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华严宗

华严念佛观

时间:2013-12-12 19:37:25  来源:  作者:海藏
  佛陀在世,广弘正法度生无数,当时并未建立宗派,全随众生根机,方便接引。对大机者,宣说一乘正理,是小机者,随取一分相授,即《金刚经》中所谓“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17]然而说法度生的悲心和所说之理却是一致的。
    
三、性起与如来出现(由理事无碍指向事事无碍)
  性起一词,出自《六十华严·宝王如来性起品》,意为佛自内证法,恒与真如本性相应,能遍应诸缘,起诸妙用,度化众生,其德用从法性自然现起,故名性起。
  《六十华严》中《宝王如来性起品》在《八十华严》叫做《如来出现品》。“出现”是《八十华严》所用译词,与《如来兴显经》和藏译本似乎都是同样的原语tathāgata-utpatti-sambhava,与《六十华严》中性起一词,两者所使用的词意是不同的,从中文字面上也看不出彼此有相等义,高崎直道先生怀疑是否是《六十华严》的译者已将教义带入,而直接意译这个语词,因而考察在经中被翻译为“性起”一词的用例[18]。根据高崎直道先生的研究[19],如来出现的意义有着四个方面的含义:(1)成觉;(2)如来即自“如”而来,“如”是性,“来”是起,“如来”即“性起";(3)经中所说的入法界是菩萨行的具体表现,入法界即入“如”,意味着新的如来的出现;(4)法界是真如显现的领域,是“如”的显现、法界的出现,这就是法界缘起,就是性起。
  《如来性起品》记述普贤菩萨向性起妙德菩萨宣说如来所现起的诸相,包括正法相、身相、言音相、心意相、境界相、行相、菩提相、转法轮相、涅槃相、见闻供养所种善根相共十种,渲染如来的超越性、遍及性和平等性,《如来性起品》便有如来正法相的文字记载:
  如来性起正法功德无量,行无量故;充满十方,无来去故;离生住灭,无有行故;离心意识,无有身故;性如虚空,悉平等故;一切众生无我我所,无有尽故;一切刹无尽,无有转故;不断未来际,无有退故;如来智无碍,无二平等,观察有为无为故;成等正觉,饶益众生,本行回向自在满足故。”[20]
  如来的正法相,说是“离生住灭”、“离心意识”、“一切剎无尽”、“不断未来际”;又是“功德无量”、“充满十方”、“性如虚空”,为遍及所有的存在;并见“一切众生无我我所”,其智为“无碍”、“无二平等”,突出其等视一切分别的特性。
  《如来性起品》为了显示如来的超越性,在阐述如来的心意相时,声称如来的智慧并非志气卑劣的小乘人和罪孽深重的有情所能悟入:
  如来智慧大药王树,、唯除二处不能生长:所谓声闻缘觉涅槃、地狱深坑、及诸犯戒、邪见、贪着非法器等。[21]
  这节经文以如来智慧譬喻大药王树。大药王树在所有地方都能生长,唯在水轮和地狱中不能生长。同样,如来智慧在所有处所都能成就,只有两处除外:一为声闻缘觉所证得的涅槃境、二为断尽善根(“非法器”)的有情所在的地狱深处。不过,在其它更多地方,当谈到如来跟众生的关系时,此品所强调的,要为如来的遍及性一面。在阐述如来身相时所提出的著名日出譬喻[22],便是明显例子。正如在日出时,日光先照大山王,次照大山,最后普照一切大地;同样,如来之智慧日轮,常放无量光明,先照大菩萨,次照缘觉,次照声闻,最后悉照一切众生;甚至罪障深重,必定堕地狱的有情,也不除外。又此品在阐述如来的心意相时,更从如来智慧之无所不包,无所不至,进而主张无有众生不具足如来的智慧,只是他们现时颠倒,未能觉察[23],并继而设微尘经卷的譬喻[24],为之说明。这如有尽录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之经卷,藏于一微尘内,有一智者见得此事,遂破坏微尘,使经卷显现,以饶益众生;同时,如来之智慧具足于众生身中,如来知悉此事,于是教众生修八正道等,使其离开虚妄颠倒,具见本有如来智慧。还有当此品阐述如来的菩提相时,亦从言如来菩提身无处不至,进而言一切众生之心悉有诸佛的觉(菩提)性[25]。华严宗依此建立性起说,以与众生界之诸法由缘起相区别[26]。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试论李通玄的三圣圆融思想
下一篇:李通玄华严学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热门点击
  1. 试论李通玄的三圣圆融思想
  2. 《华严五教止观》略释
  3. 华严念佛观
  4. 李通玄华严学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5. 华严念佛观
  6. 李通玄华严学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7. 试论李通玄的三圣圆融思想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