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染证禅心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管看什么,看好的也好、看坏的也好,看久了以后就会疲劳,为什么?外面的色尘刺激我们的眼睛,就昏沉、疲劳,就麻木了、中毒了,这就是“劳”。耳朵听外面的声尘,不管听什么声音,好的、坏的,听久了,耳根也会劳顿。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尘劳,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跟佛法是一样的道理。
截流溯源 直指一心
希望六根不染六尘,如禅宗祖师所说的“无住生心”、“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净土宗所说的“莲出淤泥而不染”,都是一样的道理。这个心跟莲花一样,臭水也不着,香水也不着,一尘不染。
净土宗是用莲花来比喻,禅宗则是直截了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根对六尘时,无住、不染着,“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见到外面的境界,无论是顺境、逆境,不管是美、是丑,一个是静境、一个是动境,不管什么境界,不贪、不爱,不取、不舍,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汉来汉现,胡来胡现”,镜子中什么来就现什么,照了以后,什么都没有;我们这个心不能有一点东西存在,这就是不染尘。
“理”,就是菩提之理,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只有这一念菩提心、无住心,就是把它延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理它,就是坚住正念,随顺觉性,这就是理。“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这个地方是最安全、最吉祥、最光明、最自在的。
要想保护自己,就必须保护这念心。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到处去求神、求平安,真的有神可以保护你吗?没办法。只有自己保护自己这念心,才是最平安的。俗话说:“但求心中无愧,何需门上有神?”只要心当中无愧,不贪、不瞋、不痴,具足慈悲喜舍,走到哪里都是净土,心净则佛土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