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天台

智者大师的放生思想及其影响 ——兼对当前佛教界放生现象的思考

时间:2013-12-19 15:07:38  来源:  作者:通贤
  那么,作为佛教徒现今应当如何正确的看待放生,又当如何正确的放生?有待于我们思考与学习。民国印光大师于《复罗智声居士书一》中,指示关于放生要旨六则:
  光一向不主张于佛菩萨诞期,及各朔望好日期放生。……生亦不可乱放。放之于江,则无不可。放之于池,凡害鱼之鱼,亦放其中,是放贼于人民之聚处,则群鱼皆为彼之 食料。然欲一一如法,实难做到。是宜极力提倡戒杀吃素,以为根本解决之法。基于放生,略为举行,以期人各体会放之之意而已。若尽量放,而设法未能合法,则亦只功过不相掩耳。放生之举,事虽为生,意实为人。人若止杀,则固用不着此种作为。……放生者,但以不忍杀生为念,不能计及彼之食生物与否。……即不能尽生物皆买放,则似宜从缓,庶免闲议。放生以至诚为彼念佛持咒为本。所有仪式,亦不过表示法相而已。如有其人,固宜按仪式行,否则但竭诚念佛即已。又凡生欲放,若夏日当宜速行。倘泥于等齐按仪式作法,或至久经时刻,有碍生命。居士放生宜从省略,若真诚无伪僭之心,即按仪式行,亦非绝不可行。若妄效僧仪,则成我慢矣。法固圆融,当善用心。[47]
  此六则要旨,分别为:第一,不主张于佛菩萨诞期,及各朔望好日期放生。此处不主张,并不是不可以於佛诞日放生,只是说放生最好是勿定期定日较好,免让捕生者特为放生者捕。第二,生不可乱放。即放生需选择较好的放生环境,同时亦不能认定同一地方。第三,放生略为举行,以期人各体会放之之意而已。放生之举,不在于多少,其事虽为生,意实是为人。即放生本意是令众生“止杀”。第四,不能尽生物皆买放。即放生需考虑到是否有违生态发展,若因放生而造成更多破坏,那么放生之过则大于功了。第五,放生以至诚为彼念佛持咒为本。即放生若能按照放生仪式举行是为最好,若只是称念佛号加以接引也是可以的。倘若只是拘于仪式,而有碍放生物生命,这是不可取的。第六,居士放生宜从省略。居士放生需要以真诚无伪僭之心,可按放生仪式举行放生,但是不可妄效僧仪。
  此中,印光大师对于现前放生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可以说作出了指导性开示。在文中印光大师指出了有违放生精神的一些现象,并指出放生的真实意旨是令众生“止杀”。并且大师更是极力提倡戒杀、素食;更提出放生的根本是戒杀护生,而戒杀护生的根本则是护心。大师的思想值得我们参考与学习。
  六、结语
  通过上文,我们对智者大师的放生思想有了清晰的了解。智者大师往居临海,见天台山麓临海之民日以渔捕为业,罾网相连四百余里,江溪簄梁六十余所,大师因不忍见“彼此相害”,遂发动僧众信徒集资凑物赎买“簄梁”,并上表游说陈宣帝,遂感得宣帝下旨将整条椒江水系敕作放生池。由此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大师舍己为他、济物救生的菩萨之心与真切之情。而大师那种重视物命,始终如一的慈悲精神,深深影响了后代学人。在对大师放生思想的解读过程中,可知其放生思想对后来放生池的发展,及对成立放生会与放生仪规的制定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故大师的放生思想,在中国佛教放生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千百年来,景仰高风,慈济物类之缁素学人,不可胜数。
  现今,放生活动已成为僧人居士乃至平常百姓展现爱心的一种重要形式。将爱普及到每一个众生,乃是仁者最显著的特色。我想这也正是智者大师,通过建立放生池提倡放生,以这样具体可操作、有便于人们参与的活动,来引导人们多行慈悲之举的目的吧!然而,随着佛教放生的不断发展,在佛教放生过程中种种不好的现象也随之出现。那么,对于当前佛教界放生中所出现的种种有违佛教放生精神的现象,过去许多祖师大德都有给我们极好的开示与指导,有便于我们学习与改正。因此,我们应当更好的继承与发扬智者大师及历代祖师大德的放生精神,及时发现与改正错误的放生思想,完善放生制度,以此能吸引更多的佛教徒与非佛教徒加入放生这个团体中来!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者大师的般舟三昧思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热门点击
  1. 智者大师的放生思想及其影响 ——兼对当前
  2. 《教观纲宗》之初步考察——试述《教观纲宗
  3. 澄观及其四法界论
  4. 天台六即说
  5. 《法华经》佛塔信仰初探
  6. 次第与圆顿止观法门初探
  7. 论智顗的“一念”范畴
  8. 试述天台宗的一念三千
  9. 天台方等忏法略考
  10. 天台宗的史前期——从慧文到慧思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