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教常识 > 寺院常识

称谓

时间:2014-06-30 10:43:13  来源:  作者:
  一、佛教常用的称谓有那些?
  佛教的称谓是一种礼仪,常代表著当事者的身分或职务,也是一种修持程度的表征。称谓的先后大小具有维系佛门纲常的功用,如法合宜的称谓,是学佛行仪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
  就出家众而言,信徒普遍通称所有出家众为“师父”或“法师”,“师父”在丛林中是职务的通称,如受戒师父、依止师父、剃度师父、知客师父、纠察师父、当家师父等。“法师”则代表“以法为师、以法师人”,研修律藏有成者称“律师”,专门修习禅坐者称“禅师”,研究论藏或造论阐扬佛法者称“论师”。
  此外,“大师”系指专家、杰出者之谓,大陆比丘尼也有称大师者。大师有“菩萨”之意,菩萨又称“大士”,如观音大士、普贤大士等。开山建寺,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一般称“开山大师”。无论僧俗,对于师长或德学俱优者均可尊称“上人”,或称大德、仁者、长者。中国历代帝王往往加封德学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为“国师”。唯“长老”则仅限于戒德俱尊的出家众始得称之。
  “和尚”,乃亲教师之义,要在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
  就在家居士而言,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的在家男众,称为“净人”、“道人”或“教士”。出家众彼此可互称师兄、道兄、戒兄、学兄和法兄。在家信徒彼此可称居士、师兄、师姐。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师父为“家师”,尊称他人之师为“令师”,自己谦称学僧、学人、末学或弟子等。
  二、何谓“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略称,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供养的圣者。
  阿罗汉有杀贼、不生、应供三义。1.杀贼,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杀烦恼之贼。2.不生,即无生,不复受生于三界中。3.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
  据《法住记》所载,有十六尊罗汉承佛敕命,永住世间守护正法。自此部经典汉译以来,十六罗汉、十八罗汉成为禅宗寺院主要的造像,呈超凡出俗或奇异姿态,后世乃以罗汉譬喻不拘小节,尚余习气的悟道圣者。 
  三、什么人可称为“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菩提萨埵意译作觉有情、大道心众生。即指以智慧上求无上菩提,以慈悲下化无量众生,修六度万行,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皆可称为菩萨。亦即发自利利他菩提心者,称为菩萨。
  诸经典常举的菩萨名,有弥勒、文殊、普贤、地藏、观世音、大势至等。大乘僧侣或居士,亦有被尊为菩萨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即被尊为菩萨;于我国,竺法护被尊为敦煌菩萨,道安为印手菩萨;日本亦有高僧由朝廷赐封菩萨号者。
  四、何谓“三藏法师”?
  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在佛教史上,通晓三藏,并从事翻译经、律、论的高僧众多,其中以玄奘大师最为著名,世人每以“玄奘三藏”或“唐三藏”尊称之。其它如鸠摩罗什三藏、慈愍三藏、不空三藏、义净三藏、真谛三藏、日照三藏、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等,也都赢得“三藏”的称号。
  五、何谓“国师”?
  国师,为帝王对学德兼备而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所御敕的封号,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此号夙行于印度、西域。如诃梨跋摩于印度摩揭陀国折服外道论师,而受王封为国师。佛教东传以后,西域亦有国师封号,如鸠摩罗什之父鸠摩炎舍相位出家,东渡葱岭,龟兹王闻名敬慕,请为国师。
  我国封高僧为国师,系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五五○),敕高僧法常入宫宣讲《涅槃经》,尊为国师,是为嚆矢。其后,唐代有法藏为康藏国师,澄观为清凉国师,慧忠为南阳国师,知玄为悟达国师等。元、明、清各代对佛教领袖人物亦有此封号,如玉琳国师。清代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封章嘉活佛为国师,掌管内蒙古喇嘛教事务。  
  六、出家人都可称为“和尚”吗?
  和尚,指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和尚梵语音译为“邬波驮耶”,意译为亲教师、大众之师。原为受戒者的师表,如戒坛中,正授戒律者,称“得戒和尚”;主持白四羯磨授戒仪式者,称“羯磨和尚”;教授威仪作法,为众人引导开解者,称“教授和尚”。后世沿用为敬称语,如方丈和尚、开堂和尚、主法和尚、主七和尚等。
  七、何谓“方丈”、“住持”?
  “方丈”、“住持”皆指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务,监督大众,并为大众说法的主僧。
  古时,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为制,故称方丈室;后来转指住持的居室,今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的尊称。
  住持,原为久住护持佛法的意思,后指掌管一寺的主僧。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习禅者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禅风渐兴,徒众日增,百丈怀海禅师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宋代以后的禅林则广用住持的职名。
  八、何谓“仁波切”、“活佛”、“格西”?
  仁波切,指堪任密乘轨范师(阿阇黎)的上师,须具备下列条件:1.须有正统传承的根本金刚上师的密法灌顶。2.从金刚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师,其间所有密法的传承灌顶皆须圆满无缺,不可间断。3.须受本尊大灌顶(阿阇黎灌顶),精通显密佛法及菩提心学,并具备火供、坛城等修法材料,熟习诸经轨所说的修法。4.自己有能力传授密法时,须经根本金刚上师许可,方能担任上师阿阇黎,为人传法灌顶。圆具上述条件后,依照西藏的习惯,即可称为“仁波切”,意指转世佛爷。
  活佛,指西藏高僧证道圆寂后,为接替前生遗职的转生。为维护教团的发展,高僧在往生之际,便预告下一代转生的方向,其弟子即就所言地点寻出一年之内所生出的神童,经正式试验之后,证实无误,即推举为继承者。
  西藏的达赖喇嘛、班禅喇嘛,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以及漠南蒙古的章嘉,均为历史上著名的活佛。
  格西,藏语“格威喜联”的简称。意译作善知识。相当于博士或教授。西藏佛教格鲁派的学制,僧众循序修学五部要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戒律》、《俱舍》,并于学程期间,每年冬季兼学一月《因明论》),学至《俱舍论》时,由各中部学院的“堪布”(住持、主持者)量其学力,而授予“格西”之衔。 
  九、何谓“上人”?
   上人,系对师长或智德兼备者的尊称。《释氏要览》卷上谓,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大品般若经》卷十七〈坚固品〉则载,若菩萨摩诃萨能一心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护持心不散乱,称为上人。《维摩经》中文殊菩萨称维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人、大人物的意思。在日本,上人一语特用于净土宗与日莲宗。
  十、何谓“同修”?
  同修,指同修净行的人,共同修行同一法门。有谓戒和同修、同修梵行、同修净业、同修禅法、同修止观、僧俗同修等。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制度
下一篇:仪礼

热门点击
  1. 华严本山
  2. 佛教节日知多少
  3. 如何参访寺院
  4. 拜佛功德及礼仪示意图
  5. 烧香拜佛未必是修行
  6. 学佛必知的三大基础
  7. 学佛从合掌皈依开始
  8. 拜佛姿势的含义与意义
  9. 认识寺庙庵堂
  10. 禅堂为何叫“选佛场”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