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教常识 > 佛教历史

凉土的译经

时间:2013-12-08 10:15:05  来源:  作者:

  凉州地区的佛教在北凉时期是十分发达的,就译事而言,有译僧九人,译出佛典八十二部,三百一十一卷。译僧中,有昙无谶、浮陀跋摩等外国僧人,也有道龚、法众、道泰、法盛等中土僧人,其中,以昙无谶的影响最大。

  昙无谶(385-433),中天竺人,他六岁丧父,因生活困难,不久就出家为僧,十岁开始读经念咒。他起初学的是小乘佛教,后来遇到一位白头禅师,得到一部《涅槃经》,才改宗大乘。受具足戒后,他一度曾在宫中传法,失宠后逃出,到了西域诸国,在鄯善国,他与王妹私通被发觉,就再度出逃,来到凉州,一说是他在敦煌时由沮渠蒙逊迎回凉州的。
  昙无谶在凉州以其咒术深得沮渠蒙逊的器重,北魏拓跋焘听说他的大名后,请他到北魏来,沮渠蒙逊不同意,担心他为北魏所用,与北凉不利,但又摄于北魏的压力,乃假意放行,再派人追杀毕命。
  昙无谶在凉州十年,也从事译经,所译经典之数,据《出三藏记集》卷二载为一十一部,一百零四卷,包括了涅槃类、大集类和菩萨戒类的经典,重要者有:《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金光明经》四卷、《菩萨地持经》十卷、《优婆塞戒经》七卷、《菩萨戒本》一卷、《佛所行赞》五卷。
  《大般涅槃经》是为昙无谶在中国佛教史上带来声誉的译作,他在北凉玄始十年(421)十月开始翻译此经,是根据流传在西域地区的不同梵本译成的,译本传入南方后,慧严、慧观和谢灵运等人又对它进行了品目调整,而成南本《涅槃经》,以区别于昙无谶的译本。义学僧人们对包括这一译在内的涅槃类经的研习,形成涅槃学派。这个译本对于证实竺道生关于“一阐提人皆有佛性”的孤明先发的观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此经明确宣布,一阐提人(即失去善根的恶人)都有佛性。
  《金光明经》在后世也非常流行,天台、三论、唯识诸宗都对该经大加阐发。昙无谶又是第一个把大乘戒律介绍进中国的译僧,所译律典对中国佛教来说,也是开创性的。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北朝的译经
下一篇:楞伽师

热门点击
  1. 禅宗“灯录”和“语录”
  2. 上座部佛教概况
  3. 斯里兰卡佛教
  4. 宋代佛教的融合思潮
  5. 洛阳伽蓝记
  6. 佛教的历史与演变
  7. 派系、教义与经典
  8. 僧伽制度、佛事仪式与节日
  9. 文化艺术
  10. 东南亚佛教(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