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净土

善导礼赞仪新探

时间:2013-12-21 22:48:56  来源:  作者:圣凯
  [50] 《集诸经礼忏仪》卷上,《大正藏》卷47、465a。
  [51] 《往生礼赞偈》,《大正藏》卷47,440b-c。
  [52] 《往生礼赞偈》,《大正藏》卷47,440c。
  [53] 同上
  [54] 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印海译,第125-126页,慧日讲堂,台北,1974年。藤原凌雪《念佛思想之研究》,印海译,第242页,法印寺,美国,1997年。
  [55] 关于《观念法门》及《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所引用的经文,见渡边真宏<善导“行仪分”所引 の诸经典について----《观念法门》を中心に> ,《大正大学大学院研究论集》,第10号,1986年。
  [56]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大正藏》卷47,22c。
  [57] 同上。
  [58]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大正藏》卷47,23b。
  [59] 同上
  [60]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大正藏》卷47,24a-b。
  [61]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大正藏》卷47,24b。
  [62]刘长东《晋唐弥陀信仰研究》,第175页,四川联合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63]参见Paul Harrison,The Samādhi of Direct Encounter with the Buddha of the Present,An Annotat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Tibetan Version of the Pratyutpanna- Buddha- Saṃmukāvasthita- Samādhi- Sūtra with Several Appendices relation to the History the Text,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Tokyo,1990, pp.1。
  [64]《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大正藏》卷47,448b。
  [65] 《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藏》卷13,905a。
  [66] 《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卷12,346c。
  [67]姚长寿<庐山慧远的般舟三昧思想>,《净土》1998年·特刊,第10-16页。另外,有关慧远的净土思想,亦可参考传印法师<庐山慧远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净土》1998年·特刊,第1-9页;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研究篇》,创文社,东京,1962年。桜部建<慧远>,《净土佛教の思想》,第3卷,讲谈社,1996年。
   [68]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大正藏》卷47,448a-b。
   [69]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大正藏》卷47,448c、449a。
   [70]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大正藏》卷47,448c-449a。
   [71]  佐藤 健先生认为善导在世时,圣道异学异见的人执净秽不二,轻视诽谤舍此往彼得教法,所以善导提出教诫。见<般舟赞の研究>,佛教大学善导教学研究会编《善导教学の研究》,第335-336页。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庐山慧远的净土思想及其对后世净土宗的影响
下一篇:唐玄奘《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四维四佛”考

热门点击
  1. “净土”的现代意义
  2. 净土与静心
  3. 庐山慧远的净土思想及其对后世净土宗的影响
  4. 善导礼赞仪新探
  5. 唐玄奘《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四维四佛”考
  6. 杨仁山与小栗栖香顶——关于中日净土教的一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