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业果的运作规律不了解,等于是对生命如何运行不了解。我们就无法运用规则来改造生命。摘自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讲座。
思惟业果、生起忏心,在拜忏之前,你必须具足业果的正见跟忏悔的心情,进入佛堂拜忏之前,这两个都要具足;第三个正修忏法是你到了佛堂之后的正式修法。
我们既然要忏悔,就要具足惭愧心,而惭愧心是依止正见生起的,正见的基础来自于对业果的观察。宗喀巴大师提出他的观点说:我们应该如何来观察业果呢?可以从三方面来观察:第一个,业果决定;第二个,业果不失;第三个,增长广大。经过这三种观察,你对业果就有正确的认识。
业力所招感的果报,是不会有任何差错的。你造了善业,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你造了罪业,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样的因缘绝对是不会有差错的。
佛经上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果报,有很多很多的差别。比如说,诶,我的眼睛很健康,可是我的眼睛很健康不是我父母亲给我的,是我前生眼睛这方面的业比较善良。但是,我的鼻子不太好,那么我以前在鼻根方面,可能造了一些罪业。换句话说,你可以从你现在的果报,去推知你过去生有哪一方面的善业,有哪一方面的恶业。
其次,“预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身为佛弟子,我们相信有来世。有时候,你也会想知道自己来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其实你现在也可以做一个推断。怎么推断呢?——就是今生作者是。
我今生:有持守某一部分的戒法,某一部分的戒法没有持守;有修学某一部分的善法,某一部分的善法没有修学。那么,你把今生所造的行为都合并起来,你就能够简单地描绘出你来生的果报。
生命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是由业力来决定的!
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是我们在业果方面的第一个思考。快乐和痛苦,完全是由我们自己的业力来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