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净土

善导礼赞仪新探

时间:2013-12-21 22:48:56  来源:  作者:圣凯
内容提要:礼赞仪是善导在唐代法会仪轨及忏法的影响下,为了实践自己的净土信仰而制作的礼拜赞叹的仪轨。我们通过解读善导“行仪分”的著作,借助敦煌文书的记载,将文献的记载还原到法会中去,恢复礼赞仪的仪轨次第。
关键词:善导、礼赞仪、《法事赞》、《往生礼赞》
      
一、前  言
  唐代佛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佛教的思想在现实社会的影响下,由理论佛教向实践佛教转移,成为中国佛教思想的大变革。善导在他的师父道绰死后,在长安进行活跃的教化活动。  《高僧传》中说:近有山僧善导者,周游寰寓,求访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绰部。惟行念佛弥陀净业。既入京师,广行此化。写《弥陀经》数万卷,士女奉者,其数无量,时在光明寺说法。:[1]
  长安是唐代佛教的中心,佛教界在王室及贵族的支持下,建立了许多大寺院,而各种宗派如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等都在大力弘扬。[2]所以,善导在弘扬净土法门过程中,肯定受到长安佛教的强烈影响,同时他也必须树立自己的旗帜与特色。
  善导在当时中国佛教界通行各种法会礼仪的影响与刺激下,将自己的净土信仰通过各种具体方法表现出来,形成完备、庄严的礼赞仪,详细地记载在《法事赞》、《往生礼赞》、 (观念法门》、《般舟赞》四部五卷“行仪分”著作中。琢本善隆先生指出这些宗教仪式的整备与实践,并不是山西省山寺的佛教,而是当时世界都市长安佛教综合艺术建筑的体现。[3]但是,善导又根据自己的宗教体验和净土信仰的特色,通过制作庄严隆重的礼赞仪,吸引更多的民众归依净土,将净土法门弘扬光大。
  善导现存的“行仪分”四部五卷著作,是我们了解善导礼赞仪的唯一资料,所以我们通过解读这些著作,结合唐代佛教的一些仪轨,如讲经仪轨,将善导的礼赞仪还原到法会中去,成为举行法事的依据。这也是净土信仰在中国社会流传过程中,受到中国固有 “礼”的刺激与融化的结果。
二、《法事赞》的礼赞仪                                                            │
  《法事赞》二卷,是善导的礼赞仪中最完备与最隆重的仪式,上卷是《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下卷是《安乐行道转经愿往生净土法事赞》。  “转经”即是诵经或念经,如《人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说:“若有人到请转经时,亦令人道‘上堂念经”’。 [4] “行道”就是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的仪式,这是古代印度的礼法,凡遇尊敬礼拜的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5]关于《法事赞》的宗旨或性质,日本证空《修业要诀》说:                                                                  
  释曰:转经行道者,转赞《阿弥陀经》,即行出离道也。愿往生净土者,净上无二,唯究极乐一土,往生限西方,偏在弥陀本愿。法事赞者,有佛事、法事、僧事,今讲经故云法事矣。赞者,称扬也,以伽陀赞叹佛法僧。法事赞一夜行法,礼赞长日行法,般舟赞一夏九十日行法也。[6]                                     
  证空对《法事赞》的解释,可以归纳四点:一、此行仪为往生弥陀净土的目的而设,二、此行仪的形式主要是转赞《阿弥陀经》,三、此行仪是施用于一个夜间的行仪,四、此行仪属于“讲经”范围的法事行仪。但是,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法事赞》并不是“讲经”,是以往心生净土为目的而举行的自利、利他法会,在开头就说:“凡欲为自、欲为他立道场者”而且在文中屡屡出现“为今施主某甲等”,所以《法事赞》是一种由僧俗共同参加,有时可能专为某一施主,祈求往生净土的法会。[7]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唐代讲经法会的仪轨,考察参加法会的成员。
  唐代讲经法会主要成员有讲师、都讲、维那、呗师、香火、散花师等。而《法事赞》主要是由高座与下座主持,再加其他一些成员,如呗师、散花师、香火等。  《法事赞》行仪中,坐高座者只有一人,负责召请佛菩萨等人道场,转念经文(即“高座人文”),唱赞和说发愿文、忏悔文等。下座即是指左右和赞的大众,负责与高座轮番唱和偈赞,维那是下座的首脑,负责打磬。呗师即帮助下座作梵,在行道时,仍然需要敲击法器。散花师,行仪中有散花行道,所以散花师负责在行道时散花。另外,香火是一场法会不可缺少的成员。   
  三枝树隆善先生将《法事赞》整个仪轨分为三部分:第一前行法,分为请护法众、法事大纲、略请三宝、广请三宝、前行道、前忏悔;第二转读《阿弥陀经》;第三后行法,分为忏悔、行道、叹佛咒愿、七唱礼、随意。[8] 笔者以为法事大纲应在请护法众前,因为法事大纲是说明庄严道场。下面,我们将依据这些次第,详细考察《法事赞》的行仪,对于一些常见的仪轨,而善导省略不说的,我们参考其他文献加以补充,使整个法会的所有仪轨都能还原其真实面目。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庐山慧远的净土思想及其对后世净土宗的影响
下一篇:唐玄奘《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四维四佛”考

热门点击
  1. “净土”的现代意义
  2. 净土与静心
  3. 庐山慧远的净土思想及其对后世净土宗的影响
  4. 善导礼赞仪新探
  5. 唐玄奘《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四维四佛”考
  6. 杨仁山与小栗栖香顶——关于中日净土教的一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