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三论

《百论》破邪方法研究

时间:2013-12-19 15:50:12  来源:  作者:悟实
五、提婆《百论》中的破邪方法
  提婆在《百论》中立足于“无所得”的中心教义,破斥外道、凡夫、小乘“有所得”、“取相”之心,不管是外道、凡夫、小乘、大乘,凡是心有依、有得,皆须破斥,包括“中道”、“第一义谛”、“空”也不许有任何取执,以至于得于“不可得”也不允许。指出其破斥是“以息患为主”,所谓“道非邪正”,本不可破,末不须立。之所以立、破,都是为了显现正道。破邪是为了让众生由“破邪显正”进入“道非邪正”,说邪说正都是为了让人们了达“道无邪正”、“双泯邪正”的契悟。为了达依福舍罪、依空舍福、依空空空的目的,提婆积极贯彻“破而不立、以破为立”的般若中观教义。
  《百论》的破邪应称为破邪显正,因为《百论》的中心思想就是破邪思想,提婆出世正值:“九十六术,栖火宅为净道,五百异部,萦见网为泥洹。遂使鹿苑丘墟,鹫山荆棘”。[31]外道诸师被各种执见缠缚而不得解脱,诸部小乘不知佛说法是为了使众生证到解脱,各自执著自己的偏知偏见,甚至变为诸法有决定相。使得正法的道场沦为废墟,大、小乘教义落入衰微,故有“善逝以之流恸,萨埵所以大悲,四依为此而兴,三论由斯而作”。[32]说的是著疏立说,不是提婆多此一举,造论破迷,也不是龙树菩萨无所处事;叹的是内外偏执邪见的横生,惜的是佛教的混乱与衰落。正因为众生的迷执,正教的不振,菩萨才出世造论,破洗迷执,匡扶正法。
  如果从道、从诸法实相来说,是非空非有,离言绝相,当体即空的,是无邪可破,也无法可申的。说的是众生对“法”的执著,产生了偏邪执见,所以菩萨大士为了显现正法,无可奈何必须破邪。所以下面就以提婆的《百论》为中心,通过提婆与外道辩论的字里行间,考察其破除一切“有所得”之偏见的方法,显示如何达到 “空”无所得的境界。
  (一)《百论》以舍破二字破邪
  《百论》梵本有一百偈,计二十品,每品五偈。罗什说:后十品五十偈,于此土无益,故缺而不翻。现在的《百论》只是原梵文的前十品五十偈。这十品依次是:《舍罪福品》、《破神品》、《破一品》、《破异品》、《破情品》、《破尘品》、《破因中有果品》、《破因中无果品》、《破常品》、《破空品》。这十品的次第,就是《百论》的组织形式,就其所舍、所破的内容来说,是从浅至深循序渐进的,不同于《中论》先深而后浅。《百论》从第一《舍罪福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义趣。凡入佛门,从不信到信,首先要翻邪归正,皈依三宝。《百论》的机缘,是面对外道的。是要折服外道,令入佛门,必须舍邪归正,皈依三宝。《百论》的立宗明义,就是以归敬佛法僧三宝为开端,皈依之后,须要受戒,所以次明“止行”二善,就是论文说的“恶止善行”。“恶止”即是“诸恶莫作”,“善行”就是“众善奉行”。这是一切戒法总的精神。三世诸佛未制别戒之前,都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为总戒。诸恶莫作,非但杀盗邪淫等一般的罪行不许作,就是所有外道等邪法也不得再作。邪恶的行为皆不许作,即是“舍罪”。依据什么舍罪,要修福、修善,就是要“众善奉行”。五戒十善,乃至出世三乘教法,皆名为善,修此福善,就是依福舍罪,舍罪以出三途。然而世间人天福善虽好,但还是无常的,仍属生死轮回,犹处三界火宅。欲了生死、出火宅,必须舍离三界人天福报,才能达到目的。为此须要“舍福”。依据什么“舍福”呢?要修无漏无为之法,要修真空般若法门。修此法门,即是依空舍福以出三界。这样,才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也是这样成佛的。这就是《舍罪福品》的大意,也是一部《百论》的大意,同样也是整个佛法学修成就的纲领。为了舍罪所以修福,为成道果所以舍福;为成俗谛故说依福舍罪,为成真谛故说依空舍福。若约破邪显正来说,《舍罪福品》是显佛法的正义,后面九品,是破外道的邪说。
  佛法的纲领,如《舍罪福品》所说,依空才能超脱三界,成就菩提。但外道不接受提婆所主张的无相空义,便立有“神我”不空。提婆即破神我,故次有《破神品》。外人不服,举法来救,法是指外道的理论。外人理论繁多,但被认为“一、异”为万法的大纲。他们有的主张事物与大有为一体,有的主张诸法与大有为异体。为了破除一异两种邪执,故次有破一、破异两品论文。大有与事物是一、是异的理论,很抽象,很深隐,不易确立,但以为当前的事相肯定是实有,故又立内根外尘以明不空。情尘,就是内根外尘,需要进一步破斥,所以有《破情》、《破尘》两品。外道不解空义,便谓:若无当前根尘诸法真实的存在,那就破坏了世间事物的因果法则,事物的因果律既不可破坏,所以根尘诸法还得是有,故举因果以救情尘。为破外道所立的邪因邪果,所以又有《破因中有果》和《破因中无果》两品。这几品是破其有为无常之法,使其不能成立;第九品,外人又举恒常不变之法以明不空。此品述外人所立的常法,有其五种:一虚空、二时间、三方向、四微尘、五涅槃。为破外人五种常法,故次有《破常品》。上来九品,舍罪舍福,破我破法,常无常等,一切法皆被破。外人言:若一切皆不可得,便堕于空,既有于空,亦当有有,若空有俱在,哪是一切皆空,为了彻底地破“有”,需要破斥相对的空;故最后《破空》一品,明空亦空,空也不可得。《百论》十品从浅至深,一法不立,究竟无余,无言之道,正显于兹。即此破邪,即是显正,破邪之外,无别显正。《百论》至最后有既不存,空亦不立,非空非有,即是中道,亦名实相,亦名无所得。这就是方等的渊府,《般若》的心髓,《百论》的旨趣。
  言“舍罪福品”者,“罪”以摧折为义,造不善业,感三恶道报,摧残折磨行人,受诸痛苦,故名为罪。“福”是富饶为义,造诸善业,招人天报,物丰人贵,享受欢乐,所以称福。“品”是种类的意思,义类相同,聚集一处叫品。“舍”是远离义,弃舍义,不贪不住,名之为舍。如论文自释说:“舍名心不著”。不争取不追求叫心不著,即是舍义。罪福,具有因果二义:如说罪业福业,这是约因义说,若说福报罪报,这是就果报而言。所谓的“舍”,就是不去造作,不造业因,自然就不会招果报,这才可能成为“舍”义。如果造了业因,那就一定要受果报,那时想舍也舍不掉了,这是在业难逃。常言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如果不报,时间不到,时间若到,一定要报。这叫因果不昧。所以整部《百论》围绕两个字:一“舍”二“破”。初《舍罪福品》名“舍”,次余九品名“破”。如《破神品》、《破一品》等皆言为“破”。罪福报应,是相对的真理,不能言破,因为六道轮回,是大过患,愿修圣道,脱离三界,所以只能说舍。外道横计的常遍神我,一异等法二谛不摄,无而谓有,但是妄心分别,为摧毁外道的虚妄邪见,所以以舍为破。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维摩诘经》与吉藏判教

热门点击
  1. 《百论》破邪方法研究
  2. 《维摩诘经》与吉藏判教
  3. 《中观心论》与《思择炎》所传数论思想释读
  4. 略述《维摩诘经》的菩萨行
  5. 中论思想略探
  6. 从《三论玄义》看吉藏对“四句四门”的辩证
  7. 吉藏大师法华著作先后顺序考
  8. 龙树中观哲学的演变与发展
  9. 略述三论宗的“二谛”观
  10. 试析吉藏大师对“八不”思想重视的原因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