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唯识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时间:2013-12-21 12:46:48  来源:  作者:理证
  又《解深密经》云: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於身随逐执持故[23]。
  又《摄大乘论》云:
  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身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24]。
  由此根据诸大乘经论说明,执持有情根身的这项重要任务,唯有阿赖耶识才能担负。同时,由於阿赖耶识担负了执持有情根身的任务,所以我们才能活泼泼的无有失坏的生存下去。如果说,阿赖耶识放弃执持根身的任务,不再执受生命体上的有色诸根,那我们的生命身体立刻就要崩溃,成为无生机的死体。由此说明,阿赖耶识存在的价值和重要作用。另外,阿赖耶识之所以能够负起这个重大的任务,就因人们在闷绝熟睡等时,前六识虽已不起作用,但生命还存在,身体也没有变化,而且有微细的精神觉受,与死人有着不同。因此,这维持生命生存的微细精神作用,就是第八阿赖耶识。 
  3、阿赖耶识为‘外变器界’者:器是受用义,被有情界所受用的,都叫做器界,又名依报。此所言外变器界者,即是总指大自然界,谓我们所处之世界,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生活所需诸资生具,一一有情所受用者;在身外者,依科学之分划,为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及社会等,除去自身,故曰外在,佛学之所谓依报器世间也。如是纷杂难穷之器世间,所谓大自然界有不可思议的现象和神秘难测的美妙,然亦各有其组织和生成的原素,似与阿赖耶识没有关系;但依据唯识学的道理推究,此大自然界之演变,森罗万象之奇妙,有情生活之资具,生存坏灭之蜕移,皆由阿赖耶识之所变生起。全宇宙内若事若物,大至河山,小至原子,无一法而非阿赖耶识转变生起也。如《成唯识论讲记》云:
  所言处者,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即外大种所造色,虽诸有情所变各别,而相相似,无处无异。如众灯明,各遍似—[25]。
  这是说明一切世间的现象,都是由各各有情的第八识所变的。离此识外,非仅亲切之根身必坏,即此疏远之万象,亦皆归消亡。因此内在根身,外在器界,皆非离识而独立存在。如《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26]。
  又云:此中无有少法能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27]。
  此段经文说明,凡是我们所认识到的一切,并没有一种所谓客观独立存在的本质,当我们心识现前的时候,心上必然的现行生起一种境界相。因为有了错误的认识与执著,觉得它是离心而存在的外境。实际上,那所认识的境相,只是自心现行生起的影子。如《厚严经》云:一切所有觉,所觉义皆无,能觉所觉分,各自然而转[28]。如愚所分别,外境实皆无;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29]。
  此二颂的意义,初颂是说由识的自体分,而见相二分的自然转起;次颂是说明无知的凡夫,由於无始时来的烦恼习气扰浊了心的缘故,不知所认识的外境,是由内识的变现,误认它为外在实我实法,实际一切我法相的外境,都是依识体所变现的,离了识的自体,根本就没有凡夫所妄执的外在实我法可得。如契经云:  “一切有情业增上力,共所起故[30]”。这里所谓第八识的共相种所变,就是显示一切万物皆不离识,皆是内心所有。由此,宋儒说宇宙万有,皆是内心所有;近人亦说物皆有识。与此共变之义,可以互相发明。这也可以显示阿赖耶识正是此宇宙的本体。   
  4、阿赖耶识为“轮回主体”者:轮回这一问题,是很多人都想彻底了解的问题,一般人认为轮回之说,是无稽之谈,不足凭信,但在古代印度的学术思想界,有一些人不承认轮回这一事实。但一般学者认为,三世轮回是事实存在的理论,而认为以一常恒不变自我,往来於三界五趣中。可是佛法,一方面不承认有个恒常不变的自我,另一方面又不否认三世轮回的业果缘起,於是在说明上,就成了很大问题。因为这个现实生命体,如果没有一法可以从前世移转到后世,试问以什么作为三世轮回的主体?这在佛教的学派中,亦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以唯识学的理论来看,亦只有阿赖耶识可以负起这项任务,因为阿赖耶识是五趣四生的趣生自体。契经云:
  有情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识,彼趣生体应无有故[31]。
  又《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云:
  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32]
  故此,阿赖耶识为有情的总报体,当这现实生命结束时,阿赖耶识是最后离开这个报体,到新生命继续而来时,於第一刹那成立生命的,亦是这阿赖耶识,所以前—生命与后一生命的连接,其任务确实唯有阿赖耶识可以担当,如果不承认有阿赖耶识的存在,那生命相续的主体即不得成。佛法所说的轮回,所以特别以阿赖耶识为其主体,是因为诸行无常的生死流转,如果其间没有一个负起联系任务的东西,那么有情从前生到后生的生命延续,就无法建立起来。但是,有情的生命—生一生的延续,是世间的事实,不容我们所否认的。为有情生命相续主体的阿赖耶识,所以能够负起这个任务,是因为在无始时来的生死流转之中,此识如暴流水般的非断非常的恒转相续,《成唯识论讲记》云: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见思惑
下一篇: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热门点击
  1.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2.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3. 唯识三类境与八识关系初探
  4. “识变”刍议
  5.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6. 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7.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8. 基测二师三藏义辨
  9. 见思惑
  10. 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