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临济正宗第45世上可下成果公老和尚衣钵塔
夫创业维艰,守成不易。二事相较,则创业尤为难也。真禅不才,缪以虚誉,为诸方所推,承乏玉佛寺住持。夙誉夜寝,毋敢怠荒,时虞陨越以负缁素寄托之重。幸值时平国泰,人和岁豊,三门清静,回绝非虞,缅怀先人创业之艰,则感慨系之矣。
玉佛寺肇始于慧根上人,创建于可成和尚,至今殿宇庄严,香火鼎盛,为泸江首剎,名播寰区。则前贤开创之功,不可忘也。
清代光绪中叶,普陀山慧根上人,只身行脚,越重溟,历诸岛,经二十余国,问关万里,乃逹缅甸。见其国产美玉,爰募得白金二万有竒,聘请良工,雕成玉佛五尊。白毫舒光,绀目垂青,容颜殊妙,如凈满月。复饰以珠宝严以众具,令见闻者,咸生恭敬。造像既成,奉迎回国,道经沪上,巨佛两尊即息驾于此,而自返普陀。沪江缁素,先结茅于江湾,以奉香火。后由盛宣怀居士为择地建寺,颜曰:『玉佛』。辛亥革命,寺屋被毁,玉佛移置于公园中。复由盛氏迎还,暂奉于原麦根路别墅。而今江宁路玉佛寺,则皆由可成和尚荜路蓝缕,辛勤缔构而成者也。
和尚讳大泉,字可成,江苏镇江王氏子。弱龄敏慧,己怀出世之志。年十二,潜投邑之鹤林寺来披剃,为家人所阻。而志不可夺。遂受度于邑灵鹫寺。年十六受具足大戒于金陵宝华山。禅诵精进,笃守毘尼,习气销镕,智光朗彻。年二十三,至金山江天寺,选受钳锤,日有进益。在山五载,历任各首领要职。年二十七,至南京香林寺济南、弥修二大师知为法器,遂受记莂。翌年,承天宁寺冶开大师及香林寺济南大师之命,继宏法大师后为玉佛寺住持。时玉佛尚权驻麦根路,可公乃募得今江宁路地基十余亩,灰场草垄,未经垦辟,可公乃开荒榛,平牢确,躬事畚筑,劳心悴力,经营缔构,十载而后成。然后金容焕烂,绀殿崇宏,禅堂广博,丈室幽深,僧房客舍,无不毕备。可公之业绩,可谓伟矣!
民国肇建法流尚壅。当时,各省有毁寺之举,其后,复有收庙产兴学之议,可公与上海暨诸方长老并诸居士,创立中国佛教会及上海市佛教会,壁画筹备。不遗余力。至诚所感,事渐宁息。又以其间兼主南京之香林、杭州之护国,靡不弘宣法化,翊护正印,嗣以心力交瘁,遂示微疾,自知时至,将玉佛寺所有事务,付托嗣法弟子乘真,处分详尽,怛化之时,合掌诵佛名,神智湛然。时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夏历六月初四日也。世寿四十三。僧腊二十七,为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世,玉佛堂上第三世。
可公生平拾身为法,不惜脑髓,孜孜矻矻,砥柱狂澜,其功勋卓著、人天共鉴,人称之为佛门龙象,比丘中善知识,谅非虚誉。而其最后一着,超然于生死之间,解脱无累。方之古代高贤硕德,何多让焉!可谓人杰也已!初塔于杭州护国寺。沧桑改易,旧址荒芜。今复于虞山之麓,建衣钵塔,以答湛恩,以垂永久。铭曰:
我佛御世,列祖传心。安众行道,唯藉丛林。
丛林之制,百丈首倡,前立佛殿,后树法堂。
羙哉轮奂,展矣崇宏;金碧交辉,牟尼之宫。
是清凉境,是众香国。以奉大雄,以安众德。
十载辛勤,建此丰功,谁其主之,曰唯吾公,
云何自勖,仰答洪庥。当勤精进,莫怠清修。
尚湖之滨,虞山之麓。护以烟云,树之松竹。
通解脱道,开涅盘门。巍然一塔,永示后昆。
公元一九八八年岁次戊辰四月 上海玉佛寺住持真禅敬撰立
人物介绍:
玉佛寺第四任住持。法名大杲,江苏镇江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方十二岁,即背着家里,到乡间鹤林寺要求出家,事为父母知晓,极力将其劝导回家。但可成法师不改初衷,仍一再坚持出家。后来父母看到他出家意志坚决,不得不同意。于是他就在本乡的灵鹫寺剃度出家。
1905年,于南京宝华山依浩净和尚受具足戒。此后即努力诵读佛教经论,严守戒律仪规,勤于实践修行。1912年春,赴镇江金山江天寺参学,前后五年,历任寺内各种首领要职。后到南京香林寺受法,深得济南、弥修两位老法师的器重。
1917年秋,宏法上人圆寂,可成即受命来沪,继任玉佛寺的住持。时玉佛寺还在麦根路赁屋为寺,地方十分狭窄。可成法师嗣法后,认为“大法垂秋,急宜唱导”。于是与冶开、济南等名宿商量,共同发起募缘,另建新址。最后募得槟榔路(今安远路玉佛寺址)地基11亩多,于1918年开始动工,重新建造玉佛寺。前后共花十年时间,于1928年方始竣工。在此其间,可成法师亲自住持其事。可成法师在任玉佛寺住持期间,还与当时上海的一些缁素、名流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及上海市佛教会。1929年3月,可成法师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佛教徒共同发起在上海成立中国佛教会。四月,中国佛教会在上海觉圆召开成立大会,公推圆瑛法师为会长,可成法师被选为执行委员。同年六月,又在上海静安古寺成立上海市佛教会,可成法师被选为执行委员。 新的玉佛寺在兴建过程中,可成法师曾请近代文学家、诗人冯煦书写了“方丈”两字的匾额,后来即悬挂在方丈室的门楣上,至今完好无损。新寺落成后,可成法师特地请谛闲法师等来寺宣讲《十六观经》、《楞严经》等。其后,又与焦山德竣和尚相伴朝礼五台山。1932年因病逝世,终年43岁。本寺主持由远尘法师继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