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获得天眼通的天眼则由色界的四大所造清净色构成,对自地和下地,近境和远境,粗法和细法无不能见。能够得到天眼、耳的途径有两种:一由报身所得;二由修所得。作为五通之中的天眼通完全是由常常忆念各种光明而获得。但所有的离欲五通,凡夫均不能得到。佛的法眼和菩萨的清净天眼,就连声闻和辟支佛亦所不能及。《成唯识论疏钞》卷五讲,佛的法眼无有空间时间界限,有别于小阿罗汉由小用之心,仅可见一千世界;由大用心,可见二千世界;大阿罗汉由小用心可观见二千世界;由大用心可见三千大千世界。天耳通亦是如此,由色界四大种所造的清净色。由天耳通便可闻一切天声,人声和三恶道声,由常忆念种种声而获得,余者与天眼类同。最后不是以“修得天眼,在肉眼上,导彼肉眼,亦能远见”来印证第一说为其正义。但其天眼与佛眼、慧眼、法眼无法相比,慧眼可以观诸法实相,尽灭一异之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因不见众生相,便不能度众生。法眼可知诸人以何种因缘行何种法而能得道,但法眼尚不能遍知度众生的方便道,是故应求佛眼。佛眼无所不知,远之境于佛则至近,于余幽暗于佛显明,于余为疑于佛决定,于余微细于佛为粗,于余甚深于佛为浅,便能无事不闻无事不见,于一切法现前了知,所缘世界和众生无障无碍。虽然佛眼、法眼和慧眼在作用上如此殊胜,与肉眼和天眼相比,非见众生法。所以欲见众生,唯以肉眼和天眼。只因肉眼不遍有所障碍,故用天眼观。《大智度论》卷7讲,天眼远近之境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之境更无障碍,比肉眼功能要殊胜广大的多,故以天眼来见众生之法最为恰当。
[10] 《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1,《大正藏》第46册,第477页中。
[11]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大正藏》第46册,第629页上。
[12] 报通:有生四禅天的果报,自然而得。修通,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业通,以人依药力自由飞翔,由业所得之通。咒通,婆罗门依持咒所得。
[13] 五通者:1、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2、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绪而知宿命等之通力;3、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4、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5、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
[14] 《成唯识论》卷5,《大正藏》第31册,第28页上。
[15] 《成唯识论述记》卷3,《大正藏》第43册,第325页上。
[16]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卷7,《卍续藏》第51册,第686页下。
[17]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1,《大正藏》第43册,第620页下。
[18] 《成唯识论》卷5,《大正藏》第31册,第26页下。
[19] 《成唯识论演秘》卷5,《大正藏》第43册,第928页中。
[20] 《成唯识论演秘》卷5,《大正藏》第43册,第934页下。
[21] 《成唯识论述记》卷5,《大正藏》第43册,第419页下。
[22]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5,《大正藏》第43册,第419页下。
[23] 《成唯识论疏钞》卷9,《卍续藏》第50册,第289页下。
[24] 《成唯识论疏钞》卷9,《卍续藏》第50册,第289页下。
[25] 《八识规矩补注》卷1,《大正藏》第45册,第471页中。
[26] 《宗镜录》卷36,《大正藏》第48册,第623页下。
[27]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卷8,《卍续藏》第55册,第161页上。
[28] 《成唯识论》卷2,《大正藏》第31册,第6页中。
[29]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2,《大正藏》第39册,第44页下。
[30] 《成唯识论述记》卷6,《大正藏》第43册,第464页中。
[31] 之所以称为假,乃是由第六识定通力所变之假似境,有别于第八本识所变的业果实境,虽然为假境并非是无体假。
[32] 《大智度论》卷10,《大正藏》第25册,第128页上。
[33]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1,《大正藏》第43册,第679页下。
9/9 首页 上一页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