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习俗,是常熟兴福禅寺在腊八会期,举行供佛、煮施腊八粥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它上承周秦腊祭习俗遗绪,下启唐宋江南地区腊八节习俗之先,集宗教信仰与世俗观念于一体,是我国腊八节习俗的杰出代表。
腊八
古时腊月,兴福寺的僧人用多余的豆子、米面熬粥派粥,帮助穷人度过寒冬,并对百姓的恩情表示感念。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腊八粥救济穷人的意义逐渐消退,但其“感恩”的精神内涵却得到了挖掘和发扬。
1.供佛祈福。腊八日当日,寺院僧人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腊八日,寺中举行腊八粥出锅、盛粥、供送仪轨,将第一份出锅的腊八粥,由僧人依次送至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宇之内,诚供在佛像的前面,既是为天下民众祈愿幸福安康,也是表达对佛祖的恩念之情。
供佛 
兴福腊八粥,情暖千万家!
2.煮腊八粥。腊八节前,寺院就开始准备煮腊八粥的食材、制备工具、炉灶。煮粥时,火候控制,搅拌时厚薄把握等都有一定讲究和诀窍,缺少不了经验、技艺和知识。
年味,从一碗腊八粥开始
制作原料
糯米、小米、红豆、莲子花生米、红枣、栗子、芝麻、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葡萄干、桂圆、桂花、糖等。这些原料品种,可增可减,没有统一标准,以合口味为宜。
制作方法
先将米和豆及花生米用清水淘洗干净,再用清水把豆和花生米浸泡2小时,然后将豆及花生米捞起加水(适量)放入锅中煮开。
水沸后改用微火煮至七成熟,再放米类及莲子,要随熬随搅,防止锅底粘结。
待粥将要黏稠时,再将准备好的枣、栗子(去皮)、芝麻、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葡萄干、桂圆及糖放入,用文火煮。
最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再加少量的桂花、玫瑰、椰丝、椰蓉等,以增添腊八粥的色、香、味。
3.施粥民众。兴福寺熬制的腊八粥,除了供佛和送居士信众之外,还要分享给普通民众。兴福寺面向社会施送腊八粥,由僧人和义工一起把腊八粥送到各大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慈善机构等处,以及送给学生、环卫工人、医护人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