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禅宗

“生活禅”乃“快乐禅”

时间:2013-12-09 21:50:06  来源:《中华佛光文化网》  作者:
   “生活禅”所提倡的快乐乃是佛教之本质所在。佛教常说“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实际上佛教更提倡“智人自悟,自寻快乐”,比如有弟子问佛祖:“什么是佛?”佛祖答曰:“无忧是佛。”如果一个人能够内心没有忧郁、恐惧,充满欢喜、宁静、慈悲、善良,那便是佛。“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禅修的目的是让我们去掉忧郁与恐惧,以禅的智慧对所发生的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解脱烦恼与忧愁,达到无忧的境界,达到佛的境界。学佛学禅不是约束自己,是让自己更无忧无虑,得更大的自在,得更智慧的人生。第一、这里的“所谓智慧,是既能明察一切事物的是非、真假,又是能正确取舍、断除烦恼、解除痛苦的能力。第二、也就是佛教所谓的“般若”,且看《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究竟涅槃”即是“究竟快乐”或最终极的快乐。总之,“佛法并非教条,或是宗教,而是和平、喜悦与智慧的生活方式”。当然,佛教或禅宗所说的快乐和喜悦,虽然有时也需要以笑为其表征,但这笑也并不一定就是咧着嘴笑(其实世上并没有那么多足以让你咧嘴笑的事情)。主要还是表现为对世界万物、日常琐事以及芸芸众生无条件地欢喜和接受。“大音希声,大乐不笑”,这样的“大乐”,既不是来源于汪涵的搞笑,也不是来源于赵本山的幽默,而是来源于内心的宁静,因为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端看我们的心态,不管是个人还是公众领域。我们自己或是家庭生活愉快与否,大多数的因素都在我们自己身上。当然,物质条件的确是生活幸福快乐的因素之一,但一个人的心态却具有等同甚至更大的力量”。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佳人拥怀还是爱情无望,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身陷囹圄,都会在内心的宁静中归于平等甚至消弭于无。大家看“笑”这个字,上“竹”下“天”,“竹下天更幽”,内心幽深宁静的快乐就是佛教的快乐,或者说,佛教的笑乃是心的笑,而不是嘴的笑。
  内心宁静的快乐,实际上也就是佛教徒的快乐。有一句我们中国人经常将其当作座右铭立之于桌书之于墙的格言叫“宁静以致远”,这“宁静”又何以能“致远”呢?“宁静”之所以能“致远”,就在于“宁静”的本质乃是快乐。快乐者,顾名思义或望文生义或说文解字,不但“乐”,而且还“快”,一“快”自然就能“远”,可见,“快乐”蕴含着一种“快”的“正能量”,有了这种“快”的“正能量”,又焉有不“远”之理?当然,若依佛教的解释,那么佛教徒内心宁静的快乐,就是《金刚经》所说的“降伏其心”后的快乐,也就是《法华经·安乐行品》中的“安乐”。人一旦能够降伏自己躁动不安的心,那么“心无所住”,“一切法皆是佛法”;既然“一切法皆是佛法”,那么自然就能像佛一样“安乐随缘”,一切随缘。一切随缘,便能越随越远,是为“随缘致远”。如果按照中国古代哲学的谐音释义法,那么随缘者,随远也,从而“宁静以致远”便可佛教化为“随缘以致远”。
  随缘的快乐就是佛的快乐,也就是所谓的“法喜”或“禅悦”。“法喜”也好,“禅悦”也罢,都是所谓的心性境界,而不是知识理性,尽管心性境界与知识理性可以相安无事地共存。我以前有意无意地总是喜欢从知识理性的角度来看待甚至要求佛教徒,觉得一个佛教徒就应该懂得佛教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教义,什么“空”啊“有”啊、“般若”啊“法相”啊、“波罗蜜”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啊,等等,懂得越多就越像或越是佛教徒。然而,看别人的眼总是不能看到自己的瞳仁,说别人的嘴往往咬着自己的舌头,当有人问我(这是我经常遇到的尴尬问题之一)是不是佛教徒信不信佛的时候,作为一个佛学博士兼大学佛学教授一肚子佛学知识的我立马陷入“骑驴找驴”的窘境,支支吾吾,不敢说自己是佛教徒,也不敢说不是,心虚得很,如果实在需要回答,那就圆滑地说:“我并没有皈依,但在平时生活工作中还是按照佛教的原则来生活的”或者“佛教比较复杂,佛教所说的信仰不是一般的信仰”,接着就煞有介事如此这般自圆其说地解释一番,也不管听者满不满意作何感想,我想肯定是不满意的,甚至他可能还会在背后蔑视我嘲笑我。不要说别人,就是我自己回答完了也是暗自神伤,犹如把课讲砸了结果学生都在下面低头玩手机看小说一样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因为人家希望听到的只是简单的yes or no,而你却在那里长篇大论废话连篇,这不浪费时间无异谋财害命吗?你不是说佛教知识越多就越是佛教徒吗?你既然有那么多的佛教知识,为什么还不敢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是佛教徒?你平时毫不犹豫地从知识的角度来判定别人是不是佛教徒,却又为什么不从同样的角度来定义你自己呢?这一切自相矛盾只能说明你心里对究竟什么是佛教徒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过,现在我终于醍醐灌顶知道什么是佛教徒了,即凡是内心宁静有“法喜禅悦”的人都是佛教徒,不管这个人对佛教了解不了解有没有佛教知识,就算是他不知道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也无所谓,就算是他把玄奘说成是宋朝人也不能阻止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就算是他把“南无阿弥陀佛”理解成“南方没有阿弥陀佛”也不妨碍阿弥陀佛给他带来“法喜”充满。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百丈清规》初探
下一篇:“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与禅宗的发展

热门点击
  1. 调身之良药 净心之妙方
  2. 禅的本体
  3. 禅宗大纲
  4.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5. 法眼文益《宗门十规论》禅法思想及其价值辨
  6. 《百丈清规》初探
  7. “生活禅”乃“快乐禅”
  8.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与禅宗的发展
  9. 《中国禅学通史》——中国禅之公案化
  10. 参禅的十种利益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