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粽叶飘香,端午节的习俗!

时间:2019-06-07 13:12:52  来源:兴福寺  作者:兴福寺  阅读次数:

 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并在2009年,成功入选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是我国首个入选的节日
 
 
微信图片_20190701131404.jpg
端午节的起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如《礼记》中记载,端午节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伍子胥或曹娥。然而在民间,一般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楚国大夫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之后,悲愤交加,在写下绝命诗《怀沙》之后,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的百姓们知道后纷纷载船,前去打捞无果后,便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就这样,这一习俗绵延至今两千多年。
 
 
端午节的习俗
俗语:“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夏小正》中也曾写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古代人认为端午节“五毒并出”,关于五毒,历来说法并不一,通常的说法是:蛇、蝎、蜈蚣、蜘蛛、蟾蜍。
 
从周代开始,端午当日便被认为是不洁不吉之日。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有驱五毒的习俗,也是意在提醒人们要防病避害。
微信图片_20190701131409.jpg
 
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可以说是端午节最重要的食物了。以前,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亲友之间还互相馈赠。
 
相传东汉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三闾大夫屈原,屈原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
 
 
划龙舟
古人将船当作送走灾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便是越快越好,于是便衍生出端午竞渡习俗了。古代参加竞渡的龙舟已很讲究:船身窄而长,还有龙头、龙尾和鳞甲等装饰,船上结七彩,张旗伞。竞渡时锣鼓喧闹、鞭炮齐鸣、万人喝彩,场面蔚为壮观。
 
 
悬艾草
艾草寓意百福,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药草,古人认为,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等植物,可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也有些地区因当地出产的植物而有所变化,有些地方是悬挂桃枝、兰花、芙蓉叶等。
 
端午节时值初夏,多雨潮湿,病菌容易滋生,悬菖蒲、艾草等确实可以借助它们挥发的气味清洁空气,消除病毒。
微信图片_20190701131413.jpg
 
佩香囊
古人在端午节时,还会佩带精心制作的香囊。玲珑剔透的衣香粉荷包和香袋,内装芳香馥郁的药物如白芷、丁香等,其香气具有驱蚊辟秽的功效。亦有心灵手巧的母亲用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小黄瓜、胖娃娃、小纱灯和小粽子等各式各样的小玩物,挂在孩子的身上,据说也是为了驱除瘟疫。
 
 
缠五彩丝线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古人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有些地区端午节时会把五彩丝线缠在手腕或挂在身上,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王作安:涵养我国宗教的中国文化气质!
下一篇:我市乡镇佛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又上新台阶!

相关内容
  1. 慧云大和尚受邀参加崇明寿安寺惟觉法师
  2. 常熟佛教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法作
  3. 常熟佛教界庆祝建党98周年暨建国70周年
  4. 常熟兴福禅寺为长宁6.17地震遇难同胞祈
  5. 山东省肥城市委统战部前来我寺调研宗教
  6. 粽叶飘香,端午节的习俗!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