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天台

智顗止观学说与张伯端性命理论比较

时间:2013-12-19 13:45:31  来源:  作者:申俊龙
二、止观并重与性命双修
  如前所述,南北朝时期佛界的学风的“北方重禅定,南方重义理”的差异,在南北朝后期由于佛教的发展,这种差异正在逐渐弥合和缩小。智顗之前的慧文,慧思以禅法传承,成为天台宗的先驱,其理论和禅行中已开统一南义北禅的风气。慧文相对一般的禅师,更加重视智慧解脱,强调观心。慧思继承了慧文止观并修的教法,更加注重《法华经》的地位,在禅观上,将功夫用于“法华三昧”,在教理上,重点阐述“诸法实相”,已开智顗止观学说的法门。智顗明确提倡止观并重、定慧双开,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智顗认为止观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智顗认为,声闻之人就是力多而无智慧,故不见佛性。反之,别教菩萨则是慧多定少,亦不见佛性。正确的方法应是“福慧相资,二轮平等”[7],;“闻慧兼修,义观并举”。[8]如前所述,《摩诃止观》谓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定,三圆顿。从天台智顗的思想看,在此三种止观中,他以圆顿为究竟。但也不全然废弃渐悟,从而大小渐顿相资为用。他说:“若带小明大,是渐顿相资,若会小归大,是顿渐泯合。”[9]这是以修学的次第的一面来说明止观并重定慧并举。
  唐五代以后,道教金丹思想向内丹说转化,出现钟吕金丹道。所谓钟吕金丹道,及道教宣称为仙人钟离权,吕洞宾所倡导的内丹修炼术。内丹修炼术的特点,就是将人体比作“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为药物,运用“神”加以烧炼,凝为“圣胎”、“内丹”,可以永世长存。钟吕金丹道的内丹修炼术,从修命(精气)入手,进而修性,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倡导性命双修。张伯端在承认性命双修的原则基础上,认为修炼应先修命,“命之不存,性将焉存?”因而在《悟真篇》自序中谓:“先以修命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于道。夫修命之要,在乎金丹。”《悟真篇》末《西江月》有云:“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更能性上究真宗,决了无生妙用;不待他生后世,现前获佛神通。自从龙女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不但表达了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的功法宗旨,更表露出向佛教学习修性之法的态度。命功本身是道教的家传,道教内部有丰富的资源。张伯端《悟真篇》以律诗十六首,绝句六十四首,词十二首讲命功。以隐晦的诗词披露了炼丹中采药、封固、火候、淋浴等诸节要点。但完成了《悟真篇》后,又觉其中只谈养命固形之术的“命功”,而对体现本源真觉的性功有所未究,于是乃深究佛书,形成《禅宗歌颂杂言》32首,附之卷末,阐发性功。在《禅宗歌颂杂言》序言中,张伯端说:“欲体夫至道,莫若明乎本心,故心者道指体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查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不假外功,顿超彼岸。”这是以佛教禅宗的直指心性,发明本心来说明内丹修炼中炼神还虚的性功。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宗的史前期——从慧文到慧思
下一篇:智者大师的般舟三昧思想

热门点击
  1. 智者大师的放生思想及其影响 ——兼对当前
  2. 《教观纲宗》之初步考察——试述《教观纲宗
  3. 澄观及其四法界论
  4. 天台六即说
  5. 《法华经》佛塔信仰初探
  6. 次第与圆顿止观法门初探
  7. 论智顗的“一念”范畴
  8. 试述天台宗的一念三千
  9. 天台方等忏法略考
  10. 天台宗的史前期——从慧文到慧思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