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华严宗

《华严五教止观》略释

时间:2013-11-21 13:45:19  来源:  作者:

 《华严五教止观》据传系华严初祖杜顺大师所造,是一部彰显华严义理玄旨,阐述止观禅修方法的论著,运用华严义学来阐明华严行者悟入法界的实践观门法则,充分体现了华严法界观的无尽缘起思想,其影响极为深远。

本论整体上开为五门:一、法有我无门;二、生即无生门;三、事理圆融门;四、语观双绝门;五、华严三昧门。很明显,这正和华严宗的判教理论相应。法有我无门属小乘教,生即无生门属大乘始教,事理圆融门属大乘终教,语观双绝门属大乘顿教,华严三昧门属一乘圆教。
一、法有我无门
法有我无门阐释的是小乘佛教的教理,小乘教是对不能接受大乘佛教的小乘根机的众生所说的教法,它所依的经以《四阿含经》及《提谓经》为主,律依《十诵律》、《四分律》及《僧祗律》为主,论依《婆沙论》、《俱舍论》、《发智论》、《成实论》为主。其教理的特征是阐释“人空”之理。
本论是特借“五停心观”来开显“人空”之理的。“五停心观”是小乘声闻入道的五种禅观:一、不净观,谓常观想身体诸部位的种种污浊和恶臭,以此消除对身体的贪欲和爱恋;二、慈悲观,谓对一切众生要怀怜悯的同情心去关爱他们,以此对治嗔恚之习;三、因缘观,谓以佛法缘起性空幻有的道理,观万法皆依因缘聚合而生,亦依因缘离散而灭,由此消解对事物的执情;四、数息观,专注于呼吸,摄持心念,使不散乱。五、界分别观,谓观有情生命的实相,实由蕴、界、处诸法聚合而成,内中并无一实之我,此观正破众生之我执。于五停心观中,本论之所以特明界分别观,而略其它的四种观法,这是因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皆不能断我见,唯界分别观则正破我执的缘故。 众生的我执有多种,对治的观法亦有多种,本论将“我执”归结为“四病”,一、执身为我,二、执四大(地、水、火、风)为我,三、执五蕴(色、受、想、行、识)为我,四、执十二入(六根与六尘)为我,这四病可用四药来对治。具体如下:
 一、 若有执身为我者,则可用“色心两法”来治,也就是说,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整个身体是一我,那可对他说“色心二法”,指出有情生命实由身心二方面的因素和合而成,不但有具体形质的色身,还有不可见的心识,如此怎能说唯形质是一我呢?
 二、 若有执四大为一我者,便可用四大五蕴的理论来对治,也就是说,若众生执色心为实有,以起我执,即更观色、心皆因缘和合而实无自性,色可更开为四色,即地、水、火、风四大,心可更开为四心,即受、想、行、识,色身、心识既然都是可分析为诸法,怎么可说一色一心为我呢。
 三、 若有执五蕴(四色四心)为我者,则可进一步用十二入的理论来对治,也就是说,若众生对前面讲的四色四心又产生我执,则可进一步将此四色四心分析为内外十二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内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境,如此岂可定执四色四心为我呢?
四、 若有执十二入为一我者,可再用十八界的理论来对治,也就是说,若有众生对十二入的心色产生我执,则可用一色开十一色(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是也),一心开七心(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及六根中的意根是也)的方法,以破其执,因此,十八界可破对十二入(六根、六尘)即我、我所的执著。
有情生命实可分析为十八界,因此,并无一实在的我的存在.然这并非是最终的结论,因为对十八界同样又可以生起执情来,因此,还需进一步消解“十八界”为我的执著。论中分析说,十八界乃由内外中三界组成,为破我执,有以下三种情况:1、当众生把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总相当成是我时,可给他讲内六根实乃内六界,界是界别,既然分为六种不同的界,怎能说是一我呢,这样可对治我执中的我病。2、当众生把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总相当作是我所时,同样的道理,境既分为六界,各各不同,如何可执其为一我之所呢?3、当众生执中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总相当成我见时,可给他讲六识及六识界,怎能说是一我见呢?此是我执中的我见。这样,单从界的名言概念就可破除对一切法(十八界)我、我所、我见的我执。
再进一步分析,十八界一一法上,又可分别从“名、事、体、相、用、因”六个方面去了解认识它,所谓名是名言概念,口中言说者是;所谓事是名言所诠,一念相应的如幻者是,所谓体是指八微事,即坚湿暧动(地水火风)色香味触便是,所谓相是指事物的形相,所谓用是指事物的力用和功能,所谓因是指阿赖耶识的种子,如此十八界各有六种分别,总计为一百零八界,如何可执为唯一之我呢?
综上所述,论主用逐层深入的分析,开显有情生命的实相,以明一切有情,实为诸法和合而生,内中并无一实之我,由此可彻底消解我执。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华严念佛观

热门点击
  1. 试论李通玄的三圣圆融思想
  2. 《华严五教止观》略释
  3. 华严念佛观
  4. 李通玄华严学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5. 华严念佛观
  6. 李通玄华严学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7. 试论李通玄的三圣圆融思想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