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慧思的著作和思想
慧思的撰述今存者重要的有:《法华安乐行义》一卷、《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二卷、《随自意三昧》一卷、《大乘止观法门》四卷、此外还有《四十二字门》二卷及《释论玄门》、《次第禅要》、《三智观门》各一卷,但皆已佚失。[21]
1.提倡修持“法华安乐行”
慧思在《法华安乐行义》中提倡诵读《法华经》,说它可以使人“无师自悟,疾成佛道”,劝人修“法华安乐行”。
什么是“法华安乐行”呢?是依照《法华经•安乐行品》内容的修行。“安乐行”是说安心地,不受任何由外因影响地从事“自利利他”的修行,包括四个方面:
第四、“正慧离著”,体悟诸法实相,以正确的智慧断除一切烦恼执著;
第五、“无轻赞毁”,不轻慢别人,不说别人的是非,用大乘佛法教化众生。
第六、“无恼平等”,无恼怒,嫉妒及陷诳之心,平等地向一切人宣传《法华经》
第七、“慈悲接引”,用慈悲之心引导众生受持《法华经》大乘教法。
“安乐行”又分“有相行”和“无相行”。“有相行”是指诵读《法华经》,礼佛,忏悔等修行;“无相行”是指坐禅观想,“心想寂灭,毕竟不生”。全书贯穿着法华信仰和般若性空的思想。
2.重视“观心”禅法
慧思《诸法无诤三味法门》(简称《无诤法门》介绍各种禅法,以一半篇幅讲“四念处”禅。从形式上看虽多是小乘禅法,但观想的内容以大乘佛般若思想为主,宣传世界万有和众生皆虚幻无实。
慧思特别重视坐禅,把坐禅置于大乘“六度”中的持戒‘忍辱’施舍‘精进’般若之上,说一切智慧和佛法功德,“皆从禅生”。认为以一切种智指导禅观,可以同时普见上至佛、菩萨,下至六道的一切众生,“一念心中一时行,无前无后,亦无中间”。此为以后智顗“一念三千”理论直接继承。还说坐禅时应先观“身本”(身之本体),即先观作为人生本体的“如来藏”或“自性清净心”。然后再观作为自身肉体的“身身”和作为自身精神的“身心”。认为“身本”是无生灭来去的,而“省省”与“身心”则是“从妄身生,随业受报”。
|