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81 明本抄第一                相違因。局通對。先陳後說。言陳意許。相違因得名。 文軌等古師作二釋。疏主取依主釋。嫌持業義。故疏云。相違義者。謂兩宗相返。此之四過。不改他因。能令立者。宗成相違。與相違法。而為因故。名相違因(自存依主。)又云。非因違宗。名為相違。故無宗亦違因。例而成難(嫌文軌師第一釋也。雖有兩重問答。猶未脫宗因相例故。)泗洲義燈。智周處處善殊等師。皆用依主(邑師云。兼二釋義方具者。未得彼意。) 問。因名能立。宗其所成。因本宗末。若依末得名。何稱依主。答。宗者所崇。名主無背。為宗用因。何不相從。 問。宗因相望。有違義否。若許互違。因自是違。何捨自義。展轉得名。若云不違者。生者必滅。生是所作。滅乖常住。定可相違。設云不違。何返能成。能違之宗。既無常之家因也。可知於常宗。自本相反。答。若論其實。非無違義。然作能違之後。違相初顯。直以因違宗。違相難知。彼聲生論師。計聲。從緣生。生已常住。謬謂所作道理。不背常義。敵者尋見因相闕具。知其順違。即取本因還。成無常之時。立者初悟宗因不順。而兩宗相反。分明易知。常與無常。猶如水火。於一體上。不得相並。釋名之時。以相違之言。可屬宗處。豈捨顯勝。拄隨隱義哉。 問。疏問云。有因返宗。不順因義。因名相違。宗亦返因。不順宗義。立名相違(云云)若疏主偏嫌即因者。何發此問哉。若諸德於此。覺惠不同。智周善殊云。且順古師。以即因義。假敘問詰。以其答彌顯之因(云云)子島僧都二明引例扶成此義(此義順文。餘說似煩。但例所引。若難離實等問。左右徵中之一分也。況亦有若言。似義未定。今文直牒。豈無由來哉。)私見上文。因得果名名相違也(云云)能成之力太在因處。故推功歸本。因得果名(為言)義勢既似即因。竊指此文至下起問歟。但疏家存之因之旨。上既決定。因得果名者還顯其源也。不同古師即因之釋。是故一往雖設例難。答文之中彌成之因。 問。若爾不許相違即因者有何過耶。答。於內明十因。相違因名用依主釋。處處多同。然而章中。十因皆持業釋(云云)是則因得果名之門也。因明相違因。非無此門。 問。若爾釋名之時。可兼二釋哉。答。不爾。或云依主或云持業。別別釋也。一名之中無兼二釋。彼法師名雖通人法。正釋品名唯限人法師。一品之中。雖現兼說二種法師。至釋名者。舉人之時。不能兼法。自餘皆爾。 問。若爾如內明相違因。並有二釋。今釋上下若作二釋歟。答。此亦不爾。文段無殊還結上文也。知云因得果名者。付之因釋。令宗能違之力在因處故。得其果名稱相違因(為言) 問。眼識等名是依主也。彼亦其力歸能依識哉。答。依主得名可有二類。根識相望等。唯以識從根。所依能依勢力決定故。若宗因相對等互為主伴。或以因從宗。宗是所尊。宗家之因故。或以果從因。因即能立。因家之果故。若例內明相違因。須及二釋。然今隨顯付勝唯用一釋。其釋之中。還示太田義亦具足。 問。宗因相比。互為主伴道理難信。答。法門道理非無此例。所謂理事二法俱得識名。互有主屬。若發作用緣境了別。正在事。故為識自相。以理從事識之實性故名唯識。若論常恒軌持。是真如識也。事之為識依彼理性也。理自是識也。不待隨事。攝相歸性推功歸本則此門也。章云攝法歸有為之主故。言諸法皆唯識。攝法歸無為之主故。言一切法皆如也(云云。如者識如也。自性清淨心是也。)二主互望皆實義也。又本識變種子。種子生本識。本末之義隨應可知。 問。依何證文定知之因。答。理門論云。若法能成。相違所立。是相違過。即名似因(文)此等其證也。然猶可會今以相違因之名言。為決定證。注釋意云因與似因名體大異。論既云因不加似言。爰知望能違宗以為正因也。 問。於似宗因喻開其過相。既似因過也。專可表似義。設望能違。雖為正因。是猶傍義。不如正示似因體義。答於三支過論列其名。於宗喻及因中不成不定過者。無宗喻等言。唯至四相違。獨置因言。可有深旨。與敵者量有能立力。誠是過中最重過也。殊稱能違之正因。還示所違之似因。譬如將軍屬于敵國還害本主。過失至甚以何如之。 問。言辭廣略未必定量。所謂或於相違略去因字。如云及與相違也。或於餘過有因喻言。如云不成因言不定因言也。若付相違不必言因。因言雖有何有所表。設又只似因顯因過重。全不可背。答。三十三過輕重分類。所謂似宗似喻對因可輕。因有三相。能攝宗喻。所犯之失重於二支於因過者雖有三類。不成猶輕。未及助他故。六種不定者。立順因正破乃相違。若望不成為重。轉異品違本宗故。若望相違猶輕。轉同品順自宗故。至四種相違者。同無異有成他害自。有此重失故獨安因言。故論云相違有四。謂法自相相違因。乃至有法差別相違因等(云云)下別標名皆牒因言。自餘過相闕無三支之名言。故不可一例。及與相違等文不正標名。不足為難。若亂譯家之文體。輒失論主之幽致者。恐如俗士呂才之改故言歟。 東大寺珍海。於之因家還立即因。依智周記分二門。一以因從宗。二約能立功因得果名。二義俱持業釋也(云云)專寺永緣判為得題(云云)今義少雖相似。實亦大殊。彼二門俱依持業立名。雖異名師正是即因義也。今釋名偏依主也。雖許即因還又顯之因之源也。又因得果名。十因皆持業釋之料簡。聊異本傳可知之。 局通對 云何局通對耶。答。記云。諸法之體局自非他名為自性。體上之義通自及他名為差別(云云) 問。若爾此對意。自性唯體不通義理。差別唯義不通法體歟。答。古來諸德雖有異說。今且可云自性者唯限法體。差別者唯限別義。體義決定得名不通也。 問。以何得知體義決定。答。任證文故。二明同故。所成立故。體義對故。 任證文故 疏云一者局通。對法等言。所成立自性者。謂我自性法自性。若有若無。所成立故。差別者謂我差別法差別。若一切遍若非一切遍。若常若無常等(文) 世間聖教。若我若法。名為自性。以有無能別。若成若破。名之所成立自性。既諍有無。定可體性故。纂要釋不相離性云。雖但爭自性。如先舉我即為有法。立為有無。即名為法。亦得說和合(文)而見舉我。謂佛法共相。恐乖論旨。常無常等。取義易知。聲勝比量也。 二明同故 義斷之中。內明因明各有四對。其第一對。俱名體義。內明所說色心等法。及常無常。如次名自性差別。因明體義。即同內明。故義斷云。即前第一對(文)若會云。雖同名言其體實殊者。無有別因。恐先於內明。諍宗義已。入因明門。能立能破。所諍體義。還同內明故。 所成立故 對法論云。論軌決擇有七種中。論依者。謂依此立論略有二種。一所成立(云云)二能成立。所成立是內明法門。立破本為也。若隨量貌今所施設名自共相。與能成立立宗自共有何差異哉。 體義對故 體義名言所詮既顯。何乖能詮。體攝非體。義亙非義。 問。先陳局自。是體門也。後說通他。即義門也。若望內明。體義雖濫。今分二門。體義亦定。何違名言。答。教說體義有真有假。何廢真實之道理。輒為假說之義門。恐若以自性差別為局通者。三重皆可局通。若以假說形待為體義者。四對何非體義。別名局通。正稱體義豈任胸臆空失本旨。三重四重之中。必可有指體義之門。其第一則先任法本。如實顯示之義也。名義炳然不可異求。 問。若爾如內明說體義煩定者。於諸比量。若有法或時通義。能別或時通體耶。答。不爾。有法。定體。能別定義也。 問。以何得知。所別能別如次。必相當法爾體義。答。依本疏故。依義斷故。理可爾故。 依本疏故 疏上卷云體之與義。各有三名。體三名者。一名自性。瑜伽等中。古師所說自性是也。二名有法。三名所別。義三名者。一名差別。瑜伽等中。古師所說差別是也。二名為法。三名能別(已上略抄。)初所明自性差別者。瑜伽等說。是可局通。以其自性。亦名所別。亦名有法差別。三名相當亦爾。明知局通對則所別能別也。 問。若依此文。局通誠雖當所別能別。體義還可不實體義。故下文難初名(初者自性差別也。)若體名自性義名差別者。何故下云如數論師立我是思。我為自性思為差別。彼文便以義為自性。體為差別。我無我等分別思故(文)以得名不定證。難體義自共也。疏答云。此因明宗。不同諸論。此中但以局守自體名為自性。不通他故。義貫於他如縷貫花。即名差別。前所陳者。局在自體。後所說者。義貫於他(乃至)以後法解前。不以前解後等(云云)見文首尾。體義局通。前陳後說。皆混一門。總是因明自共廢立。不同諸論內明體義(為言)今約因明遍定體義。然又欲配前陳後說。全不疏意。答。體義恒定之旨。如上屢明。不可疑惑。今又以其法性體義。定相屬能所別等。誠如難勢。方知二門皆不可捨。以今疏文並證二邊。 理可爾故 凡體義三名不只比量。直約法體亦有三名。二明雖殊其相相似。是故若欲立量成宗者。法體須先陳。義理須後說。以後分別前體。引喻證成宗義。大疏義斷具述此旨。而於二門中。若取一捨一者。違失旁重。 問。立量作法種種不同。何無有法舉義之量。能別成體之重。依前後對得名不定者是也。若許有之者乖上義哉。答。先陳後說對。本來辨宗依故。僅舉其言。則與其名。至局通對者。不相離性所成立故。依實分類。不亂體義。是以設有法中。雖寄義成。若遂歸體。猶可名體。設能別處雖爭其體。是所所上之義故。猶與義名。粗尋眾量。不超四類。所謂能別別處或成義或成體。有法之下或諍體或諍義。則是如次四相違本作法也。今為四句以分體義。所謂義門之義。義門之體。體門之體。體門之義也。但依實言之。有法差別作大有緣性。大有體上作有緣性故。且雖名體門之義。實歸大有性之體。有性之下帶其意許故(設雖能別意許傳。遂成有法故不違之。)唯識比量樂為之色。即留有法色體故。又法差別真他用。顯神我體。雖名義門之體。比量能別正所成立猶未及正神我體性故。可云成義也。 問。數論立神我諦。對無我宗。欲成其體。若無我體豈有用眼等功能哉。若於真他用不能付過。敵者必可信神我體性。何云不成體哉。設云不直成體故者。作大有緣性亦可同。何云作大有緣性歸有性體。真他用勝不及我體哉。答。比量能別必待有法成於有法之上。分別其義。所諍不留于能別。所謂雖真他體用眼等猶顯眼等有法有他能用等也。不同有法。本居先故。無所分別自留其處。 問。若爾數論諍歸于有法歟。答。不爾。眼等體不今所諍故。重意云。有性非實能別方便能成有法有性。眼等必為他用量。共許眼等實不諍。寄眼等顯能用故。諍雖留能別。能別之中。留于為他用義。不及真他體。望有法太有資益義。許重兩故。有成所別之量能別處無留重故。不能展轉資益也。 問。若爾山處有火量。不成火體耶否。若不成火體者。何纂要云成得火有有法哉。若許成體者違上義。又必為他用量。可成神我體答。於山處有火量成體或不成體有二門。若依立量門。不正成體。如上廣述。故纂要云。取有火義為法。不即取所有火也(云云)即此義也。若約真實體義門者。亦可云成火體。故纂要云。如是資益成得火有有法(云云)此門以內明體義為本。不顧比量先陳後說。故纂下云。問。法及有法不定。如何定說火為有法。答。此文且約體義一門。為難及釋(文)體義一門者。不帶比量所能別之體義門也。不似常局通對。故云且約一門也。眼識所緣離識實色量。如名有法自相相違之類也(比量門體義者。體義兼前後。內明門體義者。唯體義不顧先後。)纂又云。若望比量成立。即名為法。瑜伽談其法體。名自性差別(文)二門可知。 問。縱雖法體義。若所成不及火體者。可云諍義。設雖比量門體義。所諍遂歸火體者。何不云成有法。二義何失。答立量門別有先陳法體故。其上能別。其諍無歸能別體(法自相限義。有法自相遂至體不此例。)於立量門見實所成。既令知有火體。令知有神我體。以之名成體無乖(為言)重意云。二門所成雖無增減。或不得體名有所別。言上義故。或得體名立元所成不火體我體故也尋云。法體在前陳義在後說者。前後對又成得名決定。若彼通邪正比量故。體義在前後不定者。局通何不爾。設雖邪比量。豈無所成立哉。答。前對後者辨宗依故。不顧成立不成立。舉為宗支者。皆是前陳後說也。故得名不定也。局通對依法實體義。論局與通故。其義決定。此門遍一切比量所成立宗者。不過若體若義故。但寄比量宗依有法舉體能別成義之量。通途軌則得名決定其義易知。有法直舉義能別正成體之量。有無難定設雖有此作法又非真比量。如然之量。偏約法體義。論局通不寄宗依前後。仍非得名不定也。纂有此意。如上已成。 古傳此對粗有二趣。一(云)法諸法體義如次為局通。不依比量先陳後說。設雖能別舉色心等體。名自性。設雖有法。舉常無常義名差別。局通自性差別即內明體義也(已上得名決定義。) 二云局通對自共。不同內明體義比量門體義。所別所舉不簡體義。局自故名自性。能別所說。貫通他同喻。故名共相也。所別能別如次為自共者。雖同前後對。初對通他喻為共。第二對以後分別前故為差別。法有法相對立之。不望餘法。故子島釋二對差別云。局通對差別流下。前後對差別向(云云)上以能別分別有法。云向上貫後同喻流下云也(已上得名不定傳。)初義違疏斷。疏上卷體義三名文。并義斷上下體義相配所別能別故。後義不顧比量實所諍。恐大過也。又違諸文。並如前記。 前陳後說對證文 論有二段。上明散心(自彼說一切。至是比量境。)下明是定心(一切定心次下也。)就上文。初明前陳自相(不共他故以前。)次明後說共相(若分別心已下。) 問。論文不兩重。彼說一切法上實義等者。說定心所緣。若分別心已下始說比量境也。此要散心等者。近結比量所緣共相。一切定心等者。還結上定心也。上雖云各附己體未詳其相。此文對分別散心。以離此分別之相。顯各附己體之義也。況上段自共二相俱比量境者。何說共相之文。始云若分別心哉。答。上段若明定散境自共二相者。先標定心。說其所緣自相。次明分別心。可明彼境共相。若爾一切定心文。可在于彼說一切法上實義之上。又此要散心等者狹結共相者。上既云若分別心等。豈不重言哉。爰知此要散心分別假立是比量境者。上明自相不分明。云何心境。故總結上自共。顯是散心境也。況一切定心離此分別皆名現量者。竊嫌散心並通二相也。但說徨陳。始云若分別心者有深由前陳者任法在先舉之無別委曲。以能別正詮宗義生屈曲解。以之云立一種類能詮所詮等也。然而依三相比知宗時。必知於所別自相有此能別法故。前陳有法比量心境故總結云此要散心分別假立也。 問。疏下卷明二量所緣二相。專同佛地論。一切諸法各附己體(乃至)即名自相者彼說一切法上實義等六之意也。以分別心假立一切法等者。若分別心立一種類等意也。而既以之為二量之所緣。二相何云彼說一切法上實義等者。明比量心前自相哉。答。此釋甚難。可思之。 今云疏文先引陳那二量二相。同今論了。次云一切諸法等者。正付因明門二相。明共相中二相也。 問。疏云是故陳那依此二相唯立二量。其二相體今略明之(文)今略明之者。指今將明之義也。下文豈別事哉。答。今略明之。且對陳那大論。指天主小論也。非指置下所明事也。可知一切諸法以下。且付今論所說比量中。竊依佛地論。釋彼所緣自共也。 問。佛地論所指因明論者何文耶。答。有先德異說如本抄。子島云。指天主小論此意者小論明現比二量所緣自共。中說比量云。謂藉眾相。而觀於義。相有三相。如前已說。由彼為因。於所比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文)佛地論師依此文。安立兩重自共以現比所緣為二相者。小論文分明也。比量中立自共者。是依謂藉眾相而觀於義之文。佛地論師之所安立也。既依三相具足所作因。比知聲。上有無常義。其知宗義必依後說能別。能別能分別前有法。生屈曲解故也。佛地論能詮所詮通在諸法者。顯此義也。能別言能詮顯無常所詮義理。令通在有法聲上(為言)有法聲言雖亦詮聲義。不生屈曲故。不云能詮所詮也。能別既分別有法。詮顯聲無常故。殊云能詮所詮也。佛地論師如此探尋因明論意。述前陳後說義故不直引小論。引佛地傳證其義也。 以上依相承義加潤色。   又案因明所說二相其義多重也。所謂於宗因喻三支。有法及同喻。是法體故名為自相。因通二支上名為共相(是一重)又於宗喻二支。有法所成體也。局自名自相。能別所成義也。通他同喻。故名共相。是局通對二相也(是二重)又於宗二分。先陳唯局自。無所分別故名自相。後說通他。分別有法故名共相。是先陳後說自共也(是三重)於彼隨一宗。言陳局自。意許通之。是言陳意許對二相也(是四重)凡因明論所說二相者。廣可通此諸二相。立者自悟門時。先觀因三種。由此於所比宗義生決定智。次依悟他門。施設三支言。引敵證了宗智。彼皆比量分別心境也。此諸自共二相。皆不即法體。可貫通他故。總名共相(是重)定心離此分別故。若緣體若緣義。皆名自相也佛地總說此二重。彼比量境二相中。立一種類者是因也。以一言令貫宗喻二支故。能詮所詮者宗也。若以能別言。詮顯有法上有此義。是先陳後說對也。若如此詮則不相假性也。其所顯得。或法上體義。是局通對也。若其局通體義。或諍言陳或諍意許。是言許對也。是以能詮所詮三重中。以前陳後說。為比量初門。若無此者。餘二對又不可成。先後宗依也。依宗依更顯宗體故也。疏主即依此文證前後對。尤可然歟。 問。佛地論比量共相中。兼說餘對及因義云事。背疏意。又子島等唯證第二對。答。親光菩薩因經所說。欲顯因明委曲。豈限先後對哉。文言既無所簡。豈輒削餘義哉。若以依言支比知宗義必有先後對。以何為宗義。則局通對也。何處成之。定可有言許對。而於第一對者。瑜伽對法是明證也。彼正證所成立相故言陳意許對者。先後對上義也。仍引此文為第二對證據。況第三對不引別證文。即以一文。遂可兼證歟。或立一種類能詮所詮者。共明宗相也。能詮所詮義專相當宗。次以能別言分別有法者。能詮聲上有無常也。立一種類者一具事也。非說因也。但後說能別名一種類者。聲與瓶等同一種類無常義也。先分別有法聲。是正先後對意也。是宗依也。若詮顯先陳了。成不相離性。此宗必通他同喻上義。今正雖明前後對。以其下義兼說加局通對。有何失。若偏分別有法義者。一種類詞猶似難消。以一無常言先令有聲上。是不極成義也。令有了通同喻。是共許義也。意貫通上下。譬如以所作性因一言。今通所別及同喻二有法。立敵共許之故。因不置于宗處。中間置之也。分別有法之時。其能分別言。是後說宗依也。然而正欲云共相。必及所詮義也。若至于義了。自有局通對分。其時必通同喻故。但不今正兼說局通對。彼於所成立物有二類之處。令知為第一對。與今文意聊異也。若所成立自性所成法體之分。是立第一對之意也。其體在先陳。與同喻法體對望。以能別無常言。貫通之方。自共皆非第一對門也。明先後對之日。局通本備事者。自被知許也。 已上二義共異本義趣。可知之 今云佛地論所明。因明論所說自共二相。如次現比二量境也。其自共二相者。又如次先陳自相後說共相也。是以比量所別。先舉法上實義。是名自相。先未有法所分別各附己體。故名自相。其法體即現量心所緣也。若依分別心說能別言。分別先陳有屈曲能生物解貫通有法上。是共相義也。今共相即比量境也。以因三相比知宗義正比量安立故也。是以理門論云。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離此二。別有所量。為了知彼。更立餘量。故依二相。唯立二量(文)因明論所說自共二相者。專現比二量境也。故大疏下卷述彼意云。是故陳那。依此二相唯立二量其二相體。今略明之。一切諸法各附己體。即名自相。不同經中所說自相。以分別心假立。一法貫通諸法。如縷貫花。此名共相。亦與經中共相體別(文)所明自共二相義。悉同佛地論所說。而疏主既依陳那說。依此二相。唯立二量。其二相體。今略明之(文)先標下述。其旨誠分明。 問。先陳後說既是比量宗依也。以此量智先自悟門安立。後悟他門施設定知所別能別。俱可比量智境。何以先陳。為現量智境耶。現量智無分別。越假智言詮。言支所陳豈現量境耶。設聲等法體。現量智能證故。指體名現量境者。無常等義亦附體不通他之邊。猶現量境也。定心現量能觀無常等義等也。若爾本量真體義。共現量智境也。施設門體義。俱比量智所緣也。何愛體定為現量境捨義定屬比量邊哉。答。疑難尤可然。但善殊明詮守朝源信等諸德。多分以先陳後說。如次相配現比二量境子島上綱御意亦似在此義。私記上下深示其趣。是則大小因明論。依二相立二量。因明二相者。專先陳後說也。下卷文不可異求。付之案之。比量所別。先任法舉之。即當現量智所證。至後說屈曲。始先陳體上。顯得別義其別義是立敵證者比量智境也。據實論之。誠前陳後說同比量境也。又若體若義俱現量境也。今隨時相配之。文理皆有所依輒不可詰難。 問。此義猶不可爾。現比二量前自共二相與比量門中先陳後說。自本大差也。二量之二相者詮非詮對也。先後二相者詮門中總別也。何以別別義。強相配之哉。答。此理非不存。今且比量門詮言中二相。寄現比二量二相擬宜相配也。其配屬義。又非無道理。具如上成。先陳所明。只任法體表之(設雖無常等義猶名法體。)不同後說。分別假立者但後說能別也。敵者了宗智雖從因喻起。行解正所轉留法宗上。故唯以後說名比量境。先陳無所分別。亦非分明境故異後說屬現量境也。其法體不越諸法本真。附自無通他。豈非現量境哉。但依詮非詮對者。詮言舉故。先陳誠比量境也。法義離言故。後說亦現量境也。然而此非今所論。今只擬宜說故。一往之所相當也。重意云。正理論等說現比二量者。源真能立量之所須所出來也。仍以彼二量前二相。引入因明門二相。巧次對當能令知二門許也。末學例常途疑之者返非論主疏主本意歟。 問。設難擬宜。先陳猶通所立。諍亙四宗故。若爾何以先陳不為比量境哉。答。先陳後說對是所成非成對也。先陳全非比量所立。設諍有法者。猶寄不加言量能別立法名。法故所成也。又雖在有法意許。差別義。是法故為所成。見于加言量遂可為後說能別。故乍在意許猶得法名。此又不失後說名所立之義。故就先陳後說對。直以先陳為所立可比量智境云疑不當道理。設又就體義門有以法體為所成立者。局通對意也。仍無相違。 言陳意許對 問。言陳意許對。唯約局通對自性差別論歟。為當可通前後對自性差別耶。若言通者。疏云言中所陳。前局及通。俱名自性(云云)准此文限局通對見。況前記云。以局通作法定故取。先後不定故不取也(云云)若不通者。後三相違約局通對論之時。前陳有法局故名自性。後說能別。通故名差別。於此有法及法。皆有意許差別。豈非言許對耶。答。子島記云。前局及通者。總含前二對。第二前陳後說對。亦有局通義故(云云)又會前記云。此不盡理故。同後記云。此第三對。言陳之中。隨其所應。前二門也。若約義顯。但攝第二(云云)不如總攝(云云)故知此記前後不同也。 問。意所許宗可有共他之義耶。若言有者。意許離實有性作大有有緣性。神我用勝宗。可共何物耶。若云無者。自性差別亦名自共二相。既云共相。豈無共他之義耶。況疏上卷云。意所許義。名為差別。以通他故(文) 本云。言陳他用。不通自用。故名自相。意許二差別真假雖不通。他用彼此意許互通故名共相也(穎記意也。) 一義云。言陳限言陳。不通他。意許。還通言陳故。名自共二相也。重意云。以意許名差別者。前言陳差別此也非彼也。故差別者差別言陳也。共相義亦爾也。共言陳故名共相也。彼先言陳後說對。以差別先陳名差別。共先陳故名共相。此准可知。 問。意許通言故名共相者。言陳通意許故。又名共相哉。答。不爾。言陳任言陳無所分別以何名共。意許還分別先陳故名通也。彼先陳後說對。雖先後互差別。從勝唯以後說名差別。初陳有法時。無法可分別。唯名自相此意也。分別言陳之時有意許物。只舉言陳言陳無可通物。故唯名自相也。況意有分別義故名差別。言無分別義。何得其名哉。 問。付言陳意許對。可有正比量帶意許耶。若無其作法者。比量諍區分。或諍所別能別。或成言陳意許。何無帶意許正比量耶。依之疏明正因相。因法成宗。可成四義。有法及法。此二各有。言陳自相。意許差別。隨宗所諍。成一或多(文)若由之爾者。矯立比量望意許宗必無同品。何意許量。不犯後三相違隨一過耶。依之義斷明言陳意許對。即四相違因所違者是(文)答。成意許正比量有證無諍。彼三藏所立唯識比量有法差別。立者自許之。為能違勘共不定。遮關自許他方佛色。四分建立量法差別。又樞要自所舉也。此豈非正比量帶意許耶。夫正因相者(乃至)因法成宗。可成四義之釋。如問中被出。但矯立。比量無同喻云事。疑難尤可然。凡一切意許量一往必犯相違因過。即四相違因所違者是之釋此意也。然而因能立之時。能違必犯過相。唯識比量因置自許言。關自許他方佛色故。以此因作能違之時。能違即犯共不定等是也。若爾相違因是立量破也。若能違犯過何能斥他非。凡顯他過必自無過之文。成真能立必無自過之釋。是因明之軌徹者歟。重案其義。成不共許法體量。舉之為所別能別言陳之時。可有不極成過。故多意許矯立之。望彼意許所立法必無同喻之等之。故必勘差別相違。故理門論云。或於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文)定賓律師釋云。若一量之中。立兩類宗。 隨應亦墮三相違中(文)然而相違因因過故。因能立時能違犯過。不成真能破也。彼有無二性隨一攝故之因。許無性之因故。能違立無性應非無性之時。不真能破。餘因可准之。由之一往必犯過。故義斷釋無過。遂成正因故。疏文不違。 問。就言陳意許對。可有差別相違量不帶言陳之差別耶。若云有者。樂為不樂為差別俱言陳下之別義也。何有不帶自相之差別耶。設許爾者。意許有一之量難有。如有法自相豈不云差別相違哉。若云無者。疏云。自意所許別義。所可成立。名為差別(文)唯以樂為名差別。明知不樂為差別非必帶言陳自相云事。況聲論師於聲無常量。勘有法差別云。作聲有緣性非作聲有緣性(云云)非作聲有緣性片差別。豈帶聲言陳耶。又薩婆多對大乘師立量云。如我所說極微無分無方分故如心心所。敵者大乘師勘有法差別云。作實微緣性不作實微緣性(云云)又聲顯論師一分計立量云。能詮常勤勇發故如聲性。敵者勝論師勘法差別。為內常外無常差別。外無常片差別何帶常言陳哉。答。夫差別相違者。法有法言陳之下。彼此二法其體各存。敵者非彼樂為成不樂為。名之差別相違。若無二法而帶言之義者。更非差別。又非意許。立敵之前有共許法之帶此言。借彼名義寄之舉不極成法體。言陳遁過之源。只依不樂為差別帶言。是以疏云。意中所許名差別。言中所申之別義故(文)況言許對共相意許通言故立共相名。不樂為差別若不帶言陳者。更通何物得共相稱耶。況能違作表詮成不樂為之時。豈不失言顯自相哉。但聲無常量。作聲非作聲意許者。一往准本作法有法差別勘之非真過相歟。作實微緣性量過。又可准之。次能詮常量法差別作法。出于清幹師注抄。彼作法旁難信用。本量云能詮常無間所發故如聲性。能違云常非內常無間所發故如外聲(云云)凡相違因必牒本量有法為能違有法。能別方非樂為四宗。今量本量有法既云能詮能違何牒常為有法。若可云能詮非內常者不可然。同喻若是外常者能違可作非內常。外聲既是非外常。只可作非常也。內外非所諍。常無常正諍故。若爾既是法自相相違也。何煩為法差別過哉。依之楞嚴源信云。清幹師十五因作法取捨任取(云云)次自意所許別義所可成立名為差別等者。不云樂為不樂為相對唯以樂為名意許差別。自相上一切別義不皆是差別。立者樂所欲成立名差別(為言)故下文云。非法自相。除言所陳。餘一切義。皆是差別。要是兩宗。各各隨應。因所成立。意之所許。所諍別義。方名差別(文)但二等皆雖在言陳之下。隨勝舉樂為之一片有何失耶。 問。此對意差別相違量。可有以同喻為片差別之義耶。若言有者。法及有法下勘二差別。以同喻力違一立一。若同喻外無其體者。以何成何哉。如神我他用勝假我他用劣。作大有有緣性作非大有有緣性等。皆離同喻有別體也。若云無者。如四分建立量法差別不緣慮自顯差別。則同喻燈日等也。故疏下文。聲論師與聲無常量。勘緣息無常打破無常。作法差別云。聲應非緣息。無常所作性故如瓶等。敵者於此量雖付兩俱不成過。不言同喻非片差別故非法差別相違。故知同喻為片差別也。覺惠非思量法差別相違准而可知。 本云。差別相違之種。亦有以同喻為片差別之量。即四分建立量等也。定能自顯法自相下。緣慮自顯。不緣慮自顯。諸自顯之物。皆來為差別。而取下為同喻之時。能別之下無片差別。如煙能有火以煙故云量。取下有法為因已。無所依有法也。以此而言。如是之量或有二差別或無片差別。未立同喻已立同喻義不定故猶是差別相違之種也。 法差別并違三等下可記之 問。差別相違量。可有以唯敵者所許法為不樂為差別之作法耶。若有者。立敵相望。勘二等差別付此過者。一切比量皆可有差別相違過。若言無者。如大乘師對數論立量云。識能變色等之有法識下。有阿賴耶識心平等根識差別。能變色等之法自相下。有生起轉變常住轉變差別。其心平等根識及常住轉變唯在敵者邊哉。 本云。道詮云(破乘草)凡有法及以法處。意許差別不出二種。謂一立一敵。今此二種為差別也。中卷作法示此義門。又立者雙置自二意許。下卷作法亦示此義(云云)依此意者。差別相違或有立敵相望為二等差別之量。如難中出。 問。三松難云。若立敵相望求能差別所差所。而付差別相違者。一切比量(云云)非無此差別過之比量。答。此難不然。若言陳宗立顯樂為宗。聲無常量等設法有法全無意許。既非矯立雖望立敵豈勘差別相違哉。若樂為宗不顯言陳。諍留意許之量。隨應可有差別相違也。於中復二。一者二等意許俱帶言陳。如必為他用量神我他用勝假我他用劣差別等也。二者不樂為片差別不帶言陳。能詮常量內常外無常等也。前中復三。或同喻外有二差別。如必為他用量等離臥具等有勝劣差別也。或以同喻為片差別。四分建立量等也。或以敵前法為不樂為識能變色量心平等根識等也。雖有如是差別相違。皆約有意許之量勘差別相違。自相量無此失。豈一切量皆有差別相違之失耶。 問。若爾有性非實量。望立敵邊勘離實即實二差別。可為差別相違量耶。答。以非實言立顯離實有性。故自相過非差別也。 斷云。前量云非實故。言有時即言顯實上之有。云非實除大有外更有何有。 問。此對意。所別差別不極成等過。真似中何。若言真者。如聲無常之量。聲有法下有德句攝非德句攝差別。德句攝聲。聲論不許。豈非所別差別他不極成過耶。又唯識比量極成色下。非定離眼識色。小乘不許。亦可有此過。加之若此。為真過者。三十三過所攝以否。若言三十三過攝者。所別不成等是自相過何以意許過攝之耶。四相違。因過豈以宗所別差別等。攝之耶。若言三十三過不攝者。天主意似宗因喻過相。不超三十三過。何此外立別過耶。若言似過者。如何疏主煩。立此等過耶。依之三松真惠。富貴道詮等。以為真過。如何。修學房大僧都云。所別差別他不極成等三過。真似不定。謂此三過與相違因被帶出來故。若相違因過是真過者。所別能別差別不極成。為真過。如法差別相不積聚他用差別等也。若相違因是似過者。所別差別等。不為真過。如非定離眼識色差別等也。不可偏為真。不可偏為似隨比量勢真似不定也(云云) 諸德私記雖文喧喧未傳此旨。先師獨立此義。誠因明仙哉(以上本抄) 今云。所別差別他不極成等過。於意許比量有無不定。設雖有意許無差別相違之量。不犯此過。如唯識比量等。凡向比量勘意許差別者。相違過為本。自餘意許過。多以之為本。被帶所出來也。是故相違因若似過者。差別不成。亦非真過。若犯相違量。比量不成立故。其下意許又不成也(已上成上義意。)設有相違量。又此過有無不定也。若以不共許言置意許時犯此過。不積聚他用差別等是也。若以共許詞意許時無此過。有性非實。量作有緣性差別量是也。是以疏能差別他不極成作法。出必為他用量。所別差別他不極成作法。不出有法差別本作法。別出四大種常云量知犯差別相違之量。不必有此過歟。此有深意。凡於意許勘過者。見于言顯就立也。是以若以不共許言。意許差別者。言陳顯之立時。所別能別可有不極成過故。設置意許之時勘之付過也。若以共許詞意許之時無可成過故。全不付此過也。彼此言有者。有無之有。非作境因。有能緣性。故非大有也。若作大有有緣性。能別不成。闕無同喻者。見顯意許立言陳之時。設置有法下意許之時。猶是共許有也(為言)准之可知。 已上私所潤色也 付修學房御傳先年聊述其意。今書加之。 福貴私記一云○有人云。約差別有二種。謂所差別與所立差別也。唯識比量宗有法上差別。是所立之差別。但是因過而非宗過。如四大種上之意實攝差別。此是所別之差別故。名為宗過也。 問。何等名所別差別等耶。答。於宗有法上所有意許差別。正所諍而與因所成立名所立差別。此是因過所攝。宗過不所攝也。如唯識比量宗有法上有。意許即識色等是也。有法上意許差別宗。是雖正所許。而以立者因望其差別宗。若闕初相(謂以有一實因。望作大有緣性意許宗時。他隨一所依不成等是也。)若闕後二相(四種相違所違量等是也。)故與因不成立。但名所別差別。即是宗過非是因過。如四大種上意許差別是也。 問。此過不成。何者義纂既云。相違因者。望其意許。亦有所別不成。所立之差別。豈唯因過非宗過耶。唯識比量極成之色。何無所別差別他不極成過耶。答。小乘有法差別是真過者。可謂有所別差別他不極成彼而非真。是故宗亦無所別不成○(文) 修學房御傳當此記意尤可翫之。 本云。諸意許差別。皆以共許詞而意許之。若不爾者。皆有意許。不極成過。如實句攝四大種等。若以共許詞意許之者。無意許不極成過。如非定離眼識色差別等也。 問。若爾不積聚他用意許宗。不可有此過。共許之詞故也。答。意許差別有二種。所別差別所立差別也。不積聚他用等差別。是所別差別也。不與因所成故也。其所別差別。直留宗中。為不極成。詞雖共許尋體不共許也。故為宗不極成過也。 以共許詞置意許者非差別不成者。東大寺長載大德傳也。餘德記中又有此義。所立差別所別差別者。福基記所載之有人說也。破乘章亦用此義。合兩德傳以為一義歟。但道詮傳猶可案之。若異三量撮之趣歟(如上抄之。) 又不積聚他差別。共許詞云事不明。佛法宗都無不積聚他之物。由何名共許。不同唯識比量非定離眼識色。彼小乘許定屬不離故所緣色屬能緣識。故得非實離眼識色名也。不積聚他異彼。何云共許詞耶。依之疏釋數論矯立本意。若不積他能別不成(文) 又去。彼立因意。成非積聚他用勝宗。無同喻佛法都無不積他故(文)凡諸能所別不成於宗依不極成付之。若依體付過者。仙人所立有性非實量。弟子豈許離實性體有哉彼既依許有性名所別極成。若不積聚他名共許者。雖舉之能別。何犯不極成過哉。若在言陳不極成者。設在意別時。可不共許。可思之。 明本抄第一(終) 明本抄第二(內題云法自相)                法自相敵者 粗勘古德略有三說。一云以勝論為敵者。二云佛弟子。三兼取二家俱為敵者。 勝論傳 今云。可存勝論傳。唐和諸德多分說故。就中子島上綱存此義故。 問。此義有何所依。答。以疏文為證。所謂明九句。四六句以聲論為立者。二八句以勝論為立者了。引足目仙人頌。言是因者。此之二因。皆是正因。於九句中。第二第八。兩句所攝。翻此名相違者○即九句中。第四第六。兩句所攝。皆相違因。是法自相相違因故(文)今疏云上已數論者。即指九句廣釋也(子島記意。)疏主定可有相承。所謂印度古來之說。受三藏之指誨故也(准光法師對面三藏記等。) 問。勝論比量犯相違決定。聲論以所聞因聲性喻作能違故。若爾既是疑因也。難為前邪後正之法自相相違。是故可云以佛弟子為法自相敵者。佛子不許聲性。所聞性因不共不定不成違決定。何捨無過之佛弟子。取有違之勝論哉。答。勝論能違誠雖有相違決定。見聲論比量。以無常家所作因。謬成常宗。其因闕後二相。違害自宗。勝論為作。能違無常宗。能相返本宗。所違能違相既當初相違。由此劫初立論以來。外道諸師以之用于法自相相違作法。陳那天主亦順古。不能改易歟。於佛弟子量者。都無過失。雖真軌轍。作法既同勝論所立。設雖棄古用新。差異難顯。仍只舉勝論名歟。 問。法自相敵者之為難義。在相違決定之有無。而乍存勝論傳。偏許犯違決。不及會釋。豈諸德指南哉。況違決所違定疑因也。何能斥他非。大背相違因相。誰稱前邪後正非只能違之不後正。又所違非前邪者哉。答。義家解釋志趣隨事。若有人問勝論所作因真正都無過哉者。答可云一往似正實是疑因也。而今標三支過相。各示其作法之時。何物是法自相相違因哉。為遣此疑顯示其軌則也。爰聲論比量因。望法自相宗。闕後二相之相貌。勝論能作能違示過之義勢。一一為初相違之軌轍。論主舉之以示後學。本志既足。但立者更以別因喻。勘第六不定者。別門也別時也。云然不能失先相違因義相。何況以所作性建立無常宗。誠是能立正因也。何不云後正。本宗既破。豈非前邪哉。加之勝論謬立聲性故。橫蒙其過。可云聲性過也。非所作因過。又宗計總過也。非比量別過。由之劫初以後。自他諸師以為正比量規摸。陳那天主能悟法義。心無偏黨。何捨此更求他作法哉。 問。此等會釋皆似劬勞。不如取佛弟子量都無疵。是以處處多以佛弟子為二八句立者。或為法自相敵者。彼皆有所依有所以。何偏以九句疏文(為定量哉。)答。勝宗釋家俱許聲無常。聲論若對彼立其量者。犯過之相無替。須俱為此作法。仍設有處而取佛弟子。全不可遮。不可驚。今先就論所說作法。正誰對誰立此量。誰破誰付其違云事。就長途就本緒須定量之。而尋濫觴。起於劫初之立論。勘本說。當足目之偈頌。百本疏主之解釋。三藏大師之嚴訓。吉今傳來仰而可信。而以恐違決粗及異端。於其會釋者如上已述。 問。心入一門眼無所顧。返覆再思邪正自顯。今二家各有順有違。比其輕重宜致取捨。而於聲無常量。佛弟子為立者。處處解釋非一。勝論為立者僅九句義疏也。多少既異。何棄多就少(是一)況一況對佛弟子之釋。文相分明義理覈研。所謂演祕域龍何乃。斷為正因。文等也。九句疏僅二八句立者指勝論許也。非正明法自相立者。又若非勝論者可有重難之旨。其文未示。明隱既殊。豈顯明取隱哉(是二)又勝論外教也。佛法自宗也。爭嫌自翫他哉。又其因若正者。且可許之。疑因而不生決智。不如佛弟子因能具智三相。誰下正貴邪哉(是四)又勝論所作因。一往雖似正遂不遁過。佛法所立始終是正。彼數論神我宗。通力催信。鵂鶹有性量。五頂歸他。當于時無斥過。雖世久流布。至于陳那難故。始知意許過失。此又可爾。勝論所作因。一往似正。遂可墮疑因。全不同佛法所立。今示作法之時。寧妄永依暫哉(是五)答。佛弟子傳嫌勝論故。勝論之文須為相違會之。勝論傳不遮佛弟子。若無唯取佛弟子或嫌勝論之詞者。不可為相違。但所舉五難隨宜可會。先初證據多小難者。今義既不嫌佛弟子。無違文之旨如上。指勝論者雖一文。此義證也。彼傳違也。次文理明隱難者。此傳意者。自本二八句。佛弟子及勝論所立共收之。其中勝論量一往正因也。外人所立故。遂雖犯其過不可傷之。於佛弟子量者。始終可為正因之義必然也。而若共比他不定為真過者。陳那豈判為正因哉(為言)所述本自實義也。明成之為此傳有何相違。次外教內宗難者。毀謗外道讚歎內教。是依讚毀可有利益之時事也。今又還以內外通用可為其由。因明九十六道二十八師同用共許。欲示其作法。若有外人所立者。先須出之故也。次疑正相望難者。勝論因者有正邪二門。今所用者為正門也。何強為難。次永暫不同難者。設雖暫時。堪示軌則者。何不為作法。自元對佛弟子不令均等。自劫初所用來。於佛法不強背者。不改之事。不及詰問。 問。佛弟子量且置不論。今以勝論為敵者。有何大德。設不用之有何大失。答。用不得失粗示其大綱者。一者前代立論故。聲勝二師同出劫初諍聲常無常。所作一因前邪後正。能違所違量當法自相相違。足目仙人標九句真似。既取此因為二四六八句。天主製正理之時。指彼上代立故。誠有由來。二者同時敵者故。聲論二師同時出世(設雖師資相遇不違今義。)相向起論。佛弟子遙在劫末。何置同時敵者對末世佛法乎。三者作法難得故。內外諸師互達因明宗義。設雖有邪正。善因明之者。欲立比量預顧過失。多可立意許矯立量。設雖就言陳。爭不察顯過。而犯法自相相違量。過相至極顯而可辨。是故前代立論中此作法甚可難有。聲論聲常量所作勤勇二因適當此作法。古來舉之誠有其由四者內外通用故。五明中內明諸家自宗也。所立義道各異不通。因明諸宗對論決是非之道故。定其軌則彼此共許。是以設雖佛法者。示過相作法之日。須舉自他共許事。若爾佛法所作因。設勝餘雖遁過相。若佛法獨雄稱餘不必許之者。用此作法猶非本意。不如只用內外諸師共許所違能違為其作法。而末學剩嫌外所立。以內比量專可為軌則者。恐非違因明論之本志哉。五者明他正理故。外道宗旨其義多僻。而勝論無常之義。適同佛法正理。今明其德故標彼名。誠是砂中金也。何不稱歎。即為顯依法不依人義也。六者因體實正故。以所作義成無常宗者。生滅緣起之道理也。勝論比量能□其正理。而立聲性為所聞性住法。此義深背法相。若爾所作因其體實雖正。橫蒙聲性過。暫墮疑因。天主或為正因以標因德。或為疑因以示聲性過。學者不辨此旨。偏謂勝論所作因是疑因。元曉師釋云。彼勝論師六句義內有同異性(乃至)由是邪義故令聲無常宗壞也(云云) 纂要料簡 九句義私記(子島)云。問。第二句作法如何。答。勝論師對聲生論師立量云。聲無常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等異喻如虛空(云云)○問。約此聲無常正量。聲論師作相違決定云。聲常所聞性故如聲性。既有此失何云正因。答。約聲論更有二類。謂或立聲性或不立聲性也。今此第二正因。對不立聲性聲論所立也。故不能以聲性作相違決定。○(是古德一說可隨宜也)一云。此第二句正因不作相違決定者。依此第二句之所違量第四句云聲常所作性故如虛空之量。不對許聲性之勝論。對不許聲性之佛弟子立。約其能違第二句。聲論不能以聲性作相違決定也。問。何以知爾。答。纂云。理門頌中據別而說。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云云)以之知爾也。 問。如何以此文知爾哉。答。此文意云。理門頌中據別而說者。長途所定。勝論與聲論相對為立敵諍聲常無常。而理門論頌中所作性故因。不爾別對佛弟子。故云據別而說。次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等者。說其義也。不對許有聲性之勝論立所作性故因故。為其能違第二句正因不能聲論返作相違決定。故九句中無相違決定(為言) 問。四相違初法自相相違所違量是聲論所立。能違量是勝論所立。即所違第四句攝。能違第二句攝。是決定道理也。而何今云第四句所違量非對勝論耶。答。決定道理爾也。仍聲無常量有相違決定也。而今此九句中第四句不爾。據別說也。故無相違決定也。 問。何以知爾耶。答。纂次文云。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此難不共不定。准此故知不約對二。彼論長行及此論中。據二宗對故。有相違決定(云云)意云。彼理門頌中。據別而說。不對勝論故。故彼頌中難所聞性故因云有不共不定。若對許有聲性是常之勝論者。此所聞性因應成正因。然不爾。對佛弟子立所聞性因故。九句中第五句有不共不定。准此故知。此第四句所作性因不對勝論。別對佛弟子故無相違決定(為言)不約對二者。不約所違對勝論能違對聲論(為言)次彼論長行等者。彼理問頌中既無相違決定。但長行及此入正理論中。據勝論聲論二宗對故有相違決定(為言) 此說先德之志也。然甚疏遠也。更加今案耳。尤好也。可祕可祕。 今案。上綱御意。纂就疏起問也。疏二四兩句以聲勝為立敵。就之第二句可疑因。何故九句無相違決定哉(為言)答之。理門頌中據別而說者。陳那以第二句為正因者。據第四句對第二句中佛弟子之別立敵而說(為言)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等者。於第二句立者有二類中。不對許有聲性勝論(為言)疏依長途以聲勝為立敵。遂不遁相違決定。陳那定真實正因之時。據聲論對佛弟子別立敵說。故無相違決定云也。 問。先九句私記存佛弟子義。何依勝論傳用此義耶。答。子島存勝論。二卷傳并九句因記。初標第二句立敵之文分明也。又法自相立敵聲勝二師者。決定道理也(云云)不可異求。此義大意。論所說法自相敵者勝論師也。如上成了。第二句有二類立者。勝論及佛弟子也。法自相舉古來長途立敵。第二正因以勝論為一往正因。以佛弟子為真實正因也。纂就疏問可有違決。答中探陳那本意。定真實正因佛弟子量也。不對許有聲性之勝論師(為言) 問。此義不□文。若付第二句起問者。答中立所作因者。指第二句所作因可得心。何指第四句所作因。迴顯第二句無違決之義耶。答。今明法自相過故。以第四句為本。其能違上談違決有無也。而勝論若作能違者。聲論還可作違決。今以佛弟子因為第二句。故遂遁違決。正因也(為言)重案此義。能□纂文。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者。聲論敵者有二類。勝論及佛弟子也。其中欲簡不許聲性佛弟子。殊云許有聲性之論者也。是則第二句中有二類。取一捨一之意也。若總指第二句立者者。何云聲性論者耶。既無不許聲性之人。為簡誰人云許聲性論者耶。又若對許有聲性論者者指勝論。上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豈聲論哉纂聲論者者依理門說。若指聲論者似無由來(三)又今二四兩句相對明法自相立敵。不對之下所指聲性論者。須指所對敵者。尤當勝論。立所作因者可立者所立因。豈非第四句哉(四) 別推云。纂理門頌中據別而說者。意云據不對二量別見門說(為言)故下文云。准此故知不約對二(乃至)故二宗對故有相違決定(為言)二者二師所立各別量不對者不作向能違所違之門也(為言) 問。以何知。理門頌不對二量云事。答。先此問見第二第五句作法。是誠犯違決之量也。以之乍為作法。何云九句無相違決定哉(為言)即答之。理門頌中等(云云)意者凡九句云物。且於一因尋其三相具不。或量同有異有。乃至。俱分也。其因已隨己分。三相具不種種差別也。不敢待他量。具相自是正也。闕是邪也疑也。而相違決定見于此因。雖具三相。見于他三相具足因。還始成疑因。二量相向得成過不。因處自有其過。若爾約九句顯因相之門。以何句可顯示違決耶。所作因上設有違決者。是九句外別義(為言) 問。若爾二四六八相對。名能違所違哉不。不名者背四六相違攝之習。若名者九句只論一量。能所違不相對。相違因必立量破也。豈攝之哉。爰知。今釋不如所成哉。答。設雖二四六八九句正門。不云相對。四六句因闕後二相時。此因上必可有能違正量被知。四六句處不直顯能違也。二八為正因四六相違攝等者。以此相顯其過(為言) 問。若爾諸相違決定量。各各見正具三相。定可攝二八句哉。若爾同淨眼玄應等義。疏主何不許之哉。答。不爾。於相違決定量。所作因等攝之。所聞等因全不攝之。闕智三相故也。於所作勤發因者。勝論橫被聲性過。且雖似疑因。或依現教力勝遂判為正因。或依不立向能違之方且判為正因。後義雖暫時此因可為正之方實義也。疑因為假事。足目佛法借此量。以為正因作法也(如此義者。違決量九句門暫為二八句無過。然不為軌式也。) 問。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者。如何可讀之哉。答。只如常訓。以不對字為正答也。纂問。於二八句忽不定。何句總指二為問歟。答。付二五句二傳為。此義共雖無相違。且付第二句釋之歟。其心如常。凡答九句無相違決定之義可有二重事也。一先大九句悉不對立故。全不可顯示第六不定。二設付其一邊。猶於二八句有攝不攝二類義也。 已上先年案也。此義似□纂問答。 本云。若依三松傳者。何故九句無相違決定者。問第二句所作性因也。勝論所作因。是相違決定本量也。何故九句因。無相違決定哉(為言) 答中。理門頌中據別而說。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者。意云理門頌中。聲論愚暗以所作因成聲常宗時。勝論師以此因返作相違過。據立此別義之時。以第二句方為正因。若聲論師利根許有聲性時。所作因成相違決定。不對其許有聲性之時論者立所作因故。九句中無相違決定也(為言)具成之(如本問答。) 尋云。纂問第二句傳有多難。纂問詞源自理門起。理門既難第五句。此問豈不爾哉(是一)若問第二句者。疑不疑也。第二對第四故。若不問第五句者。不難可難。第五句若對勝論必可為違決故(二)又對聲論者。何總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哉。雖不以聲性作違決。以自宗義而許聲性故。可云不對以聲性作能違哉(三此難甚難遮。)又聲勝相對者。長行偈頌可同。何頌云不約對二。長行云據二宗對哉(四)又上文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下文云若對許有聲性是常。其聲性論者應是一人。如何上文為聲論。下文為勝論哉(五)今云。問第二句傳能順文理。先第二句所作因具三相。而對聲性因體疑因也。立敵相□。尤付此句可儲問。第五句對佛弟子非勝論。問第二相不具三相。何假發問哉(一)准此故知者。非直說此事之文。以他文准例成意也。若爾還知。依理門文第二句上問起也(二)又云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者。今所問者所作非所聞。故表其名也。不爾只可云難此因。又云此難不共不定者。今所成第二句也。所引難第五句文也。其義聊似背。傷之故云此難不共不定也。不爾今問同理門。何更為別事表不共名哉。以准此言見者。彌引第五句文。成第二句義也(三)但初難既會了。第二難不可依二四相對因體實可為疑因可難之。況第五句獨舉一因無相對因。敵者又非勝論。旁付之不可為問。如上成了。第三難付纂要文。此難不可出來。本是勝論傳總相難也。以聲性不付過之時。不云許聲性論者也。欲顯聲論之愚鈍故也。如此事聖教常習也。第四難者。長行者以所作為違決。偈頌二師二因不對立時也。此有何過哉。第五難者。自本所引明別事之文也。引之准證上下聲性論者。何可齊哉。 今勘三松都無愚智沙汰。此事只出道詮傳。而先師成三松傳。立聲論有愚智二時之旨。未探其意。若以福基料簡九句疏等之趣助成三松歟。然而兩德傳。義勢大殊。不可混難歟。 今案三松傳纂據別而說者。別義之意也。不云對別師也。意者第二句且對聲論以所作因成常宗之別義以為正因。若對所聞因是可疑因(為言) 問。何以對第四句故云別義耶。答此德意。聲論成常宗時。專可用所聞因聲性喻也。而為示法自相能所違。且令聲論立所作因虛空喻也。此非實義。故名別義(為言)故隆光引三松云。問。聲論師成聲常宗。必用所聞性因與聲性同喻如何今立第四句。用所作因與虛空之同喻哉。答。九句此作法門也。故為顯法自相相違作法。出此第四句作法耳(已上)問答意論彼者以所聞因雖為正法法。傍人為令知相違因。假設述此意云也。 問。此記意。不對許有等文。如何可破文哉。答。未訓之難知。但釋不約對二文。云此亦對立所作性別義。不對立所聞性因聲性之同喻言也(已上)准之不可有別委曲。只可讀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歟。但記上文云。實雖對立聲性論者。對不用所聞之因與聲性同喻之日故。云不對許有聲性論者(已上)准之於許字可加時。云訓歟。二義共不相違(可思之) 問。聲論以所作因虛空喻成聲常宗者。理門正理正所談。源出足目說歟。知劫初立論之時。聲論立此量。彼過墮負歟。其事有跡。猶同鵂鶹劫比羅立量事。而今恣遣作法門。誰信之哉。答。九十六道皆雖外宗邪義。於自宗各成我義。隨分可有其理。邪義者是對佛法等之日事也。於己宗豈忘可用之正因。謬用闕後二相量哉。設一部中雖有邪義。更有一師多談至極實義。彼二十部中末宗異許雖無邊。自部中立破摧邪立正。所以唯識論中多破一部正義。以之案之。聲勝相對立聲常義之時。不知所聞因聲性喻。橫立闕後二相量者。甚似難信。可知彼假似設顯示作法也。三卷疏上下其例實多。九句中三七句等。皆是假作法也。 問。聲論案立聲常住義。大以諸行無常宗及世間愚人等。皆可為敵者若爾總以共比量。對諸不知常宗之人可成立。而聲性勝論雖許之餘宗不必許。若對其不許聲性之論者。方以何量可成之哉。爰知所作因常途所許故。於可用比量哉。答。不必可爾。比量皆對敵者有用意。何況無常宗其類雖眾多。外道中以勝論等為規模故。以之為敵者首一會。立論勝畢。世間信其宗義歟。彼戒日王十八日無遮會。不嫌小乘外道大令會之。而三藏所立唯識比量依六三廢立。是偏佛法家所許宗因喻也。若對外道豈共比量哉。既對六千餘人外道小乘立之。寧無三支過相哉。然而以小乘為首故。此量共比量被攝歟。 已上往日就三松傳得此推。可思之。 本云。依道詮傳者先何故九句無相違決定者。問第五句所聞性因。謂所聞性因若對第二句所作因。應相違決定。何故九句因無相違決定哉。答中。理門頌中據別而說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句中無(云云)意云。理門論於同有及二等頌中。第五句所聞性因。對佛弟子別師立。不對許有聲性勝論師所立所作性因故。九句中無相違決定也。謂勝論第二句所作性因。以聲論愚鈍無智以所作因成聲常宗。第四句立者聲論師為敵者故。彼師不能還以所聞性因及聲性同喻成聲常宗。聲論總明利根以所聞性因聲性同喻成聲常宗之時。對佛弟子別師故。為不共不定也。 尋云。此義違文理。所聞所作因為相違決定者。必由敵者第二句勝論對聲論故。可有違決。此既成疑。何不釋哉。第五句。聲論對佛弟子故成不共不定。永無其疑。何起問哉(是一)又若此非第二句者。更有何失。文釋第二句無相違決定之由哉。其所聞因對佛弟子。不共不定不言自顯。無疑尚疑之。有難何不難哉(是三)又答中舉所作因。尤可云第二句。不言所聞因。豈第五句哉(是三)又引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文畢。准此故知不(約)對二(云云)明知准第五句答第二句對別之義也(其四) 今云。纂問者起於理門說。彼論所聞因對勝論時。如所作因可正因哉。問畢答云。若於爾時無有顯示等者。設對勝論時。猶相違決定也(為言)纂主竊付此文。若對勝論所作因時。九句中可有相違決定哉。問也。據別而說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等者。九句廢立日。所聞因對佛弟子別師不對勝論。故所聞因不共不定也。故無相違決定(為言)重云。故彼中難(乃至)此應成因者。依理門問詞重成上義也。意者以若對勝論者。可成正因耶。云問。返思之。九句廢立所聞所作不相對被知也(為言)此難不共不定等者。還結上義也。以理門難不共不定云文。准知九句中所聞所作二因不相對之義(為言)以此料簡趣遮會第一第四難畢。會第二難云。若纂問第第二句者。第五所聞因無違決之由。更有何文釋之哉。若第五句不共不定之作法。無相違決定之旨不言自顯者。第二句又正因而非疑因云事不言顯也。許雖問何句皆有此疑。但纂意依理門論。本欲問答第五句。故不及第二句委義也。以何知者。纂僅引理門論問難詞不及答文。以之可知。則福基記中成愚鈍事。別引大疏及測賓。不出纂答文。即存此旨歟。又會第三難云。答中立所作因者。是所聞因之所對因也。如上訓。 見道詮釋勝論家有二類學者若鈍根勝論者不勘過所聞因可為正。若利根人顯示其過即成疑因。以之准。聲論又有愚智二類。隨之所作因有正因疑因二類(為言)而上所成者愚智是前後二時也。不同記文歟。 理門論為證事 本云。理門論付第五不共不定作問云。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云云)意云今對不立聲性之佛法者。所聞因雖成不共不定。若對許有聲性之勝論師者。可有成正因之義哉(為言)答此問云。若於爾時無有顯示所作性等是無常因容有此義。然俱可得一義相違不容有故是猶預因(云云)意者如問意趣。若對勝論之時。勝論愚鈍以所作因不作相違決定者。可有成正因之義。若立對所作因之時。違決而非正因云也。故疏引此文釋云。若勝論師於立論時愚鈍無智。不與聲論立所作因成聲無常。彼可正因(云云)既於聲論所聞因。勝論愚鈍之時。不能作相違決定。聲論所聞因有成正因。准知於勝論所所因。聲論愚鈍不作違決之時。彼因可正云事。准此故知者顯此意也。 尋云。理門問答全不證。問意易知。答中有縱奪。初若於爾時乃至容有此義者。假設答也。設若勝論愚鈍以所作因不作違決者。應有成正因之義(為言)然俱可得等以下實理答也。謂勝論已總明。對彼因必立所作因故。猶預因全無成正因之義云也。上文云有此義。下置然字此意也。若爾准此文。勝論所作因偏疑因。不可有成正因之義。所謂勝論立所作因之時。聲論若愚鈍者應不犯過。而聲論利根。以所聞性因必作違決故。偏疑因全應無可為正因之義。 今付上義潤色云。理門第五句中。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者。見第二句所作因。遂雖可為疑因。於未作能違之一時判為正因。今所聞因若對許聲性之勝論。又可為正因哉。問也。答中若於爾時等者。勝論設愚鈍不能作能違者須為正因。彼師既能顯示其過。故雖對勝論猶必疑因。無攝正因之時(為言)以之見之。所作因既攝第二句。聲論愚鈍實有不顯過之時分歟。重意云。聲論以無常家所作因。謬成常宗之人也。知初是愚鈍云事。勝論既能知無常宗所作因。寧於所聞性因不得勘違決哉故於勝論量有正似二時。敵者有愚智二時故也。於聲論所聞因。但疑因全無成正比量之時。勝論前後同利根故(為言)問若爾纂要何不引答文哉。答誠可怪。但以問詞足顯其意。仍不及引答文歟。 佛弟子傳別記之。 明本抄第二(終) 明本抄第三(內題云法差別) 法差別意許 古來有三傳(勝劣勝二他用也。)今存勝劣傳略有五故。一者順立量本意故。二者順差別道理故。三者□本疏上下故。四者□斷纂本意故。五者諸德多分說故。 順立量本意故 主恩云。數論立此量本意。不為諍真假勝劣為令佛弟子信神我也。而佛弟子顯數論意許。他用之下有實我有假我。神我樂為也。積聚。不樂為也。樂為勝不樂為劣也(云云)今案此意。數論所立。眼等必為他用量者。於二十五諦。成立第二十五神我諦。言陳避諸過。方便矯立意許量時。能別言他用者。立敵共許自他他也。他言總含。自互真假二他。本宗自許他有二種。言陳無簡故。二他俱來。為言下別義。立者樂為。本是雖神我不積聚他。為避言顯失。不嫌積聚假我。是其二差別也。爰敵者探矯立。勘過相之時。先任立者本宗。勘意許為神我他用假我他用。欲作能違。立眼等必為他用。可有相符過。不只一往相符。不能敢破樂為神我。仍敵者進。彼真他用上加勝言。假他用處置劣字。彼數論宗計。於眼等能用。神我用勝。假我用劣之故也。而勝勝傳。以假我用劣。屬樂為邊(注釋等)恐大乖立量之本意。假我者學非學者皆凡同許之。非比量所成定可名不樂為。故疏云。若數論外道。對佛弟子。意欲成立。我為受者。受用眼等(文)定比量實意。不如此文。金七十論。以五因成立神我諦。聚集為他故者。即今量積聚性故因也。寄所用眼等。顯能用神我。言陳設雖亙假我。假我豈為所成立樂為宗耶。問。設勘勝劣意許者。立者自本可存之。何初只為真他用假假用。敵者後更加勝劣言哉。意許者立者意中所案立也。豈敵者進上耶。答。數論立量次第。如上已出。立者有可益意中故。表勝劣哉。是以疏上下文。多只舉二用。無勝劣等言。是先任立者本旨。不及委細也。是則守論文。論無勝字故也。而疏釋成違義之段。述勝劣不同。所謂敵者所案立也。但意許可為立者案立云事。大都雖可然。對論之庭。立者只立三支言。令敵聞之。於言陳意許。不及訓釋。敵者勘過之時。雖不失立家宗旨。而又顧能違過有無。以便宜之言。安立意許及能違等也。先德傳之中有此趣耳。 順差別道理故(於中復有七段。) 必立者邊勘二差別故 言陳共許由不樂為故 正比量中多犯過相故 自相量皆可成差別故 自他所許法不相濫故 差別與相違其義異故 意許差別亦名共相故 主恩云。凡差別者。唯在立者之邊。不關敵者之義(云云)今推此意。意許者是言中所申之別義也。立者所立宗中。帶法有法之言之二義也。而假我用勝。非立者所許義。何與樂為相并。帶他用言哉(是一)又諸矯立量。欲言陳所樂宗之時。可犯過故。以共許言。方便成樂為宗。其共許言。自宗所指。雖樂為宗。令敵者見之當。是共許不樂為宗也。其不樂為宗。若非立者所許者。敵者知其言詮。立家何義。言陳共許哉(是二)若言通故。以他許法。為不樂為者。正比量中。多可犯差別過。如聲無常非識變無常也(是三)又可無自相量。有性非實量以他所許即實有。可為不樂為差別故(是四)又立者邊有二差別。於此可差別此也非彼。是則自宗有相濫法故也。而數論立必為他用之時。敵證豈起舉敵之家假勝歟云濫哉。若不相濫者。何及取捨差別哉(是五)又差別相違異也。以二等意許名差別。屬之所違。敵者宗名相違。是則能違也。可知二差別。必立者邊勘之。敵者與此作相違云事(差別與相違異云事。可見燈第三卷。)至下猶可問答(是六)又意許差別者。自相上別義也。自共二相。二明廢立雖多重。共相不離自相。不樂為若非立者所許義者。豈自相上共相哉。立者前唯有真勝。無假勝者。如勝勝義者。既闕差別。何名共相。無貫通義故也。若亙立敵故。名共相者。既異汎爾自共相。一宗中無可名共相之義故。若云共前陳共同喻者。應不差別義。不差別樂為不樂為故。又非能違所違故(是七) □本疏上下故 疏云。若數論外道。對佛弟子。意欲成立我為受者受用眼等(即立量本意。)○若言眼等必為我用。能別不成。○若成眼等為假他用相符極成(顯二等意許設言顯應立過也。)○意立必為法之差別。不積聚他實我受用(云樂為意許宗也。)其數論師。眼等五法。即五知根(有法也)臥具床座。即五唯量。所集成法(同喻也)不積聚他。謂實神我。體常本有(樂為差別也。)其積聚他。即依眼等所立假我。無常轉變(不樂為也。)然眼等根。不積聚他實我用勝。親用於此受五唯量故(樂為名為用勝。)由依眼等方立假我。故積聚我用眼等劣(不樂為名為用劣。)其臥具等。故於臥具。假我用勝。實我用劣(勘同喻為假勝真劣·將作能違也。)今者陳那。即以彼因。與所立法勝劣差別。而作相違。非法自相。亦非法上一切差別。皆作相違。故論但言與所立法差別相違(文) 已上依勝劣傳私註之。二家料簡。互雖有長短。一段文勢猶□勝劣義。可思之。 勝勝家料簡云。汎爾云積他不積他。皆是真假二勝差別也。然眼等根。不積聚他實我用勝等者。出正真他用勝樂為也。故積聚我用眼等劣者。以真他用勝為正樂為。假劣相順屬樂為故。顯真勝必帶假劣也。非明不樂為片差別也。故於臥具假我用勝實我用劣者。為作能違(為言)成臥具假勝真劣義也。今者陳那等者。與真勝假劣樂為宗作能違。總意云。上先出眼等上真假勝劣義。次明臥具上假勝真劣義了。勝劣差別而作相違者。與眼等上真勝假劣樂為差別。以同喻力。成不樂為假我用勝差別。而作相違(為言)若不爾者。與所立法勝劣差別文。甚難會。至下文。但可難言假他用勝不得難言實我用劣違自宗故者。不樂為有假勝真劣二義中。但立假勝能違。不成真劣釋其故也。若成真劣者。違自宗故(為言)若以真他用勝假他用劣。為二差別者。都無真他用劣可為能違之義。何勞及會通哉。 今云。一往見文非無此意。沈探本旨猶順勝劣。先上文云。不積聚他謂實神我其積聚他即依眼等所立假我者。明二等意許哉否。若云非二等者。尤非也。定有法同喻樂為不樂為體文故也。若明二差別者。下文云不積聚他故積聚我乘上來故。明二差別云顯然也。況下文云。此自相上意之所許積聚他用不積聚他用是法差別(文)以之見上積他不積他者。定可二差別。依之註釋等立勝勝義之人。於勝劣義付文義不順難之中。未出此文。本為違文會之。知順勝劣云事。 與所立法勝劣差別而作相違文(依勝劣傳雖為證據。少有難。今會有多義。) 一云。於勝劣門差別而作相違。與者於也。意者竊遮文軌玄應等也(本抄) 二云。與所立(宗)法(能別言陳。)勝劣(意許二等。)差別(樂為片差別。)而作相違訓云。與所立法勝劣差別。而作相違。勝劣者為真勝假劣之門也。差別者正樂為真勝也。此義論疏俱有證文(左府殿下御義。)疏釋成立所立法差別相違文了。成立所立宗法自相意許差別相違之義積聚他用(文)論所云法差別者。樂為片差別也。疏云意許差別者是也。以之見者。今文總雖云差別。且偏指樂為片差別也(私加此潤色。) 子島釋此文云。此因亦能。成立彼法自相下意許差別不積聚他用相違積聚他用之宗(云云) 三云。勝劣差別者。言總意別也。總雖舉勝劣二等。意別與樂為真勝差別作相違(為言)若不總云勝劣者。難知何門故。言總亦有由也(往日愚推。) 四云。與勝劣二差別。有作相違義。意云。相違者。所違能違相違之義也。與令所違違令能違成。立敵者能違量也。故與字令被二差別無過。而常謂偏與所違作能違為疑。而相違作法通能所。二差別則彼所違能違宗故。此文無違(今案也) 五云。與所立法勝劣差別而作相違(文)意者從所立字返于與字。先表所違樂為宗也。 尋云。勝劣差別者。舉二差別。所立法者。是何法哉。能別言陳歟。將意許宗歟。若言陳法者。理門·正理·本疏·斷·纂處處中。皆以樂為。名所立法。今量不諍言顯。何以言陳。為所立法哉。若以意許。名所立法者。勝劣差別者則可樂為。不爾豈以二等差別。皆名所立哉。答。上左相府御義。宗能別言也。對能立因喻。宗云所立也。何必樂為宗哉。自餘義大都同之。若依一義者。所立者。樂為神我用勝宗也。先立表意許樂為宗也。法者能別言陳也。勝劣者真勝假劣也。差別者勝劣二差別也。或限樂為(如上)上所立體。二差別之中。神我用勝樂為也。令此所立相違(為言)故名法差別相違(云云)今者非有法自相有法差別法自相。是法差別量也。非自餘差別。神我假我差別也。非汎爾二他用。為勝劣作之(為言。此義不□文。不如前義。)子島云。次文云。今者陳那○差別相違。此明陳那菩薩。案立彼數論意許勝劣差別。作相違失也(云云) 本義并往日愚推。順此記歟。可思之但可難云。假我用勝等文(勝超擬講以此文難勝劣義云云。)會云。 □斷纂本意故 纂云。如成他用。二共許有假他替處不失言顯。言無常者。無共許有非是識變無常。替處亦失言顯。何名差別(文)斷云。真他他雖不成。假他他自同許(文)纂上文(九句義)云。如法差別。言陳他用。他有真假。二各有體。違真成假。仍不違他。但名差別(文)又云。夫論差別。要有二等。方名差別。如立他用。意許他中。有其真假。名法差別(文)既云二共許有假他替處。云假他他自同許。知以共許假用。為片差別也。又云二各有體。云要有二等。知立者邊。必有二差別體也。 諸德多分義故 善殊·平備·明詮(或人云。音石二他用傳云云。不然。可勘見彼私記。)道詮·空晴·仲算·守朝·真興等諸德。皆立勝劣義。既是義家多分之說也。尤可為指南(矣)平最·真惠·清水(未定歟)源信等。雖存勝勝。猶不如。勝劣家歟。 林懷僧都暫立勝勝義。主恩難之令歸勝劣本義。 楞嚴註釋付三難 一差別不成難。二文義不順難。三眾量相違難。 法務權僧正付四失(闕后二相勘文。) 違背本疏失。言顯有失失。二等相順失諸量相違失。 違背本疏失(註釋文義不順難。) 疏云。此自相上。意之所許。積聚他用。不積聚他用。是法差別。 註釋云。此二差別文。皆但云他用。文言既同。不應於中以勝劣字強分二處。又云。彼積聚因。今更不改。還即以彼。成立意許。法之差別。積聚他用(文) 註釋云。知假用勝為彼差別。陳那以之即為自宗。若不爾者。此文難消。或為陳那立假用劣。 會云。註釋所舉。皆非違文。諸不加勝劣言之文。皆取為證。恐自由之甚也。但立者自意許之時。不及加勝劣言故。此難皆無用也(如上成畢。) 又云。彼立因意。成非積聚他用勝。其積聚他用勝。即是異品(文) 勘文云。既勘意許付失之文。云立因本意。成非積聚他用勝。其積聚他用勝即是異品。不言積聚他用劣異品。明知數論意許神我他用勝假我他用劣云事。 會云。其積聚他用勝即是異品文。以臥具等雖為異品。尚未明能違宗。況本量不樂為差別勝言有無。文全所未言也。何為證。 問。不樂為片差別。後必成能違宗。又本量同喻勘成異品。為能違同喻。差別相違之習。此義必然。即是異品釋。豈非違文耶。答。理雖可然。為違文甚未定也。若會其難云者。文還同勝劣義。所謂假他用勝能違成不樂為假劣。非樂為真勝故。此諸難皆唐捐。本云。樂為之異品。不必為不樂為之同品。彼唯識比量同喻眼識。望非定離眼識色樂為宗。雖是異品。不定離眼識色之同品。是其例也。 言顯有失失(註釋差別不成難中在之。) 註釋云。又陳那立假他用勝。則為兼破彼二差別(文)勘文云夫差別相違量。唯違意許。不失言顯。○而必為他用法自相下。意許神我他用勝假我他用劣者。敵者立眼等假他用勝云宗之時。豈不失言顯他用哉。立假他用勝者。真他用勝宗被非了云假他用勝。假他用劣之宗。亦被非了。有何片差別有替處哉。故有失言顯之失(云云) 會云假我受用義。立者前雖是用劣。望敵證又用勝也。勝劣詞雖不定。假用體更無替。故無二差別俱被非之失。又能違宗不出二等之外也(修學房大僧都。) 問。假用勝劣同故。不非二差別者。能違設雖加勝言。猶可有相符。若勝劣異故。無相符者。遂成非二等。答。不樂為假劣。能違宗假勝。能用分齊是同。然而非樂為真勝之時假我能用獨立得勝名故無相符過也。今云。作假用勝能違非假劣差別哉否云事。深細難辨。但付言見之者。實勝劣雖異。於義尋之者。彼此齊等。不只假他體是一。其受用分量。二家所指不殊。其故者。眼等和合名假我。見色聞聲總我用別根名之受用。此義內外二宗所許。全無增減。不樂為差別立敵共許者是也。而數論立神我諦。為能受用法。二十三諦為神我所用。自冥性所起也。本宗稱之為最勝受用。假我受用降為用劣。爰陳那菩薩。於彼二等差別。為非樂為真他。狹成不樂假他。於假他始立勝言。顯無所對神我。二勝不相並故也。不貴假他之勝。只降真他之詞也。而勝勝家。雖得一分理。多似失大綱。勝劣傳雖有所拘。比勝勝失。輕重懸隔也。 已上重成上義畢。 一義云。作假我用勝能違之時。假劣劣言失也。然而勝劣非言陳。故無失言顯之失。不失言顯者。為他用言顯不失云事也。 左府御難云。假用劣之劣者。用劣之劣也。劣被非者。他用之用亦被非。豈言顯不亡哉(是一)假用猶有劣字被非者。真用猶在勝字許被非歟。然者真我用不被非哉。 自會初難云。用字雖為用劣之用。用言通勝劣故。作假能違之時。用字不被非也。又會後難云。敵者作眼等假用勝能違之時。真我已成用劣。真我用劣者。非立者樂為故。真我用總亡了。 二等相順失(差別不成難。) 勘文云。謂本立者。欲成不成二等相返。謂之差別。彼所欲成。敵者破之。所不欲成。敵者立之。二等相返。差別相違作法也。而真他用勝假他用劣者。是相順義。全不乖返。俱是劫比羅宗。所樂為也。於中豈存違各別別哉(文)註釋同之。 重成此難意云。於二義差別此也非彼。是云差別。所謂於立敵所許二義。愛自憎他之趣也。若以自家所許之相順二義。為二差別者。何存與違各別哉(為言)會云。有縱奪二答。先汎爾差別者。義眾多故名差別。不同體一故也。未必取捨義勢(已上奪答。)設縱會之者。他用言下。有真勝假劣之二義。立者欲取真捨假。彼宗本雖許二義。立今量之本意。欲唯取真勝。言所帶故。雖假劣自來。意中遮彼思非立彼。是取捨之義也。就中。若如勝勝義者。嫌敵宗事。恐不足詞。一切量皆成自違他。豈皆名差別哉。勝劣義言下本帶二義。可有相濫之中許置之。是取捨之本意也。以之返見可為勝劣義證。 差別義二家意趣大異也。勝勝家以取捨為本。實相返差別為二等。勘意許已相返。為之二等(為言)劣勝傳。差別立者邊安立之。作能違時方成相違也(如上已記。)勝勝義云。不樂為差別有多意歟。其中註家以同喻上假我用勝義為體(至下可出之。) 諸量相違失(眾量相違難。) 四分建立量法差別(緣慮自顯非緣慮自顯。) 唯識比量有法差別(定離眼識色非定離眼識色。) 一因違三法差別(能有四大非四大種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 一因違四法差別(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不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 大作有法有法差別(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 註釋云。是等差別。皆互返違。立敵亦欲立一破一。准今意許。亦必乖返。會云眾量意許。未必如水火相返。唯識比量定離眼識色且本質色。或離識色。不指其體(餘傳之略。)大作法有法差別。作非有緣性體。共許有性或實等也(且依此二傳。)此等皆是。一宗同許。一時相并。何為相反差別哉。今量真假二他也。又非無相返義。真假二他其體異。勝劣用相違故也。 問。離識不離識。作有作非等。名體實相違。今量真勝假劣。猶異眾量。真假雖殊。勝劣相順。假劣相順真勝故也。答。真假勝劣設雖相順。立者取真勝為樂為宗了。假他即為不樂為。雖立者所許義。非今所立故(如前記) 福貴付七失(破乘章引大疏為勝劣義付多難。) 案疏意。能違量為積聚他用勝之宗。似雙遣立者二意許。何者既言若不言積聚他用勝者宗有相符。明知。違於數論意許假他用劣也。○ 若佛法者。許眼等根假他用劣亦立相違宗時。言假他用劣。可言二共許有假他替處不失言顯。既佛法不許假他用劣義。又既立假他用勝宗。何名共許。○未知法差別是何。為當以立者意許真他用勝假他用劣為差別乎。為當以立者二意許與敵者假他用勝為差別乎。若言如先者。即違因明道理。因明道理。敵者能違宗。必是有法與法處。意許之法故。此法差別能違量宗非能別處二意許故。若云如後者。若爾可云能別處有三意許也。若言法處有三意許者。未知是何因明論作法耶。○今者敵論。立相違宗云。眼等必為假他用勝。則同喻他所立成。何者數論。約思量受用。計實我用勝。故有此過也。○又立假他用勝宗時。無共同喻。何者佛法。不許臥具假我用勝。謂勝必對劣。佛法不許實我用劣。何許用勝。相違之宗亦有此類。何者勝劣必相對法。若於自許及共許法。而謂勝劣。今佛法者既不許神我。於何物上論勝劣義乎。若言今所言勝劣。此相奪辭。謂奪數論假我用劣。而以為假我用勝者此亦不然。奪必對縱。佛法縱計眼等諸根實我用劣。假我用勝可謂奪於數論所計假我用劣。而縱許為假我用勝。佛法不許實我用劣。何得縱許假我用勝。若奪假我用劣而縱假我用勝。必亦奪實我用勝而應縱實我用劣故。縱奪之法。必奪一法而縱一故。若言奪數論意許假我用劣實我用勝二。而為假我用勝者。可云唯為假我用不可加勝字。非唯奪劣。亦奪於勝。何許勝哉。若言真假別者。若奪真勝必可縱真劣。又若立者二意許俱奪者。敵論相違宗是何處法乎。不可言能別處意許差別。除於立者二意許之外。既無意許法故○(文) 此章難勝劣意許總有七難。 一者二差別俱被非過。二者不樂為不共許過。三者意許二三俱不成過。 已上三難同言顯有失失上會畢。 四者所立不成過。此難不依勝勝勝劣諍。設雖何義。 同喻臥具等上。若有實我用勝義者。可有所立不成過。是故可云取假用勝共許義為同喻。不取實我用義不共許故也。故明證抄云。喻須同許故。不得取所樂真他以為同喻。唯有假他受用臥具。一相同喻是同性相(文) 五者無共同喻過。六者勝劣不相形過。 今云。假我用勝勝者。堪能義也。假我能用眼等義也。未必對實我劣。是只降真用之勝也。和合假我。假有見聞等事業。總為別依。似用眼等。是功能堪能相依云用勝。非對他實法云用勝。若破神我用勝妄執了。還尋佛法宗。先所呼勝言。唯是假施設方便也。非自許有勝義。譬如渡水了即捨船筏耳。 七者縱奪不得過。今云。奪數論假我用劣。而以為假我用勝者。以同喻力。正押真勝假劣。以成真劣假勝。何必對縱哉。 主恩云。他用之下。有實我有假我。神我樂為也。積聚不樂為也。樂為勝不樂為劣也。不樂之劣。還以為勝。樂為之勝。還以為劣。以同喻力作能違量(云云) 尋云。神我敵者不許之。何云樂為勝還以為劣耶。答。同喻力。正所推成。當真劣假勝。為言然而正取假勝作能違也。 問。何能違以前有此詞乎。答。此事往日有二推。一云。依因喻力。作能違了後。遂可為劣勝。敵者先立知可如此之意也正能違後。如此可改也。二云。能違以前可有此詞。敵者先推尋比量過相。出詞徵責之也臥具等是假勝真劣物也。以之推者。眼等假勝真劣歟可問也。此時立者。不能出詞。只相待能違若有過相哉許也。若聞意許者我過忽可顯。若如敵者責云者。可背自宗故。閉口不能答也。然間敵者得自在。喻力所行推。先如此定置歟。以此事云。還以為劣等歟。此即為顯敵者欲作能違之意也。 問。若爾。立者既信伏歟。能違量可有相符。若未信者。不樂為猶假劣。未成假勝。責立有何益耶。答。立者雖不出詞。心未信故。能違不付相符。然而為作能違。敵者預推不樂為體。令成假勝也(敵者相以前。出之問定事。以審察事可為例。) 敵者恣進止事。以意許加勝劣言。又以共許言作定立意許等事。可知也。又為成一宗成多量時。敵者於前量不勘過。前量時敵者既起了宗智了後量雖須付相符。全不付之。猶存本宗義故也。今事又此例也。 主恩云。始立量之時。敵既不同時。豈以敵者假我用勝之義。為片差別耶(文) 今云。此事不審也。設雖無同時敵者。數論安立此量之時。必擬宜敵者。可對其不信神我之人。即後代佛弟子等也。不信神我勝用之人。必可立眼等假他用勝故也。若不爾者。數論所立量。豈非悟他門哉。 勝勝傳 勝超擬講云。貞松房先德。難勝劣義云。意許差別者。此非彼云事也。立必為他用。是立此神我用勝非假我用勝。何云假我用劣耶(五卷私記第二文也。)以之可成二勝義。夫差別者。差別此也非彼也。立必為他用之時。意中差別是神我用勝非假我用劣故。成差別也。以之案。諸不樂為宗。非立者之所許。遮非彼故。成片差別也。若爾數論師。雖不許假用勝之義。差別眼等是神我用勝非假我用勝故。二勝差別義。尤被成立者也。 問。若爾有性量。可是差別相違。勝論意。有性者意許離實有性也。雖不許即實有性片差別。差別此離實有性也非即實有性。可為二差別故。答。此例不齊。師主宗無即實有故。不可云非即實有。數論宗有假我勝物。故對望非彼云也。 能違宗必與不樂為同事。 論釋能違量。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別相違。積聚他用疏釋此積聚他用言。論雖無勝字。量義意必然。知積聚他用者。即是積聚他用勝也。而論既云法差別相違積聚他用。以知積聚他用勝。是法差別云事。故疏云。彼積聚因。今更不改。還即以彼。成立意許。法之差別。積聚他用既云以積聚性故因成立法差別積聚他用。此即指能違量所成立假他用勝也。 假劣攝屬樂為事。 註釋云。○問。若二用勝為二意許。假用劣義在何處耶。荅。攝屬真勝所樂宗中。是故文中不別舉之(文) 難云。二勝互帶二劣者。二差別各可有真假二。若爾一自相下。可有四意許。豈要有二等義哉。又立者宗。成樂為時。可犯一分相符。有假我劣用故。敵者能違。成不樂為時。可有違宗失。帶實我用劣故。若云真假劣用不正意許者。四宗中何。若傍義準宗者。二勝差別。既非言顯。何以彼所帶二劣用。為義準宗。義準宗必言陳傍成故。況假他用劣。真他用劣。既帶他用言。何云傍義準宗。義準不帶言故。又此義意。與所立法者。可是樂為所立。豈以義準為所立宗哉。若又不顧論宗者。可正所立。何云非正意許哉。乍為樂為差別。非正意許云事尤不然。 勝超云。疏釋能違量。但可難言假他用勝。不得難言實我用劣(云云)今案此意。不樂為片差別。有假勝真劣二義見。不樂為片差別。有二物中。若立實我用劣者。可有違宗過故。但可立假我用勝為言以知以真他用劣。攝屬不樂為假我用勝云事。又若以假用劣。為片差別者。如何不云不得難言假我用劣。知假用劣。攝屬樂為神我用勝邊云事(是私案也可秘之。) 立者前無假我用勝片差別事。 註釋云。問。有如大乘對他立聲無常。意許是識變無常。以之為差別。纂破之云。今謂不爾。如成他用。共許有假他。替處不失言顯言無常者。無共許有非是識變無常。替處亦失言顯。何名差別(以上)若數論不許眼等假用勝。然即以彼為差別者。即違纂云二共許有假他。替處不失言顯。○答。大乘全不許非識變無常。故遮識變時。亦失言顯相。數論雖不許眼等假用勝。然同喻臥具。共許假用勝。由此替處不失言顯○。 今云。此義意者。雖不有法之上義。以同喻臥具之力。言陳之下。令有假用勝義。不是正取同喻。其體雖同喻。其義通宗下。能違宗眼等上假我用勝義。即是敵者宗也。 主恩云。往年一見註釋所難及會釋等。○信有法差別作非大有緣性。是弟子五頂之即實有之義。還削法差別假我用劣之立論意許。謬為假我用勝敵論之差別也(云云) 現行註釋。以同喻上義。為片差別。主恩何云取敵論差別耶。可思之。 明本抄第三 明本抄第四(內題云有法自相)                有法自相所立法 問。今量者以何為所立法。答。離實有性。是其所立法也。仙人本意。欲令弟子知大有句體故。 問。離實有性者。法有法言陳意許中。正在何處。答。古有二說。或在能別。或在有法。今依後說。 問。若在有法者。望此何判同異二品哉。答。此則疏問也。自答云。今若但以有性與同異。為同品。可如所責。違前論文。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故。即此過無違論理文大意可知。 問。此答恐未窮。設望離實有性。雖判同品。返是望有法也。會兩論趣如何。豈以云離實有性。顯法而非有法之義哉。答。此難可爾。諸德記猶未分明。但離實有性。是有性言陳下。意許別義也。意許別義。即是法也。故以顯意許。能示法名義也。此事炳然故。諸德不勞釋歟。 問。有法及法。三重對中。先陳後說對之旨也。其法有法下各有言陳意許。先陳言許。皆得有法名。後說言許。俱亦是法也。豈以為有法意許。得法名哉。答。言陳意許。如次自性差別也。自性差別。即亦有法及法也。體能有義。以義生屈曲解。故意許別義者。能有屈曲。生物解故。得法名可知。凡三重對自共。皆如次有法及法也。始不可疑之。 問。若爾唯以此一義。名所立法歟。答。又有一門。所謂彼離實有性。非實能別處。諍之成之。故寄後說能別。亦得法名。故義斷云。言非實等者。是離實等有義為法。望此即為所立(乃至)不望有法。名同異品(云云) 問。意許既在有法。帶言陳故也。若爾有法處諍之成之。何為能別所別哉。設展轉所成。雖不離能別。猶非正諍。何寄後說。勞求法義。答。一切比量。必能別為諍。文理如常。今比量者。即非實言處。顯離實有體之義。是以方便。為義寄能別。重意云。離實有性。正是體也。體而置有法處。離實有體者義也。義而顯于能別。其有體義。與同異性均等也。彼大有體。異同異也。同喻力。雖及于義。不至體。立者矯自義傳欲成體。敵者探之。遂為異品。彼體及義。共得法名。疏及斷互顯之。 問。義斷意者。不論體名法之義歟。答。亦有之。故下文問云。若爾何名有法自相相違因哉(文)答文云。望不加言。名有法自相。若加言已。則名為法(文)有性言陳略。若顯意許。加言立量者。可云有性離實有性。爰知未顯意許之前。自具法義。故纂要云。理門望為量成立。必須加言。如立大有。云有離實等有性(文古義約意許量。後說能別。名所立法。云云。今義者不名別量。只乍意許別義。有法義。若加言者。即可當彼後說。) 問。義斷顯本疏意。其義全可同。何初別義出之。後文似疏意狹斷意寬哉。答。今所料簡。依貞松房傳。可勘彼記(或人勘本疏義斷由來深知其趣如知別記。) 問。義斷有義為法者。其有者有體之有歟。有性之有歟。答。子島御意。離實有體之有義也。有法所舉。雖大有性體。非實能別處。義成之故欲為法(云云) 問。若爾疏既以離實有性文。又是述有體義歟。設云爾者。既云離實有性。定可呼體。答。誡依文相者。既以離實有性者。意許大有性體也。疏第三卷答文。彼說離實有體有性為今有性言。當上有性言。有別體者。彼有體義也。記文疏離實有體有性三重中。下疏唯有離實有性二義。有體義不詳。故加繼之。非以疏有性為有體歟(私記古點本。從性字返有字若上綱正御訓者。上義可思。)若不如此者。上綱得何深旨。失理背文哉。 問。離斷云加言者。何處如何言哉。答。約所違量。若具顯本意者。須云離實有性。是其加言也。此有二趣。先有性言陳上加意許離實有性言是。又能別非實言上。加非實有體有性云言。彼此似異。實只是一量後說能別也。以具立詞。見前不盡量。後盡理量。皆前量上加言也。 問。如上成者。本量能別。雖含離實有體義。未及有性體。如何對彼。以同異性。勘為異品哉。若又實望有法有性體者。遂違兩論。若其諍二重。展轉成者。非子島御本意哉。答。有法云有性之時。意舉置離實有性體。能別下離實有體義。返顯前有性故。能別之所詮分。雖非正體性。其所諍決定。可及有法體。重意云。有法舉體。能別成義。義返是體也。何不為異品。 問。若爾上綱御意。諸比量諍。能別顯盡以否。若盡之者。非實處直可帶體性。若不必帶者。背彼御本志。何以所諍為故。殊成別作法哉。答。上綱本意。比量樂為。必以能別言。必尋知之(為言)其樂為一一事。未必能別下盡歟。但作有緣性量。以能別定可知作大有緣性。若非實能別者。只如有法自相。可尋有性體。由何知非實言欲成作大有緣性耶(為言) 問。若爾尋非實言。可知有法意許。何非實下。更兼有體義哉。表裏二重似無用。答。舉有性立非實。依顯相者。須云諍義之量。而仙人本意。必可諍體。知此旨見量作法。能別非實言。言汎爾即離體。顯有體義也。凡兩宗諍法體時。能別多立有無言。如云謂我自性法自性若有若無也。今量尤當其作法。可知非實言有表裏(為言) 問。若爾諸能別立有無量。皆望彼有法勘同異品歟。設云爾者。成體正比量能難有。觸別有體量。無性比量等。豈皆墮似比哉。答。此事未聞先德詳記。愚推非一。其一義云。如內外道為立敵諍神我等體。立有無能別量。諍可至有法。多可犯有法自相過。若共稟一師。舉大師所說法門名。諍其別體者。實是諍義也。成觸生觸等即其類也。 問。今量所立法者。持業依主二義中。依何立名。答。略纂有二釋。俱有其理。然宗家處處。似存依主。今量所立法。又以可爾。 問。有性與非實。互相差別。不相離性。不離有性之非實也。是其所立法也。離實有性。既在前陳處。收雖所立。非所立之法。設非實下。雖顯有體義。猶非有性體。若又就有法下意許。直論之者。離產有性只是體也。對何云之法哉。答。以離實有性名法。上既辨二所由。隨其二義。俱可成依主義。先言陳意許相對。言陳為體。意許為義。意許是所立之一分也。正得法名。在意許別義。何非所立之法。次就前後對。非實能別當法。其下離實有體義。即所立之法也。 問。就前義。若言陳為自性者。是宗依非所立。所立既總宗也。何加有性言。為所立體哉。答。此難一往可爾。但加言已可見之。彼總有性。即當先陳。別義離實有性。又當後說。常不相離性易知。 問。就後義。有體而非有性。所立不窮。何為所立之法哉。答。非實言上。加言云離實有性。宗義能極返見不加言。離實有體之體。即當大有性。以上二義。不加言時。雖非分明。准加言能知之。有何疑惑。 此義先年粗所案得也。然而未及委細。今度重潤色之。 所立法異說 有法自相所立法之所在。大有二義。一云在能別。二云在有法。於先義又有二義。一云。所立者不相離性也。法者極成能別也。所立法望之判同異二品。其故者。若對總宗。論同異者。瓶無常異聲無常。一切量可無同品故。不離聲之無常者。所立也。法者彼總宗之所依。汎爾無常也。故疏云。所立謂宗。法謂能別(文)此義意。所立既屬于極成能別之處。知設雖有法自相差別量。所立必在能別。但能別。非實下言。雖成離實大有性。雖實有性。是有性體故還含著有法。一切量諍在能別者。前門也。謂所立法均等義品。此意也。四宗差別依後門。如是成立於有法者。此門也。二云。所立法者。以不相離性名法。已望所立法。取同異二品。若極成能別云法者。豈有同異二品哉。所以何者。同品者。非與宗一物。他法上義。與宗相似品類也。瓶無常與聲無常相似是也。極成宗依云無常者。不分何物無常。汎爾無常云事也。此中敢不分差別。何望之云相似品類哉。故疏云。謂若一物。有與所立。總宗中法。齊均相似。義理體類。說名同品(文)總宗中法者。以法猶攝總宗之旨分明也。又劉均相似者。彼此無常。體異義似云意也。此義意。猶離實大有。在能別處。以何知者。一切量必以能別為諍。為所成非成對此意也。理門,正理。所定性相也。所以非實者。極成能別。不離有性之非實。是總宗法也(言陳一類所立法也。)非實者離實有體(為言)故疏云。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云云)有性者。有體性之義也。同喻同異性。離實而有體故。一重猶成此意許。所立法均等有者。此義也而依實尋其意。離實有性者。為大有離實(為言)尋此實意。遠成異品。所以成有性自相相違也(或人云。離實有者是言陳分也非實義也。意許實不均等為言。)重意云。說有法有性言之時。立者意。雖謂離實大有性。此不云有性意許。其意未顯故。以能別非實見之時。始知實有性故。云非實能別之意許也。此義不云能別意許。後銜著有法。有法離實有。直能別處成之也。故斷云言非實等者。是離實等有義為法。望此即為所立。不望有法。名同異品(文)牒非實言。釋所立法了。不望有法名同異品之故。會謂所立法均等義品文。知寄能別成立名法之意也(已上子島意歟。) 子島存有法差別別作法之人也。彼義大旨。一切量樂為。以能別可知(云云)但法差別量。與餘有異。言陳下。等帶二差別。無別顯樂為之言故。追可記之。付有法帶意許之義。又有多義歟。一云。有性有法下。有一意許量。所謂有性離實有性云量也。加言是法自相量也。置之意許。即有法自相也。此意許量有言陳。又有不相離性總宗。對彼總宗中離實有性之法。判同異二品也。以非實為一重所立(宗依宗體兩重准常可知。)以非實義。欲傳成有法處離實有法性。喻力正及初重非實法。成之畢。有法下第二類所立法自成立。故理門云。但由法故成其法者。正以因喻成分齊也。如是成立於有法者。如是一重成畢。第二類宗自立(為言與子島。殊其意可知。彼成法即成有法也為言。)此義總宗之中法也(子島不然。無別意許量故。)此義意宗分四類者。意許自本。在有法故也。所成非成日。雖有法下意許。猶為法成之。意許量總宗法故(子島以法義為本會有法仍與今異可知之。)言非實等者文。以非實言。傳尋有法有性之意也。凡此義云意許云差別。是同義趣也。而差別者。體上別義。即有性言陳為自相。離實大有為別義。故疏言。離實有性是其差別等文。意許者又帶言陳。而不言盡義也。離實有性者。其名留于有性。豈非有性下意許哉。以法差別可知之。差別者。言陳兼二意許。雖等呼之。意差別此也非彼也。二等若不帶言者。豈有此義也。 尋云。有二重所立云事。甚似煩。不如非實能別處直成大有。況二類宗。皆是因喻之所成歟。將因喻只成非實能別歟。若如後者。有法有性。恐非此量所成。若兼成二種者。同時并成之歟。將先成非實一重。後成有法歟。若一時成者。成有法邊。猶背兩論。若展轉前後成者。又有法別量所立哉。況以非實宗。方便成者。豈以宗為能立哉。次意許有別量者。證據有何處哉。答。諸矯立量樂為言陳不顯。若唯成言陳一重所立者。立量本意不顯而止哉。故必成立二重所立法也。但一時成之意者。有法舉有性之時。意中許置此有性離實有性。是正所立也。為顯此樂為宗。能別云非實。示方便宗。若成此非實宗者。有法下意許所立。自可成立安立以因喻引對非實能別言陳。成方便一重所立。即有法下離實大有性意許宗自立。意許樂為。方便所立。二重相鎖。方便宗立了。意許宗即成立也。以非實宗。今一重又非成意許宗。故無宗為能立難也。理門云。但由法故成其法者。正以因喻成分齊也。如是成立於有法者。如是一重成了。第二類宗自立(為言)次有意許量云事。以理門望為量等釋可為證。又以加言量推知之。以母胎內子具四支五體。可為譬也。 一義云。意許量云事難信。文理共不分明故。此量所別能別處。更有別量法有法旨誰信之。又何處有此證哉。所以可云。不加言時。有法下只有離實有性法宗。若加言時。正具宗支也。以何知者。且法差別。必為他用能別下。有眼等神我他用云之意許量哉否。若具法有法有之者。必為他用能別言。不帶眼等言陳。豈有意許量有法哉。若雖不帶言陳有意許者。不所成之木意。若彼無意許有法者。離實有性又准可知。依之可云。總宗者只離實有性。即有性上義故云不相離宗也。彼聲無常量。總宗無常。能別處無別聲有法。不離有法聲故云總宗也。若強具有法者。所立分猶成兼有准。准知有性下總宗。不同別宗。屬有性義許也。不必言下具有所別能別歟。 又一義云。總宗時有法。是極成所別也。且付聲無常量。舉有法時。無別委曲。至能別分別聲無常聲之時。始立不離聲之無常。與汎爾無常異也。以之云總宗也。有法意許總宗。以之可推有性只言陳有性也。不離此有性之離實有性。總宗有法自成極成有法也。彼相違者。兩宗相對云相。違者是常違無常義也。如此總者。有法能別相對之名也。宗者其中能別是正所立也。正所立必極成能別之下。不離有法之法也。付此義。互相差別時。以有法別能別者。只義之所之也。實以後說。分別前陳。是正量宗義也。仍有法只極成所別法有總別兩重也。 建久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於安養院記之。以上重重差別。中任愚意記之。可問先達嚴訓。有意許量者。先師正說也。付彼猶有不審歟。 子島記云。文云。問前論說云○相違因耶(云云)此問意何。答。此問乘次上問之答來也。意云上答中。彼說離實有體有性為宗有法。同異既非離實有性。故成異品(云云)今就此答。發此問也。謂若言離實有性。為宗有法。同異性非離實有性。故為異品者。此論上說同品云。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異(云云)品翻之。但望所立法。說同品異品。非望有法。而何今望有法。定同品異品。以同異性。勘成異品。云有有法自相相違耶(為言)次文云。答。今若但以有性與同異。為同品。可如所責違前論文。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故有此過。無違論理(云云)此答也。意云。若但有法有性與同異性。相對定判同品。以同異性。望有法有性。非同品故。勘成異品。何如所責違前論文。而既云有性非實。其非實言。顯有性離實有體。為此離實有體以同異性。為同品故。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而有。然顯失之時。還成異喻。故有此失。不違論文(為言)文雖頗隱。義意必然也(此答中諸人就文相致疑曾不可被欺之。)邑記云○斷云○(云云) 今依此記。料簡疏問答云。問意為顯成有法量。猶有得法名之義。以所立法。對有法自相名問之。答意云。有法有性者。言陳有性也。未及云離實有性之意許。若以同異望彼者。誠可違論文(但字對加離實字大有性也。)而非實言處。所成之離實有體之義。望同異性。論同品異品故。不違論文(為言)重意雖有法有性。既能別成之時。猶名所立名法。對之同喻。何違論文哉(為言)於此有與喻均等與不均之二分。若欲假同喻力之故。未及大有性體。先以離實有體之處欲令見所立。此分與同異均等也。但立者本意。欲立離實有體之大有性。以之望同異性。不均等。令缺後二相此義也。 問。疏既以離實有性者。表離實大有性體也。何云有性者有體義哉。所立法均等有者。顯立者欲令均等之意也。而不均等故。為相違因(為言)子島料簡似不□文。答。遂所為過。同疑難趣。而疏文云均等有。直得其意。須令均等。二義由。順文章。既為釋均等義。云離實有性。以知有性者。有體義也。又斷云。是離實等有義為法文有義者不表大有性體。顯有體之義。見疏文同彼(記引合斷文。其志在之。) 問。於均不均二邊。何不釋不均義耶。答。今問意。偏謂與有法不均等。為奪問意。故表均等邊歟。 問。子島御意。以離實有性及作大有緣性等。名有法意許歟。將名能別意許歟。答。可名有法意許也。凡於前陳後說。分言陳意許。是因明大綱也。又意許差別者。言陳下別義也。如云意中所許名差別。言中所申之別義故也。如此文釋。諸處既分明也。尤可云有法差別。有法意許也(先德中有實名能別意許義彼遂銜著有法故會諸文。子島專異彼義也。) 問。子島意者。作有緣性量。能別勘意許。而名有法差別。豈不能別意許哉。答。彼別事也。凡於上綱御意成有法量中。或有偏帶有法言陳之意許。有法自相本作法。及唯識比量等也。或有帶能別言陳之量。如有法差別別作法也。能別言下有法意許有量。猶不常義不可以彼推餘。何況作大有緣性等差別。帶有法能別二言陳也。作有緣性者。即有性義故。是以雖似能別下意許。實猶可名有法意許也。故子島斷道云。其作有緣性。則有性故。作有性上差別。名有法差別。今正所諍。雖是宗法。為成有法所諍故。名有法差別故知(云云)有性與作有緣性。是一義也。作有緣性者。委顯其意也。 問。若爾如何。有法意許。能別處成之哉。答。有法云有性之時。立者雖呼大有性。其言中未顯何有性。能別云非實時。顯離實等別有體之有性。爰始知。欲成大有體也。能別直攝大有性者。雖須云能別意許非實言陳。不帶有性體故。付言所帶。可名有法意許。而深令知立者本意故。名能別所成也。 問。若爾因喻。先成能別言陳。能別更成有法意許歟。若爾猶成兩重。此義有何德哉。答。此義樂為能別處。諍可云也。帶言陳雖有有法處。於後說處被成立。不爾不可名比量所立。此被成之分。因喻所成也。正成其言陳。言陳本所志之。有法義自成立。然者直於能別處成無過。又以能別成之無背。不同有法有意許兩重而成義。彼一向在有法下故。非比量所立。若非比量所立者。豈云法哉。今義異彼。能別處所成云故也。 問。以何知之哉。答。義斷云。言非實等者。是離實等有義為法。望此即為所立。不望有法名同異品(云云)先牒非實言。為令知法義也。有義為法者。顯同喻。所及也。即為所立者。以能別義得所立名(為言)不望有法者。遮不對有法也。彼兩重置義。遂必對有法也。 問。子島猶遂成望有法。本在所別故。答。自本云差別云所立。之二門異也。今於所立門。遮有法也。 問。若爾何云如是成立於有法云如是資益有法義成哉。如文者二重不同。先成法了。後有法義成。答。能別處諍畢。有法成云也。不同二重有淺深。 問。一切意許。以能別顯者。取樂為簡不樂為之意歟。若爾法差別量。此義難有。言陳等帶二差別故。若又不限樂為。豈以非實言不離眼識言。兼顯不樂為哉。答。法差別量。意許直在能別處。為因喻所成無疑。二等雖同呼。以立者本意可知。於有法量者。有法本非所立。能別處又無顯示旨。以何為此量所成哉(為言)以取樂為。簡不樂為。不云能別為諍也。子島於有法差別。猶能別作有緣性。等帶二差別。知非嫌不樂為之意也。只令知欲諍其門許也。 建久七年五月十九日。於笠置記之。子島意有法下有意許者。相傳義也。其後又推云。存別作法義故。能別意許歟。而猶有疑惑。今遂決之了。不同相傳義。又非能別意許也。 有法自相所立法案立。及十餘箇度。皆得一韻。今略載七義。初後二推□子島御意歟。餘義如別記。 唯識比量所諍宗事。 問。唯識比量。以何為樂為宗耶。答。依大疏等。以有法色下。非定離眼識色。為樂為歟。 問。今量為破外人離心有實境。有法舉色。立不離於眼識。不離言顯遮別體。何剩成有色體哉。離不離二門之中。離者彼此相望。顯有別體。不離者翻之。既相從門也。豈順彼意許哉。爰知此量。不諍色體。極成眼所行色故也。於其色。成不離能緣心之義。破外人離識實境也。答。非定離眼識色者。心中色也。四分殊故不即。一心用故不離。非即非離是中道理也。并遮增益損減。若專成色體者。何云不離於眼識。若偏破色體者。何有法言陳帶而成之。當知此樂為不同汎爾成體之量。又不偏破色體。重意云。外人以為色對心。執心外有別體。大乘唯識宗。遮其增益執。外人聞之。亦謬謂大乘宗。唯有一心之外無物。眼識所緣。即眼識體非色非境。今量破二邊執也。是故有法意許。為非定離眼識色。色故不無體。不離故不有別體。能別言陳云不離於眼識。雖破相離。不一向廢色處。不離之言。自本不捨二門之義也。但如疑難者。偏諍能別歟。若爾何三藏大師。恐有法差別。因上豫置自許簡別哉。疏主解釋舉人所知也。況外人執境為實。其所執實境者。當情現相。遍計所執無法也。未知心中現依他相分。大乘破之。何不兼二門。眼所行色雖極成。其色中本質影像等。亦有種類也。閑可思之。 有別愚推。如餘處記。今記不同學者偏成體。 但由法故成其法事。 尋云。就有法自相量。成其法者。不加言量能別歟。有法下意許歟。加言量能別歟。答。此事前後所案異也。若依先案者。法者不加言量能別也。有性下離實大有性。能別所成故得法名。依子島意者。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等文。寄能別得法名也。 問。疏下文云。實唯成法。如難有性。而非有性。難彼意許。離實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文)此文指有法下意許。離實有性名法。答。以非實言。所成意許離實有。名法云也。 問。若爾。何纂云理門望為量成立必須加言等耶。答。疏直就不加言量。能別所成故顯法義。然而其義猶隱故。為知其法義。纂以加言量釋之也。有性非實量時。雖無別量。見須加言立。他量能別故名法(為言)重意云。法者生敵者解之義也。意許而在有法處之時。法義難知。仍釋其法義有二筋。一者不加言量。能別處成故。二者遂可為別量能別故。疏纂各出一義。答依今度案者。但由法故成其法者。直指有法下意許離實有性也。成其法者。法者離實有性意計也。成者能別諍之也。故疏云。理門望諍有法之上。意許別義。故云但以法成其法明燈抄釋此文云。若望法上意許。不積聚他用。有法之意許。離實有性。作大有緣性差別義。唯成其法。故云但以法成其法子島引用此釋。明知乍置意許。直得法名云事。但不遮能別之所成故。名法之門。如義斷等。仍可兼二門。如端委問答。纂要釋如前義。 九句相攝事。准可知之。故菩提院權別當僧都。探題初年。有法自相專精九句相攝。至下別可記之。 非離實大有言陳不無有隨亡事。 纂云。今此不無。無即離二。彼意許者。即此言陳。不無之有。不別有彼。意許大有。故違所諍。正違言顯。故但名為。有法自相(文)言陳不無之有之下。唯有一離實大有。此外更無他法。而以非實言。見有法有性。知即是大有意許既即言陳了。尋意許不加言。非言陳之時。表裏俱破。自相即亡也。 問。勝宗意。三種有性。其體各別也。故斷云。誰言五頂有性含即離(云云)故知共許有。非即大有性。若二有既別體物也。何舉不無有。呼大有哉。況不無有性。有即性也。大有性。實等不無之性也。持業依主。得名不同也。何有即性名之下。舉有之性大有耶。答。共許有。諸德意異也。且依子島御相傳者。共許有者。乍見有別體。終尋之即離。外無其體。暫有者。師主對弟子。說教有實有德等之時。實等上不無也。今此不無有。師弟共許。舉之為所別。師主立非實能別了。還見有法有性。其體即離實有性也。有法舉共許有故。所別極成能別立。非實。意許大有即言陳。故斷云。離實等有。雖是意許。言有之時。即言顯離。言所顯有外。更無別有(文)又云。既言非實。非德業宗。明即大有。若非大有。更有何有。非實等也(文) 共許有事別記之。 明本抄第四(終) 明本抄第五                  有法差別。 子島記云。問。先有法差別相違作法如何。答。四相違中都無若斯之難義。何輒知之。一云。以前有法自相作法。即為有法差別作法也。一云。必有別量。謂先量改以別。云作有緣性也(已上兩義。後義殊勝。雖然未熟之人者。可案前義。廣學之後。可用後義。努努不可忽諸之。云云。) 本作法家難別作法有四失。 一違論失(論中不別出故。) 記會云論文略故。更不別出。如周記會也(云云) 尋云別作法義意。論作有緣性文。是舉後量能別也。有法及因喻同前量。隨論自云如即此因即於前宗。明示宗因了。何不云論舉作法。伏難答略哉況如今會者。似無深故。本作法義。尤可雄構哉。次周記影略舉耳者。論偏為本作法。論外雖可有以作有緣性量為有法差別。論略不舉。以法差別與法自相別違。例顯後二相違可有別違作法歟。若爾旁不順別作法義。何讓周記哉。 今云。子島御意。論並顯本別二作法。前量有法差別。作大有緣性。別成立為今作法故也其義既決定。意無所畏所以不舉正三支作法。如前三相違。略故爾也(為言)略有大故。前後是一量故。周記既以作有緣性量。名有法差別。設雖論外。豈同本作法義哉。彼義偏名有法差別故。是故論略者。不具舉三支義也。   已上別作法。 本家云。付論詳二義。一不舉作法。二云即於前宗。三云亦能成立與此相違。四云如遮實等。本順本作法。別宗付論所為證者。即於前宗文可有成立言(云云)僅此一事也。而設雖有成立字。獨是立者。欲成作大有緣性樂為之本意也。不成言陳作有緣性。不足為證。爰知論不舉者。定是讓前作法也。 二亦違論失(論說此有法差別。未云如遮實等俱決定故。何有別量哉云云。) 記會云。○為成遮義。以遮言可為證故。○即云既成有性遮非實等。而作有緣性。明知能成作有緣性也(云云) 別家意。仙人本意。有性離實有體故。能作有緣之性。非實與作有緣性。是表裏二邊也。非實順顯體。有緣順成義。其義還是一。是以前量非實。隱即顯作有緣性。後量能別。又即顯離實體。疏文即存此義。依之知前後量。有異不異二門。故後量俱決定義。舉作有緣性裏非(為言)實堪成非實有緣性二義。知能別表裏也(子島作有緣性在有法云事未定可思之。) 此義意者。二量相望見之。或後量法有法。共在前量有法處。以非實言。方便顯前意許。作有緣性下二等意許。共含于有性處。或前後量有法等有法。能別同能別。作有緣性下二等。本在有法下。以前量可知之故也。雖然非實能別難堪意許也。 本家云。二能別設雖相似。遮非實等正可屬前量能別。若爾引他量為俱決定猶違餘例。設若二義全無異者。何強用別作法哉。若又付後量舉裏者。疏文言顛倒。以非實為表故。知此文出不加言量也。 依之可云。設付別作法猶舉非實量能別。釋俱決定也。前後二量自本非一向別異物。仍無取他量失。 三違疏失(為一因違二作法。) 記會云。有性言量所成立者。離實大有。言顯諍自相。意許諍別義。前後量能別雖改。三支是同。所詮不殊。豈非一因違二哉(云云) (所詮不殊者如上記。二量意還是同為言。) 別家許本作法。何寄彼不會違二義哉。今云。論兼二量。違二義若嫌別量者。似失本意。故強以別付前。同共為違二因也。 本家云。如即此因者表一因。有法差別者示違二也。既以前自相量為今作法。似二過無異。為遮此伏難豫示所望二宗。是誠有大志。若汎爾舉宗因者。何勞云即於前宗有法差別哉。互所蒙過輕重實異。尤可存本作法。 四亦違疏失(文云。有性言陳。有法自相。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是自相上。意許差別等云云。何云有別量哉。) 記會云。有性之上有此差別。故任道理。案立前量所有意許差別也。但成此之時。必可別立意許之量。若乍前量如何得成其意許哉。不妨有性之上有此差別(等云云) 二家共有一重兩重二義歟。准子島者。以作有緣性差別量。已安前量有法。依大旨雖似兩重。至于安前有法直置之亦無失。本作法二義。准之可知。 問。有性下有二差別者。不樂為是實等五句也斷道五句既非有性。豈在有法下哉答。斷道取實等上義也。疏記正取不無有。無別體故。別為片差別。斷道取實等體。但寄帶不無義邊屬有法處也是一義。或離實等有體邊是得有名。今作有緣性者。彼有義屬有法有何失是二追可審義定之。 斷道云實等。不指云五句。若是實等三句歟。實等上不無名有法故。三句體寄不無義以為有性下差別也。同異和合不無不名有性故不取之。如別記。 今見疏文。於有性非實等量。直勘二差別。若但別作法不許前量為有法差別者。似違此文。若如子島意者。兼取二量雖無相違。彼義本意。本量雖勘此差別。而疏中無於作有緣性量勘二等文。只有此釋。本家以可為證(矣) 別作法義於本作法付七失。 一違論失。 記云。論云如即之因。即於前宗。有法差別。作有緣性(云云)此文明有一實等因能成作有緣性之言陳也○如之言者。是其略也其下必可有成立之言(如疏說之。) 裏書云。今案不然。設許言之者。論文不必改能別。即不改前宗此因成有法有性作有緣法(文)義言也。若改能別者。是豈云即於前宗哉。又奪而言之者。今言作有緣性者可大有也。何者論次文云。亦能成立。與此相違。作非有緣性意云。任立者之意許上因成大有。如此與此相違。作非大有緣性。此因能成言也。若共許有者。何論次文云與此相違也。豈作非有緣性與共許有相違哉。但為成俱決定義。次文云如遮實等也。意云。若於大有無俱定義闕無同喻故。今約非實宗可有俱決定云也。事之委曲見斷文(云云) 縱奪二意其有其謂。 疏釋此文云。標名舉宗因(云云)准前三作法者。必先可出所違量所立也。子島深存此理給也。 本家本合違因也。讓宗於前量故。無示正能別之文。標宗者指即於前宗。不云今更出。 二違疏失。 記云。文云此言有者。有無之有(乃至)若作大有緣性。能別不成等(云云)定知有以有作緣性為能別之量也(有云。此文明設顯意許立量之詞。非謂有別量云云。今謂不爾曾無所見故。) 今云。本作法家難會只此文也。但付論文旁推其意。作有緣性者。定是意許作大有緣性也。論省大字必可有由。疏主豈不釋其意哉。今文即會之也。若論偏指言陳能別者。與此相違文甚難會通故。 問。意許先避過何處有其例耶。有法自相離實大有性等。以何詞避能別不成耶。答。立量之習。可開之處隨因喻及開立之。可避之過隨詞至避之也。唯識比量以影像色名非定離眼識色。違三違四作有性有緣性等是也。大作法有法差別二等意許。猶寄共詞言。不爾何不為所別差別他不極成。離實大有性等無他方便。不同彼等。是以顯大有有體義。作有緣性言既共許。同異性亦有有緣性義。宗喻相稱。尤可設共許法差別量。論疏深顯此義矣。三亦違疏失記云。文釋闕後二相云。有性有緣性因本所成有法差別等(云云)此若非彼量更云何量哉(云云)裏書云。是尤不爾。有性之上顯作有緣性故。又可云是大有也。望立者意許故。次云宗無同品其宗作大有緣性之宗也。 此第二會釋尤可然。可見疏上下文。 四違斷失。 記云。文云以有為有法。作有緣性為法故(等云云。有云此為破璧公非自義云云。今謂不爾。專無所據故。) 今云。別家云。璧公設以別量雖為此作法。斷主不許之者。何無能破文哉。會云。璧公有二誤。一者不知言陳意許義誤。二以法差別為有法差別誤。前其過重。大失因明自性差別故。後其過輕。雖亂法有法猶是成有法量故。所以先付重設難已歸意許(是一)一遂顯自義處云即名法故。竊嫌他義。故字有深意。以差別性故。故字不為例(是一) 問。且雖名法遂成有法義。不違別作法義。答。自若存有法差別者。答即是法法差別。問。何先不成此量為有法差別之義哉(是一)下云。然成此法等者。無正名有法差別之詞(是二)故大順本作法。意成有法者。體義門法有法也理門本有其二種法有法故。或可云設於先陳後說門名成有法之量。然是非本義也可知之。 重難云。若以成體或資益有法。不同聲量。名有法者。有法自相加言量。又不同聲量。何於彼無此詞哉。知自相量諍留能別。意許雖成法遂成有法故。實名有法差別也。仍斷文深順別作法歟。 相傳義若云言有意含等文。顯兩重意許者。恐不順文相。上徵有法及能別不成了。今述轉救豈忽為有性兩重義哉。今據意計難令成過者。於作有緣性量已令有意許了。以為差別相違之意也。若據意許立者。即牒之也。 若依別作法者。若許意許者。尤可相當前量意許歟。而不可□次上文。可見斷記。 五違周記失。 記云。彼文作問答有二釋。以別作法為勝(云云) 本院私記等具釋之。可見。 六違明燈鈔失。 記云。其文云言陳作有緣性(云云) 本義會云。暫取出作有緣性意許。於此勘差別故云言陳也。會此言有者文燈鈔云。○何妨大有雖非實等與其實等法門是別。亦容無體不能定立大有是有故。前立量慮恐未了。勝論意云。今應成立令義盡理究竟顯了故。寄前門言顯比量。以未了故是不樂宗於中前立。意內所許差別法門大有。是有非是同異。以為所樂。則是寄於言顯比量一類宗中。矯立意許第三類宗。於一量中雙成如是兩類宗故。故犯相違(文) 記裏書云。可以為後義類也。第三燈者以非實為第一。以作有緣性為第二。以作大有緣性為第三也。 本家云。於有性非實量。若以非實為所樂者。勝論宗義未究竟。爰知勝論師意內。可謂我寄此量言顯。竊矯成立作大有緣性義。今應成立者。即談立者意趣也。前量實成此義故。不別立作有緣性量。是不樂宗者。非實言所詮義也。差別法門者。明非實量有法帶意許也。於一量中雙成兩類宗者。有二意。指有法兩重意許為兩類字。第三類宗者。對非實能別為第三類。若第二類本付有法宗為第二重。 別作法云。慮恐未了者。以非實能別難知立作大有緣性(為言)今應成言者。欲別立量意也。是不樂宗者。於非實量作大有緣性是不樂為也(為言)故寄前門者。寄前有法自相未了故(為言)則是寄於言顯比量者。作有緣性別量也。於一量中。以前後二宗歸為一量也兩類宗者。作有緣性及作大有緣性也。後量在前量中。故凡鈔上下。或云前立量。或云故寄前門。若無別量者。豈云前量哉。慮恐未了義甚順此傳。子島深依淄洲善珠案立此義歟。 七違理失。 記云。雖云成有法之量。正所諍者。是能別法。若留有法。即諍差別。如何得言如是成立於有法。甚無用故。 子島御意。專以此文可知。正所諍者。以理門正理為證。疏答何故初說問。云正所諍故。又此意也。何量必以能別法為諍故也(雖諍能別意許。即於能別言陳處諍之故。猶以法自相名正所諍。後二意許必於能別諍之也。)是能別故者。一切量所為諍義。必是法也。以疏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文。實唯成法文。義斷言非實等者等諸文。皆為此義證。若成有法自相差別量。意許任本意名有法差別。名有法意許。諍猶為能別義歟(子島偏為諍有法之義。大背此等意。又偏為能別意許。大違因明大綱也。可知差別在有法諍在能別也。)問。如何有法差別。能別處諍之哉。答。有法所帶所樂若體若別義。若任其有無同喻故。以一分相似同品。欲助成所樂全體義。作成為能別法也。所謂大有性體離實有體大有性也。同異性雖有離實與有體二重義。非大有性體。體既不同。知非實喻方便置非實言。引向有性離實有體邊也。以之名成法也。其所成之法具勘見。是離實大有性也。敵者見之以為異品。若夫勘此失之時。立者我只以離實有體為宗。同異性能同品也者。敵者須許此詞。其上責立者可云。汝所成是其體何物。我以喻力見之未悟其體。此時立論意樂可未究意。故前時雖聞勘矯立本意之敵者詞。立論者不能取敢糾之。立者不諍故。闕後二相義任敵者進止能決定。此時只求能違過之外敢無他計者也。所以雖有法下意放大有體。立者所方便猶為能別所成義。且得法名也。有法差別准之可知。以作有緣性能別。僅顯有緣性義。未及能立大有有緣性也。其性者是大有體性有能緣之義也。言顯雖顯猶有所挾。以之為所立法。若於非實量者。若偏任言顯只有性之非實也。若勘意許即有法大有性也。付二邊共見之。敵者頗難入知立作大有緣性之門。而非一向無此義。作有緣性量後。能知前意許故。必有別量(為言) 門。諍必在能別者。何云或諍有法或諍於法耶。答。彼指所諍也。能別處能諍彼法有法云事也。法差別直諍言下意取許義。為他用言正帶神我他用故。離實有性以有法為所諍。有性非能別言之所顯故。離實有體令見能別者。非真實所樂。所樂一分義故。付僅所顯名之法。探實所成體而留有法也。所立是有法而非法也。敵者 知彼方便故。未顯為有法。任立者矯立。乍名法對同品勘令成異品也。立者成之了後。不言自成有法。敵者能破之了。所破法即為有法也。如是成立於有法者即此意也。若見能別諍之一重成有法。若依實尋之。先成一重法。後遂成第二重有法也。子島云。若留能別即諍差別。如何得言如是成立於有法者。即是為二重之意也。若如本作法者。本在有法。望之判二品。非只違理門·正理之成其法文。又能違如是成立於有法意也。若以非實為一重者。在有法傳。能別全非實諍。豈云成其法哉。深可思之。 重意云。立者正作法之次第者。大有性正在有法處。為法之分。離實有體義。不及有性故也。敵者押之法處令有至有性之義。勘為異品。立者尤可愆之。而不糾之故者。敵者若不如此勘。立者即以立彼能別。押我成立大有性了可云故。敵者又知其意之可過言之處。豫有法體令豫法處。如此勘也。立敵之前共有矯處。能可悉之。 見子島處處釋。有法作成法之義雖釋之。望之即勘成異品之處。未必分明釋之。若爾相違因義未究竟。倩案之如上義歟。 建久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於般若臺記之。此事若自□上綱御本意者。於彌勒御前必蒙引接矣。 兩重意許。 觀理僧都別傳云。斷下文。以有為有法○故非言顯(云云)問。此文意何。答。此文意。有性者有法自相。即共許不無之有。此有法自相處。意許作有緣性總意許。即亦共許不無有。今斷師此總意許為法。此下別作大有緣性。作有緣性。作非大有緣性。作有緣性。重意許。為法差別○問。論并疏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共為有法差別。而何今違論疏。斷師云以作有緣性為法。答。未不違論疏意。何者隨立者意許處。有法處取舉意許時。名有法差別。法處取下意許時。名法差別。雖有上下不同。本意都不違○斷云。准前釋。望不加言。名有法差別。若加言已。即名法故(云云)虔記釋此文云。如言有性非實。其作有緣性。即有性中含名有法差別。此即不加言。若言有性離實有性。此加言已。即名自相。其作大有緣性作非大有緣性。即差別也(云云。有斷私記全同之。) 本云。今案師主勝論。欲成大有性。要可雙成體義。設雖成離實有性體(已上)若不成其義。何知離實等別有性。是有之由。是故須立有性非實之量。作有性離實有性之意許量。立有性作有緣性之量。作有性作大有緣性之意許量。其有性非實之量。偏諍體不見諍義之由。要由作有緣性能別。可勘作有作非之差別也。而論中明此作法。出有性非實之量。深案其意。必可有兩重意許。謂有性有法之上。有有性離實有性法自相之意許量。此諍有性之體也。亦有有性作有緣性。法差別之意許量。此諍有性之義也。其有性作有緣性之意許量。作有緣能別下。可有作有作非之差別。今此有性作有緣性爭義之量。而不別立。置有性有法之上。示合違作法。不爾如何為有法差別相違作法哉。有性非實之量。是自相過非差別因故(已上) 今重成云。有性非定量。有作有緣性意許云事。決然理也。若不然者。設有有性作有緣性別量。彼可非前量有法下意許。何云即於前宗有法差別作有緣性哉。付別作法義之所許見之。本作法義決然也。依之子島傳以前量亦名有法差別(云云)若爾道理及論文分明也。不可疑難。 問兩重意許猶難信。依之松室及楞嚴源信等。深難此義不許之。意許下又帶意許之旨。誰信之哉。答。付作有緣性量有二等意許之義。兩家極成之事也。而其帶二等作有緣性義。有法上可帶之義又必然也。別作法許前量有此意許之故也。有性有作有緣性意許之義不可疑之。若爾自別量傳見之者。攝有法全無過也。依之論云有法差別作有緣性(文)又潤色云。言顯外不可帶別義者此難可然。而意許量云物。居言陳下之義。見于纂要等。若爾言陳不盡之別義。一重狹為意許成畢。其上猶有所不窮者。意下又可含之。何不及多重哉(凡意許三重者四重可有之故。上綱口說。)問。作有緣性為言陳之日。設雖為其意計。入之有法有性之時。煩其下不居。直勘之有何失哉。答。設雖一重。可成若兩重無過者。何不許之哉。作非有緣性意許等。有性直難帶。作有緣性言出來了上。其言下帶之。自可為彼有性下意許。直頗難有歟。設直可有兩重其義無隔勝也。 問。違三違四直勘之。今量何不爾哉答。准言彼二量無兩重意許。 問。有方如何答。違三量等實句廣今且狹取四大種。對之立量許也。與有性非實量全無異。因雖殊。宗一重兩重。全不可依因。仍如本作法無過也。 問。彼二量無委曲直勘之。有兩重意許云事。疏所不見也。若爾准彼可知此量意哉。答。此量論云即於前宗有法差別作有緣性。有法有總作有緣性意許之義分明也。疏釋之此言有者。有無之有(文)此量分明以之可准知彼也。況義斷。文無疑。先於作有緣性量成法差別義了。此意許即在有法故。望不加言有法差別釋也。此旨可知。 問。以非實能別。何知有作有作非意許哉。答。有性與非實不相離性。是一重所立也。而汎爾有性離實義未顯。汎爾非實。有義難知。既有性而非實也。豈非作有緣性哉。以之可知此量帶作有緣性意許也。何況若不許此義者。別作法家。前量有作有緣性意許者。若是不顧論宗歟。將如聲上無我等義准宗歟。若如前者。比量不顧論宗。豈非能別所成哉。若如後者。別作法家。何以前量名有法差別哉。可知今差別者非義准。實言陳之所帶意許差別故也(委可成之。)子島難還。負別作法義。非本作法之所痛也。 已上就相傳義粗加潤色。但違三違四量有兩重意許云事。雖無殊難猶可思之。論疏義斷料簡如上。又本院存兩重意許云事相承義也。而彼記未定。可見之。 注釋中云。然言作有緣性者。但是文略。理實應言。大有緣性○是故疏文。但是料簡有法自相宗及一重意許。非是料簡兩重意許。若約別解。假云兩重 亦所不遮。固執者非。 問。斷云。以有為有法○是其差別(已上)此豈非兩重意許。答。斷主乘他義出自別解。據設言顯立。作如此釋。非言意許兩重差別(文) 松室私記四云。問。若云作有緣性之言下。意許大有性者。云作有緣性宗尚成言顯。若非言顯是意許者。意許中更有意許故。成兩重意許。答。其論略大之字。云有法差別作有緣性時。此云作有緣性之言通同異性。故且共許之詞無過云事。非謂作有緣性意許中更有作大有緣性意許。作有緣性便是作大有緣性故(云云) 一重意許義。 今云。 子島傳。 斷道云。然論據立者雖存有性上意許差別。未別立量。而敵者進檢立者之意許付過也。若依此者。唯前有性非實之量也。疏斷據立者為成本意立意許量也。若依此者。即有有性作有緣性量也。論存略疏約實說。不爾相違。此解優也(文) 今云。子島御意以別作法為本。兼許本作法。其中依斷道者。論猶以非實量為有法差別作法。至疏斷正以作有緣性量為此過作法。實論疏義斷並存二門。問。依論作釋。論若以非實量為正作法者。疏斷何輒用別作法。爰知別作法家專以論為證立此義也。今何會論開本作法哉。答。見論前後。以有性非實量為作法。若強會顯文拄歸一義者。可成巨害。不如順違隨宜。但論意猶許別量故。對單本作法有勝處。 問。疏斷盛許本作法。所為本疏云。有性言陳。有法自相。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是自相上意許差別義斷云。望不加言。名有法差別。若加言已。即名法故(文)其意不越于論文。何云疏斷用別作法哉。縱者俱可為本作法奪者同可別作法。答。疏上下有二趣。此言有者。有無之有(乃至)若作大有緣性。能別不成等文。許別作法之旨分明也。闡本作法傳。雖會此文。不如別作法之義。義斷始終併用作有緣性量。聊有疑殆者。即是法差別之一文歟。彼又此義之所許也。至然成此法。意成有法文。正歸有法差別。何況以有為有法。作有緣性為法故之文。正示立量作法故。慈恩淄洲。正以別量為此作法問。二義互得論意。以何論為本作法哉。答。如即此因。即於前宗者。宗因讓前(是一)有法差別作有緣性者。為意許差別出作有緣性(是二)與此相違。作非有緣性者。對前作有緣性。以作非有緣性名相違。以知作有緣性者。意許作大有緣性也。若共許作有緣性者。何有相違義(是三)如遮實等。俱決定故者。以自所違量。非實能別為例(是四)一一文言皆順本作法。 問。論存本作法。疏斷用別作法。有何故哉。答非實能別。顯離實有體義。成有性體故。為之自相量。作有緣性義。以非實言。雖幽尋知之。其義尤隱故。必立加言量。成作有緣性義之時。其能別言陳為先。能知有法下樂為作大有緣性意許也。是故以作大有緣性量。為此作法也。 問。若爾。論主自本可用別作法。何乍置分明作法。取隱本作法哉。答。論主示合違作法故。舉有性非實量為自相差別二作法也。非實是總能別也。此下有二門若成。離實有體義直諍大有體。若顯作有緣性義成有法下作大有緣性別義。一能別下含二類宗。以為合違作法。疏主探此意。有法自相之時。云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直成有性體。釋有法差別云勝論此因。既成有性。遮非實等。而作有緣性。顯非實言裏帶作有緣性義。疏主以其作有緣性義。直為能別。詳立顯意許量。為有法差別作法也。故疏云。即以前因。成立前宗。言陳有性。有法自相。意許差別。為有緣性(乃至)此言有者。有無之有(等云云)是則開意許。立作有緣性量之時。避言陳能別不成也。義斷以有為有法。作有緣性為法故。俱是不無之有者。釋開此言有者有無之有意也。若爾論舉不加言之量。影令知別作法。疏主依作有緣性之詞。已開其意。斷主詳舉作法也。論疏義斷。從隱至顯。漸示其作法。依此義者斷云望不加言名有法差別者。論望不加言名有法差別(為言)然成此法。意成有法者。論外加言量為有法差別之義釋也。周記二釋中。後釋為正。亦別立量者。論外亦可立作有緣性別量(為言)論不舉者影略故。爾者論不舉別作法云也。誰向此釋。云論舉作有緣性量哉。明燈抄先牒有法差別還用前門。所立比量等者。顯用本作法也。次有一重問答。故前立量。慮恐未了者。論以非實量雖為作法。其義未顯了(為言)次文今應成立。令義盡理。分竟顯了者。立作有緣性別量。可令義究竟(為言)見上下文。論所說為非實量。別可立顯了盡理量釋也。 子島依別作法。釋論作有緣性文有二意。疏記并斷道初文。作有緣性者。後量能別言陳也。論舉別作法(為言)斷道終文者。論存本作法(云云)依此義者。論作有緣性者。意許作大有緣性也。今依道奧文立此義耳。 意許所在大旨同前義。仍別不記之。 明本抄卷五 明本抄第六                  一因違三。一因違四。一因違三比量。 問。今量有法二箇過可爾。准大作法故。法差別相違。不可然。非四大種能別。言陳意許俱非太諍故。若爾者可為違二因。何加法差別相違哉。答。以有性望四大種。雖直非其體。返又有彼法。是其師主宗義也。是以非四大種者。非汎爾遮非四大。體是能有而離大種。以之為樂為宗。豈非深旨哉。所以諍亙三宗。非唯違有法也。 問。若爾有性非實量。亦可有法差別相違。非實能別下有能有實非實不能有實非實二等意許故也。凡今量宗。頗同有性非實量。彼廣亙九實。此狹限實句四大。寬狹雖異言勢誠同。若此量違三者。彼量又可加法差別。彼若限違二者此又可同。答。平備延義源信等古德。泥于此事。可云難義也。俱辨差別者。有法有性言顯共許。意許難實有性。為正所諍。以非實能別成之。諍偏在有法。不通能別。故非實法自相下無意許也。一因違三量所諍不定。依所說簡別有法。直令離實大有性。意許。取下置能別之所。有所說簡別。慥不云離實大有性故。意許取上置有法所。能別無矯立差別。不同有性非實量諍所決定也(已上本抄。)重案其理。有性非實量。有性言陳共許。足含意許。能別立非實者。以方便欲成有法有性。所以能別非諍之所銜著。何有意許。凡兩宗諍法體量。若有法舉體了。能別多可非實所諍。雖犯後二相違。難付初二相違。但於今違三作法者。本是自比量也。有法置所說言。彼有性即任自宗所說。舉離實有性故。且以有法不為諍。能別立非四大種時不諍言顯自相。不應樂為故。爰知實所諍可有能別意許。若不由此故者。違二違三二作法甚以難分。如疑難趣。此量宗似有性非實宗。僅所異者。只所說言有無也。爰知以上道理可為違二違三源(矣) 此量因喻事。 問以此量對有性非實量。二宗寬狹且易知。今不言。有一實云許除四大體非無故。不取同異性云色聲等。各定可有由。其所由如何。答。有性非實量用有一實故因故唯須以同異性為同喻能有義不亙餘法故。今量以體非無為因。非無義廣故有性及四大種外諸法皆同喻也。如此義三支關預不同非無量。但違三時加法差別。因喻若應其相者。尤可為本意。而云體非無故。云如色聲等之故。別犯法差別相違云事。未探得決定由。 能違因共不定事。 問。師主宗許同異性能有一一實。故有能有義。故能違量因有不定失。作法云。為如色聲等許除四大體非無故。所說有性非能有四大非四大種哉。為如同異性許除四大體非無故。所說有性是能有四大非四大種哉。答。凡約勝論六句。有性猶得能有名。餘五句非有性故。不得能有名。就意許宗差別能有四大非四大種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之時。同異性本非有性故。非能有物。故與能違量為宗同品。非不定敵也。況同異性若能有者。有法自相能違量。立有性非有性同異性為同喻之時。可有所立不成失。一因違四量能違又可犯不定過。 問。勘疏前後。以同異性名能有之文非一。云大有同異名有一實俱能有於一一實故。云同異能有於一實等同異非有性。云其同異性雖離實等有體能有。云大有同異能有諸實等也。若爾同異性既名能有。豈非善不定哉。答。同異性。實等之性令實等三句能有。同能有異。能同異性其體非無。今以非無義為有。以能同異為能。總名能有。是即能同異對所同異立能有名。然實非有性故非善不定也(已上本抄問答也。) 今云。此義盡理。尤可依學。但能與有分兩字訓釋事。雖不違義道。又似強分別歟。凡大有同異多可相濫。能分之甚不輒。所詮者只以二句名言可知之。同異者表為各各性之義。有者顯總有實等之義。是故或時以同異雖名有。僅是不無之義也。遂非有。然者令實等有同有異者。以在名有故者。本有體法在彼此處之義也。在彼此處之法必雖不無。勝宗意其不無之本大有非同異。是故纂要實等雖名不無不名有(云云)仍彼宗有名有通局。其能有又一往似通同異。真實限大有歟。 問。略纂云。有一實者有性同異含常散極微空等五實(文)明燈抄同之。依此等釋者。有一實者以含義名有歟。若爾如何義斷破璧公中。不許同異性含實等故名有實等之義哉。則義斷云。以同異性。含於實等。名有實等。是彼性故。名有實等(已上璧公。)出何典據。據勝論但云。同異是實等性。不云有故(已上能破。)答。先義斷能破旁未審定。若是於璧公義。同異性雖實等性。能有實等云事無典據云歟。又依不無有者。同異亦雖名能有。只是性義也。不名含實等云歟。但依子島斷私記者似。後義。若爾璧公同異性為能含法無典據。含者且子微有父母等也。俱有體此中含入彼之義也。而同異性既實等之實性也。性有相非含義。麻有繩之類也。仍不許璧公。但大有同異有實等。所有不離能有。此又非無含義。處處名含即此意歟。 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體。 子島記云。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古德云云不同也。或云即實有性也。或云即義相違也。或云同喻色聲等也(云云)今謂可云同異性和合性也。此二句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是立敵所共許故也(云云) 尋云。如色聲等等言。定可攝同異和合。若爾者以同喻為片差別歟。今云。子島御意。隨諸量形種種求不樂為體。可有深意。若輒取同喻一分者。四分建立量可有不樂為體。何子島云無不樂為體故非真法差別哉(定性比量私記等。)依之可云。同喻有多法中。別類與有法其義殊相似法。取分為片差別故云有別體也。凡於勝論宗六句義。實等三句是法體也。大有同異和合三句是實等之能有能同異能和合性也。同異和合既似大有功能。故取為片差別也。 問。取同異和合為片差別者。直取法體歟。答。不爾。非四大種者是有法有性上別義也。其言貫通亙同異性上非四大種義故。以彼義為不樂為差別也。若取同異和合法體為片差別者。豈以他法體直置能別下哉。 問。若爾何必求不樂為體哉。即義相違有何過。答。義必有所依體。若無具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義之法體者。以何為所依哉。故必有其體(為言) 問。其義既通同喻色聲等上。何云無所依哉。設同喻外無片差別體。其聲非無依。答立量之習。有法同喻其體必別。若以同喻為片差別者。宗依喻依成一物。故同喻外必求其體。 問。違三違四量不樂為所依法體既非有法。設用同喻為片差別體。宗喻所依何成一物哉。答。不樂為差別所依法體。猶擬宜為有法故。不取喻依也。 問。不樂為差別。成敵者能違量宗歟。答。不樂為與能違宗其義必同。其體不必同。所謂大作法法差別即取有法上假我用義。故是同也(勝劣雖異。體是同也。如別記。)如定離眼識色者。立者前雖本質色。敵者成之時即成心外實色。是遍計所執色也。有法上令有彼不樂為名義了即成立其宗也。 問。若爾違三量不樂為。豈成敵者宗哉。敵者許即實有性。無非四大種之有性故。答。此量不然。本立自比故。能違不必成立敵者自宗。只以遮可足。共比量中無此義(矣) 問。若爾四分建立量如何。雖共比能違宗非緣慮自顯不敵者所樂哉。答。爾也。彼量非差別相違真軌轍。只是大師為誡未學。假出此作法也。以何知者。一切相違因。前邪後正也。後正者所謂成敵者宗也。其中於差別相違。或作遮或作表。隨量形雖不定。必非立者樂為成不樂為也。設雖作遮。共因必與不樂為宗可成因也。不爾豈云與相違法而為因故哉。而非緣慮自顯既敵者前非心心所上義。若成此宗者。可有違宗過故。可知非實相違因也。總論之法差別二等意許有三類。一者有法上義帶二差別。如大作法法差別也。真假二他所用之義。共是眼上義故。能用真假非正能別義。彼所受用義為今差別也。二者以他法上義為不樂為。違三違四法差別等也。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片差別。立者前雖非有法上義。非四大種能別言陳。通彼故為言下意許。假差置時雖他法上義。遂為敵宗時成有法義也。三者同喻之外無其體。四分建立量等也。又非緣慮自顯差別。立敵前俱非有法上義也。不樂為差別沙汰不盡。猶可有口傳。 一因違四比量。 勝論師立自比量云。所說有性離實等外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同異性。 法自相相違。 疏云。法自相相違者。所說有性離實等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實德等(云云。闕后二相作法可知。) 尋云。所違量立有性離實德業有別自性。以同異性為同品。許非無故因轉彼不闕第二相。何為相違因。又能違量因。亦轉同異二品有共不定過。何為前邪後正耶。 所違理共不定事。 疏云。乍觀此因是共不定也。二皆有故。然彼五頂諍五句外無別自性。故立有性離實等。五有別自性。闕宗同品。其同異性既是異品所離之外。由彼勝論方便矯立。舉異為同。許非無故因。唯於異品實等上有同遍非有(云云) 子島私記云。勝論本意。只云離實德業三有別有性也。而何今加同異和合。云立離五句有別自性哉。答云。離實德業三有別自性。約初說六句之次第也。意云。師主為弟子說六句之時。第一說實句。第二說德句。第三說業句。此三皆信。第四說有句。是時不信。師主論離實等三別有。弟子論離實等三別無爾時師主為立比量。令信。超說第五同異句第六和合句。此本意即有性離此實德業及同異和合有別自性(為言)故言離實等三者。約最初說。論其實者。立離五句有別自性也(云云) 能違量共不定事。 疏云。法自相相違者。所說有性離實等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實德等。同異入宗所等之中。故無不定。私記云。○問。其入宗所等云意如何。答。作能違之時。具可云所說有性離實德業同異和合無別自性(為言)問。若爾以同異性亦可為同喻耶。答。爾也。○問。若以同異性為同喻者。何云今將後三以就初一以異為同便有合者改他能立之同喻故(云云)答。理實同異性是本量異喻也。本無同喻。今能違量。以彼本量異喻同異性為同喻故。自然成改他能立同喻也。 問。若爾何故能違量同喻。更云。實德等似改喻哉。答。凡此能違量同喻。只非同異性。實等五句皆成同喻。為顯此義。改詞云實德等也。其等下等同異性。亦以同異性為首可等餘實等。故下云。此上同喻舉同異為首亦得等(云云) 有法有性五句上能非無有歟。 一云。五句上能非無性為有法(云云)本云子島意(云云) 此傳有多難。 一者違即九句中。第六句也釋。以有一實因為第六句。是則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句也。和合句亦名不無有性。今有一實因於彼轉。何云異品一分非有哉。 二者違若有彼無實犯兩俱不成之文。有法有性含和合句。有無實因亦轉和合句。宗因既無寬狹。何犯兩俱不成耶。 三者因可為所依不成。有法有性舉同異性。非無有性畢。取下此同異性以為同喻故。因闕所依。以一法為宗喻故。 四者有性非實量可有一分兩俱不成。和合句義非無既名有性者。可轉有一實因。而彼量有法有性三句上能非無性故。可有寬因狹宗兩俱不成哉。 今云。五句義頗無其謂。難存之歟。子島存此義云事。分明釋不覺悟。退可撿之。但付此義所舉四難未必為重。會初難云。雖和合句實德業令和合非實等性。總生大有也。別性同異也。彼二法既實等性故。有實等義可爾。彼總別性有上和合句。只三句和合令不相離之性也。其用疏故。有一實等因不轉之。仍今難不當歟。會第二難云。有無實因所有無實中和合句又收(為言)非正以和合句名有無實也。非能有故。況又彼量三句能有為有法時。其宗狹有無實因亙和合故。有兩俱不成(為言。此義如上成畢。)會第三難云。設以同異性體雖取同喻。其上不無為有法有何失。用喻事者宗同品因同法也。何所為有法之不無取下哉。 會第四難云。和合句不轉有一實因之旨如上。仍非難歟。 一云。三句能非無性為有法(延義講院傳。) 尋云。法自相能違所違俱有過。所違有相符。三句上能非無性立同異和合外有別自性故。能違有違宗。三句上有性同異和合外有別自性云事。師弟共許之。而三句上有性立同異和合外無別性故。有違宗過也。爰知有法有性亙五句上能非無性故。立者立離五句有別自性無相符。能違量立應無別自性非違宗也。又 作非有緣性體。實等五句也。而有法有性言陳帶實等五句為體之作非有緣性。知同異和合非無義得有性名云事。若爾今量有法有性何不亙五名哉。 今云。三句義可爾。先勝宗有性者。大有性也。大有唯實德業三句。能有也。不有自及同異和合故。師主舉有性為有法。體皆三句能有大有性也。設依不無有雖釋共許義。自實體尋之可知其分齊。若舉五句能有者。成之遂成大有之時。豈相稱宗計哉。不無有遂歸大有故。可限三句之能有。若舉同異和合不無性為有法者。豈其不無歸大有哉。依此義會相符云。言陳雖舉不無有。若成能別畢。其不相離性宗必成大有體或義。敵者豈於此付相符過哉。有後三相違之量言陳不付此失者。皆此道理也說於違四法自相。猶可例(如上成)之能違量違宗准相符可會。意云本量所成宗既大有性也。其大有敵者以為無法何對一分句許有別體哉。 已上付五句三句義會種種難者。皆設有法有性言陳雖共計有。遂所成大有故地無失云趣也。若又法自相時。直舉離實有云意者。彌以勿論大有性通同異和合能有云事都無之。於五句更不可及徵詰歟。 有私記云○此難甚難通○本量自比量顯離實。豈許此所以今牒離實有離實等五句義非返。所以無一分違宗(云云) 菩提院云。師主本存六句別體。五句之外有別大有。即是離實等有性也。今為成此離實大有。顯舉離實有性云所說有性之時。弟子五頂。付他破他。牒舉師主。離實等五句大有性非返離五句無別自性。非云弟子自宗立離五句無體。亦無相符。自比量對他不為失歟。或五句中三句無相符。只約二句有此失。故從多分亦不為失也。 左大臣殿下云。離宗有相符。因有差別相違。則如覺惠非思量。雖有全分一分相符極成。亦付法差別相違過也。 法自相所違量有法有性事。 問。法自相所違量。言有性者。離實有性歟。共許有性歟。若共許有性者。既置所說言。知師主自所說大有性也。此量自本自比量也。何乍置自所許大有。無由以共許不無有為有法哉。況若舉共許有立有別自性者。可有違宗過。若又言陳共許有。意許離實有者。既諍有法有。矯立比量也。何犯法自相相違哉。若離實有性為所別者。舉有法之時。已離實有性也。何能別始立離實等外有別自性耶。爰知。法自相之時。有法總云有性。是共許有也云事。依之子島釋許非無故許言云。是共許之許也。實等上能非無有也(云云)若有法舉離實大有性者。宗因不關預。豈無兩俱不成耶。 一義云。共許有性也。以子島為證。 今尋云。或有法舉共許有者。以能別遂所成得之義如何。實所諍在能別歟。將在有法歟。若在自法者。共許言陳下意許離實有性歟。設云爾者。能有法自相相違也。如何疏付初相違哉。設又有法雖共許有性。以之為諍者。師主樂為豈留共許有哉。況能別言無疑成離實大有。豈以此言。淺立共許有哉。若又諍在能別者。有法共許有性非所成體。舉之無用也。不同聲無常等量。彼先舉聲體。其體本不諍。以成無常義。尤當諍法。此量共許有性處無離實等有別自性之義。所別能別不關預。明知以能別見有法舉大有體。與非實量有法自相無異。然者有法為共許有云事。旁推徵之。都以不當。子島釋因簡別給。其義不分明。何以彼為定量成不可得之旨哉。 今云。違四量法自相之時。有法有性者離實有性也。法自相量所別能別俱無意許。若無意許者。又當大有。於共許有者。旁不相□。故定大有性也。有法所舉者。直大有性體也。能別所成者。體上離實等有別自性義也。所別能別離雖相似。標體顯義其旨易知。體義中正諍義。雖成義樂為粗窮。就中自比量無意許直舉法體畢。全不成諍。無所容受故。意云矯立比量言陳下。帶意許者。諍其意許故以意即言。體又有破此量不然。故有法不諍也。若言陳猶共許有者。諍不留法宗。必可至有法。故可有後二相違。今付法自相之門也。專不同後二宗。但於子島釋者。先共許之自許者。因共許上所置自許簡別也。是以子島御意。許非無故者。師弟共許義也。有體法非無云義世間知之。師弟元自所許來也。取此寬義為因。其上置自許言。裏寬故共許也。表狹故自許也言之共許自許。離實有性上有此因云事。師主自許之。自許因故也。未探實義之間。會子島釋如此。 問。先共許自許因。其體實共許也。何於唯自許大有上轉哉。次見私記文。實等上能非無有立敵共許故。共許之許也(云云取心。)此意者。有法有性共許能非無性故宗是共許也。故非無故共許因亦能轉云也。而有法大有故。自許因轉彼云事。不□私記意。重意云。子島宗及因俱欲令廣。今義宗因俱狹不彼本意歟。答。共許之自許有寬狹二義。其中正為遁過以狹為相也。何不轉唯自許法乎。彼唯識比量自許初三攝因。轉自許他方佛色。勝軍比量改因量。轉自許發智。彼皆共許自許因轉單自許法也。始不可疑之。次私記意先釋因體共許義也。是則兩方問中先成共許義。其上自許簡別易知。故不述也。於有法者。雖未釋其寬狹。總相道理決定故。可不及異義。若爾自許離實有性上自許因得轉。是上綱御本意歟。 法差別相違時所離實等三句五句事。本有二義(一云言顯意許共限三句。一云言顯五句。意許(三句)清水裏書意云云。)三句傳。 尋云。所違量因有不定過。作法云。為如實德等許非無故所說有性離實等無別自性。為如同異性許非無故所說有性離實等有別自性。 本云。因轉二品成兩宗。令樂為宗不定。名共不定。而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見為樂為宗之時。無此樂為宗令不定之義。設雖令言陳宗不定。彼非樂為故。似不定也。故疏云。乍觀此因是共不定(云云)依定賓疏意也。 今重尋云。於比量求過相之習。先須勘言陳過。敵者付共不定之時。立者出詞遮之方何。豈云我成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意許。此不定不望彼樂為故。非真過哉。加之後三相違量者。初同有異無云事諸處解釋也。而此量何先犯不定過哉。言陳若犯真過相者。敵者殆可生喜足相。越此更至意許過云事。恐猶難信。 今試會云。常途相誠爾也。但敵者於二明若達玄旨者。種種推尋須知所有過。三藏大師案立唯識比量之時。先立顧種種過。能設其方便。如此又為敵者之日。施惠解事。何留一隅。然者且向勝論量。言陳不定法自相。意許後三相違等。疏主豈一念之中不審詳哉。其中法差別門所諍樂為在意許。故望彼所付之過知真過。自餘過相一往犯之。假設示之。然者法差別時。設望三句雖有共之不定。敵者未必出之。設敵者廣雖列。立者意中可謂我犯。法差別相違失墮負處。彼共不定等不足傷之歟。 言陳五句意許三句義。 本云。清水云。言顯有失相違因有單重。故亦有意許過也(云云)依此義案云。言顯宗令亙五句之時。因闕後二相。故有法自相相違過。意許宗令亙三句。勘二等差別。付法差別相違也。 難云。若言陳亙五句者。其下意許爭不亙五句。意許必帶言陳故。重意云。今設云。令亙五句者。即離實德業同異和合外有別自性云詞也。若爾。二等意許能有不能有差別言。若具數舉彼五句名言事可同言陳。豈言陳所離列同異和合。意許差別下勿刊其二句名哉。未曾聞其例。加之雋法師義勢不同難。專以法自相對後三相違。責難相並。疏主為之示違四作法。其委曲專彼所難多少也。等言未定故。法自相時等四句。法差別等時等二句。若本量不置等言者。豈及此異端哉。然今約法差別等。猶令亙五句者。恐可非疏主巧妙矣。意云。後三相違矯立之時。限三句。言陳相頗易知物。至令法自相。令所等寬。諸句皆成異喻。令闕後二相者也。深可思之。 本鈔以五句義為清水裏書。爰勘多本。此裏書標無末學詞。若非清水義歟。就中此裏書傍別有清水御詞。彌知此說非彼上綱御本歟。退可尋之。 裏書云。問。凡差別相違者。言顯共許。意許所諍也。如必為他用立敵共許。真他假他為意許所諍。於此量法自相。離實等外無別自性者。弟子不共許故。言顯有法自相失也。何有意許。答。彼共比量也。此自比量也。故不相例也。 問。設雖自比量。對弟子立時。若言顯無失者。可有意許差別。而既以言顯。成立師主樂為宗了。弟子返難之。何更亦有意許差別。答。約相違單與重別故。義不同。更可思之(云云) 末學云。今案弟子作能違之因。望師主作之。故無此難。不案此義。如何。 法差別闕後二相事。 子島云。法自相下。有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不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二差別。立者欲立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之宗。而同喻同異性。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同異性。非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大有(云云) 尋云。若如相者。可云同異性不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物。非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物。而何加大有同異言哉。況如此義者。以同異性加樂為邊歟。若不然者。何許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物哉。答。記意以同異性勘成異品之時。聊有相濫故。顯事源遮其疑也。其相濫者。所謂能有義亙大有同異有一實因遍宗喻故也。若爾如何望能有實德業樂為以同異性為異品哉。今為遮此疑。能有實德業下加大有同異字也。重意云。同異性暫。雖有能有義。其能有是實等令同異義也。能尋之同異非能有而大有性是大有性故。其能有義實是有不通餘法。若能知此大有同異義了返能有實德業樂為宗。即唯大有性也。同異性不具其義故成異品。同不樂為不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義也。述旨在之。 問。此理誠可爾。但違三量法差別大同此哉。答。違三不爾。彼以色聲等為同喻。其色聲等。假全無能有義同不同異性。既無恐濫之義。何及此委曲哉。 不樂為片差別事。 子島云。不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者。古德(云云)不同也。或云即實有性也。或云即義相違也。今案可云和合句義也。意云和合句。不能有實德業。然離實德業有其體故也。 問。離實等等言。亦等同異和合故。和合是所離內也。而何可為意許片方。答。理實爾也。但勝論師之意樂。只以實德業三為所離。同異和合為所離之外。故立量之時以同異性為同喻。是則彼論方便矯立也。然弟子勘失之時。顯師主矯立。勘成離實等之言亦可等同異和合。乍五句以為異品之時。即成相違失。今任師主矯立之意樂。以和合句為所離實德業三外之物為意許片方也(為言)此義深奧也。 文曆二年四月六日。於三條萬里小路宿所書寫畢。老眠數覺春夜猶長。仍挑殘更之燈。終入木之功。于時鳧鐘之響。頻報雞籠之山將曉矣。 因明老學覺遍。 明本抄第六 明本抄第七                  初料簡 如無違法。喻可改依。後三比量相違。彼但舉宗(宗因前後。)後三相違決定。三過並不。三重四對相攝。十五因廢立。舉此三種。 如無違法相違亦爾事。 子島記云本量未被過之時云無違法。易知之(云云) 問。就此義次上文云是相違過即名似因(云云)既因望宗名似因了何以所違宗名無違法哉又楞源信難此義云何稱美所違云無違毀呰能違名相違(云云)答。疏引此文了由彼說故。因仍舊定。喻可改依若非如無違法等文者依何文證不改因云義以知所違云無違能違名相違也是以今論明法差別相違因。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為他用(云云)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別相違。積聚他用。上三句。明本量未被過之時因能成宗即同理門如無違法文後四句顯勘過之後其因亦成相違宗。同相違亦爾之意。後二相違兩論配屬准之可知俱決定義同故是以智周前後兩記并邑法師等皆存此旨又先德多分傳也(善珠仲算。平備子島。道詮守朝。觀理春穩等。隆光。)尤足依信但是相違過即名似因者本量因蒙過之後名似因也故次上文云若法能成相違所立(云云)次楞嚴難勢恐不當如無違法者為簡被過之後有違云無違法也非稱美之詞能成相違宗名真能破量故從所成果云相違亦爾也更非毀呰之言。 尋云。如無違法法者宗法歟因法歟。答。此有二義子島意宗法也如無違法為。因(為言)若依前記者無違者宗法也法者因法也訓云如無違法(云云)若法能成之法者既是因法也如無違法法言。亦可指因法(定賓疏等亦同此意。) 尋云。如無違法相違亦爾者可亙四相違因耶若云亙四相違者諸師舉。約法差別。解之(文)備西明前記邑記明燈抄等也。又定賓疏并平備記等。約法自相明。若云爾者此文總明相違因。義何不亙四相違耶。答。馬道已講云總為二說。一云周記邑記及燈抄等但指法差別相違作法也二云平備大德教仁大德明詮僧都等先德亙四種說也(云云)初說意者後三相違者。意許量也言顯無失故云無違法。望意許相違也然約法差別釋無違義者從初說也實。後二相違。望言顯宗。可云無違。也後說意者亙四相違所違量未被過之間云無違也。 問。此二說中以何為正。答。春穩記以亙四相違之義為勝(云云)又松室記同學記并隆光記等唯出亙四相違之傳會周記邑記云且終一出法差別相違(云云) 問。法自相所作因自元同無異有也。何云無違哉。答。松室記有二義。一云。未被能違間。亦似無違故云無違法(云云)意云。聲論云聲生已即常住故所作因。不違常宗也。二云。取不闕初相之邊言無違法。故理門論云。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云云)意云。一切分者因三相也。一分者初相也。 松室記同學記守朝記注釋春穩記等各出此二義但松室取不闕初相之邊云義為好同學記以彼義為有人說。有人者教仁大德也故道詮云此和朝教仁大德傳東南私記專成此意可見之。 理門論云。若所立無法名異品非與同品相違或異若相違者應唯簡別若別異者應無有因由此道理所作性故能成無常及無我等不相違故若法能成相違所立是相違過即名似因如無違法相違亦爾所成法無定無有故(云云) 一傳云。無違者真能立也。相違者真能破也(注釋一義仁覺同之。)此義□文。理門論上文云。能成無常及無我等不相違故者。以所作因能成無常及無我宗云也。是則能立量也。若法能成相違所立者。以所作因能成與常宗相違無常宗云也。此能破量也。如無違法相違亦爾者。如能立量成無常無我宗。相違因亦成能相違宗(為言) 細恩寺僧都依疏上卷成以同異二品。名無違相違之義疏上云相違謂異類不相違謂同類(云云)此義對面三藏記有五說中其一也道詮又用之。 本抄錄十箇異說可見之。 喻可改依證事。 記意云。以若法能成相違所立。證相違之因義。以如無違法。相違亦爾。成因用本喻通。改不改義重意云前成宗法之因亦能成相違。宗故知因體一物也(因仍舊定義。)後宗決定者是望其宗依具三相也明知因若可轉雖本喻取之若不可於彼轉者改而不用下所成法無定無有故者重顯上。相違亦爾意故知上文義意實盡。所以上文為證(云云)清水依文顯以所法無為證歟。重意云因。主故用前喻。因上義故改不改隨宜也。 尋云。疏下文云。理門但言。若法能成。相違所立。是相違過。即名似因。不說同喻。亦仍用舊。此論示法。初一改喻。後三依舊(云云)如此釋者以若法能成以下文皆可為因仍舊定證何但以如無違法相違亦爾二句切為共證哉。答。若法能成等文亦成因仍舊定證。如疏下文子島豈不顧下文哉。但若法能成等文相違之因義分明也。如無違法等文。因仍舊定義顯也。仍就文顯分為二證。實以全文證相違之因義。又可為因仍舊定證也。 同學記有三傳。一云。依理門論證因仍舊定義影證喻改不改義也。一云。依彼文明證因仍舊定義。次文云。喻可改依故下四過初一改喻後三依舊(云云)此以小論文證喻通改不改之義也。一云。理門論雖說因必舊定之義不論喻改不改其不說意。喻改不改其義不定故也。仍以不說為證以第二傳為勝。後傳不異初傳(云云)其趣聊異故為別義歟。然遂同故云不異也。 喻可改依事。 問。四相違共同通改不改耶。答。馬道已講戴古德二傳。若依平備教仁道詮等意者。初一改喻後三通改不改。若依周記清記明燈抄等者。四相違俱通改不改也。 問。二義中以何為正。答。守朝記雖出二傳。自判正不後傳理盡說矣。初說寔雖義道可爾。而理甚狹仍不可依憑(云云) 問。理門論不言喻改不改。今論於四相違法自相。改虛空同喻以異品瓶等為同喻。後三相違不改本量同喻臥具及同異性若爾可言法自相必同喻後三通。改不改又法自相不改喻作法如何。答。疏云。此論示法初一改喻後三依舊欲令學者知因決定非喻過故(云云)意云。四相違。是因過故。因必用舊非喻過故喻。通改不改。且示作法雖法自相改喻後三不改。實俱通改不改也。若如文執。初必改喻者。豈有違三違四等因哉。但法自相改喻作法者。薩婆多對大乘立量云。眼識所緣離實實色。五境中隨一攝故如香味等(云云)香味等非離識實色。故成宗異品故犯法自相相違過也。能違作法可知(大和講院記出之。)又數論對佛弟子立量云。眼等為神我他用積聚性。故如臥具等勘法自相云眼等非為神我他用積聚性故如臥具等(明詮記并講院記同出此作法。)又以清辨比量法自相相違。為其作法(智證記) 問。後三相違改喻作法如何。答一因違四量後三相違是也。本量以同異性為喻。能違以實德業為喻故也。設雖同異性為首等實德等。故猶改喻也(明詮記等。) 尋云。疏下文今將後三以就初一以異為同便有合者改他能立之同喻故(云云)既出合違。因以後三相違就法自相令改同喻。不言以法自相就後三相違有不改同喻。以知法自相必改喻也。 本云。彼約改同異性同喻。以實德業為同喻義。且以後三就初改同品也。若依同異性為同喻者。亦應以初就。後三言不改喻也。 尋云。設雖同異性為首。亦等實德等。何不云改喻。望所違同喻寬狹異故。子島記云○若以同異性為同喻者。何云今將後三以就初一以異為同便有合者。改他能立之同喻故(云云)答。理實同異性是本量異喻本無同喻。今能違量以彼本量異喻同異性。為同喻故。自然成改他能立之同喻也。 問。若爾何故能違量同喻更云實德等似改喻哉。答。凡此能違量同喻。只非同異性。實等五句。皆成同喻。為顯此義改詞云實德等也。其等下等同異性。亦以同異性為首。可等餘實等故。下云。此上同喻。舉同異為首亦得(云云) 後三相違比量相違事。   疏云。以宗准因故知亦有法之差別有法自相有法差別比量相違等(云云)子島記云。問。若爾指何可云後三比量相違。答。指後三相違可云後三比量相違。故雋清記云。以宗准因宗亦有四應云法自相比量相違。餘三皆准之。并須加比量相違之言。 問。後三相違何可有比量相違。答。約後三相違各顯意許付失時。皆有宗。違因之失故云比量相違也(已上)准之後三意許宗違正量因云比量相違也。 問。後三相違。言顯宗不違因意許宗違因也。而意許宗與因相違者。令因闕後二相之後也。若爾隨應可攝相違因。何為宗過哉。答。後三比量相違相違因被帶出來過也然意許宗違因之當名比量相違故。開為別過也。 問。若爾論何不開為四過哉。答。疏云。因別疏牒相違開四宗違合說唯名比量相違(云云)子島云。比量相違舉宗失即顯影略故合說。相違因。以因顯有法與法自相差別之失。故別別說(云云)意云。宗違因其相是一故不別開。因違宗對四宗顯因過故開四種相違也。宗因二過開合其意易知。 問。疏中卷云。諸相違決定皆比量相違(云云)准此文以相違決定亦名比量相違。若爾可有不違正比量因之比量相違哉。若云爾者既是疑因何名比量。依之見疏中卷因義通被。共相智起。印決先宗。分別解生。故名比量○智生不決。非比量攝(云云)明燈鈔釋智生不決等文簡決定相違(云云)既云相違決定非比量攝。明知宗違疑因非比量相違云事。答。隆光記云○問。若爾法自相之決定相違前後俱邪。如何比量相違耶。答。三松傳其立留宗不至因喻。付比量相違是有前邪後正義尚有。唯云決定相違因前後量各舉因喻。故云俱邪也(已上)准此釋可會。具至下可記(三松實義難知。今以彼義勢助成子島可思之。) 尋云。聲常宗可有比量相違哉。若言有者大小因明論但舉因過不云宗有比量相違。況若許之亦可有宗因相違過。如何陳那破古師哉。若言無者聲常宗已。違﹁所作性因。豈非比量相違哉。纂云問。此立聲常不名宗過者。立聲為常為應非宗過俱無常故。答。不言立聲常非比量相違。但對因別理門望非一切因。因過非宗以彼不許聲所作故。入理約所作因宗非因過對彼許聲是所作故。又解對一切故宗瓶常宗過聲常。非過有不許聲是所作故。若爾亦有不許於瓶是所作故。即從解顯了宗是故前釋勝(云云) 子島論云○問。比量相違不為因喻之失也。而何云宗。違因名比量相違哉。答。其舉宗有失故。可違因之道理自然顯耳。故云宗違因之失。故疏上卷云。彼但舉宗以違因訖。又可云約比量相違。有二種。即一瓶等是常之比量相違。二聲常之比量相違也。初是不待因喻之失也。後非必爾。今疏約立聲為常比量相違。言宗違。因名比量相違也(纂有二釋。一云。聲為常名比量相違。一不名比量相違云云。後義意若對聲顯論師之時不許所作。故非比量相違為言。) 比量相違待因喻耶(付宗因前後。) 記意比量相違。實待因喻。所謂前宗。違後因也(立者先立邪宗敵者後立正因故以宗因為前後。)彼但舉宗以違因訖者。一相釋也記意。一相者非義是不正舉宗之時實雖有違因之義。過相正顯者立後正比量時也。仍以待因喻為實義(為言)今此一相釋出來之故者。相違因必見因了後所勘付過也(為言)比量相違。不同之。說宗了因設不說設亦說。何因。僅說宗時違義即決定所謂聲論對勝論立聲常宗。且不下因喻之時。必有可違敵者所作性正因之義。聲論設雖說所聞性因。若說所作性因不依己。因邪正敵者宗有具三相正因故違彼義決定故云彼但舉宗以違因訖。相違因不同之。聲論對勝論立聲常宗時。若立所作因其因可犯相違因過。若說所聞性者可相違決定。若說所量性因者可共不定。如此隨立者所舉因。可知犯不故。相違因。必說因了後所定過也。重意云。比量相違。以自宗對他因故。不待自因喻。相違因。本量宗因相望。定因相故必待因(為言) 後三相違相違決定事。 問。論唯說法自相相違決定不出後三違決。若可有四種相違決定者。尤如相違因可舉四作法。何不然哉。依之文軌玄應等諸師。不許後三相違決定。又其作法如何。答。准相違因開後三違決也。所謂依相違因知有意許後三宗了。望其宗可有之過必開之也。以一因違三比量為後三決定相違作法。若用本因作能違為相違因。若改本因作能違時。為後三違決也。故疏云。若不改前因違宗四種是後相違過若改前因違宗四種皆相違決定(云云)子島記云。後三相違決定所違因是許除四大體非無故也。能違之因。捨許除四大之言只言體非無故。是改因也(云云)餘師不辨此委曲。不開後三違決也但論不出者。疏會云。今論但說言之所陳違宗能別本所諍因名相違決定其有法自相離言所陳非宗相返本所諍法二種差別意之所許雖意所許非言所陳此三決定相違皆略不說。 問。後三決定何別開之哉見其過相。可屬相違因喻。即用本不異相違因。因亦無別異相。僅止簡別云體非無故。何云改因哉。相違因外無別勝德者不開有何過哉。答。相違因用本因本因闕後二相違害自所立宗返成相違以之為大過。而若此過外別有三相具足。正因可成能違宗者。專不相違因過。不顧本因。違害邊。其外更有他正因成己宗。不令生決智是實過相也。改因過專可別開。彼本宗違後因是比量相違即宗過也。此異彼過至因實有其過。故尤付因可開之。但一因違三法差別相違決定。是猶改因意也。本量欲成四大種。外有別體。其時若因攝四大者。可背宗義。所以除四大者。離似簡別專是因本意也。而體非無義廣亙諸法勝宗所立一切法除有性外其體非無非能有四大非四大種之物故。若爾體非無因既非本因意趣。尤可云改因也。 問。今後三相違決定。若攝不定過歟。若攝相違因類歟。若順前句答者既犯相違過。邪因非疑因。豈攝不定類哉。若順後句答者。疏主開此過者依論所說第六不定。立別因為各自決定成相違宗之義也。云名言云義相定可不定所攝。 答。子島御意為不定類歟。其意易知就中疏釋。相違因相違決定差別云。若不改前因違宗四種是後相違過若改前因違宗四種皆相違決定(云云)上綱以此文為至極證相違因與相違決定不相並(云云)非只其過不並二類過失大不同。不可相濫之旨分明也後三相違相違決定既改本因因喻各成之義定相違決定。疑因所攝也。若犯相違因之量。所犯故相違因類者。何不用本因闕後二相違全無之。豈攝相違因哉。都不可及異端。但前邪後正。云難不可然。改因之日。於所違不令闕後二相。何以其因為邪。大旨如上二過不並義。 喻改不改事。 子島記云。問。其相違決定能違改本因方何。答。先法自相相違決定。所違即是聲無常所作性故如瓶等之量也。能違聲顯論師所立聲常所聞性故如聲性之量也。是因喻俱改。後三相違決定。所違因是許除四大體非無故也。能違之因捨許除四大之言。只云體非無故。是改因也。 同學記一云。此三相違為顯相違決定。改本量因顯帶後三相違用本量同喻○(云云) 延義私記云。因各成。喻不各成也○其相違決定是因過故。因必各成非喻過。故約喻應隨宜立也。 周後記云。問。相違決定改已作四種相違改喻已不。答。改喻今此指法但改其因喻略不改。或等中等取也。 故菩提院上綱勘此釋。後三相違決定。可存因喻各成義。今推二釋意。初釋意云。法差別相違決定因許非無故(云云)此因轉四大種故改喻也本量同喻色聲等亦是雖能違量宗同品既有四大種故。與本量同喻有寬狹。仍云改喻也。後釋意云。本量同喻云。如色聲等。等取多法。能違量舉彼所等餘法。為首亦等取色聲等故有因喻各成義(為言)如不樂為片差別取同喻之傳。 子島記意不分明。不違此釋歟。或子島喻改不改隨宜以延義私記可潤色之又不改喻者。就疏所舉一因違三量云不改也。實可有改喻之作法。一因違三量為後三違決作法。只以一因巧。示三作法故總出之他量中定可有其相分明作法歟。以彼不可必推餘。凡後三意許宗。不極成體義也。餘諸體義。者必與此異品也。成能違之時。本量因喻之外何無別因喻哉。因喻各成作法建立敢無煩歟。 相違因相違決定比量相違三過並不事一。 子島記云。 相違因比量相違不並事。 問。聲常所作性故。云量常過宗所作因比量相違。豈非於一量二過並耶。又因名法自相相違宗名比量相違文其意如此。何云不並耶。答。比量相違不待因喻之過也。僅舉宗之時可違正因道理決定故犯過甚速也。相違因等因過也。雖因過猶說三支了。後勘闕後二相。或具三相故別作向能違量犯過相之勢不同比量相違。故今二過不相並。但於聲常量犯二過者。自元非所遮。別別義門而勘之不名相並。次疏釋在宗在因分為二過。何以彼文為相並證耶。 問。諸過相者其相皆異。別別義門也豈皆不並哉。設云爾者。子島上綱於三過具述不並義殊為祕決。大似有深理。如今料簡者可云不並。又可云並。有何詮表。答。上綱密意誠以難量。但三過相望中。相違因望相違決定不並義殊重。因改不改示所違邪正大異之故也。比量相違相違決定相望。先邪後正與前後俱邪其相不濫故又可為不並。於此比量相違相違因者俱前邪後正也。設許相並計之非重過。然此三過相相屬說之疏上下文勢相似。是則以相違因。開四種。餘二過亦可開四種。故疏主以相違因令准知餘一過。而末學迷疏由來恐。可謂彼此過一量相並歟。是故上綱半。遮疑執。半示委曲。約三過。一具明之。仍決不並歟。 比量相違決定不並事。 問。比量相違相違決定。必可相並。故疏云。諸相違決定皆比量相違。有比量相違。非相違決定(云云)今何云不並哉。答。相違決定。因必有能違三相具足因。本宗望彼有違正比量之義。取此義云諸相違決定皆比量相違。而比量相違以能違為正量之門也。違決以能所共為疑因之門也。二門既異二過不相並。 問。能違因既疑因也。設以宗雖望彼。何云違正量故。答。相違決定見因相須為正因之法也。有他正因兩途猶豫不生決智。故為疑因所以若無所對正因之時可得正因名。比量相違既不出所違正因能違豈非正量哉。 相違因相違決定不並事。 疏云。若不改前因。違宗四種是後相違過。若改前因。違宗四種。皆相違決定(云云)子島云。既約能違量不改因者相違因失也。改因者是相違決定也。明知。二過不並也。今依私記釋案疏意二過。不並故者因改不改也。意云。相違因本因闕後二相之時。能成能違宗是不改因義也。其旨易知。相違決定必改本因。其不改故。敵者雖求過其三支能成。不能勘過。此時別以三相具足因作。向能違前後俱邪疑因也。若本因應有過者辨其非可足。既求別因定敵者勘過之志萎竭。故以前方便僅令墮疑因也。是故不改本因是前邪後正之相也。改本因又前後俱邪之相也。二義既異。定知不相並(為言) 問。因三相闕具自然兩定設敵者雖不勘得失。實定可墮相違因等過。若爾與所付違決豈不相並哉。況疏意自本於許除四大等因。并付二過了然者敵者不。尋得相違因云事全非文本意哉。答。於一個量付二過者爾也。但其所付過者。一時可相並道理若有哉。若無哉事今所論也。然二過相既不同一時不並(為言)設強論之者。相違因真過也。相違決定可似過。設又違決之時闕所違實具。三相違決。為真過者。是則不見闕後二相之義也。何遂不相並。重意者敵者若不辨其非之時實雖為邪宗邪因。立者不能自知。設雖知之。立者自隱之待敵者勘顯全自不言我。量有其失。是以於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因敵者若暫不顯闕後二相邊。作向能進三相具足別量。即為相違決定。若又不作違決。直勘本因闕後二相作能違者。即為相違因前時。暫為疑因。後又為邪因。設先勘相違因。了雖後作違事。立者不敢云我量墮闕後二相何為疑因。所以違決時擬正因。對立正因也。如彼第七句不顧初相於可有為不定本和法。 三重四對相攝事。 一云。四對中體義對則局通對先陳後說對言陳意許對。各如其名。總別對則言許對(隆光記) 難云。總別即言許者。二對既無差別。何別開之哉。若云。總別寬言許狹總別中有道理總別言陳意許對唯是立量總別者立量云。無其差別何別立之。 二云。疏局通(斷體義)先後言陳(斷先後言陳。)斷總別對疏局通言許合立之(云云。同學記裏書。) 尋云。局通既即體義對。何亦為總別對耶。 斷云。雖通局對通名差別局名自性。然此即前體義對攝後說意許。即前總別對中別義更無別義(云云) 此文明三重四對相攝也。三重中局通。四對中無其名故會之。攝四對中第一體義對(為言)四對中總別對(為言)三重中無之故。又會之先後言許二對合名總別對。斷明總別對即四相違是也(為言)是則先陳後說法有法各開言陳意許總別以為四相違也。為顯此義合先後言許二對為總別對也。 十五因(子島云豎有四類橫有十五。) 疏云。違一有四。謂各別違違二。有六。謂違初二(法自相法差別。)違初三(法自相有法自相。)違初四(法自相有法自相。)違二三(法差別有法自相。)違二因(法差別有法差別。)違三四(有法自相有法差別。)違三有四謂互除一(一除有法差別違餘三也。二除有法自相違餘三也。三除法差別違餘三也。四除法自相違餘三也。)違四有一(一因違四之比量。)故成十五以上子島註。 尋云唯違有法自相作法如何。 清^7□注鈔云。更有一因違有法自相者。如勝論對數論立同異句義。自許同異非實。以能有故如大有。) 明詮記云。唯作違有法自相因者。有性離實有別自性許別實。故如德等(云云) 舉此三種等餘十二故說等言事。 子島記云。能乖返因有此十五類。而今論唯說所作性因違法自相積聚性故。因違法差別有一實故等因違。有法自相差別二宗之三類因等取餘十二類因故說等言(為言)能乖返十五因作法出清^5□師注鈔也(可見) 諸師釋總有三意。 一云。舉別違四因等取餘十一因(文軌初釋玄應後釋略纂初釋勝莊師同之。) 二云。舉別違二因違二中一因等取餘十二(今疏并文軌後釋玄應初釋略纂後釋太賢清^5□同之。) 三云。舉所作勤發有一實等因等取餘四相違門因故云等也(定賓自義。) 文曆二年四月十七日書寫了一校了。 因明末學覺遍。 明本抄第七 明本抄第八                法自相下 正所諍故。聲生論師(立勤勇因歟。)第八句。因喻之法。非喻過故。汝聲無常。諸無似立。正所諍故事。 子島私記云。問意易知。答意云。凡一切比量。舉宗時必以法自相為所諍之宗。設欲成立法及有法自相差別。立敵相對所諍者是能別法自相(云云) 問。比量諍四宗隨應如聲無常者。正諍能別。疏云正所諍故者。即指此法自相作法也。後三相違隨宜其諍在餘所。未諍法自相。故後列之。是疏問答本意也。而如今記者。一切比量皆以法自相為諍。後三相違又不異此義云事。恐違理又背文。有何深意哉。答。於後三相違。各可有二門。所謂數論諍法意許。勝論諍有法自相或意許等諍所銜著在後三宗。則是於樂為不樂為門之所留為正諍是常相也。若立量門作法。以後說分別前陳互相差別。必不相離性所立法顯于能別言陳。但由法故成其法者是也。所成非成對名。眾量軌則都無改異。若依此門者。必為他用有性非實等量。猶以能別自相為諍。難諍能別返則成有法意許。故非二門遂異。是上綱御意也。 問。若爾成後三宗量所諍宗在二重歟。設云爾者。立者樂為偏留一處。別違量中全不可有二諍。以能別為所諍者聲無常等也。是故犯初相違。必為他用等非此類。何彼亦。諍法自相。故疏云。因法成宗。可成四義。纂云。或諍有法。或諍於法。其成言諍言限樂為所在。全不兼二處。若又所諍是一非有二重者。後三相違量。爭有諍法自相之義哉。答。若依通途之義者。諍在二重。先必成能別自相。是諸比量通相也。此上他用量實諍能別意許。非實量諍有法體義是隨量形其類不定也。其成後三宗量。以法自相雖為一重所立。是方便非實諍。意許之所銜著以為實所諍。後三相違名由此而得。而子島御意大異此義。一切比量皆以能別為諍者。決定道理非假設義。引證立理。其旨尤重。但諍亙四宗之義。是又必然也。不爾何分四相違。以上二門實返歸一門。彼後三意許宗又能別言陳法而成之。其所諍實義是一。非別處非別時。以之為上綱大本志也。 問。若爾後三相違。又法自相為正所諍。故得法自相相違名歟。若云爾者深違四相違配立。若云不然者上所成頗似無用。答。以後三相違攝九句。或云為法自相攝之。或云乍後三相違攝之。先德諍也。二義共有深旨。但粗推子島御意。二門共兼。若捨一取一。定可有所違(此趣如別記。)其中今正所諍義。後三宗又兼攝法自相之門也。 問。今成立旨。為遁重難通塞區分。上綱製作中其詞未必有如此委曲。以何得知有眾多義門云事。答。解後二相違處處之趣。皆存此意。上綱於有法差別。存別作法。其源在之。是以春穩大德云。後三相違量。又以法自相為正所諍。則引明證抄為證。自作多重問答。然則上綱依善珠。春穩依上綱。不可異求。 問。見疏生起。答相違有四。何故初說。法自相因問。正所諍故(文)明知正所。諍義唯限法自相。餘三相違無此義。故以之為故能答所問也。若餘相違亦正諍法自相者。四相違皆可攝初說之類歟。對何為其初後。答。此疑一往可爾。疏意大都實爾也。先以初一違對後三。初違唯諍法自相。故最初說之。後三傍成餘宗故後列之。但彼正所諍道理通一切比量故。有性非實等量此文中收。不爾何總定道理之處。指法自相宗暗云正所諍哉。但眾量皆雖有正諍法自相之義。法自相量單諍之。偏為正。無為傍之義。後三違重而非單。諍法自相兼又成餘宗故。又有為傍不為正之門。所謂樂為之所銜著。在餘處故。其處名正所諍法自相非正所諍非實樂為故。是故初後相對此正所諍義專在法自相。是答問之本意也。然又正所諍道理之所顯所至。猶亙餘相違乍亙餘不如法自相故。此又返答所問之由也。而常途義以總正所諍道理。偏限法自相相違。嫌後三相違故恐失疏本意。 上綱御所存。古來以為難義。愚意探之。先後所案非一。又世間多分。上綱後三相違意許在能別處(云云)今義頗異彼等。具旨如後二相違愚鈔。 春穩私記云。問。何故法自相。為立量門正所諍之法耶。答。立量門心。一切比量必以法自相為正所諍法。立敵相對正所諍者。是能別法宗故。理門論云。但由法故成其法(云云)明燈抄云。一切比量凡舉宗時必法自相。以之即為正諍之宗(云云) 問。若法自相正所諍者。爾唯有法自相相違可無後三相違。然而法自相法差別有法自相有法差別。皆所諍故。能四相違也。何云唯法自相正所諍耶。答。有法自相有法差別。實唯諍法。但所違量不加離實之言。只言有性非實之時。能違之量不加離實之言。破有性非有性之時。誠有有法自相相違。若所違量加離實之言。立有性離實有性之時。能違之量加離實之言。破有性非離實有性之時。實唯諍法自相。故斷云望不加言名有法自相。若加言已即名為法(云云。有法差別准之可知。) 尋云。此記云。以有法自相攝法自相。名正所諍者。所違能違共加言之時事也。其自元無疑。然者乍不加言猶攝法自相云事。此記文不許歟。先成之旨頗非此記意哉。答。此記本意上下分明也。乍後三相違猶收法自相云正所諍也。但寄加言論之者。法義難見。故以加言還令知不加言中實義也。此事如常。 從彼初說事。 子島記云。言從彼者。非指前比量相違相違決定。是指正所諍之言也。是燈抄意也(周記指宗及比量相違等云。從彼云云。不可依之。) 聲生論師立勤發因哉。 疏云。此有二師。如聲生論立聲常宗所作性因(文)聲顯論立勤勇無間所發性因。上中卷處處同之。 尋云。疏出有體一分兩俱不成云。勝論師對聲生。立一切聲皆是無常時。二宗唯許內聲有勤勇發外聲非有(云云)加之唯識論云。待緣顯發方有詮表(文)疏釋云。待緣顯者聲顯也。待緣發者聲生也。發是生義(文) 明燈鈔(末云)四勤勇發中有其二義。一者勤勇發顯。二勤勇發生。初發顯義唯在聲顯。後發生義亦通聲生(文) 第八句事。 今云。第八句同品有非有異品有者。是正因也。能具三相故。第二相元云定有不云遍有故。 問。此四既不為一分喻被助。現有所闕。難為正因。答。誠似有所闕。雖不如第二句。其所闕之義不犯實過。立四三相遮表大有配立。於後二相者。合離作法可顯其真偽而二八句俱合離能成。既無實失。何不為正因。 問。設就因雖無別過相。喻中既犯一分能立不成。以勤發因成聲無常等。可非正比量。答。一分能立不成。雖喻中過相。其真似古德(云云)子島御意不為真過。故就喻又不成難。 問。電喻既不成勤發因。喻二立中一義既闕。何非真過。答。凡真同喻須具二立。若闕隨一以為正喻。故以瓶等為此量正喻。喻二義中以因同法為本。故疏上卷云。然實同品。正取因同(文)是以先尋因同法義。若具其義者可為之喻依。其喻依上若闕所立者可為過失。若具二立者喻能成無失。第八句中即瓶等是也。而若非因同法之法者。闕本義故非正喻。非正喻故約此喻強不顧過相。平備大德約同喻分正成順成二類。其意在之歟。正成喻者。即具因同法是也。二立之中本末傍正相分。就本定正成喻畢。餘順成喻非所顧也。此等皆因三相配立。合離作法本志也。 問。付合作法。若云諸勤勇無間所發性物皆見無常如電瓶之時。電非勤發豈因與宗能合哉。答。不見詳釋。但本量喻雖並舉電瓶。瓶正成喻也。必可舉之。電順成喻非正成不舉之有何失。故理門論云。同法者謂立聲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以諸勤勇無間所發皆見無常猶如瓶等等(文)同異喻等其類眾多之時。小分為首等取自餘。立敵進止隨時有委曲。其例非一。可勘知之。 問。薩婆多對大乘立量云。我所說極微無合。無方分故。如心心所。若以聚色為同喻者。能立不成(云云。二十唯識疏下卷。)是豈非一分能立不成哉。答。誠一分過也。但過相之所至舉示之。未必為真。是舉多過之中其一也。非重難。 疏下文出隨一能立不成。聲論對佛弟子立量云。聲常無質礙故如業(云云)同喻業中身語二業有質礙故。不於無礙因轉。意業無礙故。因於彼轉。故一分失也。又略纂於能立不成出數中。有兩俱一分能立不成。及自他一分隨一能立不成等過(云云)是等皆出過相之種也。非真過尋云。一分所立不成真過歟。將似過歟。若真過者。一分能立不成。例亦可爾。若似過者。既不順成宗義。喻相實闕。所犯何非真耶。答。真似難計。且可云真過也。過相不遁故。況且一法因同法非宗同法。立者先立覺畢。以此法若舉同喻中。若屬異喻中。若為異喻者。可犯共不定失。若攝同喻者。當一分所立不成。而共不定為真者。全無異義。若一分所立不成。自元非過數者。立者定以此法可屬同喻邊。能遁其過。宗義已立。誰立者乍知此旨。不取同喻空招不定過哉爰知二過共真故。立者無別意樂而屬彼此之計云事。但一分能立不成非例。彼後二相共具合離能成。此其過異彼。若為異品者。闕第三相共不定也。若為同喻者。具因同品故。可正成喻。而闕宗同品義。由何遁過。不同一分能立不成不正成喻。故所犯非重過。 問。纂云。若但因同無所立故。亦異品故。非同喻也。然與宗同雖亦名喻。而亦非真。無能立故(文)准此釋者。具宗同。喻而非真。具因同品。全非喻。若爾以宗同為本。其上可論因同義(見)今何翻之以因同為正成喻耶。答。若論能立功者。必具因同義更可兼宗同。纂意直就喻義以宗同為本。非無其理。 本鈔一分所立不成非真過(云云)可思之因喻之法不應分別事。 由因喻之法。本用共許。其詞若共許者。更不得徵詰。故云因喻之法不應分別故總建立。重心云。今許不許者。約言論之。立敵證者。前自本以來。所相許之言義也。其共許言中更分種類。名為分別。若如此徵詰者。難有正比量。內外大小等諸宗。所立委細義門互有違背。於一言其下義一向共同甚難有故。唯取總法方得建立。是因明大綱也。但廣百論。分別是無常故因。甚難會通。纂要引彼說。述亦不應分別。古來諸德料簡非一。然而子島纂記云。先德云為令學者研心假說著過也(云云)所指先德者。三松東南本院等歟。又楞嚴注釋載此說。近代多分說(云云)仍不分別為實義。因明軌則故。廣百論且為生學者研心徵生滅隱顯也。 問。會廣百論恐甚似疏。由是注釋難云。廣百論是護法釋之玄奘譯之。應無豪誤。云何纂師言不應分別乎(云云)雖他門先德能兼信惠。難勢指掌誰能遁之。就中見彼論文。先分別其因畢重責云。若言因義不應分別但就總說此亦不然(云云)別既不成總依何立(文)若言因義等者。依因明法救前難。即理門論等所說。本疏所述因喻之法不應分別之道理也。此亦不然下重徵之。別既不成總依何立。既其至極難也。重案其意。論主竊會因明法。其上令開妙理也。所謂立破之製。依總建立因喻者。總別俱共許因喻。不得謬徵。今約無常。生滅隱顯條然差別。別義既不成。由何建立總法。難破文竊有遮表能會因明法。更顯今難旨。賢劫一佛自開玄旨。爭會此說輒設異端乎。答。此難甚重。誠可劬勞。但纂要廣述不分別義畢。引廣百論為難。答云亦不應分別義畢。引廣百論為難。答云亦不應分別。但諍覺惠是思非思(文)明知纂家是無常故因。亦不應分別(文)依纂思論。論主有深意所謂恐未學雷同謂都不分別。於引義成不成。示比量種類。若約此義豫不生研心者。設不善因明者。巧致此分別者。忽難設會釋。論主遙顧末學。欲令研其惠。唯識釋論假敘別義。多可此類。纂主悟其通塞。乍見分明論文。不恐違失。傳燈明訓彌推稟承矣。 子島九句義私記云。數論不許生滅無常。佛弟子不許隱顯無常。既別不成。總亦不成。故約一相分別也。其實又不可分別也(文觀理私記亦有此意。又有九句義私記同之。) 尋云。唯識樞要徵清辨比量幻喻。分別似事常事。如何可會。答。肝心云。有說樞要假說難。理實不爾文明燈抄云。彼二徵意且設徵難。審定同喻。顯第二相。非謂分別令喻有過文分量決云。依簡別惡同喻之上。空不空義調然顯然。非是分別空不空義(文)上綱御意。會釋既及三義隨意可用。但肝心似實義。深辨比量過。本疏僅出二。樞要義燈次第增。其中疏二失根本過失也。自餘恐徵詰之餘粗示異路歟。平備記云。仲臣寺善珠答。假說之言一往爾云。由此五大寺學生以為好義(云云)然者肝心所載。當于秋篠御本意歟。 放德異說。 一云。比量因喻必不分別。廣百論假設分別也(具如上) 三松。東南。本院。子島。楞嚴寺。 二云。約喻體見量不分別之。若喻體闕量分別付過。即如清辨比量同喻幻分別似事實事付所立不成能立不成失也(清辨比量平備記意。) 延曆三年維摩會。平備大德於大眾中雖述此釋。是無常故因事未釋之。可尋餘處釋。 三云。別義成因不分別。別義不成因可分別。 道詮破乘章。明詮。善海。後貞。願曉實敏。實基。 已上諸德山階講時。舉立此義。因明要義抄載之。 玄叡律師(三論大義抄。)清水(諸乘章私記。)同之。 會纂要亦不應分別文異說。 道詮云。現在無為所不攝因。不分別識變非識變。是無常故因。亦不應分別識變無常非識變無常(為言) 實敏僧都云。不應分別者。指文軌師意也。 明詮云。有二釋。一云分別是無常故因。一云不分別此因。論師沼師各舉一義。 清水云。論存委曲。纂主論外案本意也。但不非論師(云云。此釋與明詮傳同異可思之。) 春穩云。論意付無常故之因。別既不成總依何立。故分別因可付過也。纂意約所立之法。但諍覺惠是思非思。不諍生滅隱顯無常之義。故不分別也。論意亦存但諍覺惠是思非思之義。且述別既不成總依何立之義也。纂意亦存別既不成總依何立之義。而且舉但諍覺惠是思非思之意。各舉一邊何有相違。四云約因明師有新師有古師。陳那以前古師分別因。新師不分別。於古師意因有二種。總別俱成因不分別。若總成別不成因亦可分別。廣百論分別是無常故因勘過護法菩薩准古師分別因也。 (松室纂要略抄意也。) 玄應師。釋勝義七十論若說積他。若不積他。徵。有二釋。初釋云。陳那以前古師。於量分別付過。陳那不爾。唯依總法(云云。取意。)松室御傳同此意歟。 五云。於非理量以過類為真過。是無常故因似因故分別付過。聲無常量等所作因正故。雖分別因付過。過類而非真也。 玄應釋勝義七十徵。第二釋云。此是世親於他似比設過類難顯彼非真。故理門云。若於非理立比量中。如是施設不名過類。故世親言亦成能破正文。准此釋此義出來也。 以上五義之中。以子島傳為本如上成畢。其外松室一義似可信。抑春穩義大都雖可爾實義未分明歟。可思之。 欲令學者知因決定非喻過故事。 尋云。見纂要上下。相違因必喻能立不遣等過也。何今云非喻過故耶。 本云。四相違因必帶能立不遣等故。勘相違因之時喻過隨顯。是故有相違因之量。必二喻過出來。須言有因喻過。然此中出因過之處故。因闕後二相。喻不遣能立。屬因屬喻。其相異故。欲顯屬因闕後二相邊非喻過。故云非喻過故也。不爾設解似因處。如何云非喻過哉。 汝聲無常應非是聲無常事。 問。宗四不成不相並過也。故疏中卷云。二一相違故。有無異故(文)而聲論能違量四。何並付兩俱隨一所依三不成過耶。答。明燈鈔會此·四皆別文云。今疏主意。據少犯一過之義釋陳那旨。故云此四皆別等。若約多犯隨應之義(云云)非陳那意無合餘過之義。今依此意者。若依過相勝勘之所依不成過可為本歟。無常滅義無體也所作生義有體也。生滅有無既以不同。所作有因所依有法既無。為所依不成易知。如兩俱不成者其相頗顯。若依少犯一過門。求決定過者。以所依不成為過可足。若又隨應求眾多過失者。兩俱不成等又非無設無常滅雖無體。所作因既不遍。何不名兩俱不成。設彼許依亦犯隨一不成。是其多犯隨應義也(已上道詮意。 問。勘過依實。若可有稍過者可勘少分。若可犯眾多者。亦可眾多。隨比量形其相自定。而何分二門。多犯隨應之時進止似不定乎。答。凡少犯一過多犯隨應二門。出略纂說。彼由來者。足目陳那天主示比量過相多少不同。會之開今二門。明燈抄等准彼解四不成並不。其會難意。敵者勘量過意樂不同也。若依實指過。就顯示數之時。所犯過未必眾多。其過相無濫易知。是少犯一過門也。若又敵者故為顯他非。強求眾多過相之時。所付過失各義相頗有所闕。敵者不顧之開為彼此之過。一分相當以名其過。是其多犯隨應義也。 略纂本起。諸師配立過相多小不同之所由。出少犯多犯二門。今天主等盡理名數中。猶敵者付失意樂不定義勢似彼。故先德以為會釋由歟。略纂如下記。 子島云。約兩俱不成有多種。有有法兩俱不成其一種。又有無有法之兩俱不成。故並無過也(云云) 今云。上綱御意兩俱不成有種類。謂有法體或有或無。初類易知。與所依不成全不濫。就後類因不成有法者。是兩俱不成也。因所依有法有法闕。所依不成也。兩俱不成能成所成也。所依不成能依所依也。兩俱不成因處直有不成因。所依不成因與所依相向以有法名因所依。似差別二物。且擬六種釋者。兩俱不成依持業門招過。所依不成依依主門招過。彼此旁異不可相濫(為言) 問。兩俱不成無有法之類有之云事。若有明證哉。答。子島記引纂要云。明前所立兩俱不成。亦有所依不成等故兩俱不成不必有(文)法唯有是其證文也。 少犯一過多犯隨應事。 略纂一云○第四破略有二種。初過破。後量破初過破者。於所破中略有三種。一云對商羯羅三十三過。二云對陳那二十九過。三云對足目仙二十七過。少犯一過多犯隨應於中句數委如義決(文) 尋云。立過相數有多少者。詮主意樂不同也。先人未立。其過輕故。不立為過相。後師加之。雖輕猶有其可為過之由故也。而略纂會之。少犯一過多犯隨應(文)意趣如何。答。先後所說少多不同。開合差別也。合者以彼過收此過。所立過其相顯也。定可立之所。不立之過其相隱。未必可立之。以隱從顯合立一名。雖義不違說既略。後人尋之。義稍異須開故為別數。更立餘名。此開合意趣即少犯一過多犯隨應也。少犯一過者。就相顯過重立一名略餘類。詞雖略義猶非無。即少犯一過之中含之故也。後師開為多種立各各名之時。先外所加之過相既隱義又難備。強開之欲生惠解所以分二種時。各稍有所闕。互為他所奪之故也。多犯隨應者是也。隨應者一分應也。返顯有不應。少犯一過亦應義應相配立故。雖有隨應義今。合中一過分為二三所得隨勝名隨應。非決定至極(為言) 因第一第二相事。 問。同品定有性者。以喻依云同品歟。將以喻體名同品歟。若指喻體者。凡三支中取同喻者。先舉喻依也。其喻依上具二義。以一義為因。以一義為宗。必具二立能成宗義。其中瓶等有法具無常等義之體。引為喻依其喻依上所作等因義定有哉。尋之時。若定有者為具同品定有性義。若全無者第二相即闕。若爾云同品定有性者。具宗同品義之喻依。此義定有云也。何以喻體名同品云哉。況喻體者就聲無常量。瓶上無常義也。若所作因於彼無常上有故。名定有性者。深背道理。無常滅義是無法也。所作生義是有體也。豈有因以無為所依耶。若指喻依者。纂要云。依無常上名同品定有性(文)答。此事難知。若依常相者似可指喻依。若依纂要者。詳取喻體。今以纂為定量。可云宗同品處因義定有名第二相。凡實云同品者。宗同品及因同品也。瓶等雖喻依非正喻。依實指名時。同品者定可宗同品義。所謂瓶上無常。聲無常宗均等義品故也。定有性者能立因定宗同品處有義也。因是宗之所隨。宗又因所具也。宗因隨逐以為同品定有性。舉喻依尋因有無者。返是法體上宗因品處因定有云義也。纂要解釋往復盡理。暗設異端誠可似童豎之戲。但所作無常有無異故。有難依無者。纂問難也。彼文答云。定有性者。定曾有性觀果知果。非當有性(文)意云無常處有所作義者。從因生物必歸滅義也。已滅後雖無所作義。此法先所作故。先後相隨名定有義。非已滅都無時當有。 問。同品定有者非法體上有。法體所具義上有者。例又遍是宗法性義。不直轉有法上。體上宗義處遍有歟。若爾。所作因。豈以聲無常為所依哉。彼既不爾。此何爾。答。此又纂問也。即問云。何故宗上無常。非因所依。同品無常。即為因依(文)意云。所作因雖遍聲有不。不遍無常能別。故以無常義不為所作因依。初相意如此。而何至第二相所作因瓶上無常有故名定性哉(為言)此則今例難意也。文答云。宗中敵不許能別非因依同品兩俱成故得為因依(文)意云。聲上無常。立許敵不許。若初相者。宗上有為義。初相可非立敵共許義。而共比量因。必立敵前論遍義。爰知共許有法上彼因轉義也。非對能別宗論遍不遍義。而第二相二立俱共許義也。所作因無常宗處定有云事。諸而不諍。不同初相(為言) 問。纂要解釋大都可知。但初二相安立。上下雖殊。大以相似。所謂法體是有義故。聲瓶同具所作無常二義。若依體義門者同可名有法。其體上二義中。一義為能立是因也。一義為所立即宗也。瓶上無常雖非今所成所立品類。又名宗。如是義相聲與瓶大有相似。而瓶等從因緣生故遂至滅。瓶無常即有所作義故也。順益建立等因義能顯。無常道理。例此於聲有法以已顯了邊顯未顯了邊。然者三支中因在中間。向上向下。其上下法體及義等無異。其中初相遍有法體云事顯而易知。第二相尤以瓶可為依。於彼上轉可為定有相。二相差互理難信。答。今難勢不可不許。因向上下大旨雖爾。正名同品定有者。顯宗因相隨。遍是宗法者顯體義相依。立名自本不同。不可一准。以體義相依。為初相。所以者聲體上有所作義。以其義推宗也。所作義若離聲者。何以所作知聲上餘義哉。重意云。生者必滅。故有所作義之物雖必可無常。今聲上設若無所作義者。其無常義又不可知於聲有。是故有法上遍有所作。為故推知有法上又可有無常義也。以體義為初相則此意也。而第二相異之。於餘法尋宗因隨不隨。因處必其宗隨故。以彼為喻決定聲上宗因。欲引敵者了宗智。其喻法以宗因相隨為能立功。彼又體上雖具二義。其體義相望門不為正能立義體具義中。隨不隨有無。是正引了宗智之所由也。仍第二相顯宗因相隨。立初二相之趣其源稍異。 問。設望能別無常。雖所作因無依彼義。若以無常為有法者。因所作義又可有以無常為所依之義耶。因是有法上義故。若許爾者。疏何於聲論汝聲無常量。付兩俱不成(乃至)云生滅異故耶。若不許者。何纂要解同品定有性。云因所作以瓶無常為依耶。答。設有法雖有無常言。所作因不可依彼。疏云生滅異故者。其必然也。但所作因同喻無常處有者。自元不同宗相。是故宗因相望體義相依故。以無不為有所依。喻中宗因相隨故。有又不離無也。今隨逐不離義也。其中瓶無常隨所作等。猶可有依義。所作不離無常。只是隨逐義也。纂要雖云因依。其依義即王又依臣之類也。依而非所依。不同因依有法。彼所依異汎爾依。義依體故也。親疏輕重其義遙異。思而可知。 諸無似立此過相故事。 子島記云○此所作能違量。亦專非過。所以者何。諸似立中無此過相。法自相相違必不改本因。而因既改。何云法自相失耶。周記云。諸無似立者。此言倒也。應云諸似立無也(云云) 問。明燈抄云。依理門論。或是所立一分義故。此即宗中一分有法以為因故。立敵不許。是故還成兩俱不成。設難量云。煙能有火以是煙故。猶如餘煙(乃至)今觀此量。皆以宗中一分有法為因喻也。准理門旨。如此皆是兩俱不成過攝。何故今云諸無似立此過相故。豈是深窮。此義應思(云云)今如此文。案疏意。云諸無似立此過相故者。無以同法為宗因喻。立量而此煙能有火以是煙故猶如餘煙之量。以一法為宗因喻也。何云諸似立中無此過相耶。答。更可思。且有二釋。一言諸無似立等者。如周記說。無約法自相改因作法(為言)故不可依抄義。二今疏意。非謂諸似立無以一法為宗因喻之作法。然如是似立不成真能破故。云諸無似立等。不妨此量有兩俱不成矣(為言) 今云。解抄二釋中初釋易知。後釋者。任燈鈔難許疏趣。而會抄難云。真能破中雖無以一法為宗因喻之例。似破之中猶可有犯此過之量。所謂煙能有火量。兩俱不成之類。故後釋雖會鈔難。猶用燈鈔料簡疏之趣義也。 尋云。此失法自相歟法差別歟。答子過。法自相也。   問疏下文云。不可說為法差別過(文)明知聲論謂法差別作此能違也。依之明詮道詮等先德。皆法差別(云云)答子島釋云。共重遮之言也。意云非唯不可為法自相失。亦不可為法差別及相違決定(為言)春穩智證意同之。 明詮。道詮。觀理。空睛。仲算。并子島。同學記等。法差別義也。明詮會智周記。可見之。 明本抄第八(終) 明本抄第九                  法差別下 若言眼等。闕無同喻。能別不極成必帶不共不定歟。積聚性因。意許宗四宗相攝。若以所思。法差別能違遮表。西域師(豈於眼等)若言眼等必為我用事。 今云。數論宗執有神我。二十五諦中為其一數。常住真實。能受用二十三諦。佛法破之。諸法之中無實我故。僧佉對之成立比量。所樂宗偏在神我。是以若作法比量。立眼等必為我用者。能別宗依可不極成。佛法之中不許神我故。本疏徵詰其意易知。 問。彼宗意我有二種實我假我也。實我即第二十五諦也。假我者眼等積聚有情總體也。眼等必為他用量樂為不樂為二差別者。即如次神我假我二種也。若爾我言極成宗依也。立者宗廣亙真假。立敵前又同許此言。敵者佛法亦許彼假我故也。而何以我言偏屬實我付不極成過哉。答。外道諸師雖分二種我。神我實是我體性也。假我或時名我。或時不為我。隨應不定。而今雨眾安立諸諦。對佛法無我宗。成立神我諦之時。呼為我其體定眼神我。初自內明對論。終至立量言支舉之成之定當神我。佛法忌我豈許其名哉。 問。大乘師於外道成我之量。多許其言陳。勘二等差別。彼皆內明之時諍神我體義。入內明門立比量。所諍偏雖實我。外宗本許二我。言陳總含故。不付宗依不成。為意許差別。立敵二家假我名體共許故也。佛法雖忌神我。詞未云神我之時。其言極成宗依無過。其作法者。所謂我所執我量實我假我差別。我常量隨身造業受苦樂我不隨身造業受苦樂我意許等也。然者數論設雖欲成神我。言陳不加神字。其詞自亙假我者。如上所出諸量。可遁不極成過。 答。一宗所立義旁分。諸法配立通塞隨宜。數論等宗或時唯以神我為我。或時又我通假實。其假我我非我二門不定難故。然而探實論\義論多分。我唯一法思我。非餘。量同虛空眾德非一。愚夫迷之未證真我。雖有我執其所計著忘源沈流。是其數論等所安立也。是以隨順世間似許假我。剋體論之積聚依身遂皆非我。二門假實大都如此。而敵者佛弟子欲勘過之時。或就實奪其言屬神我。或依假與其名及假我。寬狹通屈立者難拒。勘過本敵者之進止也。若有其理隨應示犯。其中或先生徵詰種種付過。遂歸一兩真過。或難付根本過恐趣異路遮塞其門。或又違二違三等皆真過也。如此之熱望言可知。慈恩淄洲解釋之中。或因明家本疏斷纂等。或唯識述記要燈述旨且千。誰能得窮。今示其梗概也。 子島私記云。以神我為能別者。敵者佛弟子不立神我故。有能別不成(云云)此記意。付能別不成事者。無委曲見。舉神我其趣如上成歟。至例難者不舉之不會之。雖暗難量。言陳共許之類眾量非一。上綱爭一向不許之哉。 有云。若沈言我必通假實。如我所執我量二差別也。然今云。若言眼等必為我用能別不成者。其言略也。實可云神我。有法能別直舉神我時犯不成故也。本作法我是思量。我言略也。具可云神我。明燈抄云。具應言神我略故不舉(云云)周記意同之。 尋云。本作法今作法俱唯云我不言神我。何瓷加其言哉。但周記明燈抄者。一往見之誠似云爾。然而天主真論文義悉窮。誰非譯主輒加輒刊。彼呂才改文言疏主深慘之。爰知智周善珠御意雖無神字體定當神我(為言)非文外加之。是以撲揚釋云。雖佛法中雖有假我。彼不分別意談思我故所別過(文)其意可知。若論詞略實可加者。何云彼不分別。不分別者。顯言總。若遂加神字者。既以神言簡假我。豈非分別哉。以演祕思前記。略者其詞不盡義也。非總故無失也。 有云。我言必有所目我體。以能詮言即所詮義。是神我故佛法不許。雖許假我但是名言。而無其體故。愆言體令有過也。我所執我量假實我差別。且設許名言通假之義也(此義依平備記。) 尋云。此義意如何。先數論宗許假我哉以否。若不許者。法差別不樂為其體是假我也。況世流布我大小內外宗莫不共許。是即假我也。若彼宗立假我者。我名言下收之。實我假我共我言之所目體也。何彼宗有名無體哉。佛法假我又此類也。不許實我故雖稱無我。許假我門非無假體。五蘊和合施為動作。是則主宰義也。雖假具主宰義故假立我名。言下若義若體許而不諍。何於佛法無我言所目哉。不相應等雖假法。色心分位以義立名。二十四種各不相濫。非只分位假。聚集假又異畢竟無。豈只有名都無所目。哉就上義有人會云。數論所成之我是神我也。呼之云我。知其我言詮神我。若爾今我名言所目唯限神我彼宗雖許假我非今我言之所目佛法假我亦爾也。故以假我為難。不關此義(云云) 問。數論及佛法前皆有假我。我言本寬通未必神我。餘量勘過之例通假我既多。自元依此類設其會釋。若爾何知今量能別定神我哉。設雖不寄能詮所詮。限神我義決定者。會釋甚易。爰知古人無所目體者。假我遂非我故。非我言所目云事。今會釋不□本義歟。又有人云。我言本是神我之名也。具常一主宰義故。彼宗以其我言假雖目積聚我。實非其體故。又佛法假我。自元都非實我所目。仍為不極成過(為言)此趣似長有得業義勢。仍至下可尋之。 有云(長有)數論立二種我。一神我二假我。其神我者二十五諦中我知者也。假我者動作施為似神我故假得我名。似我之我還目神我之我。假與我相違釋受稱。佛法不許神我故。假即我持業為名。是故數論對佛弟子立量云必為我用之時。敵者佛法不許數論假我之我。亦不許神我之我。故有能別不成也。立我所執我之時。是自比量故。他能別不成不為過數。且就彼宗有假我實我之差別故勘有法差別非是佛弟子許彼假我故有此過。 長承三年。維摩會研學豎義。始立此義。 尋云。先相違釋者。舉各別二法為一題目。亙無假其功能。非體義。非主伴。非鄰近。而若假我似實我故得名者。假是可能似。我是可不所似。實我之假。何非依主。若又能似之分名我者。假即我也。全不似相違釋。況設呼假我之時。我言留真我。橫取其實我。豈呼非今體之物哉。重意云五識身相應地意地者相違釋也。五識意識皆所目體也。而我與假別體者。並云假我時。其我(真我)豈非今所目體哉(為言)次以假我為共許義者。世間共許云我云他之我也。大小內外皆以許之。如眼所行色名極成色。彼宗設似神我故雖名我。指假分立是我名之後。其名可屬假我體。若強尋其源論差別者。勝論師弟如何共許有言哉離實即實有性為能有體。彼能有之所有之功能也。根本既異即離。自彼所有言互雖共許。而有此有彼之有無有。世間許之師弟從之。全不屬其能有源。此亦爾也。況外人對佛法立自比量之時。簡別言用我言哉以否。若用之者。既無兩宗共許之我言。外人云我所立法之時。簡別先不極成。若自比量故簡別又自者。設雖自比皆立敵對論之時所立也。而今依自宗立之敵者莫愆。是其簡別本意也。令敵者知其意趣。若敵者前不許我言者。以何力定置此旨哉。若全不用此簡別者天愛也。如此推徵。此義似過矣。 有云。立論習。賓主相對。先內明門審定宗義已。然後入因明門立量立破。是故數論佛弟子先諍我實非實。審定宗已入因明門。立眼等必為我用之時。雖不言神我。先已定神我之我了故付能別不成過也。明燈鈔釋分明也。我所執我量。內外兩宗不諍我假實。專論我一異已。云我執我。我言亙假實故。兼有意許過。此乃隨審定時其義不定。 尋云。此義大都誠可爾。但一向以是察定言陳者。眾量勘過恐多有所背歟。即會我所執我量。本論一異故。我言亙假實者。若爾彼量何勘假我實我差別。以實我為樂為。於異不異門。不分樂為不樂為耶。 有云。我所執我量自比故。我言含假實。外宗自許假實我故。今立共比。諍我實非實故。對佛法無我宗所舉我。定神我也。故有能別不成。假我佛法亦許之故。若立之即有相符(長與已講義。湛秀等存此義。) 尋云。設雖共比量我言共許其下帶意許。能成神我專順自可違他。即必為他用量等其本也。何共比為故會難哉。設雖共比可立假我云事。自元不可得也。次自比量不顧宗依故。直舉不共許法是定習也。即云我所執我。云簡別云法體偏限自許神我。豈自比為故言陳令共許哉。凡共比須共。自比須限自。今所須成併似顛倒(矣) 我他相例事。 尋云。於數論宗假他。眼等積聚有情之體也。即是假我也若假我假無別體者。假他又無別體。二名俱能依集上立之。離所依實法無別體故。何假我假他有差別耶。是以彼宗他言。實唯目真他。譬如我言目實我。若他言不限真他。又令假者。我言又爾。若於彼宗者。云我云他雖齊等。佛法前許他言嫌我言者。佛法又有假我。其名既非無。故我言可共許。若夫彼宗名我之物。實是神我故。我名遂不極成者。彼宗云他之物。實唯真他也。真他之外無他。我他相例。遂未遁其難。答。若積聚有情身名他者。誠如假我真他之外雖無其體。自他言法與法相望亦立之。不同我言限人。他言本亙人法故。設雖人上他名。自元貫通故。不同正云我。由之佛法。又盛用他言。不同我名。 問。一往可爾。實遂同也。其故於法名自名他。猶有似我言。所謂自者己也。己者我也。對自云他。非己非我義也。然者他者彼此各有其體用之中。對一體呼餘體之詞也。其得他名之物又可稱自。己體故。其義相不異我言。是以於士用分二。士夫士用法士用也。以法擬人名士用。士即人義也。所以於我有人我有法我。佛法又非不許假法我。輕重雖殊隱顯雖異。人法遂同。由此可知。數論宗云我云他。真假皆目神我。其故暫時假立。遂還歸實體之故也。若爾佛弟子向數論量之時。實我假我真他假他隨意與奪遂無差別。何今捨我就他哉。答。疑難責理誠終難遁。會叡山廣學豎者。得此題。慈惠僧正往復難詰豎者杜口(云云)方知此事詳難辨決。爰福基上綱會而有言。我言佛弟子忌之。至外道執故。他言不忌。未必至病故(云云)誠乎此言能窮玄源矣。 輪迴之源專在我執。一切煩惱由我而起。而僧佉吠世等大外道。建立神我。能證其我以為涅槃。迷倒之甚莫太於此。如來出世轉正法輪。大小權實教皆顯無我理。方可知佛法破我為本。外人迷謬。人法執俱雖重。我執殊增。五見之中第一薩迦耶見。我我所見也。似計我及我所為其名言。自餘所執未為法數名言。設計真他何比我執哉。 闕無同喻。 記意云。能別不成。何有同喻。明知闕無同喻。是能別不成上義也(云云) 問。古德為所立不成義。有喻依無喻體。只云所立不成。喻依喻體俱無云。云闕無同喻所立不成。此義有何過。答。子島云。所立不成有兩俱隨一猶預所依四種之中。喻依喻體俱無。是所依不成。所立不成也。以之云。闕無同喻者。尤謬也(云云) 問。於有喻依有能別宗喻體闕。是偏喻中所立不成也。所成宗無故喻不成彼。異汎爾所立不成。何不云闕無同喻。設雖立所立不成名。為顯別義猶可云闕無。彼能別不成上義云傳。別量云闕無同喻。何以為所立不成不云喻闕無哉。答。能別無故喻上不成所立者。過正在能別處。何讓喻上哉。 問。有法不共許故宗犯所別不成。此時因必有所依不成。此過源望所別。何別為因所依不成耶。彼既過亙二處。今義尤可相例。答。因具三相。三支皆在因中。宗有法是因初相也。所以所別不成。其過必令被因處。因宗本一物故。喻引他法欲令生敵者喻。宗過是不喻過。 問。喻自闕義。宗喻二支中。過方當何。若為能別過者。何云闕無同喻耶。答。依宗不成令喻闕無。是宗過之甚也。所以尋過根本屬宗處也。 問。喻自闕。不所立不成義。於喻猶可為別過。能別設雖有此過。二支共可立之。 答。喻闕無是因中闕減過性也。所謂於因有義三相有言三支。義三相中有闕者名有體闕。所謂雖陳同異二喻。因不轉同喻或轉異。因體上闕相故名之少相闕。若或不說二喻或雖說不共許名義少闕。如次無體闕及有體闕也。 (疏有體闕中開少相義少二種。實無體闕義少闕也。至下可知之。) 重意云。以宗喻言名因義。一因二喻是言三支者此門也。不出言支其義在因上。名相不云義。因一喻二即因三相此門也。今依能別不共許喻又闕名能別過。喻自闕邊。可攝因闕減過性。重意云。尋過根源或在宗或留因也。 問。所別不成時何不立闕無過哉。答。闕無因過未聞其名。但闕過中可有此句歟。 能別不成過必帶因不共不定哉。 尋云。若必帶者。眼等必為我用之量。雖有能別不成不云有不共不定處處不舉之。若不帶者。陳那不立能別不成者。因中不共不定也。若有能別不成無不共不定。何攝不共不定不立能別不成耶。加之。疏上卷云。若許能別。非兩極成(乃至)因中必有。是因同品。非定有過。 德清法師五箇唐決隨一也。德清於彼國。親對法清居士(居士者崇俊入室弟子也。)舉此問。居士答云。於立論者雖有同異品。然於敵論兩品俱無。所以者何。能別已無。於何可說此問此異。同異既無。是故不共(云云) 歸朝之後。明壹善操慚安等。疑此義云。因有三相。闕初相有四不成。闕第二相不共不定。闕第三相共等不定。闕後二相即相違因。因明法齊此為軌。不得過耶。今尋答旨懷疑彌深。若無同異。既是二品。雖非宗同猶因同異。若不爾者。有立第三雙非失。語出理門自顯疑惑未已。請示明言(云云)今云。同品定有者。於宗同品因定有(為言)能別既無。故非同品。若非同品者。因於誰有哉。故闕第二相。居士所示猶足為軌(云云) 馬道已講等。不必帶不共不定。今量是也。 積聚性因違法自相事。 子島傳云。問其積聚性因。有法自相夫方何。答。眼等者。有法自相。必為我用者。法自相也。積聚性故因不成神我受用。為與彼相違假我受用宗為因。臥具是非神我用物故。即為異喻。因轉彼同無異有闕後二相。故作能違云。眼等不為神我受用。積聚性故。如臥具等也。問。佛弟子不云神我。何云不為神我受用。答。為破於他就他宗立故不成失也。問。法自相相違者。有法自相依因令相違所有失。此既望敵者無法自相。何云法自相相違。答。分別自他共之時無過。意云。此望立者自法自相相違。故能違。就他宗作之(多有古傳。今不依之。) 尋云。法自相相違。對本量能別用正相違之詞。其外無加言。而本量法宗但云我用。對此須云非我用。何加神字哉。設雖非神我用。臥具同喻可有所立不成。彼宗臥具通真假二用故。若爾今作法難思。答。本量若云眼等必為我用者。其我定可神我。故本付能別不成。然者能違云非神我用者。直非本能別我也。全非加言。設只作非我用違義可足。次於臥具神我用不用義。疏上下總有二意。下文許通神我用。今文限假用。正付所立不成故。上綱釋此文云。其臥具是非神我受用物。故不成所立宗。故有所立不成也(云云)述旨全不及劬勞。可知神我不用臥具云事。勘法自相即此意也。然者今一段文。無諍以臥具非神我用勘二箇失也。下文意者。神我又許用臥具。雖有劣非無用義。重案此二門意。下用劣義如常。諸德任疏文廣談之。上不用義頗非常途。其旨難知。但臣具本為假我安處所須所集成也。而彼宗神我量同虛空。其相深妙也。既無形色無方處。爭安處床座上哉。依此門者可云不受用臥具。設名受用者。神我不離假我故。為假我之本體。相從假我。假云受用也。其假說有義。即能尋殆不用也。依此門上疏。付所立不成為法自相同喻也。重案例云。受用眼等神我用勝假我用劣。此二種俱論思量受用。而於假我者。思量義或有。以實我從假我故。能依假我假名思量眼等。若直尋假我非能思量法。彼宗心心所雖似有思慮實不思慮彼宗思慮唯在思我故。方知假我思量受用。云有云無二門不定也。若如此不論者。恐宗計難探解釋難會。 問。今疏文為不用義云事聊簡可爾。但註釋作法云。眼等必非為我用勝(云云)此義意者臥具等雖實我用其用劣故對用勝宗付所立不成及相違因也。若爾疏上下不相違似通途。答。註釋意誠非無其故。今徵破皆方便也。遂立者矯立適者付法差別。其樂為神我勝。即已前安立必為我用能別也。雖無勝字其義必然也。故對之以臥具用劣勘過歟。此義又子島上綱一處釋歟。就此還知。上綱二義。於上所成二門各就一邊也。所謂若依不用義不。加言直勘若依用劣義准大作法加勝字也。 問。就二卷傳。法差別作能違假我用勝(云云)不直非實我。又勞加勝言。明知破彼樂為不容易云事。今何直非樂為。又無勝言哉。答。旁有其謂。先法差別。立者。前眼等有法上真他用假他用相並而存。欲非其樂為。共比故難舉神我仍捨遮詮就表詮。表詮又雖成假用真用不被非。自本相並義故。是故假用上加勝言。能非神我用勝。委曲非一。而所違直舉實我之時。能違須直非之。直非全不加勝言。設欲作表詮。假我用與本量實我能別各別物直不相違。況所非樂為宗元無勝字。故對之能違假我用加勝字無用也。假二箇作法大異也。勞加勝言之義。同喻臥具見通實我用恐所立不成之故也。而二卷傳自元為不用。故不及劬勞(此傳者。法自相能違就立者自宗作之。非共比故無不極成。不同法差別能違共比故恐不極成也。) 此能違作法。本鈔出多說。其中平備明詮一傳同二卷記。註釋同子島一義。明詮一義云假我用勝。細恩寺同喻加自許言。自餘兩三義難必依用。 子島疏道云。不成神我用故因違法自相失。又云。臥具假用故。望神我用之法宗成宗異品。此因彼轉闕後二相故作能違云。眼等可為假我用。同喻仍舊也。今謂此法自相相違難思。數論臥具許神我受用。何為能違量同喻耶。故若可用勝劣言歟。准法差別故(云云) 尋云。如此道者。能違作假我用勝歟。然上聊簡。作非實我用勝為此道意。如何相違。 答。道初文誠如疑難。但述此義畢。標今謂別舉疑。其趣就非神我用勝之能違似恐所立不成。若假我用者。臥具能同喻也。何傷所立不成哉。爰知上假我用義。引他人說歟。自推徵之須作非神我用。就之生疑始云可用勝劣言。是則神我用上加勝言云也。 法差別等樂為意許遍所許等四宗中何。 本云。不顧論宗也。今云此義意。以立者本意為先之趣也。文理相對以理為本故。文中又於疏上下大釋置四宗之文。以無常宗傍無我等為傍義准宗。以隨自樂為義為不顧論宗故也。所以雖有多違文必可會之也(會釋如別紙。) 今倩案之。猶可存傍義准宗傳也。付本傳見會趣。故於宗中。傍有義准。則四相違。所違差別。文者。非四宗中傍義准宗(云云)方知。會釋不通故遣為別門也。此文既爾。餘文准可推。若爾於釋文者傍義旨炳然也。末學智惠殆不及聞惠分齊。寧捨文立義哉。可恐可痛。爰信文屢探其理。尤可謂傍義准宗。一切比量以能別言陳為正諍。意許三宗皆非此量正所成。處處文理不可稱計。其中正釋四宗相違中。指法自相相違正所諍故(云云)以之思之。意許之宗比量傍所成也。且成言陳為他用為正所立。同喻只成汎爾為他用故。若成此義畢。即准成與此相類神我用勝。為他用也。餘二宗准之可知。 問。數論師立量本意。不成眼等上他用不用。偏欲立神我諦也。此量若以汎爾為他用為正所立者。全非立論本意。又可犯相符過。此豈樂為宗哉。答。此難爾也。若尋立論源思比量志。必以神我可為正所諍。而立者豫以了因智。觀見三相闕具之時。神我實體闕無同喻。設自眼等能用雖欲傳成。猶無神我用勝同喻。此故本意既萎竭。更儲一方便。先成不樂為之汎爾他用立一比量。敵者若信此義畢者。與此義類相鄰不共許法體。准例自可被成立。如此安立畢矯立此量也。仍付此量定其所立時。不以意許為正宗也。比量相自本決定故。立者不樂為所立。敵者降不攝宗義也。然而探矯立本意有勘相違因之門。或諍有法等者此義也。雖傍所諍猶既此量方便欲成。隨又是立者深樂也。不勘顯其過者。自可成所立不破。所以敵者故違彼。以因喻力成能相違宗也。 問。言陳能別宗。與意許之宗相對。何宗所諍義勝。又何可得樂為名。而意許勝言顯示云事既不待言。何寄立量顯面捨立者深意哉。所以於所諍於樂為各有二門。今所成義者是其一門也。四相違門必探第二類宗之門也。豈空忌之哉。陳那天主開意許過。專在立論本意。捨勝取劣閣源就流。豈是義學之大綱哉。答。於立者本意以意許可為本。今所難是也。非不知非不許。但比量習不可始破。所成非成義決定可存。所以可謂神我用勝宗等於此量傍所成也。於他量可為正諍。彼他量者。所謂今量言陳下竊所置量也。見于此量雖名意許量。正為量可別明作法。纂要理門望為量成立必須加言者是也。以之推此量時可為正所諍者。實忘因明軌則也。重意云。比量宗者因喻之所成也。神我用勝宗豈積聚性故因臥具等喻之所成立哉。立者本悟此理故。不持成此量所立也。 此理故。不持成此量所立也。 問。意許量者。言顯可立之量。既先含此量意中畢故。此量時猶可得比量名。豈非比量所成哉。何況名不名所立之二義中。不名義勝云事。以何可生決定信哉。答。若此量時。正名所立宗者。何宗過中不開意許過相哉。 問。能所別差別不極成過。寧非以意許為宗過哉。答。爾也。此非理門正理所說。疏主始所開也。若為宗過者。本論何不立哉。但疏主開立之。是依因依二差別相違所立也。可知此過從因起。非正宗過也。 問。以何知必自因起云事。答。若正為宗過者。不勘因相違因之時直可勘之哉。若云爾者。不知相違因先勘意許過者。一切正比量難有意許。所立不成等亦可准之。 問。意許差別其義不極成。寧非宗過而開因處哉。因者欲成宗之能立也。何以宗不成為正因過哉。答。此難不爾。說因宗所隨者。因明大綱也。深可知之。其因若具眾相。以其力自成宗也。 問。誰人信之邪。答。疏云。然於因明未見其過者。是指意許宗過也。差別不成直為宗過者。何云未見其過哉。既於因過。說法差別。相違之因。則傍准宗。可成宗過者。准因相違始開宗意許過。知不直宗過云事。 問。此義不爾。疏意論未開宗過故云未見。是未見證文則傍准宗。是准論疏主立之意也。答。正可為宗過者。論何不開哉。其理如上。何況若為正宗者。論釋宗云謂極成有法極成能別差別性故者。通意許宗哉否。若通者。極成有法極成能別所亙差別者。決定是能別宗也。若於意許量有此義者。猶是他量言陳時差別不相離性也。豈預此量哉。指之云隨自樂為寧通意許哉。深可思之。 年來此義未決。誠得一門之實意歟。建久七年四月十八日記之。 此義往年所記也。此度複審之處無殊難。仍可用此義。但子島御意。一切比量皆諍能別。正所諍故之義有異普通。有法自相所立法。并正所諍故題中具記之。若依彼意者。雖意許宗未必離能別言陳。今義為二重稍似異。但上綱御傳又諍後三宗。意許實在彼三處。四相違皆雖得正所諍名。又非無傍所諍義。仍不違此義。聊可加潤色。次名意許量。是又古義又趣也。上綱御意。別不名意許量。但若加言者。可為別量能別。是故在意許之時猶帶法義。如此事稍可思准(更有別推。) 同喻臥具上有實我用勝義哉。 問。若有者。望假我用勝能違分宗異品。望神我用勝樂為宗能同品也。若爾所違不闕後二相能違有所立不成。若無此義者。疏云若以所思。實我用勝。假我用劣(文) 本云。此有多義。一云。若以所思等者初釋也。然以假我等者後釋也。今就後釋。以臥具等為假我用勝宗同品也。二云。若以所思等者明思量作用。非受用之用故非能違宗異品也。三云。若依思量受用言神我用勝者。唯立者許非佛法者之所許。故不為共同喻也。四云。若以所思等者。若臥具等。神我所思量者。實我用勝假我用劣。然是安處所須受用故。假我安處受用勝神我用劣也。謂神我思量五唯量實法。不思臥具等假法。其神我思量受用。望臥具等疏遠故。實我用劣也。重意云。若以所思等者。縱設許之。非其實義。然以假我等者。述數論本計。出實義也。 子島記云。次文云。若以所思○實我用劣(云云)○意云。神我思量床座等極微所集成之義。殊勝。眼等積聚所成之假我思量床座集成之義最劣。然色等五唯量集成臥具等。正是為假我之安息處止也。故正受用床座等。假我是勝實我是劣也。 此記意者。臥具等上有思量安處二受用義。其中正以安處為本。臥具本為安息處止所集成故。取之為同喻。故能違能成(為言) 問。神我用臥具。有安處受用義耶。若有者神我量等虛空無方所無形相。豈為安處用床座哉。若無者。疏安處受用之日。假我勝神我劣也(云云)知雖其用劣猶有安處受用義云事。答。安處受用時假我用勝其義易知。神我是假我之性故。與假我合亦有受用義也。彼宗思量唯在神我。假我與彼合亦說為思量。安處可准之。 法差別能違表事(法差別有法差別相例。) 一云。彼此作法俱可通遮表。 此義以為破於他就他宗立等文。會能別不成等過。能立量必離諸過。能破量雖有少少過。而不顧彼也。 二云。法差別能違避失作。有有法差別不避過。 三云。法差別立者邊有二等故表作。有法差別立者邊無二等故遮詮作也。 四云。法差別能違共比作之(疏云共比量中無同喻故。)有法差別能違他比也(疏云他比量一切無遮。)故二量遮表異也。 有性量能違實是共比也。為破他就他宗立之當可為他比量也。 意云。凡云他比量物。以自不許他許法門立。今有性量能違牒他許自不許離實有性。就他宗立之當。為他比量也。此他中共也(已上取意) 已上。松室私記載之。彼記以第四義為好也。 五云。法差別能違。立非神我用勝者。神我用劣留宗。而佛法前用劣而無神我用之物。故遮詮不作也。非作大有緣性之時。有共同喻。即同異性也。故遮作不闕同喻也。 六云。作大有緣性者。離實大有性也。今立非作大有緣性者。直遮大有體。返彼所立作大有緣性之詞也。更無所表。若立非真他用勝者。似遮用勝表用劣。故不例也。 七云。有法差別能違以共許詞。作非作有性有緣性。故無能別不成也。准違三違四有法差別能違可知之。 今云。真假二他共是有法上義也。故作假我用勝能違。非神我用勝宗也。餘量不樂為差別多非有法上義。故作遮詮非樂為也。法差別二等異他。尤可學之。 西域師。 明燈抄五本云。西域師意。彼數論宗即有二義。一云眼等不為假他受用。但為真他之所受用。由此直申相違量云。眼等應為積聚他用。數論難云汝宗相符等者。數論宗中有一義。云眼等亦許為假他用。由此義故有相符過。西域又釋等者。第二義也。此義意云。彼數論宗眼等唯真他用不為假他用。臥具通二用今以臥具例令。眼等亦為積他用。無相符失。彼宗一云。眼等亦許為假他用若依此義亦有相符。前後兩師皆有相符。由此義故。數論難云陳那弟子非善我宗等。今我本意不論眼等真假二他用不用義。唯論眼等有能用他。其能用他即神我是。陳那弟子不知我本意。唯諍真假兩他用不用義。俱有相符。豈於我宗善達者耶(文) 今付明燈鈔尋云。數論既有二師。一師云眼等唯為真他所用。付此義作能違一往可爾。而更有異師述不預我宗之旨畢。此上重難云。數論眼等唯為不積聚他用者。難何義哉。若難初義者不越前難。若對後師者後師既通二他用。豈向自述我宗之人云。汝實限真他用之義耶。左右推之有二師云事頗無用也。又數論重難西域師之詞。頗似會相違。其意如何。西域不知數論一師之自義。橫定唯為不積聚他用者。只勿論而可止。何不爾哉。又以何知有二師云事。今愚案云。數論有二師云事未見誠證。但秒篠僧正者。本朝因明之大祖也。中古以來諸德舉依憑其義。殆同慈恩泗洲。所述設雖無誠證。道理若極者仰可信之。誠成其意者。數論本師劫比羅仙。立量成立神我之時。寄眼等所用顯神我能用。其意雖許真假二他受用。其詞似唯以真他為眼等之能用。爰數論末學可有二類。一者淺執文之師。依本師之比量唯以真他為眼等能用。二者深探理之師。通許真假二他用(文)眼等之義。爰西域不善數論宗計因明深理之人。淺守必為他用文。兼存末計一義。作假他用能違之時。有彼深智一師勘相符過。爰西域師重難云。數論眼等唯為不積聚他用意引數論本宗說為證。朋彼不正一師。定數論宗旨畢。依之避相符過也。此上第二正義會本師立量之本意。重破西域僻難也。所以似會文者深有其由歟。會意云。我宗意用眼等之物雖有真假二他。神我真他別名能受用。假我不與此名。所以者何。二十五諦中。以自性與神我二法為根本。神我若欲受用眼等之時。從自性始生二十三諦也。此義獨神我之能也。假我。五知根等和合之名。是神我之所受用法也。總體上有別受用事。故雖以神我假名受用眼等。以之更不名能受用法也。爰我本師。欲令無我宗知有能受用神我。立此量故。比量正樂為雖限神我真他。我宗非總不許假他用眼等之義。汝佛弟子迷量本意。謂我宗不許假他受用眼等。重設此難。避相符者。不善我宗也(為言)爰慈恩法師親稟承三藏大師。付數論家正義。雖知量本意。釋能遁相符作能違之旨也。引唯識論者。是疏主以大乘文。助定數論宗計。欲顯西域師邪義也。 雖非二師只前後開意。重難數論又無違。子島即存此意。得疏本志。強不違明燈鈔。重難數論之詞。以本量為證故。明燈抄意年來未探深旨。建久三年十月二十四日曉更粗得此愚案(矣)疏難破之起。如子島雖一師無過。而燈鈔者西域師難起似無由來。依之任一師之淺義。得本師量意作此能違畢。預正義難後猶不改本執。引證助不正義。遁我相符過也。子島意實不相違燈抄也。依燈鈔意讀文云。豈於眼等無。能受用。 春穩私記云。明燈鈔云○意云。尋數論正本計者。眼等必為他用法自相下。雖意許真我他用勝假我用劣。而以眼等真他用勝之意許為正樂為之宗。而西域諸師迷數論之本計。偏案數論師眼等必為他用法自相下。雖有真假他意許差別。欲立真他用。作眼等為假我他用之能違故。數論還誰說眼等假他不用。故有相符過。西域師為避此相符過。轉救又釋。先雖案數論之本計。而略床座通二他用之計。唯案眼等真他用之計。立眼等為假他用計。故付相符過。今細案數論之本計。同喻臥具通二他用。相例。作眼等亦為假我他用能違故。無相符過。西域師案數論本計作能違之志本意如此。但數論師本計真我他用勝假我他用劣故。西域師轉救雖作能違。而迷數論本計故。相符失猶難避(矣。文) 今云。明燈鈔意人多疑惑。而春穩大德聊簡深得其旨。西域初釋只直作能違犯相符畢。後釋重開先我安立之意欲遁過。所謂數論宗今付相符。雖云許眼等假他用義。此詞難信。汝本師量欲成真他用。知眼等唯真他用云人也。而床座許通真假二用。以彼例眼等又可令有假用。今以同喻通假用能例眼等之旨。先未細述故蒙相符。今以臥具等例眼等責之。數論爭得遁。是其西域轉救意趣也。重意云。先粗相之難未具同喻義。今委細難能解同喻義例責宗義(為言) 問。若如此聊簡者。西域委細釋甚似淺近。設同喻雖通二用。數論本計眼等又通二用宗喻彌等。成假我用之能違宗招相符中同前重。數論本付相符為遁。其相符。乍設轉救本失敢不避。有何所詮哉。答。此難誠爾也。但明燈抄釋後師意。述臥具通二用義之外。全無別委曲。知西域師自元愚鈍不善因明旨。若我細釋開同喻例難立者者。諸過不可來安立計也。實不遁相符。返付如元。子島私記同之。即明燈鈔意歟。但燈鈔於數論及西域師似云有二師。子島不云別師。其外不相違歟。 問。子島記云。西域師案數論本計云。必為他用之法自相上。有真他用假他用之意許差別(云云)如此記者。後釋意數論自元許眼等假我他用云歟。若不爾者何許二差別哉。答。西域師不善因明師也。僅雖知二差別名。何必為眼等有法上二義哉。無失歟。 已上依春穩得明燈鈔意。此義直□鈔旨。又別有先年愚案。如上載。 豈於眼等無能受用事。 子島私記云。明燈鈔云○重意云。眼等積聚云假我。故假我用眼等之義顯然共知。但不積聚神我。亦能用眼等。此義隱故難知。依之今為令了知。神我必受用眼等。眼等有能用之他。立此量也。其能用他者即神我也。何以知者。神我受用三德所成二十三諦。其二十三諦中有五知根。豈於眼等無能用之他乎。今以成立此義為論。不論眼等真他用假他不用等之義。而汝不得我意。謂成立眼等二他用不用義。惡作能違。故有相符。豈達我宗耶(為言。此義幽微不可異求之。) 問。若爾慈恩用勝劣言為無用。答。不爾。意云依眼等立假我。此假我雖用眼等劣。顯然共知。神我受五喻量故。雖用眼等勝。隱故難知。今佛弟子唯知劣不知勝。彼師立量此甚深旨。故非無用也(文) 春穩私記同之。廣載諸德傳。出自義畢。難而不用之。終文云。明燈抄所釋深契疏意(云云)仍且可存此傳也。又上愚案中粗成此趣畢。 明本抄第九(終) 明本抄第十                有法自相下 共許有性。同異性能有義。兩常極微合。有色有漏。如空有聲。有一實因破文。有一實因所有攝子孫微歟。和合句有無實。因亦不遍。有法有性寬狹。不相關豫(因意許有無。)有一實等三因互成三宗哉。能違自他共。三種有性。 子島上綱受貞松房成三有各別旨畢。此義幽微後學必信之可祕可祕(云云)先德祕決誰不依學。此義意云。實等當體之上有不無義。彼不無依彼能有之性。師主意此性必與所有別體也。弟子雖許其性還屬所有法體(為言) 問。實等及不無有中。以何為有性之所有。答。以實德業為所有體。體既所有。是故具不無義(為言) 問。子島御意。以不無有為大有之所有為功能。今何以三句體為所有耶。答。實等有二性。同異性是別性也。實等之為實等依同異性也。大有是總性也。實等不無依大有性也。若為實德業等各別性。具各別名義之邊。為實等體之日。不無義自分。與實等成別體。若此不無即見實等。還即一物也。若無體者。豈為實等哉。方知不無。而實等也。實等而不無也。此二義中。實等云門門當表體。不無云門似體上別義。所以分為別體。實共無違。 問。若爾不無有定與大有別哉。答。不爾。其不無者性即大有也。以用歸性即是大有性也。重意云。實等上不有無分。不正實等。是貫通諸法之有性也。彼宗凡云有物既大有性。此名何有不無有哉。 問。此義不爾。大有者是令法不無之性也。依能得名。非有性體是有云義。皆有大有令體非無云等是也。今何以不無即為大有義耶。答。此難甚不可也。有性有義但表他義者。有性是何物哉。彼薩婆多生等四相。生是生而有法令法能生。法體生還是能相之生也。外道餘乘所立多以如此。況同異性為各別性。同異自是實故能為實性。乃至同異是業故業句依其性為業句。同異只令實等為實等自非實等者。豈為各別真實之性哉。 問。同異若為實等。與三句有何異。故疏云。能同異故。實德業三(文)雖令他同異未云即實等。如此文上下非一。豈以未定義為大有例耶。答。同異是實德等各別性也。性豈非相之實體哉。彼勝論聲性即同異性。為耳所聞法。同相得聲名。可知同異本是聲也。譬如大乘真如色心等各別實性故。體自是色心等。誠實性故名唯識者。非只依主釋。若論理識真如自是識也。勝鬘云自性清淨心者此意也。以佛法而推外宗。若爾聲性是聲體也。有性豈非有體哉。但依大有令實等有者。相性各別論之門也。有義暫屬所有法。依能有性實等有不無體。如佛法性用別論門。若以用歸體。實等不無義還成大有體。如佛法攝相歸性門。勝論宗義自本有此二門。若夫不無定與大有別體者。寧以他法名呼大有體耶。設又雖爾非言陳不無有時。豈亡大有體哉。仙人初說有實等之時。未開其真實性。譬如佛呼色心等法未顯其真如實性。若說大有了時。攝義歸體。不無即實等也。如大乘攝假從實。以苦無常等義。即為色心等體。若以實等體歸大有性還屬總性。猶如以依他為空無我等共相真理。 問。若爾弟子即實有又為不無性耶。答。爾也。弟子意云。實等法其性自是可有。其性有故是不無也。不待他有性。於一法自根本實性是能有也。依性其自體如此不無是所有也。重意云不無是體上義也。猶如大乘苦無常等共相。其真實是實等當體性也。如色心等自性。以體義淺深門暫為能有所有。若對師主宗猶是不許有性之意也。弟子宗似大乘攝假從實門歟。而大乘猶不許能有所有義歟。 已上年來之間久加愚推。雖外道法門猶是法性之一門也。數論勝論皆是大權薩埵也(經說)一世愚人乍執我法。自不談我法義。自不案立者。不能改邪歸正為其引接先探愚夫妄執之源。立種種異論。設雖導他都無實義。猶可墮妄語。方知權人世論必自法性出(是一)二者為顯佛法德故立外道義。六師與舍利弗論義。數論轉救陳那難等是也(是二)若不知他宗時不能難屈。遍覺三藏為與小乘一師論義。令外道講彼論等也(是三)瑜伽唯識等盛訓釋外宗。理門正理等專顯示過相。可知大聖依慈悲智惠之二門。令愚夫入正道之方便也。不悟此旨之人。多以因明等謂無益事。佛子所望又非無由矣。 已上先年二卷私記指示中記之。 今云。實等五句雖云不無之不名有。如纂要。 問。不無者是有義也。遮表雖殊所詮不替。如何纂家分二義耶。答。師主宗大有是自有也。實德業依大有雖不無不自功力。不有根本。不有實性。故於本性有與有名。所有功能不云有也。是其宗計也。 問。若爾如何有法言陳共計不無正名有性耶。答。不無即有故。且云有亦無過。但分本末輕重具明之時。云不無不名有(纂要意) 問。若爾實等不無即是大有歟。答。云爾有其理(如往日記。)但此義聊似過。實等處令許不無義。此即大有之所有之功能也(為言) 問。若爾於有言訓樣如何。答。一云所有有云也。能有有云也。此義雖巧能尋本書俱是不無也。不無者當體有云事也。非以有他物為自名。重意云有自有物雖令他有。立名之方只自不無義也。若如前義者。纂要須以其訓釋為二差別。而實等雖云不無不名有。大有名有以之為二殊義。所有正得有名者。何煩只云不無不名有哉。但前義又會可云。能緣所緣俱雖緣言所詮能緣云緣所緣必加所言不直云緣。如此能有呼有。所有不云有也(已上) 今猶責云。共許不無有者。自具不無義也。不所有云訓。又大有同云不無之性。訓釋不分二也。 問。同異性以不無義不名有耶。答。纂要不許之。不能有故也。若如實等不無亦名有不遮之。故云有一實等。隨文非大有之所有故。猶不同實等。大有之名或時流至實等上不無處故。若又以本奪之留大有不留實等。同異性無此義。非大有之所有故也。 問。纂要牒他救云。實等大有有不無之義。得名有。同異非有有不無不名有(云云)此救意同。今義勢。既是他師意也何為正義。答。能破云。亦應實由有有體不無。彼非有有應非有(云云)意云。汝若云實等大有之所有故名有。同異非大有之所有故不名有者。若爾實等。大有之所有故其體不無也。同異非有所有故應非體不無(為言。子島云。應非有(者)有字可訓讀云云。)自義偏於大有與有名。實等及同異俱不云有。其體同。不無也。而彼轉救者。實等同異體同不無。有義異故。正義相例有義。體不無。又應異責也。纂前後偏於大有立有名嫌餘也。但於不無分或時實等呼有名同異不與其名也(然此後重無強用歟。) 修學房云。共許有性離即離二別有其體。謂實德業當體不無。即是世間云色有心有之有無之有也。於此師弟共許有無之有。師主云別有大有能令實等非無。弟子云實等性即能有實等令自本非無。即離二有。即是能有。不無有非其能有。唯目所有實等當體不無義。故別有其體也。若師主意云大有之外無餘有者。實等當體不無。即是所有。豈是大有耶。亦如說有能同異性有能和合。其有之言更非大有。同異和合非大有有故。故纂要云。雖體不名有。而體不無之義共許。今取此不無之義。共許為有(云云)若屬實離者。豈共許耶。然言能非無性及能有於一實故者。不無之有。雖非能有。假言能有故。疏引有色喻。云此色體上有其色義(云云)以色體上有色義。名為有色。非自體能有自體名有色。亦非有名法能有色。意云。若望大有即是所有。由大有令非無。而非無有故。若約不無之有分能所有者。不無之義名能有。不無之體名所有。是乃所有之中。假立能所有之名也。如子孫微名有二多實。豈即離二有能有哉。 本云。實等上不無之義名共許有。實等即體名即實有。故疏述即實有。云實德業性不無即是能有。釋共許有。云實德業上能有非無性。又即實有屬一一法體。無能有一一實之義。共許有一一法上共義。有能有一一實之義。故疏云。是故於因。無隨一過。有一實故(云云)以此可為口傳。 大有同異名有一實事。 子島記裏書云。邑云。問。大有名有可言有一實。同異不名有。何得言俱能有於一一實。答。大有同異俱是實德業性。一一實等有此性故。設同異性亦能令彼實等有同有異故。此二性俱能有於一一實也(云云)周記及燈鈔云。同異名有者。非約體有名有。據能同異實等故得有名也(文) 記裏書有末學之標者。清水裏書也。無標詞者。若是上綱後日自書加給歟。餘德記多有其例。 注釋云。問同異不能令實等有故。有實等因不可轉彼耶。答令體非無令體同異。大有同異功能雖別。然同名能有是即彼宗計。謂彼意云。此之二法自體不無能為實等三法之性。故名不無有一實等。故纂要云。問若以同異。雖體不無○同異亦爾。故因遍轉。問何以知彼能為性耶。答勝論宗中所立聲性是同異句。聲是德句。以之准知。彼體實有亦為彼性。於此分所。取能性者名為能有。即同異等。取所性者名為所有。即實德業。故此二法功能雖別能為彼性。其義皆同(文) 同異性能有義頗難辨。如一因違三處記之。又同異性實等各別性云事。以聲性所聞性可知之者。年來暗推也。今披注釋。全同愚案也。 兩常極微合生第三子微事。 尋云。父母微外別生第三子微歟。將父母二微合名子微歟。若如先者。既同佛法許生滅無常。何法印非印門之時。云外道教不說諸行無常故名非印耶。又明燈鈔云。已合之時即名為子。非謂已合外別有所生第三之子○望未合時名為第三○(文) 若二微合名子微者。疏既云生第三子微。知別生云事。況若不別生者。此師無常者。隱顯無常歟。設云爾者。既同聲顯論師。何云所作性故對聲顯論隨一不成耶。今云。父母生子孫者。或二微合為子無別體。或能生二微外別有所生體。二義異也(義演寺)今且存別體義疏云兩常極微合生第三子微○初三三合生第七子。七七合生第十五子。別不生者。何云生耶。和合名生者。其體豈無常耶。若以離名無常者。合離是轉變無常也。豈同數論哉(三)若不別生者。何云第三子哉。若以已合位為數者。豈實義哉(四)如是展轉生一大地者。後後實生長故也。若與本無異者。父母亦有質礙。與大地同歟(五) 問。別更生第三子微者。何云不越因量哉。所生子微其量可越父母微量故也。答。彼宗有本計有末計。本計意者。不越因量者。所生子微與父母隨一微量等。而子微與量德中大量合故。其體離非粗。而似粗色。故色根之所取也。本父母微不與粗德合故。非色根所取也(量德有五其中微量大量異也。大量云粗德)故論云。若謂果色量德合故。非粗似粗色根能取(文)彼師意子微量乍云等父母隨一微量。而又名粗色。故論主破之云。又所生果不越因量。應如極微不名粗色(文) 問。其所生果色與父母本微。在粗處所耶。答。不爾。所生子微。涉入父母。遍在自因處也。故唯識疏云。以量既等即一處住。體相涉入名處無別。 問。若爾其量既與隨一微等。若涉入父微了者。應不遍在母微處。答。子微量雖等一微。一時中一體子微遍相入本二微也。非一方遍父一方入母。全體皆涉入父微。全體皆攝在母因也。此事難知故。末計子微一異與父母二微等云也。 問。以何知。本末二計異云事。答。唯識疏。釋若謂果色。遍在自因。因非一故。可名粗者。之轉計。云謂彼救言。前言果色等於因量。誰謂所生。一色之果。唯與一箇。極微量等。今云等者。等如二箇。父母極微。遍在二因之中。因既有二。果等於彼。故可名粗以此文知也。 問。成大地時。以前子微等即為一分歟。將能生次第滅了。以後所生為增廣大地歟。答。父母以後諸微。生已皆不滅。全成大地也。 問。若爾何云無常耶。答。展轉所生色者。壞劫等時體實滅故也。本微散住其體不滅。故云常也。 論一段文。並破順世及勝論。仍任彼論疏文。成勝宗之孫微了。彼疏具解。廣可勘見。 如佛法言有色有漏事。 子島引周記云。有色之有配因。大有有配宗有法。有色有者。色體之上有質破義。屬著於色色有礙。故名為有色等(云云) 問。宗因亦是共許有也。何別用有漏喻耶。況此文明因有。共許不無之義。何忽引宗大有喻耶。以有漏喻喻大有。有何由來耶。 答。子島釋云。此文為顯因無隨一不成之由。乘便更引喻。釋有性及有一實等義也(已上)次宗有云大有者。初為五頂說彼不信之有性。今釋彼先說有句也。不云以之為有法言陳也。有法有法。言共許。意舉大有。其大有以有漏為喻(為言) 問。引有色喻之意。色體能有色義歟。為當色義能有色體歟。若如前者。不無有義能有實等如有色言者。色義能有色體也。不爾法喻頗不相似。亦如空有聲聲體是所有。若如後者。疏云此色體上有其色義文答。子島云。有一實有德業者。以實等體非無名有一實等非有別能有故名有一實等。譬如有佛法中有色之法。自有色義故名有色。非有別能有有色義故名為有色(為言已上。)依此記者。色體有色義。不無有有實等體雖異。所有之外無能有義同。故為喻也。 如空有聲事。 子島云。問。引有色喻足顯共許有。何更重引豈非無用。答。無妨。為顯一法引一喻。或為顯一法引多喻。是聖教之例也。或說者之意略或作者之言勢。如地法花經中。引譬如月諸星中王等十種喻上。明法花經之殊勝。最勝王經中。云如來。舍利白如珂雪□物頭花等天。引種種喻顯一法。豈是無用耶(文) 尋云。引已所見之邊令知未所見之邊。是引喻顯法之義也。若爾唯以有色喻。可顯有一實有。何重引有聲喻耶。若強引多喻者。為顯大有亦可引數喻。況顯揚論無著菩薩。釋青色觀門猶如烏莫迦花。或如婆羅疧染青色衣之文。云於一處說二譬喻者。此顯俱生和合二種色故(文)明知於一法上雖引多喻。各可顯一法上之別義云事。若一法上一義者。引種種喻似煩哉。所引法花經十種喻。非同顯一義。所月天子為眾星王。顯諸經中最為照明之義。須彌山為諸山王。喻諸經中最為其上之旨。餘喻准可知之。今顯有無之有。煩引多喻。豈非繁重哉。今云。 有一實等因破文事。 子島云。問。若爾有一實等破文如何。答。前後殊也。若約初為弟子說訓者。可讀有一實有德業。是令領解之詞也。若約為因訓者可讀有於一實故有於德業故是成宗之詞也。 問。如後訓者。既為有別能有。豈順五頂意耶。答。初說有實等之時。師弟共許畢。後云有於一實故等上之時師主存有大有有於一實等上。弟子存不無有有一實等故。是共許悉順兩意耳(此是愚推向師可問之云云。) 明詮記有三訓。一云有一實有德業(云云)以疏云有無有為證。一云有一實有德業。疏云能有於一一實故(云云)以之為證。一云有一實有德業(云云)初後訓者違能有於一一實之文(云云)可見正文。 故菩提院因明疏文集。有十箇破文。可見之。 今云。子島訓能□理。又順疏等。明詮同之。尤可依憑。而近來大堂破文云。有一實故(云云)東大寺豎者訓云有一實故(云云)二訓稍雖殊大都同之。是非未辨。凡和國破文多隨詞勢流下向上。而有一實之實字。不加訓詞返于上字。頗非常例。然而若訓讀上字之時希有其例。至上下俱音而無訓者。忽向上字未曾見之。世舉用之。定中古可信之人。決判此旨歟。仍輒難改可尋其由緒。 有一實因所有可攝子孫微哉。 文軌疏有二釋。一云。大有同異含粗微。名有二實有多實含常散微名有一實。二云。大有同異能有諸實。縱有子孫粗微亦名有一實(云云)疏主御意同初釋也。以何知者。見疏文勝論六句束為四類。無實有一實有二實有多實也。其中有一實者取四類中第二類也。既以有子孫微名有二多實。何又名有一實哉。疏下文云。亦欲顯九實一一皆有。故云有一實(文)九實中四大。唯是父母常極微也。依之明詮釋云。父母極微及空時等五。云一一實(云云) 問。有性者舉諸實句上能非無性。言非實者攝諸實句。若一實言不攝子孫者。此因不遍二多實能有有性。故有兩俱不成失。又以何因可成二多實能有性離實義耶。答。實德業能有有性。其體是一也。非是三句別別而有。是故因遍有法有性。具初相。無因不遍之失。 問。有一實因不攝子孫微者。作相違決定云。有性應實宗有二多實故因。如子孫微喻。答有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不定。有二多實因。同喻子孫微。遍有。異品同異性有。德業和合等非有。故有此失也。 仁平四年春比。長者左相府殿下因明御談義之次。人人云云不同之間。後日有御問。祖師上綱有勘進之事(收不收二義。並注進之。)今取一義大意記之。音石子島楞嚴等意也。惠曉法印久被存此義(云云) 子島云。次文云。大有同異名有一實。俱能有於一一實故(云云)此釋四類中第二類。名有一實之所以上也。言一一實者九實也。可知之。問大有同異既含常散四大。及含空等五。何故不名有多實耶。答此所含中實。自守各不相含。是九箇一。既不相攝故不名多也(然亦名有多實等。其由尤勝也。) 此釋有一實因所有一實。九實也。即常散四大及空等也(云云)仍知不攝子孫微也。注釋二云。今私二義解有一實。一云大有同異於九實體。一一能有名有一實。雖此亦能有二多實。我有一實豈不共用故。偏說也○二云更下簡別皆名一實。由是總別一一體故(備師同之。)取捨任意。今且依初(文。初解尤廣可見之。) 有無實因三過事。 疏云。若言有無實者。和合句義亦名無實。若有彼無實。犯兩俱不成。實等能有上無有無實故。其喻亦犯能立不成。因亦不遍。乍似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故。亦欲顯九實一一皆有。故云一實。能有一一實故(文) 一兩俱不成。 子島記云。謂無實之類有十二。地等九實及德業和合也。今若因無實者。總乍十二被舉。而有性唯有十一無實。不有和合無實。無實言下被含和合無實。此和合無實有性不有。故立敵共許一分因遍有法有性。故有兩俱不成也(文) 本尋云。和合句亦名有無實以不。若言名者。和合句體非無能和合性。有法共許能非無性有和合句。有無實故因。有和合句能非無有無實。宗因關預豈有兩俱不成耶。況若名有無實者。亦可名有一實。其體能非無和合一一實故。何云有一實因為第六句耶。若不名者。和合句既非無法。亦能和合性。故能非無其體無實。豈不得有無實之名耶。況作非有緣性。實等五句也。有性言陳之下。既帶作非有緣性。其體無實有性之名被帶。何不云有無實耶。若不名有無實者。何云和合句轉有無因故有兩俱不成耶。 今云。試會二義共可立。然而先可云和合句當體不名有無實。勝論宗以大有名能有。能有實德業故。有無實等義。大有專具之實等三句之不無真實性。是大有故也。但同異性又名有無實。實等無實各別性也。令實等同異故。此有雖非大有之有。能有之類故名有彼此法。而於和合句者。雖實等三令和合。非實等性。許法真實性彼宗意不過別總二性。若爾和合句何有實等哉。重意云實等大有為性。故體實有也。同異為性故。為各各法。有無之詞偏屬法體。體者性也。別總性既以二窮。和合具彼別總性。而有法體。彼此相望。令和合不相離。此義尤疏。法體有分全不關和合句。是以和合句。自體有無及二釋。既離所和合無別體之一釋猶有之。豈得能有名哉。設計有體義。不及大有同異之旨推而可知。仍和合句具有無實義云事。全無之。不可異求。但有無實故因付過之時。令轉和合句者。和合句體只名無實。其上不無有有和合句無實故。有無實故因所有通和合句(為言)有法有性不有和合句故。和合句上不無有有無實義。不遍有性。有兩俱不成云也。而今就和合體問有無實義之中。以彼文為難。全不相當。次作非有緣性體。取實等五句。旁以無定量。先本書之中未示作非有緣性體。子島一傳雖有取實等。五句三句又未定。設取和合句。名有性故收之云事未定也。設假雖收有性類。只是自體不無故有體云事也。猶如實等。今所問者。既有他法故。如大有等可名能有云趣也。為作非有緣性體豈此門哉。所難之旨一一不當。 尋云。   二能立不成。 記云。謂同喻同異性。亦不有和合無實故不成有無實因一分。故有能立不成也。 三狹因失。 記云。謂有性寬有十一無實。而為立非實宗用有無實因之時。唯取有實句無實之義為因。不取有德業無實之義。故有性似唯有實句無實。不有德業無實。故有宗寬因狹失(為言)故周記云。因亦不遍者。若言有無實故為因。似唯有實句之無實。不含德業故。乍似唯能等者。若言有無實。為言大有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相似為言不能有德業上無實。故不言無實也(為言) 問。何故有無實因下。不闕德業無實。答。非實宗之時。不用有德業因。准之可知。若猶關者即有不定。謂若如同異性。有無實故。有性非是實。若如實句有無實故。有性亦是實也(是一分不定也實句有德業無實故具如斷也。) 問。爾此依狹因。可有何失。答。可有兩俱不成。謂有性有實德業無實。而有無實故因。唯遍有實句無實之義上。不遍有德業無實之義止上。故立敵不許此因。故有兩俱不成也。 問。若爾與前與兩俱不成有何別耶。答。前是依宗狹因寬。所出來兩俱不成也。後是依宗寬因狹。所出來兩俱不成也。故尤別也(此因亦不遍之義。古德嗷ㄆ。今記愚見也。不可異求之。) 清水付四難。 初難云。如此義者。若爾有一實之因可狹。何者有性者。實德業之上有性也。而有一實因。偏實上不無有也。故有一實之因。只遍有性之有實之上。不遍有德業之上。故可有兩俱不成耶。若許爾者甚可笑。 試會云。仙人立三比量之時。用有一實等各別因。雖為外宗能違因明。義解之所至莫不巧妙(矣)是故疏主取彼因。嫌有無實等餘因。校量德失就本斥餘之日。於有無實故因付兩俱不成能立不成。是則有無實者。有十二無實其義甚廣。而有法有性唯有十一無實。不有和合無實。故有寬因狹宗過。是兩俱不成也。因寬喻狹亦有過。即能立不成也。以寬因對宗對喻。寬狹不等為過。義勢返同。其次下文。因亦不遍等(云云)未指過名實義難知。諸師是故異端非一。但子島上綱御意者。是亦兩俱不成也。但狹因寬宗為失。與前大異。此意有法有性。三句能有。有無實因。且非實宗時可限實句能有。故宗寬因狹。能何知者。以下文。乍似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故文是其狹因之相也。兩俱之名前後雖等。過相寬狹不相前過。若更勘別過者。何不標其名耶。知俱兩俱不成也。又今以不遍為失。不遍者狹因不遍寬宗之義也。異前門之旨旁以可知。是故上綱深探疏旨。但清水初難誠以難遁。然而疏主徵有無實故因之本意者。只對有一實等因。欲顯其長短。設難會難遮。此因猶不如三因能立三宗之故也。至其一一過者。未必至極真實歟。重意云。先十二無實甚廣。有法有性不有和合句無實。是根本之失也。有一實等因實無此失。寬狹不均之因。不及宗因關豫因故。先招一過之因。剩又付翻前之狹因寬宗失。從太寬起翻至太狹。誠徵破之餘勢也。子島御意。未必為至極過歟。乍似唯能之乍字。且也暫也。既此因時限實句無實之義。猶以假說未定也。況乎以之為由所付之過。何必真實。而清水律德處實責之。責旨難極。若依子島御本意者。不以為重難歟。 第二難云。又元立三量本意。非實之量。有法有性偏約實句者也。而今有性廣被三句。似妄本意。 會云。三量有法寬狹難測。設實雖狹。今猶有性體同而無二故。且令亙三句。對因徵寬狹。有法先舉未立非實宗故。任體令寬。因是說非實言了後舉之故。須應狹宗限實句能有。是皆強斥因非之志也。 第三難云。又下文中。亦欲顯九實等者。是則捨無常之因。取有一實之因之詞也。若捨狹存寬者。有一實之因。亦可關有德業之義歟。若許爾者天愛非餘。 會云。見疏次第。問中何以無實二實多實不為因耶(云云)疏主答之。於彼三因次第付過了。總詰云。亦欲顯。九實一一。皆有故。云有一實。能有一一實故(文)所詰只顯有一實因之意。所對非近限有無實因狹因過。清水御難。恐妄文起盡強斥他非歟。設又雖對狹因。於有一實因者。只釋顯其意無寬狹不等失(為言) 第四難云。又因亦不遍云者又兩俱不成者。疏文可云二兩俱。而不云也。何末代學者指過相哉。 會云。此難恐不當。上付兩俱失了。下文同類過故別不指其名。恐亦字有深意。宗因不均之中。非只前過。又有過失。是顯重疊之志也。 清水自義云。今案因亦不遍者不別失也。有無實因之名寬體狹言也等(云云) 今云。義勢甚巧也。誠為法將。但因亦不遍者。殊標因名返顯所不遍之處非因。而如此御傳者。名義皆在因中。何不云義不遍汎云因亦不遍哉。而偏入此門得疏旨故。不受子島傳。加四箇難歟。二義通塞披疏可悉。 松室私記云。○後過意。有法有性。有無實二實多實有性。而因云有無實時。不遍一分有二實有多實有性。故有一分兩俱不成過。故疏云。乍似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故(云云)即邑記周後記意甚好也○。 平備明詮隆光觀理仁覺延義等大意同之。然於其中稍有同異。可思之。 尋云。此義難思。若以有二多實為因之時。不遍父母極微等無實。故可有因不遍之失。何疏中不出之耶。又有一實因。能有父母微等九箇一一實。不遍子微二實孫微多實故。因亦不遍。加之立所說有性非四大種許除四大體非無故之時。有法有性廣取實句一切能有有性。因取四大外能非無義。立有性非實有一實故之時。有性亙三句能有唯以實句能有之義為因。此等亦可有因不遍之失耶。 本云。此義唐朝智周記略記。邑法師道獻師。本朝平備明詮等諸德多分義也。以部黨之多知義道之至。故可存此傳也。凡父母極微二二合名子微。三三合等名孫微。皆是父母極微成堅出來也。故從本極微亦名四大種。由此亦名無實也。一因違三量所說有性非四大種云宗。以子孫微雖為異品。以除四大之言簡子孫微。故無不定過(云云)故云有無實之時。實雖攝二多實。分四類之時。無實限父母極微。故有無實因。乍見似不遍二多實等。故此因不遍妙言。有二多實等因無此濫。故不為例也。不知此旨人。前難叵難。可思之。 守朝記云。有二說。謂一云因亦不遍者。重釋能立不成謂同異性不能同異於和合性。和合句亦不能和合於同異性。故有能立不成也○一云因亦不遍者。不共不定。是松室五師傳(文) 廣述二傳意。恐繁略之。可見文集。三量差互兩俱不成義。 三量差互兩俱不成義。 一室已講裏書云。因亦不遍者。寬因狹宗過也。前以和合句無實。出兩俱不成了。次假以非實為宗時。有法有性狹有實句無實。而有無實故因。德業無實言中被舉也。故此德業無實因。不遍有法有性。故云因亦不遍也。乍似唯能等者。述不遍故也。若非德等宗時。以此德等無實為因者。可有寬因狹宗過也。此假相過也。是兩俱不成也(文) 三量殊兩俱不成之義者。本是一室壽慶聖人之傳也。計之北戒壇良撰擬講。受學于彼已講歟。 本云。重案疏文。若言有無實者。和合句義亦名無實。若有彼無實。犯兩俱不成。乃至。因亦不遍(云云)偏簡和合無實。令有德業無實了。因亦不遍(云云)故知德業無實。不遍實句能有有性。實句無實不遍德業能有有性。故云因亦不遍也。疏云乍似唯能等者。有法有性。雖通三句能有有性。以非實能別見有法有性。乍似唯限實句無實。故云因亦不遍(為言) 尋云。乍似唯能等者。有無實因。乍見似唯有實句無實云也。非云有法有性似唯限實句能有有性。尤不□文勢。 六因不齊猶豫不成義。 菩提院上綱云。有無實因。言與義差互也。如其言者互德業無實。無實寬攝十二故。尋其義者似唯有實句無實。三因各別立三宗故。是故言生因言了因。亙實等三句無實。義生因義了因。局實句無實。智生因智了因。一分亙三句(起言生言了二因故。)一分限實句(起義生義了故。)六因不均。敵證生猶預。為如言生因為三句因。為如義生因為實句因。六因不齊而生疑惑之時。忽以此因立非實宗故。遂犯猶預不成過也。   今云。有無實故因不遍宗喻。故云因亦不遍也。上以攝和合句之寬因。望有法付兩俱不成。約同喻付能立不成了。因亦不遍(文)此文因狹舉實句無實。宗喻寬通三句無實。故望宗望喻其因不遍。故亦犯兩俱能立二不成失也。重案疏意。上勘寬因失。和合句義亦名無實者。出其所餘。下顯狹因過。乍似唯能有於實句者。示所不足。上始舉過故正表兩俱不能立名。下以別義付前二過故略名顯義。若前外別失者。必可云何過。若又偏同一過者定可顯其意。況越同兩俱一過者文言頗違越。近屬能立一邊者義道亦闕減。方知兩過共舉。二門悉盡云事。又亙宗喻無所簡故。對上總置亦言。寬狹二門殊故對前云不遍也。隨思道理。任因言廣收十二無實。望宗義似狹限實句無實。寬狹共有其過。故前後出之也。乍似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故(文)狹因旨分明也。 往年有此愚推。竊記而投置之。而故重信大僧都。遂研學業之時乞立此義。乍憚許之。其後大堂粗有用之歟(云云) 有性非實量有法有性寬狹事。 本尋云。立非實宗之時所舉有法有性。別限實句上能非無性歟。為當總舉三句上能非無性歟。若限實句者。有性其體一也。何不總舉耶。依之疏上文云。有性有法。非實者法。合名為宗。此言有性。仙人五頂。兩所共許。實德業上。能非無性(云云)況太賢云。初比量中有性有法。非實者法。合名為宗。此言有性。師資共許。實德業上。非無之義(云云)此等文意。非實宗時。以三句上能非無性為有法云也。若云總舉三句上有性者。若立德業上能非無性非實句者。豈非一分立已成過耶。況有一實因。不遍德業上能非無性。有因不遍之失。是故義斷云。故知各成三句之上不無之有。為三比量。顯有離三(文) 本云。子島先德。元興寺俊貞已講等。非實宗時。三句上能有性以為有法。秋篠僧正。清水上綱。唯以實句能非無性為有法也。 今云。分明難定。但疏云。實德業上。能非無性。故成所別者。文無所簡。誠似總舉三量有法。隨又非實者法合名為宗文之因有此釋。仍且可云通三句能有。有性一常也。諸法能有無有別體。所以呼為有性之時。無所殘。若廣舉無大過者。只總可取之。疏即此意歟然而正立非實宗之時。向自句能有。何強對德業能有成非實哉。同喻同異性。諸法各各性故。三句別總各各論其性義。今欲顯有性異彼同異云爾。不欲故兼三句能有。設若非實宗之時。不通德業能有者。云有別過亙三句者。可知密欲令通。而本疏斷纂無別成此理。然者今通三句者。只有性體自元一物。強無可簡別故也。若爾對三宗正見所離。以自句能有為本。今見兼對餘句能有。強求其失。非疏本意歟。設許會之者。一分相符非過數。又望一體有性論因寬狹者。是徵有無實因之日。疏主示過數許也。於自餘量不可必等之。有一實等因。能□三箇能別故。自元不求過。仍旁無相違。此義雖就廣。又強不嫌狹門頗似有相濫。有後學嘲歟。然而子島釋。只任疏不述別由若固執一邊者。非彼御本意歟。 斷釋先所破義(璧公)實句上不無有有德業(云云)此義德業。實句上法故。以實句能有直為德業上能有歟。所述大誤。今設三句能有。依體雖一。以實句能有。非可直名德業能有。所破既異正義故。能破又其起異也。今所成者。只體一之門也。乍名三句能有。總非令相濫。況彼師有別故。以實句能有即為德業能有。豈同今義哉。依之能破文。故知各成。三句之上。不無之有。等者。對所有別見之門。自句能有各異也。斷主所斥是也。只是欲破汴公三句雜亂義也。今義自元體性總一之故云廣舉。能有所有相望之故。對實句能有立非實宗。仍義斷所述非不許之。 有性有法有一實因不相關豫事。 子島私記云。問有法有性。有一實因。不相關預。云何不是兩俱不成云云。此問意何。答。周記云。此中意顯。有性大有名為有法。有一實因。即當體不無之有。立敵俱不許因有宗有法。因法有法既不相關。因既於有法上無。何故不是兩俱不成(云云)意云。宗有是大有。因有是不無有。宗因不相關。何非兩俱不成耶(為言不依餘記也。)問其答何。○次文云。有性有法是實德業之能有性。有一實因能有於一一實故。是宗之法。故無兩俱(云云)此答文也。問意何。答實德業上之能有性。立敵共許。以此為有法。此實等上之能有性。云有實等。亦立敵共許。故取實等上之能有性能有實等之義為因。是宗之法。故無兩俱不成(為言) 清水難云。問。今就此文所疑者。有法有性是共許也。因有是共許也。先來所成也。然何因。此問之時。有法之有成。大有因有成。共許之有。問此兩俱不成耶。甚可奇之。若齊問皆可問共許之有。若等問皆可問大有。然何愛因之有許共許有。憎宗有云大有作此問耶。菩提院上綱云。末學私欲學智周記。聊尋文首尾。前記上文。以有漏喻顯宗大有。以有色喻顯因不無之有(云云)此則依疏。疏云。名有一實有德業者。亦有無有。非大有也。若是大有。因成隨一(云云)若立敵共云宗有為大有者。可有兩俱不成。既云隨一。明知。立家大有宗因關豫。敵家宗為有無之有。因為大有者。有隨一不成云也。乘此文引內法中有色有漏喻。故有漏喻宗大有有色喻因不無有也。引此譬喻顯宗因了問有性有法有一實等。是故宗有為大有。因有為不無之有。可有兩俱不成云也。今此義申合先師上綱之處。殊有許容懷喜之間。先師歸滅。自後經數年。至于仁平三年十二月日。求得守朝已講私記。加一見之處。清水上綱裏書傳此義給。其文如下。大喜盈胸求法銘肝而已。 守朝私記浦書云。清範私記云。此問意者。前以有漏喻顯大有。以有色喻顯共許有。仍此問就此義自來歟。其心可悉之。計之失書之首尾歟。雖然對心如此未有一言之前。如此成時。似無重言失也(云云) 明燈抄云。文問有性有至亦屬著義者。此問意云。言顯有性是非無義。意許即顯大有性也。有一實故其義亦爾。而上文云。有一實有德業之有。如有色言。此即言顯有一實之有。有德業之有。是非無義。今以言顯有一實之有。及意許有性之有。相對而問故。云不相關豫。答有性有法等者。此答意云。有性之有與有一實之有。皆能有之有。以之相對。而答前問意。雖取彼離實等有。名有一實等。然於言中。不顯差別。總立為因。亦不成過。今此但據一實自體非無之義。自他俱許名有一實。故此三因無隨一過。故云是宗之法故無兩俱。問宗有法有意許差別其義可知。如何因中亦有意許。有一實之有是能有故。亦是非無有故。答因中亦有方便矯立差別之義。如一切皆是無常故因。如前已說(文) 尋云。今抄因有意許者。其義如何。先宗有意許云事。盛所說也。因中分言陳意許論疏等文都無其證。故疏釋因喻無義准差別之義。要言所陳。方成因喻。不說亦有。傍義差別(文)上下同之。因既無義准。是則無意許也。次若有意許者。其意許敵者許之哉以否。若云不許者。難為能立因。以共許義為因。能成宗義故也。若云許者。何言不顯其義矯置意中耶。況宗中意許。敵者全不許。因設有意許者。定可同宗之不許。答燈抄解釋定可有深旨。但未見誠證。今試案此義。言陳意許者表裏也。有一實等之詞非無表裏所謂能有一一實之義。亙不無有及大有。言中未詳簡別。顯實等不無有有實等義也。是師弟共許分也。若偏以之為因者。何能成離實大有體。弟子許不無能有。立即實有性。不許大有性。爰知共許有有一實道理雖有之。為大有不胥順益建立義。方可知師主取大有能有義為因也。有一實等言不分明。意竊舉大有能有。有表裏有淺深。淺表顯于言陳。深裏在于意中。似宗言陳意許。何不許之。但宗是所立也。所諍分四類。尤可分言許。因僅雖有表裏。猶共許能立故。為因明門習。不能分言陳意許。因喻之法依總建立。此即依總義勢也。仍不如四宗。諸釋皆乍存此理。不立言陳意許名目。而偏欲混同又成失表裏。是故至于我朝先德。委探義道之日。以為言許。次敵者許不許。又准上會。大有能有義。敵者難許。然而不無有。有實等之分共許了。故舉之為言之時。不須徵其下意許。是立因法故也。重案宗因不同。於宗探意許者。源自因過起。欲探因闕後二相。自彼傳分別宗言陳意許也。而因是能立也。以何力。分別其因。若夫就因言直徵詰之言下勘意許者。例又於宗直徵言陳意許。於其意許可付不極成失而極成宗依直無分別。設付差別不成過。相違因所帶。是自因過起。探也宗不成也。因既非此例。設雖有意許。全不可相例彼。子島御意不背此義歟。就中有一實等因義。有二破文。其正為因之時。有於一一實云訓。竊當大有能有義也。設又雖大有能有。表定共許能有也。若不兼二者。遂不遁難。仍子島即同今鈔歟。有一實等三因各別成非實等三宗事。 本尋云。以有一實等三因。各通成非實非德等三宗耶。若云爾者。疏云非德非業。後二宗法。有法同前。此二因云。有德業故。等(云云)況立有性非實有德業故之時。實句又能有德業故。成不定敵。作法可知。若各別用三因者。十句論中。實句有德業。德業有實句(云云)若爾立實句上不無之有。可用有德業因。亦成德業上不無之有。可用有一實因耶。況見斷文。三宗各用三因。依之先德意。依斷文有九比量(云云)前記云。此因於前。非實等。一一宗上。皆有三因(文)本云。論中立三宗說三因。此乃三因各別成三宗也。疏云。此量有三。實德業三。各別作故(文)若以三因各成三宗者。何不云九比量耶。故斷云。各成三句。不無之有。顯有離三(文)然斷下文。顯設交三句宗因互成者。可有失之義。三因別別成三宗也。 斷云。 子島私記云。 有法自相能違自他共。 仙人所立尤可共比。不無之有師弟共許。宗依既極成。何共比不立之。況正比量雖立自他共。成立大義多用共許作法。劫初仙人能達因明。成立大有性體時。豈不堪立共比量哉。若不為之共比者。以何作法。為共比有法自相耶。其故成有法量必有意許。不爾成直以同喻成有法。若爾背但由法故成其法理。所以必以共許言。舉不極成法體也。若許爾者。宗依豈不共許哉。是以疏問若難離實等。於即離二有共付過。答之彼先總說。等者。依言共遮若難離實等問。彼既成立。離實之有等者。定成離實有故。遮若難不離等問也。上文分別相違因自他共。論文所說。皆共比違共(文)解釋上下。皆許共比。 問。纂引疏問答了。今謂法師此意言有假敘如是(等云云)意者總說總難假敘答也。實他比量也(為言)答。纂引疏問答。今謂總難等者。疏總說總說答上。強難也。意云設言是雖總。實所指離實歟即實歟。前過尚不遁(為言)重意者。意許即言成言直舉離實等故也。次有假敘如是者。疏主釋此勝論立量樣云。鵂鶹本為遁過如是假矯立。弟子又追其跡。任本量總舉有性。意難離實(為言)此意者。比量習與內明有異。其詞若共許者。宗依無失。其體設雖不共許。用共許言之時。敵者不愆之。然者大有雖不共許。有共許有。呼有性詞之時。弟子許之。師主本存此旨矯立。疏主依其義避過也。不顧此委曲。依實強付過。非因明作法(為言)問此義大背纂。述假敘了。若論弟子(乃至)以破他宗。不要有有法。而為所別。故無宗過。意云疏釋遂不遁前難故。是疏主敘一往假說釋也。依實義會此難者。本量自比也。能違他比也。故無過(為言)答此難實可然。但疏答偏為假敘一相說者。大似捨稟承大義。尤可奇之。付之見纂文相。法師此意言(為言)此載大師疏主授纂主之口傳也。有假敘如是者。勝論師本如是假矯敘事也。不知立量軌式。不可推而難(為言)有假敘如是。文體頗似煩。必可有深意也。重意云。於量雖作成共許。付宗實義是假設門(為言)故。但若論弟子等者。順問設見離實有。其方自比量也。能違又他比者不為過(為言)此遂可令知之義。此次釋顯也。此意許時預避言陳過也。 問。所別所依。是言陳過也。意許何恐之哉。爰知纂主如問實舉大有。故許言陳有此等過避之也。焉見意許過哉。設爾者有其例難耶。答。若言顯過者。豈名有法自相哉。若名者言陳直成有法自相未曾有事也。背理門正理旨如上述。方知此釋意許時事也。故下文若對敵論。不唯一過。望彼意許。亦有所別。不極成。因無所依過。如法差別。不唯一故(文)所別能別。差別不成。是陳過付意許也。乍在意許不可恐之。而疏主論文未說之過開出。是以差別相違知有其意許宗。以所別不成等知宗依過。二門相合。意許開此過。其深意趣立者矯立。雖成得自義。其志猶多重開意許。遂顯可立自所案不共許法名義。此時遂可有過。置意許之時。猶可避不共許過(為言)今義勢又以爾也。彼本作法傳。會此言有者文。一義意云。恐言顯立時過。意許猶用共許作有緣性詞(云云)准彼可知之。若無此委曲者。須只重成前總說總難意。遁纂家自問也。不爾是傍釋述一義門之志也。 已上私案立也。後開註釋有二釋。後釋意。以粗細二門。疏主纂主共有二意。付言顯粗見無過。付意許委尋猶有過(云云)若似愚案歟。注釋上纂主問。付言陳難之。其問。須依疏猶會之。而捨疏似設別義。其疑如上義可得心讀歟。但注釋不如此煩成。只今疏述言陳一門。是猶假敘之歟。追可案之。疏破他違他。非成諸過釋。雖似纂為破於他等釋。聊有差別歟。疏先初量不及總說總難意。言陳雖有所別不成。不可痛旨釋也。此上依實以共許有會之。彼先總說釋也。其上纂猶雖總說。依實大有者。不通遁前過旨問也。此上猶以總說總難意可會之。纂為破於他釋。又此上事也付意許釋也。 已上先年一案也。 子島記云。 今案子島御意。疏答若難離實等問。有二邊意。一者彼先總說今亦總難。言同故總無過。二者彼既成立雖離實之有故。今難令有非此有。意別故雖有所別等過不痛。此二答中。前一往答。後真實答。纂主見疏雖容總說總難。遂猶成別說別難。故疏上押猶難之。故纂云。今謂總難離實之有(等文)乍加總言。猶付離實即實出過。是此意也。纂遂會之。雖有所別所依不成。而不為過者。當疏意別答。是遂顯實義也。 問。子島釋有假敘如是意何。答。問為假敘。其中疏記纂記其意異也。依疏記者。問中一方為假敘。所謂付離實設難。有用上若先未立等文。付離實捨即實了。設雖離實。可有所別等過故也。即實上難無用也。上既捨了故為言仍今假敘者。於問一方無用也(為言)若依纂記者。二方問皆為假敘。自他比量本不顧所別等過。而今許過。設難故。是假敘問也(為言) 問。今能所違定共也。何以自他比門為實哉。答。有法自相相違中。若以之不為共比者。全應無共比作法。故暫為共。然而本量實舉大有。能違又難之。令見共皆方便矯立也。以何知之者。以違三違四為自比量。可知其實義。 清辯比量所別不成真過事。以之可知。 問。清辯量所別過。以何知其真哉。答。以唯識比量可學之。立者豫因置簡別。是令知有法差別也。是即言陳直舉一之作法者。可有所別不成故。先設二差別為意許也。 問。清辯比量何無有法自相哉。答。因能立故。幻同喻非有故。 以纂故無宗過。可知疏故無諸過。明燈抄等皆同。 明本抄第十 明本抄卷第十一                有法差別下 和合句別體有無。有緣性同。作有緣性等訓。作大有緣性有大有能緣歟。作非有緣性體。有法差別能違作法。和合句別體有無事。子島記云。 今云。先德二義之中。且可存三句外無別體云傳。略纂和合句義無別名體釋。西明即用此法為其自性釋。以為證矣。此意云。實德業三句和合不相離之功能。以為其體。更非有別定法能和合彼。 問。若爾何立別句乎。答。實法上可談之功能。必開立別名。是內外宗常義也。大乘不相應等皆此類也。經部觸數。三和成觸故。雖無別體。猶依佛語開為一心所。別名觸門假為能和合法。勝宗和合句亦爾。所以可云不即不離。如子島釋。 問。勝宗須屬法體之物。實為別體。三句不無為大有等也。和合句何非別性哉。答。於三句有總別二種性。所謂有性及同異性也。此外豈又有餘性耶。故不為別體歟。 問。既云一常和合性。實等為體可多。如大乘生住等隨法異。又德等無常也。所依既不一而常。無常上假即可無常。而既云常。知有別體云事。答。三句及九實等雖別體。和合不離之義總是一性也。故不各別。如大有性不隨實等多。又既總性也。豈隨法常無常相分哉。 有性同異有緣性同事。 子島記云。次文云。有性同異有緣性同詮言各別。故彼不取(云云)此文意何。答。明燈鈔云。其大有句。同起詮言詮三為有。同起緣智。緣三為有。同異句義能同異彼實德業三(云云)故云詮言各別故彼不取者。謂但云有緣性。不得云詮言同也。故云不取詮言。以有與同異別故(云云。後解略之。)別推云。其文可云通伏難也難也。有性同異俱為有能緣之性。俱為有能詮之性。何故唯取有緣之性為同品。用宗法中不取有詮之性耶。今通云。有性同異俱為境性。有能緣心實是雖同。有能詮言。彼此各別。有性之上所起詮言。詮有性體同異之上所起詮言。詮同異體。譬如山河俱為境性。有能緣心彼此雖同。有能詮言彼此各別。山上所起詮表山體。河上所起表河體。有性同異亦復如是。故取彼此同有緣之性。為所立。用同品。不取彼此各別詮言也(為言。雖有諸記文意極難得也。) 付記釋。尋云。先疏云有緣性同。云詮言各別。如文相者。以同異性為例之門加有言。知大有同異共有能緣義同也(為言)捨不取之門。直云詮言各別。不置有言。知不得直以同異性名言。例同大有性名言(為言)上綱何於有緣性有詮性二義。遮例難耶。答。勝論宗意。有性同異俱具有緣性有詮性義。其中論作有緣性文。有緣義可為宗之旨是雖見。不許有詮性為宗。二義既均。疏主何不釋其例難。此疏文專當答彼難之詞(上疏亦廣解詮緣同義。豈無例難哉。)故上綱探疏意也。 同會例難。亦未遁。大有同異二法相對。詮言殊緣智殊也。亦同有能緣。有能詮何欲同之時。獨取有能緣義。捨有詮言義。欲異之時。亦舉二法名言詮顯殊。不顧二法緣智行相不同哉。答。此疑一往可然。上綱雖察之。詮言各別道理所至。遂其所詮法義可各別。有詮之處似均。自其詮言尋之者。顯必可差別。境體有有能緣。義自本無差別。自此門未必顯可差別。重意云。諸法名言必表自遮他。若無遮表者。不立名言之本意。於法起心者。有其境。能引心。未必表自遮他。而二門共有齊不齊之中。正欲令同喻之時。付顯付勝取有緣性義。有詮性者就差別門故。亦雖有同義邊。付顯付勝。且置之不取也。堅執文義強致分別。恐不本疏意歟。 作有緣性訓事。   作有緣性(明燈抄初釋。)作有緣性後釋作有緣性(子屬訓) 以上在疏二卷記。 作有緣性(音石等。)作有緣性(四卷私記。) 作大有有緣性作非大有有緣性訓事。 作大有有緣性。 作非大有有緣性(裏云有緣讀云云。) 作大有有緣性。 作非大有有緣性。 作大有有緣性。   作非大有有緣性。 已上四訓在黃私記。 作大有有緣性。 作非大有有緣性。 作大有有緣性。 作非大有有緣性(疏記訓也。) 作大有有緣性。 作非大有有緣性(依斷道意訓之。) 此外可勘餘德記。 諸德異說粗如上載。其中子島疏記斷道二說。尤可依用。就中斷道旁以□理。至不樂為破文。仰可為龜鏡矣。先就樂為。二訓稍似殊。實義是同也。有緣性者。有能緣性也。餘德中有緣(世良流)者。文章不快之上。不□疏上下文。故疏云。有緣謂境有能緣故(文)此文即顯有緣性之義也。既能緣字上。置有字。不可異求。上文云。有詮緣因。云有詮智因皆同也。次不樂為訓者。疏私記大有有緣性者樂為也。加非字顯異彼樂為。此訓偏遮義也。故疏云。作非有緣性者。作非彼意許大有句義有緣之性(文)記意依此文歟。次斷道者。非大有者。翻樂為義。其體實德等也。作有緣性者。帶言陳義。二等差別等具之。所以此破文顯表詮義。凡二等意許者。樂為不樂為二差別。其義相違。必相並相向。彼二差別。俱總言陳下別義故。必可帶言陳。其所帶言。終詞舉之。重意云。為大有而有緣性也。為非大有而有緣性也。故疏總釋諸差別相違。意中所許名差別。言中所申之別義故(文)是以大作法法差別。必為他用能別下。神我他用假我他用。唯識比量極成色下。定離眼識色非定離眼識色。如此之類以為軌徹。而若遮樂為作大有緣性。僅加非一字者。一不表不樂為自體。二不帶言陳。設雖迴顯其義。不如直能顯。是故以斷道可為定量。但疏作非彼意許等文。顯作能違之義也。非訓釋不樂為。重意云。二差別等帶言陳中。作能違之時。或非樂為遮詮作。或取不樂為表詮作。顧過失犯不。敵者示作法異也。而今有法差別者。須作遮詮顯此義云作非彼意許等也(已上一會釋。)況又訓可云作非彼意許大有句義有樂之性(文)全無相違。餘德種種破文。對此可知其長短也。 重云。作大有有緣生作非大有有緣性文。二差別俱正帶言陳云事分明也。二等共初置作字。其下入樂為不樂為體。定知彼此俱帶作有緣性字也。若作大有緣性是樂為。總遮之者。不樂為最先可置非字而作字等令致二等上。知有緣性三字。又同帶之也。閑可思之。 作大有有緣性者有大有能緣歟。有實等能緣歟事。 子島私記云。次文云。實德業三和合之時。同起詮言詮三為有。同起緣智緣三為有(云云)此文意云。大有句義與實德業三和合之時。大有起能詮言。詮是實是德是業。即為有三。起能緣智。知是實是德是業。即為有三。詮言即詮三種各別之名。緣智緣智即緣三種各別之體也。次文云。實德業三為因能起。有詮緣因即是大有。大有能有實德業故(云云)此文意云。實德業三為起能詮言及能緣智之因。大有句義為有能詮言及能緣智之因。所以者何。為詮緣實德業。大有能起詮言及緣智故。約起言智實等為因。依大有有實等。即能起詮緣實等之心故。約有詮緣大有為因。是皆境引心之義也。實等為大有成因。大有為心成因。展轉如此。 子島斷道云。作大有緣性者。顯緣大有心之境性。作非大有緣性者。顯緣實等心之境性○(文全文如下鈔。) 尋云。見疏私記有實等能緣之名有緣。而斷道。大有有自能緣。名有緣性。二處釋若是相違義歟。若又遂不違歟。今云二處各主一邊。實義全不違。其中疏私記。依疏文。實德業三。起能詮言能緣智。說三為有緣三為有。是大有有實等故也。故自實德業能緣。傳而起大有。故疏云。實德業三和合之時。同起詮言。詮三為有。同起緣智。緣三為有。實德業三為因。能起有詮緣智。即是大有。大有能有實德業故(云云)既云詮三云緣三。定三句之能詮能緣也。下云有詮緣四即是大有者。明實等詮緣之因。是大有性也。仍任本書文如此釋也。次斷道依斷文。文云今諍大有。與能緣有心。作境性(云云)文既分明也。故與緣大有心為境性云也。但二處意不相違者。勝宗意。汎爾論諸法不過實德業。其實業法體。能有能同異能和合性。如次為大有同異和合三句。是則以實德業為物體。屬彼與彼施能之物。為大有等三句也。所以於法起心而緣。起言而詮云事。大都實德業之詮緣也。於大有同異等者。仙人能尋法玄底。探出法性。雖安立大有等句義。非汎爾有情起心而可別緣。是故實德業上。有詮緣之義也。爰彼詮緣暫實等有之。是假設門也。遂大有有之。實義門也。又大有有其緣智之門中。暫乍名實等能緣等。云大有有之。遂名大有之能緣也。其故者不無之有。大有之所有功能也。雖功能假屬實等處。此時實等有能緣也。遂以其不無歸能有大有。彼宗意離大有無有云物。故有能緣約大有也。還即大有能緣也。重意云。緣而為有。是有之能緣也。有既大有也。緣豈非大有之能緣哉。以之為至極。仍假實淺深多重有次。實義皆無相違者也。其中本疏。本釋作有緣性共許義。以同異性為同喻之時。所有之義釋也。是故殊自實等能緣。所傳之初釋顯也。若大有自能緣者。同異性自能緣決定異也。難取此門。設總大有同異有能緣云事雖等。猶不如有實等能緣之義。大有同異相似。子島述疏意之旨在之。而義斷破他師之中。釋作大有緣性。是樂為意許也。可異作非有緣性。依之樂為作有緣性。遂當大有自能緣。真實有緣之義。唯限大有不通餘法。故作非有緣性之有緣者。實等上假有不無有實等又有能緣云義也。此則當言陳作有緣性。有緣義廣亙二等意許之故也。而其共許有緣性義。能尋深責。偏留大有歟。 問。既共許作有緣性言陳下。二等相並。各有其體性。同帶其言。既與不樂為相並。如何樂為有義。領諸有義哉。設許爾者。不樂為既無體。非有故也。而作非有緣性既別存。知有緣義不奪之。只大有而有自能緣之邊。為樂為許也。以有一向屬樂為事。甚似過。答。此難似可爾。但彼宗計。有名義有多重。其中作有緣性為共許義之時。實等。有能緣大有有能緣。同異性又有能緣。是故其言陳下相並二等差別。皆有作有緣性。其時樂為有。只大有有緣義。未及奪他有。立者若方便矯立成樂為了。還見之時。須實德業上有言。即歸大有一物。仍今疑難指先重。所成者又後重也。閑可思之。 作非有緣性體。 子島記云。約作非大有緣性者。諸師之說甚多。或云。即實有也。是依如理記。師主有法差別之時。亦立即實有性也。○三或云。同喻同異性也。○或云。與立者意許別義相違之法也。是依斷文。云作有緣性是別義。作非有緣性即義相違之文。為證云也。○或云。或許有也。是依汎爾道理言也。意云。既云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各有別體。雖違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存(云云)又要有二等方名差別(云云)必以立敵共許法。可為片差別故。以共許實等上能非無有。為作非有緣性體之時。作能違云。有性非作大有有緣性之時。雖被非離實大有。共許之有替處不失言顯自相。是以云差別相違。故作非有緣性云共許有。其理窮也(四以之為勝也。) 尋云。作非有緣性以共許有為體之義不可然。凡言陳下帶二等意許。是差別相違習也。若爾言陳既共許有性也。樂為不樂為共為其下意許。何不樂為片差別者。還為其共許有哉。如此義者。不樂為下成帶樂為。豈不背常作法耶(清水難此意歟。)答。凡共許言陳帶二差別。共許分是即不樂為之名義也。依彼片差別共許力。立者立其言時。不犯不極成過。其下狹呼樂為意許也。彼法差別言陳他用者。即共許假我他也。其外豈有不樂為片差別哉。今量亦爾也。有何過哉。重意云。共許言陳見于立者意趣。實只呼不共許樂為宗也。敵者許之依共許片差別也。然而兩宗前言未差別。故猶亙二分為總言陳。然者樂為未被破之時為總言。若樂為被非了時。其總言只屬不樂為一片也。見其總名言陳。屬別名意許。云然不總別遂異。雖含二意許。不樂為方。言陳意許無別體也。 問。共許者。何有作非有緣性耶。答。不無有云事。非正實德業等體。實等上且有不無義也。故以不無假名能有。實等為所有。如云有性有法是實德業之能有性。云有一實因能有於一一實故也。若爾何不云有緣性。其有緣性非大有故。云作非大有有緣性也(不無自得有性名。云有能緣性無過。又假名實等能有。云有實等能緣之性無失。) 一傳云。師主暫許即實有性。以之為不樂共許差別者。是三松御傳也。此義甚深也。師主立大有之時。弟子難之。實德業性不無。即是能有(文)實等自是不無義。師主謂有其理。仍一往許之也。其上實等本來是有非自力。實等為實等。既依他性。是同異性也。實等非無豈無別性哉。所以即體不無。遂是留于大有也。師主存此旨立比量時。以作大有緣性為樂為。彼暫許作非大有有緣性即實有。分為不樂為(為言) 以上本一義也。 此義一往雖有其謂。無明證文。又背道理。不無且名能有分。不屬實等體。是共許有也。若其不無有。實體剋性論者。即大有性也。此二外師主何暫許即實能有哉。仍不可存此傳歟。 斷道云。問。就有法差別。云作有緣性作非有緣性者。其體云何。答。古德云云不同也。又自雖疏中記。其義不足也。今正謂。作有緣性者。有法差別量能別法宗共許之詞也。是則大有及實等體上別義也。此共許詞中。有作大有緣性非大有緣性意許別義。其作大有緣性作非大有緣性者。約能緣心之所取境性有二。一大有二實等也。此中大有。是為緣大有心之境性。非緣實等心之境性。為顯此義今立有法差別意許量。此則為成大有離實等。實等離大有之義也。故作大有緣性者。顯緣大有心之境性。作非大有緣性者。顯緣實等心之境性。此二境性中。師主所樂為者。雖存緣大有心之境性。然亦不廢有不樂為之緣大有心之境性。故約立者。有要有二等之義。約緣非大有心之境性。亦敵者所許也。是故為差別相違也。故作大有緣性者大有也。作非大有緣性者實德等也。此義深奧。必可祕之(云云) 今云。子島有二義。祕私記以共許有性為體。此義為窮(云云)而義斷道。改疏記釋。以實德業為體(云云)今存後義。上綱御案。前後既改故也。 問。實等如何。有作非有緣性義耶。答。為境有能級。性名作有緣性。其中大有非大有殊故。為樂為不樂為也。 問。作有緣性。是有性之下意許也(本作法傳如常。雖別作法。望不加非言量。許在有性下。)而以實等名為有性云事。師主全不許之。如何。答。以不無義。屬實等之時。師主亦不遮此義。況直不云有性。從作有緣性傳置云故無過。 問。何故不存共許有義。答。有緣性者。有自體為境有能緣也。而實等當體不無云事。師弟共許。又以實等為體云事共許。不無有非別體法。何云性耶。設不無有。擬宜為性者。不無自引心哉否。雖緣實等心起。非緣不無心起。何云有緣性哉。 問。若爾大有亦不獨有緣。大有與實等合時。心起緣實等為不無。即緣大有云也。彼既名作有緣性。不無有亦可爾。答。境體先取實等。緣之心以大有為因故。云有緣之性。而捨實等獨欲云有緣性。不無有無此義。若自實等傳欲成此義。還以實等為有緣性之義也。 問。道意取實等五句歟。答。不爾。唯取實等三句也。 問。同異和合即為非大有有能緣。何不為片差別耶。答。同異性雖有緣性。同喻故不取之。和合句假也。不為有緣之性。況子島御意者。大有與實等三句。能有所有也。欲顯所有實等外有能有大有性。大有與實等分為作有作非二差別也。同異和合非大有之所有。何為不樂為差別哉。 問。見春穩記載五傳。前四同子島疏記。第五斷道意也。其中取第五實等五句傳。是則探子島之本意。舉五傳所取捨也。何乍存斷道。云實等三句耶。答。春穩記誠爾也。尤可奇之。但道只云實德等。不云五句。春穩所記。恐似過。可思之。 諸德有八義(本鈔錄之。) 一云。立者所許即實有性三松。二云。取敵者邊成即實有性明論。三云。同喻同異性。四云。即義相違(清水律師。)五云。有法有性若望立者為作有緣性。若望敵者作非有緣性(貞朗律師。)六云。離實有性之上別義(松室口決。)七云。共許有性(子島。周後記中卷云。不無之有名非有有緣性。文。)八云。實等(子島。春穩云。產等五句同異如上記。) 餘德異說猶可勘之。 有法差別能違作法。 子島記云。作能違云。有性應非作大有有緣性。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也。尋云。此記云者。作能違云。應非作大有有緣性。若爾可有能別不成。答。記中未釋此疑。暗難會通。但清水綱云(法差引裏書。)今能違他比量也。仍不顧能別不成。今問云。所違既共比也。能違何他比。重答云。設爾何失(云云)子島又同此義歟。但此義猶有所恨。論文所說皆共比違共者。大疏所定也。仍能違猶可共比。就之會不成失者。本量樂為。既意許作大有緣性。敵者直非之。不同自成立。又立者意中。矯所意許置故。他難之時。不云汝何舉此不極成法也。重意云於。諸量尋見不極成處生徵詰者。多是向立者本量。敵者初詰問也。立者不能遁。其理可爾。今此事。本量上能違故。牒舉本意許不為過也。就中設若有法牒不極成法體。能別破之等者。猶可不成。所別宗依不極成而止了故。此能別中云非作大有緣性。能非之處所非也。無自表法之義。故無失也。加之設能別宗依。全皆不極成者。可付失。今其一分也。何總名宗依不成。何況能非所非中。能非言正是宗也。何所非作大有緣性不極成故。於立者宗依可成過失耶。如此相尋。重重皆非重難。 問。法差別能違須遮詮作。能違相分明故。而勞作表詮。是遮詮云非神我用勝之時。可有能別不成故也。彼不成。即所非神我名言佛法忌之故也。與今量遮宗大等無異。彼此相例互可招其難。答。法差別能違雖立表宗。於遮宗者未舉別難。其意輒難知。是以差別相違能違。或作遮或作表。自元有二門。疏主為示旁路法差別作表。有法差別作遮歟。況又假我用勝宗。聊無其難。非實我用勝者。一往似能別不成。仍就表置遮。今量若為表立作非大有緣性者。是璧法師意也。斷主徵難不許。見其難意。設成不樂為難非樂為(為言)重案之。作有作非。本言陳下相並在之。不相違之義也。若直不破樂為者。能違不窮。雖立不樂為。以其力不及非樂為故也。法差別假我用勝。以勝言力能非神我用勝。二勝相違。全不可相並之故也。仍有法差別表宗。全不成立。若定就遮者。又今作法外。恐不可得也諸德異說。 一云。非性應有作大有有緣性(秋篠子島等諸德多用之。) 二云。有性應非作有性有緣性(長朗律師松室等。) 今云。此義先師以為稟承義。違三違四作法能證據也。此義意云。只云有性云有緣性者。俱雖共許義。合二是不共許法也。所謂共許有。雖有性無別體故非有緣性。實等雖有緣性未得有性名同異性又同也。當知有性而有緣性之物。唯師主大有性也。仍是為樂為爰宗依付不成之習。忌詞愆詞。所謂佛法量呼神我。五頂能違舉大有等也。而立非作有性有緣性者。雖非大有體。不稱大有名。誠是敵者巧方便也私試尋云。疏解四相違。前三相違皆詳示能違作法。於有法差別又定可爾。其文即當但遮作大有有緣性文。依之子島釋彼文。於能違作法解其意。自即作能違。應非作大有有緣性(云云)義斷云。作有緣性中。意作大有有緣性作非大有有緣性是其差別(文)其旨分明也。何文外諸異端。違三違四作法設雖爾。大作法義依當處釋可定之。況就違三違四又有疑。有性者略大言歟。但有性與有緣性合當大有云事。猶未定也。子島一義以共許有性為作非有緣性體。知共許有性自具有緣性義何必大有哉。 三云。有性應非作有緣性(明詮一義。) 難云。作有緣性義。師弟共許云事。其理必然。解釋幾許。 不加大字非之者。可有違宗過。自餘難不能具舉之。 四云。有性應作非有緣性(明詮一義源信。) 五云。有性應作非大有有緣性(守朝已講。) 以上二義。共作表宗。難非樂為。自元為二等相並。雖立一難破一。其中守朝加大字。其意如何。大有敵者忌之者。可能別不成。若此體不大有故非宗依過者。雖遮作大有緣性何犯不成。不成大有故。 明本抄第十一 明本抄第十二                後料簡上 自所餘法。以他同為同。論文所說。自他共九例。共比他不定。他比自不定。他比違他。第四第六具二因故。今觀後三。兩俱不成四相違因。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事。 子島記云。次文云。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云云)此文意何。答。此文意云。四大種外餘法。皆入同喻。故無不定失(為言)問。其餘法者何物耶。答。子孫微等也。問。以子孫微不入同喻。如何可有不定。答。作不定云。為如色聲等。許除四大體非無故。所說有性非四大種。為如子孫微等。許除四大體非無故。所說有性是四大種(北院僧都傳云。改是四大種。可云非非四大種云云。) 問。何故以子孫微為不定敵。答。子孫微以四大為體。是故以為自不定過。為簡此過皆入同喻也。 問。由除四大即簡子孫。豈得子孫作不定耶。答。彼宗唯言地水火風父母極微。不言地水火風子孫微等。由此當知。除四大時。唯除本微不除子孫。故引子孫得作不定也。因明之法。立宗之時。可成同品之物。自然成同品。可成異品之物。自然成異品。以異品之物為同品。非可成同品。以同品之物為異品。非可成異品。同異二品自然無濫。然則子孫等。若可成異品者。雖云皆入同喻。豈變成同品耶。若本可成同品者。何勞云皆入同喻乎。豈非無用耶。答。爾也。至如水火相違之物者不待言。定自然為同品為異品。然今約此子孫。頗以難判。以不名四大故。為非四大種宗即成同品。然以四大為體故。亦有可成異品之義。故不云皆入同喻。敵者以四大為體之邊。勘成異品可作不定失。故為遮此濫云皆入同喻也(唯識比量中有可例事。可見之。) 注釋二難(難明燈鈔子孫微義有三難第三難別事也。) 一宗因乖角難。 謂子孫體若是四大。除四大因不可轉彼。若此因轉彼子孫微。子孫微體應非四大。既爾如何以此一物。望除四大因為同品。望非四大宗為異品作不定耶(云云) 二九外無實難。 謂實句有九。即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其子孫微等。若非四大。以之當攝何實句耶。如何恣云彼宗唯許地水火風父母極微。不許地水火風子等。況彼所引地水火風父母之言。還亦顯有地水火風子孫微義。豈言鹿母證無鹿子(云云) 本云。勝論宗唯言地水火風父母常極微。不云子微孫微。隨勘所別差別他不極成本作法。勝論師對佛弟子。立四大種常之量也(云云)明知彼宗意。四大種名。但目父母常散極微。非子孫微等無常法云事。是故因云除四大之時。偏除父母極微。非子孫等也。故引子孫等。令關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因。又依四大為體之義。勘成異品。可為不定敵。為遮此失。皆入同喻無不定失云也。況守朝已講云。父母極微合生子微。七七子微合生孫微。今此子微等。量德合故。不越父母極微量。父母極微未合之前。四大種也。明知合後非四大種。若依此義。子孫微等非四大種。亦量德合不越父母量。故以此義可四大種。是以言之同喻即成同喻。言之異喻亦分異喻。同異義浮隨言即定。故三支外備詞。云皆入同喻之時。決定成同喻。無可分異品之義。故無不定。凡雖不三支中簡別之言。非無外遮失之義。彼聲論師對勝論師立量云。聲常耳心心所所量性故。猶如聲性。響音無常耳心心所所量性故。轉因有不定失。疏主遮此失云。響音入宗理亦無失(云云)例是可爾。所以水火相反之物。立宗之時同異二品自定。今子微等。二品相濫同異難定。故依入同喻方成同喻。無不定失。 問。若依屬四大種之義者。入同喻之時。豈非有所立不成耶。答。以非四大種義。攝宗同品了。何有所立不成哉。攝同喻之時。不見屬四大種之方故也。 今尋云。子孫微上。若有二義者。設取一義。雖為同喻。猶依一義可有所立不成。如彼唯識比量能違以五根為同喻時。雖有離邊。亦有不離邊故為過。又依他恒轉識之量。汎爾立依恒轉識者。雖有依他恒轉識之義。以不依自恒轉識之方。云可有過。亦同之。一喻依上有二喻體量。若不簡者必可有過。子孫微設雖狹為自同喻。猶難去其過。爰知偏是攝四大種哉。 尋云。子島記唯識比量中有可例事(云云)其例如何。今云。唯識比量因。置自許言。令關預他方佛色。其他方色。敵者不許之。設許之。如此土色可有離不離諍之物也。而依立者前不離一邊。令關豫因也。其義與今子孫微。依非四大種一邊。入同喻相似。仍為例也。彼立敵二家離不離不定也。此立者前四大種非四大種有二義門。然而義門不定之物。一邊取定為同喻事同也。故為例歟。 本云。今案唯識比量有可例事者。可有二意。一云。眼識上四有為相。望眼識不即不離。若依不離義即屬同喻。若依不即義亦屬異品。同喻攝者。所立不成。若異喻者所立不遣。同異二品難判故。若入同喻無前二失。二云。八識自性不一不異餘七識境。若依不一義可為異品。若依不異義即是同品。二喻難定。故入同喻。愚案如此。實義可尋(已上) 仁覺私記云。○問。在置除四大簡別。既遮不定過。何復更言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耶。答。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者。非因置除四大簡別。遮不定過之後。猶餘法中。有可成不定敵之物。為遮彼過。言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凡除四大自餘法。皆為同喻。所以因言除四大。言勢長言無不定過。故疏中卷云。以除四大。及有性外。並為同喻。無自不定(云云) 此記意者。因置簡別。除四大種。自所餘法。皆入同喻。故無不定為言。意云。因除四大簡不定了。然猶恐餘法中有可為不定敵之物。所餘法皆入同喻。故無不定云也。故疏上文云。以除四大。及有性外。並為同喻。無自不定(文)其意同之。無不定過者。依因簡別。同喻等言。無不定過云也。言勢長言無不定過者此意也。依此傳者。自所餘法皆入同喻者。如色聲等等言注也。無不定過者。通因喻也。 今云。此傳無殊難。但無諍非四大種之物。事新云入同喻。專似無用。若雖無其由。顯等言意者。自餘量亦有此例哉。勞簡別必有由哉。又入言頗有心。若無異義同喻者。不□文勢。仍猶不如子島歟。以他同為同以他異為異事。 今云。以他同為同者。後三相違以本量同喻為能違同喻。今同者約喻依論之也。以他異為異者。諸德各煩。今爭得旨。試設一假會釋云。異喻本不必有依。設雖有依。只與無依同。無所立宗名異喻也。是以取同喻異喻。其相自元異也。而所違量能違量。皆先定同喻相了。異此無所立之處為異喻。故同與異其義雖殊。返又異喻相從同喻。故疏正解以他同以同義了。其上以他異為異句。相違相從而來也。 問。且就有法自相。實等與本量異喻也。而能違非有性量宗同品也。全非異喻。焉有以他異為異之義耶。加之疏文相於同異二喻。別別解前後量。暗以異喻相從同喻云事。全文所不見也。況二喻大異也。相從云事不應道理。答。以實德等為難。不當此義本意。異喻自元正濫。無宗之處假說為異喻雖。有喻依用其依不如同喻。有依無依無所立宗之邊。等無差別。仍此難無用也。今義勢者。不欲定物體論其前後不同。是故以他同為同之因。設所違設能違。無委曲。只此同喻上。宗無之處。皆知異喻(為言)若爾異喻偏同喻之遮。相對相從來(為言)重意云。前本量以同異性為同喻。異喻其同異性為所對本相從。今能違量。又同異性為同喻。其異喻義。又以同異性等為所對本相從。此義既能違所違相似故。疏如此說也。准常相生疑。會釋恐不可得歟。 先案云。實句雖立異品。敵前是宗同品也。不為以他異為異之物。異中所殘龜毛。云以他異為異也。於立敵同異喻。總有三類。一立同敵同(同異性)二立異敵同(實等)三立異敵異(龜毛等)立前異敵。前同之物。且不論之也。以他異為異者。亙後三相違。龜毛等也。 問。若如此義者。法自相能所違。同以龜毛為異品。豈又云以他同為同耶。答。彼正有異喻依故。云改他同喻為異了。何有此義哉。後三相違能違。無異喻依故。以喻體作句也。 論文所說皆共比違共事。 自他共九例事。 子島私記云。次文云。諸自共比違共及自皆為過失。違他非過。他比違他及共為失。違自非過。義如前說(云云)此文意云。諸自比量違共與自為失。違他非失。謂共比量亦復如此。諸他比量違他與共為失。違自非人。其義具如疏中卷說自他共不定等之處也。 問。先云何云自比量自等耶。答。若宗因喻。俱以自許法立量。云自中自比量。若以自許法為宗。以共許法為因喻。云自中共比量。若以自許法為宗。以他許法為因喻。云自中他比量也。共中三種。他中三種。皆准知之。 今云。見記意。分別九例總有二重。先就比量形勢分別。次其量犯過亦分種類。初九例者。就量當體。以宗為自他共。以因喻望宗亦分自他共。故共中共等。九例不同也。故初自他共言名宗。後自他共言名因喻(已上一重。)後門於彼自他共比量。勘過相。以自他許等法。付過有九。今門能違所違相對(顯過破雖無別能違是義勢猶同也。)成句數。不同前門本量中宗與因喻相對作句數。今此二門處處隨應述之。似有相濫。仍記文豫開示之。 問宗因喻犯過。分九例事如常。此外若於其所違量。亦有九類者。對彼一一。更可論過相。過相句數恐可眾多。所謂如三十六相違者。是因過也。四相違各有九過故。限此數。而若於彼所違。又有九類者。九箇三十六也。可有三百二十四相違。本書不出之。如何。答。先總於諸比量。分自他共。其理必然也。未待過相得自他共名。其自他共又有自他共。既是一門九例也。何始廢之。但合二門者。可(巧)過相句數云事。不可爾。三支既各別也。宗犯過。宗中自他共句類可殊。因喻自他共非所論。非因喻過故。因喻過亦爾也。是故過相句數。只是後門也。二門總合不可為難。若宗因喻關預不關預邪正。前門也。於彼無論三十三過句數 共比量他不定事。 問。疏云。諸自共比。違共及自。皆為過失。違他非過。而斷引有人云。共比他不定非過(云云)破此義云。共量為生他解。因唯自許。而得為因。以正翻邪。唯他不定。何故非過(文)有人同疏。斷何破之。答。斷初破有人。他不定為過。次文云。或可他喻非自所許。是故非過者。述他不定非過之義也。又云。或可立量欲令他解。喻自雖不許。是他宗所許。故他情疑。亦說為過者。止立非自所許之道理。述非過之旨故。又依為過之意會此道理也。終文云。或自共量。唯他不寶。非不定過。為違於他。立自共故者。還成自比量他不定非過之義也。往復立破作二釋。輒不可是非。但以同疏主解釋。可知稟承實義歟。 問。雖作二釋。非過者是有人義也。斷主破之。後一往雖釋非過之旨。猶非本義歟。答。纂要出有人共比他不定為過云義。此義不然。既云共量。即共因喻。於他不定。喻非己許。故非為過。或得是過(文)此釋以為過。為餘師說。能破下故非為過(文)斷纂互破彼此二義。何以為所破定非實義哉。又如理師。牒或得為過之後釋。錯也(云云)錯者不正義也(為言) 他比量自不定事。 疏中卷云。他比量中。諸自不定。皆非過攝。立義本欲違害他故。他比量就他宗法門立量破他。共許他許法門。關三支故。違此為失。自許法他不許故。不關三支。故違此非過(為言) 問。纂云。就他破他。於他及共自不定皆為過(文)斷云。准此他共二量之中。三種不定俱說為過(文)依此等釋他比量以自他共不定皆為過。如何。答。他比量自不定。或為過不為過。二說別也。疏纂各出一義(已上纂裏書。)問。二說中以何為正。答。以疏為本。纂述不正義也。故如理師正。纂文所敘恐錯(文)錯者非云文錯。非正云錯也。 問。見纂一段。他比量。自他共不定。皆為過云了。破有人自不定非過數云義。若破他於自不定非者如毀他非他引同於自豈非是過為量亦爾(文)既破他師成自義。知纂家本意云事。又義斷上難璧公了。自述正義。准此他共二量之中。三種不定俱說為過(文)處處一同。豈非正義耶。答。纂述共比他不定或為過或不為過。二師中。初釋同疏意。或得為過者。疏外一釋也。准之纂述一義也。 或纂意約宗他因共他比量。見立者自分異品法。關因成自不定為過數也。疏意約宗因喻一向他比量。自不定非過(云云)數云也。重意云。纂要約他中共比量自不定為過。疏意約他中他比量。非過云也。疏纂其意異也。何為相違(以上依或九句義私記意成之。) 問。纂要自共比量。他不定非過。若如此義者。自共中他比量。他中自共量。以他不定。應為真過。何云自共量他不定非過耶。又疏中卷。他比量因喻皆他。所違他比。能違亦爾。答。疏就他中他比云爾也。不云他中自共宗因皆他也。次於自共量例難者。 或今疏約四相違能違。明自他共。斷纂約六不定過。述自他共。不定相違過相別也。不可混濫。 尋云。設不定過。設相違過。自他共比量。違自他共義。彼此應同。何寄事於過相別。避疑難哉。 他比違他為過事。 問。勝論師對佛弟子立量云。我有性離實句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德業。佛法者勘法自相相違云。汝有性離實句無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實句。勝論師以德業句為異品。作共不定。樞要避此失云。非不定過。他不定故。非自共故(文)准之他比量違他非過數。答。東大寺延義大德傳云。且依不善因明師。亂正因明道理者。立他比他不定非過數。實為真過。 問。若爾佛法者能違。豈非正比量耶。答。因置簡別可云除德業等許非無故也(此義以演祕釋可成之。)或依賢應大德意者。德業和合等。今時所破往他許之法。非佛弟子自共許法。暫有不定過。此座遂破令無別體。故非永不定過。欲顯此義故。云他不定故非自共成。故非成過數也。如是之例。處處非一。勘唯識觸上下文。粗有八處。一一可檢知也。 問。他不定皆不共許法。未被破之前。以關因所付過也。若如此傳者。全不可有他比量付他不定之義。答。他許法多雖可破之法。一會中非所破往為不定敵。豈非他不定哉。今勝論六句義。皆是此座所破往法也。暫似不定遂是非真過(為言) 已上二義本鈔在之。略記大意。具如彼鈔。又唯識論第一卷尋思鈔記之。 第四第六具二因故事。 尋云。所作因何必第四句哉。以虛空為同品。以瓶等及龜毛為異品。此因既同品非有。異品瓶等有龜毛等非有也。可云第六句耶。 本云。九句門偏依有體立。若兼無體者。何有第四句哉。故纂要云。又復唯依有體法說。不依無體。言依無體者。四六無別。何以故。以第六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今第四句若取兔角等為異品者。亦是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也(文) 問。何必依有體哉。答。約宗遮表別也。若遮宗者。亦以無體為二品。若表宗者。唯以有體為二品。而九句皆表宗也。故限有體(大和講院傳也。) 今重案云。以龜毛等。於諸量須判同異二品之中云事。頗可思慮。成表義量中。全無此例。付之案云。龜毛者本無其體。無體故亦無其名。既無龜毛云物。何必彼物與此物。為同為異可定判耶。立宗之時。一切諸法。必隨應分成同異二品者。約有其法體義論之。所以龜毛等。非比量二品所攝也。若強必可攝之者。聲常量龜毛非常住故可異品。而能違無常量。亦非無常。故可異品。若爾與能所違共為異品。豈非未曾有相耶。又如法差別量者。本量異品攝之者。第六句也。能違立假我用勝之時。臥具等同喻定有。龜毛等無。是第二句也。所違第六句者。能違可第八。豈二六相對哉。是知如此量皆不論二品攝否也。但立無宗時。取之可為同喻。雖無龜毛等。隨妄情說其名。依實為無為之同喻。是立者以巧惠施設。令生敵證智也。 重意云。無體物方便施設者。是立者進止也。不同自餘有法其體義決定。不依他施設也。凡無義宗者。偏遮他妄計之量也。所以所立宗者。依引了宗智。假名宗。名所立。非有其所建立之體義。所以同喻又同宗假立事也。 問。清辨比量。真性有為空宗義等。是成立如來所說甚深勝義。豈非表空義耶。雖無宗不可必云遮妄哉。答。此又彼師。欲遮護法等妄計有為。立此量也。而寄世俗門有為名緣生義。立量傳顯真性空。非空而有所立。如此量以龜毛等欲為喻者可用之。然而立者進止故。此量緣生故因非有故。不用龜毛喻也。 子島疏纂記不違此義歟。松室以積聚性故因為第六句。異此意歟。可思之。 今觀後三皆彼第四事。 子島疏私記云。問。若後三相違因。皆第四句攝者。何纂文云有一實故等因。即九句中第六句也。答。纂意委曲尋也。意云。有性量勘失之時。同喻同異性。勘成異喻。其和合句亦可成異喻。而有一實故等因。轉同異性不轉和合句。故異品有非有。第六句攝也。今疏意。本量只以同異性為同喻。不用和合句。故勘失。以同異性成異喻之時。因轉彼。同品非有異品有。第四句攝言也。約和合句本有不為喻故。勞不勘成同品異品也(先德云。疏文述古師義也。今謂似甚煩也。) 問。就纂意。何故和合上。有一實等因不轉耶。答。和合句不有實等故。有一實等因不轉也。 尋云。和合句能和合實德業。其體非無。可名有一實。如同異性。如何。答。如上已成了。 疏上下相違事。 問。疏上卷云。即九句中。第四第六。兩句所攝。皆相違因。是法自相相違因故。攝餘不盡(文)又付九句問云。謂九句中。唯有法自相相違及五不定。餘四不成一不定三相違何故不攝(文)答之。由此餘過不攝之盡。今觀後三皆彼第四釋。前後似相違。答。明燈抄云。然九句中。唯有一過。無餘三過。故云攝餘不盡(文)今依此釋者。理門論明九句因。四六句唯出所作勤發二因。今就彼論所舉作法。云唯有法自相。無餘三相違也。以實論之。積聚性有一實因。亦同無異有。令違樂為宗。其義既同法自相。故可攝九句中也。 願曉道詮等傳略之。具如本鈔。 九句因攝後三相違證文事。 本云。理門論中。明九句因了。攝此九句頌云。邪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此成相違因。若無所違害(文)以此文證九句因攝後三相違之義也。故纂要云。若不明四次下攝頌。何故云邪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此成相違因。長行既無別解。總攝於上。故知九因亦有攝四意云。理門論中。料簡九句。引足目本頌。於同有及二。在異無是因。翻此名相違。所餘皆不定者。且雖似限所作勤發二因。長行中解頌意云。復唯二種名為相違。能例立故。謂於異品。有及二種。於其同品一切遍無。第二三中取初後二(文)此文言四六句名相違。雖解其相違義。四相違中。不簡何因。總相解之了。攝此頌云。邪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廣明四相違。明知上文所明九句因。寬攝後三相違也。以之返見。上文云或立為常所作性故等者。且約正所諍義。唯舉法自相。略後三相違也。疏上卷兩處文。欲成此文。云不攝也。若依下文論實義者。必可攝之。今疏意是也。 問。攝上頌中。明四相違。故攝九句者。攝上頌中。亦云若法是不共共決定相違。豈九句中攝違決哉。答。元興寺願曉律師。問。此答義。問意如難。答云。雖同攝上說。而四相違。於九句中。有攝屬義。故引相攝。相違決定。無屬當義。故此不攝。意云。四相違因。同無異有。當四六句。相違決定。九句中無相當句。非正因故。非二八句。具三相故。亦非餘句。是故雖同攝上頌。後三相違。九句所攝。相違決定。在九句外。不可相例(本鈔廣成此義。今略了。) 尋云。以後三相違。攝九句者。乍後三相違。直攝之歟。將成法自相攝之歟。若如前者。何云但由法故成其法哉。又纂云。理門望為量成立須加言。如立大有云有離實等有(文)斷云。若加言已。即名法故(文)准此等釋。成法自相攝之也。若如後者。非攝後三相違。皆成法自相故。又見纂要。問彼九句中。何故無此餘三相違。答。誰言不攝餘三相違。問答之趣。乍後三相違攝之(見)又邪證法皆有法等文。不見成法自相。況疏上卷云。若言所顯。法之自相。若非言顯。意之所許(乃至)皆名所立既以意許。名所立法。知乍置所立於意許。可攝之云事。 四相違私記(道詮)云。○今觀後三。皆彼第四。同品非有。異品有故。違所立故(已上)○問。基師以三相違。攝九句中義。與沼師以三相違攝九句中義。為同為異。答。異也。何者基師。述以後三相違攝九句之所以。云同無異有故違所立故(已上)沼師述以後三相違攝九句之所以。云為量成立必須加言。故三相違皆名法自相相違。師以同無異有義而攝之。資以同違法自相之義而攝之。是故異也。○問。爾此疏意何耶。答。意云。因成彼有法自相上。意許離實大有性。又成有法自相上。意許作有緣性。又成法自相上。意許真他用勝。望成此差別之法故。以法成法。此論望於言陳意許。因成於四。故不相違。問。疏意然。纂問答何耶。答。纂云。○意云。若立有法自相。與有法差別。及法差別。意許比量。以因成立時。彼因法但成於法自相宗。以同喻望於所立意許。比量法自相宗時。彼之同喻。皆宗異品。即異喻攝。彼所立因。並闕二相敵論之人。作相違難時。皆違後陳。故四違皆名法自相相違因。故名以法成法。此望立意許比量。彼法必須加言也。今此攝頌及少論中望中不作意許量。而加離實等言。本意所諍。言陳意許。故有四違。師資之意。如是異耳。問。若爾師資之義。何如是相違耶。答。不相違。何者以後三違。攝九句中。凡有二義。師資名顯一義。是故不相違。○(文) 此記意者。疏以有同無異者。違意許後三宗能別之義。攝九句因。纂意以同違法自相之義。攝此也。以後三相違。攝九句因。本有二義。師資義各依一邊。故不相違(為言) 本院私記中云。○問。既云既不明四。次下攝頌。何故云邪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此成相違因。長行既無別解。總攝於上。故知九句亦具攝四(文)以之見可云乍後三相違攝九句中。何云成法自相相違攝。答。彼言誰言不攝餘後三相違。述其後三相違九句中攝理也。非謂乍後三相違攝。○文廣可見。 講院私記云。○纂云。若云九句。具攝四違。○實唯成法(云云)意所違量。未致加言時。有法自相差別。及法自相差別四別。既作能違加言已時。唯成一法自相相違。所以四六句攝無妨。故次文云。如難有性。○故唯成法(云云)又云。違彼後陳。總名相違(云云)不分自相及與相違。此下文意。違彼後陳者。違能別法宗云也。總名相違者。四相違總名法自相相違言也。故結文不分自相及與相違(云云)若約不加言。更不成法自相。而乍四相違攝之故。次文云。攝頌中云。○故有四種(云云)○。 本云。依此等意。纂要別時加言。立言顯量時。成法自相相違。九句門所攝。既云理門望為量成立必須加言。明知不望意許云事。違彼後陳總名相違之文。後三相違意許宗。加言立量之時。皆違後陳能別法自相。故四種相違。總名法自相相違。云也。不然何云總名相違。云不分自相及與相違哉。 隆光私記并要鈔過脫等。皆成法自相攝九句因。 本云。九句收後三相違者。是乍後三相違收之也。若加言立言陳之時。即是法自相相違也。以之何為後三相違哉。且有性非實量。有法有性下。有有性離實有性云意許量。彼意許量。能別名所立法也。故不違但由法故成其法義也。乍在意許。猶有成法之義。何強成法自相收四六句哉。 問。乍後三相違收九句者。何云若加言已即名為法耶。答。若加言已即名為法者。言顯立顯了時。法自相也。此時可為法自相故。望此在意許時。猶名法(為言)故纂云。必須加言(文)在意許時。雖未加言。顯遂可加言也。若加言已時。既是法自相也。此不名後三相違。為後三宗之時。見可加言猶名法。 本鈔委被成立。然而文理甚繁。難辨其大意。仍略記之。 今云。乍後三相違收九句。其旨如本。但以後三相違意許宗。名法有多重。一者不加言量能別。所成故。二者意許宗。言陳下別義故(今不名意許量。只以意許名法也。)三者有法下意許見加言應立名法。理門望為量成立必須加言者。此意也。四若加言已。即得法名。若加言已即名法故者是也。前三重後三相違門也。後重者法自相非後三相違也(有法自相所立法之下具成了。可見合之。) 子島記云。○問。次理門望諍等文意何。答。凡有法差別法差別顯意許諍時。皆成法自相。今理門論。望此義。但以法故成其法。故不相違也(為言) 今見此記。但由法故成其法者。成法自相了名成法歟。隨又本院私記此義也。若稟承義歟。可思之。若依上義者。立顯意許成法自相。故不加言時。望彼加言立量時名法(為言)故記云。今理門論望此義故等(云云)望此義者。存此意歟。 此上所說但是立敵兩俱不成四相違因事。 問。不成闕初相具後二相。相違因具初相闕後二相。過相既別也。何云兩俱不成四相違因耶。又有其證耶。答。周記云。不望體說。俱望名說。立者本立因。擬正成宗。因既闕相。不能成宗。此相違因。名不成因(云云明燈抄同之。)邑記云。○但是兩俱。不許於同品有。名兩俱過。餘三不成。亦准於此(文獻記同之。)子島云。今謂可依邑獻二記也(云云)但於證文者。疏中卷云。然上但說。因於宗不成。理實此因。於同異喻隨應亦有四種不成。故理門論。解不成已言。於其同品。有非有等。亦隨所應。當如是說。至下當知。然名不定。及名相違。不名不成(云云)子島引此文為證。 私記文委細也。可見之。 明本抄第十二 明本抄第十三                後料簡下 若有兩俱不成(及非勤勇問答。)闕減過性。不定法自相並不。二十七不成違決自他共。 若有兩俱不成必無不定及與相違事子島云。若有兩俱不成量。必無不定及相違。兩俱不成。闕初相失。不定闕第三相失。相違闕後二相失。故此三失。無相並之理(為言) 第七句無常性故因有兩俱不成事。 九句義私記(子島)云。問。第七句作法如何。答。聲生論師對聲顯論師立量云。聲非勤勇無間所發性。無常性故。同喻如電空。異喻如瓶等是也。○問。聲生聲顯。俱不許聲上無常義。故因可有兩俱不成。而何偏云有不定。答云。此疏云。此因雖是兩俱全分兩俱不成。今取不定亦無有過(為言)問。不成不定無相雙。而何此量有相雙。若。不成不定不相雙。道理所定也。然今此量。所有不成失。是真過也。不定是似過也。問。何故云似過。答。凡著不定過。以遍有法上之因作物也。而此無常性故因。不遍有法闕初相故。有兩俱不成失。既以因體無。不得作不定。故云似過也。問。無餘過。有真不定。可為此句體。而何以似不定。為句體耶。答。九句門不顧初相。只就後二相所判也。故偏取不定。為此句體也。○(文) 注釋下云。問。九句之中。第七句因。豈非並有不成不定。答。彼不顧初相。且約後二相示其作法。非真不定。所以者何。夫不定者。以有法上極成之因。諍未了義。因轉二品。猶預不決。若因不遍有法之上。雖依妄因於宗生疑。故真不成無真不定。然處處文。或以不成不定等過並破他者。但似立名。非是真過。 明詮觀理等。並同此義。且存此傳。疏云。此因雖是兩俱全分兩俱不成者。許九句門外有不成。今取不定者。九句門取不定邊。不顧初相(為言)九句本就後二相。顯彼差別。各示其作法也。是故無常性故因。擬初相應有。為作法也。不云不具初相之當收九句也。 疏私記引邑記明燈鈔。不述自義。九句義私記。上綱御本意歟。可翫之。餘德傳如本鈔。 子島九句義私記又云。問。纂中作四句云。有遍是宗法性非同品定有性。即九句中三句。及後三句中初後二句(云云)其後三句中初句者。此第七句也。此句既有遍是宗法性義。何云有兩俱不成失耶。答。其於有法聲之處。有能詮響音。是即無常。故無常性故因。遍一分有法。故云爾也。故邑記云。響音入宗。理亦無失(云云) 依此釋者。纂要為作句數。遍一分有法故。具初相云也。能詮聲正有法也。實有兩俱不成。可思之。 及非勤勇問答一。 問。纂要中。問九句攝後三相違之義云。又彼九句望違於常及非勤勇。此但違法。如何攝四非勤宗者。前所出之第七句宗也。既以此為法自相相違因。明知兩俱不成與法自相。相並云事。答。纂要及非勤勇問者。或問第六句。或問第七句。先德諍也。因之昔延長聖代。降彌 綸之明詔。五大寺學生。善因明者。競有勘文。大安寺令扆。東大寺平昇。同立以第七句。為非勤勇宗之義。專寺平源。或大寺貞勝等。存第六句義。今依第六句傳。何為難哉。 第七句傳(東大寺因明師付十難。) 一違論頌過(理門九句頌云。所餘皆不定者。一三五七九不定也。第七句既不定因也。何混攝四六句耶。) 二違纂頌過(頌云。二八為正因。四上相違攝。所餘皆不定文所餘皆不定者。亦五句也。准上過可知。) 三違如理記過(彼記云。九句望常宗非勤勇宗。俱違法自相文所作勤勇二因。望第四第六常宗為法自相。為言。) 四九句攝過類過(若非真法自相相違者。豈九句因攝過類耶。) 五有問為答過(若言望違於(常)宗者。四六句宗。及非勤勇第七句者。問既問三句。答何不舉第七句耶。) 六違首記過(彼記云。望違於常及非勤勇者。第六句。云云。) 七過相相濫過(相違後二相過。不定第三相過。何令一混哉。) 八總破文章過(夫見文體。一篇述志。上下相通。乃成其義。今此纂要之文。見釋始終。起自問文。至于答詞。唯說四六句攝餘三相違。都無第七句可問難之理。何可執非勤勇之三字。以破纂要師之一章哉。) 九違四依過(彌勒說四依云。依義不依文。乃至。依智不依識云云。今依非勤勇文。不依相違不定差別道理。豈不違慈尊哉。) 十違因明師過(我朝因明師。始自東大寺大法師長載等。至于當時僧綱并諸學者。皆學第六句之義。部類之多則為證也。)   第六句傳(大安寺大僧都令扆付多過) 一違論頌過(理門頌云。常無常勤勇。恒住堅牢性。非勤遷不變。由所量等九文第七宗名非勤故。) 二違疏文過(疏上卷。九句宗總為四類。云○一非勤勇。後三初云云。) 三違記釋過(如理記云。九句望常宗非勤勇宗。但違法自相。云云常宗者四六句也。非勤勇者第七句也。) 四二問無別過(若云九句具攝四違等者。舉四六兩句為問。又彼九句等者。舉前二常宗及第七句合三句為問。此即二問差別也。若非勤為第六句者初後二問無差別。) 五不知似相違過(九句中。四六正相違因也。勤非勤兩宗相違。亦為法自相。是似相違也。若非勤第六者。不知似相違。) 東大寺平昇加難云。非勤之名。雖通常無常。而聲非勤者。是無常義也。故定賓疏及明燈抄云。非勤與遷是無常異名(云云)何云常義耶。 今云。雖有二義。本朝古來明德。多立問第六名之義。所謂東大寺慚安。同寺長載。藥師寺真惠。同寺隆光。專寺空操律師。南寺明詮僧都。花嚴惠畛上綱。三論祥勢大僧都等。陶甄文理。同傳此義。上所舉十難。取可為此傳證。俱於所付六難者。第六句常宗。雖不云非勤。纂主有別意。故名非勤勇宗也。凡勤發物是無常者。緣起道理也。聲論誤以無常家勤發因。橫立常宗。為顯此非。呼常宗故名非勤勇也。理門及疏等釋。付比量正言支。常與非勤各別列之。纂主存別義。不相違。次二問差別。若云九句具攝四違。如何說言如法成法。不言成有法者。初於所成非成道理難之。又彼九句望違於常等者。付論出作法。設問。重意者。論四六相違。喻舉法自相過。以何知。此外論主攝餘三違云事(為言)更非以單重為二問差別也。況前舉四六句了。更設別難者。唯可舉第七句。何重又舉四六哉。單重差別。還不順道理。次非勤。無常異名云事不可爾。現見世間。勤發物必無常。非勤物有空等常法。定知勤順無常。非勤是常異名也。 三相俱闕量。 聲論師立量云。聲常眼所見故。同喻如虛空。異喻如盆等(云云)今此量三相俱闕。故犯兩俱不成。闕後二相。故兼可有相違因過。 本云。三相俱闕量有無。先德有諍。若依南寺明詮僧都傳者。陳那賢愛唯立六句。故疏云。陳那菩薩。因一喻二。說有六過○無闕三者○施無厭寺。有一論師。名為賢愛○。亦除第七(文)陳那以來。雖有六句七句二說。陳那賢愛存六句之說。言有第七句者。西天餘師義也。若依願曉意者。陳那以後。約因三相。辨闕過有二類。若無體闕者。無第七句。若有體闕者。可有第七句。已陳能立言支。設雖三相俱闕。何非闕減過性。故疏云。陳那菩薩。賢愛論師等。以無體為闕。故唯六句(文廣如本鈔。) 今云三相俱闕量。本疏及略纂。明出其作法。故可存陳那立第七句之義也。況不善因明師。謬有立如此量者。定可勘其過。若於付過者。豈不為之闕減過性哉。故賢愛陳那等。有體闕立七句。無體闕除第七句傳。能順本疏上下。此義意。兩俱不成量。闕後二相邊。不攝因十四過。只名闕減過。闕減過性。本三十三過外過故。下喻見之。同喻能立不成。異喻能立不遣過也。 又案。陳那於闕過有二種。若於無體闕。不立第七句。疏上卷云。以無體為闕。故唯六句者。此意也。若於有體闕者。亦許第七句。下卷文是也。但陳那以無體。為正闕減過性。故可為六句師歟。故疏云以無體為闕故唯六句者。陳那正意存無體闕歟。 問。陳那立有體闕旨。疏文分明。以何知。正以無體闕為過性云事。以無體為闕釋。唯說六句。論無體門(為言)非云以有體闕不為過。何捨明說依隱文哉。答。闕減過性者。三十三過所不攝過也。故論述諸過了。至下別明之。而有體闕者。皆兼自餘過。疏述義少闕了云。隨應各有。因四不成。同喻俱不成。異喻俱不遣。或具二過。或具三過(文)爰無體闕。既不陳其言支。豈為言支上過哉。故疏上卷。述無體闕了。俱名闕過非餘過攝。方知。餘過有所可推。不別為闕減過。唯無體闕。是論所說闕減過性云事。次會疏不□文故唯六句者。大欲表陳那菩薩是為六句家云事。以唯以無體。為闕過為其故也。不爾以故二字。難消者也。 缺減過性事(闕減過性者能立缺減之過也。) 古因明師(以宗因喻三支。皆為能立。三支言皆顯諸法本真體義。為其能立故。於其三支明缺減也。) 陳那以後(以因喻為能立。宗為所立。諸法體義法然而有。非依言始立。故於能立因喻。因一喻二為三。約此論闕減也。 古師有二義。 一者。自古至世親。皆立七句。 疏云。世親菩薩。缺減過性。宗因喻中。闕一有三。闕二有三。闕三有一。 二者。陳世親以後。唯立六句。 疏云。世親以後。皆除第七。以宗因喻三。為能立。總闕便非。既本無體。何成能立。有何所闕。而得似名。 新師二說。 陳那賢愛(唯立大句)   疏云。陳那菩薩。因一喻二。說有六過。即因三相。六過是也。闕一有三。闕二有三。無闕三者○施無厭寺。有一論師。名為賢愛○。因明一論。時無敵者。亦除第七。 自餘諸師(不除第七句。) 疏云。自餘諸師不肯除之。標○雖有申宗。不申因喻。如數論者。執我為思。不申因喻。豈非過也(已上無體闕第七句。)又雖有言。而相並闕。如聲論師。對佛法者。立聲為常。德所依故。猶如擇滅。諸非常者。皆非德依。如四大種。此德依因。雖有所說。三相並闕。何得非似(有體俱闕。)由此第七。亦闕減過(文) 以上疏文。就自餘諸師。於有體無體。示三相俱闕作法。 疏下卷云。此之缺減。古師約宗因喻。或七六句。陳那已後。約因三相。亦六或七。並如前辨。或且約陳那因三相。為七句者。闕一有三○闕二有三。○如立聲常眼所見故。虛空為同。盆等為異。三相俱闕(文)今云。古師缺減。云或七六句者。世親已前以後二說也。陳那以後。亦六或七者。陳那賢愛云亦六。自餘諸師云或七也。並如前辨者。於新古師。略指二家。並讓上卷子。或且約陳那已下。述別義也。若有體為闕者。可云七順師(為言) 同上卷初文。則因三相。六過是也者。且於無體闕出六句義。又雖有言。而相並闕等者。依陳那有體闕。出俱闕句也。下卷亦六者。指彼無體闕。或七者。自餘諸師也。或且約陳那等者。有體七句也。若爾陳那。並許二門。疏上下分明也。何以陳那為六句家。云或且約陳那已下。述別義耶。答。自餘諸師不肯除之下。如數論師等者。出無體闕中第七句。又雖有言等者。又舉有體俱闕也。是皆餘師中。釋第七句文也。何以又雖有言等文。還屬上陳那義。文言隔越。又無表別義之詞。況終文三相並闕。何得非似。由此第七。亦闕減過者。結成七句義。對前六句義之詞也。陳那猶七句義者。餘師對誰成之哉。不可云對古師。彼彼本不許因一喻二義。今文云而相並闕。於新師成故。不可云對賢愛。賢愛同陳那。陳那許有體闕。賢愛豈獨六句義哉。 闕過有二種(新師) 一無體闕(疏云。無體闕者。謂不陳言。但在三支非在三相。若陳因言必有體闕。三相既義。故非無體○但名闕過非餘過攝。) 二有體闕(復有二種。) 少相闕(疏云。以因三相。而為能立雖說因三相。少相名闕。) 義少闕(疏云。因一喻二。三為能立。雖陳其體。義少名闕。) 疏云。賢愛論師。陳那菩薩等。以無體為闕。故唯六句。雖唯陳宗。元無能立何名能立闕減之過。諸德皆說。總有七句(文) 今云。此釋亦於新師出二家。賢愛陳那者六句師。自餘諸德七句也。即同上卷。可思之。 尋云。有體闕中。二種闕義如何。答。疏文如上抄。一者少相闕。因有三相。若闕一是過也。付因見之。同異喻過。是因過也。二者義少闕。以同異喻名為因義。二喻言支雖有。而非二喻義。是喻過也。 問。以喻名因義者。二喻無體闕。又是可義少闕。若云然者。疏無體闕者復有二種(文)不許無體義少闕哉。答。二喻無體闕。可攝義少闕。但疏於有體開二種者。無體闕頗相似古師義。不陳二喻言支之過。設雖不寄因相。自直有過。故有體闕。古師不開之。於陳那以後三相之故。義少闕偏為新師所立。且約有體闕。出之。而依實云之者。二喻既因上義也。設陳言闕同異喻義(常宗以瓶為同喻等也。)設不陳言為過。皆是因上義闕也。陳那豈少相義少外。論餘闕哉。 問。上卷末文云。若陳因言。必有體闕三相既義。故非無體(文)三相既義者。指義少闕歟。既云故非無體。知無義少闕無體云事。答。此釋意。頗異常旨。先設雖陳因言。若不說二喻言。豈非無體哉。何云必有體闕哉。又相是義少闕也。何云三相既義哉。今成其意云。說因闕二喻。直見喻者。雖為無體闕。若自因傳見之。必因上義闕也。所以付因云少相闕也。不爾甚不得意。但三相既義者。相者是狀也。相狀是體上義用也。所以雖為喻義少闕。猶可云因相闕。故疏云。因一喻二。陳為能立。義少闕者(等文)義少闕於因一喻二論。而因一喻二即因三相者。是常途說也。又上卷上文。述陳那無體闕。因一喻二說有六過。則因三相六過是也(文)其意亦同。 問。因一喻二。是義三相。一因二喻。是言三支也。今何相濫哉。答。對古師因外有別二喻體者。設言三支義若義三相相。皆名為因三相。若於陳那。開二喻言。攝一因體之二門。各別論時。因一喻二名相。一因二喻名言三支也。相外名義。是強差別二門之日談也。云爾不相不名義。今云三相既義者。以義少闕中無體闕。即為因少相闕也。重意云。直於喻顯過。必是義少闕也。此有無體有體二類(以不共許法為喻。猶是有體闕(既說)言故。)設雖喻過。屬之因時。名少相闕也。但於初相過者。義少少相。其體難辨。 問。陳那意。宗是因義。即初相是也。若爾者。義少闕時。可在宗處。若留于因處者。與少相闕。有何差別哉。答。三支皆屬因時。以宗為因義。但闕減過性。約能立論故。設雖少相闕。猶是以初相闕關因處也。 義少闕必少相闕也。少相未必義少闕。所謂同喻異喻。對宗不談。舉之因闕二相。是唯少相。非義少句也。 闕減過性。義道甚幽微也。而往年得此案了。今度再治之處。依為至要。記入之。 不定法自相並否。 本院私記下云。問。凡有不定量。並有法自相相違。更有不定過。此為真法自相相違耶。答。約此有人云。不闕後二相所有法自相相違。真過有。似過有。即其真過者。此法自相相違。唯識比量法自相相違也(明詮大德等傳也。)有人云。不闕後二相。所有法自相相違。必有不定過。非真法自相相違。破有句法自相相違等也(甚以成笑。戒燈大德傳也。)有人云。不闕後二相。所有法自相相違。或有不定過。或無不定過(云云)不定過有。是似法自相相違。不定過無。真法自相相違。即破有句法自相相違。唯識比量法自相相違等也。不定過有。是似法自相相違也(云云。真惠大德傳也。)有人云。有不定量。相並法自相相違。若彼能違量。作不定時。以本量所有同不定著。而因明道理。而如是同不定迴出道理無。故能違量無不定過也(春德大德傳也。)有人云。一量不定法自相相違並有理都無。而有不定量。法自相相違有。見有不定過著。非法自相相違。不定有不見。而直法自相可令違道理見。著法自相相違。故彼不定過。為顯法自相相違。而出不定過。彼不定過。非為過也(等云云。隆光大德傳也。) 問。不定過。顯法自相相違。非不定過為過之意如何耶。答。不定過可令有本量因不定見許。置彼為如言出不定過。非謂別有不定過。本量因不定令有許。故一量不定法自相相違相並理無也(云云)今云。此記載五傳。且可存三松。上綱自云。我昔往往。傳唯識比量非真過之義。今因明優長之後。方知是真過也(云云。黃雙紙說也。可謂是因明之玄旨也。末生豈不歸信哉。今推其意。能違有不定作法者。謂作決定宗之作法也。無不定真法自相者。作不定宗之作法也(如常可准。音石傳以有為相量為證。) 問。此義有證耶。答。纂要釋唯識比量法自相云。然法師意。據不定不離。與作決定。非據不定因復作決定過(文)據不定離與作決定者。初三攝法。有離不離二類。與其不定不離之宗為正因(為言)非據不定因復作決定過者。非望有不定過之因復並作相違因過(為言。決定者。對不定因。相違因云決定也。故上文難法自相能違云。此有不定。何名決定文。大疏云。令宗決定。故名相違文。)意云。本因既犯不定過。故能違還用此因之時。似復可犯不定。而能違既立不定宗。以離不離二法。總為同喻。故無一邊作之不定(為言) 問。所違不缺後二相者。如何名相違因耶。答。能違既成立。非相違因者。是何過哉。 問。既不缺後二相。故無違害自宗之義。全不可得相違因名。是為宗過。可攝比量相違。設於因所犯者。共不定也。答。本量所用因為敵家正因。能成相違宗。豈非相違因哉。又不得成自宗。有共不定。故宗中比量相違。自大非所諍。但能違因非別因故。非畢比量相違。必帶相違因也(為言)亦非相違決定。本量有失故。所以三松御傳。不及缺後二相。而又相違因也。 問。此傳意者。所違遂不缺後二相歟。答。若能違成已之時。還見本量者。非無缺後二相之義。因是宗之所隨也。是故因同品。必須為宗同品。依此義一切具因義物。皆為一類。奪收同喻。望本量宗。既不同名。故缺後二相也。然而本是不定因故。以不定闕後二相為實義也。 重案此義。見因轉宗異品。或縱而為異品付共不定。或奪而為同品令缺後二相。前門依宗異品義。後門依因同法義(為言)真過云意。未必可例常途。只敵者勘過之中。有如此之門(為言)此傳雖似假設。深有實義。誠非因明優長之人者。誰傳此義哉。有為相量。唯識比量法自相等。可沙汰合。並如尋思抄。 二十七不成(子島私記引明燈鈔。) 兩俱四句(一有體全分。二無體全分。三有體一分。四無體一分。) 隨一八句(一有體他隨一。二有體自隨一。三無體他隨一。四無體自隨一。五有體他一分隨一。六有體自一分隨一。七無體他一分隨一。八無體自一分隨一。) 疏中卷云。兩俱隨一二種不成。所依唯有。因通有無。然皆決定。兩隨一無。所以並得。能依有無。以為諸句(文) 猶預六句(一兩俱全分猶預。二兩俱一分猶預。三隨他一全分猶預。四隨自一全分猶預。五隨他一一分猶預。六隨自一一分猶預。) 尋云。猶預不成。何不分有體無體句耶。 疏中卷云。猶預不成有。所依能依。雖復皆有。因不決定。故總為句。不分有無(文) 所依九句(一有體全分。二無體全分。三有體一分。已上兩俱所依。四有體他隨一。五有體自隨一。六無體他隨一。七無體自隨一。八有體他一分隨一。九有體自一分隨一。已上隨一所依不成。) 尋云。何故無無體一分句耶。太賢師作此句云。數論對佛法立量云。石女兒及餘聲無常。德句攝故(云云)答。邑記云。無體之因。若許於宗一分得轉。即非無體故。云無此句。文。 又尋云。何無無體他一分。及無體自一分三句耶。疏中卷云。所依唯無。能依通有。但兩俱隨一所依不成為句。故無他自無體隨一一分所依不成。若許自他少分因於宗有。必非一分隨一所依不成(文) 又尋云。何無猶豫所依不成耶。依之略纂約猶豫不成。分十二句之中。列猶預所依不成。加之文軌玄應·定賓等諸師。皆許此句。疏中卷云。亦無猶豫所依不成○所依若無。不猶豫故。時或有釋。亦有猶豫所依不成。疏既盛行。人多言學。依文誦習。未曾輒改。有釋者文軌等也。略纂同彼意。 纂要云。問。有自猶豫不成。亦自他共所依不成耶。答。有不於有法猶豫。於有法猶預。即非所依不成。疑決異故。又釋亦因猶豫。亦猶豫所依不成。如因猶豫。得名不成。有法猶豫。何非因中猶豫所依不成。且據決定所依不成。相對以明。但於因疑。非疑有法即是此過(文) 既有二釋。何以一釋為難哉。 相違決定自他共事。 本云。可限共比量也。凡一有法上。有各別共許因喻。立敵二因。各成三相。成相違二宗。令敵證者不生決智於一邊。故得不定因名也。若限立或限敵。既無各自決定義。何云決定相違耶。依之唯識燈云。夫言決定因喻共許。述所立因喻必須兩許。不許自他違決也。又纂要云。又相違決定因喻共許(文)此文亦限共比量。況略纂作問云。六不定中。前五各有違自他共。何故第六無其自他(云云)意顯也。答此問云。兩宗乖返。名曰相違。因喻各成。稱為決定。故決定因。唯其共也。前五不爾通他自(文)問答之意。明限共比。嫌自他。加之疏中。釋不定因名云。二因皆不能令他敵證。生決定一智故(文)但疏五十四不定文。出不定種許也。不云皆為真過。 今云。如此義者。正比量豈通自他二種哉。正量若不限共比者。二正因相並。何不通自比等。若許其義者。非違決者。何過哉。且立者自比量之時。就彼宗。他喻他因有可成相違宗者。敵者必取之可立三支比量。能違所違各無過相者。豈非違決哉。於我宗彼此量齊而無勝劣之旨。立者豈不猶豫哉。餘作法准可知。但於慈恩淄洲釋相違者。先疏主釋。只非出句數之文。諸自共比。違共及自。皆為過失。他比違他及共為失之釋。不只限相違。大定眾量過失真似之文也。軌轍豈嫌違決哉。以之可為定量。次淄洲釋定難會通。但自他雖有違決一分義。猶不如共疑因。其旨如本義趣。各自決定義。專可在共許因喻故。是以疏主。兼勝劣俱為真過。纂主取勝捨劣之日。不名違決。云然非不許疏意。彼銀銅鐵三輪王所具象馬等。或名七寶。或不攝寶。是依勝劣立名不定。今又如此。自他共三量之中。若謂勝者。可共比量。然而正比量既通三種。過相又通共比違自等。以之可知。仍且可存疏意也。 予一期案。前後雖區。漸探屢決諸義。巨細悉歸子島一說。奉謁龍花。以仰悟解之加被笑。 因明之事。本無其功。隨又廢忘。今年春秋之間。聊加覆審。或拾往日遺草。或有當時潤色。至十一月一日。如形終篇。其間迷謬失錯等。深雖恐冥顯。隨分清淨之志。大明神可垂納受。病惱相續之間。未及再治耳。 建曆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貞慶記之。 明本抄第十三 明本抄日記                明本十三卷(上帙七卷。下帙六卷。 暗推之愚鈔也。拾舊草副新案。終篇之後。未及再治。然而茍思利益。我心不穢書者。只一部也。兩人事難捨。仍以上帙(七卷)奉東北院僧都。以下帙(六卷)奉光明院律師。兩人互識。可令書寫殊卷。各御現存之間。都勿增成二本。將來付屬之人。偏可簡法器心性。若自門之中。無真實之器者。當時傳授三人之內。隨宜可令相讓。此書良算院既書寫畢。抄出之間。彼功莫大之故也。抑此遺言之趣。外人聞之者。偏處慢心或處法慳歟全非其義。尋思抄事。付惜付與。其懼非一。仍世間只以不知此名字為望。然者各御自筆可令書寫。病及急切。不能右筆之狀如件。 建曆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沙門(花押)敬白。條條起請事。 右因明明本抄。一期之間。此一本外。不可成二本。況於多本哉。設雖貴人事。設雖世間門大切人事。永不可成多本。所詮者。他人不可令書寫。又一期後者。門弟之中。撰法器體可相傳。設又雖法器。付世間門不法不當之仁。不可相傳。又顧自幼少哀愍弟子。又依世間門恩。又依貴人事。不可相傳。若無相傳之器者。東北院光明院。□門某中。可奉相傳也。上件二箇條。若背起請旨者。春日大明神。七堂三寶。神罰冥罰。可死蒙于良算身。八萬四千毛孔狀。如件敬白。 建曆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良算敬白明本要目錄。 相違因(之因義猶帶即因義。) 通局對。 三重對中。必可有諸法本真體義道理。體門義等四類事。 纂要。此文旦約體義一門等文。料簡。 先後對證文。 佛地論兼說三重對事。 現比二量傳今案(此事猶可沈思。) 法自相敵者。 勝論傳眾多道理(瀉瓶之外具不可授與。) 子島疏記。九句義記。俱存勝論事。 九句不對立傳(雖非子島大順纂文。) 三松傳愚推(光明院豎義用之歟。然而不可披露。) 道詮傳(人多不受歟。然而微妙韻也。) 法差別。 勝劣五故。第二故中。又有七故。尤可祕之。 與所立法(有五義第二為本第五今案義可祕。) 勝勝傳取同喻義。都無難云事。可祕事也。 有法自相(一重意許義。可書入之。故僧都暮年案也。尤為本義。) 有法能別互加言云事(此義猶似背子島。)能別處諍有法意許義(有法差別同。 有法差別(本作法斷料簡。兩重意許傳潤色。) 子島斷道傳(義委細不可云開也。) 違三(同異性能有事。猶難思。) 違四。 有法自相時。有法有性共許自許事。 彼但舉宗(有今案趣大切事也。) 後三違決(大旨得子島傳心畢。其中攝不定過之旨尤可祕之筋也。周記二釋料簡又似珍。) 三過並不(子島傳大都得意開畢。猶可思惟事也。相遠因與違決不並義。以因改不改知之云事。今案也。) 正所諍故。 第八句合離作法(子島傳微妙也。可為口傳又未一定間。不記之。) 一分所所不成真過事。 因喻之法諸義目錄。 因初二相。體義相隨宗因(相隨事古來恐未云出事也。) 若言眼等(諸義難我他相例事。) 積聚性因(子島傳得意開畢。) 義准宗(傍義准宗傳。一樣開畢別義可祕之。) 西域師(依春穩得燈抄意事。) 共許有(先年案聊過。今度能能可沙汰開事也。) 因亦不遍(付子島傳返清水可難事又先年案。) 因意許(明燈抄得意畢。) 有法自相能違自他共(子島疏記趣沙汰開畢。) 清辨比量有法不極成。年來不審。大樣開畢。 二等意許必帶言陳(毛來案) 今度不必帶之義又案畢。然而遂可記入之。作字事能能可得意。 作非有緣性體(斷道實等傳諸不樂為片差別。可沙汰加之。) 有法差別能違作法(今案。稟承義。) 同異二品限有體歟事(先年案也。大旨神妙歟。) 第七句(疏記遺恨釋也。而九句私記未曾有也。返返可祕釋也。) 後三相違所立法可重事(後二相違處。大旨在之。) 缺減過性沙汰(先年於笠置。數日評定大旨定畢。先日別義。可書入之。) 明本抄調卷之後。外題問題令書御之時。此二帙之中。今案等可有用意事。可書出之由。有其仰。仍書出於御前書出畢。御評定皆以經畢。御點十八條者。永以口外之由。深蒙御誡。又一題內有眾多文理事。一度一人教事。無下事也。道理一兩究竟證文一。別別可沙汰之。設付屬瀉瓶之體。先後可沙汰加也(是一)又或自體云。或他人教令云事。今披露。最祕事。人易云事。永不可有事也。其義趣開。打聞等處。不窮其源底事也。又雖有得意窮人其。一人二人也(是二)又舊草物為豎義人乞請。取出事。返返不可有事(良忠事被仰出。)也(是三)又貴人六借樣事奉教事。無益事也。易易有事行行可沙汰也是。又物人沙汰。猶奧有見事。不可有事也。其故今事令以輕故也。但此事沙汰之時。令輕氣人前。又存可令見也是五。此目錄大切事也。後光明院等可申。清書一枚可遣也。 以上條條御前承及事書付也。後可書直之。 建曆二年九月晦日。持明本抄。參海住山。其日不入見參。無言之由被仰出畢。以愚札明本調卷之由。令申之處。明朝可來之由有其仰。仍次日(十月一日)參向。老宿坊仰云。雖無言此事。別事也。申請大明神也。可見被仰。仍進畢。一返經御覽之後。數剋御落淚。其名可云明本抄其故。一明之本也。因明之本志在此書故。此釋有恐歟。二明本。本者菩提院本抄也。明者重令明顯之義也。海住山付有二義。海觀音誓願海也。其誓願安住義也。又補陀落海中住擬彼山也。又海字水每書。去笠置來此山之處。又無水。仍愚身之祝也。住者人主書。山中荒多畜類住處也。此山當來人主思故。又用此字也。此抄出助成之功現世。不可報之。若生佛土之時。佛申先世恩。自身不堪。彼人大惠令開發。令發大心給申。佛力何不加被給哉。以此必可為報謝之端。其後數剋御落淚。此事一期之內。大憑事也。此事閑光明院等沙汰若不□者。時時語申也。又東北院待從得業。短命人也。然而今年夏見。無下不見。真實修學者也。遣相證性沙汰。次日草持來見之云筆云義勢。非普通事。因明事可得意開體也。必可教之。 以上。彼座條條仰之旨。為後日憶念記之。同月二日。先如形書付之。後可能書之。 同三年三月一日。於海住山書寫畢。先師上人中陰四七之後朝也。每聞顧命。斷哀惜腸。假名比丘覺遍。 明本抄十三卷。相具目錄并日記。性譽僧都令付屬畢。可為堂中之祕要。輒不可及外見。且者上人御遺誡記錄。顯然者歟。抑東大寺宗性法印。當寺定真得業者。為年來之門弟之上兩宗之法燈也。微功惟深。懇志不淺之間。歸德感志兩人共令許與畢。但各一期之後者。速可被返性譽之由。面面書契狀賜之。又慇懃被申約束了。為向後存知。記事由之狀。如件。 康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前權僧正(花押) 明本抄十三卷(上帙七卷。下帙七卷。) 右抄者。自解脫上人相傳之次第。見于建曆遺誡。良算誓文。康元置文等。凡當流二明聖教事。先年載慇懃之趣。獻讓狀之處。有不慮之子細。今抄元讓與顯覺僧正畢。此條本意相違之間。示合彼僧正。而令御邊入室申定次第相承儀之處。僧正則出承諾狀畢。爰彼僧正。元干性譽。去三月三日入滅之間。相具目錄并日記等。直付屬隆遍權大僧都畢。於今者。先考御素意。一事無所殘。尤可令自愛給歟。抑此書者。八門之明鏡。三支之麗華也。相承不輒。付屬撰仁。且覺遍顯覺兩僧正。權官以前。昇僧正極位。各勤御願證誠。性譽亦追邂逅之芳躅。被聽道著之寺務畢。是則祖師上人無想清淨之志。擁護神靈。隨喜納受之故歟。然則云二明○者。云六宗貫首。次第御前途。無其疑者也。為向後存知。記事由之狀。如件。 永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前權僧正。 因明重書二本(一本吉祥院已講賴昭。一本小納言已講定算。) 此書籍依有所存。可令進上置一乘院大僧都御房之御方所也。三十箇日穢限以後。為範經實慶經實等沙汰。急速速可令執進上之。抑同宿門弟中。令因明習學。至探題等位為可令披見於此書籍器者。其時者可被許一見由。申入院家畢。縱雖申出。當要後者。不日可令返上之。雖一字一句。不可有書寫等儀。若背此等遺命者。可蒙神明三寶證罰者也。且此事所申入院家之狀案。記置之所也。 明本抄一部十三卷。被書寫功候。尤神妙候。日記一卷。要目錄一卷進候。目錄者雖為良算之記注。皆上人之言談候。於此物者。大略一本候。殊可有御祕藏候。御邊事雖為他寺他門。自當初申馴候。芳志慇懃。不淺不輒。仍深有所存。奉付屬候者也。御委附之仁。若非二明之法器者。性譽僧都許可被送遣候。可背先師本意之故也。病床右筆間。不能委細之狀。如件。 建長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右花押尊勝院法印御房。 奉契約。因明抄事。 合明本抄(十三帖)因明論義抄。 右件書等者。先於明本抄者。依院主上綱御芳恩。蒙御許令書寫畢。因明結緣現當思出。只在斯事。此條雖經多生。難奉報之。而愚身一期後。可讓進尊勝院得業御房之由。蒙御命之上。早可存其旨也。次於六卷因明論義抄者。以別方便。雖令書寫。一期後彼得業御房。可奉讓之由。同蒙御命之上。早任御命可奉讓進上。更不可有相違之狀。如件。 文永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權律師聖禪(花押) 此自光明院。奉讓尊勝院御契狀。自尊勝院讓預聖禪之日。尤可瞻彼御契狀。可奉崇重者也。 文永四年五月二十五日申時。於東大寺鼓阪住房。以光明院御自筆狀。書寫了。即一交了。 權律師聖禪(歲六十六□五十二。) 都明本抄十三卷。彼御日記。并要目錄。兼御相承。御契狀。書功今日今時滿足了。因明結緣爰顯。歡喜滿胸。恭敬銘肝矣。 此二通者。御書寫之後。可總返難候。 建長七年(乙卯)中冬十七日(午時)於東大寺尊勝院中堂東廊馳筆了。自去年暮秋之候。至今年仲冬之天。明本抄一部十三卷。書寫終其功之後。結究所書寫第七卷。去八日暮返上光明山上綱之御許之次。此御抄日記。同可借預之由。以愚狀申入之處。同十一日暮。即被借下之。其時上綱御息消。同閉具此雙紙之中了。一紙之面御志之慇懃。既顯。多生之間。報謝之微力難及。願以之為一佛淨土之芳緣。願以之為三會值遇之良因矣。 右筆花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五十四夏□四十二。) 文永四年五月二十四日(甲酉)於東大寺鼓阪。以尊勝院御本書寫了。此鈔為重寶之條。今日記明白也。同以此日記。送千佛在世。無有敗損矣。 華嚴宗權律師聖禪(歲六十六□五十二。) 同年月二十五日(已時)於同處以御本委交了。 明本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