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佛交流 > 般若之门 > 佛学文摘 > 天台

智者大师的般舟三昧思想

时间:2013-12-19 15:02:30  来源:  作者:姚长寿
  念佛三昧是五停心观或五门禅的一种。这种禅观见于鸠摩罗什所译的《坐禅三昧经》、《禅秘要法经》、《思惟略要法》,昙摩密多译《五门禅经要用法》之中。智者大师在他的止观学说中采纳的这种念佛观,可能就是这些五门禅在当时流行实修以后经他整理归纳所成之物。比如《禅秘要法经》中说,精通禅定的禅难提比丘,因为业障,虽一心系念,所期境界不得现前,而问世尊消灭罪障、破除邪见杀生等烦恼障的方法。世尊说多罪业者应修习念佛,一心念佛即能消除业障、报障、烦恼障,并为他说示了详细的念佛方法。[11] 《坐禅三昧经》中也说到对治等分行及重罪人当行念佛三昧。[12] 至于念佛观的具体方法,据《禅秘要法经》说,首先从观佛像开始,即用顺逆两种方法,一心观察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然后观察从每—项好中发出的无量光明,由一佛而二佛乃至十方诸佛。通过忏悔和观佛并进而消除罪障,从而心意泰然而得念佛三昧。除了这些诸禅经中所说的小乘禅法的念佛观之外,还有一些大乘念佛观的内容,比如《坐禅三昧经》中说,行人消灭罪障得此三昧,十方三世诸佛悉在心内现前,念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诸佛无量功德,进而当立三种誓愿,即必得佛身佛功德,持过去现在一切福德而求佛道、立大悲心度脱一切众生使得佛道、而念此誓愿,这就是菩萨的念佛三昧。[13] 而《思维略要法》中则说从修生身观进而修法身观,当得无生法忍。[14] 其他如《十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中也都有讲述作为菩萨禅的念佛三昧的。[15] 所以从念佛相好开始的念佛观,本来的目的是作为灭除行人罪障的对治法、助道法而被广泛采用,而智者大师把它纳入大乘观法之中,逐渐向无生法忍的法身观发展,以期达到空慧的诸法实相观的观法。
  《次第禅门》这中对般舟三昧的具体行相证果等虽然没有具体说明,但提到了般舟三昧之名,说是世间上上禅、菩萨禅,[16] 对于般舟三昧的具体论述,则有待于智者大师的后期著作《摩诃止观》了。
二、《摩诃止观》中的般舟三昧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提出了四种三昧,即将诸经典中所见的禅三昧,从身仪上分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中三昧,从行法上分为—行、般舟、方等法华、随自意四种三昧。常行三昧即般舟三昧,其内容构成分为方法和劝修二科。 方法中又分开遮、口说默、意止观三段。首先严饰道场,安置本尊阿弥陀佛像,以九十日为一期,专事行旋,这是开许身业的条件。  然后同以九十日为期或口唱阿弥陀佛名号,或心念阿弥陀佛,或唱念俱运,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无休息时, 总之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 这是口业的规定。最后仍以九十日为期,从顺逆两方来观阿弥陀佛的色身三十相,应持空假中三观的立场,这是按一心三观原理制定的意业的行法。[17]
   《摩诃止观》中说般舟三昧的依据是《般舟三昧经》。[18] 实际上严格地说应该是,般舟三昧依据的是支娄迦谶译三卷本《般舟三昧经》和一卷本《般舟三昧经》、鸠摩罗什译《十住毗婆沙论》。现对照如下:
随喜 随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顗止观学说与张伯端性命理论比较
下一篇:智者大师的放生思想及其影响 ——兼对当前佛教界放生现象的思考

热门点击
  1. 智者大师的放生思想及其影响 ——兼对当前
  2. 《教观纲宗》之初步考察——试述《教观纲宗
  3. 澄观及其四法界论
  4. 天台六即说
  5. 《法华经》佛塔信仰初探
  6. 次第与圆顿止观法门初探
  7. 论智顗的“一念”范畴
  8. 试述天台宗的一念三千
  9. 天台方等忏法略考
  10. 天台宗的史前期——从慧文到慧思
中国•常熟 兴福禅寺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寺路街148号 苏ICP备14022119号-1
Tel: 0512-52844489 Fax: 0512-52859227 E-mail: csxingfutemple@qq.com
   技术支持: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