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三论

《中观心论》与《思择炎》所传数论思想释读

时间:2013-12-20 13:05:34  来源:  作者:何欢欢
内容提要:清辩的《中观心论》与自注《思择炎》是目前所知最早系统介绍并批判数论派思想体系的佛教文献。《中观心论》与《思择炎》第六《入抉择数论之真实品》“前分所破”共有4颂,详细介绍了数论派的自性论、人我论、映像说、人我解脱说、自性解脱说等理论,涵盖了数论派几乎全部哲学思想。本文在校订、翻译梵本《中观心论》与藏译《思择炎》的基础上,对清辩所传的这部分数论派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释读,以探究公元5-6世纪数论哲学的发展潮流及其与佛教的论争。
关键词:清辩 《中观心论》 《思择炎》 数论派思想
 
  清辩论师“外示僧佉之服,内弘龙猛之学”[1],熟知数论派理论并以中观哲学破斥之。所著《中观心论》与自注[2]《思择炎》是目前所知最早系统介绍并批判数论派思想体系的佛教文献,很好地弥补了早期数论派研究文献资料不足的现状,对我们认识、理解5-6世纪数论派哲学思想的发展潮流及其与佛教的论争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在校订、翻译梵本《中观心论》与藏译《思择炎》的基础上[3],对第六《入抉择数论之真实品》“前分所破”(第1-4颂)所传之数论派理论进行深入分析释读,探讨清辩所认识的数论思想的来源及其特色。
一、《中观心论》与《思择炎》概况
  清辩论师著作甚多,但遗存较少,除《般若灯论》汉、藏译齐全外,现存汉译只有《大乘掌珍论》,藏译则有《中观心论》及其自注《思择炎》等[4]。
  《中观心论》梵文本题名Madhyamakahṛdaya-kārikā,偈颂体,梵文题名直译为《中观心颂》,是现存清辩著作中唯一留存有梵文本的作品,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梵文“宗义书(Doxographical work)”。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将这部论著翻译成汉语,但在一些汉文文献中有所记载,如惠沼《成唯识论了义灯》、圆测《解深密经疏》、太贤《成唯识论学记》中都有关于清辩和《中观心论》的记载。因此,本文沿用古说,将Madhyamakahṛdaya-kārikā称为《中观心论》。
  藏文大藏经中保存有纯偈颂的单行本《中观心论》以及偈颂注释在一起的复合本《思择炎》。单行本《中观心论》藏译题名dBu ma'i snying po'i tshig le'ur byas pa,德格版No.3855,北京版No.5255,由阿底峡(Jo bo rje, 981/982-1054)和楚呈杰瓦(Tshul khrims rgyal ba, 1011-?)翻译并审定。复合本《思择炎》(Tarkajvālā),藏译题名dBu ma'i snying po'i 'grel pa rtog ge 'bar ba,包括偈颂和注释,注释部分现不存梵本,德格版No.3856,北京版No.5256,亦由阿底峡和楚呈杰瓦翻译并审定。
  众所周知,《中观心论》和《思择炎》是最能体现清辩中观思想的深度、对内外道教义理解的广度的作品。这两部堪称印度最早的百科全书式论著,总共分十一品,不仅详细阐述了清辩自己对于二谛、空性等中观思想的理解,介绍并批判了部派佛教和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论,还详尽破斥了数论、胜论、吠檀多、弥曼差等印度其他宗教哲学流派的主要观点,是了解当时佛教内外诸学派情形和思想流布的宝贵资料。《中观心论》与《思择炎》具体品目汉、藏、梵三文对照如下(括号内数字为每品偈颂数):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维摩诘经》与吉藏判教
下一篇:从《三论玄义》看吉藏对“四句四门”的辩证

热门点击
  1. 《百论》破邪方法研究
  2. 《维摩诘经》与吉藏判教
  3. 《中观心论》与《思择炎》所传数论思想释读
  4. 略述《维摩诘经》的菩萨行
  5. 中论思想略探
  6. 从《三论玄义》看吉藏对“四句四门”的辩证
  7. 吉藏大师法华著作先后顺序考
  8. 龙树中观哲学的演变与发展
  9. 略述三论宗的“二谛”观
  10. 试析吉藏大师对“八不”思想重视的原因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