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唯识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时间:2013-12-21 09:52:50  来源:  作者:定禅
  一、三科的内容和特点
  “三科”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早期佛教对一切法的概括。
  五蕴的“蕴”,是“群、众、集合体”之意。五蕴是将个人的肉体与精神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要素,其中只有色蕴是现象界的物质,其余四蕴都属于精神作用。五蕴的分类,是以精神性要素为主,这是佛教独特之处,乃教外所未有的。
  “五蕴”是将我们的身心环境做概括性的大致分类,而“十二处”、“十八界”,则是分类考察我们的认识关系,将物质性要素做详细的分类。“十二处”是由内六处与外六处所组成,如再加上六识,则成为“十八界”。“十八界”说明了认识发生时所依赖的六方面的条件或状态。
  把一切的存在分类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来说明,可说是佛教独特之处,为何要成立如此的分类?这是为了要论证任何一种要素或状态,皆是无常、苦、无我的,皆非固定常住不变,它不能独立而绝对的存在,而是受到周围种种条件的影响,时时刻刻处在变化。
  二、三科与五位
  概括“一切存在”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在早期佛教典藉中,绝对没有实体论的意义,因为这是当时人们都能够直接理解的常识,绝不是哲学性、形而上学的,所以没有必要多加说明。并且,始终以修学为中心,这是释尊时代早期佛教的立场,为诸多早期圣典所共显。
  佛灭度后,弟子们为了开演佛说而注释、解说原始圣典,于是就产生阿毗达磨论书,将原始圣典各处所讲的概念、命题进行统一整理,分别定义,逐渐产生了“五位”系统,即把一切的存在分为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大系统。“五位”系统可视为是说一切有部的特有之说,最初在世友所著的《品类足论》的〈辩五事品〉中提出。
  至此,佛陀最初以修学为中心的简单常识性的教义的研习,已经不是当时佛教界的重心。佛陀灭度后,弟子们对于阿毗达磨的钻研,对于概念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呈现出从简至繁的发展趋势,如后来的“六十七法”、“七十五法”以及“一百零七法”等等。“五位”系统的提出,为今后的阿毗达磨研究以及大乘法相唯识学的建立起到了基石的作用。而三科分类法渐渐成为“五位”系统的辅助学说。
  “蕴、处、界”三科与“五位”系统这两种分类法,都是对宇宙万有诸法的分析,只是方法上的差异,“蕴、处、界”三科约略来概括,“五位”系统约广来涵盖,其所针对的宇宙万法是相通的,以至后来蕴含着“五位六十七法”、“五位七十五法”、“五位百法”等等各种概念体系的诸部论书当中,都可以看到蕴、处、界三科分类法的影子,如早期的阿毗达磨论典《舍利弗阿毗昙论·问分》和《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千问品》,在自相分别中,蕴、处、界为一切存在的分类与统摄。在阿毗达磨开展过程中,起初重“蕴”,后以“处”摄一切法,三科以“处”为先,如《阿毗达磨法蕴足论》、《阿毗达磨品类足论》、《舍利弗阿毗昙论·问分》等,后来,说一切有部以十八“界”摄一切法。
  蕴、处、界三科的分类法的影响虽然极其深广,但从阿毗达磨和瑜伽行派的“五位”系统来看,三科被用来说明一切存在就显得太简略,不能与阿毗达磨时代的“五位”系统相比,更无法作为法相唯识学的概念体系。但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三科分类系统毕竟奠定了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产生的基础,所以我们把“三科”的理论作为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的萌芽阶段。
   
第二节、初步构建阶段
  一、阿毗达磨的兴起
  由于阿毗达磨的兴起,佛教界的中心任务,就从结集经藏和律藏而转移到对教义进行缜密的整理、论究、抉择、阐发,形成“阿毗达磨藏”。传译来我国的阿毗达磨论书,主要以说一切有部论书为主,且数量很大,以七部论为中心──作为本论的《发智论》及六足论,也被称为“一身六足”。
  由于阿毗达磨研究学风的兴起,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形成历程中无不受到以西北印度的罽宾、迦湿弥罗及犍陀罗为中心的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诸部派的影响。
  二、《品类足论》中的“五位六十七法”
  古以五蕴、十二处或十八界摄一切法,如上所述,这是古典的、经师的分类法。阿毗达磨论师的分类法,有了新的进步,特别是世友在所著的《品类足论》〈辩五事品〉[3]中,受到《发智论》、《法蕴足论》以及《舍利弗阿毗昙论》等论书的影响,并继承诸论师们的论究成果,不再为蕴、界、处摄法的旧形式所拘束,而提出以“五事”——色法系统、心法系统、心所法系统、心不相应行法系统、无为法系统,这种全新的分类法来判摄一切的存在,并分类成“六十七法”,合称“五位六十七法”。列表如下: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识变”刍议
下一篇: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热门点击
  1.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2.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3. 唯识三类境与八识关系初探
  4. “识变”刍议
  5.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6. 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7.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8. 基测二师三藏义辨
  9. 见思惑
  10. 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