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缘 生缘有语人皆识,水母何曾离得虾。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
佛手 我手佛手兼举,禅人直下荐取。不动干戈道出,当处超佛越祖。
驴脚 我脚驴脚并行,步步踏著无生。会得云收日卷(月皎),方知此道纵横。
总颂 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为报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
慧南设“三关”,学者莫测其意。有人问其故,他以“已过关者,掉臂径去,安知有关吏;从吏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③之言答之,实为绝妙禅语。
(3)即凡而佛
有谓慧南30年仅“三关”之语,其禅学贫乏,殊不知其蕴意之深湛。如其还谓,“万法本闲,唯人自闹”、“一气无作而作,万法不然而然;更若思量拟议,迢迢十万八千”等,皆为难能可贵之禅语。他还说:
身口意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清净,是名佛灭度也。好个消息,古人一期方便,为汝诸人开个入路,既得入又须出始得。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登山不到顶,不知宇宙之宽旷;入海不到底,不知沧溟之浅深。既知宽旷,又知浅深,一赶赶翻回大海,一撼撼倒须弥山。撒手到家人不识,鹊噪鸦呜柏树间。
由此可见,慧南禅境至为高远,很值得学者细加体味。他得出,“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智海无性,因觉妄以成凡;觉妄无虚,即凡心而见佛。”“极小同大”、“极大同小”是讲缘起性空。他认为,“觉妄成凡,即凡而佛。”佛、凡之分,是因“觉”起“妄”,即凡夫;而如若觉到妄性虚无,“凡心”即“佛性”现。此是慧能以下禅宗一脉相传之禅学。
慧南的说法也有矛盾,前引他说了30年的“三关”,而却又说:
说妙谈玄,乃太平之奸贼;行捧行喝,为乱世之英雄。
英雄、奸贼,捧喝、玄妙,皆为长物,黄檗门下总用不着。
这是不同意上述五宗的机锋、棒喝;而自己的“三关”亦是禅机。可见,黄龙宗的禅学应对前五宗之禅学有所修正和发展。他又说:
避色逃声,何名作者!祖不云乎: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这是讲无执、无念,出于声色而不为声色所染。要像“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之类的诗句那样才行。
(4)中道
慧南作人和为教,皆采用中道之法。平和亲切,为学者所赞许。如他说:
父严则子孝。今日之训,后日之范也。譬诸地尔,洼者平之。彼将登于千仞之上,吾亦与之俱;困而极于九渊之下,吾亦与之俱,使之穷则妄尽而自释也。又曰:煦之妪之,春夏之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之所以成熟也。吾欲无言得乎?
这是用儒家道德伦理释佛法。慧南法席之盛,就是因为其禅深人人们之心灵深处,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一致。
2.克文
(1)生平和著述
克文(1025—1102,亦说1082)俗姓郑,陕府阌乡(今河南陕州)人。由于不堪继母虐待而出家为僧,“即游京洛,翱翔讲肆,贤首、慈恩,性、相二宗,凡大经论,咸造其微。”师事复州(今湖北汉阳沔阳)北塔寺思广禅师。思广为五祖山云门嫡孙。后投至黄龙慧南门下,得意南心印。慧南卒后至衡岳(今湖南衡阳岳麓山)。曾至寓安(今湖南县名)谒太守钱弋先,钱氏门犬吠,克文乃趋避,钱氏笑之,嘲谓“禅者固能教诲蛇虎,乃畏狗乎!?”克文应机对之:“易伏隈岩虎,难降护宅龙。”钱氏叹曰:“人不可虚有名。”与王安石友善,王氏施舍自宅与克文,并请宋神宗皇帝赐,因而诏赐真净禅师。因曾住江西宝峰寺,也称宝峰克文。卒年78岁。
收入《古尊宿录》卷4中的克文《语录》有数种:《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筠州圣寿寺语录一》、《住洞山语录》、《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金陵报宁寺语录二》、《住庐山归宗语录》、《住宝峰禅院语录》、《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金陵报宁寺语录三》、《宝峰云庵真静禅师语录》等。这几部《语录》,除《住筠州圣寿寺语录一》下署“嗣法门人法深录”、《宝峰云庵真净禅师偈颂》下署“嗣法门人福深录”之外.其余几部都没有署编录人。
14/16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