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兴福春秋 > 华严本山
  • 华严一脉
  • 华严传承
  • 华严经论
  • 思想判教
  • 人间修行
  • 图片1.jpg

      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前,佛教发源于古印度,至东汉永明年间始传入中国。之后数百年间,大量佛教经论自印度传来,并得到大规模翻译。因依据不同经典之理论,在教理及教法传播中,汉传佛教逐渐形成十大宗派,即俱舍宗、成实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三论宗、唯识宗、律宗、禅宗、密宗。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以《华严经》为根本经典,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实际创始人是法藏法师,因法藏受封为贤首国师,故此宗亦称为贤首宗。本宗以五教十宗判释如来一代教法。五教系依所诠法义之浅深,将如来所说教相分为小、始、终、顿、圆。并以十宗为纲目,对佛所说之义理加以区别。华严大教宗旨甚深玄妙,然教理总依是法界缘起。法界缘起者,宇宙万象相即相入,此一物为他万物缘,他万物为此一物缘,自他相待相资,圆融无碍。为明此事事无碍法界之无尽缘起,本宗立四法界、十玄门、六相圆融等法门。

      唐代中页,乃是华严宗鼎盛时期,其教理宗旨传播至日本、高丽等地,至晚唐武宗灭法,逐渐式微。宋、元、明、清诸朝,均有高僧大德敷演讲诵华严,或作章疏,或作科判,代不乏人。清末民初,有湖北黄冈月霞尊者,早年曾与虚云老和尚同结茅终南山禅修,后依止赤山法忍禅师修学,深得器重。复研读《华严经》,并对法藏、澄观之章疏,深作探究,于华严法界观门颇有心得,遂以毕生弘扬华严教义为己任,一九一一年在江苏、湖北创立僧教育会多处,于南京创办僧立师范学堂,一九一二年,月霞尊者与应慈法师于上海哈同花园首创华严大学,有学生六十人,后因故迁至浙江杭州海潮寺,正科一期,龙象辈出,学僧慈舟以戒律念佛为宗依,著有《华严经普贤品亲临记》等,于苏州灵岩山寺首创‘常年打七’念佛堂。又应虚云老和尚之请于福建鼓山创办法界学院,讲授《华严》;学僧了尘、戒尘等于湖北武汉莲溪寺开办华严学院;学僧持松为月霞尊者唯一嗣法弟子,著有《华严宗教义始末记》六卷,开办虞山华严预备大学,后任上海静安寺方丈,住持静安佛学院;学僧常惺著《贤首概论》,并于安庆迎江寺开办安徽僧学校,于北京创办柏林教理院、于泰州创办光孝佛学社等,又于福建厦门创建闽南佛学院;学僧慕西任河南省信阳县贤首山住持,创办佛教养成学校,为近代河南佛学教育之始。学僧妙阔曾任西安大兴善寺住持,重修殿宇,开办佛学院,宣讲经论。学僧智光与其弟子南亭赴台湾弘化,力弘华严大教。学僧霭亭于镇江创办竹林佛学院,又于香港九龙及澳门等地创办佛教义学,开港澳佛教教育之风气。

    图片2.jpg

    民国时期的上海哈同花园

    图片3.jpg

    杭州海潮寺殿堂

      一九一七年六月,虞山兴福寺施主、耆绅钱鹏年等以虞山兴福寺为萧齐古刹,近因住持乏贤,特礼请常州天宁寺冶开法师主持兴福寺法席,规划中兴。时冶老因赈灾法务冗繁,遂命法徒月霞分灯兴福寺,令应慈相佐,并携门人持松、惠宗、潭月等随行。月霞尊者出任兴福寺住持,秉拂伊始,即以振兴教法、培植僧材为急务,筹建华严学院,院址选择山门东侧救虎阁及龙神堂内,并赴杭州海潮寺办理迁校事宜。同时亲手制订《预科简章》,命其法弟应慈主管其事、命持松掌书记职兼督工役。月霞尊者为法勤劳,未及半载,胃疾复发,于病重弥留之际,执应慈法师手谓曰:“善弘华严,莫作方丈!”应慈垂泪允诺,遂终身以弘扬华严为务。次年,推举持松法师为兴福寺住持,持松承继月霞尊者遗志,得应慈法师协助,续办华严学院,改名华严预备学校(全名为中华佛教华严大学预科讲习所),亲任校长,应慈法师任监督,惠宗法师为监学。对月霞尊者所订之《预科简章》进行完善,定名为《中华佛教华严大学预科讲习所简章》,并公开刊于《觉社丛书》。学校设预科三年、正科三年,学生每期六十人,僧、俗均可报考入学,以佛经为教材,有《华严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俱舍论》、《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等,并授中国文学如《左传》、《孝经》、《古文观止》、《唐诗》以及历史、地理、算术等课。持松法师亲自授课,并邀常惺法师为教务长。学僧经毕业考试及格者颁发证书,成绩优异者留院供职或资送海外留学深造。凡四方学子有志于三藏者,皆闻风向慕,负笈如归,欣欣然皆谓归依得其所也。

     图片4.jpg图片4.jpg

      一九二二年冬,持松法师至日本高野山修学密法,华严预备学校由惠宗法师掌教。后因学院所招学僧知识层次过低,难以受学一乘大教,因此种种原因,故缩小范围,易名法界学院,先造就初机学僧,培植中等僧材,以谋僧教育普及,养成深法器之义利。

    图片5.jpg

      一九二八年十月,常熟兴福寺佛教通讯社创办《晨钟特刊》,原校长持松法师亲笔题写刊名,并作《发刊辞》以贺。太虚法师、谛闲法师、静权法师等亦分别题词或致辞庆贺。持松法师在《发刊辞》中写道:“……余之所愿,乃钟声响时,处处得闻,即闹市喧阗之所,昏聩迷梦之人,无不因此镗然一击,而惊回铁围之永暗睹智慧之曙光也!” 同年,法界学院请归元法师负责详细讲解戒律学理论,并特地编印《四分律行事钞撷要》一书为教案。

    图片6.jpg

      一九三0年,法界学院请戒尘法师和慈舟法师执掌教务,慈舟法师大力弘扬戒律,既从理论上细致讲解,同时严格要求僧众依律起居,法界学院因此得到振兴。

      一九三四年,因常熟县石某纵横捭阖其间,致使学潮迭兴。复经持松法师、应慈法师、惠宗法师及邑人吴敦、俞承莱等人多次从中调停方息,法界学院随即停办。次年,兴福寺住持苇乘法师联同法界学院的存厚、正道两法师克服种种困难,招集全寺职僧会议,决定恢复法界学院,请持松法师任院长,常惺法师任名誉院长,潭月法师任副院长,同时增加学额至三十名,并添聘授课法师,以恢复旧观。一九四二年,苇乘法师又重振法界学院。至建国前夕,法界学院停止招生。

    图片7.jpg
      月霞尊者、应慈法师乃是近代华严学中兴祖师,亦是华严大学之缔造者,应慈法师禀承法兄月霞尊者遗教,毕生以弘扬华严教义为己任,除辅助月霞尊者开办华严大学外,还创办虞山法界学院、常州清凉学院、上海华严学院,组织编印《华严疏钞》,一生多次开讲《华严经》及相关大乘经论,年届八旬,犹斋讲不辍。应慈法师辗转各地讲经弘化,始终以虞山兴福寺为弘法本山,故虞山法界学院授学课程,乃是以华严教义为主,华严一脉,始得流传不绝,兴福寺亦被尊为“华严本山”。
    图片8.jpg
     
      法界学院承接杭州华严大学,在虞山兴福寺内的宏观再现,该校是民国年间最早的佛教综合性学院,与后来兴起的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可相媲美。法界学院起讫唯计三十余载,先后于学校任住持(校长)的有:月霞、应慈、持松、惠宗、潭月、存厚、正道、苇乘、竺耀等九位法师。慈舟法师、常惺法师、蕙庭法师,妙真法师、归云法师、大谦法师、圆湛法师、林子清居士(慧云法师),祝彭年居士等曾于此授课。然造就僧材甚多,著名者有苇舫、苇乘、正道、福善、智开、默如等。前任住持妙生法师亦曾就读与法界学院,学养并优,多受奖掖。
      日本侵占宝岛台湾长达五十年之久,期间日本强将神道移植台湾,诱迫台民信奉;又收编民间各教,加强对寺院、斋堂之控制,以致数百年来从大陆传入之佛教日趋式微。自一九四九年前后,大陆诸高僧大德赴台,即对日化之台湾佛教清理凈化,使之重返汉传佛教之正途,功不可没。今台湾佛教正值鼎盛,法门龙象,山中耆宿,多与常熟破山兴福寺有直接、间接师承渊源。兴福寺于海峡两岸佛教界交流中,尤其是办学与佛学研究方面,当继往开来,作出更大贡献。
      二〇〇九年六月一日,兴福寺救虎阁恢复法界培训班,开设佛学基础、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宗派概论、梵呗、书法、英语、宗教政策等课程。学员为常住全体僧众。任课老师有毕盛居士、愿勤法师、妙伟法师等。江苏省佛教协会缘源书画院书画培训班,分别于二〇〇九年、二〇一〇年在兴福寺法界讲堂举行,每期十天。学员为本省各大寺院法师,授课教师由省佛协安排。
     图片9.jpg
  •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年,即法顺)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

      “认识《华严经》,方知己是佛法富贵人”。在浩瀚的经典之中,《华严经》被称为经中之王,佛陀在七个地方,有九次的聚会,才把《华严经》讲完。据说佛陀宣讲《华严》时,没有人能够了解其中的奥义,后来这部经传说被藏在龙宫里,搁置了六百年之后,才被龙树菩萨发现。龙树菩萨以他的聪明把下卷背诵下来,但是前面的上卷、中卷还没有看到,为龙宫的人所发现,被赶出了龙宫,他出了龙宫之后,就把记忆所及写下来,此即龙宫传来的《华严经》。
      在中国有三种梵文译本的《华严经》。东晋时代的佛陀跋陀罗三藏,他翻译的《华严经》有六十卷,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做《六十华严》或晋译本。唐朝的实叉难陀三藏,翻译的《华严经》有八十卷,名称也叫《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为《八十华严》或唐译本。唐朝的般若三藏翻译了《华严经》的(入法界品),有四十卷,称为《四十华严》。不论是《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内容都是《华严经》,义理都差不多,而《四十华严》是《华严经》中最重要的一品----(入法界品)的单行译本。前面说《华严经》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出来的,那么,龙宫究竟在那里呢?
      有人说:龙宫是在海龙王所居住的大海里面,这种说法有待商榷。船只航行的地方叫大海,吾人所居住的世间,也如同大海一样,我们称之为茫茫人海。其实波涛汹涌的海龙宫,就是人君所住的王宫,而龙王,即印度民族中被称为龙种的那伽族的国王。古来世间上的珍宝,总是为国王所拥有。根据历代的研究,《华严经》被收藏在龙种族的王宫里,六百年之后,才被龙树菩萨所发现,将其经文背诵下来,而传播于世间。
      在佛教各种经典中,有的讲真空,如般若中观;有的说妙有,如唯识法相;有的提倡顿悟,如禅门南宗;有的主张渐修,如禅门北渐。不论空有也好,顿渐也好,华严把这些思想统摄,而建立了诸教圆融的一乘圆教。别教一乘的华严世界,就是“华藏世界”,也就是万有诸法由佛心所显现的一真法界----性起法门。此一真法界,是真、妄泯灭,生、佛不分的真理世界,超越了一切的对待,本体即现象,现象即本体,是个绝对平等的世界。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一真法界,则能扩大生命的领域,证悟到生命的永恒不灭。人类最恐惧的是死亡,最害怕的是贫贱,如果我们能契入一真法界,则能脱离贫贱、富贵、有无、生死、多少、高低等一切对待世界的束缚,而达到心灵上的绝对自由。以下四点简略说明华藏世界的特征:
      一、重重无尽的世界:华藏世界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世界,在这世界中,有无量微尘数的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每一世界又是“一尘一法界,一界百千如”。无限的光明,无限的诸佛,所谓“光中无限宝,宝中无限佛”之意。
      二、事理圆融的世界:事和理可以圆融无碍,虽有种种事相上的差别,但宇宙生命的本体,相互之间是没有障碍的。从“事法界”说,宇宙万物,各种现象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从“理法界”说,万物真如本体只有一个,也可以说,全宇宙唯有一心而已;从“理事无碍法界”说,现象与本体是一体不二,所谓无二亦无三就是此意;若从“事事无碍法界”说,万物具备体与用,虽各自缘起,守其自性,但彼此之间,有从多缘相助成一缘者,有从一缘又遍助多缘者,故其利用互为交涉,事事无碍,重重无尽,所以又称为“无尽法界”。
      三、性空平等的世界:在华藏世界里,大的未必是大,小的未必是小;清净未必是清净,污浊未必是污浊;有的未必是真有,无的未必是真无。这就是性空平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光光相摄,事事无碍。如果能认识这个圆融世界,虽然是一粒微尘,也可以彻见三千大千世界;虽然是一个微生物,也可以看出一切法界众生。
      四、自他兼济的世界:在华藏世界里,一切的发心,一切的成就,都是无量、无边、无尽的。例如华严三圣之一的普贤菩萨,立下十大愿行,其中“供养”项下的法供养,包含有:
      如说修行供养。
      利益众生供养。
      摄受众生供养。
      代众生苦供养。
      勤修善根供养。
      不舍菩萨业供养。
      不离菩提心供养。
      如此供养,兼具了广大、深远的特性,能够了知“全方位缘起”的世间,直接与“性起”法界相接应,是真供养者也。
    总括而言,华严宗的心要,就是将甚深广大的佛法,落实于现实的人间。
       
     
    壹、华严的开宗及其传承 
    一、宗名
      本宗依《华严经》而立,故称华严宗。陈隋之间杜顺禅师作《法界观》一卷,总括华严奥旨而开宗。唐代贤首国师撰《探玄记》及章疏多种,华严法门因而大行,所以本宗亦称贤首宗。又本宗以四法界说明法界自在无碍法门,故又名法界宗。后以现今通行的《八十华严疏钞》是清凉国师澄观所作,故亦名清凉宗。
     
    二、传承概说
      《华严经》是如来成道第二七日,在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的自内证法门。佛陀入灭后七百年顷,龙树于龙宫中见此经有三本,以上、中二本非凡力所能持,乃诵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或谓三十八品),流传印度民间,且作《大不思议论》十万偈来阐释其文义;复作《十住毘婆沙论》,以注释《华严经?十地品》的一部分,此即华严释论的滥觞。至佛陀灭度后九百年顷,世亲作《十地经论》,解释(十地品);金刚军、坚慧等诸论师亦先后作(十地品)的释论。
      我国于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由佛陀跋陀罗(即觉贤)译出本经六十卷,即所谓《旧华严经》,未久,有法业讲之,并撰《华严旨归》二卷,是中国讲《华严经》的第一人。北魏永平年间(公元五○八至五一一年),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于洛阳译世亲的《十地经论》,僧统慧光祖述之,并开立地论宗,着有《华严经疏》十卷、《华严经略疏》四卷,立渐、顿、圆三教判,而以华严为圆教。地论宗虽是华严的别派,但仍然以《十地经论》为正依,未用及《华严经》。唐代圣历二年(西元六九九年),实叉难陀再译本经为八十卷,此即《新华严经》;贞元年间,般若三藏译出《普贤行愿品》四十卷,世称《四十华严》。依用《华严经》,始为贤首大师法藏,法藏师事智俨,智俨师事杜顺。杜顺作《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等,大为阐扬华严教学,受唐太宗的归敬。智俨先后习学《四分律》、《毘昙》、《成实》、《涅槃》,以读《华严经》有所省悟,乃作《华严经搜玄记》、《华严孔目章》、《华严五十要问答》等,发挥十玄六相的奥旨,奠定华严宗成立的基础。法藏夙受则天武后崇敬,尝就《华严经》提出疑义;及至永隆元年(公元六八○年),日照三藏来华,乃以其所进献的梵本,补原译经的脱落处;又尝参与实叉难陀的《新华严经》译场。着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五教章》等,并判释如来一代所说的教典为三时、五教,以华严的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为别教一乘。先后讲《华严经》三十余遍,以前二师教学为基础,集一宗的大成,观门教相至此圆备。澄观注解新译大经,卷帙数百,世称华严疏主。其下的宗密,曾习禅学,开所谓华严禅,这是教禅一致的开始。
      本宗历祖相承,以毘卢遮那佛为开法教主,别立十祖,即普贤、文殊、马鸣、龙树、世亲、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或杜顺以下至宗密五师,称五祖;此五祖再加上马鸣、龙树,则成七祖。宗密示寂后未久,唐武宗“会昌法难”起,经论销毁殆尽,诸宗一时皆衰。至宋代,子璇重兴本宗,门人净源作疏倡导;又有道亭、观复、师会、希迪各作《五教章》的注解,世称“宋代四大家”。元代有普瑞、圆觉、本蒿、盘谷、文才、达益巴。明代有德清、古庭、李卓吾、道通、如妃、祖住。清代在北方主要有宝通寺一派,代表人物是通理,是清代中期有名的华严学者。另有续法、周克复等,相继或作章疏,或敷演《华严经》。此中,续法与通理亦被认为是中兴华严者。民初复有月霞创办华严大学,智光、常惺、定西、慈舟、了尘等,均曾就读该院,而以常惺为着。
      朝鲜的华严宗是由与法藏同门的新罗僧义湘,禀承智俨之法而传入海东,为海东华严宗的初祖,与元晓亦共同盛弘本宗。其中,元晓着有《华严经疏》,义湘着有《华严一乘法界图》等。至高丽时代的王子义天,携带其国的《华严章疏》来宋,投于净源门下研究宗义,归国则大弘本宗,所以在朝鲜本宗的研学讲说较他宗为盛且久。
      日本在养老六年(公元七二二年)十一月,就已经开始书写《新华严经》,而于天平八年(公元七三六年)七月,唐代的道璇携入《华严》的章疏,始传本宗。新罗僧审祥则为日本讲《华严经》的第一人,是日本华严宗的初祖。其后,传法于日僧良辨,由于良辨的奏请,圣武天皇(公元七二四至七四九年在位)敕建东大寺,成为华严的根本道场。后经实忠、等定、正进等传法至光智,光智是中兴华严宗的高僧,创建尊胜院作为专修华严的道场,其下分为东大寺系、高山寺系。此二系派出凝然、高辨二法师,为鎌仓时代的二大巨匠,同为复兴华严的大德。东大寺于明治五年(公元一八七二年)九月,曾一度为净土宗所管辖,至十九年六月方独立。
     
    三、华严五祖
    1c950a7b02087bf4d3992662f3d3572c10dfa9ec8b13eff8.jpg
      华严初祖 杜顺大师(公元五五七至六四○年),雍州(今陕西省)万年人。俗姓杜,法号法顺,十八岁依止因圣寺的僧珍禅师出家习禅。一生禅通妙用,济世度人,时人号之为“炖煌菩萨”。隋文帝敬信,以月俸供养。专宗华严,著作《法界观门》,将华严高深的理论,融贯为禅定的观门,而创出“真空绝相、理事无碍、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观,是一位融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大德。他一生之中,神异事迹很多,比方说,有瞎子、聋子拜见他以后,能见能听。有一次他涉水过河,河水忽然断流,等上过岸后,才又水流如故。唐贞观十四年(公元六四○年)圆寂于义善寺,深为朝野所敬重,唐太宗尊称他为帝心尊者。
      重要著作有《五教止观》一卷、《法界观门》一卷,以上两种著作为创立华严宗,开展华严思想的根本要典。其它尚有《十门实相观》、《会诸宗别见颂》各一卷。弟子有智俨、动意、达法师、樊玄智等多人,均闻名于当代。
    6a600c338744ebf81f4814b4d8f9d72a6059a77b.jpg
      华严二祖 智俨大师(公元六○二至六六八年),天水人(今甘肃)。别号至相大师、云华尊者。孩童时代喜欢堆石成塔,串花成盖,自己就当起法师,并叫一起玩耍的同伴做他的听众,为他们说法。十二岁时,初祖顺和尚上门度化,父母欣然应允。智俨乃跟随顺和尚至终南山至相寺,其后跟随师兄达法师悉心受学,两年后出家。曾亲近法常法师,听讲《摄大乘论》,后随智正法师修学《华严经》。二十七岁,作《华严经疏》五卷,也就是有名的《华严搜玄记》,成一宗之规模。其它的著作,将近二十余种。他除了以著述弘法,以教育徒众为职志外,一生不求名闻,风范清高。唐高宗总章元年预知时至,对门人说:“吾此幻躯纵缘无性,今当暂往净方,后游莲华藏世界,汝等随我,亦同此志。”到十月二十九日晚上,圆寂于清禅寺,世寿六十七,是为华严宗第二祖。 
      弟子闻名者有法藏、怀齐、义湘、慧晓、薄尘、道成法师等多人。其中,法藏大师为华严三祖;义湘大师于新罗弘扬大法,彼国推为华严宗初祖。 
      562c11dfa9ec8a13879d276bf603918fa1ecc0b2.jpg
      华严三祖 法藏大师(公元六四三至七一二年),康居国人,出生于长安。世称康藏国师、贤首国师、国一法师、香象大师。法藏是他的名字,贤首是武则天皇帝封赐给他的名号。大师十六岁时,曾经在陕西法门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烧一指,以表示对佛教奉献的虔诚。后来听了智俨大师讲《华严经》,就归投在他的门下。
      总章元年(公元六六八年),有一印度僧自西域来至长安。此印度僧通晓经律论三藏,高宗亦敬以师礼。当时法藏尚未出家,曾至印度僧处求受菩萨戒。众人即向印度僧说:“这位青年不但能读诵《华严》大经,并且能理解其经义。”印度僧惊叹道:“华严一乘是诸佛的秘藏,此经甚难值遇,何况能理解经中要义!若有人能读诵(净行品)一品,其人已具足菩萨净戒,不须再另求菩萨戒。”
      公元六八四年,参访日照三藏于西太原寺,得(入法界品),补足晋译《华严》的缺分。大师曾经协助实叉难陀三藏翻译八十卷的《华严》,并于义净大师译场任证义。
      他摄取了杜顺大师的《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实践法门,并以《华严经》为骨干,融合智俨大师的《搜玄记》,完成了华严教理的组织系统。所以,华严宗到了大师的时候,才完成自家教观双门圆满的架构,华严宗由于大师弘扬,而集其大成,因此华严宗又称为贤首宗,大师对于华严宗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法藏大师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多弘大法于宫廷。每有瑞应:或有光明从口而出,或见五彩祥云凝空,或感大地震动。尤其善用实物譬喻,例如则天皇帝曾请大师在长生殿讲《华严经》,讲至天帝网义、六相、十玄的意旨时,皇帝茫然不解。大师乃指殿前金狮子为喻,解说法界构造,皇帝因此欣然了悟。大师又曾为理解力迟钝者,取十面镜子,分列于八方,上下亦各置一面,各面镜子皆面面相对;再于中央置一佛像,于其后燃一炬照之。于是光影互相映现,重重无尽。众人因此皆能理解华严无尽的深理。
      景龙二年(公元七○八年),奉中宗旨,集百位法师于荐福寺祈雨解旱,七日后,感应道交,大雨滂沱。中宗深受感动,发心受持菩萨戒,并赐师号“国一法师”。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冬,奉旨祈雪,精诚上感,雪乃盈尺。法藏大师有感于寺院有导天地祥和的功能,乃奏请中宗,于东、西两都(长安、洛阳)及吴、越、清凉山五处兴建华严寺,收藏佛经典籍。时人敬慕,尊称他为“大乘法师华严和尚”。
      法藏大师历经唐高宗、则天女皇、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受五帝敬重,礼遇有加。传曰:“和尚虽为五帝门师,王臣并皆礼事,然犹粪扫其衣,禅悦粗食,惟以戒忍自守,弘法利生为务。”
      弟子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学者如云,未能悉数列出。
    在著作方面,有《华严探玄记》二十卷、《华严金狮子章》一卷、《华严五教章》四卷、《华严经旨归》一卷、《华严游心法界记》一卷、《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卷、《华严经关脉义记》一卷、《华严经义海百门》一卷、《华严经文义纲目》一卷、《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二卷、《华严三昧章》一卷、《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一卷、《华严策林》一卷、《华严经问答》二卷、《华严经传记》五卷、《翻译晋经梵语》一卷、《唐译新经音义》一卷、《楞伽经疏》七卷、《密严经疏》三卷、《梵网经疏》三卷、《法华经疏》七卷、《起信论疏》三卷、《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二卷等,不下三、四十种之多。
    2011921114925718.jpg
      华严四祖 澄观大师(公元七三八至八三九年),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法号澄观,字大休,号清凉国师、镇国大师、大统国师、华严疏主。华严教法,遥承于法藏。随本州宝林寺霈禅师出家。二十岁,于昙一大师处求受具足戒,于常照禅师处求受菩萨比丘戒,亲近钱塘天竺寺法诜法师,修学华严教法。 
      大师在出家受具戒后,立下“十愿”自励,比方说,三衣一钵,从来没有离开过身边。三衣一钵不离身是佛教的规定,表示他对佛教的戒律非常的尊重,并且严持不犯。还有,他不重视金钱与权力,皇帝请他当各个大寺院的住持,他视如尘土,虽受到朝野优厚礼遇,毫无欣然自喜。
      大师一生没有到过世俗人的家,凡是美好的东西,可爱的东西,总之能染污身心境界的,他一概远离。出家之后,一生没有倒下来睡过觉,顶多是盘腿打坐而已,而且没有离开过念佛的念珠,心里面没有违背过佛陀的教义,每天必诵《华严经》,下午还要施食给饿鬼孤魂。大师如此刻苦自励,终于成为华严宗的一代祖师,把华严宗发扬光大起来,为中国佛教文化开出灿烂的花朵。曾参学于南山律宗及南禅、北禅、《三论》、《涅槃》等当代名师。另亲近东京大诜和尚,听受《华严》,闻后立时能复讲,诜和尚赞叹他说:“法界宗乘,全在你了!” 
      唐代宗诏师与不空三藏于大兴善寺翻译《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等,任“润文”。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七九六年),诏同罽宾般若三藏等,共译乌荼国所进《四十华严》,于贞元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完成。
      大师于公元七八四年正月起,撰写《八十华严疏》,公元七八七年十二月完成。当他完成了《华严经》的批注以后,特地举行了一个《华严经》批注落成法会,而这个《华严经疏》落成典礼的法会,竟有一千多位高僧大德参与盛会,乃有“华严疏主”的美誉。大师所撰《华严经疏》六十卷,与法藏大师撰《探玄记》二十卷,被誉为“华严双璧”。
      清凉澄观大师做过七个皇帝的老师,贞元十五年(公元七九九,一说十一年)德宗圣诞时,曾至宫中对皇族说法,皇帝听了大悦,说:“听大师讲《华严经》,心里很清凉。”因此受封为清凉国师。
      顺宗登位(公元八○五年),诏大师于兴唐寺,为造普光殿、华严阁,塑华藏剎,绘“法界会”。元和五年(公元八一○年),宪宗问“法界”义,闻法欢喜,敕有司铸金印,赐“僧统清凉国师”号,统冠天下僧侣,主管僧门诸事。
      穆宗、敬宗二帝咸景仰大师,敕封“大照国师”号。文宗礼师受戒,誓不食蛤,加封“大统国师”之号。
      综观澄观大师一生宣讲《华严》五十遍,设无遮大会十五次,身历九朝,先后为七帝讲经。弟子有宗密、僧叡、法印、寂光等,其它得法者百余人,学僧数千人。
      著作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随疏演义钞》九十卷、《随文手镜》一百卷、《华严法界玄镜》二卷、《三圣圆融观》一卷等三十多种。
      a08b87d6277f9e2fd7bb6e831e30e924b999f3ab.jpg
      华严五祖 宗密大师(公元七八○至八四一年),果州(今四川)人。法名宗密,世称圭山大师、圭峰禅师。二十七岁,依止遂州(四川巴中)大云寺道圆禅师出家。
      受戒后,参访荆南惟忠禅师、洛阳报国寺神照禅师。公元八一○年,抵襄汉,遇恢觉寺灵峰阇黎,病中授以澄观大师《华严大疏》六十卷、《大钞》四十卷。宗密得法,欣庆踊跃,立志寻师。元和五年(公元八一○年),入澄观大师座下,跟随澄观大师学《华严》,大师曾赞叹他说:“能够追随我遨游于毘卢华藏世界的人,只有你一人了。”赞为不可多得的英才,继承清凉大师,宗弘华严。师又随荷泽宗的禅师学禅,提倡教禅一致,影响后代甚钜。大师毕生的贡献之一是对《圆觉经》的精辟注释。他以《华严经》为根据,对《圆觉经》做详尽的批注,着有《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释义钞》等书,为历来注解《圆觉经》的泰斗。 
      太和元年(公元八二八年),文宗诏入内殿,问诸法要,因赐紫袍,敕号“大德”。
      会昌元年正月六日,坐化于兴福塔院。世寿六十二。裴休宰相为撰碑文,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八四七年)追谥“定慧禅师”。
      弟子有圭峰温、慈恩寺太恭、兴善寺太锡、万乘寺宗、瑞圣寺觉、化度寺仁瑜及玄圭、智辉等数千人。
      著作有《注华严法界观门》一卷、《注华严法界观科文》一卷、《原人论》一卷、《禅源诸诠集》百卷(今存序)等三十余部。
      华严宗经过五位杰出大师的推弘,完成了华严宗精深的思想体系,和天台宗同为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二大圭璧。
     
    四、华严宗根据道场
     
      终南山与至相寺
      华严宗固然是与五台山有关,但是其初起是在关中的终南山。
    终南山位于陕西长安县西向二十九公里处。东起蓝田,西至郿县,绵亘八百余里,为秦岭山脉部份,又称中南山、太乙山、地肺山,略称“南山”,山名最早见于《诗经》,地近西安。
      溯自周武灭法时,长安僧侣多避难山中。如静蔼法师,于法难将临,率弟子四十余人入终南山。于此,东西营造二十七寺。华严行者普安法师,晚投于蔼法师门下,周武灭法,栖隐于终南山楩梓谷西坡。
      四祖澄观示寂后,亦奉全身塔于终南山。自周末至唐初,终南山高僧辈出,尤以至相寺为培养《华严》学者的圣地。
    至相寺为隋初渊创建。渊(公元五四四至六一一年),一生弘扬《华严》。常问学于灵裕。法难之际,因普安法师的力请,入终南山共创寺宇,名至相寺,高树法幢,德望远播。嗣后有智正仰慕渊之风,来住此寺二十八年。隋代大业七年(西元六一一年)四月渊入寂,弟子法琳于其散骸之地,建立舍利塔一座。其后有智俨住于本寺,从法琳、智正学华严,为我国华严宗第二祖,世号至相大师。至相之名遂因智俨而著名。 
      隋朝六大德之一的慧藏(公元五二二至六○五年),独重《华严》,一生弘扬不辍,寂后葬于至相寺前。
      华严宗初祖杜顺,因隐居终南山,世称“终南法顺”。法琳于此山建龙田寺。
      《华严》开宗至今千余年,从初祖杜顺、二祖智俨,至相寺可称为是华严宗的根本道场。
     
      五台山与华严行者
      五台山位于山西太原以北二百三十公里处,有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最高峰三○六一公尺)、中台翠岩峰,五峰耸立,山顶无林木,垒土如台,故称“五台山”。又以五峦巍然,拔乎群山之上,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别号“清凉山”,为古来文殊菩萨示现的道场。《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
      自北魏孝文帝(公元四七一至四九九年在位)游中台,创建大浮图灵鹫寺后,即佛寺林立。极盛时,五峰内外多达三百余佛剎。武则天时代亦派建安王(武攸宜)重修清凉寺。
      与《华严》有关的行者,如北魏僧灵辩(公元四七七至五二二年),持诵《华严》多载,为求文殊菩萨加持,开悟经义,于是顶戴此经,经行于台顶,及至足破血流,改以膝行。一日,偶遇一僧,开示灵辩道:“你暂且停止行道,用心思维经义。”灵辩于是阅经,随文自悟。熙平元年(公元五一六年),于五台山清凉寺,撰《华严论》,至神龟三年(公元五二○年),完成十帙百卷。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六八三年),有终南山至相寺的通贤法师及玄爽、房玄德二居士同诣五台,于童子寺请得此论,持返长安,广为流通。(今仅存(如来光明觉品)释义第十卷)。
      景龙二年(公元七○八年),华严宗三祖法藏,受中宗礼为菩萨戒师,赐号“国一法师”。师因“万乘归心,八纮延首”,遂奏请于东、西两都及吴、越、清凉山五处,兴建“大华严寺”。
      代宗大历十一年(公元七七六年),华严宗四祖澄观登五台,礼文殊菩萨后,又至四川峨眉山礼普贤菩萨,而后重返五台山,驻锡大华严寺。于公元七八四年正月,始撰《华严经疏》,于公元七八七年十二月,完成六十卷大疏。今显通寺山门的对联:“冥真体于万化之域,显德相于重玄之门。”即澄观大师(华严经疏序)的文句。
      显通寺建有文殊殿,供奉文殊菩萨。另“无量殿”以《华严经》为主,又称“七处八会”殿,供奉毘卢遮那如来。五台山与华严宗渊源深厚,于此可知一斑。 
  • 一、《华严经》
    201111090109312894.jpg
      《华严经》为本宗的宗旨依据,取意为以种种华所装饰的经典。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其内容,至相贤首大师据《六十华严》言,佛陀七处八会说《华严经》,即:人中三处、天上四处,为七重会。普光为八重会。清凉澄观大师据《八十华严》言,七处九会,即:
      第一会:在菩提场,说毘卢遮那佛依正因果法门,有(世主妙严品)以下六品。
      第二会:在普光明殿,说十信法门,有(如来名号品)以下六品。
      第三会:在忉利天宫,说十住法,有(忉利天宫品)以下六品。
      第四会:在夜摩天宫,说十行法,有(升夜摩天宫品)以下四品。 
      第五会:在兜率陀天,说十回向法,有(升兜率天宫品)以下三品。
      第六会:在他化自在天,说十地法,有(十地品)一品。
      第七会:重会普光明殿,说因圆果满法,有(十定品)以下十一品。前六因圆,后五果满。
      第八会:三会普光明殿,说普贤大行法,六位顿成,有(离世间品)一品。
      第九会:在室罗伐城逝多园林,说入法界法门,有(入法界)一品。而第九会末,归菩提场,则十会圆明,顿彰玄极。
     
    《华严经》的组织
      三分科与五分科
     
    ┌────  ┬────────┬────────┬──────────                      ─┐
    │三分科 │ 五 分 科    │   品 名    │  五 周 因 果    │
    ├──── ┼────────┼────────┼───────────┤
    │  序 分│ 教 起 因 缘 分 │  世间净眼品  │            │
    ├────   ┼────────┼────────┼───────────┤
    │ 正宗分 │ 举果劝乐生信分 │   舍那品   │第一周:所信因果--信 │
    │     ├────────┼────────┼───────────┤
    │     │         │名号品至佛小相品│第二周:差别因果--解 │
    │     │ 修因契果生解分 ├────────┼───────────┤
    │     │         │普贤行品、性起品│第三周:平等因果--解 │
    │     ├────────┼────────┼───────────┤
    │     │ 托法进修成行分 │  离世间品  │第四周:成行因果--行 │
    │     ├────────┼────────┼───────────┤
    │     │ 依人入证成德分│  入法界品  │第五周:证入因果--证 │
    ├─── ─┼────────┼────────┼───────────┤
    │ 流通分 │         │         │         │
    └──── ┴────────┴────────┴───────────┘
     
      五周因果
      澄观大师据《八十华严》,将此一经,约所诠义理,分为五周因果,即:
      所信因果:谓于华严第一会菩提场宣说如来依正的因果法门,是为一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彰显毘卢遮那佛的依正果德,后一品阐明成佛的本因,令人生信而乐受,故名所信因果。
      差别因果:谓于第二会普光明殿至第七会重会于普光明殿中,宣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差别因果的法门,是为一周。自十二卷至四十八卷,共二十九品,前二十六品辨五十一位差别的因,后三品明佛的三德差别果相,故名差别因果,又名修正因果、生解因果。
      平等因果:谓于第七重会普光明殿,宣说平等因果,是为一周。自第四十九卷至第五十二卷,共二品。前(普贤行品)辨普贤平等的圆因,后(如来出现品)明遮那平等的满果。因果融摄,平等不二,故名平等因果,又名修显因果、出现因果。
      成行因果:谓于第八会重会于普光明殿,宣说成行因果,远离世间法,是为一周。自第五十三卷至第五十九卷,共一品。初明五位的因行,后示八相作佛的大用果相,故名成行因果,又名出世因果。
      证入因果:谓于第九会逝多林,宣说证入法界妙门,是为一周。自第六十卷至第八十卷,共一品。初明佛果自在的大用,后显菩萨起用的修因。因果二门俱时证入,故名证入因果。
      以上五周因果,总归于第五证入因果,即从最初所信因果以至第四成行因果,欲令行者深信毘卢遮那佛的果德,详解六位的因果,乃至依此而实践修行,总此而为证入法界的要道。又三祖法藏的《华严探玄记》立“教起因缘分”等五分,以总别《华严》一经。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五周”乃就义理加以区分,“五分”则就经文而别之。 《华严经》的种类与翻译
      《华严经》的种类,详论之,总有十类;要言之,以文字记录的经典,唯有上、中、下三本。
      十类:法藏大师将《华严经》成立于印度的传说、中国的流传情形,循着经典解释之迹,分为下列十项加以说明:
     
        ┌略本经(中国传译之经)
        │下本经┐
        │中本经├参照三本华严
        │上本经┘
    十类华严┤普眼经(以见一即一切之理,谓之普眼法门。)
        │同说经(佛现百亿同类世界,同说此经。)
        │异说经(佛现百亿异类世界,随众生报类,现身说法,说示此经。)
        │主伴经(佛与十方诸佛,互为主伴,皆说此经。)
        │眷属经(佛随机而说三乘等法,以为引入一乘的方便。)
        └圆满经(悉融以上九经,为一大经。)
     
      三本华严:据传龙树菩萨去龙宫,见有大不思议解脱经(《华严经》)上、中、下本三种,但上、中两本,以非人间世界所可流布,遂将下本的十万颂四十八品《华严经》,携归此土,传行印度。
     
        ┌上本--十三千大世界微尘数偈
        │  一四天下微尘数品 (不传阎浮)┐
        │                ├此二本传说龙树曾于龙宫披见
        │中本--四九万八千八百偈     │
        │  一千二百品 (不传阎浮)    ┘
    三本华严┤ 
        │      ┌六十华严(佛陀跋陀罗译 )--三万六千偈 ┐
        │      │   晋经又称旧经           │
        └下本--十万偈   │                │
          三八品 (传阎浮)┤八十华严(实叉难陀译 )--四万五千偈├略本
               │   唐经又称新经           │
               │                   │
               └四十华严(般若译 )--入法界品     ┘
    称为后译华严
     
    二、华严宗重要著作
     
      《十地经论》 略称《十地论》,十二卷。印度世亲菩萨着。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译。是注释《十地经》(《华严经  十地品》的别译)的作品。内容为解说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十地。十地融摄一切善法,前三地说世间的善法,次四地解说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修行的相状,后三地则说明一乘教法。主张染(十二缘生)、净(还灭、解脱)都归于一心,此“三界唯心”的思想,是地论宗成立的重要理论根据。
      《华严法界观门》 全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又称《华严法界观》、《法界观门》。全一卷。华严宗初祖杜顺撰。内容记述“华严法界”的观法,即: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
      注疏计有唐代澄观着《华严法界玄镜》二卷,唐代宗密着《注华严法界观门》一卷。
      《华严经搜玄记》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略称《华严经略疏》。五卷(或十卷)。唐代终南山至相寺智俨撰。内容记述《六十华严》的纲要,并解释其文义。全书分立五门:  叹圣临机,德量由致;  明藏摄之分齐;  辨教下所诠的宗趣及能诠的教体;  释经题目;  分文解释。前四门为玄谈,第五门则由(净眼品)至(入法界品)等三十四品,就每一品而分品名、来意、宗趣、释文等四科,论其玄旨。
      《华严经探玄记》 又称《华严探玄记》、《华严经疏》、《探玄》、《探玄记》。二十卷。唐代贤首国师法藏依据智俨的《华严经搜玄记》所作。内容叙述《六十华严》的大要,并解释经文之义,旨在阐述华严宗的中心教义。分立十门:
    1356946098hd6AEjKq.png
      教起所由:法尔故、愿力故、机感故、为本故、显德故、显位故、开发故、见闻故、成行故、得果故。
      藏部所摄:明三藏、显所摄、辨二藏、释相违、开种类、定所摄、一部收、三部摄、或九部、具十二。
      立教差别:叙古说、辨是非、述西域、会相违、明现传、定权实、显开合、教前后;就义分类(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以理开宗(法我俱有、法有我无、法无去来、现通假实、俗妄真实、诸法但名、一切皆空、真德不空、相想俱绝、圆明具德)。
      教所被机:明五非器(违真、背正、乖实、狭劣、守权),与五所为(正为一乘不共教中普机菩萨,兼为遗法中见闻信向此无尽法,成金刚种,引为共教菩萨,转为二乘,远为凡愚、外道、阐提)。
      能诠教体:通论教体,从浅至深,略有十门:言诠辨体门、通摄所诠门、遍该诸法门、缘起唯心门、会缘入实门、理事无碍门、事融相摄门、帝网重重门、海印炳现门、主伴圆备门。
      所诠宗趣:此经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为宗。
      释经题目:解释题目所涵奥旨。
      部类传译:分恒本、大本、上本、中本、下本、略本、论释、翻译、支流、感应十类。
      文义分齐:列举同时具足相应门、广狭自在无碍门、一多兼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隐密显了俱成门、微细兼容安立门、因陀罗网法界门、托事显法生解门、十世隔法异成门、主伴圆明具德门十门。 
      随文解释:扼要说明各章节要义。
      《华严五教章》 全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或《华严一乘教分记》,略称《五教章》。四卷(或三卷)。唐代法藏撰。为华严宗的教判论着。内容是将佛教的不同流派与教义,分为五教、十宗。五教: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十宗: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俱德宗。在圆教中,将《法华经》判为包含诸教的“同教一乘”,主张《华严经》为超越诸教的“别教一乘”。全书分十章: 
    1031.jpg
      建立一乘:解说华严独特的别教一乘,与融合三乘于一乘的同教一乘。
      教义摄益:论述一乘与三乘的教义及其利益。
      古今立教:列举古今十师所立教门的教相判释。
      分教开宗:立华严五教十宗的判教,整理佛教各种见解,以作价值的判断。
      乘教开合:论述五教的相互关系。
      教起前后:佛典成立时间。
      决择其意:说明佛典成立先后的理由。
      施设异相:从十方面说明一乘与三乘的区别。
      所诠差别:论华严教学与其它佛教教学的关系,并考察心意识、佛性等问题。
      义理分齐:列举四门以阐明华严别教一乘、圆融无尽的义理。
      本书为华严学的纲要书中最著名者,乃法藏依据《华严经》所撰着的华严学概论,是研究华严学的入门书及必读书。
      《华严金师子章》 又作《金师子章》、《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全一卷。唐代法藏撰。内容丰富,简明扼要,包含缘起色空、无相无性,三性、十玄、六相、五教等教理,其中以“十玄门”、“六相”、“五教”之说,最具特色。此中藉金狮子的譬喻,解说华严法界缘起的妙理,使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六相和合、普眼境界等法义了然分明。全文大别为十门:
    item-51D1A601-6732C70400000000040100002EB1CC74.0.300x300.jpg
      明缘起:谓“金”无自性,但随匠人的巧工为缘,便有狮子的形相展现。说明形相依缘而显现。
      辨色空:谓“空”无相状,狮子体性虽空,然不碍狮子形相的显现。
      约三性:以狮子“情有”,谓“狮子”的存在乃出于吾人的主观构想,此曰“遍计所执性”;狮子“似有”,谓“狮子”的存在是依外缘而虚假展现,此曰“依他起性”;“金性”不变,谓巧匠虽以黄金打造成固定形状的“狮子”,然黄金的性质永不变易,此曰“圆成实性”。
      显无相:谓就“体性”而言,一切皆“金”,“金”之外则无狮子乃至狮子的相状可言。
      说无生:谓狮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无生。
      论五教:就狮子的缘起,一一阐论华严五教(愚法声闻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一乘圆教)的意旨。
      勒十玄(勒,统率):藉狮子的各种本质、相状,分别比喻华严宗用以描述法界缘起“十玄门”的一一法门。
      括六相:以狮子的总、别、同、异、成、坏等六相,阐论“六相圆融”之理。
      成菩提:经由上述法门而彻见狮子之时,即彻见一切有为法本来寂灭之理,并远离取舍,入萨婆若海(一切智海)。
      入涅槃:谓若能彻见狮子与金二相俱尽,则不生烦恼,永离苦源而证入涅槃。
    本书说理简明扼要,为华严学的入门书。是法藏思想纯熟的后期卓著,富宗教价值,具代表性。其哲学思维具有整体性、相待性、体用性、圆融性,在中、韩、日的佛教思想史上,极具影响,有其重要地位。宋代理学家朱熹等,与明清的哲学思想家,都受到本书思想的启发而有所发挥。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又称《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华严还源观》、《还源观》。全一卷。唐代大荐福寺法藏述。内容阐述杜顺和尚的《法界观门》,总分六门:
      显一体:自性清净圆明体。
      起二用:海印森罗常住用(即海印三昧)、法界圆明自在用(即华严三昧)。
      示三遍:一尘普周法界遍、一尘出生无尽遍、一尘含容空有遍。
      行四德:随缘妙用无方德、威仪住持有则德、柔和质直摄生德、普代众生受苦德。
      入五止:照法清虚离缘止、观人寂泊绝欲止、性起繁兴法尔止、定光显现无念止、事理玄通非相止。
      起六观:摄境归心真空观、从心现境妙有观、心境秘密圆融观、智身影现众缘观、多身入一境缘观、主伴互现帝网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又称《华严经疏》、《新华严经疏》、《清凉疏》、《华严大疏》、《大疏》。六十卷。唐代清凉山大华严寺澄观撰。内容为叙述新译《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的纲要,并解释其文义。以当时华严宗法系慧苑违背三祖法藏的教说,故作此书复兴祖师本旨。全书分十门:教起因缘、藏教所摄、义理分齐、教所被机、教体浅深、宗趣通别、部类品会、传译感通、总释经题、别解文义。其中“藏教所摄门”,载述菩提流支、鸠摩罗什、昙牟谶、慧远、印法师、刘勰、岌法师、真谛、慧观、惠光、吉藏、法云、智顗、元晓、慧苑等诸法师的判教理论,并阐释华严宗的小、始、终、顿、圆等五教判教学说,主张《华严经》属于圆教。与法藏所撰《华严经探玄记》同称为《华严经》注释的“双璧”。
    407.jpg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略称《随疏演义钞》、《华严大疏钞》、《演义钞》。九十卷。唐代澄观撰。为澄观所撰《华严经疏》的解说注疏。内容分为总序名意、归敬请加、开章释文、谦赞回向四部分。先详释《华严经疏》中的教起因缘、藏教所摄、义理分齐、教所被机、教体浅深、宗趣通局、部类品会、传译感通、总释经题等九科玄谈,后则依经文而作注解。
      《新华严经论》 四十卷。唐代李通玄撰。内容是就实叉难陀所译的新《华严经》,明其玄旨,并随释经文而成。初于文前立依教分宗、依宗教别、教义差别、成佛同别、见佛差别、说教时分、净土权实、摄化境界、因果延促、会教始终等十门。次释经文,先总叙经意,二明经宗趣,三明其教体,四总陈会数,后释其文义。本论与法藏等论相比,颇多特殊之处。如法藏等谓《华严经》之说处说会及品数为七处九会三十九品,本书则为十处十会四十品。法藏的主旨在成就事事无碍,本书则阐发凡夫一生感得心内理智不二之佛等。
      《华严原人论》 简称《原人论》,全一卷。唐代圭峰宗密撰。旨在破除儒、道二教及佛教中各派的妄执,究寻人类本源。认为宇宙万有形成的问题,以儒、道二教与佛教初机层次的宗派都不能根本解决。内容分为四篇: 
      斥迷执:破斥儒家天命观和道家元气自然论的执迷。
      斥偏浅:提出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及一乘显性教之说。破斥人天教虽信业缘,不达人生本源;小乘教执色、心二法和贪瞋痴三毒为一切生命存在的根本,未能了知身为假合的幻相;大乘法相教认为阿赖耶识为有情存在的根本,执为实有;大乘破相教的万法皆空说,仅破除各种执着的心,未能显现真如佛性的本义。
      直显真源:依华严“一乘显性教”的意旨,谓一切有情本自具有灵明觉知之性,为无明妄想所蒙蔽而轮回生死;只要人心与佛心相契合,便能寻回觉性,进入圆通无碍的妙境。
      会通本末:会通前所破诸教,悉引入一乘方便教,达到三教圆融的境地。
    本书反映出宗密后期思想的包容性。他吸取诸家所长,再综合创新;立足华严,会通三教,对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儒学哲理化,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 一、华严宗的判教体系
      “教相判释”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比之于世界其它各佛教传承的国家,也可说是独一无二的特色。也由于有祖师大德的“判教”(依佛陀教说的时地、形式、次第、内容而分类、整理,形成体系),才有隋唐以来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渐次成立。其中又以华严的“五教十宗判”、天台的“五时八教判”及唯识的“三教八宗判”最为杰出。
      华严宗大成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全盛时期,不论就中国文化的全体发展而言,或以佛教文化独立而观,均可见其成果。
      佛教宗派的成立,大都在唐代完成。若以判教的整体宏观,成为中国宗派双璧的华严与天台,均以判教见长。唯天台智者大师约早于华严法藏大师百年之谱,所以天台的判教,不涉“唯识”与“禅”。而无“禅”,不足以摄“杂念”;无“唯识”,则无以救“性空”的偏枯。于此,则华严略优。据武则天《大周刊定众经目录》所载,当时所收大小乘经论,共计八千六百四十一卷,若无整体性的教相判释,则无法令学者窥知三藏十二部的全貌与根本。
      在隋唐佛教学的发展中,有主张“赖耶缘起”,有主张“真如缘起”,由此各执一端,形成对立,其它种种相互矛盾,未能调和的理论也有许多。值此之际,天台智者大师以凡夫立场观佛,主张“性具说”,是“从因向果”的“向上门”判教。法藏大师则以佛自证海印三昧立场看众生,主张“性起说”,是“从果向因”的“向下门”判教。同时以一乘圆教的圆融无碍观,将诸未决的疑难问题,加以组织、统合,由此可知,法藏大师的判教,横判、竖判,钜细靡遗,将佛教文献作了次第前后的排列,在教理上,因其判释而知深浅;在派别的组织上,则由此而知其胜劣。归纳其判教特色为:次第性、统一性与圆融性,能广采历代各家看法而重加整理。
      法藏大师判教,略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随他意门判教”,其二为“随自意门判教”。
      第一、随他意门判教者,为相应他宗之说,乃随宜设施之判。根据法藏大师所撰《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及《心经略疏》,可分为权、实之判。又根据《起信论义》,可分为“四宗判”,表列如左:
     
       ┌随相法执宗--小乘诸部。
    四宗判┤真空无相宗--《般若》诸经、《中观》等论。
       │唯识法相宗--《解深密经》、《瑜伽》诸论。
       └如来藏缘起宗--《楞伽》、《密严》等经,《起信》、《宝性》等论。
     
      第二、随自意门判教者,以开显华严本宗为旨。此门又可大分为三:绝对门的“同别二教判”;相对门的“五教十宗判”;绝对、相对合论门的“本末二教判”。
      同别二教判:判《法华经》“会三归一”说为“同教一乘”,《华严经》圆融无尽说为“别教一乘”。
      五教十宗判:以佛陀一代教法,施设深浅次第,《华严》乃至高至深的“一乘圆教”义理。
      本末二教判:融合同别的绝对看法,与深浅次第的相对看法,而成“本”、“末”之判,《华严》乃“称性本教”,以上根、上机为对象。
     
          ┌绝对门--同别二教判(华严为“别教一乘”)
    华严宗的判教┤相对门--五教十宗判(华严为“一乘圆教”)
          └合论门--本末二教判(华严为“称性本教”)
     
      法藏大师于所着《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首列出:
      “性海果分”不可说:十佛境界。
      “缘起因分”可说:普贤境界。
      其中,普贤境界又可分为二门,说明“别教”内涵,即:
      分相门:别教一乘(别于三乘)。
      该摄门:一切三乘等,本是一乘法。
      在同教门中,又可开展为“分诸乘”与“融本末”二种:
      分诸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无量乘等六重。
      融本末:会融诸乘无二,入同一法界性。
     
              ┌分相门--一乘、三乘相对
          ┌别 教┤
          │   └该摄门--一乘摄三乘
    同 别 二 教┤
          │   ┌分诸乘--随机之别,明同教之体
          └同 教┤
             └融本末--由根本一乘,融摄本末
     
      此外,附加于五教十宗判的“日出三照判”,是以太阳照物为譬喻,根据《华严经  如来出现品》,配合各宗派,而作判释。兹引经文如下:
      譬如日出于阎浮提,先照一切须弥山等诸大山王,次照黑山,次照高原,然后普照一切大地。日不作念,我先照此,后照于彼,但以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后。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成就无边法界智轮,常放无碍智能光明,先照菩萨摩诃萨等诸大山王,次照缘觉,次照声闻,次照决定善根众生,随其心器,示广大智,然后普照一切众生,乃至邪定,亦皆普及,为作未来利益因缘,令成熟故。而彼如来大智日光不作是念:我当先照菩萨大行,乃至后照邪定众生,但放光明,平等普照,无碍无障,无所分别。
     
    日出三照判
      三照是用太阳照物的比喻,把佛陀所说的一代时教分为三个时期,即:第一日出先照时、第二日升转照时、第三日没还照时。其中,日升转照时因为光线的照射角度不同,所照的地层面也不同,所以又分为初转、中转、后转三时,合为五时,与五教相应。 
    佛陀说法如阳光普照,因闻法者根机不同,好比山河大地高下不同,阳光照射有其先后,因此佛陀说法亦有时序的差异。法藏据此先照、转照、还照的说法,发挥为“三照”说:
      日出先照时:譬如太阳刚刚上升,先照射于高山之顶,比喻佛陀最初证悟,先以无碍智能光明为圆顿大根菩萨转“无上根本*轮”,是为“直显教”。此教是直称本怀,显示自证,即《华严经》所说,为最高义理。令彼同教一乘人等,转同成别。
      日升转照时:太阳上升,阳光下射,平原幽谷,照有先后。为下、中、上三根人转“依本起末*轮”,令彼三类人等,转三成一,属方便教。于此又分三转,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 
      初转时:如太阳出来,透过高山,射及幽谷之处。佛陀在鹿野苑,为钝根一类众生说法,转“小乘*轮”,名为“隐实教”。因为隐一乘“实”,施二乘“权 ”,故名。指《阿含经》、《俱舍论》所说四谛法、十二因缘等教理。令彼凡夫外道,转凡成圣。
      中转时:如阳光透过幽谷,然后普及高原,比喻众生心量已较宽广,可以学菩萨道了。佛陀于此时为中根一类众生转“三乘*轮”,名为“引摄教”。如《方 广》、《深密》等经,《瑜伽》、《唯识》等论所说。令彼声闻、缘觉二乘人等回小向大。
      后转时:如太阳一直上升,到了日正当中,普照大地平原,如同佛光正照利根菩萨。佛陀于此时为利根一类众生转“大乘*轮”,名为融通教。令以上权教二乘,转权为实,如《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所说。
      日没还照时:无限美好的夕阳即将下落,却又还照高山,表示佛陀将入涅槃,开示圆满教法。佛陀在此时为上上根众生转“摄末归本*轮”,名为“开会教”,开权显实,会三(三乘)归一(一乘),故名。如《法华》、《涅槃》诸经所说。令彼偏教五乘人等,转偏成圆。
    先照时的“无上根本*轮”,与还照时的“摄末归本*轮”,均为圆教。中间转照时的“依本起末*轮”分为三转,初转为小乘,中转为始教和终教,后转为顿教。 
      三照与五教关系如下表:
     
         ┌日出先照时─无上根本*轮────华严──别教一乘───圆┐
         │ ┌初转─阿含──生灭二乘───小            │
         │ │      明有三乘───始             │
    日出三照判┤日升转照时─依本起末*轮┤中转─方广──明空三乘     ├五教
         │ │       双照空有───终            │
         │ └后转─般若──双遮空有───顿            │
         └日没还照时─摄末归本*轮────法华──同教一乘───圆┘
     
     
    五教十宗判
     
      五教
      五教的建立,是依据《深密》、《楞伽》、《宝积》、《法华》、《华严》等经及《起信》等论。其中,《华严》一经,具此五教之理,故将一代圣教分为五教。五教之判,源自初祖杜顺和尚,由《五教止观》判分五教:
      法有我无门:小乘教。
      生即无生门:大乘始教。
      事法圆融门:大乘终教。
      语观双绝门:大乘顿教。
      华严三昧门:一乘圆教。
      二祖智俨承此五门,于其《孔目章》中,以五教为层次,而判释佛陀一代教法。法藏大师亦承五教的意旨,而详述于《探玄记》及《五教章》中,由此,大成华严一家的判教体系。
      五教是指“能诠”的法义,“十宗”是“所诠”的理趣。前者是教学上的分类,依断障得果等差别而立;后者是宗旨上的分类,依所宗的理趣而分。五教,即:愚法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一乘圆教。
      愚法小乘教:是指《阿含》、《婆沙》、《俱舍》、《成实》等小乘的教法。此教唯知“人空”之理,而不明“法空”之义。对于“法空”尚愚,故云“愚法小乘”。此为大乘所斥,乃二乘人所受之法。
      大乘始教:大乘中初门之教,或云“初教”。广谈法相,少及法性,或明“破相遣执”,未尽大乘法理,所以是权教,可分为空始教与相始教。《般若》、《中论》等,所说真空无相之理,唯破有所得之执,而说一切皆空,因未尽大乘深妙之理,所以是“空始教”。《深密》、《瑜伽》、《唯识》等经论,虽广及五位、百法及诸法性相,但因事象未融,不知真如随缘之德;立五姓各别,不谈一切皆能成佛之旨,所以此教为“相始教”,仍属于权教。
      大乘终教:是大乘渐教中的终极教义。《楞伽》、《密严》、《胜鬘》、《起信》、《宝性》等经论所说“真如缘起”法门,是对根机较成熟者所施的教法,所以也叫做“熟教”。又此教已及大乘实相,所以也是“实教”。真如平等之“理”,与差别之“事”,相即相入,理外无事,事外无理,说一切众生皆成正觉。此教与“始教”相对而言,故名“终教”。又此教仍依次第阶位,不能称为“顿教”,故名大乘终教。
      大乘顿教:不经阶位次第,顿修顿悟之教,离言绝相,顿解顿成,一念不生,本来即佛,故云顿教。《维摩经》等属此。
      大乘圆教:此明圆融无碍之教,指《华严经》所立法门。此说性海圆融、一真法界、相即相入、主伴无尽、微细兼容、果相圆满,故云“圆教”。前四教是方便教,此教是一乘真实教。由此圆教再开为“同”、“别”二教。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首,对同、别二教有详细说明,别教的“别”,有相对、绝对二种。以相对而言,即“别异”的一乘与三乘相对,有本、末、权、实之“别”;以绝对而说,指唯有绝对一乘圆教,此外别无三乘,因为一乘圆教该摄三乘教,三乘即一乘。
      同教的“同”,则有“融同”----融会三乘与一乘,一、三不二;“交同”----三乘与一乘相交涵容之义。此明三乘、一乘虽有差别,但有其共同性;虽有本末,但有其融和性。
      “同”、“别”二教与“五教”,有其相应之处,因同、别均属一乘。其中“别教一乘”是直显门,“同教一乘”是寄显门。其“寄显”的说法,有三要点:
      中下根者不能了解一乘无尽之义,故须寄托于三乘而显无尽义。
      由于如来的善巧方便,施设前后次第,以引三乘之机,回入一乘。
      小乘、三乘等差别,是由于机性偏执而分,在《华严经》里,如无“小”、“三”等法,乃无法使三乘等人入一乘门,故须立寄显之说。
      这里所说的同教,是指海印定内的法门,所以叫做“定内同教”。其名目虽同三乘,但其义理也是无尽的一乘教。另一方面,世尊出定,至鹿野苑,从《阿含》乃至《法华》、《涅槃》的末教之中,也有三、一和合的说法,这叫做“定外同教”。 
      “定内同教”与“定外同教”义趣不同,前者为三乘差别的分际,因众生拘执自得之法为究竟,不能够体会无尽圆融之理;后者由于如来的善巧方便,根本的一法,随顺机性而流露为枝末的教法。定外同教是针对“根机”所说,“定内同教”是以其“教法”为主,两者都是深入“一乘别教”的方便法门。
      同、别二教,各开二门,而网罗三乘、一乘,把佛陀一代教法摄在同、别二教范畴,再将同、别二教归于无碍的“一乘圆教”,而一切法门不出华严教海,这是“绝对的判教”。 
      五教之中,始教与终教,其信解行法均依“言”而显“理”;其立位次第,由微而着,故名渐教。又《维摩》等经,绝言显理,不立阶位;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妄心不生即名佛,故名顿教。
      渐教、顿教均属三乘教,指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所得之法。第一教是小乘教,第二教至第五教是大乘教,而第五圆教又是一乘教。
     
      十宗
      就十宗所立而言,初祖杜顺和尚撰《五教止观》,虽有第一门“法有我无门”所属小乘教,唯其小乘并未配合于前六宗,至三祖法藏时,首开五教为十宗。也就是依佛陀所说的义理区别为: 
      我法俱有宗:由人天乘与小乘中犊子部、法上部、贤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及根本经部等所立。人天乘有“已入佛法”与“未入佛法”二类,此指已入佛法的人天乘。佛陀说五戒十善等法,以教化人天,顺俗情而未说“我空”、“法空”之理,所以是“我法俱有”。又犊子等部将一切法分为三聚:有为聚法、无为聚法及非二聚法。其中前二聚是法,后一聚是我。又立五法藏:过去藏、现在藏、未来藏、无为藏、不可说藏。前四藏为法,第五藏为我。以此五藏总说为“我”。
      法有我无宗:说一切诸法通于三世,其体恒有,故立法为实有,并不执我。说一切有部、雪山部、多闻部等部派,均属此。 
      法无去来宗:过去及未来诸法,体、用俱无,惟现在诸有为法与无为法为有。这是大众、说转、鸡胤、制多山、西山、北山、法藏、饮光等部的说法。
      现通假实宗:这是说假部所立的宗旨。此部认为“过去”、“未来”无实体,“现在”的有为法中也有假、有实。在五蕴中者为实,在十二处、十八界者为假。因为五蕴本身并无“根”、“境”相对,不分所依、所缘,直接以一切物质为“色”,以一切领纳心为“受”,乃至以一切心王为“识”,所以是实;而六根、六境是相对的“假”法,并不直接举示诸法是相对而非绝对,所以是假,十八界亦然。《成实论》等,属此类看法。 
      俗妄真实宗:是说出世部等所立的宗旨。此部认为世俗法是虚妄,出世法为真实。意谓世间法从颠倒起,因颠倒而生烦恼,因烦恼而生业,从业而生果,此皆虚妄不实。所以世间法但有假名,并无实体。出世法则与道相应,认为“道”与“道果”皆实有。
      诸法但名宗:是一说部等所立的宗旨。一切诸法唯有假名,都无实体。有世间必有出世间,相对法故;世间既然是虚妄,出世间亦无实体,相对法故。这是小乘中的至极教。
      一切皆空宗:相当于五教中的大乘始教(空始教)。在“无相大乘”里,一切诸法,不论有漏、无漏,皆空、无相。“诸法但名宗”是“析有明空”的空,而此“一切皆空宗”是“即有是空”的空,《般若经》及三论属此类之空。
      真德不空宗:相当于五教中的大乘终教。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德,迷、妄、染、净一切诸法,都从“真如”缘起。而真如之“理”,与万有之“事”,无碍镕融。《维摩》、《胜鬘》、《楞伽》、《起信》、《宝性》、《佛性》等经论属此。
      相想俱绝宗:相当于五教中的大乘顿教。“相”是所缘的境相,“想”是能缘的心想,即客观的“对象”,与主观的“能取”泯亡,一念不生即佛,绝离一切言说,理性顿显之境即是。《维摩经》属此,是语观双绝的法门。
      圆明具德宗:相当于五教中的一乘圆教。圆满显现法界自体所具德用的无尽缘起妙理,主伴具足,圆融自在,故云“圆明具德”。《华严经》属此。
      前六宗即小乘教,第七至第十依序即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第十即华严的教旨。另据澄观大师的《华严玄谈》卷八所载:  为三性空有宗,是为主张三性、三无性的相始教;  为真空绝相宗,相当于前述的相想俱绝宗;  为空有无碍宗,相当于真德不空宗;  为圆融具德宗,相当于圆明具德宗。对于法藏的以性相融会(承认本体与现象间融合一致)为主,澄观大师则表示性相决判(主张本体与现象有所区别)。
    前述五教与十宗的关系,表列如左:
     
             ┌──我法俱有宗┐
             ├──法有我无宗│
             ├──法无去来宗│
       ┌愚法小乘教────┼──现通假实宗│
       │      ├──俗妄真实宗     │
    五 教┤      └──诸法但名宗     ├ 十 宗
       │大乘始教────────一切皆空宗│
       │大乘终教────────真德不空宗│
       │大乘顿教────────相想俱绝宗│ 
       └一乘圆教────────圆明具德宗┘
     
     
    二、华严宗的思想
     
      缘起与性起
      性起缘起,是华严宗所立的两种法门。
      据华严宗的说法,当宇宙诸法现起时,由“佛因位”的立场言,称为缘起,即“因缘生起”的意思;若由“佛果位”而言,以其由悟界的本性产生,则称性起。
      华严三祖法藏又结合判教,将缘起归纳为四种,即:于小乘教说业感缘起,于大乘始教说赖耶缘起,于大乘终教说如来藏缘起,于圆教说法界缘起。而唯独顿教因是无相离言之宗,不更涉教相之教,故无缘起之说。
      业感缘起:以小乘“有部”为主,说明以每个人的惑业力,招引世间的相状,从十二因缘贯串过去、现在、未来,同时破斥当时许多外道的偶然说、宿命说及天神说。
      赖耶缘起:以“种子说”为主。“阿赖耶”有“藏”的功能,同时也是“种子”的含意。种子分为两种:一为名言种子,二为业种子。“名言种子”展开客观世界,“业种子”招感苦乐的主观世界。“阿赖耶识”成为色、心二法的统一本体,又是一切种子的保存者,以“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互为因果,而展转于轮回。
      如来藏缘起:以《起信论》所说真如、如来藏为主,说明本心的相状,于此“如来藏”而开展万法,并以三细(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六麤(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作详细解说。如来藏心中,受无明的风吹起,即现起主、客观的对立,此为三细;再以客观的认识与主观的执着,相互交集,因之而受对立外境的束缚,由此引起生灭的苦恼,此为六麤。《起信论》中,由一心开真如、生灭二门,说明流转、还灭关系,对治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还归于不生不灭的“如来藏”。
      法界缘起:这是华严宗基于《华严经》所说。谓万法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 
      三祖法藏大师在原有的华严“一心法界说”之上,进一步组织“十重唯识”,将溯源于印度,以对立发展为形态的各种说法,糅和“赖耶缘起”与“真如缘起”说,加以统一,由此加强了无尽缘起的奥义。十重唯识即:
      相见俱存唯识:虽有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之别,但二者皆由心所变现,故主观与客观俱存乎一心。
      摄相归见唯识:客观乃是随主观的作用所显现者,故包摄于主观的心、心所(精神作用)中。
      摄数归王唯识:心、心所之中,心所是依心王而起,无独立的自体,故由心王所变,谓一切摄归于心王。
      以末归本唯识:心王之中,七转识离本识(第八识)之外无有别体,故归纳于本识。
      摄相归性唯识:以上四种唯识之说,是就识的相状而言。惟此识的相状乃真如随缘所现,故自其本性而言,不外是本觉的如来藏。
      转真成事唯识:前惟以真如为其本性而言,今则以真如之理随染净之缘,而显现种种有为法。
      理事俱融唯识:本体的真如理与现象诸法的事,相互融合。
      融事相入唯识:即现象(事)相互融合无碍。
      全事相即唯识:前乃就事的作用,论其相入,此言诸事之体互为一体,一即一切。
      帝网无碍唯识:如因陀罗网的彼此相映而无尽,一中有一切,一切中有一,复有一切,故重重无尽。 
      华严宗以“真如”、“如来藏”作为“识”的本体,“八识”的“相”,皆由真如随缘的变现,因此主张性相融通、不变随缘、理事圆融、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与唯识宗主张“八识各有自体”、“性相不一”不同。
      “性起”一词,初见于《六十华严  宝王如来性起品》,根据本品所说,性起属果,是卢舍那佛的法门;根据(普贤行愿品)所说,缘起属因,是普贤法门。
      一切法随顺其真实本性而显现,并应众生的根机、能力生起作用,即为性起。如智俨于《华严孔目章》卷四所说,悟的本体(性)本来具足于众生心中,而于现在显现(起)。法藏于《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中,分为人、法二种解释:
      从不变的佛之本性显现教化的作用,即如来的性起。
      真理本身起作用,即如来为性起。
    此外,又举示理、行、果等三义:
      理性起,万有本来真实的本性(理性)依智而显现。
      行性起,闻教而起行、成果。
      果性起,完成佛果而起教化的作用。换句话说,宇宙万法乃性起的“果体”,其理、行则为性起的“起用”,这是果佛的说法。
    华严宗主张“普贤因位”为“能证”,“如来果位”为“所证”,“因赅果海,果彻因源”,由此开展出与普贤行相应的“法界缘起”,和  与如来境相应的“果海性起”。也就是从“相”上说“缘起”,从“性”上说“性起”,因此“缘起”与“性起”,二而一,一而二,不一不二。这是“缘起”与“性起”的关系,也是华严宗最具特色的理论基础。 法界三观与四法界
      华严宗旨虽甚深玄妙,所说多端,其骨干则不出法界缘起。法界缘起者,宇宙万象相即相入,此一物为他万物缘,他万物为此一物缘,自他相待相资,圆融无碍。为明此事事无碍法界的无尽缘起,本宗立有四法界、十玄门、六相圆融等法门。
      华严初祖杜顺和尚著作《华严法界观门》,开显实践行的观门,建立三观,用以彰显观行,悟入一真法界。
      法界三观即: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其后开展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等四法界。五祖宗密于《注华严法界观门》说:“统惟一真法界,谓总赅万有,即是一心。心融万法,便成四种法界。”
      前三法界,总罗诸宗;第四种法界,特显华严妙境。
      前述“法界三观”是“能观”,第二、三、四种法界是“所观”,由前面的“能观”,透过“所观”,而悟入一真法界。二祖智俨秉承师意,于“周遍含容观”,更深入阐扬“六相”、“十玄”即为“法界缘起”的内容、相状。《华严经  十地品》中的“六相说”,是法界缘起的有力经证。世亲菩萨著作《十地经论》,于其论中首先提出“六相”来说明《华严》的圆融无碍。法界三观与四法界的关联:
      真空观:为四法界中的理法界。真者以无虚妄念虑为真,空者以无形质妨碍色相为空。因凡夫见色误认为实,见空误认为断空,以致困于迷途而不证得。今开真空观,使观色非实色,而举体为真空,观空非断空,举体是幻色,始得免除一切情尘的束缚,而达空色无碍的境界。
      于此观法中,另开四句十门以阐释之:
      会色归空观:色非断空门、色非真空门、色空非空门、色即是空门。(四门)
      明空即色观:空非幻色门、空非实色门、空非空色门、空即是色门。(四门)
      空色无碍观:即“观色可以见空,观空可以见色”,色、空二法,无障无碍。(一门)
      泯绝无寄观:即“泯绝色空,离一切相”。(一门)
      中唐诗人白居易,依此“真空观”而作诗曰:“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宋代夷门山广智本嵩撰《法界观三十门颂》曰:“真空不坏有,离色非真空。警觉声闻梦,豁开外道蒙。有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转面观诸法,都来一照中。”以上二诗对于真空观都有深刻的描述。
      理事无碍观:即理事无碍法界。首先以理镕于事,最后则以事融于理,使理事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是为无碍。对真空之理可见,然对事却未能尽了,故开启理事无碍,使不可分的理均能圆融互摄于一尘,而可分限的事亦能通遍于法界,各种事理均能炳现无碍,双融相即。理事无碍属于境所观的范围,心则为能观的主体。若仅观于诸事相,将会引起世俗的心,而执着于享乐的境;若仅观于理,必引起出世的心,则恐局囿于喜爱无漏小果的境。理与事并观,以达到镕融无碍的境界,使心无所偏执,自能悲智相导,而成就无住行,证入无住处。此观亦分十门: 
      理遍于事门:“能遍之理”无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别。因“理遍于事”,故一成一切成。
      事遍于理门:“能遍之事”有分限,“所遍之理”无分限。
      依理成事门:说明事相依理而成,显示缘起则性空。
      事能显理门:说明事虚而理实。如波是虚,水是实。
      以理夺事门:于此说明佛与众生,不增不减,世间真理,平等显现,故事在理中,离理而无事相可得。
      事能隐理门: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当“众生相”显现时,“法身”则隐。
      真理即事门:如“水”即是“波”,水不动则无法显示“湿”相。
      事法即理门:夜摩偈云:“诸法无差别,无有能知者。唯佛与佛知,智能究竟故。”
      真理非事门:如“影像”依“镜”而显现,像有生灭变化,镜体如如不动。
      事法非理门:如《华严经》惭愧林菩萨云:“如相与非相,生死及涅槃,分别各不同。”
      以上十门,一、二门为“理事相遍”,三、四门为“理事相成”,五、六门为“理事相违”,七、八门为“理事相即”,九、十门为“理事相非”。十门义旨虽异,唯缘起同源,逆顺自在,圆融无碍。
      思存法师就“理事无碍观”咏禅诗曰:“无相几时虽有相,有余何处碍无余。妄言谓了非为了,说梦云虚是滞虚。虽云空华空结果,宁妨幻水幻生鱼?不禅不动常禅动,禅动镕融方契和。”此诗明“理事并观”,达于圆融无碍。
      周遍含容观:即事事无碍观。周遍是普及一切色及非色处,含容即包含无外,无一法能超出此虚空的界。此观以事望事,使观全事之理均能随同事法而一一可见,全理的事也能随同理法而一一可容。就事事能遍能摄,交参自在,则一多无碍,大小兼容。此观亦分十门:理如事门、事如理门、事含理事门、通局无碍门、广狭无碍门、遍容无碍门、摄入无碍门、涉无碍门、相在无碍门、普融无碍门。“周遍含容观”的十门,建立于“理事相如”的理念架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互涉无碍”为其宗旨。
      思存法师作禅诗云:“万德圆融一念心,念该九世已当今。色空互异二无别,性相交融两不侵。山岳匪高尘劫大,江湖非浚路还深。我宗事事元如此,君欲寻时试略寻。”于此说明每一事法均能如理融通,则可从每一差别事相中究其体用。
    四祖澄观认为“此观若成,三观齐收”,达于“澄心虑、绝攀缘”,而能悠游于性海。
      “三观”对“三法界”,而不特别谈“事法界”,这是因为事法界复杂难陈,而一一事相皆可成观,故略之。事法界是指我们日常所经验的事象世界,而此世界的每一事象,均可成为“三观”所依的基础,简约之,可分为“十对”:
      教义一对:教,能诠言教;义,所诠义理。
      理事一对:理,恒常的理体;事,随缘变迁的事象。
      境智一对:境,所观的境;智,能观的智。
      行位一对:行,实践;位,依修行所进趣的阶位。
      因果一对:因,到佛果以前种种历程;果,佛果境界。
      依正一对:依,依报国土;正,居住于依报国土的形类正报。
      体用一对:体,不变体性;用,随应外物的活动、运用。
      人法一对:人,能知、能观的主体;法,所知、所观的客体。
      逆顺一对:逆,逆法教化;顺,顺本性的法而教化。
      感应一对:感,感得应理的当机众生;应,随应不同根机而应化。
      以上十对是华严宗特有的组织,有深浅的差别,于一一事物之上,理路通达,十对同时相应,则为“事事无碍”的圆融境界。
     
      十玄门与六相圆融
      十玄门 即以十门开演法界缘起的相状,说明万物同体,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原理。通达此义,乃可进入《华严》大经玄海,故名“玄门”。“十玄”之义,由华严二祖智俨承初祖杜顺思想而创,三祖法藏更于《五教章》中开演。因其所举次第略有不同,因此以智俨所立为“古十玄”,法藏所立为“新十玄”。兹据“新十玄”,说明如次:
      同时具足相应门:这是十玄门的总说,其余九门则是此门的别说。于此说明万有竖穷于时间,横遍于空间,相即相入,缘起一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同时相应,而过去含容现在、未来、现在、未来亦联结于过去。无始、无终,前后相映,如“一滴海水,具百川味”,这是“全体性”原理。
      广狭自在无碍门:此门以说明“空间”为主。在有形的物体界,不能置巨物于微小物体;然在“事事无碍”法界,则能小中容大,狭中容广,三千世界亦能入一微尘,而不失各物性能。如“径尺之镜,见千里影”,这是“超量性”原理。
      一多兼容不同门:此门以说明“用”为主。一切万有,同时相应,自、他相互容受;“一”中容多,“多”中摄一,“一”、“多”相入无碍。如“一室千灯,光光相涉”,这是“相入性”原理。
      诸法相即自在门:此门以说明“体”为主。一切万法在本体上空、有相即。“一”即一切,故“体同”而不坏差别相;“一切”即一,故不坏差别相而体“一”。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这是“相即性”原理。
      隐密显了俱成门:此门以说明“缘”为主。隐密为里,显了为表;隐不离显,显不离隐,隐显同时。若以“一”为表,则“多”为里;反之,若以“多”为表,则“一”为里,二者相互隐显。如是,为表为里,隐显一体,故说“俱成”。如“片月澄空,晦明相并”,这是“表里性”原理。 
      微细兼容安立门:此门以说明“相”为主。万法兼容,所含之“多”,不改“多”的面目;所含之“大”,不坏“大”的相状,自相宛然,同时齐显。如“玻璃之瓶,盛多芥子”,这是“各存性”原理。
      因陀罗网境界门:此门以说明“喻”为主。万法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因陀罗网”无数明珠,互照互映,圆融无碍。如“两镜互照,传耀相泻”,这是“无尽性”原理。
      托事显法生解门:此门以说明“智”为主。事事无碍,极其幽邃。所托“事相”,乃是所显“法门”,虽一砂一石,无非甚深微妙缘起。如“立像竖臂,触目皆道”,这是“具体性”原理。
      十世隔法异成门:此门以说明“时间”为主。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世亦各有三世,故成九世;此九世互融互入,总成一世。其余九世与此总成的一世,合并为十世。十世诸法,不出一念,长短无碍,念劫融即,相即相入,关联不离,亦不失长短、前后等差别,故名“异成”。故“一夕之梦,翱翔百年”,这是“超时性”原理。
      主伴圆明具德门:此门以说明“果”为主。一尘生时,万法随之而生。任举一法,皆是宇宙的全相,而成为主、伴的关系。人有人的体系,物有物的体系。而每一体系,各有其法则,条理清晰,秩序井然。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这是“主伴性”原理。
    十玄表解如下:
      同时具足相应门----全体性原理(总 门)
      广狭自在无碍门----超量性原理(空 门)
      一多兼容不同门----相入性原理(用 门)
      诸法相即自在门----相即性原理(体 门)
      隐密显了俱成门----表里性原理(缘 门)
      微细兼容安立门----各存性原理(相 门)
      因陀罗网境界门----无尽性原理(喻 门)
      托事显法生解门----具体性原理(智 门)
      十世隔法异成门----超时性原理(时间门)
      主伴圆明具德门----主伴性原理(果 门)
      以上十门是宇宙万象所具备的法门,事事物物,相即相入,无碍自在,但其差别之相,历然犹存。虽现差别,以有“重重无尽,缘起一体”的“用”,故观“一微尘”而法界尽摄,“法界”亦悉摄于一尘,如此事事无碍,妙玄不可思议。
      六相圆融 诸法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之义,在十玄门中已略论及。唯其义理深湛,尤其圆融无碍的意旨,极难了知。此六相圆融法门,乃更进一步说明“无尽缘起”的所由。就凡夫所见“事相”而言,万事表相各各隔碍,不具六相;若就圣眼所见诸法“体性”而言,则于一一“事相”中,具此“六相”而能圆融。由于“六相圆融”,所以诸法都是“一真法界”的“无尽缘起”。六相深义,出于《华严经》初地十六愿中的第四愿,二祖智俨取之以归纳“十玄”,使之由繁入简,转幽为明。 
      六相为: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在《五教章》中,首先列名略释,其次以屋舍为喻,以问答形式解释其义。
      总相:“一含多德故”。这是说一微尘中,含藏法界一切诸法;一行中,含具三世一切万行;一断中,万障具断而无余。所以,一成而一切皆成。喻如梁、柱、瓦、石等集合,总成屋舍。
      别相:“多德非一故”、“别依止总,满彼总故”。从“圆融门”而说总相,从“行布门”则说为别相。这是说一切诸法从其“德”言,有色、心等差别。喻如成一屋舍,有梁、柱、瓦、石等各别的相状。
      同相:“多义不相违,同成一总故”。这是说万法诸缘和合而成一缘起之法,虽多义而互不相违。喻如梁、柱、瓦、石等,相互和合,成一屋舍,是合力而不相违背。
      异相:“多义相望,各各异故”。这是说差别的诸法能调和成一体,不失其各部份特质,而呈别异的相状。喻如梁、柱、瓦、石等,其形类、作用各异。 
      成相:“由此诸义,缘起成故”。这是说有别异特性的“异相”,能调和成“同相”。也就是各部份的相依、相资,而成全体。喻如梁、柱、瓦、石等聚合,成一屋舍。
      坏相:“诸义各住自法,不移动故”。这是说部份相依而成全体,虽曰坏相,实则并无破坏的意思。更明确地说,不动即坏。喻如成一屋舍的梁、柱、瓦、石等,各有所司,不动其位。各种因缘保持其独立、分离状态即为坏相,而此坏相具有建设性,如缺此坏相,则不能成其独特的成相。所以,坏相即成相,成相即坏相。
      以上六相,如以金狮子为喻,则:狮子即是总相;五根差别,是为别相;五根俱从一缘而起,是为同相;眼耳等各不相滥,是为异相;诸根会合成狮子,是为成相;诸根各住自位,是为坏相。 
      于此得知,六相是对一物作六方面的考察:
      总、别以“能成”、“所成”相对,以所成的法为“总”,能成的法为“别”。
      同、异是就其所成的法而言,本质相等的为“同”,作用不同的为“异”。
      成、坏是依缘起而言,缘起的“用”所成就者为“成”,条件不具足者为“坏”。
      由此可知,总、别是诸法的“体”;同、异是诸法的“相”;成、坏是缘起的“用”,各示同、别相成义理。 
      六相中,虽有总、别二相,同、异二相,成、坏二相的三对,但总、同、成是从“平等”上立名,别、异、坏是从“差别”上立名。平等即圆融门,差别即行布门。平等与差别,相即相入,圆融无碍,总相之外无别相,同相之外无异相,成相之外无坏相。总相即别相,别相即总相;同相即异相,异相即同相;成相即坏相,坏相即成相。如是,圆融不离行布,行布不离圆融;行布即圆融,圆融即行布,六相无碍,是名“六相圆融”。
      一切诸法,无不具此六相,圆融自在,无碍即入,法法具足十玄无尽缘起,事事无碍法界穷一体圆融之妙,这就是华严一乘别教独特“性起法门”。又此六相,依体、相、用三大,分平等、差别二门,详示如左图: 
     
            ┌总 相
          ┌体┤
          │ └别 相  平 等 门
          │ ┌同 相
    一 切 诸 法 ┤相┤
          │ └异 相
          │ ┌成 相  差 别 门
          └用┤
            └坏 相
  •  华严宗的修持方法很多,兹归纳成四点来说明:
      一、发四弘誓愿
      所谓“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在寺院里,出家人在每天早晚课诵中,一定要讽诵这个发愿文。不过,大家对这四弘誓愿,只是例行公式唱唱而已,很少有人用心去想:我真正能够实践这个愿心吗?有什么人敢肯定的说“我已经发了四弘誓愿,愿意切实去实践”呢?从唱诵到真正的付诸实践,其中的意义,有天壤之别。
      不发四弘誓愿,就不能与华严的一真法界相应,也就不能证悟圆满菩提的大果,因此,我们学习佛法,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也就是发四弘誓愿。 
      二、修学普贤十大愿
      这也是佛门中经常课诵的,即: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佛住世,七者请转*轮,八者恒顺众生,九者常随佛学,十者普皆回向。这十件事是大菩萨发精进勇猛心,长期不断的修行,直到众生度尽了,自己才能休息的大愿。此十大愿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启示我们要燃烧起生命无限的热情,完成自己,并且奉献大众。
      三、修学禅定坐法
      华严也有华严禅定,华严禅定的坐法,和禅宗的打坐方法相类似,有六个步骤: 第一项是盘腿,盘腿分为双盘与单盘。双脚互叠在左右膝上为双盘,只盘一腿者为单盘。初学者若不习惯,两腿交叉也勉强可以。不过不盘腿,心虑散漫,不能集中,腿子一盘,就能思想集中,心意统一,万般的妄想思虑能够荡涤去除,散心就能收摄回来。
      第二项是保持身直、眼垂、手平放等正确姿势。不要弯腰驼背,眼睛不要睁开来望远处。不看外境,双眼垂下,比较能够摄住正念。双手相叠而平放,左手置于右手上,这叫弥陀大印。以上是调身的功夫。
      第三项是所穿的衣衫要宽松,坐起来才舒服。西装不方便,妇女的窄裙子更不合适。衣服太紧会阻碍呼吸循环。另外要注意在打坐之前,身体要稍微动一下,前后左右摇幌几下,使身体各部份的血液流动,然后稍作按摩,比方说,脑后可以抚摩搓揉几下,脚底心也可以摩擦,血液流通重要的部份都稍作按摩,这样能够使打坐时身心比较舒畅,容易进入安静禅定的境界。
      第四项是注意呼吸,不可像风箱抽气似的喘息,也不能像刮竹似的呼气,要悠悠隐隐,若有若无,使气息微细进出,出入息要均匀,不可吸进长呼出短,或者呼出多吸进少,这都不容易使心意集中。因此,静坐呼吸,必须善巧分别是风是气?或喘或息?然后才能适当调度。
      第五项是调摄我们的心。山上的猿猴或未经驯服的马,不听使唤,狂奔漫驰,我们的心就像是猴子和马一样,荒山旷野,到处奔窜,无法定止于一处。禅定的功夫,就是要把这颗心猿意马的散心,加以缰索,收摄起来,安住不乱。如果我们能够将我们的心调服得很好,无论是山林水边,市场集合,随处一坐,都能不为外境所动,而保持轻安宁静。驯服我们内心的猿马,使它不向外攀缘,是我们刻不容缓的急务。
      第六项静坐并不是呆坐,要观想,观想诸佛相好,观想华严智能,静坐到心静如水,不要起波浪,心上的意念思维,尽早不要让它妄动,甚至不要思维,不要思忆,不要去推理,不要去盘算,进入到平等的一真法界。此时心胸清净明朗,像一面清净的镜子,如一潭平静的湖水。一面镜子,如果清净,什么东西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一面湖水,如果波浪迭起,则无法照映出东西,我们人生的幻想、妄念太多,也无法认识事物的真正面目。
      四、睡眠的修行方法
      华严宗对于睡眠的修行方法有三:
      第一、睡觉之前要洗脚,用温水洗脚,促进血液循环,比较容易睡得着。
      第二、睡觉右胁而卧,佛教称此为吉祥卧,不要仰着睡,也不要覆面睡,那会增加身体的动荡烦燥而不容易入睡。当然右胁而卧的姿势不自在,但是也要训练自己,不让身体乱动。只要身体保持不动,很快就能入睡了。一般睡不着的人,总是说:“我翻来覆去还是睡不着。”身体动荡不稳定,因此影响生理,无法安然入睡。 
      第三、睡下来以后要持观想,观想光明,观想远远的地方有光明。有人睡觉把眼睛闭起来,越暗越好,有的人说点灯才睡得着。但是观想光明时,要把眼睛闭起来,观想眼前若有若无光明,能在观想光明之中入睡,一定会睡得很轻松,很甜蜜,不太会做梦,甚至人虽入睡,旁边的人讲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能了然于心。
      此外,盖的被单不能太薄,但是也不能太厚,太薄容易着凉,太厚则呼吸不顺畅。我们为了走更远的路,所以中途要休息;我们为了做更多的事,所以晚间要睡眠。但是,也不能过分贪睡,过分的睡眠也能伤身挫志。以上是睡好觉的一些方法。
     
     
    修学华严宗的利益
      修学华严宗, 或仅受持《华严经》,都能得到很大的利益,会让我们觉得和诸佛一鼻孔出气,没有分别,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修学华严以后,每天的生活好像游泳在一切智海里面,畅游于一切时空之中,感到生命无始无终、无去无来、无生无死,一切的世界宇宙都跟你合为一体,我们的身心安住于一切的地方、一切的时辰,生命得到了永恒。
      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得到灵异事迹的记载很多,除了前面介绍的几位华严祖师,他们一生都有许多灵异功德之外,以下再举出几个例子:
      一、元朝正顺法师,出家于五台山,平时以深密的树林为茅蓬,以读诵《华严经》为修行的日课,数目超过一千余部。他同时修学法界三观,每次一进入华严法界的观想以后,三、五天才出定,因此人人都称他为华严菩萨。将要圆寂的时候,门徒乞求开示法语,他说:“历劫本无去住,应用何思何虑,转身踏破虚空,一切是非莫顾。”入灭时,灵桌上出现五彩之龙,飞游于烛光庭宇之间。 
      二、唐朝有位城慧比丘,在五台山真容院,跟随法顺和尚出家,经常在李牛谷的地方诵《华严经》,吃的是嫩草树叶,当他诵经时,经常有五、六位身着儒服而不知姓氏、来历的人围坐下来听经。其中有几位送奇花异果来供养他,花经久不谢,果子吃了肚子不饿。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们是谁,众人回答说:“我们都是山神,因为你的诵经法力,使本山清净平安,特来供养服侍。”城慧比丘感到这些山神打扰了他的清修,于是迁移到别处去了。 
      三、后魏文明元年,有位王明干,平时作恶多端,死的时候,堕于地狱,被狱卒牵至门口,看见一位出家人,自称是地藏菩萨,并且教他持念《华严经》的一首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当他见到阎罗王时,王就问他:“你有什么功德?”他说:“只能诵一四句偈。”于是就大声念诵刚才地藏菩萨教他的那首偈语。阎罗王就放他回来了,同时地狱里受苦的人听到四句偈语时,也得到解脱。 
      受持《华严经》得到很大的功德利益,历史上的记载比比皆是。
      华严宗所据以立宗的《华严经》,在群经中有其特殊处,从中可看出极为深刻的体证,也就是“海印三昧”,这是佛境的显示。世间森罗万象、一切事物,都像海水一样地映现出来。一滴海水具足百川之味,一切事物就其关系来说,都是“圆融无尽”的,因而成就了无限广大而又互相包容,互相贯通的大法界。《华严经》指出整个宇宙世间都是法身毘卢遮那佛的显现。佛身不在外,不在内,就是这个世界本身,四法界、十玄、六相就是最好的说明。 
      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太虚大师主张“以佛心融摄众生法,而大明佛心”者,华严为代表;“以众生心融摄佛法,而大明众生心”者,唯识为代表。
      综合观之,华严思想内涵,从一真法界而能统合四法界,而四法界是从法界三观所开展者。继之从四法界的事事无碍法界,开展为十玄缘起;欲明十玄缘起,须知六相圆融;明六相圆融,须知因门六义与三性一际义。
      因六义是法藏依据《十地经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之说,及《摄大乘论》、《成唯识论》中的“种子六义”而立,即:
      空有力不待缘:谓因的体性为空(以其无自性,故称为空),具有引生果的全部力用,而不待(即不须借助)他缘的力以引生果者,称为空有力不待缘。相当于种子六义中的“剎那灭义”。
      空有力待缘:谓因的体性为空,虽具有引生果的力用,然尚须待(借助)他缘的力而引生果者,称为空有力待缘。相当于种子六义中的“果俱有义”。
      空无力待缘:谓因的体性为空,不具有引生果的力用,而必须借助他缘的力以引生果者,称为空无力待缘。相当于种子六义中的“待众缘义”。
      有有力不待缘:谓因的体性为假有(本体不变,而随缘示现的诸法,称为假有),具有引生果的全部力用,而不须借助他缘的力以引生果者,称为有有力不待缘。相当于种子六义中的“性决定义”。 
      有有力待缘:谓因的体性为假有,虽具有引生果的力用,然尚须借助他缘的力而引生果者,称为有有力待缘。相当于种子六义中的“引自果义”。
      有无力待缘:谓因的体性为假有,不具有引生果的力用,而必须借助他缘之力以引生果者,称为有无力待缘。相当于种子六义中的“恒随转义”。
      华严宗所说“三性”,与唯识法相所说不同。唯识说“三性”,以遍计、依他、圆成为次序,是“从染到净”的说法。三祖法藏吸收《摄论》与《摄大乘论释》之说,以“不变与随缘”、“似有与无性”、“情有与理无”而说“三性一际”。 
      三性即三自性,指《摄大乘论》中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谓此三者由本、末二方面而言,乃相互交彻而无所差异,故称三性一际。据《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载,三性各有二义,真(圆成实)中的二义为不变义、随缘义,依他的二义为似有义、无性义,所执中的二义为情有义、理无义。以为圆成实中的不变义、依他起中的无性义、遍计所执中的理无义,皆由不坏“末有”而说真如一心的“本”,故三性一际,同而无异。又圆成实的随缘义、依他起的似有义、遍计所执的情有义等,是由不动心真如的“本”说世界“末有”,故三义亦无不同。据此,解释唯识宗所说的三自性,谓“三性一际,举一全收,真妄互融,性无障碍”,以表达法界缘起的状况。 
      简单的说,“三性一际”、“因门六义”是法界缘起的构成原理,“六相圆融”与“十玄无碍”为法界缘起的内涵。四祖澄观大师云“总赅万有,即是一心”、“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这是华严宗的基本心要。
      华严宗成宗立派于隋末唐初,从初祖杜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四祖澄观,到五祖宗密,此为法脉大盛的黄金时期。此后遭遇会昌法难,珍贵注疏、法宝大部份佚失,直至宋初,有长水子璇,华严宗略有复兴之势。 
      此外,有道亭、观复、师会、希迪四人,各作《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注解,世称宋代华严四大家。
      元代华严宗也仍有发展,如仲华文才及其弟子大林了性与幻堂宝严,大弘华严之教。
      明末云栖袾宏、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也都研习过法藏、澄观的华严思想。
      明末清初,有德水明源以振兴贤首宗为己任,着有《五教解消论》、《论贤首未知圆义解》二篇。弟子续法,集录贤首一宗的纲要为《贤首五教仪》六卷,又略为《五教仪开蒙》一卷。
      清末,有彭绍升弘扬华严,又有杨仁山将智俨的《搜玄记》、法藏的《探玄记》从日本搜寻版本并于金陵刻经处刊印流通。同时月霞法师也以弘扬华严宗著称。 
      传统的华严,在当今台湾各个寺院里面,讽诵《华严经》的很多,但是如唐朝清凉大师一样,把华严深奥的教理有组织有系统地加以诠释、推演者,则如凤毛麟角,不容易找到了。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