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三论

《百论》破邪方法研究

时间:2013-12-19 15:50:12  来源:  作者:悟实
六、结 论
  《百论》是提婆菩萨的代表著作,也是三论宗立宗的三部论之一,是三论宗的立足之作,对三论宗的发展有非常重要意义。因此,《百论》对于学习和研究三论者来说也是非常的重要。如《百论疏》云:此品非但是一论之玄宗,亦是方等之心髓。言约而义显,辞巧而致深。以之通正则正无不通,假之摧邪则邪无不屈。可以降天魔制外道,折小乘挫大见。依之伐惑即累无不夷,用之行道即观无不照。能发蒙人之慧,生讷(愚钝)者之辩。实调心之要方,亦忏洗之明术。余息慈(十五岁)之岁玩此希微,将耳顺之年秉为心镜。[41]
  由此可以说明《百论》不仅是实践调心之要方,也更是修习观法的明镜。
  提婆在《百论》中立足于“无所得”的中心教义,破斥外道、凡夫、小乘“有所得”、“取相”之心,不管是外道、凡夫、小乘、大乘,凡是心有依、有得,皆须破斥,包括“中道”、“第一义谛”、“空”也不许有任何取执,以至于得于“不可得”也不允许。以三宝为尊为胜为正,破除执罪、执福、执空等定执为邪,说邪说正都是为了让众生由“破邪显正”进入“道非邪正”,说邪说正都是为了通达“道无邪正”、“双泯邪正”的契悟。为了达依福舍罪、依空舍福、依空空空的目的,提婆积极贯彻“破而不立、以破为立”的般若中观教义。
  学习《百论》可以通过修五戒十善等法礼佛忏罪得福,获得般若智慧观照,慧照现前可以依空舍福,还可以修得权实二智以利他,如僧肇《百论序》中肯定地说:“一者初句明论主申教意异余论之申,次句明论主破病异余论之破;二者初明学此论者能无难而不通,次明学此论者能无通而不难。斯之两对虽是一章之方言,实为天下之要用也”。[42]论主申明教意为了破除众生邪见和妄执,其任务就是祛除众生妄想执著之病,对执有者说空,对执空者说有,对有罪之身心说修福德善法以舍罪,对执人天福善者说依空无所得之禅定舍福,对禅定空理都说“空”亦无所得,所以说菩萨之言是应机施教、无有定准。通过舍破、答破、释破和难破来显示菩萨的真正慈悲与不忍,不管是慈悲为怀的“释破”,还是金刚怒目的“难破”,其宗旨无非是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批破不正确的邪见、邪说,为的是引导人们依据佛的方便教门,悟入佛的正理。《百论》破邪方法采用不同的权巧的方法来论述缘起性空才是圆融无碍之道,若不识空理,则有内、外、大、小、断、常等见,有此见解就感得“苦轮常转”;如果冥灭了内、外、大、小、断、常等执,则能发生正观,悟入正理,悟入正理而感得“苦轮便坏”,苦轮息则佛道成矣。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维摩诘经》与吉藏判教

热门点击
  1. 《百论》破邪方法研究
  2. 《维摩诘经》与吉藏判教
  3. 《中观心论》与《思择炎》所传数论思想释读
  4. 略述《维摩诘经》的菩萨行
  5. 中论思想略探
  6. 从《三论玄义》看吉藏对“四句四门”的辩证
  7. 吉藏大师法华著作先后顺序考
  8. 龙树中观哲学的演变与发展
  9. 略述三论宗的“二谛”观
  10. 试析吉藏大师对“八不”思想重视的原因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