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教常识 > 佛教历史

宋代佛教的融合思潮

时间:2013-12-08 14:03:26  来源:  作者:

  三,提倡调和儒家人性论、以“复性”为特色的心性学说。智圆在辨君子小人、性善情恶时写道:

  山也水也,君子好之甚矣,小人好之亦甚矣。好之则同也,所以好之则异乎。夫君子之好也,俾复其性;小人之好也,务悦其情。君子知人之性也本善,由七情而汩之,由五常而复之;五常所以制其情也。由是观山之静似仁,娶水之动似知。、故好之,则心不忘于仁与知也……小人好之则不然,唯能目嵯峨、耳潺谖,以快其情也。孰为仁乎?孰为知乎?及其动也,则必乖其道也。(《好山水辨》,卷二五)

  这里的性、情之说,与儒家的人性论已没有多少差别。他不仅赋予山水以仁义等封建伦理道德属性,而且将性、情之说与君子、小人之别联系到一起。他所要“复”的“性”,已不是佛性,而是封建宗法意义上的人性。所谓七情汩人性、五常制七情而复人性,是一种性善情恶说;至于强调以五常复性,则更与佛性论相去甚远。性善恶说是唐代李翱《复性书》人性论的基本观点。智圆的复性学说可以说是《复性书》的翻版,它带有《中庸》的思想痕迹。

  此外,智圆还将性归之于天命所赋,他说:“善也尔性,禀之天命。七情交乱,遂失其正。苟性其情,圣道则明。”(《七箴•心箴》,卷四二)认为,天命之性是善的,由于七情而使性失却其正,应该以性制情,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四,重视“中庸”思想。

  智圆自称“中庸子”,并决心“砥砺言行,以庶乎中庸”。他曾把自己追求达到的“中庸”之道喻为龙树的“中道”义,但事实上,“中庸”思想与“中道”义是无法混同的。此外,智圆还把“中庸”喻为《庄子•齐物论》中“齐物我”的相对主义,说:“有不离无,其得也,怨亲等焉,我物齐焉,近教通焉,远理至焉。”由此表达调和矛盾差别的愿望。在《叙继齐师字》一文中,他更对“大中之道”即“中庸”赞叹备至,以为只要言行合乎中庸,便可达到圣人境地。他写道:古先觉王升中天,降中国,中日生,证中理,谈中教。噫!

  释之尚中既如此,儒之尚中又如彼,中之为义大矣哉!吾友志慕真宗,旁通儒术,希中为字,不亦宜乎!俾解希乎中,无空有之滞;行希乎中,无偏邪之失;事希乎中,无狂狷之咎;言希乎中,无讦佞之弊。四者备矣,修之于身,则真净之境不远而复;化之于人,则圣人之教不令而行。(卷二七)

  通过对“中庸”社会功能的这些具体表述,可以清楚地看出智圆调和儒、释二教的意图。

智圆是宋初佛教界最先明确地有系统地提倡三教合一的僧侣,他的以对儒家调和为主要特征的三教合一思想,对整个宋代佛教界三教合一活动的展开有特殊意义。

三、契嵩及其《辅教编》

  在智圆同时或前后,大量佛教僧侣都曾表述过类似的三教合一思想。

  永明延寿在对佛教内部各宗予以融合的同时,也主张三教调和合一。他认为:“儒道仙家,皆是菩萨;示助扬化,同赞佛乘。”(《万善同归集》卷六)虽然他的三教思想是站在佛教立场上,以佛教为中心调和儒、道两家,但也没有忽视对封建宗法思想的吸收。在《万善同归集》中,他指出:

  佛法如海,无所不包;至理犹空,何门不入。众哲冥会,千圣交归;真俗齐行,愚智一照。开俗谛也则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绍,劝家以和……敷真谛也则是非双泯,能所俱空。他以真、俗二谛理论,证明佛教教义与儒家忠孝思想的统~,与《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没有矛盾,从而推导出三教一致。

  通慧赞宁进而认为:

  三教循环,终而复始;一人在上,高而不危。有一人故,奉三教之兴;有三教故,助一人之理。且夫儒也,三王以降,则宜用而合宜;道也者,五帝之前,则冥符于不宰。释氏之门……旁凭老氏,兼假儒家。成智犹待于三愚,为邦合遵于众圣;成天下之壹壹,复终日之乾乾。之于御物也,如臂使手,如手运指,或擒或纵,何往而不藏耶?夫如是,则三教是一家之物。(《大宋僧史略》卷下)

  教虽分而为三,但服务对象只是一家,即封建地主政权,所以说三教乃是“一家之物”。所谓“一人”,即地主阶级的总头目皇帝。他指出,佛教在三教关系中的地位,是“旁凭老氏,兼假儒家”,这一说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宋高僧传•序》中,赞宁还对宋初的三教并尊政策表示由衷的欣赏和感激。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丛林经济
下一篇:禅宗“灯录”和“语录”

热门点击
  1. 禅宗“灯录”和“语录”
  2. 上座部佛教概况
  3. 斯里兰卡佛教
  4. 宋代佛教的融合思潮
  5. 洛阳伽蓝记
  6. 佛教的历史与演变
  7. 派系、教义与经典
  8. 僧伽制度、佛事仪式与节日
  9. 文化艺术
  10. 东南亚佛教(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