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教典籍 > 苦才是人生

苦才是人生 在说话中修禅(2)

时间:2013-12-19 23:30:51  来源:  作者:
 3、为什么你会弄巧成拙
  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别人,还会得到对方的认可。但如果说话的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
  要赞叹一个人,先了解他是很有必要的。
  倘若了解别人,即使是一句真心的赞美,当别人听到之后,也会因此受到勉励,今后更加努力。反之,假如对别人不了解,夸奖得不恰当,有时很容易造成尴尬的局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生活窘困,常和一些穷孩子放牛砍柴。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从前的一些穷朋友都想沾点光,弄个一官半职,于是,有两个人结伴去京城找他。
  见到朱元璋后,一个人先开口:“还记得我们一起割草的情景吗?有一天,我们在芦苇荡里偷了些蚕豆,放到瓦罐里煮。没等煮熟,你就抢豆子吃,把瓦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抓一把就塞到嘴里,却不小心被一根草卡住喉咙,卡得你直翻白眼---”  
  听他在那儿喋喋不休讲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下令把他推出去杀了。朱元璋又问另一个人:“你有什么要说的?”
  那人连忙答道:“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东征西战,一把刀斩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抢先打破了‘罐州城’,虽然逃走了‘汤元帅’,但逮住了‘豆将军’,结果遇着‘草霸王’挡住了咽喉要道---”
  朱元璋听了,顿时心花怒放,随即下旨封他做了将军。
  二人所说的内容,其实完全一样。但后者把朱元璋小时候偷东西吃的轶事,用特殊的“隐语”表达了出来,当事人听了,彼此心照不宣。而局外人听来,则是在描述朱元璋当年金戈铁马的生涯。
  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别人,还会得到对方的认可。但如果说话的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
  所以,一个人不能想什么就说什么,运用智慧、拿捏分寸,有时候也很重要。
 
4、说话算数
  极度喜欢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
  真正讲信用的人,做事从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了,犹如刻在石头上的花纹,永远也不会改变。
  有句成语叫“一诺千金”,出自于《史记》的一个典故:秦末时,楚地有个人叫季布,他非常重视承诺,只要是答应了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都会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当时楚国人有句谚语:“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古人以说出来却做不到为耻,故从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因此,我们平时讲话要再三思量,看看里面有没有“水分”。如果经常喜欢信口开河,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再改就难了。
  曾参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自己也是以身作则。
  一次,他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儿子吵着也要去。她不愿带儿子去,便说:“你在家好好玩,等我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猪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便不再吵闹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把家里一头猪杀了。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说:“我是被儿子缠得没办法,才故意哄哄他,你怎么可以当真呢?”
  曾参严肃地回答:“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什么都跟父母学。你今天若骗了他,等于是在教他日后也去将假话。而且,他若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那你以后再对他教育,他就很难相信你了。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好呢?”
  可见,父母不能为了让孩子听话,就随随便便许诺,诚实守信才是做人的美德。
  同时,别人有求于自己时,我们也应慎重观察:如果有意义,就答应下来;如果觉得不妥,千万不可草率地许诺。先承诺再观察,是愚者的举动;先观察再承诺,才是智者的行为。如《量理宝藏论》云:“先许后察愚者举,先察后许智者轨。”
  然而,有些人做任何事都不经考虑,别人拜托什么马上答应,这种“轻诺”往往不可靠。《老子》亦云:“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易许诺者,很少会守信用;常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必定有很大难度。
  我在建学校时,一个老板听说我有资金缺口,便自告奋勇地说:“虽然我已承诺供养某大德100万,说帮他搞一个建筑,但他建的不成功,干脆我把钱转到您这边建学校吧!”
  我说:“既然你给别人承诺了,就不要改变。这个资金缺口,我慢慢再想办法。”
  虽然他对我这边有信心,但从守信的角度来说,这样做不太合理。
  古人说:“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也就是说,极度喜欢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
  为什么呢?因为“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欢喜时说的话,多数难以兑现,容易失信于人;愤怒时说的话,因情绪不佳,往往会不得体。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因一时兴起就开口许诺,否则,到时候很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苦才是人生 在说话中修禅(1)
下一篇:苦才是人生 在说话中修禅(3)

热门点击
  1. 苦才是人生 目录
  2. 苦才是人生 自序
  3. 苦才是人生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4)
  4. 苦才是人生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7)
  5. 苦才是人生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1)
  6. 苦才是人生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2)
  7. 苦才是人生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3)
  8. 苦才是人生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4)
  9. 苦才是人生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5)
  10. 苦才是人生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6)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