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唯识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时间:2013-12-21 09:52:50  来源:  作者:定禅
  法相唯识学的“五位百法”的概念体系,被认为是从《大乘阿毗达磨集论》[28]〈本事分〉等采集诸法而整理起来。又《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的作者无著是法相唯识学说的教义理论的系统化者。这部论是他从新观点新立场出发,进行综合性写作,为他创立的瑜伽行学派提供的涉及佛法全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论文。可见,《阿毗达磨集论》总结了整个古代阿毗达磨系统,为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作出修改。
  另外,世亲所造的《大乘五蕴论》[29]和安慧所造的《大乘广五蕴论》[30]均是依于无著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五节、形成历程中派系、论书、地域等特点
  通过解析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的形成历程,从中可以看出派系、论书、地域特点。首先,在初步构建阶段呈现出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犊子系五部、分别说系的法藏部、上座系的雪山部为辅的派系特点。发展演变阶段呈现出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经量部为辅的派系特点。逐步完善阶段则完全立足于大乘瑜伽行学派的特点。其次,在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的初步构建、发展演变、逐步完善这三个阶段,论书之间存在着延续、发展的特点。最后,在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形成历程中起到至为关键作用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以及后来的大乘瑜伽行派,他们都以西北印度的罽宾及犍陀罗为中心活动,这就是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形成历程中地域的特点。
  从中可以看出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在形成历程中,从初步构建阶段的《品类足论》的“五位六十七法”,到发展演变阶段的《俱舍论》的“五位七十五法”,到逐步完善阶段的《瑜伽师地论》的“五位一百零七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之间的数量、定义都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这些论书在总结过去的成果,并提出不同的看法的时候,特别是对其概念体系中做出数量的增减、定义的变换的时候,往往会引生出很多的问题,以至于后面的论书有空间余地来展开讨论和解释。所以更会引生出更多的教理来解释更多的问题,如果穷极研究,恐怕会有无限的问题,无限的答案,或者无法去研究。而最后,以《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五位百法”概念体系作为一切存在的最终的概括和分类,形成了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并奠定了完整、独立、系统化的法相唯识学的成立。
  从佛教思想发展的历史行程来看,应当说法相唯识学“五位百法”概念体系的提出,也是佛教这一思想传统的继续和延伸,是瑜伽行派学者在强调“万法唯识”的理论基础上对一切的存在重新作出的概括和分析。虽然,就理论结构、所使用的概念方面来看,“五位百法”概念体系受到“五位七十五法”的影响更为明显、直接,但从思想内容、理论旨归方面看,“五位百法”概念体系与“三科”系统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也是互摄互入的,体现出佛教世界观发展的连续性。
    
第二章、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的确立
  第一节、对于法的概念界定
  “法”在印度思想史上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概念,其存在的历史比佛教来得悠久,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赋予了法广泛的涵义。佛教的法字,在梵文中有百余种解释。在佛教的诸多典藉中,法是描述一切事的统称,就是只要能“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存在都可以叫做法。另外,佛法的“法”特指佛陀的言教,教法的“法”是义理的意思,世间万法的“法”是现象的意思,特指世界一切现象,如心法的“法”是指心理现象。但是,作为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的标志——《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法”指的是具体的概念,并非是命题和学说,所以,“百法”特指一百种概念。
  第二节、五位百法体系确立
  由于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在形成历程中,其所立的一切的存在的概念都是罗列性的,不够体系化,或者有了“五位”系统的框架结构,但不够细化,或者有了很深的细化,但与法相唯识学以心法为主的“万法唯识”核心思想不符。所以,不管是以三科分类法为代表的萌芽阶段,还是以《品类足论》中“五位六十七法”为代表的初步构建阶段,还是以《俱舍论》中“五位七十五法”为代表的发展演变阶段,还是最后以《瑜伽师地论》中“五位一百零七法”为代表的逐步完善阶段,始终都未形成符合法相唯识学说的概念体系。直到世亲所著的《百法明门论》论书的出现,以严密深细、条理分别的“五位”系统来说明一切的存在,发扬法相唯识学“万法唯识”的核心思想,使得“五位百法”得以最终定型,成为了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形成的标志。列出其一览如下:
  一、心法系统八: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二、心所有法系统五十一:
  1.  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
  2.  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
  3.  善十一:信、精进、惭、愧 、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识变”刍议
下一篇: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热门点击
  1.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2.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3. 唯识三类境与八识关系初探
  4. “识变”刍议
  5.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6. 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7.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8. 基测二师三藏义辨
  9. 见思惑
  10. 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