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唯识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时间:2013-12-21 09:52:50  来源:  作者:定禅
  此“五位”系统分类法,条理分明,代替固有的蕴、处、界,使阿毗达磨的研究面目焕然一新,成为北方佛教最受推重的分类法,一直为后代的论师所采用。但是,“六十七法”的数目和定义,以及分类都还是古典的,并没有详细的分别解释、分类整理。因此,《品类足论》中的“五位六十七法”只可以作为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的初步构建阶段。
  三、“五位六十七法”及其演进过程
  (一)《发智论》中的“五位”
  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以迦旃延尼子所造的《发智论》为根本论,其论题众多,几乎网罗了当时阿毗达磨的一切论题。
  早期圣典中对于一切存在的判摄,往往侧重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这是为了圣道的实践,可说是为了实用而作的分别。《发智论》虽同样的以圣道实践为主,但倾向于究理的、说明的分别,所以论中多处提到了“色、心、心所、心不相应行、无为法” [4]。这一分类法,为说一切有部论师及大乘唯识学者所尊重。
  (二)《法蕴足论》中的“五位”
  本论作为说一切有部的论书,在阿毗达磨论义的弘传中,是随着义理的不断发展而有所修订、增补的。如《法蕴足论》的〈蕴品〉与〈处品〉所说心所法系统与心不相应行系统[5],都与《品类足论·辩五事品》一样,可以说世友继承了《法蕴足论》的成果。《法蕴足论》是有古传渊源的,早于《品类足论》,但内容却在不断的增改中。
  《发智论》特创的九十八随眠说,已编入《法蕴足论》中的〈沙门果品〉[6];《品类足论》所综集的心所法(相应行)、心不相应行、无为法已编入〈处品〉[7];等等等等,充实了古传的《法蕴足论》。
  (三)《舍利弗阿毗昙论》中的“五位”
  从教理内容来看《舍利弗阿毗昙论》,的确如诸学者所论,它接近说一切有部的部分不少。它同样将一切法分为色、心、心所、心不相应、无为五位。首先,认为色法系统有五根、五境、无表色等十一种概念,这点同于《品类足论》。其次,《舍利弗阿毗昙论》皆成立心所法系统和心不相应行法系统,但并没有直接用“心相应”、“非心相应”[8]来概括说明,但已接近“心相应行”、“心不相应行”了。最后,关于无为法系统。《舍利弗阿毗昙论》[9]于“法处”说到九无为[10],于非圣说提到七无为[11]的名称,但是并未列出各别的内容。
   
第三节、发展演变阶段
  一、《俱舍论》中的“五位七十五法”
  由于阿毗达磨的发达,促成《大毗婆沙论》、《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等诸论书的出现,特别是世亲所著的《俱舍论》的集成,巧妙地将一切有部中极繁琐的思想,予以整理、统一、批判、组织,并受到《界身足论》、《大毗婆沙论》、《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以及《成实论》等论书的影响,又复采用《品类足论》中的“五位”系统作为法的类别标准,不同于过去的的随类纂集、文广义散、不重次第,或者不厌其繁的细密分别,而代以精简扼要的论义,成为纲举目张的组织系统,形成“五位七十五法”。列表如下:
  一、色法十一: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无表色
  二、心法一: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三、心所法四十六: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
  1.  大地法[12]十: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
  2.  大善地法[13]十: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瞋、不害、勤
  3.  大烦恼地法[14]六: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举
  4.  大不善地法二:无惭、无愧
  5.  小烦恼地法十: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
  6.  不定地法八: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
  四、心不相应行法十四: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文身、名身、句身
  五、无为法三: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
  此“五位七十五法”对以后学习说一切有部学说的人有很大的影响,后来的瑜伽行学派也多有借鉴。那么,不管是“五位六十七法”,还是“五位七十五法”,都是处于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论书中,受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的部派佛教思想影响甚深,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乘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俱舍论》中的“五位七十五法”,与《品类足论》中的“五位六十七法”相比,不管是数目上、定义上、分类上都有所发展演变。因此,《俱舍论》中的“五位七十五法”可以作为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的发展演变阶段。
  二、“五位七十五法”及其演进过程
  (一)《界身足论》中的“五位”
  《界身足论》在讨论一切法的分类时,对于心所法系统进行了分类整理,所以在“五位”系统方面,比《发智论》、《品类足论》又进了一步。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识变”刍议
下一篇: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热门点击
  1.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2.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3. 唯识三类境与八识关系初探
  4. “识变”刍议
  5.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6. 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7.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8. 基测二师三藏义辨
  9. 见思惑
  10. 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