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唯识

基测二师三藏义辨

时间:2013-12-21 12:33:18  来源:  作者:弘印
  今谓诸论说能、所藏不唯说种。且无性云: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能摄藏诸法者,谓是所熏,是习气义。既云‘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复云‘摄藏诸法谓是所熏’,明说第八,非诸法种。若杂染种名为能藏,便证种子名阿赖耶。经部种子亦应如是,何关第八。彼论又云:是故复言一切种子识,与一切种子俱生俱灭故,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缘故,展转摄藏。若即说种名种子识,岂可种子复与种子俱生俱灭,名为展转摄藏。又若以世亲以第二句释第一句,即证种子名为能藏。何故无着论云:复何缘故此识说名阿赖耶识,谓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又即此识于彼摄藏。既言此识于彼摄藏,即应种子在现法藏。若如是者,何故复云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岂可执杂染种现以为我!故种子识言不目种子,由现第八能摄种子,名种子识。故诸名中,云或名种子识,能遍住持诸种子故。是故世亲以第二句释第一句。又无性云:于此摄藏者,显能持习气,由非唯习气名阿赖耶识,要能持习气,如彼说意识。此意即显现第八识能持习气,得赖耶名,以能持习气,如经部师第六意识。若取诸种,即唯习气名阿赖耶识,举意识喻亦不相似,此种彼现有差别故。又此论第三正释彼颂云:由此本识具诸种子,故能摄藏诸杂染法,依此建立阿赖耶名。准此岂可但证种子摄藏果法名为本识阿赖耶名!又云:亦为有情执藏为我。若说种子,岂可执种以为我耶!若执现识,不应言‘亦’。既说‘亦’言,明说现八为能摄藏,复执为我,故说于‘亦’。[20]
  这里即是批评圆法师将“种子”与“种子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并引无性菩萨与世亲菩萨的论著来厘清“种子”不同于“种子识”,而作为能持种的“种子识”才是阿赖耶识得“藏”名的原因。在这一点上,窥基法师的“能藏、所藏”义中体现的比较明显——能藏义,讲的是阿赖耶识与其相分种子之间的关系;所藏义,讲的是阿赖耶识与现行前七识之间的关系。此二义都是立足于阿赖耶识是现行识体,而强调执持“种子”只是“种子识”的一部分功能。
  但圆测法师的观点也是有其根据的。无著菩萨在《摄大乘论》中就往往强调阿赖耶识与种子的“不异”,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对分阿赖耶识为识体与种子两部分的“不一”的层面的描述并不多见,比如建立阿赖耶识为诸法的亲因缘[21],描述种子分类时直接说阿赖耶识的种类[22],说阿赖耶识时往往就是指的种子[23],等等。如果说圆测法师承续了这样的观点,而强调阿赖耶识与种子的一体不二,故由种子与现行的关系来解释阿赖耶识的“藏”名,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的;只是与《成唯识论》本身的立足点多少有些出入。
  (四)从《摄大乘论无性释》中看
  前面圆测法师和《了义灯》中都引用了《摄论无性释》中的一段话:
  ‘于此摄藏’,显能持习气,由非唯习气名阿赖耶,要能持习气,如彼说意识。[24]
  但却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我是比较赞同《了义灯》中的分析,认为这里正是为说明阿赖耶识的持种功能,显示习气(即种子)并不等同于阿赖耶识,其大意是:《摄大乘论》中说“于此摄藏”,表现的是阿赖耶识执持习气的功能,不是光习气就可以称为阿赖耶识,要有能持习气的功能方名阿赖耶识,就像具有恒审思量的功能方名意一样。这正好是对窥基大师“能藏”义的一个佐证。而圆测法师的第二种分析——也是他最后采用的观点,我觉得有些牵强。圆测法师认为:
  彼论但取种子为能藏。而言能持习气者,此明种能持果,故说持言,非体持种故名持也。由非唯等,重释种能持果故名为藏,谓要生果种名为能藏,非一切时习气种子名为能藏。[25]
  即是说这里的“能持习气”,并不是说阿赖耶识能持习气,而是说“种能持果”,即是种子“能持”现行果,“能持”反而是习气的定语,指的是习气的功能,而不是说赖耶识体能持种子。而后面“非唯习气名阿赖耶”,他解释为:习气并不是在任何时间皆可称为能藏,只有“生果种”,即生起现行果法的那一刹那的习气,才名能藏。显然,圆测法师在这里对“能持习气”的解释很具有新意,大胆地突破了常规,但我觉得菩萨造论绝无意于玩文字游戏,而只为将深刻的道理简单明了的公示大众,所以从通途的角度来理解更符合原意,因此个人觉得这里有些牵强。
  在《成唯识论》中说:“摄持因果为自相。”所以阿赖耶识的自相是关系到因相和果相的。但阿赖耶识的因相,通说起来应有四种,即同类因、俱有因、相应因及能作因,果相,如果通说的话,它应该也有四种,即增上果、士用果、等流果及异熟果。所以,这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繁琐,在此不予讨论。
   
四、结语
  综合上述四点的考查,我更倾向于窥基法师的三藏义,认为更贴切于《成唯识论》中阿赖耶识本身的特点。不过必须要承认的是,不论是圆测法师还是窥基法师,他们的观点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对阿赖耶识的理解,并不存在什么根本上的差异。而撰写此文,也并非是要计较二师观点的优劣,只是想通过对二种解释的对比观察,来加深对阿赖耶识“三藏”义的理解。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下一篇:见思惑

热门点击
  1.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2.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3. 唯识三类境与八识关系初探
  4. “识变”刍议
  5.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6. 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7.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8. 基测二师三藏义辨
  9. 见思惑
  10. 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