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禅宗

《中国禅学通史》——中国禅之公案化

时间:2013-12-09 22:04:37  来源:  作者:高令印
  对于五宗家风之差别,法眼文益说:
  曹洞则敲唱为用;真陷济则互相为机;韶阳(云门)函盖截流;沩仰则方圆默契。如谷应韶,似关合契。
  因自家不便说自家禅风,故此处无法眼宗禅风,其禅风是上引谓“箭锋相拄”。
  一般认为,五家皆本于洪州宗。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都曾住江西洪州(今南昌),故称之。且看怀让和道一的一段著名对话:
  马祖道一,师(按怀让,下同)之弟子也。初居南岳传法院,独处庵,唯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顾。师往,彼历不顾。师观其神宇有异,遂忆六祖谶,乃多方面诱导之。一日,将砖于庵前磨。马祖亦不顾。时既久,乃问曰:“作什么?”师云:“磨作镜。”马祖云:“磨砖岂能成镜?”师云:“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咸佛?”祖乃离座。云:“如何即是?”师云:“譬牛驾车,车不行,打牛即是、打车即是?”又云:“汝学坐禅,为何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道其理。”
  道一闻示诲,如饮醍醐。侍奉10年,日益玄奥。由上引可知,他们全是“机锋”语。后来,黄檗希运、临济义玄又提倡“棒喝”。慧能、神会为代表的禅宗,原都是通过正常的言语、哲学范畴来论证阐明其观点的。到五宗这里,在师师、师徒或徒徒相见时,不用正常的语言来互相摆明各自的观点,而是用隐语、谜语等旁敲侧击,甚至突然对对方拳打脚踢或大喝一声,弄得对方目瞪口呆,晕头转向,莫明其妙。用此以求对方不假思索地立即回答,以达到其悟境。这是乘对方无思想准备时使其猛醒过来,呈现出本来面目,出现顿悟。到五宗后期还用翻筋斗、学虎驴叫、作女人相等。禅宗五宗的语录、灯录多是此类公案。他们不主张读经论,提倡看公案。看公案实即是读禅经。
  在公案中讲得最多的题目是“如何是祖师(达摩)西来意?”记载着的答案多至230多条。都不能作正面的回答。正面回答叫做“死话”,是不对的。如九峰答为“一寸龟毛重九斤”,从谂答为“庭前柏树子”,等等。就是说,这个问题是根本不能回答的。答所非问,是故意超出两边,不着一边是避免落人两边。
  此外,他们还有一种圆相学。就是在师徒问答中,以向虚空或在地上画一个圆相,有的身体绕地一周圈,以表示自悟的境地。例如,仰山慧寂说:
  圆相之作,始于南阳忠国师,以授侍者耽源。源承谶记,传于仰山,遂目为沩仰宗风。……仰山亲于耽源处,受九十七种圆相。……或画此相,乃纵意。或画相,乃夺意。或画相,乃肯意。或画相.,乃许他人相见意。或画相,或点破,或画破,或掷却,或托起,皆是时节因缘。才有圆相,便有宾主、生杀、纵夺、机关、眼目、隐显、权实,乃是入鄘垂手,或闲暇师资,辨难互换机锋,只贵当人大用现前矣!
  这是用圆形的种种符号(圆相)来表示无可表示的表示,也是使局外人无法知道的一种言语。耽源,即耽源真应,他和仰山慧寂皆九世纪之人。这种圆相教授方式,曹洞宗也用过。洞山良价之五位君臣,曹山本寂为之作《五位君臣图》,五图皆圆相:此外,荷泽宗宗密也曾用O表示真如、用 表示阿黎识。后者似理学家周敦颐之“太极图”。禅者企图避开文字,不立文字,用默契以心传心,而总是要用一种形式作为表达的工具,那就是圆(图)相、动作、隐语等。这种东西很有伸缩性,理解者由于有不同的水平或客观条件,也就会出现不同的解释。其实,这就使佛教离开了其本意,形成为神秘论。
  由上可见,五宗七家禅学重禅风,即禅行,强调成佛之方法。中国禅到慧能、神会,虽曰已是成熟形态,主要是禅理;此到宗密、怀海更是完备。而至于禅行,顿悟、先悟后渐以至无念,还只是修行的理论,属于禅行之理。至于怎样顿悟、如何至无念等禅行的问题,修行者还是不明不白;特别是,对一些根器较低的教徒,更是无所措手足,他们虽曰禅宗教徒,而在寺院之宗教实践,仍只是打坐、行善止恶等过去达摩、神秀一系的那一套。对于禅宗禅行之缺,五宗七家禅学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是五宗七家禅学对中国禅之贡献,也是他们禅学之特点。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与禅宗的发展
下一篇:参禅的十种利益

热门点击
  1. 调身之良药 净心之妙方
  2. 禅的本体
  3. 禅宗大纲
  4.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5. 法眼文益《宗门十规论》禅法思想及其价值辨
  6. 《百丈清规》初探
  7. “生活禅”乃“快乐禅”
  8.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与禅宗的发展
  9. 《中国禅学通史》——中国禅之公案化
  10. 参禅的十种利益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