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华严宗

李通玄华严学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时间:2013-12-12 19:47:02  来源:  作者:魏道儒
  今如来以方隅而显法,令启蒙者易解故,若不如是彰表令生信者,启蒙何托?有言之法,皆是托事以显像,故得意者,法像俱真也,言默皆契。[19]    
  这样,出自佛之口的《华严》只是一种方便施设,《华严》中的所有记述都是“世间法”,同于《周易》中的言和像,释经的过程即为“得意”的过程,也就是“搜玄”、“探玄”的过程。然而,在“得意”之后,又是“法像俱真”,从另一方面肯定了《华严》字字句句都蕴涵着真理。这与只讲“得意忘象”又有所不同。
  李通玄在以《易》释华严过程中,望文生义的曲解、比附之处不少,这是他受到多方批评的重要原因。如他以离卦解释“南方”的同时,把“南无”一词中的“南”也当成指方位的“南”,大加发挥:
  是故礼佛皆云南无,明南方虚无也。但虚无之理,是南方之义。……又南无者,为明正顺,正顺虚无之理,故号南无。[20]
  以《易》解《华严》并非李通玄首创,此前华严学僧也是致力于吸收《周易》内容改造华严经学,把儒家思想纳入佛学。法藏解释善财童子“南”行时说:
  其南有四义:一是正义,如指南之说等,表所向非耶故;二是背暗向明义,表舍障向理故;三是离增灭义,如日东出西没是增灭相,南离二边,表中道法界;四是生义,谓南主其阳,是其生义。[21]
  法藏把“南”释为“正”、“明”、“生”、“阳”,明显是受了《周易》的影响,在吸收《周易》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本宗教义。
  李通玄之后的澄观,对“南行”的解释基本承自法藏,但又增加了新内容,仅举其中一条:
  二者,明义,表舍暗向智故。南方之明,万物相见,圣人南面听政,盖取于此。[22]
  《周易·说卦传》解离卦时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一望而知,澄观在法藏释文基础上所增加的部分,正是抄自《说卦传》的内容,只是个别字有改动。仔细对照,华严宗人的许多释经内容都和李通玄所述一样,是采自《周易》的。差别在于,华严宗人像避讳一样,并不明提该书,只是不声不响地将其中的内容搬进自己的著作。自然,这些都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他们都和李通玄一样,把《华严》所述视为“托事显法”,“取像表法”,在搜探玄理的思想指导下改造华严经学,建立中国的华严理论。他们的释经方法,同于易学义理派的释经方法。
  在李通玄的注释中,《华严》提到的佛菩萨和诸神 ,提到的名相、概念,大多数都与《周易》发生了关系。过多的牵强附会搭配,把佛学与儒学的融合变成了佛学与儒学的等同,产生了适得其反的结果。但是,李通玄所明确的释经理论,既为改造华严经学说提供了新依据,又揭示了华严学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表明华严学始终在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的制约、诱导下发展演变。
四、三圣一体说
  在树立佛菩萨信仰方面,李通玄以前的华严学僧有自己的独特学说。就法顺系而言,法顺劝人依经修普贤行;智俨主张“隐于文殊,独言贤普”;法藏在用“因果”概括华严教义时,专以普贤代表“因”而与佛“果”相对。李通玄提出“三圣一体”说,彻底改变了此系重普贤轻文殊的倾向,为以后华严宗人建立新的佛菩萨信仰体系开辟了道路。
  李通玄不再专用“因果”说明佛菩萨之间的关系,也不再专用“因”指普贤,他提出了佛和文殊、普贤三位一体的崇拜对象格局。他在概括《华严》全经宗旨时说:
  说此一部经之问答体用所乘之宗大意,总相具德有三:一佛,二文殊,三普贤。[23]
  这是说,《华严》对佛菩萨诸种问答的形象描述,所要表达的根本宗旨,从总体而言是讲佛、文殊和普贤,这三者既是《华严》所树立的具体崇拜对象,也象征《华严》中所蕴涵的全部义理。
  李通玄之所以提出这三者,首先出于适应修行的需要:
  修行者,常以文殊师利、毗卢遮那、普贤三法为始终之体。如修道者,虽有拟成佛之意,多有滞一法,不知进修之路。[24]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严念佛观
下一篇:试论李通玄的三圣圆融思想

热门点击
  1. 试论李通玄的三圣圆融思想
  2. 《华严五教止观》略释
  3. 华严念佛观
  4. 李通玄华严学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5. 华严念佛观
  6. 李通玄华严学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7. 试论李通玄的三圣圆融思想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