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净土

庐山慧远的净土思想及其对后世净土宗的影响

时间:2013-12-21 22:34:59  来源:  作者:张敬川
五、慧远的净土思想对后世净土宗之影响
  虽然在佛身、净土及修行的法门上,慧远与后世的净土宗都不尽相同,但二者之间在教理上的联系亦十分密切。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后世的净土宗继承了慧远以禅定而得往生之思想。净土宗虽然认为阿弥陀佛之愿力是下品凡夫往生之关键,但凡夫之所以得以感应此愿力,正是其持名而得之禅定力的作用,使心识达到“思专想寂”之状态,这才是见佛乃至往生之根本。道绰在《安乐集》中云:
  念阿弥陀佛时,亦如彼人念渡,念念相次,无余心想间杂。或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或念佛相好,或念佛本愿,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31]
  渡河者若要到达彼岸,中间必须不能间断。念佛往生亦尔,必要念念相续,心思专一,方可往生净土。因此,无论是慧远还是后世的净土宗,都看到了心识在净土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只是慧远更强调由念佛三昧而直接契入实相,而道绰、善导等则对念佛法门之修行者进行了九品的分类,对于上品上升者,自然可以自力而得往生,但对于下品众生而言,则需阿弥陀佛愿力之接引,方得往生报身土,得不退转,进而修行修行成佛。但这并不意味着称名念佛只可往生实报土,而不能证入诸法实相。因为无论是称名,亦或是观像、观想,都是进入念佛三昧的一种方便。因此,净土法门之根本亦是以禅定力而断烦恼,并最终使心识与法界实相相契合,此时所“往生”之净土即是法身土。此土不出心识,故“往即非往,非往而往,生即无生,无生而生。”[32]
   因此,无论是慧远所行之念佛三昧,还是后世净土宗之称名念佛,若能一门深入,均可证得法性,见法身佛,生法身土,而成就佛果。故明代的智旭即有“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之说。智旭云:又信愿持名,消伏业障带惑往生者,即是凡圣同居净土。信愿持名见思断尽而往生者,即是方便有余净土。信愿持名豁破一分无明而往生者,即是实报庄严净土。信愿持名持到究竟之处,无明断尽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净土。[33]
  同样是持名念佛,因修行者信愿力有浅深之不同,故有所往生之净土的差异。其根本还是在于是否断尽烦恼。若持名者信愿坚切,修行精进,必可以持名一法而断尽一切烦恼,证入法身佛所居之常寂光净土。因此,慧远与后世净土宗之修行虽在方法上不尽一致,但都认为净土实践之根本在于禅定,无论以何方法为方便,只要一门深入,念念相续,最终必可与实相相应。
  另一方面,无论是慧远还是后世的净土宗,都主张净土法门非是独善其身,而应有大乘度化众生之悲愿。慧远在大小乘佛学相互交织的晋宋之际,将净土法门受摄在大乘佛学之框架内,这是对后世净土宗最为重要的影响。其实,早在慧远之前,阿弥陀佛净土信仰早就已经在部分僧人、信徒中间流行了,但这些人只为求得个人的解脱,还没有意识到大乘普度众生之精神。如东晋之竺僧显:
  以晋太兴之末,南逗江左。复历名山,修己恒业。后遇疾绵笃,乃属想西方,心甚苦至。见无量寿佛,降以真容。[34]
  僧显以太兴末年(321)至江左,因疾病而属想西方,并因此而得见佛之“真容”。其在病笃之际属想西方,显然是含有往生之意愿。但他的净土信仰更多是为了自我生命之安乐,因此更接近小乘佛学自我解脱之理想,而没有大乘佛教普度众生之精神。[35]而慧远则不同,他不仅仅追求个体之往生净土,更主张同修者应共同发愿,于来世共同趣向极乐国土。刘遗民在发愿文中云:其有惊出绝伦,首登神界,则无独善于云峤,忘兼全于幽谷。先进之与后升,勉思策征之道。[36]
  所谓“首登神界”,即指率先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庐山教团众生认为,修行者不应独善其身,陶醉于极乐世界佛法之殊胜,而忘记了娑婆世界未脱轮回之道友。故在发愿之时,即应誓与诸人共同往生净土。这种不舍众生之精神,正是大乘佛学“自觉觉他”之教义在净土信仰中的体现。在《华严经》中,普贤菩萨云:“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覩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37]可见,大乘佛学之净土法门,必然包含着普度众生之意愿。慧远及庐山教团诸贤所发之愿虽不及普贤菩萨广大,但也认为净土之修行不应是独善其身,而应怀有度化其它有情之悲愿。正是从慧远开始,净土法门才真正被以大乘佛学之精神理解并实践着。北魏昙鸾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中,通过对五念门中之“回向门”的阐释,进一步揭示了净土法门的大乘性,昙鸾认为,回向有二种相:
  一者往相,二者还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还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毘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若往若还皆为拔众生渡生死海。[38]
  慧远与庐山诸贤共同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正是昙鸾所说的“往向”回向,只是慧远的回向范围还限于共修者,未扩展到一切众生。而“还相”回向,则更是大乘佛学普度众生之精神的体现,而这一点在慧远的作品中是很难看到的,这说明慧远虽然隐约看到了净土思想的大乘性,但尚未在理论上予以阐明,而昙鸾则首先在教理上明确了净土思想的大乘性,这一思想奠定了整个中国净土思想的发展脉络。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与静心
下一篇:善导礼赞仪新探

热门点击
  1. “净土”的现代意义
  2. 净土与静心
  3. 庐山慧远的净土思想及其对后世净土宗的影响
  4. 善导礼赞仪新探
  5. 唐玄奘《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四维四佛”考
  6. 杨仁山与小栗栖香顶——关于中日净土教的一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