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唯识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时间:2013-12-21 09:52:50  来源:  作者:定禅
  从制约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形成的诸因素研究中,可以得知,其成立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阿毗达磨的研究学风的高度盛行,使散落于经藏和论藏当中关于一切存在的种种概念形成理论化和体系化,而是部派禅师以及大乘瑜伽师通过深入禅定的修习中,随着内心的观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致,便发现了早期圣典以及阿毗达磨论书中所忽略的种种概念,如“八识说”等。可见,早期圣典以及阿毗达磨论书中并没有把处于生死流转的凡夫境界上的人生宇宙的样态和结构宣示得完整。所以,法相唯识“五位百法”概念体系的提出,解决了这些问题。
    
结 论
  自从佛教兴起,形成自己的理论系统,佛教就有按自己的理论框架对世界万象加以概括和分类的传统,法相唯识学独具特色的“五位百法”概念体系便是继承此传统的最好例证。
  法相唯识学“五位百法”概念体系可以说是对当时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的部派佛教思想一次革命性的创举,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为大小乘各宗学说所不及。因此,集中探究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的形成历程,分析其基本内容,考察制约其形成的各种因素,便可发现它便是集当时佛教之大成的伟大学说。
  唐初的玄奘、慈恩以来一千三百年间,中国乃至整个北传佛教系统的法相唯识学,为佛教各宗之人士所研究,成为佛教的基础学问,那么,“五位百法”作为法相唯识学的概念体系,便是基础学问中的基础学科了。从其根本立场来看,法相唯识学的“五位百法”概念体系作为基础佛教学科极为重要,只要佛教继续存在,其价值就不会丧失。
  (责任校对:弘印)
    
   [1]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一,《大正藏》第44册,第52页下。
   [2] “八十九心”,即将世间心分为欲界五十四心、色界十五心、无色界十二心,合为八十一心,而出世间八心,合计八十九心。也有将出世间心区分为初禅乃至第五禅而为四十,再加上世间八十一心,分类成一百二十一心之说,但还是以八十九心的分类为生。
   [3]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一,《大正藏》第26册,第692页中。
   [4]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一,《大正藏》第26册,第920页下、第998页下、第963页下。
   [5]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一,《大正藏》第26册,第500页下。
   [6]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三,《大正藏》第26册,第476页上。
   [7]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一,《大正藏》第26册,第500页下。
   [8]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一,《大正藏》第28册,第528页下。
   [9]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一,《大正藏》第28册,第526页下。
   [10]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一,《大正藏》第26册,第259页中—下。
   [11]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一,《大正藏》第26册,第530页中—下。
   [12] 大地法,是善心、不善心、无记心,以及作用于欲、色、无色三界所有心理作用的心所。
   [13] 大善地法,是在善心里常出现的心所法,亦即这些心所法有时称其心为善心。
   [14] 大烦恼地法是形成烦恼心的心所。
   [15]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卷一,《大正藏》第26册,第614页中。
   [16]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大正藏》第27册,第220页上-下。
   [17]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一,《大正藏》第26册,第692页中。
   [18] 《阿毗昙心论》卷四,《大正藏》第28册,第830页下。
   [19] 《杂阿毗昙心论》卷九,《大正藏》第28册,第942页下。
   [20]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四~五,《大正藏》第29册,第22页上-第29页下。
   [21] 《瑜伽师地论》卷一,《大正藏》第30册,第279页上。
   [22] 《瑜伽师地论》卷一,《大正藏》第30册,第280页中。
   [23] 《瑜伽师地论》卷一,《大正藏》第30册,第280页中。
   [24] 《瑜伽师地论》卷一,《大正藏》第30册,第290页中。
   [25] 《瑜伽师地论》卷一,《大正藏》第30册,第293页下。
   [26] 《瑜伽师地论》卷一,《大正藏》第30册,第293页下。
   [27] 《大正藏》第44册,第46页中。
   [28]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666页上,第664页上,第665页中。
   [29] 《大乘五蕴论》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849页下,第848页下,第851页中,第849页下。
   [30] 《大乘广五蕴论》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854页中,第854页上。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识变”刍议
下一篇: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热门点击
  1.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2.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3. 唯识三类境与八识关系初探
  4. “识变”刍议
  5.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6. 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7.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8. 基测二师三藏义辨
  9. 见思惑
  10. 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