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若言即心即佛,权且认妈作娘,生死涅槃,恰似斩头觅活。若说佛说祖,佛意祖意,大似将木撼子,换却你眼睛相似。
由此可见,文偃的空观最为彻底,涅槃、佛一切皆无。甚至说,佛是“干屎橛”。
既然一切皆无,自然是“日日是好日”。这真是脍炙人口的妙语。
(3)三句话
云门宗之禅学主要是其“三句”话,一一介绍如下。
A.“函盖乾坤”句。此句是本体论。普安释云曰:
乾坤并万象,地狱及天堂,物物皆真现,头头总不伤。
上至“天堂”,下至“地狱”,所有“乾坤万象”,“头头物物”,都是由“真如”变“现”出来的。圆悟释之说:
本真本空,一色一味,非无(无非)妙本,不在踌躇,洞
然明白,则函盖乾坤也。这就是说,“乾坤”万象都为“真如”所“函盖”。
B.“截断众流”句。此句是认识论。他们对这一句的说明是:
堆山积岳来,一一尽尘埃,更拟论玄妙,冰消瓦解摧。
这就是说,“堆山积岳”般的乾坤万象,都不是真正的认识对象,与“真空”、“佛性”等相比,立即“冰消瓦解”!
C.“随波逐浪”句。此句是方法论。其解释曰:
辩口利词问,高低总不亏,还如应病药,诊候在临时!
他们与“人相见”,“因语识人,即随波逐浪”,“应病与药”。这是是什么人说什么话的“灵活”作法。
云门宗把自己的“三句”禅比做“云门剑”、“吹毛剑”。“三句”禅“锋得”无比,能够“截断众流”,“斩尽”一切。
此外,玄门宗还有八要禅:一玄、二从、三直接、四夺,五或、六过、七丧、八出等。
2.宗风
云门禅风,简洁明快,方便随意。有曰:
云门家风。孤危耸峻。格外提斯,翦除情见。
云门家风。出语高古,迥异寻常。北到藏身,金风露体。三句可辨,一镞辽空。超脱意言,不留情见。以无伴为宗,或一字或多语,随机拈示明之。
云门宗旨,绝断众流,不容拟议,凡圣无路,情解不通。
云门之“函盖截流”,谓如截断众流,师徒函盖相合。可见,其宗风如奔流突止之概。
3.传承
文偃之后,云门宗至南宋法系不明。
(五)法眼宗
1.文益
(1)生平和著述
法眼宗的创始人是法眼文益。
文益(885—958)俗姓鲁,唐末余杭(今浙江县名)人。7岁出家。先游闽浙,得法于漳州(今属福建)罗汉寺桂琛。文益辞去,桂琛送至门,问曰:“上坐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亭下片石云)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文益曰:“在心内。”桂琛曰:“行脚人着什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文益窘而无对。于是回房不辞去,思索月余,所呈道理不得印可。文益曰:“某甲辞穷理绝也。”桂琛曰:“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文益于言下大悟。后住金陵清凉寺,故称清凉文益。卒后,谥号静慧禅师;五代南唐后主李琛赐大法眼禅师,故所创宗派称为法眼宗。后再赐大智藏大导师。
文益的著述有《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自著《宗门十规论》、《参同契注》等。《语录》为语风圆信、郭凝之所集。
(2)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文益对其门人德昭偈“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评之为“即此一偈可起吾宗”。
法眼宗的禅学,是把唯识宗(法相宗)的唯识论和华严宗的六相(总、别、同、异、成、坏)结合起来,提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命题。其曰:
则知真如一心为总相,能摄世间、出世间法故,约摄诸法得总名,能生诸缘成别号,法法皆齐为同相,随相不等称异门,建立境界故称成,不动自位而为坏。……通观世间一切法门,能入法界之宗,不坠断常之见。文益特别指出,“华严六相义,同中还有异,异若异于同,全非诸佛意;诸佛意总别,何曾有同异!男子身中人定时,女子身中不留意。不留意,绝名字,万象明明无事理。”在这里,他把禅教结合起来,体现了华严之圆融禅,并有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旨。“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色不到耳,声何触眼。眼色耳声,万法成办。万法匪缘,岂观如幻。大地山河,谁坚谁变。”他又说:
10/16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