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天台

次第与圆顿止观法门初探

时间:2013-12-19 08:50:24  来源:  作者:怀进
1、四种三昧
  四种三昧,是关于止观实践过程的外在活动所作的阐述,集中于《摩诃止观》卷二的修大行内,是智师关于一切修行实践方法的总论。四种三昧即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智师认为修持四种三昧有助于精进学佛,他说:
  虽复发心,望路不动,永无达期。劝牢强精进、行四种三昧。34
  换言之,智师以此四行作为实践圆顿止观的四种形式和有关规定。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他从“身开遮”、“口说默”和“意止观”三个方面加以解释。
  A、常坐三昧,又名“一行三昧”,语出《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文殊师利问经》。它以九十日为一期限,而专意坐禅,口念一佛号,心意集中观照,谛审中道法界之理,了达迷悟不二,凡圣一如的境界。“一行三昧”虽在南北朝时期,及《大乘起信论》中曾出现过,但智师在《摩诃止观》里,主要是从“止观”的角度来解释“一行三昧”,他说:“系缘法界,一念法界。系缘是止,一念是观。”35
  B、常行三昧,也称“般舟三昧”、“佛立三昧”,出自《般舟三昧经》。是说:从佛之威力、正定力,更依行者的本功德力的感召,而在定中,能得到诸佛站立在行者之前。也是以九十日为期,专心绕旋行道,步步宣称阿弥陀佛的名号,意即观念佛陀之三十二相,以修空、假、中三观为旨趣。如果此三昧成就时,十方诸佛,即现于空中,还能见到阿弥陀佛及听到其声音。《摩诃止观》卷二上云:
  能於定中见十方现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观星,见十万佛亦如是多,故名佛立三昧。……意论止观者,念西方阿弥陀佛,去此十万亿佛刹,在宝地、宝池、宝树、宝堂众菩萨中央坐说经,三月常念佛。36
  C、半行半坐三昧,也称“方等三昧”、“法华三昧”,前者出自《大方等陀罗尼经》,后者出自《法华经》。智师在《摩诃止观》卷二上,《方等三昧行法》、《法华三昧忏仪》对这种修法作了解释。《方等三昧行法》将修行这种三昧的全过程分为六个步骤:1、方等秘法具六缘(法缘、善知识缘、前方便缘、办衣缘、行法缘、供养缘);2、方等秘法识遮障(洗浴调适、饮食调适、行道调适、坐禅调适);3、方等秘法禁法(七日要心及诵咒、请师受戒及发露、见善恶业相及法王子);4、方等秘法内律要诀;5、方等秘法修行(失载);6、方等秘法受戒(失载)。这种三昧的修法保存在《国清百录》和《摩诃止观》里,受戒仪式同于《方等经》所记。37
  D、非行非坐三昧,也称“随自意三昧”、“觉意三昧”,名出《大品经》。这种三昧的修法是不分身仪如何,更没有期间限定,只要随顺日常生活等的行住坐卧而起的意念,立即觉照,与七觉相应,即是非行非坐三昧。智师认为:
  觉意三昧就是要达到心、意、识非一而三、非三而一的境界。以其“意之趣向,皆觉识明了,虽复三名,实是一法。38
行者证入此三味时,能依智慧观照心性,了达一切法的诸相。这种三昧的修法比较随意,在智师早年作品《觉意三昧》里,他主要就“善”作为止观对象,而在《摩诃止观》里,则认为善、恶、无记都可以作为止观对象。
智师在讲完四种三昧后说:“四种三昧方法各异,理观则同。”39这里的“理观”就是中道观、实相观。为何智师要在“中道之观”之外另说“四种三昧”呢?智师在《摩诃止观》卷二说:
  譬如贫穷人得少便为足,更不愿好者,若一种观心,心若种种,当奈之何?此则自行为失,若用化他,他之根性舛互不同,一人烦恼己自无量,何况多人?40
  也就是说,四种三昧是为了适应众生不同根性,方便救度而施设的种种法门。四种三昧,就其实质而言,主要是“坐禅”与“念佛”,用于劝请末法众生依法修习,远离各种烦恼和痛苦,为之一目了然,将四种三昧列表如下:
  四种三昧是智师关于佛法修持方式的总论,也是确保其止观学说切实贯彻于行人生活实践的仪式轨范。如果说天台三种止观禅法所阐明的是通过观心以解除惑蔽而实现中道实相的内在过程,则四种三昧便是这一过程的外在表现。因此,三种止观与四种三昧其实是通往中道实相之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方式而已,故智师云:“方便、正观,只是三昧耳。”41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澄观及其四法界论
下一篇:论智顗的“一念”范畴

热门点击
  1. 智者大师的放生思想及其影响 ——兼对当前
  2. 《教观纲宗》之初步考察——试述《教观纲宗
  3. 澄观及其四法界论
  4. 天台六即说
  5. 《法华经》佛塔信仰初探
  6. 次第与圆顿止观法门初探
  7. 论智顗的“一念”范畴
  8. 试述天台宗的一念三千
  9. 天台方等忏法略考
  10. 天台宗的史前期——从慧文到慧思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