貴德王菩薩品)亦見香山。須跋陀羅。竟安居已。當至我所。是故我告魔王波旬。卻後三月。當般涅槃。 義記七末云。須跋陀羅。竟安居已。至我所者。過夏安居。按此如來秋中涅槃。阿含經中。說佛八月八日涅槃。與此相應。而此經中上下。多說二月涅槃。當是見聞不同故爾。 問。頌文云。近日自影覆。故見月輪缺爾者。光法師意。今此文說晝夜增減相歟答。今此文明月輪圓缺之相也。兩方。若說晝夜增減相者。此文偏說月輪圓缺旨。未明晝夜增減之相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云。後兩行明晝夜增減旁難思如何。 答。近日自影覆。故見月輪缺者。正雖說月輪圓缺之相。因明晝夜增減之義。顯月輪圓缺之相。故光法師釋後兩行明晝夜增減。全無相違也。故見論文起盡。上云日行此洲。向南向北。如其次第。夜增晝增畢。乘之問何故月輪於黑半末白半初位。見有缺耶。此旨自分明也。 問。頌文云。此上有色天。住依空宮殿爾者。夜摩天已上。無雲天已下。諸天可有雲地耶。答。可雲地也。兩方。若有雲地者。既是空居天也。何有雲地哉。是以。正理論中。釋空居天相。有二師說之中。述第二師義云。有說。空中密雲彌布。如地為彼宮殿所依知初師意。夜摩天已上。無雲天已下。諸天無雲地云事。若依之爾者。第四靜慮初天。既名無雲天。已下諸天。定可有雲地也如何。 答。夜摩天已上。無雲天已下。諸天定可有雲地也。故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中。釋無雲天名云。以下空中。天所居地。如雲密合。故說名雲。此上諸天。更無雲地。在無雲首。故說無雲夜摩天已上。無雲已下。諸天定可有雲地云事。此文實分明也。但於正理論當處文者。全非相違二說也。初云。從夜摩天。至色究竟。所住宮殿。皆但依空者。只先顯空居天相也。次云。有說空中。密雲彌布。如地為彼宮殿所依者。夜摩天已上。無雲天已下。諸天宮殿。雖依空住。非是一向無所依住。空中密雲彌布。如地為所依住之旨。云添許也。既非相違二說。何強為疑哉。 問。他化自在天。可化聲境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化聲境者。聲由擊發。是間斷法也。何何化之哉。是以。見今論餘處(二十七)文。述化二謂欲色。四二外處性。化心不化聲境他化自在天例亦可同。若依之爾者。集異門足論中。說他化自在天相云。諸下劣天子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諸妙欲境。令高勝天子於中受用光法師引此文畢云。准集異門聲亦可化如何。 答。光法師餘處(二十七)解釋中。述化心不化聲境之旨。引集異門足論今文。舉間難畢自會通之。作三解釋云。彼由業力。令他化作。非由化心。不可為例。或可從多分說。以實而言。聲由擊發。不可言化以間斷故。或聲不離所化色香味觸四種。相從說故。亦名為化若依初釋意者。任集異門足論文。他化自在天。化聲境云也。雖聲由擊發間斷法也。業力是難思。故化之聲由擊發。不由能變化心力起。故化心不化之(為言)若依第二第三釋意者。他化自在天。亦不化聲境云也。第二釋意云。集異門足論中云。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諸妙欲境者。他化自在天。實雖化色香味觸四境。不化聲境。五境之中。從其多分。云化作色聲香味觸諸妙欲境也。以實云之。聲由擊發。非由化起不可言化有斷故(為言)第三釋意云。此釋意同第二釋意他化自在天。不化聲境云也。色香味觸四境。雖有離聲境之義。聲境不離色香味觸四境。故他化自在天。化作色香味觸四境之時。不離彼四境之聲境相從化作之云也(為言)。 重難云。就初解釋猶不明。聲由擊發故化心不化之者。設雖業力難思。何可化之哉。是以。見今論餘處(二十七)文云。餘生得等能變化心通善不善無記性。攝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能為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除聲如此文者。彼天龍等生得化心。不化聲境生得化亦不化聲境者。業力化。何獨化之哉。答。聲由擊發故設雖生得。設雖業得。全不可有能變化心化之義。非由化心不可為例之解釋。即顯此意也。只由業力不思議。不藉能變化心。化聲境之義。可許之也。生得化。必有能變化心故。生得化化聲境之義無之。業力化不必有能變化心故。化聲境之義。亦可有也。 尋云。准集異門。聲亦可化之今解釋。對餘處三解釋當何解釋哉。答。此事有二義。或云當餘處初解釋也。或云今解釋。總述集異門足論之文面也。故餘處三解釋中。何解釋不可違之。 尋云。二義之中。可存何義耶。私云。後義尤宜。可存此義也。 問。論中釋第一樂生相云。謂彼安住離生喜樂爾者。今此樂者。樂受樂歟。進云。光法師釋云。樂謂輕安付之。初靜慮既有三識相應樂受。樂言尤可指彼哉。若樂生之樂言。名輕安樂者。樂生天可通第四靜慮已上。哉。 答。三樂生之廢立。名有喜受及樂受之處。不取第四靜慮已上。即此意也。故寶法師釋云。第四禪已上。無樂受故。不名樂生爰知。初靜慮為第一樂生。有喜受及三識相應樂受故也。是以。今論勸思云。生靜慮中間。都無喜樂。應思何故亦號樂生天正理論會之。云大梵既有喜樂現行。名樂生天。亦無有失初靜慮有喜受及三識相應樂受。故為第一樂生旨。此等論文。尤分明也。加之。集異門足論中。釋第一樂生相云。樂生者。謂此天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受樂故名樂生第一樂生之樂中。可取樂受樂云事。此文亦明鏡也。但於光法師樂謂輕安之解釋者。初靜慮名離生喜樂。就禪定論之。而定中無三識相應樂受。故准法蘊足論文。釋樂謂輕安也。故法蘊足論中。釋離生喜樂之樂言。云身輕安性。心輕安性非謂云爾故第一樂生之樂言。唯名輕安樂。何為相違。重意云。樂生之樂言。專名喜受及樂受。兼取彼有喜受及樂受之處輕安樂。樂生天可通第四靜慮已上云疑。更不可來也。 問。論中釋色究竟天名。舉二師說。爾者。第二師意。無色界可有色法耶。答。不可有色法也。兩方。若有色法者。無色界。無有色法者性。性相之所定也。設雖第二師意。更不可云無色界有色法哉。若依之爾者。論中舉第二師義云。有餘師說。彼名礙究竟天。彼謂礙名。目積集色。至彼礙盡。得究竟名如此文者。無色界可有非積集色如何。 答。無色界積集非積集色。俱無之云事。性相之所定也。始不可疑之。但於今論文者。見一段起盡。明天器近遠之中。舉此二師說。初師意云。天所居器之中。此處最高。名色究竟第第二師意云。此處積集色。最後邊故。名礙究竟(為言)是即明天器近遠故。偏論積集色。不云不積集色也。可云不積集色之處。非不舉之。非指疑也。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中。釋色究竟天名云。有言。色者是積集色。至彼後邊名色究竟之文。准之可思也。 問。非神通力。非依他力。以欲界身至色界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以道理思之。何可有此義哉。是以。見今論文。偈頌云離通力依他。下無昇見上。長行云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從本處昇夜摩天。或復依他謂得通者。及上天眾。接往夜摩天如此文者。非神通力。非依他力。以欲界身。不至色界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或(百三十五)述魔王至大梵宮之旨。或(百三十五)云不起神通。纔發心時即能舉身至色究竟任此等文。非神通力。非依他力。以欲界身。至色界之義。可有見如何。 答。非神通力。非依他力。以欲界身。至色界之義。可有也。即任一方疑難。被出婆沙論兩處之文也。勘彼具文。或述如是說者。出生所得心。自身他身俱能化作之證。尊者鄔波鞠多。化作死□等三屍。繫魔王頸之時。魔王欲脫此難云。漸歷六天。求欲免脫。既不能得。往梵宮邊。請大梵言。唯願哀愍。解我頸上仙人所辱或云。佛盡智時。得欲界無覆無記。未曾得心心所法。由此勢力。不入靜慮不起神通。纔發心時。即能舉身。至色究竟。何況梵世婆沙抄中釋此文云。三藏云。威儀無記心也任此等定判。非神通力。非依他力。以欲界身。至色界云事。尤分明也。但於今論文者。談其多分相歟。 問。人於梵天。見梵天色。唯限天眼歟。答。唯限天眼也。兩方。若唯限天眼者婆沙論所引施設足論中。述人不見梵天色云。除有修有神通。或他威力既云或他威力。知非天眼人見梵天色云事。若依之爾者。見論文云。然下眼不能睹上界上地。非其境界故。如不覺彼觸如此文者。人於梵天見梵天色。唯限天眼如何。答。上界上地色。非下眼境界。故人依神通等力。雖昇梵天。離彼處天眼。全不可見梵天色也。疑難之中。被出之今論文。此旨實分明也。加之。婆沙論云。雖有神通或他力引得至彼天若無天眼。不能見故(云云)任此等論文。人於梵天見梵天色。唯限天眼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施設足論文者。婆沙論中會之云。彼但應說。除有修言。而復有餘言者。有別意趣。謂依他方梵天等。說他方梵天等色。亦是此方依初靜慮等所引天眼境界。然以極遠。雖得彼眼。不能見之。若自有神通。或他力所引。至彼乃至能以天眼見。除有修言。顯得天眼說。後二句顯至彼所說。有別意趣。 重難云。五通勢力。彼此其分齊可同。故隨其所應神通所到之分齊亦可彼天眼境界。而依神通到。非天眼境界。極遠處云事。甚難思哉。 答。且如聲聞天眼以二千界為其境界。神通所到之分齊。亦以可同之。但一起神通。雖不過二千界之分齊。再起神通。到二千界之外。於彼處以天眼可見二千界之外事。故依神通極遠處。以天眼見彼處色云歟。 問。依身色界人。以色界自身。可來欲界耶。 答。不來也。兩方。若來者。見論文云。是故從上地來下地時。非自身要作下地化如此文者。以色界自身。不來欲界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生色界作欲界化云。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既云若化自身。知以色界自身。來欲界云事如何。 答。依身色界人來欲界之時。要作欲界化來。以色界自身不來也。是故。從上地來下地時。非自身來要作下地化之論文。此旨實分明也。是即離身化也。其中似自身化。是自身化。似他身化。是他身化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依身色界人。作欲界化之時。若似自身化。若似他身化來欲界云也。非謂以色界自身。來欲界。故餘處解釋。全非相違也。 問。論中。付明空居天依處量。且寶法師意。有幾師說耶。進云。寶法師釋云。欲界四天。有其兩釋。初靜慮天有其三釋付之。衩靜慮天有其三釋云事不可然。見今論文云。有餘師言。初靜慮地宮殿依處等一四洲。第二靜慮等小千界。第三靜慮等中千界。第四靜慮等大千界。有餘師言。下三靜慮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靜慮量無邊際此文無諍。色界四靜慮量有二師說是以。光法師云欲界上四天。有二師釋。色界四定。亦有二釋。泰法師判欲界上四天有二師釋。色界四定。亦有二師釋。若爾。寶法師解釋。豈不背論文哉。 答。今論中云色界四靜慮量。實舉二說。無有三說。退勘正理婆沙兩論之說。正理論云。有餘師言。初靜慮地宮殿依處。第一四洲。第二靜慮等小千界。第三靜慮等中千界。第四靜慮等大千界。有餘師言。下三靜慮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靜慮量無邊際婆沙論云。有說從夜摩至他化自地。雲地皆等妙高頂量。色界雲地。下狹上廣。謂初二三四靜慮地。如次等彼四洲小千中千大千諸世界量。有餘師說。夜摩天宮雲地。倍於妙高同頂。乃至他化自在天宮。雲地望前展轉相倍。初二三定知次等於小千中大千界量。第四靜慮其量無邊。此等論判云四靜慮最唯舉二說。無有三說。光法師等解釋。實□論文者歟。寶法師解釋。尤似難思。但聊成寶法師解釋意者。見今論文。上說夜摩已上。欲界天依處量云。有餘師說。此上四天依處量。同妙高山頂。有餘師說。上倍倍增今此上倍倍增之義可通色界天得意。釋初靜慮天有其三釋也。 重難云。正理論云有說此四上倍倍增。婆沙論云。有餘師說。夜魔天宮雲地。倍於妙高山頂。乃至他化自在天宮。雲地望前展轉相倍。上倍倍增之義。唯限夜摩天已欲界四天見。何通色界天得意哉。若又通色界天得意者。廣可互四靜慮天。何云初靜慮天有其三釋。不云上三靜慮有三師說哉。 答。今論云有餘師說。上倍倍增。不云限欲界四天。故今論上倍倍增之義。通色界天得意歟。若爾。與正理婆沙兩論。上倍倍增之義可異也。次。上倍倍增之義。雖通色界天。唯可限初靜慮也。第二靜慮或云等小千界。或云等中千界。第三靜慮或云等中千界。或云等大千界。第四靜慮或云等大千界。或云量無邊際。此二師說之外。不可有別異師說。故不云上三靜慮有三師說也。 已上。就初靜慮天有其三釋之本會通之旨。大概如此。或本云初靜慮天有其二釋唯標初靜慮天雖未得其意。不如此本歟。 問。二禪已上。三千界攝歟。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二禪已上。非三千界攝付之。凡夫二乘通力。無過三千界。而二禪已上。既為凡夫二乘所起五通之境界。尤可云三千界攝。若非三千界攝者。可有凡夫二乘通力緣三千界之過哉。加之。或經中。二禪已上。三千界攝見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小千界廢立。唯至梵世。無取二禪已上。而積小千界。成中千界。積中千界。成大千界。故二禪已上。非三千界攝也。故光法師引正理論云。此中小千。唯舉至梵世。故少光等非小千界攝。積小竿界為中大千。故中大千。亦不攝彼。又言小者。是卑下義。以除上故。如截角牛。積小成餘。亦非攝彼但於凡夫二乘通力無過三千界云難者。就傍論之也。故光法師餘處釋即此五通於世界境作用廣狹。諸聖不同。謂大聲聞麟喻大覺。不極作意如次能於一二三千諸能世界境。起行化等自在作用。若極作意如次能於二千三千無數世界之論文云。二約傍顯作用寬狹。次於或經中。二禪已上。三千界攝見云難者。是華嚴經。并最勝王經說也。既非當部依憑。更不可劬勞也。若強會之者。以二禪已上。望下分齊。三千界攝云也。非謂二禪已上實三千界攝也。故清涼大師。會華嚴最勝二經說云。且如二禪直語其量等千初禪。以千初禪向上取之則有千二禪。如是百億初禪。向上取之則有百億四禪。譬如夏雲普覆九洲。若以洲取則有九雲。若以郡取則四百餘雲。若以縣取千數未多。或云一雲普覆萬國。或言萬國各有夏雲。思之可見文意顯也。 問。欲界天身量次第一一增歟。答。多分爾也。進云。論云。欲天俱盧舍。四分一一增付之。欲界諸天。種類非一准。何必次第一一增哉。是以。婆沙論中。欲界天身量不必次第一一增如何。 答。從多分云之。欲界天身量。次第俱盧舍之四分一一增也。故見今論文。偈頌云欲天俱盧舍四分一一增。長行述欲界六天最下一一俱盧舍四分之一。如是後後一一分增。至第六天。身一俱盧舍半。即顯此旨也。但如此定判云時。三十三身量。雖半俱慮舍。天帝釋身量。獨一俱盧舍。故涅槃論(百三十六)云。四大王眾天身長俱盧舍四分之一。三十三天身長半俱盧舍。天帝釋身長俱盧舍是則天帝釋者。三十三天之主。其德勝餘天。故同睹史多天身量。一俱盧舍云歟。若依此一類者。違次第一一增之相也。然而俱舍論大談多分義相。婆沙論委出。一類身理。全非相違也。 問。論中付明諸天身理倍倍增相。且無雲天減三踰繕那。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作三解釋云。所以無雲減三踰繕那者。從變易受。初修不變易受難故減三也。又解。為成色究竟天萬六千故所以減三。又解法爾者故然付之。三解釋俱不可然。先就初釋不明。論身量大小。可任修因感果之道理。何以受難易為感身果大小之故哉。何況。修不變易受難事。專可依彼定體勝。若所修定體勝者。所感身量。亦可倍增。而以可為倍增之道理。還為所感故。豈釋家本意哉。是以。寶法師破此釋云。此似倒也。既得難之身壽應加。 次。就第二釋難思。論造業感果之義。自天可定之。何為順他色究竟天一萬六千踰繕那。於無雲天。先減三踰繕那載。何況。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踰繕那者。依後後倍增之義也。何先定彼身量。可減下天身量哉。若依此義者。尤可減下諸天身量。至無雲天。初減三踰繕那。其意難思哉。 次。就第三釋有疑。諸天身量者。皆是業力所感也。法爾故然者。自然法爾減三踰繕那之義也。此豈不夫因果道理哉。何況。諸天身量次第倍增之義。設云法爾故然。別減三踰繕那。更可有別故哉如何。 答。光法師三解釋。俱非無其謂。先初釋意云。三禪已下。變易受定粗動易起。四禪已上不變易受定寂靜難修。而若感勝果。必依勝因。若感劣果。必依劣因。任此道理之時。無雲天身量減三踰繕那。能感定因隨亦可減云事。是必然。則不變易受生寂靜難修故。為令易修故。減三踰繕那云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寶法師解釋之習。雖無道理處處故。難光法師解釋。何始為痛哉。 次。第二釋意云。諸天身量次第倍增。無雲天若不減三踰繕那者。無雲天身量。一百二十八踰繕那。福生天身量。二百五十六踰繕那。廣果天身量。五百十二踰繕那。無煩天身量。一千二十四踰繕那。無熱天身量。二千四十八踰繕那。善現天身量。四千九十六踰繕那。善見天身量。八千一百九十二踰繕那。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踰繕那可當也。是數量非巧。可有雜亂之過也。無雲天減三踰繕那之時。無雲天身量。一百二十五踰繕那。福生天身量。二百五十踰繕那。廣果天身量。五百踰繕那。無煩天身量。一千踰繕那。無熱天身量。二千踰繕那。善現天身量。四千踰繕那。善見天身量。八千踰繕那。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踰繕那。故或滿或半之倍增。數即量巧成。無有雜亂之過。故舉終釋為成色究竟天萬六千故。所以減三。尤有其謂也。是以。泰法師釋云。無雲天倍增。應有百二十八以法相道理。數恐亂故。唯無雲天滅三踰繕那。唯有百二十五。福愛部為二百五十。廣果倍為五百。故無量光倍增小光二至四。乃至色究竟。增滿萬六千此釋意。當光法師第二釋意歟。 次。第三釋意云。法爾故然者。修因感果。法爾必然。故無雲天身量。減三踰繕那云也。更非失因果道理。寶法師釋詳其上壽量增減。及身量增減。欲無色天。及無色天。色天初定。以半劫為劫。及於中間靜慮身量等不同者。皆是生死法爾因果。如此不可細求所以。即述此旨也。 尋云。寶法師釋無雲天身量減三踰繕那云。應言下變異受以樂欲心勝。由此造業。引壽等勝。不變異受。引欣心劣。由此造業。引壽等減此釋豈不違背是生死法爾因果。如此不可細求所以之自解釋哉。答。寶法師解釋。兩處實致相違。若夫前後各述一意歟。人師作多解釋。不始于今事歟。或又應言下變異受等之釋。雖非所存實義。剩光法師初解釋意。暫仰一一往之釋歟。 問。第四靜慮諸天中。福愛三者。無雲天異名歟。答。無雲天異名哉。是以。泰法師解釋中。云。唯無雲天減三踰繕那。唯有百二十五。福愛倍為二百五十道暹師所判中云。福愛亦名福密。身長二百五十由句。壽二百五十。任此等解釋。福愛天者。是福生天異名非無雲天異名。若依之爾者。香象大師解釋中。福愛天者。無雲天異名如何。 答。第四靜慮諸天之中。福愛天者。可云無雲天異名也。故雜心論中。明諸天身量云。福受天身。百二十五由旬。福生天身。二百五十由旬述諸天壽量云。福愛天一百二十五劫。福光天二百五十劫任此論文。福愛天者。無雲天異名云事。尤分明也。香象大師釋。又四禪中少密身。餘處說名福愛天。尤順雜心論說也。但於泰法師并道。暹法師解釋者。既背雜心論文。亦違香象定判。後學強不可劬勞之。 問。論文云。無間地獄壽一中劫爾者。一增一減為一中劫歟。進云。光法師。釋以佛經中。我說一中劫為一劫。如無間果。一增一減。為一中劫見付之等活等上六。如次以欲天壽為一晝夜。壽量亦同彼者。今論定判也。而彌勒菩薩住睹史多天。盡彼天壽量之間。送一增劫全。一減劫少分。是則當第四號叫地獄一日一夜之分齊。設雖盡一增劫全。一減劫全。無間地獄壽量難及號叫地獄二日二夜哉。若爾。八大地獄壽量。漸次倍增之理。寧可成立哉。 答。此事難義之中難義也。依之楞嚴院源信僧都經數箇條難義。遙訪決於異朝之時。就俱舍一宗。出三條難義。是其隨一也。其時知禮和尚。猶不通之。況於末學哉。然而暫成申一義意者。一生補處菩薩。住睹史多天之間。數死數生故。經一增劫全。一減劫少分也。睹史多天一箇四千歲之間。非經一增劫全。一減劫少分。故不可違八大地獄壽量漸次倍增之理也。故泰法師引真諦三藏說云。於彼天中。經多生死。盡彼天壽。終不中矢。雖經多生。總是睹史多天生。總言一生也此釋尤順道理。更不可異求歟。 重難云。既名一生所繫菩薩。何云數死數生哉(是一)次。若數死數生者。寧云一生所繫菩薩無中夭哉(是二)何況。婆沙論中。述釋迦菩薩唯生睹史多天故云。謂人間經五十六俱胝。六十百千歲。能化所化善根應熱。彼即是睹史多天壽量思此文意。一生所繫菩薩。唯經睹史多天四千歲見。若數死數生者。豈可限人間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哉(是三)。 答。補處菩薩。住睹史多天。待下生期之間。雖數死數生。同是睹史多天生。故名一生所繫也。次。一生所繫菩薩。住睹史多天。雖數死數生。無不受盡彼天壽量之分齊。故云無中夭也。次。於婆沙論文者。還可為答之潤色也。其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三十五)出留化事之證云。曾聞尊者大迦葉波。入王舍城。最後乞食。食已未久。登雞足出。山有三峰。如仰雞足。尊者入中。結跏趺坐。作誠言曰。願我此身。并納缽杖久住不壞。乃至經於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慈氏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時。施作佛事或(百七十八)述釋迦菩薩。相異熟業。今善圓滿。從此贍部洲沒。生睹史多天。不生餘天云。有說唯睹史多天壽量。與菩薩成佛。及贍部洲人。見佛業熟時分相稱。謂人間經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風。能化所化。善根應熟。彼即是睹史多天壽量。是故菩薩唯生彼天。若生上天壽量未盡。善根已熟。若生下天。壽量已盡。善根未熟。故不生彼而釋迦菩薩。人壽千二百歲之時。上生睹史多天。人壽百歲之時。下生人間。彌勒菩薩。人壽百歲之時。上生睹見多天。人壽八萬歲時。下生人間。以之思之。釋迦菩薩。住天時分是短。彌勒菩薩住天時分可長。然而今文。釋迦彌勒二菩薩。住天之間。同當人間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云故知。人間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者。可非總定二菩薩住天時分。若總定二菩薩住天時分者。豈無長短不同哉。爰知。人間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者。只出當睹史多天一箇四千歲之分齊許也。以實云之。釋迦彌勒二菩薩。於睹史多天。同可經多四千歲。其間於人間。同可經多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也。重意云。婆沙論中。釋迦菩薩。住天時分。人間經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即是睹史多天壽量者。顯一生所繫菩薩。盡彼天四千歲壽量之儀式也。實雖數死數生。暫任一生所繫之儀式。經四千歲下生之旨。述也。 問。論文云。無間地獄壽一中劫爾者。一增一減為一中劫歟。答。爾也。兩方。增一減為一中劫者。圓暉法師解釋中云。無間地獄壽一中劫。二十增減為一中劫也加之。妙樂大師解釋中云。俱舍等論多以二十增減為一中劫任此等定判。二十增減為一中劫。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云以佛經中。或說一中劫為一劫。如無間果如解釋者。一增一減為一中劫如何。答。無間地獄壽。一增一減為一中劫云事。不限光法師解釋。亦出慈恩大師定判。故玄贊云。無間地獄壽一中劫。謂如從八萬減至十歲。十歲復增。至八萬歲。名一中劫。是無間劫量劫章頌云。無間有情一增減。龍王壽報亦同然加之。婆沙論中。釋無間一獄地劫壽果云。如是說者。此是中劫。由彼亦有不盡中劫。而得脫故。如毘奈耶說。提婆達多。當於人壽四萬歲時。來生人中。必定當證獨覺菩提。舍利子等。所不能及提婆達多。感無間壽量。既經一增劫全。減劫少分。無間地獄壽。一境一減。為一中劫云事。是亦現證也。故惠暉法師解釋中。述無間中劫全者。一增一減為一中劫之旨畢。出提婆達多今事。為證據也。但於圓暉法師解釋者。楞嚴院源信僧都以之為誤。強不可及會通歟。或又依遁麟記意會之者。二十增減。為十中劫者。住劫有二十增減之中。為一中劫是一增一減也(為言)非謂二十增減為一中劫量也。妙樂大師解釋。准之可會歟。 問。無想天可有中夭耶。答。無中夭也。 兩方。若無中夭者。無想天者。是外道生處也豈勝餘天獨無中夭哉。是以今論中云。諸處有中夭。除北俱盧洲婆沙論中云。一切有情多分中夭。唯除人趣北俱盧洲。及住睹史多天一生所繫菩薩此等論文。出無中夭之處。無舉無想天。知彼天可有中夭云事。若依之爾者。雜心論中。無想天無中夭如何。 答。若依小乘有宗意者。無想天無中夭可云也。故雜心論云。一切三界。皆有中夭。唯除鬱單及兜率天。最後身菩薩。及無想天法苑珠林云。三界皆有中夭。唯鬱單越及兜率天最後身并及無想天。皆定壽命。不說中夭也也順正理論。此亦皆同任此等定判。無想天無中夭云事。尤分明也。但於無想天者。外道生處也豈勝餘天獨無中夭哉云難者。中夭者無不可依異生聖者生處。生無想天之者。五百劫間愛無心異熟。而無心位。不命終故。無想天無中夭也。初生後沒。雖有心品彼暫時故。不及論中夭有無也。次於今論諸處有中夭除北俱盧洲之文者。是就八大地獄。傍生鬼趣。四洲。六欲天。色界十六天。無色界四處。論中夭有無也。故泰法師。釋諸處壽量。皆有中夭。唯北俱盧定壽千歲。此約處說。非別有情之論文云。諸四十居止處。皆有中夭。唯此洲定壽千歲。此約四十居止處說而無想天。是廣果天所攝不立別天。故約三界諸處。論中夭有無之時。不別出無想天也。婆沙論文。准之可會也。 問。北洲傍生定壽千歲歟。答。非定壽千歲也。兩方。若定壽千歲者。見婆沙論文云。一切有情。多分中夭。唯除人趣北俱盧洲如此文者。北洲傍生。非定壽千歲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云。諸處有中夭。除北俱盧洲。生北洲之者。一切皆定壽千歲。無中夭見。知彼洲傍生。亦定壽千歲云事如何。 答。四洲者。是人住處。故約三界諸處。論中夭有無之時。北洲無中夭者。就人趣論之也。非謂生彼洲傍生。亦定壽千歲。無中夭也。婆沙論。一切有情。多分中夭。唯除人趣北俱盧洲之文。此旨既分明也。俱舍諸處有中夭。除此俱盧洲之文。准之可思也。 問。光法師意。決定於今生可證無學果聲聞獨覺。可有中夭耶。答。不可有中夭也。兩方。若有中夭者。決定於今生可證無學果。聲聞緣覺也。何可有中夭哉。是以。光法師釋最後有菩薩無中夭故云。謂依此身定得無學。名最後有。若未證果。必無中夭聲聞緣覺例亦可同。若依之爾者。見今論疏文。出無中夭類之中不舉之。知可有中夭云事如何。 答。決定於今生。可證無學果。聲聞緣覺。不可有中夭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彼如極七返有聖者第七生并麟喻獨覺入聖依身等也。但於今論疏文。出無中夭類之中不舉之云難者。非一類人其義定故。出無中夭燈之中不舉之也。極七返有聖者第七生。雖無中夭。餘預流果聖者。非無中夭。麟喻獨覺入聖依身。雖無中夭。餘部行獨覺入聖依身。亦有中夭。故就種類見之其義不定。故出無中夭類之中。不舉之也。 問。光法師釋俱非害中。說慈定滅定等。不中夭中不說之。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於不中夭中。理亦應說慈定滅盡定無想定。以時不定。非如見道隨信隨法行。定十五剎那(乃至)故此不說。付之最後有菩薩。佛記佛便等。雖時不定。不中夭中猶說之。慈定滅盡定無想定。雖是不定。不中夭中。何不舉之哉。 答。最後有菩薩。佛說佛便等。雖時不定。就別類人體論之故。不中夭中出之。隨信隨法行。其時分定十五剎那。此時無中夭。故不中夭中。亦舉之慈定滅盡定無想定。其定中時分不定故。幾剎那無中夭云事難定也。故實雖無中夭。不中夭中。不舉之云也。 問。地獄可有中夭耶。進云。光法師釋那落迦有中夭也。付之。依猛利惡業。感地獄異熟。定可受盡彼處異熟果。何可有中夭哉。是以。見今論餘處(十七)文。述地獄無殺生業道。故云業盡死故。無殺業道既云業盡死。豈可有中夭哉。加之光法師解釋中。那落迦非俱害見。若有中夭者。何非俱害哉。 答。見今論文。述諸處有中夭。除此俱盧洲。三界之間。四十處中。唯除北洲之外。皆有中夭見光法師釋此文云。諸處壽量。皆有中夭。唯此俱盧洲。定壽千歲又云。那落迦輪王。色無色界有中夭婆沙論云。一切有情。多分中夭。唯除人趣北俱盧洲。及住睹史多天一生所繫菩薩雜心論云。一切三界。皆有中夭唯除鬱單曰。及兜率天最後身菩薩。及無想天任此等定判。地獄有中夭云事。實分明也。但於依猛利惡業感地獄果報。不可有中夭云難者。設雖依猛利惡業感地獄不必可受盡彼處異熟果。地獄有情。種類萬差。可有不受盡彼處壽命分齊而死之類。故有中夭云也。次於業盡死故。無殺業道之論文者依猛利不善業。感地獄異熟果。故業未受盡之時。無有橫死之義。故云無殺業道也。然而依別緣力。至業力衰歇之時。不受盡彼處異熟果。可來生人中等。故有中夭云事。亦非相違也。 問。造破僧罪隨無間地獄者。可有中夭耶。答。可有中夭也。兩方。若有中夭者。破僧是極重大罪也。造彼罪墮無間地獄之者。何可有中夭哉。是以。今論餘卷中云。此必無間大地獄中。經一中劫。受極重苦婆沙論中。因破僧罪生無間地獄之才。無中夭見。若云彼有中夭者。豈不背此等文理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出無中夭之類。不舉造破僧罪墮無間地獄之者。知彼亦可有中夭云事。何況。光法師解釋中云。那落迦有中夭。未簡無間地獄哉如何。 答。造破僧罪墮無間地獄之者。可有中夭也。彼提婆達多。造破僧罪。墮無間地獄。不受盡一中劫異熟果。來生人中。即其類也。故婆沙論云。如是說者。此是中劫。由彼亦有不盡中劫而得脫故。如毘奈耶說。提婆達多。當於人壽四萬歲時。來生人中。必定當證獨覺菩提。舍利子等。所不能及當卷論疏中。出無中夭之處。不舉無間地獄。述無中夭之類。無列提婆達多。當來果報。即此意也。但於今論餘卷文者。造破僧罪。必墮無間地獄云許也。非謂墮無間地獄之後。亦無中夭。何為相違。次於婆沙論說者。勘婆沙論文兩處。述此事第百十九卷中。問若因破僧生無間地獄。壽命未盡。世界便壞者。彼中夭不。即舉兩方之難畢。答若壽量定。彼無中夭。若壽量不定之者。可有中夭云事。此文還分明也。准此文思之。第百三十四卷中云。有作是說。彼無中矢。就壽量定之類無中夭云也。若壽量不定之者。有中夭事。更非所遮歟。 問。光法師釋俱非容中。說慈定滅定等。不中夭不說之。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歟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隨其所應等字以攝付之。見光法師第二釋解釋云。那落迦輪王。色無色界。有中夭餘慈定滅盡定無想定王仙。無中夭。此中皆在等字中收。若爾者。與第二解釋。有何差異哉。 答。第二釋意。那落迦輪王。色無色界。雖非俱害。有中夭故。不中夭中不舉之。慈定滅盡定無想定王仙。無中夭故。此等如應。皆無中夭。等之言攝之(為言)第三釋意。自第二釋。猶廣等之。那落迦輪王。色無色界之中。若無中夭之類。此等如應。皆無中夭之等言攝之(為言)第二第三解釋。以之可為其差異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釋迦牟尼當住劫第一劫出世爾者。稟承實義歟。答。云然和上。之可稟承實義見也。付之。 (寫本云) 建長八年十月三日(未時)於東大寺尊勝院中堂東廓抄之畢此間披見俱舍論第十一卷具書之次或訪明師或任愚案為開初心初學之慧解聊記一問一答之綱要每有其謬後學直之不顧五旬有餘之暮齡猶勵一部抄出之深志冥眾必垂哀愍善願速得圓滿焉仰願依此稽古之微功答此慇懃之誠心一期終焉之暮遂往生於兜率之秋雲三會下生之曉開惠解於龍華之春風而已。 右筆花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五十五夏臘四十三) 俱舍論第十一卷抄_ 俱舍論第十二卷抄       問題 問。論中明一剎那量云。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寶法師意。可云經部義耶。 問。論中明一剎那量。舉三師異說。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釋壞劫相云。若時地獄有情命終無復新生。為壞劫始今此地獄者。唯限無間地獄歟。 問。論文云。諸有地獄定受業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唯付未生有情論之歟。為當可通已墮有情耶。 問。論文云。由此准知傍生鬼趣爾者。准知者。指引置他方義歟。 問。壞劫時。除地獄餘趣中。可有移往他方義耶。 問。北洲可造不善順生業耶。 問。水災風災時。上生有情。必可生梵世耶。 問。大梵王必自上地下生歟。 問。大梵王壞劫時。上生極光淨天。次成劫時還生為大梵王義可有耶。 問。正理論意。極光淨天有情中。唯經二十中劫命終可有耶。 問。光法師釋住劫時分。作二解釋。初釋意。初減以去。八萬已上。住劫攝歟。 問。光法師釋住劫中第二十劫云。上至八萬。多時經停爾者。八萬歲畢。多時經停歟。 問。婆沙論中。述有說義云。十劫器世間成。十劫有情斷住可正義耶。 問。婆沙論評家義。述大梵王相云。經於半劫。獨一而住爾者。指成劫二十劫歟。 問。解脫經所說六十數中。阿僧祇耶第六十數歟。 問。論文云。若餘方便。亦得涅槃今此涅槃者。可亙二乘涅槃耶。 問。增劫佛可出世耶。 問。寶法師意。第九住劫□留孫佛等四佛出世者。引何文證之耶。 問。賢劫最初出世佛。可得先佛補處耶。 問。聲聞種姓外。可有別種姓部行獨覺耶。 問。光法師釋部行觸覺。先是聲聞。得勝果時。轉名獨勝論文。作二解釋。爾者。以何釋判正義耶。 問。論中明部行獨覺相。舉二師異說。第二師意。唯限先是異生歟。為當可許先是聲聞義耶。 問。論文云。麟角喻者。謂必獨居唯約一大三千界論之。為當可通十方世界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麟角喻者。准佛應知爾者。正義意。麟喻獨覺。得緣麟喻獨覺他心智義可有耶。 問。麟喻獨覺。可得四無礙解耶。 問。麟喻獨覺初發心可依教力耶。 問。提婆達多。當來所證獨覺菩提。部行麟喻中何耶。 問。論王出世可通增減劫耶。 問。薩婆多宗意。十方世界。可許多佛同時出世義耶。 問。輪王順次生。必生欲天歟。 問。四種輪王俱可具七實耶。 問。論文云。有說彼地。有淨居天故。彼不遭諸災所壞爾者。他三千界。可有淨居天耶。   俱舍論第十二卷抄   問。論中明一剎那量云。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寶法師意。可云經義耶。進云。寶法師釋云。經部答付之。論文無有簡別之言。何云經部義哉。是以。光法師不判經部義哉。何況。正理論中。雖破眾緣和合。法得自體頃之初師義。無破第二師今義。若經部義者。正理論師。何不破此義耶。 答。論文述一剎那量。舉三師異說之中。出第三師義云。對法諸師說。如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剎那量第三師義。始置對法諸師之言。故前二師說。是經部義故寶法師釋經部答中有二。尤順論文哉。但於光法師不判經部義云難者。有部義中。亦有此義故。別不釋經部義歟。次於正理論中不破此義云難者。此義不違有部義。故更不破之歟。 重難云。光法師餘處釋三者意勢謂極遠方舉心緣時身即能至此勢如意得意勢名之論文。舉一箇問難云。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即至彼(云云)如此釋者。度一極微。經一剎那者。是可有部義如何。 答云。寶法師意。論文所載。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者舉經部義云許也。更非遮有部義中亦有此義。故光法師餘處解釋。全非相違歟。 問。論中明一剎那量。舉三師異說。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論云。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付之。日輪行度。一四天下之間。是一日一夜之時分也。尋其一四天下周圍量。遠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踰繕那也。所有極微。其數幾許。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以行度一極微。為一剎那量者。所經剎那。隨難稱計。而任百二十剎那。為怛剎那量。臘縛此六十。此三十須臾。此三十晝夜之文。思一日一夜之剎那數量。當六百四十八萬剎那。依之寶法師釋云。日夜剎那。唯有六百四十八萬若爾。行度一極微。為一剎那量云師義。豈不背百二十剎那為怛剎那量等之理哉。 答。寶法師釋此事作二解釋。第一釋云。一日一夜剎那與此剎那不同。日夜剎那。唯是算數之法。如此秤尺寸量極少之名。無佛法時。此數常定。此生滅剎那。即是諸法生滅之量。經部云。是諸法得自體頃。有部即是取果之頃也此釋意云。日夜剎那與生滅剎那。彼此自本各別。長短不同也。時極少剎那。是諸法生滅剎那量。一日一夜之間。所有剎那數量。不可稱計日夜剎那。是算數譬喻之所及。更非時極少剎那云也。第二釋云。二釋時之極少。名一剎那。是數量時之名也。即是極少名一剎那。極多名劫等。剎那非不更有細分。劫非更無有多時。應更思之此釋意云。日夜剎那。生滅剎那。同是剎那。名言所攝也。本以時極多雖名劫。其劫中如非無大中小不同。本以時極少。雖名剎那。其剎那中。亦可有細分長短不同。故彼此更非相違云也。 問。論文釋壞劫相云。若時地獄有情命終。無復新生為壞劫始今此地獄者。唯限無間地獄歟。答。唯可限無間地獄也。兩方。若唯限無間地獄者。今論云。若時地獄有情命終。無復新生為壞劫始婆沙論云。從此以後。捺落迦中。有情命終不復生。彼爾時。已度二十住劫二十壞劫。此為最初兩論之文。既無簡別之言。明知。可通餘地獄也。若依之爾者。今論釋成劫相云。若初一有情生無間獄。二十中成劫。應知已滿以成劫滿。思壞劫初。地獄無新生有情。為壞劫始者。唯可限無間地獄也。如何。 答。准法爾後壞必最初成之理思之。最初壞處。最後可成也。故泰法師釋云。法爾梵王後壞必最初成。若地獄初壞。必最後成故婆沙論(百三十四)云。由法爾力。若處後空。彼必先住。若處先空。彼必後住而論文云若初一有情生無間獄。二十中成劫應知已滿。有情初生無間地獄之時。為成劫滿。故有情新生不生無間地獄之時。可為壞劫始云事文理實必然也。但於兩論之文。無簡別之言云難者。文實雖無簡別之言。意唯可限無間地獄也。 尋云。無間地獄壞畢之後。極熱地獄等壞歟。答。不爾也。地獄壞時分。不過一中劫。故一中劫間。自無間地獄次第漸漸可壞也。 問。論文云。諸有地獄定受業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唯付未生有情論之歟。為當可通已墮有情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唯約未生有情論之者。有情業力不思議。受報之義。是萬差也。設雖已墮有情。有受報未盡之類者。依定業力。何不引置他方地獄哉。是以。舊俱舍論云。若眾生有定業。必應於地獄受報未盡。業引此眾生。於餘世界地獄受報泰法師釋云。業由未盡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若非已墮有情者。何可云受報未盡。判業由未盡哉。何況。勘婆沙論處處之文。地獄有情。現身移往他方地獄中若依之爾者。見論文前後。上云若時地獄有情。命終無復新生為壞劫始。下述諸有地獄定受業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文相起盡。無諍唯約未生有情論之見。依之寶法師釋云。應生不生名為壞劫此釋意。唯約未生有情論之云事。尤分明也如何。 答云。此事雖有二義。暫可存唯約未墮有情論之云義也。其故設雖業力不思議也。於已墮有情。何可有引置他方之義哉。就中既云。若時地獄有情命終無復新生為壞劫始若有一劫等定報業之類。何可生將壞地獄哉。何況。住劫之末。生無間地獄之眾生。不盡一劫壽命者。寶法師何可釋地獄壞時不越中劫哉。若至壞劫時。盡一劫壽命者。於已墮有情。更不可有引置他方之義。爰知。約未墮有情論引置他方之義云事。加之。寶法師釋諸有地獄定受業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之論文云。此世界中。若不定者。容後時受。或全不受諸有定者。他方受也若約已墮有情論之者。豈可有或全不受之義哉。約未墮有情論此義云事。解釋實分明也。但於舊俱舍論文者。容受報未盡之者。引置他方地獄云也。更非約已墮有情。論引置他方之義。泰法師解釋會通亦同之。次於婆沙論文者先見問詞。或云若因破僧生無間地獄。壽命未盡。世界便壞者。彼中夭不。或云若諸有情。於劫將壞。餘半劫在。破和合僧墮無間獄。有中夭不。述於壞劫時犯破僧罪之旨。故假設問非實義答此問一師意。或云彼由業力引置餘世界地獄中受。或云劫欲壞時。業增上力。飄置餘界大地獄中。亦有述假設義門。何為實義相違哉。 重難云。增壹阿含經(三十三)云。設復地獄中眾生。宿罪以畢生天上。若他方剎土。設彼地獄眾生罪未畢者。復移至他方剎士如現文者。已墮有情。移往他方世界(見是一)次。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毘婆沙師說。第四定攝淨居故災不能損由彼不可生無色天。亦復不應更往餘處。由此證餘界無淨居天。若餘世界中。有淨居者。應如地獄移往他方。寧說不應更往餘處上云由彼不可生無色天。就已生淨居天之類論之。鄰之云應如地獄移往他方。約已墮有情論之云事。尤分明也(是二)次。寶法師釋遍淨天壽云。此天劫初成時。最初生容受六十四劫。於後生者。皆不得也。若有定業。應移餘界上云於後生者皆不得也。下判若有定業應移餘界。約已生遍淨天之類。論應移餘界之義地獄例可同哉。(是三)。 答。增壹阿含經文。實似難思。然而暫存一會通者。已生地獄之者。雖償一生罪業。地獄宿罪猶未畢者。自地獄亦生地獄(為言)非云現身移往他方地獄歟次。正理論云。餘世界中。有淨居天者。可移往餘世界中。淨居天就未生淨居天之類可論之。何可定就已生之類論之哉。次。寶法師。若有定業。應移餘界之釋。此界遍淨天。劫初成時過畢之後。若有可受盡遍淨天六十四劫之定業之類。可生餘世界劫初成遍淨天云也。此釋意。何亦可定就已生之類談之哉。 或一義云。有情業力不思議也。地獄業因最強盛也。設雖已墮有情。何無引置他方之義哉。上至世尊無能遮抑。以業勢力最強盛故之理。誰不信之哉。是以。舊俱舍論云。若眾生有定業。必應於地獄受報。未盡引此眾生。於餘世界地獄受報泰法師釋云。諸有地獄定報業。應受一劫報者。至地獄空盡時。業由未盡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未墮有情。未全受報。何可云受報未盡。判業由未盡哉。何況。增壹阿含經云。設復地獄中眾生。宿罪以畢。生天上。若他方剎那土。設彼地獄眾生罪未畢者。復移至他方剎土見婆沙論處處文。或(百十九)問若因破僧。生無間地獄。壽命未盡。世界便壞者。彼中夭不畢。彼無中夭云一師意云。彼由業力引置餘世界地獄中受或(百三十四)問若諸有情。於劫將壞。餘半劫在。破和合僧。墮無間獄。中夭不畢。彼無中夭云一師意云。劫欲壞時。業增上力。飄置餘界大地獄中約已墮有情。論引置他方之義云事。此等經論之文。實分明也。彼云。劫將壞時。犯破僧罪。設雖假設之言。約引置他方之義。何亦云假設之義哉。加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毘婆沙師說。第四定攝淨居。故災不起損。由彼不可生無色天。亦復不應更往餘處。由此證餘界無淨居天。若餘世界中。有淨若者。應如地獄移往他方寧說不應更往餘處上云由彼不可生無色天。就已生淨居天之類論之。鄰之云若餘世界中有淨居者應如地獄移往他方。就已墮有情論之云事。尤分明也。加之。寶法師釋遍淨天壽云。此天劫初成時。最初生。容壽六十四劫。於後生者。皆不得也。若有定業。應移餘界上云於後生者皆不得也。下判若有定業應移餘界。約已生遍淨天之類。論應移餘界之義地獄引置他方之義。例可同哉。但於今論文者。上云無復新生為壞劫始。只先述劫將壞相許也。下正述引置他方之義之時。未見唯限未墮有情哉。次寶法師。應生不生名為壞劫之釋非難。彼釋無復新生為壞劫始之論文故也。釋業力引置他方獄中之論文之時。非云應生不生。何為疑難之端哉。 問。論文云。由此准知傍生鬼趣爾者。准知者。指引置他方義歟。答。只總傍生鬼趣壞相。可准知云也。兩方。若指引置他方義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時人身內。無有諸蟲。與佛身同。傍生壞故如此文者。非指引置他方之義。若依之爾者。見論文起盡。上述諸有地獄定受業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畢。下云由此准知傍生鬼趣文相無諍可指引置他方之義如何。 答。由此准知傍生鬼趣者。只總傍生鬼趣壞相。准地獄壞相可知之云也。非唯指引置他方之義許也。故論具文云。由此准知傍生鬼趣。然各先壞本處住者。人天雜居者。與人天同壞泰法師釋此文。云由此准知下類。釋傍生及鬼趣壞正若爾。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全非相違。 問。壞劫時。除地獄餘趣中。可有移往他方義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地獄是業果甚重之處。故可有移往他方之義。餘趣中何可有此義哉。是以。論中雖述諸有地獄定受業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於餘趣中。未論此義哉。若依之爾者。設雖餘趣中有決定業之者。何無移往他方之義哉。 答。諸有地獄定受業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者。就未墮有情論此義之義意者。設雖餘趣中。有決定業之者。此界將壞之時。豈無移往他方之義哉。是以。寶法師釋遍淨天相云。若有定業應移餘界餘趣中有移往他方之義云事。寶法師解釋。尤分明也。但於論文餘趣中未論此義云難者。暫從初舉地獄歟。非云餘趣中無引置他方之義也。 問。北洲可造不善順生業耶。答。可造之也。兩方。若云不造者。於欲天既受不善果報。北洲何不造不善順生業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云。北俱盧洲能造四種善業。三種不善業。除順次生受如何。 答。當卷論文。云此洲命盡生欲界天。自北洲沒。必生欲天者。性相之所定也。而於欲天既受不善果報。故北洲造不善順生業云事。更不可疑之。是以。餘處(十五)論文云諸處造四種。地獄善除現。不簡北洲。不造不善順業哉。但於婆沙論文者。就引業論之也。更不可遮北洲造不善順生滿業矣。 問。水災風災時。上生有情。必可生梵世耶。 答。必先可生梵世也。兩方。若如生梵世者。見長阿含經文(二十一)云。水災起時。世間人即修第三禪道。身壞命終。生遍淨天。風災起時。此世間人。即修第四禪道。身壞命終。生果實天(文取意)如是文者。水災風災之時。上生有情。不生梵世。若依之爾者。論中說火災相。云命終並得生梵世中畢。餘災亦爾。如應當知文相起盡。無諍水災風災之時。上生有情。必可生梵世如何。 答。水災風災之時。上生有情。必先可生梵世也。法爾必然之理。次第可上生故也。是以。論中說火災相云。若時人趣。此洲一人。無師法然。得初靜慮。從靜慮起。唱如是言。離生喜樂。甚樂甚靜。餘人聞已。皆入靜慮。命終並得生梵世中(乃至)若時梵世。隨一有情。無師法然。得二靜慮。從彼定起。唱如是言。定生喜樂。甚樂甚靜。餘天聞已。皆入彼靜慮。命終並得生極光淨天正理論(三十二)婆沙論(百三十三)文。其意同之也。既云火災欲起之時。直不生極光淨天。先世生梵世之後。次生極光淨天。故以思之。水災風災欲起之時。必先可生梵世也。何況。今論餘災亦爾。如應當知婆沙論云。如說火劫世間壞時。有情上生。災起時分。水劫風劫。廣說亦然水災風災之時。有情上生之相。可同火災之時云事。此等論文。實分明也。加之。探玄記(十六)云。若生色界有三因。謂加法爾力。但器壞時。法爾有聲。又不得越。次生二禪等。仍待火。至初禪始生二禪。仍風至三禪。始生第四水災風災之時。上生有情。必先可生梵世云事。此釋亦分明也。但於長阿含經文者。水災之時。遂生遍淨天。風災之時。遂生廣果天。故就遂可生留之處云爾也。更不遮先世梵世歟。 重難云。見正理論文。云雖彼非無有中夭義。而廣大福。方生彼天。八大劫壽中。始經少分。二十中劫頃。寧即命終。生極光淨天。唯經十二中劫。即命終之類無之見。若水災風災之時。自梵世生極光淨天。自極光淨天生遍淨天者。生極光淨天。不及二十中劫。即命終之義可有哉。 答。正理論中。生極光淨天。唯經二十中劫。即命終之類無之者。談常途相也。水災風災將起。有情自下天次第上生之時。法爾力故。有此義事。更非所遮歟。 問。大梵王必自上地下生歟。答。爾也。兩方。若必下生者。眾生造業感果。其義非一准。何必自上地下生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師所引正理論云。諸大梵王必異生攝。以無聖者還生下故如此文者。大梵王。必自上地下生如何。 答。有情業力。眾生果報。是不思議。法爾所定。故大梵王。必依順後業。自上地下生也。故今論云。初一有情。極光淨歿。生大梵處。為大梵王正理論云。諸大梵王。必異生攝。以無聖者還生下故大梵王。必自上地下生之旨。兩論之文。實分明哉。 重難云。此界大梵王修中間定。造順生業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義。何強遮之哉(是一)。次。定諸處有中夭除此俱盧洲。故大梵王可有中夭。若爾。何必自極光淨天下生。可為大梵王哉。成劫時初靜慮。以下無一有情故。自極光淨天下生。為大梵王事可然。大梵王有中夭之時。初靜慮以下。可有多有情。故彼有情中。何無修中間定為大梵王之類哉(是二)。次。以無聖者還生下故者。多分自極光淨天下生為大梵王故。從多分一往備。必異生攝之故也。何以之為定量。可定必自上地下生為大梵王哉(是三)。 答。法爾必然之理。必自此界。分齊極光淨天。下生為大梵王也。自他三千界來。為此界大梵王。自此界往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義。全不可有也。必依順後業自此界分齊極光淨天。下生為大梵王也。次。大梵王設雖有中夭。六十中劫之內。少分不受盡之。可名中夭。六十中劫之初中時分。不可有中夭。何可有替生別大梵王之義哉。次。述必異生攝之故。云以無聖者還生下故。從多分論之云事。甚不可然哉。 問。大梵王壞劫時。上生極光淨天。次成劫時。還生為大梵王義可有歟。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無此義者。造業感果。其相萬差也。極光淨天。亦非無中夭。何強遮此義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不可有此義如何。 答。極光淨天壽量。是八大劫也。而大梵王上生極光淨天。即還生為大梵王之時分。纔二十中劫也。時分長短遙異也。何可有此義哉。極光淨天有情。雖非無中夭。依廣大福業。受彼天果報之類。何纔受彼天壽量三十二分之一分。忽可有命終之義哉。故正理論云。初一有情。極光淨歿。生大梵宮者。即為大梵王。諸大梵王。必異生攝。以無聖者還生下故。上二界無入見道故。即由此故。無一有情無間二生為大梵義。既說大梵最後命終。極光淨天。壽八大劫。二十中劫。世界還成。如何梵王。生極光淨。受少壽量。還從彼歿。雖彼非無有中夭義。而廣大福。方生彼天。八大劫壽中。始經少分。二十中劫頃。寧即命終。以此觀知。餘來生此立理會疑之旨。如文可思之。 重難云。水災風災之時。自梵世生極光淨天。自極光淨天生遍淨天之者。於極光淨天。不可經八大劫壽量。若爾。例彼思之。大梵王壞劫時。上生極光淨天。次成劫時。還生為大梵王之義。何強遮之哉(是一)。次。自大梵天生極光淨天。盡八大劫壽量之後。何無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義哉(是二)次。雜阿含經云。佛告比丘。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無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如此文者。大梵王壞劫時。上生極光淨天。次成劫時。還生可為大梵王見。 答。水災風災之時。有情自下天次第上生。是法爾力。異常途相。故彼時生極光淨天。纔經少時壽量。是別事也。以之為例。不可難常途義相哉。次。法爾必然之理。必自此界分齊極光淨天。下生為大梵王也。自他三千界。分齊極光淨天。下生為此界大梵王。自此界分齊極光淨天。下生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義。全不可有也。若許此義者。依身欲界。初靜慮人。修中間定。造順生業為他三千界大梵王之義。可許歟。若爾。大可背文理故也。次。於雜阿含經文者。 問。正理論意。極光淨天有情中。唯以二十中劫命終類可有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無此類者。極光淨天有情非無天夭。何無唯經二十中間即命終之類哉。若作之爾者。正理論中。不可有此義如何。 答。水災風災之時。上生極光淨天之有情。不經二十中劫之前。即命終可生遍淨天也。餘時極光淨天。有情之中。唯經二十中劫。即命終之類。全不可有也。其故依廣大福業。既受彼天果報。寧可有纔經二十中劫即命終之類哉。故正理論云。雖彼非無有中夭義。而廣大福。方生彼天。八大劫壽中。始經少分二十中劫頃。寧即命終以此文思之。極光淨天等有情。有中夭者。隨其所應。少分不受盡彼天壽量劫數許也。纔受最少分壽量。即命終之類。無之歟。但水災風災。被通有情。自下天次第上之時。生極光淨天。纔受最少分壽量。即命終可生遍淨天。是則法爾力。非常途相。故正理論中。不顧彼時。云八大劫壽中。始經少分二十中劫頃。寧即命終也。 問。光法師師釋住劫時分。作二解釋。初釋意。初減以去。八萬已上。住劫攝歟。答。爾也。兩方。若住劫攝者。見光法師初解釋云。二十住劫。前後相望。前有情福勝。後有情福劣。住中初劫。福最勝故。應合受用上妙境界。故下時極遲若以初減以去。八萬已上。屬住劫攝者。寧可云下時極遲哉。設不言下時極遲。從無量歲減至十歲之時分。何不等中間十八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云。從無量歲初減已。方名住劫如何。 答。光法師初釋意。以初減以去。八萬已上。可云住劫攝也。是以。論云。此洲人壽。經無量時。至住劫初。壽方漸減。從無量減。至極十年。即名為初一住中劫光法師釋此文云。准此論文。壽漸減時。方名住劫。壽未減時。是成劫攝以初減以去。八萬已上。屬住劫攝云事。論疏定判。實以分明也。故初第二兩釋意。同以初減以去。八萬已上。可云住劫攝也。兩釋意。自無量歲減至十歲之時分齊等。更不可有長短差異。而以第二釋意。思其初減地分。自無量歲減至八萬歲之時分。可同自八萬歲減至十歲之時分也。不云增時減時之遲速之釋意。初減時分。同中間一增一減時分云故也。而初釋意。第二劫等。已後有情。福漸薄故。增時稍遲。減時漸疾。故增減時分相望之時。增時遲。減時速也。初減時分若如第二劫等減時同速者。不可及一增一減時分。故對第二劫等減時速初減。云下時極遲也。對第二劫等增時。以初減時分。不云下時極遲也。如此得意之時。初釋意。更無其疑者歟。 問。光法師釋住劫中第二十劫云。上至八萬。多時經停爾者。至八萬歲畢多時經停歟。答。爾也。兩方。若至八萬歲畢。多時經停者。設雖增至八萬歲之間。何無多時經停之義哉。是以。寶法師釋此事云。此後一劫雖同十八。增至八萬以增遲故。同前上下如此釋者。增至八萬歲之間。多時經停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此事。作二解釋。述初釋意。云至第二十劫。福最薄故。上時極遲。故初後劫等中十八畢。第二釋意異之云。上至八萬。多時經停。至八萬歲畢。多時經停如何。 答。光法師第二釋意。增時減時。不論遲速。故云上至八萬多時經停。第二十劫增至八萬歲畢皆之後。多時經停(為言)其旨如一方疑難之起。但於寶法師解釋者。與光法師第二釋意可別也。 問。婆沙論中述有說義云。十劫器世間成。十劫有情漸住可正義耶。答。不正義也。兩方。若非正義者。光法師引立世經云。十劫成器世間。十劫成有情世間婆沙論有說義。既同立世經意。尤可正義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上舉此義畢。下於如是說者義。云一劫器世間成。十九劫有情漸住知十劫器世間成。十劫有情漸住云有說義。非正義云事如何。 答。成中初劫起器世間。後十九中有情漸住。壞中後劫減器世間。前十九中有情漸捨者。俱舍。正理顯宗。三論其文全同之。定知。有宗一同之正義也。故婆沙論有說意。十劫器世間成。十劫有情漸住者。可非正義也。故婆沙論(百三十三)云。問。幾劫器世間成。幾劫有情漸住。有說。十劫器世間成。十劫有情漸住。有說。五劫器世間成。十五劫有情漸住。如是說者。一劫器世間成。十九劫有情漸住上二有說義。俱非正義云事。婆沙論文。亦分明也。但於立世經文者。光法師會此文云。立世經說。梵王十小劫獨住。然後梵輔等生。彼經意說。以大梵王獨一少故攝入器中。故說十劫成器世間。據梵輔已下。從多分說。故言十劫成有情世間。此論多少通論。故說十九劫成有情世間一劫成器世間寶法師會此文云。立世經說。器及有情。成壞各十劫。與此不同者。彼說。梵王先生。十劫獨住。後梵輔等次第生。故知梵輔已下。十劫成也。若兼梵王。十九劫成。梵王入成器中故十劫也。故知。梵王劫壞後十劫獨住泰法師會此文云。若依立世經。十劫器世間成。梵王一人。入器世間攝。十劫有情次第住諸師會通。其意一同也。即其意之。立世經意。成劫初十劫間。大梵王已雖下生。唯大梵王一人。是少故。器世間中攝入云。云十劫成器世間也。故不可違後十九中。有情漸住之間(為言)而婆沙論有說意。存成劫初十劫間。大梵王未下生。第十一劫。大梵王始下生。云十劫器世間成。十劫有情漸住。故背後十九中。有情漸住之意。違大梵王壽量。六十劫云文。故為不定義也。 婆沙論有說意。十劫壞有情。十劫壞器云義。非正義事。准之可思也。 問。婆沙論評家意。述大梵王相云。經於半劫。獨一而住爾者。指成劫二十劫歟。答爾也。兩方。若指成劫二十劫者。成劫後十劫間。梵輔天等。亦可下生。何可有大梵王獨一而住之義哉。若依之爾者。思婆沙論文想起盡可指成劫二十劫見。 答。婆沙論述林梵王獨住等相。舉三異說之中。出評家義云。應作是說。經於半劫。獨一而住。經於半劫。與眾共住。經於半劫。復與眾別。二十中劫。量半劫量經於半劫。獨一而住者。指壞成劫間。經於半劫。與眾共住者。指住劫間。經於半劫。復與眾別者。指劫間也。但於成劫後十劫間。梵輔天等。亦可下生云難者。光法師釋此事云。前有情世間中。引婆沙評家義梵王二十中劫。獨一而住者。通初後說。初十劫獨一而住。梵眾生已。未敢共居。後經十劫。然始共居。故知。有二十劫。此釋意云。經於半劫獨一而住者。通說成劫初後十劫也。初十劫間。大梵王實獨一而住。後十劫間。梵輔天等。亦雖下生。恐大梵王之威勢力。未敢共居。故猶有大梵王獨一而住之義(為言)。 問。解脫經所說。六十數中。阿僧祇耶者。第六十數歟。答。雖天有二義。暫可存第六十數云義也。兩方。若第六十數者。今論中十十倍增。至五十二重。為阿僧祇耶見。若忘失中間者。寧不背十十倍增之義哉。是以。光法師釋云。阿僧祇耶。第五十二。於此六十數中其一。至論主出世現有前五十二。諸傳誦者。忘失後八。若數大劫。至此六十數中。第五十二。阿僧祇耶。名劫無數圓暉法師釋云。解脫經說。六十數中。阿僧祇耶。是第五十二一數加之。婆沙論中。十十倍增。至第五十二數。列阿僧祇耶畢云。此後更有八數。及前為六十數。積一一大劫。至此第五十二阿僧祇耶數時名一劫阿僧祇耶泰法師引此文畢云。依毘婆沙。有七師說。今俱舍文。取毘婆沙第三師說。若數大劫至此六十數中。第五十二阿僧祇耶阿僧祇耶第五十二數云事。此等定判。誰可疑之哉。若依之爾者。舊俱舍論。并唐土人師解釋中。阿僧祇耶第六十數見如何。 答。阿僧祇耶者梵語。此翻云無數。若第五十二數者。寧可云無數哉。是以。今論云於此數中。忘失餘八。全不云忘失後八。有何誠證。可判第五十二哉。何況。舊俱舍論云。間中有八處忘失。如此大劫次第數至第六十處。說名一阿僧祇加之見香象大師處處解釋。五教章云。如是展轉至第六十。為一阿僧祇。依此以數三僧祇也探玄記(十五)云。准俱舍論。數至六十重。名一阿僧祇。此約小乘任此等定判。阿僧祇耶。第六十數云事。實分明也。但於背十十倍增之義云難者。傳誦者誦解脫經之時。忘失中間八數誦之故。實雖非十十倍增。附現所有數。誦十十倍增之旨也。次於光法師解釋者。具舉六十數之時。阿僧祇耶。雖可為第六十數。忘失中間八數。自當第五十二數。故付此現所數。云前五十二。云忘失後八也。婆沙論文。諸師解釋。會通之旨。准之可思也。 問。論文云。若餘方便。亦得涅槃今此涅槃者。可互二乘涅槃耶。答。可互二乘涅槃也。兩方。若互二乘涅槃者。寶法師釋此文云。即有六十劫。或三生方便。亦得涅槃如解釋者。唯可限聲聞涅槃若依之爾者。涅槃之言是廣。何不亙二乘涅槃哉。 答。見論文前後上述如何不許願長時修。無上菩提。甚難可得。非多願行。無容得成。菩薩要經三劫無數。修大福德智慧資糧。六婆羅蜜多多百千苦行。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定應發長時願畢。次難之云。若餘方便。亦得涅槃。何用為菩提。久修多苦行既舉修少方便速得涅槃之類難之。故若餘方便亦得涅槃之文。可互聲聞緣覺涅槃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餘二乘修少方便。亦得涅槃但於寶法師正釋者。暫就速得涅槃之類。先舉聲聞三生六十劫修行。略不舉緣覺歟。故泰法師釋此文云。若餘三生方便亦得涅槃唯舉三生得脫之類。即亦此意歟。更非遮涅槃之言。實通緣覺也。 問。增劫佛可出世耶。進云。論云。滅八萬至百。諸佛現世間增劫佛不出世也。附之。諸佛大悲是廣。普可利增減劫眾生。何唯減劫出世。增劫不出世哉。何況。二十住劫之中。第九住劫。四佛既出世。後十一住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可出世歟。而增劫佛不出世者。上天下天之時分。不可相稱哉。 答。增劫之時。有情樂增。難教化故。佛不出世也。故論中問答此事云。何緣增位。無佛出耶。有情樂增。難教厭故婆沙論云。唯於減時。佛出于世加之。雜心論云。劫減時。佛凍興於此順解脫師故佛是解脫師為捨生死出世說法增時眾生向生死見轉勝樂故。若爾時佛出世者則為空。於以眾生不能捨生死極著樂故增劫之時。佛不出世之旨。此等論文。尤分明也。但於增劫佛不出世。上天下天之時分。不可相稱云難者。後十一住劫之中。十箇減劫時分猶久。其間九百九十六佛次第出世。有何所遮哉。一增一減之間。補處菩薩。於兜率天數死數生。以之。思之。十箇減劫之間。九百九十六佛次第出世之時。上天下天之時分。何不相稱哉。 重難云。後十一住劫之中。諸佛出世不互十箇減劫歟。其故演義鈔云。如大賢劫有二十增減為中劫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世。則一劫中容多佛矣玄贊云。如賢劫千佛。今第九住劫已四佛出。後第十劫彌勒佛出。至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妙樂大師疏記之釋。其意大同之。如此等解釋者。第十五劫一減之間。九百九十四佛出世見。若爾。上天下天之時分。爭可相稱哉答。 問。寶法師意。第九住劫。拘留孫佛等。四佛出世者。引何文證之耶。進云。寶法師引立世經第九卷。八小劫已過。十一小劫未來。第九一劫現在未盡之文證之也。付之。第九一劫現在未盡之文。雖見第九住劫。釋尊出世之旨。未云第九住劫。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出世。寶法師何引此文。證第九住劫拘留孫佛等四佛出世云義哉。 答。勘立世阿毘曇論文。云是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已住者。幾多已過。幾多未過。八小劫已過。十一小劫未來。第九一劫現在未盡。第九住劫。釋尊出世而賢劫經中。述拘留孫如來。人壽四萬歲時出世。拘那含牟尼如來。人壽三萬歲時出世。迦葉如來。人壽二萬歲時出世。釋迦矣尼如來。人壽百歲時出世之旨。更不云各別劫出世。故依立世阿毘曇論今文。拘留孫佛等四佛。同劫可出世得意也。故寶法師解釋。強無其疑歟。 問。賢劫最初出世佛。可得先佛補處耶。 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得先佛補處者。既隔壞劫空劫成劫之時分。於何佛處得補處記別哉。若依之爾者。諸佛出世成道之習。得先佛補處可成正覺也。如何。 答。思此事可有二義也。或一義云。賢劫最初出世佛。既隔壞劫空劫成劫之時分。故不可得先佛補處也。得先佛補處。出世成道者。被云一生所繫菩薩。上生下生之時。常儀式也。如賢劫最初出世佛。少分不得先佛補處成正覺之類。強不可遮之歟。 或一義云。賢劫最初出世佛。可得先佛補處也。諸佛出世。成道之習。必得先佛處。可成正覺。至賢劫最初出世佛。豈無此義哉。但至隔壞劫空劫成劫云難者。莊嚴劫之末。得先佛補處之後。此界壞劫等之時。生他三千界人天趣等。至此界住劫之時。上生兜率天。被云一生所繫菩薩之後。下生人中可唱正覺也。例如釋尊人壽二萬歲之時。得迦葉佛補處之後。人壽千二百歲之時。上生兜率天。被云一生所繫菩薩之後。人壽百歲之時。下生人中得菩提也。 問。聲聞種性外可有別種姓部行獨覺耶。 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別種姓部行獨覺者。今論云。然諸獨覺。有二種殊。一者部行。二麟角喻。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勝果時。轉名獨勝正理論云。然獨覺乘。總有二種。一麟角喻。二先聲聞任此等論文。聲聞種姓之外。全不可有別種姓部行獨覺若依之爾者。今論餘卷(二十三)述轉向餘乘之義云。有餘獨覺異麟角喻。起彼種姓初二善根。轉向餘乘。理無遮礙此文無諍。可有別種姓部行獨覺如何。 答。別種性部行獨覺有無者。雖為古來之未決。任先德多分之義。有別種性部行獨覺云義可存也其故。有情根性分萬差斷惑證果非一准。何無自本有部行種姓。求獨覺菩薩提之類哉。是以。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云。轉獨覺種姓暖起佛或聲聞種姓暖或(六十八)云。部行喻者。暖頂位中。轉趣佛乘。不違理故或(三十)云。若部行喻獨覺。其力不可定說。以彼多是聲聞種姓。後遇別緣得無學果加之。今論餘卷云。有餘獨覺異麟角喻。起彼種姓初二善根。轉向餘乘。理無遮礙光法師釋此文云。雖初發心由其教力。後將入聖獨悟道故。得獨覺名。若麟角喻。唯獨悟道顯宗論(十七)云。部行獨覺。修因時量。減百大劫。時無定限任此等文理。聲聞種姓之外。可有別種姓部行獨覺云事實分明也。但於今論部行獨覺先是聲聞之文者。部行獨覺。多分先聲聞之類。故從多分。如此云也。非遮少分有別別種姓之類。次於正理論。一麟角喻。二先聲聞之文者。別種姓部行獨覺。初發心時。由教力故。先聲聞之言下攝之也。故光法師解釋說別種姓部行獨覺相之論文云。雖初發心由其教力。後將入聖。獨悟道故。得獨覺名。若麟角喻唯獨悟道故。正理云。然獨覺乘。總有二種。一麟角喻。二先聲聞。若先聲聞。如聲聞說既標故正理云。引合此文。明知。二先聲聞之言下。可攝別種姓部行獨覺云事。重意云。二先聲聞者。廣互先聲聞別種姓部二類部行獨覺。若先聲聞者。唯當別種姓部行獨覺。明轉向餘乘相故也。 重難云。廣披諸論說。委尋獨覺相。部行獨覺。有別種姓之類云事。全所不見也。所謂見今論餘卷文。或云七聲聞二差別由九根。或述聲聞麟喻如次知見道二三念一切。全不見有別種姓部行獨覺。加之。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說獨覺種姓云。部行獨覺。種姓不定。如聲聞說或(六十三)述九遍知成就云。部行喻者如聲聞說。麟角喻者。如菩薩說或(百七十)明六十五等至成就云。獨覺中部行者。如欲界聲聞。麟角喻者如佛此等諸文。併以部行獨覺似同聲聞見。若爾。先聲聞之外。全不可有別種姓部行獨覺哉。次。光法師雖初發心由其教力。後將入聖。獨悟道故。得獨覺名之釋。為證據者。今論有餘師說。彼先是異生。曾修聲聞順決擇分。今自證道。得獨勝名之文。有別種姓部行獨覺云歟。若爾。部行獨覺。先是聲聞云師意。可云不許別種姓部行獨覺歟。 答。部行獨覺。多分先聲聞之類也。如云婆沙論文。以彼多是聲聞種姓也。故此等諸論之文。從多分論之。更非遮少分有別種姓之類。次。今論有餘說。彼先是異生之文。更非別種姓部行獨覺之證據。彼聲聞種姓異生離教力入聖道之時。得獨覺稱云也。後將入聖。獨悟道故者。自本談獨覺種姓之類。故為別種姓部行獨覺之證據也。彼此義門遙異。不足為相例歟。 問。光法師釋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勝果時。轉名獨勝論文作二解釋。爾者。以何釋判正義耶。進云。光法師判前解為勝。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前三果人。後得第四勝果之時。離教獨證勝果。轉名獨勝云初釋。為正義云也。附之依解釋定判。見論文起盡。只述先是聲聞。未云前三果僅判得勝果時。未見第四果。何得論文。忽判前解為勝哉。是以。泰法師雖作二解釋。更無判正不。何況。七生須陀洹果聖者。出無佛世。證第二第三果之時。豈無離教獨證之義哉。若有離教獨證之義者。以初果云先是聲聞。指後三果。可云轉名獨勝也。依之。寶法師釋云。部行獨覺先是預流果聲聞。彼後無佛時。進得勝果。故名獨覺此釋意。以初果云先是聲聞。以後三果。可名獨覺見。加之。若云是先聲聞。前三果人者。證聲聞第三果之人。何總出無佛世。可證獨覺菩提哉。 答。光法師前解為勝之定判。非無深由。先思道理。獨覺者。以麟喻為其本。而彼偏一向一果之人也。先聲聞部行者。本是聲聞種姓。更非獨覺種姓。然而似同麟喻。有離教力得第四果之義。故得獨覺名也。更以前三果。不可云獨覺果。是以。婆沙論云。若部行喻獨覺。其力不可定說。以彼多是聲聞種姓。後遇別緣得無學果。今論餘卷云。至第七有逢無佛法時。彼在居家。得阿羅漢果獨覺果者。指無學果云事。此等論文。實分明也。若爾。前解為勝之定判。尤順文理歟。但七生須陀洹果聖者。出無佛世。證第二第三果之時。雖有離教獨證之義。不可云獨覺果。獨覺果者。自本名第四果故也。故聲聞種姓之人。所證第二第三果故。雖有離教獨證之義。猶是聲聞果所攝。不可云獨覺果也。次於寶法師解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必一准歟。即同光法師第二釋意歟。次由教力證第三果之人。至無佛世。證第四果之義。更不可許之。先是聲聞前三果人者。證第三果之時雖不由教力。獨覺果者。自本名第四果故。出無佛出。證第三果。猶可攝屬聲聞果也。 問。論中明部行獨覺相。舉二師異說。第二師意。唯限先是異生歟。為當可許先是聲聞義耶。答。可許先是聲聞之義也。兩方。若不許先是聲聞義者。設雖此師意。何不許七生須陀洹果聖者。出無佛世。獨證第四果之義哉。若依之爾者。見論文。異先是聲聞之義。述有餘說彼先異生。定知。不許先是聲聞之義云事如何。 答。論中明部行獨覺相。舉二師異說。出初師義云。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勝果時。轉名獨勝此師意云。初先聲聞部行獨覺不許先是異生之義。彼住師迦山中。五百仙人。本是初果聖者也(為言)即可同婆沙論(四十六)評家云。如是說者。彼法爾成佛弟子相。乃至得極果。如五百仙人。在件師迦山中修道。本是聲聞於無佛世。獼猴為現佛弟子相。彼皆學之。證獨覺果。無學不受外道相故之義也。出第二師義云。有餘說彼先是異生。曾修聲聞順決擇分。今自證道。得獨勝名。由本事中說。一山處總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狒猴。曾與獨覺。相近而住。見彼威儀。展轉遊行。至外仙所。現先所見獨覺威儀。諸仙睹之。咸生敬慕。須臾皆證獨覺菩提。若先是聖人。不應修苦行此師意云。為先聲聞部行獨覺之本。件師迦中山五百仙人。本是凡夫也。起戒禁取修苦行故(為言)廣論之時。非不許七生須陀洹果聖者。出無佛也。獨證第四果。名先聲聞部行獨覺也。重意云。初師意。不許先是異生之義。第二師意。不許先是異生之義。第二師意。兼許先是聲聞之義。是其今論二說差異也。 問。論文云。麟角喻者。謂必獨居唯約一大三千界論之歟。為當可通十方世界耶。 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唯約一大三千界論之者。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之人也。約十方世界。更難有並出之義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麟角喻者。根極勝故。樂無故。當知如佛如此文者。約十方世界。無並出之義。若依之爾者。他三千界非麟喻獨覺境界。設雖樂獨居。約十方世界。有並出之義。有何所遮哉。是以。約輪王者。雖述獨如佛。豈非餘世界出現哉。加之。婆沙論云。餘世界中。有麟角喻獨覺出世。無理遮故。如何。 答云。此事雖有二義。暫可存通十方世界論之云義也。其故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之人也。設雖十方世界。輒不可有多類。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麟角喻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如舍利子。尚無並出。況麟角喻。勝彼多倍既云樂獨出故。當知如佛。亦述如舍利子。尚無並出一段之文無諍。約十方世界。唯可有一人但於他三千界非麟喻獨覺境界云難者。他三千界實雖非彼境界。根極勝故。無並出之義。何強疑之哉。次於輪王例難者。輪王就統領分齊。述獨如佛。故約一四天下論之。麟喻依根極勝故。云當知如佛。故約十方世界論之義門。既異彼此。更非相例。次於婆沙論文者。指他三千界。云餘世界也。彼一師意。他三千界。有麟喻獨覺出世。故此世界。麟喻獨覺。起他心智。緣彼云故。是不正義也。故光法師引婆沙論二說畢云。雖有二說。然無評家。前既不言有說。且以前說為正。又同婆沙前文此釋意。婆沙論正義意。麟喻獨覺。約十方世界。唯可有一人加之。婆沙抄云。麟角獨覺。亦有二說。前說為勝。在他界中。亦無獨覺故。眾出獨覺。如聲聞說此釋意。以餘世界中有麟角喻獨覺出世。無理遮故之義。為不正義之旨。亦分明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麟角喻者。准佛應知爾者。正義意。麟喻獨覺。得緣麟喻獨覺他心智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既決定不起智品也。何可有得彼之義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一段之文。上舉佛緣佛他心智得不得之二說了。下云麟角喻者。准佛應知論文無諍。麟喻獨覺。緣麟喻覺他心智得不得。可有二說聞。而光法師以今此二說。俱判正義若爾。正義意。麟喻獨覺。得緣麟喻獨覺他心智之義。可有被得。如何。 答。約婆沙論今異說。大定邪正之時。或云麟喻獨覺不得緣麟喻獨覺他心智。或云得。而不現起之二說。俱無背道理故。對亦說能緣。亦說現起。餘世界中。有麟角喻獨覺出世。無理遮故云師義之時。以上二說。俱可為正義也。光法師判雖有二說。然無評家。前既不言有說。且以前說為正。又同婆沙前文。即述此意也。此判前說為正之內二說之中。強又判邪正之時。麟喻獨覺不得緣麟喻獨覺他心智云師義是勝。麟喻獨覺。得緣麟喻獨覺他心智云師義可劣也。既決定不起智品。不可有得能緣之義故也。故婆沙抄云。問。佛得緣佛他心智不。有說不得。無二如來俱出世故。有說得緣此說能緣。不說現起。雖無評家。前說為善。故論云。如來無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俱非他心智現所取境麟角獨覺。亦有二說。前說為勝。在他界中。亦無獨覺故。眾出獨覺。如聲聞說加之婆沙論(十八)云。非想非非想處。亦有十一遍行隨眠。皆唯自地緣。無上地故。。不緣上故。有說亦有他地緣者。然能緣定非現起定。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既無上地可緣。如何有能緣定。是故。說無於理為善是又例證也。 問。麟喻獨覺。可得四無礙解耶。答。可得之也。兩方。若得之者。得四無礙解。專可由教力也。而麟前獨覺。不藉教力。何可得四無礙解哉。是以。淨影大師大乘義章云。或有功德唯佛。菩薩阿羅漢百餘人皆無。謂四無礙。無諍願智。邊際智等如此釋者。麟喻獨覺。不得四無礙解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獨覺可得四無礙解如何。 答。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之人也。何不得四無礙解哉。是以。論文云。何緣獨覺。言不調他。非彼無能演說正法。以彼亦得無礙解故光法師釋此文云。何緣獨覺。言不調他。非彼無能演說正法。以彼亦得四無礙解故既云獨覺得四無礙解。定可當麟喻獨覺也。何況。光法師餘處釋除佛所餘一切聖者。所說六種。唯加行得。非離染得非皆得故之論文云。然婆沙明願智無上智中。皆言。如是說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後加現在前。佛不加行。獨覺下加行。聲聞或中或上。然有願智無諍智。由邊際定加行故得。加行故現在前。解云。婆沙通據少分故。說二乘亦有離染得。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麟喻獨覺。既最上利根之人也。豈非無諍願智。四無礙解。決定可得之類哉。加之。婆沙論明六十五等至成就云。佛定成就五十七獨覺中部行者如欲界聲聞。麟角喻者如佛麟喻獨覺。得四無礙解云事。此文尤分明也。但於麟喻獨覺。不藉教力。不可得四無礙解云難者。麟喻獨覺。實初心已後。雖不藉教力。極利根故。初盡智現前位。決定可得法。可得四無礙解也。次於大乘義章解釋者。不云毘曇義者。何及會通哉。 問。麟喻獨覺。初發心可有教力耶。答。可依教力也。兩方。若依教力者。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之人也。設雖初發心。更不可依教力。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獨覺名言。上判雖初發心由其教力。後將入聖。獨悟道故。得獨覺名畢。下云若麟角喻。唯獨悟道文相起盡無諍。麟喻獨覺。初發心不由教力若依之爾者。出生死證菩提。尤可由教力。何離如來方便說。可有出離得脫之義哉。是以。論文釋獨覺相云。又能憶念過去所聞。諸佛所宣。正教理故如此文者。麟喻獨覺。初發心可由教力如何。 答。出離生死。證得菩提。必由佛教力。設雖麟喻獨覺。初發心何不由教力哉。是以。光法師釋。又能憶念過去所聞諸佛所宣聖教理故之論文云。又彼獨覺。得宿命智。而能憶念過去所聞佛說教理。寶法師釋言獨覺者。謂現身中。雖稟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調。不調他故之論文云。非唯因位不因教也何況見今論處處之文。或云。如理師言。顯利他德。能方便說如理正教。從生死泥。拔眾生出。不由威力與願神通光法師釋此文云。但由正教。濟拔有情。令出生死。或釋獨覺智勝之義云。久習多聞。勝思擇故或述殖順解脫分善之義云。遇佛出世。殖此善根寶法師釋此文云。准此論。餘時不能種殖。遇佛出世者。或親見佛。或遇教法。知生死可厭。知涅槃可欣故能種殖解脫分也加之婆沙論釋殖順解脫分善之相云。佛出世時。要有佛法。方能種故任此等文理。麟喻獨覺。初發心必可由教力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除最初發心。就中間發心部行獨覺。云雖初發心由其教力。對之。判若麟角喻唯獨悟道也。全非相違。 問。提婆達多。當來所證。獨覺菩提。部行麟喻中何。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部行獨覺者。既不云有部。儻定可麟喻獨覺也。是以。光法師餘處。引婆沙論說云。如毘奈耶說。提婆達多。當於人壽四萬歲時。來生人中。必定當證獨覺菩提。舍利子等所不能及若部行獨覺者。豈可云舍利子等所不能及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云。提婆達多。已修得暖不久。得頂著名利故。還退失暖。復斷善根而麟喻獨是一坐成覺之人也。更不可云退暖善根斷善根哉。 答云。此事雖有二義。暫可存部行獨覺義也。其故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依第四靜慮。一坐成覺。提婆達多。既退暖根之人也。定可非暖喻獨覺。又不可云昔起聲聞暖善根畢。轉成麟喻獨覺。提婆達多。退暖善根者。不見曾所起暖善根故也。即推之可云別種姓部行獨覺。若爾。云舍利子等所不能及。全非相違。 問。輪王出世可通增減劫耶。答。可通增減劫也。兩方。若通增減劫者。輪王果報。是甚勝也。更不可有減劫出世之義哉。依之。婆沙論云。於唯增時。輪王出世若依之爾者。雜心論云。轉輪聖王。多於增時。出于世間。多言所顯。少分可有減劫出世之義如何。 答。見論文前後。偈頌結輪王八萬上。長行述從此洲人壽無量歲乃至八萬歲有轉輪王生。減八萬時。有情富樂壽量損減。眾惡漸盛。非大人器。故無輪王。輪王人壽八萬歲已上時分出世故。通增減劫也。所謂二十住劫之中。自無量歲初減人壽八萬歲已上位并十九增位。人壽八萬歲時。輪王出世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准此論文。四輔輪王皆於人壽八萬已上。方出世間減劫唯限初減。增劫廣亙十九境位。故多分增劫出世。少分減劫出世也。雜心論。轉輪聖王。多於增時。出于世間之文。其意在之。加之。泰法師餘處釋如有能招轉輪王業。要至人壽八萬歲時。或過此時。方頓與果。非於餘位。此亦應然之論文云。譬如有能招轉輪王業。要至人壽八萬歲時。或過此時。如劫初時無量歲等。方頓與果。非餘劫減餘位自無量歲初減。人壽八萬歲已上位。輪王出世之旨。此釋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於唯增時輪王出世之文者。准雜心論。多於增時之文思之。從多分云也。從多分置唯言事。慈恩大師。因明大疏中。有例證也。 問。薩婆多宗意。十萬世界。可許多佛同時出世義耶。進云。於云。唯一世尊。普於十方。能教化故付之。眾多菩薩。同時發菩提心。俱修習菩提資糧至出世成道。何可有前後哉。何況。見餘處論文云。三界無邊。如虛空量若唯限一佛者。教化力用。難及無邊世界哉。加之。今論引梵王經。云我今於此三千大千諸世界中。得自在轉如此文者。一佛教化力用。不及餘界若一佛化用。不及餘界者。他三千界。寧無能化佛出世之義哉。 答。蒴婆多宗意。定勿薄伽梵功能有礙。唯一世尊。普於十方能教化故。世尊功能。無障無礙。利益遍及十方世界。故十方世界。唯一佛出世。無多佛並出之義云也。是以。今論引舍利子經云。無處無位。非前非後。有二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有處有位。唯一如來十方世界。唯一佛出世之旨。今經文實分明也。薩婆多宗意。任此等文理。定十方世界。唯有一佛也。但於眾多菩薩。同時發心修行云難者。設雖眾多菩薩。同時發心修行。成道有前後。更有何過哉。次於餘處論文者。自本談世尊功能。無障無礙。普及十方。一切世界故。云三界無邊如虛空量。更非所痛也。次於梵王經說者。即論會此文云。謂若世尊。不起加行。唯能觀此三千大千。若時世尊發起加行。無邊世界。皆佛眼境。天耳通等。例此應知會通先在之疑難更非重矣。 重難云。發心乍許同時。成佛必定前後云事甚難思哉(是一)。是以。見契經說云。稽首去來現在佛。亦復歸命釋迦文上舉現在佛畢。下云亦復歸命釋迦文多佛並出云事。實分明哉(是二)次。證據所備。舍利子經云。有處有位。唯一如來者。是舍利弗尊者之言也。而他三千界。非彼境界。何以此文可證十方世界一佛出世之義哉(是三)。何況。今論引契經云。無處無位。非前非後。有二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有處有位。唯一如來。如說如來輪王亦爾而輪王既有餘界出世之義。如來例可同哉(是四)加之。餘部意。依此等文理。許多佛並出之義哉(是五)。 答。眾多菩薩。同時雖發心修行。所化根機。有熟未熟。所修行業。有精進懈怠。故約成佛時。有前後事。更有何過哉。次。於契經稽首去來現在佛亦復歸命釋迦文之文者。釋迦是現在教主。故別亦歸敬之也。非云現在有多佛並出之義。次。於舍利子經說者。有處有位。唯一如來之文。實雖舍利弗尊者之言。佛不非之故。引備證據也。次。於契經如說如來輪王亦爾之文者。欲明一世界中二輪王不並出。如佛並出云也。非云輪如來其義全同。何違文哉。 次。於餘部說者。自部他部。宗義相分。立道理之旨。所存遙異。引證據之文。經說不同。至此一事。不足為疑者歟。 問。輪王順次生。必生欲天歟。答。受生之時。必生欲天也。兩方。若必生欲天者。輪王種類。是萬差也。何順次生。必生欲天哉。是以。正理論云。勸化令修十善業道故。輪王死多得生天多言所顯。少分不生欲天之類可有聞。若依之爾者。今論云。故輪王死。定得生天定得生天之言。無諍順次生。必生欲天。 答。輪王出世之時。以十善業道。教化有情故。由此善業。順次生必生欲天也。故今論云。勸化令修十善業通故。輪王死定得生天婆沙論云。轉輪王出世時。以十善法。教導有情。此法必於欲天中。受異熟果輪王受生之時。順次生。必生欲界天云事。此等文理。實分明也。但於正理論多得生天之文者。輪王之中。有現身證阿羅漢果入涅槃之類。故置多言也。非少有生餘處之類。故置多言也。 尋云。輪王之中。有現身證阿羅漢果入般涅槃之類云事。證據有何處哉。 答。婆沙論(百七十八)云。如世尊說。於末世人壽八萬歲時。此贍部洲其地寬廣。人民熾盛。安隱豐樂○有轉輪王。名日??佉。威伏四方。如法化世。成就七寶○其後不久。剃除鬚髮。以信出家。勤修梵行。於現法中。成阿羅漢。即能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得般涅槃是其證文也。 問。四種輪王。俱可具七寶耶。答。俱可具七寶也。兩方。若俱具七寶者。慈思大師瑜伽論略纂云。餘三輪王。雖皆輪。應銀銅鐵。別亦無餘寶如解釋者。四種輪王。不必具七寶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四種輪王。無簡可具七寶如何。 答。四種輪王。金銀銅鐵輪。應雖別必可具七寶也。是以。見論文前後。上標如是所說。四種輪王。威定諸方亦有差別畢。下云經說輪王出現於世。便有七實出現世間文相起盡諍。四種輪王俱可具七寶何況。次下論文云。如是所說。諸轉輪王。非唯有七寶與餘王別。亦有三十二大士相殊光法師釋此文云。四種非一。名諸輪王四種輪王俱具七寶云事。論疏今定判。尤分明也。但於瑜伽論略纂解釋者。 問。論文云。有說彼地有淨居天。故彼不遭諸災所壞爾者。他三千界。可有淨居天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以此文證餘界無淨居天付之世界安立。自界他方。其相可齊。設雖他三千界。何可嫌淨居天哉。是以。於下三天。所無所遮之哉。何況。見餘卷論文云。色究竟上。復有欲界。於欲界下。有色究竟如此文者。他三千界有淨居天云事。尤分明也。加之。若云有淨居天故不為外災所壞者。他三千界第四靜慮。寧不為外災所壞哉。 答。論中釋第四靜慮不為外災所壞云。有說彼地有淨居天。故彼不遭諸災所壞。由彼不可生無色天。亦復不應更往餘處(文)若餘世界中。有淨居天者。應如地獄移往餘世界中淨居天也。而既云亦復不應更往餘處。故餘世界中。無淨居天得意也。故光法師(二)釋此文云。以此文證餘界無淨居天。故正理云。毘婆沙師說。第四定攝淨居。故災不能損。由彼不可生無色天。亦復不應更往餘處。由此證餘界無淨居天。若餘世界中。有淨居者。應如地獄移往他方。寧說不應更往餘處(文)但於餘卷論文者。彼就世界重累云師義論之。今餘世界無淨居天者。就世界傍布云師義論之。既為別師異義。不可及會通也。次於他三千界第四靜慮可為外災所壞云難者。他三千界第四靜慮雖無淨居天。同是第四靜慮之類。故不為外災所壞也。 重難云。 或一義云。他三千界無淨居天者。第四靜慮量無邊際云師意也。非云淨居天唯限此世界。更不可有他三千界第四靜慮可為外災所壞云疑也。 建長三年秋九月二十五日(申時)於東大寺知足院別所之草庵抄之畢俱舍論第十二卷者為去年總寺三十講之當處之間為聽聞加一見之次或訪明師或任愚案為開後昆後學之慧解聊記一問一答之綱要不顧五旬之齡傾遙期一部之終功冥眾必垂納受善願遂欲成就而已仰世上之無常遮眼心中之悲歎銘肝之間自去十五日之暮立出尊勝院蟄居此別所日日受持八齊戒品夜夜讀誦一乘妙典終日記錄俱舍問答寤寐奉唱彌勒寶號以懺悔過去現在甚重之罪障以欣求上天下生慈尊之值遇擬之今生無雙之作善必為來生得脫之良因仰願答此慇懃之誠心依此稽古之微功念念早捨離順逆之妄緣生生必習學權實之教法矣。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滿五十夏臘三十八)正和五年潤十月一日於東大寺三面僧坊南詣深位坊寅剋計馳筆了倩思上依之素意是為勤學之大勞□因顧下愚昧心僅疲書寫之微功望古之聖訓注似有恥□□之象蹤業無益乎仍如形染□抄了而已。 右筆兼學顯門沙門□□ 俱舍論第十二卷抄 俱舍論第十三卷抄上       問題 問。以欲天善業。名雜業可云耶。 問。頌文。思即是意業(云云)爾者。限意識相應可云耶。 問。光法師意。約所依可云立意業耶。 問。薩婆多宗意。以定境界色。可云無見無對色耶。 問。有宗意。證無表實有義引八證爾者。法處色證。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於色界可有表所發無表耶。 問。光法師意。色界聞慧可發表業耶。 問。頌文。欲後念無表依邊大種生(云云)爾者。今此後念無表能造大種者。即為初念無表能造。將別類大種可云耶。 問。光法師意。於有對色成能造大種。不成所造色義有可云耶。 問。中間禪所攝隨轉戒。即彼地大種所造也可云耶。 問。有是剎那謂初無漏(云云)爾者。今此初無漏者。可云限現前苦法忍耶。 問。散無表能造大種。與定無表能造大種為同類因義可有耶。 問。寶法師今解釋中。引正理論說。雜對別異有情相續。發多無貪所生無表(云云)爾者。今此眾多無表者。一具大種所造可云耶。 俱舍論第十三卷抄上   問。以欲天善業。名雜業可云耶。答(云云)。兩方。若云名雜業者。凡天中是殊勝處也。所起善惡二業相望之時。更不可云惡勝善劣。如何以彼善業。可名雜業耶。是以光法師當解釋中。釋雜業純業不同。或造人等善業微劣。煩惱增強。數為煩惱前後雜。故名雜。造天善業雖眾起。或善勝惡劣故得純名○(云云)。如解釋者。既對人善業。以天業名純業。非雜業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見餘處論文。欲善業果。必定應為惡業果雜。以欲界中惡勝善故。述廣以欲界善業言惡勝善劣。是以。光法師釋此文。欲界善業果。必定應為惡業果雜。如五趣中造善業及四趣中受異熟如五趣中造善業言。非以欲天善業。名雜業哉。如何。 答。以欲天善業名雜業云事。餘處論文。并光法師解釋。實分明也。更不可及異求者歟。但於善勝惡劣故。得純名釋者云。此事可有異意也。一云。欲界天中善業。思已等四業中。雖雜業攝。人善業惡最勝。善最劣也。對彼欲天善業。善勝人善。惡劣人惡故。對人善業邊云善勝惡劣。名純業也。不同四業中雜業白業哉。更無過可答申也。 重難云。以欲天業純淨業者。即內外俱淨業歟。若爾。述或造雜業感內淨外穢。指人等業歟。所云內淨外穢。指何耶。加之。既云善勝惡劣。可善惡相對義。何云對人善惡哉。 答。於人趣指劫初。及指五趣中有歟。內淨者。劫初中有依身清妙故也。所造惡業亦感外毒刺等故云外穢也。答。對人善惡事。還又可言善惡相對義。以異人善惡。且為天善惡劣也。故無過歟。 難云。天惡業尤可感共毒刺等。何云內外俱淨耶。 答。付同趣論淨穢。故不云外穢也。 一云。判雜業純業之時。欲天同人趣故不論之。以上界天趣。顯業不同歟。但不云欲天事。濫上界天趣故。且偏就無濫人趣明雜業也天實雜業故。以欲天果云內淨外穢也。故非相違歟。 難云。善勝惡劣。若指色天者。述色無色除惡上界無惡。何可云善勝惡劣耶。況對人趣等。云造天善業。何可除欲天耶。若云天偏上界者。如四業中可欲界上界相對也。而既不然。人趣天趣相對。尤天中可攝欲天哉。 答。色無色除惡者。指不善云惡也。今善勝惡劣者。指有覆無記云惡也。其旨婆沙論(百四十)文分明也。以人趣天趣云意。指欲界上界義也。意云。內外俱穢等。付五趣別別有其不同。欲界云時總為一故。別云不同不顯故。付五趣論雜業純業廣顯內穢外淨內淨外穢內外俱穢內外俱淨等義也。故無過歟。 問。頌文。思即是意業。(云云)爾者。限意識相應可云耶。答可云通六識相應也。若云限意識相應者。既云思即是意業。尤可通六識相應。若限意識相應者。五識相應思。豈非三業攝耶。是以婆沙論中。通六識相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當解釋中。釋意業。或意謂意識業即謂思。或思是意業。思是能作。能等起。身語是所作。所等起(云云)限意識相應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開當論疏文。案二業二業相。以一切業或立二業。為思業思已業。或立三業。為身語意業。而若限意識相應者。二業三業中。豈不攝五識相應思哉。其旨可任一方所難。婆沙論文云。若在意地。若在五識。皆□名思判更無疑哉。但於意謂意識等釋者。識□□體雖通六識相應。意業中作身語能等起。是其□也。付其本。且云意謂意識。業即謂思也。更非云限意識相應哉。無過答申也。 重難云。既云意謂意識業即謂思。判思是意業。思是能作。能等起。限意識相應旨分明也。今此二業。三業中。取五識相應云事。全不見哉。 答。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難經部義。且必不攝依眼觸等所起諸思等判。釋此文。寶法師。唯此五識相應之思是意業(云云)明知。身語意三業中。無所漏業云事。但於解釋者。如前重答申也。更無過歟。 尋云。五識相應思如何可名意業耶。答。判六識轉為意。五識名意根故也。 問。光法師意。約所依可云立意業耶。答。約所依不立意業可云也。兩方。若云約所依立意業者。見論文。若約所依應唯一業。以一切業並依身故(云云)如此文者。約所依立身業。立意業事不約所依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此業依意。復與意俱等起身語故名意業(云云)既云此業依意。尤約所依處。云立意業哉。如何。 答。如自本答申。立意業事。約所依起。不約所依云事。如其次第。由上三箇論文。光法師。由等起故立是業。解釋分明也。若以意為所依故名意業者。豈不濫約所依立身業義哉。爰知。身業約所依。語業約自性。□□□□約等起云事。但於此業依意復與意俱正理文者。依□□□。又與意俱故立意業云也。此即同時意所等起故。名意□□重意者。依等起言。雖廣通身語二業同時意。所□□□□意業時。不簡身語二業。意業獨依等起旨釋□□。更非約所依立意業名義。是以辰旦人師(神泰)判。身可依意。不必與意俱。無心時亦有業故。不名意業等。即非顯此意哉。無過可答申也。 重難云。若同雖等起非同時等起。故簡身語業者。同雖所依非同時所依。故尤可簡身語業。何約所依不立意業可云哉。 答。於意業者。雖有以意為所依。以意為能等起二義。於身業者。偏以身為所依。以身不為能等起。故依具所依一邊。偏以身業約所依云也。於意業者。雖有以意為所依能等起二義。所依義關身業。偏依等起立意業判也。全無過歟。 問。薩婆多宗意。以定境界色可云無見無對色耶。答。非無見無對色可云也。付之。定境界色非眼所取。又非對礙法。尤可云無見無對色哉。如何。 答。依正理論意。薩婆多宗意。定境界色有見有對色。可云非無見無對色也。見正理說。前八遍處等現前之時。非成滿時。雖緣世間本有色。至成滿位。由定力微細青黃赤白色現前也。此色定中現前故。非自身眼根境。微細故非他人眼境。雖然青黃赤白等色故。可云可見有對色也。如何。 問。有宗意。證無表實有義引八證爾者。法處色證。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經中。不言無色。故證有色義釋也。付之。設雖無無色言。何可證有色義耶。若不言無色故證有色者。不言有色故。又可證無色義哉。如何。 答。契經中。對有見有對。無見有對。以法處云無見無對。不云無色。故證有法處無見無對無表色也。但不云有色事。有非色故也。若色全無。何不云無色耶。如何。 問。於色界可有表所發無表耶。進云。色界必無依表發無表判也。付之。色界聞慧發表業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也。縱雖色界生得善心所發表不發無表。勝色界聞慧所發表。何不發無表耶。況見餘處論文。色界聞慧雖生聖道。欲界生得善心不生聖道(云云)唯今此文。色界聞慧力用勝欲界生得善云事分明也。而欲界生得所發表發無表(云云)勝。色界聞慧所發表。豈不發無表耶。加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色界生得善所發表。不發無表。全不簡聞慧耶。如何。 答。於色界無表所發無表云事。色界必無依表發無表文。其旨實分明也。但於聖道生不生者。色界聞慧定地攝故順定勝。於散劣也。欲界生得散地攝故。於發表無表勝。順定劣也。故其義邊所望不同也。何可勞之哉。次不簡聞慧事。彼且先舉二界生得。總顯示二界無表發不發義也。何可云不簡聞慧哉。無過可答申也。 問。光法師意。色界聞慧可發表業耶。答。色界聞慧發表業可云也。兩方。若云發表業者。定地散慧定勢力可劣。如何可發表業耶。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色界生得發表全不云聞慧發表耶。加之。色界聞慧發表者。定可發無表。如何可云色界必無依表發無表耶。何況婆沙論中述。無隨轉戒善心。起表善心聞慧善心(云云)既聞慧之外出起表善心。明知。色界聞慧不發表業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破古師義。何妨聞慧不發業者。說聞慧心能發業者。亦發業心攝(云云)色界聞慧發表業云事。無疑耶。如何。 答。聞慧勝品慧也。縱中色界聞慧。何不發表業哉。其旨如一方所難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光法師。何妨聞慧不發業者。說聞慧心能發業者。眾發業心攝判。其旨分明也。次不云聞慧發表事。且付生得示其相。故不云聞慧也。更非簡之哉。次聞慧發表可發無表云事。色界聞慧順定勝。散劣故。雖生聖道。不發無表也。無過可答申。如何。 問。頌文。欲界後念無表依過大種生(云云)爾者。今此後念發表能造大種者。即為初念無表能造。將別類大種可云耶。答。或云初念無表能造。或云別類大種。光法師二解釋也。二解釋俱不明。先云初念無表能造釋不可然。凡一四大種尤可造一色。如何可造多色哉。況一具大種所造為俱有因者。諸論所說分明也。若云初後念無表一具大造者。寧初後念無表可為俱有因耶。是以。見正理論說。有成能造大種不成所造色義(云云)如此文者。初念無表能造之外。非有後念能造哉。次云。別類大種造釋。又不明。凡能造大種尤與所造色可俱起。何可云別類大種造耶。就中。見婆沙論說。問成現在大種成現在造色耶。為如是答了。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判。若夫別類大種造。如何成現在大種之時。可成所造色耶。如何。 答。初釋意。後念無表造者即初念無表能造云事。專依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文也。但於一具大種不可造多色云難者。光法師。一四大種可不能造多有對色。造無礙色多亦無間判。於無表色者。無礙故。一四大種造多色可云也。次於可為但有因云難者。光法師。以無礙故可言造多。由時別故。非互為果故。非俱有因。述雖一具大造時別故非俱有因云也。次於正理文者。光法師。此據初念造後無表會通也。以別類大種造後念無表云事。據正理或有成就能造大種非所造色文。於現在有獨住大種云釋也。但於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文者。光法師會。從多分說故。據造有對故也。故無過可答申也。 問。光法師意。於有對色。成能造大種。不成所造色義有可云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云有此義者。見婆沙論所說。述成現在能造必成所造色事。以非現在種無果故。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云云)光法師釋今此文。付有對色能造說之釋知。不可有此義云事。若依之云爾者。能造所造之義非一。唯何無此義耶。如何。 答。如自本答申。成能造不成所造義可有也。即光法師解釋中。於聲之能造大種有獨住判故也。但於據有對說釋。當處釋釋無表能造故。無表能造雖有獨住。婆沙論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文。釋據有對說也。餘處釋當處釋其心別合可云二釋也。 尋云。當處從多分說釋意。於聲之能造有獨住存歟。將無獨住存歟。 答云。此事可有二義也。或據有對說釋。上加無表能造。從多分說判故於有對色能造。無獨住云義可有也。或從多分說釋意。於有對色能造。有獨住存故也。 問。中間禪所攝隨轉戒。即彼地大種所造也可云耶。答。彼地大種所造可云也。兩方。若云非彼地大種所造者。凡有漏自地依者。今論定判也。設雖中間禪所攝隨轉戒。何不云彼地大種所造耶。若依之爾者。中間禪是與初靜慮同一地所繫也。尤可云初靜慮大種所造哉。如何。 答。中間禪所攝隨轉戒。即彼地大種所造可云也。有漏自地依判故也。 難云。若爾者。品類足論中無尋唯伺地。十八界中三界。十二處中二處攝(云云)若彼地有大種者。何不云觸界觸處攝耶。 答云。此事雖有學者異義。且存申一義者。初靜慮中間禪。同一繫縛地也。其中。有尋有伺地外。立無尋唯伺地事。於定靜慮。尋相應粗。不相應細也。為顯此勝劣不同。有尋有伺地外。立無尋唯伺地處也。而於大種五根隨眠等者。同一繫縛無勝劣不同。故出無尋唯伺地體之時。別不出之也。以實云時。中間禪所攝大種色□眼等五根。三十一隨眠可有也。 問。有是剎那謂初無漏(云云)爾者。今此初無漏者。可云限現行苦法忍耶。答。可云限現行苦法忍也。兩方。若云限現行者。當光法師解釋中。不云限現行苦法忍。知。廣可取未來苦法忍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可限現行苦法忍如何。 答。如自本答申。一剎那者。可限現行苦法忍也。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若忍名一剎那。由具二義。一者現行。二非等流。如不生下忍。雖非等流而關現行判。意者於未來下品苦忍雖於上下忍現行時非等流。若下忍現行時。非非等流故。不名一剎那。故一剎那義限現行苦忍也。 問。散無表能造大種。與定無表能造大種為同類因義可有耶。答。散無表能造大種。與定無表能造大種為同類因義可有之。兩方。若云有此義者。云散依等流性定生依長養者。當論所判也。既等流長養各別大種者。如何可為同類因哉。若依之云爾者。定散無表能造雖異。是無記性攝。寧不為同類因哉。 答。以性相案之。初無漏心。隨轉戒能造大種前。無有無漏戒能造大種可為同類因。又有漏隨轉戒能造有漏自地依色界大種也。初無漏戒能造無漏隨生處欲界大種也。若以散無表能造不為同類因者。以何大種為同類因哉。若非同類因所生者。可有大種一剎那。而婆沙論中簡之。明知。散無表能造。與定無表能造可為同類因云事。但於等流長養別者五類門雖異。同自性無記故。可為同類因也。故無過可答申也。 難云。光第二卷釋中。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判。內香味觸中。無等流自性無記散無表能造自性無記者。豈不出之哉。 答。光第二卷釋不舉盡之也。何可劬之哉。 問。寶法師今解釋中。引正理論說雜對別異有情相續。發多無貪所生無表(云云)爾者。今此眾多無表者。一具大種所造可云耶。答。一具大種造可云也。兩方。若云一具大種所造者。凡今此眾多無表既非俱有因。如何可云一具大種所造耶。是以。寶法師餘處解釋中。非俱有因無表者。各別大種所造也若依之爾者。寶法師今解釋中。一具大種所造色也如何。 答。凡別發家意。眾多不殺生戒。一具大種造可云也。正理文及寶法師解釋分明故也。就中。彼此體類各別。同是不殺生戒故。尤可云一具大造也。以所生果類無別故。正理所判此旨分明也。但於寶法師餘處解釋者。破別發發家義之時。寶法師實義。非俱有因故。可非一具大種造云也。無過可答申也。 文永四年之曆中冬臘月之候於東大寺別院知足院菴室以善後房已講聖禪之草本書寫之了為當年俱舍三十講折講師也。 沙門釋慶實 俱舍論第十三卷抄上 俱舍論第十三卷抄下      問題 問。一剎那隨心轉戒。為唯一具大種所造。為當多具大種所造歟。 問。語表業可通所長養耶。 問。今論云屬身有執受。品類足論云表業無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今論云屬身有執受。品類足論云表業無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品類足論云身表業無執受寶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唯為限異熟。為當可通等流長養耶。 問。寶法師意。成化人所發語耶。 問。身表業能造大種。可通所長養耶。 問。光法師意。身表業能造大種。可通無執受耶。 問。今論意。化語業攝歟。 問。中間禪心。可發表業耶。 問。雜心論意。上三靜慮。所起身語表業。隨能發心。判性類歟。 問。今論立四種善。婆沙論破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義。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三解釋。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今論立四種善。婆沙論破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義。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三解釋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今論立四種善。婆沙論破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義。光法師。會二論相遠。作三解釋。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婆沙論意。可立自性等四種善耶。 問。立自性等四種善。為論主始善。為當有宗古義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破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師義。爾者。今此能破意。擇滅無為名自性善義可有耶。 問。今論意。信等五根。可立自性善耶。 問。等起善中。非自性相應善所等起類可有耶。 問。疑心續善位。善得現起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如因靜慮得通果心所言靜慮者。可互根本近分定耶。 問。光法師引正理論勝無記心現在前故得諸染法文。作二解釋。初釋意。勝無記心者。指無覆無記心歟。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或復因彼諸得等起。即待彼故成善等性所言彼言指異類心歟。 問。寶法師意。勝義自性二無記外。可立相應等起二無記耶。 問。正理論意。天眼天耳二通。解脫道位。可有天眼天耳二根俱起義耶。 問。正理論意。表業隨轉因。唯可限一剎那耶。 問。光法師意。以無漏道斷見所斷煩惱時。可有九品別斷義耶。 問。今論意。有漏定心與表業可為隨轉因耶。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威儀路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此師意。可許工巧處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義耶。 問。頌文云。於轉善等性。隨轉各容三爾者。婆沙論中。可有隨轉各容三義耶。 問。雜心論意。轉隨轉因。唯可限同性耶。 俱舍論第十三卷抄下   問。一剎那隨心轉戒。為唯一具大種所造。為當多具大種所造歟。答。或云唯一具大種所造。或云不限一具大種所造之二義可有也。兩方。若多具大種所造者。定心既唯一也。隨心轉無表。隨唯可一具七支。何云多具大種所造哉。是以。光法師釋云。身語七支。一四大造所依大種。如定心唯一無差別故。所以大種。造隨心戒。亦一四大造正理論云。定生無表。七支相望。展轉力生。同一果故。唯從一具四大種生。散此相違。故依異大任此等定判。唯一具大種所造見。何況。若有多具七支。多具大種造之者。隨有隨心轉無表相望不為俱有因。之過。例如散七支無表。不為俱有因故。各別大種所造也爰知。一剎那隨心轉戒。唯一具大種所造云事。若依之爾者。見正理論餘處(六十)文。述入第四靜慮時。無毛孔開云。彼無漏定所引大種。雖生處攝。而極微密與彼相似。故無有過泰法師引此文畢云。以此文證。故知。造無漏戒四大。隨身大小。遍滿身中一剎那隨心轉戒。有多具七支。多具大種造之云事。此等定判。亦分明也如何。 答。一剎那隨心轉戒。一具多具大種所造者。古來之未決也。愚鈍庸才之身。雖無所存之旨。暫任學者常義。一剎那隨心轉戒。有多具七支。多具大種。各各別造云義。可存也。其故見正理餘處文。述入第四靜慮時。無毛孔開云。何緣但入第四靜慮。身無毛孔。非餘定耶。以彼等持極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種遍身。即由此緣。尊者世友說。入彼定身。毛孔合。若入世俗第四靜慮身。無毛孔。其理可然。以彼定能引彼地攝微密大種。充滿遍身故。若入無漏第四定時。此身如何亦無毛孔。以彼但引隨所生地大種。現前造無表故。彼無漏定所引大種。雖生處攝。而極微密與彼相似。故無有過一段論文。無諍隨心轉戒。能造大種。充滿身中見。若一具大種所造者。豈可云微密大種。充滿身故哉。是以。泰法師引此文畢云。以此文證故知。造無漏戒四大。隨身大小。遍滿身中。一具四大。造七支戒。隨大多少。各各別造。地大不因地大。造諸色故。道戒既爾。定戒亦然光法師雖引此釋。更無破之。亦不出自義。知許此義云事。何況。婆沙論云。然根本靜慮。現在前時。色界大種。遍身內起。若近分定。現在前時。色界大種。唯心邊起。有說。近分定。現在前時。色界大種。亦遍身起。然長養身。不如根本寶法師引此文畢云。後解為勝。隨定勝劣。皆遍身故此論文。并解釋。隨心轉戒能造大種。遍滿身中之旨。亦分明也。若一具大種造之者。寧可有大種遍身之義哉。加之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十七)述有漏無漏戒多少。出評家義云。如是說者。無漏戒多。所以者何。且苦法智忍。隨轉戒尚多。有漏有無量功德。對治彼故。況復更有上位餘戒。或(百四十)釋本論以無間道。證預流果時。現在未來。修八聖道支云文云。此則止正語業命不俱者意。無貪瞋癡所發無表。各有七種。俱時起故婆沙抄釋此文云。論云無貪瞋癡所發無表。各有七種俱時起故。前業蘊中。同第二師。即第三為正或(九十六)述菩提分法實體。云有說為三。正語業外有正命故任此等論文。一剎那隨心轉戒。可有多具七支見。若有多具七支者。多具大種。各別造云事。亦炳然也。但於光法師身語七支一四大造之釋者。暫就一具七支論之也。多具七支。其類別故。不可云一四大種所造。次。於正理論唯從一具四大種生之文者。暫約一具七支。定散相對云能造大種一具多具差異之時。隨心轉七支。為俱有因故。一具大種造之。散七支不為俱有因故。各別大種造之云也。重意云。以為俱有因為所以。一往釋定散一具七支能造大種。一具多具差異許也。全非遮隨心轉多具七支雖為俱有因其類別故。各別大種所造之義也。次於隨心轉戒。多七支。各別大種所造。不可為俱有因云難者。既隨心轉戒。故多具七支。同可為俱有因也。然而多具七支。其類別故。各別大種所造。不可一具大種造之。彼光法師述欲界初後念無表。一具大種所造云釋意云。以無礙故。可言造多。由時別故。非互果故。非俱有因以之思之。不為俱有因法。不必各別大種所造。翻而可知為俱有因法。不必一具大種所造也。 重難云。正理論文。為俱有因。不為俱有因為所由。釋成能造大種一具多具之義。若多具七支。各別大種所造者。何可為俱有因哉。定生無表。七支相望展轉力生同一果故之釋。寧非無用哉(是一)次。俱有因者。自他相望論之。若有多具七支者。一不殺生無表。望一不殺生無表之時。不可為俱有因。如云也不觀地生所造色。以一切法不觀自性及同類體為他因故也。若不殺生等無表。自類相望。不為俱有因者。寧無隨心轉無表相望。不為俱有因之過哉(是二)。 次。正理論以彼等持極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種遍身之文。何必隨心轉戒。能造大種哉。第四定極淳淨故。入彼定之時。長養依身等故。長養大種遍身中地。更可非隨心轉戒能造大種遍身中哉。是以寶法師釋此文云。雖長養大種遍一身中。何必皆能造無表色(文是三)次。泰法師隨大多少。各各別造之釋。不可然。同第四靜慮隨心轉戒也。何依依身大小。戒有多少不同哉。同一果法寧可相離哉。是以。寶法師難此義云。今詳此釋。義不如是。隨心轉戒。心俱有因。身大小不定故。或患不患。手足等故。故知。四大多少不定。豈得隨彼大種戒少戒多(文是四)次。婆沙論。無貪瞋癡無表。各有七種。俱時起故之文。為證事不可然。若爾。可有三具七支故。可有三具能造大種。豈可有大種遍身之義哉。(是五)。 答。 問。語表業可通所長養耶。進云。論云應知有表。唯是等流。不通所長養付之。語表許言聲者。性相之所定也。而聲境既通所長養。語表業何唯限等流性哉。 答。語表業者。隨能發心定其性類。而能發心無能長養之義。故所發語表。不通所長養也。故光法師釋表業不通所長養云。無別勝緣故非所長養但於聲境通所長養云釋者。身中相續不斷聲。非語表業者。無依別能發心。只是心中長養大種所發。故通所長養也。 尋云。語表業之外可有等流聲耶。答。此事難測。但寶法師餘處解釋中。約色香味觸。出等流類。唯舉業俱者。如解釋者。非業俱者非等流性見。准此釋思之。語表業之外。餘聲境非等流性歟。 尋云。等流大種生聲之時。唯等流大種相擊歟。為當通異熟長養大種相擊歟。答。等流大種生聲之時。異熟長養等流大種。同相擊發聲也。雖然正論能造。唯限等流大種。非餘二大種。長養聲雖異熟長養大種所發。正論能造。亦唯限長養大種。非異熟大種也。 問。今論云屬身有執受。品類足論云表業無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論者意異。難為會釋付之。品類足論是有宗之本論。六足之隨一也。設雖今論意。何輒可背本論所說哉。何況身表業。種類非一准。兩論各就一邊可定之哉。就中品類足論中。自體所攝色處名有執受見。身表業豈非自體所攝色處哉。加之。婆沙論中。述品類足論意云。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而依內起表。已顯有情者。光法師今解釋也。知品類足論意。身表業是可有執受也如何。 答。見今論文偈頌。云表唯等流性。屬身有執受。長行云應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屬身是有執受。身表業偏屬有執受品類足論約五學處諸門分別云。幾有見等者。一無見。四應分別。謂若表是有見。若無表是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若表是有對。若無表是無對(乃至)幾有執受等者。一切無執受身表業無執受之旨。此文分明也。故任兩論見文。作論者意異之釋也。光法師餘處亦非作二解釋。初釋意。云此論說表屬身有執受。論意各別。亦同今初釋意也。但於今論不可背本論所說云難者。論主以理為宗。不必本論為定量也。次於品類足論(十七)自體所攝色處名有執受之文者。彼就大旨論之也。設雖自體所攝色處。何可遮少分通無執受之義邊哉。次於婆沙論(百三十八)述彼論意。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之文者。光法師二解釋。源依婆沙論異說歟。論者意異。初釋意。依婆沙論云有說二論說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之第四說意也。此說意。品類足論意。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云故。約身表業是等流性。若暫起若多時起。皆無執受聞故。對此若屬身是有執受之論文。作論者意異之釋。深探此有說意歟。婆沙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十七)意或云一剎那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或云一剎那有情類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或云一剎那有根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前三師說意。是第二釋之依憑。異初釋意故。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云第二有說義。初釋意。不可劬勞也。 問。今論云屬身有執受。品類足論云表業無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品類表業。據暫起在身。猶如客寄。心心所法非能執受。故云表業是無執受。俱舍等論據多時起相續在身。心心所法能執受故。云表業是有執受。各據一義。亦不相違付之凡論有執受無執受事。更不可依暫起相續歟。就中今論餘處明有執受義。云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全不云依相續。品類足論明無執受相。更不見依暫起哉。何況。若依暫起。名無執受者。散無表能造大種。豈非無執受哉。加之。婆沙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意。云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而表唯等流性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依相續。難屬有執受哉。 答。應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屬身是有執受者。不限今論所說。正理顯宗兩論其文全同之。諸論一同之說。豈可背品類足論意哉。何況。婆沙論(百三十八)云。品類足說一剎那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乃至)有說品類足。識身論。說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有說二論說一剎那有根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此等說意。品類足論意。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見。而身表業既有情數所攝故。可有執受云事。自分明也。故對今論文。作二和會釋之時。品類足論云身表業無執受之文。據暫起。今論等云身表業有執受之文。據多時起會也。光法師餘處亦作二解釋。第二釋意。云或可。品類據表暫起。猶如客寄。名無執受。此論業品。據多時起得與根合名有執受。亦同今第二釋意也。但據攝暫起。云無執受。據多時起。名有執受事。兩論之文。雖不見此旨。探其實義作和會釋者。釋家之常習也。何始為疑哉。次於散無表能造大種可無執受云難者。彼自本一念無相續之義。以有愛心執為現在內自體故有執受。身表業多念相續。可被執受故。暫起之時。猶如客寄。是無執受也。或又散無表所依大種。自身中起望心心所。尤親近故。有執受。身表業依行動。長短等色生為體。故望心心所甚疏遠。放是無執受也。次於婆沙論述諸論意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云文者。光法師二解釋。源依婆沙論異說歟。兩論和會第二釋意也。依婆沙論前三師說意也。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云第四有說義。是初釋依憑。異第二釋意故。第二釋意。不可劬勞也。 問。品類足論。云身表業無執受寶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多是傳家錯耳付之品類足論說五學處云一切無執受。定可依梵本。何輒釋傳家錯哉。何況。婆沙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十七)意云。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而表唯等流性故。此文意。身表業無執受見。若爾。寶法師釋傳家錯。豈不背婆沙論今文哉。 答。寶法師釋云。品類足論云諸表業是無執受者。多是傳家錯耳。若不爾者。婆沙及諸論等。即合會釋也此釋意云。本論異末論之時。末論中必引其文致會通也。而俱舍正理顯宗等諸論中。同雖述身表業有執受之旨。全無會通品類足論文。爰知。品類足論(十二)說五學處云一切無執受。是傳家錯也(為言)但於婆沙論述彼論意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云文者。且舉異熟所攝有執受也。更不遮等流長養通有執受之義歟。 問。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唯為限異熟。為當可通等流長養耶。答。品類足論。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唯限異熟者。品類足論(十七)中。自體所攝九處名有執受而自體所攝九處是廣。何不通等流長養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十七)意云。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如論文者。彼論意。有執受法。唯可限異熟如何。 答。品類足論文。見二邊故。婆沙論(百三十八)中。述彼論意。不可有二意見。若依自體所攝九處名有執受云文者。有執受法。不限異熟。可通等流長養見。故婆沙論中。述品類足論意。或云一剎那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或云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或云一剎那有根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前三師說意。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不限異熟。通等流長養云陽。此師意云。等流長養法。內身所攝。與心心所。猶被執受故。是有執受(為言)但此說意。會五學處一切無執受之文者。據暫起表業。云一切無執受也。等流長養法。實可通有執受也。若依五學處一切無執受之文者。有執受法。唯限異熟。不通等流長養見。若有執受法。通等流者。表業何無執受哉。若有執受法。不通等流者。不通長養事。又必然也。故婆沙論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彼說意。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唯限異熟。不通等流長養之旨。尤分明也。此義意云。等流長養法。內身所攝望心心所。猶是疏遠。不被執受故。是無執受(為言)次此說意。會自體所攝九處名有執受之文者。彼不自體所攝異熟九處名有執受也。非云自體所攝。等流長養九處。亦有執受歟。 問。寶法師意云成化人所發語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化人語等。既無有得。故知非業。不成之見。付之化人所發語。是有情名聲也。尤可成就之哉。是以。婆沙論云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所造色。謂生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此文無諍可成化人所發語是以。光法師餘引此文畢云。以此准知。成就化語。何況。廣勘婆沙一部之前後。未見不成化語之文。寶法師解釋。依憑在何處哉。 答。寶法師意化語中。成即質化語。不成離質化語云也。故見寶法師處處解釋。第一卷疏云。問。如何得知。化聲無得。答。一准正理論云。非執受大種為因聲。與非有情數聲。無寬狹故。化人同許非執受故。故知。不成就也。二准婆沙評家義(三十五)及此論下文(二十七)色界身作欲界化。所化香味。如莊嚴具。尚不成就。如何離質化語。得成就耶。 第二十七卷疏。此光法師明知異界化。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若即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或可。若即身化。即成就。若離身化。即不成就婆沙(百三十二)言成就者。據即身化。雖有兩解前解為勝之釋畢云。今詳二釋。前解為非。若別作化人。有成就得。不應道理。諸有為法。住現在世。有成就得。必是有情。說別化人。為有情法。不應道理。故住現在世。色觸二境。若是有情。住散心位。無非執受。諸非化人語聲。應是執受大種所發。又婆沙評家云。自身化如莊嚴具。而不成就。況異身化而成就也。以此證知。前解為失成即質化語。不成離質化語之旨。此等解悉。實分明也。但於化人所發語。是有情名聲也。尤可成之云難者。化人所發語。是有情名聲者。就即質化語論之。離質化語。是非情數法。非有情名聲。故更不成之也。次於婆沙論文者。就即質化語成之云也。非云成離質化語。故寶法師第一卷疏會此文云。有人引婆沙一百三十二云。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准此論文。若化語不成就者。如何說此成二界色耶。破曰。此不成證。通異解故。前引文證。化人無得文是決定。此文容有兩釋。故不成證。此說即質化。色觸二境。及即自身。以欲界化心。發欲界語。故作是說。非謂此是離質化人所發語也次於婆沙一部之前後。未見不成化語之文云難者。離質化語。是非有情數法。故不成云事。理在絕言。云非有情數法無有成就之時。其義既顯畢。故不及別說不成化語也。故寶法師第一卷疏會此疑云。此不在疑。故不別說。即是人總不成就。無情法中。此已說故。故不別說。如不別說一樹一石等。名不成就。又如說髮毛爪等非執受者。非有情數無得得。故此總親於離質化人。尚不成就。如何離質化語。須更別說。 問。身表業能造大種。可通所長養耶。答。不通所長養也。兩方。若通所長養者。見論文。上述散無表所依六種唯等流性之旨畢。下明表業能造大種諸門分別。云餘義皆與散無表同如論文者。身表業能造大種。不通所長養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十四)解釋云。自然見道。謂彼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乃至聖位。從彼表發無表律儀如解釋者。定心現前位。身表業能造大種。可俱轉若爾。遇定勝緣故。可通所長養哉。 答。散無表所依大種。唯等流性不通所長養云事。解釋之所定也。故光法師釋云。無別勝緣故非所長養寶法師釋云。非所長養因等起心。不能長養能生無表諸大種故泰法師引正理論云。所依大種。唯是等流。因等起心。不能長養能生無表諸大種故而判餘義皆與散無表同。表業能造大種。諸門分別。例同散無表。能造大種故。身表業能造大種。唯限等流性。不通所長養云事。亦必然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定心現前位。雖身表業。及彼能造大種俱轉。依定心不生故。不通所長養也。重意云。只是自前心相續表。等流性至定心現前位俱起計也。定心不能長養彼身表業。及能造大種。故身表業。及彼能造大種更不通所長養也。 問。光法師意。身表業能造大種。可通無執受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通無執受者。見論文。上述散無表所依大種有執受之旨畢。下明表業能造大種諸門分別。云餘義皆與散無表同如論文者。身表業能造大種。不通無執受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十四)解釋云。自然見道。謂彼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乃至聖位。從彼表發無表律儀如解釋者。定心現前位。身表業相續。能造大種。可俱轉若爾。定中無執受相故。可云通無執受哉。 答。光法師餘處釋現在眼等五根。有執受執無執受相。作二解釋。初釋云。現在五根。識不依時。亦名執受。執受類故。第二釋云。現在五根。識不起時。非是執受。而言執受。據識起時。以執受義作用顯故。如定道大種。雖不離身亦是現在。名無執受。五根亦爾准此二釋意思之。若依初釋意者。定心現前位。俱起身表業。及彼能造大種。可云有執受。是有執受身表業。及彼能造大種類故也。若依第二釋意者。定心現前位。俱起身表業。及彼能造大種。可云無執受。定心現前位。無能執受之義故也。而今論云身表業及彼能造大種有執受者。可會據能執受識起時也。如云而言執受據識起時也。 問。今論意。化語業攝歟。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非業攝者。見今論餘處文。云有情名聲謂語表業如論文者。化語可業攝若依之爾者。化語從無執受大種生。何云業攝哉。是以。論文云餘義皆與散無表同。表業隨有執受大種生而化語既不從有執受大種生。知。非業攝云事如何。 答。婆沙論(百二十二)云。化語是業非業。有二師異說。故婆沙論云。問。諸化語是語業不。有作是說。彼是語業。由心發故。有餘師說。彼非語業。但名語聲。以所化身無執受故。而若依光法師今解釋者。今論意。同婆沙論後師說。化語非業攝云也。故光法師今解釋云。問。如婆沙一百二十二說。化語有兩說。云有作是說。彼是語業。由心發故。有餘師說。彼非語業。但名語聲。以所化身無執受故。前師意說。雖無執受大種因生。由心發故。化語是業。後師意說。化身無執受。即顯化語非從執受四大種生。既非執受四大種生。明知。化語非業。但非執受大種生者。皆非是業。若是業者。執受大生。然無評家。化身是業非業。雖未見文。准此語應有二說。此論為依何說。解云。此論義當婆沙後師。以說表業執受大種生故光法師餘處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意。亦同之。但此釋意。會有情名聲。謂語表業之論文者。化語似有情名。故云有情名聲。非實有情名。亦非實業也。故光法師餘處第二釋意。會此文云。論言化語是有情名聲者。似有情名非實有情名。如鏡中火似真火故。而非真火。即非實名。亦非成就。化語既無有情名俱起之義者。非實業云事。亦必然也。若依光法師餘處初釋意者。今論意。同婆沙初師說。化語是業攝云也。故光法師餘處初釋云。婆沙雖無許文。且以前師為正。不言有餘師故。但此釋意。會餘義皆與散無表同之論文者。暫據非化語業。云表業能造大種有執受。若據化語業。亦可無執受大種所造也。故光法師餘處初釋意。會此文云。若作前解釋通後證言同散無表者。據非化語業。若據化語業。即用無執受大種為因故任光法師餘處二解釋意。今論有化語是業非業之二意可云也。問。中間禪心。可發表業耶。答。可發表業也。兩方。若發表業者。今論云。有尋伺心。能發表業論文無諍有尋有伺心。可發表業品類足論云。無尋唯伺地。三界二處攝若中間禪心。發表業者。不可限三界二處攝哉。若依之爾者。中間禪心。既與伺相應。何不發表業哉。 答。心品之中。或與尋伺相應。或唯與伺相應之類。同可發表業也(云云)中間禪心。既與伺相應。何不發表業哉。是以。論云。表色唯在二有伺地。謂通欲界初靜慮中。非上地中可言有表光法師釋此文云。三性表業。皆通欲界初靜慮中。若言有尋。不攝中定。為攝中間。故言有伺寶法師釋此文云。此釋表業唯在二地。說有伺者。為顯中間靜慮有表業故泰法師釋云。伺通中間定。亦起有表。故言有伺。若言有尋。不通中間故不說也中間禪心。發表業云事。此等解釋。實分明分。但於有尋伺心能發表業之論文者。彼云尋伺相應心發表業之中。兼可攝唯伺相應心也。次於品類足論文者。彼暫就善靜慮論之也。更不遮有中間禪所攝表業。故彼論第六出無尋唯伺地體云。謂修靜慮中間。得梵大梵及一分無漏法。以此文可思之。 問。雜心論意。上三靜慮所起。身語表業。隨能發心判性類歟。答。兩方。若從能發心判性類者。寶法師釋有餘師言。上三靜慮。亦有無覆無記表業之論文云。此是雜心師釋若隨能發心。判身語表業性類者。豈可云上三靜慮繫哉。若依之爾。判身語表業性類事。尤可隨能發心也。設雖雜心論意。豈不存此道理哉。 答。雜心論意。云不隱沒無記身作。亦五地。如前說。隨身地繫。上三靜慮。亦有無覆無記表業云也。故寶法師釋有餘師言上三靜慮亦有無覆無記表業之論文。云此是雜心師釋。尤葉雜心論意也。彼論意。約身語表業。論其地繫。隨所依身。亙欲界四靜慮五地。判其性類。隨能發心。唯限無覆無記云也。故雜心論意。同今論不正義意也。 問。今論立四種善。婆沙論破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義。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三解釋。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為自性善。明知。說四種善者。述異師義付之。信等五根。四種善中。非自性善。一師意。以之立自性善故。若非自性善。信等五根。立自性善者。何餘同時相應在心心所。有同一所依等之義。非自性善哉破也。是則亂四種廢立。信等五根。立自性善故。破引難破也。自性善正體。立自性善之時。更不可有此難破。何釋明知說四種善者。述異師義哉。是以。見婆沙論一處(五十一及百四十四)文。一師意。立四種善。更無破之哉。 答。料簡光法師初釋意。雖有學者異義。暫存一義意者。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為自性善者。婆沙論中。以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等。為所申破唯信等五根。為自性善之義。故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等法中。不可有自性善非自性不同。皆可自性善云也。明知。說四種善者。述異師義者。今論中立四種善者。述尊者異師不正義。違婆沙論正義釋也。婆沙論第二卷能破意。即可破尊者義也。但於婆沙論一處(百四十四)文一師意。立四種善。更不破之云難者。彼第百四十四卷中。略不破尊者也。實可破之(為言)或一義云。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為自性善者。婆沙論中。無貪等為自性善正體。不立自性善。信等五根。非自性善正體。立自性善故。以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等為所由破之云也。明知。說四種善者。述異師義者。前師述異今論等四種善之別義故。破但順妄情不應正理也。更不破今論等四種善。故非相違釋也。明知之言。以破信等五根為自性善之義故知。所破四種善者。非今論等四種善。述異師別義也(為言)。 重難云。若爾。與第三釋意有何異耶。 答。初釋意。婆沙論所破師意。唯信等五根。其性善故。立自性善。餘同時相應心品。其性非善。相雜善故。名善云也。能破意。餘同時相應心品。其性可善。不可云非善破也。今論等四種善。四種俱其性善之中。分四類不同故。不可為所破釋也。第三釋意。所破義意存。信等五根外。非善不云也。信等五根。四種善中。非自性善之物。云自性善故。破自性善正體。立自性善義。不可破之。故非相違釋也。故寶法師釋云。婆沙第二與此意別。彼異師說。五根是世第一法。自性是善故。餘非第一法。以自性非善與善相應假立善名。由此婆沙云但順妄情。今此四善。即不如是。若相應善。若等起善。皆體性是善。非假名善。其性善不待他成善。相應等起待他成善性。故不名自性善。此釋意。自順今聊簡之起歟。 問。今論立四種善。婆沙論破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義。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三解釋。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安惠菩薩。俱舍釋中解。據實而言。皆是自性善。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隨義勝劣。建立異名。善中最強勝者。名勝義善。次強者立自性。次劣者立相應。最劣者名等起。不善隨義亦立四種。故婆沙一百四十四。三性。分別二十二根。有一師亦說有四種善不善。與此論同。然不見破付之。立四種善源出婆沙論所說。何判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隨義勝劣建立異名哉。次據實而言。皆是自性善者。擇滅無為云自性善歟。若爾。婆沙論中。以同一所依等之義破之。不云擇滅無為亦自性善哉。 答。婆沙。正理。顯宗。等諸論中。立自性等四種善。故立四種善。是有宗古義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光法師。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之釋者。源雖有宗古義。世親論主。所存之故義。云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隨善勝劣。建立異名也。次據實而言。比是自性善云意。擇滅無為。可云自性善也。婆沙論能破意。述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餘善法自性是何。一切善法。皆自性善云故也。但於以同一所依等之義故破之云難者。暫就心品見之。信等五根。名自性善者。餘同時相應心品。亦可自性善。何云餘相雜故。假立善名哉破也。 問。今論立四種善。婆沙論破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義。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三解釋。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婆沙前文。但破異師立五根為自性善。不破立無貪等為自性善。故彼前後。亦不相違付之。婆沙論但順妄情不應正理之能破。以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等之義。破唯信等五根。為自性善云義。設雖無貪等名自性善。所餘善法。不云自性善者。今此能破。寧亦不來耶。 答。釋簡光法師第三釋意。雖有學者異義。暫存一義意者。婆沙論所破師意。信等五根。四種善中。非自性之物。立自性善故。非自性善之物。云自性善之程。信等五根。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等也。餘同時相應心品。同可立自性善。而云餘相雜故。假立業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破也。實為自性善正體無貪等。立自性善之時。此難更不可來(為言)。 或一義云。婆沙論所破師意。唯信等五根。其體是善。餘同時相應心。本其體非善云故。破此師義云。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餘善法自性是何。若謂彼是不善無記。雜五根故。亦名善者。如是五根。與彼相雜。何故不名不善無記。然信等五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一住一滅。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也。立四種善之時。四種俱其體善云義。不可破之。故婆沙論。前後之中。第二卷破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之義。第百四十四卷。不破立四種善之師。更非相違云也。 問。婆沙論意。可立自性等四種善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立之者。體性同善品也。何可立自性善相應善等哉。依之見婆沙論文。破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云義云。然信等五。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一起。一住。一滅。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如今能破文者。總名自性善。不可立相應善等見。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一處文。舉尊者義云。由四緣故。說名為善。一自性故。二相應故。三等起故。四勝義故。全無破之。知正義家意。立自性等四種善云事。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云。此論下文。及毘婆沙。善不善各說四種如何。 答。光法師會俱舍婆少二論相違。作三解釋。若依初釋意者。婆沙論中。以同一所依等之義。破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云義。故婆沙論正義家意。不可立自性善等四種善。說四種善。是異師不正義意也(為言)若依第二第三釋意者。婆沙論正義家意。立自性等四種善可云也。其旨准光法師三解釋。聊簡之趣可思之。 問。立自性等四種善。為論主始義。為當有宗古義歟。答。可云有宗古義也。兩方。若論主始義者。顯宗論中。明自性善等四種善。知可有宗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第二釋云。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隨義勝劣。建立異名如解釋者。論主始義見如何。 答。立自性等四種善。可云有宗古義也。故婆沙論云。尊者曰。由四緣故。說名為善。一自性故。二相應故。三等起故。四勝義故。正理論中。專立四種善。顯宗論不改頌云。勝義善解脫。自性慚愧根。相應彼相應。等起色業等。翻此名不善。勝無記二常加之。寶法師釋云。准婆沙一百四十四。三性分別二十二根。有一師說。有四種善。及不善等。與此論同。正理三十六。亦與此論十二根。有一師說。有四種善。及不善等。與此論同。正理三十六。亦與此論同。故知。四種善與不善。是有部宗。舊所稟義。非是世親菩薩新立。有人引安惠俱舍釋云。據實而言。皆是自性善。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隨義勝劣。建立異名。善中最勝者。名勝義善。次強者立自性善。次劣者立相應善。最劣者名等起善者謬也立自性等四種善。是有宗古義。非論主始義云事。此等定判。實分明也。但於光法師第二釋者。彼雖有宗古義。世親論主所存之義。故云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隨義勝劣。建立異名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破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師義。爾者。今此能破意。擇滅無為名自性善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言。若有此義者。披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破一聚相雜法中。唯信等五根。立自性善。餘非自性善云義見。如文相者。就相雜法破之。全不許擇滅無為名自性善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判據實而言。皆是自性善。擇滅無為可名自性善如何。 答。見光法師解釋。引婆沙論一段之文。對今論意自性等四種善之文。據實而言。皆是自性善者。顯婆沙論意。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隨義勝劣。建立異名。善中最強勝者。名勝義善。次強者立自性。次劣者立相應。最劣者名等起者。述俱舍論意也。既對俱舍論別立四種善之文。婆沙論意。合皆名自性善云故。釋據實而言。皆是自性善。為勝義善擇滅無為。亦立自性善云也。何況。婆沙論能破文。云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餘善法。自性是何。所餘擇滅無為名自性善但於婆沙論。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等之文者。暫就一聚相雜法難之歟。 問。今論意。信等五根。可立自性善耶。進云。不立之也。付之。信等五根。是善品之根本。眾行之初基地。尤可立自性善哉。是以。信等五根。菩提分法中立之如何。 答。今論意。云自性善者。謂慚愧根。以有為中。唯慚與愧。及無貪等三種善根。不待相應及貪等起。體性是善。猶如良藥。慚愧二根。無貪等三根。立自性善。信等五根。不立自性善也。光法師釋其故。作二解釋云。此五根強勝。名為自性。餘非強勝。不名自性。又解。無貪等三。以翻三不善根。慚愧二種。以翻大不善地法。由所翻法是強勝故。能翻五法。名自性。餘善等法。非能翻彼。是故不名自性善也信等五根。無強勝之義。所治法非自性不善。故不立自性善云也。寶法師釋其故云。無慚無愧。有二義故。一唯是不善。二遍不善心。三不善根。具其五義。一遍五部。二遍六識。三是隨眠性。四斷善根時。作牢強而加行。五能發粗惡身二語二業。由此五種是自性不善。作用劣強。自餘心所。由此相應。成相應不善。善翻此故。名自性善。既自性善。以喻良藥。故不待餘。成善性也今解釋意。當光法師第二釋意歟。但於信等五根。菩提分法中立之云難者。彼有為眾行之初基之義故。菩提分法中立之也。義門既各別。來不可為難。 重難云。無貪等三善根。過信等五根。云強勝方如何。答。翻所治貪等三不善根故也。 尋云。信等五根。俱非自性善云歟。答。信等五根中。慧根可立自性善歟。無癡善根。慧為性故云。故也。 問。等起善中。非自性善相應善所等起類可有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論文云。等起善者。謂身語業不相應行。以是自性及相應善所等起故如此文者。等起善。必可自性善。相應善所等起若依之爾者。等起善種類非一准。何無此類哉。彼身語業上。得及四相。雖是等起善攝。全可非自性善相應善所等起哉。 答。等起善之廢立。類是良藥汁所引生乳。故專依自性善相應善所等起事。是他體也。論疏中。即述此旨。如一方之疑難也。但於身語業上。得及四相。可非自性善相應善所等起云難者。身語業上。得及四相。成善性事。隨所得所相身語故。雖非自性善相應善正所等起。所得所相身語來成善性事。依自性善相應善所等起。故彼身語業上。得及四相。隨身語業。成善性。亦等起善中。所攝屬也。 問。疑心續善位。善得再起起歟。答。爾也。兩方。若善得現起者。光法師釋若異類心所起得。云何成善。此義應思之論文。云如疑心續善。於染心後。能引善得及四相起。寶法師餘處釋由疑續善及界退還。欲界善心爾時名得之論文。云疑續善時。及界退還。爾時染心。正現在前時。欲界善心。得已至生相名之為得圓暉法師餘處。釋疑心續善相云。謂疑心發生正見。能續善根也。任此等定判。疑心續善位。善得在生相未現起若依之爾者。異類心得者。就得現起論之見。而光法師釋異類心得相。舉疑心續善知疑心續善位。善得現起云事。 答。疑心續善位。善得再起云事。文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所謂今論餘處舉疑心續。正見續善之二類畢。云爾時善根得。還續起。善得起故。名續善根。光法師釋此文。云善得初起名續善根畢。引正理論(四十二)。云爾時善根成就得還起。不成就非得滅。名續善根婆沙論(三十五)述或住疑心。或住正見。續善根相畢云。爾時善根得。還續起。善得起故。名續善根識身足論。出欲界繫善心捨不成就。得成就位云。謂善根續時任此等論判。疑心續善位善得現起云事。實分明也。但於光法師如疑心續善。於染心後。能引善得之釋者。約疑心續善。疑無疑有二念有之。疑無染心後。疑有之時。引起善得云也。次於寶法師餘處。欲界善心。得已至生相名之為得之釋者。此亦疑無之時。善得至生相。續生心位。善得現起(為言)次於圓暉法師餘處。謂疑心發生正見。能續善根也之釋者。疑心時善得現起即發正見之義也。以之名疑心續善之釋意歟。 重難云。婆沙論出善得與不善心俱之中。無舉疑心續善。光法師釋正理論。勝染污心。現在前故。得諸善法之文。云退勝染心。現在前故。得諸善法。又無舉疑心續善。若疑心位。善得俱起者。此等之文。何不舉疑心續善哉。 答。婆沙論文。標如不善心若退若生善法得起。若退若生。不善心起之時。善得俱起云故。疑心續善。非退非生。不出之也。更非遮疑心之時。善得現起之義也。次。於光法師解釋者。釋若異類心所起得等。如何成善。此義應思之論文之處。既舉疑心續善。故釋正理論文之時。暫出退位一類。不舉疑心續善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如因靜慮得通果心所言靜慮者。可亙根本近分定耶。 答。唯可限根本定也。兩方。若唯限根本定者。靜慮之言是廣。何不通近分定哉。何況。依未至定。斷欲界煩惱。第九解脫道位。可得初靜慮所攝通果心。靜慮之言。何不通所分定哉。若依之爾者。因靜慮得通果心者。可指通果心所依定。如云如所依定得。何可通近分定哉。 答。如因靜慮得通果心者。依得所依定之力。得通果心事云故。靜慮之言。唯指所依根本定。不可通所分定。如今論餘處。云如得靜慮。化心亦然。果與所依。俱時得故也。若離下地染。第九解脫道位。若自無色界。下生色界位。依得所依定之力。得通果心故。靜慮之言。非舉現起心品。何可通近分定哉。即是正理論一段之文。云勝無記心現在前故。得諸善法。無記心染沁。雖置現前之言。云如因靜慮得通果之處。不置現前之言。即此意也。但於依未至定。斷欲界煩惱。第九解脫道位。得初靜慮通果心云難者。此位依得所依根本定之力。得通果心故。指所依根本定。云如因靜慮也。靜慮之言。自本不舉現起心品。故不顧彼第九解脫道位。未至定現起之邊也。 問。光法師。引正理論。勝無記心現在前故。得諸染法文。作二解釋。初釋意。勝無記者。指無覆無記心歟。答。爾也。兩方。若指無覆無記心者。無覆無記心。勢力微劣也。何可有得染污法之義哉。是以。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要起煩惱現在前時。乃成退失。勝功德故。煩惱現前位。得染污法加之今論餘卷。述得心多少。判餘皆自可得。無覆無記心現前位。不得餘心定。知無記心現前位。得染污法者。非無覆無記心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第二釋意。有覆無記心判。以第二釋意初釋意。可指無覆無記心被得哉。 答。以第二釋思初釋思。勝無記心者。可指無覆無記心也。何況。既云勝無記心。豈非無覆無記心哉。但於無覆無記心現前位。不可得染污法云難者。無覆無記心現前位。實雖無初得染污法之義。先已成就煩惱得。相續俱起。云勝無記心。現在前故。得諸染法也。故光法師釋云。據無記心。成就染法。此即無記心異染污得既云據無記心。成就染法。就無覆無記心。俱生染污法得論之云事。解釋實分明也。例如婆沙論。有學練根解脫道位。得通果心云文。正理論會云彼論但依得俱生說也。 重難云。等起善者。依善心力所引起法也。難之舉異類心所引得之中。云勝無記心。現在前故。得諸染法。可出依無記心力。得染污法也。而俱起染污得。更非依無記心力起。豈可為等起善難哉(是一)次。若就俱起得云之者。何不云善心現前位。得染污法。無記心現前位。得善法哉(是二)次。婆沙論云。退者多起煩惱現前此文意。少分不起煩惱。可退善法知無覆無記心現前位。亦可得染污法云事(是三)次。婆沙論述異生分離染位。不命終故。云彼命終心勢力劣故。先所斷結。已得成就無覆無記心。命終之人。得先所斷結者。豈無覆無記心現前位。得染污法之義哉(是四)。 答。正理論一段之文。實難等起善故。就異類心所引起之初得可論之云事。是勿論也。故云如因靜慮得通果心。云勝染污心現在前故。得諸善法。皆就初得論之也。而無覆無記心現前位。無初得染污法之義。故勝無記心之言。無覆無記心得靜慮釋。前就俱起得論之會也。此釋意。實不似一段廢立。故第二釋云退起欲界身邊二見。有覆無記心。現在前故。得諸染污不善法。此即有覆無記心。異不善得也。無覆無記心現前位。實有初得染污法之義者。何可及異釋哉。次無覆無記心現前位無初得染污法之義故。勝記心現在前故得諸染法之文依甚難思。就俱起得論之會許也。云爾何致一段皆可舉俱起得之疑哉。次。於婆沙論。退者多起煩惱現前之文者。非難。退者亙功德退種姓退。而婆沙論述評家義。云若退姓者。不必要起煩惱現前。不退無學位。有退性者故。種姓退位。不必煩惱現起。故云退者多起煩惱現前也。更非云有煩惱不現前退功德之義也。次。於婆沙論。彼命終心勢力劣故等之文者。云此事雖有學者異義。暫存一義意者。彼命終心。勢力微劣。被引前位之中起煩惱。退已斷煩惱畢之後。即命終故。畢生分離染位。不命終云也。此文意。更不許無覆無記心現前位。初得染污法之義。何為違文哉。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或復因彼諸得等起。即待彼故。成善等性所言彼言。指異數心歟。進云。寶法師釋云。或因彼異類心。諸得及四相起。即待異類心。得及四相。成善等性付之。得及四相。成善惡性。依所得及所相法。全無依異類盡。何釋即待異類心。得及四相成善等性哉。 答。寶法師約此論文。作二解釋。初釋意云。彼言指異類心。第二釋意存。彼言指所得及所相法也。即同光法師泰法師解釋意也。見寶法師解釋。或因彼異類心。諸得及四相起。即待異類心。得及四相。成善等性者初釋也。或此得及四相。因所得法及所相法起。待所得所相法。成善等性故。得等由等起。成善等性異者。第二釋也。前後置或言。作二解釋之旨。自分明也。而次下自判正不云。此二解釋中。後解為勝是則得及四相。成善惡性。從所得及所相法。不從異類心。故初釋成不正釋也。若爾。既非正釋意。何強備疑問哉。但初釋意。對雖異類心。亦為緣起。而成善等。非待彼心之文。云或復因彼諸得等起。即待彼故。成善等性故。上非待彼心之彼言。既指異類心。下或復因彼之彼言。亦可指異熟心見。暫作一往釋歟。 或一義云。寶法師釋或因彼異類心。諸得及四相起。即待異類心。得及四相。成善等性。異類心上。得及四相。因異類心。成善等性云也。此二解中。後解為勝者。非自決斷正不。正理論中。釋等起善。或云約法俱得。或云通約法前法後得之二說中。後解為勝云也。 就二義意。各有重重之疑。向解釋可思之。 問。寶法師意。勝義自性二無記外。可立相應等起二無記耶。答。不立之也。兩方。若立之者。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中。勝義自性二無記外。不立相應等起二無記見。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釋善及無記。諸地皆有。以於頌中不別遮故之論文云。由自性善。及自性無記。遍諸地故。相應等起。隨其所應。亦通諸地如解釋者。可立相應等起二無記如何。 答。無有一心所。唯無記性。而無記心。遍相應之類。故寶法師意。於心所中。別不立自性無記也。心所之中既不立自性無記。故不可立等起二無記云事。文理實必然也。故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云。以非擇滅。及太虛空。更無異門。唯無記性。是故獨立勝義無記。無別自性相應等起。無一心所唯無記性與無記心遍相應故。設方便立自性等三。亦攝不盡。無記多故。由是無記唯有二種。一者勝義。二者自性。有為無記。是自性攝。不待別因。成無記故。無為無記。是勝義攝。以性是常無異門故但於寶法師。相應等起。隨其所應。亦通諸地之釋者。由自性善。及自性無記。遍諸地故。相應善。及等起善。亦通諸地云也。非謂相應等起之言。亦能無記。全非相違。 問。正理論意。天眼天耳二通。解脫道位。可有天眼天耳二根俱起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彼論意。天眼天耳二通者。名意識相應勝無記慧。何可有二根俱起之義哉。若依之爾者。今論難等起善云。或天眼耳應成善性光法師釋此文。難天眼天耳二根。云難為善判。而正理論。救此難云。以彼二通解脫道心。是無記故。彼二與道俱時生故如此文者。彼論意。天眼天耳二通。解脫道位。可有二根俱起之義如何。 答。正理論意云。六通皆是解脫道攝。眼耳二識。是解脫道理不成。故破天眼天耳二通。解脫道眼耳二識。相應慧為體云義。存禪定無間所起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體之意。故彼二通解脫道位。無有見色同聲之義。若彼二通解脫道位。二根俱起者。二根即可彼同分。豈不背恒同分無闕之理哉。故正理論云。應作是說。四靜慮中。有定相應勝無記慧。能引自地大種果。此慧現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令現在前。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光法師釋此文云。淨定為無間道。意識勝無記慧為解脫道。即二通二性能引自地勝大種果。造天眼耳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此文既云二通所引大種造二根。故彼論意。天眼天耳二通。解脫道位。二根不俱起云事。亦分明也。但於正理論彼二與道俱時生故云文者。就前後無間。俱論之也。例證非可求外。光法師釋正理論應作是說。四靜慮中。有定相應勝無記慧之文云。應作是說。四靜慮中。隨淨定起。有勝無記慧。與淨定相鄰出入。名定相應。此釋意。有定相應勝無記慧之文。約前後相鄰釋之故彼二與道俱時生故之文。准之可會也。何況。無間名俱事。出處處定判。彼如云今論云。又於無間亦有俱聲。如契經說與慈俱行修念覺支等也。 問。正理論意。表業隨轉因。唯可限一剎那耶。答。不可限一剎那也。兩方。若唯限一剎那者。表業既相續隨轉因。何唯可限一剎那哉。是以。因等起心。可相續若依之爾者。表業隨轉因。若相續者。見所斷心。及異熟生心。何不為隨轉因哉。是以。正理論云。唯後一念。與表俱行。表業隨轉因。唯可限一剎那如何。 答。表業既多念相續。隨轉不可限一剎那云事。道理既必然也。設雖正理論意。豈不存此道理哉。但於隨轉因相續。見所斷心。異熟生心。可為隨轉因云難者。隨轉因雖多念相續見所斷心。內門轉故。異熟生心。勢力微劣故不為隨轉因也。次。於正理論。唯後一念與表俱行之文者。因等起心。有多念之中。為最後一念近因等起心云。程心亦為剎那等起心云也。不云剎那等起唯限一念。何為違文哉。重意云。欲明見所斷心。雖為遠因等起。不為近因等起。故亦不為剎那等起之義。為最後一念近因等起心云程心。亦為剎那等起心。故見所斷心。不為剎那等起云也。正理論(三十六)。具文云。由此故說。見所斷心。為因等起。發身語業。定不能為剎那等起。見所斷識。雖能思量。而無功能動身發語。然於動發一表業中。容有多心思量動發。唯後一念。與表俱行。異此表應非剎那性何況。見正理論次文。或云以修所斷加行意識。能無間引表俱行心。亦與表俱行。為剎那等起。或云說不能作剎那等起。顯不能為近因等起。但有能作近因等起者。此必能為剎那等起故。為最後一念近因等起心云程心。亦為剎那等起心之旨。一段論文。委所釋成也。 問。光法師意。以無漏道。斷見所斷煩惱時。可有九品別斷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頓斷九品見所斷故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光法師意。更不地此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又明無明不相違故。有漏業色。非見所斷之論文云。明與無明。互相違故。必無并起。可有品別而斷。有漏業色與明無明。俱不相違故非見斷。但可說言緣縛故斷如解釋者。以無漏道。斷見所斷煩惱之時。可有九品別斷之義如何。 答。以無漏道。斷見所斷煩惱之時。無九品別斷之義云事。有宗一同之性相。諸師共許之施設也。纔向一文。何致其疑哉。是以。今論餘處云。見道速能治三界。故頓斷九品見所斷。故非世間道有此堪能。故見位中。道唯無漏。修道有異。故通二種。但於光師解釋者。明與無明。互以相違。有品別而斷義之類。是可見所斷。有漏業色。明與無明。俱不相違。今品別而斷義之法故。非見所斷云也。非謂見道即有品別而斷之義。何為相違哉。重意云。品別而斷。自性斷法。是見所斷。非品別而斷。緣縛斷法。非見所斷云也。 問。今論意。有漏定心。與表業可為隨轉因耶。進云。光法師作二解釋。初釋意云。不為隨轉因。第二釋意云。為隨轉因也。二釋之中。暫就第二釋難思。隨轉因者。外門轉心也。有漏定心內門轉。與表業不可俱起。何可為隨轉因哉。是以。見論文。述無漏定心不為隨轉因。云唯在定故。釋見所斷心。不為隨轉因。云於外門心正起業時此無有故任此等論文。有漏定心。備唯在定故。內門轉故之二義。更不可為隨轉因哉。 答。光法師。第三釋意。源任今論現文也所謂偈頌。云無漏異熟非。長行述一切無漏。異熟生心。非轉隨轉。唯述無漏定心。不為轉隨轉因之旨。不簡有漏定心。故正理論(三十六)師難之付太減過。光法師述俱舍師救。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意。任今論見文。有漏定心。為隨轉因云也。即第二釋云。有漏定心。雖內門轉。性強盛故。望業有力。何妨能為隨轉此釋意云。有漏定心。性強盛故。望相續表業。有力能為隨轉因云也。但於唯在定故之文者。就無漏定心無力能論之也。非簡有漏定心。次。於外門心正起業時。此無有故之文者。就初起表業論之也。若兼就相續表業云之者。雖內門轉心。可為隨轉因也。 重難云。若雖內門轉心。與相續表業為隨轉因者。見所斷心。及無漏心。與相續表業。何不為隨轉因哉。 答。有漏定心。其性強盛。望相續表業。有力能故。為隨轉因也。見所斷心。其性不強盛。故異有漏定心。望相續表業。無力能故。不為隨轉因也。次。於無漏心者。雖與相續表業俱轉。有漏無漏各別。望表業之時。其以疏遠無力能故。不為隨轉因也。 或一義云。見所斷心。與相續表業。為隨轉因。 法住寺真圓僧都云。無漏定心。與相續表業為隨轉因(云云)此等義意可思之。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百十七)中。威儀路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此師意。可許工巧處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義耶。答。寶法師不許此義。兩方。若不許此義者。威儀工巧同是無覆無記心也。云威儀路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之時。何不許工巧處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寶法師解釋中。不許此義如何。 答。寶法師引婆沙論第百十七卷一段之文畢云。今婆沙有三師。一師自類為剎那等起。二師威儀剎那等起通三。餘同前。第三師威師工巧等起通三。餘同前此釋意。既云婆沙論有三師說故。第二師意。乍云威儀路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不許工巧處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云也。但於同是無覆無記心云難者。見婆沙論一段之文者。強盛心品。轉隨轉心。必可同性如云若善心作能轉。即善心作隨轉。若染污心作能轉。即染污心。作隨轉也。而威儀工巧二心相望之時。威儀路心弱。工巧處心強也。威儀路心與工巧處心為同類因。工巧處心與威儀路心不為同類因。即此意也。故第二師意。威儀路心。其性弱故。雖許威儀路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工巧處心。其力強故。不許工巧處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也。 尋云。光法師意。同寶法師意歟。答。光法師意。不同寶法師意也。婆沙論中。威儀路心。工巧處心。轉隨轉相二段。雖有問答。工巧處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云義。即上威儀路心為轉。隨轉心通三性之義也(為言)。 問。頌文云。於轉善等性。隨轉各容三爾者。婆沙論中。可有隨轉各容三義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寶法師解釋前後。上述今詳婆沙有三師。一師自類為剎那等起。二師威儀剎那等起通三性餘同前。第三師威儀工巧剎那等起通三。餘同前。然未見善染剎那等起能三文。及異熟生心。為剎那等起文。此二義皆婆沙無文畢。下云。此論於轉善等。隨轉通三。非婆沙師義(乃至)太法師云俱舍是婆沙中一師義者非也一段解釋。述自義非他師之時。婆沙論中。無隨轉各容三之義若依之爾者。世親論主。源依婆沙製今論。至隨轉各容三之義。何不依婆沙論本說哉。是以。見泰法師。并婆沙抄解釋。婆沙論中。可有隨轉各容三之義如何。 答。婆沙論中。可有隨轉各容三之義也。故婆沙論(百二十六)云聲聞獨覺善心發語。善無記心。俱得究竟。無記心發語。無記善心。俱得究竟隨轉各容有三之旨。此文實分明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婆沙論第百十七卷中。威儀路心。工巧處心。發起業時。其隨轉心。通善染無記三性云義。泰法師即當今論隨轉各容三之義得意。云俱舍云於轉善等性。隨轉各容三。有是一師義(乃至)俱舍但同婆沙一說寶法師不許此釋。威儀工巧。心發起業時。其隨轉心。通善染無記三種云今論。不許善染污心發起業時。其隨轉心。通善染無記三種故。全不同今論隨轉各容三之義為破泰法師釋。就婆沙論第百十七卷一段之文。云皆婆沙無文。破泰法師。云俱舍是婆沙中一師義者非也。寶法師意。不遮婆沙論餘卷。有隨轉各容三之義。一段解釋。全無相違。 尋云。以何得知泰法師意存。威儀工巧心。發起業時其隨轉心。通善染無記三種云師義。即同今論隨轉各容三之義哉。 答。見泰法師解釋。引婆沙論百十七卷一段之文畢云。解云。雜心云若善轉則善隨轉。不善無記亦爾。是一師義。俱舍云於轉善等性。隨轉各容三。有是一師義威儀工巧心。發起業時。其隨轉心。通善染無記三種云。婆沙論第三師意。即同今論隨轉各容三之義之旨。此釋實分明也。婆沙抄中。釋若依俱舍同第三說。工巧中亦同威儀。又同泰法師釋意也。此等釋意纔見威儀工巧心。發起業時。其隨轉心。通善染無記三種之邊計。不顧善染污心發起業時。其隨轉心。不通善染無記三種之義邊。偏同今論隨轉各容三之義甚不可也。 問。雜心論意。轉隨轉因。唯可限同性耶。 答。雜心論中。可有二師異說也。兩方。若不限同性者。見寶法師解釋。云雜心云。若善轉即善隨轉。不善無記亦爾。取初師義此釋無諍。雜心論意。同婆沙論初師說。轉隨轉因。唯可限同性也若依之爾者。雜心論中。轉隨轉因。不限同性如何。 答。勘雜心論前後之文。可有二師異說。 所謂彼論第三卷云。彼善轉即善隨轉。不善無記亦如是。無記者。威儀工巧。彼威儀心轉。即彼隨轉。善穢污心。現在前生者不然。以速起故。如旋火輪。工巧心亦如是此文意。轉隨轉因。唯限同性故寶法師引此文。同婆沙論初說釋也。加之。泰法師釋。云雜心云。若善轉則善隨轉。不善無記亦爾。是一師義婆沙抄云。若依雜心第三卷。同初師說無問而有答。如旋火輪非輪為輪此等解釋意。依雜心論一師說意。轉隨轉因。唯限同性釋也。彼論第九卷云。聲聞善心發語。或善心究竟。或無記心究竟。無記心發語。或善心究竟。或無記心究竟此文意。同今論於轉善等性隨轉各容三之義。轉隨轉因。不限同性。爰知。雜心論中。有二師異說云事。故泰法師釋云。雜心前後。同婆沙二說。俱舍但同婆沙一說即准婆沙論前後有二師異說。可思雜心論意也。何況。見雜心論前後之文。第三卷述下地無不苦不樂報之旨。第十卷明二十心相生。云報生威儀八。存下地有不苦不樂報之義。雜心論前後之文。舉二師異說事。是亦例證也。 建長三年四月二十八日(酉時)於東大寺尊勝院中堂東廓抄之畢俱舍論第十三卷者為去年俱舍三十講之當處之間為聽聞加一見之次或訪明師或加愚案為開初心初學之慧解聊記一問一答之綱要有其謬之處後學必直之焉仰願依此微功答此結緣一期終焉之暮遂往生於都率之秋雲三會說法之曉開慧解於龍華之春梢牟。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滿五十夏□三十八) 俱舍論第十三卷抄下 俱舍論第十四卷抄     問題 問。離勤策律儀外。可有別正學律儀耶。 問。光法師意。近住戒不分男女不同故。如何釋之耶。 問。苾芻苾芻尼戒體可各別耶。 問。今論意。別解脫戒異名有幾種耶。 問。論中明別解脫戒云。異心無心。亦恒轉故爾者。今此無心者。可通無想滅盡二定耶。 問。無色界道望破戒及起破戒煩惱。可有厭患對治耶。 問。離欲界染。初無間道隨轉戒。於破戒可有捨對治耶。 問。寶法師意。持對治唯限解脫道歟。 問。寶法師意。無色界道望破戒及起破戒煩惱。可有持對治耶。 問。眼等六根律儀。為唯以意識相應正知正念為體。為當可通五識相應正知正念耶。 問。眼等六根律儀。與六恒住法。其體可同耶。 問。成就過去別解脫戒無表。不成就現在別解脫戒無表義可有耶。 問。聞慧無間起□善根義可有耶。 問。未離欲染人。修慧無間起□善根義可有耶。 問。未得未至地人。思慧無間起頂善根義可有耶。 問。光法師述從思慧初入□人。□善根初念。修不修異類善根義。作二解釋。爾者。初解意。如何釋子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善根初念。修異類善根爾者。所修異類善根。命終捨法歟。 問。光法師述從思慧初人□善根初念。修不修異類善根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等四善根外。餘順決擇分善根。福分決擇分何攝耶。 問。正理論意。從思慧初入□人。□善根初念。可修異類善根耶。 問。□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攝歟。 問。論文云。謂初剎那。必成未來。非成過去。爾者。今此初剎那者。唯限初苦法忍位。為當可通餘位耶。 問。除現在苦法忍隨轉戒外。可有唯一剎那隨轉戒耶。 問。住定道律儀者。唯限定道律儀現起位歟。 問。問。處中無表中。非善戒惡戒種類所攝可有耶。 問。光法師出無覆無記心有三世得類云。即是串習威儀工巧通果心也爾者。今此串習言。可通通果無記心耶。 問。頌文云住中劣思作爾者。今此劣思者。可通三性思耶。 問。中有位。可發表業耶。 問。於無想天。可發表業耶。 問。成就不善身無表時。必可成就不善身表耶。 問。論中明十種得戒相。爾者。自然得戒者。為唯限佛。為當可通獨覺耶。 問。論中明十種得戒云。一由自然。謂佛獨覺爾者。今此獨覺者。唯限麟喻獨覺。為當可通部行獨覺耶。 問。論文云。一由自然。謂佛獨覺爾者。今此自然得戒者。由求戒心得之歟。 問。論中明十種得戒相。爾者。見道得戒者。初苦法忍位得戒歟。 問。菩薩入見道位。可得別解脫戒耶。 問。非自然得戒。非見道得戒。無漏心現在前位。得別解脫戒義可有耶。 問。憍陳如等五苾芻。善來得戒人歟。 問。論文云。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今論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引下論欲無無表離表而生文。會其相違。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意三歸受戒人可成就身表耶。 問。光法師釋今論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引下論欲無無表離表而生文。會其相違。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今論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引正論欲無無表離表而生文。會其相違。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欲界無表必從表生歟。 問。光法師釋今論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引下論欲無無表離表而生文。會其相違。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遣使殺根本成時。可有表耶。 問。正理論意。仙人意憤。成殺業道時。可有表耶。 問。正理論意。自然得戒。見道得戒。根本成時。表業可轉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成就現在身無表。不成就現在身表義。舉二師說。爾者。前師意。別解脫戒初念。不發身表義可有耶。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成就現在身無表。不成就現在身表義。舉二師說。爾者。以何師說為正耶。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成就現在身無表。不成就現在身表義。舉二師說。爾者。第二師意。與正理論。然彼先時決定有表義同歟。 問。論文云。重說晝夜為半月等爾者。光法師意。今此文通伏難歟。 問。光法師述經部宗意云。許近住戒多日受得爾者。可有教證耶。 問。論文云。重說晝夜為半月等爾者。寶法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齊與近住梵語同異。作二解釋。爾者。初釋如何釋之耶。 問。婆沙論中。引契經說云。我從今日。乃至命終。護生歸淨爾者。有宗意。稱護生歸淨言時。得近事戒歟。 問。依遣使得善無表義可有耶。 問。異生離欲界煩惱。最後解脫道位。不得根本地攝定共戒類可有耶。 問。光法師意。阿羅漢果聖者。非自然得戒。引何論何文證之耶。 問。以預流向聖者。可為所歸依體耶。 問。有宗意。以佛生身。可為所歸依體耶。 問。以獨覺可為所歸依體耶。 問。今論意。能歸依法。以何為體耶。 問。寶法師意。正理論文。論能歸依體。婆沙論五說中。可同第二師說耶。 問。欲界經生聖者。可發癡所生語業耶。 俱舍論第十四卷抄   問。離勤策律儀外。可有別正學律儀耶。 進云。今論云。離勤策律儀。無別正學勤策女律儀付之。勤策者十戒。正學者六法也。求戒心定可別。勤策者。對別人受之。正學者從僧伽得之。受戒緣亦不同。離勤策律儀之外。可有別正學律儀哉。是以。光法師釋故因緣別。遠離有異之論文云。言因別者。謂求戒心別。言緣別者。謂受戒緣別加之。論中離勤第律儀之外。可有別近事近住律儀見。相例可同如何。 答。離勤策律儀之外。無別正學勤策女律儀者。律藏通途之所說。諸論一同之定判也。後學之輩。更不可異求之。光法師釋。今論離策律儀。無別正學勤策女律儀之文。作二解釋。初釋云。勤策女先受十戒。後受六法。雖更得六法。即同十戒中六戒。故所以勤策女十戒。及正學六法。不異勤策十法此人意云。勤策女。先得十戒。後於彼十戒中。為堅持六法故。重對僧眾。受勤策女中六法之晨。先所得勤策女十戒。無表之外。雖別六法無表生。即勤策女十戒中。六法無表重生。名正學律儀。更非別類無表。故離勤策律儀之外。無別正學勤策女律儀也(為言)第二釋云。又解作正學時。非更別得六法。但重受教行約令持先受。故此六法。即是十戒中六。故說正學六法。勤策女十戒。不異勤策十戒此釋意云。於先所得勤策女十戒中。為豎持六法故。重對僧眾受可堅持不犯之教約許也。以之名正學律儀。故勤策女十戒之外。更非別六法無表重生。故離勤策律儀之外。無別正學勤策女律儀也(為言)但於求戒心定可別。受戒緣亦不同云難者。堅持勤策女十戒中六法。名正學律儀故。全非求戒心是別。亦非受戒緣不同也。若爾。故因緣別。遠離有異之論文。何為相違哉。次於論中離勤策律儀之外。可有別近事近住律儀見。云例難者。設雖先受勤策律儀後受近事律儀等。非重受勤策中五戒故。求戒心是別。受戒緣相替故。離勤策律儀之外。有別近事律儀等也。由因緣別相望有異之論文。其意在之歟。彼此義門遙異。更不可為例難哉。 尋云。勤策女十戒中。何唯堅持此六法。不堅持餘四戒哉。答。此六法其過尤重。餘四戒不及之。故勤策女十戒中。唯制此六法。別名正學律儀也。 問。問光法師意。近住戒不分男女不同故。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近住八戒。唯一晝夜。以時從故。不分男女。故獨為一付之。設雖時分知促。若有男女別者。何不分男女不同哉。是以。正學六法律儀。雖為時分長遠。不分男女不同。世第一法雖唯一剎那。亦分男女不同。若爾。以時役故。不分男女之定判難思哉。 答。別解脫戒。自本男女戒體是一也。其中近住戒。是一日一夜戒品。時分短役。男女眾別不分明故。釋以時役。故不分男女。尤有其謂也。餘苾芻等戒。是盡形壽戒品。男女眾別。極分明故。分男女不同也。但於正學六律儀例難者。正學戒自本唯就女身建立。故不論男女不同也。次於世第一法例難者。彼依男身依女身之善根。亦名別故更非相例也。 問。苾芻苾芻尼戒體可各別耶。進云。今論云。離苾芻律義。無別苾芻尼律儀付之。既云苾芻律儀名苾芻尼律儀。體性尤可各別也。何況。苾芻律儀者。二百五十戒。苾芻尼律義者。五百戒也。其數既異。其體豈同哉。加之。□等四善根。隨男女依身。其體既各別也。苾芻苾芻尼戒體例亦可同如何。 答。見今論文本頌云。初律儀八種。實體唯有四。形轉名異故。各別不相違長行之中。或云。離苾芻律儀無別苾芻尼律儀。或云。謂轉根位。令本苾芻律儀名苾芻尼律儀。或苾芻尼律儀名苾芻律儀或云。非轉根位有捨先得得先未得律儀因緣。故四律儀非異三體任此等論文。苾芻苾芻尼戒體是同云事。分明也。但於苾芻苾芻尼律儀多少不同云難者。光法師會此疑作三釋。初釋云。男女不同。開遮有異。隨緣別故。或說二百五十。或說五百。論其七支。戒體皆等此釋意云。由男女緣別。遮戒雖有多少不同。其遮戒皆本性戒七支之中類攝故。本性戒七支體等。彼遮戒亦無異云也。故泰法師釋云。但由男女開遮二百五十戒五百。多少不同。然其七支性遮戒體無別故也此釋意。同光法師初釋意也。第二釋云。又解據本七支。兩眾戒等。若論遮戒。多少有異。雖遮有異。先受戒時。兩眾互得。所以者何。苾芻及尼。俱作誓言。諸惡皆斷。由斯願力。互得遮戒。雖皆五得。由緣別故。持犯不同。制罪各別此釋意云。男受具足戒之時。作諸惡皆斷之誓言。故得自他一切遮戒也。女受具足戒之時。亦以同之。故苾雖兼得苾芻尼所制之遮戒。苾芻所得名苾芻戒。苾芻尼雖兼得苾芻所制之遮戒。苾芻尼所得名苾芻尼戒(為言)第三釋云。又解。論遮戒體。多少不同。未轉根時。若受此類戒。即得此類戒。於轉根位。至彼類中。非別得遮。雖無遮戒。由違教故。亦結彼罪此釋意云男得苾芻戒已。轉根為女之時。本所得戒之外。雖無別得遮戒。約本所得戒。隨其所應。可被云苾芻尼戒之分齊。名苾芻經戒也。轉根之時。先所得戒之外。不新得先未得戒故。云難苾芻律儀無別苾芻尼律儀也。雖不新得先未得戒。恐違教故。不化彼罪云也。次於□等四善根例難者。別解脫戒非心隨轉色。必恒相續起故。於轉形位。以彼先所得相續戒品。即名苾芻及苾芻尼等也。□等善根異之。轉形之後。先所得善之外。亦得異身善根故其體各別也。更非相例歟。 重難云。光法師三釋俱不可然。先就初釋難思。若苾芻苾芻尼二戒。其體是同者。何判男女不同。開遮有異哉。就中論其七支。戒體皆等云事有疑。若唯就性戒七支論之者。性戒體同。遮戒體別歟。若爾不可云苾芻苾芻尼二戒其體全同哉。二戒體同者。性戒遮戒。俱其體可同故也。是以。泰法師釋云。然其七支。性遮戒體。無別故也若亦。通就性戒遮戒論之者。既云或說二百五十。或說五百。何偏可云論其七支戒體皆等哉。何況。依男女不同。所應離罪。有多少不同者。能離戒體。從彼所離。別別可生男女戒體。豈無多少不同哉。 次。就第二釋亦不明。既云若論遮戒。多少有異。設雖作諸惡皆斷之誓言。唯可得自所制之一切遮戒。何可越得他所制之遮戒哉。若亦互得他所制之遮戒者。寧云持犯不同。制罪各別哉。何況。不飲酒等進戒。男女無替。不可有互得之義。若爾。云據本七支。兩眾戒等。兩眾同體戒。唯於性戒。述若論遮戒多少有異。雖遮有異。先受戒時。兩眾互得於遮戒。無簡別成兩眾互得之旨。其疑難遁哉。加之。見今論一段之文。或云。離苾芻律儀。無別苾芻尼律儀或云。謂轉根位。令本苾芻律儀。名苾芻尼律儀。或苾芻尼律儀名苾芻律儀或云。非轉根位有捨先得得先未得律儀因緣故。四律儀非異三體此等論文。轉形之時。以先所得苾芻律儀等。即名苾芻尼律儀等云事。炳然也。先受戒時。兩眾互得之釋。似招相違於今論文。 次。就第三釋亦有疑。遮罪自本由違教結之。若離彼遮罪者。何不得其遮戒哉。雖離所治罪。不得能治戒云事。豈不違如來制戒之理哉。何況。設雖轉戒之時。先所得苾芻戒等。即名苾芻尼戒等。苾芻二百五十戒之外。有別苾芻尼遮戒。苾芻尼五百戒之外。有別苾芻遮戒者。寧非苾芻苾芻尼戒體各別哉。 次。會□等善根例難事。其差異猶未開。若於□等善根者。先所得□等之外。得別類□等故。有男女不同者。設雖非心隨轉色。先所得律儀之外。何無得別類律儀之義故。是以。雖得勤策不殺生戒等。豈非得苾芻不殺生戒等哉。 答。光法師三釋。所存旁分。依憑各別也。初釋意。以今論實體唯有四之文為依憑。會二戒多少不同也。一切遮戒。皆是本性戒七支部類。故本性戒七支同體無異。屬彼之遮戒。亦同體無異云也。論其七支戒體皆等之釋。其意在之。泰法師釋其趣同之。但二百五十與五百。多少不同者。男過少女過多。故所治過罪。雖有多少不同。能治戒品其體是同也。 第二釋意。亦以今論實體唯有四之文。為依憑會二戒多少不同也。男女兩眾。受具足戒之時。同作諸惡皆斷之誓言故。互得自他一切遮戒也。苾芻兼得苾芻尼所制之遮戒。苾芻尼兼得苾芻所制之戒。男女兩眾。雖互得之。苾芻所得名苾芻戒。苾芻尼所得名苾芻尼戒。若男轉形為女之時。本苾芻戒即各苾芻尼戒。若女轉形為男之時。本苾芻尼戒既名苾芻戒。故今論一段之文。全非相違。但二百五十與五百多少不同者。男女依身。持犯不同。故正所制誡。苾芻二百五十非五百。苾芻尼五百非二十五十也。故就正所制誡。論二十五十不同也。實是男女兩眾互得之。故轉戒之時。無別捨得也。如彼不飲酒等。男女無替之遮戒。不可有互得之義。就男女相替之遮戒。云互得之也。然而本性戒七支無濫。男女戒體是同。故云據本七支。兩眾戒等。遮戒之中。有男女相替之類故指之。述先受戒時兩眾互得也。非云遮戒皆有互得之義。亦無所背也。 第三釋意。以二百五十與五百多少不同為證據。會今論文也。二百五十與五百多少不同。故非苾芻苾芻尼二戒體全同也。但今論述實體唯有四等者。苾芻轉形為女之時。以本苾芻戒。即名苾芻尼戒。至彼類中。先所得戒之外。無別得遮戒。故云離苾芻律儀無別苾芻尼律儀也。男受具足戒之時。得本性戒七支。并不飲酒等男女無替之遮戒畢。轉形為女之後。重不可得彼戒。亦除彼男女無替之遮戒。餘男女相替少分遮。非可得之。作法受戒之習。無受彼少分遮戒許之理故也。雖不得彼遮戒。由先所得戒品之力。亦隨教護過之時。處中善無表起故。由彼等力。所化其罪也。雖有處中善無表。非律儀體故。云雖無遮戒由違教故。亦結彼罪也。 次。於□等善根例難。其差異猶未開云難者。大綱前重成申畢。於一具足戒。先所得戒之外。不得別類戒事。作法受得之後。彼戒相續起故。自本有戒之上。作法受得別類戒也。勤策苾芻異類戒故。先得勤策戒之後。得苾芻戒。更非相例之疑也。 問。今論意。別解脫戒異各有幾種耶。進云。今論中。舉六種異名也。付之。披婆沙論(百十三)所說。尋別解脫戒異名。列一尸羅。二妙行。三律儀。四別解脫。五別解脫律儀。六業。七業道之七種異名。若爾。今論中。何背本論所說。列六種異名哉。 答。婆沙論中。實如疑難。列七種異各。今論意。云俱得名尸羅。妙行。業。律儀。唯初表無表。名別解。業道。舉此六種異名也。即案其意。六種異名中。第四名律儀。第五名別解脫故。且略不舉婆沙論。七種異各中。第五別解脫律儀名也。故今論中。明第五別解脫名之時。云亦得名曰別解脫律儀是則開合不同也。更非實義相違歟。退勘婆沙論(百八十一)一處文。云此中別解脫戒表。及初念無表。是尸羅。是律儀。是妙行。是般羅底木叉。是般羅底木叉律儀。是業。是業道。列此七種異名也。此中是般羅底木叉。是般羅底木叉律儀者。即當第百十三卷別解脫。及別解脫律儀歟。 問。今論中。明別解脫戒云。異心無心。亦恒轉故。爾者。今此無心者。可通無想滅盡二定耶。進云。寶法師釋云。無心謂滅定。付之。論文無置簡別之言。無心者。何不通無想定哉。是以。光法師不釋限滅盡定哉。 答。無想定者。謂諸外道執無想異熟。謂真解脫。及真出離。所起定也。故今論餘處云又許此定唯異生得。非諸聖者。以諸聖者於無想定如見深坑不樂入故。要執無想。為真解脫。起出離想故修此定。內法異生。不謂無想異熟。是真解脫。及真出離。故無想定。唯限外道所起也。故光法師餘處釋云。謂諸外道。將修無想。或起邪見。謗釋種涅槃。或見起取。計彼為真。或起戒取。計彼為道。如是等惑。為惡趣因而今論當卷。云外道無有所受戒耶。雖有不名別解脫戒。由彼所受無有功能永脫諸惡。依著有故。外道依著在有果報。故不得別解脫戒定故入無想定位。無別解脫戒相續轉義也。寶法師釋無心謂滅定。尤有其謂也。光法師雖不別釋無心之言。限滅盡定。其意可同。寶法師釋也。 重難云。設雖外道初不得別解脫戒。內法異生。受得別解脫戒之後。遇惡緣作外道。入無想定之時。何無先所得別解脫戒相續轉義哉(是一)次。勘正理論餘處(十二)文。云又許此定通是此法。外法異生所得非聖。內法異生。亦入無想定見。若內法異生。入無想定者。無想定中。亦可有別解脫戒相續轉義也。 答。內法異生。受是解脫戒之後。遇惡緣作外道時。必可故捨先所得別解脫戒也。故後時設雖入無想定。更不可有別解脫戒相續轉義也。次。正理論。此法異生。入無想定云義判。一類諸師。作此定執。非正理論師。所存實義見。若非正義意者。何可及會釋哉。 重難云。元瑜法師。正理論述文記中。此法異生。入無想定云義。正理論師所存實義見。豈非正義意哉。答。彼師述文記釋。不順正理論文云。亦異光法師釋意。且不可限用之也。 此事第五卷抄。委細記之。可引見之。 問。無色界道。望破戒及起破戒煩惱。可有厭患對治耶。 第二十五卷抄記錄之畢。但問題少相替。 問。離欲界染初無間道隨轉戒。於破戒可有捨對治耶。答。不可有捨對治也。兩方。若有捨對治者。光法師。釋捨斷持遠厭五種對治。依婆沙論第十七卷說見而披彼第十七卷文。云離欲界染初無間道隨轉戒。於破戒但為持對治遠分對治。不云為捨對治。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以欲界聞思二慧。為加行道。以未至地道。離欲界染初無間道隨轉戒。於破戒可有捨對治也如何。 答。准光法師餘處(二十一)隨其所應。在何道中。能捨彼法。名捨對治之釋思之。初起修慧位。於破戒可有捨對治也。而離欲界染遠加行道位。雖有起聞思二慧之義。正引生無間道。近加行道位。必可起修慧故。彼初無間道隨轉戒。於破戒不為捨對治也。疑難之中。被出婆沙論說。即存此意也。何況。重勘婆沙論(七十二)文。云第四靜慮無間順次。入空無邊處時。彼第四靜慮意。空無邊處意識法。或無色界繫。或不繫。所緣法境必可空無邊處以上見。明知。以色界心。為加行道。彼無間不起空無邊所分無間道云事若起之者。可緣色界繫法故也欲界聞思二慧。無間不起未至地初無間道之理。以此文何可知之也。 問。寶法師意。持對治。唯限解脫道歟。 第二十一卷抄記錄之畢。 問。寶法師意。無色界道望破戒及起破戒煩惱。可有持對治耶。 第二十一卷抄。寶法師意。持對治唯限解脫道歟云論義重難之中記錄之畢。 問。眼等六根律儀。為唯以意識相應正知正念為體。為當可通五識相應正知正念耶。答。唯以意識相應正知正念為體也。兩方。若通五識相應正知正念者。光法師釋眼根律儀。以正知正念為體云。慧能簡擇。念能憶念而五識是無分別法也。豈可有簡擇憶念之義哉。若依之爾者。集異門足論(十五)中。釋六恒住法云。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緣色聲香味觸法境。捨受名捨而見婆沙論(四十四□百九十七)文云。根律儀以六恒住法為自性准此論兩文思之。眼等六根律儀。通以五識相應正知正念可為體也如何。 答。眼等六根律儀。唯以意識相應正知正念。可為體也。其故眼等六根律儀者。正知正念防護制伏眼等諸根。不令於境起諸過患之義也。五識是無分別法也。豈可有此義哉。是以。光法師釋為顯如是二種律儀。俱以正知正念為體之論文云。所以慧念名律儀者。慧能簡擇。念能憶念。此二力強。防護制意及與眼根。不令於境起諸過患。故名律儀。非無表色。何況。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三十六)中。述眼等六根律儀相云。故契經說。眼見色已。不喜不憂。恒安住捨。正知正念。如是乃至。意了法已既云眼見色已。豈非取意識相應正知正念哉。准光法師餘處(十五)釋今論所引契經。眼見色已。唯受於色。不受色貪之文云。眼見色謂眼。眼見色已。謂意識之釋思之。眼見色已之今經文。唯限意識相應正知正念之旨。分明也。又云不喜不憂。若非意識相應者。寧可云不喜不憂哉。加之。婆沙論(二十六)中。證六恒住法唯口意地之義云。六恒住法。亦唯意地。以說眼見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故而正理論所引說六根律儀之經文。其意同之明知。眼等六根律儀。亦唯以意識相應正知正念為體云事。但於集異門足論說者。是光法師餘處所引文也。而今此說。可不正義見。即勘彼論說述恒安住捨。之捨體。或云行捨名捨。或云捨受名捨之二說中。行捨名捨云義。是正義也。故彼論(十五)云。今此義中。應知意說。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性。任運住性。行捨名捨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等者。捨受名捨云不正義意也。何可及會通哉。就中披婆沙論說。根律儀以六恒住法。為自性者。亦不正義意也。評家意。不許此義若爾。以集異門足論說六恒住法。通六識相應捨受之文。為眼等六根律儀。可通五識相應正知正念云難。旁不落居事歟。 尋云。眼等六根律儀。唯以意識相應正知正念為體者。為唯限無漏正知正念。為當可通有漏正知正念哉。答。眼等六根律儀。唯以無漏正知正念為體也。故婆沙論(四十四)云復次念慧有二種。一世間善。二出世間善。世間善者。名念慧。出世間善者。名根律儀任此文眼等六根律儀。唯以無漏正知正念為體之旨分明也。 問。眼等六根律儀。與六恒住法其體可同耶。答。其體不全同也。兩方。若其體不同者。眼等六根律儀。六恒住法俱是無學聖者所起正知正念為自性。其體定可同。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三十六)中。說六根律儀云。故契經說。眼見色已。不喜不憂。恒安住捨。正知正念。如是乃至。意了法已見正理論餘處(二十九)文。述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知法亦爾一論前後。說六根律儀。述六恒住法。其文大同。其體豈別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四十四)評家意。不許六根律儀。以六恒住法為自性云師說若六根律儀。與六恒住法。其體是同者。評家意何不許此義哉。 答。六根律儀。六恒住法。雖同無學聖者所起正知正念為體寬狹既相替。其體寧全同哉。所謂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四十四)說根律儀自性云。復次念慧有二種。一世間善。二出世間善。世間善者。名念慧。出世間善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一學。二無學。學者名念慧。無學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一鈍根種姓。二利根種姓。鈍根種姓名念慧。利根種姓名根律儀任此文。眼等六根律儀。以利根無學聖者所起無漏正知正念為體或(三十六)說起六恒住法人云。評曰。應作是說。一切阿羅漢。皆有此六。云何知然。此六恒住。皆以漏盡清淨身中念慧為體。諸阿羅漢無不成就此念慧故任此文不簡鈍根利根。一切無學聖起六恒住法之旨。是炳然也。或(三十六)說六恒住法依地。云評曰應作是說。通在三界十一地。有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四靜慮。四無色。意識念慧。遍諸地故。此文既云欲界有頂在六恒住法。故六恒住法。通有漏正知正念云事。亦分明也。若爾。六根律儀。唯限利根無學聖者所起無漏正知正念。六恒住法。廣通一切無學聖者所起有漏無漏正知正念。故寬狹既各別。其體非全同也。故婆沙論(四十四)中。有餘師意。根律儀以六恒住法為自性云說。評家不許之云。評曰此諸說中。初說為善。經說念慧能護根故。根律儀以正念正念知自性云初說為善云也。但於正理論中。當說六根律儀餘處述六恒住法。其文大同。其體豈別哉云難者。理實而言。寬狹不同。其體雖別同以無學聖者所起正知正念為體之邊。是同故。述其大綱許也。非云其體實同歟。 去承久三年窮冬之季。別當法印權大僧都定範。於當寺東南院被行俱舍論第十四五卷三十講之時。宗性按立此論義。對貞遍法師疑之。講師之答。頗不分明。下座眾中。別當法印定範法印。權大僧都賴惠。乘信得業。樹慶得業。信海得業等云。此論義疑問甚為珍。難勢尤可然之由。其評家有之。頗為愚身隨分之面目歟。 問。成就過去別解脫戒無表。不成就現在別解脫戒無表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以性相思此事。難有此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二十三)中。出成就過去無表戒。非現在此類戒句云。彼說此中。更應作是說。及無表戒。已滅不失。此類戒不現前如今說者。可有此義如何。 答。住別解無表未捨。恒成現者。諸論一同之性相。故成就過去別解脫戒無表。不成就現在別解脫戒無表之義。不可有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彼(百二十三)云諸有欲令若犯戒時。現在戒斷。過去不失。彼說此中。更應作是說。及無表戒。已滅不失。此類戒不現前。如已受所事戒而毀犯。或已受勤策戒苾芻戒而毀犯。近事女等說亦爾。犯戒之時。現在無表戒斷云故。是可不正義也。次下云諸有欲界令若犯戒時。現在戒不斷。過去亦不失者。彼說此中。更無餘說。無有唯成過去無表戒而非現在此類無表故之說。可為正義也。 重難云。前說置應作是說之言。何云不正義哉。次。見光法師餘處釋云設有無表唯一剎那。相續類故。亦名相續。如乳如薪。故入阿毘達磨云。亦有無表唯一剎那。依總種類。故說相續准此釋意思之。別解脫戒無表中。有唯一剎那之類者。彼第二剎那。成就過去別解脫戒無表。不成就現在別解脫戒無表之義可有哉。 答。今應作是說之言。可非評家應作是說。依今義意者。應作如此說云意也。全非評家正義也。次。光法師餘處。云設有無表唯一剎那。處中無表中。有唯一剎那之類也。何必存別解脫戒無表中有此類。舉今疑哉。 問。聞慧無間。起□善根義可有耶。 問。未離欲染人。修慧無間。起□善根義可耶。 第二十三卷抄記錄之畢。 問。未得未至地人。思慧無間。起頂善根義可有耶。 第二十三卷抄記錄之畢。 問。光法師述從思慧。初入□人。□善根初念。修不修異類善根義。作二解釋。爾者。初解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從思慧入□初一剎那。亦修異類付之。□善根。初安足位。不修異類善根者。諸論一同之所談也。光法師何釋亦修異類哉。何況。今此解意釋。第二念後。唯修同類。後念純熟位。猶不修異類善根。初念未熟位。豈可修之哉。非只違諸論所說。頗似背極成道理。就中見顯宗論(十九)文。改恒成就過未之頌文。結多恒成過未。明知。□善根初念。不修異類善根云事如何。 答。光法師二解釋。所存相異。依憑各別也。初釋意。依得靜慮律儀。恒成就過未之理。會要同分者。方能修故之文也。所謂靜慮律儀。是隨心轉法。必有三世得。無始串習。得之甚易。故得靜慮律儀初念。定還得餘生所失。過去靜慮律儀也。故見今論文。本頌云得靜慮律儀恒成就過未。長行述諸有獲得靜慮律儀。乃至未捨。恒成過未。餘生所失。過去定律儀。今初剎那。必還得彼故既無簡□善根。云恒成就過未。故從思慧。初入□人。□善根初念。修異類善根云也。是即無始所失過去靜慮律儀。得之甚易。故□善根。初念得之(為言)但於□善根初安足位。不修異類善根者。諸論一同之所談也。云難者。光法師會之云。第二念後。唯修同類。從多分說。不修異類次。於第二念後純熟位。猶不修異熟善根。初於念未熟位。豈可修之哉云難者。初念已得無始所失異類善根。故第二念後。唯修同類善根。不修異類善根也。故初念雖修異類善根。第二念後。更不修之。全無違論說。亦不背道理也。次。於顯宗論文改頌云難者。□善根初念。雖還得無始所失異類善根。不還得同類善根。故為簡之改云多恒成過未也。故見顯宗論(十九)長行文云。諸有獲得靜慮律儀。乃至未捨來。多恒成過未前生所失過去定律儀。今初剎那。必還得彼故。以順決擇分所攝定律儀。初剎那中。不成過去。餘生所得。命終時捨。今生無容重得彼法。為簡彼法。故說多言上標初剎那中不成過去。下述其不成就故。云餘生所得。命終時捨。今生無容重得彼法。為顯不成過去同類善根。置多言之旨。長行之文。自分明也。何為相違哉。 重難云。見光法師初釋。云從思慧入□。初一剎那。亦修異類。故亦得彼無始所失定此釋意。從思慧初入□人。□善根初念。修未曾得異類善根。故亦得過去無始所失定見。若彼初念所修異類善根。即無始所失定者。不可云亦修異類故。亦得彼無始所失定哉(是一)次。見今論餘處文。云曾所得非修若彼無始所失定者。不可云修之哉(是二)。 答。□善根是先未曾是種姓故。不可修未曾得異類善根。明知。□善根初念。修異類善根者。無始所失未來定也。從思慧初入□人。□善根初念。還得無始所失定之中。過去起者。得而非修。未來成者。亦名得修也。如彼光法師餘處(二十六)所引婆沙論(百五)云若過去者。名得非修。若未來者。名為得修也。 故□善根初念。修無始所失未來定故。亦得彼無始所失過去起定(為言)。 次。於今論餘處(二十六)曾所得非修之文者。光法師解此文。作三釋。且依初釋者。云得勝曾得故亦名未曾得若爾。勝曾得法。亦名所修。無相違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善根。初念修異類善根爾者。所修異類善根。命終捨法歟。 第二十三卷抄記錄之畢。 問。光法師述從思慧初入□人。□善根初念。修不修異類善根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據福分說。初得定時。必成過未。若約決擇分。初得定時。不成過去付之。依第二釋意。見今論現文。本頌結得靜慮律儀恒成就過未。長行述諸有獲得靜慮律儀。乃至未捨。恒成過未。餘生所失過去定律儀今初剎那。必還得彼故。若從思慧。初入□人。□善根初念。不修異類善根者。豈不背恒成就過未之理哉。 答。光法師二解釋。所存相異。依憑各別也。第二釋意。依要同分者方能修故之理。會得靜慮律儀。恒成就過未之文也。所謂□善根。是見道近眷屬。先未得善根。故彼初念。不修異類善根也。故今論餘處(二十三)中。明□善根。初安足時。未來不修餘諦念住。云由此種姓先未曾得。要同分者。方能修故亦無成過去同類善根之義。餘生得命終時捨。今生亦無量得義故也。故從思慧。初入□人。□善根初念。全不成過去靜慮律儀云也。但於今論本頌長行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據福分說。初得定時。必成過未。若約決擇分。初得定時。不成過去。故正理三十六云。諸有獲得靜慮律儀。乃至未捨。恒成過未。前生所失。過去定律儀。今初剎那。必還得彼。故此中應作簡別而說。以順決擇分所攝定律儀。初剎那中。不成過去。餘生所得命終時捨。今生無容重得彼故。 此釋意。以正理論說為證據。會得靜慮律儀。恒成就過未之文。其意如此也。 重難云。此釋意。以正理論說。為證據事。不可然。正理論意。述順決擇分善根初念。不成過去同類善根之旨也。全非彼初念得過去異類善根之義。其故上標初剎那中。不成過去。下述其不成就故。云餘生所得。命終時捨。今生無容重得彼故。若非同類善根者。不可云命終時捨。豈亦無重得彼故之義哉。爰知。正理論意。□善根初念。不成過去同類善根云也。是以。寶法師釋正理論今文云。若□等俱戒。不定成過去。捨已不重得故。若餘定戒。成過去故。此應簡別說也此釋意。就同類善根。不成過去之旨。分明也。何依此文證□善根初念不成過去同類異類善根之義哉。 答。□善根初念。自本不修異類善根。故不成過去異類善根事。理在絕言。不及釋之。不成過去同類善根事。可有其疑。故云餘生所得。命終時捨等。釋顯之也。故光法師第二釋意。以正理論今文。為其證據。述□善根初念。不成過去同類異類善根之義。尤有其謂也。寶法師釋。准而可會也。 問。□等四善根外。餘順決擇分善根。福分決擇分中何攝耶。答可福分善根攝也。兩方。若福分善根攝者。即是順決擇分善根也。何可福分善根攝哉。若依之爾者。任光法師據福分說。初得定時。必成過未之解釋。□等四善根之外。餘定生善法。皆可福分善根攝如何。 答。光法師釋諸有獲得靜慮律儀。乃至未捨。恒成過未。餘生所失過去定律儀。今初剎那。必還得彼故之論文。作二釋中。第二釋意云。據福分說。初得定時。必成過未。若約決擇分。初得定時。不成過去任今解釋。福分決擇分中。決擇分善根者。唯限□等四善根。餘順決擇分善根等。皆可福分善根攝。但於既是順決擇分善根也。何可福分善根攝哉云難者。四分定中。順聖道故。雖順決擇分攝。順三分善中。能感世間可受果故。是順福分攝了。故見今論餘處(十八)文。明順三分善相。云順決擇分者。謂近能感聖道果善。即□等四。後當廣說。出順決擇分善。唯舉□等四善根。餘定生善法。多屬順福分善也。 問。正理論意。從思惠初入□人。□善根初念。可修異類善根耶。答。可有修不修二意也。兩方。若修異類善根者。見正理論處處之文。當卷(三十六)云。此中應作簡別而說。以順決擇分所攝定律儀。初剎那中。不成過去。餘生所得。命終時捨。今生無容重得彼故光法師引此文。為□善根初念。不修異類善根云第二釋證。餘處(正理六十一)明□善根相云。此初安足。唯修同分者。先未曾得。如是種姓故。於諸諦中。行未廣故。 任此等文。彼論意。□善根初念。不修異類善根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得靜慮律儀。恒成就過未者。正理論中。同所述也。而見彼論餘處(六十一)文。述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善根生。許從思惠。初入□義。若爾。從思惠初入□人□善根初念。不修異類善根者。豈不違恒成就過未之理哉。 答。准光法師二解釋意。可聊簡正理論意也。若依初釋意者。正理論意。從思惠初入□人。□善根初念。修異類善根可云也。彼論意。存得靜慮律儀。恒成就過未之理故也。但於正理論此中應作簡別而說之文者。□善根初念。不成過去同類善根之旨顯也。上標初剎那中不成過去。下述其不成就故。云餘生所得。命終時捨。今生無容重得彼故。此旨炳然也。若非同類善根者。不可云命終時捨。豈亦無重得彼故之義哉。爰知。正理論文。明□善根初念。不成過去同類善根之由。更非遮成過去異類善根之義也。光法師引此文。為第二釋證據者。此別釋意也。何為相違哉。次於正理論餘處。此初安足。唯修同分者等之文者。准光法師第二念後。唯修同類。從多分說不修異類之釋。可會通之也。若依第二釋意者。正理論意。□善根初念。不修異類善根可云也。彼論意。存要同分者。方能修故之理故也。但於正理論得靜慮律儀恒成就過未之文者。准光法師據福分說。初得定時。必成過未。若約決擇分。初得定時。不成過去之釋。可會通之也。引正理論此中。應作簡別而說。以順決擇分所攝定律儀等之文。為此釋證據。其意可知之。如彼起無諍願智等未曾得功德之時。過去寧可成自類善根哉。明知。初剎那中。不成過去者。全不成過去同類異類靜慮律儀云也。其中□善根初念。不得過去異類善根。故不成之云事顯然。不及釋述之。不成過去同類善根事。未明其所以。故云餘生所得命終時捨。今生無容重得彼故也。何況。□善根初念。設雖不還得過去同類善根。若還得過去異類善根者。不可背恒成就過未之理。顯宗論中。何改之結多恒成過未哉。思此等道理。□善根初念。不成過去同類善根者。專順正理論意也。 問。□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攝歟。 第二十三卷抄記錄之畢。 問。論文云。謂初剎那。必成未來。非成過去。爾者。今此初剎那者。為唯限初苦法忍位。為當可通餘位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唯限初苦法忍位者。得果練根初念。必成未來無漏。不成過去無漏。初剎那言。尤可通彼初念。是以。見正理論(三十六)文。云昔曾未得。創得名初得果練初念。亦容有此義。初剎那言。何不通彼初念哉。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釋此文云。唯除最初苦法智忍。一剎那中。不成過去。爾時未有過去道故。圓暉法師。解此事述謂聖所住無漏律儀。於初剎那苦法忍位。必成未來。不成過去。此類聖道。先未起故。過去既無。故不說成就。任此等定判。初剎那言。唯限初苦法忍位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此事雖有學者異義。且可存初剎那言。不限初苦法忍位。通得果練根初念云義也。其故得果練根初念。唯成未來無漏律儀。不成過去無漏律儀。有此類聖道。先未起故之義。謂初剎那。必成未來。非成過去。此類聖道。先未起故之論文可通得果練根初念也。故婆沙論(百二十三)中。或釋發智論(十二)出成就未來及現在戒。非過去之類。云謂無漏戒初現前之文云。此說苦法智忍。及得果轉根初剎那現前位或釋發智出成就現在及未來戒。非過去之類。云謂無漏戒初現前之文。云此說苦法智忍。及得果轉根初剎那現前位。同舉得果轉根位。准婆沙論文。思今論意。云謂初剎那。必成未來非成過去。可通得果練根初念也。何況。見正理論(三十六)文。云初剎那後。乃至未捨。又成過去顯宗論(十九)說。全亦同之。翻乃至未捨之言思之。明可有已捨位不成過去無漏律儀之義是豈非指得果練根初念哉。但於寶法師。并圓暉法師釋者。就無其濫。且出初苦法忍位也。就實盡理。委論之者。得果練根初念。成未來無漏律儀。非成過去無漏律儀故。謂初剎那必成未來。非成過去之論文。可攝得果練根初念也。重難云。初得果初練根初念。實雖必成未來無漏律儀。非成過去無漏律儀。退所得果還得先所得果。退練根所得種姓。還得先所得種姓之時。亦可成先所得過去無漏律儀。若爾。得果練根初念。容有其濫故。初剎那言。不可取彼初念。故正理論云。昔曾未得。創得名初。先得已失。今創得時。亦得過去顯宗論說。全亦同之(是一)次。見寶法師釋云。唯除最初苦法智忍。自餘聖者。乃至未入無餘依前。皆成過未得果練根初念。不成過去無漏律儀者。何釋自餘皆者聖成過未哉(是二)。 答。謂初剎那之論文。通得果練根初念者。就初得果初練根初念論之。故還得先所得果。還得先所得種姓之時。可成先所得過去無漏律儀云難。全不可來。正理論文。亦非相違也。次。寶法師釋意。對初苦法忍位。決定無濫。不成過去無漏律儀。餘位聖者。多分成就過去無漏律儀。故從多分。且云自餘聖者皆成過未歟。設雖寶法師意。初得果初練根初念。豈可云成過去無漏律儀哉。 任先師聖禪僧都所存之旨。一義之趣。大概記錄之畢。 又有初剎那言。唯限初苦法忍位云義。如彼顯愚意可引見之。 問。除現在苦法忍隨轉戒外。可有唯一剎那隨轉戒耶。 第二卷抄記錄之畢。 問。住定道律儀者。唯限定道律儀現起位歟。答。不限定道律儀現起位也兩方。若唯限定道律儀現起位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二十二)中云。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現有身表如此文者。住律儀者。不限定道律儀現起位若依之爾者。頌文云住定道成中。唯限定道律儀現起位如何。 答。住定道律儀者。因成就定道律儀位。不限定道律儀現起位也。如彼住果之言不限果道所攝無漏道現起位也。何況。光法師所所引婆沙論(百二十二)中。或出成就身無表。非此表之句云。若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無身表○住律儀者。謂住靜慮無漏律儀。無身表者。謂或眠。或醉。或闕。捨諸加行不求起表故或舉成就身表亦此無表之句云。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現有身表。亦得此無表此等文意。無諍。住靜慮無漏律儀者。不限無漏律儀現起位但於住定道成中之頌文者。此文自本明現在住定道律儀。必如次成就現在靜慮無漏律儀。故今云住。唯指現在住也。故長行中。釋今頌文云。若有現在靜慮彼道。如次成現在靜慮道律儀。非出觀體有成現在故置現住之言。即為止其濫也。加之。正理論(三十六)中。疑此住言云。理應但說入定道時。成現在世。定道無表。不應言住。如住果言。唯說果成。非果現起。今但言住。云何得知定道現前。非但成就。是故彼說。猶令生疑。不能定顯成現無表。故應但說在定道言。雖說住言。勞而無用。今詳彼意。前文已說成就去來。此句正明成就中世。故知。說住顯起非成。以非唯成。證成現故。定道無表。隨心轉故。散心現前。必無彼故住言不限現起之旨。此文炳然也。 問。處中無表中。非善戒惡戒種類所攝類。可有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思處中無表相。善惡二戒。種類之中。悉可攝之。此外何可有餘類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三十六)中。明處中無表。云若有無表。即是善戒。或是惡戒種類。或非二類。可有此類如何。 答。善惡處中無表。是善戒惡戒種類所攝。非善惡二戒種類所攝之類。不可有也。是以。今論中。明處中無表。云若有無表即是善戒。或是惡戒。種類所攝。無出餘類。光法師釋此文云。善處中無表。即是善戒種類所攝。惡處中無表。即是惡戒種類所攝。無表義同。種類相似故。言種類所攝任此等論疏定判無諍。善惡處中無表。悉可善戒惡戒種類所攝但於正理論或非二類之文者。今論所述。善戒惡戒。種類所攝。處中無表之中。不殺生等七支種類。云善戒種類。殺生等七支種類云惡戒種類。依禮佛讀經布施等所發無表。云或非二類也。今論中。合屬二類正理論開為三種。只是開合不同。更非相違定判也。 問。光法師出無覆無記心有三世得類。云即是串習威儀工巧通果心也。爾者。今此串習言。可通通果無記心耶答。今此串習之言。唯限威儀工巧二無記心。不通通果無記心也兩方。若通果無記心者。今論餘處。出於無覆無記心有三世得之類。云若工巧處。及威儀路。極數習者。得亦許爾此文無諍。論串習義。唯限威儀工巧二無記心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起盡。上標即是串習。下述威儀工巧通果心也。串習之言。可通通果無記心加之。光法師餘處二解釋中。於天眼天耳二通。若串習者。有三世得。若不串習者。無三世得之旨述。准彼思之。今此串習之言。可通果無記心哉。 答。見光法師解釋起盡。釋論中述無記表能發心有三世得云若爾有覆無記心等之等之言云。等謂等取強無記心。即是串習威儀工巧通果心也故今此通果心者。即指意識發業通果心也。而意識通果心。其性強盛。不論串習不串習。必有三世得。故今此串習之言。唯限威儀工巧二無記心。串習者。有三世得。不通通果無記心。不串習者。亦有三世得云事。道理甚炳然也。但於光法師餘處釋者。彼述生上三靜慮。起下地二通。三世得有無。作三釋中。第三釋意也。即彼釋意云。又解。生上三定。下地二通。或成不成。若串習者即成。若不串習者不成。以不定故不說成也是則五識通果心。勢力微劣故。由串習不串習。雖論三世得有無。意識通果心。勢力強盛故。不云串習不串習。必有三世得也。故婆沙論(九十)云以五識身性羸劣故。他地現地。勢不堅強。若意識中變化心等。設生他地。勢亦堅強。故不現前亦得成就。 重難云。婆沙論中。明生欲界。及初靜慮。所起眼耳身三識。有三世得云。諸無記中。有串習者。亦恒成就。如勝威儀工巧通果今此串習之言。可通通果無記心如何。 答。今此通果者。指天眼天耳二通也。而於天眼天耳二通由串習不串習。論三世得有無事。就生上三靜慮。所起下地二通云之也。今文述生欲界及初靜慮所起眼耳身三識。有三世得之旨。故串習之言。唯限威儀工巧二無記心。不可通通果無記心也。 問。頌文云住中劣思作爾者。今此劣思者。可通三性思耶答。唯限善惡二思也。 兩方。若通三性思者。論中釋今頌文云。以微劣思。造善。造惡。唯發表業。表尚無無表此文無諍。劣思者。唯限善惡二思若依之爾者。既云劣思作。尤可通無記思也如何。 答。論中述今頌意云。唯成就表。非無表者。謂住非律非不律儀。以微劣思。造善造惡。唯發表業。尚無無表。況無記思。所發表業光法師釋此文云。謂處中人。以微劣思。造善造惡。唯發表業。尚無無表。況無記思。所發表業。能發無表。舉勝況劣此釋意云。以微劣思。造善造惡。唯成就表。不成無表。況無記思。所發表業。能發無表哉。勝況劣也。故上所舉劣思者。唯限微劣善惡二思。此外復別舉無記思故。劣思之言不通無記思也。何況。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二十二)中。明此句云。不得此無表者。謂非慇重信。非猛利纏雖發身表。不得此無表此文云非慇重信。非猛利纏以微劣善惡思。發身表不發無表之旨。亦分明也。但於既云劣思作。尤可通無記思云難者。泛云之者。劣思之言雖可通無記。今舉善惡勝劣思。況無記劣劣思。故上劣思作之言。唯限善惡云也。 問。中有位可發表業耶答。可發表業也兩方。若發表業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二十二)中。出非成就身表。亦非此無表句云。諸異生類。住胎卵中。已失前生表無表業。現不能起若中有位。發表業者。生有位。無表業捨緣。住胎卵中。豈不成就表業哉若依之爾者。中有位。所起心品萬差也。何不發表業哉。 答。中有位。可發表業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七十)云。復有說者。此彼中有。亦互相礙。以相過時此彼展轉有語言故或(百三十五)云。中有當言誰心所轉耶。答當言自心。由自心力起表業故任此等文。中有位發表業之旨。炳然也。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者。中有位雖發表業。唯發無記表業。不發善惡表業。故婆沙論住胎卵中。非成就表業之文。全無相違也。 問。於無想天。可發表業耶答。可發表業也兩方。若發表業者。見婆沙論(百九十二)文云。彼無想天有心位。必不起不同分心故若不起不同分心者。何可發表業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於無想天。尤可發表業也如何。 答。於無想天。可有見色聞聲等之義。豈不發表業哉。故婆沙論(百五十四)中。述從無想天沒。定生惡趣云有說。求無想者。執無想定為真道。彼異熟為涅槃。乃至生彼天中。此執隨逐。彼後從無想出將命終時。見當生相。便作是念。定無涅槃。若實有者。我已證得。於今何故。生相現前。由謗涅槃及聖道故。從彼處沒。生惡趣中既言見當生相。於彼天中。借起眼識之旨。炳然也。若起眼識者。寧不借起發表心哉。但於婆沙論。無想天不同分心云文者。今此一段廢立。以他界心及無漏心。名不同分心也。故婆沙論(百九十云)云。若生欲界。以欲界為同分心。與彼命根眾同分。為同分故。以色無色界及無漏心。為不同分心。不與彼命根眾同分為同分故色無色界。不同分心。准之可思。自界之中。起他地心。不名不同分心。故於無想天。借起初靜慮眼耳身三識。及發表心。更不可背婆沙論文也。問。成就不善身無表時。必可成就不善身表耶。答。必可成就不善自身表也。兩方。若必成就不善身表者。表無表成就不成就。其義非一准。何必成就之哉。如彼遣使殺等。雖成就不善身無表。不可成就不善身表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云。如表數量。無表亦爾如此文者。成就不善身無表之時。必可成就不善身表如何。 答。勘發智論(十二)文云若成就不善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諸成就不善身無表彼成就此表□□□成就不善身無表之時。必成就不善身表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如彼遣使殺等雖成就不善身無表。不可成就不善身表云難者。是則婆沙論問答也。故婆沙論(百二十二)中問云。亦應有成就不善意身無表非身表。謂遣他殺等。是則此中。應作四句。何故作順後句耶答此問。有作是說意。雖作四句。許今此義。評家意。不許此義。還通今難云。應作是說。無有唯成就不善身無表者。故此但應作順後句。所以者何。若能發語遣他殺等。由此發得身無表者。必亦成就不善身表。以必能動身手等故。若不爾者。前說成就善身無表非此表中。亦應作是說。若住不律儀。及住非律儀非不律儀。以善語言。遣他施等。由此發得善身無表。前於善中。既無此說。故知。發言遣他施等。由此發得身無表者。必亦能動身手等故。由此成就善身表業。是故二處皆無此說。 問。論中明十種得戒相。爾者。自然得戒者。唯為限佛。為當可通獨覺耶。答。可通獨覺也。兩方。若通獨覺者。十誦律云世尊自然無師得具足戒。雜心論述自起謂佛。自然得戒。唯限佛不通獨覺是以。辰旦人師(次第禪門二)解釋中。云一自然得戒。即佛是其人。無師自發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云一由自然。謂佛獨覺。自然得戒。通佛獨覺之旨。分明也如何。 答。麟喻獨覺者。最上利根人。故同佛可自然得戒。故今論。并正理(三十七)顯宗(十九)等論中。云一由自然。謂佛獨覺。不限佛舉獨覺也。但於十誦律并雜心論文者。獨覺之中。麟喻獨覺。雖自然得戒。部行獨覺。非自然得戒故。總見獨覺其義不定故。唯舉無濫佛。不列獨覺也。次第禪門釋。准之可會也。 問。論中明十種得戒云。一由自然。謂佛獨覺爾者。今此獨覺者。為唯限麟喻獨覺。為當可通部行獨覺耶。答。唯限麟喻獨覺也。兩方。若唯限麟喻獨覺者。論中雖說謂佛獨覺。無置簡別之言。何唯限麟喻獨覺哉。何況自然得戒者。依自然智現前力故得戒之義也。而部行獨覺。既不由教力。盡知現前故。尤可自然智。豈非自然得戒哉。加之。餘處中。明極七返有聖者相。今論(二十三)云法爾自得苾芻形相。正理論(六十四)述苾芻威儀。法爾成就。既外現苾芻形相。知內得戒品云事。若依之爾者。部行獨覺。智品稍劣。不可云自然得戒。是以。光法師餘處(二十三)釋逢無佛法時。得阿羅漢果之類云。剃髮染衣。不言得戒。今此人豈非部行獨覺哉。 答。佛及麟喻獨覺最上利根人。故初盡智現在前位。自然可得戒品。部行獨覺。根性稍劣。故不可有此義也。是以。今論并正理(三十七)顯宗(十九)等論中。云一由自然。謂佛獨覺既對佛舉獨覺。寧通部行獨覺哉。泰法師釋此文云。謂佛獨覺。本在不淨觀前。起欲界善心。為近因等起。要期發願。云盡智時。自然得別解脫故此釋意。唯就一坐成覺之類。論此義明知。獨覺者。唯限麟喻獨覺云事。何況。十誦律(五十八)云。世尊自然無師得具足戒雜心論云。所謂自起謂佛此等文中。唯舉佛不出獨覺事。麟喻獨覺。近佛故。雖自然得戒。部行獨覺。非自然得戒故也。次第禪門得戒。云一自然中。即佛是其人。無師自發。唯舉佛不出獨覺。亦顯此意也。加之。光法師餘處(二十三)釋至第七有逢無佛法時。彼在居家。得阿羅漢果之論文云。剃髮染衣。不言得戒。十種得戒中。不言得阿羅漢時而得戒故。 部行獨覺。非自然得戒云事。此釋亦分明也。就中部行喻者。如聲聞說者。婆沙論處處定判也。而光法師引婆沙論。有阿羅漢以下品心。起有表業。受諸律儀之文畢云。准此文羅漢非自然得戒聲聞既簡之。部行亦可同。重勘慈恩大師表無表章(三末)云。問何故許有羅漢沙彌得通無戒。不許獨覺亦通無戒。皆自然得。以利根故若通部行者。豈限利根哉。任此等文理。部行獨覺。非自然得戒云事。甚炳然也。但於部行獨覺不由教力。盡智現前故。尤可自然智云難者。雖彼不由教力。智品劣故。不可云自然智。亦無自然得戒之義也。次於今論餘處(二十三)法爾自得苾芻形相之文者。雖彼不得戒品。身成無學法故。法爾自然得苾芻形相也。正理論文准可思之。 重難云。見今論餘處(十七)文。述善業道與思俱轉相云。或依無色。盡無生智。現在前時。得苾芻戒正理(四十二)顯宗(二十二)說其文。大同之。若自然得戒。唯限佛及麟喻獨覺者。何可有依無色定。盡智現在前時。得苾芻戒之義哉(是一)次。淄洲大師了義燈中。釋眾出獨覺得戒相云。眾出雖至佛所不樂為資。不如聲聞樂事於佛。所以一向自受非他慧暉法師釋中云。部行獨覺一百六十心。得自然菩提即得戒也任此等定判。部行獨覺。可自然得戒(見。是二)。 答。部行獨覺。非自然得戒云事。文理大旨。如前重成申。但於今論餘處之文者。第三羯磨之時。依無色定。得今盡智之類也。非由盡智現前之力得戒。全無自然得戒之義也。就中云無生智現在前時。得苾芻戒。非自然得戒云事。勿論也次。於了義燈釋者。彼述大乘所談。更非小乘義相歟。慧暉法師釋。無指依憑者。不可依用之。 尋云。別種姓部行獨覺。自然得戒歟。答。別種姓部行獨覺。通六種姓故。非自然得戒也。 問。論文云一由自然謂佛獨覺爾者。今此自然得戒者。由求戒心得之歟。答。由求戒心得之也。兩方。若由求戒心得之者。既云自然得戒。不可由求戒心得之哉。 若依之爾者。自然得戒。若不由求戒心得之者。所得戒可非等起善哉。 答。佛及喻獨覺不淨觀前。由起求戒心。得盡智時位。自然得具足戒也。故見泰法師處處解釋。當卷解一由自然謂佛獨覺之論文云。謂佛獨覺。本在不淨觀前。起欲界善心為近因等起。要期發願。得盡智時。自然得別解脫故餘處(十六)釋欲無無表離無而生之論文云。以佛自然結跏趺坐。發願邀期。得盡智時。當受此戒。由欲加行善心。令身結跏趺坐。即是欲界善表身業。得盡智時。從此表業。發別解脫任此等定判自然得戒。由求戒心得戒之旨。甚分明也。但於既云自然得戒。不可由求戒心得之云難者。佛及麟喻獨覺。不淨觀前。由起求戒心。得盡智位。雖得具足戒。非作法受得之儀式。自然得之故。名自然得戒。全無相違也。 問。論中明十種得戒相。爾者。見道得戒者。初苦法忍位得戒歟。答。初苦法忍位得戒也。兩方。若非初苦法忍位得戒者。既名見道得戒。初苦法忍位。可得之也。是以。今論云二由得入正性離生。謂五苾芻。正理論(三十七)述三由得入正性離生。謂五苾芻。由證見道。得具足戒。任此等論文。初苦法忍位可得戒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釋正理論師。不許此義。故云然彼五苾芻等。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至得果時。從彼而發。泰法師判正理論師不許此釋故云然彼五比丘等。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至得果時。從彼而發別解脫律儀。五苾芻得戒。可初得果位何況勘薩婆多毘尼毘婆沙文云。見諦戒道。未知智現在前得而未知智者。類智舊譯者。論家人師定判也。明知。見道得戒者。初得果道類智位得戒也。依之天台大師(次第禪門第二)釋三見諦得戒。即物鄰五人。佛為轉四諦法輪。即悟初果。因而發戒。妙樂大師(弘決四)述見諦者初得初果。見未曾見。諦謂諦理。昔未見諦。今得見諦。見諦發時。果戒俱得。任此等釋。見道得戒者。初得果位。得戒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見道得戒者。初苦法忍位。得戒之旨。文理如一方疑難也。重勘律藏論藏之說。廣伺當處餘處之釋。見道得戒者。初苦法忍位得戒見。所謂十誦律(五十八)云。五比丘得道。即得具足戒舊俱舍論(十一)云。二由入正定聚得大戒。如憍陳如等五比丘得苦法智忍時當處泰法師釋云。二由苦忍得。入正性離生時。謂五比丘。亦由入觀前起欲界善心要其發願。苦忍時得故圓暉法師釋云。二由證入正性離生。謂憍陳如等五比丘。見道生時。得具足戒餘處光法師(十六)釋云。眾賢論主。不許期解故作是言。然彼得果五苾芻等。先加行時。必定有表。相續乃至得果入道。依此表業。發別解脫泰法師(十六)釋。或云謂五比丘未入聖時。先有身表。結跏趺坐。相續不斷。得苦忍時。從彼身表。而發無表或云。眾賢論主。不許此釋。故云然彼五比丘。先加行時。必定有表。端身正坐。相續不斷。入見道時。發別解脫加之。慈恩大師表無表章(法苑林章三)中。明見諦得戒相。或云。何故苾芻。初入見道。有初得戒或云。五人見諦。亦無表業。初入見諦。即得無表准此等說思之。見道得戒者。初苦法忍位。得戒之旨炳然也。但於寶法師釋者。至得果時者。表相續事。至得果位云也。從彼而發者。從彼相續表。初苦法忍時。發得無表(為言)全非云至得果時。從彼相續表起無表也。泰法師釋。准可會通就中泰法師。處處解釋中。見道得戒者。初苦法忍位得戒見。自解釋前後。豈可致相違哉。次於薩婆多毘尼毘婆沙說者。律藏異說也。不可和會之。十種得戒者。薩婆多義。源出十誦律說。餘律藏說。何可劬勞哉。次於天台妙樂釋者。是亦人師異釋也。不可會通之。 重難云。正理論餘處(四十二)中。述有餘師意。釋欲界無表。不依表生。云如得果時五苾芻等得別解脫戒此釋意。如得果時者。指五苾芻等得戒時(見。是一)次。第二重難中所出寶法師等釋。即顯此意也。上標然彼五苾芻等。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指之次下云至得果時。從彼而發。文相起盡無諍。五苾芻先加行時。表相續不斷。至得果時。從彼表業。發得無表至得果時者。乍云指五苾芻。初得道時。從彼而發者。非彼位云事。會通之旨甚違現文哉(是二)次。十種得戒者。實是薩婆多義也。若爾。何不依用薩婆多律說哉。是以。慈恩大師表無表章中。引薩婆多論七種得戒畢。云此是薩婆多宗與俱舍等同。增減數異。體性不殊此釋意。此薩婆多論七種得戒與俱舍論等十種得戒。七種十種。得戒因緣雖異。戒品體性得戒位分可同至見道得戒。其位分何可替哉(是三)。 答。正理論餘處。如得果時。五苾芻等之文。非云五苾芻至得果時。得戒品。此文意。出欲界無表不依表生之類。如佛獨覺得果時得戒。及五苾芻得戒(為言)故光法師餘處(十六)釋此文云。於前所說十種得戒中。如佛獨覺得果時。及五苾芻等。得別解脫戒。不依表生次。寶法師釋。實以難思。然而再案之。至得果時者。指表相續來至分際。從彼而發者。初苦法忍位。非初得果時云事。何強為難義哉。次。薩婆多論。雖為薩婆多依憑律。十種得戒。專依十誦律說。故違薩婆多論說強不可為痛歟。但於慈恩大師表無表章釋者。只令同其大綱許也。不必一一得戒位分皆同歟。 問。菩薩入見道位。可得別解脫戒耶。進云。論中云一由自然謂佛獨覺。菩薩得盡智位得戒。入見道位不得戒也。付之。菩薩三大僧祇。修行圓滿。入見道位。何不得別解脫戒哉。如彼憍陳如等五苾芻。三生六十劫。修行圓滿。入見道位。得別解脫戒。相例可同如何。 答。菩薩自本欣求佛果菩提。願得盡智位得具足戒。故入見道位。不得別解脫戒也。故泰法師釋一由自然。謂佛獨覺之論文云。謂佛獨覺本在不淨觀前。起欲界善心。為近因等起。要期發願。願盡智時。自然得別解脫但於憍陳如等五苾芻例難者。佛初成道之時。憍陳如等五苾芻。最初入見道是人勝事故。願入見道位得具足戒故酬彼誓願。入見道位。得具足戒也。故泰法師釋二由得入正性離生之論文云。謂五比丘亦由入觀前起欲界善心。要其發願。若忍時得故若爾。所願既各別也。例難更不可來歟。 問。非自然得戒。非見道得戒。無漏心現在前位得別解脫戒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論疏中。廣雖明十種得戒相。未舉自然得戒。見道得戒之外。無漏心現在前位。得別解脫戒之類哉。 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十七)文。述善業道與思俱轉相。云。或依無色盡無生智現在前時。得苾芻戒正理顯宗說。其文大同之。任此等論說。可有此義如何。 答。非自然得戒。非見道得戒。無漏心現在前位。得別解脫戒之義可有也。所謂羯磨受戒人。第三羯磨位。有無漏心現在前義者。可有此義也。疑難之中。被於今論餘處。或依無色。盡無生智。現在前時。得苾芻戒之文。是其證據也。既云依無色定。盡無生智現前。非佛及麟喻獨覺云事無疑。又舉無生智現在前位。非自然得戒之旨。亦分明也。定知聲聞之中。羯磨受戒人。第三羯磨位。盡無生智現前。得苾芻戒之類。可有也。是以寶法師餘處(十七)釋此文云。准此正受戒。容得無學正受戒之言。非自然得戒云事。亦炳然也。自然得戒。非正受戒故也。但於十種得戒之中。不舉此類云難者。一類無其人故。文顯雖不列之。云八由持律為第五人。謂於邊國。九由十眾。謂於中國之中。可攝此類也。 問。憍陳如等五苾芻。善來得戒人歟。進云。今論中。非善來得戒付之。披毘婆沙善見律文云。如來從初得道乃至涅槃。善來比丘。其數有幾。答曰如此比丘。其數有一千三百四十一人。問曰名字何等。其名曰阿若憍陳如等五人任此文。憍陳如等五苾芻者。善來得戒人若爾。今論等說。豈不背毘婆沙善見律文哉。 答。披律藏論家二部之所說。尋憍陳如等五人之得戒。是見道得戒。非善來得戒所謂十誦律(五十八)云。五比丘得道。即得具足戒○佛命善來比丘。得具足戒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云。於七種中。見諦得戒唯五人得。餘更無得者。善來得戒。三語三歸。佛在世得。滅後不得○見諦得戒五人中。憍陳如為上座。以先見諦故。善來中。寶稱為上座。以先來故何況。俱舍論云。二由得入正性離生。謂五苾芻。三由佛命善來苾芻。謂耶舍等舊俱舍論(十一)云。二由入正定聚。得大戒。如憍陳如等五比丘。得苦法智忍時三由呼善來比丘得大戒。如耶舍等正理論(三十七)云。二由佛命善來苾芻。謂耶舍等。由本願力。佛威加故。三由得入正性離生。謂五苾芻證見道。得具足戒顯宗論文。全亦同之。雜心論云。超升離生。謂五比丘。善來謂耶舍等加之。止觀云。如憍陳如。見諦受具足戒○如耶舍比丘等。善來受具足戒次第禪門云。三見諦得戒。即拘鄰五人。佛為轉四諦法輪。即悟初果。因而發戒○七善來得戒。道機時熟。佛呼善來。即得戒慈恩大師表無章(法苑林章三)云。二見諦得。俱舍等云。謂入正性離生即五苾芻○三善來得。俱舍等云。佛命善來。謂耶舍等。唯佛自作。非餘所能。滿通被故如此等律藏。論家之定判。諸宗人師之解釋。明見道得戒。舉憍陳如等五苾芻。述善業得戒。出耶舍等苾芻。爰知。憍陳如等五苾芻者。是見道得戒人。非善來得戒。耶舍等苾芻者。是善來得戒人。非見道得戒。郵道善來兩種得戒。其類各別云事。但於毘婆沙善見律文者。是律異說也。十種得戒者。薩婆多宗義。以十誦律說。為其依憑也。故慈恩大師表無表章云。一十誦律。是薩婆多宗。同俱舍第十四。律毘婆沙。并雜心論。及順正理。顯宗大毘婆沙善見律既非薩婆多宗依憑律。俱舍論等文。背彼律說事。更非為痛哉。   問。論文云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如是上來所得十種別解脫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謂初二種不從表生。後八表生付之。依光法師釋。見婆沙論(百二十二)文。云如表數量無表亦爾。若自然見道二種得戒。不從表生者。豈不背婆沙論今文哉。 答。自然見道二種得戒。聖位得之。故根本無表不從表生云也。但於婆沙論文者。泛爾表無表相對非論。數量多少。且就身表所發身無表云爾也。故見一段文。上述然表依身而起。有依一分。如彈指舉足等。一分動轉作善惡業。有依具分。如禮佛遂怨等。舉身運動。作善惡業。此中隨所依身極微數量。表業亦爾畢。下云如表數量。無表亦爾。此旨即分明也。 問。光法師釋今論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引下論(十六)欲界無無表離表而生文。會其相違。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下文論主敘餘師義難。或可下文通據加行根本兩位。必有表故。故言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付之。先初釋不明。正見下論文。云欲無無表離表而生者。論主能難言也。何可云餘師義哉。是以。光法師餘處(十六)指當卷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論文云。前文敘餘師義。後文依宗正述如此釋者。餘處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論文。為有宗正義次。第二釋亦難思。設雖根本位無表。有依加行表發無表之義者。何可云非必定依表業而無哉。何況。自然得戒。見道得戒。加行者。是可聖道加行。於彼位更不可有別解脫戒表。設亦雖彼加行位有表。寧可發根本無表哉。次見光法師釋。云前解同正理餘師而正理餘師者。指餘處(四十二)有餘師說。非於欲界一切無表悉依表生。如得果時。五苾芻等。得別解脫戒。不善亦應然之文也。此師意不許依加行表發無表之義者。對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文。豈可會故不相違哉。若許依加行表發無表之義者。正理論二說。有何差異哉。 答。光法師初釋意。以當卷非必定依依表業而發之論文為本。會餘處(十六)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論文也。所謂光法師述謂初二種不從表生。後八表生。自然見道二種得戒。根本無表。不從表生云也。此初釋中。會餘處(十六)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論文。亦作二釋。初釋意云。下文論主敘餘師義難者。當卷論中。明十種得戒畢。云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不及異義。故以此論文。為本義故。以餘處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論文。為餘師不正義也。但於光法師餘處前文敘餘師義後文依宗正述之釋者。彼釋者。以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論文為本義故。以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論文云敘餘師義也。是即各別釋意也。更不可儲會通哉。次。第二釋意。自然見道二種得戒。雖依加行表發無表。根本位。無有表故。云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也(為言)。次。自然見道二種得戒。定前加行位。有表云事。何所遮哉。二釋意。同可許之依此加行表。遠生根本無表。何亦不許之哉。如彼仙人意憤及遣使殺等。依加行表。生根本無表也。次。正理論餘處。有餘師意。自然見道二種得戒。根本無表不從加行表生。根本位。亦無有表故不從根本表生(為言)然彼先時決定有表之正義意存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義。欲界一切無表。必從表生。隨其所應。或從加行表生。或從根本表生(為言)。 故正理論二說。非無差異也。然而光法師會通今論前後二文相違之時。自然見道二種得戒。根本位無有表云義邊是同。故以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論文。對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論文。云故不相違。亦述前解同正理餘師也。非謂云爾故正理論餘師意。自然見道二種得戒。依加行表生根本無表。重意云。正理論文。一處之中。所舉二說故。非可和會之。今論二文。前後之卷相違故。作和會釋之時。就大旨同。云前解同正理餘師也。 問。光法師意。三歸受戒人。可成就身表耶。 答。可成就身表。兩方。若成就身表者。見光法師釋。云如三歸受戒從語四表業。亦發身無表。非必定依自類表發若成就身表者。身無表。何不從身表生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出成就善身表。亦此表無之句。云若住別解脫律儀。無簡三歸受戒人。明知。三歸受戒人。成就身表云事如何。 答。三歸受戒人。必可成就身表也。所謂三歸受戒人。必可發敬師等之身表等故也。故勘婆沙論(百二十二)一段文。或出成就善身無表非此表之句。無舉住別解脫律儀人。若三歸受戒人。不成就身表者。何不舉此類哉。或述成就善身表。亦此無表之句。云若住別解脫律儀。無簡三歸受戒人。若三歸受戒人。不成就身表者。寧不簡之哉。何況。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二十二)中。明成就身表。亦此無表之句云。若住別解脫律儀。若住不律儀。彼定成就身表無表任此等論文。三歸受戒人。必成就身表云事。甚炳然也。但於光法師釋者。三歸受戒人。雖成就身表。正發得律儀。依語表不依身表。故云從語四表業亦發身無表也。全非云三歸受戒人不成就身表。故不限光法師當卷釋。見餘處(十六)定判云。若三歸受戒。具依語四表。正發語四無表。兼發身三無表。由隨師語而發戒故光法師云遣使殺等根本成時。有何表耶。就無能發表論之。即此潤色也。問光法師釋今論如是所得。別解脫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引下論欲無無表離表而生文。會其相違。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此解意說。自然見道。謂彼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乃至聖位。從彼表發無表律儀付之定中具微細寂靜位也。□動表業。何可相續哉。是以。今論餘處(十六)中。述無漏異熟非。無漏心不與表業為隨轉因定。若自然得戒見道位。表業相續起者。寧不無漏心與表業為隨轉因哉。何況。披今論餘處(十六)文。云七善業道。若從受生。必皆具二。謂表無表。受生尸羅。必依表故。受生尸羅。從表業生自然見道。二種得戒。可非尸羅。更不可云從表業生。加之。見光法師釋云。後解同婆沙前師而婆沙論前師意受生尸存身無表必從身表生之旨。何釋非必定依自類表發哉。 答。光法師第二釋意。以餘處(十六)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論文為本。會當卷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論文也。此釋意。依加行根本表。隨其所應。發無表云也。其中自然見道。二種得戒。定前加行表。相續不斷。乃至初盡智及見道初念發無表(為言)但於定中是微細寂靜位也。□動表業。不可相續云難者。未入聖。前加行位。起身表業。結跏趺坐。彼威儀不差。至聖位故。加行表業。相續發無表也。故泰法師。餘處(十六)釋云。眾賢論主。不許此釋。故云然彼五比丘。先加行時。必定有表。端身正坐。相續不斷。入見道時。發別解脫戒。 次。於今論餘處無漏異熟非之文者。無漏心與表業。無力用故。雖表業相續。不為隨轉因也。 次。於今論餘處受生尸羅必依表故之文者。光法師第二解意。會此文作二釋云。下論據顯且言受生。不遮自然見道得戒具二依表。或自然見道。要期受生故。受生類故。亦名受生。若作此解。善順下文次無無表離無而生文意顯也。 次。於光法師後解。同婆沙前師之釋者。婆沙論前師意。可許如羯磨受戒。從身三表業。亦發語無表。如三歸受戒。從語四表業。亦發身無表之義。故云後解同婆沙前師全無相違也。何況。光法師第二解。以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論文。為本義故。釋若作此解。十種得戒。皆依表發。如自然見道。亦從表業。發得無表。故同婆沙論(百二十二)前師意。存欲無表離表而生之義云。有作是說。此說第二剎那以後。彼初剎那。亦有表故之師義云事。道理尤可然。疑難頗無謂歟。 問。光法師釋今論如是所得。別解脫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引下論欲無無表離表而生文。會其相違。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欲界無表。必從表生歟。進云。光法師釋云。若作此解。善順下文無無表離表而生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今論餘處(十六)文。引本論說。述不動身不發語。殺生誑語二罪所獨之旨。若爾。本論中。既出欲界無表不從表生之類論主何定欲無無表離表而生致難哉。 答。見今論餘處(十六)文。引此本論說。論主敘難云。若不動身。亦不發語。欲無無表離表而生。此二如何。得成業道。於如是難。應設劬勞正理論餘處(四十二)救此難云。然彼先時。決定有表。餘亦應爾。仙如前說。布灑他時得。妄語者。謂不清淨。詐入僧中。坐現威儀或有所說。此謂先表。餘例應思光法師(十六)釋此文云。仙如前說。義等教他。於加行時。或由意憤。身語必變。或由□詛。必動身語。若有身表。從身表生。若有語表從語表起。此據加行必有表業非據根本。故前論說。義等教化。布灑他時。得誑語者。謂不清淨。詐入僧中。坐現威儀。從身表業。發語無表。或有所說。從語表業。發語無表。此謂先表。餘例應思。言先表者。或由先時有表相續不斷。乃至發得無表。如得善戒及布灑他等。或雖根本無有表業。先加行位。必有表故。如仙意憤及遣殺等此釋意云。仙人意憤。根本成時。雖無有表。從加行表。發生無表。布灑他時。隨其所應。或從加行表。或從根本表生無表。故不背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義。(為言)故光法師結釋云。正理論意。欲界無表。必依表生。或於根本。必有表業。或於加行。必有表業。隨其所應。於兩位中。必有表故。故說無表必依表生。非要根本言定有表。若不爾者。遣使殺等。根本成時。即有何表耶。若作斯解。善順難詞欲無無表離無而生任此等釋。可會今疑也。 問。光法師釋。今論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而發文。引下論(十六)欲無無表離無而生文。會其相違。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遣使殺根本成時。可有表耶。答。不可有表也。兩方。若有表者。思遣使殺根本成時。雖何釋意。不可云有表。是以。光法師餘處(十六)述第二釋意。遣使殺根本成時。不可有表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明初釋意。云或可。下文通據加行根本兩位必有表故。故言欲無無表離表而生。若不爾者。遣使殺等。根本成時。有何表耶。遣使殺根本成時。無表之旨釋成。果此初釋。作第二釋。明知。第二釋意。遣使殺根本成時。可有表云事如何。 答。遣使殺根本成時。無表云事。道理必然。故第二釋意。不可云有表也。故見光法師解釋。當卷云後解同正理論意餘處(十六)述正理論意云。正理論意。欲界無表。必依表生。或於根本。必有表業。或於加行必有表業。隨其所應。於兩位中。必有表故。故說無表必依表生。非要根本言定有表。若不爾者。遣使殺根本成時。即有何表耶此釋意。遣使殺根本成時。無表云事。甚分明也。但於異初釋意。作第二釋云難者。見光法師解釋前後。釋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論文。標謂初二種不從表生。後二表生。就自然得戒。見道得戒。不從表生。引下論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文設難故。就此二種得戒。作二解釋。會上下論文也。而初釋意。云或可下文通據加行根本兩位必有表故。故言欲無無表離表而生。若不爾者。遣使殺等根本成時。有何表耶。非言自然見道得戒。根本無表必依表生。故不相違。據加行位有表會之。第二釋意。云此解意說。自然見道。謂彼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乃至聖位。從彼表發無表律儀。據加行位表相續至根本位會之也。此二釋併就自然見道二種。得戒論之也。若就惡戒云之者。此二釋意同仙人意憤及遣使殺。據加行表云欲無無表離表而生得意也。重意云。於自然見道二種得戒。或云據加行表或云據相續表。可有二義勢故。作此二釋也。遺使殺根本成時。無表云事何釋意。共許極成道理故。以之為例。返若不爾者。遺使殺根本成時。有何表耶也。故光法師餘處述第二釋意之時云。或雖根本之有表業。先加行位必有表。故如仙意憤及遣殺等若爾。於遣使殺等惡戒非作此二釋。故異初釋意作第二釋。故遣殺根本成時可有表云。疑不可來歟。 問。正理論意。仙人意憤成殺業道時可有表耶。答不可有表也。兩方。若有表者。見正理論餘(四十二)文。述仙人意憤義等教他而遣使殺根本成時無表。於光法師解釋仙人意憤既例同之。根本成時。更不可有表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意存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義。若彼根本成時無有表者。豈非欲無表生而哉。 答。正理論意。仙人意憤成殺業道之時。無表可云也。遣使殺根本成時。無表云事。光法師二釋意同。可許之歟。仙人意憤同之不可有表云事。是炳然也。但於正理論意存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義云難者。仙人意憤成殺業道之時。根本究竟位。雖無表。加行位必有表故。不可背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義也。 重難云。光法師。作二解釋中。云或可。下文通據加行根本兩位必有表故。故言欲無無表離表而生。若不爾者。遣使殺等。根本成時。有何表耶者。初釋意也。若依後釋意。加行表相續不斷。至根本時發無表若爾。依後釋意之時。仙人意憤。加行表相續。至根本究竟。成殺業道位。發無表可云也如何。 答。光法師二釋。就自然得戒。見道得戒。論之也。如彼仙人意憤。遣使殺等。加行時表相續。難至根本究竟成殺業道位。故據加行時表。云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也。故光法師餘處(十六)釋云。或雖根本無有表業。先加行位。必有表故。如仙意憤及遺殺等。正理論意。欲界無表。必依表生。或於根本。必有表業。或於加行。必有表業。隨其所應。於兩位中。必有表故。故說無表必依表生。非要根本言定有表。若不爾者。遺使殺等。根本成時。即有何表耶。若作斯解。善順難詞欲無無表離無而生。 同。正理論意。自然得戒。見道得戒。根本成時。表業可轉耶。進云。光法師釋乃至聖位。從彼表發無表律儀。彼根本成時。表業轉云也。付之。依光法師今解釋。披正理論餘處(四十二)文。出自義云然彼先時。決定有表。述自然見道。二種得戒。依加行表。發生無表之旨。根本成時。表業相續轉云事。彼論中全所不見也。光法師何得彼論意。釋乃至聖位。從彼表發無表律儀哉。 答。今疑之趣。甚似難思。試迴愚按云。見正理論一段之文。有餘師意。明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義。云非於欲界。一切無表。悉依表生。如得果時。五苾芻等。得別解脫戒。不善亦應然。自義意。存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理。云然彼先時。決定有表之文意。自然見道。二種得戒。先加行時。決定有表。彼加行表。相續不斷。至根本成時。發生無表(為言)先時有表者。還顯後時相續。從彼生無表之義也。故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云。然彼已下。是正理論師意。欲無無表離表而生。然彼得果五苾芻等。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乃至聖位。從彼表發無表律儀餘處(十六)云。三述正解眾賢論主。不許斯解。故作是言。然彼得果五苾芻等。先加行時。必定有表相續。乃至得果入道。依此表業。發別解脫加之寶法師云。正理論師。不許此義。故云然彼五苾芻等。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至得果時。從彼而發泰法師當卷云。正理論師。不許此釋。故云然彼五比丘等。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至得果時。從彼而發別解脫律儀。餘處(十六)云。眾賢論主。不許此釋。故云然彼五比丘。先加行時。必定有表。端身正坐。相續不斷。入見道時。發別解脫戒思諸師一同之釋。定有深意歟。 私云。此事日來。不審相存之處。不慮之外感得貞禪大僧都撰。俱舍論第十四卷文義要抄。加一見中。記錄此疑畢云。勸修寺三十講。貞禪問惠海(云云)賢患意同歟。尚可沈思之。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二十二)中。述成就現在身無表。不成就現在身表義。舉二師說。爾者。前師意。別解脫戒初念。不發身表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婆沙論文。前師意。述成就現在身無表。不成就現在身表義云。此說第二剎那以後。彼初剎那。必有表故明知。別解脫戒初念。必發身表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作二釋畢云。前解同婆沙後師。後解同婆沙前師而後解者。非必定依自類表發之義也。若爾。前師同此釋意。何無別解脫戒初念。不發身表之義哉。 答。婆沙論前師意。別解脫戒初念。不發身表之義。不可有也。聊簡婆沙論一段之文。上標若住別解脫律儀。現無身表。就自然得戒。見道得戒論之也。故就今二種得戒。有此二說也。所謂前師意。自然得戒。見道得戒。先時有表。相續乃至聖位。從彼發無表(為言)云有作是說。此說第二剎那以後。彼初剎那。必有表故。即述此意也。故光法師。此解意說。自然見道。謂彼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乃至聖位。從彼表。發無表律儀云。後解同婆沙前師釋。尤有其作是說。彼初剎那。亦是所說。即顯此意也。故光法師。非言自然見道得戒。根本無表。必依表生。故不相違云。前解同婆沙後師釋。亦有其謂也。但於後解者。非必定依自類表發之義也。前師同此解意。何無別解脫戒初念。不發身表之義哉云難者。非必定依自類表發者。身語表無表業。雖顯互發之義。此解意。存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義。故別解脫戒初念。不發身表之義。不可有也。如三歸受戒。從語四表業。發身無表。必有敬師等身表。故不可為成就現在身無表。不成就現在身表之類。故於三歸受戒者。必有身表之旨。不及異說也。 重難云。 此論義者。去文永五年後正月比。於當寺西室。被行去年闕分俱舍論第十四五卷三十講之時。宗成法師。對快圓得業疑之。其時講答云。三歸受戒之時。雖有敬師等身表。正發近事戒。依唱三歸語表故。云非必定依自類表發也。然而初念。必有敬師等身表故。不背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義也。(云云)。 聖禪僧都云。婆沙論二說。就自然得戒。見道得戒論之也。三歸受戒事。隨此二說可得意。替之旨甚不可然。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二十二)中。述成就現在身無表。不成就現在身表義。舉二師意。爾者。以何師說為正耶。進云。寶法師釋云。此兩說中。後說為正。付之。依寶法師釋。見婆沙論文。雖舉二說。無判正不。寶法師有何深意。判後說為正哉。依之光法師引今此婆沙論二說。釋然無評家如何。 答。寶法師述後為正之旨云。入無心定時。無表發故即見次上釋解。婆沙論文云。在滅定中。得戒者。謂耶舍沙彌。第三羯磨入滅定等。又亦容是上法見諦得戒等也。此釋意云。在滅盡定中。得具足戒之時。無表業故。婆沙論後說。別解脫律儀初念。有成就現在身無表。現無身表云義。為正判也(為言)。 尋云。見婆沙論文。出住別解脫律儀。現無身表之句。有二說中。述第二師義云。及在定中。得具足戒寶法師何乍引此文。云以滅定中。得具戒故哉。是以。光法師。如婆沙論現文引之如何。 答。寶法師所覽婆沙論本。云在滅定中。得具戒故歟。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成就現在身無表。不成就現在身表義。舉二師說。爾者。第二師意。與正理論。然彼先時決定。有表義同歟。答。兩方。若同者。婆沙論第二師說。述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義。正理論。然彼先時決定有表文。存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旨。彼此既各別也。不可云其意同哉。 若依之爾者。寶法師破有人義之時。婆沙論第二師意。可同正理論。然彼先時決定有表之義如何。 此論義者。去承久三年窮冬下旬。於當寺東南院。被行俱舍論第十四五卷三十講之時。藏圓對勝近疑之。去文永六年正月下旬。於當寺西室。被行去年闕分俱舍論第十六七卷三十講之時。番論義一番返問。顯實對賢惠疑之。問之旨趣。未分明存知。沈思之後。可記答詞也。 俱舍論十四云。如是所得。別解脫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寶十四云。論如是所得。至表業而發。論主制上得戒非定依表發無表也。婆沙一百二十二云。若住別解脫律儀。及住不律儀。現無身表。有二說。一云。第二剎那以後。彼初剎那。必有表故。二云。彼初剎那。亦是所說。有現無身表受不律儀故。又滅定中。得具戒故。解云。○在滅定中。得具戒者。謂耶舍沙彌。第三羯磨。入滅定等。又亦容是上法見諦得戒等也。此兩說中。後說為正。入無心定時。無表發故。婆沙云。若住別解脫律儀。及住不律儀。現無身表者。此據現無身表。依過去加行表發者。亦得是現無身表。不得定是欲界無表離表而發。正理四十二云。有餘師說。非於欲界一切無表。悉依表生。如得果時五苾芻等。准後釋。前必應云欲界無表。定從表生。正理通餘師引證云。然彼先時。決定有表。准此論文。正理斷取欲界無表。定從表生。若無根本。從加行生。然此兩說。與婆沙不同。婆沙云。若住別解脫律儀。現無身表。一說據後剎那。一說初容無有。不說從加行生。亦得是住律儀。無身表業。有人誤釋。謂為同也。此論中。云如是所得。別解脫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又論云。七善業道。若從受生。必皆具表無表。受生尸羅。必依表故。佛及五苾芻。別解脫戒。不從受生。故不依表。論主所存也。故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正理論師。不許此義。故云然彼五苾芻等。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至得果時從彼而發。又論主。亦言非欲界無表離表而生。故知。論主說。佛及五苾芻。得別解脫時。身亦有表。論師此釋。前後自違。待重撿文會釋。不可一論自相矛楯。 問。論文云重說晝夜為半月等爾者。光法師意。今此文通伏難歟。進云。光法師釋云。因明戒時。顯時非實付之。依光法師釋。思論文起盡上云戒時邊際。但有二種。一壽命邊際。二晝夜邊際畢。下述重說晝夜為半月等。文相無諍。通戒時邊際。但有二種者。經中說半月一月等受近住戒耶伏難云爾也。何釋顯時非實哉。是以。寶法師釋此文云。此通伏難泰法師解此文云。二會釋經重說晝夜如何。 答。今此文通伏難云事。光法師意。亦可許之也。故光法師雖引真諦師意解云此通伏難。伏難云。若戒時邊際。但有二種。何故經中。說半月等受八戒耶為通此難故。今釋云。經中雖說半月等戒。日日須受八戒。以受八戒唯有日夜邊際。重說晝夜。為半月等。非是一受八戒經半月等。故不違經。更無破之明知。光法師意。可許此釋云事。但於進釋者。見次下論文。云時名是何法。謂諸行增語。於四洲中。光位闇位。如其次第。立晝夜名。一段之中。明時相故。一義意。作因明戒時。顯時非實。非如外道執時實有。會釋經言。重說晝夜。所以經中。說半月等。無別有體云釋也。然而光法師意。既許通伏難云義。故寶法師并泰法師釋。全非相違也。 問。光法師述經部宗意。云許近住戒多日受得爾者。可有教證耶。進云。光法師釋云。雖無教。過此晝夜。其戒得生。不違理故付之依光法師釋。披今論現文。云重說晝夜。為半月等。會經中說半月等受近住戒之文見。是以。寶法師釋此文。云此通伏難。難云。若唯有二分齊。何故經中云或半月。或一月。受近住戒。通云重說晝夜。為半月等者。此說重重受日夜戒滿半月等。名半月等。非是一受經半月等也。泰法師解此文。述二會釋經重說晝夜。所以經中。說半月等如何。 答。今論中。明經部師答。云過此戒生。不違理故。近住戒多日受得者。不違理故。云故無證文聞。若有證文者。何不出之哉。故光法師。釋雖無教證。過此晝夜。其戒得生。不違理故。尤□今論文也。泰法師受此文。判過此戒生。不違理故。依其理無教證也。其意亦同光法師釋。但於今論重說晝夜。為半月等之文者。准前論義之答趣。可會通之歟。 問。論文云。重說晝夜。為半月等爾者。寶法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此通伏難。難云。若唯有二分齊。何故經中。云或半月。或一月受近住戒。通云。重說晝夜。為半月等者。此說重重受日夜戒。滿半月等。名半月等。非是一受經半月等也付之。為□寶法師釋。廣勘契經所說。未見半月等受近住戒之文。是以。論中述毘婆沙師義云。曾無契經說過晝夜有別受得近住律儀。光法師解經部答。釋雖無教說。過此晝夜。其戒得生。不違理故。若契經中。無此說者。指何經文會重說晝夜為半月等哉。 答。疑問之趣。實似難思。且試迴愚推云。契經中。無說一受近住戒。經半月一月等之文。故論疏中。述經無此文之旨也。然而一經中。亦有半月一月等。受持近住戒見文歟。論中指之。會重說晝夜為半月等也。 問。光法師釋齊與近住梵語同異。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文既別說。明知不同付之。梵語含多義。於鄔波婆沙梵語。何不翻齊及近住哉。是以。光法師餘處(十五)釋婆沙論(百二十二)殺捃多蟻之文云。此云折腳等蟻。或云卵蟻。名含二義何況。正理論(三十六)中。近住律儀名鄔波婆律娑儀。光法師釋。述准舊論(十一)文。鄔波婆娑亦翻為齋。故舊論云。若爾何別法名優婆娑。以正理舊俱舍兩論文思之。於鄔波婆娑梵語。或翻近住。或翻齊云事。甚分明也。加之。見光法師餘處(十五)解釋。云梵名鄔波婆娑。義翻為齊。亦名近住如何。 答。光法師初釋意。存漢名既別。故梵語隨可異云道理。釋文既別說。明知不同也。何況。披諸論家說。尋近住戒名。舊俱舍論。名優波婆娑戒。正理論號鄔波婆娑律儀。故鄔波婆娑者。正翻近住。不可翻齊云也。故光法師釋云。梵云鄔波婆娑。唐言近住寶法師釋云。梵云鄔波婆娑。唐言近住但梵語含多義者。自本所許也。故光法師餘處。引婆沙論殺捃多蟻之文。釋此云折腳等蟻。或云卵蟻。全非所痛。今釋意。鄔波婆娑梵語。正翻近住云許也。若存此意者。鄔波婆娑正翻為齊云論釋。可聞譯者之謬。更不可依用之也。次於光法師餘處釋者。是當卷作釋中。且述第二釋意歟。或又鄔波婆娑□齊雖非正翻。可義翻故。云爾歟。義翻為齊之釋。其意可思之。 問。婆沙論中。引契經說。云我從今日乃至命終。護生歸淨。爾者。有宗意。稱護生歸淨言時。得近事戒歟。答。稱護生歸淨言時。不得近事義也。兩方。若稱護生歸淨方言。得近事戒者。光法師釋今論所引契經。我從今時乃至命終。捨生言故之文云。餘經復據發戒已後。要期自誓故。更復言我從今時等兩論所引是同經文也。明知。今經文。得戒已後。自誓之言云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釋此契經文云。由此自誓。離殺為依。五種律儀。亦俱時得此文無諍。稱護生歸歸淨言時。得近事戒如何。 答。披今論定判。思得戒時分。受三歸後。起慇淨心。發誠謗語。自稱我是鄔波索迦。願尊憶持慈悲護念之時。可得近時律儀也。故今論云。起慇淨心。發誠諦語。自稱我是鄔波索迦。願尊憶持慈悲護念。爾時。即發近事律儀。近事等言。便發律儀故光法師釋此文。或云引大名經明發戒時。至慈悲護念。爾時即發近事律儀。此即釋經。顯發戒時或云准此經文。受三歸已。猶未發戒。要至慈悲護念。方始發戒寶法師釋此文云。說三歸時。未得戒自稱近事便發戒也我從今日乃至命終。護生歸淨者。引餘經文也。此文意。述得近事戒之後要期自誓之言也。非得戒時。故光法師釋今論所引以經復說我從今時。乃至命終。捨生言故之經文云。以餘經中。受三歸稱近事等已。復自誓言我從今時。乃至命終。捨生言故。此經意說。捨殺生等五種惡業。略去殺等二字。但說捨生。既三歸等後。復自誓言捨殺生等故。於前受三歸等時。已得五戒名為近事。非但三歸即名近事。應知前大名經中。刻發戒時故。但說言稱近事等。餘經復據發戒已後。要期自誓故。更復言我從今時等准今此解釋。思婆沙論意。前得三歸。亦得律儀。成近事者。為令堅牢前所得五學處故。後自誓我從今時。乃至命終。於其中間。護生歸將。述由此自誓。離殺粉依。五種律儀。亦俱時得。五學處中。彼為勝故也。重意云。理實而言。得三歸後。起慇淨心。發誠諦語。自稱我是鄔波索迦。願尊憶持慈悲護念之時。雖得近事律儀。後自誓言我從今時。乃到命終。於其中間。護生歸淨。令堅牢前所得五學處。故據此義邊。亦云得五學處也。故光法師釋彼雖已得近事律儀。為令了知所應學處故。復為說離殺等五種戒相。令識堅持之論文云。彼於先時。由自誓故。雖已得戒。仍未了知戒相差別。為令了知五戒學處故。復為說離殺生等五種戒相。令識堅持。 重難云。勘光法師解釋。上云至慈悲護念。爾時即發近事律儀。起慇淨心。發誠諦語。自稱我是鄔波索迦。願尊憶持慈悲護念之時。得近事律儀而至下文。云彼於先時。由自誓故。雖已得戒。自誓之時得戒云事。前後定判。豈不相違也。 答。彼於前時。由自誓故。雖已得戒者。指起慇淨心。發誠諦語。自稱我是鄔波索迦之時歟。非自誓言我從今時。乃至命終於其中間。護生歸淨之時者。何為相違哉。 問。依遣使得善無表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當論疏中。廣雖述得善無表相。全不明依遣使得善無表之旨。以知。無此義云事。是以。披正理論餘處(四十)文云。何緣遣離殺。不得離殺戒若依遣使。得善無表者。豈不得離殺戒哉。若依之爾者。依遣使既得惡無表。依彼思之。何不得善無表哉。何況。婆沙論中。依遺使得善無表如何。 答。例遣使得善無表之義可有也。故婆沙論(二十二)云。若住不律儀及住非律儀非不律儀。以善語言。遺他施等。由此發得善身無表此文意。遣使施財寶等之時。自得施無表云也。但於正理論餘處之者。彼具文云何緣遣離殺不得離殺戒。但遣他殺生。便得殺生罪。此例非等。非無殺思。有遺他殺。有無離殺思。而遣他離殺。義不同故。又受持戒於自處強捨犯尸羅。於他處勝故。於犯戒有遣他犯自犯。若於持戒。無遣他持名自持問答意顯也。 重難云。依遣使得殺無表及施無表者。依遣使何不得離殺戒哉。其差異難思也。何況。如彼法授尼。豈非依遣使。得離殺戒等哉。 答。殺生罪及施行者。若自作若教他。所作究竟時。得彼無表也。離殺戒等。以離惡義為先。得彼無表也。而設雖遣使。令他得離殺戒等。於自身無離殺思故。依遺不得離殺戒等也。正理論餘處(四十二)中。以多所以。釋其差異。大意在之。 次。法授尼得戒。自僧眾中。遣使轉令彼尼得戒也。全非地授尼遺使。自得戒。故更異今疑之趣歟。 問。異生離欲界煩惱。最後解脫道位。不得根本地攝定共戒類可有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以道理思之。更不可有此類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十七)文。出得定俱有戒。不得道俱有戒之句中。云謂諸異生離欲染最後解脫道。不置一切之言。離初靜慮染。離第二靜慮染。云一切最後解脫道。同置一切之言。爰知。離欲界染。最後解脫道位不必得根本地攝定共戒云事如何。 答。離下地縛。必得上故者。性相之所定。故異生離欲界煩惱。最後解脫道位。必可得初靜慮根本地攝定共戒也。但於婆沙論文者。聊簡彼一段文云。異生離初二靜慮煩惱之時。以自在根本地。為加行道得定共戒。以上地近分地。為加行道。不得定共戒。於加行道。有此不同故。不云一切最後解脫道位。或起近分地道。或入根本地道。皆得定共戒。無其濫故。云一切也。離欲界煩惱。加行道位。必不得定共戒。無其濫故。對何道於最後解脫道。可置一切之言哉。故不云一切最後解脫道也。離第三靜慮煩惱。最後解脫道位。必起第四靜慮本地道。難得定共戒。無其所對有相濫道故。亦不云一切最後解脫道也。 問。光法師意。阿羅漢果聖者。非自然得戒。引何論何文證之耶。進云。光法師引婆沙論(百十七)有阿羅漢以下品心。起有表業受諸律儀之文證之也。付之。此文全不見阿羅漢果聖者。初起加行心。得具足戒。是則未證阿羅漢果之前。起下品加行心。證果之時。自然得戒云也。是以。見今論餘處(二十三)文。述阿羅漢果聖者相。云法爾自得苾芻形相(云云)此豈非自然得戒哉。 答。見婆沙論文。云有阿羅漢以下品心起有表業。受諸律儀。證阿羅漢果之後。初起下品加行心。起有表業之旨炳然也。故光法師。引此文證。以准此文羅漢非自然得戒。尤有其謂哉。但於今論餘處文。云至第七有。逢無佛法時。彼在居家。得阿羅漢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爾自得苾芻戒相。明七返受生聖者。逢無佛世。證阿羅漢果相故。更非自然得戒義也。何況。光法師釋此文。云剃髮染衣。不言得戒。十種得戒中。不言得阿羅漢時。而得戒故任此釋。雖證阿羅漢果。不得具足戒故。可自然得戒云疑。旁所背文理哉。   問。以預流向聖者。可為所歸依體耶。進云。論疏中。為所歸依體也。付之。見道十五心。其位速疾。無有教誡有情之義。何可為所歸依體哉。依之以菩薩學位。不為所歸依體相例可同如何。 答。預流向聖者。是聲聞僧。有理和義。故立僧寶為所歸依體也。故今論云歸依僧者。謂通歸依諸能成僧學無學法。由得彼故。僧成八種補特伽羅。不可破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歸依僧者。謂通歸依諸能成僧學與無學二無漏法。由得彼法故。僧成四向四果八種補特伽羅。由得證淨。理和合僧。不可破故泰法師釋此文云。歸依僧者。謂通歸依諸能成僧學無學法。由得彼故。僧成四果四向八種。不可破壞理和僧也。加之正理論(三十八)云。歸依僧者。謂通歸依四有為沙門果。及四果能趣向顯宗論說。全亦同之。任此等定判。以預流向聖者。為所歸依體云事。炳然也。但於見道十五心。其位速疾。無有教誡有情之義云難者。建立僧寶。由理和合義。不由教誡有情之義。故全非相違。次於菩薩學位例難者。菩薩專以濟度利生。為其意樂。學位無此義。故不為所歸依體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三十八)云。菩薩學位。不起期心故。亦無能教誡他義顯宗說。全亦同之。 問。有宗意。以佛生身。可為所歸依體耶。 進云。不為所歸依體也。付之。惡心出血。損佛生身。成無間罪。何不以彼生身為所歸依體哉。若唯以無學法。為佛體者。佛住世俗心之時。可非佛歟如何。 答。有宗意。以成佛盡智等無學法。為所歸依體。不取生身。為所歸依體也。故今論云。歸依佛者。謂但歸依能成佛無學法。由彼勝故。身得佛名。或由得彼法。佛能覺一切。何等名為佛無學法。謂盡智等。及彼隨行。非色等身。前後等故正理論(三十八)云。謂盡智等及彼眷屬。由得彼法。能覺一切。以彼勝故。身得佛名。非色等身。前後等故顯宗論(二十)說。全亦同之。婆沙論(三十四)云。謂或有謂歸依佛者。歸依如來頭頂腹背及手足等所合成身。今顯此身父母生長。是有漏法。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佛無學成菩提法。即是法身任此論文。以佛生身。不為所歸依體之旨。炳然也。但於損佛生身。成無間罪云難者。今論中。釋此疑云。毘婆沙者。作是釋言。壞彼所依。彼隨壞故光法師釋此文云。壞彼無學所依生身。彼無學法。亦隨壞故。故損生身。成無間罪。 正理婆沙。兩論之中。會通之旨。亦以同之。次於佛住世俗之心時。可非佛歟云難者。正理論中。會此難云。此難不然。非所許故。謂我不許學地學法。唯現在位。方成佛僧。唯言佛僧得彼法故。得於諸位。曾無間斷。寧住世俗心。便非僧非佛。設許現在方成佛僧。亦地有過。以許彼得其體亦是學無學故。得一切時。常現前故文意顯也。 今論意。述佛生身為所歸依體之旨。正理論中。不許此義。難答之文。甚廣可見之。 問。以獨覺可為所歸依體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非所歸依。付之。聲聞既為所歸依。獨覺何不爾哉。 答。聲聞有理事和合義。成僧眾故。彼身中。學無學法。為所歸依體也。故今論云。歸依僧者。謂通歸依諸能成僧學無學法。由得彼故。僧成八種補特伽羅。不可破故獨覺無有理事和合義。非僧眾故。不為所歸依體也。加之。正理論(三十八)云。謂諸獨覺不能說法教誡諸有情。令離生死怖。菩薩學位。不起期心故。亦無能教誡他義。故彼身中。學無學法。不能救護。非所歸依。有餘師言。不和合故。不顯了故。如其次第。獨覺菩薩。非所歸依文意顯也。顯宗論(二十)說。全亦同之。 問。今論意。能歸依法。以何為體耶。進云。今論云。語表為體付之見婆沙論文。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是身語業。及能起彼心心所法。并諸隨行。如是善五蘊。是能歸依體若爾。今論意。何違婆沙論評家義哉。 答。光法師釋今論。語表為體之文云。此據自性語表為體。若并眷屬五蘊為體。故正理三十八云。此中能歸。語表為體。自立誓限。為自性故。若并眷屬。五蘊為體。以能歸依所有言說。由心等起非離於心但於違婆沙論評家義云難者。光法師。解今此相違作二釋云。論者意異。隨樂說故。非以婆沙評家為量。無勞會釋。又解。世親論主。故述婆沙不正義。試後學徒為覺不覺。眾賢尊者。不覺斯文。還依此釋。若依正解。同婆沙評家任此二釋意可思之也。 重難云。就第二釋。不可然。今論意。同婆沙論評家義者。今論中。何不舉此義哉。論中舉非所存不正義。不載自實義事。有其例證哉。 答。 問。寶法師意。正理論文。論能歸依體。婆沙論五說中。可同第二師說耶。進云。寶法師釋云。正理不同婆沙論師付之。依寶法師釋。勘兩論所說。正理論云此中能歸語表為體。婆沙論(三十四)第二師。述有說是語業。若爾。正理論文。既同婆沙論第二師說。寶法師何釋正理不同婆沙諸師哉。是以。光法師意。判此俱舍等。當婆沙第二師不正義。此釋專順兩論所說哉。 答。寶法師正理不婆沙諸師之釋意。正理論意。不同婆沙論論第二證(為言)其故正理論(三十八)云此中能歸語表為體。自立誓限。為自性故。若并眷屬。五蘊為體。以能歸依所有言說。由心等起。非離於心。不限語表。兼取能發心等。為能歸依體見。婆沙論第二師。云有說是語業。同今論云語表為體。唯以語表。為能歸依體。不取能發心等。故寶法師引正理婆沙兩論文畢。任文相顯。且釋俱舍同第二師。正理不同婆沙諸師。諸師中。無取語業及心等為體故也。但任現文顯。雖一往如此釋。理實而言。正理論意。不可違婆沙論第二師說。婆沙論第二師意。唯舉語業。據自性體。正理論文。兼取心等。出眷屬體故也。出自性體。論眷屬體。豈可為別義哉。故寶法師釋。云俱舍據顯。略不說心等。正理具述。兼明心等。若謂意別。令有果非。更無是非。大意是同。據義別也。光法師釋此俱舍等。當婆沙第二師不正義。亦探其實義云爾也。 問。欲界經生聖者。可發癡所生語業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經生聖者。雖不犯從癡所生付之。欲界經生聖者。未斷修所斷無明。何不發癡所生語業哉。何況。欲界經生聖者。發貪瞋所生語業。相例可同如何。 答。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五學處中。唯立離虛誑語。不立離離間語等餘三云。有餘復說。若諸聖者。經生不犯立近事戒。聖者經生必定遠離虛誑語業。非餘語業。所以者何。餘語有三。謂從貪瞋癡生。經生聖者。雖不犯從癡所生。癡見品攝故。聖者已斷。而犯貪瞋所生。是故不立此文意云。獨頭無明。是見所斷。經生聖者。已斷之故。不犯從癡所生語業云也。但於欲界經生聖者。未斷修所斷無明云難者。修所斷無明。隨他力起。非自力起。故不云修所斷無明發語業也。重意云。修所斷無明。或與貪等本惑相應而起。或與忿等隨惑相應而起。故云貪等乃至忿等所發語業。不云癡所生語業也。貪瞋二惑。是自力起故。欲界經生聖者。發貪瞋所生語業云例難。自被會通畢。 (寫本云) 文永十一年(甲戍)極月二十三日(未時)於東大寺尊勝院西面學□抄之畢去七月二十一日始此卷抄今日所終其功也暮秋之候參籠大福宮大般若之轉讀結願卷莚初冬之比寄宿海印寺千手堂之修造土木果營加之或登大原山尋紅葉梢拜見來迎勝林兩院幽閑之古砌或迴叡岳麓主青木里變慕曾祖寂超多年栖息之舊KH意催萬感淚潤雙袖是則老後之遊覽也豈非生前之思出哉然間暫閣稽古知新鑽仰之志久疲經行林中斗藪之路仍記錄文義之勤稍雖中絕當卷明思之抄終令結集春日大明神納受此願彌勒大聖尊知見此誠羊僧一期終焉之暮施引攝於內院之秋雲龍華三會說法之曉開慧解於唯心之春風殊別二親九族早離有為世之苦哉師□□□□無上道之巨益乃至六趣四生三途八難有頂無間鐵圍沙界利益等布濟度普及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三夏臘六十一) 俱舍論第十四卷抄 俱舍論第十五卷抄    承久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於東大寺中院始之。 問。眼根成就聖者。九結中成六結之人。於十隨眠所繫。可有多少不同耶。答。可有也。兩方。若云有不同者。於三結成就人者。無此不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可有多少之不同如何。 答。可有多少不同也。異離欲人入見道苦類智未生位。九結中除悉嫉慳餘六結成就之類也。於十隨眠中。除嗔九隨眠成就之類也。預流一來果聖者。九結中除見取疑餘六結成就之類也。於十隨眠中。唯成修斷四惑也。故有多少不同矣。 答。於他身見惑得緣縛斷無為事。可云斷修惑第九品之位也。其故者。自身修惑可緣他身見惑故。於自身修惑之盡處。可得他身見緣縛斷無為也。 難云。自身修惑緣他身見惑者。可云見惑。更不可云修惑。例如重緣惑見所斷如何。 答。若自身修惑緣自身見惑者。誠可有見修雜亂之過。他身見惑。是疏遠故。自身修惑雖緣彼。更不可有見修雜亂之過也。 答云。堅於離染地。述不退姓名堅。可限第六種姓也。其故。披婆沙論之所說。已離自地染退法異生。於上地造順生業若夫亙六種姓不退。云不退法亙六種姓退。云退法者。何於上地可造順生業耶而婆沙論全文。大旨同今論心。以婆沙思此論。其義可同也。何況見餘處光法師解釋。致若異生位第六種姓容有退者之間。引今此文答此問。解云。但言不退異生於離染地不造生業。非全第六種姓皆定不退。或據天中據言不退(云云)初釋意。於第六種姓。有退不退之中。就不退者。云堅於離染地也。第六種姓悉定不退。非云堅於離染地等釋也。第二解心。今此文付天中第六種姓人論之云也。凡以實論之者。於天中六種姓悉雖無退。今此問答之起盡。釋第六種姓故。且付天中第六種姓。都無退論之也矣。 答。一義云。上品忍現前之時。可得修未來下品忍也。 難云。若得修者。未來下品忍上得現前。為彼未來忍可為同類因也。光法師何云非等流歟。 答。論等流非等流事。可依彼心品也。更不云得為同類因之義也。 私云。光法師緣同時得云釋。前會不知同類因云婆沙十八卷之文。此潤色也。此愚惟也。有其憚矣。 承久三年俱舍三十講光慶問辨寬其時下座之談議也。 答。於勝道沙門等四種沙門。云不攝凡夫持戒人。光法師第四釋心者。引以世尊說准陀當知等之經文。以犯戒沙門。污道沙門云事證了更無第五之詞。全非經文犯戒沙門則是污道沙門故。更不可有第五相似沙門。有部證詞也。今此四種沙門之外。非云無餘沙門也。故以持戒凡夫。非今此四種沙門所攝云事。不可有其過。若夫更無第五之詞經文。今此四種沙門之外。不可有餘沙門故。今此解意。以更無第五之詞。釋有部之證言也。 答。以預流向聖者。所歸依體云事。論文光法師等之解釋分明也。凡立僧寶事。全不依說法利生之義。本自於聲聞者。趣自調自度之道。無大慈大悲之心故也。故依理和合義邊。立僧寶之故。預流向聖者。曾無出觀之義。雖隔利生之思。立僧寶為所歸依體也。理和合僧不可破故。光法師解釋述此心也。但於菩薩者。濟度利生為本。說法教化為望。而菩薩學位無出觀之義故。不為所歸依體也。菩薩聲聞所望是異故。不可為相例。次於獨覺者。獨一出世之人。無理和事和之義。背僧義故。不為所歸依體也。但以諸獨覺不能說法之釋心。於獨覺者。不可為僧寶故。非所歸依體事。理在絕言之上。重又述此故也。更不可有其過耳。 答。正理論意。於無漏法捨緣不云。練根捨云事可有。其故。於退失既攝果退姓退。於得果何不攝得果練根。以退思得其義可同之故也。 問。論文。異心無心亦恒轉故爾者無心者。亙二無心定歟。進云。寶法師。無心者滅定付之。得別解脫戒之人。不遇於緣。有為外道之義者。無心之言。何不亙無想定歟。 乘信等業如此疑之(云云)。 尋云。正理論意。於退失攝果退姓退云事。何處見歟。 答。乘信云。於北州不造不善順生業者。凡北州人成生欲天決定業故。成天決定業之後。不可有造天不善順生滿業之義歟。設於餘三州者。次生可生天。成決定業之人。不可造不善順生業也。既成天決定業故。此後都不造不善順生滿業也。於北州者。次生可生天之義決定故。都不可造不善順生滿業也。引業自先成之不造之故。總不造不善順生業也。 問。今論正理等中。出不成過去道共戒。唯舉初苦法忍事。非無其故。凡於得果練根初位。尤可有其藍。初得果時。誠雖不成過去道共戒。還得位可成過去道共戒之故也。於苦法忍者。既無此藍故。述聖初除過去。唯簡之也。婆沙論中。 答。薩婆多宗意。於順現業。不可有轉義也。既是定業也。如何轉之。其道理更不可疑之。但於轉福感壽等釋心者。一義云。羅漢果聖者。起無貪相應思。修布施行之後。入邊際定之後。起定了發願。兩前生留不定業不受彼。乘今生所起無貪相應思力。感現在命根也。兩前生留不定業。云轉福異熟業也。實非云福業轉感壽果。壽業轉感福果也。 答。光法師意。於佛果位。可成不染無知也。其故。光法師意。不染無知許通善。而於善法捨緣。不舉成佛位故。猶可云成之也。但於佛果位不可成不染無知云難者。於佛果位。雖成不染無知聚。不現行故。可云斷也。是則不成不生二斷中。不生斷也。故無過歟(定範法印之義也)。 一義云。設雖不染無知通善。云意於佛果位。更不可成之也。未成佛來所有一切有漏不染劣惠為體之所判。則此意也。但於善法捨緣不舉佛果位云難者。此別緣力故。不舉之也。例如善法捨緣不舉入無餘位。凡如此別緣之事。更不可有其過也(賴惠法印之義也)。 答。頂善根隨轉戒。於破戒可有捨對治也。婆沙論第七卷一段云問答。未得未至地人。思惠無間始可有起頂善根之義亦爾之言。其旨分明也。若有許此義者。有捨對治云事。又不可疑之也。但於不舉捨對治云難者。就善根次第起之類論之故。不舉捨對治也。更不遮始起頂善根之人有捨對治事也。 答。見非見所等四句不同。限身念住。不可亙餘三念住也。但於眾事分說者。凡於彼眾事分者。其誤是多也。更不可依用之矣。或又正理論等中一師意。意識相應有漏善心中。有非見之類(云云)若眾事分當彼師之義歟。 答。於北州造不善三業事有多義。一義云。就引業論造業故。北州之人云不造不善順生業也。善業可感欲天果報之故。若夫造北州業。加行位唯造欲天滿業之類可有故。於善順生業造之也。一義云。任婆沙抄解釋。於北州不造不善順現業也。其故。北州者。四州之中勝處。惡業不境減故。彼處所造不善業。其性微劣。不感順現之果報也。感順現果報之業。其力可強減之故(云云)一義云。於北州不造不善順生業事。六欲天者。殊勝之果報。北俱盧者。惡業微劣之所故。於州所造不善業。不可有感欲天順生果之義也。(云云)。 答。今時未滿千年之光法師解釋。可云製本疏之時也。其故。法蜜部心。正法滅時。云捨戒之義破了。引下論二說了。若依前說。今時未滿千年等者。法蜜部心。與此文引合如之。法蜜部正法滅時捨戒者。今時說戒羯磨未止思故。未滿千年云文心也。今此文正非破法蜜部之執。只總顯正法住時也。以實論之時。今時可過千年也。故寶師破今時未滿之釋也。若依後說。教法住時過千年說故。又依此說。作容過千年等之釋也。第二十九卷寶師釋中。以有釋證法等之後釋為正判。相□當所破光法師之釋也。故兩卷引合。能能可令得心之也。 答。□生聖者不發癡所生色業者。癡是見所斷。聖者斷之故也。但於修所斷癡可色業云難者。凡修所斷癡者。隨他起非自力起故。修所斷癡不云發色業也。則或從貪嗔慢而起。或從忿等而起故。云貪嗔慢乃至忿等所發色業。不云癡所生色業也耳。 答。苦法忍相應思為非業為因法事。凡披品類足論之一段。廣出業法之時。雖舉身語業及思。正就業論諸門分別事。唯以思為業也。故苦忍相應思。以思無為因之義。故出非業為因法也。則彼論中。以身語業。云隨業轉法。其潤色起耳。 答。於無色界有非心為因法云事。品類足論所說分明也。於非心為因法。云三界遍行修所斷隨眠隨增之故也。則出其體者。等流同分。并彼界法上非得是也。俱舍論中。於無覆無記同類因有四說之中。以第四說。光法師為正判。而於不相應中除四相之外。以心不為因故彼等非心為因體云事。更不可疑之。答。薩婆多宗意。犯重人現身不入聖得果云事。光法師之今解釋分明也。其故犯重必可為地獄定業故。不入聖得果也。於四極重感墮罪中之論文。則此意也。但於斷善邪見者。是意業故。若發露懺悔續善者。乃至可證羅漢果也。婆沙三十五卷中。此旨分明也。 答。有餘師說。順現法受業。餘生亦得熱之文。則可云下譬喻者之義也。其故光法師。以今此義。有餘經部師說釋而云譬喻者。豈非經部之義耶。依之正理論中。但置譬喻者之詞。婆沙論中。以餘生亦得熱之義。云譬喻者。以八業家之義。說復有餘師說。其則兩師其義同之故也。 答。有漏道證一來果人。於胎中過去道共無表成不成事。可有二義歟。其故。婆沙等論中。有漏道證不還果人。於無漏勝果道。有起不起之二說。寶法師雖有正否。論文并光法師等。更無正否之故。以彼例之。有成不成二義所成申也。 答。得近事近住。勤策三戒之時。可云不得不雜穢業道也。其故。凡於今此三戒者。本自製身三語。得今此戒之時。何可得不制不雜穢業道耶。但於虛誑語業道之時。必兼雜穢語云難者。成遮誑語之時。正不成虛誑語體語表極微。雖為雜穢語所攝。虛誑語體即不云雜穢語。凡光法師等意。破念法師即雜穢語之義。虛誑語雜穢語。其體各別之故。得近事等戒之時。不可得不雜穢業道也。 答。離欲染第九無間道位。自相續九品煩惱。相望不可有緣縛斷也。於品之無間道位。斷同部同品縛用之故。得自性斷無為。不可得緣縛斷也。自相續中等之論文。則此心也。但於自相續煩惱互緣之云難者。設雖有同部異品縛用。既斷同部同品強縛故自性斷。非緣縛斷也。凡立五品之不同。論能縛之強弱事。光法師釋。誠以委細也。事是廣博難成者歟。 答。於北州不造不善順生義云事。一兩義。次上注之。但於諸處造四種等之文者。想於五趣論造業之時。於地獄想不造善順現業故。別遮之也。於北州者。誠雖不造不善順生業。想於人趣者。具造善不善四業故。不遮之也。於人趣想不造不善順生業者。誠以例難可然。彼地獄全也。是人趣少分也。更不可為相例。若於一趣委論之時。如婆沙論。可云不造不善順生業也。 答。受苾芻戒之人。除雜穢語。犯餘三語之時。兼可犯不雜穢業道也。餘處論中。於處雜語業。必兼雜穢語云故也。 問。聖者以世俗道斷欲界修所斷下下品惑之時。於見所斷下下品法。不得無漏離繫得凡聖者以世俗道。斷欲界修所斷下下品惑位者。即不還果證得之時也。尤於見所斷法。可得無漏離繫得歟。 答。成就近或勤策苾芻三戒之人。犯身三語一戒之時。俱可云犯三戒也。 問。有論藏中付明退捨相。且退法種姓聖者。非起或退。有捨道共戒之義凡退法種姓聖者非起或退。難捨道共戒耶。是以退法種姓聖者非起或退。更無捨道共戒之義耶(婆沙百六十九也)。 維摩會講問可疑之也。 答。意識相應邪見俱生法。無惡行不善根俱句也。其故。惡行非不善根者。邪見及不善思也。不善根惡行者。癡是也。故不可有俱句。但於五識例難者。貪不善根。嗔不善根。可為俱句故。非相例矣。於邪見者。唯在意地故。於意識相應煩惱俱生法中。無第三句也。婆沙百十二委細也。可見之矣。 三惡行者。身惡行(身三)語惡行(語四)意惡行(食欲嗔恚邪見)三不善根者。貪也(欲界五部)嗔也(欲界五部)癡也(欲界五部)。 問有論藏意。分離色界染人。不證聖果判。凡披一論前後之文。案四果證得之相。分離色界染人。尤可證之耶。是以分離色染人。可證聖果相例可同。如何。正理論。 維摩會講問可疑之也。 問。論中付明斷善捨相。且寶法師意。中有位受斷善異熟果者。至生有時。可云有續善之義耶。答。兩方。若云有續善之義者。凡斷善邪見者。既亡九品之善根。久受一劫之異熟。於中有位。受彼異熟果者。忽至生有時。難有續善之義耶。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餘處解釋中。可有此義如何。 問。或論藏意。羅漢善眼識。初現起時。成一恒住可云耶。付之。既眼識初現起位也。如何可成一恒住耶。 問。欲界所繫苦集。現觀邊所修世俗智。可云緣色界耶。進云。不緣付之。色界所繫苦集。現觀邊所修俗智。緣無色界耶。如何。 答。於同分者。三界互可現前也。其故。見餘處論文。於不相應行。不立等無間緣之故釋不相應行○三界及不繫。可俱現前故(云云)光法師釋此文。同分亦有多體。於三界中。可俱現前(云云)解釋無論可有此義。出其體者。先依身欲界起色界心品之時。彼心上同分。此色界繫也。起無色界心之時。彼心上同分。又無色界繫也。依身色界之人。准此可知也。 尋云。今此同分者。何同分耶。答。彼心品之上能同法同分也。 難云。於非得并非擇滅得者。隨依身判姓類云同分。何不然耶。答。 答。修練根之時。以近分地為無間道。以根本地為解脫道之義可有也。但於婆沙論中不舉之云難者。一義云。既舉用樂遲通行及苦速通行作所作事故。相從不舉用苦遲通行及樂速通行。作所作事之類也。凡見一段婆沙論之文。舉苦遲樂遲。不舉樂遲苦遲。舉苦速樂速。不舉樂速苦速。是則其潤色也耳。 私云。用二有五類。初類苦遲樂遲。第二苦遲苦速。第二樂遲苦速。第四樂遲樂速。第五苦速樂速也。婆沙九十三也(一義云。修練根之時。以近分地為無間道。以根本地為解脫道之義。不可有也。其故。起根本地事難故。以近分地為無漏道之後。以根本地不為解脫道也。起近分地事易故。以根本地為無漏道之後。以近分地。又為解脫道也云云。) 問。論中付明退捨相。且不動種姓羅漢果聖者。可云退所得功德耶。兩方。若云退者。凡不動種姓羅漢果聖者。悉斷鈍姓之無知。既得不動之稱。豈於所得之功德。可有退失之義耶。是以光法師今解釋中。引正理論說。若不動法無學俱無述。無退失之義定。若依之爾者。披正理論餘處所說(餘處正理論中。破世親論主非練根得亦無退理之文)不動種姓羅漢果聖者。退所得功德如何(以知。眾賢論師意。不動種姓)。 問。付明異熟果相。且緣力斷善人。於中有位。可云受斷善異熟果耶。兩方。若不受者。凡斷善邪見者。既亡九品之善根。久受一劫之異熟。設雖緣力斷善人也。何於中有位。不受彼異熟果耶。是以因力斷善人者。於中有位。受斷善異熟果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緣力斷善人。於中有位。不云受斷善異熟果耶。如何。 答。今此二類之外。更不可有處中無表也。其故。今論所說分明也。但於正理論之文者。處中善不善。其姓是廣故。於有無表處中善不善者。雖為善惡戒種類所攝也。於無無表處中善不善。并無記者。云非善戒惡戒之所攝也云爾。非云有處中無表非善惡戒所攝之類歟(云云)。 此義不可用也別紙委細注之。此義有難歟。 問。付明定道二戒退捨相。且非起或退非種姓退。可有捨道共戒。不捨定共戒之義耶。兩方。若云有此義者。退捨之種類雖廣。更不可過今此之二類耶。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六十九)中。可有此義如何(同有論藏意)。 答。於處中無表不可有離染捨之義也。論疏中不舉之故。但於善憂根。既為處中能發。能發既離染捨也所發無表可同云難者。所發無表稍劣故。離染之前可捨之也。例如生得善所發處中無表。能發後捨。所發加行位捨之也。 答。卒爾命終事。珍海云。 抄第六末(論十八)云。論問頗有順法受者。此下第二頗設問答。初師為正。第二師是妙音。不正義。此宗不許一期生中。造現受業。而彼果在未來故。准下知是妙音義也。 答。空無邊處近分加行心。不緣下地法上擇滅云事。婆沙論九十二卷前後之文分明也。識身論中。色界心緣下地法。唯舉粗等三行。以知。空處近分心緣下地事。可限粗等行相也。若限粗等行相者。不緣下地擇滅事。其理顯然也。但於空處近分心通四念住云難者。斷惑加行道等位所起粗等三行相可別緣下地色等歟。次於非擇滅例難者。婆沙論中。空處近分心。於下地類智品道。上非擇滅。有緣不緣之二說。一處釋中。以緣云義。不正義。述故不可有相違歟。 答。色界繫無覆無記心。以已斷未斷為因之義。不可有也。其故。憶無覆無記心。以已斷為因。未斷無覆無記心。以未斷為因之故也。無色界無覆無記心。其義可同也。但於色界繫有覆無記心例難者。聖者所起上二界修所斷惑。已斷見所斷惑為因。并未斷修惑可為因故。可有已斷未斷為因之義也。次於欲界繫無覆無記心者。預流果一來果人所起見所斷惑所感欲界無覆無記異熟心心所法。以已斷見斷惑為異熟因。以未斷當地無覆無記心可為同類因也。上界煩惱無感異熟果之義故。無相例可答申也。 答。非果法者。虛空非擇滅故。唯可云世俗智知也。無果法者。亙三無為故。除苦集道他心四智。可云六智知也。故可有一智六智之不同也。 答。一剎那定道戒者。可有多具七支也。其旨第二十二卷神泰法師之解釋歟。但於唯從一具四大種生等之文者。一七支各一具四大種所造云故。更不可有相違。有多具七支者。隨又可有多具能造大種也。次於俱有因難者。多具七支。并多具大種。同一果故。為俱有因。更無其過。一具七支為一具大種。各為俱有因。總論之時。尤可為俱有因也。 答。以聲界云心俱生法。不云心俱滅法云事。一義云。判聲隨欲生故。非異熟聲隨心起。云心俱生法。聲聞斷法。非如色根等乃至命終不相離之故。於聲者。雖有心俱滅之位有間斷之義。不云心俱滅法也(委旨如第十九卷隨見抄也。此義無謂歟。) 答。於發表通果心者。不可云唯緣現在也。其旨光法師第十卷疏重案道理。於發表通果心。必可有因等起心故。因等起心品現起之時。可緣未來所發表也。但於他心例難者。他心不可有因等起心品之故。非相例難也。初他心一化者。初全一心各一化云文心也。 答。四靜慮者。靜慮之稱唯限善故。可隨增遍行修所斷隨眠隨增也。於無色者無色之稱廣亙三性故可隨增一切隨眠隨增也。 答。依第二靜慮證不還果之人。證第四果之時。必可捨喜根相應不還果所攝。無漏隨轉戒也。依第四靜慮捨之根事不同也。但於第三禪例難者。依第三禪證不還果之後。依未至地修練根了。則依此地證羅漢果之時。不可捨樂根相應無漏隨轉戒也。本自不成利根所攝不還果體之故也。若諸不還依下練根不得果之心也。 尋云。依未至地修練根之後。何不起勝果道耶。 答。彼非不還果道非疑也。 答。集智相應非無願三摩地相應法者。唯可限無願三摩地一種也。其故可知。但於無願三摩地相應。非集智相應者。道下四行相。苦下苦無常二行相。并集法類忍位也。故不可限一種。次於苦智相應非空解脫門相應者。苦下苦無常二行相。故不限一種無過也。 答。法處中不可有受相應非隨心轉之也。心王者非法處攝故。隨心轉非受相應者。受心所并心王上得四相等也。俱句餘除受餘心所也。但於例難者。法處中隨尋轉非伺相應者伺也。伺相應非隨尋轉者尋也。俱句者。同時心心所也。故無過也。 尋云。無色界等流同分并非得。何以異熟心所法。不為同類因耶。答。婆沙論中。非三性根為因。又非無因之根。出舉命等八根。如解釋者。命等八根以異熟無記心心所不為同類因以之例之。無色界等流同分并非得。以異熟無記心心所不為同類因歟。可思也。 答。今此一段。以無間道名證也。故超越證不還果。見道類忍現前位。唯可修無願解脫門也。見道不修異類故。證一來果之時。准之可思也。羅漢果證得之位。所修是廣之故非相例矣。 答。以等無間緣果望彼緣之時。可有為異熟果之義也。如彼無想異熟者。以善入心望無記出心之時。可有為異熟果之義也。又等無間所起心品故。望入心之時。出心又可為等無間緣之故也。光五可見之也。 答。一念眼識流至三世之時。現在未來相對。於所緣不可有不同也。凡判五下生自世。五識可生未來。唯緣未來。現在唯緣現在之故也。但於識身文者。彼眾同分現在。非剎那現在之故。於現在所緣舉。 答。云動業取果用起不起事。一義云。於五趣俱可起取果用也。既是動業之故。於五趣俱可起之也。但隨其緣起與果用事可限一處也(云云)。 別解脫能發心所發戒捨緣不同事(婆沙百九十六)道類智次念果道云事(婆沙十八在之)。 問。論疏中付說異熟果相。且尊者妙音意。聖果證得之後。無想定所成果報。現起之義。可云有耶。兩方。若云有此義者。凡正理論一師。無想定通不定業云義意者。是同妙音義。而彼論一師意。述無想定通不定業。不云聖果證得之後彼果現起。以知。妙音意不許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妙音意許無想定通不定業者。設雖聖果證得之後也。何無彼果現起之義耶。旁難思。如何。 問。付判諸業相。且斷善邪見。必可云為牽引業耶。兩方。若云不必牽引業者。凡斷善邪見者。忽斷九品之善根。久感一劫之異熟。既猛利業也。尤可限牽引業耶。若依之爾者。尋斷之緣。廣亙因力緣力。勿感果之力。可通引業滿業也。如何。 答。羅漢向聖者。成極外十三等至判。不舉依身空無邊處未離空無邊處人事。凡今此一段之廢立。非論暫時也。得果位有此義。廣取諸論之故無相違。 答。於順解脫分善根隨心轉戒有無。可有二義也。一義云。於命善根不可有隨轉戒也。其故。頌文結聞思成三業。長行述傳說如是。順解脫分。唯聞思所成。通三業為體。光法師釋此文。毘婆沙師傳說如是。順解脫分。唯聞思所成。非生得善。以彼劣故。非修所成。唯欲界故(云云)准此等之解釋。不可有隨心轉戒也。但於定地所攝不淨觀者。是可云順決擇分善根也。故不可有相違耳。一義云。定地所攝不淨觀。并持息念等。可云順解脫分善根也。順解脫分善根廣故。可有隨心轉戒之類也。但於聞思成三業等之文者。彼暫據初殖順解脫分論之故。不可有相違矣。是則先德禪那院義也。尤可依用之矣。 動業取果用料簡之。天等可熟業。於人起感果之時。於天趣取果用。雖然由別緣力。於人趣可起與果用也。付取果用云天業。由別緣感人果也。業望果之時。同是一果故。於一果可起取果與果用。不可來無取果與果過之也。是果於天趣雖可受之。別緣力於人趣受之。則被云人果也。故不可來五趣雜亂之過耶。於一果俱雖取果與果用。依緣力轉之。於人趣受之也。故望果之時。俱可有取果與果之用也。又此業是報定時不定業也。凡時報俱不定業。都云不感果也。若有感果之義者。不可云報定之故也。又是異處熟業也。於羅漢寄受業者。是又報定時不定業也。但羅漢依勝定薰修力事。凡三有輪轉之。問自然或天業。於人趣受之。或人業。於天趣受之也。故不依勝定薰修力也。於羅漢者。盡煩惱都不可受地獄生故。彼地業報定時不定業。依勝定力。彼地獄果於人趣受之也。於動業者。流轉之間。自然受之故。不可為相例。凡動業者。於天起取果用。之時。望天果起之。依別緣力。於人趣受之時。則被云人果也。是則別緣力也。寄受業乍被云地獄業。於人趣受之故。彼此又各別也。果其體雖一。依別緣力。或云天果。或云人果。其果體一故。於一果可起取果與果之用也。 苾芻及尼戒體事。光法師初釋心。不論遮戒互得不得。只先望七支。成戒體一義也。次二釋以下。論遮戒得不得之義也。凡光法師解釋。常習先總釋之。下別委釋之也。第二釋心。互得遮戒云。第三釋意。互云不得之也。三釋其意。如此(云云)。 自然得戒限佛麟喻獨覺云事律中有之。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七種得戒在之。十誦律十種得戒在之(云云)五十八。 答。道類智唯加行得者。凡稱道類智名事。次第相生第十六心是也。故唯加行得。非餘緣得。於預流果例難者。道類智預流果。其體雖同。其名有異也。其故道類智第二念等現起之後。若在斷惑道。若在非對治道。云預流果。不與道類智名也。正得道類智稱事。第十六心之位也。第二念以去雖成就之。成就之時。云預流果。不云道類智也。故自上果退又種姓退云退住預流果。不可云退住道類智也。第十六心次念。得果道名。又類智名也。依名有此不同。論體無其差異也(已上乘信義也)。 答。具縛異生得未至地。彼命終位。可捨未至地功德也。但於命終捨法。唯出暖等四善根者。彼決定故出之。未至地功德者。若生初禪不捨之。若當地還生時捨之。其義不定故。不云命終捨法也。然而實論其捨時之時。則可云命終位也(已上乘信義也。私云。爾者。可云何捨耶。或義云。可云自地捨也。彼既未至地善心也。自欲界生欲界故。可云自地捨也)。 答。異離欲異生。於離染地。可造順後業也。但於三分別段之文者。離染之後。入聖得果。都不還生之類云。故無過也。元瑜之釋此旨見(云云)。 承久三年十二月之比隨聞抄之了。 右筆華嚴宗末學大法師宗性(春秋二十夏□八迴) 俱舍論第十五卷抄_ 俱舍論第十六卷抄(上) (此卷闕)_ 俱舍論第十六卷抄下        問題 問。今論前師云十惡業道互為加行後起。後師云互不為加行後起。正理論前師云互不為加行後起。後師云互為加行後起(云云取意)爾者。光法師兩論二師正不如何判之耶。 問。殺生等自作六業道根本成時。必具表業可云耶。 問。今論意。遣使殺等根本成時。必可具表業可云耶。 問。論文云。七善業道。若從受生。必皆具二。謂無表無。受生尸羅必依表故爾者。攝自然見道二種得戒可云耶。 問。七善業道受生無表。不以大種為所依可云耶。 問。靜慮無漏二種律儀。依表業生可云耶。 問。定生無表。非大種所造可云耶。 問。有漏業道加行位必發無表可云耶。 問。不善業道根本後起。從三不善根生可云哉。 問。頌文云。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邪見癡究竟。許所餘由三爾者。光法師意。初剎那等起論業道究竟可云耶。 問。殺生業道依貪究竟義可有耶。 問。盜業道由嗔究竟義可有耶。 問。光法師意。以擇滅為名色體可云耶。 問。光法師意。粗惡語表業必依名等起可云耶。 問。殺生等加行究竟時。必成彼根本業道可云耶。 問。所殺人住死有時。能殺人成業道可云耶。 問。頌文云。殺生由故思。他想不誤殺爾者。寶法師如何釋耶。 問。盜業道者。為必於現人成之。為當於過去人成之義可有耶。 問。婆沙評家意。盜現在率都物者。於何處結罪耶。 問。論中述虛誑語業道解義緣云。善言義者無迷亂緣。耳識已生名為能解光法師述此文作之耳識能解意識能解二釋。爾者。以何釋為正判耶。 問。仙人意憤成殺業時。有表業可云耶。 問。頌文云。染心壞他語說名離間語爾者。寶法師具幾緣判耶。 問。頌文云。諸染雜穢語。餘說異三染爾者。初師意雜穢語表業者。虛誑語等表業。其體同可云耶。 問。今論意。雜穢語業道具解義緣可云耶。 問。於雜穢語立不誤緣可云耶。 問。以欲界五部貪悉名業道可云耶。 問。聖者起癡所引離間等三語可云耶。 問。依身無色有學聖者。必成過去律儀可云耶。     俱舍論第十六卷抄下 問。今論前師云十惡業道互為加行後起。後師云互不為加行後起。正理論前師云互不為加行後起。後師云互為加行後起(云云取意)。爾者。光法師兩論二師正不。如何判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正理以後說為正。此論以前師為難。即以前師為正付之。依解釋披兩論。今論前師說又諸業道展轉相望容有互為加行後起。後師判貪等不應能為加行。非唯心起加行即成。唯起心時未作事故。正理論前師述有餘師說。貪等不應能為加行。非唯心起加行即成。未作事故。後師云。如是說者。貪等雖非所作事性。然彼貪所緣境生時。非無力用。由有力用得加行名。方便引生諸業道故若爾。二師之異說。兩論既是同。但前後為異。然俱舍以云互不為加行後起為正。正理論以云互為加行後起為正之旨成之。何可釋此論以前師為難判即以前師為正哉。若論以前師為正者。其意可與正理同。何至下可會作論意異。不為加行據親無力能。為加行據疏有力哉。 答。此事未見其義憑蹤。尤為珍重所令說耳。今驚疑問之旨親披解釋之文。誠難得其之一趣。然而倩案之。則得其旨。所謂正理論正初師並有餘師之言。後師唱如是論者之語。正不自顯然也。今論二俱不表邪正之差異。故先就顯了所判。正理以後說為正也。於此論者。其不難辨。故以難之言為由所判。即以前師為正也。其前師者。是正理之前師。非此論之前師也。此論前師存互為加行後起之義。豈此論本意哉。故下述貪等不應能為加行。非唯心起加行即成還難前師。是則於此論者是後師。於彼論者是前師也。若爾。此論以前師為難。即以前師為正者。以正理論前師之意難此論前師。故知。此論之後師是正義(為言)若不爾者。此論以前師為難。即以前師為正之釋。太難得其意故也。疑難之趣頗此意歟。而如今成得其意之時。更非疑者歟。 尋云。以何知今論意存十業道互不為加行後起之義耶。 答。論云。貪嗔邪見。纔現在前。即說名為根本業道故。無加行後起差別於貪等既無加行後起。況十業道互相望之時。為加行後起哉。尤為准例者歟。 又尋云。光法師。釋貪等不應等之論文云。論主敘餘師計為難餘師者何師耶。 答。指上所舉之互為加行後起之師也。可思之。 問。殺生等自作六業道根本成時。必具表業可云耶。答。不必具之可云也。兩方。若必具之云者。凡殺生等自作六業道。種類非一准。設雖根本成之時。何必具表業可云哉。是以遣他六業道根本成之時。不必具之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正披今論之定判。偈頌結惡六定無表。彼自作婬二。長行述若有自作彼六業道。則六皆有表無表二。必可具表業被得。如何。 答。殺生等自作六業道根本成之時分不一准。或有與表業俱所作究竟。或有作表業已所作究竟。若與表業俱所作究竟之時者。不必具表業也。故論中述此事云。謂起表時彼便死等。彼方死等與遣使同。根本成時唯無表故論文既明鏡也。何足為難哉但於偈頌并長行上文者。約多分就大都所判爾也。然至下委成之時。述則六皆有表無表二。謂起表時彼便死等。顯彼自作婬二之理。述後方死等與遣使。同根本成時唯無表故。顯不具表業之旨。若爾。此等之文未違所存之義。何地備難勢之端哉。況於一具之文。引始不引終。頗似矯者歟。何況倩案偈頌文。於無表者。必具之故。云六定無表。於無表業者。不必具之故。只云彼自作婬二。不置定之安。其意在斯歟。重意云。謂起表時便死等以上。顯偈頌之文相。後方死與遣使同以下。顯頌所含之義。可思之。 重難云。於殺生及誑語離間等三惡業道者。設雖有根本成之時。不具表業。於偷盜及粗惡雜穢等三惡業道者。必可具表業被得。何可判後方死等與遣使同。根本成時唯無表故哉。 答。偈頌中。上結染異想發言。解義虛誑語。下云染心壞他語。說名離間語。非愛粗惡語。諸染雜穢語。餘說異三染。佞歌邪論等。至長行云。解義不誤流至此中明知。語四業道。皆具解義之緣云事。若爾。設雖粗惡雜穢二語作表義(見云云)後所罵所染之人生領解之義有之者。根本業道之時。可必具表業哉。次於盜業道者。誠難思。暫迴今案。懸推云。於自作盜業道者。如邪婬業道。必可具表業也。述若有自作彼六業道。則六皆表無表一。謂起表時彼便死。則此意也。於後方死等與遣使同。根本成時唯無表故之論文者。可料簡之。所謂等之言中。唯攝語四業道。不攝盜業道之旨。可存之也。如此得意之時。無強違文歟。別有別違文者。重可了簡也。 或云。若有自作等之彼方死等等。約多分故非相違。或述彼便死等。述彼方死等。舉殺業道不盜業道。故非強病歟。 問。今論意。遣使殺等根本成時。必可具表業可云耶。 答。不必具之可云也。兩方。若必具之者。披論文之前後。偈頌結惡六定無表。彼自作婬二。長行述如是六種若遣使為。根本成時自表無故。遣使殺等。根本成之時。不必具表業若依之爾者。披發智論文云。若成就不善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諸成就不善身無表。彼成就此表如此文者。設雖遣使殺等。根本成之時必可具表業。被得。依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述如表數量無表亦爾。或云。若能發語遣他殺等。由此發得身無表者。必忽成就不善身表。以必能動身手等故本論婆沙之說。必成就表無表業之旨顯也。世親論主意。寧可違依憑之論判耶。 答。遺使殺等根本成之時。不必具表業云事。今論定判分明之上。光法師設遣使殺等根本成時。有何表耶之明釋。難可疑之哉。但發智論之文者。彼暫約自作。約多分。約大都可云爾。何可必決定哉。又前後之文。未考之。重可思之。次於婆沙論如表數量無表亦爾之文者。彼未必約成就不成就門。而分別云。只如身表有三。身無表亦有三。如語表有四語表。語表無亦有四(為言)歟。何可為強難勢哉。次於同若能發語遣他殺等之文者。誠以難思。然而倩案之。就能發人之能發心。所發業之未息之位。所教人速往所殺等之時。所作究竟所判爾也。若經多時隔遠路所作究竟之時。能發人何可必有動身發語之義哉。況正述其成表業之所以云。以必能動身手故重見下文也。故知。發言遺他施等。由此發得身無表者。必亦能動身手等故。由此成就善身表業明知。能教人之表業等未止息之時。所發人所作究竟故。能教人亦成就表無表。故評家意。破遣使殺等根本成之時。無表業云不正義。而成就根本成之時。有表業之旨云事。非謂云爾。故經多時。交餘念。表業止息之時。唯成就無表。不成就表之義。無之。何為違文哉。又設雖評家意。至後時猶必成表業之義存之者。彼既違道理。世親論主。何可必用彼說哉非以婆沙評家為量。其旨炳然也。 問。論文云。七善業道。若從受生。必皆具二。謂表無表。受生尸羅。必依表故爾者。攝自然見道二種得戒可云耶。 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攝之者。凡自然見道二種得戒者。無漏心現前位所得之散戒也。何可表業轉之義哉。是以披今論餘處之定判。述十種得戒之相云。一由自然。謂佛獨覺。二由得入正性離生(乃至)如是所得別解律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光法師釋此文云。謂初二種不從表生後依表生。 何況此是受生尸羅。彼非受生尸羅。彼此義門遙異也。何今文中攝之可云哉。若依之爾者。欲界無表。必依表業而生。設雖自然見道二種得戒。何不從表業可云哉。依之見下論文云。欲無無表離表而生光法師釋此文云。欲界中無有無表離表而生若爾可以自然見道二種得戒攝必皆具二之文中云事。論判解釋實炳然也。如何。 答。此事諸論之難義。諸師之異端也。然而依光法師意成之者。於餘處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文。或云非必有根本表發。或云非必定依自類表發。或云餘師義之三義有之。故光法師釋云。或可通據加行根本(乃至)若不爾者。遺使殺等根本成時。有何表耶。 又云。或可。無表非必定自類表發。顯互發也又云。前文敘餘師義次於下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文。亦或云欲無無表離根本表生。或云欲無無表離加行表生。或云餘師義之三義有之。故光法師釋云。若彼仙人及布□他時而不動身。亦不發語。於欲界無有無有無表離表而生。此殺誑語如何成業道。 文云。言欲無無表離表而生者。通據加行根本兩位。必有表業。能生無表(乃至)若不爾者。遣使殺等。根本成時有何表耶。 又餘處云。下文論主敘餘師義難二文既致相違。故互立義會文之時。各有三義。其中依加行表。根本無表生之釋意。不以自然見道二種得戒。攝今必皆具二之文可云也。故光法師釋之解云。既言受生。明非自然見道。此文據生尸羅故言具二。前文通據自然見道得戒。故云非必定依表業而發問。若言有離表生。何故下文方欲無無表離表而生。解云。下文論主敘餘師義難。或通據加行根本。故言欲無無表離表而生。若不爾者。遣使殺等根本成時有何表耶依根本表彼無表生之釋意。以自然見道二種得戒攝今必皆具二之文可云也。故光法師釋云。佛與獨覺五苾芻等。要期受故。受生類故。亦名受生。若作此解。十種得戒皆依表生。問何故前言非必定依表業而發。解云。前文敘餘師義。或可。無表非必定依自類表發。顯互發也。如前解釋。若作此解。善順下文欲無無表離表而生如此得意之時。二義之趣能成。兩方之疑被遮者歟。 尋云。於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文。與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文者。各作或云依加行表。或云依根本表之異釋。何故於必皆具無之文者。唯依根本表。不依加行表之旨成之耶。 答。於餘處之文與下論文者。未必分加行根本故。隨應。或云依加表。或云依根本表之異釋作之也。於今文者。唯約根本不約加行故。所不及異釋也。故論中。釋惡六定無表彼自作終二等之頌文云。如是六種若遣他為根本成時自表無故。若有自作彼六業道。則六皆表無表者。謂起表時。彼便死等。後方死等。與遺使同。根本成時。唯無表故光法師釋問起頌答云。上論文云此下。第二明業道差別。就中一約表無表明。二約三根以辨。三明業道依處。四問答分別。五明業道相。就約表無表明中。一約根本明。二約前後辨。此即第一約根本明誰可疑之哉尋云。必皆具二者。為唯約自類表。為當通他類表耶。 答。或云約自類表。或云通他類表之二意可有之也。故光法師釋云。如受大戒。依七表業。發七無表。止善微細其相難了。雖有語表。不令人聞。如鬼語等人不聞故。既言必皆具二。明知。表無表無業數皆齊等。大戒既然。餘戒例爾。又解。若羯磨受戒。依身三表。正發身三無表。兼發語四無表。若有語表如何不聞。既不聞聲。明無語四表。若三歸受具。依語四表。正發語四無表。兼發身三無表由隨師語而發戒故。七支無表。雖有互發必定皆依表業而生。故言必皆具二。非方一一各別表生。餘近事等三歸戒。唯一語表。發四無表。 又尋云。抑以非必定依表業而發文為本之時。以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文云敘餘師義。以欲無無表離表而生文為本之時。以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文。云敘餘師義意如何。 答。存非必定依根本表發之義之時。以欲無無表離根本表生之義之時。以非必定依根本表發之義。為餘師義。是一釋意也。又存非必定依自類表發之義時。以欲無無表離自類表生之義。為餘師義。存欲無無表離自類表生之義之時。以非必定依自類表發之義。為餘師意(為言)。 又尋云。何故無非必定依加行根本表業而發之義耶。 答云。欲界無表之總之依加行根本二表而生之義無之故。亦違欲無無表離表而生故。可思之。 問。七善業道。受生無表。不以大種為所依可云耶。 答。可以大種為所依也。兩方。若不以大種為所依者。凡以無表名色者。偏據所依大種為色法。若不以大種為所依者。據何忽可於無表立色法之名哉彼大種所造性。由此說無表之性相。何足為怪哉。若依之爾者。正見今論文述。七善業道若從受生必皆具二。謂表無表。受生尸羅。必依表故依此文者。無表唯以表業為所依。不以大種為所依被得。若夫以大種為所依者。寧可於一箇無表有立二種所依之義哉。是以披餘處之論判云。眼識等五所依不定。或有變礙。謂眼等根。或無變礙。謂無間意。無表所依。則不如是。故前所難。定為不齊。變礙名色理得成就何況同論判中云。有釋。表色有變礙。故無表隨彼亦受色名。譬如樹動影亦隨動加之雜心論意。亦存此意如何。 答。凡有宗之本義。論主之正意。同無表之大種。為所依大種立色名云事。其旨餘處論判之所施設也。更不可疑之。餘處論中。結此能造大種異於表所依。述從一和合有細粗果不應理故。其旨炳然也但於必依表故之論文者。雖云未云所依。何可為強違文哉。設有云所依之文者。是只可於依加所之字。更可非約所依之門云爾。全不可為難勢。何況今文中。未云不以大種為所依。何為違文哉。次於一箇無表不可有二種所依云難者。彼如眼等五識。或以變礙眼等五根為所依。或以無變礙過去意根變為所依。何至無表可間二箇所依哉。況於未云所依哉。次於餘處眼識等五所依不定等之論文者。論主通外難。述正義之時。於五識所依者。有色根非色根二種故。約所依立色名之義。不可有之。於無表所依者。唯限色不通非色故。約所依立色名。豈不順道理哉之義成之文也。其所依者。是大種非表業故。是以大種為無表所依之誠證也。何可備難勢之證文哉。次於餘處有釋表色有變礙。故無表隨彼亦受色名之論文者。是不正義也。故正理論破之云。此不應理。隨心轉色不從表生。應非色故何可及會通哉。次於雜心論之說者。今論所舉之有釋則是也。故光法師釋云。是雜心論主義其旨如何。 問。靜慮無漏二種律儀。依表業生可云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定生無表。不依表起。依心生故付之。凡無表之得名。對表業而所起也。故雖靜慮無漏二種律儀。何不依表業而生可云哉。若夫強不依表業而生者。無表之稱號更難遣者哉。是以披餘處之論判云。意業非色。不能表示故不名表。由無表故。無表亦無何況見正理論餘處之文。述佛獨覺及五苾芻入聖相云。然彼先時決定有表光法師則以彼說為依憑述。自然見道謂彼先時決定有表。相續不斷。乃至聖位靜慮無漏二種律儀。依表業而生云事。此等之定判實分明也。如何。 答。凡欲界必無隨轉無表。色界必無依發無表者。光法師餘處之明判也。粗劣之靜慮律義。猶不依而發細勝之無漏律儀。何可依表而發哉。餘處當卷既以符合。何為疑之端哉。此則今論文之所顯也。故偈頌結定生唯無表。長行云。靜慮無漏所攝律儀名為定生。此唯無表但依心力而得生故但於依表立無表云難者。凡表無表相對立之者。就散戒所論也。何約定戒可疑之哉。或云。表業是粗動也。定中是細寂也。故於定心之上不建立表唯立無表也。或云。定無表亦依表而生之義可有之。然論疏中云不依表而生者。定散異之。粗細遙也。故不以表為定無表之依而所為散無表之依也。次於意業非色不能表示等之論文者。准前會通之旨可成之也。況彼於意業。不立無表之所以成之故。非強難勢。次於餘處正理論之說。并光法師之釋者。彼約自然見道二種得戒成其旨故。是散無表非定無表。何來為難勢哉。 重難云。佛獨覺及五苾芻。入聖以前之端身。正聖之表者。是定心之表示。非別解之前相。何以彼為由。忽可來自然見道二種得戒依表而來之旨哉。論判解釋俱難思如何。 答。 問。定生無表。非大種所造可云耶。答。是大種所造可云也。兩方。若非大種所造者。凡以無表名色法者。為大種之所造故也。設雖定生無表。何非大種所造可云哉。是以今論餘處文。述定生依長養無受無異大。正理論餘處文云。定生無表七支相望展轉互生同一果故。唯從一具四大種生。若依之爾者。披當論文述。靜慮無漏所攝律儀名為定生。此唯無表俱依心力而得生故。定生無表唯依心力而生。不依大種力依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無漏戒非大種力。故成無漏。但由心力隨無漏心所等起故有漏定戒相例可同。如何。 答。大種所造性。由此說無表之定判。未簡靜慮無漏二種律儀定生無表。豈非大種之所造哉。但於當卷論判者。為顯定生無表之不依表而生之旨。云但依心力而得生故也。全非為成非大種所造之義云爾。何來為難勢哉。次於光法師餘處之解釋者。為顯有漏自地依無漏隨生處之道理。云但由心力隨無漏心所等起故也。此亦更非為成非大種所造之義云爾。何可備疑難之端哉。次於有漏定戒者。無漏或之為細勝。猶為大種之所造。有漏戒之為粗劣。豈非大種所造哉。是以次下之文云。有漏戒由大種力繫屬界地故不相似何隱此文稱難勢哉。 問。有漏業道加行位。必發無表可云耶。進云。論中述加行定有表。無表或有無。不必發之付之。凡加行者。引根本之方便也。而根本位必發無表。加行位豈不爾哉。例如見諦道位。發道共戒故。四善根位。發定共戒也。何況見餘處之論文。或述三殺。一誑語。一殺生加行。或云造逆定加行。無離染得果。加行之罪業。感那落迦果。障離染得果若加行位。不發無表之義有之者。寧可施如此之功力哉。 答。凡異熟因。不善及善。唯有漏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不發無表之表業。何無感異熟果之功能哉。皆能招異熟等流增上果者。論判之所顯也。設雖不至根本之身語何無障凡聖益之力用哉況加行者。纔發身語二業。引根本業道云許也。何可必施無表俱生之作用哉。若夫必發無表者。更不可有加行根本之不同。立三位差異。豈非無用哉。就中成表非無表住中劣思作者。餘處論判之施設也。豈不聞加行善惡哉。若爾。有漏業道加行位不必發無表云事炳然也。如此成之時。諸難自被遮者歟。但於見諦道四善根例難者。凡以四善根為加行。以見諦道為根本者。有漏修慧十六行不現前。無漏十六行難現起之故也。非必以定共戒為方便。以道共戒為根本者哉。設雖彼此相望。為加行根本。定散大異也。有漏無漏亦各別也。何可為所例哉。次於一殺生加行之文者。自本不遮加行中自有發無表之類。何為疑哉。次於造逆定加行之文者。准前可會之也。 問。不善業道根本後起。從三不善根生可云哉。進云。論中述加行三根起彼無間生故。根本後起不從三根生付之。加行既從三根而生。根本後起豈不爾哉。是以於善業道根本後起者。從三善根而生相例可同。如何。 答。凡貪嗔癡是本惑故。必無俱起之理。然前七惡業道根本。及意三惡業道。依時隨應。或有唯由嗔而究竟。如殺生粗語嗔恚三業道。或有唯由貪而究竟。如偷盜邪行及貪三業道。或有唯由癡而究竟。如邪見一業道。或有由三根而究竟。如誑語離間雜語三業道。既於十業究竟之時。有如此不同。故不得一相之由三根而究竟。乃至云由一根而究竟。尤分別可顯其相也。故下偈頌文云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邪見癡究竟。許所餘由三彼後起准例可思之。而於彼加行者。隨應從三根而生。其相如誑語離間雜語三業道之根本。今述加行三根起彼無間生。則此意也。若依此意者。意三惡業道。亦隨應從三不善根而生。其相如前七業道加行之從三不善根而生。頌文結貪等三根生是也。若爾。總云前七惡業道三位。及意三業道之生起之旨。云隨應從三根而生。更不可云一一皆從根而生者歟。次於前七善業道三位之例難者。無貪無嗔無癡三善根。必並起故。彼三位從善心而發之時。必皆從三善根而生也。此中無貪無嗔二善根。是大善地法之攝。無癡善根是大地法之攝故也。彼此義門遙異也。混而不可難之。故光法師解釋中云善法相順故。三法並生。惡多相違故。貪嗔不並。 尋云。三根中癡不善根者。獨頭相應二無明中何。 答。是獨頭無明。非相應無明可云也。若約相應無明論之者。下云十惡業道究竟之時。尤可云十惡業道皆由癡而究竟。既不爾。知約獨頭無明論云事。 問。頌文云。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邪見癡究竟。許所餘由三爾者。光法師意。約剎那等起。論業道究竟可云耶。進云。光法師判後之二解。俱可為正。約因等起。剎那等起論之。付之。於因等起位者。業道未成。故名之加行。不名根本。何可約彼論究竟之義。是以餘處論中。明業道之聞思俱轉之相之時。上述三俱轉述之義。云謂以嗔心於屬他生俱時殺盜畢。下會若爾所說偷盜業道由貪究竟。理應不成之難云。依不異心所作究竟故。作如是大判應知約剎那等起。論業道究竟云事。此等實分明也。依之寶法師意。簡因等起之解同剎那等起之釋次剎那等起心。通三性故。不隨彼心判身語二業之性類餘處於轉善等性隨轉各容三之論判。其旨實炳然也。若強約剎那等起。論究竟門者前七業道。皆了依三根而究竟。又自本依自體而究竟之義。不可有之。意三業道。依何方可論究竟之義哉。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邪見癡究竟。許所餘由三之偈頌。豈非設徒然之決判哉。次因等起。剎那等起。其相遙異也。何可成約二種等起之義哉。 答。此事光寶兩師既及異釋之上者。定是為性相之難義歟被得。故光法師大致斟酌作三釋也。然而自判正不。以云約剎那等起。云約因等起剎那等起之後兩釋。為正之旨成之。仍今可存通二種等起之義也。所謂就十業道中。且以前七業道。望因等起。剎那等起二心之時。因等起心是親。剎那等起心是疏。故隨因等起心判性類。不隨剎那等起心判性類。餘處論判中。述等起有二種。因及彼剎那。如次第。應知名轉名隨轉。則此意也。故光法師初釋云。剎那等起。即通三性心不定故。彼非究竟。若因等起心性即決定。以決定故。從彼究竟。然不以此釋為正者。暫所住論之也。所謂論中釋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等之頌文云。殺生粗語嗔恚業道由嗔究竟。要無所願。極粗惡心。現在前時。此三成故(乃至)以貪嗔等現在前時。一一能令此三成故此則一途之說相也。若約實義云之時。就究竟之所由。可有因等起剎那等起二心。論文暫約剎那等起心論究竟。初釋還約因等起論究竟故也。然而遂論釋互顯義。故不可致相違者歟。例如餘卷解釋中述業道思俱轉之相。會今論約剎那等起思論之。婆沙雜心兩論約因等起思論之相違。作二釋。其中初釋。成論意各別之旨。第二釋。述和會之義門。其第二釋意云。俱有二種。是是並俱。謂同剎那俱時並起。二是有俱。謂前後俱由有故。彼前法故。此從法得有。俱舍據並起。不說無心﹐婆沙雜心通據有俱故。兼說無心。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也。此義意會因等起心。在加行位。究竟義。在根本位云難者。若無因等起心者。難有剎那等起心。若無二種等起心者。前七業道。爭得成哉。還知。前七業道。源由因等起心而成云事。若爾。由因等起心。論業道究竟。豈不立道理哉。彼由有彼前法故。此後得有之釋。豈非顯此意哉。次於餘卷依不異心所作究竟等之論文者。准上所引之光法師餘卷之解釋。可會之也。次於寶法師之解釋者。為人師之異釋。何足設會通哉。況為違光法師之定判故。作彼釋。何可劬勞哉。次約剎那等起心。論業道究竟者。其文理粗。先成文畢。重成其道理者。加行位三業未究竟。根本位三業始究竟故。約剎那等起心所論業道之究竟也。誠以貪等未至根本之位。希求之意樂未滿足之。貪等之已至根本之位。希求等之意樂已滿足。尤以前七業道望剎那等起心。可談究竟門也。彼殺生粗語嗔恚業道。由嗔究竟。要無所顧極粗惡心。現在前時。此三成故等之論文。專顯此意也。光法師第二釋。述此中據剎那等起。非因等起(乃至)此文亦據自作者說。其意在斯。此義意。會剎那等起心三性云難者。彼約遣使殺等六業道可云爾。更不可關自作業道者歟。彼此文亦據自作者說之釋。則此意也。依此釋之時。前七業道皆由三根而可究竟云難。兼被遮畢。次於自體不由自體而究竟。由何可論意三業道之究竟哉云難者。光法師自救此難云。貪嗔不善根與貪嗔業道。同一剎那。雖無別體。根道義別故。得說根業道究竟豈無其謂哉。次通因等起剎那等起論之者。若就遣使殺等六惡業道。及自作後方起等之類論之者。約因等起心可云也。若就自作六業道及後方起等并邪亦三業道論之者。約剎那等起可云也。故彼第三釋云。通據因等起。剎那等起。若遣使剎等六惡業道。或時自作後方起等。唯由近因等起三根究竟。非剎那等起。以剎那等起心不定故。容起餘心。非由餘心究竟故。若貪嗔邪見。唯由剎那等起。起三根究竟。非因等起。若自行殺等七惡業道。具由二種。或因等起。或剎那等起此釋意。大都合前二釋用之故。不委之。抑就三解釋。聊似背論文故。暫判正不之。後之二解釋。俱可為正也。就之以實云之者。初釋亦可正義也。 重難云。第二第三釋意。於意三業道。立剎那等起云事。道理未開。其所以者。俱舍一部中。於一法體。分其義門。以名能等起所等起之例。未考得之。於異體分之。例太多之。則餘處論判中。或云。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 光法師釋之云。思是能作能等起。身語是所作所等起或難等起善云。若異類心所起得等。云何成善。此義應思光法師釋云。如疑心續善。於善心後能引善得及四相起。所起得等云何成善。此義應思正理論餘處文云。此業依意。復與意俱。等起身語名為意業此外約法論能等起所等起云事。於綸論判及人師之釋歟。次自判三解正不云。初解非理其非理之趣如何。又述後二解是正之旨云。貪等定由剎那等起其意不可。次光法師自既判正不。以初解為非理。以後二解為正。今何助初解。實為正義之旨成之哉。 答。於意三業道。立剎那等起之道理。誠未通其源致。然而先重豫引論文成之畢。所謂以貪嗔等現在前時。一一能令此三成故之論文。正顯此旨故也。然非謗無其證。光法師釋。述今偈頌之長行之時。引正理第四十一。三師之異說。其第二師之說云。有餘於此作是釋言。即說此法由此究竟。自體生時即業道故(等文)光法師釋云。第二師說。貪由貪究竟。嗔由嗔究竟寶法師引初二師之說畢云。准上論文等起名為究竟。此等皆頌中云。嗔由嗔究竟。貪由貪究竟。與正理論初師不同。同第二師兩祖一同之定判也。何可疑之哉。重案其道理。是只貪嗔邪見起即業道故。不立加行之謂也。若由加行者。立借前念力。既無加行。何可借前念哉。明知。自體還由自體而究竟云事。然於體者無二故。更不可論所出能出。故於一體之上分二義。以限之義為所由以道之義為能由。論業道之究竟。尤順道理歟被得。如此成之時。難勢悉被遮。義道能成立者歟。但於餘處論判解釋等者。就三業論之故爾也。何來為難勢哉。次助初釋者。第二釋中雖云約剎那等起。於遣使殺等六業道者。云亦通果心所作究竟故。似背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等之定判。若爾。初釋意還存道理。何可背論文哉之志自顯。其旨前重成之畢何重擬之哉。 尋云。貪由貪究竟。嗔由嗔究竟之時。等起稱如何可成之耶。 答。能起在貪根及相應心心所。等起在貪道。此則能起名等。所起名起。或能等起在根。所等起在道。 難云。根道義別。隱顯互彰。前念顯根隱道。後念顯道隱根者。光法師之當解釋也。若約一念分根道者。豈不致相違哉。 答。道者目思之所游履之義。根者目令法增長之義。若爾。設雖約一念。何不分根道二門哉。於光法師之解釋。根道之二門。或約前後論之。或約一念論之。何強可一准哉。 此事論家之異說。人師之往釋也。敢不可處聊爾。恐繁不要。委可見光寶兩祖之解釋文。貞禪大僧都祇短抄。及文義要中被記之。 問。殺生業道。依貪究竟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者。偈頌之所顯也。明知。無依貪而究竟之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見餘處之論文。或述剎那緣起之相云。依貪行殺(云云取意)殺生業道。依貪而究竟云事炳然也。 答。於殺生業道究竟之心可有二心。所謂一異心。則貪俱生心是也。二不異心。則嗔俱生心是也。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者。明不異心之究竟也。依貪行殺者。明異心之究竟也。例如今論餘卷中。明業道思俱轉之時。述不善業道三俱轉之相云。三俱轉者。謂以嗔心於攝他生俱時殺盜。若爾。所說偷盜業道。由貪究竟。理應不成。依不異心所作究竟故。作如是決判應知也。文意顯也如此成之時。兩方之疑非相違者歟。 問。盜業道由嗔究竟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者。偈頌之所定也。明知。不可有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見餘卷之論文。述不善業道三俱轉之相云。以嗔心行殺盜(云云取意)盜業道由嗔而究竟云事炳然也。如何。 准上疑之答。可得其意也。仍略(云云)。 問。光法師意。以擇滅為名色體可云耶。 答。為名色體可云也。兩方。若為名色體者。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者。餘處論判之所顯也。而名色者。以五蘊為體。明知擇滅是非名色體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今解釋中。以擇滅為名色體如何。 答。論中明業道依處之時。以有情具名色名身等處起之偈頌。為三三一三之四節。還配上殺粗語嗔究竟體所餘由三之頌文。顯其起處之中。光法師述第三節邪見業道之所緣作二釋。其初釋意云。色蘊是色。餘四蘊是名。此中且據緣有為說此釋不以擇滅。為名之體(為言)其之。顯也。既二釋意云。色蘊是色餘四蘊及擇滅是名。邪見不緣虛空非擇滅。此中不說是名所攝。言非色法皆名。名者。婆沙云。諸法有二分。謂色非色。名在非色分中。故總說非色分為名此釋以擇滅攝名中。以為名之體。色法不待名。而其體自顯。非色法非名。其體不顯故。依名所顯之法。皆悉得名之名故。擇滅亦由名而顯豈不攝名中。為名之體哉(為言)若爾。一方難勢中。名色以五蘊為體者。初釋意也。是常途之所談也。仍不可致劬勞。故不及引證。第二釋意。非常途之所談故。以婆沙之說為證所成云也。既得本據何如。 重難云見餘處之論文。或述又諸有為法謂色等五蘊亦世路言依。或云名無色四蘊如何可會之哉。 答。是則只如前初釋之證據也。何為重難哉。 問。光法師意。粗惡語表業。必依名等起可云耶。進云。光法師解釋中。判有粗惡語不依名等。不必依名等起付之。粗惡語是有情名聲之所攝也。必依名等而起可云也。若有不依名等之聲者。寧可成語業哉是以披餘處之論文云。有情名聲謂語表業何況粗惡語既為業道之所攝。別不與名等俱生者。更不可有詮表。何可有等解義緣成業道之義哉。 答。一切三性語業。及虛誑離間雜穢等三語。多皆依名等而起。其旨如難勢。然而其中自不依名等而起之類。何為強善哉。況今釋非無依憑。則引正理論。此語表復有二種。謂依名起。及不待名起之文證也。其不緣名起之。豈非粗惡語之所攝哉。其粗惡語。亦非一切不依名等而起。不依名等之類者。則於云云如吠吒等豈云不爾哉。但於有情名聲謂語表業之論判者。彼亦從多分云爾歟。以何知者。光法師以化語為非業之釋意會彼文云。彼似業如鏡中之火似火。而非真火(云云取意)化語既似語而非語。粗惡語豈不爾哉。次於不與名等俱生者。難有詮表之難者。誠以難思。然存一義者。准化語可得其意者歟。不可相違。 重難云。光法師餘處一釋意。以化語為非業故。似語而非語之旨成之。尤有其謂。於吠吒等粗語者。既成業成業道。寧可例彼歟。況正見正理論之文。雖云及不緣名起。未正云粗惡語。若爾。今此不緣名起之語者。若指化語歟被得。何忽可關粗惡語哉。光法師解釋。難思如何。 答。正理論文。正云粗惡語之時。有此文。何可關此語哉。 一義云。正理論文是餘師之說。非眾賢之正義。光法師彼論中。有此說故。為顯此義。作兩釋之中。為一義。暫任此釋之談也。何可依此釋亂一宗之性相哉。 問。殺生等加行究竟時。必成彼根本業道可云耶。進云。論中述俱死及前死無根依別故。不必成之付之。既殺生等加行究竟之時分也。何可有不成根本業道之義哉。是以披餘處之論判云。造逆定加行。無離染得果若夫殺等加行滿時。不成業道之義有之者。何無造逆罪加行之人離染得果之義哉。若依加行之罪。隨那落迦者。加行之外立根本業道。豈非無用耶。 答。光法師述。俱死及前死無根依別故之道理者。以所殺生現命猶存。不可令彼俱死前死。能殺生者成殺生罪。以所殺生命未斷故。夫成業道命斷方成。非俱死前死。能殺生者。其命已終。至第二念。可得殺罪。所以者何。至第二念。雖所殺生其命不續。彼能殺者。以更後有身別依生故。謂殺加行所依止身。今已斷滅落謝過去。至第二念。雖有別類身同分生。非是殺罪所依止身。此身曾未起殺生加行。成殺業道理不應然解釋既明鏡也。非學者可劬勞。但此釋之時。既殺生加行究竟之時分也。何可有不成根本業道之義哉云難自被遮畢。但於餘處造逆定加行無離染得果之論判者。誠以難思。然而推之云。造逆定加行者。指近因等起。非遠因等起被得。若起逆罪所因等起云程之人。必今生起彼根本業道故。順次必墮捺落迦。故起彼定加行之人。無今生離染得果之義云歟被得故。光法師餘處所引顯宗論云。然我所宗無間加行。總說有二。一近二遠。近不可轉遠可轉義不可有相違。 重難云。俱死及前死無根依別故之所判頗難思。凡身語二業。依意業而起。隨意業判性類。如云思即是意業。所作身語。云於轉善等性。若爾。今生依三根。起殺加行之人。命終生他世之時。設不成身語二業。定可成過去三根相應意業。其時過去所殺之人。斷命之時。今意業則究竟。何不於今意業立剎業之名哉。若彼意業。得殺業之名者俱生貪等則可為業道哉。又今此位雖與起加行之依身是異。未捨能發意業。何無成根本業道之義哉。次以逆罪近因等起。名定加行故今生必令業道究竟者。餘殺罪近因等起。亦可得定名。若爾。何可定俱死及前死無根依別故哉。 答。殺生業道者。是色業非意業。彼表無表。必命終之時捨之故。後世未發加行故。不能發根本。此是宗之所談也。更不可難之。又今生所起之三根。後世成之者。是法後得。非其法體。何可為業業哉。意業例之可知。意業與色業。雖為能所發。得不得。成不成。捨不捨等之緣。隨應遂不同也。混而不可難也。 次於餘殺業道之例難者。光法師述此事云。若造餘惡業道加行中間。若聖道生。業道不起。經至聖位。所依心身。與彼惡業道。定相違故。以彼業道劣。聖道力強。能令此業不得現起。得入聖離染道劣。不能令彼惡業不起又難云。顯宗論意。設雖造逆加行。近因等起以前。可有離染得果之義與被得。光法師意。於逆罪近遠二種等起中間者。不入聖。於餘惡業道二種等起中間者。可入聖被得。豈不致相違哉。 答。 尋云。盜等六業道。加行根本同殺生耶。 答。 問。所殺人住死有時。能殺人成業道可云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宗許命終後方成業道故付之。以道理思之。尤可云所殺人之住死有之時。能殺人成業道哉。是以論中云。至命未終如是皆名殺生加行。隨此表業。彼正命終。此剎那頃。表無表業。是謂殺生根本業道宗許命終後方成業道之業判。豈不違此等文理哉。 答。此事源起於發智本論之說相。終及于俱舍正理之決判。仍其文於論處處。其義散出在在。故不能具述要述也。所謂披光法師之解釋。或判凡論殺生。令命不續。故於續方成業道。現在命猶存。如何成業道。或述。以所殺生現命猶存。不可令彼俱死前死能殺生者。成殺生罪。以所殺生命未斷故。夫成業道。命斷方成。非俱死前死。能殺生者。其命已終。至第二念。可得殺罪。或云。殺據命斷。現命不續。方名業道。故言殺已任此等解釋。非所殺人之住死有之位。能殺之人。不成業道。而於所殺人命終以後之初念。能殺之人成業道云事。實以明鏡也。何可致以道理思之。尤所殺人住死有之位。能殺之人。可成業道之難哉。但於論文者光法師則會之云。而前文言彼正命終成業道者。於過去事。說現在聲。或於加行因中。假立業道果號此亦非無證據。所謂正理論云。決定死後業道。而前所言正命終者。於已往事。卻現說聲。如有大王自遠已至。而問爾者從何所來。或此於因假說為果何足為疑哉。 尋云。本論文云。加行未息毘婆沙師如何釋之。今論如何破之。正理如何救之。俱舍師如何責之耶。 答。毘婆沙師釋之云。此中於後起。以加行聲說意云。於斷命初念以後。立加行之名。則以後起名加行。此是以所殺人之死有。為能殺令成業道之位(為言)今論破之云。應說根本。說加行聲。許命終後根本未息故意云。毘婆沙師。以命終以後。總名後起者。正命終位。可成根本業道。豈不違俱死無根之宗善哉。妄改前解釋。於死有之次一剎那根本位。立加行之名(為言)正理論救之云豈不根本及與後起。皆於所殺死有後生。俱可名為殺生後起。是故應信之。婆沙師於本論文極為善釋。意云。死有之後。初念第二念等。皆在死有之後對死有何不名後起哉。若爾。於後起之上。立加行名云。毘婆娑之說應理(為言)俱舍師責之云。若作此救。義實無違。然後起言不分明故。意云。前毘婆娑之說致違宗。汝正理師助彼說如此成者。非相違。後起之言頗相濫。以根本之後名後起。以後起前名根本。而今根本後起。今論以名後起。似不辨加行後(為言)可思之。 俱舍論中。引本論之全文。恐繁不引。可見論之也。又此疑者。雖可在上記明業道時之段。今思出之。具記之也。 問。頌文云。殺生由故思他想不誤殺爾者。寶師如何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明殺業道相。具三緣成殺生。一由故思。二由他想。三不誤殺。或開為四。殺生為一緣也付之依解釋見論文。述要由先發欲殺故思。於他有情。他有情想作殺加行。不誤而殺。謂唯殺彼不溫殺餘。依五緣立殺生依之光法師解釋中云。具此五緣。名殺業道何況頌文所標之殺生者。總舉業道也。未出其緣。何加彼為一緣。總可判或開為四哉。 答。凡於一文含多義故。於今此半行之頌或見三緣。或見五緣之意趣有之。所謂寶法師意。以故思為一緣。以他想為一緣。以不誤殺為一緣故。以為三緣。光法師以故思為一緣以他為一緣。以他為一緣。以想為一緣。以不誤為一緣。以殺為一緣。以為五緣也。兩祖之所存。以之為異。雖於偈頌者兩祖之所存。未知其順不披長行之時。如難勢開五緣之旨分明也。光法師。則依長行見偈頌故。以為五緣也。寶法師。以偈頌押長行。則以於他有情。他有情想。為一緣以不誤而殺為一緣。以為三緣也。聊雖似背文。如此之釋義。其例非一。何可為強之疑哉。是則違光法師之釋義。故作如此之釋歟。重意云。光法師以長行考偈頌。寶法師以偈頌計長行。然光法師意是順也。善法師意是逆也。然而寶法師意。一分非無其謂。何無用之義哉。如此得意之時。疑難自被遮畢。但於或開為四之釋者。誠難思。退推之。此釋意以不誤殺之殺之言立業道之稱之義存之時。初所標之殺生之言。以之為一緣(為言)可思之也此事非指疑。故不委之。宜見寶師之釋。又雜心有文。同可考之。 問。盜業道者。為必於現人成之。為當於過去人成之義可有耶。此疑者十五卷抄中記之。仍第二重等略之。今題目可得其意。名目頗有憚。故以隱顯義。如此作之。然而及問答決擇之時。必可出其語。豈無其憚哉。大方論義者相稱相稱。有憚之名目可禁之也。貞禪大僧都。祇短抄中舉問題。 問。婆沙評家意盜現在率都物者。於何處結罪耶。 雖為先匠之善言。庸愚之淺才。聊憚之。後學必可存故實也。 問。論中述虛誑語業道解義緣云。善言義者。無迷亂緣。耳識已生名為能解光法師述此文。作云耳識能解。云意識能解二釋。爾者。以何釋為正判耶。進云。光法師釋云。雖有兩解。意謂前勝付之耳識是五識之所攝也。五識既無有分別。何可立能解之名哉。是以披餘處之論云。說五無分別。由計度隨念。以意地散慧。意諸念為體若夫於耳識。許能解之義者。豈可立計度隨念二分別哉。付之見當卷之論文。難耳識能解之義云。然未了知。如何正聞可名能解何況見下解釋。述如無失者應取為宗之論文。或云正聞能解名解。或云聞正解名解之二釋作之時。全不云意謂前勝哉。 答。此事誠以難思。更無處于設會通。一一皆負難。誰可救之哉。然而聊有所可思。所謂見次上之論文。舉云已聞正解名解。正聞能解名解之二義畢。兩開徵之。其中於意識已聞正解名解之義者。以了言所詮義為德以具無表不具表業為失。於耳識正聞能解名解之義者。以不了言所詮義為失。以並具表無表為德而虛誑語業道既通表無表。明知耳識正聞能解名解之義。順業道之義。順業道之談旨云事。故以前解為正(為言)被得。況見論文云。耳識已生名為能解。故是耳識現前位。非意識現前位云事分明也。所判意謂前勝也。但於難勢者。五識雖無計度隨念二分別。既有自性一分別。亦雖無勝分別。既有劣分別。何無評解之義哉。是以下解釋中。以耳識名正聞名能解。以意識名已聞名正解正能之二字可思之。次於述如無失者。應取為宗論文之釋者。具解義緣之時。成虛誑語故。論主隨應亙正聞能解。已聞能解之二義之旨成之。又業道通表無表故。限正聞能解之一義之旨成之。兩釋各有其謂。故所不及正不也。況二解俱無所背論文。何可有所簡哉。 尋云。寶法師意。如何釋之耶。 答。見寶法師解釋云。論主評取正聞能解成業道也。 又尋云。正理論意。正聞能解。已聞正解之義。存何義耶。 答。披正理論文云。是故理應。善言義者。住耳識位業道即成。能誑具足表無表故。 問仙人意。憤成殺業時。有表業可云耶。 答。依光法師解釋。表業有無是可不定也。 兩方。若有表業者。凡表業有無隨時不定也。設雖仙人意憤。成殺業之時。何有表業可云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云。遣使殺等。根本成時。有何表耶而仙人意憤義等教他者。正理論之施設也。定知於今此無表業云事。若依之爾者。今論中述欲無表無表離表而生。欲界無表必依表業而生設雖仙人意憤成殺業之時。何不發表業。而成無表之業可有之哉。 答。光法師會當處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論文。與餘處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論文之相違當處餘處大作二釋。其中以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文。為本之時。立欲無無表離根本表而生之義。以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文。或為餘師之義。或會非必定依自類表發。以非必定依表業而發之文為本之時。立非必定依根本表發之義。以欲無無表離表而生之文。或為餘師之義。或會欲無無表離加行表生。此兩釋思之。於遣使殺等。根本成之時。表業有無是不定也。是以婆沙之評家。成有表業之旨。光法師依論餘處之文。述遣使殺等根本成時有何表耶。而仙人意憤義等。教他者。正理論之定判也。若爾。仙人意憤成殺業之時。或云有表業。或云無表業之二意。可有之也。如此得意之時。兩方之疑難。還為講答之潤色者歟。 布灑他之時。虛誑語表有無事。准之可思之歟。 問。頌文云。染心壞他語。說名離間語爾者。寶法師。具幾緣判耶。 此疑者。貞禪大僧都祇短抄中被載之。然而非指題目之上。上所記之殺生業道。緣此風情第二重等略之。若欲悉之者。披論文及光法師寶法師神泰之釋可擬之。但彼抄中悉被引之。 問頌文云。諸染雜穢語。餘說異三染爾者。初師意雜穢語表業與虛誑語等表業。其時同可同云耶。答。可云其體不同也。兩方。若同者。雜穢語無表與虛誑語等無表。其體既不同也。彼此表業豈同哉。加之邪行表業與殺盜表業不同也。相例可爾。何況第四語業前三語。其緣亦不同也。其體何同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云。此師意說。雖有獨起雜穢語。若前三語起時。必兼雜穢若依之爾者。披論文述此師意云。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語。所以者何。染所發言皆雜穢故文相之起盡無爭。其體是同被得。加之見上論文。問。若所誑者。未解言義。此言是何答。是雜穢語。豈非述此師意哉。 答。今論意說雜穢語有二種。一俱起雜穢語。二獨起雜穢語也。此中俱起雜穢語者。前三語起之時。必與彼俱起雜穢語也。獨起雜穢語者。前三語之外。不與彼俱起雜穢語也。此則二師異說之意也。初師存俱起雜穢語之義。兼存獨起雜穢語之義。頌云諸染雜穢語語即是也。第二師存獨雜穢語之義。不兼存俱起雜穢語之義也。頌云餘說異三染即意也。故光法師述初師意云。此師意說。雖有獨起雜穢語。若雜穢語。若前三語起時。必兼雜穢語又述第二師意云。此師意說。無前三語。染心所發方名雜穢語。皆是獨起雜穢語也。前三語起時。必兼雜穢。有此不同故敘異說了。爰知。諸染雜穢語之初師意。發前三語表業之時。必別發第四語表業也。故論或云。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語。或云。若所誑者。未解言義。此言是何。是雜穢語也。若不與前三語同發雜穢語者難云一切染心。亦難云諸染之故也若夫於前三語立二名者不然。前三語與第語。其相大異故。是以無表既異也。表豈同哉其旨如一方之難勢。依之重考下解釋云。問。前三語起必兼雜穢表無表業。四各別耶。念法師等解云。雜穢有二。謂即獨雜穢。即前三語義。說雜穢離前三語。別起佞歌等。名獨雜穢。今解不然。即獨之義。當成實論。非是此宗。若依此宗。前三語起。同時別有雜穢語體。名俱起雜穢語。若離前三語。別起佞歌等。名不共雜穢語。總而言之。若三語俱起。有三表三無表。若四語俱起。有四無表故。眾事分明受五戒人。一時俱得五表五無表。彼善業道。既得俱起。不善業道。理亦應然如此成之時。難勢所舉之論判。皆悉被會畢。何為違文哉。 重難云。披餘卷論文。述業道思俱轉之相。云一俱轉者。謂離所餘貪等三中隨一現起。若先加行造惡色業。不染心時隨一究竟光法師釋此文云。若先加行遣使殺等。造六惡色業。不染心時隨一究竟。亦一業道而思俱轉准此等文。前三語起之時。不兼雜穢語被得。若前三語起之時。必兼雜穢語者。惡色業起之時。唯第二與語一之三業道。隨一可起。何可云六業道隨一哉。前三語必兼雜穢語。故知不兼雜穢語。故殺等六業道(除邪行)各一業道與思俱轉。更無二業道與思俱轉之義云事。如何。 答。此難尤可然。暫迴愚推云。論於二俱轉之相云。謂嗔心時究竟殺業。若起貪位成不與取。或欲邪行。或雜穢語若前三語起之時。不兼雜穢語者。此中尤可出前三語。既不爾唯出雜穢語。明知前三語。必兼第四故。宜三俱轉之攝。故今舉不與前三語俱起之獨起雜穢語。以為三俱轉之攝事。故光法師釋云。問。何故不說誑語等三。解云。有雜穢語離誑等三。若誑等三由非時故。必兼雜穢。此中明二俱轉。故但說雜穢。不言虛誑等三。 又難云。頌云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邪見癡究竟。許所餘由三。有情俱名色。名身等處起准此頌文。雜穢語必不與粗惡語故俱。被許若雜穢語必與粗惡語俱者。雜穢語亦於有情處而可起。既於名身等處而起。於有情處而不起。明知雜穢語。不與粗惡語俱云事。例粗惡語思之。誑語離間准例可同。如何答。此難亦尤可然。但案之。此約獨起雜穢語論之也。無相濫故。若約俱起雜穢語者。可有其濫故。如此判歟。 此疑者。在貞禪大僧都祇短抄中。但彼以前三語。亦名離穢語之義被成之。其義聊難思之間。即別所成此義。頗以有其恐。先賢宜致觀。後學尤所病也。又委細引文在彼抄。須見彼也。 問。今論意。雜穢語業道。具解義緣可云耶。 答。不具之可云也。兩方。若具之者。披論文之前後。上偈頌文。結殺生由故思他想不誤殺。述染異想發言。解義虛誑語畢。下長行中。判離間語之相。說解義不誤流至此中。明粗惡語之相云解義不誤。亦與前同而至下釋雜穢語之相云。唯前語字流至此中若夫於雜穢語具解義緣者。何不云解義不誤流至此中哉。若依之爾者。前二語既具解義緣。第四語豈不爾哉。是以婆沙論中。述不生領解非四所攝。具解義緣。設雖今論意。寧可違本論婆沙之說哉。 答。前三語。必對所誑所離所罵之人發之。故具解義緣尤有其謂。於第四語者。無如此之相。故不具解義緣也。其旨如一方之難勢。如此得意之時。前三語之例難。自被遮了。但於婆沙論文者。論主以理為正。非以婆沙評家為量之。光法師處處之定判也。不可始疑之。 一義云。於雜穢語具義緣可云也。其所以者。今論中說雜穢語。有二師異說。所謂謂諸染雜穢語。云餘說。異三染是也。此中初師是今論之本義歟被得。以何知然者。於第二師之餘說也。而光法師釋初師意。若前三語起時。必兼雜穢。然雜穢語他不領解。非四語業道收此釋同雜勢。所舉之婆沙文。則光法師引之證上釋。若爾。解釋既具解義緣。之旨分明也。論意豈不爾哉。俱於論文之起盡者。於前三語者。解義緣顯了故。故舉之。於第四語者。此緣不顯了。故不舉之可云也。 重難云。於獨起雜穢語者。立解義緣。尤有其謂。於俱起雜穢語者。難立解義緣。所謂若生前三語之領解者。雜穢語難成。若生雜穢語之領解者。前三語難成故也。次光法師引彼婆沙文畢云。准彼論說。更加一緣。所謂解義劣爾。今論意。於雜穢語不許解義緣如何。 答。凡前三語極微。必各各與雜穢語極微俱生。其師若所誑等者。於誑等極微生解之時。雜勢極微。隱而不顯。若於雜穢極微生解之時。誑等極微。隱而不顯也。豈不爾哉。四語成不成。以之可思之。例如長短輕重等極微。一法中雖俱生。依物依時一隱一顯也。次於光法師解釋者。此亦暫住論文之顯。如此判也。非謂今論意實不具解義緣故。加一緣歟。 問。於雜穢語。立不誤緣可云耶。答。不立之可云也。兩方。若立之者。論眾中不立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立解義緣不誤緣相例可同。如何。 答。光法師解釋中。述於雜穢語。有解義緣之旨畢。下云。或云。雜穢亦有不誤(乃至)。若據斯義。或具四緣。然前解為勝以知。不立之。云釋是勝云事。若爾。任光法師意。不立之義。所成之也。但於解義緣者。其相異不誤。仍不可為相例可思之。 一義云。可立之也。如光法師之釋。但於然前為勝者。於云諸染雜穢語。餘說異三染之二師異說。所判正不也。全非於不誤緣具不具。判正不。其所以者。更於云具釋之上。無有云不具之釋。攝何物可判前解為勝哉。可思之。 此疑者。許無攝事。就文義有委曲。能可思之。恐繁略之。 問。以欲界五部貪悉名業道可云耶。答。唯以欲界修所斷貪名業道。不以見所斷貪名業道可云也。兩方。若悉名業道者。凡惡欲他財貪者。論判之所定也。而惡欲他財者。唯限修所斷之貪。不通見所斷之貪是以光法師判今論中。或云以欲界五部貪名貪業道。或云唯以修所斷貪。名貪業道之二師正不云於二說中後師為正。以見斷貪不緣財故若爾不以欲界五部貪悉名業道若依之爾者。今論中於貪。分輕重。以重為業道。不以輕為業道而出輕類之時。唯舉輪王北州之貪。以知。見所斷之貪。可得業道之稱云事。若夫不以見斷之貪為業道之攝者。寧不以見道所斷之貪類輪王北州之貪哉。 答。凡見所斷貪等。是重迷惑故。唯緣自迷理惑。不緣色聲等事法。彼修所斷貪者。是迷事惑故。直緣自他事法不緣理。及無事惑。而論中述貪業道之相。偈頌結惡欲他財貪。長行云。於他財物惡欲名貪論判之所顯。併是修所斷貪。更非見所斷貪歟。被得。況有二師異說。述此義之時初師意云。有餘師言。諸欲界愛皆貪業道第二師意。有說。欲愛雖盡名貪。而不可說皆成業道。此惡行中。攝粗品故光法師判二師之正不云。於二說中後師為正以見斷貪不緣財故唯以欲界修所斷貪為業道。不以見所斷貪為業道云事文理實明鏡也。但於舉輕貪之中。不出見斷貪云難者。唯以修所斷貪為業道。不以見所斷貪為業道云事。其理必然。故舉輕類之中。不出見斷貪也。於輪王北州之貪者。就修惑貪。而是輕故舉之也。彼此品類遙異也更不可相例。若舉如此之疑者。色無色界貪亦可疑之。何不爾哉。如此得意之時。全非難者歟。重意云。論中為遮輪五北州貪之例難者。勿輪王世。及北俱盧所起欲貪。成貪業道正理論意。大總同此論。又寶法師亦判正不云。第三說為正故不違光法師定判也。 尋云。光法師判。於二說中。後師為正。寶法師云第三說為正第二第三不同。如何。 答。光法師意。長行於他財物惡欲名貪等之文。述偈頌惡欲他財貪之句。故非別師。至下云有餘師言。諸欲界愛皆貪業道。云有說。欲愛雖盡名貪。是其二師異說也(為言)寶法師意。以於他財物惡欲名貪之文。為一師故。有二師異說(為言)若強論兩師釋之順不者。光法師之所判。尤有其謂歟。所謂初文先不分見惑修惑。述偈頌意之許也。至下論五部一部差異之時。有二說故也寶法師意。以初文則為一師也。若如此者。可以初師為正。順偈頌故。既以第三為正豈不以順頌之文為正哉。可思之。 問。聖者起癡所引離間等三語云耶。 答。不起之可云也。兩方。若起之。見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之文。不起之若依之爾者。今此聖者。起貪嗔所引之三語癡所引之三語。相例可同。如何。 答。凡聖者於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飲酒之五罪。決定不行之故。得不作律儀。是以經生之時。設雖有捨先生所受近事無表。而不得之無犯之故。於語四業道中之虛誑語者。三根之所引。悉所不起之也。如餘處論文中。云邪行最可訶。易離得不作。云以開虛誑語。便越諸學處也。於離間等三語者。可有分別。所謂於貪嗔所引之三語者。雖起之。於癡根所引之三語者。不起之也。故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文云。有餘復說。若諸聖者經生不犯立近事戒。聖者經生。必定遠離虛誑語業。非餘諸業。所以者何。餘語有三。謂從貪嗔癡生。經生聖者。雖不犯從癡所生見品攝故。聖者已斷。而犯貪嗔所生如此成之時。貪嗔所引。三語之例難。更不可來者歟。 重難云。諸聖者必成就道共戒者。性相之所定也。而道戒既防七支性罪故。七支惡非恚不可起也。設雖離間等三語。之從貪嗔而發之類有之何可起之哉。次准今婆沙文。癡者是見所斷不共無明。非修所斷相應無明被得。而見所斷惑不發道業。何可有癡根發語四業道之義哉。 答。見所斷惑不發道業者。約近因等起論之也。為遠因等起發之義。更不可遮之。如餘處論判中。結見斷識唯轉。述應言如轉心。表成善等性。然非如彼見斷轉心。修斷轉心為間隔故也。次於聖者不可起離間等三語之難者。 貞和五年(巳丑)二月十二日(酉時)於東大寺藏輪院之草庵。終二十六條結集之為功畢。此內多分任今案之旨記之。少少披祇短抄及文義要錄也。但彼抄中於義者。遍被住之多是文許也。仍任推意顯筆總頗可謂狼藉歟。抑捧結集之為功。奉資。宗廟三所之法味。若然者。內證四智三身之菩提。外施濟生利物之巨益。其功滿本之故。圓範除病延命。令成就圓滿。六卷結集之願望矣。法界眾生普皆迴向而已。 右筆三論宗權律師上人位。圓範(六十二四十八)。 問。依身無色不學聖者。必成過去律儀可云耶。答。或云必成。或云不必成。古來兩義可有之也。兩方。若必成之者。於已離色染。超越證不還。及已離色染練根得不還者。設雖不修勝果道。生無色成果道攝無漏。故兼成過去律儀。如以有漏道。斷欲界下三品。及色界四靜慮修惑。不還之生無色預流一來向果之外。無起無漏道。依何忽成過去律儀可云哉。是以婆沙論一師意。依身無色有學聖者。不必成過去律儀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云。謂聖有情。生無色界。成就過未無漏律儀如論判者。必可成之。被得。如何。 答。此事遠者。秀惠。顯範諍雌雄。近者良忠。聖禪。競鉾楯末學後輩輒及取捨畢。然而依身無色有學聖者。必成過去律儀者。祖師法印權大僧都。相承之實義也。仍今所成其旨也。夫三乘行果之梯橙者。惑品從粗斷之。道品後劣起之。修惑從上上斷之修道自下下起之。良以不斷粗品。斷細品。不起劣道起勝道之義。是不可得之歟。若夫不起劣道。起勝道者。宜不斷粗品斷細品。則不斷下界見惑。斷上界見惑不斷上中修惑斷中下修惑之義。可有之歟。乃至不斷欲界四靜慮修惑。斷四禪四無色修惑之義。亦可有之。若如此者。則不起加行道。起根本道。不起無間道。起解脫道不起見修道。起修無學道等之義。亦可有之。若許此義者。非只背皆許極成之道理。六足發智俱舍。婆沙之性相。忽為徒然。還非有部一宗之愁吟哉。故考守金言。不亂粗細淺深之階級。二乘賤教敕。無違強弱劣勝之鉤鑕解脫決擇。見修無學之次第。誰可疑哉。就中至正斷惑門者。其旨彌決然也。所謂菩薩麟喻自乘修行滿。然後將斷惑證果之時。必凡位預以有漏道。斷無所有處以下煩惱。是則於一座成覺之間。顧煩勞之故也。又用無漏道者。為有漏道之不及也。於下八地惑品者。俗智盛作之。何用起無漏智哉。聲聞中。若有一座成覺之類者。同可有此意也。設雖非一座成覺之類。自可有如此行之類也。若爾。三乘俱於凡位。以有漏道。斷無所有處以下煩惱之義已成立其中於菩薩者。極上利根人。故有學徒不起無所作道。故第十六心無間。不起加行。直起有頂上上品惑。能治無間道。則名之超間道。是不起初定以上無所有處以下能治無漏故。然不亂行位之次第。所以然者。第十六心當不還果之坪。有頂初無間道。當羅漢向之初念故也。然無不起下地能治之至。於凡位已以有漏道。勤彼所作故。故見惑能治十六心。修惑能治十八心。合論成三十四心也。麟喻雖利根。不及佛智故。不能起超間道。第十六心無間。於上七地已斷煩惱之上。從初定能治初無間道。乃至無所有處能治第九解脫道。擬宜起之。則名之勝果道。亦名羅漢向道攝。然後兼起有頂能治初無間道。乃至起初盡智。三十四心如菩薩。其上加中間七地能治無間解脫百二十六心。總成百六十心也。是則第十六已當不還果之坪。以不還果。名離欲果。離欲果無間起初定一品能治無間道。名罷漢向道初念之謂也。若不起中間一百二十六者。離欲果心無間。可不得起有頂能治初無間道。離欲果是極粗也。有頂初無間道。是極細也。極粗心無間。如何可生極細心哉。既超一百二十六重之階級。豈非懸隔之至極哉。故欲起有頂能治後道之時。須先悉起中間七地能治前道也。若不起前道。欲起後道者。何異不斷下地惑。欲斷上地惑哉。是皆不可得。其又於同羅漢向道中。何起少分不起多分哉就中麟喻者。佛同依第四靜慮。一座成覺。然第四靜慮。非下三靜慮能治地。而乍依第四靜慮。擬宜起下三靜慮各各九無間九解脫道。豈非無用之至極哉。然猶為證後道。以藉前道。為阿羅漢向道。起五十四心。為簡異超間道。不失剎那次第。勝果道之指南實在斯。於聲聞若有一座成覺之類者。宜類之可知。但不必以第四靜慮為所依。又不可限一百六十心。其旨恐繁略之。抑於三乘中菩薩最上利根人故。三十四念成覺。是於上七地已斷煩惱之上。不起勝果故也。麟喻雖勝聲聞。不及大覺故。一百六十心成覺。是於上七地已斷煩惱之上。雖起勝果道。不起自餘無所作道故也。聲聞中設雖一座成覺之類。非只於上七地已斷煩惱之上起勝果道。亦猶可起無所作道。故不可限一百六十心。一座成覺之類。猶不限一百六十心。況非一座成覺之類。於初禪以上之惑。寧可有不起勝果道之義哉。是以正理論中云。諸有先離無所有染入聖者。唯除菩薩。餘於定於二界一切修斷離繫得無漏得。彼皆必於二界修斷。自勝果道。兼現前故又云。謂聲聞獨覺。無自在功力。能超間起諸對治道。欲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行。方能證故菩薩三祇之間。斷不染無知。於功德得自在故。不用加行。直起根本。不藉前道。能起後道故。不起勝果道。三十四心成覺。其旨理在絕言。於二乘者。纔致三生六十四生百劫之修行故。如知不染無知品不除。於功德豈得自在哉。故不依加行。難起根本。不藉前道。難證後道故。麟喻之為二乘之長。猶已斷煩惱之上。重起勝果道。況於聲聞哉。聲聞一座。成覺猶爾也。況於非一座成覺之類哉。非只正理一論中述此意。亦今論餘處中云。然諸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時。此生必定起勝果道。由此先離三靜慮染。後依下地入見道。亦起能引生後勝果道。若異此者。聖生上地。應不可說定成樂根光法師釋此文云。然諸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時。此生必定起勝果道。然後命終。必無未起而命終者。即引證言。由此凡位。先離下三靜慮染。依下地入見道者。彼得果也。於現生中必能引起後勝果道。若異此者。聖生第四靜慮已上諸地。應不可說定成樂根。故知。此身決定能起後勝果道。先離一至五等之類。今生必起勝果道先離七八品之類。義准亦爾也。先離三靜慮染之類。今生必起之者。來生欲以無漏道斷餘惑之時。無可藉之前道。以何可起後道哉。又既得勝果。如何可起劣生所起之道哉。故於一至五等。惑之上。并七八品惑之上。今生必起勝果道也。又先離三靜慮染者。若今生不起勝果道。生第四靜慮者。欲以無漏道。斷自地以上煩惱之時。前未起劣道。以何可起後勝道哉。不可上地起下地道。諸定依自下非上。無用故也。故亦不可以自地道。為下地能治。餘八離自上有漏離次下之故。故此類永不可有斷餘惑。證應果之義。故今生必起勝果道。所為其所由也。彼本論中述諸聖者。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定成樂根。及說聖者生於無色。定有色貪盡斷遍知得故者。為顯此等聖者悉今生必起勝果道之義也。良以已離第三靜慮者。依二禪等入見道之後。若於三禪以下煩惱。不起勝果道者。此人生第四靜慮之時。據何忽得成樂根。又已離色染者。入見道之後。若於四靜慮煩惱。不起勝果道者。此人生無色界之時。據何亦得成色愛盡遍知哉。爰知。本論云生第四靜慮之人。定成樂根。又云生無色之人。得定得色愛盡遍知。併欲顯此等諸人。今生必起勝果道之義。若不起勝果道者。對第四靜慮之人。不成樂根。生無色界之人。不得色愛盡遍知故也。故今論述若異此者。聖生上地。應不可說定成樂根。光法師釋此文云。故知。此義決定能起後勝果道又餘處述麟喻一百六十心得果之相畢云。以此准知。觸覺亦得色愛遍知尤足准例者歟。先離之類。皆以如此。今時有漏道斷惑之類。亦復爾也。以何知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或云○一百四十四云○有作是說。無有學者。生無色界。不成就過去色。以彼先在欲色界時。於第三果或第四向。必已起已滅方命終故。其故本論說言。若諸學者。生無色界。成就過去未來所造色。若於彼得阿羅漢果。成就未來所造色。非過去所造色。若謂不爾。本論應說學者生無色界。有不成就過去所造或云○一百三十二亦有兩說云○有說。彼在欲色界時。必已起已滅諸無漏道。如勝進道必起現前。無有住果而命終故或云○一百二十二亦有兩說云○有餘師說。得聖果已。必起勝果聖道。現前故。諸學者生無色界。必定成就過去身無表業今時有漏道斷或之類既爾也。練根之類亦可然。以何知者。婆沙一百六十九云○若爾。便違十門所說。其信勝練根作見聖者。有說。彼得果已。必起勝果修道無漏四靜慮。然後命終生無色。若爾者。先離并有漏道斷惑。及練根之三類。悉今生必起靜慮。攝勝果道之後生無以界。此亦為有學聖者。豈非必成過去無漏律儀哉。文理既明鏡也。更勿殘殆矣。如此成之時。諸難悉被遮畢。但於婆沙一師之說者。是不正義也。在正義意之時。以違彼全不可為病。以何知者。必起勝果道之義。順道理順本論。不必起勝果道之義。違道理違本論故。寶法師解釋中云。婆沙一百三十二云○有作是說。亦有學者。生無色界。不成就過去身無表業○有餘師說。得聖果已。必起勝果聖道現前。故諸學者。生無色界必定成就過去身無表業。一百三十二。一百二十四。皆同兩說。今譯許二說。後說為正○此論及正理。皆同本論說。不言無色有學。有不成過去七支又婆沙抄七本云。二說中後師為正矣。 重難云。若菩薩之超間道。是實義者。聲聞之不起勝果道。是可正義。若麟喻之起勝果道。是實義者。設雖菩薩。何可起超間道哉(是一)。 次於隨信行隨法行。各有七十三人者。出餘處論判。若爾。已離無所有處染。所起之八忍八智。無間起有頂能治初無間道。是次第道之儀也。何可名之超間道哉。二乘聖者。於今此中間。名上七地能治。以起無道。豈非是剩哉(是二)。 次已以有漏道。斷上七地煩惱無殘於此上重起無漏無間解脫。豈非無用之至極哉。若有漏斷惑。非實斷惑者。其是為無用。又後時所起無漏道時斷之。既後時無漏道不斷之。還知前有漏道。實斷之云事。是以菩薩無於此上。起勝果道。一乘例可同(是三)。 次若有漏道斷惑之上。重起無漏道者。於欲界修惑。先離六品之上。亦可起能治無漏道。彼既不爾。上七地可爾哉(是四)。 次有漏道證中間二果者。宗之所許也。知於有漏道。斷五品七八品之上。不必起勝果道云事。若爾。上七地亦可同(是五)。 次本論定成樂根之文。并得色愛盡知之說。誠雖約先離三靜慮。四靜慮者之時。為必起勝果之潤色。約聖位有漏道斷惑者之時。未隨應必修六地無漏。故彼樂根隨彼。得色愛盡遍知。故不必為必起勝果道之誠證者哉(是六)。 次今論。然諸先斷欲界修惑等之文。并光法師之釋。約先離之類論之故猶難備必起勝果道之誠證者哉(是七)。 次於婆沙論文者。光寶兩祖所引三處之說。皆舉不必起勝果道。必起勝果道之二師。然無評文。據何寶法師淨違忽可判正不哉。就中於不必起勝果道之師者。直舉其義不標有作是說。有說。有餘師說之名。於必起勝果道之說者既標此三句。還知。必起勝果道之師。是不正義云事(是八)。 次光法師。雖引今此三處之全文。無判正不。於兩義何無左右。取必起勝果道之義。可存過去律儀云義哉(是九)。 次約練根之類。婆沙論中。亦有二說。同無評文。准上可難(是十)。 次於先離練根之兩類者。唯成有漏離繫得。不成無漏離繫得。故重所起勝果道也。於有漏道斷惑之類者。任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之道理。故不用起勝果道云。豈爾哉(是十一)。 依為來俱舍三十講當處為被用意兼為紹隆佛法修學繁昌出東大寺北室庵乘坊學室如形書寫畢後覺之輩可愍其志而已。 永享九年正月。日。 兼□□□三論宗英英俊。 俱舍論第十六卷抄下 俱舍論第十七卷抄(上) (此卷闕)_ 俱舍論第十七卷抄下        問題 問。自作殺盜一時成業道義可有耶。 問。光法師述依不異心所作究竟故。作如是決判。應知論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於殺業道論異心究竟。不異心究竟究竟二門可云耶。 問。光法師述依不異心所作究竟故。作如是決判。應知論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不異心究竟相。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述會法師意云。即前三語義說雜穢名即雜穢爾者。如何破之耶。 問。不善業道思俱轉中。說不律儀可云耶。 問。聲聞乘人。初盡智位。得具足戒義可云耶。 問。無學聖者。初盡智現前時所得別解脫戒者。為唯限苾芻一戒。為當通勤策等三戒可云耶。 問。聖者於五八十具四戒。作法受得義可有耶。 問。頌文云。不善地獄中。粗雜嗔通二。貪邪見成就爾者。無殺業道所以。如何判之耶。 問。頌文云。北洲成後三。雜語通現成爾者。今此雜穢語者。業道攝可云耶。 問。於欲天邪見業道現可云耶。 問。依身無色有學聖者。必成過去律儀可云耶。 問。傍生鬼趣中。於律儀攝業道有成就現行義可云耶。 問。依身此洲人。於處中所攝前七善業道。有成就現行義可云耶。 問。於初靜慮起處中所攝前七業道義可有耶。 問。論中明業道三果相云。皆能招異熟等流增上果爾者。等流果者。為約相似門目之。為當就真實義說之可云耶。 問。殺生業道感人中短壽異熟可云耶。 問。頌文云。皆能招異熟等流增上果。此令他受苦斷命壞威故爾者。今此三果者。為一念業所感。為當多念業所感可云耶。 問。殺生業道根本後起感異熟果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三邪行相。且邪命命。為唯限貪所生身語二業。為當通嗔癡所生身語二業可云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即無間道能引斷得至生相時。說名能證爾者。以無間道名能證道者。為望所得離繫立其名。為當望能得得立其名可云耶。 問。論文云。道能證斷及能斷惑爾者。能證道者。為唯限無間道。為當通解脫道可云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增上果者。有如是說。謂離自性餘有為法。唯除前生。有作是言斷亦應是道增上果爾者。以何師為正判耶。 問。以非擇滅為心果法可云耶。 問。不善無記二業相對互為等流果義可有耶。 問。未來業以現在法為果義可有耶。 問。雜心論意以離繫為地法可云耶。 問。頌文云。同地有四果異地二或三爾者。下地無漏法與上地無漏業為等流果義可有耶。 問。今論意。利學法與鈍無學業為等流果義可有耶。 問。見所斷業感色法異熟可云耶。 問。光法師意。許一業感多生。多業感一生義可云耶。 問。論中付明引滿二因。且二無心定及得不感引果所以。如何判之耶。 問。婆沙論中。以命根眾同分。引滿二果中。如何判之耶。 問。異熟障說大梵天可云耶。 俱舍論第十七卷抄下   問。自作殺盜一時成業道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嗔。盜邪行及貪皆由貪究竟者。餘卷論判之所定也。而貪嗔二惑。不並起。亦是性相之所顯也。能成之貪嗔既不俱生。所成之殺盜豈一時哉。何況殺以斷命為所期。盜以屬已為所求。行相既各別也。如何可有俱時究竟之義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述不善業道三俱轉相云。謂以嗔心於屬他生俱時殺盜如此文者。自作之殺盜一時成業道之義。可有之被得如何。 答。此事誠難思。論家既明不善業道三俱轉之中云。謂以嗔心俱時殺盜。故自作之殺盜。一時成業道之義有之云事。更不可疑之。退安其道理若人於他人所屬之雞鴨等起貪心。忽欲屬已身之盜心起之。則往他所欲獵捕彼雞鴨等。彼雞鴨等飛逃違貪心之時。則起嗔恚欲加害。以刀杖射打。其時雞等被疵不動。則取之屬已身之剋。彼雞等忽斷命。既有屬已之義盜業道豈不成。亦即令斷命。何不成殺業道哉故光法師釋云。謂以嗔心於屬他人雞鴨生正斷命已。亦離本處故。於爾時嗔盜殺三與思俱轉如此之時。諸難悉被遮畢。但於餘卷之論文者。則論家自以彼意難上說云。若爾。不說偷盜業道由貪究竟理應不成則答之云。依不異心不非究竟故。作如是決判應知文意云。殺盜二業俱依異心不異心而究竟。且殺業之依異心而究竟者。依貪究竟是也。殺業以嗔為因等起故。次盜業之依異心而究竟。不依嗔究竟是也。盜業以貪為因等起故(為言)此等義門皆有道理有依憑。勿疑之。又光法師釋此文作二釋恐繁不引之。考可悉之。仍不可有相違。 重難云。能成貪嗔既不並起。所成殺盜寧可俱生哉之難。尚不開。如何。答。能發心雖不俱起。所發業可得並生。非無其證。所謂以殺生等六業令他作之時。或以嗔心教他。或以貪教他。或以誑心教他等。此皆不並起之心品也。然而若一時所作究竟之義有之者。彼六業豈不一時成業道哉。 尋云究竟者何義耶。答。光法師餘處以成辨終了二義釋之當卷以終了之一義釋之也。 此事十六卷抄中雖記之。可思擇之法門故。重錄之。 問。光法師述依不異心所作究竟故。作如是決判應知論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於殺業道論異心究竟不異心究竟二門可云耶。答。可論之也。兩方。若論之者。正披光法師之初釋。雖述前文中偷盜業道貪究竟者。依不異心所作究竟(乃至)後文言嗔亦究竟盜者。依別異心所作究竟。 於盜業道成異心究竟不異心究竟之旨。全無於殺業道論異心究竟不異心究竟二門之文。定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於盜業道已論異心究竟不異心究竟之二門。於殺業道何不論此二門哉。 答。於殺業道可有異心究竟不異心究竟之二門也。其異心究竟者。如餘處論判中。述殺那緣起之相。云依貪行殺。其不異心究竟者。如餘卷論說中。判殺粗語嗔恚究竟皆由心。但於初釋中。唯就盜業道論此二門不就殺業道論之者。論中就之。三俱轉者。謂以嗔心於屬他生俱時殺盜。若爾。所說偷盜業道由貪究竟理應不成之難。答之云。依不異心所作究竟問答之鉤鑕併就盜業道而起故。說此釋義也。更非謂於殺業道無異心究竟不異心究竟之二門。何為強疑域。或云。略故云爾也。或以盜顯殺也。 問。光法師述依不異心所作究竟故。作如是決判應知論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不異心究竟相。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後文中言嗔能究竟。殺盜二種依不異心所作究竟。謂殺盜二同一嗔心所作究竟故。云依不異心所作究竟付之。凡論異心不異心事。尤可二心相對論之也。何於一嗔心可立不異稱哉。是以談異心之時。於貪嗔二心立其名相例可同。如何。 答。初釋意。因等起剎那等起二心相對。而就之論異心不異心。第二釋意。翻彼殺盜二罪相對。而就之一嗔心通成殺盜二罪之邊。名之不異心。嗔貪二心如次成殺盜二罪之邊。名之不異心。此又非無其意。如次得意之時。難勢自被遮者歟。 重難云。若如此者。一貪嗔亦通成殺盜二罪何不云以彼名不異心哉。 答。宜以貪心望殺盜名不異心也。然不云爾者。略故爾也。或以嗔心欲顯之也。例如初釋中於盜者論異心不異心。於殺者不論異心不異心。可思之。 問。光法師解釋中。述念法師意云。即前三語義說雜穢名即雜穢爾者。如何破之耶進云。光法師破之云。即獨之義當成實論師非是此宗付之。設雖成實論意。其義若同有宗之義者。何可破之哉。彼至如識以了別為性。色以質礙為義。雖是成實論意。亦無背有宗之義。寧可破之哉。何況見餘卷之論文問。若所誑者。未解言義。此言是何。答。是雜穢語。准問答之起盡以不具解義。緣之虛誑語名雜穢若爾。即前三語義說雜穢之釋。既同餘卷之論判。當成實論。非是此宗之能破。豈非違文理哉。加之成實多依經部者。出光法師餘處之定判。而論主多朋經部為釋家。寧可破之哉。 答。凡有宗意。異想誑心所發之言。名之虛誑語。壞他染心所發之言。名之離間語。毀辱罵心所發之言。名之粗惡語一切染心所發之言。名之雜穢語。語四之得名既各別也。所詮之自體豈混一哉例如殺生偷盜邪婬之分名體於三種。是以光法師所引眾事分毘曇中。述五戒之相云。五表五無表既於五戒有五表五無表明知。於一戒無二表二無表云事。既於一戒無二表二無表。亦知。於一支無二名云事。既於一支無二名。重知。於虛誑語無雜穢語之稱云事。若夫於前三語名立雜穢語之名者。於五戒中。第四戒何不立不虛誑語不雜穢之二名哉。五戒既爾也。乃至具戒豈異哉。善身語既爾也。惡身語豈異哉虛誑語既不得雜穢語之稱。離間粗惡寧可得雜穢語之名哉(為言)故光法師餘卷解釋中。述若前三語起時。必兼雜穢語。簡即雜穢之義何況當卷解釋中云。若依此宗前三語起同時別有雜穢語體名俱起雜穢語若離前三語起倭歌等。名不共雜穢語。總而言之。若三語俱起。有三表三無表。若四語俱起。有四表四無表。故眾事分明受五戒人。一時俱得五表五無表。彼善業道既得俱起。不善業道理亦應然而成實論意。亦存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之義。故以染污心所發之言直名綺語。其中以誑心所發之言別名妄語。以壞他心所發之言別名兩舌。以罵心所發之言別名惡口。以前三所不攝之言別名綺語。故於前三語者。依別門故立妄語等三名。於第四語者。總則別名故立綺語名。若爾。於前三語者。隨應自名之外名得綺語之稱。於第四語者。唯得綺語一名。不得餘名也。爰念法師向今論設解釋之日。述即前三語義說雜穢。以前三語直名雜穢語之旨成之。故光法師引彼釋破當成實論非是此宗。尤有其謂者哉。如此成之時。設雖成實論意。若同此論者。何可必破之哉難自被會畢。次於餘卷論若所誑者未解言義等之問答者。雖難思。正義意存必兼雜穢之義故。為顯俱起雜穢。約第四語答之也若正答彼問者。須云是虛誑語加行虛誑語業道也。若夫強以彼證義說雜穢之義者未上解義哉。彌以知。虛誑語加行之極微。與雜穢語之極微俱生故。為顯此義有此問答云事。次於論主意朋經部之難勢者。論主意朋經部者。於一義一文。有宗經部之二家致諍論之時。為顯有宗之深義。暫稟經部之義還難有宗之義等之時。所談之義門也。今念法師釋有部說之時。同朋經部義云成論意。故以破之。何以論主意朋經部為由。忽可疑光法師之能破哉。 尋云。光法師釋云。由非時故必兼雜穢意何答。就前三語必與雜穢語俱起之所以也。所謂前三語若具解義緣之時。則成業道。則是時之義也。若不具彼緣。不成業道。則是非時之義也。若夫前三語具解義緣者。實不可必與雜穢語俱生。然具不具不定之故。談必兼雜穢之旨也。若夫前三語不具解義緣。而不與雜穢俱生者。此語何物耶。既染心之所發。何云善無記攝哉。亦不具解義緣何云前三語攝哉爰知。前三語必與雜穢俱起。而具解義緣之時。隨應立前三語之名。若不具解義緣之時。立雜穢語之名云事。 難云。若爾。不具解義緣前三語兼與雜穢語俱起。若彼緣者何位與雜穢語俱起哉。 答。解義緣者所誑等人之所起之心品。前三語者。能誑等人之所起之語言也若爾。所誑等人之領不領者。隨時不定也。何能誑等人之所發語。可有不定義哉。所謂初前三語隨應與第四語俱起。後不俱。或初不俱起。後俱起可云歟。此義不可然。若前三與第四可俱起之理有之者。自初可俱起。若不可俱起者。自初不可俱起。既由非時故。有可俱起之道理。故得俱起。然依解義緣具不具。或隨應立前三語之名。或立第四語之名。此義順道理。何足為疑哉。 十六卷抄中。粗記此事。法門之出處異故為別疑宜得其意也。 問。不善惡道思俱轉中。說不律儀可云耶。 答。雖難測。暫可存說之云義也兩方。若說之者。廣披論疏之前後。尋惡業道思俱轉。全無說不律儀之文哉。若依之爾者。善業道思俱轉中說律儀准例思之。尤可說之哉。何況不律儀具支故。雖前六俱轉中不說之。何七八俱轉中不說之可云耶。 答。此事雖難思。暫任暗推。所存說不律儀之義也。其旨如一方之疑難。重成其義者。若生不律儀家。自初行殺等事。若生餘家。誓受不律儀之類慢疑等非業道心品現前之時。彼不律儀初成就豈非七俱轉之義哉。或此人貪嗔邪見之隨一現前之時。彼不律儀初成就。何非八俱轉之義哉。但於論疏中不說之云難者。於不善業道者。自一俱轉至六俱轉。於色業中。偏約處中分別故。不說不律儀。尤有其謂。何可疑之哉乘之明七俱轉八俱轉之義故。唯約處中亦明之豈不爾哉。況論中述如是五六七皆如理應知。釋中判餘未說者。思量可知。寧非顯攝不律儀之義哉。依之重見下文論述謂於欲界天鬼傍生及人三洲。十惡業道皆通成現光法師釋云。又准此。不律儀名為業道。言非業道。非細尋文何可異求之哉。 尋云。若爾。何故明善業道思俱轉之中。多分約律儀分別之。遮處中耶。 答。律儀方五·八·十·具。定·散·漏·無漏。其數多故。專約律儀論之。處中其體羸劣而非多。故引遮之。然有可分別之謂故。至下述俱轉者○五俱轉者○八俱轉者等也。不可有相違。 問。聲聞乘人。初盡智位得具足戒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凡聲聞乘人。其根既劣品也。何可有初盡智位得具足戒之義哉。是以披餘處(十四)之論判述十種得戒之相云。一由自然。謂佛獨覺若夫聲聞乘人中有此類者。自然得戒之類。寧可限佛獨覺哉若依之爾者。見當論文。述善業道九俱轉之相云。或依無色盡無生智現在前時。得苾芻戒如論判者。可有此義如何。 答。聲聞乘人。先安住勤策。依靜慮地證不還果。後對五師十師等欲受苾芻戒之時。漸起欲界聞思等善色界修所成善等畢。終無色地證無學果之初念。大戒發得之義。何無之哉。依此義故。則今論中述九俱轉之相云。或依無色盡無生智現在前時。得苾芻戒也。更不可異求者歟。若以今文顯佛獨覺者不然。佛獨覺必依靜虛地證果故也。但於爾處論文者。凡以盡智名自然智者。就佛獨覺所論之也。聲聞以佛為依止。依教力證果故。無無師自覺之義。何可以彼盡智名自然智哉。彼盡智既非自然智。所得之戒品。寧可自然得戒之□哉。重意云。自然得戒唯限佛獨覺盡智位得戒可通三乘也。若爾。以彼餘處之論判為難勞。頗無其謂者歟。 問。無學聖者初盡智現前時所得別解脫戒者。為唯限苾芻一戒。為當亙勤策等三戒可云耶答。此事雖難測。暫可存苾芻一戒亙勤策等三戒之義也兩方。若唯限苾芻一戒者。凡五·八·十具之戒品者。從淺至深。從劣向勝。從略及廣。自小趣大所建立之也。而深勝廣大之苾芻戒。猶得之。淺劣略小之勤策等。盍得之哉。何況無學聖者初盡智位。於九地有漏功德。悉得自在。定知。欲界別解脫戒。同可得之云事。唯初盡遍修九地有漏德之性相。誰可疑之哉。若夫初盡智位。唯得苾芻一戒。不得自餘三戒者。豈無別解脫闕減之過哉若依之爾者。當論中述善業道思俱轉相之時。雖判盡無生智現在前時。得苾芻戒。未舉勤策等三戒或雖判惡無記心現在前位。得近住·近事·勤策律儀。無□盡·無生智位。定知。初盡智之位不得勤策等三戒云事。加之。如佛獨覺之依自然智得別解脫律儀。是苾芻戒。非勤策等是以十誦律中云。世尊自然無師得具足戒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一由自然。謂佛獨覺。無師自然盡智心時。得具足戒加之見道得戒亦限苾芻戒。不通餘三戒依之正理論餘處文。三由得入正性離生謂五苾芻由證見道得具足戒俱舍論餘處文云。三由正定聚得大戒。如憍陳如等十誦律中云。五苾芻得道即得具足戒圓暉法師釋中云二由得入正性離生。謂憍陳如等五比丘見道時得具足戒無學初念之得戒。相例可同。何況見今論餘處文云。至第七有。逢無佛法時。彼在居家得阿羅漢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爾自得苾芻形相同正理論文述此意云。苾芻威儀法爾成就若夫初盡智位得勤策等戒者。何可必表苾芻之形相成苾芻之威儀哉。 答。此疑日比未及見聞。仍始終落居雖難知暫任愚推成。一義者。凡亙。三乘之無學聖者。皆可有此疑。先就佛獨覺成之者。夫如來於一切功德得自在故。初盡智時悉成就之。設為一種不成之者。更不可云眾德具足人。如餘處論判中。述佛無一德由加行得暫起欲示現在前時一切圓滿隨樂而起。故佛眾德皆離染得。若夫世尊不成五·八·十種之三戒者。何得判一切圓德。述故佛眾德哉。又彼三戒既為防非止惡之根本寧可不攝圓德眾德之中哉。大覺既爾也。獨覺盍爾哉。以何知者。麟喻雖不能成不共佛法。是最上利根人故。於皆聖皆凡之德者悉得之還相似世尊。故婆沙論中明七十五等到成就不成就之相云。佛定成就五十七。部行喻者如欲界聲聞。麟角喻者如佛勝品之定善猶同佛劣品之散善何不爾哉。況泰法師解釋中。述自然得戒之相云。謂佛獨覺本在不淨觀。亦起欲界善心為近因等起要期發願要期發願何可必限苾芻大戒哉若通五·八·十種者。初盡智之時。總可得五·八·十·具之四戒云事。頗以炳然也。是以泰法師餘處解釋中或述。謂佛獨覺本在不淨觀前○要期發願。盡智自然得別解脫故。或云。以佛自然。結跏趺坐。發願邀期。得盡智時。當受此戒○從此表業發別解脫若夫自然得戒唯限苾芻戒者。何廣可判得別解脫哉。加之見道得戒亦不限具足戒可通勤策等也。故正理論餘處文。如得果時。五苾芻不得別解脫戒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然依得果。五苾芻等。先加行時。必定有表相續。乃至得果入道。依此表業發別解脫泰法師餘處解釋中云。然彼五比丘先加行時。必定有表。端身而坐。相續不斷。入見道時。發別解脫若夫見道得戒唯限苾芻者。何從述發別解脫哉。見道得戒既亙五·八·十·具之戒品。自然得戒何可限苾芻一戒哉。次就聲聞乘人論之者。聲聞見道得戒之外。皆悉對師作法受得別解脫戒故。無自誓要期受之。故雖初盡智時。得別解脫律儀。其作法之攝。非自誓之攝。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判羅漢非自然得戒。其意在之歟。若爾。受近事戒之時。唯得近事戒非餘受苾芻戒之時。唯得苾芻戒非餘若依此意者。無學初念得苾芻戒之時。兼得勤策等三戒之義。不可有之。然初盡智位或得近事一戒得勤策一戒之類可有之所謂有學位未得近事之類。始受近事戒之時。初盡智既現前。或有學已得近事未得勤策之類。始受勤策之時。初盡智現前等是也。又有學位已得苾芻未得近事。或未得勤策。或並未得近事近住勤策之類。可有之。此等類隨應始受近事·勤策等戒之時。初盡智現前等是也。凡云不得前劣戒而得後勝戒之義無之。或云不得前劣而得後勝戒之義有之二說。是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正理兩論之中有之。又為羅漢未成別解脫戒始受諸律儀之類有之云事。在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之中。恐繁不引之。但於當卷明善業道思俱轉之論文者。其中九俱轉之文。是約聲聞說之。非約佛獨覺說之。以何知者。次上標或依無色。下結盡無生智現在前時。得苾芻戒。而佛麟喻必依第四靜慮成果。寧可致混亂哉。故唯舉苾芻戒。不舉餘三戒也。彼六俱轉中。不云盡無生智現前位。是勝位也。前三戒是劣戒也。依解不齊故。暫不舉之歟。次於十誦律之文者。佛獨覺初盡智位。具雖得近事·近住·勤策苾芻之四律儀。從勝立名故。云俱具足戒也。例如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雖一身或具二戒或具三戒。後戒勝故。從勝立名也。次光法師餘處解釋。准前可會之也。次見道得戒之例難。諸文會通如前。次於俱舍。正理餘處之文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判剃髮染衣不言得戒故極七返。有聖者盡智得別解脫戒之義。雖是難知。暫約形相就肆威立苾芻之名也。是亦從勝現相立名歟。同准前可得其意也。 重難云。就三乘成義。其旨皆以胸臆。然而暫佛獨覺事同之。就聲聞乘。初盡智位得近事等三戒云事。大難思。當卷論文明善業道六俱轉之相云。謂善五識現在前時。得上三戒是則善五·識相應無貪·無嗔二善根歟。近事等三戒之隨一。身三語一之四支。是也。若夫盡·無生智現前位。得近事三戒之隨一者。依無色地之時。又無貪·無嗔二善根。與彼身三語一之四支俱轉故。今六俱轉中宜出之。既不爾唯舉善五識現前位。明知。盡智之時不得彼三戒云事。何或云略故不舉。或云位體不齊故不舉之假答可設之哉。次餘處論判中。述近事戒之得時云。稱近事發戒既發語言之時發五戒。寧可盡無生智現前之中哉。近住近策相例可同。如何。 答。當卷六俱轉之論文之料簡。只如前重之難勢。未必為重。次於餘處稱近事發戒之論文者。誠難思。然而試迴愚推云。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中。述一師意云。有餘師說。不受前律儀亦有即能受得後解理。故持律者作是誦言。雖於先時不受勤策戒。而今但受具足律儀者。亦名善受具足律儀。由此勤策容有受得近事律儀。苾芻容有受得勤策·近事戒理。豈不勤策不應自稱唯願證知我是近事。苾芻亦不應自稱唯願證知我是前二。非離如是自稱號言有得近事勤策戒理。此難非理。俱可稱故。謂可稱言我是勤策亦是近事唯願證知。苾芻亦應如應而說准此文。受具足戒之時。亦可稱我是苾芻既前時稱我是苾芻之時不發戒後時作羯摩至第三之時始發戒。苾芻既爾也。勤策亦可爾。若爾。設雖近事戒。何可必稱近事言之時發戒哉所謂前唱我是近事之言。乃至後唱願尊憶持慈悲護念之言畢。可發戒也。則此時入定證果之類有之。初盡智現前位。得近事戒之類可有云事炳然也。但於稱近事發戒之故者。彼對經部意云受三歸之時得近事名。或唱近事言之時發戒云義成之許也。何可必唱近事言之剎那發戒之義。成之吉。重意云。受三歸之言。與發五戒之言。是別時故也。可思之。 一義云。自然得戒·見道得戒之兩門。同得具足戒之時。兼得五·八·十種之戒品也。聲聞盡·無生智現前之時。唯得具足戒。雖有之。於餘三戒者。於彼時更不可云。如之可思之。 問。聖者於五·八·十·具四戒。作法受得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凡聖者者。經賢位聖位之二道。達事和·理和之兩門。因茲於殺·盜·邪·誑·酒之五罪者。得不作之律儀。於五見疑所增之戒品者。雖未斷不起之。是以佛獨覺依自然智之力得別解律儀五苾芻依正定聚之功得欲善調伏。何況將趣見諦道。應住戒勤修者。餘處偈頌之所結也。於凡位已成就戒品之功德。至聖位何可勵受持之作法哉。若依之爾者。今論餘處之述。由如是理。諸阿羅漢或有成就下品律儀。然諸異生或成上品。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中云。謂有新學苾芻以上品心起有表業受諸律儀有阿羅漢以下品心起有表業受諸律儀○准此等之論判。無學聖者於五·八·十·具之戒品。有作法受得之儀有學聖者豈不爾哉。 答。頌文結下中上隨心。以求戒之心品判律儀之勝劣。而長行及婆沙論中。異生羅漢相對論戒品之上下。新學應果相望比尸羅之儀深。明知。羅漢於具足戒有作法受得之義云事。亦云諸律儀。寧可簡前三戒哉。無學猶如此。況於有學哉。兩論之全文如一方之難勢。仍不能委之。但於經賢位聖位之二道達事和理和之兩門之難者。凡別解脫戒者。微劣難得之功德故。設雖成二道通兩門。非作法受得之儀式者。不能輒成就之。故佛獨覺猶有學位不得之。五苾芻亦異生位不得之。是以上根之身子猶作法受得。中下之聲聞豈不爾哉。次於殺·盜·邪·誑·酒之五罪得不律儀之難者。彼身三語一者是四根本罪也。酒亦遮罪之根本之故。聖者法爾不行之。然而不作法受得故。無得無表故。為功德成就唱作法受得之儀式。可有何失哉。如此成之時。未斷不起戒之難自被遮畢。次於自然見道二種得戒之難者。佛獨覺者猛利根故。諸德具足故。依自然智力得之。五苾芻者依別緣力故得之。更不可例。次於餘處將趣見諦道應住戒勤修之頌文者。誠難思。然而試會之者。彼暫約處中戒云爾歟之間。成之可有何失哉。設五·八·十·具之戒者。現身證得聖果。乃至無學更重作法受得之義不可有之。今於聖位作法受得者。就今生未得五·八·十·具戒之類論之也。不可有相違。 尋云。五苾芻依別緣見道位得別解者。其別緣如何。 答。傳聞大聖世尊於因位立誓云。我為大魚有捕之食者。我成佛之時。最初度之。而五苾芻捕之食故。今時最初入見道并得別解。是阿含經之說也可考之。 問。頌文云。不善地獄中。粗雜嗔通二。貪邪見成就爾者。無殺業道所以。如何判之耶進云。論中云。業盡死故付之凡欲界天鬼傍生人三州。皆雖備業盡死故之道理。非無殺生業道。加之於北州者。雖定壽千歲之後命終述無殺業道之所以時。全不云業盡死故哉。何況提婆達多雖生阿鼻大那落迦。不終一中劫從地獄沒生人中者。正出毘奈耶藏之所說。誰云於無間獄造殺業哉。業盡死故之論判。亦似背金言。如何。 答。凡尋無殺業道之所以。略有二因。所謂無惡意樂。與業盡死故是也。其無惡意樂者。約能殺之有情論之。其業盡死故者。約所殺之有情談之。而於欲界者。不造殺業之處。唯在北洲與地獄。其中北洲由無惡意樂之因不造殺業。地獄由業盡死故之因不造殺業。故論中述北州無殺生業道之所以。無惡意樂故。彼無殺生等述地獄無殺生業道之所以云。業盡死故。無殺業道隨光法師。述北州之相云無惡意樂故。彼無殺生等述地獄之相云。業盡死故。無殺業道或云。北州約果論之地獄約因論之。故論述北州之相云。壽量定故光法師釋云。又別釋云。壽量定千歲。故無殺業道地獄如前如此成之時。業盡死故之論判無疑。北俱盧州之例難非重。次說欲界天鬼類傍生三州之例難者。如六欲天。雖有業盡死故壽量定故之所以。有惡意樂故。於殺業道備成就·現行之二門。如論中述。雖諸天趣無有殺天。而或有時殺害餘趣。如鬼類傍生三州。悉闕業盡死故壽量定故之所以。而有惡意業故。亦於殺業具成·現之二門。故論中云。謂於欲界天鬼傍生及人三州。十惡業道皆通成現次於調達不受一中業盡云難者。天授者雖造三逆斷善根之極量人。由別緣力。不滿一中劫從地獄沒生人中。證獨覺菩提何以之為例。可疑業盡死故之道理哉。隨而如成斷善破僧等之餘人。必終一中劫。然後從無間獄生餘處所也。不可相違。 重難云。諸處有中夭。除北俱盧州者。性相之所定也。何於欲天有業盡死故·壽量定故之所以可云哉。又地獄有中夭。寧可用業盡死故之道理哉。次調達之別緣者。是如何。 答。地獄傍生鬼。北俱盧等人。三州六欲天。及色無色界。隨應皆具業盡死故壽量定故之所以。其中北州依無我觀之修因故。其性柔和善順。永離自他害。安隱無惱之處也。然無波若故。無證果入寂之謂。不造壞劫滿業故。無三災所壞之難。永離中夭者。蓋此謂也。地獄猛業之所感故。雖難有中間命終之義。造業之人前已終三生六十等修行。至暖頂位。遇邪師邪教等之惡緣。斷善根作逆罪。隨彼之人所修善根熟之時。不受彼果報盡有命終義故。名之中夭也。乃至三界諸天悉勝業之所生故。亦雖不可有中間命終之義。皆隨應斷惑證果入無餘涅槃。三禪以下諸隨應為三災被壞故。不受其壽命盡之義有之。故名之中夭也。如此得意之時。疑難悉被遮畢。次調達別緣者。日比未勘之。今驚疑迴愚推云。既云舍利弗等所不能及故。非聲聞種姓人。又非從暖善根一座成覺故。非佛麟喻。然云獨覺菩提。定知。今此調達者。六十已上百劫已下修行別種姓部行云事。而此人已修暖善根。未修頂善根故。逢國王之惡緣。作三逆斷善根。忽墮阿鼻獄。然而六十已上百劫已下修因不空。暖必至涅槃之薰習今時熟故。不受一中劫壽果盡。第十減劫人壽四萬歲之時。從無間獄沒生人中。證獨覺菩提。是其別緣也可云者歟。 此論義者。雖為古疑其義之趣非如所存故。別所錄愚意之旨也。 問。頌文云。北州成後三。雜語通現成爾者。今此雜穢語者。業道攝可云耶答。或云。是業道攝。或云。非業道攝。二義可有之也兩方。若業道者。成表非無表住中劣思作者。餘處偈頌之施設也。而北州雜穢語之能發思。定可非強勝。寧可發無表哉。若不發無表者。更難為業道之攝哉。是以披餘處之論判云。惡六道無表。彼自作婬二。善七受生二。定生唯無表何況勘光法師定判。餘處述。輪王北州染心歌等綺語是輕。當卷判。由彼有時染心歌詠故有雜穢。以北州雜穢語偏是輕之類。更無重之類例如彼貪煩惱。之唯限輕不通重故。非業道也。若依之爾者。正見當卷論文明約處成業道偈頌結。北州成後三。雜語通現成。長行云。唯雜穢語通現及成。由彼有時染心歌詠以北州雜穢語為業道攝云事。誰可疑之哉。□夫彼雜穢語非業道者。何可與虛誑語等餘九業道同。約處論成就現行哉。 答。此事為古疑故。前重雖舉兩義。欲破邪義顯正義故。非業道之旨所成之也其趣大都如一方之難勢。重成其意者。凡不善業道者。不出惡戒與處中。而定惡戒人除北故。於北州不可成不律儀。是諸得不律儀。由作及誓受之謂也。又於北州不可成處中無表之得。所餘無表由田受重行。不殺田無誓受非重行者。彼處軌則也。以何可為不善業道之體哉。例於輪王雜穢語。是輕不發無表故。非業道之攝也。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輪王北州染心歌等綺語是輕。北州雜穢語同輪王雜穢語是又非無依憑。所謂以當卷論文標北俱盧州結。唯雜穢語通現及成由彼有時染心歌詠為證也。非只雜穢語彼此一同起。貪煩惱亦以齊等也。故光法師今解釋中云。如輪王北州貪輕。非業道何可疑北州雜穢語者非業道哉。但於雜穢語通現成之論判者。雖似難思。愚案云。以輕同重。若不致此分別者。似於彼總無雜穢語之相故也。例如光法師述地獄之相云雖有冷風觸身。起貪輕。非業道。仍無過。 此論義為古疑。然貞禪聖禪等之先哲皆云。於北州有輕重二種雜穢語。以重為業道。以輕不為業道恐謬不被考。此等委曲之令然也。仍圓範顯錄之□之趣。十六卷抄記之。仍略之。 問。於欲天邪見業道現前可云耶答。可現前也兩方。若現前者。於天中者。有生所得智。知過去現在因果相生事故。難起撥無邪見。是以光法師述地獄無邪見業道之所以云。生所得智知前身造業來生此中。現見業果故。無邪見業道現行何況見上論文。述斷善之依身云。人三州男女寧可云於欲天邪見業道現前哉。若依之爾者。謂於欲界天鬼傍生及人三州。十惡業道皆通成現者。亦論文之所顯也。如何。 答。案此事。於邪見可有輕重不同。其性類者。只汎爾撥無善惡因果等。非如斷善邪見之功善得之類是也。彼餘欲十通二之偈頌。并天鬼傍生及人三州十惡業道皆通成現之長行。則顯此意也。其重類者。正逢邪師邪教。親依因力緣力思惟分別。加行力勵忽起邪見。斷除善得不成善本之類是也。彼人三州男女之偈頌。并人趣三州在惡趣亦非天趣之長行。則顯此意也。若爾。性邪見於六欲天亦起。重邪見不起之旨炳然也。兩方之疑難還為潤色。何可約局云哉。但於地獄不起邪見之難者。於天趣地獄者。邪見異熟果不現前故。因果必然之理。不當胸故。猶起撥無邪見之義有之於地獄者。邪見異熟正現前故。因果必然之理。庸受之故。不起撥無邪見之謂有之者哉。若爾。以地獄不可難天中。光法師之釋亦為今義之潤色。何可備難勢哉。 重難云。披餘卷論文云。意惡業道於意惡行不攝意及輕貪等如此論文者。不以輕邪見為業道攝例如判語惡業道於語惡行不攝加行後起及輕。亦上二界邪見豈非其例哉而今乍輕邪見猶攝業道。寧可順此等文理哉若強攝業道者更難云輕類者歟。如何。 答。斷善邪見必感無間獄。天中邪見未感滿果。豈無輕重哉。然以天中邪見立業道之邪見。其過越餘惑故。輕猶為業道。況於重哉天中邪見實雖非業道。以輕同重云爾也。前之疑□處處記之。例而可知。以上界邪見非不善。何可例欲天邪見哉。貞禪大僧都祇短抄中。引珍海已講明眼抄云。天趣地獄雖俱現見業果。而有差別。謂天趣受樂。其心容預。雖見業果。亦起邪見。地獄受苦。其心逼切。已見其因不起邪見天雖起邪見。由見業果所起邪見非上品圓滿。若極作意思惟之時。便見業果故不斷善。但光法師言不撥因果者。且據不起極重邪見也。非言全不撥因果也。或亦應言現見業果故不斷善根。而不可言不撥因果者是誤。故泰法師直云。以天趣中有生處得智現見業果。不言不撥因果。前義為勝也。 亦委細之旨在祇短抄(重可見彼也) 問。依身無色有學聖者。必成過去律儀可云耶答。或云必成。或云不必成。古來兩義可有之也兩方。若必成之者。已離色染超越證不還。及已離色練根不還者。設雖不修勝果道。生無色成果道。攝無漏故兼成過去律儀。如以有漏道斷欲界下三品及色界四靜慮修惑不還之生無色。預流一來向果之外。無起無漏道。依何忽成過去律儀可云哉。是以婆沙論一師意。依身無色有學聖者不必成過去律儀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云。謂聖有情生無色界。成就過未無漏律儀如論判者。必可成之如何。 答。此事遠者秀惠顯範諍雌雄。近者良忠聖禪競矛盾。末學徒輩寧輒及取捨乎。然而依身無色有學聖者必成過去律儀者。祖師法印權大僧都相承之實義也。仍今所成其旨也。夫三乘行果之梯蹬者。惑品從粗斷之。道品從劣起之。修惑從上上斷之。修道自下下起之良以不斷粗品斷細品。不起劣道起勝道之義。是不可得者歟。若夫不起劣道起勝道者。兼不斷粗品斷細品。則不斷下界見惑斷上界見惑。不斷上中修惑斷中下修惑之義。可有之。若如此者。則不起加行道起根本道。不起無間道起解脫道。不起見修道起修無學道等之義。亦可有之。若許此義者。只非背皆許極成之道理。六足發智俱舍婆沙之性相忽為徒然。豈非有部一宗之愁吟哉。故考守金言不亂粗細淺深之階級。二乘教敕無違強弱劣勝之釣鎖。解脫決擇見修無學之次第。誰可疑之哉。就中至正斷惑門者。其旨彌決然也。所謂菩薩麟喻自業修行滿。然後將斷惑證果之時。必凡位預以有漏道斷無所有處以下煩惱。是則一座成覺之間。顧煩勞之故也。又用無漏道者。為有漏道之不及也。於下八地惑品者。俗智盛治。何用起無漏智哉。聲聞中若有一座成覺之類者。同可有此意也。設雖非一座成覺之類。自可有如此行之類也。若爾。三乘俱於凡位以有漏道斷無所有處以下煩惱之義已成立。其中於菩薩者。極上利根人故。有學位不起無所作道故。第十六心無間不起加行。直起有頂上上品惑能治無間道。則名之超間道。是不起初定以上無所有處以下能治無漏故。然不亂行位之次第。所以然者。第十六心當不還果之坪。有頂初無間道當羅漢之初念故也。然無不起下地能治之。至於凡位已以有漏道勤彼所作故。故見惑能治十六心。修或能治十八心。合論成三十四心也。麟喻雖利根。不及佛智故。不能起超間道。第十六心無間於上七地已斷煩惱之上。從初定能治初無間道。乃至無處有處能治第九解脫道。擬宜起之則名之勝果道。亦名羅漢向道攝。然後兼起有頂能治初無間道。乃至起初盡智。三十四心如菩薩。其上加中間七地能治無間解脫百二十六心。總成一百六十心也。是則第十六心已當不還果之坪。以不還果名離欲果。離欲果無間起初定一品能治無間道。名羅漢向道。初念之謂也。若不起中間一百二十六者。離欲果心無間可不得有頂能治初無間道。離欲果是極粗也。有頂初無間道是炳然也。極粗心無間如何可生極細之心哉。既趣一百二十六重之階級。豈非懸隔之到極哉。故欲起有頂能治後道之時。須先悉起中間七地能治前道也若不起前道欲起後道者。何異不斷下地惑欲斷上地惑哉。是皆不可得也。又於阿羅漢向道中。何起少分不起多分哉。就中麟喻與佛同依第四靜慮一座成覺。然第四靜慮非下三靜慮能治地。而乍依第四靜慮擬宜起下三靜慮各各九無間九解脫道。豈非無用之至極哉。然猶為證後道。以藉前道。為今羅漢向道起五十四心為簡異超間不失剎那次第。勝果道之指南實在斯。於聲聞若有一座成覺之類者。宜類之可知。但不必以四靜慮為所依。又不可限一百六十心。其旨恐繁略之。抑於三乘中。菩薩最上利根人故。三十四念成覺。尤於上七地已斷煩惱之上。不起勝果道故也。麟喻雖勝聲聞。不及大覺故。一百六十心成覺。是於上七地已斷之煩惱上。雖起勝果道。不起自餘無所作道故也。聲聞中設雖一座成覺之類。非只於上七地已斷煩惱之上起勝果道亦猶可起無所作道故。不可限一百六十心。一座成覺之類猶不限一百六十心。況非一座成覺之類。於禪以上之惑。寧可有不起勝果道義哉。是以正理論中云。諸有先離無所有染入聖道者。唯除菩薩餘亦定於二界一切修斷離擊得無漏得。彼皆必於二界修斷自勝果道遍現前故又云。謂聲聞獨覺無自在功力能超間。起諸對治道。欲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行方能證故菩薩三祇之間斷不染無知。於功德得自在故。不用加行直起根本。不藉前道能起後道故。不起勝果道三十四心成覺其旨理在絕言也。於二乘者。纔致三生六十四生百劫之修行故知。不染無知品不除於功德豈得自在哉。故不依加行難起根本。不藉前道難證後道。故麟喻之為二乘之長。猶已斷煩惱之上重起勝果道。況於聲聞哉。聲聞一座成覺猶爾也。況於非一座成覺之類哉。非只正理一論中述此意。亦今論餘處中云。然諸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時。此生必定起勝果道。由此先離三靜慮染後。依下地入見道者。亦能引生後勝果道。若異此者。聖生上地應不可說定成樂根光法師釋此文云。然諸先斷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時。此生必定起勝果道。然後命終。必無未起而命終者。即生證言。由此凡位先離下三靜慮染。依下地入見道者彼得果已。於現生中必能引起後勝果道。若異此者。聖生第四靜慮已上諸地。應不可說定成樂根。故知。此身決定能起後勝果道先離一至五等之類。今生必起勝道。先離七八品之類。義准亦爾也。先離三靜慮染之類。今生必起之者。來生欲以無漏道斷餘惑之時。無可藉之前道。以何可起後道哉。又既得勝生。如何可起劣生所起之道哉。故於一至五等惑之上。並七八品惑之上。今生必起勝果道也。先離三靜慮染者。若今生不起勝果道生第四靜慮者。欲以無漏道斷自地以上煩惱之時。前未起劣道。以何可起後勝道哉。不可上地起下地道諸定依自下非上。無用故之故。亦不可以自地道為下地能治。餘八離自上有漏離次下之故。故此類永不可有斷餘惑證應果之義。故今生必起勝果道所為其所由也。彼本論中述。說聖者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定成樂根。及說聖者生於無色定有色貪盡斷遍知得故者。為顯此等聖者悉今生必起勝果道之義也。良以已離第三靜慮者。依二禪等入見道之後。若於三禪以下煩惱不起勝果道者。此人生第四靜慮之時。據何忽得成樂根。又已離色染者。入見道之後。若於四靜慮煩惱不起勝果道者。此人生無色界之時。據何亦得成色愛盡遍知哉。爰知。本論云生第四靜慮之人定成樂根。又云生無色之人。得定得色愛盡遍知。併欲顯此等諸人今生必起勝果道之義。若不起勝果道者生第四靜慮之人不成樂根。生無色界之人不得色愛盡遍知故也。故今論述。若異此者。聖生上地應不可說定成樂根。光法師釋此文云。故知。此身決定能起後勝果道又餘處述麟喻一百六十心取果之相畢云。以此准知。獨覺亦得色愛遍知尤足准例者歟。先離之類皆以如此今時有漏道斷惑之類亦復爾也。以何知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或云○一百三十四云○有作是說。無有學者生無色界不成就過去色。以彼先在欲色界時。於第三果或第四向。必已起已滅方命終故。是故本論說言。若諸學者生無色界。成就過去未來所造色。若於彼得阿羅漢果。成就未來所造色。非過去所造色。若謂不爾。本論應說學者生無色界。有不成就過去所造或云○一百三十二亦有兩說云○有說。彼在欲色界時。必已起已滅。諸無漏道如勝進道必起現前。無有住果而命終故或云○一百二十二亦有兩說云○有餘師說。得聖果已必起勝果聖道現前故。諸學者生無色界必定成就過去身無表業今時有漏道斷惑之類既爾也。練根之類亦可然。以何知者。婆沙一百六十九云○若爾。便違十門所說。其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者。有說。彼得果□必起勝果修道無漏四靜慮。然後命終生無色若爾者。先離并有漏道斷惑及練根之三類。悉今生必起靜慮攝勝果道之後。生無色界。此亦為有學聖者。豈非成過去無漏律儀哉。文理既明鏡也。更勿殘疑滯矣。如此成之時。諸難悉被遮畢。但於婆沙一師之說者。是不正義也。存正義意之時。以違彼全不可為病。以何知然者。必起勝果道之義。順道理順本論。不必起勝果道之義。違道理違本論故。寶法師解釋中云婆沙一百二十二云○有作是說。亦有學者生無色界不成就過去身無表業○有餘師說。得聖果已必起勝果聖道現前故。諸學者生無色界必定成就過去身無表業。一百三十二·一百二十四皆同兩說。今許二說。後說為正○此論及正理皆同本論說。不言無色有學有不成過去七支又婆沙抄七本云。二說中後師為正。 重難云。若菩薩之起超間道是實義者。聲聞之不起勝果道。是可正義。若麟喻之起勝果道是實義者。設雖菩薩。何可起超間道哉。 次於隨信行隨法行各有七十三人者。出餘處論判。若爾。已離無所有處染所起之八忍八智無間起有頂能治初無間道。是次第道之儀戒也。何可名之超間道哉。二乘聖者於今此中間各上七地能治以起無漏道。豈非是剩哉。 次已以有漏道斷上七地煩惱無殘於此上重起無漏。無間解脫豈非無用之至極哉若有漏斷惑非實斷惑者。其是為無用。又後時所起無漏道可斷之。既後時無漏道不斷之還知。前有漏道實斷之云事。是以菩薩無於此上起勝果道二乘例可同。 次若有漏道斷惑之上。重起無漏道者。於欲界修惑先離六品之上。亦可起能治無漏道彼既不爾。上七地寧可爾哉。 次有漏道證中間二果者。定是所許也。知於有漏道之斷五品七八品之上。不必起勝果道云事。若爾。上七地亦可同。 次本論定成樂根之文。并得色愛盡遍知之說。誠雖約先離三靜慮四靜慮之時。為必起勝果道之潤色約聖位有漏道斷惑者之時。未隨應必修六地無漏故。彼樂根隨彼得色愛盡遍知故。不必為必起勝果道之誠證者哉。 次餘論然諸先斷欲界修惑等之文。并光法師之釋。約先離之類論之故。猶難備必起勝果道之誠證者哉。 次於婆娑論文者。光寶兩祖所引三處之說。皆舉不必起勝果道。必起勝果道之二師。然無評文。據何寶法師淨達忽可判正不哉。就中於不必起勝果道之師者。直舉其義不標有作是說。有說有餘師說之名。於必起勝果道之說者。既標此三名。還知。必起勝果道之師是不正義云事。 次光法師雖引今此三處之全文。無判正不。於兩義何無左右取必起勝果道之義。可存成過去律儀之義哉。 次約練根之類。婆沙論中亦有二說。同無評文。准上可難。 次於先離練根之兩類者。唯成有漏離繫得。不成無漏離繫得故。重所起勝果道也。於有漏道斷惑之類者。任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之道理故。不用起勝果道也。豈不爾哉。 答。菩薩之起超間道。是實義中之實義也。是最上利根不起無所作道故。聲聞是極鈍也。何以菩薩可為例哉。麟喻之不起超間道亦實義之實義也。亦不及菩薩故不起之。亦何可例菩薩哉。 次設雖已離無所有處染所起之八忍八智。此是不還向不還果之攝故其位不及羅漢向。設雖無所有處以下七地能治無漏。此是羅漢向之攝故。其位勝於不還向果。若爾。須第十六心已後。有頂初無間已前。起上七地能治無漏也。然不起之。第十六心無間直起有頂初無間道。豈非超間之至極哉。故成三十四心成之旨。是極利根之人故。是以麟喻其根稍劣故。起彼七地能治無漏。故成一百十六心取果之義也。是通途之儀式故。更不可致是剩也云難勢。然不起向餘無所作道故。不可類聲聞者也。 次顧聖位之煩勞故。先見道預以有漏道斷上七地煩惱。然依利鈍不同有勝果道之起不起。此等之趣前重委成之。何重可疑之哉。 次於欲界先離六品九品修惑之上不起勝果道者。有別所以。故正理論餘處中述此事云。先斷六品入見道者。彼見所斷六品離繫亦五時得除一。如前彼修所斷六品離繫。唯世俗道治生時得。必不起彼無漏對治。是一來果向道攝故。非住果時起彼向道。以住勝果不起劣故光法師云。又准正理。先斷欲六品或第九品。彼六九品修斷離繫唯有漏得。畢竟無無漏得論判解釋分明也。勿生疑矣。 次以有漏道證中間二果之時。於五品及七八品之上不起勝果道者。六品九品無間解脫既有漏道故。向彼之五品七八品能治道。何可必起起無漏道哉。彼於上七地必起勝果道者。有頂能治必無漏故。向彼之道豈非無漏哉。可思之。又若有斷三四品七八品可命終之類者。命終以前必起勝果道之後可命終也。不爾者。則以有漏道證二果。此類住果之後。於已斷煩惱上不可起無漏道如前。 次於本論定成樂根之文。并得色愛盡遍知之文者。顯必起勝果道之義。不爾者。頗無用也。諸論皆以此文為證。成必起勝果道之證。豈無深所以哉。其旨如前。 次於餘處論文及光法師之釋者。深立理引證。成先離之類必起勝果道之旨。其成先離之勝果道者。顯有漏道斷惑之類必起勝果道之義也。論結若異此者釋證。故知。此身其旨豈輒哉。深可思之。 次寶法師淨達師判正不者。任理依文。其旨如前。恐繁略之。 次婆沙云有說云有作是說云有餘師說者雖一往似有其謂。都非定量。凡此論之取肝。云有說云餘師。而是正義太是多。況於彼廣論哉。應作是說猶通不正義。況於不標其名哉。仍不可弱身也。 次光法師不判正不者。極有異曲。所謂今論長行中釋無色無想天前七唯成就之偈頌云。謂聖有情生無色界成就過未無漏律儀此文中云無想有情之時。述必成過未。置必之言。云無色聖者之時。述成就過未。不置必之言。是則為含云必起勝果道。云不必起勝果道之婆沙兩說也況婆沙論中無評文。故光法師深思惟此論。不置必之言。而婆沙評文所不判正不也。非謂云爾故以必起勝果道之師為不正義。以不必起勝果道之師為正義者哉。以何知者。餘處解釋中。釋若異此者聖生上地應不可說定成樂根之論文云。故知。此身決定能起後勝果道。何況光法師鑒六足發智婆沙雜心正理顯宗等之諸論。然後製此論釋之家。豈忘正理論自勝果道遍現前故之說。欲證後道必藉前道之文。并存利根麟喻猶不及佛。於已斷煩惱起擬宜道。鈍根聲聞還同大覺云義哉。 次婆沙論練根之兩說。准三處之兩說可會之也。 次先離與練根之兩類不成無漏離繫得故起勝果道。有漏斷惑之一類成無漏離繫得故不起勝果道云難不可然。本論文只云定成樂根。不云為成無漏離繫得。又正理論亦云自勝果道遍現前故。云欲證後道必藉前道。不云為成無漏離繫得。何況麟喻之起勝果道起擬宜道。於下三靜慮煩惱全不得無漏離繫得。此文語如何救之哉。 此論義為大疑。仍九牛之一毛錄之。就中於光法師之所存猶有委曲。恐繁略之。 問傍生鬼趣中於律儀攝業道有成就現行義可云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今論述。謂鬼傍生有離律儀處中業道。以依彼身無律儀故。但有處中傍生鬼趣中於律儀攝業道無成就現行之義云事。論疏之定判實明鏡也。若依之爾者。傍生鬼趣其類非一准。何於律儀攝業道無成就現行之義。是以餘處所引契經中云。有卵生龍半月八日每從宮出來生人間。正受八支近住齋戒經文之起盡無爭傍生趣中於律儀業道有成就現行之義傍生既爾也。鬼類豈不爾哉。依之今偈頌中結無色無想天。前七唯成就。餘處通成現。除地獄北州。於前七業道成就現行之處所之中。唯除地獄北州。無簡鬼畜。而前七善業道全不限處中如何。 答。傍生鬼趣所得律儀故。於彼業道無成就現行之義云事。更不可疑之。其旨如一方之難勢。重成其義者。餘處偈頌中結律儀亦在天。唯人具三種。生欲天色界。有靜慮律儀。無漏并無色。除中定無想。出律儀依身之中。更不舉三惡趣。其旨彌炳然也。但於餘處所引之契經之說者。論則會之云。此得妙行非是律儀。是故律儀唯人天有光法師釋此文云。龍雖受戒唯得處中何為末學之約身乎。次於今偈頌者。雖不簡鬼畜。不擇律儀。長行并光法師既同述謂鬼傍生有離律儀處中業道之上者。何以髣□之偈頌可疑性相之決判哉。 問。依身北州人。於處中所攝前七業道。有成就現行義可云耶進云。頌文結除地獄北州。無成就現行之義付之傍生鬼趣之兩類。猶於彼處中所不攝前七善業道。有成就現行之義人趣之北州何無此義哉。何況於處中所攝前七惡業道者。有成就現行之義相例可同。如何。 答。身三語四之得業道名者。必依成無表。如餘處偈頌中結。惡六定無表。彼自作婬二。善七受生二。定生唯無表。亦處中無表必依得緣成之。如同偈頌云。得所餘無表。由田受重行。而北州無田。無受無重行。據何忽可發無表哉。遍雖起身三隨一之惡行。語四隨一之惡行。唯成表業不發無表。如餘處偈頌中述。成表非無表。住中劣思作。故是輕非重。寧可云以身一語一之惡行為業道之攝哉。是以光法師釋今論餘處語惡業道於語惡行不攝加行後起及輕之文云。輪王北州染心歌綺語是輕。身三業道損他是重。輪王北州一向不起故。身業等不說輕也。彼非梵行非損他之攝故此不舉。惑略故爾也。若盡理者。宜出之也。以何知者。光法師餘處釋意惡業道於意惡行不攝惡思及輕貪等之論文。及輪王時。北州人等起輕貪等。非粗顯故。不名業道能發之貪已輕也。所發之業豈重哉。若爾。依身北州人。非只不起前七處中善業道。亦兼不起前七處中惡業道也。但於傍生鬼趣之例難者。彼鬼畜中。自有善意樂增盛之類。自有惡意樂增盛之類隨應起處中所攝前七善惡兩種之業道。更不可遮也。何為相例哉。次於處中前七惡業道有成就現行之義云例難者。彼是今論雜語通現成之文歟。彼舉輕同重故爾也。例如欲天邪見業道。不可有相違。 此疑之意趣多在當處兩卷中。則上處處記之。仍不委之。 問。於初靜慮起處中所攝前七業道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凡前七業道者以無表為根本。如餘處論中述惡六定無表。彼自作婬二。善七受生二。定生唯無表。而色界必無依表發無表者。出光法師餘處定判。明知。於初靜慮不起處中所攝前七業道云事。若依之爾者。於初靜慮有三性發表心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染污表不發無表。何可定善表業不發無表哉。若有發無表之義者。豈非起處中所攝前七業道哉。 答。於初靜慮不起處中所攝前七業道云事。文理必然也。何可疑哉。其旨如一方之難勢。重披光法師今解釋云。若於色界唯有律儀。無處中業道。於初定中發身表業。但是妙行而非業道文意顯者歟。但於初靜慮有三性發表心云難者。善心及表業未必發無表。何可以備難勢之端哉。就中欲界散心強故。能發律儀不律儀及非二無表。色界散心劣故。不發此等無表彼欲界必無隨轉無表。色界必無依表發無表之定判深顯此意也。 問。論中明業道三果相云。皆能招異熟等流增上果爾者。等流果者。為約相似門目之為當就真實義說之可云耶答。約相似門。就真實義之二意。可有之也兩方。若約相似門目之者。正披今論文尋等流果相云。貪者貪盛。嗔者嗔增。邪見者癡增。彼品癡增。是名業道等流果別就真實義說云事。誠炳然也。若依之爾者。從彼出已來生此間。人同分中受等流果。謂殺生者壽量短促者。亦論文之所顯也。而斷他命是殺生業道則不善性也。短促壽量是命根。則異熟無記也。既非同類遍行二因之所生。定知。是相似門非真實義云事。如何。 答。此事如前重成之。總論十業道。可通相似真實之兩門也所謂前七業道所得之果。約相似門立等流名。後三業道所得果。就真實義立等流名也。則如殺生業道之他命根短促。顯自命根還短促也。光法師釋云。言等流者是相似義。如斷他命令壽短促。今時壽命還短促故自餘惡色六業道所得之果。例之可知。故光法師釋云。盜等准釋前七惡業道之果既爾也。前七善業道之果例亦可知。故論云。生於天中受異熟果。從彼沒已來生此間。人同分中受等流果。謂離殺者得壽命長。餘上相違如理應說次於後三惡業道之果者。其旨亦如第二重之所引。仍重不引之。但於邪見與癡之相者。光法師作二解釋。初釋意云。簡起邪見之人。今時癡增盛也第二釋意云。簡起邪見人。今時邪增盛也。然邪見起之之時。癡必增盛也。何釋意邪見以癡為等流果之旨成之乎。若爾。是真實等流果非相似等流果。餘處論文云。如邪見有身見品。雖性不同。同是染故。為等流果不善有覆尚為實等流果。況於同不善之邪見無明哉。此亦光法師今解釋中有細釋。可見彼也。 尋云。光法師述言等流者是相似義。有依憑耶。 答。下論文云。此中所說等流果言非越異熟及增上果。據少相似據說等流。 問。殺生業道感人中短壽異熟可云耶。 答不可感之也兩方。若感之者。人中之壽命是善業之所感。非惡業之所得。設雖短壽異熟。何可云殺業之所受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述業道三果中等流果之相云。從彼出已來生此間。人同分中受等流果。謂殺生者壽量短促如此文者。殺生業道可感人中短壽之異熟如何。 答。今此疑之趣者。今論問難之意也。故論問云。人中短壽亦善業果。如何可說是殺等流則答之云。不言人趣則殺業道。但言由殺人壽量短。應知殺業與人命根作障礙因令不久住論家之問答既以明鏡也。不足加末學之料簡者歟。 問頌文云。皆能招異熟等流增上果。此令他受苦斷命壞威故爾者。今此三果者。為一念業所感。為當多念業所感可云耶。 答。論中舉二師異說兩方。若一念業所感者。所感之果既非一果。還知。能感之業定非一業云事。若夫強一業感三果者。一業現前之時。望彼三果。難起三因取果用哉。依之第二師意述有宗說言。二果因別。先謂加行後謂根本若依之爾者。既云業道之三果。定知。十業道各各可得三果云事。而身三語四意三之三類成業道者。唯限一念不通多念。如餘處論判。唯約表無表名別解言業道。述貪嗔邪見纔現在前。既說名為根本業道。是以初師意云。有餘師方。即一殺業先感彼異熟。後感彼等流如何。 答。此事依難輒定。論家既及二師異說。末學寧可取義於一邊哉。仍以彼二師之說為依憑可成二義邊也。先初師意云。凡一業感三果云事。始不可疑也。且如一殺業之現前。於當來異熟果。起異熟因取果用。於此時亦望未來殺業。起同類因取果用。於此時兼望餘一切生法。起能作因取果用。豈非於一念殺業起異熟等流增上之三果哉。真實因果猶以如此。況於相似所談哉。何況廣案六因五果之相配。如有漏無間道具得五果。如無漏無間道得四果。自餘漏無漏善惡等。如應可思之。今偈頌中結斷道有漏業。具足有五果。無漏業有四。謂唯除異熟。餘有漏善惡。亦四除離繫等。則此意也若爾。初師意述即一殺業先感彼異熟。後感此等流。尤符道理者哉。如此成之時。一時難起三因取果用之難。更不可來者歟。次於第二師之說者。自本別師之意也。存初師意之時何以違彼為病哉。次第二師意云。令他受苦斷命壞威之三因。是各別也。異熟等流增上之三果亦不同也。故如次以三因三果可為能感所感也。不可有三因皆感一果。一因兼感三果之義。若爾。經中說一業感三果者。加行根本二位通說云爾。故非相違故第二師意述。二果因別。先謂加行。後謂根本。雖復總說一殺生言。而通收根本眷屬。雖不順道理與名言。然廢立門之所談中。何無此謂哉。如此成之時。身三語四意三之三類成業道事。皆是一念不通多念云等難勢。自被遮畢。次於初師之說者。既為別師之所存。何可及會通哉。 重難云。以今論二師之說為依憑。所說之兩義俱不明。且就初義。凡論文之為總實明之。以光法師之定判。而光法師述初師意之時。作二釋。其初釋意。云一念業感三果故。以為不正義故初釋云。此師意說。一殺根本業道能感二果此說非正第二釋意云。殺業之稱未限根本一位。兼通加行之位。殺業名既在加行根本兩位。若爾。彼令他受苦斷命壞威之三業。隨應可通在加行根本兩位中。其中令他受苦與壞威。是加行之功能。非根本之功能。斷命一門不限根本之力用。亦通加行之力用。然彼令他受苦斷命壞威之三業。各能感異熟等流增上之三果。皆以異熟為先。以增上為後。但下論文三業如次感三果者。從強立名。若如此得意之時。初說亦為正義故第二釋云。又解。一殺業言具攝令他受苦斷命壞威三業。此三皆能先感異熟。此三皆能後感等流。後文說三別感果。從增強偏說。如下當辨。今言通感。強弱總論。於三業中。初後是加行。中一是根本。加行果亦名業道果者。以是業道加行果故。亦名業道果。若作此解。還順論文。可亦為正○光法師既判初師意之時。以一念業感多果之義為不正義。以多念業感多果之義為正義之旨成之。而今成一念業感多果之義。豈非自不正義哉。抑於根本業道一位。全不具令他受苦與壞威之兩義。如何根本一念業兼感異熟等三果可云哉。 答。初釋意偏存真實門永忘似設門故。以之為不正義。第二釋意。暫存真實門兼許似設門故以之為正義也。次根本業道位。兼具令他受苦與壞威之二義者。凡加行學根本。根本募根本。若非根本者。如何起加行哉若非加行者。如何成根本哉。求根本故起加行。酬加行故成根本。起加行果究竟。誰可疑之哉。重意云。光法師初釋意。以初師為不正義者。違談似設門之下論文故爾也。全非違道理故為不正義若爾。一念乘感彼三果之義之時。以光法師之初釋為難勢。未得論疏之總致之令然也。 問。殺生業道根本後起感異熟果可云耶。 答。可感之也兩方。若感之者。光法師今解釋中。述業道三果之相云。於十不善業道中且初殺業於殺他位。一令他受苦。二令他斷命。三令他失威。謂殺生時。於加行位令他受苦故。墮於地獄受苦異熟果。非正死時。以正死時無有苦受唯捨受故。於根本位斷他命故。從地獄出來生人中。受命短促為等流果。將行殺時。執刀杖等。於所殺生壞他威故。感諸外物解小光澤為增上果。壞威據遠加行。受苦據近加行文相之起盡無諍殺生業道之根本後起不感異熟果若依之爾者。異熟因不善及善唯有漏者。餘處偈頌之所定也。而殺生業道之根本後起既有漏而不善也。寧可云不成異熟果哉。 答。今此疑之趣者。光法師問難之意也。則自問云。斷命壞威俱是不善。應感異熟。何故唯說受苦感耶則答之云。理亦能感而不說者。為令他苦相顯偏說文意云。斷命壞威之業與令他受苦之一業。同可感異熟果也。而不云爾者。令他受苦業之感地獄苦果是顯故暫說之。若理實而言之者。斷命壞威之二業。亦可感地獄異熟而雖斷命是根本之所作。壞威是加行之所作。根本業之不令他受苦。既感地獄異熟後起之不令他受苦。豈不爾哉。況其道理文證如一方難勢。仍不及重成之但於難勢者。光法師既會之。何可及末學之弱身哉。 尋云。於根本斷命業及後起業者。無令他受苦之義故。不可有於地獄感苦果之義。又是斷命之根本後起故。不可云於地獄受長壽果。又是色業攝故。不可云於地獄感同分。爾者感何物可云耶。 答。造業感果之相。是微細深遠。暗以難測。然而任常途之義相案之。加行根本後起之三業。隨應皆可感心心所及色不相應等之異熟也。就中正理論意。雖述非心隨轉身語二業定不能引命眾同分。於今論者光法師作二釋之中。一釋意。欲界繫身語二業為引業之旨成之彼文許此三業非前後熟故之文。二無心定得不能引餘通之說。尤足為誠證者歟。若爾。設雖殺生加行所感之果。何可限苦受哉宜通色不相應等。設雖彼根本後起所感之果。何可限色不相應等哉。尤可通苦受也。又彼根本後起之業設雖為引業感同分感命根。可有何失哉。於善趣令他命根短促之業。於惡趣亦令我命根長遠之謂也。所以然者。令受樂受之善趣命根短促之故。還令受苦受之惡趣命根長遠也。豈不爾哉。須考之。 又尋云。受苦壞威二業。如次感等流增上二果。感異熟等流二果可云耶。 答。彼二業如次各各可感彼二果也。故光法師釋此事云。據增上邊。理亦能感而不說者。以斷他命業望彼短壽。有別勝用故偏說之又云。餘二理亦能感增上。而不說者。以壞他威相顯別說可思之。 問。當處付明三邪行相。且邪命者。為唯限貪所生身語二業。為當通嗔癡所生身語二業可云耶答。可限貪所生身語二業也。 兩方。若唯限貪所生身語二業者。貪嗔癡者同是三毒也。同是三縛也。況亦得三不善根之名。何況於得三邪之稱哉。明知。嗔癡所生之身語二業。亦可名邪命云事。若依之爾者以無嗔癡二善根所起之身語二業。唯名正語正業。不名正命。唯以無貪所起之身語二業名正命准例思之。邪命之稱偏限貪所起之身業語業。不通嗔癡所起之身業語業如何。 答。見今論文偈頌。結貪生身語業。邪命難除故。長行述。嗔癡所生語身二業。如次名為邪語邪業。從貪所生身語二業。以難除故別立邪命。謂貪能奪諸有情心。彼所起業難可禁護。為於正命令慇重修故。佛離前別說為一。光法師釋此文云。但從嗔癡所生語業各有四支。總名邪業。以身非業故不言身。但從貪所生身語二業。身三語四。以難除故。別立邪命。謂貪微細而能映奪諸有情心。彼所起業難可禁護。佛為於正命令慇重修故。佛離前邪業邪語別說邪命加之婆沙論中云。如於不善語業。若貪所起名為邪語。亦名邪命。嗔癡所起但名邪業。不名邪命所以如前加之正理論中云。諸出家者邪命難除所有命緣皆屬他故諸論一同之定萌判。釋家指南之明判。其旨既分明也。何加私料簡哉。但至難勢者。論家釋遮述其所以。貪煩惱與嗔癡惑。何可致混亂哉。 尋云。於初禪及北洲可有貪癡所生身語二業。亦於輪王時。可有貪嗔癡所生身語二業者。悉可為三邪攝哉。 答。 貞禪大僧都祇短抄中□此難云。問。以一切貪嗔癡所生身語二業。悉名邪語業命耶(云云)問題并講答之趣。未分明。得之改之如此題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即無間道能引斷得至生相時。說名能證爾者。以無間道名能證道者。為望所得離繫立其名。為當望能得得立名可云耶。答。雖難測。暫可存望所得離繫得立其名云義也。兩方。若望所得離繫得立其名者。既云能引斷得說名能證。明知。望能得之得得其名云事。加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未知根在無間道。已知根在解脫道。此二相資得最初果。能為引因依因性故之論文云。若據未知根在無間道能斷惑邊。望離繫得能為引因性故。引因謂同類因能因。彼離繫得起為等流士用果。其意與今解釋是同。寧可云望所得離繫哉。若依之爾者。見正理論文云。若據住此能證離繫目無間道。若據住此正證離繫目解脫道如論判者。唯望所得離繫不望能得之得(被得)如何。 答。凡於證有契證得證之二義者。出光法師餘處解釋。其證之名之所。而專在所證之示。故以無間道望擇滅體以為能證所證之謂。道理之所推也。其意諸論一同之定判。諸師一同之所釋與。更不可疑也。則一方之難勢。所舉之正理之明判頗分明也。重披彼論云重證本時。所證擇滅非離繫果。唯士用果豈不為指南哉。但於光法師當卷之解釋者。凡無得之得得所得之法之義。故舉能得之得顯所得之法也。就中擇滅是無為法故。不與無間道為所引故。欲顯引有為法之能得之得。今至生相而證得擇滅之義。故暫對離繫得以無間道名能引名引因也。是則欲證離繫得離繫之志顯之許也。更非謂云爾故以無間道對離繫論能證所證之義。何來為難勢哉。例如滅煩惱故。欲斷煩惱之時。則斷彼得也。故光法師述於無間道有能證能斷二名之義云。即無間道能此斷得至生相時。說名能證。能斷惑得不至生相。說名能斷重舉世間流布之譬喻成此義者。如乘馬人欲以足打馬之時。不直馬打而打泥障也。 問。論文云。道能證斷及能斷爾者。能證道者為唯限無間道。為當通解脫可云耶。答。可限無間道也。兩方。若限無間道者。凡以無間解脫二道望所證擇滅。皆有能證之功。何偏限無間道不通解脫道哉。是以披寶法師之解釋云。解脫道正證斷得名為能證若依之爾者。能證道唯限無間道。不能解脫道者。諸論一同之定判。諸師多分之解釋也。就中光法師正述。即無間道能引斷得至生相時。說名能證。誰可異求哉。 答。凡證者契證得證之義。未選無間解脫能者運功□力之義。簡解脫取無間。正顯無累出障目解脫非無間。故以解脫道名正證道。以無間道。名能證道。正理論述。若據住此能證離繫目無間道。若據住此正證離繫目解脫道。光法師判即無間道能引斷得至生相時說名能證則此意也。如此成之時。於無間解脫俱有能證之功云難。未知此等之委曲故所來也。何足設會通哉。次於寶法師之解釋者。雖似難思。倩案之專以無間道名能證道之上。以正證之義暫作能證之名也。是則光法師偏以無間道名能證道之旨成之故。為違彼釋故。作此釋歟。或實異光法師之定判者。不足設會通。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增上果者。有如是說。謂離自性餘有為法。唯除前生。有作是言。斷亦應是道增上果以何師為正判耶。進云。光法師判正理兩解。前師為正也。付之。據道增上之力所得之擇滅也。何不以彼擇滅名道增上果哉。是以光法師於彼二師判正不之時。作二釋之中。初釋意。雖以第二師為不正義。第二釋意。第二師亦為正義之旨成之如何。 答。今論餘處中云。除前有為法。有為增上果正理論中無此頌。何況。彼論長行中云。果必由因取故。唯有二因。唯據無障故。許通三眾賢論師意。增上果唯有為云事炳然也。況諸論一同之定判也。設雖彼師意。何背背常途施設哉。若爾。第二師意。增上果通無為事。寧可正義哉。但於據道增上之力所得之擇滅也。何不名道增上果哉云難者。既由道力所得之擇滅。得離繫果之名。何可混增上果之稱哉。諸論。中同於擇滅。不立增上果之名。其意在之歟。次於光法師之解釋者。雖作二釋。於彼二釋自判勝劣。述有兩解前解為勝。以為不正義之前釋為勝。何隱此決判以為難勢哉。 重難云。以擇滅既名離繫故難名增上果云事。不可然。以離繫果亦名不生士作果。何不以離繫果名道增上果哉。 答。 問。以非擇滅為心果法可云耶。進云。光法師解釋中云。亦有處說。非擇滅法是心果故付之。凡非擇滅者非擇力所得。只勝緣闕之時所得之無為。故得其名彼餘處偈頌中。結擇滅謂離繫隨繫事各別。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則此意也。若夫以非擇滅為心果法者。豈不得擇滅之稱哉。是以披今論餘處之文云。如本論說。果法云何。謂諸有為及與擇滅依之。見品類足論之說云。心果法云何。謂一切有為及擇滅非心果法云何。謂虛空非擇滅如何。 答。此事為古來之難義。然而暫成愚案之趣者。非擇滅非心果法云義。可存之也。其旨如難勢。重勘婆沙論之說云。非擇滅不名道果。如品類足論說。云何果法。謂一切有為法及擇滅。云何非果法。謂虛空非擇滅但於光法師今解釋者。彼暫依正理論一師意。所判爾也。全非為自義成心果之義也。故正理論中云。增上果者。有如是說。謂離自性餘有為法。唯除前生。有作是言。斷亦應是道增上果。道增上力能證彼故。若爾。何故毘婆沙中。唯說欲界十隨眠斷為苦法智忍離繫士用果。曾不說是增上果耶。非由不說便非彼果以即彼文說苦法智為苦法智忍等流士作果。曾不說是增上果故。然實苦法智是彼增上果。而不說者。義極成故。此亦應然。舉士用果。現即已舉增上果故。非唯可生法是增上果。說非擇滅是心果故。離此更無餘異果義故光法師今解釋中。引此文畢云。正理兩解。前師為正。同此論故。又諸論中皆言有為不說無為故。又解。正理既無立破。據義不同皆無有妨。雖有兩解。前解為勝。於未來世非唯可生法是增上果亦有處說非擇滅法是心果故。以此故知。諸不生法亦是增上果餘又可知。 尋云。亦有處說者。指正理論何文耶。 答。指上所引之正理論第二師之末之說。非擇滅是心果故。離此更無餘果義。故之文也。 難云。此師意。既以非擇滅為心果法。何不名士用果哉。若士用果者。忽為得士用增上二果之名。寧可云離此更無餘果義故哉。 答。 此事在貞禪大僧都祇短抄中。然而彼義意不分明故。別成今一義也。委可見彼抄者歟。 問。不善無記二業相互為等流果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凡等流果者。從同類遍行二因。所生之法。如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然從同類遍行因生者名等流。而不善無記既異性異類。闕同類遍行之義。何於所生果可立等流之稱哉。若依之爾者。當處餘處論判解釋中。互可為等流果如何。 答。披餘處偈頌。或結同類因相似。自部地前生。或述遍行謂前遍為同地染因。成自部同類因他部遍行之旨而欲界見苦所斷身遍二見。是有覆無記也。則望之自部餘八隨眠及餘部二十六隨眠之為不善。隨應或與自部遍行非遍互為等流果。或與他部遍行隨眠互為等流果。或以他部非遍行為等流果。故彼長行中云。如邪見生有身見品雖性不同。同是染故。為等流果。隨而披當卷論文云。等流云何。謂遍行不善及見苦所斷餘不善業。以有身見邊執見品諸無記法為等流果光法師釋此文云。若不善業以無記法為等流果者。謂苦集遍行不善及見苦所斷餘不善業。以有身見邊執見品諸無記法為等流果故。或遍行因等流果。或是同類因等流果其意實明者歟。但於難勢者既云同是染故。何可約同性致難勢哉。 重難云。若不善無記互為等流果者。善無記亦可為等流。若彼不為等流果者。不善無記猶難為等流果哉。 答。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會此例難云。染法易同故得為果。淨法難同故不為果。 問。有宗意。未來業以現在法為果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凡果前因後之義者。聖教之所不許也。設雖有宗意。何有此義可云耶。是以今論中云。不說後業有前果者。前法定非後業果故若依之爾者。今論餘處中述。此則名和合。謂因果義成必同一果故名和合。謂根境識三同順生觸故。未來境為因生現在識觸之旨成之隨而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意云。又解。現在意識及現觸果。望未來法境亦是增上果。凡增上果有二。一取果與果增上果。此果必無有因前也。二非是取果與增上果。此果容在因前。我今據此說也准論判解釋。現在識緣未來三業之時。未來三業為境因。還生現在識觸果(被得)如何。 答。有宗意。談法之性相盡義之淵源故。設雖同時。設雖異時。若雖無為。若雖有為有依彼法此法生者。可處之因果也。六因五果之廢立則顯此意者歟。若爾有未來業生現在果之義云事。其旨實必然也。一方之難勢則可此意。餘處論判解釋誠以委悉。宜以彼為指南者歟。但於當處之論文者。此則當餘處除前有為法。有為增上果之頌意。彼約取果與果增上果云爾者。所遮以後為因以前為果之義也。今文意亦是同。若爾。第六十七與第十卷文甚異也。混而不可難也。如此得意之時。果前因後之義者。聖教之所不許也云難。更不可來者歟。 問。雜心論意。以離繫為地法可云耶。進云。光法師解釋中云。若准雜心文。離繫果亦地法攝付之。離繫是無為無漏法。更不墮界繫。何以彼為地法可云耶。是以披今論文。述同地有四果。異地二或三。以異地法唯為地二果三果。不為四果若以離繫為地法者。何無以異地法為四果義哉雜心論意相例可同如何。 答。驚光法師解釋披雜心論所說偈頌。結自地自地四。或以他地二。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脫果。長行云。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脫果者。定地或有解脫果。謂無間道所攝光法師向彼論判故。雜心論云。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脫果。若准雜心文。離繫亦地法攝。實符本說者歟。但於難勢者。光法師釋今論文之時。作二解釋。初釋意云。以此文證離繫非地法攝文意顯也。第二釋意云。通舉九地業。以同地法為四果。若別分別。上八地業以地法為五果故。雜心論云。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脫果。若准雜心文。離繫果亦地法攝。初釋顯俱舍雜心論意各別之旨。第二釋示兩論和會之意。然而至下述離繫既是無為不依地起。如何可說地法所攝。故知此論所說為善。於兩論者。以俱舍為正。於自釋者。以初釋為正之旨成之(被得)若爾。義難悉被遮者歟。 貞禪大僧都祇短抄中有此疑。而問題之作樣非如所存。仍別記之。委可見彼也。 問。頌文云。同地有四果。異地二或三爾者。下地無漏法與上地無漏業為等流果義可有耶。答。可為等流果也。兩方。若云為等流果者。今論餘處文述。道展轉九地。唯等勝為果。婆沙論中云。以加行善法勝非劣因故。而上地無漏業勝。下地無漏法劣也。如何有下地無漏法與上地無漏業為等流果之義哉。依之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中。述同類因之相云。於依自上有。於依下地無若依之爾者。今論長行中。釋偈頌異地二或三之文云若是無漏業以異地法為三果。除異熟及離繫。不墮界故。不遮等流既無間下地無漏法與上地無漏業為等流果之義。知可有此義云事如何。 答。夫未至中間四本靜慮下三無色之九地。各有九品三道六姓之無漏。然此三類無漏互具足此三類無漏。又初靜慮勝未至地。乃至無所有處勝識無遍處。然而無漏不墮界地故。未至地無漏不必劣初靜慮無漏。乃至識無邊處無漏不必劣無所有處無漏。爰知九品差異不幾。一地中建立之故。九地差異亦不幾。一位中建立之故。三道差異亦復不幾。一姓中建立之故。六姓差異尤是懸隔。無殘之無漏故。彼如寶法師釋中判。地疏於位位疏種姓也。若爾。初靜慮下下品無漏勝未至地上上品無漏。乃至無所有處下下品無漏勝識無邊所上上品無漏。又未至地修道無漏勝第四靜慮見道無漏。乃至未至地無學道無漏勝無所有處修道無漏。又見道思法種姓無漏勝修道退法種姓無漏。乃至見道第六種姓無漏勝修道堪達種姓無漏。修道思法種姓無漏勝無學道退法種姓無漏。乃至修道第六種姓無漏勝學道堪達種姓無漏。此中位位品品無間解脫等。准知可知。准此義門。以劣等為因。以等勝為果。以談同類因等流果之義。無相違。實又於此上有能修所修之不同。有得修習修之差異。就其門有無量義門。不能具述。此旨性相之所定也。仍不及設依憑歟。勿疑之。如此成之時。以上地無漏業為因。以下地無漏法為果之旨。宛如指掌也。何足為疑哉。又疑難所備之諸文。還為誠證仍不及會之。但於於依自上有。於依下地無之論判者。且據現起次第等而說也。亦就同姓同品等而論之故。爾者不可為相違者歟。 此事雖為一宗之大義。一釋綱概第六卷已抄之畢。又恐繁略之。後學宜思擇之。 問。今論意。利學法與鈍無學法業為等流果義可有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為等流果者。正見今論文。偈頌結無學一三二。長行述無學業以學法為一果。謂增上。學法都不。與無學法為等流果定。設雖以利學法望鈍無色學業。更難為等流果哉。若依之爾者。地疏於位。位疏種姓者。寶法師之明判也。定□諸論之幽致歟(被得)明知。今論意許利學法與鈍無學業為等流果云事。是以正理論意存此義。如何。 答。此事既為俱舍正理之相違。豈輒會通之哉仍光法師□□釋。正披彼解釋。上引正理論無學業以學法為一果。謂增上。理應言二。謂加等流之文畢。解云。正理論意說。鈍無學道與未來利學道為同類因。此約不現起。或時解脫退已轉根為見至。以過去鈍無學道為同類因。學見至為等流果。此約現起故言加等流。不同俱舍。此則論意各別。難為會釋。又俱舍據同姓相望漸次相生故。學與無學為因。無學非與學為因。正理據異姓相望故。說無學亦與學為因各據一義。亦不相違初釋就文相述之。第二釋據義理說之。兩論之順違寧可定哉。但於寶法師之釋者。同光法師之第二釋意。何為強相違哉。若夫簡光法師之初釋者。兩論之文相如何可會之哉。 尋云。正理論今文中述理應言二。理言顯何意耶。 答。今論中云學法為一果。不應理云義。顯之故判爾也。 問。見所斷業感色法異熟可云耶。答。兩方。若感之者。見所斷業者。其體非色業。亦不發色業。依何可有感色法異熟之義。若依之爾者。今論中偈頌。結初有三四一。長行述初見所斷業(乃至)以修所斷法為四果。除離繫光法師釋此文云。若見所斷以四諦所斷行蘊少分為體(乃至)若修所斷法以修所斷五蘊為體論判解釋無爭。見所斷業可感色法異熟(被得)如何。 答。 問。光法師意。許一業感多生業感一生義可云耶。答。若據常途之義者。不可之。若據別途之義者。可許之也。兩方。若許此義者。正披今論之所說偈頌。結一業引一生。長行云。依我所宗。應作是主。但由一業輕引一生。此一生言顯一同分。以得同分方說名生光法師何可破有宗之大義耶。一之定判可許此義歟(被得)如何。 答。此事依為一宗之大義。披光法師餘處之解釋。述留多壽行之相云。若據常途。一業感一生。一生一業感。若據別緣。一業感多生多業感一生准此文。光法師意許一業感多生多業感一生之義云事炳然也。就中此釋者。餘處解釋中引合婆沙正理兩論之說。於今論判正不校同異之時。婆沙六說。正理四說。此論二說。一一分別之科文分章之中。是其隨一之決判也。更不為不正釋。仍今引彼所證此義。若爾。當卷文所施設者。是常途之義相。非別途之所說。何為相違哉。又餘處(十五)解釋中。釋能引唯三。除順現受。現身同分前業引故之論文之時。引婆沙三說對此論判同異決正不作二釋之中。一釋意成同分為現業所感之旨。誰可疑之哉。 尋云。據留多壽行門之時。有多業感一生之義云事。暫有其謂歟。有一業感多生之義云事。未分明。其相如何。 答。婆沙六說。正理四說。此論二說之中。一師意。前生所造業中。不悉感今生同分之業。今依布施邊際定力。今所殘之同分相續之義有之為攝。如此之義有一業感多生之義云歟。 此疑三卷抄中雖被記之。是九牛之一毛。非再往之所說。仍婆沙。正理之諸師。雖此論二師全不及其見。頗無念也。仍當代學者迷失非一因。茲圓範錄十五卷抄之中。粗記之畢。爰自去年十二月十七日。於東南院被始行俱舍三十講之時。宗辨法師為新問者舉此題。其時所存之旨。梗概授之畢。於講場問者述此旨之處。為講答為□定。無遣其道。誠失本意。非翰墨之所記者哉。今頃悉之處。文義俱繁多也。仍略之。 問。論中付明引滿二因。且二無心定及得不感引果。所以。如何釋之耶。進云。論中云以與諸業非俱有因故。判以與諸業非同一果故也。付之。異熟因不善及善唯有漏者。餘處偈頌之所定也。設雖與業非俱有因非同一果。其體其有漏。而非無記者。何無感引果之義哉。是以如繫表無表。雖與業非俱有因非同一果。可有感引果之義歟(被得)抑於二無心定者。設非俱有因故之所由。於得者。立非同一果故之所以。有何深意哉。 答。凡雖二無心定有漏善非惡無記。有漏善得及不善得亦非無記。其體不相應行。自本羸劣。故纔雖有感滿果之義。都無有感引果之義。尋其羸劣之所以。彼四相雖不相應行。與業為俱有因。與業為同一果故。其力是強。有能感引果之義。於無想滅盡之二定。與有漏善惡之得者。與業非同一果故。所無感引果之功也。凡感異熟果者。以業為本之故也。故論云。二無心定雖有異熟。而無勢力引眾同分。以與諸業非俱有故。得亦無力引眾同分。以與諸業非一果故但於欲界繫表無表與業非俱有因之難者。其體既是業。何可待餘業之力哉。若強致此難勢者。思業亦與業非俱有因。如何可感引果哉。彼既不待餘業而感引果。此豈不爾哉。然於欲界繫身語二業者。光法師為二釋。何取義於一邊可備難勢哉。次於云非俱有因故。云非同一果故之不同者。彼只是表裏之二義。更非各別之意趣。所謂為俱有因之法必引同一果。同一果之法必為俱有因之故也。何為疑之端哉。 尋云。今云與業非俱有因之業者。唯限思業歟。為當通身語二業歟。 答。論既述以與諸業。明知。通三業云事。但光法師欲界繫身語二業不通引業云釋之前□□限意業之旨。可存之也。於諸之言者。思業亦非一准。何不之說哉。 又尋云。以與諸業非俱有因故者。有深意耶。 答。有。謂不相應行中四相。與業為俱有因故為引業。二無心定與業非俱有因故不為引業(為言)。 問。婆沙論意。以命根眾同分。引滿二果中。如何判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亦說。眾同分是引果。餘是滿果付之。命根是有情之總報也。尤為引果可云也。是以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中。命根眾同分是牽引果如何。 答。凡以同分為引果者。諸論一同之施設。諸師一相之定判也。於命根者。其旨非一准。或以彼為引果。則如難勢。依之光法師餘處中云。引業非唯感總同分。亦能兼感別命根故或以彼為滿果。則如進釋。重見婆沙論文云。同分是總遍任持。命根是則別遍任持若爾。論文家既及異端釋家亦有斟酌。皆有理有證。不可為一邊。仍可有二意也。重意云。以命根望色心等法是為總報。望眾同分。是為別報。故論判解釋中。或為引或為滿。皆有其謂。何可疑之哉。 問。異熟障中說大梵天可云耶。進云。不說之付之。凡異熟障者。於彼依身永不起聖道加行。況於聖道根本必不現起之謂也。而於大梵天者。不起三賢四善根。況於聖道得非擇滅之類哉。然異熟障之中。尤可舉之哉。是以。今論餘處中述。聖必不生大梵天。處一導師故。正理論餘處文云。諸大梵王必異生攝。以無聖者還生下故。上二界無入見道故加之。重披今論餘處之定判。出增上忍非擇滅之類之處。謂無想北俱盧州大梵處今至說異熟障。寧可除之哉。 答。光法師釋中。釋此事上正理論能障聖道及道資糧并離染故之文畢。即准此理。異熟障中不說大梵。以有漏道能離染故。誠以於三惡趣。及北俱盧無想天者。非只不起聖道加行并聖道根本。亦不能離染。而於大梵天者。離染上生之義有之。何可類三惡趣及北俱盧州哉。如此成之時。難勢悉被遮畢。重意云。入聖之後永不生大梵故。所判爾也。不可混異熟障者歟。 俱舍論第十七卷抄(下)。 貞和五年(已丑)六月十日(已時)於東大寺藏輪院草之訖。 右筆前笠置寺座主權律師圓範(六十二四十八)。 于時嘉吉三年三月十四日於三面僧坊北室成願坊經藏西部屋來六月為俱舍三十講書之。英祐(年二十七成十四)。(蟲□令損失之條加修覆畢)。 (寬永元)(甲子)(八月吉日)(擬講賢盛)。 俱舍論第十七卷抄下 俱舍論第十八卷抄       問題 問。正理論意。五無間業。身語二業為體歟。 問。於五無間等。定業異熟果。可有非擇滅耶。 問。以斷善邪見。可立無間罪耶。 問。寶法師意云。不和合性。以聖法上非得為體爾者今此聖法上非得者。異生性外可有別體耶。 問。光法師意。不和合性體。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云。豈成無間爾者。約僧破體致此問歟。 問。欲界善業中。可有感一劫異熟果類耶。 問。成劫壞劫可有長短不同耶。 問。頌文云。無間一劫熟爾者。今此一劫者何劫耶。 問。提婆達多所造破僧罪。於無間地獄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如毘奈耶說。提婆達多。當於人壽四萬歲時。來生人中。必定當證獨覺菩提爾者。今此獨覺菩提者。部行麟喻中何。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釋迦如來於第九住劫出世爾者。可云稟承實義耶。 問。造多逆罪人。初所造無間業。必可為引業耶。 問。成實論意。造多逆罪人。前後受彼異熟果歟。 問。經部宗意。造一逆罪人。第三生已後。猶可受彼異熟果耶。 問。提婆達多。為先犯出血罪後造破僧罪。為當先造破僧罪。後犯出血罪歟。 問。論中釋破異處愚夫頌文。舉二師異說。爾者。初師意。愚夫言。可通忍世第一法位耶。 問。論文云。要八苾芻。分為二眾。以為所破爾者。八人俱隨能破者。信邪法歟。為當唯四人可信邪法耶。 問。造破僧罪唯限佛在世歟。 問。正理論中云。如是破僧。諸佛皆有不。爾要有宥破他業爾者。何時宿業耶。 問。殺麟喻獨覺。可成逆罪耶。 問。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殺時可成逆罪耶。 問。於如來身起殺心。不出血成逆罪義可有耶。 問。金剛喻定位。唯以有頂修所斷。第九品煩惱上擇滅無為離繫果歟。 問。論中明。無間同類業。舉二師異說。爾者。初師意。無間同類業。順次生必感地獄異熟果歟。 問。頌文云。將得忍不還無學業為障爾者。三時障業。唯限引業歟。 問。論文云。將得忍時。感惡趣業。皆極為障爾者。寶法師意。今感惡趣業者。可通善不善業耶。 問。論中付明三時障業。且於人中可熟地獄業者。異處熟。非異處熟中何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引婆沙論說相異熟業。或云唯思所成。或云通聞思所成二說。爾者。通聞思所成云義。可為正義耶。 問。釋迦超劫。唯限九劫歟。 問。釋迦彌勒。最初發心同時歟。 問。論中明相好業量云。有說唯除近佛菩薩。所餘一切有情。所修富樂果業。名一福樂爾者。今此富樂果業中。可攝四梵福耶。 問。勝觀佛。底沙佛一佛歟。 問。論文云。如是讚已。便超九劫爾者。釋迦菩薩。讚歎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中第九十一劫歟。 問。異生所成就通力中。除中有位。知他三千界義可有耶。 問。光法師釋此剎那善蘊總立以施名頌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今此剎那者。指一剎那歟。 問。已離欲聖者。於欲界可造報定時不定業耶。 問。不還果聖者。於欲界受時報俱不定業異熟果義可有耶。 問。論中明戒類福業事云。一者不為犯戒所壞。犯戒謂前諸不善色爾者。性罪遮罪。俱可名犯戒耶。 問。光法師意。於梵輔天受四十一中劫壽類可有耶。 問。舍利佛目蓮。於佛可為法供養耶。 俱舍論第十八卷抄   問。正理論意。五無間業。身語二業為體歟。 問。於五無間等定業異熟果。可有非擇滅耶。答。可有非擇滅也。兩方。若有非擇滅者。定業異熟果。是決定可生法也。何可有非擇滅哉。若依之爾者。非擇滅如有為法數量者。性相之所定也。於定業異熟果。何無非擇滅哉。 答。光法師餘處一引婆沙論評家義云。非擇滅如有為法數量。擇滅但如有漏法數量故於五無間等定業異熟果。可有非擇滅云事。道理實必然也。但於定業異熟果。是決定可生法故。不可有非擇滅云難者。若造五無間等定業畢。彼異熟果。必雖可生。若有違緣。不造彼五無間等定業者。彼異熟果永不可生。故彼異熟果。可得非擇滅也。故於五無間等定業異熟果。有非擇滅云事。更無所背也。 問。以斷善邪見。可立無間罪耶。進云。諸論中。以斷善邪見。不立無間罪也。付之。斷善邪見者。極重大罪也。尤可立無間罪哉。是以光法師餘處(十七)所引正理論(四十二)中云。斷善邪見。破僧妄語。當知定招無間異熟斷善邪見。定招無間異熟果者。何不立無間罪哉。 答。無間罪者。名順次生。必感地獄異熟果之義也故今論餘卷(十七)云。約異熟果決定更無餘業餘生能為間隔故。此唯目無間隔義正理論餘處云。此無間業於無間生。必受果故。無餘生果業能隔故婆沙論(百十九)云遮現後者。此五但是順次生受。非順現法受。及順後次受。故名無間無間罪者。名順次生。必感地獄異熟果之旨。此等論文。尤分明也。而起斷善邪見之人。現身之中。若不續善者順次生。必雖受無間地獄一中劫異熟果。現身之中。若續善根之類。能起順決擇分善根。入正性離生。乃至證得阿羅漢果。不受無間地獄。一中劫異熟果。故不立無間罪也。故婆沙論中。舉一箇問云。若現法中。續善根者。彼現身能入正性離生不評家答此問云。應作是說。彼能引起順決擇分。亦復能入正性離生。乃至能得阿羅漢果文意顯也。重思其理。身語業罪。起加行。果究竟畢。其異熟果已定。故後時設雖懺悔之。不能入聖得果。必感其異熟果也。意業罪。設雖最大罪無起加行果究竟之義。故後時能懺悔之乃至入聖得果。不感彼異熟果也。雖判斷善邪見破僧妄語。當知定招無間異熟。破僧罪即立無間業。斷善邪見。不立無間罪。其意在之。 重難云。婆沙論中。依施設足論云。彼於現法中。不能續善。決定於地獄中。生時或死時。方能續善如此論說者。起斷善邪見之。無現身續善之義見。若爾。以斷善邪見何不立無間罪哉。答。婆沙論中。即通施設足論說云。彼說現法不能續者。即是所說。有斷善根亦造無間。或由因力。斷善根等任此會通。施設足論意。非謂起斷善邪見之人。一切皆無現身續善之義。更無相違也。 問。空法師意云。不和合性。以聖法上非得為體爾者。今此聖法上非得者異生性外。可有別體耶。答。可有別體也。兩方。若別體者。空法師意。同許不和合性。以聖道非得為體。異生性外。何可有別體哉。 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述空法師義云。不和合性。以聖法上非得為體。由此起故。不得入聖。雖異生性。先於聖法。亦有非得。容得入聖如今解釋者。異生性外。可有別體如何。 答。空法師意。釋僧破體。云不和合性以聖法上非得為體者。異生性外。可有別體也。異生性者。本來聖法之上所有非得也。雖有此非得。近容得入聖故。增上忍位。初捨之。為僧破體不和合性者。隨邪師。信邪法之時。初所起聖法之非得也。此非得起故。遠障入聖。故不得入聖云歟。 重難云。若爾。一法之上。可有二非得歟。若爾。所不得法一。彼上非得。有二類云事。道理甚不可然哉。 答。 問。光法師意。不和合性體。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今解云。不和合性。以和合上非得為體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俱舍論所說。述僧破體。是不和合性。無覆無記心。不相應行蘊所攝。不云和合上非得為體。光法師今解釋。證據在何處哉。是以。泰法師解釋中。不和合性非得不為體如何。 答。光法師。不和合性。以和合上非得為體之解釋。尤可深意。所謂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十六)云問。僧破以何為自性答。以不和合無覆無記不相應行為自性。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即餘處說復有所餘如是種類不相應行或(六十)云。問。退以何法。為自性耶(乃至)評曰。退自性者。是不成就無覆無記。即是非得。心不相應行蘊所攝。即在復有所餘如是類法心不相應中攝聊簡今此兩處之文。出不和合性體。出非得體。俱指復有所餘如是種類不相應行之文。而見品類足論文。出心不相應行。舉得。無想定。滅定。無想事。命根。眾同分。生。老。住。無常性。名身。句身。文身。十三種心。不相應行畢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總名心不相應行此文無諍。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可指非得見。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不說非得。即是復有所餘不相應攝。即是此論非得所收准此等諸文思之不和合性。非得為體云事。自分明也。故寶法師引婆沙論百十六卷。并第六十卷兩處今文畢云。准此論說。退即在復有所餘如是類法心不相應中攝。與僧破同。退既無別法。即是非得。故知。僧破不和合性。即是同欲同忍非得。無別體性。不和合性。非得為體之旨。寶法師今解釋。尤委悉也。光法師意。准之可思也。但於泰法師解釋意者。既是人師異釋也。異光法師等解釋意者。強不相劬勞歟。 重難云。品類足論。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之文。唯指非得一種。不可得意也。若唯指非得一種者。無類品可云非得。不可云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哉。何況。見品類足論次上文。舉受想等心所舉。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指欣厭等心所也。准之。思之。舉得等十三種心不相應行畢。云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可指非得并不和合性也。故泰法師釋云。十四不相應行攝不相應不盡故亦有所餘言。其僧不和合性。非十四攝。是所餘不相應行。今毘婆沙師存此義也正理論師。亦存此義。列十四不相應。後頌中言等。長行釋云。等者是不和合性此釋既順文理。何不依用之哉。 答。泰法師釋意。實亦非無其謂歟。然而光法師。寶法師解釋。亦能順文理。其旨如前成之。存今此兩師解釋之時。泰法師釋。不可依用之歟。所詮人師異釋也。取捨可思之。 問。論中云。豈成無間爾者。約僧破體。致此間歟。答。爾也。兩方。若約僧破體。致此問者。僧破體是無覆無記也。有何疑可致此問哉。若依之爾者思論文起盡。約僧破體致此問如何。 答。見論文起盡。述僧破體。是不和合性。無覆無記。心不相應行蘊所攝畢。問豈成無間。約僧破體。致此問云事。文相甚分明也。即問意云。經論之中。云破僧無間業故。僧破體是無覆無記者。豈成無間業哉問也。問難意趣尤有其謂。何及疑問哉。論中答此問云。如是僧破因誑語生。故說破僧是無間果此答意云。如是僧破無覆無記。不和合性。因虛誑語生。故虛誑語無間業因。立僧破果名。名破僧無間業云也。 問。欲界善業中。可有感一劫異熟果類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欲界善劣。非受一劫付之。彌勒菩薩第九住劫。人壽百歲之時。生睹史多天。第十住劫初。減八萬歲之時。下生人中者。出起世經等說。而思其住天時分。當一增劫全。一減劫少分。若爾。豈非受一劫異熟果哉。何況。見婆沙論文云。欲界善業極增上者。亦有能感一劫異熟。加之。今論餘卷中云。我善修行四神足故。欲住一劫或一劫餘若無受一劫異熟果之類者。寧可感一劫等無眾同分哉。 答。欲界是善劣惡勝之處。故善業之中。全無感一劫異熟果之類也。光法師。欲界善劣。非受一劫。欲界惡強。受一中劫之解釋。深存此理也。故婆沙論(二十)云。欲界中不善業。有一劫異熟果。善業不爾正理論(四十四)云。豈不前說。欲界無有善業能招一劫異熟。無一善業猶如不善。唯一剎那。能招劫壽。依如是理。故作是說。然於一事。發起多思。次第能招劫量天樂。謂於彼死。復於中生。故劫樂言。無違前失。寶法師引此文畢云。准上論文。欲界善業。亦不招一中劫壽也欲界善業之中。無感一劫異熟果之類云事。此等定判。寶分明也。但於彌勒菩薩住天時分。當一增劫全。一減劫少分云難者。彌勒菩薩。住睹史多天。數死數生。送一增劫全。一減劫少分故。更非一期壽量。經一中劫也。故泰法師。餘處解釋中云。真諦云。於彼天中。經多生死。盡彼天壽。終不中夭。雖經多生。總是睹史多天生。總言一生也。次於婆沙論文者。今此可感一劫異熟果之善業者。阿羅漢果位所得故。已離染位善業。實無引一劫眾同分異熟果之義。故不違欲界善劣非受一劫之理也。故婆沙論(十二)次下文云。如是善業。要離非想非非想處第九品得已離染業。定不能引眾同分果。是故欲界無善能受一劫異熟次於今論餘卷文者。於人趣中。實雖無經一劫等之義。若有一劫等眾同分者。於定得自在故。可有留一劫等壽命之義云也。是則假說之談。更非就實之義也。故婆沙論(百四十一)云。如契經說。若有苾芻苾芻尼等。於四神足。若習若修。若多修習。彼若希求住壽一劫或一劫餘。隨意自在。由此故說神足為壽彼若希求之言。述假說事之旨。自分明哉。 問。成劫壞劫。可有長短不同耶。答。成劫壞劫。時分長短不同。有無可有二義門也。 兩方。若有長短不同者。成壞壞已空。時皆等住劫者。今論餘處(十二)定判也。何可有長短不同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十六)中。釋破僧罪能取一劫壽果云。或有說者。是成劫。復有說者。是壞劫若成劫壞劫。無長短不同者。二說差異難辨哉。 答。立成住壞空四劫之時。四劫各經二十中劫之時分故。成劫壞劫。時分齊等也。成壞壞已空。時皆等住劫者。即此意也。故依立成壞空四劫之門者。成劫壞劫。更不可有長短不同也。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者。或有說者。是成劫者。指二十中劫之分齊。復有說者。是壞劫者。壞劫之言。兼攝空劫。指四十中劫之分齊也。以何知之者。光法師餘處(十一)釋上所說劫。其量云何。為壞為成。為中為大之論文云。為以壞攝空。四十壞劫。名為一劫。為二十成劫為一劫准此解釋。思婆沙論二說。或有說者。是成劫者。指二十中劫之分齊。復有說者。是壞劫者。指四十中劫之分齊得意也。故依壞劫之言。兼攝空劫之門者。成劫壞劫。亦可有長短不同也。故於成劫壞劫時節分齊。可有此二義門歟。 問。頌文云。無間一劫熟爾者。今此一劫者何劫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如是說者。此是中劫付之。依婆沙論定判。披今論餘處(十一)文。云等活等上六。如次以欲天壽為一晝夜。壽量亦同彼。極熱半中劫。無間中劫全。地獄壽量。漸次倍增見。而一生補處菩薩。生睹史多天。盡彼天壽量之間。送一境劫全。一減劫少分。是則當第四地獄一日一夜之分齊。設雖盡一增劫全。一減劫全。無間地獄壽量。難及第四地獄二日二夜哉。若無間地獄壽量。定一中劫者。豈不背八大地獄壽量。漸次僧增之理哉。 答。此事不限婆沙論定判。見今論餘卷(十一)文。述無間中劫全。故無間地獄壽量。一中劫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背八大地獄壽量。漸次倍增之理云難者。難義之中難義也輒雖難會通。暫存申一義意者。一生補處菩薩。住睹史多天。數死數生。送一增劫全。一減劫少分也。睹史多天。一箇四千歲之間。非經一增劫全。一減劫少分。故全非相違。故泰法師。餘處解釋中云。真諦云。於彼天中。經多生死。盡彼天壽。終不中夭。雖經多生。總是睹史多天生。總言一生也。 問。提婆達多所造破僧罪。於無間地獄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耶。答。云此事雖有學者異義。暫可存於無間地獄一中劫異熟果。悉起取果用云義也。兩方。若悉起取果用者。破僧罪。是決定應受業也。尤可受盡所感異熟果。若於一中劫異熟。悉起取果用者。何不受盡一中劫異熟果哉。而提婆達多。既不受盡一中劫異熟果。知於一中劫異熟果。不悉起取果用云事。何況。見今論餘處(十七)文。釋地獄無殺生業道云業盡死故。無殺業道此文無諍。於地獄可受盡所感異熟果若依之爾者。破僧罪。是最重猛利大罪也。於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哉。是以。今論中云。破僧虛誑語。於罪中最大既最大猛利重罪也。於一中劫異熟果。何不悉起取果用哉。 答。古來二義之中。暫存提婆達多。所造破僧罪。於無間地獄一中劫異熟果。悉起取果用云義者。破僧罪是最重猛利大罪也。於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云事。道理先必然也。何況。今論云。此必無間大地獄中。經一中劫。受極重苦婆沙論(百十六)云。謂能起破僧虛誑語。此不善根。能取無間地獄一劫壽果。任此等論文。於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云事。亦分明也。就中提婆達多。是造三逆。亦斷善根之人也。所造破僧罪於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也。若提婆達多所造破僧罪。於一中劫異熟果。不悉起取果用者。何人所造破僧罪。於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哉。加之。今論餘處(十一)中。出無中夭之處。云諸處有中夭。除北俱盧洲。舉無中夭之人。全無列提婆達多。爰知。提婆達多。於一中劫異熟果。雖悉起取果用。依別緣力。不受盡一中劫異熟果。故有中夭云事。但於決定應受業故。可受盡所感異熟果。云難者。決定應受業者。時定異熟定之義也。於所感異熟果。非必受盡之也。次於業盡死故。無殺業道之論文者。依猛利不善業。受地獄異熟果故。業未盡位。無有橫死之義。故知此云也。然而依別緣力。雖業未盡位。至業力衰歇之時。不受盡彼地獄異熟果。來生人中等之義。可有也。故餘處論文。全無相違。 重難云。決定應受業者。時定異熟定之義也。若不受盡所感異熟果者。寧可有異熟定之義哉(是一)次。業盡死故者。業未盡位。不命終之義也。若雖業盡位。有命終之義者。何云無殺業道非自他害哉(是二)次。提婆達多。是造三逆。亦斷善根。墮無間地獄之者也。何可有中夭哉。是以。正理論中。釋造多逆罪。感地獄生之相云。或無中夭。受苦多時婆沙論(百十九)中。述造破僧罪。生無間地獄之者。無中夭之旨。若許業未盡位。有命終之義者。何云無中夭哉(是三)次。今論餘處中云。諸有地獄定受業者。業力引置他方獄中此文意。造地獄決定應受業之者。必可受盡彼異熟果見(是四)次。寶法師餘處(十二)釋遍淨天六十四劫壽云。此天劫初成時。最初生容受六十四劫。於後生者。皆不得也。若有定業。應移餘界此釋意。造決定應受業之者。必可受盡彼異熟果見(是五)。 答。提婆達多。所造破僧罪。於無間地獄一中劫異熟果。悉可起取果用之旨。文理如前重成之也。但於不受盡所感異熟果者。不可有異熟定之義云難者。異熟定者。必受彼異熟果之義也。其所感異熟果中。自雖有不受盡之類。更不可背異熟定之義也。次。業盡死故者。彼地獄業未盡之時。無有橫死。離自他害之義也至業力衰歇之時。不受盡彼地獄異熟果。來生人中等之義。更非所遮也。次。於正或無中夭。受苦多時之文者。見正理論一段之文。上云隨彼罪增。苦還增劇。謂由多逆。感地獄中大柔軟身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倍重苦。總述造多逆罪感地獄生之相也。下云或無中夭受苦多時。造其多逆。感地獄生之類中暫出一類相也。置或言。其意在之非謂造多逆罪。感地獄生之類。一切皆無中夭。更非相違。婆沙論文。會通亦同之。即見婆沙論文云。若壽量定。彼無中夭若壽量不定之者。可有中夭之旨。還分明也。次。於今論諸有地獄定受業者。等之文者。壞劫之時。有情不生此三千界。故有決定應受業之者。生他三千界地獄之中云也。非謂已墮地獄之者。遇壞劫時。為受盡彼異熟果。引置他三千界地獄之中。亦非相違。次於寶法師。若有定業應移餘界之釋者。此亦壞劫之時。有情不生此三千界遍淨天。故有定業之者。移往他三千界遍淨天云也。何來可為難哉。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如毘奈耶說。提婆達多。當於人壽四萬歲時。來生人中。必定當證獨覺菩提爾者。今此獨覺菩提者。部行麟喻中何耶。答。云此事雖有學者異義。暫可存部行獨覺云義也。兩方。若云部行獨覺者。提婆達多。是最上利根人也。所證獨覺菩提。定可麟喻獨覺。是以。婆沙論中云。必定當證獨覺菩提。舍利子等。所不能及而部行獨覺種姓不定如聲聞說者。亦出婆沙論說。若部行獨覺者。何可勝舍利子等哉。何況。部行獨覺。先是聲聞者。今論餘處(十二)定判也。提婆達多未證聖果。豈可先是聲聞之類哉。若依之爾者。麟喻獨覺。從暖善根一座成覺之人也而提婆達多得暖善根之後。造三逆罪。亦斷善根。所證獨覺菩提。更不可云麟喻獨覺哉。 答。古來二義之中。暫存提婆達多。當來所證。獨覺菩提。部行獨覺云義者。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依第四靜慮。從暖善根。一座成覺之人也。而提婆達多。退暖善根造三逆罪。亦斷善根所證獨覺菩提。定可非麟喻獨覺。亦不可云昔起聲聞暖善根畢。轉成麟喻獨覺婆沙論中。提婆達多。得暖善根者。是今生事非前生事見故也。即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云。提婆達多。已修得暖不久得頂。著名利故。還退失暖。復斷善根於頂應得而不得故。說名頂墮。非已得退此文意。提婆達多。於斷善依身。由著名利故。退失暖善根見。或(三十六)云。問。三惡趣非擇滅。為一時得。為別得耶。有作是說。必一時得。問若爾天授如何已得二惡趣非擇滅。非地獄耶。答。彼於地獄。唯除一生。餘一切生與二惡趣。皆顯得非擇滅。問。既除一生。豈非別得。有餘師說。施戒聞等。若於惡趣。得非擇滅。或別或總。順決擇分得。必總得。問。天授豈不得順決擇分耶。評曰。應作是說。忍位總得。前位不定此文意。提婆達多。唯除地獄一生。於餘一切惡趣生。得非擇滅。可依順決擇分善根力見。若今生不起暖善根者。得惡趣生非擇滅。豈可依順決擇分善根力哉。加之。若第十住劫減至四萬歲之時。證麟喻菩提者。提婆達多。是可百大劫修行已滿之人。何墮在無間地獄哉。以此等文理思之。提婆達多。當來所證。獨覺菩提。定非麟喻獨覺云事。實分明也。但今此部行獨覺者。是別種姓。部行獨覺。非無聲聞部行獨覺。故婆沙論。舍利子等。所不能及之說。今論部行獨覺。先是聲聞之文。更非相違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釋迦如來。於第九住劫出生爾者。可云稟承實義耶。答。可非稟承實義也。兩方。若非稟承實義者。凡定釋尊出世時劫。可任經論常途所說也。而釋迦如來於第九住劫出世者。出立世毘曇論等說。何非稟承實義耶。是以。光法師餘處(十二)解釋中。引立世阿毘曇論。八小劫已過。十一小劫未來。第九一劫。現在未盡之文。准立世文故知。釋迦牟尼佛。當第九劫出世加之。勘慈恩大師處處解釋。劫章頌云。二十劫中第九劫。六萬四萬二萬時。拘留那含迦葉與。百歲劫釋迦矣尼出玄贊云。佛出世者。如賢劫千佛。今第九住劫已四佛出上生經疏云。五濁經云。今當賢劫第九住劫。已有四佛金剛般若經替述云。第九劫中。人壽百歲時。釋迦矣尼佛出世同經會釋。亦述此旨。任此等定判。釋迦如來於第九住劫出世者。可云稟承實義耶。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十一)解釋中云。然和上云。釋迦矣尼當住劫第一劫出世。於此劫中。已有四佛出世既云釋迦如來於第一住劫出世者。是和上義。定知。可為稟承實義云事如何。 答。任光法師餘處定判。釋迦如來於第一住劫出世者。是和上義也。見光法師意。以此義專可稟承實義也。故慈恩大師瑜伽論略纂(十一)云。今此劫中。第九劫也。二十住劫中。前五無佛。後十無佛。第六劫佛方出世。故已有四佛。釋迦當第九劫也。今說不然。賢劫者。即二十住劫。合為賢劫。非經成壞多時由名賢劫。即住劫中。今當第一住劫。已有四佛。餘劫餘佛出世。此西方傳釋此釋既以今住劫中第九劫也云義。破今說不然。以今當第一住劫云釋。嘆此西方傳釋。爰知。釋迦如來。於第一住劫出世者。三藏相承之實義。大乘了義之所談云事。是以大集經云。是人已於賢劫之初。迦羅鳩孫陀佛所。發大誓願悲華經云。賢劫之初。人壽四萬歲時於千佛中。最初成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號拘留孫如來今二經中。即云賢劫之初。定知。釋加師如來。於第一住劫出世云事。但於立世阿毘曇論說隨機設教者。大聖方便也。故對一機暫說此旨也。是則對機隨情。小乘一相之談也。何為了義實說耶。依之興法師會此文云。於大無妨正是小乘故次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光法師稟遍覺三藏之相承雖存第一住劫出世之義。向俱舍論製疏之時。引立世阿毘曇論說。釋述第九住劫出世之旨。許也。以此說全不存稟承實義也。次於慈恩大師處處解釋者。是亦任經論見文。只暫作一相解釋計也。全不載相承本說。亦非述所存實義也。瑜伽論略纂中。既判二釋正不畢。處處解釋。以之可思也。就中上生經疏所引五濁經是偽經也。不可為依憑本說。故太賢法師釋云。其五濁經偽經非證。 尋云釋迦如來。於第一住劫出世者。證據在何文哉答。因明大疏云。成功之初。有外道出。名劫比羅。此云黃赤色仙人明燈抄釋此文云。傳法六人。其第六人名自在黑。造金七十論而金七十論。是如來滅後一千年。北天竺健陀羅國。如意論師與一百人外道論義之時。外道作七十行偈獻超日王。王賜黃金。欲彰已譽。彼名金七十論。如意論師弟子。天親菩薩。作七十行偈。對破彼宗。此名勝義七十論。以之。思之。自成劫之初。至如來滅後。數論宗中。傳法師資。纔經六代時節不幾。若釋迦如來。於第九住劫出世者。數論宗中。傳法師資豈可唯限六代(是一)次。相傳說云。數論外道。變身盤石。遙至釋尊滅後一千年中。爰陳那菩薩出興于世。作六千偈頌。立三支比量。所變盤石忽碎。數論宗義永絕(云云)准此說思之。數論出世與釋尊滅後。時節不幾歟。爰知釋加如來。於第一住劫出世云事(是二)次。成劫之末。有外道出。名鵂鶹仙人。此仙人經多歲。修得五通。悟入六句。經無量歲之間待具七德之者。遂遇般遮尸棄。方傳六句法門。其後即入無餘涅槃。而彼仙人。在拘留孫佛前。隔八百歲故弘決擇鵂鶹仙人相云。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准此釋思之。勝論出世。與拘留孫佛出世中間相隔不及一千年。測知。拘留孫佛等四佛。於第一住劫出世云事(是三)次。勘律藏說云。劫初祖父以來。嫡嫡相次。至淨飯王總有八萬四千二百一十王。其中十人是轉輪王(云云)若釋尊出世。非第一住劫者劫初以來。輪王出世。其數何可甚少耶(是四)准此等誠證思之。釋迦如來於第一住劫出世者。能順文理也。故興法師釋云。又婆羅門傳云。今此中劫。雖小乘宗名第九劫。而依大乘。即二十住劫之初劫。故拘留孫等四佛。皆出劫初。所餘諸佛出後十九劫法住記云。劫有諍。有說住中第九。在師住初劫第九劫說立世等。初說依和上西方相傳此等解釋意。釋迦如來。於第一住劫出世者。大乘了義之實說。三藏相承之正義云事。尤分明也。 問。造多逆罪人。初所造無間業。必可為引業耶。答。不可必為引業也。兩方。若必為引業者。造業感果之義。非一准。何可定初所造無間業。必為引業耶。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云。造多逆中。初是引業。後是滿業。故正理云。造多逆人。唯一能引。餘助滿故。又正理云。如造多逆先引後滿如今解釋。并正引正理文者。造多逆罪之人。初所造無間業。必可為引業如何。 答。造多逆罪之人。初所造無間業。不可必為引業也。引業滿業前後。可隨造業者意樂。何可定初是引業。後是滿業耶。是以。光法師餘處引婆沙論云。問諸造業者。為先造引眾同分業。為先造滿業眾同分業耶。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有先造引業。後造滿業。或有先造滿業。後造引業。隨造業者意樂起故何況。先造非逆罪決定引業之人。後造多逆罪。初所造無間業。豈可為引業。耶。准此等文理思之。造多逆罪之人。初所造無間業。不可必為引業也。但於光法師解釋。并正理論者。從多分論之也。所謂五無間業是最重罪故。初所造業。多為引業。後所造業。多為滿業也。然而其中。自亦可有初所造業為滿業。後所造為引業之類也。 問。成實論意。造多逆罪人。前後受彼異熟果歟。進云。光法師解釋意。同時受彼異熟果付之。成實論意。既許造多逆罪之人。多劫受報之義。定知。前後受彼異熟果云事。是以。正見成實論文。釋造多逆罪受彼報相云。是罪多故。久受重苦。於是中死還生是中此文無諍。前後可受彼異熟果依之淨影大師大乘義章中云若依毘曇。具五逆者。五劫受報。不在一時。成實亦然。故彼論言。是罪重故。久受重苦。於是中死。還是中生。若此劫盡。生於他方阿鼻獄中今此定判。尤順成實論文。光法師解釋。甚以難思如何。 答。成實論意。同經部宗義。許一業感多身。多業感一身之義故。造多逆罪之人。多劫同受彼異熟果云也。故光法師釋云。若依成實論。若造一逆。一劫受果。若造二逆。二劫同受。如是乃至若造五逆。五劫同受。餘後四劫。從初為名。同名生報業。成實多依經部宗。一業感多身。亦多業感一身寶法師釋云。若依成實論。若造一逆。一劫受苦。乃至若造五逆。五劫同受。餘後四劫。從初為名。同名生報。多同經部。一業感多身。多業感一身泰法師釋云。若如成實論。若在一逆一劫受報。乃至若造五逆五劫受報。成實論多依經部宗。一業感多身。亦多業感一身。故若造五逆。同受生報。同初劫受感生亦能感後。故五五業同受後四劫報。然從初為名。同名生報業諸師一同之解釋。定探成實論深意歟。但於成實論文者。造多逆罪之人。多劫之間。同受重苦。故云是罪多故。久受重苦。於是中死。還生是中也今此論文。全非相違。次於大乘義章解釋者。是亦人師異釋也。今解釋意。雖非無其謂。異光法師等解釋意者。強不可劬勞歟。 重難云。見泰法師解釋。云。經部祖師名鳩摩羅多。於經部中。最尊最上。號為上坐。上坐於此。作如是釋。或於地獄死已更生。無餘趣間。雖五劫受。皆名無間。並名生受。若依此釋。成實論云。若造五逆。各受一劫。故五劫受報。於是中死。還生是中。無餘趣聞。名無間業。皆名生報。更受餘趣。方名復後報故成實論云。若造五逆。五劫受報。於是中死。還生是中。故名無間生報業也講成實論諸師言。雖於是中死。還生是中。於臨終時無妄愛間。故名無間者不然。若無妄愛。何得受生。以無有愛生故。上坐釋言無天世間。故名無間此釋意。同大乘義章解釋。成實論意。造多逆罪之人。各別可受彼一劫異熟果如何。 答。此依經部祖師鳩摩羅多意。別作一釋也云。若依此釋。此旨自分明歟。 問。經部宗意。造一逆罪人。第三生已後。猶可愛以彼異熟果耶。第三生已後。猶可受彼異熟果也。兩方。若猶受彼異熟果者。見光法師解釋。上述若依成實論。若造一逆。一劫受果畢。下云成實多依經部宗如今解釋者。經部宗意。造一逆罪之人。第三生已後。不受彼異熟果若依之爾者。一業感多身。多業感一身者。經部宗盛所談也。造一逆罪之人。第三生已後。猶可受彼異熟果哉。 答。經部宗意。許一業感多身之義。故順現業必感生報。順生業必感後報云故。造一逆罪。感順生異熟果畢。必亦可感順後異熟果也。故今論餘處(十五)中。出經部宗義云。有餘師說。順現法受業。餘生亦得熟。隨初熟位。建立業名。為順現等。勿強力業。異熟果少光法師(十五)釋此文云。依經部宗。許有一業能感多生。若順現法受業。其力最強。必受生後。若順生受業。其力稍劣。不受現受。此即劣現。必受後受。此即勝後。若順後次受業。其力最劣。不受現生。故劣前二。唯受後受經部宗意。順現業。必感生報後報。順生業必感後報之旨。今論疏定判。實分明也。故造一逆罪之人。第三生已後。猶可受彼異熟果也。但於光法師當處解釋者。成實論意。多依經部宗義故。許一業感多身。多業感一身之義云許也。非謂經部宗意。造一逆罪之人。唯順生一劫受盡彼異熟果歟。       問。提婆達多。為先犯出血罪。後造破僧罪。為當先造破僧罪。後記出血罪歟。答。依薩婆多宗意者。可云先造破僧罪。後犯出血罪也。兩方。若先犯出血罪。後造破僧罪者。苾芻見淨行者。今論定判也。論文無諍。先造破僧罪。後犯出血罪若依之爾者。淨影大師大乘義章中。上標四分律中。先明出血。後明破僧畢。下正述其相云提婆達多。先教世王殺害其父。自欲殺佛。望為新王新佛化世故。先害以害佛故。惡名流布。利養斷絕。五人相將。家家乞食。因即起於破僧之心。遂便破僧。故知。破僧定在其後如今解釋者。四分律意。先犯出血罪。後造破僧罪如何。 答。提婆達多。犯破僧出血二罪之先後者。古來難義也。輒雖難定之。暫任愚案。存一義者。依薩婆多宗意者。可云先造破僧罪。後犯出血罪也。故見今論文偈頌。云苾芻見淨行。長行云住淨行人。非犯戒者。以犯戒者言無威故正理論(四十三)云。要住淨行。方能破僧以犯戒人無威德故。即由此證。造餘逆後不能破僧。以造餘逆。乃受彼果處無定故顯宗論(二十三)文。全同此說。婆沙論(百十九)云。若先造餘無間業。彼後不能破僧雜心論云。餘無間業。後不能壞僧任此等論文。薩婆多宗意。先造破僧罪。後犯出血誦事。實分明也。但於四分律說者。四分律。是法藏部依憑律藏。非薩婆多部依憑律藏。故薩婆多宗義。違四分律說。更非所痛也。故慈恩大師法苑義林章云。一十云律。是薩婆多宗(乃至)二四分律是法藏部任此解釋。薩婆多宗意。以十誦律。可為依憑律藏也。 問。論中釋破異處愚夫頌文。舉二師異說。爾者。初師意。愚夫言。可通忍世第一法位耶。答。可通忍世第一法位也。兩方。若通忍世第一法位者。忍世第一法位。是見道近方便也。更不可為所破。何可通彼位哉。若依之爾者。見論文。初師無置簡別之言。知愚夫之言。可通忍世第一法位云事如何。 答。見論文。初師釋今頌文云。唯存異生。非破聖者。以諸聖者證法性故此師意。愚夫之言。廣可取異生諸位何況。論中舉第二師義云。有說得忍。亦不可破既異初師舉此有說。定知初師意。愚夫之言。可通忍世第一法位云事。但於忍世第一法位。是見道近方便不可為所破云難者。得忍善根之後。不可有隨邪師信邪教之義云事。二師所存。更無替也。其中初師意。愚夫者。即指異生之言。故愚夫之言。廣可通忍世第一法位。此異生諸位之中。有隨邪師信邪教之類。亦有不隨邪師。不信邪教之位(為言)第二師意。今愚夫者。唯取隨邪師信邪教之類故。得忍善根之後。永無此義。故今愚夫之言。不可通忍世第一法位云也。故正理論云。有說得忍。亦不可破。由決定忍佛所說故二師所存。其趣如此也。 問。論文云。要八苾芻分為二眾。以為所破爾者。八人俱隨能破者信邪法歟。為當唯四人。可信邪法耶。答。八人之中。唯邪眾四人。可信邪法也。兩方。若八人俱信邪法者。八人僧眾之中。四人留隨如來。四人歸信調達。於隨如來之四人者。更不可信邪法哉。是以。見婆沙論文。或云於正眾中。極少四人。於邪眾中。極少五人或云要一界內有二曾僧。別住異忍。方名破僧任此等論文。不可云八人俱信邪法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起盡。上云要所破僧。忍師異佛忍異佛說。有餘聖道畢。下云要八苾芻分為二眾。以為所破。能破第九文相前後無諍。八人俱可信邪法加之。淨影大師大乘義章中云正眾四人。是其所破。邪眾五人。是其能破。故須九也既云正眾為所破。寧不信邪法哉。抑正眾四人。成不和合性歟。 答。要八苾芻。分為二眾。以為所破之文意。雖述八人俱名所破之義門。正信邪法。唯限隨提婆達多之四人。更不可通正眾四人也。其故以道理思之。提婆達多。破法輪僧之時。正眾之中。必可有如來雙賢弟子。彼人豈可信邪法哉。何況見婆沙論一段之文。或云於正眾中。極少四人。於邪眾中。極少五人。如是極少下。至九人。則法輪僧壞既名正眾。更不可信邪法。或引施設足論。云提婆達多。自為第五。皆共受籌若八人俱信邪法者受籌之類。豈可限五人哉。或云要一界內。有二部僧。別住異忍。方名破僧別住異忍之言。忍異師異道之類。可信邪法以此等文理思之。留隨如來之四人。全不可信邪法也。但於今論文起盡者。凡於所破僧。可有二義門也。或一和合僧。分為二眾之時。正眾四人。邪眾四人。俱名所破僧也。要八苾芻。分為二眾。以為所破。第九之論文。即述此意也。或信八支聖道之者名和合僧。捨之隨邪師信邪法之類名所破僧也。要所破僧。忍師異佛。忍異佛說有餘聖道。應說僧破在如是時之論文。亦述此意也。前後論文。各顯一門。不可以彼難此哉。次。於大乘義章解釋者。一和合僧。分為二眾之起。由邪眾隨提婆達多信邪法也。故以正眾四人。名所僧。以邪眾四人。名能破者也。此釋意。全不云正眾四人。亦信邪法。何可為違文哉。次。正眾四人。成不和合性歟云事。尤雖有所可思。暫存一義意者。正眾設雖不信邪法。可成不和合性也。一和合僧。分為二眾。俱被云所破僧之門。八人俱可捨和合性何不成不和合性哉。若正眾四人。不成不和合性者。假名所僧破之義門難有故也。 重難云。正眾四人。不信邪法者。何可有名所破僧之義門哉。以此理思之。要八苾芻。分為二眾。以為所破者。八人分為二眾之中。隨邪師信邪法之四人為所破僧云文意也。要所破僧。忍師異佛。忍異佛說有餘聖道。應說僧破在如是時之論文。忍異師異道之類名所破僧之旨。實分明也。要八苾芻分為二眾。以為所破之論文。其意可同之。何云前後論文。各顯一門哉(是一)次。正眾四人。成不和合性生云事。亦不可然。設雖八人分為二眾。於正眾者。未捨四人已上和合。信聖道等之義。故猶可成和合。何云成不和合性哉。是以。光法師釋非能破者。成此僧破。但是所破僧眾所成之論文云。非是天授能破者成此僧破體。但是所破愚僧所成此釋意無諍。不和合性。唯邪眾愚僧所成。正眾不成之(是二)。 答。正眾四人。雖不信邪法。一和合僧。分為二眾之時。正眾四人。亦名所破僧之義門可有也要八苾芻。分為二眾。以為所破之論文。八人俱名所破僧之旨。實分明也。何及異義哉。但要所破僧。忍師異佛。忍異佛說。有餘聖道。應說僧破在如是時之論文。具明能破所破相。故亦述隨邪師信邪法之類名所破僧之義門也。一論前後之文述不相違之二義門論家常習也。何強疑之哉。次。正眾四人。成不和合性云事。亦有其謂。八苾芻眾。初共和合。後亦分為二眾之時。正眾四人邪眾四人。俱可捨和合性。何不成不和合性哉。若正眾四人。不成不和合性者何可有名所破僧之義門哉。既許正眾四人。名所破僧之義門。可成不和合性云事。道理實必然也。但於光法師此僧破體。但是所破愚僧所成之釋者。論文自本有二義門之中。所破僧所成者。述隨邪師信邪法之類。名所破僧之義門。故光法師任論文。作解釋許也。全非遮八人俱名所破僧之義門。正眾四人。亦成不和合性。云事也。 問。造破僧罪。唯限佛在世歟。進云。見諸論文。造破僧罪。唯限佛在世云也。付之。設雖非佛在世。何不造破僧罪哉。是以。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十九)云。若因破僧。生無間地獄。壽命未盡。世界便壞者。彼中夭不或(百三十四)云。若諸有情。於劫將壞。餘半劫在。破和合僧。墮無間獄。有中夭不此等論文。既云劫欲壞時。造破僧罪。知破僧罪。不限佛在世云事如何。 答。初後皰雙前佛滅未結界。於如是六位。無破法輪僧者。諸論一同之定判也。造破僧罪。唯限佛在世云事。更不可疑之。即述佛滅後不破僧罪故。今論云佛滅後時無真大師為敵對故正理論(四十三)云。佛滅後時。他不信受。無有真佛為敵對故顯宗論文。全同此說。婆沙論(百十六)云。非於大師涅槃後者。若於大師涅槃後。作如是言。我是大師。非如來者。咸共責言。大師在世。汝何不言我是大師。今涅槃後。乃作是言雜心論云。亦非大師涅槃後。無異師故任此論文。造破僧罪。唯限佛在世之旨。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處處之文者。彼述假設之事。更非盡理之談歟。 問。正理論中云。如是破僧。諸佛皆有不爾。要有宿破他業爾者。何時宿業耶。進云。正理論云。於此賢劫迦葉波佛時。釋迦矣尼。曾破他眾故付之。釋迦菩薩於迦葉佛出世之時者。百劫修行滿足。預補處記別。於彼時分。何可破他眷屬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即自觀見。昔我無量無數劫前。曾破壞他仙人眷屬。彼業異熟。今現在前既云無量無數劫前。知非迦葉佛出世之時云事如何。 答。釋迦菩薩。先得八定之後。於菩提樹下。猶退起三惡覺況。百劫修行滿足。至迦葉佛出世之時。遇惡緣有破他眷屬之義。何強疑之哉。正理論文。定有依憑本說歟。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者。可有二會通也。或釋迦菩薩。無量無數劫前。破他仙人眷屬。此賢劫迦葉佛出世之時。亦破眷屬歟。彼兩度業異熟果。今現在前。故有破僧也。故光法師釋此事云。婆沙正理各引一事。所以不同寶法師有兩事。二論各引一證之初解釋。其意亦同之。或婆沙論中。云無量無數劫前。就日月歲數小劫論之。故與正理論說。非各別事也。寶法師又釋。婆沙日月劫故。云無量無數劫之第二解釋。即述此旨也。 問。殺麟喻獨覺可成逆罪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成逆罪者。論中釋德田相。無舉麟喻獨覺。爰知。殺麟喻獨覺。不成逆罪云事。若依之爾者。殺聲聞劣品。猶成逆罪。殺麟喻獨覺。最上利根。何不成逆罪哉。 答。思此事。可有二議也。或一義云。殺麟喻獨覺。不可成逆罪也。其故麟喻獨覺。實雖最上利根之人。無有說法教化希望。令他有情生勝功德之義邊。自聲聞劣故。殺之不成逆罪也。是以。今論云。德田謂餘阿羅漢等。具諸勝德及能生故。壞德所依。故成逆罪光法師釋此文云。德田謂餘阿羅漢僧及如來。具諸勝功德。及能生他勝功德故。壞彼勝德所依止身。故成逆罪任此等定判。德田之中。雖出阿羅漢及如來。無舉麟喻觸覺。爰知。殺麟角觸覺。不成逆罪云事。何況。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中。釋所歸依體。不取獨覺菩提云。謂諸觸覺。不能說法教誡諸有情。令離生死怖准此論說思之。麟喻獨覺。無有說法教化之義故。殺之不成逆罪歟。但於聲聞例難者。聲聞實雖根性劣品。說法教化。令他有情生勝功德之義邊。自麟喻獨覺勝故。殺之亦成逆罪也。 或一義云。 問。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殺時可成逆罪耶。重云。論云。亦成逆罪付之。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殺之是可誤殺。何成逆罪哉。是以。於父母無父母想。殺之不成逆罪。 答。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殺之最可成逆罪也。其故不可殺阿羅漢云事。一切有情。不必思之。有悟之者。雖知阿羅漢恩。深愚癡之類。不辨其恩甚重。故殺一人僧之時。無是阿羅漢歟。非阿羅漢歟云。簡別之思。殺之故。是非誤殺。亦成逆罪也。故今論云。若害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於彼依止。起定殺心。無簡別故。亦成逆罪正理論(四十三)云。有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亦無決定解此非阿羅漢。無簡別故。容成逆罪顯宗論文。全同此說。婆沙論(百十九)云。問。彼不了知是阿羅漢。何故得無間罪。答不以知故得罪。以壞德田故得罪。彼於苾芻眾中。起無簡擇等殺意樂。由此極惡之心。害及阿羅漢。是故得無間罪。任此等論文。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殺之亦成逆罪之旨。實分明也。但於父母例難者。一切有情。皆知父母恩深故。自本同存不可殺父母之理。故於父母。無父母想殺之皆誤殺。不成逆罪也。故正理論中。會此例難云。非於父母全與此同。以易識知。而不識者。雖行殺害。無乘恩心。阿羅漢人。無別標相。既難識是。亦難知非。故慢心殺。亦成無間。 尋云。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殺之不成逆罪之類可有誤。 答。可有此類也。所謂或於餘人。起殺加行。於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果究竟之類。不可成逆罪也。或亦自本有不可殺阿羅漢云簡別之思之人。於阿羅漢無阿羅漢。無阿羅漢想殺之。亦不可成逆罪也。 問。於如來身起殺心。不由血成逆罪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於如來身雖起殺心。若不出血者。何可成逆罪哉。是以。光法師釋要以殺心方成逆罪之論文云。要以殺心出佛身血。方成逆罪如今解釋者。於如來身。雖起殺心。不出血者。不成逆罪若依之爾者。寶法師所引婆沙論(百十九)中。可有此義如何。 答。於如來身起殺心打之。血雖不出皮外。令血移本處。亦可成逆罪也。故婆沙論云。有起惡心。不至出血。而得無間罪。謂起欲殺心。乃至令血移處寶法師引婆沙論云。有不出血成逆。謂以殺心打佛。令血處成二分。而不出皮但於光法師解釋者。於如來身。起殺心打之。血雖不出皮外。令血移本處。成二分畢。與血出皮上。其罪是同。出佛身血罪所攝。故亦名出血之義門可有也。要以殺心。出佛身血。方成逆罪之言中。可攝此類。故婆沙論文。光法師釋。更非想違也。 問。金剛喻定位。唯以有頂修所斷。第九品煩惱上。擇滅無為為離繫果歟。答。爾也。兩方。若唯以有頂修所斷。第九品煩惱上。擇滅無為。為離繫果者見今論文云。據離繫果則金剛喻定相應思。能得大果者諸結永斷。為此果故如此文者。金剛喻定位。廣以三界九地。見所修斷。一切煩惱上。擇滅無為。可為離繫果。若依之爾者。以性相思之。金剛喻定位。唯以有頂修所斷。第九品煩惱上。擇滅無為。可為離繫果也。 答。重證之位。擇滅無為。非初離煩惱繫縛所證。故唯士用果。非離繫果也。故金剛喻定位。唯以有頂修所斷。第九品煩惱上擇滅無為。可為離繫果也。故光法師餘處引正理論(十八)云。若無間道斷諸隨眠。所證擇滅。如是擇滅。名離繫果。及士用果。若無間道。不斷隨眠。重證本時所證擇滅。如是擇滅。非離繫果。唯士用果婆沙論(百二十一)云離繫果者。謂無間道斷諸煩惱。此無間道。以煩惱等斷。為離繫果及士用果○若無間道。以能於先來諸煩惱斷集得作證。此無間道。以彼煩惱斷。但為士用果。此則總說。若別說者○金剛喻定以等九品隨眠等斷。為離繫果及士用果○以三界見所斷。及下八地修所斷。并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前八品隨眠等斷。集得作證。此金剛唯定。以彼諸斷。為士用果任此等論文。金剛喻定位。唯以有頂修所斷。第九品煩惱上擇滅無為。為離繫果。及士用果。以先所斷三界九地。見修所斷。一切煩惱上。擇滅無為。唯為士用果云事。尤分明也。但於今論文者。金剛喻定。有能容斷三界九地見修所斷一切煩惱之功能故。云諸結永斷為此果故也。若先位不斷之者。金剛喻定。容頓斷三界九地見修所斷。一切煩惱。故以三界九地見修所斷。一切煩惱上。擇滅無為。容為離繫果之義勢。亦可有之也。故今論餘處中。釋金剛喻定相云。一切隨眠皆能破故。先已破故。不破一切。實有能破一切功能。諸斷惑無間道中。此定相應最為勝故諸結永斷為此果故之論文。則談此義勢也。 問。論中明無間同類業。舉二師異說。爾說。初師意。無間同類業。順次生必感地地獄異離果歟。答。順次生不可必感地獄異熟果也。兩方。若順次生必感地獄異熟果者。何不立無間業哉。既云無間同類業。順次生不必感地獄異熟果聞。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諸無間同類。亦定生彼。有餘師說。非無間生初師意。可異有餘師說。非無間生之義意。定知順次生必感地獄異熟果云事如何。 答。無間同類業。順次生必感地獄異熟果者。與五無間業。既無有差異。何不立無間業哉。順次生不必感地獄異熟果云事。道理實必然也。設雖初師意。豈不存此理哉。但於今論文者。二師所說。更非相違之義也。初師意。顯無間同類業。必感地獄異熟果之旨。有餘師意。述順次生不必感地獄異熟果之旨也。二師各顯一邊之相。更非相違之義也。故正理論云。諸無間同類。亦定生彼。非定無間生。非無間業故不置有餘師說之言。即顯非相違二說之旨也。 問。頌文云。將得忍不還無學業為障爾者。三時障業。唯限障業歟。答。不可限引業也。兩方。若唯限引業者。設雖滿業。何不為障礙哉。是以。今論疏中。雖明三明障業相更無分別引滿二業。爰知。三時障業。可通引滿二業云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說三時障業相云。引眾同分定應熟業。極作障礙如此論文者。三時障業。唯可限引業如何。 答。滿業之中。順生業。順後業。并不定業中。異熟定異處熟者。可為障礙。故三時障業。不限引業。可通滿業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故今論疏。并正理論等中。廣雖明三時障業相。全無有引業滿業之簡別。若唯限引業。不通滿業者。論疏等中。何不述此旨哉。爰知。三時障業。可通引滿二業云事。但於婆沙論文者。引業是為感生之本。故暫舉之許也。更非遮滿業亦為障礙之義。何為違文哉。 問。論文云。將得忍時。感惡趣業。皆極為障爾者。寶法師意。今此感惡趣業者。可通善不善業耶。答。可通善不善業也。兩方。若通善不善業者。見寶法師解釋。上釋將得忍時為障之業畢。下述將得不還果時。為障之業云。此中通二性業如今解釋者。將得忍時。為障之事。不通善不善二性業若依之爾者。感惡趣業是廣。何不通善不善業哉。 答。善業之中。決定可感傍生鬼趣異熟果之類。將得忍時。尤可為障故。云將得忍時。感惡趣業。皆極為障不限不善業。亦可通善業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三惡趣中。感地獄異熟果時之業。唯限不善業。感傍生鬼趣異熟之業中。引業唯限不善業。滿業多分為不善業。其中自亦雖有善業。從多分論之感惡趣業。是不善業故。將得忍時。為障之業。偏屬不善業。將得不還果時。為障之業。故云通二性業也。委悉論之。將得忍時。為障之業。亦可通善不善二性業也。 問。論中付明三時障業。且於人中。可熟地獄業者。異處熟。非異處熟中何耶。答。可云非異處熟業也。兩方。若非異處熟業者。既於人中可熟地獄業也。尤可云異處熟業。依何義。立非異處熟稱哉。若於人中可熟地獄業。是非異處熟業者。於人中可熟人業。可云異處熟業歟。若爾。於人中將得第三果之時。豈可有為障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定異處熟。非異處熟業。尤可依為障不為障之義。而見婆沙論文。述阿羅漢果聖者於人中寄受地獄異熟果之旨。若爾。將得忍善根之時。不可為障。何云異處熟者皆能為障哉。 答。於人中可熟地獄業者。可云非異處熟業也。凡分別異處熟非異處熟業。源出正理論說。故光法師引正理論。然於此中。除順現受。及順不定受。異熟不定業。并異熟定中。非異處熟者之文畢云。以此准知。順生受業。順後受業。及順不定受業中。異熟定異處熟者。皆能為障今云此異處熟。非異處熟業。雖有學者異義。暫存一義意者。正理論中。釋三時障業。有此廢立。故推之望忽忍善根。得不還果。得阿羅漢果之處。立異處稱也。故於人中。將得忍善根。將得不還果。將得阿羅漢果之時。於人中可熟地獄業故。可云非異處熟業也。故云非異處熟業不為障。尤有其謂也。但至於人中。可熟人業。可云異處熟業云難者。既於人中可熟人業也。何立異處熟業哉。是亦非異處熟業。故不為障也。 重難云。於南洲得忍善根之後。於東西二洲。得阿羅漢果畢。寄受地獄異熟果之時。可有異處熟業。亦不為障之義。何云異處熟者。皆能為障哉(是一)次於人中得不還果之時。於人中可熟人。報定時不定引業。可云非異處熟業。豈不為障哉(是二)。 答。會初難云。將得忍善根之時。別對惡趣。設雖四洲異。總於人中可熟之業。皆名非異處熟。故於南洲得忍善根之後。於東西二洲。得阿羅漢果聖。寄受地獄異熟果。是非異處熟之義也。何云異處熟業故。重意云。將得忍善根之時。別對惡趣故。於人中可熟五趣業。皆名非異處熟業。將得不還果之時。於欲界中。別於何處。得不還果之處。可熟之業。可名非異處熟業也。故將得忍善根。將得不還果之時。異處熟。非異處熟廢立。所望少異歟。 會次難云。將得不還果之時。欲界報定。時不定引業。必可為障故。不及分別異處熟非異處熟。故婆沙論(五十三)云。聖者將離欲界染時。欲界所有引眾同分。定應熟業。極作障礙義言。汝若證不還果。決定不復受欲界生。我於誰身。當受異熟。由此於彼極作障礙。於滿業者。於非異處。可熟之業。不為障故。分別異處熟非異處熟也。故異處熟。非異處熟之廢立。唯就滿業論之。今以引業為疑。未得其意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引婆沙論說相異熟業。或云唯思所成。或云通聞思所成二說。爾者。通聞思所成云義。可為正義耶。答。可非正義也。兩方。若為正義者。光法師解釋中。引婆沙論二說畢云。婆沙既無評家。諸論既同前師。即以前師為正如今解釋者。通聞思所成云義。非正義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婆沙論相異熟業。通聞思所成云義畢云。以此文證。故知。聞思能發身語此師若非正義者。何引之證聞思二惠。能發身語二業之義哉。 答。廣披俱舍。正理。顯宗。雜心等諸論說。尋相異熟業。聞思所成之通局。今論中偈頌。云佛思思所成。長行云是思所成非聞修類正理論云。感妙相業。唯思所成。非修所成。不定界故。所感異熟。此所繫故。非聞所成。彼羸劣故。亦非生得加行起故顯宗論(二十四)文。全同此說。雜心論(十一)云。問相報業為何等性。答身業口業增上意業。又是思惠性非聞惠。以劣故非修惠。欲界不定故此等諸論之中。述相異熟業。唯限思所成之旨故。以之思之。婆沙論第二師。相異熟業。通聞思所成云義。可非正義也。故光法師引婆沙論二說畢。婆沙雖無評平家諸論說同前師。即以前師為正。相相異熟業。唯思所成云初師說。為正義釋。尤有其謂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見婆沙論一段之文。上云相異熟業。身語意三業為自性畢。下述三惠所成相。一說意。云相異熟業。通聞思所成。故引此文。證聞思二惠。能發身語二業之旨許也。相異熟業。通劣品聞所成云當不生義。更不可痛之也。 問。釋迦超劫。唯限九劫歟。答。百劫之間。唯可超九劫也。兩方。若唯限九劫者。釋迦菩薩。精進勇猛。過諸菩薩。超劫更不可限九劫哉。是以。涅槃經(十三)中。說為聞半偈棄捨身命之因緣云。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彌勒前。成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增一阿含經中云。彌勒菩薩。三十劫當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我以精進之力。超越成佛此等經文。無諍釋迦超劫。不限九劫若依之爾者。今論疏中。釋迦超劫。唯可限九劫如何。 答。廣披俱舍。正理。婆沙。雜心。等諸論說。尋釋迦超劫之時分百劫之間。唯超九劫見。所謂今論云。唯餘百劫造修非多。諸佛因中。法應如是。唯薄伽梵。釋迦牟尼。精進熾然。能超九劫。九十一劫。妙相業成正理論(四十四)云。唯餘百劫造修非多。諸佛因中。法應如是。唯薄伽梵。釋迦牟尼。精進滿時。能超九劫。九十一劫。妙相業成婆沙論云。問此相異熟業。經於幾時。修習圓滿。答多分經百大劫。唯除釋迦菩薩。以釋迦菩薩。極精進故。超九大劫。但經九十一劫。修習圓滿。便得無上正等菩提雜心論(十一)云。於百劫中。種相報業。除釋迦牟尼菩薩。精進故除九劫。餘九十一劫任此等諸論之文釋迦菩薩。百劫之間。唯超九劫。九十一劫。妙相業成之旨。尤分明也。有宗依憑論藏。并人師解釋中。未見餘時亦有超劫之文。故依有宗意。釋迦菩薩。百劫之間。唯超九劫可云也。但於涅槃經文者。彼述大乘實義。更非有宗依憑所說。法門自本相違。至于此事。何必會之。心地觀經中。總可有四十超劫如此大小乘異說。皆是機見不同歟。故章安大師。釋涅槃經(十三卷)今文云。超越十二劫者。出曜佛藏等經。皆云超九劫。或云根緣不同。佛為增減說之增一阿含經文。雖述小乘義門。亦是機見不同也。准之可思也。 問。釋迦彌勒。最初發心同時歟。答。不同時歟。兩方。若同時者。成佛既有先後。發心何為同時哉。是以。辰旦人師解釋中。釋迦彌勒。最初發心。不同時若依之爾者。智論(第四)中。說二聖發心云。如釋迦文尼佛與彌勒等諸菩薩。同時發心。釋迦文尼佛。精進力故。能超九劫任此論說釋迦彌勒。最初發心。同時云事。尤分明也。 答。釋迦彌勒二聖。最初發心同時先後。凡慮雖非所可測思。暫依一義意者。彌勒先發心。釋迦後發心歟。其故釋迦超九大劫。第九住劫成佛。彌勒無有超劫。第十住劫成佛。以超劫并成佛之時分思之。彌勒先發心。釋迦後發心云事。必然也。何況。廣披大小諸經說。尋二聖發心先後。彌勒先發心。釋迦後發心見。所謂寶積經云。然彼彌勒。修菩薩行。經曰四十劫。我時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進力故。便超九劫。於賢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藏經云。彌勒發心。四十劫已我乃發心。無勝佛所。初種善根。我於千歲。一切樂具。供養是佛佛本行集經(第一)云。彌勒菩薩。在於我前并四十餘劫。發菩提心。而我然後始發道心。種諸善根。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增一阿含經中。或(十一)云。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作佛至真等正覺。我以精進力勇猛之心。使彌勒在後或(三十六)云。彌勒菩薩。應三十劫。當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我以精進之力。超越成佛任此等大小諸經說。或云四十劫。或云三十劫。其先時分。雖有異說。彌勒先發心。釋迦後發心云事。諸經一同。更無異說。仰可信之。何再疑之哉。但於智論文者。暫就一時一位發心論之。非云二聖最初發心亦同時也。慈恩大師上生經疏中。引佛本行集經。昔有如來。號曰善思。彌勒菩薩。於彼佛所。最初發心(取意引之)云文畢云。此中皆說後時發心。彌勒發心。因彌勒佛。釋迦發心。因釋迦佛。故彼非初智論中。述釋迦彌勒同時發心之旨。准此釋可會之也。 問。論中。明相好業量云。有說唯除近佛菩薩。所餘一切有情。所修富樂果業名一福量爾者。今此富樂果業中。可攝四梵福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攝之者。梵福量是廣大也。何可攝之哉。是以。見今論下文云。毘婆沙師。作如是說。即於分別妙相業中。所辨福業。此即同彼如此文者。一一梵福量。既同一一相好業量。所餘一切有情。所修富樂果業之中。更不可攝四梵福哉。若依之爾者。既云唯除近佛菩薩。明知。所餘有情。所修富樂果之中。可攝四梵福云事如何。 答。見今論前後之文。上明相好業量。舉三師異說。下述梵福量。出二師異說。其中上明相好業量。有說唯除近佛菩薩。所餘一切有情。所修富樂果業。名一福量云。初師義。與下述梵福量。毘婆沙師。作如是說。即於分別妙相業中。所辨福量。此即同彼。云第二師義。何必是一師義得意哉。若以之存別師義者。今疑問。頗可成無用也。其故述梵福量。先軌範師。作如是說。隨富能感一劫生天受諸快樂。是一福量云初師意。其梵福樂不幾。所餘一切有情。所修福樂果業之中。攝四梵福。全無相違也。設亦以之屬一師義者。唯除近佛菩薩之言中。可除四梵福也。此師意。梵福量與相好業量同云故。除近佛菩薩之言中。亦可除四梵福之理。為必然故也。 問。勝觀佛。底沙佛。一佛歟。答。或云一佛。或云別佛。二義可有也。兩方。若一佛者。廣勘俱舍。婆沙。正理。顯宗等諸論之文。釋迦菩薩。第三阿僧祇滿所逢事佛名勝觀。百劫位中。誦一偈所讚歎佛號底沙。若爾。三祇百劫。時分既異。勝觀底沙。名號亦別。定可別佛。何云一佛哉。若依之爾者。慈恩大師解釋中。勝觀佛。底沙佛。可一佛如何。 答。勝觀佛。底沙佛。同體異體。雖輒難定。且依一義意者。可云一佛異名也。其故見慈恩大師處處解釋。法華玄讚云。第三劫滿百劫。修相好業。初逢勝觀佛。即毘婆尸。由翹足讚歎底沙。超於九劫。所以經中。往往言過去九十一劫有毘婆尸佛般若會釋云。三大劫滿。百劫修相好業。初逢毘婆尸佛此言勝觀。但由翹足。超九劫故。所以經言九十一劫毘婆尸佛此等釋意。勝觀佛。即毘婆尸佛。毘婆尸。即底佛淄洲大師最勝疏云。第三祇滿。修相報。初逢勝觀佛。亦云弗沙。翹足讚歎。超九劫此釋意。勝觀佛。即弗沙佛。弗沙佛即底沙佛見。讚歎底沙佛。超九劫者。今論等說。分明故也。加之。香象大師。五教章云。又由以一偈歎弗沙佛。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樸楊大師攝釋中。牒玄替由翹足讚歎底沙。超於九劫之文云。疏百劫修相好。歎弗沙佛者智論(第四)云。是釋迦牟尼菩薩。作外道仙人。上山採藥。見弗沙佛坐寶窟中。入火定放光明。見已心歡喜信敬。翹一腳立。叉手向佛。一心而觀。目未曾眴。七日七夜。以一偈讚佛婆沙論中。說釋迦菩薩超劫相云。如契經說。過去有佛。號曰底沙。或云補砂補砂者。寧非指弗沙哉。准此等大小乘論家定判。自他宗人師解釋思之。毘婆尸佛。即勝觀佛。勝觀佛即弗沙佛。弗沙佛即底沙佛。同是一佛異名可云也。但於三祇百劫時分既異云難者。前位成滿。後位最初。所逢事佛。即一佛故。三僧祇滿逢勝觀佛。百大劫初事底沙佛云文。還為勝觀底沙。是可一佛云證據。全非相違。如彼婆沙論中云。釋迦菩薩。初阿僧祇劫滿。第二阿僧祇劫初。同逢寶髻佛。第二阿僧祇劫滿。第三阿僧祇劫初。同逢燃燈佛(取意)也。次於勝觀底沙各號亦別云難者。今論等中。隨其事相替。引各別契經。任彼經文。列其名號。故一論前後一段上下。雖成名勝觀或號底沙。論其體者。實可一佛也。 重難云。見華嚴經文。毘婆尸佛。提舍佛。各別列之。而累婆尸佛。即勝觀佛者。神泰。清涼。惠苑。慈恩等。諸師釋分明也。提舍亦云底沙刊定記釋此文云。提舍者。正云底沙任此兩師定判。勝觀佛。底沙佛。定可別佛(是一)加之。披佛本行集經說(第四)云。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曰帝沙○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過於九十五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毘婆尸○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過於九十一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此文無諍。勝觀佛。底沙莎佛。是非一佛。(見是二)。 答。釋迦菩薩。三僧祇滿。百大劫初。所逢事毘婆尸佛。即勝觀佛。亦名底沙佛。諸師解釋。述此意也。華嚴經中。提舍佛亦名底沙佛。同名異體。別底沙佛歟。次。佛本行集經說。會通之趣。准之可思。或又彼賢聖集經也。廣集諸教異說。以為一部經典。故隨其各異。名別列之歟。 或一義云。勝觀佛。底沙佛。可非一佛也。其故見今論文。上謂於第三無數劫滿。所逢事佛。名為勝觀下云。若時菩薩勇猛精進。因行遇見底沙如來。乃至以妙伽他。讚彼佛曰(乃至)如是讚已。便超九劫正理論中。上云。謂於第三無數劫滿。所逢事佛。名為勝觀下云。若時菩薩勇猛精進讚歎底沙。便超九劫顯宗論文。大同此說。婆沙論中。或(百七十七)云。如契經說。過去有佛。號曰底沙或云補砂或(百七十八)云。第三劫阿僧祇耶。逢事七萬七千佛。最初即燃燈。最後名勝觀此諸論之中。一段前後。勝觀底沙各別列其名號。非一佛云事實分明也。何況舊俱舍論中。勝觀佛名毘婆尸佛。是以泰法師釋云。謂於第三劫末。佛名毘婆尸。此云勝觀佛此等釋意。勝觀佛毘婆尸佛。是可一佛見。而華嚴經中。毘婆尸提舍。各別列之。提舍亦云底沙者。即出清涼大師解釋。故任此等文。勝觀佛底沙佛。是各別佛云事亦分明也。但於慈恩大師解釋者。如此異說。諸教是多皆是見聞不同也。不及和會之歟。 問。論文云。如是讚已便超九劫爾者。釋迦菩薩。讚歎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中第九十一劫歟。答。百劫之中初劫也。兩方。若第九十一劫者。慈恩大師般若會釋中云。三大劫滿。百劫修相好業初。逢毘婆尸佛。此言勝觀。俱由翹足超九劫故。所以經中。九十一劫。毘婆尸佛如今解釋者。百劫之中初劫見。若依之爾者。見辰旦人師解釋云。釋迦菩薩至第九十一劫。遇底沙佛。故相業圓滿。即超後九劫。於爾勒前成佛此解釋無諍。百劫之中。第九十一劫如何。 答。若存勝觀佛底沙佛。其體是一。非各別佛云義之時。讚歎底沙佛超九劫。百劫之中。初劫云事。是必然也。百劫之中。初逢勝觀佛者。婆沙論文。并慈恩大師處處解釋。尤分明也。何況。撲楊大師攝釋中。釋此事。述一釋意云。此即百劫之中初逢也百劫之中。初劫云事。此釋亦明鏡哉。但於辰旦人師解釋者。是婆沙抄定判歟。此釋若背文理者。更不可依用之也。 問。異生所成就通力中。除中有位。知他三千界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今論餘處(二十七)中。述聲聞麟喻二三千無數。二乘通力不知他三千界二乘猶不知之。異生豈可有此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逝宮天處十方無之頌文云。謂不但此三千大千世界中無。餘十方世界中亦無如今解釋者。異生所成就通力中。除中有位。知他三千界之義可有如何。 答。異生所成就通力之中。除中有位。知他三千界之義。不可有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光法師解釋者。異生通力。雖寶不知他三千界。為顯佛德深廣。十方世界無與佛等之者如此云也。 重難云。婆沙論中。出一師義云。有餘復言。梵王先起自地天眼。傍見餘界大梵王。梵輔梵眾。恭敬圍遶此師意無諍。異生所成就。通力之中。除中有位。知他三千界之義可有如何。 答。常義云。彼劫初時故。異常義相也。例如彼論次下文。述劫初成時。彼亦有退。云劫初之時。色界有退也。聊迴愚推云。大梵王唯以一小千界。為所領分齊。如云千世界有一梵王。梵王通為千世界主也。若爾。婆沙論。傍見餘界大梵天王。梵輔梵眾恭敬圍遶之文。可指一大千界之中。餘世界何以此文。劫初大梵王天眼。見他三千界得意哉。疑難之旨。頗難定量哉。 問。光法師釋此剎那善蘊總立以論名頌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今此剎那者。指一剎那歟。答。可指一剎那也。兩方。若指一剎那者。論中引今頌文。為證能發思為施體之義也。若剎那之言。指一剎那者。寧可為此證據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述初釋意。云此言剎那非一剎那第二釋異之。定知。剎那之言。可指一剎那云事如何。 答。光法師。第二釋意。任剎那之言。一剎那得意也。故第二釋云。又解。此頌據剎那等起故。言此剎那善五蘊。總立以施名此釋意云。身語二業能等起心心所法。有因等起剎那等起二類之中。今頌文據剎那等起。故剎那善五蘊總立施名也(為言)。 問。已離欲聖者。於欲界可造報定時不定業耶。答。可造報定時不定業也。兩方。若造之者。論中出行施不為益自他之類云。若彼聖者。已離欲貪。奉施制多。除順現受已離欲聖者。若於欲界。造報定時不定業者。何不云除報定時不定業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已離欲聖者。於欲界可造報定時不定業如何。 答。已離欲聖者。於欲界可造報定時不定業也。彼業即於現身。必感其果也。是以。今論餘處(十五)中。出業定受現法果之類云。或生此地。永離此地染。於此地中。諸善不善業。於異熟定。位不定者。此業必能招現法果光法師釋此文云。謂阿羅漢及不還果。隨生此地。永此此地染。於離地中。隨其所應。未離染時。造善不善業。及離染已造諸善業。於異熟定。時不定者。由永離染故。於此地中。不重生故。此業必能招現法果。皆於此身受故。名現法果。正理論(四十)云。或有餘業。亦得現果。謂生此地。永離此地染。於此地中。諸善不善業。必應現受。不重生故。如阿羅漢及不還者。未離染時。已造彼業。今離染故。成現法受。彼是何業。謂異熟定。慶知此中所說業者。是異熟定。非時定業顯宗論文。全同此說。任此等定判。已離欲聖者。於欲界。造報定時不定業云事。實分明也但於今論文者。已離欲聖者。於欲界。造報定時不定業。即於現身。必感其果故。除順現受之言中。可攝之也。如云及定招異熟。得永地業。定招現法果也。 問。不還果聖者。於欲界受時報俱不定業異熟果義。可有耶。不可有此義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論中出行施不為益自他之類云。若彼聖者。已離欲貪。奉施制多。除順現受不還果聖者。若於欲界。受時報俱不定業異熟果之義有之者。何不云除時報俱不定業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上述不受順現法受業異熟。而受順盜次生受業。及順後次受業異熟耶等問答分別畢。下云。唯阿羅漢有勝定惠。熏修身故。有如是能。有學異生無如是事思此文意。阿羅漢果聖者。依勝定惠熏修之力。不受彼異熟果者。可時報俱不定業異熟果也。而云有學異生無如是事。知。不還果聖者。於欲界。受時報俱不定業異熟果之義。可有云事如何。 答。不還果聖者。永超欲界異熟果地畢。時報俱不定業。不感其異熟果。正無障礙故。不還果聖者。於欲界永不受時報俱不定業異熟果也。故今論餘處(十五)中。上述於永離染地。異熟定位不定業。必招現法果之旨畢。下云。若於異熟亦不定者。永離染故。不受異熟光法師釋此文云。若於時不定。於異熟亦不定者。由永離染故。必不受異熟任此等文理。不還果聖者。於欲界永不受時報俱不定業異熟果云事。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阿羅漢果聖者。有勝定惠熏修之力故。時報俱不定業異熟果轉之永不受。報定時不定業異熟果。引之現身受有學異生。無此自在轉之不受引之寄受之義。故云有學異生。無如是事也。非謂不還果聖者於欲界受時報俱不定業異熟果。全非相違也。 問。論中明戒類福業事云。一者不為犯戒所壞。犯戒謂前諸不善色爾者。性罪遮罪。俱可名犯戒耶。答。此文意。唯以性罪可名犯戒也。兩方。若唯以性罪。名犯戒者。犯戒所壞之言是廣。何不亙性罪遮罪哉。是以。論中云。離性及遮。俱說名戒若爾。犯戒亦可亙性罪遮罪也。若依之爾者。見論文上文云。諸不善色。名為犯戒。此中性罪立犯戒名指此文云犯戒或謂前諸不善色。唯以性罪。可名犯戒如何。 答。一者不為犯戒所壞。犯戒謂前諸不善色之論文。唯以性罪可名犯戒也。受戒之後。故犯遮罪。亦雖名犯戒。今一段文意。為簡異性罪故。遮罪但名遮罪。不名犯戒也。故論中。具釋此事云。諸不善色。名為犯戒。此中性罪。立犯戒名。遮謂所遮。非時食等。雖非性罪。而佛為護法及有情。別意遮止。受戒者犯名犯戒。簡性罪故。但立遮名頌文云離犯戒及遮。唯以性罪名犯戒。以遮罪別舉之。不名犯戒。即此意也。故寶法師釋云。性罪遮罪。俱名犯戒。然頌於性罪立犯戒名。遮罪名遮。不名犯戒但於離性及遮。俱說名戒之論文者。於遮罪自本許受戒者犯。亦名犯戒之義邊。故離性及遮俱說名戒之論文。全非相違也。重意云。於戒者。雖有性遮戒之不同。同戒類故。只立戒名。不及分別性遮差異。於罪者。性罪根本。其過尤重故。受戒者犯。非受戒者犯。同名犯戒。遮戒枝葉。其過稍輕故。雖受戒者犯。亦名犯戒。非受戒者犯。但名遮罪。不名犯戒。故為顯性罪遮之不同。唯於性罪。立犯戒名。於遮罪者。不名犯戒云許也。就實通論。本末合說之時。亦有遮罪兼名犯戒之義門故一段論文。更無違害也。 問。光法師意。於梵輔天。受四十一中劫壽類可有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光法師解釋中。釋梵福量。云。一梵福量。同梵輔天四十中劫為一劫量。名一福量如今解釋者。不可有此類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可有此義如何。 答。光法師意於梵輔天。受四十一中劫壽之類可有也。其故光法師餘處釋欲界有情入無想定滅盡定。名一起便住之義云。又解。二定不損壽命。是故別說。如人應受。百年命根。至年五十。入彼二定。設經千年。方始出定。不食段食。還更受餘五十年命。餘即損命。故不別說准此釋意思之。於梵輔天入滅盡定。經一中劫之類。可受四十一中劫壽也。但於光法師今解釋者。就梵輔天本壽量。云四十中劫也。不足為疑歟。 問。舍利弗。目連。於佛可為法供養耶。答。不為法供養也。兩方。若為法供養者。婆沙論中。出利弗。目連。於獨覺不為法供養佛例可同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弟子於師為法供養若弟子於師為法供養者。舍利弗。目連。於佛何不為法供養哉。加之。婆沙論中。述法供養相云。或在眾中。論議決擇若爾。舍利弗目連。於佛前豈不為論議決擇哉。 答。佛於諸法。已得究竟。不復從他受學法故。一切有情。於佛不為法供養也。故婆沙論(三十)云。佛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佛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無能為佛說者故。及不能生佛未曾有善巧覺惠故又云。然佛世尊定不於他受法供養。法身功德極圓滿故。生身必待衣食等資故。有於他受財供養任此等論文。舍利弗目連。於佛不為法供養云事。道理實炳然也。故婆沙論中。正釋此事云。舍利子除佛獨覺。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舍利子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大目乾連除佛獨覺及舍利子。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大目乾連。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但於婆沙論中。弟子於師為法供養云難者。福德多聞。智惠明利之弟子。與師說法。令師生未曾有善巧覺惠。故弟子於師為法供養云也。故婆沙論云。如出家者。或有弟子。福德多聞。雖於其師能設種種財法供養。而恃此事。遂於師所。不生恭敬。此等供養。財妨恭敬此文不云佛弟子於佛為法供養。何為相違若。次於婆沙論。或在眾中。論議決擇之文者。是於眾中。論議決擇。令他生未曾有善巧覺惠故。於眾中論議決擇。云法供養也。於佛前雖論議決擇。全無令佛生未曾有善巧覺惠之義故。望佛不可名法供養也。 (寫本云)。 建長六年九月八日(酉時)於東大寺尊勝院中堂東廓抄之畢俱舍論十八卷者為去年俱舍三十講之宛文之間依有其便宜披見彼論疏之次或訪明師或任愚按為開初心初學之慧解聊記一問一答之綱要後學之輩必□其謬不顧五旬有餘之慕齡猶勵一部抄出之深志冥眾必垂哀愍善願速得圓滿焉仰願依此稽古之微功答此慇懃之誠心一期終焉之暮遂往生於兜率之秋雲三會下生之曉開慧解於龍華之春風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五十二夏□四十二)。 俱舍論第十八卷抄 俱舍論第十九卷抄上 問題 問。論文云。離隨眠業。無感有能爾者。今此文為論造業時。為當指感果時歟。 問。論中。明煩惱現起能為十事。云五發業有爾者。今此發業有者。可通善業耶。 問。聖者。可造引業耶。 問。五見疑中。可有迷事類耶。 問。論中舉一箇問云。此中何相見苦所斷。乃至何相是修所斷爾者。光法師意。問十隨眠五斷相歟。 問。論中舉一箇問云。此中何相見苦所斷。乃至何相是修所斷爾者。寶法師意。問十隨眠五斷相歟。 問。修所斷隨眠。可緣他身見惑耶。 問。論文云。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現此所斷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可攝他界緣惑耶。 問。寶法師意。身邊二見。唯緣諦理歟。 問。頌文云。餘通見修斷爾者。唯限忍所容隨眠歟。 問。婆沙論意。有漏無明漏。可立畢竟前行耶。 問。婆沙論中。明最初前行中。見修不定句。約異生聖者。判五部通局。爾者。如何釋之耶。 問。異生身中。有漏無明漏中。非唯見所斷。唯修所斷。見修不定三句所攝類可有耶。 問。論文云。有餘師說。外道諸仙。不能伏斷見所斷惑爾者。光法師意。引婆沙論何文證此義耶。 問。光法師釋六十二見中。四遍常論云。謂由天眼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諸蘊相續爾者。今此諸蘊相續者。指未來蘊歟。 問。異生可得死生智耶。 問。菩薩可退自乘種性耶。 問。光法師。引今論業品不退姓名堅文云。或據天中故言不退爾者。今此釋意。為唯限第六種姓。為當可通前五種姓耶。 問。欲界繫有漏法中。可有非邪見所緣類耶。 問。上界無覆無記心。可緣虛空非擇滅名耶。 問。光法師意。邪行相智可通善耶。 問。戒禁取可通集滅二諦所斷耶。 問。外道所起戒禁取。可通苦諦所斷耶。 問。樂淨例外。可有見苦所斷見取耶。 問。論文云。有身中唯取我見以為我倒爾者。此師意。我所見可有一向倒義耶。 問。論文云。有說我倒攝身見全爾者。光法師意。今此有說意。五見十二義中。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有說我倒攝身見全爾者。今論意。以此說可為正義耶。 問。論文云。要具三因。勝者成倒爾者。今此勝者者。三因外別因歟。 問。於有漏法。計樂淨見取。可有一向倒義耶。 問。以戒禁取可立顛倒耶。 問。正理論中云。於五取蘊。執我我所。心便高舉。名為我慢爾者。今此我慢者。可通見修所斷耶。 問。我生已盡等。四德所生增上慢。俱可緣所執有漏行道耶。 問。預流果聖者。於預流向。可起增上慢耶。 問。九慢類中我慢類。從何慢出耶。 問。無色界七慢。俱可現起耶。 俱舍論第十九卷抄上   問。論文云。離隨眠業。無感有能爾者。今此文為論造業時。為當指感果時歟。 答。論造業時可云也。兩方。若論造業時者。既云無感有能。尤可指感果時也。是以。見今論餘處(十五)文。述退不退法異生於離染地造業之旨。明知。離隨眠業。無感有能者。非造業時云事。何況。披寶法師釋云。若據資助故業結當生有。即通有學。由此三乘無學。不受後有資助故業結當生有。寧非指感果時哉。若依之爾者。釋業由隨眠方得生長畢。云離隨眠業。無感有能。文相起盡。無諍可指造業時如何。 答。凡案一論大綱。釋果因緣生起次第。前言世別皆由業生者。果生必由業云也。業由隨眠。方得生長。離隨眠業。無感有能者。造業之時。必由隨眠緣力(為言)更不可及感果之時。所謂業由隨眠。方得生長者。上明造業。必由隨眠緣力之旨。離隨眠業。無感有能者。不由隨眠緣力之業。不施感有功能云也。是即返顯上造業。必由隨眠緣力意也。指造業時云事。更不可疑之。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謂由隨眠能發諸業。復由諸業能感有果。由此隨眠。是諸三有根本。故業離此隨眠。無感有果功能。故十二支初說隨眠何況。正理論(四十五)中。述隨眠為諸有本。或云。能發業有。發起能招後有業故。或云。雖離染者。亦造善業。而無勢力能招後有顯宗論(二十五)中。明此義。或云。以諸隨眠是諸有本。要此所發業。方有感有能或云。故離染者。雖造善業。而無勢力招後有果加之。見今論餘處文。釋及如糠裹米義云。或得裹業。能感餘生。非獨能感正理論論(二十九)餘處中。明此義云。煩惱裹業。能感有非獨能感顯宗論(十五)說。全亦同之。准此等定判思之。離隨眠業。無感有能者。指造業時云事分明也。但於既云無感有能。尤可指感果時云難者。離隨眠力。造業之時。無感引果能云事。雖造業時。談此義有何所背哉。次於今論餘處文者。此中云業由隨眠。云無感有能。據引業引果論之也。寶法師。上言有者。並據引果之釋。即顯此意也。而婆沙論(二十)云已離染業。定不能引眾同分果。正理論(四十五)云。然見世間。有離染者。雖亦造善身語意業。而無功能招後有果。離染地造業者。是滿業非引業。故今論餘處(十五)文。云堅於離染地異生不造生等。明滿業感果相故全非相違。次於寶法師釋者。見解釋起盡。上引正理論。雖離染者。亦造善業等之文畢。上言有者。並據引果。若據引業感有。即唯異生者。由隨眠力。造引業感有事。唯限異生云也。若據資助故業結當生有。即通有學者。雖非今正所說。未離染位。故造滿業。助故業令感有果之義通有學云也。由此三乘無學。不受後有者。已離染位故。無造引業感有果之義。無造滿業助故業感有果之義。故三乘無學。不受後有云也。故寶法師釋。亦無相違也。 重難云。勘惠暉法師釋云。離隨眠業。無感有能者。如無學有故業不能感三有果也。若論造業時者。何可指凡時故業哉。 答。惠暉法師。今釋會通之旨。只如寶法師釋離隨眠業。無感有能者。雖望造業時論此義。指無學已離染位業。彼位業無感有能(為言)於有學位。未離染故。有造滿業助故業感有果義。為簡此義。無學位。雖有故業不感有果。名離隨眠業。無感有能釋也。故今此釋。亦非違文。然而廣論之時。不遮感果之位。必由隨眠力之義也。 問。論中明煩惱現起。能為十事。云五發業有爾者。今此發業有者。可通善業耶。 答。可通善業也。兩方。若通善業者。是既隨眠所發業也。唯可限不善業哉。若依之爾者。隨眠諸有本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隨眠所發業。何不通善業哉。 答。論中云業由隨眠。方得生長。離隨眠業。無感有能。若善業不善業。感後有總眾同分業。必由隨眠力發故。今此由隨眠力所發業者。泛可通善不善業也。故正理論(四十四)云。九能發業有。發起能招後有業故能招後有之業。豈不通善不善業哉。 問。聖者可造牽引業耶。 第二十四卷抄記錄之畢。 問。五見疑中。可有迷事類耶。答。不可有迷事類也。兩方。若有迷事類者。五見疑是見惑也。何可有迷事類哉。是以。披光法師解釋。五見疑無迷事類若依之爾者。五見疑中。有緣親迷理惑之類者。可有迷事義也如何。 答。五見疑是唯見所斷惑。故不可有迷事類也。故勘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云。邪見。見取。疑。前一後一。緣四諦故。中一見取。若果因處起者。見苦集斷。若總相緣。不推因果。是見滅道斷。此三並非迷事起。非修道斷餘卷云。八十八惑迷理起故。是見所斷○非是迷事等故非通修斷任此等定判。見所斷惑。無迷事義云事分明也。但於五見疑中。有緣親迷理惑之類者。可有迷事義云難者。身見邊見。邪見。疑。唯緣諦理故。不可緣親迷理惑。見取。戒禁取。雖緣親迷理惑。是名疏迷理惑。不云迷事惑也。重意云。迷理惑中之有親迷理疏迷理二類。所謂身見。邊見。邪見。疑。不共無明。親迷諦理惑也。見取。戒禁取。緣親迷諦理惑。故疏迷理惑也。此親迷理疏迷理惑。俱名迷理惑。不名迷事惑。是見所斷。非修所斷也。迷事相境。名迷事惑。是云修所斷惑也。 問。論中舉一箇問云。此中何相見苦所斷乃至何相是修所斷爾者。光法師意。問十隨眠五斷相歟。進云。光法師意。問十隨眠五斷相釋也。付之。依光法師釋。披論文起盡。上述餘貪等四。各通五部。謂見四諦。及修所斷畢。鄰之間此中何相見苦所斷。乃至何相是修所斷。文相起盡。無諍唯就貪等四隨眠。問五斷相也。何況。既云乃至何相是修所斷。寧可通十隨眠哉。加之。次下論文。答此問云。若緣見所斷為境。名見此所斷。餘名修所斷此文意。答貪等重緣四惑五斷相若此文答十隨眠五斷相者。正理論(四十六)能破。如何可消之哉。依之寶法師釋此文云。辨貪等四惑五斷相也圓暉法師引此釋畢。寶解為善釋如何。 答。光法師解今文。釋問十隨眠五斷相。尤順論文也。所謂見今論文起盡。上云如是已顯十隨眠中。薩迦耶見。唯在一部。謂見苦所斷。邊執見亦爾。戒禁取通在二部。謂見苦見道所斷。邪見通四部。謂見苦集滅道所斷。見取疑亦爾。餘貪等四。各通五部。謂見四諦。及修所斷。廣明十隨眠五部通局畢。鄰之問此中何相見苦所斷等。無諍問十隨眠五斷相上同分別五斷通局。十隨眠中。有何簡別。至今問五斷相。可不通十隨眠哉。就中若今問唯限貪等四隨眠者。寧於五見疑。不顯五斷相哉。論文一段。就十隨眠。問五斷相云事。炳然也。但於乃至何相是修所斷之文者。就十隨眠問五斷相之時。五見及疑。雖限見所斷。貪等四隨眠。通修所斷故。隨其所應。問乃至何相是修所斷。更無相違也。次於若緣見此所斷為境等之答文者。此文之中。含二類也。故光法師釋云。如苦集下五見疑。及彼相應不共無明。滅道下無漏緣惑。隨其所應。是苦緣見此諦所斷為境。名見此諦所斷。如苦集下貪嗔慢。及彼相應無明。滅道下有漏緣惑。隨其所應。是苦緣見此諦所斷為境。名見此諦所斷。餘貪嗔慢。及彼相應無明。不緣見此諦為境。亦不緣見此諦所斷為境。但迷事生。名修所斷十隨眠五斷相。此釋頗分明也。既含親迷疏迷二類。云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見此所斷。故此文唯明貪等重緣四惑五斷相。不可得意也。即可訓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見此所斷也。次於正理論難破者。正理論師意。故欲違此論故。就若緣見此所斷為境之文言。謬解唯明貪等重緣四惑五斷相。恣加難故。全非為痛也。故光法師敘俱舍師救云。正理論師。謬解我文。謂唯緣此諦所斷為境名見此諦所斷。故以他部緣及無漏緣為難。應作是言。若緣見此諦為境。若緣見此諦所斷為境。名見此諦所斷。他部緣惑。及無漏緣。應知即是。若緣見此諦為境所攝。以緣諦故。又自解釋。非異我說文意顯也。次於寶法師。并圓暉法師釋者。存疑難之趣歟。人師異釋也。不及致劬勞。 重難云。光法師釋。猶不可然。見論文。上雖述十隨眠五部通局。於五見疑。親迷惑故。分別四諦所斷之時。其相易知。故不及問之。貪等四隨眠。非親迷惑故。五斷相甚難辨。故偏問貪等四隨眠五斷相。深有其由也(其一)次。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見此所為斷之論文。貪等重緣四隨眠。緣親迷惑為所緣境起故。隨親迷惑分明四諦所斷云也。緣見此諦與緣見此諦所斷二重得意分事。似不□文相哉(是二)次。正理論師。任今論現文。得其意難破之。何輒捨之哉(是三)。 答。五見疑雖親迷惑。不云若緣見此諦為境名見此諦所斷者。如何可知四諦所斷相哉。次。於若緣見此所斷為境之論文。分別緣見此諦。與緣見此諦所斷相配親迷疏惑。解釋尤巧也。今論餘處(十六)中。於殺生由故思。他想不誤殺之頌文。分別他有情與他有情想為二緣。豈非此潤色哉。 次。於正理論師難破者。非私捨之。任俱舍師釋也。 問。論中舉一箇問云。此中何相。見苦所斷。乃至何相是修所斷爾者。寶法師意。問十隨眠五斷相歟。進云。寶法師釋云。辨貪等四惑五斷相也付之。依寶法師釋。披論文起盡。上述十隨眠五部通局畢。鄰之問此中何相。見苦所斷等。無諍問十隨眠五斷相就中若今問唯限貪等四惑者。有何由不顯五見疑四斷相哉。依之光法師意。問十隨眠依五斷相釋如何。 答。寶法師意。依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見此所斷。餘名修所斷之答文。就貪等四惑。問答之釋也。故寶法師釋云。今詳。正理妄彈斥者。俱舍此中辨五斷相者。欲界貪嗔慢及此相應無明五斷相也。此四煩惱。若修道斷。通緣別事。若見道斷。四諦皆雖重緣惑起。即從所緣。分其四斷。由此論云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見所此所斷。餘名修所斷。正理論師。誤解俱舍。遂妄彈斥文意顯也。就中鄰餘貪等四。各通五部。謂見四諦。及修所斷之文。尤問貪等四惑五斷相可云也。但於背論文起盡云難者。論上文雖述十隨眠五部通局。五見疑是親迷惑故。分別四諦之時。其相自顯。故彼四斷相。不及問之。貪等四惑。非親迷惑故。其五斷相。甚不分明。故唯就貪等四惑。問五斷相也。今此解釋。順論文。故圓暉法師釋云。寶法師云。此論前文。將五見疑。配四諦竟。後言餘貪等四。各通五部。即有此問。故知。此中此貪等四中。實解為善也。 次。於光法師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可和會之。何況。寶法師難之云。今詳此釋。未為遣難。釋云。謬解我文。詳其所解。正理依文。此釋加字。豈加字為是。依文為謬。 重難云。滅諦所斷見取。道諦所斷見取戒禁取。非親迷惑。故可云緣見此所斷為境。就中寶法師。自解釋中。云有兼二種。謂見戒取等。見取戒禁取。通緣諦重緣若爾。若緣見此所斷為境之類。何唯限貪等四惑故。 答。婆沙論(百九十九)中。說道諦所斷戒禁取云。二執謗道諦邪見等為道。此親違道。於因果相。不別迷執。故見道時。方能永斷明四諦所斷見取云。見取所執。無所待對。但執為勝。諸邪見後。皆得現前。故通四部任此等文。見取戒禁取。雖重緣惑。有親違滅道之義。故不似貪等四惑也。 問。修所斷隨眠可緣他身見惑耶。 第二十卷抄記錄之畢 問。論文云。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見此所斷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可攝他界緣惑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此文亦約他界緣惑說。付之。欲界他界緣惑者。緣上界苦集。無緣欲界苦集。何云苦緣見此諦為境。名見此諦所斷哉。是以。見今論餘處(二十一)文。云二由斷彼能緣。故斷。謂見苦集斷他界緣。以自界緣能緣。於彼能緣若斷。彼隨斷故。以他界緣惑緣故斷。全不為遍知所緣故斷哉。 答。光法師第三釋意。實似難思。然而推此釋意云。所緣是上界苦集。所斷即欲界惑。故雖無緣見欲界苦集諦。斷迷欲界苦集諦惑之義。上下二界同是苦集諦故。緣見苦集諦斷。名見此諦所斷云言中。可攝他界緣惑(為言)但於今論餘處以他界緣惑。云斷彼能緣故斷。不為遍知所緣故斷云難者。遍知所緣故。斷彼能緣故。斷彼所緣故。對治起故斷者。能緣所緣。正令相對顯斷惑相是其實義也。緣見欲界苦集。斷迷欲界苦集惑。正斷惑相也。故光法師初釋意。即存此旨。若緣見此諦為境。名見此諦所斷之文。不攝他界緣惑釋也。而第三釋意異之。欲界上界雖異。同是苦集諦故。緣見苦集諦斷迷苦集諦惑云言中。可攝他界緣惑云一意存也。光法師。又解此文亦約他界緣惑說。緣他界時。亦緣苦集故。今此文中。通據三界五斷總說之釋。其意在此歟。 問。寶法師意。身邊二見。唯緣諦理歟。答。唯緣諦理也。兩方。若唯緣諦理者。披寶法師解釋。以貪等十隨眠。分別唯緣諦唯重緣等四句之中。出唯緣諦句云。謂邪見疑獨頭無明如此釋者。身邊二見。非唯緣諦理之類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身邊二見。唯緣諦理可云也如何。 答。身邊二見作我我所斷常計。違非我非常諦理。故親迷惑唯緣諦理云事。道理必然。也但於寶法師釋者。身邊二見。雖唯緣諦理。且出互四諦所斷。唯緣諦理之類故。唯限邪見疑獨頭無明。不舉身邊二見歟。委論之者。唯緣諦理之句中。亦可舉身邊二見也。退勘彼解釋。唯重緣句。兼二種句中。無舉身邊二見。爰知。唯緣諦理之句中。實可取身邊二見云事。 問。頌文云。餘通見修斷爾者。唯限忍所容隨眠歟。答。唯可限忍所容隨眠也。 兩言。若唯限忍所容隨眠者。婆沙論(五十一)中。出最初前行見修不定句云。異生身中五部。聖者身中四部如此文者。見修不定句。不限忍所容隨眠若依之爾者。聖者斷見所斷。異生斷修所斷。名餘通見修斷。明知。唯限忍所容隨眠也。是以。披今論疏文。餘通見修斷者。唯限忍所容隨眠如何。 答。前四部煩惱。若聖者法類忍位斷。唯見所斷。若異生斷唯所斷。故今論文云。餘通見所斷。婆沙論中。名見修不定句。故唯限忍所容隨眠云事。炳然也。今論中。云餘八地攝通見修斷。謂聖者斷唯見非修。法類智忍。如應斷故。若異生斷。唯修非見。數習世俗智所斷故正理論云。顯宗論說。全亦同之。婆沙論中。出畢竟前行見修不定句云。謂前四部貪不善根。即見若乃至見道所斷任此等論文。餘通見修斷者。唯限忍所容隨眠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異生身中五部之文者。正論見修不定句體。雖唯限前四部煩惱。異生斷惑。五部合斷故。斷前四部煩惱之時。修所斷煩惱。同被斷。故據同時被斷之義。云異生身中五部也。故見婆沙論文。明畢竟前行。問有異生身中。修所斷貪不善根。此中何故不說。答此問有三義中。第二復次云。異生修道。現在前時。總斷五部。以諸異生不能分別五部差別。唯能總斷。說異生斷修所斷言。即已說彼。故不別說准此文思之。異生斷惑。五部合斷。故發智論中。述畢竟前行見修不定句云。若異生斷修所斷言中。攝異生身中。修所斷貪不善根者。明最初前行見修不定句。云若異生斷修所斷言中。可攝異生身中右。修所斷有漏無明漏故。云異生身中五部也。非謂云爾故以異生所斷修所斷煩惱。正為見修不定句體。全無相違。 重難云。異生斷惑。雖五部合斷。其中修所斷煩惱。都無忍所容義。何以之為見修不定句哉。為見修不定句。不可由所斷同時。是以。婆沙論中。出畢竟前行見修不定句云。謂前四部。貪不善根。即見苦乃至見道所斷。彼異生斷以修所斷。聖者斷以見道斷畢竟前行見修不定句。既限前四部貪不善根。最初前行見修不定句。何取異生身中。修所斷有漏無明漏哉。次。以婆沙論。第二復次義。為潤色事難思。第二復次意云。說異生斷修所斷言。既已說彼。故不別說。異生身中。修所斷貪不善根。見修不定句中取之(為言)乍出此釋。異生身中。修所斷煩惱。不為見修不定句體云事。其義豈可符順哉。 答。異生身中。修所斷煩惱。雖無忍所容義。異生斷惑。五部合斷故。斷前四部煩惱之時。修所斷煩惱。同時被斷。故異生身中。修所斷貪不善根。見修不定句中類攝之(為言)第二復次。即存此意也。若依此義者。最初前行。見修不定句中。可攝異生身中修所斷有漏無明漏。故異生身中。五部之文。亦存此義云也。但謂前四部貪不善根之文。就見修不定句。刻性體論之。故更無所背也。 問。婆沙論意。有漏無明漏可立畢竟前行耶。進云。婆沙論中。有漏無明漏。立最初前行不立畢竟前行也。付之。唯修所斷句。先立先答。名之畢竟前行。有漏無明漏。既有唯修所斷句。何不立畢竟前行哉。 答。畢竟前行者。唯欲界繫。通五部所斷煩惱。有唯修所斷。見修不定二句中。聖者所斷修所斷。貪不善根。唯修所斷。其義決定。故先立先答。名畢竟前行也。是即五部中。最後所斷故名畢竟前行。故寶法師述婆沙論意云。以五部門可是最後故名畢竟前行。 前四部貪不善根。若異生斷修所斷。若聖者斷見所斷。故名見修不定句也。但於有漏無明漏。既有唯修所斷句。可立畢竟前行云難者。有漏通八地。無明漏通九地。同通五部所斷。故有漏無明漏。非想非非想處繫。隨信隨法行。現觀邊諸忍斷。是見所斷。其義決定。故為唯修所斷句。此唯見所斷。唯修所斷二句。相望之時。唯見所斷句先斷故先答。名最初前行也。無所有處以下。有漏無明漏。若異生斷修所斷。若聖者斷見所斷。故名見修不定句也。故有漏無明漏。無唯修所斷句。先立先答之義。故不立畢竟前行也。 又有一義。別紙記之畢。可引見之。 問。婆沙論中。明最初前行中。是修不定句。約異生聖者判五部通局。爾者。如何釋之耶。進云。婆沙論(五十一)云。謂從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有漏。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無明漏。異生身中王部。聖者身中四部付之。異生斷修所斷。聖者斷見所斷。名之見修不定句。而異生身中修所斷。有漏無明漏。全無見所斷義。見修不定句中。何可取之哉。是以。婆沙論中。釋畢竟前行中。見修不定句。云謂前四部貪不善根。無取異生身中。修所斷貪不善根。相例可同如何。 答。婆沙論中。出最初前行中。見修不定句云。異生身中五部。聖者身中四部。尤有深意也。所謂異生身中修所斷貪不善根。雖無見所斷義。異生斷煩惱時。五部合斷故。修所斷煩惱。同時必被斷。故云異生身中五部也。以何知之者。見婆沙論(五十一)次上段文。釋發智論明畢竟前行。唯修所斷句。云若貪不善根學見跡諸智斷。是修所斷。見修不定句。云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之文。舉問難云。問此中所說。若貪不善根學見跡智斷。是修所斷者顯聖者身中修所斷貪不善根。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者。顯異生聖者身中。見所斷貪不善根。餘有異生身中。修所斷貪不善根。此中何故不說答此間難有三義中。第二義云。復次彼已說在前所說中。所以者。以部差別。建立煩惱。不以在身諸煩惱。部有五無六。聖者見道現在前時。斷見所斷。後若修道現在前時。斷修所斷。異生修道現在前時。總斷五部。以諸異生不能分別五部差別。唯能總斷。說異生斷修所斷言即已說彼。故不別說以此答文思之。次下斷釋最初前行見修不定句。云異生身中五部。聖者身中四部。當此復次義意也。但於畢竟前行中。見修不定句云謂前四部貪不善根之文者。且就顯。先出前四部貪不善根也。若依此此復次義意者。此亦可云意生身中五部。聖者身中四部貪不善根也。 問。異生身中。有漏無明漏中。非唯見所斷。唯修所斷。見修不定三句所攝類可有耶。 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煩惱種類。雖廣不可過今此三類。是以。聖者身中。有漏無明漏中。非唯見所斷。唯修所斷。見修不定三句所攝之類無之。異生身中欲漏中。非唯修所斷。見修不定二句所攝之類無之。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可有此類如何。 答。見婆沙論(五十一)文。明三種前行。於有漏無明漏。有唯見所斷。唯修所斷。見修不定三句之中。唯見所斷句。先立行答。名最初前行也。所謂聖者身中。見所斷非想非非想處。有漏無明漏。無修所斷義。故為唯見所斷句。聖者身中。修所斷八地有漏。九地無明漏。無見所斷義。故為唯修所斷句。無所有處以下。異生身中五部。有漏無明漏。聖者身中前四部。有漏無明漏。若異生斷修所斷。若聖者斷見所斷。故為見修不定句。今此唯見所斷。唯修所斷。見修不定三句廢立。約異生聖者身中所斷煩惱分別之。故異生身中。非想非非想處。五部有漏無明漏。非異生所斷。故非三句攝也。加之。於有身見戒禁取疑三結。有唯見所斷。見修不定二句之中。唯見所斷句。先立先答。名□共前行也。所謂聖者身中。非想非非想處。有身見戒禁取疑。無修所斷義。故為唯見所斷句。無所有處以下。異生聖者身中。有身見戒禁取疑。若異生斷修所斷。若聖者斷見所斷。故為見修不定句之時。異生身中。非想非非想處。有身見戒禁取疑。亦非異生所斷故。非二句攝也。准例可思之。但於例難者。聖者身中。有漏無明漏中。無非聖者所斷之類故。悉此三句所攝也。異生身中欲斷。異生悉斷之。故亦此二句所攝也。相例之難。甚為易會。 問。論文云。有餘師說。外道諸仙。不能伏斷見所斷惑爾者。光法師意。引婆沙論何文證此義耶。進云。光法師引婆沙論。謂譬喻者。作如是說。異生不能斷諸煩惱之文。證此義也。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婆沙論所說。云異生不能斷諸煩惱。廣不斷見修所斷諸煩惱今論文述不能伏斷。見所斷惑。唯限見所斷惑若爾。兩論所說。其義既異。何引合之。為其證據哉。 答。光法師釋今論文云。外道諸仙。不能伏斷見所斷惑。修所斷惑。但能暫伏。而得上生有餘師說。如此得意故。引婆沙論第五十一卷。謂譬喻者。作如是說。異生不能斷諸煩惱之文。同論第九十一卷。或復有執。異生不能斷見所斷隨眠。有餘復執。異生不能斷諸隨眠。唯能制伏之說畢。釋見所斷惑。不能伏不能斷。若修所斷。伏而非斷。能符順俱舍婆沙兩論說也。但於今論文限云不能伏斷見所斷惑。婆沙論。廣述異生不能斷諸煩惱云難者。有餘師意。諸異生見所斷惑。不能伏不能斷修所斷惑。伏而非斷云故。其不斷邊。互見修所斷故。兩論之文不相違。故引為證據。全無其過也。 問。光法師釋六十二見中。四遍常論云。謂由天眼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諸蘊相續爾者。今此諸蘊相續者。指未來蘊歟。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指未來蘊者。光法師依婆沙論(百九十九)意。明六十二見相。述前際分別見中四遍常論□。云謂由天眼見諸有情等。既前際分別見也。何云緣未來蘊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九十九)中云。此中依過去起分別見。名前際分別見若依之爾者。死生智知未來者。論家人師。處處定判也。明知。死時生時。諸蘊相續者。指未來蘊云事如何。 答。此事雖有學者異義。且存一義云。天眼通緣現在世者。經論常途之所談故。謂由天眼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諸蘊相續者。以天眼通。見現在世。死時生時。諸蘊相續云也。但於光法師依婆沙論意。述前際分別見中。四遍常論計故。可指過去蘊云難者。以現在望未來。名前際分別見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九十九)云。若依現在起分別見。此則不定。或名前際分別見。或名後際分別見。以現在世是未來前。過去後故。或未來因過去果故。 聖禪僧都云。天眼通為本攝死生智。天眼通知未來。死生智為本攝天眼通。死生智知現在也。而今天眼通為本攝死生智之門。云謂由天眼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諸蘊相續。知未來蘊可云也。但以之名前際分別見事。會通之趣。准前可思也。 問。異生可得死生智耶。答。可得死生智也。兩方。若死生智者。披今論餘處(二十七)文云。非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依聖身起之言。異生不得死生智云事。分別也。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述六十二見相。或云謂由天眼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諸蘊相續。由斯便執我及世間俱是常住或云或當生無想。或當悶絕等任此等解釋。異生得死生智如何。 答。異生得死生智云事。不限光法師解釋。婆沙論處處中所見也。所謂或問以宿住智。憶知前際宿住事已。無間即能起死生智。觀察後死生事耶。答。此問云佛能非餘。諸佛功德。不作加行。能現前故。獨覺聲聞。諸外道等。要作加行。方能起故或明宿住隨念智。及死生智相云。學者及異生身中。即前二智。唯有通義。無餘三種或(百四十)述祁境天耳他心宿住死生智通相。云由此五種。皆依四靜慮。異生聖者。俱能起故任此等論文。異生得死生智云事分明也。但於今論餘處。依聖身起之文者。異生所起死生智。唯緣色境。無緣語業意業。今就知身語意三業死生智。云依聖身起也。故見今論餘處文。問若爾何緣。說死生智知有情類由現身中成身語意諸惡行等。答此問云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緣未來身語意三業死生智。云依聖身起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非天眼通能知語意。在天眼通但知色處。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此眷屬智。是天眼通力所引故所以與通合立死生智名泰法師釋此文云。非天眼通能知此語意事。有別勝智。是眷屬。依勝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按此等釋意。死生智是天眼通眷屬。故同天眼通。緣色處易故。異生亦起之。異天眼通。緣非色處語業意業難故。必依聖者勝身能起之也。 問。菩薩可退自乘種姓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言定不退。不退自乘種姓付之。異生位種姓未定。利鈍不定也。設雖菩薩種姓。遇緣時何不退自乘種姓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菩薩先得八定。後於菩菩樹下。退起三惡覺既云有起惑退。寧不許種姓退哉。何況。見婆沙論文。說得無諍定阿羅漢。云先是菩薩種姓退菩薩種姓。作聲聞云事。此文尤分明也如何。 答。菩薩種姓。是最極猛利故。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後。更不可有轉向餘乘之義。故婆沙論云。若起佛種姓。順解脫分已即不可轉。極猛利故。但於光法師菩薩先得八定。後於菩提樹下。退起三惡覺云釋者。光法師。即會此疑云。言定不退。不退自乘種姓。非言決定不退起惑文意云。菩薩種姓。極猛利故。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後。雖決定不退異生位。種姓未定。故於已斷煩惱。有暫退義云也。次於婆沙論。得無諍定阿羅漢。先是菩薩種姓云文者。今此菩薩者。未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前。未入阿僧祇耶位菩薩。故退作聲聞也。以何知之者。婆沙論(百七十一)中。以四種入胎相配菩薩位分云。此四種入胎。皆謂菩薩於中有說。第四入胎。是第三阿僧祇耶菩薩。第三入胎是第三阿僧祇耶菩薩。第二入胎是初阿僧祇耶菩薩。第一入胎是此前菩薩既云是此前菩薩。有未入阿僧祇耶。菩薩云事。炳然也。此未入阿僧祇耶菩薩者。法爾身中。具六種姓。亦有三乘種姓。故菩薩種姓。雖不決定。根姓猛利。慈悲偏增。遙超二乘分齊。不似餘異生類故。且名菩薩種姓。然而自本身中具三乘種姓故。未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前。遇緣作聲聞。故云先是菩薩種姓也。非謂云爾故起菩薩種姓順解脫分善根之後。退作聲聞。故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寶法師餘處(二十三)釋今論言一坐者。從暖善根。乃至菩提。不起于座。有餘師說。從不淨觀。不起于座。乃至菩提之文云。准此一坐已後說不可轉。與婆沙一同。是論意別如此釋者。今論意。菩薩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後。於一坐已前。可有可轉之義若有可轉之義者。豈不退自乘種姓哉。 答。寶法師餘處釋。實以難思。且存一義云。披解釋前後。尋轉不轉義。上云然從頂位等已前可轉者。聲聞若不轉。即經六十劫。定得涅槃。若轉者即不定也。獨覺不轉者。百劫定得涅槃。若轉者。即不定。以修行間斷不間斷。名可轉不可轉准此釋思下是論意別之釋意。婆沙論意云。菩薩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後。修行不間斷。今論意云。一坐已後修行不間斷。是其意別(為言)更非云轉向餘乘之義。兩論意別。若非轉向餘乘之義者。全不可為疑難哉。 重難云。麟角佛無轉等者。專就轉向餘乘之義論之也。何云修行不聞斷義哉。答。麟角佛無轉等者。實雖顯轉向餘乘之義。兼亦論修行不聞斷義也。 問。光法師。引今論(十五)業品。不退姓名堅文云。或據天中。故言不退爾者。今此釋意。為唯限第六種姓。為當可通前五種姓耶。 答。唯可限第六種姓也。兩方。若唯限第六種姓者。於天中六種姓。俱無有退。何不通前五種姓哉。若不通前五種姓者。或據天中故言不退之釋。豈非無用哉。若依之爾者。既云不退姓名堅。唯可限第六種姓也。是以。見光法師解釋前後。上云利根異生。亦不可退畢。下述或據天中故言不退。唯限第六種姓云事。分明也。 答。見今論業品文。本頌云堅於離染地異生不造生。長行述不退姓名堅。唯限第六種姓之旨。炳然也。故光法師。引此文畢。問准此利根異生。亦不可退。云何乃言天授菩薩雖是利根。由是異生。可說退耶。此問意。不退姓名堅之文。定第六種姓。問之也。答此問作二釋解。云但言不退異生於離染地。不造生業。非全第六種姓。皆定不退者。初釋也。此釋意云。異生位。種姓未定故。第六種姓。不必皆不退。故就第六種姓之中。不退之類云不退姓名堅釋也。或據天中故言不退者。第二釋也。此釋意云。天中第六種姓。全皆是不退。故異非全第六種姓。皆定不退之釋。天中第六種姓。全名不退姓名堅釋也。前五種姓自本文外之事也。非今所問。故天中六種姓。俱雖不退。或據天中故。言不退之言中。不可攝天中前五種姓也。 重難云。光法師二釋。俱不可然。先就初釋有疑退法不退法者。相配鈍利根。常途之所談也前五種姓。無所簡名退法者。第六種姓。全亦可名不退法者。何云第六種姓之中。撰出不退者名不退姓哉何況。婆沙論(百十四)文。有二說中。初師意云。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退法異生。能造初靜慮順生業(文取意)如此文者。前五種姓之中。不退之類。名退法者准而思之第六種姓之中。退類可名不退法者也。若第六種姓之中。撰出不退者。名不退法者。前五種姓之中。撰出可名退法者。若爾豈不背婆沙論。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退法異生。造初靜慮順生業云文哉。凡思道理。退法不退法之中。可攝一切類盡。若如今義者。前五種姓之中不退者。第六種姓之中退者。今此退法不退法中。不攝之歟如何。次。第二釋亦難思。今論餘處不退種姓名堅之文。第六種姓全名不退姓者。前五種姓。全可名退法者。若前五種姓之中。有不退類者。寧不違婆沙論。第二師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退法者。不造初靜慮順生業云文哉。次。婆沙論中。云不退法者。就天中第六種姓論之歟。若。云爾者。婆沙論意。廣亙人中天上。可論退法不退法者。何除人中第六種姓哉。若婆沙論意。亙人中天上者。俱舍婆娑。兩論所說。退法不退法之廢立。可異歟。若云其廢立異者。誰可信用之哉。次。天上處不退故。一切異生皆不退也。唯限第六種姓。名不退法者。甚似無其詮哉。問。欲界繫有漏法中。可有非邪見所緣類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非邪見所緣類者。以道理思之。何可有今此類哉。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文。虛空非擇滅名。非邪見所緣如何。 答。邪見是共相緣惑。廣緣一切法故。欲界繫有漏法中。不可有非邪見所緣之類也。但於婆沙論中。虛空非擇滅名。非邪見所緣云難者。此難頗僻事也。即勘婆沙論云。問。撥無虛空非擇滅者。為緣何法。答。即緣虛空非擇滅名。所以者何。撥無彼者。無深重心。如謗雜染清淨事故。問。此是何智。答。此是欲界修所斷中。無覆無記邪行相智此文意云。邪見不緣虛空非擇滅故。無撥無虛空非擇滅之義。撥無虛空非擇滅之心者。是欲界修所斷中。無覆無記邪行相智也。彼緣虛空非擇滅名。撥無虛空非擇滅。非深重執心故。無覆無記邪行相智云許也。邪見廣撥無有漏因果之時。寄因果門。可緣虛空非擇滅名也。重意云。邪見別緣虛空非擇滅名。無撥無虛空非擇滅之義(為言)非云總不緣虛空非擇滅名。婆沙論文。不足為難也。 問。上界無覆無記心。可緣虛空非擇滅名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之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於緣虛空非擇滅名之心。云此是欲界修所斷中。無覆無記邪行相智如此文者。上界無覆無記心。不緣虛空非擇滅名若依之爾者。設雖上界無覆無記心。何不緣虛空非擇滅名哉。 答。上界無覆無記心。可緣虛空非擇滅名也。欲界無覆無記心既緣之。上界無覆無記心。何不爾哉。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者。上界是定地故。□□所有無覆無記心中。欲撥無虛空非擇滅。不及其體緣彼名之義無之也。故欲撥無虛空非擇滅。不及其體。緣彼名之心是欲界修所斷中。覆無記邪行相智也(為言)全非遮上界無覆無記心。泛爾緣虛空非擇滅名之義。婆沙論文。更無相違也。 問。光法師意邪行相智可通善耶。 第一卷抄記錄之畢。 問。戒禁取可通集滅二諦所斷耶。進云。今論中。云戒禁取通在二部。謂見苦見道所斷。不通集滅二諦所斷也。付之。外道執見分萬差。煩惱種類非一准。設雖戒禁取。何不通集滅二諦所斷哉。何況。戒禁取者。非因計因。非道計道。其非因計因者。既迷因執見也。定可集諦所斷。加之以集滅所斷邪見。計如理覺戒禁取。可通集滅二諦所斷。例如以苦道所斷邪見。計道戒禁取。通苦道二諦所斷。以集滅所斷邪見。計勝見取。通集滅二諦所斷也。就中。非道計道戒禁取。通道諦所斷者。非滅計滅戒禁取。亦可滅諦所斷哉。 答。戒禁取者。唯限見苦見道諦所斷。不通見滅二諦所斷云事。俱舍婆沙(五十二百九十九)正理(四十七)顯宗(二十五)諸論一同之定判也。更不可異求之。但於外道執見分萬差。煩惱種類非一准云難者。設雖煩惱。迷執區分。所治能治。敵對相翻故。隨煩惱迷執。定能治道品之時。戒禁取。唯限苦道二諦所斷。不通集滅二諦所斷也。 交於非因計因戒禁因取者。既迷因執見也。定可集諦所斷云難者。是則今論問答也。論中即答此問。或云於大自在等。非因妄執因從常我倒生。故唯見苦斷。或述迷苦諦故。光法師釋於大自在等非因妄執因等之文云。是顯非因計因戒禁取。從常我生。粗果處起故見苦斷。非於集因妄計我常。方起因執。故非因計因。非見集斷文意云。果粗顯易見故。緣粗果處起因執。見苦諦時斷之也雖於非因起因執。所迷之境粗果處故。苦諦所斷。非集斷所斷(為言)解迷苦諦故之文。云雖非從彼常我倒生迷苦諦故。見苦所斷。應知頌文。且據戒禁從常我生見苦所斷。以實而言亦有不從常我生者。故婆沙一百九十九云。前來所說。諸戒禁取。皆見苦所斷者。依我常倒起。於果處轉故。雖非因計因而見苦所斷。謂戒禁取。總有二類。一非因計因。二非道計道。非因計因。復有二類。一迷所執我常法起。二迷宿作苦行等起。前依我常倒。亦於果處轉故隨二倒見苦所斷。後唯於果處轉。果相粗顯。易可見故。計因為因。非全邪故。既迷果相故。亦云見苦所斷文意云。非因計因戒禁取中。雖有非從彼常我倒生。迷苦諦故。見苦所斷也。故婆沙論中。非因計因戒禁取。復有二類。一迷所執我常法起。於果處轉故。隨我常二倒。見苦所斷。二迷宿作苦行等起。唯於果處轉。果相粗顯易可見故。亦見苦所斷云也。次於以集滅所斷邪見。計如理覺戒禁取。可通集滅二諦所斷云難者。邪見現前。撥無集滅之時。既無所斷所證法。執道無用故。無執彼邪見為道之義。故戒禁取不通集滅二諦所斷也。故婆沙論(百九十九)云。謗集滅時。既撥所斷所證法相。若執為道。便為無用。定依所斷及所證法。而立道故設又後時。雖有以集滅邪見為通戒禁取現起之義。迷果處起故。苦諦所斷。非集滅二諦所斷也。故婆沙論(百九十九)云。又彼所撥與道相異。必無彼無間執彼為道者。若於後時。執彼為道。定於果處而起道執。見苦諦時。此見使斷故。無戒禁取見集滅所斷。 次。於以苦道所斷邪見計道戒禁取。通苦道二諦所斷云例難者。於道有多類故。以諦苦邪見計道戒禁取。迷粗果處起故。苦諦所斷也。以謗道邪見。計道戒禁取。道諦所斷也。集滅異此。更非相例。次於以集滅所斷邪見。計勝見取。通集滅二諦所斷云例難者。婆沙論(百九十九)中。會此疑云。見取所執。無所待對。但執為勝諸邪見。後皆得現前。故通四部文意云。戒禁取待所斷所證。容起道執故。不通集滅二諦所斷。見取無此義故。通四諦所斷(為言)。 次。於非滅計滅戒禁取。可滅諦所斷云難者。凡戒禁取。不過非因計因。非道計道二類。非滅計滅。是見取行相。非戒禁取。故亦無相違也。 重難云。既云非因計因戒禁取。何唯限苦諦所斷哉。是以。寶法師解釋中。非集為集。不限苦諦所斷見(是一)。 次。非因計因戒禁取。以果執因故。苦諦所斷者。何無以因執果戒禁取。集諦所斷哉(是二)。 次。婆沙論中。云。計因為因非全邪故。其意如何。(是三)。 次。前非集滅計集滅。後起邪見。撥無真集滅之時。寧無執彼集滅所斷邪見為道戒禁取哉。若有此類者。尤可集滅二諦所斷。依之前非道計道。後起邪見。撥無真道之時。執彼邪見為道道諦所斷戒禁取可有相例可同(是四)。 次。婆沙論(百九十九)中。緣集滅所斷邪見為道戒禁取。可有若有執彼邪見為道戒禁取。現起之義者。亦可集滅二諦所斷。例如彼非因計因戒禁取。從常我倒生故苦諦所斷也(是五)。 次。寶法師解釋中。執非滅為滅。撥無真滅之時。以彼邪見。為如理覺之義可有若許此義者。何不許戒禁取通滅諦所斷哉。以彼邪見。謂如理覺。可為戒禁取故也(是六)。 次。於因執非勝計勝見取。既集諦所斷也。豈無於因執非道計道戒禁取。集諦所斷哉。(是七)。 答。非因計因戒禁取。唯限苦諦所斷之旨。大概前重成申畢。重勘正理論(四十七)文。述但計粗果為彼因故。非因計因戒禁取。偏迷粗果處起故。唯限苦諦所斷。不通集諦所斷云事。亦分明也。但。於寶法師釋中。非集為集不限苦諦所斷云難者。正見彼解釋云若將非集而名集者。此是邪智。非戒取攝。不同淨因名戒取也。何得將此名為戒取。故救無理若非戒禁取者。更不可為疑哉。 次。於非因計因戒禁取。以果執因故。苦諦所斷者。何無以因執果戒禁取。集諦所斷哉云難者。果相粗顯。易可見故者。婆沙論所說也。果相粗顯易見故見果雖起因執。因相微細難見故。見因不起果執也。 次。婆沙論中。計因為因非全邪故者。以惡因等為善因等事。其義雖邪。因義是同故。云非全邪故也。不似以果為因是全邪歟。但於因有善惡中。非以因為因之義。以惡為善之邊。是見取攝。非戒禁取也。 次。於前非集滅計集滅。後起邪見。撥無真集滅時。寧無執彼集滅所斷邪見。為道戒禁取哉云難者。正理論(四十七)中。會此疑云。是故有於八支聖道。能謗邪見。謂如理覺。無於諦滅謂如理解。以戒禁等自體行相。與聖道殊。無謂涅槃常寂體相有差別者。是故無滅與道同義寶法師釋此文云。此以計能證道有多故。謗於正道。執餘邪道。為清淨因。謂此邪見。為如理道。內外二道。同計涅槃是常是寂。若撥滅無。即不別計得滅之道。由此不執謗滅邪見為如理覺。集諦亦爾。內外諸道欲斷苦因。而修斷道。若謗因無。必不更計有餘斷道。由此不執諦集邪見為清淨因。此集滅所斷。無戒取也文意云。前雖執餘涅槃起邪見。撥無所證常寂涅槃之時。所證常寂義同故。撥無之所證義。即失也。故無所證無能證。故執彼邪見不為道也。又雖執餘集起邪見。撥無所斷集之時。所斷義同故。撥無之所斷義即失也。故無所斷。無所斷故。執彼邪見。不為道也。但於道有多類故。雖撥無正道。尚執彼邪見為道也。正理論中。道有多類於理無失者。即顯此意也。 次。於婆沙論中。緣集滅所斷邪見為道戒禁取。可有若有執彼邪見為道戒禁取。現起之義者。亦可集滅二諦所斷云難者。苦諦所斷戒禁取。緣五部故。緣集滅所斷邪見可起也。雖緣集滅所斷邪見而起。迷粗果處起。苦諦所斷也。故婆沙論云。若於後時。執彼為道。定於果處。而起道執。見苦諦時。此見便斷。故無戒禁取見集滅所斷但非因戒禁取異此義勢。彼同迷粗果處起故。苦諦所斷也。 次。於寶法師解釋中。執非滅為滅。撥無真滅之時。以彼邪見為如理覺之義。可有云難者。執非滅為滅。撥無真滅之時。以彼邪見。為如理覺者。是見取攝。非戒禁取也。故寶法師。釋別計非滅以為真滅。撥涅槃者。此是見取。若將邪見。為如理覺。此順見取。何得名道。婆沙論。云見取所執無所待對。但執為勝諸邪見。後皆得現前。故通四部也。 次。於於四執。非勝計勝見取。既集諦所斷也。豈無於因執非道計道戒禁取。集諦所斷哉云難者。戒禁取必待對所斷所證。起非道計道執。故起時是難也而果相粗顯易見故。緣果雖起非道計道執。因相微細難見故。緣因不起非道計道執。見取無待對義。起時非難。故緣因起非勝計勝執也。 委細之旨。讓聖禪僧都三季講。抄略之畢。後學之輩。可引見之。 問。外道所起戒禁取。可通苦諦所斷耶。 答。可通苦諦所斷也。兩方。若通苦諦所斷者。披婆沙論(五十二)文。云此戒禁取唯有二種。謂內外道所起差別。內道起者。見苦所斷。外道起者。見道所斷如此文者。外道所起戒禁取。不通苦諦所斷。若依之爾者。戒禁取中。於果處轉。是苦諦所斷也。苦爾。外道豈不起於果處轉戒禁取哉。 答。外道所起戒禁取中。可有於果處轉之類。故可通苦諦所斷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文者。一往定判。從多分說也。所謂外道多執諦道諦邪見等為道。此戒禁取。是道諦所斷故。云外道起者。見道所斷也。故婆沙論云。二執謗道諦邪見等為道。此親違道。於因果相。不別迷執。故見道時。方能永斷何況。以例思之。見婆沙論(五十二)次下文。云此戒禁取。唯有二種。謂非因計因。及非道計道。非因計因者。見苦所斷。非道計道者。見道所斷。是亦一往定判。從多分說也。以何知之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九十九)中。云非道計道。亦有二類。一執有漏戒樂。為道此迷粗顯果相起故。見苦諦時。便能永斷。非道計道戒禁取。實亦通苦諦所斷故也。 同。樂淨倒外。可有見苦所斷見取耶。答。樂淨倒外。不可有見苦所斷見取也兩方。若見苦所斷見取者。光法師述見取雖亦通餘三諦。非增勝故。不立為倒。唯簡餘部見取。明知。樂淨倒外。不可有見苦所斷見取云事。若依之爾者。披雜心論文。云見取中。立樂淨見。是倒非餘。計惡為好劣為勝如是一切如此文者。樂淨倒外。可有見苦所斷見取如何。 答。樂淨倒外。不可有見苦所斷見取。其故婆沙論(百四)中。述五部十二見作論義。云此以見苦所斷二見半為自性。謂有身見見取全。及邊執見中常見正理論(四十七)文。云然毘婆沙決定義者。約部分別十二見中。唯二見半。是顛倒體。謂有身見苦見取全。邊執見中。取計常分。○餘部見取。非增勝故。顯宗論(二十五)說。全亦同之。任此等論說。見苦所斷見取。全為顛倒體。所簡唯是餘部見取也。樂淨倒外。不可有見苦所斷見取云事。甚分明也。故光法師。或釋見取雖亦通餘三諦。非增勝故。不立為例。或述集滅道下見取。亦應別簡。略而不論故。正理云。餘部見取。非增勝故。專□婆沙正理兩論說也。明知。今論云諸見取中。取計樂淨。為樂淨例。見苦所斷見取。悉為樂淨倒體云也。但於雜心論文者。彼論中。云見彼中立樂淨見是倒。見苦所斷見取。計樂淨是樂淨倒體(為言)標非餘舉計惡為好劣為勝如是一切。簡餘部見取非顛倒體也。非簡見苦所斷見取中。有非顛倒類。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今論初師意。三見各一分。為顛倒體若爾。見苦所斷見取中。可有非顛倒類哉(是一)。次。勘泰法師釋。云諸見取中。唯取樂淨。為樂淨倒。不取計好為惡。計劣為勝今此釋。同雜心論說。見中計惡為好。計劣為勝之類。不為顛倒體若爾見苦所斷見取中。豈無計惡為好。計劣為勝之類哉。(是二)。 答。今論二師說者。初師意。我倒體不攝我所見。第二師意。我倒體攝我所見云差異計也。初師意。約五見出體故。見苦所斷見取。全雖立樂淨倒。餘部見取。不立樂淨倒。故云三見各一分為顛倒體也。故光法師此師義。引婆沙論(百四)云見取中。見苦所斷。執樂淨是樂淨顛倒自性。非餘見取常樂淨倒。二師所存。全不異。故光法師釋。云有說我倒攝身見全者。此是第二師常樂淨倒同前說。我倒異說故別敘也次。光法師釋。有漏法中。非真樂淨。妄計樂淨故。得說為非勝許勝。見苦所斷見取。計劣為勝為樂淨倒體也。故發智論云。若苦樂見。何見攝。何見所斷。答。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見苦所斷。○若不淨淨見於五見何見所斷。答。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見苦所斷故見苦所斷見取。計苦為樂。計不淨為淨。同是見取行相。為樂淨倒體也。但於雜心論文。泰法師釋者。簡餘三諦見取。計惡為好。計劣為勝也。總非簡計惡為好。計劣為勝見取。亦無所背也。 問。論文云。有身見中。唯限我見。以為我倒。爾者。此師意。我所見。可有一向倒義耶。進云。光法師釋云。非一向倒付之。我見既有一向倒義。我所見何不然哉。 答。光法師釋此疑。云其我所見。異執不同。故不別簡。若依初師我所見非倒。應作是言。我所見雖推度性。及妄增益。非一向倒。亦於少分實處轉故。如計實法是我所有。非無體故。所以非倒此釋意云。我所見者。計我所有。有實體也。而於實法。計有實體之義邊。□實義故。非一向倒云也。但於我見倒難者。諸法之中。有實我者。應非一向倒。都無有實我體計我故。是一向倒也。 問。論文云。有說我倒攝身見全爾者。光法師意。今此有說意。五見十二見二義中。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此論婆沙正理。皆約五部十二見出體付之。依光法師釋。披今論現文。雖述有說我倒攝身見全。未云正約十二見作論。何忽釋皆約五部十二見出體哉。何況。光法師釋此文云常樂淨倒同前說。我倒異說故別敘也(云云)思此釋意。五見作論意二說雖是同。我所見攝不攝。兩師意。各別云也。加之。今此說。雖述攝身見全。無釋取見取全。云身見見取全。其意尤難思。就中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四)中。問五見中幾見為自性。答二見半為自性。二見半非顛倒自性。若約十二見作論者。豈可云二見半非顛倒自性哉。 答。凡論四顛倒體。或云五部十二見中。二見半為自性。或云五見中。三見各一分為自性。二義有之。而今論中。既云有說我倒攝身見全。以身見全。為我倒體。故非三見各一分義云事。炳然也。婆沙論(百四)中述此師義。云此以見苦所斷二見半為自性。謂有身見見取全。及邊執見中常見若非十二見作論者。豈云見取全義。正理論(四十七)中。舉此師義云。然毘婆沙決定義者。約部分別十二見中。唯二見半是顛倒。謂有身見苦見取全。邊執見中取計常分顯宗論(二十五)說。全亦同之。正云約部分別十二見中。雖可疑之哉。故光法師釋此論。婆沙。正理。皆約五部十二見出體故。言身見見取全。邊見一分。專□此論婆沙正理之本說也。但於光法師常樂淨倒同前說之釋者。五見十二見作論兩師所存了。雖各別常樂淨倒體三義。全不異故。云前說更無相違也。次於今此說雖述攝身見全。無釋取見取全云難者。婆沙論云謂有身見見取全。正理論云。謂有身見苦見取全。故光法師任此等論說。釋身見見取全。非無任依憑也。就中。正理論苦見取全之文。十二見作論之旨。分明哉。次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二見半非顛倒自性云文者。苦諦所斷五見之有顛倒非顛倒之差異故。雖十二見作論之門。且約苦諦所斷五見。云二見半為顛倒自性。二見半非顛倒自性也。餘部之見。一向非顛倒自性故。不及致此簡別也。若云婆沙論文。五見作論者。見取一分。可非顛倒自性哉。疑難之中。豈非有相違哉。 重難云。泰法師。釋有說我倒攝身見全之師義云。依此師釋身見全。二見半是倒。邪見戒取全。二見半非倒既云身見全。二見半是倒。明知。約五見作論云事。若約十二見作論者。可云身見見取全。邊見半是倒故也。答。泰法師釋。實以難思。且不可依用歟。 問。論文云。有說我倒攝身見全爾者。今論意。以此說可為正義耶。答。以此說可為正義也。兩方。若以此說為正義者。見今論文。云謂邊見中。唯取常見。以為常倒。諸見取中。取計樂淨。為樂淨倒。有身見中。唯限我見。以為我倒。有說我倒攝身見全。五見中三見各一分說為本義。十二見中二見半義置有說言。明知。今論意。以此說不為正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今論意。以此說為正義如何。 答。見婆沙論(百四)文。云此以見苦所斷二見半為自性。謂有身見見取全。及邊執見中常見。二見半非顛倒自性。謂邪見戒禁取全。及邊執見中斷見。有。作是說。此四顛倒。於五見中。三見各一分。以為自性。以十二見中二見半。說為本義。於五見中三見各一分義。置有作是說之言。正理論(四十七)中。云謂邊見中唯取常見。以為常倒。諸見取中。取計樂淨。為樂淨倒。有身見中。唯取我見。以為我倒。如是所說。是一師宗。然毘婆沙決定義者。約部分別十二見中。唯二見半。是顛倒體。顯宗論(二十五)說。全亦同之。五見中三見各一分說。降如是所說。是一師宗。十二見中。唯二見半義。歎然毘婆沙決定義者。故今論有說我倒攝身見全之說。為有宗正義之旨。炳然也。故光法師釋。云此論兩說。雖無評文婆沙正理意。以此論後師為正。婆沙不言有說。正理復言決定義故寶法師。釋有說我倒攝身見全之文。云婆沙正義。引正理論今文。判准此論文後說為正。任此等解釋。今論意。以十二見中。二見半義。為正義云事。分明也。但於今論中此師義。置有說言云難者。雖為正義。置有說言事。諸論之中。處處常習也。疑難之趣。何強為痛哉。 問。論文云。要具三因。勝者成倒爾者。今此勝者者三因外別因歟。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三因外別因者。既云要具三因勝者成倒。明知。具三因即云勝者。非因云事。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釋此文。云具其三因及中勝者。如解釋者。勝者之言。三因之外。別因如何。 答。思此事人師異釋歟。若依光法師意者。要具三因即云勝者。三因之外非因也。故婆沙論(百四)云以三事故。建立顛倒。一推度性故。二妄增益故。三一向倒故正理論(四十七)云何謂倒相。謂具三因。何謂三因。一向倒故。推度性故。妄增益故顯宗論(二十五)說。全亦同之。此等論說。同述具三因立四倒之旨。此外更無別由。故光法師意。今論云要具三因勝者成倒。具三因即云勝者。非三因外別故得意也。故光法師釋云。集滅道下見取。亦應別簡。略而不論。故正理(四十七)云。餘部見取非增勝故若勝者言。簡餘部見取者。豈可云略而不論哉。 若依寶法師意者。具三因中為增勝者。立名顛倒。雖具三因非增勝者。不立顛倒。如餘曾見取。雖具三因非增勝故。不立顛倒(為言)故勝者言。三因之外。別簡餘部見取之言云也。故寶法師釋。云諸煩惱中。且立三因於中取勝為顛倒體。具其三因。及中勝者。諸煩惱中。唯二見半。具其三因。謂一向倒。推度性故。妄增益故。及體增勝○所言勝者。簡餘三諦所斷見取。正理論云。餘部見取非增勝故。 重難云。就光法師釋有疑。具三因中。有非顛倒類者。依三因立四倒之義。豈非理不盡哉。答。光法師意。要具三因。勝者成倒者。要具三因為顛倒體。簡不具三因全非顛倒體也。具其三因之中。自有非顛倒類。更不顧之也。故正理論中。重委簡之。云餘部見取非增勝故也(為言)。 問。於有漏法。計樂淨見取。可有一向倒義耶。進云。既立顛倒故。可有一向倒義也。付之。見取計樂受為樂。計善法為淨。亦於少分實處轉故。可非一向倒。何立顛倒哉。如非道計戒禁取。於少分實處轉故。非一向倒如何。 答。今此疑問之趣。即光法師同問意也。即答此問。云彼執有漏同涅槃樂。同涅槃淨。於有漏中。無少樂淨同彼涅槃。一向倒故。所以名倒。其戒禁取非道計樂。即有分同無漏聖道證淨涅槃。故不成倒。文意顯也。 問。以戒禁取可立顛倒耶。進云。今論疏中。不立顛倒也。付之。戒禁取非因計因。非道計道。其過既重。不何立顛倒哉。例如見取中。取計樂淨立樂淨倒如何。 答。見今論文。述要具三因。勝者成倒。具一向倒故。推度性故。妄益故之二義。闕無一向倒故之一義。故不立顛倒也。故今論。云謂戒禁取非一向倒。緣少淨故正理論(四十七)云。謂戒禁取非一向倒所計容有能離欲染等故。少分別時得清淨故顯宗論(二十五)說大亦同之。婆沙論云。戒禁取雖是推度性。及妄增益。而非一向倒。亦於少分實處轉故。謂有色界道。能淨欲界。有無色界道。能淨色界有上地道。能淨下地。與無漏道離染證滅。義相似故雜心論云。戒取雖決斷及妄置。不一向倒。謂少實於少處起故演義鈔(十二上)中。述俱舍論意云。謂戒禁取非一向倒。執有漏道淨涅槃。雖非究竟斷惑證滅。而能暫時離染證滅。緣少淨故任此等定判思之。戒禁取非因計因。非道計道。其過雖重。無有一向倒故之義故。不為顛倒體也。但於見取計樂淨倒云例難者。光法師釋此疑云彼執有漏同涅槃樂淨。於有漏中。無少樂淨同彼涅槃。一向到故。所以名倒。其戒禁取非道計道。即有分同無漏聖道證淨涅槃。故不成倒。 問。正理論(四十七)中云。於五取蘊。執我我所。心便高舉。名為我慢爾者。今此我慢者。可通見修所斷耶。答。可通見修所斷也。兩方。若通見修所斷者。見正理論次下文。云由此證知。於未缺減有身見位。可言有我。想心二倒。非缺減時。證我想心二例。見苦所斷之旨。以下文思上說。今此我慢者。唯可限見所斷也。若依之爾者。今文廣釋我慢相。何不通見修所斷哉。 答。正理論今文。廣釋七慢中。我慢相故。可通見修所斷云事。道理炳然也。故見今論文。上云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令心高舉名為我慢。下問如是七慢何所斷耶。答一切皆通見修所斷。今此我慢通見修所斷之旨。分明也。而正理論文。大同今論說。上云於五取蘊執我我所心便高舉。名為我慢。下問如是七慢所斷耶。答有餘師言。我慢邪慢。唯見所斷。餘通見修。理實應言七皆通二。正義意。成七慢同通見所斷之旨。明知。今此我慢者。通見修所斷云事。但於次下文者。今此我慢。恃我起故。聖者未斷。不起類也。我想心二倒。與我極相親近法故。可唯見苦所斷證也。非謂云爾故。今此我慢唯限見所斷。更無相違也。 問。我生已盡等。四德所生增上慢。俱可緣所執有漏道行耶。答。俱可緣所執有漏道行也。兩方。若俱緣所執有漏道行者。見發智論文。明我生已盡所生增上慢云此即緣生。述不受後有所生增上慢。云此即緣有。如此文者。我生已盡。不受後有。二德所生增上慢。不緣所執有漏道行若依之爾者。同是我生已盡等。四德所生增上慢也。俱可緣所執有漏道行。例如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二德所生增上慢。俱緣所執有漏道行如何。 答。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四德所生增上慢者。計我依此道此行。已遍知苦。已永斷集。已證滅。已修道。於未證四德。成已證思。起增上慢故。尤可緣所執有漏道行也。但於發智論。此即緣生之文者。婆沙論(四十三)問答也。問此增上慢。亦應能緣慢者。所執有漏道行。何故但說緣所盡生。答。此問。述多說云。亦應說彼。而不說者。應知此中。是有餘說。復次緣道行者。唯修所斷。緣所盡生。通五慢部。此中但說能遍緣者。復次有漏道行。亦是生攝。故說緣生有餘師說。所執道行。說名為生。能生慢故。此慢但緣能盡生道。彼說非理。後依梵行已立等慢。不說緣生。故此慢緣所盡生。不違理故。寶法師。此□□云。准上論文。緣道及所盡生。婆沙抄中。釋此文云問。何故所起慢。但緣所盡生。不緣能盡道及行。非解云。緣而本論云但緣生者。起慢而言我生已盡故任此等判。我生已盡所生增上慢。緣所執有漏道行之旨。分明也。發智論。此即緣有之文。會通之趣。准而可思。故婆沙論(四十三)中。釋此文云。此即緣有者。此增上慢。即緣所不受有。此中問答。如前應知。以有與生義相似故。有本說緣心心所法。顯不受後有。即是滅道故。問。我生已盡。何故不然。答。彼亦應爾。但得互說。 問。預流果聖者。於預流向。可起增上慢耶。 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起增上慢者。一來果聖者。各於一來向不還向。無起增上慢准例思之。預流果聖者。於預流向。不可起增上慢是以。婆沙論中。預流果聖者。於預流向。不起增上慢若依之爾者。預流果聖者。於預流果起增上慢。於預流向。何不起之哉。 答。此事雖有學者異義。且存一義云。預流果聖者。於預流向。不可起增上慢。其故今論云。於未證得殊勝德中。謂已證得。名增上慢。婆沙論。述增上慢者。於勝功德。未得謂得。未獲謂獲。未觸謂觸。未證謂證。由此起慢。廣說如前。增上慢者。名未得謂得等之慢也。而預流果聖者。於預流向。是已得法也。於此更不可起增上慢。故婆沙論中。敘有說意。云異生起九種增上慢。謂於勝品有漏善根。及於無漏四向四果。預流果起七除前二。一來向起六除前三。一來果起五除前四。不還向起四除前五。不還果起三除前六。阿羅漢向起二除前七。阿羅漢果無增上慢。預流向無起增上慢義。評家破之云。聖者亦於勝有漏善。起增上慢。故六聖者。如前所起。各復增一思此評家意。聖者亦於勝有漏善。起增上慢之義。雖異有說意。預流果聖者。於預流向不起增上慢云事。同有說義。故正義意。預流果聖者。於預流向不起增上慢之旨。炳然也。何況。婆沙論(四十三)中。一來果聖者。於一來向不起增上慢。不還果聖者。於不還向不起增上慢尤可為例證也。但於預流果聖者。於預流果起增上慢云例難者。婆沙論中。會此疑云。於勝根性。起增上慢此釋意云。劣種姓預流果聖者。於勝種姓預流果。起增上慢故。雖自果不肖未得謂得等之義也。 重難云。預流果聖者。於勝種姓預流果。起增上慢者。於勝種姓預流向。何不起增上慢哉(是一)。加之。婆沙論中。釋有無處起增上慢云。預流果於預流果及有漏善。起增上慢。依有處起。預流向乃至阿羅漢果。起增上慢。依無處起此文無諍。預流果聖者。於預流向起增上慢。如何可會之哉(是二)。 答。四向四果之階級者。勝劣遙別。故預流果聖者。於預流向。雖勝種姓。不起增上慢也。次。於婆沙論文者。為明預流果聖者。有處無處。云於預流向乃至阿羅漢果。起增上慢依無處起也。非謂預流果聖者。實於預流向起增上慢也。如彼光法師餘處。為顯足上頭歸下之義。云且如色究竟天上四天王天中。無妨頭下足上等也。 有一義云。預流果聖者。於勝種預流向。可起增上慢也。此義意。准難勢之起。可思之。又如舊抄可引見之。 問。九慢類中。我勝慢類。從何慢出耶。進云。今論云初三如次。即過慢。慢。卑慢。我勝慢類。從過慢出云也。付之。勝言既廣。何唯從過慢一種出哉。若對劣境謂已勝。可從慢出。若對等境謂已勝。可從過慢出。若對勝境謂已勝。可從慢過慢出也。是以。品類足論意。我勝慢類。從慢。過慢。慢過慢三慢出如何。 答。今論中。云初三如次即過慢。慢。卑慢。我勝慢類。從過慢出。云事。源依發智論說也。故今論云。如是且依發智論釋依今此文。勘發智論云。我勝者。是依見起過慢婆沙論(百九十九)中釋此文云。我勝者。彼於等謂已勝。是依見起過慢者。是依有身見所起過慢。任此本釋二論之文。我勝慢類。從過慢出之旨分明也。若爾。今論說既有依憑文。何強疑之哉。但於勝言既廣。可從慢過慢慢過慢三慢出云難者。發智論意。對等境謂已勝。名我勝慢類。故唯從過慢出也。故光法師釋云。我勝慢類。謂我勝彼。於等謂已勝。即是過慢次於品類足論說者。彼廣觀所對境。從慢過慢慢過慢出云也。故今論云。依品類足。釋慢類者。且我勝慢。從三慢出。謂慢過慢慢過慢三。由觀劣等勝境別故婆沙論云。依品類足論。我勝慢類中。攝三種慢。若於劣謂已勝。即是慢。若於等謂已勝。即是過慢。若於勝謂已勝。即是慢過慢。是則顯義道多途。述廣略定判也。故寶法師釋云。今評二釋。發智論略。品類足論若爾發智品類。兩論各別。明略廣一門。實意更不相違歟。 尋云。勘品類足論。一部始末。未見俱舍婆沙。二論所引之文任憑在何處哉。 答。 問。九慢類。可通見修所斷耶。答。可通見修所斷也。兩方。若通見修所斷者。見今論文。問如是七慢何所斷耶。唯答一切皆通見修所斷。不云九慢類通見修所斷。以知。不通見修所斷云事。是以。辰旦人師解釋中。九慢類不通見修所斷若依之爾者。今論中。述慢七九從三。皆通見修斷。九慢類通見修所斷之旨分明也如何。 答。今論云謂從前慢過慢卑慢。如是三慢。若依見生行。次有殊成三三類○如是且依發智論(二十)釋。婆沙論(百九十九)述此九慢類。即七慢中是慢所攝。謂慢過慢卑慢。依此本論所釋如是。發智論意。於七慢中三。慢及過慢卑慢。依我見生行解。次第有殊故成九。慢類非從七慢生。別有九慢類體。故九慢類通見修所斷云事炳然也。故婆沙論(百九十九)云此九皆通見修所斷但於不云九慢類通見修所斷。云難者。述慢七九從三。皆通見所斷。豈非云九慢類通見修所斷哉。若夫長行中。正不釋九慢類通見修所斷云疑歟。若爾。從七慢中三慢開立九慢類。三慢之外。無別體故。問如是七慢。何所斷耶。答一切皆通見修所斷時。九慢類。通見修所斷云事既聞故。不及重云九慢類通見所斷也。次於辰旦人師解釋者。是元瑜法師釋也。彼師意云。若許有計見所斷法以為我者。即緣我我慢類。皆能見修。九慢類通見修所斷以何釋為疑哉。 重難云。元瑜法師釋。若緣所計我。為勝等緣事我故。唯修所斷。若作此釋。即九慢類。唯緣所計我故。唯修所斷。九慢類。唯限修所斷見。以此釋意為疑也。 答。元瑜釋意。身見現起初念。緣事法計我。次念緣能執見計我所。其後若緣所計事我起慢修所斷也。緣能迷見起慢。見所斷也(為言)圓暉法師。釋皆通見修斷之頌文云。七慢九慢皆見修斷。緣見所斷起者。名見所斷。緣事起者名修所斷。其意大同元瑜解釋。若爾。緣所計事我。所起慢類。釋唯修所斷。有何所背哉。故次下結釋及九慢類。皆通見修。非謂緣見所斷法所起慢類。亦修所斷。非見所斷。元瑜解釋全無相違也。 問。無色界七慢俱可現起耶。答。七慢俱可現起也。兩方。若七慢俱現起者。無色界中。無有校量自他種姓色力財位智等之義。七慢俱不可現起。是以。披今論餘處文。述此中意說緣補特伽羅者故。欲色有。無色界無。無色界緣補特伽羅愛敬不現起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應知七慢皆通三界如何。 答。任光法師應知七慢皆通三界之釋。無色界七慢俱可現起也。但於無色界中。無有校量自他種姓色力財位智等之義云釋者。是婆沙論問答也。故婆沙論(四十三)中。問彼無校量種姓等義。寧有卑慢答此問難有多義。述評家意云。評曰應作是說。非卑慢等。要比度他勝劣而起。無始時來。數習力故。雖生上界。亦有現行。是故三界。皆具七慢。光寶兩師。同引此文。證色無色界。亦有七慢之旨也。次於今論餘處。無色界緣補特伽羅愛敬不現起云文者。善心非如煩惱無始串習故。無色界中。緣補特伽羅。受敬不現起云也。善及染污心所既異。全不可為相例之難也。 重難云。光法師餘處問慢皆方他以不。答方他之言。從多分說。引婆沙論(四十三)評曰。應作是說。非一切慢要方他起。無始時來數習力故。依自相續。慢亦現行之文畢。解云。慢。過慢。慢過慢。卑慢。此四方他。我慢增上慢。邪慢。依自相續起如此釋者。無色界中。方他四慢。如何可現起哉。 答。無始時來。數習力故。依自相續。慢亦現行者。理實而言。可通七慢也。但於光法師餘處釋者。據其顯相。亦從多分。且致一往分別故。更非相違也。 (寫本云) 文永十一年(甲戌)六月二十六日(酉時)於東大寺尊勝院護摩堂之南庇新學問之閑窗抄之畢去四月十七日始此勤同夏林鍾今日終其篇日月徒馳久染翰墨於三伏之水問端數多屢勵微功於九夏之風抑捧此所生慧業奉資春日大明神之法樂依此修學勤勞必遂往生兜率天之宿望殊別二親九族速離有為界之苦域舊友故人早預無上道之巨益鐵圍砂界之群類自界他方之含識迴向遠及濟度普利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三夏臘六十一)。 舍論第十九卷抄上 俱舍論第十九卷抄下       問題 問。聖者未斷不起隨煩惱。唯限不善惡作歟。 問。聖者可起邪慢耶。 問。異生位。可有未斷不起類耶。 問。忍善根位。可起五見疑煩惱耶。 問。現在五見。名一念中。除相應俱有法。遍緣五部一切法類可有耶。 問。遍行隨眠中。可有唯緣一部類耶。 問。修所斷隨眠。可緣上界耶。 問。九上緣惑。可為遍行因耶。 問。欲界九上緣惑。與無覆無記眼識為異熟因歟。 問。他界緣遍行隨眠。可通無漏緣耶。 問。光法師釋今論。此二非見是邪智攝文云。言邪智者。謂無明相應邪智爾者。寶法師意。可許此義耶。 問。疑相應慧。可名智耶。 問。光法師意。無覆無記心。可緣上界耶。 問。寶法師意。無覆無記心。可緣上界耶。 問。光法師意。通果無記心。可緣心及名等耶。 問。遍行隨眠相應心王遍行攝歟。 問。已斷遍行因。可起與果用耶。 問。婆沙論中。引品類足論說云。九十八隨眠中。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爾者。三十三是遍行中。無明可通相應不共耶。 問。無色界可有他界緣遍行隨眠耶。 問。見滅道所斷。有漏緣惑。互可相緣耶。 問。色界上緣惑。可緣憂根斷道耶。 問。中間禪可有見惑耶。 問。頌文云。緣道六九地爾者。滅道法智所證離繫得。唯限六地攝歟。 問。道諦所斷無漏隨眠中。可有不緣心品。唯別緣道共戒得四相類耶。 問。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 問。光法師意。於見修所斷煩惱對治決定。對治不定義。如何釋之耶。 問。見苦集所斷法中。可有唯為相應隨增。不為所緣隨增類耶。 問。以煩惱俱時四相等。望同時煩惱。可有繫縛義耶。 問。慢煩惱可為斷善根牢強加行耶。 問。處中無表可有離染捨耶。   俱舍論第十九卷抄下 問。聖者未斷不起隨煩惱。唯限不善惡作歟。答。唯限不善惡作也。兩方。若唯限不善惡作者。隨煩惱種類非一准。聖者未斷不起之類。何唯限不善惡作哉。彼惱是見取等流。諂是諸見等流也。聖者更不可起之。何況。光法師餘處(二十一)引正理論(五十四)明諂誑相云。傳聞此唯異生所起。非諸聖者亦可現行任此等文理。聖者未斷不起隨煩惱。不可限不善惡作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明聖者未斷不起相云。慢類等我慢惡作中不善聖而不起。見疑所增故隨煩惱中。唯舉不善惡作如何。 答。今論中明聖者未斷不起相云。此慢類等。我慢惡悔。是見及疑親所增長。雖修所斷。而由見疑皆已折故。聖不能起正理論(四十七)云。此慢類等。我慢惡悔。聖雖未斷。而定不行。又此見疑。親所增故。見疑已斷。故不復行顯宗論(二十五)說。全亦同之。任此等論說。聖者未斷不起隨煩惱。唯限不善惡作云事。炳然也。何況。顯宗論(二十五)云。不善惡作。是疑所增故聖身中。雖有未斷。而由皆析。皆定不行。餘非見疑。親所增故。聖既成就。容可現行不善惡作之外。餘隨煩惱。非見疑所增故。聖者可現起之旨。此文又分明也。但於惱是見取等流。諂是諸見等流也。聖得更不可起之云難者。行相相似故。雖說惱是見取等流。諂是諸見等流。異不善惡作。疑親所增長之義邊故。聖位猶可現起惱諂等隨煩惱也。次於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者。正勘正理論一段之文。釋初定有諂誑。問寧知梵世有諂誑耶。答此問云。以大梵王匿已情事現相。誑惑馬勝苾芻。傳聞此唯異生所起。非諸聖者亦可現行此文意。初定諂誑專是大梵王所起故。云異生所起也。非遮聖者起欲界諂誑。故全非相違也。 問。聖者可起邪慢耶。答。可起邪慢也。兩方。若起邪慢者。邪慢者。邪見所增也。聖者更不可起之。是以婆沙論(四十三)中。述增上慢邪慢差別。云增上慢異生聖者俱起。邪慢唯異生起如此文者。聖者不起邪慢若依之爾者。今論中。出聖者未斷不起之類。云慢類等我慢。惡作中不善。無舉邪慢。明知。聖者可起之云事如何。 答。明聖者未斷不起之類。不舉邪慢事。不限今論說。正理顯宗兩論同之。何況。光法師。釋謂有修所斷。而聖定不行之論文。云於七慢中。或有修所斷。於未斷位。聖容現行。謂除慢類及與我慢所餘諸慢。於此慢中。或有修所斷。於未斷位。而聖定不行。謂慢類我慢。述聖位容現行之慢。慢類我慢之外。云所餘諸慢。其中定可攝邪慢。出聖位不現行之。云謂慢類我慢無舉邪慢。聖者起邪慢云事。此釋尤分明也。但於邪慢者邪見所增也。聖者更不可起之云難者。見今論文。云於無德中。謂已有德。名為邪慢。全不云邪見所增聖者。何不起之哉。次於婆沙論。邪慢唯異生起之文者。此顯增上慢邪慢差異。一往定判也。更非盡理之談歟。何況。見次上復次義。云增上慢內外道俱起。邪慢唯外道起彼身見戒禁取及疑。為唯見所斷。忍善根位。猶現起之邪慢通修所斷。內法異生寧不起之哉。以此道理案之。邪慢唯外道起者。無諍是一往定判也。准知。邪慢唯異生起之文。亦可一往定判也。若就實通論之時。聖者亦起邪慢可云也。加之。以例思之。婆沙論(八十四)中。明八解脫。曾得未曾得相。云想受滅解脫。唯未曾得。餘七解脫通曾得未曾得。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皆能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雖述外法異生得前七解脫之旨。述第二第三解脫差異。一復次意云。謂第二解脫。通依內外道相續。淨解脫唯依內道相續。外法異生不起淨解脫是亦一往定判也。如此潤色。處處非一歟。 問。異生位可有未斷不起類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未斷不起類者。今論疏中。於聖位雖舉未斷不起之類。異生位。無出此類。明知。異生位。無未斷不起之類云事。若依之爾者。順上分結。異生位無起之。豈非未斷不起之類哉。 答。此事雖未習學。且異生位。無未斷不起之類可云也。勘諸論說。未舉此類故也。但於順上分結。異生位無起之。可為未斷不起之類云難者。未斷不起者。一類法而乍成就其名體。不能現起之義也。如云慢類等。我慢惡作中不善。聖有而不起。見疑所增故等也。而異生位。雖成就色無色二貪。掉舉慢無明體。無立順上分結名。故婆沙論(四十九)中。釋順上分結中掉舉。云或有是結即聖所起者。或有非法即異生起者。正理論(五十四)中述此事。云於少是結。謂聖者。於少非結謂異生顯宗論說。全亦同之。任此等論文。異生位。不立順上分結名。故以順上分結。不可為未斷不起之類也。何況。未斷不起者。乍成就其法名體。彼法見疑等所增故。聖身中不現起之義也。而婆沙論(四十六)中。云於聖者中。唯不還者。所起諸結。立順上分順上分結。不還果聖者勝身中現起法故。異生微劣身中不起之也旁思之。異未斷不起之義歟。 問。忍善根位。可起五見疑煩惱耶。答可起身見戒禁取疑煩惱也。兩方。若起之者。忍善根是見道近加行也。何可起五見疑煩惱哉。依之見發智論文。明忍善根位。云見疑不行若依之爾者。見惑非擇滅者。增上忍位得之。下中二忍位。寧不起五見疑煩惱哉。是以。婆沙論中。忍善根位。可見疑煩惱現前如何。 答。忍善根位。有執我計淨之義。故五見中。可起身見戒禁取二見也。不執斷常故。不可起邊見。不計劣為勝故。不可起見取。故婆沙論(四十三)中。明忍善根位所起煩惱。云此中見者。謂有身見。及戒禁取。疑者謂疑評家歎此義云。評曰應作是說。彼亦執我。是故此中。初說為善。雖暫執我。不執斷常故。雖暫計淨。不執為勝故忍善根位。作有耶無耶計故。雖起疑煩惱。不撥無間聖諦理。故不起邪見也。故婆沙論中。述忍善根位。不起邪見。云得忍不撥四諦理故但於見惑非擇滅者。增上忍位得之云難者。增上忍位。總雖得見惑非擇滅。其中得忍善根之後。不執斷常。不計劣為勝。不撥無四聖諦理故。下中忍位先立不起邊見見取邪見也。 重難云。發智論中。明忍善根相。云見疑不行。忍善根位。五見及疑。俱不現起婆沙論中。釋此文。何舉忍善根位所現起。身見戒禁取。及疑煩惱哉。 答。見發智論文云。彼由此忍作意持故。或由中間不作意故。見疑不行。設行不覺。忍善根立。容現起見疑煩惱。由忍善根作意持力。暫不現起。云見疑不行。故婆沙論中。釋此文。舉忍善根位。所現起煩惱。云此中見者。謂有身見及戒禁取。疑者謂疑。能順發智論文也。婆沙論一處中。云如是三結。近見道者。數現行故。如雜蘊說。忍作意持。見疑不行。談行不覺。煩惱微細。覺慧劣故。見謂有身見。及戒禁取。疑即是疑。其意亦同之。 問。現在五見。各一念中。除相應俱有法。遍緣五部一切法類可有耶。答。可有有無二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五部諸法。種類無邊也。設雖共相緣惑。何可頓緣五部一切法哉。是以。今論中。述遍緣五部義云。不說頓緣自界地一切。然說有力能頓緣五部。婆沙論(十九)文。問一剎那隨眠。不能遍緣一切。亦無遍隨增理。何故名遍行耶。答依彼種類相續而說。故無有過。任此等定判不可有此類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餘處(二十)解釋。云現緣共惑雖亦有具二種遍行。有不具者。以不定故。不言遍行雖亦有具二種遍行之言。可有遍緣之類加之。婆沙論(五十八)中。上標述迷共相諸結云。過去未來未斷。定繫彼三世一切事。現在不定現在不定云言。豈非許遍緣之類哉。 答。就現在五見中。身見邊見邪見一念中。除相應俱有法。遍緣五部一切法之類。可有之見取戒禁取。不可有此類也。即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十八)云。有身見等。一剎那中。總於一界一趣生等。或執為我。或執我所。或復乃至。愚闇無知。故是共相或(百三十四)云。第四靜慮。其量無邊。由此若依第四靜慮。起有身見。極難除斷。以執無邊地為我故准此等文思之。於身見中。有遍緣五部一切法之類云事。炳然也。任邊見必由身見起故之理。邊見亦有此類之旨。不可異求之。加之正理論(四十八)中。云若起邪見。謂所修行妙行惡行。皆空無果。此亦非唯緣自身業。總撥一切業生果能。於邪見中。亦有遍緣五部一切法之類云事。分明也。何況。一方難中被舉。光法師餘處(二十)雖亦有具二種遍行之釋婆沙論云迷共相諸結。現在不定之文。現在共相緣惑中。有遍緣五部一切法之類豈非指身見邊見邪見。但於今論不說頓緣自界地一切之文者。此就見取戒禁取論之。故知此云也。故見今論次上文。云若頓緣者。誰復普於欲界諸法。頓計為勝能得清淨或世間因。就見取戒禁取致問難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頓緣者。誰復普於欲界一切諸有漏法頓計為勝起於見取。能得清淨涅槃。或世間生大因。起戒禁取。既就見取戒禁取致問難故。答不說頓緣自界地一切。尤有其謂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不說頓緣自界地中一切有漏法。皆為最勝。能得清淨。或世間因。然說有力能頓緣五部各少分法。名為遍緣次於婆沙論依彼種類相續而說之文者。理實而言。身見邊見邪見中。雖有遍行五部一切法之類。彼種類中。亦非無緣一部二部等之類。故就彼闕遍緣五部義之類。云不能遍緣一切。答彼種類相續而說也。 重難云。於身見中。有遍緣五部一切法之類云事。先不可然。凡於身見。作我我所行相。而一念中。既無緣一切法為我我所。何有遍緣五部一切法之義哉(是一)。 是以。見婆沙論文。或問薩迦耶見唯有漏緣。非無漏緣。自界地緣。非他界地。自界地中。亦非一切一時而緣。何故言彼一切等隨觀是我耶。答此一切言。是少分一切。非一切一切。故無有失。或云有作是說。無有俱時總緣五蘊執為我者或云若執內蘊為我。彼執外蘊為我所。若執外蘊為我。彼執內蘊為我所。故亦無失。任此等文。於身見中。無有一時頓緣五部一切法義(見是二)。 何況。正理論中。釋遍行隨眠名。云以於五部無礙轉故。立遍行名。非頓隨眠。諸有漏故。如此文者。遍行隨眠中。無一念頃總緣五部一切法類若有此類者。寧可云非頓隨眠諸有漏故哉(是三)。 次。證據所備之諸文。皆非決定誠證。婆沙論。有身見等。一剎那中。總於一界一趣生等之文。雖述一剎那中。總緣一界等之旨。未云遍緣五部一切法。何為證據哉。 次。婆沙論。以執無邊地為我故之文。是第四靜慮。量無邊際之義也。唯光法師餘處(十一)今准後文。前文初師。說初定如四洲者。為正之釋。此師既非正義豈可為證據載。次。正理論。總撥一切業生果能之文。只顯遍緣五部之義計也。不足為證據哉。 答。於身見中一剎那頃。除相應俱有法。遍緣五部一切法之類可有也。所謂惑一念我見現前。除自體相應俱有法。遍緣五部一切法為我。次念起我所見。以彼我見自體相應俱有法為我所時。於前念我見。可遍緣五部一切法也。或我見現前。以後念我所見自體相應俱有法為我。次念起我所見。除自體相應俱有法。遍緣五一切法為我所時。於後念我所見。可遍緣五部一切法也。故於身見。雖作我我所行相。一剎那中。除相應俱有法。遍緣五部一切法之義可有也。如此料簡之時。婆沙論。若執內蘊為我。彼執外蘊為我所等之文。全非相違也。 次。於婆沙論。自界地中。亦非一切一時而緣等之問答者。彼就二十句薩迦耶見五蘊別緣論之也。 次。於婆沙論。無有俱時總緣五蘊執為我者之文者。於身見中。有總緣義云事。婆沙論處處之文。既分明故。明知。不總緣五蘊云有說非正義可云也。 次。於正理論。非頓隨眠諸有漏故之文者。顯不遍緣之義邊許也。更非遮遍緣五部一切法之義歟。但婆沙論。有身見等。一剎那中。總於一界一趣生等之文。正理論。此亦非唯緣自身業。總撥一切業生果能之釋。既述總緣一切法之旨。豈非遍緣五部一切法之義哉。 次。婆沙論。以執無邊地為我故之文。實雖第四靜慮。量無邊際之義。光法師以此師說。為不正義事。第四靜慮。量無邊際云處也。以身見總緣之義邊。全非云不正義也。有人云。婆沙論。以共相諸結。云現在不定之文。非光法師餘處現緣共惑。雖亦有具二種遍行之釋證據。婆沙論一段文中。於迷自相諸結。云現在亦不定故也。 問。遍行隨眠中。可有唯緣一部類耶。答。可有唯緣一部類也。兩方。若有唯緣一部類者。遍行隨眠者。具遍緣五部之義。何可有唯緣一部之類哉。是以。今論中。云然說有力能頓緣五部若依之爾者。識身足論(七·八·九)中。可有此類如何。 答。遍行隨眠者。必具遍緣五部之義也。故見今論文。或云唯見苦集所斷。見疑及彼相應。不共無明力。能遍行自界地五部故。此十一皆得遍行名或云遍行隨眠。普於自地五部諸法所緣隨增。以能遍緣自地法故。正理論(四十八四十九)文。顯宗論(二十五二十六)說。其言雖替。其意是同。婆沙論云。若法一剎那頃。現在前時。能緣五部。為五部因。令五部法於所緣愚。名為遍行任此待諸論說遍行隨眠。專雖遍緣五部法。其中自亦可有唯緣一部之類也。故識身足論中。出欲界繫有覆無記心。所緣未斷。其體已斷句。云若見圓滿世尊弟子未離欲界貪。諸欲界繫有覆無記心緣修所斷別緣二部三部四部之義。亦可有之。識身足論。前後之文。其旨分明也。 問。修所斷隨眠。可隨上界耶。答。不緣上界也。兩方。若緣上界者。以性相思之。修所斷隨眠。不可緣上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九十一)中。出眼根斷道緣識為所緣相應二縛隨眠。云謂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若欲界修所斷隨眠。不緣上界者。於眼根斷道緣識。如何可為相應縛哉。 答。見今論文。云見苦集所斷。諸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遍行自界地。於中除二見。餘九能上緣。九上緣惑者。唯限見苦集所斷故。修所斷隨眠。不緣上界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謂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之文者。欲界不可有眼根斷道故。欲界修所斷隨眠。於眼根斷道緣識不可為相應縛。婆沙論文。實為難會。然而婆沙抄(五六十)中。會此文引二義云。是故。光法師抄。云欲界中有欲界眼根伏斷道也。又有解云。及修所斷者。唯說色無色界。若遍行惑通三界。有若作是說。於義無妨。而失論上下體倒勘問任此二義可會婆沙論文歟。 重難云。先就婆沙抄所引光法師釋不可然。見婆沙論(九十二)文云。不成就眼根斷道者。若異生在欲界。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境。六垢所染。十纏所纏○若聖者。在見修道。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未離欲染在見修道。諸聖者說若欲界有眼根斷道者。未離欲染者。豈不成就眼根斷道哉。 答。眼根有伏斷道。有實斷道若就伏斷道論之者。欲界可有眼根斷道也。勘婆沙論(九十二)文云。不成就樂根斷道者。應言在第三靜慮。未起加行道以伏斷道名斷道事。此文尤足為其潤色歟。但於未離欲界染者。不成就眼根斷道云文者。此以一地全斷道門也。婆沙論中。自本有二門可思之。 就婆沙抄所引有解之義。亦可問答。委細之旨。第三卷抄記錄之畢可引見之。 問。九上緣惑。可為遍行因耶。答。可為遍行因也。兩方。若不為遍行因者。九上緣或既遍行隨眠也。何不為遍行因哉。是以。論文述中除二見餘九能上緣。十一遍行隨眠中。除身邊二見。以餘九種。名九上緣惑。尢可為遍行因也。若依之爾者。識身足論中。於過去不善根識。所有隨眠為因非所隨增等。四句分別之時。出不為因非所隨增俱非句。云若所餘緣。若他隨眠。若不同界遍行隨眠光法師餘處釋。若不同界遍行隨眠。謂自地九上緣隨眠。如此釋者。九上緣惑。不為遍行因如何。 答。九上緣惑。既遍行隨眠也。豈不為遍行因哉。是以。婆沙論(十九)中。遍行隨眠對遍行因。作四句時。出遍行隨眠非遍行因句。謂未來遍行隨眠。舉遍行隨眠亦遍行因句。云謂過去現在行隨眠今論之文。其意同之明知。過去現在九上緣惑。為遍行因也。加之婆沙論(十九)中。出遍行因體。一切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諸法一切之言。寧可除九上緣惑哉。但於識身足論文者。上古難義也學者會通。雖非一准。且存一義云。識身足論中。所有隨眠者。所增隨眠云事也。以所增隨眠。云所有事。有漏諸法。必有隨眠增故也。於彼漏隨增故。說名有漏者。即此意也。今此四句分別。於過去不善根識。就所隨增隨眠。論之(為言)而九上緣惑。於過去不善眼識無隨增義故不可云所有隨眠故前三句中。不可出之。第四句其義廣故。舉非隨增隨眠也。例如婆沙論(九十一)中。於眼根斷道等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為所緣縛非相應縛等四句分別之時。第四句中。出非所增隨眠等也。但九上緣惑。與過去不善眼識。雖為遍行因。俱非句中。出之事。今此前三句。就所隨增隨眠論之故。所隨增隨眠為因。此四句中。可云為因。而九上緣惑。與過去不善眼識。非所隨增隨眠故。雖為遍行因。此四句中。不可為因句攝之。故第四句中舉之。尤有其謂也。 重難云。披光法師餘處定判。解識身足論一段文。或云於中。心前不緣。設緣已斷及相應隨眠已斷。是非所隨增。第一句攝。苦心前緣。及相應不斷。是所隨增。第三句攝。自餘隨眠。皆不為因。或云若餘心後。同類遍行。不緣及緣已斷。此等已攝同類遍行因盡畢。下舉不同界遍行隨眠。明知。不同界遍行隨眠。不為遍行因云事(是一)。 次。所有隨眠者。所隨增隨眠云事。不可然。所有隨眠者。諸隨眠云事也。如今論餘處。云由能緣彼自相續中。所有諸惑究竟斷故也。何云所有者。所隨增義哉(是二)。 次。前三句。就過去不善眼識。所隨增隨眠論之云事。亦難思。第一句能為因非所隨增云句也。寧云前三句。就過去不善根識所隨增隨眠論之哉(是三)。 次。見識身足論文。上述於過去不善根識。所有隨眠。為因非所隨增等四句畢。云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亦爾如此文者。於過去不善意識。所有隨眠。為因非所隨增等四句分別之時。第四句中。可云若所餘緣。若他隨眠。若不同界遍行隨眠歟。若爾。不同界遍行隨眠。於過去不善意識。豈無相應隨增哉(是四)。 次。勘同論文。於過去欲界繫。見苦所斷心所有隨眠。為因非所隨增四句分別之時。出第四句。云若有餘緣。若他隨眠。若不同界遍行隨眠過去欲界繫。見苦所斷。不同界遍行隨眠。於過去欲界繫見苦所斷心。可有相應隨增之義第四句中。何舉不同界遍行隨眠哉(是五)。 答。九上緣惑。為遍行因之旨。道理證文。如前重出申也。但於光法師餘處釋者。今此四句。專就容隨增隨眠論之故。云自餘隨眠。皆不為因也。更非遮九上緣惑。為遍行因之義。亦就自界緣遍行隨眠。云此等已攝同類遍行因盡故。無相違也。 次。所有之言。實雖非一准。今此所有隨眠者。所隨增隨眠云事也。其旨如上成之也。 次。總而言之。今此四句。於過去不善眼識。就容隨增隨眠論之也。所謂在此心前。為同類遍行因。即彼隨眠。若不緣此設緣已斷及此相應隨眠已斷。為因非所隨增第一句。在此心後。不為同類遍行因。即彼隨眠。若不緣此。設緣已斷。為不為因非所隨增第四句也。故於過去不善眼識。就地體容隨增隨眠依若不緣之。設緣已斷及相應隨眠已斷等義。作出不隨增義。四句分別故。於過去不善眼識。就容隨增隨眠。論之云也。其中第四句廣故。兼出非所隨增之類。云若所餘緣。若他隨眠若不同界遍行隨眠也。故前三句。唯就過去不善眼識。所隨增隨眼分別之云也。 次。識身足論。云如眼識耳鼻舌身意亦爾者。如眼識於意識同有四句云也。不必四句法體是同。亦爾之言。就大旨論之也。非例證可求外。彼論中於過去不善眼識作今此四句畢。云如過去不善眼識未來不善眼識亦爾豈於未來如過去有同類遍行因哉。 次。彼論中於過去欲界繫見苦所斷心。所有隨眠不為因非所隨增。第四句中。若不同界遍行隨眠者。舉集諦所斷上緣惑。故全無過也。 所有隨眠之義。大概如此。在此心後之義。第六卷抄記錄之畢。 問。欲界九上緣惑。與無覆無記眼識。為異熟困歟。答。可為異熟因也。兩方。若不為異熟因者。九上緣惑。其性既不善也。何不與無覆無記眼識為異熟因哉。是以。見今論餘處文。述異熟因不善。及善唯有漏。善不善有漏法。為異熟因定。若依之爾者。識身足論中。於諸隨眠異熟眼識所有隨眠。為因非所隨增等四句分別之時。出不為因非所隨增俱非句云。若所餘緣。若他隨眠。若不同界遍行隨眠。光法師餘處釋若不同界遍行隨眠。謂自地九上緣隨眠。如此釋者。欲界九上緣惑。不與無覆無記眼識為異熟因如何。 答。欲界九上緣惑。其性即不善。故與無覆無記眼識。為異熟因云事。道理炳然也。更不可異求之。異熟因不善。及善唯有漏之理。豈非性相之所定哉。但於識身足論文。用存一義云。彼論中所有隨眠者。所增隨眠云事也。今此四句分別。於異熟眼識。就所隨增隨眠論之。而九上緣惑。於異熟眼識。無隨增義。故前三句中。不可出之。第四句中。兼雖出之異熟眼識不隨增隨眠。既非所有隨眠。故不顧為異熟因之義邊。俱非句中。舉不同界遍行隨眠也。 准前論義之答趣。可沈思之。 問。他界緣遍行隨眠。不通無漏緣耶。答。不通無漏緣也。兩方。若通無漏緣者。他界緣遍行隨眠者。見苦集所斷也。何可通無漏緣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四十六)中。云他界遍行通有漏緣無漏緣故論判無諍。他界緣遍行隨眠可通無漏緣見如何。 答。他界緣遍行隨眠者。見苦集諦所斷故。不通無漏緣云事。性相之所定。道理炳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見一段起盡。釋契經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得不墮法定趣菩提之文意。有多復次義。十一復次意云。是所斷結。有是自界遍行。有是他界遍行。若說有身見。當知總說自界遍行。若說戒禁取疑。當知總說他界遍行就此義致問難云。何故自界遍行。但說一結。他界遍行說二結耶答此問云。他界遍行通有漏緣無漏緣故。若說戒禁取。當知總說有漏緣結。若說疑當知總說無漏緣結此文意云。他界緣疑煩惱。雖直不緣無漏法。總而見之。疑煩惱中。有緣他界之類。有緣無漏之類故。云他界遍行通有漏緣。無漏緣故也。重意云。唯自界緣遍行隨眠者。即身邊二見也。彼唯限苦諦所斷。無無漏緣身邊二見。故異疑煩惱通有漏無漏緣故如此云也。 問。光法師釋今論此二非見。是邪智攝文。云言邪智者。謂無明相應邪智爾者。寶法師意。可許此義耶。答。不許此義也。 兩方。若許此義者。寶法師述餘無覆無記。亦緣於上。故無覆無記邪行相智。可緣上界明知。不許無明相應邪智云釋云事。若依之爾者。寶法師判有人云。疑相應邪智。及緣梵王名者。恐非論意。雖破光法師後二釋。不破無明相應邪智云初釋。若不許此釋者。何不破之哉。 答。見寶法師解釋。正理論。以欲界生。不作是執。我是大梵。亦不執言梵是我所。故非身見。無故邊見亦無。邊見必隨身見起故。非有餘見作此行相故。是身見所引邪智之文畢。云准上論所釋。邪智即是不染污邪行相智。不與疑等煩惱相應。行相異故。亦非貪等。別相煩惱相應不上緣故。餘無覆無記亦緣於上故此釋意。此二非見。是邪智攝之論文。不染污無覆無記邪行相智。非疑等及貪等相應邪智。(為言)故不許光法師。無明相應邪智云初釋云事。炳然也。但於寶法師雖破光法師後二釋。不破無明相應邪智云初釋云難者。難不與疑等煩惱相應。行相異故之時。疑等等言。可攝獨頭無明故。即被破初釋也。 問。疑相應慧可名智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疑相應智。名為邪智付之。疑者。猶預之稱。智者決斷之義也。何可疑相應慧名智哉。是以。八忍與疑得俱故不名智。疑相應慧。相例可同如何。 答。疑相應慧。前後相續。現起之時。有耶無耶。雖不決斷。於一念間。或執有耶。或執無耶。有決斷義故名智也。故光法師餘處。述與疑俱慧。相順同緣於境決斷。亦名為智畢。引婆沙論。彼亦是智。一剎那頃於所緣境。亦決定故之文。釋成疑相應慧名智之旨也。但於八忍與疑得俱故。不名智云例難者。彼一念頃。不論此義故。非相違也。 問。光法師意。無覆無記心。可緣上界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無覆無記。不緣上界。 付之。依光法師釋。披今論現文。問若緣大梵起有情見。或起常見。如何身邊見。不緣上界地。答不執彼為我我所故。邊見必由身見起故。重問若爾計彼為有情常。是何見攝。答。對法者言。此二非見是邪智攝。邪智緣上界光法師受此文。釋欲界無覆無記邪智。明知。無覆無記心緣上界云事。是以。寶法師述餘無覆無記亦緣上界云事。是以。寶法師述餘無覆無記亦緣於上故。何況。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無覆無記心緣上地判。若許緣上地者。何不緣上界哉。 答。無覆無記心。勢力微劣故。不緣上界也。故識身足論中。明十二心四緣分別。不云色無色界諸心。與欲界無覆無記心為所緣緣。婆沙論中。出色界五部法能緣識云欲界修所斷善識。云色界修所斷善識無舉欲色界無覆無記識。故光法師餘處。引婆沙論此等文畢。云無舉無覆無記識。出無色界五部法能緣識。無記力劣。下緣上難故不緣上界。上緣下易故能緣下界任此等定判。無覆無記心。不緣上界云事。分明也。但於光法師受此二非見。是邪智攝之論文。云欲界無覆無記邪智之釋者。光法師解此文作三釋中。第三釋意也。正見彼釋。云又解。身邊見後。引起欲界無覆無記。但緣欲界說梵王名。謂為我常。名為邪智。非緣彼體。無覆無記。不緣上故。如緣虛空非擇滅名非緣彼體。緣於欲界說梵王名。謂為我常。非緣梵王體云。故不釋欲界無覆無記心緣上界也。次於寶法師餘處。無覆無記亦緣於上故之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可劬勞歟。次於光法師餘處。無覆無記心緣上地云釋者。生上三靜慮。借起初靜慮眼耳身三識。身緣上三靜慮色聲觸境也。光法師餘處。釋此疑云雖緣上地。由同界故。所以得緣欲色界。別下不緣上。 重難云。見今論文。乘對法者言。此二非見。是邪智攝之文。致何緣所餘緣彼是見。此亦緣彼而而非見耶之難。何緣所餘緣彼是見云緣彼名緣上界此亦緣彼云緣彼。其意可同。何云緣於欲界說梵王名哉。 答。雖實不緣梵王自體。彼心中思。緣梵王自體故。任彼思云此亦緣彼。無其例難也。 問。寶法師意。無覆無記心。可緣上界耶。進云。寶法師釋。云餘無覆無記亦緣於上故付之。無覆無記心。勢力微劣也。不可緣上界。是以。識身足論(十一)中。明十二心四緣分別。不云上地諸心與下界無覆無記心為所緣緣。婆沙論(八十七)中出色界五部法能緣識。云欲修所斷善識。無舉無覆無記心。出無色界五部法能緣識。云欲界修所斷善識。云色界修所斷善識。無舉欲色界無覆無記識。明知。無覆無記心。不緣上界云事。何況。寶法師餘處(二十二)解釋中。云無覆無記心。總不緣上地息若許無覆無記心緣上界者。何不緣上地息哉。 答。寶法師意。四無記心之外。立自性無記心故自性無記心。緣上界云也。餘無覆無記。亦緣於上故之釋。即述此意也。但於無覆無記心勢力微劣也。不可緣上界云難者。自性無記心。勢力非微劣故。緣上界無過也。次於識身足論。并婆沙論文者。就四無記心論之故不緣上界云也。次於寶法師餘處釋者。釋唯自上地心之所緣。非下地威儀通果心境故之論文故。此亦就四無記心。云總不緣上地息也。 重難云。見寶法師處處之釋。或云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或云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生上三靜慮。所起耳識。及發語表心。可非四無記心所攝故。自性無記心釋也。今此邪行相智。有何由是自性無記心。非四無記心攝哉。次寶法師餘處解釋中。引婆沙論。邪智有二種一染污。二不染污之文畢。云准上二種。邪智攝一切邪智而婆沙論所說。無覆無記心者。唯限四無記心。明知。邪行相智非自性無記云事。何可釋行相智。即自性無記哉。 答。寶法師處處釋中。以借識類自性無記者。為成有自性無記心。且先出顯一類也。理實而言。三界之中。同可有自性無記心也。以何知之者。光法師餘處。敘西方德光論師義。云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鈍自性無記心心所法為體。非四無記攝。通於三界。恒成過未寶法師意。准之可思次。於寶法師餘處。婆沙論所說。染污不染污智攝一切邪智之釋者。彼亦任婆沙論文。就四無記心論之。故今此邪行相智中。不可攝自性無記。既云餘無覆無記。亦緣於上故。四無記心之外。餘自性無記心。亦緣上界(為言)。 問。光法師意。通果無記心。可緣心及名等耶。 第五卷抄記錄之畢。 問。遍行隨眠相應心王。遍行攝歟。答。遍行攝也。兩方。若遍行攝者。婆沙論(十八)文。云無明見。有是遍行。有非遍行。愛慢心王。一向非遍行(取意)如此文者。遍行隨眠相應心王。非遍行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遍行相應心王。極相鄰近法也。定可遍行攝。是以。今論中。云除得餘隨行。亦是遍行攝。更無簡心王如何。 答。見今論文。本頌云除得餘隨行。亦是遍行攝。長行云謂上所說十一隨眠。并彼隨行。皆遍行攝。然除彼得非一果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謂上所說十一隨眠。并彼隨行。相應俱有。皆遍行因攝。然除彼得得與所得。非一果故。非遍行因正理論(四十八)云。謂上所說遍行隨眠。并彼隨行受等生等。皆遍行攝。同一果故。然遍行中。唯除諸得。得與所得非一果故。顯宗論(十二五)說全亦同之。婆沙論(十八)中。問遍行隨眠。相應俱有法。亦是遍行因。答此問述評家義云。評曰。應作是說。彼亦是遍行因。因義通故。相應俱有。同一果故任此等定判遍行隨眠與相應心王。既有同一果義。寧非遍行攝。但於婆沙論文者。遍行隨眠相應心。雖亦是遍行攝。非遍行隨眠。故對性體時。且云非遍行也。 問。已斷遍行因。可起與果用耶。答。可起與果用也。若起與果用者。其體已斷也。不可起與果用。是以。婆沙論(十九)中。述未斷已斷因差異。云未斷位。於自身中。能取果與果。已斷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不復能取果與果(文。取意)如此文者。已斷遍行因。不起與果用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正理論(四十八)中。述唯除先時已取果者。今有與義。可起與果用如何。 答。已斷遍行因。可起與果用也。先思其道理。未斷位既起遍行因取果用。其體設雖成已斷。彼果至生相時。豈不起與果用哉。是以。舊婆沙論云。本作因時。於自身中。能取果與果。今雖為因不能取果與果。唯除已取果者。此文意。未斷位起遍行因取果用者。已斷後。彼果生時。起與果用。正理論云。謂未斷位。於自身中。能為遍行因取果與果。後已斷位。雖能為因不能取果。唯除先時已取果者。今有與義後已斷位。雖能為因不能取果之文。不簡與果用。唯除先時已取果者。今有與義之說。如舊婆沙論文。未斷位起遍行因取果用者。已斷後。彼果生時。起與果用云事。炳然也。但於其體已斷也。不可起與果用云難者。斷煩惱者。唯斷縛性。無斷因用。設雖已斷位。可起與果用也。彼異熟因等。已斷不成就位。既起與果用。例亦遍行困。雖已斷後。可起與果用也。次於婆沙論說者。彼論未斷因已斷因差異故。離未斷位。於已斷位。不起取果與果用云也。未斷位起取果用畢。至已斷位。其果生時。起與果用之義。更非所遮也。 重難云。婆沙論中。云前位於自身中。能取果與果。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復能取果與果。是名未斷已斷差別。雖未斷位。已起取果用者。已斷位不起與果用見哉(是一)次。見正理論餘處文。述先軌範師釋。云諸同類因所引相續轉變差別與果功能。若染污者。至得畢竟對治道時。與等流果。功能便息。不染污者。隨心相續至無餘依般涅槃位。與等流果。所有功能。方畢竟息。正理論師破此義雖判然彼所言。微細相續。轉變差別。無少理趣。可令智者。錄在胸襟。唯有憑虛文詞假合。無與等流果功能便息云處。若爾。准染污同類因。至得畢竟對治道時。與果功能便息思之。已斷遍行因。不可起與果用也(是二)。 答。婆沙論文。會通如前也。何況。見舊婆沙論次下文。云復次本作因時。能於自身取依果報果。與依果報果。今雖為因不因不能取依果報果。不云不能與依果報果。故此文亦已斷遍行因。可起與果用或又聖禪僧都云。婆沙論文。非云已斷遍行因。忽不起取果與果用。對未斷位。於自身中。能起取果與果用。已斷位於自身中不成就故。不起取果與果用云也。於自身中。起不起取果與果用。為未斷已斷因差異也。非自身中。起與果用之義。更非遮也。婆沙論(三十八)中。問何故唯說現在煩惱是覆非餘。答此問。有多復次義中。一復次意云。現在煩惱。於自相續。取果與果。過未不爾。故說現在此文亦就於自身中。起不起取果與果用論之也。非自身中。總而云之。過去煩惱。豈不起與果用哉。此文尤為今義例證也。次。於正理論餘處文者。染污同類因。至得畢竟對治道時。與等流果功能便息者。於自部染污法。得畢竟對治道故。自部染污法。永不可起。故與果功能便息云也。遍行因與五部染污法為因故異之歟。 問。婆沙論中。引品類足論說。云九十八隨眠中。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爾者。三十三是遍行中無明可通相應不共耶。 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能相應不共者。婆沙論中。唯可限不共無明。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三十三是遍行中。無明何不通相應不共哉。 答。品類足論。有二誦本。若依迦濕彌羅國諸師所誦本者。云九十八隨眠中。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也。三界各有十一遍行隨眠故。三十三是遍行也。就之有見苦集所斷無明。有是遍行。有非遍行。何故彼說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耶云疑。答此問有二義故披婆沙論(十八)文。云亦應作此誦。而不爾者。有別意趣。以彼多分是遍行故。謂見苦所斷。有十無明。七是遍行。即五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三非遍行。即貪瞋慢相應無明。見集所斷有七無明。四是遍行。即二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時。三非遍行。即貪瞋慢相應無明依此義意者。三十二是逼行中無明。可通相應不共也。是以。下文云。又此國誦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者。無明皆說不共無明。唯遍非遍自力起故。相應無明有八十三。謂二十七遍行。及五十六非遍行隨眠相應。彼隨他力現在前故。說所相應。即亦說彼。性不定故。不別說之依此義意者。三十三是遍行中。無明唯限不共無明也。 問。無色界可有他界緣遍行隨眠耶。答。不可有他界緣遍行隨眠也。兩方。若有他界緣遍行隨眠者。無色界無有上界。何可有他界緣遍行隨眠哉。是以。婆沙論(十八)中。無色界無他界緣遍行隨眠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十二)解釋中。引婆沙論。佛得緣佛他心智。此說能緣。不說現起云師義。判且以前說為正義。若許得能緣非現起之義者。豈不許無色界有他界緣遍行隨眠哉。 答。染污心是無始串習法故。有能緣用者。必可現起。故不許得能緣非現起之義也。故婆沙論云。無色界亦有十一遍行隨眠。皆是自界緣。無他界緣者。無上界故。不緣下故。有說。亦有他界緣者。然能緣定非現起定。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既無上界可緣如何。有能緣定。是故說無。於理為善加之。婆沙論中。有餘師說。有緣一極微起薩迦耶見。此約所緣故說有。非約現起故說有(取意)云義。評家破之云。評曰彼說非理。所以者何。如何此見。能住所緣。而不能起。是故前說。於理為勝此文亦其潤色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善心不如染污心。無始串習故。許得能緣非現起之義也。故引婆沙論。佛得緣佛他心智。此說能緣。不說現起云師義。判且以前說為正。全無相違也。 問。見滅道所斷。有漏緣或互可相緣耶。 答。互可相緣也。兩方。若互相緣者。見滅道所斷。有漏緣惑緣無漏緣惑。互難相緣哉。是以見光法師解釋云。滅道下有漏緣惑隨其所斷。是若緣見此諦所斷為境。名見此諦斷如此釋者。見滅道所斷有漏緣惑。緣無漏緣惑。互不相緣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品類足論并婆沙論中。見滅道所斷。有漏緣惑。互可相緣如何。 答。見滅道所斷有漏緣惑。雖專緣無漏緣惑。亦互可有相緣義也。故品類足論中。出於見滅所斷見取相應無明。諸餘見滅所斷有漏緣。及遍行隨眠○見道所斷亦爾婆沙論文。述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與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為四緣。云所緣緣者。謂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緣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而生○如見滅所斷二種煩惱。與九種煩惱為緣多少。見道所斷二種煩惱。與九種煩惱。為緣多少。應知亦爾任此等論判。見滅道所斷有漏緣惑。互相緣云事。炳然也。但於見滅道所斷有漏緣惑。緣無漏緣惑。互相緣云難者。見滅道所斷有漏緣惑。雖專緣無漏緣惑。兼亦緣有漏緣惑。故互可有相緣義也。次於光法師解釋者。從其多分云若緣見此諦所斷為境也。今論餘處中。以見滅道所斷有漏緣惑。為斷彼所緣故斷。其意亦同之。非不許云爾故見滅道所斷。有漏緣惑互相緣義也。 問。色界上緣惑。可緣憂根斷道耶。答。不緣憂根斷道也。兩方。若緣憂根斷道者。憂根斷道。有未至地。色界上緣惑。如何可緣之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九十)中。出憂根斷道緣識為相應縛。非所緣縛隨眠云。及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如此文者。色者上緣惑。可緣憂根斷道如何。 答。憂根斷道者。唯有未至地故。色界上緣惑。不可緣之云事。道理炳然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及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者。色字地字剩也。可云及欲界他界緣遍行隨眠也。故婆沙抄(五本)云。若不爾者。論文應錯。但應說及欲界他界他地緣遍行隨眠。而加色字。尊者謬出(勘終)論文者。為難可思。 問。中間禪可有見惑耶。答。可有見惑也。兩方。若有見惑者。品類足論文。出無尋唯伺地。所隨增隨眠。云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若中間禪。有見惑者。何可限遍行修所斷隨眠隨增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中間禪可有見惑如何。 答。見發智論文。云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有尋有伺。幾無尋唯伺。幾無尋無伺。答三結三種○九十八隨眠中。欲界三十六有尋有伺。色界三十一三種。無色界三十一無尋無伺婆沙論中。釋此文。云三結三種。謂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加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以邪見相應法。望邪思惟相應法。作四句中。出邪思惟不相應。邪見相應法。云謂靜慮中間。乃至有頂。邪見相應法即九。大地法。及大煩惱地法。惛沈伺心或云梵輔梵眾。依未至心命終結生。大梵依靜慮中間心命終結生靜慮中間結生心。豈不通見惑相應心哉。任此等論文。中間禪有見惑云事。炳然也。但於品類足論者。染污法無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之差異。故彼論中。明今此三地廢立之時。云無尋唯伺地云何。謂修靜慮中間得梵大梵及一分無漏法。唯就善法論之故。云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見品類足論文。明有尋有伺地。云欲色界一切隨眠隨增。釋無尋無伺地。述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於今此二地。廣取染污法。若爾。何云明有尋有伺等三地差異之時。唯就善法論之哉。 答。云有尋有伺地。無尋無伺地之時。欲界無色界。兼取染污法故。彼被引初靜慮并上三靜慮。兼取染污法歟。 問。頌文云緣道六九地爾者。滅道法智所證離繫得。唯限六地攝歟。答。唯限六地攝也。兩方。若唯限六地攝者。見婆沙論(百五十八)之文。以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時。所證離繫得。或云類智品攝。或云法智品攝之二說中。評家判之。類智品攝云義為正。若彼離繫得。類智品攝者。不可限六地攝哉。依若之爾者。既是滅道法智。所證離繫得也。定知。唯限六地攝云事如何。 答。勘婆沙論(百五十八)文云。擇滅得。隨能證道性類差別。以諸擇滅自無作用。但由道力求證彼時。引彼得故。隨能證道判離繫得性類也。而既法智品道。所證離繫得也。隨能證道。唯可限六地攝云事。道理炳然也。故婆沙論中。難類智品攝義。云若類智品攝。亦不應理。彼斷及得。法智所證。故隨能證道可法智品攝但於婆沙論評家。類智品攝義為善云難者。隨能證道。雖可法智品攝。由類智是不共決定。上二界能對治道。以彼滅道法智。所證離繫得。攝屬類智品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一段之文。問若以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時。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漏離繫得。為法智品攝為類智品攝耶。兩方。舉難云若法智品攝。此不應理彼法及斷。類智所知故。云若類智品攝。亦不應理。彼斷及得。法智所證故畢。答之出二師說。初師意云。類智品攝。第二師意云。法智品攝。評家斷其正不云。評曰。此中初說為善。以類智品是彼不共決定對治故。以初師類智品攝云義為善判。若爾。彼離繫得。類智品攝云事。甚分明也。何云隨能證法智品道唯限六地攝哉。 答。 問。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中。可有不緣心品。唯別緣道共戒得四相類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見所斷隨眠。是共相緣惑也。不可有別緣道共戒得四相之類。是以。見今論文。當卷述緣道六九地。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唯總緣六九地道餘處(二十七)明無諍智不緣見所斷惑。云諸無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境故。成見所斷惑。總緣境界之旨。以知。見所斷惑中。不可有別緣之類云事。若依之爾者。本論中。云緣無緣法一切隨眠隨增如此文者。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中。可有不緣心品。唯別緣道共戒得四相之類如何。 答。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中。可有不緣心品。唯別緣道共戒得四相之類也。即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三十六)云如本論說○緣無緣法是一切隨眠隨增或(百四十六)或云如十門說○緣無緣法。是一切隨眠隨增加之。品類足論云。緣無所緣法。八界二處四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一識識一切隨眠隨增若道諦所斷無漏隨眠中。無不緣心品唯別緣道共戒得四相之類者。何可緣無緣法隨增哉。但於見所斷隨眠。是共相惑也。不可有別緣道共戒得四相之類云難者。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實雖共相緣惑。共相緣惑中。自亦可有別緣之類故。別緣道共戒得四相。全無所背也。故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問頗有於一蘊執我我所耶。答此問云有謂色蘊行蘊中。各有多法執一為我。餘為我所。受想識蘊。雖無多類。而有種種差別自性。是故亦得計一為我。餘屬我所有身見中。許別緣類。或(百三十九)述欲界三十六師句所緣。云十八通緣欲色界繫。欲界所繫上界緣惑。引緣色聲獨境見。准此等文思之。見所斷隨眠雖共相緣惑。有別緣義云事。炳然也。以之可為今義潤色也。次於今論緣道六九地之文者。此談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緣境之大綱也。自有別緣之類。更非所遮歟。餘處內起隨應總緣境故之論文。准之可會也。 重難云。以本論緣無緣法。一切隨眠隨增云文為證據。成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中。有不緣心所。唯別緣道共戒得四相之類云義不可然。彼就未來所有種類。云緣無緣法一切隨眠隨增也。何云現起道中。有此類哉。是以。披發智論文。以二十二根。分別緣有緣緣無緣等。云幾緣無緣。答一十三少分。未知當知根中。有緣無緣之類加之。婆沙論中。云緣無所緣法者。謂若世第一法。緣色心不相應行。世第一法中。亦有緣無所緣之義判。而見道。并世第一法。唯是總緣共相觀門。都無別緣之義。故知。就未來所有種類。云有緣無所緣之義也。准而思之。本論緣無緣法一切隨眠隨增云文。就未來所有種類論之可云也。 次。若以本論。緣法一切隨眠隨增云文。為證據成此義。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隨眠中。可有此類歟。不可云無此類。云緣無緣法。一切隨眠隨增故也。若有此類者。不可然。見婆沙論文。云即諸異生○若起無色解脫。及後三念住時。後三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三除身念住。異生無色界心。現在前時。無別緣色法之義定。善心既爾。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例亦可同。 次。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唯別緣道共戒得四相者。唯別緣未至中間。及四靜慮類智品道歟。若爾。上二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必總緣九地類智品道何唯別緣未至中間。及四靜慮六地類智品道哉。故光法師釋即由此因。顯遍行惑有緣苦集。諸地無遮。境互為緣因非能對治故之論文。云非是無漏能對治故。有緣一地緣非緣六九不同道諦。以緣道時緣六九地此釋意。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隨其所應。總緣六地法智品道。九地類智品道。無有別緣地地法類智品道之義何云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中。有別緣未至是間。及四靜慮六地類智品道之義哉。 答。染污心者。無始時來。繫屬串習故。於未來世。有能緣緣用者。必可現起故。正義意。不許得能緣非現起之義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破有餘師說。有緣一極微。起薩迦耶見。此約所緣故說有。非約現起故說有(取意)云義云。評曰說彼非理。所以者何。如何此見能住所緣。而不能起。是故前說於理為勝或(十八)破有說無色界。亦有他界緣遍行隨眠。然能緣定非現起定(取意)云義云。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既無上界可緣。如何有能緣定。是故說無。於理為善准而思之。道諦所斷。未來無漏緣隨眠中。有唯別緣道共戒得四相之類者。必可現起也。未來世中。有此種類。永不現起云事。豈不背婆沙論處處決判哉。但於見道并世第一法有緣無緣之義云例難者。彼非無始串習法故。未來世中。有緣無緣之類。永不現起。全非相例也。 次。染污心者。無始串習故。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中。可有別緣道共戒類也。善心非如染污心無始串習故。異生所起。無色界善心中。無有別緣道共戒類也。 次。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總緣六地法智品道。上二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總緣九地類智品道者。述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緣境之大綱也。其中。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自亦有別緣未至中間。及四靜慮。類智品道之類。強不可遮之。若亦許有此類者。別緣道共戒得四相之類。何不許之哉。但於光法師釋者。以上緣惑對無漏緣惑。論其差別之時。八地苦集。雖為緣因疏緣疏因故。上緣惑中有別緣。一地乃至合緣八地之義。六地九地無漏道。各互為親同類因故。無漏緣惑。總緣六地九地道云也。是即就大都相。論其差別許也。非遮云爾故自有別緣未至等六地類智品道。亦別緣道共戒得四相之義歟。 聖禪僧都云。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中。不緣心品。唯別緣道共戒得四相之類。不可有也。 其難答趣。如彼俱舍論第十九卷顯愚意抄。可引見之。 問。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答。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也。兩方若不緣之者。類智品道。是色無色界能治道品也。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緣類智品道之時。設雖下地能治道。何不緣之哉。是以。今論中。述緣道六九地。全不簡下地能治道哉。若依之爾者。辰旦人師解釋中。無色界心。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如何。 答。類智品道。是上二界能對治道也。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緣類智品道之時。九地類智品道。互為同類因故。可緣下地能對治類智品道云事。道理炳然也。是以。見今論文。云色無色界八地。各有三種隨眠。一一唯能通緣九地類智品道。若治自地。若能治餘。皆彼所緣。以類同故既云若能治餘。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之旨。尤分明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能治餘。謂九地中。類智品道。能治餘七地者。皆彼邪見疑無明所緣。以是類智品類同故寶法師釋此文。云九地類智品道。若治此地。及有治餘。皆屬八地邪見所緣。以同是類智類故正理論(四十八)云。色無色界八地。所有緣道隨眠。一一唯能通緣九地類智品道。若治自地。若能治餘。諸類智品。皆能緣故。顯宗論(二十五)說。全亦同之。加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八十九)云。色無色界見道所斷邪見。皆緣九地一切類智品聖道。以種類同故一切類智品聖道之言。豈可簡下地能治道哉。或出眼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為所緣縛非相應縛。云謂三界見道所斷有漏緣。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云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無色界道諦所斷中。有漏緣隨眠。緣眼根斷道緣識。無漏緣隨眠。與眼根斷道緣識相應云故。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事。甚明鏡也。更不可異求之。但於辰旦人師解釋者。是大乘義章。第九卷金剛三昧義同第十三卷八解脫義釋也。後就無色界無漏心論之。非云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頗異今此疑問之趣歟。就中無色界善心。緣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事。第二十卷抄。記錄之畢。仍亦恐繁有略之。 問。光法師意。於見修所斷煩惱。對治決定。對治不定義。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以見所斷惑。對治決定。乃至以修斷惑對治不定付之。見所斷惑。通忍智所斷故。可云對治不定。修所斷惑。唯智所斷故。可云對治決定。何如此判哉。是以光法師餘處(二十一)引正理論(五十五)說云。然於此中。為顯三界修所斷惑。無不由九品道斷對治決定。故說此言。見所斷中。唯有頂惑。對治決定。如前已辨此釋意。修所斷惑。對冶決定。見所斷惑。對治不定如何。 答。見所斷惑。修所斷惑。對治決定。對治不定。可有二義門也。所謂苦忍苦智。唯對治苦諦之下煩惱。乃至道忍道智。唯對治道諦之下煩惱。故見所斷惑。云對治決定。修所斷惑。是迷事煩惱。四諦智中。何智現起斷之。故修所斷惑。云對治不定也。故光法師。釋今論。亦非全能治色無色。不能治彼見所斷故之文。云滅道法智。亦非全能治色無色。唯斷修惑。不能治彼見所斷故。以見所斷惑。對治決定。又於見位。迅疾爭速。故見道中。滅道法智品。非能對治上界見惑。以修斷惑。對治不定光法師餘處。釋今論。先未曾得此種姓故。對治所緣。俱決定故之文。云又諸忍智對治決定。所緣決定。唯修同類。不能傍修。如苦忍苦智。決定對治苦下煩惱。決定以苦諦為所緣境。如是乃至道忍道智。應知亦爾。故婆沙一百七云。復次以見道所緣定對治定。故唯修同分。修道所緣不定。對治不定。故能修同分不同分此等釋意。同顯見惑對治決定。修惑對治不定之義也。若又除非想非非想處見惑之外。所餘八地見所斷惑。聖者以忍斷之。異生以智斷之。故對治不定。修所斷惑。聖者異生同以智斷之。故對治決定云義門有之。如云忍所害隨眠。有頂唯見斷。餘通見修斷。智所害唯修也。依此義門。修所斷惑。云對治決定。見所斷惑。云對治不定也。疑難之中。被出。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即顯此意也。凡有此二義門故。光法師處處之之中。各述一義邊。更非相違釋也。 問。見苦集所斷法中。可有唯為相應隨增。不為所緣隨緣隨增類耶。答。可有有無二義邊也。兩方若無此類者。非無漏上緣無攝有違故者。性相之所定也。見苦集所斷上緣惑。豈非此類哉。何況。見滅道所斷法中。有此類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見品類足論文。述見苦所斷法云。相應故隨增非所緣故者無如何。 答。九十八隨眠中。一類論之者。見苦集所斷法中。不可有唯為相應隨增。不為所緣隨增之類。其旨炳然也。但於上緣或可此類云難者。九十八隨眠中。無一類被云上緣惑之法體故無此句云也。次於見滅道所斷法中。有此類見云例難者。見滅道所斷。名邪見疑。及不共無明。即此類也。故品類足論中。於見滅所斷法。分別此四句云。相應故隨增非所緣故者。謂見滅所斷無漏緣隨眠見道所斷。准而可知。品類足論一段廢立。其文雖繁。其道如此。但強論此義者。見苦集所斷上界地緣惑。為今此類之義邊可有也。 問。以煩惱俱時四相等。望同時煩惱。可有繫縛義耶。 第一卷抄記錄之畢。 問。慢煩惱可為斷善根牢強加行耶。答。不為牢強加行也。兩方。若為牢強加行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慢煩惱不為斷善根牢強加行若依之爾者。顯宗論(二十六)中。釋欲界愛慢不善性故。云又斷善時。為強因故如此文者慢煩惱為斷善根牢強加行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慢煩惱。是非如貪瞋癡強盛煩惱故。不為斷善根牢強加行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通五部。遍在六識。是隨眠性。能起粗惡身業語業。作斷善根牢強加行。具此五義。立不善根。云慢通五部。是隨眠性。能起粗惡身業語業無餘二義正理論(四十九)云。又具五義立不善根。謂通五部。遍依六識。是隨眠性。發惡身語。斷善根時。為強加行。慢等不爾。非不善根。義准已成。故頌不說顯宗論說。大亦同之。任此等論文慢煩惱不為斷善根牢強近加行之旨。分明也。但於顯宗論。又斷善時為強因故之文者。慢煩惱。雖不為斷善根牢強加行。可為遠加行故。釋欲界慢煩惱。唯限不善。不通無記。故如此云也。 重意云。顯宗論中上段。云又斷善時。為強因故。下段云斷善根時。為勝加行。慢等不爾。一論前後之文。似相違故。推之上段之文。顯為斷善根遠加行之旨。下段之文。述不為近加行之義。故不下之文。實非相違歟。或又顯宗(二十六)中。云愛慢雖有順修福行。而由見力。引彼令起。又斷善時。為強因故。背善友故。欲俱不善。雖標愛慢。又斷善時。為強因故者。唯云愛唯不善故歟。故正理論(四十九)云。然貪於彼斷善根時。說為強因。故是不善。唯舉貪一種。下別云我慢亦隨身見後起。令心高舉故不順修善業。又違親近善友等故。謂由我慢。心自舉恃。近善友等。皆難得成。慢唯不善事。以別故釋之也。准正理論文。可會顯宗論說歟。 文永十一年(甲戌)五月十五日(申時)於東大寺尊勝院。記錄此論義之時。當座迴此愚案畢。閑可沈思歟。 問。處中無表可有離欲捨耶。答。可有離欲捨也。兩方。若有離欲捨者。見今論餘處(十五)文。出處中無表捨緣。述捨中由受勢。作事壽根斷。無舉離欲捨。明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處中無表。可有離欲捨如何。 答。披光法師解釋。問惡作與憂根相應法。離俗捨。若發得別解脫戒。豈有離欲捨耶。思此問意。惡作憂根所發無表。可有離欲捨答此問。云惡作憂根但能發處中善不善身語業不能發別解脫戒故無有妨。惡作追悔往事。憂根別有所憂。正發戒時。無此相故。惡作憂根。發處中無表者。處中無表。可有離欲捨云事。炳然也。但於今論餘處(十五)出處中無表捨緣中。不舉離欲捨云難者。今論餘處所舉。處中無表。六種捨緣。出通捨善惡處中無表之緣也。故光法師法餘處釋云。正理(三十九)意說。處中六緣。一皆能通捨善惡。所言根斷。根通善惡。斷是斷加行。若處中善。斷善加行捨。若處中惡。斷惡加行捨。即是靜慮加行今論意。可同正理論說。而離欲界染位。唯捨惡作憂根所發善處中無表。故略不舉之也。 重難云。今論餘處(十五)中。述處中無表第六捨緣。云六由善根斷懷故捨。謂起加行斷善根時。便捨善根所引無表。舉唯捨善處中無表位。何云今論所舉處中無表六種捨緣。出一一通捨善惡處中無表之緣哉。 答。今論中所舉處中無表。第六捨緣。又出通捨善惡處中無表之緣也。即同正理論說。故光法師餘處(十五)敘俱舍師救云。理實頌中所說根斷。如正理說。而於長行。偏言斷善。影顯斷惡。或可論主試後學徒。為覺不覺。 文永十一年(甲戌)六月三十日(午時)於東大寺尊勝院護摩堂之南庇新學問之閑窗抄之畢去四月十七日始此卷抄同夏林鍾今日終其微功居諸易遷徒贈孟夏中夏之候問端難決聊記六十六條之疑老後修學佛神垂哀就中被召自來七月三日欲始行法勝寺御八講證義者之間同二日欲上洛二諦匆忙雖無其隙志切之餘終日抄之春日大明神納受此勤彌勒大聖尊知見此願愚僧一期終焉之暮施引攝於兜率天之秋雲慈尊三會說法之曉憑聞法於龍樹之春風乃至法界眾生平等利益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三夏臘六十一)。 俱舍論第十九卷抄下 俱舍論第二十卷抄       問題 問。過去現在法中。可有非已起類耶。 問。現在共相惑中。可有具世遍事遍義耶。 問。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可名世遍事遍遍行耶。 問。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嗔慢。可名世遍事遍遍行耶。 問。頌文云。五可生自世。不生亦遍行爾者。不生亦遍行者。為約一一有情論。為當多有情合論歟。 問。一念眼識相應煩惱。同時縛三世境義可有耶。 問。發智論中。答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繫。亦有過去愛結繫耶云問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爾者。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者。可互九品愛結耶。 問。發智論中。答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繫。亦有過去愛結繫耶云問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爾者。若前未生則不繫者。唯限一世愛結歟。 問。論文云。非果生時有現因在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頌文云。第三約作用立世最為善爾者。於過未二世。可起作用耶。 問。薩婆多宗意。有為法體可生滅耶。 問。經部宗意。意識可緣現在境耶。 問。薩婆多宗意。能詮名可詮無法耶。 問。光法師依經部宗意。以十二處。如何分別假實耶。 問。經部宗中。可有計十大地法心所實有義耶。 問。經部宗意可許愛心所實有義耶。 問。頌文云。此法性甚深爾者。毘婆沙師義歟。 問。苦智唯知苦聖諦法歟。 問。正理論意。色界異熟威儀二無記心。可緣欲界法耶。 問。正理論意。依身在欲界。起色界無覆無記心。緣欲界修所斷法義可有耶。 問。正理論中。述欲界繫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云色修所斷善識非餘爾者。善識言中。可攝生得善耶。 問。寶法師意。色界無覆無記識。可緣欲界見苦所斷法耶。 問。依身在初靜慮所起眼耳二識。可緣上地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無色界加行善識所緣。云無漏一切法及虛空爾者。今此虛空者。指虛空無為歟。 問。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可緣下地法上擇滅耶。 問。無色界善心。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 問。虛空無為。可有多體耶。 問。寶法師意。欲界苦集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可緣第三靜慮樂根耶。 問。寶法師意。樂根緣識。色界滅諦所斷。有漏緣無明隨眠可隨增耶。 問。婆沙論中。云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爾者。緣樂根苦集道類智相應無漏識俱緣之歟。 問。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憂根緣緣識耶。 問。非學非無學法緣識。滅諦所斷無為緣隨眠可隨增耶。 問。眼耳身觸所生愛身緣緣識。無色界道諦所斷隨眠可隨增耶。 問。憂根為道緣識。色界他界地緣隨眠可隨增耶。 問。信等五根滅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可生三界十五部心耶。 問。已離空無邊處染人。可成就唯欲界繫根斷道緣緣識所增隨眠耶。 問。類智現前位。必可成就樂根滅耶。 問。不成就憂根滅聖者中。可有三結所繫類耶。 問。未離欲染聖者。見修道位。可成就善根斷道耶。 問。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可成就憂根斷道耶。 問。已斷煩惱相應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可名有隨眠心耶。 問。已離欲染位。欲界善無記心。可名有隨眠心耶。 問。修所斷嗔煩惱。可緣他身見惑耶。 問。頌文云。非理作意起。說惑具因緣爾者。非理作意者。染污作意歟。 問。品類足論中。出欲漏體。云謂除欲界繫無明。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漏爾者。今此隨煩惱者。唯限煩惱六垢歟。 問。欲漏體可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耶。 問。品類足論意。第二靜慮以上。可有諂誑耶。 問。三漏中。有漏體可攝纏耶。 問。欲瀑流體。唯限不善歟。 問。欲取體中。通不善無記類。唯限無明一惑歟。   俱舍論第二十卷抄   問。過去現在法中。可有非已起類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既是過去現在法也。何可有非已起之類哉。 若依之爾者。頌文云。過現若已起若言無諍可有非已起之類如何。 答。過去現在法中。不可有非已起之類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故品類足論云。已生法云何。謂過去現在法但於過現若已起之頌文者。云若於此事中。未斷貪嗔慢。過現若已起。過去現在貪嗔慢中。若緣此事起。即繫此事。若緣餘事起。即不繫此事。故就緣此事起。置若言也。彼如發智論中。答。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繫。亦有過去耶云問。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也。非謂緣彼此事。總有不已起之類。故全非論義歟。 問。現在共相或中可有具世遍事遍義耶。 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設雖共相惑。一剎那間難遍緣。五部一切法。何可具事遍之義哉。是以。見今論餘卷(十九)文云。不說頓緣自界地一切。然說有力能頓緣五部如此文者。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云。現緣共惑。雖亦有具二種遍行。有不具者。以不定故。不言遍行此釋無諍可有具世遍事遍之義如何。 答。 問。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可名世遍事遍遍行耶。進云。論疏中。不名世遍事遍遍行付之。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種類無邊也。何不名世遍事遍遍行哉。是以。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嗔慢。名世遍事遍遍行。若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嗔慢。有世遍事遍之義者。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寧不具世遍事遍之義哉。加之。過去見疑無明名世遍事遍遍行例亦可同。何況。見寶法師解釋。述未來意識相應貪嗔慢。具世遍事遍之義畢云過現不定如解釋者。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可有具世遍事遍之類如何。 答。世遍事遍遍行因者。遍繫三世名之世遍。遍繫自境名之事遍也。而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雖有世遍之義。不具事遍之義。故不名世遍事遍遍行也。故光法師釋云。過去意識貪嗔慢三。雖亦遍繫三世。非遍繫自境。故於此中。不說遍行。與五合說但於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種類無邊。故可具事遍之義云難者。歷一一有情。悉有遍繫自境之義。名為事遍也。而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望一類有情之時。雖有遍繫自境之義。非一一有情。悉有遍繫自境之義。故以其義不定故。不具事遍之義云也。故今論云。若此事中。有貪嗔慢。於過去世。已生未斷。現在已生。能繫此事。以貪嗔慢是自相惑。非諸有情定遍起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於此事中。有貪嗔慢。於過去世。已生未斷。現在已生。能繫此事。以貪嗔慢。是自相惑。緣別事生。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之言。此旨實分明也。次於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慢名世遍事遍遍行難者。未來意識相應貪嗔慢種類無邊。故可生之類。歷一一有情。悉具事遍之義也。故今論云。若未來世意識相應貪嗔慢三。遍於三世。乃至未斷。皆能繫縛光法師釋此文云。若未來世意識相應貪嗔慢三。遍繫三世。雖於此事或生不生。乃至未斷。皆能繫縛次於過去見疑無明名世遍事遍遍行云難者。彼共相惑故。歷一一有情。悉具事遍之義也。故今論云。所餘一切見疑無明。去來未斷。遍縛三世。由此三種是共相惑。一切有情。俱遍縛故光法師釋此文云。除前三種。所餘一切見疑無明。過去未來未斷。遍縛彼三世諸事由此三種見疑無明是共相惑。一切有情。俱遍縛彼三世事故次於寶法師過現不定之釋者。過去現在意識相應貪嗔慢。若緣此事即繫。若不緣此事即不繫。故云過現不定也。如婆沙論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則不繫也。非云遍行非遍行之義不定。何為違文哉。 重難云。見寶法師解釋。或云。要因見聞方能現起故。於三世非定遍行或云。不見聞境不為一切過去現在貪等繫縛此等釋意。意識相應貪嗔慢必緣曾所見聞之境。不緣都不見聞之境。故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望一類有情。不具事遍之義釋成若爾望一類有情之時。可有遍繫自境之義云事。寧不背此等解釋哉。答。以道理思之。不可云一境定有不可見聞之境。案寶法師解釋意。貪等只緣曾所見聞之境云許也。其不見聞之境。隨人隨時。可不定故。不必具遍繫自境之義(為言)非有一切有情。定不見聞之境。故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望一類有情之時。可有遍繫自境之義云事。更不違此等解釋也。 尋云。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者。於諸有情。有遍繫自境。不遍繫自境之類云歟。為當全無遍繫自境之類云歟。 答。此事前已成之畢。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是自相惑。緣別事生。故或有情雖具遍繫自境之義。或有情不具遍繫自境之義。故遍繫自境。不遍繫自境。其類不定。非一切有情悉具遍繫自境之義。不名遍行云也。光法師云現緣共惑雖亦有具二種遍行。有不具者。以不定故。不言遍行。現在身見邊見邪見疑無明之中。雖有遍繫自境之類。亦有不遍繫自境之類。故其義不定。不名遍行云也。今云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准此釋可思之 也。 問。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嗔慢。可名世遍事遍行耶。進云。頌文云未來意遍行。付之。自相惑者。不遍緣一切事。何可名世遍事遍遍行哉。是以。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并未來可生五識相應貪嗔。不名世遍事遍遍行例可同哉。 答。未來可生意識相應貪嗔慢。雖自相惑。未來種類無邊故。可生之類所緣分齊是廣。於一一有情。雖何境界。無不繫縛故具事遍之義故。名世遍事遍遍行也。故光法師釋云。遍行有二。一遍繫三世。二遍繫自境。未來若生不生意識貪嗔慢三。未來不生五識貪嗔。及餘過未見疑無明。隨其所應。皆具二遍。立遍行名但於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不名世遍事遍遍行云難者。光法師釋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非一一有情。悉具遍繫自境之義故以事遍之義不定故。不名世遍事遍遍行也。次於未來可生五識相應貪嗔不名世遍事遍遍行云難者。未來可生五識相應貪嗔。唯繫未來一世故。不具世遍之義。故不名世遍事遍遍行也。故今論云。未來五識相應貪嗔。若未斷可生。唯繫未來世。光法師釋此文云。未來五識相應貪嗔。若未斷可生境必俱故。唯繫未來。 問。頌文云五。可生自世。不生亦遍行爾者。不生亦遍行者。為約一一有情論。為當多有情合論歟。答。約一一有情論也。兩方。若約一一有情論者。一有情善眼識現在前緣青色之時。餘染污眼識相應貪嗔。不可有緣此青色之類。若爾。染污眼識相應貪嗔。既無緣善眼識所緣青色之義。寧可名遍行哉爰知。多有情合論。有遍行之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論中云非諸有情定遍起文。約一一有情論遍行之義如何。 答。以道理思之。約一一有情。可論遍行之義也。若多有情合論談此義者。過去意識相應貪嗔慢。何不具事遍之義哉。光法師非諸有情定遍三世諸事起故之釋意。非一一有情。各別身中貪嗔慢。悉有遍繫自境之義。故不名遍行爰知。於一一有情。必具世遍事遍之義。名遍行云事。但於善眼識所緣青色可非染污眼識相應貪嗔所繫云難者。於一青色體。可為善染污無記眼識所緣之義有之。而其中善眼識現在前。雖緣青色。可緣彼青色染污眼識。留未來猶繫之故。約一一有情。云不生亦遍行也。 問。一念眼識相應煩惱。同時縛三世境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五識唯緣現在者。性相之所定也。何可有同時縛三世境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圓暉法師釋未來五識相應貪嗔。未斷不生。亦名遍行之義云。或有同時參差三世如此釋者。可有此義如何。 答。五識是唯緣現在法故。一念眼識所緣境。更不可互三世。處事剎那自本定故。一念眼識所皆境。過去皆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皆未來。不可有分散三世之義。故彼相應煩惱同時縛三世境之義。亦不可有也。但於圓暉法師解釋者。頌疏中釋此事作二解釋。彼全文可料簡之。即彼疏云。不生亦遍行者。未來五識相應貪嗔。若未斷不生。亦遍繫三世及一切自所緣事。謂所緣境。或在未來。或流至現在。或謝過去。識雖未來緣闕不生。由未斷故。性能繫彼三世境也。或有同時參差三世。初釋意云。就一眼識所緣境。流至三世之時。或在未來。或流到現在。或落謝過去云也。第二釋意云。就多眼識。所緣境落謝過去事同時故。云或有同時參差三世也。雖多類眼識。同在未來故。云未來不生眼識也。 重難云。見頌疏第二釋具文云。或有同時參差三世。如有眼識。定緣青黃赤色三境而起。隨闕一境。識即不生。其所闕境。或一未來。或一現在。或一過去。故說五識遍縛三世此釋意云。一眼識此剎那。可緣青黃赤三種色起。其剎那彼眼識。留未來不生。彼青黃赤三種色中。一種色在未來。一種色流至現在。一種色落謝過去之義可有。故指此時分。云或有同時參差三世今料簡之趣。不順解釋意哉。答。 問。發智論中。答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繫。亦有過去愛結繫耶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爾者。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者可互九品愛結耶。進云。婆沙論中。述迦濕彌羅國諸論師義。云。若前未生則不繫者。說後三品結。設生已斷則不繫者。說前六品結付之。若前未生則不繫。設主已斷則不繫兩類。何不互九品愛結哉。例如前生未斷則繫。互九品愛結也。何況。若強論其差別者。如外國諸師說。以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則不繫。設生已斷則不繫三類。可配九品之中。各三品愛結。迦濕彌羅國諸師。存何深意如此相配哉。 答。委悉分別之者。若前未生則不繫者。可有互九品愛結之義邊。於未來愛結繫法。過去九品愛結。俱不緣之者。同不可繫此事故也。故寶法師師釋云。愛有於此一色事中。容有三品愛。不緣此一色事生。緣餘事生緣餘事起。此三品愛皆不繫。此一色事。若前不生不繫。理合通於三品設生已斷則不繫者。不可互九品愛結云事。道理必然也。於未來愛結繫法。論過去愛結不繫之義故。若過去九品愛結。同已斷者。不可有未來愛結繫之義故也。寶法師云。前生已斷不繫。此於三品中。或是中品。或上中合說。必非下品。已說未來繫故斷。或必三世同斷故。若過去世下品斷者。未來三品皆斷。不生可言有未來愛結繫。故理定如上婆沙論中。暫就欲界前六品愛結已斷。後三品愛結未斷之一位。顯若前未生則不繫。設生已斷則不繫之義也。非謂餘位亦無此義。故寶法師釋云。若前不生則不繫。及生者已斷則不繫。皆據斷六品說。即當一來果。此據有繫者。非不還果等。此以餘處生名不繫故。非是已斷。斷故非具縛若前未生則不繫故。說後三品。據一來說。設生已斷。則不繫者。說前六品。亦是一來。應更思之但於外國諸師說者。前生未斷則繫之義。應可互九品愛結。何唯限中三品愛結哉。而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者。說中三品結不□道理。故迦濕彌羅國諸論師義改此說也。 問。發智論中。答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繫。亦有過去愛結繫耶云問云。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爾者。若前未生則不繫者。唯限一世愛結歟。答。唯限一世愛結也。兩方。若唯限一世愛結者。以道理思之。何唯限一世愛結哉。是以。人師解釋中。不限一世愛結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五十八)中。釋此文云。後三品愛結。雖未斷。而未生故在未來為繫。非過去如此文者。唯限過去一世愛結如何。 答。於未來愛結繫法。論過去愛結不繫之義。云若前未生則不繫。故指過去一世愛結云事。文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而以道理思之。何唯限一世愛結哉云疑未得其意也。人師解釋者。何人師解釋哉。可尋明之。 問。論文云。非果生時有現因在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非未來果生。時有現因在。以異熟果非因無間故。付之依解釋定判。見論文起盡云。謂若實無過去體者。善惡二業當果應無。非果生時有現因在此文意。果定置有體。業若無體者。果亦可無體成也。而經部宗意。許未來與過去同無體。何未來定有。過去屬無哉。若過未同無體者。業果俱可無體可成也。何云謂若實無過去體者。善業二業。當果應無哉。 答。論文意。以業必量過去無體者。業即可無體。業無體者。果亦可無體成也。不必以果定量有體歟。果設雖未來。設雖現在果生之時。業必可過去故。業無體者。果亦可無體成也。何況。未來果設雖無體。現在果必可體。故果定量有體亦無失也。第二釋意。可存現果生時。故旁非相違歟。 問。頌文云。第三約作用立世最為善(云云)爾者。於過未二世。可起作用耶。答。於過去可起作用也。兩方。若起作用者。今論中。釋此頌文云。故此中第三最善。以約作用位有差別。由位不同立世有異。彼謂諸法作用。未有名為未來。有作用時。名為現在。作用已滅。名為過去。非謂有殊若於過未二世起作用者。豈無三世雜亂之過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婆沙論評家義云。無有等無間緣異時取果。異時與果如此文者。二無心定入心。於過去可起等無間緣取果用如何。 答。若依婆沙論評家義。并今論意者。二無心定入心。於過去可起等無間緣取果用也。故婆沙論(百九十六)中。解等無間緣中云。此中有說。若前法未至已生位。不與後法作等無間若至便作。問若然者。有心位可爾。無心位云何可爾。答此中說有心位。不說餘位。有說設依無心位說。亦無有過。謂入定心。現在前時。頓取諸定及出心果。亦與最初剎那定果。後諸定剎那及出定心生時。與果非取。先已取故。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無有等無間緣異時取果。異時與果。若此時取果。即此時與果故光法師餘處引此文畢云。若婆沙意。過去既得起與果用。何故不得起取果用(乃至)今俱舍論意。同婆沙評家不同正理婆沙論評家義。并今論意。二無心定入心。於過去起等無間緣取果用云事。今解釋實分明也。但於可有三世雜亂之過云難者。光法師會云。初取果者。立現在世。後取果者。過去亦起。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云。無想異熟。是異熟因力所引起。任運而轉。非入彼心勢力所引。故不名心等無間法。無想異熟。非等無間緣生故。無想異熟入心。與彼出心於過去可初起等無間緣取果用。若爾初取果者。立現在世之會通。猶有疑哉。 答。無想異熟入心。與彼出心於過去雖初起等無間緣取果用。彼入心現在前時。必起因緣等取果用。故更不可有三世雜亂之過。故寶法師餘處。述婆沙論意理長之旨畢云。取果名現在者。據因緣等說。不據等無間緣取果用論之。初果者必於現在起之。故不可有三世雜亂之過云許也。無想異熟入心與彼出心於過去初起等無間緣取果用。亦不可有三世雜亂之過也。 問。薩婆多宗意。有為法體可生滅耶。答。雖有二義。暫可存生滅云義也。兩方。若生滅者。薩婆多宗意述三世實有之義。若有為法體生滅者。何可談三世實有之旨哉。是以。見婆沙論處處文。或(二十一)云。我說諸因以作用為果。非以實體為果。又說諸果以作用為因。非以實體為因。諸法實體。恒無轉變。非因果故或(三十九)云。若依自體轉變說者。應言諸行無有轉變。以彼自體無改易故任此等論文。有為法體三世恒有。無有生滅轉變之義加之。見光法師餘處解釋。或釋是能生長彼作用。義之論文云。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但能生長彼作用義或釋法若有此應是有為之論文云。此宗諸法體。皆本有。四相於法但望用說。非據體論寶法師餘處解釋中云。心心師所法。先有體帖。由十二處令行世取果。名為作用圓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依薩婆多宗。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但生其用耳。有為法體。不生滅云事。此等解釋。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立有為名。由法體生滅之義。若法體不生滅者。與無為法。有何差異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云。體非常故。用亦非常如何。 答。有為法體。生滅有無者。上古明匠。猶為未決。下愚末學。輒雖難定。深思道理。廣勘諸文。可存有為法體生滅云義也。其故。立有為名。由造作遷流之義。若法體不生滅者。豈名有為哉。與無為法。有何差異哉。是以。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三十九)答諸有為法生時。為體是生法故生。為與生相合故生耶云問云。應作是說。體是生法故生。答諸有為法滅時。為體是無常法故滅。為與無常相合故滅耶云問。云應作是說。體是無常法故滅畢。評家指此說云。應知此中初說為善或(百八十三)釋發智論。諸生何世攝。答未來。諸滅何世攝。答現在之文云。復次為有為法唯轉變隱顯。而體無生滅。今說示來生現在滅故。即顯有為法非但轉變。而實有生滅。故作斯論有為法體生滅云事。此等論文。尤分明也。加之。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釋若許作用異法體者。可有此失。然無有異故。不應言有此過失之論文云。體非常故。用亦非常有為法體生滅云事。此釋亦分明也。餘處之中。或釋此有為法亦名世路。已行正行當行性故。或為無常所吞食故之論文云。無常四相。是能吞食。諸有為法。是所吞食法。此所吞食是可破壞故名世。是無常所依故名路。即世名路持業釋也。 若有為法體不生滅者。何云諸有為法是所吞食哉。或釋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之論文云。又解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所緣有對者。名心心所託自所緣境界現起。若心心所法體。不生滅者。寧有礙體之義哉。何況。圓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謂相法體令是有為若許相法體者。豈不云生滅哉。准此等文理。有為法體生滅云事。誰可疑之哉。但於薩婆多宗意。談三世實有之旨云難者。是實難義也。云法體恒有。談其性非常。倩案其意。尤以難思。經部師難許體恒有說性非常。如是義言。所未曾有。即此意也。試會之者。有為法體。遷流三世之時。其性實雖生滅。不如其用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云三世體恒有也。次於婆沙論諸法實體。恒無轉變之文者云。我說作用以為因果(光取今文意所引之言也)作用雖為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於其體者。無此義。故知此云也。對我說作用以為因果云者。法實體恒無轉變。此旨自炳然也。光法師體先有。不可言生之釋。此宗諸法體。皆本有之釋。寶法師心心所法。先有體性之釋。圓暉法師。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之釋。會通亦同之。有為法體雖遷流三世。不如其用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諸師同述法體先有之旨也。非謂其法體實不生滅歟。次於婆沙論。應言諸行無有轉變之文者。色色自性不轉心。心心自性不轉色。故如此云也。以彼自體無改易故之文。此旨實分明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十七)答若未來世無同類因及遍行因。過現乃有則應無因而有因。亦應無果而有果。如是便壞三世有宗云問云。若許亦無失。約位非體。以和合作用位果非體果。然位與體非即非離。體雖恒有。而位非恒。故同類因及遍行因。本無今有。亦無有失或(三十一)釋發智論云何無常滅。答諸行散壞。破歿已退之文云。諸有為法。自性恒有。由生相故。有作用起。由滅相故。無復作用。名為散壞破沒已退體雖恒有。而位非恒之文。諸有為法。自性恒有之言。有為法體。不生滅(見。是一)加之南寺護命僧正研神章第三中。舉或云有為法體生滅。或云有為法體不生滅之二傳畢。自述本義云。今述本聞。不如當用。有為法體。無生無滅。恒在不斷。是此本義。代至像末人失本義。不可得悲也先德決判。誰不依用哉(是二)。 答。有為法體生滅云事。道理證文。前重成之畢。重勘諸師解釋。嘉祥大師十二門論疏不。或答有為法體是生故生。為與生合故生之問云。體是生但要由生相顯發。如闇中雖有瓶要須燈顯發。不說燈生。彼亦如是。或答法體本無生滅。而假四相生耶之問云。法體本有生滅性。但假四相發動之耳元瑜法師起信論。 問。經部宗意。意識可緣現在境耶。答。意識可緣現在境也。兩方。若意識緣現在境者。經部宗意。不許同時因果。意識若緣現在境者。豈不為同時因果哉。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若依經部。五識唯緣過去。故正理第八云。有執五識境唯過去五識既不緣現在境。意識例可同哉。加之。見今論餘卷文。述經部宗義。或云前根境緣能發後識。或述根境為先次有識起。任此等論文。經部宗意。六識同不緣現在境若依之爾者。意識是廣緣法也。設雖經部宗意。何不緣現在境哉。 答。經部宗意。意識可緣現在境也意識是廣緣識也。豈不緣現在境哉。意識若不緣現在境者。現在境都非識所緣可云歟。現在境可為識所緣之道理。是必然故。意識定可緣現在境也。是以。今論中。述經部宗義。或云若法但能為所緣境。我說過未亦是所緣別現在境意識所緣。過未亦意識所緣也成或云非憶過去色受等時。如現分明觀彼為有。但追憶彼曾有之相。逆觀未來當有亦爾意識分明緣現在境云事。此文亦炳然也。或云。若有少分體差別者。本無今有。其理自成。故識通緣有非有境云意識緣有境。豈非現在境哉。任此等論文。經部宗意。意識緣現在境云事。實分明也。加之。妙樂大師解釋(弘決五)中云。若依經部大乘法相等。同時意識。緣再五塵。及落謝塵。并法入所收。少分屬色。少分屬心。 經部宗意。意識緣現在境云事。此釋亦明鏡也。但於意識緣現在境者。可為同時因果云難者。意識其力強盛。不必藉所緣境力起。如緣龜毛等無法起也。故光法師釋云。經部許有緣無生心意識現起。既不藕所緣境力。故雖緣現在境。不為因果。故無許同時因果之過也。次於五識例難者。五識其力微劣。必藉所緣境力故。若緣現在境者。可為同時因果。故五識唯緣過去境。不緣現在境云也。次於今論餘卷文者。就五識論之也。次故寶法師釋前根境緣能發後識之文云。五識依根亦許前後非就意識論之。全無相違也。 尋云。經部宗意。許五識緣過去境者。亦緣龜毛等無法歟。答五識緣色等五塵現量境故。雖緣過去曾有之法。不緣龜毛等都無之法也。故光法師釋云。據曾當有。撥對而緣。故作是言。如成所緣。曾當有故。不同龜毛。無實體故。不同現在准此解釋可思之也。 尋云。寶法師餘處釋云。經部師說。五識亦緣過去境故。如正理第八破亦緣過去境故之亦言。亦緣何法哉。答。 問。薩婆多宗意。能詮名可詮無法耶。答。不可詮無法也。兩言。若詮無法者。薩婆多宗意。不緣無法生心准之思之。能詮名不可詮無法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有部難經部云。若體全無。是所緣者。第十三處。應是所緣經部反難有部云。諸有違無第十三處。此能緣識。為何所緣。若謂即緣彼名為境。是則應撥彼名為無如此文者。可有第十三處名知能詮名。可詮無法云事如何。 答。薩婆多宗意。能詮名不可詮無法也。故婆沙論(十五)云。問一切名。皆能顯義耶。答一切皆能顯義但於第十三處名可詮無法云難者。第十三處。是無體故。名不可詮之。名詮思第十三處之想心所云第十三處名也。故婆沙論云。問若以此名顯斷常。第二頭第三手。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等。此名何所顯耶。答此名即顯斷常等想婆沙抄中釋此文云。解云。所詮無故。卻詮過去以發名等想。 重難云。若爾思第十三處之想心所緣無法歟。 答。緣兔角者。或時緣兔。或時緣牛角。故彼此取合思有兔角也。准之思之。緣第十三處者。彼此處取合思有第十三處也。 問。光法師依經部宗意。以十二處。如何分別假實哉。進云。光法師釋云。現十二處。八處實有。四處少分實有少分實有。少分實無付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經部宗義云。蘊處是假。唯界是實若爾。兩處解釋。何致相違哉。 答。光法師。當處餘處解釋。義門是異。廢立各別也。當卷釋意。就十二處法體。論其假實。餘處釋意。就十二處廢立。皆云假立也。所謂十八界。廢立各別。闕立色心自體。故是實門也。十二處廢立。合十八界施設之。五蘊廢立合十八界十二處施設之。故是假門也(為言)兩處解釋。各述一門更非相違也。 問。經部宗中。可有計十大地法心所實有義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光法師處處定判。今解釋中。述經部宗義云。受想思實有。餘心所法。思上假立實無餘處解釋中。釋傳說如是所列十法。諸心剎那。和合遍有之論文云。論主意明經部非信十法皆有別體。故言傳說任此等解釋。經部宗中。無計十大地法心所實有之義若依之爾者。辰旦人師解釋中。引正理論或說有十之文。經部師義釋如何。 答。經部宗中。可有計大地法心所實有之義也。故撲揚大師(演祕一本)釋云。若經部師自有二釋。一譬喻師。唯心無所。同覺天計。二有心所。四釋不同。故順正理第十一云。謂執別有心所論者。於心所中。多興諍論。或唯說有三大地法。或唯說四。或說有十。或說十四。解云。如次說受想思。說四加觸。說十即是十大地法。十四加貪及嗔癡慢任此解釋。經部宗中。有計十大地法心所實有之義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光法師處處解釋者。經部宗中。本宗末計。其類相分。其義雖異。本宗同義意。述唯受想思三心所實有之旨。故就本義意如此釋也。更非不許末宗異義之中有計十大地法心所實有之類。全無相違。 重難云。元瑜法師釋正理論。或說十之文云毘婆沙師計。有十種如前所列如此釋者。或說有十之文。非出經部宗中異義若爾。演祕祕解釋誰可依用哉。答。見正理論一段之文。云或說唯有三大地法。云或說有四。俱是經部宗義云事。必然也。鄰之次下云或說有十。定亦可經部宗義。撲揚解釋非無其謂。但於元瑜法師解釋者。正理論。或說有十之文。釋毘婆沙師義許也。非謂經部宗中。都無計十大地法心所實有之義。何為相違哉。或亦人師異釋也。不可及會通歟。 尋云。就元瑜法師解釋難思。毘婆沙師意。談四十六心所皆有別體之旨。有計唯十大地法心所心實有之義云事。證據有何處哉。答。此事強不可劬勞歟。但婆沙論中。述滅盡定體云。有說此定十一物為體。十大地法及心滅故此有說意。存心所之中。唯十大地法實有之義此有說義。可為其證據歟。 問。經部宗意。可許愛心所實有義耶。答。經部宗本義。不許此義也。進云。爾也。光法師釋。受想思實有。餘心所法思上假立實無。不許受心所實有之義付之。見今論餘處(二十二)文云。契經唯說。愛為集故。經部宗意。以愛心所為集諦若無實體者。豈可為集聖諦哉。是以。大乘師對經部師立量云。觸別有體。六六法中心所性故。如受愛等經部宗意。若不許愛心所實有之義者。豈可以愛心所為共許同體哉。 答。經部宗中。本宗末計。其類相分。其義雖異。本宗同義意。定受想思實有。餘心所法思上假立實無。不許愛心所實有之義也。故見正理論餘處文。雖經部宗內等淨支。無別實體云義也。此等皆是心所攝故。如受想思別有實體經部宗意。唯許受想思三心所實體。不許餘心所實體之旨。此文尤分明也。但於經部宗意。以愛心所為集諦云難者。經部宗意。以愛心所。思分位假立故。從思心所。亦可有愛心所有實體云義邊。故以愛心所。為集聖諦也。觸別有體之比量。以愛心所為同喻。即此意也。故慈恩大師。唯識本疏(三末)中。釋此事云。經部計愛亦是實有。思分位故。不同假觸以愛心所。思分位假立之時。以思心所。即名愛心所故。非如根境識三和合假立觸名。故云不同假觸也。故演祕中。承此文云。雖不同觸多法成。 問。頌文云。此法性甚深。爾者。毘婆沙師義歟。答。爾也。兩方。若毘婆沙師義者。見婆沙論者文。雖述三世實有之旨。未云法性甚深。知非毘婆沙師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可毘婆沙師義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毘婆沙師。作如是說。如現實有過去未來。所有於中。不能通釋諸自愛者。應如是知。法性甚深。非尋思境。豈不能釋。便撥為無光法師釋云。毘婆沙師。作如是言。此法性甚深正理論(五十二)中。述然彼經主。於此義中。迷執情深。復廣與難。謂廣論者。不能善通矯為我宗。依理窮釋畢云。此法性甚深任此等定判。此法性甚深者。毘婆沙師義云事。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中。不述法性甚深之旨云難者。毘婆沙師。為經部宗。被難三世實有之義。儲此通釋也。婆沙論中。無述有部經部之難破故。不及法性甚深之會通歟。 問。若智唯知若聖諦法歟。答。唯知苦聖諦法也。兩方。唯知苦聖諦法者。若集一物。因果義分者。性相之所定也。若智何唯知苦聖諦法哉。是以。眾事分(十二)中云。即苦諦所攝法非智知此文無諍。苦智兼知集聖諦法加之。品類足論中云。唯苦聖諦所攝法非隨眠隨增以隨眠隨增。思智品所知。其義可同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苦智唯知苦聖諦法可云也如何。 答。苦集滅道四智。作各別行相。深悟四諦各別之理。故苦智作非常苦空非我行相。唯觀苦聖諦理。不知集聖諦法。集智作因集生緣行相。唯觀集聖諦理。不知苦聖諦法也。故品類足論云。唯苦聖諦所攝法。一智知謂苦智。唯集聖諦所攝法。一智知謂集智(前後之文取意抄之)苦智唯知苦聖諦法。唯智集知集聖諦法云事。此文實分明也。但於苦集一物。因果義分之理者。有漏法必具為因為果之義故。苦集二諦。其體雖一物。無漏智品明差別因果義邊觀之故。無苦智兼知集聖諦法。集智兼知苦聖諦法之義也。次於眾事分即苦諦所攝法。非智知云文者。是舊譯也。既背品類足論文。更不可依用之。次於品類足論。唯苦聖諦所攝法。非隨眠隨增云文者。煩惱於相應所緣法隨增之時。只縛彼法體無差別因果之義故。設雖非遍行隨眠。同於苦集二諦法隨增。故云唯苦聖諦所攝法非隨眠增也。非如無漏智品明觀諦理。故全非相例歟。 重難云。見品類足論文云。苦集諦。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智如此文者。苦集聖諦法。各八智知。除滅道二智苦爾。豈非苦智亦知集聖諦法。集智亦知苦聖諦法哉(是一)加之。見婆沙論文云。謂苦智集智行相無雜。所緣有雜。滅智道智。行相無雜。所緣無雜此文意。苦智行非常苦空非我行相。集智作因集生緣行相。故彼行相。雖無雜亂。所緣苦集二諦。其體一物故。混雜互緣之若苦智唯知苦聖諦法。集智唯知集聖諦法者。苦集二智。所緣無雜。寧云所緣有雜哉(是二)。 答。品類足論文。實雖難思。暫會之者。苦集二諦。各別論者。苦聖諦七智知。除集滅道智。集聖諦七智知。除苦滅道智。可云也。而今合論苦集二諦故。云八智知除滅道智歟。次。於婆沙論文者。由苦集二諦。其體一物之邊。云所緣有雜歟。故婆沙論(百四十七)中。釋苦集二智。行相無雜。所緣有雜之相云。離苦無集。離集無苦。故謂一一有漏事。果義名苦。因義名集。即於一一有漏事中。苦智作苦等四行相。轉名苦智。苦智作集等四行相。轉名集智。故苦集智。行相無雜。所緣有雜。 問。正理論意。色界異熟威儀二無記心。可緣欲界法耶。答。可緣欲界法也。兩方。苦緣欲界法者。光法師會婆沙論中。云色界無覆無記識緣欲界五部法。正理論中。述欲界繫。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云色修所斷善識非餘之相違云。婆沙論文極理分明。正理不說。有違宗過如此釋者。正理論意。色界異熟威儀。二無記心。不緣欲界法。 若依之爾者。無記力劣。下緣上難。故不緣上界。上緣下易。故能緣下界者。光法師解釋也。設雖正理論意。何不存此道理哉。 答。見正理論餘處文云。若諸異生生。在欲界已離欲界貪。未離初定貪○以初靜慮眼見欲界色時。此色唯是無覆無記。眼識所識○於此復起初靜慮地二種分別。謂除染污○已離初定貪。未離二定貪。以二靜慮眼見欲界色時。此色唯是無覆無記。眼識所識○於此復起初定分別。若退法者。則有二種。謂除染污。不退法者。則唯有善。於此復起二靜慮地二種分別。謂除染污色界異熟威儀二無記心。緣欲界法云事。今一段論文。實以分明也。但於光法師初解釋者。總論之者。正理論意。色界異熟威儀二無記心。緣欲界法云事。自本雖許之。暫就色修所斷善識非餘之論文。作正理不說有違宗故過之解釋歟。 問。正理論意。依身在欲界。起色界無覆無記心。緣欲界修所斷法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光法師會婆沙論中。云色界無覆無識緣欲界五部法。正理論中。述欲界繫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云色修所斷善識非餘之相違云。婆沙言緣據身在上能緣下地。正理不說據身在下不能起上無覆無記緣下見苦所斷。各據一義。故不相違。欲見集斷。及修所斷。各五識緣。准釋應知如此釋者。依身在欲界。起色無覆無記心。緣欲界修所斷法之義。不可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意。述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惠為體之旨若爾。依身在欲界。起色界天在耳二通緣欲界修所斷之義可有哉。 答。正理論意。依身在欲界。起色界天眼天耳二通。可緣欲界色聲二境故。依身在欲界起色界無覆無記心。緣欲界修所斷法之義可有也。但於光法師第二解釋者。見解釋起盡。上問若無覆識亦能緣下見苦所斷。何故正理五十三解欲見苦斷五色緣中。但云色修所斷善識非餘。准彼論文。不言無記緣下見若所斷。婆沙言緣豈不相違。唯就異熟威儀二無記心致問。故答中。至及修所斷。各五識緣。准釋應知云處。不及通果無記心沙汰也。 私云。就天眼天耳二通致此疑者。就婆沙論意可有其疑。婆沙論意。依身在欲界起色界天眼天耳二通。可緣欲界色聲二境故。依身在欲界起色界無覆無記心。緣欲界修所斷法之義。可有故也。全不可依天眼天耳二通體。云眼耳二識相應惠。云意識相應惠之異義設雖天眼天耳二通二識相應惠為體云義意。何無其疑哉。今偏就正理論意。被舉此疑。未得其意也。 問。正理論中。述欲界繫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云色界修所斷善識非餘爾者。善識言中。可攝生得善耶。答。可攝生得善也。 兩方。若攝生得善者。光法師會婆沙論中。云色界無覆無記識緣欲界五部法。正理論中。述欲界繫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云色修所斷善識非餘之相違云。婆沙言緣。據身在上能緣下地。正理不說據身在不下能起上無覆無記緣下見苦所斷。各據一義。故不相違而依身在下地。無起上地生得善。善識言中。何可攝生得善哉。若依之爾者。善識之言無所簡。尤可攝生得善也如何。 答。色界生得善。緣欲界五部所斷法者。性相之所定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八十七)云。問生得善識。能緣何法。答欲色界者。能緣三界及無漏一切法准婆沙論文。思正理論意。色修所斷善識非餘之言中。何不攝生得善哉。但於光法師第二解釋者。善心之中。加行善心。依身在下地。起上地心。緣下地見苦所斷法之義可有之。無覆無記心不說。據身在下不能起上無覆無記緣下見苦所斷也。不遮其善心中。自有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心之類。何為疑哉。 問。寶法師意。色界無覆無記識。可緣欲界見苦所斷法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之者。寶法師解釋中舉欲界見苦所斷法能緣識。云苦色界修所斷善心如解釋者。色界無覆無記心。不緣欲界見苦所斷法苦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色界無覆無記識可緣欲界見苦所斷法如何。 答。見婆沙論(八十七)文。述欲界見苦所斷法。十六識內五識所緣。云四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加之彼論(八十七)中出異熟無記識所緣。云色界者緣自下地一切有漏法出威儀無記識所緣云色界者。唯緣欲色界五部法光法師引此等論文畢。云若無覆識。亦能緣下見苦所斷。述婆沙論文。極理分明。設雖寶法師意。何可違婆沙論說哉。但於寶法師解釋者。略而不舉無覆無記識也。十六識緣境。就十五部及無漏識論之故。雖舉色界無覆無識。十六識內非能緣識可增故略之也。例如欲界識中云見苦集遍行。不舉見苦所斷非遍行隨眠相應識。云修道有漏善心。不出無覆無記識也。 問。依身在初靜慮。所起眼耳二識。可緣上地耶。答。可緣上地也。兩方。若緣上地者。依身在初靜慮所起眼耳二識。緣上地者。無覆無記意識。何不緣上地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云雖緣上地。由同界故。所以得緣文既無置簡別之言。知依身在初靜慮所起眼耳二識。可緣上地云事如何。 答。依身在初靜慮。起上三靜慮果。天眼天耳二通。隨其所應。可緣上三靜慮色聲。故依身在初靜慮所起眼耳二識。緣上地之義可有也。但於無覆無記意識可緣上地云難者。異熟威儀二無記心。勢力劣故。不緣上地。通果無記心。緣自地所變化事。并所發業。故不緣上地也。天眼天耳二通。是禪定所生果勢力強故。緣上地也。就中就其自性云之。雖初靜慮所繫。望所依定論之上三靜慮故。隨其所應。緣上三靜慮色聲無過也。 重難云。天眼天耳二通。緣上地者。豈不違自下地為境之性相哉。 答。自下地為境者。望所依定論之。不就天眼天耳二通繫地論之。何為相違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無色界加行善識所緣云無漏一切法及虛空爾者。今此虛空者。指虛空無為歟。答。可指虛空無為也。兩方。若指虛空無為者。見婆沙論文。無漏一切法之外。別舉虛空無為者。豈不充滿一切法之言攝之哉。若依之爾者。既云虛空。定可指虛空無為哉。 答。見婆沙論(八十七)文。問加行善識能緣何法。答之云無色界者。能自上地有漏無漏一切法。及虛空。并次下地有漏法既次下地有漏法之外。別出虛空。明知。虛空無為非空界色云事。但於無漏一切法之外。別舉虛空云難者。無漏一切法者。就有多體無漏法論之也。虛空無為。其體一物。非如擇滅非擇滅等有多體。故別出之歟。 問空無邊地處。近分地加行善心。可緣下地法上擇滅耶。進云。光法師述無色界心緣境相云。擇滅唯緣自上地有漏法上擇滅。不緣下地法上擇滅付之。空無邊處所分加行善心。既緣次下地有漏法。何不緣彼法上擇滅哉。何況。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類智品上非擇滅例可同哉。 答。婆沙論(八十七)中。問加行善識能緣何法。答之云無色界者能緣自上地有漏無漏一切法。及虛空。并次下地有漏法光法師引此文畢。解云。婆沙言無漏一切法者。少分一切。隨其所應。謂自上地有漏法上擇滅非擇滅。及一切類智品道。并一切類智品上非擇滅。故婆沙八十四云。第四解脫緣四無色及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若四無色。及類智品非擇滅准婆沙文。擇滅唯緣自上地有漏法上擇滅。若非擇滅通自緣上下地類智品上非擇滅任此等定判。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不緣下地法上擇滅云事。尤分明也。加之。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九十一)云眼根滅緣識。欲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若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法上擇滅者。何眼滅緣識無色界遍行。及修處斷隨眠不隨增哉。或(九十一)云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欲色界遍行修所斷。及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欲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隨眠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者無也。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色界見道所斷。一切見苦集所斷不遍行。及無色界一切隨眠眼根滅緣識無色界隨眠不隨增云事。此文亦分明也。或(九十一)云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心。若空無邊虛近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法上擇滅者。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何唯生十部心哉或(九十一)云眼根滅緣識欲色界。及聖者生無色界成就。異生生無色界不成就。若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法上擇滅者。異生生無色界。何不成就眼根滅緣識哉。或(九十一)云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未離色界染成就。已離色界染不成就若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法上擇滅者。已離色界染人。何不成就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哉。或(九十二)云眼根滅緣識。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或(九十二)云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盡結或云眼根滅緣識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或云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若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法上擇滅者。色愛盡時。何可有眼根滅緣識。及彼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及滅作證之義哉。任此等論文。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不緣下地法上擇滅云事。亦分明也。但於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次下地有漏法。可緣彼法上擇滅云難者。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次下地有漏法。唯限□苦障三行相也。故識身足論中。出諸無色界繫善心。能了別色界繫法。云謂苦□苦苦苦障苦如理所引了別任此文。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有漏法。唯限□苦障三行相故。擇滅無為非□苦障法故。不緣彼有漏法上擇滅也。次於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下地類智品上非擇滅云難者。類智品道九地。展轉為同類因故。無色界心。緣下地類智品道故。緣彼法上非擇滅也。全非相例歟。 重難云。見俱舍論餘卷文云空處近分。唯有四種。謂捨。但緣色聲觸法。緣第四靜慮。亦具有四種。此就許有別緣者說。若執彼地唯總緣下。但有雜緣法意近行光法師釋此文云。空處近分。二說不同。前說為正。故婆沙一百三十九云。若許別緣下者。則有四捨意近行。謂色聲觸法。若許總緣下者。則唯有一法捨意近行。如是說者。應說有四任此等定判。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有色聲觸法四意近行若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唯限□苦障三行相者。□苦障是共相行相。可總緣故。唯是雜緣法捨意近行。更不可有色聲觸法四意近行哉(是一)何況。婆沙論(百三十九)中。說三十六師句緣境云。空無邊處近分。若說有五者。三唯緣色界繫。一通緣無色界繫及不繫。一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若說有二者。一通緣無色界繫及不繫。一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四無色根本。及上三近分。各有二中。二俱通緣無色界繫及不繫任此文。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不繫法若有緣不繫法之類者。何不緣下地法上擇滅哉(是二)加之。辰旦人師解釋中云。空處近分善心。緣色界眼根滅故。修所斷貪等。於眼根滅緣識也(文是三)如何。 答。無色界中。無遍緣智故。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緣第四靜慮。唯限□苦障三行相也。但於俱舍婆沙兩論之中。彼近分地。有色聲觸法四意近行云文者。將斷第四靜慮煩惱。依空無邊處近分地。起加行道之時。有作□苦障三行相別緣色聲觸法之類故。彼近分地。有色聲觸法四意近行云文。全非相違。次於婆沙論中。空無邊處近分地心緣不繫法云文者。無色界中。無遍緣智故。彼近分地。□苦障三行相之外。無別下地緣行相。故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不緣下地法上擇滅云也。泛論之者。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之中。以自相行相緣滅道等之類。更非所遮。故此文亦非相違。次於辰師人旦解釋者。婆沙抄定判也。是謬釋也。不可依用之。其故婆沙論中云。眼根滅緣緣識。無色界修所斷隨眠隨增者。未至中間四本靜慮所攝滅類智相應心。是眼滅緣識也。無色界修所斷善心。緣彼滅類智相應心故。是眼根滅緣識也無色界修所斷隨眠隨增云也。而婆沙抄中。不辨此旨。釋空處近分善心緣色界眼根滅故。修所斷貪等。於眼根滅緣緣識也故甚謬也。 問。無色界善心。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之者。無色界善心微劣也。何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哉。是以。婆沙論文處處之文。或(百六十五)述無漏初靜慮與淨無色為所緣故。云以初靜慮類智品。是無色對治故。與淨無色亦為所緣或釋淨無漏無色。但緣下地類智品道。不緣法智品道故。云法智品道。彼非地對治故。任此等論文。無色界善心。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第四解脫緣一切類智品一切之言。既無簡別。知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事如何。 答。無色界善心。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也。類智品道。可為無色界能治之法故。設雖下地能治亦緣之也。故婆沙論(九十一)中舉樂根斷道緣識。為所緣縛非相應縛隨眠隨眠之中。出無色界修所斷隨眠畢□喜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既云喜根斷道。緣識無色界修所斷隨眠為所緣縛。明知。無色界善心。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事。但於婆沙論兩處之文者。類智品道。是無色界能治道也。法智品道。非無色界能治道。故無色界善心。緣可為自界能治道之法云許也。其類智品道中。兼緣下地能治道品。更非所遮也。 重難云。婆沙論中。喜根斷道緣識。無色界修所斷隨眠為所緣縛云文。全非證據。無色界善心。緣喜根斷道者。是緣見道也。見道合斷色無色界見惑故。被云喜根斷道。亦被云無色界能治斷道也。故此文非無色界善心。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證文歟。此外有分明證文哉。 重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九十一)云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若無色界善心。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者。已離識無邊處染人。不可成就眼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而既云眼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明知。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有漏善心之中。有緣眼根斷道之類云事。或(九十二)云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亦爾或(九十二)云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亦爾或(九十二)云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作證九結盡。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亦爾或(九十二)云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亦爾准此等論文。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有漏善心之中。有緣眼根斷道之類若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有漏善心。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者。何云眼根斷道。緣識及彼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無色愛盡。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哉。若爾。無色界善心。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事。此等論文。亦分明也。准之思之。喜根斷道。緣識無色界修所斷隨眠為所緣縛云文。無色界界善心。緣喜根斷道故。彼修所斷隨眠為所緣縛也。全非云緣見道之邊歟。 又難云。見大乘義章處處解釋。或云問曰。無色得緣下地無漏道不。釋言。有得有不得義。下地道中。治下地者。無色不緣。治於自地及上地者。無色緣之。空處如是。識無所有次第漸滅。推之可知。毘曇如是或(十三)云若依毘曇。一切無漏望色界中無漏定心。悉為緣緣。彼廣緣故。望無色界無漏之心。有是有非。是非如何。無色無漏。唯緣自在及上地中對治無漏。以為境界。彼所緣者。是其緣緣。彼不緣者。則非緣緣。何故不緣下地對治。無色心微。不能緣下有漏法。故亦不緣下有漏對治任此等解釋。無色界無漏心。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如何。 答。見大乘義章金剛三昧義一段解釋。述金剛喻定開合辨相土。云或復開分為五十二如雜心論。引雜心論。無色界金剛喻定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義。故雜心論中。述此義。云空處二十八(自在苦集八行四空滅諦十六行九地道四行於上滅漸少故。隨處滅四)識處二十四。無所有處二十。以無色無法智。法智緣欲界故非無色。下地行滅緣下地苦非境界故。下地對治緣展轉因故次云或分八十。如雜心說。引雜心論無色界金剛喻定。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義。故雜心論中。述此義意。云空處四十。識處三十二。無所有處二十四淨影大師意。於雜心論今二說中。以無色界金剛喻定不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云義。為所存義故大乘義章中。引今二說畢。問問曰。無色得緣下地無漏道不。答。釋言有得有不得義。下地道中。治下地者。無色不緣。治於自在及上地者。無色緣之。空處如是。識無所有次第漸滅。推之可知。毘曇如是也。而今此雜心論。第二有說。當俱舍論第二有說意。此義既非正義。故不可及會通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於俱舍之說。判正不。云於三說中第三為正。故婆沙二十八評家云。如是說者。依未至定有百六十四金剛喻定。 問。虛空無為可有多體耶。答。不可有多體也。兩方。若有多體者。見今論餘卷文。云擇滅謂離繫。隨繫事各別。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三十二)中。云非擇滅如有為法數量。擇滅但如有漏法數量。雖述擇滅非擇滅有多體。不云虛空無為有多體。知。虛空無為無多體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第四解脫所緣云。并虛空。若謂一物。若謂多物。一切皆緣既云若謂多物。知。有多體云事。加之。淨影大師解釋(大乘義章三)中。云虛空最多。無一切法此釋意。虛空無為。可有多體如何。 答。虛空無為。以無障礙。為自性故。其體一物。無有多體也。故見今論餘處文。云於略所說三無為中。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光法師釋此文。引正理論。虛空容受色等有為之文畢。云雖言容受。而不可說虛空體性在此在彼。無方所故。如眼識等光法師餘處(二十一)所引正理論(五十五)中。云且虛空體適一切處。相無礙故。說名為近虛空無為。無有多體云事。此等定判。尤分明也。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若謂多物之文者。虛空無為。其體無礙。雖無多物。諸色等法。於中行故。其相別異。似有多物。故就其相。云若謂多物也。故淨影大師解釋(大乘義章三)中。云但此虛空。有體有相。體即周遍相則隨色。彼此別異。故地論言因彼色故種種差別雖約色像。彼此別異。而不可見故。經說為不可見相。 次於淨影大師。虛空最多。無一切法之釋者。虛空無為。無障無礙。周遍法界。無有邊際。故云虛空最多。其體一物。無有多體故。云無一切法也。 重難云。慈恩大師唯識本疏(二末)中。云三無為法為體是一為體是多。薩婆多師。此有二說。一云是一。一云是多。故今俱破。如婆沙第十。虛空有二說如此釋者。婆沙論一師意。存虛空無為有多體之義如何。 答。見婆沙論第十卷文。述空無邊處非我行相所緣。云并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此文似述二師異說。故釋如婆沙第十。虛空有二說歟。以實論之。或欲令是一物者。就體論之。或欲令是多物者。就相論之。更非相違二義也。 問。寶法師意。欲界苦集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可緣第三靜慮樂根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之者。寶法師解釋中。釋有漏樂根。五識相應。此是欲界苦集諦攝故。通苦集所斷識緣不云欲界。依之爾者。設雖寶法師意。何不緣之哉。是以。寶法師解釋中。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緣第三靜慮樂根如何。 答。欲界苦集諦所斷他界遍行隨眠相應識。可緣第三靜慮樂根云事。性相之所定。文理是必然也。故婆沙論(九十一)中出樂根緣識為相應縛。非所緣縛之類云。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緣樂根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欲界苦集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緣第三靜慮樂根云事。此文實分明也。設雖寶法師意。豈可違婆沙論說哉。但於寶法師解釋者。釋樂根緣識。十六識內有十二識。欲界苦集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緣欲界樂根緣識之旨述也。云欲界苦集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緣欲界樂根。樂根緣識之義已聞故。不及云其中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緣第三靜慮樂根歟。依欲界苦集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緣第三靜慮樂根十六識內非能緣識可增故也。 問。寶法師意。樂根緣識。色界滅諦所斷。有漏緣無明隨眠可隨增耶。答可隨增也。 兩方。若隨增者。寶法師解釋中。出樂根緣識所增隨眠。云色界有為緣除見滅斷三。謂邪見疑無明總二十八隨眠也如解釋者。樂根緣識。色界滅諦所斷。有漏緣無明隨增不隨增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此事。何無隨增之義哉。 答。第三靜慮滅諦所斷。有漏緣無明隨眠相應識。緣無為緣隨眠相應樂根。及自類相緣之時。可緣有漏緣隨眠相應樂根。故是樂根緣識也。故望自品相應識。可有相應隨增之義。望自類相緣門。可有所緣隨增之義。故樂根緣識。色界滅諦所斷。有漏緣無明隨眠可隨增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故婆沙論(九十一)中。出樂根緣識緣識為所緣縛。亦相應縛之類。云諸欲界遍行修所斷。及色界有漏緣隨眠既云色界有漏緣隨眠。何可簡第三靜慮識滅諦所斷有漏緣無明隨眠哉。但於寶法師解釋者。暫就不共無明論之歟。相應無明。從彼所相應隨眠別不論之也。 問。婆沙論中。云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爾者。緣樂根苦集道類智相應無漏識。俱緣之歟。答。俱可緣之也。兩方。若俱緣之者。婆沙論(八十七)中。述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樂根緣緣識相。云緣緣樂根道類智品無漏識故既不云緣緣樂根苦集類智品無漏識。故知。唯緣道類智。不緣苦集類智云事。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緣樂根苦集道類相應無漏識。俱可緣之哉。 答。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緣樂根苦集道類智相應無漏識。俱可緣之云事。道理實必然。例證亦在傍。故見婆沙論次下之文。述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喜根緣緣識相云。緣緣喜根苦集道類智品相應識故(文取意)以喜根思樂根。其義尤可同哉。但於婆沙論文者。略不舉苦集類智歟。可非盡理之談也。 問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憂根緣緣識耶。答。可憂根緣緣識也。兩方。若憂根緣緣識者。婆沙(八十七)論中。云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自部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故。 如此文者。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非憂根緣緣識若依之爾者。苦集法智相應識。既憂根緣識也。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豈非憂根緣緣識哉。 答。苦集法智相應識。可緣憂根故。是憂根緣識也。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緣彼苦集法智相應識故。是憂根緣緣識也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故婆沙論(九十一)中。出憂根緣緣識為相應縛非所緣縛之類。云謂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憂根緣緣識云事。此文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云文者。甚以難思。有人會云。暫就有漏緣識。論緣緣識歟。可非盡理之談也。 重難云。見發智論文。出憂根緣緣識所增隨眠。云欲界有為緣。不云有漏緣。知可攝欲界道諦所無漏緣隨眠云事。而婆沙論(八十八)中。釋此文。云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非只皆道理。豈不違本論說哉(是一)若暫就有漏緣識。論緣緣識者。樂根緣緣識。同就有漏緣識可論之。而見婆沙論次上文。舉樂根喜根緣緣識。同云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不限有漏緣隨眠相應識。亦取無漏緣隨眠相應識。若爾一段論文。何為參差哉(是二)。 答。 問。非學非無學法緣識。滅諦所斷無為緣隨眠可隨增耶。答。可隨增也。兩方。若隨增者。婆沙論(八十八)中。述非學非無學法。緣識緣緣識。隨眠隨增相。云此法通三界五部。唯有漏故如此文者。非學非無學法。唯限有漏若非學非無學法。唯限有漏者。彼緣識滅諦所斷。無為緣隨眠。難隨增哉。若依之爾者。發智論中。非學非無學法緣識。滅諦所斷無為緣隨眠可隨增如何。 答。非學非無學法者。是一切有漏法。及三無為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故品類足論云。非學非無學法云何。謂有漏五蘊。及無為法(文自餘論文不及出之)故彼緣識。滅諦所斷無為緣隨眠。隨增云事。又必然也。故發智論云。非學五無學法緣識。三界四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滅諦所斷。無為緣隨眠。隨增云事。此文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述非學非無學法緣識。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不隨增故云此法通三界五部。唯有漏故也。以之思之。非學非無學法。約有為中唯有漏故。於彼緣識。道諦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無漏緣隨眠不隨增(為言)是則珍海已講之義趣也。 問。眼耳身觸所生愛身緣緣識。無色界道諦所斷隨眠可隨增耶。答。可隨增也。兩方。若隨增者。婆沙論(八十九)中。出眼耳身觸所生身緣緣識所增隨眠云。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如此文者。無色界隨諦所斷隨眠不隨增若依之爾者。若集類智相應識。既眼耳觸所生愛身緣識也。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彼緣緣識。豈無隨增之義哉。 答。未至中間四本靜慮所攝。若集類智相應識。可緣眼耳身觸所生愛身。故是彼緣識也。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可緣彼苦集智相應識。故是彼緣緣識也。故眼耳身觸所生愛身緣緣識。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為相應隨增。有漏緣隨眠為所緣隨增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何況。發智論中。出眼耳身識界緣緣識所增隨眠。云無色界界二部及遍行婆沙論(八十八)釋此文。出眼耳身識界緣緣識。舉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畢。云故眼耳身緣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眼耳身識界緣緣識。無色界道諦所斷。隨眠隨增之旨。發智婆沙兩論之文。尤分明也而眼耳身識界。并眼耳身觸所生愛身。緣識緣緣識所增隨眠。其義問同故。此等之文。亦可為例證也。但於婆沙論。眼耳身觸所生愛身緣緣識。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云文者。是則任發智論文也。故發智論中。出眼耳身觸所生愛身緣緣識所增隨眠云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無舉道諦所斷隨眠。若爾。發智論一段之文。前後既相替。其疑尤難遁。然而任古來義會通之者。暫就有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歟。 問。憂根斷道緣識。色界他界地緣隨眠可隨增耶。答。不可隨增也。兩方。若隨增者。憂根斷道者。未至地有漏無漏道也。於彼緣識。色界他界地緣隨眠。何可有隨增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九十一)中。述憂根斷道緣識。為相應縛非所緣縛縛之類。云謂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欲界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如此文者。憂根道斷緣識。色界他界地緣隨眠。可隨增如何。 答。憂根斷道者。未至地有漏無漏道也。色界地緣遍行隨眠相應識。無緣未至地有漏道之義。故非憂根斷道緣識。故憂根斷道緣識。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不隨增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云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色字地字剩也。可云欲界緣遍行隨眠也。故婆沙抄云。論文應錯。但應說及欲界他○地界緣遍行隨眠。而加色字。尊者謬出(勘修)論文者。為難可思。 問。信等五根滅緣所增隨眠。等無間可生三界十五部心耶。答。可生之也。兩方。若生之者。婆沙論(九十一)中。云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部心畢。信等五根滅緣識亦爾如此文者。信等五根滅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部心。不生三界十五部心若依之爾者。信等五根滅緣識所增隨眠。既互三界。彼等無間。何不生三界十五部心哉。 答。信等五根。既互三界。彼滅緣識所增隨眠。亦通三界。故彼等無間可生三界十五部心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實以難思。具出一段論文。可斷簡之。即婆沙論(九十一)云。眼根識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心。緣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五心。耳乃至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此文意。對眼根滅緣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五部心心。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歟。 重難云。婆沙論中。既云耳乃至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而耳鼻舌身根等滅緣識。等無間唯生十部心。無生三界十五部心。爰知。婆沙論。亦爾之言。對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部心。緣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五部心。耳乃至信等五根滅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部心。緣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五部心(為言)今聊簡之趣。全不順婆沙論文哉。 答。婆沙論。亦爾之言隨應可得意歟。耳鼻舌舌身意樂喜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所生心云亦爾。命意捨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所生心。對眼根滅緣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所生心。云亦爾歟。 問。已離空無邊處染人。可成就唯欲界繫根斷道緣云識所增隨眠耶。答。可成就之也。兩方。若成就之者。婆沙論(六十二)中述唯欲界繫根斷道緣緣識所增隨眠成就相。云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邊處不成就此文無諍。不成就之。 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唯欲界繫根斷道緣緣識成就不成就相。云一切有情皆成就若唯欲界繫根斷道緣緣識。一切有情。皆成就之者。已離空無邊處染人。何不成就唯欲界繫根斷道緣緣識所增隨眠哉。   答。未至中間四本靜慮所攝。若集類智相應識可緣唯欲界繫根。能治未至地漏斷道。故是彼緣識也。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修所斷善識。可緣彼苦集類智相應識故。是彼緣緣識也。今此無色界道諦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修所斷善識。通上三無色。上三無色隨眠。隨應可隨增。故已離空無邊處染人。可成就唯欲界繫根斷道緣緣識所增隨眠云事。道理既為必然之上。疑難之中被出。婆沙論唯欲界繫根斷道緣緣識。一切有情。皆成就云文。此旨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染不成就云文者。暫就有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也。其故見婆沙論一段之文。上云女根斷造緣識所增隨眠。未離色界染成就。已離色界染不成就。明隨眠隨增相。故唯舉有漏緣識畢。乘之下明緣緣識所增隨眠。故云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邊染不成就了。兼就無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之時。已離空無邊處染人。可成就唯欲界繫根斷道緣緣識所增隨眠云事。更非所遮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次上卷(九十一)文。或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邊處不成就。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耳鼻舌身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此文既云眼根緣緣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故通就無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若唯就有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者。眼根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識無邊處染成就。已熟識無邊處染不成就故也(是一)或云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未離色界染成就。已離色界染不成就。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色界染不成就。耳鼻舌身樂喜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此文亦云眼根滅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故通就無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若唯就有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者。眼根滅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染不成就故也(是二)若爾明隨眠隨增相。故就有漏緣識。明緣緣識所增隨眠云事。豈不違此等論文哉。 答。婆沙論中。明諸根等緣識緣緣識所增隨眠之文。頗非一准。或唯就有漏緣識。論緣識所增隨眠。或通就無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也。所詮一段論文。不必盡理歟。 問。類智現前位。必可成就樂根滅耶。答。必可成就之也。兩方。若必成就之者。婆沙論(九十二)中。出不成就眼根滅之類。云若聖者。在見修道。諸結所繫。乃至諸纏如前未離欲染。在見修道。聖者說畢。不成就樂根滅者亦爾如此文者。未離欲染聖者。類智現前位。不成就樂根滅若依之爾者。類智現前位。已斷第三靜慮身見等隨眠。何不成就彼隨眠相應樂根滅哉。加之。婆沙論(九十二)中。法智現前位。必可成就喜根滅例可同哉。 答。見道苦類智現前位。已斷第三靜慮苦諦之下見惑故。可成就彼見惑相應樂根滅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甚以難思。有人會云。斷惑證滅之習。先證欲界樂根滅之後。可證第三靜慮樂根滅。故未離欲染見修道位。雖成就第三靜慮樂根滅。不成就先可證欲界樂根滅故云不成就樂根滅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九十二)文。云不成就樂根滅者。應言在第三靜慮具纏。及在空無邊處以上如此文者。異生生第三靜慮斷自地染。并生第四靜慮之類。可成就樂根滅若雖成就第三靜慮樂根滅。不成就欲界樂根滅之位。為不成就樂根滅之類者。不成就樂根滅之位。何簡異生生第三靜慮斷自地染。并生第四靜慮之類哉。 答。異生生第三靜慮。斷自地染。并生第四靜慮之類。先已證欲界樂根滅。故今雖不成就之。為成就樂根滅之位。未離欲染。見修道位。先未證欲界樂根滅故。云不成就樂根滅也。 問。不成就憂根滅聖者中。可有三結所繫類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婆沙論(九十二)中。出不成就喜根滅之類。云若聖者具縛入正性離生。初剎那頌。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畢。不成就憂根滅者亦爾如此文者。不可有此類若依之爾者。不成就憂根滅聖者。種類非一准。何無此類哉。 答。以性相思此事。不成就憂根滅聖者之中。可有三結所繫之類也。所謂已離欲染。依根本地。入見道證不還果之後。生第二靜慮以上之類。是可愛慢無明三結所繫也。此人於欲界繫法者。根本非欲斷對治故之故不證得無漏道證擇滅。生第二靜慮以上故。不成就有漏道證擇滅也。但於婆沙論文者。暫就順次斷惑證滅之類論之非遮超越證人之中。有此類也。 問。未離欲染聖者。見修道中。可成就喜根斷道耶。答。可成就之也。兩方。侌若成就之者。婆沙論中。出不成就喜根斷道之類云。若聖者。在見修道。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未離欲染在見修道諸聖者見此文無諍。未離欲染聖者。見修道位。不成就喜根斷道若依之爾者。喜根廣亙五部所斷。未離欲染聖者。見修道位。何不成就彼斷道哉。 答。喜根廣亙五部所斷故。未離欲染聖者。見修道位。可成就喜根斷道云事。侌道理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斷簡此文。雖有多義。暫存一義意者。一段廢立就一地全斷道。論諸根等斷道。成就不成就之義也。未離欲染聖者。見修道位。雖成就少分喜根斷道。未成就欲界一地喜根斷道。故云不成就喜根斷道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一段之文。或出不成就喜根滅之類。云若聖者。具縛入正性離生。初剎那頃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如此文者。具縛之人。見道苦法智以後位。可成就喜根滅若成就喜根滅者。何不成就喜根斷道哉(是一)或云。不成就樂根斷道者。應言在第三靜慮未起加行道如此文者。異生在第三靜慮將離自地染。起加行道之時。可成就樂根斷道若就一地全斷道。論諸根等斷道成就不成就之義者。豈以加行道位。為成就斷道之類哉(是二)。 答。先會初難云。見婆沙論一段廢立。諸根等斷道成就不成就之義。就一地全斷道論之。諸根等滅成就不成就之義。就盡理證滅位論之。二門廢立既異。何可必一准哉。有人付此義出潤色云。婆沙論中。分別得遍知門滅作證門之二門。得遍知門者。就全斷一地得遍知論之。故婆沙論云。前遍知門。顯眼根等究竟盡時得斷差別。未離欲染聖者。見修道位。不成就喜根斷道者。依此門也。滅作證門者。就盡理證品品滅論之。故婆沙論云。此滅作證。隨位差別。有八十九謂四法忍智。四類忍智時。及九地各九無間解脫道時不成就喜根滅之位。唯舉具縛入正性離生。初剎那頃。依此門也次。會後難云。欲取於斷道種類。不成就一分之位。云未起加行道也。非謂云爾故起加行道之時。即成就斷道之位。如品類足論中。出業法雖舉身語思三業。云非業為因法。唯就思業論之也。 重難云。以得遍知門。滅作證門。為今潤色事。不可然。得遍知門者。得滅之門也。何以之證斷道成就不成就之義哉。何況。云然得遍知有十七位。謂四法忍知。四類忍智時。唯得見所斷諸法遍知。得遍知門。亦取見道四法四類智時。不限全斷一地得遍知位。何為就一地全斷道。論斷道成就不成就云義之潤色哉。答。是以大概為潤色也。非謂一一全令例同歟。 問。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可成就憂根斷道耶。答。可成就之也。兩方。若成就之者。以道理思之。依身第二靜慮已上聖者。何可成就憂根斷道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九十二)中。出不成就喜根斷道之類。云如未離欲染。在見修道諸聖者說畢。不成就憂根斷道者亦爾如此文者。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可成就憂根斷道如何。 答。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雖不成就憂根能治有漏斷道。可成就無漏斷道也。斷道之稱。專雖目無間道。廣論之者。可亙加行無間二道。不還向道攝故。雖不成就之。解脫勝進二道。不還果道攝故。可成就之也。今此道理。既為必然之上。疑難之中被出婆沙論文。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成就憂根斷道云事。實分明歟。 侌 尋云。依身第二靜慮以上聖者。都不成就憂根能治無間道歟。答。就常途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廢立云之者。無間道不還向道攝故。都不可成就之。但依得果位。修果道所攝擬擬相當無間道。得離繫得云義意者。可成就彼無間道也。 重尋云。得果位修果道所攝擬擬相當無間道。得離繫得云事。何所見哉。答侌。此事泰法師。并淨影大師解釋中。所見也。即泰法師疏(二十一)云。今言一味者。是一類義。理實而得果之時修過恒沙四法四類對治智。故得隨治道。亦過恒沙法類得也大乘義章云。言定體者。須陀洹果聖德為體。聖德不同。汎論有三。一是果體。依如毘曇。行修分別。唯第十六道比智心。是其果體。得修分別。通攝見諦十六聖心。悉為果體。 問。已斷煩惱相應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可名有隨眠心耶。答。可名有隨眠心也。兩方。若名有隨眠心者。今論云。相應已斷。則不隨增。仍說有隨眠。以恒相應故。光法師云。若相應已斷。則不隨增。仍名有隨眠。以恒相應故。此約伴性名有隨眠。以此伴性不可斷故任此等定判。已斷煩惱相應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不名有隨眠心。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由此義何不名有隨眠心哉。例如善無記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名有隨眠心如何。 答。有隨眠心者。名煩惱相應心。并家未斷煩惱所緣隨增之心也而相應之義。是親近故。已斷煩惱相應心由伴性不可斷之義。仍名有隨眠心也。論疏定判。先顯此義門。已斷煩惱相應心。由未斷煩惱所緣隨眠。亦名有隨眠心之義邊。更非所遮也。重意云。已斷煩惱相應心。設雖不蒙未斷煩惱所緣隨增。由伴性不可斷之義。名有隨眠心之義決定故。論疏解釋。先顯此義門許也。兼由未斷煩惱所緣隨增。亦名有隨眠心之義邊。自本所許之也。 問。已離欲染位。欲界善無記心。可名有隨眠心耶。進云。論無中不名有隨眠心。付之。已離欲染位。欲界善無記心。何不名有隨眠心哉。例如已離欲染位。欲界善無記心有漏如何。 答。見今論文偈頌。云無染局隨增。長行述若無染者。唯局隨增。緣此隨眠。必未永斷。此唯據隨增。名有隨眠故。善無記心。蒙未斷煩惱所緣隨增之時。名有隨眠心。故已離欲染位。欲界善無記心。不名有隨眠心也。但於已離欲染位。欲界善無記心。名有漏云難者。有容為隨眠所隨增之義。名有漏故。已離欲染位。欲界善無記心。名有漏也。義門既各別。不可為例難歟。 問。修所斷嗔煩惱。可緣他身見惑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緣之者。既修所斷嗔煩惱也。設雖他身。何可緣見惑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於他所起違已見中。情不能忍必憎嫌故。有餘師說。於自見解取捨位中。起憎嫌故。見諦所斷貪等生時。緣自相續見為境故寶法師釋此文云。若生見斷嗔。應如餘師說。通生修道嗔。亦緣他相續。如此等定判者前師意。修所斷嗔煩惱。可緣他身見惑如何。 答。或云修所斷煩惱他身見惑。或云修所斷煩惱不緣他身見惑者。古來學者之異義也。輒難定之。但於今論文。并寶法師解釋者。非謂修所斷嗔煩惱。緣他身所起染污。見今論文意。緣他身所起正見違也染污見。起嗔煩惱云也。以何知之者。正理論(五十三)中。釋此事云。於他所起違見生嗔。必執我徒憎無我見顯宗論(二十七)文。全亦同之。緣也身所起正見。生嗔煩惱之旨。此文分明也准之思之。寶法師。通生修道嗔。亦緣他相續之釋。修所斷嗔煩惱。緣他相續正見生(為言)若爾。此等定判。全非謂修所斷嗔煩惱緣他身所起染污見也重意云。今論非相違二說。前師就修所斷嗔煩惱論之。後師就見所斷嗔煩惱論之。寶法師解釋。和會二說之旨。炳然也。何況正理顯宗兩論之中。云或於已見取捨位中。必應起嗔憎嫌所捨。不置有餘師說之言。非別師義云事。亦分明歟。 問。頌文云。非理作意起。說或具因緣爾者非理作意者。染污作意歟。答非染污作意也。兩方。若染污作意者。論中。由非理作意力煩惱現起若染污作侌意者。彼亦可有加行豈無無窮之過哉。若依之爾者。論中云或有唯託境界力生。如退法根阿羅漢等。阿羅漢果聖者。不起今非理作意若非染污作意者。阿羅漢果聖者。何不起之哉。 答。若泛論之者。非理作意之稱。可亙染污不染污作意。故婆沙論云。邪侌智有二種。一染污。二不染污。染污者。無明相應。不染污者。無明不相侌應。如於杭起人想等若就起惑三因之中。非理作意云之者。是無覆無記作意。可非侌染污作意。既是起惑加行。非理作意也。何云染污作意哉。是以。見今論文。侌云且如將起欲貪纏時。未斷未遍知欲貪隨眠故。順次貪境現在前故。緣彼非理作意起故。由此力故。則起欲貪。此三因緣。如其次第。即因境界加行三力。餘煩惱起。類此應知光法師釋此文。云三緣彼非理作意起故。即起或前邪相俱行非理作意。是能引義(乃至)既言加行。明知前起既言即起。或前邪相俱行非理作意。又述既言加行明知前起。起或前加行無覆無記邪相俱行非理作意云事。此等定判。實分明也。但於阿羅漢果聖者。可起此非理作意云難者。為起惑前加行非理作意故。雖其性無覆無記。煩惱已斷依身。不起之也。 問。品類足論中。出欲漏體。云謂除欲界繫無明。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侌煩惱纏。是名欲漏爾者。今此隨煩惱。唯限煩惱六垢歟。答。不限煩惱六垢也。兩方若唯限煩惱六垢者。隨煩惱言既廣何唯限煩惱六垢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此文云。隨煩惱者。即煩惱垢如此文者隨煩惱者。唯限煩惱六垢如何侌。 答。品類足論中。欲漏體所取隨煩惱者。可通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也。光法師釋彼論中。有漏體所取隨煩惱。云各有八種煩惱。謂大煩惱地中。除無明取餘五種。小煩惱地中。取諂誑憍。足前為八准彼思之。欲漏體所取隨煩惱者。可通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也。何況。婆沙論中。述正義家意。云應作是說。煩惱垢□不堅住故。不說漏等。不信懈怠放逸。亦由過輕微故不說漏等有作是說意異之。引品類足論今文為證。欲漏體廣取諸隨煩惱。定知。不限煩惱六垢。亦通不信懈怠放逸云事。但於婆沙論。隨煩惱者。即煩惱垢之文者。見婆沙論前後之文。問諸煩惱垢。何故不說為漏等耶。問難之中。唯舉煩惱故。答亦隨之云隨煩惱者。即煩惱垢也。更非遮欲漏體中。取不信懈怠放逸歟。 問。欲漏體可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耶。進云。論疏中。不取之付之煩惱六垢等。是既隨煩惱也。欲漏體。何不取之哉。是以。品類足論中。出欲漏體云謂除欲界繫無明。諸餘欲界縛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漏如此文者。欲漏體。可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如何。 答。見本論文。云欲界煩惱并纏。除癡四十一物。總名欲漏。謂欲界繫根本侌煩惱三十一。并十纏正理顯宗。兩論之文。全以同之。加之。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釋發智論。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之文。云謂欲漏以欲界四十一事為自性。即貪五。嗔五。慢五。見十二。疑四。纏十或釋發智論。三漏中欲漏攝三十一之文云。謂攝欲界三十六隨眠中。除五無明。餘三十一何況。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有二師異說之中。正義家意。釋欲漏體。不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故云應作是說。煩惱垢□。不堅住故。不說漏等。不信懈怠放逸。亦由過輕微故。不說漏等任此等論文。欲漏體不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品類足論文者。彼論意。廣以除無明諸餘欲界有所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為欲漏體。不簡性不堅住。并其過輕微之類也。故婆沙論。有作是說意。以之為證。欲漏體廣。取煩惱六垢并不信懈怠放逸也。應作是說意異之。煩惱六垢□不堅住。并不信懈怠放逸。其過輕微故。簡之不為欲漏體也。彼此其意各別也。何可和會哉。 問。品類足論意。第二靜慮以上。可有諂誑耶。答。不可有諂誑也。兩方。若有諂誑者。第二靜慮以上。無諂誑者。諸論一同之決判也。設雖品類足論意。何不存此義哉。 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品類足論有漏體中。取色無色繫隨煩惱之文意云。各有八隨煩惱。謂大煩惱地中。除無明取餘五種。小煩惱地中取諂誑憍足前為八如解釋者。品類足論意。第二靜慮以上可有諂誑如何答。諂誑欲初定者。實是性相之所定也。設雖品類足論意。第二靜慮以上。無諂誑可云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為顯有漏體。是色無色界。今論之義。依八隨煩惱。隨其所應通色無色界之意。置各言也。非謂色界有八隨煩惱。無色界有八隨煩惱歟。 問。三漏中。有漏體可攝纏耶。答。可攝纏也。兩方。若攝纏者。見本論文。云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言。彼界纏少。不自在故。 婆沙論中云應作是說。上界纏少。不自在故不說為有漏乃至我語取任此等論文。有漏體不攝纏若依之爾者。欲漏體既攝纏。有漏例可同哉。是以。品類足論中。出有漏體。云謂除色無色界繫無明。諸餘色無色界繫結縛隨眠煩惱纏。是名有漏此文無諍。有漏體攝纏如何。 答。上二界既有惛沈掉舉二纏。廣論有漏體之時。何不取彼二纏哉。是以。發智論云。有漏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婆沙論中。釋此文云。有漏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者。謂三漏中。有漏通色無色界八地五部有漏無漏緣。故有餘所隨眠隨增若有漏體。不攝纏者。色無色界滅道不斷邪見疑隨眠。何可有漏隨增哉。有漏體中攝纏云事。此文實分明也。但於今論并婆沙論文者。會發智論中。出有漏體不舉纏之文。上界纏少故。不自在故。出有漏體之中。不舉纏釋也。非謂有漏體中遂簡纏。故全無相違。重意云。發智論云。有漏攝五十二婆沙論論中。釋此文云。有漏攝五十二者。謂攝色無色界六十二隨眠中。除十無明。餘五十二故源自發智論文起有漏體中。不舉纏也。依之。婆沙論中。釋發智論。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之文云。有漏以色無色界五十二事為自性。即貪十慢十見二十四疑八就之自舉問難云。問何故欲界漏瀑流軛取。亦攝諸纏。有漏等中全不攝彼此問意云。以實云之。欲漏體取纏。有漏體取纏。而出其體之時。欲漏舉纏。有漏不舉纏哉問也。欲漏體取纏有漏體不取纏哉。不問也。故評家答此問云。上界纏少。不自在故。不說為有漏乃至我語取者。上界纏少故。不自在故。不為總數。出有漏體之中。不舉之云也。非謂有漏體中。實不取纏次下文。述出欲漏體。本惑五部別說漏。五部不別說故。云欲界雖多而見所斷不具足故。不自在故。但總說十種。不別說五部是亦欲漏體中。取五部纏事為地體。見所斷纏。不具足故。不自在故。不別說之(為言)如此云故。豈欲漏體中。不取見所斷纏得意哉。准之思之。有漏體中。取纏事為地體上界纏少故。不自在故。有漏體中。不舉云也。 重難云。婆沙論文。一段聊簡。實雖可然。猶以難思。為應作是說意。有漏體中攝纏云者。與初師云有漏乃至我語取中亦攝諸漏。品類足論說。云何有漏謂色無色界除無明。諸餘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有漏之義。有何差異哉。 答。以實云之。有漏體中。攝纏之意。兩師所存。全無差異。但初師意。有漏體中。實雖攝纏出有漏體之時。暫取勝物。不舉少及不自在物之意。不顧只無風情。云攝諸纏引品類足論文為證。故與正義意異也。應作是說意。無會初師所證據品類足論文故。有漏體中。攝纏云事亦分明也。 問。欲瀑流體。唯限不善歟。答。不限不善也。兩方。若唯限不善者。欲漏體。既不限不善。欲瀑流體。例可同哉。若依之爾者。見發智論文。云四瀑流中。欲瀑流攝十九婆沙論中。釋此文云。謂攝欲界五部貪嗔慢及四部疑如此等論文者。欲瀑流體唯限不善如何。 答。見本論文云。如是已顯二十九物名欲瀑流。謂貪嗔慢各有五種。疑四纏十正理顯宗。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中。釋發智論。四瀑流。謂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無明瀑流之文云。謂欲瀑流。以欲界二十九事為自性。即貪五嗔五慢五疑四纏十任此等論文欲瀑流體。即取十纏。故身邊二見相應惛睡眠掉舉三類。其性亦可有覆無記。故欲瀑流體。不限不善也。故婆沙論中。釋發智論。謂欲瀑流。或不善。或無記。慚無愧。及彼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之文云。餘是無記。謂欲瀑流中。與有身見邊執見相應惛沈睡眠掉舉少分。無慚無愧不相應故皆是無記欲瀑流體。通不善及有覆無記云事。此文亦分明也。但於發智論。四瀑流中。欲瀑流攝十九之文者。此文就勝論之。欲瀑流體。唯舉本惑之意也就實通論之門。欲瀑流體。無取十纏事。更非所遮故諸論文。全非相違也。 問。欲取體中。通不善無記類。唯限無明一惑歟。答。不限無明一惑也。兩方。若唯限無明一惑者。欲取體。是可廣通不善無記之類。何唯限無明一惑哉。若依之爾者。見發智論文。云四取中欲取攝二十四婆沙論中。釋此文云。謂攝欲界五部。貪嗔慢無明。及四部疑如此等論文者。欲取體中。通不善無記之類。唯限無明一惑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即前欲軛。并無明三十四物。總名欲取。謂貪嗔慢無明各五。疑有四并十纏正理顯宗。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中。釋發智論四取。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之文云。謂欲取以欲界三十四事為自性。即貪五嗔五慢五無明五疑四纏十任此等論文。欲取體中。既取十纏。故身邊二見相應惛沈睡眠掉舉三類。其性亦可有覆無記。故欲取體中。通不善無記之類。總可有惛沈睡眠掉舉二明四類也。故婆沙論中。釋發智論。謂欲取。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及彼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之文云。餘是無記。謂欲取中。與有身見邊執見相應惛沈睡眠掉舉無明少分。無慚無愧不相應故。皆是無記欲取體中。通不善無記之類。有惛沈睡眠掉舉無明四類云事。此文亦分明也。但於發智論。四取中。欲取攝二十四之文者。此文就勝論之。欲取體。唯舉本惑之意也。就實通論之門。欲取體中。兼取十纏事。更非所遮。故諸論之文。全非相違也。 (寫本云) 康元二年正月十六日(酉時)於東大寺尊勝院護摩堂南面抄之畢此間披見俱舍第二十卷具書之次或訪明師或任愚案為開初心初心初學之慧解聊記一問一答之綱要後學披覽之時必可直其謬也不顧五旬有餘之暮齡猶一部抄出之深志冥眾必垂哀愍善願速得圓滿仰願依此稽古之微功答上慇懃之誠心也一期終焉之暮必遂往生於兜率之秋雲三會說法之曉速開覺悟於龍華之春風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五十九夏臘四十七)。 俱舍論第二十卷抄 俱舍論第二十一卷抄(上) (此卷闕)_ 俱舍論第二十一卷抄下        問題 問。光法師依婆沙論評家意。忍所得斷。名遍知義。如何釋之耶。 問。超越證不還果者。於五下結中。先斷二結類歟。 問。舊婆沙論意。以九遍知。如何分別忍果見道果耶。 問。光法師以九遍知。分別根本靜慮果。引婆沙論二師說。爾者。今此二師說。俱正義歟。 問。光法師釋根本靜慮果五遍知。引婆沙論二師說。爾者。今論意。同何師說耶。 問。尊者妙音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歟。 問。論文云且由三緣六忍果爾者。寶法師如何釋此文耶。 問。寶法師意。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可由越界緣耶。 問。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位。可具得無漏斷得緣耶。 問。婆沙論中云。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名滅雙因光法師引此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婆沙論意。集法忍現在前位。立第一遍知緣悉具之歟。 問。論中敘雜心師說云。有立離俱繫。亦是一緣。故立遍知。緣總有五種爾者。論主意。如何破此義耶。 問。正理論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歟。 問。於第四意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可得色愛盡遍知耶。 問。退位捨遍知。唯限起惑退位歟。 問。聲聞乘人。證阿羅漢果時。捨一種遍知義可有耶。 問。正理論意。獨覺於凡位所斷下三靜慮惑上。必起勝果道云義。引何文證之耶。 問。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修練根者。必下起勝果道耶。 問。正理論意麟喻獨覺。於下三靜慮修惑離繫可得無漏得耶。 問。光法師意。麟喻獨覺。可得色愛盡遍知耶。 問。菩薩可得不還果耶。 問。可有捨四種遍知義耶。 問。根本地攝。不還果聖者。捨五下分結盡遍知。唯限得一切結盡遍知位歟。 問。已離色染聖者。修練根時。可捨色愛盡遍知耶。 問。起已斷煩惱。退不還果時。必可捨色愛盡遍知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有說意。依六地。道類忍滅。道類智生時。捨五遍知。得五下分結盡遍知爾者。今此有說意。同誰人義耶。 問。染污心。不現在前位。可有退煩惱義耶。   俱舍論第二十一卷抄下   問。光法師依婆沙論評家意。忍所得斷。名遍知義。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評家(三十四)云應作是說。忍是智眷屬。是智種類。亦名為智。斷是彼果。故名遍知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婆沙論(六十二)所說。述忍所得斷名遍知義。云應作是說。忍所得斷。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復能證故。亦名智果(乃至)是故此斷。亦名遍知既云應作是說。定知。評家義云事。忍是智眷屬。故亦名智。此忍所得滅。亦名遍知者。是一復次義也。何以之云評家義哉。 答。見婆沙論第三十四卷一段之文。問修所斷斷是智果。故可為說遍知。見所斷斷既是忍果。云何名遍知。答此問有多義中。舉一義云。復有說者。見所斷斷。是無漏智。士用果故。亦名遍知○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通得三界見修所斷斷。為阿羅漢果。是故彼斷。亦名遍知難此師說云。彼亦不應作如是說。見道六遍知。應非遍知故以此難破之文思之。第六十二卷云。應作是說。忍所得斷。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復能證故。亦名智果○是故此斷。亦名遍知之義。同今復有說者意。故不正義云事。炳然也。次下云應作是說。忍是智眷屬。是智種族故。亦名為智。斷是彼果。故名遍知。知喬答摩種中生者。名喬答摩。此亦名應爾既云應作是說。亦無難此義。明知。評家正義云事。若爾。光法師今解釋。尤□婆沙論第三十四卷說也。但於婆沙論第六十二卷文者。見所斷斷惑。云斷遍知。或云理遍知。或云捨遍知之三說中。斷遍知云義。是正義故。且置應作是說之言也。其斷遍知云義中。亦分別邪正之時。應作是說。忍所得斷。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復能證故。亦名智果。謂金剛喻定。是勝義沙門果。由此定證得阿羅漢果時。總證得三界見修所斷斷。是故此斷亦名遍知者。不正義也。復次忍是智眷屬。故亦名智。此忍所得滅。亦名遍知。復次此斷既由智種族得。故名遍知。如瞿答摩種族所生。名喬答摩者。是正義也。 重難云。寶法師釋今論或忍與智同一果故之文云。同一果者有兩釋。一無間解脫同一果故。二忍所得者。至不還阿羅漢果。亦為智果。亦為智果。故應依後釋。正理婆沙。皆同有此釋此釋意。存忍所得斷。得不還阿羅漢果時。為智所證故。名遍知義如何。 答。寶法師釋意。或云無間解脫。同一果故。或云忍所得斷。得不還阿羅漢果時。為智所證故。名同一果之二釋中。解脫道。不以斷為離繫果故。以第二釋為正許也。對忍是智眷屬故之義。非云應依後釋。全無相違也。 問。超越證不還果聖者。於五下結中。先斷二結類歟。答。可云爾也。兩方。若先斷二結之類者。超越證不還果聖者。凡位斷欲貪嗔恚二結。苦類忍位。斷身見畢。後至道類忍位。斷戒禁取疑二結。尤可先斷三結之人。何云先斷二結之類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餘處(二十四)之釋。不還果名五下結斷。云雖必先斷或二或三。然於此時。總集斷故今此或二之類者。豈非超越證不還果聖者哉。 答。超越證不還果聖者。於五下結中。可云先斷二結之類也。故光法師餘處(二十四)解雖必先斷或二或三之論文云。若超越人先斷貪嗔二結後斷身見戒取疑三結。若次第人先斷身見戒取疑三結。後斷貪嗔二結但於疑難之旨者。超越證不還果聖者。以凡位所斷為一位。以見道位所斷為一位。論先斷後斷故。可云先斷二結之類也見道是一觀相續。速疾斷惑位也。於此十五心中。不可論先斷後斷。故以身見。不可屬先斷之類也。 問。舊婆沙論意。以九遍知。如何分別忍果見道果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良由舊婆沙(四十八)云。幾是忍果。答六。幾是見道果。答七。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舊婆沙論(三十三)說。上述幾是見道果者答曰七畢。下云幾是忍果者應說如見道若爾。忍果六。見道果七云事。豈不背彼論定判哉。 答。舊婆沙論。其文雜亂。其謬是多。如光法師餘處(一末)云良由舊論時屬火焚。遺文雜亂不引會釋也。若爾。光法師所覽。恐非現行流布本歟。但就現行本聊簡之者。舊婆沙論文。上云幾是見道果答曰七。述見道果有七之旨。下云幾是法智分果者答曰六。幾是比智分果者答曰五。欲界見所斷結盡三遍知。名法智分果。上二界見所斷結盡三遍知。名類智分果。以見道位六遍知。為忍果故。取此文意。云忍果有六遍知也。 私云。舊譯云。法智分果等。當新譯云法智品果等也。是即攝忍之言也。 重難云。光法師引舊婆沙論云。忍果六。見道果七之釋。背舊婆沙論現文云疑。猶未被會通哉。 問。光法師以九遍知。分別根本靜慮果。引婆沙論(六十三)二師說。爾者。今此二師說。俱正義歟。答。前師說可非正義也。進云。光法師引今此二說畢。判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二說俱可正義付之。依根本地。入見道者。道類智現在前位。必總集遍知故。所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也。以色無色界見道斷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前師說。定可非正義。是以。寶法師以後說為正判如何。 答。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二師說中。次第二第四。及後三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後師說。為正義可云也。其故依根本地。入見道者。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位。必總集遍知。故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名者。諸論一同之決判也。故今論中。明成就一遍知。云或先離欲。從道類智。未起色盡勝果道前。唯成一遍知。謂順下分盡。述成就二遍知。云先離色者。從起色盡道。至未全離無色愛前。成下分盡。色愛盡二超越證不還果聖者。成就五下分結盡遍知故光法師釋此文。引正理論。若依根本。入正決定。道類智時。彼所有斷。亦得順下分斷遍知名者。寧許根本果。唯有五遍知之文。寶法師釋此文。云准此論云。或先離欲。從道類智。未起色愛盡勝果道前。唯成一遍知。謂五下分盡。故知。超越亦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及禪根本果五中。見道二修道三為正何況。今論中。說捨五遍知。云言捨五者。謂先離欲。後入見諦。道類智時。得下分盡。捨前五故寶法師釋此文云。准上捨二捨五故知。二論超越忍果。亦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前文言得六者。據次第也。又准此文。俱舍正理皆云捨五。或言捨二。故知。禪根本果。見道二修道三為正婆沙論中。舉評家義云。應作是說。菩薩聖位。決定不得色無色界見道所斷法斷遍知。及色愛盡遍知。總集遍知故。無容修彼斷對治故光法師引此文畢云。見道是道諦。總集斷故。不得第六寶法師引此文畢云。准此評家。依根本地。得五下分結盡遍知。集遍知故。此即是婆沙評家。以後說為正引正理論。云超越人。若依未至捨五得一。謂五下分結盡。若依根本。捨二得一。謂五下分結盡畢云。准此正理同婆沙評家。亦以後說為正引俱舍得捨中云超越人捨五得一。謂五下分結盡遍知。正理云應言依未至定。捨五得一。以依根本。捨二得一故畢云。准此俱舍評見道及忍果。亦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亦以後說為正。此即是文。憑何文意。以前說亦得為正。又於此時。具二緣故。定集遍知。不應此時得第六遍知。此即是理故知。前師全無理趣加之。光法師引婆沙論(六十三)文。明見道果忍果。或云前六遍知。或云前七遍知之二師說畢。判其邪正。作四解釋之中。第三解云。又解。說六說七。俱可為正。說六據體○說七亦據其名。若次第者。據得體說。若超越不還。雖非具得五下分結盡。據得下分名說。故亦說第七。各據一義。並不相違第四解云。又解。說六說七。俱可為正。說六唯緣次第。說七通據超越自判四釋邪正。云雖有四解。後二為勝。就後二中。後解為勝既以超越證人。見道果中。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云第四解為勝故。准而思之。婆沙論。明根本靜慮果二師說中。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云後師說。可為正義也。但於光法師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之進釋者。婆沙論中。述根本靜慮果。雖有前師除第七遍知。後師取第七遍知之二說。論文不判正不故。且據上會見道果二說相違第三釋意會其相違。述前師所以說得第六。不說第七。據能得彼第六體故。後師所以言得第七不言第六。據能得彼第七名故。且奪第六與第七各。五下分中。雖於欲界見修所斷。不得遍知。能斷上界見斷三結。總相而言。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若作此解。各據一義。並不相違許也。強探二說邪正之時。以後師可為正義也。 尋云。會見道果二說相違四釋之中。第三釋。有何過劣於第四釋哉。答。第三釋意。依根本地入見道者。就體見之。得色無色界見道斷遍知云成故。可背婆沙論評家義。故劣於第四釋也。 重尋云。會根本靜慮果二說相違之時。何不述上第四釋意哉。答。次第證者。無依根本地入見道義故。根本靜慮果。取色無色界見道斷遍知云前師說。據次第證者云釋不可作也。故前師云據體得第六遍知。後師云據名得第七遍知之釋外。不可有別會通故以之為盡理釋。不作餘釋也。 重尋云。會見道果二說相違四釋之中。第三第四後二解意。得第七遍知云義邊。其意是同歟。答。第三第四差異者。云說六據體。云說六唯據次第許也。得第七遍知。同據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名之義也。故第三釋。云若超越不還。雖非具得五下分結盡。據得下分名說故。亦說第七。第四釋。云據總相說。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名為忍果也。爰知。見道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之義邊。兩釋所存。其意是同歟。 問。光法師釋根本靜慮果五遍知。引婆沙論二師說。爾者。何師說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俱舍說五。或同婆沙前師。或同婆沙後師付之。依光法師釋。見今論所說。述忍果有六遍知。云謂三界繫見斷法斷六種遍知。不舉五下分結盡遍知。明知。今論意同婆沙論前師。以第二第四第六後二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說云事。若爾。或同婆沙後師之釋意。豈不背今論說哉。 答。見今論文。明根本靜慮果。有五遍知。不云何遍知。故光法師釋俱舍說五。或同婆沙前師。或同婆沙後師。文不別顯隨同無失也。但於今論中。述忍果有六遍知。不舉五下分結盡遍知云難者。依光法師正釋意。且據次第證者說。若能據超越證者。忍果取五下分結盡遍知。有七可云也。何況。今論下段。云言捨五者。謂先離欲。後入見諦。道類智時。得下分盡捨前五故。超越證者。道類智時。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云故。同婆沙論後師說之旨。分明也。故今論前後文。或據次第證者。忍果不取五下分結盡遍知。或據超越證者。道類智時。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云故。且作或同婆沙前師。或同婆沙後師之釋也。然而今論意。遂同婆沙論後師說可得意也。 同。尊者妙音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歟。進云。今論中。述妙音師意。云除順下分結盡遍知。以五下分結盡遍知。不為根本靜慮果也。付之。妙音師意。許根本地道與欲界煩惱為斷對治。五下分結盡遍知。何非彼果哉。是以。彼師意。許欲界見道三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五下分結盡遍知。相例亦可同。加之。顯宗論中。述彼師義云根本靜慮亦欲斷治故。除色無色見道斷遍知。道類智時。總集遍知故。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如何。 答。今論中。依妙音師意。明根本靜慮果中。除五下分結盡遍知。云。除順下分結盡遍知。以彼唯是未至果故。無容修彼斷對治故此文意云。依根本地。入見諦時。不修未至地攝。欲界修惑斷對治故。不得五下分對中為其主欲界修所斷貪嗔二結無為故。根本靜慮果中。除五下分結盡遍知(為言)故光法師釋此文云。依根本地。起見道時。無容修彼未至定中。欲界修惑斷對治故。所以順下分非根本果正理論云。所言八者。尊者妙音說根本靜慮亦欲斷治故。除順下分結盡遍知。以彼唯是未至果故婆沙論(六十二)云尊者妙音說。此有八。謂除第七雜心論云。尊者瞿沙說。有八。除五下分結盡斷知。是未至依果此等諸論之說。同今論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籍。非根本靜慮果云也。但於妙音師意。許根本地道。與欲界煩惱為斷對治云難者。若未至地道。不斷欲界煩惱。根本地道。可斷之故。以根本地道。望欲界煩惱。容有斷對治功能故。彼師意。雖許根本地道。與欲界煩惱為斷對治。實非正斷對治故。以五下分結盡遍知。不為根本靜慮果也。次於彼師意。許欲界見道三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例難者彼師意。許根本地道。與欲界煩惱為斷對治故依根本地。入見道者未來修未至地斷對治道。得欲界見斷三種遍知故。以彼三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也。故今論云。諸有先離欲界染者。依根本地。入見諦時。於欲界繫見斷法斷。許別道引無漏得故。由此亦是彼見道果光法師釋此文云。欲界見斷三種遍知。由此亦是彼根本地。見道果故次於顯宗論文者。依根本地。入見道者。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位。捨前所得遍知名總集。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名故。就名論之。除色無色界見道斷遍知。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云也。重意云。今論等意。依根本地入見道者。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位。不得五下分結中。為其主欲界修所斷。貪嗔二結無為故。根本靜慮果中。除五下分結盡遍知。顯宗論意據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之義故。根本靜慮果中。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也。各據一義。並不相違歟。故光法師釋婆沙論(六十三)中云根本靜慮果。前師除五下分結盡遍知。後師取此之相違云。前師所以說得第六。不說第七。據全得彼第六體故。後師所以方得第七。不言第六。據能得彼第七各。故且奪第六。與第七名。五下分中。雖於欲界見修所斷不得遍知。能斷上界見斷三結。總相而言。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若作此解。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任此解釋。可會通之。 重難云。今論許別道引無漏得故之文。指未來所修未至地斷對治道云事。不可然。妙音師意。許根本地見道。與欲界見惑為斷對治。若爾。現起根本地見道。設雖無所依道。未來修有所作根本地斷對治見道。可得欲界見斷三遍知也。雖同根本地見道。望現起道。以未來所修道。名別道也。何況。指未來所修。未至地斷對治道哉。 答。妙音師意。以根本地道。望欲界煩惱。有斷對治者。據容有義論之也。理實而言。根本地道。不斷欲界煩惱。故未來修。未至地斷對治道。得欲界見斷三遍知也。根本地道既無斷欲界煩惱之義。何修之得欲界見斷三遍知哉。故勘正理論(五十六)文。妙音師意。難根本地果。有五遍知云正義云。豈不依止根本靜慮入見諦時。亦修未來依未至地。欲斷治道得斷治故。亦應證彼欲見斷法斷。無漏離繫得。寧說根本唯得五果以難文思彼師意。依根本地。入見道者。未來修未至地欲界斷對治見道。得欲界見斷三遍知云事。自被知之事。 問。論文云。且由三緣立六忍果爾者。寶法師如何釋此文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其實忍果。亦通第七付之。論文既云且由三緣立六忍果。定可限見道位六遍知。五下分結盡遍知。由四緣立之。何可判亦通第七哉。是以。光法師釋由三緣立見道六忍果。泰法師釋。亦以同之。若爾。寶法師今解釋。豈不背論文哉。 答。依根本地。入見道人。第十六心。得不還果位。得五下分結盡遍知。故為顯第七遍知。亦通忍果之義。釋其實忍果亦通第七。非無其謂也。但於且由三緣立六忍果。之論文者。寶法師會之云。據次第說故。言忍六也。次於光法師等釋者。彼任論現文故會通同前。 重難云。五下分結盡遍知。由四緣立之。前三緣外。加越界緣也。故論文云。具由四緣。立三智果謂於前三。加越界故若爾。由三緣所立遍知中。何可舉五下分結盡遍知哉。 答。論文云且由三緣立六忍果。述具由四緣立三智果。六遍知許云忍果。第七遍知偏名智果。唯據次第證者論之。故為顯超越證人。忍果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之義。云其實忍果亦通第七也。更非遮立五下分結盡遍知。亦由越界緣之義也。 問。寶法師意。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可由越界緣耶。答。必可由越界緣也。兩方。若必由越界緣者。超越證人。凡夫位。雖越欲界。無得遍知。立五下分結盡遍知。何可由越界緣哉。是以。寶法師釋且由三緣立六忍果之論文云。其實忍果亦通第七若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由越界緣者。由三緣遍知中。寧可舉之哉。若依之爾者。論中。明立後三遍知云。具由四緣立三智果。謂於前三。加越界故如此文者。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可由越界緣如何。 答。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可由越界緣也。故今論中。或云具由四緣立三智果。謂於前三加越界故或云越果得果故。二處集遍知正理論(五十六)中。或云若越界時。四緣方具。隨應彼斷。得遍知名或云唯於二處。具足二緣。謂得果時。亦即越界故。阿羅漢。及不還果。集所得斷立一遍知。爾時總起一味得故顯宗論說。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六十二)云。離彼第九品染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名滅雙因。先滅八品因。今滅第九品因。故亦離俱繫。先離八品繫。今離第九品繫。故既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并永度欲界。具五緣故。彼所斷及前斷名第七遍知。謂五順下分結盡遍知雜心論云。得果及度界。二處斷知集任此等論判。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由越界緣云事。炳然也。設雖寶法師意。可背諸論誠哉但於超越證人。凡夫位。雖越欲界。無得遍知云難者。凡夫位。雖有越界緣無得無漏斷得。及缺第一有緣故。不立遍知也。次於寶法師。其實忍果。亦通第七之釋者。忍果遍知。不限見道位六遍知。若據超越證者。亦能第七五下分結盡遍知(為言)故釋具由三緣立六忍果之論文。會其實忍果。亦通第七。據次第說。故言忍六。解具由四緣立三智果。謂於前三。加越界故之論文。引婆沙論。應作是說。菩薩聖位。決定不得色無色界見道所斷法斷遍知。及色愛盡遍知。總集遍知。故。無容修彼對斷治故之文畢。問准此第七亦有忍果因何但言忍果六也。答建立門唯據次第。故言智果三。忍果六也。案此等釋意。只欲成五下分結盡遍知。亦通忍果之義。更非謂不由越界緣。全無相違。 重難云。若立五下分結盡遍知。必由四緣者。何故論中。難雜心師。立離俱繫緣。云此離俱繫與雙因及越界緣用無別故哉。准而思之。立五下分結盡遍知之時。滅雙因緣。與越界緣。用無有別。明知。立五分結盡遍知不必由四緣云事。是以。寶法師。釋越界緣云。修道煩惱。不緣此故。修道遍知以染不染無為為體。雖斷雙因等。由有同類煩惱未斷。斷相不顯。不立遍知而滅欲界修惑雙因之時。於欲界煩惱中。無有未斷之類滅雙因外。何可立越界緣哉。 答。就欲界論之者。滅修惑雙因之時。於欲界煩惱中。無有未斷之類。故滅雙因外。立越界緣。雖似無其用。就色無色界見之者。各滅下三地雙因之時。未越界故。越界緣外。立滅雙因也。色無色界。既如此故。欲界之中。滅雙因外。立越界緣也。 問。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位。可具得無漏斷得緣耶。答。可具得無漏斷得緣也。 兩方。若具得無漏斷得緣者。披光法師解釋。云此先離欲。至苦類智集法忍時。雖復已得見苦所斷無漏斷得。見集所斷無漏斷得。猶未成故。不立遍知。如此釋者。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位。不具得無漏斷得緣若依之爾者。若智已生。集智未生位。於見苦所斷煩惱離繫。已得無漏得。豈不具得無漏斷得緣哉。 答。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位。於見苦所斷煩惱離繫。已得無漏得故。可具得無漏斷得緣云事。道理炳然也。故見光法師解釋云。若聖位中至苦類忍現行以前。雖有已得無漏斷得。即是次前苦法智時。無漏斷得。未缺有頂。未滅雙因此釋意云。入聖之後。至苦類忍現行以前位。有苦法智時。無漏離繫得故。雖有得無漏斷得緣。未有頂滅雙因之二緣。故不立遍知(為言)但於光法師。此先離欲。至苦類智集法忍時等之釋者。於所斷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不具得無漏斷得緣故。不立遍知云也。重意云。先離欲人。至苦類智集法忍位。於已斷苦諦所斷煩惱離繫。雖得無漏得。於已斷集諦所斷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故。無漏斷得緣闕。不立欲界見苦集斷遍知(為言)欲界見苦集所斷煩惱離繫。合立第一遍知故也。 問。婆沙論(六十二)中云。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名滅雙因光法師引此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滅謂入過去。生謂體現在前。非生滅相付之。依光法師初釋。披婆沙論(六十三)現文。述九遍知得捨云。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無捨得一(乃至)道類智忍滅。道類智生時。若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亦無捨得一。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捨五得一而得捨據得論之。定知。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者。集法忍現在前。集法智在未來生相位云事如何。 答。今論。至苦類智集法忍位。雖亦缺有頂。猶未滅雙因。未滅見集斷諸遍知因故之文。集法忍現在前位。未滅雙因故光法師以此論文。對婆沙論。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名滅雙因之說。解其相違。作二釋中。初釋意。任今論文。會婆沙論說。集法忍滅入過去。云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現在前。云集法智生釋也。但於疑難之旨者。第二釋。聊簡之趣也。初釋意異之。滅者滅入過去。生者體現在前得意也。生滅之言。有二義邊。故光法師作二解釋。俱有其謂也。 問。婆沙論意。集法忍現在前位。云第一遍知緣悉具之忍歟。答。可有二義邊也。 兩方。若悉具之者。集法忍現在前位。於集法忍所斷煩惱。非已斷不成就立第一遍知緣。何悉具之哉。是以婆沙論中。明苦法智忍。乃至集法智忍位。不成就遍知云。四緣五緣。俱未具故如此文者。集法忍現在前位立第一遍知緣。不悉具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今論。至苦類智集法忍位。雖亦缺有頂。猶未滅雙因之文。對婆沙論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名滅雙因之說。作論各別之釋。如此釋者。婆沙論意。集法忍現在前位。立第一遍知緣。悉可具之如何。 答。集法忍現在前位。立遍知緣不悉具之。故不立遍知云事。俱舍。婆沙。兩論一同之義也。故今論。云至苦類智集法忍位。雖亦缺有頂。猶未滅雙因。未滅見集斷諸遍行因故婆沙論中。明九遍知成就不成就相。云不成就者。謂苦法智忍。乃至集法智忍位。此五心頃於見修道九種遍知。皆未成就。四緣五緣俱未具故但於光法師。論意各別之釋者。今論意。集法智位。雙因煩惱非得現在前。彼煩惱不成就時。得滅雙因(為言)婆沙論意。集法忍位。雙因煩惱非得在生相彼煩惱得不可續起之義決定故。滅雙因在生相得滅雙因云也。非謂云爾故集法忍位。建立遍知歟。 重難云。婆沙論意集法忍位。得滅雙因者。何云四緣五緣俱未具故不立遍知哉。 答。正具四緣事集法智位也。所斷煩惱。已斷不成就。於彼無為。得無漏得。現在前時。具足論緣。建立第一遍知也。集法忍位。彼煩惱得。現在前。未滅雙因故。不立遍知也。重意云。依集法忍力。彼煩惱非得生相起故。且具滅雙因釋許也。實不成就滅雙因故。其緣不具。不立遍知也。 重難云。俱舍。婆沙。兩論意同。集法忍位。不立遍知者。何云論意各別哉。答。集法忍位。不立遍知事。兩論意雖同。今論意。彼所斷煩惱已斷不成就位。云缺有頂。云滅雙因婆沙論意正斷彼煩惱位。云缺有頂云滅雙因。是其兩論意各別也。故光法師釋云。又解。論意各別俱舍據不成名缺。不成名滅。婆沙據斷名缺。據斷名滅。若作此解。生謂生相。滅謂滅相文意顯也。 問。論中敘雜心師說云。有立離俱繫。亦是一緣故。立遍知緣總有五種爾者。論主意如何破此義耶。進云。今論中。破此義云。此離俱繫與滅雙因及越界緣用無別故付之。滅雙因者。廣互相應俱有。離俱繫者。只由惑品能繫。其義既異。何難用無別故哉。是以。見光法師解釋云。能起名因能縛名繫加之披婆沙論文。三緣之外。別舉離俱繫緣。若爾論主意。有何深由。背本論所說。可難用無別故哉。 答。以離俱繫緣。對滅雙因。及越界。難用無別故之意者。理實而言。能起名因。能持名界。能縛名繫。故雖三用異。以用從體之時。煩惱一體。有此三義故。難用無別故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此離俱繫。與滅雙因。及越界緣。用無別故。理實而言。用亦有別言無別者。以用從體故言無別。繫體狹唯是隨眠。因體界體寬亦通餘法。言因言界。亦攝繫故。雖復能起名因。能持名界能縛名繫三義有異。繫無別體而不別說。但於婆沙論中。三緣之外。別舉離俱繫緣云難者。體用別論之時。離俱繫緣。與滅雙因及越界緣其用異故三緣之外。別立離俱繫緣。無其過也。 重難云。雖諸越界位。皆滅雙因。四靜慮及四無色中。各滅下三地雙因之時。非皆越界。故滅雙因外。別立越界緣者。雖諸越界位。皆離俱繫。四靜慮及四無色中。各離下三地俱繫之時。非皆越界。故越界緣外。何別不立離俱繫緣哉。 答。此離俱繫與滅雙因。及越界緣。用無別故者。離俱繫緣與滅雙因。及越界緣。相對判其同異之時。四靜慮及四無色中。各滅下三地雙因之外。各離下三地俱繫之義。不可有滅第四靜慮雙因越色界。滅非想非非想處雙因越無色界之外。離第四靜慮俱繫。離非想非非想處俱繫之義。不可有。故滅雙因。及越界緣外不可立俱繫緣云也。重意云。及越界緣用無別故者。就色界越無色界位論之也。滅雙因及越界緣。取合為一方。此外不可有離俱繫之義(為言)非謂離俱繫與越界緣相對寬狹是同也。 問。正理論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歟。答。可為根本靜慮果也。兩方。若為根本靜慮果者。披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五十六)文。問若依根本。入正決定。道類智時。彼所有斷。亦得順下分斷遍知名者。寧許根本果。唯有五遍知。答唯色無色界見斷法斷。得彼遍知名。故無有失。重問何緣唯此亦得彼名。答。又先俗道所斷下分。今聖道力。令永不生。故彼所得斷。假說為此果。今實不得欲斷遍知。今兩重問答意無諍五下分結盡遍知。實非根本靜慮果。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六十三)評家意。許菩薩得五下分結盡遍知明知。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云事。若爾。正理論意。豈可背婆沙論評家義哉。 答。正理論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可云也。故寶法師引正理五十六得捨中。云超越人。若依未至。捨五得一。謂五下分結盡若依根本捨二得一。謂五下分結盡畢云。准此正理婆沙評家。亦以後說為正。及許見道忍果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也。正理論意。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根本靜慮果之旨。此釋炳然也。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兩重問答之文者。理實而言。依根本地。入見道人道類智位。總位斷故。雖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一不得欲界修所斷貪嗔二結無為。之為其主。二於五下分結盡無漏離繫得。不具得故。且云今實不得欲斷遍知也。故光法師。釋唯色無色見斷法斷。得彼遍知名故無有失之文云。於彼遍知。唯得少分上界見斷法斷。為下分盡遍知。一則不得其主。二則得不具足。故不說也。 重難云。勘正理論(五十六)文。雖述先離欲染。依未至定。入見諦者。道類智忍時。捨五遍知。依根本地。入見諦者道類忍時。捨二遍知之旨。未云得一遍知。寶法師加得一之言。引為證據事難思哉。 答。今論述捨五遍知。云言捨五者。謂先離欲。後人見諦。道類智時。得下分盡。捨前五故。正理論(五十六)中。難此文云。又應簡言依未至定。入見諦者。若依根本入見諦者。於欲界斷。不得無漏離繫得。故不得欲界見斷法斷三種遍知。非先不得可言今捨此難破意今論云得不下分盡捨前五故之處許之。可云先離欲染。依未至定。入見諦者。若依根本地。入見諦者。道類忍時。捨二遍知。故破事得五下分結盡一遍知之義許之故。任決定容有之理。寶法師加得一之言。引為證據也。故光法師難正理論今文云。又云應簡言者。亦不須簡。言捨前五。顯依未至。若依根本。即捨二得一。 問。於第四靜慮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可得色受盡遍知耶。答。不可得色愛盡遍知也。兩方。若得色愛盡遍知者。即於第四靜慮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也。何可得色愛盡遍知哉。是以。於非想非非想處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無得一切結盡遍知。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六十三)中。述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者。得色愛盡遍知位。舉評家義云。應作是說。彼定從果。起勝進道。現在前時。方乃得此色愛盡遍知此文意。從果起勝進道。初得色愛盡遍知見。知於第四靜慮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得之云事如何。 答。以色界一切修所斷煩惱離繫。雖為色愛盡遍知體。離第四靜慮下下品修所斷煩惱之時。於彼色界一切修所斷煩惱離繫立色愛盡遍知名故於第四靜慮煩惱離繫未得無漏得位。不可云得色愛盡遍知也。故婆沙論(六十二)中。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色界一切修所斷結盡。皆是色愛盡遍知。然斷下下品結時。得遍知名。先時不立色愛心遍知名也。但於婆沙論文者。正得色愛盡遍知名。雖斷第四靜慮下下品修惑位。以色界一切修所斷煩惱離繫。為色愛盡遍知體。故舉於色界修所斷煩惱離繫。得始無漏得。云彼定從果起勝進道。現在前時。簡道類智時。得色愛盡遍知等云異師說也。 問。退位捨遍知。唯限起惑退位歟。答。唯可限起惑退位也。兩方。若唯限起惑退位者。未離色染。退法種姓人。修練根。作思法種姓。離色界染之後。起無覆無記心。退思法種姓之時。可捨色愛盡遍知。何唯限起惑退位如何。 答。廣勘俱舍。正理(五十六)顯宗(二十八)婆沙(六十三)雜心等。諸論說。尋遍知捨緣。述退位捨遍知。唯舉起惑退位。定知。種姓退時。不捨遍知云事。但於疑難之旨者。未離色染。退法種姓聖者。修練根作思法種姓。離色界染之後。起無覆無記心。退思法種姓之時。可得退法種姓所攝。未曾得色界煩惱。能治無漏道故。於色界修惑離繫。得無漏得。故不可捨色愛盡遍知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八十六)文。云諸未曾得聖道。唯勝進時得故。得未曾得聖道。唯限勝進時。何云種姓退時。得退法種姓所攝。色界煩惱。能治無漏道哉。 答。退法種姓所攝。色界煩惱。能治無漏道。望其時體見之實雖未曾得。劣種姓所攝無漏道故。其分齊不超曾得類故種姓退時得之更無相違也。 此事委細之旨。第二十五卷抄。記錄之畢。可引見之。 問。聲聞乘人。證阿羅漢果時。捨一種遍知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當論疏中。不見有此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九十)中。問若已離第三靜慮染第三靜慮及下三地。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彼不起後向。命終往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彼成就何樂根答此問云。彼於上地。若得自在。當練根時。亦能修上無漏樂根此文意。於上地得自在人。練根之後。不起勝果道。可有生上界之義若爾。今此人證阿羅漢果之時。唯可捨五下分結盡遍知也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言捨二者。謂諸不還。從色愛盡起欲纏退。及獲得阿羅漢時。證阿羅漢果時。捨五下分結盡。色愛盡二種遍知見。故不可有捨一種遍知之義也。正理(五十六)顯宗(二十八)婆沙(六十三)雜心等諸論說。其意同之。但於婆沙論文者。於上地得自在者。成就上地果道所攝無漏樂根故。不可違定成樂根之說云許也。非不許必起勝果道之理歟。 問。正理論意。獨覺於凡位所斷下三靜慮惑上。必起勝果道云義。引何文證之耶。進云。正理論(五十六)云。說聖者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定成樂根。及說聖者生於無色定。有色貪盡斷。遍知得故付之。獨覺無有生上界義何以今文證此義哉。 答。獨覺雖無生上界義。聲離於凡位所斷惑上。必起勝果道云事。本論中。說聖者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定成樂根故以之為證也。而正理論(五十六)中。云謂聲聞獨覺。無自在功力。能超間起諸對治道。欲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行。方能證故。二乘同有欲證後道。必藉前道之義故。准聲聞於凡位所斷惑上。必起勝果道證。獨覺亦於凡位所斷惑上。必起勝果道之義也。 問。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修練根者。必可起勝果道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必勝果道者。婆沙論(九十)中。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修練根者。於上地得自在。當練根時。能修上無漏樂根。於上地不得自在。得果已必起勝果道。修上無漏(文取意)如此文者。於上地得自在者。不必起勝果道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餘處解釋中。引婆沙論(百二十二百三十二百三十四)有漏道證不還果聖者。生無色界。云不必起勝果道之二說畢。自判正不云。今詳二說。後說為正准此釋思之。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修練根者。必可起勝果道也如何。 答。此事雖有學者異義。且可存必起勝果道云義也。其故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五十六)。云謖聲聞獨覺無自在功力。能超間起諸對治道。欲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行。方能證故。二乘聖者無自在功力。欲證後道。必藉前道故。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修練根者。必起勝果道。可生上界也。是以。寶法師所引婆沙論(六十三)中。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入正性離生。道類智時。得第三果者。必起勝果道。生第四靜慮或無色界准得果思練根。其義可同。何況疑難之中。所被出寶法師餘處。今詳二說後說為正之釋。亦其潤色也。但於婆沙論文者。見彼一段問答。問若已離第三靜慮染。依第二靜慮及下三地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彼不起後向。命終往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彼成就何根。答之。彼於上地。若得自在。當練根時。又能修上無漏樂根者。當練根時。得果道攝漏樂根故。不可違本論。聖者生遍淨以上。決定成就無漏樂根云說云也。非謂云爾故不起勝果道。有上生義。只先顯成就果道攝無漏樂根之義許也。設於上地。不得自在。彼得果已。亦必起勝果道。修上無漏。然後命終者。於上地。不得自在者。練根時。得果已。亦必起勝果道。故不可違本論說(為言)亦必起勝果道之亦言。於上地。得自在者。起勝果道之旨。自所聞也。是故。聖者生遍淨土。決定成就無漏樂根。成就喜根。准此應知者。結釋上義也。如此聊簡一段論文之時。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婆沙論(百六十九)中。述聖者生無色界。必成就無漏四靜慮云。其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者。有說彼得果已。必起勝果道。修無漏四靜慮。然後命終生無色界。有說彼練根時。即亦修上無漏靜慮。是故無過此第二有說意。同第九十卷文。有學聖者。依下地修練根時。得上地果道。無漏四靜慮者。雖不起勝果道生無色界必起勝果道云義。豈不背此文哉。以此文還思第九十卷說。彼於上地。若得自在當練根時。亦能修上無漏樂根者。於上地得自在者。當練根時。得修上地無漏樂根。雖不起勝果道。可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會通之旨。更不□文哉。答。婆沙論二說。非相違義。第二有說意。於上地。得自在者。當練根時。亦得修上地果道攝無漏靜慮之旨。顯許也。全非遮必起勝果道之理也。第九十卷文會通之趣。如前成之。又有別義如十講抄可引見之。 問。正理論意。麟喻獨覺。於下三靜慮修惑離繫。可得無漏得耶。答。不可得無漏得也。兩方。若得無漏得者。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人。依第四靜慮所起聖道也。於下三靜慮修惑離繫何可得無漏得哉若依之爾者。披正理論(五十六)文云。諸有先離無所有染。入聖道者。唯除菩薩。餘亦定於二界一切修斷離繫。得無漏得。彼皆必於二界修斷自果勝道遍現在前光法師釋此文云。謂如先離八地染者。隨依何地。得不還已。必於七地一一品中。皆起無間及解脫隨何品道起。得彼離繫得任此等定判。麟喻獨覺。於下三靜慮修惑離繫。得無漏得如何。 答。二乘無有超越功力。欲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故。故麟喻獨覺。依第四靜慮。於凡位所斷七地修惑一一品中。雖起無間解脫二道。第四靜慮無漏道。非下三靜慮對治道故。於下三靜慮修惑離繫。不得無漏得也。是以。婆沙論(百五十八)云。初靜慮見修所斷法無漏離繫得三地攝。第二靜慮見修所斷法無漏離繫得四地攝。第三靜慮見修所斷法無漏離繫得五地攝。但於正理論文者。凡位離無所有處以下煩惱。入見道後。於色無色界下七地。已斷修惑上。起勝果道事。亙麟喻部行聲聞之三類。其中麟喻依第四靜慮。起勝果道故。下三靜慮修惑離繫。雖不得無漏得。餘部行及聲聞。隨其所應。於下三靜慮修惑離繫。得無漏得。故總見此三類。云二界一切修所斷離繫。得無漏得也。光法師。必於七地一一品中。皆起無間及解脫道。隨何品道起。得彼離繫得之釋。准之可會也。非謂麟喻獨覺。於下三靜慮修惑離繫得無漏得。全無相違也。 問。光法師意。麟喻獨覺。可得色愛盡遍知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以此准知。獨覺亦得色愛盡遍知付之。麟喻獨覺。依第四靜慮一生成覺之人也。何可起下三靜慮能治道。得無漏離繫得哉。若不得下三靜慮無漏離繫得者。如何亦可得色愛盡遍知哉。是以。婆沙論中。明獨覺學位成就遍知云。部行喻者。如聲聞說。麟角喻者。如菩薩說而菩薩不得色愛盡遍知者。婆沙論評家義也。明知。麟喻獨覺。不得色愛盡遍知云事如何。 答。見正理論(五十六)文。云諸有先離無所有染。入聖道者。唯除菩薩。餘亦定於二界一切修斷離繫。得無漏得。彼皆必於二界修斷自勝果道。遍現前故。唯除菩薩。餘二乘人。凡位離無所有處煩惱。入見道者。於凡位所斷色無色界下七地修惑上。必起勝果道云故。麟喻獨覺可得色愛盡遍知也。故光法師引此文畢云。應言獨覺極速疾者。一百六十心取果。一百五十九是向。一心是果。向中唯得不還。不聞更得餘果。以此准知。獨覺亦得色愛盡遍知但於麟喻獨覺。依第四靜慮一坐成覺故。不可起下三靜慮能治道。得無漏離繫得云難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謂聲聞獨覺。無自在功力能超間起諸對治道。欲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行。方能證故。二乘聖者。無自在功力。欲證後道。必藉前道。故先起下三靜慮勝果道為加行。可起第四靜慮以上勝果道。故依第四靜慮擬擬起下三靜慮勝果道故。可得色愛盡遍知也。重意云。依第四靜慮起之故。下三靜慮修惑離繫。實雖不得無漏得。既起下三靜慮勝果道故。有無漏離繫得。成得色愛盡遍知云也。次於婆沙論麟角喻者如菩薩說之文者。麟喻獨覺見道位。不得欲界三遍知。及色無色界見道斷遍知事。同菩薩故。徒多分云如菩薩說也。見婆沙論處處之文。置如言讓之。置亦爾言例之。就大旨論之常事也。始不可疑之歟。 重難云。依第四靜慮。起下三靜慮勝果道云事。甚難思。上地無漏道。非下地能治云事。性相之所定也。何可有此義哉。以此理思之。彼皆必於二界修斷自勝果道。遍現前故者。第四靜慮聖道無間。起下三靜慮有漏心畢。其後從初靜慮。次第容起下三靜慮勝果道也。麟喻獨覺。一百六十心成覺者。就無漏心論之也。次。會婆沙論。麟角喻者。如菩薩說之文事。不可然。其義全同之時。豈如言也。就大旨置如言云事。尤以有疑。其例證亦在何處哉。 答。上地無漏道。非下地能治云事。非始所諍。性相之所定。是必然也。今就擬擬道。依第四靜慮。起下三靜慮勝果道云也。例如得果位擬擬。修前品無間解脫道也。次。麟喻獨覺。一百六十心中間起有漏心云義。不可然。婆沙論中。外國諸師。菩薩學位得滅盡定。三十四念中間起滅盡定入出心云義。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意。破不許之。此亦可爾哉。次。就大旨。置如言。置亦爾言事。其例非一。如彼婆沙論(九十一)中。或云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部心。緣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五部心。例云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或云成就眼根乃至信等五根斷道者。諸結所結。乃至諸纏所纏。亦如前成就意根滅者說等也。 聖禪僧都。今按義云。麟角喻者。如菩薩說者。就前七遍知論之也。以何知之者。見婆沙論一段之文。上云部行喻者。如聲聞說。麟角喻角。如菩薩說畢。下初問菩薩聖位。決定不得色無色界見道所斷法斷遍知。及色愛盡遍知若菩薩不得色愛盡遍知云事。自本定置者。何始可發此問哉明知。菩薩不得色愛盡遍知云事。上未定置也。故讓如菩薩說。就前七遍知論之也。重意云。上文若云菩薩不得色愛盡遍知畢。讓麟角喻者。如菩薩說者。此文實為難會。而上未述菩薩不得色愛盡遍知之旨。故就前七遍知。云如菩薩說。被得意也。 重難云。麟角喻者。如菩薩說者。就前七遍知論云事。猶未取信。見婆沙論文。問獨覺學位。為成就幾。答麟角喻者。如菩薩說。泛就獨覺學位。所成就遍知。問答之也。何云狹就前七遍知論之哉。 答。麟角喻者。如菩薩說者。就前七遍知論之故。獨覺得不得色愛盡遍知。婆沙論中不見故。光法師引婆沙論(六十三)應作是說。菩薩聖位。決定不得色無色界見道所斷法斷遍知。及色愛盡遍知。等之文畢。問獨覺云何。答。應如超越聲聞依根本者說也若婆沙論文。獨覺得不得色愛盡遍知。分明見者。何可及光法師私問答哉。爰知。麟角喻者。如菩薩說者。就前七遍知論之云事。 問。菩薩可得不還果耶。答。可有得不得二義邊也。兩方。若得不還果者。菩薩經三祇百劫修行所欣求無上菩提也。更不可云得下劣不還果哉。是以。光法師明獨覺相。雖述向中唯得不還全不云菩薩得不還果哉。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處處之文。菩薩可得不還果如何。 答。思此事可有二義門也。若據超越聲聞。得不了還果之位云之者。菩薩道類位得不還果可云也。菩薩道類智位。總集所得無為。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事。具越界得果二緣故也。其得果緣者。豈非得不還果哉。是以。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六十三)評家意。破僧伽筏蘇菩薩。道類智位。得色愛盡遍知云義云。無一念頂得果向故云其得果是亦不還果也。或(六十六)有餘師意。述不還阿羅漢二果名實義果云。謂後二果。一切聲聞獨覺大覺。皆證得故或(百五十三)明菩薩名滿學者云。此依根滿者滿而說。不說定滿。斯有何過。此等論文。菩薩得不還果云事。分明也。若據四向四果之階級論之者。菩薩是一向一果之人。故不可云得不還果。故光法師。釋麟喻獨覺。得色愛盡遍知云。應言獨覺。極速疾者。一百六十心取果。一百五十九是向。一心是果。向唯得不還。不聞更得餘果麟喻既如是。菩薩例可同。重意云。麟喻獨覺。亦一向一果之人。故總標向中當超越聲聞。得不還果之位。故云得不還也。菩薩例之。一向一果之人。故不可云得不還果也。大有此二義門故兩方疑難。更非相違也。 問。可有捨四種遍知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今論中。述捨一二五六。無此義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六十三)文。云根本靜慮果。有二師說中。前師意。以第二第四第六。及後二遍知。為根本果。以五下分結盡遍知。不為根本果若爾。依根本地。入見道人。離色界染。可成就色無色界。見苦集斷遍知。見滅斷遍知。見道斷遍知。色愛盡遍知四種。今此人證阿羅漢果位。可捨四種遍知也如何。 答。設雖何論意。不可有捨四種遍知之義也。彼依根本地。入見道人。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位。總集色無色界。見苦集斷。見滅斷二種遍知。得五下分結盡一種遍知故。今此人證阿羅漢果位。可捨五下分結盡。色愛盡二種遍知也。故今論云。言捨二者。謂諸不還從色愛盡。起欲纏退。及彼獲得阿羅漢時正理論(五十六)文。顯宗論(二十八)說。全亦同之。婆沙論(六十三)云。離非想非非想處第九品染。金剛喻定滅初盡智生時。捨二得一。謂捨五順下分結盡。及色愛盡遍知。得一切結盡遍知雜心論云。得阿羅漢果捨二任此等諸論說。證阿羅漢果位。捨五下分結盡。色愛盡遍知云故。不可有捨四種遍知之義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前師意。以第六遍知。為根本果。以五下分結盡遍知。不為根本果云難者。前師意。據得其體論之故。根本果。取色無色界見道斷遍知。不取五下分結盡遍知也。若據得其名云之總集色無色界。見苦集斷。見滅斷二種遍知。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名云事。自本所許之。故全非相違也。故光法師。會今此二說相違云。前師所以說得第六。不說第七。據全得彼第六體。故後師所以言得第七。不言第六。據能得彼第七名。故且奪第六。與第七名。五下分中。雖於欲界見修所斷不得遍知。能斷上界見斷三結。總相而言。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若作此解。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問。根本地攝不還果聖者。捨五下分結盡遍知。唯限得一切結盡遍知位歟。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限彼位者。捨五下分結盡遍知。非一准。何可限彼位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尤可限彼位也。是以。婆沙論中。可限彼位如何。 答就顯性相云之者。根本地攝不還果聖者者。是超越證不還故。不可有退果之義。故捨五下分結盡遍知。唯可限得一切結盡遍知位也。但退法種姓人。預流一來果位。修練根作思法種姓之後。離欲界染。第九解脫位。入根本地。證不還果者。可名根本地攝不還果聖者。若爾。今此人退思法種姓之時。依退位不得未曾得聖道云義意者。退法種姓所斷欲界煩惱。能治無漏道。其體未曾得。種姓退時。不可得之。故退不還果。可捨五下分結盡遍知歟。若存此位結構今論義者。退位得不得未曾得聖道者。古來學者之異義也。審定後可會通之歟。 問。已離色染聖者。修練根時。可捨色愛盡遍知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捨色愛盡遍知者。已離色染聖者。修練根時。成就色界修惑離繫。何可捨色愛盡遍知哉。是以。今論等中。述遍知得捨之時。不云彼位捨色愛盡遍知哉。若依之爾者。彼位既於色界修惑修離繫。捨無漏得。不還得之。定知可捨色愛盡遍知也如何。 答。云此事雖有學者二義。且可存不捨色愛盡遍知云義也。其故廣勘俱舍。正理(五十六)顯宗(二十八)婆沙(六十三)離心等諸論說。尋遍知捨緣。不過起惑退及勝進二位。所謂一退煩惱捨無為位。退時捨是也。二得異名失本名時捨是也。而已離色染聖者。修練根時。非捨無為。亦不失本名。何可捨色愛盡遍知哉。但於彼位既於色界修惑離繫。捨無漏不還得之。定知。可捨色愛盡遍知云難者。修練根得勝種姓時。於色界修惑繫自本有有漏得。故不捨彼離繫。雖捨劣種姓無漏。得勝進位故。有無漏得成不捨色愛盡遍知可云也。彼光法師餘處(二十四)解唯得靜慮利果聖道。上惑離繫應皆不成之論文云。於八地中。下五離繫。可言有無漏得。上三無色煩惱離繫。應皆不成任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之理。於四靜慮煩惱離繫。實雖不得無漏得。得果道攝無漏故。於四靜慮煩惱離繫有無漏得成三。下五煩惱離繫。可言有無漏得也。加之。光法師餘處。述分離有頂地染。修練根時。於有頂地煩惱離繫。雖無有漏無漏得。彼地煩惱。不成就故。引正理論云。此二雖無斷得。而勝進故。遮惑得生准此等釋思之。已離色染聖者。修練根時。於色界修惑離繫。雖無無漏得。勝進位故。不捨色愛盡遍知可云也。 問起已斷煩惱。退不還果時必可捨色愛盡遍知耶。答。不必捨之也。兩方。若必捨之者。婆沙論中。不必捨之若依之爾者。既起已斷煩惱。退不還果時也。必可捨色愛盡遍知。是以。起已斷煩惱。退阿羅漢果時。必捨一切結盡遍知例可同如何。 答。見婆沙論(六十一)文云。問退阿羅漢果位預流果時。名退不還一來果不。答亦名退彼所以者何。住彼下故。如人從彼第三層舍隨至于地。彼人亦說。隨初二層。此亦如是任此文。阿羅漢果聖者。起欲界修所斷前八品煩惱。隨其所應退住預流一來二果時。可云退不還果也。若爾。證阿羅漢果時。已捨色愛盡遍知故。此時不可云捨色愛盡遍知。故起已斷煩惱。退不還果時。不捨色愛盡遍知之義可有也。但於起已斷煩惱。退阿羅漢果時。必捨一切結盡遍知云例難者。起已斷煩惱。退阿羅漢果時。無先捨一切結盡遍知之義。故退阿羅漢果時。必捨一結盡遍知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有說意。依六地道類忍滅。道類智生時。捨五遍知。得五下分結盡遍知爾者。今此有說意。同誰人義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前師非正。同妙音故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婆沙論(六十三)所說。述尊者妙音說。此有八。謂除第七。妙音師意根本靜慮果。除五下分結盡遍知定知。依後五地。道類忍滅。道類智生時。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云有說意。不同妙音師義云事如何。 答。妙音師意。依後五地。見道現在前時。修欲界斷對治道。得欲界見所斷結盡三遍知定故今論中。述妙音師義云所言八者。尊者妙音說。根本地。亦與欲界諸煩惱等。為斷對治。諸有先離欲界染者。依根本地。入見諦時。於欲界繫見斷法斷。許別道引無漏得故。由此亦是彼見道果爰知。婆沙論。有說意。依後五地。道類忍滅。道類智生時。捨五遍知者。同妙音師義云事。光法師釋前師非正同妙音故。後五亦修欲斷對治。尤有其謂也。但於婆沙論中。述尊者妙音說。根本靜慮果。除五下分結盡遍知云難者。依根本地。入見道人第十六心位。若據得其體云之。以色無色界見道斷遍知。為其果。除五下分結盡遍知。若據得其名論之。以五下分結盡遍知為其果。除色無色界見道斷遍知。是據邊邊義門。更非相違二說也。故光法師。會婆沙論二師說云。前師所以說得第六不說第七。據全得彼第六體。故後師所以言得第七。不言第六。據能得彼第七名。故且奪第六。與第七名。五下分中。雖於欲界見修所斷。不得遍知。能斷上界見斷三結。總相而言。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若作此解。各據一義。並不相違正理。顯宗兩論。雖同一師所造。明根本靜慮果之時。正理論云除順下分結盡遍知。顯宗論云除色無色見道斷遍知。非相違義云事。以之可知也。故婆沙論中。述尊者妙音義。根本靜慮果。除五下分結盡遍知之文。且據得其體之門。故全非相違也。 問。染污心不現在前位。可有退煩惱義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要起煩惱現在前時。乃成退失勝功德故。見光法師解釋。或至現在名退云釋為勝。明知。染污心不現在前位。不退煩惱云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明異生位。無分離染命終義云。彼命終心。勢力劣故。先所斷結。已得成就如此文者。離染異生。住無覆無記心。命終之時。豈先所斷結。已得成就之義哉。 答。此事雖有學者異義。且可存染污心。不現在前位。不退煩惱云義也。其故見婆沙論文。述評家義云。要起煩惱。現在前時。乃成退失勝功德故。此說退位勘光法師處處之釋。當卷。解言得一者○及從無學。起色纏退。言得二者。謂從無學。起無色界諸纏退時之論文。作或至彼品善得。不至生相。將現在前名退。如得捨門據將說故。又解。不可皆例齊之二釋畢。難初釋成後解云。文中既言起纏。明知。或至現在名退。或至生相。現在猶成彼品善法。何名得退。後解為勝餘處釋退必起過之論文云。退必起過起惑退故。任此等定判。染污心不現在前位。不退煩惱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彼命終心。勢力劣故等之分者。分離染異生。住無覆無記心。欲命終時。由命終心勢力微劣。命終心以前位。起煩惱退先所斷結。故異生位。無分離染命終者也。 重難云。會彼命終心勢力劣故等之文事。不可然。今文意。命終心勢力微劣故。彼位即退。起先所斷結何云命終心以前位退起之哉。何況正理餘處中。明異類心所起得云。勝無記心現在前故。得諸染法泰法師餘處。引此文作二釋。第二釋云。又解。退起欲界身邊二見。有覆無記心。現在前故。得諸染污不善法。此即有覆無記心。異不善得初釋意異之。豈非無覆無記心。現在前位。得染污法哉加之。勘婆沙論文云。退者多起煩惱現前以多言思之。少分染污心。不現在前位。可有退煩惱義見如何。 答分離染異生。欲命終位。若住染污心者。命終心位即起煩惱。可退先所斷結。若住善無覆無記心者。命終心以前位。必起煩惱可退先所斷結也。故異僧伽筏蘇云。然命終已結生心時。先所斷結。必還成就之義意也。次。於正理論餘處。勝無記心。現在前故。得諸染法之文者。若依光法師初釋意者。可云無覆無記心也。光法師即解此文。初釋云。據無記心。成就染法。此即無記心。異染污得成就染法之言。既簡初得。故全無相違也。次。於婆沙論。退者多起煩惱現前之文者。退功德時。雖必起煩惱。退種姓位。不必起煩惱。故置多言也。故婆沙論云。若退姓者。不必要起煩惱。現前不退無學位。有退姓者故。 (寫本云) 文永十一年(甲戌)四月十六日(申時)於東大寺尊勝院護摩堂之南庇新學問之閑窗抄之畢自去年七月二十八日始此勤至當年來未明孟夏今時終其篇日月徒馳久送二百五十六日之光陰問端數繁多記新古七十五問之論義春日大明神哀愍此微功彌勒慈氏尊知見此誠心兜率雲上速垂往生內院之引攝龍華樹下必施見佛聞法之巨益凡厥父母恩愛之亡者師弟同法之舊友以親為先三界流轉之含識六道輪迴之群類至疏無漏滅罪生善離苦得樂出離生死證大菩提迴向遠及濟度普利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三夏臘六十一)。 俱舍論第二十一卷抄下 俱舍論第二十二卷抄        問題 問。頌文云。已說煩惱斷。由見諦修故爾者。已說者。指斷遍知有九頌歟。 問。付四諦名言。唯名滅諦。不名靜等三諦。有何故耶。 問。道諦可行苦攝耶。 問。論中述經部宗義云。有謂樂事是苦因故。諸聖諦亦觀彼為苦者爾者。薩婆多宗意。如何破之耶。 問。經部宗意無色界可有樂受耶。 問。論中引有頌云。諸佛正遍覺。知諸行無常。及有為變壞。故說受皆苦爾者。苦苦行苦。壞苦中。說何苦耶。 問。經部宗意。可許愛心所實有義耶。 問。苦集滅道四諦。俱可通世俗勝義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聞惠依地。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未至地可有聞惠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初師意。聞惠離染得。唯限離有頂染位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初師意。修惠可通生得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聞思修三惠。可通離染得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從上地沒。生下地時。可得色界聞惠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欲界聞惠。并思惠。可得生得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色界聞惠中。可有唯加行得。非生得類耶。 問。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中。必可起聞惠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聞思二惠。可通離染得耶。 問。聞思二惠。現在前時。可有未來修耶。 問。四聖種中。前三聖種。唯限有漏歟。 問。以生得善心所發無表。可為聖種體耶。 問。四聖種中。得前三聖種時。必可得第四聖種耶。 問。不淨觀可觀大海耶。 問。不淨觀於外色處可有別緣義耶。 問。光法師解釋中。明起不淨觀依身。引婆沙論二師異說。爾者。今論意。同何師說耶。 問。不淨觀唯緣現在故。寶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正理論意。不淨觀可通真實作意耶。 問。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不淨觀。可通未曾得耶。 問。離自地染位可得自地不淨觀耶。 問。不淨觀可與聖道相生耶。 問。不淨觀可攝初二解脫耶。 問。斷初靜慮煩惱。九無間道位。修第二靜慮近分地攝不淨觀義可有耶。 問。今論意。依身在色界。可起持息念耶。 問。眾賢論師意持息念可通離染得耶。 問。今論意。持息念可通勝解觀門耶。 問。雜心論意。持息念可通勝解觀門耶。 問。婆沙論意持息念可通真實作意耶。 問。持息念可緣非相續法耶。 問。欲界所繫入出息離欲界染第九無間道位悉滅歟。 問。論文云。謂要身中有諸孔隙。出入息地心正現前爾者。寶法師意。有幾緣耶。 問。下三靜慮無漏心現前位。入出息可轉耶。 問。光法師意。於羯刺藍等四位。息轉四緣中。闕幾緣耶。 問。一剎那定心隨轉戒。為唯限一具七支為當有多具七支歟。 問。光法師意。依身在第四靜慮。約息轉四緣闕具。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意。第二靜慮以上。可有起威儀心耶。 問。婆沙論文。明持息念十七種觀中。覺心行者。緣想思心所歟。 俱舍論第二十二卷抄   問。頌文云。說煩惱斷。由見諦修故爾者。已說者。指斷遍知有九頌歟。答。爾也。 兩方。若指彼頌者。正理論(五十七)中。指欲見苦等斷十七七八四之頌若依之爾者。論文起盡。可指斷遍知有九之頌也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如是已說煩惱等斷。於九勝位得遍知名。指斷遍知有九之文云事。尤分明也。正理論(五十七)中。云如是已辨隨眠等性。雖有無量。總建立為三界五部。隨眠等斷。隨所繫事。雖亦無量就勝位立九種遍知。其意亦同今論之文。指斷遍知有九之文云事。亦必然也。但於正理論中。指欲見苦等斷十七七八四之文云難者。彼別事也。已說煩惱斷由見諦修故者。先述諸煩惱有見所斷修所斷之二斷之旨畢。次下文云然諸論中。開二為五。即五所斷。如先已說。先何處說。謂先頌言欲見苦等斷十七七八四之文也。此文全非釋已說煩惱斷由見諦修故之已說之言。疑難之趣。未得其意也。 問。付四諦名言。唯名滅諦。不名靜等三諦。有何故耶。進云。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七十九)云。滅名不共。故立諦名付之。滅名即通非常滅。何無相濫之義哉。是以見今論餘處文。釋重無相三摩地。不作滅行相。云濫非常滅故如何。 答。見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一段之文。述於四諦各有四行相之中。唯以苦集滅道四行相。為四諦名。不以餘行相為四諦名故四諦相望。簡其相濫之時。滅名不共。不濫餘諦。靜名濫定。妙離濫道。故名滅諦。不名靜妙離諦云也。故婆沙論云。滅名不共。故立諦名。滅名唯顯究竟滅故。靜名濫定。妙離濫道。故不名為靜妙離諦文意顯也。但於滅名可濫非常滅云難者。光法師餘處。自問答云。問緣擇滅時。亦應不作彼滅行相。濫無常滅故。解云。擇滅諦收。聖心現證雖作滅行。尚無有濫。不同非擇滅准此解釋。可會通之。次於今論餘處。濫非常滅故之文者。重無相三摩地。緣無學無相三摩地非擇滅為境故。於滅靜妙離四行相中不可作妙行相。是無記性故。不可作證離行相。非離繫果故故。設成滅靜二行相見之。有處說二滅。無處說二靜。故滅行相有濫。靜行相無濫云也。義門既別也。強非相例歟。 問。道諦可行苦攝耶。進云。論云。道諦非苦付之。道諦是有為法。備三世遷流之義。何非行苦攝哉。是以。今論所引契經中云。若非常即是苦如何。 答。此疑之趣。即令論。道諦亦應是行苦攝。有為性故之問意也。即論答此問云。道諦非苦。違逆聖心。是行苦相。非聖道起違逆聖心。由此能引眾苦盡故此文意云。具其性非常。違逆聖心二義之法。為行苦性。故道諦雖為其性非常。能引眾苦盡故。由闕違逆聖心之義。非行苦攝(為言)故今論云。由性非常。違聖心故。具此二義。名行苦判也。何況。正理論云。有餘師言。聖道非苦。以能違逆是苦相故。非聖道起。違逆聖心。由此能令眾苦盡故。有餘師言。諸有漏法。其性樂住無常通時。違其所樂。是故生名苦。聖道不然。故非苦攝。去來世法。是現種類。同現說苦。理亦無失。初有說義。同今論意。第二有說意。亦以別故。成道諦非苦之旨也。加之。婆沙論云。傷痛逼迫。如荷重擔。違逆聖心。故名為苦此文亦云違逆聖心之法名苦故。道諦既不違逆聖心。非行苦攝云事。尤分明也。但於今論所引契經文者。就有為有漏法。云苦非常即是苦也。 問。論中述經部宗義云。有謂樂受。是苦因故。諸聖亦觀彼為苦者爾者。薩婆多宗意。如何破之耶。進云。論云。又諸聖者生無色緣彼如何有苦想轉。非彼諸蘊為苦受因。付之。見成實論文云。苦樂在身。隨所得身。乃至四禪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四)述成實論意云。苦樂隨身。至於四禪而成實多依經部宗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也。知。經部宗意。色界有苦受云事。苦爾。今此能破。豈可符順所破之義哉。 苦。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若依經部。苦樂隨身至四定。憂喜隨心至有頂。彼宗意說。有身即有苦樂。有心即有憂苦任此解釋。經部宗意。色界有苦受云事。尤分明之也。但於今論能破之文者。如此能難能破之習。以自義意。開彼師義難之破之者。立破常事也。學者強不可劬勞歟。 問。經部宗意。無色界可有樂受耶。答。不可有樂受也。兩方若有樂受者。見成實論文云。苦樂在身隨所得身。乃至四禪。淨影大師。述成實論意云。苦樂隨身。至於四禪成實多依經部宗者。光法師餘處(十八)解釋也。知。經部宗意。無色界無樂受云事。若依之爾者。今論中。破經部宗。有謂樂受是苦因。故諸聖亦觀彼為苦者云義云。又諸聖者。生色無色。緣彼如何有苦想轉。非彼諸蘊為苦受因以能破之文。思所破之義。無色界有樂受如何。 答。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若依經部。苦樂隨身至四定。憂喜隨心至有頂。彼宗意說。有身即有苦樂。有心即有憂喜今論餘處(二十八)中。述經部宗義云。由此可說。依初五支。滅二三四。立第二等。即由此理。初說五支。擬漸離前。建立後故。無漸滅故。不說想等光法師釋此文云。由此可說。依初五支滅尋伺二。立第二定。滅尋伺喜三。立第三定。滅尋伺喜樂四。立第四定。即由此道理。初定說五支。擬漸離前支建立後定故。無漸滅故。所以不說想等為支任此等定判。經部宗意。無色界無樂受云事。尤分明也。但於今論能破之文者。無色界無樂受故。聖者生無色界。雖無緣樂苦想轉。即有緣捨苦想轉。故此文全非相違也。光法師以彼部計。苦名苦諦。樂捨生苦。亦名苦諦。故作此徵之解釋。即述此意也。或亦經部宗意。判憂喜隨心至有頂。無色界有喜受而今論一段之文。三受門廢立。喜樂合說。名樂受故。無色界有樂受文。就喜受論之得意。亦無相違也。 問。論中引有頌云。諸佛正遍覺。知諸行無常。及有為變壞。故說受皆苦爾者。苦苦行苦中說何苦耶。 問。經部宗意。可許愛心所。實有義耶。 問。苦集滅道四諦。俱可通世俗勝義耶。 進云。光法師引婆沙論評家義云。四諦皆通世俗勝義付之。苦集二諦。是世間有漏法也。不可通勝義諦。滅道二諦。是出世無漏法也。何通世俗諦哉。 答。苦諦之中。有苦非常空非我理。集諦之中。有因集生緣理故。苦集二諦能勝義諦云也。故婆沙論。云苦諦中有勝義諦者。謂苦非常非我理。集諦中。有勝義諦者。謂因集生緣理滅諦之中。有似園林等為安隱處之義。道諦之中。有似船筏等備運載用之義。故滅道二諦。通世俗諦云也。故婆沙論云。滅諦中。有世俗諦者。佛說滅諦。如園如林。如彼岸等(乃至)道諦中。有世俗諦者。謂佛說道如船筏。如石山。如梯蹬。如臺觀。如花。如水 故婆沙論評家意云。四諦皆有世俗勝義。尤有其謂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聞惠依地。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未至地。可有聞惠耶。答。可有聞惠也。兩方。若有聞惠者。婆沙論(四十二)中。述第師義云。有說在六地。謂前五及靜慮中間論文無諍。未至地無聞惠若依之爾者。此師意。既許中間禪有聞惠未至地何無聞惠哉。 答。第二師意。未至地有聞惠可云也。既許中間禪有聞惠。未至地。例可然哉。何況。光法師餘處。引婆沙論三師異說畢。判其正不。作二解釋之中。第二解云。又解。苦據非我觀等殊勝聞惠。唯在五地。苦據常途起者。亦通未至中間。若作此解。俱容為正此釋意。第二師意。未至地。可有聞惠但於婆沙論。有說在六地。謂前五及靜慮中間之文者。此師意。散善無近分根本不同。故初靜慮聞惠之中。攝屬未至地。聞惠別不開之。中間靜慮自初靜慮根本地勝故。彼地聞惠。別開之歟。第三師意修惠既有近分根本不同。故從彼聞惠。亦可有近分根本不同存。在七地云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初師意。聞惠離染得。唯限離有頂染位歟。 答。爾也。兩方。若唯限離有頂染位者。離下地縛。必得上故者。性相之所定也。離下地染位。何不得上地聞惠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四十二)中。述初師義云。聞思所成惠。離染得者。離有頂染時得故如此文者。聞惠離染得。唯限離有頂染位如何。 答。婆沙論。何師意。聖惠離染得。唯限離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也。於離染得。有其二類。一離下地染位。得上地功德。二離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得九地中有漏功德也。而聞惠是勝品智惠。加行修習。可得之法故。離下地染位。不得上地聞惠也。由唯初盡修九地有漏德之理故。離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得修下地聞惠也。婆沙論。聞思所成惠。離染得者。離有頂染時得故之文。即述此意也。後二說意。雖存此理。讓初師說。別不述聞思二惠離染得相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初師意。修惠可通生得耶。答。可通生得也。兩方。若通生得者。婆沙論(四十二)中。述初師義云。此三惠。皆通加行得。離染得。非生得如此文者。修惠不通生得若依之爾者。從上地沒。生下地之時。可得退分定住分定。設雖初師意。修惠何不通生得哉。 答。婆沙論(百六十三)中。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還生時得順退分順住分故修惠通生得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初師意云。此三惠。皆通加行得。離染得。非生得。通三惠論三得相故。修惠雖有生得。聞思二惠無生得。故非亙三惠。有生得。故從多分云。非生得也。 重難云欲界退還位。可得聞思二惠。何云聞思二惠無生得哉。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問界退還時。得欲善心。唯得生得。亦得加行。解云。唯得生得善。又解。加行數習者亦得。婆沙有此兩說。然無評文依今解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云(百五十九)不善心生。善得起者。謂從色無色界沒。生欲界。以不善心結生時。彼心與欲界生得善四蘊諸得俱起有說。彼心亦有與一分聞思所成四蘊諸得俱起或(百八十六)述無色界沒。生欲界時云。善染污法。曾得得者。善謂生得善四蘊。有說。亦得數習聞思所成四蘊。此諸善法先由越界地故捨。今界地來還故得此等之文。無諍從上二界沒。生欲界之時。得聞思二惠如何。 答。婆沙論。初師意。就聞思二惠。不串習之類論之故。云聞思二惠無生得歟。 或一義云。婆沙論。初師意。聞思修三惠。非生得善故。云此三惠皆通加行得。離染得。非生得也。從上二界沒。生欲界之時。聞思二惠善串習之類。得聞思二惠之義更不可遮之。例如他心智。是住分定攝故。從無色界沒。生色界。及色界中從上地沒。生下一之時。雖必得之。婆沙論(百六)中云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世俗智通三種。餘智通加行離染得。不云他心智通生得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聞思修三惠。可通離染得耶。答。可通離染得也。兩方。若通離染得者。婆沙論(四十二)中。述第二師義云。有說三惠。雖加行得。而亦可言生得。從上地沒。生下地時亦有得故如此文者。聞思修三惠。不通離染得。若依之爾者。以性相思之設雖第二師意。聞思修三惠。何不通離染得哉。 答。離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得聞思修三惠。并離下地染位得上地修惠云事。性相之所定。故第二師意。雖存此理。讓初產。別不述聞思修三惠。離染得相也。初師意。不云聞思修三惠有生得。故初師不云之處許云。添云有說三惠雖加行得。而亦可言生得。從上地沒生下地時。亦有得故也。重意云。常途之習。加行得法非生得故。今為顯加行得法亦有生得之義故云雖加行得而亦可言生得也實可云亦有離染得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從上地生下地時。可得色界聞惠耶。答。不得之也。兩方。若得之者。聞惠是加行善根也。從上地沒。生下地之時。何可得。之哉。是以。婆沙論中。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還生時不得聞惠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第二師義云。有說。三惠雖加行得。而亦可言生得。從上地沒。生下地時亦有得故。如此文者。從上地沒。生下地之時。可得是聞惠如何。 答。從上地沒。生下地之時。得聞惠者。就串習聞惠論之也。而於散心分別串習不串習事。唯於欲界論之。於上二界不論此義。故從上地沒。生下地之時。全不可得色界聞惠也。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明界退還時。得欲界善心。雖述加行串習者。亦者聞思善根之旨。未見界退還。并地退還時。得色界聞惠云釋。加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雖述從上二界沒。生欲界時。亦得串習聞思所成四蘊之旨。全無從無色界沒。生色界時得聞惠之文。何況。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明色界威儀路四蘊無三世得云。又婆沙解色界中云。一切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蘊。及威儀路異熟四蘊彼。得世不雜。剎那不雜。隨在彼世即唯有彼世得故。准婆沙文。於欲界中。即別簡威儀工巧極串習者。有三世得。於色界中。即不別簡威儀有三世得。明知。色界威儀四蘊。無三世得此釋意。色界威儀心。不論串習不串習色界聞惠。例亦可同。准此等定判。從上地沒。生下地之時。不得色界聞惠云事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從無色界沒。生色界。并色界中。從上地沒。生下地之時。得順退分順住分攝修惠。從上二界沒。生欲界之時。聞思二惠。善串習之類。得聞思二惠故。云從上地一沒。生下地時。得聞思修三惠也。非云從上地沒。生下地時。得色界聞惠。何為疑難哉。 問。光法師所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欲界聞惠。并思惠。可通生得耶。 答。可通生得也。兩方。若通生得者。婆沙論中。述第三師義云。聞所成惠。在欲界者。唯加行得(乃至)思所成惠。唯加行得如此文者。欲界聞惠。并思惠。不通生得若依之爾者。從上二界沒。生欲界之時。聞思二惠。善串習之類。可得聞思二惠。設雖第二師意。欲界聞惠。并思惠。何不通生得哉。 答。從上二界沒。生欲界之時。聞思二惠。善串習之類。可得聞思二惠。故設雖第三師意。欲界聞惠。并思惠。可通生得也。故勘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問界退還時。得欲善心。唯得生得。亦得加行。解云。唯得生得善。又解。加行串習者亦得。婆沙有此兩說。然無評家依今解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五十九)云不善心生。善得起者。謂從色無色界沒生欲界。以不善心結生時。彼心與欲界生得善四蘊諸得俱起。有說。彼心亦有與一分聞思所成四蘊諸得俱起或(百八十六)述無色界沒。生欲界時云。善染污法。曾得得者。善謂生得善四蘊。有說。亦得串習聞思所成四蘊。此諸善法。先由越界地故捨。今界地來還故得准此等定判。從上二界沒。生欲界之時。聞思二惠善串習之類。得聞思二惠云事。尤分明也。第三師意。豈不存此義哉。但於婆沙論文者。第三師意。雖存欲界聞惠。并思惠通生得云義。讓第二師說。別不述其相也。雖在欲界加行。修習欲界聞惠未生色界。不得色界聞惠。要生色界。方得色界聞惠故。色界聞惠名生得事。初第二師。未述此旨。故初第二師。不云之處。色界聞惠通生得云事。許第三師云添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集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色界聞惠中。可有唯加行得非生得類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婆沙論中。述第三師義。於一色界聞惠。施設加行得生得之義見。若爾。寧可有唯加行得。非生得之類哉。若依之爾者。設雖色界聞惠。何無唯加行得。非生得之類哉。是以。欲界聞惠之中。可有此類如何。 答。於婆沙論全文。可聊簡之。即婆沙論。第三師意。述色界聞惠加行得生得相云。可言是加行得者。謂在欲界加行。修習聞所成惠。觀察諸法自相共相。極純熱者。從欲界沒。生色界時。乃可得故。可言是生得者。雖在欲界。加行。修習聞所成惠。觀察諸法自相共相。若未生彼。猶未能得。生色界。方得彼故此文意云。先在欲界加行。修習欲界惠畢。後生色界。乃得色界聞惠。名色界聞惠加行得。雖在欲界加行。修習欲界聞惠。未生色界。不得色界聞惠。要生色界。方得色界聞惠。名色界聞惠生得。故於一色界聞惠。有被云加行得。彼云生得之義邊。故色界聞惠。通加行得生得(為言)此類之外。亦在欲界。不加行修習欲界聞惠之者。生色界位。不得色界聞惠。後時加行。得色界聞惠之類。何不許之哉。若許之者。色界聞惠之中。可有唯加行得。非生得之類也。 重難云。婆沙論。第三師意。於一色界聞惠。施設加行得生得之義者。色界聞惠之中。何可有唯加行得非生得之類哉。故婆沙論抄中。釋此師義云。一惠兩望加功修得故。名加行得。生彼得故。名為生得此釋意。色界聞惠之中。無唯加行得非生得之類如何。 答。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之中。必可起聞惠也。若有不起聞惠之類者。光法師餘處。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云釋意。色界有情。已離自地染位。何心無間。可入定哉。爰知。先於欲界。不加行修習欲界聞惠。生色界位。不得色界聞惠之類。後時必加行。可起色界聞惠也。但於婆沙抄釋者。暫出一類相也。更不可過論文聊簡歟。 問。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中。必可起聞惠耶。答。必可起之也。兩方。若必起之者。色界有情。種類非一准。一眾同分中。何必起聞惠哉。是以。婆沙論中。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意沒。生初靜慮者。往沒時所捨法中。不舉聞惠。若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中。必起聞惠者。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之時必可捨聞惠哉。若依之爾者。色界既有聞惠。彼界有情。一眾同分中。必可起聞惠哉。 答。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中。必可起聞惠也。色界之中。既有聞惠。有何障礙。不起之哉。何況。色界生得善。生不生定心事。光法師異釋也。第七卷疏。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云。色界生得善不能入定第二十七卷疏。唯作一釋云。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存此釋意之時。若有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中。不起聞惠之類者。彼人已離自地染位。何心無間。可入定哉。爰知。色界有情。一眾同分中。必可起聞惠云事。但於婆沙論文者。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往沒時。雖必捨聞惠。略暫不舉之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聞思修三惠。加行得。離染得。生得相。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聞思二惠。可通離染得耶。答。可通離染得也。兩方。若通離染得者。婆沙論(四十二)中。述第三師義云。聞所成惠。在欲界者。唯加行得。在色界者。可言是加行得。可言是生得(乃至)思所成惠。唯加行得如此文者。聞思二惠。不通離染得若依之爾者。離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得聞思二惠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第三師意。聞思何不通離染得哉。 答。離有頂染。第九解脫道位。得聞思二惠云事。性相之所定。故第三師意。雖存此理。讓初師說。別不述聞思二惠。離染得相也。就離下地染得上地功德。離染得論之故。雖述修惠通離染得。不云聞思二惠通離染得也。 問。聞思二惠。現在前時。可有未來修耶。 答。無未來修也。兩方。若未來修者。聞思二惠。是散善勢力微劣也。何可有未來修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四十二)中云。有餘師說。聞思二惠。串習勝者。現在前時。亦修未來自類善法此文無諍。聞思二惠。現在前時。可有未來修如何。 答。聞思二惠。是散善勢力微劣。故無未來修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四十二)云。聞思二惠。不依定生。勢力下劣。現在前時。唯修自類。即習修故。說名為修。不修未來自類或(百八十八)云。此中間思。剎那現前時。以習修故名修。非修未來。以勢力劣故。即以此故。唯修自不修他光法師餘處(二十六)解釋中云。問聞思二惠。能修未來不。解云。不能修。故婆沙一百八十八云。引此文為其證。准此等定判。聞思二惠。現在前時。無未來修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婆沙論。亦修未來自類善法之文者。聞思二惠。串習勝者。聞思二惠。現在前時。聞思二惠。法前得起。成彼名修(為言)非如由現起未曾得修慧力始得未來。未曾得善法名修。故次下文云。彼說成就。非如前說也。重意云。修慧有未來修者。由現起未曾得道力。始得未來未曾得善法之義也。是其常未來修相也。而今云亦修未來自類善法者。聞思二惠。串習勝者。聞思二惠。現在前時。由串習勝力。未來自類。聞思二惠。法前得起。云修未來自類善法也。是更非由現起思二惠力強。彼未來自類聞思二惠。法前得起。偏是聞思二惠。串習勝故。未來自類。聞思二惠。法前得起也。彼前說意。不云聞思二惠。串習勝故。未來自類。聞思二惠。法前得起。故云彼說成就非如前說也。 尋云。聞思二惠。串習勝者。未來自類。聞思二惠。法前得起者。曾得未來聞思二惠。法前得歟。為當未曾得未來聞思二惠。法前得歟。 答。無始生死。聞思二惠。串習勝故。未來自類。聞思二惠。法前得起者。多分是可曾得未來聞思二惠法前得也。自亦未曾得未來聞思二惠。法前得起事。更不可之歟。 問。四聖種中。前三聖種。唯限有漏歟。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界者皆墮三界。及不墮界。通無漏付之。無漏觀門。不緣衣服等。前三聖種。何通無漏哉。 答。泰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四聖種諸門分別云。地者有漏在十一地。無漏在九地(乃至)智者皆八智。或十智(乃至)欲界繫等者。皆三界繫。及不繫緣亦爾(乃至)學等者。皆通三種緣。三種見所斷等者。皆修所斷。及不斷緣三種任婆沙論一段之文。前三聖種。通無漏云事。實分明也。但於無漏觀門。不緣衣服等云難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會此疑云。由彼增上所生聖道。彼所引故。從彼為名。故言聖種皆通無漏。不作是言。緣衣服等。所有喜足。皆通無漏。少欲無漏。准此應釋。謂彼增上所生聖道。彼所引故從彼為名。非聖道生緣衣服境此文意云。雖非聖道生。緣衣服等境。由於衣服等生喜足心引聖道生故。聖道果上。立緣衣服等因名。前三聖種。通無漏云也。故寶法師引此文畢云。述曰名聖道。為喜足等者。以喜足等所引生故。上界具四。應准此釋。 問。以生得善心所發無表。可為聖種體耶。答。不可為聖種體也。兩方。若為聖種體者。婆沙論中。生得善非聖種體知。彼善心所發無表。非聖種體云事。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述別解脫律義。為聖種體。雖簡表無簡無表。若爾。生得善心所發無表。不為聖種體哉。 答。正理論中。云或聞思修所成諸善。皆是聖種解脫依故。唯以聞思修所成諸善。為聖種體。泰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若生得善。亦是聖種者。蟻卵蚊蛾等亦成就聖種耶。是故。聖種不攝生得善。簡生得善。非聖種體。准此等論文思之。生得善心所發無表。亦可非聖種體也。但於婆沙論中。述聖種體。簡表不簡無表云難者。表一向非聖種體。故簡之。無表之中。生得善心所發無表。雖非聖種體。加行善心所發無表。為聖種體。故聖種體中。不簡無表。尤有其謂。全非論義歟。 問。四聖種中。得前三聖種時。必可得第四聖種耶。答。必可得之也。兩方。若必得之者。行者意樂。是萬差也。得前三聖種之時。何必得第四聖種哉。若依之爾者。得第四聖種之時。必得前三聖種相例可同如何。 答。見婆沙論(百八十一)文云。要具四種。方名住聖種者。然得一聖種時。必具得四。如無礙解。得一必具四任此文。得前三聖種之時。必可得第四聖種也。 問。不淨觀。可觀大海耶。答。可觀大海也。兩方。若觀大海者。見今論文云。廣至海復略不觀大海若依之爾者。觀廣緣欲界一切色處。何不觀大海哉。 答。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此不淨觀力。能遍緣欲界所攝一切色處泰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說不淨觀相云。此緣欲界一切色處准此等論文。不淨觀廣緣欲界一切色處之時。何不觀大海哉。但於廣至海復略之論文者。云為通治四貪。且辨觀骨鎖。廣至海復略。於不淨觀之中。修骨銷觀之時。不觀大海云也。非謂修餘青瘀等觀之時。不觀大海。全非相違也。 尋云。修骨鎖觀之時。何不觀大海哉。 答。大海之德。不留死屍故。修骨銷觀之時。不觀大海也。故演義鈔(一上)中。釋大海十德。引十地經。云二不宿死屍。 問。不淨觀於外色處。可有別緣義耶。答。可有別緣之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婆沙論(百六十七)中。云不淨想是初修總觀。與初二解脫相似。故攝勝處。是後起別觀。故不相攝若不淨觀。於外色處有別緣之義者。何不攝前四勝處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云頌中所說據觀初成。成重觀時。亦容觀廣。故無有失既許作意熟位。觀至海際。知。於外色處。有別緣之義云事如何。 答。今論中云除足至頸半。名為已熟修。繫心在眉間。名超作意位不淨觀於內色處。有別緣之義設雖外色處。何可必總緣哉。有別之義高上色處。何可必總緣哉。即如疑難之中被出。光法師。頌中所說據觀初成。成重觀時。亦容觀廣故無有失之解釋。不淨觀作意已熟位。於內外色處。可有總別緣之義但於婆沙論文者。以初修總觀名不淨想故。不淨想不攝前四勝處云也。不淨觀不限初修總觀。故後起重觀位。於外色處。亦有別緣之義也。不知不淨想不淨觀有其差異。何以不淨想是初修想觀之文。押定不淨觀為難哉。 重難云。不淨想者。其體可廣。何唯限初修總觀哉。是以。婆沙論(百六十六)中。說不淨想云。乃至最後觀髑髏骨。捨髑髏骨。繫念眉間如此文者。不淨想有繫念眉間之義豈非許別緣之義哉。 答。不淨想。緣內外色處之中。於內色處有別緣之義故。婆沙論。不淨想有繫念眉間之義云文。全非相違於外色處。唯有總緣。不別緣故。婆沙論中。述不淨想是初修總觀。不攝前四勝處云也重意云。以初習業已熟修。超作意初返一重觀門。名不淨想故。於見色處。雖有別緣之義。於外色處。亦總緣也。不淨想不攝前四勝處即此意也。不淨觀兼取後起重觀位故。於外色處。亦有別緣之義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明起不淨觀依身。引婆沙論。二師異說。爾者。今論意。同何師說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俱舍同婆沙後師。若據初起。或同婆沙前師付之。若據初起。若同婆沙前師之釋。不可然。見今論文。偈頌云緣欲色界人生。長行述唯人趣生。三洲除。此尚非餘趣。況餘界生。起不淨觀依身。唯限人三洲定知。今論意。可同婆沙論有說。初後皆唯人趣。六欲天中。無青瘀等不淨想故。都不現起云後師說。光法師何釋或同婆沙前師哉。是以。寶法師釋此事云。此論同後師如何。 答。光法師俱舍同婆沙後師之釋意。即如疑難之趣也。但於若據初起或同婆沙前師之釋者。料簡此釋。雖有異義。暫存一義云。今論唯人趣生。三洲。除北之文。就初起論之。後起通六欲天得意者。同婆沙論前師說(為言)。 重難云。光法師釋起持息念依身。云俱舍同前師。述今論意同婆沙論。唯依欲界。非色無色界云前師說之旨。更無作異釋。若如此義者。今論依欲身起。唯有人天趣。除此俱盧之文。就初起論之。後起通色界。然初起時。必依欲界云後師說云釋哉。 答。若依若據初起。或同婆沙前師之釋意者。亦可作今論意。起持息念依身。同婆沙論後師說云釋也。然而略暫不作此釋歟。 或一義云。若據初起。或同婆沙前師者。若論初起一分者。同婆沙論前師說之義邊可有也(為言)。 就此義重難答。准前義勢。亦可思之。 問。不淨觀唯緣現在境故。寶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勝解作意。唯於現境。假想緣故。不緣過未付之。設雖勝解作意功德。何唯緣現在境哉。是以。婆沙論中。述後二遍處。俱緣三世。後二遍處。雖唯勝解觀門。緣三世境如何。 答。勝解作意功德之中。緣可見色法之類唯緣現在境也。而不淨觀既唯勝解觀門。緣可見色法故。唯緣現在境。不緣過未境(為言)但於婆沙論。後二遍處。俱緣三世之文者。後二遍後。雖唯勝解觀門。緣無色四蘊故。廣緣三世境也。 尋云。有何故勝解觀門之中。緣可見色法之類。唯緣現在境緣。非色四蘊之類。廣緣三世境哉。 答。緣可見色法。作勝解觀門尤易故。勝解觀門之中。淺近之類。緣可見色法。故唯緣現在境。緣非色四蘊。作勝解觀門甚難故。勝解觀門之中。深細之類。緣非色四蘊。故廣緣三世境也。 問。正理論意。不淨觀可通真實作意耶。 答。不通也。兩方。若通真實作意者。今論中。說不淨觀云。此唯勝解作意攝故正理論意。亦可同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云。此不淨觀。總有二種。一依自實。二依勝解。依自實者。謂由作意相應惠力。如實觀察自內身支所有不淨。若形若顯。差別諸色如此文者。不淨觀可通真實作意如之。見正理論餘處(八十)文。說前三解脫云。觀未成滿。但得名為勝解作意。後成滿時。離染果故。引聖道故。亦得名為真實作意不淨觀可同如何。 答。正理論意。不淨觀。唯限勝解觀門也。不淨觀者。設非不淨法由勝解觀門。作不淨行相。廣緣欲界一切色處故。諸論一同之說。不淨觀不通真實作意云也。故見婆沙論處處(十一八十二)之文。舉勝解作意之中。出不淨觀。今論餘處中。舉勝觀作意云。謂不淨觀。及四無量。有色解脫。勝處。如是等觀相應作意光法師釋此文云。不淨無量勝處遍處。唯是假想。解脫之中。通其假實。言有色解脫。標前三解脫。唯假想故。無色解脫。通於假實。故言有色正理論(二十)文。亦同婆沙俱舍兩論之說。舉勝解作意之中。出不淨觀。如彼論意。不淨觀唯限勝解觀門。不通真實作意云事。何況。見正理論文云。此不淨觀既是勝解作意所攝不淨觀不通真實作意云事。此文亦分明也。但於正理論。一依自實等之文者。不淨觀不必觀不淨法。作不淨行相。由勝解觀門。廣緣欲界一切色處。作不淨行相之時。緣內身中三十六物等不淨法。作不淨行相之邊。能緣行相。符所緣法體一分。如實觀察境故。云一依自實等也。非謂不淨觀。實通真實作意歟。次於正理論餘處。說前三解脫之文者。前三解脫。至成滿位。實亦雖唯勝解觀門。由離染果故。引聖道故之義邊。地體是唯勝解觀門之上。傍亦暫名真實作意也。非謂云爾故實通真實作意也。 去嘉祿三年閏三月之候。於當寺慈恩院。被行俱舍三十講之時。宗性初按之。此論義對聖禪法師疑之。其時講答雖存或云唯限勝解觀門。或云兼通真實作意之二義。唯限勝解觀門云義。聊□愚意所存之間。暫記彼一義之趣。以省其繁重之煩矣。 問。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不淨觀。可通未曾得耶。答。可有一義也。兩方。若通未曾得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四十)中。說不淨觀曾得未曾得相云。聖者菩薩後有異生。通曾得未曾得。餘異生唯曾得寶法師所引理論(五十九)中。述此事云。此中一切聖最後有異生。皆通未曾。唯曾得任此等論文。不通未曾得若依之爾者。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類非一准。彼所起不淨觀。何不通未曾得哉。是以。婆沙論(百六十三)中。異生依未至定等。起不淨觀時。有未來修既依未到至定等。起不淨觀。何云後有異生哉。亦述有未來修。知。未曾得不淨觀云事如何。 答。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八十一)述四無量曾得未曾得相云。一切聖者。及住後有異生。皆通二種。諸餘異生。唯是曾得。有作是說。一切聖者。及住內法異生。皆能二種。外法異生。唯是曾得或釋宿住隨念智曾得未曾得相云。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有作是說。最後有異生。及諸聖者。通曾得未曾得。諸餘異生。唯是曾得以此等文思之。云諸功德曾得未曾得相。婆沙論中。總可有二師異說也。一說意云。一切聖得。及後有異生。皆能曾得及未曾得。所餘異生。唯是曾得。一說意云。一切聖得。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唯中曾得也。而婆沙正理兩論之中。述不將觀曾得未曾得相。唯舉聖得菩薩後有異生。通曾得未曾得。餘異生唯曾得云一師說。雖不載一切聖得。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云一師說。委悉論之。亦可出此師義也。即見婆沙論處處文。述八解脫(八十四)八勝處(八十五)十遍所(八十五)地心智(九十九)曾得未曾得相。唯舉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云一切師說。不載一切聖得。及後有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所餘異生。唯是曾得云一師說。明五通曾得未曾得相(百四十一)唯舉若諸聖者及後有異生。通得曾習未曾習。餘唯得曾習云一師說。不載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云一師說。是皆省繁。影略互顯。委悉論之。盡理云之。處處之中。同可舉此二師異說也。述不淨觀曾得未曾得相。唯舉一師說。准彼等之文。可思之也。其中料簡聖者菩薩後有異生。通曾得未曾得。餘異生唯曾得云師意。雖有異義。暫存一義云。此師意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劣故。所起不淨觀。實唯限曾得。不通未曾得云也。故寶法師引婆沙論今文畢云。菩薩異生與聖人同。自餘異生。唯曾得也但依此義意。會婆沙論異生依未至定等。起不淨觀時。有未來修云文者。後有異生。一座成覺之前。依未至定等。可起未曾得不淨故。全非相違也。 或一義云。此師意。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不淨觀。實可通未曾得也婆沙論(百六十三)中。出未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淨初靜慮非無漏之類云。即異生已離欲染。依未至定起三無量。初二解說。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時(乃至)即異生依靜慮中間。起三無量。初二解說。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時後有異生。唯依第四靜慮。可起不淨觀故。今云異生依未至定等。起不淨觀。定可非後有異生。而既云未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修淨初靜慮非曾得不淨觀云事。亦勿論也。但於婆沙正理兩論之文者。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不淨觀中。實雖有未曾得之類。先已曾得同品類種類不勝品故。曾得之中類攝之也。翻光法師餘處(二十六)得勝曾得故。亦名未曾得之釋思之。不勝品未曾得法。亦名曾得之義邊可有也。 問。離自地染位。可得自地不淨觀耶。答。可得之也。兩方。若得之者。離染得者。名離下地縛。必得上故之義。離自地染位。何可得自地不淨觀哉。是以。婆沙論(四十)文○述不淨觀離染得相之時。未云有此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八十一)中。釋四無量離染得相云。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修得無量不淨觀例可同如何。 答。見今論餘處(二十六)文。云為離此言。通二四道。離染之言。廣亙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故若就離自在染無間道。九解脫道位云之者。不可得自在不淨觀。彼九無間道九解脫道位。輒不得修非同對治之法。故不得修不淨觀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三)中。出未得無漏初靜慮現在前。而不修淨初靜慮之類云。聖者依初靜慮離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及離非想非非想處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光法師餘處(二十六)引此文畢云。婆沙既言。依初定離初定染。不修初定淨。明知。有無漏依此地不修此地有漏。又准此文。依初定起無漏解脫道中。不修當地有漏他心智。前言修者。據無漏他心智說任此等定判。離自地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位。不修自地有漏功德云事。尤分明也。若就離自地染。加行道勝進位云之者。可得自地不淨觀。彼加行道。勝進道位。亦可得修非同對治之法故。可得修不淨觀也。婆沙論或離自地地上地染時。修得無量之文。是其例證也。何況。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九十九)說他心智離染得相云。或離自在上地染時。亦容修得或述宿住隨念智離染得相云。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亦容修得此等之文。亦為例證。是皆就加行道勝進道之論之。可得意也。但於婆沙論中。明不淨觀離染得相云之時。未出此義云難者。婆沙論中。明不淨觀離染得相云。離染得者。謂離染時。而修得故文言。頗不委悉。是則就常途離染相。唯舉離下地染位。得上上地不淨觀也。例如婆沙論中。明八解脫(八十四)八勝處(八十五)七遍處(八十五)離染得相。唯舉離下地染位。得上地解脫。勝處。遍處。不出離自地染位等也。   重難云。婆沙論(百四十一)中。述五通加行得離染得相云。又隨離染解脫道時位。所修得者。皆離染得。若於餘時。而修得者。皆加行得如此文者。前八解脫道位。於五通可有離染得之義又云若於餘時。而修得者。皆加行得。除解脫道之外。餘加行道等位得之。是加行得。非離染得。 答。 問不淨觀可與聖道相生耶。答。可相生也。兩方。若相生者。不淨觀是假想觀門。勢力微劣也。何可與聖道相生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中。舉雜修靜慮所雜修功德。出無量解脫勝處。若無量解脫勝處。與聖道相生者。不淨觀例可同哉。 答。無量解脫勝處等。無間生無漏定。無漏定無間生無量解脫勝處等云事。出婆沙論處處之文。例彼思之。不淨觀與聖道相生。亦必然也。何況。見今論餘處文云。如是三種。作意無間聖道現前。聖道無間亦能具起三種作意。若作是說。便順此言。不淨觀俱行修念等覺分光法師釋此文云。此中俱聲。顯無間義。前後俱也。此文且證勝解作意能入聖道寶法師釋此云。不淨觀。是勝解作意。而與無漏覺支。前後俱行。是相續義。准此故知。勝解作意。能入聖道泰法師釋此文云。以不淨觀。是勝解作意。能入聖道。前後俱也不淨觀無間生聖道云事。此等定判。既分明也。聖道無間生不淨觀云事。例亦可知。加之。見雜心論文云。此不淨觀復有四種。謂退分。住分。勝分。決定分如此文者。既放不淨觀通順決定擇分順決擇分攝。不淨觀與聖道相生道理。亦炳然也。故不淨觀。雖唯假想觀門。勢力微劣。與聖道相生云事。更有何疑哉。 問。不淨觀可攝初二解脫耶。答。不攝之也。兩方。若攝之者。不淨觀廣依十地。初二解脫。唯依初靜慮。依地既別也。何可攝之哉。 答。不淨觀總對治欲界貪。初二解脫。別對治欲界初靜慮中眼識所引顯色貪。不淨觀廣緣欲界內外一切色處。初脫多分緣欲界外色處。不淨觀廣依四靜慮及四近分中間。欲界十地。初二解脫。唯依初二靜慮。并彼近分中。及中間禪五地。故不淨觀初二解脫。同雖作不淨行相。所依地等。既相替故。互不相攝之也。 問。斷初靜慮煩惱。九無間道位。修第二靜慮近分地攝不淨觀義可有耶。 答。斷初靜慮煩惱。九無間道位。輒不修非同對治之道。故不可修第二靜慮近分地攝不淨觀也。故婆沙論(六十四)中。云即諸聖者。離初靜慮染時。九無間道中。修十九行相。謂粗等三。及唯無漏十六聖行相。不修不淨觀定。但於婆沙論。離初靜慮染九無間道位得第二靜慮所分六意近行云文者。彼位未來所修心品之中。可有作自相行相。緣欲界法之類。故得香味位近行云也。都無粗等乃至不淨觀等。一類功德。緣欲界法之類。故婆沙論處處之文。全非相違。次於婆沙論。離欲界染。九無間道位。修未至地攝不淨觀云文者。此有作是說意也。此師意。述離欲界染。九無間道位。修粗等三慈悲喜捨不淨觀持息念。及有無漏十六行相。二十五行相。離初靜慮染。九無間道位。修粗等三。及唯無漏十六行相。十九行相之所以云。初靜慮近分有種種善根。故能修此類種種行相。上地近分諸善根少故。不能修種種行相。復次欲界煩惱。有種種相。還修種種善根。對治上地煩惱。無種種相故。彼不修種種善根。對治上地煩惱。無種種相故。彼不修種種對治論文先遮此例難。末學更不可劬勞哉。 重難云。婆沙論(百九十四)中。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九解脫道位。修不淨想彼前八解脫道位。修不淨想者。九無間道位。何不修之哉。 答。此亦婆沙論一師說也。故婆沙論中。出修不淨觀想不思惟不淨想之句云。若以滅道智。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若以身愛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最後解脫道時。有說一切解脫道時今此有說。何必正義哉。設依此師義。會今例難。九無間道正斷或道故。不修不淨想等非同對治之道。前八解脫道。是容預位故。兼修不淨想等非同對治之道也。 或一義云。婆沙論(百三十九)中。云離初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二靜慮所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二靜慮以近分十二之文。當上卷(六十四)離欲染時。九無間道中。修粗等三。慈悲喜捨。不淨觀。持息念。及有漏無漏十六行相。二十五行相云有作是說意也。此師意。離初靜慮染。九無間道位。實修慈悲喜捨不淨觀持息念等云也。但至下問答文者。非同治修。而得修之(為言)不遮非同治修。兼修慈悲喜捨。不淨觀。持息念等之義也。 問。今論意。依身在色界。可起持息念耶。 進云。今論疏中。不起之付之。初起設雖限欲界依身。後起何不通色界依身哉。依之今論中。述等流非下緣。入出息非下地心所緣知。依身在色界。起持息念云事。何況。正理論中。云此念初依欲界身起。唯人天趣。除此俱盧。後起可通色界依身如何。 答。見今論文。偈頌云緣風依欲身。長行述依欲身起。唯人天趣。除北俱盧。依身在色界。不起持息念即案其道理。起持息念。專由教力。色界之中。無教力故。不起之也。故今論中。述外道不起持息念故云。外道無有。無說者故離教力不起持息念之旨。此文尤分明也。故後起猶不通色界依身也。但於等流非下緣之文者。只述入出息。唯自上地心所緣。非下地心所緣之旨。非論持息念觀門之相。全非相違。次於正理論文者。俱舍正理兩論之意。自本各別也。齊不可為歎故光法師引婆沙論。所依者。唯依欲界。非色無色界。有餘師說。依欲色界。非無色界。然初起時。必依欲界之文畢。云俱舍同前師。正理同後師泰法師引婆沙論今文畢。云俱舍同初師正理同後師。 問。眾賢論師意。持息念可通離染得耶。 答。可通離染得也。兩方。若通離染得者。正理論中。破今論云。唯加行得。非離染得。未離染者。定由加行。現在前故。非離染得地所攝故。已說皆是近分地攝。非根本故。又此念唯是勝加行引故。不應說此有離染得如此文者。持息念不通離染得若依之爾者。顯過論中。無改二得實外無之頌知。眾賢論師意。持息念通離染得云事如何。 答。於離染得。有其二類。一離下地染之時。得上地功德。二盡智初念。得九地中有漏功德也。若依盡智初念離染得云之者。三乘聖者。盡智初念。修九地中有漏功德者。性相之所定。諸論同所許。故眾賢論師意。持息念可通離染得。顯宗論中。不改二得實外無之頌即存此意也。若依離下地染之時。得上地功德離染得論之者。持息念是勝品微細之觀門。唯內道起之功德。專由勝加行可得之故。離下地染之時。無得上地持息念。正理論中。云唯加行得非離染得。即述此旨也。即正理論中。未離染者。定由加行。現在前故。非離染得地所攝故者。云欲界持息念。唯加行得。已說皆是近分地攝。非根本故者。明下三靜慮近分地攝。持息念唯加行得。又此念唯是勝加行引故者。述中間禪持息念唯加行得。不應說此有離染得者。總結五地持息念唯加行得也。重意云。持息念是由勝加行。可得之法。今論中。混云通離染得及加行得。不述由勝加行可得之旨。故正理論中。破之云唯加行得。非離染得也。非遮盡智初念。修持息念故。通離染得之義邊。故偈頌結二得實外無。長行述唯加行得非離染得。全非相違也。 重難云。中間禪。既離染地攝也離欲界染之時。何不得彼地持息念哉。 答。根本地攝功德。不必離染得持息念。專由勝加行。可得之故。離欲界染之時。不得中間禪持息念也。是則正理論意。異俱舍論意也。 或一義云。泰法師引正理論文畢云。解云。如前滅盡定中。云佛無一德非離染得。又中間定。是離染得地所攝。俱舍據佛及中間故通離染得。正理據二乘異生欲界三近分故。唯加行得任此會通之釋思之。正理論文。唯就欲界下三靜慮近分地攝持息念。云唯加行得。非離染得。中間禪持息念。可通離染得也。(云云)。 問。今論意。持息念可通勝解觀門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通勝解觀門者。見今論文。或云唯與真實作意相應。或破餘師意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云此不應理。此念真實作意俱故任此等論文。持息念不通勝解觀門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舉勝解作意功德。出持息念。正理論中云。有說亦通勝解作意今論意。可同之哉。 答。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釋唯與真實作意相應之論文。引合正理論。此唯真實作意相應。有說亦通勝解作意之文。作二解釋云。此論同正理前師。雜心婆沙同正理後說。此即意各別也。又解前師唯據根本。故唯真實。後師亦據加行。故通勝解(云云)餘處釋三勝解作意。謂不淨觀及四無量。有色解脫勝處遍處。如是等觀相應作意之論文。儲一箇問答云。問婆沙勝解作意中。亦說持息念。此論何故不說。又此論下文。說持息念。是真實作意。故下論云。有餘師說。息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此不應理。此念真實作意俱故。論既不同。如何會釋。解云。持息念有二種。一假相謂加行。二真實謂根本。此論據根本。婆沙據加行。各據一義。並不相違。又解。論意各別。此論加行根本。皆是真實。婆沙及此論餘師。加行通假。根本是實若依當卷初釋。餘處第二釋意者。今論意。持息念加行根本。同唯與真實作意相應可云也。即可異婆沙論并正理論有說意也。若依當卷第二釋。餘處初釋意者。今論意。持息念加行通勝解觀門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可云也。即今論。云唯與真實作意相應。據根本論之。婆沙論并正理論後說。云通勝解作意。據加行論之。故不相違會也。 重難云。就光法師當卷第二釋。餘處初釋有疑。今論餘師云息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就持息念加行論之。此師意云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也。以何知之者。正理論中。述此師意云。彼言息念根本。雖與真實作意俱。中間有餘勝解作意相應起者。為令真實作意速成故。於中間起斯假想。雖爾無有出息念失。以息念加行。意樂不歇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婆沙及此論餘師。加行通假。根本是實任此等定判。今論餘師意。持息念加行。通勝解觀門。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云事。尤分明也。若爾。與正義有何所替。破此師義哉。 答。依光法師和會釋意者。今論餘師意。持息念根本。亦通勝解觀門云。故今論破之可得意也。但於正理論文者故今論能破之時。入自義救之。非餘師。即云持息念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也。例如雜心師意。述善心中得六。雖舉欲界無覆無記心。不說正見續善。正理論師。述雜心師救入自義云。理亦應得欲界善心。謂以正見。續諸善本。雖加欲界善。除無覆心。經主不應難令得七也。次。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彼述論意各別釋意。故全非難也。 問。雜心論意。持息念可通勝解觀門耶。 進云。光法師解釋中。彼論意。持息念通勝解觀門付之。廣勘雜心論一部始末。不見持息念通勝解觀門云文。解釋之所定。依憑在何所哉。 答。廣披諸師解釋。尋雜心論。持息念勝解真實之相。光法師引正理論。此唯真實作意相應。有說亦通勝解作意之文畢云。此論同正理前師。雜心婆沙同正理後說。同此即意各別也寶法師引正理論今文畢云。正理後說同婆沙雜心。前說同此論泰法師引正理論今文畢云。雜心婆沙同後師說任此等解釋。雜心論意。同婆沙論。并正理論後說意持息念加行通勝解觀門。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可云也。但於雜心論中。不見持息念通勝解觀門之文云難者。實披彼論一部前後。雖未勘分明之證據。是既諸師一同之定判也。定有依憑之本說歟。仰而可信。何強疑之哉。就中。見雜心論文。云彼修行者。於出入息。作一想觀身如竹筒。觀息如穿珠。出入息不動。於身不發身識。是名安般念成此文意。持息念通勝解觀門諸師解釋。若依此文歟。 重難云。今論意。雖述持息念唯與真實作意相應之旨。明六種相中止相云。觀息住身。如珠中縷若爾。以觀身如竹筒。觀息如穿珠之文。難為持息念通勝解觀門之證歟。 答。 去建保七年正月九日。當寺別當法印權大僧都定範。於東南院。被行俱舍問題講之時。被出此題。講師宗性法師。問者貞實不師。問答之。其時先達之中。義海得業云。見法勝阿毘曇心論文。上述阿那波那念相。云始於身一分。行者係自心深縛於識。足為殺智慧怨。不置真實之言。下明四念處相。云此方便於身真實相決定。諸受及自心法亦隨順觀。始安真實之詞。以之思之。持息念是勝解觀門。四念處是真實作意若爾。雜心論中。雖無分別之證據。雜心之本論。此旨既見。故諸師依雜心論意。持息念通勝解作意釋歟。例如雜心論中。雖明十二心。法勝阿毘曇心論中。唯說十一心。故正理論師。述雜心師救。云然學無學同無漏故。總說一心。言六無失也。 問。婆沙論意。持息念。可通真實作意耶。 答。可通也。兩方。若通真實作意者。見婆沙論處處(十一八十二)之文。舉勝解作意功德。出持息念。知不通真實作意云事。何況。廣勘婆沙論一部始末。不見持息念通真實作意之文哉。若依之爾者。持息念加行。設雖作勝解觀門。根本成位。何不與真實作意相應哉。 答。婆沙論意。持息念可通真實作意也。故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引正理論。此唯真實作意相應。有說亦通勝解作意之文畢云。此論同正理前師。雜心婆沙同正理後說。此即意各別也餘處儲一箇問答云。問婆沙勝解作意中。亦說持息念。此論何故不說。下此論下文。說持息念。是真實作意。故下論云。有餘師說。息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此不應理。此念真實作意俱故。論既不同。如何會釋。解云持息念有二。一假相謂加行。二相真實謂根本。此論據根本。婆沙據加行。各據一義。並不相違。又解。論意各別。此論加行根本。皆是真實。婆沙及此論餘師。加行通假。根本是實加之。寶法師引正理論文畢云。正理後說。同婆沙雜心。前說同此論泰法師引正理論文畢云。雜心婆沙。同後師說任此等解釋。婆沙論意。同正理論後說意。持息念加行。通勝解觀門。根本唯與真實作意相應可云也。但於婆沙論中。舉勝解作意功德。出持息念云難者。取持息念加行之中。與勝解作意相應之類。勝解作意功德之中。出之也。非遮與真實作意相應之義邊。何為相違哉。光法師餘處。釋婆沙論中。舉勝解作意功德。但云解脫。不云有色云。解云。婆沙言解脫者。是解脫中假想解說。不言解脫皆是假想。准此解釋。可思之也。次於婆沙論中。不見持息念通真實作意之文云難者。此事雖未勘分明之證據。見彼論一處文。釋契經說。持息念通四念住之文云。以持息念。增益法想。是空觀本。由此速能引四念住。是故偏說若不淨觀增有情想。如說此骨為女為男。障礙空觀。不能速引四念住。是故不說此文既述持息念。是空觀本異不淨觀之旨。故可與真實作意相應歟。 問。持息念可緣非相續法耶。答。可緣非續法也。兩方。若緣非相續法者。見婆沙論文云。唯緣自相續如此文者。不緣非續法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云隨所至方。念恒隨逐。婆沙論中。述乃至廣說。隨根勢力。息去近遠心皆隨逐。持息念緣離身之息苦爾。離身之息。豈非非相續法哉。 答。若依以非情屬非相續法之意者。持息念可緣非相續法也。寶法師。釋息有情數攝。有情身分故之論文云。准此出身非出入息。非有情故任今解釋。離身之息。可非情攝而今論云。若念息出。離身為至一礫一尋。隨所至方。念恒隨逐。婆沙論。述心復隨息從內出外。半麻一麻。半麥一麥。半指節一指節。半指一指半??一??手。半肘。半尋一尋。乃至廣說隨根勢力。息去近遠心皆隨逐。持息念緣離身之息故持息念緣。非相續法可云也。但於婆沙論。唯緣自相續之文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多分以地為法。名非相續法若爾持息念不緣他相續。及無為法。故云唯緣自相續歟。身內有情數息。為緣所起離身之息。刻體見之。雖非常情法。既以身內有情數息。為緣起故。暫屬自相續法歟例彼不淨觀。云此緣欲界一切色處故。雖可緣非情數色。婆沙論。述不觀所緣云。緣自他相續婆沙抄中。釋婆沙論。無漏空三摩地及無願三摩地。唯緣自他相續之文云。亦攝非情杓。唯虛空等。非相續故。此等定判。皆以非情法。屬自他相續之意也。婆沙論。持息念唯緣自相續云文。准彼可思之也。 問。欲界所繫入出息。離欲界染。第婚無間道位悉滅歟。進云。泰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有滅不滅二類付之。同是欲界所繫入出息也。彼第九無間道位。何可有滅不滅不同哉。是以。第三靜慮所繫入出息。離第三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全無滅不滅不同例可同哉如何。 答。婆沙論評家意云。應作是說。此入出息。隨身地繫。是身分故。定入出息。是隨身地繫法故。離欲界染。第九無間道位。欲界所繫入出息。不可滅也。但於進文者。欲界所繫入出息。隨欲界心轉者滅。隨初靜慮心轉者。不滅云也。故婆沙論中。述入出息隨身地繫云。師意會施設足論。云欲界入出息。離欲界染時。最後無間道滅之文云。欲界入出息。有隨欲界心轉。有隨初靜慮心轉。隨欲界心轉者。爾時滅。道隨初靜慮心轉者。爾時現在前就此論判。會例難者。依第靜慮近分地。離第三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入出息不轉故。無滅不滅不同云也。 重難云。以自下地無漏。離第三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入出息可轉。何無滅不滅不同哉。 答。以自下地無漏。離第三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入出息現在前。不可滅故。亦無滅不滅不同也。 問。論文云。謂要身中有諸孔隙。入出息地心。正現前爾者。寶法師意。有幾緣耶。進云。寶法師釋云。述具二緣息方轉也付之。今文意。具入出息所依身。風道通。毛孔開。入出息地。粗心現前之四緣。入出息轉之旨述也。何釋具二緣哉。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要具四緣。息方得轉如何。 答。由具四緣入出息轉云事。出婆沙正理兩論之說。故婆沙論云。謂入出息。由四事轉。一有息所依身。二風道通。三毛孔開。四入出粗地粗心現前。必具此四。入出息轉正理論云。言四緣者。一入出息所依身。二毛孔開。三風道通四入出息地粗心現前。於此四中。隨有所闕。息便不轉准此兩論說。思今論文意。謂要身中者。舉入出息所依身。有諸孔隙者。出風道通毛孔開之二緣。入出息地心。正現前者。即是入出息地粗心現前也。設雖寶法師意。何不存此旨哉。但於述具二緣息方轉也之釋者。見今論文。偈頌云依二差別轉。長行述此入出息轉。依身心差別畢云。謂要身中。有諸孔隙。入出息地心。正現前息。於爾時方得轉故任文之起盡思之。謂要身中有諸孔隙者。顯依身差別轉之相。入出息地心正現前者。述依心差別轉之旨故寶法師。就其大綱云。述具二緣息方轉也。也委悉細論之時。依其身差別轉之中。有風道通毛孔開之二緣。自本非所遮。故寶法師解釋。全無相違也。 問。下三靜慮無漏心現前位。入出息可轉耶。答。入出息可轉也。兩方。若入出息轉者。無漏心是寂靜微細也。設雖下三靜慮。無漏心現在前位。何入出息可轉哉。何況。見婆沙正理等論說。述入出息轉之義云。粗心現前知。無漏心現前位。入出息不轉云事。 若依之爾者。論疏中。述入出息不轉之義。未舉下三靜慮無漏心現前位哉。 答。設雖有漏心。設雖無漏心。下三靜慮心現在前位。可為入出息地粗心現前之類。故下三靜慮無漏心現前位。入出息可轉也。但於無漏靜微細故。下三靜慮無漏心現前位。入出息不可轉云難者。有漏無漏相對之時。實雖有漏心粗淺。無漏靜。上地下地相望之日。下三靜慮未離八災患。第四靜慮已離八災患故。第四靜慮有漏心現前位。入出息不轉。下三靜慮無漏心現前位。入出息可轉也。 重難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若入世俗第四靜慮身無毛孔。其理可然。以彼定能引彼地攝微密大種充滿身故。有漏戒多具七支。無表能造大種。充滿身中。故毛孔不開。入息民不轉而婆沙論中。述有漏戒多少。舉評家義云。如是說者。無漏戒多。所以者何。且苦法智忍。隨轉戒尚多。有漏有無量功德對治彼故。況復更有上界位餘戒若爾。下三靜慮無漏心現前位。無漏戒多具七支。無表能造大種多。自第四靜慮有漏戒能造大種。充滿身中。毛孔不可開。何入出息可轉哉。 答。下三靜慮無漏心現前位。無漏戒多具七支。無表能造大種。充滿身中。更非所諍。故寶法師餘處解釋中。云隨定勝劣皆遍身故然而彼下三靜慮無漏戒。能造大種。非微密故。毛孔猶開。入出息可轉也。 問。光法師意。於羯刺藍等四位。息轉四緣中。闕幾緣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於此四位。雖有一事粗心現前。闕餘三事付之。設雖今此位。何唯具一緣哉。是以。圓暉法師解釋中云。若羯刺藍。頞部曇閉尸。鍵南四位。唯有粗心及息地。闕餘二緣如何。 答。婆沙論中。問答此事云。問何故羯刺藍位。息不轉耶。答彼稀薄故。若息轉者。彼應流動。問何故頞部曇。閉尸。鍵南。諸根未滿未熟位。息不轉耶。答彼身爾時風道未通。毛孔未開。若息轉者。身應散壞。然在卵□。及母胎中。從羯刺藍。乃至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息所依身。風道未通。毛孔未開。唯有息地粗心現前。雖有一事。而闕三事。故息不轉於羯刺藍等四位。唯有粗心現前一事。闕餘三事云事。此文實分明也。故光法師云。於此四位。雖有一事粗心現前。闕餘三事云事。此文實分明也。故光法師。云於此四位。雖有一事粗心現前闕餘三事息皆不轉。故婆沙云。引今文為其證也。加之。泰法師引婆沙論今文畢云。解云。既言從羯刺藍乃至鍵南。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息所依身。風道未通。毛孔未開。雖有一事。而闕一事。故息不轉寶法師。引正理論。處卵胎中。羯刺藍等。毛孔未開。風道未通。故息不轉。若處卵胎羯刺藍位。入出息轉。則應躁動。身微薄故。便應散壞之文畢云。此中應說。無出入息所依身也此等定判。亦於羯刺藍等四位。唯有粗心現前一時。闕餘三理若爾。光法師今解釋。既順婆沙正理二論之文。亦同神泰法寶兩師之釋。末學仰而可信。何強疑之哉。但於圓暉法師解釋者。彼立息轉四緣之時。云息所依地。不云息所依身。故於羯刺藍等四位。有息所依地緣云也。 問。一剎那定心隨轉戒。為唯限一具七支。為當有多具七支歟。答。此事雖有學者異義。暫可存有多具七支云義也。兩方。若唯限一具七支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入第四靜慮。身無毛孔開云。以彼等持。極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種遍身若唯限一具七支者。於彼能造大種。寧可有遍身之義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餘處(十三)文。述隨轉七支一具大種所造云。所依大種。如心唯一。無差別故所依大種。如定心唯一者。何可有多具七支耶。 答。依當處餘處之定判。任上古中古之常義。暫可存一剎那定心。有多具七支云義也。其故。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何緣但入第四靜慮身無毛孔。非餘定耶。以彼等持極淳厚故。引第四定大種遍身。即由此緣。尊者世友說。入彼定心。身毛孔合畢。問若入世俗第四靜慮。身無毛孔其理可然。以彼定能引彼地攝微密大種充滿身故。若入無漏第四定時。此身如何。亦無毛孔。以彼但引隨所生地大種現前造無表故此問意。入有漏第四靜慮之時第四靜慮大種遍身云事。既分明也。云以彼定能引彼地攝微密大種身故故也。入無漏第四靜慮之時。云以彼但引隨所生地大種充滿現前造無表故。故上所述大種遍身者。定心隨轉無表能造大種云事。又炳然也。答此問云。彼無漏定所引大種。雖生處攝。而極微密。與彼相似。故無有過此文意。雖無漏無表能造。隨所生地大種。微密遍身云事。亦明鏡也。若一剎那定心隨轉式。唯限一具七支者。豈可有多具能造大種身之義哉。爰知。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故。多具大種。各各別造云事。是以。泰法師引此文畢云。以此文證故知。造無漏戒四大。隨身大小。遍滿身中。一具四大。造七支戒。隨大多少。各各別造。地大不因地大造諸色故。道戒既爾。定戒亦然光法師雖引此文釋。更不破之明知。此釋□論文。故即依用之云事。加之。見寶法師餘處(十三)解釋。問身在下地。起上定時。用下地身中。上地大造。上地多色。其四大種。為在何處。此問意。既許身在下地。起上地定之時。用上地大種。造上地多色。無諍一剎那定共戒。有多具七支若唯限一具七支者。豈可云造上地多色哉。答此問。引婆沙論一百三十四文云。然根本靜慮現在前時。色界大種遍身內起。若近分定。現在前時。色界大種。唯心邊起。有說近分定。現在前時。色界大種。亦遍身起。然長養身。不如根本。如有二人。俱詣池浴 。一在池側。掬水浴身。一入池中沒身而洗。二人用水。雖俱遍身。然長養身。入池者勝此文云色界大種。遍身內起。定可定共戒能造大種。不可云依身等欲界長養大種。既云色界大種故也。又不可云空界色。能造大種。若空界色能造大種者。依根本近分。豈可有遍身不遍身不同哉。何況。今此問答。就定共戒能造大種。釋有漏自地依之義也。更不可云餘色能造大種哉。准此等定判。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云事。實分明也。但於今論餘處。所依大種如心唯一。無差別故之文者。於一具七支能造大種。定散相對。釋一具多具不同之時。定心隨轉戒。七支無表。一具大種所造之旨述也。就各別七論之時。更非遮各別大種所造之義也。 重難云。定心既一也。隨轉戒何可有多具七支哉。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云事。道理甚難思哉(是一)。 次。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多具大種。各各別造云事。不可然。見正理論餘處(三十五)文云。定生無表。七支相望展轉力生同一果故。唯從一具四大種生。散此相違。故依異大此文意。為俱有因七支一具大種造之。不為俱有因七支各別大種造之而一剎那定心隨轉戒。設雖有多具七支。定可為俱有因。何非一具大種所造哉。雖為俱有因。多具大種所造者。定生無表。七支相望展轉力生同一具故。唯從一具四大種生之定判。豈非唐捐哉(是二)。 次。准寶法師。豈得隨彼大種戒少戒多之釋其義難思。入第四靜慮。欲界依身。三洲六欲天。大小不同也。於六欲天依身。相容大種。於三洲依身如何可相容哉。定知。三洲六欲天相容大種。可有多少不同。若能造大種有多少不同者。所造七支。隨可有多少不同。若爾。豈不背由時果善等之理哉(是三)。 次。若云一剎那定心隨轉無表能造大種遍身中者。寧不違寶法師。雖長養大遍一身中。何必皆能造無表色之釋哉(是四)。 次。婆沙論中。述具有因相云。地不觀地生所造色。以一切法不觀自性及同類體。為他因故。自類他類相望。論俱有因而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者。以一不殺生戒。望餘不殺生戒。可為俱有因歟。若許為俱有因者。豈不背以一切法不觀自性及同類體為他因之理哉(是五)。 次。婆沙論中。釋發智論以無間道。證預流果是時。現在未來修八聖道支云文云。此則止正語業命不俱者意。無貪嗔癡無表。各有七種。俱時起故婆沙抄中。釋此文云。論無貪嗔癡所發無表各有七種。俱時起故。前業蘊中。同第二師。即第三為正准此文。一剎那定心隨轉戒。唯有無貪嗔癡所生三具七支若爾。隨可有三具能造大種。何云多具大種遍身中哉(是六)。 答。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云事。非無其道理。定心雖是一。微細寂靜。防非止惡之德甚多故。有多具七支也。故婆沙論中。明有漏無漏戒多少。出評家義云。如是說者。無漏戒多。所以者何。且苦法智隨轉戒尚多有漏。有無量功德。對治彼故。況復更有上位餘戒是則同雖定心隨轉戒無漏。防非止惡之德殊勝故。隨轉七支。其數甚多。無漏戒尚多有漏戒。即此意也。 次。於正理論餘處。定生無表七支相望展轉力生同一果故等之文者。就一具七支定散無表相對。能造大種一具多具不同之由釋也。定心隨轉。多具七支。雖為俱有因。多具七支。其類別故。非一具大種所也。例如光法師餘處第一釋意。別解脫戒初後念一支。雖一具大種所造。於七支者。其類別故。各別大種所造也。何況。若執七支相望展轉力生等之文。為具有因七支。必一具大種所造。不為俱有因七支。必各別大種所造云者。別解脫戒初後念一支。既非俱有因。光法師一釋意。如何可定一具大種所造哉。以之思之。七支相望展轉力故生等之文。就一具七支定散無表相對。能造大種。一具多具不同之由釋許也。以此文為定量。一切為俱有因七支。必一具大種所造。一切不為俱有因七支。必各別大種所造。不可定事也。 次。於寶法師豈得隨彼大種戒少戒多之釋者。就泰法師以此文證。故知。造無漏戒四大。隨身大小。遍滿身中。一具四大。造七支戒隨大多少。各各別造之釋。一往致此難破也。以實義論之者。泰法師釋意。寶法師釋意。不可云隨依身大小。定心隨轉七支。并彼能造大種。有多少不同也。由時果善等者。性相之所定故也。但實事雖可然。其義猶難思。暫存一義云。婆沙論中。述色界大種。來入欲界依身云。欲界大種粗。色界大種細。細入粗隙。如油入沙准此文思之。三洲六欲天依身。雖大小不同。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遍身中事。更不可有多少不同也。其故三洲依身。雖小極虛粗也。六欲天依身。雖大稍微細也。故色界細大種。來入三洲依身之時。三洲淮依身雖小。虛粗故粗隙多。彼大種相容身中。來入六欲天依身之時。六欲天依身雖大。微細故粗隙少。彼大種遍在身中也。設雖下三靜慮依身。入第四靜慮之時。彼第四靜慮隨轉戒。能造大種。必可遍身中。若不遍身中者。豈無毛孔開哉。以是思之。欲界依身雖小。虛粗隙多。第四靜慮定心隨或。能造眾多大種。相容身中。下三靜慮依身雖大。甚細故粗隙少。第四靜慮定心隨轉戒。能造眾多大種遍在身中也。若爾。以三洲六欲天依身大小不同。何始可為痛哉。 次。於寶法師。雖長養大遍一身中。何必皆能造無表色之釋者。泰法師任正理論文。作隨大多少。各各別造之釋。故寶法師意。實雖許此釋。兼為顯起第四靜慮定心之時彼地空界色。能造長養大種。來入身中之義。暫致此能破也。 次於婆沙論。地不觀地生所色等之文者。以地大種望地大種之時。自體同類。更不借力。故自體并如此不相由之同類法。一切皆不為俱有因。故云以一切法不觀自性及同類體為他因故也。然而設雖同類法互令相由。有同一果之義者。何不為俱有因哉。是以。光法師餘處一釋意。心王上大生等與大地法十心所上大生等。為俱有因此豈非同類法為俱有因哉。准之思之。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之中。以一不殺生戒。望餘不殺生戒。為俱有因云事。更不背文理也。 次。於婆沙論。無貪嗔癡無表。各有七種。俱時起故之文者。於一剎那定心隨轉戒總而論之。雖有無貪嗔癡所生三類七支。別細云之無貪嗔癡所生三類七支之中。各有眾多七支故。一剎那定心隨轉戒。有多具七支云事。全不違此文也。 重難云。泰法師。造無漏戒四大隨身大小。遍滿身中。一具四大。造七支戒。隨大多少。各各別造之釋意。無諍隨依身大中。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實有多少不同依之。寶法師引此釋畢。破豈得隨彼大種戒少戒多也。泰法師意若不許隨依身大小。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有多少不同者。寶法師。何可破之哉(是一)次。寶法師雖長養大遍一身中。何必皆能造無表色之釋意。不許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遍身之義何云寶法師意。實許此義哉。(是二)。 答。隨依身身大小。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不可有多少不同云事。道理實必然。故泰法師意。可存此旨也。但於隨大多少。各各別造之釋者。彼隨轉戒七支。與能造大種必一具一具。各別能造所造定之旨釋成也。文意。隨彼能造大種之數。所造七支各各別造(為言)更非釋隨依身大小。彼隨轉戒。能造大種。有多少不同也。寶法師意。雖許此義。就隨大多少。各各別造之方暫破豈得隨彼大種戒少戒多也。次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遍身云事。正理論一段之文甚分明。故泰法師承之。釋隨身大小。遍滿身中。既□實義。寶法師意。何不許之哉。何況。寶法師餘處。引婆沙論。然根本靜慮現在前時。色界大種遍身內起。若近分定現在前時。色界大種唯心邊起。有說近分定現在前時。色界大種。亦遍身起。然長養身不如根本。如有二人。俱詣池浴。一在池側。掬水浴身。一入池中。沒身而洗。二人用水。雖俱遍身。然長養身。入池者勝之文畢云。後解為勝。隨定勝劣。皆遍身故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遍身云事。今解釋亦分明也。但於雖長養大。遍一身中。何必皆能造無表色之釋者。正理論中。引第四定大種遍身等文。述定心隨轉戒。能造大種遍身之旨。故泰法師釋。雖無其過。總而論之。依身在下地。起第四靜慮定心之時。彼地空界色能長養大種。來入身中故論文之外。亦顯此義也。 問。光法師意。依身在第四靜慮。約息轉四緣闕具。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生第四靜慮定有二闕二付之。見婆沙論文云。有說生彼雖有風界。而無前說四種事。故不名為息此文無諍。依身在第四靜慮。息轉四緣俱闕見若爾。光法師今解釋。豈不違婆沙論文哉。 答。光法師第二釋意。專任道理必然。依正理論文成之也。所謂依身在第四靜慮之人。既有口鼻故。可有風道通。能依下地威儀通果二無記心故。可有入出息地粗心現前得意也。何況。正理論中。云若生彼地。身無毛孔。如何生彼能發語言。雖述身無毛孔。不遮有風道通。是亦其證據也。故第二釋具文云。言有二者。一風道通。既有口鼻。能發語言。明知。有風道通。又正理六十云。若生彼地。身無毛孔。如何生彼能發語言。非發語言。要由毛孔。但由頷動。亦得發聲。如機關聲。豈由毛孔。准彼論文。不遮風道通。二入出息地。粗心現前。以能起下威儀通果。言關二者。一非入出息所依身。彼息不轉。心微細故。二毛孔不開。縱起散心。毛孔亦閉。身密合故但於婆沙論文者。光法師即會之云。婆沙有說。無四事者。非是正義。 問。光法師意。第二靜慮以上。可有起威儀心耶。答。不可有起威儀心也。兩方。若有起威儀心者。第二靜慮以上。無起表心。何可有起威儀心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引泰法師釋云。若生二定以上。起初定威儀。發上地威儀業此釋無諍。第二靜慮以上。不可有起威儀心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十五)中。述阿羅漢入涅槃心。第二靜慮以上。可有威儀心若許有威儀心者。何無起威儀心哉。 答。生二定以上。起初定威儀心。發上地威儀業云事。不限光法師所引泰法師解釋。亦出諸師定判。所謂寶法師解釋云。借下識起上地威儀通果。但緣所發業事。及所化事等。不緣上地息風也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如起異地通果心。及生二定已下。起下初定威儀意識此等解釋意。第二靜慮以上。不可有起威儀心云事。亦分明也。何況。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行住坐臥名威儀。以長短等無色為性。以身表業。為威儀體。故起身表心。即起威儀心。故第二靜慮以上。不可有起威儀心云事。道理實炳然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若據起威儀工巧心。六識之中。唯意識。四受之中唯喜捨。不通苦樂。以苦樂受不能發業如前釋若第二靜慮以上。有起威儀心者。何不起威儀心。與第三靜慮樂根相應哉。既述起威儀心。不通苦樂之所以。云以苦樂受不能發業。起身表心。即起威儀心云事。此釋又明鏡也。而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云上生三地。起三識身。及發表心。皆初定繫。生上起下。如起化心。故能見聞觸。及發表。此四唯是無覆無記。不起下染。已離染故。不起下業善。以下劣故。第二靜慮以上。無起表心者。性相之所定也。若無起表心者。不可有起威儀云事。亦勿論也。但於婆沙論第二靜慮已上。有威儀心云文者。就似威儀心論之也。不云有起威儀心者。何為相違哉。 問。婆沙論文。明持息念十七種觀中。覺心行者。緣想思心所歟。答。不緣想思心所也。兩方。若緣想思心所者。泰法師解釋中。引古師依婆沙論。覺心行者。法念住觀。緣想思故云義。破之。知。覺心行者。不緣想思心所云事。若依之爾者。心行之稱。專名想思。覺心行者。可緣想思心所也。是以。見婆沙論文云。覺心行者。觀想及思如何。 答。正理論中。舉持息念十七種觀畢云。此十七中。初是總觀。後十六種是差別觀。約四念住。如次應知。各有四門。成十六種而其十六種觀之中。覺喜。覺樂。覺心行。止心行之四種。是受念住觀故。覺心行者。可緣受心所也。但於心行之稱。專名想思云難者。正理論中。問答此事云。如何覺心行。可受念住攝。因受果名故無有過。非此中說心行謂思。應知此中受名心行。謂由^2□耽著。樂受味故。便於彼彼境界。或生思造作心。名為心行。受是思因。故名心行無失。或但能覺受自體者。義准亦於思等自體。次第能覺生住壞相。如嘗大海一渧水鹹。則亦遍知大海水味。故唯覺受。名覺心行緣受心所。名覺心行之旨。此文實委悉也。故泰法師引今文畢云。解云。自古論師皆言。依毘婆沙。覺心行除心行是法念住觀。以緣總思故者謬也。今依正理論釋。四念住各有四。故成十六。想思是受念住觀。如前會釋次於婆沙論。覺心行者。觀想及思之文者。想是受果。故於因上立果名。緣受心所。云觀想及思也。准正理論。會通之旨。可思之也。 去嘉祿三年閏三月之候。於當寺慈恩院。被行俱舍三十講之時。宗性初按立此論義。對聖禪法師疑之。其時講答之趣。大概如此。思出往事。記錄之畢。大乘義章十六有釋。可見之。 (寫本云)正嘉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申時)於東大寺尊勝院護摩堂南面抄之畢去九夏三伏之天蕤賓林鍾之候初企此卷抄出其功過半之處俄被召。 承明門院御前僧之間此勤此中絕畢而玄冬雪降金池水結之今冷手振右筆不輒然而被催其志其深憖記此卷問答畢聊有所存之旨併奉資。春日大明神法樂焉願依學佛教之微功願答敬神明之誠心一期終焉之暮必遂往生於兜率之秋雲三會說法之曉速開覺悟於龍華之春風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五十六夏臘四十四)。 俱舍論第二十二卷抄_ 俱舍論第二十三卷抄上     問題 問。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前。必得禪定歟。 問。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耶。 問。無漏身念住可現起耶。 問。自性等三種念住。一念觀門具之歟。 問。所緣念住中。染污身念住。可亙不善有覆二類耶。 問。緣想行二蘊。可名雜緣法念住耶。 問。總想念住中。可有不總緣身受心法類耶。 問。佛及獨覺。可作三義觀七處善觀門耶。 問。七處善可通無漏耶。 問。異生位可起七處善耶。 問。七處善可依欲界等十地耶。 問。未離欲染人。修惠無間起暖善根義可有耶。 問。聞惠無間可起暖善根耶。 問。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人。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起之義可有耶。 問。未得未至地人。思惠無間起頂善根義可有耶。 問。暖頂二善根位。觀四聖諦可通相續不相續耶。 問。暖頂二善根位。作十六行相。觀上下八諦時。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歟。 問。寶法師意。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所現修法念住。可通雜緣不雜緣歟。 問。忍善根位。所現修法念住。可通雜緣不雜緣耶。 問。頌文云。下中品同頂爾者。中忍同頂者。為說現修行相。為當論得修行相歟。 問。中忍滿位。為二行相二剎那。為當一行相二剎那歟。 問。暖等四善根。以得為體歟。 問。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以得為體歟。 問。暖善根初安足位。曾得道現起歟。 問。暖等四善根。可有離染得耶。 問。已離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時。可得修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耶。 問。異生位。餘暖等四善根外。可起餘順決擇分善根耶。 問。今論意。依第四靜慮起忍善根人。今此忍善根位。可起非順決擇分所攝心品耶。 問。初苦法忍位。未來可修四念住耶。 問。非暖善根初安足位。非聞惠現前位。非滅現觀四心現前位依四靜慮未曾得心品現前位。必得修受念住歟。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等四句分別相。致三重問答。爾者。第一重四句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於初靜慮煩惱。可亙未離已離二類耶。 問。依初靜慮入見道人。可修未至地世第一法耶。 問。未至地世第一法。與初靜慮世第一法。可為同類因耶。 問。世第一法位。可得修無漏道耶。 問。暖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攝歟。 問。無色界可有順決擇分善耶。 問。暖等四善根。可感眼等五根耶。 問。尊者妙音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修惠攝歟。 問。尊者妙音意。暖頂二善根。為唯依欲界為當通依色界歟。 問。尊者妙音意。頂善根中。自暖善根劣類可有耶。 問。尊者妙音意外。暖頂二義根。依欲界云義可如耶。 問。六欲天中。初起中忍義可有耶。   俱舍論第二十三卷抄上   問。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前。必得禪定歟。答。不必得之也。兩方。若必得禪定者。光法師解釋中。述未離欲染人。總相念住思惠所攝之旨。知。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不必得禪定云事。若依之爾者。見今論處處之文。餘處(二十二)云入修要二門。不淨觀息念。當卷說由此二門。心便得定畢。結依已修成止。為觀修念住。此等之文無諍。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必得禪定如何。 答。未離欲染人。多分思惠所攝。總相念住無間引起暖善根故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不必得禪定歟。故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述此中且據未離欲染故。言總相思惠所攝畢。引正理論(六十一)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之文為證。餘處(十四)云。如婆沙十七云。暖隨轉戒。於破戒有捨對治。又正理六十一云。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又婆沙第七亦說。未離欲染者。思惠無間能引起暖。准此三文。有從思惠初入暖者任此等定判。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不必得禪定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今論處處之文者。觀行者中。亦有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有禪定之類。故任觀門大綱云爾也。非謂不淨觀。持息念後。念住之前。必得禪定歟。 問。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耶。答。廣論之者。通生得惠也。兩方。若通生得惠者。見今論處處之文。當卷云。自性念住以惠為體。此惠有三種。謂聞等所成餘處(二十五)舉四念住等功德畢云。實諸加行善婆沙論(百八十七)中。或云。相雜念住。復有三種。謂聞思修所成差別或云。或說三。謂軟中上品。或聞思修所成任此等論判。自性念住體。不通生得惠若依之爾者。品類足論中。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如何。 答。廣論之者。自性念住體。可通生得惠也。其故光法師餘處(一本)解釋中。云又解。生得惠。以能分別學觀諦故。亦名對觀。生得惠。有對觀之義若許對觀之義者。何不名念住哉。何況。見品類足論文。約四念住。分別見非見處等相緣身惠中。出見處非見之句云。謂五識身相應善惠而以五識中無加行善故者。婆沙論(四十二)定判。明知。自性念住體。通生得意云事。但於俱舍婆沙兩論處處之文者。就勝品念住論之也。勝劣通論之時。更不可遮生得惠歟。 重難云。見正理論(六十)文云。惠中何等名自性念住。應知。唯取聞思修所成唯言無諍。簡生得惠。 答。此亦就勝品念住。置唯言歟。 問。無漏身念住可現起耶。答。可現起也。兩方。若現起者。無漏心作共相觀門身念住難現起哉。是以。披論疏定判。未云有此義哉。若依之爾者。無漏身念住。未來既有之。何無現起之義哉。何況。無漏受心法念住。既許現起之義。無漏身念住。相例可同如何。 答。心品緣境。隨時不定。故無漏身念住。可現起也。故餘處正理論中。述三十七菩提分法。俱時現起相云。由此理趣初靜慮中。總而言之。具三十七。然於一念。頓現在前。極多但容有三十四。如是未至第二靜慮極多但容有三十三。三四中間極三十二。前三無色極二十九。欲界有頂。極唯十九。一切皆除三念住。故其中滅者。隨位應思婆沙論中。同明此義云。未至定中。有三十六菩提分法。唯三十三俱時現前。除三念住。所以者何。以四念住所緣各別。尚無有二俱時現前。況。有三四。初靜慮中。具三十七。唯三十四俱時現前。除三念住。靜慮中間及第三第四靜慮各三十五。唯三十二俱時現前。除三念住。第二靜慮有三十六。唯三十三俱時現前。除三念住。前三無色有三十二。唯二十九俱時現前。除三念住。欲界有頂有二十二。唯有十九俱進現前。除三念住。餘隨義說。非要別體(文光記二十五引此文)而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七覺支是唯無漏法故。此等文意。無漏身念住。可現起加之。婆沙論中。說雜修靜慮四念住分別相。舉評家義云。如是說者。能雜修所雜修。皆容作四念住既云能雜修通四念住。豈非許無漏身念住現起之義哉。但於無漏心作共相觀門故。身念住難現起云難者。共相別觀。非始可疑。故無漏心現起。唯別緣之法。更無所違也。 問。自性等三種念住。一念觀門具之歟。答。一念觀門。可具之也。兩方。若一念觀門具之者。顯宗論中云。三中相雜能斷煩惱。非二能斷。大減增故婆沙論中。述三種念住斷或相云。自性念住暫時斷。相雜念住究竟斷(文取意)斷惑既別時也。觀門何一念哉。 若依之爾者。一念觀門之中。以惠名自性念住。以相應俱有諸法。名相雜念住。以所緣諸法。可名所緣念住也如何。 答。自性等三種念住。一念觀門之中。可具之也。以惠名自性念住。以惠及相應俱有諸法。名相雜念住。以所緣諸法名所緣念住事。義通既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顯宗婆沙兩論之文者。不惠心所獨起。必與相應俱有諸法俱起。故自性念住不斷煩惱。相雜念住。能斷煩惱云也。非遮一聚相應法中以惠為自性念住。以惠及相應俱有諸法。名相雜念住之義門。何為論義哉。 問。所緣念住中。染污身念住。可亙不善有覆無類耶。答。可亙不善有覆二類也。 兩方。若亙不善有覆二類者。品類足論(十二)中。明所緣念住相。舉染污身念住云。謂有覆色蘊如此文者。唯限有覆一類若依之爾者。以性相思之。所緣念住之中。染污身念住。何不亙不善有覆二類哉。 答。見今論餘處文。云此除色聲八無記。餘三種色聲二境亙善等三性故。所緣念住之中。染污身念住。分別善等三性之時。亙不善及有覆無記二類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品類足論。謂有覆色蘊之文者。染污法總云有覆。不染污法總云無覆之門也。故次下文。舉不染污身念住云。謂無覆色蘊若如今疑者。亦可有不染污身念住。唯限無覆無記歟云疑歟。甚以非也。諸染污法。總名有覆事。是常談也。如今論餘處(十八)云諸染污法。亦名有疑。有覆。及劣也。至品類足論今文。何始為疑哉。 問。緣想行二蘊。可名雜緣法念住耶。答。可名不雜緣法念也。兩方。若名雜緣法念住者。想行二蘊。既非身受心緣之。尤何名不雜緣法念住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百八十七)文云。若於五蘊。或二二緣(乃至)名為雜緣如此文者。緣想行二蘊。可名雜緣法念住如何。 答。想行二蘊。是身受心法之中。第四法攝故。若總緣之。若別緣之。名不雜緣法念住事。必然也。故今論云。若唯觀法。名不雜緣但於婆沙論文者。更非疑難。即見論文前後。上云若據想行蘊及無為。名不雜緣。述緣想行二蘊。名不雜緣法念住之旨畢。次下若於五蘊。或二二緣(乃至)名為雜緣者。合緣想行二蘊之外。若合緣色受二蘊。若合緣色想二蘊。若合緣色行二蘊。若合緣色識二蘊。若合緣受想二蘊。若合緣受行二蘊。若合緣受識二蘊。若合緣想識二蘊。若合緣行識二蘊。名雜緣法念住(為言)。 問。總相念住中。可有不總緣身受心法類耶。進云。光法師釋。唯總緣四。名此所修。無不總緣身受心法之類付之。總相念住。行相非一准。何無不總緣身受心法之類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明總相念住云。厭患生死。欣樂涅槃既云欣樂涅槃可有唯緣涅槃之類如何。 答。見今論文。明總相念住云。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光法師釋此文云。彼觀行者。居緣總雜法念住中。唯總緣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觀諸有為。皆非常性。觀諸有漏。皆是苦性。觀一切法。空非我性。雜緣法念住。總有三種。謂二三四。唯總緣四。名此所修前雜非唯故與差別任此等定判。總相念住。必總緣身受心法若總相念住之中。有不總緣身受心法。之類者。與別相念住。有何差異哉。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厭患生死。欣樂涅槃之文者談觀行者之意樂也。非謂總相念住之中有唯緣滅諦之類歟。 問。佛及獨覺。可作三義觀。七處善觀門耶。重云。光法師釋云。佛及獨覽不作付之。三義觀七處善者。殊勝觀門也。佛及獨覺何不作此觀門哉。是以。聲聞作此觀門相例可同如何。 答。光法師釋今論不說三義觀七處善。作二解釋之中。第二解云。又解。三義七處。聲聞皆作。佛及獨覺不作。此中通據三乘加行。是故不說彼二觀門就此釋思其意。 問。七處善可通無漏耶。答。可通無漏也。兩方。若通無漏者。光法師解釋中。在雜緣法念住後。總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七處善知。不可通無漏云事。何況。三義觀。既不通無漏。七處善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寶法師依婆沙論文。七處善通有漏無漏判如何。 答。見發智論文。明七處善相云。應言如實知色苦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如實知色集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如實知色滅是四智。謂法類世俗滅智。如實知趣色滅行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智。如實知色味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如實知色患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如實如色出是四智。謂法類世俗滅智。如實知受想行識七亦爾既云七處善通法類四諦智。通無漏云事。必然也。隨見婆沙論(百八)一段之文。或云。如實知色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者。此中法智如欲界色果類知色界色果。世俗智知一切色果。苦智知有漏色果。非常苦空非我。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果故(說後六處善之文。准之可思)或云。問七處善三義觀。有何差別。答名即差別。謂名七處善。名三義觀故。有作是說。七處善是無漏三義觀是有漏。問若爾此說當云何通。如實知色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等。答此世俗智。雖亦容有。而不現行。復次。此七處善。是聖行相。說為無漏。實通有漏。對三義觀。非聖行相。唯是有漏。故名無漏。問為能以七處善入三義觀耶。答不能。以七處善是無漏行相。三義觀是有漏行相故。復有說者。七處善通有漏無漏。三義觀唯有漏或云。問三義觀在前。七處善在後。世尊何故先說七處善。後說三義觀耶○脅尊者言。此中說四地。謂修行地見地。修地。無學地。如說七處善三義觀者。說修行地。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趣色滅行。乃至識亦爾者。說見地。如實知色味色患色出。乃至識亦爾者。說修地。速盡諸漏者。說無學地或云。問何故於此七處善中。再說前三諦。一說道諦耶○復次。前四處善。說見道位。見道必具觀察四諦。故具說四。後三處善。說修道位。修道位中。所修聖道。即是道諦。未必具觀四聖諦故。但說三種加之見寶法師解釋。或云問何故。七處善中。再說前三。一說道諦○復次。前四處善。說見道位。見道必具觀四諦故。故具說四。後三處善。說修道位。修道位中。所修聖道。即是道諦。未必具觀四聖諦故。但說於三或云准婆沙一師云在見修道。又婆沙云。七處善觀色有四智。法類苦俗。又准婆沙。有漏智觀諦。總名俗智。無漏智觀諦。名苦集等。准上文證。七處善通有漏無漏也勘道暹法師定判云。依如毘曇。前四在於四善根。乃至見道。後三在修道任此發智。婆沙兩論之說。依今法實道暹二師之釋。七處善通無漏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就聖道加行七處善。在雜緣法念住後總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之釋也。次於三義觀例難者。三義觀作非聖行相故。唯限有漏。七處善作聖行相故。亦通無漏也。更非相例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六十三四兩卷之文。出有漏功德之時。通無漏之功德。必置世俗之言。如云世俗他心智通解脫道時。云世俗念住。云空無邊處世俗解脫。云世俗無礙解增長時等也。而於七處善者。不置世俗之言。若七處善通無漏者。何不置簡別之言哉。何況。出無漏功德之中。一處無舉七處善。明知。七處善唯限有漏云事如何。 答。婆沙論百六十三四兩卷之文。實以為難但七處善。通無漏云事。源出發智論說。設雖婆沙論今文。豈不有此義哉。倩推之。 問。異生位可起七處善耶。答。可起之也。兩方。若起之者。見婆沙論(百六十三)文。述未曾得淨初靜慮現在前。而不修無漏初靜慮之類云。即異生依初靜慮起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念住。三義觀。暖頂忍世第一法。有說。亦起持息念時此文雖舉異生所起初靜慮多功德。無出七處善。若異生位起七處善者。今此類中。何不舉之哉。若依之爾者。七處善是聖道加行也。異生位尤可起之。是以。光法師解釋中。在雜緣法念住後。總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七處善之旨釋成如何。 答。七處善是聖道加行。故別相念住後。總相念住前加行位。專起之也。入聖之後。雖亦起之。異生位起之事。必然也。故見光法師解釋。云問三義觀。七處善。何位起耶。解云。在雜緣法念住後。總相念住前加行位。起此二種。引正理論。此後引起緣三義觀。此觀無間修七處善之文畢云。解云。此顯雜緣法念住後是總緣共相法念住前加行(乃至)四緣三義觀。五修七處善勘寶法師解釋。引正理論今文畢云。准上論文。即是三義七處等後。起總相念住入暖法也引婆沙論若順次第說諸功德者。應先說不淨觀或持息念等。次說念住。次說三義觀。次說七處善。次說暖次說頂之文畢云。准此論文。即念住後起三義觀。及七處善。而入暖也任此等定判。別相念住後。總住相念住前加行位。起三義觀七處善云事。分明也。加之見婆沙論處處文。或釋世第一法分勝故名第一云。而於異生所得靜慮。無量解脫。勝處遍處。乃至所得第一有思及不淨觀持息念諸念住三義觀七處善暖頂忍中。皆悉最勝。暖等不爾。故此獨稱世第一法或述世第一法加行廣大故云。思所成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或述暖善根意趣云。先所修集。一切善根。謂從布施乃至七處善。皆以迴向解脫。是其意趣准此等論文。暖善根前加行位。起七處善之旨。亦炳然也。但於婆沙論文者。以實云之。異生位依初靜慮。雖起七處善。七處善作聖行相。亦通無漏故。異生所起功德之中。暫不舉之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六十三四兩卷之文。不限前重所出之文。或出未曾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淨初靜慮。不修無漏初靜慮之類云。即異生已離欲染依未至定。起三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時○即異生依靜慮中間。起三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時或出未曾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不修淨無漏初靜慮之類云。即異生未離欲染。依未至定。起三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暖頂忍世第一法時○即異生依第二靜慮。引發五通。諸加行道。五無間道。三解脫道時。起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念住。三義觀暖頂忍世第一法。有說亦起持息念時○即異生依第三靜慮引發五通。諸加行道。五無間道。三解脫道時。起三無量。不淨觀。念住。三義觀。暖頂忍世第一法。有說。亦起持息念時○即異生依第四靜慮。引發五通。諸加行道。五無問道。三解脫道時。起三無量。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不淨觀。念住。三義以。暖頂忍世第一法時次下出未曾得淨第四靜慮現在前而不修無漏第四靜之類。并出未曾得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不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之類。隨其所應。異生依未至定靜慮中間及四靜慮。所起功德之中。雖舉三義觀。不列七處善。准此等諸文。異生位不起七處善如何。 答。 問。七處善可依欲界等十地耶。答。唯依未至定靜慮中間。及四靜慮六地不依欲界。并上三靜慮近分地也。兩方。若依欲界等十地者。婆沙解中。七處善不依欲界并上三靜慮近分四地若依之爾者。三義觀既依欲界等十地。七處善相例引同如何。 答。見婆沙論百六十三四兩卷之文。或出未曾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無漏初靜慮。不修淨初靜慮之類。聖者依上三靜慮近分。所起功德之中。雖舉三義觀。不舉七處善。聖者依上三靜慮。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淨初靜慮現在前。而修無漏初靜慮之類。聖者依初靜慮。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淨無漏初靜慮之類。聖者依未至定靜慮中間。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不修淨無漏初靜慮之類。聖者所起欲界功德之中。雖舉三義觀。不舉七處善。未離欲染聖者。依未至定。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無漏第四靜慮。不修淨第四靜慮之類。已離第三靜慮染聖者。依未至定靜慮中間下三靜慮。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淨第四靜慮現在前。而修無漏第四靜慮之類。聖者依第四靜慮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或出未曾得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不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之類。聖者所起欲界功德之中。雖舉三義觀。不舉七處善。未離第三靜慮染聖者。依未至定靜慮中間下三靜慮所起功德之中。三義觀七處善俱舉之。廣勘兩卷前後。委見一段首尾。三義觀依欲界未至定靜慮中間四靜慮及彼近分十地。七處善唯依未至定靜慮中間四慮靜六地。不依欲界上三靜慮近分四地云事。尤分明也。就此論說。思其旨趣。三義觀作非聖行相。唯限有漏故。廣依此欲界等十地。七處善作聖行相。亦通無漏。故不依欲界上三靜慮近分四地歟。 問。未離欲染人。修惠無間起暖善根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光法師釋此中且據未離欲染故。言總相思惠所攝畢。引正理論。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之文為證。任今定判。未離欲染人。修惠無間。不起暖善根若依之爾者。設雖未離欲染人。已得未至地畢。何無修惠無間起暖善根之義哉。 答。雖未勘分明定判。以道理思此事。未離欲染人。已得未至地之後。修惠無間。起暖善根之義。可有也。但於光法師解釋。正理論定判者。就未離欲染。未得未至地之類論之也。以何知之者。婆沙論中。上述色界定修所成行相攝。有厭離有渴仰有惡賤有思慕作意無間引起暖。暖無間引起頂。頂無間引起忍。忍無間引起世第一法畢。鄰之問已離俗染者。可爾。未離欲染者云何。已離欲染人。已得修惠故。修惠無間起暖善根。其理可爾。未離欲染人之中。有未得未至地之者。如何定修惠無間起暖善根哉。問也答此問。云欲界亦有似彼餘意思所成行相攝有厭離。有渴仰有惡賤有思慕。未離欲染者。此作意無間引起暖。作如前說者。乘問意。未離欲染。未得未至地之者。思惠無間起暖善根(為言)非遮未離欲染。已得未至地之者。修惠無間起暖善根之義也。光法師解釋。正理論定判。准婆沙論今文。可會通之也。 問。聞惠無間可起暖善根耶。答。不起暖善根也。兩方。若起暖善根者。聞惠是勢力微劣也。彼無間難起暖善根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雖述修惠思慕無間起暖善根之旨。不云聞惠無間起暖善根。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聞惠既作十六行相。何不引起暖善根哉。何況。彼今論餘處文。聞惠無間可聖現前若起勝品聖道者。何不生劣品暖善根哉。加之。辰旦人師解釋中。聞惠無間可起暖善根如何。 答。暖善根是見道近加行。殊勝善根。初起極難。故聞惠無間輒不起之也。故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云此中且據未離欲染故。言總相思惠所攝。若已離欲總相念住。即修惠所攝故。正理六十一云。若有先離欲界染者。依色界攝修所成惠。厭離患生死。欣樂涅槃。多厭行俱作意。次第能引異類暖善根生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惠。引暖善根生。故彼不應作一向執餘處(十四)云。如婆沙十七云。暖隨或於破戒有捨對治。又正理六十一云。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惠所成惠引暖善根生。亦婆沙第七亦說。未離欲染者。思惠無間能引起暖准此三文。有從思惠初入暖者。任此等定判。聞惠無間不起暖善根歟。但於聞惠既作十六行相。可引起暖善根云難者。聞惠雖作十六行相。勢力微劣。故不引起暖善根也。次於今論餘處。聞惠無間聖道現前云文者。無漏聖道。入聖以後。數數修習。極純熟故。聞惠無間。任運起之。暖等善根。入聖加行。未得自在。未純熟故。聞惠無間輒不起之也。光法師餘處婆沙論文。不說聞惠無間聖道現前。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婆沙論約初修次等起者說。此論等通約純熟位說。故不相違此釋尤為今會通之潤色歟。次於人師解釋者。婆沙抄中云。若從聞惠無間得初剎那暖戒。有捨惡戒之釋歟。若爾。聞惠無間。起初剎那暖善根云事。甚背文理。更不可有依用之。 重難云。見光法師餘處(一本)解釋云。若據盡理。共相別相及五停位。皆通修惠思惠聞惠總相念住通聞惠。無間寧不起暖善根哉。 答。總相念住通聞思修三惠者。初修通論也。初起之位難通。惠正引起初剎那暖善根。唯限思惠修惠。不可通聞惠也。 問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人。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起之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今論餘處文。破有餘師。唯從共相作意無間。聖道現前。聖道無間。亦唯能起共相作意云義云。若依第二第三第三第四靜慮。證入正性離生。聖道無間起何作意(乃至)非於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如此文者。依上三靜慮入見道人。不起暖善根已前共相作意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若有先離欲界染者。依色界攝。修所成惠。厭患生死。欣樂涅槃。多厭行俱有作意。次第能引異類暖善根竽此文意。雖述先離欲界染者。色界攝修所成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起暖善根之旨。更不簡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之人哉。 答。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之人。其類非一准。或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起之。或可有不然之類也。其故見今論文云。若已先得暖等善根經生故。捨遇了分位善說法師。便生頂等。若不遇者還從本修光法師釋此文云。若不遇者。還住暖等根本修故。或從持息念等根本修故而任若依根本起暖等者。必於前生。已起暖等之定判。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之人。前生已起暖善根之者也。若依還從暖等根本修故之意者。直從暖善根起之故。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不可起之。若依或從持息念等根本修故之意者。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可起暖根也。是非相違二釋。總出其種類也。重勘光法師餘處解釋。今生入聖。此身唯起暖等。入聖不起前位共相作意者。當還從暖等根本修故之類。設有起者。加行攝故。亦不能起者。當或從持息念等根本修故之類也。准此等解釋。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之人。其意樂或總緣共相法念住無間起之。或直從暖善根之人類可有也。但於今論餘處文者。上三靜慮攝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暖等順決擇分善根。入聖之後起之。可為聖道出心之類無之(為言)非謂總不起暖善根已前總緣共相法念住。何為相違哉。 答。今論云。若先已得暖等善根經生故捨。遇了分位善說法師便生頂等。若不遇者。還從本修婆沙論云。問修暖滿已將欲起頂。遂便命終。彼餘生中。為即起頂。為從本起。答若遇明師隨彼應起。分齊說者。即能起頂。若不爾者。還從本起。然能速起。非如初修准此等之文思之。前生起暖善根之人。今生遇了分位善說法師。未得未至地之前。起頂善根之時。思惠無間可起之云事。必然也。故婆沙論次下文云。問若餘生中。即起頂者。從何作意無間起耶。答如起暖時。所有作意。如說從暖起頂。從頂起忍亦爾而上文明起暖善根之時作意云。欲界亦有似彼作意。思所成行相攝。有厭離。有渴仰。有惡賤。有思慕。未離欲染者。此作意無間引起暖。餘如前說准前後之文思之。未得未至地之人。思惠無間起頂善根之義可有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所引正理論文者。述總相念住無間初起暖善根。約已離欲染。未離欲染。分別其差異。未離欲染人。思慕惠無間起暖善根云許也。不及前生起暖善根之人。今生遇了分位善說法師。起頂善根等之委曲歟。次於婆沙論。頂善根隨轉戒。於破戒不舉捨對治之文者。就一身中相續起暖頂忍等之類論之也。婆沙論中。答若爾何故說暖無間起頂。頂無間起忍耶之問云。依一身中相續起者作如是說。然非一切此文頗順今會通之趣歟。 尋云。未得未至地之人。思惠無間起忍善根之義可有耶。 答。准婆沙論。如起暖時。所有作意。如說從暖起頂。從頂起忍亦爾之文思之。可有此義也。其上難答。只如頂善根也。 問。暖頂二善根位。觀四聖諦。可通相續不相續耶。答可通相續不相續也。兩方。若通相續不相續者。見今論文。述從此生暖法。具觀四聖諦等。不云通不相續。婆沙論中。云暖頂位中。唯有相續。觀聖諦故。唯限相續若依之爾者。暖頂二善根位分是長遠觀四聖諦。剎那相續。其義可不定。何不通相續不相續哉。是以。忍苦善根位。觀四聖諦。通相續不相續。相例可同如何。 答。暖頂二善根。其位分實久觀四聖諦。可通相續不相續也。故婆沙論中。答初暖頂忍於四聖諦為相續為不相續之間。初雖舉或云相續或云不相續之二說。遂評家答之云。如是說者。此不決定。或相續觀。或不相續。隨彼加行勢力轉故但於今論。從此生暖法。具觀四聖諦等之文者。只述暖頂二善根位。觀四聖諦。作十六行相之旨。未及相續不相續之分別。何為違文哉。次於婆沙論。暖頂位中。唯有相續。觀聖諦故之文者。對忍善根位中。有增上忍。決定唯一剎那。暖頂二善根位中。無如增上忍決定唯一剎那之類。故如此云也。具文云。以忍位中。有時相續。有一剎那。觀察聖諦。暖頂位中。唯有相續。觀聖諦故。 問。暖頂二善根位。作十六行相。觀上下八諦時。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歟。答。不限一剎那歟。兩方。若唯限一剎那者。有漏是劣觀也。何無一一行相。相續之義哉。若依之爾者。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眷屬也。見道位既作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暖頂二善根位。尤可同彼。何況。勘舊婆沙論文云。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位。作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暖頂二善根位。相位相例可同如何。 答。披俱舍。正理。婆沙。雜心等論說。見光法師。寶法師。神泰。圓暉等解釋。雖未勘及分明定判。伺淨影大師所釋。有委悉再往分別。故大乘義章(十一)云。依如毘曇。苦集滅道。界行分別。有三十三。界謂三界。行者所謂苦無常等。十六聖行。欲界地中。有十六行。上界亦然。上下通說有三十二。於一一行。正能觀察。說之為暖。觀之未明。名暖方便。觀心分明。名暖成就。暖法如是。於一一行。心觀來去。以漸略之。至一心觀。名之為頂。二心觀前。名為方便。一心觀後。名為成就。此頂心中。雖復漸略。望於四諦及十六行相。猶名具觀。不名為略。然此成處。各一心觀。與後忍中初觀相似。如增上忍似第一法。問曰善根漸多應好。何故須略。釋言。始觀多心重緣猶不明了。觀心後純。少緣即見。是以減之。頂法如是。次辨忍法。於彼上下三十二行。各一心觀。乃至於彼欲界苦下一行。觀來說之為忍此釋意云。暖善根位。作一一行相。唯相續觀之。頂善根初同暖善根終。故頂善根初位。作一一行相。亦相續觀之。忍善根初同頂善根終。故頂善根終位。并忍善根位。作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為言)。 重難云。見大乘義章次下文云。或分為十。前三各有上中下別。世第一中。其唯一品。通前十也。暖中三者。於彼四諦三十二行。始觀未見。名之為下。昧見為中。明見為上。頂中三者。於彼諸行多心觀中。初略一觀。名之為下。略二已後。乃至於彼三十二行。各三心觀。說之為中。各二心觀。說以為上。忍中三者。初於三十二行之中。各一心觀。名之為下。故毘婆沙云。觀欲界苦行。至上界道行三十二心。是名下忍如此釋者。暖善根終位。不略觀心。唯相續觀之。頂善根初位。略一心觀。故頂善根初。不同暖善根終。頂善根終位。各二心觀忍善根初位。各一心觀。故忍善根初。不同頂善根終。何云後位善根初同前位善根終哉。 答。貞禪大僧都云。初略一觀名之為下者。自不略觀心。至略一心觀。為頂善根下位云也。非謂頂善根初位。略一心觀。頂善根初位。不略觀心。同暖善根終位也。各二心觀。說以為上者。自各二心觀。至各一心觀。為頂善根上位云也。非謂頂善根終位。各二心觀。頂善根終位。各一心觀同忍善根初位也。重意云。頂善根下位。略一心觀者出終。頂善根上意各二心觀者。舉初也(云云)。 問。寶法師意。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所現修法念住。可通雜緣不雜緣耶。答。可通雜緣不雜緣也。兩方。若通雜緣不雜緣者。寶法師釋如是暖頂二種善根。初安足時。唯法念住之論文。雙明二善。初安足時。行修唯雜緣法念位也如解釋者。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所現修法念住。唯限雜緣若依之爾者。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廣緣四諦。所現修法念住。何不通雜緣不雜緣哉。 答。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唯法念住現之中。緣苦集道三諦雜緣法念住現起。緣滅諦不雜緣法念住現起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寶法師解釋者。緣苦集道三諦有雜緣不雜緣法念之中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唯雜緣法念住現起云也。緣滅諦自本唯有不雜緣法念住。無相濫故。不論事也。有雜緣不雜緣二種法念之處。唯雜緣法念住現起(為言)。 問。忍善根位。所現修法念住。可通雜緣不雜緣耶。答。可通雜緣不雜緣也。兩方。若通雜緣不雜緣者。婆沙論中。說忍善根相云。現在唯一緣法念住。未來具四。似見道故如此文者。唯限雜緣法念住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忍善根位。所現修法念住。何不通雜緣不雜緣哉。 答。忍善根位。唯法念住現起之中。緣苦集道三諦。雜緣法念住現起。緣滅諦不雜緣法念住現起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緣苦集道三諦。有雜緣不雜緣法念住之中。忍善根位。唯雜緣法念住現起云也。緣滅諦自本唯有不雜緣法念住。無相濫故。不論事也。有雜緣不雜緣二種法念住之處。唯雜緣法念住現起(為言)。 問。頌文云。下中品同頂爾者。中忍同頂者為說現修行相。為當論得修行相歟。答。就現修行相同之也。兩方。若就現修行相同之者。中忍位漸減行相。何云現修同頂哉。若依之爾者。前後頌文。偏就現修論之。下中品同頂之文。何獨就得修論之哉。 答。披一段論文。思二修分別。上云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後四次忍唯法念下結上唯觀欲苦。一行一剎那。世第一亦然。併就現修行相論之。准而按之。云下中品同頂。亦就現修行相同之也。但於中忍位。漸減行相。不可現修同頂云難者。中忍位初具觀四聖諦境。具修十六行相。故就總相。云下中二忍與頂法同也。故光法師釋此疑云。忍有三品。下中同頂。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此總想說。若別分別。於中品忍。雖初具觀上下八諦。行相漸略。至後位中。諦亦漸略。次後當說何況。設就得修行相論之。中忍位分。漸亦減諦。隨減彼行。豈全同頂善根位哉。 問。中忍滿意。為二行相二剎那。為當一行相二剎那歟。答。隨所留行相。一行相二行相。可不定也。兩方。若二行相二剎那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六十一)中云。乃至極少唯以二心觀欲界苦。如苦法忍。苦法智位。齊此名為中品滿婆沙論中云。至一行相二剎那觀察。如苦法智忍及苦法智。齊此名中忍加之。見寶法師解釋。或云至唯緣欲苦諦。一行二剎那前名中品忍。或述唯一行二念。名為中忍。勘妙樂大師所判釋。都有三十一周。減緣減行。後但有一行二剎那心。觀於欲苦名中忍滿。任此等定判。中忍滿位。一行相二剎那若依之爾者。淨影大師云。乃至於彼欲界苦下。唯觀二行。是名中忍。圓暉法師。判如是乃至滅欲苦下二行相時。但有二行二剎那心。觀欲界苦。名中忍滿。中忍滿位。二行相二剎那云事。今兩師解釋。尤分明也如何。 答。於苦聖諦。有非常苦空無我四行相之中。留初非常行相。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位。可二行相二剎那也。所謂初觀非常苦空減無我。次觀非常苦減空。次觀非常減苦。此觀非常苦減空之中。後苦行相。觀非常減苦之時。非常行相。作此苦非常二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位。淨影大師定判。圓暉法師解釋。即就留初非常行相入見道之者。二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云也。留後三行相。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位。可有一行相二剎那也。其中暫就留苦行相入見道之者。顯其相者。初觀非常。苦。空。減無我。次觀非常。苦。減空。次觀若減非常。此觀非常減空之中。後苦行相。觀苦減非常之時。苦行相。作此苦一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位。留空無我二行相入見道之者。中忍滿位。一行相二剎那事。准之可知。正理。婆沙。兩論之文。法實妙樂二師之釋。即就留後三行相。入見道之者。一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云也。見道暹法師解釋云。次減欲界苦諦下。先除無我行。次除空行。次除無常行。留苦諦及苦行。謂一行二剎那心。名中忍滿。留苦行相入見道之者。一行相二剎那心。名中忍滿釋。尤可為此義潤色歟。苦爾。隨所留行相。中忍滿位。二剎那心。或作二行相。或作一行相。其類不定。故論家定判。人師解釋。雖似參差。更非相違也。 重難云。圓暉法師釋云。減欲苦下二行相時。觀非常苦減空之時。二行相二剎那心。為中忍滿位觀非常減苦之時。即可增上忍位。何為中忍滿位哉(是一)次。見淨影大師處處解釋。或(大乘義章)云。忍中於彼上下四諦。各十六行相。合有三十二。重觀行。或(大乘義章一)述就此忍中。具有三十二番觀行。忍善根位。總有三十二釋觀行苦觀非常減苦之時。猶為中忍滿位者。忍善根位。總可有三十三重觀行。豈不背淨影大師解釋哉。(是二)。 答。隨所留行相。中忍滿位。或二行相二剎那。或一行相二剎那。其類不定云義意。圓暉法師解釋。實以難思。然而暫會之云。作一行相。減三行相之時。為中忍滿位事。是必然也。作二行相。減二二行相之中。初念非中忍滿位。後念是中忍滿位。有其相濫故。為顯彼後念是中忍滿位。云減欲苦下二行相時等也。非謂減二行相之時。二剎那心。俱中忍滿位。亦非存作一行相。減三行相之時。增上忍位也。次。於淨影大師處處解釋者。中忍滿位。二剎那心之中。作一行相。減三行相之時。與增上忍位同一行相故。以此二剎那觀合為一番也。彼下忍位。雖數觀上下八諦同觀。上下八諦故。合為一番。准彼可思之也。 問。暖等四善根。以得為體歟。進云。論云然除彼得付之。於暖等四善根。論助伴體之時。何可除得哉。是以。四沙門果。以得為體相例可同如何。 答。暖等四善根。不以得為體云事。諸論同述之。諸師舉成之。故今論云。如是暖等四種善根。念住性故。皆惠為體。若并助伴皆五蘊性。然除彼得勿諸聖者暖等善根重現前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本起暖等為求聖道。既得聖已。理不應起加行善根。以無用故。然得聖已。有成暖等。若得為體。即有暖等重現前過。由此暖等非得為體正理論(六十一)云。暖等自性。皆惠為體。若并助伴。皆五蘊攝。定俱亦有隨轉色故。然除彼得。勿諸聖者暖等善根重現前故。然已見諦。不許暖等現在前已見諦者。加行現前。成無用故顯宗論(三十)文。全以同之。婆沙論中。上述彼得定非世第一法。得聖果已。順決擇分。不重起故畢。下舉評家義云。若彼俱起。若後起得。一切皆非世第一法。種類同故。暖等亦爾。是故初說。於理為善任此等定判。暖等四善根。不以得為體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四沙門果。以得為體云例難者。光法師即會此難云。沙門果體成就所顯故。得是沙門果。暖等善根。聖不重起故。得非暖等此釋意云。述五因立因果。捨曾得勝道集斷得八智。頓修十六行。由得果攝殊勝道總一得。得諸斷得。四法四類八智得修無常等十六行相等之義。建立四沙門果故。云沙門果體成就所顯也。此釋源依婆沙論沙門果體成就所顯故。沙門果得。是沙門果之文也。故四沙門果。以得為體。暖等四善根。是聖道近加行。可通痛八聖之後重現前過故。暖等四善根。不以得為體云也。 重難云。若四沙門果。以得為體者。後果向道現在前後。前果得猶現前。豈無向果雜亂之過哉。 答。光法師亦會此難云。果得雖起。所得果法。即不現前。故不相雜。故正理六十一云。又沙門果。諸相續得。雖亦許為沙門果體。而無八聖位相雜失。以諸安住勝果道攝者果攝。所得法必定不行故。安住果者。勝果道攝。諸所得法。亦不成故此釋意云。後果向道現在前後。前果得猶雖現前。所得果法。即不現前故。無向果雜亂之過云也。 重難云。若爾。入聖之後。暖等四善根上。得雖現前。所得暖等四善根。不現前者。何可有聖道加行善根重現前過哉。 答。見今論餘處文。述以後三果向不離前果故。後三果向自本不離前三果故。後果向道現在前後。前果得猶現前。更非所痛。聊可有向果雜亂之分。會果得雖起所得果法。即不現前故不相雜。故無其過也。重意云。後果聖道現在前後。前果得猶現前者。可有大過。前果後果。極違背故。而後果向道與前果得不違背故。後果向道現在前後。前果得猶現起。更無其名苦也。 亦尋云。寶法師今為一釋。前果非是後向道攝。向後起得。不違理故。暖等是彼聖道加行。道後起暖等是違理故之釋。其意如何。 答。 問。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以得為體歟。答。以得為體也。兩方。若以得為體者。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有法後得故。入聖之後。彼得可現前。若以得為體者。豈無重現前過哉。是以。今論中。說暖等四善根相云然除彼得。勿諸聖者暖等善根重現前故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廣見廣疏定判。雖暖等四善根體除得。於不淨觀等功德。更不簡之。知。以得為體云事如何。 答。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是聖道遠加行。不痛入聖之後。重現前義。故以得為體也。暖等四善根。是聖道近加行。可恐入聖道之後。重現前過。故不以得為體也。重意云。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聖道遠加行起之。餘時乃至入聖之後亦起之。暖等四善根。唯聖道近加行起之。餘時全不起之。故不淨觀等。不痛入聖之後。重現前義。暖等四善根。獨付入聖之後。重現前過也。俱舍。正理。顯宗。婆沙等諸論中。雖述暖等四善根體除得之旨。不云不淨觀持息念別相念住總相念住體除得。即存此旨故也。 重難云。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今生入聖。此身唯起暖等。入聖不起前位共相作意。設有起者。加行攝故。亦不能起此釋意。暖善根以前共相作意。以得為體者。豈無入聖之後。重現前過哉。 答。暖善根以前共相作意。暖善根近眷屬故。入聖之後。彼法體。亦不起之云許也。彼法上得。重現前事。不及遮之歟。 問。暖善根初安足位。曾得道現起歟。答。不現起也。兩方。若曾得道現起者。暖善根是見道近加行也。全不可云曾得道現起。是以。今論中。暖善根初安足位。唯未曾得道現起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八十一八)中。說暖善根初安足位云。此曾得種姓故如何。 答。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殊勝善根故。初安足後增進位。念念唯未曾得道現起也。故見今論等諸論定判。述暖等根初安足後增進位。未來修念住行相之旨。若曾得道現起者。豈可未來修哉。加之。今論云。若先捨已後得時所得。必非先之所捨。如捨已重得。別解脫律儀。以未曾熟修。大功用成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暖等善根。若先捨已復重得時所得。必非行之所捨。如人先捨別解脫戒已。後重得戒所得。必非先之所捨。以暖等善根。從無始來。未曾熟修。要由廣大功用成故。於未曾得生欽重故得先未曾。捨已曾得不欣樂故。非得曾得以趣聖善求昇進故正理論云。若先捨已後重得時所得。必非先之所捨。由行捨已後重得時。亦大劬勞方得起故。於先所捨。不欽敬故。如行已捨別解脫戒。後重受時。得未曾得。暖等亦爾。後得非先婆沙論云應言不得。隨爾所度。退已還生。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所以者何。極難得故。未曾習故。用功成故。如別解脫戒。隨爾所度。捨已復受。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此亦如是。如說暖頂亦爾任此等定判。暖等善根。初安足後增進位。念念唯未曾得道現起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此曾得種姓故之文者。暖善根以前。聞思二惠現在前位。多作十六行相畢。後起暖善根故。云曾得種姓也。非謂曾所得暖善根現起也。今論中。述暖善根後增進時。修同分念住行相云。由此種姓先已曾得婆沙論文。准之可會也。 問。暖等四善根。可有離染得耶。答。無離染得也。兩方。若有離染得者。暖等四善根。是殊勝善根也。離染之時。輒不可得之。是以。見婆沙論處處之文。述暖等四善根。唯加行得之旨。不可有離染得云事。若依之爾者。唯初盡遍修九地有漏德者。今論餘處定判也。初盡智現前位。得修暖等四善根者。暖等四善根豈無離染得哉。 答。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殊勝善根故。唯加行得無離染得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述暖等四善根得捨相云。得者由加行故或答若退暖已。還生暖時。為得先時曾得暖不之問云。應言不得。隨爾所度。退已還生。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所以者何。極難得故。未曾習故。用功成故。如別解脫戒隨爾所度。捨已復受。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此亦如是。如說暖頂亦爾或(四十五)云。或有善法。由加行故得。非由餘緣。如暖頂忍世第一法或(九十七)約世俗正見。述加得離欲得相。出加行得之類。即舉暖頂忍世第一法。出離染得之類。無舉暖等四善根。或(百四十四)約非學非無學善意根。述加行得離染得相。出加行得之類無舉暖等四善根。任此等定判。暖等四善根。唯加行得。無離染得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初盡智現前位。可得修暖等四善根。云難者。暖等四善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故。付之聖之後。可重現前之過。其體除得之法也。初盡智現前位。豈可修得之哉。若初盡智現前位。得修之者。鈍根阿羅漢。退第四果之時。可退捨忍世第一法。上位所得修法。退住下位之時。必退捨之故也。若爾。寧不違初二亦退捨之理哉。何況。婆沙論中。約世第一法。問為都勝故。說名第一。為分勝故。名第一耶。徵設爾何失。次述其問意云。若都勝故。名第一者(乃至)又此豈勝初盡智時。所修善根。然修彼時。離一切障。所依清淨。此法不爾。此文既以世第一法。望初盡智位。所得修善根。論其勝劣故。明知。世第一法非初盡智位。所得修善根云事。若世第一法。非初盡智位。所得修善根者。暖頂忍前三善根。亦以可同也。 問。已離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時。可得修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耶。答。不得修之也。兩方。若得修之者。已離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之時。何可得修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云。離欲界一品染者。於離欲界一品染者所起暖等。亦得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具縛者。所起暖等。得而不在在身。成就不現在前(乃至)離無所有處第九品染者。於自所起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餘處起暖等。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准此文思之。已離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時。不得修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者。於前位所起暖等善根。寧可有得而不在身之義哉。 答。已離欲染位所起暖等善根。八品斷位所起暖善根種類是別。體性各異。故已離欲染人。初起暖等善根之時。唯得修自位所起暖等善根。不可得修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其時彼前八品斷者所起暖等善根。不得不在身。無得而不在身之義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就一人前後位論之也。所謂於欲界煩惱。全未斷位起暖等善根。一品斷位起暖等善根。如是次第乃至於無所有處煩惱。八品斷位起暖等善根。九品全斷位起暖等善根之人。於前位所起暖等善根。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為言)非謂已離無所有處第九品染之後。初起暖等善根之時。得修前位所起暖等善根故。有得而不在身之義也。婆沙論中。明起滅盡定云。有具縛時起滅盡定。即彼進斷一品染時。復起滅盡定。彼於爾時。先所起者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今所起者。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即彼乃至從時解脫練根得不動。彼於爾時。前諸位中。所起滅定。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今不動位所起滅定。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此文無諍。就一人前後位。於前位所起滅盡定。云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也。於暖等善根。隨離染位述得而不在身。成就現在前之義。准之可思也。 問。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外。可起餘順決擇分善根耶。答。可起之也。兩方。若起之者。淨定分四種之時。能順無漏。名順決擇分。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能順無漏之類難有哉。是以。見今論餘處文。破有餘師。唯從共相作意無問。聖道現前。聖道無間亦唯能起共相作意云義云。若依二第三第四靜慮。證入正性離生。聖道無間起何作意(乃至)非於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若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餘順決擇分善根者。寧可有此能破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可起餘順決擇分善根如何。 答。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可起餘順決擇分善根也。其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若有先離欲界染者。依色界攝修所成惠。厭患生死。欣樂涅槃。多厭行俱作意。次第能引異類暖善根生而互相望如次生二三三一者。又正理論定判也。明知。能引暖善根生。修所成惠。亦順決擇分攝云事。何況。勘光法師餘處(十五)解釋云。今准此論及正理論。唯暖等四。順決擇分名殊勝善根命終捨。餘順決擇分非是殊勝。命終不捨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餘順決擇分善根云事。此釋亦分明也。加之。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二十四)出業是自業。此業不成就之類云。若初靜慮順退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等業。已現在前。已牽異熟。此有四種。謂順現法受等如前說。果正現前。此業已失。由已離染故。或易界地等故此文意云。初靜慮順退分業自業此業不成就者。彼順退分業所感異熟果。現前位。已離初靜慮染。捨彼順退分業故也。初靜慮順勝進分業。順決擇分業。自業此業不成者。於一相續依身。不可有此義。起初靜慮順勝進分。順決擇分。作順後業之後。命終生上地之時。由易地故。捨彼順後業畢。第三生等已後。還生初靜慮。彼順後業所感異熟果現前位。不能成就能感業。故於第三生等已後。有此業不成就之義。順勝進分。順決擇分。還生之時。不得法故也。故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餘順決擇分善根。作順後業云事。此文必然也。或(百六十三)出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往沒還生時。捨不捨得不得法云。彼於初靜慮順勝進分。順決擇分。往沒時捨。還生時不得既生初靜慮之人。所成就順決擇分善根故。非暖等四善根云事無疑。亦許還生之義。非聖者云事。勿論也。但於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能順無漏之類有云難者。異生所起之淨定。其類非一准。除暖等四善根之外。何無能順無漏之類哉。次於今論餘處文者。暫迴愚推云。上三靜慮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暖等順決擇分善根。入聖之後起之。可為聖道出心之類無之(為言)其故今生依上三靜慮。入聖之後者。前生雖起暖善根已前。彼地攝共相作意殊勝善根。經生故捨之。今生或有唯從暖善根起之入聖之類。或亦雖有起暖善根已前。彼地攝共相作意殊勝善根之類。聖道加行善根故。入聖之後不可起之。聖道無間起何何共相作意哉破也。非謂總不起暖善根已前。彼地攝共相作意。殊勝善根。何為相違哉。何況。光法師釋此文云。雖於彼地過去曾修共相作意殊勝善根。經生捨位。今生起者。決擇分收而依上三靜慮起暖善根之人。任依本必見諦之理故。入聖已前。不可有經生之義。明知。過去曾修共相作意殊勝善根。經生捨故者。非暖等善根云事。若爾。此釋還為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起餘順決擇分善根之證。更非難勢之端哉。 相承義云。異生位除暖等四善根之外。可起餘順決擇分善根。亦依上三靜慮。入見道人。聖道無間起共相作意之類。可有也。但於今論餘處非於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順決擇分之文者。取出一類除暖等四善根之外。不起餘共相作意善根之者。如此破也。有餘師意云。唯從共相作意無間。聖道現前。聖道無間。亦唯能起共相作意者。一類無曾得共相作意。異於曾得暖等善根之者。聖道無間起何共相作意哉(為言)。 問。今論意。依第四靜慮。起忍善根人。今此忍善根位。可起非決擇分所攝心品哉。答。可起之也。兩方。若起之者。今論意。定互相望。如次生二三三一故。順決擇分無間不可起順住分。順勝進分。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散善。故不可起色界生得慧聞慧。若爾。今此忍善根位。何可起非順決擇分所攝心品哉。若依之爾者。忍善根位。時分既廣。設雖今論意。何不起非順決擇分所攝心品哉。 答。今論意。依第四靜慮。起忍善根之人。今此忍善根位。可起非順決擇分所攝心品也。若不起之者。寧可有出觀之義哉。故推其心品生起次第。第四靜慮。順決擇分。無間起第三靜慮順決擇分。第三靜慮順決擇分無間起第二靜慮順決擇分。第二靜慮順決擇分。第二靜慮順決擇分無間起初靜慮順決擇分。初靜慮順決擇分無間起欲界善心可出觀也。 重難云。婆沙論中。述忍獨名順諦。非暖頂故云。以忍位中無雜作意。暖頂位中。有雜作意故。意暖頂位。數復欲界善心。觀欲界苦。為間雜已。復能引此善根現前。忍位不爾如此文者。忍善根位。總不起欲界善心如何。 答。忍善根位。雖起欲界善心。非數數起之。故對暖頂二善根位。數數起欲界善心。云忍位不爾也。非謂忍善根位。總不起欲界善心。全非相違歟。 問。初苦法忍位未來可修四念住耶。答。可修四念住也。兩方。若修四念住者。現修既限法念住。得修何通四念住哉。是以。人師解釋中。釋初苦法忍位。現修。同限法念住若依之爾者。暖頂二善根。初安足位現修。唯限法念住未來廣修四念住者。性相之所定也。初苦法忍。相例可同如何。 答。初苦法忍位。現修。唯限法念住。未來可修四念住也。故婆沙論(百八十九)云。若人正性離生。苦集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同分修。非不同分但於現修既限法念住。修得不可通四念住云難者。現修斷對治道故。唯限法念住。未來修別緣道故通念住也。次於人師解釋者。婆沙抄(一本)中云。如苦法忍現行修。唯法念住。得修未來苦法忍。唯法念住。見道明了道故之釋歟。若爾。既違婆沙論文。更不可依用之。 問。非暖善根初安足位。非聞慧現前位。非滅現觀四心現前位。依四靜慮。未曾得心品現前位。必得修受念住歟。答。必得修之也。兩方。若必得修之者。心品現起非一准。何必得修受念住哉。是以。人師解釋中。不必得修之若依之爾者。既未曾得心品現位也。必可修修受念住哉。何況。於法念住者。必得修之相例可同知何。 答。見婆沙論文。上述入正性離生。十六心間所修念住。有其不同畢。云從此以上。一切聖者。起未曾得善根。現在前時。未來皆修四念住十六行相。唯除聞慧。思所成慧。及入滅定微微心時准此文。非暖善根初安足位。非聞慧現前位。非滅現觀四心現前位。依四靜慮未曾得心品現前位。必可得修受念住也。但於人師解釋者。婆沙抄中。總緣非我觀。現修得修俱唯雜緣法念住釋意歟。若以此釋。為其疑者。此釋既違婆沙論文。更不可依用之。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等四句分別相。致三重問答。爾者。第一重四句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於初靜慮煩惱中。可亙未離已離二類耶。答。可亙未離已離二類也。兩方。若未離已離二類者。披寶法師所引婆沙論文。明第一重四句分別相。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之句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如此文者。於初靜慮煩惱。不亙未離已離二類何況。成就彼離繫得。不成就世第一法之句。於初靜慮煩惱。不亙未離已離二類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世第一法。種類是萬差。彼離繫得。成就不成就。非一准。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之類。於初靜慮煩惱。何不亙未離已離二類哉。 答。委按婆沙論三重問答。四句分別相。第一重四句之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於所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無漏離繫得故。云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非於一切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一切離繫得故云爾也。第二重四句之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於所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有漏離繫得故。云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非於一切世第一法。不成就彼上一切離繫得故云爾也。第三重四句分別之中。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於所成就。非所成就。一切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也。故第一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離繫得之句。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者。不必限未離初靜慮染一類。依初靜慮入見道人。未離初靜慮染。依第二靜慮入見道人。未離第二靜慮染。依第三靜慮入見道人。未離第三靜慮染。依第四靜慮入見道人。未離第四靜慮染。皆舉之也。雖各成就自地世第一法。未離自地染位。不成就彼世第一法之上。無漏離繫得故也。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位染。不云何地事。廣取依四靜慮入見道人。各未離自地染位故也。第三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之句。云謂若位未至定。或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彼未離初靜慮染。一類依上三靜慮。入見道人。各未離自地染位。雖不成就自地世第一法之上。有漏無漏離繫得。成就下地世第一法之上有漏離繫得故。此句之中不取之。唯舉依未至定。或初靜慮中間。入見道人。未離初靜慮染位也。一段論文。如此得意之時。第一法第一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之句。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之文。既舉未離初靜慮染。已離初靜慮染二類。依此文可限未離初靜慮染一類云難。更不可來歟。但依初靜慮入見道人。已離初靜慮染位。亦可有此義。何唯舉未離此地染一類哉云疑。尤可然也。即出其類者。凡位已離初靜慮染。依初靜慮入見道人。未起第九品勝果道位。并依初靜慮入見道人。已離初靜慮染之後。修練根未起第九品勝果道位。同可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無漏離繫得之類也。然而論文。先就其相顯。暫舉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一類。委論之者。可有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已離此地染之類也。 尋云。以何得知。第一重四句。唯就無漏離繫得分別之云事。答。見婆沙論一段之文。明第二重四句。云有餘依彼有漏離繫得。作如是言。唯就有漏離繫得分別之述第三得四句。云有餘依一切世第一法。及彼一切離繫得。作如是言。通就有漏無漏離繫得分別之。明知。第一重四句唯就無漏離繫得分別之云事。依之婆沙抄釋此文云一據無漏得。二唯有漏離繫得。三俱得二得以明四句何況見第一重四句。出成就彼離繫得。不成就世第一法之句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命終生上地。不舉未得世第一法。已離初靜慮等染之類。若就有漏離繫得分別之者。此名之中。何不舉此類哉。出不成就世第一法。亦不成就彼離繫得之句。云謂若未能入正性離生位。無置簡別之言。若就有漏離繫得分別之者。豈不簡已離初靜慮等染之位哉。准此等之文思之第一重四句。唯就無漏離繫得分別之云事。尤分明也。 又尋云。第一重四句之中。出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之句。云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者。入正性離生之言中。可攝世第一法位耶。答入正性離生之言中。可攝世第一法位也今論。云得世第一法。雖住異生位。而能趣入正性離生。就正入論之。世第一法位。入正性離生云故也。 問依初靜慮入見道人。可修未至地世第一法耶。答。不修之也。兩方。若修之者。見婆沙論文云。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二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此文無諍。不修未至世第一法云事。若依之爾者。未至地初靜慮同一繫縛地也。何不修之哉是以。依初靜慮入見道人。修未至地現觀邊世俗智。相例可同如何。 答。世第一法其體有漏非解脫離繫。在地亦隨界故。依初靜慮。入見道人。不修未至地世第一法也。故婆沙論中。云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二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云三地現觀邊世俗智。若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彼修三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四地現觀邊世俗智畢。破有餘師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修二世第一法。若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修三地世第一法云義云評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作是說。則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者。應得二地世第一法。謂有尋有伺及無尋唯伺。若爾便違此文所說。云何有尋有伺若依有尋有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云何無尋唯伺。若依無尋唯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勿有此過。是故前說。於理為善評家意。引發智論文。破有餘師義。其旨實分明也。但於依初靜慮。入見道人。修未至地現觀邊世俗智。云例難者。婆沙論中。會此例難云。現觀邊世俗智。是見道眷屬依見道修。如見道修自他地。彼智亦爾。世第一法。不如是故。 問。未至地世第一法。與初靜慮世第一法。可為同類因耶。答。可為同類因也。兩方。若為同類因者。見婆沙論文。上舉有餘師。未至地初靜慮中間三地善法。互為因故。修他地世第一法云義畢。評家破之不許。下述世第一法。唯修自地不修他地。故去世第一法非因長養。諸地不能互為因故任此等之文。未至地世第一法。不與初靜慮世第一法為同類因若依之爾者。未至地初靜慮同一繫縛處也。未至地世第一法與初靜慮世第一法。尤可為同類因哉。 答。未至地劣。初靜慮勝故。未至地世第一法。雖與初靜慮世第一法為同類因。初靜慮世第一法。不與未至地世第一法雖與初靜慮世第一法。為同類因。初靜慮世第一法。不與未至地世第一法為同類因。故婆沙論中。破未至等三地世第一法。互為因故云義。亦述諸地不能互為因故也。重意云。未至地世第一法雖與初靜慮世第一法。為同類因。上地故不修之。初靜慮世第一法不與未至地世第一法為同類因故。雖下地不修之(為言)。 問。世第一法位。可得修無漏道耶。答。不得修之也。兩方。若得修之者。見今論餘處文。述色善三學四。不得修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九十四)中。明得通行云。世第一法。現在前時。得一或二。未有所捨如何。 第。世第一法位。不得修無漏道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若得修之者。世第一法位。所修無漏道得。可現在前。豈無異生聖者雜亂之過哉。何況。見今論餘處文。明十二心得心多少云。色界善心。正現前位。十二心內容得三心。謂彼善心及欲色界無覆無記。由昇進故若世第一法位。得修無漏道者。可有色界善心。現在前位。初得有學心之義。何可限色界及欲色界無覆無記三心哉。但於婆沙論文者。世第一法。現在前位。苦法忍得。在生相故。據得捨門得通行云也。非謂世第一法位。得修無漏道。恐非論義歟。 問。暖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攝歟。答。爾也。兩方。若唯順決擇分攝者。婆沙論中云。暖頂二善根。具順退順住順勝三分。頂善根或具順退順進二分。忍善根具順住順勝二分。世第一法唯順勝分(文取意)如此文者。暖等四善根。廣通順退分定等。非唯順決擇分攝。若依之爾者。暖等四善根。是見道所加行。殊勝善根也。四分定中。豈非唯順決擇分攝哉。 答。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唯作聖行相云。四分定中。尤可唯順決擇分攝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三)。明四分定相。順決擇分者。即暖頂忍世第一法等但於婆沙論。以暖等四善根。分別順退分定等之文者。彼於順決擇分。隨義門相順一往分別順退順住順勝三分也。非謂暖等四善根。實通順退分定等。若就實論之者。豈可除順決擇分哉。既除順決擇分。明知。一往分別云事。故婆沙論云。問此中三分。一切皆是順決擇分善根所攝。與後定蘊所說四分。有何差別。答所依各異。謂此但依隨順見道總立一種順決擇分。於中義別。復開三種。後定蘊中。總依有漏修所成善。建立四分。若順退者。名順退分。若順住者。名順住分。若順勝進者。名順勝進分。若順聖道者。名順決擇分。是故。此彼所依各異。 問。無色界可有順決擇分善耶。答。可有順決擇分善也。兩方。若有順決擇分善者。見婆沙論文云。無色界無餘順決擇分。是故。無有世第一法如此文者。無色界無順決擇分善。若依之爾者。無色界心品。種類非一准。若有順聖道之類者。何無順決擇分善哉。 答。若依四分定中。順決擇分者。無色界有順決擇分善也。以何知之者。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云。於此四中。唯第四分。能生無漏。所以者何(乃至)順決擇分。能順無漏。故諸無漏唯從此生而若無色界。無順決擇分善者。依身在下地。起無所有處無漏定之者。何必無間起彼無漏定。無間可起何心哉。故無色界有順決擇分善云事。道理必然也。何況。見光法師餘處(十五)解釋云。若餘決擇。亦命終捨。無色亦有順決擇分。何故不說命終捨耶無色界有順決擇分善云事。此釋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無色界無餘順決擇分之文者。就暖等四善根論之也。無色界無餘暖頂忍所攝。順決擇分善。故亦無世第一法(為言)非謂總無暖等。四善根之外。餘順決擇分善。何為違文哉。 問。暖等四善根。可感眼等五根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感眼等五根者。暖等四善根。既憎背諸有。何可感眼等五根哉。是以。泰法師解釋中。暖等四善根不感眼等五根若依之爾者。見今論并婆沙論文。雖述暖等四善根。唯為圓滿因。不為牽引因之旨。無遮感等五根之義。知可感之云事如何。 答。此事頗難測。暫可存二義也一義云。暖等四善根。可感眼等五根也。故今論云。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蘊異熟。為圓滿因。不能牽引。憎背有故正理論(六十一)云。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蘊異熟。為圓滿因。不能牽引眾同分故。極厭諸有。欣圓寂故。顯宗論(三十)文。全亦同之。婆沙論云。謂此善根。厭背諸有。於眾同分。但能圓滿。不能牽引此等論文。雖述暖等四善根。不感眾同分之旨。不云於滿果中。有不感之類。明知。暖等四善根。感眼等五根云事。但於暖等四善根。憎背諸有。不可感眼等五根云難者。厭背諸有故。雖不為牽引因。感眾同分有漏善根。故能為圓滿因。感眼等五根也。次於泰法師解釋者。既背此等諸論之說。強不可依用之。 或一義云。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厭背諸有故。不可感為生死根本眼等五根也。故泰法師。釋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蘊異熟等之論文云。此四善根。是有漏故。能感色界五蘊異熟。故涅槃經是法執得色界五陰。然為助滿。作圓滿因。感得喜樂捨受心心所法。色觸二處。四相及得。不能作牽引因。感命根眾同分。眼等五根。以憎背有故但於今論等文者。暖等四善根。不能為牽引因。感眾同分。故偏簡之也。不簡盡滿果之中。亦有不感之類歟。 問。尊者妙音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修慧攝歟。答。非修慧攝也。兩方。若修慧攝者。欲界無修慧者。有宗常途之談也。設雖尊者妙音。何云欲界繫暖頂二善根修慧攝哉。是以。泰法師餘處解釋中。述尊者妙音義云。暖頂是思慧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上標四皆修所成。更無舉異義。下述六地二或七。出妙音師說。明知。彼師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修慧攝云事。何況。勘淨影大師解釋云。尊者瞿沙說。此暖等。是其欲界。及色界攝。非無色界。彼說欲界亦有禪定。可依修起。故欲界攝見妙樂大師定判云。若大論中。以隨人故。並有欲定。未到中間。婆沙妙音。亦同此說任此等所判。彼師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修慧攝之旨。尤分明也如何。 答。尊者妙音意。欲界有修慧云事。人師解釋。多雖述此旨。論家定判。未勘得其證。故任有宗常途之談。彼師意。存欲界無修慧云義可得意也。若爾。欲界繫暖頂二善根。唯思慧攝。非修慧攝可云也。是以。婆沙論中。依彼師意。出暖頂二善根體云。此二自性。唯有四蘊。欲界中無隨轉色故若修慧攝者。豈無隨轉色哉。正理論(六十一)中。破彼師義云。對法諸師。不許彼說。非聞思所成順決擇分故准今能破之文。思彼所破義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非修慧攝被得。但於今論。四皆修所成之文者。依正義意如此云也。非謂二或七之義。亦唯修所成歟。次於淨影妙樂兩師解釋者。既非自宗祖師定判。強不可劬勞歟。 重難云。婆沙論中。述暖等四善根位。現在未來修念住行相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初忍及增長忍。如初暖及增長暖說如此文者彼師意暖頂二善根。有未來修。若有修者。豈非修慧攝哉。答。此難恐似不辨文意。此文意云。尊者妙音意。初忍色界善根。未曾得種姓。增長忍色界善根。已曾得種姓故。如正義意。初暖及增忍暖意。現在未來修念住行相(為言)非謂彼師意。初暖及增長暖位。有未來修也。 重尋云。若爾。彼師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為難思慧攝。為當通聞慧攝歟。答。暖等四善根。是道近加行殊勝善根故。彼師意。欲界繫暖頂二善根。唯思慧攝。不通聞慧攝也。故勘泰法師餘處解釋云。依正量部論。及尊者瞿沙說。暖頂是思慧。忍及第一是修慧。 重難云。准正理論。非聞思所成。順決擇分故之能破文推之所破義意。存欲界繫。暖頂二善根。通聞思二慧攝歟。答正理論。能破文意。總顯聞思二慧。非順決擇分之旨也。非所破義意。存欲界繫暖頂二善根。通聞思二慧攝故如此破歟。 問。尊者妙音意。暖頂二善根。為唯依欲界為當通依色界歟。答。通依欲色二界也兩方。若唯依欲界者。披今論并正理論文。述六地二或七。彼師意。暖頂二善根。通依欲色二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彼師義云。順決擇分有欲界繫。有色界繫。欲界繫中。下者名暖。上者名頂此文無諍暖頂二善根。唯依欲界加之婆沙論中。述彼師義。云初忍及增長忍。如初暖及增長暖說。忍善根初安足位。不得修不同類念住行相判。若暖頂二善根。通依色界者。忍善根初安足位。色界善根已曾得種姓也。何不得修餘諦念住行相哉。 答。廣披有宗依憑論藏。委尋尊者妙音宗義。今論中。釋六地二或七之頌文云。或聲為顯二有異說。謂暖頂二。尊者妙音說。依前六及欲七地正理(六十一)顯宗(三十)兩論之文。全亦同之。雜心論云。謂餘或依七者。暖頂亦六地。尊者瞿沙。欲界令欲界亦有任此等論文。尊者妙音意。暖頂二善根。通依欲界未至中間及四靜慮七地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欲界繫中。下者名暖。上者名頂之文者。珍海已講會云。對後二善根。唯色界繫。以初二善根。暫屬欲界繫也。婆沙論意。實存彼師意。暖頂二善根通依七地故。全非相違也(云云)次於婆沙論意。忍善根初安足位。不得修不同類行相云文者。對後二善根。唯色界繫。以初二善根。暫屬欲界繫之日。忍善根初安足位。色界善根未曾得種姓故不得修不同類念住行相云也。以實論之。暖頂二善根。通依色界故。忍善根初安足位。可得修餘諦念住行相也。 重難云。見舊俱舍論(十六)文云。大德瞿沙說。前二決擇分能善根。以七地為依處。或依欲界地起如此文者。尊者瞿沙義中云。或云暖頂二善根。通依七地。或云唯依欲界之異說可有若爾。俱舍沙兩論之文。各述一師義也何及會通哉。 答。舊俱舍論文。非舉各別二師異義。只欲顯暖頂二善根通以七地為依處之旨。云或依欲界地起也。 貞禪大僧都云。見婆沙論文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欲界善心無間。有未至定。或初靜慮或靜慮中間。或第二靜慮現在前。彼四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如超定時。初靜慮等無間超第二靜慮等。而第三靜慮等現在故。尊者妙音意。雖述欲界第二靜慮相生之旨。不許欲界第三靜慮等相生之義。而彼師意。若暖頂二善根。唯依欲界者。依第三第四靜慮。入見道人。欲界頂善根無間。寧可起第三第四靜慮忍善根哉。如彼佛及麟喻獨覺。依第四靜慮一座起暖等四善根之人。此事實不可得也。以此道理推之。彼師意。暖頂二善根。通依七地云事。是必然也(云云)。 問。尊者妙音意。頂善根中。自暖善根。劣類可有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見婆沙論文。述彼師義云。順決擇分。有欲界繫。有色界繫。中下者名暖。上者名頂(云云)如此文者。頂善根中。自暖善根劣之類。不可有何況。世第一法中。自忍善根劣之類無之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彼師義云。暖有三品。頂有六品若爾。以頂善根中。下下下中二品。望暖善根中。下中下上二品之時。可有頂善根劣。暖善根勝之義哉如何。 答。此事頗難測。暫可存二義也。或一義云。尊者妙音意。於欲界繫順決擇分善根。大分二類。下者名暖善根。上者名頂善根。故頂善根中。自暖善根劣之類不可有也。但於婆沙論。暖有三品。頂有六品之文者。暖善根三品分齊之中外。頂善根別有六品云也。故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十一)釋云。或分十八。如瞿沙說。前二善根。名之為動。就此動品別有九。始從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暖有三品。頂中有六。後二善根。名為不動。此不動中。亦有九品。始從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忍有八品。世第一法唯一上上。前後合說。故有十八文意云。暖善根有三品。頂善根有六品。合為一箇九品。忍善根有八品。世第一法唯有一品。合為一箇九品。故婆沙論中云。尊者妙音說曰。暖有三品。頂有六品。忍有八品。世第一法唯上上品者。總有二箇九品(為言)。 或一義云。尊者妙音意。存上能兼下之旨。云暖善根有三品頂善根有六品。故以頂善根中。下下下中二品。望暖善根中。下中下上二品之時。可有頂善根劣。暖善根勝之義也。故妙樂大師釋云。瞿沙說。九品上能兼下。故頂有六。忍有八。世第一近真故。不可兼多故唯上上。九品既以上兼下。三品亦然。故暖有一。乃至忍三。世第一亦唯一種。意亦如前但於婆沙論。下者名暖。上者名頂之文者。頂善根中。下三品類。暫攝屬暖善根。以其中三品。獨為頂善根。暖善根分齊之外。別立之故。云下者名暖。上者名頂也。次於世第一法例難者。世第一法近見道故。不能兼下。故無自忍善根劣之類也。 問。尊者妙音意外。暖頂二善根。依欲界云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廣披論疏定判。未見尊者妙音之外。有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者。出婆沙論(四十三)定判。欲界何無相似暖頂二善根哉。何況。見婆沙論(四十二)文云。有作是說。欲界具有三慧此師意。若許欲界有修慧者。何無暖頂二善根哉。 答。披俱舍。正理。婆沙。雜心等論說。勘法師。寶師。神泰。圓暉等定判。未見尊者妙音之外。暖頂二善根。依欲界云義。明知。無此義云事。但於婆沙論。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之文者。就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功德論之。暖頂二善根。是見道所眷屬。殊勝善根故。欲界無相似暖頂二善根也。次於婆沙論。有作是說。欲界具有三慧之文者。見次下文。云欲界修所成慧者。如現觀邊世俗智空空。無願無相無相。三摩地俱。及盡智時。所修欲界善根相應。然極少故。諸處不說。欲界攝修所成功德之中。不舉暖頂二善根。定知。此師意。欲界雖有修慧。無暖頂二善根云事。重按此師意。功德依地。如正義意存之。欲界攝功德之中。有修所成類云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四十三)云。欲界雖無順決擇分。而亦有彼相似善根既云有相似順決擇分善根。何無相似暖頂二善根哉。或(八十二)云。欲界具有一切善根相似種子。乃至亦有相似滅定若許欲界有相似滅盡定者。豈無相似暖頂二善根哉。 問。六欲天中。初起中忍義可有哉。答。可有二義也。兩方。有此義者。見正理論文云。除增上忍。世第一法。餘三善根。三洲初起。後生天處。亦續現前。所除亦依天處初起如此文者。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行者意樂。非一准。何無六欲天中。初起中忍之義哉。 答。此事頗難測。暫可存二義也。或一義云。以道理思之。起下忍畢。命終生六欲天之後。初起中忍之類。可有也。但於正理論文者。增上忍。世第一法。同唯一剎那法故。天中得道之人。天中起增上忍。世第一法。是必然故。就顯暫除增上忍。世第一法也。委論之者。六欲天中。初起中忍之類可有也。 或一義云。正理論文。既云所除亦依天處初起。述唯增上忍世第一法天處初起之旨故。六欲天中。初起中忍之義。不可有歟。天中得道之人。必於人中初起中忍畢。命終生六欲天之後。亦可起中忍歟。 (寫本云)正嘉二年九月十日(未時)於東大寺知足院別所草菴抄之畢去中夏晚夏之間訪明師而草按之此七月八月之後調紙筆而清書之當處論義其數依繁多此卷抄出結集為兩帖願依此微功結值遇大聖慈尊之緣願答此懇志遂往生兜率內院之望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五十七夏臘四十五)。 俱舍論第二十三卷抄上 俱舍信第二十三卷抄下       問題 問。婆沙論意。依男身初起暖善根位。可得修依女身所起暖善根耶。 問。光法師。釋暖等四善根為因相得。會正理。婆沙。兩論相違作四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婆沙論意。依男身世第一法。現在前位。可得修女身所起世第一法耶。 問。一道家意。可許三女男得二義耶。 問。一道家意。可許第四女身亦得二種義耶。 問。光法師。釋暖等四善根為因相得。會正理。婆沙。兩論相違作四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暖等四善根為因相得。會正理。婆沙。兩論相違。作四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暖等四善根為因相得。會正理。婆沙。兩論相違。作四解釋。爾者。第四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寶法師意。依女身世第一法。現在前位。可得修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耶。 問。寶法師意。依婆沙論意。依男女身所起聖道。互為同類因歟。   問。寶法師意。依婆沙論意。依男女身所起聖道互得之歟。 問。論中明暖等四善根捨緣云。異生由命終爾者。命終心位。可有起染污心義耶。 問。暖善根初念所修異類善根。命終捨法歟。 問。暖等四善根上得。命終捨法歟。 問。中忍位可有命終捨耶。 問。世第一法位。可有命終捨耶。 問。除暖等四善根外。餘定生善法中。可有命終捨類耶。 問。聞思所成順解脫分善根。可有命終捨類耶。 問。論中。明暖等四善根捨緣云。初二亦退捨爾者。煩惱現前位。名退捨歟。 問。退起上地煩惱時。可有捨下地暖等善根義耶。 問。正理論意。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人。現身必得涅槃歟。 問。正理論意。依中間禪。起暖等善根人。現身必得入見道歟。 問。依初靜慮起暖等善根人。後依未至定靜慮中間。入見道義可有耶。 問。世第一法位。可得惡趣非擇滅耶。 問。光法師依婆沙論意。得忍善根人。可受二形身耶。 問。尊者妙音意。得忍善根人。可生無想天耶。 問。增上忍位。於色無色界。一處二生。可得非擇滅耶。 問。論中。明世第一法位云。已得異生非擇滅故。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世第一法以苦法忍為果義可有耶。 問。聲聞種姓外。可有別種姓部行獨覺耶。 問。起部行獨覺忍善根人。可有轉向餘乘義耶。 問。麟喻獨覺初發心。可由教力耶。 問。獨覺依身。可通上二界耶。 問。起菩薩種姓順解脫分善根人。可有轉向餘乘義耶。 問。論文云。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爾者。唯限三生得脫類歟。 問。婆沙論意。三生得脫者。第二生起順決擇分善根歟。 問。正理論意。三生得脫者。可亙人天二趣耶。 問。光法師意。佛乘修行極速疾類。如何釋之耶。 問。菩薩三祇百劫修行。可有間斷時耶。 問。光法師意。三生得脫聲聞。四生得脫獨覺。約利鈍根。如何釋之耶。 問。寶法師依今論意。聲聞乘人。入聖依身。初起暖等善根義可有耶。 問。聲聞乘中。可有一座成覺類耶。 問。論中明順解脫分善根云。聞思成三業爾者。論主可許此義耶。 問。得作證所應證法。唯限善性歟。 問。論主通外人難云。然道類智。必不退者。任持見道所斷斷故外人難之云。即由引故。應見道攝爾者。論主如何破之耶。 問。光法師意。預流果位。可有人天等受一生類耶。 問。部行獨覺。自然得戒類歟。 問。異生位成就不共異生法義可有耶。   俱舍信第二十三卷抄下   問。婆沙論意。依男身初起暖善根位。可得修依女身所起暖善根耶。答。可得修之也。兩方。若得修之者。依男身所起暖善根勝。依女身所起暖善根劣也。依男身初起暖善根位。何可得修依女身所起暖善根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依男身初起暖善根位。可得修依女身所起暖善根如何。 答。婆沙論意。依男身初起暖善根位。可得修依女身所起暖善根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女身於女身所起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男身所起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如說暖說頂忍亦爾。男身於男身所起暖。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女身所起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如說暖說頂忍亦爾但於依男身所起暖善根勝。依女身所起暖善根劣云難者。依男身所起暖善根勝。依女身所起暖善根劣故。依男身所起善根。不與依女身所起暖善根。為同類因也。然而未來得修之事。更非所遮也。 重難云。婆沙論中。述世第一法。唯修自地。不修他地故。云世第一法。非因長養。諸地不能互為因故如此文者。未至等六地。世第一法不互為因。故不得修之若爾。依男身所起暖善根。不與依女身所起暖善根為同類因。何可得修之哉。 答。暖頂忍前三善根位。有男轉形為女可得之義。故彼未來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繫屬今男身之義有之故。依男身起暖頂忍前三善根位。未來得修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也。彼未來依女身所起前三善根劣故。雖不與彼為同類因。有繫屬之義。故得修之也。但於婆沙論文者。有漏功德繫地堅牢故。無互為同類因之義。不得修之云也。然而行論之者。雖無互為同類因之義。有繫屬之義自亦得修之事。強不遮歟。 問。光法師。釋暖等四善根為因相得。會正理。婆沙。兩論相違。作四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正理婆沙。論意各別。正理依一道義。前三善根依身。雖復男女不同。或轉男為女。或轉女為男。而暖等一。約依身別。分為男女。如一戒體於轉形位。容依苾芻及苾芻尼。由形不同。說為二戒。可言苾芻及苾芻尼。俱得二戒故。前三善根。應知亦爾。言為因者。前三善根男女互得為同類因。第四善根女可為男。故女得二。與二為因。男不為女。故男不得女。唯一為因。婆沙依多道義。謂有多類暖等依身各別。言得者。前三男女通得二種。一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行。一得不在身。成就不現行。故行各別。第四善根。女可成男。故女得男。男不可成女。故男不得女。言為因者。依女身中。善根劣故。與二為因。依男身中。善根勝故。唯一為因。上來雖說一道多道。多道當婆沙評家義。一道當婆沙不正義付之。正理論意在男女依身。雖有勝劣不同。能依善根。其體是一者。設雖增上忍位。已得女身非擇滅。何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不與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為同類因哉。何況。勘正理論餘處(十六)文。云前生鈍根種姓修道與自相續未來決定不生利根種姓見道為同類因。何理為礙。信勝解道與隨法行道為同類因若依所依身得非擇滅。不與依彼身善根為同類因者。寧信勝解道與隨法行道為同類因哉。抑此釋意。今論意。於正理婆沙兩論中同何論說哉。 答。光法師第一釋意。述正理依一道義故。男轉形為女者。可有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而增上忍後。男不轉形為女故。未來不可有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故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不與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為同類因云也。但於正理論。信勝解道與隨法行道為同類因之文者。有轉鈍為利。可得彼道之義。故未來可有隨法行道故。信勝解道與隨法行道為同類因也。自本一道家。多道家者。就依男女身道論之。不約利鈍道分別。何為例難哉。次此釋意。今論意同婆沙論多道家義可云也。第二釋意。述正理。婆沙。俱依多道義畢。云俱舍或同正理。或同婆沙。皆無有妨。故正理論意。依一道家義云釋意。今論意同婆沙論多道家義可得意也。 重難云。設雖一道家意。依男身起世第一法位未來何無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哉。依男身起暖頂忍前三善根位。有可為女身之義故。未來有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事必然也。彼人至起世第一法位。彼未來所有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寧可失哉。 答。依男身起世第一法之人。雖無為女身之義。未來有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者。豈一道家本意哉。一道家意。暖頂忍前三善根位。有男女互轉形。可為女男之義故。未來所有世第一法。依男女身。其義不定。故雖有屬女身之分。若依男身起世第一法畢。都無可為女身之義。故未來所有世第一法。悉屬男身。全無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也。 問。婆沙論意。依男身世第一法現在前位。可得修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耶。答。光法師異釋也。若依初釋意者。不可得修之。若依第三釋意者。可得修之也。付初釋不可然。依男身世第一法現在前位。設雖已得女身非擇滅。何不得修依女身起所起世第一法哉。是以。見婆沙論文。述依上二界身修道。於欲界身中。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畢云。二乘無學道。亦准此應知如此文者。依欲界身。無學道現在前位。得修依上二界身無學道豈非於其依身。雖得非擇滅。得修依彼身聖道哉。加之。婆沙論(三十六)中。見道位於現觀邊世俗智所依身。雖得非擇滅。現觀邊世俗智可有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之義相例可同如何。 答。婆沙論中。雖不說世第一法為因相得。按光法師初釋意云。有漏功德。繫屬堅固故。得非擇滅依身所起善根。不可得修之。而增上忍時。已得女身非擇滅故。依男身起世第一法位。不得修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也。故見光法師初釋。依婆沙論意云。第四善根。女可成男。故女得男。男不可成女。故男不得女。但於婆沙論。二乘無學道。亦准此應知之文者。聖道是不繫法。故得非擇滅依身所起道品。亦得修之。故非相違。次於現觀邊世俗智例難者。彼雖有漏功德見道位得修之。既聖位所得功德故。異凡位所起善根歟。 重難云。婆沙論中。述依女身聖道。於男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故。云以依男身得聖道後。必無更受女身義故此文意。於聖道得非擇滅依身所起道品。不得修之如何。 答。 問。一道家意。可許三女男得二義耶。答。可許之也。兩方。若許之者。光法師依婆沙論意。成多道家義云。前三男女通得二種。一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行。一得不在身。成就不現行。故知各別如此釋者。一道有意。不許三女男得二之義若依之爾者。見寶法師解釋。述准正理俱舍。皆云第四女身亦得二種。故知即是多道家也。引第四女身亦行二種之文。別證多道家義。不引三女男得二之文證之。明知一道家意許三女男得二之義云事如何。 答。一道家意。可許三女男得二之義也。一道家意。依男女身所起暖等善根。品類是同。無有勝劣。若依男身起之名男身所起暖等善根。若依女身起之名女身所起暖等善根云也。而暖頂忍前三善根位。有男女互轉形。可為女男之義。故未來屬男身之分。屬女身之分。非不許之。故一道家意。談三女男得二之旨也。何況。光法師初釋意。述正理依一道義。而見正理論(六十一)文。偈頌云三女男得二。長行述前三男女俱通得二。一道家意。談三女男得二之義云事。誰可疑之哉。即光法師初釋意。依正理論文意。釋三女男得二之義。云前三善根依身。雖復男女不同。或轉男為女。或轉男為男。而暖等一。約依身別。分為男女。如一戒體於轉形位容依苾芻及苾芻尼。由形不同說為二戒。可言苾芻及苾芻尼。俱得二戒。故前三善根。應知亦爾一道家意。談三女男得二之義。其旨如此。但於光法師依婆沙論意。成多道家義之釋者。彼顯多道家意。談三女男得二之相也非謂云爾故一道家意。不談三女男得二之旨。何為相違哉。 尋云。說前三男女俱通得二。云第四女身亦得二釋。其義可同寶法師引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之文。雖證多道家義。不引前三男女俱通得二之文證之。有何故哉。 答。思今二文意。其義家可同歟。但暖頂忍前三善根位。有男女互轉形可為女男之義。故云前三男女俱通得二。強不可背一道有意。世第一法位。無男女互轉形。可為女男之義。而依女身起世第一法位。得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云事。專順多道家意。故寶法師引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之文。證多道家義也。即釋其故。云若一道家。其道是一。依男身故。名依男身道。依女身故。名依女身道。依女身所得世第一法。唯得依女身。不容依男身。如何得名依男身道。既言得二。故知。與婆沙同。是非一道也。 同。一道家意。可許第四女身亦得二種義耶。答。可許之也。兩方。若許之者。見寶法師解釋云。准正理俱舍。皆云第四女身亦得二種。故知即是多道家也如此釋者。一道家意。不許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之義。若依之爾者。設雖一道家意。何不許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之義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一道家意。可許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之義如何。 答。一道家意。可許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之義也。一道家意。依男女身所起世第一法。品類是同無有勝劣。若依男身起之名男身所起世第一法。若依女身起之名女身所起第第一法云也。而暖頂忍前三善根位。有男女互轉形可為女男之義。故未來所有世第一法。依男女身。其義不定。故被云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亦初云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也。至增上忍位。得女身非擇滅故。若依男身起世第一法畢。都無可為女身之義。故未來所有世第一法悉屬男身。全無依女身起世第一法。故依男身起世第一法位。不得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也。未來若有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者。何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不與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為同類因哉。一道家意。依男女身所起世第一法。品類是同。無有勝劣定故也。而既云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不與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為同類因。明知未來無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云事。故一道家意。依男身起世第一法位。不得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云事。道理必然也。若依女身起世第一法之後。有可為男身之義。故未來所有世第一法。亦有屬男身之分。故依女身起世第一法位。亦得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故一道家意。存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之義也。何況。光法師初釋意。述正理依一道義。而見正理論文。偈頌云。第四女亦爾。長行述第四女身。亦得二種勿後得男身。不成暖等故。一道家意。許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之義云事。誰可疑之哉。即光法師初釋意。依正理論意。釋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之義云。第四善根女可為男故女得二與二為因男不為女故男不得女。唯一為因解釋意。其旨如上成之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寶法師意。存俱舍正理兩論意。同述多道家義故。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之文。大順多道家意。故引之為證也。一道家意。亦許此義事。強不可遮之歟。 問。光法師釋暖等四善根為因相得。云正理。婆沙兩論相違。作四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正理婆沙。俱依多道義。婆沙約所依勝劣。顯道勝劣。所以勝非劣因。正理論意。男女所依。雖有勝劣。而能依道。展轉為因。如依九地聖道雖有所依勝劣差別。而能依道。展轉為因。俱舍或同正理。或同婆沙。皆無有妨付之。見正理論文。述依男身者。但為一因。已得女身非擇滅故。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不與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為同類因定。釋男女所依。雖有勝劣。而能依道。展轉為因。豈不違正理論今文哉抑依男女身。暖等善根無勝劣者。同品善根相望論之歟。為當以依男身下品善根。望依女身上品善根論之歟。若同品善根相望。無勝劣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唯正理師意。雖等是同姓同品。依上地者勝。依下地者劣。故依上地者。不與依下地者為因。與依自上地者為因。依九地所修聖道相望。於同品道可有勝劣而今解釋意。以依九地聖道。展轉為因為其例。知同品善根相望。有勝劣云事。若依之以依男身下品善根。望依女身上品善根。無勝劣者。同品善根相望之時。於能依道。既有勝劣。寧云而能依道。展轉為因哉。 答。光法師第二釋意。正理論意。存女男所依。雖有勝劣。能依善根。展轉為因云義。得意故。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與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為同類因可云也。但於正理論。依男身者。但為一因之文者。依男身起世第一法之後。必不為女身故。暫云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不與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為同類因也。以實論之。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與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可為同類因也。次正理論意。依男女身。同品暖等善根相望之時。雖有勝劣。以依男身下品暖等善根。望依女身上品暖等善根。無勝劣故。對婆沙論意。以依男身下品暖等善根。望依女身上品暖等善根。猶依男身勝。依女身劣云義。云婆沙約所依勝劣。顯道勝劣。所以勝非劣因。正理論意。男女所依。雖有勝劣。而能依道展轉為因也。 重難云。光法師。婆沙約所依勝劣。顯道勝劣云釋。不可然。見婆沙論處處之文。述依九地聖道展轉互為同類因之旨。若約所依勝劣。顯道勝劣者。寧依九地聖道展轉互為同類因哉。 答。婆沙約所依勝劣。顯道勝劣者。隨男女所依勝劣。顯道勝劣云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云。女身所起暖。與女身所起暖為因。與男身所起暖。亦為因。如說暖說頂忍亦爾。男身所起暖。與男身所起暖為因。不與女身所起暖為因。所以者何。勝非劣因。彼是劣故。如說暖說頂忍亦爾或(二十五)云。男女二身勝劣定故。依彼聖道。勝劣亦定婆沙約所依勝劣。顯道勝劣之釋。尤順此等論文也。但於婆沙論。依九地聖道展轉互為同類因云文者。聖道是不繫法故。於所依地。雖有勝劣。依上地聖道。與依下地聖道為同類。男女依身。親有勝劣故。依男身聖道。不與依女身聖道為同類因也。 問。光法師釋暖等四善根為因相得。會正理。婆沙。兩論相違。作四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因種善根。男女異身。皆互相修。皆互為因付之見正理論文。云暖頂忍位。容有轉形故。二依善根。展轉為因性。世第一法依女身者。能為二因。女得聖憶。客有轉得男身理。故云依男身者但為一因。已得女身非擇滅故。暖頂忍前三善根。依男女身展轉互為同類因。第四善根依女身者。與依男女身。為同類因定。若暖等四善根。俱依男女身。展轉互為同類因者。何於第四善根。獨致其簡別哉。加之見婆沙論文云。女身所起暖等。與女身所起暖為因。與男身所起暖亦為因。如說頂忍亦爾。男身所起暖。與男身所起暖為因。不與女身所起暖為困。所以者何。勝非劣因。彼是劣故。如說暖說頂忍亦爾若婆沙論意。依男女身暖等四善根。展轉互為同類因者豈不違婆沙論今文哉。次今解釋意。婆沙論意。依男女身聖道互為同類因云歟。若許此義者。寧不背婆沙論。男女二身。勝劣定故。依彼聖道。勝劣亦定之文哉。若依之不許此義者既許繫地堅牢。有漏四善根。依男女身。展轉互為同類因。至不繫聖道。豈不許此義哉。 答。光法師第三釋意。正理。婆沙。兩論意。同存依男身所起下品暖等四善根。與依女身所起上品暖等四善根為同類因云義得意也。但於正理論。依男身者。但為一因之文者。光法師釋云。諸論但說前三善根男女互得者。得前三已容為男女。所以別說。得世第一法必不為女。故言不得。理實而言。未來女身。雖得非擇滅。依彼第一。亦得修也○第四善根。男女互為因釋所以者。如前得說次於婆沙論。男身所起暖。不與女身所起暖為因之文者。依男女身。同品暖等善根相望論之也。以依男身下品暖等善根。望依女身上品暖等善根。展轉互可為同類因也。故光法師釋云。婆沙論言前三善根。女與二為因。男唯一因。且據一相以說。以實而言。男亦與女為因。以有下中上品別故。若不爾者。豈可男身下品暖等。非與女身上品為因次今解釋意。以依男身下品聖道。望依女身上品聖道。展轉互為同類因可云也。但於婆沙論。男女二身。勝劣定故依彼聖道勝劣亦定之文者。依男女身同品聖道相望如此云也。且據一相以說之會通何可限有漏功德哉。 問。光法師釋暖等四善根為因相得。會正理。婆沙。兩方相違。作四解釋。爾者。第四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正理據現轉形為男女說。婆沙據一期身。男女異說。故有差別付之。隨男女依身有勝劣。能依善根亦可有勝劣者。設雖現身轉形為男女。依男身所起暖等善根與依女身所起暖等善根輒難為同類因哉。若又能依善根。無勝劣者。設雖一期依身。男女各別。依男身所起暖等善根。與依女身所起暖等善根。寧不為同類因哉。若又各別依身所起善根故。不為同類因者。依女身所起暖等善根。與依男身所起暖等善根豈可為同類因哉。 答。光法師第四釋意。現身轉形為男女者。男女根體雖相替。一業所引。一眾同分。一依身上所起善根故。彼能依善根無有勝劣。依男女身所起暖等善根。展轉愫為同類因。一期依身。男女各別。非一業所引一眾同分。一依身上所起善根。故依男女身所起善根勝劣相分。依男身所起暖等善根。不與依女身所起暖等善根。為同類因云也。隨依身一異。定善根勝劣。尤□道理。何致疑哉。 問。寶法師意。依女身世第一法現在前位。可得修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耶。答。可得修之也。兩方。若得修之者。寶法師解釋云。此中得者。是法後得。謂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轉為男身。亦依男身得。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不得轉為女身。得女身非擇滅故如此釋者。依女身世第一法。現在前位。不得修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若依之爾者。既云第四女亦爾。定知。依女身世第一法。現在前位。得修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云事如何。 答。今論。云第四女身亦得二種。正理論(六十一)述第四女身亦得二種。勿後得男身。不成暖等故依女身世第一法。現在前位。得修依男身所起世第一法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寶法師解釋者。如阿羅漢果聖者。依一身。起聖道。得修依九依身聖道等。於其依身。雖得非擇滅。依彼身聖道得修之故。以之為准例。俱舍正理。兩論之中。依男身世第一法。現在前位。已得女身非擇滅故。不得修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者。意難解也云。一往致其疑。引深法師釋許也。遂述自義。云今得亦爾。與得道異故。非擇滅即不得也。有漏功德繫屬堅固故。得非擇滅依身所起善根。不得修之。故依男身世第一法。現在前位。不得修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聖道是不繫法故。得非擇滅依身所起道品。亦得修之。故如阿羅漢果聖者。依一身起聖道。修依九依身聖道等。更非相例云也。 問。寶法師。依婆沙論意。依男女身所起聖道。互為同類因歟。答。互為同類因釋也。兩方。若互為同類因者。依男身所起聖道勝。依女身所起聖道劣也。何可互為同類因哉。是以見婆沙論(二十五)文。述正義意云。依女身聖道。與依女身聖道為因。亦與依男身聖道為因。依男身聖道。唯與依男身聖道為因。非依女身聖道。以彼劣故破有作是說意。依男女身聖道。展轉為同類因云義云。彼說非理。男女二身。勝劣定故。依彼聖道。勝劣亦定。此等之文無諍。依男女身所起聖道。不互為同類因。若依之爾者。寶法師依婆沙論意云。道不隨依男女身說其勝劣。四善即隨男女。說有勝劣。如此釋者。依男女身所起聖道互為同類因如何。 答。見寶法師解釋云。今依婆沙論意。釋四善根得與道不同。不可為例道即重得男四善不然道不隨依男女身說其勝劣。四善即隨男女說有勝劣。豈得例道此釋意云。聖道是不繫法故。男女依身。勝劣雖異。依彼身所起聖道。不必勝劣定。依男身所起下品聖道。與依女身所起上品聖道為同類因。暖等四善根。是有漏法。繫屬依身故。依男身所起暖等四善根。決定勝。依女身所起暖等四善根。決定劣。依男身所起下品暖等四善根。不與依女身所起上品暖等四善根為同類因也。故暖等四善根。與聖道其義不同(為言)但於婆沙論文者。就同品聖道論之。依男身所起聖道勝。依女身所起聖道劣。故依男身聖道。不與依女身聖道。為同類因云也。有作是說意。云依男女身所起同品聖道。展轉為同類因故。破男女二身勝劣定故。依彼聖道勝劣亦定也。以依男身所起下品聖道。望依女身所起上品聖道之時。非謂男身所起聖道勝。女身所起聖道劣。故全非相違也。 問。寶法師。依婆沙論意。依男女身所起聖道。互得修之歟。答。互得修之釋也。兩方。若互得修之者。依男身所起聖道勝。依女身所起聖道劣也。依男身聖道現在前位。何可得修依女身所起聖道哉。是以。見婆沙論(二十五)文云。依男身聖道。於男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依女身聖道。於男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如此文者依男女身所起聖道。不互得修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寶法師師依婆沙論意云。今得亦爾。與得道異故。非擇滅即不得也此釋無諍。婆沙論意。依男女身所起聖道。互得修之如何。 答。見寶法師解釋。上標今依婆沙論釋。云今得亦爾。與得道異故。非擇滅即不得也。此釋意云。有漏功德。繫屬堅固故得非擇滅依身所起善根。不得修之故也。故依男身世第一法現在前位。不得修依女身所起世第一法。聖道是不繫法故。依男身聖道現在前位。雖已得女身非擇滅。得修依女身所起聖道云也。但於婆沙論文者。依男身起聖道之後。必不為女身故。暫云依女身聖道。於男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也。以實論之。依男身聖道現在前位。可得修依女身所起聖道也。光法師。釋暖等四善根。為因相得。會正理婆沙兩論相違。作四解釋之中。第三釋云。得世第一。必不為女。故言不得。理實而言。未來女身。雖得非擇滅。依彼第一。亦得修也准此解釋。可會婆沙論文也。 去嘉錄三年閏三月之候。於當寺慈恩院。被行俱舍三十講之時。聖禪法師。初按立此論義。對宗性疑之。其時當座講答。其趣如此。思出彼往事以為此答端而已。 問。論中明暖等四善根捨緣云。異生由命終爾者。命終心位。可有起染污心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命終心位。起染污心之人。暖等善根。前念可被捨之。何可有命終捨之義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退必起過。失不必然光法師釋此文云。失謂命終。或是易地。不必起過。以命終心通三性故此釋無諍。命終心位。可有起染污心之義如何。 答。得捨門者。據將談故。暖等善根。命終捨者。命終心位暖等善根。非得至生相故。名命終捨也。而設於何地。已斷彼地煩惱。起暖等善根之人。命終心位。可退起先已斷地煩惱者。彼命終心。次前念位。彼已斷煩惱位。所起暖等善根。非得至生相故。暖等善根。由退起已斷煩惱被捨畢。命終心位。彼暖等善根。非得至現在。成已捨故。不可有命終捨之義。命終心位。暖等善根。非得至生相名命終捨故也。故暖等善根。命終捨者。就命終心位。起善及無覆無記心之類可論之也。但於今論文。并光法師解釋者。總明命終捨相也。如別解脫戒命終捨者。命終心位。可起三性心故也。 問。暖善根初念所修異類善根。命終捨法歟。 答。非命終捨法也。兩方。若命終捨法者。見今論文。說異生由命終。雖述暖等善根由命終捨之旨。不云所餘定生善法之中。有命終捨之類。知彼所修異類善根。非命終捨法云事。若依之爾者。能修暖善根。既命終捨法也。所修異類善根。亦可同哉。 答。能修暖善根。是見道所加行。殊勝善根故。由捨眾同分故必捨之所修異類善根。非殊勝善根故。不由捨眾同分故捨之也。若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依初靜慮起起暖善根畢命終生初靜慮之人。命終心位雖由捨眾同分故。捨類善根。不可捨彼所修異類善根。無捨緣故也。若具縛異生伏欲界煩惱。依未至定。起暖善根畢。命終還生欲界之人。命終心位。雖捨能修暖善根。所修異類善根。暖善根由捨眾同分故捨之。所修異類善根。由中有初念。先所伏欲界煩惱。可現前故。由退捨之也。若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依初靜慮起暖善根畢。命終生第二靜慮之人。命終心位。雖捨能修暖善根。所修異類善根。暖善根由捨眾同分故捨之。所修異類善根。由中有初念第二靜慮煩惱可現前故。由易地捨之也。但於能修暖善根。既命終捨法。所修異類善根亦可同云難者。能修所修善根捨緣不必一同。捨時亦有前後。如彼雖捨能修見道。不捨所修三類智邊世俗智等也。何定一准。為相例難哉。 問。暖等四善根上得。命終捨法歟。答。命終捨法也。兩方。若命終捨法者。見今論餘處(十五)文。明定生善法捨緣。出命終捨法。唯舉暖等四善根。而暖等四善根上得。非暖等體。知彼得非命終捨法云事。若依之爾者。所得暖等四善根。既命終捨法也。能得得。何非命終捨法哉。 答。捨所得法者。捨能得得故捨之。暖等四善根上得。同所得暖等命終捨法云事。必然也。但於暖等四善根上得。非暖等體云難者暖等四善根。是見道所加行故。付入聖之後可重現前之過。其體除得許也。定暖等四善根命終捨法之時。彼能得得。隨亦命終捨法云事。頗勿論也。 問。中忍位可有。命終捨耶。答。可有命終捨也。兩方。若有命終捨者。既至減緣減行位。何可有命終捨哉。若依之爾者。中忍位既廣。何無命終捨哉。 答。中忍位廣故。可有命終捨也。若中忍位。無命終捨者。天中得迷之人。生天中之後。可初起中忍。而正理論中。唯於人趣初起中忍故中受無量生勘寶法師餘處(十五)解釋云。然四善根。雖皆殊勝。然唯前三。有命終捨。世第一法。及增上忍。無命終捨。定入聖故此等定判。中忍位有命終捨云事。亦分明也。加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至下中忍。雖不墮邪定聚。彼得涅槃時。未定故如預流者極七返有等。至增上忍世第一法。雖得菩薩時。有定限。以彼未能捨異熟生邪所依性故。不名正定若中忍位。無命終捨者。得涅槃之時分。何無定限哉。以知。此釋意。中忍位有命終捨云事。但於既至減緣減行意。檔中有命終捨云難者。作減緣減行觀門。其位猶廣。故有命終捨更非所遮歟。 問。世第一法位可有命終捨耶。答。不可有命終捨也。兩方。若有命終捨者。增上忍現前之後。入聖之前。既無命終。何可有命終捨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云。忍及世第一。異生亦無退。命終失地。隨應捨故此釋意。唯簡退捨知。可有命終失地二捨云事如何。 答。世第一法無間必入見道故。世第一法位。無命終捨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故見今論文云。得世第一法。雖住異生位。而能趣入正性離生。頌雖不言離命終捨。既無間入正性離生。義准已成。無命終捨光法師釋此文云。得世第一法。雖信異生。有斯一失。於前忍位。加能趣入正性離生。及至此位。無命終捨加之。寶法師。釋忍及世第一。異生亦無退之論文云。此亦應言。世第一法。異生亦無命終捨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忍善根及世第一法位。永無退失故。一向簡之。故論文。云忍及世第一。異生亦無退也。於命終失地二捨者。其義可不定。下忍中忍位。有命終捨。入聖之後。有失地捨。增上忍。世第一法位無命終捨。入聖之後。有失地捨。故云命終失地隨應捨故也。隨應之言。顯其不定歟。或一義云。起忍善根之後。永無退失。位不退故。云忍世第一異生亦無退也增上忍。及世第一法。現前之後。入聖之前。若有命終之義者。由捨眾同分故。可捨增上忍。及世第一法。然無命終之義。故不捨之。異起忍善根之後。是位不退。永無退捨故。云命終失地隨應捨故也。 問。除暖等四善根外。餘定生善法中。可有命終捨類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見今論文。說異生由命終。雖述暖等善根由命終捨之旨。不云餘定生善法中。有命終捨之類。知。無此義云事。 若依之爾者。具縛異生。起未至定命終。欲還生欲界。命終心位。定可捨彼先所得定豈非命終捨之類哉。 答。命終捨法者。設生何地。由捨眾同分故捨之。故光法師餘處。釋暖等善根命終捨相云。殊勝善根。謂暖等四。異生命終捨眾同分。若生欲界。若生上地。定捨彼故而除暖等四善根之外。餘定生善法。非殊勝善根故。無由捨眾同分故捨之之義。非命終捨法也若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生初靜慮之人。命終心位。不捨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淨定。若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生第二靜慮之人。命終心位。捨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淨定。如此未至定等。隨當生處。命終心位。捨不捨是不定無由捨眾同分故捨之之義。非命終捨法也。是以。見今論餘處(十五)文。釋捨定生善法。由易地退等之等言。云等言為顯捨眾同分。亦捨少分殊勝善根光法師釋此文云。今准此論及正理論。唯暖等四。順決擇分。名殊勝善根。命終捨。餘順決擇分。非是殊勝。命終不捨。一正理但云暖等。二俱舍以色二緣例同無色。若餘決擇。亦命終捨。無色亦有順決擇分。何故不說命終捨耶。三正理但以色界三緣。例同無色。不言命終。以此故知。餘順決擇。非是殊勝。非命終捨。唯暖等四。名殊勝善根。唯說異生命終捨故但於具縛異生起未至定命終欲還生欲界命終心位。定可捨彼先所得定云難者。卵胎中異生。唯成就身。不成就身業故。命終心位捨先所得定事。必然也。然而彼由退捨。非命終捨。其故具縛異生起未至定。必伏欲界煩惱起之也。而彼異生。命終還生欲界中有初念定可起先所伏欲界煩惱故。命終心位。彼未至定。非得至生相故。由退起已伏煩惱。捨彼未至定也。既非由捨眾同分故捨之。何云命終捨哉。 重難云。六欲天中。具縛異生。伏欲界煩惱。得未至定。命終欲還生欲界。命終心位。捨彼未至定。豈云退捨哉。天中無退故。加之得忍善根。具縛異生。命終欲還生欲界。命終心位。捨餘未至定。寧云退捨哉。忍善根位。亦無退故如何。 答。天中并忍善根位。無退者。無退起已斷煩惱之義故云爾也。起先所伏煩惱。捨已伏位所得功德事。是退捨所攝。非實退捨故天中并忍善根位。有此事。更非所遮歟。 重難云。起先所伏煩惱。捨已伏位所得功德。乍假名退捨而天中并忍善根位。有此義云事。甚以難思哉。   答。 又難云。見婆沙論(百二十一)文。謂諸聖者。若生欲界○若已得無色界善心。未離色界染。彼成就欲界繫二業。色界繫三業。無色界繫二業。不繫學業。彼命終亦生色界○若諸聖者。生色界○若已得無色界善心。未離色界染。彼成就欲界繫一業。色界繫三業。無色界繫二業。不繫學業。彼命終亦生色界思此文意。聖者生欲界。色得空無邊處善心。命終生第四靜慮。不捨空無邊處善心。而伏第四靜慮煩惱。可得空無邊處善心。此人命終生第四靜慮。中有初念必可起先所伏煩惱。第四靜慮煩惱明知。雖起先所伏煩惱。不捨已伏位所得善心云事。何云俱縛異生。伏欲界煩惱。得未至定。由起先所伏欲界煩惱捨未至定哉。 答。聖者有聖道之助故。雖起先所伏煩惱。不捨已伏位所得功德。異生無聖道之助故。由起先所伏煩惱。必捨已伏位所得功德也。 問。聞思所成。順解脫分善根。可有命終捨類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見今論文。述異生由命終。雖明暖等善根由命終捨之旨。不云聞思所成。順解脫分善根。有命終捨之類。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異生命終。定捨於忍善根劣故。異生依此地起此類善根。若有命終還生此地。捨同分故。尚決定捨。況此善根是色界法。經欲界生。而當不捨如此文者。自欲界還生欲界之人。命終位。捨欲界善心。若爾。聞思所成。順解脫分善根。豈無命終捨之類哉。 答。見今論餘處(十五)文。偈頌結捨欲非色善。由根斷上生。長行述欲界一切非色善法。捨由二緣。一斷善根。二生上界。捨欲界非色善法。唯由斷善上生之二緣正理論(三十九)評彈之云。應言少分亦離染捨。如憂根等非色善法俱舍師救之云。斷善上生。全捨別說。離染非全。略而不論(云云)然而不云欲界非色善法。有命終捨之類。加行識身足論(十二)中。出欲界繫。諸染污心。現在前故。所有善根。不捨不得之類云。謂不斷善根。從欲界沒。還生欲界。如是名為不捨不得此文亦欲界善心。無命終捨之類任此等定判。聞思所成。順解脫分善根。無命終捨之類云事。是炳然也。但於婆沙論文者。成忍善根定命終捨之義。異生依初靜慮等起忍善根。命終還生初靜慮等。捨眾同分故尚決定捨忍善根。況此忍善根。是色界法。經欲界生。而當不捨之哉(為言)起此類善根者。指忍根善也。何舉欲界善心得意為疑哉。 重難云。婆沙論(百二十四)中。出業是自業。此業不成就之句云。若欲界繫善不善思已現在前。已牽異熟。此有四種。謂順現法受等。如前說。果正現前。此業已失。謂若善者。由斷善根。或由捨眾同分等故此文意欲界非色善法。有命終捨之類知。聞思所成順解脫分。有命終捨之類云事。 答。此文。云或由捨眾同分等故。舉易地捨也。若實命終捨奢。外何不出易地捨哉。既不舉易地捨。知。或由捨眾同分等故捨者。舉易地捨云事。 問。論中明暖等四善根捨緣云。初二亦退捨爾者。煩惱現前位。名退捨歟。答。煩惱至生相位名退捨也。兩方。若煩惱現前位名退捨者。寶法師解釋中。煩惱至生相位。名退捨。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云退必起過。失不必然。煩惱現前位。名退捨。婆沙論(六十一)中。述評家義云。要起煩惱現在前時。乃成退失勝功德。故煩惱現前位。退功德如何。 答。得捨門者。據將談故。將退已斷煩惱。彼煩惱至生相。所得功德。得住現在。非得至生相位名退捨也。故見光法師餘處(二十一)解釋云。如得捨門據將說故初二亦退捨者。既此義也。設於何地已斷彼地煩惱。起暖頂二善根之人。將退已斷煩惱。彼煩惱至生相。暖頂二善根得經現在。非得至生相位。初二善根。由退捨云也。故寶法師釋由死退捨。唯異生非聖。由失地捨。唯聖非異生之論文云。捨得既據生相時說。此中說捨。皆是同時。謂正命終等。非得生至生相故但於今論。退必起過之文者。自本退功德者。退起已斷煩惱。至現在位。名退也婆沙論要起煩惱現在前時。乃成退失且功德故之文。其旨實分明也。退亦起過者。即此意也。由將退其功德。已斷煩惱至生相位名退捨也。重意云。退者。已斷煩惱。至現在前位。退捨者。已斷煩惱至生相位也。云退云退捨。其位雖異。由退捨故。指其退時。云退必起過也。其退捨位。已斷煩惱。未現前也。 問。退起七地煩惱時。可有捨下地暖等善根義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既退起上煩惱之時也。何可有捨下地暖等善根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可有此義如何。 答。退起上地煩惱之時。可有捨下地暖等善根之義也。暫出其一類者。已離色染人。依下三靜慮起暖等善根畢。後退起第四靜慮煩惱之時。可退捨已離色染位所起下三靜慮暖等善根也。離染之位。所起暖等善根。退彼地染之時。必退捨之故也。故婆沙論云。離欲界一品染者。於離欲界一品染者所起暖等。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具縛者。所起暖等。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於餘所起。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於餘所起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廣說乃至。離無所有處第九品染者。於自所起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餘所起暖等。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云云)准此文可思之也。但退起上地煩惱之時。有捨下地暖等善根之義者。唯於暖頂二善根。可論此義。忍世第一法。無退捨故。不可有此義也。 問。正理論意。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人。現身必得涅槃歟。答。不必得涅槃也。兩方。若必得涅槃者。見正理論文。述依本必見諦。不云現身必得涅槃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破今論第二生起。順決擇分之義云。或彼應許極速二生。謂第二生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彼於現生。必入聖道。得解脫故如此文者。依根本行起暖等善根之人。現身必得涅槃如何。 答。見正理論文。正義意。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之人。現身必得入見道。不必得涅槃云。有餘師意。必得涅槃云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依未至中間。起暖等者。於此生不必得入見諦。有餘師言。依根本定起暖等者。此生必定得至涅槃。厭有深故任此文。正義意。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之人。現身不必得涅槃云事。炳然也。但認正理論下文者。三生得脫者。就第三生入聖。乃至得涅槃之類論之。故於今論。第二生起順決擇分之義。付可有極速二生得脫之類云難之時。暫出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之人。現身入聖道。乃至得涅槃之類。致疑也。非謂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之人。皆悉現身。必得涅槃歟。 問。正理論意。依中間禪起暖等善根人。現身必入見道歟。答。現身不必入見道也。兩方。若現身必入見道者。見正理論文。雖述依本必見諦。未云依中間禪起暖等善根者。現身必入見道。知。現身不必入見道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二十一)解釋中。引正理論。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以利根故。厭有深故之文畢云。准正理後文故知。前文越次起者。皆是利根如此釋者。依中間禪起暖等善根之人現身必可入見道如何。 答。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依未至中間起暖等者。於此生。不必得入見諦依中間禪起暖等善根之人。現身不必入見道云事。此文甚分明也。誰可異求哉。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正理論。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之文。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之者。利根之類故引合彼論(五十六)若依越次。通有漏得。則世俗道八地染中。隨離少多。入聖道者。彼得離繫。隨其所應。有具六時。乃至唯一以利根故。除練根時之文。從多分云越次起者。皆是利根也。依中間禪起暖等善根之者。雖超越證之類無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之義。故現身不必入見道也。正理論中。述作依未至中間起暖等者。於此生不必得入見諦。不云以根利故。厭有深故。此旨自明也。故寶法師。引正理論今文畢云。由止觀不均。厭有不深。止觀不均。心又不利也泰法師釋云。若依正理論。依根本地暖等者。以根利故。厭有深故。必得見諦。若依未至及定中間。根通利鈍厭有不深。故不定也任此等判。正理論意。依中間禪起暖等善根之者。雖超越證之類。無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之義。故現身不必入見道(為言)。 相承義云。正理論意。依中間禪起暖等善根之者。超越證之類故。可有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之義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正理論。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之文畢云。准正理後文故知。前文越次起者。皆是利根既依正理論今文證超越證者。皆是利根云義故。依中間禪起暖等善根之者。同超越證之類可有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之義云事。必然也。但於中間禪。起暖等善根之者。雖有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之義。苦道引聖道難故現身不必入見道也。現身不必入見道之上。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之義。不立其要。故寶法師。泰法師。不具以根利故。厭有深故之義釋也。以實論之。可具此義也(云云)。 問。依初靜慮起暖等善根人。後依未至定。靜慮中間入見道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歟。兩方。若有此義者。根本地樂道。任運道也。未至中間苦道艱辛道也。更不可有此義耶。若依之爾者。聖者意樂萬差。道品現起。不定也。何強可遮此義哉。 答。依初靜慮起暖等善根之人。閣聖道易起根本地樂道。依聖道難起未至中間苦道入見道。事。道理豈可然哉。是以。見婆沙論文。問若依此地起順決擇分。即依此地入正性離生耶。評家答之云。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即依此地。或復依餘地即出其或復依餘地之類。雖舉依未至定起暖等善根後。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之者。全不出依初靜慮等起暖等善根後。依未至定。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之類。准此文思之明知。無此義云事。 問。世第一法位。可得惡趣非擇滅耶。答。不得之也。兩方。若得之者。見今論文。判謂於下忍得惡趣不生。下忍位。已得惡趣非擇滅。世第一法位。更不可得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八十六)中。云如或以施。或以戒。或以聞。或以思。或以不淨觀持息念念住。或以暖頂忍世第一法等故。令惡趣等法得非擇滅如此文者。世第一法位。可得惡趣非擇滅如何。 答。忍不墮惡趣者。性相之所定。故述謂於下忍得惡趣不生。道理尤可爾。故世第一法位。不得惡趣非擇滅云事。文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得非擇滅位。廣舉施戒聞思不淨觀持息念念住暖頂忍世第一法等諸位。得非擇滅法。亦出惡趣等法故。此諸位中。論彼惡趣等法。隨其所應可得非擇滅也。故下忍位。可得惡趣非擇滅也。非謂世第一法位。正得惡趣非擇滅。全非論義也。 問。光法師依婆沙論意。得忍善根人。可受二形身耶。答。光法師。作二解釋。若依忍不受彼類。顯增上忍云初釋意者。得忍善根之人。可受二形身。若依論意各別云第二釋意者。得忍善根之人。不可受二形身也。付初釋不可然。依光法師解釋見婆沙論定判。答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更可受扇搋半釋迦無形二形身不之問云。更可受唯暖頂非餘。所以者何。若得忍已便違惡趣。彼扇搋等身形鄙陋。是人中惡趣。若得忍等殊勝善根。必更不可彼類身故此文無諍。得忍善根之人。不受二形身。若爾。光法師初解釋。豈不背婆沙論說哉。 答。見光法師初解釋云。婆沙云忍不受彼類。顯增上忍。據總相說。與惡趣同。於忍位中。得不生故。若別分別。惡趣下忍得不生。扇搋等身。至上忍位。方得不生此釋意云。以實論之。別亦云之。增上忍位。雖得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身非擇滅。總相見之。於忍位中。得惡趣非擇滅。得扇搋等身非擇滅故。言總雖述若得忍已。便違惡趣。彼扇搋等。身形鄙陋。是人中惡趣。意別下忍位。得惡趣非擇滅。增上忍位。得扇搋等身非擇滅(為言)若得忍已等之文。言總意別得意也。 問。尊者妙音。得忍善根人。可生無想天耶。答。不生無想天也。兩方。若生無想天者。尊者妙音意。存生無想天之者。定生惡趣云義。若爾。得善根之人。寧可生無想天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述所餘不生。至上忍方得。增上忍位。得無想天非擇滅云事。更無異說。知。尊者妙音意。下中二忍位。可生無想天云事如何。 答。勘婆沙論(百五十四)文。云尊者妙音。亦作是說。彼諦涅槃及聖者故。從彼命終。定生惡趣。尊者妙音意。存從無想天沒。定生惡趣中云義。而婆沙論(百二十)中。云尊者妙音。說曰由此善根增上力故。今彼行者意樂殊勝。於般涅槃。心常隨順。趣向臨入。欲樂忍可希求敬愛。由此因緣。不造惡業。是故雖捨不墮惡趣。彼師意。同正義意。存忍不墮惡趣之旨。由此二文。思彼師意。得忍善根之人。不生無想天可云也。但於增上忍位。得無想天非擇滅云事。無異說云難者。暫依正義意。如此定歟。或又尊者妙音意。雖自下忍位不生無想天。至增上忍位。勝緣闕故。得無想天非擇滅云歟。 問。增上忍位。於色無色界一處二生可得非擇滅耶。答。可得之也。兩方。若得之者。見今論文。雖述增上忍位。於欲界第八有。得非擇滅之旨。不云於色無色界一處二生得非擇滅。知。不得之云事。若依之爾者。入聖之後。無有色無色界一處重生之義。增上忍位。於色無色界一處二生。可得非擇滅也如何。 答。入聖之後。不受欲界第八有。亦無有色無色界一處重生之義。故增上忍位。唯除欲界人天七生。色無色界一一處各一生。於餘一切生。皆得非擇滅也。故婆沙論(三十二)云。增上忍時。唯除欲界人天七生。色無色界。一日一處各一生。餘一切生皆得非擇滅。 問。論中明世第一法位云。已得異生非擇滅故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增上忍時。除世第一法。一剎那異生性。餘一切異生性。皆得非擇滅。至第一法故。言已得異生非擇滅故。付之。世第一法異生最極位。故此位可頓得一切異生性非擇滅。何云增上忍時。除世第一法一剎那異生性。餘一切異生性。皆得非擇滅哉。是以婆沙論中。述世第一法位云。爾時頓得三界九地諸異生性非擇滅故若爾。光法師解釋。豈不違婆沙論文哉。 答。光法師解釋。實雖難思。暫依相承義。聊簡之者。光法師意。論文既有已得之言。故就事究竟增上忍時。除至生相世第一法一剎那異生性。餘一切異生性。皆得非擇滅(為言)婆沙論意。世第一法。異生最極位故。此位頓得一切異生性非擇滅(為言)俱舍。婆沙兩論之文。各據一義。並不相違歟。 問。世第一法。以苦法忍為果義可有耶。 問。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有漏無漏遙異也。何可有此義哉。是以。品類足論中。出有果法。云謂有漏法。及世俗道所證結斷。無舉苦法忍。若有世第一法以苦法忍為果之義者。出有漏果法之時。何不舉苦法忍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云。苦法智忍。雖未已生。以在正生。名等無間。世第一法。爾時為彼等無間緣。故名為入若世第一法。爾與苦法忍為等無間緣者。何不以彼為士用果哉。 答。若就等無間緣士用果論之者。世第一法。以苦法忍為果之義可有也。是以。品類足論中。出心果法。云謂一切有為法。及擇滅不簡苦法忍相應心。舉非心果法。云謂虛空非擇滅。無取苦法忍相應心。明知。苦法忍相應心。是心果法云事。若世第一法。以苦法忍相應心。不為士用果者。苦法忍相應心。寧可有心果法之義哉。但於品類足論中。出有果法不舉苦法忍之文者。彼就同類因等流果論之故。以苦法忍不為世第一法果歟。 重難云。品類足論。果非果等。一段廢立。其義可同。而云心果法之時。就等無間緣士用果論之故。以苦法忍相應心。即名心果法。云有果法之時。就同類因等流果論之。故以苦法忍不名有果法云事。既為參差。尤以難思哉。 答。 問。聲聞種姓外。可有別種姓部行獨覺耶。 問。起部行獨覺。忍善根人。可有轉向餘乘義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既起忍善根故。不可轉向佛乘。忍善根位不退故。不可轉向聲聞乘。若爾。起部行獨覺忍善根之人。寧可轉向餘乘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有餘獨覺麟角喻。起彼種姓初一善根。轉向餘乘。理無遮礙。之論文云。亦應說忍。略而不論如解釋者。可有此義如何。 答。起部行獨覺忍善根之人。不可有轉向餘乘之義。其旨即如疑難之趣也。故婆沙論云。非轉聲聞獨覺種姓忍。能起佛種姓忍。所以者何。忍違惡趣。菩薩發願。生惡趣故。亦非轉獨覺種姓忍。能起聲聞種姓忍。所以者何。忍不退故但於光法師。亦應說忍。略而不論之文者。起部行獨覺忍善根之人。雖無轉向餘乘之義。自乘之中。可轉向麟喻獨覺故。為顯有此義。云略而不論也。 相承義云。起部行獨覺忍善根之人。可有轉向聲聞乘之義也。部行獨覺。種姓不定。如聲聞故。起忍善根之後。轉向聲聞乘。全不背位不退之義也。光法師。亦應說忍略而不論之釋。即顯此意也。故婆沙論云。亦非轉獨覺種姓忍。能起聲聞種姓忍。所以者何。忍不退故。有說轉聲聞種姓暖頂忍。能起獨覺種姓暖頂忍。若起獨覺種姓暖頂。亦不能起餘乘暖頂。所以者何。獨覺善根。始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一座得故。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麟角喻觸覺種姓善根。雖一座得。部行獨覺種姓不定。如聲聞說故此評家意。非只破第二有說。若起獨覺種姓暖頂。亦不能起餘乘暖頂云義。兼可破初師亦非轉獨覺種姓忍。能起聲聞種姓忍云義也。 問。麟喻獨覺初發心。可由教力耶。 問。獨覺依身。可通上二界耶。答。不通上二界也。兩方。若通上二界者。出無佛世。離教力證自乘極果名之獨覺。此義全不可通上二界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二十五)中。述依欲界身修道。於欲界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依上二界身修道。於欲界身中。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畢。云二乘無學道亦准應知如此文者。獨覺依身。可通上二界。如何。 答。麟喻獨覺者。如佛一坐成覺之人。故彼依身不通上二界云事。必然也。部行獨覺者。極七返有聖者之中。出無佛世。證第四果之類故彼依身。亦不通上二界也。故婆沙論(百七十)中。明三乘聖者。成就六十五等至多少相云。佛定成就五十七。獨覺中部行者。如欲界聲聞。麟角喻者如佛此文無諍。獨覺依身。不通上二界但於婆沙論。二乘無學道。亦准此應知之文者。見次上文云。依贍部洲身見道。於贍部洲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現在前。依餘八處身見道。於贍部洲身中。亦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今論義可通獨覺故。隨其所應。云二乘無學道。亦准此應知也。准此應知之言。即顯要可准知之義。彼此義門。不必全同歟。 重難云。先在欲界。證聲聞前三果畢。後生上二界。證第四果之時。既不由教力。獨證得之。豈不名先聲聞獨哉覺(是一)是以。勘妙樂大師解釋(疏記四)云。若上流者。縱至無色及無色般。並有起欲界化來見佛者。若不見佛。亦可容得有餘般時。亦名獨覺。故云二果三果例然此釋意。獨覺依身。可通上二界(見。是二)如何。 答。上二界天眾來下佛邊。聽聞教法故。上二界中。非無教法。故生上二界。證第四果之時。猶藉教力故。不名獨覺也。次。次於妙樂大師解釋者。若上流者。縱至無色及無色般。並有起欲界化來見佛者者。出上流聖者。起欲界化來下見佛之類。若不見佛。亦可容得有餘般時。亦名獨覺者。顯生欲界不還果聖者。不遇佛出世證阿羅漢果。亦名獨覺之義也。非謂依身在上二界證獨覺菩提歟。 去嘉錄三年閏三月之候。於當寺慈思院。被行俱舍三十講之時。聖禪法師對宗性疑之。 問。起菩薩種姓。順解脫分善根人。可有轉向餘乘義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若起佛姓順解脫分已。即不可轉。極猛利故。付之。異生位種姓未定也。設雖起菩薩種姓順解脫分善根之人。何無轉向餘乘之義哉。是以。光法師餘處(十九)解釋中。菩薩先得八禪定。後於菩提樹下。退起三惡覺若許起惑退者寧無種姓退哉加之婆沙論(百七十九)中。說得無諍定阿羅漢。云先是菩薩種姓退菩薩種姓作聲聞云事。此文尤分明也如何。 答。菩薩種姓。是最極猛利故。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後。更不可有轉向餘乘之義。其旨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尤分明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菩薩於菩提樹下退起三惡覺云釋者。異生位種姓未定故。雖有暫退已斷煩惱之義。菩薩種姓。最極猛利故。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後。必定不退自乘種姓也。故光法師餘處(十九)釋云。言定不退。不退自乘種姓。非言決定不退起惑次於婆沙論。得無諍定阿羅漢。先是菩薩種姓云文者。今此菩薩者。未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前。未入僧祇位菩薩故。退作聲聞也故婆沙論(百七十一)中。以四種入胎相。配菩薩位分云。此四種入胎。皆謂菩薩於中有說。第四入胎。是第三阿僧祇耶菩薩。第三入胎。是第二阿僧祇耶菩薩。第二入胎。是初阿僧祇耶菩薩。第一入胎是此前菩薩既云是此前菩薩。有未入僧祇菩薩云事。必然也。此未入僧祇菩薩者。法爾身中具六種姓。亦有三乘種姓。故雖不決定菩薩種姓。根性猛利。慈悲遍增。遙超二乘分齊。不似餘異生類。故暫名菩薩種姓。然而自本具三乘種姓故。未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前。遇緣退作聲聞故。云先是菩薩種姓也。非起菩薩種姓。順解脫分善根之後。退作聲聞。何為相違哉。 重難云。寶法師釋今論。言一座者。從暖善根。乃至菩提。不起于座。有餘師說。從不淨觀不起于座乃至菩提之文云。准此一座已後說不可轉與婆沙不同。是論意別此初釋意。今論意。於菩薩種姓。一座已前可有可轉。之義如何。答。寶法師初解釋。實以難思。暫會通云。披解釋前後思可轉。不可轉相。上云聲聞若不轉。即經六十劫定得涅槃。若轉者。即不定也。獨覺不轉者。百劫定得涅槃。若轉者即不定。以自乘修行。間斷不間斷。名可轉不可轉准此解釋思下是論意別之初釋意。婆沙論意。云菩薩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後。修行不間斷。今論意。云一座已後。修行不間斷。是論意各別(為言)非謂菩薩起順解脫分善根之後。轉向不轉向餘乘事。論意各別歟。 重難云。麟角佛無轉。一座成覺故者。偏顯無轉向餘乘之義。寶法師何述自乘修行。間斷不間斷。名可轉不可轉之旨哉。答。疑難實可然。會通頗難成。倩推之。或是婆沙前文。以是利根一義故不可轉。此中兼一座二義不轉。非是欲許前位轉也之第二釋。可為盡理定判。是論意別之初釋。只是一往解釋歟。但就初釋意。會今難云。麟角喻佛無轉。一座成覺故者。實雖顯無轉向餘乘之義。寶法師。兼述自乘修行間斷名可轉不可之旨歟。 問。論文云。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爾者。唯限三生得脫類歟。答。不可限三生得脫之類也。兩方。若唯限三生得脫類者。設雖非三生得脫之類。何無第二生起順決擇分之義哉。若依之爾者。見論文出三生得脫之類云。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知。唯限三生得脫之類云事如何。 答。見今論文。述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第三生入聖。乃至得涅槃之者。名三生得脫之類也。若爾。初生起順解脫分善根。第二生起。順決擇分善根。第三生入諦證預流果畢。經生之後。證阿羅漢果之者。雖非三生得脫之類。可有第二生起順決擇分之義也。故第二生起順決擇分之義。不可限三生得脫之類歟。 尋云。設雖非三生得脫之類。第三生入聖之人。第二生必起順決擇分善根云事。有何故哉。答。光法師。若依根本起暖等者。必於前生已起暖等之釋意。設其三生得脫之類。設非三生得脫之者。入聖次前生。必可起順決擇分善根准此釋意思之。第三生入聖。證預流果畢。經生之後。證阿羅漢之類。第二生必可起順決擇分善根也。 又尋云。四生得脫之類為第二生起順決擇分善根。為當第三生起之歟。答。第四生得脫之類。第三生必可起順決擇分善根也。其故。光法師釋說暖善根勝利。云若無障礙。去見諦近之論文云。若無障礙。去見道近或由二生。或但一生。能入見道若四生得脫之類第二生起順決擇分善根者。豈不云或由三生等哉。准此釋思之。第四生入聖。乃至得涅槃之類。第三生必可起順決擇分善根也。 問。婆沙論意。三生得脫者。第二生起順決擇分善根歟。答。今論正理論。得婆沙論文其意異歟。兩方。若起順決擇分善根者。正理論中。專破今論。第二生起順決擇分之義。婆沙論意。若存此義者。正理論師。何可破之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存第二生起順決擇分之義。源可依婆沙論說也如何。 答。婆沙論處處之文述三生得脫相云。或云。若極速者。要經三生。謂初生中種此種子。第二生中。令其成熟。第三生中。即能解脫。餘則不定或(二十五)云。謂依佛法。極速三生。方得解脫。第一生中。種解脫分。第二生中。修令成熟第三生中。既成熟已。引起聖道。能證解脫。或(百一)云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今此第二生中成熟云事。明不云成熟何善根。故俱舍正理兩論所存相異也。今論意。令其成熟者。成熟。順決擇分善根得意。云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熟解脫。三位亦爾也。光法師釋此文云。第二生成熟。即成熟順決擇分善根正理論意。令其成熟者。成熟順解脫分善根得意破今論第二生起順決擇分之義。付或彼應許極速二生之過也。 問。正理論意。三生得脫者。可互人天二趣耶。答。正義意。不互人天二趣也。兩方。若互人天二趣者。思彼論意。難互人天二趣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不云三生得脫之者。不互人天二趣。知可互云事如何。 答。見正理論文。云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殖順解脫分。次生成熟第三生起順決擇分。即入聖道。三生得脫之者。入對依身。初起暖等善根定。而彼論正義意云。除增上忍世第一法。餘三善根。三洲初起。後生三處。亦續現前。所除亦依天處初起。唯人三洲初起暖善根云。故三生得脫之者。唯限人三洲也。但依彼彼論。有餘師說。若於先時。曾已修治此四加行。彼於天處。皆得初起云義意者。三生得脫之者。可互人天二趣歟寶法師引今有餘師說畢。雖判然無許也。既云有餘師說。定非正義歟。何況。准今論前三善根。三洲初起。後生三處。亦續現前。第四善根。天處亦起。此無初後。一剎那故之文。任婆沙論天中雖能起。而後起非初。謂先人中起已。後退生欲天中由先習力續復能起之說。初起暖頂忍前三善根。唯限人三洲云事。尤分明也。若爾。正理論。有餘師說。尤可不正義也。 問。光法師意。佛乘修行。極速疾類。如何釋之耶。 問。菩薩三祇百劫修行。可有聞斷時耶。   答。可有間斷時也。兩方。若有間斷時者。 答。今論餘處(二十七)文。述菩薩無間修相云。剎那剎那修無疲故知。不可有間斷時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述三乘修行時分相畢云。此據修者。餘師不定。如此釋者。菩薩三祇百劫修行。可有間斷時如何。 答。菩薩修行。設雖精進勇猛。一切時分。不可修習六度等行。如彼隨三惡趣。生上二界之時者豈可修習六度等行哉。以此理推之。菩薩三祇百劫修行。不必相續歟。故光法師釋云。此據聲聞。極疾三生修加行。極遲六十劫修加行。若據獨覺極疾四生修加行。極遲百劫修加行。若據佛乘。極疾三無數動。及餘九十一劫修加行。若極遲者。三無數劫。及餘百劫修加行。此據修者。餘即不定。或有殖已經一劫。或無量劫。不能入聖此釋無諍。於菩薩三祇百劫修行。可有間斷時但於今論餘處剎那修無廢故之文者。於菩薩修行之時。顯精進勇猛之相也。不遮有間斷不修之時歟。 尋云。以何得知百劫之間。有間斷時哉。 答。見今論餘處(十八)文。釋生善趣貴家之本趣云。生善趣者。謂生人天。趣妙可稱。故名善趣此文既述百劫之間。生天上之旨。於天上。寧可修習六度等行哉。故知。百劫之間有間斷時也。 問。光法師意。三生得脫聲聞。四生得脫獨覺。約利鈍根。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婆沙論(百一)定判云。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二生中令成就。第三生中得解脫。如此文者。三生得脫聲聞。唯限鈍根四生得脫獨覺。其義例亦可同何可通利根哉。設雖自亦通利根。多分定可鈍根。若爾可云非要鈍根。亦通利根。述非要利根。亦通鈍根。甚以難思如何。 答。隨修行時分長短。其根利鈍相分也。如彼佛最極利根。經三無數大劫修行。麟喻獨覺極利根經百大劫修行。身子等聲聞極利根。經六十劫修行等也。准彼思之。三生得脫聲聞。四生得脫觸覺。修行時分。甚短促故。多分可鈍根也。婆沙論中。出時解脫者。舉三生得脫之類。即就甚多分相論之也。不遮其中自亦有利根之類歟。但於可云非要鈍根。亦通利根云難者。或一義云。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者。三生得脫聲聞四生得脫獨覺。定置鈍根之類。如此釋也。即具文云。佛時長故。其根最利。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故婆沙三十一云。非如聲聞極利根者。唯經百劫文意云。佛修行時分長遠故。其根最極利。聲聞有三生得脫之類。獨覺有四生得脫之類。多是鈍根故。聲聞獨覺異佛。亦通鈍根云也。是則出聲聞獨覺鈍根之證。舉三生四生之類也。非指三生得脫聲聞。四生得獨覺云非要利根故。可云非要鈍根。亦通利根云疑。更不可來也。 或一義云。三生得脫聲聞四生得脫獨覺。俱可通利鈍也。其旨如前義。但於光法師。非要利根。亦通鈍根之釋者。三生四生速疾修行。專順利根相故。利根為面。云非要利根亦通鈍根也。 問。寶法師依今論意。聲聞乘人。入聖依身。初起暖等善根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今論文。述三生得脫聲聞相云。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如此文者。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見寶法師解釋。會正理論(六十一)或彼應許極速二生。謂第二生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彼於現生。必入聖道得解脫故之難云。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必於前生已起暖等。或可第四生者。方能依根本起既無必於前生已起暖等之義。別作或可第四生者。方能依根本起之釋。明知。四生已上。得脫聲聞之中。入聖依身。初起暖等善根之義。可有云事。 答。寶法師意。頗依難測。學者云此事粗雖及異義。聊任相承旨。暫存一義意者。必於前生。已起暖等者。今論大綱故聲聞乘人。入聖依身。初起暖等善根之義。不可有也。故光法師餘處(二十七)釋解中。釋求度人相云。彼昔亦曾起順決擇分善故。於今生入聖獲果此釋意。聲聞乘人。入聖依身。初起順決擇分善根之義。不許之設雖寶法師意。豈不存此理哉。但於或可第四生者。方能依根本起之釋者。此釋意。聲聞乘人。入聖依身。初起暖善根之義。不許之也。文意云。若有三生得脫聲聞。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之義者。或彼應許極速二生之疑。假可來故。不知三生得脫聲聞。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之義。全不許之。四生已上得脫聲聞之中。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之類。可有故。應許極速二生。得脫之類云難。更不可來(為言)今此四生已上得脫聲聞之中。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之類。必於前生已起暖等善根也。 重難云。聲聞乘人。入聖依身。初起暖等善之義無之者。自本光法師所定也。故餘處。彼昔亦曾起順決擇分善根故。於今生入聖獲果之釋。更非所諍。今所疑者。寶法師意。許此義歟云事也。付之料簡或可第四生者。方能依根本起之釋事。甚以難思。若三生得脫聲聞。若四聖已上得脫聲聞。入聖依身。初起暖等善根之義無之。必於前生已起之者。有何故三生得脫聲聞。依根本地起暖等善根之義無之。四生已上得脫聲聞。依根本地起暖善根之類許之哉。全無其故尤似自由(是一)何況。勘寶法師餘處解釋云。餘一類聲聞等。於七方便。亦容見修惑不生此釋意。聲聞乘中。可有一坐成覺之類若有一坐成覺之類者。何無入聖依身。初起暖等善根之義哉(是二)。 准此等文理思之。或可第四生者。方能依根本起者。三生得脫聲聞。修行時分速疾。根機未調練。輒難起根本地道故。前生依未至地起暖等善根之者。今生依根本地。雖起暖等善根。入聖依身。依根本地。初起暖等善根之義無之。四生已上。得脫聲聞。修行時分稍及。根機能調練。無煩起根本地道。故入聖依身。依根本地初起暖等善根之義可有也(為言。是三)如何。 問。聲聞乘中。可有一坐成覺類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見今論文。明極速得脫相云。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既以三生得脫為極速。知。不可有一坐成覺之類云事。若依之爾者。辰旦人師解釋中。可有此類如何。 答。行者根姓分萬差。得脫遲速非一准。聲聞乘中。何無一坐成覺之類哉。隨勘寶法師餘處(一本)解釋云。菩薩麟角。於七方便見修煩惱。皆得不生。餘一類聲聞等於七方便。亦容見修惑不生。其相不顯故不述也婆沙抄(一本)中釋部行獨覺善根不定。如聲聞說之論文云。光法師云。若說聲聞。雖無文說於一座得。而無文遮彼一座不得。故許一座得。亦無失也任此等定判。聲聞乘中。可有一座成覺之類但於今論文者。更無相違。聲聞乘中。有一座成覺之類者。前生已起暖等善根之者。今生重起暖等善根。一座成覺云也。非謂入聖依身。初起暖等善根。一座成覺。說三生得解脫之論文。何為疑難哉。 問。論中明順解脫分善根云。聞思成三業爾者。論主可許此義。答。光法師意。不許之。寶法師意。可許之歟。付光法師解釋難思。順解脫分善根。唯聞思所成者。道理既必然也。論主何不許之哉。依之。寶法師意。以傳說如是之言。屬三生得脫之上段如何。 答。今論傳說如是之言。傳說何事云事。暗以難測也。故光寶兩師。及異釋歟。但見論文云。傳說如是。順解脫分。唯聞思所成。通三業為體以傳說如是之言。屬順解脫分之下段。文句能連續。言便亦符順也。故光法師釋傳說如是至順解脫分者。釋第三句明體。毘婆沙師。傳說如是。順解脫分。唯聞思所成。非生得善。以彼劣故。非修所成。唯欲界故。尤□論文也。何況。不限光法師解釋又泰法師釋云。傳聞婆沙師說如是順解脫分。唯聞思所成。加行起故。非修所成若爾寶法師解釋。還有其疑歟。 問。得作證所應證法。唯限善性歟。答。不限善性也。兩方。若唯限善性者。見品類足論文云。得住證所應證法。十二界六處攝知不限善性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依得作證。說諸善法皆應作證此文無諍。得作證所應證法。唯限善性如何。 答。見品類足論文云。得作證所應證法云何。謂一切善法。及依定所證。無覆無記。天眼天耳此文意云。一切善法。由功用得之。天眼天耳二根。由定力得之。故名得作證所應證法也。故十八界中。眼耳意色聲法六識十二界攝。十二處中。眼耳意色聲法六處攝也。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者。一切善法。皆是得作證。所應證法故。從多分唯舉善法也。非遮通無覆無記天眼天耳二根歟。 問。論主通外人難云。然道類智必不退者。任持見道所斷斷故外人難之云。即由此故。應見道攝爾者。論主如何破之耶。重云。光法師釋云。一來果等。亦能任持見斷。亦應見攝付之。外人今難。尤有其謂。論主何可破之哉。何況。論主自釋道類智不退故。云任持見道所斷斷故若如今能破者。外人返難。可云若道類智任持見道所斷無為故不退者。一來果等。亦任持見道所斷無為故。應不退。若救云一來果等。任持見修二道所斷無為故。通退不退者。外人亦難。可云道類智。唯任持見道所斷無為故。應見道攝。一來果等。任持見修二道所斷無為故。非見道攝也。若爾。一來果等亦能任持見斷法斷。亦應見攝之能破。還可蒙外人難勢哉。 答。外人若云道類智任持見道所斷無為故。應見道攝者。一來果等。亦能任持見道所斷無為故。亦應見道攝。若救云一來果等。既能任持見修二道所斷無為故。應見修二道攝云難。遂不遁也。外人意。一來是等。不名見道故也。認紡自義意。道類智唯任持見道所斷無為故不退也。一來果等。亦能任持見修二道所斷無為故。通退不退也。述今論(二十五)事相浮偽無定可依。斷迷彼惑。有失念退。修所斷惑易退起故也故有人即由此故。應見道攝之難。遂不遁。疑論主任持見道所斷斷故之故。能所成立也。 問。光法師意。預流果位。可有人天等受一生類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不遮極少亦受一生。可有此類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婆沙論(四十六)定判。云然有頂流人天生別。謂天七人六。或人七天六。天六人五。或人六天五。或天五人四。或人五天四。或天四人三。或人四天三。或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或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此文無諍。預流果位。無人天等受一生之類加之。涅槃經云。是須陀洹。凡有二種。一者利根。二者鈍根。鈍根之人。人天七返。是鈍根人。復有五種。或有六返五四三二成實論云。又法應七有。有須陀洹。今世入涅槃。有第二第三極至第七。是名須陀洹若預流果位。有等受一生之類者。今此經論之中。何不舉此類哉。依之。泰法師引此等經論說畢。或云故知無有一生須陀洹也。或判以此而推。住果之人但有七生六生也如何。 答。見今論文。述極七返有聖者相云。極言為顯受生最多。非諸預流。皆受七返此文意。預流果位。可有等受六生乃至一生之類故光法師引泰法師一段解釋畢云。今解不然住預流果。有受七生。乃至七一生。論文既說極言。為顯受生最多。非諸預流緣受七返。以此故知。不遮極少亦受一生但於婆沙論文者。光法師會云。婆沙不言人一天一各一生者。且據乘前綺互多少。不言各一。以實而言。亦容各受一生。若以不說即言無者。彼亦不說天六人六等。應無人天各六生等。故知。略而不論。或影略互顯。有何道理許天二人一人二天一等。而不許彼各受一生次於涅槃經說。并成實論者。光法師釋云。又引涅槃成實以為證者。非是當部。如何為體。涅槃經說皆有佛性。成實論說有諸種子。此豈同彼。不可為證次於泰法師解釋者。住預流果。無受一生。乃至一來向中。亦無受一生者。若有一生業不可轉。令不受餘悉可轉者。彼人先斷六品惑。方受一生。若先斷六品惑已。此人即是一來人。後受一生時。即是一來果上受一生。非是向中受也(光記引彼疏釋之言)云事。甚無道理。故光法師破之不許。末學更不可依用之。 問。部行獨覺。自然得戒類歟。答。非自然得戒之類也。兩方。若自然得戒類者。佛及麟喻獨覺。殊勝智品現前故。可自然得戒。部行獨覺。此義難有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釋極七返有聖者。出無佛世。證阿羅漢果相云。法爾自得苾芻形相內不具戒品功德者。外寧得苾芻形相哉。 答。見今論餘處文。明十種戒相。述一由自然。謂佛獨覺。自然得戒者。唯限佛及麟喻獨覺也。故泰法師釋此文云。謂佛獨覺。本在不淨觀前。起欲界善心。為因等起。要期發願。願盡智時。自然得別解脫故。但於今論。法爾自得苾芻形相之文者。外雖得苾芻形相。內不具戒品功德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前師意說。逢無佛法。得阿羅漢已必不住家。法爾自得苾芻形相。剃髮染衣。不言得戒。十種得戒中。不言得阿羅漢果時。而得戒故。 問。異生位。成就不共異生位法義可有耶。 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既異生位也。何可成就不共異生法哉。若依之爾者。品類足論中。出不共異生法。能知智云。十智知通滅智知而異生位。既證得擇滅無為。豈非成就不共異生法哉。 答。異生位。全不可成就不共異生法。若成就之者。與共異生法有何差異哉。是以。品類足論中。出不共異生法體云。謂四通行。四無礙解。四沙門果。無諍願智。邊際定。大悲滅定。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雜修靜慮現觀邊世俗智。淨居天蘊界處。及生彼業。是名不共異生法異生既無成就此等功德。故不成就不共異生法云事。文理實分明也。但於異生位。證得擇滅無為云難者。見品類足論文。異生法法。非異生法法。共異生法。不共異生法之廢立。就有為法論之也。不共異生法體中。取四沙門果故。四沙門果體。通擇滅無為。不共異生法能知智中。取滅智也。非一類舉擇滅非擇滅等無為。故異生位。設雖證得擇滅無為。更不可云成就不共異生法也。 (寫本云) 正嘉二年(戊午)九月十五日(未時)於東大寺知足院別所草菴抄之畢自去夏初披見俱舍論第二十三卷具書至此秋終記錄大小新古論義之難答畢問端既滿九十條光陰亦及二百日訪明師迴愚推鑽仰之微功頻積初草案後清書身心之苦勞幾許後學之輩可察其志以此勤奉資春日大明神之法樂依此善必結大聖慈氏尊之芳緣矣抑先師前權僧正覺遍告生死之別以降今日相當四十六日居諸易移雖溺懷舊之淚修學難捨憖勵稽古之勤為是為非可哀可悲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五十七夏臘四十五) 俱舍信第二十三卷抄下 俱舍論第二十四卷抄上 問題 問。聖者斷欲界修所斷一二品惑。未斷第三品惑前。可有死生義耶。 問。斷欲界修所斷六品惑者。可名家家聖者耶。 問。利根起定聖者。斷欲界修所斷上上品煩惱。無間道位。於欲界二生。可得非擇滅耶。 問。不起定聲聞中。斷欲界修所斷煩惱。加行道位。於三界一切生。得非擇滅類可有耶。 問。一來果聖者。欲界七生中。除二生於餘五生。得非擇滅義可有耶。 問。光法師意。不受三二生前。可名家家聖者耶。 問。異生位可有分離染命終義耶。 問。生無色界聖者可有分離染命終義耶。 問。論中明家家聖者受生緣云。以有增進。於所受生。或少或無或過此故爾者。光法師意。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位。受一生半生人。或少類歟。 問。論中明家家聖者受生緣云。以有增進。於所受生。或少或無或過此故爾者。寶法師意。或過此故者。唯限上流聖者歟。 問。論中。述聖者斷欲界修所斷煩惱相云。以斷第五必斷第六爾者。退不退二類俱可有必斷第六義耶。 問。天家家聖者。可有天中得道義耶。 問。寶法師意。正理論中。三二生家家者。說極多家家聖者歟。 問。光法師意。可有受一生家家聖者耶。 問。光法師意。凡位斷欲界七八品惑人。入聖後未起彼能治無漏道時。可名不還向聖者耶。 問。寶法師意。依根本地。入見道人。可成欲界修惑。能治無漏耶。 問。先離欲染。入見道人。至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位。可總集欲界修惑無為耶。 問。從欲界生欲界中有位。可有般涅槃類耶。 問。論中明中般涅槃者相云。謂往色界住中位。便般涅槃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今此涅槃者。唯限無餘涅槃歟。 問。中般涅槃聖者。可起未至中間聖道耶。 問。正理論意。有行般無行般人。得涅槃時。可有遲速不同耶。 問。半超中。唯受二生類可有耶。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於生第二靜慮以上上流聖者。判全超等有無。興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全超等三類。可攝一切上流聖者耶。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於生第二靜慮以上上流聖者。判全超等有無。舉三師異說。爾者。為唯望上地論之。為當兼望上下地論之歟。 問。寶法師意所引正理論中。云大梵所居非是別處。即是第二梵輔天攝爾者。大梵天不梵輔天攝者。可有何過耶。 問。雜修靜慮。生無雲天人。可成彼定耶。 問。光法師意。非想地可有上流聖者耶。 問。中般生般生般上流聖者。如何相配上中下三根耶。 問。論中付明七善士趣相。且上流中。可分全超等三類耶。 問。欲界經生聖者。可生上界耶。 問。欲界經生聖者。起聖道後。可有受生義耶。 俱舍論第二十四卷抄上   問。聖者斷欲界修所斷一二品惑。未斷第三品惑前。可有死生義耶。答。無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五十三)文云。諸預流者。若斷欲界一二品結。無死生義此文無諍。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異生位。斷欲界修所斷一二品惑之人。至聖位後。未斷之前。何無死生之義哉。 答。見今論文。釋家家聖者斷惑緣云。一由斷惑。斷欲修斷三四品故若聖者斷欲界修所斷一二品惑。未斷第三品惑之前。有死生之義者。何無斷一二品惑家家聖者哉。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雖有斷一品二品五品惑有出觀者。或有退者。必無中間經死生者。故無斷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者。所以得知無死生者。故婆沙五十三云。復次諸預流者。若斷欲界一二品結。無死生義。故不說之。如斷五品。謂瑜伽師得初果已。為斷欲界修所斷結。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結有死生故。如斷五品。必無未斷第六品結有死生義。家家等三。有死生故。此中偏說。准彼論文故知。斷一二五品必無中間有死生義聖者斷欲界修所斷一二品惑。未斷第三品惑之前。無死生之義云事。引證據立道理。釋成之旨。今定判。尤分明也。但於異生位。斷欲界修所斷一二品惑之人至聖位後。未斷第三品惑之前。可有死生之義云難者。異生位斷欲界修所斷一二品惑之人。至聖位後。起彼一二品惑上勝果道之時。剩必可斷第三品惑故。斷一二品惑。未斷第三品惑之前。無死生之義也。 問。斷欲界修所斷六品惑者。可名家家聖者耶。答。不名家家聖者也。兩方。若名家家聖者者。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者。性相之所定也。斷欲界修所斷六品惑之者。寧名家家聖者哉。若依之爾者。見雜心論五文云。正使六品斷為家家者此文無諍斷欲界修所斷六品惑之者。可名家家聖者如何。 答。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之理。有宗依憑諸論一同之性相。故斷欲界修所斷六品惑之者。不名家家聖者云事。其義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何況。見雜心論文云。若斷三四種。成就彼對治。餘二生三生。是名說家家雜心論意。同今論等說。為欲界修所斷六品惑之者。不名家家聖者云事。此文亦分明也。但於彼論正使六品斷。為家家者之文者。出問答全文。聊可會通之。即彼論云。問何故八品斷名一種子。五品斷不名家家耶。答正使六品斷。為家家者。猶生欲界。是故欲界業煩惱。不為障礙。一種子九品盡生色界。是故。欲界業煩惱極作障礙問意云。何故斷八品惑。未離第九品惑之者。名一種子。斷五品惑未斷第六品惑之者。不名家家哉(為言)答意云。斷六品惑之者。假為家家。猶生欲界故欲界業煩惱不作障礙。故斷五品惑畢。必斷第六品惑也。斷盡九品惑畢。必生色界。永不生欲界。故欲界業煩惱。極作障礙。故斷八品惑。未斷第九品惑之者。受欲界生。故名一種子(為言)如俱舍論。云以斷第五必斷第六。非一品惑能障得果猶如一間。未越界故也重意云。一來果聖者。不具緣。家家聖者。必具緣故。為顯斷六品惑之者。猶生欲界之義。云為家家者。非謂斷六品惑之者。實為家家聖者也。 或一義云。為家家之言。譯者加增也。故惠算疏。釋此文云。六品斷。猶生欲界煩惱與業不極為障。故斷第五。必斷第六。無有五斷為家家者。然此說云正使六斷。為家家者。為家家語。此是剩文。道理不順。 尋云。正使者。其意如何。 答。珍海已講云。法華經云。正使滿十方正使者。與假使同也(云云)。 問。利根起定聖者。斷欲界修所斷上上品煩惱。無間道位。於欲界二生可得非擇滅耶。 答。於欲界二生。可得非擇滅也。兩方。若於欲界二生得非擇滅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三十二)文云。預流者。趣一來果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俗六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六無間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如此文者。利根起定聖者。斷欲界所修斷上上品煩惱。無間道位。於欲界二生。不得非擇滅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云聖於修道不退法者。離欲染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界修所斷煩惱得非擇滅。若起定者。隨至彼彼無間道時。得非擇滅如此文者。利根起定聖者。斷欲界修所斷煩惱。彼彼無間道位。於能潤煩惱。既得非擇滅。於所潤生。豈不得非擇滅哉。 答。利根起定聖者。斷欲界修所斷上上品煩惱。無間道位。於能潤上上品煩惱。既得非擇滅。於所潤欲界二生。可得非擇滅云事。道理實必也。何可疑之哉。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者。任一切從果退必得不命終之理。證一來果之後。永不受欲界修所斷前六品煩惱所潤生。故不起定可證一來果之類。利鈍同斷欲界修所斷煩惱。加行道位。於欲界六生。得非擇滅。鈍根起定聖者。要至斷欲界修所斷第六品煩惱無間道位。於欲界六生。得非擇滅(為言)利根起定聖者。斷欲界修所斷上上品煩惱無間道位。於欲界二生。雖得非擇滅。無一時得六生非擇滅之義。故略不論之也。故婆沙論文。更非相違故。 尋云。利根起定聖者。斷欲界修所斷上上品煩惱。無間道位。唯於欲界二生得非擇滅歟。 答。見婆沙論(五十三)文云。諸預流者。若斷欲界一二品結。無死生義故不說之。如斷五品。謂瑜伽師得初果已。為斷欲界修所斷結。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結。有死生。故如斷五品。必無未斷第六品結有死生義。家家等三。有死生故。此中偏說准此文思之。利根起定聖者。斷欲界修所斷上上品煩惱之生。必可斷上中下二品煩惱。故斷彼上上品煩惱無間位。於欲界四生。可得非擇滅也。 又尋云。利根起定聖者。何位於欲界第六生。得非擇滅哉。 答。見光法師解釋云。論言以斷第五必斷第六者。據不退者說。無有中間有死生。故必於現身斷第六也准此釋思之。利根起定聖者。斷欲界修所斷第五品類惱之生。必可斷第六品煩惱故。斷彼第五品煩惱。無間道位。於欲界第六生。可得非擇滅也。依為相傳暫載一義之趣。更有別義。如同學抄也。 問。不起定聲聞中。斷欲界修所斷煩惱加行道位。於三界一切生得非擇滅類可有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三十二)文云。預流者。趣一來果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此文全不云於三界一切生。得非擇滅。明知。無此類云事。若依之爾者。聖者種類。是萬差。得非擇滅。非一准。何無此類哉。是以。勘寶法師餘處解釋。并婆沙抄定判。可有此類如何。 答。不起定聲聞中。斷欲界修所斷煩惱加行道位。於三界一切生。得非擇滅之類可見也。即見寶法師餘處一解釋云。菩薩麟角。於七方便。見修煩惱。皆得不生。餘一類聲聞等。於七方便。亦容見修惑不生。其相不顯故不述也婆沙抄中。釋部行獨覺善根不定。如聲聞說之論文云。光師云。若說聲聞。雖無文說於一座得而無文遮彼一座不得。故許一座得。亦無失也准此等定判思之。不起定聲聞中。斷欲界所類煩惱。加行道位。於三界一切生。何無得非擇滅之類哉。何況。見婆沙論(六十三)文。問異生聖者。隨離何地九品染時。為止息為不止息耶。評家答既云應作是說。此事不定。離三界染。皆或止息。或不止息。而離九品有不止息。離三界染之類云事。此文甚分明也。若聲聞中。有不止息離三界染之類者。斷欲界修所斷煩惱。加行道位於三界一切生。得非擇滅云事。亦炳然也。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者。證一來果之後。永不受欲界六生。故就彼六生。暫顯依起定不起定之類。得非擇滅位之不同也。是即四沙門果。蘇息處故。就得一來果之後。不受之生論之也。若不止息。離三界染之類。斷欲界修所斷煩惱加行道位。於三界一切生。得非擇滅事。更非所遮歟。 問。一來果聖者。欲界七生中。除二生於餘五生。得非擇滅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以道理思之。一來果聖者。欲界七生中。除一生於餘六生。可得非擇滅。於餘五生。得非擇滅之義難有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六十一)文云。一來果除欲界二生。及色無色界。一一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如此文者。一來果聖者。欲界七生中。除二生。於餘五生。得擇滅如何。 答。斷六一來果者。性相之所定也。而任九品煩惱能潤七生之理。上上品煩惱能潤二生。上中上下中上三品煩惱各潤一生。中中中下二品煩惱各潤一生。下三品煩惱共潤一生。故一來果聖者。欲界七生中。除一生於餘六生。得非擇滅云事。是必然也。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云。預流者。趣一來果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若起之者。要至第六無間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但於婆沙論。一來果除欲界二生。得非擇滅云文者。開人天各一生。云二生也。人天合論可云一生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次上文云。謂預流果。除欲界七生。及色無色界。一一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云預流果除欲界七生。既人天合聚七生也。云一來果除欲界二生。定亦可人天合聚二生哉。 答。一段論文。頗為參差歟。云預流果除欲界七生。指人天合聚七生。云一來果除欲界二生。可人天別論二生也。如此之事。不一准。經論之中。其例多歟。 問。光法師意。不受三二生前。可名家家聖者耶。答。可名家家聖者也。兩方。若名家家聖者者。既不受三二生。定可闕受生緣。若不受三二生前。名家家聖者者。寧不背隨有所闕不名家家之理哉。是以。光法師。釋家家聖者。成根緣云。先凡位中。斷三四品後。住初果未起勝果道。雖有初緣。猶未成彼無漏根故如此釋者。不受三二生前。不具受生緣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先斷三四七八品惑。入見諦者。後得果時。乃至未修後勝果道。仍不名曰家家一間。未成治彼無漏根故此文無諍。不受三二生前。可名家家聖者如何。 答。不受三二生前。可名家家聖者也。今論文。既云先斷三四七八品惑。入見諦者。後得果時。乃至未修後勝果道。仍不各曰家家一間。未成治彼無漏根故。今此人。若成治彼無漏根者。可名家家一間明知。具受生緣云事。依之。光法師釋此釋云。若於凡位。先斷三四品惑七八品惑。入見諦者。後得預流果。或一來果時。乃至未修三四七八後勝果道。仍不名曰家家一間。雖具二緣。未成治彼三四品惑。七八品惑。無漏根故既云雖具二緣。具受生緣云事。尤分明也。但於既不受三二生。定可闕受生緣云緣云難者。雖未受三二生。造彼三二生業畢。可具受生緣也。故見婆沙論文。明家家聖者三緣相云。由業故者。謂先造作增長欲界二有。或三有業婆沙論。欲界二有。或三有業之說。當今論。更受欲有三二生故之文。准彼思之。造彼三二生業之人。不受二三生前。具餘緣之時。可名家家聖者也。次於光法師。雖有初緣云釋者。或本云雖有初緣。或本云雖有初後緣。異本不同有之。然而任雖具二緣之自釋。亦准泰法師。先斷三四品或。後住初果時。未起勝果道。雖具前後緣。未起勝果對治道故。不名家家之釋。以雖有初後緣之本。可為正也。 問。異生位。可有分離染命終義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聖者有分離染而命終。異生不爾付之。聖者既有分離染命終之義。設雖異生位。何無此義哉。何況。上二界無退故。上二界異生。分離染位。寧無命終之義哉。 答。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此事云。以諸聖者有無漏定。任持相續。令極堅固。異生但有世俗諸定。任持相續非極堅固此文意云。聖者有無漏定。任持相續。令極堅固。故分離一地染位不退。分離煩惱。有命終之義。異生但有世俗諸定。任持相續。非極堅固。無無漏定。任持相續。令極堅固故。分離一地染位。將命終時。由未斷煩惱力必退。分離煩惱。還令成就故無分離染命終之義婆沙論中。破尊者僧加筏蘇。異生亦有分離染位而命終者之義云。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彼命終心勢力劣故。先所斷結已得成就。是故前說於理為善。即述此意也。但於上二界無退故。上二界異生。分離染位。可有命終之義云難者。上二界無退故。上二界異生。分離一地染之類。必全離彼地染之後。可命終也。分離染位。不命終故。此難更不可來歟。 重尋云。彼命終心。勢力劣故。先所斷結。已得成就之義。唯限欲界歟。為當通上二界歟。答。唯限欲界也。 重難云。尊者僧伽筏蘇意。異生亦有分離染位而命終者。廣就三界異生論之。而評家破此義。云彼命終心勢力劣故。先所斷結。已得成就。亦廣就三界異生可論之。上二界異生。何無先所斷結。已得成就之義哉。何況。彼命終心。勢力劣故等者。釋述異生但有世欲諸定。任持相續。非極堅固之意也。而異生但有世俗諸定等之文。廣成三界異生。無分離染命終之故。若爾。彼命終心。勢力故等之文。何不通上二界哉。 答。彼命終心。勢力劣故等之文。雖似廣就三界論之。上二界無退故。更不可有先所斷結。已得成就之義。若上二界有此義者。上二界異生。何無全退命終之義哉。但依身欲界異生。上二界中。隨於何地。分離彼地染之人。將命終時。可有先所斷結已得。成就之義也次。先所斷結已得成就之義雖不通上二界。而此文廣成三界異生。無分離染命終之故也。其故若上二界有退者。上二界異生。分離一地染。將命終時。無無漏定助故可有先所斷結。已得成就之義。若有先所斷結。已得成就之義者。上二界可有全退命終之義。而上二界。無全退命終之義。故必全離彼地染之後。方命終也。 又尋云。依身初靜慮異生。初靜慮具縛命終可云何命終哉答。彼望欲界煩惱。可云全離染命終也。 難云。依身初靜慮異生。望初靜慮煩惱。可論分離染全離染之義。何望欲界煩惱。云全離染命終哉答。設雖依身在初靜慮。望欲界煩惱。云全離染命終。有何所背哉。彼無色界聖者。有分離染命終者。生處與煩惱。望各別地論之。聖者無一處重生之義故初一地中。難論此義故也。准彼思之。依身初靜慮異生。初靜慮具縛命終。望欲界煩惱。云全離染命終。全無相違也。 又尋云。先所斷結。已得成就之已言。有何意哉答。尊者僧伽筏蘇意。云異生亦有分離染位而命終者。然命終已結生心時。先所斷結。必還成就。結生心時。先所斷結。初必還成就云故。評家破此義。對結生心時。初還成就。命終心位成就云已也。 問。生無色界聖者。可有分離染命終義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思四無色處相一處之中。無多天處。何可有分離染命終之義哉。若依之爾者。生欲色界聖者。既有分離染命終之義。生無色界聖者相例可同如何。 答。生無色界聖者。可有分離染命終之義也故婆沙論云。生色界聖者。有二事命終。一全離染而命終。二分離染而命終。無有退者色無色界。無退義故。異生但有一事命終。謂全離染。彼無退故。無分離染而命終故。生無色界聖者。異生。應知亦爾生無色界聖者。有分離染命終之義云事。此文甚分明也。但於四無色處。一處之中無多天處。不可有分離染命終之義云難者。生空無邊處聖者。分離識無邊處染命終。生識無邊處。生識無邊處聖者。分離無所有處染命終。生無所有處。生無所有處聖者。分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同可云分離染命終也。故四無色處。一處之中。雖無多天處。有分離染命終之義。更無相違也。 問。論中明家家聖者受生緣云。以有增進。於所受生。或少或過此故爾者。光法師意。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位。受一生半生人。或少類歟答。可非或少類也兩方。若或少類者。寶法師釋此文云。若至一來一間即生少也光法師意。亦可同若依之爾者。案論文起盡。為通說斷欲三四品。義准可知受三二生。故頌中如不說成根緣亦不可說受生緣云伏難。云或少或無。或過此故也。若爾。於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位。不受三二生之類中。通此伏難也。以非斷三四品惑位之受生多少。何可顯其不定哉。若斷彼三四品惑位。無我少或無之不定者。說斷惑緣之時。寧不准知受生緣哉。 答。論文既云以有增進。於所受生。非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位之受生云事。尤分明也。何況。斷彼三四品惑位。都不可有受四生已上之類。故或過此故者。非斷彼三四品惑位之受生云事。是必然也。或少或無之類例亦可同。是以見光法師解釋。述如於欲界現般涅槃。名為惑無。如上流受四生以上之類故。或過此故者。非斷彼三四品惑位之受生云事。是必然也。或少或無之類。例亦可同。是以。見光法師解釋。述如於欲界現般涅槃。名為惑無。如上流受四生已上。名或過此。或無者出現般涅槃之類過此者。指上流聖者受四生已上之者。至或少之言。寧舉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位。受一生半生之人哉。何況見光法師下問答云。問未滿七生得般涅槃即七生攝。未滿二三生。得般涅槃家家攝不。解云。七生不具緣。雖不滿七。是彼攝。家家約具緣要須生漏方彼攝若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位。受一生半生之人。即或少攝者。上既述彼人非家家聖者之旨畢。何至下文。重可有此問答哉。明知。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位。不受生。或增進斷惑。至一來一間位。受一生半生之人。云或少。或增進斷惑。不受生現般涅槃之類。云或無。或增進斷惑。於色界中。受四生已上之者。云或過此也。故光法師。釋如受生。或受半生。名為或少。同寶法師解釋意。至一來一間位。受一生半生之人。云或少也。但於論文起盡者。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位。定置家家位。其外出濫故。斷彼三四品惑位。受一生半生。不為其濫。於一來一間等。餘增進位。廣舉其濫也。故光法師斷彼三四品惑位。受一生半生之類。別問答之云。問不滿二三。便般涅槃。既非家家。是何攝耶。解云。一來向攝以向寬故。家家義狹。故非彼攝。 問。論中明家家聖者受生緣云。以有增進。於所受生。或少或無或過此故爾者。寶法師意。或過此故者。唯限上流聖者歟進云。寶法師釋云。若作上流那含。及卻退者。此即復過三二生也付之論文既云以有增進於所受生。唯限增進位。全無出卻退者。何背論文。舉卻退者哉。是以。光法師意。任論現文。唯舉上流一類如何。 答。論文實述以有增進。於所受生。雖不舉卻退者寶法師意廣為簡其濫。或過此故之類中。出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位不受三二生退住預流果之後。受四生已上之者。為其濫也是則論文之外。加卻退者也。故寶法師結釋云。若進若退。即非家家。故置生言。故簡此類。非如治根義決定也。 問。論中述聖者斷欲界修所斷煩惱相云。以斷第五必斷第六爾者。退不退二類。俱可有必斷第六義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論言以斷第五必斷第六者。據不退者說付之。見論文起盡。述家家聖者斷惑緣。問何緣此無斷五品者。答以斷第五。必斷第六。退不退二類。俱可有必斷第六之義光法師釋。據不退者說。有何深意哉。 答。光法師意。引婆沙論預流者。趣一來果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六。無間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一來者。趣不還果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一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九無間道時。於欲一生。得非擇滅之文畢云。婆沙既不言第五無間道。得欲六生非擇滅。又不言初無間道。得二生非擇滅。第二無間道。得三生非擇滅。明知。品品皆可出觀。皆可退也起定聖者。斷欲界修所斷九品煩惱。品品出觀。品品可退之旨。釋成之時。今論。以斷第五必斷第六之文。似相違故。會論言以斷第五必斷第六者。據不退者說。無有中間有死生故。必於現身。斷第六也也。非云斷欲界修所斷。第五品煩惱之人。總不退所斷煩惱。光法師今解釋。更有何疑哉。重意云。任非一品或能障得果之理。若斷彼第五品煩惱。不退之者。不斷第六品煩惱之中間不命終云也。若斷彼第五品煩惱之人。退已斷煩惱。或為全未斷。或為三品斷。或為四品斷之時。可有命終之義也。 問。天家家聖者。可有天中得道義耶答。依光法師三解釋意。天家家聖者。天中得道者。無可有二意也兩方。若有天中得道義者。見光法師解釋。作或云天家家者。人中得道。或云天家家者。天中得道之二釋畢。判雖有兩解。前解為勝。天家家者。人中得道云。前解為正釋。如今決判者。天家家聖者。不許天中得道之義若依之爾者。聖者種類是萬差。造義受生。可不定。若天家家聖者。有人天各受三生二生之類者。豈無天中得道天中涅槃之義哉。 答。光法師。釋家家聖者相。引正理論。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三。受二生者。人一天二。如應例釋人中家家之文畢。述一箇問答云。問俱舍婆沙同正理不。解云。俱舍婆沙既無明文。與正理同。或正理據極少家家說。此論。婆沙。據極多家家說。或論意各別。若作此解。俱舍婆沙。人天各受二生三生依此三解釋意。天家家聖者。天中得道。有無其義不定也。初釋意云。俱舍婆沙兩論。既無分明之文故。彼兩論意。同正理論說。不許家家聖者。人天各受三生二生光法師即釋其故云。問何故住果。人天往返。各有具受七生。家家不受一少生耶。解云。住果容預。各具受七。向中匆迫二三數滿。即般涅槃故。不受後一小生也。又解。家家具緣。若天家家。天三人二。若人家家。人三天二。三生二生。緣滿即休。故不受後一小生也依此初釋意者。俱舍。正理。婆沙。三論意一同。天家家聖者。全無天中得道之義(為言)第二釋意云。正理論文。據極少家家聖者說。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三。受二生者。人一天二。若據極多家家聖者者。可有人天各受三生二生之類。俱舍。婆沙。兩論意。據極多家家聖者。述人天各受三生二生之旨。若據極少家家聖者者。可有人二天三。人一天二之類依此第二釋意者。俱舍。正理。婆沙。三論意一同。許家家聖者。人天各受三生二生之類。故天家家聖者。可有天中得道之義也。第三論意各別釋意云。正理論意。存向中匆迫。二三斷滿。即般涅槃故。不受後一小生也之理。不許家家聖者。人天各受三生二生之類。俱舍。婆沙。兩論意。任常途之習。家家聖者。三生二生者。可人天合受三生二生依此第三釋意者。正理論意天家家聖者。不可有天中得道之義。俱舍。婆沙。兩論意。天家家聖者。可有天中得道之義也。但於光法師。雖有兩解。前解為勝之釋者。初釋之前。作或云天家家者。人中得道。或云天家家者。天中得道之二釋之時。天家家者。人中得道。人家家者天中得道云前解為勝判也。天家家者。天中得道。還於天中入般涅槃。謂於天中初得道已。從彼處沒。還生天中。以樂生天故。初受生還生天處初得道身。非是家家二三生攝故生天趣。不名重生。後方人天往還間生。人家家例。此應釋云後解意。違聖者一處不重生之理故。以此後解為不正釋也。依第二第三釋意之時。非遮天家家聖者。有天中得道之義。故全非相違也。 重難云。光法師三解釋。俱不可然。先就初釋難思。聖者種類分萬差。造業感果非一准。若天家家聖者。有人天各受三生二生之類者。以何道理。強可遮天中得道之義哉若由向中匆迫之理者。任匆迫意樂。何輒不受後一小生哉。例如彼極七返有聖者。雖極生厭離之思。惑難斷故。道未熟。故受欲界七生也。家家聖者。由匆迫意樂。不受後一小生云事。道理甚不可然哉。 次。就第二釋。亦有疑。正理論中。云應知。總有二種家家。一天家家。謂欲天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一天處。或二或三。二人家家。謂於人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一洲處。或二或三畢。重明上所舉人天家家聖者受生相。云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三。受二生者。人一天二。如應例釋人中家家。明一切家家聖者受生相今論中標應知總有二種家家。亦舉一切家家聖者盡是以。寶法師釋此文云。論中既云家家總二。謂天及人。以此故知。二攝一切家家盡也若爾。正理論文。據極少家家聖者說。殘極多家家聖者。俱舍。婆沙。兩論文。據極多家家聖者說。殘極少家家聖者云事。豈不背此等定判哉。何況。今論云。一天家家。謂欲天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一天處。或二或三。二人家家。謂於人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或一洲處。或二或三婆沙論云。天家家者。謂於天上。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一天處。或二天處。或三天處。受二三生。或一天處。或二天家。或三天家。受二三生。人家家者。謂於人中。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一洲處。或二洲處。或三洲處。受二三生。或一人家。或二人家。或三人家。受二三生此俱舍。婆沙。兩論文。未云人天各受三生二生。指何文判此論。婆沙據極多家家說哉。加之。今論明家家聖者。受生多少。人天各受三生二生。與不受後一小生差異許也。只可云多少家家。此二類外。更無餘家家聖者。何云極多極少家家哉。 次就第三釋。亦不明。今論云。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三二生故婆沙論云。由業故者。謂先造作增長欲界二有。或三有業此俱舍。婆沙。兩論文。更無背正理論。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三等之文。何作論意各別之釋哉。 答。光法師三解釋。俱非無其謂。初釋意云。俱舍。婆沙。兩論既無分明之文故。由向中匆迫之理。與正理論意同云也。但於極七返有聖者例難者。住果位容預故。聖道未熟之間。不起斷惑道。故雖極生厭離之思。受欲界七生。向中既起斷惑道。欣趣勝果故。匆迫不受後一小生也。住果容預。各具受七向中忽迫。二三數滿。即般涅槃。故不受後一小生也之解釋。其意在之。 第二釋意云。正理論中。云應知總有二種家家。一天家家。乃至。二人家家等。雖攝一切家家聖者。下云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三等。暫就極少家家聖者論之令論中。云應知總有二種家家。一天家家。乃至。二人家家等。亦雖攝一切家家聖者。下云謂欲天趣生三二家。而證圓寂等。暫就極多家家聖者說之俱舍。婆沙。兩論文。雖正不云人天各受三生二生。凡於欲界經生聖者。一生二生乃至七生者。就人天合受生論中。俱舍。婆沙。處處說故。不云人二天三等。只云生三二家。亦述受二三生。任常途之習。可人天合受三生二生得意。云此論。婆沙。據極多家家說也。但極少云事。實此二類外。雖無餘家家聖者。多無過。人天各受三生二生少不超。不受後一小生。故置極言也。 第三釋意云。正理論中。分明云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三等。非人天各受三生二生□俱舍婆沙兩論文。不云人二天三等。只述受三生二生之旨。故任常途之習。可人天合受三生二生得意。作論意各別之釋。尤有其謂也。 問。寶法師意。正理論中。三二生家家者。說極多家家聖者歟答。說極多家家聖者也兩方。若說極多家家聖者。見正理論文云。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二生者。人一天二。如應例釋人中家家此文無諍。非極多家家聖者是以。光法師意。正理論文。非極多家家聖者釋若依之爾者。見寶法師解釋。引正理論。根最鈍者具經七生。非諸利根生定滿七之文畢。云准上論文。家家言斷三四品惑餘三二者。亦據極說如此釋者。正理論中。三二生家家者。說極多家家聖者如何。 答。寶法師意。正理論中。三二生家家者。就人天各受三生二生。極多家家聖者論得意也。即見寶法師解釋一段前後。上云論中既云家家總有二。謂天及人。以此故知。二攝一切家家盡也。正理論云。應知總有二種家家。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三。受二生者。人一天二此釋意。今論應知。總有二種家家之文。攝一切家家聖者盡云畢。引合正理論應知。總有二種家家等之文。故正理論今文。亦攝一切家家聖者盡云事。是分明也。彼論。三二生家家之文。若非極多家家聖者者。如何可攝人天各受三生二生家家聖者哉。舉極少家家。不可攝極多家家。舉極多家家。可攝極少家家故也。如彼七生須陀洹。攝六五生等也。次引婆沙論七生天上。七生人中者。此依圓滿預流而說故。人天有等受七生。然有預流人天生別。謂或天七人六。或人七天六。或天六人五。或人六天五。或天五人四。或人五天四。或天四人三。或人四天三。或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或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此中且說極多生者故。說預流人天各七之文畢云。准此論文唯說天二人一等。就不同說。亦有天二人二等義亦無違此釋意。為會正理論。若天家家受三生者。人間受二。天上受三等之文。引婆沙論。預流果聖者。天七人六等。不等受生之文為准例。會唯說天二人一等。就不同說畢。鄰此釋云。又准家家。若斷三品。餘有三生。若斷四品。餘有二生。即唯有斷上三四品惑。是生等家家也此釋意。正理論。人間受二。天上受等之文。上既會之畢。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之文。據人天等受三生二生。極多家家聖者說釋成次引正理論。根是鈍者。具經七生。非諸利根生。定滿七之文畢云。准此故知。經生斷惑。是七生攝。准上論文家家言斷三四品惑。餘三二者。亦據極說。此中非無減三二生。若斷三品。經一生已。總斷餘結入涅槃者。亦是三生家家攝也。二生家家。其義亦爾此釋意。正理論中。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者。據人天各受三生二生極多家家聖者說。此中斷彼三品惑。受一生者。亦是三生家家聖者攝也(為言)次文云。詳諸經論。說二家家。人家家者。若等不等生者。皆名人天家家。若等生者。據得道及涅槃者為名。若不等生者。據生多或涅槃處為名。若斷三四品。餘三二生者。據根本者說。言天一人二等。據不三二生斷惑者說此釋意。正理論中。上文云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據人天等受三生二生極多家家聖者說。下文云人間受二。天上受三等。據不受後一小生不受等受生。極少家家聖者論也(為言)任此等一段定判。正理論中。三二生家家者。就人天各受三生二生。極多家家聖者。論云事。是必然也。但於正理論。人間受二。天上受三等之文者。料簡寶法師解釋一段前後。會通先顯畢。重成其意者。正理論中。上文云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舉極多家家聖者。攝極少家家聖者故。下文者。為釋顯其所攝不等受生。極少家家聖者相故。云人間受二天上受三等也。 問。光法師意。可有受一生家家聖者耶。 進云。光法師解釋中。無此類付之。以道理思之。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聖者中。何無受一生之類哉。若有有此類者。寧不名家家聖者哉。是以。於預流果七生者。雖不具經七生。攝屬七生之類。相例可同。依之。寶法師解釋中。可有受一生家家聖得如何。 答。光法師意。不許受一生家家聖者。其故。見今論文。偈頌結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長行述若三緣具。轉名家家。一由斷惑。斷欲修斷三四品故。乃至。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三二生故。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乃至受欲界三二生。名家家聖者。故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聖者中。雖有受一生之類。不受三二生者。既闕受生緣。寧名家家聖者哉。但於預流果七生例難者。光法師會此難云。七生不具緣。雖不滿七。是彼攝。家家約具緣。要須生滿方彼攝彼斷。欲界修所斷三品四惑聖者中。受一生之類。是一來向攝。不名家家聖者也。故光法師自問答云。問不滿二三。便般涅槃。既非家家。是何攝邪。解云。一來向攝。以向寬故。家家義狹。故非彼攝次於寶法師解釋者。見彼解釋前後。引正理論。若有七生不必滿七。非家家位中間涅槃。何類所攝。攝屬七生。七中極聲。顯極多故。由此已顯生未滿。前得般涅槃。亦是彼攝。根最鈍者。具經七生。非諸利根生定滿七之文畢云。准此故知。經生斷惑。是七生攝。准上論文。家家言斷三四品惑餘三二者。亦據極說。此中非無減三二生。若斷三品經一生已。總斷餘結。入涅槃者。亦是三生家家攝也。二生家家。其義亦爾此釋意。例預流果七生。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聖者中。受一生之類。三生二生家家攝也(為言)是則人師異釋也。何可致劬勞哉。 尋云。見光法師解釋云。無五生四生一生半家家此釋意。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聖者中。無五生四生半家家云歟。 答。此釋非述斷欲界修所斷三四品惑聖者事也。見所釋起盡。上標無斷一品二品五品中間死生故。下述無五生一生半家家故。明知。無斷一品惑受五生。斷二品惑。受四生。斷五品惑受一生半家家聖者(為言)。 問。光法師意。凡位斷欲界七八品惑人。入聖後。未起彼能治無漏道時。可名不還向聖者耶。答。未起彼能治無漏加行道之前。不可名不還向聖者也。兩方。若名不還向聖者者。未起彼先所斷七八品惑。能治無漏道。何可名不還向聖者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云即斷修惑七八品者。應知。亦名不還向聖者如何。 答。於欲界七八品修惑。能治無漏道。可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其中未起彼加行道之前。不可名不還向聖者。起加道之後。有向後果之義故。可名不還向聖者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必具斷惑。成根。受生三緣名為一間聖者。凡位斷欲界七八品惑之人。入聖之後。於先所斷七八品修惑上。雖起勝果道攝加行道。未起勝果道攝無間解脫二道之前。不具成根受生二緣。故雖不名一間聖者。已起加行道故。可名不還向聖者。故云一間具緣以立。向但據斷惑。故二差別也。起彼能治無漏。無間解脫二道之後。名成根緣故也。故光法師釋云。即一來者。進斷餘惑。若三緣具轉名一間。乃至二由成根。得能治彼無間解脫無漏根故。 問。寶法師意。依根本地。入見道人。可成欲界修惑能治無漏耶。答。不成之也。兩方。若成之者。依根本地。入見道人。至道類智位。必證不還果。何可成欲界修惑能治無漏哉。若依之爾者。見寶法師定判。釋家家。一間。緣闕具云。若有依根本地。入見道等。定現般者。至此位時。雖成無漏。及斷惑等。由闕生故。非是家家及一間也依根本地入見道人。若不成欲界修惑。能治無漏者。何可具家家一間成根緣哉。 答。依根本地入見道人。至道類智位。必證不還果。而以住勝果之後。必不起劣向道無漏故。全不成欲界修惑能治無漏也。如云非住果時。起彼向道。以住勝果不起劣故也。是以。見光法師餘處(二十一)所引。正理論(五十六)文。述先離欲染人。彼修所斷九品離繫。亦一時得故。云必不起彼無漏對治。是不還果向道攝故任此等文理。依根本地。入見道人。不成欲界修惑能治無漏云事。是必然也。但寶法師解釋者。述依根本地入見道現般人相。雖非家家一間。正成根緣。斷惑緣。成無漏故。有成根緣斷惑品故。有斷惑緣現般人故。闕受生緣。釋也。重意云。對現般人故。受生緣全闕。雖非欲界修惑能治無漏故。有成根緣成斷惑品故有斷惑緣成云雖成無漏。及斷惑等由闕生故。非是家家及一間也。更非云成欲界修惑能治無漏歟。 尋云。寶法師意。依根本地入見道人。不現般者。家家一間攝歟。若非彼攝者。寶法師意依根本地。入見道人。具成根斷惑二緣釋。而不現般者。可有受生緣。若具三緣者。何不名家家一間哉。若亦彼攝者。彼三緣皆非家家一間正緣。寧可名家家一間哉。 答。依根本地。入見道人。不現般者。不可名家家一間。彼三緣皆非家家一間正緣故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依根本地。入見道人。定現般者。受生緣全闕故。釋由闕生故許也。以實論之。不可具成根斷惑二緣。加之。不現般者。雖受色界生。依根本地。入見道人。故不可受欲界生。若爾。三緣皆非家家一間正緣。何可名家家一間哉。 問。先離欲染。入見道人。至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位。可總集欲修惑無為耶。答。彼位不總集欲界修惑無為也。兩方。若總集者。先離欲染。入見道人。於欲界修惑無為。無有無漏離繫得。至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位。何可總集彼無為哉。是以。光法師餘處(二十一)所引。正理論(五十六)中。述六時重得無為之相。先離欲染。超越證者。欲修所斷惑無為。唯世俗道治生時得見。以知。今此位。不總集欲界修惑無為云事。若依之爾者。今論中。釋不還果名五下結斷云。雖必先斷或二或三。然於此時。總集斷故如此文者。今位總集欲界修惑無為如何。 答。先離欲界染。入見道人。至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位。由以住勝果不起劣故之理故。不總集欲界修惑無為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是以。見光法師餘處(二十一)解釋。引正理論(五十六)若依未至。若依根本。彼修所斷九品離繫。亦一時得。如前應知。必不起彼無漏對治。是不還果向道攝故之文畢文。又准正理。先斷欲六品惑第九品。彼六九品。修斷離繫。唯有漏得。畢意無無漏得今此位。不總集欲界修惑無為之旨。此等定判尤分明也。但於今論。然於此時。總集斷故之文者。古來學者聊簡。此文雖有異義。暫存一義云。證不還果位於五下分結。無有一時頓斷之義。超越證人。先異生位。斷貪嗔結。後見道位。斷身見戒取疑三結。次第證人。先見道位。斷身見戒取疑三結。後修道位。斷貪嗔二結。故論其所斷。雖有先後。證不還果位。得一類勝品無漏離繫得。總集五下分結無為故。不還果名五下分結斷。云也。所謂超越證中。依未于地。入見道人。雖不總集修所斷貪嗔二結無為。總集見所斷貪嗔二結地為。及身見戒取疑三結無為。次第證人。總集修先所斷身見戒取疑三結無為。及見修所斷貪嗔二結無為故。不還果名五下結斷(為言)更非云總集修所斷貪嗔二結無也。重意也。五下分結斷位。雖有先後。證不還果位。得一味勝品無漏離繫得。總集五下分結無為故。不還果名五下結斷云也。故寶法師。釋此或名曰五下結斷。雖必先斷或二或三。然於此時總集斷故之論文云。雖超越者。先斷二。後斷三。次第者。先斷三後二兩種不同。至得果時。俱集五下分結盡無為。一味得故。故二種不還。皆得名無五下分結斷。 重難云。依根本地。入見道人。全不得見修所斷貪嗔二結無為。證不還果位。無有總集五下分結無為之義。何可名五下分結斷哉。答。依根本地。入見道人。由根本非欲斷對治故之理故。不得見所斷貪嗔二結無為。由以住勝果不起劣故之義故。無得修所斷貪嗔二結無為。然而證不還果位。是容總集貪嗔二結無為位故。相從正總集五下分結無為之類。同名五下結斷也。然於此時。總集斷故者。總集斷位故(為言)。 又尋云。見光法師餘處(二十一)解釋。述依根本地入見道人。至第十六心。證不還果位。得五下分結集遍知云五下分中。雖於欲界見修所斷。不得遍知。能斷上界見斷三結。總相而言。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何准此釋。不會然於此時總集斷故之論文哉。答。今論。然於此時總集斷故之文意。超越次第之人。俱證不還果位。總集五下分結無為故。不還果名五下結斷(為言)故就實得五下分結無為。論總集斷故之義也。光法師餘處。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七名云釋意。依根本地入見道人。至第十六道類智位。或云得色無色界見道斷遍知。或云得五下分結盡遍知者。婆沙論(六十三)論二師異說也。初師意。據全得彼體故云得色無色界見道斷遍知。第二師意。據能得彼名故云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也。其中第二師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云說意。五下分結無為。其體不滿足故。難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名云疑。可有之故。會之云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也。事起義趣既異。何准彼曾哉。重意云。今論文意。不還果名五下結斷事。決定置之。會於五下分結。非一時頓斷之疑云。然於此時總集斷故。光法師餘處解釋意。述婆沙論。一師說意。依根本地。入見道人。不得貪嗔二結無為事。決定置之。顯于第十六道類智位。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名之由云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也。若爾。今論當卷之文。光法師餘處之釋。其趣途異也。更難准例也。 問。從欲界生欲界中有位。可有般涅槃類耶。進云。論中云言有般者。謂往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從欲界中有位無般涅槃類付之。設雖從欲界生欲界中有位。何無般涅槃類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七十四)中。述從色界生色界中有位。無般涅槃云。色界無有如是災橫。極可厭事。令生厭逆而從欲界。生欲界中有位。既有災橫。可生厭離。何無般涅槃類哉。加之識身足論(十一)中。出亦能起染。亦能離染之類云。及諸中有諸中有之言是廣。何不亙從欲界生欲界中有位哉。 答。從欲界生欲界中有位。無般涅槃類云事。今論。正理。顯宗。婆沙等諸論中。出多所以。述成此事。披彼論文可知之也。即今論云。以彼聖道未淳熟故。未易能令現在前。故所有隨眠。非極劣故。毘婆沙者。作如是釋。諸欲界法。極難越故。彼尚有餘多所作故。謂應進斷不善無記二煩惱故。及應進得若二若三沙門果故。并應總越三界法故。住中有位。無如是能正理(六十五)云。欲界中有依身微劣。於多事業。無堪能故。住本有位。於欲界法。尚難越度。況中有中。能越欲界。至得應果多事業者。謂越三界。及永斷除二種煩惱。并得二三沙門果證。住中有位。無如是能。又此有前未會數習九品差別煩惱治故。又不還等果。非中有身得。斷增上惑所證得故。離三界染極為難故。無欲中有能般涅槃。色界中有。與此皆異故。有於中得涅槃者。顯宗論(三十一)文。全亦同之。婆沙論(百七十四)云。問如色界有中般涅槃。欲界亦有耶。答無。問何故。答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非離染地。多諸過失災橫留難。住本有時。尚難得果。況。住中有微劣身耶。色界不爾。故住中有能般涅槃。復次。若住欲界中有般涅槃者。則依中有。能越三界。然無依中有身能越三界者。復次。若住欲界中有般涅槃者。則中有中。能斷三界煩惱。然無住中有身能三界煩惱者。復次。若住欲界中有般涅槃者。則中有中。能斷不善無記二種煩惱。然無住中有身能斷不善無記二種煩惱者。復次。若住欲界中有。般涅槃者。則中有中。能證若二若三沙門果。然無住中有身。能證若二若三沙門果者。以是義故。唯色界有中般涅槃。欲界則無。復次。中般涅槃。必於前生。已離欲界染。已離欲界染者。必不起欲界中有。故於欲界無中般涅槃。復次。欲界煩惱業重。非於中有微劣身中所能除斷。復次。中有非得不還果所依。但是得阿羅漢果所依。復次。欲界中有。必不能起聖道現前。以劣弱故。色界不爾。由此義故。欲界無有中般涅槃。復次。中有微劣。唯能起自根本地。聖道現前。非未至等。以難起故。若欲界中有。般涅槃者。則與此相違。故必無有。復次。欲界中違故必無有。復次欲界有違順相應煩惱。有外六門煩惱。有能引二果煩惱。有無慚無愧相應煩惱。及有忿等種種雜類諸隨煩惱。難破難斷。難越難離。住本有中。作大功用。尚難除斷。況在中有。故無欲界中般涅槃。復次。要曾具修九品對治。方於中有。能般涅槃。欲界中有。必未具修九品對治故。彼中有。不般涅槃從欲界生欲界中有位。無般涅槃類云事。此等論文。委述其由。後學私不可致劬勞數。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者。從欲界生欲界中有位。雖有災橫極可厭離。中有依身。微劣虛薄。難斷欲界粗強煩惱。故從欲界生欲界中有位。無般涅槃類也。次於識身足論文者。從欲界生四靜慮中有位。皆有離染之義故。出亦能離染之類。云及諸中有。全非相違也。 問。論中明中般涅槃聖者相。云。謂往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今此涅槃者。唯限無餘涅槃歟。答。唯限無餘涅槃也。兩方。若唯限無餘涅槃者。以道理思之。中般涅槃聖者。初盡智位。無入無餘涅槃。住中有位。便般涅槃之文。何不通有餘涅槃哉。何況。任第二釋。豈有斷惑已第二剎那即入無餘之理。可通有餘涅槃云事。是必然也。設雖初釋意。豈不存此理哉。若依之爾者。初釋意。若通有餘涅槃者。與第二釋有何差異哉。 答。見光法師初釋云。言中般者。謂欲界沒。往於色界。住中有位。起應生地聖道。現前斷餘煩惱。成阿羅漢。即便般無餘涅槃。故名中般。故婆沙百七十四云。從彼命終。起色界中有。即住中有。得如是種類無漏道。由此道力。進斷餘結。於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是名中般涅槃。准婆沙文。約無餘依。釋中般也此釋意。准婆沙論。於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之文。今論。住中有位。便般涅槃之文。唯限無餘涅槃得意也。但於中般涅槃聖者。初盡智位。無入無餘涅槃云難者。此事為必然道理故。實雖可通有餘涅槃。今論便般涅槃之言。如婆沙論說。唯約無餘涅槃論之。以相不顯。略而不言有餘涅槃(為言)第二釋意。儲婆沙不說。以相不顯。略而不言之會通。存豈有斷惑已第二剎那即入無餘之道理。今論便般涅槃之文。異婆沙論意。通有餘涅槃云也。重意云。料簡今論住中有位。便般涅槃之文。初釋意云。准婆沙論說。唯限無餘涅槃。第二釋意。存任必然道理。異婆沙論意。通有餘涅槃。是其兩釋大綱也。 問。中般涅槃聖者。可起未至中間聖道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不起未至中間無色付之。中般涅槃聖者。種類非一准。既有住初靜慮地中有位。般涅槃者。何不起未至中間聖道哉。 答。光法師。問答此事云。問起何地聖道。解云。起應生彼根本地道。以是樂道起時易故。不起未至中間無色。以是苦道起艱辛故。得無學已。亦不能起。如婆沙百七十五廣說依今解釋。見婆沙論文云。如是說者。應說不起。所以者何。由法爾故。復次。以時促故。彼得果已。疾般涅槃。何容更起餘地無漏。復次。中有唯於根本地聖道隨順。非近分地。以近分地聖道苦道所攝。難現前故。復次。若地有定。亦有生者。住中有中。起彼聖道。未至定有定無生靜慮。中間雖亦有生。而是異生所生非聖者。四根本靜慮。有定有生。故住中有起彼聖道加之。正理論(六十五)中。釋此事云。又此地中有得般涅槃。唯起此地中所有聖道。初靜慮地中有位。中般涅槃者。唯起自他根本靜慮聖道現前。非未至中間難令現前故。在中有位。依身策劣。要易起者。方能現前由此等多義門故。住初靜慮地。中有位。般涅槃者。不起未至中間聖道也。 問。正理論意。有行般無行般人。得涅槃時。可有遲速不同耶。答。可有遲速不同也。兩方。若有遲速不同者。寶法師。引正理論(六十五)然有經說。無行在先。亦有經中。先說有行。時既無異。隨說無違之文畢云。准此論文。有行無行。在生般後。即二相望。不定前後如此釋依之爾者。見正理論(六十五)文云。然諸三種。一切皆由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故。分為九種。不相雜亂此文無諍。有行般無行般人。得涅槃時。可有遲速不同如何。 答。薩婆多宗意。生般之人。以具勤修速進二道故。往色界中。生已。不久速證涅槃。有行般者。唯有勤修道。無速修道故。往色界中生已。長時加行不息。由多功用。方證涅槃。無行般者。以無勤修速進二道故。往色界中生已。經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遲證涅槃故。以此三類。如其次第。相配速非速經久。非只正理一論所說。今論并婆沙論中。亦所述也。故今論云。生般涅槃。亦分三種。生有行等般涅槃故。此皆生已。得般涅槃。是故並應我名生般。乃至然諸三種一切。皆由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故更互相望。無雜亂失婆沙論(百七十五)云。如以三喻顯不生三。當知亦已顯生三種。是故。前說若由此故立初生品。即由此故立初不生。乃至廣說。任此等論判。有行般無行般人。得涅槃時。可有遲速不同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寶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有行般無行般人。得涅槃時。實雖有遲速不同。纔是一生之間。暫時遲速不同。非如上流聖者之中。全超半超遍沒三類。得涅槃時。大有遲速不同。故云時既無異。隨說無違歟。 問。半超中唯受二生類可有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見光法師解釋。明半超相云。極少三生明知。無此類云事。何況。若有半超之中。唯受二生之類者。與全超者。可有何差異哉。若依之爾者。半超之者。種類非一。何無唯受二生之類哉。 答。半超之中。唯受二生之類可有也。故寶法師釋此事云。如生二三四天等處中間。般涅槃者。是半超攝。雖不隔越以超生故。亦名半超即出其體者。如彼欲界沒生梵眾天。沒生梵輔天。而般涅槃之者等。是則半超之中。唯受二生之類也。何況。婆沙論。第二師意。退住第二靜慮等。生少光天等。少光天等沒。超彼中間所應生處。生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亦是半超之中。唯受二生之類也。但於光法師極少三生之釋者。彼就欲界沒。生梵眾天。乃至生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明全超半超遍沒相故。云極少三生也。此外半超之類是多。故唯受二生之類。更非所遮也。次於與全超者。不可有差異云難者。半超之中。唯受二生之類者。就或下不生梵眾等。或上不生色究竟天等之類論之。欲界沒。生色究竟天等。而般涅槃之類。是全超者。非半超者。故全超半超二類遙別也。 重難云。欲界沒。生少光天。少光天沒。超彼中間所應生處。生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唯生二處。悉超餘處。可名全超者。何屬半超者哉。 答。全超者者。一時超彼中間所應生處之類也。而今此人欲界沒。生少光天之時。先超初靜慮二處。少光天沒。生色究竟天之時。後超第二靜慮二處。第三靜慮三處。第四靜慮七處故。先後合論。雖超十四處。非一時超十四處。故不名全超者。屬半超者也。(樂定上流准之可思)。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七十四)中。於生第二靜慮以上。上流聖者。判全超等有無。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三師意。全超等三類。可攝一切上流聖者盡耶。答。可攝一切上流聖者盡也。兩方。若攝一切上流聖者種類非一。全超等三類。何可攝一切上流聖者盡哉。何況。案第三師意。全超等三類相對所立也。若有全超者。可有半超遍沒。若無全超者。不可有半超遍沒。以今此義門思之。更不可攝一切上流聖者盡哉。若依之爾者。寶法師引婆沙論。三師說畢云。雖無評文。後二說正。攝人盡故。如此釋者。第三師意。全超等三類。可攝一切上流聖者盡如何。 答。見寶法師解釋。引婆沙論。問如說退住初靜慮。生梵眾天。作全超半超一切處沒上流。彼若退住第二靜慮。生少光天。退住三靜慮。生少淨天。退住第四靜慮。生無雲天等。彼亦得作全超半超一切處沒上流不耶。有說。不得。以生梵世。於上不還所應生處。無缺減故。依彼建立全超半超一切處沒。若退生上地處。便缺減故。不依彼建立全超等。有說。彼亦得名半超。以超少分中間處故。有說。亦得具名三種。彼說從欲界沒隨生何處。即於彼上所應生處。亦可施設全超半超一切處沒故。問若不還者。欲界沒。生無色界。亦得作全超等不。有說。不得。有說。彼亦得名半超。有說。彼亦具名三種。此中所以。皆如前釋之文畢云。雖無評文。後二。說正。攝人盡故。又上不至色究竟等。亦此三攝。下不從初定。故亦此三攝。即於此中。後說為超。於現無失。若通生處已下。即但名半超。若唯說生處已上。亦全超義任此解釋。第三師意。全超等三類。可攝一切上流聖者盡云事。甚分明也。但於若無全超者。不可有半超遍沒云難者。第三師意。唯約生處以上。具可施設全超半超遍沒三類也。所謂暫就樂惠上流。明其相者。欲界沒。生少光天。少光天沒。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全超者。欲界沒。生少光天。少光天沒。於處中間所應生十二處。或生一處超十一處。或生一處超十二處。或生二處超十處。如是乃至。或生十處超二處。或生十一處超一處。然後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半超者。欲界沒。生少光天。少光天沒。生無量光天。如是乃至。次第遍行彼上所應生一切處。然後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遍沒者。(為言。樂定上流准之可思)故此師意。全超半超遍沒三類。可攝一切上流聖者盡也。 重難云。欲界沒。生梵輔天。如是乃至。生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全起等三類之中。何類耶。次。欲界沒。生梵眾天。梵眾天沒。生梵輔天。梵輔天沒。生少光天等。而般涅槃之者。全超等三類之中。亦何類耶。次。欲界沒。生善現天。善現天沒。超善見天。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及欲界沒。生識無邊處。識無邊處沒。超無所有處。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難分全超半超差異哉。其故全超半超。相對而立。而超無殘處故。不可云半超者。若無半超者。對何可名全超者哉。 答。欲界沒。生梵輔天。如是乃至。生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亦可有三師異說也。其中第三師意。唯約生處以上。亦可施設全超半超遍沒三類也。所謂暫就樂惠上流。明其相者。欲界沒。生梵輔輔天。梵輔天沒。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全超者。欲界沒。生梵天沒於彼中間所應生十三處。或生一處超十二處。或生二處十一處。如是乃至。或生十一處超二處。或生十二處超超一處。然後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半超者。欲界沒。生梵輔天。梵輔天沒。生少光天。如是乃至。次第遍生彼上所應生一切處。然後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名遍沒者。可云也(樂定上流准之可思)故此師意。欲界沒。生梵輔天。如是乃至。生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可有全超半超遍沒三類也。即如彼退住第二靜慮生少光天。退住第三靜處。生少淨天。退住第四靜慮。和無雲天之者。約彼上所應生處。施設全超半超遍沒三類也。次。欲界沒。生梵眾天。梵眾天沒。生梵輔天。梵輔天沒。生少光天等。而般涅槃之者。皆可名半超者也。此人雖不超彼中間所應生處。不至彼上所應生處故。超彼上所應生處而般涅槃成故。可名半超者也。故寶法師釋云。如生二三四天等處中間般涅槃者。是半超攝。雖不隔越。以超生故。亦名半超。次。欲界沒。生善現天。善現天沒。超善見天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及欲界沒。生識無邊處。識無邊處沒。超無所有處。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亦皆可名半超者也。暫就行無色上流。論其相者。欲界沒。生空無邊處。空無邊處沒。超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名全超者。欲界沒。生空無邊處。空無邊沒。超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隨一之處。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名半超者。欲界沒。生空無邊處。如是次第。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然後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名遍沒者(為言)故就欲界沒。生空無邊處。之類見之者。具可有全超半超遍沒三類。若就欲界沒。生識無邊處之類云之者。不可有全超者。唯可有半超遍沒二類也。所謂欲界沒。生識無邊處。識無邊處沒。超無所有處。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名半超者。欲界沒。生識無邊處。如是次第。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名遍沒者可云也。欲界沒。生無所有處。沒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不可名全超半超者。故唯可有遍沒之一類也。 重難云。第三師意。欲界沒。超下諸處。隨生何處。於彼上所應生處。施設全超半超遍沒三類。准彼思之。不至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此二極處。而般涅槃之者。亦可施設全超半超沒三類。何偏屬半超者哉。是以。寶法師釋云。又上不至色究竟等。亦此三攝亦此三攝之言。可有全超半超遍沒三類如何。 答。全超遍沒者。就至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此二極處。而般涅槃之者。論之。故彼上不至此二極處。而般涅槃之者。更不可名全超遍沒者也。半超之者。其類是多。故以全此人。偏可屬半超者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上不至色究竟天等極處。而般涅槃之者。全超半超遍沒三類之中。是半超攝(為言)亦此三攝者。更非云互全超半超遍沒三類也。 問。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於生第二靜慮以上。上流聖者。判全超等有無。舉三師異說。爾者。為唯望上地論之。為當兼望上下地論之歟。答。三師所存其意相替歟。兩方。若唯望上地論之者。見寶法師解釋。引婆沙論三師說畢云。若遍生處以下。既但名半超。若唯說生處以上。亦有全超義此釋意無諍。兼望上下地論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舉第三師義云。即於彼上所應生處。亦可施設全超半超一切處沒故如此文者。唯望上地論之如何。 答。於婆沙論三師異說。可成其意也。初師云。有說不得。以生梵世。於上不還所應生處。無缺減故。依彼建立全超半超一切處沒。若還生上地處。便缺減故。不依彼立全超等此師意云。生第二靜慮以上上流聖者。處便缺減故。不依彼建立全超半超遍沒(為言)故依此師意時。不可及望上下地之分別。第二師云。有說。彼亦得名半超。以超少分中間處故此師意云。生第二靜慮以上上流聖者。名半超者。超欲界與第二靜慮等少分。中間初靜慮等處故(為言)明知。兼望上下地論之云事。若不望下地論之者。遍生第二靜慮以上所應生一切處之者。寧不名遍沒者哉。故此師意。望下地名半超云事。甚炳然也。第三師云。有說亦得具名三種。彼說從欲界沒。隨生何處。即於彼上所應生處。亦可施設全超半超一切處沒故此師意云。生第二靜慮以上。上流聖者。唯望上地。施設全超半超遍沒三類(為言)若兼望下地論之者。何可有遍沒者哉。故此師意。唯望上地。論全超等相云事。亦分明也。爰知。第二師意。兼望下地論之。第三師意。准望上地論之云事。退見寶法師解釋。引婆沙論三師說畢云。雖無評文。後二說正。攝人盡故。又上不至色究竟等。亦此三攝。下不從初定故。亦此三攝。即於此中。後說為超於理無失。若通生處以下。即但名半超。若唯說生處以上。亦有全超義料簡此釋意。云雖無評文。後二說正。攝人盡故者。婆沙論三師說中。後二說為正。初師意生第二靜慮以上上流聖者。非全超等三類攝云故。全超等三類之中。不攝一切上流聖者盡。故不正義。後二說意。全超等三類之中。攝一切上流聖者盡故。為正義(為言)又上不至色究竟等。亦此三攝。不下從初定。故亦此三攝者。上不生色究竟天等極處。於初二三靜慮。并第四靜慮下七處等中間處。而般涅槃之者。全超等三類之中。是半超攝。下不生初靜慮等。欲界沒。生第二靜慮等。如是乃至。生色究竟天等。而般涅槃之者。隨其所應。全超等三類攝(為言)第三師意。唯望生處以上。施設全超等三類。故如此釋也。即於此中。後說為超。於理無失。若通生處以下。即但名半超。若唯說生處以上。亦有全超義者。婆沙論。三師說中。後二說意。說全超等。相□道理無過失。第二師意。通望生處以下。但名半超者。第三師意。唯望生處以上。施設全超等三類。故欲界沒。生第二靜慮以上之者。亦有全超者(為言)重見次下解釋云。如生二三四天等處。中間般涅槃者。是半超攝。雖不隔越。以超生故。亦名半超此釋意云。生二三四天等。中間處而般涅槃。不至色究竟天等極處之者。雖無隔越之義。彼上所應生處。有缺減故。既超所應生處故。亦名半超者(為言)此釋意。下所應生處雖不缺減。上所應生處。有缺減故。名半超者之故。明知。通望上下地論半超相云事。故總云之。兼望上下地論此義門也。但於兩方疑難者。寶法師。若通生處以下。即但名半超之釋。述婆沙論。第二師意。婆沙論。即於彼上所應生處。亦可施設全超半超一切處沒。故之文。第三師義故。其意自本各別也。不可和會之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七十四)文云。問若不還者。欲界沒。生無色界。亦得作全超等不。有說不得。有說彼亦得名半超。有說彼亦具名三種。此中所以。皆如前釋。於行無色上流。有三師異說而第二師意。欲界沒。生空無邊處之者。豈可望色界名半超哉。全超半超者。就超所應生處論之。行無色上流。自本無生色界之義。依超非所應生之處。何可名半超哉。以此道理思之。唯望上地可論半超相也(是一)。 次。見光法師釋。明半超相云。極少三生第二師意。若望下地名半超者。欲界沒。生少光天。少光天沒。生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可名半超者。若爾。豈無半超之中。唯受二生之類哉。(是二)。 次。第二師意。以超少分中間處故者。上下地中。指何處哉。若於生處已有缺減處者。論其超義。何不望上地哉(是三)。 次。第三師意。唯望上論超義者。欲界沒。生善現天。善現天沒超善見天。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及欲界沒。生識無邊處。識無邊處沒。超無所有處。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難分全超差異哉(是四)。 次。寶師雖不隔越。次超生故。亦名半超之釋難思。暫就樂惠上流。舉其疑者。欲界沒。生梵眾天。沒生梵輔天。而般涅槃之者。既超彼上所應生十四處。可名全超者。何釋半超者哉(是五)。(就樂定上流。亦可有此疑。准此趣可思之)。 次。見婆沙論文。於退住第二靜慮等生少光天等上流聖者。明全超等有無。舉三師異說。准彼思之。欲界沒。生梵眾天。梵眾天沒。生梵輔天等中間處。而般涅槃。不至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之者。亦可有三師異說。何無其異義。偏屬半超者哉。(是六)。 答。行無色上流。不生色界者。自本雖為必然之理。泛明全超等相。梵眾天為初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為終。論其相故。行無色上流。望色界名半超事。何強為難義哉。若行無色上流。不望色界論超義者。婆沙論。初師意。豈可云若退生上地處。便缺減故。不依彼立全超等哉。 次。於光法師。極少三生之釋者。是亦梵眾天為初。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處為終。明全超等三類相之時。半超之者。極少受三生故。如此云也。是則任今論。言全超者。謂在欲界。於四靜慮。已具雜修遇緣。退失上三靜慮。以初靜慮愛味為緣。命終上生梵眾天處。由於先世串習力。復能雜修第四靜慮。從彼處沒。生色究竟。最初處沒。生最後天。頓越中間。是全超義。言半超者。從彼漸次生下淨居。乃至中間。能越一處。生色究竟超非全故。名為半超。聖必不生大梵天處。僻見處故。一導師故。言遍沒者。從彼漸次生於一切處。皆遍受生。最後方能生色究竟。一切處死。故名遍沒之文。定全超半超遍沒生數也。若就彼中間處。論半超相之日。唯受二生之類有之云事。更非所遮也。 次。以超少分中間處故者。退住第二靜慮。生少光天之者。指欲界與第二靜慮中間初靜慮二處。云超少分中間處。乃至退住第四靜慮生無雲天之者。指欲界與第四靜慮中間初靜慮二處。第二第三靜慮各三處云超少分中間處也。退住第二靜慮生少光天之者。遍生彼上所應生一切處。既名半超者。明知。唯望下地云半超名云事。設雖彼上所應生處有缺減處。不望彼立半超名也。 次。欲界沒。生善現天。善現天沒。超善見天生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之者。及欲界沒。生識無邊處。識無邊處沒。超無所有處。生非想非非想處。而般涅槃之者。可名半超者也。唯超一處故。對何可名全超者也。 次。樂惠上流之中。欲界沒。生梵眾天。梵眾天沒。生梵輔天。而般涅槃之者。雖超彼上所應生十四處。無生色究竟極處。超彼中間所應生十四處之義。故不名全超者。任次超生故。名半超之理。屬半超者也。 次。婆沙論。何師意。全超遍沒者。就生色究竟天。或非想非非想。此二極處。而般涅槃之者。立其名也。而欲界沒。生梵眾天。梵眾天沒。生梵輔天等中間處。而般涅槃之者。雖不至色究竟極處。彼處不缺減。猶有可至處之義故。不可有非全超等三類攝云義。實亦不至色究竟極處故。不可有名全超遍沒云義。故依超彼上所應生處之義。唯名半超者也。 重難云。第二師意。生處以上處。雖有缺減。不望彼立半超名者。可云唯望下地論之。何云兼望上下地論之哉。 答。半超之名。實雖唯望下地立之。若無望上地之義者。何可名上流聖者哉。是則。生般等攝。可非半超攝。故兼望上下地論之云也。 尋云。寶法師釋。亦可有別料簡哉。 答。或一義云。即於此中。後說為超。於理無失者。則後二說正之中。其後師意。說全超等相。於理無失(為言)即於此中之言。指上二說之旨。文言分明也。第三師意。雖唯望生處以上。施設全超等三類。兼可許第二師。望生處以下。唯名半超之義故。述第三師意之處。云若通生處以下即但名半超也。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大梵所居。非是別處。即是第二梵輔天攝爾者。大梵天不梵輔天攝者。可有何過耶。進云。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云。遍沒半超應無差別付之。遍沒半超不同。就聖者所應生處可論之。而聖者。全不生大梵天。設雖大梵天不梵輔天攝。何無遍沒半超不同哉。是以。樂定上流。雖不生五淨居天。咸談遍沒半超差異。相例可同如何。 答。見寶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由此義准。初靜慮中大梵所居。非是別處。即是第二梵輔正攝。若異此者。大梵所居。僻見處故。一導師故。必無聖者於中受生。遍沒半超應無差別此文意云。若以大梵立別天者。遍沒不生一切處故。與半超者應無差別云也。但於遍沒半超不同。就聖者所應生處。可論之云難者。聖者雖不生大梵天。若以大梵立別天者。總見色界天之時。遍沒既不生大梵天故。難立一切處沒名。故與半超者。應無差別(為言)故婆沙論(百七十四)云。問聖者上流。亦於二處有礙。謂大梵天。及無想定。何故得名上流。答彼別處。即梵輔處果二處攝故。猶得名為遍一切處此文意。大梵天。是梵輔天攝。無別處故。聖者雖不生彼天。猶名遍一切處沒(為言)正理論今文。其意亦同之。次於樂定上流。不生五淨居天。云例難者。樂惠上流。不有四無色處。樂定上流不生五淨居天云事。自本所定。必然之理。故由樂定上流。不生五淨居天。不可立半超名。五淨居天。并四無色處之外諸天。樂惠樂定上流隨其所應。可受生處故。若以大梵。乍立別天。不生彼天者。可名半超故。就遍沒半超應無差別之過。尤有其謂也。 問。雜修靜慮生無雲天人。可成彼定耶。 答。可成彼定也。兩方。若成彼定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七十四)文云。退住第四靜慮生無雲天等既云退住第四靜慮。何可成彼定哉。若依之爾者。由起下地煩惱。可退捨上地定。退住第四靜慮生無雲天之人。何不成彼定哉。 答。由起欲界下三靜慮煩惱。可退捨第四靜慮。起第四靜慮煩惱。退住第四靜慮之時。何可退捨第四靜慮哉。如彼已離第二靜慮煩惱之人。依第二靜慮起四無量初二解脫等之後。起第二靜慮煩惱。退住第二靜慮之時。不可退捨彼。雖染位所起第二靜慮。四無量初二解脫等。彼若不退捨者。此豈可退捨哉。故已離第四靜慮煩惱位。雜修靜慮之後。起第四靜慮煩惱退住第四靜慮。生無雲天之人。可成彼離染位所起雜修靜慮也。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者。雖述退住第四靜慮。不云退捨彼定。何為相違也。 重難云。已離第四靜慮煩惱位。所雜修第四靜慮也。退起第四靜慮煩惱之時。豈不退捨之哉。是以。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云。然具縛者。於具縛者所起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離縛者所起暖等。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或云頗有第二靜慮纏。退淨初靜慮耶。答有。謂阿羅漢所修。淨初靜慮。及雜修淨初靜慮等此文意。離染位所起功德。退起彼先所斷煩惱之時。必退捨之如何。答。先離修第四靜慮事。未離第四靜慮煩惱位修之。已離第四靜慮煩惱位修之故。由退起第四靜慮煩惱。令不退捨彼已離第四靜慮煩惱位。所雜修第四靜慮也。但暖等善根。是見道近眷屬。不似餘功德。故離染位所起暖等善根。退起先所斷煩惱之時。必退捨之也。次盡智所修行漏功德。云唯初盡遍修。九地有漏德由初盡智力得修之故。退彼能修盡智之時。必退捨所修有漏功德也。次雜修靜慮之習云先雜修第四。必先雜修第四靜慮乘其勢力。雜修下三靜慮故。退起下三靜慮煩惱之時。退捨為其能引第四靜慮故。隨亦退捨乘其勢力所雜修下三靜慮也。餘功德等不如是。故起彼地煩惱退住彼地之時。不退捨離染位所依彼地功德也。 問。光法師意。非想地可有上流聖者耶。 答。可有二義邊也。兩方。若有上流聖者者。非想地更無上地之可生。何可有上流聖者哉。是以。見寶法師解釋云。言上流者。是上行義。前生般者。雖生上界。即彼生處。而般涅槃。更不上生。無上行義。故生般等。不名上流。若生色界。要轉生上。皆名上流有上行故准今定判。非想地不可有上流聖者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處解釋中。非想地可有上流聖者如何。 答。若就從下地上流來之義云之者。非想地可有上流聖者。故婆沙論(百七十四)云。上流有二種。一行色界。二行無色界。行色界乃至色究竟天。行無色界者。乃至非想非非想天若就從當地上生之義論之者。非想地不可有上流聖者。故今論餘處所引嗢陀南伽陀中云。唯六謂非想光法師釋此文云。非想地中。於前七門。又除上流。得彼定已無上生故。若橫望而言。非想地中亦有上流般。今據無上地可生。言唯六謂非想重意云。來所顯故。非想地有上流聖者。去所顯故。非想地無上流聖者也。故婆沙論(百七十四)云。又一切處沒上流。有來所顯非去。有去所顯非來。有來所顯亦去所顯。有來所顯非去者。謂生色究竟非想非非想處。有去所顯非來者。謂生梵眾天。有來所顯亦去所顯者。謂生中間諸處非來所顯非去所顯者無。 問。中般生般上流聖者。如何相配上中下三根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中般上根。生般中根。上流下根。有差別故。分為三種付之。上流聖者。經歷多生。其根能純熟。尤可云上根哉。是以。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佛時長故。其根是利。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如何。 答。光法師當處餘處定判。各述邊邊義門。更非相違解釋也。當處解釋意云。不還果聖者。皆同欣樂。速證涅槃。而中般之人。未至本有之前。於中有位。速證涅槃。故云上根。生般之類。受色界生已。不久證涅槃。故云中根。上流之者。經歷多生。極遲證涅槃。故云下根也。此亦非光法師私解釋。源依及上中下根差別故之論文也。餘處解釋意云。經多時修行。其根能調練故。云佛時長故。其根最利等也。若爾。光法師兩處解釋。各談邊邊之理。全非相違義也。 問。論中。付明。七善士趣相。且上流中。可分全超等三類耶。重云。論云中生各三。上流為一。經依此立七善士趣。上流中。不分全超等三類付之。於上流中。既有全超半超遍沒三類。何不分之哉。是以。於中般生般中。各分三種不同。相例可同如何。 答。光法師。釋此事云謂上流人有上流法。故名上流。由此義同。雖有三種。且立為一畢。引婆沙論(百七十五)問答之文。問意只如疑難之趣。答中有多復次異義。即彼論云。答生不生各是一有相續。於中分位差別難知欲令知故。各說三種。上流三種。生數自辨。差別易知。是故但隨上行義勝合說一種。復次生與不生。一期時促。差別義少。分齊易知。是故分三。上流時長。差別多種。分齊難辨。故合立一。復次生不生。亦有等義。上流亦有別義。欲以二文互相顯故。作如是說。復次。生與不生。善士趣相。現前易了。以彼速趣般涅槃故。各分為三。其上流者。善士趣相微隱難知。以彼尚經多生死故。但合說一正理論(六十五)云。何故前二。各分為三。第三上流。唯立為一。以上行故。名為上流。由此義同。但立為一。前之二種。雖亦義同。然為其中別相難了。欲令易了。故各分三。上流有三。相別易了。無煩於彼更別建立。又前二別。唯有爾所。易顯示故。各分為三。第三上流。別義多種。卒難顯示。故總立一。謂初中般。唯在將生。根惑品殊。故分三種。第二生般。唯在已生。亦根殊勝故分三種。上流通有將生已生。將生上流。復有二種。謂於靜慮雜不雜修。已生上流。分二亦爾。復於如是二上流中。若無雜修。容生二界。若有雜修。唯生一界者。復分為三。全超半超遍沒異故。於半超內差別有多。由此上流別相煩廣。若一一辨。難可周悉。故依等義總立上流。中生位中。差別義少。易顯了故。分之為六。雖彼一一亦有同義。而等第三。於上流中。雖有異義而等前二。為相影顯。故唯立七顯宗論(三十一)文。全亦同之。立七善士趣之時。於上流中。不分全超等三類之旨。准等論判。可知其由也。 問。欲界經生聖者。可生上界耶。進云。論云。若在聖位。經欲界生。必不往生色無色界付之。聖者受生。由樂欲不同。三界果報。任惑業有無。設雖欲界經生聖者。何不生上界哉。是以。今論中。引帝問經說述天帝釋願云。然天帝釋。作如是言。會聞有天。名色究竟。我後退落。當生於彼文意。天帝釋來佛邊證預流果畢。願我命終。後生人中。為佛弟子。當生色究竟天云也。若欲界經生聖者。不生上界者。天帝釋。豈可發此願哉。佛寧不遮之哉。何況。婆沙論(五十三)中。引帝問經頌云。三於此知法。二於彼勝進。既得勝進已。俱昇梵輔天三於此知法者。明人中入聖之義。二於彼勝進者。顯天上離欲之旨。既得勝進已。俱昇梵輔天者。述離欲界染證不還果已。命終生梵輔天之相。欲界經生聖者。生上界云事。此文實分明也。加之色界經生聖者。生無色界相例可同如何。 答。欲界經生聖者。於欲界多苦處受生故。厭苦之心轉深。趣寂之思彌切。故專求盡無生智菩提。偏欣有餘無餘涅槃故必於欲界。證得涅槃。更不生色無色界也。故今論云。若在聖位。經欲界生。必不往生色無色界。由彼證得不還果已。定於現身般涅槃故正理(六十五)顯宗(三十一)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光法師釋此文云。欲聖經生。若以勵力。起得聖道。斷諸煩惱。必不生上。厭欲界生多苦惱故。恐生上界有長時苦同欲界故。故欲經生不生上界寶法師釋此文云。以先了苦。受欲界生。其生短促。尚難可思。上界命長。深厭不往。故得那含。已由厭不上生。必於現身。般涅也加之。見婆沙論(五十三)一段之文。上引增壹經說云。如說有五補特伽羅。此間下種。此間究竟。一極七返有。二家家。三一來。四一間。五現法般涅槃。此間下種者。謂在欲界。入正性離生。此間究竟者。謂在欲界。得諸漏盡下述評家義云。若有欲界經生聖者。定不復生色無色界。所以者何。若在欲界。經生聖者。必無三事一者不退。二者不轉根。三者不生色無色界。聖道久住。彼相續中。極堅牢故。恐上二界有長時苦同欲界故但於帝問經所說。天帝釋願者。今論中會此文云。毘婆沙師。作如是釋。彼由不了對法相故。為令喜故。佛亦不遮文意云。天帝釋。雖得預流果。由不能了對法相故。作斯謬說。然而為令彼一時喜故。佛亦不遮此謬說也(為言)正理(五十五)顯宗(三十一)婆沙論(五十三)中。引此經會旨同之。次於婆沙論所引帝問經頌者。彼論中會此文。舉二師異說。初師云。時三樂神聞彼語已。二極著愧得離欲染。以神通力昇梵輔天。一猶住此。是故彼二雖昇梵世。而非死生此師意云。是由神通力。昇梵輔天。非此死生彼(為言)第二師云。有說彼二雖有死生。而不違理。謂昔人中。但曾修得順決擇分。命終生在揵達縛中。由瞿博迦。譏誚彼故。二極差愧。得入見道。離欲界染。證不還果。命終生在梵輔天中。故有死生。亦不違理此師意云。順決擇分位受欲界生。非聖位經生(為言)次於色界經生聖者生無色界云例難者。光法師會此疑。云色界無苦。厭心劣故。云於色界經生聖者。容生無色寶法師釋此事云。此明色界經生聖人。以厭心劣容上生也。 重難云。若於欲界多苦處受生故。厭苦心深不生上界者。於欲界不可有七返受生之義。既於欲界多苦處有七返受生之義。何無生上界之義哉。何況。聖者定可知欲界多苦。上界微苦。寧作恐生上界有長時苦同欲界故之思哉。 答。於欲界多苦處受生故。雖厭苦心深惑障難盡。聖道未熟。故輒不證涅槃。更受欲界多生之後。聖道純熟。起惑道斷惑障盡。現身之中。必證涅槃。永不受彼三有生也。光法師。雖於欲界經生聖者。極生厭離。惑難斷故。道未熟故。所以更受欲界多生。若經生聖。能起聖道。於此身中。必斷惑盡。故不往彼上界受生之釋。此旨甚分明也。次聖者雖知欲界多苦。上界微苦。經欲界多苦處。生厭苦心深故。厭上界長時苦。同厭欲界多苦故。釋恐生上界有長時苦。同欲界故也。非云上界苦同欲界苦歟。 問。欲界經生聖者。起聖道後。可有受生義耶。答。於聖道中。其義不定。若起斷惑道之後。不可有此義。若起非斷惑道之後。有此義云師意可有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光法師解釋云。若經生聖。能起聖道。於此身中。必斷惑盡故。不往彼上界受生如今釋者。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今論餘處(二十三)中。說總七返有聖者相云。中間雖有聖道現前。餘業力持。不證圓寂此文無諍。欲界經生聖者。起聖道之後。有受生之義如何。 答。欲界經生聖者。聖道未熟故惑障難斷。故起聖道艱辛。斷惑障甚難。而聖道純熟。能斷惑障之程於此生中。必斷惑障盡。證得涅槃也。故見光法師定判。不限若經生聖。能起聖道。於此身中。必斷惑盡故。不往彼上界受生之釋。上段云應知欲界經生聖者。若起聖道。能進斷惑。必於此生。得無學果。但為斷道起時艱辛勵力起得。誰肯更生。以曾受生極厭苦故。若七生位。經生聖者。能進斷惑。必不更作家家等人。若家家位。經生聖者。能進斷惑。必不更為一來等人。若一來位。經生聖者。能進斷惑。必更不為一間等人解釋既盡其理。末學何殘其疑哉。但於今論餘處文者。欲界經生聖者。於中間生非斷惑道之聖道起不起者。婆沙論二說也。故婆沙論云。問受七有者。前六生中。起聖道不。有說不起。若當起者。應般涅槃。有說亦起。業力持故。不般涅槃今論餘處文。同婆沙論第二有說意也。此師意。就非斷惑道。前六生中。起聖道云也。若起聖道。斷惑障之程。於此身中。必斷惑障盡。證得涅槃云事。此師意同所存故。光法師解釋。全不違今論餘處定判也。 (寫本云) 正元二年(庚申)三月二十七日(午時)於中川內地藏院抄之畢今即結集此卷抄出之間依為大帖以分上下初集文次訪義後草案重清書之間多費身心久送日月後學之輩可哀其志願依此微功速遂上生內院之素懷願答懇誠畢結值遇慈尊之芳緣凡厥始自恩愛知識有緣之眾生終至自界他方無邊之群類回向不限濟度無漏焉。 右筆華嚴宗末學。 俱舍論第二十四卷抄上 俱舍論第二十四卷抄下       問題 問。退雜修靜慮人。所退雜修靜慮。異熟果可現前耶。 問。雜修靜慮第三剎那無間。起無漏心義可有耶。 問。雜修靜慮。所雜修有漏。唯限真實作意歟。 問。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未來。可修他心智耶。 問。雜修靜慮解脫道位。盡無生智可現起耶。 問。具雜修五品靜慮人。直生色究竟天歟。 問。聖者可造牽引業耶。 問。伏第四靜慮何品煩惱。生何天耶。 問。十八有學中。可列身證不還耶。 問。無色定攝。金剛喻定。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 問。無生智可為阿羅漢果體耶。 問。頌文云。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爾者。聖者以有漏道。類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以未來所修無漏道為引因歟。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述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上地近分有漏道。修不修相。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云。離第九品方可具二爾者。此釋意。為唯第九一品煩惱。得有漏無漏二種離繫得。為當前八品煩惱得之歟。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述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上地近分有漏道。修不修相。作三解釋。爾者。第二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舉餘師義云。唯得靜慮利果聖道。上惑離繫應皆不成爾者。光法師如何釋此文耶。 問。退法種姓人。練根作思法種姓。斷非想地三四品煩惱後。退彼思法種姓時。必可退彼三四品煩惱耶。 問。頌文云。近分離下染爾者。彼所離地。唯限下八地歟。 問。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道位。起第四靜慮無漏道。義可有耶。 問。靜妙離觀。可緣五部法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離欲界染解脫道位。未來修粗等三行相爾者。今此粗等行相無間道攝歟。 問。非想地可有有漏十六行相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有餘師義云。異生聖者。離欲無間解脫道中。亦修不淨息念慈等爾者。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唯限未至地攝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通緣欲界及初靜慮爾者。一念緣之歟。 問。異生斷初第二第三靜慮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可修緣欲界心耶。 問。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唯限粗等三行相歟。 問。異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未來可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耶。 問。有漏斷惑道。四分定中。唯限順住分歟。 問。頌文云。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爾者。第二念所起無生智。初盡智所修歟。 問。一切阿羅漢。必可起無學正見耶。 問。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可修法智耶。 問。見道位。先觀上苦諦。後觀下苦諦義可有耶。 問。頌文云。或具輻等故爾者。誰人義耶。 問。得預流果。唯限加行得歟。 問。依身在色界。可起不還果道無漏耶。   俱舍論第二十四卷抄下   問。退雜修靜慮人。所退雜修靜慮。界熟果可現前耶。答。可現前也。兩方。若現前者。既退雜修靜慮。豈彼異熟果。可現前哉。是以。見今論文云。先於欲界人趣三洲。如是雜修諸靜慮已後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雜修靜慮若退雜修靜慮之人。彼異熟果。可現前者。生色界中。何亦可雜修靜慮哉。若依之爾者。思修因感果之理。設雖退雜修靜慮。寧彼異熟果不現前哉。 答。退雜修靜慮之人。所退雜修靜慮。異熟果可現前也。思其道理。先雜修靜慮之時。成決定業。起異熟因。取果用畢後。設雖退彼雜修靜慮。豈其異熟果不現前哉。何況。准光法師。身在欲界。造五淨居引業。若不爾。如何名後之釋意。依身在欲界。先雜修第四靜慮。造五淨居天引業畢。退生梵眾天等樂惠上流之人。後由依身在欲界所造五淨天引業。生彼天之時。寧所退雜修靜慮。異熟果不現前哉。加之。見婆沙論(百五十四)文云有成就彼異熟。非滅定。謂得滅定已而退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滅定異熟現在前此文明述退滅盡定之人。所退雜修靜慮。異熟果現前之義。是必然也。但於今論文者。退雜修靜慮畢。生色界中。亦能雜修靜慮之旨述許也。全非遮所退雜修靜慮異熟果現前之義歟。 問。雜修靜慮第三剎那無間起無漏心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婆沙論文。云雜修靜慮初剎那時。於無漏根。滅而非起畢。第三剎那時。如初剎那說如此文者。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心品現起。隨時不定。設雖雜修靜慮第三剎那無間何無起無漏心之義哉。答。雜修靜慮第三剎那無心之義可有也。其故見今論餘處(二十六)文。述有學位雜修靜慮相云。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諸勝進道。又加他心。隨應現修。未來皆八明無學位雜修靜慮相云。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隨應現修。未來所修銃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正理(七十四)顯宗兩論之文。全亦同之。此等文意。雜修靜慮勝進道位。十智隨應現修之故。雜修靜慮。第三剎那。解脫道無間。起無漏勝進道之義可有云事。甚分明也。加之。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七十五)文明雜修靜慮相云。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有不起定能十五心相續而轉。或復起定於中。或有起三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六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九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十二心已而便起定。是故於彼五品中間。或起不起。雜修成滿此文既許五品雜修靜慮相續現起之類。第三剎那無間起無漏心云事。是必然也。但於婆沙論文者。五品雜修靜慮。各別現起非相續起之者。第三剎那無間多分起有漏心。故從多分云雜修靜慮第三剎那時於無漏根滅而非起也。其中自亦第三剎那無間起無漏心事。更非所遮。如彼既有聞思二惠無間起無漏心□類。□若起聞思惠等時於無漏根非捨非得非滅非起也。 問。雜修靜慮所雜修有漏。唯限真實作意歟。 答。可通勝解作意也。兩方。若唯限真實作意者。所雜修有漏其類非一准。何不通勝解作意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所雜修有漏可通勝解作意。若依之爾者。所雜修有漏。是斷微細定障無知無間道也。何可通勝解作意哉。是以。斷煩惱無間道。唯限真實作意。相例可同如何。 答。雜修靜慮所雜修有漏可通勝解作意也。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七十五)文云。如是說者。能雜修作十六行相。所雜修或作十六行相。或作餘行相。謂無量解脫勝處等此文既述所雜修有漏通四無量前三解脫八勝處之旨。通勝解作意云事。是必然也。但於斷微細定障無知無間道。故不可通勝解作意云難者。雜修無漏有漏靜慮。由其熏修之力。自然令不成就定障無知故。雖勝解作意。為定障無知能治道也。凡斷定障無知。實不用無間解脫道。如彼斷滅盡定障。不用無間解脫道也。然而雜修靜慮。前二剎那。與不染無知。成得俱滅。似斷惑無間道。第三剎那與不染無知不成就得俱生。似斷惑解脫道。故暫立無間解脫道稱也。故光法師釋云。前二剎那似斷惑無間道。與不染無知成就得俱滅。第三剎那似解脫道。與不染無知不成就得。俱生若爾。雜修靜慮所雜修有漏。實非如斷惑無間道。故斷惑無間道。雖限真實作意。雜修靜慮所雜修有漏。亦通勝解作意也。 問。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未來可修他心智耶。答。未來可修他心智也。兩方。若未來修他心智者。婆沙論(百七十五)中。述雜修靜慮位。所修智品相云。如是說者。能雜修是四法。述雜修靜慮位所修智品相云。如是說者。能雜修是四法。四類智。所雜修是世俗智。若總說者。有學七智。無學九智。除他心智此文若就現修云之者。亦可除盡無生智。而既不除盡無生智。唯除他心智。知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未來不修他心智云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處(二十六)又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未來修他心智如何。 答。雜修靜慮解脫道位。非斷障故。未來可修他心智也。故見今論餘(二十六)文云。學位雜修諸無間道。四。法。類。俗。隨應現修。未來修七。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諸勝進道。又加他心。隨應現修。未來皆八。無學雜修。諸無間道。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八利九。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隨應現修。未來所修。鈍九利十正理(七十四)顯宗(三十六)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光法師釋云。此上三道。未來皆修八智。皆非斷障。得修他心但於婆沙論文者。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未來雖修他心智。初二念無間道位。未來亦不修之。故總說雜修靜慮位。所修智品相之時。除他心智也。盡無生智。無學聖者。雜修靜慮無間解脫道位。隨其所應同未來修之故。不除之也。全非相例歟。 問。雜修靜慮解脫道位。盡無生智可現前耶。 答。盡無生智不現起也。兩方。若盡無生智現起看。披今論餘處(二十六)文。雜修靜慮解脫道位。盡無生智。不現起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七十五)中。述雜修靜慮位所修智品相云。如是說者。能雜修是四法四類智。所雜修是世俗智。若總說者。有學七智。無學九智。除他心智此文若就未來修云之者。不可除他心智而既除他心智。不除盡無生智。知雜修靜慮。解脫道位。盡無生智。可現起云事如何。 答。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是見品攝。非息求故。盡無生智不現起也。故見今論餘處(二十六)文云。無學雜修諸無間道。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八利九。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隨應現修。未來所修。鈍九利十正理(七十四)顯宗(三十六)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光法師釋云。無學雜修。諸解脫道。唯四法類。隨應現修。無漏故。現不修俗。非他心通。解脫道故。非現修他心。此解脫道。是見非息求故盡無生智。非現但於婆沙論文者。無學聖者。雜修靜慮解脫道位。盡無生智。雖不現修。隨其所應。未來修之故。總說無學聖者。雜修靜慮位。所修智品相之時。取盡無生智也。他心智初二念無間道位。未來亦不修之。故除之也。全非相例歟。 問。具雜修五品靜慮人。直生色界究竟天歟。答。不必直生色究竟天也。兩方。若直生色究竟天者。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遍可生五淨居天。何直生色究竟天哉。是以。見今論文云。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如其次第。感五淨居如此文者。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遍可生五淨居天若依之爾者。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由上極品力。直可生色究竟天。是以。淨影大師解釋(大乘義章十七)中云。五階熏中逐勝受生。不先生下後上生故如何。 答。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其生處可不定。若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中。於一一品。造決定業之類有之者。如其次第。遍可生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五天也。於前四品。不造決定業。於第五品。造決定業之業之類有之者。超前四天。直可生色究竟天也。故隨聖者意樂。由造業強弱。其生處可不定歟。但於淨大師解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可必依用之歟。 問。聖者。可造牽引業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明知。聖人造牽引業。付之。聖者除厭三有過患。專欣二智菩提。設雖由凡時故業受三有果趣。證得聖果之後。更不可造牽引業。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六十四)中明家家聖者受生緣云。此三二生由異生位造作及增長。感三二生業。非諸聖者於聖位中。更能新作牽後有業。以背生死向涅槃故。由此契經說。諸聖者唯受故業。更不受新隨見正理論餘處(四十)文。述由因果相屬愚故。造非福業。由真實義愚故。造福及不動業之旨畢云。若已見諦者。則無是事。乘先行力。漸離染時。如次得生欲色無色光法師餘處(十五)引此文云。若准此文聖人不造感生異熟業寶法師餘處(十五)引此文云。若准此文。聖人不造感生引異熟業。何況。寶法師餘處(十九)解釋中。引正理論。雖離染者。亦造善業。而無勢力能招後有之文畢云。若據引業感有。即唯異生。若據資助故業結當生有。即通有學任此等定判。聖位受生。唯見凡時故業加之暖等四善根。凡位起之。猶不為牽引業。證得聖果之後。豈可造牽引業哉。 答。聖者實厭三有受生故。於凡聖共生三處。雖不造牽引業。五淨居天。是唯聖非凡之處。凡位非可造彼天牽引業。故證得聖果之後。造彼天牽引業也。故今論云。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如其次第感五淨居。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淨居婆沙論云。但由下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無煩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下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但由中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無熱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中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但由上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善現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但由上上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善見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上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但由上極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色究竟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極品雜修靜慮異熟果光法師自問答云。問聖者生淨居造引業不。解云。此論既云熏修有漏令感淨居。明知。聖人造牽引業。又婆沙。異熟因雜修靜慮業。引五淨居眾同分撲揚大師云。若准有宗。雜修靜慮。新造引業。招淨居果。名為雜修不據熏故。俱舍論二十四云。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淨居。釋曰。初後無漏。中間有漏。名為成就。由前後心。修中有漏令招彼果。既云令感。明造引業。不爾如何。感義得成。又婆沙論云。異熟因雜修靜慮。引五淨居眾同分。既異熟因。能引同分。明定造業此等定判。以俱舍婆沙兩論之文為證成。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之旨。甚分明也。何況。見品類足論文。於非異生法法。及不共異生法體之中。問云。淨居天蘊界處及生彼業若聖者不造五淨居天牽引業者。寧以彼業為非異生法法。及不共異生法體哉。加之。正理論(六十五)云。諸感淨居是業力。為雜修力。若是業力。雜修靜慮。則為唐捐。若雜修力。與品類足所說相違。如彼論說。雜修靜慮。及由業故。生淨居天。諸所有處等。非異生法。有說業力感淨居天。然不唐捐。雜修靜慮。以修行彼思現前故。有餘師言。是雜修力。而不違害品類足文。彼論先說雜修定者。為顯先時入彼定故。後復說。及由業故生淨居者。為顯先後時即由彼力生淨居故。此中決定俱由二力。以隨闕一不生彼故。然唯有漏感彼異熟。非無漏力。并背有故顯宗論(三十一)云。諸感淨居。由雜修力。亦由業力。相資助故。然唯有漏。感彼異熟。非無漏力。并背有故正理顯宗兩論之文。既述由雜修靜慮及彼俱生業力感淨居天異熟果之旨。而雜修靜慮。及彼俱生業。唯是聖者所起也。云由彼力感淨居天異熟果。豈非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哉。隨亦正理論中。引品類足論生淨居天業。名非異生法之文。凡位不造彼業云事。亦炳然也。依之。泰法師引正理論中全文畢云。若依此文。由熏禪業生五淨居。即是聖人。造感生業准此文理。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正理論。此三二生。由異生位等之文者。光法師會此文云。言不造者。據欲界說。唯受故業。應知亦爾文意云。正理論文。并契經說。明家家聖者受生緣故。聖者不造牽引業者。據欲界說也(為言)次於正理論餘處。若已見諦者。則無是事等之文者。聖者無由因果相屬等二愚。造牽引業之義故。凡聖相對。述愚迷有無許也。全非遮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次於光法師餘處。若准此文。聖人不造感生異熟業之釋。并寶法師餘處。若准此文。聖人不造感生引異熟業之釋者。任正理論文勢顯見之旨。述其趣也。次於寶法師餘處。若據引業感有。即唯異生等之釋者。廣就三界論之者。多是異生聖者共生三處故。證得聖果之後。助凡時故業。受彼異熟果。新不造牽引業故。云若據資助故業結當生有。即通有學也。更非簡聖者少分五淨居天牽引業。次於暖等四善根。凡位位起之。猶不為牽引業云例難者。光法師自問答云。問順決擇分善根。尚不造牽引業。今何至聖位。造引業耶。解云。順決擇分善根。習背有故。趣見道故。順見道故。所以但造滿業。不造引業。聖位不爾。容造引業聊簡此問答文。學者異義有之。或一義云。暖等四善根位。是道近加行故。厭有心稍除。故但造滿業不造牽引業。所得聖果之後。其位容預。非如見道所加行。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為言)或一義云。光法師今解釋。非云暖等四善根位。總不造牽引業。就暖等四善根體。不為牽引業(為言)故見今論餘處(二十三)文云。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蘊異熟。為圓滿因。不能牽引。憎背有故正理(六十一)顯宗(三十)婆沙等諸論說。其意同之。就位論之。可造牽引業故。依此義意者。非指例難歟。 重難云。寶法師意。存聖者不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也。處處解釋如前重出難之也。彼師意。存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云事。何處見者。強會通處處解釋哉。 答。勘寶法師解釋前後。上云五淨居天。若造新業。不造新業後當分別。指下由雜修五品生有五淨居之段而披彼段解釋。雖無分明定判。引正理論。如彼論說。雜修靜慮。及由業故。生淨居天。諸所有處等。名非異生法也此文意云。由雜修靜慮。及彼俱生業力。生淨居天故。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云決定誠證也。云後當分別。即指此文歟。若爾。寶法師意。存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云事。自分明也。 問。伏第四靜慮何品煩惱。生何天耶。進云。婆沙論云。伏上上品者。生福生天。乃至伏下中品者。生色究竟付之。上上品者。是初品也。伏上上品煩惱者。可生無雲天哉。次第四靜慮。唯有八天。若伏上上品煩惱者。生福生天者。可云伏下上品煩惱者。生色究竟天。何云伏下中品者。生色究竟天。何云伏下中品者生色究竟哉。 答。第四靜慮九品煩惱全未伏者。生無雲天。故伏上上品煩惱者生福生天云也。次此中以無想天。別為一處故。第四靜慮。總有九處。故伏下中品煩惱者。生色究竟天云也。故婆沙論具文云。有說。第四靜慮有九品善根。次第生於九處。謂下下善根生無雲天。下中善根生福生天。乃至上上善根生色究竟。於此諸處。不可增減。是故。淨居唯應有五。有說。第四靜慮有九品煩惱。若於九品。全未伏者。生無雲天。伏上上品者。生福生天。乃至伏下中品者。生色究竟。無有伏下下品。而受生者。是故。淨居唯有五種。 問。十八有學中。可列身證不還耶。進云。論云。契經說有十八有學。何緣於中不說身證付之。得滅盡定不還名之身證不還。有學福田中。何不列之哉。是以。見正理論(六十五)所引契經文。列九無學中。舉俱解脫。相例可同。何況。披中阿含經說。十八有學中。列身證不還如何。 答。十八有學中。不取身證不還事。不限今論所引契經說。亦出正理論所引契經文。即正理論(六十五)云。謂世尊告給弧獨言。長者當知。福田有二。一者有學。二者無學。有學十八。無學唯九。何等名為十八有學。謂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隨信行。隨法信解。見至。家家。一間。中。生。有行。無行。上流。是名十八顯宗論所引契經說。其意亦同之。能等諸論所引契經文。同列十八有學中。不舉身證不還。定有依憑本說歟。今論中。釋其故云。謂諸無漏三學及果。依彼差別立有學故。滅定非學。亦非學果。故不約成彼說有學差別圓暉法師述此意云。無漏三學。是聖者因。擇滅涅槃。是聖者果。滅定有漏。不是依因。依因無故。不預其數但於九無學中。舉俱解脫云例難者。寶法師引正理論(六十五)然諸不還所得滅定。是有漏故。不可說言自性解脫故名清淨。彼所依身。猶有煩惱。未永斷位。不可說言相續解脫故名清淨故。不約成彼立有學福田。無學位中。有漏功德。雖非自性解脫所收。相續解脫故名清淨。由此亦能生殊勝果。是故約定及根差別。說九應果。皆名福田之文畢云。由此有學不取身證。無學取俱解脫也文意顯也。次於中阿含經說者。凡二十七賢聖發立。源出中阿含經說。今論等所引契經者。同指中阿含經文。而今論等所引經文。列阿羅漢向之中。攝身證不還。別不舉之見。引中阿含經文歟。列身證不還中般等之中。攝阿羅漢向。別不出之。是則誦者不同。中阿含經梵本。有二本不同歟。例如品類足論中。迦濕彌羅國諸師所誦本。云九十八隨眠中。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西方尊者所誦本。云九十八隨眠中。二十七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六應分別也。是以。廣賢聖章云。又諸部中。列二十七賢聖之名。皆引給孤獨長者經。而其所列各不同者。隨部異說故不同也由誦者不同梵本有異本之旨。此釋尤分明歟。 尋云。十八有學中。何不列現般哉。 答。今論等所引契經意。阿羅漢向中。可攝現般。見行中阿含經意。身證不還中。所攝現般也。但何本中。別不列現般意。現般人者。依身在欲界。證不還果之後。於彼現身斷餘惑盡。證得涅槃故。更無有別勝能。故或阿羅漢向中攝之。或身證不還中攝之。別不舉現般也。 問。無色定攝金剛喻定。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 問。無生智可為阿羅漢果體耶。答。無生。智中。或有阿羅漢果體。或有阿羅漢果攝。非阿羅漢果體之類也。兩方。若為阿羅漢果體者。見今論文。述盡得俱盡智成無學應果。以初盡智為阿羅漢果體。而住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之理。無生智第二念已後起之。知非阿羅漢果體云事。何況。今論說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以解脫道為沙門果性。婆沙論判唯勝進道攝是無生智。以無生智偏屬勝進道。任此等定判。無生智非阿羅漢果體若依之爾者。無生智既阿羅漢果位所起智品也。尤可為阿羅漢果體。若非阿羅漢果體者。四向四果中可云何攝哉。是以。婆沙論(六十六并六十七)中。無生智阿羅漢果攝加之。利根之人。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豈非阿羅漢果體哉。 答。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可為阿羅漢果體。第二念已後無生智。是阿羅漢果攝。可非阿羅漢果體也。其故。見今論前後之文。或偈頌結。盡得俱盡智成無學應果。長行述金剛喻定。是斷惑中。最後無間道所生。盡智。是斷惑中。最後解脫道。由此解脫道與諸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如是盡智至已生時。便成無學阿羅漢果。已得無學應果法故。以與諸漏盡智。最初俱生解脫道為阿羅漢果體云故。以此位所修無生智。可為阿羅漢果體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或云淨道沙門性。有為無為果。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沙門果體有八十九諸解脫道。唯限一念不相續中。述五因立四果捨曾得勝道。集斷得八智。頓修十六行。道類智位。斷欲界修所斷第六品煩惱解脫道位。斷欲界修所斷第九品煩惱解脫道位。斷有頂地修所斷第九品煩惱解脫道位。於此四位。具足五因故。建立四沙門果。故四沙門果體。唯限解脫道。不通勝進道故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可為阿羅漢果體云事。此文亦分明也。加之。正理論(六十七)云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品。是謂有為阿羅漢果體顯宗論(三十二)文。全亦同之。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十七)釋云。羅漢果中。聖德有二。一是果體。依如昆曇。行修分別。唯非想地九品治中。末後解脫。是其果體。就此果體中。分為盡智及無生智准此等定判思之。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是解脫道攝。非勝進道攝。故可為阿羅漢果體。第二念已後。現修未來修無生智。是勝進道攝。非解脫道攝。故雖阿羅漢果攝。非阿羅漢果正體也。婆沙論中。云唯勝進道攝。是無生智。就第二念已後無生智論之也。第二念已後無生智。雖非阿羅漢果體。既阿羅漢果攝故。四向四果中。可云何攝之疑不可來。又婆沙論中。無生智阿羅漢果攝云文。更非相違也。重意云。總論之者。解脫道為四沙門果正體。勝進道是四沙門果正體。勝果道是後果向攝。非前果攝。而阿羅漢果。無後果故。無有勝果道。是後果向攝非阿羅漢果攝故。阿羅漢果聖者。第二念已後。現修未來修。諸無漏道。既非阿羅漢果正體。皆是阿羅漢果攝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六十六)云。諸阿羅漢所成就無學法。此法阿羅漢果攝耶。答如是。謂阿羅漢所成就一切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皆是阿羅漢果攝。以彼無有勝果道故。無有勝果可趣求故。設法阿羅漢果攝。此是無學法耶。答。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義不定故。云何無學。答有為阿羅漢果。謂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及彼眷屬或(六十七)云。諸阿羅漢所成就無漏法。此法阿羅漢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或不攝義不定故。云何攝。答。有為無為阿羅漢果。已得不失。有為阿羅漢果者。謂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及彼眷屬或(六十八)云。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彼加行無間解脫道。皆是果道勝。彼無勝果道故。乃至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唯捨果道得果道。無學位無學果道故或(百四十七)云。諸阿羅漢所成就根。此根斷何界結。答。無。以阿羅漢諸結已盡。無可斷故。此根何果攝。答阿羅漢果。或無阿羅漢果攝者。謂阿羅漢所成就無漏諸根。或無者。謂阿羅漢所成就善有漏。無覆無記諸根任此等論文。阿羅漢果聖者。所成就諸無漏道。皆是阿羅漢果攝云事。甚分明也。 重難云。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解脫道攝故。為阿羅漢果正體云事。不可然。婆沙論中。既云唯勝進道攝。是無生智者若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解脫道攝者。寧可云唯勝進道攝哉。若解脫道位所修故。解脫道攝云者。其義不一定。勘顯宗論(三十二)離第九品。方可具二。或應許得離繫道而修之。文解脫道位修道位。修無間道例彼思之。解脫道位。何不修勝進道故。 次。初盡智位。所修無漏道。解脫道攝者。後念永不現起歟。若不現起者。初盡智位。所修無漏道。種類非一准。有何障礙。後念永不現起哉。若亦現起者。以第二念已後悉屬勝進道。如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第二念後諸勝進道。九智十智。隨應現修等也。若爾。起勝進道之後。還起解脫道云事。豈不背文理哉。 答。能修初盡智。既解脫道攝故。所修無生智。同可解脫道攝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就第二念已後無生智論之得意。更無所背也。 次。於顯宗論文者。有漏功德。繫地堅牢故。無間道位。不修上邊有漏道。解脫道位。初修上邊有漏無間解脫道云也。此別事也。此外無間解脫道位。不限自品類道。兼修餘品類修之義難有歟。 次。鈍根阿羅漢果聖者中。初盡智位。所修盡智。第二念即現起之義可有也。婆沙論(十八)中。述果道相續之旨。正理論餘處(六十三)中。云諸解脫道。或相續故。即此意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從多分論之也。自亦解脫道相續至第二念等之類。可有故。勝進道之後。還可起解脫道之疑。不可來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云。從不還果。不還勝果道。及阿羅漢果。阿羅漢勝果道退時。如是等時。捨道俱有戒。亦捨定俱有戒如此文者。阿羅漢果。可有勝果道如何。 答。答學位。無勝果道云事。道理既為必然之上。婆沙論處處之文。亦分明也。如前重出之。但於婆沙論。及阿羅漢果阿羅漢勝果道退時之文者。尤似難思。若指勝進道。云勝果道歟。或亦乘從不還果不還勝果道云言便如此云歟。 問。頌文云。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爾者。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以未來所修無漏道為引因歟。答。可為引因也。兩方。若為引因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引因謂同類因。能引彼離繫得起。為等流士用果而未來所修無漏道無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何可為引因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無漏道斷惑雖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斷惑雖亦能引無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隨二道判性但隨自道。彼能證道。雖復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擇滅得起故。各隨自能證道判如此釋者。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以來所修無漏道為引因如何。 答。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由未來修容與彼無漏離繫為引因能治無漏道之力也。光法師餘處。但隨自道。彼能證道。雖復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擇滅得起故。各隨自能證道判之解釋。其旨尤分明也。但於未來所修無漏道。無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不可為引因云難者。未來無有作用故。雖不正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若現起者。容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之道故。由未來修此無漏道之力。得彼無漏離繫得也。故光法師餘處。釋引因謂同類因。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六十六)文。答世俗道力所證得者。如一來不還果。云何名沙門果之問。舉尊者僧伽筏蘇說云。以世俗道離染時。亦修未來諸無漏道。所得二果。是彼果故。亦得建立沙門果名之義畢。正義破之云。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未來聖道。示有作用。如何於彼。此得果名准此文思之。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由未來所修無漏道。容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之義。為引因云事。豈不蒙今能破哉。 答。尊者僧伽筏蘇意。以世俗道。斷欲界修所斷煩惱時。所證得一來不還二果是未來所修無漏道正果云故。蒙未來聖道。未有作用。如何於彼此得果名之難破也。今義意。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未來修容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之道故。約容有之義為引因云也。不云在未來時。以彼無漏離繫得正為果。故遙異尊者僧伽筏蘇意也。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述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上地近分有漏道修不修相。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云。以無漏道離上七地前八品時。不修上邊世俗。八解脫道。不能修上近分有漏云初釋意。會此文云。若以無漏道。離下八地染。亦能引生二離繫得者。此據第九解脫道離下染盡。方修上地近分有漏。差別而言。前九無間八解脫道。離下染時。未修上地近分有漏。爾時唯有一無漏得。故不相違文意云。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者。據彼第九解脫道位論(為言)彼第九解脫道位。得有漏無漏二種離繫得故。云用無漏道離彼亦然。全非相違。故正理論說。雖同顯宗論初釋意。云用無漏道離彼亦然。亦以於中所作同故也。 重難云。見今論餘處(一十六)文。或云。斷上七地。諸無間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乃至)此上未來皆修七智或云。斷上七地。諸解脫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乃至)此上未來。皆修八智如此等文者。以無漏道。斷上七地煩惱。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修世俗智若不修上地近分有漏道者。何可修世俗智哉。彼位不修當地世俗智者。婆沙論(百六十三)光法師釋。甚分明故也。 答。今論餘處之文。就有漏道斷惑之類。述修世俗智之旨也。非云以無漏道。斷上七地煩惱。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修世俗智歟。故正理論說。雖同顯宗論初釋意。斷上七地煩惱。諸無間道。諸解脫道位。明智品現修未來修相之文。全同今論說也。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云。離第九品。方可具二爾者。此釋意。為唯第九一品煩惱。得有漏無漏二種離繫得。為當前八品煩惱得之歟。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唯第九一品煩惱得之者。既廣得上地功德位也。前八品煩惱。何不得有漏無漏二種離繫得哉。若依之爾者。非得果及練根位。自品能治道不現在前。得離繫得之義難有哉。 答。此事雖非難義。聊及學者異端歟。其中暫存一義云。以無漏道。斷上七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廣修前八品煩惱。能治上地近分有漏道故。前八品煩惱。亦可得有漏離繫得也。雖非得果及練根位。餘位之中。自品能治道不現在前。得離繫得。強非所遮歟。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述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上地近分有漏道修不修相。作三解釋。爾者。第二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云。或應許得離繫道而修。或應斷染時許依下修上付之。有漏功德繫地各別也。設雖上地近分有同對治有漏道。下地無漏現在前位。何可修之哉。是以。見今論餘處(二十六)文。述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修有漏功德。唯限依此地得此地二位。無依此修上之義何況。披正理論餘處文云。雖下聖道斷煩惱時。諸上地邊。有能同治。然由有漏繫地堅牢。未離下地。未能修彼如何。 答。顯宗論第二第三釋意云。有漏功德。實雖繫地各別。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位。同治修故。修上地近分有漏道(為言)故見今論文。偈頌結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無間斷前八品煩惱位。長行述諸有學聖用無漏道離彼亦然。由二種道同所依故。以無漏道斷惑例同有漏道斷惑。明知。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品品煩惱位。修上地近分有漏道云事。但於今論餘處。諸道依得此修地有漏之文者。光法師餘處(二十六)述無漏道依下地離上地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上地近分有漏道。修不修相。作二解釋之中。以無漏道離下染時。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亦修上地近分有漏。同治修故云第二釋意。今此文云。從多分說依此修此。故論偏說之。上地近分。或修不修。若無漏道離下染即修。若餘無漏依下地起。即不修上近分有漏。以不定故。是故不說文意顯也。次於正理論餘處。雖下聖道。斷煩惱時等之文者。光法師釋云。正理論說。自是彼計非所許。故無勞會釋。 重難云。光法師以不定故。不說之會通不可然。若如此釋者。不可說依此地修依此地。起無漏道地煩惱。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不修當地有漏。餘位修之其義。不定故也。 次光法師正理論說。自是彼計等之釋。亦不明。正理論文。暫述顯宗論一釋意也。何降自是彼計哉。是以。見正理論餘處(二十)文。述得心多少云。若以聖道離色界染得無色善。此中離言非究竟離以於色染未全離時。無色善心。已可得故如此文者。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位。修上地近分有漏道如何。 答。依此地起無漏道之中。修當地有漏是多分也。不修當地有漏。唯限斷上七地煩惱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斷非想地煩惱。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是少分也。故依此地起無漏道之中。當地有漏修不修。其義雖不定。從多分說依此地修。不顧少分不修位也。光法師從多分說依此修此。故偏說之之釋。即述此意也。次。正理。顯宗。兩論者。同眾賢論師所造也。顯宗論。既作三解釋。正理論意。可存此義云事。是勿論也。然而就第七十四卷文。暫作正理論說。自是彼計等之釋歟。 尋云。顯宗論第二第三釋意。有何差異哉。 答。第二釋意云。有漏法離繫地各別。前八解脫道望品品。是出障位故。斷七地地煩惱前八解脫道位。同治修故。亦修上地近分有漏道(為言)或應許得離繫道而修者。即述此旨也。此釋意。不許九無間道位修之。第三釋意云。斷上七地煩惱。九無間道位。同治修故。亦修上地近分有漏道(為言)或應斷染時許依下修上者。即顯此義也。重意云。顯宗論三解釋。次第云添也。初釋所存之分。第二釋意亦許之。第二釋所存之分。第三釋意許之也。 問。論中舉餘師義云。唯得靜慮利果聖道。上惑離繫應皆不成爾者。光法師。如何釋此文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於八地中。下五離繫。可言有無漏得。上三無色煩惱離繫。應皆不成付之。任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之理。若有學聖者。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不得有漏離繫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染信勝解修練根。作見至位。唯得利果道無漏不得利勝果道無漏。故四靜慮三無色煩惱離繫。應皆不成。何唯限三無色煩惱離繫釋應皆不成之義哉。是以。泰法師判三無色等上惑離繫。應皆不成。上惑離繫之言。不限三無色煩惱離繫如何。 答。光法師得上惑離繫。應皆不成之文意。尤□文理。所謂已離無所有處染。信勝解依第四靜慮修練根作是見至位。唯得六地利果道無漏。未得利勝果道無漏。故實雖無得四靜慮煩惱離繫之義。於四靜慮得利果道無漏故。暫與云下五離繫可言有無漏得。於三無色。不得利果道無漏故。奪云上三無色煩惱離繫。應皆不成也。寶法師。如有學聖先以無漏道離無所有處煩惱。後依四禪練根至解脫道。捨前鈍根果及向。唯得四禪已下不還果道。上三無色。若無先修有漏道得無為者。無漏得捨。有漏得無煩惱應成。既不成煩惱。明知有有漏得之釋。因述此意也。加之。見婆沙論(六十八)文。問已離無所有處染。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既捨三無色無漏對治道。於三地斷為亦捨不。於三無色斷。問答捨不捨義。於四靜慮斷成之安置。不及疑捨不捨義。尤為今解釋潤色也。但於四靜慮煩惱離繫。應皆不成云難者。以實論之。四靜慮三無色。其義雖同。於四靜慮得利果道無漏故。暫得彼煩惱離繫成。偏出三無色不得利果道無漏釋。應皆不成之義也。實不可得四靜慮煩惱繫故。泰法師釋。無色等上惑離繫應皆不成。等四靜慮也。 問。退法種姓人。練根作思法種姓。斷非想地三四品煩惱。後退彼思法種姓時。必可退彼三四品煩惱耶。答。不必退之也。 兩方。若必退彼三四品煩惱者。設雖退彼思法種姓。何必可退彼三四品煩惱哉。是以。見婆沙論文云。若退姓者不必要起煩惱現前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六十六)中。云此二雖無煩惱斷得。而勝進故。遮惑得生。雖無離繫得。不成彼煩惱。唯限勝進位而退法種姓人。練根作思法種姓。斷非想地三四品煩惱之後。退彼思法種姓之時。不可得退法種姓所攝。彼三四品煩惱。能治無漏道退位。不得未曾得功德故也。若爾。退位而無有離繫得。寧不退彼三四品煩惱哉。 答。退法種姓人。練根作思法種姓。斷非想地三四品煩惱之後。退彼思法種姓之時。若起煩惱退之者。可退彼三四品煩惱。若不起煩惱退之者。不可退彼三四品煩惱。其故退彼思法種姓之時。即可得退法種姓所攝。彼三四品煩惱。能治未曾得無漏道故雖捨思法種姓所攝。無漏離繫得。得替退法種姓所攝。無漏離繫得故。不退彼三四品煩惱也。但於退位不得未曾得功德云難者。婆沙論(百八十六)中云。諸未曾得聖道唯勝進時得故者。就勝品未曾得聖道論之也。此退法種姓所攝。彼三四品煩惱。能治無漏道。剋其體見之。實雖未曾得。既是劣種姓所攝無漏道故。攝屬曾得類也。 問。頌文云。近分離下染爾者。彼所離地。唯限下八地歟。答。或云唯限下八地。或云廣通九地。二意可有也。兩方。若唯限下八地者。見論文云。所離有九。謂欲八定此文無諍。彼所離地。可通九地若依之爾者。既云近分離下染。定可有漏近分地。定知。彼所離地。唯限下八地云事。 答。見論文。偈頌結近分離下染。長行述所離有九謂欲八定。偈頌長行。似致相違。依之。光法師會其相違。作二解釋云。近分但能離下八地。此文應言所離有八。謂除非想。而言九者。此通舉也。又解初定近分。是無漏者。亦能通離有頂地染。故言九也。以實而言。初近近分。亦能離上。前句中。言近分離下。從多分說初釋意云。近分地但能離下八地染故。實可云所離有八。而現文云所離有九者。非想地雖非有漏道。所離九地。俱所離地故。暫通舉之也(為言)第二釋意云。初定近分地。通無漏故。亦能通離有頂地染故。云所離有九。以實云之。初定近分地。亦能離上地染。而云近分離下染者。從多分說也(為言)。 問。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起第四靜慮無漏道義可有耶。 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婆沙論中。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以第三靜慮無間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欣第四靜慮根本地之類有之者。何無起第四靜慮無漏道之義哉。是以。以未至地無漏道斷欲界煩惱第九解脫道位。起初靜慮無漏道之義可有相例可同如何。 答。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唯起第三靜慮無漏道也。其故。無間解脫二道。必可同一地故。依第三靜慮。起第九無間道。依第四靜慮起第九解脫道之義。不可有也。但於未至地例難者。未至地是初靜慮攝。同一地故。以未至地無漏道。斷欲界煩惱第九解脫道位。起初靜慮無漏道之義可有也。更非相例。故見婆沙論處處文。或(百六十三)出未曾得無漏。初靜慮現在前。而修淨初靜慮之類云。若以無漏道。離欲界染最後起根本地解脫道時或(百六十三)出未曾得非初靜慮無漏智現在前。而修淨無漏初靜慮之類云。謂以無漏道。離欲界染。即依未至定。起最後解脫道時此等文意。以未至地無漏道。斷欲界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或起初靜慮無漏道。或起未至地無漏道之兩類。可有云事。尤分明也。或(百六十四)出未曾得無漏第四靜慮現在前。而修淨第四靜慮之類。不舉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第四靜慮無漏定之類。或(百六十四)出未曾得非第四靜慮無漏智現在前。而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之類云。謂依未至定。乃至第三靜慮。離第三靜慮染最後解脫道時。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起第三靜慮無漏道之旨。述明知。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唯起第四靜慮無漏道之義。不可有云事。何況。婆沙論(百六十一)中。出若得第三靜慮非第四靜慮命終終生廣果之類云。若依未至定。乃至第三靜慮隨一。離第三靜慮染。未離上染彼命終。生廣更此文意。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起第四靜慮無漏道之義無之。 問。靜妙離觀可緣五部法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五部法者。染污法其體非靜妙離。何緣彼作靜妙離行相哉。是以。見識身足論文。明色無色界繫。修所斷心緣境。述緣自界修所斷法。粗苦障靜妙離六行相俱舉之。云緣自地四部所斷法。唯舉粗苦障行相無出靜妙離行相。明知。靜妙離觀。唯緣修所斷法。不緣前四部所斷法云事。若依之爾者。作上地靜妙離觀之時。五部諸法之中。何法非彼觀所緣哉。是以。今論中。明靜妙離觀。述緣彼次上地諸有漏法無所簡。可緣五部法如何。 答。以有漏道斷惑之時。對無間道位。觀次下地為粗苦障。解脫道位。觀自他為上地靜妙離。故雖染污法。上地悉可觀靜妙離也。故見今論文云。若諸解脫道。緣彼次上地諸有漏法。作靜妙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諸有漏法之言。廣亙五部法之旨。甚分明也。但於識身足論文者。約五部諸法。體性各別見之。見所斷四部法。其體是染污。非靜妙離故。能緣行相之中。暫不舉靜妙離也。斷惑解脫道位。對下地粗苦障故。緣上地五部法。作靜妙離行相之義門。更不可遮之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離欲界染解脫道位。未來修粗等三行相爾者。今此粗等行相者。無間道攝歟。答。解脫道攝也。兩方。若無間道攝者。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明彼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行相。云通緣欲界及初靜慮。釋第九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行相。述通緣三界。若彼所修粗等行相。無間道攝者。豈可緣上地哉。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述世無間解脫。如次緣下上。作粗苦障行。及靜妙離三。粗等是無間道行相設雖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行相。何云解脫道攝哉。何況解脫道位。不緣下地。未來所修粗等行相。既緣下地。尤可無間道攝如何。 答。既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行相也。尤可解脫道攝。亦述緣上下地。寧云無間道攝哉。但於粗等是無間道行相云論文。粗等是無間道行相。靜等是解脫道行相者。就現起道論之也。解脫道位。未來兼修上下地。緣解脫道攝粗等行相。可有何過哉。何況。第九解脫道。是已離下地染位。故未來所修粗等行相。廣緣三界法。豈可無間道攝哉。次於解脫道位。不緣下地云難者。是亦就現起道論之也。何為相違哉。 重難云。見今論餘處(二十九)文。明空無邊處解脫相。云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空無邊處近分地解脫道。是空無邊處解脫攝也。彼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行相。亦解脫道攝者。定可空無邊處解脫攝。何可有緣下地之義哉。 答。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者。是亦就現起解脫道論之也。未來所修緣下地行相。更可非空無邊處解脫攝也。 問。非想地可有有漏十六行相耶。答。有漏十六行相也。兩方。若有有漏十六行相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二禪已上近分地。無十六行相云。以上地邊無聖行故若非想地有漏十六行相者。豈可云有聖行相哉。若依之爾者。非想地既有順決擇分善根。何無有十六行相哉。 答。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述空等三三摩地相云。世間攝者。通十一地此文意。非想地有空等三三摩地之旨。甚分明也。有有漏十六行相云事。誰可疑之哉。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二禪已上近分地。無聖行相者。非只無無漏十六行相。亦無有漏十六行相云也。十六行相。專是聖道所作行相故。有漏十六行相云聖行相也。故見光法師餘處(二十八)所引婆沙論(百六十二)文云。問。有漏道。亦作十六行相。何故不能遍斷。答。彼雖學作聖道行相。不明了故。不斷煩惱。如師子子未能害獸有漏十六行相云事。此文甚炳然也。重意云。以上地邊無聖行故者。二禪已上近分地。總無有漏無漏十六行相故(為言)而非想地有有漏十六行相故。不可云無聖行相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有餘師義云。異生聖者。離欲無間解脫道中。亦修不淨息念慈等爾者。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唯限未至地攝歟。 答。唯限未至地攝也。兩方。若唯限未至地攝者。未來所修功德。其類非一准。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何唯限未至地攝哉。是以。正理論今文云。慈等等取餘三無量。婆沙論(六十四)中。述此師義。具舉慈悲喜捨四無量。而喜無量非未至地攝。明知。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不限未至地攝云事。若依之爾者。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也。定知。唯限未至地攝云事如何。 答。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唯限未至地攝也。其故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離欲染故。不可修初靜慮根本地攝不淨觀等功德三類智邊。及初盡智位之外。全不修欲界善故。不可修欲界攝不淨觀等功德。以此等義門思之。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唯限未至地攝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是以。正理論中。述此師義云。初靜慮邊善根廣故修如是行。上諸定邊善根少故所修如前顯宗論文。全亦同之婆沙論(六十四)中。出此師義云。初靜慮近分。有種種善根故。能修此種種行相。上地近分諸善根少故。不能修種種行相任此等之文。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唯限未至地攝云事。亦分明也。但於喜無量非未至地攝云難事。凡云喜無量體。異說非一。正理論(七十九)中。或云喜受為體。或云以欣為體。或云無貪為體三說有之。婆沙論(八十一)中。或云喜根為自性。或云欣為自性二說有之。其中以欣為體云師意。喜無量。通依欲界未至中間及四靜慮七地也。故正理論(七十九)云。若喜異喜受。亦通思所成。彼應說。喜通依七地。與樂捨受。亦相應故顯宗論(四十)云。若喜異喜。通思所成。彼應說喜通依七地。與樂捨受。亦相應故加之。正理論(七十九)云。若喜非喜受。成一必具四。若喜即喜受。成一定成三。生第三定等。唯不成喜故顯宗論(四十)云。若說喜非喜。成一必具四。若喜即善受。成一家成三。生第三定等。唯不成喜故此等文意。喜無量不喜受為體云師意。述彼應說喜。通依七地故。喜無量依未至地云事。是炳然也。又云若喜非喜受成一必具四故。生第三第四靜慮。成喜無量故無喜受之處。有喜無量云事。亦分明也。故正理。婆沙兩論之中。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修喜無量者。是未至地攝喜無量故。全非相違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喜無量不喜受為體云師意。無喜受之處。無喜無量故婆沙論中。釋發智論第三第四靜慮與三無量相應云文云。三無量者。除喜無量。後二靜慮無喜根故。諸有欲令壽無量。不以喜受為自性者。亦說此與喜受相應故。彼二地唯三無量准此文思之。喜無量不喜受為體云師意。喜無量不可依未至地如何。 答。勘婆沙論文。喜無量以欣為體之義中。亦有異說故婆沙論(八十一)云。有餘師說。此喜無量。欣為自性。欣體非受。別有心所。與心相應。有說欣在喜根相應聚中可得。有作是說。喜根後生欣。由喜力所引起故。若作是說。此喜無量。與受相應。亦不違理此三說中。初師意。無喜受之處。欣心所為喜無量體故此師意喜無量可依未至地也。倩推此事。正理(六十六)婆沙(六十四)兩論之中所述有餘師意。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修喜無量者。當此初師意也。即修未至地攝喜無量也。正理。顯宗。兩論之中。喜異喜受云師意。喜無量通依七地者。亦當此師意也。婆沙論第百六十七卷中。云諸有欲令喜無量。不以喜受為自性者。亦說此與喜受相應故。彼二地唯三無量者。當此後二說意也。不辨各別師義。何浪致難勢哉。 尋云。正理論中云。若喜異喜受。亦通思所成。彼應說喜通依七地者。以欣為體。并無貪為體云二師意俱喜無量通依七地歟。 答。以欣為體云師意。喜無量通依欲界未至中間及四靜慮七地。無貪為體云師意。喜無量唯依欲界初二靜慮三地也。故正理論(七十九)中。述無貪為體云師意。此與喜根。必俱行故。三地可得。如悔憂俱喜根相應。無貪為體故。唯限欲界初二靜慮三地。不通七地也。故喜異喜受云師意。喜無量通依七地者。唯限以欣為體云師意也重意云。喜無量必作欣行相。而欣心所。雖與何受相應。作砍行相為喜無量體故。喜無量通依七地。無貪不爾。不與喜受相應。與餘受相應之時。寧作欣行相哉。故喜無量無貪為體者。不取泛爾無貪。唯限喜根相應無貪故。無貪為體云師意。喜無量唯依欲界初二靜慮三地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通緣欲界及初靜慮爾者。一念緣之歟。答。一念緣之也。兩方。若一念緣之者。欲界初靜慮。兩界既各別也。何一念緣之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離第四靜慮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云。緣第四定。及緣空處。然非一念。以界別故准彼思之。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緣欲界及初靜慮。定可非一念。是以。辰旦人師解釋中。一念不緣之若依之爾者。色界既有遍緣智。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寧不緣欲界及初靜慮哉。 答。色界有遍緣智故。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可緣欲界及初靜慮也。是以。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上云。離欲界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唯緣欲界。八解脫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通緣欲界及初靜慮既云通緣欲界及初靜慮。定知。一念緣之云事。下云離四定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緣第四定。八解脫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緣第四定及緣空處。然非一念。以界別故至空無邊處近分地。所有粗等三行相。緣第四靜慮。及空無邊處處。初述然非一念以界別故之旨。爰知。未至地所有粗等三行相。緣欲界及初靜慮。一念緣之云事。但於然非一念以界別故之例難者。色界有遍緣智故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通緣欲界及初靜慮。無色界無遍緣智故。離第四靜慮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不緣第四靜慮。及空無邊處也。次於震旦人師解釋者。是婆沙抄定判也。更不可依用之。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云。順住分者。能觀下地。為粗苦障。而生厭背。能觀自地為靜妙離而樂受住。順勝進分者。能觀自地。為粗苦障。而生厭背。能觀上地。為靜妙離。而生欣樂准此文。觀下地為粗苦障。觀自地為粗苦障。是各別觀門也。何可有一念緣自下地為粗苦障之義哉。次。無色界無邊緣智故。一念不緣第四靜慮。及空無邊處者。離空無邊處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何一念緣空無邊處。及識無邊處哉。 答。婆沙論文。就現起道。從多分。說其行相也。未來所修心品。種類是多故。一念緣自下地為粗苦障之類可有也。次。離空無邊處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緣空無邊處。及識無邊處。同無色界故也。離第四靜慮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不緣第四靜慮。及空無邊處。是色無色界別故也。正理論。然非一念以界別故之文。其意在之。 問。異生斷初第二第三靜慮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可修緣欲界心耶。答。可修緣欲界心也。兩方。若修之者。異生斷惑位。所現起無間解脫道。如次緣次下次上地。設雖未來修。何可修緣欲界心哉。是以。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離初定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緣初靜慮。八解脫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緣初二定。靜等三行緣第二定(乃至)離二靜慮三靜慮染。隨其所應。皆准前說如此文者。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不修緣欲界心。若依之爾者。未來所修心品。種類是萬差也。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何不修緣欲界心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異生斷初第二第三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未來修緣欲界心。相例可同如何。 答。異生斷初第二第三靜慮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可修緣欲界心也。其故見婆沙論(百三十九)文。述離染位。得意近行云。離初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二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二靜慮。及彼近分十二。離第二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三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三靜慮。及彼近分六○離第三靜慮染前入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四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四靜慮。及彼近分六此文既云離初第二第三靜慮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得香味意近行。明知。未來修緣欲界心云事。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順現起斷惑道故。不緣欲界也。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修級欲界心者。非粗苦障靜妙離六行相亦非非常苦空等十六行相。只是事觀行相之中。有緣欲界心故。未來修之也。 重難云。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可修同對治道。若披緣欲界心非粗等三行相攝者。既非同對治道。何未來修之哉。 答。貞禪大僧都云。未來所修心品。種類是萬差。故雖非粗等三行相攝。而同對治道。緣欲界心有之。故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修之也。私云。斷惑無間解脫道位。非唯限同對治道。兼可修非同對治道故。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修非粗等三行相攝緣欲界心也。 問。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唯限粗等三行相歟。答。唯限粗等三行相也。兩方。若唯限粗等三行相者。心品緣境是非一准。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何唯限粗等三行相哉。是以。披今論餘處文。云初無色近分。緣色四自一。空無邊處近分地心。緣第四靜慮。通四意近行。若唯限粗等三行相者。何可通四意近行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離第四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所修行相緣第四靜慮。唯限粗等三行相若有餘行相者。何不修之哉。 答。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唯限粗等三行相也。無色界中。無有廣緣心。粗等三行相之外。有何行相。可緣第四靜慮哉。是以。見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三十六)文云。由無色心但能以下第四靜慮有漏諸法。為苦粗等行相所緣識身足論中。出無色界繫善心。能了別色界繫法之類云。謂若粗若苦苦障。若如理所引了別此等論文。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唯出粗等三行相。無舉餘行相。加之。婆沙論中。出眼根滅緣識。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之類云。及無色界一切隨眠此文無諍。無色界心不緣眼根滅若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不限粗等三行相者。何不緣眼根滅哉。任此等文理。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唯限粗等三行相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今論餘處文者。以空無邊處近分地心。斷第四靜慮煩惱之時。無間道位所起粗等三行相。雖唯總緣第四靜慮。加行道位所起粗等三行相中。亦可有別緣第四靜慮之類故。空無邊近分地心。緣第四靜慮。有色聲法四意近行云文。全非相違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三十九)文云。空無邊處近分若說有五者。三唯緣色界繫。一通緣無色界繫。及不繫。一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若說有二者。一通緣無色界繫。及不繫。一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如此文者。空無邊處近分地心。緣無漏法若唯限粗等三行相者。寧緣無漏法哉。 答。空無邊處近分地心。唯限粗等三行相者。就緣第四靜慮之行相論之也。 非以彼緣下地粗等三行相。緣無漏法。以餘自相行相。可緣滅道二諦等故。空無邊處近分地心。緣不繫法云文。全非相違也。 重難云。見識身足論文出無色界繫善心。能了別不繫法之類云。謂若於滅。謂滅謂靜謂離。若於道。謂如謂行謂出。若無常。若空。若無我。若有因。若有起。若有是處。若有是事。若如理所引了別准此文。無色界心。以十六行相中。滅靜妙離道如行出八行相外。餘行相。不緣不繫法如何。 答。空無邊處近分地心中。雖有以自相行相緣滅道二諦等之類。自相行相難云何行相故。識身足論之文。出無色界善心。緣不繫法行相之中。暫不舉之歟。 或一義云。空無邊處近分地心。作靜等三行相。緣自上地有漏法故。亦可緣彼有漏法上擇滅非擇滅等。故緣不繫法云也。 難云。見識身足論文。述無色界善心緣不繫法之類。雖舉十六行相中。滅靜妙離道如行出八行相。無出六行觀中。靜等三行相。明知。六行觀中。靜等三行相。不緣不繫法云事。 答。十六行相中。滅靜妙離行相。既緣不繫法。准知。六行觀中。靜等三行相。可緣滅諦等也。但六行觀門。本是緣有漏法行相故。識身足論文。出無色界善心緣不繫法行相之中。暫不舉之歟。 問。異生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未來可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耶。答。可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也。兩方。若修之者。異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是根本地攝。無緣下地之義。若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者。豈不修緣下地心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所緣云。皆緣空處乃至有頂若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者。何不緣第四靜慮哉。加之。見婆沙論(百八十九)文。明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修念住云。未來修三。除身念住若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者。寧不修身念住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三十九)中云。離第四靜慮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意近行既云無間解脫道時得四靜慮近行。明知。彼第九解脫道位。未來修近分地攝意近行云事如何。 答。異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未來可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也。其故近分根本雖相替。同是空無邊處道品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何不修近分地攝功德哉。是以。見婆沙論餘處(二十六)所引顯宗論(三十六)文云。隨依何地。離下地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亦修未來所得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離下地縛。必得上故離下地染第九解脫道現前位。未來必修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云事。此文既分明也。若修近分地攝功德者。豈不修粗等三行相哉。但無色界根本地心。不緣下地有漏法故。異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雖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不修緣下地行相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何緣最後解脫道中。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靜慮攝者。通緣三界無色攝者。唯自上緣。諸靜慮中。有遍緣智。無色根本。必不下緣。故二所修所緣有別寶法師引婆沙論。問何故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靜慮所攝粗等行相。通緣三界。無色所攝粗等行相。唯緣無色界耶。答靜慮地中。有遍緣智。能緣自地下地上地。無色地中。無遍緣智。唯緣身上。不緣下地。問答畢云。故無色不修緣下地行相加之。任光法師餘處(二十一)所引正理論。豈不依止根本靜慮。入見諦時。亦修未來。依未至地。欲斷治道得斷治故。亦應證彼欲見斷法斷。無漏離繫得。寧說根本。唯得五果。此責不然。爾時所修。依未至地。斷對治者。唯色無色斷對治故。根本地道。既不能為欲斷對治。彼現起位。如何能修欲界斷治道由彼所修未至斷治。唯治上界故。果唯五之文。依根本地入見道人。未來雖修未至地聖道。根本非欲界斷對治故。唯修上二界能治道。不修欲界能治道。例彼思之。異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是無色界根本地攝。不緣下地有漏法故。彼位雖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唯修緣上地行相。不修緣下地行相也。若爾。正理論。皆緣空處乃至有頂之文。婆沙論。未來修三。除身念住之說。還為誠證。更非違文。但存此義之時。婆沙論。離第四靜慮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意近行云文。似致相違故。會此文云。按婆沙論一段文意今此得者。得有現在。得有生相。俱名得故。第九解脫道位。所現起道品。第九無間道位。彼得有生相故。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無間道位。得空無邊處根本近分意近行盡畢。何於第九解脫道位。重可論得意近行之義哉。故見婆沙論前後之文。始自離欲界染終。離第三靜慮染。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論得意近行之義。無舉第九解脫道位。鄰之次下云離第四靜慮。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亦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論之。全不可攝第九解脫道位。何以此文。第九解脫道位。得四意近行得意為疑哉。 重難云。會婆沙論文之旨。猶不明。離第四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四意近行。得有生相者。第九解脫道位。彼得可至現在。豈非第九解脫道位。修四意近行哉。 答。彼第九無間道位得四。意近行者。四意近行得有現在。唯法意行得有生相。彼此合論。云得四意近行也。故第九解脫道位。唯法意近行得。可有現在故。彼位更不修四意近行也。 又難云。婆沙論中。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未來不修身念住者。不修緣下地念住故歟。若爾。聖者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何未來修身念住哉。 答。聖者以有漏道。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不可修緣下地念住。但聖者。彼位未來修身念住者。聖者已得無漏道故。所得有漏善心。勢力強勝。別緣道共戒故。未來修身念住。異生不得無漏道故。所得善心。勢力微劣。不別緣道緣共戒。故未來不修身念住也。 問。有漏道斷惑道。四分定中。唯限順住分歟。答。可通順住。順勝進。順決擇三分也。兩方。若唯限順住分者。斷惑無間解脫勝進道。俱通有漏無漏者。今論等中。盛所述也。有漏解脫道無間起無漏勝進道者。彼解脫道。豈非順決擇分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百六十三)文云。順住分者。能觀下地。為粗苦障。而生厭背。能觀自地。為靜妙離。而樂受住如此文者。有漏斷惑道。四分定中。唯可限順住分哉。 答。思有漏斷惑道相。四分定中。可通順住。順勝進。順決擇三分也。其故見今論餘處(二十六)文云。斷欲修斷。第九解脫。俗。四。法智。隨應現修。斷上七地諸解脫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斷欲修斷。第九勝進。斷上八地。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斷上七地。有頂八品。諸勝進道。俗。四。法。類。及他心智。隨應現修准此文。聖者以有漏道。斷煩惱時。有漏解脫道無間起無漏勝進道之義可有而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云。順決擇分。能順無漏故。諸無漏。唯從此生光法師釋此文云。若依婆沙一百六十五淨生無漏中云。此但從順決擇分。有說亦從順勝進分。雖無評家。以前解為正。故正理七十八云。應知此中決定義者。謂諸聖道。必此無間生。非此無間必能生聖道。若異此者。是則應說。唯世第一法。名順決擇分(已上論文)又諸論皆言。順決擇分能生聖道任此等定判。唯順決擇分無間生無漏道云故。明知。生無漏勝進道。有漏解脫道。是順決擇分云事。次披今論文。云又如異生生二定等雖捨欲界等煩惱斷得而不成就欲界等煩惱。異生生初靜慮。必成欲界煩惱斷得以知。從第二靜慮等沒。還生初靜慮之時。必還得欲界煩惱能治道云事。而婆沙論(百六十三)中。明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相云。彼於順靜慮。順勝時分初決擇分往沒時捨。還生進不得。順退分還生時得。往沒時不捨。順住分及生得。往沒時捨。還生時得。從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之時。所還得欲界煩惱通治道者。是順住分任此等文理。有漏斷惑道能順住順決擇二分之旨。尤分明也。若通順住順決擇二分者。亦可通順勝進分云事。是必然也。故有漏斷惑道。四分定中。可通順住。順勝進。順決擇三分也。但於婆沙論文者。為顯四分定差異。從多分所作行相。暫云順住分者。能觀下地為粗苦障。而生厭背。能觀自地。為表妙離。而樂安住。順勝進分者。能觀自地。為粗苦障。而生背。能觀上地。為靜妙離。而生欣樂也。以實云之。順住。順勝進。順決擇三分同觀下地。為粗苦障同觀自地。為靜妙離。斷煩惱之義可有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云。從不還果。證阿羅漢果。離初靜慮染時。以世俗道者。若世俗道為加行。住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於無漏根。非捨而得。非滅非起如此文者。聖者以有漏道斷煩惱時。有漏解脫道無間不起無漏勝進道如何。 答。聖者以有漏道。斷煩惱時。雖有有漏解脫道無間起無漏勝進道之義。多分有漏道無間起有漏道。無漏道無間起無漏道故。如此云也。 問。頌文云。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爾者。第二念所起無生智。初盡智所修歟。 答。非初盡智所修也。爾方。若初盡智所修者。以以道理思之。第二念所起無生智。尤可未會得之類。何云初盡智所修哉。依之。婆沙論中云。唯未得而得。是無生智如此文者。第二念所起無生智。非初盡智所修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文。述無學初剎那。修九或修十。利根之人。初盡智位。得修無生智若爾。第二念所起無生智。豈非彼所修哉。何況。見正理論餘處文云。或有諸法先得現前。如無生智等明知。第二念所起無生智。是初盡智所修云事如何。 答。不動種姓阿羅漢果聖者。初盡智無間第二念所起無生智。是未會得之類故。可非初盡智所修也。故見今餘處文。述無學位。十智現修未來修相。云勝進九十隨應現修。未來隨應修九修十。無學勝進道位。有未來修明知。彼勝進道初念。必和有未來修云事。以此道理思之。第二念所起無生智。可非初盡智所修也。但於今論餘處文者。利根之人。初盡智位。得修無生智云事。自本非所諍。今所成者。第二念可起無生智。非彼所修類云許無也。云無學初剎那。修九或修十。何為非違。次於正理論餘處文者。第二念所起無生智。雖非初盡智所修之類。就總見之。初盡智位。得修無生智。第二念已後。無生智現起故。云先得後現前如無生智等也。非云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第二念即現起。亦非相違也。 重難云。就前重所出難。婆沙論文。猶有疑。第二念所起無生智。初現起位故。可云唯未得。而後念所起無生智中。可有會得之類。何無已得而得之義哉。而得答。婆沙論今文。就初盡智無生智。述未得而得。已得而得相。不明現起盡智無生智會得未會得相。亦非論後念所起盡智無生智。未得而得。已得而得之義。即見婆沙論文云復次未得或已得而得。是盡智唯未得而得。是無生智此文意云。盡智利純之人。俱得之故。鈍根之人。初得阿羅漢果。利根之人。得阿羅漢果。初盡智昔未來得。今初得之故。云未得而得。鈍根之人。退阿羅漢果已。還得阿羅漢果初盡智。先得盡智。退已重得之故。云己得而得。非云初念所起盡智中。有會得之類。第二念所起無生智。昔未來起。今初起之故。云未得而得。無退已重起之故。無已得而得之義也。非云後念所起無生智中。無會得之類也。 重尋云。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第二念不現現云事暫可許之。後念亦不現起。歟。 答。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後永不現起歟。其故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是解脫道攝也。而利根之人。第二念起無生智以來。是勝進道攝。故起勝進道之後。難起初盡智位所修解脫道攝無生智歟。 問。一切阿羅漢。必可起無學正見耶。答。不必起之也。雨方。若必起之者。阿羅漢果聖者。種類非一准。何必可起無學正見哉。如彼中般涅槃聖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斷惑道之外。輒不起聖道。寧可起無學正見哉。若依之爾者。見正理論文云。此無學見。一切應果之所共有。猶如盡智既云猶如盡智。知一切阿羅漢必起無學正見云事如何。 答。無學正見。非彼因位中本所求法故。一切阿羅漢不必起之也。故婆沙論云。一切阿羅漢。皆修無學正見圓滿。而非一切皆現在前即中般涅槃聖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或起無學正見。或不起之其類可不定也。但於正理論文者。一切阿羅漢。初盡智現在前位。必得無學正見故。云猶如盡智也。非云一切阿羅漢如盡智必起之歟。 重難云。見光法師餘處定判。釋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從二智出。後得智中。作如是知。故無有失。由此後得二智別故。表前觀中二智差別之論文。云若無餘心隔。應盡智無間即有我已知苦等解無生智無問。阿羅漢必可起無學正見如何。 答。我已知苦等二觀是盡無生智後得智故。彼二智無間即雖可起之。盡無生智無間起無學正見之類。無學正見之後。起我已知苦等二觀非云一切阿羅漢。必起無學正見之後。起我已知苦等二觀。何為相違哉。 又難云。中般涅槃聖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中。有起無學正見之類云事。不可然。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說中般涅槃聖者相云。謂餘聖者。學心無間或起無學心。或起非學非無學心。此則不爾。學心無間必起無學心。餘聖者非學非無學心無間。或般涅槃。或更起無學心。此則不爾。非學非無學心無間定般涅槃。以餘聖者。數起聖道現在前。此不數起故或(百八十五)說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相云。然彼聖道。由因力強非加行力。暫起現前。斷餘煩惱。阿羅漢果已。設更住壽經八萬劫。終不重起。以無用故。任此等之文。中般涅槃對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斷惑道之外。不起游觀無漏何可有起無學正見之類哉。 答。此等論文意。中般涅槃聖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起有漏心之後。重不起無漏心云許也。蓋無生智無間起無學正見事。更非所遮也既云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故。利根中般涅槃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之者。斷惑無間解脫道之後起勝進道云事。甚分明也。若許起勝進道之義者。何不起無學正見哉。 問。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可修法智耶。答。修法智也。兩方。若修法智者見婆沙論(三十六)文云。時解脫阿羅漢。得盡智時。能修二智三十行相。謂盡智十四行相除空非我。無學正見智十六行相。若四靜慮未至中間一一具修法智類智。各三十行相。若三無色。唯修類智三十行相如此文者。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不修法智。 若依之爾者。集斷得八智者。性相之所定也。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何不修法智哉。 答。今論中。述具足五因建立四果云。四得八智。得四法四類智故正理論(六十七)中。明此義云。四得八智。謂一時中。總得四法四類智故顯宗論(三十二)文。全亦同之。婆沙論(六十一)中。明根本果位具五因緣云。四頓得八智雜心論中。亦述此義云。頓得八智任此等論文。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必修法智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全非云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不修法智。彼文意云。得阿羅漢果位。廣修九地無漏之中。若修四靜慮未至中間所攝無漏。具有法智。若修三無色所攝無漏。唯有類智彼文只云若四靜慮未至中間若三無色。更無依彼四靜慮未至中間三無色之言。何以此文難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不修法智見哉。 問見道位。先觀上苦諦。後觀下苦諦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以道理思之。此義難有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見道名法輪云。觀上苦等已。觀下苦等故。由此見道。獨名法輪如今文者。可有此義如何。 答。見道位。先觀欲界苦諦。後觀上界苦諦。其次第是必然。故就界地論上下之時。先觀上苦諦。後觀下苦諦。之義。更不可有之。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先觀云上後觀名下歟。或又見道位。實雖無先觀上界苦諦。後觀下界苦諦之義。欲例聖王輪上下迴轉。暫云觀上苦等已。觀下苦等故歟。 問。頌文云。或具輪等故爾者。誰人義耶進云。論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付之。見婆沙論文。舉餘師義。述或具輻等故之旨。出尊者妙音意云。學八支道。展轉和合。一時至他相續中轉。故名法輪。此八支道見道位勝。是故見道名輪加之。雜心論中云。尊者瞿沙說。學八枝轉至他心。名轉法輪若爾。今論說。何背婆沙雜心兩論之文哉。 答。廣披論家人師定判。委尋尊者妙音之義。今論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等相。八支聖道。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正理論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轂輞。八支聖道。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顯宗論全亦同之。加之。玄贊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等。故八聖道支。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間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五百問論云。尊者妙音說。正見。思惟。勤念似輻。正語業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任此等定判。尊者妙音意。存或具輻等故之義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尊者妙音意云。唯以見道猶名法輪故。並存或具輻等故之義。及學八支道。展轉和合。一時至他相續中轉之義。故舊婆沙論云。尊者瞿沙說曰。八聖道。一時在此身中轉故名法輪。正見。正覺正精進。正念如輻。正語。正業。正命如轂。正定如輞。此八法。皆是見道中修故名法輪而或具輻等故之義。不限妙音師。亦餘師存之。一時至他相續中轉。故名法輪之義。妙音師猶存之。故婆沙論中。舉餘師義。述或具輻等故之旨。明尊者妙音意。出至他相續中轉之故也。雜心論文。會通同之。若爾。今論等說。婆沙。雜心之文。各據一義全非相違。 尋云。婆沙論中。述八聖道支相。配輻轂輞有三師異說爾者。尊者妙音意。同何師說哉。 答。尊者妙音意。同第三師說也。其故見今論等文。尊者妙音意。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為輻。正語業命為轂。正定為輞。而婆沙論第三師意云。唯正定如輞。餘如前說。唯以正定為輞。餘義讓前師說上文雖舉二師異說。正語業命為轂之旨。是一同也。爰明八聖者支中。正語業命為轂正定為輞云事顯畢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為輻之義。亦無疑故。此第三師意。與今論等所述尊者妙音義。更無差異也。 問。得預波果。唯限加行得歟答。不限加行得也兩方。。若唯限加行得者。從上三沙門果退。住預流果之時。何不通餘緣得哉。是以。婆沙論中。得四沙門果。通餘緣得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由加行故得。非由餘緣之類中。出道類智。而道類智。既預流果體也。明知。得預流果。唯限加行得云事如何。 答。得預流果不限加行得。可通餘緣得。退等之時。所得善法。名餘緣得故也。故婆沙論云。或由餘緣故得者。顯退等時所得諸善而從上三沙門果退。住預流果之時。得預流果。尤可由餘緣得也。故見婆沙論文。由加行故得。亦由餘緣之類中。舉四沙門果。任此等文理。得預流果。不限加行得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唯加行得之類中。出道類智之文者。就初得道類智論之也。婆沙論一段文意。就全不成而得。論加行得餘緣得之義。而聖者證預流果之後。必成就道類智故。由全不成而得。後時得道類智之義無之故。就初得道類智。唯加行得之類中出之也。若非全不成而得。由後時退得之義論之者。道類智亦可通餘緣得。從上三沙門果退。住預流果之時。可還得道類智故也。故見婆沙論文。出從上沙門果退。住預流果時。有得同類因不得彼因等四句不同之中云。得同類因不得彼因者。謂爾時得過去初剎那道類智。而不得彼因。以不得見道故道類智亦有退得云事。此文尤分明也。 問。依身在色界。可起不還果道無漏耶。 答。不起不還果道無漏也兩方若起不還果道無漏者。今論中。述三依欲後。三依身在色界。不起不還果道無漏若依之爾者不還果道無漏。既亙色界六地。依身在色界。何不起之哉。何況果道相續之旨。出婆沙論說。若不還果道無漏相續者。依身在色界。寧不起之哉。加之見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文。述有學聖者。生無色界。成就過去五地大種所造無漏色云謂具依欲界四靜慮身。於第三果或第四向諸無漏道。已起已滅。從彼命終。生無色界如此文者。依身在色界。可起不還果道無漏如何。 答。依身唯在欲界。證不還果故。依身在色界。不起不還果道無漏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故今論中。明得四沙門果依身云。前三但依欲界身得光法師釋此文云。於四果中。前三但依欲界身得寶法師釋此文云。明前三果唯依欲界九依身得。謂六欲天。及三人下正理顯宗兩論之中。同述此旨。任此等文理。依身在色界。不起不還果道無漏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不還果道無漏。亙色界六地云難者。不還果道無漏雖有色界七地。依身在色界。不入見道故。全不起不還果道。無漏也。次於婆沙論果道相續云文者。得果之後果道無漏相續現起故。雖有果道相續之義。果道無漏現起畢。起餘有漏心等之後。亦不起果道無漏。故依身任色界。不起不還果道無漏也。次於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文者。依欲界身。起第三果。或第四向。諸無漏道。依四靜慮身。起第四向諸無漏道。故合論之。云謂具依欲界四靜慮身。於第三果或第四身諸無漏道。已起已滅也。非云依四靜慮身。於第三果諸無漏道。有已起已滅之義。故全非相違。 尋云。婆沙論何文。述果道相續之旨哉。 答。見婆沙論文。明從上沙門果退。住預流果一剎那頃。有得同類因。不得彼因第四句不同之中。出得同類因然得彼因之句云。謂爾時得過去。除初剎那。諸餘剎那相續預流果果道相續之旨。此文甚分明也。 又尋云。起後果向道之後。起前果道無漏之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故婆沙論云。問若八實體。唯有五者。云何建立此八種名。答依道現行。故立八種。諸預流者。乃至未起勝彼果道。彼預流果。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於一來向。未得未在身。未成就。未現在前。名預流果。非一來向。若起勝彼果道現在前。彼一來向。得而不在身。成就亦現在前。於預流果。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名一來向。非預流果(文以一來果。望不還向。以不還果。望阿羅漢向。論此義門。准之可思)起後果向道之後不起前果道無漏云事。此文亦炳然也。 俱舍論本義抄卷第二十四卷抄下 俱舍論第二十五卷抄       問題 問。一道所成思法種姓阿羅漢。退住學位時。必退思法種姓歟。 問。經部宗意。以有漏道可證中間二果耶。 問。經部宗意。引何經說證不退阿羅漢果義耶。 問。論中。述經部宗意云。故於所得現法樂住。有退無退故名退不退法。如是思等。如理應思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解意。如何釋之耶。 問。可有本來第六種姓類耶。 問。喬底迦阿羅漢退法種姓人歟。 問。經部宗意。喬底迦阿羅漢。六返退失者。在無學位退之歟。 問。麟喻獨覺。順解脫分位。可轉向餘乘耶。 問。論中。引契經說云。所得不動心解脫。身作證我決定說無因緣從此退爾者。不動心解脫。可有受用退耶。 問。以不動心解脫。對無生智相應。可有四句不同耶。 問。如來可有未曾得功德耶。 問。修不淨觀。修持息念。入聖道者。俱可有退失耶。 問。於六欲天。初入聖道者。必可利根耶。 問。時解脫阿羅漢。退住學位後。未還得無學果前。修練根作見至類可有耶。 問。一來果聖者。起欲界上上品煩惱退時。必可與預流勝果道得俱起耶。 問。有漏道證不還果聖者。證阿羅漢果後。唯起無色界煩惱。退阿羅漢果義可有耶。 問。無學聖者。修練根無間道。可通曾得道耶。 問。婆沙論中。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者。違識身足論文爾者。違何文耶。 問。無學聖者。修練根時。用九無間九解脫道有何故耶。 問。有學練根解脫道位。可修有漏法耶。 問。光法師意。相應行地。修練根時。可斷無知耶。 問。以生得善。可為六種姓體耶。 問。光法師意。定障根障體。可通善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故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見惑所發爾者。可^8□三界見惑所發無知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無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修惑所發爾者。可^8□三界修惑所發無知耶。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中。明無學練根云。雖八解脫漸得勝根爾者。今此勝根者。指後種姓根耶。 問。光法師意。於天中不修練根故。如何釋之耶。 問。斷下三無色煩惱聖者。修練根時。捨下三無色無漏爾者。今此人還退練根所得勝種姓時。可得先所捨下三無色無漏耶。 問。正理論意。超越證不還果聖者。可修練根耶。 問。已離色染倍勝解。依下地修練根。無間道位可修上地無漏耶。 問。退位可得未曾得無漏道耶。 問。有學聖者。修練根時。可斷未得地根障無知耶。 問。無學位。不捨未曾捨無知義可有耶。 問。聲聞阿羅漢。可有九根不同耶。 問。雜心論意。七種聲聞中。可有本得不動耶。 問。論中明隨信行聖者云。離染故成七十三爾者。今此七十三人者。就各別人論之歟。 問。思法種姓聖者。作俱解脫後。起非想地煩惱時必可捨滅盡定耶。 問。分離非想地染者起滅盡定後。起彼煩惱退時。必可退滅盡定耶。 問。退法種姓阿羅漢果聖者。不起煩惱。退滅盡定義可有耶。 問。正理論意。不動法阿羅漢果聖者。可退所得功德耶。 問。用樂遲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可^8□學無學聖者耶。 問。可有用苦遲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類耶。 問。欲界善心。現在前位。得通行義可有耶。 問。已離色染不還果聖者。起色界煩惱退時。得通行義可有耶。 問。到究竟聲聞。入見道時。唯可依苦通行耶。 問。樂通行中。伺相應非隨尋轉心所。唯限尋歟。 問。未知當知根。及喜覺支通相應根。二十二根中八根歟。 問。婆沙論中。明三十七菩提分法實體。舉三師異說。爾者寶法師意。以何說同今論耶。 問。寶法師意。以四聖種。不立覺支。有何故耶。 問。雜心論意。無色界心。望欲界時。可有厭患對治耶。 問。論文云。有餘師說。神即是定爾者。論主意。可許此義耶。 問。論文云。有餘師說。神即是定。足謂欲等爾者。正理論意。今此足謂欲等者。指欲勸心觀歟。 問。今論意。八聖道支。可通有漏耶。 問。七覺支可通有漏耶。 問。光法師意。部行獨覺所得。有為無漏法。僧寶攝歟。 問。論文云。然所信法。略有二種爾者。寶法師意以四諦如何分別總別二法耶。 問。光法師意。在家聖人所得。有為無漏法僧寶攝歟。 問。光法師意。麟喻獨覺。可有理和義耶。 問。十無學支捨緣中。可有得果捨耶。 問。有宗意斷離滅三界。其體可同耶。 俱舍論第二十五卷抄 問。一道所成思法種姓阿羅漢。退住學位時。必退思法種姓歟。進云。論中。必退思法種姓釋也。付之。果退姓退。其義既異。設雖退阿羅漢果。何隨可退思法種姓哉。 答。一道所成思法種姓阿羅漢者。退法種姓人。證阿羅漢果之後。修練根作思法種姓之類也。而今此人。起煩惱退阿羅漢果。還住學位之時。不退思法種姓者。先在學位。為退法種姓。還退住學位之時。為思法種姓者。是勝進非退故。付應是進非退之過。必退思法種姓云也。故今論云。思法等四。退住學位。還住學位。還住退非餘。若異此者。得勝種姓故。應是進非退光法師釋此文云。思法等四。退住學位時。還住前退姓非餘思等四。若異此者。先時學位。是退種姓。今退住學思等四姓。得勝種姓故。應是進非退。 問。經部宗意。以有漏道。可證中間二果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一來不還世俗道得。亦容有退付之。經部宗意。不許有漏道斷惑之義。何以有漏道。可證中間二果哉。是以。見成實論文云。世俗道中。無斷結故如何。 答。見論文云。經部師說。從阿羅漢。亦無退義。彼說應理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部宗說。預流阿羅漢。唯聖惠斷。必無有退。一來不還。世俗道得。亦容有退。無漏道斷。亦不退也。故正理六十八云。然經主意。作如是言。阿羅漢果。亦無有退。一來不還世俗道得。容有退義圓暉法師釋云。依經部宗預流羅漢。必無退果。聖道證故。中間二果。許有漏道證故。容有退也。若超越三二果。亦無有退任此等定判。經部宗意。以有漏道證中間二果云事。甚分明也。但於經部宗意。不許有漏道斷惑之義云。難者有漏道雖非實斷惑道。伏煩惱故。可證中間二果也。故慈恩大師宗輪論述記。釋非離聖道有蘊永滅之論文云。有漏六行。不能斷煩惱。但名伏故加之今論餘處中。述經部宗義云。或世間道損所依中煩惱種子。亦名為斷光法師釋此文云。若世間道損伏斷故名斷泰法師釋此文云。或凡夫用世間六行等智道。指伏所依身中煩惱種子。無近生或功德。亦名為斷此等解釋。經部宗意。許以有漏道伏煩惱之義故以伏惑道。可證中間二果也。次於成實論。世俗道中。無斷結故之文者。以有漏道。雖伏煩惱現行。不斷煩惱種子。故云爾歟。 重難云。伏惑道不斷煩惱種子者。證中間二果云事。其疑猶難體哉。 答。伏彼煩惱。可得其果體無漏故。以有漏道。可證中間二果也。若不拔其煩惱根者。可退其果故。後以無漏道。正斷其煩惱種子之後。可證阿羅漢果也。 問。經部宗意。引何經說。證不退阿羅漢果義耶。進云。論中。引不動心解脫無退之經文。證此義也。付之。今所引經文。說不動法阿羅漢不退所得果之旨。若爾者。有宗意。亦許此義。何引此經文。證一切阿羅漢不退所得果之義哉。答。論中。依經部宗意。成不退阿羅漢果之義云。經言不動心解脫身作證我定說無因緣從此退故經部宗意。存一切阿羅漢不退無漏定之義。故不動心解脫之稱。^8□六種姓也。所謂依不為惑動之義立不動心解脫之名。故利鈍阿羅漢同名不動心解脫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不動即是阿羅漢果。故知不退但於疑難之趣者。是有宗得彼經文意之旨也。有部經部之所存。其義自本異也。何混難之哉。 問。論中述經部宗意云。故於所得現法樂住有退無退故。名退不退法。如是思等。如理應思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解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有退名第一退法。無退名第六不退法。思等四種。如理應思付之。作多解釋。為顯義道不同也。而今此第二解意。全無異初釋。有何差異。為別解釋哉。 答。第二解意。略其言故。義勢頗不分明。但按一段解釋旨趣。於故於所得現法樂住。有退無退故。名退不退法之文。無作三釋。於如是思等。如理應思之文。作三釋也。所謂初釋。云有退故名思法。無退故名第六不退法。如是乃至。有退故名堪達法。無退故名第六不退法。以思等四種種姓。對第六不退法。釋之也。第三釋。云有思名第二思法。無思名不思法。即是第六。如是乃至。有堪達名第五堪達法。無堪達名不堪達。即是第六。是亦以思等四種種法姓。對第六不退法釋之也。第二釋。云又解有退名第一退法。無退名第六不退法。思等四種。如理應思。然皆容退現法樂住。異此前後釋。不對第六不退法。只就思等四種種姓。如有退名退法。有思名思法。有護名護法。有安住名安住法。有堪達名堪達法。如理應思。皆是容退現法樂住(為言)然皆容退現法樂住之釋。此旨炳然也。 問。可有未來第六種姓類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異生位種未定也。何可有本來第六種姓類哉。是以。寶法師餘處解釋中。述未遇緣前利鈍不定。無此類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非練根得。名為不退豈非本來第六種姓類哉加之。披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七十一)云。第一入胎。是此前菩薩。許僧祇以前菩薩。或(百七十九)明得無諍定阿羅漢。云先是菩薩種姓。談順解脫分以前菩薩。是定可本來第六種姓類如何。 答。異生位。種姓未定故。不可有本來第六種姓類。故見寶法師餘處解釋云。一切眾生。法爾身中。具六種姓。遇緣不同。成利鈍性。未遇緣前。利鈍不定非是法爾。何理相違此釋意云。一切眾生。本來具六種姓故。利鈍雖不定。遇順解脫分等緣。成利成鈍。其類異也。未遇緣前。利鈍不定。故無本來第六種姓類。又不可有本來前五種姓類(為言)但於今論。非練根得名為不退之文者。非無學位始得不動故云爾也。全非云有本來第六種姓類。次。於婆沙論二處之文者。順解脫分以前。具六種姓故。利鈍雖不定。心具慈悲專順菩薩種姓之類。且立菩薩種姓名也。何以之可定第六種姓哉。 問。喬底迦阿羅漢。退法種姓人歟。答。退法種姓人也。兩方。若退法種姓人者。既以刀自害。定知。思法種姓人云事。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所引契經文。說喬底迦阿羅漢相云。六返退失阿羅漢果豈非退法種姓入哉。 答。婆沙論(六十二)中。明此事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彼是退法故任婆沙論評家義。喬底迦阿羅漢。可之退法種姓人也。但於既以刀自害。定知。思法種姓人云難者。是即婆沙論問答也。評家意答此問云。彼厭退故。以刀自害。若先不退而自害者。乃是思法此文意云思法種姓阿羅漢果聖者。懼退失思自害者。先未退阿羅漢果。懼退失思自害也。喬底迦阿羅漢。先退阿羅漢果畢。懼重還自害者。是退法種姓人也(為言)。 問。經部宗意。喬底迦阿羅漢。六返退失者。在無學位退之歟。進云。論中。昔在學位退失釋也。付之。經部宗意。許阿羅漢果聖者。退現法樂住也。有何證據釋在學位退失哉。 答。見婆沙論文云。契經中說。有阿羅漢。名喬底迦。是時愛心解脫。彼六返退失阿羅漢果已第七返還得阿羅漢果時。恐復退失。以刀自害。經部宗意。存不退阿羅漢果云義故。會通此經文之時。若於無學位。六返退失現法樂住已。云六返退失阿羅漢果已。令會通者。豈此經云第七返還得阿羅漢果哉。設雖六返退失現法樂住。不可退失阿羅漢果故。不可云第七返還得阿羅漢果而此經既云第七返還得阿羅漢果。故知。六返退失者。昔在學位。耽味時解脫有漏定。六返退已。深自厭責欲執刀自害之時。由於身命無所戀惜。至第七返臨命終時。得阿羅漢果云。還得阿羅漢果會也。 重難云。經部宗意。會今經文之旨。猶不可然。喬底迦先未得阿羅漢果者。何云第七返還得阿羅漢果哉得之字。尤所難思也。答。 問。麟喻獨覺。順解脫分位。可轉向餘乘耶。 答。可轉向餘乘也。兩方。若轉向餘乘者。麟喻獨覺者。最上利根人也。順解脫分位。更不可轉向餘乘。是以。順決擇分位。無轉向餘乘。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麟喻獨覺。順解脫分位。可轉向餘乘如何。 答。見婆沙論文云。轉獨覺種姓。順解脫分。起聲聞及佛種姓。順解脫分。若起佛種姓順解脫分已。則不可轉。極猛利故(文光法師當卷取意引此文)任此文。麟喻獨覺。順解脫分位。轉向餘乘。佛種姓人順解脫分位。不轉向餘乘云事。甚分明也。但於麟喻獨覺者。最上利根人云難者。麟喻獨覺者。實雖最上利根人也。其根不及佛種姓人順解脫分。其位是淺。故轉向餘乘也。次於順決擇分位。無轉向餘乘云例難者。今論餘處(二十三)中。本頌結麟角佛無轉。一座成覺故。長行述麟角佛言。顯麟角喻及無上覺□等善根。□無移向餘乘義。皆以第四靜慮為依。一座便成自乘覺故。麟喻獨覺。從□善根。一座成覺故。順決擇分位。無轉向餘乘之義也。 此論義者。去建曆元年。俱舍二十四五卷三十講。乘信問圓聽之論義也。古來之間。未見聞此疑。問者旨趣。暗雖不存知。乘信者。為碩德。疑問所志。定有深由歟。可思之。 問。論中引契經說云。所得不動心解脫。身作證我決定說無因緣從此退爾者。不動心解脫。可有受用退耶。答。可有受用退也。兩方。若無受用退者。不動心解脫。無有一切時現在前之義。何無受用退哉是以。論中。現法樂住有受用退判。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文。不動心解脫無受用退如何。 答。不動心解脫。無有一切時現在前之義故可有受用退也。故婆沙論(六十一)云。若此經說。受用退者。不動心解脫亦應有退。非一切時現在前故但於婆沙論。不動心解脫。無受用退云文者。婆沙論(六十一)中。釋契經。不動心解脫無退。現法樂住有退云文。舉多異說。如云不動心解脫。以成就為勝。若得彼法。更無所作故。雖不現前。而不說為退。四增上心。現法樂住。以現行為勝。不現前者。便說為退。有作是說。此契經中。說未至定。名不動心解脫說根本靜慮。名增上心。現法樂住。世尊多起未至定同在前。非根本靜慮等也。已下有五異說可見之。 問。以不動心解脫。對無生智相應。可有四句不同耶。答。發智論中。無四句不同。兩方。若有四句不同者。發智論中。不具四句不同若依之爾者。以時愛心解脫。對盡智相應有四句不同。相例可同如何。 答。勘發智論文。云諸無生智相應。皆不動心解脫。有不動心解脫。非無生智相應。謂不動法阿羅漢盡智。或無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常勝解。四句之中。無無生智相應非不動心解脫之句也。故婆沙論(百二)中。釋此文云。不動心解脫。對無生智相應。作順後句但於以時愛心解脫對盡智相應有四句不同云難者。盡智相應非時愛心解脫者。謂不動法阿羅漢。盡智相應心勝解。已勝解。常勝解故。以時愛心解脫。對盡智相應。有四句不同也。故婆沙論云。此中時愛心解脫。對盡智相應有四句。 重難云。以無生智相應除勝解餘心所。可為無生智相應非不動心解脫之句體。何云無此句哉。 答。見今一段廢立。以時愛心解脫。不動心解脫體。對盡智無生智相應。作四句故。不出勝解之外餘心所也。故盡智相應非時愛心解脫之句體。唯出不動法阿羅漢盡智相應勝解心所。不舉時解脫阿羅漢盡智相應除勝解餘心所也。 問。如來可有未曾得功德耶。答。無未曾得功德也。兩方。若有未曾得功德者。今論中。述世尊唯有一受用退。如來無未得退定。若有未曾得功德者。何無未得退哉。若依之樂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云佛。亦於道得修習修。俱不盡故。或述如來無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俱非他心智現所取境。任此等文。如來有未曾得功德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如來無未得退者。諸論一同之說。故無未曾得功德云事。必然也。何況。見今論餘處文云。佛無一德由加行得暫起欲樂。現在前時。一切圓德。隨樂而起。故佛眾德。皆離染得披正理論餘處(七十四)說云。若曾得現前。能修未來者。則薄伽梵。得盡智時。應未具修一切功德。為具證得。應更進修。便同二乘。功德不滿加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云世尊現起初盡智時。已具得修一切功德。今若更修前應未得。若爾。前位功德未滿。初成佛時。應非究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或(百六十三)云若已得法現在前。復能修未來者。則佛般涅槃時。現起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爾時亦應更修未來。如此則盡智時。應不具得一切功德。云何得名所作究竟或(百八十八)說佛得盡智時。得邊際云。依成就故。可言得邊際任此等文。如來無未曾得功德云事。更不可異求之。如來無未曾得功德云事。更不可異求之。但於婆沙論。佛亦於道。得修習修。俱不盡故之文者。望二乘道云。爾也。婆沙抄中。釋旨如此。次於婆沙論如來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非他心智現所取境之文者。如來初盡智現在前位。得一切有漏無漏功德盡故。如來所得功德。一切皆是曾所得法。理實雖無未曾得類。如盡智所修有漏功德。其體殊勝。不似學位所得修習修有漏功德。故立未曾得名也。准光法師餘處(二十六)得勝曾得故。亦名未曾得之釋。可思之也。 重難云。光法師餘處第二釋意。不云得勝曾得故。亦名未曾得。若依此釋意之時。如何可會婆沙論今文哉。 答。彼第二釋意。乍名曾得修之(為言)更非遮得勝曾得故亦名曾得之義邊。全無相違也。 尋云。未得退者。名自種姓功德未得之歟。為當指勝姓功德歟。 答。自種姓功德未得之。名未得退。亦指勝種姓功德。名未得退也。 疑云。婆沙論中。釋佛無未得退。云無未得退。住諸有情最勝根故。釋獨覺有未得退。云未得退者。未得諸佛最勝根故。釋聲聞乘中。不時解脫。有未得退。云未得退者。未得諸佛獨覺根故。釋時解脫有未得退。云未得退者。未得三乘不退根故今論文釋利根阿羅漢獨覺有未得退。云亦於勝已殊勝功德。猶未得故光法師釋此文云。亦於勝已不共佛法殊勝功德。猶未得故准此等釋思之。指勝種姓功德。名未得退也。自種姓未得之名未得退云事。何處哉。 答。自種姓功德未得之。可名未得退云事。道理必然也。故正理論(七十)云。除佛世尊。餘不動法。具有未得。及受用退。謂於殊勝無諍定等。應得功德未能得故。有未得退此文意。自種姓應得功德未得之名未得退加之光法師餘處(二十三)所引正理論(六十一)中釋天授退頂云。由彼曾起近頂善根。依未得退密作是說婆沙論(六十一)中。述此義云。謂彼已起□善根不久當起頂善根。中間貪著勝名利故。於頂善根。有未得退自種姓功德未得之名未得退云事。此等之文。亦炳然也。但於婆沙。俱舍兩論之文。并光法師釋者。且出未得退之本云爾也。更非遮自種姓功德未得之名未得退之義也。 問。修不淨觀。修持息念。入聖道者。俱可有退失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修不淨觀入聖道者。容有退失。修持息念。入聖道者。必無退失付之。設雖修不淨觀入聖道者。何必可有退失哉。彼麟喻獨覺。及佛。依第四靜慮一生成覺。豈非修不淨觀入聖道哉。 答。修不淨觀修持息念入聖道者。其類萬差也。何可定修不淨觀。入聖道者。有退失。修持息念。入聖道者。無退失哉。是以。見今論餘處(二十三)文。明麟角及佛。依第四靜慮一座成覺云。有餘師說。從不淨觀不起于座。乃至菩提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如是說者。菩薩所有殊勝善根。謂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皆是生中依第四靜慮。一座引起。尚非此生餘位。何況前生。麟角喻是獨覺亦爾明知。修不淨觀入聖道者。不必入有退失云事。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不淨觀治貪。以無貪為體。持息念治尋。以慧為體。故以之一往相配有退無退許也。故正理論中。述修不淨觀入聖道者。容有退失。修持息念。入聖道者。必無退失畢云。尊重止觀。無貪癡增。如次應知有退無退婆沙論(六十二)云。有無貪增上。有無癡增上。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此等之文。皆是一往決判也。全非性相而所定歟。以實而言。俱可通退失不退失也。 問。於六欲天。初入聖道者。必可利根耶。 答。正義家意。不必利根也。兩方。若必利根者。設雖於六欲天初入聖道者。何必可利根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六十二)文云。六欲天中。初入聖道。得聖果者。皆是利根如何。 答。云此事正理婆沙兩論之中。有二師說也。故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云。。六欲天處得聖果者。有說。利根故。無有退。以有勝智。能制伏心。令背妙境。入聖道故。有說退者。由闕資緣。或所依身。不平等故。六欲天處。二事□無。雖有鈍根隨信行姓生彼得聖。亦無退理顯宗論(三十三)說。全亦同之。准正理論二說。思婆沙論意。答欲天中。何故無退之問。云無退具故者。當正理論有說退者。由闕資緣等之行二師說也。云六欲天中。初入聖道得聖果者。皆是利根。諸利根者。以不退故者。當正理論有說利根故。無有退等之初師說也。但今此二師說中。六欲天中。有隨信行云說。可為正義。今論。并正理(七十)顯宗(三十三)兩論中。述隨信行數云。若根姓道。離染依身。相乘合成一億四萬七千八百二十五種者。一同之說。無異義故也。 問。時解脫阿羅漢。退住學位後。未還得無學果前。修練根作見至類可有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論中述從果退中間。不命終故。云退已須臾。必還得故既云須臾還得。更不可有修練根之義哉。若依之爾者。聖者意樂非一准。何無此類哉。是以。論文雖判一切從果退必得。不命終。全不云不修練根哉。 答。時解脫阿羅漢退位。住學位之後。未還得無學果之前。修練根作見至之義可有也。故婆沙論(六十七)中。引識身足論云。謂時解脫阿羅漢。退阿羅漢果。作信解勝。彼練作見至已。還得阿羅漢果加之。見光法師餘處解釋。或述見修無學三道展轉互為同類因云。或從無學退至學位。轉根亦與已起利修道為因或(十七)明無學業以學法為等流果云。或時解脫退已。轉根為見至。以過去鈍。無學道為同類因學。見至為等流果任此等定判。時 解脫阿羅漢退住學位之後。未還得無學果之前。修練根作見至云事。分明也。但於今論。退已須臾必還得故之文者。於果位者。聖者專所欣求故。雖退彼果。還得之思甚深。多分須臾還得故云爾也。更非遮少分修練根作見至之類也。 重難云。婆沙論(六十二)中。答諸已退者。住經幾時之問。或云住經少時。乃至未覺。或云退者不定。不自在故之異說有之。其中退者不定。不自在故之師意。云或經久時。方得本果。謂以欲界果聞思慧力。引起修慧聖道。現前轉信勝解。成見至根。然後復起阿羅漢果。故彼退已遲速不定。許時解脫阿羅漢退住學位之後。未還得無學果之前。修練根作見至之義。住經少時乃至未覺之初意。無許此義。而今論退已須臾必還得故之文。當婆沙論。住經少時乃至未覺之初意。故明知。今論意。不許此義也(是一)次。勘婆沙論(三十二)文云。信勝解者。若決定依信勝解道。得無學果。於見至道得非擇滅此文無諍。不許時解脫阿羅漢退住學位。修練根作見至之義(見是二)。 答。今論退已須臾必還得故之文。從多分說。故少分亦許退果之後。經多時類。故今論意。可同婆沙論。有作是說。退者不定。不自在故之說也。故許時解脫阿羅漢退住學位修練根作見至之義。更無相違也。 次。於婆沙論。信勝解者。得無學果。於見至道得非擇滅云文者。既云若決定依信勝解道得無學果故。且據一類。云於見至道得非擇滅也。非云信勝解者。得無學果。一切皆於見至道得非擇滅。故亦無所背也。 問。一來果聖者。起欲界上上品退時。必可與預流勝果道得俱起耶。答。不必俱起也。兩方。若必俱起者。設雖一來果聖者。起欲界上上品煩惱退時。何必與彼勝果道得俱起哉。是以。不還果聖者。起欲界上上品煩惱退時不必與預流勝果道得俱起。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一來果聖者。起欲界上上品煩惱退時。必與預流勝果道得俱起如何。 答。見婆沙論(百五十九)文云。謂諸聖者。已離欲染○若起中下乃至上中五品纏退時。彼心預流果。及勝果道。并善惡作憂根俱生品四蘊諸得俱起。若起上上品纏退時。猶能護加行者。彼心亦與如前善得俱起。其有不能護加行者。除預流勝果道。彼心與餘如前善得俱起准此文思之。一來果聖者。起欲界上上品煩惱退時。能護加行者。彼心與預流果。及預流勝果道得俱起。不護加行者。唯與預流果得俱起。不與預流勝果道俱起可云也。但於難中被出婆沙論說者。全以非疑。正被為疑之說者。婆沙論(百五十九)若一來者。前六品纏。隨起何退。除善惡作憂根俱生品得。彼心隨其所應。與餘如前善得俱起之文歟。若爾。此文既置隨其所應之言。故知。一來果聖者。若起欲界中下乃至上中五品煩惱退時。彼心與預流果。及預流勝果道得俱起。若起欲界上上品煩惱退時。能護加行者。彼心與預流果。及預流勝果道得俱起。不護加行者。唯與預流果得俱起。不與預流勝果道得俱起(為言)恐繁重故。置隨其所應之言。讓上之文。惡得意為疑。甚不可然事歟。 護加行不護加行事。婆沙論第百五十九。并第百六十卷中。處處有之可見之。 問。有漏道證不還果聖者。證阿羅漢果後。唯起無色界煩惱退阿羅漢果義可有耶。 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既許起無色界煩惱退。何可定不起色界煩惱退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無漏道證不還果聖者。證阿羅漢果之後。唯起無色界煩惱。退阿羅漢果之義可有相例可同如何。 答。以性相案此事。有漏道證不還果聖者。證阿羅漢果之後。唯起無色界煩惱。退阿羅漢果之義。不可有也。但於無漏道證例難者。凡位已斷欲色界煩惱入見道。證不還果之人。證阿羅漢果之後。不可有起色界煩惱退阿羅漢果之義。入聖之後。必起凡位所斷色界煩惱。能治勝果道故。世出世道所成堅故。永不退起之也。准今論餘處(二十三)由此先離三靜慮染後。依下地入見道者。彼果已。於現生中。必能引生後勝果道之文可思之。故今此人。唯起無色界煩惱。可退阿羅漢果也。 重難云。有漏道證不還果聖者之中。未至地心無間起第二靜慮近分地心。斷初靜慮煩惱。第二靜慮近分地心無間起第三靜慮近分地心。斷第二靜慮煩惱。第三靜慮近分地心無間起第四靜慮近分地心。斷第三靜慮煩惱。第四靜慮近分地心無間起空無邊處近分地心。斷第四靜慮煩惱。都不起四靜慮根本地心。證阿羅漢果之人。唯起無色界煩惱。可退彼果也婆沙論文(六十一)中。述不起彼地根本定前。不起彼地煩惱退之旨故也。 答。上下地近分地心。互不相生故。無此義也。 上下地近分地。互不相生云事。俱舍論第二十五卷。同學抄。并第二十八卷明思抄中。委記錄之可引見也。 問。無學聖者。修練根無間道。可通曾得道耶。答。不可通曾得道也。兩方。若通曾得道者。披婆沙。正理。兩論所說。不通曾得道若依之爾者。識身足論中。出現在無學心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句云。謂時解脫阿羅漢住得不動無間道中(云云)無學練根無間道。既有已了別義。豈非通曾得道哉。 答。有學無學聖者。修練根無間解說二道。唯限未曾得道。不通曾得道也。故婆沙論(六十八)中明有學練根云。彼加行道。或是曾得。或未曾得。無間解脫道。俱唯未曾得近無學練根云。彼加行道。或是曾得。或未曾得。九無間道。九解脫道。唯未曾得正理論(七十)云。學無學位。修練根時。加行皆通曾未曾得無間解脫。唯是未曾顯宗論說。全亦同之。任是等論說。練根無間道。不通曾得道云事。分明也。但於識身足論文者。時解脫聖者。修練根作不動。第九無間道位。成就前八無間道故。云已了別。今現起故。云今了別。不可當成就故。云非當了別也。重意云。第九無間道。現在前位。前八無間道。實雖落謝過去。同是一種無間道故。九無間道。合見現在無學心之時。第九無間道。唯未曾得故。雖無已了別義。前八無間道。已成就故。指之云現在無學心已了別也。非謂現在第九無間道。是已了別。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識身足論文。於現在無學心有三句中。出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句云。謂時解脫阿羅漢住得不動無間道中也。第九無間道。現在前位。前八無間道。是過去無學心也。何現在無學心中取之哉(是一)。 何況。見識身足論。次上文。出現在無學心。非已了別。今了別。非當了別句云。謂先不退阿羅漢果。住阿羅漢果。無間道中。得阿羅漢果。從阿羅漢果定不當退此文意。先不退者。金剛喻定位。為現在學心非已了別句。若如今義者。金剛喻定位。成就八無間道故。可為現在學心已了別句也(是二)如何。 答。無學練根九無間道。同一種類無間道故。現在第九無間道。雖無已了別義。以前八無間道攝屬現在。為現在無學心已了別句也。 但於現在學心例難者。金剛喻定。一切道中。獨得金剛名。勝諸道故。金剛喻定位。以前八無間。不為一種類現在學心也。故今論中。云上界修惑中。斷初定一品。至有頂八品。皆阿羅漢向。第九無間道。名金剛喻定。以金剛喻定。別舉之也。故金剛喻定。現在前位。成就前八種無間道。不為現在學心已了別句也。 重難云。無學練根。皆於應果者。光法師解釋也。無學練根根第九無間道。可道同金剛喻定。何有不同哉。 答。得金剛喻定稱。獨在斷非想地煩惱第九無間道。故無學練根第九無間道。理實異之也。但無學練根。皆於應果者。道數等同故。就大旨云爾也。 問。婆沙論中。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者。違識身足論文爾者。違何文耶。進云。婆沙論云。如彼說有過去無學心。是已了非今了。非當了。謂時解脫阿羅漢退阿羅漢果。作信解解。彼練根作見至已。還得阿羅漢果付之。依婆沙論所引。見識身足論(十二)文。出過去無學心。已了別。非今了別。非當了別之句。述謂時解脫阿羅漢果。入不動。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之時。有此義云也。何違彼論現文。引判退住有學位轉根之類哉。 答。見婆沙論文。標如彼說引之。明知。識身足論梵本。有此文云事。但於現行之本者。譯者略之歟。何況。過去學心已了別非今了別。非當了別之義。有學練根。作見至位。雖容有此義。論中出此句云。謂阿羅漢從阿羅漢果。定不當退准彼思之。過去無學心。已了別。非今了別。非當了別之義。無學練根作不時解脫位。雖容有此義。舉退住有學。練根作見至後。還得阿羅漢果之類。尤順一段施設也。加之。有餘師。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云說意。雖會處處違文。述彼作是答。我不能通識身論文。極明了故。無會識身足論說。識身足論中。若無此文者。豈不會之哉。識身論文。極明了故之言。彼論中。正有此文云事炳然也。 問。無學聖者。修練根時。用九無間九解脫道。有何故耶。進云。論中云久習故也。 付之。有學練根。世出世二道所成也。尤可有久習義。何不用九無間九解脫道哉。何況。退法種姓。無學聖者。修練根作思法。重修練根。作護法之時。彼思法種姓。是一道所成。無有久習義。不可用九無間九解脫道哉。 答。論中釋久習義云。彼鈍根姓。由久串習。非少功力可能令轉。學無學道。所成堅故文意云。證得聖果。種姓決定之後。障根無知。久障勝種姓。鈍根種姓。及串習難轉故。用九無間九解脫道(為言)但於有學練根例難者。光法師會此難云。無學練根。皆於應果。有學練根。皆於初果。又於無學。二聖所成。學乃一凡。不可為例文意云。有學練根。雖世出世二道所成。凡位種姓。是未決定。不同聖位種姓。學無學道二聖所成。及串習故。用一無間一解脫道云也。次。於無學重練根時。所捨種姓。無久習義云難者。退法種姓。無學聖者。修練根作思法。重修練根。作護法之時。彼思法種姓。雖一道所成。護法種姓之障。退法之時。成就之。思法之時。成就之故。此障是久習之源也。成就此障故。彼思法種姓。可有久習義也。 尋云。久習指鈍根種姓歟。為當云能障無知歟。 答。久習者。指鈍根種姓也。故論文。云彼鈍根姓由久串習。光法師。釋又於無學二習所成。學乃一凡。不可為例也。但久習能障無知故。鈍根種姓。有久聖義也。故尋久習之源。亦由能障無知。能障無知故。云久習之義邊可有歟。 問。有學練根解脫道位。可修有漏法耶。 答。不修有漏法也。兩方。若修有漏法者。見光法師解釋云。有學練根。皆於初果而得初果解脫道位。無修有漏法。有學練根解脫道其義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練根位得通果心云。謂轉根作見至不動時既云轉根作見至時。得通果心。明知。有學練根。解脫道位。修有漏法云事如何。 答。有學練根。解脫道位。如得初果解脫道故不修有漏法也。故正理論中。上云若有學位。修練根時。加行未來。亦能修二無間解脫未來所修。亦唯無漏。如得初果畢。下雖舉彼解脫道位。修有漏法。云有餘師說。遂歎初義。云前說為善婆沙論(百六十三)中。上舉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解脫道位。或云不修世俗道。或云修世俗道之二說畢。下述評家義。云如是說者。爾時唯修無漏道。以同見道得果故光法師餘處(二十六)釋有學練根。解脫道位不修世俗智見之論文云。解脫不修世俗智者。如十六解脫。故以學練根如得初果一解脫故解有餘師言解脫道位。亦修世俗之論文云。此非正義。俗智不能斷有頂見惑故任此等定判。正義家意。有學練根。解脫道位。不修有漏法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轉根作見至時。得通果心云文者。正理論中。會此文云。彼論但依得俱生說。如下地道。現在前時。上地化心。亦說為得。謂如已離三靜慮染。依初靜慮入見諦者。亦說彼得四定化心。然理不應。由下見道現在前故修上地法。彼文但依見道與彼得俱生說。此亦應然論家既會此文。末學何可劬勞哉。 重難云。見婆沙論一處(百五十九)文云。已離欲染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無漏加行道時。有說及解脫道時。彼心與隨所應靜慮果。欲界通果心品諸得俱起正理論中。引此文會之也。何云會第百三十五卷文哉。 答。婆沙論今文。既有二師說。第二師意。已離欲染。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解脫道時。靜慮果欲界通果心品諸得俱起者。有學練根解脫道位。修有漏法云不正義。一師說意也。正理論中。何可會之哉。第百三十五卷文。無有異說。明知。引之會也。 又尋云。正理論中云。如下地道現在前時。上地化心。亦說為得者。何處此文引為例證哉。 答。 問。光法師意。相應行地。修練根時。可斷無知耶。答。不斷無知也。兩方。若斷無知者。斷無知事。必可依無漏智力。相應行地。無起無漏智。何可斷無知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相應行地轉根相云。用多加行。引一無間一解脫道若不斷無智者。寧用無間解脫道哉。 答。相應行地。修練根時。不可斷無知。不染無知。是微細難斷法。以凡位智。輒不可斷之故也。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相應地中。諸轉根者。雖不捨劣。得勝品根。而得勝時。劣品種姓。不現行故。亦名為捨。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云。若聖位中。得勝種姓。必捨前劣。□等位中。修練根者。但得勝姓。劣姓不行。名為轉根。非捨劣得思此等文思。不捨劣品根。即不斷不染無知故也。若斷不染無知者。豈不捨劣品根哉。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者。彼雖非正斷不染無知。為伏彼無知。用一無間一解脫道也。 去四月下旬之候。於當寺八幡宮被行去年闕分俱舍論第二十四五卷三十講之時。宗成法師對樹恩法師。舉此疑問。其時難云。相應行地修練根時。不斷無知者。今此人至聖位之後。猶可成劣品種姓。根障無知歟。若爾。聖位豈可有此義哉。 次不捨劣品種姓者。聖位之後。思法種姓等人。可成退法種姓等歟。聖禪僧都其座云。退法種姓人。於相應行地。修練根。作思法種姓之後。欲入見道之時。世第一法位。可捨退法種姓攝根障無知也。如彼世第一法位。頓捨三界九地諸異生性也。餘位練根。准之可思。次聖位以後。無漏五蘊為種姓體。望之論六種姓差異故。雖成相應行地。為種姓體聞思等善。不可云成劣品種姓。聖位以後。以彼不為種姓體故也。 問。以生得善。可為六種姓體耶。答。不為六種姓體也。兩方。若為六種姓體者。修練根事。為得未得勝姓。也。而生得善自本成之。何可為六種姓體哉。若依之爾者。設雖生得善。何不為六種姓體哉。 答。以生得善。不可為六種姓體。其故六種姓者。利勝不起鈍。鈍劣不起利。而生得善。九品相望展轉為因。無有勝劣。如今論餘處。云生得善法。九品相望展轉為因。正理論餘處。述又生得善。亦有九品。一切相望展轉為因。容一一後皆現前故也。若爾。生得善。無有利鈍差別。何可為六種姓體哉。是以。寶法師餘處解釋中。判一切眾生。法爾身中。具六種姓。遇緣不同。成利鈍性。順解脫分位。利鈍性可定而順解脫分者。聞思所成善故。生得善非六種姓體之旨。文理旁炳然也。 問。光法師意。定障根障體。可通善耶。答。或唯限無覆無記。或通善云二意可有也。 兩方。若通善者。定障根障者。能障力強勝也。何可通善哉。是以。見正理論當卷(七十)之文。或云我所承稟。諸大論師咸言。練根皆為遮遣見修斷惑力所引發無覆無記無知現行。或述謂於所障諸解脫中。有劣無知無覆無記性。能障解脫。是解脫障體。依之光法師餘處引此文畢云。正理出解脫障體。及根障體。故言無記。今者總出一切不染無知體性。故亦通善正理論文。光法師釋。定障根障體。唯限無覆無記云事。分明也。 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一解釋。或釋不染無知通善故云。若唯無記。無色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在前。不成就故。應名為佛。以此而言。故亦通善准此釋思之。若定障根障體。唯限無覆無記者。生無色界慧解脫阿羅漢。及時解脫阿羅漢。異熟生心。不現前位。可有應名俱解脫。應名不時解脫過。不成就定障根障體故也。或(二十四)云。雜修靜慮。初二剎那。不染無知定障。成就得俱滅(取意文)若不通善者。何可云定障成就得俱滅哉。 答。光法師餘處一述不染無知通善之旨畢。會正理論今文。作二解釋。初釋云。正理出解脫障體及根障體。故言無記。今者總出一切不染無知體性。故亦通善依此釋意者。定障根障體。唯可限無覆無記也。但就此釋會應名俱解脫。應名不時解脫之例難者。述俱由得滅定無學聖者。得滅盡定名俱解脫。故正無色界慧解脫阿羅漢。異熟生心。不現前位。雖不成就定障。不得滅盡定故。不可名俱解脫云。後不時解脫利根阿羅漢。名不時解脫故。生無色界。時解脫聖者。異熟生心。不現前位。雖不成就根障非利根故。不可名不時解脫也。何況。世尊獨斷二無知。不成就之。二乘假無此義故。設雖暫時有二無知不成就義者。可付應名為佛過也。慧解脫阿羅漢有後作俱解脫之義。時解脫阿羅漢有後作不時解脫之義。故應名俱解脫。應名不時解脫過。不為痛也。次於光法師餘處。雜修靜慮初二剎那。不染無知定障。成就得俱滅云釋者。不染無知通通果無記。彼有三世得故。云定障成就得俱滅。更無相違也。第二釋云。或無知有二。一者是善。障法力劣。二者無記。障法力勝。婆沙正理。據勝而說。故言無記。今言通善。亦據劣明依此釋意者。定障根障體。可通善也。但就此釋。會定障根障者。能障力用強勝云難者。定障根障。不必障法力強勝。通障法力劣。有何所背哉。次於正理論二文者。任光法師婆沙正理據勝而說。故言無記之釋可會之也。 重難云。光法師初釋云。正理出解脫障體。及根障體。故言無記者。問意任正理論現文。定障根障體。無覆無記定置致難。故且隨雜旨。定障根障。無覆無記置。不染無知不限定障根障。餘不染無知通善故。非相違答行也。非謂云爾故定障根障體。唯限無覆無記。重意云。初釋意。且就定障根障之外。餘不染無知通善之旨釋成。第二釋意。還就定障根障體。亦通善云也。二釋各述邊邊義門。實不相違歟。何云初釋意。定障根障體。唯限無覆無記哉(是一)次。通果無記心者。是禪定所生果也。不染無知體。寧可取之哉。何況。不染無知。若通通果無記者。斷通果無記攝不染無知之時。可捨所依定。若爾。今論餘處。明定生心善法捨緣之時。何不舉此位哉(是二)。 答。疑難之趣。亦一義意也。非強不許之。然而初釋意。定障根障體。唯限無覆無記云義。專□正理論文。亦順光法師釋。故所存此義也。次。通果無記慧。雖禪定所生果。其性微劣。闇昧之類。故可為不染無知體也。故光法師餘處釋。不染無知體之段。雖破第二師意。不難不染無知通四無記之邊。述不染無知通善故之時。唯約無色無學異熟生心。不現前位。付應名為佛過。若不染無知。不通通果無記者。色界威儀心。無三世得故。依身色界無學聖者。異熟威儀二無記心。不現在前位。不成就不染無知。故亦可有應名為佛過。何唯約無色無學。付此過哉。明知。不染無知通通果無記云事。何況。寶法師餘處釋不染無知體通局云。不染無知。無覆無記劣慧為體。通四無記任此等解釋。不染無知通通果無記之旨。炳然也。但斷通果無記心攝不染無知之時。雖捨所依定。非全捨淨定。故定生善法捨緣之中。不舉之也。瘵光法師餘處(十五)離染非全。略而不論之釋可思之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故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見惑所發爾者。可^8□三界見惑所發無知耶。答。可^8□三界見惑所發無知也。兩方。若^8□三界見惑所發無知者。披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若有學位。修練根時。道數所修。如斷上界見道所斷如此文者。不^8□欲界見惑所發無知。若依之爾者。文無簡別之言。正為遮遣見惑所發。定知。可^8□三界見惑所發無知云事如何。 答。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故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見惑所發。有學練根位。正遮遣三界見惑所發無知。兼遮遣三界惑修所發無知(為言)云無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修惑所發。無學練根位。正遮遣三界修惑所發無知。兼遮遣三界見惑所發無知(為言)故引此文畢云。學位練根。雖亦能遣修惑所發。正為遮遣見惑所發故。一無間一解脫道。無學練根。雖亦能遣見惑所發。正為遮遣修所發故。九無間九解脫道明知。文故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見惑所發者。^8□三界見惑所發無知云事。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如斷上界見道所斷之文者。為顯與鄰得果時道相似之義。且如此云也。凡案光法師解釋前後。述有學練根相似見道之旨。有三界見惑。以三界見惑所發無知。為正遮遣。以三界修惑所發無知。為兼遮遺。當卷引正理論文。云故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見惑所發。餘處(二十六)解今論學位練根。諸無間道。四法類智隨應現修之文。云以學練根斷。障根無知。正是見惑所引發故。如斷見惑。四。法。類智。隨應現修。故學練根。如彼現起。未來修六。四諦。法。類。以見道中八無間道。不別標故。即顯此門也。或以上二界四諦所斷。見惑所發無知為正遮遣。以欲界見惑。及三界修惑所發無知。為兼遮遣。餘處(二十六)云或似見道斷非想地。四無間道。彼地見惑。非俗斷故。即述此門也。惑以非想地道諦所斷見惑所發無知。為正遮遣。以下八地見惑。并非想地苦集滅三諦所斷見惑。及三界修惑所發無知。為兼遮遣。當卷引正理論文云。若有學位。修練根時。道數所修。如斷上界見道所斷。由彼但與鄰得果時道相似故。餘處(二十六)云或似見道斷非想地道諦所斷一無間故。以無學練根如得初果一無間故。即釋此門也。無學練根位。正遮遣兼遮遣無知。翻之可思也。 重難云。以三界見惑所發無知。為正遮遣云釋。當卷所引正理論。正為遮遣見惑所發之文。今論餘處。四。法。類智。隨應現修之文。尤為依憑。以非想地道諦所斷見惑所發無知。為正遮遣云釋。當卷所引正理論。道數所修。如斷上界見道所斷之文。亦為證據。以上二界四諦所斷見惑所發無知。為正遮遣云釋。依何文理哉(是一)次。當卷所引正理論文。云道數所修。如斷上界見道所斷。廣^8□上二界道諦所斷見惑所發無知。餘處云或似見道斷非想地道諦所斷一無間故。狹限非想地道諦所斷見惑所發無知。若爾。寬狹既別。何云其意是同哉。(是二)。 答。以上二界四諦所斷見惑所發無知。為正遮遣云事。雖無指依憑之文。所似之法。次第狹取之時。且作此一釋也。次上二界見惑合斷之故。廣云道數所修。如斷上界見道所斷。狹述或似見道斷非想地道諦所斷。論其時分。同一剎那。如得初得一或似見道斷非想地道諦所斷論其時分同一剎那如得初果一無間道。有由彼但與鄰得果時道相似故之義故當卷所引之文。餘處第三之釋。其言雖似異其義。無相違歟。就中餘處之釋。欲成不修俗智所以故。云斷非想地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無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修惑所發爾者。可亙三界修惑所發無知耶。答。可亙三界修惑所發無知也。兩方。若亙三界修所發無知者。見今論處(二十六)文。述無學練根。諸無間道四類二法隨應現修。無學練根。無間道位。若集法智。不現起定。若遮遣欲界修惑所發無知者。何不許苦集法智現起之義哉。若依之爾者。文無間別之言。云何正為遮遣修惑所發。定知。可亙三界修惑所發無知云如何。 答。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故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見惑所發者。有學練根位。正遮遣三界見惑所發無知。兼遮遣三界修惑所發無知(為言)無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修惑所發者。無學練根位。正遮遣三界修惑所發無知。兼遮遣三界見惑所發無知(為言)故引此文畢云。學位練根。雖亦能遺修惑所發。正為遮遣見惑所發故。一無間一解脫道。無學練根。雖亦能遣見惑所發。正為遮遣修惑所發故。九無間九解脫道明知。無學位中修練根者。正為遮遣修惑所發者。亙三界修惑所發無知云事。但於今論餘處文者。光法師釋無學練根。皆於應果。無學練根。如斷非想地修惑。九無間九解脫道故。不許苦集法智現起之義也。然而練根道。非如斷惑道。能治所治決定宛故。以四類二法智。遮遣欲界修惑所發無知也。 重難云。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文云。然無學位。修練根時。道數所修。如斷有頂若遮遣欲界修惑所發無知者。何云道數所修。如斷有頂哉。 答。任無學練根。皆於應果之理故。云道數所修。如斷有頂也。以為被非想地能治四類二法智。遮遣欲界修惑所發無知故。全無相違也。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中。明無學練根云。雖八解脫漸得勝根爾者。今此勝根者。指後種姓根歟。答。可非後種姓根也。兩方。若指後種姓根者。得後種姓勝根。尤可第九解脫道位。於前八解脫道位。更不可得之。若依之爾者。漸得勝根之言。可指後種姓勝根如何。 答。雖八解脫漸得勝者。是指自種姓勝根。可非後種姓勝根也。即見正理論文云。雖八解脫漸得勝根。而由本心求勝姓故。未得勝姓。不捨前劣。如得後果。方捨前向文意云。於前八解脫道位。所除障者。雖後種姓障。非自種姓障。依除後種姓障。令自種姓勝根。漸漸勝進。云漸得勝根也。既云未得勝姓。不得後種姓勝根之旨。分明也。若如此得意者。漸得勝根之言。可指後種姓勝根云疑。自被會畢。 問。光法師意。於天中不修練根故。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而無退故。付之。設雖天中無退。既有六種姓之差別。何不修練根哉。是以。二道所成。思法種姓等聖者。雖無退失。亦修練根相例可同如何。 答。修練根事。恐退失故也。六欲天中。都無有退。故不修練根。尤有其謂哉。故今謂云依。謂身地。此所依身。唯人三洲。餘無退故光法師釋此文云。餘天趣中。雖有聖道。而無退故。不修練根但於二道所成思法種姓等聖者例難者。彼有學位。一道所成之時。容有退故。異六欲天中。都無有退。故修練根也。 問。斷下三無色煩惱聖者。修練根時。捨下三無色無漏(云云)爾者。今此人還退練根所得勝種姓時。可得先所捨下三無色無漏耶。答。可得先所捨下三無色無漏也。 兩方。若得先所捨下三無色無漏者。於無漏定。可有退得歟。若依之爾者。修練根時既捨之。還退練根所得勝種姓時。何不得之哉。 答。斷下三無色煩惱聖者。修練根時。所捨下三無色無漏。還退練根所得勝種姓。尤可得之也。但於無漏定可有退歟云疑。未得其意。見婆沙論(四十五)文云。或有善法。由加行故得。亦由餘緣如四沙門果述由餘緣得四沙門果。豈非無漏定有退得哉。 此論義者。去仁安元年。俱舍二十四五卷三十講。叡會問教寬之論義也。問者講師。俱為碩德。定有深由歟。可思之。 問。正理論意。超越證不還果聖者。可修練根耶。 第二十一卷抄。可記錄之。 問。已離色染信勝解。依下地修練根無間道位。可修上地無漏耶。答。於上地已得自在者。可修上地無漏也。兩方。若修上地無漏者。無間道位非容預。更不可修上地無漏哉。若依之爾者。設雖無間道位。何不修上二無漏哉。是以。婆沙論(百六十四)中。依下地雜修靜慮初地念住。修上地無漏相例可同如何。 答。已離色染信勝解。於上地得自在。依下地修練根。無間道位。可修上地無漏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六十七)中。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若於上地已得自在。而依下地學轉根等。亦得上地無漏果道但於無間道位非容預云難者。無間道位。雖非容預。於上地得自在故。可修上地無漏也。故婆沙論(百六十四)中。出未得非第四靜慮。無漏智現在前。而修無漏第四靜慮。非淨之類云。依未至定已離第三靜慮染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若無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道時○依初靜慮。已離第三靜慮染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若無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時○靜慮中間如未至定說。第二第三靜慮如初靜慮說准此文思之。已離色染信勝解。依下地修練根無間道位。修上地無漏云事。炳然也。 問。退位可得未曾得無漏道耶。答。可得未曾得無漏道也。兩方。若得未曾得無漏道者。婆沙論中。述諸未曾得聖道。唯勝進時得。故唯勝進位。得未曾得聖道定。明知。退位不得之云事。若依之爾者。退位既非一准。何無得未曾得無漏道之義哉。 答。退位得未曾得無漏道之義可有也。所謂退法種姓人。練根作思法種姓。斷非想寺三四品惑之後。起無覆無記心。退思法種姓之時。若不得退法種姓所攝。三四品惑上。未曾得能治無漏道者。豈不退彼三四品惑哉。爰知。起無覆無記心退思法種姓之時。得退法種姓所攝。三四品惑上。未曾得能治無漏道故。不退彼三四品惑云事。但於婆沙論文者。退法種姓所攝三四品惑上。能治無漏道。望其體見之。實雖未曾得。劣種姓所攝無漏道故。攝屬曾得類。故云退位不得未曾得無漏道歟。 又有一義。如十講抄。 問。有學聖者。修練根時。可斷未得地根障無知耶。答。不可斷之也。兩方。若斷之者。未得地根障無知。是不成就法也。何可斷之哉。是以。無斷未得地定障煩惱障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有學聖者。修練根作利種姓之後。得上地時。還可作鈍種姓。上地根障無知。未斷之故也如何。 答。有學聖者。修練根時。不可斷未得地根障無知。未得地無知。是不成就法也。何可斷之哉。但於有學聖者修練根。作利種姓之後。得上地時。還可作鈍種姓云難者。作利種姓之後。得上地時。上地無覆無記心。不可名根障無知。且就一類顯此義者。未離欲染聖者。修練根作利種姓之時。欲界根障無知。所成就法故可斷之。上二界根障無知。不成就法故雖不斷之。今此人修練根。作利種姓之時。已斷欲界根障無知故。後離欲界染所得上界無覆無記心等。不可名根障無知。已斷欲界根障無知之人。所起上界無覆無記心故也。故無有學聖者。修練根作利種姓之後。得上地時。還作鈍種姓之過也。 問。無學位不捨未曾捨無知義可有耶。 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婆沙論中。無學位。必捨未曾捨無知若依之爾者。設雖無學位。何無不捨未曾捨無知之義哉。是以。有學位。不捨未曾捨無知之義可有如何。 答。聖禪僧都云。推之未曾捨無知者。障不動種姓障根無知歟。若爾。婆沙論(三十二)中云。時解脫者。若決定依時解脫道。得究竟者。於不時解脫道。得非擇滅。故今此人不捨彼不動種姓障可云也。故無學位。不捨未曾捨無知之義可有也。有學位亦可有此義。婆沙論(三十二)中云。信勝解者。若決定依信勝解道。得無學果。於見至道得非擇滅故。今此人。不捨彼不動種姓障可云也。故有學位。不捨未曾捨無智之義可有也。但於婆沙論中。無學位必捨未曾捨無知云難者。未知何卷何文。閑可勘之。無學位捨未曾捨無知者。時解脫阿羅漢。修練根作不時解脫之位歟。 問。聲聞阿羅漢。可有九根不同耶。答。可有九根不同也。兩方。若有九根不同者。若就種姓論之者。唯可有六種姓。設雖分不動不退。可限七種。何可有九根不同哉。是以。見今論文。述七聲聞二佛。差別由九根。加佛獨覺。分九根不同。於聲聞阿羅漢不過七類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五十二)中。述聲聞無學所起滅盡定有九品不同云。無學位中。退法種姓所起為下下。乃至始得不動種姓所起為上下。餘本得不動種姓所起為上中。波羅蜜多聲聞所起為上上引文無諍。聲聞阿羅漢可有九根不同如何。 答。於聲聞阿羅漢中。委悉細論之時。可有九根不同也。即一方疑難中被出婆沙論文。其旨分明也。所謂前五種姓為前五品根。於第六種姓中。無學位轉根作不動種姓。為第六品根。有學位轉根作第六種姓。至無學位。為第七品根。始得不動種姓。所起為上下者。即此類也。自異生位為第六種姓。至無學位。為第八品根。本得不動姓所起為上中者。即此類也。波羅蜜多聲聞為上上品根故。於聲聞阿羅漢中。可有九根不同也。但於今論。七聲聞二佛。差別由九根之文者。是□相分別之談。非委悉細論之義。故無相違也。 重難云。無學位轉根作第六種姓。可名始得不動。何云有學位轉根作第六種姓。至無學位名始得不動哉。 答。無學位轉根作第六種姓。是始得不動之本也全非所諍。對自異生位。為第六種姓。至無學位名本得不動。有學位轉根作第六種姓。至無學位亦名主始得不動也。故始得不動。可有二類也。其中無學位。轉根作第六種姓為中上品根。故婆沙論云。從時解脫練根至不動法。成就中上品根雜心論云。因時解脫種姓。不動法中上有學位轉根作第六種姓。至無學位為上下品根。故婆沙論云。始得不動種姓所起為上下。 尋云。雜心論所說。始得不動者。何類耶。 答。見雜心論文。列九無學。云或因時解脫得不動。或始得不動不舉本得不動故。准之或始得不動者。即是本得不動也。可讀始得不動云文點也。若不爾者。九無學中。何不舉本得不動哉。爰知。雜心論云。始得不動。異婆沙論。云始得得不動種姓。所起為上下之文歟。 問。雜心論意。七種聲聞中。可有本得不動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本得不動者。雜心論中。列七種聲聞云。謂前五種。及二不動解脫。或因時解脫得不動。或始得不動若有本得不動者。何不列之哉。若依之爾者。七種聲聞之中。不說本得不動者。七種之數。難成滿哉。是以。見今論文云。退法等五。不動分二。後先別故。名七聲聞。七種聲聞之中。列本得不動以今論文。思雜心意。七種聲聞。其體可同如何。 答。思此事雖可有異義。且存相承義者。雜心論意。七種聲聞之中。可有本得不動也。即彼論文。列七種聲聞云。或始得不動。是本得不動也。可讀始得不動云文點也。若不爾者。七種聲聞之中。何不舉本得不動哉。何況。婆沙論中。述評家義云。從時解脫練根至不動法。成就中上品根。本種姓不動法。成就上下品根雜心論云。因時解脫種姓。不動法中上。初不動解脫上軟思此二文思。雜心論。時解脫種姓。不動法者。當婆沙論。從時解脫練根至不動法。名言大同之上。同成就中上品根故。雜心論。初不動解脫者。當婆沙論。本種姓不動法。同成就上下品根故也。而初不動解脫者。是始得不動故。始得不動者。即本得不動云事。亦被推知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五十二)文明聲聞無學所起滅盡定有九品不同云。始得不動種姓所起為上下。餘本得不動種姓所起為上中。始得不動之外。列本得不動。准婆沙論今文思之。始得不動者。非本得不動之旨。甚炳然也。 答。婆沙雜心兩論所說。始得不動。名言雖同。其義是異歟。婆沙據初得義。練根所得不動。云始得不動。雜心據自本得義。本得不動。亦名始得不動。各據一義立名不同歟。 去四月下旬之候。於當寺八幡宮被行去年闕分俱舍論第二十四五卷三十講之時。慶實法師對信算法師。初舉此疑問畢。宗性之結構也。 問。論中明隨信行聖者云。離染故成七十三爾者。今此七十三人者。就各別人論之歟。答。就各別人論之也。兩方。若就各別人論之者。婆沙論中。□等善根。七十三人者。就一人位前後論之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既云隨信行七十三人。定知。就各別人論之云事如何。 答。於見道位。無有離染之義故。隨信行七十三人者。就一人位前後。如何可分別之哉。於各別人可論之也。但於□等善根例難者。□頂忍前三善根位。可有離染之義。故就一人位前後。依離染不同可論七十三人也。故婆沙論云。謂於欲界染具離有十。具縛為一。離一品染。乃至離九。并前為十。於初靜慮染。離一乃至離九。無別具縛。即是欲界第十攝故。後位亦爾。如是乃至於無所有處染。離一乃至離九為九。於此諸位所起□等。有七十三種類差別既云於此諸位所起□等。有七十三種類差別。就一人位前後。依離染不同。於□等善根。分別七十三種類之旨。炳然也。何況。述體雖是一。而位有異。依位差別故。說爾所七十三人所起□等。其體是一若就各別人論之者。豈可其體是一哉。有說七十三人所起□等。其體各異云義意。猶就一人所起□等。依位前後其體各異云也。 尋云。□等善根位。有離染之義云事。何處哉。 答。婆沙論中。明起□以後。離染有無。述評家義云。如是說者。此則不定。若彼行者。自知有力。能生頂者。即便起頂。若知無力。能生頂者。則求離染。所以者何。若得離染。當生勝處。離下界故□等善根位。有離染之義云事。此文分明也。 問。思法種姓聖者。作俱解脫後。起非想地煩惱時。必可捨滅盡定耶。答。必可捨滅盡定也。兩方。若必捨滅盡定者。設雖今此俱解脫聖者。起非想地煩惱之時。何必捨滅盡定哉。是以。退法種姓聖者。作俱解脫之後。起非想地煩惱之時。不必捨滅盡定。俱解脫聖者。作思法種姓之後起非想在煩惱之時。不必捨滅盡定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思法種姓聖者。作俱解脫之後。起無所有處煩惱之時。必捨滅盡定。例亦可同如何。 答。思法種姓聖者。作俱解脫之後。起非想地煩惱者。無學位轉根作思法種姓者也。自有學位。思法種姓者。至無學位二道所成思法種姓故。永不起非想地煩惱退也。若爾。無學位轉根作思法種姓之後。所起滅盡定故起非想地煩惱之時。必捨之也。故婆沙論(百五十四)中。述退滅定亦阿羅漢果之類云。及無學位。起滅定已。起三界結隨一而退但於退法種姓例難者。退法種姓人。有學位起滅盡定之後。斷非想地煩惱作俱解脫故。於有學位起滅盡定之時。隨其所斷煩惱。若起下位煩惱退時。捨滅盡定。若起上位煩惱退時。不捨滅盡定也。次於俱解脫聖者。信思法種姓之後。起非想地煩惱之時。不必捨滅盡定云例難者。此亦有學位。起滅盡定畢。斷非想地煩惱。作俱解脫之後。轉根作思法種姓故。有學位起滅盡定之時。隨其所斷煩惱。若起下位煩惱退時。捨滅盡定。若起上位煩惱退時。不捨滅盡定也。 問。分離非想地染者。起滅盡定後。起彼煩惱退時。必可退滅盡定耶。答。必可退滅盡定。兩方。若不退滅盡定者。既起彼煩惱退之。尤可退滅盡定也。是以。無學聖者。起滅盡定之後。起煩惱退果之時。必退滅盡定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捨一等至。而無所得云。謂遍淨沒。生廣果時。捨淨第三靜慮。而無所得。不舉分離非想地染者。起滅盡定之後。起彼煩惱退時。若此位捨滅盡定者。此類之中。何不舉之哉。 答。婆沙論(百五十二)中。述評家義云。如是說者。此滅盡定。有十一種。謂具縛者所起。離上上品者所起。乃至離下下品者所起。時解脫阿羅漢練根得不動者所起。於非想地染。離上上品者。乃至離下下品者所起滅盡定。其體各別故分離非想地染者。起滅盡定之後。起彼所離煩惱退時。可退離彼煩惱位所起滅盡定云事。道理炳然也。故婆沙論(百五十四)中。述退滅定。亦阿羅漢果云。謂先學位。起滅定已。得阿羅漢果。起下位結退。及無學位。起滅定已。起三界結隨一而退。隨其所應起下位結退時。退上位所起滅盡定云也。但於婆沙論中。捨一等至。而無所得之類。不舉此位云難者。略不舉之也。如彼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聖者。無所有處沒。生非想地之時。亦雖捨一等至。而無所得。彼文不舉之。可為例證也。 問。退法種姓阿羅漢果聖者。不起煩惱。退滅盡定義可有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既不起煩惱。何可有退滅盡定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雖述無學聖者。不起煩惱。退滅盡定之旨。更無簡退法種姓者如何。 答。學者云此事所存二義也。或一義云。退法種姓阿羅漢果聖者。不起煩惱。退滅盡定之義可有也。故婆沙論(百五十四)中。出退滅定非阿羅漢果之類云。及無學者。退滅定而不起結論文既無簡別之言。設雖退法種姓阿羅漢果聖者。何無此義哉。即退法種姓阿羅漢果聖者。不起煩惱。唯起滅盡定障。退滅盡定之義可有也。 或一義云。退功德事。不過位退。種姓退之二義。離今此二義。退滅盡定云事。極難信也。就中。滅盡定障云物。其體微劣故。起無間解脫道無斷之。起彼障許退滅盡定云義難有哉。但於婆沙論文者。且出一類會之者。退法種姓阿羅漢果聖者。修練根作思法種姓之後得滅盡定不起煩惱。退彼思法種姓之時。隨可退所得滅盡定故。云及無學者退滅定而不起結也非謂退法種姓阿羅漢果聖者之中。亦有此義。全無相違也。 問。正理論意。不動法阿羅漢果聖者。可退所得功德耶。答。不退所得功德也。兩方。若退所得功德者。既是不動法阿羅漢果聖者也。何退所得功德哉。是以。不動法阿羅漢果聖者。不退所得果定所得。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七十)中。述不動不退差異云。此中第一但名不動。如思法等。由練根得。仍有退失。阿羅漢果。此異彼故。得不動名。然於應果。一切勝德。猶可退失。不名不退如此文者。不動法阿羅漢果聖者。可退所得功德如何。 答。不動法阿羅漢果聖者者。是第六種姓人故。設雖正理論意。不可退所得功德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是以。披正理論處處之文。當卷云。除佛世尊。餘不動法具有未得及受用退。不云有已得退。餘處(三十九)述若不動法無學俱無。無退捨但於正理論。然於應果一切勝德。猶可退失不名不退之文者。准今論。非練根得名為不退。練根所得名為不動之文思之。不動法阿羅漢果聖者者。近作第六種姓之類故。為顯不動不退差異。且約容有之義。不動退所得功德云歟。理實而言。不可退所得功德也。 又有一義。如十講抄。 問。用樂遲。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可亙學無學聖者耶。 第三卷抄記錄之畢。 問。可有用苦遲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類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此類者。婆沙論中。明用二通行。作所作事。雖有五種。不舉此類。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既舉用樂遲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准例思之。可有用苦遲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也如何。 答。此事雖為學者異端。且可存有此類云義也。其故以道理思之。有學無學聖者。修練根時。何無未至中間。為無間道。初靜慮根本地為解脫道之類哉。若爾。可有用苦遲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也。但於婆沙論中。不舉此類云難者。既舉用樂遲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故。影略不舉用苦遲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也。例如舉用苦遲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故。影略不舉用樂遲苦遲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舉用苦跡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舉用苦樂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故。影略不舉用樂速苦速二通行作所作事之類。影略不舉用苦盡樂速二能行作所作事也。 問。欲界善心現在前位。得通行義可有耶。 答。可有得不得二義邊也。兩方。若有得通行義者。欲界善心者。微劣功德也。何可有得通行之義哉。是以。見婆沙論文云。若起聞思慧等時。於無漏根。非捨非得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未離欲染聖者。起諸相似無量等功德時。得通行既云相似功德。豈非欲界善心哉。 答。婆沙論中云。得功德有二義門。或以彼法得在生相名得。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明(九十四)通行得捨云。世第一法。現在前時。得一或二。未有所捨述(百五十五)無漏根得捨云。住世第一法時。於無漏根。非捨而得或雖彼法得非在生相。修彼法故名得。故婆沙論(百五十五)云。雜修靜慮。初剎那時(乃至)入滅定想微細等時。於無漏根。非捨而得以此二門思之。若據彼法得在生相之門論之者。欲界善心。現在前位。得通行可云也。聞思二慧無間。聖道可現前故也。婆沙論(九十四)中。明通行得捨。云此未離欲染聖者。起諸相似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及不淨觀。持息念。念住等諸功德時。皆無捨得一。即此意也。未離欲染聖者。起諸相似功德者。豈非起欲界功德哉。若據修彼法之門云之者。欲界善心。現在前位。不可有得通行之義。散善全無未來修故也。光法師餘處(二十六)引婆沙論(百五十五)若起微微心時。若起聞思慧等時。於無漏根。非捨非得非滅非起之文畢云准彼婆沙。微微心。及聞思慧等。不修無漏婆沙論中。有此二門故。處處定判。各顯一門。更百相違也。 重難云。若聞思二慧無間。有聖道現前之義者。婆沙論中。何云起聞思慧等時。於無漏根非起哉。 答。今此婆沙論一段之文。從多分說也。以何知之者。如彼五品雜修靜慮相續現起之類。第三剎那。無漏心無間。雖可有無漏根現起之義。云第三剎那時。如初剎那說。如彼無漏他心通。無漏念住。無漏解脫無漏無礙等。彼無間雖可有有漏心現起之義。云若起無漏他心通時。若起無漏念住。無漏解脫。無漏無礙解等時。於無漏根非捨而得。亦滅亦起也。此等之文。皆是從多分說也。准而思之。聞思二慧無間。多分無漏心不現起故。云於無漏根非起也。 問。已離色染不還果聖者。起色界煩惱退時。得通行義可有耶。兩方。若有此義者。婆沙論(九十四)中。明通行得捨云。若不還者。已離色等染。起色界等纏退時。捨二無得明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退煩惱位是萬差。得通行義非一准。設雖已離色染。不還果聖者。起色界煩惱退之時。何不得通行哉。 答。已離色染不還果聖者。起色界煩惱退之時。得通行之義可有也。所謂退法種姓。不還果聖者。離色界染畢。練根作思法種姓之後。起色界煩惱退之時。必捨思法種姓所攝通行可得退法種姓所攝通行也。若不還住退法種姓者。可違得勝種姓故。應是進非退之理故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已離色染退法種姓。不還果聖者。住自種姓起色界煩惱退之時。自種姓所攝。自本成之故。不得通行云也。不及練根作勝種姓之後。起色界煩惱退等之委細分別也。 問。到究竟聲聞。入見道時。唯可依苦通行耶。答。唯可依苦通行也。兩方。若唯依苦通行者。到究竟聲聞。種類非一准。入見道時。何唯可依苦通行哉。是以。到究竟聲聞。得第四果時。不必依苦通行。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到究竟聲聞。入見道時。唯依苦通行如何。 答。過殑伽沙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到究竟聲聞弟子。法爾皆漸次證得四沙門果故。必依未至定。入見道故。唯依苦通行也。故婆沙論(九十四)中。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一切到究竟聲聞。皆決定漸次得四沙門果。不以能說故。但以法爾故。謂過殑伽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到究竟聲聞弟子。皆漸次證得四沙門果。是故法爾。不應為難但於得第四果時。不必依苦通行云例難者。婆沙論中。會此難云。此二尊者。俱是到究竟聲聞故。決定漸次得四沙門果。是故但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而尊者舍利子。是毘□舍那行故。依第四靜慮得阿羅漢果。尊者大目連。是奢摩他行故。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 問。樂通行中。伺相應非隨尋轉心所。唯限尋歟。答。唯可限尋也。兩方。若唯限尋者。本論中。出此類。不限尋若依之爾者。以性相思之。伺相應非隨尋轉心所。唯可限尋也。是以。樂通行中。隨尋轉非伺相應心所。唯限伺。相例可同如何。 答。定樂依本靜慮。若依所餘地道。依根本四靜慮生。名樂通行。故樂通行中。伺相應非隨尋轉心所者。唯可限初靜慮根本地攝尋也。故品類足論(十一)云。樂遲能行。亦有四句○或伺相應非隨尋轉。謂樂遲通行所攝尋但於眾事分中。出觀相應非覺隨轉句云。謂覺若覺不相應。觀相應心心法之文者。是謬也。即背道理。亦違品類足論文。故更不可依用之。 問。未知當知根。及喜覺支通相應根。二十二根中八根歟。 第三卷抄記錄之畢。 問。婆沙論中。明三十七菩提分法實體。舉三師異說。爾者。寶法師意。以何說同今論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婆沙九十五。有三說。一說同此論付之。依寶法師解釋。見今論文。云如是覺分。實事唯十。述毘婆沙師說有十一。舉云唯十。云十一之二說。若爾。婆沙論三師說中。三說同此論可云也。是以。光法師釋。婆沙九十五有三說。兩說同此論如何。 答。見今論文偈頌。云此實事唯十。謂慧。勤。定。信。念。喜捨。輕安。及戒尋為體。長行述如是覺分。實事唯十。即是信等五根力上。更加喜捨輕安戒尋。實體唯十云義。論主存之下云毘婆沙師說有十一。身業。語業。不相雜故。戒分為二。餘九同前實體十一云義。是毘婆沙師說。非論主所存。故寶法師意。婆沙論有三師說中。實體唯十云一師說。同今論云也。光法師意。今論現文。舉云唯十云十一之二說故。釋兩說同此論也。兩師定判。各存邊邊義歟。 問。寶法師意。以四聖種不立覺支。有何故歟。進云。寶法師引正理論云。覺支通道俗。聖種唯道故。不立覺也。付之。聖種覺支。俱可通道俗。何如此釋哉。 答。見正理論(七十一)文。問何緣覺分不攝聖種。答。此問云。而不立為別覺分者。以諸覺分在家出家。俱能受行。及有欣樂。聖種唯有諸出家人。受行欣樂。在家有樂。必無受特。故不別立顯宗論(三十四)說。全亦同之。寶法師取正理論文意。釋覺支通道俗聖種唯道故。不立覺也也。 重難云。在家之人。將入聖時。身器清淨位。豈不起四聖種哉。正理論。在家有樂。必無受行之。尤難思哉。 答。四聖種者。衣服喜足。飲食喜足。臥具喜足等之義。故出家之人。專可受行之也。在家人中。雖自容有受行之。行從多分說。云必無受行歟。 問。雜心論意。無色界心。望欲界時。可有厭患對治耶。答。不可有厭患對治也。兩方。若有厭患對治者。無色界心。無緣欲界。何可有厭患對治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雜心論中。述阿羅漢雖無不善法。及對治。而有壞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畢。云色無色界亦如是如此文者。無色界心。望欲界時。可有厭患對治如何。 答。無色界心。不緣欲界故。於欲界法。不可有厭患對治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十七)云。無色界。於破戒。及起破戒煩惱。無斷對治。亦無厭壞對治。是故無戒或(百四十一)述無色界有四正斷云。無色雖無壞對治。而有持及遠分對治設雖雜心論意。何可背此等文理哉。但於光法師所引雜心論文者。無色界心。望欲界時。雖無厭患對治。以色界心。望欲界時。有厭患對治故。言總云色無色界亦如是歟。 問。論文云。有餘師說。神即是定爾者。論意主。可許此義耶。進云。論中破之。不許此義付之。為明論主能破之意。披今論餘處(二十七)之文。本頌結神體謂等持。長行述依毘婆沙所說理趣。神名所因。唯勝等持。神者等持為體有餘師說。既同餘處論文。論主意。何不許此義哉。 答。有餘師意。云神即是定。神名即直因等持為體(為言)而論主意。云何緣於定。立神定名。諸靈妙德。所依止故。存神者因諸靈妙德用故。於所依定體。直立神名云事。違契經說破也。故論主破此義云。又違經說。如契經言。吾今汝說神足等。神謂受用種種神境。分一為多。乃至廣說但以靈妙德用歸所依定體之時。神者等持為體也。故光法師釋云。以實而論。定為體性依此義門之時。神名所歸。是勝等持。故餘處論文。全非相違也。 問。論文云。有餘師說。神即是定。足謂欲等爾者。正理論意。今此足謂欲等者。指欲勤心觀歟。答。可指欲勤心觀也。兩方。若指欲勤心觀者。正理論(七十一)中。述此師義云。彼許等持體即是神。亦是神足此文意。足者等持為體。非欲動心觀若依之爾者。既云足謂欲等。尤可指欲勤心觀。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足謂欲勤心觀四種如何。 答。今論中。舉有餘師說。云足謂欲等者。文言無諍。足者以欲勤心觀為體故論主難此師義云。彼應覺分事有十三正理論師。代此師義會今難破云。彼所言足謂欲等者。為顯等持有四種。故舉因顯果。說欲等言文意云。此師意。足者持為體。欲等者。舉等持因非足。即以以欲勤心觀為體。故彼應覺分事有十三之難破。不可來會也。若爾。依正理論釋。思此師意。足者等持為體。非以欲勤心觀為體。欲等者。即欲勤心觀也。是舉等持因。顯等持中。有四種(為言)如此得意之時。兩方之難。自被會通者歟。 尋云。正理論意。此師義與婆沙論。復有說者。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之義其意歟。 問。今論間。八聖道支。可通有漏耶。答。可通有漏也。兩方。若通有漏者。見今論文。偈頌云七覺八道支。一向是無漏。長行述此中七覺八聖道支。唯是無漏。唯於修道見道位中方建立故。八聖道支。不通有漏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明發智論。決定相云。若覺支前分別道支。則道支通有漏無漏設雖今論意。何可違發智論決定相哉。 答。今論意。八聖道支。可通有漏也。其故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九十五)云然今於此阿毘達磨發智論中。有決定相。若覺支後分別道支。則道支唯無漏。以七覺支唯無漏故。若覺支前。分別道支。則道支通有漏無漏或(九十六)云彼契經中。唯說無漏菩提分法。唯七覺支。一向無漏。故偏說之。餘通有漏。故彼不說或云若覺支前說道支者。欲界有頂。亦有道支。通有漏故或(百四十)釋發智論(十四)若從預流果。以世俗道。證一來果。修彼道時。道支現在無之文云。雖道支通有漏。然覺支後說故。亦唯無漏。阿毘達磨有如此相任此等文。覺支前分別道支。通有漏云事。甚炳然也。今論意。豈不存此義哉。但於今論。偈頌長行之文者。就增位。并覺支後分別道支。云唯無漏也。所謂道支增位。是見道位。見道位道支。唯無漏故云爾也。故正理論(七十一)云。見道位中。八道支勝故。此一向無漏性攝或又就覺支後分別道支。云唯無漏也。故正理論(七十一)云。又諸論者許覺分法覺支後說。定是無漏。若說在前。便通二種。既覺支後。方說道支。故八道支一向無漏准此正理論文。思今論意。由增位并覺支後分別之二義。云八聖道支。一向無漏也。全非遮餘位道支覺支前分別通有漏之義也。 重難云。就發智論決定相難思。有何故覺支後。分別道支。唯限無漏。覺支前分別道支通有漏無漏哉(是一)次。今論云世間亦有正見等法。而彼不得聖聖道支名。正理論(七十一)述雖正見等亦通有漏。然彼不得聖道支名。聖道名曰無漏故。有漏道品不立聖道支名若八聖道支有漏者。豈不背此等文哉(是二)次。品類足論中。出八聖道支能知智。除苦集智。若通有漏者。寧除苦集智哉(是三)。 答。覺支唯限無漏故。覺支後分別道支。亦唯限無漏。婆沙論中云。若覺支後分別道支。則道支唯無漏。以七覺支唯無漏故。即顯此意也。由此義故。覺支前分別道支。通有漏無漏也。次。聖位所起有漏道品。可立聖道支名也。故光法師餘處(二十八)所引婆沙論(百六十二)云。彼雖學作聖道行相。不明了故。不斷煩惱。如師子子未能害獸但於今論。并正理論文者。就增位并覺支後分別道支論之。故有漏正見等法。不得聖支名云也。次。於品類足論文者。此亦就增位并覺支後分別道支論之。故八聖道支。能知智除苦集智也。 問。七覺支可通有漏耶。答。不通有漏也。兩方。若通有漏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述七覺支唯限無漏之旨。明知。不通有漏云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三十三)中。引契經說云。十四覺支非有漏無漏七覺支者。何物名十四覺支哉。是以。辰旦人師(婆沙抄二末)釋此文云。十四覺支者。八聖道前。有漏七覺支。八聖道後。無漏七覺支。故成十四也如何。 答。七覺支唯限無漏也。故正理論(七十一)云謂修道位七覺支。增鄰近菩提。謂治有頂故。覺支體是一向無漏。一切覺分。皆助菩提。唯此獨標覺支名者。以最鄰近菩提果故。由此理趣證七覺支。應知但依治有頂說。此為上首。類治下地。唯於無漏立覺支名婆沙論中。釋發智論(十四)若從預流果。以世俗道。證一來果。修彼道時。覺支現在無之文云。此則遮說覺支通有漏。有漏不能如實覺故思此等文意。七覺支者。以能治有頂道為上首。類取治下地道。為其體。亦由如實覺之義立覺支名。故有漏道。不治有頂地。亦無如實覺之義故。七覺支不通有漏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述發智論決定相云。若覺支後分別道支。則道支唯無漏。以七覺支唯無漏或云。彼契經中。唯說無漏菩提分法。唯七覺支。一向無漏。故偏說之。餘通有漏。故彼不說任此等文理。七覺支唯限無漏。不通有漏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所引契經十四覺支之文者。全非有漏無漏七覺支為十四覺支。故勘雜阿含經說。念覺支緣內法外法為二。擇法覺支緣善法不善法為二。精進覺支斷不善法長養善法為二。喜覺支喜處。喜處為二。輕安覺支身心輕安為二。定覺支定與定相為二。捨覺支捨善法。捨不善法為二。是則無漏七覺支中。分為十四覺支也。既非有漏無漏七覺支。故婆沙抄釋。更不可依用之。 問。光法師意。部行獨覺所得。有為無漏法。僧寶攝歟。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僧寶攝者。披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引婆沙說釋僧證淨。云此中僧者。謂聲聞身中。學無學法。餘處引顯宗論(二十)文。解三歸依中僧寶。述今所歸者。是聲聞僧。任此等定判。部行獨覺所得。有為無漏法。非僧寶攝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明獨覺身中。學無學法。不名僧寶云。獨覺據麟角喻以知。部行獨覺所得。有為無漏法。可僧寶攝云事如何。 答。此事雖有學者異義。且存一存義云。於部行獨覺中。先聲聞別種姓相分。若據先據聞部行所得。有為無漏法者。可僧寶攝。同是聲聞種姓人所得故。若據別種姓部行所得。有為無漏法者。可法寶攝。彼獨覺種姓人所得故也。但於光法師獨覺據麟角喻之釋者。部行獨覺之中。多分是先聲聞類所得。有為無漏法僧寶攝故。為簡之云據麟角喻也。如彼婆沙論中云以彼多是聲聞種姓也。更非遮少分別種姓部行所得。有為無漏法。亦法實攝歟。 重難云。別種姓部行。可有眾部相隨之義。若有部黨者。可有四人已上和合之義。彼所得有為無漏法。何非僧寶攝哉。 答。僧寶者。名聲聞僧所得有為無漏法。聲聞僧具事和理和之二義故也。此二義中。雖有自不具事和之類。必有理和故名僧眾。別種姓部行出無佛世。不具說戒羯磨等事和之義。亦無理和之義。故彼所得有為無漏法。不為僧寶攝也。 重難云。先聲聞部行出無佛世。故不可有說戒羯磨等事和之義。彼所得有為無漏法。何為僧寶攝哉。 答。先聲聞部行者。聲聞種姓人故。專容有事和之類也。而出無佛世。雖無說戒羯磨等事和之義。有理和故。彼所得有為無漏法。為僧寶攝云。重意云。僧者以事和為本。故容有事和之類。自無事和之時。由有理和。故成僧眾。別種姓部行。自本無事和之義。亦闕理和之義。故不成僧眾。故彼所有為無漏法。不為僧寶體也。 問。論文云。然所信法。略有二種爾者。寶法師意。以四諦如何分別總別二法耶。 進云。寶法師釋云。三諦唯別。道通總別。付之。依寶法師解釋。見今論文云。然所信法。略有二種。一別二總。總通四諦。別唯三諦全菩薩獨覺道若爾。三諦唯別之釋。寧不違今論文哉。 答。寶法師今解。實似違論文。但推之云。總通四諦之義邊。讓論文不釋之。就別唯三諦全菩薩獨覺道之論文。且釋三諦唯別。道通總別歟。 或又按一義云。於苦集滅三諦。別法之外。無總法體。於道諦者。別法之外。有總法體故云爾歟。 問。光法師意。在家聖人所得。有為無漏法。僧寶攝歟。進云。光法師僧寶攝釋也。付之。在家聖人。全無和合之義。是不成僧眾。彼所得有為無漏法。何為僧寶攝哉。是以。菩薩獨覺。無和合之義。不成僧眾。故彼所得有為無漏法。非僧寶攝。相例可同如何。 答。在家聖人。是聲聞僧。專容有事和之類也。而彼在居家。雖無說戒羯磨等事和之義。彼此同證四諦理。具理和之義。成僧眾故。彼所得有為無漏法。為僧寶攝也。故光法師。問天中聖人。在家聖等不成僧眾。何寶所攝。答此問出自義云。僧有二種。一者事和。二者理和。聖人據理。故皆名僧在家聖人。據理和之義。成僧眾之旨。此釋分明也。但於菩薩獨覺例難者。菩薩獨覺獨一出世。不具事和理和之二義。不成僧眾。故彼所得有為無漏法。不為僧寶也。更非相例歟。 問。光法師意。麟喻獨覺。可有理和義耶。 答。無理和之義也。兩方。若有理和義者。光法師出理和僧。舉天中聖人。在家聖等。明知。麟喻獨覺。無理和之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設雖麟喻獨覺所證理。若和合者。可有理若和合者可有理和之義也如何。 答。理和者。有多類聖人。彼此同證理。名之理和也。而麟喻獨覺。獨一出世。無彼此同證四諦理故。不具理和之義也。故見光法師解釋。云菩薩獨覺。獨一出世。不成僧眾。身中無漏法中所攝。菩薩麟角。獨一出世。無理和之義。不成僧眾。故彼所得。有為無漏法。是法寶攝。非僧寶攝定置。問天中聖人。在家聖等。不成僧眾。何寶所攝。答此問出自義云。僧有二種。一者事和。二者理和。聖人據理。故皆名僧此答意云。天中聖人。在家聖等。異菩薩麟喻具理和之義。成僧眾故。彼所得為無漏法。為僧寶攝(為言)如此聊簡之時。疑難自被會畢。 問。十無學支捨緣中。可有得果捨耶。答。不可有得果捨也。兩方。若有得果捨者。以道理思之。不可有得果捨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依有尋有伺定。初無學現在前。過去十無學支無云。設已生滅。得果轉根。或退捨故有得果捨云事。此文分明也如何。 答。十無學支無得果捨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乘言便云爾也。即見次上卷文。述依有尋有伺定。初學見現在前。過去學八支無云。設已生滅得果轉根。或退捨故乘此言便。舉得果捨也。 或一義云。無學位雖立十無學支名。望法體見之。從有學位有其體故。初得無學果之時。有得果捨云歟。 問。有宗意。斷離滅三界其體可同耶。答。其體可同也。兩方。若其體同者。見今論餘處文。云擇滅謂離繫。隨繫事各別。婆沙論(三十七)中。述擇滅但如有漏法數量故。擇滅無為。隨所繫事。其體各別判。以知。斷離滅三界其體各別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明斷離滅三界云。然三界體約假有異。若就實事則無差別此文無諍。斷離滅三界其體可同如何。 答。此事更非指難義歟。所謂以實而言。一一法上擇滅。皆釋悉名斷界。名離界。名滅界故斷離滅三界。其體可同。然而且為分別三界差異。據世俗門云。無為說三界。離界唯離貪。斷界斷餘結。滅界滅彼事也。故光法師釋云。且據世俗說三界異。若約實義。體無差別。一一擇滅界。皆悉名為斷離滅故正理(七十二)云。然三界體。約假有異。若就實事則無差別寶法師體一無為。就三義別立三名也畢。又引正理論今文。加之勘發智論文云。諸斷界是離界耶。答如是。設離界是斷界耶。答如是。諸斷界是滅界耶。答如是。設滅界是斷界耶。答如是。諸離界是滅界耶。答如是。設滅界是離界耶。答如是婆沙論(二十九)中。釋此文云。前約阿毘達磨。依世俗理。就近對治。辨三界別。今隨契經顯此三界體無差別。謂有漏法。一一斷時。皆得一斷。此一一斷。約差別義。說為三界。故此三界。義雖有別。而體無異任此等定判。斷離滅三界。其體是同云事。分明也。但於今論餘處文。并婆沙論說者。論滅體隨所繫事。如有漏法。雖數量眾多。其體各別。於一一擇滅上。皆悉立斷離滅三界名。故云若就實事則無差別。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見泰法師釋。問云何名為約假有異。答如一極微上離貪結義邊。名為離界。斷餘八結義邊。名為斷界。滅界繫事體邊。名為滅界。如是釋者。一極微上擇滅名斷離滅。為約假有異之義豈非相違哉。 答。泰法師釋。實似難思若背論家定判。諸師解釋者。更不可依用之。但試會之者。此釋意云。緣一極微貪結上擇滅名離界。緣一極微餘八結上擇滅名離界。此所緣一極微上擇滅名滅界。是約假有異之義也。(為言)一極微上擇滅名斷離滅三界。非謂約假有異之義。全無所背也。 (寫本云)文永十年(癸酉)後五月七日(午時)於東大寺尊勝院護摩堂之南庇新學問之閑□抄之畢自去三月五日亦始此勤至後五月七日果終其功前後九十日送春迎夏問端六十條訪古記新修學之志佛神垂哀耳。 捧此所生慧業奉仰春日大明神之冥助以此抄出微功必為上生兜率天之業因凡厥自父母恩愛之親族師弟同法之善友至三界流轉之含識六道輪迴之群類滅罪生善離苦得樂出離生死頓證菩提迴向無漏濟度普及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二)。 俱舍論第二十五卷抄 _ 俱舍論第二十六卷抄上        問題 問。八忍不名智所以。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意。不共無明相應慧可名見耶。 問。八忍名見所以。如何釋之耶。 問。意識相應有漏善慧中。可有非見類耶。 問。苦集類智可緣欲界斷道耶。   問。苦智唯知苦聖諦法歟。 問。道法智可緣苦集滅三諦耶。 問。頌文云。初唯苦集類爾者。為唯緣有頂苦集。為當可通緣下地苦集耶。 問。未曾得他心智。可知曾得心心所法耶。 問。上地下品無漏他心智。可知下地三品心耶。 問。下地上品無漏他心智。可知上地下品心耶。 問。見道十五心。悉可為聲聞他心智所緣耶。 問。麟喻獨覺所起他心智。可知麟喻獨覺心耶。 問。今論意。麟喻獨覺他心智。可知見道四念心耶。 問。我已知苦等四行相。即我生已盡等四行相歟。 問。正理論意。得非擇滅時。無生智轉可云耶。 問。無生智後得智。可緣非擇滅耶。 問。光法師意。依身欲界。依無色界證羅漢果人。無生智現前位。可緣非擇滅得耶。 問。論文云。然說見言乘言便故。或於諦理觀照轉故爾者。光法師意。今此文為有部會通。為經部釋歟。 問。無生智與盡智。可為同類因耶。 問。離繫得能證道。唯限無間道歟。 問。唯隨能證道判離繫得性類歟。 問。以滅道法智斷上二界修惑時。所得無漏離繫得。為法智品攝。為當類智品攝歟。 問。以滅道法智斷上二界修惑時。可得無漏離繫得。法類二智中。何智所知可云耶。 問。遠法師意。無漏他心智。以道智為加行云義。光法師如何破之耶。 問。有漏他心智無間。可生無漏他心智耶。 問。無漏定等無間。生有漏他心智歟。 問。無漏他心智。可知有漏心耶。 問。論中述有貪心離貪心相。出三師說中。釋□□第二師不舉離貪心故。光法師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述有貪心離貪心相。出三師中。釋第二師不舉離貪心故。光法師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婆沙論評家意。離貪心可通有漏無漏耶。 問。論中述有貪心離貪相。舉三師說中。述初師意云。有貪心者。唯說第一貪相應心。離貪心者。謂治貪心爾者。如何破此師義耶。 問。論中。釋十一對心中散心云。此與散動相應起故爾者。光法師如何釋此文耶。 問。經部宗意。聚心可限眠相應耶。 問。有貪心離貪心等。為他心智所緣歟。     俱舍論第十六卷抄上   問。八忍不名智所以。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自所斷疑未已斷故付之。八忍已明觀諦理。設雖自所斷疑未斷。何不名智哉。是以異生斷無間道。雖疑得俱。全無不名智。又先離欲四法忍。雖自所斷疑已斷。非名智。若爾。何以自疑未斷之所以。可成八忍非智之義哉。加之。以疑相應慧名智八忍何依疑得俱。可痛名智哉。何況八忍雖自所斷。無明未斷猶名見。相例可等哉。如何。 答。八忍雖觀諦理。無漏慧真對治。若一分帶能障之時。猶不名智。故八忍自所斷疑未斷故。依疑得俱不名智也。故今論云。此聖慧中。八忍非智性。自所斷疑未已斷故光法師釋此文云。八忍起時與自所斷疑得正俱。爾時正斷敵對相違。未已斷故。而非決斷。故不名智但於異生斷惑無間道。雖疑得俱猶名智。并先離欲四法忍。雖自起已斷不名智云難者。光法師會此疑云。雖先離欲四法忍位自起已斷。是疑得俱忍流類故。故亦非智。異生斷惑諸無間道。雖疑得俱非真對治。非極相違。後容退故。而得智名次於疑相應慧猶名智。何不名智哉云難者。光法師釋此事云。與疑俱慧相順同緣於境決斷。亦名為智次於八忍雖自所斷無明未斷猶名見云例難者。光法師會此例難云。疑有相應無明。助疑得。有力能違忍。獨頭無明無惑助。忍與彼得俱。可說名為見。若言亦有相應無明今言助者。據別剎那諸難解釋。光會之上者。末學更不可及劬勞者也。 重難云。疑相應慧名智。獨頭無明相應慧不名見。則知。疑障決斷其用劣。無明障推度其用強云事。若爾。獨頭無明設雖無惑助。八忍與彼無明得俱。何可名見哉。是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述獨頭無明覆損慧故雖相應慧不見云。其過尤重過二煩惱已其過重過二煩惱。其得何不障八忍推度之義哉。加之。光法師餘處(二十一)解釋中。述以無明不立蓋云。等荷擔者。立諸蓋中。無明於中所荷偏重。是故不立。若立無明為一蓋者。一切煩惱所荷障。皆合比無明猶不能及。設雖有相應無明助疑。煩惱中是可勝獨頭無明哉。 抑若言亦有相應無明等之解釋。其意如何。 答。疑相應慧名智。無明相應慧不名見者。疑猶預不決。而障決斷。雖非劣於無明障見。於剎那有相順。同緣於境。決斷之義故猶名智。無明相續剎那同癡闇。都無推度義。故無明相應慧不名見也。次於其過尤重過二煩惱之釋者。獨頭無明障相應慧親強故。雖不令相應慧見障不相應忍。□遠故不及有惑助。故八忍名見也。依障相應慧之邊。釋過二煩惱也。次於等荷擔者等之釋者。以一無明望一疑等煩惱之時。無明癈闇蓋覆之用過餘煩惱。其上又無明通與一切煩惱相應。故其數越餘煩惱。所謂且於苦諦所斷十隨眠中。獨頭無明是其一。又相應無明與餘九隨眠相應。故無明數過餘惑。故釋合比無明猶不能及也。次於若言亦有相應無明等釋者。雖有學者異義。且一義云。若言亦有相應無明者。牒伏難也。伏難意云。於無明有相應無明。彼與餘惑相應故。彼相應無明蒙餘惑助可障見。何八忍可名見哉(為言)今言助者。據別剎那者。救難也。意云。今言助者。別頂起蒙餘惑助之義也。相應無明隨從起。雖助餘惑非蒙餘惑助。何有餘惑助哉(為言)。 問。光法師意。不共無明相應慧。可名見耶。 如第二卷明思抄。與上論義表裏也。仍略之。 問。八忍名見所以。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可見性攝推度性故付之。八忍無漏真慧明觀諦理。何可有推度境之義哉。依之。見光法師餘處解釋。釋計度分別云。計度推度名異義同而計度分別。唯限散位。非定中。明知。於定中無推度義云事。加之。披婆沙論(四十二)文。若在定者。曰雖亦有慧非推度分別。若推度時使出定故此文又定中無推度義云事分別也。如何。 答。八忍明觀四諦理。能審慮決度故。名之為推度。故判可見性攝推度性故也。依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問。如定中有漏正見及學無學正見。既無計度分別。云何名見。以計度分別唯散慧故。答。定慧雖非計度分別。云能審慮決度故亦名見。解釋意尤明也。但於光法師餘處釋并婆沙論文者。婆沙今文意。以計度分別即名推度分別。是則以分別籌度之義名推度也。全非依審慮決度之義名推度。推度名言雖是同其義頗各別也。更不可混亂。故光法師以婆沙論推度分別。對今論計度分別。判計度推度名異義同也。更不可令亂當處推度性故之文者也。 問。意識相應有漏善慧中。可有非見類耶。答。不可有非見類也。兩方。若有非見類者。見光法師解釋。述有漏慧中見類云。及意識相應世俗正見已無簡別之言。明知。意識相應有漏善慧中。無非見類云事。 若依之爾者。意識相應有漏善慧。是廣。何無非見類哉。是以。見本論文眾事分第八。於四念住。於見處非見之句云。謂見所不攝有漏緣身慧及五識相應緣身慧已五識相應慧之外。別舉有漏慧。明知。意識相應有漏善慧云事。如何。 答。意識相應有漏善慧。皆有推度義。故悉名見。更不可有非見之類。是以。見今論文云。於中唯六亦是見性。謂五染污見世正見為六光法師釋此文云。於中唯六亦是見性。推度性故。謂身見等五染污見。及意識相應世俗正見為六寶法師釋此文云。除五識身相應諸餘善善慧。皆名為見。即是世間正見攝也加之。撿正理論(七十三)文云。諸有漏慧皆智性攝。於中唯六亦是見性。謂五染污見世正見為六。有餘師說。能發身語五識所引。及命終時意識相應善有漏慧。亦非見性。外門轉故。如能引故。勢力劣故。此亦不然(乃至)故說所有意地善慧皆見性攝。於理為善顯宗論(三十五)文全亦同之。任此等定判。意識相應有漏善慧中。無非見之類云事。甚分明也。但於意識相應有漏善慧是廣。何無非見類哉云難者。雖意識相應有漏善慧是廣。悉是推度性故。不可有非見之類也。次於眾事分文者。謂見所不攝有漏緣身慧之言。譯者之謬也。故考同品異譯品類足論文。出此句云。謂五識身相應善慧。更無舉餘有漏慧。加之。次下出俱句體云。謂世俗正見明知。上句中有漏慧者。謬加之云事。若爾。更不可有相違也。 重難云。設雖意相應有漏善慧。於微劣善心者。不可有推求猛利之義。何可名見哉。依之。於意識相應無覆無記慧者。不名見。其義尤可同哉。若即微劣猶名見者。無覆無記心何不名見哉(是一)況盡無生智後得智。尤可非見性。所以然者。已觀內之盡無生智非見性故。出觀之彼得智亦可非見性。若觀內非見性後得智見性者。是見與非見不相違。我依之依後得智非我生已盡之行相觀內離空非我例可等耶(是二)。 答。設雖微劣善心其性已善。故望無記其性猶強勝也。故猶有審慮決度之義。故名見也。無記其性中庸無審決度之義。故不名見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此事云。謂意地異熟生等四無記慧。其性中庸勢力羸劣。而非猛利。如不成善不成染污。故不成見次於盡無生智後得智可非見性云難者。盡無生智三乘所期果故至彼位必有息求義。故非見性。後得智非所期果。故更不可有息求義。何非見哉。但於後得智非我生已盡之行相觀內離空我云例難者。我無我正所作之行相故。若令返者尤可有相違。見非見非所作之行相。設雖無違有何痛哉。若如是令一切事同者。是觀內後得可有有漏無漏之不同哉。 問。若集類智可緣欲界斷道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之者。既欲界能治也。若集類智如何可緣之哉。是以。道類智不緣欲界斷道。例可同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法類二種如其次第。以欲上界四諦為境無所簡類智。廣緣上界四諦境定。若爾。苦集類智何不緣欲界有漏斷道哉。如何。 答。苦集類智緣欲界斷道云事。其旨即如一方疑難。加之。考婆沙論(九十一)文。或述女男苦憂根斷道緣緣識為所緣縛非相應縛之類云。色無色界道諦所斷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若苦集類智不緣欲界斷道者。何色無色界道諦所斷有漏緣隨眠。於彼四根斷道緣緣識。為所緣縛之義可有之哉。或(九十二)述女男苦憂根斷道緣緣識成就不成就之相云。一切有情皆成就若苦集類智不緣欲界斷道者。依身識處已上之人(異生)何可成就彼四根斷道緣緣識哉。此等之苦集類智緣欲界斷道云事。尤分明也。但於道類智不緣欲界斷道云例難者。道類智自元不緣法智。故全非相例矣。 重難云。婆沙論(百九十)云。離嗔心如實知離嗔心。此三智。謂法世俗道。此中依近對治說故不說類智類智不知欲界近對治無間解脫道云事。此文尤分明也(是一)加之。又婆沙論(九十二)中。述女男苦憂根斷道緣緣識所增隨眠成就不成就相云。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處染不成就若苦集類智緣欲界斷道者。設雖已離空無邊處染。何不成就彼四根斷道緣緣識增隨眠哉(是二)。 答。於婆沙論中離嗔心能知智不舉苦集類智之文者。見次上卷(百八十九)文云。問。此中復何故。不說苦集智耶。有說。此中亦應說苦集智。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苦集智是厭行相智。此中如實智是欣行相智。是故不說任此文。自本此中如實智不舉苦集智故。今更不可簡苦集智。故知。此中依近對治說故不說類智者。為欲界遠對治之加行道等位。道類智可現前故。彼離嗔心能知智。雖可舉道類智。今依無間道等近對治說故。不舉道類智(為言)全非云苦集類智不緣欲界有漏近對治也。次於婆沙論。已離空無邊處染不成就之文者。暫就有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也。故見婆沙論一段之文。上云女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未離色界染成就。已離色界染不成就。唯舉有漏緣識明隨眠隨增相畢。乘之下明緣緣識所增隨眠。故云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染不成就也。兼就無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之時。已離空無邊處染人可成就之云事。更非所遮也。 重難云。婆沙論已離空無邊處染不成就之文。就有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云事。不可然。見婆沙論次上卷(九十一)文。或云。眼根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染不成就。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耳鼻舌身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此文通就無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若唯就有漏緣識論之者。是云眼根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哉(是一)或云。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未離色界染成就。已離色界染不成就。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耳鼻舌身樂喜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此又通就無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云事分明也。其旨如上文(是二)若爾。明隨眠增相故。就有漏緣識明緣緣識所增隨眠云事。是不違此等文哉。 答。婆沙論中。明諸根等緣識緣緣識所增隨眠之文。非一准。或唯就有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或通就無漏緣識論緣緣識所增隨眠也。所詮一段論文不必盡理歟。 問。若智唯知苦聖諦法歟。答。唯知苦聖諦法也。兩方。若唯知苦聖諦法者。苦集一物因果義分者。性相之所定也。苦智何唯知苦聖諦法哉。是以。見今論文。述十智建立云。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體無別故若苦集二智所緣別者。何偏依行相可立苦集二智哉。況眾事分(十二)云。即苦諦所攝法非智知此文無諍苦智兼知集聖諦法加之。品類足論(十八)云。唯苦聖諦所攝法。非隨眠隨增以隨眠隨增思智品所知其義可同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苦智唯知苦聖諦法可云也。 答。苦集滅道四智。作各別行相。深悟四諦各別之理。故苦智作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唯觀苦聖諦理不知集聖諦法。集智作因集生緣四行相。唯觀集聖。諦理不知苦聖諦法也。故品類足論(十八)云。唯苦聖諦所攝法一智知。謂苦智。唯寺集聖諦所攝法一智知。謂集智(前後之文取意攝之)苦智唯知苦智諦法。集智唯知集聖諦法云事。此文實分明也。但於苦集一物因果義分理者。有漏法必在為果義故。苦集二諦雖其體一物。無漏智品明差別因果義邊觀之故。無苦智兼知集諦。集智兼知苦諦之義也。次於三行相故等今論文者。苦集二諦其義異故。雖述法類由境別立苦等四名。其體是一物故。不云由境差別立苦集智也。次於眾事分文者。是舊譯之謬也。既背品類足論文。更不可依用之。次於品類足論文者。煩惱於相應所緣之法隨增之時。只縛彼法體。無差別因果之義故。設雖非遍行隨眠。同於苦集二諦法隨增故。云唯苦聖諦法非隨眠隨增也。非如無漏智品明觀諦理。故全非相例歟。 重難云。見品類足論文云。苦集聖諦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智如此文者。苦集聖諦法各八智知。除滅道二智若爾。是非苦智亦知集聖諦法。集智亦知苦聖諦法哉(是一)加之。見婆沙論(百四十七)文云。謂苦智集智行相無雜。所緣有雜。滅智道行相無雜。所緣無雜此文意。苦智作非常苦空非我行相。集智作因集生緣行相。故彼行相雖無雜亂。所緣苦集二諦。其體一物故。混雜互緣之若苦智唯知苦聖諦法。集智知集聖諦法者。苦令集二智所緣無雜。寧云所緣有雜哉(是二)。 答。品類足論文。實雖難思。暫會之者。苦集二諦各別論者。苦聖諦七智知。除集滅道智。集聖諦七智知。除苦滅道智可云也。然今合論苦集二諦故。云八智知除滅道智歟。次於婆沙論文者。由苦集二諦其體一物之邊。云所緣有雜歟。故婆沙論(百四十七)中。釋革苦集二智行相無雜所緣有雜之相云。離苦無集。離集無苦故。謂一一有漏事。果義名苦。因義名集。即於一一有漏事中。若智作苦等四行相轉名苦智。苦智作集等四行相轉名集智。故苦集智行相無雜。所緣有雜。 問。道法智可緣苦集滅三諦耶。進云。今論中云。法類由境別立苦等四名。道智唯緣道諦判也。付之。婆沙論(十八)中。見道道法智位。有知同類因不知彼所緣第四句不同之中。出知彼所緣不知同類因之句云。謂知未來四法智品如此文者。道法智緣苦集滅三諦如何。 答。分四諦智差別。各別緣苦集滅道四諦境故也。道法智何可有緣苦集滅三諦之義哉。法類由境別立苦等四名之性相。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具文云。謂住見道道法智時。有此四句。知同類因不知彼所緣者。謂爾時知過去苦集滅三法智品。知彼所緣不知同類因者。謂知未來四法智品。知同類因亦知彼所緣者。謂知過去道法忍品於第一第三句者。其義易知。了簡第二句。雖有學者異義。暫可任婆沙抄解釋。故彼抄(二本)云。論云。知彼所緣不知同類因者。謂知未來四法智品者謂道法智不知自體。故名不知同類因。即此道法智緣未來四法忍及法智。故名知彼所緣引釋意云。現在道法智與未來四法智品為同類因。故名同類因。未來四法智品與現在道法智為所緣。故名同類因之所緣。而現在道法智不知自體。故名不知同類因。然緣未來四法智品。故名知彼同類之所云也。如此了簡之時。道法智全非云緣苦集滅三諦也。 重難云。婆沙抄釋難思。道法智位作此四句之時。以自體望未來四法智品名同類因。而為知彼所緣不知同類因句之事。太難信哉(是一)次雜心論中。釋四諦智相云。境界苦諦說苦智。境界集滅道諦說道智如此文者。道智緣集滅二諦(見是二)。 答。婆沙論中。於一剎那頃。知同類因不知彼所緣等四句。欲分別之時。舉道法智位。而欲作立句數之日。以道法智望未來四法智品為同類因事。有其義勢。故以之為第二句體。何強可有疑哉。次於雜心論文者。禪那院一義云。彼文具可云境界集滅道諦說集滅道智。然唯舉道智者。暫舉後也。故阿毘曇心論云。苦諦境界故說苦智。如是集滅道諦境界故名集滅道智准此文可了簡雜心論文也。 尋云。婆沙論中。道類智位可有彼四句。何唯出道法智位耶。 答。暫出一位也。實道類智位可有此義也。准道智位作此四句。易知之。 問。偈頌文云。初唯苦集類爾者。為唯緣有頂苦集。為當可通緣下地苦集耶。 答。唯可緣有頂苦集也。兩方。若唯緣有頂苦集者。金剛喻定廣通滅道法智。初起盡智唯緣有頂苦集。是無超緣多地之過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長行文云。此二初生唯苦集類。以緣苦集六種行相。觀有頂蘊為境界故唯緣有頂苦集云事。論判尤分明也。如何。 答。有頂苦集從無始來未斷之。今時創斷之。故初起盡無生智。先唯緣有頂苦集。自生慶慰。此位何可緣下地苦集哉若緣下地苦集者。更非初唯苦集類之本意哉。是以。見今論文云。此二初生唯苦集類。以緣苦集六種行相。觀有頂蘊為境界故。光法師。釋此文云。然此二智最初生時。唯苦集類。以緣苦集六種行相。觀有頂蘊為境界故。問。何緣初位唯緣有頂苦集為境。解云。有頂苦集從無始為。不能得斷。今時創斷。故先緣彼自生慶慰寶師神泰圓暉等解釋。其意同之。任此等定判。初唯苦集類者。唯限有頂苦集云事。甚分明也。更不可異求之。但於金剛喻定廣通滅道法智初起盡智唯緣有頂苦集。是無超緣多地之過云難者。凡於超緣可有念作意不念作意之二種。不念作意之時。雖超緣一地。念作意之時。超緣多地之義全不可遮之也。故滅道法智無間所起盡無生智。唯緣非想之苦集。可有何相違哉。 重難云。超緣通多地云事。不可然。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云。類智無間能生無色。法智不然。依緣下故若有超緣多地之義者。何法智無間不生無色等時哉。即光法師釋此文。述超有二種。一者超定。二者超緣。此二種超俱至第三不至第四畢。引婆沙論(百六十五)於中唯能超緣一地之文。明知。起緣者唯超一地云事(是一)何況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中。明超定相云。如不能越二地。所緣超定亦爾。故不入第四而勘婆沙論(百六十五)說。問。何故不能超入第四。答。過殑伽沙數諸佛世尊及聖弟子超入諸定法。皆如是故不應問。既於超定唯超一地定同時超緣。寧可超多地哉(是二)。 加之。見婆沙論(百六十五)文云。有說。法智品但緣欲界及彼滅道。緣欲界及彼滅道無間不得即緣無色地。境以極遠故。由此法智品非無色等無間緣如此文者。滅道法智無間。爭可生緣有頂苦集初盡智哉(是三)。 答。念作意之時超緣多地云事。先重如成之。但於今論餘處法智不然。依緣下故之文者。法智唯緣欲界境。無色等至唯緣無色界境故。法智無間生無色等至者。頓超色界四地。必可背不念作意超緣之相。故法智無間不生無色等至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二十八)云。以法智緣欲界境。無色等至緣無色境。不可頓趣色界四地故。法智無間不生無色滅道法智無間生緣有頂苦集初盡智事。總見盡智之時。或緣初靜慮。或級第二靜慮。盡智法智無間現起事。不背不念作意之超緣相。故法智無間生盡智也。苦何念作意之時。法智無間生緣有頂苦集初盡智事。無其過也。緣四靜慮空無邊處滅道之類智無間生緣有頂苦集初盡智。准之可思。次於光法師此二種超俱至第三等釋。并婆沙論於中唯能超緣一地之文者。依不念作意論之也。故婆沙論云。有說。如所緣緣故唯超一。謂觀行者不念作意。於所緣緣唯能超一。問云何觀行者於所緣超。答。彼由不念作意以初靜慮於九地境一一別緣於中唯能超緣一地雜心論云。超越三摩提上下至第三。及不念思惟於超緣亦然彼論子注云。不念思惟者。率爾能緣超至三也任此等論判。超緣唯超一地者。就不念作意論之云事。尤分明也。次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如不能越二地所緣超定亦爾之文者。以不念作意超緣望超定之時。超一地之義是同。故云超定亦爾也。全非遮念作意之時超緣多地之義歟。次於婆沙論有說法智品但緣欲界等文者。念作意之時超緣多云義意。不許法智無間生無以等至故。此文更非疑也。若法智無間生無色等至者。必可背不念作意超緣之相。故如此云也。滅道法智無間生盡智中。有不背不念作意超緣相之類。故念作意時自亦滅道法智無間生緣有頂苦集初盡智。有頂何相違哉。 一義云。超緣不超多地者。且就繫法論之也。滅道是不繫法故。滅道法智緣欲界。滅道全非緣欲界繫故。彼無間生緣有頂苦集初盡智。更不背超緣之法也。但就此義會類智無間能生無色法智不然依緣下地故之論文者。法智唯緣欲界境。無色等至唯緣無色境。而苦集法智無間決定不可生無色等至。滅道法智雖緣不繫滅道。滅道法智以苦集法智為首故。又不生無色心也。以婆沙論(二十八)謂生上二界必不起法智以厭下苦集諦故。不欲重觀。既不觀下苦集。亦不觀下滅道。以滅道智用苦集智為上首故之文。可為例證也。於盡智者。總見盡智之時。緣初靜慮第二靜慮等之類有之。故假令苦集法智無間生彼盡智事。非理可遮之。故亦滅道法智無間生緣有頂苦集初起盡智。所起不遮之也。 問。未曾得他心智。可知曾得心心所法耶。 答。可有或未曾得他心智知曾得心心所法。或不知云二義邊也。兩方。若未曾得他心智知曾得心心所法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九十九)中。雖述曾得他心智知曾得心心所法。未曾得他心智未曾得心心所法之旨。未云未曾得他心智知曾得心心所法。定知。不知之云事。若依之爾者。未曾得勝。曾得劣也。何未曾得他心智不知曾得心心所法哉。 答。此事雖難測。暫迴盡推云。義未曾得他心智知曾得心。或未曾得他心智不知曾得心二義邊。隨義門可有其通局歟。所謂以獨覺所起未曾得他心智可云知聲聞所起曾得心心所法。餘乘相望之時。其智用勝劣雲泥故。曾得未曾得是不同類。而雖似難知之。以勝乘最勝品之智。猶可知劣乘微弱之心也。是以。如來他心智知聲聞所起見道心之時。如來他心智定可曾得。如來無未曾得功德故。見道心定可未曾得。見道必念念未曾得故。若爾。餘乘相望之時。是豈以曾得他心智非知未曾得心哉。而又餘乘相望之時。以未曾得他心智知曾得心事。何理能遮之哉。若就自乘中論之時。未曾得他心智不可知曾得心。曾未曾得是不同類。而以勝劣不雲泥之智難知之故也。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九十九)云。曾得有漏心心所法有十五種。謂欲界及四靜慮。各有下中上三品心心所法。曾得有漏他心智有十二。謂四靜慮各有下中上三品他心智。此中初靜慮曾得有漏他心智下品者。能知欲界三品及初靜慮下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如是展轉乃至第四靜慮曾得有漏上品他心智。能知欲界及四靜慮各三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如曾得有漏他心智知曾得有漏心心所法。未曾得有漏十二種他心智。知十五種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亦爾(文。取。意)又婆沙論云。然他心智能知同類心心所法。非不同類。謂有漏者知有漏。無漏者知無漏。曾得者知曾得。未曾得者知未曾得。法智品者知法智品。類智品者知類智品此等文。是暫就自乘中論之。故不云曾得未曾得互知之也。全非遮餘乘相望互知之邊也。如此了簡之時。總束云之。或曾得他心智知曾得心。或未曾得智知未曾得心。或曾得智知未曾得心。或未曾得智知曾得心之四類不同可有之也。 重難云。就自乘中。未曾得他心智不知曾得心云事難思。依柯理能遮未曾得他心智不知曾得心哉。依之勝地根位之他心智知劣地根位之心。例可等哉(是一)。 次餘乘相望時。勝乘未曾得他心智知劣乘曾得心者。又就自乘中。何勝根未曾得他心智不知劣根曾得心哉(是二)。 次獨覺未曾得他心智知聲聞曾得心者。又獨覺曾得他心智知聲聞未曾得心哉否(是三)。 次婆沙論第百卷文。標然他心智能知同類心心所法。非不同類。猶其所簡不同類中。所舉有漏無漏法智品類智品之四種者。互不相知事。決定而無有改轉。此一具所列舉之曾得未曾得。依所望有互相知云事。太難思哉(是四)。 次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偏就漏他心云智有漏心心所法。分曾未曾得。約無漏不分之。其意如何(是五)。 答。心心所法一實自相。幽隱頗難現量證知故。他心智證知之時。有種種決定相。其中曾得未曾得。是不同類心故。以自乘中智輒不知不同類心也。但於勝地根位之他心智知劣地根位心例難者。雖上地下地異。上地勝下地劣故。於同類心中。以上地勝智知下地劣心事。何可為難義哉。重意云。以勝地根位望劣地根位之時。只以勝劣為各別。故勝智易知劣心。依之能知之。曾得未曾得相望之時。其不同類之義。非依勝劣分之。只曾得種姓是異故。名之不同類故。今此不同類義互難知之也。次於就自乘中何勝根未曾得他心智不知劣根曾得心哉云難者。自乘中劣非如餘乘懸隔。故猶不知之也。次於觸覺曾得他心智知聲聞未曾得心歟云難者。佛最上利根故。以佛曾得他心智雖知餘乘未曾得心。獨覺其根不及如來。故以獨覺曾得他心智難知聲聞未曾得心歟。次於婆沙論簡不同類心中。於有漏無漏法智品類智品之四種者。不相知事。決定無改轉何一具所列曾未曾得。又可許相知義哉。云難者。彼婆沙論所簡六種不同類心。悉皆非舉一切時不相知之類。設有時而云不同類心不相知之義者。舉之故。隨應有一切時不相知。又時而不相知之類事。何強可痛之哉。次於無漏他心智。不分曾得未曾得事。上已就有漏分別曾得未曾得故。准之可知。故略不論之也。一義云。無簡別自乘餘乘。若未曾得他心智欲知曾得心心所法者。可知之。然不知者。起易起曾得他心智。足知曾得心心所法。何煩起難起未曾得他心智可知之哉。故不云未曾得他心智知曾得心也。是以。光法師釋無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云。無漏心勝難可知故有漏他心智不能知彼。要起無漏心方能知彼。所以知他無漏心。作道下四行相。有漏心劣易可知故。有漏他心智足能知彼。故不起彼無漏他心智。所以者何。有漏他心智從無始來數數修習。起時即易。無漏他心智從無始來不多修習。起時即難。有漏起易故。知他有漏心。還起有漏他心智。無漏起難故。知他有漏心。不作苦集八行觀。起易足知。誰復捨易從難以此釋可為其例證也。如此了簡之時。諸難皆被遮畢。就此義重難答。其趣只可如解釋問答。可見彼解釋問答也。 此義宜歟。 問。此地下品無漏他心智。可知下地三品心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九十九)云。上地下中品無漏他心智。不知下地中上品無漏心心所法付之。上地勝。下地劣也。何上地下品無漏他心智。不知下地三品心耶。是以。上地下品有漏他心智。知下地三品心相例可同哉。如何。 答。無漏三品者。依根姓之差別分三品不同。故以上地下品無漏他心智。望下地中上品無漏心。彼下地無漏心。依地雖劣其根品勝。故上地下品他心智。不知下地中上品無漏心。但於上地下品有漏他心智知下地三品有漏心云例者。有漏心亦依三根雖分三品。有漏種姓似而非真。故一相續身中成就三品。有漏心心所法。其品類非有懸隔差降。有漏繫地堅牢故。依地上下其勝劣雲泥也。故上地下品他心智。知下地三品心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今例難云。有漏無漏心心所法建立各異。謂有漏心心所法依。相續建立。有一身相續中成就三品有漏心心所法。無漏心心所法依根品建立。無一身相續中成就二品無漏心心所法。況有成就三者。建立既別。故知有異。 尋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三)云。如何說一補特伽羅成就九品道斷九品惑。此道差別九根有異。由因漸增長。後道轉增。如次能令多品惑斷。或諸種姓各有九品。成一九品必不成餘。故前後言無相違失任此文。於一種姓中成九品無漏心若爾。約此九品上地下品他心智。可知下地三品無漏心耶。 答。見光法師餘處解釋。或云。問。如上忍現行未來下忍住不生法。非等流攝。應是剎那。如何但取現忍。解云。若忍名一剎那由具二義。一者現行。二非等流。如不生下忍雖非等流而闕現行此釋。明上品忍與下品忍不為同類因或云。若依德光論師解。九地各能修九地聖道。九九八十一種聖道展轉相望。皆得為因。此亦據同性同品應依九地修者。說故。得展轉為因任此釋。亦九地所修聖道互為同類因者。付同性同品道論之。若異品相望之時。設雖上地所修。設雖下地所修。上品道與下品不為同類因既同性內九品道相望之時。上品與下品不為同類因。准此思之。上地下品無漏他心智。不可知下地中品上品心也。重案其理。於同類因者。上地道與下地道為同類因。於他心智者。下地他心智。不知上地心。是則為同類因之法。上地猶不緣之。況下地上品與上地下品不為同類因。豈還有上地下品他心智知下地上品心哉。此是無漏法真實種姓。雖下地上品勝上地下品之故也。 重難云。就一種姓因九品。上地下品無漏他心智。猶不知下地中上品心云事。不可然。同一種姓所成就九品也。何上地下品他心智。不知下地三品心哉。是以。於有漏心心所法者。一相續身成就三品心心所法。故上地下品有漏他心智知下地三品心定。以之准知。一相續身所成九品。無漏心心所法也。尤上地下品他心智。可知下地三品心哉。若雖一相續身所成就九品。猶此地下品他心智。不知下地中上品心者。以一相續身成三品漏有心為其由。成上地下品有漏他心智知下地三品心。頗難得其理哉(是一)。 抑就有漏心心所法中。可有殊加行生三品差降懸隔。所謂如順決擇分善根等也。彼立專修相等行地轉根。止劣品種姓現行。令起勝品種姓心。故依不捨劣得勝。雖一身成三品。於其勝劣者雲泥也。而於此乍許上地下品他心智知下地三品心。於一種姓中無漏九品。上地下品他心智。不知下地中上品云事。甚難思哉(是二)。 況今論中。簡劣品他心智不知勝品心之時。雖述於勝地根位。未簡就同姓中九品。下品等他心智不知上品等心。若實不可知之者。何論文一具不簡之哉(是三)。 加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九十九)中。雖述無漏心心所法依根品建立。無一身相續中成就二品無漏心心所法。況有成就三者。建立既別。故知有異。未云同根中九品相望之時。下品他心智不知上品心哉(是四)。 答。無漏法其種姓真而非似故。設雖一種姓所成就九品。其差九降分明也。故上一下品他心智。不可知下地上品心。有漏法其種姓似而非真。故三品勝劣強無差降。故三根所起有漏心。一相續身成就之。其體性繫地堅牢。故依地上下其勝劣雲泥也。故上地下品他心智。知下地三品心。更不可例無漏。但於有漏心心所法。以一相續身成三品為其由成上地下品他心智。知下地三品心之義。若爾。一種姓中九品之一相續身成就之。何上地下品他心智。不知下地三品心哉云難者。無漏三根所起無漏一相續身無成就之。而有漏法三根所起有漏一相續身成就之。故知。有漏心三根所起強。無差降云事。此則以一相續身成就三品測之。知其品類無其差降云事。故以一相續身所成就邊為由成上地下品他心智。知下地三品心之義也。無漏法設一身所成就。設一身不成就。其性自本勝劣分明。故更不可例有漏。所詮以一相續身所成就為由事。三根所起其勝劣雲泥者。一身不可成之。而已成之。定知。無懸隔勝劣云事(為言)非云一切皆一身成立無勝劣也。次於許順決擇分善根三根勝劣可雲泥。猶上地下品他心智知下地三品。何一身所成就無漏九品上地下品他心智。不知下地中上品哉云難者。順決擇分善根。猶不漏法三根所起一身成就之故。不可似無漏。故猶上地下品智知下地三品也。次於今論於勝地根位之文者。暫就大都勝劣舉地根位也。非許云爾一種中九品下品他心智。知上中品心也。若以文不簡云知之者。又未得曾得未曾得不相知之旨。豈以不簡可云相知哉。次於婆沙論中不簡之云難者。是又暫略不論之也。 問。下地上品無漏他心智。可知上地下品心耶。進云。今論云。地謂下地智不知上地心付之。無漏法不繫故。依地上下分勝劣不及根勝劣。若爾。下地上品他心智。何不知上地下品心哉。是以。九地道互為同類因定。相例可同哉。何況上地下品有漏他心智。知下地三品心此則有漏根三品勝劣。不及地上下勝劣故也。准之思之。下地上品無漏他心智。尤可知上地下品心哉。如何。 答。緣境義。下地心緣上地心少難。就中。他心智現量證知幽隱他心。其義稍難。故下地上品他心智。不知上地下品也。況於有漏他心智者。下地上品有漏他心智。不知上地下品心。其理決定。一具所建立無漏他心智。豈可有知上地之義哉。是以。今論中。或云地謂下地智不知上地心。或定五依四靜慮。自下地為境。此意也。但於無漏法不繫故。依地上下勝劣不可及根勝劣故。下地上品他心智可知上地下品心云難者。無漏雖不繫緣境義。下地智知上地心稍難。故下地上品他心智。不知上地下品心也。次於九地聖道互為同類因云例難者。同類因不簡地上下。與等勝為因故。設雖上地與下地等勝可為因也。緣境義。下地智知上地難。而不似同類因。故下地上品他心智。不知上地下品心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此疑云。緣境義別。為因義別。不可為例次於有漏根三品勝劣不及地上下勝劣。故上地下品他心智。知下地三品心。准之無漏地上下勝劣不及根三品勝劣故。下地上品他心智。可知上地下品心云難者。自本緣境義。下地智知上地心難。故下地上品他心智不知上地下品心也。全不可准例上地下品有漏他心智知下地三品心也。 問。見道十五心悉可為聲聞他心智所緣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且據初說。但言二念後十三念皆亦容作他心智所緣付之。見今論文云。聲聞法分加行。若滿知彼見道初二念心。若為更知類分心故。別修加行至加行滿。彼已度至第十六心。雖知此心非知見道如此文者。聲聞他心智唯知見道初二念心何況婆沙論云。若他心智知見道者。決定先起無漏法智若十五心悉為他心智所緣者。爭可有決定先起無漏法智之義哉。 答。聲聞所起他心智。知一有情所起見道心。唯雖限二念。知多有情所起見道心之時。何無十五心皆為他心智所緣之義哉。光法師此師後十三念皆亦容作他心智所緣之解釋。顯此意也。但於今論文者。光法師釋引文云。且據初說但言二念次於婆沙論決定先起無漏法智之文者。起他心智始欲知見道心之時。要先自初念可知之。故云決定先起無漏法智也。云爾後重起他心智知見道心之時。起類分他心智之義。全非所遮也。 問。麟喻獨覺所起他心智。可知麟喻獨覺心耶。答。不可知之也。兩方。若知之者。麟喻獨覺無並之義。爭可有麟喻獨覺所起他心智。知麟喻獨覺心之義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述麟喻法分加行若滿知彼見道初二念心。何可嫌知麟喻獨覺心之義哉。是以見婆沙論(九十九)文云。麟喻獨覺亦定得緣麟喻獨覺他心智。亦說能緣。亦說現起。餘世界中有麟角獨覺出世無理遮故麟喻獨覺所起他心智。緣麟喻獨覺心云事。此文尤分明也。如何。 答。麟喻獨覺者。最上利根之人。唯樂獨出。故不可有二麟喻並出之義。是以今論餘處(十三)文云。麟角喻者。謂如獨居光法師釋此文。引婆沙論(三十)云。麟角喻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如無有二並出世間既無並出義。爭可有麟喻獨覺可起他心智。知麟喻獨覺心之義哉。依之見光法師餘處(十二)解釋云。又婆沙九十九云。問。佛得緣佛他心智不。有說。不得。所以者何。無二如來俱出世故。復有說者得。此說能緣不說現起。問。獨覺得緣獨覺他心智不。答。麟角喻者。准佛應知。又一說云。有作是說。麟角喻獨覺亦定得緣麟角喻獨覺他心智。亦說能緣。亦說現起。餘世界中有麟角喻獨覺出世。無理遮故。雖有二說。然無評家。前既不言有說。且以前說為正任此釋。就麟喻獨覺緣麟喻獨覺他心智。得不得有三師異說之中。以或云不得麟喻獨覺緣麟喻獨覺他心智。或云雖得之說能緣不說現起之二說中。前說為正判。麟喻獨覺所起他心智。不知麟喻獨覺心云事。此解釋尤分明也。但於今論麟喻獨覺知見道心云文者。且就容有談之歟。次於婆沙論麟喻獨覺亦定得緣麟喻獨覺他心智。亦說現起之文者。光法師既判不正義之上者。不及劬勞之也。 尋云。不得麟喻獨覺緣麟喻獨覺他心智云師意。麟喻獨覺知見道心者。知誰人心乎。答。 問。今論意。麟喻獨覺他心智。可知見道四念心耶。進云。今論中。述二三念。一切。麟喻獨覺唯判知見道三念心也。付之。麟喻獨覺起他心智。用五念加行若爾。知第八心畢。更五念加行滿。何無知第十四念之義哉。尤可云知。四念心也。依之見正理論(七十三)文云。有說麟喻知四剎那。謂初二心第八十四。此言應理設雖今論意。何不許此義。 答。今論中。述麟喻獨覺他心智知見道心。偈頌云。聲聞麟喻佛如次知見道二三念一切。長行述。麟喻法分加行。若滿知彼見道初二念心。若為更知分類心故。別修加行至加行滿。知彼第八集類智心。以此但由下加行故。有說。知初二及第十五心。雖舉二說。俱云知三念。不舉知四念之義。明知。今論意。不存知四念之旨云事。但於知第八心畢。更五念加地滿。知第十四心者。何無知四念義哉云難者。光法師釋此事。作四解釋。即彼釋云。解云。欲知亦得。而不知者。見道位心總有二分。一法分。二類分。知初二念是法分。如第八念是類分。既具知二其心萎故歇不更知。又解。欲加亦不得。初修加行知初二念。第二復以五心為加行知第八心。至第三更修加行。其力微劣。以五六心為加行不能成也。又解。前心稍劣。五心加行即能得知。後心漸勝。以五六心為其加行不能知也。又解。知初二念已。意欲知彼第三苦類忍心。五心加行。至加行滿乘知第八集類智心。以彼第三第八所緣苦集一物因果義分。知時即易。雖不能知第三能知第八。知第八已。更欲知彼第九滅法忍心。用五心為加行。不知第十四道法智心。以彼二心所緣各別。一緣有為。一緣無為。非是一物。知時即難。故不能知。設用六心為其加行。亦不能知第十五心。任此解釋。可思其意也。次於正理論說者。論師所存各別也。不及和會之。故光法師引正理論文畢云。正理故。違此論。即取第三。 尋云。今論二師中。以何師為正義耶。 答。禪那院云。以初師可為正歟。又正理論中。上如次舉今論初二師畢。次述第三師義云。有說麟喻知四剎那謂初二心第八十四。此言應理。所以者何。許從知初二念心已唯隔五念知第八心。若復更修法分加行。經五念頃加行應成。何不許知第十四念此文閣第二師難初師。而光法師引此文畢云。正理故。違此論。即取第三以之思之。今論意。初師為正。 又尋云。正理師意。如以知四念云師為所存歟。 答。正理顯宗兩論中。俱評取知四念云師也。 難云。若爾。何故顯宗論中。不改二三念一切之偈頌耶。 答。顯宗論中。長行中雖評取之。不改偈頌常有之歟。即。 問。我已知苦等四行相。即我生已盡等四行相歟。答。暫可各別行相也。兩言。若各別行相者。同盡無生智後得智所作行相也。何可云各別行相哉。況彼兩種之行相。名言雖不同。難之其義門有異哉。若依之爾者。既諸論各別舉之。尤可各別行相也。如何。 答。我已知苦等四行相。與我生已說等四行相同異事。諸論說相幽玄暗。雖難測其實義。先案兩種之行相。其四種行相之相頗難全同歟。凡觀行者。依先加行位要期意樂各別。證羅漢果之後。至後得智中所作之行相。我生已知苦等與我生已盡等。兩箇四種行相是異歟。所謂觀行者。先加行位。謂我當證羅漢果之時。要應起於四諦理已知已斷已證已修之審察智依此意樂力。證果之後至後得智中作知我已知等。不應更知等之行相。分別盡無生智之差別也。是以正理論(七十三)中。釋依先加行要期心。作我已知苦等四行相云。諸觀行者。本修行時。定起如斯要期意樂。謂我當證阿羅漢時。要應起此自審察智。故今出觀此智必生。為令此生所起之智。隨應建立盡無生名又觀行者。先加行位起如此欣求意樂。謂云何當令我生永盡。乃至云何當更不受後有。而證果時。彼所欣求已果遂故。至後得智中。作我生已盡等之行相。自生慶慰也。故婆沙論(二十九)中釋依先加行意樂。有我生已盡等行相云。一由意樂。謂加行時起此意樂。云何當令我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依先加行意樂不同。兩箇四種行相各別作之云事。今正理婆沙論文分明歟。況見婆沙論(二十九)文。問。十六行相外有無漏慧不。若無者。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說。云何盡智。謂如實知我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云何無生智。謂如實知我已知苦不復知。乃至我已修道不復修。如是二智何行相。檢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實可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憶辨不受後有。是何和相(取要)若我已知苦等四行相。即我生已盡等四行相者。何引經論文各別可舉難之哉隨答此問之時。各別儲答。若同行相者。兩段各別可答之哉。同論第百二卷有此問答。其旨如問答。任此等文。我已知苦等與我生已盡等。各別行相云事分明也。但於同盡無生智後得智行相。何可各別哉云難者。雖同盡無生智後得智行相。意樂各異故各別作之。何極所背哉。次於兩箇四種行相名言雖異。難之其義有異哉云難者。兩箇四種行相相望之時。我已證滅我已修道與梵行已立所作已辨。雖似其義不異。引彼兩箇四行相先加行意樂其趣異。故所引行相中。雖有相似。更不可混亂也。 問。正理論意。得非擇滅時。無生智轉可云耶。答。不可云正得非擇滅剎那無生智轉也。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三)云。得彼滅時此智方轉付之。或於煩惱。或於生得非擇滅者。尤可在金剛心位。若爾。得彼滅之時。爭可有無生智轉之義哉。是以。見婆沙論(三十二)文。述或於煩惱。或於所潤生。得非擇滅云。若不起定者。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加行道時。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至第九無間造時。得非擇滅(云云兩處之文取意抄之)設雖正理論意。何中許得非擇滅之時。無生智轉義哉。如何。 答。披婆沙論第三十二卷。或述煩惱非擇滅得時云。聖。於修道不退法者。離欲染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界修所斷煩惱得非擇滅。若起定者。隨至彼彼無間道時得非擇滅○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染。隨所應當說或述生非擇滅得時云。不退法者。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非想非非想處一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九無間道時。於非想非非想處一生得非擇滅任此等文。得煩惱并所潤生非擇滅。無至金剛心以後。設雖正理論意。更不可背此理。若爾。正得非擇滅之剎那。更不可有無生智轉義也。但於正理論。得擇滅時。此智方轉之文者。時解脫聖者。金剛心位不得煩惱非擇滅。故無無生智起義。對之。不時解脫聖者。金剛心位得彼滅。故得無生智起。故云得彼滅時此智方轉也。全非云正得彼滅之剎那即此智方轉也。 問。無生智後得智可緣非擇滅耶答。可緣非擇滅也。兩方。若緣非擇滅者。見婆沙論(二十九)釋我已知苦不復更知等行相云。實知我已知苦不復知者。緣苦二行相攝。謂苦非常。我已斷集不復斷者。緣集四行相攝。我已證滅不復證者。緣滅四行相攝。我已修道不復修者。緣道四行相攝此文已以盡無生智後得智。攝屬四諦智。定知。不可緣非擇滅云事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會有餘於此作是難言。若詫無生名無生智。則無生智緣非諦法。是則所說違害自宗之難云。彼不審察。設此難詞。我上已言於出觀後方起如是分別智故此文分明無生智後得智緣非擇滅如何。 答。無生智後得智作不復更知等解。故兼可緣非擇滅云事。道理尤必然也。即一方難。所舉之正理論文。其旨實分明哉。但於婆沙論配釋四諦智之文者。入觀之時。於盡無生智上有我已知苦不復更知等之理。故出觀之後得智中。作此分別也。故觀內四諦智中義分而備之故。以我已知等判屬四諦智也。正出難之時所作之我已知苦等之行相。非云即四諦智攝歟。 問。光法師意。依身欲界依無色界證羅漢果人。無生智現前位。可緣非擇滅得耶。 答。不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之者。非擇滅得隨命根眾同分判性類。若爾。彼得定可欲界繫。何無色界心可有緣欲界繫法之義哉。況又不背初唯苦集類之理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之。會若詫。無生名無生智。則無生智緣非諦法之難云。或許此智緣無生得。此苦諦攝非非諦故。若彼位無生智不緣非擇滅得者。此釋意約彼位。如何可會有餘之難哉。如何。 答。依身欲界依無色界證羅漢果人。無生智現前位。不可緣非擇滅得也。其理即如一方疑難之趣。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或許此緣無生得之釋意。有餘付詫無生云言。若爾。無生智可緣非諦法難故。為救此難。詫無生者。緣無生得也。全非緣非諦法救許也。一切時無生智。皆非云緣無生得也。但彼立無生智。雖不緣非擇滅得。緣無生得之智種類故。詫無生名無生智云事。全不可有相違也。 問。論文云。然說見言乘言便故。或於諦理現照轉故爾者。光法師意。今此文為有部會通。為當經部釋歟。答。光法師意有部會通可云也。兩方。若有部會通者。見論文。上云。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知光法師釋此文云。西方沙門經部等計鄰此文云。然說見言乘言便故。或於諦理現照轉故文相起盡無諍可云經部師義哉。是以。見寶法師解釋。一具牒具此文畢云。述異釋也。若依之爾者。盡無生非見者。專薩婆多宗所談也。而本論中。於盡無生智說見言故。為會之云然說見言乘言便故等。定是可有部會通哉。如何。 答。光法師意。然說見言乘言便故等之論文。專有部會通可云也。所以然者。有宗意。定盡無生非見。而本論中。於盡無生智說見言故。專所可痛也。依之會然說見言乘言便故等。是非有部會通哉。故光法師於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知之文者。雖判西方沙門經部等計。於然說見言等文者。只云通本論文不云經部計。定知。不存經部師釋云事。何況。見正理論(七十三)文。問。是不二智非見性攝。如何乃言智見明等。答。有作是釋。乘言便故等。此則就薩婆多自義中致令問答。明知。今論然說見言等文。非經部義云事。但於鄰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知之文。云然說見言等故。可經部義云難者。雖文相相續更不可云一師義。見論文。上引本論文畢。致如何無漏智亦作如是知之問難。釋此間難舉二師說。所謂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從二智出後得智中。作如是知故無有失者。薩婆多宗義也。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者。述經部宗義也。已上二師義畢後。然說見言等者。又還薩婆多宗本義。會本論文。故以鄰次即不可云經部義也。次於寶法師解釋者。以文相鄰次一具牒之。判異釋也。此則人師異釋也。更不及和會矣。 問。無生智與盡智可為同類耶。答。可為同類因也。兩方。若為同類因者同類因名等勝為果之義。無生智與盡智何可為同類因哉。是以。見光法師解釋云。或彼盡智非無生智為因故生。不名因圓加之。披今論餘處文云。諸無生智唯與等類為同類因。更無勝故此等文無諍無生智與盡智不為同類因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見修無學三道互為同類因准而思之。無生智與盡智何不為同類因哉。 答。無學勝進道位。九智十智隨應現修者。今論疏定判也。若爾。已生無生智與可生不生盡智。尤可為同類因也。故正理論(七十三)云。謂有盡智非無生智為因故生。無無生智不以盡智為因故起。謂有盡智非無生智為因故生者。指初盡智也。翻之思之。有盡智以無生智為因故生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可背等勝為果之義云難者。同是第六種姓。無學所得盡智無生智也。何可有勝劣差異哉。次於光法師解釋者。無生智必以盡智為同類因。盡智之中有以無生智不為同類因之類。故如此云也。次於今論餘處文者。暫據一相漸次進修之類。云唯與等類為同類因也。以實云之。無生智與盡智為同類因之義可有也。 問。離繫得能證道。唯限無間道歟。答。唯限無間道也。兩方。若唯限無間道者。離繫得能證道種類萬差也。何唯限無間道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五十八)中。以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時。所得無漏離繫得類智品攝判。若隨能證無間道判性類者。寧非法智品攝哉。何況。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所得離繫得。隨無間道判性類者。是不見道修道雜亂。學無學道混濫哉。 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五十八)中。判離繫得性類云。擇滅得隨能證道性類差別。以諸擇滅自無作用。但由道力求證。彼時引彼得故此文意由道作用引起離繫得名能證道。故能證道唯限無間道云事分明也。如何。 可見次下論義。 問。唯隨能證道判離繫得性類歟。答。唯隨能證道判離繫得性類也。兩方。若唯隨能證道判離繫得性類者。離繫得種類萬差也。何唯隨能證道可判其性類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五十八)中。以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時。所得無漏離繫得類智品攝判。若隨能證無間道判性類者。寧非法智品攝哉。何況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所得離繫得。隨能證道判性類者。是不見道修道雜亂。學無學道混濫哉。若依之爾者。已於離繫得有能證之功。尤隨能證道可判性類哉。依之披婆沙論(百五十八)文云。擇滅得隨能證道性類差別。以諸擇滅自無作用。但由道力求證。彼時引彼得故唯隨能證道判離繫得性類云事。此文尤分明也。如何。 答。能證道者。是無間道也。彼道現起能斷惑障。與離繫得為同類因。能引起離繫得故。名能證道。故唯隨此能證無間道所判離繫得性類也。是以婆沙論(百五十八)云。擇滅得隨能證道性類差別。以諸擇滅自無作用。但由道力求證。彼時引彼得故隨能證道判性類事。立理釋成之旨。此文尤分明也。更不可異求之。況今論餘處文云。若有學道的引擇滅得即有學。若無學道所引擇滅得即無學。此文亦隨能引無間道。判性類之旨分明也。光法師釋此文云。若有學道所引擇滅得即有學。隨能證道是有學故。若無學道轉根時所引擇滅得即無學。隨能證道是無學故解釋文炳焉者哉。加之。見婆沙論(百五十七)文。或明有漏離繫得界繫云。擇滅者。謂欲界下三靜慮五蘊擇滅。彼世俗道類。得皆色界繫。以下地擇滅有漏得。皆上地近分攝故。若有隨能證無間道不判性類之義者。下地法上擇滅有漏得。是不通上地根本地攝哉。或(百五十八)述欲界見修所斷法無漏離繫得。唯未至定攝義云。評曰。此中初說為善。諸離繫得必由斷對治力所引起故故若有隨能證道不判性類義者。是為成唯未至定攝義。可儲必由斷對治力所引起之由哉。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以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時。所得無漏離繫得類智品攝云文者。以實云之。彼無漏離繫得可法智品攝。故婆沙論云。若類智品攝亦不應理。彼斷及得法智所證故但評曰。此中初說為善以類智品是彼不共決定對治故者。論彼離繫得正性類。雖是法智品攝。由類智不共決定對治義邊。且攝屬類智品中(為言)實是法智品攝故。專順隨能證道判離繫得性類之義也。次於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所得離繫得者。現起無間解脫道。見道修道相替。有學無學各別之時。不隨現起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道類智位未來修擬無間道修道攝道品。初盡智位未來修擬無間道無學道攝道呂。故隨彼未來所修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故無見修無學三道雜亂之過。亦不背隨能證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之理也。 重難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會通之旨不可然。以滅道法智離色界修所斷染時。所得無漏離繫得。實法智品攝者。評家可嘆後說為善。何判初說為善哉(是一)。 次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隨未來所修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云事。甚難思。以能證道名引因道。而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因義云。引因謂同類因。能引彼離繫得起為等流士作果以未來所修道不可名名引因。未來無同類因故也(是二)。 何說婆沙論(六十六)中。述有漏道證中間二果名沙門果。舉尊者僧伽筏蘇說云。以世俗道離染時。亦修未來諸無漏道所得二果。是彼果故亦得建立沙門果名正義家破之云。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未來聖道未有作用。如何於彼此得果名若以未來所修道為引因。以離繫得為其果者。可同僧伽筏蘇義勢。是不蒙婆沙論正義家難破哉(是三)。 加之。無間道是向道攝。故得果位如捨之。若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未來修無間攝道品者。寧無向果雜亂之過哉(是四)。 就中。得果位未來修無間道攝道品云事。論家定判。人師解釋中。未見其證據。若無分明依憑者。誰可信用之哉(是五)。 次勘婆沙論(百五十八)文云。若類智忍四得俱生三道得一離繫得。苦類智忍與彼四得互不為因。苦法智忍為四得因。苦法智為三得因。除苦法智忍得。以加行苦法勝非劣因故。有為法得隨法勝劣故如此文者。苦法智與苦類忍俱生。欲界見苦所斷煩惱上離繫得為同類因若唯隨能證判離繫得性類者。欲界見苦所斷煩惱上離繫得。隨苦法忍可判其性類。苦法智何與彼為同類因哉。例如苦法智不與苦類忍俱生苦法忍得為同類因(是六)。 答。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意。以滅道法智離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時。能證引因現起無間道。是法智故。彼所引離繫得可法智品攝之理雖必然。由類智是不共決定對治故。以彼法智所引離繫得。類智品中且可攝屬之義門。傍亦有之。法智品云後師說意。不存此義門。故評家雖判初說為善。理實而言。彼離繫得可法智品攝也。次現起無間道與離繫得為同類因。引起彼離繫得。是其引因本故。光法師餘處釋引因。謂同類因也。雖然修容起能證引因用。未來斷對治道之時。由彼所修未來斷對治道力。引起離繫得故。雖正不起能證引因用。以彼未來所修斷對治道。亦名能證引因道也。故光法師餘處釋各二離繫得之義云。無漏道斷惑雖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類惑雖亦能引無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隨二道判性。但隨自道。彼能證道雖復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擇滅得起。故各隨自能證道判以未來所修斷對治道為能證引因。隨彼判性類之旨。此釋尤炳然也。次於婆沙論中。破尊者僧伽筏蘇說之文者。僧伽筏蘇意。未來所修無漏道。實以中間二果為果云。故正義家破之云。未來聖道未有作用。如何於彼此得果名也。今以所修斷對治道為引因者。由修彼道力得。容為彼所引果離繫得故。以彼為能證引因道。判離繫得性類(為言)非云未來所修斷對治道。正起引因用。以離繫得為果。異僧伽筏蘇意也。次無間道是向道攝。故復果位必捨之者。長途所定也。不可異求之。今道類智位及初盡智位。隨現起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者。可有大過。故未來修擬無間道果攝道品。隨彼未來所修果道攝無間道判離繫得性類。故向果二道全不雜亂也。次得果位未來修擬無間道果道攝道品云事。人師解釋中。□有所見。故泰法師餘處(二十一)釋云。今言一味者。是一類義。現實而得果之時。修過恒沙四法四類對治智故。得隨治道亦過恒沙法類得也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十七)釋云。言定體者。須陀洹果聖德為體。對德不同。汎論有三。一是果體。依如毘曇行修分別。唯第十六道比智心。是其果體。得修分別。通攝見諦十六聖心悉為果體任此等定判。得果位未來修果道。攝無間道之旨分明也。今論餘處(二十四)文云。集斷得八智。頓修十六行相。即此意歟。次隨能證無間道雖判離繫得性類。離繫得者。解脫道位始現起。故其品類與解脫道同。不可云隨無間道判其性類。故品類自解脫道劣。品類分齊既異解脫道同。故苦法智與苦類忍俱生欲界見苦所斷煩惱上離繫得為同類因也。有為法得隨法勝劣。故苦法智不與苦類忍俱生苦法忍得為同類因。其理尤可然。文非相例歟。 問。以滅道法智斷上二界修惑時。所得無漏離繫得。為法智品攝。為當類智品攝歟。 此疑可見上論義。 問。以滅道法智斷上二界修惑時。所得無漏離繫得。法類二智中。何智所知可云耶。 答。類智所知也。兩方。若法智所知者。法智緣欲界四諦境。而婆沙論評家意。以彼得類智品攝定。明知。上界道諦攝法云事。若爾。法智何可緣彼得哉。若依之爾者。彼離繫得既法智所證也。尤可法智所知。何可類智所知哉。是以。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難以彼離繫得可非類智品攝之時。云豈不彼斷及得法智所證耶。難可非法智品攝之時。述豈不彼法及斷類智所智耶。若彼得類智所知者。何不云豈不彼斷及得類智所知耶。可云彼法及斷哉。以之知。非類智所知云事。如何。 答。以滅道法智斷色無色界修惑之時。所得無漏離繫得類智。是上二界不共決定對治故。隨彼類智品攝所定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嘆類智品攝云初義云。評曰。此中初說為善。以類智品是彼不共決定對治故若爾。彼得既類智品攝。上界道諦所攝法也。法智何可知之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舉初師義云。有作是說。彼離繫得類智品攝難此師義云豈不彼斷及得法智所證耶此師答今難云。雖法智所證而類智所知故任此難答之文。彼離繫得類智所知云事。尤分明哉。但於彼離繫得已法智所證。何可類智所知哉云難者。彼得雖法智所證。隨不共決定對治類智品攝定。故為類智所知也。次於婆沙論豈不彼法及斷智所知耶之文者。論所證之時。斷與得二法正為其所證。故唯舉此二法。難豈不彼斷及得法智所證耶。論所知之時。上二界諸行并斷皆為類智所知。故難之時。述豈不彼法及斷類智所知耶也。全非彼離繫得非類智所知故。為簡之不云彼斷及得類智所知耶也。若爾。此文全非相違也。 問。遠法師意。無漏他心智。以道智為加行云義。光法師如何破之耶。進云。光法師違本論有學八智展轉相望皆容得作等無間緣之文破也。付之。於他心智有漏無漏二類之中。設雖無漏他心智以道智為加行。有漏他心智以餘七智為等無間緣者。遠法師解釋更不可違本論文。若爾。光法師能破有何深意哉。如何。 答。光法師解釋中。述遠法師義云。遠法師云。知他無漏心道智為加行。故作道心行。知他有漏心不以苦集智為加行。所以不作苦集八行相法師意。有漏無漏他心智。俱正知他心之根本終成之位有漏智也。然知他無漏心之時。以道智為加行。剋論終成非道智。然近道似道故約加行。并似道之邊名為道智。終成非正道體也。知他有漏心之時。不以苦集智為加行。故加行終成皆是有漏。故偏名有漏為體。故有漏他心智不作苦。集八行相。無漏他心智作道四行相云也。法師意。既云有漏他心智不以苦集智為加行。無漏他心智唯以道智為加行。故漏無漏他心智俱無有苦集智無間生義。故光法師破此義之時。本論中。既云有學八智展轉相望皆得作等無間緣。此則非苦集智無間生他心智哉。若爾。汝云漏無漏他心智俱無苦集智無間是生義。豈不相違此本論文破也。 雖不見古筆跡。任愚意記此一義了。重可尋之。 問。有漏他心智無間。可生無漏他心智耶。 答。有漏他心智無間。可生無漏他心智也。兩方。若生之者。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云。唯第四分能生無漏。唯順決擇分生無漏定。而婆沙論(百六十七)中。明有漏他心智相攝四分定云。此唯攝順住分明知。有漏他心智無間。不生無漏他心智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破遠法師義云。本論既言有學八智展轉相望。皆容得作等無間緣此文明於有學八智者。無所簡展轉相望為等無間緣依之。見婆沙論(百七)文。釋發論他心智與苦集智為四緣云文云。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者。定非因緣。有漏不與無漏為因緣故此文既雖簡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非因緣。不簡等無間緣。明知。為等無間緣云事。若與苦集智為等無間緣者。豈可遮與無漏他心智作等無間緣之義哉。如何。 答。光法師破無漏他心智唯以道智為加行云遠法師義云。本論既言有學八智展轉相望。皆容得作等無間緣。而言道智他心加行。是不相違此本論文。既無簡有漏無漏他心智。云八智展轉為等無間緣。明知。有漏心智與無漏他心智為等無間云事。就中。光法師意。以此論文。破無漏他心智唯以道為智加行云義。明知。光法師意。存此本論文顯不簡有漏智。無漏智。有學八智。悉與無漏他心智作等無間緣云義云事。何況婆沙論中。釋發智論(百七)他心智與苦集智作四緣云文云。與苦集智為四緣等者謂無漏他心智。與苦集為一同類因者。定非所緣。彼緣有漏故。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者。定非因緣。有漏不與無漏為因緣故上總句牒他心智與苦集智為心緣云本論文畢。下簡差別之時云。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者。定非因緣。雖簡因緣不簡等無間緣。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等無間緣云事。此文太分明也。若爾。又與無漏他心智可為等無間緣云事。道理頗必然也。但於婆沙論中有漏他心智唯住分定攝故。不可生無漏他心智云難者。五通等功德。多是順住分攝故。從多分云唯攝順住分也。全不可遮小分通順決擇分之義邊。故有漏他心智生無漏他心智之義。更非相違也。 重難云。見今論餘處(二十七)文。述五通體云。解脫道慧攝而見當卷論文。述五通無間道現修智。或云學位修通。五無間道現修俗。未來修七。或述無學修通。五無間道。現修如學。已無間道位唯現修俗智。若爾。如何可有有漏他心智無間。直生無漏他心智之義哉(是一)。 況見諸論說。於二乘者。有漏無漏他心智現起之時。各別用加行定。若爾於二乘者。如何可有有漏他心智無間。直生無漏他心智之義哉(是二)。 次光法師餘處。有學八智展轉相望。皆容得等無間緣之釋。全非誠證。總見他心智之時。無漏他心智與無他心智為等無間緣故云爾也。更不可云有漏他心智無間。生無漏他心智也。次婆沙論。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者。定非因緣等之文。雖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不為等無間緣。無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等無間緣故。暫簡殘等無間緣也。依之。勘婆沙論以下文云。與滅智為三緣。除所緣者。彼緣無為故此文以有漏他心智望滅智無簡因緣。若以不簡為其證者。寧云有漏他心智與滅為因緣哉。若爾。此等論判全非誠證者哉(是二)。 次。婆沙論唯順住分攝之文。從多分論之云會通。不可然。見婆沙論具文。明他心智攝世欲智少分云。世俗智在十八地。謂欲界靜慮中間。四靜慮四無色及彼近分。此攝四靜慮。於四靜慮中有善染污無覆無記。此唯攝善。於善中有生得聞所成修所成。此唯攝修所成。於修所成中。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此唯攝勝時道。於勝時道中。有順退分順住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此唯攝修所成。於修所成中。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此唯攝勝時道。於勝進道中。有順退分順住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此文既自□向細。委簡其差別之時。云此唯攝順住分。云文勢次第。云唯言簡別。誰向此文。輒可會從多分說哉(是四)。 況設可許有漏他心智生無漏他心智之義者。可云乍住分定生無漏。何強會難遮之文。可成通決擇分之義哉。所以然者。許劣品聞思散善尚生無漏定。勝品修慧攝住分定。豈無生無漏之義哉(是五)。 加之。若許有漏他心智通餘分者。又可通順退分耶。若云通退分者。婆沙論中。慧解脫阿羅漢。退初禪煩惱之時。於五通不出少分得。若通退分者。尤可有少分得。何不出之哉。若云不通退分者。婆沙論(百七十)中五通與味定相生豈非通退分哉(是六)。 答。解脫道慧攝者。光法師餘處(二十七)所引正理論中。釋此頌文云。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勝進道中亦容有故加之。今論云。五通勝進道。有學八智。隨應現修。無學九智十智。隨應現修(云云取意)此等文。勝進道位他心智現起云事。分明也。而勝進道位所現起之他心智何可用無間道哉。若爾。雖定五通無間道唯世俗智現修。更不可違有漏他心智智無漏他心智之義也。次二乘有漏無他心智現起之時。各別用加行者。初起未練之位分也。後後數習之位。易現起故。不用加行歟。若爾。至後後現起之位。有漏他心智無間。可生無漏他心智也。次有學八智展轉相望等之文。總見他心智之時。無漏他心智與無漏他心智為等無間緣故云爾。更非有漏他心生無漏他心智云難勢。不可然若如今了簡者。豈光法師以此文。可破遠法師無漏他心智唯以道智為加行云義哉。恐員外了簡也。就中。本論一段之文分別八智相望。作四緣通局之時。所可簡委簡之無濫。不簡之而無簡別。云他心智與他心智作等無間緣。定知。有漏無漏他心智互相望為等無間緣云事。委細旨如次上疑記之。次婆沙論。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者。定非因緣之文。不簡等無間緣事。無他心智與苦集智為等無間緣故。且簡殘之云事。又不可然。具文云。與苦集智為四緣等者。謂無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一同類因者。定非所緣。彼緣有漏故。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為所緣者。定非因緣。有漏不與無漏為因緣故見此文。於所緣緣因緣者。漏無漏他心智互具互闕。故舉簡其差別。於等無間緣增上緣者。二他心智通具。故無簡差別。若爾。於有漏他心智簡殘等無間緣云事。太背文。若於有漏他心智可簡等無間緣者。尤可云無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因等無間。定非所緣。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定非因等無間。例可如。述法智與他心智為四緣之時云。與自相續他心智為因等無間。非所緣。與他相續他心智為所緣。非因等無間。就中。無漏他心智之外。別述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者。定非因緣。而寄事於無漏他心智與苦集為等無間緣之義邊。有漏他心智望苦集智簡殘等無間緣云事。頗文外難勢也。次於有漏他心望滅智無簡因緣云難者。全非相例。他心智與苦集智為四緣之時。不合論漏無漏他心智者。望苦集智不可具四緣。故漏無漏合論之時。互望於緣有闕具。故對簡其差別也。他心智與滅智為三緣之時。無漏他心智獨與滅智為三緣故。設不待有漏他心智為三緣之義無所闕。故望滅智為三緣之時。無相對可簡別緣闕具也。故有漏他心智不與滅智為因緣。不及簡之也。次於婆沙論唯攝順住分之文。云一段文勢云唯言簡別輒難會從多分說云難者。從多分置唯言。論家人師之解釋常習也。即如因明大疏中。釋入正理論及似唯悟他之文云。故此頌中據基多分皆悟證者。言唯悟多自悟事也。就中今婆沙論文。雖述唯勝進道攝。非定解脫道慧攝哉。若爾。此文從多分論之云事。證據在傍。唯攝順住分之文亦從多分云事。何可疑之哉。次於有漏他心智乍住分定可生無漏云難者。今論餘處云。於此中。唯第四分能生無漏光法師釋此文云。若依婆沙一百六十五。淨生無漏中云。此但從順決擇分。有說。亦從順勝進分。雖無評家以前解為正。故正理七十八云。應知此中決定義者。謂諸聖道必此無間生○又諸論皆言順決擇分能生聖道此等定判。唯順決擇分生無漏定。故不可云順住分生無漏也。次於聞思散善生無漏云難者。定散相望之時。雖定善勝散善劣。定善之中。有能順煩惱能順自地能順上地能順無漏之四類不同。故以順決擇分已順無漏。唯此無間生無漏。餘三分以不順無漏。雖定善無生無漏之義。聞思散善其性雖劣。加行所起力用殊勝故。有順無漏之類。彼無間生無漏。更不可遮之也。次有漏他心智通順退分耶否事。且存一義者。不可通順退分也。則婆沙論中。慧解脫阿羅漢。退初靜慮煩惱之時。於五通不出少分。得其證據也。但於與味定相生者。有漏他心等順生分攝。故與味定相生事可有何要違哉。 問。無漏定等無間。生有漏他心智歟。 與上論義表裏也。仍略之。 問。無漏他心智可知有漏心耶。進云。今論云。他心智無漏唯四。謂緣道無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判也。付之。劣品他心智雖不能知勝品心。不嫌勝品他心智知劣品心。若爾。何無無漏他心智知有漏心之義哉。 答。光法師釋無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作二解釋。初釋云。有漏心劣易可知。故有漏他心智足能知彼。故不起彼無漏他心智知。所以者何。有漏他心智從無始來數數修習。起時即易。無漏他心智從無始來不多修習。起時即難。有漏起易。故知他有漏心還起有他心智。無漏起難。故知他有漏心不作苦集八行相觀。起易足知。誰復捨易從難問。但應初定他心智知欲界心。起時易故。二定已上他心智應不能知欲界他心。起時難故。誰復捨易從難。解云。欲知欲界心。必不故起二定已上他心智知。但為餘事入二定等。因入彼定便起彼他心智知欲界心也。難云。亦可因為餘事起無漏心。便起無漏他心智知他心有漏心。解云。從無漏心起有漏他心智易。起無漏他心智難。起易足知。故不起難。問。入二定等知欲界心時。何故不還起初定他心智知欲界心。而起二定等知欲心耶。解云。當地起易。故起當。異地起難。不起初定解釋已盡數重之問答。其意顯也。次第二釋云。欣觀容可別知故。知他無漏心作道下四行相。厭觀必欲總遣故。知他有漏心不作苦集八行觀。故正理七十三云○何緣已身無漏他心智。不能知他有漏心心所。於有漏境無漏智生。行相所緣異此智故。謂無漏智緣有漏時。必是總緣厭背行相。是故決定不能別緣他心心所。成他心智。以諸聖緣有漏時。必於所緣深生厭背。樂總棄捨。不樂別觀。緣無漏時生欣樂故。既總觀已亦樂別觀。如有見聞非所愛事。總緣便捨不樂別緣。於所愛中則不如是。總見聞已亦樂別緣。是故於他有漏心等。必無聖智一一別觀成緣有漏心無漏他心智。以他心智決定於他心心所法別別知故。豈不亦有三念住攝苦集忍智。雖有而非但緣一法。緣多體故此釋引證據釋成之旨分明也。任此二釋。可知無漏他心智不知有漏心之義也。 重難云。就初釋疑云。何因起無漏他心智知他無漏心之便 。無起無漏他心智知他有漏心之義哉。次就第二釋正理論雖有而非但緣一法緣多體之文有疑。見光法師餘處(二十三)解釋。述別相念住成滿相云。以一極微。以一剎那。各別觀身名身念住滿任此釋。於別相念住者。別觀一剎那一極微色若爾。設雖苦集忍法智攝身念住。何無一法別緣之義哉。雖有而非但緣一法之文難思哉。 答。就初釋意。因起無漏他心智知他無漏心之便。起無漏他心智知他有漏心之義。是難也。所以然者。雖前後同無漏他心智。所緣已異故。定知。起知無漏心之心智畢。次起知有漏心之無他智之時。可用別加行。若爾。只可起易起有漏他心智。誰可起難無漏他心智哉。次就第二釋。於正理論雖有而非但緣一法之文者。於別相念住者得。別觀自相共相。故有別緣一法之義於苦集忍智攝念住者。唯觀共相故。無別緣一法義歟。可尋之。 問。論中。述有貪心離貪心相。出三師說中。釋第二師不舉離貪心故。光法師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其離貪心同第一師故不別說。付之。第二師意。異初師意貪相應名有貪心之義。成貪所繫名有貪心之旨。定知。法師意。諸有漏心貪所繫故名有貪心。不繫無漏心對治貪故名離貪心云事。若爾。何可判同離貪心通無漏云初師義哉。就中。以有漏心。名離貪心者。豈無一心通有貪離貪之過哉。是以。論中就西方師眠相應者名為聚心云義。舉毘婆沙師級破云。此不應理。諸染污心。若與眠相應。可通聚散故以此能破思之。一心通有貪離貪者。專可招其過哉。何況今論中。難第三師意貪相應名有貪心。貪不相應名離貪心云義云。若爾。何故餘契經言離貪嗔癡心不還墮三有光法師釋此文云。第二師難。若言離貪嗔癡心亦通有漏。何故經言離貪癡心不還墮三有。既言不墮三有。明知。離貪心等唯是無漏任此論疏解釋。第二師意。離貪心限無漏云事。分明也。加之婆沙論(百九十)中。述第二師義云。有說。此中依二種有貪而作論。所以者何。若唯依相雜有貪而作論者。有漏善及無覆無記心等應亦名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繫故此文分明。於有漏善者悉名有貪心。若爾。離貪心唯限無漏云事。自明也。如何。 答。光法師初釋意。論中述第二師義之時。雖云是故應許。餘師所說為貪所繫名有貪心。不舉離貪心。然法師當婆沙論正義。而婆沙論(百九十)中。述正義云。如是說者好。謂貪所繫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心。以貪對治名離貪心之義。同今論初師也。故光法師釋其離貪心同第一師故不別說。尤有其謂哉。就中。婆沙論以下文正義意。難貪相應名有貪心。貪對治名離貪心之義云。若說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心者。則貪不相應染污心及無覆無記一分善心。應非有貪心亦非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繫故此文既貪難貪不相應染污心及無覆無記心。并非貪對治一分善心。貪所繫故。應名有貪心。更不難貪對治一分善心猶貪所繫故。應非離貪心。明知。正義意。對治貪有漏善心名離貪心云事。加之。見次下文云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皆如前釋而見婆沙論上卷文出樂受能知智。舉法類世俗道四智畢云。雖無一樂受四智所知。謂有漏者一智知。無漏者三智知。然以總說故言四智如實知樂受此文意。今能知智者。漏無漏各知自類不知他類而出彼離貪心能知智之文。皆如前釋者。指今文也。若爾。離貪心能知四智。各可知自類云事。分明也。而能知智已舉世俗智。定知。所知離貪心通有漏云事。但於法師意異初師。貪所繫名有貪心故。諸有漏心皆可名有貪心云難者。法師意。以治貪心名離貪心。故設雖有漏心。對治貪皆名離貪心。以其餘有漏心名有貪心也。如此存之時。不可有一心更通有貪離貪之義。次於毘婆沙師應通聚散故之能破文者。毘婆沙師意。染污心名散心。善心名聚心。故聚心散心都無雜濫之義。而西方師以眠相應心名聚心。故於染污相應眠者。決定可有其雜濫。故以自義決定不雜濫。難他師雜亂之義。諸師立破之常習也。但於有貪心離貪心之雜濫者。離貪心者。專以無雜濫無漏心名離貪心之上。兼以治貪有漏心名離貪心。強不可有其痛。於聚心者。西方師意。偏以眠相應心名聚心。故此外無有無所濫之聚心。已於聚心者。偏有雜濫義。故專難之歟。次於不還墮三有等之論文并光法師釋者。初釋意。離貪心雖通有漏無漏。契經暫舉為真對治之離貪心故。云不還者墮三有也。是能順貪對治故名離貪心之義。汝若云貪不相應名離貪心者。有何故契經偏出離貪心等之時唯舉無漏哉。故汝義違此經文。破也(為言)非云爾謂離貪心限無漏也。私案一義云。光法師已釋第二師義。作或云離貪心通漏無漏。或云限無漏之二釋而今離貪嗔癡不還墮三有之文。順第二釋意。故今暫以第二釋意消文故。云明知。離貪心等唯是無漏也。但就初釋意了。簡不還墮三有之經文者。經文暫舉偏非貪所繫專為真對治之離貪心故。云難貪嗔癡不還墮三有。是則能順貪所繫名有貪心。貪對治名離貪心之義。汝謂貪相應名有貪心。不相應名離貪心者。此經文如何可消之哉。難也。次於婆沙論有漏善悉名有貪心云難者。彼文有漏善及無覆無記等應亦名離貪心者。以貪相應名有貪心師意。除貪相應餘一切有漏心悉名離貪心。故任牒彼師義也次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繫故者。雖似上句所牒之法悉名有貪心。是言總意別也。意可云一分非對治有漏善心無覆無記心貪不相應染污心。貪所繫故名有貪心也。 問。論中述有貪心離貪心相。出三師說中。釋第二師不舉離貪心故。光法師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第二釋云。又解。後師既說為貪所繫名有貪心。明知。貪對治故名離貪心。唯取無漏。付之。法師以貪對治名離貪心。若爾。設雖有漏心有對治貪義者。尤可名離貪心也。依之論中。述此師意之時。終不舉離貪心。若異初師存離貪心限無漏者。尤可顯其起盡。然已不別顯之。定知。同初師故不別顯之云事。何況婆沙論(百九十)云。如實知離貪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而今此能知智。有漏知有漏。無漏知無漏者。上卷定判也。明知。離貪心通有漏云事。加之。婆沙論(百九十)評家意。破貪相應名有貪心。貪對治名離貪心云義之時。雖述則貪不相應染污心及無覆無記一分善心。應非有貪心亦非離貪心。然彼亦是有貪心。貪所繫故。不破以一分有漏善心名離貪心之邊。許離貪心通有漏義云事。此文又明也。如何。 答。第二釋意。第二師意。以貪所繫名有貪心故。諸有漏心皆貪所繫也。皆悉可名有貪心。其無漏心是非貪所繫。然真對治也。偏以之可名離貪心存。故離貪心限無漏釋也。況若以有漏心名離貪心。可有一心通有貪離貪之過。更難消破西方師應通聚散故之文哉加之。第二師既引離貪嗔癡心不還墮三有之契經文難第三師義。第二師意。離貪心限無漏云事。尤分明哉。依此等文理。作離貪心限無漏云釋也。但於婆沙論兩文者。初釋意。任婆沙論文。雖存離貪心通有漏無漏之旨。第二釋意。婆沙論外作別釋也。此則今論文限無漏見故也。退勘光法師餘處解釋。就斷善述頓斷師義之時。今論中。能斷邪見不云何品。婆沙論中。上上品邪見頓斷(云云)而光法師向今論文婆沙論文外。作文既不別說。雖起何品邪見皆頓斷之釋。是為其例證歟。 問。婆沙論評家意。離貪心可通有漏無漏耶。 准上二箇條論義可思之。仍略之。 問。論中。述有貪心離貪心相。舉三師說中。述初師意云。有貪心者。唯說第一貪相應心。離貪心者。謂治貪心爾者。如何破法師義耶。進云。論中破云。非貪對治不染污性。應許此心非有貪心離貪心等。 付之。設雖非貪對治不染污性無覆無記心并一分善心。非有貪心。離貪等。可有何過哉。是以。於聚心散心等八對心者。雖唯攝善染污心。不攝無覆無記心。全無出攝心不盡之過。例可同哉。抑此文中。可付攝心不盡之過者。尤舉貪不相應餘染污心可難之。何唯可限不染污心哉。如何。 答。立十一對分別有貪離貪等。專廣為顯諸心差別相也。若於此中不攝盡心者。豈經中廣分別其差別之本意哉。故婆沙論今論等中。付攝心不盡之過。尤顯契經旨者哉。但於聚心散心等八對心。雖不攝無覆無記心無付攝心不盡之過云難者。論中。述若爾。有心非貪對治不染污性。應許此心非有貪心。離貪心等。光法師判。若非攝者。即有十一對攝心不盡。是非云十一對心各可攝盡心。今能破意。初師意。若有貪心離貪心等初三對心。不攝不染污性無覆無記心等者。於下聚心等八對心者。決定不攝無覆無記心。若爾。總見十一對心之時。終有不攝盡心之過(為言)若爾。例難全非相違也。次於不攝盡之心中。尤可舉貪不相應餘嗔等相應染污心難者。光法師釋能破論文。非有貪心離貪心等之等言云。等者等取有嗔心等若爾。此能破之文。一具舉初三對心難之。故且出無濫三對所不攝之不染污心破之也。實舉餘染污心可難之也。是以。婆沙論(百五十)中云。若說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對治故名離貪心者。則貪不相應染污心及無覆無記一分善心。應非有貪心亦非離貪心此則暫有貪心離貪心一對。加能破之時。無所濫故舉。貪不相應染污心也。 重難云。攝心不盡者。總見十一對之時。有終不攝盡心者。可付此過。非十一對各付此過云事分明。見能破論文云。若爾。有心非貪對治不染污性。應許此心非有貪心。離貪等此文既難貪不相應不染污性心。可有貪心。離貪心所不攝。全不難此不染污心總十一對中所不攝。明知。各約一對中付攝心不盡之過云事。是以。寶法師釋此文云。不治貪不染污心不與貪相應故非有貪心。不治貪故非離貪心。此二心攝不盡此二心攝不盡之言。約一對付攝心不盡之過云事。此釋尤分明也。次論中。唯舉不染污心不舉離貪不相應餘嗔等相應染污心者。彼有嗔心等所攝故。依有所濫且不舉之云事。不可然。若爾。不可舉一分善心。後聚心等攝可有所濫故。若爾。會通之旨太不可然哉。如何。 答。攝心不盡之過。總見十一對。付之云事。委前重成之畢。若十一對各可攝盡心者。聚心散心等八對。是無攝心不盡之過哉。但於今論并寶法師釋者。不染污心若不攝初對者。以後諸對又不可攝之故。終可為十一對不攝心。故上就初對顯不攝義。欲總成十一對不攝之義也。次於不可舉難一分善心聚心等攝故云難者。今初三對一具舉難之。故於初三對中。可有濫。且除之故不舉嗔等相應染污心。於一分善心者。雖聚心等所攝。初三對中無所濫所不攝法故舉難之也。 問。論中釋十一對心中散心云。法與散動相應起故爾者。光法師如何釋此文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散動即是散亂異名。體即是定付之。定者心一境性法也。散亂何以定可為體哉。是以。無明不以慧為體。不信不以信為體。相例可同。如何。 答。見今論餘處文釋本論所說心亂云。染污等持名為心亂婆沙論中。或(四十二)云心亂即彼三摩地或云(四十三)應知此中有二種三摩地。一染污。二不染污。染污已名三摩地亦名散亂此文。散亂以定為體云事。分明也。故光法師依此等論判意。釋散動即是散亂異名。體即是定。約相續位數散動故立散動名也。但於定是心一境性法也。散亂何以定可為體哉云難者。定心所一剎那中。雖一境恒住。多境那間於境轉易。故以剎那相續其義不同一體之上得。立定及與散亂之二名也。故光法師釋云。如三摩地一剎那中於境恒住。有時若與掉舉相應。令多剎那於境轉易說名為亂次於無明不以慧為體云例難者。光法師問答此事云。問。定能除散動。散動定為體。智慧遣無明。無明慧為體。解云。約相續位說定散動。若約剎那定不散。無明不爾。相續剎那皆無智故。故體非慧次不信不以信為體云例難。准之可會也。 重難云。一剎那中。於境恒住故雖名定。多剎那相續之時。於境轉易故名散亂者。一剎那中於境決斷故雖名智。多剎那相續之時。於境猶預故即以智可為疑體哉(是一)。 況一剎那中。既於境有恒住性。設雖多念相續。更依定心所不可成散動之義。而令定於境轉易。是與掉舉相應故。尤以掉舉可為散亂體哉(是二)。 加之。今論中。釋十一對中定心不定心云。不定心者。謂染心散動相應故。定心者。謂善心能治彼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謂能治彼散動之心即是定心。故婆沙云不定心者。謂染污心散亂相應故。定心者。謂善心等持相應故任此文。是不定心相應散動還可以定為體哉(是三)。 答。無一剎那中於境恒住之義者。多剎那相續之時。更不可有於境轉易之義。所以然者。於境既無恒住義。望何可有轉易義哉。若爾。更散亂義不可成。而定心所於一剎那中。有住境義故。多剎那相續之時。有轉易之義。故散亂終以定為體也。但於智慧者。一剎那中雖有決斷義依此決斷多念相續之時。非成猶預性。猶預剎那相續俱猶預性。而與決斷義相違故。以智不為疑體也。如此了簡之時。初二難勢皆以被遮畢。次於釋定心不定之文者。定心者。非散心相應定心所。是以。定中名定心也。對之染污相應定心。皆名散動。名不定心也。全非相違也。 問。經部宗意。聚心可限眠相應耶。答。可限眼相應也。兩方。若限眠相應者。今論中。經部師釋。聚心相引經文云。經言。此心云何內聚。謂心苦與惛眠俱行。或內相應有止無觀如此文者。聚心不限眠相應。若依之爾者。今論云。西方諸師作如是說。眠相應者。名為聚心聚心限眠相應云事。此文尤分明也。如何。 答。經部宗意。聚心可限眠相應也。是以。今論云。西方諸師作如是說。眠相應者。名為聚心毘婆沙師難此義云。又應違害本論所言。如實知聚心具足有四智。謂法智類智世俗智道智經部宗意。若聚心不限眠相應。通餘心者。更不可違本論文。毘婆沙師豈可致此能破哉。隨經部師救此能難云。寧違論文勿違經說自宗義。若不違本論文者。豈可云寧違論文哉。加之。婆沙論(百五十)中。述經部師義云。健□羅國諸師言。眼相應心說名為略心。以世尊說眠名心略故。如契經說。云何眠夢。謂眠夢位略聚心此文明引以眠位名略心之契經說。證眠相應心名略心之義。任此等論判。聚心唯限眠相應心云事。尤分明也。但於云何內聚。謂心若與惛眠俱行。或內相應有止無觀之經文者。此文廣雖說內聚。取其中俱行心名內聚之邊。證十一對中之聚心也。故於婆沙論所引契經文者。述云何眠夢。謂眠夢位略聚心。偏說眠相應心名略心。明知。今論中。經部師引云何內聚等經文。偏取眠俱行心名聚之邊也。何況今經內聚中。所舉法。皆是聚心者。又外散中。所舉法皆可散心。若內相應有觀無止等法是散心者。散心能知智更不可限世俗一智。若爾。何故婆沙論中。出經部師意略心散心能知智云略心散心等。一智如實知。謂世俗智哉。又今論等中。何不難汝散心不限染污心者。不違本論中出散心能知智中。唯舉世俗一智之文哉。任此等義相思之。今經中所舉法。悉不可云聚心散心云事。頗炳然也。 重難云。寶法師釋又應違害本論所言。如實知聚心具足有四智。謂法智類智世俗智道之論文云。即違本論類智。道智二智知也。類智知上界。道智知無漏道故任此釋。彼經部師此智知聚心若爾。聚心豈可限眠相應哉。 答。寶法師具釋云。若謂聚心是眠相應是即唯欲界有漏心。即違本論類智道二智知也。類智知上界。道智知無漏道故已云。若謂聚心是眠相應是即唯欲界有漏心聚心唯限眠相應云事。分明也。但不云違法智知事。實今所舉法智道法智故。雖可云違聚心法智知之文。總見法智之時。知欲界境故。聚心又欲界法故。且不云違法智之文。而唯舉無濫類智道智歟。委論之時可舉法智也。 問。有貪心離貪心等為他心智所緣歟。進云。今論疏中。他心智緣有貪心等判也。付之。知有貪心者。知心有貪義也。專心與貪一時緣之時。可知其義。而他心智心心所各別緣之。如何可有如實知有貪心義哉。是以。婆沙論(百九十)中云。如實知有貪心。此一智。謂世俗智。如實知離貪心。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取詮)全不出他心智也。何況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雖聚心能知智舉法。類。世俗道四智。略心能知智舉世俗一智。更無舉他心智。例可同哉。如何。 答。他心智廣緣他有漏無漏心心所法。設雖有貪心等何不緣之哉。是以。見今論文。上述他心智心心所一一別緣之旨畢。次問若爾。何故薄伽梵說如實了知有貪心等。答此問云。非俱時取食等及心。如不俱時取衣及垢光法師釋此文云。若他心智心心所法一一別緣。何故佛說如實了知有貪心等。准此經文。貪等與心俱時取也次釋答文云。如取衣不取垢。取垢不取衣。取食等心。前後別取。非俱時取也此等定判。他心智知有貪等云事。太分明也。但於他心智心心所別故。如實難知有貪心等云難者。他心智雖心心所一一別知。如實了知所緣境相之時。設雖一念不合緣貪心一念心所備之諸義。明知。此一心之時皆可知之。故雖心王心所差別緣之。可知有貪等義也。次於婆沙論中有貪心等能知智中。不舉他心智云難者。實可舉他心智。然不舉者。依別意趣也。故光法師解釋中。上引婆沙論第百九十卷。略心如實知略心。此四智。謂法智類智世俗智道智。散心如實知散心。此一智。謂世俗智。此隨所應如前釋之文畢云。婆沙前卷釋云。問。何故此中不說他心智答。他心智知他相續心心所法。此中如實智知自相續心心所法。是故不說。復次他心智知現在心心所法。此中如實智知過去心心所法。廣如彼釋准此文可思有貪離貪心能知智中。不舉他心智也。若爾。聚心散心能知智中。不舉他心智。今文委釋之。故彼文有別。故且不舉之也。實廣論能知智之時。聚心散心文可出他心智也。爾者。聚心散心能知。智不舉他心智例難難。自被遮畢。 重難云。他心智實知有貪心等者。以貪所繫名有貪心云第二師意。如何可會然他心智不緣貪得。亦不可說緣緣心貪。寧知他心是有貪等。故非貪繫名有貪心之論主難哉。 答。第二師意。論主能難尤難遁歟。學者爭暗可測之哉。但彼師意。一念心體上。貪不繫之義相備。而可在之。設雖不緣心之能緣貪。此心貪所繫耶。非貪所繫耶。其^8□畔心上義而可備之故。猶可會知有貪心等義歟。 四聖坊越前得業草也。 覺杲新講師卷。 俱舍論第二十六卷抄上 俱舍論第二十六卷抄下      問題 問。今論中釋有貪心離貪心。有三師說爾者。論主意。以何師義為所存耶。 問。他心智所知法。悉以業為因歟。 問。今論文云。一實自相為所緣境爾者。今此自所緣境者。限有漏他心智耶。 問。除他心智餘無漏心中。可有唯緣一法類耶。 問。盡無生智。不作空非我二行相故。如何釋之耶。 問。不受後有者。限悲想有耶。 問。盡智無生智。俱具我生已盡等。四行相耶。 問。西方師意。十六行相外。有餘無漏行相云義。引何論文證之耶。 問。今論中引本論文云。惑故疑故猶豫故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解意。如何釋之耶。 問。付四諦名言。唯名滅諦不名靜等三諦。有何故耶。 問。薩婆多宗意。有為法體可生滅耶。 問。經部宗意。於當別我可起無執耶。 問。今論中述經部師義云。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爾者。此文所等取我。當限二我中何耶。 問。薩婆多宗意。行相體可限慧心所耶。 問。今論文云。慧通行相能行所行。餘心心所唯能引作光法師二釋。初釋意。此文述論主義釋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唯依欲界依身起法智舉三故。爾者。初故如何釋之耶。 問。今論中出總緣非我觀所緣法云。謂自體相應俱有法今此俱有法中。可攝法俱得耶。 問。今論意。總緣非我觀體不通修慧故。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聞慧依地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末至地可有聞慧耶。 問。依身在色界。可初起總緣非我觀耶。 問。光法師意。依身在下地。可起上地聞慧耶。 問。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唯限加行得歟。 問。外法異生。可論總緣非我觀耶。 問。依身在色界。所起定心非我觀。可緣三界耶。 問。依身無色聖者。可成就他心智耶。 問。今論中述遍事現觀相云。謂於苦集滅可遍智斷證爾者。於集滅兩現觀邊。已有遍斷遍證我故。名遍事現觀耶。 問。三類智邊俗智。於苦集滅三諦。可有遍事現觀耶。 問。三類智位所修俗智。為十六行相攝智。為當可六行智攝耶。 問。三類智邊俗智。唯限不生法耶。 問。三類智邊俗智。可有法智繫屬類耶。 問。三類智邊世俗智所依身。與見道所依身可同耶。 問。三類智邊世俗智。本來可得非擇滅耶。 問。經部宗意。無漏法可熏有漏種子耶。 問。下地見道現前。可修上地見道耶。 問。無漏法隨所依地上下。可有勝劣不同耶。 問。斷欲界煩惱位。不修類智。斷上二界煩惱位。不修苦集法智者可有何過耶。 問。斷上地煩惱。無間解脫道位。可修下地非對治無漏耶。 問。斷欲界煩惱第九勝進道位。可現修他心智耶。 問。阿羅漢果聖者。勝進道位。初念可現修苦集法智耶。 問。聖者他心通。解脫道現前位。所現修智。唯可限二智耶。 問。偈頌文云。勝進道亦然爾者。亦然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今論意微微心位。可有未來修耶。 問。聞思慧無間。生無漏智義可有耶。 問。遊觀無漏智現前位。現修盡無生智義可有耶。 問。六行智觀。事觀現觀中何耶。 問。異生斷惑勝進道。可現修他心智耶。 問。已離欲異生。依近分心。離前勝進道。現前位。得修他心智耶。 舍論第二十六卷抄下   問。今論中釋有貪心離貪心有三師說爾者。論主意。以何師義為所存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論主第三正解。今評經意。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不相應。名離貪心。付之。破今論文云。是故應許餘師所說。為貪所繫名有貪心。此文無諍。評取貪所繫名有貪心義。是以婆沙論評家。存貪所繫名有貪。對治名離貪心義。今論意。豈可背評家義哉。況貪不相應故名離心者。瞋等相應心。可名離貪心。若爾。爭可遁若貪不相應。名離貪心者。餘惑相應者。應得離貪名之餘師難破哉。如何。 答。見今論一段前後文。初舉貪相應名有貪心。貪對治名離貪心。云師義破若爾。有心非貪對治。不染污性。應許此心非有貪心離貪心等。次就貪所繫名有貪心。云師義。加然他心智不染緣貪得。亦不可說緣緣心貪寧知他心是有貪等。故非貪繫名有貪心之難破畢。終述今評經意。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不相應。名離貪等。以貪相應。名有貪心。貪不相應。名離貪心。云義。為論主所存云事。一段前後。論文實以分明也。故光法師釋。今評經意至名離貪等者。論主第三正解。今評經意。貪相應故。名有貪心。貪不相應。名離貪心。尤□論意哉。但於是故。應許餘師所說。為貪所繫名有貪心之論文者。此師是婆沙正義。故皆順婆沙。權雖許此義。終以第三師為所存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論主此文權難第一。立第二師。至後文中第二亦破次於婆沙評家意存貪所繫名有貪心之義。今論意何可背評家義哉。云難者。論主意。以理為正。非必以婆沙評家為定理也。故光法師釋此疑云。論主以理為正。非以婆沙評家為量。初師釋經攝心不盡。第二師不得經意。故今論主以此文為正次於此師如何可通如貪不相應。名離貪者。餘惑相應者。應得離貪名云餘師難破哉。云離者。此師意。貪不相應。名離貪心之因。以餘惑相應心。名離貪心。更非所痛。雖然以彼屬有瞋心。有癡心等故。且不名離貪心也。故論中釋此難云。若依此意。許亦無違。然不說為離貪心者。彼屬有瞋有癡等故重難云。論主意會離貪嗔癡心。不還墮三有之經文云。依離得說故無有失光法師釋文云。論主通經。依離三界煩惱得說故。言不墮三有受生。非唯無漏體不通彼三有所攝。彼離得不還墮三有。名離貪等。我據貪不相應。名離貪等。各據一義。故無有失任此論文解釋。以今經文雖會成。不遮離貪心通有漏之義。更不云以貪不相應名離貪心。若爾。貪不相應。名離貪心云事。偏是論主自義。違經文歟。設雖論主。爭背經文。可被成自義哉。就中各據一義故無有失之釋有疑。離貪嗔癡心。不還墮三有者。是經文。貪不相應。名離貪心者。是論主自義也。何以自義對經文。可釋各據一義哉(是一)次乍成貪不相應。名離貪心之義。餘惑相應心。屬有嗔心等。故不名離貪心云事。不明。凡論主。心攝不。尤付一對中可論也。何依可屬餘對有嗔心等。此對之時。乍有貪不相應之義。可云不名離貪心哉(是二)。 答。論主意。貪相應心。名有貪心之時。若為順離貪嗔癡心。不遂墮三有之經文。云對治貪心。名離貪心者。亦可如初師說。豈可道攝心不盡之過哉。若又為道攝心不盡之過。云貪所繫名有貪心者。亦可如第二師說。更不可道論文所舉重重難破。故探經正意之時。貪相應名有貪相心。貪不相應名離貪心之義。當其實義。依之。論主探經正意所存此義也。已貪不相應。名離貪心。是經正意故。對不遂墮三有之經文。釋各據一義故。亦無失。全無所背也。次於餘惑相應心。乍有貪不相應義。不名離貪心。不可然云難者。凡見十一對心。有貪心等十一種皆是染污品。離貪心等十一種皆是染污品。離貪心等十一種多分是善品。少分攝無記。雖法師說不同。全離貪心等十一種。無攝染污故。論主意。以貪不相應。名離貪心也。同義分所當。以餘惑相應心。名離貪心。雖許無違已染污。而餘對之時名有嗔心等。故不名離貪心云也。 問。他心智所知法。悉以業為因歟。答。悉以業為因也。兩方。若悉以業為因者。他心智所知法非一准。何悉以業可為因哉。是以品類足論中。出非業為因法能知智。舉十智。明知。他心智所知法中。有以業不為因之類云事。若依之爾者。他心智唯知心心所法。而心心所法中。更不可有非業為因之類哉。如何答。他心智所知法者。是心心所法也。而諸心心所中。除初無漏心相應品之外。所餘有漏無漏諸心心所法。皆自同類因生故。皆悉以思業為同類因。隨應可在之。就初無漏心相應品中。除思業餘心心所法。以思業為相應因。以思業并隨轉身語業。為俱有因。思心所以隨心轉身語業。為俱有因故。諸有漏心心所中。一法不有以業不為因也。若爾。他心智所知法。悉以業可為因云事。道理必然也。但於品類足論文者。彼論中以初無漏思。非業為因法中出之。故云非業為因法十智知歟。然彼論中。以初無漏思。非業為因法中出之者。且就本論一段之文可了簡也。所謂見本論文。出業法云。謂身語業及思述業為所緣法云。謂三識身及相應法。准此等文。業法中廣取身語二業云事。尤分明也。而業俱有法。并隨業轉法中。同置除思之言。無取思業。以之思之。廣論業法之時。雖^8□三業。思是業之本。故以思為業。伴之門大忌之故。業俱有法。并隨業轉法中。不取思也。以之准知。業為因法中。又不取思也。云業為因法之時。自法體業不釋。以業為因云故。其體是業之伴聞。故以初無漏思。暫云非業為因法也。就中已業俱有法中無取思。即以思非業俱有法定。而俱有法定。而俱有因之習。有俱有法不為俱有因。無非俱有法。為俱有因。取今論餘處文云。諸由俱有因故成因。彼必俱有。或有俱有。非由俱有因故成因苦爾。乍云思是非業俱有法。如何亦可云思以業為有因哉。依此義勢。品類足論中。暫以初無漏思。為非業為因法也。雖然以實論之時。彼論意。已業法^8□三業故。初無漏思。以隨心轉身語業。為俱有因之邊。更不遮之也。 問。今論文云。一實自相為所緣境爾者。今此自相者。為唯限有漏他心智。為當可通無漏他心智耶。答。若依光法師意。可通漏無漏他心智。如依寶法師意。作或云通漏無漏他心智。或云唯限有漏之二釋也。兩方。若唯限有漏他心智者。見今論文。上標諸他心智有決定相。廣舉漏無漏他心智畢。下述一實自相為所緣境。更不可云限有漏他心智哉。若依之爾者。無漏他智。作道等四行相。更不作自相行相。明知。今文所舉自相者。唯可限有漏他心智云事。如何。 答。若依光法師意。并寶法師初釋意。一實自相為所緣境者。今此自相之言。漏無漏二種他心智。俱可說之也。故光法師釋云。自相簡共相。以不知共相故。如識了別名自相等。無漏他心智。雖作共相。別觀一法。不觀多法故。亦名自相寶法師初釋云。自相簡共相。不緣共相故。無漏他心智。雖作四行。唯緣一法依此等解釋。見今論文起盡。上云諸他心智。為決定相。廣標置漏無漏他心智。下述一實自相為所緣境。通說漏無漏他心智云事。尤分明者哉。加之見正理論文(七十三)云。如觀一受體是非常。法智生時。以共相行相。觀一實自相。為境極成。如是寧不許無漏他心智。以共相行相。緣一實自相。謂知他心是真道等。即緣一實是道等相無漏他心智緣自相為境云事。此文又分明也。何況婆沙論云。評曰。一切他心智。一剎那頃但緣一法。唯緣實物。唯觀自相。唯觀現在依此等文。一實自相者。通漏無漏他心智釋。尤有其謂哉。但於無漏他心智。作道等四行相云難者。雖作道樂行相。唯緣一法為其境故。以之名自相也。雖作共相。別觀多法故。亦名自相也。光法師解釋此意也。次依寶法師第二釋意者。一實自相者。今自相之言。唯說有漏他心智也。故彼第二釋云。或可唯說有漏此釋意。無漏他心智。唯作道等四行相故。是共相非自相。今文自相之言。何可說無漏他心智哉。故唯限有漏存也。但於今論文標句云諸他心智。下述一實自相。尤可^8□漏無漏云難者。今文廣明漏無漏他心智決定相故。標是廣雖舉漏無漏他心智。下所列出之決定相中。隨應有通二他心智之句。又有限一種之句。不可云必每句通二他心智也。故今自相者。唯可限有漏他心智也。仍非相違矣。 重難云。先就光法師解釋。并寶法師初釋有疑。無漏他心智。以道等四行相。一一別觀心心所之時。設雖觀一法。於其道如等理者。更無失通諸道諦之謂。若爾。亦是可云共相別觀。何忽可立自相稱哉。抑雖為實共相。依觀一法之邊。強名自相。其所詮如何。若云為顯唯觀一法之義強名自相者。云一實自相之時。一一言己顯觀一法之義畢。重云自相。明無其所詮哉(是一)。 是以見今論文。述諸智行相之時。偈頌云他心無漏。唯四謂緣道。屬自相緣。俱但緣一事。長行云。他心智中。為無漏者。唯有緣道四種行相。由此有是道智攝故。若有漏者。取自所緣心心所法自相境故。如境自相。行相亦爾。故此非前十六所攝。如是二種於一切時一念但緣一事為境此文起盡。明無漏作共相。有漏作自相。如是於行相者。漏無漏雖自共異。所緣境者。俱但緣一事(為言)漏無漏行相俱自相者。何唯有漏云自相。又於行相。漏無漏俱自相者。至所緣之處。獨不可置俱言簡別。明知。無漏行相非自相云事。若爾。至下結束之時。云一實自相為所緣境。此自相言更不可云關無漏哉(是二)。 次寶法師第二釋。又不明。論文已上標諸他心智。下無簡別。云一實自相。何向此文可云限有漏哉(是一)。次正理論。如是寧不許無漏他心智。以共相行相緣一實自相之文。如何可消之哉(是二)。 答。光法師解釋。并寶法師初釋意。其旨前重委成之畢。但於以道等行相別觀一法者。只可云共相別觀。何忽可名自相哉。乍實為共相行相。強立自相稱。有何所詮哉云難者。凡為無漏心唯別觀一法。是他心智不共之義相也。而顯此智不共一法別觀義之時。猶云行相是共相者。頗可濫多法通觀之義故。對依一法別觀之義門。強立自相名也。就中漏無漏雖異。他心智是一相之廢立也。豈可云有漏自相無漏共相哉。次於今論偈頌長行之文者。出漏無漏他心智。所作相行差別之時。無漏他心智。作緣道四行相。有漏他心智。隨所緣境。各各自相。作如境自相之行相云也。此則出二他心智所作行相。各各相貌也。全非論二他心智所作共相。自相共相門之時。致無漏共相。有漏自相之簡別也。論彼自相共相門之時。至下束漏無漏。云一實自相。是此意也。故不云有漏自相緣。下云一實自相。其趣異故。論文有其通局也。若爾。上句已出二他心智各各行相差別故。對之下句云俱但緣一事。俱言簡別。又無相違也。次寶法師第二釋意。且任無漏自相行相之道理。且依有漏自相緣等之論文。自相者但限有漏釋也。但於無簡別。述一實自相故。可含漏無漏云難者。凡上雖標諸他心智。下諸句一一非^8□二他心智。所謂如欲色界繫之言。唯關有漏他心智。及非所繫之言。偏限漏無漏他心智也。若爾。自相之言。何必可云通漏無漏哉。次於正理論文者。第二釋意。正理論之外哉。向今論文。作別釋歟。 問。除他心智。餘無漏心中。可有唯緣一法類耶。答不可有唯緣一法類也。兩方。若有唯緣一法類者。除他心智。餘無漏心中。難有唯緣一法類哉。是以於他心智。述決定相之時。雖云一實自相。為所緣境。於餘無漏智。全無諸此義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六十七)中。明於他心智攝道智少分云。於緣心心所法中。有緣一法有緣多法。此唯攝緣一法。於緣一法中。有是他心智。有非他心智。此唯攝他心智如此文者。除他心智餘無漏心中。可有唯緣一法類釋。如何。 答。無漏心中。於現在境。唯別緣一法。是他心智不共之義相也。除他心智之外。有何無漏心。可有唯緣一法之類哉。凡於他心智。立自相名。專依唯緣一法之義。若爾。無漏心中。有唯緣一法類者。於作共相行相無漏他心智。獨立自相稱。有何由哉。爰知。餘無漏心中。無唯緣一法之類云事。但於婆沙論。於緣一法中有是他心智。有非他心智之文者。上述他心智攝義道智少分云。緣一法中。有是他心智。有非他心智。此唯攝他心智乘此言便。下述道智之時。亦如是云也。實緣一法道智中。不可有非他心智類也。例如婆沙論中。上出有學八支捨緣之中。舉得果捨故。乘此言便。下出十無學支捨緣之中。學得果捨也。 問。盡無生智。不作空非我二行相故。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中。後得智中。作我生已盡等行相故。相故盡無生智。離空非我行相云也。付之。盡無生智。究竟圓滿果德也。何不作空非我行相哉。何況設後得智中。雖作我生已盡等行相。前觀內盡無生智。作空非我行相。可有何障礙哉。觀內出觀時分已異故也。加之空非我我所。離是實我。生已盡者。是假我也。假實已異也。彌不可有妨礙哉。是以考智論文。云。法智。類智世俗智。苦智。盡智。無生智。無常想。苦想。無我想相應如此文者。盡無生智。作無我行相如何。 答。我生已盡等四行相者。作其行相。正雖後得智所作。其我生已盡等四義。正盡無生智法體上具之。故淨影大師釋云(大乘義章四智義)羅漢。辟支所得四智。有體有相。無學聖慧。是其體也。盡無生智。是無學慧。正說此慧。為四智體。後出觀已。世俗心中。自緣向前所得聖慧。生其四智相。彼四智體具足四緣。而無四緣。彼四智相。具足四緣。而無四義若爾。盡無生智。既自體上具我生已盡等義。而又作空非我行相者。忽可相違故。所不作空非我行相也。是以今論云。由此二智雖勝義攝。而涉於世俗故。離空非我。謂由彼力。於出觀時。作如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光法師釋此文云。由此二智雖勝義攝。而涉於世俗。我生已盡等故。在觀內離空非我。此即前因涉於後果。謂由觀內盡無生力。於出觀時。後得智中。作如是言。我生已盡等。故在觀內。離空非我。以空非我違於我故但於盡無生智。圓滿果德也。尤可作空非我行相哉云難者。設雖圓滿果德。若作空非我者。可違我生已盡。故不作之也。必不可依圓滿果德。次。於觀內出觀時別。故設出觀之時雖作我生已盡行相。何觀內不作空非我行相哉。云難者。作我生已盡行相雖出觀時。我生已盡之義。即盡無生智體上具之故自體忽不作空非我行相也。次於空非我之所離實我。我生已盡假我故。更不可有妨礙云難者。雖假實異。我名言已通故。自乍具我生已盡之義。忽難作無我行相。此則於自餘無漏心者。更不可具我生已盡之義。盡無生智。獨具此義。是秀其餘之德相之也。若不依我生已盡之義。猶作空非我行相者。還似無我生已盡之德。豈非遍修因行所求之果德哉。故為表不共果德。殊更不可作空非我行相也。次於智論文者。僧傴法師釋此文。問。前云盡無生智。不得與空三昧相應。此中何故得與無我想相應。答此問云。此總舉六智與三想相應若據別說。不與無我想相應。又解云。若就性。不與我想相應。若就位。彼與無我想相應。以盡生中有無學等見智故任此釋可會也。 尋云。出觀後作我生已盡解事。唯為限初起位。為當復後位現起之位。必作此行相歟。 答。 問。不受後有者。限非想有歟。答。不可限非想有也。兩方。若限非想有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雖述不受後有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阿羅漢。皆無後有故。通說為不受後有。更不云限非想有哉。若依之爾者。問婆沙論中。我生已盡者。限非想生判。例可同哉。如何。 答。凡案我生已盡等四行相。我生已盡者。雖限非想生。於餘三行相者。不可云限非想能治梵行。非想諸行滅。非想後有也。所以然者。我生已盡者。盡生死之集因之義也。而有學位。雖盡下八地煩惱。未能盡非想地惑障。斷盡有類煩惱。獨限無學位。故至無學位。有我生已盡義者。盡下地集因也。有學位有其功。明知。今我生已盡者。專依盡有於集因也。故我生已盡者。限有頂生云也。次不受後有者。永不受後生死果報之義也。而有學位。雖斷下八地惑。於所潤生。不得非擇滅也。至退所斷惑。還有可受下地生之義。證無學果之時。於有頂以下諸生。永不可受之義言故。於不受後有義者。不限非想有也。若爾。我生已盡者。限非想地生。云例難。更不可來也。次梵行已立者。盡智位。不限非想地對治修三界見修二惑。對治修三界見修二惑。對治道故。又不限有頂能治梵行也。次所作已辨者。又盡智位。重得三界見修無為。故不限非想諸行滅也。是以見婆沙論文。廣釋我生已盡等四行相之時。述我生已盡云。或有生名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者。如此中說。我生已盡。偏限非想生之旨成之。次述梵行已立云。梵行已立者。謂無漏行已立。問。為學梵行已立。為無學梵行已立耶。答。學梵行已立。非無學梵行。所以者何。無學梵行。令始立故無簡別。雖述取學梵行之旨。全不云限非想梵行。次述所作已辨云所作已辨者。一切煩惱皆已斷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後次法界超生老死。皆畢竟盡故。名所作辨。廣取所作已辨之旨分明也。次述不受後有云。不受後有者。顯無生智。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阿羅漢。皆無後有故。通說為不受後有。不說無生智為不受後有。故不相違。雖舉云顯無生智。云通諸羅漢之二說。全不受後有者。限有頂有也。任此婆沙論文。我生已盡者。限有頂生。自餘三行相。限有頂云事分明歟。 問。盡智無生智。俱具我生已盡等四行相歟。 答。俱可具四行相也。兩方。若俱具四行相者。婆沙論中。雖舉或云我生已盡是盡智。餘三是無生智。或云初二是盡智。後二是無生智。或云初三是盡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三師異說。無出四行相俱^8□二智云義。明知。非二智俱具四行相云事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由此二智。雖勝義攝。而涉於世俗故。離空非我。謂由彼力。於出觀時。作如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如此文者。二智俱具四行相釋。如何。 答。我生已盡等四行相。其義無違盡無生二智。尤二智俱可具四行相也。是以今論文。如一方疑難。光法師釋此文云。由此二智。雖勝義攝。而涉於世俗。我生已盡等故。在觀內離空非我。此即前因涉於後果。謂由觀內盡無生力。於出觀時。後歸得智中。作如是言。我生已盡等故。在觀內離空非我此等論判解釋。盡智無生智。俱具四行相云事分明也。就中光法師解釋中。廣引婆沙論一百二卷文之時。本文於不受後有。出或云願無生智。或云通說一切阿羅漢。之二師說。而解釋中。唯引能說一切羅漢云。尊者妙智說。此則於前三行相者。婆沙論中。二智通局不見。故不及簡別也。於不受後有者判二智通局也。二智之說中。順今論故偏引之次婆沙論中。答。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一一當言是何智觀之間。答或云。我生已盡。是盡智。後三是無生智。或云。初二是盡智。後二是無生智。或云。初三是盡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乃至或已我生已盡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辨。是滅智。不受後有。是苦智等如云。多異說。此中先舉三師。以四行相望二智。隨其所應配釋之。無四行相俱通二智。次以四行相配釋。四行相配四諦智之師意。四諦智皆^8□盡無生智。若爾四行相。無偏頗。可通盡無生。如先師不可偏判屬存也。而解釋中。唯引配釋四諦智之所。此則此師順今論故也。若爾光法師意。存四行相俱^8□二智之旨云事。頗分明者也。寶法師。引婆沙論一段文。全同光法師所引。加之見正理論文。或云。盡無生智。除空非我。各具有餘十四行相。由與出觀心轉相違故。在觀中無二行相。謂從二智出觀後時。必自了知我生盡等。此中意說。盡無生智。雖是勝義而涉世俗。我生盡等。是世俗故。空非我是勝義。必涉勝義。此觀後決定。知空非我故。由此二智。離空非我或云。本意樂力。令此二智。後必引生我生盡等。非由觀內此行相轉。令於後時起此行相我生行相。觀內雖無而由不愚自證解脫義言此位必已應背我生盡等行相勢分。先時世俗行相故。離十四無盡三生。此等正理論文。盡無生智。俱具四行相云事。太炳然也。加之見淨影大師解釋。或云(大乘義章十九四智義)若依毘曇。盡智之中。別具四智。無生智亦爾或云(同十七賢聖義)一念盡智。能盡集因。名我生盡。道行成滿。名梵行立。證滅窮極。名所作辨。永捨當苦名不受後。無生智中。義別亦爾此釋文明鏡也。何況攬婆沙抄釋云。盡無生智。皆作我生已盡。不受後有。所作已辨。梵行已立。四種行相。而差別者。無生智行相中。我生已盡。不後受盡。乃至梵行已立。不後更立無生智行相也此釋又分明也。但於婆沙論中。雖舉三師異說。無四行相俱^8□二智云義云難者。已婆沙論中。舉以四行相配分四諦智之義。是豈非四行相俱通盡無生智云說哉。疑難頗不得文意歟。但先三師。非必相違師歟。是暫隨義分相順。致一性配釋許也。以實論之時。不可遮四行相俱^8□二智義也。 重難云。婆沙論(百二)云。不受後有者。顯無生智此文明不受後有。不通盡智釋(是一)。 加之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問。何緣論說無生智中。復作是言。我已知苦等理。但應說不後受知等。二行不應俱時轉故。若次第轉。前與盡智無差別故。不應重說。答。此問難云。應知此說意為遣疑。恐有生疑。如時解脫。先起盡智。後得無生。如是應故。不時解脫。先起無生。後得盡知。為顯一切盡智先起故。復先說已知等言。或先但言我已知等。顯時解脫唯有盡智。後又重言我已知等。顯不時解脫盡智後起無生故。雖重言而無有失任此論文。我已知苦等四行相。偏限盡智。不後受知等。是無生智行相以之思之。我生已盡等四行相是當我已知苦等四行相。若爾。無生智如何可具之哉(是二)。 答。婆沙論不受後有者。顯無生智者。一師義也。是又一性依義分相順。暫顯無生智也。非盡理談歟。次於正理論文者。總而云之時。不應受知等者。我已知苦等之解。一具行相也。必我已知苦等之後。不知復更等云義也。可立故也。故總□論之時。不問我已知苦等。不復更知之別。皆束可云我已知等行相。此上細論之時分。二重行相差別分也。准之思之。就我生已盡等行相。又可有二重。起盡如正理論今可答。任細論門者。可我生已盡等。是盡智行相。不復更盡等。無生智行相也。更不可雜亂。若依總相□論門者。我生已盡之言。含不復更盡之義。總云我生已盡也。今論等無生智。具我生已盡等者。依此門也。若爾。正理論今論等。據一門無相違歟。 尋云。我生已盡等。四行相之上。有不復更盡等行相歟。 答。我已知苦等解之上。更有不復更知等之解。准之我生已盡等行相之上。何無不復更盡之行相哉。故婆沙抄釋此事云。無生智行相中。我生已盡。不復更盡。乃至梵行已立。不復更立此釋分明分之也。但於不受後有者。不簡鈍利。一切阿羅漢。皆不受後有故。更不可有不復更受行相歟。於婆沙抄乃至之言者。隨其所應。可得心也。 問。西方師意。十六行相外。有餘無漏行相云義。引何論文證之耶。進云。引識身足論中。述不繫心了別欲界不繫法。出非常等八行相。外說有是處有是事言之文證之也。付之。見識身足論上下起盡。上舉八行相。下說有是處有是事之言是顯上八行相稱合道理之旨也。全非出別行相。何以此文。可證今義哉。依之薩婆多宗意。存有是處有是事者。結上八行相之旨。西方師所釋。有何深意哉。 答。西方師意。引識身足論文。證十六行相之外有餘無漏行相云義。非無其謂。所謂見識身足論文。問。頗有不繫心能了別欲界繫法耶。答之云。四能了別。謂非常故。苦故。空故。非我故。因故。集故。生故。緣故。有是處。有是事。如理所引了別此文上舉非常等八行相畢。下別云有是處。有是事。明知八行相外出別行相云事。故今論中外國師。引此本論文證十六行相。外有無漏行相云義也。但於有是處。有是事者。結上八行相之言也。更非出別行相。云難者。此言若可結上者。於餘處皆可說有是處有是事言。而述釋所斷心了別欲界繫法。雖舉我。我所。斷。常。無因。無作。損減。尊勝。上。第一。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惑。疑。猶預。貪。嗔。慢。癡之二十一行相。結文無置有是處。有是事言。若此言必可結上者。何於今處。不置有是處有是事之結言哉。明知此言是出別行相。非結言云事。是以今論中。破此言是結文云迦濕彌羅國師義云。此釋不然。餘不說故。謂若彼論依此意說應於餘處。亦說此言然彼餘文。但作是說。頗有見斷心能了別欲界繫法耶。四能了別。謂我故。我所故。乃至慢故。癡故。不如理所引了別。此等亦應說有是處言。既無此言故釋非理文意顯也。 重難云。見所斷心了別欲界繫法之我我所等行相。皆是非理之執見也。何可置有是處。有是事之結言哉。若爾以此處無結言。不繫心了別欲界繫法之時。有是處等之言。非結文云了簡。太不可然哉。答。舉如理之行相之時。可置有是處等結言者。下如理所引了別之結文。上行相如理之義畢。何更可用是處等之結言哉。同義勢二度結之。豈非太無用哉。 問。今論中。引本論文云。惑故。疑故。猶預故。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解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第二釋云。又解。惑是欲界。疑是色界。猶豫是無色界付之。見今論所引本論文。上問頗有見斷心能了別欲界繫法耶。答之曰。能了別。出其行相之中云。惑故。疑故。猶豫故定可出見斷心了別欲界繫法也。何可舉上二界哉。抑今此釋。惑是欲界等者。云能緣疑煩惱。通三界歟。為當云所緣境。通三界歟。如何。 答。光法師。惑是欲界。疑是色界。猶豫是無色界之釋。尤難思。未知解釋深旨。但見解釋一段。是一往配釋。而非盡理解釋歟。所以然者。見本論文。問。頗有見斷心。能了別欲界繫法耶。答。此問云。能了別。謂我故。我所故。斷故。常故。無因故。無作故。損減故。尊故。勝故。上故。第一故。能清淨故。能解脫故。能出離故。惑故。疑故。猶豫故。貪故。嗔故。慢故。癡故。不如理所引了別思此文意。能緣見所斷心者。今所出定可限欲界見所斷心。上界見斷心。不緣欲界繫法故。所緣欲界繫法。既定欲界繫故也。而光法師釋此文之中。釋無因故。無作故。損減故之文云。無因故。無作故。損減故。是邪見。或無因故。集下邪見。無作故。道下邪見。損減故。苦滅下邪見此中第一釋。是盡理釋也。或無因故以下第二釋。是一往配釋也。其故者。已舉滅道下邪見。而彼邪見無漏緣惑。無緣欲界繫法。豈此中可出之哉。明知此釋。是一往釋也。次釋尊故勝故。上故。第一故之文云。尊故。勝故。上故。第一故。是見取惑。尊故。苦下見取。勝故。集下見取。上故。滅下見取。第一故。道下見取此又初釋。是其實義。第二釋一往配釋也。所以然者。釋本論文。於四諦下見取。各舉尊故。勝故。上故。第一故之四行相。若爾。何以此尊等四行相。如次可配釋四諦所斷見取哉。明知是又一往配釋也。次釋能清淨故。能解脫故。能出離故之文云。能清淨故。能解脫故。能出離故。是戒禁取惑。能清淨欲界。能解脫欲界。能出離無色界此又初釋盡理釋。第二釋一往配釋也。所以然者。能解脫色界。結出離無色界者。出上緣戒禁取歟而今了別欲界繫法心也。何可出上緣惑哉。明知是又一往配釋也。次釋惑故。疑故猶豫故之文云。惑故。疑故。猶豫故。是疑又解惑是欲界。疑是色界此又初釋是其實義。第二釋一往配釋也。所以然者。疑是色界。猶豫是無色界者。舉上緣疑煩惱歟。豈了別欲界繫法之心中。可出之哉。明知此又一往配釋也。已雖一往配釋。其行相品。非實義之上者。解釋強不可及劬勞也。是以寶法師。釋今本論文云。無因故。無作故。損減故。是邪見。并不取勝故。上故第一故。上故。上故第一故是見取非勝計勝故。能清淨故。能解脫故。能出離故。是戒取。非因計因故惑疑故。猶預故。是疑泰法師。釋此文云。無因故。無作故。損減故。是邪見。尊勝上第一。是見取。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是惑取。惑故。疑故。猶豫故。是疑此等師。偏依其實義門作釋。不及一往配釋也。次於惑是欲界。疑是色界等之釋。云能緣疑通三界歟。為當所緣歟云尋者。是述能緣疑是欲界。而所緣通三界之旨也。所以然者。見上釋釋戒禁取云。或能清淨欲界。能解脫色界。能出離無色界。或能清淨煩惱障。能解脫業障。能出離異熟障此煩惱障等。是舉所緣法體也。以之准知。戒禁取并疑煩惱之第二釋之處舉三界皆是舉所緣也。滅道所斷邪見。緣見所斷法歟云難付。光法師。無作故。道下邪見。損減故。苦滅下邪見之釋疑也。本論尊故。勝故等之文。光法師第二解。如何釋之云疑付。尊故等四行相如次配釋四諦下見取之釋疑也。而任今了簡者。此等之釋。皆是一往配釋。故非其實義。仍疑不為難歟。依今了簡。可開疑故。以次配之矣。 問。付四諦名言。唯明滅諦。不名靜等三諦。有何故耶。 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滅名不共故立諦名。付之。滅名既通非常。滅何無相濫之義哉。是以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釋重無相三摩地。不作滅行相云。濫非常滅故如何。 答。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一段文。述於四諦各有四行相之中。唯以苦集滅道四行相為四諦名。不以餘行相為四諦名故。四諦相望。簡其相濫之時。滅名不共。不濫餘諦。靜名濫定。妙離濫道故。名滅諦不名靜妙離。濫道故名滅諦。不名靜不名靜妙離諦云也。故婆沙論云。滅名不共故立諦名。滅名唯顯究竟滅故。靜名濫定妙離濫道故。不名為靜妙離諦文意顯也。但於滅名可濫非常滅云難者。光法師。餘處(二十八)解釋問答云。緣擇滅時。亦應不作彼滅行相。濫無常滅故。解云。擇滅諦收聖心現證。雖作滅行。尚無有濫。不同非擇滅准此釋可會通也。次於今論餘處。濫非常滅故之文者。重無相三摩地。緣無學無相三摩地非擇滅為境故。於滅靜妙離四行相。不可作妙行相。是無記性故。不可為離行相。非離繫果故。云促成滅靜二行相。釋之。有處說二滅。無處說二靜。故滅行相有濫。靜行相無濫云也。義門既別也。強非相例歟。 問。薩婆多宗意。有為法體可生滅耶。答。雖有二義暫可存生滅之義也。兩方。若生滅者薩婆多宗意。述三世實有之義若有為法體生滅者。何可談三世實有之旨哉。是以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云(二十一)我說。諸因以作用為果。非以實體為果。又說。諸果以作用為因。非以實體為因。諸法實體。恒無轉變。非因果故或云(三十九)若依自體變說者。應言諸行無有轉變。以彼自體改易故。任此等論文。有為法體。三世恒有。無有生滅轉變之義加之見光法師餘處解釋。或釋是能生長。彼作用義之論文云。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俱能生長。彼作用義。或釋法若有此應是有為之論文云。此宗諸法體。皆本有四相。於法但望用說。非據體論寶法師餘處解釋中云。心心所法。先有體性。由十二處令行世取果。名為作用圓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依薩婆多宗。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俱生其用耳。有為法師體不生滅云事。此等解釋。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立有為名。由法體生滅之義。若體不生滅者。與無為法。有何差異哉。是以光法師釋十六行相中。非常行相云體生滅故非常如何。 答。有為法體生滅有無者。上古明匠猶為未決。下愚末學。輒雖難言深思道理。廣勘諸文。可存為法體生滅云義也。其故。立有為名。由造作遷流之義。若法體不生滅者。豈名有為哉。與無為法有何差異哉。是以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三十九)答諸有為法生時。為體是生法故生。為與生相合故生耶。云問云。應作是說。體是生法故生。答諸有為法滅時。為體是無常法故滅。為與無常相合故滅耶。云應作是說。體是無常法故滅畢。評家指此說云。應知此中初說為善或(百八十三)釋文發智論。諸生何世攝。答未來。諸滅何世攝。答現在之文云。復次為止執有為法唯轉變隱顯。而體無生滅。今說未來生現在滅故。即顯有為法。非但轉變。而實有生滅故作此論有為法體生滅云事。此等論文尤分明也。加之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釋生滅故非常之論文云。體生滅故非常有為法體生滅云事。此文尤分明也。餘處之中。或釋此有為法。亦名世路已行。正尤分明也。餘處之中。或釋此有為法亦名世路。已行正行當行性故。或為無常所吞食故之論文云。無常四相。是能吞食。諸有為法。是所吞食。是可破壞故名世。是無常所依故名路。即世名路持業釋也若有為法體不生滅者。何云諸有為法是所吞食哉。或釋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之論文云。又解。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所緣有對者。名心心所。詫自所緣境界現起。若心心所法體不生滅者。寧有礙體之義哉。或(二十)釋若許作用異法體者。可有此失。然無有異故不可言有此過失之論文云。體非常故。用亦非常有為法體生滅之旨。此釋實分明也。何況圓暉法師餘處解釋云。謂相法體令是有為若許相法體者。豈不已生滅哉。准此等文理。有為法體滅云事。誰可疑之哉。但於薩婆多宗意。談三世實有之旨云難者。是實難義也。云法體恒有談其性非常。倩案其意。尤以難思。經部師歡。許體恒有說性非常。如是義言所未之聞有。即此意也。試會之者。有為法體遷流三世之時。其性實雖生滅。不如其用本無令有。有已還無故。云三世體恒有也。次於婆沙論諸法實體。恒無轉變之文者。云我說作用以為因果(光取今文意所引之言也)作用雖為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於其體者。此義故如此云也。對我說作用以為因果。云諸法實體恒無轉變。此旨自炳然也光法師。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之釋。此宗諸體皆本有之釋。寶法師。心心所法先有。體性之釋。圓暉法師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之釋。會通亦同也。有為法體雖遷流三世。不如其用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故。諸師同述法體先有之旨也。非謂其法體實不生滅次諡婆沙論應言諸行無有轉變之文者。有之自性不轉心。心之自性不轉有故。如此云也。以彼自體無改易故之文。此旨實分明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十七)答若未來世。無同類因。及遍行因。過現乃有。則應無因而有因。亦應無果而有果。如是便壞三世有宗之問云。許亦無失。約位非體。以和合作用位果非體果然位與體。非即非即非離。體雖恒有而位非恒。故同類因及遍行因。本無今有。亦無有失或(三十一)釋發智論。云何無常滅。答諸行散壞破沒退之文云。諸有為法。自性恒有。由生相有作用起。由滅相故。無彼作用。名為散壞破沒已退體雖恒有而位非恒之文。諸有為法自性恒有之言。有為法體不生滅(見是一)加之南寺護命僧正研神章中。舉或云有為法體生滅。或云有為法體不生滅之二傳畢。自述本義云。今述本門不如當用。有為法體。無生無滅。恒在不去。是此本義。代至像未人失本義。不可得悲也先德決判。誰不依用哉(是二)。 答。有為法體生滅云事。道理證文前重成畢。重勘諸師解釋。喜祥大師十二門論疏中。或答有為法體是生故。生為與生合故生之問曰。體是生。但由生相顯發。如闇中。雖有瓶。要須燈顯發。不說燈生。彼亦如是或答法體本無生滅。而假四相生耶之問云。法體本有。生滅性但假四相發動之耳凡曉法師起信論。 問。經部宗意。於當別我。可起無執耶。進云。可今論中云執當別我。有四種異。不出無執也。付之。有情異執非一准。設雖當別我。何無執無之義哉。依之於現當總我者。出執無之句。例可同哉。如何。 答。今論中云。執當別我。有四種異。一執我當別有。二執我當決定別有。三執我當如是別有。四執我當變異別有。無舉無執也。其故者。執別我者。於若人若天等中。別欣求彼我。起堅固愛執故。於是不樂滅無故。不起無執也。但於總我者。其執稍寬堅。不欣不愛一法故。不起無執也。但於總我者。其執稍寬堅。不欣愛一法故愛執稍緩不遮起無執也。故光法師釋此事云。別執堅固故。不言無總執稍寬容計無也此釋其意分明也。 問。今論中述經部師義云。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爾者。此文所等取造業我者。為現我為當可當我耶。答。隨光法師解釋。有或云當我。或云現我二意也。兩方。若現我者。見論文云。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一執我亦當有。二執我亦當決定有。三執我亦當如是有。四執我亦當變異有如此文者。當我若依之爾者。既云造業我尤可現我哉。是以光法師釋。或執造業我。起造業時欲。今論文云。執造業我。起造業時欲。亦名於現別我起貪造業我者現我云事。此釋分明也。如何。 答。光法師釋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等之論文。作三解釋。依初釋意者。造業我者。可當我也。故初釋云。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等者。等取執造業我。釋此四種。准前應知。准此中文。造業時我。亦望當來。說四種異。此釋意任論文之顯相也。即見論文上。云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標續生我造業我亦有四種異之旨畢。下出其四種異云。一執我亦當有。二執我亦當決定有。三執我亦當如是有。四執我變當亦異有。已束出二我四種異之時。無簡別置當言。明知。造業我當我云事。准此文中。造業時我亦望當來。說四種異之解釋。專任此文也。但於已云造業我。尤可現我哉云難者。造業我者。打任雖可現我。又非可遮當來造業時我。故任論文顯相釋當我。可有何過哉。次於光法師起造業時欲。亦名於現別我起貪云釋者。造業我者。打任可現我故。如此釋也。此則存今第二第三釋意也。若爾。對初釋不可及和會也。次依第二第三釋意。先造業我者。可現我也。凡造業我言。雖非可遮當來。既現在可在造業時。何閣現在造業我。途可執當來造業我哉。道理頗勿論哉。第二第三釋意。依此理釋現我也。但於今論文者。依第二釋意了簡今文者。云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等文。面所舉四種異者。是續生我四種異也。造業我四種異。文下含而帶之故。文中總亦別亦合有五亦言。是皆意亦造業我也。所謂非但現在造業我有四種異。當來續生我亦有四種異(為言)故第二釋云。又解。所言亦者。不但造業時我。於現在世。非有四種異。續生時我於當來世。亦有四種異依第三釋了簡今文者。第一總亦以續生造業兩我。亦當別我也。所謂如當別我有四種。續生我造業我。亦有四種異(為言)後四別亦。以續生我。亦造業我也。所謂如造業我。於現在世。有四種異。續生我於當來世。亦有四種異(為言)故第三釋云。又解。前一總亦。顯續生造業四種數同前執當別我。後四別亦復顯續生時四數同後造業時我。但當現不同。餘皆相似此文中後造業時我者。續生我四種異也。文舉明也。造業我四種異。文下雖含之。未舉顯之故。續生我四種異明在前對也。以造業我四種異云後歟。但當現不同者。續生我四種。經當來。造業我四種。約現在故云爾也。 重難云。就第二釋有疑。見今論文。上述於當別我有四種異畢。次云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文相起盡無諍。如當別我有四種異。續生我造業我。亦有四種異云也。何可云以續生我亦造業我哉(是一)況造業我有四種異云事。未上明之。何可有續生我四種異。亦造業我之義哉(是二)。 答。凡置亦言。或亦前。今所舉之法。顯同前法之門在也。是如常。或亦後。裏所含之法顯同今所舉法之門在也。今第二釋意是也。意續生我。造業我。同可有四種異。而舉續生我四種異之時。置亦言意。喻亦造業我有四種異。如是亦畢。以今亦言。還彼所含法。有四種異事顯也。今第二釋此意也。若爾。所來二難。自被遮畢。 問。薩婆多宗意。行相體可限慧心所耶。進云。今論云。此體唯是慧付之。諸心心所皆有取所緣境類差別之義。何悉不名行相哉。何況行相。唯以慧為體者。今論。若爾慧應非有行相。以慧與慧不相應故之難破。如何可會之哉。如何。 答。薩婆多宗意。慧心所於所緣境相。簡擇而轉故。名為行相。於餘心心所。無間簡擇之義故。不名行相也。是以見今論文偈頌。云行相實十六。此體唯是慧。長行云。如是行相。以慧為體婆沙論(七十八)云。評曰。應作是說。言行相者。自性是慧正理論(七十四)云。由此我宗所釋為善謂唯諸慧於境相中。簡擇而轉。名為行相但於諸心心所。取所明境類差別相起。皆可名行相云難者。正理論(七十四)中。破今論由此應言。諸心心所取境類別。皆名行相之義云。理未必然。應思何等名心心所取境類別。若謂境相品類差別。一切能像。理必不成。境有善常等眾相差別故。或諸色法亦行相收。色法亦能像餘相故。若謂能取境差別相。則應五識行相不成。不能取境差別相故。有分別識方能取境青非黃等差別相故。然非所評起理不成任此文可會今難也。次於今論。若爾慧非有行相。以慧與慧不相應故之能破者。正理論(七十四)中。會此難作三釋。初云。非有行相。唯慧相應心等。皆名有行相者。是心心所等。於所緣品類相中。有能取義。若依唯慧得行相名。則慧之餘心心所法與行相等名有行相。如等漏故。得有漏名。是與漏體同對治義。如是所餘心心所法等與行相。行於所緣。是俱時行。無前後義意云。諸心心所名有行相者。非與慧相應故有行相。然彼心心所法。皆等於所緣境相中。有能取義故名行相也。若依唯慧名行相之義邊論之時者。則慧相應之餘心心所。名有行相也(為言)第二釋云。或心心所有行相者。多如已知根。總名有行相意云。慧體實非有行相。心心所是有行相也。然以少從多。總名有行相也。例如已知根者。名已重知義。而道類智。未重知道類忍。自性相應俱有法。然以道類智。名已知根。是以少從多立已知根名也(為言)第三釋云。或依無間亦說有名。如有所依。故無有過。謂如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意識相應諸心所。依識亦俱時生。識之所依唯無間滅。有行相理應知亦然。意已以心心所名有所依者。意識相應諸心所法。以同時識為所依故。名有所依。彼意識以無間滅意。為所依故名有所依故。總束名有所依。如是有行相義亦爾。謂慧相應心心所法。有同時慧行相故。名有行相。慧心心所。有無間滅慧故。名有行相故。總諸心心所名有行相(為言)。 今正理論文。以泰法師二十六卷解釋之趣了簡之也。若依寶法師。第四偈解釋其趣異也。凡寶泰兩師。釋今正理文。其趣是人師異釋歟。但於寶法師釋者。依難思。暫任神泰釋所記之也。 問。今論文云。慧通行相能行所行。餘心心所。唯能所行。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今此文述論主義歟。 答。述論主義也。兩方。若述論主義者。見今論文上述論主義云。由此應言。諸心心所取境類別。皆名行相而今文偏以慧名行相。定知非論主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此文之時。第二釋云又解。論主前雖難殺。今還歸宗明義以此釋思初釋。定述論主義可云也。如何。 答。光法師釋。今論文云。慧是簡擇。名為行相。能取境故。名能行。為他緣故。是所行所餘心心所。能取境故。是能行。為他緣故。是所行。非簡擇故。不名行相○若據通名行相。諸心所法皆名行相。此據簡擇。唯慧非餘。又解。論主前雖難殺。今論歸宗明義任此解釋起盡。初釋意。今論慧通行相能行所行。餘心心所唯能所行之文。且就論主義辨行相能行所行之通局此則論文起盡一段鉤鎖。併就論主義述下釋故也。但於論主意。諸心心所。皆名行相。今文唯慧名行相。定可非論主義云義者。論主意。實廣論之時。諸心心所。皆雖名行相。然暫於慧有簡擇義故。具行相義專顯也。就此篇暫令關行相。於慧一往分別其而已。是非再往盡理義歟。若據通名行相。諸心心所法皆名行相。此據簡擇唯慧非餘之釋此意也。若爾。依一往有義問。旁雖致此分別。全不可違上文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釋唯依欲界依身起法智舉三故。爾者。初故如何釋之耶。 進云。光法師等。引正理論云。入出此智諸有漏心。欲有故付之入出法智。諸有漏心非一准。何唯可限欲界哉。是以婆沙論(八十九)云。法界智生二心者。謂欲色界修所斷心法智出心。通色界修所斷心云事。此文尤分明也。何況於有漏入出心者。設雖限欲界。若依身生色界起類智。彼無間生法智者。可有何過哉。如何。 答。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法智但依欲界身起。非上二界。入出此智諸有漏心。唯欲有故者。此入出心遠方便心也。所謂欲起法智。必先加行位起欲界散善。其後漸法智。又欲出法智終必可出欲界散善也。故近生法智。近從法智出心。設雖^8□色界心等最初終後之入出心。必可限欲界故。起法智所依身。唯限欲界也。婆沙論滅道法智。能斷色無色界結者。唯生欲界。非生色無色界。所以者何。入出法智方便心。唯欲界繫。生上二界者。已捨此心必不起故之文。又此意也。如此了簡之時。所舉之法難更非相違也。重案其意。五通無間道。色界修慧攝道品。豈他心通無間道無間。非生法智攝他心智哉。又雜修靜慮中間有漏心。非與法智入出哉。若爾論近入出心之時。通色界云事。更不可疑也。彌知。入出心唯限欲界云今正理婆沙論文。就遠方便心論之云事。無子細也。 問。今論中出非總緣。非我觀所緣法云。謂自體相應俱有法爾者今此俱有法中。可攝法俱得耶。答。可有或云攝法俱得。或云不攝之二意也。兩方。若攝之者。得是非俱有因法望俗智□遠也。何不緣之哉。是以雜心論中云。亦不緣俱有同一果故。俱有言中不攝得若依之爾者。法俱得極相鄰近法也。俗智更難緣哉。若爾俱有言中。尤可攝得也。如何。答。見光法師解釋云。今此俱有法。作三解釋。若依初釋意今此俱有言。不可攝得也。故初釋云。俱有謂俗智同時四相故。雜心雜品也。亦不緣俱有同一果故此釋意。雜心論文既云。同一果故。不緣俱有法故。於非同一果俱有法者。可緣之釋故。任雜心文。不攝得釋也。但於法俱得。極相鄰近法云難者。法俱得雖同時俱起也。非同一果故。望所得法是□遠也。故能可緣之。例如同時相應法上不相等。雖同時俱起可緣之也。若依第二第三釋意者。今此俱有言可攝得也。法俱得既極相鄰近法也。俗智何可緣之哉。故光法師第二第三釋云。或可云此論言俱有法亦攝於得。以得亦是極相鄰近故。雜心論說同一果者。不相應中。且據親說。或論意各別但於得非俱有因。俗智何不緣之哉云難者。雖非俱有因。望所得法。極相鄰近故。不緣之也。次於雜心論文。三解釋自會之故。全非相違也。 問。今論意。總緣非我觀體。不通修慧故。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修所成慧地別緣故。若異此者應頓離染付之。色界攝修所成慧。有總緣諸地之義。何可儲地別緣故哉。況斷煩惱。必依厭下欣上之觀。非我觀。唯是欣行相也。更不可有離染之功能。設雖通修慧。何可有應頓離染之過哉。加之四善根。雖作非我行相。無斷煩惱之義。例可等哉。依之婆沙論正理論中。通修慧判。如何。 答。今論意。修所成慧。諸地別緣故。總緣非我觀。更不可通修慧也。若又通修慧者。修慧如實證境相。而如實觀境無我之道理之時。豈無頓離染之義哉。但於靜慮攝修所成慧有諸地通緣之義云難者。此則正理論之能難之意也。光法師解釋中。俱舍師救今難云。修所成慧。有能總緣。亦非極成。我宗不解修總緣。故此乃宗別。無勞會釋次於斷煩惱。必依欣上厭下之觀。非我觀唯欣觀故。不可有離染之功云難者。必依欣上厭下之六行智觀斷煩惱者。是薩婆多宗自許之道理也。論主意不必然。設雖非欣上厭下之觀。其智□實義者。何無斷惑功哉。非我觀已能證境相實義。若通修慧者。尤可有斷惑義也。就中非我觀。偏欣行相云事。未一之。十六行相中。更非我行相。豈可云欣行相哉。次於四善根。雖作非我行相。不斷煩惱云難者。十六行相。專是無漏智所作行相也。有漏智遍雖仰作之。其義不明了故。不能斷煩惱也。故婆沙論中釋此事云。設雖學作聖道行相。不明了故。不斷煩惱。如師子子未能容獸故四善根所作非我行相。不能斷煩惱也。總緣非我觀。非十六行相攝故。更非例證也。例如六行智中苦相雖似十六行相中苦行相。是非十六行相攝。故猶斷煩惱與。次於婆沙正理論論文者。論意既界別。更不可及和會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釋聞慧依地舉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未至地可有聞慧耶。答可有聞慧也。兩方。若有聞慧者。婆沙論中。述第二師義云。有說。在六地。謂前五及靜慮中間論文無諍。未至地無聞慧若依之爾者。此師意既許中間禪有聞慧。未至地何無聞慧哉。 答。第二師意。未至地有聞慧可云也。既許中間禪有聞慧。未至地何可簡之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三師異說畢。判其正不。作二解釋之中。第二解云。又解。若據非我觀等。殊勝聞慧。唯在五地。若據常途起者。亦通未至中間。若作此解。俱容為正此釋意。第二師意。未至地可有聞惠但於婆沙論。有說。在六地。謂前五及靜慮中間之文者。此師意。散善無近分根本不同故。初靜慮聞慧之中攝屬未至地聞慧。別不開立。中間靜慮。自初靜慮根本地勝故。彼地聞慧別開之第三師意。修慧既有近分根本不同故。從彼聞慧。亦可有近分根本不同。存在七地云歟。 問。依身在色界。可初起總緣非我觀耶。 答。依身色界。不可初起非我觀也。兩方。若依身在色界。初起之者。婆沙論中。述起非我行相所依身云。初起依欲界身如此文者。初起非我行相。唯限欲界依身若依之爾者。寶法師依婆沙論意釋云。初起者。此非我行相。依欲色界身初起依色界身初起云事。此釋尤分明也。如何。 答。欲界受道最勝處故。如此功德多。依欲界依身初起故。總緣非我觀之初起。又可依有欲界身也。是以婆沙論中。述起總緣非我觀所依身云。所依者。此非我行相。依欲色界身。初起依欲界身初起限欲界身云事。此文太分明也。但於寶法師。初起者。此非我行相依欲色界身初起之釋者。初起者之言。依初起是根本。先言雖標初起意。兼可含後起也。故下兼舉加色界依身也。若此文實唯限初起者。婆沙論本文。廣明初起後起所依身。而寶法師引彼論意之時。何論初起不明後起哉。以之知。初起者之言。暫雖標初起意。廣可含後起也。故下舉加色界依身。兼舉後起依身也。 問。光法師意。依身在下地。可起上地聞慧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身生下地。不起上地聞慧。付之。眾生種類萬差。心品現起非一准。設雖聞慧善心。何無他地現起之義哉。是以披婆沙論文。述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加行得義云。謂若此間。於自共相善修習者。生彼便得如此文者。依身在欲界。修習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加之婆沙論中。明眼識後起分別意識云。善及染污分別意識。生自下地容現在前。非生上地晨旦人師引此文云。以此文證。身在下地。亦能起上地聞慧任此等定判。依身在下地。起上地聞慧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異地聞慧起不起者。先哲未決。古來難義也。然而依一義意。可存婆沙論中。有異地聞慧起不起二師異說。光法師成不起一說意云義也。依此義聊了簡諸文者。釋光法師當卷解釋。初引婆沙論色界聞所成。非我相行。可言加行得。可言生得。云何可言加行得。謂若此間於自共相善修習者。生彼便得。若不爾者。生彼不得。云何可言生得。謂雖此間善修習已。若未生彼。終不能得。生彼方得。彼聞所成非我行相。必依此間所修加行。生彼得故之文云。婆沙既解色界聞慧非我行相。若加行得者。生彼便得。若生得者。亦言生彼方得。明知。身在下地。不得起上聞慧。若先已得。如何論言生彼便得古德皆言。身在欲界。修習色界聞慧非我觀。生彼即得者不然。若言先得。何須復言生彼即得疑難之趣。當此古德之義意。若言先得。何須復方生彼即得者。出此古德義之過非。而成依身在欲界。不起色界聞慧之旨也。次引婆沙論若生初靜慮起初靜慮非我行相不定者。亦能緣一切法。定者。唯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起上三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若生第二靜慮。起第二靜慮非我行相。不定者。能緣一切法。定者。唯緣從第二靜慮乃至在頂。起第三第四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從第二靜慮乃至有頂。若生第三第四靜慮如理應說之文云。婆沙既言身生此地。起此地非我觀。分定不定。若起上地非我觀。唯約定心緣自上地。不言不定。以此故知。身生下地。不起上地聞慧非我觀。聞慧非我觀既不得起。所餘聞慧。准皆不起此文成准非我觀聞慧。所餘聞慧皆在下起上地之旨也。而披餘處解釋云。身在下地非能起上生得善心。不起異地生得善心。正理有文。如下當引。亦不能起異地聞慧。此慧由彼生得導引。既不能起生得善心故。聞慧心亦不能起。不起異地聞慧善心。婆沙有文亦如下引不起異地生得善心。正理有文如下當引者。讓光法師第七卷疏所引正理論(二十)無容起彼生得善心。生在此間。不能令彼起現前故之文。此慧由彼生得導引者。述婆沙論。應作是說若於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讀誦。究竟流布。是生得慧。依此發生聞所成慧之文意。不起異地聞慧善心。婆沙論有文。亦如下引者。指當卷疏所引婆沙論之二文也。光法師依婆沙論一師說意。成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聞慧之旨。立理引文其意如此。加之泰法師當卷解釋。引婆沙論今文云。若依此文身生下地。不得起上地聞慧。若依婆沙文。引婆沙論今文。證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聞慧之旨意。同光法師之解釋。兩師一同之所判。定有深由歟。但今泰法師解釋中。對亦云若依此文。身生下地不得起上地聞慧。下述若依婆沙。故知婆沙論中。亦有依身在下地。起上地聞慧云義云事。即依婆沙論第七十二三兩卷中。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之文。其證雖甚多。且出一兩文者。或云(七十二)若諸異生。即彼若生欲界。即彼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以初靜慮眼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不退法者。欲界二種初靜慮唯善。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不退法者。欲界初靜慮共唯善或云(七十三)若諸聖者。即彼若生欲界。即彼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以初靜慮眼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不退法者。欲界二種。初靜慮唯善。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靜慮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唯善初靜慮。不退法者唯善此等文。既依身在欲界。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不退法異生聖者。以初靜慮眼。見欲界及初靜慮色。後起初靜慮分別意識故。依身欲界。起上聞慧之旨。甚分明也。今此初靜慮善計度分別意識者可聞所成善心故也。遂至下文。述善及染污分別意識。生自下地容現在前。非生上地。依身在起上地聞慧云事。誰可疑之哉。婆沙抄(四末)中。引此文云。此文證身在一地。亦能起上地聞慧。若准第四十二卷文。如納息中金肘定。又不許下地起上地聞慧。若爾時違此文勘定此釋意。婆沙論中。有異地聞慧起不起二師異說。若爾婆沙論文。前後相違各述一師說意。不可和會歟。 重難云。婆沙論中。有異地聞慧起不起二說者。光法師可述其旨。何唯成不起一說意哉(是一)。次婆沙論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之文。可通定善。更非起異地聞慧之證據哉(是二)。答。婆沙論中。雖有異地聞慧起不起二師說。今論意存不起異地聞云師義故勘今論餘處文。明十二心相生云欲界善心無間生九。謂自界四色界二心。於入定地及續生位。如其次第。生善染心。出欲界善心無間生色界善心位。唯舉入定地。若起異地聞慧者。何唯限入定心時哉。爰知今論意。存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聞慧云師義云事。故光法師製今論疏之時。處處釋成不起異地聞慧之旨。餘處解釋中云。必不能起異地散善故不別說。亦此意也。何況。披婆沙論處處之文。多順不起異地聞慧之義。所謂或云(百七)然滅道法智能斷色界結者。唯生欲界。非生色無色界。所以者何。入出法智方便心。唯欲界繫。生上界已捨此心。必不起故或云(百十三)生欲界者○若起色界善心。及彼地無漏正見俱生心。由十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彼地盡智無生智俱生心。由九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依身在欲界。起色界聞慧者。入出法智散心寧不通色界哉。依身欲界。何亦無色界三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之義哉。此等論文。不起異地聞慮。歟。故光法師不顯起異地聞慧之一處說。當處餘處之中。屢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聞慧之旨也。次婆沙論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之文。唯就散心論之也。故婆沙論云。問。此六識身。幾有分別幾無分別。答。前五識身。唯無分別。第六識身。或有分別。或無分別。且在定者。皆無分別。不在定者。容有分別。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此中且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正理論云。應知此中且辨計度及與不定。隨念分別遍諸地故任此兩論文。眼識後起分別意識。唯就散心論云事。甚分明也。 重難云。光法師假設得起聞慧。亦不能生心威儀心。不能生加行善心故之釋。可起異地聞慧何云光法師。偏成不起異地聞慧之旨哉。 答。此釋顯假令事。非許起異地聞慧也。 問。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唯限加行得歟。答。不限加行得也。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唯加行得。付之。設雖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若有善串習之類者。何從上二界沒。生欲界之時。無得之義哉。依之於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者通生得例可等哉。何況初盡智位。得聞思二慧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非我觀。聞思慧何不得之哉。若爾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更不可限加行得哉。 答。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述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通生得云。謂雖此間善修習已。若未生彼終不能得。生彼方得。聞所成非我行相。必依此間所修加行。生彼得故既於欲界間。依修習欲界聞慧自共相。於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有生得定。若爾於欲界聞思慧自共相。善串習之類。從上二界。沒生欲界之時。可得聞思所非我行相云事。其道理尤必然者哉。是以婆沙論云。如是說者。外法異生。亦得此行相。然與內別。謂內法者。亦加行得亦生得○外法異生唯生得既云外法異生唯生得。外法異生所得欲界非我行相可生得云事。此文分明哉。加之勘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問。界退還時。得欲界善心。唯得生得。亦得加行。解云。唯得生得善。又解。加行串習者亦得。婆沙有此兩說。然無評文依此釋勘婆沙論處處文。或云。不善心生善俱起者。謂從色無色界沒生欲界。以不善心結生時。彼心與欲界生得善四蘊諸得俱起。有說。彼心亦有與一分聞思所成四蘊諸得俱起。或述無色界沒。生欲界時云。善染污法。曾得之者善。謂生得善四蘊有說。亦得串習聞思所成四蘊。此諸善法。先由越界地捨今界地。來還故得准此等定判。從上二界沒。生欲界之時。聞思二慧。善串習之類。得聞思二慧云事分明也。若爾設雖非我觀。聞思慧何不得之哉。但於婆沙論。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唯加行得之文者。暫就初起非我觀。云唯加行得也。全不可遮後起通生得也。故婆沙抄(一末)中會此文云。又此云異生唯得故次任唯初盡遍修九地有漏滿德之理。初盡智位。可得聞思所成非我行相也。但婆沙論中。不舉離染得者。初盡智位雖得之。地地第九解脫道位。不得之故。暫不舉離染得也。故委論之者。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可通加行得生。得離染得也。 問。外法異生。可得總緣非我觀耶。進云。寶法師所引婆沙論云。如是說者。外法異生。亦得此行相付之。外法異生著我之執見轉深。何可得總緣非我觀哉。抑聞思修所成之中。得何非我觀哉。 答。外法異生。得非我觀者。未成外法之位。起無我行之後。由惡友力起我見。雖成外法異生。依先數習力。生時猶得非我觀也。是以婆沙抄(一末)中。釋此事云。此身在欲界有情。起無我行。後由惡友力起我見而便命終。由先數習力故。生時即得。或從上界沒。生下地時。由我見力不得起加行此身在欲界乃至生時即得者。述於依身欲界。起聞慧非我行相。後遇惡友。雖成外法異生。命終後生色界之時。依先欲界數習力。得色界非我行相之旨歟。或從上界乃至不得起加行者。述依先數習力。從上界生下地之時。得下地非我行相之旨也。但於外法異生著我執深。何可得非我觀哉云難者。成外法之後。雖著我依先數習力得之故。全無相違也。次三慧中。三慧所攝非我觀。俱可得之也。婆沙論中。內法異生。外法異生。得所非我觀。相對分別其差異之時。雖述然與內別。謂內法者亦加行得。亦生得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外法異生。唯生得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於三慧門者。不出其差異。定知於三慧門者。內法外法。俱成就之。無不同見故也。重難云。外法異生。既捨內法無我觀。起外法著我之執見。設雖有先數心之義。何入外法之後。可有得非我觀之義哉(是一)況婆沙論中。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唯加行得定。若爾外法異生。更不可得欲界非我行相哉(是二)又外法異生所得通修慧者。何唯云限生得。不云通離染得哉(是三)。 答。外法異生暫遇惡友。雖起我見。由先數習力。得非我觀。何強可遮之哉。次於欲界聞思二慧非我行相。唯加行得云婆沙論文者。彼暫據初起論之也。更不可遮後起通生得也。次於若通修慧者。何不舉離染得云難者。略且不舉之也。其故者。婆沙論中。內法外法。所得非我觀。相對分別其差別之時。云謂內法者。前加行得亦生得。不舉離染得。是略不舉此也。對之云外法異生唯生得。又略不舉離染得也。實可出離染得也。 問。依身在色界。所起定心非我觀。可緣三界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依身在上界。上地所起非我觀。不緣下界下地判也。付之既總緣我觀也。設依身在色界雖起之。尤廣可緣三界法哉。是以依身在欲界。所起定心非我觀。非緣三界法哉。何況依身在色界。所起散心非我。觀緣三界法例可同哉如何。 答。定心勝品。而其性背下地。若於已厭離地者。不欲別皆。彼重令厭背。徒無緣已厭離地非我行相。又順斷惑道。依身上界地所起非我行相。輒難緣已厭離下界地。而於定心非我觀者。定心之已性。已背下地非我行相。又順斷惑道故。依身上界地所起定心非我觀。不緣已厭捨之下界地法也。但於依身欲界。所起定心非我觀者。欲界未已厭捨故猶豫欲界也。次於依身色界所起散心非我觀緣三界云例難者散心劣而其性背下地不如定心。就中欲界散心非我觀。專廣緣三界法故。色界散心非我觀。順彼欲界散心非我觀故。以彼欲界散心為本色界散心之廣緣三界也。 問。依身無色聖者。可來成就他心智耶。答。可成就之也。兩方。若成就他心智者。婆沙論(百七十)述阿羅漢果聖者。極小成就十三等至云。即生非想非非想處。慧解脫阿羅漢。謂七無漏一淨四解脫。漏盡通所依。不舉他心通所依定。明知依身無色聖者。不成就他心智云事。若依之爾者。釋今論文。述十智定成就相云。如是諸位若已離欲。各各增一。謂他心智唯除異生生無色界生無色界聖者。成他心智云事。此文尤分明也。如何。答無漏是不繫法故。生上地成就下地無漏云事。性相所定也。若爾依身無色聖者。可成就無漏他心智云事。文理太必然也但於婆沙論。生非想地慧解脫羅漢。極小成就十三等至之文者。無漏他心通所依定。有無間解脫二道之中。無間道是有漏故生無色界聖者。不成就之故。從無間道論之。不成就無漏他心通所依定故。云生非想非非想處慧解脫阿羅漢。極少成就十三等至也。退勘今論餘處文。述天眼天耳通。依四靜慮之義云。或云。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從無間道。不成就無漏他心通所依定云事以此論可為准例也。 問。今論遍事述中觀相云。謂於苦集滅可遍智斷證者爾於集滅兩現觀邊。已有遍斷遍證義故。為名事現觀。為當於未來當位。可有遍斷證義故。名遍事現觀歟。答。於未來當位。可有遍斷證義故。名遍事現觀也。兩方。若集滅兩現觀邊。有遍斷證義故。名遍事現觀者。彼兩位斷集證滅之義未極何望此位。可立遍事現觀之稱哉。是以釋今論文云。雖集滅邊未遍斷證若依之爾者。既於彼兩現觀邊。修俗智。定知於彼位。已有遍事現觀義云事。若未來可遍斷證故。立遍事現觀稱者。於彼遍斷證極位。可修俗智。何於兩類智位可修之哉是以釋今論文云。而於當位斷證已聞若當位者。指未來者何可云斷證已聞哉。以已聞之言思之。當位者指兩現觀位依之晨旦人師解釋中。釋此事云。當自諦下智等皆遍故。俱舍云。雖集滅邊未遍斷證。而於當位斷證已聞當自諦下智等皆遍之言。兩類智有遍事現觀之義如何。 答。住兩現觀邊之時。於未來無學果證得位。可遍斷遍證故。名有遍事現觀也。集類智。滅類智。現前之時。未遍斷遍證。何望其時可名有遍事現觀哉是以釋論文云。雖集滅邊未遍斷證。而於當位斷證已。聞若集滅類智現前之位。已有遍事現觀之義者。何可云。雖集滅邊未遍斷證哉。以痛雖集滅邊未遍斷證如。下而於當位者。指未來當位也。全非指現在當時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雖集諦邊未斷一切集盡。而於當集位斷集已周。雖滅諦邊未遍證一切滅盡。而於當滅位證滅諦已周寶法師釋此文云。謂一有情於見道位。知一切苦未斷一切集。未證一切滅而於無學位。必斷證故當位名指未來云事。此等解釋。尤分明也。況望當時以有一分斷證義。可有遍斷證者。豈於道無一分修道義哉何可云無遍事現觀哉。故知遍事現觀。望未來論之云事。但於已兩現觀邊修俗智。定知於彼位。有遍斷證義云事云難者。凡三類智位修俗智。從無始來。數知苦斷集證滅三現觀邊。亦知苦斷集證滅同為一事。而此俗智從無始來雖知苦斷集證滅。未斷有。於苦集。今三現觀位正斷有頂故。俗智欣慶起得被成修也。三現觀位。修俗智之由緒如斯。就此三現觀修俗智。有二故中。舉遍事現觀故之許也。非謂云爾遍斷遍證之極位修俗智也。故光法師。釋三現觀位修俗智云。以世俗智云以世俗智。從無始來數曾知苦斷集證滅。三現難邊。亦復知苦斷集證滅同為事。又此俗智。從無始來。不斷非想。今斷非想。俗智欣慶。起得隨喜次於今論斷證已周之文者。至當位之時。斷證已周(為言)不云現觀之位斷證已周者。何可為相違哉。此則道現觀邊修道不周故。對之殊置已周之言也。次於當自諦下智等皆遍之人師釋者。於當來自諦集位滅位斷集證滅智皆遍(為言)更非指現觀位也若爾更非相違哉。 問。三類智邊俗智。於苦集滅三諦。可有遍事現觀耶。 答。不可有遍事現觀也。兩方。若有遍事現觀者。俗智於有頂三諦無智斷證義。何可有遍事現觀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述道類智位不修俗智云。俗智曾產於道無事現觀故。又必無於道遍事現觀故如此文者。俗智於道事現觀。遍事觀現。俱無之故。道類智位。不修之以思之。俗智於三諦。事現觀遍事觀觀。俱有之故三類智位修之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俗智從無始來。於有頂苦集滅三諦。無知斷證之義何有遍事現觀哉。但於今論俗智。曾於道無事現觀故。又必無於道遍事現觀故之文者。遍事現觀者。全於所修世俗智。非論此義。專於結修無漏智上位遍事現觀故也。其故者。結修無漏智自所作遍盡畢剩可修世俗智故。三類智位。自所作遍故。剩亦修俗智。道類智位。自所作不遍故。不及修他世俗智也。故遍事現觀之義。專於結修上談之。全於所修俗智。不可及論遍事現觀之有無。若爾又必無於道遍事觀故者。結修上事也。何關所修俗智。可致可難哉。 問。三類智位所修俗智。為十六行相攝智。將可六行智攝耶。 答。可十六行相攝智也。兩方。若十六行相攝智者。見光法師解釋。述三類智位。修俗智所以已。以世俗智從智無始來。數曾知苦斷集證滅。三現邊亦復知苦斷集證滅。同為一事已云有斷集證滅故修之。定知六行智觀云事。若依之爾者。今論中述俗智行相所緣云。自諦行相境十六行相攝智云事。更不可疑之哉。 答。見道位先未曾得種姓。而勢力未廣故。不結集餘諦念行。設雖三類智邊所修俗智。唯修自諦行相智。更不可修六行智觀也。是以見今論文偈頌云。自諦行相境。長行云隨於何諦現觀邊修。即以此行相緣此諦為境光法師釋此文。引正理論云。隨於何諦現觀邊修。即以此行相緣此諦為境。謂若苦諦現觀邊修。即以緣苦四種行相。若欲界繫緣欲界。若色界繫者。緣上界諦婆沙論云。行相者。此智總有十二行相。謂苦現觀邊所修者。作苦四行相。集現觀邊所修者。作集四行相。滅現觀邊所修者。作滅四行相任此等定判彼俗智十六行相攝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光法師以世俗智。從無始來。數曾知苦斷集證滅之釋者。總釋世俗智之時有知苦斷集證滅之義故。依與三類智。作同事修之云也。正三類智所修俗智。非云有斷集證滅之義故。樸楊大師釋云。未曾起據彼同類已前起者。名為同也意云。三類智所修俗智未曾起。然依為彼俗智同類以前所起六行智。觀有斷集證滅之義。為所作同之也。 重難云。三類智位。依所作事同。可修俗智者。何不修正有斷集證滅義之六行智觀。而修諦觀行相智哉(是一)是以見淨影大師解釋云。凡夫本來曾依等智。厭下苦集。欣求上滅。而不然得復入見道。三法智時。斷上二界迷諦惑盡適彼所作故。能令彼等智增明如此釋者。可修六行智觀(見是二)。加之。見樸楊大師解釋云。三類智者。謂苦集滅三諦類智。起此類智。現觀復已。而能兼修有漏知苦斷集證滅所有俗智斷集證滅所有俗智也。言六行智觀。云事分明也。(是三)。答。俗智從無始來。數曾知苦斷集證滅。雖然未斷非想惑故。集證滅未究竟。而三類智位斷有頂故。俗智起得隨喜。此則以所作事同。雖為所修之由。見道位難修。非諦觀行相故。不修六行智也。是見道勢力不增廣故。不修餘諦念行故也。次於淨影大師解釋者。凡夫本來依欣上厭下觀。厭下苦集。雖欣非想滅。未得斷證非想集滅。至三類智位。斷位斷盡上二界迷諦惑之時。俗智欣慶。令已體增明故。彼類智位修俗智(為言)非謂云爾修六行智觀也。次於樸楊大師釋者。是又知苦斷集證滅所有俗智者。俗智有知苦斷集證滅之義。故修之云當釋也。非云所修俗智。正斷集證滅也。 問。三類智邊。俗智。唯限不生法歟。進云。今論云。不生自下地。付之。俗智從無始以來。有知苦斷集證滅之義故。三類智位修之若修曾知苦斷集證滅智者。豈非已生類哉。是以見晨旦人師解釋述三類智邊俗智相。問。彼曾起者。此時修不。答。據實亦修。以非希奇故。論不說。此釋無諍。三類智邊俗智通已生類何況婆沙論中。三類智邊俗智。有法俱得判。若限不生者。何可有法俱得哉。 答。三類智邊俗智。以隨信隨法行依身。為所依。而見道位。雖為見道所依。隨行隨法行依身起。為俗智所依。隨信隨法行依身不起。所依已不生故。能依俗智又畢竟不生也。故今論云。此世俗智。是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光法師釋此文。引正理論云。此智依身定不生故。謂隨信行隨法行身。容有為依引此智起。在見道位。此無容生故。此依身住不生法。依不生故。此必不生婆沙論云。此智與見道現行相違故。遇見道位無容起故。設見道位中。見道須臾不現前者。此智便起。以見道無剎那斷義。是故此智無容現前但於俗智曾有知苦斷集證滅義故。三類智位修之若爾豈非已生類哉云難者。俗智曾有知苦斷集證滅義故。現觀邊修俗智之計也。非云所修俗智。有斷集證滅義故。全非相違也。次於樸楊大師據實亦修之釋者。凡披一段解釋。二邊義門所釋也。所謂上問。此所修智已前起不。若無起者。云何論云兼修未來現觀俗智。若未曾起。復如何云與三類智知斷證同故兼修耶。答此問難云。未曾起據彼同類已前起者。名為同也此一重問答。任俱舍論等所定性相。釋成之三類智邊俗智限不生之旨。全不背有宗義。次重問。彼曾起者。此時修不。答之云。據實亦修。以非希奇故。論不說。如俱舍抄廣分別之此一重問答。已前曾所起六行智等。知苦斷集證滅之智。成就法後得起。暫名修也。善法皆有修習義故也。此又過去已起六行智。彼三類智位成就之事。又不背有宗義。若爾兩重問答。更非相違也。次婆沙論一師意。三類智邊俗智。有法俱得者。凡於有情數法。談得之同不。簡其可生不生。不可有無法俱得存故。此智有法俱得云也。 尋云。三類智邊俗智。雖畢竟不生。許有法俱得者。又可有法後歟。答。不可有法後得也。婆沙論中。雖舉或云有法前得。或云兼有法俱得二師說。終無有法後得之說。定知無法後得云事。此事一箇疑也。委細問答。如第四卷明思抄。 問。三類智邊俗智。可有法智繫屬類耶。 答。可有法智繫屬類耶。兩方。若有法智繫屬類者。既三類智邊。所修俗智也。更不可有法智繫屬類哉。見道法類忍智現前之位。各修自類。不修他類。設雖未來所修俗智。更類智現前位。不可修法智繫屬類故也。何況若有法智繫屬類者。尤法智現前位可修之。何類智位可修之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彼俗智所緣云。若欲界繫。緣欲界苦○若欲界繫。緣欲界集○若欲界繫。緣欲界滅既三欲界繫俗智。緣欲界苦集滅三諦。豈非法智繫屬類哉。 答。俗智無始以來。有知苦斷集證滅義故。三類智邊修之。若爾設望欲界法。依曾有知苦斷集證滅義。可修彼俗智。若爾望此義邊被修俗智。豈非法智繫屬類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謂若苦諦現觀邊修。即以緣苦諦行相。若欲界繫。緣欲界苦。色界繫者。緣上苦諦○若欲界繫。緣欲界集。色界繫者。緣上集諦○若欲界繫。緣欲界滅。色界繫者。緣上滅諦經文明欲界俗智。法智繫攝。色界俗智類智繫屬加之。婆沙論中。述引智所緣云。答。別緣。謂欲界者。隨所應緣欲界三諦。色界者隨所應緣色無色界三諦。有說。總緣。謂欲界者。隨所應緣三界三諦。有界者亦爾。評曰。前說者好。如無漏智法分類分各別緣故有法智繫屬類云事。此文又分明也。但於既三類智邊所緣俗智也。更不可有法智繫屬類云難者。凡見道位。法類忍智。各修自類者。暫就無漏智品論之。於世俗智者。設雖類智位所修。可有法智繫屬類也。法類智位。或法智繫屬類或類智繫屬類。總皆修之故也。次於若有法智繫屬類者。尤法智現前位。可修之云難者。法智現前位等。未斷有頂。類智現前位。斷有頂故。俗智斷有頂位。起得隨喜也。仍法智位。不修之。類智位修之也。 尋云。何故欲界繫俗智中。無類智繫屬類哉。欲界俗智。廣緣上界。尤可有類智繫屬類哉。欲色界繫俗智中。何無法智繫屬類哉儀也。見道依色界六地分法類二智差別。四善根依色界緣欲界境。非有法智繫屬類哉。何此俗智不爾哉。 答。此俗智依地既智通欲界。故欲界繫俗智。順欲界緣欲界。故繫屬法智。色界俗智。順上界緣上界。故繫屬類智。四善根等。不依欲界故。如次以欲界色界四善根。可繫屬法智類智之義無之。故於色界善根中。又分欲界緣類歟。若爾彼俗智。與四善根。其廢立已異更不可一准歟。 問。三類智邊世俗智所依身。與見道所依身可同耶。答可各別也。兩方。若同者。俗智與見道有漏有漏無漏既別也。彼所依身豈同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此智依身定不生故。謂隨信行隨法行。容有為依引此智起在見道位。此無容生若此依身與見道同者。豈見道位不起哉。若依之爾者。見寶法師餘處解釋云。其勝緣者。正理論云。謂彼所依身。彼所依身。與見道同。在見道時。無容得起。出現觀時。所依已滅。既闕勝緣。故不得起如此釋者。三類智邊依智所身。與見道所依身可同如何。 答。三類智邊俗智所依身。與見道所依身。其體可各別也。故婆沙論云。問。若不現前。云何可說此依隨信隨法行身。答。彼身有二種。一是見道所依。二是現觀邊世俗智所依。見道於見道所依身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現觀邊世俗智。於彼身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現觀邊世俗智。於現觀邊世俗智所依身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前。見道於彼身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任此文。俗智所依身。與見道所依身。其體各別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寶法師。彼所依身。與見道同之釋者。同隨信行隨法行依身。俱三類智。容現起故。云彼所依身。與見道同也。非云三類智邊俗智所依身。與見道其體是同歟。 問。三類智邊世俗智。本來可得非擇滅耶。 答。本來不得非擇滅也。兩方。若本來得非擇滅者。見婆沙論解釋云。三現觀邊得非擇滅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此世俗智。是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若本來不生法者。何本來不得非擇滅哉。是以婆沙論云。如三類智邊世俗智等。非擇滅法。本來有得無有非得。以彼本來定不生故如何。 答。三類智邊世俗智。雖本來不生法。至見道三類智位。勝緣方闕。故彼位得非擇滅。本來不得之也。是以見光法師解釋云問。何時得非擇滅。解云。三現觀邊得非擇滅故。正理云。謂於爾時起得自在。餘緣障故。體不現前。此釋意云。見道位中。不出觀故。三類智邊世俗智。雖本來不生法。三類智位起得自在故。其體若容現起者。此位容現起故。前位勝緣未闕。三類智位。見道依身現起故。與之被障。俗智依身永不起故。此位俗智勝緣方闕。得非擇滅也。俗智勝緣者。即彼依身也。餘緣障故。體不現前者。見道依身被障。俗智依身。永不現前(為言)光法師餘處。如現觀邊世俗智等。雖復體性畢竟不生。於前位中。亦不出觀。然此三諦現觀後邊勝緣闕故。得非擇滅之釋。亦此意也。但於今論文者。三類智邊世俗智。本來不生法云事。自本所許故。全非違文。次於婆沙論本來有得無有非得之文者。是一師不正義。故更不可及劬勞矣。 問。經部宗意。無漏法可薰有漏種子可云哉。 問。下地見道現前。可修上地見道耶。進云。論云。能修未來自地下地。不修上地見道判也。付之。無漏道不繫法故。依地上下。不可有勝劣。何無下地見道之義哉。是以本論中云。依未至地入見道人。十五心頃。成就無漏四靜慮(云云取意)如此文者。下地見道現前。修上地見道如何。 答。設雖無漏法不繫。隨依地上下非可無其勝劣。況又見道是初得道。其勢力不增廣故。依下地見道現前不修上地見道也。是以光法師。引婆沙論云。又婆沙第四云。問。何故六地見道。上能修下。下不修上。答。上地法勝。現在前時。即能修下。下地法劣。現在前時。不能修上。如劣朝勝。非勝朝劣。此亦如是(廣如彼釋)又婆沙一百六十八云。見道依下必不修上。以是初得道故。無漏依上必修下地。以自在不繫故但於本論文者。發智論生欲界梵世。色愛盡成就淨無漏四靜慮云文歟。於此文者。婆沙論中。問。答此事云。問。色愛盡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不成就無漏靜慮。至道類智。但成就一。即彼乃至依第三靜慮。入正性離生。十六心頃但成就三。何故說四耶。有說。依漸次得果離染者說。有說歟。彼得果已。不外必起勝果道現前修無漏。是故於十六心時。雖未成就。必當可得故。亦說成就。 重難云。婆沙論。上地法勝。現在前時。即能修下。下地法劣。現在前時。不能修上之文難思。此難次下疑可釋也。 問。無漏法隨所依地上下。可有勝劣不同耶。答。勝劣不同有無。可有二心也。兩方。若有勝劣不同者。無漏不繫法也。何隨所依地上下。可有勝劣不同哉。是以釋今論餘處文云。道展轉九地。唯等勝為果如此文者。隨依地上下。不可有勝劣不同。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云。上地法勝。現在前時。即能修下。下地法劣。現在前時。不能修上隨依地上下。無漏法有勝劣云事。此文尤分明也。何況正理論中。述九地聖道為同類因相云。於依自上有於依下地無依所依地上下有勝劣云事。此文又炳然也。如何。 答。無漏法雖不繫。由依地上下。聊可有勝劣也。則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上地法勝。現在前時。即能修下。下地法劣。現在前時。不能修上。如劣朝勝朝劣之文。其旨分明也。但於無漏不繫法也。何由依地上下。可有勝劣哉云難者。無漏法雖不繫。自勝品者依上地。劣品者依下地也。全非云其體繫屬地。故依地有上下。其體隨有勝劣。只無漏法本有勝劣中。勝者自依上地。劣者自依下地也。非如有漏法也。次於道展轉九地。唯等勝為果之今論文者。上地劣根劣品道。為同類因故云爾也。非云就同姓同品。上地與下地為因也。重難云。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九地聖道同類因相作二解釋中。第二釋云。若依德光論師解。九地各能修九地聖道。九九八十一聖道。展轉相望皆得為因。此亦據同姓同品應依九地修者說故。得展轉為因如此釋者。依依地上下。不可有勝劣如何。答。由依地上下。有其勝劣者。非妨同類因程之勝劣歟。喻如生得善法。雖有九品不同。互為同類因也。故九地所修聖道。互為同類因之釋意。不可遮依地上下有勝劣也。尋云正理論於依自上有等之文依地上下。有勝劣云證文歟。 答。若依光法師餘處初釋者。是證文也若依又解正理且據一相漸次進修諸地勝法故。言上非下因。以實而言。亦同德光之釋者。非證據歟一義云。光法師餘處九地聖道互為同類因相。作二解釋。初釋云。准正理師意。雖等是同姓同品。依上地者勝。依下地劣故。故依上地者。不與依下地者為因。與依自上地者為因。依此釋意者。無漏法由依地上下可有勝劣也。即一方疑□。所舉婆沙論。并正理論文。專其誠證也。但於無漏不繫法。何由依地上下。可有勝劣不同哉云難者。無漏法。本有勝劣之中。勝品者。自依上地。劣品者。自依下地故。依地上下。有勝劣云也。全非如有漏繫屬其地故。由地下上。判定其法勝劣也。重意。有漏墮界地故。依其依地勝劣。定其有漏定勝劣。無漏自本不墮界地。故非依地定其勝劣。只本有勝劣中。勝者自依上。劣者自依下(為言)次於今論。道展轉九地。唯等勝為果之文者。暫上地劣姓劣品道。與下地勝姓勝品道。為同類因。類因故。九地展轉為同類因云也。全非云就同姓同品道。上地道與下地道為同類因也。第二釋云。若依德光論師解。九地各能修九地聖道。九九八十一聖道。展轉相望。皆得為因。此亦據同姓同品應依九地修者說故也。得展轉為因若依此釋者。由依地上下。不可有勝劣不同也。無漏不繫法故。但於婆沙論上地法勝。現在前時之文者。見道初得道。作用不增廣故。欲述下地見道現前之時。不修上地見道之時。剩儲由之時。實有漏依地上下有勝劣。一往作其勝劣云許也。是非盡理之說歟。若依地上下實有勝劣者。何至修道位下地道現前之時。可修上地道哉。設雖修道位。作用增廣。劣品道現前。難修勝品道故也。次於正理論。於依地上有等之文者。存此第二釋意之時。論意各別故。全不可及劬勞。或任又解。正理且據一相。漸次進修諸地勝法故。言上非下因。以實而言。亦同德光之釋者。今正理之文。全非違文也。 重難云。第二釋意。無漏法由依地上下。無有勝劣者。何下地無漏他心智。不知上地無漏心哉。是以今論中。述他心智相云。於勝地根位。去來世不知既以上地云勝地。豈非云上地無漏勝哉(是一)。何況寶法師地□於位之解釋。無漏法由依地上下。有勝劣不同(見是二)。答他心智者。有漏他心智。既下地智不知上地心故無漏他心智又下地智不知上地心也。漏無漏他心智。同一雙之廢立故也。是則分地上下不同。專以有漏為本故。有漏既不緣上。故無漏又難緣上地也。光法師餘處。緣境義別。為因義別。不可為難之釋。此意歟。次於今論勝地之言者。專以有漏為本故。旦以上地勝地也。非云爾謂無漏有勝劣也。次於寶法師地□於位之釋者。同光法師初釋意也。存第二釋意之內。全不可為難也。 問。斷欲界煩惱位。不修類智。斷上二界煩惱位。不修苦集法智者。可有何過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若斷欲染。不修類智。斷上不修苦集二法。則漸次得不還果者。應無容起類智現前。阿羅漢。應無起苦集法智。先所得者。皆已捨故。先未得者。非所修故付之。設雖斷欲界煩惱位不修類智。斷上二界煩惱位。不修苦集法智。有先同類因等力者。何次第證不還。後時起類智。羅漢果聖者。起苦集法智之義無之哉。若非前位所修故。後時不起之者。諸未曾得法。不可有現起之義哉。如何令未來類智品道引其體現前。法體尚依同類因力。 答。今正理論一段之意。諸斷惑道現前前之位。未來所修法者。非悉必同治故修之。故斷欲界煩惱位修類智。斷上界煩惱位修苦集法智者。雖非同治。因力相資故修之。因力相資者。所謂斷欲界煩惱法智品道現前位。依同無漏姓類。與未來所修類智品道為同類因。依此為同類因力。令未來類智品道引其體現前。法體尚依同類因力。令引現前。況引起彼上得。令修得之。依何可為難哉。而若欲界能治法智現前位。與未來類智。雖為同類因。此同類因無其力。而無修得類智之義者。爭此同類因。可有引起。猶可難法體之功哉。既成就同類因。猶無引起類智之功者。已捨同類因。何又可有引起類智之義哉。若爾漸次得不還。遂不可起類智哉(為言)羅漢不起苦集法智之義准之可思之。正理論一段所存述此意也。但於非前位所修之法。後時不現起者。諸未曾得法。不可有現起之義云難者。斷欲界煩惱位。未來所修類智者。專其位可被修法也。而乍為可被修之法。雖有為同類因義。遂不修之者。成無因力相資之義。若爾其法體遂難起云也。未曾得之法。自本非先位可被修之法故。雖有同類因。何可修之哉。全非失因力相資義。重意云。未曾得法。為先位可被修之法者。有同類因力可修之事。雖不可有障礙。其品類勝品。非先位可被修之物體故。依此別緣不修之也。全非失因力相資之義也。若爾更不可為例難哉。 問。斷上地煩惱無間解脫道位。可修下地非對治無漏耶。答。可修之也。兩方。若修之者。已斷上地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也。爭可修下地非對治無漏哉。是以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云。謂隨何地有漏無漏。加行道等正現前。為欲斷除此地煩惱。未來修此及下無漏。下於上染同能治故如此文者。斷上地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修下地無漏者。唯限同對治。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述斷上七地。無間道未來所修智云。此上未來皆修七智。謂俗法類苦集滅道。舉解脫道所修智云。此上未來皆修八智。謂俗法類四諦他心此文無所簡。既云斷上七地。無間道位。修苦集法智。解脫道位。修苦集法智。他心智。明知斷上地煩惱無間解脫道位。可修下地非對治無漏云事。如何。 答。斷上地煩惱無間解脫道位。可修下地非對治無漏也。所謂以下地無漏道。斷上地煩惱無間解脫道。豈不修所依地苦集法智。無漏他心智哉。依之今論中。斷上七地。無間解脫道位。修苦集法智他心智云也。但於已斷上地煩惱位也。何可修下地非對治法哉云難者。以下地無間道。斷上地煩惱之時。所依地非對治無漏。與能斷道同治故修之也。但斷惑道現起。修非對治無漏者。因力相資故修之也。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問答此事云。四類不能斷欲界染。苦集二法。非上對治。何緣起彼治。此智未來修。若許兼修非對治者。離有頂染等。應兼修世俗。此難非理。唯同對治。於未來修非所許故。謂亦許有相屬故修。如見道中修世俗智。或由因力相資故修。如斷欲時。兼修四類。斷上染位。修苦集法次於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下於上染同能治故之文者。彼文專述為離此地修之相故。舉同對治義也。雖然無間解脫道位。修非對治無漏。不可遮之也。 尋云。斷惑無間解脫道所修非對治無漏。若為離此地修。為當起此地修歟。若為離此地修者。已非對治法。何可云為離此地修哉。若起此地修者。已斷惑無間解脫位所修也。尤可云為離此修哉以有漏道。斷上地煩惱。無間解脫道位。可修下地非對治無漏耶以第二禪無漏道。斷四禪以上煩惱。無間解脫道位。可修初禪第三禪非對治無漏耶。若修之者。初禪第三禪非對治無漏。已非同對治。亦非能斷道同地。如何可修之哉。若不修之者。無間解脫道位所修定可為離此地修。而為離此地修。必從所離地下地無漏悉修之。若爾何不修之哉。 答。斷惑無間解脫道位。所修非對治無漏者。可非為離此地修歟。凡為離此地修。必從所離地下地無漏悉修之。若爾何不修之哉。 答。斷惑無間解脫道位。所修非對治無漏者。可非為離此地修歟。凡為離此地修者。現起能治斷此煩惱之時。未來同對治道被來修。此可為離此地修非對治法也。無同治義。何可為離此地修哉。故顯宗論。為欲斷除。未來修此及下無漏。下於上染同能治故之文。專非述此意哉。全以斷惑無間解脫道所修。不可皆云為離此地修之。若云斷惑無間解脫所修。皆為離此地修者。第九解脫道位所修。何可云得此地修哉。次以有漏道。斷上地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不可修下地非對治無漏也。其故者。下地非對治無漏無間治故。非為離此地故可修之。又起上地有漏斷道之時。非起此地故可修此。若爾無其由緒何可修之哉。次以第二禪無漏道。斷四禪以上煩惱之時。不可修初靜慮。第三禪非對治無漏。其故者。非同治故。不可為離此地修。無其由緒。不可起此地修。凡起此地修者。或自地道品。以同地由緒修之。設雖非自地。如依上地練根道之時。修下地者。模本得果時之上下地道。皆於無知有能遮世之義故修之。是依有由緒。起此地之時。修下地也。今者已無其由緒。依何可修之哉。但述起此地修之時。修此下無漏者。一切起此地修之時。非云必修下無漏。隨其所應。或可有唯修自地之時也仍非相違歟。 問斷欲界煩惱第九勝進道位。可現修他心智耶進云。今論云。斷欲修斷。第九勝進○俗四法類隨應現修。不舉他心智也。付之勝進道。是容預位也。何不現修他心智哉。是以斷上界煩惱勝進道位。現修他心智例可等哉。 答。光法師釋此事云。初離欲染。猶未容預故。非現修上地。勝進是容預故。所以現修解釋已儲由釋例難之上者。不可及學者劬勞者也。 問阿羅漢果聖者。勝進道初念。可現修苦集法智耶。 答不可限修苦集法智也兩方。若現修苦集法智者。初唯苦集類者。性相所定也。而勝進道初念。現修苦集法智者豈無多地超緣之過哉若依之爾者。釋今論文云。勝進九十。隨應現修此文無簡初念勝進道以知勝進道初念。可苦集法智現修云事如何。 答。若利根羅漢。勝進道初念者。即無生智也。彼位苦集法智現修者。豈不背初唯苦集類之理哉若鈍根阿羅漢。勝進道初念。苦集法智現修者。可有多地超緣之過故。無學聖者。勝進道初念。不可苦集法法智修云事。道理必然也。但於今論勝進九十。隨應現修之文者。總於勝進道位。現修智故。云勝進九十隨應現修也。既置隨應這言。顯其簡別。設雖勝進道初念不現修苦集法智。何可為違文哉。若堅如疑難執此文者。豈利根無學。勝進道初念。可云有滅智道智世俗智他心智現修之義哉。恐簡外了簡也。 問。偈頌文云。勝進道亦然爾者。亦然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現修與前解脫道。得修數同故言亦然付之釋。偈頌文云。無學初剎那。修九或修十。鈍利根別故。勝進道亦然上舉無學初剎那未來所修智品數了。下云勝進道亦然。文相起盡無諍。今例同勝進道未來所修智品何可云例同現修智品哉。是以見光法師下解釋云。頌文窄故。但說修未來。長行文寬。兼說修現在如此釋者。頌文無說現修智品若爾前後解釋豈不相違哉。 答。光法師今解釋尤似難思試加了簡云。今論長行釋云無學初念。謂斷有頂第九解脫。若集類盡隨應現修。緣有頂故。勝進九十。隨應現修。未來隨應修九修十。謂鈍根者。唯除無生。利根亦修無生智故釋此文起盡。無學初念緣有頂故者。釋偈頌無學初剎那句。釋勝進九十隨應現修者。釋勝進道亦然第四句歟。未來隨應修九修十。謂鈍根者。唯除無生。利根亦修無生智故者。釋修九或修十。鈍利根別故之第二第三句若未來隨應修九修十以下之文。釋第二第三第四之三句者。文相起盡。專偏順第二第三之句釋也。上勝進九十隨應現修之文。可云釋何句哉。故以此長行文。釋偈頌文者。勝進道亦然者。以勝進道現修智令等初念得修智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論曰至緣有頂故者。釋初句○勝進九十隨應現修者。釋第四句。第二念後。諸勝進道。九智十智隨應現修。現修與前解脫道。得修數同故。言亦然。未來隨應至無生智故者釋第二第三句隨釋泰法師解釋云。二釋第四句。第二念後諸勝進道。九智十智隨應現修。勝進道得修。與解脫道。得修。九十數同前云亦然兩師一同解釋。定有深由歟。如此了簡之時。頌文起盡聊非無其意歟。但於光法師頌文窄故。但說修未來之釋者。今於明修一段之文。多分偈頌唯說未來修云爾也不遮少分說現修歟。但於光法師今解釋。或本云。現修與前解脫道異。得修數同故言亦然如此本者。全非相違哉任下頌文窄故。但說修未來之釋。此異本可為證本歟。就中釋一段之論文。頌文中餘處聊無說現修。至今文。何獨可說現修哉。旁以今本令為指南哉。 重難云。就現修與前解脫道異義本有其疑。若得修數同故言亦然者。令同勝進道得修智者。今此釋段釋現修之釋段也。何遮可釋得修事哉若如此本者。長行未來隨應修九修十以下之文。初剎那并勝進道。未來所修智。一具舉之故。定可釋第二三四之三句。何光法師可釋未來隨應至無生智故者。釋第二第三句哉(是二)。答。釋現修之段中。置得修數同故。亦然之言事。初念現修智數。與勝進道現修智數。定是可不同歟。勝進道亦然之言。令同彼言現修智歟云所濫可有之故。為遣言所濫。現修與前解脫道雖異。得修數同故。就得修云亦然。全非令等現修(為言)次於光法師未來隨應至無生智故者。釋第二第三句之釋者。實可云釋第二第三第四。然今文之文相。根本釋第二三句故就為本云釋。第二第三句也。若實存不釋第四句者。何次下云解脫勝進。未來隨應。修九修十。可釋加勝進道未來所修智哉。第二第三句中。未舉勝進道未來所修故也。 問。聖者他心通解脫道現前位所現修智。唯可限二智耶。答。不可限二智也。兩方。若限二智者。聖者所起他心智。^8□漏無漏。彼解脫道位所現修智。何可限二智哉。是以今論中。述他心通解脫道位所現修智。何可限二智哉。是以今論中。述他心通。解脫道位。所現修智云。他心解脫法類道俗及他心智若依之爾者。釋婆沙論文。述他心通解脫道。現修及未來修智云。一解脫道中。未來修以智。現在唯修世俗他心智如此文者。唯限二智。釋。如何。 答聖者所起他心通。^8□漏無漏故。若有漏他心通。解脫道位世俗他心二智現修。若無漏他心通解脫道位。法智類智之隨一。并道智他心智之二智。可現修也。是以光法師。釋今論他心解脫法道俗及他心智之文云他心解脫通有漏無漏。若無漏者。法類道他心智。隨應現修。若有漏者。俗他心智。隨應現修但於婆沙論現在唯修世俗他心智之文者。彼婆沙論一段文。述五通解脫道所修智相故。與餘通同。暫他心通就有漏他心通。出現修智歟。故唯舉世俗他心二智也。是以次下舉有說義云。有說。亦修道法道類。隨二他心智此則舉加無漏他心通解脫道現修智也。是非相違師。前師上更云添之也。若爾前師意。終不可云限二智也。 問。今論意微微心位。可有未來修耶。答。可有未來修也。兩方。若有未來修者。微微心微劣位也。何可有未來修哉。若依之爾者。微微心既未曾得善心也。設雖今論意。何不許未來修哉。是以釋今論文云。無學未來鈍九利十。除微微心。此於未來。唯修俗故彼位有未來修云事。論判尤分明也。如何。 答。婆沙論中。述微微心唯未曾得。微微心是未曾得勝品功德故。必可有未來修也。故勘婆沙論處處文。或云(百七)起入滅盡定微微心時。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或云。微微現在前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三。除身念住任此等文。思今論意同可得此旨。是以一方疑難所舉今論文。其旨尤分明也。光法師釋此文云。臨入滅定心。名微微心。羸劣現未唯俗。不修無漏正理論文。全同今論說故。寶法師釋之。此論及正理。皆定微微心未來唯修有漏任此等定判。微微心位。有未來修云事。諸論一同之所判也。何獨限今論可疑之哉。 重難云。如來初盡智位。悉得所有一功德故。微微心定可曾得法。豈有未來修哉。婆沙論云微微心定未曾得。所難思也。 答。如來微微心。實雖曾得法。勝曾得功德故。可有未來修也。准光法師。得勝曾得。名未曾得也。釋可思也。已如來微微心。是勝曾得法。可得未曾得名。故婆沙論文。亦無相違耶。 重難云。若爾。光法師論意各別之釋意。今論意勝曾得法。無未來修釋。依此釋意之時。今論意。如來微微心。何可有未來修哉。問題標今論意。即為疑此釋也。 答。論意各別釋之意。今論意實雖曾得法。勝曾得法。與未曾得名。許未來修。婆沙論意。勝曾得法。雖不與未曾得名。作曾得法有未來修(為言)此釋意。非謂今論意。勝曾得法。無未來修歟。 尋云。微微心位。許未來修者。可修無漏智耶。答。微微心未曾得故。雖有未來修。其性羸劣故。不修無漏智也。故光法師釋云。臨入滅定心。名微微心。此心羸劣。現未唯俗。不修無漏故。婆沙一百五十五云。若起微心時。若起聞思慧等時。於無漏根非捨非得非滅非起。准彼婆沙。微微及聞思慧等。不修無漏。 重難云。婆沙論於無漏根。非捨非得之文。微微心位。不得不修無漏智之論文哉。 答。婆沙論中。或生相名得。或現在名得之二門在之。而今文就現在名得之門論已也。以何知之者。婆沙論(九十四)中。明通行得捨云。若未離欲染聖者。起諸相似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及不淨觀持息念念住等諸功德時。皆無捨得一今此相似功德者。是可欲界聞思慧。此功德現前之時。已云得一通行。是就生相得論之已。而今光所引婆沙論文云。非捨非得。就得現在可論之。若上就生相。非捨非得者。兩文豈不相違哉。故知是就現在論之也。欲界散善現前位。得無漏智尤云疑。准今義可思也。 問。聞慧無間。生無漏智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云。若起聞亦慧等時。於無漏根。非捨非得非滅非起已云非起。定知不生之云事。何況。釋婆沙論文云。欲界唯思所成無間聖道現在前(乃至)色界唯修所成無間聖道現在前聞慧無間。不生無漏漏智云事。此文又分明也。加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此理婆沙文。雖述思慧無間。起□善根之旨。不云聞慧無間。生□善根。若聞慧無間。不生□善根者。爭又可生勝品無漏道哉。若依之爾者。釋今論餘處文云。此中五種作意無間聖道現前。除生所得。聞慧無間。生無漏智如何。 答。聞慧無間。生無漏智云事。今論餘處定判分明也。即如一方疑難。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會俱舍婆沙兩論相違云。婆沙據鈍根者說。此論等通約利根者說。又解。婆沙約初修次第起者說。此論等通約純熟位說。故不相違此釋意。俱舍婆沙兩論意同。聞慧無間生聖道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非滅非起之文者。聞思二慧無間。多分無漏心不現故。從多分云。於無漏根。非滅非起也。今婆沙論一段之文。從多分云爾也。即如彼五品雜修靜慮相續現起之類。第三剎那無漏心之無間。雖可有無漏根現起之義。云第三剎那時。如初剎那說也。若今文如文執之者。豈可云思慧無間。不生無漏智哉。次於婆沙論。欲界唯思所成無間聖道現在前之文者。據鈍根者。約初修次第起者說故。非相違也。次於聞慧無間。不生□善根云例難者。彼亦初入□善根事極難故。就初入不云聞慧無間。不起□善根也。□善根純熟之位。聞慧無間起事。更非所遮也。 重難云。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無間生無漏。住分等無間不生無漏而聞慧望彼住分定等。勝劣遙異也。何可生無漏哉。答。就總亦類釋之。住分定等勝聞慧亦事。是非必然也。但彼不云其品類劣不生無漏。四分定之廢立。自本就有漏慧。分分生無漏名順決擇分。順上地。順勝進分。順自地名順住分。順煩惱名順退分。故順住分等無間。不生無漏云也。聞慧是雖散善。其中亦有生無漏之類。何有所遮哉。 問。遊觀無漏智現前位。現修盡無生智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可論疏中。遊觀無漏智現前位。不現修盡無生智若依之爾者。設雖遊觀無漏智現前位。何不現修盡無生智哉。是以釋今論文。斷惑解脫勝進道。練根解脫勝進道雜修靜慮勝進道修通勝進道位。隨其所應。現修盡無生智相例可同。何況義辨二無礙解。盡無生智為體彼無礙解現起者。豈非遊觀位盡無生智現修哉。如何。 答。斷惑練根等。解脫勝進道位至所欣求之位有息求義故。可現修盡無生智也遊觀位。無此義故。是釋品攝。不現修盡無生智也。是以見今論文。釋聖起餘功德之偈頌文云若起所餘無漏功德靜慮攝者。四法類智。隨應現修。無色攝者。唯四類智。隨應現修此文更不云現修盡無生智。光法師釋此文云。問。盡無生智。此中何故不言現修。解云。此明遊觀無漏功德。皆是釋性。盡無生智。息求非見。故此不說遊觀無漏智現前位。不現修盡無生智云事。論判解釋尤分明也。但於斷惑等之四位。現修盡無生智云例難者。彼四位解脫道勝進道之中。隨其所應。有息求之義故。現修盡無生智也。遊觀不爾。故不能現修之也。次於盡無生智攝無礙解脫現前。豈非遊觀位。盡無生智現修哉。云難者。四礙解體。何必可限遊觀功德哉。若不限遊觀功德者。義辨二無礙解。設雖盡無礙智為體。何可為違文哉。 尋云。見光法師解釋。答。盡無生智。此中何故不言現修之間。作三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盡無生智前已論故。今者所明云起餘德。此釋意。遊觀位。盡無生智。起不起如何。 答。此釋意。遊觀位盡無生智不現起之歟。所以然者。論上文。於盡無生智現修位舉四。所謂斷惑解脫道勝進道位。是一位。練根解脫道勝進道位。是二位。雜修靜慮勝進道位。是三位。修通勝進道位。是四位。盡無生智現修位。分不過此四位。此四位。盡無生智現前位。十智現修。未來修相已說之故。聖起餘功德者。說前已說之外功德故。此中不云盡無生智現修(為言)故此釋意。不許遊觀位盡無生智。現修之義也。 重難云。上說盡無生智者。彼二智十智之隨一故。述斷惑練根雜修之通之四位。被現修得修之相許也。全無立盡無生智現起之一箇位。而述彼位現未來修之相。若爾何聖起餘功德者。盡無生智餘功德可心得哉。若如此了簡者。四諦智。法智。類智。現前位。現未來修之相上。已顯之了。聖起餘功德者。可云彼四諦智等外功德哉。彼不若爾者。是何爾哉。答。盡無生智。雖十智隨一。是四諦智。法類智所成之一箇功德。而不似四諦法類智。非餘智所成故。彼盡無生智上四位現修旨述畢。即盡無生智現前位修智相顯畢。此外指餘功德。定可盡無生智外。於四諦法類智者。別非餘智所成。一箇功德故。餘功德之言。不可云四諦法類智外功德也。 俱舍論第二十六卷抄下 俱舍論第二十七卷抄上       問題 問。論文云。如是已辨諸智差別。智所成德今當顯示爾者。能成智與所成德。其體同可言耶。 問。頌文云。贍部男佛身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當處付明佛十力相。且初處非處智力一種。與後業異熟智力等九種。彼此相望時。為開合為異。為當作用各別可云耶。 問。光法師釋根上下智力。根言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云何釋之耶。 問。於死生智力根本。攝天耳通可云耶。 問。以天眼他心宿住漏盡四通為十力可云耶。 問。宿住隨念智力通四念住可云耶。 問。死生智力通四念住可云耶。 問。論文云。如舍利子捨求度人。不能觀智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爾者。智過去八萬劫事者。為宿住通力。為常願智力可云耶。 問。論文云。如舍利子捨求度人。不能觀知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爾者。知未來八萬劫事者。為死生智力。為當願智力可云耶。 問。於聲聞乘人。有二生得脫類可云耶。 問。論中明如來身力相舉三師異說。爾者。以何說為正判耶。 問。論中明身力體。舉二師異說。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明身力體。舉二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如是身力觸處為性。謂所觸中大種差別論文。作或云有宗義。或云經部義。二解釋。爾者。何釋為正判耶。 問。今論意判四無畏以何為體耶。 問。光法師解理實無畏是智所成。不應說言體即是智云論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諸佛因位必修百大劫行可云耶。 問。諸佛利他益必同可云耶。 問。論文云。如來三種圓德爾者。如何烈之耶。 問。光法師釋智圓德中。一切智一切種智不同。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斷圓德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畢竟斷。四再習斷爾者。光法師意。一切煩惱斷者。為唯限自性斷。為當通緣縛斷可云耶。 問。論文云。斷圓德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等文)爾者。今此定障體。光法師云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斷圓德有四種(乃至)二一切定障斷爾者。今此斷體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斷圓德有四種(乃至)四并習斷爾者。光法師意。於習氣有別體可云耶。 問。論文云。斷圓德有四種(乃至)四并習斷爾者。光法師意。於今此斷。有別體可云耶。 問。光法師當解釋中云。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或正斷德唯是擇滅。若據兼說。通非擇滅。此文斷德據正及兼故通二滅。前明斷德。據正以論。故唯擇滅爾者。於今此文中。為有二釋。為當如何。 問。論中明威勢圓德開二箇四種。爾者。初四種中第二圓德。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彼思圓德亦有四種。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生死。或能安置善趣三乘爾者。於今此文開四種方。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引薄伽梵所說頌云。若於佛福田。能殖少分善。初獲勝善趣。後必得涅槃爾者。今此少分善者。指解脫分善根可云耶。 問。無諍智以第四靜慮為所依所以。論家如何判之耶。 問。無諍智所緣惑者。唯限有事惑可云耶。 問。無諍智所依定通下地可云耶。 問。願智知無色界法可云耶。 問。願智知未來事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法無礙解所緣境。且文身不詮義可云耶。 問。今論意。法無礙解者。為唯緣自地名等。為當緣下地名等義可有之耶。 問。論中明詞無礙解相云。緣方言詞立為第三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詞此無礙解唯依二地。謂欲界初靜慮爾者。依二地所以。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付明四無礙解相。且辨無礙解依地。云何判之耶。 問。頌文云。義十六辨九。皆依一切地爾者。一切地者。為指八近八根本及中間欲界。為當除上八地近分并中間禪。指餘地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四無礙解相。且辨無礙解緣何境判耶。 問。論設足論意。名等離語聲獨起可云耶。 問。施中明四無礙解加行舉二師異說。爾者。彼正不光法師如何判之耶。 問。光法師釋但得必具四論文。引正理論有餘師云有無具得無理得一必令得四說。爾者。正義可云耶。 俱舍論第二十七卷抄上   問。論文云。如是已辨諸智差別。智所成德。今當顯示爾者。能成智與所成德。其體同可云耶。答。同不同二門可有之也。兩方。若同者。既稱能成智。云所成德。明知。其體不同云事。若夫其體同者。何可分能所簡智德哉。若依之爾者。凡智所成之德者。不共佛法及共聖共凡之德是也。而論中說不共佛法之德。或結力處非處十。業八除滅道。定根解界九遍趣九或十。宿住死生俗。盡六或十智。或述四無畏如次。初十二七力。或判三念住念慧。或云大悲唯俗智舉其聖共凡二德云。謂無諍願智。無礙解等德。無爭世俗智(乃至)願智能遍緣。餘如無諍說。無礙解有四。謂法義詞辨○法詞唯俗智○義十六辨九(乃至)通六謂神境。天眼耳他心。宿住漏盡通。解脫道惠攝。四俗他心五。漏盡通如力若爾。能成之智所成之德。其體同云事。偈頌之施設明境者歟。 答。凡今宗意。談智品不過十智。以一切智攝在十智中。而能成所成同以智為體故。俱以十智可為其體也。約此門之時。所成能成其體同云義。可有之也。然前後念念不同。剎那體體各別也。何不云其體是異哉。何況餘卷明十智之體故云明諸智差別。當卷明十智之用故云明智所成德。然體不必具用故偏說智。用必具體故兼說智。若爾。辨智體之邊是同。辨智用之邊是異也。故於能成所成有同異二門也。其體者。世法類四諦他心盡無生是也。然末云有共不共等之德用。其用者。於彼十智之上有共不共等之德用之旨成之。是當處兩卷之不同也。如此得意之時。兩方之疑難還為二義之潤色者歟。重難云。披餘卷之論判。或以十智約四道三道之門判之。或以十智就斷惑練根之相談之。或以十智望雜修五通之義論之。皆是用門。更非體門。何餘卷唯明體不明用之旨成之哉。當卷雖明用門。以十智為本。於其上說諸德故。其相不異餘卷之說抑餘卷以體為正。當卷以用為正之文在何耶。又體用之不同如何。答。餘卷之說相偏明智體。更不欲明智用。彼於四道三道等之施設者。明十智成就不成就。及未來修之多少等之時。非斷惑練根等之不同者。其相難顯。故兼明之。全非正宗也。當卷之所說唯明智用。更不欲明智體。彼於法類等之施設者。為明用以明體也。故是而非正。混而不可致難勢。次於餘卷明體當卷明用之文者。餘卷之初標聖慧忍非智。盡無生非見。餘二有漏慧。皆智六見性。當卷標十八不共法。謂佛十力等。誰上舉用下烈體可云哉。自餘廣之委之。其旨必然也。雖凡體者目自性。用者目功能。所謂暫十智之體性廣^8□三乘無學全。不限如來一人。而十八不共法唯限佛果不通餘乘。如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唯限利根無學。不通鈍根無學。如漏盡一通唯限三乘無學。不通一切有學。如五通唯限離欲。不通未離凡聖。若爾。於體用有差異云事必然也。何可疑之哉。   又難云。如來成就十智者。其體是最勝也。獨覺成就十智者。其體是漸劣也。聲聞成就十智者。其體是最劣也。故於三乘所成就之功德有其勝劣。何以體性^8□三乘。以功能分三乘哉。准今此道理。用勝劣必依體勝劣。如云用不離體。體不離用。若爾。體用既一致也。何以體為能成。以用為所成可云哉。 答。此難尤可然。但法門之廢立非一准。或約實義而談之。或約假說而論之。則難勢之趣。約實義論之。故非今談答之趣。約假說論之也。其假設門者。如來所得功德者。隨應一切悉超二乘凡夫之所得。如圓暉法師判。雖佛功德超過一切。然依類同故說為共。故無諍願智四無礙解等。全非三乘共得之功德。勝劣大各別故。況於異生所得之五通哉。然而以三乘及異生所得功德。隨應名共聖共凡之德。以三乘所得之功德。名共聖之德。此則約實義之時。佛所得之無諍願智等不共二乘。麟喻所得之無諍願智等不共聲聞。聲聞所得之五通等不共凡夫故也。爰以名相之同為由。以五通等名共凡之德。以無諍智四無礙解三明一通等名共聖之德。此則假施之分齊也。准之思之。約實義考十智體性。三乘及凡夫之所得是體體各別。雖勝劣不同。假施設之時。三乘凡夫所應之十智。名相皆同故。宜云共德之智。故餘卷中約四道三道等。明十智成就不成就。述彼修不修之時。雖十智互相望論其不同。更無於一智之上判三乘之差異。爰知餘卷之廢立者。佛所得俗智與乃至異生所得俗智是同。佛所得法智與乃至聲聞所得法智是同。乃至佛所得盡智與二乘所得盡智是同。佛所得無生智與麟喻及利根聲聞所得無生智是同之旨顯之也。此則顯以十智為體之義故也。當卷之廢立者。十智體三乘凡夫隨應雖是同。於其用者。非無差異。所謂於十智體之上。各暫分三品功用。一者上品。不共佛法是也。二者中品。共聖德是也。三者下品。共凡德是也。若爾。以十智為能成體。以不共佛法等為所成德云事炳然也。 又難云。體本無差別。用始有差別者。是以實相為體以諸法為用之宗之所談也。今宗體用俱各各別別也。何成今義哉。 答。凡雖談三世實有之旨。於過未者有體無用。於現在者體用俱有也。若爾。於過未雖有體既無用故。如無差別。於現在有用故。於體亦有差別。以之思之。何不許體無差別用有差別之義哉。況當部宗談四大種之時。有體增用增二家之中。用增家是其正義也。而用增家意。於體者雖無增減。於用者有增減之旨存之。豈不為今例證哉。 一義云。當處兩卷雖同明十智體用。餘卷明因位十智故。顯體隱用。體順因用順果故。當卷明果位十智故。顯用隱體用順果體順因故。以之為兩卷之異。然用是德也。德是果也。又因是能成。果是所成也。其旨炳然也可思之。 尋云。只云德與云功德差異如何。 答。只云德者。指果用之當相。云功德者。借因體之名置果用之上云爾也。所以然者。為欲顯此果用酬因依體之理也。功者力也可思也。 一義云。以事為體為因為結成。瓶衣為用為果為所成。以之為例。可測智德兩法也。重意云。於智德二法之上。各自分體用因果之義非無之。然而今智德相對論之故非疑。況以總合為所成。以別離為結成。可思之。加之。立名既異也。是其證也。雖有眾義。以後義為勝。但前之義不可遮之。 問。頌文云。贍部男佛身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之以一句。依處依身。付之。後有菩薩生贍部洲受男身。著金剛座成正覺者。出處處之論判。是以或結。從修妙相業。菩薩得定名。生善趣貴家。具男念堅因或云。唯此州中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座此座上起金剛定。以無餘依及餘處所有堅固力能持此故取要之偈頌中。何可煩置贍部男之言哉。就中云謂佛十力等之時。十力以佛身為所依云事。已明也。寧可重安佛身之語哉。何況上問起之中。唯云且佛十力相別云何。唯問功德體相。不問依處依身如何。 答。粗案。六百行之偈頌。未見佛果依身在南州之文。并彼依身為男身之文。設雖為取要之偈頌。何不說之哉。彼於唯此州中有金剛座等文者。是長行之說故。全不足為病。於生善趣貴家。具界念堅固之偈頌者。述因位百大劫間之相貌故爾也。何為違文哉。若爾。今說不共法之時。頌贍部男。何足為疑哉。次於謂佛十力等之佛之言者。是顯果位。非指依身。更不可指繁重之難。次於且佛十力相別云何之問者。設雖問外轉勢頌之。更不可有苦。諸經論中有其例故。又設雖問意廣含。依處依身故。頌答中明之旨成之。可有何相違哉。相別云何之言。未限一事故。可思之。 問當處付明佛十力相。旦初處非處智力一種。與後業異熟智力等九種。彼此相望時。為開合為異。為當作用各別可云耶。答。開合差異可云也。兩方。若開合差異者。凡如來之眾德皆對諸境施功德。設雖十力。何不對十種境施十種德哉。是以如四無畏。酬答梵士沙門等之四種外難。如三念住。緣順違俱三種有情。住正念正知相例可同。何況。若強以開合為異者。宜立初一種不立餘九種。或可開餘九種不用初一種。十力之廢立量非無用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以開合為異。立十力功德如何。 答。凡十力者。是十智之體。非十智所成之身語二業等。故十力中悉所案智之稱也。而初處非處智力正以十智為體。而知一切法之上處非處之道理故。則得其名。若爾。業異熟智力等九種。皆攝在第一智力中故。處非處智力之外。有餘業異熟智力等之作用之義。全不可有之。然開出餘九種智力者。只云處非處智之時。其相不顯了故。為令其相分明也。故光法師所引顯宗論第三十六云。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是有。名為處智。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非有。名非處智。此智通緣情非情境。與一切智皆不相違。恐於略說少功難悟。故復此中折出餘九文意顯也。但於如來眾德對諸境施功能云難者。云處非處智力之時。總於一切法顯能緣智之功能。云業異熟智力之時。唯於業果法顯能緣智之功能。乃至云漏盡智力之時。唯於漏盡及漏盡身顯能緣智之功能。若爾。緣總別境之諸智。各各對總別境。顯自功能。何於十種智力可有後然之類哉。次於四無畏之例難者。如來舉無滯語言。說諸法覺知之相。暢漏盡證明之旨。杜煩惱障難之義。唱修道出苦之理。是皆智所成之德。全非能成智之體。何為相例哉。或初正等覺無畏與後漏永盡無畏等。亦是開合為異。云正等覺無畏之時。攝漏永盡等無畏故。然約無畏之外立後三無畏者。從初一開後三故也。所以然者。云能發智之時。述初·十·二·七力·正等覺無畏以處非處智力為體。乃至說出苦道無畏以遍行智力為體能發智既爾也。所發語豈不爾哉。次於三念住之例難者。彼緣順違俱之三境故。能緣智亦各別也。更不可准例。 一義云。處非處智力唯緣一切法之上處非處之道理。不緣彼事。餘九種智力各各隨應緣彼事相。不緣其道理。故第一與餘九作用全各別也。但於顯宗論之說者。彼為遣今論之說相故。故云故復此中折出餘九也。 難云。處非處智力若不緣諸法事相者。何於各各諸法知處非處之理哉。 答。加行緣事。根本緣理。何相違可有之哉。 又難云。佛不用加行。云何。 答。佛不用加行者。約大都。亦曾二乘之意也。依法用加行之義可有之也。所謂欲入滅定之時。豈不用想心微細心及微微心直入滅定哉。 問。論中明如來身力相。舉三師異說。爾者。以何說為正判耶。進云。論中述於所說中唯多應理。以第三大德法救之說為正。付之。披俱舍一部之始末勘。大德法救之所說。多是為不正義。是以論心所多少之時。存三大地法之義。無表及命根假實之時。同述假立之旨。談中有住時之時。說生緣未合中有恒存。明三世相之時。成轉變之義。同數論之計。何今至論如來身力之門。忽可以彼說關正義哉。何況以初二之說舉偈頌之中。結身那羅延力。或節節皆然。於法救之說者。全無頌之。三師之正不。其旨炳然者歟。如何。 答。凡至如大德之集如來所說之苦無常頌。以與眾生除樂常見之病。苦空無我頌與眾生除我我所之病。願行殆等菩薩之化道。法救之稱號誰輕之哉。就中為四種薩婆多之第一。備大毘婆沙會之證誠。有部之為有部。何非彼地基哉。爰談如來身力之時。論中舉三師異說。第一師云。佛生身力等那羅延則釋身那羅延力之頌。第二師之有餘師言。佛身支節一一皆具那羅延力 則釋或節節皆然之頌。今此二師之說。俱存於如來身力有邊量之義。全不違道理。第三之大德法救說。諸如來身力無邊。猶如心力。苦異此者。則諸佛身應不能持無邊心力既存道理。尤足為正義。故光法師釋云。於所說中唯多應理者。上來總有三種說如來身力。論主評取法救所說故。言於三說中唯多應理。正理·顯宗亦同此說但於今論處處說者。為顯義多途。尊者法救於婆沙會中。舉違有宗本義之說。今論隨而為立正義故。引彼舉之。以邪義少相交。為由勿疑正義。次於偈頌中不舉之云難者。初二師之說為有宗之本義。故偈頌中舉之。法救之說非本義。故偈頌中不舉之可云也。豈無其謂哉例如餘處論中。以互為果釋俱有因者。有宗之古義故。偈頌中舉之。以同一果釋俱有因者。非有宗之古義故。不舉之偈頌中。然論主以同一果釋俱有因。是順理之旨顯之也。 重難云。佛者覺也。覺者在心非身。而十力等是心品非身體。心力設雖無邊。身力何可無邊哉。 答。欲色二界人者。以色身為所依能發起心品。所依色身若劣之時。能依心品隨而是劣也。例如以肉眼為所依之眼識。不能緣被障細遠色。以天眼為所依之眼識。能緣被障細遠色。加之。餘處論中云。唯此州中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座此座上起金剛喻定。以無餘依及餘處所有堅固力能此故准例可思之。 尋云唯多道理之多言如何。 答。顯無量無邊義也。 問。論中明身力體。舉二師異說。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論中出初師之說云。如是身力觸處為性。謂所觸中大種差別付之。今此師意云。有一類勝大種得力之稱也。凡建立大種者。為造所造色也。而有不造所造色之一類大種云事。豈不違極成之道理哉。是以婆沙論中云。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如何。 答。凡身力者。欲色界有情之所成就也。故是色法非非色被得。於色法中。非五根四境及無表色云事。亦理在絕言。若爾。以觸處為身力體云事必然。故所結此觸處為性也。而於觸處能造所造相分。其今此初師意云。以能造大種為身力體。然五根四境及輕重滑□冷飢渴等之能造大種。各各皆造所造色故。其力羸劣也不可以之為身力體。故別建立不造所造色之一類勝大種則以之為身力體(為言)故光法師釋云。此中多說。一說是所觸中大種差別。若大種勝即名為力。異餘大種故名差別但於為造所造色建立大種云難者。誠雖難知。倩案此師意。一身俱生大種無量無邊中。多方造所造色。少分不造所造色之類有之可有何失哉(為言)例如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等流既容現在獨住。異熟容有何理能遮。於現在既有等流異熟二類大種觸住之義。為身力之大種於現在有獨住之義。有何理可遮之哉。次於婆沙論文者。從多分說之義。可成之也。所以在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於別解脫初念俱生大種。作一具二具多具之二解之中之有二具大種云第二釋意。會今此婆沙文。云從多分說故。云據造有對故之二釋亦作之。其中以從多分說故之會通憑誠證故也。 重難云。今會婆沙文之趣。雖順光法師餘處從多分說故之釋。違據造有對故之釋。如何。 答。從多分說故。據造有對故。已及二釋。若爾。存從多分說故之釋之日。何以違據有對故之釋為病哉。 尋云。此師意。何以所造觸不為身力體耶。 答。滑□冷飢渴之非身力體其理必然也。諸論諸師不云以五種為身力體。輕亦爾也。於重者雖有異說不同。大種之是強故。不存為身力體歟。 問。論中明身力體。舉二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論中出第二師之說云。有說。是造觸離七外別有。付之。披餘處論判。或結觸十一為性。或云觸界中有二明知。輕重滑□冷飢渴七種觸之外無所造觸云事離外別有云說。豈不殘疑哉。若夫強有其體者。為是大種所造。為非大種所造。若是大種所造者。有何大種造之哉。若非大種所造者。何得云所造觸哉。況婆沙論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之文。如何可消之哉。若又輕重能造大種兼造之者。所造觸互可為俱有因。豈不招有對造色展轉為俱有因之過哉。 答。光法師釋今此第二師之說云。有說。力是所造觸。離七別有力觸。此非正義既為不正義。何足立義通難哉。 問。光法師釋如是身力觸處為性。謂所觸中大種差別論文。作或云有宗義。或云經部義。二解釋。爾者。以何釋為正判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論主意朋經部。故敘彼宗。此解似勝。付之。依解釋案論文。述此觸處為性之頌文長行中。舉二師之說。而於觸處中能造所造相分。初師簡所取能造。第二師簡能造取所造。此則大種造觸對望互取捨之。明知。二師說俱有宗義云事。若夫初師之說是經部義非有宗義者。宜偈頌之外設別義。既為釋偈頌之一說。寧可關經部之義哉。何況正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之文。解身力體總舉五師異說。而今論初師同婆沙初說。此論第二師說同彼論第四說。明知。取彼初說置此初師云事。若爾。光法師以今論初師存經部宗義。豈不違此等文理哉。 答。偈頌中或云此上十七處。或云像實有不成。或云感劫生天等或云。後色起後心等。此皆舉經部宗之義者。正出圓暉法師之所判。若爾。此觸處為性之頌文。設雖直舉經部義之旨成之。何強病之哉。況向頌文之時。更不云舉經部義。至長行舉二師異說之中。先成初見是為有宗之義旨畢。剩設釋之時。以初師亦為經部義之由成之。何可背道理哉。就中彼部意以能造觸許實有。以所造觸存假立。而初師既云謂所觸中大種差別。豈不關經部之義哉。但於故敘彼宗此解似勝之正不者。雖文無簡別。採論主意判爾歟被得。何為強疑哉。次於今此初師當婆沙論初師之說云難者。光法師初釋意則存此意。故彼釋云。俱舍初說當婆沙初說至第二釋始作是經部義云釋。可有何失哉。 問。光法師釋根上下智力。根言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云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第二釋云。或目意等。付之。凡根上下智力者。目如來之知眾生利鈍之智品。尤可目信等五根也。何可目意根等哉。是以初釋意及顯宗論之說。以根之言目信等五根如何。 答。云根上下智力之時。根之言專順信等五根。故顯宗論則顯此意。述此中根名為目何法。謂目信等。光法師以此文為依憑作初釋云。知信等根上下差別名根上下智力然而根之言未限信等。亦通意喜樂捨三無漏等。故兼作此釋歟。然於此等諸根非上下差別。何為強疑哉。 問。於死生智力根本。攝天耳通可云耶。 進云。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述神境天耳。設在佛身。亦無大用故不名力。不攝之。付之。天眼通雖唯緣現在不緣未來。引起緣未來之眷屬通故。名之死生智力。准例思之。天耳通設雖緣現在不緣未來。若引起能緣未來之眷屬通者。何不立死生智之稱哉依之。廣考諸經之所說。或說若佛不出世間。一切有情受大苦。即無人天。雖惡趣但聞種種苦音聲。或云。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准此等之金言。天耳通猶勝天眼通被得。而以天眼通號勝立死生智力。以天耳通稱劣不立死生智力。豈不違此等文理哉。 答。此事雖非捨疑。誠所可思有之歟。所謂眼根之見色。是方明故。後起意識隨而明了也。耳根之聞聲。是暗昧故。後起意識隨而昧劣也。天眼天耳之見色聞聲。准例而可知者歟。如外書中云。千聞不如一見。良以。天眼通前起照善根惡趣死此生彼之有情。眷屬通後起知隨業所感勝劣醜好之異熟。此是雖不聞聲。見道了之。天耳通雖聞聲。不見色故。為此之相不分明故。無別建立眷屬通。仍所不立力也。但於一經之說者雖不分明。宜亦云但見種種苦邪相。然不云者。略故爾也。或影略之。次於一經之說者。是他宗所依之經文。非當部所宗之經說。何足會之哉。鼻舌身三根取被障細遠之香味觸三境之旨談之。豈性相之所談哉。 問。以天眼他心·宿住·漏盡四通為十力攝可云耶。答。可為十力攝也。兩方。於為十力攝者。凡十力者。不共佛法之隨一也。而彼天眼等四通者。為共聖凡之德體。寧可得相攝哉。是以披今論文云。十八不共法。謂佛。力等(乃至)復有餘佛法。共餘聖異生(乃至)通六謂神境·天眼·耳·他心·宿住·漏盡通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云。此後三力即是三通以六通中此三殊勝。在無學位立為三明。在如來身亦名為力(乃至)然不別說他心力者。義已攝在根等力中。以他根等中有心心所故如此文者。十力中攝天眼等四通如何。 答。此事誠以難知。暫迴暗推。十力中前七力。自元不共二乘凡夫故。得不共之稱。故不足為疑。於後三力及他心通者。雖為六通之攝。任圓暉法師雖佛功德超過一切。然依類同故說為共之解釋。佛所得六通既非二乘凡夫之境界。以何知者運身勝解之二通。猶及他三千界。超二乘等之分域況於意勢通哉。故神境一通宜云不共。於天眼天耳二通者。橫見聞無量世界。其旨同前他心通等。於二乘等者。有上故不知上心。有二千三千之^8□畔故。不知三千無數之人心。於如來者。無上故無不知上心。二千三千^8□畔故。知無數世界之人心。於宿住死生之二通者。二乘等者者豎知過未八萬劫事。如來者知過未無量劫事。於橫豎既超二乘分齊。豈不得不共之稱哉。強攝之為十力之攝者。不共法中未明三世及他心了達之智故。攝之十力以所為不共法之體也。又強攝之力者。為滿大數也。或約多分以為不共之義。可有之也。但於今此四通為共聖共凡之德云難者。六通之時。雖為共聖共凡之德。既約用之無礙改名於十力之上者。更不可致此難勢。次於論文之前後者。併顯上所成之意故宜云誠證。何為違文哉。 問。宿住隨念智力通四念住可云耶。 此事至下帖可悉之。仍第二重等略之。 問。死生智力通四念住可云耶。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死生智力唯身念住。付之。死生智力緣一切有情未來善惡二趣苦樂等事。豈不通四念住哉。若夫強限身念住者。寧可緣未來有情同分命根苦樂憂喜等之事哉。若不緣云者。何得為眾生說未來事令生欣厭心哉。 答。此事誠難測。然而暫可存通四念住之義也。其旨則如難勢。但於進釋者。死生智力以天眼通為本。而引起緣未來之眷屬通。以立其名故。眷屬通別緣四境之義有之故。雖通四念住。根本通唯緣現在有情諸色故。約本以限身念住之旨成之也。故今論中云。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何可為相違哉。 問。論文云。如舍利子捨求度人。不能觀知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爾者。知過去八萬劫事者。為宿住通力。為當顯智力可云耶。答。雖有所可思。暫可存願智力之義也。兩方。若宿住通力者。凡宿住通者。唯緣曾所領受之境。不緣未曾領受之境。如今論述諸所憶事。要曾領受。憶淨居者。昔曾聞故。婆沙論云。雖未曾見五淨居事。而曾聞故。亦能憶知。而彼過去八萬劫鴿鳥之事者。全非身子尊曾所領受之境。寧可云宿住通之所知哉。尤可云願智之所知也。是以知未來八萬劫鴿事者。由願智之力。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智論中釋此事云。舍利弗即時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已往不復能見如何。 答。見今論當卷之下偈頌。結願智能遍緣。長行云。以願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舊俱舍論第二十卷云。願智亦如此。但緣一切境雜心論第六云。妙願知亦在第四禪。是有漏依。三方不動者得○如願而知故說願智。欲知而知。是其事也。成實論第二十四云。願知者。於諸法中無障礙知。名為願知攝論十四云。論曰。無功用無著無礙恒寂靜。釋曰。此中偈時。願知於三世一切事欲知為願○於三世境如量能知准此等自部他部大小二論之所說。願知能知為無為·漏無漏·過現當曾提受未曾受·自他身·情非情·色非色·心無心·蘊處界·自共相等之境。都無所不知被得。然身子生三洲為第六種姓婆羅蜜多之聲聞。無諍願智·四無礙解·邊際定等之功德。悉成就之。而彼鴿鳥事。既非曾所領受之境。尤起願智可知之也。若非願智者。以何智可知之哉。然則知未來之時用願智。知過去之時用宿命智。豈可然哉。其旨且如一方之難勢。但於大智度論之說者。誠以難知。倩案之靜測之。只是於知過去事之願智之上。立宿命智之名被得。所以然者。知過去之願知與宿住通。其相頗相似故也。是以披婆沙論百七十九卷。宿住隨念智。與緣過去之願智。相對以顯其差異。他心智與緣現在之願智。相對以顯其差異。亦繁故不引之全文後學必悉之。若爾。智論文非強相違者歟。 重難云。若於知過去之願智之上。立宿住隨念智之名者。宜於知未來之願智之上。立死生智之名。既不爾。以知過去之智名宿命智。以知未來之智名願智。明知。宿住通直知過去鴿鳥事云事。如何。答死生智是天眼通之眷屬。非六通之攝。既非根本通故不以死生智之名立願智之上歟。可思之。 問。論文云。如舍利子捨求度人。不能觀知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爾者。知未來八萬劫事者。為死生智力。為當願智力可云耶。答。是願智之力。非死生智之力可云也。兩方。若死生智之力者。光法師所引智度論中云。舍利弗即入願智三昧觀見此鴿。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未脫鴿身。過是已往亦不能知如此文者。是願智之力。非死生智之力。若依之爾者。身子既為無學聖者。具足三明死生智明。除未來際之愚。尤以死生智可知未來八萬之鴿事。何可借願智之力哉。若夫強以願智知之者。成就死生智。豈非無用哉。 答。此事極有委曲。所謂死生智通與天眼通合立故。必前起天眼通見被障細遠等有情色身。然後起死生智以觀諸有情修因感果善惡二趣死生彼等事也。故若不起天眼通者更不可起死生智之義。其旨必然也。而今身子親以肉眼見鴿鳥故。全不及起天眼故。欲知此鴿鳥未來事之時。直入邊際定終起願智照鴿鳥死此生彼之相也。故智度論入願智三昧觀見此鴿一·二·三世乃至八萬之決判存此道理。尤是為指南者歟。如此成之時。難勢更不可來也。 問。於聲聞乘人。有二生得脫類可云耶。 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披餘處之論判。偈頌結前順解脫分。速三生解脫長行云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無二生得脫之義之事。誰可疑之哉。若依之爾者。聲聞之種類分萬差。修行之長短非一准。何無此類可云哉。是以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斷欲界煩惱依根本地順決擇分之人。今生何無入聖得果之義哉。若許此義者。可有二生得脫之類云事。其旨實炳然也。依之光法師今解釋中。釋如舍利子捨求度人之論文。上述。舍利子等觀知此人八萬劫來未種解脫分善○後佛來見。度令出家。說法獲果○佛告彼曰○定光如來○臨欲命終。欲稱彼佛名號。忘而不憶。乃云南無城中欲所迎者。即名各種順解脫分善准今釋。無央數劫之前。以稱南無為順解脫分善根。今遇釋尊起順決擇分入聖得果被得。若爾。何不云聲聞乘中。二生得脫之類哉。 答。凡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者。聲聞善根成就圓滿之時量。法爾必然。不增不減之道理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聲聞三生。獨覺四生。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若極利者。要經六十要經百劫更不可疑之。但於聲聞之種類非一准等之難者。上窮六十劫下在三生。是其施設也。中間多少亦而可知者歟。次於初生起解脫分第二生依根本地趣決擇分等之難者。此則正理論餘處文救云。若依根本起□等者。必於前生已起□等故。不與前文相違。亦復無有減三生失文意顯也。何及再釋哉。次於光法師今解釋者。此亦光法師自問難之趣也。故彼釋。彼亦曾得起順決分善故。於今生入聖獲果可有何相違哉。 重難云。此人昔奉遇定光如來唱南無之生。是解脫分一生也。今奉值釋迦如來得聖果之生。是得脫之一生也。若爾。初後合論。只是二生。更非三生。光法師何會之云彼昔亦曾起順決擇分善哉。如何。 答。昔初得順解脫分之生。與今入聖獲果之生。其中間既過八萬劫及無量劫故。其昔何不起順決擇分哉云推釋歟。尤難審定。可尋之。 尋云。既云聲聞極遲六十劫。何初得順解脫分之後。經無央數劫入聖得果耶。 答。此亦光法師之問答也。故疏主問。聲聞極疾三生。極遲六十劫。如何八萬劫不入聖耶。解云。三生六十據相續修。若有間斷無妨多劫。 問。今論意判四無畏以何為體耶。進云。頌文判四無畏如次。初十二七力。正等覺無畏以十智為體。漏永盡畏以六智或十智為體。說障法無畏以八智為體。說出苦道無畏以九智或十智為體。付之。凡四無畏者。如來對梵士沙門等。不怯懼他摧破外難之功德也。尤可以如來無滯之言說為其體。何以諸法類四諦等諸智為體可云哉。若夫強以智為體者。為言說之能發故。宜以俗智為體。更不可關無漏智者哉。依之披長行之說云。理實無畏是智所成。不應說言體即是智如何。 答。偈頌雖舉唯以智為體云師之說。至長行出二師之說。初師則與偈頌是同。則可有宗之本義。第二師則論主之正說也。難勢所舉之文是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理實無畏至體即是智者。論主解。理實無畏是智所成。智即是因。無畏即是果。不應說言實體即是智文意顯也。何及再論哉。若爾。進之釋既為別師之說。勿以論主之正解意難之。若以初師意通難勢者。無漏智與無畏言說為遠因等故。俗智與彼言說為遠因等起故。十智皆因等起之體也。然於因之上立果之名故也。以智為無畏之體(為言)歟。例如餘處論中云。應言如轉心表成善等性。然非如彼見斷轉心修斷轉心為有漏也。 重難云。餘處頌文云。無漏異熟非無漏智豈遠因等起之攝哉。答。雖簡近因等起不簡遠因等起可云也。 問。光法師解理實無畏是智所成。不應說言體即是智之論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判之耶。進云。又解。論主敘經部解。離智有無畏體性。是何。正理若言離智別有其體是何。付之。今此論主之解意。對上述故無畏名目諸智體。唯以智為無畏體之師。以顯以智所成之言說為無畏體云義也。尤是有宗之義。可非經部之說。若夫強成經部宗之義者。彼部意存表業以思為體之旨。何可還簡智取語哉。若如此者。與初師無有差異。寧云為二說之不同哉。 答。 問。諸佛利他益必同可云耶。進云。論中述三由利他等究竟故。必同付之於諸佛壽量既有多少不同。利益他隨而可不同。何可判等究竟故哉。 答。預諸佛化導聞聖教說者。必隨應證得三乘菩提更無空其益者。名之等究竟歟被得。故光法師釋云。三由利他所化有情等究竟故退見下論文云。如薄伽梵自說頌曰。若於佛福田。能殖少分善。初獲勝善趣後必得涅槃若爾。勿就有情多少致難勢矣。 問。諸佛因修必修百大劫行可云耶。答。必修之可云也。兩方。若必修之者。見今論文。答諸佛相望法皆等不之問。偈頌結由資糧法身利他佛相似。長行云。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光法師釋之云。由三事等。一由三無數劫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等圓滿故如解釋者。雖必修三祇行。不必修百劫行若夫必修之者。何不與三祇修行同舉之哉。 答。於百大劫修行者。雖自他部異論也。有宗一家意與相好圓滿必修之是以披餘處論文云。從修妙相業。菩薩得定名。生善趣貴家。具界念堅固。贍部男對佛。佛思思所成餘百劫方修。各百福嚴飾若夫有不修之菩薩者。於果位可有相好不圓滿之。佛豈圓滿德本意哉。何況披同論判。述釋迦菩薩超劫之相云。諸佛因中法應如是。唯薄伽梵精進熾盛。能超九劫。九十一劫妙相業成諸佛因中法應如是者。一切菩薩三祇修行之後。修百大劫行。為相好業。是法不改之軌則也(為言)餘文可知。但於光法師今解釋者。三祇之行與百劫行相望之時。三祇是其本。百劫是其末也。所以然者。佛果者。目智斷恩之三德。以其智德斷德為自利之德。以其恩德為利他德。若無智慧者。自利德何得成乎。若無福德者。利他德寧可具乎。而三祇之間專行福德智慧二種資糧。豈非菩薩根本之要路哉。餘處論判中。述菩薩要經三劫無數修大福德智慧資糧六婆羅蜜多百千苦行。方證無上正等菩提則此意也。於相好者。雖生儀智。凡情之愛樂遂施。見者無厭之功用。更非自行化他之直道。何比之福智之二門哉。故今舉為本之三祇修因。不云百大劫之行也。或於三祇修行者。諸佛因中必終其功。更不滅也。於相好業業者。諸佛多分雖滿百大劫。釋迦菩薩一人超九劫行九十一劫。滿不滿不齊故。云由資糧法身利他佛相似之時。不舉相好業也。或云由資糧法身。云一由資糧之時。云資糧者自本指三祇之行。不指百劫之行。何足為疑哉。 尋云。六度行者限三祇歟。通百劫歟。 答。自初發心至最後身修之。如餘處論文。 問。論文云。如來三種圓德爾者。如何烈之耶。進云。論中云。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付之。於第二第三兩種圓德者。尤可謂如來之所具。於初因圓德者。是菩薩之妙行。非果位之具德。何乍表如來二德忽可烈因位之所行哉。若夫強烈之者。豈不招因果雜亂之過哉。 答。此事誠以難思。暫迴愚推云。凡圓德者。源目佛果之功德。如餘處論判中云。佛無一德由加行得。暫起欲樂現在前時。一切圓滿隨樂而起故。佛眾德皆離染得。然以無餘長時等之四修名圓德者。於因之上立果之名也。故以菩薩所行之四修名因圓德。而今舉如來所具三種圓德之中。烈因圓德者。遵更取因體備果德也。所以然者。若不修因行者。不可得果德。有果德者。依因行故也。重意云。圓德之因故。因之上立果之名。以名因圓德。是一重依主釋也。又因之圓德故。果之上立因之名。以名因圓德。是第二重依主釋也。例如法之對故。淨慧之上立法之名。以名對法。是一重依主釋也。又對之法。四諦涅槃之上立對之名。以名對法。是第二重依主釋也。如此得意之時。義通結成。難勢亦被遮。 問。光法師釋智圓德中一切種智不同。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解釋中云。或一切智知諸法自相。一切種智知諸法共相。付之一切智形理。一切種智形事者。大小常途之施設也。尤可云一切智知諸法共相。一切種智知諸法自相也。是以於初後兩釋者。存此旨加重迷緣一切法之無差別共相。故只云一切智。不云一切種智。緣一切法之差別自相。故名一切種智。不名一切智被得。例如不知見修所斷諸境名諸冥。不知微細差別一切法名一切種冥則可謂斷諸冥得一切智。斷一切種冥得一切種智者哉。 答。凡體順理用順事故。初釋意。以體用分二智。第三釋意。正約理事以顯其差異。是則約多分就大都如此判也。第二釋意。異前後兩釋。以自共二相如次分一切智一切種智。此是設雖一切智。何隔事哉。設雖一切種智。豈忘理哉(為言)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迷自相迷共相。是染污無知染污無知既迷事。不染無知豈知理哉。然則見所斷中重迷惑。再修所斷惑。皆緣自相法諸冥既迷自共。一切種冥何不爾哉。諸冥一切種冥既爾也。一切智一切種智相翻而可知。如此得意之時。第二釋意斯顯。諸難勢悉被會者歟。 問論文云。斷圓德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畢竟斷。四并習斷爾者。光法師意。一切煩惱斷者。為唯限自性斷。為當通緣縛斷可云耶。答。可通自性緣縛二斷也。兩方。若限自性斷者。一切煩惱斷之言是廣。何限自性斷可云哉。是以披光法師當解釋述今此四斷文之時。於後三斷者。舉非擇滅為其體。更無出緣縛斷。還知。初一切煩惱斷攝自性緣縛二斷云事。若夫不以緣縛斷攝初一切煩惱斷者。何不彼攝後三斷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之中。引今此四斷之文釋斷德相之時。作三解釋之中。第二第三多釋之意同。後三斷中皆唯舉擇滅不舉非擇滅。定是初一斷唯攝自性斷無為。後三斷兼攝緣縛斷無為歟被得。如何。 答。既言一切煩惱斷。定是自性緣縛二斷俱可攝之被得。若夫唯限自性斷不通緣縛斷者。一切之言如何可得之哉。是以光法師今解釋中。於斷圓德開四種之時。以擇滅為一切煩惱斷之體。以非擇滅為一切定障斷等之體。餘處解釋中。初釋意。總以一切擇滅非擇滅為斷德之體。明知。兩處所云也。擇滅者不限自性斷無為。兼取緣縛無為云事。若今此擇滅中唯攝自性斷不攝緣縛斷者。於如來斷圓德可有闕減之義。若有闕減之義者。圓之言豈非無用哉。故當卷之解釋云。二斷圓德復四種。一一切煩惱障斷得擇滅。二一切定障不染無知斷得非擇滅。三即前二障斷已不退名畢竟斷。簡異鈍根。四不但斷煩惱。并煩惱習氣亦斷。簡異二乘餘處之初釋云。斷德從強擇滅為體。若據其兼通非擇滅。故不相違然當卷之一段與餘處之初釋。是開合之異也。則當卷開餘處之斷德以為四斷。餘處合當處之四斷以為斷德。所以有開合者。當處對開餘處之智德以為四智故。開餘處之斷德以為四斷也。餘處對合當處之四智以為智德故。合當處之四斷以為斷德也。又所以當處加圓之字。餘處略圓之字者。當處顯舉眾德而具之義故云圓。餘處只談三德不論眾德故不云圓也。次於餘處第二第三之兩釋者。其意異當處之一段與餘處之初釋所謂不染無知障智德。染污無知障斷德故。斷不染無知則得智德。斷染污無知則得斷德也。然云其二無知之斷其體不同也。不染無知斷以非擇滅為體。染污無知斷以擇滅為體。爰以斷德唯以擇滅為體。不以非擇滅為體云事。此則依第一卷之論文會第二十七之文也。故餘處第二·第三之釋云。又解。斷德唯以擇滅為體。然有定障等擇滅不顯。定障等若無。擇滅即顯。能顯斷故名斷圓德。又解。彼文四斷皆是擇滅。若煩惱斷是自性斷·緣縛斷。若定障斷再習斷是緣縛斷。若畢竟斷通自性斷·緣縛斷。第二釋意云。非只不染無知及習氣障定根解脫等功德。染污無知 緣縛亦障定根解脫等功德。故菩薩金剛心位。非只斷不染無知。兼斷染污無知。故初盡智位。佛得勝定勝根勝解脫等之功德也。其中不染無知斷非擇滅之體。染污無知斷是斷德體(為言)第三釋意云。前斷德分為二斷。一自性斷。二緣縛斷也。二十七卷開四斷顯二斷。具不具也(為言)重意云。第二釋意雖顯斷德唯以擇滅為體之義。未分自生。緣縛二斷。第三釋意顯斷德唯以擇滅為體之上。顯二斷不同示四斷通局也。如此成之時。當處餘處之廢立悉顯。兩方邊邊之難勢皆被會乎。 重難云。就當處·餘處之釋。疑端是多。然而大都被會之。仍擱之。但不審之所未開者。若於一切煩惱斷悉攝自性·緣縛二斷者。於後三斷更不可攝緣縛斷若於後三斷攝緣縛斷者。於初一斷不可攝緣縛斷。云事必然也。雖然有定障等擇滅不顯。定障等若無。擇滅即顯之釋。甚難思。定障等是不染無知之所攝。非染污無知之所攝。何據定障等有無。可論擇滅顯不顯哉。次以煩惱縛用名定障根障等之事。甚不可。然煩惱縛用是煩惱障。非定障等。又是染污無知。非不染無知。若以煩惱縛用為定障等者。煩惱障定障等而致混亂。染污無知不染無知方為一致。豈非亂一宗之性相哉。 答。緣縛斷之種類非一准。或在自相續·他相續。或在色·不相應行。或在善·無記法。或有心·心所法。其中以不染無知之上緣縛斷。及習氣之上緣縛斷。隨應後三斷中攝之。以其餘緣縛斷。總悉初一斷中攝之。何為強疑哉。次以煩惱體名煩惱障。以此之上擇滅。名自性斷。例之思之。以煩惱用之縛勝定勝根勝解脫等名定障根障解脫障等。以斷此障所得之擇滅名緣縛斷云義。何無之哉。然此用是數習煩惱之氣分也。豈不得云習氣哉。若爾。就有定障等擇滅不顯。定障等若無。擇滅即顯之釋。何無其謂哉。或以不染無知之上緣縛斷無為為一切定障斷體。以習氣之上緣縛斷無為為并習斷體。又以煩惱之上自性斷無為與定障根障等之上緣縛斷無為為畢竟斷。以習氣之上緣縛斷無為為并習斷之義。可有之也。次煩惱體不縛定根等。彼用能縛之故。名之定障等。斷之得擇滅也不染無知與習氣不縛。定根等不隱定根等故。雖不斷之得擇滅。雖斷之不得擇滅之義有之。名雖同義是異也。何可致混亂哉。又能順餘處第二釋之文相者哉。此事重能能可案之。 問。論文云。斷圓德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爾者。今此定障體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不染無知付之。依光法師今解釋考餘處之定判云。不染無知劣慧為體。准例思之。定障宜以劣定為體被得。何可判不染無知哉。依之。正見下解釋云。此中亦應別說斷根障等。言斷定障。影顯可知。以類同故。或略不說若爾。今解釋非只背道理。專違自定判。如何。 答。凡慧心所可知諸境之法也。然劣慧不知之故。名之無知。其體非煩惱故名不染。故總名之不染無知也。故圓暉釋云。不染無知劣慧為體。三性門中。善·無記攝。體非煩惱故名不染。於境不悟。稱曰。無知此是光法師餘處之定判之意也。故不染無知是勝慧之障也。名勝慧於覺。覺是佛果也。所以菩薩金剛心位斷不染無知。初盡智位成佛果也。以之思之。定障者以劣慧為體。能障勝定。根障者以劣慧為體。能障勝定·信·進·念·慧。如此乃至劣勝解障勝勝解。名之解脫障。如此一切也。准例而可知。及有心劣定障滅盡定慧。如此一切之劣心心所。總以名習氣。故習氣是廣。不染無知是狹。所障之勝慧是功德之最長。能障之不染無知是習氣中之最長也。故今舉習氣之最長故。云不染無知。實非定障之體也。定障與不染無知。其相相似。類同故云定障不染無知也。則是舉二類。更非舉一類。故光法師下解釋。為顯此意。判此中亦應別說斷根障等。言斷定障。影顯可知。以類同故。或略不說也。若爾。難勢還為答之潤色者歟。 問。論文云。斷圓德有四種(乃至)二一切定障斷爾者。今此斷體。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進云。解釋中云。非擇滅。付之。設雖定障。設雖不染無知。宜帶緣縛斷無為。尤以擇滅為體可云哉。是以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中。不染無知雖復三乘同斷。緣縛依之。光法師同釋斷德體之時。引當處四斷之文作三解釋之中。第二·第三之釋意。以緣縛斷無為為斷德體云非擇滅之釋。非只背文理。似違自定判如何。 答。光法師當處悉斷圓德四種之一段。與餘處釋斷德體之初釋。同以擇滅非擇滅為其體。故當處四斷之體。隨應或是擇滅。或是非擇滅也。其中云佛之斷定障不染無知等之時。約非擇滅談之。不約緣縛斷論之。所以然者。約緣縛斷論之時。三乘皆斷之故。佛德未顯。約非擇滅云之時。如來獨得非擇滅故。佛德斯顯。故今明斷圓德四種之時。出一切定障斷體用非擇滅。尤有其謂者歟。如此得意之時。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自被會者歟。彼二乘是於金剛心位。於不染無知少分得非擇之類。雖有之。是少分非全分。故餘處解釋中云。不染無知。若菩薩三無數劫隨位漸斷。至金剛喻定方總斷盡。若二乘等雖有分斷。而非斷盡但於光法師餘處第二第三之釋者。自本異當處之一段與餘處之初釋。成四斷體唯限擇滅不通非擇滅之旨故云爾也。何不辨解釋之不同。混而不可致難勢哉。 問。論文云斷圓德有四種(乃至)四并習斷爾者。光法師意。於習氣有別體可云耶。答。可有別體也。兩方。若有別體者。光法師今解釋中。述并習斷之相云。惑之習氣無有別體如今此釋者。無別體被得。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餘處之解釋云。正理意說。不染無知劣慧為體。無知狹。習氣寬。然解習氣二解不同。一解劣慧俱生心心所法總名習氣。一解習氣不但通心心所法。亦通相續身如何。 答。於習氣可有別體云事。如一方難勢。重披同下文云。或名習氣。故正理云。此不染無知即說名習氣。言習氣者。習謂數習。氣謂氣分。有諸煩惱及劣智等數習氣故名習氣。習之氣分故名習氣。依主釋也。又解。即習名氣。有諸煩惱等所習氣。持業釋也誰可疑之哉。但於當處之解釋者。定障根障解脫障不染無知等習氣。皆悉第二斷之中舉之盡故。云第四斷之時。上所云之定障根障等之外。別可舉之習氣之體無之(為言)更非謂總於習氣無其體。何來為難勢哉。 重難云。總合第一一切煩惱斷與第二一切定障斷。為第三畢竟斷。全不云無別體。而明第四斷之中習氣之時。始云無有別體。明知。於習氣者總無別體之義。存之云事。 答。總以煩惱之上之非擇滅為第三畢竟斷體之中定障之上之非擇滅。第二斷定障非擇滅之外。雖無其體。初煩惱障之上之非擇滅。始為之畢竟斷體故。第一一切煩惱斷之擇滅體之外。有別體故。類之舉第三斷故。不云無有別體也。何無其謂哉。故光法師明第三斷之相云。三即前二障斷已不退名畢竟斷於第四并習斷者。其相更不超第二斷之分齊故。釋無有別體。何無其謂哉。 問。論文云。斷圓德有四種(乃至)四并習斷爾者。光法師意。於今此斷有別體可云耶。 答。可有別體也。兩方。若有別體者。光法師今解釋中。明并習斷之相云。但習無時。說名為斷。斷無別體文相云起盡。無爭無別體被得。若依之爾者。以擇滅攝斷圓德者。光法師當處之定判。餘處之解釋之所顯也。設雖習氣之上之非擇滅。何不得為斷圓德之體哉。 答。於并習斷可有別體云事。更不可及異論。其旨如一方之疑難。但於光法師之解釋者。於之可有二意也。所謂習氣上之非擇滅。第二斷之中攝之畢故。第二斷非擇滅之無別體(為言)或煩惱無之時。必擇滅顯故。以彼擇滅則為斷之體也。而擇滅雖與煩惱為所覆。不與習氣為所覆故。習氣無之時。無擇滅顯故。云但習無時說名為斷。斷無別體也。然非擇滅非習無之時始顯。習氣緣闕之時得之也。是以菩薩自□善根初念或不淨觀。雖不起習氣無得非擇滅。至金剛心位彼緣闕故始得之也。或佛果位雖無習氣及習氣得。無有替處之擇滅故。述但緣習無時說名為斷。斷無別體也。是無其謂哉。 問。光法師當解釋中云。又准此中所明斷德通於二滅。或正斷德唯是擇滅。若據兼說。通非擇滅。此文斷德據正及兼故通二滅。前明斷德據正以論。故唯擇滅爾者。於今此文中。為有二釋。為當如何。答。有二釋可云也。兩方。若有二釋者。云又准此中等。云或正斷德等。述若據兼說等。述前明斷德等。各皆顯別意趣若爾。有四釋歟被得。或判又准此中等。述或正斷德等。云前明斷德等。故有三釋或以又准此中等之文為標。以或正斷德之下文為釋。前明斷德等文別指餘處之第二第三釋歟被得。若依之爾者。以又准此中等文為第一釋。以或正斷德以下文為第二釋。前明斷德等文為第二釋之攝。而會違文歟被得。如何。 答。今此解釋之一段。誠不分明。然而一方之難勢順文相歟。仍可存有二釋云義也。所謂以又准此中等之文為初釋意云。今此四斷之文。無兼正之不同。以擇滅非擇滅。總為圓德之體(為言)以或正斷德以下文為第二釋意云。以擇滅為正。以非擇滅為兼。而為之四斷之體(為言)前明斷德等之文。為第二釋之攝而會其違文也。所謂今第二釋以擇滅為正。以非擇滅為兼。以為斷圓德之體云義存之。而釋一一切煩惱斷之論文。上已述一一切煩惱障斷得擇滅。唯取擇滅故。宜會之也。則以擇滅為一切煩惱斷體者。約正以論之(為言)如此得意之時。一段之解釋更非相違。若如一方之難勢得其意者。皆背文相。悉違道理。就中前明斷德之文。不指第一卷釋三之中之第二·第三之兩釋可云也。彼此是別釋故。又非當段之別釋。不言又。不云或故。況正之言忽為無用。又上兩釋大都亦同餘處之初釋。當處與彼初釋同故。又不能一一返難。恐繁故。可思之。 問。論中明威勢圓德開二箇四種。爾者。初四種中第二圓滿。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二於壽量或促至八十。或劫延三月自在滅勢。付之。凡延促壽者。是邊際定之功力。非佛世尊威勢。何可以之備如來之圓德哉。是以披餘處之論文。述延促壽之相云。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乃至)即入第四邊際靜慮光法師釋此文云。顯俱解脫簡慧解脫聲聞既行留捨二門。明知。是法力非人力。亦共德非不共云事。如何。 答。准正理論。雖佛身中一切功德行相清淨殊勝自在。與聲聞等功德有殊勝。然依類同故說為共定判。設雖定力實有所勝。二乘者何不為圓德之攝哉。是以如第三於空障極遠大小相入自在威勢。雖是神通境之攝。以勝二乘等為佛德之體。被得。何況勘餘處之論判云。世尊舉意遍知諸法。非比非占。此說為善。如世尊說。諸佛德用不可思議如此文者。諸佛神力未必簡定散。設雖留捨之行。何可強借邊際定之力哉。如一處之論文。述佛無一德由加行得。暫起欲樂現在前時。一切圓德隨樂而起。故佛眾德皆離染得。若爾。如結六依邊際得。邊際六後定。兼順至究竟。約二乘論之被得歟。何可致是定力非佛力。亦法力非人力等云難哉。況佛者專目智品。何中簡定哉。人者還目諸法。豈別體哉。彼於謂阿羅漢成就神通之文。及顯俱解脫簡慧解脫之釋者。為今義之潤色。何還可備難勢哉。 重難云。答之趣雖端多。取要舉難。若如今義者。定散亂。或漏無漏失體。豈談性相之本意哉。退勘婆沙論之說云。佛定成就五十七部行者。如欲界聲聞。麟角喻者如佛既除八味定成就餘五十七等至六十五等之成就不成就。以如此。又今論餘處中云。毘婆沙師作如是釋。此顯佛意若不樂散心。即於四威儀。能成在之。然於餘位非無威儀及異熟生通果心起散心亦如此。背此等之明文。何恣改義哉。 答。前重以邊邊之由成圓德之相了。今難勢之趣。則攝在其中。何重為難哉。但所來之難勢者。就諸佛德用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文意舉之歟。凡三祇百大劫之間。漸漸除不染無知。金剛心位。總斷之故。於初盡智位成就圓滿一切圓德故。於三世十方·自身他身·有情非情·大小多少·事理□細之境。不漏剎那極策等覺知之。如見掌故。舉心緣法利他益物之化儀。更非二乘凡夫之所測。何例纔斷煩惱障之二乘分齊可測二無知永斷之諸佛境界哉故於諸佛之上分別漏無漏定散善無記等者。約二乘凡夫之境界以准例之也。今諸論諸師之論釋中明之說之者。如大海之一渧。九牛之一毛。故餘處述諸佛德用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今論文云總說如來圓德如是。若別分析則無邊。唯佛世尊能知能說。要留命行經多大劫阿僧祇耶說。乃可盡非謂如此成故。亂漏無漏失定散破善無記。今顯延促壽是為佛力之旨故。設雖為散心。何無留捨之義哉。遠借邊際靜慮力者。約功德不自在之二乘論之故云意也。豈無其謂哉。 問。論文云。後恩圓德亦有四種。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生死。或能安置善趣三乘爾者。於今此文開四種方。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為三。令安置三乘為三。故名為四。付之。若開上三惡趣為三者。須開下三乘為三。若開下三乘為三者。宜開上三惡趣為三。若爾。方成六種非四種。若合上三惡趣為一者。亦合下三乘可為一。若合下三乘為一者。同合上三惡趣可為一。若爾忽成二種非四種。而今為成四種。於上下之文各開三一之不同。尤可謂八種。豈不違後恩圓德亦有四種之標句哉。就中上論文之中無有善趣之趣。設雖以三惡趣為三無處。于以善趣為一。令永解脫善趣生死為一之釋。依憑在何處哉。抑見論文。前後明智斷威儀等之圓德之時。記標烈數。至恩圓德。何不如標烈之耶。 答。倩案論文之起盡。於恩圓德開兩重四種也。例如於威勢圓德烈二箇四種。所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生死者。一重四種也。一永解脫地獄趣。二永解脫傍生趣。三永解脫鬼趣。四永解脫人天趣也。上文之中云生死者。即指善趣也。雖不表善趣。其理必然也。或能案置善趣三乘者。一受生於人天善趣。二證聲聞果。三證獨覺果。四證菩薩果也。如此得意之時。難勢更不可來。何足為疑哉。重意云。上文中不置善趣之言者。讓下善趣之言。或以下影顯上也。 問。論中引薄伽梵所說頌云。若於佛福田。能殖少分善。初獲勝善趣。後必得涅槃爾者。今此少分善者。指解脫分善根可云耶。答。然也。兩方。若順解脫分善根者。既云初獲勝善趣。定知。是順福分善根云事。又結後必得涅槃。豈不關□善根哉。何況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述初殖順解脫分之相云。有佛出世。若無佛時。俱能種殖順解脫分寶法師解釋中云。或親見佛。或遇教法。便名種殖順解脫分而今文云。若於佛福田。正指見佛之時。若爾。非解脫分善根被得。若依之爾者。見次上論文云。諸有智者聞說如斯。生信重心徹於骨髓。彼由一念極信重心(乃至)攝受殊勝人天涅槃。故說如來出現於世(等文)文相之起盡無爭述初殖順解脫分之相依之披餘處之論文。或判遇佛出世殖此善根。或云。若有聞說生死有過。諸法無我。涅槃有德。身毛為豎。直信墮渡。當知彼已殖順解脫分善如何。 答。今此頌顯順解脫分善根可云也。既說若於佛福田。能殖少分善(乃至)後必得涅槃。其旨實炳然也。則如一方之難勢。是以重見今論餘處文云。又施一食持一戒等深樂解脫迴求涅槃願力所持。便名種殖順解脫分尤符合今文者歟。但於初獲勝善趣之句者。設雖順解脫分善根。是有漏而善也。何遮所感人天善趣哉。若不生人天者。爭得亦解脫分善增長哉。爰知。雖遠得涅槃果。近感善趣果云事。例如順決擇分善根。正雖感聖道果善有兼亦受色界滿果。次於後必得涅槃之句者。依得涅槃之果。受解脫分之稱。何足為疑哉。但疑云。肝要在必之言歟。□善根不久必得涅槃解脫分。雖久遂得涅槃也。必之言更不可為相違。若於解脫分無必之義者。得名豈非無用哉。誰可亦幾之哉。次於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者。彼若無佛時者。顯遇獨覺起解脫分善之類也。此則當今論中云。有餘師說。或遇獨覺之師歟。若爾。既為不正義。何足會之哉。或顯逢遺教起解脫文類歟。如寶法師之解釋。此等亦可為別師之義。更非病之限者也。 問。無諍智以第四靜慮為所依所以。論家如何判之耶。進云。論中云。樂通行異名最為勝故付之。凡無諍世俗智者。今偈頌之所定也。而通行者。是聖道之中也。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或述通謂通達。行謂行跡。能正通達名通。趣向涅槃名行。或云。依本靜慮止觀均平。所有聖道起時任運。名樂通行無諍智更不趣向涅槃。亦非聖道之體。寧可改樂通行中最為勝故之所以哉。 答。此事誠似難思。不限論文。光法師亦述第四靜慮為其所依。四樂通行中最勝故。定有深所以歟。夫通行者聖道。聖道之依地者。未至·中·四本靜慮·下三無色是也。其中四根本靜慮定慧均平。起時任運故。名之樂。未至·中間兩地慧多定少。下三無色定多慧少。俱起時難事故。靜慮名樂通行。依未至中間三無色名苦通行。如餘處頌文云。通行有四種。樂依本靜慮。苦依所餘地。遲速鈍利根。爰四靜慮下地次第劣也。上地次第勝也。故第四靜慮聖道是最勝也。又如餘處論文云。第四靜慮是不傾動是極明利三摩地故。堪為麟角喻·無上覺所依。以之故知。今云樂通行中最為勝故者。以無漏第四靜慮之最勝。證有漏第四靜慮之最勝也。所謂第四靜慮之無漏定既是最上也。第四靜慮有漏是豈非最上哉(為言)故論文述第四靜慮為其所依。樂通行中最為勝故。光法師云。第四靜慮為其所依。四樂通行中最為勝故。如此得意之時。文義能成立。疑難還被遮也。 問。無諍智所緣惑者。唯限有事惑可云耶。 答。爾也。兩方。若限有事惑者。凡以煩惱名諍者。未必限有事惑。兼通無事惑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煩惱諍謂百八煩惱明知。不限有事惑。可通無事惑云事。若依之爾者。正見今論文。偈頌結三洲緣未生欲界有事惑。長行云。緣欲未來有事煩惱。勿他煩惱緣已生故。諸無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境故如何。 答。凡無諍智以他身所起之煩惱為所緣者。為遮防彼惑也。而過去現在煩惱。設雖有緣三洲利根無學聖者。是已生法故。不能緣彼而遮防色無色界煩惱。曾無緣欲界見所斷迷理惑。不緣他身事法。彼重迷惑緣見惑故。亦不緣彼身故。無諍智無緣此等諸惑。唯緣欲界未來修所斷有事惑以為境界也。其旨如一方疑難之中所出之論文。光法師釋此事云。謂緣欲界有事修斷煩惱。勿他煩惱緣已生故。諸見所斷無事煩惱不可遮防。迷理生。內起隨應總緣境故。但於煩惱名諍者。未必限有事惑云等之難勢者。煩惱諍之廣中。唯緣欲界修斷未來之事惑以遮防之。依之立名稱。無諍智可有何苦哉。此則言總意別之謂也。何足為疑哉。次於正理論文者。會通之趣如前。況見一具。上文標然一切諍總有三種。次舉蘊諍·言諍·煩惱諍之三種釋也終結之云。由此俗智力能止息煩惱諍故得無諍名還知。煩惱諍謂百八煩惱者。廣總舉百八煩惱。由此俗智力能止息煩惱諍故者。隨唯指欲界修所斷未來有事惑云事。言總意別也。誠證何可如之哉。 重難云。光法師釋未來有事修所斷煩惱。判諸見所斷無事煩惱。尤殘疑。所謂見惑中見取·戒禁取雖□迷事惑。正取身見·邊見·邪見·疑為境。貪·嗔·慢重迷惑故。緣五見·疑等惑為境。此等皆緣事故。可有事惑云事炳然也。況如邪見依道共戒。戒取以有漏戒為出離想因。親迷理□迷理同緣事法。寧可云無事惑哉。若爾。論中述諸無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境故。彌招疑者歟。 答。凡以見惑名迷理惑。以修惑名迷事惑者。是二論之大綱。二斷之總相也。所以然者。修惑總不緣理故。不及論之。見惑雖有□迷重迷等之不同。以親迷理惑為本建立之故。以身見·邊見·邪見·疑·無明正名親迷理惑。如見取之取身見等為勝。戒取之取之為道。則名之□迷理惑。如貪嗔慢等之緣五見·疑無明等生愛生恚等。亦名之重迷理惑。今此見取·戒取·貪·嗔·慢等之煩惱。雖緣惑體事法而起。緣迷理惑親迷理惑故。皆從迷理惑為迷理惑之所攝全不名迷惑惑也。故寶法師餘處釋之中。判苦·集貪·嗔·慢等雖不親迷諦理之上而起。然所緣境是苦集故。苦集忍起緣苦集諦。彼即斷故。此則餘處偈頌之中。結遍知所緣故。斷彼能緣故。斷彼所緣故之意也。故以見惑名無事惑。以修惑名有事惑。誰可疑之哉。次於色法別緣之類者。是為一個之疑。設雖有此類。既是為少分。何依之可亂法之大綱哉。況邪見·戒取等。若兼緣心心所及得·四相等之義有之者。寧可遣總緣境故之文哉。 尋云。無諍智唯緣貪嗔等之惑體歟。又兼緣相應俱有法等歟。答。雖不分明。可兼緣相應俱有等諸法歟。 問。無諍智所依定通下地可云耶。答。不通下地可云也。兩方。若通下地者。披今論之文。偈頌結無諍世俗智。後靜慮不動長行述第四靜慮為其所依。樂行中最為勝故。不通下地若依之爾者。願智能遍緣。餘如無諍說者。今偈頌之所定也。而光法師下解釋中云。願智若依殊勝及依初起。但依第四。若依非勝及依後起。亦通下地乃至欲界願之依地既通下地。無諍智之所依豈不爾哉。 答。凡無諍智者。令他身所起煩惱止息之功德。故難得之中之難得法。難起之中之難起法也。誠是定力不思議之至極。第四果利根之所作者歟。是以論述不動應果能起非餘。餘尚不能自防起惑。況能止息他身煩惱。光法師云。第六種姓不動應果能起。非餘五種姓及有學人能起。餘尚不能自防起惑。況能止息他身煩惱故以第四靜慮為今智所依。不依下地之旨。大都如一邊之難勢。但於願智之例難者。以殊勝及初起之願智例無諍智也。全非以非勝及後起之願智比無諍智。何為強相違哉。重意云。無諍智之唯緣未來有惑之邊。雖劣於願智。令他相續惑止息之邊。還勝於願智故。以自身智知諸法相是易故。非勝與後起通下地。令他身惑止息遮防是難故。初後皆依第四不依下地也。尤有其謂者哉。 問。願智知無色界法可云耶。答。可知之也。兩方。若知之者。凡案三界九地之廢立。上界上地次第勝。下界下地次第劣也。故無色法細於色界法。色界法□於無色法。設雖願智之力是殊勝。既以第四靜慮為所依。爭得知無色界法哉。是以下論中。明五通之依緣云。五依四靜慮。自下地為境相例可同。依之俱舍·婆沙兩論中。各舉一師之說云。願智是比量智非現量智(云云取意)若依之爾者願智既與定心相應。無色界法豈非現量境哉。 答。凡以五識相應慧并定心相應慧名現量智者。大小常途之施設也。而願智既以第四禪定為所依所起之勝智也。設雖無色界法是極微細。何無知之義哉。例如下地無漏心知上地無漏法也。若夫願智不知無色界法者。如來猶不可知無色界法。況於二乘等哉。說法化導更不可有其實。如理師言顯利他德。能方便說如理聖教。從生死泥拔眾生出之明文。頗為虛說者歟。若願智不知之者。以何智可知之哉。就中無色界之果報者。纔有漏四無色定之業感也。設雖建立無漏是聲聞之分齊。非獨覺之所屬。三洲利根羅漢豈不知彼哉。況於大覺世尊哉。其能知之智者。則是可願智。若非願智者。彼界四蘊二處。三界之漏無漏·為無為·三性因果·凡聖利鈍·乃至自相共相之無量體用義理。都不可知之。二乘之斷三界九地得無漏九地非強之勝能。如來之具一切智備一切種智。豈非無用哉。何況願智者。目欲知而知如願而了之義。若此智唯知欲色界法。不知無色界法者。願之言豈非虛稱哉。是以廣考諸論之定判。今論中偈頌。結願智能遍緣。長行云。以願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乃至)以一切法為所緣故又云。如先願力引正智起。於所求境皆如實知舊俱舍論云。願智亦如此但緣一切境雜心論云。如願而知故說願智。欲知而知是其事加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問。云何願智知無色界。有說。由觀等流及行差別。如觀行路之人知所從至。有說。若爾。願智應是比量智。非現量智。應作是說。此願智不觀因而知果。不觀果而知困。故此願智是現量智。非此量智此外可勘文有之。然亦繁不引之。准此等之論說。願智為現量智。直知無色界法云事明鏡也。但於上地次第勝。下地次第劣也云難者。若唯就定一種論之者。非無其義。若約慧門談之者。未必如此。餘處論判中云。樂定那含生無色。樂慧那含生色究竟。豈無其旨哉。就中於定地有三種不同。一定多慧少。如四無色根本。雖寂靜闕審慮。二慧多定少。如八近分及中間禪。三定惠均等。如四根本靜慮。寂靜審慮相兼。靜慮之名方偏在斯。餘處論中。述諸靜慮中有遍緣智。無色根本必不下緣故。二所修所緣有別。則顯此意者歟。其靜慮地中。第四靜慮既為最勝。依彼之願智豈不勝諸地智品哉。故願智之知無色法。勿依上下差異生疑。次於五依四靜慮。自下地為境之說者。五通自本專緣色法以為加行故。以欲色界五蘊。隨應為所緣境。其為所緣境之欲界四靜慮。下地次第□。上地次第細也。又五通以四根本靜慮為依地。此亦上地次第勝。下地次第劣也。故如此判也。全不可例願智之知無色者歟。次於俱舍。婆沙兩論中所舉之一師說者。彼是不正義也。何以遣彼為病哉。故光法師釋今論毘婆沙者作如是言。願智不能證知無色(乃至)如田夫類之文云。毘婆沙者至如田夫類者。有作是言。願智不能證知無色。觀彼將入無色因行寂靜相別。即能比知無色界果(乃至)此非正義於婆沙論之說者。既舉三師異說之中。初二師云有說。三師云應作是說。正不既顯然也。何及細論哉。 尋云。光法師意。依身下地願智知無色界法歟。答。此事難測。暫可存不知之云義也。可思之。 問。願智知未來事可云耶。 此事准前論義可知之也。又上就鴿鳥事粗記之了。仍第二重以下略之。 問。當處付明法無礙解所緣境。且文身不詮義可云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詮之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名句文三身之相云。趣所詮義。說之為名。即是表白法自性義。辨所詮義。說之為句。即是辨法差別義。不待義聲能獨為覺生所依託。說之為文(乃至)理應有覺不待義聲。此覺不應無所緣境。此所緣境。說之為文如此說者。名句二身雖詮義。於文身者不詮義。若依之爾者。以諸法體為所詮義。以詮之名句文為能詮體者。諸論一同之定判也。設雖正理論意。何可云文身不詮義哉。依之見下說云。此三能持諸所詮義。及軌生解。故名為法如何。 答。如前重成之。可有二意也。所謂文身近顯能詮名句。遠顯所詮義。故以文身望所詮義之時。近不詮之故。正理一文云。不待義聲獨能為覺生所依託。遠能詮之故。彼一文云。此三能持諸所詮義。及軌生解。以是邊邊之門也。兩處之說更非相違。退案名句文之廢立。名身詮義之自性。句身詮義之差別。文身近詮前名句二身。遠詮義之自性差別也。所以然者。一經一論始中終之語聲。無非文身故。總名之文身。其中別詮義之性。名之名身。如云色云聲等。別詮義之差別。名之句身。如云色可見為性。云聲可聞為性等。自性差別豈無其不同哉。名句二身其是如此。一一之字為之文身之體。一字未必詮自性。一字未必詮差別。故非無文身之體。況其不詮自性不詮差別之字者。詮自性詮差別之字之外。如云之云。異云也等之字可見。雖非名句二身之體。然借名句二身之力有顯義之功故。雖無直詮義之能。而終顯義之由。豈非文身之體哉。就中字之總說為文身故。名句二身必攝在文身中。故。若分出名句之時。其餘之字正是為文身之體。未分名句之時。一一之字總為文身。又句中有名故。名還攝在句中。准前可知。然此三種有實體故。名身亦有三種不同。則名名·句名·文名也。句身有二種。句句·文句也。知之名覺其覺中暫緣名名想。故以想釋名也。章與句其義相鄰。故以章釋句。字之遍在一部一卷。名之總說。故以字總說釋文也。故今論餘處中偈頌結名身等所謂想章字總說。長行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應知此中名謂作想。如說色聲香味等想。句者謂章。詮義究竟。如說諸行無常等章。文者謂字。如說□·阿·壹·伊等字光法師釋云。梵言那(去聲)摩。唐言名。是隨義。歸義。赴義。召義。謂隨音聲歸赴於境。召呼色等。名能詮義。然非義合。聲非詮義。亦非義合。梵云□陀。唐言跡。如一象身有四足跡。亦如一頌總四句成故。今就義翻之為句。句能詮義究竟。梵云薄迦(吉何反)唐言章。還是詮義究竟。如說諸行無常等章。以章釋句。章即句之異○以字釋文。梵文便膳那。唐言文。是能彰顯義。近顯名句。遠顯於義。西國風俗呼扇鹽酢等亦名便膳那。亦是能顯義。扇能顯風。鹽酢等能顯食中味也。舊譯為味。譯者誤也。梵言惡殺羅。唐言字。是不流轉義。謂不隨方流轉改易。亦是能彰顯義。能彰名句遠顯義也。故以字用釋其文。字即文異稱也。是則□·阿等字·。是不相應行攝。非同此方墨書等字也。又字無詮無。有詮表無者即是名句。即是名句所依。能顯彼二。體無詮無當解釋中引正理論云。趣所詮義。說之為句。即是表召法自性義。辨所詮義。說之為句。即是辨法之差別義。不待義聲獨能為覺生所依託。說之為文。即是迦·遮·吒·多·波等。理應有覺不待義聲。此覺不應無所緣境。此所緣境。說之為文。文謂不能親目於義。但與名句。為詮義依。上三能持諸所詮義。及軌生解故名為法。即三自性說之為身。自性·體·身名差別故。三與聲義極相鄰雜。為境生覺。別相難知。故說身言。顯有別體准此等諸文可思合上義也。又案之。一一語聲之上。悉名句文三身可俱轉。若不爾者。三身一體還可似立。豈順一宗之本意哉。此意定可見于諸論師之所判。然依不遑。因不考之。光法師之解釋。九牛之一毛引之。後學必悉之。如此得意之時。兩方之難勢。還為二意之潤色。何為疑之端哉。 問。今論意。法無礙解者為唯緣自他名等。為當緣下地名等義可有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唯緣自地名等者。正見今論文。偈頌結法詞唯俗智。五二地為依。長行云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若爾。於欲界初靜慮法無礙解者。設雖緣自地名等。於上三靜慮法無礙解者。尤可云緣下地名等哉。依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正理論名等隨身·隨語二師異說畢云。問。二師中何者為正。答。隨語為正。問。何故此論下文言法無礙解通五地耶。答。據能緣心通於五地。理實名等隨語二地。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擇以於上地無名等之故之論文。述以於上地無名等故。彼不別緣下名等故畢。引明法無礙解依地之婆沙三師之解云。初說據名隨語繫故。說法無礙解但依二地。後二說據名隨身繫。說法無礙解通依上地。以緣法難。要依自他智緣自他法。此論·正理·顯宗。□同婆沙第二說。以五地為正解釋之起盡。無爭法無礙解緣自地名等(被得)如何。 答。光法師當處餘處。誠以水火相返。今論之深致難取證於一邊。然而任光法師之解釋。今論意存以名等或云為隨身繫。或云為隨語繫之二邊可得意。隨而自下地緣事。宜依彼也。所以然者。披當處之論文。述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之時。隨身隨語之二繫未聞故。自下地緣事隨而是不定也。而次下述法無礙解之依地。唯限欲界四靜慮不通無色之所以云。以於上地無名等故爰知。今論意存名等是隨身繫。非隨語繫云事。若不爾者。何可顯無色地無名等故非法無礙解依地之旨哉。因茲法無礙解亦唯緣自地名等。緣下地名等之義。自能成者歟。故光法師今解釋中。當論文云。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依欲界四本靜慮。以於上地無名等故。彼不別緣下地名等故。又婆沙一百八十云○後二說據名隨身繫。說法無礙解通依上地。以緣法難。要自地智緣自地法。此論(乃至)同婆沙第二說。以五地為正見餘處之論文。偈頌結欲界有情攝。長行述之云。此名身等唯是欲色二界所繫。有說。亦通無色界繫。然不可說此文中雖簡無色界有名等之說。於欲界四靜慮之中。未分別之故。隨身隨語之二業未聞。況於自下地緣之意哉。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之中。釋今此文之時。則判此論二說後說為正畢。引婆沙評家之說證也。次下云。就前說中復有二說。一說名隨語二地繫。一說名隨身五地繫此是就云唯是欲色二界所繫之前師正義家。光法師自或約此論之始終。或准餘論之說。相開隨身·隨語之二義也。次下云。婆沙·正理俱有二說。茲無評文次引正理文畢云。問。二說之中何者為正。解云。隨語應正。以語親能發名等故。又經部等說名等即是語故。問。何故此論下文言法無礙解通五地耶。解云。據能緣心通於五地。理實名等隨語二地是則餘處之論文不分明故。引婆沙·正理之二說。今論亦有二意之旨成也。而尋正不之時。答之作三釋。今難勢所出之文。是初釋意了。雖無明證。以以語親能發名等故之道理。最前作隨語應正之釋也。彼釋與當處之釋相望之時。誠雖為難義。至次下會當處之文云。又解。言法無礙解通五地者。此是隨身繫家無身之釋何足設會通哉。次下云。又解。即准彼文。隨身繫者應可為正當處之論文既為正義。若有顯隨語繫之文者。暫可顯不正意。何及會通哉。次於光法師餘處之初釋者。餘處之論文不分明故。暫就彼一往釋之旨可成之。或自本各別之釋故。敢不可知會。重意云。餘處之論文不分明故及三釋。當處之論文是分明故。不及異釋也。 重難云。凡名句文三身與語聲俱轉。與語聲俱生者。諸論一同之定判。諸一師一際以義也。是併雖有語離名而生。全無名離語而生之謂也。故以名等云隨語繫義順道理。云隨身繫遠背實義。若夫強成隨身繫之義者。其道理如何。若名等離語聲而生之義有之耶。若有此義者。其文理如何。若無其義者。隨身繫頗難立者歟。依之勘諸論諸師之定判。遍雖有見隨身繫文。未見成其道理之說。爰知。一師不正義意。不顯邊道理存此義云事(是一)論主若朋經部義故顯隨身繫之旨之旨者不然。經部存名語一體之義故。尤可云隨語繫。何可云隨身繫哉。若強云爾者。為有名之離語而生。豈順彼宗計哉(是二)何況當處論中云謂欲界四靜慮。以於上地無名等故。與餘處論中云此名身等唯是欲色二界所繫。其意全是同。彼文云名等在欲色界。此說云名等不在無色。只是表裏之二門。更非別義之所顯也。若餘處之文非顯隨身繫者。當處之文不遮隨語繫之條勿論也。何云今文分明說隨身繫。彼說二繫不分明哉。良以。今云謂欲界四靜慮。同彼云唯是欲色二界所繫。今云以於上地無名等故。破彼第二師云無色界有名等也。如何(是三)抑今解釋之中。述以緣法難。要依自地智緣自地法。豈不違餘處據能緣心通於五地。理實名等隨語二地之釋意哉。 答。凡名等與語聲不離俱生之義。更非疑。設雖不離俱生法。以一法屬上地。以一法屬下地。何為強難勢哉。例如依身在欲界起六地無漏之時。道戒與大種俱生之中。所造定地之所屬。能造散地之所繫。名等隨身隨語相例可同。次於隨自繫之道理者。誠以難思。然而試案一兩義云。或名實雖與語聲俱生。世情思名在所詮法之上。語在能發人之口故。約世情以名云隨身繫。以語聲云口業被得。或論主朋經部意故。以隨身繫義為所存歟。所謂彼部意存名語一體之旨。而語必是隨身繫也。名豈不爾哉。若以名為隨語繫者。忽為名語各別。何順彼宗之本意哉。故論主顯隨身繫之義也。若爾。約經部意可云隨語繫之難。更不可來者歟。次於當處餘處論文之同異者。彼直論名等之界繫故。設雖初靜慮之名等。宜為色界之攝。正明法無礙之依地故。先不可全同之條勿論也。況云謂色界四靜慮。以於上地無名等故。故自色界至第四靜慮。可有名等被得。何可必例同之哉。次於當處以緣法難要依自他智緣自地法之釋者。就隨身繫之義設此由。何合彼隨語為正之初釋可難之哉。 尋云。以於上地無名等故者。法無礙解依地之限五地之所以歟。不通無色之所以歟。 答。於之有深意思而可知之。 答。論中明詞無礙解相云。緣方言詞立為第三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2□。進云。光法師釋云。緣諸方域種種言詞。立為第三詞無礙解之。凡方者方隅。域者城域也。詞無礙解何可必緣方城域之言詞哉。是以於法無礙解者。未必緣方隅城域之名等相例可同。如何。 答。凡方者方隅方角。方者四方六方八方十方是也。隅角准之可思。言者言詞。言者一言二言多言乃至無量無邊之言說。詞者世間出世間等乃至千差萬別之詞語也。則是自劫初從眾生之情量所立來之言詞也。非如限方限隅。非必限城限域。則呼一切之言說詞語故。云種種言詞。云諸方域也。例如金陵大師作三論釋之中云。方言有三種學者傳方言兩字之時。有兩三之義。其中一傳意云。約眾生之方域所設之言說。名之方言云傳意也。不可有相違也。 問。論文云。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色界初靜慮爾者。光法師依二地所以。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以緣詞難。唯自地故付之。凡言詞者。以語聲為體也。有對質礙色故是□顯易了之法也。利根無學所起之無退智。何可以之為難知之境哉。彼名句文之為不相應行為微細難了之法。猶與他地法無礙為所緣之義有之設雖詞無礙解建立上三靜慮。何不緣欲界初靜慮之言詞哉。 答。光法師今解釋。誠其意趣難測。然而試案一義云。詞無礙解親緣言詞故。其觀解之行相。只如言詞能發心故。此智必可與尋伺俱也。是以論述詞無礙解依地不通上三靜慮之所以。云以於上地無尋伺故。兼顯此意也。然其言詞之難緣者。與語俱生之中。法無礙解既分取名等緣之故。詞無礙解唯取語聲緣之。以之為難。若通緣名語之時。語助名名助語故。其相顯了而易緣。既不如此。法無礙解簡俱生之語聲。而緣其上之名等。詞無礙解遮俱起名等。而緣其下之語聲。豈俱是易哉。故光法師釋法無礙解之時。述以緣法難唯依自地智。述詞無礙解之時云。以緣詞難唯自地故尤有其謂者歟。餘處解釋中。亦述詞無礙解之相云。以緣言詞難。要自地心緣其意是同。但於語聲是□色也。何難緣哉云難者。或自本不與名俱之外器非情之聲。或雖與名俱強總緣之聲。此等皆易知之境故。全不可例無礙解之語者歟。若爾。設雖利根無學所起之無退智。何強是易緣哉。次上地法無礙解緣下地名等者。此是光法師餘處作三解釋之中。初釋云據能緣心通於五地。理實名等隨語二地之文意歟。彼自本別解意故。更來不可為難勢。若依彼釋意者。全不可云以緣法難唯依自地智者也。 重難云。答之趣頗以難思。先論以於上地無尋伺故者。二禪以上無尋伺故無語。無語故無詞無礙解(為言)何顯詞無礙解與尋伺相應之所以可知哉(是一)次光法師以緣詞難之釋意者。言詞難緣法故。以自地心緣之。不以他地心緣之(為言)何約名語之離不離論之可云哉(是二)次若分名語故為難知者。他地之名等彌以可難緣。設雖餘處之初釋意。何可許上地法無礙解緣下地名等之義哉(是三)。 答。三難勢之中。初二准前可會之。委尋之。只如答之料簡。何重可疑之哉。次於後難者。雖分語之名。雖下地之名。既為利根無學所起之上地無退智能知之故。更非難故。云據能緣心通於五地。理實名等隨語二地也。豈不爾哉。 問。論中付明四無礙解相。且辨無礙解依地。如何判之耶。進言。論中云。義十六辨九。皆依一切地。付之。凡辨無礙解以說道為所緣境。而言說既限色界初靜慮。無通餘地。能緣無礙解何可通二禪以上哉。是以披當論疏之定判。法·詞二無礙。如次緣自地名·語故。以五地二地為所依地相例可同。如何。 答。凡辨無礙解之所緣不限言說。亦通定惠道。其道不限色界靜慮定慧。廣通二禪以上諸地定惠。而於辨無礙解之中。緣說道隨一之智起之時。九地辨無礙解悉起得為所修故。雖緣言說之智。限欲界初靜慮不通上地。緣定慧之智是九地故。所判皆依一切地也。此是但得必具四之道理之所至極也。更不可疑之。故論中上述此二通依一切地起。謂依色界乃至有頂畢下云。辨無礙解於諸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 問。頌文云。義十六辨九。皆依一切地爾者。一切地者。為指八近分八根本及中間欲界。為當除上八地近分及中間禪。指於餘地可言耶。答。難測。暫除上八地近分及中間禪。於八根本及欲界之九地云一切可云也。兩方。若於八近分人根本及中間欲界者。光法師解釋中。出法無礙解之依地。述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依欲界四本靜慮。舉詞無礙解之依地云。詞無礙解唯依二。謂欲界初本靜慮乘之云義·辨二無礙解依地之時。述皆依一切地。明知。除上八地近分及中間禪。指餘地云事。若夫兼取上八地近分及中間禪者。云法·辭二無礙解依地之時。何不取四靜慮之近分及中間禪哉。若依之爾者。既云皆依一切地。一切之言中何可涉上八地近分及中間禪哉。 答。凡如此之勝功德之依地。多限八根本及欲界。不通所分中間等之邊地故。指八根本及欲界云一切也。是以光法師今解釋中。舉一個問難云。言說唯在欲一切定中。辨無礙解如何通歟。答之云。辨無礙解於說及道。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故通九地問答之起盡。無爭以八根本地及欲界為辨無礙之依地(被得)若爾。皆依一切地之一切者。唯限八根本及欲界之九地。不通八近分并中間禪云事炳然也。但於一切之言中。何可涉上八近分并中間禪哉云難者。是小分之一切。非全分之一切也。或八近分及中間禪自本可非為此之依地故。全非其所論。故是全分之一切。非少分之一切之義。可有之也。 重難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出法無礙解之依地。或云二地。或云五地。或云七地(云云取意)其七地者。欲界四靜慮之上。加未至·中間也。若爾。辨無礙解之依地。豈不通近分·中間哉。 答。於法無礙解之依地。雖有三師之異說。以五地之說可為正也。若爾。辨無礙解依地可通未至·中間云難。更不可來者哉。 問。當處付明四無礙解相。且辨無礙解緣何境判耶。進云。論中云。緣應正理無滯礙說。及緣自在定惠二道。付之。案四無礙解之相。尤可各各以別別境為所緣(被得)是以於前三無礙解者。皆以各別法。為所緣境而第四辨無礙解若以言說為所緣者。豈不混第三之解無礙解哉。次云緣說道之時之道者。定是可指言說之能發心。而彼能發心者。是欲界初靜慮之繫。更非上地之所屬。何可通二禪以上之心哉。就中。思心所是言說之能發。全非定慧二法發彼。寧可以定慧望言說立道之稱哉。若夫緣言說之定慧能與言說為道者。欲色二界之定慧。設雖緣言說故得道之名。無色界之定慧不緣言說故。更難成道之號。若雖不緣言說。定慧二法與言說為道者。其所以如何。抑今此定慧者。漏無漏之中何可言耶。 答。凡欲開今此疑問者。須作無礙次第也。所謂四無礙者。是說法化導之智德也。故先緣能詮名句文可明其體。則法無礙解起而知之。次緣所詮法可知其體。則義無礙解起而解其。次緣語聲體可得其相。則無礙解起而了之。次緣無滯語及定慧二道可起心說法門。則辨無礙解起而強用。故今論所引施設足論云。緣名句文此所詮義。即此一二多男女等言別此無滯說及所依道無退轉智。如次建立法·義·詞·辨無礙解名。由此顯成四種次第第三無礙緣汎爾言說。第四無礙緣無滯言說。何無辭·辨二無礙之不同哉。況辭無礙解唯緣言說辨無礙解兼緣說道。其差異彌炳然者歟。次定慧窮微盡念照之。又分滅斷空解之故。說之外兼緣道也。於道之稱者。欲界初靜慮意識相應發慧。與近因等起發語思相應故。與言說為直道。初禪以上定中之慧。與言說遠因等起思相應故。與言說為遠道。例如修惑相應思與表業為近因等起。見惑相應思為遠因起等起。然言說□此等之定慧而立故。以名道。豈不爾哉。次今以定慧名道者。是限有漏非通無漏。則如云無漏道不與表業為轉因隨轉因也。 問。施設足論意。名等離語聲獨起可云耶。 答。不可獨起也。兩方。若獨起者。凡名等依語聲而轉。非語聲不轉者。有宗一家之性相。諸論一同之施設也。設雖施設足論意。何可存離語聲獨起之義哉。如圓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謂名身等依聲而起。非是心力故唯無記。聲是心力親能發起。通三性也。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今論所引施設足論中明四無礙解次第云文云。先起能詮次方取義。更取義已方乃有言說無滯礙。由此先後顯四次第如此釋者。名等前起。語聲後起(被得)如何。 答。名等離語聲而不獨起云事。頗勿論也。更不足為疑。其旨如一方之難勢。但光法師所釋旋設足論之文者。是顯為能緣之無礙智之次第。非述為所緣之多等境之次第。何來為難勢哉。所謂先起能詮□□。先起緣能詮名等之法無礙解云意也。(乃至)更取義已方乃有言者。更起緣義之義無礙解已。方有緣言之詞無礙解(為言)餘文可知。以何知者。正見今論所引施設足論之文云。緣名句文此所詮義(等文)緣名句文者。明法無礙解。此所詮義等者。明義無礙解等故也。更無有起之字。何為違文哉。設雖有起之字。最初既置緣之言。定知。是顯能緣智非顯所緣境云事。 問。論中明四無礙解加行。舉二師異說。爾者。彼正不光法師如何判之耶。進云。光法師解釋中。以云傳說此四無礙生等之前師判此非正義。以云理實一切無礙解生等之後師。判論主述正義也。付之。以串習名句文為法無礙加行。以串習佛語解諸法義為義無礙解加行。以串習聲明論為詞無礙解加行。以串習因明論為辨無礙解加行云初師之意。非無其謂。何可判此非正義哉。次云唯學佛語能為加行之第二師之意。尤招疑。所謂麟喻大覺俱成四無礙解。如前論中云。佛定成就五十七部行者。如欲界聲聞麟喻。以前如佛。而無二佛並出之義故。不可聞佛語。具自然智無師智故。不可案教。隨欲現前故。不可借加行。據何如來所起之無礙解可以學佛語為加行哉。麟喻獨覺出無佛世離教力。如何以學佛語為加行可云哉。若除佛麟喻云爾者。唯之言豈非無用哉。就中今第二師者。婆沙論評家之說也。故光法師釋云。故婆沙一百八十評家云。如是說者。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為加行若爾。論主述正義之決判。傍似背文理。如何。 答。光法師以初師判此非正義者。違婆沙之評家故也。所謂評家意。四無礙解悉以學佛語為加行之旨存之。而初師意。唯限義無礙解。以學佛語為加行云。故判此非正義也。次第二師意。聲聞中三洲利根無學聖者之起四無礙之時。必學佛語以為加行故云爾也。於佛獨覺者。自本不案教故。非今所論。何來為難勢哉。唯之言且約此門故。非相違者歟。 重難云。凡三乘賢聖學佛語者。就順解脫分位及入聖依身之初。隨應而所談也。如餘處偈頌中。結將趣見諦道。應住戒勤修聞思修所成。謂名俱義境而於入聖以後者。不限有漏定。兼得無漏定故。於事理二法得照了明眼。況於利根無學哉。而至四無礙解始學佛語為其加行云事。更不能信用。如何。 答。見道已前學三惠習名等者。是斷惑證果菩提涅槃之方便。非說法化導利他濟物之善巧。此是染不染無知別所得之功德故。至無學始習學之。尤以佛語為指南所成之智品者歟。若爾。彼師意豈非存道理哉。 又難云。婆沙論中云。如是說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時始得故而三洲利根無學聖者。決定可得四無礙解故。初盡智位必可得四無礙解。何後時學佛語始得之可云哉。 答。此事俱舍·婆沙兩論之異說也。別可論之。 問。光法師釋但得必具四論文。引正理論有餘師云有不具得。無理得一必令得四說。爾者。正義可云耶。答。非正義可云也。兩方。若不正義者。凡但得必具四者。諸論一同之定判。有部一家之性相也。而今此師意。既是一無礙之時。得餘無礙之義之旨成之。明知。非正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四無礙唯雖是一類功德。其相既各別也。何得一之時。必得餘之義。可成之哉。是以如四無量。未必一時成之相例可同。若爾。今師意。寧可非正義哉。 答。凡第六種姓三洲無學聖者所得一類之功德故。尤得隨一之時。必兼得餘可云也。例如論中述辨無礙解之相云。於說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此是但得必具四云道理之令然之所以也。或如無諍願智四無礙解之六種功德。同依邊際定得之故。婆沙論中云。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或如聖者之得飲食喜足聖種·衣服喜足聖種·臥具喜足聖種·樂斷樂修聖種。是一時也。如是成之時。其相各別也。何得一之時。兼得餘哉云難勢更不可來者歟。次於四無量之例難者。今論意述喜。喜捨無貪喜無量。以喜受為體云義存之。故重緣喜。初二靜慮餘六或五十生。第三第四靜慮之人。雖成慈·悲·捨三無量。不成喜無量云也。故至下明現起之依身與成就之依身。三人起定成三其定成三者。則指生後二靜慮之人云爾者。彼此相例不等。何混俱舍論第二十七卷抄(上)。 觀應元年(庚寅)六月十八日(未時)於東大寺藏輪院之草庵終四十五條結集之微功畢。 夫身雖泛末法一萬歲之濁波志猶思在世四十五年之給仕良以倦筆拙書之少量操文綴義也微望何不送五九之年序乎宛如勝軍論師之經四十餘年立云諸大乘應是佛說兩俱極成非諸佛語所不攝故如增一等阿笈摩經之比量矣。抑今日者歷劫仕佛之大士閣淨土之聖眾救穢國之群萌之良辰也仍捧當卷上帖草案之微思奉資慈悲施無畏者之法味必授福智二財於貧愚之眾生兼奉飾垂跡和光神宮皇居之威光常施擁灌哀悲於鑽仰之學宗迴功德之餘薰遂往詣知是之望達世親解見之願乃至法界平等利益(而已)。 右筆仁和寺傳法會學頭權律師圓範。(年齡六十三夏臘四十九)。 于時永享十年(戊午)於東大寺北室密乘坊四月上旬比始筆。同五月二日(卯時)八幡宮談義坊微功畢。 抑此卷世希也然此夏中於案坊撰出三百條分每日講可被行由聞賢聖等者三百條內雖簡此卷不有仍借得次本末兩帖分悉寫之畢至惡筆雖兩其源依事闕書斗也依此功者二世願望圓滿大小性相如思成就(而已)。 三論宗。英祐(生年二十二)。 南無八幡大菩薩知見照明(給)。 傳領三論沙門英憲之。 俱舍論第二十七卷抄上 俱舍論第二十七卷抄下       問題 問。今論意。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初盡智位。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可云耶。 問。婆沙論意。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初盡智位。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可云耶。 問。以詞無礙解為邊際智攝可云耶。 問。頌文云。邊際六後定爾者。為四禪究竟處故得邊際名。為當遍順至究竟故得邊際名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六通相。且以漏盡通為共聖德可云耶。 問。今論意。於五通立勝進道可云耶。 問。論中答何緣此五不依無色問。初三別緣色為境故(乃至)故此五通不依無色爾者。光法師如何牒釋之耶。 問。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人。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義可有耶。 問。從上三靜慮沒生下三靜慮等人。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義可有耶。 問。異生所起天眼通緣五淨居天事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六通相且正理論意。神境等五通勝。漏盡一通劣可云耶。 問。天眼·天耳二通緣上地境可云耶。 問。天眼·天耳二通者。為唯限初禪繫。為當通上三禪繫可云耶。 問。二乘聖者及異生所起神境等三通。同緣現在三千界境可云耶。 問。於他心通宿住通境。有三千世界不同可云耶。 問。麟喻獨覺得知麟喻獨覺心他心智可云耶。 問。麟喻獨覺於十方世界中有並出義可云耶。 問。二乘聖者及異生。於離染時。得未曾得五通可云耶。 問。凡夫二乘起曾得五通現前時。用加行可云耶。 問。今論意。宿住通者唯限法念住可云耶。 問。神境通者。唯限善性可云耶。 問。頌文云。天眼耳無記爾者。異熟等諸無記中。何可云耶。 問。依身在初靜慮所起天眼天耳二通。通善可云耶。 問。正理論意。天眼天耳二通以眼耳二識相應慧為體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三明相。且於六通中。以何通為死生智明體判耶。 問。死生智明。善·無記二性中。何可云耶。 問。光法師付釋天眼通與死生智差異。且死生智明唯緣未來可云耶。 問。論文云。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明爾者。為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明。為當餘心間隔可云耶。 問。以他心通攝三明可云耶。 問。正理論意。漏盡智明治中際愚可云耶。 問。不以他心通攝三示導中可云耶。 問。正理論意。於勝解通無遠行義可云耶。   問。今論意。於意勢通有中間間斷義可云耶。 問。光法師定判中。答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至彼。   問。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述之耶。 問。光法師定判中。答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即至彼。   問。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述之耶。 問。婆沙論中。以運身·勝解·意勢三通。約聲聞·獨覺·世尊三乘。明成就不成就相。舉二師異說爾者。光法師以何師說為正判耶。 問。論中舉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時。或云化香味二境。或云不化之二師異說爾者。婆沙論以何說為正判耶。 問。光法師意。自身化·他身化·即身化·離身化所攝色·觸二處。悉成就可云耶。 問。今論意。於所化境立通果名可云耶。 問。頌文云。化事由自地爾者。自地者指所依定可云耶。 問。今論意。化人所發語唯由自地心發可云耶。 問。光法師意。變化心化聲處可云耶。 問。他化自在天化聲境可云耶。 問。生得業得化心化五根可云耶。 問。生得業得化心五根可云耶。 問。變化心緣未來境可云耶。 問。發業通果心緣現在境可云耶。 問。正理論意。於天眼天耳二根。有彼同分時可云耶。 問。天眼天耳二根者。為唯限色界繫。為當通欲界繫可云耶。 問。論中以修得業得等六義釋五通云。除修皆三性爾者。於生得業得中非善非不善通者。為異熟無記。為當如何。   俱舍論第二十七卷抄下   問。今論意。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初盡智位。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可云耶。 答。得之可云也。兩方。若得之者。凡二乘聖者者。雖纔斷染污無知。未得斷不染無知。如餘處論判中述。聲聞·獨覺雖滅諸冥。非染無知畢竟斷故。非一切種。而於無諍願智等六種之功德者。是最勝究極之智品故。不除定障根障等之無知。更無得之。設雖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於初盡智位可有得之義哉。依之勘今論處處之定判。當處偈頌結六依邊際得。邊際六後定。遍順至究竟。佛餘加行得。長行云。除佛所餘一切聖者。所說六種唯加行得。非離染得。非皆得故。餘處明滅盡定之相偈。結滅盡定亦然。為靜住有頂(乃至)聖由加行得。長行述此滅盡定唯聖者得(乃至)要由加行方證得故。顯非離染得之者。或定品偈頌之中說第八解脫之相云。滅定如前辨豈非指根品之前文哉。^8□有學無學通利根鈍根之滅盡定。猶限加行得。不通離染之得限無學不通有學。限利根不通鈍根之六種功德。寧可云初盡智位得之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正義家之義云。如是說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而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可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云事。其義決定。設雖今論意。何可云以彼六種功德非離染得哉。是以彼論中明六十五等至成就不成就之相云。佛定成就五十七。部行者如欲界聲聞。麟角喻者如佛麟喻獨覺若初盡智位。不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者。寧可云如佛定成就五十七等至哉。麟喻既爾也。利根聲聞相例可同。如何。 答。凡二乘聖者者。雖不能悉斷不染無知。得分除之。如光法師餘處解釋之中。述不染無知。若菩薩三無數劫隨位漸斷。至金剛喻定方總斷盡。若二乘等雖有分斷而非斷盡。其於所除不染無知之中。何無定障·根障·解脫障等之類哉。若於定障·根障等之中有分斷之義者。於定·根·解脫等。可有分得之義云事炳然也。況麟喻獨覺是三乘中之中根。聲聞利根是六種姓中之第六也。何況於斷二輪之惑障證無學之應果哉。就中如十八不共法。自本非二乘境界故。設麟喻獨覺。設利根聲聞。不可得之。如無諍願智等。既許為共聖之功德。若部行獨覺。若鈍根聲聞。雖不得之。於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者。可得之云事必然也。若許得之者。須初盡智之位得之。何至後時始得之哉。彼婆沙論中述。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則所顯此等之道理也。今論意。寧可違本論婆沙之說哉。如此得意之時。二乘聖者纔斷染污無知。未斷不染無知云難。更不可來者歟。次於今論餘處以染無知畢竟斷故非一切種之文者。是分斷非全斷故。云非一切種也。全非不許分斷。何來為難勢哉。如此成之時。亦不除定障·根障等。難得無諍願智云難。自被遮畢。但於當處偈頌長行之說者。光法師正引合婆沙論如是說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之文。於今論意。其相違云。解云。婆沙通據少分故。說二乘亦有離染。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文意云。婆沙論意。離染位得無諍願智等六種功德之類。是少分得之類是多。然以少分被多。云二乘聖者離染時得彼功德。俱舍論意。麟喻獨覺三州利根無學聖者。離染時得彼六種功德。雖是決定。部行獨覺。并三州鈍根無學。及餘天中利鈍一切無學。不限離染時。後時亦不得之。既總見二乘之時。得不得不定故。處二乘於劣是異佛。以云加行得。不名離染得(為言)豈不爾哉。次於滅盡定之例難者。婆沙論中既述佛定成就五十七(乃至)麟角喻者如佛。而滅定亦為五十七等至之隨一。麟喻獨覺離染時可得之云事必然也。若爾。會俱舍·婆沙之相違之者。准光法師之解釋可思之。但於第八解脫者。不限利根亦通鈍根。不限無學亦通有學。不限人趣亦通天中。不限欲界亦通色界。不限□處通異熟處而成熟。然鈍根有學等之諸類。是加行得。非離染得故。俱舍約多分名加行得之義。可有之也。 重難云。光法師會兩論之相違。述婆沙通據少分故說等。判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等。頗無其謂。所以然者。俱舍論正標除佛所餘一切聖者。則結唯加行得非離染得。標句之中。遮除佛。表一切聖者。結句之中。表唯加行得。遮非離染得。一文之上下一段之廢立。設雖麟喻獨覺。設雖三州利根無學。於初盡智位不得彼六種功德云事。實以明鏡也。況於一切之語哉。何況於唯之言哉。因明理門論中釋唯之言云。以簡持為功(云云取意)何可輒改簡持之義哉。加之。次下文云。唯佛於此亦離染得。諸佛功德。初盡智時。由離染故。乃至於一切法自在轉故此亦置唯之言簡二乘有離染得之義。顯佛有離染得之義。其旨彌炳然也。何況上文中。明四無礙解加行。舉二師異說之中。說論主正解云。理實一切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為加行二乘聖者若初盡智時。得四無礙解者。至後位欲起之時。更不可用加行。若於二乘聖者者。有未得退故。現起必用。未簡得者。宜就定心。獨覺用下加行。聲聞用下加行或中加行。何可同薄地底下之凡夫。用為生得善所作之教學為其加行哉。既以教學為加行。還知。初盡智時不得四無礙解云事。無礙解既爾也。無諍願智亦可爾。若爾。俱舍論意。以彼六種功德望二乘時。是加行得。非離染得云事。頗勿論者歟。次婆沙論既云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後故。故於麟喻并三州利根無學者。為決定可得之類故。盡智位得六種功德云事無疑。宜作論意各別之釋。何可假及和會之釋哉。就中婆沙論雖云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未云聲聞獨覺盡智位得六種功德。何可判二乘亦有離染得哉。況雖有以少從多立名之談。未見以多從少立名之談。如何。次就滅盡定。重披光法師處處之解釋。第五卷疏。釋此亦如前是非離染得之論文。判明此滅定如前無想非離染得。第二十九卷疏。述滅定如先辨之頌意云。第八解脫如先根品已辨。此中解脫滅盡定故。佛唯離染得餘。皆加行得。今論意滅盡定亦限加行得。不通離染得云事。處處之定判頗炳然也。何可對婆沙論佛定成就五十七(乃至)麟角喻者如佛之文設和會釋哉。隨而粗見彼解釋。未知會之哉。於學者之會通也。更不可用之。抑光法師會兩說。得俱舍論意之時。宜云俱舍二乘得不得雖不定。暫以不得為本故。不得六種功德。得婆沙論意之時。須云婆沙二乘得不得雖不定。暫以得為本故。得六種功德。何為會婆沙少分離染時得六種功德故。云二乘離染得。俱舍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云加行得哉。若依俱舍意時。離染得雖不定。加行得是決定故。云加行得者。二乘中離染時不得彼功德。後時修加行之時始得彼功德之類誰人耶。又不待加行離染時得彼功德之類誰人耶。若離染時得之類後時修加行起之後時修加行起之類離染時得之者。離染·加行二得更不相違。何可判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哉。次答中。二乘得不得不定故。處二乘於劣是異佛。以但言加行得之旨成之。頗背解釋之文相。如何。 答。於光法師之解釋極有深意。所謂婆沙論意。不以二乘對佛。只於二乘中判離染·加行二得有無。故若獨覺若聲聞。初盡智位得六種功德之類有之者。欲嘆之稱離染得。而麟喻及三州利根無學決定可得之類故。盡智得之。然約一切二乘。是九牛之一毛也。然而為二乘勝事故。以少省多。總云二乘離染得(為言)俱舍論意。以二乘對世尊。論二得有無之時。佛一切功德。不借加行。隨樂而起故。非加行得云事決定。是離染得云事亦決定。於二乘中。麟喻及三州利根無學初盡智時。可得彼功德之理有之歟。然而正起六種功德之時。隨應起下加行·中加行。借邊際定力故。加行得之義無疑。既現起之時。用加行故。還知。於離染時者不得之歟被得。故二乘加行得是決定。離染得是不定也。此則讚如來毀二乘之意也(為言)故光法師云。水火相反。兩論之文。述婆沙通據少分故。說二乘亦有離染得。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誠以玄妙者歟。如此成之時。婆沙論意。以多從少立名之疑。還自被遮了。但於今論一切聖者之一切之言者。是少分之一切。非全分之一切。何為違文哉。次於唯加行得之唯之言者。誠雖難思。約一切二乘校六種功德之時。多分不得之。少分亦得之。就得之類尋二得之時。加行得是決定。離染得似不定。為顯此二門可云唯。凡念唯之言。義門非一。餘處婆沙論中云。唯於增時輪王出世今此唯之言。約多分所置之也。所謂輪王之出世通增減兩位也。增劫者。後十九劫中上至八萬之時。減劫者。初一劫中八萬以上之時。然云唯於增時。是非約多分哉。又慈恩因明疏中有其證。恐繁之。如十二卷抄致引之。以唯佛於此亦離染得之論文。可會之也。次於明四無礙解加行之論文者。雖難思。二乘聖者自本於功德不得自在故。設雖離染時得四無礙解。至後位彼正起之時。借教力修加行。何為強相違哉。例如離欲第九解脫道位。雖得五通。後位起之時。必入根本定除通障發之。餘處正理論中。述謂聲聞獨覺無自在功力。是准知者歟。況婆沙論意。雖正述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與今論同述如是說。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為加行等。何至今論可疑之哉。次於以今論對婆沙。宜作論意各別之釋云難者。此論出於彼論。何可輒違本論之誠說哉。彼如判非以婆沙評家為量。兩論及異端之時。就難和會所來也。何思彼釋恣可致此難哉。次於彼論中未云二乘聖者離染時得六種功德云難者。既云決定可得者。豈非指麟喻獨覺并三州利根無學聖者云爾哉。若爾。聲聞獨覺離染時得無諍願智等云事。理在絕言。何可異求之哉。次於滅盡定之例難者。會通只如前。論文并光法師解釋誠雖分明。光法師既會無諍願智等之相違。述婆沙通據少分故。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之釋者。准彼可思之。但彼正和會。此未和會云難。尤可然。如此之解釋不必以難學者。以此文為證得彼義意常軌則也。何為強疑哉。次就光法師之會通被舉種種難勢者。是例難非實難。況先已委光法師解釋意趣之時。此等之疑悉開畢。何可設劬勞會之哉。 尋云。四無礙解者是說法智也。而麟喻所說法何得之耶。 答。麟喻今雖不說法。若說法者。以四無礙力可說法故得之也。例如婆沙一師意。云麟喻得知麟喻心。云他心智也。思之。 問。婆沙論意。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初盡智位。不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可云耶。 准以前論義可知之。仍第二重以下略之。 問。以詞無礙解為邊際智攝可云耶。答。不為邊際智攝可云也。兩方。若為邊際智攝者。邊際智者以第四靜慮為依地。詞無礙解者以欲界初定為所依。所依地既別也。能依智豈同哉。若依之爾者。披今論之前後明共聖德。上標謂無諍願智無礙解等畢。下結六邊際得。邊際六後定。明知。無諍願智·四無礙解之六種功德。為邊際智之攝云事。如何。 答。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六種功德。以第四邊際靜慮。為加行。為能引所起之智品也。故所依邊際定唯限第四靜慮。不通餘地。能依六種德。隨應在諸地。所謂無諍智并願智之殊勝與初起。在第四靜慮。非殊勝與後起之願。在下三靜慮及欲界。法無礙解之少分在第四靜慮。多分在下三靜慮及欲界。辭無礙解在欲界與初靜慮。義·辨二無礙俱通在九地。此中四無礙解一類之功德故。依第四靜慮得一無礙之時。諸地四無礙同時得之。但得必具四者。則此意也。若爾。辭無礙解依第四靜慮力而得之。地繫不同故。非邊際智之攝也。然論邊際定體亦有六種。所謂無諍願智。三無礙解。除辭無礙解。加延促壽。故成六種也。故頌中云六依邊際得者。明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之方便。云邊際六後定者。明邊際靜慮之體也。故長行中述之云。無諍願智之四無礙解六種。皆依邊際定得。邊際靜慮體有六種。前六除詞加餘邊際辭無礙解。詞無礙解雖依彼得。而體非彼靜慮所收光法師釋此文云。論四至邊際定得者。釋初句。此明六種依邊際得。邊際力引發故。邊際靜慮至靜慮所收者。釋第二句邊際六。總而言之。邊際靜慮體有六種。於前六中除辭無礙。以在欲界及初定故。取五少分。以五有通非邊際故。故取少分加餘邊際。即延促等又云。願智若依殊勝及初起。但依第四。若依非勝及依後起。亦通下地乃至欲界如此成之時。更非論義者歟。恐繁不引餘文。委可見光法師之解釋也。 問。頌文云。邊際六後定爾者。為四禪究竟處故得邊際名。為當遍順至究竟故得邊際名可云耶。答。此事難測。暫偏順至究竟故得邊際名云義可存也。兩方。若勝下三靜慮故得邊際名者。不淨觀·四善根·見道·修道·無學·及練根道品·乃至無量解脫勝處·邊處·并雜修靜慮等。專以第四靜慮為規模之中。未立邊際之名。明知。非四禪究竟處之所以云事。若夫四禪究竟處故。以第四定名邊際者。明此等功德之中。何不說邊際之稱哉。若依之爾者。正見論文云。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如此文者四禪究竟處故。以第四定名邊際靜慮被得。如何。 答。此事雖有所可思。暫任論判解釋之顯。遍順至究竟之所以。立邊際之名云義。所成之也。則彼論文之前後。述此一切地遍所隨順故。增至究竟故。得邊際名。以二所以立邊際之名故光法師釋此文云。釋第三句。總開三章。一此一切地遍所隨順。二增至究竟故。三得邊際名既於釋遍順至究竟頌文者。長行開所以立其名。誰可疑之哉。至下以釋三章。恐繁不引之。後學必悉之。若夫對下三靜慮。以第四靜慮直名邊際者。何可立遍所隨順。增至究竟之二所以哉。但於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之論文者。顯得邊際名之地也。文意云。得邊際名之地。在第四禪不在餘地(為言)故光法師解今文云。釋後定後定者。牒邊際六後定之後定也。不可有相違一義云。依二所以於第四靜慮立邊際名也。准上可思也。 問。當處付明六通相。且以漏盡通為共聖德可云耶。進云。披論疏文。共凡德中烈漏盡通付之。凡漏盡通者。六通之最極。無學之所得也。尤可以之備共聖德。何可共凡德中烈之哉。若夫以漏盡通攝共凡德者。異生□為斷三界見·修二惑證有餘無餘二涅槃。豈非成違教理之大過哉。 答。以漏盡通尤可共聖德中舉之。共凡德中不烈也。然共聖德中不舉之者。上所舉之共聖德。是三州利根無學之所得。非自餘聖者之所得。而於漏盡通者。三界二趣利根鈍無學之所得故。大異無諍願智·四無礙解等之相故。上所云之功德中不烈之也。今共凡德中烈之者。可有二所以。一六通中。前五是共凡德。後一是共聖德也。然後多分名共凡德。以烈此中也。二六通是一類功德故。不可離之故。見之一種之時。亦通聖亦通凡故。烈之共凡德中也。是以光法師解釋中云。於六通中。第六唯聖。前五通凡。從多據總言共異生如此成之時。難勢更不為重矣。 問。今論意。於五通立勝進道可云耶。答。可立之也。兩方。若立之者。見今論之前後。於加行·無間·解脫三道者。其義自所見也。於勝進道者。未得其證者哉。是以雖述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全不言有勝進道依之勘正理論之文云。勝進道中亦容有故豈非顯故違此論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今論意。於五通可有勝進道之旨釋成。如何。 答。凡斷通障得五通故。可有加行·無間·解脫三道云事。其旨理在絕言。而五通既不限一念。亦通多念。初念已為解脫道。第二念以後豈非勝進哉。是以光法師釋如是六通解脫道攝。慧為自性。如沙門果。解脫道言顯出障義之論文云。且言解脫。顯出障初。理實亦容勝進道起此亦非不得依憑於今論。所謂餘卷偈頌中。明十智未來修之相云。雜修通無間。學七應八九。餘道學修八。應九或一切長行中釋餘道學修八之句云。宿住神境。二解脫道。五加行道。現修俗智。他心解脫法類道俗及他心智。一切勝進并苦集滅道。隨應現修。此上未來皆修八智釋餘道應九或一切之頌云。解脫加行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於五通立勝進道云事。論文實炳然也。故光法師釋今此二段文云。宿住神境至皆修八智者。釋第三句○解脫加行至與練根同者。釋餘道應九或一切○於五道立勝進道文明鏡也。仍可致於勝進道者未得其證云難哉。但於雖述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全不云有勝進道云難者。雖以難思。粗推之。對煩惱繫縛專立解脫名故。就斷惑道所談之也。對通障立解脫事微隱故。故今所述解脫道言顯出障義也。況明六通之四行偈頌中。不說餘三道名。只結解脫道慧攝。豈無深由哉。是以正見論文云。如是六通解脫道攝。慧為自性。如沙門果。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可思之。次於正理論文者。設雖含故違此論之意趣。若有所同此論者。宜引為證。故光法師為顯此論說勝進道之義。云故正理七十六云。引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勝進道中亦容有故之文也。不可有相違。 重難云。就五通。於神境·他心·宿住三通者。且擱之。天眼·天耳二通勝時道。其相如何。凡解脫道者。目最初一念。以第二以後名勝進道。而二通俱皆以眼·耳二識相應慧為體。於彼寧可得分二道差異哉。就中勝進道·解脫道之謂也。是顯彼道轉增之義。宜就善品立勝進之句。何可關無記通哉。是以光法師餘卷疏中。述五通現修未來之相云。天眼·天耳二解脫道無記性故不名為修准此釋。設雖二通經百念千念。其間於第二念以後不立勝進名歟被得。然以初念名解脫者。目解脫通障之義故爾者。如何。 答。二通體是慧故。雖無記得道之名。後念亦爾也。初念如得果初念故得解脫之名。後念如得果後念故可名勝進云事。道理必然也。但於不可有初後不同云難者。不可然。初念是出障之最前故。名之解脫。第二念以去次第轉勝彌明朗故。得勝之名。其理彌極成。疑是悟之津故。就難勢其義猶分明也。次於光法師之釋者。解脫道唯限一念故。決定是無記。不可有未來之旨顯也。勝進道通多念故。任如從門入還從門出之軌則。止通之時并入定。是猶可勝進道之所屬。此定若曾得者。唯可得現修之稱。若未曾得者。兼可有未來修故。今不云勝進道也。依之見次上文云。五勝進道。俗他心二隨應現修。此上未來一切皆修俗他心二今論四行頌中。唯唱解脫道之名者。舉一道顯三道也。如此得意之時。疑難彌被遮者也。 問。論中答何緣此五不依無色問云。初三別緣色為境故(乃至)故此五通不依無色。爾者。光法師如何牒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初三別緣至無如是能者。總答○諸有欲修至能如實知者。此下別明修五通加行。此則明修他心通加行○諸有欲修至自相續起者。別明修宿住通加行○修神境等至不依無色者。次明修餘三通加行○付之。依解釋見論文。答何緣此五不依無色之問。大舉二解。初解意云。五通中前三通直緣色法為境界。後二通緣色法為入門。而無色界無色法故無五通之旨成之。或五通加行皆緣色法。無色心不緣色故無五通(為言)第二解云。五通以止觀均等地為所依。而無色定多慧少也。近分·中間慧多定少故不為所依(為言)若爾釋此文之時。尤可云此下有二解。此則初解也。何不云爾。如此可科文哉。若強如此牒釋者。牒結文云修神境等至不依無色者。明修餘三通加行之時。豈不違故此五通不依無色之論文哉。爰知。今此故此五通不依無色之論文。總廣結上諸文云事。依之光法師牒釋以下又諸無色觀減止境。五通必依止觀均地。未至等地由此已遮之論文云。又諸無色至由此已遮者。第二解然者今科釋牒文之次第。非只背論文之前後。深亦違自解釋之起盡者哉。 答。此疑尤為珍重。所未曾見及也。仍文義俱如向壁。更無所畜。併可如難勢得其意。全不可加別料簡者也。但所可促會通者。不云此下有二解。此別初解事歟。此是略故爾也。或見次文之時。方云第二解故。述前文之時。雖不云初解。其義自聞者歟。故不云爾。或以下影顯也。次於一段文開重重之科者。於今一段或有總明五通之不可在無色界之所以文。或有別明他心通之不可在彼之所以之文。或有別明宿住通不可在彼界之所以文。或有別明神境等三通之不可在彼界之所以之文。故別所分小科也。既不背大科。何為強苦哉。次於故此五通不依無色之結文者。難勢彌可然。但此文既前文之所屬也。何別科之哉。故明神境等三通之文中科加之也。如此之例太是多。豈為難勢之規模哉。次牒釋觀減止增等之文之時。故云第二解者。於初三別緣色為境故等之前文者。其理故不云初師。若至第二文不云第二解者。有二解云事。其義忽可唐捐。仍牒釋此文之時。故判第二解也。不可有相違者歟。 尋云。第二解之論文云。未至等地未至者。廣指八近分歟。唯指初禪近分歟。答。雖可有二義。暫指八近分可云也。 此疑者。雖非指事論文。既及一紙解釋。亦餘一打半。又明五通之總別。辨色無色之不同。故法門多籠。器量之仁可翫之。於文段論義者。為當卷之仲美矣。 問。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人。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正見論文云。從無色沒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所餘亦依自相續起如此文者。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凡起宿住通者。為專知自相續前生事也。設雖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之人何可有依他相續初起宿住通之義哉。何況宿住通必緣曾所更事。而起者。論判之所定也。他相續身若非曾所更事者。宿住通爭可緣彼為所緣境哉。設雖緣他相續為所緣境。何可知自相續事哉。加之。設雖依自下地為境之理。不緣前生無色身。何不得知無色以前欲界之身哉。 答。此事未存知。粗推論意趣。凡自相續他相續現世所攝中·生二有之諸法。是今生所屬之法故。非宿住事。始自次前生死有之一念。乃至無量生中·生二有之法。是其可宿住事。於其事中宿住通唯緣曾所更事。不緣非曾所更事。若爾。於自相續前生身者。是無色界身故。依四靜慮之通力不可知之。設雖他上續身。在欲色界而為曾所更事者。何無由此初起宿住通之義哉。又初起是不自在故。更不可有超劫知前生之義。故今知無色已前生之義。不可有之也。故論云。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審察次前滅心。漸後逆觀此生分位前前差別。至結生心。乃至能憶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為憶念他加行亦爾。此通初起唯次第知。串習成時亦能超憶。諸所憶事要曾領受(乃至)從無色沒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所餘亦依自相續起如此成之時。諸難悉被遮者歟。 問。從此三靜慮沒生下三靜慮等人。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義可有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光法師之解釋。上述若彼自身從無色沒來生欲色者。依自相續修加行滿。依他相續初起此通畢。下云。若依下地起宿住通從上地沒來生下者。類此應知如此解釋者。不可有此義被得。若依之云爾者。正披今論文云。從無色沒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所餘亦依自相續起准此說。依他相續初起宿住通者。唯限從無色界沒生欲色之人。不通餘若夫從上三靜慮沒生三靜慮等之人。亦依他相續初起宿住通者。寧可判所餘亦依自相續起哉。 答。任五依四靜慮。自下地為境之理故。從上三靜慮沒生下三靜慮等之人。若以下地為所依者。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之義。不可有之。所以然者。今此人之相。只如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之人之相故也。其旨如一方疑難所致出之。光法師定判又如前疑之答中委成之。但於斥難之論文者。就欲色界中。從自地沒還生自在。及從下地沒生上地之人。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故對云從無色沒來住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云所餘亦依自相續起也。故光法師釋所餘亦依自相續起之論文云。若從所餘欲色界沒還生欲色界者。亦依自相續初起此通若爾者。今此論文更非違文。何備難勢哉。若此人以上地為所依者。可有此義也。思而可知。 重難云。以難勢所舉之光法師解釋為證成從上三靜慮。沒生下三靜慮等之人。依他相續初起宿住通云義。頗不可然。難勢暫略其中間之文引之。何不改之以為證哉。則見次上之釋云。若從所餘欲色界沒還生欲色界者。亦依自相續初起此通因之次下述若依下地起宿住通。從上地沒來生下者。類此應知。而次上之釋既云。亦依自相續初起此通畢。鄰後結類此應知。豈非顯從上三靜慮沒生下三靜慮等人。依下地初起宿住通之時依自相續之義哉。次若以上地為所依者依自相續之義可有之云事。其義暫可然。仍略難勢也。 答。如前重成之為難勢料簡。光法師解釋其旨順道理故。所讓文段料簡曰。第二重一方之難也。則光法師初云若彼自身從無色沒來生欲色者。依自相續修加行滿。依他相續初起此通。之釋論從無色沒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文也。次若從所餘欲色界沒還生欲色界者。亦依自相續初起此通者。釋論所餘亦依自相續起之文也。後云若依下地起宿住通。從上地沒來生下者。類此應知者。論文之外。光法師勘出此評如此釋也。此是不類問文還類上文也。若夫類問文不類上文之光法師之勘出。豈非無用哉。可思之。 問。異生所起天眼通緣五淨居天事可云耶。答。雖有學者異義。暫可存緣彼云義也。兩方。若緣之者。凡五淨居天者唯聖非凡之境界也。異生所起天眼通如何可緣彼事哉。是以今論中述宿住通之相云。諸所憶事。要曾領受。憶淨居者。昔曾聞故婆沙論中云。曾所更事亦有二種。一者曾見。二者曾聞。雖未曾見五淨居事。而曾聞故亦能憶知若夫異生所起天眼通緣淨居天事者。何可會曾見云曾聞哉。若依之爾者。異生既成就第四靜慮。生廣果以下三天。設雖不生五淨居天。何不云以同一繫縛地之所以緣彼事哉。 答。異生所起天眼通可緣五淨居天事云事。道理頗炳然也。其旨如一方之難勢。重成其旨趣者。如初禪三天。色相大小雖悉名別。王徒補佐雖亦絕異。依同一繫縛地。梵補·梵眾同敬大梵。初二天眾亦禮梵王。又如欲界六天。三十三天等五天往夜摩天等五天之專一見彼色相。是為同一繫縛地之所以也。准彼等思此等。廣果以下三天乘自生得通。隨應昇無煩等上五天。見彼有情及器界事。又上五天眾隨應自下下三天中之時。亦三天眾見五天眾。又下三天眾隨餘得通人往上五天等之義。可有之。然教中下天不見上天者。約地別界別門云爾也。以何知者。餘處論中云。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從本處昇夜摩天。或復依他謂得通者及上天眾昇往夜摩。所餘諸天昇上例爾。若來若至。下見上天。然下眼不能觀上界上地。非其境界故。如不覺彼觸。是故從上地來下地時。非自身來。要化下地他其旨炳色也。生得通之勢用猶如此。況於修得天眼之勢強盛哉。廣果以下三天及餘地異生。以第四靜慮為所依。定所起之天眼通。隨應可見五淨居天內外一切之色法應事。理在絕言者歟。但於彼天唯聖非凡之境界云難者。無雜修之業不感彼天異熟故爾也。何可遮異生乘通力至彼而彼眾交雜。以生得通修得通見彼色等之義哉。就中凡之不及聖。聖之隔於凡者。約心品觀解等所論也。於色等諸法者。只如福生天之勝無雲天。廣果天之勝福生天。可無煩惱天勝廣果天也。以何知者。無雲天身量是一百二十五踰繕那。彼天壽量亦一百二十五大劫也。福生天身壽二量。俱於無雲天同增一倍。所謂身量二百五十踰繕那。壽量二百五十大劫也。廣果天身·壽二量。俱於福生天亦同增一倍。所謂身量五百踰繕那。壽量五百大劫也。無煩天身·壽二量。俱於廣果天亦同增一倍。所謂身量一千踰繕那。壽量一千大劫也。上四天之勝無煩天等。准例可知。若爾。聖者所成就色不相應等。未必勝異生。所成就色不相應等歟被得。次於俱舍·婆沙兩論之說者。異生肉眼及下地天眼未見天色故約此門以云爾歟。若非盡理之說者。非強苦也。 重難云。兩論意。若實許異生所起天眼緣五淨居天事者。宜舉答中所致成之義相作曾見之門。既不爾。則無曾見之義云事。治定也。以曾聞之義成憶知之旨故。俱舍·婆沙意。必定致異生所起天眼不見五淨居天事云義被得。況退案道理。無雜修有漏善業之所感。與有雜修有漏善業之所感相望之時。豈無□細之不同哉。是以品類足論中。出不共異生法體之時。舉五淨居天蘊處界。尤有深所以者歟。 答。重難勢之趣。尤可然。但於兩論之所致者。為顯淨居天之隔凡界。雜修力之勝餘定之義云爾歟被得。若夫強云聖身障凡見。凡見隔聖身者。設雖於廣果以下諸天乃至人中離往。可不能異生見聖身。既感見之。何可至淨居身始隔凡見哉。次於有雜修·無雜修之所成元異者。雖似有其謂。有雜修·無雜修者。只是樂定樂慧之不同也。所感異熟者。凡身·聖身俱是有漏業之所招也。何可由此分見不見之域哉。次於品類足論之所說者。異生不成淨居天蘊處界故。名之不共異生法也。更非謂彼蘊處界不為異生之所見。何來為難勢哉。 尋云。俱舍·婆沙中云曾聞不云曾見。有何意耶。 答。雖不並見淨居天事。由聞教知彼天事云意也。 問。當處付明六通相。且正理論意。神境等五通勝。漏盡一通劣可云耶。答爾也。兩方。若五通勝。漏盡通劣者。神境等五通之有學異生。漏盡之一通唯限無學所得。設雖正理意。何可云五通勝漏盡劣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若爾。何緣有漏盡通。樂苦遲速地皆能盡漏故。五是別修殊勝功德。要殊勝地方能發起准此文。五通勝漏盡劣也被得如何。 答。任此正理之一文。似王通勝漏盡。仍前重所成其旨也。倩案之。依邊邊義門。勝劣互可具之也。所謂若以有是學異生所得之五通望漏盡通論勝劣者。漏盡通勝。五神通劣可云也。所以然者。如頌文判漏盡通如力。一說意。以無學十智悉為漏盡通體其十智中則攝無學所得五通故。漏盡通可勝有學異生五通云事炳然也。若無學五通與漏盡通互所相攝而論勝劣者。五通以四靜慮為所依。除通障得之故是勝。漏盡通未必以四靜慮為所依。未必除無知得之故。是劣可云也。況後五通亦離煩惱繫縛。其旨彌必然也。正理論述五是別修殊勝功德。要殊勝地方能發起。顯此門歟被得。如此得意時。兩方之難勢還為答潤色。何及設會通哉。 重難云。以有學異生之五通。望無學五通所不攝之漏盡通。判勝劣事如何。有學異生之五通。隨應雖被煩惱繫縛。依四靜慮除通障而得之。無學五通所不攝之漏盡通不必依四靜慮。不必除無知而得之。准知。有學異生所得之五通猶勝漏盡通被得。何可限無學五通哉。次無學五通勝五通所不攝之漏盡通云事如何。若以無諍願智·四無礙解等勝功德望漏盡通者。豈不云五通所不攝之漏盡智勝無學五通哉。 答。有學異生之五通雖依四靜慮除通障而得者。帶惑障故。是可劣。無學五通所不攝之漏盡通離惑障故。猶可勝。以何知者。論中說三明之體。上述通六謂神境。天眼·天耳·他心。宿住·漏盡通。解脫道慧攝畢。下云。第五二六明。治三際愚故。後真二假說。學有闇非明文可思之。次六通^8□一切無學成就之。無諍願智·四無礙解等。唯限三州利根無學不通餘。何可以之備疑之端哉。 問。天眼·天耳二通緣上地境可云耶。答。緣上地境可云也。兩方。若緣上地境者。五依四靜慮。自下地為境者。偈頌之所定也。而二通既為五通之所攝。何可有緣上地以為境之義哉。是以於神境等三通者。無緣上地境之義見。相例可同。若依之云爾者。披今論前後。當處述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餘處云。生上三靜慮起三識表心皆初靜慮攝天眼·天耳二通。若有緣二禪以上色聲二境者。豈不緣上地境哉。 答。凡自下地為境者。以五通之所緣境對五通之所依定之自·上·下三地之時。若在自地。若在下地。更不在上地(為言)若爾。敢勿以自下地為境之法。疑二通之緣境。凡二通既以眼耳二識相應慧為體故。論其地繫。是限初靜慮地不通上三禪地。若緣二禪以上色聲之時。以上地為境云事。更不可疑之。其旨如一方難勢。但於神境·他心·宿住三通之例難者。定天眼耳無記。餘四通唯善故。彼三通即與所依定相應。更不分異地故。所無下在三通緣上地境之義也。此二通與所依定。分善無記故。能依在下地。所依在上地之謂有之。豈無緣上境之義哉仍不足為相例者歟。 問。天眼·天耳二通者。為唯限初禪繫。為當通上三禪繫可云耶。答。唯限初禪繫。不通上三禪繫可云也。兩方。若限初禪繫者。披今論文偈頌結五依四靜慮。長行云。前之五通依四靜慮如文相者。天眼天耳二通可通上三禪繫歟被得。例如神境等三通之不限初禪繫。加之。勘餘處論文云。有餘師言。上靜慮亦有無覆無記表業若於上三靜慮。許有發表心之義者。何於上靜慮。不許有眼耳二識之義哉。若依之云爾者。生上三靜慮。起三識表心。皆初靜慮攝。唯無覆無記者。餘處論判之所定也。明知。天眼天耳二通者。唯限初禪繫云事。如何。 答。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計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者。今論之定判。五識唯得伺者。餘年之偈頌也。而定品結下有尋伺中唯伺上無。界品云。若在欲界初靜慮中。有尋有伺。若在靜慮中間。無尋唯伺。若在第二靜慮以上乃至有頂。無尋無伺。天眼天耳二通唯限初禪繫。不通上三禪繫云事。誰可疑之哉。但於當處偈頌長行之說者。五通無間道在四根本靜慮。除通障而是得之故云爾也。或眼耳二通之所依根在四靜慮故云爾也。是以正見今論文。上述天眼天耳無記性攝。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畢。下舉一箇之問云。若爾。寧說依四靜慮答之云。隨根說故亦無有失。謂所依止眼耳二根。由四靜慮力所引起。則彼地攝故。依四地通依根故。說依四言。或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何為相違哉。次於神境等。三通之例難者。彼善性也。此無記也。彼與靜慮識相應。此與五識相應。何足為相例哉。次於餘處論文者。彼既為有餘師之說。存生上靜慮起三識表心皆初靜慮攝之正義之日。更不可依用之。況彼師之說是餘論之意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彼文云。此是雜心師釋。 問。二乘聖者及異生所起神境等三通。同緣現在三千界境可云耶。答。不同緣三千界之境也。兩方。若不同緣之者。凡五通是共凡之德故。未必分二乘異生差異。設雖神境等三通。何不同緣三千界之境哉。是以於二乘聖者所起宿住·死生之二通者。同緣過未八萬劫事。更無遠所之不同相例可同。若依之云爾者。見今論文云。即此五通於世界境作用廣狹諸聖不同。謂大聲聞·麟喻·大覺。不極作意。如次能於一·二·三千諸世界境。起行化等自在作用。若極作意。如次能於二千·三千·無數世界准今此說。於聲聞·獨覺所起之三通者。悉可有廣狹之不同被得。凡夫所起之三通。例而可知者哉。 答。此事難義之中之難義。不審之中之不審也。仍年來之間思案之。未得其意。今驚此疑始迴愚推云。於神境通有行住二門。亦就行門有意勢·勝解·運身三通。意勢通唯限佛故。今不論之。就餘二通。且運身之相者。或運三肘半及四肘身。或運八射身。或運十六射等之身。若陵百踰繕那之空。若陵千踰繕那之空。若陵萬踰繕那等之空。豈非極難之事哉。天眼見被障細遠色。天耳聞被障細遠聲。其能取二根所取二境。皆悉障礙有對法也。況根不往境不來。而隔四寶金鐵之九山土石瓦礫之說。山等成無擁之通體。誠是難思之至極也。而於二乘凡夫之三人者。利鈍有階級。無知有厚薄。獨覺最利根。無知是薄。神通最勝故。是遍三通於三千界之間。聲聞其根稍鈍。無知深厚。神通非勝故。是施三通於二千界之內。凡夫其機至下。無知異深。神通最劣故。只起三通於一千界之分。若爾以凡夫·聲聞·麟喻之通力。配小千·中千·大千之世界。尤有其謂。更不可疑之。是以惠暉法師之疏中云。現在鐵圍山障隔故。凡夫二乘知境利但於宿住·死生二通緣境之例難者。過去八萬劫未來八萬劫之中無分在此在彼別別方處。亦無立一劫二劫之時體故。二乘·凡夫同知八萬劫事故。不論遠所不同也。故惠暉釋中云。過未無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同知八萬重意云。神境等三通與宿住·死生二通。行相遙異也。混而不可致難勢歟。 重難云。凡以現在能測過未。以過未還知現在者。三世實有之宗之所習也。而於現在既有在此在彼之別。亦有前後相生之理。設雖過未二世。何無二千三千等之不同哉。何無一劫二劫等之差異哉。若爾。於過未八萬劫之境分二乘凡夫等之通。准例尤可足。仍於現在與過未可替三通與二通哉。次惠暉法師之釋未足為指南。云有周匝一千界之鐵圍山。云有周匝二千界之鐵圍山。云有周匝三千界之鐵圍山之依憑。有宗所依經論之中有之耶。如何。若無其證者。何要云鐵圍山障隔故。凡夫二乘知境別哉。若以一四天下之中之第九山云爾者。每四天下有之。何可以之分二乘凡夫之差異哉。加之。若鐵圍山能障通力者。天眼天耳二通之勢用。不可越一四下之分齊。何可有一·二·三千之不同哉。若凡夫二乘之通力可限一·二·三千之分齊者。設雖無彼鐵圍山。不可及二·三千·無數之世界者哉。次於過未者。自本無方處。何可論鐵圍山之有無哉。設雖於過未有鐵圍山者。更不可障宿住·死生之二通法。可說過未無山之由哉。抑云二乘凡夫二通之所及之時。同以八萬劫為窮極。云彼三通之愜量之時。唯以一千界為定限。豈無其疑哉。 答。於現在色法者。有作用故。眾微眾集故。有說山等之別。亦有在此在彼之別。於過未色法者。無作用故。眾微散故。無諸山等之別。無在此在彼之別也。未知三世實有之談故。致如此之難歟。若爾。於過未無一千界二千界等之不同也。又於未來者。總不有前後不同。於過去法者。約現在雖付前後之□。望法法之時。實無前後不同也。此是法之外無時別體故也。重意云。於過未法者。無作用故。不能假立時。於現在法者。有作用故。得能假立方。有宗之學者能能可審察之。次於惠暉之釋者。誠有疑。然而大意無相違故。引而成之。於文言者。宜助成之。所謂如緣現在境之神境等三通。於周匝一千界。周匝二各界。周匝三千界之鐵圍山者。宜如次凡夫·聲聞·獨覺所起之神通。於其分齊施其作用。不及二千·三千·無數世界(為言)故云現在鐵圍山障隔故。凡夫二乘知障別也。又如緣過未境之宿住·死生二通。無於過未八萬劫之間。有如鐵圍山之物之分時劫之法故。凡夫二乘所起之通力。同遍八萬劫。不出其解(為言)故云過未無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同知八萬也。全非謂現在有三重鐵圍山。並隔凡夫二乘三通故。不及二千·三千·無數。又非謂過未無三重鐵圍山故。始凡夫二乘之通力是同。何來為難勢哉。但於三重鐵圍山之有無者。誠有疑大乘經之中。自有小鐵圍山大鐵圍山等云文則准彼為定凡夫二乘通力之分齊。暫成有三重鐵圍山之旨歟。於小乘經之說者。未勘得之。可尋之退案之。乘迷盧七金山。以立鐵圍山。若爾。於三千界分齊者。更難建立之哉。爰知。只數居一風輪之上萬億九山八海至一千。名之小千界。至十億名之中千界。至萬億名之大千界被事。或惠暉意。一四天下以輪圍為邊際。小千·中千·大千之邊際亦爾云義。存之故云爾。不如依別誠證歟。次於過未者。·八萬劫為窮極。於現在者。一千界為愜量者。誠以不辨其所以。又古不疑之。古不明者。仍只加向壁。然而今驚此尋。乍憚成數寄之一義者。三界中以有頂為極。三千中以大梵為主。而凡聖俱生有頂。知一期八萬劫事。是生得等慧力。更非通力。於下界者。以知八萬劫事為神通。異生之大梵緣領一千界。是亦大梵生得果報力。全非神通力。於下界者。以異生之知一千界事為神通故。二乘凡夫以同知八萬劫為極。異生以唯知一千界為極也。重意云。八萬劫^8□二乘凡夫。一千界唯限凡夫了。誠有其所以者哉。 尋云。凡夫通力遍一千界云事。有其證耶。 答。聲聞既不極作意之時。以一千界為所至。准知凡夫不極作意之時。不及一千界。極作意之時。豈不及千世界哉。且以之為證矣。 難云。梵補以下異生。設雖以一千界為極。二禪以上異生。以一千界為極哉。 答。 問。於他心通宿住通境。有三千世界不同可云耶。答。不可有此不同也。兩方。若有三千世界不同者。凡論三千世界之不同者。約現在色法之積集九山八海等之器界。而他心通以心心所為境。宿住通以過去事為境。於過去未來無表無色等之法。無方處者。餘處論判之所定也。何於彼二通之境。可論三千界之不同哉。若依之云爾者。正見今論文云。即此五通於世界境作用廣陜諸聖不同。諸大聲聞·麟喻·大覺不極作意如次能於一·二·三千諸世界境。起行化等自在作用。若極作意。如次能於二千·三千無數世界如此文者。於他心·宿住二通之境。可有三千世界之不同如何。 答。於他心通宿住通之境。不可有三千世界之不同云事。道理頗炳然也。其旨如一方之難勢但於論文之起盡者。就神境·天眼·天耳三通判爾也。全非約宿住·他心二通云爾者哉。然而即此五通者是言總意別之施設也。何為難勢之端哉。或於他心·宿住二通之根本者。緣心心所及過去法故。雖無三千界之不同。彼加行位有緣自他色法之義故云爾也。以何知者。上論文云。諸有欲修他心通者。先審觀已身心相。由此加行漸次得成成已不觀自心諸色。於他心等能如實知光法師釋此文云。此即明修他心通加行。又論云。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審次前滅心。漸復逆觀此生分位前前差別。至結生心。乃至憶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為憶念他加行亦爾(乃至)從無色沒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所餘亦依自相續起光法師又釋云。別明修宿住通加行。 重難云。從他三千界沒生自三千界人。起宿住通憶在他三千界之昔。此是可緣他三千界之宿住通。從自三千界沒生自三千界之人。起宿住通。憶在自三千界之昔。此是可緣自在三千界之宿住通。何於宿住通境。無自界他界之不同哉。 答。宿住通加行之初位。緣自相續他相續色身等故。緣自三千界境可云也。若加行若根本。設自相續設他相續。屬過去生者。更不可論自界他界之不同。於過未法無方處故也。不辨此理致強難之條。太不可然。 先年於當時東南院被行當處俱舍三十講之時。故賢乘擬講評定云。論文既云即此五通於世界境等故。於宿住通境可有三千界之不同云事勿論也。然二乘凡夫之通力不及他三千界故。從他三千界沒生自三千界之人。起宿住通憶在他三千界之昔之義不可有也(云云)此義頗不可也。 問。麟喻獨覺得知麟喻獨覺心他心智可云耶。 此事十二卷抄中已被記之畢。仍略之。 問。麟喻獨覺於十方世界中。有並出義可云耶。答。雖古成不並出之義。暫任今案之旨。可存並出云義也。兩方。若有並出之義者。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之人也。設雖約十方世界。何可有並出之義哉。是以於大覺世尊者。無並出之義相例可等。依之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中云。麟角喻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若依之云爾者。今論中述聲聞·麟喻·佛二·三千·無數。他三千界非麟喻之境界約十方世界之時。何可遮並出之義哉。是以。 答。凡論三乘輪王等之並不並者。須據行化等勢用之及不及也。彼於十方世界論佛之並出不並出者。雖當部他部之諍。有宗之意。立勿薄伽梵功能有礙。唯一世尊普於十方能教化故之道理。遂成不並出之義。此是無一切所有世界之非佛境界之故也。准例思之。麟喻之勢用若及他三千界者。宜自界他界合論談獨出之義。彼勢用若不及他世界者。獨出之義可唯限自界。不通餘界。而麟喻之行化既限自界不^8□餘界。自他兩界合論之時。豈無並出之義哉。是以婆沙論中云。餘世界中。有麟喻獨覺出世。無理遮故。但於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之人也云難者。於二乘凡夫之中者。雖最上利根。對大覺世尊之時者。下中下二根。何為難勢之規模哉。次於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文者。以三千世界比十方世界。以麟喻獨覺類大覺世尊云爾也。明知。麟喻之三千界與如來之十方界。相對云如佛云事。若夫以十方比十方。以獨覺類大覺者。十方與十方雖同。獨覺與大覺是異也。於所例有一分不齊之過。豈得云如佛哉。是以披餘處之論判。述輪王並出之相。偈頌結一二三四州。逆次獨如佛。長行云。如說如來。輪王亦爾是則以一四天下類十方世界。以轉輪聖王比無上大覺。以云如佛也。若如難勢者。雖云一二三四州。輪王猶於十方世界獨出云義。可成之歟。其理豈可爾哉。 重難云。會前婆沙論文之旨。猶不順文相。況見結文云。如舍利子。尚無並出。況麟角喻勝彼多倍文意云。劣於麟喻之身子。尚於無數世界而猶無出。況於勝於身子之麟喻哉(為言)或云。劣於麟喻之身子。三千界而獨出。勝於身子之麟喻。於十方界而獨出(為言)若爾。麟喻獨覺於十方無量之世界不並出云事。一段之論文實分明也。何只妄設會通哉。次重披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又婆沙九十九云。問。佛得緣佛他心智不。有說。不得。所以者何。無二如來俱出世故。復有說者。得。此說能緣不說現起。問。獨覺得緣獨覺得他心智不。答。麟角喻者。准佛應知。又一說云。有作是說。麟角喻獨覺亦定得緣麟喻獨覺他心智。亦說能緣亦說現起。餘世界中有麟角喻獨覺出世。無理遮故。雖有二說。然無評家。前說不言有說。且以前說為正。又同婆沙前文光法師於麟喻他心智之二說。判正不之時。云。前說為正。而前師不云他三千界同獨覺出世。後師云他三千界同獨覺出世。明知。於十方世界麟喻不並出云師。是正非邪。並出云師。是邪非正云事。若爾。今義意既同第二師之說。豈不違光法師之正不哉。又以此師之說為證。彌不足信用者歟。況又同婆沙前文云。結釋無諍指同麟角唯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之文明知。今前師之說與前婆沙文。其意是同云事。會前文。約一大三千界論無並出之義之旨成之。彌以違光法師之判。加之婆沙抄中釋上婆沙文云。○麟角獨覺亦有二說。前說為勝。在他界中亦無獨覺故○其意全同光法師之解釋。如何。 答。於如舍利子尚無並出。況麟角喻勝彼多倍之文加二料簡以為難勢。太不可然。先就初之料簡。身子雖利根。約三乘之時。是聲聞也。則是下根也。故云其起行化等者。纔滿二千界不及三千界。以此分齊爭於無數世界獨出云義。可成之哉。頗不足言之難勢之歟。就後料簡。今舉劣之身子以況勝之麟喻也。而論身子與麟喻之勝劣。身子於二千界得自在。麟喻於三千界得自在。其勝劣只是一千界增減之分齊也。何乍成身子一三千界中獨出之義。至麟喻忽與佛同。於無數世界獨出之義。可成之哉。論如來與麟喻之不同者。螢燭與日光尚足相對。迷盧與芥子可及校量。大覺與獨覺更非所??。況尚之字與況之字。於一界之間顯二千三千之差異文意云。於二千界得自在之身子。尚三千界中不並出。況於三千界得自在之麟喻。此界中得並出哉(為言)故尚·況之二字。就今文尤為肝要。而後料簡中。不用彼二字。頗為無念者歟。次於麟喻他心智二說之正不者。凡他三千界非麟喻之境故。設雖於他三千界有麟喻出世。他心智加行不可緣彼故。不可起知麟喻心之他心智云事必然也。故初師意。或云總不得之。或云雖得而不現起。是正義非不正義。後師意。於決定不起之智品。云亦說能緣亦說現起故。是不正義非正義也。若爾。光法師之正不尤殊勝也。會通之趣何可致相違哉。就中全非簡他三千界有麟喻出世云義。何不得引彼為今義之證哉。又初師更不云他三千界無麟喻出世之義。何為違文哉。次婆沙抄之釋。准前可會之也。 尋云。婆沙抄上文云。問。佛得緣佛他心智。不。有說。不得。無二如來俱出世故。有說。得緣。此說能緣不說現起。雖無評家。前說為善光法師意同此釋耶。 答。光法師意不同彼也。 難云。於獨覺之二說判正不者。是同也。今何異哉。 答。獨覺之初師中含云不得與云得而不起之二師之義故。云准佛應知故。是正義也。後師云亦說能緣亦說現起故。是不正義也。而開獨覺之初師意。顯如來之二師說故。述如來他心智之二師俱是正義也。然無評文故。光法師不判正不示俱正之旨。爰淨達法師不辨深致。無左右判正不。恐不足為指南矣。 又難云。婆沙論中。於有頂無上緣惑。無上地。有說。有上緣惑。說能緣不說現起(云云取意)然評家破第二師准例思之。今云得而不起之第二師。豈非不正義哉。若爾。淨達師之正不。尤有其謂。如何。 答。於功德者。未來藏中雖有過恒沙之法體。不串習之故。或云不得之。或云。不起之。皆有其謂。於惑品生。無始以來極串習之法故。無乍有不得之。無乍有不起之。而第二師於煩惱說能緣不說現起之旨存之故。評家破之也。染淨之廢立粗心一准。混而不可難之。此是相承之實義也。後學敢云可忽諸矣。 此事第十二卷抄中雖被記之。今存別義之間。故錄之。 問。二乘聖者及異生。於離染時。得未曾得五通可云耶。 答。二乘聖者得之。異生不定也。可云歟。 兩方。若得之者。凡五通是難起難得功德故。別除通障所起得之也。何於離染時可輒得未曾得之類哉。是以正見偈頌之文云。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若依之爾者。二乘異生之種類分萬差。未曾修習之五通非一准。設雖離染時。豈無得之義哉。依之廣勘性相之決判。可得之歟被得。如何。 答。次第證之人斷欲界煩惱之第九解脫。得不還果之時。兼得未曾得五通可云也。若不爾者。聖者之乍斷欲界煩惱。可不成自乘所得五通。寧得有是處哉。若唯還得異生所得之五通者。彼是可無始所受之五通。何可云自乘所得哉。例如離欲者第十六心得無漏他心智。又二乘聖者初盡智位必可得無學所得之五通。豈非未曾得之類哉。若不爾者。亦無有是處。准前可思之。以何知者。餘卷偈頌中。或結無學初剎那。修九或修十。鈍利根別故。或云。無學鈍利根。定成九十成十若猶殘疑者。於無學初念。寧可得他心智哉。何況無諍願智四無礙解等。之為極難思議之功德。猶於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之聖者者。初盡智位得之。況為共凡德之五通。設雖未曾得之類。何不云金剛心無間得之哉。又於異生中後有菩薩。在菩提樹下著金剛座上。預以六行智之觀門斷下八地之煩惱之時。至欲界第九解脫道。豈不得未曾得之五通哉。若不爾者。更無有是處。亦准前可思之。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三乘聖者。後有異生。通得曾得未曾得者。所餘異生唯得曾得但於五通是難起難得之功德也云難者。二乘既為斷惑證果之聖人。異生亦為三祇百劫極滿之大士。何以得之為難哉。故於離染時兼得未曾得五通也。次於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之頌文云者。是大綱之說。非盡理之談。所以然者。雖未曾得之類。離染時亦得之。雖曾得之類。現起必依加行故。故如是五通。若有殊勝勢用猛利未曾得者。由加行得。若過去世已曾串習無殊勝勢用。及未來世是彼種類。由離染得。二乘異生隨其所應。若加行得。若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未曾得之離染得。雖不見今文。准上可思之。 問。凡夫二乘起曾得五通現前時。用加行可云耶。答。可用加行也。兩方。若用加行者。凡起五通之時。用加行者。為引起無間道令斷通障也。而曾得之通先已得之故。不可有除通障之義。寧可有用加行之義哉。若夫強成起曾得通之時用加行之旨者。與未曾得何差異可有之哉。是以於大覺世尊者。初盡智時。得一切功德故。後時起之時。不用加行釋。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之中云。二乘異生隨其所應。若加行得。若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如此文者。設雖起曾得通現前之時。可用加行被得。如何。 答。凡夫二乘起曾得五通耶否事。未治定者歟。然者無左右起之云事。如何。然而准佛世尊。及例後有菩薩之解之。餘異生暫成二乘異生起之云義者。必借加行起之云義。可存之也。所以然者。如來為上根之上。酬三祇百劫之修因。於一切功德得自在故。初盡智時悉得之。更無所不得。無所不得故。正起之時。全不借加行。彼餘異生所得唯限曾得。不通未曾得故。唯起曾得不起未曾得。雖然是薄地底下之類故。總不得功德自在故。正起之時。必用加行也。得與起相望之時。得是易。起是難故也。二乘雖或是中根或是下根。由三生六十四生百劫之修因。不限曾得。兼得未曾得也。是猶不得功德自在故。正起之時。不限未曾得之類。於曾得之通亦用加行也。通餘異生可思之。後有異生在樹下離欲惑之後。起五通耶不起耶事。亦未治定。假令起之者。曾得耶未曾得耶事。亦未治。設雖起曾得之通。准二乘及餘異生。必可起加行也。於諸功德不借加行者。就果位論之。故光法師上標二乘異生。下結若起現前皆由加行。其旨實炳然也。如此成之時。難勢自被遮畢。但於起曾得之時用加行者。與未曾得可有何差異哉云難者。未曾得之通是勝品也。曾得之通是劣也。設雖同用加行。何可其不同哉。 尋云。光法師今解釋中。述若加行得。若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之釋之起盡。未得其意。若以加行得名加行者。宜招繁重過。若以離染得名加行者。名言既相違。如何。 答。於此文可有多料簡。一以若加行得若離染得之句屬上二乘異生隨其所應之文故。無相違也。二以今句屬下若起現前皆由加行之文。其所以者。若加行得者。云若未曾得之意也。若離染得者。云若是曾得之意也。如云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何招疑哉。三上云若加行得若離染得者。是約得以論。下云若起現前皆由加行者。是約起以談。何為相違哉。重意云。設雖加行得之通。設雖離染得之通。正起之時。必由加行(為言)歟。 問。今論意。宿住通唯限法念住可云耶。 答。可通四念住也。兩方。若限法念住者。正見今論文。偈頌結念住初三身。他心三餘四。長行云。宿住漏盡四念住攝。通緣五蘊一切境故宿住通不限法念住。廣通四念住云事。今論文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念住者。唯是雜緣法念住。尊者妙音作如是說。通四念住。如契經說。我念過去受樂受苦。既知樂苦。即是受念住。評曰。應作是說。念過去世諸樂苦具。名受樂苦。非但緣受。故彼非證。然宿住隨念智。總觀前生分位差別唯是雜緣法念住攝設雖今論意。何可違婆沙之評家哉。加之。披正理論說云。而實宿住法念住攝。雖契經說。念曾領受苦樂等事。是憶前生樂等受所領眾具。即是雜緣法念住攝如何。 答。凡於宿住之事。可有總別不同。其中若總緣自他分位等之時。設雖隨應是雜緣法念住攝。若別緣五根五境無表色等者。是身念住。若緣五受三受等者。是可受念住。若緣五識六識等者。是可心念住。若緣自餘心品及不相應行者。是可法念住。寧可云不通四念通哉。若無宿住通緣別法之義者。不得願智之無學聖者。及離欲之凡聖。終可不得知過去別事。豈可爾哉。世親論主深得此意。判宿住漏盡四念住攝。通緣五蘊一切境故歟。何況以無學所得之宿住通。名宿住智證明。治過去際之愚定知。無學聖者緣過去總別二事云事。若夫緣總不緣別者。設雖知總事。不知別事。如何得治過去之愚哉。若不得治過去之愚者。爭可得三明具足之稱哉。第五二六明。治三際愚故之偈頌。頗炳然者哉。則苻念住初三身。他心三餘四之今頌。彌以為四念住之龜鏡。但於婆沙評家之說者。尤為違文。然而光法師既不作和會之釋。直述我以理為正非以婆沙評家為量。雖同妙音亦無有過。經分明故。不應異釋。學者何可致劬勞。次於正理論之文者。正理論師故違此論者。出光法師處處之解釋。何以違彼論為痛哉。況既不以違婆沙之評家為苦。寧可勞正理之文。何況俱舍師亦救之云。我許宿住亦有別緣故通四念彌以非難矣。 重難云。見上論文。述宿住隨念智力之時。偈頌·長行之中。同不云通四念住。還知。是顯限法念住之旨云事。依之。光法師釋彼文之時。引婆沙論○宿住隨念智力唯法念住○之文畢云。○宿住隨念智力。通緣過去五蘊為境。亦唯法念住○明知。今論意同婆沙之評家。亦存唯法念住之義云事。若爾。光法師釋今文之時。尤可作和會之釋。何無左右可設論意各別之釋哉。次正理論意既同婆沙之評家。何可以故違此論之意會之哉。次光法師今解釋之中云。經分明故還知。今論意不存理云事。若爾。我以理為正之釋。豈不招相違哉。 答。於明處非處等十力之上論文者。偈頌·長行俱述十智與依地及依身等之相。未至念住等之細釋。隨而光法師向彼文之時。牒釋述宿住死生智。依靜慮餘通。贍部男佛身之三句偈頌之長行云。已辨自性至男子佛身者。釋第七·第八·第九句。第八宿住隨念智力。第九死生智力。五通性故。依四本定。餘八通依十一地。俗智寬故。依身可知光法師釋此文之時。全不云唯法念住。何可疑論文疑解釋哉。次引婆沙加自釋者。論文之解別為顯才學勘餘論之說也。故次下云。又約念住分別者。如婆沙三十四云。念住者○宿住隨念智唯法念住○解云○宿住隨念智力。通緣過去五蘊為境。亦唯法念住○既向婆沙論判。亦唯法念住。故更非相違。次今就他心三餘四之偈頌。並宿住漏盡四念住攝之長行。不作和會之釋者。婆沙既上舉云限法念住。云通四念住之二師之異說畢。下述評曰。應作是說。念過去世(乃至)然宿住隨念智總觀。若生分位差別。唯是雜緣法念住攝。故今論云通四念住之文分明也。婆沙云限法念住之旨必然也。誰敢得融會哉。若爾。今論前後更不致相違。婆沙首尾亦能苻合。光法師釋分兩論之所說。唯作論意各別之釋。實足為指南者歟。次經分明故者。理之上設證。彌成通四念住之義也。何可還難我以理為正之釋哉。 又難云。就十力之解釋。疑難猶不開。所謂明十力之論文中。雖明十智門·依地門·依身門·名力之所以等之諸義。未明念住門之相。故引婆沙釋加之故云。又約念住分別者。如婆沙三十四云等又之言·如之言。其旨頗炳然也。若欲別顯婆沙意者。尤可云若依婆沙等歟。既不爾。明知。引彼論於此論故爾也云事。就中又約念住分別者者。釋此論。如婆沙三十四云等者。讓此論意於婆沙論也。如何。 答。此難尤可然。若強會之者。又者顯別題目故爾也。不云亦而云又。其意在斯。如者是指事之如。非譬喻之如。可思之。 問。神境通者。唯限善性可云耶。答。雖有所可思。限善性可云也。兩方。若限善住者。凡於通果無記意識五識相分之中。意識通果者變化心發業心是也。其化事發業之二類。既為神境通之所攝。是以見下頌文云。神體謂等持。境二謂行化(乃至)能化心十四。定果二至五。如所依定得。從淨自生二。化事由自地。語通由自下。若爾。神境通不限善性。亦通無記云事。文理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今論頌中。致六通之三性分別云。天眼耳無記。餘四通唯善如此文者。唯限善性。不通無記如何。 答。於神境通。可有根本眷屬之二類也。其根本者。正緣行化二事。以為境之定中之慧。可是被云餘四通唯善之隨一之通故。其眷屬者。從彼定已後所起之變化心。從彼定已後所起發業心。可是被云神境通果能變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乃至)化所發言通由自下。謂欲初定化所發言。此言必由自地心起。上地起語由初定心之通故。若爾。約根本神境通判三性之時。云善性。約眷屬神境通判三性之時。云無記也。然今云餘四通唯善者。以根本攝四通中。以所云爾也。全非遮神境通之稱^8□眷屬之邊。例如於死生智通。有根本眷屬之不同。其根本唯緣現在緣色處。而是無記。其眷屬者緣未來緣色處·聲處·法處等。而是善性也。彼根本是天眼通。彼眷屬是根本之流類也。故光法師釋云。謂天眼通於現在世。見有情類死此生彼。其死生智復知有情死此生彼。流類相似故由彼引。是彼眷屬。名天眼通。如變化心是神境智證通攝。彼通能作運身等用。彼變化身·能變化事。流類相似故。在彼攝。若說天眼通名死生智。從果為名。若說死生智名天眼通。就因為名。 如此得意之時兩方之難勢還為講答之誠證。仍不及設會通。 重難云。夭眼天耳二通亦神境通之果也。何不名神境通哉。若不以眼耳二通名神境者。化事發業二通。亦不可得神境通之名。如何。 答。光法師釋此事云。餘通雖亦依定。此通相顯。偏標神名。 問。頌文云。天眼耳無記爾者。異熟等諸無記中。何可云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是通果無記付之。凡天眼天耳者。其體是通也。何可立通果之稱哉。既非通果。寧可得無記之名哉。是以披光法師餘處定判。述雜心論意云。天眼天耳是威儀無記。何況勘寶法師處處解釋或問。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無記。答。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或問。既四無記攝無記心不盡。未知借識是何無記。答。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若爾者。是通果無記之解釋。非只背道理。亦似違論家定判及自他之兩釋。如何。 答。凡天眼天耳二識無擁遠見遠聞故名通。然以定為因而生故名果。通即果故名通果。此通果非善·染故無記也。豈非通果無記哉。故光法師釋云。問。既是無記。四無記中是何無記。解云。是通果無記。問。既天眼耳相應慧名〔能。如何名通果。解云。即通名果故名通果。無擁故名通。從定生名果其旨明鏡也。何足為疑哉。如此成之時。難勢亦被遮畢。但於光法師餘處之定判者。古德惡得雜心論意故。舉彼邪義述雜心論主達磨多羅造對法藏中說。天眼天耳是威儀無記。更非為自義云爾也。故至下引彼論廣心相生之說備證據。以破古德之釋若夫約雜心論意者。光法師如何可破之哉。何況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彼論意云。雜心說。異生性應知即是非得少分。如變化心是通果少分。雜心略舉一邊。非為盡理誰可疑之哉。次於寶法師之解釋者。雖有學者之異義。暫成一義意者。彼師意。有四無記心外別有自性無記心心所之義之曰。為證彼義所判爾也。其猶不云二通正是自性無記。汎借起二識是自性無記之旨顯之也。是以勘寶法師處處解釋或釋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之論文(七云)此說通果心唯意識。據化心說若不許五識通果者寧可會據化心說哉。或引正理論。若生第二靜慮以上。起初靜慮三識身時。諸有未離自地染者。彼從自地善無記作意無間三識現前。三識無間還生自地三種作意。諸有己離自地染者。除染作意唯善無記作意無間三識現前。三識無間亦唯起此二種作意之文者。准此諸識非通果也上三靜慮所起眼耳身三識中。可有通果無記之旨。還自被知者歟。抑寶法師作如此解釋者。為顯汎借起耳識之為自性無記也。故或述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耳識非威儀。上地無工巧。變化唯應識故。或云。此借識身是自性無記。耳識非威儀。非威儀無記。上地無工巧。非工巧無記。變化唯在意。非變化無記。異熟非異地起。非異熟無記。以此故知。唯是自性汎借起眼識猶非自性無記。況於定所生眼耳二識哉。明知。二禪以上所起眼耳二通是通果無記云事。准知。欲界初靜慮所起二通亦爾也。不可有相違。 此事二卷抄中委細旨已被記之了。仍綱概注之。論義之作樣與上不同也。後學能可思合之。 問。依身在初靜慮所起天眼天耳二通。通善可云耶。答。不可通善也。兩方。若通善者。凡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者。今論之定判也。設雖依身在初靜慮所起之二通。何可有通善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之中。述二通三性分別之相云。言非善者。五識是生得善者。不得異地起故准今此釋。於依身在上地所起之二通者。設雖限無記。依身在自地所起之二通。可通善歟被得。依之勘品類足論之說問通云何。答謂善慧。若夫眼耳二通終不通善者。何可總答謂善慧哉。其善慧二通者。則在自地所起之眼耳二通云事炳然也。如何。 答。凡天眼天耳二通。唯限無記。不通善性者。有宗一家之性相。諸論一同之定判也。何可假及問端哉。是以披今論餘處之文。偈頌結無記得俱起。除二通變化。長行云。謂眼耳通慧及能變化心。勢力強故。加行差別所成辨故。雖是無覆無記性攝。而有前後及俱起得。若工巧處及威儀路極數習者。得亦許爾當處偈頌結天眼耳無記。餘四通唯善。長行云。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婆沙·雜心·正理顯宗等之說。更不及異端。仍不引之。依之光法師今解釋之中。牒釋今論文云。此六通中至相應慧故者。此下釋後兩句。三性分別。眼耳二通是無記性。許是二識相應慧故實師·神泰·圓暉法師等之解釋。亦不設異釋。故不引之。設雖依身在初靜慮所起之二通。若有通善之義者。諸論中何不明其相哉。諸師釋何不述其義哉。但於光法師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故之解釋者。尤有深意。所謂於初靜慮所繫之眼耳二通。有上地所起與自地所起之二類。其中為顯上地所起二通之限無記之所以。述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起故。為顯自地所起二通之限無記之所以。云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以後二通唯定相生故其旨思而可知。若爾。光法師既顯於上地自地所起之二通。俱限無記不通善性之旨。何可及疑哉。就中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相起故者。顯上地所起二通之限無記之旨。何以之為難。可成自地所起二通通善之義哉。況上已云眼耳二通是無記性等畢有此釋。何為疑之端哉。次於品類足論之說者。論中正會之云。彼據多分或就勝說文意顯也。然光法師就此文作多釋。恐繁略之。後學必悉之。 重難云。光法師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等云。未盡理。若初靜慮生得善眼耳二通之攝者。宜與自地定相生。其色界生得善不與定相生者。約汎爾生得善云爾也。更不可遮二通所攝生得善之與定相生之義。例如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答○若說成下。即不應言生上三定眼識現起方言得識。若不成下。與彼化心同是通果同是無記。何故成下化心不成二通之問。作三釋之中。初釋意云。解云。生上三定成下二通。是通果故。如成此心。論不說成。據汎借說。則禪那院珍海已講明眼抄中。成依雜心論意天眼天耳二通是威儀無記云義之時。會通果無記與定相生。威儀無記不與定相生。二通若威儀無記者。不可與定相生云難云。威儀心不與定相生者。據汎爾起威儀心而作說。若存以二通為威儀無記之義者。宜存威儀心與定相生云義。例如光法師第二卷疏中。成生上三靜慮所起之二通。有三世得之旨之時。會論中不云生上三靜慮成下二通云。論不說成。據汎借說(云云取意)如何。 答。生得善者。生便得故之法也眼耳二通者。加行所得之法。或離染所得之法也。三得既各別也。混而不可生疑。但於光法師論不說成。據汎借說之釋之例難者。生上三靜慮所起之眼耳二識者。若汎借起若定生。同五識所攝也。同初禪所繫也。同無覆無記也。其體宜混亂。然欲分其差異之時。尤約汎借起與定所生可顯其相。而汎借起之類是劣故。不可有前後二得。定所生之類是勝故。須可有前後二得也。為顯此意。會論中不云以前後二得成下眼耳二識之日。述論不說成。據汎借說。尤有其謂。何以之為例。則可成初靜慮所起之二通通善云義哉。次於珍海已講。依雜心論意。天眼天耳二通是威儀無記云義成之時。引論不說成。據汎借說之釋云例難者。此事為面白之題目。仍末學之所依憑也。然而雜心論意。以二通為威儀無記云事。是大之謬也。仍所被思寄雖為珍重。根本之義既非正。所例何為指南哉。 問。正理論意。天眼天耳二通。以眼耳二識相應慧為體可云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體。付之既云眼耳二通。何可關意識相應慧哉。是以今論中云。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設雖正理論意。何不有此等之文理哉。何況意識相應勝無記慧。不能遠見遠聞。寧可得通果之稱哉。加之。二通是禪定所生法也。若從勝無記慧而生者。更不可云通果無記。豈不背諸論一同之說哉。抑為見色聞聲乍起禪定。不引發眼耳二識令現起意識相應慧。有何深由耶。 答。凡以六通為解脫道攝者。有宗一家之性相。諸論一同之定判也。故正理論·顯宗兩論中。無改今論解脫道慧攝之頌文。故知。眾賢論師意。天眼天耳二通為解脫道攝云義。存之云事。而得果練根等解脫道。是意識非五識。設雖六通解脫道。何可有通五識之義哉之道理立之。然存通果無記之義故。無間道無間建立意識相應勝無記慧。以為解脫道。則以之為正通體。從此引起眼耳二根及彼二識。遠見遠聞(為言)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破今論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之說云。此釋不然。六通皆是解脫道攝。眼耳二識是解脫道。理不成故。應作是說。四靜慮中。有定相應勝無記慧。能引自地勝大種果。此慧現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令現在前。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俱可說言是通所引光法師釋此文云。正理論意。六通解脫皆是意識。眼耳二識是五識攝。非解脫道。應作是說。四靜慮中。從淨定起有勝無記慧。與淨定相鄰出入。名定相應。淨定為無間道。意地勝無記慧為解脫道。即二通自性能引自地勝大種果造天眼天耳。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意地勝無記慧。體非眼耳。能引天眼天耳。從果為名。故名天眼天耳通。二識相應慧。體非是通。而言通者。通所引故。從因為名。言通果者。若眼耳二識相應慧。果非通。言通果者。通之果故。從因為名。依主釋也。若意地勝無記慧。是通非果。或亦是果。定所引故名果無擁故名通。即通名果。持業釋也論判解釋。立理兼會難故。今之疑皆悉被遮畢。 重難云。光法師解釋中。述俱舍師救云。本起二通。為遠見聞。得遠見聞。即顯無障。眼耳二識名解脫道。何理能遮。如他心通等解脫道中知他心等。斷惑解脫可唯意識。無擁解脫。何妨通五。若說意地勝無記慧名為通體。能見聞耶。若不見聞。然名通者。起通何用。若謂引大種及引眼耳。本起二通。欲遠見聞。非引大種等。又復自有勝善定引。何須無記劣慧引耶。又彼所言有定相應勝無記慧。何處有定是無記耶。而言相應。若謂別有勝無記慧。與定前後出入相順。名定相應。應言相順。何謂相應。此即言失。又諸經論皆言天眼天耳二通。不言意識勝無記慧名為通體。非但與理相違。亦無文可證。由此理教。二識相應慧定是通體。言通果者。定所引故名果。無擁故名通。即通名果。持業釋也。安慧菩薩能通難還加破。眾賢論師如何亦可加難設釋哉。 答。 尋云。眾賢論師意。天眼天耳二根定無間歟。勝無記慧俱生歟。答。任今文相。并准恒同分無闕之道理者。彼無記慧與眼耳二識俱生可云也。 此尋者。第三卷抄中成之畢。仍略之。 又尋云。光法師釋云。或同正理。無勞異釋爾者。今論意。許以彼勝無記慧為二通體云義歟。 答。 問。當處付說三明相。且於六通中。以何通為死生智明體判耶。進云。頌文判第五二六明。以天眼通為其體。付之。凡天眼通唯緣色處不緣聲等。唯緣現在不緣未來。而死生智通廣緣三業亦緣未來。二通之行相遙異也。何以天眼通為死生智通之體可云哉。 答。凡死生智明者。是天眼通之眷屬。非天眼通之當體。所謂先起天眼通觀見五趣有情等。然後起死生智通緣當來三業等事也。故論中問。若爾。何緣說死生智知有情類由現身中成身語意諸惡行等。答。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光法師釋答文云。非天眼通能知語意。以天眼但知色處。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此眷屬智是天眼通力所引故。所以與通合立死生智名。問何故死生智是天眼通所引眷屬。答解云。謂天眼通於現在世。見有情類死此生彼。其死生智復知有情死此生彼。流類相似故。由彼引。是彼眷屬名天眼通。如變化心是神境智證通攝。彼通能作運身等用。彼變化心·能變化事。流類相似故在彼攝。若說天眼通名死生智。從果為名。說死生智名天眼通。就因為名。問。若說死生智名天眼通。何故婆沙七十六云死生智觀未來事。解云。彼據眷屬。對宿住說言觀未來。又問。若死生智能緣未來。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解云。彼據根本不言緣未來。或據眷屬。眷屬有二。一緣未來。二緣現在。此所據緣現在。又問。若死生智通緣三業。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緣色處。解云。彼據根本言緣色處。若據眷屬。通緣三業。或據眷屬。眷屬有二。一緣色處。二緣三業。彼所據緣色處說論長行既會偈頌。光法師亦致問答。其旨已委悉也。不可及學者之劬勞者歟。 尋云。通緣三業者。為總依。為當別緣歟。 答。可有二意。初後別故。可思之。 問。死生智明。善·無記二性中。何可云耶。 答。可云善性也。兩方。若善性者。偈頌中結第五二六明。死生明以天眼通為其體而天眼通既為無記性。死生智寧可善性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十力唯善定知。死生智力非無記云事。十力之中。死生智力既為善性。三明之中。死生智明其義可同。如何。 答。死生智明是善性非無記云事。更不可疑之。其旨如一方之難勢。重見光法師之解釋云。彼所眷屬說死生智力唯是善性。若據根本。天眼通說唯是無記。若據現起緣境寬狹。應知天眼通狹唯緣現在色處。死生智寬緣五蘊或緣現在或緣未來但於偈頌文者。主伴因果合立故爾也。若離論之者。宜云天眼通是無記。死生智是善性也。故論長行中云。與通合立死生智名以此論文合光法師釋可思之。不可有相違。 尋云。光法師何故論善·無記差異之時。兼明緣境寬狹耶。 答。天眼通限五識故。唯緣現在。死生智限意識故。通緣現未。又天眼通限眼識故。唯緣色處。死生智限意識故。廣緣五蘊之義。顯之也。此則還成天眼通是無記死生智是善性之不同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付明天眼通與死生智差別相。且死生智明唯緣未來可云耶。 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唯緣未來者。光法師解釋中。有緣現在之義若依之爾者。正見論文云。死生智通治後際愚測知。唯緣未來云事。若夫強有緣現在之義者。與漏盡智明。何差異可有之哉。何況於天眼通亦似致混亂以何可分主伴因果之不同哉。 答。天眼通與死生智相對論緣境不同之時。於死生智緣境。可有二意也。所謂死生智是意識故。或唯緣未來之類有之。或通緣現未之類有之。其唯緣未來之類者。於現在境者。根本天眼通已緣之故。眷屬死生智不重緣之故。彼所不緣今始緣之由。尤有其謂者歟。其通緣現未之類者。此眷屬通乘彼根本通而起之故。初念能緣天眼通所緣境流類故。唯緣現在境。後念任所樂故。兼緣未來也。豈不爾哉。例如死生智中。有唯緣色處。通緣三業之二類也。故光法師解釋中云。又問。若死生智能緣未來。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解云。彼據根本不言緣未來。或據眷屬。眷屬有二。一緣未來。二緣現在。此據緣現在。問。若死生智通緣三業。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緣色處。解云。彼據根本言緣色處。若據眷屬。通緣三業。或據眷屬。眷屬有二。一緣色處。二緣三來。彼據緣色處說。如此成之時。兩方之疑難還為二義之潤色。何為相違哉。但於若緣現在者。可違死生智明治後際愚之論文云難者。設雖緣現在。何無治後際之義哉。例如不淨觀緣現在而伏未來煩惱是不現前也。況緣現在者。為緣未來之方便。何為難勢之端哉。次於與漏盡通可相濫云難者。緣現在之功德是多。何可必致混亂哉。況漏盡智明以六智或十智為體。死生智明唯以俗智為體。何可為疑哉。 尋云。死生智緣色處者。限身表業歟。通非業色處歟。 答。 又尋云。死生智緣三業者。唯限三業歟。通業俱有法及餘非業諸法歟。 答。 問。論文云。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明爾者。為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為當餘心間隔可云耶。答。兩方。若無間起之者。天眼通是無記也。死生智是善性也。天眼通在五識。死生智在意識。天眼通緣現在。死生智緣未來。天眼通緣色處。死生智緣三業。既三性六識三世六境是別也。何可有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之義哉。尤可云餘心間隔哉。例如天眼通無間不起宿住通也。加之。變化通果心無間不起發業通果心相例可同。是以論中述通果心必與定心相生之義云。如從門入還從門出若夫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者。豈不違此等文理哉。若依之爾者。以死生智為天眼通之眷屬者。今論疏之所定也。定知。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云事。若非無間相生者。寧可有為主伴之義哉。 答。驚今疑案此事。雖未審定。暫可致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云義也。所謂論疏中。同以天眼通為主為因。以死生智為伴為果。亦合立死生智名。明知。彼此相生故爾也云事。故論中云。。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光法師釋此文云。非天眼通能知語意。以天眼通但知色處。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此眷屬是天眼智力所引故。所以與通合立死生智名○若說天眼通名死生智。從果為名。若說死生智名天眼通。就因名為名若夫天眼通無間起餘心。然後起死生智者。天眼通所見之有情。與死生智所知之有情。時分既間絕。忽為異類有情。何為知未來有情死此生彼身語意等起天眼通。知現在有情死此生彼等事之義可有之哉。既為知未來事兼緣現在事。明知。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云事。其旨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善·無記不同云難者。善·無記之相始不可疑之。如通果心。豈非與定相生哉。次於五識意識之不同之難者。此亦常事也。更非疑之端者歟。次於現未之不同者。五識前念起唯緣現在。意識無間起廣緣三世。何為怪哉。次於六境之不同者。此亦准前可思之。次於天眼通無間不起宿通云例難者。宿住通非天眼通之流類。何為相例哉。次於變化通果心無間所起發業通果心云難者。能變化心與發業。行相頗異也。亦所變化事與所發業。其相大替。故不能變化心無間直起發業心。中間亦入定。然彼起發業心也。故非相例。次於如從門入還從門出之論文者。彼就化事·發業二種通果及天耳通。並異生·有學二人所起通心亦死生智。與無學所起天眼通云爾之旨成之者。更不可為相違。況死生智亦必與定心俱生故。設雖生死生智之天眼通。何可違如從門入還從門出之論判哉。 問。以他心通攝三明可云耶。進云。頌文結第五二六明。不攝之付之。五通中。天眼·宿住二通既為三明之攝。他心通豈不爾哉。何況他心通既為唯緣現在之智。是治中際之愚。何不攝之可云哉 答。凡以漏盡通為一明。不以他心通為一明者。漏盡通能知涅槃常住實樂故。還除世間無常假樂故。立之為漏盡智明。他心通唯知有為法。不知無為法。既不知無為法。何得除有為樂哉。故不攝之明中也。彼宿住·死生二智之知過去事。則以之為明者。此亦非以知過未直為明。是破不知過未之盡故也。治中際之明。准例可知者歟。若爾。結第五二六明。結三際愚故之時。不以他心智為明之義。已必然也。何足為疑哉。如此得意。難勢悉被遮者歟。 重難云。若爾。宜唯以世·法·類·涅槃·盡·無生六智為漏盡智明之體。隨應悉緣涅槃故。於苦·集·道三智及他心智者。不緣涅槃故。不可為漏盡智明之體。然今論上文云。盡六或十智如何。 答。准正理論意成上義。若依今論意者。以知三世法為三明。以不知為三際愚。而宿住通知過去。死生智知未來故。為之前後兩際之能治。漏盡通知現在諸法故。為之中際之能治。非謂云爾故漏盡通不緣過未境。以過未已開宿住·死生二智故。不云漏盡遣前後兩際愚也。如此之例證頗是多。不遑勘之。故光法師釋云。於中最後漏盡智明。或六智性。或十智性。若漏盡通唯緣漏盡者。尤可限六智。何可通十智哉。但不以他心智為中際之能治者。唯知心心所。不知色不相應等。知法少故爾也。世·法·類·盡·無生五智。雖有緣無為。多緣有為起故之。滅智雖唯緣無為。是二智少故。不簡之。約多分而設說故也。次於不以約盡一通為三明者。准之雖似有其疑。今乘六通就六通建立之故爾也。誰可疑之哉。次願智亦准前可思之也。一義云。今論意兼亦致正理意也。 問。正理論意。漏盡智明治中際愚可云耶。 答。治中際愚可云也。兩方。若治之者。正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之文云。起漏盡通觀涅槃樂而於涅槃者。無有三世相。何可有觀涅槃樂治中愚之義哉。若依之爾者。眾賢論師無改今論治三際愚故之偈頌。明知。漏盡智明治中際愚云義存之云事。如何。 答。憶念自他過去事。除忘失前際之愚昧之智。名之宿住智證明。觀察他身未來身。除不知彼際之愚昧之智。名之天眼智證明。知見涅槃真實樂。除愛著現在之愚昧。名之漏盡智證明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宿住智通憶念前際自他苦事。死生智通觀察後際他身苦事。由此厭背生死眾苦。起漏盡通觀涅槃樂良以不知涅槃常住真樂。異生愛著現在無常似樂。緣漏盡智豈不除中際愚哉。如此得意之時。起漏盡通觀涅槃樂之文。已為講答之誠證。何還備疑難之潤色哉。 尋云。羅漢果聖者起三明時。自他俱中遣何愚耶。 答。既為羅漢果聖者故。更不可云遣自身愚。宜云除迷三際之有情愚昧也。 問。不以他心通攝三示導中可云耶。進云。偈頌中云。第一四六導。攝之付之。不以他心通攝三明中例可爾。如何。 答。三示導者偏是說法化導之功德也。故以他心通其功德中攝之。誠以若不知他心者。爭得化他哉。他若不信能化者。其化導不可成故也。能化知所化心品之時。所化則信。能化導此時得成。豈不爾哉。故光法師釋云。記心能令信受但於三明之列例難者。彼廢立者。若我不除三際愚者。爭得知三際法哉。若我不知三際法者。何得令他治三際愚哉。故我先除三際愚知三際法。然後可令他治三際愚。令他知三際法也。而他心通唯纔知他現在心心所中隨一法。不得兼知餘法故。所不以他心通攝三明中也。義門遙異也。混不可難之。 問。當處付明神境通相。且正理論意。於勝解通無遠行義可云耶。答。有遠行義。可云也。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本無來去。何謂遠行。此實不行付之。依正理論之所說。披俱舍論之定判。偈頌結行三意勢佛。運身勝解通。長行云。二者勝解。謂極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光法師釋此處云。由勝解力。極遠速至論判解釋深□道理。設雖眾賢論師意。尤可致有遠行義之旨。何可判此實不行哉。 答。此事實以難思。仍會之可有多料簡。然而存略成一義者。本無來去。何謂遠行。此實不行者。意云。於此處而生之法。則於此處當滅。於彼處而生之法。則於彼處而滅。更無有於彼處而滅來此而滅之義(為言)例如餘處論判中。述諸有為法纔得自體。從此無間必滅無。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故。不可言動名身表。然由勝解力。於從此處至彼處之中間。聚集諸色無間相續。次第轉生速疾故之釋有行處也(為言)故次下文云。但由近解行極速故。得勝解名如此得意之時。更不可為相違。 重難云。若依此義意者。不限勝解通。於運身·意勢二通。亦可作此釋。何不爾唯限勝解如此判哉。 答。於運身·勝解·意勢三通。各皆可有真實·假相二門。其真實門之時。三通無行動。假相門之前。二通同有行動。然影略故如此判也。可思之。 就此疑猶可義勢。恐繁故略也。 問。當處付神境通相。且今論意。於意勢通有中間間斷義可云耶。答。不可許之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凡行者自從此至彼之時。於中間無間斷之義。若於中間有間絕者。何可論行之義哉。是以見今論之文。偈頌結行三意勢佛。運身勝解通。長行云。於此三中意勢唯佛乃至謂我世尊神通迅速。隨方遠近舉心即至今論意不許中間間絕之義云事。此等之定判分明者歟。何況於意勢通有間斷之義者。於死此生彼之中間。更不可許中有。若夫於中生二有之中間不許有者。忽同大眾部之計。若同彼部計者。非只背道理。豈不招違宗之過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今解釋中。引正理論。如日舒光。蘊流亦爾。能頓至遠故說為行。若謂不然。此沒彼出。中間既斷行義應無或佛威神不思議故。舉心即至。不可測量。故意勢行唯世尊有之文了云。正理論解。一即舉喻以顯。二即讚不思議。然意不許中間間斷論判解釋無諍。對今論意許間斷之義。若此判被得。如何。 答。凡於色蘊有行動。於四蘊無行動者。性相之所定也。此則色法有方處。非色無方處之故也。彼於欲色界者有方處故。死此生彼之中間立中有。於無色界者無方處故。死此生彼之中間不立中有。其意在斯。如餘處論判中。述以無色界無有方所。過去未來無表無色不住方所理決然故。云謂於是處得彼定者。命終即於是處生故。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是處中有起故。爰知。依身欲色界有情之名。死此生彼。若從此往彼。或乘神通力。或乘業通力。必相續運轉無中間間斷云事。若不爾者。忽同大眾部之不立中有之計。餘處之問答決疑有何所表哉。若爾。今論意。於意勢通行度。不可有中間間絕之義云事。更不可疑之。何假為怪哉。何況正見論文之起盡。述意勢通之相。云舉心緣時。身即能至。云隨方遠近舉心即至。又述行三意勢佛。述行復三種。至之言·行之言。豈非顯不間斷之義哉。若有間斷之義者。行至之言方為無用。詞微理明之論說。頗似虛捐者歟。但於正理論之說。光法師之釋者。意勢通之至他三千界等近方。近極速疾而無間斷之義顯之義。或約喻或約法談之時。其義往復運重故。云若謂不然也。更非對今論云爾者哉。若對今論者。宜置經至等之言而破之。既不爾。何足為怪哉。光法師隨而顯彼論意。云然意不許中間間斷也。若正理論師破此論者。光法師何不替俱舍師設會之哉。恐今疑勿論勿論不足言者歟。 問。光法師定判中。答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即至彼問。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述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此讚極速言舉心緣身即至。然於中間亦經多念。身微妙故非餘所見。大而不停故能速至付之凡今解釋雖至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道理。未救如何舉心身即至彼之難破。豈作解釋之本意哉。加之阿毘達磨依法相說者。餘處論判之所定也。何以讚嘆為所以。隱經多念之法相。可判舉心緣時心即能至哉。若夫為論家致如此之決判者。誰可用性相之施設哉。若據此釋意者。設雖運身·勝解之二通。宜云心即能至。豈不失三通之差異哉。何況此釋意既於中間經歷多念。何可設大而不停之所以哉。就中依大身論相速者。彼兩釋意也。頗似設剩釋。如何。 答。凡然於中間亦經多念者。致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理。此讚極速。言舉心緣者。會如何舉心身即至彼之難。何無其謂哉。況言同別意趣。阿毘達依法相說者。是約大都談經論差異也。非謂云爾故經中不談法相。論中不用方便。若強執彼說。致經無真實論無方便者。經論還非指南。渡海似失船筏。論主或結無厭及經故。或結其量廣無數。如何可會之哉。若爾。於論家定判。何無實雖經多念方便判即至之義。更不足為疑者歟。況論中或云謂我世尊神通迅速。或云由此世尊作如是說。此等之所說皆依經文明知亦經多念者。顯論藏之說。身即能至者。示經說之旨云事。如此得意之時。解釋之旨趣慥開。重重之難勢被遮者歟。但於大而不停之句者。為異運身勝解顯意勢速疾。此釋意。兼所約大身也。誠以談意勢通之日。若非大身者。爭可顯勝運身勝解之義哉。重意云。於中間經多念云義。此釋大意也。然為不混初二通。兼說大身。更非剩之釋者哉。可思之。 問。光法師定判中。答。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即至彼 問。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述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第一剎那舉心緣時。第二剎那隨方遠近現一大身。中間續起。第三剎那方至彼處付之。設雖意勢通力是速疾。何忽忘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道理。於一剎那之間。度無量無邊之極微可云哉。況云中間續起。現一大身之句。豈非剩之釋哉。就中現一大身者第三釋意也。寧可致混亂哉。若夫無相濫者。第二·第三兩釋。其差異如何。 答。凡第二·第三兩釋之意者。以隨方遠近舉心即至之說。為本會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難破也。其中第二釋意云。起意勢迅之時。初念舉心緣所至處。第二念是居本處與所至處之中間。第三念則至所至處。既三剎那之間至遠方。意勢極疾之所顯實炳然也。亦頓現大身。何可背度一極策經一剎那之道理哉。良以。以小身往遠方之時。必有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義故。宜送多時。現大身之時。以大身同時度多極微故。三剎那之間至遠方。尤有其謂者歟。於續起之言者。初念以小身住本處。第二念以大身居中間。第三念亦以小身現遠方。既三念三身如次相續現前故。云續起也。或於中間大身無間斷故云續起也(為言)可思之。如此得意時。第二釋意能成立。疑難自被遮者歟。次第三釋意云。此亦以隨方遠近舉心即至之文為本。會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道理也。但於舉心緣遠方之剎那。唯現一大身故。是一念一身。非三念三身(為言)是則彼兩釋之差異也。不可有相違。重意云。不離本處之釋。其旨分明。可思之。 重難云。若一念現一大身。則現身於他方者。其身唯限一念不可通多念。何云應持菩薩常見佛身哉。應持菩薩因位眼識。一念不可緣於彼佛身故。次彼大身者。是生身大歟。為當化身歟。若生身者。彼生身者是異熟法也。何可有隨轉之義哉。若化身者。本體之生身在何處耶。又遠方眾生難解如此之大身。如何。 答。大身初念則至遠方故云爾也。大身若通多念者。應持菩薩何無礙見廣大佛身之義哉。次彼大身者是化身非生身。其旨如一方之難勢。況今就神境通有此釋。何足為疑哉。但生身在本處可云也。彼如運身勝解二通。是生身非化身可云歟。若爾。不可例彼為疑。次為他方眾生還亦可現小身歟。可思之。 恐繁不引光法師解釋之全文。能能可見彼也。 問。婆沙論中。以運身·勝解·意勢三通。約聲聞·獨覺·世尊三乘明成就不成就相。舉二師異說爾者。光法師以何師說為正判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第二師為正付之。依光法師之正不。見婆沙論之所說。雖舉二師說。全無有評文。以何為明據忽可判第二師為正哉。況初師意。於聲聞·獨覺·世尊。如次成一·二·三之旨顯之。尤順道理被得。如何。 答。披光法師之解釋。引婆沙論。有說。聲聞成一。謂運身。獨覺成二。除意勢。唯佛世尊成三種。有說。異生成一。謂運身。二乘成二。除意勢(乃至)佛具成三之文云。婆沙雖無評家。此論·正理·顯宗等。皆同第二說。即以第二師為正既以諸論一同之所以。設彼師為正之決定。何重可尋其所由哉。況初師意。不以運身通關異生若爾。此師為致異生不成神境通云義。而離欲異生成五通者。性相之所定也。是以調達對闍王。施身上出火。身正出水。或現大身。或現小身等之神變。豈不致違哉。若爾。判第二師為正。顯初師不正義之旨。尤有其謂者歟。 重難云。見第二師所說一具之文云。然聲聞運身所顯。獨覺勝解所顯。佛具成三。意勢所顯而俱舍等諸論中。未見此說。何以諸論一同之說為由。致第二師為正之定判哉。 答。彼第二師之說。既同今論。於此三中。意勢唯佛。運身勝解亦通餘乘(乃至)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勝解兼餘聖。運身并異生之文。何在疑之哉。但於然聲聞運身所顯等之下文者。重以三通相配三乘也。所謂異生自本唯成運身一通故。不及異端。於三乘聖人。次第有勝劣故。以三通勝劣顯現起也。則聲聞雖成運身勝解二通。專以運身為所行。獨覺亦雖成彼二通。專以勝解為所行。世尊同雖成三通。專以意勢為所行之旨成立也。今論中雖不述此旨。其義必然也。重意云。婆沙論之然之言。尤有所可思。今論中云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其旨顯也。次云勝解兼餘聖。顯世尊與獨覺。後云運身并異生。顯三乘與異生。其旨能能可思之。 問。論中舉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時。或云化香味二境。或云不化之二師異說。爾者。光法師以何說為正判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前說為正付之。初師意雖在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大綱。猶於所化境招成就不成就不齊之過。第二師能致香味離食無別受用之道理。唯化色觸故。限成就門。遁不成就之失。況後師意。如欲界八微不相離者。據非化者說。非只成自義。還破初師證。何況色界眼根雖八事俱生。依身在欲界得天眼之時。唯得彼界眼根及四大種。不得身色觸既於色界眼根有五事俱生之義。何於欲界色法無六事俱生之義哉若爾。前說為正之決判。恐似背此等之道理。如何。 答。論中舉彼二師之說云。若生在色作欲界化。如何不有成香味失。如衣嚴具作而不成。有說。在色唯化二處光法師釋云。○問。於二說中。何者為正。解云。前說為正。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如是說者。雖化香味無成就失。如人衣服嚴具花香。雖復在身而不成就今論初師之說。既同婆沙評家之說。豈不以初說為正義哉。但於難勢者。凡非心境不顯。非境心不生故。心境相對所建立之也。是以欲界有鼻舌二識故。有香味二境。有香味二境故。有鼻舌二識。色界無鼻舌二識故。無香味二境。無香味二境故。無鼻舌二識。彼餘處偈頌。欲界繫十八。色界繫十四。除香味二識之文。蓋顯此意者歟。況又餘處論文云。色聚極細立微聚名。為顯更無細於此者。此在欲界無聲無根。八事俱生隨一不成設雖依身色界人之所化境。若為欲界繫法者。更不可有闕香味二境之理。何況於他二謂欲色。四二外處性之今偈頌哉。若爾。初師除存此等之文理故。云兼化香味二境。第二師不辨如此之義理故。云不化彼二境。何為疑哉。次於欲界所化天眼之例難者。天眼為色界繫法為來在欲界依身故。離身色觸三事有五事俱生之義也。今所化境是欲界繫法故。無離香味二境有六事俱生之義也。重意云。若令色界繫境來在欲界依身者。可為例難歟。即不爾。寧可致混亂哉。抑今此難勢之趣者。光法師述第二師意之趣也。若存初師意之時。如此可設會通者歟。可思之。 就此疑難雖可有重難。恐繁故略之。學者能能加案立也。 問。光法師意。自身化·他身化·即身化·離身化所攝色·觸二處。悉成就之可云耶。答。可悉成就之也。兩方。若悉成就之者。凡自身·他身·即身·離身四化所攝之色·觸二處。種類非一准。何悉成就之可云哉。是以設雖成就自身化·即身化所攝之色·觸二處。更難成就他身化·離身化所攝之色·觸二處哉。何況設雖自身化若為離身法者。全不可成之。設雖即化若為化身法者。亦不可成之。依之披餘處論判云。非他相續無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續無有成就非情法故寶法師存此等文理故。不成就他身化·離身化所攝色·觸二處之旨釋成。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今解釋中云。若自身化若他身化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若即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如何。 答。凡有情非情者是有心無心之謂也。又業用樂欲之親所引發。名之有情數法。業用樂欲之非親所引發。名之非情數法。又於諸法。有有情數之攝。有非情數之攝。思而可知。亦可有明據。宜考之。今恐繁故略之。而彼如離心化。雖離自身。是業用樂欲之親所引發故。名之有情數法。寧可云無得哉。若有得者。可成就之云事炳然也。彼諸行相或得之。或之言豈不攝離身化哉。或有情數之攝也。其義以同前。次自業用樂欲之親所引發。名之自相續法。他業用樂欲之親所引發。名之他相續法。故如他身化。是相似他而化作故。雖立他身化之名。實是自業用樂欲之親所引發故。為之自相續法豈無得哉。有得故成就之也。彼得·非得唯於自相續。二滅之自相續之中可攝。他身化或。或自相續之攝。亦例前可思之。若爾。光法師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苦即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之定判。深存此等文理。何足為疑哉。如此成之時。餘處非他相續無有成就等之文。還為今義之潤色。何備疑難之證據哉。次於寶法師之解釋者。背此等之道理故。還有疑。何云為難勢之端哉。或光法師作云若自身化若他身化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等。云若即身化即成就。若離身化即不成就之二見畢。述雖有兩解。前解為勝。故寶法師為故。違光法師之意。破前勝取後解也。退見光法師初解釋依憑之婆沙文。或云。有成就欲界繫大種亦色界繫大種○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或云。有成就欲界繫大種亦色界繫所造色○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或云。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大種○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或云。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所造色○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既明依身在色界成欲界繫能造所造之時。於欲界化欲界語之中。全非簡離身化·他身化·取即身化·自身化。總之成就。明知。色·觸二處及聲處。悉成就之云事。何況見此文。成離身化云事。其理必然也。所以然者。披餘處論文云。然下眼不能□上界上地。非其境界故。如不覺彼觸。是故從上地來下地時。非自身來。要化下地化准此文。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者。色離身化非即身化故也。故光法師引此等諸文畢。述既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成就欲界大種及所造色。又不別簡。明知。異界化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若即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之解釋起盡。云依憑云道理。其旨實明鏡也。寶法師云難破。更所不寄來也。況寶法師云意。同光法師第二釋。若爾。寶法師宜以同光法師第二見為佳。何還破初釋哉。蓋是酌流忘源居木影折枝也。殆不可及會通者歟。 重難云。婆沙論文云。如是說者。離所化身所發化語。若爾。寶法師意同評家說歟被得。如何。 答。光法師引此文畢。則會之云。必由□四大種相擊起故意云。所化身無獨發語。必待化主語所發之也(為言)其□四大種者。化主身四大種。其細四大種者。所化身四大種也。然即身化四大種不離化主故。別而不言之。離身化四大種離化主故。別而論之也。非謂云爾故離身化總不發語歟。   此事可有委系因之沙汰。然而恐繁略之。 問。今論意。於所化境立通果名可云耶。 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立通果名者。凡通果者是定果也。定果是能化心非所化境。所化境是化心果非定果。寧得於所化事立通果之稱哉。是以見今論之文。偈頌結能化心十四。定果二至五(乃至)化事由自地。長行云。神境通果能變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乃至)諸所化事由自地心。無異地化心起餘地化故若是定果非化心果者。尤可云化事由自上。何可判化事由自地哉。若依之爾者。非定化事不得生。入定化事方得生。明知得通果之稱云事。依之婆沙評家意。於所化事立通果之名今論意豈不爾哉。 答。凡於所化事有二種因。一化心。是親因也。二淨定。是□因也。又於淨定有二種果。一化心。是親果也。二化事。是□果也。今論中不以化事名通果者。不與淨定為親果故也。以化心為通果者。與淨定為親果故也。評家意。以化心化事同名通果者。不簡親因□因。皆以名因故。對彼不擇親果□果。悉以名果者也。若今論意。對□因立□果者。宜於化事立通果之名也。或於因果各有同時異時二門。俱舍唯據同時因果故。以化心為因。以化事為果故。於化事不立通果之名也。婆沙通據同時異時二門故。於化事兼立通果之名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如是說者。諸所化事由通化作。亦由化心。謂神境通道無間而滅。化心與所化俱時而起。雖俱時起。而能化心唯是通果。諸化事是前通果及化心果俱舍論文如一方之難勢。仍不引之。故光法師解釋上文云。論四至一切化事者。釋初句中能化心。神境通後起果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據同時能起化事故。說化心不言通化。若據前後。通亦名化。故婆沙百二十二。一說。言諸所化事由神境通道化作。一說。言諸所化事由化心化作。第三評家云俱舍同婆沙第二師之說。不同許家之說。然而若設會通者。宜准上思之。若爾。論意。各別。而和會之釋之二意可有之也。不可有相違。 重難云。答中親□二種因果與同異二時因果之二門被成之中。同時異時之門。其證在光法師之解釋。親□因果之門。全不見光法師之定判。豈非胸憶之會通哉。 答。化事若不以化心之為親因者。宜不發化心直成化事。既不爾。依定力發化心。依化心成化事。明知。以淨定望化事之時。是□因。以化心望化事之時。是親因云事。可思之。   又難云。若化心之後生化事者。尤可有親因□因親果□果之不同。既化心與化事同時而生。何以化心與化事望淨定之時。可有親□之不同哉。 答。化主之本意。欲生化事。不樂化心。而非化心化事不生故。為生化事方發化心。明知。以定為□因。以化心為親因云事。例如以加行心與定心望定戒之時。加行心為□因。定心為親因也。可思之。 尋云。化人所發語。是通果耶。非通果耶。 答。准化事可思之。 又尋云。已得通果名。即是通果無記耶。答。爾也。 問。頌文云。化事由自地爾者。自地者指所依定可云耶。進云。論疏中有指能化心付之。所變化事既是通果無記之體也。尤指所依定可云也何指能化心可云耶。 答。長行中述云。諸所化事由自地心。無異地化心起餘地化故光法師釋云。顯事及心必同地化但於難勢者。所變化事親由能變化心而發。非親由定心而發故。以化事定心之時。不論自他地之不同。以化事望化心。論自他地之不同。則判化事由自地也。由此道理故。今論中雖以化心名通果。不以化事名通果然而廣論通果無記之時。雖非正通果無記。是可通果無記之攝歟被得。不可有相違。 問。今論意。化人所發語。唯由自地心發可云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唯由自地心發者。偈頌結語通由自下。長行云。化所發言通由自下若依之爾者。隨能發心判身語二業性類者。有宗一家之性相也。設雖化人所發語。更不可違此道理。而發表心唯限欲界初靜慮。無通二禪以上。明知。欲界所繫之語。由欲界心而發。初禪所繫之語。由初禪心而發云事。若爾。設雖二禪以上所起之語。能發所發皆是初禪所攝也豈非唯自由地心而發哉。是以見餘處之偈頌云。生上三靜慮。起三識表心。皆初靜慮攝。唯無覆無記何況所化境與能化心必是同地。更非異地准例思之。所發語與能發心。必可同地被得。如何。 答。凡所化人所發語論同地異地有二門。一望彼語於能發心論自他地門。此是唯限自地不通他地。其旨如一方之難勢。二望彼語於化人論自地他地門。此是不限自地。亦通下地。此亦如一方之疑難。其語通由自下者。以化人所發語。望彼化人。論同地異地之時。欲界化人發欲界語。初靜慮化人發初靜慮語故。是自地也。二禪以上化人發初靜慮語故。是下地也。為顯此意。結語通由自下也。但於所化境與能化心必是同地也云例難者。自本云化事由自地。而云語通由自下。其門既各別也。混不可難之。 重難云。所化境與所發語。同由能化心與能發心故。其廢立宜齊等。何以化事望化心。云由自地。以語業望化云由自下哉。 答。能發心與所發語可同一地。能化心與所化境可非異地云事。理在絕言。然為顯門門之不同。以化事望化心云一地。以語業望化人云自下也。可有何苦哉。或影略互顯故可云爾。所謂云化事由自上語唯由自地之義。可有之也。能能可思之。 委細之旨在光法師之解釋。可見彼也。 問光法師意。變化心化聲處可云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以化心不能化聲處故付之。變化心廣化色香味觸之四處。設雖聲處。何不化之哉。是以舊鞞婆沙中述。欲界化六入。色界化四入。新婆沙論中云。若生初靜慮成就欲界一。謂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聲·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有說。彼成就六謂六捨意近行。即通果俱依之泰法師意。存變化心化聲處云義光法師何背此等之文理。不許化聲處之義哉。 答。凡化事者。翻先願由化心任運恒時相續現起之法。聲處者。雖有願。雖起心。大種緣不相繫不生。大種緣得相繫得生之法也。況於化事無間斷。聲處有間斷。其相遙異哉。而色香味觸順先願順化心故。化心化之。聲處不順先願不順化心故。化心不化之也。若就變化發業二種通果論之者。變化心只是四處。二處境住現在更不及動身發語之門。發業心於先時所化身。始是發身語二業之表能化能發之心行相分。水火所化所發之體作用替雲泥。何可混二通於一致哉。若爾設雖非業之聲。設雖語業聲。變化心不化之云事。此等道理實炳然者歟。是以披今論文。述變化通果之相。偈頌結化二謂欲色。四二外處性。此各有二種。謂似自他身(乃至)化事由自他。長行云。化復二種。謂欲色界。若欲界化外四處除聲。若色界化唯二。謂色·觸。以色界中無香味故。此二界化各有二種。謂屬自身他身別故。身在欲界化有四種。在色亦然。故總成八(乃至)諸所化事由自地心。無異地化心起餘地化故述發業通果之相。偈頌結語通由自下(乃至)先立願留身。後起餘心語。長行云。化所發言通由自下。謂欲初定化所發言。必由自地心起。上化起語由初定心。上地自無起表心故(乃至)由先願力留所化身。彼起餘心發語表業故。雖化語二心不俱。而依化身亦得發語變化心與發語心是異也。所化境與所發語亦別也云事。論文既炳然也。釋家豈生謬也。沉正見光法師之定判。或述應知通果心寬。變化狹。離化心是外別有一類通果心。能發表業非能發表。或云。由先願力留不化身。後起餘通果心發語表業故。雖變化通果發語通果心二心不俱。而依化身亦得發語。應知通果心寬。化心發語心皆名通果。以此故知。發語心非是化心。別有一類通果心。能發語業。以化心不能化聲處故變化心不化聲處云事。此等之解釋誠明鏡也。何為疑之端哉。如此成之時。色香味觸之例難。更不可來者歟。但於舊鞞婆沙之說者。光法師會之云。未審此論定是何部引來為證。設是當部。從多分說。如品類足言。通云何。謂善慧。或相從說或非正義。違諸論故。次於婆沙論意近行三師之文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此文畢。則判正不云。於三說中。初說為正。一同此論·正理。二不言有說。此初師意說。縱緣身語業亦兼緣能造觸或緣身業。兼緣香味觸。或緣語業兼緣色香味觸故。但名法捨意近行釋家既設委細之會通。學者何及縱注之劬勞哉。次於泰法師之解釋者。光法師引被釋而破之云。法師未委通果心寬變化心狹。謂諸通果心皆是化心。故作斯見何以所破之師義可難能破之正旨哉。 尋云。光法師許變化心兼緣四處二處上四相。發業心兼緣身語二業上四相及語業俱生名句文等歟。若許之者。所破義中談此旨。知不許之云事。若不許之者。隨應緣俱起香味觸等。豈不許緣俱有法等耶。 答。光法師五卷疏述發業通心之相。或云既得緣名亦緣心等。或云但緣身語二業云二釋作之。十卷疏就意近行述婆沙二師中初說為正之義云。或緣身業兼緣香味觸。或緣語業兼緣色香味觸任此等之解釋。發業通果狹唯緣身語業。寬兼緣能造大種并名句文及心心所。然不緣四相又婆沙論文明通果心緣境之相云。欲界者緣欲界修所斷法。色界者緣欲色界修所斷法。光法師五卷釋中。會婆沙文云。而言通法分別行者。據總緣說等准今此論釋。變化通果心四處二處外別緣法境之義無之釋。若爾。變化心發心俱不緣四相被得。但予倩案此事。光法師既許緣能造大種及名等心等之義。何不許緣此等諸法上四相之旨哉。□法猶緣之。況親法哉。非俱有法既緣之。俱有法何不緣之哉。光法師不云緣之者。理在絕言之所以歟可思之。重意云。是總緣非別緣可云也。 此事在五卷抄并十卷抄中。可見彼也。 問。他化自在天化聲境可云耶。答。不化之可云也。兩方。若化之者。聲是間斷之法也。設雖他化自在天之化力。如何可化之哉。光法師解釋之中。不化之旨釋成。若依之爾者。集異門足論中云。謂他化自在天造作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與諸他化自在天。雖同一類身·同一趣·同一生同一進趣。而有高下勝劣差別。諸下劣天子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諸妙欲境。令高勝天子於中受用。如論判者。可化聲境被得。如何。 答。聲境是間斷之法。不同化境故。設雖他化自在天之化力。更不可化之。是以定力之不思議猶不得化之。況自餘之力用哉。但於集異門足論之說者。光法師會之作多釋。故彼釋云。彼由業力令他化作。非由化心。不可為例。或可。從多分說。以實而言。聲由擊發。不可言化。以間斷故。或聲不離所化色香味觸四種。相從說故亦名為化不可有相違。 重難云。付光法師意二釋。彼二釋其旨炳然也。付初釋有疑。所謂雖顯修得化心不化聲之義。於業得化心者。可化之被得。而今疑自本標他化自在天之上者。更不簡業得生得等。何可云不化之哉。若強不化之者。初釋招疑。如何。 答。疑尤可然。初釋是一往之施設也。所以然者。上成修得化心之不化聲塵之旨之時。自引集異門足論之說難之。今會之作三釋之中。先初釋意。為顯修得化心之不化聲塵之間。所遣彼文於業力也。若以實言之時。設雖業得化心。設雖生得化心。不化之可云也。以何知者。第二釋之中云以實而言。聲由擊發。不可為例第二釋之中既置實之言。宜知。初釋是假釋者歟。是以下解釋之中云。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有為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餘聲。他化自在天不化聲境云事。此釋亦明鏡也。 問。生得業得化心化五根可云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化之者。凡五根者。有情之生本。欲色之總體也。設雖生得業得之化心。何可輒化之哉。是以於修得化心者。不化之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正披今論之所說云。餘生得等能變化心。通善不善無記性攝。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能為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除聲論判無爭可化五根被得。如何。 答。凡五根者。雖有長養之類。專以異熟為本故。不可云類色香味觸以化之者歟。然而一往言之者。不離五根化色香味觸。現大身等之時。以五根相從四境。名化五根之義。強不可遮之。天龍等以三性生得業得通現大身在等。則其證也。故聖教中多此說所釋也。故今一方疑難之中所被出之論文。所顯此旨也。若據此門者。宜云生得業得化心化五根也。然約實義論之時。唯化四境不化五根故。更不可云化之故次下論文云。理實無能化為根者。然所化境不離根故。言化九處。亦無有失如此得意之時。兩方疑難還為答之潤色。何及設會通哉。 尋云。離身他及現小身時。其相如何。 答。離身化自本不化五根云事。勿論也。現小身之時。五根是不可見法故。化人不可見之故。現小身之時。令色香味觸小也。豈不爾哉。 又尋云。若據如此之義者。設雖修得化心。何不云化五根耶。 答。修得化境離根故。不云爾也。故光法師釋云若修得化不轉本形。但化四處。以離根故。不說化根。 此事恐繁故不引全文。委可見光法師之解釋也。 問。變化心緣未來境可云耶。答。雖有學者之異義。暫不緣未來境云義。可存之也。兩方。若緣之者。光法師釋今論神境通果能變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云文云。神境通後起果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據同時能起化事故。說化心不言通化變化心唯緣現在不緣未來云事。解釋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偈頌結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長行云。初習業者。由多化心方能化生一所化事習成滿者。由一化心隨欲化生多少化事既云多一化。明知。有緣未來之義云事。如何。 答。凡定慧均等根本靜慮能熟為無間道。除通障之無間所現前之變化心。必與所變事可同時云事。其理實必然也。所以然者。入定發通之志。偏為成化事。非為發化心。然發化心者。非化心化事不成之所以也。若化心非生化事不生者。此化心只是通加行可非通根本。寧可云無擁故得通之名。酬無間道得通果之稱。出障故得解脫道之號哉。既能化心與所化境同時也。緣現在境云事。必然也。若緣現在境者。於此位不可緣未來云事。亦必然也。若爾。初念既爾也。後念亦爾也。念念既與所化境俱時緣現境。設雖經千萬念。亦復如此。其證則如一方難勢中被出之。但於論文之偈頌·長行者。初習業位。每念是一心一化。無一心多化之義故。云初多心一化也。更非謂多念經歷唯生一化。何來為難勢哉。重意云。彼成滿時。每念是一心多化。非一心一化之相故。云成滿此相違也若爾。翻後思初者歟。若夫多念相續唯生一化者。彼成滿時。一念化心生多念化事可云歟。如何。此理既不可也。還知。初習業位多心生一化者。每念念生一化。後成滿時一心生多化者。每念念生多化云事。故結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也。可思之。 問。發業通果心緣現在境可云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之者。凡依因等起心發表業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通果心。何不依因等起心發表業之義。可有之哉。若爾發業通果心尤可緣未來境。何可有緣現在之義哉。若依之爾者。變化通果心及五識通果心同緣現在境相例可同。如何。 答。於發業通果心可有二類。一因等起心。則可緣當起業緣未來之類是也。二剎那等起心。則可緣現業緣現在之類是也。如云於轉善等性。隨轉各容三。但非汎爾起故。不通善·染諸餘之義門只如常所用之身語二表。良以。若無動身思者。如何造作種種身表哉。若無發語思者。如何造作種種語表哉。若無剎那等起心者。總不可得起身語二業。如云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云等起有二種。因及彼剎那。又不可云。依定前心是遠因等起。非近因等起故。彼應言如縛心表成善等性。然非如彼見斷轉心修斷轉心為間隔故之說亦可是。又不可云。剎那等起心緣所餘諸法。此心與此業親故。亦是無用故。若爾。因等起心緣未來業。剎那等起心緣現在業云事。炳然者歟。於之可有明證。今不遑聿筆故。不考之。但於變化心及眼耳二通之例難者。其相遙異也。所謂變化心與發業心。其相不同也。化事與身語亦異也。意識與五識。豈等哉。心所變之色聲與本所俱之色聲寧混哉。可思之。 問。正理論意。於天眼天耳二根。有彼同分類可云耶。答。不可有彼同分時也。兩方。若有彼同分之時者。恒同分無缺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正理論意。何可云有此時哉。若依之爾者。彼論意。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解脫道。不以眼耳二識為通體定。若爾。出障位分所現前之眼耳二根。豈非彼同分哉。 答。此事上已祿之畢。仍不委之。思而可知。 問。天眼天耳二通者。為唯限色界繫。為當通欲界繫可云耶。答。雖難測。暫可存限色界繫云義也。兩方。若限色界繫者。變化發業二種通果之在意識。猶欲界繫天眼天耳二種通果之在五識。豈限色界繫哉加之。依身欲界人。為緣自地被障細遠等色聲所起之二通。豈非欲界繫哉。若起初定二通者。自地二識起他地二識。尤似為無用。是以依身初靜慮人。為緣欲界初定色聲所起之眼識二識。唯限自地相例可同。加之依身初靜慮人。依上三靜慮遠見遠聞之時。起自地二通例亦可等。加之依身在上二靜慮。依自上地遠見遠聞之時起下地二通依身在初靜慮依自地遠見遠聞之時。何不起下地哉。依之餘處論判中。明十八界依地分別之相。結色識非上眼○如眼耳亦然。雖簡色界·眼識界不在上於眼界。未遮彼二界不在下於眼界。明知。眼耳二通中有欲界繫類云事。何況天眼天耳之稱未限色界。亦通欲界被得。若依之爾者。天眼天耳謂根定地淨色者。今論之定判也。所依二根既為定地之所攝。能依二通豈散地之所繫。哉。 答。此事雖為年來之不審。依無次不及記之今驚疑迴愚案云。凡天眼天耳二通者。是只眼耳二識也。彼二識是彼二根之親所發故。於所依二根之依地所建立能依二通也。而彼二根亦所依定之親所發故。於四靜慮建立之。故於二根之依地建立二通故。二通唯限靜慮地。不通欲界繫也。例如所變化事親依能變化心而生故。隨變化心之依地。建立之欲界四靜慮五地。又化人所發身語業親依能發心而發故隨彼心之依地。建立之欲界初靜慮二地也。退勘餘處之論判。述色識非上眼之頌文云。色識望眼等下非上。下眼不能見上色故。述如眼耳亦然之頌文云。聲識非上耳。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上文云。色識望眼。或等或下。必非在上。下眼不能見上色。色非眼上。上識不依下地眼根。下地眼根自有識故。故識非眼上釋下文云。類顯可知准此等文。欲界眼根必發欲界眼識非餘。初定眼根必發初定眼識非餘故。名之或等。上三定眼根必發初定眼識非餘故。名之或下也。色與眼之或等或下。非今所作故不消之。若爾。天眼天耳二通唯限色界繫。不通欲界繫云事。甚炳然也。如此得意之時。諸難悉被遮畢。但於變化心發業心通欲界繫云例難者。今此二心親所化事所發業故。隨事業在欲界。眼耳二通□色聲二境故。不隨色聲在欲界也。仍非相例。次於天眼天耳言總通欲界云難者。論中說此事云。如是眼耳何故名天。體即是天。定地攝故。然天眼耳種類有三。一修得天。即如前說。二者生得。謂生天中。三者似天。謂生餘趣。由勝業之所引生故。能遠見聞。似天眼耳○光法師釋云。生得謂生欲色天中。餘文可知准今此論文。天之名本在定地被得。若爾。難勢更不可來者歟。 就此疑。雖可有重難。恐繁略之。 問。論中以修得生得等六義釋五通云。除修皆三性爾者。於生得業得中非善非不善通者。為異熟無記。為當如何。 答。兩方。若異熟無記者。凡五通是勢力強盛之法。異熟是勢力微劣之法也。其相既相翻。寧可異熟無記哉。若依之爾者。於生得業之五通。無有威儀·工巧·通果·自性四無記之相也。故知。是異熟無記云事。如何。 答。 觀應二年(辛卯)二月二十九日(午時)於東大寺藏輪院之草菴終結集之微功畢。凡記五十條之問端挑未來際之法燈當卷法門廣博之間有之為兩帖是則為下帖本末合九十五條地纔錄論光之綱紀不及自餘之問答為明婆沙正理之施設歟勘寶師神泰之釋義者無左右難終功仍取詮取要緣文緣義所草之也抑捧今此微功奉資三所和光之法樂若然者圓範無病長壽傳持俱舍之慧命息災安隱流通性相之智水而已。 右筆權律師出世御後見。圓範(六十四。五十□)。 永享十二年(戊午)五月四日於北室密乘坊為每日講勸他筆令書寫畢。三論宗英祐。 傳領英憲。 俱舍論第二十七卷抄下 俱舍論第二十八卷抄上       問題 問。論中舉經部難云。若爾。即心專一境位依之建立三摩地名。不應別有餘心所法爾者。唯心無所義歟。 問。經部宗意。計受想思心所實有時。等持心所。為心王上假立。為當思上假立歟。 問。論文云。則於相應。等持無用爾者。寶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等持唯限一剎那歟。 問。大眾部意。色無色界。眼等五根。色等五境。悉可有耶。 問。論中破大眾部意等。無色界中。許有色法義云。又彼定中。亦遮有故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頌文云。後色起從心爾者。為舉經部義為當述有宗義歟。 問。作識無邊觀時。可緣染污無覆無記識耶。 問。味定者。唯限愛相應定歟。 問。淨定無間所生味定。為唯緣過去一世。為當可緣三世耶。 問。論中明味定相云。緣過去淨。深生味著爾者。可緣過去多剎那淨定耶。 問。味定可緣。勝進順決擇二分耶。 問。味定與味定。可為相應俱有二因耶。 問。第四靜慮名清淨。為唯限無漏。為當通有漏歟。 問。光法師釋心王不立靜慮支。引婆沙論二說。爾者。初說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心王不立靜慮支。引婆沙論說。爾者。第二說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有餘師說。受於離染。雖是增上。而淨品作饒益事。亦有功能爾者。今此受者。可通無漏定耶。 問。光法師意。大善地法心所中。輕安行捨立靜慮支。故如何釋之耶。 問。經部宗。定中可起身識耶。 問。經部宗意。現在身識可緣現在輕安風觸耶。 問。論中舉有部難云。勿所立支。少分有漏少分無漏。成違理失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初二釋意。少分有漏者。唯限輕安風觸歟。 問。經部宗意。前十五界。唯名有漏歟。 問。經部宗意。無漏定現前位。輕安風觸可俱起耶。 問。經部宗意。於靜慮支可有十八耶。 問。寶法師意。欣厭心所。與定相應歟。 問。染污第二靜慮。可立喜支耶。 問。頌文云。餘說無安捨爾者。此師意。染污第二靜慮可云內淨支耶。 問。生靜慮可有近分根本不同耶。 問。寶法師意。依身在上三靜慮所起借識類。悉自性無記攝歟。 問。依身在初靜慮依第二靜慮以上眼起初靜慮眼識。為唯限無覆無記。為當通善性歟。 問。超緣者。為唯超一地。為當可有超多地義耶。 問。順自地勝德。為名順勝進分。為當名順住分歟。 問。順住分無間。可生無漏定耶。 問。生非想非非想處阿羅漢果聖者。可起順決擇分耶。 問。暖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攝歟。 問。無漏定無間可生順住分耶。 問。阿羅漢果聖者。散善無間退煩惱義可有耶。 問。未離自地染者。順住分無間起煩惱義可有耶。 問。今論意。順決擇分無間。可生順勝進分耶。 問。初靜慮味定。與順勝進分為幾緣耶。 問。有漏斷惑道。為唯限順住分。為當通順勝進順決擇二分歟。 問。勝解作意無間可修超等至耶。 問。無色界善心。可緣下地能治類品道耶。 問。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可緣下地法上擇滅耶。 問。虛空無為可有多體耶。   俱舍論第二十八卷抄上   問。論中舉經部難云。若爾。即心專一境位依之建立三摩地名。不應別有餘心所法。爾者。唯心無所義歟。答。非唯心無所義也。兩方。若唯心無所義者。受想思實有者。經部宗本義也。今論所載經部計。可非唯心無所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部依心假立定故。而受想思實有義。餘心所法。思上假立定。明知。心王上假立定心所者。唯心無所義云事。何況泰法師釋今論。下段心分位殊亦得名心所之文云。經部師釋。心分位殊。假立受想。亦得名心所若非唯心無所義者。何述心分位假立相受之旨哉。 答。今論所載經部師說者。是受想思實有計。非唯心無所義也。故光法師釋今論文。由此故三摩地成。寧不即由斯心於一境轉之文云。又由此餘心心所故。三摩地成。寧不即由斯餘心所法故。心於一境轉。何用等持。令心一境此釋既許餘心所法。非唯心無所義云事。炳然也。寶法師引正理論(七十七)謂若心體即三摩地。令心作等。亦應無別差別因緣。不可得故之文畢云。述曰。經部令心作等。即許別有思等心所。令心一境。因何不許此釋無諍。思等心所。別有實體云經部師義加之正理論(七十八)中。破經部師計內淨支無實體云。非唯尋伺靜息為體。此等皆是心所攝故。如受想思別有實體。以能破文。推所破義。若非受想思實有義者。寧例難如受想思別有實體哉。准此等定判意。思當卷上下文。上云若爾即心專一境位依之建立在摩地名。不應別有餘心所法。下述有餘師言。此內等淨。等持。尋伺。皆無別體。俱是受想思實有師說。更非唯心無所義意也。但於光法師。經部依心假立定故之釋者。受想思實有義。雖計餘心所法。思上假立。亦許心分位假立心所之義邊故。今此解釋。全無相違也。次於泰法師心分位殊。假立想受。亦得名心所釋者。且不可依用之。 問。經部宗意。計受想思心所實有時。等持心所。為心王上假立。為當思上假立歟。 答。可有二義邊也。兩方。若心王上假立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明經部宗義。或(二十)云受想思實有。餘心所法思上假立實無。或釋若依經部許有心輕安。而無別體。即思差別。受想思外。餘心所。思上假立爰知。等持心所。思上假立云事。若依之爾者。今論中。經部難有部云。若爾即心專一境位依之建立三摩地名。不應別有餘心所法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部依心假立定故加之。重披今論文。舉經部師義云。有餘師言。此內等淨。等持。尋伺。皆無別體有部難此義云。若無別體。心所應不成經部。答此難。會心分位殊。亦得名心所。光法師釋此文云。於心分位殊。假建立故。亦得名心所任此等定判。等持心王上假立之旨。分明也。何況。勘正理論餘處。說經部師義云。故唯有識隨位而流。說有多種心心所引如何。 答。經部宗意。計受想思心所實有之時。等持心所。或云心王上假立。或云思上假立之二義邊可有也。所謂心是王故。以心所隨彼為會聖教說。為同本宗義。假為心分位之門。可許之。思又造作為能行蘊生故。等持等餘心所。皆以思為體云意可有之。兩方疑難。各顯一邊理。實而言俱無相違也。 此事專為法相宗論義。委細之趣。如唯識論第四卷。尋思抄等可見之。 文永三年(丙寅)十月三日(午時)於東大寺尊勝院。對面興福寺賢恩擬講之次。相尋此題之處。彼擬講云。經部宗意。談受想思心所實有之時。貪信等餘心所。心之分位。思之差別云義。當世學者。殊所翫也。所謂心王為貪信等心所心王之外。無別體故。假為心之分位也。心王為貪信等心所。亦依思造作力故。被云思之差別也。有此二邊之義門故。處處解釋。非相違歟。 問。論文云。則於相應等持無用爾者。寶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後心相應。等持何用付之。依寶法師釋。披今論現文。經部牒有部救。云若謂令心於第二念不散亂故。須有等持畢。難則於相應等持無用。文相次第。無諍於初剎那相應心王等持無用云也。是以。光法師意。即述此旨。寶法師釋。尤似難思如何。 答。為曉兩師解釋之旨趣。委見一段論文之起盡。經部難有部云。豈不諸心剎那滅。故皆一境轉。何用等持有部設救。此難云若謂令心於第二念不散亂故。須有等持者難則於相應等持無用也。寶法師釋此文云。若謂前念等持。令心於第二念亦同前心緣一境轉。此則前心。令其後心同一境轉。後心相應。等持何用此釋意云。初念心相應等持。令第二念心。不散亂一境轉者。第二念心相應等持。可無用(為言)若依此釋意云。則於相應等持無用可訓也。光法師釋此文云。若謂等持令彼心王。於第二念不散亂故。須有等持。則於剎那相應心王。等持無用此釋意云。初念心相應等持。令第二念心。不散亂一境轉者。初念心相應等持。與第二念心可有力用。與初剎那相應心可無用(為言)若依此釋意者。則於相應等持無用可訓也。兩師定判。各□論文。後學不可是彼此歟。 問。等持唯限一剎那歟。答。不限一剎那也。兩方。若唯限一剎那者。等持者。是定心所也。何可限一剎那哉。是以。等至無限一剎那。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六十二)中。明等持等至差異云。等持一剎那。等至相續如何。 答。等持等至者。同定心所為體。等至既通相續。等持豈唯限一剎那哉。但於婆沙論文者。等持劣。等至勝故。為顯其差異。且云等持一剎那。等至相續也。是則一往之釋。更非盡理之談歟。 問。大眾部意。色無色界。眼等五根。色等五境。悉可有耶。 第二卷抄記錄之畢。 問。論中破大眾部等意。無色界中。許有色法義云。又彼定中亦遮有故光法師釋此文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又彼定中。不但遮彼無漏律儀。亦遮有彼有漏律儀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今論文起盡。上破身語既無。律儀寧有。雖述無有漏律儀之旨。不遮無無漏律儀。尤可云不但遮彼有漏律儀。亦遮有彼無漏律儀哉。是以。寶法師釋此文云。又我宗亦遮無色界有無漏律儀故。如何。 答。光法師初釋意。實似難思。然而再彼論文重思此事。上云若彼唯有身語律儀。無色界中。唯有有漏身語律儀。遮無無漏身語律儀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言彼界雖無餘色。唯有身語律儀既云無餘色。故遮無無漏律儀之旨。自所聞也。故破此計。釋非但遮彼無漏律儀。亦遮有彼有漏律儀。符順論文起盡也。但於寶法師釋者。鄰若謂如有無漏律儀不爾無漏。依有漏大種故之文。云又彼定中。亦遮有故故。釋亦遮無色界有無漏律儀。故亦非無其謂。兩師解釋。俱□論文。各存深旨。不可一准歟。 問。頌文云。後色起從心爾者。為舉經部義。為當述有宗義歟。答。舉經部義也。 兩方。若舉經部義者。披一部始末。尋八品前後。本頌專結有宗義。長行多明經部說。定知。後起從色心之頌文。述有宗義云事。何況。傳說傳許之言。悟入尊者猶奇之。本頌直舉經部義者。迦濕彌羅國人。豈可謂弘我宗哉。加之。顯宗論(三十八)中。無改此頌。若非有宗義者。彼論中。寧載之哉。 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定判云。論主以經部義答如何。 答。後色起從心之義。有宗經部。雖同許之。思今論長行。此從心生。非從色起。謂昔所起色異熟因。熏習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色。從彼心生之文意。今此頌文。舉經部義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論主以經部義答。正釋頌文。後色起從心。此色從心生非從色起。謂昔所起感色果因熏習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時欲色界色。從彼無色界心中色種生寶法師釋此文云。經部答也。謂從色異熟因功德種子而生泰法師釋此文云。次依經部答。從心生。不同薩婆多從昔欲色界色起。經部師說。謂昔所起愛樂色故。為異熟因熏習在心。功能今熟。是故欲色界色。從無色界心色種子生圓暉法師釋此頌云。此是論主依經部釋也。任此等解釋。本頌後色起從心之文。舉經部義云事。分明也。但於本頌專結有宗義。云難者。標迦濕彌羅國議理成。我多依彼釋對法本頌雖多結有宗義。述少有貶量為我失。判法正理在牟尼。亦舉經部義也。次於本頌直舉經部義者。迦濕彌羅國人。豈可謂弘我宗哉云難者。探論主本意。實雖舉經部義。有宗意同。亦許其義勢之事。本頌之中。直陳其言。悟入尊者。全無奇之。迦濕彌羅國人。謂弘我宗也。如彼餘處本頌。云此上十七處也。次於顯宗論中無改此頌云難者。有宗意。從無色界沒時。將下生時。由無色界中。順色生心勢力。引欲色界色生云故。後色起從心之旨。有宗自本所存之義。故顯宗論中。不改此頌也。故顯宗論(三十八)云。後歿生下。色從心生現見世間色非色法。亦有展轉相依起故。謂心異故。色差別生。色根有別。識生便異。故從無色。將生下時。順色生心。相續而住。由彼勢力。引下色生正理論(七十七)說。全亦同之。重意云。後色起從心之理。有宗經部之中。雖不違何義。以長行。謂昔所起色異熟因等之文見之。今論云後色起從心。舉經部義釋許也。光法師論主以經部義答正釋頌文。後色起從心之釋。即顯此意也。非謂云爾故後色起從心之義。經部獨存之。顯宗論中。不改此頌。更有何疑哉。 問。作識無邊觀時。可緣善染污無覆無記識耶。答。可緣善染污無覆無記識也。 兩方。若緣善染污無覆無記識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作識無邊觀云。謂於純淨六種識身能了別中。善取相已此文無諍。作識無邊觀之時。唯緣善識若依之爾者。既作識無邊觀之時也。善染污無覆無記無所殘可緣之哉。 答。作識無邊觀之時。廣可緣善染污無覆無記也。故見婆沙論(八十五)文。或云後二遍處緣善無記。或云後二遍處緣見修所斷任此等文。作識無邊觀之時。緣善染污無覆無記云事。分明也。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謂於純淨六種識身之文者。無邊觀是假想觀門故。緣善染污無覆無記識。作純淨行相也。如彼第三解脫想觀門故。緣淨不淨色作淨光鮮行相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七)云。若由勝解思惟無邊識加行所成。名識無邊處。謂於純淨六種識身能了別中。善取相已。安住勝解。由假想力。思惟觀察無邊識相若由勝解之交。由假想力之言。假想觀門之旨。炳然也。 問。味定者。唯限愛相應定歟。答。唯限愛相應定也。兩方。若唯限愛相應定者。味者是染污義也。何可限愛相應定哉。是以婆沙論(百六十五)中。述味相應初靜慮等無間淨初靜慮現在前云。如愛見慢疑上靜慮者。煩惱等無間淨定現在前此文無諍味定者。不限愛相應定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云。味謂愛相應唯限愛相應定之旨。炳然也如何。 答。味者。味著之義。唯是限愛之稱故。味定者。唯限愛相應定。不通餘惑相應定也。故發智論(十七)云。諸味相應初靜慮。皆有覆無記。有有覆無記初靜慮非味相應。謂除愛餘煩惱現前今論中。本頌結味謂愛相應。長行云。初味等至。謂愛相應。受能味著。故名為味。彼相應故。此得味名正理論(七十七)文。顯宗論(三十八)說本頌長行全亦同之。光法師釋此文云。初味等至。謂愛相應。愛能味著淨定。故名為味等至。與彼相應故。此等至得味名。引婆沙論(百六十一)問何故但說與愛相應。非餘煩惱。有說此中說相似者。謂愛與定相似。非餘煩惱。所以者何。定於所緣。流注相續。愛亦如是之文。寶法師釋此文。云此謂等持與愛相應。愛能味著。定亦名味畢。問何故餘惑相應。不名為定。答之引正理論(七十七)於所緣境。專注不移。方名為定。愛相應定。亦專一境故得定名。餘惑相應。則不如是。謂餘煩惱。於自所緣。不能令心專注如愛。故三摩地。若與愛俱專注一緣。與善相似之文。泰法師判初味等至。謂愛相應。愛能味著淨定。故名為味等至。與彼味相應故。此等至得味名。圓暉法師。述愛名為味定。與愛相應。故名味定。加之雜心論中。解味則愛相應之頌文云。問。何故愛相應說禪。非餘煩惱耶。答相似故。一向動著緣是三昧餘煩惱無有著緣如彼愛者。大乘義章(十三。八禪義)述毘曇意云。二簡強異弱。諸煩惱中。愛著境強。偏說為味。定義同前。又愛著境。相似禪定。故說為定任此等文理。味定者。唯限愛相應定云事。分明也。但於味者是染污義也。何可限愛相應定哉云難者。味者專其是愛著別名。全非染污廣義。故味定者。唯限愛相應定。不通餘或相應定也。次於婆沙論。如愛見慢疑上靜慮者之文者。為顯味定無間淨定現前之義。引愛見慢疑上靜慮之事也。其中取愛上靜慮之處。以為其證。見慢疑上靜慮之邊。同文故來也。非今要須之歟。 重難云。於味定。可有通別二門。若就通相云之者。可通餘或相應定也。故大乘義章(十三。八禪定義)中。依毘曇意。釋味定相云。一通相具論。上二界中。一切煩惱。有著境義。悉名為味。定地法故。說之為定若爾。婆沙論。如愛見慢疑上靜慮者之文。就通相味定論之也。何云見慢疑上靜慮之邊。同文故來。非今要須哉。 次。婆沙論(百六十一)中。問何故但說與愛相應。非餘煩惱。答之云。有說。亦應說餘煩惱○而不作是說者。應知此義有餘按此說意。愛相應定。名味定者。云殘餘惑相應也。理實而言。可通餘惑相應定。 答。婆沙論等中。所明味定者。是別門味定。非通相味定。故為顯味定無間淨定現前之義。云如愛見慢疑上靜慮者。其見慢疑上靜慮之邊。同文故來。非今要須云事。道理尤可然。何強疑之哉。 次。婆沙論一說意。此義有餘者。論外之事也。論正所述味定者。雖唯限愛相應定。此廢立外。兼通餘惑相應定之說可有云也。此全非指論正所談之義門。頗足為難勢之端歟。 問。淨定無間所生味定。為唯緣過去一世。為當可緣三世耶。答。可緣三世也。兩方。若唯緣過去一世者。味定廣緣自地諸法。何可限過去一世哉。是以。今論中。雖述味定緣自繫。無簡現在未來。爰知。淨定無間所生味定。可緣三世云事。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此無間滅。彼味定生。緣過去淨。深生味著光法師釋此文云。此淨定無間滅。彼味定生。緣過去淨定。深生味著。不緣現在。以必不觀自性等故。不緣未來。未曾領故。過去曾領故。偏說過去寶法師釋此文云。就緣淨中。唯緣過去近淨定也。不緣現在及未來也。現在無淨定。未來淨未曾領受也。加之。正理論(七十七)中云。此能味愛現在前時。緣過去境。不緣現在自性相應。及俱有法。以必不觀自性等故。不緣未來。未曾領故顯宗論(三十八)說。全亦同之。此等定判。無諍定無間所生味定。唯緣過去一世如何。 答。按味定緣自繫之理。味定廣可緣自地三世諸法也。故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六十一)云。愛相應定。能緣三世或(百六十五)述味相應初靜慮等無間淨初靜慮現在前云。如愛見慢疑上靜慮者。煩惱等無間。淨定現在前任此等文。味定所緣不限過去一世云事。分明也。設雖淨定無間所生味定。何不緣現在未來哉。但於今論緣過去淨。深生味者文者。從多分說也。以何知之者。披發智論(十七)文云。味相應初靜慮。入當言味耶。出當言味耶。答。於能味當言八。於所味當言出。以前念為所味。以後念為能味。味定唯緣過去思其義勢。同今論說。而婆沙論百六十一)中。釋發智論文。問愛相應定。能緣三世。何故唯說緣過去耶。答之云。有說此依多分而說。謂有情類。法爾多緣曾所愛順境生愛味故。以前剎那為所緣。以後剎那為能緣者。依多分說會。准婆沙論會通之旨。推今論。緣過去淨之文意也。光寶兩師。不緣現在等之釋。且成味定緣過去淨定。云當如此判也。理實論之。淨定無間所生味定。廣緣現在未來之義。更非所遮歟。正理論文。顯宗論說。同以此趣。可會其疑也。 問。論中明味定相云緣過去淨深生味著爾者。可緣過去多剎那淨定耶。答。可緣過去多剎那淨定也。兩方。若緣過去多剎那淨定者。披今論文云。此無間滅。彼味定生。緣過去淨。深生味著如文相者。味定唯緣無間滅淨定是以。寶法師釋此文云。就緣淨中。唯緣過去。近淨定也若緣過去多剎那淨定者。寧云緣過去近淨定哉。若依之爾者。味定緣過去淨定之時無所簡。可緣多剎那淨定也。何況。婆沙論(百五十三)中。出滅定心。緣過去多剎那滅定相例可同如何。 答。淨定無間所生味定。緣多剎那淨定。可生味著也。唯味著無間滅淨定云事。非只背道理。亦無其證據者歟。但。於今論。此無間滅。彼味定生等之文者。顯淨定無間所生味定緣過去淨定。深生味著之義許也。何致味定唯緣無間滅淨定見云疑哉。次於寶法師。唯緣過去近淨定也之釋者。此有異本不同。或本云唯緣過去退淨定也若依此本者。不可成疑。若依近淨定也之本者。且就能生味定之淨定云爾也。全非遮緣過去多剎那淨定之義歟可會也。 重難云。勘寶法師餘處解釋。引婆沙論。評曰應作是說。此出定心。緣過去定。而不可說緣何剎那。不緣何剎那。以過去定有多剎那。相雜住故之文畢云。准上論文。既相雜住不可別說。即是總緣過未定也。然味定即緣次前淨定。以味定是貪相應心。緣別相惑。所以別緣次前定心。而起出二定心。是善心故。總緣前定。不別取也此釋無諍。味定唯緣次前剎那淨定如何。 答。滅盡定者無心定故。出滅定心。不可定緣何剎那不緣何剎那。故總緣過去多剎那滅盡定也。味定是貪相應定。緣別相故。異出滅定心。有唯緣最後剎那淨定之義云許也。更非遮緣過去多剎那淨定之邊者。此釋亦無相違也。 問。味定可緣順勝進順決擇二分耶。答可緣順勝進順決擇二分也。兩方。若緣順勝進順決擇二分者。披寶法師解釋云。此說容生味定。非一切生。唯退分定。及住中一分。以退生故。境亦如是如此釋者。味定唯緣順退順住二分。不緣順勝進順決擇二分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六十一)中。云愛相應定。能緣三世味定。廣緣三世淨定三之時。寧不緣順勝進順決擇二分哉。 答。今論中。云味定但緣自地。有漏味定無所簡。廣緣自地諸有漏法故不限順退順住二分。可緣順勝進順決擇二分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披今論文云。此無間滅。彼味定生。緣過去淨。深生味著。述味定緣無間滅淨定之旨。而光法師所婆沙論中。云淨定等無間煩惱現在前者。當知此從順退分。或順住分起。與味定為等無間緣淨定。唯是順退順住二分故。依此義邊。云唯退分及住中一分。以退生故。境亦如是也。此說容生味定。非一切生之釋。此趣炳然歟。泛論味定所緣之時。更可遮順勝進。順決擇二分也。 問。味定與味定。可為相應俱有二因耶。 答。可為相應俱有二因也。兩方。若為相應俱有二因者。味定者。愛相應定也。自體與自體。何可為相應俱有二因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味定與味之可為相應俱有二因如何。 答。味定與味定。可為相應俱有二因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五)中。釋發智論(十七)味相應初靜慮與自地味相應為因等無間所緣增上之文云。因者三因。即相應俱有同類因但於於味定者愛相應定也。自體與自體。何可為相應俱有二因哉云難者。味定判性體。雖唯限愛相應定。論眷屬體者。廣通五蘊故。味定與味定。為相應俱有二因。全無所背也。婆沙論淨初靜慮與淨初靜慮。為相應俱有二因。無漏初靜慮與無漏初靜靜為相應俱有二因云文准之可知。 問。第四靜慮名清淨者。為唯限無漏。為當通有漏歟。答。可通有漏也。兩方。若通有漏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八十一)中。問下地亦有無漏捨念。何故但說第四靜慮捨念清淨。思此問意。對第四靜慮無漏捨念。名為清淨。致此疑隨答此問云。或有捨念。離諸煩惱。及隨煩惱。謂第四靜慮無漏捨念此答意。亦第四靜慮捨念。名清淨者。唯限無漏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第四靜慮唯有四支。一行捨清淨。二念清淨。全不簡有漏哉。 答。第四靜慮有漏無漏捨念。同離苦·樂·憂·喜·入息·出息·尋·伺。八擾亂事故。俱名清淨也。但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之問言者。問下地亦有無漏捨念。何故但說第四靜慮捨念清淨。對第四靜慮有漏捨念。俱名清淨。取出下三靜慮無漏捨念疑之也。答此問。有多復次之中。初說。云第四靜慮捨念。但離八擾亂事。故名清淨。苦·樂·憂·喜·入息·出息·尋·伺。名為八擾亂事。此中皆無。獨名清淨。第四靜慮有漏無漏捨念。俱名清淨之旨。炳然也。次於婆沙論。或有捨念。離諸煩惱。及隨煩惱。謂第四靜慮無漏捨之文者。問難之言。取出下三靜慮無漏捨念疑之故。答中且舉第四靜慮無漏捨念答之也。更不遮第四靜慮有漏捨念。亦名清淨之義邊歟。 問。光法師釋心王不立靜慮支。引婆沙論二說。爾者初說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婆沙八十云。心順流轉。定順還滅。故心不立為靜慮支付之。心王通三性。勢用俱增上。若有順淨品之義者。何偏云順流轉哉。是以。受心所。於雜染清淨分中。勢用俱勝。立靜慮支。心王相例其義可同。加之。二十二根中。以心王立為根。靜慮支中。寧可簡之哉。 答。心順流轉者。為結生心。引後有能。專在心王。故十二緣起支中。立為訓支。故云心順流轉也。但於受心所立靜慮支云例難者。受心所於雜染清淨分中。勢用俱勝。流轉緣起分中。立為受支。還滅清淨分中。立為覺支。故非如心王順流轉。故據順淨邊。立靜慮支也。故光法師釋。云受於雜染清淨分中勢用俱勝。是故俱立。用此流轉緣起分中。次於二十二根中。以心王立為根云例難者。三性心王。並有增上用。故立為根也。故光法師餘處。依婆沙論意。釋云第二心法是內亦是所依。通三性心。並有增上。故立為根。 問。光法師釋心王不立靜慮支引婆沙論二說。爾者。第二說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婆沙八十云○復次心勝如王。諸心所法。皆如臣佐。定是心所。故心不立為靜慮支。如諸國王不事臣任付之。設雖心王勝。有助定之義者。何不立靜慮支哉。例如隨行對法中。攝心王。及相應善中攝心王如何。 答。心王勝如王。心所劣如臣。而靜慮者。是定心所。不可心王與彼心所為助伴。故心王不立為靜慮支云事。道理尤可然也。但於隨行對法中。攝心王。及相應善中。攝心王云例難者。任淨惠及眷屬。皆名隨行。彼此展轉。互隨行故之理。隨行對法中。攝心王。由以心心所要與慚愧善根相應。方成善性之義。相應中攝心王也。彼此廢立義門既別。更不可為相例之疑哉。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有餘師說。受於雜染。雖是增上。而與淨品。作饒益事。亦有功能爾者。今此受者。可通無漏受耶。 答。可通無漏受也。兩方。若通無漏受者。既云於雜染增上。可限有漏受也。若依之爾者。受言是廣。何不通無漏受哉。 答。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一)文。云有餘師說。受於雜染。雖是增上。而與淨品。作饒益事。亦有功能。如旃荼羅性雖鄙劣。能與豪族。作饒益事。故於靜慮為饒益事菩提分中。立覺支號。廣明受心所為靜慮支。立覺支號之旨。故今此受者。通無漏受云事必然也。但於既云於雜染增上。可限有漏受也云難者。無漏受亦於雜染品有增上義也。故婆沙論(百四十二)云。問無漏受云何。雜染品增上耶。答。初起加行。及趣入時。亦於雜染品增上。謂觀行者。求彼受時。亦須追求衣食等物。由此勢力。亦生染故。   問。光法師意。大善地法心所中。輕安行捨立靜慮支故。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無始時來。惛掉亂心。不能得定輕安治惛沈。行捨治掉舉。由此得定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今論餘處(二十一)文云。惛沈睡眠能障慧蘊。掉舉惡作能障定蘊今定判寧不違餘處論說哉。 答。光法師。釋大善地法心所中。輕安行捨。立靜慮支云。無始時來。惛掉亂心。不能得定。輕定治惛沈。行捨治掉舉。由此得定。或掉舉定障。行捨能治。惛沈是慧障。輕安。能治。此二能治定慧重障。是故別立此二釋中。第二釋意。順今論餘處文初釋意。實雖難思。且試會云。惛沈正障慧。雖非障定。定相應慧力用勝故。依障彼定相應慧。云不能得定也。非謂惛沈正障定。故不可違今餘處。惛沈睡眠能障慧蘊。掉舉惡作能障定蘊之文歟。 問。經部宗意。定中可起身識耶。答。定中不可起身識歟。兩方。若定中起身識者。五識行相。是粗動也。定中何可起之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述經部宗義云。若言定中寧有身識。有亦無失。許在定中有輕安風。勝定所起順生樂受遍觸身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我經部宗。許在定中有輕安風觸。從勝定所起。順生身識相應樂受。遍觸身根故任今此定判。定中起身識之旨。分明也如何。 答。定中微細。身識粗動故。設雖經部宗意。定中難起身識歟。故見今論文。經部答有部如何無漏靜慮現前。少支有漏少支無漏之難云。起不俱時。斯有何失光法師釋此文云。於前後位。起不俱時。或說有漏。或說無漏。斯有何失。寶法師釋此文云。起身識時。不起喜受。起喜受時。不起身受。斯有何失。准此不說身識及輕安。是真無漏也但於今論。若言定中寧有身識。有亦無失等之文。光法師我經部宗。許在定中有輕安風觸等之釋者。由勝定力。次念有輕安風觸起。次念引生身識相應樂受。還能順起意識相應三摩地。故名為定中。實是定後定前中間。有輕安風觸起。引生身識相應樂受也。故今論中。經部牒有部難破云。若謂外散故應失壞定者。無如是失。此輕安風。從勝定生。引內身樂。還能順起三摩地故。若謂起身識。應名出定者。此難不然。由前因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汝若謂起身識。是外散故。應失壞定者。破云。無如是失。此輕安風觸。從勝定生。引內身識相應樂受。還能順起意識相應三摩地故。不失壞定。汝若謂起身識應名出定者。破云。此難不然。由前因故。前因即是此輕安風。從勝定生。引內身樂。還能順起三摩地。故。不名出定。或可。因是所以義。由前相順。所以不名出定。 問。經部宗意。現在身識。可緣現在輕安風觸耶。答不緣現在輕安風動也。兩方。若緣現在輕安風觸者。經部宗意。無許同時因果。若現在身識緣現在輕安風觸者。寧不為同時因果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述經部宗義云。許在定中有輕安風觸。從勝定所起順生身識相應變受遍身根故如此釋者。現在身識。可緣現在輕安風觸如何。 答。經部宗意。不許同時因果故。五識唯緣過去境。不緣現在境。若緣現在境者。可為同時因果故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若依經部。五識唯緣過去。故正理論第八云。有執五識境唯過去但於光法師許在定中有輕安風觸等之釋者。由勝定力有性輕安風觸起。次念引生身識相應樂受。緣前念輕安風觸(為言)故今解釋。全無相違也。 問。論中舉有部難云。勿所立支少分有漏。少分無漏。成違理失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初二釋意。少分有漏者。唯限輕安風觸歟。重云。光法師初釋云。勿所立輕安支。少分輕安風觸是有漏。少分意識相應輕安心所是無漏。成違理失。第二釋云。或勿所立支。輕安風觸少分是有漏。意識相應少分是無漏。成違理失。初二釋意。少分有漏者。唯限輕安風觸也。付之。依光法師初二釋。見今論文。有部難經部。標若爾正在無漏定中。觸及身識。應成無漏畢。述其難意云。勿所立支。少分有漏少分無漏。成違理失。文相起盡無諍少分有漏者。指上所標觸及身識加之。次下文有部重難經部云。如何無漏靜慮現前。少支有漏。少支無漏光法師釋此文云。如何無漏靜慮現前。觸及身識樂少支有漏。意識相應少支無漏此約體難若爾。光法師初二釋意。非只背論文前後。亦致相違於自釋哉。 答。光法師初二釋意。非無其由。論文既云勿所立支少分有漏少分無漏。於所立支論少分有漏少分無漏之義。而就有部自義見之輕安是靜慮支故。少分有漏者。當輕安風觸。身識非靜慮支故。不舉之也。第三釋。如疑難之趣得意。釋或勿所立支輕安風觸。及身識樂少分是有漏。意識相應少分是無漏。成違理失也。但於光法師。次下觸及身識少支有漏之釋者。上三解釋中。且述第三釋意歟。 重難云。有宗不論輕安風觸。經部雖許輕安風觸。不立靜慮支。所立支輕安風觸云事。就何義意難思哉。 答。准有宗輕安心所立靜慮支之義勢。經部。云定中有輕安風觸故。以輕安名同。有部難經部押云所立支輕安風觸也。 問。經部宗意。前十五界。唯名有漏歟。進云。今論疏中。通無漏釋也。付之。經部宗意。以經說為定量。而見今論文云。如契經言。諸有所眼。乃至廣說。此經中說十五界全皆有漏故經部宗意。豈不違此經說哉。加之。有宗對經部。立量云。餘十五界。唯名有漏。道諦無為所不攝故。如諸煩惱此量付何過可成前十五界通無漏之義哉。 答。披今論現文。尋經部宗義云。若謂順彼故。說覺支。無漏亦應許如是說。光法師釋此文云。汝若謂身輕安實非覺支。順彼覺支名覺支。無漏亦應許如是說。觸及身識。順無漏故。名為無漏。無少分有漏。少分無漏失任今此定判。經部宗意。無漏定中。輕安風觸。及與身識相應樂受。名為無漏。故前十五界通無漏云也。但於今論所引契經說者。今論中即會之云。無違經過。此約餘觸及餘身識。密意說故光法師釋此文云。無違經過。此經意。約餘散位觸。及餘散位身識。密意說。彼十五界全皆是有漏。不約定位。非理盡說。故言密意寶法師釋此文云。此就餘觸及餘身識。唯名有漏。准此論意。經部以輕安風。及身識。順無漏故。假名無漏次於有宗所立比量者。 問。經部宗意。無漏定現前位。輕安風觸可俱起耶。答。不俱起也。兩方。若俱起者。輕安風觸。其體有漏也。無漏定現前位。何可俱起哉。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餘處解釋。或釋今論。以身輕安。能引覺支心輕安故之文云。由入定故。身中即有輕安風起。能引覺支心輕安故。此即同時。說名能引。由斯相順。故名覺支或代俱舍師。救正理論。以能隨順覺支體故。亦名覺支。謂身輕安能引覺支心輕安故之文云。我說身輕安觸。與入定心輕安同時能引能順。望彼有力可得。相從說名覺支任此等解釋。無漏定現前位。輕安風觸。可俱起如何。 答。經部宗意。輕安風觸。其體實是有漏法故。無漏定現前位。全不可俱起。故今論中。經部答有部如何無漏靜慮現前。少支有漏。少支無漏之難云。起不俱時。斯有何失光法師釋此文云。於前後位。起不俱時。或說有漏。或說無漏。斯有何失寶法師釋此文云。起身識時。不起喜受起喜受時。不起身受。斯有何失。准此不說身識及輕安是真無漏也但於光法師餘處。此即同時。說名能引之釋。俱舍師。我說身輕安觸與入定心輕安同時之救者。前念後念。相順續起。名為同時。更非一念同時俱起也。 問。經部宗意。於靜慮支可有十八耶。答。可有十八也。兩方。若有十八者。今論中。明經部宗義云。由此可說。依初五支。減二三四。立第二等。即由此理。初說五支。擬漸離前。建立後故。無漸減故。不說想等如此文者。經部宗意。於靜慮支。不可有十八是以。泰法師述依上座部立十一支畢。引今文為證。若依之爾者。於靜慮支有十八者。於契經說。經部宗意。豈可背契經說哉。 答。經部宗意。契經所說。以為定量。而契經中。既說靜慮支有十八。故經部宗意。尤可守其說也。但於今論由此可說。依初五支等之文者。全非相違。此文意云。於初靜慮五支之中。減尋伺二。立第二靜慮。內淨喜樂定四支。減尋伺喜三。立第三靜慮。捨念惠樂定五支。減尋伺喜樂四立第四靜慮。捨念中受定四支(為言)故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部依宗自釋。由此可說。依初五支減尋伺二。立第二定。減尋伺喜三。立第三定。減尋伺喜樂四。立第四定。即由此道理。初定說五支。擬漸離前支。建立後定故。無漸減故。所以不說想等為支。寶法師釋。其意同之。任此等定判。就初靜慮五支論漸減義之旨。分明也。次於泰法師釋者。上座部意。設雖存靜慮支有十一。引今文為其證云事。恐難依用歟。 重難云。內淨支既無漸減義。第二靜慮中。何可立之哉。依之見泰法師解釋云。依初定五支。減尋伺二。立第二定喜樂一心三支如何。 答。經部宗意。第二靜慮立內淨支也。故今論中。答應審思擇。應說何法名內等淨之問。舉經部師義云。此定遠離尋思鼓動。相續清淨轉。名為內等淨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部師答。此第二定。能遠離彼尋伺鼓動。定體相續清淨寂靜慮。名為內等淨。寶法師釋此文云。經部釋也。即是此第二定。遠離尋伺鼓動。相續清淨名內等淨也准此等解釋經部宗電。第二靜慮立內清淨支云事。炳然也。但。於內淨支。既無漸減義云難者。漸減義自本就初靜慮五支論之故。不可為疑歟。 次。於泰法師釋者。敘上座部計。非經部宗義。故全非相違也。 問。寶法師意。欣厭心所。與定相應歟。答。可與定相應也。兩方。若與定相應者。披寶法師解釋。舉大善地法十尋伺心王二十三法畢云。自餘心所。與定不相應。故不立支也。如此釋者。欣厭心所。不與定相應。若依之爾者。設雖寶法師意。何不許欣厭心所與定相應哉。是以。光法師意。欣厭心所與定相應如何。 答。寶法師意。欣厭心所與定相應可云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二十八)云。評曰。有別法名厭。非惠非無貪。是心所法。與心相應。此說在復有所餘如是類。諸心所法。與心相應。然見蘊說苦集忍智。名能厭者。由彼忍智與厭相應。說名能厭。非厭自性或(百九十六)。評曰。應說厭體性異。非無貪非惠。別有心所法名厭。與心相應。此即攝在復有所餘心所法中寶法師餘處引此二文畢云。此厭唯善通漏無漏。加之。婆沙論(百四十三)中。述欣厭不立根云。於散位中。此用雖勝。於定善位用不分明。根用必於兩位中勝。而於定位。明了增強。故彼二法。無有根義寶法師餘處指此文云。又婆沙一百四十三。亦別立欣厭任此等定判。欣厭心所。其體通有漏無漏。與散心定心相應云事。分明也。但於寶法師。自餘心所與定不相應之釋者。可有二會通。或就四十六心所廢立論之故。不可攝欣厭。上舉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不定地法之中尋伺。二十二心所畢。下云自餘心所。指大煩惱地法六。大不善地法二。小煩惱地法十。不定地法之中除尋伺餘六。此二十四心所。云與定不相應也。或亦設雖加欣厭心所。欣厭心所不並生故。有時定心與欣相應。有時定心與厭相應。非恒相應。故云與定不相應歟。 問。染污第二靜慮可立喜支耶。進云。光法師判有喜定二。立喜支釋也。付之。見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八)文。明染污初靜慮不立喜支云。為顯喜支唯是善性故薄伽梵與樂合說而於第二靜慮。述定生喜樂與樂合說。准例思之。染污第二靜慮不可立喜支也如何。 答。染污第二靜慮。可立喜支也。故今論云。第二染中。無內等淨。彼為煩惱。所擾濁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此明二定染無內等淨。樂同初定。故不別簡。有喜定二故正理(七十八)云。第二染中。無內等淨。彼為煩惱。所擾濁故。雖諸世間說有染信。而不信攝。故不立支。樂是輕安。唯善性攝。例同初定。故不重遮。故此染支。唯有二種顯宗論(三十八)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百六十)中。釋發智論(十七)一切第二靜慮。皆有四支耶。答不染污有四。染污無四。無何等。答無內等淨之文問內等淨是信。信通染污不染污。何故於染靜慮不說支耶。答之有二有說之中。第二說云。有說染信名不信。此於染中。雖有無支相。故不立為支。若作是說。不染第二靜慮具四支。染第二靜慮唯有二支此第二有說當今論初師說也。任此等定判。染污第二靜慮立喜支云事。分明也。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故薄伽梵與樂合說之文者。染污初靜慮不立喜支。染污第二靜慮立喜支事。以離生言之有無。為正證也。故正理論次下文。問第二染定。許有喜支。初染中無。以何為證。答以初定喜。說從離生。第二中無離生善言故。此旨炳然也。初靜慮說離生喜樂。有離生言之上。喜示合說。顯喜同樂善性之義云也。第二靜慮說定生喜樂定名。通善染污故。其性通善染污之喜。於善染污靜慮同立支。其性限善之樂。唯於善靜慮立支也。非以與樂合說。為染污初靜慮不立喜支之證。第二靜慮喜樂合說。染污第二靜慮不可立喜支云難。更非所痛也。 問。頌文云。餘說無安捨爾者。此師意。染污第二靜慮可立內淨支耶。答。可立內淨支也。兩方。若立內淨支者。內淨支。是大善地法攝了。染污靜慮支中。寧可立之哉。是以。勘泰法師解釋。述此師義云。應言第二亦無內淨。信根亦是善地攝故。而不說者。以信但是一地中無。是故不說此釋無諍第二師意。染污第二靜慮。不立內淨支若依之爾者。既云餘說無安捨。染污靜慮支中。雖簡輕安行捨。無簡餘支。若染污第二靜慮。不立內淨支者。何不簡之哉。 答。今論第二師意。染污第二靜慮可立內淨支也。今論云。有餘師說。初二染中。但無輕安。後二染中。但無行捨。大善攝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有餘師說。初二染中。但無輕安。初染有四支。第二染有三支。後二染中。但無行捨第三染有四支。第四染有三支。以輕安行捨。大善地攝故。內等淨是信。信通染不染故。第二染說有三支。正理(七十八)云。有餘師說。初二染定。但無輕安。後二染中。但無行捨。大善攝故。彼說染中喜信念惠皆是支攝。皆通染故顯宗論(三十八)說。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百六十)中。釋發智論(十七)一切第二靜慮皆有四支耶。答不染污有四。染污無四。無何等。答無內等淨之文。問內等淨是信。信通染污不染污。何故於染靜慮。不說支耶。答之有二有說之中。初說云。有說此文應說無樂。以輕安樂染中無故。若作是說。不染第二靜慮具四支。染第二靜慮有三支此初有說。當今論第二師說也。任此等定判。今論第二師意。染污第二靜慮立內淨支云事。分明了。但於內淨支。是大善地法攝也。染污靜慮支中。寧可立之哉云難者。信通染污故。染污第二靜慮立內淨支也。次於泰法師應言第二亦無內淨之釋者。論文之外。以別義勢。染污第二靜慮不可立內淨支釋也。是既論外之釋。故不及致會通也。 問。生靜慮可有近分根本不同耶。答。無近分根本不同也。兩方。若有近分根本不同者。生靜慮者。如世間品中云。三靜慮各三。第四靜慮八是也。寧有近分根本不同哉。是以。今論疏中。生靜慮無近分根本不同。若依之爾者。定靜慮既有近分根本不同。生靜慮例亦可然。何況。生靜慮中論喜樂捨受差別。豈非有近分根本不同哉。加之。廣披諸論說。尋生靜慮相。今論云。雖近分心有結生染。而遮定染故作是說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三十)文。判由此故。說下三靜慮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以根本地無捨受故。婆沙論(百六十五)中。述命終結生。唯住近分不住根本。任此等論說。生靜慮有近分根本不同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生靜慮無近分根本不同可云也。其故見今論前後文。或云生靜慮體世品已說。謂第四八。前三各三。指世間品三靜慮各三。第四靜慮八之文。於色界十七天等。豈有近分根本不同哉。或問如定靜慮所有諸受。生亦爾不。答不爾。徵如何。釋生靜慮從初。有喜樂捨受。及喜捨樂捨。唯捨受如次結。是謂定生受有差別。若生靜慮如定靜慮。有近分根本不同者。於下三靜慮可云根本喜受樂受。近分捨受。而不云如是。述生靜慮從初。有喜樂捨受等。望定靜慮判受有差別。故生靜慮無近分根本不同之旨。炳然也。加之。婆沙論中。出捨初靜慮地心。得第二靜慮地心。初靜慮地心滅。第二靜慮地心起句云。謂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地若生靜慮有近分根本不同者。今此第三句。尤就根本可論之。寧舉命終位哉。此文既於命終結生心。立初靜慮第二靜慮名。為初靜慮地心滅。第二靜慮地心起句。故生靜慮中。云初靜慮第二靜慮之時。不論近分根本不同故准此等論判。生靜慮無近分根本不同云義。所存也。但於定靜慮既有近分根本不同云例難者。定靜慮中勝品禪定名根本地。劣品禪定名近分地。故有此不同。生靜慮者。除定靜慮定煩惱外。三性色心。心所。心不相應。屬地地生法。更無勝劣差異。故無近分根本不同也。次於生靜慮中。論喜樂捨受差別云難者。生靜慮中。雖有喜樂捨受差別。無近分根本不同故。非如定靜慮所有諸受也。次於今論雖近分心有結生染之文者。定靜慮所分別。近分根本中。通有生靜慮故。捨受云近分。喜受捨樂受名根本也。非謂云爾故生靜慮廢立門。近分根本不同。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下三靜慮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之釋。婆沙論。命終結生。唯住近分。不住根本之文。會通之趣。亦以同之。 問。寶法師意。依身在上三靜慮。所起借識類。悉自性無記攝歟。 第二卷抄記錄之畢。 問。依身在初靜慮依第二靜慮以上眼。起初靜慮眼識。為唯限無覆無記。為當通善性歟。答。唯限無覆無記也。兩方。若唯限無覆無記者。依身在初靜慮。所起眼識也。何唯限無覆無記哉。是以。依身在初靜慮。依初靜慮眼。起初靜慮眼識。不限無覆無記。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依身在第二靜慮已上。起初靜慮眼識。唯限無覆無記。例亦可同如何。 答。依身在初靜慮。依第二靜慮以上眼。起初靜慮眼識。即是天眼通故。唯限無覆無記。其理必然也。故婆沙論(七十三)云。若諸異生。生初靜慮○即彼以第二靜慮眼。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今此人以第三靜慮眼。見四地色。以第四靜慮眼。見五地色時。起初靜慮眼識。唯限無覆無記。准之可思。但於依身在初靜慮依初意眼。起初意眼識。不限無覆無記云。例難者。依身在初靜慮。依自地眼。起自地眼識。通泛爾起故。隨其所應。可通善染污無覆無記也。故婆沙論(七十三)云。此中眼識依自地眼。緣下地色。容有二種。謂除染污。緣自地色。容有三種。若依上地眼。唯無覆無記。 問。起緣者。為唯超一地。為當可有超多地義耶。答。可有超多地義也。兩方。若有超多地義者。見今論文云。類智無間。能生無色。法智不然。依緣下故超緣若有超多地之義者。法智無間。何不生無色等至哉。是以。光法師釋此文。述超有二種。一者起定。二者超緣。此二種超。俱至第三。不至第四畢。引婆沙論(百六十五)於中唯能超緣一地之文。明知。超緣者。唯超一地云事。何況。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如不能越二地所緣。超定亦爾。故不入第四而勘婆沙論(百六十五)說。問何故不能超入第四。答之云。過殑伽沙數。諸佛世尊。及聖弟子。超入諸定。法皆如是。故不應問。於超定者。唯超一地定。同之超緣。寧超多地哉。若依之爾者。金剛喻定。廣通道法智。初起盡智。唯緣有頂苦集。豈無超緣多地之義哉。 答。披今論餘處文。或云(二十四)金剛喻定。說有多種○滅道法智。各有四行。相應有八。滅類智緣八地滅○道類智緣八地道或(二十六)述金剛喻定境同此耶。緣苦集同。緣滅道異。金剛喻定緣九地滅道之中。緣欲界四靜慮空無邊處六地滅道。金剛喻定無間生初盡智之時。所生盡智。唯緣有頂苦集者性相之所定。故可有超緣多地之義云事。必然也。但於今論法智不然。依緣下故之者。法智唯緣欲界境。無色等至。唯緣無色界境。故法智無間生無色等至者。須超色界四地。必可背不念作意超緣相。故法智無間不生無色等至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以法智緣欲界境。無色等至緣無色境。不可頓超色界四地。故法智無間。不生無色滅道法智無間生緣有頂苦集初盡智事。總見盡智。或緣初靜慮或緣第二靜慮。盡智法智無間現起之時。不背不念作意超緣相。故法智無間生盡智也。其中念作意時。法智無間生緣有頂苦集初盡智。無其過也。緣四靜慮空無邊滅道滅智無間生緣有頂苦集初盡智。准之可思也。次於光法師。此二種超。俱至第三。不至第四之釋。并婆沙論。於中唯有超緣一地之文者。據不念作意論之也。故婆沙論云。有說如所緣緣。故唯超一。謂觀行者。不念作意。於所緣緣。唯能超一。問云何觀行者。於所緣超。答彼由不念作意。以初靜慮於九地境。一一別緣。於中唯能超緣一地雜心論云。超越三摩提。上下至第三。及不念思惟。於皆超亦然彼論子注云。不念思惟者。率爾能緣超至三也任此等論判。超緣唯超一地者。就不念作意說之云事。分明也。次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如不能越二地所緣超定亦爾之文者。以不念作意超緣。望超定時。一地義。是同故。云超定亦爾也。全非遮念作意時。超緣多地之義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六十五)文云。有說法智品但緣欲界。及彼滅道。緣欲界及滅道無間。不得即緣無色地境。以極微遠故。由此法智品。非無色等無間緣如此文者。滅道法智無間。爭可生緣有頂若集初盡智哉。 答。念作意時。超緣多地云義意。不許法智無間生無色等至故。此文更非疑也。若法智無間生無色等至者。必可背不念作意超緣相。故如此云也。滅道法智無間生盡智中。有不背不念作意超緣相之類智。念作意時。自亦滅道法智無間。生緣有頂苦集初盡智。有何相違哉。 問。順自地勝德。為名順勝進分。為當名順住分歟。答。名順勝時分也。兩方。若名順勝進分者。今論中。舉四分定畢云。地各有四。有頂唯三。由彼更無上地可趣故。彼地無有順勝進分攝。若順自地勝德。名順勝進分者。有頂地何無順勝時分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順自地勝。名順勝進分之旨如何。 答。順自地勝德。可名順勝進分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然勝進分。總有二種。一者自地殊勝功德。二者上地殊勝功德。若能牽引彼名順勝進分。婆沙論第百二十四卷中。或云。若初靜慮順退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等業。已現在前。已牽異熟○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順退分等業。廣說應知或云。若諸靜慮無色。順退分。順住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等業。已現在前。已牽異熟(文第百二十五卷多有如此之文)此等文意。有頂地有順勝進分故順自地勝德。名順勝進分云事。炳然也。光法師問若爾。何故婆沙業蘊。說有頂地有四分耶。即指此等說也。但於今論有頂唯三之文者。光法師會此相違云。此論及婆沙十一據有頂地。更無上地可欣趣故。故說彼地無勝進分。婆沙業蘊。據當地中更有勝德可欣趣。故言有勝進。故正理七十八云。然勝進分。總有二種。一者自地殊勝功德。二者上地殊勝功德。若能牽引彼。名順勝進分(已上論文)故說有頂或有或無。各據一義文意顯也。按此釋意今論云。地各有四。有頂唯三。由彼更無上地可趣故。彼地無有順勝進分攝。婆沙論第十一云。淨初靜慮復有四種。謂順退分。順住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如是乃至無所有處。皆有四種。非想非非想處。唯有三種。除順勝進分。就地論之。順自地名順住分。順上地名順住分。順上地名順勝進分之談。前於有頂地。更無上地可欣趣故。云無順勝進分也。婆沙論業蘊等說。於當地中。更有勝德可欣趣故。有頂地。亦有順勝進分(為言)各述一門。遂不相違歟。 問。順住分無間可生無漏定耶。進云。今論中。云唯第四分。能生無漏。順住分無間不生無漏釋也。付之。依今論定判。思順住分相。既修所成攝也。何不生無漏定哉。彼聞思散善無間尚生無漏定勝品。順住分無間寧不生之哉。是以。見婆沙論(百六十七)文。明有漏他心智相攝四分定云。此唯攝順住分而光法師餘處(二十六)破遠法師義云。本論既言有學八智。展轉相望。皆容得作等無間緣。成有學八智互為等無間緣之旨。婆沙論(百七)中。釋發智論他心智與苦集智為四緣之文。述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者。定非因緣。有漏不與無漏為因緣故。可為等無間緣。爰知。有漏他心智攝。順住分無間生無漏定云事如何。 答。任淨定有四種。謂即順退分。順住順勝進。順決擇分攝如次順煩惱。自上地無漏之性相。順住分能順自地。不順無漏。故彼無間不生無漏定也。故今論云。於此四中。唯第四分。能生無漏。所以者何。由此四種有如是相。順退分能順煩惱。順住分能順自地。順勝進分。能順上地。順決擇分。能順無漏。故諸無漏。唯從此生光法師釋此文云。若依婆沙一百六十五。淨生無漏中云。此但從順決擇分。有說亦從順勝進分。雖無評家。以前解為正。故正理七十八云。應知此中決定義者。謂諸聖道。必此無間生。非此無間必能生聖道。若聖此者。是則應說。唯世第一法。名順決擇分(已上論文)又諸論皆言。順決擇分。能生聖道寶法師釋此文云。述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能生無漏非餘三也○以四分定。各有別相。既唯順決擇分。能順無漏。故知。唯順決擇分。能生無漏顯宗論說。全同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准此等文理。順住分無間不生無漏定云事。炳然也。但於聞思散善無間尚生無漏定云難者。定散相望之時。雖定善勝。散善劣品。定善之中。能順煩惱。能順自地。能順上地。能順無漏。四分別故。唯順決擇分無間生無漏定也。非謂餘三分。自聞思散善。劣品故彼無間不生無漏定。聞思散善。其性雖劣。加行所起。力用殊勝。故彼無間生無漏定也。次於婆沙論。此唯攝順住分之文者。五通等功德。多是順住分攝故。從多分云唯攝順住分也。不遮能順決擇分之義邊。故發智論。并婆沙論中。有漏他心智。與無漏智為等無間緣。文還為此義之潤色也。 重難云。有漏他心智。通順決擇分云會通。不可然。見婆沙論一段之文。明他心智攝世俗智少分云。世俗智在十八地。謂欲界靜慮中間四靜慮四無色。及彼近分。此唯攝四靜慮。於四靜慮中。有善染污無覆無記。此唯攝善。於善中。有生得聞所成修所成。此唯攝修所成。於修所成中。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此唯攝勝進道。於勝進道中。有順退分。順住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此唯攝順住分此文既自粗向細述有漏他心智相。舉四分定畢。云此唯攝順住分。唯限順住分之旨。分明也。豈輒會從多分說哉(是一)。 何況。有漏他智無間生無漏智云事。其義未決定。光法師餘處。本論既言。有學八智。展轉相望。皆容得作等無間緣之釋。總見他心智之時。無漏他心智。與無漏智。為等無間緣。故云爾也。婆沙論。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者。定非因緣等之文。有漏他心智。雖不與苦集智為等無間緣。無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等無。且簡緣故間殘等無間緣也。勘婆沙論次下文云。與滅智為三緣。除所緣者。彼緣無為故。以有漏他心智。望滅智。無簡因緣。若以不簡為其證者。寧云有漏他心智為滅智為因緣哉。若爾。此等定判。猶不明證。何定有漏他心智。無間生無漏智。會婆沙論。此唯攝順住分之文。從多分說哉(是二)。 答。從多分置唯言者。論家人師之常習也。如慈恩大師因明大疏中。釋入正理論能立與能破。及以唯悟他之文。云故此頌中。據其多分皆悟證者。言唯悟他。不言自悟等也。婆沙論。此唯攝順住分之文。從多分說云會通。無背自粗向細一段起盡也。 次。光法師餘處。本論既言。有學八智。展轉相望等之釋。有漏無漏他心智。與無漏智為等無間緣(為言)唯就無漏他心智論之云事。不□今論文也(本 論說意如下記之)次。就婆沙論文。疑難之趣。甚無其謂。見發智論文。標他心智與苦集智。為四緣畢。若與彼為因非所緣者。指無漏他心智。若與彼為所緣非因者。指有漏他心智也。故婆沙論中。釋此文云。與苦集智為四緣等者。謂無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一類因者。定非所緣。彼緣有漏故。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者。定非因緣。有漏不與無漏為因緣故是即就有漏無漏一類他心智見之。無與苦集智為因為所緣故。有此分別也。何云簡殘等無間緣哉。就中云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者。定非因緣。別述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非因。寄事於無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等無間緣。有漏他心智。望苦集智。簡殘等無間緣云難勢。頗文外聊簡也。 但於以有漏他心智望滅智無簡因緣云難者。全非相例。云他心智與苦集智為四緣時。無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因非所緣。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非因故有此分別。云他心智與滅智為三緣時。無漏他心智。與滅智為因。等無間增上三緣故。無可分別也。無漏他心智與滅智無所闕為三緣之上。有漏他心智不與滅智為因緣不及簡之也。疑難之旨。恐不辨發智婆沙兩論深意歟。 問。生非想非非想處阿羅漢果聖者。可起順決擇分耶。答。可起順決擇分也。兩方。若起順決擇分者。見今論文云。順決擇分。能順無漏而非想非非想處無有無漏。生彼阿羅漢果聖者。難起順決擇分哉。若依之爾者。順決擇分者。殊勝善根也。生非想非非想處阿羅漢果聖者。何不起之哉。 答。非想非非想處。既有順決擇分。生彼阿羅漢果聖者。寧不起自地殊勝功德哉。何況。婆沙論(百八十五)中述生非想非非想處聖者。起無所有處聖道斷自地煩惱云。然彼聖道。由因力強。非加行力。暫起現前。斷餘煩惱。得阿羅漢果已。設更住壽經八萬劫。終不重起。以無用故。准此文思之。生非想非非想處阿羅漢果聖者。無所有處聖道無間生自地淨定時。尤可起順決擇分也。但於非想非非想處。無有無漏云難者。非想非非想處。雖無有無漏。起無所有處無漏故。可起順彼無漏善根也。 問。暖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攝歟。 答。唯順決擇分攝也。兩方。若唯順決擇分攝者。披婆沙論文云。暖頂二善根。具順退順住。順勝三分。或頂善根具順退順勝二分。忍善根具順住順勝二分。世第一法唯順勝分如此文者。暖等四善根。通順退住順勝進分。若依之爾者。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也。何可通退分定等哉。 答。暖等四善根。是見道近加行。殊勝善根故。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攝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八)中。述順決擇分無間生諸聖道云。應知此中。決定義者。謂諸聖道。必此無間生。非此無間必能生聖道。若異此者。是則應說。唯世第一法。名順決擇分顯宗論(三十九)說。全亦同之。此文無諍。暖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攝加之。正理論(七十八)云。順決擇分者。如暖頂忍世第一法顯宗論(三十九)說。全亦同之。婆沙論(百六十三)云。順決擇分者。即暖頂忍世第一法等光法師餘處(十五)釋云。今准此論及正理論。唯暖等四。順決擇分。名殊勝善根。命終捨。餘順決擇分。非是殊勝。命終不捨任此等定判。暖等四善根。四分定中。唯順決擇分攝之旨。分明也。何況。若暖等善根。通退分定者。豈無離染捨義哉。旁思之暖等四善根。不通退分定等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中。以暖等四善根。分別順退分定等之文者。彼於順決擇分。隨義門相順。一往分別順退順住順勝三分也。非謂通四分定中。退分定等。若盡理談者。寧除順決擇分哉。既除順決擇分。明知。本為順決擇分之上。一往分別餘三分云事。故婆沙論中。問此中三分。一切皆是順決擇分善根所攝。與後定蘊所說四分有何差別。答之云。所依各異。謂此但依隨順見道。總立一種順決擇分。於中義別。復開三種。後定蘊中總依有漏修所成善。建立四分。若順退者。名順退分。若順住者。名順退分。若順昇進者。名順勝進分。若順聖道者。名順決擇分。是故。此彼所依各異。 尋云。婆沙論文云。所依各異者。其意如何。 答。 問。無漏定無間可生順住分耶。進云。光法師釋生後二分。不生順住分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婆沙論(百六十五)現文。述無漏初靜慮與淨初第二第三靜慮。為等無間緣。舉或云除順退分。與餘三分為等無間緣。或云唯與後二分為等無間緣之二說云於上地淨亦爾畢。後出評家義云。如是說者。漸次入時。亦與勝進分為等無間。超越入時。唯與順決擇分為等無間如文相起者。評家意。不遮無漏定無間生自地順住分哉。 答。見光法師解釋。問無漏復能生幾分耶。解之云。生後二分。故正理七十八云。無漏無間何分現前。有說通三。除順退分。理實唯二。謂後二種顯宗論(三十九)說。全亦同之。任此等定判。無漏定無間不生順住分云事。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披彼論前後文。述無漏初靜慮與淨初第二第三靜慮為等無間緣云。此中於自地淨。有說除順退分。與三分為等無間。有說唯與後二分為等無間。於上地淨亦爾者。無漏初靜慮與自地後二分為等無間緣云初師意。與第二第三靜慮後三分。亦為等無間緣云。無漏初靜慮與自地後二分為等無間緣。云第二師意。與第二第三靜慮後二分。亦為等無間緣云也。而評家意。總而言之。雖同無漏初靜慮與後二分為等無間緣云第二師說。改無簡別。無漏初靜慮與第二第三靜慮後。二分為等無間緣云處。漸次入時。通與後二分為等無間緣。超越入時。唯與順決擇分為等無間緣(為言)全非許無漏初靜慮與自地順住分為等無間緣之義也。 問。阿羅漢果聖者。散善無間。退煩惱義可有耶。答。散善無間退煩惱義可有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八)中云。若順煩惱名順退分。諸阿羅漢。寧有退理。非彼猶有順退分定。可令現行。離染捨故。雖有此難。而實無違。謂順住中。有頂退者。亦得建立順退分名。從彼有退。如先已如此文者。阿羅漢果聖者。住分定無間退煩惱。散善無間不退之。 若依之爾者。阿羅漢果聖者。種類非一准。設雖散善無間。何無退煩惱義哉。 答。唯自地心無間起煩惱退者。性相之所定也。故阿羅漢果聖者。起欲界煩惱退之時。散善無間退之云事。其理必然也。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就阿羅漢果聖者。起色無色界煩惱退。致問答故。述住分定無間退起之旨。全非疑也。 問。未離自地染者。順住分無間起煩惱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未離自地染者。無捨退分定。閣退分定。順住分無間不可起煩惱。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六十五)中。述淨定等無間煩惱現在前云。當知此從順退分。或順住分起。由已離未離自地染者。起自地煩惱有差別故如此文者。未離自地染者。順住分無間。不起煩惱若依之爾者。既許順住分無間煩惱現在前。設雖未離自地染者。何無此義哉。 答。見光法師解釋。云問味定生淨定四分之中。生何分耶。解云。若味生自淨婆沙(百六十五)云。有說。味相應等至無間。唯起順退分現在前。有說。亦起順住分。然無評家。許味定無間起順住分之義婆沙論(百六十九)中。云若等至以味相應初靜慮。為等無間。而不以彼為因者有十六。謂淨初靜慮。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五通所依(當卷次下并第百七十卷之中。多有此趣)述味定無間起五通所依定之旨。而按婆沙論(百七十)惠解脫阿羅漢。起味相應初靜慮退時。除無學位等。所修自地三通所依。不捨不得云文意。五通所依定不通退分定若通退分定者。可有亦得義故也。故味定無間所起五通所依定者。當順住分。任此等定判。味定無間起順住分云事。分明也。若有味定無間閣退分定。起順住分者。准而思之。未離自地染者。閣退分定。順住分無間起煩惱義亦必然也。何況。勘婆沙論(八十九)文云。他心智生六心者。謂色界五部。及欲界修所斷。五通等無間不能引起無色界心。他心智無間生色界五部心判。爰知。未離自地染者。順住分無間起煩惱義可有也。但於未離自地染者。無捨退分定云難者。未離自地染者。雖不捨退分定。隨宜順住分無間亦起煩惱義。何不許之哉。次於婆沙論。由已離未離自地染者。起自地煩惱有差別故云文者。已離自地染者。起定地煩惱之時。必順住分無間起煩惱。未離自地染者。多退分定定無間起煩惱故云爾也。更非遮未離自地染者中。自有順住分無間起煩惱義歟。 問。今論意。順決擇分無間。可生順勝進分耶。進云。今論中。云生二三三一。順決擇分無間。不生順勝進分云也。付之。心品相生。隨時不定也。順決擇分無間。何不生順勝進分哉。是以。順住分無間生順退分。順勝進分無間生順勝進分加之。披婆沙論(十一)說云。順決擇分無間。二種現在前。謂順決擇分。及順勝進分如何。 答。本論中。本頌結生二三三一。長行述第四生一。謂自非餘。順決擇分無間不生順勝進分云也。但於順住分無間生順退分。順勝進分無間生順住分云例難者。光法師自問答也。即答此問云。決擇欣無漏不生次前。住與勝進。非欣無漏。容次生前。或勝進相。欣求上法。性非止息故。決擇分不生勝進住退二分。性有止息。可從勝進生住住。生退分初釋意云。順決擇分欣無漏故。不生順勝進分。順住分。順勝進分不欣無漏故。住分無間生退分。勝進分無間生住分云也。第二釋意云。順勝進分欣求上法故。專欣生順決擇分。更不欲止息自分。故從勝決擇分。還住自勝進分之義。甚非所欣。故決擇分無間不生勝進分。順退分順住分。具止息自分之相故。住分無間生退分。勝進分無間生住分也(為言)次於正理論顯宗兩論說者。彼論有兩說中。一說意也。故光法師釋云。正理顯宗皆有兩說。一說同此論又一說云。有說亦生順勝進分。然無評家。後家意說。如住勝進。能生前一。順決擇分亦生前一既別師義也。更非難端歟。次於婆沙論。順決擇分無間二種現在前之文者。此第十一卷說同正理論後師也。若依一百六址五卷評家義者。順決擇分無間。亦順住分現在前云也。故光法師釋云。若依婆沙十一。同正理後師。若依婆沙一百六十五。云順決擇分。與順住分。有說但為所緣增上。以順決擇分無間順住分不現前故。如是說者。亦現在前。是故。與彼為三緣。除因緣。與順勝進分亦爾。前說同正理後師。能生二分。後正義家。能生三分此亦別師義也。全不可劬勞之。 問。初靜慮味定與順勝進分為幾緣耶。 進云。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為二緣付之。設雖初靜慮味定。何不與順勝進分為三緣哉。是以。第二靜慮味定與順勝進分為三緣。初二靜慮。相例可同如何。 答。見光法師解釋。云若味生自淨。婆沙云。有說味相應等無間。唯起順退分。現在前。有說亦起順住分。然無評家。味定無間不生自地勝進分故。初靜慮味定與順勝進分唯為所緣增上二緣。不為因等無間二緣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五)中。釋發智論(十七)味相應初靜慮○與自地淨為等無間所緣增上之文云。等無間者○此中有說。味相應等無間。唯順退分現在前。有說亦起順住分但於第二靜慮味定與順勝進分為三緣云例難者。見光法師解釋。云若味生下淨婆沙云。有說起順住分。以易起故。有說起順勝進分。防護上地故。然無評家。上地味定無間生下地順勝進分故。第二靜慮味定與初靜慮順勝進分等無間緣故。第二靜慮味定與順勝進分。為等無間所緣增上三緣。唯不為因緣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二)中。釋發智論(十七)味相應第二靜慮○與淨初二靜慮為等無間所緣增上之文云。此中與淨初靜慮為等無間者○問彼起何等淨初靜慮。有說起順住分。以易起故。有說起順勝進分。防護上地故。 問。有漏斷惑道。為唯限順住分。為當通順勝進。順決擇二分歟。答。可通順勝進順決擇二分也。兩方。若通順勝進。順決擇二分者。有漏斷惑道。觀下地為粗苦障。觀自地為靜妙離。而婆沙論(百六十三)中。唯順住分作此行相以知。不通順勝進順決擇二分云事。若依之爾者。有漏斷惑道者。殊勝善根也。何不通順勝進順決擇二分哉。 答。有漏斷惑道。不限順住分。可通順勝進。順決擇二分也。故披今論餘處(二十六)文云。斷欲加行。有欲勝進。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斷欲修斷。第九勝進。斷上八地。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斷上七地有頂八品。諸勝進道。俗。四。法。類。及他心智。隨應現修光法師釋此文云。有欲言顯斷惑未盡。即前八勝進道。俗智。四諦智法智。類智。隨應現修任今此定判。斷惑諸勝進道位。無漏智品。隨應現修若爾。有漏解脫道無間起無漏勝進道之時。彼解脫道。通順決擇分云事。必然也。若通順決擇分者。寧可簡順勝進分哉。以此等文理思之。有漏斷惑道。通不限順住分。通順勝進。順決擇二分可云也。但於婆沙論中。唯順住分作下地粗苦障。自地靜妙離行相云難者。全非相違。正勘彼論文云。順住分者。能觀下地。為粗苦障。而生厭皆。能觀自地。為靜妙離而樂安住。順勝進分者。能觀自地為粗苦障。而生厭背。能觀上地為靜妙離。而生欣樂○順決擇分者。隨順聖道。此分或作聖行相。或作餘行相。而向聖道。起於解脫案文意。為顯四分定相。且致一往分別也。理實而言。順勝進。順決擇二分。亦可作下地粗苦障。自地靜妙離行相。故更無所背也。 問。順勝進分無間可修超等至耶。答。不修超等至也。兩方。若修超等至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順勝進分無間不修超等至。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百六十五)中文。明淨初靜慮與淨第三靜慮為等無間緣云。當知從順勝進分。入上淨非餘既許初靜慮順勝進分無間入淨第三靜慮。豈非順勝進分無間修超等至哉。 答。修超等至者。第唯有猛威堅固有漏善根。與無漏道互為等無間緣。能相引發故。唯順決擇分無間修之也。故正理論云。諸有修習超等至。唯順決擇。最堅勝故顯宗論(三十九)說。全亦同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六十五)中。問何故超越入時。唯順決擇分與無漏道互為等無間緣。餘時不爾。答之云。於超越時。唯有猛盛堅固善根。能相引發順決擇分。猛盛堅固。餘分不爾任此等文理。順勝進分無間不修超等至云事。分明也。但於婆沙論。當知從順勝進分入上淨非餘之文者。是超定前方便。非超定成滿。故全不可為相違。故見今論文。上云謂觀行者。修超定時。先於有漏八地等至。順逆均次現前數習。次於無漏七地等至。順逆均次現前數習。次於有漏無漏等至。順逆間次現前數習。次於有漏。順逆均超現前數習。次於無漏順逆均超現前數習。是名修習超加行滿。此五種觀門。是超定加行。非超定成滿。下述後於有漏無漏等至。至順逆間超。名超定成。有漏無漏等至。互為等無間緣。順逆間超。名為超定成滿。故光法師釋此文云。總有六種。前五加行。後一超成寶法師釋其意同之。正理(七十八)顯宗(三十九)及婆沙(百六十五)等諸論之中。亦顯此旨。准此等定判思之。淨初靜慮無間起淨第三靜慮。既名超定加行。非正超定成滿。故初靜慮順勝進分無間入淨第三靜慮云文。更非論義也。 重難云。婆沙論(百六十五)中。明初靜慮順勝進分。與淨第三靜慮為等無間緣云。於第三。順超入故此文寧非許超等至義哉。 答。有漏無漏等至。互為等無間緣。順逆間超。名超定成滿之□而光法師意。婆沙論二師說中。順勝進分無間不生無漏云義。判為正故。順勝進分無間不修超等至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第三順超入故之文者。超定加行故。且云順超入故也。 問。勝解作意無間可修超等至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不修超等至釋也。 付之。不時解脫聖者。於定得自在。設雖勝解作意無間。何不修超等至哉。是以。光法師餘處(二十四)所引婆沙論(百七十五)中。述評家義。雜修靜慮。所雜修有漏功德。通無量解脫勝處等。勝解作意相例可同如何。 答。勝解作意功德。勢力微劣故。彼無間不修超等至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八)云。勝解作意。不能無間修超等至。勢力劣故顯宗論(十八)說。全亦同之。婆沙論(百六十五)云。無量解脫勝處遍處諸通等善根無間。皆不能超定。唯無常等行相善根無間能超。所以者何。要猛利增上善根。能超定故任此等文理。勝解作意無間不修超等至之旨。分明也。但於雜修靜慮所雜修功德通勝解作意。云例難者。超等至者。有漏無漏定超一地間起。其相極難故。不時解脫中。要得願智邊際定等。殊勝功德之人修之。雜修靜慮者。一地有漏無漏定中。前後二剎那無漏。中間一剎那有漏雜修。其義非難故。通有學無學。亙鈍根利根起之。彼此難易。以之可思。故勝解作意無間不修超等至。雜修靜慮中間有漏功德。通勝解作意也。 問。無色界善心。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 問。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善心。可緣下地法上擇滅耶。 問。慮空無為。可有多體耶。 第二十卷抄記錄之畢。 (寫本云) 文永三年(丙寅)九月五日(午時)於東大寺知足院草庵抄之畢自去孟夏十二日始此勤至今暮秋上旬候終其功愚昧老耄依計會寫文記義彌緩怠然而被引志之至深不顧性之甚拙為後學錄難答願末代令轉通捧此微功奉仰春日權現之冥助以此善根必為值遇慈尊之業因功德餘薰迴向非一或父母恩愛之親類或師弟同法之善友六道輪迴之鄉雖受四生而令離散三會說法之庭必遂再會而談往事而已。 右筆華嚴末□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五夏臘五十三)。 俱舍論第二十八卷抄上 俱舍論第二十八卷抄下 問題 問。色無色界近分地。可有定煩惱耶。 問。第四靜慮以上命終心。為唯限近分。為當通根本歟。 問。頌文云。初亦聖或三爾者或三者正義歟。 問。未至定有味定云師意。今此味定。可緣未至定耶。 問。論文云。中間靜慮與諸近分。為無別義。為亦有殊爾者。寶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中間靜慮業。可感梵輔天異熟果耶。 問。依無願三摩地入見道者。一相續身中。可有空三摩地現起義耶。 問。利根聖者。以無相及道無願三摩地。斷三界煩惱義可有耶。 問。空等三三摩地。唯限無漏歟。 問。重空重無願等持。可緣未來耶。 問。重空重無願等持。可緣無相三摩地耶。 問。論中明重無相等持緣境相。緣無學無相三摩地上非擇滅作靜行相。不作滅行相故。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云。有處說二滅無處說二靜爾者。有處說二滅者。為指擇滅非擇滅。為當指非擇滅無常滅歟。 問。不得邊際定不時解脫阿羅漢。可起重三等持耶。 問。初靜慮重空重無願等持。唯緣初靜慮聖道歟。 問。重三等持可通曾得耶。 問。重三等持現前時。可有未來修耶。 問。重三等持順勝進分攝歟。 問。以無漏道離下三無色染。無漏加行道位。必可修無色界有漏耶。 問。未至地業。可感初靜慮眾同分果耶。 問。上地下地近分相望時。可有相生義耶。 問。成就淨初靜慮。不成就味相應無漏初靜慮。為唯限異生。為當可通聖者耶。 問。得不還果位。得無漏初靜慮不得味相應淨初靜慮義可有耶。 問。阿羅漢果聖者。起初靜慮煩惱退時。可有味淨無漏三等至俱時得義耶。 問。捨無漏三無色。不捨味相應淨四無色類可有耶。 問。起第二靜慮煩惱退初靜慮義可有耶。 問。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前時。修淨無漏第四靜慮義可有耶。 問。發智論中。舉已得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不修淨無漏第四靜慮句。爾者。今此非第四靜慮世俗智者。為唯限上二界世俗智。為當可通欲界世俗智耶。 問。依身在第二靜慮成就初二靜慮人。生得故成就第二靜慮義可有耶。 問。退無漏三無色。不退淨四無色類可有耶。 問。有學聖者中。可有不起無色界煩惱。退無漏靜慮。不退淨靜慮類耶。 問。有學聖者中。退種姓時。可退練根無間道耶。 問。無漏靜慮與淨靜慮俱時得別捨義。為唯限有學練根為。當可通無學練根耶。 問。五通所依定。可退退分定耶。 問。除從第三靜慮生第四靜慮時。餘時中。捨一等至。無所得義可有耶。 問。慧解脫阿羅漢。起味相應初靜慮退時。淨初靜慮中。可有不捨不得類耶。 問。不還果聖者中。於六十五等至。極少成就十八等至類可有耶。 問。不還果聖者中。於六十五等至。極多成就四十八等至類可有耶。 問。阿羅漢向聖者中。於六十五等至。極少成就十二等至類可有耶。 問。阿羅漢向聖者中。於六十五等至。極少成就十三等至。唯限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二地依身歟。 問。生無色界阿羅漢果聖者。可成就他心通所依定耶。 問。有學聖者。修練根時。可有無漏四靜慮頓得義耶。   俱舍論第二十八卷抄下   問。色無色界近分地。可有定煩惱耶。答。無定煩惱也。兩方。若有定煩惱者。披今論文云。雖近分心有結生染。而遮定染。故作是說此文無諍。色無色界近分地。無定煩惱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四十二)中。問未得色無色界根本定者。亦能起彼增上慢耶。答之云。若已證得。而未起者。容起彼慢。彼近分地。亦有慢等諸煩惱故如此文者。色無色界近分地。有定煩惱云事。甚分明也。何況。見今論處餘處(二十一)文。明煩惱受相應云。以諸隨眠。相續斷位。勢力衰歇。必住捨受若近分地。無定煩惱者。依身在欲界。起色無色界煩惱之時。爭可有必住捨受之義哉。 答。定煩惱者。專緣任運容預道生也。而八近分地。是離染道。起艱辛故。緣彼不起愛見慢疑等煩惱。故諸近分地。無定煩惱也。故今論云。此八近分。皆淨定攝○皆無有味。離染道故。雖近分心有結生染。而遮定染。故作是說光法師釋此文云。皆無有味。是離染道。起艱辛故。不生貪愛。以彼味定非離染道生故。是容預道生故。近分地中。雖亦有道非正離染。助離染故。離染類故。非容預故。不生貪愛。雖近分心有結生染。以受生命終捨受相應故。必起近分。而遮定染。故作是說。近分無味。唯在根本正理論云。此八近分。皆淨定攝○皆無有味。離染道故○若爾。何緣毘婆沙說諸近分地。有結生心。非無染心。有結生理。故應近分有味相應。今於此中。遮有定染。不遮生染。故不相違顯宗論(三十九)說。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六十一)中。明起惑退相云。此中若未得根本善靜慮。無色定現在前者。彼不能起色無色界纏現在前故退。但能起欲界纏。現在前故退。若得根本善靜慮現在前。非無色定者。彼不能起無色界纏現在前故退。但能起欲色界纏現在前故退。若得根本善靜慮。無色定現在前者。彼能起三界纏現在前故退若近分地。有定煩惱者。設雖不起根本定。何無起彼地煩惱現在前故退之義哉。任此等定判。色無色界近分地。無定煩惱云事。甚炳然也。但於婆沙論。彼近分地。亦有慢等諸煩惱故之文者。得色無色界根本定。未現起者。生彼地初受生位。起近分地慢等生煩惱(為言)全非謂近分地有定煩惱也。次於今論餘處。勢力衰歇。必住捨受之文者。述起自地煩惱之時事也。起他地煩惱。不必住捨受故。餘處釋。亦無相違歟。 重難云。婆沙論。彼近分地。亦有慢等諸煩惱故之文。起生煩惱之事。不可然。此文未至地。有味定云師意。就未至地論之也。故婆沙論抄(三本)中。釋此文云。且如已離欲界染。已證得上界根本定。而未現起時。身在欲界人。亦起未至地中煩惱今會通之趣。寧不違此釋哉。 答。披婆沙論文。問未得色無色界根本定者。亦能起彼增上慢耶。廣就色無色界致問答之云。應說不定。全未得者。必不能起未離下染。上地煩惱。不現前故。若已證得。而未起者。容起彼慢。彼近分地。亦有慢等諸煩惱故。廣依色無色界近分地。空起慢等煩惱故約生煩惱得意也。唯就未至論之云事。專皆問答首尾。故婆沙抄釋。不可依用之。何況。今論中。皆無有味。離染道故者。是本義也。有說未至定。亦有味相應者。不正義也。緣未至定。起貪煩惱云說。不□道理。豈以之為正義哉。故泰法師述初師意云。而定微劣不能起貪故。言而遮定染。故作是說而婆沙論文。置應說言。舉評家義。旁思之非未至地有味定云師意也。 問。第四靜慮以上。受生命終心。為唯限近分。為當通根本歟。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通根本者。見今論文云雖近分心。有結生染光法師釋此文云。雖近分心有結生染。以受生命終。捨受相應故。必起近分加之。婆沙論(百六十五)中云。命終結生。唯住近分。不住根本任此等文。不通根本之旨。炳然也。若依之爾者。第四靜慮以上根本心。唯與捨受相應。寧不為受生命終心哉。是以。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三十)文。述由此故。說下三靜慮。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不簡第四靜慮以上根本心哉。 答。此事依難測可存二義也。或一義云。第四靜慮以上根本心。既與捨受相應故。可為受生命終心也。故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云。非明利識有死生義。以死生時。必昧劣故。由此故。說下三靜慮。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以根本地無捨受故此文意。以下三靜慮根本地無捨受。為唯近分心。有死生故。故知。根本地有捨受之處。受生命終心。可通根本云事。但於光法師。以受生命終捨受相應故。必起近分之釋者。八地近分心。皆唯與捨受相應故。乍八地無所簡。近分心容受生命終。八地根本心。或與捨受相應。或不與捨受相應。其義不定故。受生命終心。不通八地根本。故對根本心不定。云必起近分也。非一向簡根本心歟。次於婆沙論。命終結生。唯住近分。不住根本之文者。釋發智論(十七)淨初靜慮與味相應。上靜慮及四無色。為一增上緣(取意)之文問亦有等無間緣。謂初靜慮善心。命終生上地時。此中何故不說。答之。云有說此定蘊中。唯就根本善及煩惱命終。結生唯住近分。不住根本。是以不說。就初靜慮命終結生心論之也。初靜慮結生心。雖非今要須。為成初靜慮命終善心。唯是近分。非根本故。初靜慮命終結生心。唯住近分不住根本。故此中不說之(為言)非云上地結生心。唯住近分不住根本。故無相違也。或一義云。受生命終心。非明利。根本心明利故。第四靜慮以上。受生命終心。唯限近分。不通根本也。光法師。以受生命終捨受相應故必起近分之釋。婆沙論。命終結生。唯住近分不住根本之文。四靜慮。四無色。受生命終心。唯限近分。不通根本之旨。分明也。但於第四靜慮以上根本心。唯與捨受相應云難者。根本心明利不順死生。近分心非明利順死生。故第四靜慮以上根本心。雖唯與捨受相應。不為受生命終心也。次於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者。為顯捨受相應心。非明利有死生義。餘受相應心明利無死生義。云下三靜慮。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以根本地無捨受故也。非謂云爾故捨受相應心。皆非明利。第四靜慮以上根本心有死生義。根本心雖與捨受相應明利故也。 問頌文云。初亦聖或三爾者。或三者正義歟。答。可非正義也。兩方。若正義者。長行中。述此義云。有說未至定。亦有味相應既置有說之言。知非正義云事。若依之爾者。論文不判正不。何定非正義哉。 答。未至地有味定云說。非正義歟。其故婆沙論(六十一)中。明起惑退相云。此中若未得根本善靜慮。無色定現在前者。彼不能起色無色界纏現在前故退。但能起欲界纏現在前故退若未至地有味定者。未得根本善靜慮。無色定現在前者。寧無起色界纏現在前故退之義哉。以此文思之。未至地有味定云說。可非正義也。但於論文不判正不云難者。今論中。設雖不判正不。違婆沙論評家說者。何為正義哉。何況。今論。云有說未至定亦有味相應。未起根本。亦貪此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種。正理論(七十八)述或有餘師。如作是說。初近分定。亦有定染。未起根本。亦貪此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種。有餘師說。非正義家之旨。亦炳然也。 問。未至定有味定云師意。今此味定。可緣未至定耶。答。可緣未至定也。兩方。若緣未至定者。今論中。舉此師義云。有說未至定。亦有味相應。未起根本。亦貪此故如文相者。今此味定。可緣根本定若依之爾者。既未至地味定也。尤可緣未至定哉。 答。未至定有味定云師意。未起勝根本定。故緣劣未至定。生貪愛故。未至定有味定云也。故光法師釋此師意。上七近分。無有味定。云上七近分。由已曾得下根本故。於彼近分。不生貪愛。故不說有。述緣上七近分不生貧愛。故無有味定之旨。爰知。未至定有味定者。緣未至定生貪愛故也云事。但於今論。未起根本。亦貪此故之文者。未起勝根本定。亦貪愛劣未至定故。未至定有味定(為言)故光法師釋此文云。以來起根本。亦貪此定故。亦貪此定故者。即指未至定也。 問。論文云。中間靜慮。與諸近分為無別義。為亦有殊爾者。寶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述中間定與未至定有別義也。付之。驚寶法師釋。思今此問意。以中間靜慮對八近分。問其同異也。何唯釋未至定哉。是以。光法師。并泰法師釋意。可通八近分如何。 答。披論文前後。尋近分通局。初問中間靜慮與諸近分為無別義。為亦有殊。人義亦有殊。謂諸近分。為離下染。是入初因。中定不然。重標復有別義。述初本近分尋伺相應。上七定中。皆無尋伺。唯中靜慮有伺無尋。故彼勝初。未及第二。依此義故。立中間名。由此上無中間靜慮。一地昇降。無如此故。唯此答文案上問意。以中間靜慮對八近分。問其同異之旨。甚炳然也。何況。與諸近分之諸言。既廣不限未至定云事。誰可疑之哉。但於寶法師。述中間定與未至定有別義也。之釋者。於八近分。且立未至名歟。 問。中間靜慮業。可感梵輔天異熟果耶。 答。可感梵輔天異熟果也。兩方。若感梵輔天異熟果者。中間靜慮業者。無尋唯伺也。不可感有尋有伺異熟果。是以。披發智論文云。頗有業感心受非身耶。答有。謂善無尋業。善無尋業。不感身受定。若中間靜慮業。感梵輔天異熟果者。善無尋業。寧不感身受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明中間靜慮相云。此定能招大梵處果。多修習者。為大梵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多修習為大梵王。不多修習。便為梵輔。同一處故任此等定判。中間靜慮業。可感梵輔天異熟果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勘婆沙論文云。有三品善。引初靜慮。無別異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初靜慮。既生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無別異善法異熟果。初靜慮下中上三品業。共感初靜慮三天。無別異善法異熟果。故中間靜慮業。可感梵輔梵眾二天異熟果也。今論。多修習者。為大梵故之多言。光法師。不多修習。便為梵輔之解釋。此旨炳然也。但於中間靜慮業者。無尋唯伺也。不可感有尋有伺異熟果云難者。中間靜慮業。感梵輔梵眾二天異熟果者。感色不相應異熟果也。不感心心所異熟果。故無尋唯伺業。不感有尋有伺異熟果也。重意云。心心所有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等差異。色不相應無此義。故中間靜慮業。雖感梵輔梵眾二天。色不相應異熟果。不感心心所異熟果也。如此得意之時。發智論。善無尋業。不感身受云文。亦非相違也。 重難云。見今論餘處文。有說意。中間靜慮業。不感受果云義引本論頗有業感心受異熟非身耶。曰有。謂善無尋業之文破之。今會通之趣。豈不同彼所破義哉。 答。彼有說意。存中間靜慮業。唯感色不相應異熟果。全不感受異熟果。故引發智論今文破之也。此會通之旨。無尋唯伺業。不可感有尋有伺異熟果。故中間靜慮業。不感梵輔梵眾二天。心心所異熟果云許也。感大梵天心心所異熟果之義邊許之故。異彼所破義也。 問。依無願三摩地。入見道者。一相續身中。可有空三摩地現起義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披婆沙論(百九)文云。若依無願。入正性離生者。彼惑依無願無相。離三界染盡眾同分。空不現前如此文者。一相續身中。無空三摩地現起義。若依之爾者。依空三摩地入見道者。一相續身中。必有無願三摩地現起義。相例可同如何。 答。依無願三摩地入見道者。種類非一准。一相續身中。可有空三摩地現起義也。但於婆沙論盡眾同分空不現前之文者。從多分說也。以何知之者。見婆沙論次上文云。若利根者。多依空入正性離生。若鈍根者。多依無願入正性離生准此文思之。利根者。多依空三摩地入見道。多依空三摩地。斷三界煩惱。鈍根者。多依無願三摩地入見道。多依無願無相三摩地。斷三界煩惱故。空三摩地。不現起歟。然而依無願三摩地。入見道者。少亦依空三摩地斷三界煩惱之義。可有也。既置多言。置惑言故知。盡眾同分。空不現前者。一往且談多分相也。更非盡理說歟。 尋云。有何故利根者。多依空三摩地入見道。鈍根者。多依無願三摩地入見道哉。 答。著我見者。著我所見者依空三摩地入見道。我慢增者。懈怠增者。依無願三摩地入見道也。而著我見者。著我所見者。多是利根。我慢增者。懈怠增者。多是鈍根。故利根者。多依空三摩地入見道。鈍根者。多依無願三摩地入見道也。 問。利根聖者。以無相及道無願三摩地。斷三界煩惱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婆沙論文。述若以無相道無願三摩地。盡三界結者唯修二。不修無生智定。若有利根聖者。以無相及道無願三摩地斷三界煩惱之義者。何不修無生智哉。若依之爾者。利根聖者。種類非一准。寧無依無相及道無願三摩地斷三界煩惱之義哉。 答。利根聖者。以無相及道無願三摩地。斷三界煩惱之義可有也。利根聖者。意樂分萬差。斷惑道品現起非一准故也。但於婆沙論。若以無相道無願三摩地。盡三界結者。唯修二之文者。從多分說也。以何知之者。見婆沙論(百九)一處說云。若利根者。多依空入正性離生。若鈍根者。多依無願入正性離生准此文思之。鈍根聖者。多以無相及道無願三摩地。斷三界煩惱故。從多分述不修無生智之旨也。是亦一往談。更非盡理說歟。 尋云。有何故利根聖者。多以空及苦集無願三摩地。斷三界煩惱。鈍根聖者。多以無相及道無願三摩地。斷三界煩惱哉。 答。諸有情類無始以來。樂著有漏法。敢無厭離心。而至聖位。以苦集智。厭離苦集諸有漏法。斷煩惱義。專順利根之人觀門也。緣勝境界。離惑繫縛。其義易故。以滅道智斷煩惱義。屬鈍根類也。 問。空等三三摩地。唯限無漏歟。進云。今論。云此通淨無漏。通有漏也。付之。依今論定判。見發智論文云。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攝六智。三三摩地。非想非非想處攝世俗智。無攝餘智并三三摩地。明和。空等三三摩地。唯限無漏云事。加之。婆沙論(百六十八)中。釋發智論(十八)成就初靜慮○於三三摩地○無者謂諸異生之文云。彼成就有漏初靜慮非三摩地不得故此文意。空等三三摩地。唯限無漏之旨。亦分明也如何。 答。披今論文本頌。結此通淨無漏。無漏三脫門。長行述此三各二種。謂淨及無漏。出世世間等持別故。世間攝者。通十一地。出世攝者。唯通九地。於中無漏者。名三解脫門。能與涅槃。為入門故。空等三三摩地。通有漏無漏。空等三解脫門唯限無漏定。光法師釋此文。引正理論(七十九)說云。世間攝者。通十一地出世攝者。唯通九地上七定邊。無勝德故。於中無漏者。名三解脫門。能與涅槃。為入門故。非諸有漏法是真解脫門。性住世間。違解脫故顯宗論(三十九)文。全亦同之。案此等文意三解脫門者。能與涅槃為入門義故。唯限無漏。三摩地者。等持梵語。平等持心。令趣於境之義。不限無漏。故三三摩地。通有漏也。但於發智論中。空無邊處等。下三無色攝六智三三摩地。非想非非想處攝世俗智。無攝餘智并三三摩地云難者。准婆沙論(百六十七)三三摩地。雖通有漏。此中依解脫門說故。唯攝無漏之文。可會通之也。發智論。成就初靜慮異生不成就三三摩地云說。會通之趣。亦以同之。 問。重空重無願等持。可緣未來耶。答。婆沙論中。有緣不緣異說也。兩方。若緣未來者。重空重無願等持者。聖道無間起緣過去聖道。令彼厭捨之善根也。更不可緣未來。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云。有餘師說。重空無願三摩地。總緣一切聖道若總緣一切聖道名者。何不緣未來哉。 答。婆沙論(百五)中。明重空重無願等持緣三世相云緣三世者。空空及無願無願三摩地若在過去現在緣過去。若在未來諸有欲令別緣最後剎那聖道。或復俱生三摩地者。彼說正起者。緣現在。餘未來者。緣三世。諸有欲令總緣相續聖道。或彼俱生三摩地者。彼說正起者。緣過去現在。餘未來者。緣三世。有餘師說。重空無願三摩地。緣一切聖道。彼說三世皆緣三世委按此文意。總有五異說。其中若依前四師說者。重空重無願等持。不可緣未來。其道理如一邊疑難。今論等中。所說之趣。即此意也。若依第五有餘師說者。云重空無願三摩地。總緣一切聖道。故可緣未來也。彼說三世皆緣三世之文。此旨分明歟。 尋云。今論意。可許婆沙論。有餘師說耶。 答。今論中。云空空等持緣前無學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無願無願緣前無學無願等持取非常相。重空重無願等持。唯緣過去故不可許婆沙論。有餘師說歟。 問。重空重無願等持。可緣無相三摩地耶。 答。婆沙論中。有緣不緣異說也。兩方。若緣無相三摩地者。以道理思之。重空等持。緣空三摩地。重無願等持。可緣無願三摩地。若緣無相三摩地者。何立重空重無願等持名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云。有餘師說。重空無願三摩地。總緣一切聖道既述總緣一切聖道。知緣無相三摩地云事如何。 答。婆沙論(百五)中。明重空重無願等持緣三世相云。緣三世者。空空及無願無願三摩地。若在過去現在。緣過去。若在未來諸有欲令別緣最後剎那聖道。或後俱生三摩地者。彼說正起者。緣現在。餘未來者。緣三世。諸有欲令總緣相續聖道。或彼俱生三摩地者。彼說正起者。緣過去現在。餘未來者。緣三世。有餘師說。重空無願三摩地。總緣一切聖道。彼說三世皆緣三世委按此文意。總有五異說。其中若依前四師說者。重空等持。緣空三摩地。重無願等持。緣無願三摩地。不可緣無相三摩地。其道理如一邊疑難。今論等中。所說之趣。即此意也。若依第五有餘師說者。云重空無願三摩地。總緣一切聖道。故可緣無相三摩地也。但就此師義。會若緣無相三摩地者。何立重空重無願等持名哉云難者。重空等持。苦智之中。空行相後起。復還與空行相相應。雖專厭皆空三摩地。同品聖道。展轉互為同類。因故。兼緣無相三摩地。重無願等持。苦智之中。非常行相後起。即復還與非常行相相應雖專厭皆無願三摩地。同品聖道。展轉互為同類因故。兼緣無相三摩地也。總緣一切聖道故。雖兼緣無相三摩地。後其本名重空重無願等持也。 尋云。今論意可許婆沙論。有餘師說耶。 答。今論中。云空空等持。緣前無學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無願無願緣前無學無願等持。取非常相。重空等持。唯緣空三摩地。重無願等持。唯緣無願三摩地故不可許婆沙論。有餘師說歟。 問。論中明重無相等持緣境相。緣無學無相三摩地上非擇滅。作靜行相。不作滅行相故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濫非常滅故。付之。常非常滅其義遙異。設雖作滅行相。更不可濫非常滅。是以。光法師餘處(二十六)所引婆沙論(七十九)中。釋立滅諦名。云滅名不共。故立諦名。滅名唯顯究竟滅故。全無濫非常滅哉。 答。滅有非常滅故。重無相等持。緣無學無相三摩地上非擇滅。作滅行相。可濫非常滅云事。諸論同述之。道理亦非無。故見光法師解釋。引婆沙論(百五)云。問何故此定。不作滅行相耶。答滅有二種。一非擇滅。二無常滅。若作滅行相。則不知緣何滅引顯宗論(三十九)云。非滅行相。以非擇滅非永解脫一切苦故。又苦觀滅。濫非常故正理論說。全亦同之。雜心論云。以是義故。不說滅行。以有二種滅。謂非數滅。無常滅。若言滅行者。不知何等滅諸論一同之說。定有深由歟。但於常非常滅其義遙異云難者。常非常滅。其義雖異。滅名是同。故成相濫也。次於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滅名不共。故立諦名之文者。光法師會此疑云。擇滅諦收。聖心現證。雖作滅行。而無有濫。不同非擇滅此釋意云。擇滅諦攝。無漏聖心現證。見故。雖作滅行相。無濫非常滅。非擇滅是非諦性法攝。無漏聖心無現證見有漏心緣境。其義浮不定故。若作滅行相。可濫非常滅(為言)。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五)文云。有處說二滅。無處說二靜爾者。有處說二滅者。為指擇滅非擇滅。為當指非擇滅無常滅歟。 答。指擇滅非擇滅也。兩方。若指擇滅非擇滅者。披婆沙論前後之文。上云滅有二種。一非擇滅。二無常滅。舉非擇滅無常滅二滅畢。下引有處說二滅。可指上非擇滅無常滅二滅。若依之爾者。以擇滅非擇滅。名二滅者。經論常途之談也。有處說二滅之言。寧不指擇滅非擇滅哉。 答。經論通途之說以擇滅非擇滅名二滅故。有處說二滅者。指擇滅非擇滅可云也。但於婆沙論前後之文者。見婆沙論。一段起盡。上述重無相等持緣無學無相三摩地上非擇滅。作靜行相。不作滅行相云。滅有二種。一非擇滅。二無常滅。若作滅行相。則不知緣何滅就之問云。若爾。亦應非靜行相。謂靜亦有二種。一非擇滅。二擇滅。若作靜行相。則亦不知緣何靜耶問意可知。答此問云。有處說二滅。無處說二靜。故不應例此答意云。文云若作滅行相。則不知緣何滅。明濫無常滅之旨。雖不云濫擇滅。准若作靜行相。可濫擇滅云難趣思之。兼亦作滅行相。可濫擇滅云意可有也。故為顯滅有多類。旁有相濫。靜無多類。都無相濫之義有處說擇滅非擇滅二滅。無處說擇滅非擇滅二靜(為言)婆沙論次下。復次云。滅義濫多。靜義濫少。謂滅有三。靜唯二故。即顯此意也。 已二相承義趣也。 愚惟云。就若爾亦應非靜行相。謂亦有二種。一非擇滅。二擇滅。若作靜行相。則亦不知緣何靜耶之問意。擇滅非擇滅。有處說二滅。無處說二靜。故作靜行相。不濫擇滅答也。 安貞二年俱舍三十講宗性問智舜。 問。不得邊際定不時解脫阿羅漢。可起重三等持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起重三等持者。正理論(七十九)中。明起重三等持云。唯三洲人。能起此定。通依男女。以依女身亦能自在延促壽故泰法師解此文云。以促壽人。欲入無餘。起此定故。作此釋也如此等定判者。不得邊際定。不時解脫阿羅漢。不起重三等持若依之爾者。今論等中。述起重三等持。無簡不得邊際定者。爰知。不得邊際定不時解脫阿羅漢。可起重三等持云事如何。 答。此事雖難測。且存一義云。不得邊際定不時解脫阿羅漢。可起重三等持也。以何知之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八)云。不時解脫諸阿羅漢。要得無諍妙願智等邊際定者。能起非餘。定自在故。無煩惱故顯宗論(三十九)說。全亦同之。婆沙論(百六十五)云。於不時解脫中。要得願智邊際定等。殊勝功德。然後能起此等論中。明修超等至。簡不時解脫阿羅漢中。不得邊際定之人。正理論云。此亦非一切。唯不時解脫。以時解脫愛聖道故。顯宗論說(光疏引之)全亦同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五)云。不時解脫能起。非時解脫。所以者何。若於定得自在。及無煩惱身。方能起此三摩地故此等論中。述起重三等持。不云要得無諍妙願智等邊際定者。明知。超等至是難修之難門故。不時解脫中。要得邊際定等殊勝功德之人。能修習之。重三等持。易起之善根故。不得邊際定。不時解脫阿羅漢。亦現起之云事。但於正理論文。并泰法師釋者。實以難會。然而且迴愚推云。修促壽邊際定。欲入無餘涅槃之人。專起重三等持。厭聖道故。從其根本。如此釋歟。非遮云爾故。不修促壽邊際定。不時解脫阿羅漢中。亦起重三等持也。 後日亦按云。正理論意。為顯女身起重三等持。女身亦能起延促壽邊際定。況不起重三等持哉(為言)非謂唯修促壽邊際之定者。許起重三等持。而泰法師惡得正理論文意。修促壽邊際定者。許起重三等持。釋歟。若爾。正理論中。出修延壽邊際定者。有何要須哉。泰法師釋。恐難依作之。 問。初靜慮重空重無願等持。唯緣初靜慮聖道歟。答。唯緣初靜慮聖道也。兩方。若唯緣初靜慮聖道者。見婆沙論(百九十四)文舉起出離尋不思惟出離尋之句中。出依未至定初靜慮起空空。無願無願時。若唯緣初靜慮聖道者。何不思惟出離尋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初靜慮重空重無願等持。唯可緣初靜慮聖道也如何。 答。初靜慮重空重無願等持。唯緣初靜慮聖道也。故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三十九)云。若在欲界。從未至攝聖道後起。若在有頂。無所有處所攝聖道後生。餘皆自在聖道後起正理論(七十九)說。全亦同之。婆沙論云。欲界重三摩地。未至定所攝聖道後現在前。非想非非想處。重三摩地。無所有處所攝聖道後現在前。餘地重三摩地。皆自地所攝聖道後現在前雜心論云。若欲界三昧禪。未來所攝聖道後起。若非想非非想地。無所有處聖道後起。餘者自地次第任此等論說。初靜慮重空重無願等持。唯緣初靜慮聖道之旨。分明也。但於婆沙論。舉起出離尋不思惟出離尋之句中。出依未至定初靜慮起空空無願無願時之文者。全非相違。婆沙論中。明重空重無願等持所緣云。空空及無願無願三摩地。有說別緣最後剎那聖道。有說別緣最後剎那聖道俱生三摩地。有說總緣相續聖道。有說總緣相續聖道俱生三摩地第百九十四卷中。亦出二說云。即依彼二地(未至定初靜慮)起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時。有說但起無相無相時。唯緣聖道俱生三摩地云師意。不緣相應尋故。不思惟出離尋之句中。出起重空重無願等持時。廣緣聖道云師意。緣相應尋故。不思惟出離尋之句中。但舉起重無相等持時。不出起重空重無願等持時也。第百五卷初說。當第百九十四卷第二說。第百五卷第二說當第百九十四卷初說也。 問。重三等持可通曾得耶。答。可通曾得也。兩方。若通曾得者。婆沙論中。明重三等持曾得未曾得相云。皆唯未曾得如此文者。不通曾得云事。炳然也。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三十九)文。述得重三等持云。應得此者。皆盡智時。由離染得若由離染得者。寧不通曾得哉。 答。不時解脫阿羅漢果聖者。初盡智位。所得修重三等持。後時定容現前故。重三等持。通曾得之義可有也。但於婆沙論。皆唯未曾得之文者。重三等持。異生有學位。都不時解脫阿羅漢果聖者。初盡智現前位。始得之故。云唯未曾得也。故婆沙論(百五)云。加行得離染得者。皆通二得。曾得未曾得者。皆唯未曾得思此文意。初盡智位。得未曾得離染得。後時由加行得未曾得加行得(為言)更非遮初盡智位。所得修重三等持現前時。通曾得之義歟。 問。重三等持現前持。可有未來修耶。答。可有未來修也。兩方。若有未來修者。不時解脫阿羅漢。初盡智現位。既得修重三等持。是曾得法現前位也。寧可有未來修哉。若依之爾者。重三等持者。殊勝功德也。現在前時。何無未來修哉。 答。重三等持現前時。可有未來修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七)述聖者修智相云。已離欲染聖者。起四無量。世俗解脫。勝處。遍處。不淨觀。持息念。世俗念住。世俗無礙解。無諍。願智。邊際定。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三摩地。入滅定想。微細心時。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八智智或(百六十三)舉未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無漏初靜慮非淨之句。云依第二靜慮。起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及增長時如是之文。其證甚多。任此等說。重三等持現前時。有未來修云事。分明也。但於不時解脫阿羅漢。初盡智現前位。既得修重三等持云難者。不時解脫阿羅漢。初盡智現前位。不修重三等持盡。後由加行未曾得重三等持現前時。有未來修。頗為勿論者歟。 問。重三等持。順勝進分攝歟。答。順勝進分攝也。兩方。若順勝進分攝者。婆沙論(百六十三)中。明四分定相。云順勝進分者。隨順上地。順決擇分者。隨順聖道。此分或作聖行相。或作餘行相。而向聖道。趣於解脫。順決擇分。作聖行相。順勝進分。不作聖行相而重三等持。作空非常。靜行相。知非順勝進分攝云事。若依之爾者。重三等持者。殊勝善根也。何非順勝進分攝歟。 答。見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三十九)文云。就總類說。此從法類苦滅四智。無間而生○此後亦起聖道現前。然厭道故。非無間起。正理論(七十九)說。全亦同之。婆沙論(百五)中。述評家義云。評曰。應作是說。聖道無間。此定現前。此定無間。不起聖道。以無用故。由此應知。前說應理任此等論說。重三等持。聖道無間起故。不可云順住分攝。厭皆聖道。不生聖道。故亦可非順決擇分攝。聖道無間起。然不生聖道之義。大同順勝進分相。故重三等持。唯順勝進分攝可云也。但於婆沙論中。明四分定相之文者。一往分別也。理實而言。順勝進分。可作聖行相。故無相違也。 問。以無漏道離下三無色染。無漏加行道位。必可修無色界有漏耶。答。不必修之也。兩方。若必修之者。婆沙論中。不必修之。若依之爾者。以無漏道。離下三無色染無間解脫道位。必修無色界有漏。加之。以無漏道。離色界染。無漏加行道位。必修色界有漏。相例可同如何。 答。若依未至中間四本靜慮無漏。離下三無色染。無漏加行道位。不可修無色界有漏。加行道位。不修無色界近分地。同對治道故也。若依下三無色無漏。隨其所應。離下三無色染。無漏加行道位。雖不修無色界近分地同對治道。依此地故。必修自地有漏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云。以無漏道離空無邊處。乃至所有染。若無漏為加行。諸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彼心與未來所修無色道諸得俱起。此是總說。於中若依未至定乃至第四靜慮。離下三無色染者。除加行道但於以無漏道離下三無色染無間解脫道位。必修無色界有漏云例難者。無間解脫道。正斷惑道故。隨其所應。修無色界近分地。同對治道故。必修無色界有漏也。次於以無漏道離色界染。無漏加行道位。必修色界有漏云例難者。離色界染無漏加行道者。是色界無漏道故。依此地故。必修自地有漏也。故婆沙論(百五十九)云。以無漏道離初靜慮乃至第三靜慮染時。若無漏為加行。諸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彼心與未來所修色界道諸得俱起。非同治故。修色界近分地道。全不可為相例之疑歟。 問。未至地業。可感初靜慮眾同分果耶。 答。可感初靜慮眾同分果也。兩方。若感初靜慮眾同分果者。婆沙論(百六十一)中。明不入初靜慮生梵世云。順後次受業。為異熟因。故得生彼若未至地業。感初靜慮眾同分果者。何無不入初靜慮人。以順生業為異熟因。生彼天義哉。是以。辰旦人師(婆沙抄九)釋此文云。若順此文。諸未至業。非能感梵世總異熟。但圓滿也因也。若依之爾者。未至根本。是同一繫縛地也。未至地業。寧不感初靜慮眾同分果哉。 答。未至根本。是同一繫縛地。故未至地業。尤可感初靜慮眾同分果也。是以。婆沙論(百十六)中。述評家義。云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近分地。或根本地。所以者何。以一切思。同一地故。非想非非想處。近分地業。感彼天八萬劫眾同分果判。准知。未至地業。亦感初靜慮眾同分果云事。必然也。但於婆沙論順後次受業。為異熟因故。得生彼之文者。今此一段之廢立。以根本地。名靜慮故。問不起彼定。云何生彼。無異熟因。故不起初靜慮根本定者。以何為異熟因生梵世中哉問也。答之云。順後次受業。為異熟因。故得生彼。前生起初靜慮根本定。造彼天順後業畢故。今生雖不起初靜慮根本定。以前生所造順後業為異熟因故。得生梵世中答也。未至地業。非今所問。故以彼為順生業。生梵世中之義。置而不論也。次於辰旦人師。諸未至業。非能感梵世總異熟之釋者。婆沙抄定判也。既背文理。故不可依用之。 文永三年(丙寅)五月三日(酉時)罷向聖禪擬講之病室。習學此義畢古義云。未至地業。可感初靜慮眾同分果也。其文理。如前義。但於婆沙論。順後次受業。為異熟因故。得生彼之文者。總而論之。未至地業。雖感初靜慮眾同分果。不起彼地煩惱之前。無為引業。故今論餘處(十九)文云。業由隨眠。方得長生。離隨眠業。無感有能光法師餘處釋云。由得上定。起上界愛。愛上界身。故生色界而不起初靜慮根本定者。不可起彼地煩惱。故不入初靜慮。依未至地。造順生業。感初靜慮眾同分果之義。不可有也。故婆沙論文。無其相違歟。 凡此論義。頗雖小事。學者所存。其義是多。然而古義之中。此義事宜歟。就此義未至地定煩惱有無。可沙汰之也。恐繁不記之。 問。上地下地近分相望時。可有相生義耶。 答。無相生義也。兩方。若有相生義者。近分地是勢方微劣也。難有相生義哉。是以。婆沙論中。不相生若依之爾者。心品現起。隨時不定也。何無相生義哉。何況披婆沙論(百九十一)文云。從第三靜慮近分起。入第二靜慮近分。從第二靜慮近分起。入初靜慮近分如此文者。上地下地近分相望時。有相生義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近分地是勢力微劣。故上地下地相望時。無相生義也。故婆沙論云。謂現前得初靜慮非第二靜慮者。決定已離欲界染。而上地不定。於中若未離初靜慮染。彼命終生梵世。若依未至定。或初靜慮。或靜慮中間。或第二靜慮近分隨一。離初靜慮染。最後解脫道。及後時不入第二靜慮。未離第二靜慮染。彼命終生極光淨。即彼若依未至。初靜慮。靜慮中間。隨一。離第二靜慮染。未離上染。彼命終生遍淨。若即依前三地隨一。離第三靜慮染。未離上染。彼命終生廣果。如是乃至。若即依前三隨地一。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彼命終無生處。已離三界染故此文意云。現前得初靜慮。非現前得第二靜慮者。依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第二靜慮近分。四地隨一。離初靜慮染。依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三地隨一。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為言)若近分地有相生義者。現前得初靜慮。非現前得第二靜慮者。第二靜慮近分無間起第三靜慮近分。何不離第二靜慮染哉。加之。第二靜慮近分無間起第三靜慮近分。第三靜慮近分無間起第三靜慮無漏道。何不離第三靜慮以上諸地染哉。而唯以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三地隨一。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云故。上地下地近分無相生義之旨。炳然也。但於婆沙論。從第三靜慮近分起。入第二靜慮近分等之文者。正見彼文。云西方健馱羅國諸師。作如是誦。如說世尊。入第四靜慮。而般涅槃。世間眼滅。此為在定。為出定耶。釋此西方師義之文。非迦濕彌羅國正義家意。故不可劬勞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六十一)文。明不入初靜慮。入第二靜慮云。謂從未至定。或靜慮中間。或第二靜慮近分。或第二靜慮。或第三靜慮近分。或第三靜慮。或第四靜慮等無間。第二靜慮現在前此文無異說。許未至定無間第二靜慮現在前義。若未至定無間起第二靜慮根本者。寧不起彼近分哉。 答。根本地者。定慧均等。勢力強勝。任運易起。近分地者。慧多定少。勢力微劣。稍難起故。未至定無間雖起第二靜慮根本。不起彼近分也。 重難云。婆沙論(百六十一)中。述不入第二靜慮。入第三靜慮云。謂從初靜慮。或第三靜慮近分。或第三靜慮。或第四靜慮近分。或第四靜慮。或空無邊處。有說亦從。和二靜慮近分等無間第三靜慮現在前此有說意。既云第二靜慮近分無間起第三靜慮根本。豈不起彼近分哉。 答。此有說意。雖存第二靜慮近分無間起第三靜慮根本不可起彼近分。其故同前可准知之。 問。成就淨初靜慮。不成就味相應無漏初靜慮。為唯限異生。為當可通聖者耶。 答。可通聖者也。兩方。若通聖者者。發智論(十七)中。舉此類云。謂異生生欲界梵世。梵世愛盡此文無諍。唯可限異生若依之爾者。已離初靜慮染人。依未至定。入見道十五心頃。成就淨初靜慮。不成就味相應無漏初靜慮。豈非聖者之中。有此類哉。 答。成就淨初靜慮。不成就味相應無漏初靜慮。不限異生。可通聖者也。即疑難中。被舉之類是也。但於發智論。謂異生生欲界梵世梵世愛盡之文者。依身在欲界。初靜慮染異生。成就淨初靜慮。不成就味相應無漏初靜慮。其義炳然。故唯舉此類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三)中釋此文云。以生此地。或下地。而此地愛盡者。必成就此地淨心。不成就此地味相應故。又以異生故。不成就無漏已離初靜慮染人。依未至定入見道十五心頃。理實論之。雖成就淨初靜慮。不成就味相應無漏初靜慮。不入速至第十六心位。必容成就無漏初靜慮故。十五心頃。成就無漏初靜慮成不成就無漏初靜慮之類中。不舉之歟。勘婆沙論(百六十九)說。釋發智論(十八)頗有成就淨無漏四靜慮非味相應耶。答有。謂聖者生欲界梵世。色愛盡之文云。問若色愛盡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不成就無漏靜慮。至道類智。但成就一。即彼乃至。依第三靜慮。入正性離生。十六心頃。但成就三。何故說四耶。答之云。有說彼得果已不久。必起勝果道。現修上無漏。是故於十六心時。雖未成就。必當得故。亦說成就准此文可思之。 問。得不還果位。得無漏初靜慮。不得味相應淨初靜慮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發智論(十七)中。出此類云。謂依靜慮。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及得阿羅漢果時。不舉得不還果位。明知。得不還果位。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已離欲染人。依未至定入見道。第十六心得不還果位。得無漏初靜慮。不得味相應淨初靜慮。得不還果位。何無此義哉。 答。得不還果位。得無漏初靜慮。不得味相應淨初靜慮義可有也。即疑難中。被舉之類是也。但於發智論中。出此類。不舉得不還果位云難者。見發智論文云。謂依靜慮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依四靜慮。靜慮中間。入見道。苦法忍位。為得無漏初靜慮。不得味相應淨初靜慮之句畢故。重不出依未至定入見道之類也。委論其義者。已離欲染人。依未至定入見道。第十六心。得不還果位。可為得無漏初靜慮。不得味相應淨初靜慮之句也。 已上相傳義也料簡之趣。尤有其謂。後學之輩不可異求之。 愚推云。已離欲染人。依未至定入見道。十五心頃。實雖不得無漏初靜慮。速至第十六心。容得無漏初靜慮故。十五心頃得無漏初靜慮。成第十六心。不為初得無漏初靜慮位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三)中。釋發智論今文。問若爾得學果時。及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俱得勝無漏。此中何故。不說。答之云。此先是學。今所得亦是學。是故不說。以是故亦不說無學練根以此文可潤色也。 私云。就此義。婆沙論中。明得無漏四靜慮三無色之段。未述當得故亦名得之旨云難。可有也。思之。 問。阿羅漢果聖者。起初靜慮煩惱退時。可有味淨無漏三等至。俱時得義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有味淨無漏三等至。俱時得義者。婆沙論(百六十二)中。釋發智論(十七)頗有得味相應無漏初靜慮非淨耶。答。無之文。問阿羅漢起梵世纏退時。但得二種。何故言無。按此問意。阿羅漢果聖者。起初靜慮煩惱退時。無味淨無漏三等至。俱時得義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何無此義哉。是以。披婆沙論(百六十二)文。解發智論。頗有得味相應淨無漏初靜慮耶答無之文。問起梵世纏。退阿羅漢果時。三種俱得。何故不說。既述三種俱得。明知。可有此義云事如何。 答。若據少分得名得。并先已成就。捨而亦得名得之門者。阿羅漢果聖者。起初靜慮煩惱退時。可有味淨無漏三等至。俱時得義。得初靜慮退分定。及得有學無漏初靜慮故也。婆沙論中。云三種俱得。即此意也。若據發智論廢立云之者。不可有此義。故婆沙論中。答但得二種。何故言無之問云。有說先不成就。今成就者名得。無漏初靜慮先已成就。是故不說。有說亦已說無漏是勝功德。於勝進時。顯得則順。退時。顯得則不順。是故不說答三種俱得。何故不說之問云。爾時淨以少分得故不說。無漏如前說任此等文意。阿羅漢果聖者。起初靜慮煩惱退時。得味相應初靜慮。不得淨無漏初靜慮之旨。分明也。即見發智論(十七)文云。頗有得味相應初靜慮非淨無漏耶。答有。謂從梵世愛盡退時此言之中。可攝阿羅漢果聖者。起初靜慮煩惱退也。 重難云。婆沙論上。問云但得二種。下問云三種俱得。前後問意。何相替哉。 答。上問意。為顯無得味相應無漏初靜慮非淨之句。阿羅漢果聖者。起梵世纏退時。得初靜慮退分定以少分得故。不得之成云但得二種。下問意。為顯無得味相應淨無漏初靜慮之句。起梵世纏退阿羅漢果時。雖少分得。得退分定故。云三種俱得也。問難之言。依要須隨所望雖相替。答意。同顯阿羅漢果聖者。起初靜慮煩惱退時。得味相應初靜慮。不得無漏初靜慮之義也。 安貞二年俱舍三十講宗性問智舜。 問。捨無漏三無色。不捨味相應淨四無色類可有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發智論中。云頗有捨餘耶答無。無此句判。明知。無此類云事。若依之爾者。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聖者練根解脫道位。捨無漏三無色。不捨味相應淨四無色。豈非有此類哉。 答。捨無漏三無色。不捨味相應淨四無色之類可有也。即疑難中。被舉之類是也。但於發智論頗有捨餘耶答無之文者。今此捨者。名捨而不得之義。故捨而還得。不名為捨也。以何知之者。勘婆沙論處處之說。解發智論文。或(百六十二)釋無捨無漏初靜慮。非味相應淨之句。問得果練根。及退位。皆有唯捨無漏初靜慮非餘。此中何故。不說。答之云。有說此中說捨而不得者。彼捨還得。是故不說次下載發智論說云。如說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說亦如是或(百六十九)釋無捨無漏四靜慮。非味相應非淨之句云。此中無第三句唯捨四無漏者。以退捨時。或非全捨故。或彼時還得故。或兼捨淨故。得果捨時。還即得故或(百六十九)釋無捨無漏三無色。非味相應非淨句云。此中無第三句。唯捨三無漏者。如靜慮中說。按此等文意。捨而還得。不名為捨云事。分明也。而有學聖者。練根解脫道位。雖捨劣種姓無漏。非味相應。非淨。得勝種姓無漏故。不為捨無漏四靜慮。不捨味相應淨四靜慮之句。亦不為捨無漏三無色。不捨味相應淨四無色之句也。 重難云。有學聖者。練根解脫道位。隨其所應。得勝種姓無漏四靜慮果道故。云彼捨還得。是故不說。述得果捨時還即得。故不為捨無漏四靜慮不捨味相應淨。四靜慮之句其理尤可然。任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之性相。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聖者。練根解脫道位。無得無漏三無色。何不為捨無漏三無色。不捨味相應淨四無色之句哉。 答。此事甚難思。且試會通云。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聖者。練根解脫道位。雖不得無漏三無色。不久必起勝果道。可得無漏三無色故。彼捨還得之類中。可攝之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處處(百六十八百六十九)之文。成就無漏四靜慮三無色之段。雖述不久必起勝果道。當成就故。亦說成就之旨。得無漏四靜慮三無色之處。未釋不久必起勝果道。當得故亦名得之義。今會通之趣。寧不背婆沙論說哉。答。 文永三年(丙寅)四月二十三日罷向聖禪擬講之病室。相尋此等不審之處。同二十六月注送之狀云。 答已離無所有處染人。入見道得靜慮攝果道。未得勝果道之時。修練根捨靜慮攝果道還得彼故。於靜慮不出此句。今此未得勝果道人。修練根之時。雖捨果道攝。不捨勝果道故。捨無色無漏非味非淨句。不出之歟。 問。起第二靜慮煩惱。退淨初靜慮義可有耶。答。婆沙論中。有此義云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起下地煩惱。退上地功德者。常途之所談也。何可起第二靜慮煩惱。退淨初靜慮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可有此義如何。 答。起第二靜慮煩惱。退淨初靜慮之義可有也。所謂阿羅漢所修淨初靜慮。及所雜修淨初靜慮等。已離第二靜慮染位所修故。起第二靜慮煩惱之時。即退之也。故婆沙論云。頗有起第二靜慮纏。退淨初靜慮耶。答有。謂阿羅漢所修淨初靜慮。及雜修淨初靜慮等。 問。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前時。修淨無漏第四靜慮義可有耶。答。發智論中。無此義兩方。若有此義者。發智論(十七)中。不舉此句。以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已離第三靜慮染聖者。依第四靜慮近分地。未曾得世俗智現在前時。何無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之義哉。何況。見發智論(十七)文。舉未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淨初靜慮。及無漏之句第四靜慮相例可同如何。 答。近分地是艱辛道。作功用轉故。起之稍難。其中上七近分。無勝德故。起根本地心之後。都不起彼近分地心也。故離第三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入第四靜慮根本地之後。不起第四靜慮近分心地。故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時。無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之義也。但於發智論文。舉未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淨初靜慮。及無漏之句云例難者。初靜慮近分地。有勝德故。入初靜慮根本之後。起彼近分地心。故有此句也。全不可為相例之疑歟。 重難云。以有漏道。離第三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必入第四靜慮根本地故。離第三靜慮染之後。不起第四靜慮近分地心。其義且可然。以無漏道。離第三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無入第四靜慮根本地。今此人依第四靜慮近分地。起未曾得世俗智。修淨無漏得第四靜慮之義。何不許之哉。 答。以無漏道。離第三靜慮染。第九靜慮道位。雖不入第四靜慮根本地。不久必起彼根本地心故。已離第三靜慮染之後。依第四靜慮近分地。起未曾得世俗智。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之義無之也。婆沙論(百六十四)中。釋發智論(十七)如說初靜慮。第二第三靜慮。說亦如是之文云。以此諸地於離下地染最後解脫道時。皆有入根本地有不入故思此文意。由近分離下染。初三後解脫。根本或近分。上地唯根本之義。下三靜慮有此句。第四靜慮無此句之旨。炳然也。 問。發智論(十七)。舉已得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不修淨無漏第四靜慮句。爾者。今此非第四靜慮世俗智者。為唯限上二界世俗智。為當可通欲界世俗智耶。答。可通欲界世俗智也。兩方。若通欲界世俗智者。婆沙論(百六十四)中。釋發智論此文云。此中餘地。以智名說。即從未至定。除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任婆沙論說。唯限上二界世俗智。不通欲界世俗智。 若依之爾者。非第四靜慮世俗智者。簡第四靜慮根本地世俗智之言也。何不通欲界世俗智哉。 答。已得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不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之句。除第四靜慮根本地世俗智之外。廣可取餘地世俗智。故通欲界世俗智云事。道理必然也。何況。見婆沙論(百六十四)一段前後。述已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不修淨無漏初靜慮云。此中餘地以智名說。即從欲界未至定。除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釋未得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不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云。此中亦說。餘地名智。即從欲界。除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此等之句。既通欲界世俗智。至已得非第四靜慮世俗智現在前。不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之句。豈不通欲界世俗智哉。但於婆沙論。即從未至定。除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之文者。實雖可通欲界世俗智。且略之歟。不可有別委曲事也。 問。依身在第二靜慮。成就初二靜慮人。生得故成就第二靜慮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婆沙論(百六十八)中。無此義若依之爾者。既生第二靜慮之人也。何無生得故成就第二靜慮之義哉。何況。婆沙論(百六十八)中。依身在初靜慮。成就初二靜慮之人。生得故成就初靜慮之義可有相例可同如何。 答。生得故成就第二靜慮者。異生從上地沒。生第二靜慮之類也。從下地沒。生第二靜慮之人。離初靜慮染時。已得第二靜慮故。無生得故初得第二靜慮之義也。而依身在第二靜慮。成就初靜慮者。聖者成就無漏初靜慮也。聖者不下生故無生得故成就第二靜慮之義也。但於婆沙論中。依身在初靜慮。成就初二靜慮之人。生得故成就初靜慮之義可有云例難者。依身在初靜慮。成就初二靜慮之人。通異生聖者故。異生之中。有此義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云。二者謂梵世愛盡。上愛未盡。此即異生聖者。生欲界梵世。及聖者生極光淨。若生欲界。於初二靜慮。唯離染得故成就。若生梵世。於初靜慮。有離染得。有生得故成就。於第二靜慮。唯離染得故成就。若生極光淨。於初靜慮唯成就無漏。非有漏非有漏以越地捨故。於第二靜慮。唯離染得故成就。彼極光淨愛未盡故不成就上二靜慮。 問。退無漏三無色。不退淨四無色類可有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發智論(十八)中。云頗有退餘耶。答無無此句判。明知。無此類云事。若依之爾者。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思法種姓等聖者。不起煩惱退種姓時。退無漏三無色不退淨四無色。豈非有此類哉。 答。退無漏三無色。不退淨四無色之類可有也。即疑難中。被舉之類是也。但於發智論。頗有退餘耶答無之文者。今此退者。名退而不得之義。故退而還得。不名為退也。以何知之者。勘婆沙論(百六十九)說。解發智論(十八)文。上釋無捨無漏四靜慮。非味相應非淨之句云。此中無第三句。唯捨四無漏者。以退捨時。或非全捨故。或彼時還得故。或兼捨淨故。得果捨時。還即得故下釋無捨無漏三無色。非味相應非淨之句云。此中無第三句。唯捨三無漏者。如靜慮中說。按此文意。明無唯退捨無漏四靜慮之義。云或彼時還起故畢。述無唯捨無漏三無色之句。讓如靜慮中說。故無唯退捨無漏三無色之義。亦可由彼時還得故爰知。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思法種姓等聖者。不起煩惱。退種姓時。雖退勝種姓無漏三無色。不退淨四無色。還得劣種姓無漏三無色故。不為退無漏三無色不退淨四無色之句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六十九)說。解發智論文。上釋無退無漏四靜慮非味相應非淨之句云。此中無第三句。唯退無漏四靜慮者或與淨俱退故。或不全退故。或退時還得彼地故。雖出三故。下釋無退無漏三無色非味相應非淨之句。云此中無第三句。唯得無漏三無色者。或與淨俱退故。或非全退故不舉或退時還得彼地故。若無唯退無漏三無色之句。由退時還得彼地故者。尤可舉此故也。何異無漏退無漏四靜慮之故。不舉之哉。 答。愚惟云。有學聖者。退種姓時。不必退無漏三無色。無學聖者。退種姓時。必退無漏三無色。故無唯退無漏三無色之義。專就無學聖者論之也。而無學聖者。退種姓時。必退盡智所修淨四無色故。云或與淨俱退故。無學聖者。退種姓時。不為唯退無漏三無色之句。其義既顯訖故。重出退時還得彼地故。無其詮故。不舉之歟。然而退時還得彼地故。自亦為無唯限無漏三無色之由。更非所遮也。婆沙論(百六十九)中。問頗有不起無色纏。而退無漏靜慮非淨耶。答。之云。有謂無學練根未至第九解脫道位。不起煩惱而退所得無間解脫道時。唯出無學聖者。退種姓時。不舉有學聖者。退種姓時。容起無色界煩惱退者。專為無學聖者故也。以此文。可為今義潤色歟。 文永三年(丙寅)四月十九日罷向聖禪擬講之病室。相尋此事之處。彼擬講義云。 問。或論藏意全退無漏三無色。不退有漏四無色類可有耶。進云。論家釋云。此中無第三句。唯退無漏三無色者。付之。就一論一部之性相。思無漏無色之退位。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思法種姓等聖者。不起煩惱。退種姓時退無漏三無色。不可退有漏四無色。何無此類哉。何況。全退有漏四無色。不退無漏三無色之類有之相例可同如何。 講答云。 去喜祿二年法勝寺御八講宗性對延歷寺陽圓已講。用此論義之時。證義者法印前權大僧都聖覺云。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思法種姓聖者。不起煩惱。退種姓時。可還得退法種姓無漏三無色故。猶成就無漏三無色。論家判無此句歟(云云)就此義疑云。婆沙論中。云無唯退無漏三無色之句。不舉退時還得彼地故。其疑猶殘之由重難之畢。 問。有學聖者中。可有不起無色界煩惱退無漏靜慮。不退淨靜慮類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婆沙論(百六十九)中。出此類。唯舉無學聖者。知。有學聖者中。無此類云事。若依之爾者。有學聖者。種類非一准。何無此類哉。 答。見婆沙論(百六十九)文。云問頗有不起纏。而退無漏靜慮非淨耶。答有。即前所說。及學練根。未至見至。不起煩惱。而退所得。無間解脫道時。舉有學聖者。不起三界煩惱。退無漏靜慮。不退靜慮之類。故此人即不起無色界煩惱退無漏靜慮。不退淨靜慮云事。必然也。但於婆沙論中。出此類。唯舉無學聖者云難者正勘彼論文云。問頗有不起無色纏。而退無漏靜慮非淨耶。答有。謂無學練根。未至第九解脫道位。不起煩惱而退所得。無間解脫道時此文意云。問頗有不起無色纏而退無漏靜慮非淨耶。起無色界煩惱。容退之者不起彼煩惱退無漏靜慮。非淨有耶問也。而有學聖者中。分離無色界煩惱者。雖有起無色界煩惱容退之義全未離無色界煩惱者。無起無色界煩惱容退之理。故有學聖者。其義不定。故不舉之。鈍根無學聖者。皆有起無色界煩惱容退之義故。就無其濫。且出無學練根未至第九解脫道位。不起煩惱而退所得。無間解脫道時也。 問。有學聖者。退種姓時。可退練根無間道耶。答。可退練根無間道也。兩方。若退練根無間道者。有學練根。一無間一解脫道也。而住無間道。無退種姓之義。至解脫道。已捨無間道畢。旁思之何可退練根無間道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六十九)中。問頗有不起纏。而退無漏靜慮。非淨耶。答之云及學練根未至見至位不起煩惱。而退所得無間解脫道時。此文無諍。有學聖者。退種姓時。可退練根無間道如何。 答。有學聖者。修練根。作勝種姓之後退此練根所得種姓之時。退住從練根無間道下位故。退彼無間道可云也。婆沙論中。云退所得無間道。即此意也。但於有學練根。一無間一解脫道也云難者。有學聖者。修練根時。實用無間一解脫道故。至解脫道位。雖捨無間道。退住下位故。云退之也。故見婆沙論(六十一)文。問退阿羅漢果住預流時時名退不還一來果不。答亦名退彼所以者何。住彼下故。如人從彼第三層舍。墮至于地。彼人亦說墮初二層。此亦如是。問本不成就中間二果。今何言退。答已不成就。復不成就。故亦名退以此文可為今義潤色也。 問。無漏靜慮與淨靜慮俱時得別捨緣。為唯限有學練根。為當可通無學練根耶。 答。可通無學練根也。兩方。若通無學練根者。婆沙論(百六十九)中。此出類云。謂得阿羅漢果及依靜慮。得不還果。并學者練根時如此文者。唯限有學練根。不通無學練根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此義何不通無學練根哉。 答。無學聖者。修練根第九解脫道位。得勝種姓故。雖捨初盡智位。與淨靜慮俱時所種姓。無漏靜慮。有漏無漏捨劣得勝之義故。不捨淨靜慮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異求之。但於婆沙論中。出此類唯舉學者練根時云難者。學無學聖者修練根時。雖捨無漏靜慮。不捨淨靜慮。其所不捨淨靜慮者。即得阿羅漢果。及依靜慮得不還果。并有學聖者。修練根時。所不捨淨靜慮故。重不論之歟。 問。五通所依定。可通退分定耶。答。不通退分定也。兩方。若通退分定者。五通所依定。力用殊勝也。何可通退分定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百六十九)文。味相應四靜慮。為等無間緣等至中。舉五通所依定。若味定無間有現前義者寧不通退分定哉。 答。思婆沙論(百七十)慧解脫阿羅漢。起味相應初靜慮退時。隊無學位等。所修自地三通所依。不捨不得云文意。五通所依定。不通退分可云也。若通退分定者。豈無亦得義哉。但於婆沙論。味相應四靜慮為等無間緣等至中。舉五通所依定之文者。味定無間。亦起順住分故。全無相違也。 問。除從第三靜慮生第四靜慮時。餘時中捨一等至。無所得義可有耶。兩方。若有此類者。見婆沙論(百七十)文。出捨一等至無所得類云。謂遍淨沒。生廣果時。捨淨第三靜慮。而無所得論文既舉此一位。明知。餘時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六十五等至。得捨非一准。餘時之中。何無此義哉。 答。除從第三靜慮生第四靜慮時。餘時之中。捨一等至無所得義可有也。即從初靜慮生第二靜慮之時。唯捨淨初靜慮一等至。無得餘等至也。但於婆沙論。謂遍淨沒。生廣果時之文者。且出一位也。非謂餘時亦無此義。全不可劬勞之。 問。慧解脫阿羅漢。起味相應初靜慮退時。淨初靜慮中。可有不捨不得類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見婆沙論(百七十)文。述慧解脫阿羅漢。起味相應初靜慮退時。捨得等至相云。二亦捨亦得。謂無漏淨初靜慮捨無學及上所修。得學及退分故若有不捨不得之類者。寧不舉之哉。若依之爾者。淨初靜慮。種類是廣。爾時。何無不捨不得之類哉。 答。慧解脫阿羅漢。起味相應初靜慮退時。淨初靜慮中。可有不捨不得之類也。即如婆沙論說。捨上位所修淨初靜慮。得退分攝淨初靜慮故。此外非上位所修。亦非退分攝淨初靜慮。是可不捨不得之類也。但於婆沙論中。不舉不捨不得之類云難者就定體論之。淨初靜慮中。實雖有不捨不得之類。亦捨之類。通盡智等上位所修。順住。順勝。順決擇三分定。亦得之類。舉順退分定。故亦捨亦得之類。既亙四分定。無一分定而所殘。故此外別不舉不捨不得之類也。 問。不還果聖者中。於六十五等至。極少成就十八等至類可有耶。答。不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見婆沙論文。述不還果聖者。極少成就二十五等至之旨。明知。不可有此類云事。若依之爾者。依身在欲界。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聖者。修練根時。復果道所攝無漏初二靜慮不起勝果道。生第三靜慮之類。可成就無漏下三靜慮。淨第三靜慮。味相應後二靜慮。四無色。三無量。五通所依十八等至也。何無不還果聖者中。極少成就十八等至之類哉。 答。婆沙論中。明不還果聖者。成就六十五等至相云。極少成就二十五。謂八味相應淨無漏初靜慮。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五通所依。或減一二味。增一二淨。皆亦二十五若不還果聖者中。有成就十八等至之類者。寧以成就二十五等至為極少成就之數哉。無成就十八等至之類云事。此文炳然也但於被出難之類者。不可許之。其故設於上地得自在人。依下地修練根時。雖得上地無漏果道。必起勝果道之後。生上地也。故依身在欲界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修練根時。得果道所攝無漏初二靜慮之人。必起勝果道之後。可生第三靜慮故。是阿羅漢向聖者。成就十八等至也。即非不還果聖者。故不可為疑歟。 重難云。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九十)云。問若已離第三靜慮染。依第二靜慮。及下三地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彼不起後向。命終往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彼成就何樂根。答彼於上地。若得自在。當練根時。亦能修上無漏樂根。設於上地不得自在。彼得果已。亦必起勝果道。修上無漏。然後命終。是故聖者生遍淨上。決定成就無漏樂根。成就喜根。准此應知或(百六十九)云。其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者。有說。彼得果已。必起勝果道。修無漏四靜慮。然後命終。生無色界。有說。彼練根時。即亦修上無漏靜慮。是故無過准此兩處之思之。第百六十九卷。二師說中。初師意云。已離色界染信勝解。依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修練根作見至。得果道無漏靜慮已。必起勝果道無漏四靜慮之後。生無色界。故無聖者生廣果以上不成就樂根過(為言)第二師意異之。已離色界染信勝解。於上地得自在。依下地修練根作見至。得果道無漏四靜慮故。雖不必起勝果道無漏四靜慮。生無色界。無聖者生廣果以上。不成就樂根過云也。若此師意。依下地修練根。得果道無漏四靜慮之人。必起勝果道無漏四靜慮。生無色界云者。與初師義有何差異哉。爰知。第二師意。依下地修練根。得果道無漏四靜慮之人。不必起勝果道無漏四靜慮。生無色界存也。而第九十卷文。大同此第二師意說。以此師說。可為正義。若爾。依下地修練根。得上地果道之人。必起勝果道之後生上地云事。豈不背婆沙論此等之文哉。 答。二乘必有欲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行。方能證故之理。故於上地得自在者。依下地修練根時。雖得上地果道。必起勝果道之後。可生上地也。何況。練根之後。不起勝果道生上地者。已斷下地煩惱之上。不可有無漏離繫得。寧非大過哉。但於婆沙論。第百六十九卷二說差異者。初師意云。練根之後。必起勝果道無漏四靜慮生無色界故無聖者生廣果以上不成就樂根過(為言)得上地果道之人。成就果道無漏四靜慮之處云殘也。第二師意云。非只成就勝果道四靜慮。於上地得自在者。亦成就果道無漏四靜慮云添也。非遮練根之後。必起勝果道之義。故二說意。遂不相違也。今二說意。非相違義。故第九十卷中。不置有說之言釋。顯此二趣也。彼於上地。若得自在。當練根時。亦能修上無漏樂根者。於上得得自在者。依下地修練根時。得上地果道無漏樂根故。後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定成就樂根(為言)非謂云爾故。不起勝果道無漏樂根。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也。設於上地不得自在。彼得果已亦必起勝果道。修上無漏。然後命終。是故聖者。生遍淨上。決定成就無漏樂根者。設於上地。不得自在者。修練根已。必起勝果道無漏樂根故。後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定成就樂根(為言)然後命終以下之文。總結二類也。 問。或論藏意。不還果聖者。於六十五等至中。極少成就幾等至判耶。進云。論家釋云。極少成就二十五付之不還果聖者。種類非一准。極少成就之類。不可及二十五等至。是以不還向聖者。極少成就之人。阿羅漢果聖者。極少成就之類。更無成就二十五等至。彼此相例其義可同如何。 講答云。 去安貞二年最勝講宗性對延歷寺信永已講用此論義之志。可有成就十八等至之燈云事。第三重難為疑問也。而證義者興福寺別當法務僧正實尊仰云。結座事繁可省重難(云云)仍彼論場問難意趣。不顯而止之間所存之旨。今所記錄也。 問。不還果聖者中。於六十五等至。極多成就四十八等至類可有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婆沙論中。述不還向聖者。極多成就四十七等至之旨畢云。不還果極多如向說若不還果聖者中。有成就四十八等至之類者。寧以成就四十七等至。為極多成就之數哉。若依之爾者。不還果聖者。種類非一准。何無極多成就四十八等至之類哉。 答。不還果聖者中。於六十五等至。極多成就四十八等至之類可有也。即以性相之所定按之。身證不還聖者。依第四靜慮修練根。得勝種姓果道。未起勝果道之前。下成就淨無漏四靜慮。淨四無色味相應非想非非想處。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五通所依。四十八等至也。但於婆沙論。不還果極多如向說之文者。今此成就四十八等至之類。任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之理。雖不還果攝。本是阿羅漢向聖者。修練根得勝種姓果道。未起勝果道之前暫時住不還果道許也。不久必起勝果道。還速可至阿羅漢向位故。不舉此中間暫時住不還果道。成就四十八等至之類也。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六十八)云。或此所說。道類智時。雖不成就二乃至四。而從此後。不久定成。故於爾時。亦說成就。謂道類智後不久必起勝果道時。即修彼故或(百六十八)云。或彼不久必起勝果道即成就彼。故於爾時。亦說成就或(百六十九)云。有說彼得果已不久必起勝果道現前修上無漏。是故於十六心時。雖未成就。必當得故。亦說成就此等文意。凡位離上地染。依下地入正性離生者。不久必起勝果道云事。分明也。准彼可思之。 重難云。凡位離上地染。依下地入正性離身者。不久必起勝果道故。當容成就說。今成就者。已離無所有處染。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者。道類智位。證不還果之後。不久必起勝果道。速可至阿羅漢向位。何以此暫時住果道之位。分為不還果聖者。極多成就四十七等至之類哉。 答。四向四果其位各別也。寧依不久必起勝果道故。以道類智位。屬後果向道哉。若爾。果向次位。豈不雜亂哉。甚異所成就功德。當容成就說。今成就之廢立也。就中今練根類。本是阿羅漢向聖者也。得勝種姓之後不久必起勝果道。還速可至阿羅漢向位。故此中間暫時住不還果道之位分沙汰之外。事不及探出也。不似初證不還果位。旁非相例歟。 婆沙論六十七云。頗有身證者。不成就無漏無色定耶。答有。謂身證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 私云。身證不還果聖者。修練根云事。此文分明也。婆沙論百七十云。不還向極少成就八。如前說。即漸次者。極多成就四十七。即已離無所有處染。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者。謂淨無漏四靜慮。淨四無色。味相應非想非非想處。四無量。七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五通所依。不還果極多如向說。 問。阿羅漢向聖者中。於六十五等至。極少成就十二等至類可有耶。答可有此類也。兩方。若有此類者。婆沙論(百七十)文云。阿羅漢向。極少成就十三。即生非想非非想處。不得滅盡解脫者。謂無漏四靜慮。三無色。味相應淨非想非非想處。四解脫若阿羅漢向聖者中。有成就十二等至之類者。實以成就十三等至。為極少成就之數哉。若依之爾者。阿羅漢向聖者。種類非一准。何無極少成就十二等至之類哉。 答。阿羅漢向聖者中。於六十五等至。極少成就十二等至之類可有也。即生空無邊處。未離自地染聖者。可成就無漏四靜慮味相應。四無色。空無邊處。淨定無漏定。解脫遍處。十二等至也。但於婆沙論。阿羅漢向。極成成就十三之文者。有漏等生上地中。不成下地無漏四靜慮。三無色。并下三無色。解脫。生自上下地。必成就之。故以今此決定成就等至。為其本。論極少成就之數。故就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二地之類。顯其相也。故婆沙論(百七十)中。重出阿羅漢向聖者。極少成就十三等至之類。雖述若生無所有處。未離自地染者。亦成就十三。謂增一味。減一解脫。不舉生識無邊處。未離自地染者。亦成就十三等至。即此意也。何不辨此旨出生空無邊處。未離自地染者。成就十三等至數。其疑哉。 問。阿羅漢向聖者中。於六十五等至。極少成就十三等至。唯限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二地依身歟。答。不限二地依身也。兩方。若唯限二地依身者。阿羅漢向聖者。種類非一准。極少成就十三等至。何不通下地依身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七十)中。述阿羅漢向聖者。極少成就十三等至。唯出生無所處。非想非非想處者。論文無諍。唯可限二地依身如何。 答。阿羅漢向聖者。極少成就十三等至。不限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二地依身。可通識無邊處依身也。即生識無邊處未離自地染者。可成就無漏四靜慮。二無色。味相應無色。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淨定解脫遍處。十三等至也。但於婆沙論中。唯出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者。云難者。有漏等至生上地中。不成下地無漏四靜慮。三無色。并下三無色解脫。生自上下地。必成就之故。以今此決定成就等至。為其本。論極少成就之數。故唯舉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二地之類。不出生識無邊處。未離自地染者。成就十三等至也。 問。生無色界阿羅漢果聖者。可成就他心通所依定耶。答。可成就他心通所依定也。兩方。若成就他心通所依定者。婆沙論(百七十)中。述阿羅漢果聖者。極少成就十三等至。云即生非想非非想處。慧解脫阿羅漢。謂七無漏一淨四解脫漏盡通所依不舉他心通依定。明知。不成就之云事。若成就之者。寧不成就十四等至哉。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文云。生無色者時解脫者。定成九智。謂加盡智。不時解脫定成就十。謂增無生此文無諍。生無色界阿羅漢果聖者。成就他心智他心通依定。例可同如何。 答。以性相之所定思之。無漏是不繫法。生上地中。成就下地無漏故。生無色界阿羅漢果聖者。成就無漏他心通所依定云事。文理必然也。更不可異求之。但於婆沙論。生非想非非想處。慧解脫阿羅漢。極少成就十三至文云文者。無漏他心通所依定。有無間解脫二道之中。無間道是有漏故。生無色界聖者。不成就之。故從無間道論之。不成就無漏他心通所依定。故云非想非非想處處。慧解脫阿羅漢。極少成就十三等至也。退勘今論餘處(二十七)文。述天眼天耳二通。依四靜慮之義。云或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從無間道不成就無漏他心通所依定云事。以此論說。可為准例也。 問。有學聖者。修練根。可有無漏四靜慮頓得義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發智論(十八)文。云頗有無漏四靜慮頓得耶。答有。謂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若得阿羅漢果。不舉有學練根時。明知。有學聖者。修練根時。無無漏四靜慮頓得義云事何況有學聖者。修練根時。無有無漏三無色頓得義。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有學聖者。修練根時所得聖道。即非一准。何無無漏四靜慮頓得義哉。 答。已離第三靜慮染。有學聖者。依第四靜慮修練根時。可有無漏四靜慮頓得義云事。性相之所定。其義必然也。但於發智論文者。准婆沙論餘處說。可會通之也。即勘婆沙論第百六十九卷文。釋發智論(十八)頗有得無漏四靜慮。非味相應非淨耶。答有。謂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若得阿羅漢果時之文。問學練根時。亦有於無漏四靜慮。皆捨而得。何故不說耶。答之出三說云。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此中略舉初後以顯中間。故不具說。有說。彼所捨所得。俱是學類。非全別類。是以不說。由此亦不說無學練根。此發智論文。明俱時得無漏四靜慮。故當無漏四靜慮頓得義也。故准婆沙論今問答。會通發智論。舉無漏四靜慮頓得之類。不出有學練根時之文也。次於有學聖者。修練根時。無有無漏三無色頓得義云例難者。下三無色。無不還果道攝無漏故。任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之量。有學聖者。修練根時。不得無漏三無色也。 尋云。婆沙論第百七十一卷中。釋發智論(十八)頗有無漏三無色類頓得耶。答有。謂得阿羅漢果時之文云。無學練根時。雖亦頓得。而非別類。是故不說。又彼亦名得阿羅漢果時故不別說今此二義。當第百六十九卷三說中何說哉。 答。無學練根時。雖亦頓得。而非別類。是故不說者。當有說彼所捨所得。俱是學類。非全別類。是以不說之說。又彼亦名得阿羅漢果時。故不別說者。當有說此中略舉初後。以顯中間。故不具說之說也。略舉初後之後中。可攝無學練根故也。由此亦不說無學練根者。總結上二說意也。 文永三年(丙寅)十月十日(酉時)於東大寺知足院草庵抄之畢自去孟夏十二日始此卷抄至今初冬上旬候終其微功俱舍婆沙問端餘八十條草按清書光陰及二百日為委難答之旨趣不顧餘命之徒近痛哉歎哉不可不悲仰願春日權現哀愍此志伏乞彌勒如來納受此勤終焉之暮垂引攝於兜率之雲龍華之曉勸悟入於唯心之月功德餘薰迴向非一或父母恩愛之親類或師弟同法之善友慈尊說教之筵三會聽法之砌必遂再會互談往事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五夏臘五十三)。 定春所持之本令相傳之處去年僧坊回祿之時此卷并第十九末合兩帖令燒失畢仍以宗性御自筆清書御本誂他人令書寫之自手令校合畢。 永正六(已巳)七月十四日。 三論宗大法師。英憲。 俱舍論第二十八卷抄下 俱舍論第二十九卷抄 問題 問。凡夫二乘所起四無量。可緣他三千界有情耶。 問。慈無量以何為體耶。 問。悲無量以何為體耶。 問。正理論意。喜無量喜受為體義。如何破之耶。 問。正理論意。引何經文。破喜無量喜受為體義耶。 問。正理論中。明喜無量體云。諸古師說。喜即喜受爾者。今此師意。劣喜名欣歟。 問。品類足論中。出喜無量體云。謂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爾者。今此喜者喜受歟。 問。四無量眷屬體中。可攝得耶。 問。四無量可緣見所斷法耶。 問。未來四無量可緣自相續耶。 問。四無量可通順勝進分耶。 問。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可修喜無量耶。 問。正理論中。明喜無量體。舉喜即喜受。喜異喜受二義。爾者。今此二義意。分別聞思修所成時。可有不同耶。 問。正理論中。明喜無量體。舉三師說爾者。以欣為體云義意。依上三靜慮近分地。可起喜無量耶。 問。慈無量可感第四靜慮異熟果耶。 問。慈無量可感五淨居天異熟果耶。 問。四無量唯感色界異熟果歟。 問。悲無量可依下三靜慮耶。 問。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四無量。可通未曾得耶。 問。無佛世時。除近佛地菩薩。可起上三靜慮無量耶。 問。未離欲染聖者。起相似四無量時。可得通得耶。 問。以初靜慮無漏。斷初靜慮煩惱。九無間九解脫道位。可修自地四無量耶。 問。四無量緣欲界有情時。具可有緣緣無緣等四句耶。 問。勝解作意無間。可生他地心耶。 問。初二解脫。為唯治顯色貪。為當治形色貪歟。 問。初二解脫。為唯緣顯色。為當緣形色歟。 問。初二解脫。為唯治眼識所引貪為當治耳等四識所引貪歟。 問。依第二靜慮近分地。可起初二解脫耶。 問。未離第三靜慮染聖者。可成就淨解脫耶。 問。欲界可有相似四無色解脫。滅受想解脫耶。 問。論文云。彼散善者。如命終心爾者。無色界起散善。唯限命終心歟。 問。論文云。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爾者。彼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等三行相。可為四無色解脫體耶。 問。今論意。異生無色解脫現前位。未來修身念住義可有耶。 問。論中明無色解脫相云。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爾者。寶法師意。今此近分解脫道者。可通四無色近分地解脫道耶。 問。今論意。以近分地加行道。可為四無色解脫體耶。 問。婆沙論意。異生無色解脫現前位。可修身念住耶。 問。論中釋滅盡定得解脫名。舉二師說。爾者初師意解脫定障故。名滅受想解脫歟。 問。論文云。有說由此解脫定障爾者。寶法師意。今此文明滅盡定得解脫名歟。 問。論中明滅受想解脫云。微微心後。此定現前爾者。寶法師意。微微心位。可有欣心所現起義耶。 問。正理論意。滅盡定出心。可通識無邊處耶。 問。微微心位。必緣滅盡定歟。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入心緣彼滅定。寂靜方能入故。故唯有漏爾者。今此入心者。可通想微細微微三心耶。 問。想微細微微三心位。可斷滅盡定障耶。 問。滅盡定障。為唯限無覆無記為當通染污歟。 問。初二解脫對治何地貪耶。 問。正理論意。前三解脫為唯限勝解作意。為當通真實作意歟。 問。四無色解脫。可緣下地法上擇滅耶。 問。四無色解脫。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 問。虛空無為。可有多體耶。 問。四無色解脫。可通退分定耶。 問。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唯緣自地歟。 問。今論意。第三靜慮不立解脫故。如何釋之耶。 問。以盡無生智。可為前三無色解脫體耶。 問。第二第三解脫。可緣自相續耶。 問。浮解脫可通曾得耶。 問。外法異生。可起淨解脫耶。 問。起滅盡定時。必伏非想非非想處煩惱歟。 問。有學聖者所起滅盡定。可受無色界等流果耶。 問。前八遍處。俱緣可見色歟。 問。後二遍處。為唯緣現在。為當緣過未二世歟。 問。勝處遍處觀門。悉解脫攝歟。 問。付前八遍處觀門。觀青等四色後。觀地等四大種歟。 問。麟喻獨覺得滅盡定。為加行得。為當離染得歟。 問。今論意。依身在欲天。可起前三解脫耶。 問。論中明生上二界。起色無色定緣云。二由業力爾者。寶法師意。今此業者。為唯限順後業。為當通順生業歟。 問。頌文云。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爾者。諸佛正法滅盡。釋尊正法滅盡。其義同歟。 問。論中明正法住時。舉二師說。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明正法住時。舉二師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大師世眼久已閉。堪為證者多散滅。以下六行文為本頌。為當長行歟。   俱舍論第二十九卷抄   問。凡夫二乘所起四無量。可緣他三千界有情耶。答。不緣他三千界有情也。兩方。若緣他三千界有情者。凡夫二乘通力。無及他三千界。設雖四無量觀門。何可緣他三千界有情哉。若依之爾者。今論文。釋無量名云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婆沙論(八十二)中。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此不決定。以四無量。皆是假想。皆與勝解作意相應。或有一切皆以有情邊際而觀。或有一切皆以方域邊際而觀任此等論判。凡夫二乘所起四無量可緣他三千界有情如何。 答。凡夫二乘通力。不知他三千界。故他三千界。既非其境界。彼所起四無量。不可緣他三千界有情云事。道理必然也。但於今論無量有情為所緣故之文。婆沙論或有一切皆以有情邊際而觀等之說者。就凡夫二乘所知分齊談之也。 問。慈無量以何為體耶。進云。今論疏中。以無瞋善根為體釋也。付之。慈無量作與樂行相。尤可無貪善根為體。例如布施無貪為體如何。 答。修慈無量。對治瞋故。以無瞋善根。為其自性也。故今論云。四中初二體是無瞋正理論(七十九)云。此中慈悲無瞋為性顯宗論說。全亦同之。加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八十一)云。慈悲俱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對治瞋故或(百四十一)云。慈謂與樂。作意相應無瞋善根為性雜心論云。二無量無恚者。謂慈及悲。是無恚善根性。瞋恚對治故任此等定判。慈無量以無瞋善根為體云事。諸論一同之說。更無有異義也。但於慈無量作與樂行相。尤可無貪善根為體云難者。慈無量願令諸有情得樂。能伏瞋煩惱哉。雖作與樂行相。以無瞋善根為體也。次於布施無貪為體云例難者。彼捨自財寶施與他人故。以無貪善根為其體性。全不可為相例難也。 問。悲無量以何為體耶。答。今論中。明悲無量體。或云無瞋為體。或云不害為體也。且付無瞋為體云義。不可然。悲無量以無瞋善根為體者與慈無量。有何差別哉。何況。見今論文。云謂諸瞋。害不欣慰。欲貪瞋。治此如次建立慈等。悲無量治害。述尤可不害為體。例如捨無量對治貪瞋故。無貪無瞋二善根為體如何。 答。披諸論所說。尋悲無量體。舉無瞋不害之二師異說。故今論云。四中初二。體是無瞋。理實應言悲是不害正理論(七十九)云。此中慈悲無瞋為性○有作是言。悲是不害。近治害故。理實如是。但害似瞋。以瞋名說。悲之行相。亦似無瞋。立無瞋名。實是不害顯宗論(四十)說全亦同之。加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八十一)云。慈悲俱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對治瞋故○有作是說。慈無量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對治瞋故。悲無量以不害為自性。對治害故或(百四十一)云。悲謂除苦。作意相應無瞋善根為性。有說。不害為性此中悲無量。以無瞋善根為體云義意。修悲無量對治瞋故。無瞋善根為其自性云也。但於慧無量以無瞋善根為體者。與慈無量有何差別哉云難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九)中。會此疑云。性雖無別然慈能治殺有情瞋。歡行相轉。悲能對治惱有情瞋。戚行相轉。是謂差別婆沙論。慈對治斷命瞋。悲對治捶打瞋。復次慈對治應瞋處瞋。悲對治不應瞋處瞋之文。雜心論是處恚者。以慈對治。非處恚者。以悲對治。復次。為捨眾生命起恚。以慈對治為楚罰眾生起恚以悲對治之說其意亦同之。次於今論。悲無量治害云文者。光法師會之云。以實而言。悲正治瞋。害是瞋家等流果故。悲亦治害思此釋意。悲無量正所對治。瞋煩惱故。以無瞋善根為體也。如此得意之時。捨無量之例難自被遮畢。 問。正理論意。喜無量。喜受為體義。如何破之耶。進云。正理論(七十九)云。何緣觀行者。爾時喜受生若緣與樂與慈無異。若緣拔苦應與悲同。付之。喜無量是喜受也。設雖作與樂拔苦行相。其體何可與慈同哉。何況如今難破者。以欣為體。無貪為體云義。亦可有此過哉。 答。喜無量者。慈無量與樂。悲無量拔苦之上。作欣慰行相也。是則欣諸有情得樂免苦之義也。而今難喜受為體師。若作與樂行相者。應慈相應喜。何別為喜無量體。若作拔苦行相者。應悲相應喜。何別為喜無量體。若作欣慰行相者。契經中云。欣故生喜。欣是能生喜是所生。別體法故不可云喜受作欣慰行相破也。重意云。喜受作欣慰行相者。為難違破經欣故生喜之又。先述作與樂拔苦行相者。可有過之旨也。難破意趣。欲成欣是能生。喜是所生。所生喜受非喜受無量體。故以欣為體無貪為體云義。不可蒙此難破也。 問。正理論意。引何經文。破喜無量喜受為體義耶。進云。正理論中。引契經欣故生喜之文破之也。付之。契經中。雖說欣故生喜。全無違喜無量喜受為體之義。何引今文。破此義哉。 答。正理論中。破喜無量喜受為體之義云。又契經言。欣故生喜。喜即喜受。如先已辨。此喜行相與彼欣。同喜故生喜義。有何異此文意云。契經中。云欣故生喜。喜者喜受也。欣者喜無量行相也。而喜無量體是喜受者。今此欣即可喜受。若爾能生所生同是喜受。喜故生喜之義也。有何別異。云欣故生喜哉破也如此破意云欣云喜。名別故其體可異。故知。喜無量體可非喜受(為言)。 尋云。正理論。此喜行相與彼欣同之文意。喜無量。行相與欣同云歟。為當述欣故生喜之喜行相與欣同云歟。 答。此喜行相者。指喜無量行相也。此喜無量行相。與欣同故。喜無量體即是喜受者。欣故生喜者。喜故生喜之義也。能生所生義。有何異哉破也。故泰法師釋此文云。此喜無量行相。與彼欣同。欣即喜受者。經言喜故生喜義。有何異經不言喜故生喜。乃言欣故生喜光法師釋此文云。又喜與欣名義俱別。寧言喜行與彼欣同說。喜喜受名義行相皆順契經。 尋云。正理論次下文云。若方下上義有異者輕安與樂。義亦應然。差別因緣。不可得故此文意如何。 答。喜無量。喜受為體云義意。會契經欣故生喜之若云下喜名欣上喜名喜。能生所生雖同喜受。其體異故。說欣故生喜無其過者云輕安故生樂。下樂名輕安。上樂名樂輕安與樂可同樂受。若欣故生喜者。同喜受中。分下與上。輕安樂故生樂者。輕安是輕安非樂受。樂是樂受非輕安。云者欣故生喜。云輕安故生樂。其義可同。何彼就同喜受中。下上分之。此望輕安與樂受。各別法論之哉。其差別因緣不可得故(為言)。 問。正理論中。膽喜無量體云。諸古師說。喜即喜受爾者。今此師意。劣喜名欣歟。答。不劣喜名欣也。兩方。若劣喜名欣者。欣與喜受其體既異。設雖此師意。何可劣喜名欣哉。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破此師義。引破經欣故生喜之文。此師救之云。若言下上義有異者。述劣喜名欣之旨如何。 答。喜即喜受云師意。全不可云劣喜名欣也。故光法師。喜無量喜受為體之義。為正云釋意。難正理論中。引契經欣故生喜之文。破此師義云。又喜與欣名義俱別。寧言喜行與彼欣同。說喜喜受名義行相。皆順契經但於正理論。若言下上義有異者之文者。正理論師。引契經欣故生喜之文。破喜無量喜受為體云師義之時。自作彼師轉救。重引契經輕安故生樂之文。為此難此轉救。假全彼師救。云下喜名欣。上喜名喜者(為言)非謂彼師意。實存劣喜名欣頗不足為疑歟。 問。品類足論中。出喜無量體云。謂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爾者。今此喜者喜受歟。 答。可有唯限喜受。廣通五蘊之二意也。 兩方。若喜受者。不喜受與受相應。何云喜相應受想行識哉。若依之爾者。披品類足論文。問喜無量云何。答之云謂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文相無諍可喜受如何。 答。喜無量體。可有局通之二門也。若約剋性體云之者。可限喜受。故婆沙論(八十一)中。改此文云。彼文應說。謂喜及喜相應想行識。不應言受。而言受者。是誦者謬若就助伴體論之者。可通五蘊。故婆沙論中。會此文云。復次彼論。總說五蘊為喜無量自性。雖喜受與受不相應。而餘心心所法。與受相應。故作是說。亦不違理光法師餘處中。隨行對法攝慧云釋意。術彼此展轉互隨行故之旨畢云。故婆沙八十一出喜無量體云喜者以喜根為自性。若兼取相應隨轉。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深探此文意。以為其證據也。 問。四無量眷屬體中。可攝得耶。答。可攝得也。兩方。若攝得者。得望本法(婆沙抄五本)是□遠非俱有因。四無量眷屬體中。何可取得哉。是以。人師解釋中云。慈悲俱以無瞋為體。若不相應中生等亦是無量體。除得在無量故。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出四無量體云。若并眷屬五蘊為體若五為體者。寧不攝得哉。 答。四無量眷屬體中。可攝得也。故勘品類足論(十三)文。明約四無量隨心轉非受相應等四句分別。出非隨心轉非受相應之句云。謂□無量所攝隨心不相應行。諸餘無量所攝心不相應行隨心不相應行者。是四相也。除之云諸餘無量所攝心不相應行。豈非指得哉。爰知。四無量眷屬體中。攝得云事。但於得望本法。是□遠非俱有因云難者。雖不得與本法為俱有因。性相隨順故。眷屬體中。可取之也。次於人師解釋者婆沙抄定判也。非只違本論說。亦似背道理。故不可依用之。 問。四無量可緣見所斷法耶。答。可緣見所斷法也。兩方。若緣見所斷法者。四無量觀門作與樂拔苦等行相。何可緣見所斷法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四無量緣見所斷法如何。 答。四無量觀門。總緣欲界有情故。緣起見所斷惑有情者。寧不緣見所斷法哉。故勘婆沙論(八十一)文。或明四無量緣境云。若諸有情。住自地心者。則緣彼五蘊或(八十一)云。此四無量。唯修所斷緣見修所斷。但於四無量觀門。作與樂拔苦等行相。何可緣見所斷法哉云難者。四無量是假想觀門。故總緣欲界有情。作與樂拔苦等行相之時。緣彼有情所起見所斷惑。有何所背哉。 問。未來四無量。可緣自相續耶。答。不緣自相續也。兩方。若緣自相續者。思四無量行相。更不可緣自相續。是以。披婆沙論文。四無量。唯緣他相續釋。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五十七)中。現在嫉結。雖不緣自相續。未來嫉結可緣自相續相例可同如何。 答。修四無量。願令諸有情與樂拔苦等也。設雖未來四無量。何可緣自相續哉。故婆沙論(八十一)云。此四無量。唯緣他相續但於婆沙論中。未來嫉結可緣自相續例難者。以後論。有作是說。嫉結於他能緣亦現起。於自能緣不現起。慳結於自能緣亦現起。於他能緣不現起。此據能緣故言如是之文。致此例難歟。若爾。彼不正義也。全不可為痛。 重難云。婆沙論中。無有正不。以何知彼不正義哉。答。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於染污法。有能緣定非現起定云義。為評家所破。如或破有餘師。有緣一極微。起薩迦耶見。此約所緣故說有。非約現起故說有云義。述評曰。彼說非理。所以者何。如何此見。能住所緣。而不能起。是故前說。於理為勝。或(十八)破有說意。非想非非想處。亦有他地緣隨眠者。然能緣定。非現起定云義。判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既無上地可緣。如何有能緣定。是故說無於理為善等也。准此等正不思之。彼不正義云事。必然歟。 問。四無量可通順勝進分耶。答。可通順勝進分也。兩方。若通順勝進分者。見婆沙論(百六十三)文云。順勝進分者。能觀自地為□苦障。而生厭背。能觀上地為靜妙離。而生欣樂而四無量。唯緣欲界有情。何可通順勝進分哉。若依之爾者。雜心論中云。此不淨觀。復有四種。謂退分。住分。勝分。決定分。不淨觀既通順勝進分。四無量例可同如何。 答。婆沙論(百七十五)中。明雜修靜慮行相。述評家義云。如是說者。能雜修作十六行相。所雜修或作十六行相。或作餘行相。謂無量。解脫。勝處等。以四無量等為所雜修有漏功德定。知。四無量可通順決擇分云事。若通勝順決擇分者。何不通劣順勝進分哉。但於婆沙論。順勝進分緣自上地云文者。任如次順煩惱自上地無漏之理。分別四分定相之時。且以順勝進分緣自上地云也。全非遮兼緣下地之義歟。 問。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可修喜無量耶。答。依婆沙。正理。兩論一師說意者。可修喜無量也。兩方。若修喜無量者。任今論。喜初二靜慮之文。未至地不可有喜無量。可修何地喜無量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二十四)所引正理論(六十六)中云。有餘師言。異生聖者。離欲無間解脫道中。亦修不淨息念慈等等言豈非等悲喜捨三無量哉。婆沙論(六十四)文云。有作是說。諸異生者。離欲染時。九無間道中。修九行相。謂□等三。及慈悲喜捨不淨觀持息念。八解脫道中。修十二行相。謂即前九。及解等三此等論判無諍。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修喜無量如何。 答。喜無量體。異說非一。如婆沙論。舉二師說。正理論文。出三師說也。其中以欣為體云義內。亦有異說。故婆沙論云。有餘師說。此喜無量。欣為自性。欣體非受。別有心所。與心相應。有說。欣在喜根相應聚中可得。有作是說。喜根後生欣。由喜力所引起故依此初師意者。非必喜根相應欣。非必喜根後生欣。故未至地中。可有喜無量也。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百四十一)云。有說。以善心所中欣為自性。正理論(七十九)中。判若喜異喜受。亦通思所成。彼應說喜通依七地。與樂捨受。亦相應故。即述此師義也。故婆沙。正理兩論之中。舉此師義云。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修喜無量。更有何疑哉。但於今啼初二靜慮之文者。此喜無量。喜受為體云義意也。既為別師說。不及致會通。 重難云。婆沙論(百六十七)中。釋發智論。第三第四靜慮與三無量相應云文云。三無量者。除喜無量後二靜慮無喜根故。諸有欲令喜無量不以喜受為自性者。亦說。此與喜受相應故。彼二地唯三無理如此文者。喜無量不以喜受為自性云師意。無喜受之處。無喜無量若爾。未至地何有喜無量哉。 答。此文亦當有說。欣在喜根相應聚中可得云別師義也。不足為疑歟。 尋云。正理論中。出喜無量體云。或即無貪唯限喜受相應無貪歟。 答。此義意。唯以喜受相應無貪為喜無量體也。故正理論云。此與喜根。必俱行故。三地可得。如悔憂俱。喜亦無貪。 疑云。以欣為體云師中。通非喜相應欣云義有之。無貪為體云釋意。何唯限喜受相應無貪哉。 答。喜無量必作欣慰行相。而欣心所雖不與喜受相應。作欣慰行相故。非喜相應欣。為喜無量體無貪不爾。不與喜受相應者。不可作欣慰行相故。非喜相應無貪不為喜無量體也。 問。正理論中。明喜無量體。舉喜即喜受。喜異喜受二義。爾者。今此二義意。分別聞思修所成時。可有不同耶。進云。正理論中。喜即喜受義。唯是修所成。喜異喜受義。亦通思所成釋也。付之。若約定地云之者。同限修所成。若就散善論之者。可通思所成。何依喜即喜受。異喜受之義。可有通不通思所成之不同哉。 答。見正理論(七十九)文云。此四無量。依地別者。若喜即喜受。唯是修所成。彼應說喜唯初二定。以於餘地無喜根故。若喜異喜受亦通思所成。彼應說喜通依七地。與樂捨受。亦相應故思此文意。喜即喜受者。據根本論故。唯修所成。唯依初二靜慮。喜異喜受者。兼加行談故。通思所成。通依欲界未至中間四本意七地(為言)是則一往之廢立也。理實而言。依喜即喜受。異喜受之義。不可有限修所成。通思所成之不同歟。 問。正理論中。明喜無量體。舉三師說。爾者。以欣為體云義意。依上三靜慮近分地。可起喜無量耶。答。依上三靜慮近分地。可起喜無量也。兩方。若依上三靜慮近分地。起喜無量者。披正理論(七十九)文云。若喜異喜受。亦通思所成。彼應說喜通依七地。與樂捨受。亦相應故此文無諍。依上三靜慮近分地。不起喜無量若依之爾者。上三靜慮近分地。既有欣心所。喜無量以欣為體云義意。何依上三靜慮近分地。不起喜無量哉。 答。喜無量以欣為體云義中。通非喜相應欣云說意。依上三靜慮近分地。可起喜無量也。其理即如疑難之趣。便於正理論說。彼應說喜通依七地之文者。理實而言。依上三靜慮近分地。雖起喜無量。彼近分地。無勝善根故。屬根本地別不論之。未至定。中間禪。有勝善根故。四靜慮外為別依地。云通依七地也。例如依第二靜慮近分地。雖起初二解脫。婆沙論(八十四)中。述彼依地。云初二解脫。在初二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不舉第二靜慮近分地也。 問。慈無量可感第四靜慮異熟果耶。答。可感第四靜慮異熟果也。兩方。若感第四靜慮異熟果者。婆沙論(八十三)中。引契經修慈究竟極至遍淨天之文畢云。修慈究竟極至遍淨。是事可爾如此釋者。慈無量不感第四靜慮異熟果若依之爾者。慈無量既依第四靜慮。何不感彼異熟果哉。 答。今論中。明四無量依地。云所餘三種。通依六地。謂四靜慮未至中間。慈無量依地。通第四靜慮尤可感彼異熟果也。故發智論(十七)云。慈異熟何處受。答或梵世。或極光淨。或遍淨。或廣果。婆沙論(百六十二)中。釋此文云。謂四靜慮慈無量異熟果生者任此等論判。慈無量感第四靜慮異熟果之旨。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修慈究竟極至遍淨是事可爾之釋者。正見問言云。修慈究竟極至遍淨是事可爾。得彼果故。繫屬彼故。修三無量。究竟極至下三無色。云何可爾。豈有色界善招無色果耶此文意云。對悲喜捨三無量色界善故。如次感下三無色異熟果。不可得修慈無量感遍淨天異熟果。故慈無量與樂行相轉。樂受極至第三靜慮故。修慈無量極至遍淨天者。是事可爾(為言)得彼果故。繫屬彼故者。即顯此義也。理實而言。依第四靜慮慈無量。感第四靜慮異熟果之義。更非所遮歟。 尋云。婆沙論中。云繫屬彼故其意如何。 答。慈無量。與樂行相轉。樂受極至第三靜慮故。由相似義。云繫屬彼故也。是當有餘復言與彼相似故作是說之義意歟。 問。慈無量。可感五淨居天異熟果耶。答。可感五淨導天異熟果也。兩方。若感五淨居天異熟果者。勘發智論(十七)文云。慈異熟何處愛。答或梵世。或極光淨。或遍淨。或廣果如此文者。慈無量不感五淨居天異熟果。若依之爾者。慈無量既依第四靜慮。何不感五淨居天異熟果哉。 答。今論中明四無量依地云。所餘三種。通依六地。謂四靜慮未至中間。慈無量依地通第四靜慮。尤可感五淨居天異熟果也。故光法師餘處(二十四)引婆沙論(百七十五)如是說者。能雜修作十六行相。所雜修或作十六行相。或作餘行相。謂無量解脫勝處等之文畢云。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如其次第。感五淨居既指通慈無量等所雜修中間有漏善根。云如其次第。感五在。慈無量感五淨居天異熟果之旨。甚分明也。但於發智論。或廣果之文者。且就凡聖共居之處。云廣果也。 問。四無量唯感色界異熟果歟。答。唯感色界異熟果也。進云。婆沙論(八十三)引契經說云。修慈究竟極至遍淨天。修悲究竟極至空無邊處。修喜究竟極至識無邊處。修捨究竟極至無所有處。慈無量感色界異熟果。後三無量感無色界異熟果。付之。四無量是色界有漏功德也。唯可感色界異熟果。後三無量。何感無色界異熟果哉。 答。婆沙論中。引此契經說解之。屢及八箇異說。其中初師說云。此說甚深。彌勒下生。當解此義此文難辨。以之可知。第五師說云。有餘復言。與彼相似。故作是說。謂慈無量。樂行相轉。受極至第三靜慮。悲無量苦行相轉。有色便有斷手足等種種苦事。空無邊處。訶責諸色。似悲行相。喜無量歡喜相轉。識無邊處。於識歡悅。似喜行相。捨無量捨行相轉。無所有處。多所棄捨。似捨行相。故依相似。說無量聲正理論(七十九)中。引此契經文。雖載諸論會通。判是故應知前釋為善。以此師義為正釋故。且依此一師說會今契經文也。 問。悲無量可依下三靜慮耶。通云。今論疏中。悲無量依下三靜慮釋也。付之。悲無量者。是慼行相轉也。若依下三靜慮者。如何可與喜樂二受相應哉。 答。今論云。所餘三種。通依六地。謂四靜慮未至中間發智論(十八)云。初靜慮攝初靜慮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八智。三三摩地。第二靜慮攝第二靜慮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八智。三三摩地。第三靜慮攝第三靜慮三無量。八智。三三摩地婆沙論(八十一)中。述評家義。引此文云。評曰。應作是說。初二靜慮。有悲無量。云何知然。有至教故。如定蘊說。初二靜慮攝初二靜慮四無量等。故知有悲源起自發智論文。至今論等說。非無量依下三靜慮之旨。分明也。但於若依下三靜慮者。如何可與喜樂二受相應哉云難者。正理論問答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七十九)云。若悲亦依下三靜慮。如何得與喜樂相應。悲緣苦有情。慼行相轉故。此如無漏厭作意生。是故通依下三靜慮。彼真實作意。能順生欣。喜樂相應。可無有過。此勝解作意。不順生欣。如何可言與彼相似。疑是慼性。不順生欣。如何許疑喜樂俱起。勝解作意。應與彼同。然此於欣。極相隨順力能引生真作意故。疑則不爾。極違真故。彼尚相應。此寧不許。此勝解作意。理應違欣。有觀慼處中行相故。悲既慼行相轉。應非喜樂相應。勿二行相俱時轉故。若爾應不許與捨受相應捨受處中行相轉故。既非不許捨受相應。與喜樂俱。理定應許。勿全不與受相應故重重問答。其意自顯也。顯宗論(四十)說。全亦同之。 問。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四無量。可通未曾得耶。答。可通未曾得也。兩方。若通未曾得者。婆沙論中。述四無量曾得未曾得相云。此四無量。皆通二種。一切聖者。及住後有異生。皆通一種。諸餘異生。唯是曾得此文無諍。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四無量。不通未曾得。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文。異生起四無量時。修淨靜慮判。若不通未曾得者。何可有未來修哉。 答。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類非一准。所起四無量。可通未曾得也。是以。見婆沙論處處文或(八十四)述前七解脫曾得相云。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皆能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或(八十三)明八勝處曾得未曾得相云。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二種。外法異生。唯是曾得或(八十五)說十遍處曾得未曾得相云。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通曾得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或(九十九)判他心智曾得未曾得相云。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任此等論文。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前七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他心智等功德。皆通未曾得至四無量。寧唯限曾得哉。但於婆沙論。諸餘異生。唯是曾得之文者。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四無量中。論其法體。雖有未曾得類。其勢力劣。不越曾得分齊。故屬曾得類也。光法師餘處(二十六)得勝曾得。名未曾得之釋意。實雖曾得法勝曾得法。與未曾得名。翻而思之。實雖未曾得法劣未曾得法。可與曾得名也。 重難云。勘婆沙論(八十一)文。述四無量曾得未曾得相云。有作是說。一切聖者。及住內法異生。皆通二種。外法異生。唯是曾得若初師意。除後有異生。所餘異生。所起四無量中。有未曾得類云者。與第二師義有何差異哉。 答。按婆沙論兩師所說。義勢雖相替。實事無所背歟。初師意云。實雖未曾得。其勢力劣。不越曾得分齊。故屬曾得類。第二師云。其勢力劣。雖不越曾得分齊。其體實是未曾得故。云未曾得也。 問。無佛世時。除近佛地菩薩。可起上三靜慮無量耶。答。不起上三靜慮無量也。兩方。若起上三無量者。披婆沙論(八十二)文。述世無佛時。無有能起後三靜慮諸無量者。唯除鄰近佛地菩薩。無佛世時。除近佛地菩薩之外。不起上三靜慮無量。若依之爾者。今論中。明起定緣云。謂器世界。將欲壞時。下地有情。法爾能起上地靜慮思此文意。無佛世時。除近佛地菩薩。何不起上三靜慮無量哉。 答。欲界有情。非教力者。根本靜慮甚難現起。故無佛世時。除近佛地菩薩。不起上三靜慮無量也。故見婆沙論說。不限疑難之中被出之文。次下文又云。復次世無佛時。無有能起後三靜慮諸無量者。唯有妙眼。能起第二靜慮無量。故名為上。是故尊者妙音說曰。異生無能起上三地諸無量者。由佛說力。世尊弟子亦能起之但於今論法爾能起上地靜慮之文者。難勢之趣。未得其意。無佛世時。不起上三靜慮無量者。唯就欲界有情論之。上界都無有佛出世。不談有佛無佛時故也。而此文明生色界。起色界定緣故。全不為疑也。 重難云。欲界有情。非教力者。根本靜慮甚難現起者。無佛世時。何起初靜慮根本定哉(是一)次。麟喻獨覺。出無佛世。將成自乘菩提之時。寧不起第四靜慮無量哉(是二)。 答。欲界有情。無佛世時。起初靜慮根本定者。壞劫時也。謂器世間。將壞之時。欲界有情。由法爾力。離欲界染。起初靜慮故。無佛世時。起初靜慮根本定也。次。麟角喻者。如菩薩說者。婆沙論所說也。故麟喻獨覺。同近佛地菩薩。無佛世時。可起上三靜慮無量也。 問。未離欲染聖者。起相似四無量時。可得通行耶。答。可得通行也。兩方。若得通行者。相似四無量者。微劣功德也。何可得通行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未離欲染聖者。起相似四無量時。得通行如何。 答。勘婆沙論(九十四)文云。若未離欲染聖者。起諸相似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及不淨觀。持息念。念住等諸功德時。皆無捨得一今此相似無量等者。欲界四無量等也。欲界聞思所成。四無量等無間緣無漏道品。可現起故。就生相得。得一通行(為言)如彼上文。云世第一法現在前時。得一或二。未有所捨也。但於相似四無量者。微劣功德也。何可得通行哉云難者。欲界聞思所成功德。寶雖微劣。許彼無間無漏道品。現起之義。故得通行。無其過也。 重難云。相似無量等者。是色界修所成四無量得修無漏道品故。得通行也。何云欲界四無量等哉。 答。相似無量等。若非欲界四無量等者。寧唯限未離欲染聖者所起哉。何況。亦通色界四無量等者。所得通行。豈唯限一種哉。故知。今此相似無量者。唯限欲界四無量等云事。 問。以初靜慮無漏。斷初靜慮煩惱。九無間九解脫道位。可修自地四無量耶。答。不修自地四無量也。兩方。若修自地四無量者。四無量非同對治道。何可修之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八十一)文云。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修得無量如何。 答。以初靜慮無漏。斷初靜慮煩惱。九無間九解脫道位。不可修自地四無量。四無量非同對治道故。彼九無間九解脫道位。不修之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三)中。出未得無漏初靜慮現在前。而不修淨初靜慮之句云。聖者依初靜慮。離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及離非想非非想處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光法師餘處(二十六)引此文畢云。婆沙既言。依初定離初定染。不修初定淨。明知。有無漏依此地。不修此地有漏。又准此文。依初定。起無漏解脫道中不修當地有漏他心智。前言修者。據無漏他心智說任此婆沙論文。光法師釋以初靜慮無漏。斷初靜慮煩惱九無間解脫道位。不修自地有漏功德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修得無量之文者。就加行道位論之也。以初靜慮無漏。斷初靜慮煩惱九無間九解脫道位。雖不修自地有漏功德。加行道位。得修之故云爾也。故勘婆沙論(百六十三)文。出未得無漏初靜慮現在前。而修淨初靜慮之句云。依初靜慮為離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無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重難云。見今論餘處(二十六)文云。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彼九無間九解脫道位。既有依此地義。何不修自地四無量等有漏功德哉。(是一)。次。思婆沙論。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修得無量之文意。專可指無間解脫道位也。加行道非正斷或道。寧云離染時哉(是二)。 答。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者。修有漏功德。有依此地。得此地二類云許也。非謂一切依此地位。皆修此地有漏功德。故光法師問依此地起無漏法。皆修此地有漏法耶。答之云。亦有不修者。次。加行道雖非正斷。或道。是斷或道所攝也。是以。今論餘處(二十六)文云。為離此言通二四道婆沙論(九十二)中。舉不成就樂根斷道位云。應言在第三靜慮。未起加行道故加行道位。所得修功德。可屬離染道種類也。 問。四無量緣欲界有情時。具可有緣有緣。緣無緣等四句耶。進云。婆沙論中。唯有三句無一句也。付之。欲界有情其類非一准。具可有四句。何闕一句哉。 答。婆沙論(百四十六)中。釋此事云。四無量中。若取自性。緣住同分心有情。則為第三句。若緣不住同分心有情。則為第二句。若并取相應隨轉。緣住同分心有情。則為第三第四句。若緣不住同分心有情。則為第二第四句此文意云。若就四無量自性云之文者。四無量自性皆心所法。能緣性故。若緣住同分心有情之時。緣有所緣同分心等。及無所緣依身等故。為第三緣有緣緣無緣句。若緣不住同分心有情之時。唯緣無所緣依身等故。為第二緣無緣句。若四無量體。并取相應隨轉者。其相應心心所。若緣住同分心有情之時。緣有所緣同分心等。及無所緣依身等故。為第三緣有緣緣無緣句。若緣不住同分心有情之時。唯緣無所緣依身等故。第二緣無緣句也。隨轉色不相應。非能緣性故。為第四非緣有緣非緣無緣句也。故四無量緣欲界有情之時。有第二緣無緣有緣緣無緣。第四非緣有緣非緣無緣三句(為言)四無量。必緣無所緣依身等故。無第一緣有緣句也。 重難云。四無量總緣欲界有情故。雖緣不住同分一類有情。亦可緣住同分心一類有情。何有緣無緣句哉。若所緣有情中。義分論此義者。寧無緣有緣句哉。 答。四無量雖總緣欲界有情。亦別緣不住同分心有情。全無所背也。 問。勝解作意無間。可生他地心耶。答。可生他地心也。兩方。若生他地心者。假想觀門者。勢力微劣也。何可生他地心哉。是以。披婆沙論文。釋後二遍處無間。唯生無色界五部心云。是假想觀不能引起色界定心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四無量無間。生欲界欲界修所斷心明知。勝解作意無間。生他地心云事如何。 答。勝解作意無間。可生他地心也。即初靜慮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無間。可生欲界修所斷心也。欲界心是無始以來極數串習。起之甚易故也。故婆沙論(八十九)中。解發智論四無量等無間。生六心云文云。謂色界五部。及欲界修所斷。緣欲界故。緣有情故。不能引起無色界心。前二解脫。前四勝處。應知亦爾。緣欲界故但於假想觀門者。勢力微劣也。何可生他地心哉云難者。假想觀門。實雖勢力微劣。起欲界心。數習甚易故。初靜慮假想觀門無間起之也。次於婆沙論。是假想觀不能引起色界定心之文者。假想觀門無間。所生他地心者。唯是欲界心。非色無色界心。色無色界心。無有極數串習之義故。他地勝解作意無間不生也。故婆沙論文。亦非相違歟。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明六十五等至相生。他地心無間。所起等至中。不舉勝解作意功德所依。若爾。他地心無間。既無現起之義。何可生他地心哉(是一)。 次。勝解作意無間。不生他地色無色界心者。豈亦可生欲界心哉(是二)。 次。婆沙論中。述四無量無間生欲修所斷心云。緣欲界故。緣有情故全不釋欲界心是無始串習故。他地勝解作意無間起之哉(是三)。 答。四無量等。勝解作意功德。勢力微劣。專以自地心。為加行起故。他地心無間。雖不現起出觀之時。心品易起故。初靜慮四無量等無間。生欲界修所斷心也。 次。色無色界善心。無有極數串習之義故。他地勝解作意無間。雖無現起之義。欲界散心。無始以來。極數串習故。初靜慮四無量等無間。生之也。故光法師。餘處解若依未至定得阿羅漢果。後出觀心。或是欲界。依無所有處得阿羅漢果。後出觀心。或即彼地。或是有頂。若依餘地得阿羅漢果。後出觀心。唯自非餘地之論文云。若於欲界散心是強。眾生無始多生其中。數數串習。起時即易。有依未至定不得自在者。容起欲界散心。上二界定。及與散心有情。無始不多生彼。初無學後。異地相生。起時即難。當地即易故。依二定等得無學果。後出觀心。唯依自地。不依下地定及散心以此解釋為今潤色也。但婆沙論。四無量無間。生欲界修所斷心者。欲界四無量無間。生欲界修所斷心也云聊簡。甚不可然。若就欲界四無量。論所生心者。可生欲界五部心。寧限修所斷心哉。 次。婆沙論。緣欲界故。緣有情故之文。明四無量無間。不生無色界心故。非述生欲界心故。故婆沙論云。緣欲界故。緣有情故。不能引起無色界心。就中心品相生。要不由為所緣境之處。何為生欲界心故哉。 問。初二解脫。為唯治顯色貪。為當治形色貪歟。答。通治顯形二色貪也。兩方。若唯治顯色貪者。披今論餘處(二十二)文。舉不淨觀所治貪。述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不淨觀通治顯形二色貪定。初二解脫。作不淨行相。例亦可治顯形二色貪也。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云。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光法師釋此文云。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初二亦攝近分·中間。能治欲界眼識所引顯色貪故。能治初定眼識所引顯色貪故。故初二解脫。但依初二定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八十)云。欲及初定有顯色貪。由眼識身。所引起故。為解脫彼。初二定中。建立初二不淨解脫任此等定判。初二解脫。唯治顯色貪如何。 答。三境欲可見者。性相之所定也。初二解脫。何不緣形色哉。若通緣顯形二色者。豈不治顯形二色貪哉。是以。婆沙論(八十五)中云。故八勝處。唯以欲界一切色處者。為所緣境一切色處之言。廣可通顯形二色若八勝處。如前三解脫。緣顯形二色者。前三解脫。亦緣顯形二色云事。必然也。加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八十)中。釋前八遍處。但緣色處云。風與風界。既無差別。如何可言亦緣色處。此難非理。以諸世間亦說黑風團風等故。由此前八緣色理成顯宗論說。全亦同之。婆沙論文。明十遍處加行。有三師說之中。舉第二師義。云地水大遍處以形顯色為所緣故。出第三師處義云。風遍處亦以色為所緣故。如世間說東風南風西風北風。有塵風。無塵風。毘涅縛風。毘嵐婆風。風輪風等。故風遍處。亦緣色處。前八遍處。如淨解脫。緣顯形二色准知。淨解脫亦緣顯形二色云事。勿論也。若淨解脫緣顯形二色者。初二解脫。亦緣顯形二色。可治顯形二色貪之旨。道理先言極成。更不可異求之。但於今論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之文者。就顯且述治顯色貪。盡理論之。可云通治顯形二色貪也。光法師釋正理論文。會通之趣。亦以同之。 問。初二解脫。為唯緣顯色。為當緣形色歟。 答。通緣顯形二色也。兩方。若唯緣顯色者。辰旦人師(婆沙抄三本)引顯宗論云。不淨觀前八遍處。緣顯形色為境界故初二解脫。例亦可同。若依之爾者。今論疏中。述初二解脫。治顯色貪之旨。若緣形色者。豈不治形色貪哉。 答。三境欲可見者。性相之所定也。初二解脫。何不緣形色哉。是以。婆沙論(八十五)中云。故八勝處。唯以欲界一切色處。為所緣境一切色處之言。廣可通顯形二色若八勝處。如前三解脫。緣顯形二色者。前三解脫。亦緣顯形二色云事。必然也。加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前八遍處。但緣色處云。風與風界。既無差別。如何可言亦緣色處。此難非理。以諸世間亦說黑風團風等故。由此前八緣色理成顯宗論(四十)說。全亦同之。婆沙論(八十五)文。明十遍處加行。有三師說之中。舉第二師義云。地水大遍處。以顯形色為所緣故。出第三師義云。風遍處亦以色為所緣故。如世間說東風。南風。西風。北風。有塵風。無塵風。毘涅縛風。吠嵐婆風。風輪風等。故風遍處亦緣色處。前八勝遍如淨解脫。緣顯形二色准知。淨解脫。亦緣顯形二色云事。勿論也。若淨解脫緣顯形二色者。初二解脫。亦同可緣之也。但於今論疏中。述初二解脫治顯色貪之旨者。就顯且判治顯色貪。盡理論之。可云通治顯形二色貪也。 問。初二解脫。為唯治眼識所引貪。為當治耳等四識所引貪歟。答。唯治眼識所引貪也。兩方。若唯治眼識所引貪者。婆沙論(八十)文云。如不淨觀能伏色貪。亦能伏餘四境貪。故辰旦人師(婆沙抄三本)釋。謂初定中解脫。對治欲界五識所引緣色相貪。第二定中解脫。對治初定中三識身所引緣色相貪。任此等定判。初二解脫。通治耳等四識所引貪若依之爾者。今論疏中。述初二解脫。唯治眼識所引貪之旨如何。 答。定三境欲可見。初二解脫。緣欲界可見色處為境故。唯治眼識所引貪也。故見今論文云。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能治欲初靜慮中顯色貪故光法師釋此文云。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初二亦攝近分中間。能治欲界眼識所引顯色貪故。能治初定眼識所引顯色貪故。故初二解脫。但依初二定寶法師釋此文云。欲界初定有顯色貪者。眼識身所引起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八十)云。欲及初定。有顯色貪。由眼識身。所引起故。為解脫彼。初二定中。建立初二不淨解脫。□顯宗論(四十)說。全亦同之。加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八十四)云。棄背欲界及初靜慮識身所引緣色貪心故。初二靜慮立初二不淨解脫或(八十五)云。對治欲界初靜慮中識身所引緣色貪故。初二靜慮立緣色不淨解脫勝處或(百六十七)評家意。破有說。厭食想同不淨想俱觀色處。作不淨行解。而不淨想對治婬欲愛。厭食想對治段食愛云義云。又段食愛緣段食。起香味觸處。是段食性。若許此想對治彼愛。云何說同不淨想觀色處故。攝初二解脫耶。此等文意。初二解脫。唯治眼識所引貪云事。分明也。但於婆沙論。亦能伏餘四境貪故之文者。初二解脫。緣欲界有見色。作青瘀等行解。專治眼識所引貪之時。兼被伏耳等四識所引貪。不現起故。談其兼用云爾也。如不淨觀能伏色貪。亦能伏餘四境貪故之亦言。此旨炳然者歟。次於辰旦人師解釋者。婆沙抄定判也。婆沙論中。對治欲界初靜慮中識身所引緣色貪故者。對治欲界初靜慮中眼識身所引緣色貪故(為言)而識身之言廣故。可通五識身得意。釋謂初定中解脫對治欲界五識所引緣色相貪等。背婆沙論意故。更不可依用之。 重難云。勘婆沙論(百七十七)文云。有說。初靜慮中初二解脫。及不淨想。對治欲界鼻舌二識。第二靜慮初二解脫。及不淨想。對治初靜慮眼耳身識此文旁難思。初靜慮初二解脫。對治欲界眼識所引貪事。必然也。何閣之云對治欲界舌二識哉(是一)次。初二解脫。及不淨想。不治五識體。對治彼所引貪也。而說對治欲界鼻舌二識。述對治初靜慮眼耳身識。不云對治彼所引貪。亦有疑哉(是二)。 答。初靜慮初二解脫。對治欲界鼻眼識所引顯色貪事。勿論也。但今文云對治欲界鼻舌二識。舉唯初靜慮初二解脫所對治法也。眼耳身三識所引貪。第二靜慮初二解脫。亦對治之故。讓彼略之歟。次。初二解脫對治貪故。無貪為性者。極成理也。故知。說對治欲界鼻舌二識。述對治初靜慮眼耳身識。且舉能引五識。以顯所引貪也。是亦據兼用云初二解脫對治耳等四識所引貪也。 問。依第二靜慮近分地。可起初二解脫耶。 答。可起初二解脫也。兩方。若起初二解脫者。婆沙論(八十四)中。述初二解脫依地云。初二解脫。在初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如此文者。依第二靜慮近分地。不起初二解脫若依之爾者。依初靜慮近分地。既起初二解脫。准彼思之。依第二靜慮近分地。何不起之哉。 答。依第二靜慮近分地。可起初二解脫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八十)云。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初二通攝近分中間五地。皆能起初二故。顯宗論(四十)說。全亦同之。婆沙論中。出未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無漏初靜慮非淨之句云。即聖者依第二靜慮近分。起三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時任此等論判。依第二靜慮近分地。起初二解脫之旨。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初二解脫在初二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之文者。二靜慮言中。含彼近分地也。故次下文。明第三解脫依地云。第三解脫在第四靜慮。別不舉第四靜慮近分地。即存此意歟。 重難云。若爾。初靜慮外。何別舉未至定哉。 答。未至定異上七近分地。有諸善根。亦通無漏。故初靜慮外。別舉之也。 問。未離第三靜慮染聖者。可成就淨解脫耶。答。可有成就不成就淨解脫二義也。兩方。若成就淨解脫者。披發智論一段之文。遍淨愛未盡。但不成就淨解脫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八十)云。第三解脫。依後靜慮。離八災患。心澄淨故。第四并近分立後靜慮名婆沙論(百六十三)中。出未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修無漏初靜慮非淨之句云。即聖者依第四靜慮近分。起三無量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不淨觀。念住三義觀時准此等論判思之。未離第三靜慮染聖者。何不成就依第四靜慮近分地淨解脫哉。 答。此事雖難測。且依相傳義者。可云未離第三靜慮染聖者。不成就淨解脫也。其故勘發智論(十八)文。明成就初靜慮。成就不成就八解脫。出不成就八解脫位云。謂生遍淨。即彼愛未盡婆沙論(百六十八)釋此文云。此即聖者。生遍淨成就無漏初靜慮。而不成就解脫。初二解脫。越地捨故。後六解脫。未離遍淨染。未得故。是故言無發智論。出成就一解脫位云。謂生遍淨即彼愛盡。上愛未盡婆沙論釋此文云。若生遍淨。即彼愛盡。上愛未盡。彼成就淨解脫非餘。前二。越地捨故。後五未得故發智論。出成就二解脫位云。謂生欲界。梵世極光淨。遍淨。愛未盡婆沙論釋此文云。若生欲界。梵世。遍淨。愛未盡。彼成就有漏無漏初靜慮及初二解脫。非餘未得故發智論出成就三解脫位云。謂生欲界。梵世。極光淨。遍淨。愛盡。上愛未盡婆沙論釋此文云。若生欲界。梵世。遍淨。愛盡。上愛未盡。彼成就有漏無漏初靜慮。及前三解脫。非餘未得故任發智。婆沙兩論所說。按成就解脫一段文相。遍淨愛未盡位。不成就淨解脫。遍淨愛盡後。成就淨解脫。加之。雜心論中。出成就一背捨位云。若生遍淨天。於彼愛盡。果實愛未盡出成就二背捨位云。若生欲界及生初禪。於彼愛盡。遍淨愛未盡出成就三背捨位云。若生欲界。及初禪二禪。遍淨愛盡。果實愛未盡准此等論判思之。未離第三靜慮染聖者。不成就淨解脫之旨。分明也。但於光法師所正理論。第四并近分立後靜慮名之文者。淨解脫等功德。以根本地為本故。已得第四靜慮根本地後依彼近分地起之也。故淨解脫依地通第四靜慮近分地云文。全非相違。婆沙論。聖者依第四靜慮近分。起淨解脫云文。會通之趣。亦以同之。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六十四)文出未得非初靜慮世俗智現在前。而不修淨初靜慮。及無漏之句云。即異生未離欲染。依未至定。起三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頂忍世第一法時○即聖者未離欲染。依未至定。起三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世俗念住三義觀。七處善時此文既云未離欲染異生聖者。依未至定。起初二解脫。故未得初靜慮根本地前起之云事。炳然也。准知。未離第三靜慮染。未得第四靜慮根本地前依第四靜慮近分地。可起淨解脫也如何。 答。未至地者。近欲界故。無始以來。數習力故。起之甚易。故未離欲染。未得初靜慮根本地。前依未至定起初二解脫。第二靜慮以上近分地。不數習故。起之稍難。故未離第三靜慮染。未得第四靜慮根本地前無依第四靜慮近分地起淨解脫之義也。退勘婆沙論說。釋契經。若不動心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我說於彼都無有退之文云。佛雖於諸定能速疾入。而於最近者。數入非餘。故佛數數入未至定准此文可思之。 問。欲界可有相似四無色解脫。滅受想解脫耶。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有相似四無色解脫。滅受想解脫者。今論疏中。雖述欲界有相似前三解脫之旨不云有相似四無色解脫。滅受想解脫。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四十三)云。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或(八十三)判欲界具有一切善根相似種子。乃至亦有相似滅定。一切功德之言。無所簡。何唯限色界善根哉。乃至亦有之詞所含攝。廣可通四無色解脫如何。 答。此事雖難測。且存一義云。欲界有相似功德者。專可相似色界攝善根緣欲界之類也。四無色解脫。滅受想解脫。望欲界極遠也。又無色界心品無緣欲界。欲界之中。無無心善根。旁思其理。欲界何可有相似四無色解脫。滅受想解脫哉。故今論中。明前三解脫云。餘地亦有相似解脫。而不建立。非增上故光法師解此文。云餘三四定。及欲界地。亦有初二相似解脫。餘初二二定。及欲界地。亦有第三相似解脫。而不建立。非增上故畢。引正理論(八十)云。初二解脫相似善根。雖欲界中亦容得有。而為欲界貪所陵雜。故不建立二解脫名。○第三解脫依後靜慮離八災患。心澄淨故。第四并近分立後靜慮名。相似善根。下地雖有。非增上故不名解脫。欲貪所際雜故顯宗論(四十)說。全亦同之。婆沙論(八十四)云。初二解脫在初二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餘地亦有相似善根。而不立為初二解脫。所以者何。欲界散亂。棄背力劣。故不建立初二解脫○第三解脫在第四靜慮。下地亦有相似善根。而不立為第三解脫。任此等論判。欲界有相似前三解脫。無相似四無色解脫。滅受想解脫。可云也。但於婆沙論處處之文者。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之文。不云指有何功德。故會通頗無煩歟。欲界具有一切善根相似種子。乃至亦有相似滅定之文。尤似難□□□欲界思慧。緣無色界中。施設相似以四無色解脫。欲界思慧微細勝品中。施設相似滅盡定歟。非謂云爾故欲界水無心善根也。 問。論文云。彼散善者。如命終心爾者。無色界起散善。唯限命終心歟。答。不限命終心也。兩方。若唯限命終心者。無色界起散善者。生得善心也。何可限命終心哉。是以。欲色界起生得善心。無限命終心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既云如命終心。寧可通餘時哉。何況。次下論文。述餘師義云。有說餘時。亦有散善光法師釋此文云。有說。不但命終有善。餘時亦有生得散善。以此有說義。還思初師意。無色界起生得善心。唯限命終心如何。 答。無色界起生得善心。其位可不定。更不可限命終心。是以。今論餘處中。明二十心相生。云生得善心無間生七。無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角界加行善心判。若無色界起生得善心。唯限命終心者。豈可生加行善心哉。但於既云如命終心。寧可通餘時哉云難者。按論文起盡。四無色解脫體。簡彼界散善種。標亦非散善。性微劣故畢。云彼散善者。如命終心。無色界散善微劣事。如命終心云也。如言所顯。其意在之。全非遮餘時起生得善心。次於有說餘時。亦有散善之文者。異上如命終心之義。餘時亦有生得善心現起之義。其微劣分齊。何可定必如命終心哉(為言)光法師釋。會通同之。 問。論文云。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爾者。彼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等三行相。可為四無色解脫體耶。答。可為四無色解脫體也。兩方。若為四無色解脫體者。彼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等三行相。有緣下地之義。何可為四無色解脫體哉。 答。今論意云。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以近分地。前八解脫道。為四無色解脫體。故彼位未來所修□等三行相。可為四無色解脫體也。如此功德之相攝。多從能修道品。可定所修分齊故也。但於彼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等三行相。有緣下地之義云難者。現起前八解脫道。不緣下地故。為四無色解脫體之時。未來所修□等三行相。異現起道。雖有緣下地之義□□□現起道。正緣下地故。定能修道。可為念住。從現起道。同見道攝也。 重難云。若近分地。□□解脫道位。□□□□□□□□□□□□□。解脫體者。空無邊處近分地。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等三行相。緣第四靜慮故。空無邊處解脫。可緣色界。豈不違婆沙論(八十四)四無色處解脫。緣無色界繫。及不繫之文哉。 答。婆沙論意。近分地前八解脫道。不為四無色解脫體云師說為正義。故就此師義。存空無邊處解脫不緣色界歟。 問。今論意。異生無色解脫現前位。未來修身念住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婆沙論中。異生起無色解脫時。後三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三除身念住今論意。何可背婆沙論說哉。若依之爾者。見今論文云。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若近分地。前八解脫道。為無色解脫體者。寧無未來修身念住之義哉。 答。任今論。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之文。空無邊處近分地。前八解脫道。為空無邊處解脫體而彼位未來所修□等三行相。緣第四靜慮故。異生無色解脫現前位。未來修身念住之義可有也。但於婆沙論。未來修三。除身念住之文者。勘婆沙論處處之文。第百四十一卷。次四即以根本地加行善四蘊為性。有說。亦以彼近分地前八解脫道為性。雖舉二說。第八十四卷云。第四解脫在空無邊處。問於此地中。何法是解脫。何法非解脫。答離第四靜慮染。諸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及生得善等非解脫。餘有為善。是解脫(第五第六第七解脫准之可知)偏簡近分地前八解脫道。不為四無色解脫體。爰知。婆沙論意。以近分地前八解脫道。不為四無色解脫體云師說。為正義云事。第百八十九卷中。就其正義意。明四念住時。後三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三。除身念住也。今論意。明婆沙論不正義說。存近分地前八解脫道。為四無色解脫體。故異彼生義意。異生空無邊處解脫現前位。未來修身念住之義可許也。 問。論中明無色解脫相云。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爾者。寶法師意。今此近分解脫道者。可通四無色近分地解脫道耶。答。可通四無色近分地解脫道也。兩方。若通四無色近分地解脫道者。寶法師釋此文云。述空處近分中解脫道如此釋者。不通四無色近分地解脫道若依之爾者。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之言是廣。何不通四無色近分地解脫道哉。 答。披今論文起盡。思近分地通局。上標次四解脫。如其次第。以四無色定善為性。下述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無間不然。以緣下故。近分解脫道之言。可通四無色近分地解脫道之旨。炳然也。故泰法師釋此文云。四無色定近分八解脫道。亦得解脫名。九無間不然。以緣下故此釋既□今論所說寶法師意。何可違之哉。但於寶法師述空處近分中解脫道之釋者。且從初論之也。 問。今論意。以近分地加行道。可為四無色解脫體耶。答。不為四無色解脫體也。 兩方。若四無色解脫體者。近分地加行道。既有緣下地之義。何可為四無色解脫體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出四無色解脫體。無簡近分地加行道。爰知。以彼加行道。為四無色解脫體云事如何。 答。今論意。以近分加行道。不可為四無色解脫體。即見論文。明四無色解脫體云。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無間不然。以緣下故。彼要背下地。方名解脫故。尚簡無間道。況加行道。未斷下地煩惱之位。自無間道之前現起數緣下地無有棄背下地之義。寧為四無色解脫體哉。故婆沙論(八十四)云。第四解脫在空無邊處。問於此定中。何法是解脫。何法非解脫。答。離第四靜慮染。諸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及生得善等非解脫。餘有為善是解脫文(第五第六第七解脫准之可知)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十三八禪定義)釋云。八解脫中。空識解脫。唯取空識二解脫道。及彼定體。餘皆不取。何故如是。彼方便道。之未離下過。故非解脫。無礙雖斷下地之過。未能出累。亦非解脫依此婆沙論文。任淨影大師釋。以近分地加行道。不為四無色解脫體云事。甚分明也思今論意。亦可同之。但於今論中。出四無色解脫體。無簡近分地加行道云難者。述無間不然比緣下故。簡無間道之時。彼加行道。自無間道之前現起。有緣下地之義故。不待言自被簡畢。故不別舉之歟。 重難云。雜心論中。說四無色背捨相云。餘即名背捨者。除空處九無礙道。及命終心。餘善盡說空處背捨。無礙道向。第四禪命終心向生。是故不立背捨。當知餘無色。亦如是此文唯除空無邊處。九無礙道。及命終心。不簡加行道。云餘善盡說空處背捨。故以空無邊處近分地加行道。為空無邊處背捨體准雜心說。推今論意。以近分地加行道。為四無色解脫體可云也。簡無間道之時。彼加行道。自被簡云事。誰可信之哉(是一)何況。無間道唯緣下地。無棄背義。故偏簡之。無間不然。以緣下故者。即顯此意也。加行道中。亦有不緣下地之類。以彼何不為四無色解脫體哉(是二)。 答。淨影大師。釋彼方便道。未離下過。故非解脫畢。又雜心云。無礙下緣。故非背捨。非背捨故。不名解脫。引合雜心論文故。明知。雜心論意。以近分地加行道。不為四無色解脫體云事。但於不簡加行道云難者。如會通今論文也。次。加行道中。雖有不緣下地之類。未斷下地煩惱之前。所起道故。不可為四無色解脫體。淨影大師。彼方便道。未離下過。故非解脫之釋。此旨炳然也。 問。婆沙論意。異生無色解脫現前位。可修身念住耶。答。不修身念住也。兩方。若修身念住者。婆沙論中。異生起無色解脫時。不修身念住。若依之爾者。無色解脫時現前位。修身念住者。論家人師之所定也。異生例可同如何。 答。婆沙論意。空無邊處近分地。前八解脫道。不為空無邊處解脫體云師說。為正義故。異生無色解脫現前位。不可修緣第四靜慮有漏色法。身念住。又異生所起無色界善心。無聖道助。勢力微劣。不別緣下六地。類智品道。俱生戒色。故現在未來不修身念住也。故婆沙論(百八十九)云。即諸異生○若起。無色解脫及後三念住時。後三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三。除身心念住。但於聖者無色解脫現前位。修身念住云例難者。聖者所起無色界善心。有聖道助。勢力強盛。別緣下六地類智道。俱生戒色故。現在未來修身念住也。故婆沙論(百八十九)云。若諸聖者○無色解脫入滅定想。微細心時。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光法師餘處(二十八)釋。無色雖亦緣下六地類智品道。俱生戒色。就聖者所起無色界善心論之也。 問。論中。釋滅盡定得解脫名。舉二師說。爾者。初師意。解脫定障故名滅受想解脫歟。答。初師意。於滅盡定。得解脫名。不由解脫定障故也。兩方。若解脫定障故。名滅受想解脫者。見論文。初師意。不云解脫定障故。名滅受想解脫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勝品定現前位。必可解脫定障。明知。於滅盡定得解脫名。可由解脫定障故云事如何。 答。披一段論文。尋二師所存。述初師義。云厭背受想。而起此故。或總厭背有所緣故。此滅盡定得解脫名。厭背受想。厭背諸有所緣心心所故。於滅盡定得解脫名(為言)舉第二師說。云有說。由此解脫定障。解脫定障故。於滅盡定得解脫名(為言)凡於滅盡定有厭背受想。及總厭背諸有所緣心心所法之義。亦有解脫定障之義。初師意。由初義立解脫名。第二師意。由第二義立解脫名也。其中初師義。能順滅受想解脫名言。亦同婆沙論(八十四)想受滅解脫。棄背一切有所緣心故。棄背義是解脫義之文。有何所背。疑此師義哉。但於勝品定現前位。必可解脫定障云難者。誰云滅盡定。不解脫定障。雖有解脫定障之義。得解脫名。不由此故也。 問。論文云。有說由此解脫定障爾者。寶法師意。今此文明滅盡定得解脫名歟。 答。明滅盡定得解脫名也。兩方。若明滅盡定得解脫名者。寶法師釋此文云。述此定入出心異也如此釋者。不明滅盡定得解脫名若依之爾者。既云有說由此解脫定障。爰知。明滅盡定得解脫名之一說云事如何。 答。見論文云。第八解脫。即滅盡定。彼自性等。如先已說厭背受想。而起此故。或總厭背有所緣故。此滅盡定得解脫名。有說。由此解脫定障。文言無諍。明滅盡定得解脫名。出或云厭背受想故。或云總厭背有所緣故。或云解脫定障故之異說故光法師釋此文云。厭背受想。起此定故。此滅盡定。得解脫名。或總厭背諸有所緣心心故。此滅盡定。得解脫名。有說。由此滅定解脫不染無知定障。故名解脫泰法師釋此文云。滅盡定。解脫受想。或解脫有所緣。得解脫名。有說。由此滅盡定。解脫不染無知定障。故名解脫此等解釋。能□論文。寶法師意。何可違之哉。但於寶法師述此定入出心異也之釋者。按論文起盡。釋滅受想解脫。微微無間生。由自地淨心。及下無漏出之本頌。一科段中。明滅盡定得解脫名。及滅盡定入出心相故。說滅盡定入出心相之文初。牒加有說由此解脫定障之文許也。非云此文正述滅盡定入出心相歟。何況。若此文述滅盡定入出心相云者。釋滅盡定入出心相。全無異說。有說之言。甚難消哉。 問。論中明滅受想解脫云。微微心後此定現前爾者。寶法師意。微微心後位可有欣心所現起義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寶法師餘處解釋中。引婆沙論(百五十二)有說。此定二十一物為體。以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及心滅故。如是說者。隨滅爾所心心所法。即有爾所物現前。為此定體之文畢云。此與第三師別者。評家兼取欣厭。第三唯二十一。故不同也。准義無想有二十二。謂加欣。滅定有二十二。謂加厭也如此釋者。微微心位。不可有欣心所所現起義若依之爾者。微微心位。厭受想欣滅定。隨其所應。欣厭隨一。定可現前。何不許欣心所現起義哉。 答。微微心位。雖有厭受想之義。專緣所入滅盡定。欣求之故。可有欣心所現起云事。必然也。故勘光法師處處定判。當卷云。入心緣彼。滅定寂靜。方能入故。故唯有漏餘處引婆沙論。如是說者。隨滅爾所心心所法。即有爾所物現前。為此定體之文畢云。評家意。更有欣厭心所。隨其所應。與心相應。而非□起。故與前家不同。無想定體。准此應知清涼大師演義抄(二十五)中。引俱舍論。滅盡定亦然為靜住有頂之文畢云。謂滅盡定。以二十二物為體。謂修定前有二十一心所。及心王一。故言二十一心所者。謂大地十。大善地十。欣厭隨一。為滅定故。有二十二物。不相應行替處。名為滅定隨滅爾許心心所法為定體也任此等釋。微微心位。可有欣心所現起義設雖寶法師意。何可背此文理哉。但於寶法師餘處。准此無想有二十二。謂加欣。滅定有二十二。謂加厭也之釋者。理實而言。無想定。滅盡定入心位。雖同欣厭隨一現前。無想定為求解脫。以出離想為無。欣得定為□。故云加欣。滅盡定為求靜住。以止息想為先。厭受想為本。故云加厭也。是則一往之分別。更非盡理之定判歟。 問。滅盡定出心。可通無所有處有漏心耶。 答。不通無所有處有漏心也兩方。若通無所有處有漏心者。由自地淨心。及下無漏出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通無所有處有漏心哉若依之爾者。淨影大師(大乘義章九滅盡定義)依毘曇意釋滅盡定出心云。非想心出。一向有漏。無所有處。或漏無漏。無所有中。具有有漏無漏心故此釋無諍。滅盡定出心。可通無所有處有漏心如何。 答。今論中。明滅盡定出心。偈頌結由自地淨主。及下無漏出。長行云從滅定出。或起有頂淨定心。或即能起無所有處無漏心正理論(八十)文。顯宗論說。偈頌長行全亦同之。婆沙論(百五十二)中。述滅盡定出心。謂若非想非非想處心出者。無色界繫。若無所有處心出者。不繫任任此等論判。滅盡定出心。不通無所有處有漏心云事。分明也。但於淨影大師。無所有處。或漏無漏之釋者。甚以難會。若夫依舊俱舍論(二十一)或由於有頂清淨心。從彼得出。或由無所入為地。清淨心。及無流心。從彼得出之文歟。是可舊譯之謬。強不可劬勞之。 問。正理論意。滅盡定出心。可通識無邊處耶。 問。微微心位。必緣滅盡定歟。 已上兩條論義。第五卷抄記錄之畢。 問。光法師解釋中云。入心緣彼。滅定寂靜。方能入故。故唯有漏爾者。今此入心者。可通想微細微微三心耶。答。可通想。微細。微微三心也。兩方。若通想微細微微三心者。婆沙論(百五十三)中。云想微細現在前時。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想微細心。不必緣所入滅盡定若爾。入心緣彼。滅定寂靜之言。不可通想微細心哉。若依之爾者。按光法師解釋前後。上舉想微細微微三心畢云。入心緣彼。滅定寂靜文相起盡無諍。入心者。可通想微細微微三心如何。 答。今此入心者。專雖自微微心。廣取之者。可通想微細心也。其入心中。雖有緣餘法之類。專欣滅盡定故。對彼出心不欣滅盡定。云入心緣彼。滅定寂靜。方能入故。故唯有漏。出心不必及緣滅盡定。故通二種也。自本非云想微細心。必緣所入滅盡定。婆沙論。想微細現在前時。四念住隨一現在修之文。全無所背也。 問。想微細微微三心位。可斷滅盡定障耶。答。可斷滅盡定障也。兩方。若斷滅盡定障者。想微細微微三心位。無立無間道稱。知不斷滅盡定障云事。是以。光法師餘處(二十六)釋聖起所餘四無量等。修所成攝。有漏德時。現在皆修一。世俗智。有學未來未離欲七。已離欲八。無學未來鈍九利十。除微微心。此於未來。唯修俗故之論文云。此明聖者起餘有漏功德。不別除障。所以不約四道以明。臨入滅定心名微微心。此心羸劣。現未唯俗。不修無漏任此釋想微細微微三心位。不斷滅盡定障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想微細微微三心位。可斷滅盡定障也。若此三心位。不斷滅盡定障者。何位可斷之哉。 答。想微細微微三心位。可斷滅盡定障也。若此三心加行位。不斷滅盡定障。不染無知者。何可得滅盡定哉。故婆沙論(八十四)中云。如依八方能調龍象。解脫亦爾。依八加行。而現在前。除解脫障。八解脫障。彼加行位。除之明知。想微細微微三心加行位。可斷滅盡定障云事。但於想微細微微三心。無立無間道稱云難者。將入滅盡定。想微細微微三心加行位。自然被斷滅盡定障故。非功用勤勞斷之者。不立無間道稱也。次於光法師餘處。不別除障。所以不約四道以明之釋者。非如為得無擁通等。斷通障等時。用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故云所以不約四道以明也。更不遮想微細微微三心位。斷滅盡定障之義歟。 重難云。能斷障位。無修他心智。故今論餘處中。述練根無間道位。不修他心智云。能斷障故。不修他心而勘婆沙論(百七)文云。入滅定想微細心時。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八智。想微細心時。未來修他心智若想微細心時。斷滅盡定障者。何可修他心智哉(是一)。次思光法師餘處(二十五)由滅定力解脫彼解脫障故。障解脫故名解脫障之釋意。由滅盡定力。解脫滅盡定障云也。彼加行位不斷之歟(是二)。 答。想微細心位。雖斷滅盡定障。異無間道。斷根障等故。未來修他心智也。次。將入滅盡定。想微細微微三心加行位。斷滅盡定障。推功歸本。云由滅盡定力解脫彼障也。 問。滅盡定障。為唯限無覆無記。為當通染污歟。答。唯限無覆無記也。兩方。若唯限無覆無記者。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十二)中云。非諸異生能起滅定。彼有自地起滅定障。猶未斷故。未起有頂見所斷惑。於起滅定。畢竟無能如此文者。滅盡定障。可通染污若依之爾者。不染無知無通染污。明知。滅盡定障。唯限無覆無記云事如何。 答。滅盡定障。唯限無覆無記也。故見正理論餘處(七十)文云。謂於所障諸解脫中。有劣無知無覆無記性。能障解脫。是解脫障體。光法師餘處引此等文畢云。正理出解脫障體。及根障體。故言無記任今此正理論文。光法師釋。滅盡定障。唯限無覆無記之旨。甚分明也。但於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彼有自地起滅定障。猶未斷故等之文者。有頂見惑。雖非滅盡定。正近能障。遠有障彼定之義故云爾也。若不斷有頂見惑。不起滅盡定故。以彼見惑為滅盡定正近能障者。未離無所有處染聖者。不起滅盡定故。以無所有處修惑。可為滅盡定正近能障歟。彼既非滅盡定正近能障。故知。滅盡定正近能障者。是不染無知。無覆無記。解脫障也。重意云。雖斷無所有處見修二惑。有頂見惑。不斷無覆無記障。不起滅盡定。斷無覆無記障之後。即起滅盡定故。滅盡定正近能障。唯限無覆無記也。 問。初二解脫對治何地貪耶。進云。今論疏中。能治欲界初靜慮貪釋也。付之。初二解脫。緣欲界色。更不可對治初靜慮貪。是以。苦集法智。不斷色界煩惱如何。 答。見今論文云。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光法師釋此文。上述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初二亦攝近分中間。能治欲界眼識所引顯色貪。故能治初定眼識所引顯色貪故。初二解脫俱依初二定。下引正理論(八十)云。初二解脫。一一通依初二靜慮。能治欲界初靜慮中顯色貪。故初二通攝近分中間。五地皆能起初二。故欲及初定。有顯色貪。由眼識身。所引起故。為解脫彼。初二定中。建立初二不淨解脫婆沙論(八十四)云。棄背欲界。及初靜慮識身所引緣色貪心故。初二靜慮立初二不淨解脫此等文意云。初靜慮初二解脫。能治欲界中眼識所引顯色貪。第二靜慮。初二解脫。能治初靜慮中眼識所引顯色貪。故初二靜慮建立初二解脫(為言)但於初二解脫。緣欲界色。更不可對治初靜慮貪云難者。光法師自問答也。即問色界色淨。觀欲不淨。如何能離色界色貪答之云。此非正能斷。令暫遠離故此釋意云。初二解脫。是暫伏斷。非實斷惑道。故緣欲界色。離色界貪。全無其過(為言)若實斷惑道者。緣欲界法不可斷色界煩惱。故苦集法智。不斷色界煩惱云難。自亦被遮畢尋云。勘婆沙抄(五本)云。問。如何緣欲界色。對治色界貪耶。 解云。所緣色類初定中有。既緣欲界色治欲界貪。亦治初定貪也(准文思)此釋意。與光法師會通之趣同歟。 答。此釋意。與光法師會通之旨異也。頗難依用歟。 問。正理論意。前三解脫。為唯限勝解作意。為當通真實作意歟。答。唯限勝解作意也。兩方。若唯限勝解作意者。正理論(八十)文云。觀未成滿。但得名為勝解作意。後成滿時。離染果故。引聖道故。亦得名為真實作意。顯宗論(四十)中云。緣少思多假勝解。引聖道故。亦名真實任此等論判。前三解脫。通真實作意。若依之爾者。前三解脫。唯限勝解作意者。有宗一同之所談也。設雖正理論意。何不存此旨哉。 答。初二解脫緣欲界淨不淨可見色處。作青瘀等不淨行相。第三解脫。緣欲界淨不淨可見色處。作淨光鮮清淨行相。故前三解脫。唯限勝解作意。不通真實作意也。故正理論(八十)云。由勝解力。此於境生故。說此為勝解作意。即由此故。得解脫名勝解解脫。義相鄰故。或於少事。由勝解力。漸漸增益觀。名勝解作意加之。今論餘處中。明勝解作意云。謂不淨觀。及四無量。有色解脫。勝處遍處。如是等觀。相應作意。光法師釋此文云。不淨。無量。勝處遍處。唯是假想。解脫之中。通其假實。言有色解脫。標前三解脫。唯假想故。無色解脫。通於假實。故言有色正理(二十)顯宗(十一)兩論之文。亦同今論說。云有色解脫。定知。彼論意。前三解脫。唯限勝解作意云事。但於正理論。亦得名為真實作意之文。顯宗論引聖道故。亦名真實之說者。前三解脫。雖唯是限勝解作意。至成滿時。離染果故。引聖道故傍且亦與真實作意之名云也。非謂其體實通真實作意歟。 問。四無色解脫。可緣下地法上擇滅耶。 問。四無色解脫。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 問。虛空無為。可有多體耶。 已上三條論義。第二十卷抄記錄之畢。 問。四無色解脫。可通退分定耶。答。可通退分定也。兩方。若通退分定者。勘婆沙論(百七十)文。惠解脫阿羅漢。起味相應。初靜慮退時。不得初二解脫爰知。初二解脫。不通退分定云事。四無色解脫。例亦可同。若依之爾者。今論疏中。四無色解脫體。無簡退分定。若四無色解脫。不通退分定者。尤可簡之也如何。   答。四無色解脫。可通退分定也。立四無色解脫。由棄背次下地心之義。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八十四)云。四無色處解脫。各自棄背次下地心。而無色界根本地攝四分定。俱不緣下地。有棄背次下地心之義故。四無色解脫。可通退分定也。今論疏中。明四無色解脫體之時。雖簡散善等。不簡退分定。即此意也。但於色界解脫。不通退分定云例難者。前三解脫無貪為性。能治貪故。不通退分定。退分定順煩惱。違棄背色貪之義故也。色無色界解脫。廢立既異。更不可為相列之難歟。 重難云。勘雜心論文云。此不淨觀。復有四種。謂退分。住分。勝分。決定分。不淨觀通退分定初二解脫。同作不淨行相。何不通退分定哉。 答。立初二解脫稱。由棄背色貪之義。故不通順煩惱退分定。不淨觀名。不必由棄背之義。故通退分定歟。 問。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唯緣自地歟。答。唯緣自地也。兩方。若唯緣自地者。婆沙論(百六十九)中。云十等至唯緣自地。謂八味相應。及空識無邊處遍處。不舉非想非非想處處解脫。知非唯緣自地云事。若依之爾者。思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所緣。自地之外。更可緣何地哉。 答。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唯緣自地可云也。無上地容緣故。不可緣上地。任根本善無色不緣下有漏之性相故。不可緣下地。故緣自地云事。其理必然也。但於婆沙論。出唯緣自地等至中。不舉之云難者。以實論之。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雖不緣上地。若有上地者。有容緣彼之義勢故。唯緣自地等至中。不舉之。實不緣上地故。緣自地。及上地等至中。亦不舉之也。今論中。明四無色解脫所緣無簡別。云自上苦集滅。四無色解脫。俱可緣自地及上地即由此義邊也。正理論餘處云。唯有雜緣諸捨近行。能正離染。以意近行。但有漏故。婆沙論(百三十九)述一謂雜緣捨法意近行。能為無間道。故可為此義之潤色也。 問。今論意。第三靜慮不立解脫。故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第二定中。無色貪故。自地妙樂。所動亂故付之。第三定中。雖無色貪。第四靜慮建立解脫。何以第二定中。無色貪故。第三靜慮不立解脫哉。加之。初二靜慮自地勝喜所動亂立解脫。第三靜慮雖自地妙樂所動亂。寧不立解脫哉。何況。第三靜慮不淨觀無量等功德立之。解脫例可同如何。 答。第二定中。無色貪故者。述第三靜慮不立初二解脫故。欲界中。有眼識所引顯色貪故。為對治彼。初靜慮立初二解脫。初定中有眼識所引顯色貪故。為對治彼。第二靜慮立初二解脫。第二定中。無眼識所引顯色貪。故第三靜慮不立初二靜慮(為言)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八十)云。二三定中。眼識無故。亦無所引顯色貪。故三四定中。無不淨解脫婆沙論(八十四)云。第二第三靜慮無識身所引緣色貪心。故第三第四靜慮。不立初二不淨解脫。自地妙樂所動亂故者。明第三靜慮不立淨解脫故。第三靜慮。靜慮地妙樂受所動亂故。不立淨解脫(為言)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八十)云。第三定中。樂所迷故婆沙論(八十四)云。第三靜慮雖無初二不淨解脫。而為勝樂。所迷亂故。不廣不明。故不建立但於第三定中。雖無色貪。第四靜慮建立解脫云難者。第四靜慮立解脫者。是淨解脫。非初二解脫。故出第三靜慮無初二解脫故。云第二定中。無色貪。故更不可致其疑。次於初二靜慮自地勝喜所動亂立解脫云難者。初二靜慮立解脫者。是初二解脫。非淨解脫。故顯第三靜慮無淨解脫故。云自地妙樂所動亂故。亦無所背。次於第三靜慮不淨觀。無量等功德立之云例難者。彼作不淨。與樂。拔苦等行相故。第三靜慮云之也。非由棄背色貪心。棄背不淨觀心。立不淨觀無量等功德。全不可為相例難也。 問。以盡無生智。可為前三無色解脫體耶。 答。可為前三無色解脫體也。兩方。若為前三無色解脫體者。故婆沙論(八十四)文云前三無色處解脫六智俱。謂苦集滅道智類智世俗智明知。以盡無生智。不為前三無色解脫體云事。若依之爾者。正理論中。以盡無生智為前三無色解脫體如何。 答。婆沙論(八十四)中。以八解脫。分別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云。前三無色處解脫通三種前三無色解脫通無學。以盡無生智。何不為其體哉。是以。勘正理論(八十)文云。第四五六八智相應顯宗論說。全亦同之。任此等文理。以盡無生智。為前三無色解脫體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前三無色處解脫六智俱之文者。彼結蘊所說依八智作論。故不舉盡無生智也。故婆沙論(百五)智蘊中。述依八智作論云。餘處亦依八智作論。如前結蘊。後定蘊等文。 重難云。婆沙抄(五本)中。釋前三無色處解脫六智俱之論文云。盡無生智。無棄背義故此釋意。以盡無生智。實不為前三無色解脫體如何。 答。婆沙抄釋。甚難信用。更不可劬勞之。 重難云。勘發智論(十八)文云。空無邊處。解脫攝空無邊處解脫及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識無邊處解脫攝識無邊處解脫。及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無所有處解脫攝無所有處解脫。六智三三摩地此文亦以盡無生智。不為前三無色解脫如何。 答。本論今文。是定蘊說。故亦依八智作論也。故次上文。云空無邊處等攝六智。其意可知之。 問。第二第三解脫。可緣自相續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緣自相續者。正理論(八十)中。云初緣自他身。次二緣他。第二第三解脫。唯緣他相續。不緣自相續若依之爾者。初解脫既緣自相續。第二第三解脫。相例可同如何。 答。第二第三解脫。緣不緣自相續。婆沙論中。有二師說也。故婆沙論(八十四)云。初解脫緣自他相續。第二第三解脫。有說。唯緣他相續。有說。通緣自他相續。正理論文。同婆沙論初師說。就此初師義。被舉今疑歟。試會之云。初解脫者。於內色身有色想貪。為除彼色想貪。觀外諸色。作青瘀等不淨行相故。緣自相續他相續色。第二解脫者。於內色身無色想貪。為令彼已伏貪不起。觀外諸色作青瘀等不淨行相故。唯緣他相續色。第三解脫者。於內色身無色想貪。為顯自心堅牢猛利。雖緣淨色令彼已伏貪不退起。觀外諸色。作淨光鮮清淨行相。故亦唯緣他相續云也。重意云。於內色身有色想貪。通緣自相續。於內色身無色想貪。唯緣他相續(為言)婆沙論(八十五)中。後六勝處前八遍處同有此二說。准而可思之。 問。淨解脫可通曾得耶。答。可通曾得也。兩方。若通曾得者。正理論(八十)中。明八解脫曾得未曾得相云。第八第三。唯未曾得顯宗論說。亦以同之。若淨解脫通曾得者。豈不背此等文哉。若依之爾者。設雖淨解脫。何不通曾得哉。是以。今論并婆沙論中。淨解脫能曾得如何。 答。前七解脫。是諸異生。無始以來。所得功德也。離第三靜慮染之時。寧不得先所得淨解脫哉。淨解脫可通曾得之量。必然也。是以。披今論文。偈頌結滅定知先辨。餘皆通二得。長行云第八解脫如先已辨。以即是前滅盡定故。餘解脫等。通由二得。謂由離染及加行得。以有曾習未曾習故光法師釋此文云。餘七解脫。八勝處。十遍處。通由二得。若曾習者。由離染得。未曾習者。由加行得寶法師釋此文云。述餘七解脫。通二得也。言等者。等八勝處。及十遍處。有曾習者。是離染得。新習得者。是加行得泰法師釋此文云。餘七解脫。通由二得。以有曾習。是離染得。未曾習者。唯加行得婆沙論論(八十四)中。述八解脫曾得相云。想受滅解脫。唯未曾得。餘七解脫。通曾得未曾得。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皆能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此等文意無諍。淨解脫通曾得加之。婆沙論(八十五)中。明八勝處曾得未曾得相云。皆通曾得未曾得。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二種。外法異生。唯是曾得釋十遍處曾得未曾得相云。皆通曾得未曾得。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通曾得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任此等定判。後四勝處。前八遍處。如淨解脫。皆通曾得。爰知。淨解脫。亦通曾得云事。但於正理論。第八第三。唯未曾得之文者。淨解脫是殊勝功德。異生六解脫立身作證名。故一往同第八解脫。云唯未曾得也。盡理言之。正理論意。淨解脫通曾得可云也。故勘正理論(八十)下段之文。偈頌結滅定如先辨。餘皆通二得。長行云第八解脫。如先已辨。以即是前滅盡定故。餘解脫等。通由二得。謂由離染。及加行得。以有曾得未曾故。全同今論說。淨解脫通曾得(為言)顯宗論文。全亦同之。 重難云。見正理論(八十)一段之文。或顯第二第三解脫差別。云通曾得未曾得。唯未曾得故。或解唯第三第八解脫名身作證。判唯未曾得故。數成淨解脫。唯限未曾得之旨。輒難會一往說哉。 答。或顯第二第三解脫差別。或解唯第三第八解脫名身作證。云淨解脫。唯未曾得。皆是一往之定判也。 問。外法異生。可起淨解脫耶。答。可起淨解脫也。兩方。若起淨解脫者。披婆沙論(八十四)。述第二第三解脫差別云。謂第二解脫。通依內外道相續。淨解脫唯依內道相續正理論(八十)中。或明第二第三解脫差別。云內外道身共不共故。或解唯第三第八解脫名身作證。釋或唯此二種。唯內道得故。任此等論判。外法異生。不起解脫若依之爾者。外法異生。即起初二解脫。寧不起淨解脫哉。 答。淨解脫是假想觀門也。外法異生。何不起之哉。是以。婆沙論(八十四)中。述八解脫曾得未曾得相云。想受滅解脫。唯未曾得。餘七解脫。通曾得未曾得。謂諸聖者。及外法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此文意。外法異生。得淨解脫之旨。炳然也。若許得之者。豈不現起哉。加之。婆沙論(八十五)中。明八勝處曾得未曾得相云。皆通曾得未曾得。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二種。外法異生。唯是曾得釋十遍處曾得未曾得相云。皆通曾得未曾得。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通曾得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此等文意。從四勝處。前八遍處。如淨解脫。外法異生得之。爰知。亦可起淨解脫云事。但於婆沙論。淨解脫唯依內道相續之文者。淨解脫是殊勝功德。異餘六解脫。立身作證名。故對第二解脫。論其差別之時。一往云唯依內道相續也。非盡理談歟。准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五十三)有說。淨解脫雖取色淨相。而不起煩惱。以殊勝故。世尊安立身作證名之說。可思之。正理論兩處之文。會通之趣。亦以同之。 問。起滅盡定時。必伏非想非非想處煩惱歟。 第五卷抄記錄之畢。 問。有學聖者所起滅盡定。可受無色界等流果耶。答。可受無色界等流果也。兩方。若受無色界等流果者。婆沙論中。有學聖者。所起滅盡定。不受無色界等流果若依之爾者。無學聖者所起滅盡定。既受無色界等流果。有學聖者。例亦可同如何。 答。有學聖者所起滅盡定。為同類因受無色界等流果之義。必然也。更不可異求之。但於婆沙論說者。正見彼論文云。滅盡定。令諸學者更受無色界異熟果。令無色界等流果。此文意云。有學聖者所起滅盡定。為異熟因。受無色界異熟果故。以之為本。且不論受無色界等流果。無學聖者。所起滅盡定。無為異熟因受無色界異熟果之義。故受無色界等流果(為言)非謂云爾故。有學聖者。所起滅盡定。不受無色界等流果歟。 問。前八遍處。俱緣可見色歟。答。俱緣可見色也。兩方。若俱緣可見色者。地水火風遍處。尤可緣觸處也。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八十五)中云。謂觀青等一一無邊。復思青等為何所依。知依大種故。次觀地等一一無邊此文意。地水火風遍處。可緣觸處若依之爾者。披今論疏解釋。前八遍處。俱緣可見色判如何。 答。云三境欲可見。述八如淨解脫。性相之所定也。明知。前八遍處。俱緣可見色云事。故今論云。十中前八。如淨解脫○依第四靜慮。緣欲可見色正理論(八十)云。又如淨解脫。依第四靜慮。及緣欲界色處為境顯宗論(四十)說。全亦同之。婆沙論(八十五)云。前八遍處。唯緣欲界色處。任此等論文。前八遍處。俱緣可見色之旨。分明也。但於地水火風遍處。尤可緣觸處也云難者。光法師釋此疑云。實緣色處。假想地等。故正理(八十)云。如何地等。亦名色處。地地界等。有差別故。顯形名地等。如先已說故說地等遍處。不言地界等。故前八種。但緣色處。風與風界。既無差別。如何可言亦緣色處。此難非理。以諸世間亦說黑風團風等故。由此前八。緣色理成此釋意云。上卷云。地謂顯形色。隨世想立名。水火亦復然。風即界亦爾。顯形二色之上。隨世間想。假立地水火風四大種名。故前八遍處之中。後四遍處。緣此假立地水火風在四大種名。顯形二色。假作青等所依實地水火風四大種行解故。雖名地水火風遍處。實緣可見色也(為言)寶法師謂色處為所緣。緣假四大故之釋。泰法師依第四靜慮緣欲界可見色。勝解作意緣可見色。作假名地水火風觀。乃至風及風界。或異說故之釋。其意亦同之。次於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復思青等為何所依。知依大種故之文者。就今所作行解。云觀青等所依大種也。遍處是假想觀門故。雖非觸處之中實四大種。緣假四大種。作青等所依。實四大種行解也。 重難云。遍處是假想觀門故。緣非實四大種顯形二色。作青等所依實四大種行解者。風即風界。無假風名云義意。緣顯形二色。可作實風大種行解。如彼不淨觀。緣清淨色作不淨行解也。何云有餘師說。唯風遍處緣所觸中風界為境哉。 答。雖假想觀門。寄相似義邊。作其行解也。顯形二色之上。隨世間想。假立地水火風名。故寄此義邊。緣顯形二色。作實地水火風四大種行解也。風即風界。無假名云義意。顯形二色之上。全無假立風大種名。故緣顯形二色。不作實風大種行解也。欲界色境之中。其體清淨色。傍有相似不淨色之義邊。故寄此義邊。不淨觀緣欲界一切色處。作不淨行解也。若欲界色處中。都無不淨色者。不淨觀緣欲界一切色處。不可作不淨行解也。 重難云。任蘊不攝無為之理。無色四蘊。全無假立虛空無為名之義邊。何空無邊處遍處。緣自地四蘊。作虛空無為無邊行解哉。 答。無色四蘊雖無假立虛空無為。名虛空無為。同是非色法故。空無邊處遍處。緣自地四蘊。作虛空無為無邊行解也。 問。後二遍處。為唯緣現在。為當緣過未二世歟。答。不限現在。可緣過未二世也。 兩方。若緣過未二世者。後二遍得者。假想觀門也。何可緣過未二世哉。是以。不淨觀。四無量。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唯緣現在。不緣過未二世者。論家人師之所定也。後二遍處。例亦可同。何況。見婆沙論(三十二)文云。於無色界遍處法中。非擇滅得。漸漸增長後二遍處。非擇滅得。漸漸增長。豈非唯緣現在故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八十五)中云。後二遍處。俱緣三世如何。 答。後二遍處。不限現在。廣緣過未二世云事。婆沙論。後二遍處俱緣二世之文。甚分明也。誰可異求之哉。但於後二遍處者。假想觀門也云難者。後二遍處。雖是假想觀門。所緣既通非色四蘊。故少分緣過未二世之類可有也。次於不淨觀四無量。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唯緣現在不緣過未二世云例難者。彼緣色法。勝解作意故。唯於現在色法。作假想觀門也。次於婆沙論。於無色界遍處法中。等之文者。後二遍處。雖少分緣過未二世。多緣現在故。從多分說。非擇滅得。漸漸增長也。 重難云。寶法師餘處(二十二)釋不淨觀緣世相云。勝解作意。唯於現境假相想緣故。不緣過未。如五識等。唯緣現境此釋意。一切勝解作意功德。唯緣現在。不緣過未二世若後二遍處。唯假想觀門者。更不可緣過未二世哉(是一)。次。有何故。假想觀門緣色法。唯限現在。緣非色法。廣通過未二世哉(是二)。 答。思後二遍處行相。唯可限假想觀門也。故光法師解後二遍處。如次空識二淨無色為其自性。各緣自地四蘊為境之論文云。後二但觀空識。故以無色。為其自性。各緣自地四蘊為境。假想思惟。作無邊空解。作無邊識解婆沙論(八十九)中。釋後二遍處生五心云。是假想觀。不能引起色界定心但於寶法師餘處。勝解作意。唯於現境等之釋者。且就緣色法假想觀門。云假想緣故。不緣過未歟。或亦從多分云爾歟。 次。色法現量可知法。非色法比量可知法也。而現量可知法。過未二世。非如現在。故不淨觀。四無量。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唯緣現在。不緣過未二世歟。如彼眼等五識唯緣現在。不緣過未二世也。比量可知法。三世其相是同。故後二遍處。雖唯假想觀門。廣緣三世歟。 問。勝處遍觀門。悉解脫攝歟。答。非悉解脫攝也。兩方。若悉解脫攝者。三種觀門。既各別也。何悉解脫攝哉。是以。今論中。判以後後起勝前前故。解脫勝處遍處。觀門可各別。若依之爾者。解脫者。目棄背義。勝處遍處。亦可有此義。寧非解脫攝哉。何況。披今論文。云勝處有八種。二如初解脫。次二如第二。後四如第三。遍處有十種。八如淨解脫。後二淨無色。述勝處遍處觀門。悉解脫攝之旨如何。 答。若據色界解脫勝處遍處云之者。觀門勝劣不同。行相總別亦異。故勝處遍處非解脫也。故見今論云。應知。此中修觀行者。從諸解脫。入諸勝處。從諸勝處。入諸遍處。以後後起勝前前故光法師釋此文云。由前引後故後勝前。故婆沙八十五云。此中解脫唯於所緣總取淨相。未能分別青黃赤白。後四勝處。雖能分別青黃赤白。而未能作無邊行相。前四遍處。非唯分別青黃赤白。而亦能作無邊行相加之。正理論云。此解脫等差別云何。唯能棄背。名為解脫。兼折所緣。名為勝處。如無邊解得遍處名。此三善根。漸次修故。有餘師說。此三善根。由下中上。故有差別。謂能棄捨。勝伏所緣。行相無邊。有劣勝故。有餘師說。解脫唯因。遍處唯果。勝處通二顯宗論(四十)說。全亦同之。婆沙論(八十五)問解脫勝處遍處有何差別。答之有多復次義中云。復次唯因名解脫。唯果名遍處。通因果名勝處。復次能有棄背名解脫。能伏境名勝處。能廣所緣名遍處。復次唯作勝解名解脫。能伏煩惱名勝處。於所緣境無二無量名遍處。任此等論判。前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勝劣不同。行相各別。故互不相攝云事。甚分明也。但於解脫者。目棄背義。勝遍處亦可有此義云難者。前三解脫。總緣可見色。棄背色貪心。及不淨觀心。八勝處者。約可見色。分別多少青黃赤白。制伏所緣境。前八遍處。緣可見色。作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無邊行相。故八勝處。前八遍處。雖帶棄背之義。非前三解脫攝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七)中。釋發智論(十八)初第二第三解脫攝初第二第三解脫世俗智云文云。此中前三解脫。皆以俱生品五蘊為性故。得攝世俗智。是初總觀故。不攝勝處遍處次於今論。勝處有八種。二如初解脫之文者。自性依地所緣境等是同。故云爾也。非謂八勝處。前八遍處。即前三解脫攝歟。光法師解八中初二如初解脫。次二如第二解脫。後四如第三解脫之論文云。八勝處中。初二勝處。自性地等。如初解脫。是初解脫果故。次二勝處自性地等。如第二解脫。是第二解脫果故。後四勝處自性地等。如第三解脫是第三解脫果故今論中。釋遍處有十種。八如淨解脫之偈頌云。十中前八。如淨解脫。謂八自性。皆是無貪。若并助伴。五蘊為性。依第四靜慮。緣欲可見色此等釋意。勝處有八種。二如初解脫等者。談自性依地所緣同邊次若據無色界解脫遍處論之者。四無色解脫。各以自地加行善四蘊為其體故。空無邊處解脫。即攝空無邊處。識無邊處解脫。即攝識無邊處遍處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七)中。釋發智論。空無邊處解脫。攝空無邊處解脫。及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識無邊處解脫攝識無邊處解脫。及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云。四無色解脫。各以自地加行善四蘊為性。是故。得攝後二遍處。及六智三三摩地慈恩大師(瑜伽論略纂十五)引俱舍論。云後二遍處。即彼二解脫。亦顯此意也。 問。付前八遍處觀門。觀青等四色後觀地等四大種歟。答。觀青等四色後。觀地等四大種也。兩方。若觀青等四色後觀地等四大種者。今論文。引十遍處次第云。謂周遍觀地水火風青黃赤白正理(八十)顯宗(四十)兩論之說。全亦同之。明知。觀地等四大種後。觀青等四色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觀青等四色後觀地四大種如何。 答。思前八遍處觀門。觀青等四色後觀地等四大種也。今論中云。應知此中修觀行者。從諸解脫入諸勝處。從諸勝處。入諸遍處。以後後起勝前前故者。淨解脫次起後四勝處。後四勝處次起前四遍處故也。若前起地等四遍處者。以何可為能引哉。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八十五)云。此中解脫。唯於所緣總取淨相。未能分別青黃赤白。後四勝處。雖能分別青黃赤白。而未能作無邊行相。前四遍處。非唯分別青黃赤白。而亦能作無邊行相。謂觀青等一一無邊。復思青等為何所依。知依大種故。次觀地等一一無邊加之。勘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八十五)云。前四遍處。以眼識為加行至成滿時。緣青黃赤白四色處為境中。四遍處以身識為加行至成滿時。緣地水火風四觸處為境或(百四十一)云。十遍處者。謂各別觀青黃赤白地水火風。即為前八任此等論判。觀青等四色後觀地等四大種之旨。炳然也。但於今論。謂周遍觀地水火風青黃赤白之文者。泛爾只述十遍處相。更非由觀門次第列之也。正理顯宗兩論之說會通之趣亦以同之。 問。麟喻獨覺。得滅盡定為加行得。為當離染得歟。 第五卷抄記錄之畢。 問。今論意。依身在欲天。可起前三解脫耶。 答。不起前三解脫也。兩方。若起前三解脫者。今論疏中。依身在欲天不起前三解脫。若依之爾者。勘正理論(八十)文。述一師意云。有說。初起唯依人趣。要由教力所引起故。人中有教。天趣中無。設有著樂。不能初起。故人初起。退生欲天。由宿習力。有後起義設雖今論意。何不許此義哉。答。見今論文。偈頌結餘唯人趣起。長行判四無色解脫。二無色遍處。一一通三界身起餘唯人起。由教力故。光法師釋此文云。四無色解脫。二無色遍處。非由教力。一一通依三界身起。作餘前三解脫。及八勝處。前八遍處唯人三洲能起。由教力故。不通餘處既表餘唯人起。由教力故。又亦遮由教力故。不通餘處。今論意。依身在欲天。不起前三解脫云事。甚分明也。但於正理論。故人初起。退生欲天。由宿習力。有後起義之說者。今論意。何可必同正理論有說義哉。故正理論。初師所餘一切。依欲界身。唯在人中三洲除北。餘慧力劣。無聖教故之說。可同今論意也。 重難云。今論餘處(二十二)中。明起不淨觀依身。偈頌結緣欲色人生。長行判唯人趣生。三洲除北。光法師釋此文。引婆沙論(四十)問何處起此不淨觀耶。答唯有三洲。能初現起。天中無有青瘀等相故。六欲天。唯能後起。有說。初後皆唯人趣。六欲天中。無青瘀等不淨相故。都不現起之文畢云。俱舍同婆沙後師。若據初起。或同婆沙前師。正理同婆沙前師准若據初起。或同婆沙前師之釋思之。今論意。何不同初二解脫後起。通六欲天之說哉。不淨觀初二解脫行相。所緣大同故也如何。 答。若據初起。或同婆沙前師之釋。何樣得意為疑哉。若初起邊同婆沙論前師說云釋得意者。全不可為疑。若今論唯人趣生之文。據初起論之。後起通六欲天云釋。得意者。其疑且似可爾試會之云。不淨觀後起。通六欲天者。婆沙論前師說。故會今論。唯人趣生之文。同彼前師說云釋意。可有之。初二解脫後起。通六欲天云事。婆沙論中。無分明說。正理論文。初有此義故。何以前論說。強可令同後論一說意哉。 問。論中明生上二界起色無色定緣。云二由業力。爾者。寶法師意。今此業者。為唯限順後業。為當通順生業歟。答。唯限順後業也。進云。寶法師釋云。謂先於欲界。或於色界等造順生受。及順後受業付之。依寶法師釋。披今論所說云。二由業力。謂先曾造感第二靜慮已上等地生造順後受業正理論(八十)顯宗論(四十)說。光法師。暉法師釋。全同今論文。唯舉順後業。若爾。寶法師解釋。寧不背此等定判哉。上地生順後受業泰法師釋此文云。二由業力。謂先曾速造感。 答。上二界中。無有退故。生上二界。起上地定。造順生業之者。不可退彼定。故無順生業為起定緣之義也。論家人師釋中。唯舉順後業。即存此理故也。其釋即如疑難被出。但於寶法師造順生受。及順後受業之釋者。學者會通。雖非一准。且依相傳義云。此釋意非謂以順生業為起定緣。且出一類成申釋意者。依身在初靜慮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人。造第二靜慮順生業。造第三靜慮順後業畢。由彼順初生業力從靜慮先生第二靜慮。由彼順後業力。從第二靜慮。將生第三靜慮之時。可離第二靜慮染。故起第二靜慮煩惱能治道。為起定緣云也。是則為顯順後業為起定緣之義。云出由順生業感第二生許也。非釋以此順生業為起定緣歟。 問。頌文云。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爾者。諸佛正法滅盡。釋尊正法滅盡。其義同歟。 答。其義相替歟。兩方。若其義同者。婆沙論中。可不同若依之爾者。正法滅盡者。三世道同之軌則也。何有不同哉。 答。勘婆沙論(百八十三)文云。或有諸佛未般涅槃。正法便滅。或有諸佛般涅槃後。經於七日。正法便滅。然我世尊釋迦牟尼。般涅槃後。乃至千歲正法方滅。彼未般涅槃。及般涅槃已。經於七日正法滅者。依更無有入正性離生說名為滅。釋迦如來。正法滅者。依甘露界斷。說名為滅。雖天中猶有甘露界在。然依人中。滅故名滅思此文意。諸佛正法。依更不入正性離生。名為滅盡。釋尊正法。依甘露界斷。名為滅盡(為言)而見次上文云。空中復有大聲。唱言。釋迦大仙。所有正法。從今永滅。更無能入正性離生。妙甘露門。於斯永閉。大苦黑闇。遍滿世間。更無救護將導之者。入正性離生加行名甘露門故。明知。諸佛正法。不入正性離生以來為滅盡初。釋尊正法。不起入正性離生加行。以來為滅盡初也。若爾。根本加行之階級。其位雖聊異。依不入聖之義邊。其趣大相同者歟。 問。論中明正法住時。舉二師說。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聖教總言唯住千載付之。如來聖教。流行閻浮。遙至像法末法之時。何唯限千載哉。何況。見寶法師解釋云。論主造論之時。佛涅槃後。九百年中定知。光法師在世。是千載已後也其時寧可聖教滅盡哉。 答。聖教總言唯住千載者。如來聖教感行世間。唯限行載不過此時云也。故婆沙論(百八十三)云。然我世尊釋迦牟尼。般涅槃後。乃至千歲正法方滅但於如來聖教。流行閻浮。遙至像法末法之時。云難者。如來聖教纔傳世間。雖至像法末法之時。彼皆衰微。不如千年之時分。故以少屬元云唯住千載也。次於光法師在世之時代者。粗雖有異義。大概推之相當一千八百餘年歟。想像其時。像法之季。如來聖教。纔相殘時歟。 尋云。以何得知光法師在世之時代。釋尊入涅槃後一千八百餘年歟。 答。演義抄中。述製八十華嚴經疏之時代云。以今去大師涅槃。一千八百六十餘年故光法師在世。雖先於此。不經幾程歟。 問。論中明正法性時。舉二師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有釋。證法唯住千年。教法住時。復過於此。付之。正法千年者。經論常途之所談也。教法住時。何可過千年哉。是以。見婆沙論(百八十三)文云。然我世尊釋迦牟尼。般涅槃後。乃至千歲。正法方滅若爾。教法住時。復過於此之說。豈不背婆沙論文哉。 答。釋尊入涅槃。一千年以來。無有入聖得果之者。故證法住時。雖唯限千年。千年之後。教法獨盛。受持正說者。便住世間。故云教法住時。復過於此也。今論說意。尤□道理。故寶法師判二說正不云。今詳兩說。後說為正。所以得知。今時有教。有教法故但於正法千年者。經論常途之所談也云難者。據教證二。正法□住在世間之時云爾也。更非遮教法住時。猶過千年之義邊歟。婆沙論。乃至千歲。正法方滅之文。會通之趣。亦以同之。 問。大師世眼久已閉。堪為證者多散滅。以下六行文。為本頌。為當長行歟。答。長行攝非本頌也。兩方。若本頌者。光法師所判中。可長行攝。若依之爾者。披泰法師解釋云。此論一部。傍正總有六百七頌。上來初有三頌。辨造論緣起義當序分。次有六百頌。明所簡擇漏無漏法。義當正宗。自下第三有四行頌。謙退造論。勸求解脫。義當流通加之。寶法師。云自下有三頌。大文第三觀學流通分。圓暉法師。述且傷歎人有德者頌曰。任此等定判。明知。本頌云事如何。 答。世親菩薩造俱舍論六百行頌。遣門人寄往迦濕彌羅國之時。無有此文。後被請釋論。解釋六百行頌之日。初製大師世眼久已閉以下六行文。故長行攝非本頌也。何況。廣勘今論一部始末。舉六百行本頌之習。先標頌曰載之。後云論曰釋之。而大師世眼久已閉等之文。不置頌曰之標言。無有論曰之釋文。長行攝非本頌云事。炳然也。故光法師釋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議阿毘達磨理義成立。我多依彼釋對法宗。少有貶量為我失。判法正理。唯在世尊。及諸如來大聖弟子之論文。云就長行中。一正釋頌本。二傷歎以勸學。此即正釋頌本。二傷歎勸學者。指大師世眼久已閉以下六行文。故長行攝非本頌之旨。此釋亦分明也。加之。見正理論(八十)文。迦濕彌羅議理成。我多依彼釋對法。少有貶量為我失。判法正理。在牟尼之一頌後。無有別偈頌。若大師世眼久已閉以下六行文。是本頌者。正理論中。何不載之哉。但於泰法師解釋者。理實而言。雖長行攝。結七言頌傷歎勸學。故立頌名也。故光法師云。大師世眼久已閉堪為證者多散滅者。此下第二傷歎勸學。就頌中。一傷歎人。二勸學法。亦立頌名也。重按泰法師釋意。長行之中。結偈頌故。指今此頌。云傍頌歟。寶法師定判。圓暉法師釋。會通之趣。亦以同之。 (寫本云) 文永二年(乙丑)八月五日(酉時)於海住山十輪院抄之畢去夏五月十九日始清書之此秋南呂上旬候遂結集之前後首尾送七十五日之光陰大小新古記七十箇條之論義為之當山居住之思出充之來世得脫之業因三寶諸天哀愍納受殊別吾山本尊觀音薩埵知見此勤八宗擁護春日權現照覽此志草庵風添之暮施引攝於兜率之雲龍華露結之曉開慧解於唯心之月過去二親師範現在同法善友遂再觀於三會之庭談往事於慈尊之前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四夏臘五十三) 俱舍論第二十九卷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