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净土

杨仁山与小栗栖香顶——关于中日净土教的一场论争

时间:2013-12-21 23:21:32  来源:  作者:姚长寿
  杨仁山(1837——1911)居士(以下敬称略)创办金陵刻经处后,四处搜求已在我国散佚的佛教经典,1885年在伦敦结识日本净土真宗大谷派佛教学南条文雄(1849——1927),从日本搜得三百多种我国久已失传的隋唐古德注疏,后从中选取昙鸾《往生论注》、道绰《安乐集》、善导《观无量寿经疏》(《四贴疏》)等十二部净土教典籍,汇编成《净土古逸十书》出版,是为我国隋唐净土教典籍的复归流传,也是中日近代佛教交流史上尽人皆知的一段佳话。其实,杨仁山与南条文雄相识二十年,虽然情笃意深,彼此之间却没有谈论过佛法【1】是如本文标题所示,杨仁山在晚年与同是日本净土宗大谷派的佛教学者小栗栖香顶(1831-1905)有过一场于净土宗教义的论争。这场论争的经过及其涉及的内容,后来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国内有关中日佛教史的专著,有关净土宗史的论著,也几乎很少有所提及。论争的最终虽然是以杨仁山息鼓收兵而告结束,但其所及中日净土教义的分歧,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研究。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介绍,以史为鉴,观照当代。
  小栗栖香顶,号莲舶,净土真宗东本愿寺学者。1873年到过北京,翌年上五台山,1875年归国。1876年到上海,设立上海东本愿寺别院。精通汉语,能用北京话讲经说法。1895年在东京浅草东本源寺别院,用北京话向中日甲午战争被俘清兵宣讲真宗教义。著有《喇嘛教沿革》、《真宗教旨》【2】等。杨仁山从日本搜得古德注疏后,认真阅读,仔细教勘,尝取《真宗教旨》和《选择本愿念佛集》(简称《选择集》)【3】二书,悉心研究,觉得与经义不合之处颇多,遂加以评论,并撰《阐教篇刍言》一篇邮寄日本。因杨仁山在《真宗教旨》批评中有“阳似辩驳,阴实资助”之语。小栗栖遂作《阳驳阴资辩》及《念佛圆通》二书反答。杨仁山复逐条批驳。后又有后滕保真、龙舟等参与其中,作《阳驳阴资辩续貂》、《念佛圆通续貂》等。这就是这场论争的起因【4】。
  日本的佛教源于中国,但它发展为日本民族的佛教后,虽然大部分佛教宗派的名称与中国佛教宗派相同,然而在教义方面却与中国佛教宗派互有出入。日本的净土宗与中国的净土宗【5】也是如此。即以中国净土宗的法统来说,中日双方的说法就有所不同。南宋天台僧宗晓(1151——1214)于1199年撰述的《乐邦文类》中,以慧远为始祖,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赜为莲社继祖五师【6】。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即1198年,日本的法然在《选择集》中,把中国净土宗的传承分为慧远、慈愍三藏、道绰善导三系,即所谓“净土三流”,以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为净土宗五祖【7】。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净土宗以慧远为始祖,而日本的净土宗则以道绰、善导一系为自己继承的法统。实际上,中国的净土思想与其它各宗派的思想,特别是与最能代表中国佛教特色的天台、华严、禅的思想,相互影响,有关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净土思想家绝大部分隶属于天台、华严、禅等宗派,也多见于律、密、法相等宗派。中国佛教的特征可以说是以止观、三昧、禅定为中心的禅观思想,中国的净土思想自然也是以禅观为其主流。所以汤用彤先生说:“念佛本为禅之附庸” 【8】。这一点也可以从宋代以后禅净融合、禅净双修的发展趋势中见出。因此中国净土思想的主流是唯心净土。但是,中国的净土思想中有其另一支流,那就是唐代善导的指方立相说。但是这一支流似乎从宋代起即已不被佛教思想界所注重,善导的主著《观经疏》在宗晓的时代已经散失,只剩一卷《玄义分》了【9】。然而,善导的《观经疏》很早即已传入日本,并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日本净土宗祖法然在“净土三流”中选择了善导流,他在《观无量寿经释》中说:“问曰:华严、天台、真言、禅门、三论、法相诸师,各造净土章疏,何不依彼等师,唯用善导一师乎?答曰:彼等诸师,虽造净土章疏,而不以净土为宗,唯以圣道而为其宗,是故不以彼等诸师也。善导偏以净土为宗,故偏依善导一师也。”【10】偏依善导,也就是偏依指方立相,偏依口称念佛。这样,唯心净土和指方立相也就成了区别中日净土宗的主要标志。这就是杨仁山与小栗栖发生论争的思想历史背景。
  法然偏依善导的主要理由是因为华严天台诸师以圣道为宗,善导以净土为宗,而把净土从圣道中区别了开来。法然的弟子、日本净土真宗创始人亲鸾(1173——1262)也持此说。净土和圣道的对立成了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的根本教旨。小栗栖是净土真宗的学者,所以在其《真宗教旨》的开头即明确地表明:“第一祖龙树菩萨。祖其作《易行品》,而不祖其讲布华严、中论” 【11】。印度龙树在《十信毗婆沙论》易行品中说,求阿惟越致(不退转地)致难,求道者有堕入声闻、缘觉二乘的可能,为难行,而示以信方便疾至阿惟越致的易行【12】。昙鸾(467——542)在《往生论注》中,将龙树的难行、易行改为难行道、易行道,提出了有名的难易二道判【13】。及至道绰(562——645)在《安乐集》中,又据末法思想,约机被机,劝归净土,将佛法分为圣道门、净土门,主张废圣立净,将净土教义与佛教的其它教义对立起来【14】。所以,小栗栖的说法是有所依据的。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唐玄奘《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四维四佛”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热门点击
  1. “净土”的现代意义
  2. 净土与静心
  3. 庐山慧远的净土思想及其对后世净土宗的影响
  4. 善导礼赞仪新探
  5. 唐玄奘《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四维四佛”考
  6. 杨仁山与小栗栖香顶——关于中日净土教的一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