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唯识

唯识五事初探

时间:2013-12-21 20:54:06  来源:  作者:养辉
序  言
  五事是唯识宗的重要理论之一,与三性思想一样,可概括一切法,显一切法之真实性。一切所知及一切能所、染净、因果,皆不出五事,[1]皆可于五事而建立、证会之。五事又称五法,即相、名、分别、真如、正智。
  以染净别,前三属染,后二属净。前三显一切杂染法因果圆满,后二显一切法清净因果圆满。[2]有情自无始以来,习惯于名言的诠表,如我们的所思所想,不出名言,名言境就是我们的安立境界。普通对于名言的认识,认为是“约定俗成”,好象有真实的东西可安立和诠表,但佛教却不然,在五位百法中,名言属心不相应行法,是安立的,是假名,所谓“施设众名,显示诸相。”[3]名言是诠相的,是在相上安立的,名言境即是相,相就是名言境。名与相不离分别,由有了别故,施设名言而能诠表,由有了别故,眼可取色相,乃至意识取法相。分别就是三界心、心所。相名分别摄属依他起性(杂染);若于此上相名相应,执有若我若法,自性、差别及数量,便是遍计所执性;若以正智了依他如幻,遍计所执永无有性及二空所显,即是真如。真如是无为法,是所缘缘,其能了者即是正智,由正智故,契会真如,能得清净。若无正智,则不为己用,故五事中以正智为究竟归极。
  以二谛说看,前三属俗谛,后二属真谛;又有假说自性,离言自性,五事亦可相应属之,然欲究竟五事意趣,应与三性相互摄持,只有这样,五事的殊胜深义,方可完全的显发。总之,五事是唯识宗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若于此不能全面正确的把握,也就不会通达三自性,因为它与三自性很有关系,其最终意趣是要得正智、证真如。《楞伽经》云:“三种自性及八识、二种无我悉入五法。”“五法三自性及与八种识、二种无有我,悉摄摩诃衍”,故于五事应当修学。[4]
一、五事的意以
  (一)相的意义
  相是相状、相貌的意思,诠表宇宙万法的事物界、现象界而言,与之相对应的是“性”,指宇宙万法的本性界而言。相与性一表一里,互不相离,没有离开性而有所谓的相,反之亦然。通过认识事物的表相,而证会其体性;若证会事物的体性,则可抉择其表相。对性的契证是根本智,亦名如理智;对相的把握是后得智,亦名如量智。下从四点来说明相的范围及意义。[5]
  1、五事中,相既与后四事对称,则除后四事,余者名相。那么相指的是:无根、五尘、法处所摄色,除名、句、味,余二十不相应行法。这样的分析,相的范围就很狭小了。可以说,这种分析法很机械,很不善巧,分析的结果也毫无意义。
  2、相即是分别所行相,分别是心、心所,必变能所而起作用,从依他起性方面言,能即是见分,所即是相分,相就是指识的相分。若将能缘属境(因为能缘亦是所知),则识之见分亦可名相。如此则诸心、心所,若分别,若正智,能显诸相,故亦名相。
  3、相者谓若略说所为言谈安足处事。此中唯简除真如,余之四事,皆可属相。因为真如是法之实相,亦名离言法性,迥绝言思,不可拟议,故不属所有言谈安足处事,而余四事则可属之。当然,若据法的自相,亦不可说,名义互为客故,此据法之共相,可以宣说,故不相违。
  4、若约体辩相,则相等五事并有体相,五事皆可名相。此约总体而言,若随别义,一一可安立五种事,所以也不会有事成一种的过失。复次,真如虽不可说相,却是相之性,随相名性相,故亦可摄于相,此约以性归相门判。是故瑜伽论云:复有余五相,一相相、二名相、三分别相、四真如相、五正智相。[6]
  相不离分别,是分别所行境,随着识得种种分别,故相亦有种种无量行相。如三界二十五有,四大五蕴,三十七道品,五位百法等等。又相、影像、显现、戏论、萨迦耶、有为、思所造、缘生等是相差别。
  (二)名的意义
  名有诠召、诠表的作用,其所诠即是事相,是于相上的所有增语。《楞伽经》云:“若彼有如是相,名为瓶等,即此非余,是说为名。”名即名言,包括音声和文字。古印度特别重视音声的作用,认为音声是实,文字依之假立,即以音声为名事体。名又指名、句、文三身。《成唯识论》云: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7]又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是能诠表义理的名句文;二显境名言,是了别境界的心心所这第二种显境名言,是从喻而说,实则指通于前七识得能缘心、心所。
  名既诠相,故随相势力,亦有种种无量行相。又若略说,有十二种名:一假说名,二实事名,三种类相应名,四各别相应名,五随德名,六假立名,七共所知名,八非共所知名,九显了名,十不显了名,十一总名,十二别名。又若名若想、若施设、若言说、若世俗、若假立、若言论,如是等是名差别。[8]
  (三)分别的意义
  分别是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亦即八识。名、相都不离分别,是分别所行境,或分别名,或分别境,或俱分别。因此分别行相亦有种种无量,略说则有七种:一有相分别,二无相分别,三于境界任运分别,四寻求分别,五伺察分别,六染污分别,七无染污分别。分别差别有:分别、思维、遍计、邪道、邪行、越流、不正取。[9]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三类境与八识关系初探
下一篇:唯识现观

热门点击
  1.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2. 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
  3. 唯识三类境与八识关系初探
  4. “识变”刍议
  5. 法相唯识学概念体系研究
  6. 梵本《唯识三十颂》研究
  7.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8. 基测二师三藏义辨
  9. 见思惑
  10. 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