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唯识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时间:2013-12-21 12:46:48  来源:  作者:理证
四、阿赖耶识“转依”的目的
  转依是唯识学理论的最究竟的目的,也是唯识学者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有人以为唯识学是专谈理论的,对於行证不怎么重视,这是错误的观点,绝对不是唯识学价值的所在。唯识的理论,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理,必定是要我们去悟证的,假定不能获得悟证,试问说了又有何用?况且唯识说的行证方法都是大觉者的经验之谈,只要我们依照理论去修学,一定能如大觉者的悟证而悟证。“转依”是唯识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修学佛法所要达到的究竟目的,如果从现实来说,所谓人生的真正价值,唯有证得二转依果,才能彻底的实现。《成唯识论讲记》云:
  由转烦恼,得大涅盘;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果[37]。由此可知,阿赖耶识转依的理论在唯识学中的重要性。说到阿赖耶识的转依,首先要知道阿赖耶识为染净一切诸法的所依,如《摄大乘论》里阿毗达摩大乘经云: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38]。
  此颂当中的“界”字,是指诸法的种子,为众生无始以来熏习所成的。由此“界”为一切诸法所依的因体,所以,就有了生死流转与涅盘还灭的两大轨律。从转依来说,修学佛法者,在见修道中用功修行的时候,逐渐转舍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逐渐转增阿赖耶识中清净种子,久而久之,杂染种子而转成赖耶中清净种子,故名转依。阿赖耶识是染净所依的根本,染转为净,所谓心识圆明即是佛,心识迷昧即是众生,就是这个道理。染法以阿赖耶识为根本,所谓转识成智,即以转第八识为重要,转八识而成大圆境智,也就是圆满了转依,解脱了一切生死之苦。转是转舍,依是所依,也就是说,转舍阿赖耶识中的杂染诸法种子,而为清净无漏法所依。然而,为了更详细的了知转依的内容, 以下分为三种不同的意义来分别说明。  
   (1)转所依:所谓转所依,就是能转的智慧,转舍一切染法,转得一切净法,而以净法为所依。智慧的生起,需要遇净缘,得善知识的开导,听闻正法,如理作意,称量思维,才能生起智慧。此智慧能断烦恼,能够观察事理,判断是非,有断惑证真之力。修学佛法者,依於佛法的实践,经过长期修行,使阿赖耶识中的染法种子断除,不再为诸染法所依,使藏识中的净法种子增长起来,而成为纯净无漏法所依。智慧有三种不同:即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这是根据不同的断惑修证而说的。   
  (2)转所舍:所谓“转舍”,就是指能转智所转舍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转舍生死及劣无漏种子。分别的说,主要是断舍烦恼所执二障种子。此种子在什么时候断舍呢?要在无漏的真无间道智生起时,才有能断之力,因圣道现前,就没有障惑的存在,如果障惑存在,圣道绝不会现前。其次,所要转舍的是非障的有漏法和劣无漏法的种子。因为,第八识转成纯净无漏的时候,它就不再任持有漏法及劣无漏种子,这些种子将会自然而然的舍去,留下的是纯净的无漏种子。  
  (3)转所得:即指能转舍的智,转舍了所转舍的二障烦恼和有漏法及劣无漏种子,应必有所得,这可符合道理。所转得即是二转依果:一是所生得的大菩提;二是显得的大涅盘。为什么说大菩提是所生得呢?因为阿赖耶识中本来具有菩提种子,但因所知障蒙蔽不能生起,后有能断的圣道之力,断除所知障,令起清净种子发生现行,故名所生得。所谓大菩提,从体而盲,就是无漏智。如果从八个识来说,转八识而成四智菩提,也就是转前五识而成成所作智,转第六识而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而成平等性智,转第八识而成大圆镜智。具足此四智,才名为大菩提果。而能真正证得大菩提果者,唯是究竟位的佛果。至於通达位与修习位的菩萨,虽然证得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的一分,但因未圆备,故不名大菩提。所谓真涅盘,即是真如之理体,本来清净无染,但因烦恼所障,不能全体显现。如难级依照修行,得到能断的无漏智,彻底断尽烦恼,自性清净的真如本体,就会完全显现,这就是最后所证得的真涅盘。如《成唯实论》卷十把涅盘共分为四种:(1)本来自性清净涅盘;  (2)有余依涅盘; (3)无余涅盘;  (4)无住涅盘[39]。但是,此四种涅粱,唯有究竟位的佛果,才能圆满具备,而不是一般圣者所能具有的。  
  总之,唯识学所说的阿赖耶识的转依,是每一个学佛者所向往的境界,而证得二转依果是我们的究竟目的。转依就是转去依住於阿赖耶识中的一切杂染不清净的诸法种子,而使它成为清净的无漏的菩提种子。所以,转依与阿赖耶识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从转舍杂染依方面,也就证明了阿赖耶识所存在的价值。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执持杂染种子,这杂染种子的转依,有谁来担负这项任务?又怎样使有漏杂染种子而转为清净无漏的菩提种子。所以,不立阿赖耶识而说转依,是绝无道理的,然而,若立阿赖耶识,转依则成,因为一切种子在阿赖耶识中,可为转去杂染依的有漏界,使它彻底的不存在,转得最清净依的无漏法界,而显现清净的无住涅盘。   
五、结论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见思惑
下一篇: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热门点击
  1.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2.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3. 唯识三类境与八识关系初探
  4. “识变”刍议
  5.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6. 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7.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8. 基测二师三藏义辨
  9. 见思惑
  10. 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