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慧琳在其《均善论》中自设宾主而进行的儒、道二教与佛教的争论,他以白学先生代表儒道,黑学先生代表佛教,相互辩难,因此,此论也叫《白黑论》。白学先生批评了佛教的空论、因果报应论,而黑学先生则指出,佛教的空论是和道教的空不同的,佛教的空是与物同一的,而道教讲空则是空有为二,至于道教的符章之伪、水祝之污,则无异于浊水。佛教的三世因果报应论,设天堂地狱,正可以弥补儒教只知一世,不见来生无穷之缘的弊端。白学先生认为,佛教的社会作用是和儒教一致的,“六度与五教并行,信顺与慈悲齐立”,可谓“殊途而同归”(《均善论》)。从这个角度来讲,三教都为善。
此论一出,立即遭到佛教界的强烈反对,慧琳的本意是要维护佛教,但因为其中涉及到对佛教的批评,而且是出于一个僧人之口,慧琳受到逐出僧团的威胁,但宋文帝则很欣赏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