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唯识

“识变”刍议

时间:2013-12-21 09:37:48  来源:  作者:正刚
  又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体用的变化与依因托缘这两种情形,那就还可以知悉,体用的变化仅是 描述性的,藉此更清楚地表明,“识变”概念,它的的确确直接透示的是“影像门的唯识” 思想,也就是“唯识无境”的思想,指出所生现行果识是如镜子一样的能变性的图景识。这 其中,并没有由体到用的这样一个具体时间性的真实变化历 程,只有“依因B076缘”起现行果识才是真实的。一切有为法都是依因 B076缘而起,现行果识的生起,离不开四缘,其生起情形依奘传唯识可 以图示如下:
  由此图即可看出,心识的生起犹如镜子,平正光滑光明无垢的镜子依因B076缘地一旦出现,它 必然已是变摄有影像,也就是说镜体之用当下即显,心识的情形亦是如此。所以,“识变” 关涉的体用变化,仅是为指出现行果识的能所缘是一体的,是如镜子一样的能变图景识,具 有“影像门的唯识”这样的特性,体现的是“唯识无境”的思想,而不是在于表现出真正有 一 个由体到用的时间性的变化历程,一切法真实的变化应都是依因B076缘 而起,不是由别的东西来生 起。这现行果识,不仅在助缘的帮助下,由过去自己熏习成就的习气种子来生起,而且它的 生起,是刹那即灭。“生刹那后,无有功能自然住故”[80], 不是生刹那后还可多刹那时延住,即不是生刹那后,还可有不由依他(种子及助缘),而能相 续延住的刹那时。现行果识是刹那即灭,“灭不待因”[81],由 此才能确立现行果识始终是刹那生灭的无常法,刹那刹那都是依因B076 缘而起的。
五、“识变”的结语
  在奘传唯识本论及《述记》中,出现了有这样一些与“识变”密切相关的概念,如“因能变 ”、“果能变”、“能变”、“所变”、“生变”、“缘名变”、“随分别势力故变”、“ 随因缘力故变”。而实际上这些概念,都已为“识变”概念所含摄。其“因能变”[82],指的是习气在阿赖耶识中等流转变至成熟时,有能生现行果识的功 能作用。这相当于“识变”中所含摄的“转变差别”或“或能差别”的概念。又“果能变” [83]即现行果识上的转变,也就是指识的体用变化,这正是“识 变”概念所要呈示的。从表面上来讲,它所描述的是指,由识体改转为相分见分(所变)之用 ,而实质上,是在呈示现行果识的特点,表明现行果识是能变性的了别识或图景识,即是影 像 门的唯识,透示出唯有能变图景识而无有恒常不变的有情世间与器世间这样的外义境,即唯 识无 境。又“生变”[84]即转变义,就是指习气成熟时能转变生起现 行果识。而“缘名变” [85] 是指变现义,就是“果能变”的 异名 。又“随分别势力故变”和“随因缘势力故变”[86],这是为了 要 说明图景识中的能所分别是否“同种子”的问题。“随因缘势力故变”,这是在指出能所 分别不同种,各有其种子。“随分别势力故变”,这是表明所分别与能分别同种。此后二 概 念仅是为了说明图景识中的能所分别的来源情况。综上可知,“识变”描述的是“因”的变 化特征(习气种子自类等流相生与种生现)及现行果识的变化特征(即体用的变化——现行果 识是能变性的图景识,是影像门的唯识,并且由此变化而熏习成就阿赖耶识中的习气种子, 这即是现熏种)。这其中理所当然,还关涉到“因果”的时间。所以至此,已基本上构画出 了“识变”的全面整体性的内涵意义,藉此亦体现出,唯识的“识变”概念在唯识佛法中, 有着非常突出的价值意义,它对于整个唯识体系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释:
[1]霍韬晦:《安慧〈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P154,顺5行,vijparin•me 奘师译 为“识所变”。
[2]同前注,P191,顺6行,vijparin• mah•奘师译为“识转变”。
[3]二十三谛:除自性和神我之外,即觉一我慢五唯——五大五知根五作 根心根
[4]、[5]《大毗婆沙论》,大正27,P105c。
[6]《大毗婆沙论》,大正27,P200b。
[7]《顺正理论》,大正29,P544a。
[8]《俱舍论》,大正29,P69a。
[9]《大毗婆沙论》,大正27,P201c-202a。
[10]《大毗婆沙论》,大正27,P55b。
[11]《顺正理论》,大正29,P440b。 旧随界旧:表示那引生后果的功能性不是生果时新起。 随:潜在的随逐。界:那能生后果的功能性。
[12]《俱舍论》,大正29,P69b。 又在《大毗婆沙论》,大正27,P587a:“譬喻者(经部)说,身、语、意业,皆是一思。 ”
[13]《大毗婆沙论》,大正27,P634b,倒7。
[14]《俱舍论》,大正29,P158c。
[15]《俱舍论》,大正29,P159a。
[16]同[14]。
[17]、[18],同[15]。
[19]《俱舍论》,大正29,P22c。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下一篇: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热门点击
  1.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2.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3. 唯识三类境与八识关系初探
  4. “识变”刍议
  5.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6. 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7.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8. 基测二师三藏义辨
  9. 见思惑
  10. 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